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植物产品

仪器信息网植物产品专题为您整合植物产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植物产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植物产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植物产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植物产品话题讨论。

植物产品相关的资讯

  • 台湾地区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
    台湾地区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4月1日生效   2013年3月18日,台湾地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布农防字第1021490147号公告,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并自2013年4月1日生效。修订要点如下:   1. 订定“澳大利亚产苹果鲜果实输入检疫条件”。   2. 修正“甲、禁止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三十一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美国科罗拉多州除外规定。   三、修正“甲、禁止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四十六项及“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二点第五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美国马塞诸塞州Worcester郡及俄亥俄州Clermont郡为光肩星天牛疫区,另纽约州Suffolk郡自疫区删除。   四、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一项“检疫条件栏”规定,增列澳大利亚产苹果依澳大利亚产苹果鲜果实输入检疫条件办理输入规定。   五、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二十三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以色列及韩国为细菌性果斑病疫区。   六、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规定,增列第三十五项马铃薯斑纹病规定。   七、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五点规定,增订未带地下部与果实的蔬菜及食用菌的子实体免办理首次输入风险评估的除外规定。   八、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十点检疫有害生物清单,于病毒类增列四种有害生物名单,及于杂草类增列四十三种有害生物名单 另于真菌类删除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   详情参见:http://www.xmtbt-sps.gov.cn/download.asp?id=5897
  • 欧盟拟修订多种植物产品中嘧菌胺的最高残留限量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日前EFSA对多种动植物产品中嘧菌胺的最高残留限量进行了审查,审查后该局建议修改部分植物产品中嘧菌胺的最高残留限量,如下表所示: 商品代码 商品 现行MRL(mg/kg) 建议MRL(mg/kg) 151010 鲜食葡萄 3 2 151020 酿酒葡萄 3 2 152000 草莓 2 1.5 231010 番茄 1 0.8 231030 茄子 1 0.8 232030绿皮南瓜 0.5 0.6 原文链接: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doc/2342.pdf
  • 原生态生物产品研发中心筹建
    为开发以寒地黑土珍稀物产为原料的深加工功能性饮(食)品、保健食品及其相关技术,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联手东北林业大学共同组建黑龙江寒地黑土原生态生物产品研发中心,目前筹建工作已经启动。   东北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等学校,其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在与寒地黑土集团的前期合作中,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经应用专有技术为他们开发出产自黑龙江寒地黑土的黑木耳、蓝莓、杏鲍菇、灵芝孢子等水溶性高级特色饮品,成为人体可以充分吸收的功能性饮用佳品,为寒地黑土物产增添了新的主打产品集群。营养素水溶性制剂技术是采用林业大学祖元刚教授创新团队自主创新的工艺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疗效高、稳定性强、无溶剂残留、具有缓释靶向功能,而且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并将40%无法制剂的难溶性药物和营养素彻底解决,为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调味品和化妆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市场上尚未见有任何企业或研究机构的相关产品出现。
  • 质检总局授权:非食用动物产品进口企业前景“多云转晴”
    经质检总局授权,上海口岸近日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这是质检系统回馈企业呼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一项具体举措。  半年多前,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丹麦企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用于高档裘皮进口的保税仓库。但受限于相关口岸监管规定,保税仓库累计进口的裘皮仅十多万张,远未达到预想目标。  “现在好了。‘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近日在上海口岸实施,预计我们保税仓库今年裘皮进口可达100万张,到2020年,这一数量更将进一步增至1000万张。”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贸易与国际化事业部执行副总裁黄杰说。  黄杰所说的“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上海检验检疫局直接面向企业开展相关许可证的受理和审核,不再提交质检总局终审 二是相关审批流程时限由过去的20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许可证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进口企业在许可数量范围内可多次核销、分批进口 三是放宽相关规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储的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在出区加工时的第二次许可证申请办理更加灵活 四是降低口岸现场查验开箱比例,由100%调整到不低于30% 五是调整炭疽杆菌监测频率。  “这些新政,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预计许多非食用动物产品进口企业的前景也会‘多云转晴’。”黄杰说。  据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朱琪祺介绍,以动物毛、动物皮张、动物油脂和饲用乳清粉为代表的非食用动物产品,相关国际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上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有助于相关进口企业捕捉市场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过去,由于审批周期长,我们公司一年直接进口的饲料用乳清粉只有几百吨。随着新政的实施,预计今年的直接进口可接近3000吨。”朱琪祺说。  “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实施监管是为了把守国门、控制风险,但不能因为监管限制了企业做生意的方式,进而成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障碍。”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副处长李春阳说。  据统计,作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上海口岸2015年的非食用动物产品进口达一万批次,规模超过20亿美元,涵盖羊毛、羽绒、皮张、工业动物油脂等多类产品。
  • 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或达8万亿至10万亿元
    p   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显示,“十二五”以来,中国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其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3.5万亿元,到2020年有望达到8万亿至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4%。 /p p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具备一定优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在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与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也日臻完善,废水处理新型反应器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若干生物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初步形成。 /p p   其中,中国的基因检测服务能力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出口药品已从原料药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制剂拓展,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的突破大幅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发酵产业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 生物能源年替代化石能源量超过3300万吨标准煤,处于世界前列。 /p p /p
  • 植物研究所成立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12月29日上午,植物研究所举行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刘杰、副处长许航,整合生物学处处长娄治平出席仪式,李家洋、植物所所长方精云院士、植物所匡廷云院士、洪德元院士为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揭牌。植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仪式由方精云主持,植物所副所长葛颂从资源植物研发的重要性及国内外现状,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成立的必要性,定位和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和条件,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是植物所举全所之力,整合植物所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核心力量而成立的所级重点实验室,是植物所为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对生物资源的新需求,在深入分析中科院和植物所的定位和长远科技目标基础上,对植物所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方式做出的重要调整和尝试。   在学科定位上,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特色与优势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发挥植物所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系统开展资源植物的收集、评价、研究和开发利用 在资源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的整合研究,解决我国在资源植物发掘与利用方面的重大科技难题和实际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资源植物的收集、评价和共享 (2)资源植物关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资源植物优良种质的发掘和利用。   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目标是力争1-2年内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队伍,建成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争取在5-8年内,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和种质资源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我国资源植物的创新发展,显著提升我国资源植物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生物产业升级,带动生物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争取最终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在组织与管理形式上,作为植物所科研组织形式改革的试点机构,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将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以研究群(Research Team)和研究组(Research Group)为基本运行单位,每个群下设若干研究组。实验室目前设有6个研究群: 1)资源植物收集与评价研究群 2)植物抗逆机理与应用研究群 3)环境和能源植物研发研究群 4)园艺植物研发研究群 5)种子特性及应用研究群 6)药用植物研发研究群。   在评估评价机制上,实验室将根据基础类、应用基础类、技术开发类研究任务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人才队伍方面,植物所引进了“千人计划”研究员桑涛任实验室主任,聘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即将就研究群负责人(Team Leader)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刘杰受院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副局长苏荣辉的委托致辞,对成立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表示祝贺,并希望植物所继续发挥基础性研究优势,加强交叉和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加强系统性研究。他说,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研究所在经过深入研讨后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在强调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强调科技成果产业化,整合分散的研究力量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成性研究,符合中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要着力实现的“9个转变”,符合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相信植物所在今后几年内一定会做出好成绩来,同时祝实验室早日进入院重点实验室序列。   李家洋对植物所在学科布局调整中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植物所在资源植物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而成立资源植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可以将分散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集中开展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体现了植物所的特色和优势。李家洋特别强调,作为历史悠久的基础类研究所,植物所需要找准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目标,凝聚研究力量,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前沿领域。李家洋希望植物所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院“创新2020”规划,做好研究所的战略部署,统筹强弱学科、传统与新兴学科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通过“特色”学科建设,推动“特色”研究所建设。   方精云对院领导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感谢院领导和生物局对植物所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感谢以葛颂为组长的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筹备组前期的努力工作。他简要阐述了重点实验室成立的简要背景,为适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新需求,植物所将系统与进化、生态环境、发育与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植物资源科学利用等5个研究领域作为重点领域进行部署。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植物所面向国家对生物资源的重大战略需求而进行的重要举措,是植物所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研究所将用更加精良的装备,更加宽松良好的环境,更加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更加合理的评估体系来建设和管理实验室,使其在资源植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取得双丰收,并争取把若干个项目推向产业化。   植物所将以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和优化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和开发队伍,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形成植物研究所的资源植物研发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植物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规划的目标的实现。
  • 生物产业改变未来
