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战略规划

仪器信息网战略规划专题为您整合战略规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战略规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战略规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战略规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战略规划话题讨论。

战略规划相关的资讯

  • ISO将制定2011~2015年战略规划
    12月中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阿兰布莱登为我国的标准化同行介绍了《2011~2015年ISO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的准备情况。《战略规划》的制定将于2009年年初启动。   据了解,ISO战略规划是规划ISO阶段性战略目标的文件,由ISO理事会战略常委会负责制定。自2003年起,ISO决定将战略规划的阶段周期由每3年一个阶段变更为每5年一个阶段,目前正在实施的《2005~2010年ISO战略规划》是第一个5年规划。   阿兰布莱登透露,新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与正在实施的5年战略规划的衔接,更广泛地征求各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意见,确保战略规划充分体现各成员国的需求以利于战略规划的实施,同时向相关国际组织开放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   新规划将重新审定ISO的技术领域,强化新兴技术如纳米、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并加强节能、食品安全等传统领域及服务业中金融、保险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新战略规划还将积极应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面临的挑战,提高认证认可的质量,发展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合作。新规划将考虑ISO与各行业、各协会在标准领域的合作,鼓励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ISO的活动,并将标准的教育和普及作为战略规划的一个重点内容。新规划将对ISO标准制修订程序进行改革,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标准制修订的速度,提高标准制修订的效率。新规划将考虑提高ISO中央秘书处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各成员国服务。   据介绍,从战略上规划ISO的阶段性工作,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国际标准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为应对国际标准需求的不断增长,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应对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挑战,拟推出全新的对技术进行协调的全球框架。阿兰布莱登认为国际标准需求的增长是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以及原料供应和投资的外包或者海外生产等诸多因素决定的。标准需求主要来自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的响应,消费者和环境保护的公开需求,面对恐怖活动、公共卫生和自然灾害时国际性的团结一致以及新技术和创新的扩散。   据统计,2002年,ISO有标准14110项,2005年达到15649项,今年10月已达到17434项。   《战略规划》将于2010年初ISO战略委员会讨论后,提交2010年9月召开的ISO大会通过。
  • “科学仪器公司2011年战略规划”专题征稿函
    “科学仪器公司“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战略规划”专题征稿通知 各相关仪器厂商:   您们好!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必将提升科学仪器行业及科学仪器公司长期发展的空间。   2010年已悄然离去,我们已经走进崭新的2011年。岁未年初,承上启下之时,正是我们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为未来一年的快速发展进行谋划的好时机。   近期,仪器信息网专门制作“科学仪器公司“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战略规划”专题,欢迎各位科学仪器公司的负责人在此畅所欲言,向关心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广大网友们展示贵公司2010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2011年的战略规划。   此专题(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zhanwwang2011/)2011年2月14日正式上线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科学仪器公司的热情响应,截至目前该专题已有近20家国内外科学仪器公司参与。   鉴于此,仪器信息网计划在此专题基础上撰写稿件,稿件将会在“人物专访(http://www.instrument.com.cn/interview/)”栏目或第38期《仪器快讯》上予以体现,特此再次征集稿件。   征稿要求:内容涉及贵公司2010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2011年规划与展望等,稿件字数不限;   稿件将在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公司2011年展望”专题中署名刊登发布,并请提供:贵公司负责人照片(不小于450像素*300像素)以及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全称。   请各位厂商积极提供稿件,敬请珍视此次免费宣传机会。在此,对于您将要付出的辛苦、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致以郑重的感谢!   截稿日期:2011年3月7日   投稿邮箱:fqliu@instrument.com.cn   咨询电话:010-51654077-8027   仪器信息网 编辑部   2011年3月1日
  • 兰博柱后衍生助力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规划》着重指出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深入开展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微生物等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及对产品营养品质影响评价。 农业部标准NY/T 761-2008规则定了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涕灭威、克百威等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代谢物残留量。天津兰博PCR3柱后衍生系统在检测农产品中草甘膦除草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可兼容任何品牌及型号的液相色谱系统。
  •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十二五”战略规划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积极推进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十二五”战略规划制订工作,10月26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十二五”战略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社发司杨哲副司长,生物中心马宏建副主任、安道昌副主任,以及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   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詹启敏副院长代表专家组介绍了前期调研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战略调研报告(讨论稿)》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报告内容展开讨论,提出一些建设性修改意见。   社发司杨哲副司长对专家组在调研工作中所付出的心血表示感谢,并表示科技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希望专家组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通过生物和医药领域科技的发展,着力破解社会经济发展难题,探索创新驱动模式,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会议决定在近期再次召开研讨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讨。
  • 3D打印战略规划将公布 民用市场或迅速崛起
    继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层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后,记者昨日从科技部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两会后公布。   随着2012年美股上市公司Stratasys股价翻番、3D Systems一度暴涨近3倍,3D打印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开始正式被各方重视。美国还把3D打印赋予制造业复兴的重任。   在我国,随着3D打印技术在桌面级机器领域的逐渐成熟和应用,2013年民用市场有望迅速崛起。有关专家预计,随着社会关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发展,整个产业将迎来量的飞跃,并首先带动相关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今年5月在中国举行。   政策扶持催化产业发展   去年12月,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并制定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   3D打印,又称为增量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就是通过打印机打出而非加工出各类日常与工业产品。   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三维数字化技术认证培训管理办公室主任鲁君尚告诉记者,实际上3D打印技术发展已经有超过20年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与国际几乎同时起步。2012年,这项技术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更多是源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其将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之一。   据介绍,在国内,相关技术是在863专项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如今,3D打印从战略性技术变为产业其中也少不了政策扶持。   据透露,不少业内人士在有关部门之间大力呼吁重视3D打印相关技术,而该产业的发展也曾得到国家高层的批示。   记者了解到,如今3D打印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一是工程类制造,二是民用发展。在工程类制造方面,一方面是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的重要零部件生产,这些部件生产要求高,传统工艺往往无法达到或者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用于工程制造的小批量或者单件产品生产,相对于批量生产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材质以金属为主。   近年来,3D打印技术持续发展,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已有走出小众空间向主流市场扩散的势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打印出的成品将占产品生产总量的50%。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已经先行发力。据悉,我国首个3D打印工业园将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目前武汉市发改委等部门针对3D打印产业,正在摸底调查,拟着手编制规划并予以扶持培育。东莞则将3D打印写入了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民用市场迅速崛起   2012年后,随着3D打印为社会所广泛关注,民用市场迅速崛起,3D打印开始应用于做模型、礼品、纪念品甚至工艺品的制作,而且随着社会关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发展,市场开始有量的飞跃。   鲁君尚指出,“民用领域今年有很大的发展,虽然核心技术没有大的根本性突破,但因为可以用更普通的树脂、石膏等材料进行打印,应用量上升,所以成本大幅降了下来。”   杭州的有关3D打印公司Magicfirm,把自己生产的设备搬上了淘宝网。   记者在淘宝上发现,该公司最新潮的3D打印机产品,价格在3000-10000元不等,其中一台售价不到6000元的MBot Cube 双头个人3D打印机近一个月的销售量达到15台。记者了解到, Magicfirm公司成立于2009年,其基于开源3D打印机研发制造出MBot个人3D打印机系列,正是瞄准批量生产的经济型家用打印机市场。   据公司人士介绍,如今公司生产和代理的各种3D打印机月销量可达到100台,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公司研发的MBot系列,售价在6000元左右,主要应用于中小型企业产品研发、中小学校与高校以及个人设计师与爱好者应用。   民间的应用还不止于此。去年12月31日,全国首家3D打印照相馆落户西安高新区。今年1月15日,国内首家3D打印体验馆在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开业。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已为300多家制造企业提供3D打印服务,小到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大到电器产品和汽车零部件,收取的“打印费”已超过180万元。   就在刚刚结束的2013 CES上, 3D Systems首次展示了一款专门面向家用市场的3D打印机,开启了3D打印进入家用市场的契机。惠普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PPS)中国区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会时刻关注3D打印领域的最新进展。看来,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发力。   鲁君尚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3D打印的民用市场吸引了更多的社会投资,或将率先启动,并取得指数级的发展。如此一来,最先受到带动的就是相关设备生产企业。
  • 精准医疗战略规划正在制定 利好大数据分析和肿瘤检测市场
    p   国家卫计委11月30日消息,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或将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中。 /p p   精准医疗主要由基因测序等顶尖技术构成,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据透露,我国将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和医疗器械,形成一批我国定制、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见病分别制定8-10种精准治疗方案,并在全国推广。 /p p strong   政府高度重视 /strong /p p   国家卫计委官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本次制定的“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系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中央部委,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研究制定的。 /p p   据透露,国家相关部委获悉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后,很快将这一计划专文上报国家高层,高层随即批示国家科技部牵头调研,国家科技部鼓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这一领域深入钻研。 /p p   关于这项顶尖的科研计划,今年以来政策方连续推出举措:今年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4月15日,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研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第31项是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取消的审批项目包括原来由国家卫计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p p   据介绍,在精准医疗领域行动最快的是英国。英国政府2012年发起大型测序研究项目——“10万基因组计划”,即对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记录(NHS)中的10万名病人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测序,目标是根据基因组学和临床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癌症和罕见疾病疗法,并使NHS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提供基因组医学作为日常护理一部分的主流健康服务体系”。迄今为止,英国已经对几百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预计2016年测序完成1万个样本,到2017年完成10万个样本。 /p p strong   大数据分析护航 /strong /p p   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前提是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因此,开展精准医疗,首先是要发展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应用。从精准医疗的过程来看,产业链可以简单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诊断过程主要涉及分子诊断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对单个患者相关样本的采集检测,并与数据库中相关疾病的资料进行比对,得出相关诊断结果。在治疗阶段则可以根据诊断的结果实行“量体裁药”。 /p p   大数据分析将在精准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精准治疗实施的前提是基因测序技术,而基因测序后产生的数据则有赖于大数据的比对分析。一个完全测序的人类基因组包含100GB-1000GB的数据量,这在解读上有很大困难,需要专门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的横向与纵向比对分析。国外很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型数据库并开发相关的软件进行快速数据分析。例如Myriad genetics公司拥有专有数据库来进行大数据的一体化分析,可用来解释不确定的遗传检测结果。Illumina公司开发出BaseSpace的云计算与存储平台。SevenBridges Genomics在人类基因组排序和分析中综合应用了云计算和NoSQL数据技术,推出EC2、S3和MongoDB等。 /p p   A股上市公司荣之联(002642,股吧)凭借在高性能计算和大容量存储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为华大基因设计、建设和维护位于深圳和香港的生物信息超算中心,成功地解决了基因测序形成的海量数据在并行计算和存储等方面的难题。目前,华大基因具备了每秒运行15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数据存储量达12.6PB,基因测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p p   大数据比对分析后所得到的信息,可为个体化药物设计提供指导,实现“量体裁药”。目前众多预测性基因检测项目中最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是“药物基因型检测”,即针对人体发病基因片段设计靶向药物,并用大数据分析药物将要产生的反应、药效、敏感性以及副作用的情况,从而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法和个体化的给药方案。“量体裁药”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临床用药不当,提高疗效与降低医疗费用,为未来医学指明方向。 /p p   strong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strong /p p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今年4月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意味着肿瘤病种的基因测序得到监管层首肯。 /p p   达安基因控股孙公司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及迪安诊断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入选首批试点单位名单。卫计委指出,将通过试点,做好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验证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管理水平。除上述两家外,入选首批试点的单位还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等。 /p p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根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1/5 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 /p p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鉴于肿瘤基因测序的市场广阔的前景,继无创产前测序争夺战开展数年后,国内多家基因公司开始进入肿瘤检测市场,开始争夺这块大蛋糕。 /p p   此前,肿瘤个体化治疗仅由国家卫计委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者皆为政府背景,开展进度缓慢。随着3月底国家卫计委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后,个别公司已先下手为强。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医学的进展最为快速,肿瘤检测即华大医学“生死战略”战略中的“死”战略之一。 /p p   华大医学的肿瘤套餐已于近日出炉并正在推向市场,目标客户既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此套餐涉及肿瘤种类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为全面的。健康、高危人群适用于“遗传性肿瘤筛查”,其中包括男性15种、女性16种常见肿瘤的筛查,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常见癌症均在套餐范围内 罹患肿瘤的患者则适用于个体化治疗套餐,定位于针对性用药、预后复发监控等。 br/ /p
  • 创远仪器拟更名为创远信科:为适应战略规划以及新业务发展需要
    创远仪器(831961)宣布拟变更公司全称及证券简称,公司名称将由原来的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证券简称“创远仪器”将变更为“创远信科”。  创远仪器表示,更名是基于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核心技术及优化后的战略规划以及新业务发展需要。  据介绍,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占比 99.69%,与公司自研产品及技术相关的主营业务收入3.55亿元,占比 84.24%。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等系列测试仪器与解决方案等。传统仪器主要用于参数测量,公司所从事的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涵盖信息技术多个维度,公司产品涉及通用射频测试仪器平台技术、射频微波信号发生技术、射频微波信号接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多制式协议栈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射频微波测试仪器涵盖信息科技多个维度的技术。  创远仪器称,公司原“创远仪器”的内涵及定位已无法充分而全面涵盖公司业务情况及发展领域,公司名称变更为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能够更加体现产品的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创远仪器优化公司“1+3”发展战略。  据介绍,原“1+3 发展战略”是指: “1”是指继续增强无线测试仪器的势能建设。“3”是指三个主要业务方向,分别是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无线电监测系统、北斗/GPS卫星导航测试系统与智能制造测试系统。  优化后“1+3 发展战略”是指:“1”是指持续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技术的势能建设。“3”是指三个主要业务方向,分别是:(1)无线通信测试:即以 5G/6G 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业务;(2)车联网测试:即以 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3)无线通信设备:即以无线侦测设备、毫米波模块、卫星通信传输模块为主的通信设备。  创远仪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5159万元,同比增长6.16%。
