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战略升级

仪器信息网战略升级专题为您整合战略升级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战略升级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战略升级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战略升级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战略升级话题讨论。

战略升级相关的资讯

  • 重磅升级:西门子医疗发布全新本土化战略
    6月9日,西门子医疗中国正式发布了全新“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宣布将通过“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推进本土业务模式升级”三个维度,以一家“中国公司”身份,深度参与“健康中国”的建设。西门子医疗董事会成员、西门子医疗亚太区总裁陶琳表示:“中国一直以来对于西门子医疗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蕴含着巨大潜能,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西门子医疗深度融合全球战略与本土发展构想,将‘健康中国’作为公司全球‘2025战略’新阶段的重要机遇和行动重点之一。我们也相信,应运而生的‘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是我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最优解法。”01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据了解,为满足中国客户与患者多元化需求,西门子医疗将逐步推进实现全产品线的本土化生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谱系,助力本土产业链转型升级。在原有国产基础上,新的高端3T磁共振系统MAGNETOM Vida和MAGNETOM Lumina、高端旗舰超声系统ACUSON Sequoia Silver也已陆续实现本土生产。据悉,今年下半年,西门子医疗还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新一代双源CT、5G磁共振等重磅国产新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在上海研发与生产基地正式下线投产的超高端旗舰超声系统ACUSON Sequoia Silver(中文名:银杉),也是西门子医疗第一款本土生产的超高端旗舰超声系统。此外,备受瞩目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实验室诊断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底正式落成,届时将成为西门子医疗在亚太地区的首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其研发中心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我们在上海的实验室诊断工厂主要生产的是免疫试剂,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国内大量销售的免疫试剂产品。另外,我们在上海诊断试剂工厂的研发中心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我们希望与本地合作伙伴推出真正的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有特色的实验室诊断产品。”02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据悉,西门子医疗将采取“并驾齐驱”的创新模式。一方面,加速全球领先技术在中国的落地,让中国患者能更早受益;另一方面,西门子医疗还将不断开拓本土创新。6月8日,西门子医疗7T磁共振MAGNETOM Terr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准入,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获得FDA批准、CE认证和NMPA准入的超高场设备。全球首台光子计数CT NAEOTOM Alpha与此同时,西门子医疗基于5G虚拟座舱打造的远程诊疗生态圈已初具规模并正逐步扩大影响。Corindus途灵® 新一代介入手术机器人已于2021年7月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有望让零射线介入手术精准操作落地中国成为现实。今年2月,NAEOTOM Alpha(光子计数CT)正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将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上市进程。在拓本土创新方面,依托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所打造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等规划正有序推进;此外,瓦里安全球创新中心也将在北京正式启用,通过建立整合的癌症诊疗平台和企业联盟,发力癌症早筛早诊早治,联合国内产业界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无惧癌症的世界。据悉,这也是自2021年4月,瓦里安正式加入西门子医疗后在国内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03加速本土化与数字化有效结合当前,疫情之加速了医疗数字化的发展。自今年以来,多家跨国巨头都在加码数字化医疗这一赛道。那么在中国市场,西门子医疗如何将本土化与数字化更好地进行结合?据介绍,2021年西门子医疗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一新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将本土与创新进行有效结合起来,尤其在数字化方面,不断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今年3月,为了满足新常态下医技人才培训的需求,西门子医疗凭借自身在5G、VR、AI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在业界率先推出了“沉浸式教学”解决方案,依托前沿数字科技打造人机交互、隔空实操、便捷灵活的影像技师学习工具,赋能医技人才能力提升及影像诊断水平提升。王皓表示:“我们在AI、数字化方面,在全球有非常多好的产品。我们通过新的举措来推动我们全球化产品不断地本土化,来推进整个数字化医疗。”除了不断覆盖和拓展基层医疗市场,数字化医疗服务也正在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在推进数字化医疗的本土化进程中,西门子医疗在为基层医疗提供设备的同时,让有效、优质资源从三级医院覆盖到基层医院中。与此同时,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提供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持,将优质资源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连接起来。据悉,目前西门子医疗的5G远程技术已经被200多家医院采用。
  • 丹纳赫“创升中国”战略升级,“双创新加速引擎”框架正式发布
    2023年11月7日,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丹纳赫宣布“创升中国“本土战略升级,发布“双创新加速引擎”框架,加速临床创新转化,赋能产业发展。丹纳赫“双创新加速引擎“围绕医疗机构创新策源和产业园区企业赋能,深度链接政府、医院、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资本,打通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生态链。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表示,二十大后,国家对于创新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丹纳赫“创升中国2.0”战略致力于激发医疗机构创新转化活力,推动临床创新溢出效应;助力全产业链深度链接融合,积聚协同发展势能,从而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高速发展。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创新策源之临床创新转化丹纳赫布局临床创新转化加速器,与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合作,联合业内兼具实业和投资属性的知名企业及专业机构,形成紧密型产业联盟,针对肿瘤、脑健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领域加速临床创新转化,服务更多患者的健康。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黄钢表示,丹纳赫的“创升中国”战略将在生命科学事业未来的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联盟期待与丹纳赫合作,推动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型到技术的落地创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黄钢由左至右: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黄钢;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波;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评价中心)主任张静波表示,在临床转化领域中,医疗机构是重要主体之一,既是研发和验证者,也是使用和推广者。临床创新转化将对提升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惠及更多患者。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评价中心)主任张静波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左)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评价中心)主任张静波(右)赋能产业发展之1+3+X园区合作丹纳赫布局产业创新转化加速器,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和更多战略城市,携手政、产、学、研、医、投等多领域,共同打造“创新链+产业链+生态圈”的闭环链条。在进博会之际,丹纳赫分别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植恩生物、火石创造宣布合作,推动产业创新转化。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于广生表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展示出强大活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经济市场,正逐步走向源头创新,从进口转向国产、从国内走向国际。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积极搭建生命健康跨境产业投资促进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资源与动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于广生签约人: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左)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医药化工部主任宋雷(右)见证人: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右)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于广生(左)丹纳赫宣布将与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丹纳赫中国西部中心,助力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强强联手,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聚力共建。双方将致力于以“丹纳赫中国西部中心”为核心赋能成渝经济带及西部地区医药研发,建成科学、开放、共享的研发、生产、检验平台,吸引一大批供应链企业聚集,构建优质闭环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建成以医学诊断、生物制品、精准疗法为标志的产业集群。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实现双方共赢的同时,充分发挥“丹纳赫中国西部中心”影响力,持续助力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签约人: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左)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负责人陈红(右)见证人: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右)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左)火石创造董事长金霞表示,火石创造以独特的视野、强大的产业生态能力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大脑,深耕生命健康产业,用数据驱动产业发展,将与丹纳赫一同服务园区,进而服务产业。火石创造董事长金霞由左至右: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火石创造董事长金霞;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火石创造产业运营负责人刘加玉
  • 海尔生物医疗与康圣环球达成战略合作 引领专科特检实验室智慧升级
    日前,海尔生物医疗与康圣环球(北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圣环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专科特检实验室的智慧化升级,通过创新运用5G、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新兴技术,为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运营打造全流程的智慧解决方案,共建行业领先的特检智慧实验室。  以需求为导向强强联合,共建专科特检智慧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癌症等疑难杂症发病率上升,专科特检需求激增。同时,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分子诊断技术特别是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特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专业化特检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国内医疗专科特检ICL领先企业,康圣环球拥有高分辨流式(FCM)检测平台、PCR(Real-time PCR)平台、基因芯片平台(Affymetrix)、DNA质谱平台(Sequenom)等十几个专业实验室,其临床特检业务覆盖血液病、遗传及罕见病、传染病、肿瘤、神经学疾病以及妇科六大领域,为全国600多个城市的3000多家医院提供先进专科检测服务。而各种特检检测中,不仅环节繁琐、工序复杂,对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也极高,迫切需要对专科特检实验室进行智慧化升级,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科研、药物试验和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海尔生物医疗自创立以来,就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为生命科学、医药研发、医疗卫生等生物经济领域,研发稳定可靠的高端医疗装备,打造数字化全场景方案,目前产品及方案已服务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智慧实验室领域,海尔生物医疗打造了“产品+服务”软硬件一体化的物联网综合场景解决方案,从“设计一个实验室”到“建造一个实验室”再到“服务一个实验室”,一站式服务帮助用户解决实验室建设管理痛点。  此次合作,海尔生物医疗将为康圣环球提供涵盖实验室的设计、装修、智能化、信息化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打造更加高效安全的专科特检智慧实验室。通过将5G通讯、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技术,融入到专科特检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中,有效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数据管理等环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并通过构建数据AI分析平台,让专科特检实验室内各类核心信息和结果数据实时交互、共享,打破检验检测信息孤岛,助力康圣环球医学科研效率提升。  这次海尔生物医疗和康圣环球的强强联合,将推动中国专科特检实验室加速进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为我国专科特检行业及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此后,双方还将以此为基础,在生物医疗的多领域展开合作。  打造智慧实验室全景方案 服务生物经济创新发展  海尔生物医疗创新的智慧实验室场景方案,不仅应用于专科特检等临床医疗领域,在生命科学领域,更是服务于我国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以及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已累计拥有超1.3万科研、高校、企业用户。  面对生命科学领域高速发展与落后的实验室“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海尔生物医疗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到实验室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打造出“魁斗”Hailab智慧实验室平台,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共享化。不仅能重构用户使用流程和场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还帮助各场景活动实现自我感知、自我计算、自我反馈,从而辅助决策,将科研人员从繁琐无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并能让实验室内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互联互通,实现实验室的数字化、智慧化、口袋化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室信息孤立难追溯、人工操作效率低、体系缺失难管理等痛点,让科研更高效安全。  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落地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布局深化,海尔生物医疗智慧实验室场景已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衍生出微生物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等7大数字场景生态,为用户带来“按需定制”服务。为实现数以百万计生物样本的高质量保藏,海尔生物医疗联合南方海洋实验室打造全球首个机器人协作无人智慧实验室,并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旗下动物种质资源库、武汉病毒所、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单位落地应用。此外,海尔生物医疗还同易邦生物合作共创山东省规模最大的P3实验室智慧化管理系统… … 海尔生物医疗不断以多元化的智慧实验室方案,服务于生物经济各细分领域发展。  生物经济时代的序幕正徐徐拉开,未来,海尔生物医疗将继续以国家战略要求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医药研发等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让生命更美好!
