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原子光学

仪器信息网原子光学专题为您整合原子光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原子光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原子光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原子光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原子光学话题讨论。

原子光学相关的资讯

  • 光学定位计量达到原子级分辨率
    英国和新加坡科学家携手推出一种非侵入性光学测量方法,检测纳米物体位置时达到原子级分辨率,比传统显微镜高出数千倍。最新研究使科学家能以十亿分之一米的比例表征系统或现象,开辟了皮光子学研究新领域,也为其他领域研究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新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学》杂志。  光学成像和计量技术是生物医学和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关键工具。最新研究负责人之一、南安普敦大学尼古拉哲鲁德夫指出,自19世纪以来,提高显微镜空间分辨率一直是一大趋势,科学家们的梦想是开发出能够用光探测原子级事件的技术。  在最新实验中,哲鲁德夫团队通过收集波长为488纳米的拓扑结构光,散射在17微米长、200纳米宽的悬浮纳米线上的衍射图案的单次拍摄图像,展示了原子尺度的计量学。  随后,他们在纳米线被放置在301个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散射图案的单次拍摄图像数据集上,训练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经过训练,该算法可根据团队传感器记录的散射光模式来预测给定纳米线的位置。  在该团队的原理验证实验中,他们的光学定位计量方法表现非常好,以92皮米的亚原子精度解析了悬浮纳米线的位置。
  • 我国首个碱金属原子光学传感器专用激光器诞生
    日前,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国内首次研制出碱金属原子光学传感技术专用的795nm和894nm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该器件采用完全自主的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和芯片工艺研制而成,芯片体积仅为0.05立方毫米(0.5mmx0.5mmx0.2mm)。器件高稳定单模态激光输出高于0.2毫瓦,工作电流低于1.5毫安,功耗低于3毫瓦,工作温度超过100℃,可作为核心光源用于芯片级原子钟、原子磁力计、原子陀螺仪等碱金属原子传感器。   基于原子光学技术的精密传感需要一些特定的波长(如795nm和894nm等)并且满足窄线宽、低功耗、可直接调制、单模和稳定偏振态的光源来激发碱金属原子。传统灯泵浦光源方案的传感器存在的体积大、功耗高、稳定性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原子光学传感器小型化的主要难题。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窄线宽、低功耗、高调制频率、小体积和容易集成等特征,因此基于VCSEL的相干布居俘获(CPT)方法使得原子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和低功耗应用成为可能。   目前,国外只有个别实验室和公司具有制作该类原子光学传感器专用VCSEL的能力。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组在十余年研究基础上成功制备出性能符合要求的VCSEL器件,为国内原子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了必需的核心元器件并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正在与国内相关单位开展合作研究,促进芯片级原子传感器的产品开发。这些产品将应用于航天、国防以及民用领域,例如:精密计时技术、单兵卫星精确定位,长航时远距离惯性导航,高灵敏度水下金属磁场测量等。    795nm VCSEL 芯片(左)和TO46封装器件(右)
  • 揭秘时间“魔盒”,定制化光学原子钟低温系统——全新超精细无液氦低温光学系统交付使用!
    日前,两套全新定制型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在国内完成安装,两套设备将用于低温光学原子钟的相关研究。这是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在国内的又一全新应用方向。超稳定的激光是现代高精度测量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高度相干的稳定激光可以被应用于引力波探测、射电天文学、低相位噪声的微波合成器。近几年来,超稳定激光新的用途是用于精确记录时间流逝的原子钟。原则上原子钟的极限准确度仅受限于只有几个毫赫兹的激光带宽。然而这就要求了全新一代超稳定的激光器需要达到10-18的稳定度。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在低温硅腔中的激光器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将工作温度降至4 K时可提供诸多优势。首先,涂层热噪声在4 K时显著降低,不稳定性降低至10&minus 18水平;其次热膨胀(CTE)在极低温时迅速减小,进一步减少了温度波动的影响。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系统中的光学腔尤其适用于超高精度的原子钟系统以及需要特殊超高稳定度的精密低温光学实验。自2017年科研人员基于Montana搭建了超稳定光学微腔并将重要的结果发表在PRL期刊以来,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在超稳定光学微腔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广泛的兴趣。光学微腔低温系统的样品腔结构示意图*用于光学微腔的Montana超稳定低温光学系统示意图*日前,由Montana Instruments公司根据我国用户的要求全新打造的两套超高稳定性光学微腔低温系统已完成安装并交付使用。系统将用于基于光学微腔的原子钟相关的超高精度科学实验。基于Montana S200型超精细低温光学系统定制的用于光学微腔低温系统外观图该系统可以实现优于mK级的温度稳定性和超低振动,为超精密的光学实验提供稳定的环境。系统可以设计多个光学窗口和多种电学通道,满足用户的各种光电测量需求。因此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光学微腔实验,还适用于多种需要超稳定低温环境的精密光学、电学实验。* Ultrastable Silicon Cavity in a Continuously Operating Closed-Cycle Cryostat at 4 K, PRL 119, 243601 (2017)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系统先进光学恒温器制造商Montana Instruments多年来为低温光学、量子信息等领域提供高性能的光学恒温器而广受赞誉。作为低温光学恒温器的旗舰产品,Montana Instruments在S系列基础上推出了全新型号CryoAdvance系列。该系列的目标是助力科技工作者在先进材料和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更上一层楼。CryoAdvance 新特色☛ 自动控制:全新智能触摸屏系统,“一键式操作”,实时显示温度、稳定性、真空度等多种指标。☛ 模块化设计:多种配置可选,快速满足各种实验需求,后续升级简单。☛ 多通道设计:基本配置已包含光学窗口+直流电学+高频电学通道。☛ 稳定性设计:新设计在变温和振动稳定性上进一步优化。CryoAdvance 50主要参数☛ 低温极限:3.2K☛ 震动稳定性:☛ 水平光路高度:140 mm☛ 窗口材料:多种材质可选☛ 基本电学通道:20条直流通道。☛ 接口面板:双RF接口+25DC接口Cryostation® s200系统s200系统具有超大的样品腔,可满足多种低温光学实验方案和高度定制化的个性化实验方案。☛ 低温极限:3.6K☛ 震动稳定性:☛ 接口面板:多种接口可选相关产品1、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
  • 330万!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DX-SDLC-GK-2022025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项目预算金额:3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亟需购置。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标段划分:划分为1包。合同履行期限:质保期国产设备3年,进口设备1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5、(进口)20221226-025-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发售稿).pdf
  • 330万!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DX-SDLC-GK-2022025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项目预算金额:3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亟需购置。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标段划分:划分为1包。合同履行期限:质保期国产设备3年,进口设备1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5、(进口)20221226-025-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发售稿).pdf
  • 329万!Oxford instruments中标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SDDX-SDLC-GK-2022025(招标文件编号:SDDX-SDLC-GK-2022025)二、项目名称:山东大学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项目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北京壹诺维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综合科研楼四层4002室中标(成交)金额:329.6500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1 北京壹诺维科技有限公司 高分辨多模态近场纳米光学原子力成像系统 Oxford instruments、WITec Jupiter XR、alpha300R 一套 ¥3296500.00
  • 2350万!武汉大学细胞成像平台建设、小动物三维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和原子力显微镜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B0107-202304-ZCHW0368项目名称:武汉大学细胞成像平台建设、小动物三维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和原子力显微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3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3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项目分成4个包,投标人可兼投兼中,如投四个包则需分开编制标书 ,本项目接受进口包号货物名称单位预算(限价)是否接受进口备注01包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1套700万元接受02包超高分辨率共聚焦成像系统1套850万元接受03包小动物三维活体光学成像系统1套500万元接受04包原子力显微镜1套300万元接受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01-03包:合同签订后90日内 ;04包:合同签订后240日内 ,质保期:01包和03包:验收合格后至少1年;02包:验收合格后至少3年,包含激光器;04包:验收合格后至少5年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4月19日 至 2023年04月24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阳光招采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s://www.yangguangzhaocai.com/)方式:1.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须在阳光招采电子交易平台免费注册(网址:https://www.yangguangzhaocai.com ---【新用户注册】,相关操作帮助详见:帮助中心--- 投标人注册操作指南); 2.注册完成后,请于 2023 年 4 月 19 日至 2023 年 4 月 24 日17:00时止(北京时间)登录电子交易平台,点击【投标人】,在【公告信息】---【采购公告】栏下载采购文件,300元/份(包),售后不退。联合体参与响应的,由牵头人注册及下载采购文件。未按规定获取采购文件的,其响应文件将被否决; 3.本项目非全流程电子标,投标人无须办理CA数字证书; 4.在电子交易平台遇到的各类操作问题(登录、注册认证、报名购标、制作及上传标书等问题),请拨打技术支持电话010-21362559(工作日:08:00~18:00;节假日:09:00~12:00,14:00~18:00); 5.企业注册信息审核进度问题咨询电话:027-87272708; 6.项目具体业务问题请向代理机构联系人咨询(联系方式详见本公告第七条)。售价:¥3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武汉大学本级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联系方式:吴老师 027-6875458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湖北国华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9号中铁1818中心10楼            联系方式:杨楚君 王丹萍 王刚 刘晓栋 张靖佶 027-87271918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杨楚君 王丹萍 王刚 刘晓栋 张靖佶电 话:  027-87271918
  • 原子力显微术最新研究进展
    1 引言  原子力显微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探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带针尖的微悬臂探测针尖与样品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性质会随着针尖与样品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样品的不同信息,实现检测目的。AFM 凭借其检测对象广泛,不受导电性能的限制,适用性强(在大气、真空、液体等环境下均可操作)以及超高的分辨率等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基础科学及工业应用研究中获得微纳米尺度物质结构和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以及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1]。本文重点论述AFM 的先进功能化探测模式及其在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等。  2 原子力显微术功能化探测模式  传统AFM的基本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接触模式(contact mode)、振幅调制模式(又称轻敲模式,amplitude modulation 或tapping mode)、频率调制模式(又称非接触模式,frequency modulation 或noncontact mode)。当今,AFM 基于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并结合特殊微悬臂已衍生发展出了一系列先进功能化探测模式,用于研究微纳米尺度下样品的各种物理性质等。下面从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光学等物性研究以及微纳加工等领域,对AFM技术与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2.1 力学测量  在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诸多性质中,力学性质不仅面广而且也是评价纳米材料和器件的主要指标,是纳米材料和器件得以真正应用的关键。目前关于AFM的微纳米力学研究,已在纳米材料力学性质、纳米摩擦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在AFM接触模式下,研究样品材料微纳尺度内的形貌和力学性质(包括杨氏模量、硬度、粘弹性、粘附力等)时,其探测精度可达皮牛顿量级,为避免该模式操作导致的针尖尖端和样品的磨损问题,实验中通常采用弹性常数较小、尖端比较硬的金刚石探针[2]。对于大分子力学性质的研究,采用尖端较钝或平面型(采用化学或生物修饰)的探针,可同时进行横向摩擦力的测量,并可实现针尖样品在微纳米尺度下材料摩擦学性质的研究。最新发展起来的接触共振(contact resonance)等模式,为样品微区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直接、准确的方法,具体将在多频AFM技术部分进行介绍。  2.2 电学测量  如果微悬臂是用导电材料制成或外层镀有导电金属层,则探针可作为一个移动电极来施加电压和探测电流,从而来研究材料的微区电学性质,该技术通常称为导电原子力显微术(conductive-AFM,C-AFM)。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术可以探测样品的表面电荷、表面电势、表面电阻、微区导电性、微区介电特性、非线性特性等,这对材料与器件的失效分析,探测材料和器件中的局域积累电荷,定量分析器件中界面的静电势分布等有重要的意义。  在接触模式下,随着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等新兴材料的成熟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导电原子力显微术可以采用这些新兴材料来提供激励,替代传统的直接在针尖上施加一个交流电压的激励方式,去探测样品的微区电学信号,或者对样品进行可控电荷注入等方式去实现探测功能,大大扩展了原子力显微术的功能性。  在动态非接触模式下,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学测量模式是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术(scanning Kelvin probe microcopy,SKPM),其工作原理是当导电针尖接近样品表面时,由于两者功函数的不同,针尖—样品间会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即接触电势差(contact potential difference,CPD),从而实现样品探测,主要有电压调制SKPM和F(V)曲线两种工作模式。一般而言,静电相互作用力与偏压的平方成正比,F(V)曲线的抛物线顶点对应的偏压即为样品与导电探针间的接触电势差,而对应的力F 则为补偿静电力后的针尖—样品间相互作用力。电压调制的SKPM的核心技术是在样品与针尖之间同时施加交流和直流偏压,通过反馈回路调节直流偏压,使得交流偏压引起的微悬臂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小,此时的直流偏压就是接触电势差,因此该模式可以结合多频AFM新技术进行单次扫描,实现样品形貌、表面功函数等信号的探测。基于多频AFM技术的SKPM,通常是结合轻敲模式和非接触模式实现的,此时除存在测量样品形貌的微悬臂振动外,还存在交流偏压引起的微悬臂振动。在实际应用中,要仔细考虑两个振动间的相对频率和振幅等参量,避免相互串扰。目前SKPM的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可以在原子尺度上以几个meV的能量分辨率对材料表面的接触电势差进行成像测量,具有单电子灵敏度,可以检测量子点的单电子充放电等。原子尺度的空间分辨率和单电子灵敏度使得SKPM成为了物理、化学和材料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在动态模式下,还可以通过导电原子力探针将微波或射频信号加载在探针与样品之间,进一步实现对包括电容、阻抗以及微分电容和微分电阻等在内的样品微区电学性质进行研究,这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化AFM技术。  2.3 磁学测量  磁性纳米结构和材料在高密度磁存储、自旋电子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高空间分辨的磁成像和磁测量技术将有利于推动磁性纳米结构和材料的研究。基于扫描探针及其相关技术,发展出一系列纳米磁性成像与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磁力显微术、磁交换力显微术、扫描霍尔显微术、扫描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显微术、扫描磁共振显微术以及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术等。  