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力鸿

仪器信息网中国力鸿专题为您整合中国力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力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力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力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力鸿话题讨论。

中国力鸿相关的资讯

  • 高端仪器:中国产业环境比美国差在哪里?——访小鳄生物CEO谭洪博士
    “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地方政策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科学仪器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近年来,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制造和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尤其生命科学仪器在国产化上已取得积极进展,市场也涌现出诸多优秀国产仪器,比如流式细胞仪、基因测序仪以及分子互作仪等。近期,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谭洪博士,请他为我们剖析中美高端科学仪器发展中产业环境差异以及未来国产高端仪器的发展方向。谭洪博士曾创办FortéBio,领导了生物层光干涉检测技术(BLI)的发明和产业化。20多年来,他在中美两国多次创业,不断超越自我。以下为视频采访详情:谭洪是Access Medical Systems, Ltd. (AMS)的联合创始人和CEO;AMS使用ET Healthcare、星童医疗、Gator Bio、小鳄等品牌在全球销售体外诊断及生命科学工具产品。此前,他发明了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技术)并创办了FortéBio,使这项技术成为生物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并收入美国药典。他的创业经历还包括光纤零部件公司Wave Crossing。在开始创业之前,谭洪先后在Iomega, Maxtor, Caleb Tech, Seagate和Conner Tech等数据存储公司担任研发及管理工作。他还在Torrington Company设计精密轴承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攻读博士期间,谭洪负责美国宇航局HEIDi太空望远镜的瞄准及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发并参与了发射工作。谭洪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在美国Auburn University电机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长江商学院获得EMBA学位。仪器信息网: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小鳄生物分子互作产品,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谭洪:BLI技术英文全称为Bio-Layer Interferometry,是我最早起的一个商业的名字。BLI是一种无标记的、实时监测的光学检测技术,其原理利用光纤生物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分子结合与解离时传感器光学层厚度的变化,通过浸入即读的生物传感器直接在微孔板中实时定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检测方式。目前,BLI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和新药生产,包括从小分子药到抗体药再到蛋白药等领域。另外,BLI 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衍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方向,包括疫苗研发、AAV 、LNP研发等。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BLI技术的发展历程,它是如何快速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成功的呢?谭洪:BLI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漫长,最早可追溯到22年前。2001年,我创办了FortéBio公司,其目的想利用BLI技术研制成一款便携式诊断装置,受限于当时技术水平和诊断市场成熟度等因素最终将研究方向转为新药开发和新药研究。因此,从根源上来讲,BLI技术是专门为新药研究和开发量身打造的。关于融资,最初我们融资金额不足以支撑在美国完成新产品开发,因此,我怀揣梦想回到西安,和西安交大及四医大教授们合作,最终成功将BLI样机研制出来。然后回到美国获得A轮融资,安捷伦和几家顶级硅谷VC投资550万美元。2005年,首款BLI技术产品成功商业化并取名Octet。凭借出色性能表现和独特技术优势,Octet得到蓬勃发展机遇,其销售额持续增长。之后,FortéBio这家公司被不停地交易换手,2011年,Pall先收购了FortéBio;后来Danaher又收了Pall;前两年Danaher在收购GE时,为了满足反垄断要求又把FortéBio卖给了赛多利斯。前面所述即是第一代BLI技术(Octet产品线)的大致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抗体药物以及新兴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对BLI技术提出了更多崭新的要求。意识到BLI技术仍存在巨大发展潜力,我们再次创立了新公司——Gator Bio公司(中文简称:小鳄生物),并且推出了新一代BLI技术(Next Generation Bio-Layer Interferometry, NGB)来满足日益增多、变化多样的市场新需求。仪器信息网:从您个人经历和体会来看,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中美两国的发展路径和历程有何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谭洪:中美两国之间国情的差异性造就了市场环境各具特色,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路径也提出不同要求。首先,全球市场份额中美国生物分析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0~50%,而目前中国可能在10~15%,虽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绝对值来看,中国市场规模还是相对较小的。其次,中美市场在时间沉淀也存在明显差距,美国市场历史比较悠久,其发展相对成熟。过去近二十多年,中国市场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起步晚,时间短等原因使得目前市场成熟度还不够好,这也导致中美市场对技术产品的看法出现较大差异。然后,中美对于新兴事物接纳态度亦有不同,中国用户态度更偏向保守,喜欢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美国则更注重新技术和新产品。最后,中美商业并购机制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并且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比较完善的并购机制,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并购方案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做法和美国相比可能不太一样,尤其在生命科学和科学仪器领域中。所以,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会导致中美两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出现明显不同。仪器信息网:作为仪器研发工程师,您认为国内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谭洪:首先,国内科学仪器领域中高端人才仍然匮乏。在中国,能力突出且刻苦用功学习的年轻技术人才储备丰富,但具备领导能力的高端人才少之又少,无论技术、公司管理还是市场销售都缺乏这样的高端人才。其次,正如前面所讲,中国用户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相对滞后,导致产品技术的市场推广会遇到额外的阻力。此外,中国市场正处于发展时期,资本市场对科学仪器行业的支持力度和耐心程度也是一个问题。最后,科学仪器市场中单一品类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需要通过多条不同产品线的整合实现快速增长,这种商业并购机制对于目前中国市场而言比较青涩,不够成熟,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未来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仪器信息网:您认为中国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 谭洪:虽然目前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绝对值相对较小,但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市场不断成熟,未来高端生命科学仪器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我认为在某些特殊领域会涌现出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新产品新技术,能够得到全球各地用户们的认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竞争。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全方位突破,但在细分赛道实现点突破,是可行且有希望的,比如我们小鳄生物非常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点突破。仪器信息网:贵公司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是什么?谭洪:未来3-5年,小鳄生物将继续认真打磨Gator的产品线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取能够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个人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发更多的新兴技术和创新产品,以满足未来多样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换而言之,小鳄生物将会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甚至采用并购方式实现市场扩展,让更多新兴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
  • 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莅临艾玮得生物和东大苏州医械院指导
    8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陈洪渊教授莅临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和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白晶、艾玮得副总经理陈早早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热情的接待。“陈洪渊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生命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多个前沿领域的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陈洪渊院士的莅临指导,为研究院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动力,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访期间,研究院副院长白晶首先向陈洪渊院士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整体概况,包括在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领域的重要进展。 陈洪渊院士对这一方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医疗器械领域的科学研究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研究院能够继续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后,艾玮得副总经理陈早早向陈洪渊院士介绍了研究院和艾玮得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领域的发展情况,包括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化妆品与食品评价、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取得的荣誉奖项和成功合作案例。 陈洪渊院士对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科研成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表示赞赏并予以高度评价,并鼓励研究院和艾玮得继续在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此次来访,不仅加深了研究院与业界专家在相关学科的深度交流,也激发了研究院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动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 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VATARGET)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科技公司,其核心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科研团队,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疾病建模、美妆安全性评价等科研场景中。目前,艾玮得已与恒瑞、先声、齐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及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推动器官芯片在更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助力生命科学快速发展。
  • 海岸鸿蒙承担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亚微米颗粒粒度测量项目
    近日,国家计量认证中国科学院评审组发布了《关于开展 2024 年度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根据国家市场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等相关要求及提升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实验室整体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保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有效性,国家计量认证中国科学院评审组拟开展2024年度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工作。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将承担本年度“亚微米颗粒粒度测量”比对项目。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工作是证明技术机构检测能力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是保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有效性、验证和提升所级中心及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活动。海岸鸿蒙能够承担此次工作,不仅是对我司在颗粒领域长期深耕的积极肯定,也是对今后研发与创新的激励。海岸鸿蒙将积极发挥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做好组织和实施工作,确保承担项目科学、高效完成,同时以此次承担能力验证项目实施工作为契机,继续夯实技术基础,提升创新能力,为检验检测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岸鸿蒙标准物质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2020年在合肥建立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是一家集国家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及中关村认定的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核心知识产权30余项,参与制定20余项国家标准,先后通过了CNAS标准物质生产者、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认证。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产品万余种,产品涵盖颗粒控制、单元素、容量分析、临床分析、保健品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及限量物质、农药残留、油液污染、环境检测等系列,有800多种产品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物质。其中PM2.5、三聚氰胺、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微米、纳米系列粒度标准物质达到国际前沿水平。2022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高精尖的研究队伍,包含CNAS专家库A级专家、BIPM/CCL及APMP/TCL代表、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物质专家库专家,硕士、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50%,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与人力资源保障。
