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制动标准

仪器信息网制动标准专题为您整合制动标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制动标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制动标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制动标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制动标准话题讨论。

制动标准相关的资讯

  • 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助力刹车制动材料筛选与优化
    制动材料筛选测试应用 行业背景全球制动材料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大关。中国是世界上超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之一,制动材料市场规模约占据全球市场的30%。新能源汽车、高铁、航空行业的高速发展,各国政府环保法规要求,行业对改进刹车系统、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不断推动着制动材料的研发及相关产品的迭代。 现状及挑战传统的制动材料测试要经过全尺寸刹车片台架试验,以检测刹车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通过使用时长、磨损程度、摩擦面积、摩擦声音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整个过程周期长、成本高。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台架测试 Rtec先进测试方案Rtec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模拟制动材料测试过程中接触应力、接触条件、速度等条件变化,记录压力、扭矩、摩擦系数、速度、温度、声信号、磨损深度、磨损体积等参数,实现从小样品制动材料、刹车片到离合器、制动器等产品的测试筛选功能。经过筛选后可再进行台架测试论证。图1:小样品刹车材料检测图2:刹车片实物筛选图3:离合器整体测试 多次循环中载荷、速度、摩擦系数、温度等数据统计特点和优势1、适应性:从小样品到刹车片到离合器、制动器的全尺寸测试2、灵活性:高扭矩上、下旋转等模块可选,满足各类制动材料的测试需求3、通用性:满足SAE J2522等多个行业标准4、全面性:可对压力、速度、温度、湿度、磨损及整个制动过程编程控制并检测对应的参数5、经济性:缩短测试时间、提升测试效率、有效降低研发成本6、拓展性:可配置集成在线三维形貌系统,检测整个过程中刹车片的磨损变化关系加速、恒速及减速制动过程中各参数统计分析应用小结Rtec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可适配制动材料筛选和检测工作。其满足多个行业标准、可精确记录分析各项数据,为制动材料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助于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同时该设备在机械、新材料、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公司简介RTEC-Instruments,Inc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由资深摩擦学、光学、微电子、半导体测试领域专家组成,致力于机械及材料表面力学精密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与科研及工业领域客户紧密合作,为行业进步、科技创新提供先进解决方案。
  • 云南质检院研发出汽车制动软管检测技术
    近日,云南省质检院结合检测需求,充分利用汽车制动软管膨胀/爆破/耐磨试验台、软管挠曲试验机等设备,自主研发汽车制动软管检测技术,实现从只会使用设备,到创新利用设备的能力提升。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昆明市注册的汽车维修企业已增加至3100多户,对汽车制动软管的消耗越来越大。云南质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汽配检测需求,进一步提升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打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战” 微生物检测仪器机会多
    p   6月22日,农业部正式印发《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明确2017至2020年间将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完成31种兽药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同时鼓励研发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设备。随着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战”的打响,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将迎来一大波发展机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17—2020年) /strong /span /p p   为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管理,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p p   strong  一、前言 /strong /p p   我国是畜禽、水产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菌药物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兽用抗菌药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养殖环节使用不尽合理、从业人员科学用药意识不强、公众对细菌耐药性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薄弱,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导致兽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迫使养殖环节用药量增加,从而加剧兽用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当前亟需构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和残留超标治理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p p    strong 二、行动目标 /strong /p p   动物源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残留治理能力、养殖环节规范用药水平、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p p   (一)推进兽用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省(区、市)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50%。 /p p   (二)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逐步退出。动物源主要细菌耐药率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p p   (三)优化兽用抗菌药物品种结构。研发和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新兽药产品100个以上,淘汰高风险兽药产品100个以上。畜禽水产品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p p   (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完善兽用抗菌药物监测体系。 /span 建立健全兽用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和考核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运行顺畅的监测网络。 /p p   (五)提升养殖环节科学用药水平。结合大中专院校专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对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技能宣传培训。 /p p    strong 三、重点任务 /strong /p p    strong (一)实施“退出行动”,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 /strong /p p   加强重要兽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加大安全风险评估力度,明确评估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加快淘汰风险隐患品种,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 /p p   1.开展促生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有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2020年前完成相关品种清理退出工作。 /p p   2.开展促生长用动物专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技术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留和耐药性监测,2020年前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意见。 /p p   3.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兽用抗菌药物开展风险评估,收集监测数据,分析技术资料,2020年前形成风险管控意见。 /p p    strong (二)实施“监管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 /strong /p p   1.严格市场准入。加快兽用抗菌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分类管理,鼓励研制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物。人用重要抗菌药物转兽用、长期添加用于促生长作用、易蓄积残留超标、易产生交叉耐药的抗菌药物不予批准。依据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交叉耐药和临床应用品种等情况确定应用级别,研究制定兽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分级目录。 /p p   2.规范养殖用药。制定发布《兽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进一步规范兽医临床用药行为。推进养殖环节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兽用处方药管理、休药期规定等兽药安全使用制度。加强兽药使用记录监管,对出栏动物应当查验用药记录。开展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研究工作,明确养殖主体兽药采购、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禁用兽药清单、休药期规定、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等技术标准。 /p p   3.加强饲料生产环节用药监管。组织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监测计划,以超量、超范围为重点,严厉打击饲料生产企业违法违规添加行为 加大预警监测力度,持续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 /p p   4.建立应用监测体系。设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中心和区域分中心,依托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企业、重点养殖企业等形成监测网络。通过国家兽药“二维码”追溯信息系统,监测兽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种类、数量、流向等情况,分析变化趋势。 /p p    strong (三)实施“监测行动”,健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 /strong /p p   1.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区域实验室、省级实验室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实验室为补充,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依托现有基础,完善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分区域建立8家专业化实验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监测实验室,并在养殖或屠宰企业建立3-5个监测站(点)。监测站(点)负责细菌初步分离,专业化区域实验室负责细菌鉴定和耐药性监测,通过国家监测网报送结果。 /span /p p   2.细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养殖领域细菌耐药监测方案,积极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监测面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场(户)和有代表性的畜禽水产品流通市场,获得动物源细菌流行病学数据。 /p p   3.加强兽医与卫生领域合作。建立兽医与卫生领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联通机制,实现两个领域的监测信息资源共享。 /p p    strong (四)实施“监控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控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兽药残留监测体系,鼓励第三方检测力量参与,持续实施抗菌药物残留监控计划,依法严肃查处问题产品。完成31种兽药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 /span /p p   2.建立养殖场废弃兽药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制度,逐步实施兽用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工作。开展养殖粪污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建立评估方法和标准,推广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粪污处理技术,促进生态养殖发展。 /p p    strong (五)实施“示范行动”,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 /strong /p p   在奶牛养殖大县、生猪养殖大县、水产养殖大县、全国绿色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具有规模养殖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选择生猪、家禽和奶牛等优势品种,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中兽药等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从源头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并研究相关补贴制度。 /p p    strong (六)实施“宣教行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 /strong /p p   强化兽医等从业人员教育,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课程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开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课程。加强从业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知度。 /p p    strong 四、能力建设 /strong /p p   (一)提升信息化能力。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平台,深入推进国家兽药“二维码”追溯实施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与国家兽药基础信息平台对接,保证兽用抗菌药物产量、销量、用量全程可追溯,实现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监管。 /p p   (二)提升标准化能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建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标准体系,针对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方法、药物耐药性判定等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开展实验室能力比对。收集、鉴定、保藏各种表型及基因型耐药性菌种,建立菌种库和标本库,实现各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span /p p   (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发挥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创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兽药等抗菌药物替代品种和养殖领域新型耐药性控制技术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创新。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鼓励研发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设备。 /span 鼓励开展细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研究。 /p p   (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主动参与WHO、FAO、CAC、OIE等国际组织开展的耐药性防控策略、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加强与发达国家抗菌药物残留控制机构及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主动应对国际畜禽水产品抗菌药物残留问题突发事件。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要根据本计划确定的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辖区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等具体工作。要强化责任,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养殖者的主体责任,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p p   (二)加大政策支持。按照《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发改农经〔2017〕913号),统筹考虑相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加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监督抽查和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 /p p   (三)发挥专家作用。成立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与完善提供专业指导 承担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风险评估任务,提供风险管理和政策建议。在相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岗位,鼓励各地建立兽用抗菌药物研究团队,加强抗菌药物替代研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耐药检测方法与标准研究等工作。 /p p   (四)落实目标考核。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控制纳入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范围,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管体系、违法行为查处率、条件保障和经费预算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农业部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按年度、区域、进度进行量化、细化,各地要根据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p
  • 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提上日程 一大波仪器市场将爆发
    p   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 建立健全兽用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和考核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运行顺畅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实验室网络。 /p p   期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将加快推动饲料生产环节使用兽药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工作,实施饲料中兽药监测计划,持续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 设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中心和区域分中心,分区域建立5-8家专业化区域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120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站(点) 以省级以上兽药监察(检验)机构为主体,建立健全市县级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构,吸收第三方检测力量,持续实施抗菌药物残留监控计划, 完成31种兽用抗菌药物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 /p p   能力建设包括标准、科技、信息化和国际合作四项,其中提升标准化能力建设内容方面将制定统一的耐药性检测监测相关标准,认证相应的检测仪器、试剂,制定各级监测网的管理规则和数据库标准,分区域建立耐药性监测参比实验室,指导建立菌种库、标本库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方面围绕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仪器设备和以中兽药、低聚糖、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为代表的抗生素替代品和养殖领域新型耐药性控制技术与产品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创新集成。鼓励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监测网络设备以及基层兽医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 /p p   详细通知如下。 /p p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征求《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农医药便函〔2017〕194号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管理,综合治理兽药残留问题,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我局组织起草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请提出修改意见,并于2017年3月27日前书面反馈我局。 /p p   联系人:冯华兵,联系电话:01059192829,邮箱:yzc2829@sina.com。 /p p   附件: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农业部兽医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3月21日 /p p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017—2020年)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征求意见稿) /span /strong /p p   为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管理,综合治理兽药残留问题,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p p   一、前言 /p p   我国是畜禽、水产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菌药物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兽用抗菌药物市场秩序不规范、养殖环节使用不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薄弱,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致使兽用抗菌药物疗效降低,迫使养殖用药增加,从而造成兽用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加剧、兽药残留超标风险提高,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很大隐患。