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战略部署

仪器信息网战略部署专题为您整合战略部署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战略部署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战略部署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战略部署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战略部署话题讨论。

战略部署相关的资讯

  • 张永生:二十大对实现“双碳”做了最新战略部署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图/新华社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实现“双碳”目标,为何重点提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在当前世界局势之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何深意?就此,新京智库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新京智库:二十大报告关于“双碳”表述的这句话传递了哪些信号?张永生:这段话是中央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战略部署,显示中国在“双碳目标”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双碳目标”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中国在“双碳目标”上的战略是一贯的,一直保持着战略定力。在2020年10月提出“双碳”目标后,中国以“1+N”政策体系确定了“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目前正在全方位大力推进。新京智库:实现“双碳”目标,为何重点提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张永生:实现“双碳”目标,前提是能源体系的转型,从化石能源为主的体系转向新能源体系。这一转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过程,必须立足现实。我国是煤炭大国,能源体系的转型必须立足这个现实,不是简单地去化石能源,而是必须“先立后破”,转型过程必须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煤炭的清洁利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要“多管齐下”,实现“双碳”目标的成本最小化。新京智库:在当前世界局势之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何深意?张永生: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一直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气候变化危机越来越加剧的今天,尤其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当前复杂动荡的世界局势,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产生了严重影响。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声音,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对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Eppendorf 中国本土化战略部署:拉紧产业的“链子”,拓宽中国的“场子”——对话 Eppendorf CEOs
    2023年7月,Eppendorf 集团联合首席执行官 Eva van Pelt 女士和Peter Fruhstorfer 博士访华。据悉,此次来华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和业务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制定贴合本土客户需求的策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两位CEO,就 Eppendorf 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等进行了交流。“要将Eppendorf打造成全球第一的样品管理公司,这是Eppendorf的主要战略目标。”Peter Fruhstorfer 博士说。Peter Fruhstorfer 博士“对 Eppendorf 集团而言,中国市场对实现未来的战略增长和成功不可或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Eva van Pelt 女士说。Eva van Pelt 女士Eppendorf 持续70年的创新发展之路Eppendorf 集团成立于1945年,70多年来持续不断推出革新性的实验室设备,进而推动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Eva van Pelt 女士向我们讲述了 Eppendorf 极具创新精神的品牌发展历程:1961年,推出全球首款气体活塞移液器,颠覆了全球实验室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开启了微量移液操作时代;不久,推出的样品管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常说的“EP管”其实就是“Eppendorf”的缩写;自1964年开始,Eppendorf 离心机、混匀仪和PCR仪不断创建新的质量标准; 2007年,收购了美国New Brunswick公司,将摇床、培养箱和冰箱等产品纳入麾下;2012年,收购了在生物工艺和信息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德国 DASGIP 公司,由于 DASGIP 具有高质量的平行生物反应器系统及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极大程度对 Eppendorf 的生物工艺产品线进行补充,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Eppendorf 集团生物工艺部门,并取得了高速增长;2020年,收购日本 Koki Holding Co.,Limited 的离心机业务,包括其高端品牌himac,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产品覆盖全系列离心机的供应商,也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高速和超速离心机供应商之一,这使 Eppendorf 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群体并扩大了增长机会。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Eva van Pelt 女士表示:“今年主要是受到了一些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上的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2023年,我们以前很少看到市场出现如此剧烈的变化和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但 Eppendorf 始终会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经济会向好发展,并且我相信今年的利润将会有所增加。”为了避免欧洲经济对自身企业造成影响,许多外企已经开始加大对华投入、转移产能以谋求稳定的发展。其中转移到我国的产业多以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我国完善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欧洲企业加码布局,有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是德国企业投资最集中的地区。Peter Fruhstorfer 博士表示:“作为一家在中国深耕多年的跨国企业,中国市场对 Eppendorf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 Eppendorf 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乐观和信心。”中国经济繁荣向好,不仅吸引了大批外企对华投资建厂,国内科学仪器行业也在稳步发展。“国产替代”蔚然兴起,部分国产实验室通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经在向国外产品看齐,再加上本土的价格优势,国产品牌正逐步抢占更多市场,这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面对竞争变化,Eva van Pelt 女士认为:“中国本土市场确实正在发生竞争形式的演变,我们非常欣赏、认可和尊重这里发生的一切,能够通过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快速做出反应将非常重要。这是跨国企业在这里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一步。而我们也将着力于倾听客户的反馈,并且将客户的反馈进一步地转化为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Peter Fruhstorfer 博士分享了一个案例:Eppendorf 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调研后发现,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移液器大多适合男性的手型,而现在实验人员中女性占比相对较多。针对这样的用户痛点,Eppendorf研发出一款更适合该用户群体的新型手动移液器,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该产品不日就将上市。加码中国,Eppendorf 推出多项重要举措• 在华建设离心机生产基地,摆脱全球供应链波动的掣肘在中国浙江省平湖市新建离心机生产基地正是 Eppendorf 加大对华投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外品牌在挖掘中国市场的时候,其产品价格容易受到供应链和生产成本的影响。Eppendorf 选择在中国建设新的离心机生产基地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仅规避了全球供应链波动带来的风险,还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成本,更利于对中国本土客户需求的响应。Peter Fruhstorfer 博士在采访过程中也表示:“在中国新建离心机生产基地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新成立的技术中心将强化我们的全球生产网络,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们不容易受到全球供应链的波动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今,新工厂已经投资建厂,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此外,Eppendorf 凭借着落地高速和超速离心机的高端产品线布局,强化了自身在实验室离心机市场的领导力。•推出本土品牌LAVIBE,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2020年,为了充分响应中国用户“从对实验室产品单一功能的需求,转变为追求集“购买、使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需求,Eppendorf 正式对外宣布推出 Eppendorf 中国全新子品牌 LAVIBE (乐斐),为用户提供简洁、高效、具有更多年轻元素且具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未来 LAVIBE 还将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感和认可度推出更多产品组合,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元的解决方案。LAVIBE 的推出,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本土供应链的缩短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不仅保证了LAVIBE的产品在具有价格优势的同时,还延续了 Eppendorf 一贯对品质的追求,真正做到了为用户定制化设计,充分体现了 Eppendorf “始终把科研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的公司理念,被视为应对来自中国本土同业公司竞争的有力举措。• 上海仓库搬迁扩容至4000平方米,加强本地仓储能力同时,今年三月份,Eppendorf 在上海的仓库已经完成扩容搬迁工作,新的仓库占地面积达到了4000平方米,这一举措也大大促进了 Eppendorf 在中国地区的发展,在加强了本地供应链的同时,也加强了仓储能力。数字化发展为产品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曾说过“今天的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相较于“十三五”规划来说,“十四五规划”把数字化发展放在了更加靠前的位置,篇章结构也更加的系统化,数字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土地、资源、技术和劳动力被称为四大生产要素,拥有的越多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而如今“数据”被开始视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检测样本量的大幅度增加、病毒危险性不可预测,这些都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全球数字化转型。从产品研发开始,Eppendorf 集团就已经有意识地为用户打造高附加值的“未来智能实验室”的数字化理念。这与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Eva van Pelt 女士表示:“我们时至今日不仅能够去生产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同时还能独立开发软件系统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实验室。”这也是 Eppendorf 长期以来制定的目标:既要帮助客户解决短期需求,又要通过前瞻性设计和创新帮助他们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为客户应对未来的布局和企业发展提供更专业完善的解决方案。在Analytica China 2023展会上,Eppendorf 也展出了智能化的移液工作站新品和移液器管理器,并将 VisioNize 系统应用在了超低温冰箱和CO2培养箱上,可简便地进行数据监测和文档建立功能,实现了产品赋能,为用户降本增效。2023 年是 Eppendorf 中国成立 20 周年。在华二十载,Eppendorf 始终秉持着“让充满激情和创意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让世界变得更宜居”的指导思想。Eva van Pelt 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到中国市场,走进我们的客户,帮助客户实现更多科学研究层面的创新,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科学研发技术的发展,并且努力让世界成为更美丽的地方。”
  • 【重磅】仿制药列入国家最高层战略部署
    p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p p   他强调,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p p   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王沪宁出席会议。 /p p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 /p p   会议指出,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要从群众需求出发,把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儿童用药等作为重点,促进仿制药研发创新,提升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p p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有关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p
  • 科技部明确今年十大任务 加强战略技术前瞻部署
    今年主要推进的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万钢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了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2013年重点任务。万钢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各项任务,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科技改革发展新突破,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贡献。   万钢指出,2012年是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先后有21个省(区、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改革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R&D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可达2.0%,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 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 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比上年增长26.2%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6000亿元 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回顾5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必须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 必须坚持把深化科技改革和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万钢强调,当前我国科技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第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科技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第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包括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万钢提出2013年主要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他要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王志刚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王志刚要求,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重点把握好几点:一是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 三是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他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加强统筹推进、完善创新政策、注重机制创新、加强试点示范,扎实做好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要紧扣主线、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负责人,科技部领导及各司局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地方科技厅局主要负责人,部分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研讨十二五部署
    为做好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十二五”的总体部署,近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办公室与领域专家组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领域办主任、社发司杨哲副司长主持,863计划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办公室成员、领域专家组成员、特邀专家(包括7名院士)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为更好地定位863计划和重大专项的分工,卫生部何维司长代表“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通报了两个重大专项“十二五”的总体部署情况 领域专家组组长詹启敏代表全体领域专家汇报了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十二五”战略研究报告。著名海外归国专家王晓东院士受邀参加研讨,深入分析了国际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体制下统筹科技资源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正在编写的“十二五”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建议。特邀专家们还就基因组学、微生物、干细胞等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作了精彩的报告。贺林院士、曹雪涛院士等领域专家结合“十一五”主要成果总结,围绕蛋白质组学、个体化医疗、药物靶点、疫苗等方面介绍了“十二五”发展重点。   最后,社发司和生物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作了总结报告,回顾了863计划实施25周年以来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部署。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办公室在“十二五”战略研讨过程中,重视听取不同层面专家的意见,通过不同形式的座谈和交流,加强沟通,特别是邀请海外归国专家参与研讨,有效提升了国家科技计划与国际前沿科技的衔接。
  • 中科院和基金委再次部署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