磁力显微术(magnetic force microscopy,MFM),是实现磁性材料表面微区磁结构测量的重要技术,但在测量中由于磁场势的矢量性以及样品和针尖的磁结构状态会相互影响,因此MFM测量结果的清晰解读是非常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将磁场测量微器件,如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及霍尔型器件等,集成在微悬臂探针上, 即扫描SQUID 显微术和扫描霍尔显微术(scanning Hall probe microscopy,SHPM),可用于样品表面微区磁场分布的定量化图像分析,空间分辨率可达几十纳米,并可进行微区磁化性能曲线测量,实时磁现象的动态测量等。这几种磁探测技术获得的图像分辨率一般为几十纳米,可以用来研究铁磁样品的磁畴结构等。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磁畴结构内部的原子自旋排列,就需要能够在原子尺度下实现畴结构和单个原子的磁成像,可通过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术(spin polarized-STM,SP-STM)、磁交换力显微术(magnetic exchange force microscopy,MExFM)、以及磁共振力显微术(magnetic resonance force microscopy,MRFM)等来实现。2013 年,基于qPlus 型原子力传感器的MExFM,利用强磁各向异性的金属SmCo 针尖,实现了反铁磁绝缘体NiO(001)表面镍原子的自旋有序结构成像,测量得到的针尖—样品原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强度为~1 meV,衰减常数为~18 pm[3]。磁共振力显微术是具有三维空间分辨能力的磁共振技术与AFM的结合,基本原理如图1(a)所示,可在原子尺度上实现三维样品(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成像,具有单自旋的探测精度[4],还可以作为量子比特的读出器件,用于量子计算、存储等量子工程学中,但通常需要比较苛刻的低温和真空环境等。    图1 (a)MRFM原理图 (b)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AFM光探测磁共振技术原理图  近几年来,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NV center)的光探测磁共振技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发展迅速(基本原理如图1(b)所示),并通过与AFM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纳米级的高空间分辨以及单电子自旋甚至是单个核自旋的超高探测灵敏度[5]。光探测磁共振技术是基于光学检测的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来检测NV色心自旋依赖的荧光强度。在AFM探针尖端嵌入含有NV色心的金刚石纳米晶粒,当探针尖端逼近样品表面时,NV色心的能级会受样品磁场的影响而发生塞曼劈裂。当探针的激励微波频率与NV色心的电子自旋共振(ESR)频率相一致时,NV色心的荧光强度会显著下降。通过监测NV色心荧光强度,并利用锁相环技术控制微波频率,使得其随针尖扫描时始终处于ESR 状态,记录下针尖位置与相应的ESR频率,再利用ESR频率和磁场的相互关系,得到磁场的位置像。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AFM技术,是发展和研究高密度磁存储、自旋电子学、量子技术应用等的新技术,将在量子工程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和医疗科学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4 热学测量  目前,微纳米尺度下的热物性研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许多热物性的基础概念性问题不清楚,如微观尺度下非平衡态的温度如何定义等 另一方面,传统测试系统由于自身精度限制,很多热物性参数都无法直接测量,因此,无论是微纳尺度下热传导等的理论机制研究,还是微纳电子学和能源器件中的热传导、热耗散、热转换以及新型纳米结构热电材料等应用领域的研究,都迫切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测量与表征材料热物性的实验手段。  将原子力显微术与热学功能化(测温、加热等)微悬臂探针技术结合的扫描热显微术(scanning thermal microscopy,SThM),可以实现微纳米尺度下的热物性测量(包括局域温度、热导、原子尺度热耗散等)。SThM的技术核心是将温度测量元件如热电偶或电阻型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等,通过复杂的微加工技术集成到AFM微悬臂探针上并通过外部电子学部分实现温度测量。通过将加热元件集成在微悬臂探针上,则可制成纳米级的“热源”探针,实现局域加热控温功能,即高温加热型AFM(high temperature AFM,HT-AFM),如图2 所示。目前,HT-AFM 通常利用的是微悬臂尖端的局域低掺杂技术,其加热升温速率最高可达600000 ℃/min,最高温度可达1000 ℃,为了确定高温热源探针的温度,每个探针都需要仔细校准。HT-AFM 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非均匀样品的局域物化性质,例如共聚物或纳米复合材料的局域相变(玻璃化、结晶化等)温度等。进一步将导电探针技术与热学探针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与温度依赖的电学性质研究,如纳米结构材料的热电性质,原子/分子尺度的电热转换等[6]。对微纳米尺度的热效应进行利用,可以为微纳米尺度研究提供新的维度和平台,如利用HT-AFM能够将样品局域加热升华脱附的特点,进一步与质谱(mass spectroscopy,MS)技术相结合, 将可以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微纳米尺度的样品成分分析,非常值得关注[7]。   图2 (a)集成热电偶和导电层的SThM探针原理图(Δ VTC 为热电势) (b)HT-AFM的“热源”探针的基本原理图  2.5 光学测量  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纳米级的光学成像与探测,一直是光学技术发展的前沿。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包括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光敏定位显微术、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饱和结构照明显微技术等。将AFM与光学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研究微纳米尺度下的光学现象和进行光谱探测,其中最常见的是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SNOM)。  最近发展起来一些基于AFM的超高分辨光学技术,如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术(scattering- SNOM,s-SNOM)、纳米红外光谱技术(nanoIR 或AFM-IR)在纳米光学、等离子体光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8]。如图3 所示,s-SNOM 技术是将入射光聚焦到外层镀有光滑金属层的AFM探针尖端,由于探针与样品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在针尖尖端出现纳米聚焦效应,从而影响并改变了背散射光,通过在AFM 扫描样品形貌的同时,收集并分析背散射光可以得到超高分辨率的光学图像。AFM-IR是利用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induced resonance,PTIR)将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纳米级定位和成像功能的AFM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使红外光谱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100 nm以下,从而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能够给出样品纳米尺度下的样品化学与结构信息,使得纳米尺度红外光谱测试成为可能[9]。在AFM-IR中,使用连续可调脉冲红外光源照射样品,样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产生热量,从而引发样品快速热膨胀,使接触样品的AFM微悬臂探针产生共振振荡,振荡波以铃流的形式衰减,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对铃流进行分析,即可获得振动的振幅和频率,通过建立微悬臂的振幅与红外光源波长的关系,可得到局部吸收光谱。将红外光源调整为单波长,可以实现特定波长下同步的样品表面形貌和红外光谱吸收成像,提供超高分辨率的样品组分分布。AFM-IR 可以广泛用于软物质研究中,如聚合物共混物、电纺纤维、细胞、细菌、淀粉样聚集体等。    图3 AFM-IR和s-SNOM的基本工作原理  2.6 微纳加工技术  随着器件小型化和高集成度的快速发展,微电子工业的芯片制造工艺逐渐向10 nm 甚至单纳米尺度逼近时,传统的电子束曝光(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技术和极紫外光刻(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技术已难以满足未来技术的发展需求,亟需发展一种能在纳米尺度实现高分辨率、高稳定度、高重复性和大吞吐量且价格适宜的曝光技术。  原子力显微术作为一种具有纳米级甚至原子级空间分辨率的表面探测表征技术,其在微纳加工领域的应用为单纳米尺度的器件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0]。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AFM平台发展出的微纳加工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局域热蒸发刻蚀技术和低能场发射电子的刻蚀技术(如图4 所示),可以在大气环境下成功实现纳米尺度的图案加工,并可及时对图案进行原位形貌表征,设备简单且使用方便。AFM局域热蒸发刻蚀技术已经在高聚物(PPA)分子表面成功实现了线宽达8 nm 的三维图形刻蚀,且硅基上的转移图案线宽可达20 nm以下[11]。在真空环境下,利用模板在表面直接沉积材料实现微纳米图案加工的模板加工技术,避免了涂胶、除胶以及暴露大气等污染过程。通过将模板集成到AFM 微悬臂上,可以实现基于AFM的纳米刻蚀技术,可以在特定样品区域进行微纳加工图案化,如制备电极等,这将在环境敏感材料的物性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图4 低能场发射电子的刻蚀技术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微悬臂的激励和检测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利用如压电效应、电容效应、热双金属片效应、压阻效应等。目前,利用微纳加工手段将微悬臂的激励装置和形变检测装置都直接集成一体,成为自激励、自检测式阵列化探针,它们的应用大大提高了SPL 技术的通量,使得实现高效率大面积的纳米级高分辨率刻蚀成为了可能。  3 先进AFM 技术发展  原子力显微术不仅在功能化以及相关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而且AFM本身也在朝着更高精度、更高分辨、更快速度、更多功能等多个方面不断发展。  3.1 qPlus 型AFM 技术  qPlus 型AFM技术是使用石英音叉型力传感器代替传统的硅悬臂传感器,其中石英音叉的一个臂固定在基座上,而另一个自由悬臂和固定在其顶端的探针在压电陶瓷激励下以设定的恒定振幅振动,通过压电效应检测悬臂振动信号,具有恒频率偏移和恒针尖高度两种扫描成像模式。qPlus 型AFM技术具有很多传统原子力显微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1)石英音叉悬臂的高弹性系数使得探针可以在亚埃振幅下工作,从而大幅提高了扫描成像时起主要贡献的化学短程力的探测灵敏度,可获得极高分辨的AFM图像 (2)石英音叉共振频率随温度变化很小,大大降低了热漂移问题 (3)石英音叉传感器体积较大,容易粘上不同材料和性质的针尖或功能微纳器件,使其具有更强的功能拓展性 (4)此AFM技术是基于压电效应来检测信号,不需要引入激光,避免了激光产生的热效应,适用于在极低温下工作。目前已有多个研究组在此技术上取得了成果,如基于qPlus 型AFM技术的SKPM,可以区分单个原子的不同带电状态以及对单个分子内的电荷分布进行成像等[12]。如图5 所示,基于恒针尖高度的qPlus 型AFM技术,利用一氧化碳分子修饰的针尖实现了分子化学结构的超高分辨以及分子内共价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成像等[13]。    图5 (a)基于qPlus 型AFM技术的探针实现分子化学结构成像的原理图 (b)并五苯分子的化学结构模型与对应的AFM图像 (c)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制的qPlus 型原子力传感器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3.2 光热激励技术  在AFM轻敲模式中,通常采用压电陶瓷的机械激励方法,使微悬臂探针在其共振频率或其附近振动。此方式简单易行,但并不能提供一个干净、稳定且不依赖于频率的激励,而是依赖于压电陶瓷与微悬臂探针的机械耦合以及整个AFM探头部分的复杂机械共振行为,尤其对于液体环境下的AFM影响更为严重,很容易产生假象等。因此,引入了光热激励技术,利用另一束聚焦激光束的热形变效应来激励微悬臂,并通过调节激光功率(大小和频率)来控制微悬臂探针的振幅和频率,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压电陶瓷激励的困扰,探测振幅可以降到几个埃的量级,从而能够探测短程力,实现原子分辨,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14]。  3.3 快速AFM 技术  通常的AFM扫描速度较慢,不能满足许多动态现象的研究需求,快速AFM 技术(high speed AFM,HS-AFM)的核心限制因素是微悬臂探针的自然带宽,其在真空、大气及液体环境下分别是几赫兹,几千赫兹和几万赫兹。因此,在液体环境下更容易实现HS-AFM,但还需要具有高带宽(兆赫兹级)的低噪音、跨阻型放大器,需要更快的锁相解调时间来降低单个扫描中单个像素点的停留时间,需要光热激励技术和快速扫描器以及信号处理系统等。目前,HS-AFM 的扫描速度已可达到视频速度, Kodera 等人利用HS-AFM以前所未有的时间分辨率对沿肌动蛋白细丝运动的肌浆球蛋白-V直接进行了观察[15]。  3.4 多频AFM 技术  多频AFM(multifrequency AFM,MF-AFM)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微悬臂在多个频率下振动,并用来探测样品性质的一大类AFM技术,包括频带激励(band excitation)、双频追踪(dual resonance frequency tracking,DRFT)、边频带探测(sideband detection)、双模式(bimodal) 以及微分法(dip-df method)等[16]。下面以研究样品力学性质中用到的接触共振技术为具体例子,对多频AFM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接触共振(contact resonance)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当微悬臂探针与样品接触时,微悬臂探针的共振频率会发生变化,在接触模式下进行样品形貌扫描的同时,通过压电陶瓷激励微悬臂探针或样品实现小振幅高频共振,采用锁相环共振频率追踪(PLL frequency tracking)、扫频(frequency sweep)以及频带激励和双频追踪技术,测量其共振频率和品质因子,与传统的接触模式相比,可以减小扫描过程中的针尖和样品磨损,增加导电原子力探针与样品的电学接触等。针尖—样品接触可以用Kelvin—Voigt 力学模型来描述,如图6所示,其中弹簧和阻尼器分别代表样品的硬度(弹性)和能量耗散(粘性),样品硬度越高则接触共振的频率越高,样品粘性越大则能量耗散越大,对应的品质因子则越小,并可以进一步根据标准力学模型计算出样品的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和损耗模量(loss modulus)。在调幅-调频模式(AMFM mode)下,也可以研究样品的粘弹性等性质,利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激励信号来激励微悬臂振动,其中低频的振动信号采用振幅调制模式来得到样品形貌,而高频的振动信号采用频率调制模式来获得共振频率和振幅,分别反映了样品的硬度(弹性)和能量耗散(粘性)。此外,DRFT技术还可以解决由于多铁材料中存在反平行畴区,使得PFM的锁相环回路不稳定的问题等。MF-AFM技术是AFM技术发展的前沿核心,在材料、生物、纳米力学等许多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如实现材料亚表面甚至是细胞内部纳米颗粒的成像等[17]。  
  • 这个光学低温恒温器太小了,还超低振动,量子光学实验必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希望在低温下进行量子光学实验,但却没有空间放置占用几立方米宝贵实验室空间的大型低温恒温器。针对此问题,国际知名低温显微镜领域制造商attocube systems AG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立光学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xs。attoDRY800xs将attoDRY800的革命性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量子光学实验中紧凑的平台。该平台可定制低温护罩,配备您想要的光学设置,集成到光学平板中。attoDRY800xs是有史以来个立的光学低温恒温器,低温样品空间地嵌入到一个无障碍的工作空间中。图1. 全新一代立光学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xs。 根据典型配置,我们设计了几种标准真空罩和冷屏,它们在定位器、样品架、工作距离和目标方面进行了优化。图2为可配置的低温物镜兼容真空罩,该真空罩内可配置attocube有的低温消色差物镜以及纳米精度位移台。如果仍然不够,可以根据用户的技术要求和偏好定制桌面上方的任何内容。图2:低温物镜兼容真空罩。 尽管设计紧凑,但attoDRY800xs仍能提供出色的超低振动性。图3中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冷头位置的振动,垂直方向的峰间振动小于2纳米(3纳米),而在横向上低于10纳米(40纳米),带宽为200赫兹(1500赫兹)。图3. attoDRY800xs样品区域振动水平测试结果 紧凑的光学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xs保留了原始attoDRY800的所有关键优势,例如类似的低振动性能、通过可定制的真空护罩实现的多功能性,以及自动温度控制、气体处理和远程控制。 因此,attoDRY800xs可以直接在其光学平板上建立一个立的实验,也可以将其放置在现有较大的光学台附近,光学元件之间进行光纤耦合。简而言之, attoDRY800xs为您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小型紧凑但功能依然强大的光学低温平台。 attoDRY800xs主要技术特点:☛ 只需要17英寸x28英寸的实验室空间☛ 光学面包架和闭式循环低温恒温器地结合在一起☛ 宽温度范围(3.8 K… 300 K)☛ 用户友好、多功能、模块化☛ 与低温消色差物镜兼容☛ 可定制的真空罩☛ 与典型光学桌的高度相同☛ 自动温度控制☛ 包含36根直流电线attoDRY800应用案例:1. InGaN量子点作为单光子源的提升与改进 虽然量子点通常被认为是单光子源的佳候选,但它们的实际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成分。在氮化物量子点的特殊情况下,一方面它们即使在温度高达350 K的情况下可以发射单光子,另一方面它们的发射会显著加宽。为了了解优化其性能的佳方法,Robert Taylor小组(英国牛津大学)对InGaN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在非性平面上生长的量子点与性氮化物点相比,光谱扩散率降低,寿命显著缩短。由于在配备有ANPxyz101位移台的attoDRY800低温恒温器中进行了低温光致发光测量,这些发现得以实现。【参考】Robert A. Taylor, et al Decreased Fast Time Scale Spectral Diffusion of a Nonpolar InGaN Quantum Dot. ACS Photonics 2022, 9, 1, 275–281 2. 悬浮纳米颗粒的量子控制 attoDRY800不仅能够为量子光学实验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实验平台,而且还可以确保非常干净的高真空条件。Lukas Novotny(瑞士苏黎世ETH)团队出色地利用了这些特性,他们次在低温环境中光学悬浮介电纳米颗粒,并实现了对其运动的量子控制。由于在低温环境中抑制气体碰撞和黑体光子发射所提供的低水平的退相干,从而允许将粒子的运动反馈冷却到量子基态,从而实现了这些结果,反馈控制依赖于粒子位置的无腔光学测量,该测量接近海森堡关系的小值,在2倍以内。此外,量子研究的重要性以及Novotny在其中的作用在ETH董事会2021年的年度报告中有所体现。【参考】Lukas Novotny, et al Quantum control of a nanoparticle optically levitated in cryogenic free space, Nature, 595, 378–382 (2021) 3. 增强单光子量子密钥分配 按下按钮即可发射单光子的工程量子光源是量子通信协议的基本组件。