  • 鸿蒙再启 谱写新篇|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落成典礼圆满成功!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新篇。10月24日,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落成典礼盛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朱彤,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顾兆林,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中国计量科学院首席计量师高思田,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刘燕鲁,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颜鹏,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蔡小舒,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顺诚,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永红,合肥市肥西县政府副县长程潭,合肥市肥西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全国颗粒、标准、计量等领域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典。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首先进行致辞。他表示,鸿蒙作为中国第一家从事研制、生产、销售标准物质的民营企业,将继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品质回馈信赖,用匠心诠释担当,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对鸿蒙的稳健发展、积极创新表示赞许。他表示,鸿蒙以小颗粒撬动大世界,助力多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为社会、行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兆军宣读贺信。他肯定了鸿蒙一路来做出的贡献,并祝贺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盛大落成,期待鸿蒙未来再创高峰。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兆军伴随铿锵有力的音乐声起,金红两狮舞动起来。随后,董事长李力与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为新狮点睛,同样点下对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的美好祝愿。吉时将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顾兆林,中国颗粒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顺诚,合肥市肥西县副县长程潭,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力共同登台,伴随5秒倒数,10点19分,礼炮齐放响彻天空,典礼现场掌声雷动,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至此礼成!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占地面积约40000㎡,设立有标准物质研发制备中心、IVD研发中心、检测验证中心,主要职能为拓展新型产品,优化现有产品,同时令鸿蒙集团完成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由“鸿蒙制造”转型升级为“鸿蒙智造”。追求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鸿蒙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典礼结束后,鸿蒙集团副总经理窦晓亮带领众多业内专家参观了位于实验楼的标准物质研发制备中心及IVD研发中心,深入展示了研发实验室及生产车间的研发环境与先进设备。研发中心作为鸿蒙集团强大研发实力的载体,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鸿蒙将继续秉承工匠精神,把握新时代,力争新突破,为国家、社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精彩瞬间
  • 中电科8英寸抛光设备进入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大线
    7月8日,在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上,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湿法设备等多项技术上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芯片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中的关键设备,离子注入机的研发难度仅次于光刻机。由于离子注入机对洁净度要求很高。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通常有70多道离子注入工序,因此,这种装备的注入能量要控制得很精准,还要在很多工艺技术上精益求精。据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计划部主任李进透露,中电科已实现了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中电科的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和湿法设备作为集成电路制造核心、关键设备,也取得了新突破。北京亦庄发文称,中电科200mm抛光设备已经进入到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台积电、联电等大线,被中芯国际誉为“唯一置换率100%的国产设备供应商”。并且,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湿法设备和先进封装设备也取得了多项突破。据李进介绍,电科装备8英寸CMP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12英寸CMP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性能表现优异;湿法设备已进入到8英寸集成电路外延片加工和芯片制造领域。多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攻克了数百项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支撑了半导体和新兴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1万多台(套)电子制造装备。
  • BCEIA 2023,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强势吸睛
    九月金秋,桂子飘香,两年之约,如期而至。2023年9月6-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圆满落幕。此次会议秉承“分析科学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健康——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组织了学术报告会、专题论坛及仪器展览会,共吸引了700余家厂商参展,万余名专业观众现场观摩。自正式入场开始,活动现场人潮汹涌,海岸鸿蒙明亮大气的展台人声鼎沸,各式不同的产品整齐有序地陈列在展台上,观众近距离了解各种标准物质的特点及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海岸鸿蒙凭借在颗粒标准物质领域内的独家技术,引来现场众多关注,工作人员为参观者耐心讲解了颗粒标准物质从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生产程序,以及在环境监测、医疗制药、计量校准等领域发挥的功能作用。来自国内外的参展观众对颗粒标准物质的应用、特点及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有了极大了解,无不认可海岸鸿蒙的研发实力。海岸鸿蒙自1996年成立,便着手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27载深耕令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不锈钢、二氧化硅、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可以应用在激光粒度仪、流式细胞仪、微粒分析仪、尘埃粒子计数器、液体颗粒计数器、全自动灯检机等仪器的检定校准、分析测试中,也可用于质量控制及科研工作或输液器的滤除滤检测、药典可见异物检测等。颗粒产品可见异物标准物质中国药典用标准物质据工作人员统计,近半数来到海岸鸿蒙的观众表示颗粒标准物质与他们的研究或工作中有着关联性,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使用上国产颗粒标准物质,他们深知使用国产颗粒标准物质对保证工作质量、提高设备准确性和优化性价比的重要之处,面对热情的参观者,海岸鸿蒙展台俨然成为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展会期间,神州细胞、天津一方等企业,以及计量行业的专家代表前来交流,交谈中,专家代表们为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产品竖起大拇指!相关企业先后在现场预约颗粒标物的培训课程,希望通过培训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颗粒标准物质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检测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在我国制定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标准物质研发、推广及应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内相关企业对颗粒标准物质的应用需求,普及颗粒标准物质的专业知识,实现测量结果的有效溯源和量值统一,助力我国颗粒标准物质行业发展,海岸鸿蒙特开展“颗粒标准物质全国巡回培训班”,帮助更多的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充分掌握颗粒标准物质的专业知识及具体应用。2023年9月1日-2024年8月31日间,有意者可联系海岸鸿蒙进行课程预约,海岸鸿蒙将进行1对1的精讲培训。此外,仪器信息网、仪器学习网等业界媒体先后来到海岸鸿蒙,围绕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市场模式变化、产品研发技术、商务合作等话题展开了热烈交谈。经过三天的盛会,BCEIA 2023圆满落幕。本次展会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了领域内的互动与合作,为标准物质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海岸鸿蒙不仅向业界展示了在标准物质领域技术研发上的雄厚实力,更提高了大众对标准物质行业的认知度。展望未来,海岸鸿蒙将继续深耕标物研发与创新,为各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标准物质,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助力中国标物崛起。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莅临皖仪科技参观指导工作
    2019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莅临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指导工作,皖仪科技董事长臧牧先生、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黄文平先生等全程陪同。 臧总陪同陈院士参观了公司展厅和研发中心,臧总向陈院士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及近些年取得的创新成果及荣誉,并详细介绍了公司三大主营产品的情况。陈院士对我司现代化管理经营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水平研发能力和公司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陈院士还就质谱相关的核心技术问题与公司产品负责人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对公司科研合作和市场开发提了指导性建议。 接着黄总陪同陈院士参观了我司生产车间,陈院士对我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多项产品给予了高度称赞。 最后陈院士在董事长办公室现场挥墨题写“品质皖仪,服务皖仪”书法作品一副 ,祝福皖仪科技的明天越来越好。 感谢陈院士的指导和肯定,皖仪科技将始终秉持“品质皖仪,服务皖仪”的企业精神,更加注重自身品质,建立更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不断增进企业自身水平,开创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在仪器领域再上新台阶。
  • 粒度的作用,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可以助力哪些领域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颗粒的粒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颗粒标准物质作为确保粒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工具,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制药行业:粒度决定药效在制药行业中,颗粒的粒度对药物的溶解速率、释放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海岸鸿蒙提供的粒度标准物质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校准粒度分析仪器,确保药物颗粒大小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粒度的精确控制还有助于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二、化工行业:粒度优化性能化工产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颗粒的粒度。例如,催化剂的粒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涂料和塑料的粒度则影响其流动性、干燥时间和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粒度分析仪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三、材料科学:粒度塑造特性在材料科学领域,颗粒的粒度决定了材料的机械强度、热导率、电导率等关键性质。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测量和控制颗粒大小,从而设计和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例如,在金属加工中,通过控制粉末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金属零件。四、环境科学:粒度影响空气质量环境科学中,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细颗粒物(PM2.5)等微小颗粒可以深入肺部,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用于校准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确保空气质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五、食品工业:粒度提升食品品质在食品工业,颗粒的粒度影响食品的口感、颜色、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的释放。例如,面粉的粒度影响面包的质地和口感;巧克力的粒度则关系到口感的细腻程度。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粒度的一致性,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六、电子行业:粒度保障显示质量在电子行业,颗粒标准物质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衬垫和光电子器件。精确控制微球的粒度对于保证显示图像的均匀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此外,电子封装材料的粒度也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七、纳米技术:粒度激发创新潜力纳米材料的粒度对其光学、磁学和催化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海岸鸿蒙的粒度标准物质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催化剂设计中,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颗粒的粒度,可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光学材料中,通过控制颗粒的粒度,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材料,如光学涂层和光子晶体。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 美国麦克:细颗粒领域的“权威专家”——访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竺洪振先生