    11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在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基金委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静海主持。   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工作方案》,并原则批准了2012年度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项目计划。会议强调,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学科发展战略长期合作研究的工作重点要聚焦于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和学科新生长点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避免重复大学科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   陈宜瑜指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要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国际上新学科新领域和新学科前沿发展迅速,中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不断引领新的学科方向,通过10年、20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共同打造为国家、社会和学术界都广泛认可并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国家科学思想库。   据悉,继2009年中科院和基金委联合开展“未来十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并取得成效后,中科院和基金委于2012年4月5日再次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以期双方能长期合作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 精准测量,可靠稳定 | 舒茨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4年1月5日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条例》的出台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的立法回应,同时也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与《条例》相呼应联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10月23日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申请完成登记后,可在市场出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这将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舒茨股份始终致力于高端工业级气体分析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针对市场关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 CH4, N2O等气体)的检测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公司早已储备了从气体模块,分析仪,再到定制化成套系统一系列针对性的匹配解决方案与适用产品,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和难点。 舒茨高端气体传感器FLOWEVO PLUS 是基于分析型 NDIR(非色散红外技术)气体传感器升级演变后的加强版本,特别适应严苛多变的复杂环境,其在稳定性、LDL(最低检测限)、T90 响应时间和读出频率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业内新标杆。 产品特点 SIGAS的 PLUS 传感器将 NDIR 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能力相结合,在传感器模的块层面实现了更精准可靠的结果输出,而以往这些通常需要依靠高质量的分析仪器才能实现。为此,SIGAS在硬件和软件上开发了先进的分析模块,将FLOWEVO传感器升级成FLOWEVO PLUS。 FLOWEVO PLUS产品特点:温度恒定:FLOWEVO PLUS 集成了温度控制器,可调节吸收池加热系统,精度为 ±0.3 K自动压力补偿: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吸收池内部压力,测量误差由内部气体流量自动补偿噪音极低:通过适用于传感器和光学测量部分的高度集成的数字滤波器,将噪声降低至FLOWEVOFLOWEVO PLUS检测原理NDIR 非分散式红外(双光束)供气方式泵吸式读取噪声ABS±0.1%FS@ T90 Max 10Hz响应时间(T90)T90 1 ppm ...0.1 Vol.%最低检测下限 (3sigma)≤ 1 % FS(典型值)重复性≤ ±1 % FS线性误差≤ ±1 % FS ( 根据传感器类型而定)稳定性(零点)≤ ±2 % FS /12月稳定性(量程点)≤ ±2 % FS /12月温度漂移 (零点)≤ ±0,1 % FS 每°C温度漂移 (量程点)≤ ±0,15 % FS 每°C压力漂移0.1 % up to 0.2 % 读取值每mbar 应用场景舒茨FLOWEVO系列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维护的特点,适用于多种专业应用场景。工业过程监控:在化工、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可以用来监测生产流程中的特定气体浓度,确保工艺安全和效率,例如监测SF6气体泄漏,这对于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监测至关重要。环境监测: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稳定性,FLOWEVO系列传感器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比如监测温室气体排放,帮助企业和环保机构遵守环境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在商业楼宇、医院、学校等场所,传感器可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包括二氧化碳、VOCs等气体浓度,保障人员健康。农业熏蒸监控:在农业领域,用于监控熏蒸过程中使用的气体浓度,确保作物保护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在汽车制造业和车辆排放检测站,FLOWEVO传感器能准确测量尾气中的特定气体成分,支持排放标准的合规性检查。安全监控:在矿井、仓库等易燃易爆环境中,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预防安全事故。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特定气体浓度的监测对于维持特定治疗环境(如麻醉气体监测)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 中科院与协和医院签署共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马晓伟,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马晓伟指出,中科院与协和医院合作共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顶尖科研机构和顶尖医疗机构在健康科学领域的强强联合,双方“联姻”必将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与转化,极大激发创新活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促进健康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白春礼指出,合作共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是中科院和协和医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和两院院士大会讲话精神,以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为契机,探索全新科研合作模式、加速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变革、强化科技供给能力、培养引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构建转化医学国家示范性机构的重大举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努力抓实抓好与国家卫健委、协和医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与协同攻关的优势,有效衔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建设前瞻性的科研平台,全力支持中心的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赵玉沛指出,新成立的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将充分依托中科院的科研优势和协和医院的临床优势,探索资源共享、团队共享、技术共享、成果共享的科研合作新机制,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马晓伟、白春礼、赵玉沛以及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共同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揭牌。白春礼、赵玉沛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该合作协议的签署,体现了双方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8月17日对首个“中国医师节”所作重要指示精神,在生命与健康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双方优势互补,瞄准生命与健康领域重大医学科学前沿问题,共同构建国家级前瞻性生命健康科研平台及转化医学国家示范性机构、探索创新未来新型医疗形式及研发模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双方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将聚焦健康的维持与促进,围绕重大疾病的预防、早筛、早诊和新型诊疗技术开展研发,以临床重大需求牵引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新视角和新手段,联合开展健康科学领域合作项目研究,共同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建设、原创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研究型医院建设,同时在联合培养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和促进双方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科教司、医政医管局,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发展规划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科学传播局以及京区相关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及专家代表,协和医院全体院领导、中层干部、专家代表及专职科研技术人员等近300人参加了活动。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f8f55b5-4f62-49e1-84f6-410a6c50a732.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签约仪式现场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29926927-18e7-4dc5-93e2-0a84aa9d0f34.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揭牌仪式现场 /p p br/ /p
  • 四川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
    p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日在成都授牌。作为四川首个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省级重点试验室,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稀有金属、稀土资源为依托,加快对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为全国相关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经验。 /p p   据了解,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省地矿局所属的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为依托单位,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对稀有、稀土等战略资源的需求,针对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甘孜、阿坝等地在稀有金属、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成矿作用与勘察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与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p p   省地矿局负责人说,重点实验室授牌,是省地矿局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创新平台”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迈出的新步伐,在推广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将对全省地矿系统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p
  • 吴学梯:科学仪器已成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必备手段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政府竞相采取措施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而科学仪器设备已成抢占这一制高点的必备手段。”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在日前举行的仪器仪表与绿色经济高峰论坛上作如是表示,该论坛与第21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同期举行。   在题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吴学梯说,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往往会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带来崭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哈勃望远镜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对星系研究的序幕 生物质谱的诞生,催生了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研究的革命 2010年2月,离子阱质谱技术精确地测量了第117号元素锘的质量,使获得长寿命的超重元素成为可能 科学仪器不断创新,还促进了基因测序研究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吴学梯提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有重大影响的商品化科学仪器设备方面,我国对世界的贡献基本为零 我国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特别是自主创新第一线科研人员手中的“利器”,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商品”。故此,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其难度可想而知。   吴学梯强调,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科学仪器设备是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各种高新技术的集成和结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战略性产业 而涉及重大科技前沿、国防等敏感领域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其核心技术买不来,这便决定了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吴学梯说,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上万亿元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中,6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研发投入25%以上(上千亿元)用于购置科学仪器设备 其他行业如质检、环保、卫生、农业等领域,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亦逐渐增加,我国市场已成跨国仪器公司竞相争夺的重地。   “在后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产业大调整、大革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超前部署,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引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吴学梯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引领和支撑科技发展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第一,前沿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将依据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部署,研发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有效支撑我国开展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有特色科学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我国需求量大、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科学仪器设备,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带动重要领域科学仪器设备整体水平提升,打破国外垄断。   第三,常规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强化科技部门统筹作用,从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自由资金开发的科学仪器设备中择优,采取应用示范、实施后补助等方式,以使国产优质科学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壮大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及优化科研仪器配置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我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为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引。发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的科学指引,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持续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落实的切实行动。《行动计划》作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核心工具,明确了我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个优先领域,每个优先领域下设6至8个优先行动,广泛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执法监督、宣传教育、社会参与、调查监测评估、保护恢复、生物安全管理、生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气候与环境治理、投融资、国际履约与合作等内容,为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引。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国务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的统筹领导下,深入推进《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加强跟踪调查评估,强化对地方的指导,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进“昆蒙框架”目标实现作出中国贡献。其中,《行动计划》中提到加强生物多样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大型科研仪器等科研设备,完善资源库、样本库、数据中心、观测站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和转化应用平台,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和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科研仪器配置,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各类科研仪器。应当重视科研仪器的更新换代,及时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满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需求。同时,应加强科研仪器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科研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仪器,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附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
  • 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工作会议
    p   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全体专家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徐南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詹启敏院士、贺福初院士、周琪院士、金力院士、张连山研究员等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指导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专家,以及《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处级联系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吴远彬司长主持。 /p p   吴远彬司长向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的重要指导精神和开展编制《纲要》的相关背景情况。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田保国副司长介绍了经《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成员名单以及工作计划安排。詹启敏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周琪院士担任《纲要》编制专家组组长。詹启敏院士、周琪院士就《纲要》编制工作的总体考虑和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参会专家就《纲要》编制的任务部署、工作安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p p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物技术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颠覆性的特点,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编制《纲要》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加强生物技术领域顶层设计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部署。 /p p   徐南平副部长在讲话时强调,要按照“突出支撑引领、超前部署谋划、坚持双轮驱动、开放融合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纲要》编制工作。一是充分认识编制《纲要》的战略意义。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未来中长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二是准确把握《纲要》的目标定位。要明晰生物技术在国家层面的位置,明晰生物技术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定位。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明确重大方向,夯实发展基石。要深入研究生物技术科学内涵、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推动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高质量做好《纲要》编制工作。全体专家要牢记使命和责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把握好时间进度要求,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协同推进,高效地完成编制工作。社发司和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的工作保障和协调服务工作。 /p
