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测试

仪器信息网中国测试专题为您整合中国测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测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测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测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测试话题讨论。

中国测试相关的资讯

  • 《中国测试》(生物测试)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测试》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该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高洁院士担任主编,江桂斌等10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国内刊号:CN51-1714/TB 国际刊号:ISSN 1674-5124 国内邮发代号:62-260)。   《中国测试》栏目涵测试理论、测试方法(物理测试、化学测试、生物测试)、测试仪器、测控技术、性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和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优势为一体,代表国内测试最高水准、在测试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本着反映国内外生物测试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介绍新的生物测试知识和实验技术、推动和促进国内外生物科学的学术交流的原则,近期特重点向从事生物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研究院所及高校师生约稿。   一、征稿内容   1、国内外生物测试技术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及重大成果综合评述   2、生物测试技术理论与能解决工程问题而具有较大经济利益的应用   3、生物测试与分析技术,生态食品检测,药物的测试与分析,环境中微生物检测,农产品的品质测试,传染病监测与控制,生物医学检测,动、植物诊断研究,转基因作物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4、生化传感器研究开发,生物医学仪器的研发   5、生物领域技术标准及相关限量标准的前沿研究。   二、投稿须知   1、内容须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规范性, 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2、请勿一稿多投。稿件自收到之日起,3个星期内本刊将决定发送录用通知或退稿 逾期可向编辑部查询或自行处理。稿件不退,请自留底稿。   3、内容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对所发稿件有版权。   4、稿件内容涉及国家或行业机密的需提供保密证明材料。   5、来稿请通过登录本刊官网(www.chinamtt.cn)在线投稿部分注册后按提示要求逐步操作完成,相关审稿进度可通过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028-84404872。   通讯地址: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中国测试杂志社 邮编:610021   联系电话:028-84404872 邮箱:zgcsjs@163.com QQ群:21891987   网址:www.chinamtt.cn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会议将召开
    为推动全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全国分析测试中心和地方协会负责人的交流与协作,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青海省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十七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定于2013年6月7-8日,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主题是:   1.我国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动向   2.发挥会员单位作用,推动全国分析测试仪器标准化建设。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和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主任、地方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近百人。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从1997年开始,已连续组织召开了十七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分析测试中心,在科研成果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人才培训、测试服务和仲裁三大任务所开展的工作搭建了交流平台。   在本次会议上,邀请了10多位代表做大会报告,共同探讨我国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动向 从不同角度分享行业的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先进技术 并就如何发挥协会会员单位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推动全国分析测试仪器标准化体系建立,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3年5月27日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正式启动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为了将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尽快推向社会,走向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其中,科学的成果评价是重要的环节。根据国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和管理的有关精神,2018年7月5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哈尔滨市正式举行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启动发布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发布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主持。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9ec1570-9d2b-4aea-9afe-8ad6ab878b26.jpg" title=" 1531205408300046326.jpg" / & nbsp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张新荣教授主持发布会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委委员吴波尔高级会计师在致辞中介绍到,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具体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科技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全方位、多维度、客观、公正的评价报告不仅有效促进被评价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也将有助于委托方获得国家和行业认可,成为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国家科技专项资金的重要证明材料。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1ed566a-c391-4680-acde-e305c8057961.jpg" title=" 1531205481161068356.jpg" /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波尔高级会计师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吴淑琪研究员介绍了协会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筹备情况。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工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了以理事长江桂斌院士为首的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制定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暂行)》,建立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家数据库,确保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53ea39a-469e-4413-958f-0d1f060f0c14.jpg" title=" 153120553312101521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淑琪研究员汇报工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left "   会员单位代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振珠总经理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协会开展此项工作的迫切性和希望。分析测试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协会拥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明晰的成果分类和严谨规范的指标体系,相信出具的评价报告更加科学、专业,能够反映出科研成果的真实水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7f875c3-008c-4261-90c8-eed08873361f.jpg" title=" 1531205807330018256.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国检集团总经理马振珠发言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86acad6-d29a-4782-a381-8d36f14b8e45.jpg" title=" 1531205905491049700.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申报须知等均已可以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官方网站上下载,欢迎全国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积极申报研究开发的分析测试领域非涉密科技成果。 /p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走访中国反兴奋剂中心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成员之一,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一家兴奋剂检测机构,圆满完成了历届奥运会规模最大的兴奋剂检测任务。2010年5月19日,天气晴好,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行十五人到达北京奥体中心院内,走访参观了协会会员单位之一——中国反兴奋剂中心。 欢迎会   协会工作人员首先倾听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杜利军主任对中心的正式介绍,随后在诸位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主要实验室。协会工作人员仔细了解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工作内容、仪器及设备配置情况、检测项目、检测规模等,并详细询问了检测标准、兴奋剂检出情况、样品保存等问题。此次参观,令人对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及中国的兴奋剂检测事业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参观合影
  • 院士领衔!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11月24日,为充分发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的交流,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和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仪器信息网和仪器学习网合作支持的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培养高水平测试人才,促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诚邀分析测试行业的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参加,共同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分析测试新方法与新技术和分析测试学术应用前沿等相关议题进行专题报告及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特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和同步直播。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杨东华副校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分别致辞。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教授 主持据欧阳钢锋教授介绍,从今年5月以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汇聚了近200所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平台,数百位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联手打造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目前,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11期,累计观看人数超45万。今年8月19号到21号,在镇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也取得巨大成功。中山大学杨东华副校长 致辞杨东华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分析领域青年人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山大学历经近百年风雨,初心不改,始终致力于青年人才培养事业。近年来,学校发展及办学规模得到极大拓展。目前,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学校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已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仪器设备先进、综合分析测试能力雄厚的大型理化分析中心之一。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建设支撑学校科研发展需求的“仪器设备配置一流、检测技术水平一流、管理服务水平一流”的校级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截止2022年10月,中心拥有固定资产1327台/套,总值约2.4亿元。2018年开始,测试中心除了日常的测试服务外,还建立了“精准服务”机制,通过开发新方法,搭建改造仪器,为全校相关学科提供定向技术支持和服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 致辞曾艳处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科发展对校内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各个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一方面重视仪器开放共享,优化测试服务,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一流分析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团结凝聚青年测试人才巩固高校建设。青年分析测试人才应当与时俱进,敏锐抓住机遇,着眼于更专业、更细致、更全面的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开发,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自2017年成立以来,为青年分析人才交流、合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曾艳处长希望青年部能够更好的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二是发挥事业平台的作用,三是发挥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 致辞江桂斌院士表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团结全国分析测试单位和广大的测试工作者,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协会加强与国际分析测试以及分析仪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国分析测试科技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作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分支机构之一,推动了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 致辞李景虹院士强调,青年的培养是支撑我国科技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非常重要的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生力军,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的活力所在,也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更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明天。