    作为全球首家推出比表面分析仪与物理/化学吸附仪的公司,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在2010年“大动作”频出:一连推出了数款技术成熟的仪器新品;大力提升中国人才比例,推进本土化进程;另外,麦克公司总部斥资70万美元在中国打造了美国麦克中国应用实验室(DEMO Lab),赚足用户“口碑”… …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竺洪振先生,就细颗粒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新领域与市场前景等问题与竺洪振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竺洪振先生 以比表面和物理/化学吸附起家 成就细颗粒技术“权威”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成立于1962年,是全球第一家将自动表面积分析仪、压汞仪及沉降式粒度分析仪投放到市场上的公司。其总部、制造工厂、研发部门以及材料分析实验室均坐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在中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设有自己的分公司或直属办事处。   “现拥有9大系列产品 几乎所有零部件自己制造”   竺洪振先生介绍到:“虽然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以比表面分析仪与物理/化学吸附仪起家,但是我们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些领域,也在不断的开发细颗粒领域的其它创新技术。目前,美国麦克在自动样品传递、化学吸附(TPD/TPR)、表面积吸附平衡、DFT Plus® 数据处理等领域拥有多达40多项颗粒表征方面的专利。”   经过近50年的发展,美国麦克现已拥有9大系列产品:帕迪特(Particulate SystemsTM)系列、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物理吸附仪系列、化学吸附仪及在线质谱仪系列、高压吸附仪系列、全自动粒度分析仪、全自动密度分析仪、全自动压汞仪系列、动态孔隙体积测定仪系列以及微型反应器系列。其中,多款产品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实验室的“权威”标准仪器。 美国麦克所获奖励荣誉   竺洪振先生补充到:“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麦克为了提升产品的全面性,扩张市场影响力,推出了麦克旗下第二品牌——帕迪特(Particulate SystemsTM)。帕迪特品牌以‘既独立又关联’为原则,旗下产品技术成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及开发潜力,能为麦克线下的分析仪器提供更全面的专业补充,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科研需求,如磁性分析仪、重量法多蒸汽吸附仪、高压物理吸附仪、全自动粒形分析仪等。”   “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两大技术优势:一是产品性能良好,即仪器的精度、分辨率一直保持世界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二是仪器质量的长期稳定性。美国麦克产品一贯保持高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仪器内部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己制造,力求最佳的匹配性。尤其是高、精、尖的零件及电路板类,这类零件对成品的质量要求极高,与仪器的数据稳定性有很大的关联。而外购零部件在质量稳定性上很难保证长期性。”   立足多个“拳头产品” 积极探索应用新领域   竺洪振先生说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粒度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粒度分析仪的测量结果是颗粒的近似球直径。近几年,人们研究发现,不同材质的颗粒直径测量结果一样,但材质的特性却不尽相同。这说明除了颗粒粒径外,颗粒形状的多变不规则特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从颗粒粒径发展到颗粒粒形,这是颗粒测试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Particle Insight颗粒粒形分析仪   美国麦克现在拥有四款颗粒分析“拳头产品”:激光粒度分析仪、Χ-光透射沉降粒度分析仪、颗粒尺寸与颗粒计数分析仪以及颗粒粒形分析仪。尤其是,Particle Insight颗粒粒形分析仪可以对水相、有机溶液相的所有样品都能进行实时分析,不仅可以分析颗粒粒径,还可以分析选择不同形状的分布区,提供多达28种不同的颗粒形状参数。   竺洪振先生接着说到:“近几年,全球性能源危机、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经多方验证,利用孔材料储藏能量是最可能缓解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而这就涉及到了高压吸附分析技术,通俗来讲,高压的目的就是要把氢气、太阳能或者二氧化碳更多地压进孔里面。”   “以煤层气的综合利用为例,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洁净、优质的能源。开采煤矿会产生瓦斯,如果瓦斯不及时抽采排放掉,就极易发生瓦斯爆炸。但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浪费了宝贵能源。如果有一种合适的孔材料通过高压吸附技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下来,使材料压力增高,把孔里面的煤层气顶出去,不仅提高了煤层气的回收率,还解决了温室效应问题,一举两得。” ASAP 2050扩展压力吸附仪 帕迪特旗下HPVA高压容量法物理吸附仪   “美国麦克关注市场需求,在高压吸附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积极跟进。目前,我们已经向市场推出了ASAP 2050扩展压力吸附仪和帕迪特品牌旗下HPVA 高压容量法物理吸附仪,我相信,这些专业仪器在孔材料储能、二氧化碳吸附等能源研究新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看重中国市场潜力 重金投入加快本土化   据了解,至2009年,美国麦克在中国有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校、大型企业等在内的数千位用户及仪器。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细颗粒分析技术研究的深入,用户的需求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市场竞争与价格压力也在增大,对此,美国麦克当如何“乘胜追击”?   中国市场仅次于美国本土 70万美元打造DEMO实验室   在谈到美国麦克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时,竺洪振先生表示:“80年代初,美国麦克正式进入中国,于1988年在北京成立第一家中国办事处。现如今,中国市场已跃居成为仅次于美国本土的第二大市场,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市场分列其后。除了北京办事处外,我们还设置了上海办事处、广州办事处以及今年5月份最新投入运行的西安办事处,可以为全国各地区的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随着中国市场业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美国麦克总部2010年耗资7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了DEMO实验室,并由我们中国区应用工程师钟华博士全面负责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让用户可以更好的了解麦克产品的优特点,更利于我们开发中国本土市场。” 美国麦克中国应用实验室   “DEMO实验室拥有美国麦克的吸附仪、粒度仪、密度仪等各类仪器十多台,可免费为用户提供采购前的样品检测、仪器评价、技术支持等服务。另外,实验室还设有专门的培训课堂,可以对用户进行专业的仪器培训工作,以根据用户不同的科研方向寻找最合适的科研设备及分析方法。DEMO实验室还承担如语言汉化等研化任务等,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本土化的服务。”   “近几年,美国麦克中国发展十分迅速,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对这个行业的支持与重视力度逐年加大,二是随着颗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市场容量不断增大。相对于光谱、色谱、质谱等通用仪器,比表面分析仪与物理/化学吸附仪是比较‘专’的仪器,与其相对应的就是比较‘窄’的专家型市场,这就需要我们以更专业的技术、更积极的态度去开拓市场。”   “看好企业的科研投入 将在有潜力城市建立办事处”   关于2010年美国麦克的市场举措,竺洪振先生谈到:“2010年,美国麦克分别在大连、抚顺、上海、北京、广州等六个城市举办了培训讲座。其中一个是针对全国用户及潜在用户,另外5个是针对不同地区的重要用户。另外,我们还针对性地参加了一些行业会展,来者多是业内专业人士或一线工作者,人数虽不算多,但绝对是‘高质量’的,几乎全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此外,美国麦克近年来还推出了几大新品,如TRISTAR II302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新型扩展压力吸附仪、最新款的NLDFT模型等,对此,我们还特别招聘了一个本土博士,专门负责今后的新品发布会或产品用户培训会,使得我们与用户之间的更频繁、更快速、更本土化。” TRISTAR II302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   “目前,我们的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未来将会有计划地把市场做得更细,把服务做得更好。一方面,我们将会在有潜在市场的城市建立办事处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销量在增加,用户也在增多,软件的自动化、智能化,其语言的多元化就很有必要了。未来,我们希望企业的操作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机操作,尽量排除人为原因致数据出错的可能性。”   最后,针对于美国麦克的市场前景,竺洪振先生说到:“美国麦克产品的‘老阵地’集中在石油、石化、造纸、化工等领域。近几年,我们的产品也已在炭黑、轮胎、电池等领域‘崭露头角’。在炭黑领域,中国的炭黑企业要想走出国门,成为卡博特,哥伦比亚等几个国际巨头的材料供应商,其产品必须有美国麦克仪器出具的数据报告。”   “目前我们的客户多集中在科研机构,但一个企业要做大市场,真正融入国际化生产,就得凭数据‘说话’,而‘可靠’的数据就得依靠‘可靠’的仪器。现在国家提倡企业搞研发,不少企业为了自身产品的质控及加强与同类产品间的竞争力及横向联系,也已纷纷开始采购进口仪器。因此,我认为企业的科研投入前景相当可观,甚至会逐渐赶超科研机构。我们有信心让更多的中国用户了解麦克,信任麦克,也有诚意让用户满意于麦克。”   后记:   能源市场已成为今天备受瞩目的“大蛋糕”市场。谁能抢占市场先机,谁就有发展机会。笔者认为,若要赢得市场,在瞄准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来开拓市场,不可盲目追求市场热点。   这几年,纳米概念越炒越热,不断得到升温,对此,竺洪振先生表示:“纳米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若想从同行中脱颖而出,企业除了有一定的实力,在前期投入大量人员及经费用于研发,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分析仪器这类产品的选择。如果用于纳米材料分析的仪器不能提供可靠精准的数据,科研的成果不能被精确甚至错误的计算,对于企业来说,投入的回报率将大打折扣。美国麦克凭借公司的技术优势,已推出一系列专业的分析仪器,如物理/化学吸附分析仪、高压物理/化学吸附仪等,相信在纳米领域将会大有所用。”   而面对产能大于需求、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同等条件下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好,谁就会抢滩更多的市场份额。2010年,美国麦克在北京斥资建立了DEMO实验室,西安办事处也于5月正式投入运行。正如竺洪振先生所言:“一个公司不管大与小,必须得有一些‘拳头’产品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才能维持下去。产品做到一定程度上就是做口碑,花大笔钱做广告,不如让用户用‘事实’说话。”美国麦克正在用“事实”做口碑!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1:竺洪振先生个人简介   1988年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   1988年-1989年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总部接受专业培训 1年;   1989年至今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附录2:美国麦克仪器公司   http://www.mic-instrument.com.cn/   http://mic.instrument.com.cn
  • 凝聚态物理学家高鸿钧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院领导”栏目更新显示,凝聚态物理学家高鸿钧院士已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科院官网简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074c066a-0cb2-49e0-be50-4b615ed70443.jpg" title=" 高鸿钧.jpg" alt=" 高鸿钧.jpg"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鸿钧,男,汉族,1963年生,安徽人。博士,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正局级)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先后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简介 /strong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鸿钧 研究员&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院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简历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63年8月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4年 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4年8月 任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副研究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5年10月 任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究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7.08-2000.04 美国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任客座研究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社会兼职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nbsp 杂志副主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New Journal of Physics杂志编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获奖情况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3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0年, Humboldt Research Award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物理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8年,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ROBERT T. POE PRIZE)”&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3-2011年,国家基金委优秀群体学术带头人&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3年,中国真空学会成就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1年,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6年,第六届“茅以升”北京十大青年科技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1年,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凝聚态物理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佳”称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主要研究方向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低维功能材料的精准制备,新奇物性的高精度表征及多层次调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超导拓扑材料的拓扑物态及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基于新奇物性的功能器件的构筑及相关输运特性的研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新型低维量子体系的理论设计与物性研究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鸿钧与合作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系统研究了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与物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作。