  • 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成立
    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成立大会 暨2010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研讨会在广东汕头顺利召开   为了有效推动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示范工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创新方法研究会科学工具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依照科技部等六部委《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要求,联合49家国产科学仪器相关单位共同成立了“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该联盟将团结组织国内科学仪器设备生产、研究、应用的各有关单位,从产、学、研、用多个层面共同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与我国科学工具创新。 会议现场   2010年11月26日,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2010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研讨会在广东汕头隆重召开,会议由创新方法研究会科学工具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协办 来自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及检测中心的领导与专家共100多位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会议。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巡视员,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侯玲林副司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方向副主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周元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闫成德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朱明凯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史红民总经理等出席联盟成立大会;吴学梯副巡视员、侯玲林副司长、周元副主任分别致辞,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   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研究员以“发展科学工具 助推科技创新”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创新方法研究会科学工具专业委员会和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的筹备工作等相关情况;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巡视员做了题为“抓住机遇 加快科学仪器设备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报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研究员做了题为“物联网与云计算”报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方向研究员做了题为“标准化助推国产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报告;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博士做了题为“创新助推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报告;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程劲松研究员做了题为“国产气相色谱仪的应用研究”报告。   会议同期召开了2010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研讨会,与会企业、科研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就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仪器研发具体举措与工作重点、国产仪器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讨。   附录: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简介   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of Application & Demonstration for Chinese-mad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是由积极投身于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生产制造和研究应用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地分析测试机构等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赢利、非独立法人机构。   联盟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原理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研究和应用示范的完整链条。促进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良性循环,切实从源头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摆脱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科技发展跟踪模仿的不利局面。   联盟以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的“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我国科学家和一线用户,开展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方法创新研究和应用示范。解决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脱节的问题,提升国产科学仪器设备“软实力”,增强用户对国产科学仪器设备的信心。为国产科学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应用领域和范围拓展提供支撑,促进国产优质科学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 40多位院士专家献计“双碳”战略下智慧城市发展
    11月14日,大湾区智慧城市院士论坛在深圳举行。40余位院士、大师围绕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交通、网络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等议题献计“双碳”战略下智慧城市发展。“最强阵容”组团赋能湾区智慧城市建设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庆顺介绍,2018年中国工程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深圳签约,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打造区域性工程科技高端智库,由广东省科技厅与省科协共同负责运行,秘书处设在省科协。2018年到2022年一共立项了71个项目,凝聚了147位院士和省内100多个专家团队,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围绕广东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工程技术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表示,中国工程院将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支持院士们在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重大课题上开展决策咨询,推动院地合作迈上新台阶上。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了2022年重大咨询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战略研究”,围绕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制度体系、支撑技术体系、差异化绩效评估、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学科与人才培养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何让建设“智慧城市”向提升“城市智慧”进行有效转变,突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是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院士专家纵论“双碳”战略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加紧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生态智慧城市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实现城市建设“智慧”“双碳”一把抓?论坛现场,15位院士专家通过主旨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智慧建筑、智慧产业、智慧交通、网络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智慧城市建设总结了湾区经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沙龙对话环节,院士专家们围绕智慧城市、低碳和绿色发展进行了主题研讨,对大湾区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提出了专业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指出,智慧城市涉及领域很多,涉及的专业非常细,不同领域、行业、技术学科,要交叉融合、形成合力,要形成可行的工程逻辑。建议把城市问题挖掘出来,把技术形成体系,体系形成理论,理论回过来再形成工程逻辑,再服务于智慧城市。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有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法治来统筹和协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刘耀林认为,从智慧城市来讲时空大数据是它的基础和底板,时空大数据包括对地观测数据以及社交网络的大数据。怎么把大数据变成符合智慧城市所需要的数据?要对大数据的质量评价、纠偏,来提升质量。另外还需提升智慧感知能力,比如对于智慧空间,要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地对这个城市进行感知,获得实时感知,应对城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满春提出,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全国各省/市/县的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坚持了三个方面的理念:一是生态文明理念,重点是底线和顶线的思维;二是量力而行,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水土资源对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支撑能力;三是科学发展,也就是说,既要优化,又要治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表示,在建筑方面要做到绿色低碳,应该以设计为先导来布局,不是设计好了之后,再包装成绿色建筑;其次,在建筑设计上有气候缓冲器、分时分区对待方法、拔风处理。广州交通大学(筹)党委副书记邢锋指出,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说,每个阶段都有减排措施。首先是减少总体的材料;其次是尽量用一些低碳的产品/建材,代替一些高碳的建材;第三是建筑废弃物拆除之后做绿色消纳,做资源的再利用。建议建筑废弃物使用也可以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部分。比如建立一个数据库,哪个地方要新建,哪个城市有更新需求。新建的结构需要什么样的建材产品,优先采用废弃物的处理产品。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表示,时空基准是一切地理信息的表达基础,目前主要通过卫星导航的定位来表达,比如北斗。所以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时空信息是很重要的基础设施,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大数据处理系统一样,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第四大基础设施。
  • 布鲁克积极部署市场战略 核磁或成一大增长点
    p   根据Zacks Equity Research一项对Bruker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Bruker的第二季度财报击败了Zacks Consensus Estimate顶线和底线的预期,但是同比数字在下降。由于市场疲软和汇率下降影响了Bruker的业绩,目前管理人员正在专注于扩大2015年市场的业务计划。 /p p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Bruker正在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如剥离一些非核心业务、制造业务外包、转移或停止某些工厂设施的运营,以改善其财务表现。最近, Bruker成功完成了CAM重组计划,比管理层的预期提前一个季度。由于CAM重组等战略举措, Bruker宣布管理人员预计其调整后2015年的营业利润的增加将超过100个基点。我们相信这些举措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促进的效果。 /p p   此外,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43.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核磁共振(NMR) /strong /a 越来越受欢迎,Bruker的BioSpin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包括学术研究和政府客户以及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需求,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此外, Bruker最近推出的新一代千兆赫NMR技术预计将增加公司2016年及以后的顶线增长。 /p p   另一方面,不利的外汇波动继续阻碍Bruker的增长轨迹。很明显, 第二季度外汇汇率变化造成负面影响所占的比例为12%。此外,不利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威胁等将继续引起大家的关注。 /p
  • 德国耶拿开启深化本土化战略布局新篇章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德艺华制 融外惠中”— 德国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于上海隆重举行,上海市经信委、徐汇区商务委、徐汇区科委、虹梅街道办事处、漕河泾开发区、上海市核电办等相关领导嘉宾,以及耶拿中国的各层领导及基地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耶拿上海生产研发基地扩建完工,标致着德国耶拿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开启全新篇章,耶拿中国将更具时效性、灵活性的支持中国广大客户的需求,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德国耶拿中国区总经理赵泰先生发表欢迎致辞,并且对于德国耶拿中国及其本土化之路做了简单的介绍: 德国耶拿中国区总裁 赵泰先生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高端分析测量技术、生物分子诊断技术以及高通量液体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的仪器及服务的供应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科研、高校、企业、工矿、环境以及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德国耶拿于2013年加入E+H集团,实现了实验室仪器与过程控制的完美结合。 德国耶拿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秉承并坚持“创新、专注、发展”为原则,持续以“品质非凡、技术到位、服务优异”为宗旨服务广大中国区客户,先后成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分公司及技术服务及实验中心,其营销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耶拿中国在给用户提供优良的精密仪器同时,更致力于提供和开发各种各样的方法开发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大力参与标准制定和认证工作。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耶拿中国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毒胶囊事件开发固体进样测定胶囊中Cr、镉大米事件方法开发、毒跑道POX的检测等,以及针对非洲猪瘟开发了解决方案,并与动物疾控部门合作培训高达500多人次。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在大年三十晚上耶拿中国直接连线德国,跟总部共同快速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案,该方案在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就迅速完成并落户火神山医院现场,并广泛应用于国际上很多检测机构,用于新冠病毒的快速完整检测。耶拿中国不仅仅是德国先进技术的传播者,更以专业的知识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选择只是起点,服务永无终点”,耶拿中国非常重视售后服务,在用户的使用方面更注重操作便捷和提升效率, 如在软件部分按照标准的方法直接建立分析程序,帮助用户直接得到分析结锅。除了提供产品本身的优质服务,耶拿中国更是秉承“授之以渔”的理念,不仅仅教会用户如何使用仪器,更注重帮助用户开发方法,甚至协助用户通过考核样的检测。同时针对疑难样品的分析,耶拿中国都有全套的分析方法并免费提供给客户,从而全面地服务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并与用户共同提升。基于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耶拿中国二十年来始终保持高速的发展,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公司全球整体业绩中占比常年保持在30%以上,已成为德国耶拿全球最大的单个市场。德国耶拿公司非常重视中国的市场的发展,早在2004年就开始在上海研发和生产部分仪器,去年提出的2025征程战略规划中,在中国研发生产高端的分析仪器是德国耶拿未来重要布局之一,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制造“这一国家战略高度吻合。这一次扩建工程的竣工,标志着这一战略部署的正式落地实施,实现了从光谱仪器,环境总量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全面本土化生产。耶拿中国将继续依托在光谱领域170多年的制造经验,秉承“德国工匠”精神,遵从德国严格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保证为中国用户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耶拿中国的本土化建设将以中国的研发生产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推进耶拿高端的科学技术和精密的仪器的发展,更加贴近中国用户,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用户,为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技术的提高做出我们的贡献。同时耶拿中国也期望跟国内的广大同行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和传播,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做为耶拿中国开启崭新篇章的首航见证者,参会嘉宾代表们也发表了衷心祝福,并对耶拿中国本土化进程提出殷切的期望与寄语。嘉宾代表致辞伴随着美好的展望、殷切的期盼,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正式开启!随着热烈的掌声,磅礴的音乐,火红的绣球花也映射着德国耶拿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路上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剪彩仪式及参会嘉宾领导合影 做为德国耶拿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耶拿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也是德国耶拿2025征程计划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研发生产基地竣工之际,我们也收到了德国总部对耶拿中国的期望和寄语:“卓越的成功,崭新的篇章”,预祝耶拿中国的风帆之船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德国耶拿CEO视频致辞最后,德国耶拿中国项目经理王越慜女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耶拿上海生产研发基地的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总装和成品检测区域,以及耶拿上海技术中心,近距离感受耶拿产品。德国耶拿中国项目经理 王越慜女士至此,德国耶拿上海研发生产基地扩建竣工仪式礼成。再次祝贺德国耶拿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道路上开启崭新篇章!
