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日合作

仪器信息网中日合作专题为您整合中日合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日合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日合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日合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日合作话题讨论。

中日合作相关的资讯

  • 长岛中日合作酸沉降监测项目投入运行
    日前,国家环保部在长岛设立的中日合作酸沉降监测项目完成了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正式投入运营。   中日合作酸沉降监测项目由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合作开展,包括大气污染监测系统、离子色谱、降水自动采集系统等,全部为日、美、欧进口设备,价值逾百万元,均由日方无偿提供。   长岛环保部门是我国承担中日合作酸沉降监测项目唯一的县级环保部门和山东省唯一承担该项任务的单位。近年来,长岛环保部门着眼当前环保最新讯息,立足环保领域最高标准,争取海岛环保最大利益,不断争取、升级环保监测设施的建设,既保护了海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又为国家和国际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这次中日合作酸沉降监测项目落户长岛,是继2004年国家环保部门在长岛设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并网监测空气背景值之后,使长岛的监测领域和监测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提高了长岛在国家乃至国际环境监测领域的地位。
  • 中日合作深化 电镜病理应用从科研走进医院: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访谈纪实
    5月31日-6月1日,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在北京怀柔举办。本次论坛由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协办。赓续“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吸引了200多名来自中日两国病理检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中日两国在医学病理检验领域的深入合作。会议现场仪器检测技术在病理检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议特别设置了电镜、质谱等仪器技术在病理检验中应用的内容分享,也布置了小型病理检验医学仪器设备展区。中日双方在医学病理检验领域的合作情况如何?以电镜为代表的仪器技术在病理检验领域应用有哪些进展与趋势?围绕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现场特别采访了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病理检验医学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郭方和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事业战略部副本部长藤原正智。“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传承中日医学源远合作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医药卫生、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郭方教授回顾说,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在促进医学科研、临床实践以及医生经验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许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过该协会前往日本学习的医生,如今已成为国内医学界的领军人物,包括院士、院长和主任教授等。大家分布在各个医学领域,在全国范围内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郭方教授访谈中病理检验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疾病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郭方教授表示,当发现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缺乏病理检验方面的分会后,便向协会提出建议并着手筹备了病理检验医学分会。2023年6月2日,在首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上,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病理检验医学分会正式成立,郭方教授担任第一届分会会长。病理检验医学分会的成立是两国病理与检验学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国病理、检验医师的交流以行业社团形式进入社会。本次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访就是分会推动的一次重要交流活动。中日两国在医学科技领域有着悠远的历史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做了大量有益且富有成效的探索。郭方教授介绍到,中日病理检验创新次论坛是中日医学数十年源远合作的传承,第二届论坛内容更加细化,重点围绕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诊断、创新性检测技术、个性化治疗等,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日本病理学研究基础深厚,中国病理学发展快速关于两国病理诊断学发展现状,郭方教授表示,日本在病理学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日本的优势在于其世界顶尖的病理学研究机构和专家,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留学生们在日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学习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并有机会在顶尖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实践。他们的工作更为精细认真,如在标本制作工艺上,日本同行更胜一筹,在采集切片及归纳统计方面,都值得我国同行学习。我国病理诊断行业近年来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国内目前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国内头部医院。中国病理诊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国内医疗诊疗人次的整体增长态势、医保的覆盖面积与支出力度的逐渐增长,以及分级诊疗的持续推动。中日两国在病理诊断学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而日本在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因此,两国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广阔的前景。电镜技术在病理检验应用从科研向医院,日立推出高效扫描电镜新方法郭方教授与电镜技术结缘已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医科大学求学期间,郭方教授就开始利用电镜技术开展相关医学相关研究,还在其电镜中心开展了系列工作。郭方教授回顾道,自己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日立电镜,电镜技术支撑了自己的系列科研成果,日立电镜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长也伴随了自己学术生涯的成长。郭方教授分享说,电镜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包括肾脏、心肌炎、肿瘤等领域。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科研领域,许多高校院所都会积极开展电镜相关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现在已经拥有数十台电镜设备,涵盖了各种品牌和型号。其次,电镜也逐步被引入到医院,被应用于诊断或医生科研,其中,肾脏医生的培养对电镜就有很大需求。专家代表体验日立低真空扫描电镜病理检验新方法据现场日立技术人员介绍,当前,透射电镜广泛应用于肾脏病理研究,而扫描电镜的应用还很少。近来,扫描电镜技术开始在一些病理研究科研工作中出现。于是,日立在其透射电镜病理诊断技术基础上,尝试了针对于台式低真空扫描电镜新应用技术的开发。相较于传统透射电镜,低真空扫描电镜可以比较快速、容易的获得观察样品。由于低真空扫描电镜的样片比较厚,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信息,同时,其视野也会更广。日立:开发面向中国用户电镜,改善日立电镜功能灵活性欠缺藤原正智先生于近期从日立日本总部到中国任职,负责日立电镜等业务。问及对中国市场和电镜用户的感受,藤原正智先生表示,近五年来,中国市场发展的十分迅速,中国对于日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自来到中国后,藤原正智先生多次参与各类研讨会活动,与众多日立用户接触,深感中国用户对电镜产品技术的高涨热情。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事业战略部副本部长藤原正智(右)接受采访一直以来,日立产品流程控制非常严格,这造就了用户对日立电镜产品耐用且可靠、能够经受长时间使用考验的普遍印象。接下来,藤原正智补充说,日立一个重要工作,便是倾听中国的客户需求,希望未来能够尽快开发一些更加贴合中国客户实际需求的功能和产品。此外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及时性与体验性,也是我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日本医科大学清水章教授专题报告中此次会议还特邀日本医科大学清水章教授做了题为“Ultrastructure findings in LV-SEM using light microscopic specimens"的报告,介绍了利用日立 LV-SEM 对常规LM,免疫荧光或重金属染色的样本移除盖玻片后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可观察在膜性肾病和lgA肾病中基底膜的改变,可用于肾活检诊断以及其他病理诊断。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祝迎锋主任表示,希望LV-SEM在肾活检中的观察方法,能够通过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进行不定期的宣讲培训,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尽快形成专家共识,并在中国广大县域基层医院开展该技术,尤其是诊疗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合影留念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日吉生物检测合作实验室揭牌
    2012年7月20日,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株式会社日吉生物检测合作实验室揭牌典礼在中心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由国家环境保护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爱民主持。揭牌仪式上,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夏光主任、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主任、株式会社日吉村田弘司社长分别代表中日双方致辞。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主任、株式会社日吉村田弘司社长为合作实验室揭牌。   在中国建立高水平的中日合作二噁英生物检测合作实验室是分析测试中心和株式会社日吉技术交流的主要工作和目标之一。合作实验室充分借鉴了日吉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先进经验, 由双方人员共同努力, 实验室整体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并在国内具有示范性水平。生物检测合作实验室的建成将对中国二噁英生物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生物检测技术的普及、生物检测技术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揭牌典礼过后,来自日本国立环境研究省、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以及合作实验室双方专家分别做了有关二噁英生物检测技术的精彩报告。   日本大使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省、环发中心科技处、环发中心国际处、中科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以及其他二噁英实验室负责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 中日韩领导人签署《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
    2010年 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   这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就标准化合作与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该联合声明彰显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对三国标准化领域加强合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三国领导人对加强三国标准化合作以促进东北亚地区工业和技术合作、经济增长和消除不必要的技术壁垒,促进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共同意愿。   《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的发表,是三国标准化合作的一个新起点。三国领导人决心共同推动制订国际标准,推动东北亚地区标准的协调和研究通过标准化与合格评定促进贸易的最好方式三个方面的合作。   中日韩标准化合作联合声明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领导人,于2010年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了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我们认为应加强三国标准化合作,对近期三国此类合作的进展及其为国际标准化领域作出的贡献表示满意。我们认识到标准化合作能够消除不必要的技术壁垒,为促进贸易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标准化合作能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创造新动力。   我们认为应讨论加强三国标准化合作的具体措施,确认我们需要通过促进东北亚地区工业和技术合作,为全球经济复苏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强调三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对于建立促进标准化合作的基础十分关键。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决心在以下领域推动合作:   —— 研究协调共同关心的重点领域的标准,以共同制定和提出协调一致的国际标准   —— 开展信息和专家交流,通过东北亚标准合作论坛推动国际标准化以及相应的东北亚地区标准的协调一致   ——研究通过标准化和合格评定促进贸易的最好方式。   我们将全力开展标准化合作,为取得显著成果不断努力。   于济州岛,2010年5月29日
