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制造

仪器信息网中国制造专题为您整合中国制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制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制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制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制造话题讨论。

中国制造相关的资讯

  • 中国制造业高管眼里的“中国制造2025”
    p br/ /p p   《中国制造2025》的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关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创新的讨论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在这场远远超越制造业领域的讨论中,中国制造业本身的看法和观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播和重视。日前,由中国管理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与IBM(中国)公司联合发布的《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制造业高管眼里的“中国制造2025”》调研报告填补了这一空白。 /p p   《中国制造业高管眼里的“中国制造2025”》调研报告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不行领域356位制造业高管的调研,全面准确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制造业高管们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真实看法。调研报告结合制造业专家、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行业知名人士的洞见,为中国制造型企业转型创新提出了“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结合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为企业明确自身定位、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p p   调研报告发现,中国制造业高管们对于中国制造业现状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对于制造业产能过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制造业本身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都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制造业高管们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依然充满信心。 /p p   中国制造业高管们认为,制造业转型创新的主要挑战集中在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两项,在新一轮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大调整大变动的背景下,他们正在努力通过企业的内部调整优化,竭力在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上面实现突破。 /p p   调研报告表明,中国制造业把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以品牌建设为主导的全球化列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手段,为保证这一手段落到实处,中国制造来高管们把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流程优化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p p   调研报告在综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高管的看法和观点后,为制造业转型创新提出了建议,即“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调研报告认为,参与者、产品和生产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在传统价值链下,三者之间缺乏交互作用,联系不紧密,而在新价值网络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企业能够获得精准的数据洞察,以此为核心驱动力,改造整个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参与者、产品和生产的协同互联 同时,数据洞察作为核心驱动力,将始终贯穿整个新价值网络。当然,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不是机械的,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p p   当然,新价值网络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需要杰出的创新能力、领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中国企业35年的合作伙伴,IBM已经与中国政府、客户和市场建立了深厚的互信,IBM有能力、有价值、有意愿,也有措施成为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的“合伙人”。 br/ /p
  • 李克强谈“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p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此后,“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国务院工作部署的关键词之一。 /p p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p p   联合国两位高级官员近日撰文称赞,《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正在引导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福布斯》杂志认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助力中国制造业保持国际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称,得益于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p p   “中国制造2025”如何深入推进?总理作过这些阐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140620154HK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78b671f-18b3-49a8-b388-910ed0b875ee.jpg" / /p p   下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打造勇于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p p   ——2017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我愿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p p   ——2015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p p   中国经济要持久保持中高速,必须迈向中高端,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 /p p   ——2015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考察福建泉州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p p   现在,传统的“Made in China”还要继续做,但中国制造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这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智能转型。 /p p   ——2015年6月9日,李克强总理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三届圆桌峰会的代表并座谈交流 /p p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p p   ——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p p   “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亿万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p p   ——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它型号大、精度高、工艺先进,可谓“大块头有大智慧”。“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 /p p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时,为一个全球冲程最大的船用曲轴测量精度 /p p   “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p p   ——2015年10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等紧密合作,相互学习、优势互补。 /p p   ——2016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13c588c-f33f-426f-be69-0ff075e7c4a1.jpg" / /p p   我不仅是为东风加油,也是为“中国制造”加油。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 /p p   ——2016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北十堰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 /p p   我愿为中国自行车做广告,更愿为“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站台”。 /p p   ——2016年6月26日,李克强总理考察飞鸽自行车天津胜利路体验店 /p p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中国制造2025”更需要大马力发动机。 /p p   ——2017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登上一辆自主生产的230马力拖拉机 /p p   《中国制造2025》绝对不是光指大企业,制定相关方案和支持措施时千万不要只瞄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要予以充分支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p p   ——2017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有人误解“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将来不买国外装备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开放的市场只会给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利。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关起门来提高自己装备质量和水平等于闭门造车。 /p p   ——2017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会见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 /p p   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仅要在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更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 /p p   ——2017年7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p
  • “中国制造”需升级 国产制造业的“攻坚战”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b71426bdeba24839802f68a008f32a1a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23bbba1d-3439-42e8-99e9-782d35aff35a.jpg" / /p p   “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李克强总理在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p p   当天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李克强说,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p p   他强调:“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p p    strong 发挥市场倒逼作用,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strong /p p   当天这一议题原本只聚焦于“提升制造业标准”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要在文件标题中加入“质量”二字。 /p p   “标准和产品质量紧密相连,我们要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有先进的标准作为支撑。反过来,我们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消费品质量,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总理阐释二者的关系。 /p p   李克强说,中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标准仍然比较落后,很多产品的质量仍然处在中低端。 /p p   “现在很多民众出国买东西,跨境电子商务也是大量进口国外消费品。”总理说,“我们必须要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发挥市场倒逼作用,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p p   李克强要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 /p p   他强调,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进而倒逼“中国制造”升级,最终目的是要激励国内制造业,按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发展壮大起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助力国家持久发展。 /p p    strong 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层次也越来越高,政府的管理也要同步跟上啊 /strong /p p   一位部长在讨论中说,有些创新创业企业负责人反映,他们研发了新产品,却因为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导致无法进入市场。李克强明确要求,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提升,首先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要采取新办法,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p p   “别再列什么工业消费品的‘目录’了,这样会提高创新创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李克强说,“要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办法,除在危害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和生命健康等方面设置强制性标准,需要强制执行、严格管住外,其他方面要更多让市场发挥作用。” /p p   他强调,政府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把精力从“设置门槛”更多转移到“提供服务”上来,引导更多企业采用先进标准,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p p   “现在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层次也越来越高,政府的管理也要同步跟上啊!”总理说。 /p p strong   解除对创新思维的束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strong /p p   李克强谈起近20年前他在欧洲一家企业参观的经历:一位技术工人浇筑的镁条粗细均匀,一丝缝隙都没有。 /p p   “机器都没他做得好!”谈起当时的场景,总理连连感叹,“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告诉我,这位工人的收入和他本人的收入一样多。这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大激励!” /p p   李克强进而强调,装备制造业不仅要提升标准和质量,更要从根本上解除对创新思维的束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p p   “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一方面要把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管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让制造业蓬勃发展。” /p p    strong 要用消费者的选择,倒逼工业消费品提质和“中国制造”的升级 /strong /p p   在讨论提高装备制造业标准质量的同时,李克强也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针对大众消费品的质量标准提高计划。 /p p   “过去我们的工业体系是,先把生产设备定下来,然后‘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但现在人民群众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消费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业正在日益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总理说。 /p p   他说,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和一些国家都曾经历过“重工业发达、轻工品却买不到”的历史。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不能再走这样的“老路”。 /p p   “‘中国制造2025’不能只搞装备制造业,而要用消费者的选择,倒逼工业消费品提质和‘中国制造’的升级。”总理说。 /p
  • 人民日报: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走进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生产车间,待装配的产品摆得满满当当,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生产,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来,济南二机床市场捷报频传,与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签订总值超过5亿元产品订单,喜迎首季开门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  ——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山西太原,薄如纸张的“手撕钢”已广泛用于各类高精尖设备制造行业;在西藏林芝,辅助供电、控制诊断、安全监测等新技术,助力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驶上雪域高原;在白鹤滩水电站,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2年位列全球首位。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2021年,我国有14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64家,其中,工业企业入围73家。高铁、核电、4G/5G等成体系走出国门,“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  “蛟龙”入海、“嫦娥”探月、“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万米载人深潜器、极地破冰科考船建成交付,5G网络全球规模最大、5G终端用户占全球80%以上…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件件大国重器横空出世,一批批重大装备实现突破,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建成2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22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1年,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110.6%,芯片产量同比增长33.3%;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同比分别增长44.9%和42.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增长约1.6倍。  ——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  5G专网全覆盖,自动巡检机器人、远程控制无人开采等智能应用,让数百米深的矿井更安全;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工厂的订单交付率、能源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均大幅提升;经过数字化改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在传统企业蓬勃发展… …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大幅快于制造业平均增速,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从2015年的11.8%、31.8%上升到2021年的28.6%、45%。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深入推进,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2021年同比再下降5.6%。