    一个将对人类健康、粮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生物产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济南召开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教授。   杨胜利,著名生物技术专家, 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基因工程在酶、发酵和制药工业中应用的研究,主持的青酶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肿瘤、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排前两位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重大疾病病种,最终解决之道将取自生物医药 传统化工材料严重污染环境,而用生物催化技术生产可再生原料替代,就没有污染 能源安全正困扰世界发展,但假如地球上的生物质能源完全转化,人类就根本不需为能源枯竭而忧虑 一个将对人类健康、粮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生物产业从家庭作坊走来   记者(以下简称记):石油价格最高时涨到每桶150美元 全球极端恶劣天气骤然间增多 “天坑”等怪现象忽然出现在大家眼前 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生命的高度关注,生物产业一时成为时尚热词 。请问杨院士,我们的普通生活离生物产业有多远?   杨胜利(以下简称杨):生物产业不是一个新词,也不是一个新产业,它很古老,比如我们都喜欢吃的豆腐乳,就是生物产业的一个产品,虽然有千年生产历史,却仍然是我们的普通生活。最早的生物产业表现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在作坊里,由于它过于“质朴”,在名称上没有付诸“生物科学”的内涵,同时也没有给予那么高的产业定位,因此大家容易视而不见。随着技术进步,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多了起来,所以人们感到生物产业离自己很远,离普通生活很远。其实,生物产业是离我们很近的,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发酵技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它生产出的味精,成为一日三餐的作料,还有氨基酸、抗生素,应用十分普遍 后来有了基因工程,我们可以搞生物育苗,冬天吃到反季节蔬菜、水果 再后来有了生物能源,可以用大豆、秸秆生产乙醇,这已用于家庭小轿车燃料 你看看,我们是不是生活在生物技术催生的生物产业当中了?我们是不是已经离不开生物产品了?   再就是你环视一下周围,发现不少人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患者,这几年重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攀升,特别是肿瘤、心血管疾病,还有乙肝病毒,我国是最大的乙肝病毒感染国,由此引起的肝硬化和肝脏肿瘤发生率居高不下。我国老年性痴呆的数字也在不断地升高。而治疗以上这些疑难杂症靠的正是生物产业、生物医药。   全国医药利润不及一个辉瑞公司   记:生物产品的普及与应用,加之国家将生物产业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让我们对生物产业产生了无限想象。因而,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很关心我国的生物产业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对生活会有多大改变?   杨:生物产业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其中一些领域,我们国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为数亿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大部分领域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比如我国是一个医药大国,但不是一个医药强国,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差距是原创性药物太少, 97% 都是仿制药,目前在做的大部分是利润很薄的专利过期后的产品。现在国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情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前世界医药产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北美、欧洲和日本最领先,医药产业在发达国家中是第四大创利产业,在美国,一家辉瑞企业年销售收入是483亿美元,利润就是81亿美元,而我国2008年全年的医药产业利润仅仅是540亿人民币,也就跟辉瑞差不多,现在很多跨国医药公司都进入我国了,开始收购新药研发成果,争夺优秀人才和有关资源,对我们的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在生物医药产业化上,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可以和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企业。不过,近几年我们跟世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有所突破,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拿到正式上市药证的基因治疗产品的国家。 预期在将来,在细胞治疗、组织工程、个性化治疗方面,我们也会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生物产业的重要性有必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战略性新型新兴产业,对人类社会解决粮食、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这样讲,它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最具影响的大产业,所以很多国家都在争相发展,抢到下一个发展制高点,可以预期到不远的将来,生物产业和生物产品一定会更多地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生物产品不是价格贵族   记:生物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可能由于生物产品的技术含量高,所以普通百姓还是感到多数生物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贵很多,因而离自己的生活会比较远一些。   杨:有人把高技术的生物产品看作价格“贵族”是不准确的。发展好了生物产业,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优质产品价格高的问题,生物医药是很典型的例子。比如你们山东威高医药研发生产的心脏支架,过去国外垄断,进口一个要四五万元,现在我们国产化了,就降到一两万元了。现在我们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看到,因为医改,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进行重新定价,列入目录的医药品种增加了很多生物医药品种,医药价格会有 5%-40%的下降,降价会促进基层群众和医院对基本药物的使用量,医院的药品销售会有增长,因此整个市场会增长,这样会进一步促进医药企业搞研发、扩大生产规模,价格也会降低,老百姓受益。   生物能源也是这样的。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质能源如果可以实现完全转化,每年生长量相当于600亿-800亿吨石油,相当于全球石油开采量的20-27倍,前景相当可观,但目前生物质能源转化成本是石油生产成本的2倍,关键制约是技术,所以产业化规模还不太大。不过,人类已经在近400年里,将地球25亿年累积的石油、煤、天然气消耗殆尽,三种能源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 40年、 50 年和 240 年,人类必须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而生物能源被认定是未来能源的根本希望,但生物能源完全代替石化能源还需要时间。 可以预期,随着石油日益稀缺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生物能源生产成本一定会降下来,用起来就便宜了。   在食品方面,生物食品在目前状况下我国主要用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相对于一般食品价格,功能食品如保健食品等,价格是高了些,但功能食品价格毕竟不能等同于一般食品价格,高一些也是目前技术状态下的结果,随着生物产业不断规模化发展,价格也会降下来的。   “低碳+蓝色”是山东的方向   记:作为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有人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主办地选哪里,意味着哪里的生物产业至少在某个领域比较领先,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刚刚在济南落幕,您如何评价和展望山东的生物产业发展景况?   杨:生物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欧洲的粮食供应很充足,因此对转基因植物卡得很紧 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目前还是很紧缺的,就应该根据国家实际的经济和资源情况来发展。我们不能简单跟着别的国家走,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方面,我们遵照安全、有序发展原则,有自己国家的发展特色和道路,各地发展也有各自的特色。   第一生物产业大会以“红”为色调,代表河北届省的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得不错 第二届在长沙,以“绿”为主色调,因为湖南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光谷”武汉的环保节能生物材料,发展得都很好 第三届生物产业大会在长春召开,以“白”定调,代表了吉林省在微生物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在济南召开,我们的主题是“低碳和蓝色”,加上了浓浓的蓝色,突出的是海洋生物技术。这是因为山东海岸线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资源得天独厚,还集聚着一批海洋生物领域的顶级科研机构,是国家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所以“低碳和蓝色”代表山东生物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生物产业方面,你们山东的海产品养殖、海洋医药走在了全国前面 生物农业方面的转基因棉花、生物育苗、寿光蔬菜等都具有相当好的基础。总之,山东在发展生物产业方面,医药、农业、工业三大重点领域都很均衡,这是山东的最大特点。我期望山东充分利用当地的秸秆等资源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在生物能源方面寻求更大突破。因为从未来产业看,生物产业中假如没有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就不可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支柱地位,可以这样说,生物产业的发展地位,取决于生物能源的发展地位。
  • 我国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已具备多项有利条件
    “总体来看,我国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演讲中表示,但“我们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   冯飞在演讲中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中国的研发能力。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工程、生物芯片等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转基因植物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动植物克隆技术日臻完善,废水处理新兴反应器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生物技术的公共研发平台初步形成; 第二,中国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我国生物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概拥有25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可以药用的动植物资源,已经了收集了32万种农作物种植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的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多个加细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植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 第四,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基础。我国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人才超过4万人,国外有10万过留学生从事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已经相关领域的研究。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基础是高技术领域当中差距最小的之一,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是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如果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期加速发展,我国完全能够成为生物产业的强国。”但他也强调了我国生物产业的很多制约因素和亟待克服的问题,“总体来看,我们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这个部门的估计,生物产业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他认为,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 第一,自主研发能力弱。全球生物技术专利当中,美国占了59%,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了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328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 第二,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我国生物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趋同,导致了利润低,积累能力弱,难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三,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率低。全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不到5%; 第四,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医药市场流通领域秩序混乱,药品的招标采购不规范,生物能源等领域技术规范和产品的标准不系统,技术产品的市场尚不成熟,与生物产业相关的科研创新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投融资体制,差别的评价机制,产品的定价机制,转基因市场的准入制度,政府的采购制度、企业评价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大规模产业化的需要; 第五,还存在着生物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的重大隐患。   面对这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他在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议: 第一,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重视生物产业。我国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制定生物产业的发展战略,国家有必要集各方之力,重点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制定“国家生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一般的产业规划上升到国家规划; 第二,突出重点和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前沿技术。针对我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工业等领域当前的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优选一批成熟度高的项目,加快产业化,重点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同时超前部署一些生物产业的前沿技术,作为下一代技术的原始创新; 第三,提升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建立创新联盟,支持企业的能力建设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采取既注重供给侧激励也重视需求侧激励的双向激励的政策,促进中央和地方的创新平台的共建; 第四,推动相关要素向生物产业基地聚集; 第五,打造高效的生物产业链; 第六,培育发展一批优势的生物企业。特别是鼓励龙头企业收购兼并一些小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共同创新的“江河体系”。
  • 中英共建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中心
    p   9月24日,英国约翰· 英纳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在上海正式挂牌。 /p p   英国大学、科研与创新国务大臣乔· 约翰逊主持揭牌仪式时表示,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世界性难题、共同面对挑战的重要手段。新成立的研究中心是英国与中国建立科学合作伙伴关系的见证,将把中英双方顶尖科学家的智慧用于提高作物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同时尽可能在农业生产中降低除草剂的使用。 /p p   据介绍,这个中心是英方与中科院两个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将中英两国先进的实验室组合在一起,共同应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医疗保健全球性挑战,培育优秀科研成果。该跨国研究团队将重点增加农作物产量,生产植物和微生物高附加值产品。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中科院和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的资助。该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中药黄芩中含有抗癌成分。 /p p   据了解,中英两国共同投资建立的研究设施数量越来越多,这个中心是其中最新增加的一个机构。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均已开设虚拟联合中心,支持中英两国的研究合作。 br/ /p
  • 七大新兴产业看化工发展新机会之五:生物产业与化工科技相互借力升级