  •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综合报告部分)已经完成。该项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系统谋划。   项目的综合报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框架示意图   前言   工程科技是对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工程科技界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己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1—2030年,我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将经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未来人口持续增加,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仍显薄弱,众多领域尚未摆脱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集约、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为做好全面应对挑战的准备,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战略构想和要求,中国工程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设立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联合基金管委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研究由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题组两部分组成,工程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任务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建议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基金项目专题组则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引出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   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专家共同组成,包括8个领域课题组、4个跨领域专题组和1个综合组。8个领域课题组为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化工、冶金与材料,能源与矿业,土木、水利与建筑,环境与轻纺,农业以及医药卫生课题组 4个跨领域专题组为“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程科技问题”“生物碳汇扩增战略”“我国载人探月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相关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综合组由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各学部专家组组长及执笔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参与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过程控制、界面衔接和综合集成。基金项目专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全国招标选定,共有217个单位申报了648个项目,经工程院专家组评审选出50个项目给予资助。   2009年4月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动员了工程院9个学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并在工程院全体院士中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6—7月,确定了项目组织和工作计划,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纲要、领域课题研究大纲、基金项目指南等 2009年10月确定了50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6月院士大会期间对各学部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审议,9月,各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交流汇报,在对综合报告大纲进行研讨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报告编写工作。2011年3月,经过10多轮修改,项目组向工程院常务扩大会议汇报了项目综合报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5月综合组会议对综合报告进行了审定并向主席团汇报 并于6月院士大会期间向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在院士建议基础上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项目是对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今后将持续进行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项目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对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是高科技成果积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创新成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径   二是信息等技术广泛渗透,并加速促进各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交互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四是为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五是工程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六是各国加强部署新兴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再创新。   总之,关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领域工程科技稳步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领域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如下:   (一) 未来能源体系向多元优化、绿色清洁、安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合理地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二) 环境技术重点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三) 电子信息将在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四) 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成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五) 材料技术向高性能、纳米化、复合化和绿色化发展 制造技术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极限化发展   (六)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环替代及环境友好转变,地球深部和非常规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七) 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将推动医学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化医学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八) 空间技术向综合化、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海洋技术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立体观测发展,空间、海洋开发利用成为焦点。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到2030年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基本完成,社会呈现老龄化特征,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基于对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以及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概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撑城镇化,应对老龄化,推动绿色化,确保可持续,提高民生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和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历史使命,是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命题。   从现在到2030年,需要通过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应用,使得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与民生和谐为宗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破产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全面增强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概括为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三方面、十八条需求。   具体是,在缓解瓶颈制约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科学供给和合理消费的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现代水利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缓解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水环境恶化问题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人类生存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建立气候与环境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大幅度降低灾害风险。   在增强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促进信息社会建设 突破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突破基础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奠定现代产业基石 突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应用 提升消费品质量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满足生活质量提升需求 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保技术,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探测和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在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包括: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化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协调高效发展 构建先进、普惠的医药卫生技术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 构建高效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社会和民生安全。   三、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030年前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工程科技强国为使命,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定位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和谐工程观,项目研究提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划、超前部署、绿色优先、工程牵引、整体提升”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要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认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整体谋划 “超前部署”就是要选择若干先导性高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一些重要、新兴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工程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绿色优先”就是要以合理控制总量、确保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科技路线图 “工程牵引”就是要把握科技突破和工程集成创新特征,组织若干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促进工程科技的集群突破和重大跨越 “整体提升”就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增强自主设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系统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聚焦集成创新,力争在多个重点领域使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带动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科技强国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立足国情,提出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目标。   (一)工程科技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若干领域国际领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自主掌握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及其集成优化技术,工程科技总体水平跃升,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到2030年争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有效突破并广泛应用,缓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初步建成合理高效、节能环保、多元互补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模式向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转变,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和能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实现规模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深部资源勘探能力达到2000米,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绿色生产及高效清洁利用,大宗消费矿产资源自给率提高10%至20%,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度提高。在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城市节水防污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单位GDP用水量降低5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尺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生产与生活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大幅提升,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   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信息化服务普及,经济社会信息化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掌握关键材料与装备、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250座级宽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材料与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普及,流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循环经济取得全面进展。具备先进、独立的海洋开发能力,形成30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7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海洋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先进的空间工程技术体系,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四)民生保障科技体系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有效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建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农业科技体系,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植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高产稳产粮田比例进一步提升,确保6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乡与区域科学规划技术、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运行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4P医学模式,大幅提升新药创制能力和关键药品自给率,形成现代医学体系与中医药学互为补充、基本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能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向主动保障型、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目标,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构想和“两段三步”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三位一体”总体构架   工程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的总体战略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以缓解瓶颈制约为紧迫任务,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缓解人口总量与增长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长期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提升民生质量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12个重点领域(总体框架如图)。   缓解瓶颈制约,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合理持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全程防控环境保护技术。   增强发展能力,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泛在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关键新材料工程技术、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技术、绿色循环流程工业技术以及空间海洋能力拓展技术。   提升民生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高质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   通过12个领域工程科技的全面推进和部分领域的跨越,在未来20年内,改变中国产业发展面貌,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保障民生和谐。   (二)“两段三步”战略部署   到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可以按照“两段三步”进行重点部署,以重大工程为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带动整体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完成12个领域的重点发展任务,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两段三步”即: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可分2011—2020年、2021—2030年两个阶段进行工程科技任务的整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同时,根据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要求,将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前五年为第一步,重点是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调整、路径谋划和先行部署,后五年为第二步,在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矛盾、拓展发展空间。