  • “中国制造”找差距
    如果和10年、20年前相比,中国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了惊人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了出去,见多了识广了,学习和创新能力也都在不断提高 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让世人刮目相看。然而这些是否足以说明“中国制造”已取得优势?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传统战术能否赢得国际竞争新挑战?在2010年国际国内都强调转变发展方式之际,人们期待着“中国制造”实现完美转身,为此,不少中国企业已开始审视自己的不足。      核心技术是“短板”   在不久前结束的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简称汉诺威IT展)上,有35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   参加本次展览的交换机、路由器生产商——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国际业务市场经理刘科伟谈体会时说,中国内地IT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品牌上与国际先进同行存在很大差距。在技术层面,IT行业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例如普联产品所用的芯片、解决方案,大多是美国公司的。中国内地企业买来,基于别人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生产相关产品。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但这样的公司还是太少”。   在国内电子书市场一家独大的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部总经理柳军认为,多年来,许多中国内地IT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底层的“生产代工”环节,增值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也低。能够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形成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中国内地IT企业还太少。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也坦陈,一些美国商家展出的电子书技术,汉王还暂时达不到,这就要求汉王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力度,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最终胜利。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今年初参加了美国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他对笔者说:“(我们)最大的劣势,就是我们的积累时间短,我们的技术、人才和资本积累时间都短,这在竞争中就处在劣势,而且是很明显的劣势,”他说,“这就要求企业很好地统筹现有资源,投入到最有产出价值的地方,从而把劣势消除掉。”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笔者在汉诺威IT展采访时感到,中国内地参展商已普遍认识到向提供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转型的趋势性和迫切性,但这一升级受制于诸多障碍。   汉王科技的柳军认为,中国内地许多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了解不够透彻,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深。中国内地很多成功企业领导者是研发出身,做技术和产品。而国外,成功企业领导者许多是管理出身,是战略家。“中国不缺工程师,缺的是策略、系统整合、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柳军说。   以电脑机箱、电源为主打产品的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赵华在展会上对笔者说,语言是中国内地企业做服务产品的一大障碍。他说,提供服务产品,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点,清晰表达说服他人,都离不开语言能力。印度拥有发达的软件业,离不开英语的普及。只有实行本土化策略,文化和语言才能不再成为障碍。   笔者在本次展会中国参展商比较集中的17号馆看到,电脑周边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依然是中国参展企业的主打产品。此外,也有少数收银机、验钞机等金融类产品以及通信类产品中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但在本届展会“互联的生活”、“绿色IT”等重点展示区,依然没有中国内地企业涉足。对此,不少中国企业承认,由于语言、文化以及企业结构等方面的限制,在国际趋势认知、国际市场战略,潮流引领方面,“中国制造”仍有差距。   企业品牌国际知名度有待提高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高级副总裁奥克斯曼日前对笔者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一大劣势,就是他们在全球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对于差距,中国企业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的赵华说,近些年,参加国外大型IT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然而与海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有所欠缺,包括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设计、市场营销设计。赵华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注重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形象。   今年1月,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参加了美国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他对笔者说,相比欧美日韩一些消费电子巨头,联想等中国厂商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确实略逊一筹。“我们的劣势就是品牌问题,这个要慢慢弥补,聪明地弥补。我们的策略就是创新,通过创新打动市场、打动客户,让它们帮助联想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则认为,认识到这种差距后,中国企业更应该抓住时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而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打造一支好的海外团队至关重要。同时,企业必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建立企业在海外经销商和消费者中的信用,以此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周厚健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10年,将有一大批中国企业由“中国名牌”跃升为“世界名牌”。
  •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ldquo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rdquo 的基本方针,坚持&ldquo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rdquo 的基本原则,通过&ldquo 三步走&rdquo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2014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2月2日,北京京仪大酒店,2014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以下简称:产业大会)召开。产业大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产业大会致力于促进中国仪器仪表产业升级,围绕&ldquo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rdquo 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 安排12场报告。产业大会由学会理事长李天初致开幕词,并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致辞。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专业精英300多人出席大会。 学会理事长 李天初 致开幕词 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王卫明 致辞 主会场   上午的主会场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主持,大会特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作《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专题报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作《智慧云制造 云制造2.0》专题报告,总参信息化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作《从车联网到机器人联网&mdash &mdash 大数据时代的跨界创新》专题报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作《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协同、优化》专题报告。下午分设两个分会场:分会场一&ldquo 现代IT行业与传统仪器仪表行业的互联与融合&rdquo 、分会场二&ldquo 现代互联网环境下的工业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的优化发展&rdquo 。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吴幼华 主持会议   朱森第在报告中谈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自行研究所得的&ldquo 1946~2012年九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趋势图&rdquo 上显示,中国仅仅以81.42分作为第二集团的领头羊,离开第一集团(美、日、德)有较大差距。并且,2007~2012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6.2%降低到22.1%。&ldquo 中国制造&rdquo 转型迫在眉睫!美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核心是&ldquo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rdquo 德国,推出&ldquo 工业4.0&rdquo ,核心是智能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中国,也提出了&ldquo 迈向制造强国的三阶段&rdquo 目标:转型升级(2014-2025)、数字化和自动化(2025-2035)、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业(2035-2050)。朱森第也介绍了我国的战略对策和路径选择。   信息时代我国制造业的强盛之路,朱森第提出&ldquo 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rdquo 的概念,针对综合性制造企业、集成型制造企业、代工型制造企业、&ldquo 专业化&rdquo 企业4类企业,给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于创造GDP60%、创造就业机会80%的中小企业,应该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为目标 龙头企业,应该以数字化车间、数字化企业为目标。吴澄认为,制造业信息化要应用成功,重要的是&ldquo 工业化的需求导向、企业的需求导向、企业的效益导向。&rdquo   基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的情况,李伯虎带来了&ldquo 智慧云制造&rdquo ,并展示云制造在航天、政府、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介绍基于天智网的智慧云协同在协同研发生产、协同供应链、制造应用等范例。李德毅则以智能车的发展为例,展现传统行业所选择&ldquo 渐进式路线&rdquo :自动驾驶的要素是渐进添加、信息化要素是渐进添加 汽车行业的冷看也是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某种启示:&ldquo 汽车发展的方向是主动安全。凡价格在万元以上的传感器要走量产的汽车工业中用来提高主动安全,都难以被采纳。&rdquo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朱森第 作《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专题报告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李伯虎 作《智慧云制造 云制造2.0》专题报告 总参信息化部研究员 李德毅 作《从车联网到机器人联网&mdash &mdash 大数据时代的跨界创新》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吴澄 作《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协同、优化》专题报告。   产业大会为与会者揭示了中国制造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目标和对策,探讨实现智能制造的方法和思路,并分享&ldquo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rdquo 在不同行业应用的成功案例。精彩的会议内容吸引与会者深入思考,未来如何实现仪器仪表行业的制造升级?如何发挥仪器仪表在中国制造升级中的作用?
  • 大咖站台,中国制造业有打败全世界的核心武器,尼通手持光谱仪助力中国制造业
    大咖站台,中国制造业有打败全世界的核心武器尼通手持光谱仪助力中国制造业一壶真知佐酒,二两故事下菜好友相见,推杯换盏间一个问得犀利,一个答得真诚当代制造业,对金属合金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 / QC)的验证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从金属生产到最终产品组装,材料混杂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材料混淆可能导致产品故障。随着所有类型的金属制造和制造业务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法规,当今的最佳实践包括对100%的关键材料进行测试。质量控制过程的一部分应该是使用最新的XRF和LIBS技术对从原材料到最终装运的整个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RF和手持式LIBS分析仪是进行材料识别和确认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使用最新的XRF和LIBS技术的行业示例。汽车行业正在开发新的轻钢牌号和铝合金,以使汽车更省油。每种等级或合金均由指定百分比的不同元素组成,经过精炼过程为特定的汽车部件创造适当的性能。配方中即使有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零件损坏。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RF和LIBS分析仪对以下各项至关重要:• 满足汽车制造业的特定PMI要求• 进行特种合金的元素分析• 测试成品材料以确保其满足精确的工程规格航空航天如果航空航天零件不是用指定用途的精确合金制造的,则这些零件可能无法承受其设计承受的重量和应力。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RF和LIBS分析仪需要:• 验证高温镍,钛,铝合金和高温合金• 分析铝和钛合金中的轻元素• 启动前检测高纯度锡并防止锡晶须• 测量镉和锌镍涂层的厚度铸造行业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RF分析仪是筛查大量传入金属废料的理想工具,并且可以提供快速,无损的化学成分以及冷铸件和最终产品的等级验证。可以通过XRF分析诸如不锈钢,铝,铜合金,高温合金,钛等材料,以进行分类。当由于碳含量需要对低合金和不锈钢进行更具体的分类时,可以使用手持式LIBS分析仪。两种技术都可以完成以下关键任务:• 现场分析熔料• 通过无损分析获得实验室质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出厂前测试成品钢铁制造钢铁制造商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痕量元素和合金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RF和LIBS分析仪可为以下方面提供准确的金属分析:• 准确的废金属分类成为钢铁生产的原材料• 外发产品分析以进行材料验证
  • 总理部署《中国制造2025》 20多部委通力落实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个国务院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已于近日全部完成,11个配套实施指南已经全部发布实施。”工业与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个国务院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已于近日全部完成,11个配套实施指南已经全部发布实施。”工业与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以马凯副总理为组长,20多个国务院部委参与。而该领导小组编制的“1+X”规划体系,“1”是指《中国制造2025》,“X”则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编制‘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这位负责人说。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最早进入民众视野,源自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当时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而在此后的多次会议、活动中,总理也不断身体力行,为中国制造加油、“站台”。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李克强曾明确表示,“要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总理不仅身体力行为中国制造“站台”,更在部署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从科技到质量的转型升级。李克强曾在一次会议上总结,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丢掉制造业,但要通过新经济带动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而在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考察时,总理勉励工人们要弘扬“工匠精神”,“要用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事实上,本次《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中,其中一个专项行动指南,就是重在“夯实质量基础”的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专项行动指南。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11个配套实施指南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导性”的,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努力。  李克强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批示中强调,要围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降低成本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 着力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他在一次基层考察中热情鼓励广东深圳大族激光公司负责人和工人们:“‘中国制造2025’大有希望,要在你们手上大放光芒!”