为了大限度地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的预期安全密钥和通信距离,柏林理工大学(德国柏林)的Tobias Heindel团队开发了一些工具,以优化使用此类工程单光子发射器实现的量子密钥分发性能。利用二维时间滤波,可以优化预期的安全密钥以及通信距离。该小组在一个基本的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台上完成了他们的常规工作,该试验台包括一个量子点装置,该装置向一个四端口接收器发送单光子脉冲,分析飞行量子比特的化状态。单光子源安装在光学attoDRY800光学恒温器的冷台上,冷台与光学平台的集成为光学平台上的冷点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案。该团队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通过光子统计进行实时安全监控,这是量子通信安全认证的重要一步。【参考】Tobias Heindel, et al Tools for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ingle-photo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npj Quantum Information , 6, 29 (2020) 4. 易于使用的单光子实验平台 有效地产生单个、不可区分的光子对于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按需创建单光子的探索仅限于某些类型的源和技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Quandela公司提供光学配件和先进的固态源设备,这些设备每秒可发射数百万个量子纯光子。将attocube的闭式循环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与Quandela的半导体量子点发射器相结合,可为复杂的实验和协议提供可靠且易于使用的先进固态单光子源。通过这种稳健的设置,很容易使用单光子源按需生成零、一或两个光子的量子叠加加速芯片多光子实验,并证明该技术可用于大规模制造相同的源。【参考】J. C. Loredo, et al Generation of non-classical light in a photon-number superposition,Nature Photonics ,13, 803–808(2019) 5. 高压下的纳米量子传感器 压力会影响从行星内部的性质到量子力学相位之间的转换等现象。然而,在高压实验装置(如金刚石砧座单元)中产生的巨大应力梯度限制了大多数常规光谱学技术的应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由三个小组(按字母顺序)立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传感平台:Jean-Francois Roch小组(法国巴黎大学)、Sen Yang小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和Norman Yao小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利用集成在砧座单元中的量子自旋缺陷,在端压力和温度下以衍射限的空间分辨率检测到了微小信号。为此,Norman Yao及其同事使用了台式集成闭合循环attoDRY800低温恒温器,这是快速控制金刚石砧座温度的理想平台,同时提供了大的样品室和自由光束通道。【参考】N.Y.Yao, et al Imaging stress and magnetism at high pressures using a nanoscale quantum sensor,Science 2019:366, 6471,1349-1354 6. 低温拉曼研究气相沉积的二维材料NiI2晶体磁学性质 范德瓦尔斯磁性材料的发现引起了材料科学和自旋电子学界的大关注。制备原子厚度以下的超薄磁性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纳米科学中心的谢黎明研究员团队报道了气相沉积的NiI2范德华晶体,在SiO2/Si衬底上生长的二维NiI2薄片为5−40纳米,在六角氮化硼(h-BN)上可生长原子层厚度的晶体。随温度变化的拉曼光谱揭示了生长的二维NiI2晶体中的磁性相变。该研究工作使用attoDRY800光学低温恒温器进行了样品冷却,低温物镜(LT-APO/VIS/0.82)用于激光聚焦和信号采集。这项工作为外延二维磁性过渡金属卤化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也为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原子层厚度的材料。【参考】Liming XIE, et al Vapor Deposition of Magnetic Van der Waals NiI2 Crystals, ACS Nano 2020, 14, 8, 10544–10551. 7. 范德华异质结构中局域层间激子间的偶相互作用 虽然自由空间中的光子几乎没有相互作用,但物质可以调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光学非线性。这种单量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现场光子排斥,对于基于光子的量子信息处理和实现光的强相互作用多体态至关重要。美国Ajit Srivastava课题组报道了异质双层MoSe2/WSe2中电场可调的局部化层间激子之间的排斥偶-偶相互作用。具有平面外非振荡偶矩的单个局部化激子的存在将二激发的能量增加约2 meV:大于发射线宽的一个数量,对应于约7 nm的偶间距离。样品被装入闭循环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中,课题组自制了低温(~ 4K)显微镜进行PL测量。在较高的激发功率下,多激子络合物以较高的系统能量出现。该发现是朝着创建激子少体和多体态迈出的一步,例如范德华异质结构中具有自旋谷旋量的偶晶体。 【参考】Ajit Srivastava, et al Dipo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localized interlayer excitons in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Materials, 19, 624–629(2020) 8. 单层WS2范德华异质结构腔中的光吸收 单层过渡金属二卤化物(TMD)中的激子控制着它们的光学响应并显示出由寿命限制的光−物质强相互作用。虽然各种方法已被应用于增强TMD中的光激子相互作用,但所达到的强度远远不足,并且尚未提供其潜在物理机制和基本限制的完整图片。西班牙Koppens课题组介绍了一种基于TMD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腔,它提供了在超低激发功率下观察到的近100%激子吸收和激子复合物发射。低温恒温器attoDRY800为光谱吸收实验提供了不同的温度条件(4K-300K)。实验的结果与描述光的激子−空腔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框架完全一致。研究发现,辐射、非辐射和退相衰变率之间的微妙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揭示了二维系统中激子的普遍吸收定律。此增强型光−激子相互作用为研究激子相变和量子非线性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基于二维半导体的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参考】Frank H. L. Koppens, et al Near-Unity Light Absorption in a Monolayer WS2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Cavity, Nano Lett. 2020, 20, 5, 3545–3552图4:低振动无液氦磁体与恒温器—attoDRY系列,超低振动是提供高分辨率与长时间稳定光谱的关键因素。
  • 我国高频势阱原子波导研究获重大进展
    我国高频势阱原子波导研究获重大进展 对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获悉,该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王育竹院士领衔的“973”冷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存储技术——高频势阱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中性原子的高频势阱囚禁和导引。该研究的重要进展将对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1年,为研究原子云在强场中的动力学行为,王育竹即提出了利用高频势阱导引和囚禁超冷原子的学术思想。研究组在理论上曾获得过理想的结果,但由于实验难度很大,当时未能实现实验验证。经过研究小组多年来的艰辛努力,在克服实验中的重重困难后,终于实现了高频势阱导引和囚禁超冷原子气体的实验。 利用高频势阱囚禁比传统囚禁超冷原子的势阱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囚禁超冷原子的势阱主要有两类:光偶极势阱和静磁势阱。光偶极阱中存在着固有的原子自发辐射,它会导致加热原子;静磁场只能囚禁所谓的弱场追寻态原子,并且磁阱中存在漏洞,损失囚禁原子,限制了对原子运动状态操纵以及对静磁势阱设计的自由度。比如,在实现相干原子束的相干分束或导引时,就遇到较大困难。 利用高频电磁场导引原子的原理如下:有空间梯度的射频场混合在均匀强静磁场中原子的磁子能级,在静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下,原子的本征态是缀饰态。这些缀饰态的本征能级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给出了绝热的囚禁势。这种动静结合的综合势场提供了比纯粹的静磁场势阱多得多的优越性,在原子光学中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关联于非常广泛的冷原子系统,比如导引物质波原子激射器、一维原子气体和原子干涉仪。射频阱避免了在极深光势阱中的自发辐射等,与传统的静磁导引相比,射频波导还可以避免Majorana跃迁,在实现连续运行的原子激射器中具有优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支持下的高频势阱组,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973”冷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存储研究、磁陷阱中冷原子的参量冷却及超冷原子和BEC物理性质研究。该小组建立了我国第一套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精密可调的高频微型势阱和波导实验装置,包括超高真空系统、光学系统、激光稳频系统、电磁机械系统、高分辨超冷原子成像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等。课题组与上海光机所精密光电测控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研制了一套消像差成像系统,用于对高频势阱囚禁的冷原子的成像探测。在这个实验装置上,首先实现了冷原子团穿越直径2毫米的金属铜小孔,并把冷原子团转移到了射频阱区域,转移距离大约40毫米,原子数目达到几百万个,为实现高频势阱创造好了条件。通过对系统的优化和射频网络的匹配,该小组实现了高频势阱对超冷原子云的囚禁和导引。通过改变高频场对原子跃迁频率的失谐量,不但可以导引弱场追寻态原子,而且可以导引强场追寻态的原子,导引的原子数峰值约300万个。 有关专家认为,高频势阱导引超冷原子研究的重要进展为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打下了基础。高亮度的相干原子束对高精度精密测量、物质波刻蚀、物质波成像技术和原子光学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原子激光如同激光在光学应用中一样,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高频势阱囚禁冷原子实验成功对于开展物质波的相干操控迈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 澳开发出能量更强单原子激光器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3月31日报道,澳大利亚因斯布鲁克大学研究小组最新实现的更高能量单原子激光,不但具有传统激光器的属性,还展示了单个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性质。   在传统型激光器中,光学性质活跃的物质被放置在两面镜子之间的一个空腔内,然后用电流或另一束激光将其激发。光学性质活跃的物质所发射出的光子被反射再次穿过物质,会激发更多光子的发射,最终产生激光。系统中单个电子或光子的量子涨落对整个激光器几乎没有影响。   单个原子激光器,其激光出自于单个原子。首先对于激光系统性能而言,其工作阈值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科学家瑞纳布拉特与皮特施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展示了激光阈值高度完美化的最小可能:单个原子可在光学腔中单模交互。被“囚禁”在离子阱中的单一钙离子,因接受外部激光刺激而活跃,释放出一个光子。由两面镜子组成的高精度光学腔,能捕捉并聚集该光子,离子循环的每个周期都有一个光子被添加到腔洞系统中,使光线得以增强。   单原子激光器可促进人们了解单个原子与单个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单原子激光器产生的非经典光将实现对光子流量的精细控制,在光子信息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自1958年研制成功以来,激光就被冠以“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之名。但现今的这项技术正在将此概念延伸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该项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 蓝菲光学VCSEL 光学测试系统推动3D传感器技术智能手机发展
    背景:VCSEL发展趋势,主要应用领域,光学检测存在的问题。图1 VCSEL应用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VCSEL),以其表面发射,集成度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自其出现后,已经广泛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其中,传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光纤通讯,激光打印,光传感,原子钟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以及3D传感行业的兴起,VCSEL在激光加工,手机等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新市场,新应用对VCSEL的生产和研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其他的激光器,VCSEL具有产品功率范围广,调制频率高,人眼接触次数多等特点。这对相关的光学检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蓝菲光学(Labsphere Inc.)基于40多年的光学检测系统设计生产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VCSEL测试的解决方案,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快速。结果能够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计量研究院(NIST)。是行业内研发测试,质量检查,大规模生产的理想测试方案。具体来说,主要分成以下四大类:蓝菲光学主要VCSEL检测系统:理想的投光板理想的940nm校正光源详情请洽蓝菲光学
  •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发展历程
    人类探索极限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看得更细,看得更清。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成为人类利用工具观察世界的肇始。 从此,光学成为显微镜的支配性规律。自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光学显微镜完成了几乎所有类型的研发、设计和定型。但因为衍射极限的发现,似乎提高观察的分辨率只有改进光源这一种路径。激光的发明成为光学显微镜在分辨率上最后的努力。 十九世纪初电子的发现,以及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特性的揭示,成为了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但是电子显微镜实际上可以看做光学显微镜在量子力学下的延伸。用加速电子束替代了传统光源,用磁透镜/静电透镜代替了透明介质透镜,可是几乎所有的理论结构都与光学显微镜一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子显微镜被发明至今,其分辨率极致被提高到亚纳米级别,距离原子级分辨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自然界被物理铁律支配,这一步似乎近在咫尺,但却云崖天隔。二十一世纪的电子显微镜已经进入了和二十世纪光学显微镜同样的境地,只能在不断改进各部件的精度中一丝一毫地改进图像,但无法跨越最后的鸿沟。 量子力学成为了新一代显微镜的理论基础。1981年,隧道扫描显微镜被发明,一种全新的显微镜横空出世。它不同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完全摆脱了对检测介质的依赖,以微粒间的作用(电、力)为检测信号,一举突破了原子级别的分辨率。随后在1985年被发明的原子力显微镜,更是将适用对象从金属和半导体拓展到所有的固体。 这是一种全新的显微方法和工具,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全球各主要科技强国纷纷开展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研发。 OUR HISTORY岛津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岛津开始涉足该领域。1991年,基于超高真空环境的隧道扫描显微镜AIS-900面世。 相对于在大气环境下的隧道扫描显微镜,真空环境是其工作环境更为简单,图像分辨率和清晰程度都更高,工作也更稳定。 虽然真空环境带来了分辨率的提高,但是同时也限制了样品的测试和操作的便利性。为此,1993年,岛津开发了兼容多种环境的WET-901,同时可以满足对大气环境、真空环境、特殊气氛、液体环境、电化学环境等不同要求。WET-901和随后的WET-9400代表着岛津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原子力显微镜的不断完善,微区观测技术必然会对原位分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岛津持续不断地改进环境控制舱,应对不同时期科研领域的需求。 紧接着在1995年,岛津推出了成功的SPM-9500系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原子力显微镜大发展的时期,各种扫描模式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从1995年2001年,岛津SPM-9500系列也历经SPM-9500、SPM-9500J、SPM-9500J2、SPM-9500J3四个型号,不断吸收新的功能模式。同时,该系列具备的自动进针和头部滑动机构也在操作性上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这些特点使得该系列成为了一个长寿的产品。 随后的SPM-9600(2005年)、SPM-9700(2010年)、SPM-9700HT(2016年)基本都延续了SPM-9500的基本结构,通过不断改进控制器,提高分辨率,增加新功能,改善操作性。 在这个时期,商用原子力显微镜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功能模式固化,应用领域受限,每个厂家都在不同的方向上尝试新的突破。有的厂商开始匹配半导体工业的需求,有的则在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发。 岛津也在思考什么才是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根本?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经过大量的思考和尝试,一切回归本源——分辨率。只有分辨率才是显微镜最核心的技术指标。于是在2014年推出了调频型原子显微镜SPM-8000FM并在2017年升级为SPM-8100FM。该系列最核心的技术是调频控制探针,利用频率对作用力的分辨率和反馈速度远高于振幅的特点,实现了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中原子/分子级的分辨率。 利用调频模式对作用力的高分辨检测能力,还成功地将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从固体表面观察拓展到固液界面的水合化和溶剂化作用。这项技术有助于电池和摩擦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最近的十年,随着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应用领域的拓展,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也在不断涌现。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将会如何应对新变化?又会开发什么新技术呢? 一切尽在5月18日14:00由宏入微 顺手随心岛津SPM-Nanoa原子力显微镜在线发布会敬请期待!