综合治理兽用抗菌药物,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是推动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亟需建立和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残留监测治理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p p   二、工作目标 /p p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残留监测防控能力、养殖环节规范用药水平、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p p   (一)建立健全兽用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和考核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运行顺畅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实验室网络。 /p p   (二)兽用抗菌药物凭兽医处方销售的比例达到50% 逐步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 /p p   (三)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逐步退出 研发和推广低毒、低残留新兽药产品100种,淘汰高风险兽药产品100种。 /p p   (四)结合大专院校专业教育、新型农民培训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技能宣传培训,掌握兽用抗菌药物科学使用知识。 /p p   (五)促生长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降低,动物源主要细菌耐药率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畜禽水产品兽用抗菌药物残留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p p   三、重点任务 /p p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围绕促生长兽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和兽药残留控制网络规划布局、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和从业人员宣传培训等方面,实施“六项工程”: /p p   (一)实施促生长兽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工程 /p p   加强重要兽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加大安全风险评估力度,明确评估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加快淘汰风险隐患品种。逐步推进风险评估工作: /p p   1.开展促生长人兽共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金霉素预混剂等产品,参照WHO、FAO、CAC、OIE等国际组织有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清理退出工作。 /p p   2.开展促生长动物专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黄霉素预混剂等产品,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技术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留和耐药监测工作,到2020年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政策建议。 /p p   3.开展喹噁啉类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等品种,收集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技术资料,到2020年形成逐步退出方案。 /p p   (二)实施兽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工程 /p p   1.完善兽用抗菌药物注册制度。加快兽用抗菌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人用、兽用抗菌药物分类管理,鼓励研制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物。人用重要抗菌药物、长期添加用于促生长作用、易蓄积残留超标、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不予批准。依据政策加快审批用于防治耐药菌感染相关创新药物以及疫苗。依据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交叉耐药和临床应用品种等情况确定应用级别,研究制定兽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分级目录。逐步实施兽用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工作。 /p p   2.规范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使用。制定发布《兽用抗菌药物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兽医临床使用行为。推进养殖环节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兽用处方药管理、休药期等兽药安全使用制度。开展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研究工作,建立养殖主体兽药采购、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系统规范兽药使用行为。开展饲料药物添加剂规范、禁用兽药清单、休药期规定等修订工作,完善技术规范。 /p p   3.加强饲料生产环节兽药使用监管。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加快推动饲料生产环节使用兽药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工作,实施饲料中兽药监测计划,持续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重拳打击非法添加药物等违法行为,形成监管长效机制。 /span /p p   4.建立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设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中心和区域分中心,依托兽用抗菌药物生产企业、诊疗机构、重点养殖企业、畜禽养殖大县等形成监测网络。通过兽用抗菌药物“二维码”追溯系统实时监测兽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种类、数量、流向和变化规律,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性和残留的相关性。 /p p   (三)实施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工程 /p p   1.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建设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制订养殖领域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案。分区域建立5-8家专业化区域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120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站(点)。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区域实验室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实验室为补充,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 /span /p p   2.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工作。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场(户)和有代表性的畜禽水产品流通市场。通过国家和省市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逐级上传药敏试验结果以及MIC频率分布 抗菌药物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以种类和剂量分布频率逐级上传。获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流行病学数据,支持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 /p p   3.加强医疗与养殖领域合作。建立医疗与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及其数据分析和发布的联通机制,实现两个领域的监测结果相互借鉴参考。 /p p   (四)实施兽用抗菌药物残留控制工程 /p p   1.加强畜禽水产品的抗菌药物残留监测工作。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以省级以上兽药监察(检验)机构为主体,建立健全市县级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构,吸收第三方检测力量,持续实施抗菌药物残留监控计划,严格实施官方抽样、盲样检测、阳性追溯等制度,依法严肃查处问题产品。完成31种兽用抗菌药物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 /span /p p   2.加强抗菌药物和耐药菌的环境污染防治。新、改、扩建兽药企业、养殖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养殖粪污抗菌药物残留检测,建立养殖废弃物抗菌药物残留状况动态监测控体系,推广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粪污处理技术,促进生态养殖发展。 /p p   (五)实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工程 /p p   在奶牛养殖大县、生猪养殖大县和全国绿色养殖示范县选择生猪、家禽和奶牛等优势品种,遴选中兽药、微生态制剂等低毒、低残留兽用抗菌药物产品中可推广使用的品种名录,研制流行菌株的细菌疫苗,研究推广相关补贴制度 先行试点、总结模式、逐步推广,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工程,从源头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 /p p   (六)实施从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工程 /p p   加强养殖业与兽医从业人员教育。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课程体系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课程。加强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危机的认知度。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兽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周活动。 /p p   四、能力建设 /p p   (一)提升信息化能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完善兽用抗菌药物生产企业、兽用抗菌药物产品批准文号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省市县三级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实现与国家兽用抗菌药物追溯系统对接,深入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建设,提高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等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和评估能力。 /span /p p   (二)提升标准化能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监测标准体系,开展实验室能力比对,为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制定统一的耐药性检测监测相关标准,认证相应的检测仪器、试剂,制定各级监测网的管理规则和数据库标准,分区域建立耐药性监测参比实验室,指导建立菌种库、标本库。 /span /p p   (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发挥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创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仪器设备和以中兽药、低聚糖、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为代表的抗生素替代品和养殖领域新型耐药性控制技术与产品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创新集成。鼓励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监测网络设备以及基层兽医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鼓励开展细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研究,为制订耐药控制策略与研究开发新药物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span /p p   (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主动参与WHO、OIE、FAO等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耐药性防控策略与CLSI、EUCAST标准制修订等相关工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加强与发达国家抗菌药物残留控制机构及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主动应对国际畜禽水产品抗菌药物残留问题突发事件。 /p p   五、保障措施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动物源细菌耐药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要根据本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履行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要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养殖和屠宰者的主体责任,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p p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加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监督抽查、中兽药补贴和抗菌药物减量化示范创建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 /p p   (三)发挥专家力量。改组成立全国兽药残留和兽用抗菌药物控制专家委员会,为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与完善提供专业指导 承担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风险评估任务,提供风险管理和政策建议。在相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抗菌药物替代研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耐药检测方法与标准研究等岗位,鼓励各地建设兽用抗菌药创新团队。 /p p   (四)落实目标考核。推动各地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控制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围,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管体系、耐药率、兽药残留超标率、条件保障和经费预算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农业部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按年度、区域、进度进行量化、细化,各地要根据工作要求,将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养殖企业,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p p br/ /p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两项汽车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等1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两项汽车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均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339(工业和信息化部)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 9656-20032023-01-012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2-01-01一、《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修订后的标准技术内容参考UN R43。无相关产品标准类的ISO标准可采用。部分项目的检验方法修改采用相关ISO标准。修订后标准与GB 9656-2003的变化对比见表1。表1 GB 9656-2021修订版与2003版对比No.项目2003版修订版水平分析1前言/强制条款部分条款强制全文强制——2范围只适用于汽车明确了适用的车的类别。根据实际应用对适用范围的车辆定义更清晰、准确。优于2003版3术语无增加18个术语使标准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优于2003版4分类包括分类及应用部位说明删除应用部位说明,符合GB1.1要求。优于2003版5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总则对原片提出要求,将要求分为主要技术要求及一般技术要求删除原片要求及主要技术要求和一般技术要求的分类;将各种安全玻璃材料在不同应用部位需满足的要求以表格形式列出;提出钢化玻璃应用限制条件;增加了贴膜玻璃的要求。便于对各种安全玻璃材料的总体要求有全面的了解,使标准更便于。优于2003版6厚度对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区域钢化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及中空安全玻璃的单片厚度偏差提出了要求。技术要求:1.根据最新浮法玻璃标准,修订单片玻璃的厚度偏差;2.增加刚性塑料;3.对中空玻璃总厚度提出偏差要求;4.修改了对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厚度偏差的描述。5.删除了区域钢化的内容试验方法:增加HUD玻璃的内容针对所有安全玻璃材料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考虑了最新产品的需求,采用了最新原材料标准。优于2003版 7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可见光透射比按车型、视区规定了最低可见光透射比值技术要求:1. 增加对后风窗的要求;2. 修改视区;试验方法:对试验设备“接受器及配套指示仪器的线性”略有修改,删除“或在读数量程的±10%之内,选择小值”。修改后的视区划分更符合目前车辆风窗玻璃设计要求;试验方法规定更科学。优于2003版8副像偏离按车型、视区规定了最高副像偏离值技术要求:1. 修改视区;2.对不做检查区域进行补充规定;试验方法:1. 对于靶式光源仪,增加了单环靶的结果表达;2.对于准直望远镜,调整了装置图中样品方向;将“可先用靶式光源仪以简单快速的扫描方法检查安全玻璃”列为可选择的过程;将结果表达中设计试验程序的表述移到试验过程。修改后的视区划分更符合目前车辆风窗玻璃设计要求;试验方法表述符合GB1.1的要求。优于2003版9光畸变按车型、视区规定了最高光畸变值技术要求:1. 修改视区;2.对不做检查区域进行补充规定;试验方法:对光源进行了修订,改为:150W石英卤素灯(如果不使用滤光片)或250W石英卤素灯(使用绿色滤光片)。修改后的视区划分更符合目前车辆风窗玻璃设计要求;试验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优于2003版10颜色识别对视区带色风窗提出的要求删除此项透射比不低于70%的视区带色前风窗玻璃不影响对交通信号颜色的识别。优于2003版1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抗磨性针对风窗及侧窗用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1.增加刚性塑料要求;2.增加该项目的适用部位试验方法:增加了对塑料材料的试验方法。使该要求更具合理性。优于2003版12人头模型冲击用于风窗及风窗以外部位的各种材料,钢化玻璃除外技术要求:1.删除前风窗以外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的人头模型冲击要求;2.增加刚性塑料要求。3.对夹层玻璃冲击后状态要求表述更准确4.删除了区域钢化内容试验方法:增加了对刚性塑料的试验方法,包括对带减速装置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设备的校准方法。符合GTR6的要求,要求更明确。优于2003版13抗穿透性针对风窗用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同2003版无变化14抗冲击性针对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及钢化玻璃在高、低及常温下的冲击状态技术要求:1. 对夹层玻璃的称重要求进行修改;2.增加刚性塑料、HUD玻璃的要求;3.修改了前风窗以外夹层玻璃冲击后碎片剥落要求。试验方法:1.增加了对刚性塑料进行试验的内容;2.对冲击高度进行修改;3.增加了高、低温冲击试验的试验时机要求。要求更明确,试验方法更具可操作性。优于2003版 15碎片状态针对区域钢化及钢化玻璃技术要求:1. 对长条碎片的要求修订描述;2. 删除钢化玻璃的补做内容。3.删除了区域钢化内容试验方法:按曲率半径200mm对钢化玻璃的冲击点进行了修订。对长条碎片的要求更精准,对钢化玻璃的要求予以了加严。优于2003版 16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柔性无此项针对刚性塑料,新增项目。引入新材料。优于2003版17耐高温性针对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无变化。试验方法:1.增加了对样品的要求;2.删除了对样品数量的要求;3.增加了对超温控制的要求。检验操作控制更严格。优于2003版 18耐辐照性针对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无变化。试验方法:1.增加了对样品的要求;2.删除了对样品数量的要求;3.增加了辐照强度的要求。检验操作控制更严格。优于2003版 19耐湿性针对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1.原要求不变;2.增加了对刚性塑料的要求。试验方法:1.增加了对样品的要求;2.删除了对样品数量的要求;3.修改了试验后样品状态评价时机的要求;4.增加刚性塑料内容。检验操作控制更严格,引入新材料。优于2003版 20耐温度变化性针对塑玻复合材料 技术要求:无变化。试验方法:增加样品放置要求。检验操作控制更严格。优于2003版 2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耐燃烧性针对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1.增加刚性塑料的要求;2.降低燃烧速度试验方法:无变化。加严要求,引入新材料。优于2003版 22耐化学侵蚀性针对塑玻复合材料技术要求:增加刚性塑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根据刚性塑料增加负重法试验方法引入新材料。优于2003版 23耐模拟气候性无针对刚性塑料,新增项目。引入新材料。优于2003版 24挥发性有机物无针对贴膜玻璃,新增项目关注贴膜玻璃环保性能,优于2003版25检验规则对型式检验及认证检验的抽样规则进行了规定删除根据全文强制要求,删除此部分内容26判定规则写入试验方法条款以规范性附录的形式对每一项技术的判定进行了规定有利于标准整体框架的协调,简单扼要,便于使用,优于2003版27实施日期无根据强标使用特点,规定出过渡期使标准更具实施性28边缘应力有删除该项在2003版中针对钢化玻璃,为一般性技术要求,非强制项目29表面应力有删除该项在2003版中针对弯型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为一般性技术要求,非强制项目30耐模拟气候性有删除该项在2003版中该项目针对塑玻复合材料,为一般性技术要求,非强制项目31露点有删除该项在2003版中该项目针对安全中空玻璃,为一般性技术要求,非强制项目32加速耐久性能有删除该项在2003版中该项目针对安全中空玻璃,为一般性技术要求,非强制项目33太阳能特性该两项原计划在9656修订时应加入,针对目前汽车玻璃节能特性,是两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也是申请9656修订目的之一,属于非强制性项目。但由于此次标准项目更改为安全技术规范,这两个项目也不能写入。34可见光反射比二、《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烟台孚瑞克森汽车制动部件有限公司 、河北星月制动元件有限公司 、重庆红宇摩擦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一汽富晟特比克制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包含术语和定义、试验相关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包装和标志、产品一致性等。本标准与UN R90的主要结构变化对比见表2。表2 本标准与UN R90主要技术要素对比本标准UN R90章节编号章节标题章节编号章节标题1范围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2定义——3认证申请——4认证4试验相关要求——5技术要求5技术要求及试验6包装和标志6包装和标志——7换装零件的变更和扩展7产品一致性8产品一致性——9产品不一致性的惩罚——10产品完全停产——11有权进行认证试验的技术服务部门和型式认证权威机构的名称和地址——12过渡期规定根据我国标准化相关文件规定,本标准除采用我国对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替代UN R90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外,还增加了5项规范性引用标准,本标准涉及的规范性引用标准与6GB 5763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7GB/T 7216-2009 灰铸铁金相检验(ISO 945-1:2008,MOD)
  • 这两项国际标准,我国主持制定!