由此,2011—2030年工程科技发展可以分为“突破”“拓展”“跨越”三步走,三步的发展重点分别为:以“突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拓展”支撑发展能力和民生质量提升,以“跨越”支撑工程科技强国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工程科技发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未来2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途径。   1.第一阶段(2011—2020年)   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奠基期和关键突破期,这一时期工程科技的发展策略和支撑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极寻求转型路径,优先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部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2011—2015年)“突破”:准确定位、系统规划、紧迫先行、重点突破   ◆基于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谋划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明确各领域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有序地部署工程科技战略任务,优化配置工程科技战略资源。   ◆着力解决迫在眉睫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工程科技问题,规划路线、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抓紧基础能源战略调整,重点发展化石能源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流程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灾害减轻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节水防污技术,构建源头减排全过程防控体系。   ◆集中力量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视发展自主设计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将民生保障作为首要出发点,全面策划、统筹部署民生保障的工程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工程科技。   第二步(2016—2020年)“拓展”:缓解矛盾、掌握关键、促进升级、深化拓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与装备,重点突破能源绿色化技术,攻克非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流程工业与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能力,广泛推进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机遇及早部署,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与高端装备制造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助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开展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领域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制造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海洋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空间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森林碳汇、医药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民生质量。   2.第二阶段(2021—2030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新型发展方式的全面发展和确立期。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以“跨越”为特征,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第三步(2021—2030年)“跨越”: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先进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流程工业集成优化技术、生态工业与社会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加速跃升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全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着重开展区域环境综合修复,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重点促进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的新跨越、产业化发展和深度应用,全面突破轻工纺织领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清洁、功能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深空探测和载人探月突破,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查,使其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   ◆加大工程科技对民生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产业撑地位 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梯队建设,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专家队伍。   (本报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丨战略性基础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化学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需要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当今很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化学问题,如微纳加工技术、芯片加工技术的光刻胶、特高纯化学试剂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产生了诸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的提取等重大成果,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化学人才队伍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未来,仍需要加强化学的基础研究,加速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的研究,加大化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与应用,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化学科学基本特征和领域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合优势与短板,提出我国化学科学的新研究架构,并提出适应新架构的对策与建议。1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过程的独立科学,更是一门连接物质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其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科学,需要通过化学作为中介,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信息工程也需要将化学的基础性知识与信息传输、转换、存储等材料加工工艺、制造过程等相结合,才能实施高水平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并不是指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而是说明化学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2化学是一门既传统又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新的化学交叉分支不断涌现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材料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一直是当代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备受关注的领域。合成生物学、仿生化学、生物化学、酶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又如,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和精准控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乎渗透到物质研究的各个方面。3化学是一门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实用科学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性和支撑性产业,或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健,无不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塑造了世界,在能源、材料、微电子、环境、化工、医疗等各行业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2019 年发布的《全球化学工业:催化增长并解决我们的全球可持续性挑战》显示,化学工业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影响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了 7% 的贡献,是全球第 5 大制造业。2主要国家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世界大国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领域,全球正面临发展格局的新演变阶段。过去 70 多年,科学及其所服务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化学作为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中心科学,尤其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且积极研究化学科研资助形式是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完善化学科学发展政策,不断升级化学科学研究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德国化学率先占据领先地位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发轫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从 19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直到二战之前德国化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01—1939 年的共 40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有 17 位,远超同期英国和法国诺贝尔化学奖学者的数量。德国化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长达 1 个世纪之久,除了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越宽松的科研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合。以染料工业为例,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于 1877 年成立了德国国立化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有机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制药、香料工业迅速赶超英国。产业化应用实践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得化学基础研究的课题源源不断,基础研究成果又迅速转化应用,形成正向循环。自 2006 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包括“纳米行动计划”“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等,聚焦尖端技术发展领域,体现了较强的国家需求导向。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德国采用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德国对化学的支持嵌入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中心地位和领域交叉的特征;其分类分级管理方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多主体纳入管理中来,更好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长期稳定支持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二战之前,美国一直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欧洲。二战以后,美国逐渐认识到,依靠他国输入新知识在科技领域不可能长期发展。以 1945年《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为发端,美国政府一直在有计划、持续、高强度地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由此,美国化学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稳固的地位,逐渐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用合同制、科研资助制等方式来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影响和引导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化学研究的内容,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和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目的[8]。美国政府以重大科学项目为依托,遴选最优秀的科研骨干,开展高水平的持续攻关,有效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崛起。例如,在“曼哈顿计划”的牵引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团队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Theodore Seaborg 带领下,为制备超铀、分离钚、诱导铀核裂变等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过去 80 年,美国及其培养的化学家获得了约 2/3 的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美国成为世界化学创新源头的地位。进入 21 世纪前后,美国又密集部署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计划,如 “国家纳米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有些通过立法保证稳定支持。例如,2000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家纳米科技行动(NNI)计划”;到 2020 年,美国政府先后 6 次发布“国家纳米科技研究战略”,仅联邦政府就累计投入 280 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反映了美国对创新战略的优先支持,并大力促进了美国化学研究率先进入学科交叉领域并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美国体制决定了其科技计划制定具有如下特点:有效的分权与制衡。各联邦部门以国家目标和优先领域为指导,在白宫的协调下,编制本部门的研发计划。2.科技计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跨部门研发计划通常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确保了联邦研发计划的总体稳定。
  • 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碳”AI赋能能源“鑫”科技
    8 月 24 日,在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温书豪,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以及苏州实验室代表马志博等共同见证下,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在苏州协鑫能源中心正式签署为期 5 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正式研发委托协议约定,协鑫将按照项目研发进度,分期向晶泰科技支付预计约 1.35 亿美元(约 10 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晶泰科技将凭借其在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创新优势,为协鑫提供钙钛矿、超分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硅材料等领域高科技新能源材料研发的订单化服务,携手开发一系列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工业应用潜力的差异化新材料。同时,晶泰科技还将为协鑫打造材料领域大模型驱动的 AI+ 自动化数智创制系统,实现从新材料/复合物的快速设计、功能材料的高定制,到工艺的高效开发应用,助力协鑫成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能源公司。双方还计划在深圳河套合作区共同成立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推进中国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工业化注入不竭的绿色智慧动能。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二排左四)、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温书豪(二排左五)、苏州实验室科研管理与服务部副部长马志博(二排右四)等代表出席仪式此次战略合作将深度融合双方的智能专业和技术研发优势,精确聚焦于钙钛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硅材料等关键领域,依托先进的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等技术,共同打造定制化的材料领域大模型+自动化平台,推动 AI 赋能新能源产业研发的工业智能化与范式升级。据介绍,该平台将利用AI技术拓展探索空间,加速新分子、组分配方、生产工艺的设计与优化,以获得具有预期性能的新型能源材料。此外,结合自动化实验模块,平台能够快速完成新材料制备与表征验证,并将标准化数据反馈给 AI 模块,持续更新 AI 算法。在此基础上,这一系列 AI+ 自动化实验的研发模块还将实现云端与本地化部署协同,助力协鑫打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能源智能实验室。未来,该平台将以定制化的材料领域大模型+机器人实验室深度结合工业场景,加速新能源材料从小试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转化进程,为协鑫研发生态的持续发展与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催生出一系列更具市场竞争力、安全高效低碳的新一代新能源技术。签约仪式上,双方宣布将在深圳市河套合作区合作成立新材料研究院,以协鑫集团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积淀的深厚经验为主导,联合产业伙伴,加强AI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孵化,加快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落地。温书豪表示,晶泰科技一直致力于用科技力量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协鑫集团的战略合作,是我们将 AI 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的重要一步,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朱共山表示,协鑫集团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依托苏州国家实验室深耕材料领域,在新能源前沿材料研发等层面不断破圈突围开拓蓝海。此次在苏州实验室赋能下携手晶泰科技,必将产生全新的“化学反应”,为打造数字能源生态带来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技术可能。希望双方精诚合作,用“ AI+ 智造”打样“科技苏州”范本,给更具科技范儿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添砖加瓦。签约仪式前,温书豪一行参观了协鑫未来能源馆,并听取了苏州实验室在材料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介绍。苏州实验室是江苏省的国家实验室,在材料领域和与AI技术的结合方面,开展着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已与协鑫在新能源材料研发等多领域建立广泛合作。● 关于协鑫集团 ●协鑫集团是一家以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清洁能源、移动能源产业新生态,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以的绿色低碳零碳科技主导创新发展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34 年来,集团坚持以绿色能源科技驱动企业创新发展,进入“十四五”,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打造全新的“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 关于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QuantumPharm Inc.” 