  • 新高度: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随着2016年“5.20世界计量日”的日益临近,计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计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计量。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撰文论述了计量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作用。  该论文指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那么对于中国制造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马爱文秘书长认为,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一、中国制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制造2025》,在全面分析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这九个方面的关系,中国制造的实质可以概括为:通过创新、融合、强基,实现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上百次用到“创新”一词,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概念,如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创新模式等,但最为主要、最为基础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创新最为依赖的技术基础。我国虽然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究其原因,科技的落后是我国制造业落后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科技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激发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融合,就是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美国提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以及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必须加快这种融合,加快“机器换人”进度,这样中国的制造才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才能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强基,就是要夯实中国制造的各项基础。我国已提出“四基战略”,就是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机的精度 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产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必须夯实这四个中国制造的基础,不断提升精密加工、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能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中国制造的基础  (一)计量测试技术是科技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排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而我国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些发达国家之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量对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讲: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计量测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的。计量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大会上讲:计量测试技术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没有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一致、有效的计量测试数据,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思路,也很难验证创新的成果。从科技领域来看,每一次计量测试精度的提高或者新的测试方法的提出,都会带来一些科技新发现,带来一些科技新发明,也会带来一些新技术上革命与进步。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融合”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大数据”将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及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智能”,就必须以计量测试为前提,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例:一个智能产品(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尺寸、基本成份含量,都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得到 这个智能产品(原材料)要与智能装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制造加工,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相互感知,才能对智能产品(原材料)进行定制(按提前计量测试好的要求)化加工 加工后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才能重新写入新的智能产品中,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提供新的更加完备的基本信息。德国一家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3000多个传感器,正是这3000多个计量测试用的传感器,不停地感知有关信息,并经传输、分析、再感知、再分析,才能保证制造出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再进入“智能”物流或其他“智能”制造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更加“智能”的产品。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中,计量测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量测试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智能”产品最后的质量和效益。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四基”的基础。  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包括基础检测技术)构成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直接把基础检测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基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计量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的基础。以基础零部件为例:齿轮是机械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等各类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零部件,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是齿轮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制造的齿轮可以和德国的齿轮精度相一致。他多年来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常务理事。2013年,我拜访他时,曾经问他:齿轮制造与计量测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对我讲: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就必须要有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同时他还讲到:我国精密加工机床精度不高,机器噪音大,寿命短等,造成的原因表现上是齿轮之间或轴承之间的有效啮合不好,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计量测试精度不够。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计量测试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同样,在原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计量测试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计量测试技术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工业企业,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计量是企业的“眼睛”。的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到企业的产品检测,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增效,计量都发挥着重要的“眼睛”作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计量测试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中枢”,甚至是大脑。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使用微型传感器进行计量检测,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分析,再将指令传达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操作。这时,计量测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睛”,而变成一个系统,包括传输、分析甚至执行。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这一整套过程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计量测试已完全构成了一套系统,成为一个“智能人”。未来要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一条生产线已不再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要随时检测、随时调节、随时制造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产品。这时更需要不断进行计量测试。计量测试水平以及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国“智造”的关键。早在上世纪初,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把合格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计量测试技术做为现代化企业的三大支柱。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欧盟2002年一项统计表明,计量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对欧盟GNP的贡献达0.77%,数额达610亿欧元。随着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这个数字肯定还要高。  三、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制造快速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必须先行。  (一)加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计量测试精度。  计量研究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精度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精确计量还将不断催生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伴随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术也会相继涌现,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精度,也不断推动核潜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整体的计量测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中国制造相关的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领域差距更大。因此,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在应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技术革命的同时,建立一批新一代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为中国制造服务。要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建立一批适合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要加强高精度、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同时,要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计量测试产业发展。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等要与中国制造中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战略的科研项目对接,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执行、验收的全过程评审指标。要建立计量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机构交流平台,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联合立项、联合攻关、联合研发力度。  (二)加强先进实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测试技术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强传感器计量检定、校准特别是自校准、自适应过程中的量传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加强远程传输、远传校准、扁平校准等新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以适应“系统计量”或“整体计量”的需要。要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专业计量测试水平。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本原材料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四基”战略打好计量测试技术基础。要加强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在柔性制造中,加强“柔性计量”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体(机)加工(制造)精度。加强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产品。  (三)加强中国制造过程中智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我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工业生产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益生产、在线检测、质量诊断、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提供计量测试技术保障。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全产业链、全产品寿命周期、全量传溯源链提供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中相关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确保计量测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保准、一致、可靠。要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过程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要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  计量测试是中国制造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制造功能的扩大,计量测试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将更加突显。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沿。
  • 中国制造亟待重构创新体系
    &ldquo 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外国的一架飞机?&rdquo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句话,让院士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中国制造业在未来20年可能出现美国在过去20年所经历的困境,很快就轮到中国去担忧了。在发达国家蓄势占优、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两头挤压下,大而不强的&ldquo 中国制造&rdquo 该何去何从?   自主创新不足是最大短板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ldquo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rdquo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制造业的一大&ldquo 短板&rdquo 。从全球创新能力指标(GII)看,中国排在世界第20位左右。   &ldquo 创新不足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基础问题的研究积累不够。&rdquo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近日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创新是基于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这恰恰是我国非常欠缺的。   柳百成表示,创新不足与投入不足也有关系。2013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2% 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大于2.5%,瑞典、芬兰等甚至超过3%。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1.5%,而国外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达3%~5%。   虽然高铁、输电、发电等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创新能力,但一些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至今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柳百成坦言,我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ldquo 此外,长期依靠拼人力、拼资源,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资源过度消耗、污染十分严重。&rdquo 柳百成补充道。   面临两头挤压和双重挑战   各国制造业的竞争不是&ldquo 龟兔赛跑&rdquo ,我们在追赶,人家并没有在睡觉。   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ldquo 再工业化&rdquo 战略,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   &ldquo 美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集合联邦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资源,以&lsquo 确保下一轮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rsquo 。&rdquo 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校长胡仕新介绍,美国正在构建的制造创新研究体系,正是这一举措的集中体现。   美国于2013年1月发布《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提出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计划在制造工艺、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高效能技术及其平台以及具体应用等优先领域建设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IMI)。截至目前,美国已建立4个制造创新研究所。比如,由85家企业、13个研究型大学、9个社区学院和18个非营利性机构等共同构建的&ldquo 增材制造&rdquo 创新研究所。   &ldquo 美国希望通过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及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的构建,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并引发制造技术的变革。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rdquo 柳百成说。   同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因更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成为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两头挤压和双重挑战。   建立合理创新体系是关键   那么,我国该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呢?   &ldquo 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创新体系。&rdquo 柳百成指出,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是&ldquo 撒芝麻&rdquo ,研究很分散,多为低水平重复。   对此,他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在国家层面构建制造创新网络的做法,协调统一主管部门和资助机构,避免部门间的分割和壁垒以及资助的分散和重复,充分积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优势力量和科技资源,针对明确的研发目标协同攻关。   &ldquo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才能为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取之不尽的技术支撑。&rdquo 柳百成说。   产品做出来,不等于就做好了。据统计,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产品质量问题突出。&ldquo 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和技术基础,这&lsquo 四基&rsquo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应高度重视。&rdquo 李培根表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强化制造基础。   认识到这一点,工信部日前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ldquo 工业强化基础战略研究&rdquo 咨询项目。   去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rdquo 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亲自挂帅,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开展调研,于今年初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同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明年年中出台,为把我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ldquo 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rdquo 柳百成表示对此充满信心。
  • “中国制造2025”顶级领导机构即将组建
    一位权威消息人士6月2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ldquo 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rdquo 将于近期组建,相关报批很快会通过。   &ldquo 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rdquo 是&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战略顶级领导机构,由国务院相关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部,承担日常工作。   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版&ldquo 工业4.0计划&rdquo ,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成立上述领导小组包括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   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以及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   &ldquo 这个事(组建领导小组)正在报批过程中。&rdquo 上述消息人士称,最快本周通过。   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国家还将陆续设立多个&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重要咨询和实施组织。   其中,&ldquo 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rdquo 将承担对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根据技术演进情况,该委员会每两年左右将发布一次技术&ldquo 绿皮书&rdquo ,供社会和企业参考。   &ldquo 绿皮书&rdquo 的前身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附件《十大重点领域演进路线图》,由于考虑到技术演进非常迅速,以及企业在&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的主体地位,淡化了&ldquo 路线图&rdquo ,而改为&ldquo 绿皮书&rdquo 。   另外,&ldquo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rdquo 将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规划。   &ldquo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现在最困难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我们的关键技术长期缺失,必须通过平台建设来解决,就是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rdquo 6月2日举行的&ldquo 《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新书发布暨中国制造2025研讨会&rdquo 中,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在2025年力争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中国制造2025》提出重点突破的十大领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不过,在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以倾斜重视的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醒,也要防止出现新的重复投入和结构趋同。
  • 经济日报:中国制造向高端大步迈进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坐底…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大国制造屡创奇迹,制造大国奋楫笃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培育优质企业,扩大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冰雪蓝的主色调上,白色飘带飞舞着,若隐若现的雪花和运动元素点缀其中,这是国铁集团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的“瑞雪迎春”智能复兴号高速动车组。2022年1月6日,首趟北京冬奥列车从清河站上线发车,不到一小时便到达崇礼,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在长江三峡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成套装备、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跻身世界前列。大国重器,诠释中国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为我国制造业从规模经济向基于大规模定制的范围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双重优势叠加转变提供条件。同时,产业门类齐全、链条长、配套完整,让中国制造具备了大而全的优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攀升,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秦海林说。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7%。通信设备、高铁、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持续攀升。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 … 中国制造结出累累硕果,产业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门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两化融合、生产力布局优化、去产能、降成本、绿色制造、三品建设、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配套措施,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制造业政策体系。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21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及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了研发主体投入热情。骨干龙头企业一马当先。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中小企业创新活跃。秦海林介绍,我国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十四五”期间,全国要培育百万家创新性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中小企业。它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家庭智能充电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私有充电桩的行业“龙头”。2019年之后,挚达科技开始转型直面终端消费者,并借助京东的发展生态圈,迅速找到了撬动销量暴增的密码,坚定了创新发展的步伐,并于2021年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速创新向各领域推进,也让中国制造业具备了“新”的优势。盛朝迅表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独门绝技做精做强做优优势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进军。补链强链提升韧性2020年12月29日,当3000多台笔记本电脑载满最后一辆物流车,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合肥“千亿企业”宣告诞生。联宝带来的远不止一家工厂,而是串起一条电子信息产业链,还引入全球化的研发团队和成熟的创新体系。如今,全球每销售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来自联宝。“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秦海林说。补短板,中国制造业着力稳定供应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工业强基”工程推动下,我国实施了十大领域四基“一揽子”重点突破行动及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材料、技术和工艺取得突破,探索形成了一批强基突破的典型路径模式,切实解决了部分重点产业的四基“卡脖子”问题。“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例,中国的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产品和服务逐步从基本可用向好用易用迈进,已初步形成体系化、生态化发展态势。”众诚智库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柳絮说。锻长板,中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制造业高端创新持续突破,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大飞机、载人深潜、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5G研发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向制造业深度渗透,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部分战略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增强,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28%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15.1%、32.4%。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进一步下降16%。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制造强则国强。中国制造正强筋壮骨、步履铿锵,还将为民族复兴夯实发展之基、汇聚前行之力!