因此,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一直是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17年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正式成立,以吸引、团结和服务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更好的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开幕式上由欧阳钢锋教授隆重颁布了“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该奖项是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合作冠名设立。本届评选共有来自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的10位分析测试领域青年研究学者获奖。开幕式后进入了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告由广东工业大学栾天罡教授和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谭蔚泓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和广州大学牛利教授等分别带来精彩报告。广东工业大学栾天罡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 主持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报告题目:环境与食品污染物及风险评估的仪器方法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生活已离不开使用化学品,仅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就有22类,1960多种添加剂。因此,大量新污染物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与人体,而环境中的化学分子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报告中,江桂斌院士列举了轮胎中抗氧化剂6PPD引起的毒理效应;溴化物产生的毒理效应;防晒霜正在杀死珊瑚;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来源等数个案例说明了环境中污染物的危害。目前污染物治理已受到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相关分析仪器发展现状、环境监测仪器需求和风险评估仪器方法等内容。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 谭蔚泓院士报告题目:人脸识别式分子诊疗单一biomarker难以定义疾病种类,如一个癌症相关基因难以定义癌症种类,可来源同病人、可能来源于不同器官,还可能是来源于正常细胞等。人脸识别依靠对脸部多个参数进行测定而形成特征图谱,是最有效的多参数表征方法,而多参数特征测定最能有效提高识别和诊断的精准性。人脸识别式诊疗即对多个疾病标志物进行同时检测,并且对疾病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解析,用多参数共同定义疾病的分型与进展情况。疾病的复杂性,多样性等使得诊疗必须基于海量数据和多参数表征,多参数特征确定能有效提高疾病诊疗的有效性,人脸识别式的诊断必然是分子诊断的未来。谭蔚泓院士在报告中分享了如何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的多个案例。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报告题目: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化学测量学瘟疫是人类跗骨之毒,天花、流感、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目前还有约160万种未知的野外病毒存在,其中很可能存在致病性和传播力更强的病毒。病原体快速检测和病原学分析的的化学测量学方法是应对突发性烈性传染病的战略性技术储备。李景虹院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新冠、猴痘疫情等)中快速、灵敏、便捷检测病毒并获取特异性生化信息的重要性,分享了SARS病毒抗原免疫检测、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基因进化监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报告人:广州大学 牛利教授报告题目:面向生物分析应用的分析仪器设计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许多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分析技术方法应用于生物分析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补充,特别是分析仪器技术方法的发展提高,使得生物分析应用,无论是准确度、灵敏度、时间分辨率等技术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使得操作更简便、数据更多维、耗材更廉价。牛利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在研究中对生物分析及仪器系统的探索,研制开发了几种在生物分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分析仪器设备,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仪、电化学探针刻蚀及显微成像、石英晶体微天平、高通量生物芯片制备及读取设备和食品抗氧化容量分析仪。相信通过本次会议,一定能使广大青年测试人才共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经济社会发展。明日报告日程: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同步直播,点击下方图片报名观看直播:
  • 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3月19日,上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 (以下简称:高校分测分会)于2021年3月18日在上海赛默飞中国客户体验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将依托赛默飞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创新技术及方案,结合高校分测分会的丰富研究成果和平台资源网络,通过打造直播交流平台、设立专业创新奖项等举措,促进校企合作、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加速人才培养,携手打造一流的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人员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平台。赛默飞与高校分测分会签约仪式合影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一系列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得以有效落地。在此背景下,高校分测分会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提供了交流平台,以“专管共享,有偿使用”为原则,积极引导和推动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了行业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赛默飞一直坚持企业的自身发展与中国的科研事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及科研平台的合作,推动中国本土化科研能力提升及成果转化。此次合作,双方将通过“赛默飞智汇科研直播间”共同推广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创造学习交流的科研分享平台。同时,将设立“2021赛默飞青年人才创新奖”,进一步激励青年学者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创新。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Hann Pang)表示:“赛默飞始终重视与中国高校科研平台的合作。此次非常荣幸与高校分测分会合作,赛默飞将充分发挥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全球技术优势,助力中国高校科学研究平台的长远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承‘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贴合科研需求,助力中国本土化创新,推动世界领先技术在中国高校科研平台的落地,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高校分测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表示:“希望借助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和赛默飞的合作模式,开拓并扩大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范围,联合企业的力量,推动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新高度: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随着2016年“5.20世界计量日”的日益临近,计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计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计量。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撰文论述了计量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作用。  该论文指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那么对于中国制造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马爱文秘书长认为,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一、中国制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制造2025》,在全面分析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这九个方面的关系,中国制造的实质可以概括为:通过创新、融合、强基,实现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上百次用到“创新”一词,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概念,如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创新模式等,但最为主要、最为基础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创新最为依赖的技术基础。我国虽然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究其原因,科技的落后是我国制造业落后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科技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激发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融合,就是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美国提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以及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必须加快这种融合,加快“机器换人”进度,这样中国的制造才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才能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强基,就是要夯实中国制造的各项基础。我国已提出“四基战略”,就是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机的精度 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产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必须夯实这四个中国制造的基础,不断提升精密加工、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能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中国制造的基础  (一)计量测试技术是科技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排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而我国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些发达国家之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量对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讲: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计量测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的。计量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大会上讲:计量测试技术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没有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一致、有效的计量测试数据,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思路,也很难验证创新的成果。从科技领域来看,每一次计量测试精度的提高或者新的测试方法的提出,都会带来一些科技新发现,带来一些科技新发明,也会带来一些新技术上革命与进步。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融合”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大数据”将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及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智能”,就必须以计量测试为前提,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例:一个智能产品(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尺寸、基本成份含量,都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得到 这个智能产品(原材料)要与智能装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制造加工,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相互感知,才能对智能产品(原材料)进行定制(按提前计量测试好的要求)化加工 加工后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才能重新写入新的智能产品中,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提供新的更加完备的基本信息。德国一家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3000多个传感器,正是这3000多个计量测试用的传感器,不停地感知有关信息,并经传输、分析、再感知、再分析,才能保证制造出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再进入“智能”物流或其他“智能”制造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更加“智能”的产品。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中,计量测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量测试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智能”产品最后的质量和效益。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四基”的基础。  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包括基础检测技术)构成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直接把基础检测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基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计量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的基础。以基础零部件为例:齿轮是机械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等各类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零部件,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是齿轮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制造的齿轮可以和德国的齿轮精度相一致。他多年来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常务理事。2013年,我拜访他时,曾经问他:齿轮制造与计量测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对我讲: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就必须要有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同时他还讲到:我国精密加工机床精度不高,机器噪音大,寿命短等,造成的原因表现上是齿轮之间或轴承之间的有效啮合不好,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计量测试精度不够。