首次提出一种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强了STM观察表面电子结构的能力,保持了STM发明三十年来对Si(111)7× 7表面原子结构的最高分辨。首次在Au(111)表面上构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轴的单个分子转子,实现了大面积有序阵列的组装并对其转动行为进行了有效的调控。首次实现了在单个分子层次单自旋量子态的可逆控制及其在超高密度量子信息存储中的原理性应用。首次构筑了硅烯、锗烯、铪烯、硒化铜、二硒化铂等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并研究了其新奇物性,为新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首次在单一铁基超导块体材料、相对较高温度中观察到高纯度的马约拉纳任意子,有望用于构建对环境干扰免疫的拓扑量子计算机。二十年来,其相关成果连续被Science News, Nature, Nature Materials,美国物理学会Phys. Rev. Focus和美国能源部Weekly Report等进行研究亮点报道,称“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单个分子极限水平上实现的电导转变”等等。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鸿钧的相关研究成果三次获得了由两院院士推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引用1万8千余次。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80余名,其中有4名在美国和新加坡的著名大学做教授,10余名在国内著名研究机构或高校做学术带头人。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100余次。在国际上,他荣获了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在国内,他获得了“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或奖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 华虹宏力“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专利公布
    天眼查显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专利公布,申请公布日为2024年7月23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8382298A。背景技术在目前的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数/模混合电路,其中,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在存储器中,近年来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简称闪存)的发展尤为迅速。闪存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持存储信息,且具有集成度高、存储速度快、易于擦除和重写等优点,因此,在微机、自动化控制等多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快闪存储器分为两种类型:叠栅(stack gate)快闪存储器和分栅(split gate)快闪存储器。叠栅快闪存储器具有浮栅和位于浮栅的上方的控制栅。叠栅快闪存储器存在过擦除的问题。与叠栅快闪存储器不同的是,分栅快闪存储器在浮栅的一侧形成作为擦除栅极的字线。分栅快闪存储器能有效的避免过擦除效应。然而,现有的快闪存储器的性能较差。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逻辑区和存储区,所述存储区包括字线区;在所述存储区上形成初始字线栅层;在所述初始字线栅层的顶部表面和所述逻辑区的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初始栅氧层;对所述初始栅氧层进行热氧化处理,形成栅氧层,所述初始字线栅层表面的所述栅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逻辑区的所述衬底表面的所述栅氧层的厚度;在所述逻辑区的所述栅氧层的表面形成栅极层;刻蚀去除所述存储区的所述栅氧层以及所述栅氧层底部的部分所述初始字线栅层,在所述字线区的表面形成字线栅层,在形成字线栅层的过程中,栅氧层作为硬掩膜层,由于初始字线栅层表面的栅氧层的厚度变厚,从而在刻蚀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很好的阻挡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字线栅层的高度,提升字线栅层的高度均匀性,并且增加了字线区刻蚀的窗口,可以降低编程串扰失效,具有较广泛的使用范围。
  • 陈洪渊院士: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
    p   质谱是一类综合性分析仪器,可广泛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学、地球化学、核工业、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卫生、食品化学、石油化工等领域以及空间技术和公安工作特种分析等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质谱起源于物理学,自1912年起,质谱相关研究成果共获得七次诺贝尔奖项,其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p p   随着质谱行业从业人数的增多,质谱学术会议也逐渐统一化。新一届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3-26日在广州举办。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陈洪渊院士,请他介绍本次会议的意义,以及对中国质谱发展的促进作用。 /p p   在采访过程中,陈院士谈到了中国质谱正向新时代迈进,并且指出,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的几大标志。 /p p    strong 标志一:中国质谱大会的融合 /strong /p p   往年,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分别举办,在工作内容及人员方面存在重复的现象,资源有所浪费。今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则整合了二者的力量,再加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由三家联合主办,齐心协力将本次会议打造成更大的交流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质谱大会的融合是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p p   随着几家学术组织力量的聚合,物理、化学、环境、能源等学科将在本次大会上得到充分融合,自然学科交叉相通,综合性的质谱仪器则是连接各学科的纽带。大会将极大地凝聚中国质谱界同仁的力量,使中国质谱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c6c4d91-81a2-41b8-914e-1b35e29d0375.jpg" title=" 陈洪渊院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洪渊院士 /strong /p p    strong 标志二:顺应学科的发展 /strong /p p   钱学森曾经说过现代科技革命主要是信息科技革命,而信息科技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以及测量科学,其中测量科学是基础和关键部分。如今,分析化学学科已经变更为化学测量学。相对于分析来说,测量的概念更加广泛。不只是成分含量的测定,还可以利用光、电、磁等特性来获得有关物质的结构、形貌等信息。 /p p   质谱作为主要的分析测量手段,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质谱成像技术由于能够较好地呈现待测样品的状态、形貌及结构信息,从而在表征反应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应用。质谱这一变化正好顺应了整个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质谱进入了新时代。 /p p    strong 标志三:质谱仪器国产化大跨步发展 /strong /p p   随着质谱仪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命科学及反恐应急领域的大量应用,我国质谱仪器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迅速。但是,在高端质谱仪器领域,进口品牌几乎垄断市场,国内质谱仪生产厂商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空间。近年来,我国在质谱仪器研发方面开始迅速崛起,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更多海外留学归来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加入了质谱仪器研发大军,国内外质谱仪器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p p   自2006年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商品化GC-MS 3100色谱-质谱联用仪开始,越来越多的国产质谱仪陆续问世,如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M6单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HXTOF50、SPAMS05系列的质谱仪器等。 /p p   同时,国家对科学仪器的研制也格外重视,2011年起科技部和基金委实施了仪器研发重大专项,其中,对于质谱项目的支持力度极大,涉及方向包括飞行时间、四极杆、ICP-MS以及关键零部件等。据统计,至2013年科技部支持的质谱相关项目共有14项,专项资金投入和企业配套之和达8亿元。 /p p   陈洪渊院士主持的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单细胞高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在国际上率先耦合了纳米电化学-光学分析和极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的集成系统,大大提高了单细胞分析的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可以定量分析单个细胞器(例如溶酶体等)中蛋白活性 质谱成像系统的VUV解吸/电离质谱单细胞成像部分与商品化SIMS仪器比较,该法的分子碎片少,灵敏度高,优于常规紫外光解吸/电离以及SIMS(Bi3+源)方法,实现了约500 nm的空间分辨,其它指标也都可与国外同类仪器媲美,如VUVDI方法的离子产率、碎片和图像对比度均有明显提高。 /p p   尽管目前市场上进口质谱仪器居多,国产质谱仪产业化仍需进一步努力,但随着国家对质谱仪器研发的重视,必将会推动质谱展业迅速发展。中国质谱技术大跨步向前迈进,中国质谱新时代的脚步已叩响。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我们将有望一睹中国质谱事业新风采。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届时将带来精彩报道,敬请期待。 /span /p p br/ /p
  • 海岸鸿蒙助力医药企业应对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挑战
    2023注射剂注册评审及一致性评价培训班于6月8日—1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通过培训方式,帮助参训学员准确掌握注射剂产业最新监管政策、审评技术等动态,并针对《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作出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邀请中检院首席专家胡昌勤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袁红梅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海岸鸿蒙窦晓亮博士在6月10日下午分享的“不溶性微粒检查光阻法的检测与校准,可见异物自动检查设备的确证方法”主题内容,受到参训人员的认可。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 医药企业的持续挑战生物医药领域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随着药物质量研究的深入以及患者依从性需求的提高,注射给药途径逐渐趋于主流,注射产品是当如今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发展中的主要增长引擎。目前,美国FDA批准的药物中有40%以上是可注射的皮下和肌肉注射产品,注射产品在这些批准的药物中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注射剂产品正经历飞速发展,但产品质量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国内外因产品因质量问题而召回的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因颗粒异物问题被召回处于前列。如西班牙ROVI制药公司生产的COVID-19疫苗产品存在可见异物问题,美国费森尤斯卡比频繁出现产品因可见异物的因素召回产品,福建某药业生产的注射液一年内被两次检出可见异物,黑龙江某制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产品内有可见异物……颗粒异物问题作为生物医药界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生物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旦产品中出现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异物颗粒,会导致危机患者生命安全及产品召回等后果。因此,如何避免由于异物颗粒导致的安全影响,是企业面临的持续挑战,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则是企业永恒的责任。海岸鸿蒙标准物质 助力药企质量管理随着临床上注射剂的大量使用,由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案例不断发生,国内外药典等对注射剂中微粒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中国药典》2020年版(ChP 2020)、《美国药典》43-国家处方集 38(USP 43-NF 38)、《欧洲药典》10.0(EP 10.0)、《英国药典》2021(BP 2021)和《日本药典》18(JP 18)都对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有明确规定,均采用光阻法和显微镜法进行检测。以中国药典为例,不溶性微粒可以通过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测量,其中光阻法的判定标准为:(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粒。除了明确的颗粒数量要求,《中国药典》中规定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做好药品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的风险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海岸鸿蒙深耕标准物质领域二十七载,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并可提供特殊定制服务。海岸鸿蒙更将作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伙伴,为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减少异物颗粒提供有效保障,助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下应对新的挑战。
  • 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与青软青之共建LIMS项目顺利验收