  • 重大利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发展目标,展望2035年,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等。为扩大内需,《纲要》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包括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县级医院设施条件,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医疗设备配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健全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加强创新产品应用,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扩大重要商品和服务进口,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纲要》的实施必将为科学仪器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一、规划背景(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经贸合作扎实推进,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进展显著,我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二)重大意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高效率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三)机遇和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创新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五)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际、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六)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取得明显进展。——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周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七)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八)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九)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十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十二)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
  •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到2022年制修订3500项强制标准
    p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p p   规划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等国家标准,到2022年,制修订3500项强制性标准。补充完善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质量标准,质量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及合理使用准则。建立健全农产品等级规格、品质评价、产地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标识、田间地头冷库、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储藏标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工程标准体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be33c3f-3403-4b04-ac6d-7bd7d558748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439.png" alt="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439.png" width=" 600" height=" 335"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5px " / /p p   此外,规划中还要求加快国内外标准全面接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在“菜篮子”大县、畜牧大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到2022年创建100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80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500个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 /p p   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规划中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形成以国家为龙头、省为骨干、地市为基础、县乡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能力,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基础,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充实基层监管机构条件和手段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深入开展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微生物等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及对产品营养品质影响评价,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实验室和大数据平台,改善提升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配套设施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研发,加大快速检测等技术攻关力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c05211a5-1d9b-442a-8cc9-52b25514d81f.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738.png" alt="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738.png" width=" 600" height=" 754"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54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270f2cb-dfca-48e9-a3ee-8bfb46ef5ac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758.png" alt=" 微信图片_20190219101758.png" width=" 600" height=" 145"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45px " / /p p br/ /p
  •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2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 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 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迫切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机遇,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继承创新、突出特色。把继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展一切工作,正确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动投资消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注重城乡、区域、国内国际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放大医改惠民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度提高 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 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 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加强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科研实力强的省级或地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  3.促进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4.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5.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6.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  8.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9.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10.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强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  (三)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将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纳入国家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编撰出版《中华医藏》,加强海外中医古籍影印和回归工作。  1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13.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传统中医师管理制度。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四)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14.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统筹利用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创新工作,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15.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针对疾病新的药物靶标,在中药资源中寻找新的候选药物。  16.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转化应用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  (五)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17.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建立国家级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中药材资源调查制度。在国家医药储备中,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探索荒漠化地区中药材种植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18.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制定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区域规划。制定国家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引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支持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建立完善中药材原产地标记制度。实施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推进行动,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推进精准扶贫。  19.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中药绿色制造工程,形成门类丰富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逐步减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物质的使用量,严格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20.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21.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使更多古代中医典籍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22.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七)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23.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本着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服务当地、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支持中医药机构全面参与全球中医药各领域合作与竞争,发挥中医药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国家援外医疗中进一步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  24.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海外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障碍和技术壁垒,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公共资源保障。鼓励中医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扶持中药材海外资源开拓,加强海外中药材生产流通质量管理。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积极发展入境中医健康旅游,承接中医医疗服务外包,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对外整体宣传和推介。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推动颁布并实施中医药法,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中药审批管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等领域相关法律规定,构建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指导地方加强中医药立法工作。  (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为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安全,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重点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推广与应用。系统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药膳制作标准和中医药保健品标准等研究制定。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及中药材标本建设。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加强中医药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监督信息数据平台。推进中医药认证管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三)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落实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降低中成药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中医药临床科研领军人才。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及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系列,合理设置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岗位。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健全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制度,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五)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按照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作部署,在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中,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医
  • 加强横向合作,促进海洋科技发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4年度战略规划研讨会
    2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了2014年度战略规划研讨会。作为深圳市海洋研究与技术联盟理事单位,深圳市朗诚实业有限公司也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作了“加强横向合作,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专题报告。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本次规划会包含1个总体战略研讨会与6个主题分会,研讨会部分由副院长吕建成主持。在战略研讨会上,先进院院长樊建平作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4年度规划报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朱建平、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李定强、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尔丹、香港城市大学席宁教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吴超博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戴建平等专家参与了交流和讨论。会议主题围绕脑研究计划与展望、超限机器人技术: 机遇与挑战、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研究型医院和健康产业进行研讨,并对先进院在具体领域的布局和发展给出了建议。其发展以坚持工业研究院定位、坚持探索实践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坚持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创新、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为基础,不断完善健康领域创新链,在大数据创新应用、绿色能源、海洋技术方面稳扎稳打,打造创新设计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最终形成“长健康、生智能、大数据、绿能源、新设计、向海洋”的创新交叉平台。 海洋电子与材料、转化医学与健康服务、多学科汇聚的脑科学研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肿瘤的个性化疗六场分会于当天下午分别由各位主讲人与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进行交流研讨。朗诚公司朱伟胜总经理在海洋电子与材料分会的“创新的朗诚海洋监测、观测系统”的演讲引起了在座专家的强烈兴趣和深入讨论。
  • 天瑞仪器“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验收通过
    10月18日,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2015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汇报会现场项目验收专家组包括省、市知识产权局领导、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天瑞仪器知识产权总监周晓辉现场向评审专家介绍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两年的实施周期,开展项目尽职完成调查分析、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和企业专利个性化等一系列工作。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汇报后,对各项工作资料进行核查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提问。检查组对项目主要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考核验收。应总经理为项目验收专家组介绍天瑞展厅天瑞仪器总经理应刚先生也出席了本次验收会议,他为专家组深入介绍了未来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情况,并指出知识产权工作为保护公司的研发成果、保障公司的技术战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公司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是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表现,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的体现。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基本能力具有推进作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天瑞仪器进一步规范了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公司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得天瑞仪器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方面整体得到了提升。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明年实施多个专项规划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6日在北京召开。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明年将实施4个专项规划以及15个细分领域的规划。   业内人士指出,专项规划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明年相关领域的投资也有望出现实质性增长。   将实施多个专项规划   苗圩指出:“明年将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4个专项规划,以及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等15个细分领域规划,用好并协调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推动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实。”   此外,工信部明年还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抓好智能制造装备、稀土稀有金属、云计算、新型显示、物联网等专项的实施。”并组织好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重大装备首台套等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   苗圩提出,2012年将以“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力争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有望进入良性循环   记者归纳相关扶持措施,发现工信部的支持重点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而以上两大产业也被市场普遍关注。专家认为,两大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有条件较快地实现产业化突破。   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广州赢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兴文指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方面的发展。此外,由于人们都有享受更好的信息技术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因而在这一产业实施过程中能够形成“投入实施—产生效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也比较扎实。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认为,过去10年的重工业高投资,为装备制造业积累了数量巨大的产业工人和技术资源。目前,高端装备制造的某些细分市场已经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他认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是正常的产业发展逻辑,是下游需求拉动和竞争推动的结果。”   专家指出,在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明年相关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方面都将取得突破。   在26日举行的会议上,苗圩还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将现有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有条件的地区都要推动设立专项资金。”   三网融合试点将扩大到直辖市及省会城市   苗圩表示,2012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尽快将试点扩大到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   苗圩指出,2011年我国三网融合稳步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取得一定进展,企业合作、产业协作模式创新力度加大,新业态逐步形成。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向用户提供业务的条件已经具备,配套产品研发、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监管得到加强。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IPTV用户已超过1100万户,手机视频用户超过4000万户。   苗圩表示,2012年我国将务实推动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型业务发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启动21项重大工程