  • “中国制造”危机中孕育新希望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拓展空间 危机中孕育新希望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制造业的大国,却难寻几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 铺天盖地的产品,却在高端市场上难觅踪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制造”的尴尬愈加强烈。   “中国制造”,创造了财富,赢得了掌声,如今却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蜕变,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中国制造”面临新挑战   2009年我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到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大国。从钢铁到服装,许多产品产量已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几乎每小时就能向全球输出价值1亿美元的“中国制造”。   然而,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制造”却在国际高端市场上难觅踪迹。统计显示,美国市场上50美元以下的日用消费品中,约80%是“中国制造”,生产这些产品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最低端,只赚取着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同时却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留在了中国。   就像在今年世界杯期间大行其道的“瓦瓦祖拉”。这种中国制造的喇叭在南非世界杯期间销售超过100万只,售价约为8美元,而它的出厂价只有0.3美元。“每个产品我赚一毛钱,工人赚一毛钱。”生产企业负责人邬奕君说,“干了大半年,全算下来,我也就赚10万元人民币。”   金融危机给“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冲击,2009年全年出口总额下降达16%。经历了金融危机中的艰难跋涉,虽然今年前5个月全国出口大幅增长了33.2%,但制造业长期粗放发展带来的“阵痛”仍在持续。   在“中国家电基地”浙江慈溪,主要生产小家电的华裕集团下属几个分厂“几家欢喜几家愁”。“去年我们就开始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但调整进度相对较慢的分厂目前的形势不太乐观,出口迟迟上不去。”华裕集团总经理黄照奇说,“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设计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非常短缺。”   他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去年底一有订单就接,而今年有色金属、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扬,利润空间被压缩了,波动的汇率也对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增加了变数。   不仅是生产成本的压力,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摩擦也给“中国制造”带来挑战。仅今年一季度就有10个国家对我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严控“两高一资”、淘汰落后产能的国家战略也让“中国制造”的升级转型变得日益迫切。   尽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大量落后产能依然存在,钢铁、焦炭、水泥等18个行业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10%-25%。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已经成为提高工业水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严重制约。   “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争市场、抢资源,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说。   “中国制造”的生存之路变得空前严峻。   转型升级拓展新空间   “改造传统制造业,一靠技术进步,二靠自主创新。可以说,谁拥有了先进技术,谁就在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抢占了先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帆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往新型材料、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泰安特种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基恒看来,凡是必须从国外买来的产品,必然在价格或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 凡是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来的产品,必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   “这部由我们自己研制的矿山自卸车,性能、质量、技术水平等都不比外国产品差,同类进口产品价格要1500万元人民币,我们只卖700万元。由于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即便这么便宜利润都很高。所以我们敢于和国外企业抗衡,替代进口。”他说。   金融危机使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竞争对手升级了,能生存下来的企业,不但不能出错,还要努力出彩、不断创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正在勇敢而艰难地迈出第一步。   经历了金融危机,很多企业认识到,靠原来的资源消耗型、低廉成本型的“中国制造”产品,正在遭受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中间商压价的多重挤压,越来越难以为继。以陶瓷业为例,目前中国陶瓷年产量70亿平方米,原材料耗用量在1.6亿吨以上。据地质矿产部门估计,照目前情况发展,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多种用于建筑陶瓷生产的原材料将会枯竭。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公司充分意识到了这一困局,加大升级转型步伐,开发出以陶瓷工业废料作主要原料的无机轻质多孔板,产品可隔热、隔音、保温、防火,年综合利用废渣7万吨,节约能源680多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793吨、二氧化硫5.8吨、氮氧化物5.1吨。“这项创新不但使我们企业的废料废渣变成原料,还吃尽了周围厂子的废弃物。”公司技术总经理刘一军说。   金融危机虽然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冲击,但也为先进产能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基础。   “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达成共识。中国制造业,只有千方百计提升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朱宏任说。   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争取话语权和有利地位,正日益成为“中国创造”的自主行动。   “中国制造”孕育新希望   “金融危机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朱宏任说。   金融危机中,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   中国南车青岛四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动车组生产基地之一,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高速动车组从这里成批走向市场。现在,中国的高速列车已经实现出口,连美国、俄罗斯这样的铁路大国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南车董事长赵小刚深有感触:在“千万件衬衫换取一架波音飞机”的多年尴尬后,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终于越洋出海。科技创新给南车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   针对眼下的发展形势,中国开始更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投入与引领作用。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和研发中心,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整合科技资源。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鼓励大型企业发挥研发优势,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技术渗透体系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进行应用性创新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在资产、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创新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目前,中国大多数工业行业和企业已经有能力更高效率地使用资源、更清洁地进行生产。“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锻炼,中国工业的竞争能力有了很大增强,这一能力决定了我们的转变速度可以比世界平均水平更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   “中国制造”,正在孕育新希望。
  • 工信部长说真话,为中国制造泼冷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在向服务业转型的口号声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按捺不住,出来说了真话。  苗圩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为主管制造业的中央大员,苗圩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家认知。  苗圩说,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   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   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许多人为服务业超越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而欢呼,甚至认为中国可以逾越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对此,苗圩认为,不管是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况来看,这都是脱离实际的一种观点。【原标题:工信部长苗圩:“中国制造”没想象强 落后西方30年】
  • “中国制造”收购“瑞士制造”北京桑翌新添海外成员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9月,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收购了瑞士厂商LNI Schmidlin气体发生器产品线,桑翌集团又多了一位海外成员。LNI Schmidlin的气体发生器产品线目前已经并入桑翌旗下优莱博品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2996bda-863b-411a-b214-fabaa8170c5c.jpg" title=" 2.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67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67" border=" 0" / /p p   LNI Schmidlin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它是欧洲领先的气体校准仪、搅拌器、气体发生器和线性系统的生产商,公司还研发、生产和销售空气污染监测设备。其中气体发生器产品线包括:1.针对APM和CEM使用的氢气发生器、零级空气发生器和19英寸机柜氮气发生器。2.针对LC和LCMS使用的氢气发生器、零级空气发生器和氮气发生器。3.低浓度臭氧发生器。 /p p   早在2014年1月,桑翌并购了北京市中亚气体仪器研究所,中亚气体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气体发生器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此次“中国制造”收购“瑞士制造”无疑会为桑翌气体发生器产品的研发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也为桑翌拓宽了欧洲市场。桑翌不断为用户开发研制高性能的气体发生器,为色谱仪和实验室其他仪器提供了较为齐全的气源设备,对分析实验室气源仪器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p
  • 中国制造2025添百亿资金 25项任务入围
    p   记者日前从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权威部门获悉,我国将根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继续以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发展。近期工信部已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并正在协同相关部委和组织进行项目遴选工作。 /p p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未来一阶段对中国制造2025的资金支持方向。《通知》首先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四大重点任务,同时还根据目前中国制造2025整体进展,制定了包括 strong 物联网、新材料、智能家电和高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25个具体的重点任务 /strong 。此外,《通知》还对每个重点任务作出了细致的实施目标。例如,“智能家电和高端消费电子”这一任务就包括了智能电冰箱、变频空调、智能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服务机器人、汽车电子产品等多个具体实施项目。 /p p   据相关专家透露,此次给予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单个项目的资金支持水平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部分共性技术项目或关键技术项目则将获得超过亿元的资金支持。相关专家推算,《通知》中涉及的细分项目超过100个,按照上述资金支持力度,总的资金支持金额将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p p   《经济参考报》还从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多地工信部门了解到,除了中央级别的资金支持,各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禀赋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广东从去年开始就对机器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成套设备等重点项目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核心项目累积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均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资金支持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各地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总额将超过100亿元。 /p p   此外,《经济参考报》还获悉,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还在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提供包括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工信部已与国开行达成协议,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操作,选取试点示范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专项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并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各类金融服务。 /p p   以专项资金等形式对重点技术和产业项目进行支持,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这不但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快速突破,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经济参考报》表示,资金支持除了能够切实推进相关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外,对中国制造2025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具有强烈的政策指导意义:一方面,明确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使企业和整个产业少走弯路 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社会对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p p   多家企业还向《经济参考报》介绍,目前已根据《通知》要求展开项目申请工作。一家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还向《经济参考报》表示,集成电路等一些高技术领域要取得突破,在前期研发阶段需要大量投入 在技术取得突破后,产业化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支持,将帮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将有效确保相关技术取得突破,并能促进快速产业化,这将在整体上保障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推进,并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p