  • 岛津公司与中日友好环保中心互换合作协议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之际,第二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生态环境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于2018年6月9日在北京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报告厅隆重召开。该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日本环境省指导,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主办,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关协办的高级别圆桌对话会。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日本环境省环境大臣笹川博义政务官出席对话会并做主旨演讲。会议现场传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作为会议特邀嘉宾发表演讲,黄润秋副部长表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年以来,中日环境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丰硕成果,并有着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建议中日两国携手,进一步开展多方面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实现“绿水青山”,共同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积极贡献;加强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合作,在实施《巴黎协定》、持续打击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等领域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分享日本在大气、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农村环境治理和核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经验,进一步分享绿色生产转型、培养绿色生活方式等领域的有效举措,为老百姓提供更为专业的解决方案;共同谋划中日环境合作中长期思路,在深化务实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窗口和平台作用。最后他预祝了大会圆满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作为会议特邀嘉宾发表演讲 日本环境省环境大臣笹川博义政务官做了题为“新时代日本的环境保护”的特邀报告,他分享了日本环境省体制改革的历程,对1993年日本制定的“环境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基本理念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进行了介绍,随后他又分享了第五次环境基本计划的核心内容。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日本环境省环境大臣笹川博义政务官做了题为“新时代日本的环境保护”的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结束后,对话会以圆桌的形式开展了“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环境管理”“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中日环境监测技术”等专题论坛。专题论坛现场传真 随后,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程春明党委书记主持了合作协议签署及换文活动。在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与日本环境省环境大臣笹川博义政务官的见证下,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任勇主任与岛津公司马濑嘉昭社长互换了合作协议书。缔约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平台、平等互利 、互利共赢的原则,保持和促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岛津公司将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为中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尽绵薄之力。另外,日本环境卫生中心、东京都市大学、双日(中国)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也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任勇主任与岛津株式会社马濑嘉昭社长互换了合作协议书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日本环境卫生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书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东京都市大学互换合作协议书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双日(中国)有限公司互换合作协议书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岛津公司合作实验室挂牌成功
    2019年12月12日,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合作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新技术”报告会,双方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本次签约标志着自然资源系统首家中日合作实验室在河北监测院建立,共同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于1984年,主要开展全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与预报预警、地质环境(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质环境、地面沉降、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监测与研究以及水资源调查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污染调查与场地污染修复等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支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 上午,首先举行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合作实验室的签约揭牌仪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王苏明、河北省科技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崔建升应邀出席指导,由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李义主持。 会议开始,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侯军亮率先进行了致辞,对岛津公司各位高管、各位水环境检测领域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侯院长强调此次合作是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与外资企业合作的一次创举和尝试,双方合作将助力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好履行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水土污染调查与修复职能,为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标准建设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高质量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插上前沿科技的羽翼,更有利于水质检测人员实操培训考试进一步迈入专业化的道路。 随后,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副部长进行了致辞,在致辞中,张部长提到岛津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分析仪器专业厂商,一直遵循“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这一经验理念,在分析仪器领域不断创新。今天合作实验室的成立将双方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未来岛津公司不仅要做好售前、售后工作,更要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追求专业创新,加强检测部门的沟通,实现岛津公司设备的差异化并多方位的支持客户,尤其在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中,岛津公司将为监测院提供更多专家和更加广泛的支持。 揭牌仪式前,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董会军还对检测院近年来地下水检测技术取得的各项成绩进行了汇报。 汇报结束后,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侯军亮和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副部长为合作实验室进行了签约和揭牌,宣告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岛津公司“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合作实验室正式成立。 仪式过后,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侯院长与岛津公司张建军副部长一行对实验室进行了参观,双方进行了友好持续的交流。 下午,大会举行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新技术”报告会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王苏明、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刘金林博士、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董建芳与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磊分别发表了题目为《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污染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全氟化合物水体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及风险评估》、《重点行业地下水配套方法方案及质量控制》及《河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机分析配套方案及常见问题》的报告 随后,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陈志凌经理发表了题目为《水质异味分析数据库的应用》报告,详细介绍了岛津仪器在水质异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最后,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潘晨松博士发表了题目为《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污染物靶向检测和非靶向定性研究中的特点和应用》的报告, 潘晨松博士在报告中综述了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筛查和识别研究中的进展和特点,指出相比传统LC-MS/MS,高分辨液质联用在靶向多目标高通量筛查方面,具有更好的置信度;在非靶向未知物定性方面,基于sub-ppm级准确质量和真实同位素峰形的同时测定数据,能快速、准确地推导未知物的分子式,进而结合二级质谱解析,可以判断未知物的可能结构式。潘晨松博士随后结合岛津高分辨液质产品LCMS-9030的高灵敏度,高分辨MRM定量,sub-ppm级质量准确度及长时间稳定性等特点,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岛津在环境污染物靶向筛查和非靶向未知物定性研究中最新应用案例。与会嘉宾领导合影
  • 科技部征集第14届中日科技合作联委会项目
    各有关单位:   第14届中日科技联委会拟于明年初在日本举行,中日科技联委会是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为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并推动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向高水平深层次方向发展,现结合2011年度“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启动第14届中日科技联委会的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1、征集对象:中国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   2、重点领域: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电子和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环境技术、能源和节能技术、精密制造等   3、项目申请须经中日政府主管部门确认方能列为联委会项目,故项目申请单位须与日方合作单位共同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才能申报。   4、项目申请单位需填写附表所示申请表格(注:此表将提供日方)。申请表一式两份,加盖本单位公章后,按相关要求报送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委国际合作司(局)或地方科技厅(委),上级主管部委国际合作司(局)或地方科技厅(委)审查后,正式函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函中应写明项目名称和项目承担单位名称,并说明完成了必要的审查工作   5、同时请将表格电子版发至hzs_yfc@most.cn,电子版名称按以下格式填写:“中日科技联委会-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   6、申报时间:即日起至2011年4月1日17:00,电子版和纸质材料(纸质版以邮戳为准)逾期均将不被受理。   7、日方主管部门为外务省中国课中国经济室和文部科学省科技政策局国际交流课,日方主管部门不接纳日方合作伙伴为企业的申请。   请各项目申请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合作项目的申报和筛选,高质量地完成第14届中日科技合作项目的申报工作。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将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与日方协商,确定列入联委会项目和2012年度资助项目。   联系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 吴香雷 姜小平   联系电话:010-58881348 58881342  传真:010-58881344   邮箱:hzs_yfc@most.cn jiangxp@most.cn   附表:第14届中日科技合作中方建议项目表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 中科院生物物理、微生物所中日联合实验室启动新一轮合作
    6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三方领导在生物物理所举行了第二个五年合作的签字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了共同促进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新型传染病的预防与研究,中国科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强强联合,于2005年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分别成立“中日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联合实验室”和“中日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的科研创新平台,双方在第一个五年合作周期中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设备共享等开展了广泛实质性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中日双方都对第二期的合作充满期待。   在签字仪式上,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微生物所常务副所长黄力、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所长Motoharu Seiki分别讲话,都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里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进展,并表示将在第二期合作中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联中日的合作研究,从人员、设备、实验室空间上提供良好的保障。此次签字仪式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特别关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中日联合实验室筹划委员会所有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签字仪式结束之后,中日联合实验室筹划委员会召开了第9次筹划委员会会议。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所长Motoharu Seiki和东京大学医科所附属医院院长岩本爱吉介绍了日方研究所目前的情况,以及中日联合实验室作为“亚非地区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合作研究机构的项目”之一得到了日本教育、文化、运动、科学与技术部(MEXT)的资助。他们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加强双方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到癌症、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科学、神经科学等多个方面。   许瑞明副所长进行发言,介绍了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中心大楼的投入使用、多种先进设备的购置、近年来人才引进情况,充分表明生物物理所在硬件和软件配备上将为中日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供各种有力条件。高斌研究员也代表微生物研究所向大家介绍了该所最新的进展情况,包括建设P3实验室和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新楼,引进了细菌研究领域5位科研人才,以及将加强对感染和免疫学的研究所发展战略。随后,两个联合实验室的阎锡蕴、秦志海、高斌研究员,松田教授、北村教授等分别汇报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大家一致希望今后要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并对双方合作的细节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两个中日联合实验室的第一个五年合作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从最初的建设、人员招募、设备购置、双方共同申请项目、学术交流,逐步建立了协作的默契。有了一期合作的基础,相信二期中日联合实验室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创造出更多新成果,为人类抗击各种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做出贡献。