    p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记者就《规划》有关情况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p p    strong 问: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发展总体呈现出“快、活、高、优”的特点。 /p p    strong “快”是指产业规模增长快。 /strong 截至2015年末,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约8%,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这一比重在2010年仅为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监测的27个行业营收增速5年年均超过15%,其中的工业行业2015年增速比工业总体增速高8.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行业5年年均增速超过20%,也好于服务业整体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力填补了传统制造业的下滑空缺。 /p p    strong “活”是指创新活跃。 /strong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各行各业广泛融合,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服务领域,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新模式不断涌现,以网络租约车、基因诊断等为代表的新模式向生活服务全面渗透,研发外包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规模迅速增长。在制造领域,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方兴未艾,无人机、机器人等新产品快速上市。IT、生物和新能源等技术加速相互渗透,涌现出可穿戴电子医疗设备、生物芯片、能源互联网等融合型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投资已占到我国创业投资的80%。 /p p    strong “高”是指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 /strong 若干关键领域实现了群体性突破,部分重点产业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如华为公司已成为全球收入第一的通信设备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云计算能力居全球前列,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基因测序平台测序能力进入世界前列,高速铁路和特高压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关键领域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如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晚期胃癌的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自主设计的大飞机C919和支线飞机ARJ21飞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国产钻井平台首次实现深海海上气田成功开发,一大批航空航天、核电高端装备均取得突破。 /p p    strong “优”是指整体效益优。 /strong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创造的经济价值大、产品附加值高。2016年10月,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利润达10499.7亿,同比增长15.3%,其中工业部分26个行业同比增长达13.3%,比同期工业整体增速高出4.7个百分点。从上市公司数据看,过去五年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始终高于传统产业,如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利润率达10.5%,比上市公司总体(扣除金融业)高出3.4个百分点。 /p p   目前,部分地方和区域已成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东部地区,深圳市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引擎”。同期,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接近30%,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一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结合当地特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湖北的集成电路、安徽的新型显示、湖南的轨道交通装备、江西的航空装备、吉林的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p p    strong 问: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培育时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够高,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 二是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创新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p p    strong 问:当前阶段制定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何作用?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当前阶段出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 p    strong 一是有利于加快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stro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的同时要补短板,做减法的同时要做加法,做减法也是为了做加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与“十二五”相比,《规划》适应文化、信息等新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的趋势,重点产业领域增加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以设计创新引领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有效供给,重点产业领域增加了设计服务产业,包括工业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等行业。同时,《规划》将深化改革贯穿于各个重点产业领域工作部署,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可以说,出台《规划》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规划》编制也贯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p p    strong 二是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动能。 /strong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需要新动力,调结构需要新抓手,惠民生需要新途径,亟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动能既体现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体现于新的动力和能力储蓄积累的过程。为此,《规划》一方面立足当前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面向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方向,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和核技术等四个战略性产业,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新动能必然源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规划》体现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管理创新强化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全面支撑,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持续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量。 /p p    strong 三是有利于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发展新兴产业。 /strong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 strong 统筹提出了投资规模巨大、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21项重大工程(包括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生物技术惠民工程、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等)。 /strong 一方面,让全社会了解掌握了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家重点考虑的投资方向,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投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创新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strong 配合《规划》实施,我们即将发布新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的产品和服务,以引导全社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strong /p p    strong 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布局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与“十二五”相比,《规划》布局上的新变化主要有五点: /p p   一是软硬结合的布局,在重点产业领域中新增加数字创意产业,包括数字文化创意装备、数字文化内容、设计服务等方向。相对于工业和硬实力,这是着眼于增加软实力的布局,是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的举措,是通过抓源头设计来增加有效供给的举措。同时,数字创意产业具有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也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p p   二是前瞻性的布局,增加了战略性产业的内容。这也是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做出的调整。主要考虑是,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和核技术等领域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的核心领域,促进这些领域形成新产业是培育新动能和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p p   三是融合性的布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产业进一步归并为五大产业领域,这是体现新兴产业融合创新的发展特征。例如,“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型材料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器件和整机装备的创新,而装备的创新不断对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融合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也有交叉,太阳能汽车目前也在推出新产品,相关产业领域整合有利于融合创新,培育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 /p p   四是全区域的布局,《规划》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国际化拓展进行了全面布局。《规划》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的不同,分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已进一步凸显,越来越需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越来越需要国际合作新平台,越来越需要融入全球产业链。为此《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进行了引导。 /p p   五是市场化的布局,《规划》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要求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放开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国有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在高端制造领域,部署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遥感卫星发展。在生物领域,要求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全面推动医药价格和行业监管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在绿色低碳领域,要求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在集聚区发展方面,《规划》要求避免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防止园区重复建设。在政策保障部分,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等6方面措施,以及推动减少事前准入限制、进行审慎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p p   strong  问:对贯彻落实《规划》有什么部署? /strong /p p    strong 答: /strong 《规划》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近期,我们将召开第五次部际联席会议,围绕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机制,对《规划》落实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p p    strong 一是推动落实重大改革。 /strong 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实施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 /p p    strong 二是制定出台重大政策。 /strong 推动各领域编制和落实好重点专项规划。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较大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财税金融保障,持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完善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补贴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国际化投资基金,发展为新兴产业服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行动等举措。 /p p    strong 三是建立完善重大机制。 /strong 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落实《规划》重点工作分工。建立健全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机制,打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医疗器械、药品招标等领域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立高层次政企对话咨询机制,我们已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下新增一批顾问,积极听取企业家意见。建立教育内容调整机制,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合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等。探索建立投融资信息对接机制,促进银企对接等。 /p p    strong 四是加快实施重大工程。 /strong 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快形成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启动实施《规划》提出的21项重大工程。 /p p   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各部门形成合力,我们有信心如期完成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 /p p br/ /p
  • 中科院启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p   1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召开2021-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动员会,这标志着中科院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正式启动。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静海出席。会议由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主持,来自院属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 /p p   白春礼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科技智库,中科院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一系列重要规划都在社会上和国际科技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组织开展2021-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是中科院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中科院在新时代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确保高质量如期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根本要求 同时要为国家制定新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贡献科学思想和建议,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起到先导作用。 /p p   白春礼从三个方面对做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是统揽各项研究工作的灵魂 二是要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把重大创新领域的科技布局作为战略研究和规划制定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三是要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准确把握我院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方位和新任务,确保到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在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发挥核心骨干和引领带动作用,并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p p   白春礼说:“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面对纷繁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我们要坚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通过加强战略研究和前瞻谋划,进一步提升目标,理清思路,强化重点布局,找准主攻方向,规划好我院未来中长期发展。” /p p   据悉,中科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此前,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批准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战略研究的目标任务、整体框架、重点研究专题、队伍组织、工作安排和协同工作机制等。动员会后,总体研究组和“8+2”领域/平台专题研究组进行了首次分组研讨,重点讨论了各专题组的研究重点、工作机制、后续工作安排等。近期,各专题研究组还将开展后续深入研讨工作。 /p
  • 食品安全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县乡是重点
    p   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昨日在京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食品安全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将重点加强县级、乡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p p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食品安全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到国家级战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强县级和乡级的食品监管,下一步需要让各级政府有足够的能力、预算实行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职责。” /p p   “经过‘十三五’规划的食品安全战略,有信心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提高。”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说。据了解,目前重点品种食品的合格率达到了95%-99%,大家普遍关心的乳制品合格率在99%左右。 /p