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计量测试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同样,在原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计量测试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计量测试技术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工业企业,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计量是企业的“眼睛”。的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到企业的产品检测,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增效,计量都发挥着重要的“眼睛”作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计量测试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中枢”,甚至是大脑。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使用微型传感器进行计量检测,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分析,再将指令传达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操作。这时,计量测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睛”,而变成一个系统,包括传输、分析甚至执行。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这一整套过程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计量测试已完全构成了一套系统,成为一个“智能人”。未来要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一条生产线已不再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要随时检测、随时调节、随时制造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产品。这时更需要不断进行计量测试。计量测试水平以及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国“智造”的关键。早在上世纪初,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把合格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计量测试技术做为现代化企业的三大支柱。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欧盟2002年一项统计表明,计量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对欧盟GNP的贡献达0.77%,数额达610亿欧元。随着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这个数字肯定还要高。  三、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制造快速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必须先行。  (一)加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计量测试精度。  计量研究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精度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精确计量还将不断催生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伴随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术也会相继涌现,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精度,也不断推动核潜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整体的计量测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中国制造相关的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领域差距更大。因此,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在应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技术革命的同时,建立一批新一代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为中国制造服务。要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建立一批适合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要加强高精度、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同时,要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计量测试产业发展。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等要与中国制造中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战略的科研项目对接,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执行、验收的全过程评审指标。要建立计量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机构交流平台,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联合立项、联合攻关、联合研发力度。  (二)加强先进实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测试技术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强传感器计量检定、校准特别是自校准、自适应过程中的量传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加强远程传输、远传校准、扁平校准等新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以适应“系统计量”或“整体计量”的需要。要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专业计量测试水平。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本原材料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四基”战略打好计量测试技术基础。要加强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在柔性制造中,加强“柔性计量”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体(机)加工(制造)精度。加强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产品。  (三)加强中国制造过程中智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我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工业生产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益生产、在线检测、质量诊断、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提供计量测试技术保障。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全产业链、全产品寿命周期、全量传溯源链提供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中相关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确保计量测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保准、一致、可靠。要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过程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要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  计量测试是中国制造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制造功能的扩大,计量测试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将更加突显。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沿。
  • 相聚武汉|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0日,为充分发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在仪器开放共享、技术培训、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恰逢今年“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主办。大会为期两天,会议主题为“青年自强担使命 科技拓新创未来”,吸引超200位来自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代表参会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现场报道。大会开幕式现场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王建波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王建波教授首先分别介绍了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嘉宾代表,对大家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今年恰逢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前身武汉大学测试中心建立40周年,也正值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本次会议也是对两个重要周年的献礼。接着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自2019年3月创立以来的四年建设、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祝与会者通过会场内外的技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够开阔眼界,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收获满满。武汉大学校长助理陈慧东致欢迎辞陈慧东首先谨代表武汉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作为会员单位之一,武汉大学于2019年3月成立了科研公共条件服务平台,目前已取得系列成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强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欢迎各界专家和企业代表更深入的参与,帮助武汉大学和兄弟单位进一步建设好分析测试平台,全面提升平台运行效率,发挥好平台支撑作用。最后,依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对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各位报告嘉宾的无私分享、各位与会专家的莅临和参与,以及所有为筹备此次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并期望在座的每一位青年人才都可以在大会的分享与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教授致辞李景虹院士首先祝贺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的青年部大会胜利召开,并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平台,也是一个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平台,新时代下又赋予社会服务的新的使命,分会也得到各委员会单位的大力支持。委员会始终把青年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比如增加很多青年奖项、发展微视频大赛、新技术活动等,期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分析测试领域。本次是青年部第五届大会,再次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在此要感谢武汉大学付出的努力,也祝贺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条件服务平台在短短四年取得的快速发展与成绩,祝贺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有幸本次会议成为校庆的一部分。同时,也感谢了大会背后的组织工作者、参与者、赞助本次大会的仪器企业。最后期待青年部能够更好的发展,将来能够更多的服务大家,也希望大家多提出建议,让青年部与大家共同成长。大会学术委员会、清华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姚文清宣布“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三等奖颁奖合影(三等奖获奖者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康燕、北京大学王晓鸽、重庆大学邹函君、南方科技大学邓云生、天津大学王意、 哈尔滨工业大学邹永纯)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二等奖颁奖合影(二等奖获奖者分别是:东南大学吴亚锋、四川大学孙明霞、山东大学李小菊)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一等奖颁奖合影(一等奖获奖者为:南京林业大学戴婷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大会报告题目:表面等离子体电化学显微成像多层次的生物功能单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单分子水平观测分子相互作用过程对理解生物功能单元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当前,单分子分析主要依靠荧光标记,但荧光标记可能会影响分子本身的功能,而无标记成像能提供分子的本征信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标记、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无标记分子分析的标准技术,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分子诊断、生物分析等领域。李景虹院士分享了团队在表面等离子体电化学显微成像技术方面开展的系列仪器技术创新工作。包括无标记成像技术ISR-IPM超分辨技术的补充延展、SPRM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结合的技术等,表明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与丰富的功能性,是生物和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在纳米材料构效关系、生物物理学研究、超灵敏生化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大会报告题目:关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周小元教授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品台的发展现状。接着结合重庆大学公共平台的建设历程,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重庆大学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协同共建”三种建设模式,重点布局和建设“基础共性+领域共性”两大类公共实验研究平台。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要围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取得的系列成效包括支撑学科、技术能力提升、建成两大特色平台、服务企业等。同时平台建设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高端人才不足、职称晋升导向不明确等问题。最后,分享了针对测试服务与技术研究的关系、技术队伍建设、针对存在问题一些创新举措的思考。武汉大学袁荃教授大会报告题目:长余辉发光材料和微生物代谢袁荃教授从仪器应用者的角度分享了其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物代谢是微生物分解及合成各种代谢物的一系列生化反应,长余辉是激发光关闭后仍能持续发光的现象。基于微生物体系电子传递引发的Fe3+/Fe2+信号转化,建立了一个包含希瓦氏菌“路由器”、光学纳米探针“验证器”以及沼泽红细菌“致动器”的微生物循环通信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通讯通过为沼泽红细菌提供电子给体,在铁氧化代谢通路作用下,将电子定向运输给沼泽红细菌,用于提高沼泽红细菌体内还原力NADPH水平,进而促进生物合成效率。武汉大学郑赫教授大会报告题目:原位原子尺度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郑赫教授分享了课题组的研究内容与进展,课题组基于透射电子显微学,针对低维器件基础研究的重大战略需求,逐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看看聚焦界面原子结构与物性(看),发展外场作用下界面及缺陷动态演变理论(动),以及探索结构及物性调控的可能(控)等。接着分别介绍了此三个研究方向取得的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如纳米材料的畴结构与畴界的倒空间解析、表面主导的金属纳米线的塑性形变机理、探索利用应力场实现表面结构调控等。最后介绍了课题组从原子结构到电子结构、从单一外场到耦合外场、多尺度结构表征等未来研究计划。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透射电镜产品经理袁建忠大会报告题目:日本电子高空间分辨率与高时间分辨的透射电镜技术进展日本电子自2009年推出首款商业化球差校正透射电镜JEM-ARM200F以来,在空间/时间分辨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袁建忠分别介绍了日本电子时下主流200kV和300kV球差校正透射电镜机型以及各自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200kV最受欢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型号为JEM-ARM200F,已更新至第四代,该型号配置的是德国CEOS公司合作的六极子ASCOR球差校正器,低压表现优异,尤其在二维材料表征方面很受欢迎。基于该产品的新技术产品是JEM-Z200MF(MARS)无磁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可用于原子尺度观测磁性材料。300kV的旗舰机型是JEM-ARMF300F2,配备自主开发的12极子球差校正器和新型冷场发射枪,分辨率达40.5pm,且能谱分辨率可达原子分辨率。基于该产品的最新技术发展一是新的球差校正器Dleta Cs ,该校正器在修正球差的基础上,还限制了色差的扩展,性能进一步提升。二是发展在透射电镜中引入一个二次电子摄像头,使得原子分辨率从二维升成三维图。三是发展超快透射电镜,对应技术包括脉冲超快剂量控制和超快相机技术等。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研究市场高级市场经理范超大会报告题目:颠覆认知,重塑可能——赛默飞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引领组学革命范超表示,现有高分辨质谱纠结于提升分辨率和质谱灵敏度,往往会损失二级图谱数量;而得到更多二级图谱来提高鉴定效率又会损失分辨率,从而在数据质量上不可兼得。而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仪完美解决此问题,其Orbitrap质谱分析器与Astral非对称轨道无损质量分析器可在保证高分辨率Full Scan的同时,利用Astral快速扫描的优势得到足够多MS/MS图谱,这就打破了以往质谱分析的不可能三角。满足每天180个蛋白质样本8000多个蛋白质组分析的同时,轻松在1小时内将分析深度推进到12000个蛋白质。同时在代谢组学方面,可以轻松在一针上样中同时定性定量,解决了对于代谢大队列研究的瓶颈,而这些数据也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验证,特别是在单细胞领带来新的革命。大会报告后,会议依次展开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专场报告和两个平行分会场报告,分会场报告精彩内容,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同期展商集锦