    近期,青软青之承建的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顺利验收。系统的正式运行,标志着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跨入了全新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时代。 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由一心堂创始人阮鸿献先生创立于1981年。为云南省首家通过国家GMP\GSP认证企业,集科研、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是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副会长单位、云南省区块链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弘扬国粹,振兴中医药,研发团队打造鸿翔中药全国知名品牌,发掘49个云南特色中药饮片、20个大健康产品、开发新品64个品类;落地三七仓储项目,成立云茯苓、云天麻,云检技术项目,实现云南道地药材产地溯源及质量把控。 青软青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以后,为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组成了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将实验室中不易管理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有效的进行了流程化控制,实现了样品管理、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分析结果录入、分析结果审核、自动判定、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于一体,同时提供科学、准确、合理的数据服务,即有效提升了检测工作速率,又满足了实验室数据可追溯性要求,全面实现了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规范化、流程标准化和数据可视化,为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携手合作、共创双赢。项目顺利验收是云南鸿翔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和青软青之双方合作成功的见证,后续,青软青之将继续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专业化的服务,帮助客户利用数智化信息的领先技术,为企业谋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一行莅临杭州创业大街参观考察
    杭州创业大街作为中国创新城市版图闪亮新坐标,自6月15日正式开街之后,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指导。7月8日上午,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在滨江区区委书记詹敏、区长金志鹏等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杭州创业大街参观考察。  跨星创始人胡浪首先向张鸿铭市长一行介绍了杭州创业大街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杭州创业大街三大优势:一是以点带面,以重点入驻机构带动相关行业资源渠道拓展,通过优势资源的入驻聚集让更多中小型的创业企业可以在街区内高效完成资源对接、平台协作。二是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运营战略,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搭建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更好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服务,最大程度激发和汇聚广大创客的智慧和力量。三是“资本+创新”双引擎,在资本环境的对接上,创业大街有资本会客室,封闭的私董会场所,创业直播间,方便资本方与项目方直接落地沟通。  随后,在聚光科技党委书记陈荧平、跨星创始人胡浪的陪同下,张鸿铭一行参观了入驻杭州创业大街的3W空间、创业邦、天使汇、华为华友会、微链、志趣社、联合农创等,了解杭州创业大街的运营模式和目前的运行情况。张鸿铭一行不时驻足停留,边看边听取介绍,就杭州创业大街建设理念、聚集创新创业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等做了交流。张鸿铭肯定了创业大街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的思路与做法,并希望把杭州创业大街做强做好。
  • 鸿蒙标准物质受邀参加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2024年会暨理事会,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药质量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于2024年7月25日至26日召开“新质生产力 质量大兴行”2024年会暨理事会,鸿蒙标准物质受邀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包括学术交流活动、行业趋势研究探讨、协会年度工作总结部署以及组织“新质生产力,质量大兴行”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行业发展探讨和协会年度工作总结部署,共同推动我国医药质量建设的全面提升。本次会议中,关于 2025 版《中国药典》增修订的报告无疑是现场的焦点之一。作为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核心的《中国药典》,对于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25版《中国药典》对可见异物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精准的要求,旨在通过严格的控制措施,提高注射剂产品的质量标准。鸿蒙标准物质作为拥有可见异物标准物质证书的企业,对2025版《中国药典》中关于可见异物质量控制的新增内容高度关注。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 需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更要运用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源头到终端全面保障药品的纯净度。在积极助力我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鸿蒙标准物质始终坚信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不仅为医药行业提供着高质量的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滤除率、洗瓶机验证、血细胞分析仪等标准物质来保障质量基准,还积极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专业建议和标准物质支撑,旨在推动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可见异物标准物质)(不溶性微粒标准物质)(滤除率标准物质)(洗瓶机验证标准物质)(血细胞分析仪用白细胞/血小板标准物质)如今,医药行业正站在新质生产力的潮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鸿蒙标准物质将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生命,助力医药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我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 宏展科技参加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
    宏展科技参加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LAB COMPANION LTD)携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等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亮相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策展单位: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展出日期:2019/07/11~07/13 共3天展出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出摊位 :NO. 4C123展出产品:高低温试验箱 快速温度循环试验箱 温度冲击试验箱 高温老化箱~欢迎您的驾临指导~西部*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盛会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 展会主题:芯芯向蓉,数聚成都展会时间:2019年7月11日-13日展会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会规模:33000平方米、800家展商、20000名专业观众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博览局合作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四川省电子学会、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成都高新区经发局、成都**新区经发局、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成都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成都高新移动互联网协会、重庆市电子学会、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遂宁印制电路协会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第四极潜力巨大 四川--中国的新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四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西部大开发,四川是核心,其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航天科技等产业在国内处于优越地位,也是国内重要的基础电子装备基地。十二五规划中节能、新能源、优异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西部工业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三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将对促进经济转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升级,将实现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打开了工业电子的广阔市场。
  • 粒度仪器“中国红”,扬帆出海展华彩
    ARAB LAB于2021年11月15-17日在迪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于疫情,百特中国团队无法赴会,于是决定由百特的伊朗代理商PEYBORD代表百特团队参会,向中东客户展现百特的专业和热情。ARAB LAB创办于1984年,是中东地区的实验仪器及检测设备展览会。该展是迪拜迄今为止筹备早,配备完善的专业博览会之一,更因其作为迪拜的实验及实验仪器用品展,为业内所熟知,口碑载道,并被美国科学仪器设备与实验室家具国际协会(SEFA)列为全球推荐展会。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Bettersize2600干湿两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BT-9300ST激光粒度分析仪得到了中东地区客户的广泛关注。Bettersize2600干湿两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作为百特在售仪器中销量最多、涉及应用领域最广的仪器之一,采用的正反傅里叶结合技术,量程达到了0.02-2600μm,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使测试结果赶超同类进口仪器水平,给中东地区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BT-9300ST激光粒度分布仪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其“一键式”操作的便捷和坚固耐用的质量,受到众多青睐。百特仪器具有国际高的品质,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欧洲CE认证和FDA 21 CFR Par11认证。百特的仪器不仅销售到全国的34个省市区,还出口到德国、美国、韩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展会不乏一些有经验的中东国家代理商,想要拿到百特的授权,把百特的仪器和服务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在此特别感谢百特的优质伙伴,伊朗代理迈赫迪先生,从展会的筹办到现场的布置工作都细致完美。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将百特仪器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与其他代理沟通时,也将自己与百特合作的愉快经验分享给了其他代理商。 也正是因为有了像迈赫迪先生这样好的代理商,百特仪器在国际市场发展壮大如虎添翼。相信在未来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百特一定会把更加优质的产品和精湛的技术推向世界,在粒度测试行业展示“中国智造”的新形象。
  • 打造中国的“假药稽查兵”——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金少鸿研究员
    编者按:第一次见到金少鸿研究员是2006年3月份在美国奥兰多市召开的PITTCON2006上,当时金研究员在PITTCON设立的“中国分析市场”研讨会上专门作了一个“分析标准在中国的建立和实施:组织机构、相互关联及其主要活动和面临的挑战”的特邀报告。也是从这次报告中,笔者第一次了解到了关于“药品检测车”的一些情况。只是由于时间匆忙,当时没有来得及与金研究员深谈。   回国后不久,笔者即从有关渠道获悉,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在06年初通过招标方式订购总计超过300余台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这起政府采购是否与金研究员报告中提到的“药品检测车”有关呢?而5月份惊动全国的“齐二药制造假药”事件的浮出水面,使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当前加强我国药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笔者(以下简称Instrument)随即通过电话与金研究员取得了联系,几经周折后,终于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再次见到了金少鸿研究员(以下简称金)。   Instrument: 金研究员,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本网的专访。不久前发生的“齐二药”事件应当说使人们再次认识到“假劣药品”对于普通百姓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危害。那么能否请您首先谈谈,当前我国医药市场中所存在的“假劣药品”问题。   金:好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假劣药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应该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今年2月份我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WHO“打击假药: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Combating Counterfeit Drugs: Building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国际会议。从本次会议上了解到,当前假药已在全世界泛滥,特别是抗生素、激素、抗艾滋、抗疟、抗结核类药品的假药十分猖獗,据WHO初步估计假药占全世界药品销售额的10%,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50%。具体到中国,这一比例大致是在5~10%。   另外,“假劣药品”目前呈现出的另一个新特点就是所谓高科技造假。也就是说造假者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以符合药品标准为目标“研制”假药,如果按照为“君子”制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就发现不了假药。譬如以前曾经出现过的伪劣诺氟沙星胶囊,就是制假者用少量诺氟沙星再定量加入某些碱性无机或有机物质制成的,按当时95版药典,采用非水滴定法检验,含量都合格。另外就是冒充品牌药,也就是说药品活性成分是对的,但是盗用了别人的品牌,在国际上这也应该属于假药范畴。  Instrument: 那么能否请您评价一下,在应对“齐二药”这一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们药检部门所发挥的作用?   金:我个人认为,在“齐二药事件”中,广东省药检部门连续奋战5昼夜,最终确定“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里含有毒性化合物“二甘醇”,从而导致患者急性肾衰竭死亡。这一结果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了科学依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判定该药为假药和在全国范围内封杀该企业的产品提供了直接依据,有效防止了可能由假药带来的进一步危害。避免了像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数起重大“二甘醇”中毒事件那样的悲剧重演。  当然,这一事件的教训也是沉痛的,需要各方面汲取。就药监、药检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一个药品从研发、生产、销售,临床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上市后药品有针对性的抽检,加大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这一点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下决心研制我们自己的“药品检测车”的根本原因。  Instrument: 说到“药品检测车”,能否请您谈谈这一项目启动、实施过程的一些基本情况?   金:开发“药品检测车”的想法最初是在2003年1月的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上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农村基层药品的监督检验。