  • 国务院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中新网5月30日电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   会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会议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7月9日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部署和要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全国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在此过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判断未来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从有利条件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严重缺乏,标准体系不健全 投融资体系、市场环境、体制机制政策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以工程为依托,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加速产业化,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总体部署产业布局和相关领域发展,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适时动态调整,促进协调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着眼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对重要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培育先导产业。   (三)发展目标。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掌握一批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发明专利质量数量和技术标准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新业态的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财税激励、投融资机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高。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合作的国际化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在部分领域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三、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   强化政策和标准的驱动作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成果,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 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能源管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鼓励绿色消费,加快形成支柱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高效节能产业。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 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等产品 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 加快发展节能交通工具 积极开发和推广用能系统优化技术,促进能源的梯次利用和高效利用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业态。   2.先进环保产业。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 推进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物环保技术工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及相关新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大力推进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探索新型环保服务模式。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和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化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创新、新兴应用拓展和网络建设的互动结合,创新产业组织模式,提高新型装备保障水平,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1.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 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架构的信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带动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及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发展宽带无线城市、家庭信息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覆盖,普及信息应用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2.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围绕重点整机和战略领域需求,大力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突破先进和特色芯片制造工艺技术,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以及关键设备、仪器、材料核心技术,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发,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新优势。积极有序发展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显示(PDP)面板产业,完善产业链。加快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三维立体(3D)、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克发光二极管(LED)、OLED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材料,提高LED、OLED照明的经济性。掌握智能传感器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核心技术,提高新兴领域专用设备仪器保障和支撑能力,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   3.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加强以网络化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云计算软件、工业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推动大型信息资源库建设,积极培育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促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进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变革转型和信息服务的普及,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继续扩大软件信息服务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依托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   (三)生物产业。   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转基因、生物合成、抗体工程、生物反应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 加强生物安全研究和管理,建设国家基因资源信息库。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1.生物医药产业。提高我国新药创制能力,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 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现代中药 开发先进制药工艺技术与装备,发展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   2.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开发能力。研究开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卫生应急装备和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形成一批适合大中型医院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诊疗产品 大力开发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产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 发展数字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和家庭监测、社区护理、个人健康维护相关产品等。   3.生物农业产业。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育种科学设施体系,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及应用,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育种企业发展,着力提升种业竞争力。积极推进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生物制造产业。以培育生物基材料、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和做强现代发酵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突破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关键技术,培育发展生物醇、酸、酯等生物基有机化工原材料,推进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生物材料产业化。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制浆、印染、制革等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应用,提升大宗发酵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面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1.航空装备产业。统筹航空技术研发、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市场开拓及服务提供,加快研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推进先进支线飞机系列化产业化发展,适时研发新型支线飞机 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构建通用航空产业体系 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 促进航空设备及系统、航空维修和服务业发展 提升航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   2.卫星及应用产业。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气象、海洋、国土、测绘、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环境减灾、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健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推进极地空间资源开发。   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用维护、监测维修和产品标准体系,完善认证认可体系等,提升牵引传动、列车控制、制动等关键系统及装备自主化能力。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大力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面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作业和辅助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工程总包及设备配套能力,积极推动海洋风能利用工程建设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装备产业化。促进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专用装备,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控制装置及其伺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先进制造、国防、交通、能源、农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和升级。   (五)新能源产业。   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积极推进技术基本成熟、开发潜力大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重大工程。到2015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提高到4.5%,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亿吨以上。   1.核电技术产业。加强核电安全、核燃料后处理和废物处置等技术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二代在运核电安全运行技术及延寿技术开发,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统筹开展第三代核电站建设。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建设示范工程。研发快中子堆等第四代核反应堆和小型堆技术,适时启动示范工程。发展核电装备制造和核燃料产业链。到2015年,掌握先进核电技术,提高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实现核电发展自主化 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包括三代在内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定在1000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先进技术开发、设计、装备制造能力。   2.风能产业。加强风电装备研发,增强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和控制系统设计能力,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以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设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和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内陆山地、河谷、湖泊等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发挥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电网接入条件好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风电项目,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3.太阳能产业。以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器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为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新工艺和新装备 积极推动多元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产业化及其商业化发电示范 建立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推进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应用,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发电产业体系。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器,推动太阳能在供暖、制冷和中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建立促进光伏发电分布式应用的市场环境,推进以太阳能应用为主、综合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城市建设。   4.生物质能产业。统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序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加强下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开发,推进纤维素制乙醇、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开展重点地区生物质资源详查评价,鼓励利用边际性土地和近海海洋种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   (六)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到2015年,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到2020年,关键新材料自给率明显提高。   1.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原子能级锆材、高端钨钼材料及制品等,加快推进高纯硅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磁敏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业化。着力扩大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异戊橡胶、氟硅橡胶、乙丙橡胶等特种橡胶及高端热塑性弹性体生产规模,加快开发高端品种和专用助剂。大力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光伏超白玻璃、平板显示玻璃、新型陶瓷功能材料、压电材料等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纯石墨、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及制品。   2.先进结构材料产业。以轻质、高强、大规格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强轻型合金,积极开发高性能铝合金,加快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发展高性能钛合金、大型钛板、带材和焊管等。以保障高端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高品质特殊钢和高温合金材料。加强工程塑料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大力发展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和特种环氧树脂等。   3.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为重点,积极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种产业化和应用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并提高规模化制备水平,重点围绕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配套原丝开展技术提升,着力实现千吨级装备稳定运转,积极开展高强、高模等系列碳纤维以及芳纶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提高专用助剂和树脂性能,大力开发高比模量、高稳定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品种。积极开发新型陶瓷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快推广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 加强电制动等电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 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 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四、重大工程   (一)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高效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热电联产、电机系统和大容量低成本蓄能等领域,实施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 推进高效风机、水泵、变压器、空调机组、内燃机、节能家电等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发展。到2015年,形成一批以高效燃烧、能源梯级利用、高效蓄能、绿色节能建材、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为重点的节能技术装备与产品制造骨干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左右,创新能力和装备开发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以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高效净化等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新型反硝化反应器等水污染治理成套装备,高效垃圾焚烧和烟气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固体废物处理装备,重金属、氨氮在线监测等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应急监测车、阻截式油水分离及回收设备等环境应急装备为重点,实施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加快高性能膜、脱硝催化剂纳米级二氧化钛载体、高效滤料等污染控制材料的产业化。到2015年,培引导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宏观引导。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对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引导和宏观指导,明确不同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各地要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从当地实际出发,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新兴产业,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强化行业和企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投资、经营决策方面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加强市场信息预警与引导,定期向社会发布战略性新兴行业产能规模、产能利用率及生产、技术、市场发展动向等信息。   (三)培育发展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聚,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健全、市场活力大、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发挥创新资源密集、创新环境良好区域的比较优势,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先行先试,培育若干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四)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本规划提出的重点方向和任务,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及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制定实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专项规划,明确实施内容和实施机制。鼓励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各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要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   (五)加强组织实施。   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委,承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根据规划实施的需要,组建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政策工作组,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   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和监测,加强形势分析,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后评估 要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 国标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日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有关精神以及《&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ldquo 制定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发展规划,加快基础通用、强制性、关键共性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的速度,健全标准体系&rdquo 的部署要求,国家标准委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林业局、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和海洋局等九部门,制定了该《规划》。   《规划》在结合前期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个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形势和需求,对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立基本原则,提出了&ldquo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rdquo 、&ldquo 市场引领、创新驱动&rdquo 、&ldquo 重点突破、整体提升&rdquo 、&ldquo 面向国际、开放兼容&rdquo 的基本原则。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到2015年,要建设60个左右标准综合体,研制600项以上急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健全,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技术标准创制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确定重点任务,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和2020年标准化发展路线、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化发展重点任务,选取了20个影响大、辐射广、示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综合标准化工程。四是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从加强标准化统筹协调、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标准国际突破、加强标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标准化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研究制定了多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标准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规划》编制历时六个月,编制工作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分7个专业组展开工作, 直接参加起草的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共有两百余人。工作组先后三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问题,推进工作,对于顺利完成《规划》编制并发布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紧贴产业需求。《规划》以国务院决定为指导,以《&ldquo 十二五&rdquo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提炼标准化项目,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出标准化作用。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发放征求意见稿83份,共收到修改意见220条,经研究采纳144条。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战略性新兴产业咨询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专家对《规划》送审稿进行把关,保证《规划》编制质量。   为实施落实《规划》,国家标准委已启动了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发布年度标准综合体目录,提出具体标准项目,推进建立健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 “十四五”规划:建设制造强国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月13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修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建设制造强国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数据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规范和降低港口航运、公路铁路运输等物流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制造业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进出口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谋划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 中科科仪召开2011年战略工作会议