  • 精微高博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荣获中国计量院测试证书
    2009年7月1日,北京精微高博JW-BK型静态容量法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荣获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试证书【见附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依据是国家标准GB/T21650.2 第二部分 气体吸附法分析介孔和大孔以及GB/T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积,用国产JW-BK型仪器测定美国特制的孔径标准样品,测试结果充分证明了国产JW-BK型仪器测量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标志着其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代替进口。 在中国,本次检测是对国产孔径分布测试仪器的首例检测,无疑是对JW-BK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测试仪质量的有力鉴证,也是对那些故意攻击国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仪技术不过关、不成熟人们的迎头一击。 【附件】测试证书 www.jwgb.cn/Products.Asp
  • 李景虹院士当选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p   2020年11月11日,第二十五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及相关厂商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b8f4577-b56c-4ad4-9b95-7328f3e7f82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开幕式由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成勇教授致欢迎辞。他代表广东工业大学对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会议过程中充分交流沟通,促进中心发展,鼓励各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对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副理事长也分别致辞。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c76033f8-698d-49da-9b16-d7f823a63d2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 王成勇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e4f75d9-64c7-4aa9-a4b2-646189941b8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 曾艳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89abe9a4-d437-46a4-b598-49173b1004da.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张渝英 /strong /p p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发来贺信,祝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立。 /p p   严格按照选举办法和程序选举出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及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当选为高校分析协会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李菘、董林、吕弋、刘文齐、张兆国、欧阳钢锋、高禄梅、周小元为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姚文清为秘书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7df1c6e-bb9a-4a45-88bd-0d83f728955d.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一届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76077c5-96e8-4748-9534-1c07fb7d2739.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致辞 /strong /p p   会议同期召开2020年全国食品与环境分析技术研讨会。 /p
  •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第一轮通知
    &ldquo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rdquo 于2015年3月12-13日在广州召开,该论坛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和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协办。论坛以推动华南地区分析测试技术进步为宗旨,每年论坛邀请的学术报告均由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   2015论坛精彩专场   Ø 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专题研讨会   Ø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管理管理专场   Ø 光谱分析专题   Ø 有机分析专题   Ø X射线仪器分析专题   Ø 化妆品专题   同期将举办&ldquo 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rdquo ,该展会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分析测试设备展览会,云集逾四百家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企业。展览会服务于实验室技术和建设的全流程,立足华南,辐射中国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通过展览会及论坛等形式为实验室领域专业人士提供宣传、贸易、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 提前报名参与论坛的听众将免费获得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继续教育学时证明(现场申请需50元)! 如您需要预登记参与论坛,请填妥附件2并回传至020-83549078。   诚挚期待您的参与!   附件 1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通知   附件 2 论坛听众预登记表格 二○一五年一月四日   附件1: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   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   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   论坛时间:2015年3月12-13日   论坛报到时间:2015年3月12上午08:45   论坛地点:保利世贸博览馆1.5层会议厅、展场2号会议室   论坛日程: 3月12日 上午 分析测试技术论坛大会特邀报告 下午 分会场一 专题:光谱分析 分会场二 专题:化妆品 全天 分会场三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管理管理专场 3月13日 上午 分会场四 专题:有机分析 下午 分会场五 专题:X射线仪器分析 全天 分会场六 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专题研讨会   联系电话:020-83555190   传 真:020-83549078   邮 箱:hjy@ste.cn   附件2:   论坛听众预登记表格   请将此预登记表填写完整后回传至020&ndash 83549078。提前报名参与论坛的听众将免费获得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继续教育学时证明(现场申请需50元)。   一、公司信息 (带有 * 符号为必填栏目)公司名称:*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是否需要再教育学时证明: □是 □否   二、参观人员信息 (如有同事与您一同参观,请复印本表格进行填写) 姓名* 部门* 职务 电话/分机 手机* E-mail 参加会议 分析测试技术论坛大会特邀报告 光谱分析专题 化妆品专题 有机分析专题 X射线仪器分析专题 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专题研讨会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管理管理专场   三、 贵公司所在行业   2015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   1、论坛简介   l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分析测试领域专业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论坛下设学术委员会,由张玉奎院士、陈小明院士领衔,众多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负责筛选时下分析测试仪器及技术在食品、药品、环境、能源等各行业中的最新进展,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2014年论坛参会代表达到2633人,创历年之最。   l 2015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将进行全方位的升级,在继续关注分析测试领域最新进展的同时,还将涉及相关行业最新政策及标准的制定。同时增加培训的比重,加快分析测试最新技术在相关行业的推广。   2、论坛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任   张玉奎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小明院士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成员             庄乾坤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江韩主任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吴惠勤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郑建国研究员 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王海水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李攻科教授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陈缵光教授 中山大学药学院 特 邀 报 告 时间:2015年3月12日上午 9:00-12:00 地点:展场1.5层会议室 主持人:中国广州分析测试 序号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严秀平教授 南开大学2 高效样品处理与质谱检测联用实现高通量分析 刘虎威教授 北京大学 3 传统分析仪器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建议 刘文玉秘书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4 能力验证的选择与结果使用 佟艳春研究员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 专题:光谱分析 时间:2015年3月12日下午 13:30-16:00 地点:展场1.5层会议室 主持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宋武元 1 表面增强光谱在分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陈建研究员 中山大学 2 欧盟玩具化学要求对原子光谱分析的挑战与对策 刘崇华研究员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3 原子光谱分析中样品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舒永红高工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4 固体废物检验鉴定中光谱技术的应用 宋武元研究员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专题:有机分析 时间:2015年3月13日上午 9:00-12:00 地点:展场二号会议室 主持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林峰 1 基于光子晶体的高速电色谱分离 陈义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2 质谱技术在剧毒生物碱中毒应急检测中的应用 吴惠勤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3 固相微萃取探针研制与活体检测 欧阳钢锋教授 中山大学 4 现代液质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林峰研究员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 药物结构研究中的核磁共振问题浅析 高昊教授 暨南大学 专题:X射线仪器分析 时间:2015年3月13日下午 13:30-16:00 地点:展场二号会议室 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曾小平 1 X射线原位单晶结构分析及其应用 张伟雄副教授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 XRD谱线拟合的基本参数法及其应用 吴冰讲师 华南理工大学 3 X射线衍射法残余应力测定探讨 李扬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有色金属研究院 4 X射线分析设备在陶瓷矿产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邢铭高级工程师 矽比科亚洲陶瓷及矿物技术中心   3、分论坛介绍   l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管理论坛   主办单位: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   会议规模:450人  会议背景:   探讨政府监管,企业内部管控,第三方检测、社会监督的&ldquo 四位一体&rdquo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论坛将吸引数百家知名食品、药品企业、政府食品药品安全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   2014年会议参会人数达到441人,到会人员享有6个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时间:2015年3月12日 地点:展场一号会议室 序号 时间 演讲者 演讲题目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讲话   1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处负责人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与新进展 3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转基因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张娟 博士/高级工程师 4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乳制品理化监控项目检测技术关键点》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吴楚森 高级工程师 5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饮料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进展》 李华斌 教授 7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食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及测定方法的进展》 郑家概 高级工程师 8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莫匹罗星锂盐改良MRS检测双歧杆菌的应用研究》 严纪文 高级工程师   l 化妆品专题(3月12日,展场二号会议室)   会议规模:120人   参会对象:国内外化妆品生产、经营及销售企业负责人 国内外的化妆品原料生产商、经销商及代理商 化妆品行业包材、仪器、设备及检测相关机构负责人。   