    目前全球所有的顶级化工www.ccin.com.cn企业都在投资生物技术研究,生物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在中国,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医疗、农业、能源、环保、食品、材料、纺织、建筑等领域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发展生物产业既依赖化工科技的突破,同时也将推进传统化工产业升级。   工业生物技术:   掀起绿色制造革命   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等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将是生物产业中的快速发展领域,也是我国应加强技术开发力度、及时跟进的新兴行业。提升现代发酵、生物催化等技术,打造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对于促进传统化工产业的升级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是缓解化石能源紧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循环经济的迫切要求。到2020年,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精细化学品的生物法制造将替代化学法的30%~60%。   发展生物产业,需要加强重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传统化学制造业的改造。重点包括开发生物燃料、溶剂、氨基酸与有机酸、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生物材料、生化产品等,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生产乙醇、乳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琥珀酸等平台化合物,扩大乙烯、聚乳酸、纤维素等大宗原料化工品和生物材料生产规模,支持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产业化技术开发,注重赖氨酸、谷氨酸、苹果酸、木糖醇、柠檬酸等功能性食品与保健品生物合成开发规模。在生物环保领域,应加快推广应用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生物制革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新工艺、新设备,重点发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鼓励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   农用生物制品:   变革传统农化产业   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也是生物技术大展身手的舞台,特别是农药和化肥领域,发展以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等农用生物制品,对于农业发展关系重大。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农药,具有资源来源广、低污染、低残留等优点。推广生物农药是实现现代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在诊断、制剂工艺、环境监测等环节上还缺乏配套技术,产业体系不健全,应重点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病理、药理、代谢研发,制订生物农药标准规程等,加强生物农药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开发技术,开展病毒制剂、真菌制剂、蛋白制剂、壳寡糖制剂等新型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在化肥领域,针对传统化肥肥效快、利用率低的现状,利用生物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化肥产品的使用效果,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产业更新升级。采用生物酶活化剂加入磷肥生成生物酶活化磷肥,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和氮的损失,提高磷的利用率和延长肥效,而将金属蛋白酶加入尿素中开发的多肽尿素,也可以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生物原药:   扩大规模问鼎高端   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和高端领域的生物原料药产业,我国暴露出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目前生化类原料药主要产品为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类等,很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高。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原料药等高端领域,由于产业研发投入高、成果转化难度大,国内产品还主要以仿制为主。我国生物医药的技术专利明显偏少,上市的专利产品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欧、日分别占59%、19%和17%,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   我国生物原药行业必须着力发展以现代前沿科技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品,转变现有生物原药企业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尽快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大批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 形成一批有自主技术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突破以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胰岛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主要产品的重组白蛋白,以及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等生物技术原料药产业。
  •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
    图片来源:platform.innovateda.org 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变革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无疑是生物技术企业谋划发展的重要指南。 近日,业界盼望许久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 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服务业成为国家支持的新业态跃然纸上,其中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成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对于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生物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替代作用成为诸多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生物服务新业态 在“十一五”期间还未被国家重视的生物服务业,在本次《规划》中已跃升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规划》指出:“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拥有优势专有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向国内外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单项或整合化服务。” 业内将提供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服务的公司分别称为CRO和CMO,前者承担客户的部分研发任务,后者则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部分公司则兼具这两者的功能。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创办的CRO,也是率先进入CMO领域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高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越来越多的药企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将一部分研发和生产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可有效节约成本、分担风险和提高效率。 在《规划》出台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曾对本报表示,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类似,随着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在内在需求和外力推动作用下,我国CRO企业整体规模不断膨胀,当前企业有300多家。”中投顾问研究员蒋华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现在国内CRO越来越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领域已开始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高峰对行业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亦直言不讳。 此外,国际领先CRO的运作模式或可成为国内同行的重要参照。据世界最大CRO——昆泰医药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向本报介绍,该公司正从传统收费模式转变为一种与制药公司共同平衡风险/回报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时,已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临床研发拓展至商业、咨询和资本领域,形成四大支柱。 而对于CMO,根据国内现有规定,本土企业可承担国外药企的委托制造任务,但不能为国内药企代工。高峰表示,监管部门可能是担心,若允许国内药企和CMO之间的委托制造,会影响药品质量,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逐步给这一领域“松绑”。 重中出新 从《规划》七大重点领域构成来看,医药相关部分占据其三,可谓重中之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和25.1%,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7.5%。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快速扩张,而且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 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0亿美元。 《启航2012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和医药融合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虚拟研发促使研发更加灵活高效;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多元化;药品流通监管实现信息化。 在医药产业变革过程中,另一大发展趋势便是个体化医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 它可针对不同患者独特的个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方案和一系列健康医疗服务。市场调研机构BB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个体化医疗的技术市场将从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92亿美元。 顺应上述趋势,个体化医疗和生物信息服务相关内容在本次《规划》中都有明显体现。 产业替代新机遇 在《规划》中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紧随生物医药之后,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据统计,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其中污染严重的比率达40%,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型集约化植保技术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生物防治植保技术主要是运用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增大原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病虫草害有相克作用的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故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其中,生物农药正在兴起,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正逐渐被各国政府重视。 《规划》指出:“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 在生物制造方面,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晏中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此次《规划》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体现,大部分生物制造产品用于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 “最近,许多大的传统化学品公司,包括杜邦、帝斯曼、巴斯夫等大型化学品公司,也都开始转型生物技术,就是要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传统化工品的替代。”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吴文平说。 而另一方面,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在各国都在纷纷制定规划或路线图,争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地位的局面下,我国若要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契机,则亟须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防止《规划》仅停留在原则和方向层面。
  • 未来,植物基食品会是什么样?福斯首席科学家访谈
    本周,福斯参加的FBIF食品创新展中,创新论坛里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新植物基时代”。植物食品业务正在不断发展。现在,如果你打开电子购物平台输入植物基食品,跳出来的产品有植物汉堡、植物酸奶、植物牛排,甚至还有植物酸菜鱼。未来,植物基食品会是什么样?让我们听听福斯首席科学家Mette Skau Mikkelsen的最新见解。「 Mette拥有植物食品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植物食品的成分研究、产品开发和营养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植物食品?这一切都是从大豆和豆腐开始的。豆腐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欧美广泛消费。它如今是许多无肉生活方式的人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也是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豆腐是一种受人欢迎的植物产品,但现在面临着其他蛋白质来源的竞争,这些蛋白质来源可以更好地复制动物肉的味道和质地。小麦面筋(如seitan)、真菌菌丝体蛋白(如quorn),以及豌豆和蚕豆等豆类蛋白在植物基产品中都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公司正在试验不同的发酵工艺,以使最终产品更有“肉质”。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产品的味道和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伦敦的植物博览会上,我们吃了以色列Redefine meat公司的3D打印植物牛排。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我会想,我吃了一块真正的牛排,但其实这是一块全植物牛排,由豌豆和大豆蛋白制成。“完全一样,又完全不同”,植物食品的未来包括以更好的方式复制动物食品,但作为植物食品本身,它们也应挖掘自己的独特价值。企业有很大的潜力去重新定义我们认为的植物产品,并在更大范围内挑战它所模仿的肉类。植物食品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需要不断创新。新植物产品的开发需要在创新方面进行巨额投资。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给植物产品生产商增加了另一层压力,而在更传统的食品生产方面,这种压力并不明显。当谈到公众对植物性产品的兴趣时,许多趋势专家一致认为,该行业可能会遵循S曲线:开始时比较低,一段时间后迅速增长。起初,兴趣会很低,并会反复受挫。但随着规模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市场渗透率可能会达到10%或更多。这就是线性增长突然转变为指数增长的关键点。这是我们在从冰箱到智能手机的数十种技术中看到过的趋势。FOSS 的植物食品研究都有哪些?在FOSS,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研究植物性食品。在“植物细胞”这个项目下,我们的创新部门有几位同事,他们正在为植物性行业创建分析解决方案。FOSS如何为食品体系的绿色转型做出贡献的一个例子是,在DTU国家食品研究所领导的一个项目中,FOSS与丹麦公司Thise Dairy、KMC、科汉森和哥本哈根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将MilkoScan&trade FT3用于检测植物性乳制品,并将尝试新应用开发,例如,监测发酵过程,以准备好适合这一新兴行业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旨在开发生产植物性发酵食品的工艺和发酵剂,比如以豌豆、燕麦和土豆为基础的酸奶产品。新的发酵剂将提高植物乳制品替代品的性能和质量,使所有全球生产商受益,并扩大乳制品行业以外的潜在客户范围。FOSS 的分析解决方案如何帮助植物食品产业?市场上的植物性食品正在蓬勃发展,生产商真的开始探究其质地和口味,尤其是肉类替代品。所有这些新食品都和传统食品一样需要分析的支持,以确保标准化的生产和安全统一的质量。我们一直在与植物乳制品和植物肉生产商密切合作,创建分析包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许多植物性肉类和乳制品制造商在生产中难以实现一致的质量,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其产品详细成分的了解。如果你想确保产品的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你需要能够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步,从原材料到成品,检测成分的关键参数。这也将使你能够使用正确的原材料混合物,并优化生产流程,从而减少浪费并降低成本。然后,你就可以始终如一地提供你的消费者想要的东西:一种美味、健康、对地球有益的产品。一种完全符合标签上所说的产品,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一种看起来、尝起来和感觉起来都像独特的“肉类和乳制品”的产品。同时,你达到了改进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营收。
  • 追踪:赛默飞收购Pall或造就“生物产品巨头”
    本周一有国外媒体曝出,水处理及空气过滤设备制造商Pall Corp(颇尔公司)极有可能出售,目前已进入竞拍的最后阶段,而丹纳赫和赛默飞都是潜在收购者。   其实早在2013年9月,仪器信息网就报道过丹纳赫可能会收购Pall Corp,不过当时丹纳赫的收购资金只有大概80亿美元。经过一年多的资本积累,丹纳赫目前的收购资金早已超过100亿美元,因此丹纳赫很有可能出价。   然而,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本周二发表评论则称,赛默飞将有可能买下Pall Corp。   分析师Jonathan Groberg认为,赛默飞+Pall Corp的组合将可以&ldquo 创造一个产值在15亿美元的生物产品巨头&rdquo 。他分析称,赛默飞可能会收购Pall公司10亿美元的生物制药业务,以增强自身年销售额为6亿美元的生物产品业务。   同时他预测,收购Pall Corp的第一年将会有8%的增值,而且这项大规模交易可能到2016年才能结束。 编辑:刘玉兰
  • 我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下发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下发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该证书由舜丰生物获得。  基因编辑是世界生物育种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转基因不同,基因编辑育种仅对作物自身基因进行修饰,并不转入其他物种的基因,其原理等同于常规诱变育种,培育出的品种也与常规育种培育出的品种无异。  “目前国际上诸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地对于没有外源基因的编辑作物不是按照转基因作物管理,而是按照传统作物来对待。因为基因编辑的原理跟传统的诱变育种是一样的,和诱变作物相比,基因编辑产品并没有增加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育种家刘耀光表示,“《细则》的发布和第一个安全证书的发放让我们看到了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的希望。”  刘耀光院士提及的《细则》是指农业农村部刚发布的《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基因编辑植物的分类标准和简化评审的细则。  “基因编辑育种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快速培育出高产高附加值的优良品种。”得知舜丰生物获得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表示,“《细则》的发布和第一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的下发,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种业振兴的希望。”  美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舜丰生物首席专家顾问朱健康向记者表示:“此次《细则》的发布是继2022年《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发布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从分子特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三个方面界定评审细则,将已有文献或产业数据表明对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没有风险的基因编辑产品,予以简化安全评估流程,这无疑会加速基因编辑的产业化进程。”