    日前,国际铁路联盟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标准和《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标准,两项标准均是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是铁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国际标准组织。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由中国国铁集团组织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图源:视觉中国两项“标准”在总结世界高速铁路设计成功经验、系统集成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理念,吸纳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线间距、路基填料分类、隧道围岩分类等基础性关键指标,推介中国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动车组修程、接触网系统等优势技术,最终确立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线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车站、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维修设施、综合防护、环境保护、牵引供变电、接触网、电力供配电和远动系统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高铁11项系统级标准填补国际空白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突破4万公里,占到全球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近年来,国铁集团着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国高铁正从打造国家名片迈向引领国际标准。去年11月,国际铁路联盟曾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 通信信号》标准,此次发布的“基础设施”和“供电”标准是《高速铁路设计》系列第二、三个国际标准。近年来,国铁集团专家主持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列车网络、制动系统等专业的60余项重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实施》和《高速铁路设计》两个系列等11项高速铁路系统级标准,填补了高速铁路实施、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全面系统地纳入中国高速铁路从设计理念、技术装备、关键参数到养护维修在内的成功经验、主要创新成果和优势技术,并兼容了其它国家高速铁路的相关技术和需求。
  • 汽车行业试验标准受波及——工信部公开征集2019年第二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意见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工信部公开征集将申请立项的《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等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意见,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29日。本次公开意见征集主要涉及的是汽车行业,包含的标准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安装固定点、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5条强制性标准。 /p p    strong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strong /p p   代替标准 strong GB 14166-2013 /strong /p p   标准GB 14166-2013规定了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前向或后向座椅上安装了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M、N类车辆 M、N类车辆前向或后向座椅上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安装了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M1和N1类车辆 装有安全带提醒装置的M1类车辆。 /p p   试验方法中涉及的科学仪器有: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73.html" target=" _self" 万能试验机 /a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78.html" target=" _self" 疲劳试验机 /a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79.html" target=" _self" 摩擦磨损试验机 /a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74.html" target=" _self" 拉力试验机 /a 等。 /p p    strong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安装固定点 /strong /p p   代替标准 strong GB 14167-2013 /strong /p p   标准GB 14167-2013规定了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和儿童约束系统的ISOFIX固定点系统及其上拉带固定点的位置、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了前向和后向座椅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M和N类车辆,也适用于安装了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的M1和N1类车辆。 /p p strong    /strong strong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strong /p p   代替标准 strong GB/T 24550-2009 /strong /p p   标准GB/T 24550-2009规定了汽车碰撞时对行人保护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500kg的M1类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500kg但不大于4500kg的M2类,以及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500kg但不大于4500kg的N类汽车,可参考执行,但不包括驾驶员座椅R点与前轴中心的横向平面的水平距离小于1000mm的M2类和N类汽车。 /p p   strong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strong /p p   代替标准 strong GB 21670-2008 /strong /p p   标准GB 21670-2008规定了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M1类车辆。 /p p strong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strong /p p   代替标准 strong GB 19578-2014 /strong /p p   标准GB 19578-2014规定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不适用于仅燃用气体燃料或醇醚类燃料的车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9年第二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汇总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6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fec5869f-8557-4951-9bd3-fbaa7a1066eb.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600" height=" 6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9年汽车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4193f52c-9021-4005-9ce1-a5ade39c7694.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600" height=" 2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如对拟立项标准项目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填写《标准立项反馈意见表》并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电子邮件发送至KJBZ@miit.gov.cn(邮件主题注明:标准立项公示反馈)。 /p p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标准处 /p p   邮编:100846 /p p   联系电话:010-68205241 /p p   公示时间:2019年5月30日-2019年6月29日 /p p br/ /p
  • 出口美国婴儿推车须遵新联邦强制性安全标准
    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收到约1300起与婴儿推车有关的事故报告,其中有四起死亡事故。因此,为了提高婴儿和儿童四轮卧式、坐式推车的安全性,防止婴儿和儿童的死亡和受伤,CPSC于近日经过投票一致批准通过了一项新的联邦强制性标准。   婴儿卧式推车指的是运载平躺姿势婴儿的轮式婴儿车 坐式推车则是一种用于运载处于坐式或半依靠姿势儿童的轮式婴儿车,由一个人推动坐式推车的手柄,通常用于婴儿期至36个月的儿童。新标准涵盖的婴儿车范围有所扩大,除了由后往前(或由前往后)折叠的全尺寸2D和3D坐式婴儿车、侧向折叠的推车,还包括旅行推车(包括汽车安全座椅)、前后串联、左右并列的双人推车、可乘坐多人的推车和慢跑婴儿坐式推车。   新联邦标准整合了于2013年12月发布的自愿性标准《婴儿卧式和坐式推车的标准消费品安全性能规范(ASTM F833-13b)》,解决了与多角度/可调扶手有关的头夹风险。此外,新的安全标准还解决了向该机构报告的与婴儿推车有关的风险,包括铰链引起的事故,通常导致手指或手臂挤伤、切伤或截断的风险,轮子破裂和脱落的风险,停车制动故障,锁定机制问题,儿童自己解开保险扣以及约束装置破裂或分离等约束问题,以及要求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据统计,2009年到2013年6月,美国CPSC共通报不合格童车产品20例,其中婴儿推车16例,占据总数量的80%。通报原因包括跌伤、窒息、勒住风险。2013年全年,宁波地区出口到美国的婴儿车共175批,货值357.20万美元,相较2012年出口596批,金额1146.34万美元呈大幅下降趋势。欧美发达国家颁布更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迅速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在此提醒,首先,婴儿、童车企业要密切关注出口国新版标准的修订和生效动态,主动寻找政策和动态,便于尽早消化应对 其次,企业要完善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设计、生产检测,避免因新旧标准更替的时间差冲突,造成产品受到通报召回,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目前,宁波地区出口的婴儿推车对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较强,为减少因标准升级而带来的冲击,企业应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强制认证执行标准发布
    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现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执行标准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新申请认证的产品需按照附表中所列标准要求(含实施日期要求)进行认证。   二、对于标准修订的情况,如果无新增试验项目,已获证产品无须再进行实验,可直接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已经出厂、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获证产品,无需按新版标准重新进行确认和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三、对于已获证产品,如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生产产品实施过渡期的,持证人应在标准规定的日期前,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如标准规定的实施过渡期不足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的,持证人应在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内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四、对于在本公告规定的各标准换版截止日期后,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暂停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逾期三个月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撤销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   五、各相关指定实验室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向我委认证监管部上报依据附表中所列标准检测能力情况,以及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的情况。   表1.新修订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1-07) 2009.09.30 2011.01.01 无 2 GB 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4) 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的M1类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新认证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在生产M1类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3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7)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 4 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8) 2009.09.30 2012.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在生产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5 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6-03) 2010.01.10 2011.07.01 无 6 GB/T 18332.1-2009《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05.06 2009.11.01 无 7 GB 7063-2011《汽车护轮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0)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自2014年1月1日实施。 8 GB 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4)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产品,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9 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5) 2011.05.12 2012.01.01 无 10 GB14023-2011《车辆、船和自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3-06) 2011.07.29 2012.01.01 无   表2.新增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21) 2011.01.14 2012.01.01 无 2 GB/T 14172-2009《汽车静倾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3) 2009.03.23 2010.01.01 无 3 GB24315-2009《校车标识》(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1-01) 2009.09.30 2010.01.01 无 4 GB 24406-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3) 2009.09.30 2010.07.01 无 5 GB 24407-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8) 2009.09.30 2010.07.01 新认证车型自2010年7月1日实施,其中第4.2条2012年1月1日实施。 6 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15) 2011.01.10 2012.01.01 无 7 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02) 2011.01.10 2012.01.01 无 8 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7) 2009.10.30 2010.07.01 无 9 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10.30 2010.07.01 无 10 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2) 2005.07.13 2006.02.01 无 11 GB 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2) 2011.05.12 2013.01.01 对新认证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对在生产产品自2015年1月1日实施。 12 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3) 2012.01.01 2012.01.01 无 13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1.11.02 2002.05.01 无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美国CPSC拟建立婴儿推车联邦安全标准
    2013年5月10日,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消息,为了进一步防止年幼儿童的死亡和受伤事故,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投票通过了一项规章制订通知(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NPR),拟建立婴儿推车联邦安全标准。委员会一致通过批准在联邦公报上公布该NPR。   拟议的推车标准包含了已公布的自愿性标准ASTM F833-13,《婴儿四轮卧车和推车消费者安全规范标准》(Standard Consumer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Carriages and Strollers),并有一处修改。修订要求标准新增说明以强调折叠推车时或可折叠推车可能会造成的剪切、切断和挤压风险。   CPSC的工作人员审查了2008至2012年期间1200多起与推车有关的事故,包括4例死亡和近360例受伤事故。他们认为公布的标准以及NPR额外的提议将有助于减少与在婴儿推车事故审查中发现的大多数风险模式相关的风险。   婴儿推车的风险模式包括:   轮胎破损和分离   停车制动和锁定机制失效   铰链问题   结构完整性问题   挤压   车辆座椅连接问题   顶篷问题   车把失效。   报告的伤害事故包括:   手指因可折叠铰链和折叠顶篷而折断   因车轮分离或停车制动问题而跌落   推车倒塌而受伤   头部卡在安全提篮的开口处   儿童未系上安全带而跌落。   拟议规则还将强调推车折叠时或与可折叠推车有关的手指损伤。各种推车类型,如安全提篮、四轮卧车、前后串联的双人推车、左右并列的双人推车、多人乘坐的推车和伞车都将被包括在标准中。   CPSC的工作人员建议,针对推车的强制性标准将在最终规则公布于联邦公报上的18个月后生效。
  • 2021上半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标准立项和发布清单
    2021年(1-6月)标准立项清单序号任务书号立项标准名称技术领域12021-05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C-V2X车联网区域应用云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22021-06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性能测评方法及要求32021-14车控操作系统功能软件架构及接口要求42021-15智能网联汽车视觉感知计算芯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52021-20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62021-23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信号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72021-24乘用车倒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82021-25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测试用路测目标物技术要求第1部分:波形梁金属护栏目标物92021-27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测评要求及方法102021-28智能网联汽车自然驾驶场景提取要求及方法112021-01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 台架试验方法新能源汽车122021-02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寿命强化试验方法132021-09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运行过程142021-10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安全风险监测及故障预警规范:充电过程152021-1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通用规范162021-12纯电动乘用车整车下落试验评价规范172021-13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182021-16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B类设备的通信协议一致性要求及测试192021-29电动汽车60~1000V部件电源端口瞬态现象测试要求及方法202021-17乘用车轮胎干地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主观评价方法传统汽车系统/零部件212021-18乘用车轮胎冰面抓着性能试验方法222021-19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232021-26汽车液压制动系统ABS/ESC电磁阀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242021-21商用车后处理系统用冷轧不锈钢钢板和钢带252021-22汽车低压线束设计验证测试规范262021-0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刮水电动机汽车再制造272021-04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液压制动钳282021-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和燃油供给系统渗透排放测量方法摩托车292021-08方向盘式正三轮摩托车座椅、脚踏板和方向盘中心位置尺寸要求及测量方法2021年(1-6月)标准发布清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技术领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新能源汽车2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3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4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5T/CSAE 202-2021汽车用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条件
  • 新能源汽车引领下年更新159条标准——2021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测试标准盘点