    为全面推进落实公司2009-2020年战略规划,讨论细化2012-2014年滚动发展战略,实现公司跨越发展,中科科仪于2011年8月26至28日召开了以&ldquo 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加速发展,做大做强&rdquo 为主题的战略工作会议。公司领导、中层干部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总经理李昕主持。   会上,企业发展部经理助理赵自强复盘了公司战略执行情况,分析了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汇报了公司2012-2014年滚动发展战略规划草案。随后,会议采取&ldquo 业务负责人报告、与会人员提问、报告人回答&rdquo 的形式分别研讨了各业务单元2012-2014年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在开放、宽松的气氛中发现问题,碰撞思想,寻找答案,促进了战略规划的完善和落实。   总裁陈静做了大会总结。她在肯定此次会议成效的同时,鲜明地指出了公司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七大战略措施。她详细阐述了公司2012-2014年总体战略目标和各业务目标,强调坚定不移以市场为导向,引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集中力量谋求业务新突破,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她要求管理团队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以身作则,加强学习,迎接挑战,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董事长张永明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公司发展历程,以及转改制以来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明确指出以股权结构不断优化为主要标志的公司治理、决策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上市不仅是科仪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他希望全体员工务必全力以赴,务必改革创新,加快上市步伐,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 雪迪龙3200万入资参股思路创新公司 战略布局智慧环保信息化市场
    2014 年 4 月 21 日,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原股东签订了《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协议》,雪迪龙拟以自有资金 3200 万元认购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 300 万元(思路创新原有注册资本 1200 万,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为 1500 万),本次投资完成后雪迪龙将拥有思路创新 20% 的股权。雪迪龙与思路创新公司战略合作签约现场 思路创新公司早在1998年就致力于中国环境信息化领域,是智慧环保细分市场高端应用的领军企业,自公司创立以来长期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提供环境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核心团队来源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期与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研发实力雄厚,行业经验丰富;目前业务已逐步覆盖环保部、省、市县等多级客户,公司的数据中心产品覆盖环保部和 32 个省级及多个地市区县环保厅局;公司在总量核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案例和项目案例,尤其在排污权交易领域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软件已覆盖全国 3000 多个环境监测站等。 雪迪龙此次3200 万参股思路创新,将与思路创新在智慧环保领域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雪迪龙将充分发挥在监测设备及市场资源丰富的优势,思路创新将发挥软件产品及研发创新的优势,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雪迪龙参股思路创新,可以与公司现有的业务形成互补,将为公司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符合市场经营的需要,符合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有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 重磅!《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谋划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初步建成带动长三角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策源地,引领全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高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提出,重点打造以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其中,“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X”是指前瞻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重点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类脑智能等先导产业。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动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上海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关键产品不断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37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3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从15%提高到18.9%。其中,制造业部分增加值由1673亿元增长至2960亿元,年均增速12.1%,比同期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5.8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从8064亿元增长至1393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6%提高到40%;服务业部分增加值由2073亿元增长至4368亿元,年均增速16.1%,比同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重点产业不断集聚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20%,生物医药产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1/4,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超过1150家。2.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3.7%提高到2020年的4.1%。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实现量产,7纳米和5纳米刻蚀机进入国际先进生产线,桌面CPU、千万门级FPGA等关键产品达到国际主流水平,12英寸大硅片实现批量供应。结直肠癌新药呋喹替尼等创新药物,先进分子成像设备全景PET/CT、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等原创医疗器械获批注册上市。全球首款人工智能云端深度学习定制化芯片发布。3.新兴业态蓬勃发展。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持续赋能实体经济,传统业态加速向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转型发展。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已培育15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94个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2万中小企业上平台。“张江在线”“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相继运作。4.空间布局逐步优化。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徐汇区人工智能、杨浦区信息技术服务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闵行、徐汇、杨浦、嘉定、松江、张江、临港等重点区域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创新活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张江科学城汇聚2.2万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外资研发中心171家,在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新药研发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30%,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加速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信息飞鱼”等特色产业园。闵行、徐汇、嘉定、奉贤、金山、青浦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载体,聚集了本市80%的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和营业收入。5.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全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高地“上海方案”,各项重点任务加快落地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著,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国家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重大改革举措已全面落地,并出台《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等70余个地方配套法规政策。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募资近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万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4家,众创空间500余家,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和团队近3万家。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逐渐凸显。在市场主体方面,缺乏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新兴领域的龙头企业还不够多,独角兽企业仍需加大培育力度,部分领域的重点企业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下降。在市场要素方面,人才竞争加剧,高层次产业人才供给能力不足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支撑关键技术研发的产业创新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在市场机制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动力不足,全社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仍需优化。(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但仍处于全面提升产业能级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上海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在危机挑战中抢抓发展先机,在外部变局中开创发展新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2.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颠覆性技术加速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与生物、能源、汽车等产业深度融合。脑机融合、光子芯片、氢能源存储与利用等先导性、颠覆性技术发展迅速。上海应发挥高端资源集聚、科技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强新兴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时面向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谋划布局一批先导产业,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面临新任务新使命。当前,我国正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发展的战略支撑。上海要以国家战略为引领,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相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方向,以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为抓手,以人才引领战略和浦江之光行动为支撑,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全面培育创新创业主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强化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协同联动,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为上海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坚实支撑。(二)基本原则创新引领。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主动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市场化和政府投入协作并举的新型体制,加强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突破。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发展能级。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融合发展。主动顺应全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推动新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数字核心产业能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前瞻布局。坚持面向未来、超前谋划,主动布局一批代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的先导产业,加强前瞻性、探索性的技术研究,强化前沿创新的引导作用,促进更多领域实现跨越和赶超,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三)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任务,发挥上海优势,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布局,全力推动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通过产品结构转型、数字技术赋能等手段,推动汽车、装备、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重点打造以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其中,“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X”是指前瞻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重点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类脑智能等先导产业。(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谋划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初步建成带动长三角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策源地,引领全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高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迈向新台阶。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基本形成。重大创新实现新突破。建成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海洋、新材料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参与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涌现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结构优化呈现新水平。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6万家,形成一批百亿销售、千亿市值的领军企业。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集聚发展形成新格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基本形成全域协同、重点突出的空间布局,打造若干个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若干千亿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一)集成电路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强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布局,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和综合优势。“十四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力争在制造领域有两家企业营收稳定进入世界前列,在设计、装备材料领域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先进制造工艺进一步提升,芯片设计能力国际领先,核心装备和关键材料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1.集成电路设计。提升5G通信、桌面CPU、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核心芯片研发能力,加快核心IP开发,推进FPGA、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高端微控制单元(MCU)等关键器件研发。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供给能力,培育全流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优化国产EDA产业发展生态环境。2.制造和封测。扩大集成电路成熟工艺产线产能,提高产品良率,提升先进工艺量产规模,继续加快先进工艺研发。提升特色工艺芯片研发和规模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产业规模。3.装备和材料。加快研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刻蚀机、清洗机、离子注入机、量测设备等高端产品。开展核心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提升12英寸硅片、先进光刻胶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二)生物医药以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制为主线,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设施和转化平台,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和公共配套。“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加速培育壮大一批本土创新型企业,持续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到2025年,实现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制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重点发展:1.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围绕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分子实体,重点发展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高端生物制品,靶向化学药及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等。2.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端影像设备、高端植介入器械及耗材、手术治疗及生命支持设备、高端康复辅具、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生物医用材料等。3.生物技术服务。推动临床前及临床合同研发(CRO)、合同研发生产(CMO/CDMO)等服务,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开发、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等技术融合应用。(三)人工智能以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和释放应用场景双轮驱动,强化创新策源、突破底层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一批独角兽企业加速成长,一批龙头企业持续落地,全产业链布局基本成形。到2025年,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重点发展:1.智能芯片。重点推动通用计算GPU研发与产业化;面向智能图像识别、智能驾驶等应用,研制深度学习云端定制系统级芯片(SoC)以及“芯片+软件平台+服务器”的云端智能服务器。2.智能软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和控制软件;研发基于CPU/GPU异构体系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研发同时支持逻辑推理、概率统计、深度学习等范式的统一计算框架。3.自动驾驶。突破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核心技术,重点开发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一体化传感系统;攻克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技术;搭建人、车、路协同数据系统。4.智能机器人。研发基于自主决策视觉控制器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推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突破模态情感计算和语义识别技术,研制服务机器人分布式操作系统,推动类人教育机器人实现产业化;布局研发微尺度手术机器人、单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康复干预与辅助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等智能医疗机器人。(四)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比重进一步提升,推动重点汽车制造企业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转型,培育一批销售规模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重点发展:1.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电池寿命,推动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向系统集成化、结构轻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进入市场应用,突破膜电极、电堆、质子交换膜等系统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完善加氢站布局。2.智能网联汽车。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开展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车载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车联网通信、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专业测试设备、线控执行系统(制动、转向)、高精度地图、传感器等技术及装备研发,探索特定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及应用。3.新型汽车服务。