  • 32项植物检疫行业标准在珠海通过审定
    由国家认监委科技标准部组织,为期三天的植物检疫行业标准审定会议今日在珠海落下帷幕。该审定会议顺利通过了《植物检疫实验室能力验证规范》等32项植物检疫行业的标准审定。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相关检验检疫局十二位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通过认真审查标准草案及其相关材料,听取标准起草人有关情况汇报,对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标准体系符合性的讨论和审议,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作出审定结论。   审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植物检疫实验室能力验证规范》、《毒莴苣检疫鉴定方法》、《出口水果注册果园、包装厂管理规程》等三十二项标准适应我国植物检疫的新形势和现行检验检疫监管法规要求以及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建设需要,能有效地满足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管理,为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提供了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依据,对于保障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质量,提高和保护我国进出口植物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促进进出口贸易和参与国际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洪俊、珠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何宏恺、标准起草人、部分起草单位标准化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 “十二五”生物产业目标锁定技术强国产业大国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日前向《中国科学报生物周刊》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生物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时期,是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将达4万亿元。   据《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专家透露,未来五年生物产业的“主线是培育产业链和培育大企业”。重点发展领域为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三大领域。科技部2011年11月14日印发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预期,“十二五”期间,中国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进而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生物农业:提高种业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生物农业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提升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王昌林认为,生物农业要围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动植物新品种开发。完善产业链(资源—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种子生产—推广应用—服务),着力提升种业竞争力。积极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投入品,支持兽用疫苗等发展。到2015年,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00个,在生产优势区域形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要推动科研院所、高校逐渐脱离商业化育种,做强、做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意见》出台引发了科研院所的强烈反响,关键在于,科研院所的成果转让给企业的机制尚未明确,而国内99%的种质资源集中在国有体制内。理顺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今后种业的重要工作。   生物医药:产业升级与占领制高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十二五”时期生物医药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占领制高点。产业升级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标准的升级,要保证药品更安全、更有效。二是保障体系升级,药企要逐步通过新版GMP认证,主动升级到美国FDA、欧盟、日本的水平。占领制高点方面,主要是追踪世界前沿技术,争取中国生物医药水平和国际同步。预计到“十二五”末,约有2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产业化,100多家药企通过国际认证,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3.6万亿~3.7万亿元的水平。   生物制造:以调整为主线   生物制造重点发展方向为生物基材料、现代生物发酵产品、精细化学品三大板块。目前生物制造业以生物发酵产业为主,就产值而言,生物发酵产业所占比重大约为80%以上。生物基材料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信部消费品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发酵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非粮原料比重,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010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产品产量达到1800万吨,产值为19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此前3大类50多种发展到现在7大类300多种。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已处于世界领先主导地位。   科技部于2011年11月24日印发了《“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规划》预期,到“十二五”末期,将初步建成现代生物制造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生物制造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带动形成现代生物制造产业链,生物制造领域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印发
    p class=" ft_24 ft_w_n txt_c mg_t_35 mg_b_35" style=" margin: 35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list-style: none font-size: 24px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text-size-adjust: auto font-weight: normal !important "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的通知 /p p   为加强兽药残留监控,促进养殖环节科学安全合理用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我部制定了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见附件1,以下简称《监控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组织实施 /p p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主管全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p p   各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在配合完成国家监控计划的同时,应制定并组织实施辖区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监控数量不得低于国家计划的20%。 /p p   农业农村部部属有关事业单位、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部分省级兽药检验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监控计划》承担相关检测任务。 /p p   二、抽检要求 /p p   (一)各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相关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安排官方兽医进行采样,并在抽样单上签字;相关检测机构根据需要赴采样现场协助官方兽医开展采样。 /p p   (二)抽检活动严格执行《官方取样程序》和《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样和检测技术操作要点》(附件2,以下简称《操作要点》),并按要求填报抽样信息(见附件3)。 /p p   (三)畜禽产品样品应从动物养殖和屠宰环节抽取。牛奶样品从奶牛养殖场(户)、生鲜乳收购站抽取。开展鸡肉、鸡肝以及鸡蛋中违规用药检测的,从养殖场抽取的样品数量应超过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 /p p   (四)科学确定抽样方式。全年均匀抽样,不得在某一时段集中抽样。除后续跟踪抽样外,不应对同一采样点重复抽样。 /p p   (五)兽药残留检测按照《2019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附件4)执行,确证方法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方法或参照国际公认的方法执行。 /p p   各检测机构不得擅自变更检测方法和检测限。确需调整本计划确定的检测限、检测方法的,应事先向全国兽药残留和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残留办”)提交申请材料,经核准后再进行检测。 /p p   (六)对于已发布过确证方法并以筛选方法或定量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应进一步进行确证检测,以确证检测结果作为上报数据。 /p p   (七)各检测机构要严格执行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按要求填报检测结果汇总表(见附件3)。 /p p   (八)各检测机构要严格执行阳性(超标)样品报告制度。在检测出阳性样品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送抽样单位(官方兽医所在单位)及其所在地省级及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后续跟踪抽样、检测程序,抽样比例为1∶5,即每发现一份阳性样品,对被抽样单位连续跟踪抽样2次,每次5份样品。后续跟踪抽样检测样品数列入辖区残留监控计划,获得结果后按要求填报表格(见附件3)。 /p p   三、结果处理 /p p   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超标产品的后续处理,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跟踪督办,样品来源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农业农村部门、海关部门反馈的残留超标检测报告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农牧发〔1999〕8号)启动追溯程序。 /p p   (一)根据残留超标样品反馈信息溯源动物养殖场,对养殖场用药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检查兽医处方、用药记录和库存兽药产品。 /p p   (二)发现养殖用药不规范,未执行休药期等问题要及时提出改正措施,并监督整改。依据《兽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使用了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要监督养殖场和屠宰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p p   (三)发现假劣、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要清缴销毁,及时报告本地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通报标称兽药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7号从重处罚的情形,应依法对相关兽药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予以从重处罚。 /p p   (四)超标样品处理结果要及时报本地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做好调查处理记录,记录存档2年以上。对海关部门超标检测报告的处理结果按原渠道及时反馈。 /p p 四、工作要求 /p p   (一)承担抽样和检测任务的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按照《操作要点》完成检测样品的抽样、登记、保存、交接和检测工作。 /p p   (二)承担检测任务单位于2019年5月底、7月底、9月20日和11月底前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和相关表格的纸质材料和电子版分次报残留办。 /p p   (三)残留办负责兽药残留检测结果汇总和监控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上报工作。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分别于2019年7月15日和12月10日前报我部畜牧兽医局。 /p p   (四)我部将每半年度对畜禽及畜禽产品、蜂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及时报送监测阳性样品、实施追溯以及处理处罚情况的省份予以通报表扬。 /p p   (五)各地要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我部畜牧兽医局和残留办。& nbsp /p p   附件:1.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xls.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51c7867b-e7fe-4c34-a1ef-eeba07d318c0.xls" title="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xls"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xls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c48ed04f-db34-40e3-b5ee-c84988c4b5c9.doc" title="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样和检测技术操作要点.doc"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样和检测技术操作要点.doc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3.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09618a66-b2c0-4816-ba47-1dc75f2e5c67.doc" title="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抽样情况、检测结果和跟踪检测结果汇总表.doc"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2019年动物及动物产品抽样情况、检测结果和跟踪检测结果汇总表.doc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4.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xls.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f4c49242-b368-471c-9ea5-dc1cdda297e3.xls" title=" 2019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xls"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2019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xls /a /p p br/ /p