    2021年可谓标准“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我国是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回顾过去这一年,我国批准发布大量汽车标准,本文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流团体标准进行了简要盘点,以飨读者。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标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标准、汽车操声限制标准、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等。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58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2021/2/202022/1/12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2/202021/7/13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2021/2/202022/1/14GB/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2021/3/92021/10/15GB/T 39895-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 标识规范2021/3/92021/10/16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2021/3/92021/10/17GB/T 39896-2021厢式货车系列型谱2021/3/92021/10/18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2021/3/92021/10/19GB/T 26779-20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2021/3/92021/10/110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1GB/T 19237-202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21/3/92021/10/112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3/92021/10/113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4GB/T 39899-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器2021/3/92021/10/115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2021/4/302023/1/116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4/302022/1/117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4/302021/11/118GB/T 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1/8/192022/3/119GB/T 40432-202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2021/8/192022/3/120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8/192022/3/121GB/T 40499-2021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2GB/T 40501-2021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3GB/T 40509-2021汽车转向中心区操纵性过渡特性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4GB/T 40507-2021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5GB/T 40512-2021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6GB/T 40521.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1部分:双移线2021/8/192022/3/127GB/T 40521.2-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2021/8/192022/3/128GB/T 38146.3-202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3部分:发动机2021/8/192022/3/129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8/192022/3/130GB/T 24347-2021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21/8/192022/3/131GB/T 40428-202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2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2021/8/192022/3/133GB/T 40433-2021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2021/8/192022/3/134GB/T 40430-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符号集2021/8/192022/3/135GB/T 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2021/8/192022/3/136GB/T 14172-202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7GB/T 40822-2021道路车辆 统一的诊断服务2021/10/112022/5/138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5/139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0GB/T 39851.3-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关系统的需求2021/10/112022/5/141GB/T 33598.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2021/10/112022/5/142GB/T 38775.7-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2021/10/112022/5/143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4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45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6GB/T 40712-2021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2021/10/112022/5/147GB/T 40711.2-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2021/10/112022/5/148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9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0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1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2GB/T 5909-2021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3GB/T 40711.3-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3部分:汽车空调2021/10/112022/5/154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5/155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5/156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7GB/T 40857-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8GB/T 40856-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各大总成的性能要求、技术条件等表明产品本身质量水平的标准。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行业标准共9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C/T 1149-2021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021/5/172021/10/11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2021/8/212022/2/12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2021/8/212022/2/13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2021/8/212022/2/14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2021/8/212022/2/15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2021/8/212022/2/16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021/8/212022/2/17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2021/8/212022/2/18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21/8/212022/2/19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2021/8/212022/2/1团体标准本文仅整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共9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2006年,2014年入选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以下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2021/2/262T/CSAE 173-2021基于道路载荷谱的汽车用户使用与试验场试验相关性分析评价规程2021/3/293T/CSAE 174-2021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2021/3/294T/CSAE 175-2021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2021/3/295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2021/3/296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2021/4/127T/CSAE 179-2021汽车用高韧性热镀铝硅合金镀层热冲压钢板技术要求2021/4/128T/CSAE 180-2021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2021/4/129T/CSAE 40-2021乘用车塑料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4/1210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2021/5/1311T/CSAE 181-2021汽车室内润滑脂气味测试及评价方法2021/5/1312T/CSAE 182-2021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2021/5/1313T/CSAE 184-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2021/5/1314T/CSAE 185-2021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2021/5/1315T/CSAE 186-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火灾用气体防控装置2021/5/1316T/CSAE 183-2021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17T/CSAE 75.2-2021汽车防锈包装规程 第2部分: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2021/6/1118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19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0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30T/CSAE 199-2021汽车用高真空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技术条件2021/6/3031T/CSAE 200-2021汽车用铝合金直锻工艺轮毂技术条件2021/6/3032T/CSAE 201-2021汽车用薄钢板冲压极限减薄率测试方法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近千万仪器项目成交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2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   项目编号:OITC-G12032042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5层(100142)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电话:010-68725599-8447,传真:010-68458922   确定成交的日期:2012年7月12日   成交信息如下: 包号 设备名称 成交供应商 成交金额 1 中压快速纯化制备系统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30万 2 点状压力传感器(含标定器) 北京富海华进出口有限公司 人民币17.2998万 3 手套式传感器(含标定器) 爱尔思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95万美元 4 产品使用质量测量无线脑电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青岛柏恩赛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29.4万 5 产品使用界面操作实验系统 北京飞宇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80.49万 6 产品使用动作行为测评分析系统 北京普升达科贸有限公司 人民币52万 7 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系统 天宇飞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人民币63.5万 8波前传感器/波前分析仪 无人应标,流标。 9 HPLC-ICP-MS联用模块、ICP-MS有机进样配件、 HPLC进样温控装备、红酒检测微型光谱仪元器件 北京海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30.8万 10 基础燃烧系统 北京卓越慧通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56.2万 11 纺织品和玩具燃烧测试系统 北京英东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40.8万 12 电器耐燃烧试验系统 北京中希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51.6万 13 电线燃烧试验系统 北京耐特网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26.3万 14 轮胎臭氧老化试验机 富联国际有限公司 5.7万美元 15 汽车制动管路爆破和耐压试验台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人民币8.2万 16 汽车制动管路伺服脉冲试验台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人民币27万 17 轮胎五刚度试验机 青岛育肯仪器有限公司 10万美元+人民币6.6万 18 座椅强度试验机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人民币105.8万 19 汽车油门踏板智能机器人 广州泽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10.63万英镑 20 汽车制动踏板智能机器人 广州泽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3.83万英镑 21 汽车转向机器人 广州泽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7.4万英镑   谈判小组成员名单:熊少祥(第1-9包)、郝艾芳(第1-9包)、孙家跃(第10-21包)、张连清(第10-21包)、李坤威(第1、9包)、杨帆(第2、3包)、张运红(第4-7包)、陈建新(第10-13包)、肖凌云(第14-21包)   感谢各供应商对本项目的积极参与,未获成交的供应商请于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到我公司办理保证金退回事宜。   项目联系人:窦志超   联系方式:电话:010-68725599-8447 传真:010-68458922   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7月12日
  • 102项机械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技术条件》等102项机械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等见附件)。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1年8月17日。  附件:102项机械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  联 系 人:盛喜军  电 话:010-68205253  电子邮件:KJBZ@miit.gov.cn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二O一一年八月二日 附件:102项机械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 1 JB/T 3063-2011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金属摩擦材料的术语和符号、材料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离合器和制动器用的烧结金属摩擦材料。JB/T 3063-1996 2 JB/T 7909-2011湿式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试验台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湿式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摩擦性能试验台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验片、摩擦系数的测定及计算、能量负荷许用值的测定及计算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湿式烧结金属试验片在润滑条件下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磨损率和能量负荷许用值。湿式非金属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测定也可参照本标准。JB/T 7909-1999 3 JB/T 8063.1-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铁基材料与制品中碳的测定(气体容量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0.1%~2.0%、用气体容量法测定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的碳含量的方法、试剂与仪器、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碳量的测定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碳量的测定。JB/T 8063.1-1996 4 JB/T 8063.2-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铁基材料与制品中铜的测定(氟化氢铵掩蔽-碘量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1%、用氟化氢铵掩蔽-碘量法测定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铜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铜量的测定。JB/T 8063.2-1996 5 JB/T 8063.3-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铁基材料与制品中钼的测定(硫氰酸盐光度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0.10%~2.00%、用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钼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铁基材料与制品中钼量的测定。JB/T 8063.3-1996 6 JB/T 8063.4-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铜的测定(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50%、用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铜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铜量的测定。JB/T 8063.4-1996 7 JB/T 8063.5-2011 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锡的测定(次磷酸钠还原-碘酸钾滴定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1%~10%、用次磷酸钠还原-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锡含量的方法、试剂、仪器、分析步聚、结果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锡量的测定。JB/T 8063.5-1996 8 JB/T 8063.6-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铅的测定(电解分离-EDTA滴定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 1%~30%、用电解分离-EDTA 滴定法测定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铅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铅量的测定。JB/T 8063.6-1996 9 JB/T 8063.7-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锌的测定(硫酸铅钡共沉淀-EDTA滴定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2.0%~7.0%、用硫酸铅钡共沉淀-EDTA 滴定法测定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锌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锌量的测定。JB/T 8063.7-1996 10 JB/T 8063.8-2011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铁的测定(EDTA-H2O2光度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4%、用 EDTA-H202 光度法测定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的铁含量的方法、试剂、分析步聚、分析结果的计算、允许差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铁量的测定。JB/T 8063.8-1996 11 JB/T 9135-2011中型载重汽车粉末冶金铁基制动摩擦片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以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用于轮毂材料符合GB/T 9439-1988《灰铸铁件》规定的HT200或性能相当的其它材料的,采用轮毂制动的中型载重汽车及其变型车辆使用的制动摩擦片的型式、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中型载重汽车铁基粉末冶金制动摩擦片。JB/T 9135-1999 12 JB/T 10310-2011摩托车离合器用粉末冶金从动齿轮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离合器用粉末冶金从动齿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造摩托车离合器用粉末冶金从动齿轮。JB/T 10310-2001 13 JB/T 3064-2011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二氧化硅的测定、锡的测定、铜的测定、铁的测定、铅的测定、碳的测定、二硫化钼的测定以及硫酸钡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离合器和制动器用的烧结金属摩擦材料。JB/T 3064-1999 14 JB/T 6647-2011碳化物中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范围为碳化物中质量分数为5.0%~21.0%、用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化物总碳含量的方法、仪器、标准参考物质及试剂、分析步骤、试验结果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碳化物中总碳含量的测定。JB/T 6647-1993 15 JB/T 7907-2011粉末冶金机油泵齿轮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工作油压不大于1.2MPa的内燃机油泵粉末冶金齿轮(外啮合渐开线圆柱直齿齿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油泵粉末冶金齿轮。JB/T 7907-1999 16 JB/T 8395-2011烧结锡青铜过滤元件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锡青铜过滤元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锡青铜球形粉末松装烧结制造的过滤元件及消音元件。JB/T 8395-1996 17 JB/T 11225-2011烘烤机械 层式电烤炉本标准规定了烘烤机械层式电烤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中烘烤面包、糕点、饼干及其他食品坯料用的层式电烤炉。 18 JB/T 11226-2011烘烤机械 层式燃气烤炉本标准规定了烘烤机械层式燃气烤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中烘烤面包、糕点、饼干及其他食品坯料用的层式燃气烤炉。 19 JB/T 11227-2011滚揉机本标准规定了滚揉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畜、禽、水产等各类肉制品加工用的滚揉机。 20 JB/T 11228-2011烘烤机械 立式打蛋机本标准规定了烘烤机械立式打蛋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中搅打各种蛋液及其他高粘度流态状物料的立式打蛋机。 21 JB/T 11229-2011烘烤机械 立式和面机本标准规定了烘烤机械立式和面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及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中把面粉揉制成面团的立式和面机。 22 JB/T 11230-2011真空搅拌机本标准规定了真空搅拌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把不同粒度的肉料与各种辅助材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的真空搅拌机。 23 JB/T 3370-2011滚动轴承 万向节圆柱滚子轴承本标准规定了轧钢机械、起重运输机械以及其他重型机械用十字轴式万向节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型式、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和防锈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万向节圆柱滚子轴承的生产、检验和验收。JB/T 3370-2002 24 JB/T 5312-2011滚动轴承 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的定义、分类、代号方法、结构型式、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的生产、检验和验收。JB/T 5312-2001 25 JB/T 7048-2011滚动轴承 工程塑料保持架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用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储运。本标准还规定了保持架用工程塑料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聚酰胺66、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46、聚酰胺46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轴承节圆直径与轴承转速的乘积dmn 1.5×106 mmr/min且轴承外径D320mm的轴承用保持架的生产、检验和验收。JB/T 7048-2002 26 JB/T 8877-2011滚动轴承 滚针组合轴承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滚针组合轴承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组合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JB/T 8877-2001 27 JB/T 8878-2011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T 290-1998、GB/T 12764-2009规定的一般用途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轴承的生产、检验和验收。JB/T 8878-2001 28 JB/T 8881-2011滚动轴承 零件渗碳热处理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T 3203规定的G20CrMo(A)、G20CrNiMo(A)、G20CrNi2Mo(A)、G20Cr2Ni4(A)、G10CrNi3Mo(A)、G20Cr2Mn2Mo(A)等渗碳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渗碳前预先热处理、渗碳一次淬、回火、高温回火及二次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以及平均晶粒度、淬硬层深度、硬度、显微组织、裂纹等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上述渗碳轴承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的渗碳热处理质量检验,也适用于低碳合金钢制滚动轴承零件的渗碳热处理质量检验。JB/T 8881-2001 29 JB/T 10239-2011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用卷边防尘盖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深沟球轴承用卷边防尘盖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防尘盖的生产、检验和验收。