  • 曲婉:以标准化战略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p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17年11月4日新《标准化法》通过修订,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标准在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桥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还面临创新动力和能力不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足、制度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深入贯彻标准化战略,建立标准与创新政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体系,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 /p p    strong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问题 /strong /p p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大瓶颈。我国制造业部分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与高端装备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大量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等基本依赖进口。如光伏领域的高压电源、真空泵、真空计、高性能激光器,机器人领域的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信息产业和船舶制造领域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 /p p   制造业整体实力不强,代表国家的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行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盈利能力相对较弱。2016年世界研发投入前2500强企业中,中国共有273家制造业企业上榜,企均销售收入和企均利润分别为30.25万欧元和1.95万欧元 而美国、日本、德国上榜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我国的1.6~3.9倍,企均利润为我国的2.6~4.3倍。2016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上海汽车集团居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第七位,营业收入仅为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公司45.09% 中国医药集团居制药行业第六位,营业收入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强生公司的63.25%。 /p p   制造业小微企业数量规模大,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率低的行业,面临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短、效益差等问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弱。小微企业数量占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97.3%,部分行业领域占比在99%以上 而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小微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量比例在90%左右。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小微企业死亡率达到2.3%,是大型和中型企业死亡率的23.6倍和6.9倍 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为6.8年,不足大型企业的1/3 小微企业资金产值率为59.1%,分别比大型和中型企业低34.2个和21.3个百分点。 /p p   标准体系建设不适应新发展理念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需求。标准作为规范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在推动企业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标准建设中交叉重复、矛盾、缺失、滞后老化等现象广泛存在。例如,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仅名称相同的就有近2000项,有些标准技术指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此外,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制造业对标准的旺盛需求。在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仍未发挥应有作用,世界上2.6万余项国际标准中,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1%,“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 /p p   由于标准建设滞后和监管不严,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中国制造往往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近五年来,质检总局开展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中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2016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1380项产品召回通报,其中涉及中国产品946项,占通报总数的68.55% 同期,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发布1887项产品召回通报,其中涉及中国产品960项,占通报总数的50.87%。 /p p strong   几点建议 /strong /p p   结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应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标准与创新政策的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建立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完善标准与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融合的政策体系,形成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的倒逼机制,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 /p p   推动建立融合必要标准的市场准入政策和政府创新采购政策,倒逼制造业提质增效。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关于禁止准入和淘汰类项目的遴选机制,建立与强制性标准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提高强制性标准关于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性能、安全、卫生、污染物排放和环保的相关要求,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寿命和节能、环保性能的提升。加强制造业推荐性标准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相应标准的接轨工作,建立与推荐性标准挂钩、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创新采购政策,引导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和升级。 /p p   建立与强制性标准挂钩的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制造业大幅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修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和主要产品的认定中增加关于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使用寿命、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的相关内容,更好地发挥标准对促进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制造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按规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时,必须同时满足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共性技术和产品标准要求,以充分发挥标准在倒逼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效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 /p p   发挥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统筹推进科技、标准、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加快制造业基础和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及时更新和清理行业标准,废止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落后标准,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快制造业标准体系与国家科技计划的深度融合,在重大科技项目设计、预研、立项、实施、验收等全过程增加核心技术零部件标准、先进基础工艺标准、关键基础材料标准、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等考核指标,建立科技、标准、产业、政策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与标准研制有效结合,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 /p p   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标准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保障制造业迈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为目标,结合制造业细分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需求,组织开展涵盖工业基础标准、军民通用标准、团体标准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研制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中的相关标准,加快推进制造企业贯标工作,系统解决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中的标准化问题,助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p p /p
  • “同心聚力,共创未来” 2019江苏省科学仪器产业战略升级研讨会成功举办
    p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2019年3月17日,由南京市白下高新区和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9年江苏省科学仪器产业战略升级研讨会暨2019年全国科学仪器产业峰会筹备会”圆满落下帷幕。秦淮区副书记司勇、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陈洪渊、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尹俊荣先生等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国内的众多仪器企业、行业专家、银行机构、投资机构等近300人齐聚一堂,盛况非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dd0bc382-60bc-4909-8591-bb8799ea3ccc.jpg" title=" 1_副本.jpg" alt="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29519ad-c3d2-48e6-81fa-ed7223614454.jpg" title=" 2_副本.jpg" alt="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毗邻南京理工,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脚下的南京白下高新区,自2001年成立以来,就以蒸蒸日上的姿态快速成长为南京市主城区的新“硅谷”。现如今,南京白下高新区已经被陆续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省级开发区”、“南京军民两用科技示范园”、“硅谷(南京)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加持,优势突出,南京白下高新区正成为集规模、品质、创新和活力为一体的新一代科技创新集聚区。会议伊始,南京市秦淮区委副书记、区长司勇致辞,司区长简短介绍了秦淮区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的优势政策,并力邀现场企业家落户秦淮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b6424e9-33a1-4196-88de-339a3ab3c748.jpg" title=" 3_副本.jpg" alt="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秦淮区副书记、区长 司勇 /strong /p p   科学院院士、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陈洪渊先生就中国分析仪器现状做汇总报告,并指出中国分析仪器如何突破瓶颈,如何在进口仪器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国产仪器技术水平。如今国内外的科学仪器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各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对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因此,所有在科学仪器领域精耕细作的人士,都应该要把握这个机会,团结一致谋发展,突破瓶颈获新生。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f50cfe3-60ae-4185-aad7-8c7e4034d8e7.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4a8f9437-2afa-476b-b1d9-740077c35f3d.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学院院士 陈洪渊 /strong /p p   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是由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与杭州硅谷真石资本有限公司等多方发起的“南京分析仪器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现场发布,秦淮区领导、分析仪器行业专家、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尹俊荣共同参与基金启动仪式,并见证首批基金投资项目现场签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ad2c86a-60f4-4a41-93f5-a1b16c2a1a47.jpg" title=" 5_副本.jpg" alt=" 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金启动仪式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7d49d02-5643-47e0-823b-dc6e43380e2d.jpg" title=" 6_副本.jpg" alt=" 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投资项目签约仪式 /strong /p p   随后,杭州硅谷真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CEO胡童彬先生向与会嘉宾做基金介绍,南京分析仪器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是由政府、企业、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发起的专注于分析仪器产业的投资基金,总规模6亿元人民币,首期认缴出资1.5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设备仪器、耗材试剂、分析测试应用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助力行业内优质企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ec16c26-94cd-476d-a844-7aa423a919a4.jpg" title=" 7_副本.jpg" alt=" 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杭州硅谷真石资本CEO 胡童彬 /strong /p p   基金发布活动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原秘书长闫增序就国产分析仪器的现状和建议做主旨演讲,闫增序指出,国内分析仪器市场容量巨大、技术革新迅猛、国家扶植力度前所未有,正式国产品牌大力发展的好机会。闫老师鼓励企业家们不断创新,将国产仪器带入国际市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b1623639-7281-431d-8b42-1dc8d69309f0.jpg" title=" 8_副本.jpg" alt=" 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 闫增序 /strong /p p   随后,首批路演的企业包含仪器设备租赁、分析测试系统研发,实验室建设服务等几个产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fe8423f-b142-49c1-b99e-18ca23456a51.jpg" title=" 9_副本.jpg" alt=" 9_副本.jpg" / /p p   会议的最后,由江苏斯略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峰,浙江科技学院教授刘铁兵,南京洁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威,莱博士科技创始人蒋超,氦氪科技创始人苏立挺,九鼎投资投资总监聂美珍五位嘉宾,以“关于仪器行业企业的创新思路探讨”为主题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探讨科学仪器新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快速突破发展瓶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a605ece5-3f6f-4bf5-9931-8f6be87a3ae7.jpg" title=" 10_副本.jpg" alt=" 10_副本.jpg" / /p p   会议至落下帷幕,在这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议中,在场嘉宾皆叹受益良多、收获很大。2019江苏省科学仪器产业战略升级研讨会暨全国科学仪器产业峰会筹备会既是白下高新区和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精诚合作的绵延,也是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战略上的升级,未来,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的行业翘楚融入进来,在推动企业产品链、供应链、物联网一体化的进度上助力。为国内分析仪器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努力。 /p
  • 不低于1亿元!申报开始|2023年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建设,我委拟开展2023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请各设区市依据我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填报《2023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申报表》。项目需在本省内实施,各项手续基本完备,具备相关建设条件。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重大创新平台、示范应用、未来产业类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截止2022年底,项目预计完成投资额原则上不高于总投资的60%。2. 申报项目属于我省重点培育发展的30条优势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试点),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科技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突破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行业发展提供开放性技术公共服务的创新平台项目,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示范应用项目。项目类别主要包括: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化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类平台)项目、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示范应用项目。3.各地应高度重视重点项目申报组织工作,认真对照申报条件和通知要求,做好企业项目摸排,切实提高申报项目质量。4.请各设区市于10月31日前将附项目汇总表和申报表的正式申报文件2份行文上报。附件: 附件1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申报汇总表.xls附件2-4示范应用项目申报表 .xlsx附件2-3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表 .xlsx附件2-2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申报表 .xlsx
  • 贸易摩擦与国产倾斜 加速外资本土化战略升级—— 访HORIBA Scientific(中国)总经理濮玉梅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趋升温,由此引发的双方科技之争给世界分工带来巨大冲击。宏观来看,政策牵引和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此背景下,科学仪器外资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正迎来质变。从进口到本土生产,到本土设计、本土研发;从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再到打造本土化高端科学仪器等,正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仪器企业在中国布局的明确规划。作为知名跨国分析仪器系统及系列产品生产制造商,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HORIBA, Ltd.)在中国市场投资始于本世纪初,亲历中国入世20年变化,经历了技术换市场、资本与市场融合、本土伙伴关系布局等阶段后,面临新的挑战,正在抓紧新机遇,建立全新中国工厂,努力成为与中国共生关系和共赢格局的贡献者和受益者。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HORIBA Scientific(中国)总经理濮玉梅,请其就HORIBA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在华本土化战略变化等发表了看法。贸易摩擦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市场不断面临挑战,一些在美国生产的产品,或对于一些敏感单位用户,都可能会受到进口或销售限制。同时,国产采购倾斜等政策也给外资企业带来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濮玉梅认为,对于HORIBA,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本土化蓬勃发展下,HORIBA对应的OEM产品市场迎来增长;同时,HORIBA本土化加大的基础上,覆盖市场也不断扩大,从以往的科研市场下沉拓延至工业市场;另外,全球疫情也对世界分工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产业在其他国家比较薄弱,但在中国则得以进一步发展和需求释放,HORIBA全自动检测仪器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增长就是一个案例。所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HORIBA在这方面一直十分敏锐,上半年业绩就可见一斑。据介绍,HORIBA科学仪器业务在中国业绩,虽然受到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但由于不断加大本土化投资,抓住半导体等工业市场增长机遇,整体上半年业绩依然达到目标,且下半年还将有可喜的预期。在华本土化战略升级 将建成HORIBA全球第四大研发中心HORIBA在中国投资开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在上海成立“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起初HORIBA的五大事业部中,汽车测试系统、过程&环境、医疗、半导体等业务部门在中国设置了一定的装配线或研发,但科学仪器业务部由于仪器相对复杂,本地没有研发和生产,产品完全依赖进口。面对新的形势,HORIBA在华本土化战略不断升级,适时做出新的布局,更好地配置资源,发挥竞争优势,进一步落实本土化发展。HORIBA去年财报就曾描述,将投资预算总费用约6亿元在上海建设新工厂,作为新的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基地。濮玉梅表示,新工厂已于今年6月交付,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实现正式运营,新工厂的建立对于HORIBA在华本土化战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首先,在上海新工厂中,科学仪器业务部将作为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科学仪器的本地研发。这意味着,从新工厂运营开始,HORIBA科学仪器将要组建本地研发团队。研发计划方面,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在国内实现定制化产品的生产,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等都在国内完成;第二步,做到仪器本身在国内专配,而这是国内生产的基础;第三步,实现最终的目标,即国内销售的仪器都可以在本地生产。第二部分,构建全新应用中心“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命名中增加“Research”,主要是在传统支持售前售后工作的“应用中心”的基础上,更多强调与客户的合作,如在科研领域,与高校院所合作培养学生;在工业领域,与客户共同开发应用方法等。这部分显现出HORIBA围绕本土用户需求全面升级产品力的决心和信心。第三部分,即维修中心。通过新工厂的运营,逐渐改变以往维修依赖国外的局面,逐渐建立国内仪器维系体系。上述三部分目标的实现,将使HORIBA逐步从生产制造、研发体系、营销渠道、本土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融入中国市场,这对HORIBA来说,是本土化发展的一次飞跃。其次,上海新工厂建立的整体目标是建成HORIBA全球继日本、法国、美国之后的第四大研发中心,真正实现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在本土完成。当然,中国本地的技术与产品将来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惠及全球用户。最后,濮玉梅也表示,这将是一个长远计划,新工厂的竣工只是计划的开始,但这一切对于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本土化发展已经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此基础上,HORIBA未来本土化战略有可能还要向更深的层次发展。HORIBA与岛津合作开发LC-Raman系统将进入中国市场据悉,HORIBA与岛津合作开发的LC-Raman系统已于近期在日本市场发布,这项技术为许多领域提供了更多应用空间。濮玉梅表示,该LC-Raman系统将来目标肯定是全球化推广。至于何时进入中国市场,双方近期可能会磋商。双方也期望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应用空间的新技术产品,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 对话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掌门人何磊:从优势领域,到战略升级