  • 智能制造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31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0月23日-2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第31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原多国仪器仪表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案集中亮相,共吸引行业20000余名专业观众参会交流。展会现场10月23日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共颁发科技进步奖68项,技术发明奖11项,青年科技人才奖6人,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2个。颁奖仪式共吸引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5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共同见证了仪器仪表领域科技创新的优秀成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院士出席活动并致辞。尤政院士充分肯定了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作为仪器仪表领域的重要奖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对于推动国产仪器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该奖项能够激励更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仪器仪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尤政院士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院士,副理事长钱锋院士、吴朋董事长、曾周末教授、张彤秘书长,常务理事宋爱国教授、祝连庆教授、郭永彩教授,理事赵维谦教授、于连栋教授分别为获奖者代表颁奖。颁奖仪式展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大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院士、专家、产业代表等重要嘉宾出席,解读国家政策,分享技术发展趋势、讨论产业发展问题。大会设有主论坛及三场平行论坛,共有来自产业、行业、科研等领域的近700位代表出席。主论坛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云麒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谭久彬院士致开幕辞。陈云麒主持主论坛谭久彬院士致辞谭久彬院士表示,现代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工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完善产业链、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并指出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工作思路。面对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必须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钱锋院士作《流程制造工业软件创新与实践》主题报告。报告针对我国流程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和生产制造过程出发,探讨了流程制造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报告首先围绕流程制造智能调控对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工业软件的内涵,并指出流程制造工业软件创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以大型炼化制造过程为例,阐述了流程模拟软件、智能控制软件、实时优化软件、计划调度软件、安全管控软件等创新实践案例。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铁峰作《数字技术与炼化产业融合实现数字业务化价值》主题报告。报告立足于中海石油炼化公司,介绍了数字化转型工作思路,通过利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围绕“数据+平台+应用”模式,绘制了以“底座现代化、业务在线化、场景智能化、运营数据化”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全景蓝图,详细介绍了智能工厂的建设情况和应用场景,并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裘坤作《流程工厂生产运行管理和控制》主题报告。作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中控服务2万多家流程工业企业,是工业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者。裘坤介绍了公司面向智能工厂的 PA+BA 业务架构,5T技术支撑流程工业企业核心需求,OMC 系统架构,基于APL的现场网络和通用采集系统等,并表示中控将助力工业企业从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锻造行业“灯塔工厂”标杆。汉威科技集团董事长任红军作《传感器生态建设思考和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传感器产业的特点,介绍了气体传感器行业现状,详细介绍了汉威的产业实践,着重分享了激光传感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了汉威完整产业链的优势、全球研发创新的布局、沿产业链创新和孵化、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健先生做《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突破》主题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国内科学仪器发展需求,分享了聚光科技在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成果,以及科学仪器工程化-产业化创新体系,详细介绍了高端质谱仪器行业的主要产品,并从技术维度和需求维度探讨了国产科学仪器的突破模式。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鲁作《集成电路良率控制关键:检测与量测设备综述》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制程/结构演进带动集成电路工艺步骤提升,质量控制设备重要性凸显,质量控制设备贯穿所有关键工艺,是集成电路加工良率控制的核心环节,详细分析了半导体检测VS量测,认为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产替代前景广阔。三场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先进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论坛》。分论坛聚焦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信息通信等方向进行深度交流探讨,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积极助推仪器仪表行业转型升级。今年恰逢多国仪器仪表展四十周年。如今MICONEX已成为国际仪器仪表界公认的享有盛誉的知名品牌活动,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同和好评。本次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为仪器仪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参展企业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也期待第32届多国仪器仪表展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多国仪器仪表展的下一届盛况!
  • 建立高端仪器标准,发力“中国制造2025”
    为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的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国家标准委近日制定四个重点工作,明确标准制定任务,为&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发力。其中,研制智能传感器、高端仪表标准为重点项目。   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研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包括智能制造关键术语和词汇表、企业间联网和集成、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智能传感器、高端仪表、智能机器人、工业通信、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和大数据、工业安全、智能制造服务架构等一大批标准。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重点加快制定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重大成套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标准,在大飞机、发电和输变电等优势领域,围绕关键用户需求,应用综合标准化模式,推进标准综合体研制,继续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项目。搭建标准化验证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针对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5个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强化基础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紧贴工业&ldquo 四基&rdquo 发展指导目录,重点制定关键零部件所需的钢铁、有色、有机、复合等基础材料标准。重点提高轴承、齿轮、液压气密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标准指标。集中研制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先进工艺及基础制造装备标准,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选择核心企业,推动整机企业和基础配套企业对接,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标准的研制与对标达标活动,系统解决设计、材料、工艺、检测标准的衔接问题,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   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   加强产业升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制修订2000余项技术标准。重点围绕实施&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助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重点围绕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领域研制一大批标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在铁路、航天、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推动研制一批高端装备国际标准。积极推进船舶、海洋、信息技术等国际标准取得突破。加强&ldquo 一带一路&rdquo 沿线重点国家大宗商品标准比对分析研究。围绕航天、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装备走出去,提出中国装备标准名录。加大标准互认力度,增加标准互认的国家和标准数量,成体系开展急需标准外文版翻译。   此外,国家标准委还将加快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发挥已批准筹建中关村、华南中心、广州等3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优势,强化技术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力争&ldquo 十三五&rdquo 筹建20个制造业相关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支撑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 "中国制造2025"对飙德国工业4.0 科学仪器当先行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ldquo 工业4.0&rdquo 的差别。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庞兴雷 摄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并指出,在两化整合的基础上,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途径。   &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PK德国&ldquo 工业4.0&rdquo   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难以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我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严重依赖进口。高端装备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主要体现在缺乏先进的传感器等基础部件、精密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嵌入式软件等 先进技术对外依赖度高,如新型传感器等感知和在线分析技术、典型控制系统与工业网络技术、高性能液压件与气动元件、高速精密轴承、大功率变频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构成智能制造装备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在&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中,科学仪器不仅作为直接关联产业处在关键位置,而且在与智能制造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也发挥着关键和基础的作用。因此,要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学仪器,尤其是智能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   我国科学仪器发展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科学仪器的发展需要从政策、导向、投入、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此外,有一个问题很值得关注,由于开放的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自己的仪器没有做出来之前,国外以垄断价格进入市场 我们做出来之后,国外又凭借技术优势和接近国产仪器价格维系市场,这使得我国生产仪器的厂家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在瞄准产品先进性、加强可靠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科学仪器企业应该加大产品宣传和推广力度,在&ldquo 中国制造2025&rdquo 时代,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争取更多的销售份额和生存空间,并用更多的销售收入支撑研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13年的坚持,CISILE 2015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ldquo 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rdquo ,是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国际性行业盛会。始创于2003年,迄今已成功举办12届,成为我国科学仪器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化专业展会,以&ldquo 高规格、高水平、高回报率&rdquo 闻名业内。2014年成功入选商务部引导和支持展会。   观众步入CISILE 2014现场   上届展会于2014年5月23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展览面积达25000平米,参展企业近700家,专业观众23132人次,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新加坡、俄罗斯、芬兰、英国、荷兰、韩国、西班牙、中国台湾及我国共计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与。