  • 中国五大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生物产业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支撑作用。   2008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09年,农作物生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目前,生物技术作为中国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已经列入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的生物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   2009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阐述了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生物农业领域、生物能源领域、生物制造领域、生物环保领域。目前这五大生物产业跟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生物医药:增长居新兴市场之首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看,据IMS Health 药品战略组织报告称,北美、欧洲、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三个药品市场,但对市场增长的驱动已经减弱。世界一些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增长正猛,正在以12%~13%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药品市值量的主要来源。   报告还显示,新兴市场对于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贡献,在2001年仅为13%,但IMS预测,到2011年将上升至33%,2020年将达到50%,新兴市场的市值也将达到4000亿美元。   在这些新兴市场中,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药品市场总体增长13.3%,居各区域市场增幅之首,销售额占全球药品市场11%的份额,合计为783亿美元。其中,中国、韩国和印度的增长分别达到25.7%、10.7%和13.0%,可见,中国在新兴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2009年上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增幅稍有落后,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66.6亿元,同比增长17.8%。中国生物技术制药单一企业目前最大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美元,与美国Amgen公司相比销售额不足其0.4%,可见中国的生物技术制药企业还比较弱小,还要加大发展力度。   生物农业: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国际同步   中国生物农业的重点领域是生物良种选育,包括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动物疫苗和药物。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中国动物产业产值已超过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而发达国家占60%~70%。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国际基本同步,在发展中国家属领先地位。到2009年5月,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共批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987项。   中国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达到140种 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大约200多家,已经形成10多个产值超数亿元、粗具规模的一批现代生物农药创新企业。   在生物肥料、疫苗与酶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如高效固氮耐氮工程菌、饲料用植酸酶生产工艺达国际领先水平,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约5000吨,生产厂家约40家。畜禽药物、生物兽药、使中国基本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发生。   生物能源:起步晚、发展快   生物能源指由生物质转变而成的能源。当今最重要的生物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中国从2002年开始燃料乙醇的试点,目前已经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中国燃料乙醇产能达160万吨,目前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已占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2010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年,乙醇汽油使用率达50%以上。   近年来,中国加快生物柴油的开发力度,2006年-2007年中石油、中粮油、中海油等企业已经完成了生物柴油的中试,开始进行大规模、大生产建设。据统计,2007年底,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年产能超过300万吨。现有产能1万吨及以上的生物柴油企业有26家,以每吨柴油7000元计算,产值在3亿元以下的有13家,3亿元~ 10亿元之间有12家,10亿元以上的有一家。2010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年。   生物制造:正在形成产业   生物制造业包括采用微生物细胞、生物酶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细胞融合为生物技术制造业。制造的产品主要是大宗化工产品,包括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化学品等。   美国2007年提出“生物质多年项目计划”,目标是达到“10年内减少汽油消费20%”。欧洲开发一系列工艺将生物质原料部分取代传统的石油炼制,生产能源和化学品,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石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一些国家研发出成熟的生物制造技术,如巴西利用丰富的甘蔗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每升仅为25美分。   目前,中国生物制造业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正在形成产业。中国对于生物制造的发展应解决“与人争粮、与地争粮”的问题。开发农业以废弃物为原料发酵生产的燃料酒精、生物材料、大宗化工产品等生物制造产品。同时改造现有生产菌种,减少微生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转化率。   生物环保:14000亿的带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非常重视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国际上许多环境生物技术成果已进入商品化、产业化阶段。   中国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公害。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优先发展和应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达到14000亿元,国家在水环境、固体废弃物、清洁生产等生物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速了中国生物产业个领域的研发进程。   三步走实现生物技术强国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要实现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力争2010年完成。生物技术研发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六位,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六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其中现代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力争2015年完成。生物技术研发整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论文和专利总数达到世界前3-4位,农业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3-4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进入世界前6-8位。   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顶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30000亿元,占当时GDP的7%~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 输美植物提取物谨防“杀虫剂残留”
    据美国FDA官方网站统计,今年8月份,中国输往美国的植物提取物有6批次因“含有一种杀虫剂”和“含有一种不安全的农药”而遭拒绝入境,而该类产品2012年全年都未见类似通报。主要产品涉及红景天提取物、欧洲越橘提取物、银杏提取物等。     植物提取物是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从植物原料(水果、药食两用植物、中草药等)中定向获取和浓缩的某一种或多种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分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其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制药行业的主要原料,还可应用于普通食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色素、甜味剂等)、香精香料等行业。在美、日、韩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保健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中国提取物出口美国量近两年来不断增长,美国FDA今年以来对植物提取物的关注度提高,对农残限量要求呈不断加严趋势。由于植物提取原料来源广泛,目前FDA对植物提取的质量和农药残留进行判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一是对所有在美国药典(USP-NF)中已经列名的提取物,依据美国药典(USP36-NF31)标准进行判定。二是对于其他在药典中无列名的提取物,农残则按照NF28进行检测和判定(NF28相当于USP36,比USP36的限量指标稍微宽松)。美国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考量,不断加重农残限量检测砝码,一些农药检测限量值一般要求在0.01PPM以下,中国部分野生植物和中药材原料的提取物,都有可能被检测出微量残留而遭拒绝入境,今年国内一些大公司出口量比较大的产品而因此遭到美国FDA退货。   美国是宁波地区植物提取物出口的重要出口市场,为防止相关企业再遭美国通报,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各出口企业一定要谨防输美产品杀虫剂和农药残留:一是要把好植物原料、中药材等采购关,对于种植的原料,要调查清楚种植户的用药情况或相关记录。二是要把好原料验收关,原料进厂时,企业应加强抽样自检,有代表性的抽样送往专业机构检测杀虫剂、农药残留等项目,同时,做好原料的批次验收和核销记录,确保植物提取物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要把好产品出厂检验关,加强成品检验,尤其是针对提取物有效成分高的产品,由于提取浓缩幅度大,溶剂残留和农药残留更容易超标,一定要加大检测把关力度,以避免不必要的退货损失。
  • 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12月29日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当前,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企业主体作用,着力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品质发展。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加快生物科技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逐步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发展新产品和新业态,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链。强化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推广先进质量标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营造促进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激励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  坚持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生物产业基础和共性技术对新业态、新产业的支撑能力,增强重点领域上下游配套能力及重点领域间的协调发展能力,大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支持发展延伸服务,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整体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层次。  坚持国际化发展。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针对生物科技创新、新业态发展与金融创新结合紧密的特点,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推动优化配置全球生物技术、人才、资本、市场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体目标包括:  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形成较完善的生物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建立鼓励创新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公共服务、生物安全保障和产业统计等服务体系。  社会效益加快显现。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产业对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  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突出高品质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组织实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等行动计划,通过完善新药研制基础支撑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加强先进技术规范推广应用和完善医药管理体制机制等,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增强区域支撑配套能力,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2013-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和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1.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制和产业化。促进疫苗升级换代,重点推动新型疫苗(包括治疗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加速治疗性抗体等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研制和产业化,促进核酸类药物发展。加快长效注射剂、非注射给药系统等新型制剂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促进血液制品综合利用水平的升级,支持重组血液制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与装备。支持抗体规模生产、新型生物反应器和佐剂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生物技术药物高品质规模化发展。建设生物技术药物发现、评价、检测、安全监测等公共技术平台,完善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生物技术药物企业和产品通过相关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认证,提高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专栏1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   形成支撑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先进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多功能、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主要内容   支撑体系建设:与科技重大专项衔接,建立国家人类重大疾病相关基因资源库、支撑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生产检验的菌株库、细胞库和毒株库;建设生物技术药物细胞表达和产业化研发平台、生物技术药物检测和表征共享技术平台、动物细胞培养产品的安全检测平台。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技术药物安全监测体系。  产业化示范:依托企业建设多功能、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基地,建设治疗性抗体药物、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产品的产业化示范工程,突破一批规模化生产、制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促进一批新品种投放市场,开展国际资质认证,形成示范效应。  政策配套:优化审批程序,强化生物技术药物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物技术药物纳入医疗保险产品目录相关政策。   2.推动化学药物品质全面提升。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需求,加速化学创新药物的产业化,高品质开发通用名药品,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重点推进缓释、靶向、长效等新型制剂研发和关键工艺技术产业化,鼓励新型辅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规范,提高我国制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制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推进绿色制造和过程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提高产业集中度,完善国际认证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化合物库、测试和评价共享平台等创新支撑体系。 专栏2 通用名药品高品质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   与科技重大专项衔接,形成通用名药品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提升和国际化支撑体系,实现一批药品的高品质规模化发展,推动一批制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主要内容   支撑体系建设:建设杂质样品库和药用原、辅料数据库;建立综合质量评价实验室,建设微乳、脂质体、缓控释等新制剂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已上市药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平台。  产业化和国际化示范: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集约化制剂和药用辅料生产基地,开展绿色生产工艺和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动一批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带动全行业制剂品质提升。扶持一批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产品的高品质生产,保障临床需求。  政策配套:研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招标机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药品品质,推行药品原、辅料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建立药品参比制剂遴选指南和目录。   3.提高中药标准化发展水平。以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加速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推动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无公害规范种植,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药材现代质量控制体系。加大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提升装备制造水平。打造一批从原料药材到药品的中药标准化示范产业链。加快作用机理明确、物质成分可控、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药品种的开发,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 专栏3 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 目标   形成中药标准化支撑体系,推动一批重点产品的标准化。 主要内容   支撑体系建设:建设常用中药材的基因库、标准实物库、化学成分库和指纹图谱库,构建质量检测技术平台。  重点产品标准化示范:建设中药材无公害种植与产地规范加工、中成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化的产业链;开展中药溯源检定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动质量提升和标准统一的重点产品示范,建立系统、规范、严格的质量体系,提高中药行业标准化水平,促进中药国际化发展。  政策配套:对质量标准提高、用药安全显著改善的中药,研究制定优先纳入医疗保险目录等优惠政策。   (二)突破核心部件制约,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高端化发展。  围绕预防、诊断、治疗、手术、急救、康复等医疗、家庭和个人保健市场的需求,组织实施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支持以优势整机制造企业牵头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新材料等技术交叉融合,重点研发核心部件、基础材料和关键技术,发展高性能医学装备、高质量组织工程植介入产品和康复产品、先进体外诊断产品,显著提高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端化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制造企业。  1.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产学研医深度结合,优先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活体检验、体外诊断等医学装备及核心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促进高分辨率、低剂量、多模态、数字化和一体化的医学影像装置的产业化发展。推动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全数字医疗集成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精准、微创外科和放射治疗中虚拟仿真、精确定位、智能反馈、光学成像等新型技术和装置的产业化,促进无创、低负荷、穿戴式等先进医疗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推进生理监测、生命支持、血液净化、物理治疗、家庭保健等新型数字化生物医学工程产品高品质、规模化发展。发展先进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专栏4 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 目标   建成先进医疗器械特色发展产业链,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协同开发、设计、集成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链发展联盟,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创新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主要内容   高性能医疗设备:大力提升正电子发射探测、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平面换能器等核心关键部件专业生产能力,形成正电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ET-CT)、磁共振成像仪(MRI)、医用加速器(MLA)、内窥镜(ES)、超声成像仪(USI)等高端医学装备的核心部件和整机生产能力;发展新一代微创、无创和全科诊疗设备与检测设备、外科手术器械和机器人。  医院数字化系统和远程医疗装备:加快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强医院数字化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个体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制和产业化,提供集成化、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新型通用医疗仪器设备:推动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体外诊断系统、医疗仪器和康复器械。  政策配套:研究建立大型仪器诊断服务社会化的管理机制,鼓励开展租赁、托管等新型商业模式。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技术审评体系、安全性评价、第三方评估机制、临床试验管理法规和相关标准,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安全推广使用。研究制定鼓励性定价、医疗保险等政策。   2.加速高附加值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化。推动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促进新型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开发以药械结合、分子设计学为技术特征的植介入体设计和制作关键技术及其精密加工装备和生物反应器,推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发展。针对血管、关节等疾病置换、修复的不同临床治疗需要,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涂药支架、人工瓣膜、骨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皮肤等医疗器械产品,加快临床应用推广,扩大我国植介入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加强技术集成,支持新一代残障人员医用康复辅具的研制和生产。  3.大力发展新型体外诊断产品。围绕早期筛查、临床诊断、疗效评价、治疗预后、出生缺陷诊断等需求,开发高通量、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体外诊断系统。加快发展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兴技术,加速免疫、生物标志物、个体化医疗、病原体等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可现场快速检测的血液、生化、免疫、病原体等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的制备技术,促进规模化生产。建设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加强原料酶、诊断性抗体等试剂原料基地建设,构建量值溯源体系及其参考实验室网络,推动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增强生物农业竞争力。  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优势,加强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开展新品种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用生物制品标准化高品质发展。推进海洋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综合利用。到2015年,生物农业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推广一批新技术与重大新产品,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生物农业企业。  1.提升生物育种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主要农林动植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重点推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菜、马铃薯和猪、禽、牛、羊、水产等动植物重大新品种的培育、扩繁与产业化。加快推进分子育种、细胞育种、航天生物工程、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培育推广超高产、多抗、优质专用、易储耐藏、营养强化等新品种。大力发展果蔬、花草和林木等生物育种高端产业群。发展良种繁育、加工与检测等先进规模化生产装备与技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生物种业品种研发、繁育与示范,规范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平台,建设市场主导的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技术体系。   专栏5 生物育种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   建立国家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创制和推广应用一批重大新品种,培育若干龙头企业。 主要内容   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重要农林生物基因信息库、生物育种技术共享平台和国家生物育种基地,面向粮食、林木、畜禽、水产主产区和优势区域,建设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繁育、种子加工、营销、推广与品种权交易平台,完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技术体系。  龙头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与优势科教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种业发展合作关系,培育掌握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  新品种产业化:突破一批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快水稻、玉米、小麦、速生林木、木本油料、猪、禽、牛、羊、水产等动植物重大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  政策配套:研究完善现代种子(仔)企业扶持政策,推动健全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与管理,进一步完善适用于生物农业发展的行政审批制度。   2.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加速开发生物菌种新资源,发展规模化发酵培养关键技术与装备,强化农用生物制品的市场准入监管,促进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高品质发展。加快构建大规模疫苗悬浮培养生产线,促进新型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推进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与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的生产标准化。加快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饲用酶制剂、益生素、抗菌肽、植物提取物等的生物技术产品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加快突破保水抗旱、荒漠化修复、磷钾活化、抗病促生、生物固氮、秸秆快速腐熟、残留除草剂降解及土壤调理等生物肥料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化水平。   专栏6 农用生物制品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   建立国家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支撑体系,创制一批重大农用生物制品,培育若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主要内容   支撑体系建设:构建生物兽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资源信息库、产品研发共享平台和产品孵化基地,完善国家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支撑体系。  龙头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与优势科教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新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突破一批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产关键技术、新工艺和装备,加快新型生物疫苗与兽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  政策配套:研究完善现代农用生物制品企业扶持机制和产品生产应用补贴制度,健全适用于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3.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开发海洋特有的生物资源,建设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聚集区,推动海水养殖、综合加工产业和远洋渔业快速发展。积极应用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种苗繁育和种质创新,大幅提升海水养殖新品种开发能力,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产品。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发展工业用酶、医用功能材料、生物分离材料、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创新药物等海洋新产品。建设海洋生物库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海洋水产综合加工技术及加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水平,加强远洋生物资源探捕开发,提高远洋新品种的利用水平。  (四)提高产品经济性,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面向促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生物制造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实施生物基产品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的产业化与推广应用;组织实施生物工艺应用示范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轻纺、冶金及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促进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5年,生物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7500亿元,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工艺对石油化工原料及传统化学工艺的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发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1.推动生物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应用。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与新型发酵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竞争力。重点推进非粮生物醇、有机酸、生物烯烃等生物基化工原料的产业化,推动生物基产品及其衍生物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提升氨基酸、维生素等新型发酵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生物塑料、生化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的规模化发展与应用。加快构建典型生物基产品的产业链,推动集聚发展,初步形成生物基产品规模化发展能力。   专栏7 生物基产品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   实现一批重要生物基产品的非粮原料生产,形成年产百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千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生产能力。 主要内容   非粮工业糖产业化示范:推进薯类、秸秆、工程玉米等生物质处理、酶解糖化等高品质规模化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非粮工业糖产业化示范线,形成非粮可发酵糖的规模化供应。生物基化学品产业化示范:推进微生物工程菌与热化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化工醇、有机酸、生物烯烃及其衍生物等生物基化学品的规模化生产线,提高对石油化学品的经济竞争力。  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示范:推进生物基材料生物聚合、化学聚合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设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羟基烷酸(PHA)、生物基热熔胶、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生物塑料与生化纤维的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生物基材料。  政策配套:建立生物基产品的认证机制,研究制定生物基产品消费的市场鼓励政策,研究农业原料对工业领域的配给制度。   2.推进绿色生物工艺的应用示范。围绕传统工业过程的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催化剂、工业酶制剂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高效的工业用微生物菌种,推动微生物制造产业升级。重点突破生化合成、生物印染、生物漂白、生物采矿等绿色生物工艺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冶金及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大力推进先进发酵工艺与装备的应用示范,大幅减少水资源、能源消耗和废水、废气排放,初步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提高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   专栏8 生物工艺应用示范行动计划 目标   推动一批新型工业酶制剂上市,建设6-8个规模化生物工艺示范工程,能耗、物耗、水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 主要内容   酶制剂产业化示范:建设工业催化剂研发平台与现代化的工业酶生产基地,推动一批工业酶制剂与复合酶制剂新产品上市,提高酶制剂在化工、轻纺等领域的工程化应用能力。  生物工艺应用示范:推进生物工艺技术与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建设生化合成、生物印染、生物漂白、生物脱胶、生物制革、生物勘探与采矿等绿色生物工艺示范工程。  政策配套:制定鼓励发展绿色工艺的政策,研究实行工业生产生命周期评估机制和绿色工艺产品补贴机制。   (五)开辟多元途径,促进生物能源商业化发展。  围绕开拓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解决“三农”问题等战略需求,积极拓展非粮生物质原料来源和途径,加快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的研发与应用示范,积极推动生物质燃气和成型燃料的规模化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有力推进分布式能源并网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生物能源定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生物能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
  • 中关村开启进境动植物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