  • JAI中日韩三方合作完成Hynix安装任务
    2006年年初,Hynix公司通过我司韩国公司定购了JAI产整套硅晶片脱气采集设备及居里点吹扫捕集热解吸系统,同年4月份,JAI中日韩三方工程师合作在Hynix-ST无锡新厂完成安装调试任务。 海力士半导体株式会社是韩国现代集团2001年分离出来的专业半导体公司,前身为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海力士半导体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半导体制造商,2003年公司在全球DRAM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位列第二,为17.9%,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为41%。04年上半年海力士半导体的销售额为22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76亿元人民币。 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和欧洲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0亿美元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成立了中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海力士-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计划在2006年建成8英寸、12英寸晶圆生产线各一条,从事记忆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Hynix公司通过我司韩国公司定购了JAI产整套硅晶片脱气采集设备及居里点吹扫捕集热解吸系统,已达到与其韩国工厂生产标准一体化。2006年4月,JAI中日韩三方工程师合作在Hynix-ST无锡新厂完成安装调试任务。 硅晶片脱气采集设备主要用于捕集6寸、8寸或12寸硅晶片表面的挥发性成分(有机污染物),加热炉采用倒悬方式,最高炉温可达500℃,是硅晶片产品品控部门必不可少的设备。 居里点吹扫捕集热解吸系统主要用于对采样气体进行热解吸并进样到GC/MS。由于使用业界最大容量的PAT吸附管(内容积10ml),一些体积较小的电子元器件或颗粒装的聚合物都可以直接放入空管内进行吹扫捕集分析。可以说,这是一款可以满足从实验室级别到工业化分析级别要求的仪器。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高端的分析设备将大有用武之地。 仪器详情请点击: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22/mostlylist.asp?IMShowNameid=C13124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22/mostlylist.asp?IMShowNameid=C16134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通过国家验收
    5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法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按期、全面、优质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建设任务,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LHAASO的1/4规模探测装置于2019年4月投入试运行,全规模探测装置于2021年7月投入试运行,整体性能可靠,具备长期稳定的科学运行能力。LHAASO充分利用特定地域4410米优越的高海拔条件和先进技术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以及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LHAASO的建成运行,使之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对促进该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带动前沿交叉相关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5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4年。LHAASO主体工程于2017年动工,于2021年全部完成建设,已先后通过由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建安、财务、设备资产和档案五个专业组验收。此次国家验收会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会同四川省组织,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咨公司、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近20位专家出席了验收会。LHAASO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瞄准的是当今最重要的科学前沿课题——高能宇宙线起源问题。它由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构成的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阵列、78000平方米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等三大阵列组成。LHAASO首席科学家曹臻介绍,LHAASO项目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完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首次在大视场成像切伦科夫望远镜中大规模使用新型硅光电管,改变了这类望远镜不能在月夜工作的传统观测模式,实现了有效观测时间的成倍增长;发展了基于“小白兔”技术、适应4000米以上高海拔野外工况的大面积、多节点、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远距离同步精度提升到0.2纳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了国产20英寸超大型光电倍增管,将时间响应提高了3倍,观测阈能从3000亿电子伏降低到700亿电子伏,观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海量数据获取技术上取得显著进步,发展并实现了“无触发”数据获取,对宇宙线事例实现“零死时间”观测;采用特殊的数据筛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实现从海子山到高能所的实时数据传输。基于其超高的探测灵敏度,LHAASO在初步运行期间已经取得多项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果。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了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记录到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精确测定了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超高能段亮度,发现1千万亿电子伏伽马辐射,挑战理论极限。LHAASO在建设期间即开展观测,科学成果持续产出。截至目前,基于LHAASO项目发表的期刊论文累计约215篇、会议论文约156篇。LHAASO项目建设单位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建制化研究的优势,依托设施开展观测与理论研究,并面向国内外全面开放共享。目前,已有28个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LHAASO的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合作组利用LHAASO的观测数据开展粒子天体物理研究,同时进行宇宙学、天文学、粒子物理学等众多领域的基础研究。LHAASO将成为以中国为主、多国参与的国际宇宙线研究中心,借助高海拔伽马天文、宇宙线的观测优势,成为独具特色、综合开放的科学研究平台。曹臻介绍,中国的宇宙线实验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954年,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在云南东川海拔3180米的高山建成;1989至2000年,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相继启动了中日合作ASγ实验、中意ARGO-YBJ实验;LHAASO是我国第三代高山宇宙线观测站,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粒子天体物理支柱性实验站之一,使我国在高能伽马射线天文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中日共同建设海洋防腐研究中心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发文批准建立一批2010年度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为中方建设单位的山东省中日海洋防腐合作研究中心获得批准。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DNT涂料株式会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先后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中日海洋防腐涂料研发中心,合作举办了五届海洋腐蚀与控制国际会议 共同承担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并在海洋工程设施开展了腐蚀防护工程示范。
  • 生态环境部出席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
    2月7日,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联合国副秘书长、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等高级别代表、中日韩部长级官员和专家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应邀以视频形式与会并发言,介绍了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最新举措、进展和成效,以及未来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重点工作安排,并建议继续推动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动,以及在清洁能源等领域低碳技术及气候投融资、碳市场、低碳智慧城市实践等方面的交流,加强三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重要议题立场上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举办,旨在交流分享中日韩三国国家、地方和行业层面碳中和战略、政策实践和经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
  • 第十一届中日科技政策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与日本文部科学省共同主办、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中日科技政策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数字技术革新对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影响:政策与实践”。来自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其下属国立科研机构、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理化学研究所、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和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代表,以及来自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方新代表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致辞。致辞指出,自2004年以来,中科院与日本文部科学省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10届中日科技政策研讨会。双方代表就两国科技战略与政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改革的经验等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达到了互相启发、互学互鉴、互利双赢的目的。近年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日益深远的影响。为抓住第四次产业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超智能社会5.0”发展战略,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将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技术创新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两国科技界新老朋友再次相会,将围绕“数字技术革新对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影响”这一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探讨合作重点领域。希望双方代表畅所欲言,为促进两国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建言献策,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友谊和信任做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日本文部科学审议官山脇良雄代表日方感谢中科院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和周到安排。他说,值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之际,受邀来华出席此次中日科技政策研讨会深感荣幸。他简要介绍了日本政府为实现“超智能社会5.0”目标而采取的相关举措。他表示,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今后中日两国继续深化双方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会上,方新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滨口道成分别作了题为“数字技术需要法律的规制和保障”和“基于数字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的主旨报告。中日两国代表分别就“基于数字技术革新的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基于数字技术革新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基于数字技术革新的社会创新与发展”、“基于数字技术革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四个专题作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未来合作重点领域和行动达成了共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双方决定明年秋季在日本召开第12届中日科技政策研讨会。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ecf4d35-070e-496d-9b48-9c29eb018e10.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研讨会现场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d939247-283a-4d8d-9028-deb1a782b1db.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方新代表丁仲礼致辞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p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 首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12日,BCEIA 2011展会同期活动——“2011年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在北京展览馆第八会议室召开。