或 “XtalPi Inc.”,股份代号: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物理学家于 2015 年创立,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和国内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导 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围绕“十四五”和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并从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4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兴产业 特征定位 发展方向 十四五 2035一、前言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研判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产业瓶颈突破技术、跨领域技术,凝练“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面向2035年的新兴产业技术预见及产业体系前瞻研究。项目注重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及方法创新,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专题组,以及政策组、综合组的组织结构开展深化研究,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本文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展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现状及存在问题,提炼产业发展特征及定位,提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就产业重点领域的“十四五”和2035年主要发展方向、政策措施建议等开展论述,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二、国际环境与国内情况  (一)国际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  1.国际宏观环境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长期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国际环境。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直接面临先进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遏制力度,抢夺技术主导权。另一方面,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自2013年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多元化投资、三方市场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稳步增长,未来将在创新合作、政策沟通与资金融通等方面继续深化。  2.产业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技术演进并与传统产业融合,赋予人工智能(AI)以巨大能量,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AI将开启重大产业周期。  生物产业正处于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2020年前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之一。  智能制造培育新动能是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装备和高技术装备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将继续维持,传统工业强国仍是智能制造的领军者。  关键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信息基础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将持续受到关注,核电技术已经从第二代核电为主进入到第三代核电升级转型、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与堆型示范应用的阶段。  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步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当前的源头削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实现逆市增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度活跃,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新型充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AI、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超级感知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将数字创意产业推升至新高度。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确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方向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8%。“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末,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这为“十三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产业涉及的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16.9万亿元,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达15.3%。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发展保持强劲势头,重点产业稳步提升。2016年和2017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0%,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40%以上。2018年,产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快两个百分点。  (三)我国发展经验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壮大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开放融合,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发展经验[8]。  (1)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也是新兴产业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策源地的关键特征。  (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平衡,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关键核心技术、原材料在相当比例上依赖进口。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和新供给。  (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突出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支柱性,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协同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体现创新经济集聚发展的格局。  (4)坚持开放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契合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更加包容的发展方式,加快国际创新与合作平台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优势技术及标准的推广和国际化应用,面向全球配置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  (四)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对比全球产业同期发展态势、对照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与升级的一些问题。  (1)部分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未能得到根本性消除。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核心装备、高档工业软件等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价值链的高端有所缺位,“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  (2)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有待完善。产业区域布局没有体现出差异化分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不足,产业趋同现象明显,产业链的协调配套不齐备。  (3)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不成体系,部分细分领域的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建立。例如,节能环保相关立法仍属空白,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明显滞后。  (4)产业创新环境和市场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产业创新机制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不高 部分行业存在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市场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针对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开放融合发展为发展方向,以筑牢产业安全体系、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核心任务,以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大攻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导路径。  (一)发展定位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  “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引导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深层面上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京津冀等国家重点区域内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阶段。  着眼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能面临长期挑战。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确保产业安全及未来领先优势,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和着力点。加大培育发展力度,集中资源与力量,积极引导企业把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利用好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二)发展路径  当期形势折射出,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是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刻不容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努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安全基础,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助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1.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攻关计划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进行定向突破。加强国内资源整合,加大优秀人才集聚,突出集成电路(IC)、AI、生物医药等领域亟需,采取重大工程的联合攻关形式,精准实施“卡脖子”攻关计划。同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找准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突破,逐步缓解并最终根治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  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注重发展前沿技术与产品,如无人驾驶汽车、增材制造、生物技术、量子计算与通信等。加强高铁、5G、电力等装备的创新发展,获取并保持领先优势。推动部分领域迈向技术领先,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等。加快关键性基础性装备的发展,如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追赶并缩小与强国的差距。  2.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9]。为应对这一战略部署,准确认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把握其阶段特征并推动创新网络形成 变革发展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营造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正向提升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重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世界科技及产业的合作交流并力争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实施并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引导新兴产业的跨国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开放、合作、共赢来谋取我国新兴产业层级的提升。四、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抓住科技爆发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着眼前沿领域、颠覆性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产业主体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梳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见图1),聚焦IC、AI、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先进技术体系,引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层面与世界同步,构建多类别、宽覆盖、有机联络的新兴产业集群。图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布局注:VR/AR表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云计算、AI、大数据、智能联网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为35万亿元,信息消费规模为9.5万亿元 建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发展体系,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显著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 产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物联网、通信设备、智能联网汽车(车联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C、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半导体、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云计算、边缘计算、操作系统与软件、AI、大数据。  (二)生物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新药创制领域,形成并壮大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能力,奠定持续产生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基础。围绕构建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体系的能力目标,以精准药物设计为核心,综合现代生物学、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建立原创新药发现体系 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代谢调控等技术的深度研发与通用化应用。重视出原创新药、出引领技术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尽快推动我国从医药生产大国转为医药创新强国。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技术与药物、康复及再造、中医药,能源生物炼制、化工与材料生物制造、生物反应器及装备技术。  到2035年,力争成为世界生物科学技术中心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多个领域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国际顶尖的科学大师,成为生物技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应对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大飞机、海洋工程、民生领域重大装备的能力提升和对高档制造装备的亟需,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前沿布局和应用示范。  (1)航空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军用无人机等制式装备,兼顾小型、低成本的通用航空装备。  (2)航天装备领域,统筹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建设,构建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功能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系统。  (3)海洋装备领域,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应对海洋油气开发和高技术船舶的工程亟需,前瞻布局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完善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装备与技术体系。  (4)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加快发展国家重点领域亟需装备,如航天航空飞行器及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装备、新型舰船及深海探测等海工关键制造工艺装备、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  (5)民生高端装备领域,推进新一代智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纺织工业未来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突破新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生产装备瓶颈 食品装备发展强调柔性自动化、集成化、综合化、系统化、敏捷化和智能化方向 医疗装备注重基础、对标应用,加快高端国产医疗装备的产业化。  (四)新材料产业  瞄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新材料产业系统建设创新体系,推行大规模绿色制造使役和循环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重大转变。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新材料与材料基因工程。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目标为:电子信息材料创新体系完善,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由大变强,金属材料工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碳纤维材料技术体系与产品系列符合军民需求 以可再生组织器官的生物医用材料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稀土材料及制备的核心专利群取得有效突破。  (五)绿色低碳产业  1.能源新技术产业  立足能源发展规律、能源国情现状、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发展阶段,聚焦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碳约束下的能源安全、能源新技术及关联产业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等突出问题,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核能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光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  “十四五”时期,突出提高环境质量这一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需求,加强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倚重和发挥科技创新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循环利用等污染防治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突破主要污染要素、主要污染点源、主要生态破坏类型、污染物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促进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根本好转的环境工程科技体系。  面向2035年,产业发展重点在于突破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普遍性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质量收益。  3.新能源汽车产业  “十四五”时期,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推进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市场化发展,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达到700万辆,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累计达到5万辆。  