  • 中国最新锶原子光钟技术或将改变“秒”的内涵
    高准确度时间频率基准钟的研制,是保证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体系独立完整性的关键,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12月16日,记者从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高准确度原子光学频率标准仪的研制与开发”课题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掌握了锶原子光钟和光纤光梳研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锶原子光晶格钟和光纤光梳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课题负责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方占军研究员告诉记者,与现行的铯原子钟比较,光钟具有实现更高准确度的潜力,被公认为下一代时间频率基准。用光钟替代现行的铯原子喷泉钟来重新定义秒,可以显著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该课题的顺利完成,为我国锶原子光晶格钟基准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建立基于光钟的新一代时间频率计量体系奠定了基础,对于2019年在国际上重新定义秒的问题争得发言权和主动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该课题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中的一项,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4家单位共同承担。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目前该课题组掌握了锶原子光钟和掺铒光纤光梳研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建立了锶原子塞曼减速器和激光冷却囚禁装置,首次实现461nm蓝MOT 完善了633nm、543nm、612nm和532nm次级光学频率标准,建立了完整的光学频率量值传递体系等。
  • 光学波段信号可当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探针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光学波段的信号可以作为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的探针。国际著名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表了这一成果。  早在2003年,人们通过观测远紫外波段的信号,发现离主星很近的热木星大气中处在低能态的较冷氢原子以一种剧烈的形式向外逃逸。这种逃逸可对行星演化造成严重影响。  “近几年,人们在光学波段成功探测到行星大气中较热氢原子对主星遮挡时产生的微弱吸收信号,如氢的光学波段透射光谱。”云南天文台郭建恒研究员说,然而研究者一直缺乏有力的模型,来论证这些较热的氢原子产生的吸收信号与大气逃逸之间的关系。  郭建恒与博士研究生闫冬冬以及亚利桑那大学黄辰亮博士等人合作,基于自主开发的流体动力学逃逸大气模型和辐射转移模型,在细致地计算了冷热氢原子的分布后,模拟了热木星WASP-121b在不同观测时刻光学波段透射光谱的数据。研究表明,这颗行星周围存在数量巨大的逃逸中性氢气体,每年损失物质以10万亿吨计。这些被行星抛射的物质中,热氢原子的速度比声速更快,并造成了光学波段的吸收。这也说明,光学波段的信号可以用作探测大气逃逸探针。  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星大气在不同时刻的吸收水平变化,反映了主星不同的活动特性,恒星更强的活动水平可导致行星大气更深的吸收。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主星活动性对行星大气逃逸的影响。
  • 原子间“呼吸”成量子技术新基石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观察原子在激光刺激下发出的光的类型,他们可以检测到原子的“呼吸”,即两层原子间的机械振动。这种原子“呼吸”的声音可帮助研究人员编码和传输量子信息。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设备作为量子技术的新型构建块。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1日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研究人员研究激子试图创造一个单光子发射器,或称“量子发射器”,这是基于光和光学的量子技术的关键部件。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小组将两层薄薄的钨和硒原子放在一起,形成二硒化钨。研究小组发现,二硒化钨原子会发射另一种称为声子的准粒子。声子是原子振动的产物,类似于呼吸。二硒化钨的两个原子层就像相互振动的微小鼓膜,产生了声子。这是第一次在这种类型的二维原子系统中观察到单光子发射器中的声子。当研究人员测量发射光的光谱时,他们注意到几个等间距的峰。激子发出的每一个光子都与一个或多个声子耦合。这有点类似于一级一级地攀登量子能量阶梯,在光谱上,这些能量尖峰由等间距的峰直观地表示。施加电压后,研究人员发现可改变相关声子和发射光子的相互作用能量。这些变化是可测量和可控的,与将量子信息编码为单光子发射有关。研究团队希望能够控制多个量子发射体及其相关的声子态,而不是一次只控制一个量子发射体。这将使量子发射器能够相互对话,从而为量子电路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 2012~2013原子荧光光谱盘点:新产品
    1 前言   自从1964年Winefordner等首次提出原子荧光分析理论可作为一种新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以来,已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原子荧光仪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我国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虽然比国外晚了近十年。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入80年代后对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   1975年西北大学杜文虎等研制成功了冷原子荧光测汞仪,可测定粮食、土壤、矿物等样品中的微量汞。   1977年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和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以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作为激发光源,氮屏蔽空气-乙炔火焰作原子化器的原子荧光光谱仪。该仪器可检测铝合金、镁合金、球墨铸铁等样品中的锌、镉和锰等元素。   1979年郭小伟、杨密云等研制了单道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科研样机,釆用溴化物无极放电灯作为激发光源,克服了国外碘化物无极放电灯碘对铋产生的严重光谱干扰,测定了微量砷、锑、铋等元素。开创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从而为我国的VG-AF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1~1983年郭小伟(西北有色地质研究所)和张锦茂(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小组合作,研制成功了以溴化物无极放电灯作激发光源的&ldquo WYD-2型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rdquo 。与此同时,张锦茂等开展了地球化学样品中As、Sb、Bi、Hg等两个元素同时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该仪器于1983年通过了地质矿产部和冶金工业部的样机鉴定,这是我国研制成功并迅速转化为商品化仪器的第一台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科研样机。   1983年,按照地矿部的统一步署,由郭小伟和张锦茂负责指导协助,北京地质仪器厂(现海光仪器公司)顾根桃同志负责接产,三方共同合作将科研科样机转化为商品化仪器,开发研制成功了我国第-台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商品化仪器&ldquo XDY-1双道原子荧光光光谱仪&rdquo 工业样机,并于1985年通过了地矿部物化探局组织的样机鉴定。鉴于在&ldquo 双道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制和投产及方法应用研究&rdquo 领域的突出贡献,1987年地质矿产部授予郭小伟、张锦茂和顾根桃三人,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从此,开启了原子荧光分析仪器商品化规模生产之门。   30多年来,经过我国两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激发光源、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石英炉原子化器、低温原子化技术等关键技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使我国的商品仪器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可测的元素由早期仅能分析6种, 扩大到16种 仪器检出限降低了1~2个数量级 精密度由&le 5% 降低到&le 1% 且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自动和智能化全自动测定。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已成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目前,我国无论在仪器的研发、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 我国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己发展到超过10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型号的原子荧光光谱仪保有量达10000台以上。仪器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加拿大、美国、意大利、阿根廷、伊朗、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泰国和老挝等国。   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在地质找矿系统得到应用,继而逐渐推广到环境监测、食品卫生、城市给排水、检验检疫、农业环境、冶金钢铁、药品检验和商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各个领域中先后建立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截至2011年5月为止已建立的各项标准己达111项。正是这些标准的建立,有力推动了我国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推广和普及,现已成为众多实验室常规的分析仪。   近两年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对原子荧光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仅对2012~2013年推出的商品化原子荧光新产品、新技术、专利、发的论文数和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2 2012~2013年推出各种新型的商品化原子荧光光谱仪   2.1 国际上首台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问世   常规原子荧光光谱仪属于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鉴于其较大的体积、功耗和重量,工作人员无法携带该类仪器到污染现场进行应急检测。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看好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的前景,也格外关注其在痕量及超痕量重金属检测领域便携化和现场化的研究。2002年,给予 Frontier Geosciences公司专项资助,力图研发基于微等离子体的便携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及相关技术,以实现水中超痕量砷的现场快速检测。遗憾的是,由于无法实现现场检测、检出限较差,再加上单次分析时间过长(大于30分钟)和损害操作者身体健康等因素,该项研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PAF-1100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图1)。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的重量仅为10Kg,功率仅为12W。其体积、重量和功率仅为与常规原子荧光光谱仪的1/5、1/6和1/20,但是具备与常规原子荧光光谱仪相同的技术指标,可携带到现场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检测。在分析方法上,首次以精确定量预制成片剂的环境友好型试剂-固体酸全面取代具有危险性和毒性的液体盐酸、硝酸、磷酸和硫酸,极大地简化了现场分析的复杂程度。 图1 PAF-1100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   便携式原子荧光在高度集成的低功耗进样技术、低功耗全封闭原子化技术、数字化对光技术、超短焦距光学系统、自适应尾气排放系统、电源模块、智能化传感技术、双模式气路系统、微型光电检测系统、无线通讯技术、固体酸及硼氢化钾压片技术等十余项涉及原子荧光子模块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累计申请专利已经超过45项。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较大的竞争力和应用前景。所形成的技术平台以及所突破的关键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常规原子荧光仪器,直接推动其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常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发展   两年来,各生产企业推出常规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在进样系统、光学系统。气路系统、蒸气发生反应系统、电气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原子化系统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仪器结构和工业造型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2.1 AF-2000系列顺序注射原子荧光光谱仪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2年推出基于新一代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AF-2000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图2)。在2000系列技术平台上,包含AF-2100(单道)、 AF-2200(双道)和AF-2300(三道)三个基础型号。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原子荧光仪器的高可靠性无线通讯,首次将商品化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测量元素范围扩展至包括Cu、Ag、Au、Co、Ni等在内的16种元素。   2000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定位于高端市场,采用全新的工业造型及可靠的方钢梁框架式结构设计,使用高品质元器件和经过可靠性设计与验证的电气系统,体现出高端仪器应有的品质、可靠性和技术水平。将传统顺序注射流路中双泵三阀系统的二维流路系统优化设计为高度集成三维空间流路的新一代双泵双阀顺序注射流路系统,流路系统更加简洁和可靠。自主开发了热固化成型工艺技术,将存样环设计为具有较好的视觉形象效果和维护性的一体化可更换模块。自主开发的压力平衡式四通混合模块,极大地改善了流体传输的稳定性,可获得极佳的信号平滑度和重现性,重复性较传统原子荧光改善50%。专门针对顺序注射进样系统开发的微死体积、高韧性、免维护自动进样器采样针,能承受包括氢氟酸在内的任何强酸和强碱溶液的腐蚀,彻底解决了一直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所诟病的石英采样针易碎的问题。首次将基于2.4GHz ISM频带的低功耗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原子荧光与计算机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控制,使用者离开分析现场,也可以远程控制实验室中的原子荧光完成全自动分析过程。首次将智能化的理念贯彻到原子荧光仪器的设计中,将智能化漏液监测、高精度数字化气路系统压力监测和原子化室避光监测用于原子荧光,提高了整机的智能化程度。 图2 AF-2000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   2.2.2 AFS-9500全自动四位灯顺序注射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   北京海光仪器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AFS-9500全自动四灯位顺序注射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图3),其性能特点如下:四灯位、双注射泵、双通道全自动测量 最新顺序注射进样专利技术、夹管阀和注射泵的完美组合,无残留、无死体积、无交叉污染 试剂间相互隔离,扩散混合效应小,灵敏度高 还原剂注射泵采用特殊材料、无腐蚀、无漏液 原装进口注射泵、可靠性高,取样准确度优于0.05% 130位三维超静音全自动进样器智能化运行。 图3 AFS-9500原子荧光光度计   2.2.3 PF5/PF7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PF5/PF7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图4),适用于As、Se、Pb、Bi、Te、Sn、Sb、Hg、Cd、Zn、Ge等十一种元素的日常痕量分析,主要特点:注射器采用纯水介质,解决了酸、碱溶液对计量器具的损坏问题。免调元素灯使每一支元素灯都工作在最佳状态,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石英炉原子化器自动设置最佳工作区域,无需目视调节,方便准确。双光束单检测器光学系统,有效扣除激发光源漂移和波动,汞测试长期稳定性小于10%。气动流路系统,恒压恒流进样偏差小,长时间测试,同一样品测试准确度优于5%。可实现在线、反向、多重清洗,样品残留小,可测试最高浓度比现有技术高2倍。气液分离器,制冷除水、搅拌混匀,灵敏度比现有技术提高30%。 