会议日程: 化妆品法规及检测技术分会场 时间:2015年3月12日下午 13:30-16:00 地点:展场二号会议室 主持人: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吴惠勤 序号 时间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 化妆品法规进展 谢志浩处长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 2 检测新技术与化妆品创新研究 吴惠勤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3 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技术 黄晓兰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4 化妆品功效评价 杜达安教授 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   l 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专题研讨会(3月13日,展场1号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学会药分专业委员会   会议规模:300人,2014年会议参会人数达到871人。   会议背景:   为了不断提高药品质量,交流药物分析技术及方法,促进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国新药杂志》将于2015年3月13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ldquo 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专题研讨会&rdquo 。会议将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出席大会并做演讲报告,针对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的最新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学术热点与应对策略展开研讨。   2014年会议参会人数达到871人,本次会议将授予参会代表中国药学会继续药学教育四学分。   会议议题: 时间 Time 演讲内容 Topic 演讲者 Speaker 有关物质标准的制定 姜雄平 主任药师 总后药检所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应用 张启明 研究员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 薄层色谱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待定 中药活性成分及多分子靶标药物快速筛选技术 朱劲松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新版药典药用辅料标准分析检测技术概述 涂家生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包材与药物相容性研究法规要求与试验设计 彭蕾 高级工程师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法尔麦兰药物技术有限公司 液相色谱新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待定
  •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学术委员会成立
    为推动华南地区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促进分析测试技术的交流,使广大行业相关人员及时把握国内外最新的研发动态和研究成果,广州分析测试行业交流联谊会于2012年4月19日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学报》及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办、国药励展、广东科展承办。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仪器厂商的代表70余人,及多家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做致辞,并宣布今年“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将继续与2012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2)同期同地召开!同时,为了确保了论坛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将成立专门的论坛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及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陈小明院士担任主任,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吴惠勤研究员、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建国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海水教授、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李攻科教授、中山大学药学院陈缵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担任委员。委员会秘书由《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龙秀芬女士担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   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对本届大会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诚邀国内外分析测试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及仪器、试剂厂商能积极参与本次论坛,共同推动华南地区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   最后,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吴汉荣主任向来宾详细介绍了China Lab 2012的各项筹备情况:   1、展会规模:   本届展会已有包括亚太,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和中西部区域的近500家展商报名参展,同比去年增长20%。   2、观众邀请:   组委会借助在广东当地的资源并与广东周边十余家高校达成意向,届时各个高校将组织本校内实验设备采购及使用人员到会参观采购。广药集团也将组团参观本届China Lab ,并与意向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同时借助励展全球资源,根据展会自身特点,针对产品构成及展商的需求,启动海外电话邀请,一对一重点招募日本,韩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专业买家。预计本届展会专业观众将突破10000人次。   3、同期活动:   展会同期将有3个品牌论坛召开,除了之前介绍的“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之外,还将召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管理论坛” 与“中国化学试剂高峰论坛”   4、媒体宣传:   展会期间,将有来自国内外40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将对展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式宣传。   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吴汉荣主任
  • 2020 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通知 (第四轮)
    2020 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通知 (第四轮)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第 12 届年会——2020 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年会原计划于 2020 年 12 月在吉林市举行,由于疫情影响,会议时间推迟至 2021 年 5 月 14-16 日,会议地点为吉林市世贸万锦酒店(吉林市船营区江湾路 2 号),会议同期将召开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 一、会议征文专题 *多相流测试基础理论 *多相流动机理与工程应用 *颗粒和液滴测试技术 *新能源多相流及其测试 *反应过程多相流测试技术 *石油与动力工程多相流测试*微纳多相流的特性和测试 *航空航天多相流系统测试 *悬浮液系统测量 *多相流测试新机理和测试方法 *多相流信息处理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过程层析成像和流体可视化*智能仪表和监控系统 *多相流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 *多相流测量技术工程应用 *多相流其他相关领域 二、组织机构(姓氏拼音顺序) 大会主席:周云龙(东北电力大学)、周怀春(中国矿业大学) 学术委员会: 主席:蔡小舒(上海理工大学)、孙斌(东北电力大学) 委员:白博峰(西安交通大学)、陈斌(西安交通大学)、陈永平(苏州科技大 学)、董峰(天津大学)、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何茂刚(西安交通大学)、 何玉荣(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尧(浙江大学)、李凤臣(天津大学)、陆继东 (华南理工大学)、姜培学(清华大学)、聂超群(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 所)、邱惠和(香港科技大学)、帅永(哈尔滨工业大学)、谈和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海桥(天津大学)、吴应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夏国栋(北京 工业大学)、宣益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传 龙(东南大学)、徐进良(华北电力大学)、宇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张兴 (清华大学)、赵斌(长沙理工大学)、赵佳飞(大连理工大学)、钟文琪(东南 大学) 组织委员会: 主席:洪文鹏、李洪伟 副主席:蔡伟华、曹瑞峰、姜铁骝 委员:杜长河、董楠航、范 晶、郭 帅、侯延栋、李浩然、刘国伟、牛晓娟、宋粉 红、王禹晨、杨 宁、于 洋、颜廷志、郑建祥 三、会议日程 5 月14 日(周五)参会专家报到(全天) 5月15日(周六)上午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晚上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 5 月16日(周日)上午分会场报告下午技术交流,离会四、投稿须知 会议出版论文摘要集。投稿时,请将摘要 word 版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发送至 会务组邮箱 neepumtmf@163.com。以便制作成论文集,供大家交流学习。 会后将推荐部分优秀论文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化工进展》和《东北电 力大学学报》。 本次会议增加优秀论文评选环节,并向被评为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会议论文摘要见附件 1,投稿截止日期:2021 年 4 月 23 日。 同时,会务组欢迎未投稿的各位同仁参会交流! 参会人员请参见附件填写参会回执,发送到会务组邮箱! 五、会议费用 大会注册费:教师 1500 元/人;学生(凭学生证):900 元/人。食宿费自理。 会议得到了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 研究院、北京镭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欢迎其它相关单位赞助并参加会议交流。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浩然 电话:18846452425 Email:neepumtmf@163.com 杜长河 电话:15664873602 李洪伟 电话:15948608633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 2021 年 4 月 12 日2020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第四轮通知.pdf
  • 《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8-2009)》现已出版
    《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8-2009)》已于近日出版,这是该年鉴自2004年开编以来的第四卷,重点收集了2008-2009年间国内有关分析测试方面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10项内容:   1、与分析测试有关的法规与政策   2、分析测试人物   3、分析测试机构   4、与分析测试有关的学术活动与展览会   5、分析测试成果   6、分析测试仪器与市场   7、分析测试所需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及其市场   8、分析测试标准   9、分析测试传媒   10、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与地方分析测试协会。   如有需要《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8-2009)》的,可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系。 联系电话:010-68512283。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揭晓
    为促进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分析测试水平,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设立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根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评选程序,2011年“CAIA奖”评审工作经过申报、形式审查、专家小组的函评、初评和“CAIA奖”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定后完成。本年度申报项目41项,经评审流程,最终评出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现将评审结果公示两周。 2011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 奖)”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 (排名不分先后) 申报题目 单位 申报人 一等奖 1 硼亲和色谱新方法研究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刘震、任连兵、刘云春、李恒业、梁靓、窦鹏、何坚刚、刘晶、陈洪渊 2 基于无机-有机复合体系的高选择性分析化学新方法研究 同济大学化学系 田阳、朱安伟、孔彪、罗永平 3 浊点萃取和膜萃取技术在超痕量分离和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景富、刘睿、谭志强、阴永光、张祯、江桂斌 4 脑神经化学的分析新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毛兰群、于萍、杨丽芬、张自品、王大磊 5 高通量、高灵敏度色谱-质谱鉴定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杨福全,刘洋,张建中,蔡潭溪,王启辉,王绿娅,张经华,薛鹏,谢振声,陈曌 6 分析测试用农残级有机溶剂纯化制备与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李红梅、全灿、黄挺、戴新华、张庆合、何雅娟、周剑、焉雄伟、弓爱君 7 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系列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张峰 、凌云、 孙利、 吴岩、 沈伟健 、薛平、 林远辉、 杨敏莉、 李立、 雍炜 、国伟、 黄志强、 沈崇钰、 牟峻、 胡小钟 8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电镜分析检测标准方法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杨勇骥、王孝平、周素红、金婵、高原、汤莹、张涛、高洁、叶煦亭、王啟锋、沈亚峰、范晓燕、邹涛、王荷蕾 二等奖 9 复杂基体样品的离子色谱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浙江大学化学系、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常州大学 朱岩、何世伟、孔泳、张嘉捷、范云场、曾雪灵、胡芒谷、吴晓玲、张培敏、习玲玲 10 功能材料和双水相萃取在蛋白分离应用中的新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屈锋、盖青青、张玉奎、张涛、董敏、覃浩 11 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张友玉、谭亮、谢青季、 姚守拙 12 石英晶体微天平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刘光明、张广照 13 红树林湿地典型PAHs环境行为原位研究新方法 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张勇、朱亚先、王萍、陈丽、吴芳 14 饮水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监测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工部卫生局 高志贤、李君文、欧国荣、凌华浓、宁保安、谌志强、陈超、刘楠、金敏、王新为、周焕英、房彦军、王红勇、马新华 15 与国际等效的Si上SiO2超薄层厚度精确测量XPS方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王海、刘芬、赵良仲、宋小平、李红梅、赵志娟、邱丽美、阚莹 16 应用铜离子扩增的可视化检测免疫反应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蒋兴宇、王卓 17 基于离子液体的新型分散微萃取技术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赵汝松、时军波、苑金鹏、王珊珊、陈庆锋、陈立宗、江婷、张莉莉、徐娜、李恩霞 三等奖 18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及离子液体微富集技术分离检测典型环境污染物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周庆祥、白画画、黄运瑞、张晓果、庞龙、高园园、林海英、赵 娜、毛金丽、赵新宁 19 高效液相色谱-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传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朴香兰、崔箭、庞宗然、吴倩、田燕泽、楼彩霞、杨静 20 纳米氧化铝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研制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朴玲钰,刘祥志,吴晓春,葛广路,毛立娟,江潮 21 19类38种食品二氧化碳计量标准物质及检测技术的研究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能源与环境计量科学和测试技术研究所 李春瑛、韩桥、吴海、王德发、胡树国、张新 杜秋芳、吴梦一、阮俊、 宋笑明 22 蓖麻毒蛋白和茶碱的高灵敏检测技术及准确定量方法研究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刘军、全灿、马康、李红梅、王海峰、黄挺 23 人血清中肌酐高准确度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研究及国际关键比对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戴新华、方向、邵明武、杨梦瑞、李红梅、全灿、李晓敏、宋德伟、何雅娟、徐蓓 24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保健品、乳品中蛋白分析研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晓静、赵珊、王志、杨媛媛、李芸、李佳、宋宝花 25 pH区带逆流色谱技术在离子型化合物分离制备中的应用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王晓、段文娟、庄会永、王岱杰、方磊、刘建华、李景超、魏云波、耿岩玲、林晓静 26 食品和化妆品中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周相娟、赵玉琪、李伟、郭启雷、杨红梅、刘艳琴、曹红、谢精精   欢迎社会各界关注。