面向2035年,全面实现产业商业化与高质量发展,汽车技术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取得重大进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70%以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产业全面成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六)数字创意产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应用,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新机遇、形成新模式。通过10~15年的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将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设计体系、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数字内容传播体系、泛信息消费体系、泛沟通交互体系。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超高清产业、VR/AR产业、数字内容生产和创新设计软件,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智能内容生产平台、文化资源转换,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万物互联的无障碍信息获取、1Gbps级速率的数字内容有线/无线端传播、数字内容精准分发,具有真实体验的视音频内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合体验、全息影像和沉浸式体验,无障碍创意创新协同、无障碍想法设计传递、无障碍设计生产联动,定制化的数字内容消费、内容生产智能化与个性化定制,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瓶颈,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 加强国家各类计划的有效衔接,消除各类信息隔离、以邻为壑、部门争利的不良现象,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统筹并完善生物技术产业、民生装备领域的扶持政策,建立重点行业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和国家战略咨询委员会。例如,建立生物技术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成立国家生物技术战略咨询委员会。  (二)完善创新基础,强化产业创新体系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群体性技术的涌现 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创新中心,探索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新兴产业行业标准体系,使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三)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依据竞争性原则,布局建设一批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运作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理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稳定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完善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规范产业并购投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行“产学研用”合作和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转向实际产出和拓展应用。  (四)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长板”,面向全球布局产业链。鼓励产业平台技术的国际合作研发与应用,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创新政策体系,根据行业技术特点推行差别化的政策管理。利用好全球科技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鼓励双向有序流动。
  • 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聚焦双碳策略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承担编制的《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青岛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实施。据介绍,该《规划》是青岛市“十四五”时期重要的专项规划,紧紧围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一宗旨,坚持系统观念,以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要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构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为目标,对未来五年青岛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系统谋划,对“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做出部署安排,为青岛市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迈出坚实一步。相比于“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有关规划文件,本次《规划》的创新性和特色亮点更加突出,理念更加先进,这也是对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的具体落实。
  • 香港奥星集团与ValGenesis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奥星集团与ValGenesis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携手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用户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ValGenesis公司是验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VLMS)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其端到端数字验证平台,包括其旗舰VLMS产品,帮助世界先进的生命科学公司实现更强的合规性,实施标准化,并在制造业务中进一步进行数字转型。香港奥星集团(以下简称为“奥星”)与ValGenesis 公司的合作将为中国生命科学公司带来基于风险的数字验证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奥星和ValGenesis已经帮助中国两家大型药物制造企业完成ValGenesis iRisk产品的部署和上线 ,借助iRisk风险管理平台来加强其在开发和制造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性。ValGenesis iRisk能够助力制药企业在一个完全数字化、专门的应用程序中有效评估和管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ValGenesis和奥星致力于帮助企业评估风险,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规,”ValGenesis合作伙伴关系高级副总裁Bo Olsen先生表示,“iRisk将所有与风险相关的活动统一在一个强大的平台上,使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实践标准化。我们期待与奥星一起,将这一强大的解决方案应用于中国更多的生命科学公司。”“奥星致力于服务制药企业,实现合规、质量改进和风险管理,”奥星副总裁王玮女士表示,“通过与ValGenesis的合作,我们将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作为制药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奥星对制药行业法规和流程有深刻理解,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并致力于帮助客户提升流程和运营效率,通过提升全球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ValGenesis公司是一家创新软件平台的创建者,该平台是生命科学公司管理基于合规性的验证活动的基础。ValGenesis公司是第一个管理企业验证生命周期过程的企业应用程序的提供者。该解决方案完全符合美国FDA 21 CFR Part 11和欧盟Annex 11的要求。作为第一个完全无纸化验证执行和批准的电子管理解决方案, ValGenesis被行业同行评审委员会选为2005年获得美国注射剂协会(PDA)新创新技术奖。
  • 华测检测与秘鲁Pacific Control实验室签署海外战略合作协议
    2022 年 10 月,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TI华测检测)与秘鲁Pacific Control 实验室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是继香港、突尼斯、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之后与华测检测建立合作关系的第六家海外机构。华测检测致力于创新开发全球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服务,共同为全球消费品产业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满足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客户的多样需求,CTI华测检测在秘鲁部署合作伙伴关系,借助本土优势,为产品就近检测提供便利。该举措在为中国客户节省大量采购运输时间和检测成本,尽可能提供更快、更直接、更满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CTI华测检测进一步拓展全球食品与农产品领域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意味着CTI华测检测在国际化征程上再下一城,也意味着在打造全球业务新增长点、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取得了新建树。今后,CTI华测检测将与秘鲁Pacific Control 实验室增强技术合作和标准共享,通过协同发展和技术优势互补,拓宽在食品与农业领域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足迹,进一步提升华测检测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
  • 科技部部长:凝练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怎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科技创新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记者: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阴和俊: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拓展生产新边界,塑造发展新动能,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升级、拓展,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先进设备以适应新型生产模式。同时,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5G通信、智能网联、无人工厂、智慧港口等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消除或弱化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科技创新能够极大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类别,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广阔空间。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对象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够催生劳动资料革新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劳动资料,推动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向平台化、网络化、协作化转变。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形态重塑升级,推动生产力不断进步。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记者: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阴和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立足当下,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问题;面向未来,着力加速未来科技突破、构筑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先手棋”。一是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趋势研判。密切关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先进能源等科技前沿突破方向和最新趋势,强化对科技变革性、苗头性态势分析,研判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技术和技术群。持续开展常态化技术预测,针对重点前沿领域和未来竞争热点开展动态监测,加强多元布局和并行推进。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加快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集成各方面创新资源,开展“大兵团”作战,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研发攻关。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举全国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四是加快实施引领未来的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需求,凝练部署一批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突出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记者: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阴和俊: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科技部将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各环节,依托我国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场景优势,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二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需求,强化系统观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谋划、一体设计,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试点示范,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综合运用信贷、基金、债券以及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灵活充足的资金供给,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记者:如何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阴和俊:改革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改革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的有效手段。下一步,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健全科技政策体系,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 毅新博创与康圣环球在武汉举行战略会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4月24日,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举行双方战略合作的高层会谈,双方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双方战略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毅新博创董事长马庆伟、CEO谢弘,康圣环球集团董事长黄士昂教授、COO涂赞冰、营销总监朱晓燕等出席了战略会谈。马庆伟、黄士昂教授分别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高端医学专科特检服务检验集团,致力于引领中国专科特检技术和服务的进步,促进中国专科诊疗和个性化医学的发展和提高。本着病人利益至上、医生需求第一的宗旨,康圣环球遵循国际规范、标准和行业指南,引进和研发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专科特检方法,面向中国大型三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提供全面、先进和准确的专科特检服务。 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临床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研发、生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14年获得国内首个飞行时间质谱NMPA认证,2019年获得国内首个ICP-MS质谱NMPA认证。截至目前,毅新博创已申请专利 200余项,已获授权60余项,具有多条优质临床质谱产品线。 毅新博创董事长马庆伟表示,毅新博创对康圣环球集团多年来在专科特检方面取得的持续的业绩增长(2021年进入全国ICL检验收入的前5名)非常赞赏。毅新博创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临床质谱技术与康圣环球集团广泛的特检优质资源有良好的产业链互补潜力。希望双方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多个可持续发展的临床质谱IVD中心,引领中国临床质谱检测市场。 康圣环球董事长黄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康圣环球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情况,希望双方开展务实的战略合作,借助毅新博创在临床质谱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共享康圣环球长期积累起来的专科特检优质资源,促进中国专科诊疗和个性化精准医学的发展。 未来,双方将就临床质谱技术为主的多组学中心进行深入探讨,计划在全国大型医疗机构共建临床质谱检测中心、第三方临床质谱检测、高端临床科研等领域寻求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业务发展。
  • 中国气象局部署大气本底和温室气体观测业务质量提升工作
    8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全国大气本底和温室气体观测业务质量提升工作。副局长曹晓钟出席。全面提升大气本底观测质量,是中国气象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当前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协调建设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我国更有必要做好以大气本底观测为主的温室气体观测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落实大气本底观测高质量提升方案的各项任务,加强科学管理和数据质量评估,以更好地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大气本底观测站新站的建设,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强化温室气体观测质量动态评估,通过实施业务准入,增强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的管理效能;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的业务能力建设,高标准开展标校工作;做好温室气体数据共享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实施。2022年7月25日,中国气象局出台《大气本底观测业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我国全球大气本底站的观测质量处于全球同类站点先进水平,并制定148项大气本底观测业务质量提升任务。截至目前,新增大气本底站观测试验、温室气体观测及其装备计量检定等方面工作均进展顺利。
  • 科技部征集2012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