图4 PF5/PF7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   2.2.4 RGF-8700原子荧光光度计   北京锐光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RGF-8700原子荧光光度计(图5),获得BCEIA金奖。适用于样品中砷、汞、硒、铅、锗、锡、锑、铋、镉、碲、锌、金等十二种元素痕量分析。主要技术特点:三通道三元素同时测定 模块化设计 第二代进口注射泵与蠕动泵联用的内置式断续流动进样装置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阀应用:摒弃了传统的单向阀、多道通阀和夹管阀 激发光源漂移校正的检测器应用 独家配备断续进样及连续进样方式两种进样方式自动切换功能 独家配备蠕动泵进样与注射泵进样自动切换功能 采用十滚轴、六通道、每通道可独立调节的专用蠕动泵 采用恒流脉冲的供电方式 具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有害元素的捕集阱 采用新式密闭二级气液分离装置 采用独特设计的屏蔽式石英炉低温原子化器 最先进的膜分离式气液隔离装置 气路系统采用阵列式结构:自动精确控制气体流量 一键测量功能: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并配备145位圆盘自动进样器。 图5 RGF-8700原子荧光光度计   2.2.4 AF-7550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AF-7550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图6)。采用质量流量计气路控制模块,气体流量控制精密、准确,流量可以连续调节,一致性好,稳定可靠。采用编码空芯阴极灯,仪器自动识别元素灯,并可监控空芯阴极灯使用寿命。三维立体可调灯架设计,可以使元素灯光束更好的聚焦火焰的最佳位置。三维立体可调远红外加热原子化器,可以调整灯光照射火焰的最佳位置,使用了先进的远红外加热原子化器,仪器升温更快,恒温精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图6 AF-7550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   2.2.5 AFS-GD300原子荧光光度计   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推出自主研发的AFS-GD300双通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图7)。产品特点:特制的双层石英炉芯,有效地减少了荧光猝灭的发生,提高了仪器的精密度。专利设计的空心阴极灯固定装置,不需要人工调节灯的方向角度,使空心阴极灯的安装固定和更换更加的简单、便捷。先进的气体流量控制器分开控制载气和屏蔽气的流量,无级调速使气体流速调节更加精确化,在气流控制上更加灵敏。全新设计的气液分离器,采用两级气液分离系统,气液分离更加彻底,接口更加严密,消除了蒸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图7 AFS-GD300原子荧光光度计   2.2.6 KDR-AFS1101原子荧光光谱仪   北京凯迪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推出KDR-AFS1101原子荧光光谱仪(图8),用于As、Sb、Bi、Hg、Zn、Cd等十一种元素的痕量分析。主要特点有:采用编码空芯阴极灯技术,软件自动识别空芯阴极灯类型 全新设计机械机构更为紧凑,采用相同基准光学平面,原子化器中心与光学焦点有更高的重合度 采用分离式化学反应系统,氢化物反应均匀完全,气水分离效果更佳,临界气体压力自动报警,防止回火爆鸣。 图8 KDR-AFS1101原子荧光光谱仪   2.3 直接进样原子荧光分析技术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基于电热蒸发原子荧光光谱法的DCMA-200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图9)。DCMA-200可用于固体、液体样品中汞(Hg)和镉(Cd)的同时或分别分析测量。3到5分钟时间,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整个分析过程无需任何化学试剂,不产生任何废液,废气。因其超低功耗,可应用于野外、现场应急监测等特殊环境。   其工作原理如下:空气气氛下,样品在石英管式炉中被加热,分解物进一步被空气载带进入管式催化燃烧炉中,汞被有效分离出来,后被镀金石英砂选择性捕获形成金汞齐 经过加热处理的样品,被置于碳素裂解炉中加热,此时样品中镉以及有可能残余的汞都被汽化蒸出,蒸出物首先经过一级钨丝原子阱,原子态镉被选择性的捕获在钨丝上,汞则被置于钨丝原子阱后的镀金石英砂管捕获 之后,在先后对钨丝、镀金石英砂管加热,镉、汞先后被蒸出,载带至原子荧光光谱仪中分别分析检测。 图9 DCMA-200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   2.4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2005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和吉天仪器公司先后推出了商品化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为我国应用液相色谱-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VG/AFS)联用仪的发展开了先河,近年来各生产企业也相应得到较快的发展。   2.4.1 LC-AFS 60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北京海光仪器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LC-AFS60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图10) 检测项目包括As(Ⅲ、Ⅴ)、DMA、MMA,线性范围大于三个数量级,相对偏差5%。LC-AFS6000的性能特点:全新一体化设计 可做形态分析和总量分析、自动切换 带有柱温控制、提高色谱柱稳定性、流速均匀、安全可靠 测量速度快、紫外消解效率高 特殊设计的紫外消解装置、消解效率高,柱后展宽小 数据采集可以用模拟信号方式输出,直接配接各类商品的色谱软件。 图10 LC-AFS6000液相色谱&mdash 原子荧光联用仪   2.4.2 SA5/SA7系列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了SA5/SA7系列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图1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可用于砷、汞、硒、锑等元素的形态分析。具有免维护、免调试、更稳定、更环保的特点。无磨损件的气动流路系统,彻底摆脱蠕动泵的维护烦恼。检测器内置形态分析接口,分析模式软件切换,无需手动调试安装。检测器与形态分析共存两套氢化物反应系统,专用的反应系统更符合形态分析的工作特性。气液分离器,制冷除水、搅拌混匀,灵敏度比现有技术提高30%。气源流路系统,恒压恒流进液稳定,基线长期噪声小于4mV。石英板式消解池,流路受光面积大,紫外线利用率提高2倍。 图11 SA5/SA7系列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2.4.3 SA-30现场形态分析仪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十五届BCEIA展会上推出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SA-30现场形态分析仪(图12)。将整体柱用于重金属形态分离,可在很低的柱压下实现高效分离,结合小型的低压液相泵及&ldquo 高效灯内紫外处理&rdquo 技术,实现了重金属形态分析的便携化。可实现不同形态元素的现场快速分离和检测,与制样和控温混旋提取系统配合,覆盖重金属形态现场分析检测全过程。可以现场快速检测重金属形态,使包括样品前处理在内的分析全过程在1h内完成。 图12 SA-30现场形态分析仪   2.4.4 SA-623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北京锐光仪器有限公司推出SA-623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图13),利用原有的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升级改造,可升级为价态分析的形态分析仪产品。 图13 SA-6230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2.4.5 KDR-AFS1101NS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北京凯迪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3年推出KDR-AFS1101NS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图14),可对测试样品中的砷、汞、硒等元素进行形态分析测试。形态分析功能支持双元素同时测试 模块化功能设计,原子荧光主机可与形态分析单元分离单独进行原子荧光分析 严格设计、优化计算液体流路,柱后体积小、出峰时间快 高强度紫外线在线消解装置,样品无机化程度高、管路体积小、停留时间短 特殊设计紫外消解光室,利于紫外灯管散热、无紫外线泄露,保护测试人员免受伤害 六通阀触发控制工作站采样,出峰时间一致便于软件计算 专用液相-原子荧光工作站软件,实时谱图显示,长时间连续数据采集 测试采集数据以数字信号输出,不受外界电磁环境影响,信号无失真。 图14 KDR-AFS1101NS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2012~2013年推出的商品化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新技术、专利、发的论文数和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等内容见:2012~2013原子荧光光谱盘点:技术、专利、论文、标准 作者: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梁敬   梁敬(右)与原子荧光光谱仪发明人之一张锦茂先生(左)在2013年BCEIA展会
  • 媒体称学者发明纳米光学质谱仪
    秤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有一种秤,人们却从没有听过、见过,那就是上海交大物理系朱卡的教授团队发明的“光秤”。   朱卡的教授和他所指导的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光秤”,可以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以及中性原子的质量进行无损高精度的光学测量。   朱卡的教授说,他的研究团队将碳纳米管、量子点和表面等离激元的复合系统等系统地组合起来研究,发明了第一个全光控制的高灵敏纳米光学质谱仪。   对这一研究成果,美国物理学会评价:“这项研究工作有望带领纳米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测量领域。”国际公认的物理学界顶尖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也刊登了朱卡的教授团队该成果的长篇综述性论文。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首次以唯一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   据朱卡的教授介绍,目前测量原子和质子等微观粒子质量的方法或仪器包括经典质谱仪和电学纳米质谱仪。与这两种传统的方法相比,“光秤”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都大幅提高。   “旧的探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被探测的粒子要使其强行带电,才能够被测量。”朱卡的教授表示,这就意味着,由于很多固有属性不能带电的粒子,其质量的测量将受到限制,比如DNA分子,如果强行使其带电,就可能造成其生物成分遭到破坏。   朱卡的教授估算,通过全光控制的“光秤”,灵敏度和精确度比传统的电学质谱仪高出了将近3个数量级。他表示,这项研究工作在现有电学质谱仪上做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用全光学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电学测量,放大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并带领纳米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测量领域。
  • 【海洋光学】聚焦小体积高性能微型光谱仪——海洋助力光学学术大会
    2017年8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在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召开。会议一共设立18个专题,涵盖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子专题研究方向,并邀王立军、方家熊等多位院士就相关光谱学术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报告。 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展示了我国在光谱及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随着光谱在新材料、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光谱仪的开发用于性能检测的同时也可进行二次开发。我们的光谱仪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测试,测高压条件下红宝石荧光、QE拉曼测试、发光器件进行材料检测等等。 此次光学会议,海洋光学在报告厅外设置了展位,带来5套样机进行现场展示:a. Education Kit:包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STS-VIS(350-800nm),比色皿支架,比色皿,连接附件等,可以实现吸光度、透射、荧光、辐射和pH测量 微型光纤光谱仪STS-VIS 教学用STS-VIS光谱仪套件 b. Accuman SR-510:光谱核心采用科研级光谱仪,光谱范围最大可覆盖170-3900cm-1,光谱分辨率可达4cm-1。在实验室以外的各类现场环境中快速采集和分析数据,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材料、艺术考古、珠宝、环境污染、鉴定鉴伪、半导体、教学等领域。 Accuman SR-510?c. LED 动态展示套装:搭载的QE Pro科研级光谱仪拥有高达90%(peak)的量子效率,超高的灵敏度可以在低光度应用中进行检测 LED 动态展示套装?d.多通道样机MX2500+: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原子发射光谱仪。可以对固相、液相和气相基体中几乎所有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应用于土壤&农作物污染检测、古玩鉴定、煤炭&金属测量、等离子体发光测量MX2500+(LIBS-激光诱导激光光谱系统)e.NIRquest 512/Flame Nir:用于近红外光测量的体积小光谱仪,覆盖900-1700纳米的波长范围,具有稳健、快速性能,特别适合用于近红外光应用,从水份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到高分辨率激光和光纤表征。NIRquest 512Flame Nir光谱仪 海洋产品的便携和灵活搭配,可适用不同条件和环境使用,吸引了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前来交流探讨,了解微型光谱仪性能与应用领域,包括激光光谱检测、光纤传感应用等测试方案。 通过为期两天会议的展示和分享,海洋员工和各位光谱学工作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希望海洋的技术和发展不断改进与提升,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型光谱仪,为光谱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 新年特惠:南京科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价
    新年特惠:南京科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价 南京科捷是专业生产、销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高科技企业,在2013年来临之际,特推出新年特惠活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优惠出售,欢迎来电咨询详情!折扣一定让您满意,价格绝对实惠!质量保证!联系电话:尹先生13951792301 南京科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介: 安全有保障 火焰传感器通过采样火焰温度来识别火焰,消除外界光线对传 感器的干扰,提高了火焰识别的可靠性。 由计算机控制完成自动点火,确保只有在满足安全的前提才能 点火。 当火焰非正常熄火时,自动报警,并自动切断燃气。 气路压力传感器,当气路压力不足时自动报警。 燃烧器插入连锁装置,确保操作安全。 电源中断,自动切断燃气。 稳定更可靠 气体稳定性 采用计算机控制燃气的流量,由于电子流量控制器,使燃气输出更平稳,流量分辨率更高。 具有储存最佳助燃与燃气的流量比功能,从而大大简化了每次火焰操作时对流量的调整,并确保火焰法的高灵敏度与良好的重视性。 光学稳定性 整个仪器的光学系统密封在一个防护罩中,使其与实验室的环境相隔离,保持光路的稳定性。 一体化的悬浮式避震光学平台设计,光学系统抗震能力增强,由温度变化造成的机械变形对光学系统的影响减少,即使长期使用光信号依然能保持稳定。 石墨炉稳定性 稳定可靠石墨炉原子化,采用PID技术,是温度控制更精准。 火焰石墨炉切换简便 高效、方便、快捷的火焰与石墨炉切换系统,10秒之内轻松完成切换,无需重新调整。
  • 岛津原子吸收新品AA-7000在中国开始销售
    原子吸收产品AA-7000开始在中国地区销售   作者:岛津 发布时间:2009-4-16 9:23:00   岛津公司原子吸收新品AA-7000自2009年4月份起正式在中国地区开始销售。      AA-7000标准配备了中英文双语版软件和说明书,双原子化器一体机,并联设置自动切换。   AA-7000最主要的特点如下:   配备了新开发的三维光学系统。测光系统在火焰测定时自动设定为光学双光束,在石墨炉测定时自动设定为高通量,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测定方法的设计性能。   充实的火焰分析。双光束系统,分析长时间稳定。气体流量自动最优化,燃烧头高度自动最优化。   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灵敏度石墨炉分析。采用更加完善的光学系统与新设计的石墨炉,提高了石墨炉分析的检测线,石墨炉测定铅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5ppb。   先进的安全技术。AA-7000在世界上首次标准配备了振动传感器,一旦检测到振动,立刻自动熄灭火焰,不必担心发生地震等强烈振动的情况。另外具备气体检漏等各种安全机构。   双背景校正系统。标准配备了自吸收法和氘灯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背景校正方法。   支持系统管理与精度管理。新的WizAArd与网络对应的分析数据管理系统“Class-Agent”相结合,实现了与FDA21 CFR Part11的应对。WizAArd自身也标准配备了系统策略设置、用户管理、日志浏览器、事态追踪、电子签名等充实的系统管理功能,标准配备硬件有效性验证软件。   如有任何需求,欢迎和岛津公司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最快捷便利的服务!   苏州普今公司,岛津江苏南区总代理!