此次论坛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与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JAIMA)首次合作共同举办的学术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仪器的创新”,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闫增序秘书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产学基础研究部森本茂雄部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JAIMA)国际委员会川本健志主席、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王健董事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开发总括泽田司郎先生等中日业内专家到场作报告,就科学仪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学仪器的创新和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本次活动吸引了60余名业内人士参加,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致辞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首先致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同日本JAIMA多年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科学仪器发展不懈努力,日本的科学仪器早为中国的用户所熟悉,中国的科学仪器也正被日本的同行所认识。因此,我们决定共同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是希望提供一个平台,大家就科学仪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可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推动科学仪器的健康发展。   王顺昌副理事长也着重强调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他表示:随着科学仪器快速发展,仪器研究、开发、生产、使用者,以及一切关心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人无不关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科学仪器的技术创新。我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表现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仪器,开发有特色的部件也是创新,能使仪器的灵敏度更高、分析速度更快、适用性更广甚至能更有效地提高仪器稳定性、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也是一种创新。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司长致辞   吴学梯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步好十分重要。为了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政府加大了科学仪器设备研发投入,设立科学仪器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和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应用,   日本在科学仪器设备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对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发展也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从今以后,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举办的BCEIA和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举办的JAIMA期间,双方将轮流举办“中日”和“日中”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就“科学仪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学仪器的创新和产业化”等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中日科学家和企业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广泛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进两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   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JAIMA)服部重彦会长致辞   服部重彦会长表示,此次论坛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与JAIMA共同举办的首届技术交流会。对于JAIMA来说,这是件非常值得荣耀的事情。我们将在此次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上发表最尖端的学术、技术信息,为日中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JAIMA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之间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的中国市场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这次BCEIA也吸引了JAIMA会员企业前来参展。从这一点来说,我也非常希望进一步加深JAIMA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与BCEIA展会之间的关系。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闫增序秘书长   报告题目: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概况   闫增序秘书长首先做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仪器“十一五”的发展概况以及“十二五”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是建国以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在行业规模、运行质量、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在“十二五”期间向高端、智能、网络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该行业也存在国产仪器技术指标总体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产仪器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基础技术薄弱、共性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十二五”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将受益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将着力于新原理、新方法的开发,积极研发重点应用领域的重点科学仪器设备核心和关键部件,发展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设备,推广光谱、色谱、质谱等通用仪器的小型化、便携化和专用化。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产学基础研究部 森本茂雄部长   报告题目: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响应第4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森本茂雄部长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日本的科学创新体系以及具体的实施程序。日本于199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政府站在长远角度执行一个系统性且一贯性的科学技术政策。根据基本法的规定,1996年以后,每五年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3期已在2010年结束。已在2011年开始的第4期科学基本计划由于今年3月11日的大地震而发生了变化,在计划中新增了“对未来的持续增长和实现社会发展”相关计划,提出实现灾后重建、实现再生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创新、生活创新和改革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在日本以推进创新为目的的机构之一的JST,正以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基础管理着各种各样的制度,作为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为目标阶段的一贯支持机构,已运作管理着“先进测量分析技术及仪器开发程序”、“推进战略性创新程序”。此外作为实现新的“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战略性推进体制”的措施之一,已开始了“产学共创基础研究程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报告题目: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看的更广更远   关亚风研究员在报告中以大连化物所研发高灵敏度表面电离检测器和微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两个研究实例,阐述了如何总结前人的成果创新性地进行科学研究。他表示,科学仪器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其他学科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科学仪器的发展。除了新原理的科学仪器,传统的科学仪器和其中的分析仪器在检测灵敏度和精度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提升方面,进展是比较缓慢的,究其原因是关键部件的性能历经20-50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大连化物所从事分析仪器研究已有30年,在总结分析仪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其他学科和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现有技术的不足,得以在某些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JAIMA)国际委员会 川本健志主席   报告题目:日本的科学仪器及其市场发展动向   川本健志主席的报告围绕日本科学仪器及分析仪器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各种市场报告、JAIMA工业会统计的数据等资料对日本仪器市场的发展规模和主要仪器种类的市场趋势进行了概述。   川本健志主席介绍到,根据SDI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的规模为397亿美元,其中日本市场规模为56.7亿美元,预测年平均增长率为5.4%。R&D公司的报告显示,2009年度(2009年4月-2010年3月)日本科学仪器市场规模为8200亿日元,连续两年缩小。2009年度,日本民间对仪器的需求下降,但在政府追加预算的刺激下,公共研究机关、大学等机构对科学仪器的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透视电镜、NMR、质谱等昂贵仪器的需求增加明显。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王健董事长   报告题目:创新助推国产科学仪器发展   王健董事长在报告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国产科学仪器发展当前面临的现状和挑战,然后结合聚光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创新案例,从创新战略、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四个层面介绍了聚光科技的自主创新策略和思路。   王健董事长表示,聚光科技希望能与国产科学仪器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思路,也希望能与日本相关企业合作。在未来,聚光科技将加大在实验室仪器、便携仪器与医疗仪器等领域的投入。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开发总括 泽田司郎先生   报告题目:日本分析仪器的十年及其未来   泽田司郎先生介绍了10年来日本在分析化学(包括测量科学仪器在内)的进程,并介绍了日本的产官学联合,同时对日本分析仪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2002年,岛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先生开发出MALDI Mass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完全改变了日本开发研究测量仪器的状况,给日本科学仪器行业带来了契机,日本开始在测量仪器开发方面下更多的工夫,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未来日本仍然会重视科学仪器的开发,并加强产官学的合作与仪器软件的开发,而培养相关人才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匹兹堡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 林富田先生   报告题目:使用参展商/分销商便利平台的优点   林富田先生在报告中介绍到,参展商/分销商便利平台是美国匹兹堡会议组织委员会提供的免费网络服务,旨在为参展商和分销商在会议期间提供一个有效便捷的相互联系的平台。根据该平台数据中心提供的信息,参展商、分销商双方可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本届BCEIA已经加入了这个平台,美国匹兹堡会议组织委员会期望日本JAIMA也能加入。   更多报道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BCEIA 2011网络直播”专题报道。
  • BCEIA 2011中日科学仪器论坛日程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同日本分析仪器工业协会(JAIMA),多年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科学仪器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日本的科学仪器早为中国的用户所熟悉,中国的科学仪器也正被日本的同行所认识。因此,我们决定共同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我们希望提供这样一个讲台,大家可以对科学仪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可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推动科学仪器的健康发展。今年在BCEIA展会期间举办的“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的主题是:科学仪器的创新,双方将就“科学仪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学仪器的创新和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 相关日程:BCEIA 2011分析仪器应用报告会日程公布 2011年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会议地点:北京展览馆第八会议室 2011年10月12日上午 9:30-12:00 序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报告人 报告时间 1 致辞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王顺昌副理事长 9:30-9:35 2 致辞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吴学梯副司长 9:35-9:40 3 致辞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 服部重彦会长 9:40-9:50 4 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概况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闫增序秘书长 9:50-10:205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日本产业基础推进部 森本茂雄部长 10:20-11:05 6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更广更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11:05-11:35 2011年10月12号下午13:30-16:00 1 日本的科学仪器及其市场动态 日本分析机器工业会(JAIMA)国际委员会 川本健志主席 13:30-14:15 2 创新助推国产科学仪器发展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王健董事长、教授 14:15-14:45 3 分析仪器的十年及其未来 東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 澤田嗣郎教授 14:45-15:30 4 使用參展商/分销商的便利平台的优点 美国匹兹堡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 林富田博士 15:30-16:00
  • 中日达成食品安全协议 日可进中工厂检测