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共享出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展示交易等多种类型的服务。(五)高端装备制造到2025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值达到3000亿元左右。着力优化船舶产业产品结构,大力推动机器人、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高端机床等成套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船舶海工。推动主力船型和海工装备结构升级,高端船舶占比达到60%。提升配套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船用低速柴油机全球市场份额力争达到30%。重点发展:1.高端船舶。加快推进液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环保智能型散货船等主力船型系列化研发,重点突破豪华邮轮等高端船型;2.船舶配套系统和设备。提高动力设备、船用电子、电气设备等设计制造水平,重点突破双燃料柴油机、液化天然气燃料供气系统、低温液货系统等核心配套产品和系统;3.海洋工程装备。加快推进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起重铺管船、物探船、钻井平台等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开发破冰船、大型浮式结构物、深海养殖等新型海洋装备;4.海工装备配套系统和设备。提高动力定位系统、降锁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水下钻井系统、水下长距离提升系统等关键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水平。智能装备。着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与部件的性能和水平,形成上海智能制造新品牌,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迈上新台阶。重点发展:1.制造系统。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型企业,推动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2.成套设备。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加工中心研发与产业化。推进面向复杂市域交通需求的智能盾构机等新型轨交装备研发与应用。3.关键零部件。研制列车信号控制、网络控制等关键系统和部件。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开发多轴、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能源装备。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自主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1.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燃气轮机装备,开发应用微型燃机与轻型燃机产品系列。2.太阳能发电装备。提升新型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工艺技术开发水平和研制能力。3.风力发电装备。加快发展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突破提升10MW和15MW大型直驱海上风机技术,提升大功率风机整机制造能力。支持企业“风电制造+风场运营+工程服务”一体化发展。4.核电装备。推动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承包、建造安装、运行维护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推进三代核电成套装备推广应用,做好四代核电技术储备,钍基熔盐堆实验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智能电网。开发支持新能源接入的核心器件,发展新型电网技术。推进超导电缆系统工程应用。突破大规模储能电池等储能装置在电网侧及用户侧的应用。6.火电装备。发展大型煤气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等高效清洁煤电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围绕电机与拖动设备、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再制造等重点领域,推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制。重点发展:1.高效节能产业。提升发电装备、余热回收装备、太阳能利用装置的节能水平。发展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节能建材。鼓励先进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的集成优化运用。2.先进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医药等工业行业废水处理核心技术,研发土壤修复、污泥强化脱水与卫生填埋安全处置、焚烧炉渣及飞灰安全处置、土壤污染监测和应急处理装备。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研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等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基于物联网的再生资源收运系统,开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技术和设备、废旧机电自动拆解设备等配套装备。(六)航空航天到2025年,上海民用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左右。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民用航空航天产品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加快全产业链发展和集聚建设,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民用航空。加快大型客机商业化进程,推动民用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攻关和系列化发展,基本形成主制造商引领、优势供应商集聚、核心配套企业支撑、专业化平台服务的航空产业体系。重点发展:1.大型客机。推动C919单通道干线飞机完成适航取证与示范运营,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与产业化,启动C919单通道客机加长型、衍生型等系列化研制。2.支线飞机。加快提升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生产能力,推动公务型、货运型等系列化发展。3.宽体飞机。开展CR929远程宽体客机研制。4.航空发动机。建立健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的技术平台,打造民用涡扇发动机产品研发制造体系。加快重点型号研制,推动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长江1000产品研制,开展混合电动推进系统、新燃料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预研。5.航空设备。加强国内外合作和协同攻关,加快培育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体系。大力发展物流型智能飞机、低空无人机等通用飞机以及相关系统和设备。民用航天。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加速卫星应用与空间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全面构建覆盖星上关键零部件、星地系统集成、地面站及应用终端、综合信息服务、整星研发批产的航天产业体系。重点发展:1.卫星制造。积极发展中低轨、超低轨商业卫星,推动建设柔性化、模块化、智能化商业卫星制造工厂。加快培育产业配套体系,重点发展通信、遥感、导航、卫星动力、星间高速链路等星上载荷供应商,推动核心部件与元器件质量标准建设。2.航天运输系统。以中低轨发射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小型商业运载火箭研制进程。研制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中大型商业火箭,逐步形成商业火箭模块化、标准化、组合化生产模式。开展新型商业火箭、可重复使用商业火箭的研制和技术攻关。3.卫星应用。推动卫星数据共享共用,加快卫星通信、北斗导航、遥感融合应用。发展高精度天线、板卡、电子地图、位置传感器等导航定位基础产品,突破低功耗、小型化、抗干扰、多模多频联合定位、高动态高集成、高灵敏度、多传感器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七)信息通信到2025年,上海信息通信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下一代IP网络、全光通信设备等通信和网络产业发展,提升新型显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物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保持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稳定发展。1.下一代IP网络。重点推动支持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规范的路由器、交换机、互联网关设备等产品的研制、产业化,推进运营商、政府、金融、互联网等规模应用。重点发展基于400G、智能无损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及下一代Wi-Fi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2.全光通信设备。重点发展全系列光通信系统设备(接入网传输、城域网传输、核心网传输)和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持续增强核心基础全光通信器件研发制造能力。3.新型显示。推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以金山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加大新型显示材料企业布局。重点发展:蒸镀设备、光学膜、基板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新型显示关键装备、材料。加大在AMOLED微显示、量子点等新技术领域上的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4.物联网。在工业控制、居家养老、精准农业、产品溯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建成国家级要素市场,提升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服务能级。打造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统筹配置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加大力度支持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提高科技企业孵化能力,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 国家标准委联合九部门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日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有关精神以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制定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发展规划,加快基础通用、强制性、关键共性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的速度,健全标准体系”的部署要求,国家标准委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林业局、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和海洋局等九部门,制定了该《规划》。   《规划》在结合前期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个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形势和需求,对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立基本原则,提出了“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市场引领、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整体提升”、“面向国际、开放兼容”的基本原则。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到2015年,要建设60个左右标准综合体,研制600项以上急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健全,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技术标准创制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确定重点任务,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和2020年标准化发展路线、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化发展重点任务,选取了20个影响大、辐射广、示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综合标准化工程。四是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从加强标准化统筹协调、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标准国际突破、加强标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标准化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研究制定了多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标准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规划》编制历时六个月,编制工作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分7个专业组展开工作, 直接参加起草的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共有两百余人。工作组先后三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问题,推进工作,对于顺利完成《规划》编制并发布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紧贴产业需求。《规划》以国务院决定为指导,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提炼标准化项目,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出标准化作用。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发放征求意见稿83份,共收到修改意见220条,经研究采纳144条。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战略性新兴产业咨询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专家对《规划》送审稿进行把关,保证《规划》编制质量。   为实施落实《规划》,国家标准委已启动了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发布年度标准综合体目录,提出具体标准项目,推进建立健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 德国耶拿开启深化本土化战略布局新篇章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德艺华制 融外惠中”— 德国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于上海隆重举行,上海市经信委、徐汇区商务委、徐汇区科委、虹梅街道办事处、漕河泾开发区、上海市核电办等相关领导嘉宾,以及耶拿中国的各层领导及基地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耶拿上海生产研发基地扩建完工,标致着德国耶拿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开启全新篇章,耶拿中国将更具时效性、灵活性的支持中国广大客户的需求,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德国耶拿中国区总经理赵泰先生发表欢迎致辞,并且对于德国耶拿中国及其本土化之路做了简单的介绍: 德国耶拿中国区总裁 赵泰先生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高端分析测量技术、生物分子诊断技术以及高通量液体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的仪器及服务的供应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科研、高校、企业、工矿、环境以及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德国耶拿于2013年加入E+H集团,实现了实验室仪器与过程控制的完美结合。 德国耶拿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秉承并坚持“创新、专注、发展”为原则,持续以“品质非凡、技术到位、服务优异”为宗旨服务广大中国区客户,先后成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分公司及技术服务及实验中心,其营销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耶拿中国在给用户提供优良的精密仪器同时,更致力于提供和开发各种各样的方法开发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大力参与标准制定和认证工作。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耶拿中国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毒胶囊事件开发固体进样测定胶囊中Cr、镉大米事件方法开发、毒跑道POX的检测等,以及针对非洲猪瘟开发了解决方案,并与动物疾控部门合作培训高达500多人次。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在大年三十晚上耶拿中国直接连线德国,跟总部共同快速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案,该方案在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就迅速完成并落户火神山医院现场,并广泛应用于国际上很多检测机构,用于新冠病毒的快速完整检测。耶拿中国不仅仅是德国先进技术的传播者,更以专业的知识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选择只是起点,服务永无终点”,耶拿中国非常重视售后服务,在用户的使用方面更注重操作便捷和提升效率, 如在软件部分按照标准的方法直接建立分析程序,帮助用户直接得到分析结锅。除了提供产品本身的优质服务,耶拿中国更是秉承“授之以渔”的理念,不仅仅教会用户如何使用仪器,更注重帮助用户开发方法,甚至协助用户通过考核样的检测。同时针对疑难样品的分析,耶拿中国都有全套的分析方法并免费提供给客户,从而全面地服务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并与用户共同提升。基于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耶拿中国二十年来始终保持高速的发展,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公司全球整体业绩中占比常年保持在30%以上,已成为德国耶拿全球最大的单个市场。德国耶拿公司非常重视中国的市场的发展,早在2004年就开始在上海研发和生产部分仪器,去年提出的2025征程战略规划中,在中国研发生产高端的分析仪器是德国耶拿未来重要布局之一,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制造“这一国家战略高度吻合。这一次扩建工程的竣工,标志着这一战略部署的正式落地实施,实现了从光谱仪器,环境总量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全面本土化生产。耶拿中国将继续依托在光谱领域170多年的制造经验,秉承“德国工匠”精神,遵从德国严格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保证为中国用户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耶拿中国的本土化建设将以中国的研发生产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推进耶拿高端的科学技术和精密的仪器的发展,更加贴近中国用户,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用户,为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技术的提高做出我们的贡献。同时耶拿中国也期望跟国内的广大同行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和传播,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做为耶拿中国开启崭新篇章的首航见证者,参会嘉宾代表们也发表了衷心祝福,并对耶拿中国本土化进程提出殷切的期望与寄语。嘉宾代表致辞伴随着美好的展望、殷切的期盼,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正式开启!随着热烈的掌声,磅礴的音乐,火红的绣球花也映射着德国耶拿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路上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剪彩仪式及参会嘉宾领导合影 做为德国耶拿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耶拿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也是德国耶拿2025征程计划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研发生产基地竣工之际,我们也收到了德国总部对耶拿中国的期望和寄语:“卓越的成功,崭新的篇章”,预祝耶拿中国的风帆之船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德国耶拿CEO视频致辞最后,德国耶拿中国项目经理王越慜女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耶拿上海生产研发基地的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总装和成品检测区域,以及耶拿上海技术中心,近距离感受耶拿产品。德国耶拿中国项目经理 王越慜女士至此,德国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礼成。再次祝贺德国耶拿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道路上开启崭新篇章!
  • 北京纳克2011年度营销战略研讨会召开
    北京纳克2011年度营销战略研讨会于5月9-10号在北京上园宾馆召开。纳克总经理贾云海、副总经理高宏斌及全国各分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全程参与讨论。 本次营销战略研讨是根据纳克公司十二五规划纲要而开展的深入工作。与会人员分别从企业及个人共同愿景、客户价值链、竞争对手策略、自身的优劣情况出发,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策略意见,为整个营销战略规划和执行通路的制定以及十二五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开启本土化战略新篇章 | HORIBA中国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SP)在上海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4月25日,HORIBA中国区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ASP)开幕仪式在上海——HORIBA C-CUBE(厚立方)成功举办。HORIBA 集团社长 Masayuki ADACHI 博士、HORIBA 全球厂家代表 Laurent FULLANA 先生(HORIBA FRANCE SAS 总裁)、HORIBA中国区总负责人 Yuko KIMURA 女士(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事长・总经理)、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濮玉梅女士以及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院士、厦门大学任斌教授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玲玲女士等出席了本次活动,百余位特邀嘉宾、用户代表、合作伙伴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ASP开幕,意味着HORIBA集团在中国本土化战略开启新篇章!开幕仪式现场开幕篇 | 立足本土,合作共赢,ASP拉开帷幕HORIBA集团社长Masayuki ADACHI致辞Masayuki ADACHI博士在致辞中首先对莅临本次开幕式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接着介绍了ASP的发展历程和规模,ASP遍布全球18个地区,创建三十多年来,各国家地区的前沿应用开发中心一直在与客户的合作中不断成长,在紧密的协作中产生新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为HORIBA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方向。本次中国ASP的开幕,将为与中国用户更密切深入的合作、进一步连接HORIBA在世界各地的所有技术资源提供窗口。也希望大家能够广泛利用此新平台,串联科技价值,合作共赢!HORIBA FRANCE SAS总裁Laurent FULLANA先生作为HORIBA全球厂家代表致辞Laurent FULLANA先生致辞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世界瞩目,中国ASP的成立将推动全球开放式创新合作。首先,ASP可以更深入的开发解决方案,以解决客户痛点。其次,ASP将提供领先的技术,增进与HORIBA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最后,相信中国ASP也将成为HORIBA的重要财富,对HORIBA全球业务创造积极影响。HORIBA中国区总负责人 Yuko KIMURA女士(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致辞Yuko KIMURA女士致辞表示,今年1月份,HORIBA集团迎来创立70周年,在过去的70年里,与客户的密切合作,成就了HORIBA的成长与发展。想用户之所想,及用户之所及,这也是HORIBA去年在这里建立C-CUBE的原因。在过去三年疫情中,虽然HORIBA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今天ASP的顺利开幕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这是HORIBA在中国与客户合作的关键平台,也是大家合作升级的绝佳机会。