    &ldquo 以前,进口一次,审批一次 现在好了,年初做好计划,一次审批,多次核销,全年有效。&rdquo 16日,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卢胜明说。同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外公布,在中关村[0.00% 资金 研报]开展包括分级授权审批、缩短审批时间、延长检疫许可证有效期并实现分批核销等5项措施在内的进境动植物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   分级授权审批。在此次改革中,国家质检总局将部分动植物产品的行政审批权下放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减少行政审批层级,方便相关企事业单位办理检疫审批。   缩短审批时间。试点企事业单位进口授权审批范围内的动植物生物材料,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进口授权审批范围外的动植物生物材料,审批时限缩短为7个工作日。   延长检疫许可证有效期并实现分批核销。试点企事业单位进口有关动植物生物材料的,《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有效期由现行的6个月延长至12个月,并实施一次审批多次核销制度。   调整相关动物细胞系风险级别。将主要细胞库的细胞系风险级别明确为四级(最低风险级别),进口时免于提供输出国官方卫生证书,只需随附境外提供者出具的安全声明原件和安全评估资料文件。   调整SPF鼠进境隔离检疫措施。实验条件符合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试点单位,经批准后可在SPF鼠隔离检疫期间开展急需的科学实验。   在改革试点中,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进中关村检验检疫&ldquo 一站式&rdquo 服务,在具备检验检疫查验及监管条件后,将检验检疫报检、查验、后续监管全部调整至中关村。试点企事业单位进口SPF鼠的,将隔离检疫场批批考核调整为季度考核,简化指定隔离检疫场申请材料,隔离检疫场考核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
  • 干货分享:酶标仪在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中应用
    干货分享:酶标仪在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中应用植物生长在开放的自然环境下,不可避免的被迫遭受和应对各种各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如干旱、盐害、低温、高温和病虫害等,这些不良环境统称为植物逆境或植物胁迫。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各种逆境胁迫因子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日趋严重,也是造成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植物为了适应各种胁迫环境,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产生了一系列对抗环境变化的能力,即抗性。植物抗性是绝大多数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普遍方式,植物抗性可以帮助植物提高对逆境的适应能力,但它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逆境变化过强超出了植物的耐受范围,逆境胁迫会导致植物直接进入衰老和死亡。因此,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反应一直是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图1:植物与病原互作中的免疫反应人们已经发展出很多检测手段来探索和揭示植物免疫机制和植物抗逆机制,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显微成像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其中酶标仪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微孔板检测技术,且操作简便的方法,在生物医学、药物研发、农业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MolecularDevice公司的酶标仪产品可为植物抗逆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可行和简便的实验方案。针对钙信号检测,ROS信号检测,定量检测及动态曲线检测,MD都有相对应的完善的解决方案。Flexstation3可以用来检测钙信号,标配5大检测功能并内置自动移液系统,Flex快速动态监测模式,时间间隔最低达到毫秒级,轻松追踪从诱发到衰减完整的钙信号。使用SoftMaxPro软件的PeakPro分析功能,可对钙瞬变和钙振荡的信号进行峰频率、峰宽度、峰数目、峰上升时间及衰减时间等多个峰值属性进行分析。针对ROS信号检测,我们推荐多功能检测酶标仪,如SpectaMaxi3x和SpectaMaxiD系列,这几款仪器都可以配置自动双注射器,既能进行比色法和荧光强度测定,又能进行快速发光反应检测。针对定量检测,SoftMaxPro软件内置21种曲线拟合方式,可用于多种酶活分析和荧光定量分析。针对动态曲线检测,SoftMaxPro软件预置多种动力学参数,可一键输出最大速率、斜率、最大/最小时间和曲线下面积等分析。
  • 深圳获批筹建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
    近日,深圳检验检疫局正式获批筹建&ldquo 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深圳)&rdquo 。据了解,该实验室预计于两年内完成筹建,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植物转基因检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深圳乃至全国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加快,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及其对国内农业、生态的风险性重视度不断提升。建立重点实验室对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和应用等科学问题进行攻关,推动国内转基因检测水平提高,对保障百姓知情权、保护我国农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局已部署将&ldquo 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深圳)&rdquo 筹建列入重点工作范畴,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立足深圳、服务华南、辐射全国的思路,大力加强实验室装备投入和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建设,推动筹建工作尽快完成。
  • 院士领衔|生物计量促进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研讨会
    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推动新时期我国生物计量学科的发展,加强生物计量与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的深入交流,兹定于2023年6月14日至6月1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生物计量促进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研讨会。 ——会议推荐—— 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会议时间2023年6月28日-30日三、会议日程第七届PCR前沿技术与应用网络会议(iCPCR 2023)时间专场主题6月28日 上午新产品与新技术6月28日 下午分子诊断应用6月29日 上午药品/生物制品应用6月29日 下午农林育种应用6月30日 上午动植物疫病应用(上)6月30日 下午动植物疫病应用(下)详细日程点击查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pcr2023/扫码直达报名页面
  • 农业部印发2013年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为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工作,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制定了《2013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见附件)。与往年相比,蜂产品的检测方法发生了变化,不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而全面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法。   根据计划,将由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负责《2013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以下简称《监控计划》)的组织实施,并在完成《监控计划》的同时,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残留监控计划,监控数量不能低于《监控计划》的20%。 附件: 附录1-附表1-4畜禽.xls附录2:操作要点.doc附录3.5.6.doc附录4-蜂蜜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xls附录4-水产品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xls附表5-蜂蜜.xls附表6 水产品.xls农医发〔2013〕5号.ceb附件 2013监控计划.doc附录4 畜禽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1.doc
  •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3年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各市农业农村局:为有效防范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扩散风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度联合随机抽查工作计划》《2023年度山东省第一次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集中抽查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厅制定了《2023年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5月29日2023年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实施方案一、检查对象从事农业植物种子苗木及应检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以种子、苗木繁育基地和生产企业为重点。各市检查单位或个人数量不低于辖区内总数量的5%。二、检查内容从事农业植物种子苗木及应检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自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植物检疫履行情况。具体如下:1.生产农业植物种子苗木的单位或个人是否按要求申报产地检疫;2.繁育基地选址是否征求植物检疫机构的意见;3.生长期间是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4.核查有无植物检疫证书;5.植物检疫证书是否真实有效;6.实物与证书出具的数量、品种等内容是否一致。三、检查方式各市要按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要求,通过平台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辖区内检查对象。采取听取汇报、查看档案、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集中检查或分批检查。检查结果及时上传“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等平台。四、时间安排各市要在7月31日前完成植物检疫监督检查任务。(一)县(市、区)自查和市联查阶段(6月1日-7月15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对辖区内农业植物种子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进行自查;各市在县(市、区)检查的基础上,组织辖区内联合检查。(二)整改通报阶段(7月16日-25日)。各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梳理,提出整改意见,向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通报,限期整改。期间,省农业农村厅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市进行抽查。五、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从种业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植物检疫检查,加强疫情风险防范,切实履行植物检疫监管责任,周密部署安排,提前制定检查方案,形成检疫监管常态化运行机制。(二)强化检疫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检疫检查机会,向社会、企业宣传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宣传植物疫情的危害性,提高全社会遵法守法意识,推进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三)严格规范检查。检查人员要统一着装,依法履职,文明、规范执法。各地要建立完善检查档案,保证检查情况可溯可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中梳理并通报,对违反《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检疫法规规定的,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四)认真做好总结。各市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及整改情况、发现的问题、取得的效果等形成书面总结,连同《2023年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于7月31日前报省厅。联?系?人:袁子川,0531-81608059电子邮箱:zhangdeman@shandong.cn附件: 2023年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 安捷伦公司金牌赞助第二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
    安捷伦公司金牌赞助第二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 2011年6月30日,第二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在美丽的海滨之城青岛隆重拉开帷幕。大会以&ldquo 植物代谢与现代农业&rdquo 为主题,邀请到近400位国际植物代谢领域著名科学家分享和讨论了萜类、维生素、酚类、色素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碳和氮的代谢,代谢组学和代谢工程等诸多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捷伦公司此次重点以植物代谢组学为主题参与了相关的学术及展示活动。近年来,安捷伦在代谢组学领域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发展,目前可提供业内最为完备的代谢组学解决方案。从代谢组学应用领域上,安捷伦可全面提供包括疾病、健康、临床、药物开发、植物、营养、食品、中药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解决方案;从产品平台上,安捷伦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同时提供一流的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及迄今最全面的适用于气质、液质系统的内源性代谢物数据库和谱库,以及当今最强大的生物信息学软件的方案供应商。 于7月1日晚进行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上,来自安捷伦公司的液质联用应用工程师冉晓蓉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Agilent New Bioinformatics Tool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Metabolic Biomarkers Discovery》(安捷伦最新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在植物代谢组学中应用)的精彩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安捷伦独特的代谢组学方案进行了探讨和阐释:植物代谢物在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体内的变化可以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代谢组学手段寻找的代谢标记物与基因、蛋白所构建的相互作用网络可以有效的研究植物的代谢及调控。安捷伦提供行业内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功能最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 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MPP覆盖化学计量学分析、潜在生物标记物鉴定及代谢通路分析,其最新配套的样本类别预测功能可有效的对植物产地进行溯源,MPP强大的功能无疑可以为植物及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提供最全面的软件支持。 上述讲座内容引发在场听众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冉晓蓉博士就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逐一给予详细解答。MPP软件除支持路径与数据库的用户自定义扩充外,还可兼容多种数据格式,因此能够灵活有效地进行第三方数据分析,方便用户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组学乃至系统生物学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有关安捷伦代谢组学更多信息及材料索取,请登录网站:   http://www.antpedia.com/special/118-collection.html   http://www.metabolomics-lab.com/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18500 名员工为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2010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54 亿美元。要了解更多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全军首家出版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挂牌
    揭牌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后,相关人员参观军队检测中心   8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军队检测中心)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认可资质的机构,也是全军首家拥有国家级资质的、具有独立法人的检测中心。   全军印协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军队检测中心主任张根祥表示,检测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军队印刷质量的检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中心将秉承“科学、公正、独立、准确”的质量方针,致力于为军内外各印刷厂、出版社、原材料厂商、经销商及相关单位等需要检测服务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据了解,目前中心隶属于军队印刷质检站领导,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30余台套,主要开展图书、教科书印刷、装订质量检测,纸张性能检测,绿色印刷产品质量检测,胶印油墨、平版印刷产品、玩具及儿童用品的检测等业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军队检测中心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将促进军队印刷包装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对军队印刷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希望检测中心为军队印刷事业乃至国家印刷事业提供更多服务、发挥更多功能。   揭牌仪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部门、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印刷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参观了刚刚挂牌的军队检测中心的物理检测室、化学检测室、样品处理室等。
  • IPHASE核心产品重拳出击,第九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大放异彩!