JB/T 10239-2001 30 JB/T 11251-2011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离合器本标准规定了冲压外圈滚针离合器的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防锈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离合器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31 JB/T 11252-2011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离合器和球轴承组件本标准规定了圆柱滚子离合器和球轴承组件的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防锈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圆柱滚子离合器和球轴承组件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32 JB/T 11242-2011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用机械密封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用机械密封的基本型式、主要尺寸、参数、要求、检验规定、检验方法、仪器、仪表、包装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介质压力不大于0.3 MPa,温度为-35℃~135℃的汽车水封,轴径不大于20 mm,转速不大于9000 r/min,工作介质为清水或汽车冷却液。 33 JB/T 7659.2-2011氟代烃类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2部分:管壳式水冷冷凝器本标准规定了氟代烃类制冷装置用管壳式水冷冷凝器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单独供应的以R22、R123、R134a、R404A、R407C、R410A为制冷剂,名义换热面积不大于200m2的管壳式水冷冷凝器。其他烃类制冷剂可以参照执行。JB/T 7659.2-1995 34 JB/T 7659.3-2011氟代烃类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3部分:干式蒸发器本标准规定了氟代烃类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单独供应的以R123、R134a、R22、R407C、R404A、R410A为制冷剂、水为载冷剂的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其他烃类制冷剂可以参照执行。JB/T 7659.4-1995 35 JB/T 11232-2011精密气体渗氮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精密气体渗氮的设备要求和可靠性、工艺要求、质量控制与检验、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以及节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钢件精密气体渗氮、氮碳共渗等热处理。 36 JB/T 6370-2011柔性石墨填料环物理机械性能 测试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测试柔性石墨填料环密度、肖氏硬度、压缩率、回弹率及耐温失量的试验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计算。本标准适用于柔性石墨类填料环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JB/T 6370-1992 37 JB/T 6626-2011聚四氟乙烯编织盘根本标准规定了聚四氟乙烯编织盘根的代号、要求、检验、标志、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聚四氟乙烯编织盘根。JB/T 6626-1993 38 JB/T 4081-2011真空技术 溅射离子泵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型式的溅射离子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型式的溅射离子泵。JB/T 4081-1991JB/T 4082-1991 39 JB/T 7673-2011真空技术 真空设备型号编制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真空泵、真空机组、真空阀门和真空镀膜机型号的编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上述各种真空设备的型号编制。JB/T 7673-1995 40 JB/T 8107-2011容积真空泵 振动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容积真空泵的振动测量方法,三项振动量值振动速度、振动位移、振动加速度的标示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仪器,测量时的安装、负载、工作条件和测点位置。本标准适用于在容积真空泵的非旋转或非往复式部件上进行的振动测量。本标准不适用于液环式真空泵。JB/T 8107-1999 41 JB/T 11237-2011真空技术 多级罗茨干式真空泵本标准规定了多级罗茨干式真空泵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测量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除单级、双级以外的多级罗茨干式真空泵。 42 JB/T 11238-2011真空技术 液环真空泵效率本标准规定了单级液环(水或其它液体)真空泵入口压力400 hPa点的等温压缩效率曲线及应用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气量大于或等于1 m3/min的单级液环真空泵。 43 JB/T 4271-2011船用三相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额定功率3 125 kVA(50 Hz和60 Hz)及以下船用三相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由内燃机驱动,用作船舶及移动式和固定式近海装置电站的发电机及其励磁装置。对由汽轮机驱动的发电机、轴带发电机和额定功率大于3 125 kVA的发电机,亦可参照采用本标准。JB/T 4271-1999JB/T 4123-1999JB/T 4401.2-1999 44 JB/T 7618-2011避雷器密封试验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密封试验。本标准规定了避雷器密封试验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内容。JB/T 7618-1994 45 JB/T 8459-2011避雷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避雷器产品及其派生产品、附属产品的型号命名原则、组成及编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用避雷器及其派生产品、附属产品等产品的型号编制。JB/T 8459-2006 46 JB/T 10492-201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装置本标准规定了避雷器用监测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包括避雷器用监测器和避雷器用放电计数器JB/T 10492-2004JB/T 2440-1991 47 JB/T 11219.1-2011高压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用端部装配件 第1部分:绝缘子串元件用端部装配件本标准规定了高压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串元件用端部装配件的型号、尺寸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本标准适用于交、直流高压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串元件使用压接工艺的端部装配件。 48 JB/T 3135-2011镀银软圆铜线本标准规定了镀银软圆铜线的型号及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计算密度、验收规则、包装、存储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导体、编织层及其他电气设备用的镀银软圆铜线。JB/T 3135-1999 49 JB/T 11236-2011铅酸蓄电池中镉元素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中镉元素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铅为主要原料的蓄电池。 50 JB/T 11256-2011铅酸蓄电池槽盖封合 技术规范本规范规定了铅酸蓄电池封合技术规范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阀控式及其它结构特征的蓄电池用槽盖胶、底胶、色胶的检验及用粘合剂工艺封合和热封工艺热封后的蓄电池密封性的检验。 51 JB/T 7735-2011低速货车 型号编制规则本标准规定了低速货车型号的组成和编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低速货车型号编制。JB/T 7735-1995 52 JB/T 7736-2011低速货车 可靠性考核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低速货车的故障定义、分类及判定规则、可靠性评定方法和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低速货车。JB/T 7736-1995 53 JB/T 11220-2011低速货车 前轴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低速货车前轴可靠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低速货车前轴的可靠性试验。JB/T 50109-1998 54 JB/T 11221-2011低速汽车 传动轴总成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低速汽车传动轴总成可靠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低速汽车传动轴总成的可靠性试验。JB/T 50110-1998 55 JB/T 11222-2011低速汽车 钢板弹簧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低速汽车钢板弹簧可靠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低速汽车钢板弹簧的可靠性试验。JB/T 50106-1998 56 JB/T 11223-2011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外观质量要求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外观质量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57 JB/T 11224-2011三轮汽车 可靠性考核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的故障定义、分类及判定规则、可靠性评定方法和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JB/T 50096-1997 58 JB/T 9727-2011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综合养护车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养护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随机文件、使用信息。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养护车。JB/T 9727-2001 59 JB/T 9015-2011带式输送机用逆止器本标准规定了带式输送机用逆止器的型式、基本参数、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用的非接触式逆止器和接触式逆止器。JB/T 9015-1999 60 JB/T 11231-2011摩擦驱动悬挂输送机本标准规定了摩擦驱动悬挂输送机的型式、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接力式摩擦驱动的悬挂输送机。 61 JB/T 6672-2011燃煤热风炉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干燥用燃煤热风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燃烧煤和煤粉、加热介质为空气间接加热的分置式和整体式热风炉。JB/T 6672.1~6672.2-2001 62 JB/T 6683-2011全液压转向器配套阀 组合阀块本标准规定了与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配套的组合阀块的术语与定义、参量与符号、型式、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的组合阀块。JB/T 6683-1993 63 JB/T 7721-2011复式粮食清选机本标准规定了复式粮食清选机型号和主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筛选和重力选组合的清粮机。其它形式的清粮机可参照执行。JB/T 7721-1995JB/T 7722-1995 64 JB/T 7730-2011种子包衣机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包衣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滚筒喷雾式、甩盘雾化式和旋转式种子包衣机。JB/T 7730.1~7730.2-1995 65 JB/T 9790-2011风筛式种子清选机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风筛式种子清选机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风筛式种子清选机、风筛式种子初清机、垂直气流清选机。筛选机可参照执行。JB/T 9790-2000 66 JB/T 9800-2011装配式金属筒仓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金属筒仓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金属筒仓。JB/T 9800-1999 67 JB/T 10268-2011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本标准规定了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及主参数、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JB/T 10268-2001 68 JB/T 9781-2011喷雾机(器) 喷射部件本标准规定了喷雾机(器)喷射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林业及卫生防疫用的液力喷雾机(器)的喷射部件。本标准不适用于喷杆喷雾机的喷射部件。JB/T 9781-1999JB/T 9797-1999 69 JB/T 9798.1-2011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型号、安全要求、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JB/T 9798.1-1999 70 JB/T 9798.2-2011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的试验条件、性能试验、生产试验和防泥水密封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JB/T 9798.2-1999 71 JB/T 9729-2011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径部密封值样品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泵出油阀偶件径部密封值样品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泵出油阀偶件的径部密封值样品的选择。JB/T 9729-1999 72 JB/T 9730-2011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金相检验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喷油系统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或高压供油泵用柱塞偶件、喷油泵或高压供油泵用出油阀偶件(零件有效厚度小于或等于12mm)经热处理后金相组织的检验。本标准适用于GCr15钢精密偶件的金相检验;合金结构钢针阀体渗碳、热处理的金相检验;W6Mo5Cr4V2、W18Cr4V钢针阀的金相检验。JB/T 9730-1999 73 JB/T 11254-2011立式颗粒饲料稳定器本标准规定了立式颗粒饲料稳定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硬颗粒饲料后熟化加工、以蒸汽为保温热源的立式颗粒饲料稳定器。 74 JB/T 11255-2011饲料机械 平面回转分级筛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机械平面回转分级筛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饲料机械平面回转分级筛。 75 JB/T 7171-2011手持式内燃凿岩机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内燃凿岩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手持式内燃凿岩机。JB/T 7171-2006 76 JB/T 10309-2011角式气动砂轮机本标准规定了角式气动砂轮机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角式气动砂轮机。JB/T 10309-2001 77 JB/T 11239-2011手持式气动搅拌机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气动搅拌机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用于搅拌液态介质的手持式气动搅拌机。 78 JB/T 11240-2011手持式液压剪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液压剪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手持式液压剪。 79 JB/T 11241-2011手持式液压钳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液压钳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手持式液压钳。 80 JB/T 11270-2011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巷道堆垛起重机存取货物且单元货位载重量不超过3 000kg的立体仓库组合式货架。 81 JB/T 11269-2011巷道堆垛起重机 安全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巷道堆垛起重机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的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立体仓库内的巷道堆垛起重机。JB/T 5319.2-1991 82 JB/T 9018-2011自动化立体仓库 设计规范本标准规定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单元货物、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仓库建筑、货格和入出库能力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钢结构货架、堆垛机和搬运设备构成的具有存(取)单元货物并能自动化作业的立体仓库。JB/T 9018-1999 83 JB/T 6839-2011放映银幕分类本标准规定了放映银幕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特性和常用尺寸系列。本标准适用于投射成像的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银幕。JB/T 6839-2002 84 JB/T 6160-2011幻灯机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直排式和圆盘式普通幻灯机、片卷式幻灯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放映5×5幻灯片及135幻灯片卷的幻灯机。本标准不适用于其它规格及特殊用途的幻灯机。JB/T 6160-2001 85 JB/T 8620-201135mm通用电影摄影机 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35mm通用电影摄影机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可拍摄电影内景和外景的35mm通用电影摄影机。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特殊用途的摄影机。JB/T 8620-1997 86 JB/T 9426.1-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1部分:定焦距和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本标准规定了35mm/16mm定焦距电影摄影物镜及35mm/16mm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的基本参数及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35mm/16mm定焦距电影摄影物镜和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本标准不适用于变形物镜、鱼眼物镜及其他特殊用途的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1-1999,JB/T 9426.2-1999 87 JB/T 9426.2-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2部分:电影摄影物镜 系列本标准规定了35mm/16mm定焦距、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系列。本标准适用于35mm/16mm定焦距、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本标准不适用于变形物镜、鱼眼物镜及其他特殊用途的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3-1999 88 JB/T 9426.3-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3部分:距离、光圈刻度标记本标准规定了电影摄影物镜的距离刻度标记及光圈刻度标记。本标准适用于35mm/16mm定焦距、变焦距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4-1999,JB/T 9426.5-1999 89 JB/T 9426.4-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4部分:35mm电影摄影物镜I型卡口物镜座本标准规定了满足光学和机械互换性要求的物镜I型卡口连接座的关键尺寸。本标准适用于JB/T 9426.1所规定的35mm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6-1999 90 JB/T 9426.5-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5部分:16mm电影摄影物镜C型螺纹物镜座本标准规定了螺纹物镜座满足光学和机械互换性要求的关键尺寸。本标准适用于JB/T 9426.1所规定的16mm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7-1999 91 JB/T 9426.6-2011电影摄影物镜 第6部分:电影摄影物镜性能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电影摄影物镜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各种性能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JB/T 9426.1所规定的电影摄影物镜。JB/T 9426.8-1999JB/T 9426.9-1999JB/T 9426.10-1999JB/T 9426.11-1999JB/T 9426.12-1999JB/T 9426.13-1999JB/T 9426.14-1999JB/T 9426.15-1999 92 JB/T 11253-2011投影显示中的光栅透镜本标准规定了DLP、CRT、LCOS及LCD投影电视和投影显示用光栅透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形状和构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DLP、CRT、LCOS及LCD显示屏幕及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光栅透镜。 93 JB/T 11257-2011气象仪器通用验收规则本标准规定了气象仪器的验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气象仪器和气象设备的验收。 94 JB/T 11258-2011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本标准规定了数字风向风速测量仪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测量和数字输出方式的地面测风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验收等。 95 JB/T 5453-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JB/T 5453-2004 96 JB/T 5482-2011X射线晶体定向仪本标准规定了X射线晶体定向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晶、双晶衍射型定向仪。JB/T 5482-2004 97 JB/T 6215-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管系列型谱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X射线管的分类和系列型谱。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X射线管。JB/T 6215-2004 98 JB/T 6220-2011无损检测仪器 射线探伤用密度计本标准规定了射线探伤用密度计的产品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光透式射线探伤用密度计。JB/T 6220-2004 99 JB/T 9394-2011无损检测仪器&nb, sp X射线应力测定仪技术, 条件本标准规定了X射线应力测定仪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机械扫描式X射线应力测定仪。其他类型应力仪的相应部分也可参照采用。JB/T 9394-1999 100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本标准规定了软X射线探伤机的主参数系列、型号编制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铍窗外封接的软X射线管,管电压为10kV~100 kV,额定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完全防电击软X射线探伤机。 101 JB/T 11259-2011无损检测仪器 多频涡流检测仪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涡流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制造、使用和维修后多频涡流检测仪的性能试验。 102 JB/T 11260-2011无损检测仪器 声脉冲检测仪本标准规定了声脉冲检测仪及其附配件如连接软管、传感器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单通道声脉冲检测仪,对于多通道或者其它形式的声脉冲检测仪可参照使用。   欲了解更多法规标准,请查看“我要测资讯中心”
  • 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2年4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24407-2012)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24406-2012)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两项标准将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按照“安全第一、符合国情”的原则,多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得到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新修订的两项标准明确了专用校车及座椅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充分考虑了专用校车的设计、生产、使用等各阶段的特点,更加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更加注重车辆配置的人性化、更加注重车辆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一是车辆安全性能要求明显提升,标准在车身结构强度、碰撞防护结构、制动装置、司机视野、轮胎、安全带设置、应急逃生配置、座椅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提升 二是车辆配置更加人性化,标准提出了专用校车的踏步(台阶)不能太高,必须设置上下车扶手、通道必须平整防滑、座椅和隔板必须软化处理、车内空气质量必须达标等一系列要求 三是安全管理相关配置更加完善,标准对限速装置、乘员数量限制、急救箱配备、照管人员座椅配置、灭火装置、专用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牌、停车提醒标示、行驶记录仪录像监控系统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力地支撑《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对于规范专用校车生产、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件:   GB24407-201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pdf   GB24406-2012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pdf