最后,期待大家在ASP可以重新连接全球技术前沿,重新定义目标,为中国和世界的进步创造更多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共同见证ASP开幕仪式(左至右:HORIBA全球厂家代表HORIBA FRANCE SAS总裁Laurent FULLANA 先生、厦门大学任斌教授、HORIBA集团社长Masayuki ADACHI博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院士、HORIBA中国区总负责人 Yuko KIMURA女士(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任玲玲研究员)ASP一角据介绍,ASP坐落于HORIBA C-CUBE(厚立方)二层,可通过部门合作为各领域用户展示HORIBA先进技术,相应领域的经验和成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户可以在现场或远程参与DEMO演示及培训。ASP立足于中国本土市场,将与用户深度合作,为当前和未来的热点应用以及未来市场开发等提供系列解决方案。前沿应用开发中心总监沈婧博士介绍ASP基本情况沈婧博士为大家介绍了ASP的宗旨与运行情况。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科研与企业界都在通过深入合作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在中国新建ASP的原因之一。ASP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合作方式非常多样,包括合作解决科学问题、开发解决方案、制定标准,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此次开幕的ASP自2019年开始设计,曾向许多客户征集了对中心未来的期许,这些期待也逐渐在ASP得到实践。疫情困境下,ASP依旧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分子光谱、元素分析、表面分析、颗粒分析等仪器试运行,硬件设施的配置等工作。携手客户,ASP目前聚焦广泛热点应用方向,包括中国制造、生物工业、双碳,及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等领域。ASP协同创新旨在通过串联HORIBA本土和全球资源、合作伙伴技术能力和资源等,创建一个协同推进解决方案升级的不断循环、不断迭代的过程。HORIBA在全球范围建立ASP已经积累了三十余年经验,基于这些优秀经验,中国ASP希望携手客户,合作共赢,并肩前行,为中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HORIBA集团OSS部门总经理Ramdane BENFERHAT博士,分享HORIBA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规划Ramdane BENFERHAT博士表示,过去50多年里,半导体产业一直沿着摩尔定律向前发展,芯片工艺节点不断演进,如今7nm和5nm已经实现量产,3nm和2nm是现在业界努力的方向。随着芯片工艺升级,半导体材料“节点”也在同步提升。在当下半导体节点快速演变时代需求下,终端用户、工艺设备制造商、仪器制造商等多端通力合作成为必然。HORIBA凭借广泛的产品组合,成为节点时代的强大参与者。相关技术包括沉积工艺中流体控制、测量,薄膜厚度检测,相关设施的废气排放监测、气体纯度监测,集成计量(晶圆)和强大的掩模检测,二维材料拉曼和阴极荧光表征技术等。HORIBA集团生命科学团队的全球负责人Michael博士VCR送上祝福HORIBA集团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区负责人周磊博士分享HORIBA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战略规划周磊博士表示,据相关数据,生命科学领域对于分析仪器设备的需求占比达46%,且近五年增长36%,而中国本土生物创新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活跃国家之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仪器的第三大需求市场。HORIBA十分重视生命科学领域,主要包括: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开发生产过程和质控)、化妆品、食品安全等。HORIBA 在这些领域可以提供从标准产品到定制化的完整解决方案,从离线到在线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与合作伙伴的发展协作。揭牌篇 | 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开启合作发展新范式战略合作伙伴揭牌仪式(深度合作,共同发展是ASP的成立宗旨,目前ASP已经与三家单位,在战略协作,人才培养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多方面进行了合作探索。)(从左至右: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濮玉梅女士、厦门大学任斌教授、HORIBA集团社长Masayuki ADACHI 博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刘忠范院士、HORIBA中国区总负责人 Yuko KIMURA女士(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任玲玲研究员)厦门大学任斌教授代表战略合作伙伴致辞任斌教授回顾了厦门大学与HORIBA近年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HORIBA Scientific仪器奖学金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对中国ASP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期望双方能在更多方面探索新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报告篇 | 分享先进材料、半导体、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院士分享报告报告题目:The World-leading Platform for Pushing Graphene Materials into Industry刘忠范院士首先回顾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与HORIBA在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情况。接着展开介绍了BGI在将石墨烯材料推向工业方面的发展历程。石墨烯具有最薄最轻、最坚固和最坚硬、最佳热导体等魅力,但石墨烯产业面临诸多巨大挑战。此背景下,BGI的成立旨在打造石墨烯产业的基石,目标是建立最大的石墨烯材料研发和生产团队;为全球市场提供最好的石墨烯材料;为市场提供最好的石墨烯材料设备和生产线;提供定制化的研发服务等。按照从研发到生产三步走发展战略,BGI近三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BGI将打造以石墨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石墨烯高科技企业,形成遍布世界的产业网络,向全球市场提供最具竞争力的石墨烯材料及其制造装备和相关检测设备。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周鹏教授分享报告报告题目:Metrology and Process Control for Semiconductor: Today and Tomorrow周鹏教授首先介绍了半导体制造工艺和半导体计量学概述,晶圆制造计量主要包括尺寸测量(TEM / SEMAFM / OCD)、污染(ICP-MS / AAS / TOF-SIMS)、掺杂浓度(Thermal Wave / XRF / FTIR / SIMS)、薄膜厚度(Ellipsometry / Reflectometry / OptoAcoustic / TEM / EOT / XRR)、压力(Warpage / Bow / XRD / TEM / IR / Raman)、粒度(Bright Fleld / Dark Fleld / E-Beam)等。接着介绍了半导体二维材料计量学,并以HORIBA拉曼技术为例,分享了对应表征技术的应用进展。最后介绍了25D / 3D封装相关计量表征技术应用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叶坚教授分享报告报告题目:Gap-enhanced Raman tags (GERTs): from bioimaging to biosensing上海交通大学叶坚教授在报告中认为,体内肿瘤病灶的无创检测,对于临床医学肿瘤诊疗至关重要。当下,外科手术是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方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具有高特异性(指纹光谱)、高灵敏度(单分子水平)等优势,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当前,SERS技术在生物成像应用领域还面临敏感性、光稳定性、成像速度、多工法、组织穿透、安全性等挑战。缝隙增强拉曼探针 (GERTs) 是多层核壳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信号强、特异性高、空间分辨率高、组织穿透力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势。由于其合适的粒径大小,超高的信噪比,非常适合作为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从而实现对前哨淋巴结的精确定位。接着他分享了团队在GERTs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拉曼光谱未来在生物成像领域应用的技术将朝着更小、更深、更快、更敏感、更智能、更便宜、可重复性更强、新型增强材料和增强机理等趋势发展。参观篇 | 开启C-CUBE(厚立方)之旅为了快速响应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对“高精尖”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HORIBA集团在上海嘉定投资超过5亿人民币,建成了 C-CUBE(厚立方)。C 代表五个以C开头的英文单词首字母集合体,分别是:CORE(核心)、CROSS(融合)、CHANGE(变化)、CHALLENGE(挑战)、COMMUNITY(共同体)。HORIBA的愿景是:依托强大的核心技术力量,融合各方优势,快速应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成为一个团结的共同体。C-CUBE集研发、生产、培训、应用开发、售后服务、交流合作等各类职能于一体,下设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前沿应用开发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生产中心、与先进服务中心。C-CUBE所拥有的全面完备的实力,将深化未来五大事业部(汽车、医疗、过程与环境、半导体、科学仪器)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并为更多的中国用户提供多样化、综合性的解决方案。C-CUBE(厚立方)外景各位嘉宾分小组参观C-CUBE(厚立方)集锦合影留念未来篇|迈入新征程协同发展谋新篇,凝心聚力赴未来。HORIBA中国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开幕仪式已圆满完成,接下来,ASP将锚定发展目标,不断增强科技力量与各位合作伙伴协同前行,最大化发挥科技价值,为企业发展和中国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就“十四五”规划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8月2日,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启动会暨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360J04.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科技部计划司原司长王晓方,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共同秘书长靳晓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级高工周少雄,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樊仲维,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陈弘达,清华大学教授潘峰,北京大学教授、联盟副理事长沈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原院长、联盟副理事长邱宇峰,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联盟副理事长徐科,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原院长封松林,中电科55所研究员陈堂胜等多位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百余人相聚苏州,为进一步提升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能力和水平建言献策。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科技部材料处原处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三角委员会主任徐禄平主持了会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3F22B.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等参加活动。丁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启动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入探讨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园区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不断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地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392I1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赵璐冰博士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做了汇报,同时就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研究工作做了汇报。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园区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补短板、布局国际领跑原创技术建优势,在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强能力,实现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能力和水平提升、整体国际同步、局部实现超越的目标。 /p p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01a60.png"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梅就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及政策进行了分享。作为国内产业链较完整、企业集聚度较高、人才储备和技术开发水平较领先的区域之一,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为核心,以设备、原材料及服务产业为支撑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MEMS、化合物半导体、光通信等细分领域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并持续加大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05633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蒋洪、丁立新共同为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专家技术委员会颁发聘书。该委员会以干勇院士、郑有炓院士、屠海令院士、丁文江院士为名誉主任,郝跃院士为主任、杨德仁院士为副主任,集聚了众多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14012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与会人员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路径、产业化机制体制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现场火花不断。 img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220550.pn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下午,徐科院长就研究院的定位、机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与南大光电、河北同光、苏州能讯、山东天岳、华大半导体等重点企业高层进行了深度的需求讨论。 img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255K2.pn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吴玲理事长在会议总结时表示,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热点,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未来三年,随着新基建的拉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有超40%的市场增速,特别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启动规模应用。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发展的健康生态链。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www.casa-china.cn/uploads/allimg/200811/6-200Q111441O94.png" / /p
  • 福斯:紧跟国家战略 践行与众不同的本土化 ——访福斯中国总经理汪振华和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实验室解决方案中国区销售总监李家岩
    尽管全球经济形式日益复杂,疫情的不确定性仍在持续,但是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毋庸置疑。作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各大跨国集团战略布局中也愈发凸显。特别是随着中国“十四五”的开局,各大跨国集团都在深耕中国市场,践行本土化战略。对福斯而言,从70年代产品进入中国,一直在坚持本土化战略。据福斯中国总经理汪振华介绍,福斯2000年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2003年成立了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了福斯分析仪器(苏州)有限公司。其中苏州工厂是福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现代化的工厂,也是福斯除丹麦工厂以外的唯一的一家工厂。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斯在中国的400多名员工中只有苏州工厂总经理一位丹麦人,足以体现福斯本土化策略的践行力度,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汪振华表示:“福斯在中国的本土化是很有特色的。福斯在中国不光有自己的工厂,还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自己的服务团队。福斯的本土化已经超出了大家所了解到的在中国建工厂这种概念,实际上,中国是福斯的一个生产基地,不光服务于中国市场,也服务于全球市场。同时,福斯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支持的也不光是中国市场,也支持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详情请点击如下视频》》》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各种战略规划制定的一年,十四五规划重点强调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那么,福斯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国用户等方面有哪些举措?“科技创新和数字化一直是我们的两大基石”,汪振华介绍说,“2017年,福斯推出基于云服务的FossManager网络服务,现在中国市场几乎所有规模以上饲料企业都是FossManager的忠实用户和粉丝。同时我们的应用场景也由以前的超越测量的分析升级为现在的智能分析,这个口号是福斯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方向。”此外,汪振华还特别强调,“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涉及了智能工厂、超级计算机、云服务和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回顾看来,福斯一直是该战略的践行者和现行者,特别FossManager正在服务于我们国家的云战略。而在美丽中国方面,福斯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在线产品,几乎所有的食品和农业生产领域都会涉及到。”在一系列战略布局之下,福斯中国业绩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据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实验室解决方案中国区销售总监李家岩介绍,当前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占福斯中国业绩的30%,而且在相关业务的进口厂商中,福斯大概能占到6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是福斯人一直努力的结果。为了顺应美丽中国建设的大目标,更好的服务中国市场及中国用户,近期福斯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据悉,福斯不仅在人才和研发上会加大投入,还会在苏州加一条新的生产线,同时也会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李家岩介绍,今年年初福斯发布了一款新的多功能乳品分析仪,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款产品的定位迎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对于未来福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汪振华表示,“福斯的目标非常简单,我们只做农业和食品行业。虽然在业务领域上我们没有更多的拓展计划,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做第一,未来我们会加快、加大对以上行业的投入,把市场做得更深更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用户对食品品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大家对食品和农业安全营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福斯全线产品都是和营养指标相关,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健康的问题上,对福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据悉,基于此,福斯中国,特别是实验室业务部门都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详细内容请点击视频。
  •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出台
    4月10日,《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黄庆,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吕志华,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王志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巡视员吴宁燕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黄庆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8家成员单位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认真执行并完成2011年各项计划任务,科学规划“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方位加强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战略实施工作取得新成效。   黄庆表示,2012年,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结合国家中心工作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面临的新形势,共同研究制定了《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经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已于4月6日正式印发实施。   2012年推进计划按照“任务导向、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务求实效”的制定原则,确定了八方面重点工作,明确了90项具体措施和相应的负责部门。八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完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改进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引导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注重知识产权质量转变,促进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二是“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体系,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导向。三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完善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政策,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发展优势领域知识产权”。通过整理、挖掘我国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资源,研究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相关知识产权立法进程。六是“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科学管理效能,提高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七是“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通过制定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与有序开放,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服务聚集发展,加快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培养。八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培养,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培育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社会环境。