赛默飞世尔、岛津、赛多利斯、瑞士万通、聚光科技、海能仪器、时代集团、上海爱斯佩克、上海仪电、宁波永新光学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借助CISILE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成效显著。    海能仪器、岛津在CISILE 2014上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5) 将于2015年4月23&mdash 25日移师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天辰东路7号)1、2、3、4馆举办,将集中展示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及装备、光学仪器、生化仪器、试验仪器、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行业专用仪器、配件、耗材等众多领域的高新产品、新技术。   展会同期还将召开&ldquo 中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技术高峰论坛&rdquo 等十多个广受关注的学术交流活动,请了农业部、农科院、总后、军事医学院、北京理化测试中心、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北京化工学院、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以及赛默飞世尔、岛津、沃特世、聚光等业内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的权威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和学术交流,是行业人士便捷获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最新资讯,分享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最佳平台。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2014中国分析仪器发展报告、我国实验室仪器技术水平及&ldquo 十三.五&rdquo 目标的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分析仪器企业的选择与实践》---记分析仪器企业万里行调查报告等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展会期间发布。   此外,展会同期还将举办CISILE 2015自主创新奖评选活动、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以及&ldquo 科学仪器走进百姓生活&rdquo 等相关活动,促进业内&ldquo 产、学、研、用&rdquo 的交叉融合和有效对接。   目前,CISILE 2015开幕在即,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仅余极少量展位。组委会正大力邀请各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及国内外经销代理商等专业观众参观。请有需要科学仪器及实验室生产、经销企业及终端用户等及时与组委会联系,或通过官网(www.cisile.com.cn)、微信平台(微信号:CisileChina)报名参展参观。报名电话:010-62928975。   (扫一扫加入CISILE微信服务平台)   小贴士:德国&ldquo 工业4.0&rdquo 的由来   德国业界提出的&ldquo 工业4.0&rdquo 概念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两年后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ldquo 产官学&rdquo 组成的德国&ldquo 工业4.0工作组&rdquo 发表了题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ldquo 工业4.0&rdquo 战略的建议》的报告,称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宣告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
  • 中国制造业为何难出好企业?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中国虽然靠制造崛起,但偏偏在制造业,我们管理学者们可以用来当作正面典型、管理标杆的企业却特别得少,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br/ & nbsp br/ & nbsp & nbsp 第一代成为管理标杆的企业来自高科技业,如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 strong 第二代成为管理标杆的企业来自服务业 /strong ,如海底捞、顺丰、胖东来等。这些企业在战略上或者文化上、或者同时在两个方面非常强,成长的速度和业界的影响力均鹤立鸡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好。但为什么就是无法在制造业找到类似的例子呢? br/ & nbsp & nbsp strong 课堂上总得有些制造业的案例 /strong 。寻寻觅觅,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中国案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用的都是美国的林肯电气公司的案例。这家位于美国克里夫兰的弧焊机制造企业,以自律、勤奋的蓝领员工著称,出产物美价廉的弧焊机和焊材,价格比同行低一半以上,生产率,包括每个员工生产产品的销售价值,都是相关行业的一倍以上。蓝领员工的薪水可以与律师、会计师相媲美,最终把西屋、西门子、GE统统都排挤出了这个行业。 br/ & nbsp & nbsp 讲到最后,最核心的问题出来了: strong 他们打得过中国的“血汗工厂”吗? /strong br/ & nbsp & nbsp 班上一般都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认为,没戏,挟中国“低人权”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打遍天下无敌手,怎么可能被这么一个土里土气的美国乡镇企业打败,林肯电气在中国肯定玩不转; br/ & nbsp & nbsp 另一派认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最基本的道理应该是普世的,在其他地方有效的管理理念,在中国应该同样有效。林肯电气也应该是这样。 strong 结果是各打五十大板。 /strong br/ & nbsp & nbsp 林肯电气最初确实受到了日系、台系和中国本土企业的巨大挑战。在大陆的营业额长期徘徊在几千万美元的水平。但是,慢慢地,他们通过占据高端市场,发挥自身在质量、研究和行业地位上优势,迅速收复失地,甚至还可以和本土企业、台资企业竞争中低端的市场,五六年时间,林肯电气在中国大陆的营业额翻了六到七倍。 br/ & nbsp & nbsp strong 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在于, /strong 林肯电气尚处在徘徊期的时候,有美国总部的品牌、技术和资金可以支持,如果是一个新创的中国本土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资金去积累研发和品牌(包扩质量和服务的口碑),他们早就被中国的血汗公司打得满地找牙了。 br/ & nbsp & nbsp 所以,为什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却没有一家可以在管理学课堂上讲的制造业案例,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有血汗工厂!低人权竞争优势人为压低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劳动力的价格、土地的价格、工伤事故的价格、环境污染的价格……当制造业企业靠利用这些廉价生产要素、靠简单扩大规模就能挣到足够多的钱的事情,他们自然没有提高管理、增加效率、潜心创新的冲动,所以,管理学者自然就无法找到可以上课堂的好制造企业的案例了。 br/ & nbsp & nbsp 有意思的是,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的逻辑不同。 br/ & nbsp & nbsp strong 高科技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主要是人才, /strong 其他要素帮不到太多的忙;而且,即使是人才这个要素,因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国际范围内配置的,不同程度地能够逃脱这个低人权竞争优势,所以我们有了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明星企业。 br/ & nbsp & nbsp strong 服务业,乍看,和制造业一样,靠的也是人海战术 /strong ,但因为企业在员工身上的投资,相对更容易、更快地能转化为顾客满意度,所以也让一批秉承“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的理念的企业成长起来。 br/ & nbsp & nbsp 把发展得比较好的高科技业、服务业放在两边,中间是不太挣钱的制造业,正好形成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所谓“微笑曲线”。 br/ & nbsp & nbsp 在廉价生产要素驱动、产能普遍过剩的背景下,能够走出一条自身发展道路的制造业企业一般都是靠向左右两个方向突围,从而努力逃脱低人权竞争优势的“诅咒”。他们或者通过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把自身变成“类高科技企业”,或者是通过在品牌、渠道和服务上下工夫,把自身变成“类服务业”。当然,也有两头出击,研发和品牌一肩挑的情况。 br/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所以,低人权竞争优势,看起来是优势,但因为没有平衡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其实同时又是劣势。 /strong 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靠低人权、廉价生产要素、规模等带来的竞争优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情况下,很多人对管理和管理学,其实报着的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态度。聊聊天,充当谈资可以,但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在管理上下功夫。而认识到了管理的价值公司,以华为公司为代表,光是向咨询公司付出咨询费用,累计就已经有上百亿了。当然,他们靠这套管理系统挣到的钱,更是以千亿来计算的了。 br/ & nbsp & nbsp 人口结构在改变,年轻人越来越少;家庭结构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是同城里人一样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在提高,为一份工资低三下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例如,同样是外向型产业,原来是,谁有订单,谁就能挣到钱;现在是,谁有工人,谁才能挣到钱。低人权竞争优势的好日子快到头了。率先认识到管理的价值,愿意在管理系统和管理文化上下功夫的企业,势必会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是这样,制造业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p
  • 这台仪器的中国制造为何需要至少再等10年?
    IBM高级副总裁形容它“绝对是人类制造的最复杂机器”,华尔街投资巨头Evercore的一位分析师表示,生产它的企业是“你从未听说过的最重要的公司”,它被纽约时报形容为“科技冷战中中国无法企及的‘最复杂机器’”。——ASML极紫外(EUV)光刻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至少有Phillip、Nikon、GCA、Ultratech、Eaton、P&E、Canon、Hitachi等在进行光刻机的生产制造,而到了2021年,全球领先的光刻机的制造商基本只剩下ASML、Nikon、Canon等。据某研究院数据,2020年,ASML、Nikon、Canon的集成电路用光刻机出货量总计413台,相比2019年有15%的涨幅。ASML生产的最先进的极紫外(EUV)光刻机,全球大约只有100台,ASML一年最多只能生产约50台。这些设备主要供给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包括韩国的三星和台湾的台积电(TSMC)。极紫外(EUV)光刻机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与一辆公共汽车差不多,成本超过1.5亿美元,将其运送给客户需要40个集装箱、20辆卡车和三架波音747。在这台世界最先进设备上,集合了全球最顶尖的零部件,不但有德国蔡司提供的高端光学元件、美国Cymer公司的先进光源、荷兰飞利浦的干涉仪,还有法国的阀件和瑞典的轴承等。该设备历时数十年开发并于2017年投入量产,ASML在研发极紫外(EUV)技术阶段花费了至少90亿美元。因为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受到限制,而极紫外(EUV)技术可以在计算机芯片上蚀刻尽可能小的电路,从而让世界顶级芯片制造商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分析师威尔亨特表示,如果没有该系统,制造商就无法生产领先的芯片,“它只能由荷兰公司ASML制造”“中国至少要十年才能建造自己的类似设备”。ASML在2021年的员工总数约为28000人,来自约120个国家,在全球60个地点工作。在新冠全球大流行之前,ASML每月雇用300多人。目前,新员工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目前该公司的就业门户网站上列出了大约1000个职位,而且ASML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有些都是我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发布的新工作包括:•高级网络情报分析师•光机械建筑师•DUV SMP传感器项目经理当然,还有ASML也在招聘如客户支持工程师等传统的职位。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由于起步较晚,在高端光刻机的研发上远落后于国外,因此当前高端光刻机面临被“卡脖子”的窘境。目前中国的光刻机巨头只有一家,就是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MEE)。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设备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先进封装、FPD面板、MEMS、LED、Power Devices等制造领域。在国内中端先进封装光刻机和LED光刻机市场,上海微电子独占80%的市场份额,2020年出货量约60多台。相较于1984年着手研发光刻机的ASML,上海微电子的起步晚了近20年,但不同于ASML的“组装机”,上海微电子研发的光刻机完全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即使如此,有国外分析人士称,我国想在高端光刻机制造上达到ASML当前的水平,至少要花10年的时间和最少10000亿美元的投入。
  • 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将出
    据新华社电工信部副部长冯飞25日在“2016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加大政策力度,确保目前工业趋稳的良好势头。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制造强国建设正由文件制定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为此,各部门、各地区制定出台了一批重要的配套指南和政策,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下半年“中国制造2025”的多个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信息通信业在内的高技术制造领域,将成为下半年政策发力的重点,针对具体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会如期在下半年出台。其中包括,已成型的11项“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后6个“X”和“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等多个产业规划。此外,一大批重点领域的试点示范工程也将相继展开。
  • 赛默飞扩建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