    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21日报道,中日两国政府即将签署一份旨在确保食品进出口安全的协议草案,目前草案内容已大致明了。报道称,两国签署协议的目的,是为缓和日本消费者自“饺子事件”以来,对中国食品的抵触情绪。根据协议草案的有关规定,日方可以进入中国工厂内部检测产品质量,检测对象除食品外,还包括食品添加剂、包装、容器及婴幼儿玩具等。   该报道称,本次签署的协议,是去年10月由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会见温家宝总理时提出,经两国政府共同商定的。在“毒饺子事件”整两年后,中日两国官员终于就签署协议达成一致。进入他国工厂检查,必须得到所在国政府的同意。依据草案,当中国的对日食品出口商出现问题时,在获得中方许可的条件下,日方可派遣政府官员亲赴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草案内容还包括,当中日任何一方发现问题时,都应立即向对方通报,并提供商品原产地、生产商和物流状况等相关信息。此外,双方同意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制定具体的食品安全行动规划,再由出席的两国负责人核定细节并付诸实施。安全问题的原因调查及对策探讨,也被纳入双方的合作范畴。   “饺子事件”始于2008年初,其导致10名日本人中毒,虽然至今并没有证据显示是中方的问题,但仍然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形象,一度导致两国国民好感度大幅下挫,并引发政治纠纷。据《青年参考》报记者了解,允许外国政府人员进入国内工厂检查,在中国尚属首例。   在中国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食品安全合作中,对日合作无论是深度广度,均处于突出位置。2008年11月19日,依据此前的双边协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北京办事处成立,负责输美产品的质量检验,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第一个海外办事处,此后,该机构驻上海、广州办事处先后揭牌,与之对等,中国驻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也于同期筹备。即便如此,美方尚未获得工厂内检查的特权。   而在欧洲方面,2006年1月16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签署了《关于管理合作安排的谅解备忘录》,定期举行“中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与标准化组织(SPS)联合委员会全会”,但彼此并无常驻机构。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超越国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计,国际间食品安全的合作强化将成为趋势。
  • 第七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0月10日,第十七届北京BCEIA展会期间,第七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081a2b7-fb33-4670-be6c-de96678512f6.jpg" title=" 会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span /p p   第七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669ecb9-8122-4cab-aba2-5f541774d751.jpg" title=" 主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span /strong /p p   首先致辞的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科技委委员、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956b0c8-1e5e-4ffd-ae7e-2142978497ea.jpg" title=" 丁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委委员、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教授 /span /strong /p p   丁辉教授首先代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日方报告团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来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随后丁辉教授还介绍了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的历史、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中国分析测试学会(CAIA)与日本分析仪器工业协会(JAIMA)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都为各自国家的科学仪器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CAIA和JAIMA所共同举办的。自2011年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以来,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迄今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举办了三次,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认可,也受到了中日双方听众的热烈欢迎。为中日双方科学仪器领域的研究者和企业提供了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加强合作的平台,为推进两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p p   这次所举办的第七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是在中国举办的第四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日本学家分别就日本分析化学的现状与未来、日本功能性标识制度和功能性农产品的开发、电池/电子材料的最新分析解析技术等热点问题做出精彩报告,为中国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 /p p   接下来致辞的是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的专务理事松浦先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7acfb4d-6574-41ae-9de5-e0b02ff395fc.jpg" title=" 松浦.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专务理事松浦先生 /span /strong /p p   松浦先生首先对此次第17届BCEIA展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JAIMA于2002年签署了推动两国团体间的相互合作的备忘录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互相派代表团参加对方的展览会,并且进行了高层间的交流。希望CAIA和JAIMA的关系能更进一步功巩固发展。松浦先生接下来还介绍了JAIMA的愿景以及具体情况。 /p p   论坛的报告交流环节由三位来自日本的专家所带来,他们为现场观众分享了日本分析化学的现状、日本功能性食品以及电池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精彩报告。 /p p   第一个报告由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日本分析化学会会长冈田哲男带来,题目为“日本分析化学的现状与未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ad1d780e-bafa-4b6c-ab4c-ac3f4c52b14c.jpg" title=" 报告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日本分析化学会会长冈田哲男先生 /span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冈田哲男教授最近所研究的“以冰作为功能性材料的测量化学”,之后介绍了日本分析化学会的研究动向和特征性研究。最后冈田哲男教授还介绍了日本分析化学短期和中期的研究及开发方向。 /p p   第二个报告由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农业· 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食品研究部门食品健康功能研究领域主任山本(前田)万里先生带来,题目为“日本功能性食品标识制度和功能性农产品的开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95fc1cf-2c0d-4f79-8943-8a853f33d4fb.jpg" title=" 报告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农业· 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食品研究部门食品健康功能研究领域主任山本(前田)万里先生 /span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目前日本农研机构功能性食品开发项目的情况、日本的功能性标识制度、农产品功能标识的有关课题以及今后关于功能性标识农产品的设想和功能性标识食品的使用方法。功能性标识食品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更加清晰地获得产品信息,增加了采购的选择性 而为了让功能性标识的农产品更好地应用在生活当中,生产经营者则要考虑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最准确的信息,因此,建立二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是非常关键的。 /p p   最后一个报告则由原东丽分析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长、龙谷大学外聘讲师长泽佳克先生带来,题目为“ 电池电子材料中的最新分析解析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9c07903-09a6-4917-a547-a2ad940e80c3.jpg" title=" 报告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原东丽分析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长、龙谷大学外聘讲师长泽佳克先生 /span /strong /p p   在电池电子材料等尖端材料的开发中,材料的最表层、界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从原子分子层次来掌握、解析材料的表面形态、成分、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尤为重要。“21世纪的分析化学”使分子原子检测成为可能。报告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硅胶、SiC元件为例,介绍了日本企业最新分析化学的利用情况。 /p p br/ /p
  • 美好生活、分析先行 2018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召开
    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福建漳州,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日前,由岛津独家赞助的2018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2018 China-Japan-Korea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Chemistry,以下简称2018 CJK)在闽南师范大学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以 “Better life begins from analytical chemistry(美好生活、分析先行)” 为主题,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并由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华夏学院和微量分析测试方法与仪器研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联合承办,一百八十余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分析化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大会由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教授主持,闽南师范大学校长李顺兴教授致开幕辞。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教授、东京首都大学(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Katsumi Uchiyama教授、世界泡菜研究所(World Institute of Kimchi)Jeaho Ha教授和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HASHI Yuki博士等四人受邀发表大会报告,另有四十多位知名学者发表主题报告和口头报告,此外,还有五十余项成果以报展形式参加了会议,交流内容涉及质谱、色谱、光谱、微流控芯片、化学计量、化学传感器等化学分析技术、方法及其在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大会开幕式现场来自中日韩的学者在学术交流中 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HASHI Yuki博士发表大会报告New development of cell microchip mass spectrometer instrument,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岛津细胞微流控芯片质谱设备的创意起源、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最新的研发进展,及其在生命体内单细胞分析方面的应用。在岛津展台的虚拟现实体验区,与会人员纷纷戴上VR设备,体验岛津140余年的创业史、绿色环境经营理念以及未来实验室全新解决方案等多项内容,体会时尚VR带来的奇幻感受,更加立体地触碰分析科学的微妙世界。 CJK会议,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学术活动,每年一度在中国、日本和韩国轮流举办,一直由岛津公司独家赞助。历经十几年的岁月,该会议不但已成长为业内的精品系列活动,而且也成为国际区域合作的知名学术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加交流,参会人数更是从当初的每届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两百人。众多中日韩科学家在此聚焦前沿,碰撞灵感,跨越国界开展合作,并携手进军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在会议期间举办的“岛津之夜”晚宴上,厦门华夏学院校长杨芃原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盛赞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对岛津公司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席间,多位与会人员纷纷回顾起多年来岛津公司的一路相伴,并真诚希望能够与岛津公司继续合作,使这一承载者分析化学家科学信念的学术活动得以持续发展,最终带动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亚洲及世界学术活动中崭露头角。 历经两天的学术交流,2018 CJK于12月2日傍晚落下帷幕。会议主办方宣布:2019 CJK将在韩国举办。岛津在2018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第三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和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组织的第三届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与BCEIA 2013会议同期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业内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丁辉副理事长、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松田耕一郎教授在论坛上致开幕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主持了本届论坛。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丁辉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 松田耕一郎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汪正范   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来自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的郑键研究员从产业发展、应用开发、质量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分析了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的内在规律,并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主要举措。 报告题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管理创新探索 报告人: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郑键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长小森亨一先生做了&ldquo 分析产业面临的课题与展望&rdquo 的报告。