    2022年科学仪器行业风云变换,但部分科学仪器企业的并购整合却高潮迭起,有的企业借势发展,有的集中专攻强势领域,这其中,有一家企业的表现吸引了仪器信息网编辑的注意。从去年至今,布鲁克在蛋白质组学、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关键收购和商业投资,今年一季度中更是动作频频,2月布鲁克宣布收购丹麦的液相色谱柱公司PepSep、并与澳大利亚的液相色谱公司IonOpticks签订OEM协议,4月宣布收购大气压实时直接电离技术(DART)的领导者IonSense公司,5月宣布与专攻飞行时间质谱的制造商TOFWERK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对后者注入资本。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资本动作与布鲁克的色质谱业务发展息息相关,频频动作的背后,布鲁克道尔顿是出于怎样的战略布局?布鲁克道尔顿是否有计划进行战略转型?针对多组学和质谱成像等布鲁克道尔顿的优势领域,接下来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未来布鲁克道尔顿将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和领域?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总经理何磊,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总经理何磊“我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掘团队的能力,建立人才梯队”仪器信息网:据了解,您在加入布鲁克之前,在制药以及质谱领域已经拥有多年从业经历,您认为这些经历对于您现在的工作有何帮助?能否请您简单分享一下您的管理理念?何磊:我的职业起步于药厂的QC/QA,作为从业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与仪器和SOP打交道,从某种角度说,也是药厂的工作经历将我引入了仪器行业。之后,我任职过梅特勒托利多、SCIEX以及赛默飞等细分行业排头兵。这些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确实很大,药厂的经历让我可以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如,梅特勒托利多带给了我一线销售的经验以及对外企文化的认知,而对我目前工作帮助最大的是SCIEX和赛默飞;在这两家公司的从业经历让我深入了解质谱行业的同时,还接触并学习到了两家领头羊企业的不同管理理念。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者有几个主要的职能,一个是制定符合市场、公司发展的策略,另一个就是选取最合适的人才并给予充分授权,以确保策略被充分执行。在布鲁克,我主要就是承担这样的角色,这也是我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掘团队的能力,建立人才梯队,充分执行公司策略以达成目标,并实现良性循环。“仪器的有效性能才应该是质谱厂商致力于提升的”仪器信息网:布鲁克近五年质谱业务的销售业绩逐年增长,您认为布鲁克能够在细分赛道上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您认为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未来的热点市场主要有哪些?何磊:跟大多数分析仪器公司都不同,布鲁克是一家由科学家领导和管理的公司,因此他们对相关领域的理解也就更专业,他们知道这些领域面临的分析挑战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分析工具,并以此指导产品的研发。因此,布鲁克一直是以创新的技术来解决科研人员研究中的难题,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这是布鲁克在很多细分领域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优势。现在质谱技术的发展已经充分与实际应用需求挂钩,追求无实际应用价值的极限参数已经成为过去式,仪器的有效性能才应该是质谱厂商致力于提升的。在高分辨质谱领域,追求极致的分辨率已经不是主流,怎样提高质谱技术的灵敏度才是研发的趋势,不管是从小分子分析到大分子表征,还是从组学分析到质谱成像,质谱灵敏度的提升是产生新科学发现的保证,而布鲁克timsTOF Pro系列产品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产生的杰出代表。质谱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而未来的热点市场将是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基于多组学方法的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趋向于更精细化,相应地需要更灵敏、更可靠的质谱技术做为支撑。不仅如此,将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到为人类医疗健康服务,这也是包括生命科学、医学等多领域内科学家们所追求的,这也需要更可靠、可稳定的质谱技术提供保障。战略转型:优势科研领域应用的辐射效应+资本手段仪器信息网:从去年至今,布鲁克在蛋白质组学、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关键收购和商业投资,今年一季度中更是动作频频,包括收购PepSep、IonSense、投资TOFWERK等,这是出于怎样的战略布局?布鲁克是否有计划进行战略转型?何磊:大家应该已经看到,基于timsTOF系列产品打造的4D-蛋白质组学、4D-代谢组学和空间定位组学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主流技术,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团队和组织,甚至到医学界、制药工业界也受益颇多,通过对PepSep等的收购,让布鲁克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能够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布鲁克质谱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获得认可,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也一直是布鲁克的优势行业,但怎么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比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这也是布鲁克多年来一直在布局的,通过收购IonSense,投资TOFWERK公司,无疑是提升了布鲁克在这个领域的服务能力,通过将这些先进技术与布鲁克自身技术优势完美结合,必然能为不同应用领域的客户带来帮助。谈到战略转型,其实布鲁克一直都在各个领域有所动作,一方面布鲁克质谱在高端科研领域的应用已经对一般应用领域产生了辐射效应,这让布鲁克从高端的科研领域向一般应用领域的战略转型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另一方面,布鲁克除了在分析仪器领域继续保持优势外,也会在医疗、诊断、健康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围绕timsTOF,推进转化医学研究仪器信息网:在多组学和质谱成像这一优势领域,布鲁克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何磊:在多组学方面,将继续围绕timsTOF系列开发更多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挥timsTOF在灵敏度、扫描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加速推进4D-多组学技术在转化医学方面的应用,比如开发更灵敏的、通量更高的方法。同时,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组学领域的热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质谱timsTOF SCP的推广,让这一尖端质谱技术尽快进入广大实验室,尽快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在质谱成像领域,布鲁克基本每年都有新技术发布,从新的质谱硬件到软件,从自研产品到对外合作,这也是布鲁克推进转化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质谱timsTOF SCP全球首个用户诞生于中国timsTOF SCP仪器信息网:2022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十四五规划重点强调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布鲁克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国用户等方面有哪些举措?何磊:中国市场对分析仪器需求量很大,且最近几年增长也特别迅猛,对于所有的仪器公司来说,中国都是最重要的市场。但在高端分析仪器包括高端质谱领域有一个现象,新的技术总是先在国外开始使用,国内至少要晚1-2年,这也造成了很多创新的成果总是被国外的科研团队抢发,因为他们能更早的获得新的技术。因此布鲁克公司和国内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个现状,通过跟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和知名科研团队合作,将新技术的获得周期大大缩短,并针对国内的需求进行方法开发,也建立了国内科研团队与国外研发团队的直接沟通和产品开发的通道,这基本保证了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团队能够同步获得。2021年布鲁克还首次实现了新产品的全球首个用户诞生于中国,那就是广州,成为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质谱timsTOF SCP商业化之后全球首个用户,这样的案例以后也会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布鲁克已经建立了一支成熟的、技术过硬的支持团队,从维修工程师到应用专家都能为使用者提供快速的支持,这让国内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未来热点: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领域仪器信息网:根据您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近期的观察,您觉得未来中国科学仪器的热点市场和技术有哪些?布鲁克未来将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和领域?何磊:未来的热点市场应该还是在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领域,比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疾病研究、医药研发、临床转化、医学诊断等。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研究等方面急都需新的技术来实现突破,高灵敏的新技术依然是重要的推动力。比如,在组学研究方面,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质谱的出现能让人们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细胞的个体差异,这使得人们能更加精确理解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所以这项技术有可能帮助肿瘤异质性、干细胞分化、生殖细胞发育、循环肿瘤细胞等重要领域产生突破性成果。在医药研发方面,需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将新的更先进的分析仪器用于新药研发是大的跨国制药公司的常态,但国内出于成本考虑依然倾向于相对低端的仪器,如质谱成像技术在国外已经被广泛用于药物毒性研究、药物代谢、药物传递研究、药物与靶点的交互作用等研究,而在国内目前基本没有制药企业使用这一技术。在临床转化和医学诊断这一领域,质谱在新生儿代谢疾病、维生素、药物代谢及微生物鉴定等方向上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然而目前为止,将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组学成功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案例并不多见,多组学方法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待开发,从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到验证,最终到临床应用转化,都需要更灵敏和更高通量的设备来加速这个过程,而布鲁克的4D-多组学平台已经在这个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优势。从布鲁克的收购和投资的动作来看,还是新产品开发方面来看,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领域都将是布鲁克重点关注的行业和领域,并且布鲁克会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 财务赋能 管理升级 | 盛瀚与SAP(青岛)赋能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5月31日,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和SAP(青岛)赋能中心在盛瀚会议室举行了SAP Business ByDesign项目启动会。盛瀚董事长朱新勇、总经理助理田海峰、SAP创新赋能中心总经理许广俊、项目经理刘疆政等参加了这次项目启动会。会议伊始,盛瀚董事长朱新勇对此次项目启动会发表致辞。朱总表示,选择SAP作为合作伙伴,是经过长期沟通交流做出的决策,相信此次决策的正确性。选择SAP更多的基于公司国际化之路、海外销售业务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作为一家在离子色谱领域深耕接近二十年的企业,SAP项目启动是公司数字化战略的开始,期待双方共同推动合作项目的实施,期待双方未来长久的合作。SAP创新赋能中心总经理许广俊对此次合作发表致辞。许总表示,感谢盛瀚的选择、信任和重视。公司期待与盛瀚达成长久合作,会将自身的优秀经验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给盛瀚最好的支持。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项目定将顺利上线和实施。双方全体人员表示,将齐心协力,竭尽全力保证此次项目成功完成。时代潮流之下,数字化孕育着全新商业模式和经济范式,数字化技术应用也重新定义了财务组织、职能和工作方式。盛瀚寻求国际化发展,肩负“致力于中国仪器高端化,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使命,引进SAP ERP项目是必然选择。未来,盛瀚将拥抱创新数字技术,构建数据智能的财务赋能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 “双碳战略”引领新型商科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在石油石化相关专业领域的强势学科优势和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有丰硕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成果积累,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企业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些优势造就了能源特色高水平MBA教育的坚实的办学环境。(学校供图,央广网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在能源特别是油气领域的领先优势,立足能源强特色、创新发展争一流。从早期为石油工业建设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做出开创性贡献以来,学院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院坚持与时俱进,从专业应用型人才向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家国情怀的经世济民之才。在时代变化中也有学院不变的传承,基于特色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学院一以贯之的理念坚守;携特色优势跻身主流前列,于主流领域延展特色优势。学院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特色教育的有机融合,让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主设立能源系统与碳管理二级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MBA、MPAcc、MFin3个专业学位点,1个全英文学术型硕士项目;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源经济、金融学6个本科专业。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会计学、能源经济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市场营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一流学科,金融学和财务管理是北京市一流学科,能源经济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中澳天然气技术伙伴关系基金研究培训中心、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低碳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能源经济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以及会计手工实验室、营销与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财务多功能实验室、MPAcc综合实验室、油气营销与物流仿真实验室、ERP手工沙盘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为办好MBA项目营造了优良的学科研究及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一、外部行业巨变——“双碳战略”引领新型商科人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升级加速,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这对于能源类高校来说,既是考验,更是机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教育针对当下社会变革,服务“双碳”目标,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与氢能、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度服务“双碳”目标,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持续引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增效。经管学院自主设立了能源系统与碳管理等领域的新兴专业,以学院特色优势为立足点,培养适应“双碳”战略需求的新时期商管人才。在通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上,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融入工科学校尤其能源行业的特色,“通专结合”,旨在培养通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呈现设计系统化、追求卓越化、走向专业化、政校企融合化和联合培养国际化典型特征。面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性需要和“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重塑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整合高校、企业教育资源,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二、寻求创新机遇——发展跨学科融合培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是商科和工科的紧密融合,并始终坚持创新创业和专业发展的理念。从前期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培训、案例开发、研讨实践乃至师资培训和师资招聘等各个环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教育都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探索。特别是在跨学科融合中,既加入了商科理念,同时也对行业、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系统都融入更深刻的理解,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培养的人才将来能够在新的转型时期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新时代带来新使命,新形势伴随新机遇。双碳目标加速能源系统转型,能源系统行业内部是更深层次的管理,这是经管学院未来转型中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传统学科内涵的自然延伸。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培育出新的学科方向,发展整体学科实力,包括引领在能源领域或者“碳中和”背景下管理科学的发展,为MBA教育提供新兴的土壤。三、国际合作环境——合作双赢的畅通渠道依托学校,石大MBA有广泛和通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东和南美等地区的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十余家国际石油企业及其他领域跨国公司有密切交流合作。先后为来自哈萨克斯坦、古巴、印尼、伊拉克等国家的石油公司高管提供了近30多个批次的各类管理内容的培训课程。学院与美国图尔萨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有关国际能源经济和能源行业发展的联合科研项目,承担并完成了欧盟的能源-环境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使得商学院在对国际能源行业发展的各种知识和存在的问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为MBA教学中国际化部分提供了鲜活的资料。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大力发展,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几乎遍布全球。其中,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管学院,包括MBA专业的校友发挥了骨干作用,也是学院与国际能源界联系的纽带与桥梁。他们回到母校,或通过各种形式与学院和在校学生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中国油气在海外发展的经验和亲身体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项目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在能源尤其是尤其领域的领先优势,立足能源强特色,创新发展争一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着重发力。在国家“双碳”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项目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国民经济能源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在通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学校的工科特别是能源特色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案例开发、研讨交流、企业实践、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特色优势融合,探索出具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特色优势的“商科+”发展模式,延伸传统的商科教育内涵,建立“双碳”战略引领的新型商科人才培养的MBA项目。
  • 高校要在服务“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中担当作为
    实施“双碳”战略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全球气候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1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目的就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因此,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略思维,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自主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以实际行动服务“双碳”战略实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在广泛传播“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上作表率 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对高校来讲,要发挥好先进思想文化传播主阵地作用,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实质,广泛传播“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一是要大力弘扬绿色低碳文化,引导广大师生做绿色低碳理念的传播者、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动者,切实让低碳绿色理念入心入脑,为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发挥高校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围绕碳中和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主要路线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标志性智库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广泛传播。三是要站在全球气候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推动“双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持续迈进,在研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解决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全面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上作表率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顶层谋划和扎实推动“双碳”人才培养,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要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青年学生绿色低碳意识。这就要求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努力培养与“双碳”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各行各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比如,要适度扩大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拓展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运行与维护等方面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比如,要加快传统能源动力类、电气类、交通运输类和建筑类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推进相关产业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比如,要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赋能技术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二是要前瞻布局紧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的人才培养载体,深化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为未来技术攻坚和产业提质扩能储备人才力量;加快建设碳金融、碳管理和碳市场等紧缺教学资源,加快培养专门人才。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完善产教、科教、校企融合的育人新模式,支持跨学院、跨学科组建人才培养团队,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领带动全面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在深入攻克“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上作表率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要聚焦“双碳”领域“卡脖子”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努力在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在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工程技术问题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管理、法律等有关问题。高校要利用基础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开展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新技术原理研究,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减排评估、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机制、脱碳路径优化、数字化和低碳化融合等机理机制研究。在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要综合运用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优势,组建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智攻关大团队,重点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等碳零排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碳中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要依托现有或者新设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瞄准碳中和领域共性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双碳”科技创新体系。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行业对接的协同机制,联合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耦合与综合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 重磅:安捷伦与镁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22年2月22日,上海——日前,安捷伦科技公司 (纽约证交所:A)宣布与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镁伽 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致力为中国的实验室用户提供创新的智能自动化方案,尤其针对能源化工行业以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该方案能够帮助提升实验室运维效率,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业务创新。