    关于征集2012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的函   国科基函〔2011〕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任务部署,2012年,973计划将围绕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制造与工程科学、综合交叉科学、重大科学前沿等9个领域部署重大项目 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将继续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部署。   “十二五” 期间,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部署将遵循三个“更加”的改革发展思路,即: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强化科学目标导向、更加注重优秀团队建设,集中优势力量,着力解决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做好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项目立项工作,请针对国家发展需要,提出基础研究的重大战略需求方向建议(格式见附件),作为研究制定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重要参考。   请你们严格把关,于2011年11月7日前以正式函件形式将重大战略需求方向报至我司,同时提交电子版,逾期将不再受理。   联系人:张彦雪 傅小锋   电 话:010-58881557 58881511   传 真:010-58881559   E-mail: zdxmc@most.cn dkxc@most.cn   附件:2012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建议表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O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 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碳”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核心是加快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计量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4项行动,对统筹推进“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中,计量技术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计量技术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是实施检验检测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运行中发挥核心功能。《方案》秉承“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一、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具体而言,要加强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发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在这方面,美欧国家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未来法案》授权NIST开发准确测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标准。NIST在化石和替代燃料、初级气体混合物领域研制了原油、含水甲醇、氮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标准物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目前正研制低成本环境传感器,以构建大型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密集监测数据。NPL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合作开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技术研究,解决开阔空间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精准测量和计量溯源难题,实现对分散污染源排放量的高精准测量。因此,《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硬件支撑。二、聚焦前沿创新,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涵盖从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到测量不确定度多个方面,在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公约数”。近年来,美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欧盟为欧洲全部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CO2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条例》规定,所有年排放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必须全部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并将数据在线上报美国环保署。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碳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NPL目前正针对全球性大气监测网络开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增强监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学、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三、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碳计量”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碳计量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线、动态、远程、虚拟作业场景越来越成为行业常态,新型测量情景和参数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测量器具的需求。同时,数据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要素,在碳排放智能监测、反演、预警、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更可以作为“数字测量标准”直接服务行业,避免重复性测量并减少由于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失。美国占据全球标准参考数据垄断地位,在服务低碳方面,NIST已建立碳氢化合物光谱数据库、碳氢化合物热物理性能数据库、二氧化碳光化电离参数数据库、燃烧量热法工具库等标准参考数据库,为全球低碳行动提供权威数据参考。《方案》对碳计量数字化转型做出部署,强调推动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全面助力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双碳”战略目标。四、加强领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精准“碳计量”计量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根基,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案》秉承“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的原则,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双碳”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各行业低碳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是新形势下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国际上,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主要对于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要求。美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以烟道流量数据和烟道温室气体的浓度数据排放端直接测量为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企业碳排放监测工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完善的碳交易市场,都在碳核查中明确了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欧盟碳交易市场是燃料端核算与排放端直接测量并行的方式,并且通过建立统一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制度,促进核查、认证服务形成内部市场。因此,《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和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实现精准“碳计量”。五、下一步工作建议第一,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代表企业试点。制定核算报告国家标准,推行采用直接测量对间接核算数据进行验证,对重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同时,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第二,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支撑“双碳”战略的标准计量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核心引领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作为中国的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先进碳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使命。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编制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具体工作要积极吸纳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保障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计量科技支撑。第三,健全完善“碳计量”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工作,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加快转化碳足迹、碳核算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谈判能力。第四,统筹NQI协同发展,释放全链条应用最大效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研究NQI支撑“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和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研究建立支撑“双碳”目标的“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实施—示范推广应用—事后监管评估”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最大效能。在建设实施层面,依托重点工程和行动,探索NQI要素融合发展及效能评价的基础理论,创新以单要素为支撑、多要素协同建设的工作机理。研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质量基础能力再造路径,全面夯实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质量基础能力。(方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碳”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核心是加快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计量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4项行动,对统筹推进“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中,计量技术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计量技术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是实施检验检测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运行中发挥核心功能。《方案》秉承“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   一、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   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具体而言,要加强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发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在这方面,美欧国家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未来法案》授权NIST开发准确测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标准。NIST在化石和替代燃料、初级气体混合物领域研制了原油、含水甲醇、氮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标准物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目前正研制低成本环境传感器,以构建大型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密集监测数据。NPL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合作开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技术研究,解决开阔空间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精准测量和计量溯源难题,实现对分散污染源排放量的高精准测量。因此,《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硬件支撑。   二、聚焦前沿创新,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涵盖从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到测量不确定度多个方面,在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公约数”。近年来,美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欧盟为欧洲全部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CO2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条例》规定,所有年排放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必须全部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并将数据在线上报美国环保署。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碳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NPL目前正针对全球性大气监测网络开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增强监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学、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   三、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碳计量”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碳计量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线、动态、远程、虚拟作业场景越来越成为行业常态,新型测量情景和参数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测量器具的需求。同时,数据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要素,在碳排放智能监测、反演、预警、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更可以作为“数字测量标准”直接服务行业,避免重复性测量并减少由于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失。美国占据全球标准参考数据垄断地位,在服务低碳方面,NIST已建立碳氢化合物光谱数据库、碳氢化合物热物理性能数据库、二氧化碳光化电离参数数据库、燃烧量热法工具库等标准参考数据库,为全球低碳行动提供权威数据参考。《方案》对碳计量数字化转型做出部署,强调推动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全面助力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双碳”战略目标。   四、加强领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精准“碳计量”   计量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根基,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案》秉承“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的原则,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双碳”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各行业低碳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是新形势下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国际上,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主要对于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要求。美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以烟道流量数据和烟道温室气体的浓度数据排放端直接测量为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企业碳排放监测工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完善的碳交易市场,都在碳核查中明确了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欧盟碳交易市场是燃料端核算与排放端直接测量并行的方式,并且通过建立统一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制度,促进核查、认证服务形成内部市场。因此,《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和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实现精准“碳计量”。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代表企业试点。制定核算报告国家标准,推行采用直接测量对间接核算数据进行验证,对重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同时,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第二,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支撑“双碳”战略的标准计量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核心引领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作为中国的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先进碳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使命。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编制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具体工作要积极吸纳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保障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计量科技支撑。   第三,健全完善“碳计量”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工作,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加快转化碳足迹、碳核算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谈判能力。   第四,统筹NQI协同发展,释放全链条应用最大效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研究NQI支撑“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和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研究建立支撑“双碳”目标的“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实施—示范推广应用—事后监管评估”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最大效能。在建设实施层面,依托重点工程和行动,探索NQI要素融合发展及效能评价的基础理论,创新以单要素为支撑、多要素协同建设的工作机理。研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质量基础能力再造路径,全面夯实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质量基础能力。
  • 科技部征集2011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
    关于征集2011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的函 国科基函〔2010〕21号 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2011年,973计划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重要科学前沿、制造与工程科学等9个领域部署重大项目 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全球变化研究、干细胞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也将继续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部署。   为做好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的立项工作,请围绕落实《规划纲要》,针对国家发展需要,提出你部门、行业对基础研究的重大战略需求方向,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项目申报指南。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从2011年开始,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以后,才能参加新的项目申报。   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建议格式见附件,其中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超过300字,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不超过300字。   请你们严格把关,于2010年11月7日前以正式函件形式将重大战略需求方向报至我司,同时通过邮件提交电子版,逾期将不再受理。   联系人:张彦雪 傅小锋   电 话:58881557 58881553   传 真:58881589   E-mail: zhangyx@most.cn fuxf@most.cn   附件:1.2011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建议表 2.XX部(委、局)2011年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一览表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   二O一O年十月二十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