小森先生报告中指出:分析产业支撑着牵引经济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产业、科学技术、市民生活3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有着巨大的社会贡献。   小森先生讲到,分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合作和人才培训的问题,如:为扩大市场,需要与将来有前途或被寄予期望的产业有力地结合;分析仪器之间的合作及通用化;培养和确保从事包括分析相关仪器开发或应用软件的研究等相关人才。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分析仪器市场正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环境及医疗领域、确保安全等与人们的生活有切身关系的产品的现状,小森先生给出了其对分析产业的展望:需要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产学官联合支持;需要世界规模的建立分析仪器之间或者包括其周边的通用平台;需要教育机构、企业等在各阶段适当对有关分析产业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   最后,小森先生指出,分析产业将来的发展,需要培养根据广泛合作来扩大市场、需要继续根据各国的分析相关各种信息情况,国际性合作、国际竞争来提高分析仪器水平。 报告题目:分析产业面临的课题与展望 报告人: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长 小森亨一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产学基础推进部部长森本茂雄教授做了&ldquo 以创新为目标&lsquo 无缝对接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的全过程&rsquo &rdquo 报告。报告中指出,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为创造更好的社会,在科学技术不断追求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也强烈要求科技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创新源泉的&ldquo 学&rdquo 和社会实际装备的&ldquo 产&rdquo ,被期待有各种形式的进一步合作。 报告题目:以创新为目标&ldquo 无缝对接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的全过程&rdquo 报告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产学基础推进部部长 森本茂雄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长川本健志先生对日本科学仪器及分析仪器市场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川本健志先生指出,根据SDI报告对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的规模及2011-2016年的发展趋势预测,预计2013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是463.47亿美元,其中日本市场为64.81亿美元。从地区上进行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占据35%的市场份额,欧洲占29%,日本为14%,中国和印度分别为8%和3%,其他太平洋地区为4%,拉丁美洲占3%份额,其他地区为4%。预计,至2016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平均增长率为4.2%,其中中国为7.5%,日本为3.9%。   报告中显示,2012年日本的科学仪器市场规模为8850亿日元,较前年增长1.7%。日本科学仪器市场主要品种有三大类:表面分析仪器;光分析、色谱及质谱分析仪器;生命科学相关仪器。其中,2012年日本表面分析仪器市场规模为844亿日元,光分析、色谱及质谱分析仪器为1078亿日元,生命科学相关仪器为456亿日元。受经济形势、政策及应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几年,三个领域的总体市场规模变化不太大。 报告题目:日本科学仪器及分析仪器市场发展趋势 报告人: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长 川本健志
  • 中日韩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以创新求发展
    2021年7月27-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化学会承办的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中日韩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作为特邀嘉宾为论坛致辞。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17位科学仪器领域知名专家和企业研发人员做专题报告并交流讨论。论坛采取“线上会议+线下会议+同步直播”形式举行,线下主会场设在北京,部分报告人及特邀参会代表在线上与线下进行互动。本次论坛同步在第23届科协年会H5直播平台、哔哩哔哩科研云、科创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国知网等平台直播,吸引了来自全球范围17.6万人次观看本次论坛直播,为中日韩及全球范围公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学术会议。论坛主席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致辞特邀嘉宾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致辞论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基于“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的大会主题,本次论坛以“仪器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主题,围绕“仪器分析的基础研究”、“科学仪器的集成开发”、“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三个议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讨论交流。就科学仪器发展的核心问题,共同梳理了高端分析仪器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仪器研制、集成方面的经验与难点,促进了中日韩三国在分析仪器领域的合作开展。
  • 天美公司参加“第十届中日韩炭材料拯救地球学术研讨会”
    &mdash 展示台式电子显微镜(TM3000)等先进仪器 2012年11月24~25日,&ldquo 第十届中日韩炭材料拯救地球学术研讨会-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材料与器件&rdquo (10th China-Japan-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Carbon Materials to Save the Earth - Materials and Devices for New Energi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在广州越秀宾馆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化学院主办。该会议是中日韩三国材料界科学工作者研讨交流的重要年度会议,会议主题主要涉及:(1)能源储存及转化用炭材料;(2)环境保护用炭材料;(3)纳米炭,包括炭纳米管、炭纳米带和石墨烯等;(4)多孔炭材料;(5)炭纤维及复合材料;(6)原料及前驱体;(7)煤炭与石油;(8)先进实验与表征技术。中日韩约130名代表参加议会,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会议的主赞助商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中,天美公司设置了TM3000展示台,可供与会嘉宾现场试机做样。下图为清华大学康飞宇院长对TM3000很感兴趣,亲自上机操作仪器测试样品。 天美公司还参加大会墙展、学术演讲等活动,日立公司应用工程师罗琴作为代表在会议中做了&ldquo 日立最新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U8000系列&rdquo 最新技术讲解,获得大会专家的好评。 会议加强了国际炭学术研究前沿技术的交流,促进了中日韩及国际炭材料研究的沟通及合作。与会者都感到受益匪浅。天美公司将继续关注科研需求,希望能为国际炭材料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公司介绍: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dquo 天美(中国)&rdquo )是天美(控股)有限公司(&ldquo 天美(控股)&rdquo )的全资子公司,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天美(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城市均设立办事处,为各地的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天美(控股)是一家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和分销的科学仪器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 和美国IXRF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天美(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techcomp.cn
  • 幕后判官走向台前 让病理科不再“边缘”——访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钟定荣
    如果患者身上发现一个肿块,是不是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如何治疗?这都离不开病理科的诊断。病理报告会提供病人罹患疾病的具体组织学类型(疾病名称)、肿瘤的分级(恶性程度)、分期(早中晚期)、分子生物学改变等各种信息,临床医生会根据这些详细信息来制定手术和用药的方案。作为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病理医生并不直接面对患者、不直接参与治疗,病理科在很多患者心目中都是一个很“陌生”的存在,有些患者甚至不认为给自己做出病理学诊断的人是“医生”,也有些患者认为病理医生就是“化验员”,病理医生常常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其实病理医生素有“Doctor’s Doctor”之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高年资的病理医生经常性地在教临床医生如何看病,如何让临床医生从拟诊失误中获取经验。那么作为医院里的“幕后判官”们,病理医生是如何与其他科室合作的?他们如何保证诊断报告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未来病理诊断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钟定荣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 钟定荣阴差阳错被动学医 台前幕后拒绝“躺平”“一切都要从40年前那次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开始说起... ”“阴差阳错没去上军校”“阴差阳错学了医”“阴差阳错去了边缘的病理科”,钟定荣回想着过去说到。“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了301医院比较‘边缘的’病理科一呆就是10年,转业到北京协和医院,师从病理界德高望众的刘彤华院士(刘老的第一个在职博士生),在协和医院病理科工作了15年。”两次支援西藏,当过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的钟主任深刻体会到,要想做成点事情,必须在50岁前找个平台。钟定荣于2018年入职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持工作,经过四年努力,他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病理科。“入职后我便从科室环境开始改善,提振人心、扩大宣传、让科室的医师们多出去开会,打开眼界。4年过去了,现在的科室成为了博士导师点,诊断让人刮目相看,引领着北京病理界最难的两个亚专业——“淋巴造血”和“骨与软组织”。此外,他本人还是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全国首个多学科讨论一级学会)发起者和首任和第二任主任委员(会长),依托于该研究会,科室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整个中日病理科呈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状态。依托临床高于临床 诊断多个“首例”疑难病例报告“我个人认为病理是依托于临床,但是要高于临床的学科。如果病理医生只是简单地看看形态学就出具了病理报告,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可信度高低不同的报告而已,那么病理学科将永远处于边缘地带,临床会有意无意地把你当工具。因此,病理医生需要做到不但理论认识高于临床,看问题的深度高于临床,还要深入了解临床的需求,这样才能抓住关键点,切实为临床解决问题,进而得到临床医生的信任和认可。”钟定荣说到。钟定荣不仅在病理诊断形态学方面深耕专业能力,还保持阅读前沿成果文献的习惯,为其在病理诊断中发现多个“首例病理报告”奠定了专业基础。2004年,钟定荣在协和医院遇到了一例从未诊断过的疾病,患者的骨头里检出纤维母样细胞和部分结晶,钟定荣最开始怀疑是尿酸盐结晶在骨头上的沉积,而临床医生表示有低磷血症且术后血磷逐步恢复正常,但病人的尿酸并不高。基于此,钟定荣决定再深入调研,在他与内分泌科医生充分交流后发现,此前共有10个病例与本病例的临床症状类似,但病理形态却各种各样。于是钟定荣调出所有相关病例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后来经重重查证,确定该病种是维生素D抵抗性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发现当年在国际上权威期刊上用30页版面报道了该疾病。面对这种“偶发”的疑难病例,钟定荣并没有让其只作为记录留存,他的团队从2004年至2018年持之以恒地收集了300多个相关病例,以此进行积累和学习,而彼时世界上报道的病例也仅仅350例左右,他还从中在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该类疾病的变异组织学亚型22例,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2007年前后,协和医院有一个病例,临床上发现其纵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PET-CT首先认定其是淋巴瘤。但当钟定荣参与其病理诊断时,给出了不是淋巴瘤,而可能是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样的IgG4相关性淋巴结炎,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测患者IgG4指标进行验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IgG4细胞水平显著增高。由于此前并未诊断过该疾病,协和医院没有相应的检测抗体,于是便发动资源,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协助下对病人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病人的IgG4指标特别高,因此临床医生在钟定荣的病理诊断报告指导下,采用了最新文献建议使用的激素治疗,短时间内病人即得到了显著缓解。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病,当时国内普遍不认识它。“病理学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病理医生一方面要重视对已知内容的‘再学习’;另一方面要着眼前沿,多了解新病种、新进展;更重要的是病理医生不能盲从形态学,要学会积累,哪些和以前类似、哪些是真正的新内容,并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证实,这样你才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钟定荣给出了诚恳的建议。钟主任在科室先进仪器分析技术让诊断更有依据 探索不局限于“旧思维”病理诊断领域可分为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组织病理技术相对成熟,根据标本不同进行不同的切片处理,主要依靠显微镜进行观察;细胞病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病变部分的细胞进行穿刺或脱落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并做出定性诊断;免疫组化病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检测,目前质谱分析技术常应用于蛋白质层面的诊断,可与相关技术形成良好互补;分子病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检测组织的分子遗传学变化,以协助病理诊断和分型,指导治疗及预后,常用显色原位杂交、PCR、DNA测序等技术。甲状腺肿瘤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结节检出的比例越来越高。临床上,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液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结合分子病理结果为临床医生做出最终诊断提供依据。然而,对于细胞病理描述为“意义不明确”等非确定性病理结论的病例,临床医生希望更多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帮助做以综合评估。