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陈亮(左)与镁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黄瑜清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智能与无人值守验室是分析行业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在炙手可热的合成生物学行业,高通量合成及筛选对于其深入研究及工业化的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此外,能源化工行业是气相色谱大规模部署的典型行业,上百台的气相色谱集中使用的大项目已经越来越多。这都是智能与无人值守验室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和领域。安捷伦的客户需要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以解决样品量和专业分析成本同时增加的问题。 通过整合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安捷伦将在实现过程控制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得实验室的传统工作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智能机器人替代高强度、高重复性人工分析,释放人工成本红利、提高分析效益,同时实现安全环保,为实验室运营者带来切实收益。安捷伦全球副总裁、气相分离事业部总经理 张建苗致辞表达持续为中国用户提供卓越的实验室解决方案的决心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气相分离事业部总经理张建苗表示:“安捷伦一直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和本土合作,不断为中国用户提供卓越的实验室解决方案。我们深信‘和则相生’,安捷伦与镁伽通过整合各自领先的实验室自动化技术方案,结合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实验室气相色谱使用场景亟待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契机,助力我们的客户积极践行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陈亮致辞表达对双方强强联合、致力实现实验室智能化升级的期待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陈亮认为:“安捷伦的分析仪器与镁伽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相结合,可以最大化提升实验室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操作的人力成本。该解决方案展示了未来无人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有助于推动实验室的智能化、自动化升级。” 中国数字化实验室创新中心促成了此次安捷伦与镁伽的战略合作。该中心成立于2021年年底,其使命为推进安捷伦和中国国内领先的实验室智能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端到端的全自动工作流程,以满足中国客户对于未来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持续提升的需求。中心将致力于帮助中国客户获得全新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和创新解决方案。镁伽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 张琰致辞表达将持续创新、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解决方案的愿望 镁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张琰表示:“面对当前快速增长的实验室自动化需求,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科技公司,镁伽期待与安捷伦携手,通过不断迭代的科技创新、对行业的深度洞察,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为卓越、高效的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解决方案。”镁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黄瑜清致辞对双方未来的深度战略合作充满信心 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谈到:“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验室升级变革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镁伽科技持续深耕智能自动化领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能力和领先的行业经验。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安捷伦这样卓越的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坚信未来双方在实验室分析领域的紧密携手充满想象空间。”  关于镁伽科技  镁伽是中国领先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凭借卓越的智能及自动化科技,赋能行业创新突破和生产力革新。通过提供领先的生命科学自动化产品与服务,推动新药研发、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智能自动化变革,为每个人创建更高效、更健康、更美好的世界。  关于安捷伦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专家和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1财年,安捷伦营业收入为63.2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17,000人。
  • 揭秘中国首家“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新闻背景:大数据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坚守两条底线,探索双赢之路的战略选择,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路径,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思维变革。   贵阳洞察先机,抢占制高点,抢抓机遇,发展大数据产业。而发展大数据产业,更需要研究先行和战略引领,迫切需要一个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大数据高端战略智库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基于此,中国首家&ldquo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rdquo 在贵阳建立。   听说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建在贵阳。在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许多大数据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该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全国首家大数据实验室究竟能搞什么?   5月13日,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著名城市专家、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向媒体揭开了实验室的&ldquo 神秘面纱&rdquo 。   据介绍,实验室依托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建立和运行,并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形成长效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作为跨学科、专业性、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平台,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以大数据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对大数据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咨询,构建&ldquo 块数据&rdquo 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研究编制&ldquo 大数据指数&rdquo 。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有,建立全球大数据理论信息中心,建设中国大数据发展规划数据库,出版《全球大数据发展报告》 构建块数据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为大数据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 研究、编制和发布&ldquo 大数据指数&rdquo ,出版年度《大数据蓝皮书》 建立DT空间和&ldquo 中国DT产业50人论坛&rdquo ,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等。   目前,实验室已研究出版了《块数据&mdash &mdash 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全球大数据发展  新闻背景:大数据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坚守两条底线,探索双赢之路的战略选择,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路径,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思维变革。   贵阳洞察先机,抢占制高点,抢抓机遇,发展大数据产业。而发展大数据产业,更需要研究先行和战略引领,迫切需要一个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大数据高端战略智库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基于此,中国首家&ldquo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rdquo 在贵阳建立。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柏杉)听说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建在贵阳。在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许多大数据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该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全国首家大数据实验室究竟能搞什么?   5月13日,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著名城市专家、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向媒体揭开了实验室的&ldquo 神秘面纱&rdquo 。   据介绍,实验室依托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建立和运行,并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形成长效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作为跨学科、专业性、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平台,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以大数据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对大数据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咨询,构建&ldquo 块数据&rdquo 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研究编制&ldquo 大数据指数&rdquo 。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有,建立全球大数据理论信息中心,建设中国大数据发展规划数据库,出版《全球大数据发展报告》 构建块数据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为大数据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 研究、编制和发布&ldquo 大数据指数&rdquo ,出版年度《大数据蓝皮书》 建立DT空间和&ldquo 中国DT产业50人论坛&rdquo ,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等。   目前,实验室已研究出版了《块数据&mdash &mdash 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全球大数据发展报告&mdash &mdash DT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等相关书籍和《大数据发展动态》月刊。并且,实验室首次创造性提出&ldquo 块数据&rdquo 理论,通过图形化、数据化、模型化的信息加工和处理,最大程度实现大数据领域重要信息的集成和聚合,打造大数据信息智库升级版。报告&mdash &mdash DT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等相关书籍和《大数据发展动态》月刊。并且,实验室首次创造性提出&ldquo 块数据&rdquo 理论,通过图形化、数据化、模型化的信息加工和处理,最大程度实现大数据领域重要信息的集成和聚合,打造大数据信息智库升级版。
  • 五洲东方公司进行《战略执行》管理培训
    8月7-8日两天,五洲东方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公司大会议室,组织公司中高管经理共29人进行了《战略执行》管理培训。 当前的企业面临着风云变幻的经营环境。我们不仅仅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也面临着跨国公司的挑战;不仅仅要应对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的持续更新,而且还要面对国际资本的挑战。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足?战略对于公司是相当重要的,五洲东方公司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需要,在今年持续性的管理层培训课程中,特设《战略执行》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当今全球经济的特点分析,逐步剖析战略对于公司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公司领导人意识到如何建立战略思维,实现战略经营,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大家通过学习,对于五洲东方公司的使命、远景达成共识,学习了如何制定和评价公司的战略,一个战略的分层和特征,思考了在公司战略下的各部门的工作举措等。
  •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丨战略性基础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化学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需要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当今很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化学问题,如微纳加工技术、芯片加工技术的光刻胶、特高纯化学试剂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产生了诸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的提取等重大成果,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化学人才队伍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未来,仍需要加强化学的基础研究,加速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的研究,加大化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与应用,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化学科学基本特征和领域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合优势与短板,提出我国化学科学的新研究架构,并提出适应新架构的对策与建议。1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过程的独立科学,更是一门连接物质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其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科学,需要通过化学作为中介,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信息工程也需要将化学的基础性知识与信息传输、转换、存储等材料加工工艺、制造过程等相结合,才能实施高水平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并不是指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而是说明化学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2化学是一门既传统又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新的化学交叉分支不断涌现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材料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一直是当代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备受关注的领域。合成生物学、仿生化学、生物化学、酶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又如,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和精准控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乎渗透到物质研究的各个方面。3化学是一门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实用科学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性和支撑性产业,或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健,无不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塑造了世界,在能源、材料、微电子、环境、化工、医疗等各行业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2019 年发布的《全球化学工业:催化增长并解决我们的全球可持续性挑战》显示,化学工业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影响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了 7% 的贡献,是全球第 5 大制造业。2主要国家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世界大国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领域,全球正面临发展格局的新演变阶段。过去 70 多年,科学及其所服务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化学作为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中心科学,尤其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且积极研究化学科研资助形式是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完善化学科学发展政策,不断升级化学科学研究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德国化学率先占据领先地位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发轫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从 19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直到二战之前德国化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01—1939 年的共 40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有 17 位,远超同期英国和法国诺贝尔化学奖学者的数量。德国化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长达 1 个世纪之久,除了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越宽松的科研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合。以染料工业为例,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于 1877 年成立了德国国立化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有机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制药、香料工业迅速赶超英国。产业化应用实践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得化学基础研究的课题源源不断,基础研究成果又迅速转化应用,形成正向循环。自 2006 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包括“纳米行动计划”“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等,聚焦尖端技术发展领域,体现了较强的国家需求导向。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德国采用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德国对化学的支持嵌入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中心地位和领域交叉的特征;其分类分级管理方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多主体纳入管理中来,更好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长期稳定支持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二战之前,美国一直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欧洲。二战以后,美国逐渐认识到,依靠他国输入新知识在科技领域不可能长期发展。以 1945年《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为发端,美国政府一直在有计划、持续、高强度地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由此,美国化学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稳固的地位,逐渐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用合同制、科研资助制等方式来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影响和引导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化学研究的内容,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和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目的[8]。美国政府以重大科学项目为依托,遴选最优秀的科研骨干,开展高水平的持续攻关,有效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崛起。例如,在“曼哈顿计划”的牵引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团队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Theodore Seaborg 带领下,为制备超铀、分离钚、诱导铀核裂变等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过去 80 年,美国及其培养的化学家获得了约 2/3 的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美国成为世界化学创新源头的地位。进入 21 世纪前后,美国又密集部署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计划,如 “国家纳米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有些通过立法保证稳定支持。例如,2000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家纳米科技行动(NNI)计划”;到 2020 年,美国政府先后 6 次发布“国家纳米科技研究战略”,仅联邦政府就累计投入 280 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反映了美国对创新战略的优先支持,并大力促进了美国化学研究率先进入学科交叉领域并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美国体制决定了其科技计划制定具有如下特点:有效的分权与制衡。各联邦部门以国家目标和优先领域为指导,在白宫的协调下,编制本部门的研发计划。2.科技计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跨部门研发计划通常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确保了联邦研发计划的总体稳定。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试行)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科发政〔2009〕6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   二OO九年十二月一日