以前,基层地市级药检所监督检验工作效率比较低,由于抽样需要全检的三倍量,又受到检验经费、检验设备的制约,因此很少到边远乡镇去抽样,即使拿到药品检验所去检验,所需的时间也很长。而对农村药品市场的日常监管、执法检查,关键是要能快速识别出该药品的真伪,以保证人民用上安全放心药。  “药品检测车”的诞生则可完全改变当前基层药品监督人员仅靠“眼观、手摸、鼻闻、口尝”进行现场检验的无奈局面,它集监督检查、有效取样、快速筛查、靶向抽样为一体,其中监督检查、有效取样、快速筛查的工作当时就有结果,而对于有疑问的药品则再“靶向抽样”后送往地市药检所进行法定检验,这样一来就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药品抽样的盲目性。  想法一经提出后,在国家局党组的支持下,我们很快在03年底就拿出了样车,随后在全国5个省的试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湖北省为例,试运行期间共出车9次,行程8000多公里,先后抵达9个市州的108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筛查药品562批次、目标抽样45批次、法定检出假药37批次。试运行的成功也为该车在全国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技术基础,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2005年底,国家投入了近三亿元的巨资,通过招标采购,将药品检测车配备至全国300多个地市一级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Instrument: 那么,目前我们国家哪些省已配备了“药品检测车”?整个配备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相关的技术培训又将如何进行?   金:截止到2006年6月上旬,湖北,河南,安徽,云南、贵州五个省的“药品检测车”已全部到位,相关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也已同步展开。技术培训大概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我们首先对各省级药检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我们称之为“教员培训”,然后再通过他们培训地市一级的相关技术人员,依次类推。同时,对于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整个“药品检测车”在全国的配备工作预计到07年8月份全部完成。  Instrument: 接下来,能否请您再从技术层面谈谈“药品检测车”,它的软硬件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方式,特别是它的创新之处。目前,国外是否有类似的产品出现?   金:“药品检测车”是以车为载体,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包括药品信息系统、快速无损检测系统、经典化学分析系统。其中,通过药品信息系统能够查询到当前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剂型、规格以及批准生产文号等信息以及2001年以来国家和地方药监部门历次处罚假劣药品的记录、撤销的药品批准文号、吊销的药品许可证等信息,从而有效查处不法分子利用农村信息闭塞的弱点,销售被明令禁止生产、销售药品的行为。而无损检测系统则采用了近红外光谱仪,在不破坏药品包装的情况下通过采集药品的光谱信息,然后再与电脑中标准谱库中的光谱图进行比较,采用我们自己设计的分析软件,几分钟内即可完成该标示药品真伪的鉴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  据我们了解,“移动实验室(Mobile Lab)”是当今分析化学领域里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根据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的需求而专门设计的既能抗震又具环保功能的移动实验室,其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国土安全、环境检测、疾病控制等现场应急检验方面,尚未开展过关于药品检测车的研究。因此,可以说“药品检测车”把车的流动性和现代化信息系统、高科技无损检测技术以及经典的理化分析手段相结合,这在国际上是首创,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  现在,“药品检测车”已可以对800余种药品进行检测,其中对于西药主要是采用近红外方法,对于中药则大部分还是采用薄层色谱、化学反应和显微观察等经典手段。不过,我们已经开始采用近红外方法对中药进行识别的研究,只是距离取得最终满意的结果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国外同行对于我们的工作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普通百姓的用药安全,是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很值得各国政府借鉴;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药品检测技术上的创新意识,特别是采用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药品打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联(FIP)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均表示了与我国进行合作的愿望,希望中国研制成功的药品检测车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Instrument: 关于这个项目的后续进程,不知您有什么具体想法?   金:首先,肯定是要全力保证当前这一国家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且今后国家也有可能在县一级的药监部门推广这一技术。在这一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可能会和一些分析仪器厂家合作,进行“药品检测车”新功能的开发。譬如:国外可能没有类似中国地区药检所这样的机构,那么一旦发现有疑问的药品,如何进行最终确认?而如果能够开发出适合“药品检测车”的小型、抗震液相色谱,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更顺利地打开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我们自主开发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引入到药厂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即所谓的“生产过程分析技术”(PAT),以避免类似“齐二药”事件的再次发生。  在采访过程中,金研究员表示,全国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组建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基层药监局组建的时间不过4~5年,日常监管、药品检验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药品检验机构配置的设备中有40%~50%需要更新,因此,国家这次下大力气为全国地市一级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配备“药品检测车”,将极大提高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的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有利于打击农村市场的假劣药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联系电话:010-67095209  电子信箱:jinshh@nicpbp.org.cn  单位地址:北京天坛西里2号(100050)
  • 李彦宏成立“百图生科”,持续耕耘于医疗行业
    近日,一家名为“百图生科”(英文简称“BioMap”)的生命科学平台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李彦宏、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天眼查查询到,李彦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百图生科40%股份,系名副其实的幕后掌舵人。李彦宏成立一家生命科学公司  据介绍,“百图生科”主体为百图生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定位于一家生物计算技术驱动的生命科学平台公司,致力于用高性能生物计算和多组学数据技术加速创新药物和早筛早诊等精准生命科学产品的研发。作为对“百图生科”牵头发起人,李彦宏对这家公司十分重视,亲任董事长甚至安排自己得力干将——前百度风投CEO刘维操盘,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出现,并担任百图生科的CEO。  “百图生科”的业务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前沿AI技术构建完整的生物计算平台,并与提供新的数据轴和新的数据分析、药物设计工具的初创企业与研究机构携手,构建生物计算生态,为生命科学企业和科研用户提供丰富的工具能力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做好服务。第二阶段,还将深度参与或主导发起新型精准药物和精准诊断产品的研发,携手合作伙伴,为社会贡献极具创新性的精准生命科学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百图生科”作为中国首家生物计算技术驱动的生命科学平台公司,将与在生物计算领域本身已有丰富积累的百度AI平台产生深度的化学反应,填补复杂行业问题与前沿算法之间的关键空白地带,加速算法落地和反哺计算问题的定义,这也将为百度AI的落地探索一种全新的模式。  对于百度而言,健康医疗从来都是不得不做而又谨慎的领域,百度曾在医疗上尝过巨大的甜头,也被医疗业务“坑惨了”。“魏则西事件”风波让百度股价大挫,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引发公众对百度医疗竞价商业模式的质疑。魏则西事件后,李彦宏曾称百度一个季度砍掉了20亿元的收入。2017年2月8日,成立仅两年的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被整体裁员,百度医疗事业部智能小e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转入AI体系 医疗事业部内容建设团队,转入搜索公司 医疗事业部其他业务也予以关停。这一时间,一度成为百度的至暗时刻。在器械和智能医疗上持续发力  实际上,百度并未放弃医疗领域,而是改变了方式。2018年初,百度重回医疗领域,决心在器械和人工智能上发力。以下梳理的最近几年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密集布局:  最近的一次大事件则是,李彦宏成立了一家生物计算公司——百图生科,并在集团内部将它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百度的基因是一家以技术主导的公司,从医疗器械到智能医疗产业化,再到生命健康产业布局,可以看到,百度并未掩饰在医疗+领域的野心,以底层技术为核心切入点,继续持续耕耘医疗行业。  今年,李彦宏还在为“百图生科”这家公司招兵买马。1月份,百图生科官方宣布两项领军人才招募计划 ——“百万领军计划” 及 “百万青年领军” 计划,将分别用100 万美元年薪及100万人民币年薪以及其他技术平台支持,吸引生物技术 + AI 技术跨界融合人才。这一举动可以看作是李彦宏进军生物医药领域的 “扩军备战”。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教授蒋洪德逝世 享年78岁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蒋洪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51px height: 30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055fefff-b99d-48ff-99ff-cd2274868f84.jpg" title=" 清华大学 蒋洪德.jpeg" alt=" 清华大学 蒋洪德.jpeg" width=" 251" height=" 30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图片来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源:清华大学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公开资料显示,蒋洪德院士1942年7月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获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学士学位,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先后在青岛汽轮机厂、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蒋洪德院士长期从事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主持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轮机全三维气动热力设计体系,开发了通流部分关键部件并用于工程实践,推动了我国汽轮机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组建了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持了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工作,为我国重燃自主研发、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此外,他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奖4项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清华大学表示,蒋洪德院士的逝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 /p
  • 深昌鸿与您相约2016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环保产业及节能产品博览会
    深昌鸿与您相约2016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环保产业及节能产品博览会 展出时间:2016年9月26日—28日 展出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展位号:E馆101 预展出产品:C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总氮测定仪、浊度仪、余氯测定仪、铜、铁、镍、锌、六价铬、亚硝酸盐、氰化物、硫化物、碘化物、挥发酚、联氨、苯胺等上百种水中物质的监测仪器,同时生产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色度、总硬度等水中物理参数测定仪器。 欢迎新老客户参观指导!!
  • 施一公饶毅再联手 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
    核心提示:施一公、饶毅两位生物学学者联合撰文“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这篇“檄文”,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北大清华教授“炮轰”科研基金分配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以“檄文”方式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   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因施一公、饶毅两位生物学学者联合撰文“炮轰”,又成焦点。   两人都有国外学术经历。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也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饶毅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是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这篇“檄文”,是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文章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并没有对中国的科研起到应有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更为致命的是,尽管中国绝大多数研究人员经常嘲讽这种基金分配体制,但多数科研人员又选择了接受它: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以及官员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两位学者缘何选择在这个时机发表此文?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不认识人,根本申请不到经费   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系教授、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小凡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两位教授“炮轰”的原因恰恰在于,二人都有国外学术经历,不愿意让科研时间荒废在无谓的人际交往中。   王小凡透露,这篇社论,已于近日由有关部门递给中央高层领导,相关批示,也已经下达给了科技部等有关部门。   科学界不少人士对施一公“零容忍拉关系搞科研”的态度都有耳闻:曾有从海外归来、加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问施一公,在中国,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每周应当花多少时间出去拉关系,以便将来在基金申请等方面得到照顾?施一公的回复是“一分钟都不需要”。   当时,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回来,加盟清华大学的施一公认为,年轻科研人员在中国,一定是可以靠实力崛起的。