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全文)   为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部署,推动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按照“任务导向、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目标任务:完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改进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引导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注重知识产权质量转变,促进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具体措施:   1.修订国家技术发明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专利质量的评估,加大对通过自主创新做出重大技术发明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奖励力度。(科技部)   2.在产业化专项和技术改造工作中重点安排、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   3.构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指标考核试评价。(知识产权局)   4.完善专利审查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审查业务指导体系,明确审查质量管理职责,完善专利审查质量社会反馈渠道。(知识产权局)   5.完善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和处理,规范地方专利资助工作,适时出台进一步规范专利资助工作的若干意见。(知识产权局)   6.完善商标审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放开审查类别,逐步实现全类审查,提高审查结果一致性,提升商标审查质量。(工商总局)   7.抓住重点城市和重点领域,进一步做好作品登记工作 开展作品分类研究,推动作品使用 研究开展作品登记城市排名工作。(版权局)   8.完善植物新品种的审查和管理,制定完善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修订发布植物新品种权审批规则,提高品种授权质量。(农业部、林业局)   9.针对国防重大专项,指导有关承担单位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专利申报质量 进一步充实国防专利审查员队伍,完善审查质量控制体系,提升国防专利审批能力。(总装备部)   二、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目标任务: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体系,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导向。   具体措施:   10.制定发布《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体系。(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工商总局、版权局、中科院)   11.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指导,支持企业在部分产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分析及风险评估,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知识产权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知识产权局)   12.继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对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生物育种等的专项支持工作。(财政部)   13.支持中央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取特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专利信息分析工作,逐步建立中央企业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机制。(国资委、知识产权局)   14.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联盟建设,指导和建立30家左右产业专利联盟。(知识产权局、科技部)   15.完善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制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获得知识产权的及时性。(知识产权局、科技部)   三、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目标任务: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完善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政策,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具体措施:   16.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保护 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实施的若干意见》。(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资委、工商总局、版权局、林业局、总装备部)   17.研究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将项目成果保护情况与转移转化成效纳入立项评审及验收指标体系。(科技部)   18.开展标准中知识产权处置政策制定、专利评估与实施,提高国际主要标准中我国知识产权的比例。(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质检总局)   19.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准则体系,加强资产评估机构知识产权相关业务质量检查,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机制。(财政部、知识产权局)   20.推进农业领域知识产权转化,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农业部、林业局)   21.筛选能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专利技术,举办林业专利宣传对接活动,为林业科研院所、大学、企业提供专利技术交易平台,实施林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工程。(林业局)   22.起草完成《职务发明条例(草案)》,推动职务发明成果的转化应用。(知识产权局、科技部)   23.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立专家支持系统和专利质押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定数量的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单位。(知识产权局)   24.通过信息发布、专利孵化、院地合作、成果展示等多种平台,加强与企业、产业部门、地方、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相关机构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科院)   25.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双向转移机制建设。(总装备部)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目标任务: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具体措施:   26.做好《商标法》修订工作。(法制办、工商总局)   27.做好《著作权法》修订工作,重点对作品的范围和分类、著作权权利内容、著作权权利归属、合理使用制度、著作权登记和确认、广播组织的权利保护、侵权救济和损害赔偿标准数额等规定作相应修改和完善。(版权局)   28.做好《专利法》修订工作,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侵权赔偿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等相关规定。(知识产权局)   29.出台《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高法院)   30.起草《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审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加强驰名商标司法保护及遏制恶意抢注、傍名牌行为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审理商标授权确权案件程序问题的指导性意见。(高法院)   31.巩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成果,集中优势警力对侵权伪劣犯罪实施“破案会战”,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公安部)   32.改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制度、行邮渠道侵权货物处置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切实维护权利人和收发货人的合法权益。(海关总署)   33.完善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配合机制,提高打击进出境侵权货物违法活动精准率,加强对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海关总署)   34.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集中打击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 以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等“傍名牌”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工商总局)   35.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和商标备案公示制度,力争在全国31个省会(直辖市、首府)城市的大型百货商场全面推广,倡导市场主办方对进场商品商标进行备案、查验、审核,逐步实现市场监管关口前移。(工商总局)   36.开展第八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网络文学、音乐、视频、游戏、动漫、软件等侵权盗版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版权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37.做好对视频网站和手机媒体的主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网络版权秩序。(版权局、广电总局)   38.办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条约》外交会议,推动《保护音像表演条约》、《广播组织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缔结。(版权局、广电总局、外交部)   39.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确保省级政府机关、地市级政府机关按时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版权局)   40.启动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大力查处整治群体侵权、反复侵权、假冒专利和涉及专利诈骗的行为。(知识产权局)   41.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适当增加管辖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数量,鼓励中、基层法院根据工作需要开展跨地区划片集中管辖,合理配置审判资源。(高法院)   42.进一步推进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建立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协调机制。(高法院)   43.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商务部、高检院、公安部及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   44.修订《国防专利条例》,发布实施《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研究起草《军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办法》和《军用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总装备部)   五、发展优势领域知识产权   目标任务:整理、挖掘我国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资源,研究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相关知识产权立法进程。   具体措施:   45.挖掘我国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资源,研究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   46.完善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名录体系,系统整理、文献化与生物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建立国家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和图书馆。(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   47.推进建立地理标志部际协调机制,推动《地理标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地理标志注册联合认定和保护办法》出台。(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   48.积极挖掘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检测机构和核查员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监管追溯模式。(农业部)   49.大力推广“公司+地理标志商标+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继续完善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的“商标富农”工作机制。(工商总局)   50.有重点、分行业、分类别地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质检总局)   51.牵头组织地理标志双边协定谈判,参加世贸组织多哈回合地理标志和遗传资源保护等议题的谈判。(商务部)   52.组织实施10省(区、市)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和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构建方案与示范研究项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探索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卫生部、知识产权局、环境保护部、林业局)   53.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立法进程。(版权局)   54.推动国家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深入挖掘民间文艺作品,建立民间文艺保存人与后续创作人之间的利益合理分享机制。(文化部)   55.组织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以及其他相关议题谈判。(知识产权局、版权局)   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目标任务: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科学管理效能,提高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   56.研究制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促进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整体管理水平。(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版权局)   57.加强对地方战略实施工作的指导,制定出台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要点,启动地方战略实施试评估工作,适时出台《关于开展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版权局)   58.深入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地方试点,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知识产权评议指南。(知识产权局)   59.制定发布《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工作“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部)   60.推动各重大专项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专项特点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细则。(科技部)   61.研究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部)   62.研究制定文化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加强对全国文化系统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文化部)   63.修改《医药卫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原则》,补充完善有关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推动专利实施许可,有效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等方面制度建设相关内容。(卫生部、知识产权局)   64.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分析,制定符合各专项特点的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完善重大专项知识产权信息登记、统计和评估制度,加强对各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和指导。(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   65.指导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协作网络,引导农业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农业部)   66.指导广播影视版权保护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交流协作,平等保护我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广电总局)   67.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资委、知识产权局)   68.研究修订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文件,加强对高校职务研究成果、发明成果的管理。(教育部、知识产权局)   69.选取应用类战略先导专项、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作为试点,开展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制定知识产权产出目标和成果应用指标。(中科院)   七、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   目标任务:制定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与有序开放,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服务聚集发展,加快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培养。   具体措施:   70.积极推进《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指导意见》实施,在2012年拟开展的高技术服务业专项中,将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发展改革委、知识产权局)   71.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重点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商用化服务和培训服务。(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   72.扩大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机构涉外事务处理能力,加快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版权局)   73.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作用,创新技术交易服务形式,在技术市场、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能力。(科技部)   74.研究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或共性技术专利,进行专利分析和预警,定期发布专利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   75.在产业基地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跟踪和专利分析等实务支撑与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   76.引导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面向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产权密集的行业、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司法部)   77.推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实行全国统一登记管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培训,引导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做精做强。(司法部、高法院)   78.支持留学人员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完善高层次人才回国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紧缺的海外高端留学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79.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作用,加强对企业重大案件的应诉指导,帮助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意识与能力 在境外知名展会上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为中国参展企业提供咨询与调解服务。(商务部)   80.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引导与培育项目,培养知识产权服务高端实务人才,培育知识产权服务龙头企业,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服务聚集发展。(知识产权局)   81.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扶持政策,完善专利代理人培训制度,做好代理机构业务能力提升工作。(知识产权局)   82.修订《专利代理条例》。(法制办、知识产权局)   八、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目标任务: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培养,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培育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社会环境。   具体措施:   83.深入宣传中央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将知识产权宣传纳入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主题宣传,充分报道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显著成果。(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   84.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高层交往、双边和多边场合与重点国家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外交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版权局)   85.修订中小学教材,落实思想品德等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要求 引导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 配合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知识产权意识。(教育部)   86.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工程,保障公众在文化活动中依法享有合理使用创新成果和信息的权利。(文化部)   87.把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纳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若干培养基地。(教育部)   88.进一步贯彻落实《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提高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的原创能力,发展广播影视新兴业态,促进广播影视知识产权市场化和商品化。(广电总局)   89.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等培养计划和人才工程,选择4-5家高校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局)   90.组织开展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局、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