如有异议请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咨询部联系。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邮编100045),电话:010-68512283,联系人:尹碧桃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咨询部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222室(邮编100089),电话:010-58717617转8061,58717273   联系人:周晓萍 刘洋 E-mail:caia_award@126.com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1年8月23日
  • 2023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第 13 届年会——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年会将于2023 年 4月21~ 23 日在杭州举行,会议地点为杭州龙湖皇冠假日酒店(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金沙大道 523 号),会议期间将同时将召开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计量大学一、会议征文专题*多相流测试基础理论*多相流动机理与工程应用*颗粒和液滴测试技术*新能源多相流及其测试*反应过程多相流测试技术*石油与动力工程多相流测试*微纳多相流的特性和测试*航空航天多相流系统测试*悬浮液系统测量*多相流测试新机理和测试方法*多相流信息处理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过程层析成像和流体可视化*智能仪表和监控系统*多相流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多相流测量技术工程应用*多相流其他相关领域二、会议日程时间/日期4月21日(周五)4月22日(周六)4月23日(周日)8:30-10:30会议注册(全天)开幕式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10:30-11:00茶歇(合影)茶歇11:00-12:00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12:30-13:30午餐午餐13:30-15:30分会场报告技术交流,离会15:30-16:00茶歇16:00-18:30分会场报告18:30-20:00晚餐欢迎晚宴晚餐20:00-22:00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三、会议重要日期会议论文摘要见附件1,投稿截止日期:2023 年3月31日; 投稿时, 请将摘要 word 版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发送至会务组邮箱cjlumtmf@163.com,新投稿件请邮件标注“新投稿件”。以便制 作成论文集,供大家交流学习。会后将推荐部分优秀论文至《化工进展》。四、会务事宜1、会议注册费:3月31日前注册,会议注册费:教师1600 元/人,学生1000元/人。4月1日(含)后注册,会议注册费:教师1800 元/人,学生1200元/人。2、 会议注册费由“华度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代收,并统一开具会议费发票。3、 网上注册与住房预定端口 https://mm.scimeeting.cn/cn/minisite/index/171684、 线下缴费方式: 户名:华度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开户行:招商银行杭州北部软件园小微企业专营支行银行账号:571916196610901欢迎相关仪器厂商参会。联系人:华杭波电话:15891446380Email: cjlumtmf@163.com孔 明 电话:13777468547会议群二维码(3月27日前有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2023年3月21日附件1 论文详细摘要模版.doc(请将篇幅控制在 1 页以内)。
  • 岛津参加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
    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于2022年8月19日-21日在江苏镇江圆满举办,会议由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会议分为5个分论坛,邀请超300位专家学者,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围绕高校分析测试平台发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发展等相关热点问题,组织专题报告、开展研讨交流。会议首先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院士,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致开幕辞,颜校长对参会嘉宾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随后,会议进入到大会报告环节,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海舟院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一级巡视员乔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处长曾艳、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艳肖分别带来精彩的报告。江苏大学校长 颜晓红致词《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工作报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院士《新污染物治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战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王海舟院士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积极参与并支持了本次大会,在首日的分会场报告中,分析计测市场部XPS首席技术专家龚沿东先生为与会代表带来了题为《表面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从超薄到超厚》的报告,介绍了XPS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岛津/Kratos的光电子能谱仪的特色硬件,给出了从表面的超薄层(~1nm)到超厚层(~20微米)的元素及其化学状态的深度分布的分析方法。利用角分辨XPS分析技术并配合最大熵表面深度信息重构软件,可以将XPS的信息深度从常规的法向检测10nm减小至1nm左右;使用岛津/Kratos的单色高能Ag阳极,可以将XPS的信息深度从普通常规单色Al阳极的10nm延展到20nm左右;结合岛津/Kratos最高能量20keV的Ar团簇离子枪,可以实现超厚膜层结构的高速深度剖析。与会专家对岛津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表面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从超薄到超厚》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龚沿东先生发表会议期间,许多参会专家莅临岛津展位,翻阅和下载电子应用资料,同时与岛津工作人员就合作项目、技术难点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展台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中国首家UL目击测试实验室落户天津
    全球产品安全检测和认证领域的领导者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UL) 公司今日宣布,正式授予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 “UL目击实验室/WTDP”资质,这也是UL在中国首次授予的完全通过电池芯(battery cell)及电池包(battery pack)标准的UL认可实验室,并且是CB体系下的UL/WMT实验室,实现了本地区电池行业实验室测试能力和资质零的突破。UL美华总经理李建军、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朝柱、常务副总裁梁锐、力神研究院副院长/副总裁高俊奎、力神副总工/品质保证部部长苏金然、测试中心及品质保证部的众多同事齐聚一堂,参与了实验室授牌仪式。   “作为全球知名从事产品检测和认证的机构,UL凭借其逾百年的信誉和经验传承,为世界各地的开发、应用及生产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李建军在授牌仪式上介绍说:“而UL独有的培训,咨询和专业辅导服务,比如目击测试实验室项目更是让UL认证受到了厂商的广泛推崇和认可。”据悉,在拥有UL目击实验室/WTDP资质后,天津力神电池将在 UL 工程人员的见证下,自行完成认可项目的测试,并完全掌握测试工作的时程与实时测试资料的分析。对于迫切需要“节省时间”和“加速研发”以适应快速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电池行业而言,拥有这项资质就意味着能大幅缩短在认证机构进行测试所需的运送样品与等待测试的时间。     作为电池行业翘楚的天津力神电池,一直对自身产品有着非常高标准的要求。早在2003年,天津力神电池就主动申请与全球第三方测试和认证的领导者美国UL合作。由于当时UL在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及工程力量,UL北美的工程师飞到中国进行目击测试实验。多年来UL伴随着天津力神电池共同成长,从常规的UL安规测试到日本PSE等国际认证,以及即将开展的在CTIA等测试方面的合作,力神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并借助UL认证在全世界范围的服务平台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采购商的青睐。而此次天津力神电池获得“UL目击实验室/WTDP”资质更是为其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发实力和对产品严格的质量控制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为整个中国的电池行业树立了榜样。   在实验室揭牌仪式上,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梁锐表示“UL的‘零容忍’的工程师精神与天津力神电池的企业文化非常契合。而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安全可靠性无限制的追求才能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并成就了天津力神电池世界第五、中国第一的成绩。” 据悉,今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时,天津力神电池有幸作为随行成员之一,参与了中美新能源合作论坛。当时曾有与会专家询问天津力神电池的实验室是否是UL认可实验室。这也促使天津力神电池认识到只有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UL的认可,才会大大提升力神在电池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今日天津力神电池喜获“UL目击实验室/WTDP”资质,也意味着其在产品安全性能方面的测试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电池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其市场规模也因不断转型而逐渐拓展出更多的新型领域而成阶梯式增长。有市场调查显示,全球可携式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由09 年的1.85 亿. 美元,在2016 年扩充至23 亿美元。由于产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市场对产品安全认证的需求持续增速,同时,快速应对变化的需求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对此,李建军表示“长期以来,UL始终致力于产业进步,为本地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质量、迈入国际市场助力。随着中国电池行业的发展和成熟,UL非常期待能够有更多技术研发和测试能力强大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我们合作逐步跻身世界舞台。”
  • 2014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3月12日,中国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4)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举行。会议同期还举办2014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学术交流会议。本次论坛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国药励展联合主办,《分析测试学报》、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六家单位协办。论坛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所长主持,论坛邀请到大连化学物理研所张玉奎院士、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等9名专家学者进行现场学术交流,论坛听众有李攻科教授等近二百人。   2014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会议现场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主持人:陈江韩所长   大连化学物理研所张玉奎院士做&ldquo 蛋白质样品预处理新方法&rdquo 的报告,主要介绍分析印迹技术在蛋白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做&ldquo 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分析鉴定中的应用&rdquo 的报告,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汪素萍副总经理做&ldquo 食品、药品、农产品品质及安全分析&rdquo 的报告。   大连化学物理研所张玉奎院士   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汪素萍副总经理   众多观众排队入场   论坛现场 (撰稿人:傅晔)
  • 首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发布