    旖旎姑苏,春光融融,为期3天的BIOCHINA2024第九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于2024年3月16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1.大会掠影本次大会邀请500+参展机构,共同组建了50000m2生物产业展览,以卓越品牌、国际服务、原料/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综合馆五大专业展馆,服务近30000名专业观众和1000位专业采购,为共建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创造价值。2.IPHASE展台作为一家聚焦于生物医药以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IPHASE/汇智和源也亮相了本次大会,并为大家展示了生物医药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吸引了行业内众多与会者慕名前来。展会期间,我们与各位同仁展开了友好的交流,大家对IPHASE/汇智和源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表示了高度认可,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作为体外研究生物试剂领跑者,IPHASE/汇智和源拥有行业领先的知识、专业的技术储备以及丰富的项目技术经验,积极奋战产业发展前线,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卓越的技术服务。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让我们共赴星海,下一次顶峰相遇!3.往期精彩发 文 章 得 奖 励凡使用本公司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日起一年内),并注明产品属于IPHASE BIOSCIENCES/汇智和源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所有,即可申请奖励。根据发表刊物影响因子不同,给予不同金额奖品:非SCI论文及IF≤5分,500元礼品;5分<IF≤8分 800元;8分<IF≤10分 1000元;IF≥10分 2000元;注:礼品卡也可兑换同等金额产品购买抵用券;活动多多,礼品丰厚,快来参与吧!关 于 我 们汇智和源,致力于为创新药研发企业及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高品质的生物试剂,IPHASE为公司核心品牌,品牌宗旨“Innovative Reagents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 杭州发布合成生物产业利好政策!
    2023年9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措施自2023年10月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由市经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资助(补助、奖励)经费由第一牵头单位负责落实。本措施与本市各级其他同类政策有重叠的,按照“从优、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本措施所列资助(补助、奖励)标准,均为最高标准,资助(补助、奖励)资金由市和各区、县(市)按财政体制共同承担。  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加速提升我市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创新水平,构建合成生物“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完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集群创新高地,抢占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先机,特制定本措施。  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依法登记注册,从事合成生物相关领域研发、生产、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  本措施重点支持基因组合成与组装、底盘细胞构建、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基因合成及筛选、人工合成和使能、生物元器件库设计构建、DNA数据存储、催化软物质、无细胞合成生物体系构建、蛋白质设计、酶工程、代谢工程、低碳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信息分析、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等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服务 应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的高端生物原料药、生物药用辅料、新型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植物药、中药活性成分、罕见病药物、生物基材料(含高端精细化学品、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芯片、生物类医疗美容原料及制品、化妆品新原料、生物食品营养原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转基因作物等产品 应用于生物发酵、分离和纯化等关键环节设备的生产制造。  二、提升合成生物创新研发能力  (一)鼓励承接国家、省重点科技专项。对获得“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生物大分子及微生物组”“生物安全技术”“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颠覆性技术”等国家、省重点专项或课题的承担单位,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资助经费的25%给予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二)加强研发经费资助。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企业,当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经评审按研发投入的1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三)支持开展技术交易活动。鼓励开展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对国内高校、科研院校、新型研发机构应用技术交易平台实现的合成生物技术交易活动,按不超过其年度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的5%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鼓励合成生物企业应用技术交易平台输出和吸纳技术成果,按年度累计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交易额每新增500万元奖励1万元,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一个年度只可作为技术合同的一方申报)。(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四)夯实创新研发基础。支持合成生物相关单位打造国家级合成生物技术战略平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各部委认定的各类创新载体。(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三、促进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  (五)谋划布局未来赛道。支持钱塘(新)区、萧山区和西湖区等合成生物重点发展区合理布局合成生物技术产业,争创合成生物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推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中国科学院医学所医用合成生物学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医疗美容、化妆品等未来赛道,引导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六)支持生物材料产业化。对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进行相关登记的生物原料药和生物药用辅料,登记号状态由“I”(未激活)变为“A”(激活)的产品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 对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生物原料药和生物基材料,每个产品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单个企业每年累计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生产生物原料药、生物药用辅料、生物基材料的企业,当年营收首次超过1亿元、2亿元、5亿元,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进档的奖励差额)。(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七)支持生物类医疗美容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肉毒杆菌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透明质酸医用修复敷料等医疗美容药械。对获得国家药械注册证书并进行产业化的,医疗美容药品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三类医疗美容器械每个品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二类医疗美容器械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产品获证后3年内生产并形成销售的,在每年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按年度新增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给予不高于5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八)支持化妆品新原料的研发生产。对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或备案并成功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化妆品新原料,经核准后每项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 对从事化妆品研发生产的企业,通过注册程序获得特殊化妆品产品注册证(不包含染发剂、烫发剂等化妆品),每个品种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资助(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九)鼓励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支持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应用,对进入生产性试验、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产品,每个产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50万元奖励 对应用合成生物转基因技术并通过国家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 对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十)加大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充分结合合成生物产业空间规划,重点布局钱塘(新)区、萧山区和西湖区等地区发展合成生物特色园区。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开展合成生物标准厂房建设,经认定的市级特色园区建设2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的,市级财政对其所在区、县(市)给予投资总额不高于20%的资助,由各地对投资主体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各区、县(市)和市级特色园区入驻企业组建或聘请专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运营团队或公司进行园区运营与管理。(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十一)推动重点领域项目产业化落地。对经认定应用合成生物技术且实际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按不高于实际投资总额(不含土地、厂房、旧设备,含新设备、GMP标准厂房装修等)的30%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十二)支持生物制造总部企业发展。大力引育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医疗美容、化妆品等领域头部合成生物总部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杭州总部企业,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用地“带项目条件”出让、科技研发资助等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  四、健全合成生物生态服务体系  (十三)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基因测序合成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元器件设计平台、合成生物设计与自动化平台、重要菌种及细胞株保藏与开发平台、药物发现平台、小试服务平台、中试放大基地、概念验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等经认定的市重点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高于其核定新增研发设备、软件等投入的30%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经认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合成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服务双方须无投资关联情况),根据技术合同和服务绩效等,给予其不超过技术合同金额10%的创新券补助,单个平台每年度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十四)加大对专业论坛等活动的支持力度。重点打造杭州品牌的国际合成生物专业论坛等活动,对举办合成生物专业论坛等活动的,给予单个活动承办方最高300万元资助。(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  (十五)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多层次合成生物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申报国家和省、市级人才计划、定期组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等方式支持企业招引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高端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具备产业级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评选合成生物产业领域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打造一支面向产业端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落实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政策。(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十六)加强基金和融资担保支持。支持杭州科创基金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专项引导基金,加大对合成生物产业的投资力度,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引导作用和市融资担保集团融资增信功能,通过市区联动、基金赋能、降低保费,重点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应用研发能力、新产品的生物制造能力等,完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数据库、法律信息库和专家库,加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援助力度。同步引进优质律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辅导。(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十八)加强合成生物产业要素保障。合成生物重点发展区负责对每年的产业用地指标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市级对合成生物重点企业的用地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依法简化环评办理流程。(牵头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此前7月,杭州市经信局印发了《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对合成生物创新研发、产业化、特色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制定了多项奖励和资助政策,最高达1亿元。8月,杭州市环保局出台了《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制度改革方案》,简化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审批流程。  2023年,杭州还发布重磅创投文件,提出由市政府主导、整合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参与投资N支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产业基金集群。3000亿基金集群重点支持以五大产业生态圈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  “政策好”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众多参与者对杭州的评价,作为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增长空间巨大的核心城市,杭州正在以“快狠准”的政策为切入点,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