  • 普析PF7原子荧光光度计:开启双光束原子荧光仪器时代
    ——访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原子光谱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宋雅东此前,备受业内关注的“食品检测仪器竞赛”落下帷幕,最终普析PF73原子荧光光度计获得金奖。那么普析这款产品何以在其中脱颖而出?仪器本身又有哪些值得大家关注的地方?带着这些疑问仪众国际记者来到普析通用,面访了普析通用原子光谱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宋雅东。首创双光束原子荧光光度计据宋总介绍,PF7原子荧光产品开发项目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周期历时两年,最终成功开发出这款产品。其实,PF7产品开发项目包含PF5和PF7原子荧光光度计以及SA5和SA7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四大系列,十个型号的产品。这四个系列产品的面世大大丰富了普析原子荧光的产品线,使之生产线更加丰满,竞争力也大大提升。而且与此前PF6系列产品相比,PF7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可以说这次无论从仪器性能还是用户感受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原子光谱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宋雅东谈起PF7开发过程,宋总讲到:“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双光束的作用,起初做的也是现在市场上普遍应用的单光束技术产品,当我们做出这款样机以后,分析人员用了将近两个月测试仪器的性能指标,他们认为我们在产品结构设计等各方面完成了任务书的目标,但是发现长期稳定性指标还是不尽人如意。因为仪器使用的元素灯不是我们自己生产,这些部件的质量是我们不能把控的。分析人员每天从上午测试到下午,仪器工作一段时间后汞、砷等元素灯就开始漂移,这些漂移对我们的指标影响很大。早上做的很好,但临近下班时就发现指标偏差很大了。”“所以当时虽然产品出来了,但是在长期稳定性方面还是没达到我们的预期,最后我们又推翻了原始设计,重新做,经过工程师反复研究讨论提出了用双光束扣除元素灯漂移的技术方案。因为我们是做光学仪器出身的,我们的光学底蕴还是很雄厚的,我们的紫外等设备都是双光束,所以我们敢于研发双光束原子荧光仪器。这样又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将双光束技术应用到了PF5以及PF7系列产品中。这时候再测试就发现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而之所以在比赛中胜出,宋总认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双光束技术和气源流路技术的应用,双光束技术保障了元素灯的稳定性,气源流路技术保障了氢化物反应系统的稳定性。宋总表示将双光束单检测器技术应用在原子荧光产品上可以说是普析首创,因为其是单检测器,测量光和参比光具有相同的变化量,元素灯的参比光和测量光的漂移量就被扣除了,从这次比赛中砷、汞的长期稳定性指标就可看出它的优势。另外宋总也指出原子荧光是我们的民族品牌,最早起源于中国。欧美国家为什么没有推出原子荧光产品,是因为没有相关标准支撑。目前国外大量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所以一般都是用我们的原子吸收产品配氢化物物发生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普析原子荧光产品的出口数量逐年递增,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行业标准的推广,原子荧光这个民族品牌会越来越被国外所接受。“两免三更加”普析产品一直以贴近市场,方便用户著称。而此次普析推出PF7系列新一代原子荧光光度计,研发过程中在市场调研与用户体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宋总指出普析产品研发过程中都执行IPD流程,IPD流程起源于美国,主要是IBM等一些大企业先期使用的。多年实践证明这一流程还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普析也引进了IPD流程管理。PF7产品开发项目立项时就成立了PDT产品开发团队,这一开发团队由各代表组成,有研发代表、服务代表、市场代表、测试代表、制造代表以及客户代表等,这些代表通过调研提出各种需求,他们共提出了178项需求,而PDT产品开发团队采用了177项。在用户感受方面,客户代表更能清晰的表达客户夙愿。宋总讲到:“这个项目中的客户代表是一个专家级的分析人员,但也不是他自己做的需求报告,他作为代表要收集操作者的需求。我记忆最深的是,当时我们在概念阶段都设计好了原理样机,他突然又提出一个需求,就是有的分析人员认为PF7与PF6的高度相同,元素灯太高了不便于观察。所以我们又重新推翻之前的结构设计,将元素灯的位置下调了15公分,还有用户提出换泵管麻烦,我们就采用气源流路技术,用氩气压力及流量输送液体,这样一来流路就变成了无磨损流路系统了。这些都是用户提出意见,而我们的研发人员都尽最大努力实现以满足用户需求。从这方面看,我们是十分重视用户体验与感受的。”
  • 海洋光学LIBS最新技术与应用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3d9c0da-7bcd-453a-b9d1-d2d2d981780b.jpg" title=" 海洋光学.jpg" / /p p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原子发射光谱。可以对固相、液相和气相基体中几乎所有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如ICP-OES或者XRF,LIBS在检测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样品制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LIBS采用高能量聚焦脉冲激光光束将样品激发至等离子态,对产生的对应元素发射谱进行分析。元素发射谱的波长与元素的种类直接相关,谱线的强度则和元素的含量相关,通过对谱线的研究和计算,即可实现对样品物质特性和内部成分的探究。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89363c8-cbd6-42df-b43b-223b9fba6c76.jpg" title=" 海洋光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AccuLIBS 2500.png" width=" 450" height=" 369"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6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洋光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AccuLIBS 2500 /p p    strong 产品优势 /strong /p p   海洋光学AccuLIBS系列凭借其高效的外部同步时钟,完美的协同了所有通道实现精确的延迟采集,准确的在原子激发辐射突出时采集到完整的原子谱线信号。同时,MX2500+可以应客户的需求在180-1100nm的范围内自由的配置光谱仪的通道数量和覆盖范围,系统自带的高效时钟可以完美的同步所有通道,并同时实现精确触发两台外部设备。(如激光器或微波增强设备) /p p    strong 产品特点: /strong /p p   · 可根据样品形貌定制采样系统 /p p   · 稳定高效的样品仓系统 /p p   · 可升级光谱模块 /p p   · 支持双脉冲激光器 /p p   · 宽光谱高分辨率测量,180-1100nm范围内多达16384个像元 /p p   · 高触发信号精度(± 10ns) /p p   · 内置元素库 /p p    strong 应用方向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412dbad-cb86-4f0f-ac98-a195200e1eb7.jpg" title=" 应用方向-海洋光学.jpg" / /p p br/ /p p    strong 应用实例测试结果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0b1e6f8c-52fb-47d0-ad9a-80d27061d26a.jpg" style=" " title=" 应用实例测试结果1-海洋光学.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e80bdd4-e10c-45f3-8bbe-c9accfd3726b.jpg" style=" " title=" 应用实例测试结果2-海洋光学.png" / /p p strong br/ /strong br/ /p p br/ /p
  • 信号增强高达100万,科学家最新研究开启GeV固态原子天线新纪元!
    【科学背景】原子光学天线是未来光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作用是实现极端的光场增强,推动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先进的光学材料和精确的实验技术。传统的纳米天线在光场增强和纳米尺度光学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性能常受到环境诱导的非辐射过程的限制,这限制了其在更精细应用中的潜力。近年来,美国芝加哥大学Alexander A. High教授团队发现,金刚石中的IV族色心,如锗空位(GeV),作为固体中的原子光学偶极子,展示出了卓越的光学相干性和高场增强能力。这些原子光学天线利用其量子力学性质,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巨大的光场增强。与传统纳米天线相比,原子光学天线不仅在场强度上具有显著优势,而且由于其较低的非辐射衰减率,能够在非常小的尺度上展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这种原子光学天线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在光谱学、传感和量子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GeV天线进行的实验表明,其在近场的光强度增强高达一百万倍,能够有效检测和操控附近的碳单空位,并通过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现单个中性空位的荧光检测。这种极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为新兴的光学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并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科学亮点】1. 实验首次实现了掺锗金刚石空位中心(GeV)作为原子天线的应用本研究首次将掺锗金刚石空位中心(GeV)作为原子天线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利用GeV的光学特性,我们成功地演示了其在光场增强和局部光强度放大的应用潜力。2. 实验通过共振激发和数值模拟,测量了GeV的近场光强度增强&bull 共振激发: 在实验中,我们对GeV进行共振激发,观察到其产生的驻波近场电磁场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测量结果表明,在距离小于1纳米的范围内,GeV近场的光强度增强高达百万倍。&bull 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我们计算了GeV的散射光场强度,展示了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巨大场增强。模拟结果显示,与共振激发场相比,散射场的强度可以达到高达10^8倍的增强程度。&bull 对比分析: 与传统的纳米天线相比,GeV作为点状量子发射体具有较低的非辐射衰减率和非常窄的线宽,这使得其对共振频率的扰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并能够实现超常的场增强效果。3. 实验应用及前景展望&bull 检测与操控: 我们利用GeV天线探测并操控了附近的碳单空位(VC),并通过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首次实现了来自单个中性空位的可检测荧光。&bull 未来应用: GeV原子天线的独特特性为光谱学、传感和量子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机遇,并可能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新应用的探索。【科学图文】图1: 锗germanium,GeV天线。图2: 锗GeV天线感测、调控和光学激发近端空位。图3: 零声子线zero-phonon line,ZPL劈裂与泵浦阈值功率负相关。图4: 比较非共振激发,揭示了场增强。图5:相比于银纳米球,锗GeV天线效应。【科学启迪】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掺锗的金刚石空位中心(GeV)作为原子天线在光学增强领域的巨大潜力。首先,GeV展现出在纳米尺度上的极高光学场增强能力,能够实现近场强度增强高达一百万倍,这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其原子级别的尺寸和低非辐射衰减率使其在生成和操控局部电磁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纳米天线相比,这种增强效应与物理尺寸基本解耦,从而避免了小型金属散射体因欧姆损耗导致的响应下降问题。此外,GeV的高光学相干性和窄线宽使其在光谱学和传感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和操控邻近的碳空位(VC)并实现荧光显微探测。这种特性不仅拓宽了原子天线在光谱学和量子科学中的应用范围,还在单分子拉曼光谱、光诱导催化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特别是通过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GeV天线可以驱动来自单个中性空位的可测量荧光,为单个量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原文详情:Li, Z., Guo, X., Jin, Y. et al. Atomic optical antennas in solids. Nat. Photon.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4-01456-5
  • 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通则0400光学分析法修订草案的公示
    2022年12月19日,药典委发布《中国药典》(2025年版)编制大纲。《大纲》指出, 到2025年,全面完成新版《中国药典》编制工作。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进一步完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标准达到或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近期,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的修订草案,目的是将中药标准进一步完善,逐步完成新版《中国药典》编制工作。关于通则0400光学分析法修订草案的公示我委拟修订《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400光学分析法(原通则0400光谱法)。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现将拟修订的标准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详见附件)。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3个月。请认真研核,若有异议,请及时来函提交反馈意见,并附相关说明、实验数据和联系方式。相关单位来函需加盖公章,个人来函需本人签名,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联系人:徐昕怡电话:010-67079522电子邮箱:xuxinyi@chp.org.cn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邮编:100061附件:1. 0400光学分析法公示稿2. 0400光学分析法修订说明国家药典委员会2023年04月24日0400 光学分析法修订说明《中国药典》0400 光谱法通则多版未作修订。X 射线衍射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光谱方法,而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非光谱法的光学方法。非光谱中的光学方法中还有很多方法如折射法、散射法,特别是散射光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药学的重视,有必要将这些方法归入光学分析法中并进行归属。在光谱法中,原子光谱法除原子吸收光谱法外,常用的还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后者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此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采用质谱分析器检测电离离子的一种无机质谱法,虽然可将其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与质谱联用技术,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光谱方法。ICP-OES 和 ICP-MS 在药品标准中的应用已很广泛,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实例收载入药典,有必要对上述方法以及原子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进行定义和归属。2021 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承担了《中国药典》0400 光谱法通则修订任务,经药典委理化分析专业委员会审议,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制订了“0400 光学分析法通则(草案)”,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0400光学分析法公示稿.pdf0400光学分析法修订说明.pdf