    p   2020年9月25日,苏州——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正式宣布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成功扩建,揭幕了其在亚太地区的首条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以下简称: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创新中心苏州分部(以下简称:苏州创新中心),还将引入高端空气质量检测分析仪器的生产线,进行环境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等仪器的本地化生产。本次扩建总投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新增厂区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以及苏州创新中心将形成有机联动,共同完善赛默飞 “扎根中国,服务中国” 的本地战略布局,加速研发制造一体化迭代创新,从而满足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蓬勃的市场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968fe920-efea-4246-90e3-50114c66e4d7.jpg" title="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开业典礼.jpg" alt="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开业典礼.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开业典礼 /strong /p p    strong 完善本土制造,持续保障本土供应链稳定 /strong /p p   近年来,随着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更多抗体项目进入临床放大和生产阶段,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进入战略发展期,越来越多公司通过使用一次性技术将商品迅速推向规模化生产。快速响应的本地化定制能力,以及持续稳定的耗材供应链,都对本地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p p   赛默飞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生物制药研发及生产工艺的每一步创新,提供从上游至下游全方位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建立了完整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储液配液等解决方案。本次新落成的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是赛默飞在亚太地区第一个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同时具备了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液体传输管件以及多支管生物工艺容器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的系统制造、组装和配送能力,对于本土客户需求可以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全面的生产条件也可以满足泛亚太地区生物制药合作伙伴从实验室规模到正式cGMP 生产的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8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921281fd-c0de-4b00-bece-3d8b6a1c389d.jpg" title=" 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jpg" alt=" 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jpg" width=" 500" height=" 28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strong /p p    strong 加码本土创新,中国创新中心持续扩张并辐射全国 /strong /p p   自成立以来,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在中国经历了将近1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支持工厂生产、产品的改进优化,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因地制宜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路线。近年来,中国研发团队根据本土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平均每年上市8个新产品,授权专利也逐年递增,累计专利数近100个。 /p p   为了进一步拓展其创新能力服务更多本土合作伙伴,新落成的苏州创新中心的办公研发环境占地约800平方米,配备有设施齐全的样品准备、化学分析实验室、室内和户外空气检测实验室、机电实验室等。未来三年内,苏州创新中心计划为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持续配置完善核心研发团队,逐步建立健全苏州创新中心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p p   同时,苏州创新中心将依托苏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卓越的经济人文环境,结合赛默飞的品牌优势和研发实力,吸引科技人才聚集,逐步建成全国一流的科研生态圈,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8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d7cf04f3-da8c-4216-a218-b6d00c6fd327.jpg" title="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jpg" alt="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jpg" width=" 500" height=" 28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 /strong /p p    strong 回顾本土发展,共话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黄金十年 /strong /p p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表示:“赛默飞持续看好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通过对苏州高新区的进一步投资,完善了赛默飞本地制造、本地研发的战略布局,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去全流程地匹配并满足中国的生物制药合作伙伴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增资苏州提升产能,通过协同发展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共同成长。” /p p   在开幕式的当天,赛默飞同期举办了第十届赛默飞生物工艺高端用户会。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及一众生物制药行业资深从业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生物制药行业当下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就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腾飞十年取得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p
  • 海克斯康升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宁波方案中心
    近日,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宁波方案中心全新升级开业,来自企业、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品质、质量、生产以及研发主管近150人出席了此次开业仪式,见证了宁波方案中心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 p   全新的宁波方案中心升级增加了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的新设备、新方案,将为宁波及附近用户提供测量、培训、调研、技术支持等服务。 /p p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院长阮勇先生,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专家首任秘书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华旭先生,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如辉先生,宁波鲍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先生,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华东事业部季宏总经理在开业仪式上分别致辞,对宁波方案中心的盛大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p p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院长阮勇先生表示,宁波是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制造业产业基础扎实,战略定位清晰,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海克斯康能够选择在宁波入驻,全面升级宁波方案中心,展示了海克斯康的战略眼光和思维。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智能企业,海克斯康制造智能的入驻将为宁波制造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服务支撑。 /p p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专家首任秘书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华旭先生表示宁波智能制造已经到了关键攻坚时期,质量检测是工业的眼睛,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将为宁波智能制造提供一双智慧的眼睛,助力宁波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建设。 /p p   用户代表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如辉先生表示,海克斯康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率增长,宁波勋辉作为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愿与海克斯康保持长期的友好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p p   最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华东事业部总经理季宏先生宣布宁波方案中心正式启幕,对各位嘉宾的到来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奋斗,和海克斯康一同成长。 /p p   下午,宁波方案中心分别在培训教室和演示大厅举办了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和海克斯康大学的专题讲座,为客户分享了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发展的最新情况。此外,在5月19日、20日,宁波方案中心还为客户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免费培训。 /p p   全新的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宁波方案中心升级增加了一系列新设备、新方案:电极化自动化方案、经典升级Global S测量系统、紧凑型Global Mini测量系统、光学影像系统、便携式测量系统以及STA软件系统,为用户展现了测量技术的视觉盛宴。此外,更充足的备件库将为广大制造业用户提供更加快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p p br/ /p
  • 高端仪器“卡脖子”,中国制造如何破局?
    2019年4月16日,一场大火打破了巴黎原有的平静。巴黎圣母院,这个享誉世界的建筑自顶部燃起,标志性的塔尖在火焰中轰然倒塌。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极为热烈的讨论,许多网友纷纷感叹,还没有来得及领略巴黎圣母院的美,它就已经不在了。  所幸的是,美国瓦萨学院建筑与艺术史副教授安德鲁塔隆,曾在生前用激光扫描仪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激光束扫描,并获取了其原始的三维数据。经过后期处理,不仅可以完整重现巴黎圣母院的全景及内部结构,且其误差极小,这项技术将对巴黎圣母院的修缮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人们的记忆里,精密仪器往往仅出现在实验室里。但现如今,在当今社会,仪器仪表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仪器仪表号称工业系统的“耳目”,对制造业发展极为重要。  我国的两院院士王大珩曾经指出,仪器仪表行业看似“配角”,实为“核心”。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  然而,尽管中国已经算得上是个“制造业大国”,但在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却始终不尽如人意。2009年,国际权威刊物《仪器市场展望》公布的全球分析仪器行业Top40的名单中,美国厂商占据了半数以上,日本和德国也各有6家上榜。但是,却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上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艰难前行  近些年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并非毫无建树。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703.30亿元,同比增长5.8%。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全年累计营业收入7242.60 亿元 全年利润总额已达700.40亿元。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已经是最大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不仅如此,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始终处于递增发展的状态。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达4829家,同比增长8.64%。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高端精密仪器的短板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2018年美国《化工工程新闻》杂志公布了全球仪器公司的最新排名。  在前20名中,美国独占8个席位,几乎包揽了整个排名的半壁江山 而日本、德国和瑞士同时并列第三,整个榜单仍旧无一家中国企业上榜。那个熟悉的排名,还是那些熟悉的名字,真可谓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仪器仪表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仪器仪表的制造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工业文明深度。中国在精密仪器上没有突破,这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缩影。  管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在诸多高端领域,中国仍然是一片空白。仪器仪表是我国制造业技术最为落后的产业之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高端仪表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加悬殊。  以仪器仪表的进出口种类举例,我国出口的主要是低端的工业产品,包括光学仪器、医疗仪器等,而进口的却是高精度、高精密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他相关的测量仪器。因此,即使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份额每年都在增加,但我国在相关行业处于贸易逆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实上原因较为复杂。  其一,我国相关产业整体起步较晚,研发投入滞后,整体上仍然处于快速成长初期。而仪器仪表产业却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在产业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产业相碰撞,落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专利壁垒和研发资金不足。仪器仪表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的企业手中,国产企业只得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能否得到研发成果暂且不论,产品的成本就已经高出一截。  而国内企业大多抱着赚快钱的心态去做,对研发重视不足,长此以往难以攻克技术壁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放弃高端产品,专研中低端产品确实不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但中低端产品竞争又很激烈,许多企业接连出现入不敷出,难以维持的情况。  其三,企业品牌效应较低,运营能力较差。精密仪器不仅要求精度问题,同时需要较强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产品运营也显得相对较为重要。但国内仪器企业运营存在着极大的不足,销售代理混乱,许多非专业人员从事企业运营工作,难以博得用户的信赖。  即使制造了性能相当的仪器设备,也有专业人员进行宣传,但品牌效应不足,用户难以信任仪器精密程度。新兴企业几乎很难打入残余的那点高端市场。  其四,产品生态圈适应不足,通用性较差。首先,许多实验室的中坚力量都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本身对美日德企业的产品较为熟悉,回国进行实验,往往也会选择更为熟悉的外国品牌。  其次,想要发文,仪器的精密程度直接影响数据的真实度,而国产仪器仪表碍于技术或其他原因,又往往无法满足其要求。一旦因为仪器仪表使实验结果不够精确,对于实验室来说,试错成本过高。因此,实验室宁可选择更为昂贵的外国仪器,也不愿意使用“不够可靠的”国产品牌。  此外,实验本身需要通用性。实验中,仪器仪表本身就是实验的一个变量。如果用国外企业的产品,大概率能够查阅前人的资料,从而更容易找到问题。但是使用国产新兴企业的产品,可能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寻找原因。  同理,如果用国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一个实验,其他实验室,尤其是国外的实验室,如果不能重复实验,肯定会考虑是否是仪器不匹配导致的。因为以上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国内实验室也更愿意购买国外企业的仪器仪表。  可以说,上述所讨论的问题,都不是仪器仪表企业短期能够解决的。