  • 重庆企业标准培训班启动 9年制修标准近1500项
    11月8日讯,为推动重庆工业企业的新技术向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转变,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8日,重庆市科委、市质监局委托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组织举办了“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Ⅱ期”企业标准化培训班,来自我市各行业领域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120多人参加了培训活动。  2008年-2012年为行动Ⅰ期 重点围绕交通装备等7领域  据介绍,为促进我市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市科委和市质监局联合启动实施了两期“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2008年-2012年为行动Ⅰ 期,2013-2016年为行动Ⅱ期。今日启动的企业标准化培训班,是在深入实施“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Ⅱ期”的基础上开展的。  今天的培训会上,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2008年,“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Ⅰ期行动”共投入科技专项经费450万元,重点围绕交通装备、仪器仪表、轻合金、机械制造等7个领域,支持相关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制修订了标准139 项,其中,国际标准5项、国家及军用标准81项、行业标准42项、地方标准9项。同时,所制订的标准覆盖了我市重点工业产品127个,带动形成工业产值 734.94亿元,科技、标准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体现。  2013年,在Ⅰ期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市科委与市质监局又联合启动实施了“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行动Ⅱ期”,投入科技专项经费3000万元,以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创新为突破口,切实发挥科技、标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  2013-2016年为行动Ⅱ期 相关企业实现工业产值破5000亿元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Ⅱ期行动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轨道装备、生物医药四大领域,总计制修订科技标准1336项,已超额实现目标任务。其中,国际标准66项、国家标准350项、行业标准99项、地方标准84项、企业标准737项,并建立起“科技、标准、产业同步发展促进示范企业”100家。通过标准的研制和实施,相关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008.2亿元,其中,汽车领域4360.5亿元、轨道交通领域409.7亿元、生物医药领域139.4亿元,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  项目组织实施期间,在生物医药领域,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三项健康物联网国际标准IEEE 11073-20601-2014、IEEE 11073-10424-2014和IEEE 11073-10425-2014已正式发布,重庆大学钟代笛教授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授予了标委会主席奖,上述标准填补了国际健康物联网产业界的空白,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汽标委新能源汽车3个工作组即电动汽车整车标准工作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标准研究工作组、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标准研究工作组等,主持和参与了这3个工作组中2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汪正胜总工被选为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委会主任委员。
  • 《奶瓶奶嘴》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日前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获悉,《奶瓶奶嘴》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近日正式启动,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将解决奶瓶产品国家标准缺失问题。   据悉,《奶瓶奶嘴》标准启动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及协会推荐的好孩子、日康、新安怡、贝亲等12家标准起草单位参加会议。在随后的标准起草工作中,协会主要负责行业意见征集、验证试验等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即将出台的国家标准将不分材质,同时包括奶嘴的安全要求。   早在今年4月,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发布奶瓶联盟标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推动国家尽快制定不分材质、统一的奶瓶国家标准,协会致函质检总局,获得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将尽快解决奶瓶产品国家标准缺失问题。
  • 低碳燃料标准制定全面启动
    低碳燃料标准制定全面启动  两项“低碳燃料”国标草稿 预计8月前报批   低碳燃料一般指与传统化石燃料(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相比,单位能量能源具有更低的碳强度(或者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这种比较是建立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燃料的碳强度应从能源原料的获取开始计算,包括开采(种植)、生产、运输以及最后汽车发动机燃烧,整个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应包括在燃料碳度内,并不是只考虑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排放。而且,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因其中任何环节的改变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同一种燃料的碳强度是可以通过工艺改进、技术创新来降低的。从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废弃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可再生电力等具有更低的碳强度和减排潜力,被认为是低碳燃料。   那么,我国应如何实现交通燃料的低碳化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的陈亮博士指出:“要摸清家底,开展交通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首先要具备一套标准的评价方法学。”据悉,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中粮集团等七家单位共同研究起草的两项“低碳燃料”国家标准。   其中,《交通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 原则和要求》已经完成了广泛征求意见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中 《交通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与审核》处于标准起草阶段,有望于7月初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两项“低碳燃料”国家标准草稿计划于8月前报批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这两项国家标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评价交通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也可以帮助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低碳燃料的研究工作能从定量角度对如何降低碳排放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思路。同时,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当前的一些热点作出判断,不能说开发的产品是低碳的,就认定整个产业链就是低碳的。
  • “国际标准研制”课题全面启动
    从2009年3月13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的“国际标准研制”课题启动会上获悉,到2010年年底前,我国将主导完成30~40项国际标准的研制任务,具体包括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基础公益、检测方法等领域86项国际标准。这将成为我国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国家标准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据课题负责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柳成洋介绍,该课题是强化我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能力,巩固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争夺国际贸易主动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我国企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这项研究将通过深入挖掘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并在技术上具有相对国际优势的重点领域,开展国际标准研制工作。   据介绍,这项研究的课题立项经过了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并通过网络公开征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任务的评审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即紧密结合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我国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领域,优选出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支撑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国际标准研制项目。同时,在组织和技术上有保障并有一定资金配套支持的国际标准研制任务也得到优先考虑。   本课题最终确定了33项国际标准研制任务,共计86项标准,涉及信息与通信、装备制造业、基础公益及关键检测方法等领域。其中,信息与通信领域,涉及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射频连接器、数字家电网络控制平台等41项重要技术内容;装备制造业领域涉及不用洗衣粉洗衣机、舾装与甲板机械、电子束电热装置安全与实验,以及先进钢铁、纳米产品等14项重要技术内容 基础公益领域涉及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检测和校准、无障碍设计、制备小麦标准样品等31项重要技术内容。按照国际标准的程序,预计其中的20~25项达到批准阶段或出版阶段,10~15项在现有研究阶段的基础上前进两个阶段。   据柳成洋介绍,这项课题还将提交4份研究报告,包括国际标准技术突破领域选择方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方法研究、国际标准研制各阶段推进方法研究、国际标准技术信息动态跟踪方法研究。还将在共性技术领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潜力分析模型,国际标准技术突破领域选择模型,研究国际标准推进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国际标准技术信息的动态跟踪方法。和具体的某一项国际标准相比,这些研究可能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作用也不会很直接,但可以为我国的国际标准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参与这项研究的单位,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外,还包括11家科研院所、11家企业、3家检测机构、两个协会和5个高校。具体项目负责人由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专家共同组成。这项研究将通过国际标准研制、专题研讨、论坛等活动,培养一支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
  • 环保部启动新一轮标准制定工作 为多项排放标准做配套
    近日,仪器信息网从环保部网站获悉,环保部开始征集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此次2016年计划启动编制的标准共78项,其中8项为排放标准,41项为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及监测规范,5项为环境管理规范,其余24项为其他管理和技术规范。 41项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主要为配合最新颁布或者正在制定的标准的实施,这些标准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录及参考限值》、《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等。   全文如下:   关于征集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环境保护部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管理办法》(环办〔2010〕86号)和财政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我部决定开展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具有与申报项目相关的技术能力,项目参与人员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二)申报单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独立银行账户和健全的财务制度。   (三)承担过国家环保标准项目工作的单位及拟担任标准项目负责人的人员,没有出现过在未办理项目变更、调整事宜的情况下,擅自拖延或中止项目,无故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   (四)保证高质量完成标准项目任务和项目相关材料(如编制说明、评估报告、体系设计报告等)的编写工作,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能达到出版要求。   (五)承担监测方法标准的单位应通过计量认证或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已经建立并实行了较为完备的监测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制度,具备开展标准验证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包括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试剂等实验条件,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标准验证工作,保证验证结果客观、真实。   (六)项目执行期限一般为2-3年,经费预算根据项目任务实事求是申报。   (七)同一单位不得有多个团队申报同一项目。   (八)正在承担标准项目10项以上(含10项)的单位(环境保护部所属正司级单位以二级单位计),或者正在承担标准项目2项以上(含2项)的个人,2016年原则上不得申报新项目。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评审。   二、承担单位征集和确定方式   标准项目承担单位采用公开征集、自愿申报、择优选取的方式确定。请项目申报单位对照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见附件1),填写申报表(见附件2),并于2015年6月22日前将申报表的纸质文件(一式两份)和电子文件反馈我部科技标准司。科技标准司将组织申报单位答辩,经专家质询和论证,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若某项目所有申报单位均不能达到承担该项目的要求,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可撤销该项目。   三、申报材料的编制与报送要求   (一)按照环保标准制修订和评估工作的最新要求,排放标准应充分调研、实测企业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水平,科学论证污染物项目与限值,加强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技术成本分析以及达标率测算,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标准实施评估项目申报材料中应充分体现上述内容,详述技术路线、工作内容与资金需求(其他项目参照此规定执行)。   (二)按照资金预算管理要求,请细化项目工作经费的使用方案(如开展调研和测试工作的次数和数量等)。   (三)申报材料的电子件请发送到联系人电子邮箱,纸质文件请邮寄至指定的联系人,不接受当面报送材料。   (四)电子邮件和电子文件名称统一为&ldquo 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rdquo 邮寄材料请在信封注明&ldquo 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申报&rdquo 。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范真真 谷雪景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电话:(010)66556216,66556214   电子邮箱:biaozhun2016@126.com   附件:1.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   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申报表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5年6月10日
  • 水泥耐火材料标准编制工作再度启动
    事隔15年,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标准编制工作再度启动。近日,《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标志着国内最系统、最全面、最新水平的水泥耐材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标准编制,由中国建材联合会推动,相关标准部门及耐材和水泥企业联合参与,上一次标准编制是在1995年。十五年间,中国水泥工业蓬勃发展,变化翻天覆地,水泥企业规模化、国际化,水泥窑大型化、高热负荷、高运转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为水泥窑配套服务的耐火材料行业也快速发展,但是在标准建设发展上相对滞后。新标准的启动编制,将有利于通过新标准的引领,推进耐材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更好服务水泥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为水泥企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增产增效发挥更大作用。   “新标准的编制,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对水泥窑用耐材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力推动和促进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达耐火董事长冯运生对标准的制定寄予厚望。他表示,通达耐火既是原标准的参编者,也是新标准的推动者,通达耐火将把多年在设计、技术、产品、施工、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贡献和服务于标准的编制,与参编各单位共同努力,实现用高质量的新标准服务于水泥行业高水平的新发展。
  • 我国首部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 44500—2024)(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据悉,该标准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检验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其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引发的起火、失控等事故呈增长趋势。2022年7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明确了“研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检验的系列装备,制定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检验技术标准,实现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检验和监管体系示范应用”等要求。《规程》聚焦安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基于三元锂、磷酸铁锂等主流动力电池技术状态,提出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和电气安全的检验项目,以及对应的检验方法和程序,以期为在用新能源汽车管理、维修、鉴定、二手车交易等环节的车辆检验提供技术支撑。《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条件、检验设备、检验要求、检验操作和检验结果等,适用于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根据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内容包含了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等部分。对于传统燃油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能够安全上路行驶;但对于新能源车辆核心的三电系统并未得到有效排查。按照《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其他类型载客汽车、货车(三轮汽车除外)和专项作业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规程》明确要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此外,可选检验项目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不得超过95℃。
  • 我国拟制定67项新兴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标准
    仪器信息网讯 为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委发布了177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其中包括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主管单位负责的检验检测标准67项。 