  • 从BCEIA 2013看原子吸收光谱技术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ldquo 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rdquo (BCEIA 2013)在北京展览馆顺利召开。从1985年开始,BCEIA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国内外分析仪器厂商把BCEIA作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的最佳平台。   从BCEIA 2013展会我们可以看到,有赛默飞、耶拿、日立、岛津等外国公司和北京瑞利、东西分析、普析、北京海光、华洋仪器、瀚时、上海光谱、沈阳华光、浙江福立、安徽皖仪、华夏科创等中国公司展出了原子吸收光谱仪器(AAS)。   AAS分析自理论诞生之日至今的近60年时间里,方法、仪器与应用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AAS商品仪器处于高水平技术发展阶段:仪器各系统功能不断提高和完善 仪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大公司AAS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相互接近。   随着我国环境、食品等方面污染问题的加剧,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使它成为一种量大面广的产品。因而加入原子吸收仪器制造的企业仍在增加,例如2013BCEIA展会,就有安徽皖仪与华夏科创的AAS亮相。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技术顾问章诒学老师,调研了BCEIA 2013上展出的AAS,并从参展的仪器中总结出AAS一些技术发展动向。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技术顾问章诒学老师   章诒学老师研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已有32年历史,亲身经历、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怎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产量和市场从少到多,成为一种量大面广、可以和国外仪器一比高下的科学仪器。   一、空心阴极灯竖直放置   岛津、上海光谱、安徽皖仪也向赛默飞学习,将空心阴极灯竖直放置,求得灯放置状态的稳定性。   二、光束传导系统采用双光束   赛默飞iCE3500、岛津AA-6880系列和AA-7000系列、沈阳华光的光束传导系统采用双光束,目的是提高仪器基线稳定性。 赛默飞iCE3500光学系统 岛津AA-7000系列光学系统   三、燃烧器工艺结构变化   赛默飞的iCE3500和沈阳华光LAB600仪器,燃烧器采用散热片式结构,以利燃烧器散热。华洋、瀚时等公司采用可拆卸缝片,便于清洗。 赛默飞iCE3500散热片式结构燃烧器   四、采用可调式喷雾器   普析由其英国公司工程师设计了新的可调式喷雾器,用户可调节优化喷雾状态以提高雾化效率及火焰稳定性、减少进样量。 普析AAS的可调式喷雾器   五、双加样位石墨管   日立Z3000仪器采用一种有两个加样位置的石墨管,使样品量增加一倍,有利于低含量样品分析。   六、磁极间隙加大   上海光谱的新恒磁场塞曼仪器中,石墨炉磁钢的磁极间隙增加,使其退至石墨炉外,缩小炉内空间,有利于石墨管升温和磁极保护。 上海光谱石墨炉磁钢磁极间隙增加   七、仪器多功能化   沈阳华光LAB600仪器在有氘灯的基础上,增加钨丝灯,使仪器具有紫外分光光度计功能。华夏科创将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组合成一台仪器,称之为原子吸收-原子荧光联用仪。   八、石墨炉直接固体(粉末)进样技术   固体(粉末)直接进样技术可以提高石墨炉法测定的灵敏度,已为国外高端仪器所采用。耶拿公司展出具有石墨炉直接固体进样的仪器novAA-400P型。采用SSA61Z型固体进样器, 能直接分析原始样品,样品无需作消解和溶剂桸释,降低污染,用样量小,灵敏度高达pg和fg级的检出水平, 可与ICP-MS相比, 其省时、快速、适用真实微量元素分析。   九、石墨炉配置可视系统(GFTV) 和在线自动溶液稀释功能   赛默飞iCE3000GF型的石墨炉原子化系统,增加可视系统,观察进样针位置及管内样品变化,精确调控石墨炉进样重复性和原子化过程,以提高检测精密度。   十、仪器小型化和专用化发展   近年来研发适用于现场分析的小型化原子光谱分析仪器引起国内外分析工作者关注。随着采用CCD检测器的便携式和小型台式原子发射光谱仪商品化进程,小型化原子吸收仪器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   北京瑞利展出了WFX-910型便携式原子吸收光谱仪,WFX-910采用电热原子化和CCD检测系统,电热丝原子化器,节能省电,功耗仅为石墨炉原子化器的6%,可在无电网供电环境下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光纤技术应用。AAS著名厂商珀金埃尔默没有参展BCEIA 2013,但其在 BCEIA 2011上展出的PinAAcle900,首先在光路系统中采用光纤传输光信号,而不再用机械结构移动调整原子化系统,实现光路弯曲,可使仪器内部结构更紧凑,为仪器小型化打下基础。 PinAAcle900光纤传导光束 摘录:刘丰秋
  • 蓝光近场太赫兹非线性光学技术
    近日,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的Angela Pizzuto等人完成了第一个使用蓝光的扫描近场显微镜的实验演示。通过410纳米的飞秒脉冲,研究人员直接从体硅中产生太赫兹脉冲,以纳米级的分辨率进行空间分辨,这些信号提供了使用近红外激发无法获得的光谱信息。他们开发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材料参数的精确提取成为可能。这项工作为使用扫描近场显微镜方法研究技术上相关的宽带隙材料建立了一个可能的新领域。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的出现,改变了亚波长光学领域。这种技术涉及到将电磁辐射耦合到一个尖锐的亚波长金属尖端,并随后在远场测量从该尖端-样品交界处散射的辐射。在过去的十年里,这种近场测量的方法在光谱的红外和太赫兹区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基于孔径的亚波长光谱学方法是具有挑战性的,随着波长的增加,入射波与金属尖端的耦合变得更容易,而空间分辨率仍然受到尖端尺寸的限制。关于短波长辐射与纳米级尖端的耦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阻碍了对重要的宽带隙材料的纳米级研究,如硅和氮化镓等。这些材料已经用低于带隙的激发方式在近场进行了线性光学研究。将纳米级的非线性光学方法应用于其他材料已比较成熟,但由于将该方法应用于这些高度相关的材料系统一般需要更高的能量光激发,至今还没有实现。布朗大学的Angela Pizzuto等人描述了一个入射光子能量超过3eV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测量。使用410纳米的飞秒脉冲,研究人员照亮了一个锋利的金属原子力显微镜(AFM)尖端,并通过二阶非线性光学过程诱导来自几种不同材料的太赫兹发射,以实现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LTEM)。由于宽直接带隙以上的双光子激发,泵浦光子的高能量使大块晶体硅的强太赫兹发射成为可能。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的特性导致了对光学对准的要求大大放宽;传统的线性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使用纳米尖来限制入射波,这种聚焦短波长辐射在纳米尖下的精确对准实际上是有挑战性的。在实验中,通过对一小部分的宏观光生太赫兹偶极子的外耦合,可以获得纳米级的分辨率,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中使用紧密聚焦的蓝光。他们得到了第一个硅的近场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图像,并将结果与太赫兹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通过尖端的太赫兹脉冲的弹性散射获得的结果相比较。图1是激光路径和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实验装置示意图。近红外、蓝光和太赫兹光束分别产生,其中太赫兹脉冲使用传统的光电导天线产生,所有的三束光重叠并耦合到原子力显微镜中。散射或发射的太赫兹脉冲在另一侧通过自由空间电光采样进行相干检测。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为了说明在宽带隙材料中使用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的价值,研究人员使用硅片作为样品,它在近红外激发下不会发出明显的太赫兹辐射。该硅片有一个小的区域,受到了离子注入,随后的退火激活了这个区域注入的掺杂物。这样硅片包含两个掺杂密度非常不同的区域,它们之间有一个清晰的边界。研究人员对这个边界区域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图2 硅样品的太赫兹辐射。(a)太赫兹脉冲 (b)太赫兹脉冲峰峰值与泵浦光束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当用超快蓝光泵浦时,未注入的基底和注入的区域都会发出太赫兹脉冲。图2a显示了由蓝光激发的THz脉冲,在探针敲击频率的二次谐波处解调得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轻度掺杂的基底比重度掺杂的植入区域产生明显更多的太赫兹发射。为了更好地理解太赫兹的产生机制,研究人员测量了发射的太赫兹峰峰值与蓝色泵浦光束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2b所示。当功率在大约2 mW以上,太赫兹发射强度受蓝光功率增加的影响较小;事实上,一旦泵浦通量足够高,很大一部分可用的电荷载流子将被光激发,任何多余的泵浦光子将被高的局部导电性屏蔽。由图2b中的插图可以看出,发射的太赫兹场的振幅和泵浦光功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二次方关系。这表明THz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双光子吸收;价带中的载流子吸收了超过6 eV的泵浦能量,并被激发到远高于块状Si的宽4.2 eV的直接带隙之上。该实验结果为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方法在宽带隙材料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2011年上半年上市仪器新品:原子光谱类
    光谱类仪器在食品、环境、钢铁、地矿等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类传统的分析技术,光谱类仪器近年来的改进主要是在提高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易用性以及自动化方面。2011年上半年,众多仪器厂家推出了多个各具特色的原子光谱新产品。其中包括了光电直读光谱仪、ICP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新产品。   各类产品更多详细内容见如下各分类,排名不分先后。   光电直读光谱仪新品:   光电直读光谱分析是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主要对各种金属、金属合金以及中间产品进行分析。世界上第一台光电直读光谱仪于1940年问世。1965年我国引进第一台光电直读光谱仪用于钢铁分析。国产第一台光电直读光谱仪于1974年研制成功(北京第二光学仪器,现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精度高、分析速度快、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等行业的各个领域。   目前,国外主要的光电直读光谱仪供应商有斯派克、OBLF、赛默飞世尔科技、岛津、布鲁克、牛津仪器、英国阿朗、意大利GNR,国内要的光电直读光谱仪供应商有北京纳克、烟台东方、无锡市金义博、北分瑞利、北京盈安科技、四川旌科、无锡英之诚、天瑞仪器等。在2011年上半年,斯派克、岛津、北京纳克、南京麒麟等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光电直读光谱仪。   斯派克SPECTROLAB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新产品继续其一台仪器中同时采用光电倍增管及电荷耦合检测器的技术路线,使新产品的检出限、分辨率、精度等指标都得到了提高,可用于纯铜、纯铝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岛津公司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研制了专门针对高端市场的PDA-8000光电发射光谱仪,从激发系统、分光系统、测光系统以及软件数据处理系统都做了全新的改动和设计,从而保证了仪器的优异性能。   北京纳克公司推出的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新品,对光室结构、共轴火花台等进行了全新设计,并且自主开发了炉料自动配比软件,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自动生成炉料配比方案。   南京麒麟公司的QL-38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新品借鉴了外国仪器的先进功能,经过行业专家的精心打造,使仪器的稳定性、操作方便性、分析速度等性能获得了显著提高。   各类产品更多详细内容见如下各分类,排名不分先后。     斯派克推出SPECTROLAB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新产品   2011年6月28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铸造展(GIFA 2011)召开期间,德国斯派克公司推出了SPECTROLAB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新产品。新型SPECTROLAB光谱仪具有以下技术优势:光电倍增管结合单火花预估技术、时间分辨光谱技术;采用电荷耦合器件,可同时利用分析线和参考线进行分析等;结合这些技术优势,SPECTROLAB光谱仪的检出限达到最低,并且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SPECTROLAB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   此外,优化的激发参数以及新型的读出系统,使得仪器用于贵金属分析或电池行业的金属铅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型仪器具有最佳的光谱分辨率,两个光学系统的焦距都达到了750nm。在设计中,对于需要更换维修的部件都放在易于拆卸的地方。此外还有诊断系统和日志文件系统也可以帮助用户监控仪器状态,提供准确的问题解决方案。 岛津推出PDA-8000光电发射光谱仪新品   2011年5月13日,岛津举行了“PDA-8000光电发射光谱仪新品发布会”。 PDA-8000光电发射光谱仪   PDA-8000是一款针对高端市场的高品质光电发射光谱分析装置。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软件操作简便以及节能等特点。在仪器设计中,从激发系统、分光系统、测光系统以及软件数据处理系统都做了全新的改动和设计,从而保证了仪器的优异性能,并在低碳节能方面做出了创新。分析软件能够实时显示装置工作状态的细节、控制各部件的运转时间、进行维护保养管理和支持。 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新品   2011年1月,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新品。 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   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的空光室由特殊材质制作极低的热膨胀系数,受温度波动影响小 内置疲劳背景灯,有效降低光电倍增管暗电流对信号收集的影响,提高信噪比,延长光电倍增管的使用寿命 全新设计的共轴火花台:采用优化的内部气路,大大减少了氩气的消耗量,减少了火花台内部的残留金属粉尘并且提高了仪器分析数据时的稳定性 先进的单火花数据采集技术(选配):可实现钢中铝系夹杂物(酸溶铝、酸不溶铝)的分析 自主开发的炉料自动配比软件(选配):根据测试结果自动生成炉料配比方案。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QL-38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新品 QL-3800型火花直读光谱仪   QL-3800的光学系统采用750mm焦距、帕邢龙格结构,色散效果好,光栅采用美国光栅Newport公司及法国JY公司最优产品 使用信噪比高、暗电流小、寿命长的大直径光电倍增管(Φ28mm),采用日本进口的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高压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给每个通道提供多档高压,同一通道可以在不同分析程序中得到应用,大大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 独立出射狭缝结构,各出缝缝宽可选,位置可精确调整,提高了元素分析的准确性及精度。   ICP发射光谱仪新品:   在光电直读光谱仪“大热”的同时,赛默飞世尔科技、PerkinElmer这两家“老牌”原子光谱仪器厂商也推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新产品。   ICP发射光谱仪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光源(ICP)使试样蒸发汽化, 离解或分解为原子状态,原子可能进一步电离成离子状态,原子及离子在光源中激发发光。