我国企业想要发展,尤其是想要在高端仪表领域有所发展,还有极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仍有转机  在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扩张和发展潜力巨大,已得到证实。仪器仪表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也要归功于我国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  首先,《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无疑是相关行业的一剂“强心针”。根据相关战略部署,仪器仪表行业是国家未来重点鼓励、扶持的产业。我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扫除障碍。  税收减免、投资优惠等政策,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吸引资金进驻 支持研究开发、加强有关人才培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加速设备折旧、鼓励设备国产化,有助于开拓国内市场。  其次,下游企业发展良好,无疑是仪器仪表行业的“稳定剂”。在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极为广泛,覆盖了工业、交通、建筑测绘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仪器仪表作为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机器人等下游产业中。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和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仪器仪表行业在未来也必将更为“炙手可热”。  有了这些有利条件作为基础,那么如何打好“翻身仗”,就成为未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一,培养人才的自主创新。对于仪器仪表等基础行业来说,专注创新首先要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首先要“沉得下心”。除了人才培养,首先要提高相关研究人员的待遇。让国内顶尖院校培养的的仪器研发人才在国内有“用武之地”,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给行业带来活力。  其二,规范市场,促进资本流入。资本影响着行业兴衰,如果没有资金流入,没有项目立项,那么便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目前,国内资本很少进入国内实验仪器行业,导致很多厂商规模小,实力差,集中度偏低,缺乏大型工程的集中调控能力。不利于持续的科研投入。如何改变现状,是未来能否产业升级的关键。  其三,不断完善技术指标,采用新的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增强仪器仪表的性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产业融合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产业链较为完整,工业门类众多,无疑为仪器仪表行业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将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与仪器仪表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是一个非常明显且重要的趋势。如果我国能够在此时把握机遇,加大相关研发投入,提高仪器仪表产品的科技水平和附加值,并且深化服务质量,那么是否会在未来“反败为胜”也犹未可知。  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未来:道阻且长  2011年6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 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了“德国工业4.0”计划 国务院于2015年5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试图抢占制造业高端,抢占未来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客观地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当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国内仪器应用市场的高端仪器持有率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放弃仪器仪表行业的进一步的开发,合理采购国外的机器的确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避免少走弯路,但只靠进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发达国家对仪器仪表等基础行业“卡脖子”,那么就会对国内许多上游企业造成极大的打击。  那么,抓住现有的发展机遇,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仪器仪表行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不断突破原有的瓶颈,实现了多项领域从无到有的进步。那么仪器仪表行业是否会在未来有新的突破,我们将拭目以待。
  • “中国制造”今后可在浙江义乌完成检测
    2009年8月14日,江西上饶质监局有关人员来到义乌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国家质检中心),委托全面检测一批瓦楞纸箱。据了解,国家质检中心自去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共有117项产品805项参数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为“中国制造”及时应对国外多变的技术标准提供了检测支撑。   快速出具检测报告   帮助企业留住订单   前几天,一家义乌化妆品企业接到一份采购大单,企业虽然按客户要求采购到相关原材料,但因为没有相符的检测报告,企业考虑到万一原材料中含有超标物质,将造成巨额损失。如果让原材料供应商送检,企业又将拖延交货日期,同样会有亏损。最后,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了国家质检中心,希望能尽快出具检测报告。国家质检中心技术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两天就出具了一份翔实的原材料重金属检测报告,帮助企业留住了订单。   该中心主任张卫中说,现在企业加急委托产品检测的案例越来越多。除了金华本地企业,已有来自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江西等省数十个地市的出口型企业、外贸公司寄样或来人委托送检,中心受理的委托对象正从“义乌制造”逐步向“中国制造”延伸。目前,中心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化妆品、针织品、玩具、饰品、彩印包装、五金和文体七个大类。   义乌质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欧美国家经常出台各类产品技术标准或技术壁垒,借以提高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包括义乌产品在内的“中国制造”的出口优势。以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委托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周期性也较长。国家质检中心的设立,降低了企业检测成本,检测过程也更为便捷,无形中增加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大“联盟标准”   引领行业趋势   在行业结构中,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将遭遇更多的技术标准和壁垒。不论这些标准和壁垒是否符合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企业想出口到这些区域,其产品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因此,引导企业掌握、更新技术标准,已成为各行业协会、质监局及国家质检中心的攻关目标。   目前,国家质检中心邀相关部门参与制定的《仿真饰品中有售物质的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义乌市拉链协会企业联盟标准》已先后出炉。《义乌市眉笔企业联盟标准》和《无缝服装无缝织造行业联盟标准》也正在制定。四大“联盟标准”将作为参考性标准提供给相关企业。 张卫中介绍,之所以称之为“联盟标准”,一方面是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范围较大,由国内本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共同提出修订建议,代表性很强 另一方面,“联盟标准”参考了欧美国家关于产品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现实标准,既有可操作性,也具备前瞻性。今后,中心还将陆续制定其他行业的“联盟标准”。   据介绍,有的“联盟标准”填补了国内的标准空白,有的完善了原有的旧标准,对相关行业来说有“教课书”的作用,不仅适合本地企业,对行业内的“中国制造”也能带来启示,避免了部分“中国制造”一碰到国外新技术标准或壁垒就不知所措的尴尬。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本月底,来自中国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的专家组将到国家质检中心进行工作评审,一旦顺利通过,将扩增产品全项目或单项检测的范围,为更多行业提供检测环节的技术支撑。
  • 为中国制造发声
    强强联手,为中国制造发声——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陕西)中心暨西安检验检测人才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安举行在分析仪器行业,传统理念上大家普遍认为进口仪器要比国产仪器先进,对国产仪器的性能质量存在着不信任,而且进口仪器一直占据着我国主要市场,为进一步推动国产仪器的应用和发展,加快国产仪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检验检测人才能力提升,2017年12月23日,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陕西)中心暨西安检验检测人才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来自陕西省资源统筹中心、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安文理学院化工与工程学院、陕西省分析测试协会、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火炸药一级计量站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国产仪器厂商代表150余人出席此次会议。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国产仪器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应邀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并为实验室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会代表合影 会议进行中示范中心人才实训基地与会代表讨论中与会代表对上海光谱仪器很认可
  • “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正式揭牌
    4月12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以“氢载未来 碳惠天下”为主题,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核心链环建设、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把握前沿发展趋势、防范产业链重大风险等内容开展交流研讨,集聚全产业链智慧力量,推动我国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内100多家氢能产业链有关企业、协会团体及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正式揭牌。2023年7月,石化机械被集团公司授牌命名为“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并纳入中国石化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建设重点任务。目前,石化机械已建成4400平方米氢能装备生产与试验车间,具备氢能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质量保证等多项能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球发展智库(武汉大学)首席专家辜胜阻作《应对气候危机和能源转型》特邀报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致辞并为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揭牌。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清华大学教授魏飞作主旨报告。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主持会议,宣读增补19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通知。马永生表示,氢能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2023年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以来,中国石化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在强化主体支撑、推动融通带动上取得积极进展,国内氢能关键装备研发制造水平稳步提升,相关装备制造成本显著下降,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加,氢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今后,中国石化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应用场景打造等核心任务,与产业链伙伴同心同向同行,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上持续发力,加快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专业仪器+先进信息技术,携手实现“中国制造202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的。 奥林巴斯的产品不仅体现了专业性和高效性,更是体现了很强的信息化水平。它们不仅在各专业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奥林巴斯近期发布的奥林巴斯科学云(Olympus Scientific Cloud,简称 OSC)3.0 版本,带来了更加简洁易用的UI、全新应用商城、仪器集、个人管理工具以及云数据存储功能,这些全新的强大工具,将使工业检测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易如反掌,让用户在检测和分析应用中,从容施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 的威力。 奥林巴斯OSC3.0,是面向所有互联奥林巴斯工业设备的单源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持续增强的全面解决方案。奥林巴斯无线设备用户(包括 Vanta™ XRF 分析仪、EPOCH™ 6LT 探伤仪以及配有 38-Link™ 适配器的 38DL PLUS™ 测厚仪)均可免费注册OSC帐户,并可获得扩展10GB存储(每租户)、无线软件更新、手册和检验证书云访问、用户注册、角色管理等免费仪器功能。 同时,在OSC 3.0平台,用户还可以浏览免费和付费应用,全新应用软件让以往一些特别令人头疼的问题得到轻松解决。首款全新应用 Inspection Project Manager (简称IPM) 伴随OSC 3.0一起发布,该应用有助于简化测厚仪腐蚀检测流程,让数据管理工作变得快速和高效。配有38-Link™ 适配器的 38DL PLUS™ 测厚仪 云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是全世界的科技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关键的一环。奥林巴斯OSC 3.0可为管理员提供一个中心位置,远程控制与其云租户相关的用户和设备。比如控制用户的权限和角色,添加或删除成员,并管理和订阅相关数据,做到随时随地掌控全局。在设备方面,用户可在其租户中添加新设备,查看之前注册的仪器,还可以查看和下载与每个仪器相关的关键文档,例如检验证书和用户手册等等。 光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没有专业高效的产品肯定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奥林巴斯EPOCH™ 6LT 探伤仪 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EPOCH 6LT探伤仪是一款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坚固耐用的仪器,不仅可使操作人员得心应手地进行操作,还可以正常运行更长的时间。 仪器仅重890克,其重量的分配根据抓握方向决定,单手操作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手腕的疲劳。飞梭旋钮和简单的按钮设计,使得仪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即使操作人员带着手套。设计符合IP65/IP67评级标准,且通过了坠落测试。清晰明亮的屏幕使用户在多数光线条件下都可以清楚地观看A扫描。 38DL PLUS超声测厚仪 未来,奥林巴斯将继续秉承“实现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为现代工业生产、运行筑起安全堡垒,为中国工业科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企业力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