不过,两年过去,施一公当初的设想明显过于简单。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年轻科研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底层科研人员,如果不认识人,根本申请不到经费。   “这个圈子这么小,人家掌握着钱,你要是不听话,你的经费就等着被掐掉吧。”这名科研人员称。   类此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乱象,近十年来,屡被提及。王小凡告诉本刊,十年来,科技部为扭转科研基金申请私人关系重于优胜劣汰的现象,亦做了不少努力,现在问题不能说是扩大了,但依旧还存在。   对于本刊记者的疑问,饶毅通过邮件提供了他的解决方案: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应当从传统人治体制,转向竞争优胜体制。   这几乎与此前历次争论所得结论并无二致,但改革却是方向明晰,脚步驻足不前。正如《科学》杂志这篇社论所述:全面改变这一体制并非易事。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部分反对者,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行政人员主导分配过程   本刊记者了解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有两大块: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二是科技部的“973”、“863”等项目。尽管同属国家科研基金来源,二者却在申请、评审的道路上大相径庭。   对基金委的经费分配,多数科研人员意见并不大。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向本刊表示,基金委员会采用依靠专家、同行评议的方法来决定项目取舍,行政干预较少,在科技界的声誉较高。   王小凡也说,基金委支持的项目,多为自由探索性项目,很少有立项环节,也就相应更加公开透明,甚至能做到引入海外科学家进行项目评审。   “科学具有不可预见性,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可能出不了成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却可能成为重大突破,所以,我们更应当让科研自由竞争。”王小凡说。   尽管程序相对而言更加严格规范,但基金委的资金,其实只占整个科研基金的小头。相比科技部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经费,基金委的资金只能说是“小意思”。   引燃矛盾的是《2006年~2020年科技发展中长期计划》的公布。饶毅介绍,中长期计划会选出10~20个大课题,每个课题将给予最高达100亿元的经费资助。这一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仅一个课题就可能“超过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的总额、甚至超过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成立迄今18年的总经费 ”。   真正令学界难以接受的正是这些大课题:课题的提出,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少数专业人员,内部讨论形成,开了许多会,多数都是走过场,过场也被科技部的行政人员掌握。   为此,早在2004年,饶毅等11名学者就联名给政府高层写信,质疑生物大科学项目: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   施一公也在此次11名学者之列。他指出,“大科学”项目有三大坏处:阻碍良性竞争;重复建设的项目很多;用固定的方式做试验会抑制人才的创造力。   信中还呼吁,国家应当积极鼓励一大批小实验室公平竞争科研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   “官学勾结”   饶毅介绍,科研基金立项方面,主要的模式,还是由上而下出项目选题,部委每过几年,就设立一些计划,通常也是比较大的课题,这些计划,多数是官员和行政人员为主导想出来的。   很明显,能“搞定”官员和行政人员,便能得到一份对自己有利的立项以及申请指南。高抒称,限于中国体制,研究员如果弄不到项目,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而在项目的评审方面,问题则更大。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向本刊指出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只要把专家或评委的人,安排到项目中去,就会得到他们的投票,再等重大科学项目通过后,将具体的项目分给其嫡传弟子和好友。   高抒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现在有的研究员,一年中花费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拉关系,申项目,一些教授的科研基金就是靠与个别官员和科学家拉关系得来的。   施一公就曾被其他研究机构的人试图“搞定”。一次项目评审时,他周六下午刚接到通知,结果周日上午手机里就收到6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请多关照”、“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   “我当时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当评委的,我的手机号码是谁透露给他们的?”施一公说。   据媒体报道,2005年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振鹤也曾遭遇过“身份泄密”。泄密前,他曾给过一个项目否定意见,谁知,项目负责人当即就找到周振鹤,表示周振鹤给的否定意见,他已经全部看到了。   在当天的日记中,周振鹤如此描述自己的心情:“我一点也不怀疑该项目申请人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当他在跟我通话时,我仿佛感到自己像是被剥了衣服,放在手术台上让申请人做解剖一样。”   施一公将这种状况称为“官学勾结”:有关部门的司局,既管项目、经费,又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验收;握有实权的司长、处长,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评审组的组长人选,就可以决定这个项目怎么执行;而一些“大款科学家”,被指定当组长后,控制的项目经费少则几千万、一两亿元,多则几个亿、几十亿。两者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相互支持,结成共存共荣、难以打破的利益共同体,害莫大焉!   饶毅曾对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作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这个研究所平均每位研究员有7个项目,经费时间为两到三年。而同样的数据,在美国则是每位研究员两到三个项目,经费时间四至五年。   “结果是,国内的科研人员实际上花了很多精力在经费申请和项目汇报上,反而无法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科研。”饶毅说。而据王小凡调查发现,国内部分科研“大牛”,真正花在做科研上的时间,实际上不到他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需建立事后评估制度   “施一公和饶毅这次写的文章,是一次改革的契机。”王小凡称,科技部的领导最近频频约见科学界人士,征求改革方案。   而在施一公和饶毅的文章里,也将近期作为打破中国科研基金管理各种潜规则的时机:(以后)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高抒向本刊记者表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科研项目与个人灰色收入相联系,只要斩断了这个联系,就如同釜底抽薪,人们不会再热衷于“搞项目”。对于出路,他提出要对研究人员搞“年薪制”。“国外科技先进的国家,不仅有多渠道的资助,而且用年薪制来保证科技人员能够过体面的生活。研究项目是为了支持研究的,不是为了挣工分的。”他说。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所长丁仲礼也对本刊表示:一个国立的研究机构在制度上要明确:单位经常性的经费和竞争性的经费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经常性经费大于竞争性经费。“国外都是这样的。什么都搞竞争,竞争太多了不是好事,导致很多科研人员放弃长远性危险性的项目,而选择马上就能出成果的项目。”   在被科技部和中科院人士约见时,王小凡提出,应当将未来中国每年增长的20%的科研经费,拿来作为改革试点。“这部分钱,要按照学术优劣来分配,要建立好的监管机制,以及事后评估机制。”   王小凡提及的监管机制,主要是建立回避制度:评委要“能上能下”,假如申请者中,有与自己合作过的单位,甚至是自己单位的同事,或者亲戚之类的,就要自动退出评委职位。   “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约束,还要制度化:评审前要签名保证不存在上述情况;而一旦被发现,被举报,三至五年里都不被允许再做评委,甚至限制其自身申请科研基金。”王小凡说。   王小凡称,这个建议到了有关部门后,仍然遭遇抵触,主要是说,有的领域,我们的专家太少了,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大难题。一位科研人员告诉本刊,一次食道癌项目的评选,来评审的评委里,居然有研究陶瓷的院士。“这是要批评我们的院士不自重呢,还是感叹找不到足够多的评委?”   对此,王小凡说,这种情况下,为何不邀请那些在国内没有实验室、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外科学家来做评委?   在事后评估机制上,王小凡建议,前一个项目做得如何,要作为后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申请上的前置条件。记者了解到,除了例行的项目汇报制度,在科研项目评估机制上,中国几乎是缺失的,申请时得跑关系,拉人脉,但一旦申请上,对项目本身,甚至对钱的监督,就很少了。   “经费申请回来,科研机构先拿走三分之一,申请者再拿走一半,这在前段时间几乎成为惯例。”上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也是因此,评委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申请者,要求拿走一些经费,“因为他手下的教授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   “这是礼貌的说法,你要知道,你能拿到这些钱,是因为人家给了你支持票。你敢不给么?不给的话,这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申请到科研经费了。”这位科研人员说。   而对于王小凡所提建议,这位科研人员称,类似制度,国内并非没有想到过,可如果监管者尚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设计再精致的制度又有何用?
  •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转投默克,上半年中国区营收强劲
    7月23日,罗氏制药中国发布了内部邮件,宣布其中国总裁周虹女士将于2021年9月30日离开公司,谋求外部发展机会,2021年10月1日起,现任市场准入副总裁边欣女士将接任周虹女士的工作,继续常驻上海,担任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并成为Pharma International Network Enabling Team (iNET)罗氏制药国际部管理团队成员, 向罗氏制药国际部负责人Padraic Ward先生汇报工作。  同日,默克宣布周虹将于10月1日起出任默克集团医药健康中国及国际市场业务负责人一职,在这一角色中,周虹将领导中国、日本,以及欧洲、拉丁美洲、亚太、中东、非洲和俄罗斯团队,并负责全球内分泌、 心血管及代谢(CM&E)产品线以及全球商业创新业务。周虹将向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 医药健康业务首席执行官Peter Guenter汇报。她还将成为默克医药健康全球管理团队成员,并常驻中国上海。  在宣布人事任命变动的一天前,罗氏制药发布了2021上半年财报。全球总营收307.13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8%,其中制药板块收入216.71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3%。而得益于帕妥珠单抗、艾乐替尼、阿替利珠单抗以及曲妥珠单抗的强劲销售,罗氏中国区的制药板块则增长了3%,收入达16.69亿瑞士法郎 诊断业务同比增长45%,达12.2亿瑞士法郎。  事实上,自周虹2015年加入罗氏后,中国区业务便出现了新的变化。任职期间,周虹成功推动了12款新药,22个新适应症的获批上市 2017年,她带领团队,积极参与首次国家医保目录更新谈判,并成功将罗氏制药多款高价值靶向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自此,罗氏中国的多款重磅药物不断纳入该目录,让超过14亿的中国人及时获得创新疗法。  关于周虹离任的原因,据业内人士透露,或与罗氏全球正掀起一场“大变革”有关!从去年12月开始,罗氏制药就已经在中国开始了一些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和布局。比如,一些产品线停止了市场推广、一些团队忽然没了销售指标、再或者一些区域打破了原产品线模式。  对于这一大刀阔的改革,罗氏表示其核心是罗氏全球正推进的敏捷型之旅,希望以更加敏捷的工作方式、更加高效的决策和资源配置,从而更聚焦地落实到创新产品,达成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目标。  据悉,周虹接任者边欣于2019年4月加入罗氏。此前她曾为百济神州首席商务官、百济神州中国商业运营联合负责人,负责市场、商业策略、新产品导入、商业模式创新 边欣还曾在西安杨森担任市场、销售管理岗位任职长达14年。  罗氏表示,边欣的工作在制药行业和医疗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为行业培养了多位资深领导者、推动和倡导可持续的市场准入环境、领导罗氏中国战略的“旗舰合作”项目等等。同时,她还在罗氏制药中国敏捷转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海能仪器中国风”红”动BCEIA 2013
    今天是本届BCEIA开展的第一天,展会大厅里人潮涌动,各家参展商斗艳争奇。在千姿百态的特展展位上,海能中国红显得尤为醒目突出,红色的框架,红色的窗棂,红色的灯笼,红色的背景,再加上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美女古筝,给整个展位赋予了浓厚的中国元素。 &ldquo 我能给弹古筝得姑娘拍个照吗&rdquo &ldquo 你们一定是国产仪器厂商吧,看这展位就明白&hellip &hellip &rdquo &ldquo 展位真有特色,很喜庆&hellip &hellip &rdquo 等等类似的声音不时从观众口中传出,让我们明白我们的工作获得成效。 &ldquo 你们这个展位好找&hellip &hellip &rdquo 一位客商坐下来,喝一口茶说道&ldquo 古筝,红灯笼,立领西装看到这些就一定是海能!&rdquo 我们的王总提了提自己的领子,欣然回应&hellip &hellip 今天您来BCEIA会场了吗?没来的话明天可一定要来! 今天来海能展位了吗?没来的话也一定要来,北京展览馆11号馆,不用说展位号,&ldquo 中国风&rdquo 处既是。
  • 朱宏任出席2013中国纺织创新年会
    2013年12月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3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产业发展的新红利——新浪潮与新路径”为主题,全面分析了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重点探讨了行业所处政策环境以及行业转型升级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大会上致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做了主题发言。行业专家以及骨干企业代表分别以“新方向与新机遇”和“新模式与新价值”为核心议题做了专题研讨。   朱宏任在致辞中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连续14年举办年度创新年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加快纺织行业把握创新机遇,找准创新定位,开辟创新思维,推进纺织行业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朱宏任指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优势的逐步减弱与结构调整阵痛叠加,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纺织工业既要沉着应对国内成本持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加速调整带来的挑战,更要抓住国内消费升级以及本轮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促进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型。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对于纺织行业,将从优化创新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基础服务水平、发展行业新兴领域、深化两化融合等几方面拓展新路径,助推新浪潮,推进纺织行业创新,使广大纺织企业能够更多分享产业改革、创新、发展带来的新红利。   会上,60家企业被授予了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荣誉称号。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纺织产业集群地政府、国内外纺织企业和知名媒体近4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快讯!高福卸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沈洪兵继任