序号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标准性质 制修订 采用国际标准 完成时间 主管部门 技术归口单位 17 20141560-T-432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淀粉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8 20141561-T-432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灰分的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 20141562-T-432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取样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 20141563-T-432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样品处理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1 20141564-T-432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总固体含量测定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2 20141565-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不可溶性糖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3 20141566-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4 20141567-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结构碳水化合物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5 20141568-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可溶性糖的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6 20141569-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7 20141570-T-432 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 预处理后不溶固体含量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8 20141571-T-326 百合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9 20141572-T-326 大白菜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0 20141573-T-326 大豆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1 20141574-T-326 大麦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2 20141575-T-326 甘蓝型油菜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3 20141576-T-326 高粱品种鉴定技术规程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4 20141577-T-326 黄瓜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5 20141578-T-326 结球甘蓝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6 20141579-T-326 辣椒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7 20141580-T-326 陆地棉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8 20141581-T-326 苹果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9 20141582-T-326 普通番茄品种鉴定 Indel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0 20141583-T-326 普通西瓜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1 20141584-T-326 水稻品种鉴定 SNP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220141585-T-326 水稻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3 20141586-T-326 小麦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4 20141587-T-326 玉米品种鉴定 SNP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5 20141588-T-326 玉米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农业部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6 20141589-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1部分:单纤维拉伸性能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7 20141590-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2部分:单纤维直径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8 20141591-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3部分:束丝表面浆料的去除与附着率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9 20141592-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4部分:束丝拉伸性能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0 20141593-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5部分:密度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1 20141594-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6部分:电阻率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2 20141595-T-520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7部分:高温强度保留率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4 20141597-T-520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 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5 20141598-T-520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 第2部分:热红外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12 20141655-T-52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 推荐 制定   201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23 20141666-T-469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25 20141668-T-469 纳滤膜测试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26 20141669-T-469 渗透气化透水膜性能测试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1 20141674-T-606 制冷剂用氟代烯烃 水分的测定通用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2 20141675-T-609 建筑设备和工业安装用绝热制品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3 20141676-T-609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4 20141677-T-609 建筑用绝热材料制品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拉拔的测定(泡沫块试验) 推荐 制定 ISO 12968:2010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5 20141678-T-609 建筑用绝热制品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冲击性测定 推荐 制定 ISO 29803:2010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6 20141679-T-609 绝热材料制品 产品性能符合性评定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38 20141681-T-609 矿物棉制品纤维脱落测定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0 20141683-T-609 外墙外保温系统动态风压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1 20141684-T-609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穿透性测试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2 20141685-T-609 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5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3 20141686-T-609 碳纤维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推荐 制定 ISO 13931:2013 2015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4 20141687-T-609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摩擦材料 实样摩擦性能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46 20141689-T-609 摩擦材料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1 20141694-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ensp &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2 20141695-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2部分:SZBL型摩擦试验机使用指南&ensp &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3 20141696-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低速逐步功率试验方法&ensp &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4 20141697-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4部分:高速逐步功率试验方法&ensp &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5 20141698-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5部分:耐久性试验方法&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6 20141699-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6部分:摩擦性能与压力速度温度关系试验&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7 20141700-T-609 湿式自动变速箱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第7部分:带式摩擦试验机试验方法&ensp &ensp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61 20141704-T-609 高热导率陶瓷导热系数的检测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62 20141705-T-609 精细陶瓷抗热震性能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67 20141710-T-609 光伏玻璃 多环境因素耦合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及性能评价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68 20141711-T-609 光热玻璃反射镜面型测试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69 20141712-T-524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检验试验规范 推荐 制定 无201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全国饮水机内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启动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饮水机内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议上,慈溪市蓝宝电器有限公司、慈溪市耐行电器有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起草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单位,这是慈溪市企业在行业技术标准上获得的又一肯定。   据介绍,目前全国各地市场上的饮水机质量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商品采用不锈钢内胆,由于其材质不稳定,易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内胆重金属超标问题已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病症”。慈溪市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饮水机的内胆就相当于它的“心”,要是“心脏”出了问题,卫生指标不达标,水就不能饮用。根据质监部门在对饮水机不锈钢储水罐进行4%乙酸溶液浸泡试验后显示,一些饮水机的铅、镍、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   慈溪市是全国饮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附海、新浦等镇的大批企业在饮水机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饮水机内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启动大会上,慈溪市蓝宝电器有限公司、慈溪市耐行电器有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起草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单位,同时,浙江心连心电器有限公司、先锋电器集团、浪木电器集团等企业也参与到了该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慈溪市许多工业企业已成为行业“排头兵”,一些创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骨干,有的甚至已发展成为国内或地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所参与的行业标准涉及到照明灯具、饮水机、厨房燃具、传动用同步带等多个行业,去年又新增了12家企业主持参与2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
  • 北京启动2010年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申报
    日前从北京市质监局获悉,2010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申报受理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各申报单位可登录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资金评审管理系统(http://202.106.162.201/zjbz)进行申报,相关要求可登录北京市质监局网站(www.bjtsb.gov.cn)“标准制(修)订补助申请”栏目进行查询。整个申报受理工作将于3月31日结束。   据悉,此次申报受理工作,以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对高新技术标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标准、现代都市型农业标准、现代制造业标准、现代服务业标准、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公共安全标准、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标准、首都历史文化相关标准等九大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提供制(修)订补助资金。   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一批符合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城市管理水平,服务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形成优势产业,提升北京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据介绍,2006年,为鼓励北京市各单位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质监局制定了《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向》,资助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   3年以来,北京市质监局共发放补助金3377.5万元。“补助资金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提升北京的产业竞争力,也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走上产业化道路,更有利于加速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 全国首家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启动
    日前,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召开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二期)建设项目验收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家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正式启动,填补了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的空白。目前实验室已能向全国21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提供标准物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我国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和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对个体奶牛生产性能数据测定和牛群基础数据的分析,对个体奶牛和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发现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DHI标准物质是DHI测定中对乳成分快速分析仪进行校准的标准牛奶样品。标准物质生产和定期使用是DHI测定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只有使用DHI标准物质对测定仪器定期校正,才能保证DHI测定数据的精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才能使DHI测定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以下简称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于2004年9月20日经农业部《关于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函[2004]368号)批准立项,由全国畜牧总站承担项目实施,并在2008年底完成了一期项目建设。实验室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内,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无污染,离居民区较远,交通便利 按照功能用途该实验室主要分为生产车间、检测区、办公区以及生活区,共计1585.08平方米。   目前,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完成了生产车间和实验室改造、检测仪器购置和调试、车间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以及标准物质研制等各项工作。实验室现已配备标准物质生产、检测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共计58台(套)。其中生产车间23台、检测实验室26台、办公室9台。检测使用FOSSFT+乳成分及体细胞分析仪与生产使用的PALL陶瓷膜过滤系统,均为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   DHI标准物质制备参照美国DHI标准物质制作的先进工艺,确定了DHI标准物质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采用改良DHI标准物质调配方法,按照正交方法制作了12个标准物质,其中包含脂肪含量12个梯度,蛋白含量6个梯度,乳糖含量4个梯度。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采用陶瓷膜浓缩蛋白工艺生产标准物质,确定了最佳操作参数及条件 并且采用陶瓷膜过滤除菌工艺生产的DHI标准物质,除菌效果可以达到99.9%以上。   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将扩大项目功能,积极申报国家级标准物质认证 积极申请实验室功能扩充,争取在我国DHI测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加强与国际动物记录委员会(ICAR)的接触与交流,争取早日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能力验证,使我国的DHI测定数据实现与国际接轨。
  • 2014年第二批国标制修订计划公布 含274项检验标准
    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批计划共计989项,其中制定672项,修订317项 强制性标准69项,推荐性标准915项,指导性技术文件5项。   经我网整理,检验检疫标准共274项,涉及半导体、电子产品、石化产品、危险化学品、植物、金属材料、化妆品等多种领域的检测方法,列表如下: 201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汇总表 序号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采用国际标准 完成时间 76 20141816-T-339 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2部分:键合强度 IEC 60749-22:2002 2015 77 20141817-T-339 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4部分:加速耐湿-无偏HAST IEC 60749-24:2004 2015 78 20141818-T-339 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温度循环 IEC 60749-25:2003 2015 79 20141819-T-339 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33部分:加速耐湿-无偏高压蒸煮 IEC 60749-33:2004 2015 80 20141820-T-339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IEC 60749-19:2010 2015 81 20141821-T-339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组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IEC 60749-20-1:2009 2015 82 20141822-T-339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的耐湿和耐焊接热 IEC 60749-20:2008 2015 83 20141823-T-339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1部分:可焊性 IEC 60749-21:2011 2015 84 20141824-T-339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30部分:非气密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IEC 60749-30:2011 2015 88 20141828-T-339 电声学 测听设备 第6部分:耳声发射的测量仪器 IEC60645-6: 2009 2015 89 20141829-T-339 电声学 测听设备 第7部分:听性脑干反应的测量仪器 IEC 60645-7:2009 2015 90 20141830-T-339 电声学 人头模拟器和耳模拟器 第7部分:助听器测量用人头和躯干模拟器 IEC/TS 60318-7:2011 2015 91 20141831-T-339 电声学 声强测量仪电磁和静电兼容性要求和试验程序 IEC 62370:2003 2016 92 20141832-T-339 电声学 助听用音频感应回路系统 第1部分 系统组件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规范 IEC 62489-1:2010 2016 93 20141833-T-339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1部分:电磁兼容 跳线、同轴电缆组件、接连接器电缆的耦合衰减或屏蔽衰减 吸收钳法 IEC 62153-4-11:2009 2015 9420141834-T-339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2部分:电磁兼容 连接硬件的耦合衰减或屏蔽衰减 吸收钳法 IEC 62153-4-12:2009 2015 95 20141835-T-339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3部分:电磁兼容 链路和信道(实验室条件) 耦合衰减 吸收钳法 IEC 62153-4-13:2009 2015 96 20141836-T-339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4部分:电磁兼容 电缆组件(现场条件)的耦合衰减 吸收钳法 IEC 62153-4-14:2012 2015 100 20141840-T-339 无源射频和微波装置的互调电平测量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量方法 IEC 62037-1:2012 2015 101 20141841-T-339 无源射频和微波装置互调电平测量 第2部分:同轴电缆组件无源互调的测量 IEC 62037-2:2012 2015 102 20141842-T-339 无源射频和微波装置互调电平测量 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无源互调的测量 IEC 62037-3:2012 2015103 20141843-T-339 无源射频和微波装置互调电平测量 第4部分:同轴电缆无源互调的测量 IEC 62037-4:2012 2015 108 20141848-T-339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2015 109 20141849-T-339 光伏并网逆变器加权效率测试与评估技术条件   2015 110 20141850-T-339 光伏方阵场-系统文件资料,试运行测试和系统检查基本要求 IEC 62446 ed1.0:2009 2015 111 20141851-T-339 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IEC 60904-1:2006 2016 114 20141854-T-339 光伏组件性能测试和能量评定 第2部分: 光谱响应, 入射角和组件工作温度的测量 IEC 61853-2:2013 2016 117 20141857-T-339太阳能电池电化学电容电压PN结结深测试方法   2015 120 20141860-T-339 光通信用高速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方法   2015 121 20141861-T-339 互连结构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性能和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2016 122 20141862-T-339 互连结构材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电气 环境性能和杂项性能试验方法   2016 123 20141863-T-339 互联结构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2016 126 20141866-T-312 泡沫塑料着火性试验方法-电焊火花法   2015 132 20141872-T-469 低位错密度锗单晶片腐蚀坑密度(EPD)的测量方法   2015 133 20141873-T-469 电子级多晶硅中基体金属杂质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5 135 20141875-T-469 硅单晶中碳、氧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2015 139 20141879-T-469 太阳能级多晶硅锭、硅片缺陷密度测定方法   2016 147 20141887-T-469 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高压蒸煮试验(PCT)   2016 148 20141888-T-469 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紫外高温高湿试验   2016 153 20141893-T-469 平板显示器彩色滤光片高电阻树脂黑色矩阵电阻的测试方法   2016 155 20141895-T-469 平板显示器彩色滤色片消偏振效应的测试方法  2016 156 20141896-T-469 平板显示器偏光膜耐化学和防污性的测试方法   2016 159 20141899-T-469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差热法   2016 160 20141900-T-469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2016 161 20141901-T-469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纯度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6 167 20141907-T-46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学共焦扫描成像三维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2016 172 20141912-T-469 小模数精密齿轮传动装置 试验方法   2016 173 20141913-T-4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IEC 61000-4-6: 2013 2016 176 20141916-T-4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4: 2012 ED.3.0 2016 178 20141918-T-46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f:振动-时间历程和正弦拍频法 IEC 60068-2-57:2013 2016 179 20141919-T-46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e和导则:散装货物试验包含弹跳 IEC 60068-2-55:2013 2016 180 20141920-T-469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   2016 205 