  • 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碳”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核心是加快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计量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4项行动,对统筹推进“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中,计量技术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计量技术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是实施检验检测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运行中发挥核心功能。《方案》秉承“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一、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具体而言,要加强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发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在这方面,美欧国家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未来法案》授权NIST开发准确测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标准。NIST在化石和替代燃料、初级气体混合物领域研制了原油、含水甲醇、氮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标准物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目前正研制低成本环境传感器,以构建大型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密集监测数据。NPL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合作开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技术研究,解决开阔空间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精准测量和计量溯源难题,实现对分散污染源排放量的高精准测量。因此,《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硬件支撑。二、聚焦前沿创新,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涵盖从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到测量不确定度多个方面,在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公约数”。近年来,美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欧盟为欧洲全部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CO2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条例》规定,所有年排放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必须全部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并将数据在线上报美国环保署。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碳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NPL目前正针对全球性大气监测网络开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增强监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学、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三、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碳计量”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碳计量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线、动态、远程、虚拟作业场景越来越成为行业常态,新型测量情景和参数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测量器具的需求。同时,数据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要素,在碳排放智能监测、反演、预警、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更可以作为“数字测量标准”直接服务行业,避免重复性测量并减少由于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失。美国占据全球标准参考数据垄断地位,在服务低碳方面,NIST已建立碳氢化合物光谱数据库、碳氢化合物热物理性能数据库、二氧化碳光化电离参数数据库、燃烧量热法工具库等标准参考数据库,为全球低碳行动提供权威数据参考。《方案》对碳计量数字化转型做出部署,强调推动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全面助力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双碳”战略目标。四、加强领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精准“碳计量”计量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根基,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案》秉承“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的原则,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双碳”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各行业低碳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是新形势下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国际上,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主要对于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要求。美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以烟道流量数据和烟道温室气体的浓度数据排放端直接测量为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企业碳排放监测工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完善的碳交易市场,都在碳核查中明确了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欧盟碳交易市场是燃料端核算与排放端直接测量并行的方式,并且通过建立统一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制度,促进核查、认证服务形成内部市场。因此,《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和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实现精准“碳计量”。五、下一步工作建议第一,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代表企业试点。制定核算报告国家标准,推行采用直接测量对间接核算数据进行验证,对重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同时,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第二,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支撑“双碳”战略的标准计量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核心引领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作为中国的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先进碳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使命。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编制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具体工作要积极吸纳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保障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计量科技支撑。第三,健全完善“碳计量”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工作,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加快转化碳足迹、碳核算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谈判能力。第四,统筹NQI协同发展,释放全链条应用最大效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研究NQI支撑“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和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研究建立支撑“双碳”目标的“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实施—示范推广应用—事后监管评估”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最大效能。在建设实施层面,依托重点工程和行动,探索NQI要素融合发展及效能评价的基础理论,创新以单要素为支撑、多要素协同建设的工作机理。研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质量基础能力再造路径,全面夯实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质量基础能力。(方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碳”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核心是加快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计量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4项行动,对统筹推进“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中,计量技术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计量技术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是实施检验检测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运行中发挥核心功能。《方案》秉承“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   一、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   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具体而言,要加强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发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在这方面,美欧国家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未来法案》授权NIST开发准确测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标准。NIST在化石和替代燃料、初级气体混合物领域研制了原油、含水甲醇、氮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标准物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目前正研制低成本环境传感器,以构建大型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密集监测数据。NPL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合作开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技术研究,解决开阔空间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精准测量和计量溯源难题,实现对分散污染源排放量的高精准测量。因此,《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硬件支撑。   二、聚焦前沿创新,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涵盖从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到测量不确定度多个方面,在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公约数”。近年来,美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欧盟为欧洲全部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CO2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条例》规定,所有年排放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必须全部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并将数据在线上报美国环保署。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碳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NPL目前正针对全球性大气监测网络开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增强监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学、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   三、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碳计量”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碳计量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线、动态、远程、虚拟作业场景越来越成为行业常态,新型测量情景和参数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测量器具的需求。同时,数据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要素,在碳排放智能监测、反演、预警、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更可以作为“数字测量标准”直接服务行业,避免重复性测量并减少由于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失。美国占据全球标准参考数据垄断地位,在服务低碳方面,NIST已建立碳氢化合物光谱数据库、碳氢化合物热物理性能数据库、二氧化碳光化电离参数数据库、燃烧量热法工具库等标准参考数据库,为全球低碳行动提供权威数据参考。《方案》对碳计量数字化转型做出部署,强调推动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全面助力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双碳”战略目标。   四、加强领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精准“碳计量”   计量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根基,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案》秉承“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的原则,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双碳”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各行业低碳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是新形势下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国际上,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主要对于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要求。美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以烟道流量数据和烟道温室气体的浓度数据排放端直接测量为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企业碳排放监测工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完善的碳交易市场,都在碳核查中明确了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欧盟碳交易市场是燃料端核算与排放端直接测量并行的方式,并且通过建立统一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制度,促进核查、认证服务形成内部市场。因此,《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和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实现精准“碳计量”。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代表企业试点。制定核算报告国家标准,推行采用直接测量对间接核算数据进行验证,对重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同时,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第二,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支撑“双碳”战略的标准计量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核心引领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作为中国的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先进碳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使命。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编制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具体工作要积极吸纳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保障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计量科技支撑。   第三,健全完善“碳计量”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工作,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加快转化碳足迹、碳核算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谈判能力。   第四,统筹NQI协同发展,释放全链条应用最大效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研究NQI支撑“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和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研究建立支撑“双碳”目标的“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实施—示范推广应用—事后监管评估”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最大效能。在建设实施层面,依托重点工程和行动,探索NQI要素融合发展及效能评价的基础理论,创新以单要素为支撑、多要素协同建设的工作机理。研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质量基础能力再造路径,全面夯实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质量基础能力。
  • 广西组建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10月29日正式组建。广西中药研发力量较分散,产学研结合不紧,产业链较松散,高层次创新人才紧缺等制约着广西中药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瓶颈问题,有望通过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而被打破。   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拥有种类数量的第二大省区,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而且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目前,广西已形成大中型中成药工业企业带动一批新兴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批中成药产品在全国驰名。三金片、金嗓子喉宝、西瓜霜系列、花红片等药品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   但从整体上看,广西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效果不明显,“战略性”产业尚未形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问题日趋严重,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效果不尽人意,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广西中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广西中医研究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药用植物园等16家机构共同发起,由广西4家高等院校、10家科研院所和20家中医药企业联合组成。联盟成立后将瞄准中药产业领域国际先进水平,联合组织中药行业专家与联盟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结合,开展中药产业战略研究,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对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全面实施,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提升广西的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引导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健康发展,广西科技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营造有利于战略联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战略联盟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政策,同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联盟健康发展 二是创新科技计划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支持和鼓励联盟成员协同攻关,集成创新资源,突出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构建自治区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争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三是支持联盟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四是加大对联盟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导 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围绕“十四五”和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并从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4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兴产业 特征定位 发展方向 十四五 2035一、前言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研判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产业瓶颈突破技术、跨领域技术,凝练“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面向2035年的新兴产业技术预见及产业体系前瞻研究。项目注重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及方法创新,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专题组,以及政策组、综合组的组织结构开展深化研究,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本文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展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现状及存在问题,提炼产业发展特征及定位,提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就产业重点领域的“十四五”和2035年主要发展方向、政策措施建议等开展论述,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二、国际环境与国内情况  (一)国际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  1.国际宏观环境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长期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国际环境。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直接面临先进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遏制力度,抢夺技术主导权。另一方面,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自2013年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多元化投资、三方市场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稳步增长,未来将在创新合作、政策沟通与资金融通等方面继续深化。  2.产业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技术演进并与传统产业融合,赋予人工智能(AI)以巨大能量,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AI将开启重大产业周期。  生物产业正处于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2020年前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之一。  智能制造培育新动能是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装备和高技术装备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将继续维持,传统工业强国仍是智能制造的领军者。  关键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信息基础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将持续受到关注,核电技术已经从第二代核电为主进入到第三代核电升级转型、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与堆型示范应用的阶段。  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步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当前的源头削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实现逆市增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度活跃,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新型充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AI、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超级感知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将数字创意产业推升至新高度。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确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方向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8%。“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末,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这为“十三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产业涉及的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16.9万亿元,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达15.3%。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发展保持强劲势头,重点产业稳步提升。2016年和2017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0%,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40%以上。2018年,产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快两个百分点。  (三)我国发展经验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壮大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开放融合,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发展经验[8]。  (1)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也是新兴产业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策源地的关键特征。  (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平衡,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关键核心技术、原材料在相当比例上依赖进口。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和新供给。  (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突出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支柱性,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协同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体现创新经济集聚发展的格局。  (4)坚持开放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契合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更加包容的发展方式,加快国际创新与合作平台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优势技术及标准的推广和国际化应用,面向全球配置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  (四)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对比全球产业同期发展态势、对照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与升级的一些问题。  (1)部分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未能得到根本性消除。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核心装备、高档工业软件等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价值链的高端有所缺位,“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  (2)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有待完善。产业区域布局没有体现出差异化分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不足,产业趋同现象明显,产业链的协调配套不齐备。  (3)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不成体系,部分细分领域的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建立。例如,节能环保相关立法仍属空白,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明显滞后。  (4)产业创新环境和市场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产业创新机制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不高 部分行业存在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市场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针对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开放融合发展为发展方向,以筑牢产业安全体系、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核心任务,以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大攻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导路径。  (一)发展定位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  “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引导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深层面上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京津冀等国家重点区域内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阶段。  着眼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能面临长期挑战。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确保产业安全及未来领先优势,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和着力点。加大培育发展力度,集中资源与力量,积极引导企业把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利用好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二)发展路径  当期形势折射出,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是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刻不容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努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安全基础,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助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1.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攻关计划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进行定向突破。加强国内资源整合,加大优秀人才集聚,突出集成电路(IC)、AI、生物医药等领域亟需,采取重大工程的联合攻关形式,精准实施“卡脖子”攻关计划。同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找准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突破,逐步缓解并最终根治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  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注重发展前沿技术与产品,如无人驾驶汽车、增材制造、生物技术、量子计算与通信等。加强高铁、5G、电力等装备的创新发展,获取并保持领先优势。推动部分领域迈向技术领先,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等。加快关键性基础性装备的发展,如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追赶并缩小与强国的差距。  2.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9]。为应对这一战略部署,准确认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把握其阶段特征并推动创新网络形成 变革发展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营造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正向提升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重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世界科技及产业的合作交流并力争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实施并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引导新兴产业的跨国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开放、合作、共赢来谋取我国新兴产业层级的提升。四、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抓住科技爆发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着眼前沿领域、颠覆性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产业主体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梳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见图1),聚焦IC、AI、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先进技术体系,引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层面与世界同步,构建多类别、宽覆盖、有机联络的新兴产业集群。图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布局注:VR/AR表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云计算、AI、大数据、智能联网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为35万亿元,信息消费规模为9.5万亿元 建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发展体系,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显著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 产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物联网、通信设备、智能联网汽车(车联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C、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半导体、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云计算、边缘计算、操作系统与软件、AI、大数据。  (二)生物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新药创制领域,形成并壮大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能力,奠定持续产生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基础。围绕构建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体系的能力目标,以精准药物设计为核心,综合现代生物学、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建立原创新药发现体系 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代谢调控等技术的深度研发与通用化应用。重视出原创新药、出引领技术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尽快推动我国从医药生产大国转为医药创新强国。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技术与药物、康复及再造、中医药,能源生物炼制、化工与材料生物制造、生物反应器及装备技术。  到2035年,力争成为世界生物科学技术中心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多个领域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国际顶尖的科学大师,成为生物技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应对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大飞机、海洋工程、民生领域重大装备的能力提升和对高档制造装备的亟需,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前沿布局和应用示范。  (1)航空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军用无人机等制式装备,兼顾小型、低成本的通用航空装备。  (2)航天装备领域,统筹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建设,构建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功能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系统。  (3)海洋装备领域,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应对海洋油气开发和高技术船舶的工程亟需,前瞻布局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完善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装备与技术体系。  (4)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加快发展国家重点领域亟需装备,如航天航空飞行器及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装备、新型舰船及深海探测等海工关键制造工艺装备、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  (5)民生高端装备领域,推进新一代智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纺织工业未来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突破新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生产装备瓶颈 食品装备发展强调柔性自动化、集成化、综合化、系统化、敏捷化和智能化方向 医疗装备注重基础、对标应用,加快高端国产医疗装备的产业化。  (四)新材料产业  瞄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新材料产业系统建设创新体系,推行大规模绿色制造使役和循环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重大转变。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新材料与材料基因工程。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目标为:电子信息材料创新体系完善,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由大变强,金属材料工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碳纤维材料技术体系与产品系列符合军民需求 以可再生组织器官的生物医用材料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稀土材料及制备的核心专利群取得有效突破。  (五)绿色低碳产业  1.能源新技术产业  立足能源发展规律、能源国情现状、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发展阶段,聚焦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碳约束下的能源安全、能源新技术及关联产业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等突出问题,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核能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光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  “十四五”时期,突出提高环境质量这一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需求,加强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倚重和发挥科技创新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循环利用等污染防治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突破主要污染要素、主要污染点源、主要生态破坏类型、污染物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促进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根本好转的环境工程科技体系。  面向2035年,产业发展重点在于突破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普遍性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质量收益。  3.新能源汽车产业  “十四五”时期,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推进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市场化发展,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达到700万辆,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累计达到5万辆。  面向2035年,全面实现产业商业化与高质量发展,汽车技术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取得重大进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70%以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产业全面成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六)数字创意产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应用,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新机遇、形成新模式。通过10~15年的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将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设计体系、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数字内容传播体系、泛信息消费体系、泛沟通交互体系。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超高清产业、VR/AR产业、数字内容生产和创新设计软件,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智能内容生产平台、文化资源转换,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万物互联的无障碍信息获取、1Gbps级速率的数字内容有线/无线端传播、数字内容精准分发,具有真实体验的视音频内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合体验、全息影像和沉浸式体验,无障碍创意创新协同、无障碍想法设计传递、无障碍设计生产联动,定制化的数字内容消费、内容生产智能化与个性化定制,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瓶颈,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 加强国家各类计划的有效衔接,消除各类信息隔离、以邻为壑、部门争利的不良现象,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统筹并完善生物技术产业、民生装备领域的扶持政策,建立重点行业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和国家战略咨询委员会。例如,建立生物技术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成立国家生物技术战略咨询委员会。  (二)完善创新基础,强化产业创新体系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群体性技术的涌现 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创新中心,探索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新兴产业行业标准体系,使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三)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依据竞争性原则,布局建设一批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运作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理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稳定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完善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规范产业并购投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行“产学研用”合作和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转向实际产出和拓展应用。  (四)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长板”,面向全球布局产业链。鼓励产业平台技术的国际合作研发与应用,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创新政策体系,根据行业技术特点推行差别化的政策管理。利用好全球科技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鼓励双向有序流动。
  • 服务是科学仪器市场的战略性增长点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4月21-23日,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1)在无锡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方面超1000位代表人士参会。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上,珀金埃尔默摘得“2020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五佳企业”桂冠。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珀金埃尔默中国区应用市场服务业务总监郭鑫,就高速增长的科学仪器服务市场所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珀金埃尔默的服务体系建设,业务及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Instrument:首先祝贺珀金埃尔默跻身“2020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五佳企业”之列,请问珀金埃尔默售后业务有哪些独到之处,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开拓?郭鑫:在珀金埃尔默,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服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好的服务产品、好的服务体系以及好的服务团队。首先对于服务产品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间,珀金埃尔默将原有单一化、标准化的服务慢慢转变为更主动的综合型定制化服务。一方面,我们针对行业、客户的不同,将服务内容做了针对性定制化升级。另一方面,相较于过去主要将服务聚焦于具体仪器或者单一维修,近两年我们更加提倡服务的“主动性”和“综合性”,将服务范围扩展至涵盖实验室所有仪器及非硬件维修。第二,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珀金埃尔默所有服务都是在服务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我们主要通过4个系统来支撑整个服务体系。一是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全球领先的服务管理软件,我们对派工、工单、配件等进行综合性的实时管理;二是良好的KPI管理系统。通过公司内部Spotfire软件将KPI实时展现在服务经理面前,便于其了解团队的优势与不足,并主动加以调整来提升整个服务质量;三是满意度调查系统。在服务结束的三天内,客户会接到来自第三方的满意度调查电话,结果实时反馈给每个服务经理。每项服务,我们都要求服务经理实行闭环管理。如果用户满意度低,收到反馈的人员要在三天内与客户取得联系,并尽量在一周内改善和解决问题。四是报修系统。除了传统的电话报修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及时推出了微信报修和APP报修等渠道,方便客户及时反馈,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良好的服务团队。再好的产品和系统,也需要人来执行,为此珀金埃尔默非常看重团队的建设和员工的培养,公司近80%的工程师从业超过5年。长期稳定的人员结构,使得工程师对产品和客户都非常熟悉,对整个服务产品和体系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以上三个方面,就是珀金埃尔默服务体系中具有优势的领域。近年来,公司也从未停止对服务的提升和优化,特别是在服务主动性以及服务定制化、差异化方面做了大量拓展。借助现在发达的社交媒体,珀金埃尔默做了多场线上直播,将一些仪器使用、维护的技巧通过直播和线上学院的方式,主动传达到客户层面;针对各行各业对服务要求不断升级的现状,珀金埃尔默除了加大差异化服务的投入外,还进一步加强了专家级工程师的培养。这些都是珀金埃尔默服务业务在接下来投入的重点。Instrument:近年来,售后服务渐渐成为了科学仪器行业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您如何看待这个市场?郭鑫: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提到服务市场,高增长往往是这个话题的切入点。毋容置疑,当下各大公司及服务市场整体的业务增长飞速,这固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态势,但只看数字无疑是片面的。服务业务不仅仅是一个业务增长点,对于珀金埃尔默来说,它更是我们整个战略的支撑点。在过去近20年间,整个科学仪器行业飞速发展,今天中国科学仪器的保有量达到了非常高的量级,整个市场正慢慢从一个增量型市场向存量型市场转变。很多客户的需求从购买一台新仪器,转变成将现有设备替换升级。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对于之前的仪器和服务体验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能会直接决定其是否会再次选择品牌和产品。珀金埃尔默将服务市场称为战略性市场,它不仅仅关系到短期业务增长,而且关系到公司整体仪器销售和未来业务的发展。因此,在珀金埃尔默,服务市场是一个战略性的增长市场,我们每年也在其中投入非常大。Instrument:珀金埃尔默服务业务在2020年业绩表现如何?增长主要来自哪些领域?郭鑫:2020年对珀金埃尔默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众所周知,由于疫情原因,第一季度受到很大影响。但放眼全年,特别是后三季度,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并且达成了在年初制定的目标。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两大板块:第一个是企业级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整包服务、实验室搬迁以及实验室的IT升级等,这块业务的增长超过20%。第二个来自合约业务的增长。珀金埃尔默每年销售大量仪器设备,同时拥有庞大的存量仪器。近年来,随着客户服务观念的改变,对全方位、管家式服务需求激增,为此我们也定制了多种合约服务产品来提供给广大用户。这个板块也实现了近20%的增长。Instrument:十多年前,珀金埃尔默在仪器行业率先推出了一站式服务——OneSource。发展至今,OneSource一站式服务目前包含哪些内容?该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可否分享一个最近的亮点业务案例。郭鑫:OneSource顾名思义就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最早在2000年左右开始在美国推出该业务,并在2010年将其带入中国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珀金埃尔默的OneSource拥有丰富的产品,主要包括5个方面:资产管理服务、合规服务、实验室信息服务、科学服务以及实验室搬迁。无论用户实验室拥有多少台设备,来自于哪些品牌,珀金埃尔默都能提供对实验室仪器整体运行情况的监控、维护,用户合规需求的支持,软硬件升级维修,专业实验人员派驻,以及实验室扩建搬迁等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目前OneSource的业务群集中在制药研发以及政府实验室领域,其中罗氏研发中心的案例是我们近年来服务的一个亮点。珀金埃尔默从两年前开始为罗氏研发中心提供服务,在此之前,罗氏的实验室各项服务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在接入OneSource整体解决方案之后,大大提高了其仪器报修响应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开支。去年罗氏搬迁至新的研发中心,也是由珀金埃尔默提供服务。在搬迁计划制定、新实验室设计以及仪器布局等方面,我们都提供了很多支持。在两周之内,就将超过1000台设备搬迁调试完毕,避免了由于实验室搬迁对其工作造成的影响。正因为良好的服务结果,去年罗氏授予了珀金埃尔默卓越实验室服务供应商的奖项。Instrument:您觉得一名售后服务工程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珀金埃尔默在售后人才培养上,有哪些举措?郭鑫:正如之前所说,人是服务的基础。珀金埃尔默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应该至少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责任心、同理心和学习能力。这三方面也是我们选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三个侧重点。珀金埃尔默内部对人才培养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在服务部门,我们基于上述三点,建立了一个良性的绩效考评机制,设立了专门的奖金,将工程师的付出及其服务结果,直接和绩效相关联,来奖励那些业绩突出的工程师。通过正向的鼓励,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同时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在推动干部年轻化。工程师是一个技术性岗位,在职年限相对较长。但是,珀金埃尔默并不是以资历作为升职和任用管理人才的标准,我们更看重员工的担当,以及是否有管理的主动性和专业性。我们认为,需要提供这样的任用机制,让年轻的工程师感到我们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能者居之,给他们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考评,在过去几年中,珀金埃尔默也任命了很多年轻的人才来担任我们的大区经理或者区域经理,使年轻人才在公司内部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通过这种机制来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加入珀金埃尔默,共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后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中国科研力量的崛起,仪器行业也经历了接近“爆炸式”的成长。近年来,随着仪器市场逐渐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认识到售后服务的巨大价值。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服务质量以及全方位、定制化服务的能力,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考虑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如郭鑫所言,服务市场将成为整个科学仪器市场的战略支撑点,只有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保证科学仪器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2022年8月31日,北京,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在镁伽鲲鹏实验室(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相关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本次合作将基于实验室自动化的应用需求,联合双方核心技术能力,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药物筛选、生物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双方还将探索更加广阔、深入的合作应用场景。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与镁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乔志新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实验室场景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凸显。一方面,生命科学从实验科学向数据科学迈进,诸如药物筛选、靶向药物开发、基因测序等领域对于海量数据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处理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家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临床诊断实验室场景中,对于检验结果要求更快速精准,并且具有完整的可追溯性,还要符合认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需求。 