基于此,钟定荣与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合作采用DPiMS原位电离质谱平台检测穿刺液(特征代谢物),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合作项目完成了近300个样本测试,以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样本及良性病变的样本建立模型,在模型评价环节,将68例样本代入该模型进行模型评价,与病理医生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其准确率达到93% ~ 96%。本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及完成学术论文发表3篇。合作项目中使用的DPiMS-8060“科研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实验者从不同方向去尝试,试着试着也许就能找到对的路。我们和岛津的合作也是如此,中间经过了反复好几次的尝试,我坚信科研必须拥有探索精神、屡败屡战的精神”,钟定荣也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和岛津团队基于原位电离质谱技术在其他的癌症比如肺癌、乳腺癌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希望形成系列的临床产品。采访的最后钟定荣也感叹道,有的时候“瓶颈问题”被发现,就意味现有的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新的仪器技术手段去解决,所以医学也是,永远不能局限于“旧思维”。后记:正如钟主任提到的,精准病理诊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的病人甚至是同一个病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都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复杂病例在当时可能得不出明确诊断。而随着医学发展和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十年前仅通过显微镜观察做出的病理诊断,如今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技术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保持好奇”“持续学习”“不局限于已知内容”等好习惯是钟主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病理医生的必要因素。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病理科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病理在精准医疗中的参与度会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病理科将逐步“走向台前”。
  • 岛津独家赞助2017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
    9月的日本正值夏秋交替之季,气候十分宜人,在东京理科大学葛饰校区,迎来了由日本分析化学会(Japan Societ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JSAC)和中日韩分析化学研究交流会(China-Japan-Korea Analytical Science Discussion Group)主办的每年一度的中日韩分析化学研讨会(China-Japan-Korea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Chemistry)的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百余位分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出席研讨会。为期两天的会议,共发表大会报告3个、主题报告和邀请报告50多个,报展48个,内容涉及质谱、色谱、光谱、毛细管电泳、化学计量、微流控芯片、纳米技术、化学传感器等技术、方法及其在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大会开幕式现场 作为“日本分析化学会年会(Annual Meeting for Japan Societ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的一个分会,本届会议的开幕式与JSAC举办的第一届年度峰会融为一体,在会程开端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四位知名分析化学家做大会报告,介绍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与会人员带来诸多世界前沿的科研信息。另外,会议组委会还特意将会议时间设在9月9日,因此与9月6-8日在千叶举办的“日本分析和测试仪器展(JASIS)2017”对接,使与会人员可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分析化学领域的体验和收获。 岛津如往届一样继续独家赞助了本次研讨会,同时多方位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岛津近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岛津公司的HASHI Yuki博士发表了主题报告《Developed on-line pre-treatment system with SFE and LC/MS for food analysis》;岛津公司分析中心钟启升博士发表了口头报告《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dilution large volume injection technique for UHPLC-MS/MS with two applications to the analysis of trace analytes in complex matrix》;岛津公司分析中心唐雪发表了报展《Determination of a new polypeptide drug analogous t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rat plasma by centrifugal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会研讨会期间,岛津公司在东京湾著名的风景胜地台场特别举办了“岛津之夜”游艇晚会,宴请出席研讨会的新老朋友。晚会由岛津质谱中心的八卷聪先生主持,岛津国际本部的福岛宏郎先生致欢迎辞。他盛赞CJK研讨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融入这一团体,交流互动、彼此促进,并由衷感谢与会嘉宾多年来对岛津成长的支持与关注,期待在今后的岁月里能与各位嘉宾开展更多的合作。晚宴期间,林金明教授(清华大学,中国)、Katsumi UCHIYAMA教授(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日本)和Jeaho HA教授(World Institute of Kimchi, Korea)分别代表中日韩三个代表团互赠了纪念礼品。他们在致辞中都不约而同地感谢岛津公司十几年间对CJK会议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并鼓励与会人员今后借此平台发展更多的合作,并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的分析化学家参加交流,激发灵感、启迪创新。Shimadzu Night 东京湾游艇晚会传真 夜幕降临,东京湾彩虹桥华灯闪耀。与会嘉宾纷纷来到游艇甲板,畅享海风、欣赏夜色并合影留念,紧张的学术之旅伴随着东京湾的倩影,深深嵌入美好的记忆中。临近晚宴结束,会议组委会宣布CJK 2018将移师中国厦门,由厦门华夏学院承办。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中日科学家论坛之生命科学”云端召开 两千人在线交流
    7月20日,由仪器信息网再度联手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共同举办“中日科学家论坛之生命科学”线上科技论坛顺利召开。日本著名细胞工程学家、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赤池敏宏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领衔的6位中日生命科学科学家代表分别在线分享报告,同时,来自中日近两千位听众参与答疑互动交流。多年来,仪器信息网与日本JAIMA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都为各自国家的科学仪器发展和技术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后疫情时代下,双方再次联手以线上形式合作,共同线上主办此次“中日科学家论坛之生命科学”,以期为中日科学家们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次在线科技论坛有幸邀请到日本著名细胞工程学家、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赤池敏宏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南开大学杨军教授,南京大学江德臣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陆瑶研究员及东京都立大学関禎子研究员。分别围绕生命科学中的细胞工程、生物材料及其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创新细胞分析技术和生物基底材料表征技术等前瞻性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CEO 唐海霞 致辞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 会长 中本晃 致辞报告嘉宾:东京工业大学 名誉教授 赤池敏宏(左)/东京都立大学 客员研究员 関禎子(右)报告题目:NEW ERA of Advanced Biomaterials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NEW vaccination- From “ Cadherin Biology to Cadherin Engineering”再生医学、载药系统和新型疫苗先进生物材料新时代-从“钙粘蛋白生物学到钙粘蛋白工程”【报告摘要】将期待用于再生医疗及组织工学领域的各类器官组织细胞、ES细胞、iPS细胞等干细胞以单一细胞进行粘接,为了更加容易进行增殖-分化诱导或者使基因/细胞因子等更加容易进行自由注入,利用遗传工学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钙黏蛋白,即:E、N、VE-钙黏蛋白的嵌合抗体分子〔E-钙黏蛋白-Fc(EcadFc)、N-钙黏蛋白-Fc(NcadFc)、VE-钙黏蛋白-Fc(VEcadFc)〕、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增殖因子进行嵌合分子设计,成功地在聚苯乙烯等材料表面进行单分子涂层固定。举例说明如下:成功地对EcadFc分子的吸附状态进行了直接观察。(Sci. Rep. 2020 10 : 17044)。成功地将几乎所有的单分散、处于粘接状态的ES细胞在中内胚叶、进而在肝细胞进行均一分化。成功地在E/N吸附表面将ES细胞高效率分化成神经细胞,进而形成神经网络。基于上述in vitro(体外)ES-神经细胞分化诱导成果,在神经未成熟新生鼠体内植入NcadFc固定明胶纤维(gelatin filament),成功地恢复了神经诱导功能。报告嘉宾:南开大学 教授 杨军 报告题目:钙黏素功能化生物材料调控干细胞命运及其再生医学应用研究【报告摘要】生物材料精准调控细胞命运是再生医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我们基于钙黏素融合蛋白研发了水凝胶、纳米纤维及合成高分子微球等组织工程支架的生物功能界面,有效调控细胞的粘附、增殖、分泌及分化等细胞生物学特性,为生物材料的细胞赋能提供了新策略,显著改善了干细胞在组织构建及细胞治疗等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潜能。报告嘉宾:清华大学 教授 林金明报告题目:Microfluidics Combin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for Cell Analysis微流控质谱联用细胞分析方法研究【报告摘要】如今,生命科学正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我们从细胞开始破解生命实体的密码。 目前发展迅速的微流控技术因其微尺度通道和灵活的设计而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研究领域。 本次报告中将介绍微流控质谱联用细胞分析方法研究。 在微流体装置上操纵和捕获细胞,并采用质谱 (MS) 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将微芯片与MS连接起来,实现微通道中的细胞培养和药物刺激,并在MS检测前净化细胞分泌物。报告嘉宾:南京大学 教授 江德臣报告题目:单细胞活性分析【报告摘要】单细胞分析可获得反映细胞生理状态和过程的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以及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重大意义。本次报告将介绍课题组所建立的基于纳米通道电化学输运的单细胞试剂盒分析新方法和装置,实现了fL ~ pL体积生物检测试剂盒组分在活细胞中的输运和检测,可测量单细胞及单细胞器内生物分子活性。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陆瑶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泌分析【报告摘要】多细胞生物为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必须相互联系、通讯以协同完成,其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化学、生物分子的分泌、接收来完成。由于细胞异质性,往往只是细胞群中的部分细胞主导了分泌功能。在单细胞水平对细胞分泌的生物分子信号实现高灵敏的检测,不仅有助于更清晰认识细胞的状态、个体之间的差异/联系等群体细胞研究方法无法分辨的信息,也将有助于发现细胞分泌的异常及其与疾病、药物反应的关系。针对传统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的不足,我们近年来利用微流控芯片发展单细胞分泌分析新技术,加深了对细胞分泌、通讯异质性规律的认识,并有望为相关生物医学应用提供新技术支持及新视角参考。
  •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亮相第四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暨中日电池研讨会
    2018年7月13日-15日,第四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暨中日电池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行,共有超过800名来自国内外储能与电池行业学术泰斗、科技大家和创业精英、投资者莅临此次盛会,共同研讨和推动储能产业发展。作为材料表征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也参与了此次盛会。储能技术产业是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储能工程大会”以“促进储能科学与技术交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对接、提升储能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储能青年才俊”为宗旨,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储能材料及器件领域的权威学术性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储能技术,共享绿色未来”。围绕主题,本次会议将展示储能工程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及产业界成果;探讨当前储能工程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等。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作为展商积极参与了第四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暨中日电池研讨会,并携Tristar II 3020系列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AutoPore V系列高性能全自动压汞仪、AccuPyc 1340系列全自动真密度仪、GeoPyc 1365系列全自动包裹密度分析仪等多款广泛应用于电池正负极材料表征的分析仪器资料和最新电池材料表征技术解决方案亮相。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产品在业界和客户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会议现场,众多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忠实用户和观众踊跃咨询,公司技术人员为前来展台的来宾详细介绍了我司的高性能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我公司今年还将积极参与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等多个重要行业会议,并期待与您在现场沟通交流。
  • 中日韩共商大气污染防治 拟交换PM2.5监测数据
    p   韩国国立环境科学院23日表示,第18次中日韩东北亚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跨界输送项目(LTP项目)年度会议于18-20日在仁川召开。三方商定将全面加强针对越境大气污染物质的共同研究,交换 a style=" COLOR: #0070c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682.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0070c0" strong 细颗粒物(PM2.5)监测 /strong /span /a 数据,并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点和延长分析时间。 /p p   为提高监测结果可信度,三国决定交换细颗粒物监测数据,并从2016年起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日两国从现有的各2处监测点增至各3处,韩国则从3处增至4处。观测时间段也从1月、4月、7月和10月各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 /p p   三国还将在2016年4月15日至6月12日韩美空气质量共同调查(KORUS-AQ)期间,集中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于年初组建专家组,编写共同调查研究结果报告。 /p p   据了解,LTP项目由韩国提议始于1995年,是应对空气污染跨界远距离传输问题的国际合作项目。 /p