    2022年7月26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召开干部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贺胜出席会议并宣布国家疾控局党组决定:沈洪兵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兼),卢江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兼),周宇辉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严俊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剑君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党委常委,再那吾东玉山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会议指出,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已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划转国家疾控局管理。根据有关要求,结合中心机构设置、领导班子现状和疾控机构改革工作实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选任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中心领导班子建设,在充分酝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国家疾控局党组经通盘考虑、集体研究,决定对中心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王贺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此次调整充分体现国家疾控局党组对疾控中心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视和关心,饱含着局党组对中心领导班子的信任和重托。他表示,高福同志2017年担任中心主任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为中心建设和疾控事业发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带领中心全体同志作出了重要贡献。沈洪兵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卫生领域知名专家,现任国家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是中心主任的合适人选。希望与卢江同志和班子其他成员一起,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推动中心的改革发展。王贺胜同志对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疾控中心的改革发展提出五点希望: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二是发挥国家队龙头作用,强化“四位一体”核心职能,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全力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要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攻克疾控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四是加强疾控队伍建设,锻造疾控领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五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始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福同志在表态发言中表示,衷心支持和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并对中心新的领导班子致以最真诚的祝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今后将继续为推动疾控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祝愿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国疾控中心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沈洪兵同志表示,完全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信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与中心领导班子和同志们一道,提高政治站位,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求实的作风,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推动中心改革发展,奋力开创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卢江同志正在甘肃指导疫情处置,在书面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国家疾控局党组的决定,真诚欢迎并积极配合沈洪兵同志,带领中心干部职工,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疾控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新任的中心党委副书记周宇辉同志在会上作表态发言。会议由高福同志主持,国家疾控局机关有关司负责同志,中国疾控中心在京领导班子成员、院士、首席专家、中心本部处级及以上干部、在京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 奋勇争先:奥谱天成总经理刘鸿飞博士入选《求是先锋—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将出版《求是先锋——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以表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贡献的制造业企业,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受邀入选此书,含金量十足! 《求是先锋》是由中央党校主管的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原会长刘海藩为本书题词。以中央党校校训实事求是而命名!奥谱天成总经理刘鸿飞博士将以《技术研发是企业的命脉》为题,作为发排稿编列到丛书中。《求是先锋——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丛书主要收录全国各地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和那些创造不凡业绩的优秀企业家,以表彰在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上,优秀的领导者,在各自的领域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新常态下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走前列作表率、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典型事迹、宝贵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取得的优秀理论成果。在公司已获得的无数荣誉下,本次奥谱天成入选权威中央党媒,无疑又立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 海岸鸿蒙标准物质亮相仪器信息网25周年“万里行”活动,共筑行业沟通桥梁
    2024年7月26日,仪器信息网25周年“万里行”活动走进中检科(北京)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鸿蒙标准物质受邀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验室参观、交流座谈的方式与实验室各专家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并搭建起相关厂商与采购用户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交流会伊始,中国中检检科测试科技部部长乐粉鹏进行了致辞,乐部长对仪器信息网以及参会的厂商以及中检科北京公司相关实验室的专家领导表示了欢迎。随后的演讲环节中,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经理韩伏雷上台发表了精彩演讲。韩经理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向在场的嘉宾详细介绍了鸿蒙标准物质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产品优势、技术优势、标准制定以及服务领域等内容。在演讲中,韩经理特别提到了鸿蒙标准物质在微米、纳米系列粒度标准物质研发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这些成果为我国在计量校准、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标准制定等众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韩经理还强调,鸿蒙标准物质始终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今后将继续努力,以更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和科研的多元化需求。此外,韩经理提及鸿蒙标准物质参与了20余项标准制定工作。他表示,鸿蒙标准物质不仅积极参与了多项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更通过提供标准物质产品,为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及参考基准。他强调,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化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检测效率、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今后鸿蒙也将继续为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在活动的最后,各厂商代表与北京公司实验室的专家老师们相互致以诚挚的感谢,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本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双方在专业领域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鸿蒙标准物质将继续通过技术优势,为我国实验室领域提供高品质的标准物质,助力行业的发展。鸿蒙标准物质企业简介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2020年在合肥建立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是一家集国家标准物质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制定20余项国家标准,先后通过了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及ISO9001、ISO14001、ISO45001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自主研发生产万余种产品,涵盖颗粒控制、单元素、容量分析、临床分析、保健品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及限量物质、农药残留、油液污染、环境检测等系列,有800多种产品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物质。其中PM2.5、三聚氰胺、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微米、纳米系列粒度标准物质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鸿蒙高度重视科研团队建设,研发团队由CNAS专家库A级专家、BIPM/CCL及APMP/TCL代表、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物质专家库专家组成,硕士、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达到50%,并于2022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虹科方案 | HK-Edgility面向未来的安全 SD-WAN
    虹科分享HK-Edgility面向未来的安全 SD-WAN通过上期的文章,我们了解到虹科HK-Edgility软件系统《随时随地保护您的远程工作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今天的文章,我们将带您了解虹科系统在SD-WAN的方案简介。一、时代背景过去,企业使用专线或MPLS解决方案将其站点和办公室连接到企业数据中心。 然而,随着企业变得更加分散并开始采用带宽密集型云应用程序,跨数百或数千个站点对 WAN 进行操作和实施更改的成本和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今天的软件定义广域网 (SD-WAN) 通过将物理连接与逻辑控制层分离来简化操作。 安全的 SD-WAN 优化了跨多站点位置的业务连接性和安全性。 它结合了基于软件的网络安全功能(例如防火墙),IT 管理员可以使用集中策略和规则轻松部署和维护这些功能。 除了运营效率之外,安全的 SD-WAN 还通过在成本较低的互联网连接和 COTS 硬件上运行来节省成本。二、市场需求实施安全 SD-WAN 的智能方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 SD-WAN 的价值,企业应该选择供应商中立、灵活且面向未来的平台,同时还要实现大规模的可管理性。因此,自动化部署和供应流程对于确保复杂和分散网络的运营效率至关重要。在权衡部署策略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基本标准:1.最接选择虽然连接性和安全性在安全的 SD-WAN 中齐头并进,但理想情况下,每一个都应该是独立的,以实现同类最佳的方法。 这使企业能够以合适的价格挑选合适的供应商——包括硬件和软件。 摆脱了传统的运营商锁定后,企业应小心避免被锁定在单一供应商“密封”的安全 SD-WAN 解决方案中。2.可见性和控制虽然安全 SD-WAN 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经济高效的安全连接,但该技术并未涵盖确保业务连续性所需的全部功能,例如监控硬件的健康状况、软件功能 , 以及通信链接。 此外,大多数 SD-WAN 不提供快速识别和响应远程站点的网络和设备问题所需的工具,而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延长正常运行时间至关重要。3.业务灵活性企业通常会跨不同站点部署和管理安全 SD-WAN,这些站点的大小和需要访问的应用程序类型各不相同。 此外,某些站点可能需要额外的软件功能(例如 SBC、备份、打印服务器)。 为确保运营效率和最大生产力,安全 SD-WAN 应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它应该允许企业在不增加网络 OA&M 复杂性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分支机构的规模和要求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还支持统一的即插即用部署和零接触配置。4.面向未来在动态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灵活地进行更改和更新应用程序,以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响应业务需求。 除了同类最佳的安全 SD-WAN 功能外,IT 基础设施还应具备运行新应用程序和功能的能力,无需叉车式升级即可将其推向边缘。三、欢迎来到安全SD-WAN的未来虹科的 HK-Edgility 是一个敏捷的边缘计算软件平台,为企业 IT 团队和 MSP(托管服务提供商)提供 360 度工具集,用于跨多个分支机构自动化部署、操作和生命周期管理数以千计的边缘设备和 IT 服务, 形成企业 WAN 的家庭和“移动”办公室。安全的 SD-WAN 和其他 IT 服务在 Edgility 上运行得更好。 与任何安全 SD-WAN 解决方案一起使用,Edgility 消除了供应商锁定(硬件和软件),并使您能够选择最能满足您的动态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组件——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Edgility 通过为边缘设备及其运行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操作、管理和管理创建控制层,简化了任何服务的部署。Edgility 支持在任何位置自动部署边缘设备、安全地远程管理边缘设备,以及在潜在问题升级之前识别潜在问题的集中式边缘设备监控。 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改善运营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四、超越安全SD-WAN:控制您扩展的IT网络虹科HK-Edgility 帮助企业为大规模 IT 服务构建可管理、敏捷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础设施。 它是一种供应商中立、灵活且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可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 IT 需求。END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Telco Systems科技公司在中国的官方合作伙伴。虹科与 Telco Systems将共同为新一代边缘计算和企业网络提供创新通信软件产品。虹科同Telco Systems 使全球企业、通信服务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能够构建和运营复杂的虚拟网络,具有强大的边缘设备和无穷无尽的应用方案。产品已成功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运营商和企业中,在数以千计的分支机构和云之间提供弹性、安全和灵活的连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