    p   日前,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网站上正式公布了《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分光光度法》,《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两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 /p p strong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files/2015330173926.pdf" 《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分光光度法》 /a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楷体-gb2312 " 氟化物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产生氟骨症、氟牙症等。人体氟化物主要来自于饮水和食物,其中,有饮用水摄入的量约占65%。所以,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非常必要。《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分光光度法》的推出将适用于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 /span /p p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files/2015330173950.pdf" strong 《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strong /a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楷体-gb2312 "   硫化物(硫化钠)对人体有害,是国家严禁在食品中使用的物质。不法企业将其用于味精生产工艺中的脱色(锈)剂。《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的推出将适用于味精中硫化物的快速检测。 /span /p p   在我国,“团体标准”是个新生事物,是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趋势下的结果。刚刚发布的两项标准是分析测试仪器行业内的第一批发布的团体标准,在分析测试仪器产品、性能测试及应用方法的国家标准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补充了相关国家标准体系。 /p p   据了解,在CAIA标准(筛检技术)申报中出现两个共性问题:一个是使用自家的专利仪器,另一个是使用编号代表的试剂盒,这将影响到标准的普适性。 /p p   根据“既要保证标准的普适性,又要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国家标准合理采用新技术”和“既要保护社会公众的权益,也要保护专利权人及相关权利人的权益”原则,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只要专利人在标准中公开专利,或承诺团体内的人,可无歧视地、合理地有偿使用该专利,该标准就可以作为CAIA标准发布。这样的解决方法使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尽快的得到推广。 /p p strong 附录: /strong CAIA标准的制定历程回顾 /p p   2013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团体标准研究项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为了开展团体标准的试点单位之一。 /p p   2014年3月21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分析测试仪器产品、性能测试及应用方法的国家标准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设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委员会在9大类分析仪器(色谱仪器、波谱仪器、电子光学仪器、质谱仪器、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75.html" X射线 /a /strong /span 仪器、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255.html" 光谱 /a /strong /span 仪器、电化学仪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器、快检仪器)和10个重大领域(食品安全、环境、石油化工、农业、材料、地质、海洋、生命科学、新能源、中草药)开展试点。 /p p   2014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首先启动与筛检技术有关的仪器性能、性能测试方法和应用方法的“CAIA标准”的制定工作。 /p p   2014年4月30日“筛检技术标准”申报截止时,共有23个单位申请了56项标准 16个单位、34项标准通过审查、立项 10个单位提交了22项标准草案 三项标准草案(《中药材(根类、茎类、种子类、皮类)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分光光度法》,《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提交《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2014年年会审议 2014年12月12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全体委员同意原则通过《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分光光度法》,《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两个标准草案,可作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发布。 /p p   2015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在筛检技术标准,对2014年已申报和提交的CAIA标准草案,在提交单位按要求继续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审查,成熟一个,发布一个。针对社会上急需而又没有国家标准的一些检测方法,及时发布CAIA标准的申报指南,尽快的完成这些检测方法CAIA标准的申报、审查工作,发布这些检测方法的CAIA标准,以满足社会需求。 /p
  • TSI公司参加2016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年会
    美国TSI公司于2016年9月22~24日参加了在北京市中国石化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 1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英国、日本、法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的多位国际著名多相流测试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会议同时还召开了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旨在交流多相流测试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研讨新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和交流融合,促进多相流测试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国内多相流测试领域的一次盛会。 美国TSI公司于会上展示了与多相流测试相关的检测仪器。作为真实体三维流场PIV测试的开创者,最近,美国TSI公司又在曾经荣获全球R&D 100奖项V3VTM体三维测试系统基础上研发出四相机的V3V-Flex系统。TSI公司的工程师在展示中介绍了该系统如何利用不同的相机配置,以达到测量所需求的最佳测量体积和空间分辨率。更加灵活的相机配置,可使最佳的测量体积边长超过数百毫米,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微米量级。V3V-Flex的标定系统使用全自动导轨控制,数分钟内即可完成3D3C的空间校准。 专利三角搜索技术确定粒子在立体空间中精确位置和速度信息。用户可以根据特殊的实验布置,选择特定的相机以及安装支架,确保体三维测量结果具有合适的空间分辨率、采集频率与可测体积大小。 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2017中国测试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p   9月22日,2017中国测试学术年会以“从微观到宏观、从应用到科学:面向未来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题,在大连拉开帷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3" height=" 361"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349px height: 24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c6442c5b-96ae-4561-84c1-156860fb8af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叶声华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3" height=" 361" title=" 22.jpg" style=" width: 351px height: 24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314ec595-6e71-4bdf-a568-e37d752487a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欧进萍院士 /p p   中国工程院叶声华院士、中国工程院欧进萍院士、《中国测试》杨杰斌主编、《中国测试》杂志社姜兰社长、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博院长、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郭挺洲总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测试》各高校、研究所编委自五湖四海而来,与《中国测试》杂志社战略联盟合作单位、各省市级计量测试院和企业共130余名专家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杨杰斌主编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2" height=" 362" title=" 333.jpg" style=" width: 316px height: 19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d692079-2579-4e51-bf4d-918f89490a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杨杰斌主编 /p p   叶声华院士、欧进萍院士围绕测试应用与研究发表讲话,他们一致强调,测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工业发展更是以大力发展测试技术新方法与研究为基础,期盼各专家、学者集众人之智慧,碰撞思想之火花,推动测试在各专业领域更好地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3" height=" 360" title=" 23.jpg" style=" width: 326px height: 20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3ce462e4-f64a-4cdc-b2b6-0bc0f6b0dfd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博院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0" height=" 362" title=" 24.jpg" style=" width: 331px height: 19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0220dc6-a30e-460c-abec-417264662f6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郭挺洲总工程师 /p p   王博院长、郭挺洲总工程师也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会议取得卓越成效提出殷切期望。 /p p   杨杰斌主编就中国测试杂志社影响力现状、数字出版发展、未来工作计划作简要报告。他指出,未来杂志社将充分发挥数字出版优势,依托优秀的编委团队,探索“互联网+学术”的创新之路,并顺应出版改革和产业融合,努力架构信息与产业服务并驾齐驱的发展蓝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3" height=" 362" title=" 25.jpg" style=" width: 326px height: 22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9cb9688-9991-4698-809a-1712b6ed2bf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赵玉龙教授作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2" height=" 360" title=" 26.jpg" style=" width: 337px height: 22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bb10a1ad-15e6-480a-a9bd-e5b7189f481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伊廷华教授作报告 /p p   学术交流会阶段,专家代表就测试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趋势、社会发展热点、关键机遇与挑战等分享了研究成果。欧进萍院士首先就“重大工程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物联网系统——从智能结构到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做了报告,交流会气氛高涨。随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昌华教授、赵玉龙教授、于荣教授、伊廷华教授,以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科技处付强处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胡文军研究员、四川大学孙群教授以及我院代表等14名专家也作了精彩报告。交流会上,代表们热烈互动,积极探讨,激发了更多的关于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4" height=" 408" title=" 27.jpg" style=" width: 395px height: 27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8087207-2257-4893-88a8-83f3cb91fb6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测试》第六届编委会现场 /p p   会议召开期间,《中国测试》第六届编委会紧紧围绕期刊发展现状,就如何提升期刊影响力、找准当前期刊定位、发挥编委会强有力的作用、优化评稿系统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形成了多方面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后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2" height=" 406" title=" 28.jpg" style=" width: 391px height: 25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d5c132df-7a2d-42ee-aba1-3fd06f9bbd9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中国测试战略合作联盟交流会现场 /p p   2017中国测试战略合作联盟交流会从中国科技服务平台、综合资讯平台、学术合作、广告合作模式四个方面对联盟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开展互动交流环节,联盟代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彼此间的深入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4" height=" 270" title=" 29.png" style=" width: 392px height: 19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0c8414a9-a8f8-4763-9e51-e837e559073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中国测试学术年会全体人员合影 /p p   2017中国测试学术年会于9月23日圆满落幕。在各编委、联盟单位、企业代表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国测试杂志社将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锁定未来发展重点,为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而不断努力! /p p & nbsp /p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疑预设面试者成绩