  • 横河电机在第五届中日韩工商大会上展示生命科学业务
    2022年7月13日,第五届中日韩工商大会在绍兴隆重举办。大会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日本商会、中国韩国商会、浙江省贸促会、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大会以“融合变革,合作共赢”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近400名中日韩工商界代表齐聚一堂。横河电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小松幸司代表横河电机参加了此会,并作为生命健康企业的日企代表发表了演讲。 小松总经理在会上介绍了横河电机的发展历程,并重点推介了横河电机的生命科学业务。小松总经理介绍了生命科学业务创立的背景,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医疗和食品的稳定供应已成为一个问题。 制药和食品行业对于人们过上安全、有保障和稳定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横河电机于2018年成立了生命科学事业本部,旨在通过创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生命科学业务的愿景是推进生物工业自主化(BIA),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贡献。 横河电机的生命科学业务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中CSU(共聚焦扫描仪单元)系列产品在全球有3,400多台的销售业绩。横河电机还提供集成的制药行业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工厂。2021年,横河电机进行了全新的业务架构调整,正式宣布将业务模式从产品输出为中心转变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行业为导向将核心业务分为三大板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材料、生命科学。作为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横河电机的生命科学业务除了开发和销售基于其核心共聚焦扫描仪单元的活细胞成像、高内涵分析系统、单细胞组单元和其他产品外,还将重点拓展新药和疫苗开发领域。 小松总经理的演讲收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有助于中外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更深入地了解横河电机的生命科学业务,扩大其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横河电机会继续致力于提供前沿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通过在测量、成像、分析、诊断、集成领域应用先进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实现生物工业自主化的数字化转型。
  • 嘉德利达鼎力赞助 | 第十五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回顾
    8月13日-15日,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和山东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300余名来自国内外大学、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本会议邀请中日两国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参加,围绕铁电材料的基础问题和应用技术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铁电材料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协同发展。专家学者会前合影开幕报告大会主席:杨美红(齐鲁工业大学)大会副主席:姜海辉(齐鲁工业大学)、T.Karaki(富山县立大学)、柏利慧(山东大学)、李国荣(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大会执行主席:欧阳俊(齐鲁工业大学)大会共同执行主席:张家良(山东大学)期间,与会专家围绕铁电材料的基础问题和应用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河北大学杨晓兵教授应邀作了题为“A Robust Memristor Based on Epitaxial Vertically Aligned Nanostructured BaTiO3-CeO2 Films on Silicon”的大会报告;重庆大学孙杨教授应邀作了题为“Multiferroic Single Molecule Magnets”的大会报告;东京工业大学Hiroko Yokota教授应邀作了题为“Domain boundaries in Ferroics”的大会报告;中南大学胡海龙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Study on the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at the interface engineered flexible ferroelectric composites”的大会报告。会议期间参会老师的汇报交流自2009年起,为了促进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在铁电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在中国和日本轮流召开,现已成为本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作为本次论坛受邀参展和赞助公司,北京嘉德利达科技有限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入驻展会,并在展会现场准备了有关理学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仪等仪器的详实资料,为有关与会人员介绍和解相关问题。凭借着优异的仪器性能和参会人员专业的素养,会议期间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与学生前来咨询。会议期间参会老师与我司工作人员互动交流1理学SmartLab SE 智能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全新智能X射线衍射仪SmartLab SE系列,是当今世界高性能的多功能的X射线衍射仪,它采用了理学独创的CBO交叉光学系统、自动识别所有光学组件、样品台、智能的测量分析软件SmartLab Studio II,一台仪器可以智能进行粉末测试、定量分析、晶粒尺寸、结晶度。技术参数方面,X射线发生器功率为3KW、测角仪为水平、高精度测角仪(双光学编码、直接轴上定位)另外测角仪配程序式可变狭缝并配备自动识别所有光学组件。2理学Supermini200精巧型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理学台式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它很好的解决了能量色散难于分析的F,Na,Mg,Al,Si的定量分析,组分较为复杂的样品定性分析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具有WDX特有的良好波长分辨率.可轻易分开Al和Si元素的能谱峰,并对其实行定量分析。具有WDX特有的良好的轻元素的高灵敏度,分析元素范围从9F-92U。关于理学XRD SmartLab SE 智能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和理学Supermini200精巧型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详细信息或应用需求请联系我们联系人:王经理,18612502188
  • 2008年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岛津独家赞助)在厦门召开
    近几年来,环境、食品安全的事件频发,环境分析的重要性越来越大,2008年11月3日至4日期间,以“环境、食品安全检测”为主题,在风光优美有着悠久历史的厦门召开了2008年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学者80人,日本学者30人,韩国学者3人。 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日本分析化学会、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发展部赞助,仪器信息网作为专业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中日韩三方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致辞。 冈山大学教授本水昌二先生致辞 韩国食品研究院河在浩教授致辞 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致辞 与会专家就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检测仪器的研制等方面做了精彩报告,台上台下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会报告、邀请报告、报展等将有超过120多篇论文在会议期间发布,40多位专家做报告。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做报告报告题目:环境和食品分析领域色谱技术的最新进展 香港理工大学黄国贤教授做报告报告题目:荧光标记的ß 丙酰胺酶作为ß 丙酰胺抗菌素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主任做报告报告题目:用液相质谱检测环境样品中的过氟化物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做报告 报告题目:用DESI-MS测定固体表面中的多态砷的方法 报展一角通过专家介绍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使与会者把握了该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并且通过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中日韩等国家之间的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作为国际著名的测试仪器、医疗器械及工业设备的制造厂商,岛津公司从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的第一届会议开始就积极参与其中。 岛津公司秉承“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为了人类和地球健康”的经营理念,一直非常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食品安全问题。岛津公司作为本届会议的独家赞助商,在会议期间发表了两篇论文,并与参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中心负责人端裕树做报告报告题目:多重中心切割多柱联用气相色谱的发展 岛津制作所分析事业部应用技术部京都应用开发中心中川胜博做报告报告题目:用气相质谱的数据库全检河水里的污染物的方法 岛津公司在积极参与、赞助此类会议的同时,不断的研发、推出新产品,为环境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大量的分析仪器、分析方法。 岛津公司展位一角 会议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化学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曦教授对岛津公司为本次会议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非常有意义和及时的有力帮助。” 附录1 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简介 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最早始于2002年,首次是在中日两国间,由分析化学界的专家举办。之后的2003年是在日韩两国间举办的。中日韩三国在文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往来关系,因此有着共同联手解决问题的基础。 2004年在北京首次开始中日韩三国环境分析研讨会(CJK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最终形成由日本分析化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韩国分析化学会的专家定期召开的CJK。会议主要围绕环境分析化学方面,探讨环境以及其他分析技术最前沿的热点话题,是唯一的在中日韩三国专家间召开的研讨会。 之后,研讨会于2005年在日本的幕张、2006年在重庆、2007年在韩国济州岛相继召开。研讨会的论文受到分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6年,2007年荷兰著名的化学杂志《Talanta》还发行了此研讨会的特辑。
  • 岛津独家赞助CHINA LAB 2011中日分析测试技术论坛
    2011年5月16-18日,“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1)”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展会期间,同时举办“中日分析测试技术论坛”。150余名来自仪器分析测试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分析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 论坛现场   作为此次论坛的独家赞助商,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古泽宏二先生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食品、药品及各种产品的安全问题,环境保护政策、节能对策等方面也引起了全球的更多关注。因而对于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分析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古泽宏二先生致辞   同时,古泽宏二先生进一步表示:岛津制作所作为在业界拥有长久历史和宽泛产品线的综合分析仪器厂家、综合医疗仪器厂家,将更加积极地与色谱领域的专家加强交流,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最前沿需求,在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分析仪器的同时,为了实现高表现力的分析,不断提升综合保障支持能力。   对于目前我国仪器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生物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则建议:不断创新,研发小型化、专用化仪器才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Yasuyuki SHIBATA(柴田)教授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Divis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   论坛上,Yasuyuki SHIBATA(柴田)教授具体介绍了岛津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热解析装置TD-GC×GC-TOFMS系统和TD-GC×GC-MS/MS系统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YuKi Hashi(端裕树)博士   端裕树博士则介绍了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在线富集系统和在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二维液相分离系统分析果汁中的阿魏酸的研究进展以及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脱盐系统。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钱小红教授表示,色谱技术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期望将来有更加高效的色谱分离技术与方法支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此外,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多名专家学者作了详细报告。   据了解,除了资金支持,岛津对于中国精密仪器与分析测试领域的支持更多的来自于技术层面。早在1957年岛津便推出了首款气相色谱仪,之后便一直领跑色谱领域,不断推出新的色谱技术。近年来,岛津更是与40余家研究机构、大学建立了合作实验室,充分利用彼此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完成了众多高水准研究。   一个多世纪以来,岛津一直奉行“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的公司经营方针,不断向社会推出了一项又一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分析技术。在推动与加深中日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提高两国的色谱分析水平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