在此背景下,丹纳赫生命科学和镁伽科技强强联合,依托丹纳赫生命科学先进的样本处理技术和产品,从组织、细胞,到分子的多维度观察和分析技术,以及专业的科学家团队在生物制药、基因药物开发、分子诊断领域的经验,镁伽科技结合自身先进的智能自动化平台、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和开放、灵活的软件应用,共同开发具备高度智能化、高通量、可扩展等优势的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期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实现业务创新等。 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生物医药领域也对研发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镁伽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将智能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于行业应用。镁伽鲲鹏实验室探索了药物开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种场景下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丹纳赫生命科学拥有众多先进的样本处理和检测分析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此次镁伽科技和丹纳赫生命科学战略合作,将着力解决试错成本高、实验一致性差、数据可追溯性低等行业痛点,助力生命科学研发和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发言作为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参与此次合作的三家重要子公司,美谷分子仪器的中国总经理周伟先生、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销售总监严骏先生和SCIEX中国市场总监张克荣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和技术。周伟先生介绍了美谷分子仪器关注科学家人工无法做到的迫切需求,从生物发现到合规数据管理为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药物研发及基础研究。严骏先生介绍了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如何帮助生命科学工作者加速科学发现和实现转化,并对流式细胞仪、离心机、液体处理工作站、颗粒分析四大产品线的定位及解决方案进行介绍。张克荣女士从SCIEX超过50年的创新历程开始,介绍了SCIEX的质谱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如何在制药、临床检测、生命科学研究、食品、环境、法医等领域实现从科研到常规分析的研究流程。丹纳赫生命科学三家子公司领导代表发言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聚焦多个生物制药领域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但其研发流程繁琐复杂,大部分依靠人工处理,不仅操作费时费力,且存在着手动操作失误影响检测结果、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生物制药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此次合作,丹纳赫生命科学将与镁伽科技携手打造面向生物制药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从样本前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重构新药研发流程,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丹纳赫生命科学提供从“抗体研发”, “工艺开发和临床前研究”,“工艺放大和临床研究”,至“商业化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根据生物制药的不同阶段,为客户提供高通量的、较完善的、并且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还将围绕生物制药的工艺过程开发及质量控制的智能化升级进行深入合作,为所需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开发、流程工艺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为推进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智能自动化升级贡献更多力量。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致辞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表示:“自2019年6月起,随着丹纳赫几大业务平台在中国成立,丹纳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持续加快。其中丹纳赫生命科学作为丹纳赫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以本土客户需求为核心,在丹纳赫创升中国的本土大战略下,更是为加速中国本土创新和发展而努力,服务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此次,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希望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入,通过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技术,提高实验效率,让科学家能够从重复人工实验中解放出来关注更高价值的工作,为传统实验流程带来变革。”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致辞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表示:“与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全球创新者丹纳赫生命科学达成战略合作,是镁伽战略布局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我们非常期待未来双方将以更加开放创新、携手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前沿研究,以AI+自动化加速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边界探索,进一步缩短药物研发和上市进程,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大命题里贡献力量。”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合影
  •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我国将拓展万亿级战略产业
    从6月22日在上海开幕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了解到,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我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未来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说,在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举办期间召开中国物联网的大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已具备基础。物联网连接物品网,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或实现人和物或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视频识别系统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生产效益。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指出,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引发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具有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力。我国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创新方向和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李刚在会上表示,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物联网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生活方式变革,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规模巨大的市场。以中国国内RFAD为例,在2009年就达到了85亿人民币,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未来更加安全稳定的有线无线数据的传输网络,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   会上专家认为,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物联网突出的障碍,包括技术标准还在制定之中、商业模式不够成熟、产业链尚未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亟待出台。
  • 苏州汇通和上海星可达成战略合作
    苏州汇通和上海星可达成战略合作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受国家政策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逐年升高,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概念引领新一轮投资浪潮,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以此为契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谱设备制造商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汇通)和国内领先的色谱试剂制造商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星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效高质量的服务。苏州汇通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为核心,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药厂、生物制品企业、高纯度化学制品企业、检测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制备液相色谱仪器、高选择性制备色谱分离柱产品、高纯度产品纯化解决方案。上海星可公司于2011年3月成立于“一体化”大型化工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国内领先的色谱溶剂制造商。为客户提供梯度、色谱、制备、农残、无水级别的高纯溶剂产品,同时提供一站式有机溶剂废液现场循环利用的技术服务。客户涵盖国内外制药行业、科研分析检测机构、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及军工制造等领域,覆盖中国和海外市场。 2019年1月4日,在苏州汇通总经理戈兆松和上海星可董事长张群星的带领下,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研发、产品线和技术服务上达成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拓展双方的销售渠道、产品种类和技术服务能力,为双方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国内国外优质色谱溶剂和色谱柱产品、产品纯化服务、规模化纯化工艺和配套试剂回收等整体解决方案。苏州汇通总经理戈兆松认为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分离纯化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双方产品类型高度契合、人员团队优势互补,此次合作必将促进双方业务快速发展,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与此同时,双方的合作也将有力的服务于整个生物医药食品行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 上海星可和苏州汇通达成战略合作!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受国家政策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逐年升高,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以此为契机,国内先进的色谱试剂制造商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星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谱设备制造商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汇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效高质量的服务。上海星可公司于2011年3月成立于“一体化”的大型化工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色谱溶剂制造商。为客户提供梯度、色谱、制备、农残、无水级别的高纯溶剂产品,同时提供一站式有机溶剂废液现场循环利用的技术服务。客户涵盖国内外制药行业、科研分析检测机构、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及军工制造等领域,覆盖中国和海外市场。 上海星可高纯▲苏州汇通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为核心,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药厂、生物制品企业、高纯度化学制品企业、检测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制备液相色谱仪器、高选择性制备色谱分离柱产品、高纯度产品纯化解决方案。上海星可工厂设施▲2019年1月4日,在上海星可董事长张群星和苏州汇通总经理戈兆松的带领下,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研发、产品线和技术服务上达成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拓展双方的销售渠道、产品种类和技术服务能力,为双方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国内国外优质色谱溶剂和色谱柱产品、产品纯化服务、规模化纯化工艺和配套试剂回收等整体解决方案。上海星可生产车间▲ 上海星可董事长张群星认为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益的长远合作关系,将为双方带来更好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也将有力的服务于整个生物医药食品行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 上海星可和苏州汇通达成战略合作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受国家政策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逐年升高,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以此为契机,国内先进的色谱试剂制造商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星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谱设备制造商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汇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效高质量的服务。上海星可公司于2011年3月成立于“一体化”的大型化工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色谱溶剂制造商。为客户提供梯度、色谱、制备、农残、无水级别的高纯溶剂产品,同时提供一站式有机溶剂废液现场循环利用的技术服务。客户涵盖国内外制药行业、科研分析检测机构、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及军工制造等领域,覆盖中国和海外市场。 苏州汇通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为核心,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药厂、生物制品企业、高纯度化学制品企业、检测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制备液相色谱仪器、高选择性制备色谱分离柱产品、高纯度产品纯化解决方案。2019年1月4日,在上海星可董事长张群星和苏州汇通总经理戈兆松的带领下,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研发、产品线和技术服务上达成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拓展双方的销售渠道、产品种类和技术服务能力,为双方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国内国外优质色谱溶剂和色谱柱产品、产品纯化服务、规模化纯化工艺和配套试剂回收等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星可董事长张群星认为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益的长远合作关系,将为双方带来更好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也将有力的服务于整个生物医药食品行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综合报告部分)已经完成。该项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系统谋划。   项目的综合报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框架示意图   前言   工程科技是对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工程科技界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己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1—2030年,我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将经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未来人口持续增加,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仍显薄弱,众多领域尚未摆脱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集约、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为做好全面应对挑战的准备,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战略构想和要求,中国工程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设立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联合基金管委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研究由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题组两部分组成,工程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任务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建议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基金项目专题组则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引出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   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专家共同组成,包括8个领域课题组、4个跨领域专题组和1个综合组。8个领域课题组为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化工、冶金与材料,能源与矿业,土木、水利与建筑,环境与轻纺,农业以及医药卫生课题组 4个跨领域专题组为“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程科技问题”“生物碳汇扩增战略”“我国载人探月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相关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综合组由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各学部专家组组长及执笔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参与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过程控制、界面衔接和综合集成。基金项目专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全国招标选定,共有217个单位申报了648个项目,经工程院专家组评审选出50个项目给予资助。   2009年4月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动员了工程院9个学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并在工程院全体院士中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6—7月,确定了项目组织和工作计划,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纲要、领域课题研究大纲、基金项目指南等 2009年10月确定了50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6月院士大会期间对各学部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审议,9月,各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交流汇报,在对综合报告大纲进行研讨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报告编写工作。2011年3月,经过10多轮修改,项目组向工程院常务扩大会议汇报了项目综合报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5月综合组会议对综合报告进行了审定并向主席团汇报 并于6月院士大会期间向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在院士建议基础上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项目是对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今后将持续进行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项目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对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是高科技成果积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创新成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径   二是信息等技术广泛渗透,并加速促进各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交互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四是为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五是工程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六是各国加强部署新兴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再创新。   总之,关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领域工程科技稳步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领域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如下:   (一) 未来能源体系向多元优化、绿色清洁、安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合理地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二) 环境技术重点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三) 电子信息将在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四) 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成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五) 材料技术向高性能、纳米化、复合化和绿色化发展 制造技术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极限化发展   (六)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环替代及环境友好转变,地球深部和非常规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七) 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将推动医学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化医学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八) 空间技术向综合化、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海洋技术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立体观测发展,空间、海洋开发利用成为焦点。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到2030年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基本完成,社会呈现老龄化特征,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基于对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以及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概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撑城镇化,应对老龄化,推动绿色化,确保可持续,提高民生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和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历史使命,是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命题。   从现在到2030年,需要通过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应用,使得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与民生和谐为宗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破产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全面增强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概括为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三方面、十八条需求。   具体是,在缓解瓶颈制约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科学供给和合理消费的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现代水利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缓解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水环境恶化问题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人类生存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建立气候与环境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大幅度降低灾害风险。   在增强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促进信息社会建设 突破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突破基础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奠定现代产业基石 突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应用 提升消费品质量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满足生活质量提升需求 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保技术,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探测和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在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包括: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化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协调高效发展 构建先进、普惠的医药卫生技术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 构建高效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社会和民生安全。   