利用分光系统将光源发射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利用光电器件检测光谱,按测定得到的光谱波长对试样进行定性分析,按发射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ICP发射光谱仪具有溶液进样、标准溶液易制备、高灵敏度(亚ppb~)、高精度(CV ICP-OES新品   2011年6月3日,PerkinElmer公司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举行了Optima 8x00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新产品发布会。 Optima 8x00 ICP-OES光谱仪   Optima 8x00中采用了三大革新技术:电子雾化器(eNeb)、平板等离子体技术(Flat Plate™ )、PlasmaCam观测相机技术。利用电子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直径小于10μm,雾化效率提高到85%。在Optima 8x00ICP光谱仪采用了平板等离子体技术,专利的RF 发生器采用免维护的等离子感应板,取代了传统的螺旋负载线圈。由于无需冷却、减少了氩气的消耗量,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新仪器采用了PlasmaCam观测相机技术,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仪器的操作情况,并可以直观地进行方法优化。同时如果有问题,可以实现远程诊断。   原子吸收光谱仪新品:   原子吸收光谱是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主要用于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该法具有选择性好、测定精密度高、适用范围广、准确及简便快速等诸多优点。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以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并成熟,目前已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中国市场有原子吸收生产厂商约25家,其中国外厂商7家,国内厂商19家。主要厂家有岛津、珀金埃尔默、赛默飞世尔科技、瓦里安(已经被安捷伦收购)、德国耶拿和日立,北京普析通用、北京瑞利、东西分析和上海光谱等。   在2011年上半年,赛默飞世尔科技、PerkinElmer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新产品,在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可靠性与准确性等之外,这两台新产品还有一项共同的特点——可视系统,赛默飞世尔科技的新产品iCE 3300GF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石墨炉可视系统(GFTV)、PerkinElmer的新产品PinAAcle 900中设计了TubeView石墨管彩色观测系统,从而简化了自动进样针位置的调节。也可用于在分析过程中监控干燥和灰化过程,从而使仪器应用更简单。 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一款专用的紧凑型原子吸收光谱新产品iCE 3300GF   2011年5月3日,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宣布推出一款专用的紧凑型原子吸收光谱(AAS)新产品——iCE 3300GF。该款新品属于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旗下iCE 3000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中的新成员,是拥有良好经济意识实验室的理想选择。 iCE 3300GF原子吸收光谱仪   iCE 3300GF提供了氘灯背景校正和光路自动设置功能,能够确保最佳的灵敏度、可靠性与结果的准确性。iCE 3300GF在微量元素分析方面具有灵敏度高、工作效率高,非常适用于环境、科研、临床和食品安全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工作。在制定标准和智能稀释超范围样本方面,iCE 3300GF提供了石墨炉综合自动进样器和Ebert光学系统,可实现无人操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该仪器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石墨炉可视系统(GFTV),能够实时监测石墨管内部视图,观察样品沉积和干燥行为,全面提高测定方法的发展。 PerkinElmer推出PinAAcle 900系列AAS新品 PinAAcle 900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   PerkinElmer首次将光纤技术应用到了PinAAcle 900原子吸收光谱仪当中,可以实现光路弯曲,从而使仪器更加紧凑,实现小型化。PinAAcle 900是一台火焰石墨炉一体化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仪器采用了堆栈式设计,将石墨炉放在下面,火焰在上面,因而在切换时没有任何机械部件的移动,使仪器的稳定性更好。另外,仪器中设计了TubeView石墨管彩色观测系统,从而简化了自动进样针位置的调节。也可用于在分析过程中监控干燥和灰化过程,从而使仪器应用更简单。   了解更多光谱仪器,请访问仪器信息网光谱专场   了解更多新品,请访问仪器信息网新品栏目   关于申报新品   凡是“网上仪器展厂商”都可以随时免费申报最新上市的仪器,所有经审批通过的新品将在仪器信息网“新品栏目”、“网上仪器展”、“仪器信息网首页”等进行多方位展示 一些申报材料齐全、有特色的新品还将被推荐到《仪器快讯》杂志上进行刊登 越早申报的新品,将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
  • 110万!农检中心采购原子吸收、微波消解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F2022(NH)WZ0107项目名称:农检中心设备购置(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100,000.00元采购需求: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最高限价(元)1-1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1(套)详见(二)700,000.001-2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微波消解仪1(套)详见(二)4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采购仪器技术参数要求A(原子吸收光谱仪):1、仪器名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2、数量:1套3、用途:测定食品、材料、环境等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含量。4、工作条件:4.1 环境温度:5--35ºC4.2 相对湿度:8--80%4.3 电源:220V±10%,交流50Hz5、仪器性能及技术要求基本描述: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石墨炉原子化,背景采用可变磁场强度塞曼扣背景方式,含自动进样器、仪器工作站、循环冷却水仪等配套附件(提供产品彩页证明材料)。5.1 光学系统:5.1.1 波长范围:190-900nm;波长示值误差:≤±0.2nm,波长重复性:≤±0.15nm;(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2 单色仪:C-T型全息平面衍射光栅或消像差的C-T型单色器(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3 光栅刻线密度1800条/mm(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4 狭缝:有四挡或以上的狭缝宽度,并可自动选择。(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5 焦距≥330mm。(需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6 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检测器(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7 光学室:光学系统全部采用石英涂层的反射性光学元件,无透射、折射光学元件,提高光通量。▲5.1.8 元素灯灯位:8灯位(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1.9 元素灯座:固定灯座,自动准直,无须移动,自动选灯。▲5.1.10 背景扣正:石墨炉采用横向塞曼背景校正,可校正2.5A以上的背景。(需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2 石墨炉部分5.2.1 温度范围:室温-3000ºC;温差小于±10°C;最大升温速率:≥2000度/秒。(需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2.2 气体控制:二进制气体控制,保护气内外独立自动控制,有节气功能,延长石墨管寿命。▲5.2.3 石墨炉加热方式:带多段程序及温度区域稳定控制技术的纵向加热方式。(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2.4 石墨炉加热电源:交流式加热(提供彩页证明材料)5.2.5 温度传感器:采用高频快速光纤或CCD色度温控测温,结合动态反馈温度控制系统。5.2.6 配备石墨炉进样可视系统,对石墨炉进样、原子化状态进行实时观测监控。(提供软件界面截图)5.2.7 保护功能:能够对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等自动监控。石墨炉温度、冷却水、废液排放等进行监控。在意外情况下能自动切断气路、加热电源,停止工作并指示出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5.2.8 具有自动样品方法开发功能,对每一元素的测量参数自动优化并推荐最佳值,提高效率。5.2.9 石墨炉典型检出限(验收指标):Pb 0.2ug/L;Cd 0.02ug/L;5.3 石墨炉自动进样器:50位以上样品瓶位,进样量:1-50ul,进样精度:±0.1ul,进样重复性:RSD≤1%,具有自动加入基体改进剂,样品稀释功能,含防尘设计。(提供产品彩页证明材料)5.4 软件:支持中文WINDOWS,在分析样品的同时,能同时进行数据处理。附有全汉化版本及中文在线帮助,及全套中文操作手册,有远程诊断功能。(提供软件截图)5.5 详细配置,包括以下部分:5.5.1 石墨炉主机(含仪器控制操作系统软件)1台5.5.2 原子吸收控制操作系统软件(中文版)1套5.5.3 冷却循环水机1台5.5.4 可视系统1套5.5.5 与原子吸收主机同品牌热解涂层石墨管100根5.5.6 工作站电脑1套5.5.7 图文输出设备1台5.5.8 石墨炉自动进样器毛细管1套5.5.9 与原子吸收主机同品牌原装空心阴极灯:元素灯Pb、Cd、Ni、Cr各1支5.5.10 自动进样器备件:2ml样品杯1000个,基体改进杯/试剂杯5个B(微波消解仪):1、用途:用于各种样品的消解和萃取2、工作条件2.1 环境温度0-40℃2.2 适用电源220V(AC),50HZ2.3 微波发射频率2450MHz3、技术指标:3.1 硬件部分▲3.1.1 采用双磁控管微波控制技术,微波输出功率≥1800W;3.1.2 微波发射方式脉冲和非脉冲可选,并有微波功率曲线以于证实。磁控管终身保修。(提供彩页证明材料)3.1.3 满功率工作时,微波泄漏量≤0.05mW/cm2.(提供国际认可的标准检测方法及数据证明材料),以保证操作人员健康。3.1.3 多维微波能量输出或双向波导输出技术,以保证腔体内能量分布均匀和微波能量最优化。▲3.1.4 大微波消解腔体,容积≥66L。3.1.5 腔体内具有多层防腐耐高温聚四氟乙烯或特氟龙涂层,具有≥5年的防腐质量保证3.1.6 不锈钢门体可自吸式关闭,有效防爆、防微波泄露作用,具有自动平移泻压功能,遇到意外事故可自动迅速向外平移,解除隐患后能自动恢复原状。(提供腔内爆炸平移泄压功能的演示视频)3.1.7 系统运行时自动落锁,门体打开后自动切断微波,确保操作人员安全。3.2 温度/压力控制系统▲3.2.1 传感器要求配置≥2套非接触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测温点必须为内管底,不受液位影响且为内管管壁的实际温度,以保证测温准确性.且温度传感器需提供大于3年的免费质保。(底部测温技术提供彩页证明材料)3.3 控制终端3.3.1 触摸式一体/分体两用防腐智能控制终端,高分辨率彩色显示,支持中文界面,大屏幕直观易操作,可远距离在线控制微波消解系统的所有操作,避免微波辐射。(提供彩色图片证明)。3.3.2 控制终端至少有5个USB、1个LAN接口、1个扩展接口,用于连接无线鼠标、键盘打印机、电脑等设备(提供彩页证明材料)▲3.3.3 全自动消解罐识别系统,根据用户消解样品的数量和消解罐类型,全自动调节微波输出功率大小,确保每次试验的重现性。(提供彩页证明材料)3.3.4 全自动过温保护系统,当消解罐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全自动识别并自动切断微波输出,确保操作安全。当消解温度回归正常时,自动识别并启动,全自动消解罐识别系统。保证样品消解不会中断重做。3.3.5 微波消解过程中能自动记录工作数据,有平均功率计算功能,为新方法的建立提供足够依据▲3.4 仪器反应状态灯功能,仪器可通过≧3种颜色变换,显示仪器运行状态(提供图片证明材料)。3.5 高压高通量样品罐转子3.5.1 高温/高压样品消解罐,每个消解罐均有“弹性泄压阀”主动泻压保护技术,泄压后不影响样品继续消解,泄压过程无任何消耗件3.5.2 样品消解罐最高耐压:≥1500psi3.5.3 样品消解罐最高耐温:≥330℃。▲3.5.4 样品消解罐体积:≥55ml,且批处理量:≥40位3.5.5 样品消解罐和盖子的材料:TFM或PTFE-TFM▲3.5.6 保护外罐材质:复合纤维或复合石英纤维PEEKK材料,不吸收任何溶剂和气体,永远不会发生形变。(提供产品彩页证明材料)3.5.7 外罐如非认为损坏,提供5年免费质保,如有损坏,免费更换新外罐。4. 仪器配置4.1 含安全装置的微波消解主机1套4.2 高精度红外温度控制系统2套4.3 自动落锁系统1套4.4 ≧3种颜色变换状态灯光系统1套4.5 ≥40位超高压样品罐转子1套4.6 一体/分离式两用控制终端1套4.7 高压消解反应罐(含外罐、内罐、弹片、盖子)≥40套(数量≥超高压样品罐转子孔数)4.8 消解罐专用支架(可装所有配套消解罐)4.9 国内配套赶酸器(赶酸器孔数≥转子位数)1台三、售后服务及培训若投标人所投货物为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制造商或国内总代理商出具盖章的售后服务承诺函,需涵盖以下内容:1. 原子吸收光谱仪1.1、仪器设备安装、操作手册、工作站软件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等技术文件中、英文各一份。1.2、制造商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了ISO认证。1.3、制造商在广东省内有独立的应用实验室和技术服务中心,能提供快捷优质的技术服务及备用零件、易耗品的供应,同时帮助用户进行方法开发;提供800免费热线咨询电话,以保证用户能以最快、最低成本的得到技术支持,需提供实验室照片及联系方式。1.4、保修:3年免费保修服务,提供终身维修维护。1.5、初级培训:提供现场安装培训服务,至少教会3名以上用户人员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及维护保养。1.6、技术进阶培训班:提供3个或以上技术培训班(中级班或提高班等以上课程)培训名额,到广东省内的制造商的应用实验室或技术服务中心进行3-5天的技术培训,含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培训名额有效期为到货后的三年。1.7、响应时间:在接到用户的技术/维修电话要求后,工程师在4小时内进行响应,提供技术咨询及解答;如需更换配件,工程师在2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维修服务。2. 微波消解仪2.1 整机提供3年保修;2.2 仪器至安装之日起3年内,制造商工程师须提供1次/年的现场操作培训,每次至少保证4小时,培训人员为采购方技术人员,人数不限,采购方无须支付任何费用。2.3 温度监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监测探头等)提供至少5年免费质保,期间如有损坏制造商或总代理商负责免费更换;2.4 消解罐转盘提供至少5年免费质保,期间如有损坏制造商或总代理商负责免费更换;2.5 消解罐外罐、消解罐盖子均提供至少8年免费质保,期间如有损坏制造商或总代理商负责免费更换;
  • 汞检测利器|冷原子吸收光谱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汞与砷会以各种化学形态侵入到环境中,会污染空气,污染水质及土壤,同时也会造成食品污染,直接间接地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检测技术中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则可以用来检测饮用水中汞和砷的含量,土壤中砷含量及食用大米中汞含量是否超出国家标准,用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介绍对冷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及原理,以期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元素原子的原子化一般是在一定温度下完成的。汞是一种唯一在常温下就可以气化成为单原子状态的元素。在0-30℃,空气饱和蒸气浓度在2.54-35.6mg/Nm3之间,可以实现常温原子光谱测定。冷原子吸收测汞,在我们国家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使用,这是环境汞检测划时代的进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分析注意事项:保持室内温度,确保仪器光学系统不结水汽。保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提高灵敏度。如果在正常状态仪器灵敏度下降,可能是汞灯老化发黑,或者是光电转化原件老化,可以开机目测检查,及时更换。不能将消解后仍发热的样品进行分析,那样的话水汽进入洗手池会影响测定。 按不同消解方式,采用不同的汞还原办法:普通酸性氧化处理样液,可以取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处于强络合状态的消解液、有机汞,要用碱性氯化亚锡或碱性抗坏血酸还原,再测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