    核心提示:2月6日晚,网友发帖称,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院方对此予以否认,办事人员称,此事纯属个人失误。   2月6日晚,天涯论坛上的一则帖子引来了上万的点击量。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   这份“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的名单被粗心的工作人员发布到了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在他们发现之前,网友jb201112已经把名单下载并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里。   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12年1月13日9时许,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了《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里面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在当天10时左右,这份公告被作了更改。   他附的两张截图显示,“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从左至右分别公示了招考单位、招考岗位、岗位编码、招聘名额、考生姓名、笔试名次、笔试总成绩等几列信息。在部分考生上述信息的右边,还出现了两列“奇怪的数据”——表格并没有显示这些数据属于什么项目,而且只有部分考生名字的后面有这些数据。   网友jb201112对这些“奇怪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惊人的内幕”。   他以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为例,该考生的笔试总成绩为67.9分,其后最右边的两列数据分别是70和69.16。他用一个式子标明了三项数据背后的数学关系,即“67.9×0.4+70×0.6=69.16”。“意思是这个人笔试成绩是67.9,想让他总分算出来是69.16,就给面试打了70分。”   根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40%+面试成绩60%。网友jb201112所列的式子与公告中的方法一致。   据计算,每项异常数据均符合上述计算方法。比如,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二名的考生后面的两个“奇怪的数据”,分别是78和70.4,其笔试总成绩是59分,同样符合“59×0.4+78×0.6=70.4”的数学关系。   网友jb201112推测,最右边的两列数字分别是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   按照《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面试资格审查将于2012年2月10日举行。也就是说,“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网友jb201112。2月8日晚,他通过邮件给记者发来了他在1月13日9时55分下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以及写给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举报信。   他在举报信中表示,那些“考试总成绩”第一的人,“面试成绩”比其它人都要高很多,这带有很明显的选择性,在面试成绩占总分的60%的情况下,面试成绩高的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大。   记者注意到,在经过上述计算后,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名次发生了变化: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在加权了“面试成绩”之后,“考试总成绩”变成了第二名。其他岗位的考生名次亦有相似的变化。   2月8日下午,帐号为“中测院人事处”的作者跟帖进行了回应。帖子说,网友发布关于《大胆中测院公招,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的帖子后,我院非常重视,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专项调查。此事系院人事处新接手该项工作的计算机录入人员,在使用以往报送公招成绩的电子表格模板进行数据录入、粘贴过程中,未将以往的数据清除干净所致。同时我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工作要2012年2月17日才会进行,所以根本不可能提前出现所谓的面试成绩。目前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已对该工作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帖子的落款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刘处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这条帖子确实是他们发的。   误发表格的当事人、该院人事处工作人员王晓玲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她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是她在前任同事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修改的。由于最右边两列的陈旧数据没有删除干净,打印出来的纸质文档又没有显示出来,她误以为是正确的表格,就发到了网上。“这是我四十多年来犯的最低级的错误。”   她坚决否认这是在故意编造数据。她举例表示,从三人里面选一人,而表格上只有两个人有错误的数据,“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的数据就可以决定(公招的结果)呀”。“没有任何有目的性的东西,完全是我的个人失误。”王晓玲说。
  • 祝贺彼奥德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以下简称协会)是由全国分析测试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组织自愿组成的专业性社会团体,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协会的宗旨是团结会员单位,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有关政策和规划,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加强与国际分析测试及仪器界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 协会现有会员单位284个,其中,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占6%;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占22%;省、市、自治区测试中心占9%;部门和地方院所占27%;仪器生产厂商及贸易公司占36%。协会的会员单位包括了全国主要的分析测试单位、国内分析测试仪器企业和与分析测试相关的媒体,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分析测试网络。 2012年12月12日,彼奥德正式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真密度分析仪、化学吸附仪等实验室设备研发的生产企业,10年来彼奥德一直在努力,产品趋向多样化并且取得了多项独有技术专利及荣誉证书,带领着国产仪器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在使用彼奥德产品的企业及科研院校已达上千家,产品受到客户一致好评。比表面积仪:科研型MFA-140系列、SSA-7000系列;通用型 SSA-4000系列、SSA-3000系列。真密度仪:半恒温系统TD-1000系列;全恒温系统TD-2000系列、STD-3000系列。化学吸附仪:通用型PCA-1100系列、科研型PCA-1200.在线配气装置:MFC-08系列(进气口量1-20组可选)
  • 彼奥德成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荣誉会员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以下简称协会)是由全国分析测试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组织自愿组成的专业性社会团体,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协会的宗旨是团结会员单位,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有关政策和规划,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加强与国际分析测试及仪器界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协会现有会员单位284个,其中,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占6%;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占22%;省、市、自治区测试中心占9%;部门和地方院所占27%;仪器生产厂商及贸易公司占36%。协会的会员单位包括了全国主要的分析测试单位、国内分析测试仪器企业和与分析测试相关的媒体,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分析测试网络。2012年12月12日,彼奥德正式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真密度分析仪、化学吸附仪等实验室设备研发的生产企业,10年来彼奥德一直在努力,产品趋向多样化并且取得了多项独有技术专利及荣誉证书,带领着国产仪器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在使用彼奥德产品的企业及科研院校已达上千家,产品受到客户一致好评。比表面积仪:科研型MFA-140系列、SSA-7000系列;通用型 SSA-4000系列、SSA-3000系列。真密度仪:半恒温系统TD-1000系列;全恒温系统TD-2000系列、STD-3000系列。化学吸附仪:通用型PCA-1100系列、科研型PCA-1200.在线配气装置:MFC-08系列(进气口量1-20组可选)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及第七次会员大会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及各位理事:   根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章程的规定,定于2011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及第七次会员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六届五次理事会   参会人员:六届理事会理事、顾问、名誉理事   时间及地点:2011年12月7日晚7:30,北京中苑宾馆。   内 容:1、通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六届理事会向第七次会员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现将报告讨论稿一并寄送参会人员。请各参会人员将修改意见先行于2011年11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返回协会。   2、推荐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   七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推荐表同时寄送各理事单位理事,请各理事单位于2011年11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或快递方式返回协会。   二、关于第七次会员大会   参会人员:每个会员单位1人 六届理事会理事、顾问、名誉理事 邀请省、市、自治区协会各派1名代表参加大会。   时间及地点:2011年12月7-8日,北京中苑宾馆。   请于2011年12月7日到中苑宾馆报到   内 容: 1、审议批准协会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修改协会《章程》   3、选举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七届理事会理事   4、召开七届一次理事会   三、会议食宿费用自理。   请各单位务于2011年11月15日前将回执传真至协会。 七次会员大会回执表.doc   大会联系人:万月星、宋扬   电话:010-68512283/68512289   传真:010-68537684   手机:13263360174/13301029657   E-mail:info@caia.org.cn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 关于编纂《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6-2007)》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07年10月12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已就编纂《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6-2007)》发出了文号为〔2007〕测协发字22号的通知:本期《年鉴》将重点收集2006-2007年间国内有关分析测试方面的信息,我们要把《年鉴》做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分析测试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和史料性参考书,同时也要成为国际间交流的工具和窗口。   通知发出后,受到广泛关注,相关单位和人士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本期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对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1. 年鉴编委会由协会与北京质协企联信息技术中心共同组建。协会负责有关资料的提供和年鉴内容的审核工作 北京质协企联信息技术中心承担年鉴的征稿、广告招商和编辑出版工作。希望各有关单位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2. 经研究,这次拟通过网络推荐方式,遴选一批在分析测试第一线做出成绩、对行业有影响的人士,进入本期年鉴中“分析测试人物”栏目。希望踊跃参加推荐。   3. 推荐截至日期:2008年4月30日   4. 编委会联系方式: 单 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单 位 北京质协企联信息技术中心 联系人 汪正范 申国荣 联系人 杨建翔 电 话 010-68512283 电 话 13381372122 Email: zfwang@caia.org.cn grshen@caia.org.cn Email: zgfxcs@163.com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08年1月21日 被推荐人基本信息 姓 名 性别 职务/职称 政治面貌 籍贯 出生年月 年 月 工作单位 推荐理由 推荐人基本信息 姓 名 职务/职称 电话 手机 Email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技术论坛即将召开
    由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办,广东国际科技贸易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2012)”将于2012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技术论坛”也将与展览同期举行,日程如下: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技术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广东分析测试中心   会议时间:5月30-31日   会议日程: 5月30日 9:15-9:50 庄乾坤教授 分析测试与创新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9:50-10:30 蔡亚岐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水样的磁性纳米材料固相萃取研究 10:30-11:20 吴雪美 Thermofisher 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 11:20-12:00 贾丽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在线浓缩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应用 午餐,参观展会 14:10-14:50 魏开华教授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 14:50-15:30 梁逸曾副院长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复杂体系仪器分析与化学计量学 15:30-16:10 李攻科教授,所长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品与药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5月31日 9:00~9:10 主持人介绍来宾 9:10~9:55 郑建国总工、研究员 GD/TC22主任委员、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欧美消费品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分析测试标准化 9:55~10:40 何建强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GD/TC22秘书长、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与方法学验证 10:40~11:00 美国布鲁克道尔顿公司 潘成松 博士 高分辨质谱在小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11:00~11:30 陈海鹏副主任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服务中心 标准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11:30~12:00 冯志强副站长、高级工程师 GD/TC22委员、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DBS44/001-2011)标准解读 午餐,参观展会 13:30-14:10 罗国安博导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14:10-14:50 关亚风研究员,博导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样品制备新技术 14:50-15:30 吴惠勤研究员,室主任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SPME/GC-MS鉴别地沟油新方法(Ⅱ) 15:30-16:10 孙远明副院长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热烈祝贺《中国测试》入选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
    新年伊始,北京大学图书馆传来喜讯,《中国测试》入编2011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是《中国测试》办刊历史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刊迈向国内先进期刊行列新起点,成果来之不易,得之弥足珍贵。谨此向为《中国测试》发展做出贡献的编委、专家以及广大作者、读者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测试》杂志社   2012年2月15日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计划组织“中国团”参展PITTCON 2018
    p   2017年3月6-9日,一年一度的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PITTCON 2017)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展会期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团对美国PlTTCON2017展会进行了考察,拟组织中国展商整体参加2018年3月在奥兰多举办的PlTTCON展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将统一负责作展会服务,提供会议邀请、搭建、运输、现场翻译等服务,与美国主办方一起邀请相关实验室及代理商进行对接。 /p p   调查函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408222958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7452d978-7678-4d5c-8556-b1d35d1ae17b.jpg" / /p p   据悉,PITTCON 2018将于2018年3月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CAIA代表团在PITTCON 2017展会结束后,还对奥兰多市Orlando Convention Center及其展会服务机构进行了考察,对会展中心的位置、周边住宿、相关交通、物价及货运服务等因素有了初步了解和感官认识,为后续和PITTCON2018会务组的沟通搜集了重要的素材。同时,也为组织国内厂商准备参加PITTCON2018的展商提供了咨询依据。 /p p & nbs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