20141945-T-469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2015 209 20141949-T-469 中空纤维超、微滤膜完整性检验方法   2015 216 20141956-T-469 公共避难场所毒气防护性能检测方法   2015 226 20141966-T-469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ISO15649:2001 2016 237 20141977-T-469 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质量与检验要求 ISO 25239-5:2011 2016 240 20141980-T-469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砷、汞、镉、铅、铋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2017 241 20141981-T-469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砷、汞、镉、铅、铋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2017 242 20141982-T-469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   2016 243 20141983-T-469 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   2016 244 20141984-T-469 机械振动 船舶振动测量 第4部分:船舶推进装置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ISO 20283-4:2012 2015 248 20141988-T-469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2015 250 20141990-T-469 粉体 磁性杂质 分离与测定   2016 251 20141991-T-469 胶体 Zeta电位的测量 第2部分:光学法 ISO 13099-2:2012 2016 252 20141992-T-469 颗粒沃德尔(Wadell)球形度的测量方法   2016 253 20141993-T-469颗粒材料 物理性能测试 第3部分:流动性指数的测量   2016 255 20141995-T-469 装备制造系统能耗检测方法 导则   2016 256 20141996-T-469 焦炭 灰成分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2016 263 20142003-T-469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耐火材料中的二价和三价铁离子化学分析方法 ISO 14719:2011 2016 264 20142004-T-469 粉末、颗粒状非氧化物原料与碱性耐火材料硫含量的测定 ISO 14720-1:2013,ISO 14720-2:2013 2016 273 20142013-T-469 大豆、油菜中外源基因成分的测定 膜芯片法   2015 274 20142014-T-469 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检测方法   2016 275 20142015-T-469 几丁质酶活性检测方法   2015 276 20142016-T-469 酵母浸出粉检测方法   2015 277 20142017-T-469 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测定通则   2016 278 20142018-T-469 生物样品中金属硫蛋白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6 279 20142019-T-469 水溶液中核酸的浓度和纯度检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   2015 280 20142020-T-469 胰酪蛋白胨检测方法   2016 283 20142023-T-469 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6 306 20142046-T-469 化学品 防腐处理的木材向环境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 OECD 313 2016 307 20142047-T-469 化学品 土壤柱淋溶试验 OECD 312 2016 308 20142048-T-469 化学品 污水排放系统中生物降解性 模拟试验 污水管道系统中的生物降解试验 OECD 314A 2016 309 20142049-T-469 化学品 鱼类短期繁殖试验 OECD 229 2016 310 20142050-T-469 化学品 蒸气压试验 气体饱和法 OECD104 2016 311 20142051-T-469 化学品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 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Acute Dermal Toxicity (No.402, February 1987) 2015 312 20142052-T-469 化学品 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 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Acute DermalIrritation/Corrosion(No.404, April 2002) 2015 313 20142053-T-469 化学品 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OECD 223 2016 314 20142054-T-469 化学品 一代繁殖毒性试验方法 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One-Generation Reproduction Toxicity Study (No.415, May 1983) 2015 315 20142055-T-469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谐振式MEMS传感器振动非线性测试和误差评估方法   2016 317 20142057-T-469 俄歇电子能谱仪(AES)检定方法   2016 318 20142058-T-469 无损检测 术语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   2015 319 20142059-T-469 无损检测 术语 漏磁检测   2016 320 20142060-T-469 0.1m~2m屏蔽箱体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   2016 321 20142061-T-469 30MHz~1GHz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性能和金属材料搭接阻抗测量方法   2016 322 20142062-T-469 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2016 326 20142066-T-469 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ISO/IEC 15415:2011 2016 328 20142068-T-469 直接部件标记(DPM)符号质量的检验   2016372 20142112-T-469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的检疫鉴定方法   2016 373 20142113-T-469 柑橘黑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2016 409 20142149-T-432 便携式油锯 锯切效率和燃油消耗率 试验方法   2016 415 20142155-T-464 外科植入物用多孔金属材料X射线CT检测方法   2016 418 20142158-T-464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 参考测量程序内容和说明的要求 ISO 15193:2009 2015 421 20142161-T-347 铁道货车检查与试验规则   2015 435 20142175-T-424 棉纤维棉结和短绒测试方法 光电法   2015 437 20142177-T-424 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 赛罗-激光扫描纤维直径分析仪法   2015 456 20142196-T-334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4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2015 457 20142197-T-334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1部分:二氧化硅等十二个组分量的测定 偏硼酸锂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2015 458 20142198-T-334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2部分:铝等二十个组分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2015 459 20142199-T-334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3部分:砷、锑、铋、汞量 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2015 461 20142201-T-33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9部分 锡量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015 462 20142202-T-33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0部分 铼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5 463 20142203-T-33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 砷量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015 465 20142205-T-334 珠宝玉石鉴定方法 阴极发光图像分析法   2015 470 20142210-T-314 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带座拐杖和手杖   2016 471 20142211-T-314 假肢 踝足装置和足部组件 ISO 22675试验加载条件的应用和检测设备设计指南 ISO/TR 22676:2006 2016 475 20142215-T-314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要求与试验方法   2015 479 20142219-T-314 轮椅车 第28部分:爬楼梯装置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ISO 7176-28:2012 2015 494 20142234-T-326 动物流感病毒H5/H7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   2015 499 20142239-T-326 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   2015 512 20142252-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苎麻 TG/252/1 2015 513 20142253-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 TG/19/10 2015 514 20142254-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蓝 TG/15/32015 515 20142255-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梨 TG/15/3 2015 516 20142256-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麦 TG/19/10 2015 517 20142257-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薯 TG/258/1 2015 518 20142258-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花椰菜 TG/45/7 2015 519 20142259-T-32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猕猴桃属 TG/98/7 2015 522 20142262-T-361 过氧化氢气体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   2015 523 20142263-T-361 环氧乙烷灭菌化学指示物检验方法   2015 527 20142267-T-518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ISO 21254-1: 2011 2015 528 20142268-T-518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 第2部分:阈值确定 ISO 21254-2: 2011 2015 529 20142269-T-518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 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性能保证 ISO 21254-3: 2011 2015 530 20142270-T-518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 第4部分:检验、探测和测量 ISO 21254-4: 2011 2015 534 20142274-T-522 船用SCR脱硝催化剂检测方法   2015 537 20142277-T-511 船用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方法   2015 543 20142283-T-524 变压器油、涡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IEC 60666:2010 2015 544 20142284-T-524 运行涡轮机油中不溶有色物质的测定方法-膜片比色法   2015 563 20142303-T-604 固体材料微波频段使用波导装置的电磁参数测量方法   2016 564 20142304-T-604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试验火焰 1kW预混合型火焰 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IEC 60695-11-2: 2013 ED.2.0 2016 565 20142305-T-604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1部分:非正常热 球压试验 IEC 60695-10-2: 2014 ED.3.0 2016 576 20142316-T-604 电气绝缘材料与系统 评定重复脉冲电压下电老化的通用方法 IEC 62068ED1.0:2013 2016 577 20142317-T-604 绝缘材料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3部分:1.2/50&mu s脉冲试验补充要求 IEC 60243-3ED3.0: 2013 2016 582 20142322-T-604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21部分:耐高频脉冲电压性能   2016 587 20142327-T-604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和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产生的稳态、工频电磁场测量方法 IEC 62271-208:2009 2016 588 20142328-T-604 交流断路器声压级测量的标准规程 IEC 62271-37-082:2012 2015 590 20142330-T-604 高原220kV变电站交流回路系统现场检验方法   2016 591 20142331-T-604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2016 594 20142334-T-604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2部分: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201615 981 20142721-T-333 金属屋面抗风掀性能检测方法 第2部分:静压法   2016
  • 中医药技术国际化标准制定在上海启动
    《医药经济报》记者获悉,在1月底闭幕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相信,上述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并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标准组织如果要做中药标准,特别是中药原料药材的标准,肯定要与中国接轨,因为日本、韩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用的中药原料多数来自中国。”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代号:ISO/TC249)了解到,此番ISO为中医药设立单一的技术委员会,旨在协调全球中医药行业各类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截至目前,该委员会已包含18个参加成员国,10个国家以观察成员国身份加入。秘书处落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挂靠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据该秘书处张姓负责人介绍,设想中的国际标准内容涵盖整个中医药产业,包括医疗机构、疾病诊断、教育机构设立等等。事关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具体框架,秘书处方面则表示,按照ISO的工作流程,TC249的具体工作范围和范畴将会在2010年6月初的第一次正式大会上讨论决定。   记者从TC249处了解到,目前该秘书会已经启动相关工作。今年1月25~26日,TC249的前期筹备讨论会议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共有来自奥地利、瑞典、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的60余名中医药专家和标准化官员参加。会上,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及西班牙专家就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规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就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进行了讨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   TC249的成立说明了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了解到,在“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已被列入了国家战略。“我国现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209项行业标准,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利用合理程序推进为国际标准。”该秘书处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悬疑种种   由于涵盖内容极其驳杂,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备受各方关注。   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复方丹参滴丸产品经理刘晋平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在各个环节均有独立标准,譬如种植源头的GAP标准、提取标准GEP、生产标准GMP、终端的GSP标准,但这些标准彼此分离,所以如果能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上,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环节的标准,对保证中药产品的稳定性意义十分重大。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峥涛教授此前曾多次参与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讨论,其对记者表示,目前倾向的标准制定路径应该是在现有的各种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提炼出一部分标准,通过专家讨论,并在临床上试行验证,因此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国际标准的制定总归是大势所趋,因为要在国际间相互认同,标准首先就要一致。而相比中医诊断标准,中药标准可能相对容易操作。”王峥涛如是分析。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中药(植物药)标准除了中国之外,主要来自日、韩、美、欧四大区域。在王峥涛看来,由于国际上植物药标准已经相对成熟,故而在制定国际通行标准的过程中,相比技术难题,政府政策层面的门槛以及涉及贸易保护、技术贸易壁垒等问题,似乎更加难以克服。   制定标准其实是为了监控和保证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质量,以确保它在用药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种中药可能出现在不同功效的方剂中,很难把不同方剂的功效简单均归结为某种中药的某种活性成分。就这个意义上说,阐明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可能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也是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必要条件。   质量标准必须与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联系,否则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药的活性成分不清楚,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更不清楚,很难制定出与某种功效相关的活性成分在原料药材或者成品中的含量标准,无法确保药材及其成品的“有效性”。另外,如果某个中药原料药材或其成品有某种不良反应,则必须阐明与该不良反应相关的毒副作用成分,并在探讨毒副作用成分的量-毒关系基础上,制定出它的含量限度,以确保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安全性”。姚新生表示,上述问题正是制约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也是中药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   姚进一步表示,从中药原料药材角度,或许还可以提出相对质量标准 至于成品,如果处方各异,更谈不上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总之,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与推进国际化过程中,既要保证达到作为现代药物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条件,又必须设法适当保留中药及其成品作为复杂体系的特点,力求做到两者兼顾,才是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民间组织辅导国际化路径   在探明中药作用机理等中药现代化难题之外,中医药技术ISO标准若要真正国际化依然需要各方条件的成熟。   正因为如此,在单个国家内部的标准实施往往需要相关立法作为配套。但国际间标准通行的惯例又与之不同。王峥涛表示,与政府行为相比,通过民间的世界性行业协会或者国际组织来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反而更加现实和容易操作。   但王峥涛也认为,最大的制约还是中医药如何在国际上被更多国家认可的问题。针对目前不少国家只将中药当作保健品或食品补充剂应用的情况,王峥涛表示,如何让很多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保体系并给予法律保护是解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如此一来,中医药国际标准与中医药合法地位似乎又成了“鸡与蛋的悖论”。   另一方面,由于新的标准制定或将决定未来行业的准入门槛,并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对中药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刘晋平表示,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特别需要中药现代化的标杆企业尤其是原创型企业加入其中,充分互动。
  • 首个兽药食品安全性标准出炉
    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袁宗辉领衔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猪肉中喹烯酮残留检测国际标准,从而实现了我国兽药食品安全性标准制订零的突破。该项成果被农业部科教司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   据介绍,喹烯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兽药,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可控制动物消化道疾病。但相关研究表明,该药存在遗传毒性(致畸、死胎率增高)或蓄积性毒性,对环境生物也存在潜在危害作用。
  • 新西兰毒奶粉尴尬:我国标准制定尚未启动
    “媒体报道新西兰双氰胺(简称DCD)发生后,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连夜组织建立检测方法,采集样品检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在卫生部内部会议上如是表示。   新西兰毒奶粉事件曝光后,制定双氰胺新规的声音时有传出。   昨日(1月29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目前卫生部并没有打算制定双氰胺新规,国家级食品安全机构此次专门针对双氰胺展开检测,是为了核实新西兰方提供的检测是否准确。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由于含有双氰胺的肥料被广泛运用到牧场,其残留于牧草中进而导致下游产品污染的几率较大,“未来将双氰胺纳入食品安全标准非常有必要”。   双氰胺标准制定尚未启动   昨日,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透露,媒体报道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后,该中心连夜组织建立检测方法,采集样品检测,同时根据动物试验结果向国际专家顾问团发出咨询,“最后的结果还在论证过程当中”。   这是否意味着,卫生部将制定双氰胺的标准?   “任何标准的制定都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上述业内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卫生部及评估中心并没有启动专门针对双氰胺的标准制定工作,就算日后真的专门针对双氰胺展开标准制定,此次的样品采集检测等工作也是远远不够的。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污染物都要求制定限量。   至于此次“连夜组织建立检测方法,采集样品检测”的目的,上述专家透露,截至目前新西兰方仍未提供涉事奶粉的详细批次、含量等信息,评估中心紧急检测是为了核实新西兰方提供的检测数据是否准确,在核实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展开风险评估,再决定下一步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不过,简爱华认为,含有双氰胺的肥料被广泛运用到牧场,其残留于牧草中进而导致下游产品污染的几率较大,因此未来将双氰胺纳入食品安全标准非常有必要。标准的制定并非需要与国际标准完全契合,应该根据国内实际养殖水平而定。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仍在和新西兰方交涉,要求其尽快提供风险评估报告。   食物污染物新规6月实施   历经多年食品安全事件的倒逼,历时近9年时间后,我国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已经出台,将于今年6月起实施。   该新规是在2005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中涉及的污染物包括毒胶囊事件的主角铬等。   吴永宁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对现行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工作,2013年底完成全部清理。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的食品安全基础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简爱华认为,新标准将原有的16种限量污染物减少为13种稍有不妥。“标准的出台是防患于未然,如此整合恐将增加企业钻标准漏洞的风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