三、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030年前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工程科技强国为使命,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定位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和谐工程观,项目研究提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划、超前部署、绿色优先、工程牵引、整体提升”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要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认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整体谋划 “超前部署”就是要选择若干先导性高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一些重要、新兴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工程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绿色优先”就是要以合理控制总量、确保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科技路线图 “工程牵引”就是要把握科技突破和工程集成创新特征,组织若干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促进工程科技的集群突破和重大跨越 “整体提升”就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增强自主设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系统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聚焦集成创新,力争在多个重点领域使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带动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科技强国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立足国情,提出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目标。   (一)工程科技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若干领域国际领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自主掌握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及其集成优化技术,工程科技总体水平跃升,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到2030年争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有效突破并广泛应用,缓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初步建成合理高效、节能环保、多元互补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模式向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转变,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和能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实现规模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深部资源勘探能力达到2000米,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绿色生产及高效清洁利用,大宗消费矿产资源自给率提高10%至20%,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度提高。在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城市节水防污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单位GDP用水量降低5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尺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生产与生活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大幅提升,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   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信息化服务普及,经济社会信息化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掌握关键材料与装备、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250座级宽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材料与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普及,流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循环经济取得全面进展。具备先进、独立的海洋开发能力,形成30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7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海洋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先进的空间工程技术体系,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四)民生保障科技体系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有效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建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农业科技体系,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植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高产稳产粮田比例进一步提升,确保6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乡与区域科学规划技术、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运行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4P医学模式,大幅提升新药创制能力和关键药品自给率,形成现代医学体系与中医药学互为补充、基本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能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向主动保障型、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目标,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构想和“两段三步”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三位一体”总体构架   工程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的总体战略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以缓解瓶颈制约为紧迫任务,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缓解人口总量与增长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长期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提升民生质量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12个重点领域(总体框架如图)。   缓解瓶颈制约,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合理持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全程防控环境保护技术。   增强发展能力,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泛在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关键新材料工程技术、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技术、绿色循环流程工业技术以及空间海洋能力拓展技术。   提升民生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高质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   通过12个领域工程科技的全面推进和部分领域的跨越,在未来20年内,改变中国产业发展面貌,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保障民生和谐。   (二)“两段三步”战略部署   到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可以按照“两段三步”进行重点部署,以重大工程为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带动整体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完成12个领域的重点发展任务,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两段三步”即: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可分2011—2020年、2021—2030年两个阶段进行工程科技任务的整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同时,根据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要求,将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前五年为第一步,重点是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调整、路径谋划和先行部署,后五年为第二步,在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矛盾、拓展发展空间。由此,2011—2030年工程科技发展可以分为“突破”“拓展”“跨越”三步走,三步的发展重点分别为:以“突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拓展”支撑发展能力和民生质量提升,以“跨越”支撑工程科技强国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工程科技发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未来2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途径。   1.第一阶段(2011—2020年)   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奠基期和关键突破期,这一时期工程科技的发展策略和支撑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极寻求转型路径,优先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部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2011—2015年)“突破”:准确定位、系统规划、紧迫先行、重点突破   ◆基于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谋划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明确各领域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有序地部署工程科技战略任务,优化配置工程科技战略资源。   ◆着力解决迫在眉睫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工程科技问题,规划路线、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抓紧基础能源战略调整,重点发展化石能源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流程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灾害减轻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节水防污技术,构建源头减排全过程防控体系。   ◆集中力量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视发展自主设计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将民生保障作为首要出发点,全面策划、统筹部署民生保障的工程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工程科技。   第二步(2016—2020年)“拓展”:缓解矛盾、掌握关键、促进升级、深化拓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与装备,重点突破能源绿色化技术,攻克非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流程工业与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能力,广泛推进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机遇及早部署,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与高端装备制造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助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开展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领域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制造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海洋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空间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森林碳汇、医药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民生质量。   2.第二阶段(2021—2030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新型发展方式的全面发展和确立期。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以“跨越”为特征,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第三步(2021—2030年)“跨越”: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先进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流程工业集成优化技术、生态工业与社会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加速跃升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全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着重开展区域环境综合修复,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重点促进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的新跨越、产业化发展和深度应用,全面突破轻工纺织领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清洁、功能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深空探测和载人探月突破,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查,使其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   ◆加大工程科技对民生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产业撑地位 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梯队建设,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专家队伍。   (本报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重磅!摩方精密与睿思纳德达成战略合作!
    8月21日,摩方超高精密器件国际创新中心(上海摩方启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方精密”)与杭州睿思纳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思纳德”)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进一步强化战略合作关系,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在质谱关键器件及耗材应用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产业转化,联合组建“超高精密3D打印质谱仪关键器件及相关技术联合实验室”。睿思纳德将逐步建立基于摩方精密设备的国内首条超高精密3D打印中试生产线,加速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通过双方合作,解决现有产品在传统生产工艺上的难点、卡点,结合产品对耐酸碱性、耐有机溶剂、耐高温等需求,共同开发适用于质谱前端系统组件的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逐步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完成质谱高值耗材及核心部件国产解决方案。同时,双方将对基于摩方精密提供的超高精密加工解决方案及共同研发的技术成果,所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产生的销售收入、相关补助等收益进行共同分配,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摩方精密、睿思纳德相关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双方共同完成签约及揭牌仪式长期以来,我国在产业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缺少国产高端分析仪器的困境。其中,质谱仪在芯片制造、医学诊断和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目前,我国质谱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所需高端零部件及耗材仍高度依赖进口。摩方精密与睿思纳德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依托摩方精密颠覆性加工能力,以及睿思纳德在质谱仪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建立联合实验室,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合作研发,推动超高精密3D打印质谱仪关键器件及相关技术革新,解决质谱仪关键零部件及高值耗材供应难题,逐步实现质谱仪全生命周期核心零部件及高值耗材的本土化生产。同时,基于对已有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国内市场为切入点,进军国际质谱部件和耗材百亿市场。以质谱仪雾化器为例,作为高性能ICP质谱前端进样系统高值耗材,是发挥整机性能的关键组件,具有更换周期短、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单个产品价值高等特点,目前市场产品仍依靠手工制造,全球仅Glass expansion、Burgener和Meinhard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具备生产能力。睿思纳德通过应用摩方精密的超高精密3D打印技术,将现有传统手工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双方不断优化设计和工艺,通过控制同心雾化结构、内部通道尺寸和载气出口尺寸,以提高雾化效率和单细胞液滴传输的稳定性,在缩短制造周期的同时实现批量生产,并可适配当前市场上国内外各种形式质谱仪。基于3D打印技术具备快速产品原型开发、批量特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睿思纳德根据合作企业应用需求,与摩方精密共同开发了雾化器全系列产品,并提出了免清洗“日抛型”、“周抛型”耗材的理念,更适合医疗检验、纳米颗粒样本检测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已经过一系列联合测试工作,得到了合作企业的一致肯定。目前,睿思纳德的单细胞进样器及高值耗材雾化器、雾化室已完成商业化生产并实现销售,并与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达成ODM/OEM合作协议;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睿思纳德已分别在北京莱伯泰科和美国安捷伦ICP-MS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竞品雾化器,睿思纳德与摩方精密合作开发的雾化器具有:①雾化效果良好;②测试样本信号强度稳定;③连续不间断测试中无杂质浸出等优势。莱伯泰科产品研发部和市场部负责人均表示,该系列雾化器填补了雾化器细分领域空白,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关于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依托前沿微纳3D打印技术,是全球高精密3D打印技术及精密加工能力解决方案提供商。摩方精密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技术,该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可应用于精密医疗器械、电子器件、微流控、微机械等众多工业及科研领域。摩方精密总部位于中国重庆,在中国深圳、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均设有分支机构,目前拥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近2000家合作客户。关于杭州睿思纳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睿思纳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成立。依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相关平台,共同推动产业转化,做好产学研用协同。以企业需求侧为导向,促进研发端落地。致力于解决质谱检测仪器核心零部件及高值耗材核心技术攻关,联动产业上下游,实现质谱高值耗材及核心部件定制解决方案,逐步提升国内质谱产业综合创新能力。公司通过全新技术理念,升级迭代现有国外产品,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国产核心部件、耗材。
  • 四川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
    p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日在成都授牌。作为四川首个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省级重点试验室,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稀有金属、稀土资源为依托,加快对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为全国相关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经验。 /p p   据了解,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省地矿局所属的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为依托单位,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对稀有、稀土等战略资源的需求,针对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甘孜、阿坝等地在稀有金属、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成矿作用与勘察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与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p p   省地矿局负责人说,重点实验室授牌,是省地矿局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创新平台”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迈出的新步伐,在推广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将对全省地矿系统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p
  • 再签标杆!CTI华测检测与金蝶达成战略合作
    1月31日,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I华测检测”)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数字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本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借助可组装的企业级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与金蝶云星瀚SaaS管理云,携手推进CTI华测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共同打造检测与认证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CTI华测检测集团总裁申屠献忠、首席财务官王皓、计量及数字化事业部总裁徐江、华南区行政总裁王在彬、数字化战略发展中心总监赵小云、人力资源总监陈志红、信息资源管理部总监林宏轩,以及金蝶中国总裁章勇、助理总裁兼深圳分公司总经理颜全铨、深圳大客户经营部总经理胡炜等双方领导出席本次会议。CTI华测检测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是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中国检测认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12)。CTI华测检测在全球90多个城市设立160多间实验室和260多个服务网络,拥有12,000多名员工,是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指定认证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机构,同时获得众多海外权威机构认可并授权合作。基于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和权威公信力,CTI华测检测每年可出具390多万份检测认证报告,服务客户逾十万家,其中世界五百强客户逾百家。当下,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要求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给检验检测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CTI华测检测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通过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公司并购整合、运营协同、客户服务、国际化等能力,实现精益和数字化创新助力,持续提升公司在检测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为响应集团数字化战略发展大方向,CTI华测检测携手金蝶,将搭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全面支持数字化战略落地,实现人、财、物管理全面贯通,提升集团组织效能及智能化发展。CTI华测检测总裁申屠献忠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CTI华测检测已经成为中国TIC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有志于跻身全球领军TIC企业之列;数字化转型升级既顺应了行业和客户不断往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也是公司自身往国际化发展和效率提升的需要。华测此次与业内知名服务商金蝶达成数字化战略合作,将借助金蝶在数字化软件和科技智能场景应用方面多年沉淀的经验和技术,打造华测“一套系统、一个平台”的全新运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CTI华测检测在信息共享、业务流程优化、运营效率和协同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水平。同时,依托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不断优化实验室流程和效率,并逐步推进智能化、无人检测实验室落地,全面打造智能华测和科技华测。CTI华测检测总裁申屠献忠金蝶中国总裁章勇表示,CTI华测检测与金蝶在数字化领域合作悠久,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华测检测与金蝶战略合作签约的重要时刻。此次华测检测ERP系统建设,将借助行业内先进的“低代码、云原生”的金蝶云苍穹平台,打造华测集团统一数字化底座平台,提升华测整体数字化服务水平、快速的业务响应能力。此次合作,金蝶也将对项目充分重视,扎实落实每一阶段的工作,确保资源充分投入,为项目建设全程保驾护航,为CTI华测检测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共同将此打造成行业灯塔项目。金蝶中国总裁章勇成立30年来,作为全球知名的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金蝶已经为超过740万家企业、政府等组织构建可组装的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企业业务能力)。未来,金蝶将依托核心技术能力与多年行业数字化实践经验,助力CTI华测检测构建强大的数字化平台,共创数字化转型标杆,共同迈向世界一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