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影像研究

仪器信息网影像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影像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影像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影像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影像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影像研究话题讨论。

影像研究相关的资讯

  • 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在潍成立
    山东新闻网12月31日潍坊讯(记者王晓莉 通讯员田玉胜)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和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学组成立大会暨潍坊市放射学会2008年年会于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潍坊召开。会议由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主办。潍坊医学院副院长王滨教授当选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分子影像学分会主任委员(组长)。   全省各医疗和科研单位代表近200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前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祁吉教授,全国高等医学影像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学影像学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申宝忠教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副所长赵斌教授,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马祥兴教授等专家到会祝贺并做学术报告。潍坊市卫生局张本水调研员到会祝贺。   会上祁吉教授、申宝忠教授分别作了《中国放射学发展现状及展望》、《分子影像学概论》的专题报告,潍坊医学院6位中青年专家及有关代表分别做学术报告,针对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等进行热烈讨论。   据了解,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常规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突出特点是采用影像学技术实现活体显示、可测量生化过程、明确病变性质与发展、及药效评估等,从而在临床上达到早期、更早期、及疾病前期的诊断治疗,干预阻断,评估疗效,预后估计等。因此分子影像学在临床医学、应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有重大应用前景。在我国尚未有成形的分子影像学学会组织的背景下,我省的分子影像学同仁在王滨教授的倡导下,率先成立山东省分子影像学学会组织。这对我省和全国的分子影像学发展和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标志着我省和潍坊医学院在分子影像学研究已到达国内领先水平,潍坊医学院分子影像学研究在此平台上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 全球最大规模医疗影像研究计划启动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14日宣布,英国生物银行将启动一项迄今全球最大规模的医疗影像研究计划。该计划将对10万个人体进行扫描,旨在建立人体内部器官扫描信息的最大“收藏”。这将改变科学家对包括老年痴呆症、关节炎、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众多疾病的研究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为研究提供全新视角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该项计划由MRC、维康基金和英国心脏病基金会共同资助,总费用为4300万英镑。研究工作将涉及英国生物银行现有10万名参与者的大脑、心脏、骨骼和颈动脉等器官的影像。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英国生物银行成立10年来,已采集了全英50万人的生物信息。这些人捐赠了其血样、尿样、唾液样本,提供了关于其身高、体重、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信息的诸多详情,并允许生物银行终身追踪其家庭医生记录和病历档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新计划所产生的大量数据都将对所有科学家开放。新数据将为探究最佳方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便从多方面综合预防和治疗关节炎、冠心病、老年痴呆症和骨质酥松症等疾病,探究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究竟是如何影响疾病的起始,解码人体各器官疾病和大脑疾病之间的联系。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获取人体信息全貌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利用本研究获得的影像数据,将有助于把已有小规模影像研究的成果放到大背景下进行分析。额外的遗传数据、对血样的分析、采集的人们生活方式数据等,将会进一步强化这一资源。而这些对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种宝贵资源,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人体信息的全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比如,该项研究将能增加研究人员在痴呆症、中风和其他神经性紊乱疾病被诊断之前对其的理解,这将导致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研究人员将能更好地发现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如何影响大脑的状况。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再如,在英国骨折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每年造成30多亿英镑的经济损失。该项研究将有助于预防由骨质酥松症引发的骨折,可以藉此研究骨量、导致骨质酥松症的决定因素,与某些普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少肌症等)之间的关系。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影像研究还能以从未有过的规模来洞悉心脏,使研究人员有可能更详尽地研究心脏健康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未来预防和治疗心脏病,也能使现有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更快捷、更有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磁共振成像扫描还能提供关于体内脂肪、肌肉量及分布状况的关键信息,将这些数据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遗传学、血液指标等信息相结合,将能极大提升英国生物银行对某些疾病研究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加的证据表明,体内脂肪分布状况(而不脂肪数量)是决定未来罹患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或将引发生物银行业革命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目前,该项计划的初步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在MRC资助下,英国生物银行总部所在地斯托克波特市已专门建造了扫描设施,对8000名参与者进行研究。接受扫描的志愿者并不会收到与其健康状况相关的任何反馈,除非在影像扫描过程中,被检测出具有潜在的严重疾病。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科学家、爱丁堡大学神经和临床流行病学教授凯丝· 苏德劳指出,多模态成像研究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在于它将带来的机会:可将丰富的影像数据与可资利用的大量其他已有信息相结合,特别是未来很多年内不断追踪这些人而获得的健康和疾病数据。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英国生命科学部长乔治· 弗里曼说:“影像和信息科学方面的惊人进步,正在开启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心脏病及癌症等众多疾病的一些新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帝国理工学院脑科学教授保罗· 马休斯认为,英国生物银行的新举措正显示汇聚大量不同种类数据的巨大价值,这是数据分享之价值的有力注解。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未来10年的发展走势,届时我们可能无需英国生物银行这样的额外研究,因为它将植入常规医疗保健体系之内”。  /p p br/ /p
  • 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研究获进展
    p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团队在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MR imaging tracking of inflammation-activatable engineered neutrophil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surgically treated glioma”(《磁共振影像示踪的中性粒细胞药物输运体系靶向治疗术后脑胶质瘤》)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p p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也是目前最为难治的肿瘤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包括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但其总体预后仍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为何胶质瘤患者在经过综合治疗后,生存率仍然极低?一方面是因为胶质瘤细胞在颅内呈浸润性生长,并沿着神经纤维爬行生长,瘤体无清楚边界,导致手术无法彻底清除。另一方面是因为颅内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多数化疗药物无法进入脑肿瘤组织,可用于脑胶质瘤化疗的药物品种非常有限,且治疗效果不高。如何提高术后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成为临床的重大需求。 /p p   郑海荣研究团队发现利用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中性粒细胞,作为穿越血脑屏障的靶向细胞载体,同时结合具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性能和载药能力为一体的磁性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得到具有MR成像性能的载药中性粒细胞。当通过静脉注射到达术后脑胶质瘤炎性区域后,高度激活的载药中性粒细胞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同时释放载药纳米颗粒并进入到浸润的肿瘤细胞,成功实现了对术后脑胶质瘤的诊疗可视化。 /p p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973”计划(2015CB7555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27901, 81327801, 81801843)等的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119091510.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119091510.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52c857b-652d-4305-9a8e-787fc38ff6f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载药中性粒细胞对术后胶质瘤小鼠诊疗示意图 /p p & nbsp /p
  • 临床影像诊断研究新平台——宝石能谱CT
    中国已批准引进国际最新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宝石能谱CT,首批将陆续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安装使用。这是记者从北京举行的新技术介绍会获得的信息。   由通用电气公司医疗集团研发的这一高端CT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并在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使用。   参加临床实验使用的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教授周诚称,新仪器为临床影像诊断研究提供了全新平台。由于其采用宝石做为探测器材料,并使用瞬时变能高压发生器和动态变焦球管等新技术,可消除金属硬化伪影,发现普通CT不能发现的小病灶,对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有显著优势。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吕滨教授指出,该仪器能精确观察冠脉狭窄程度与三毫米以下支架腔内结构,解决了长期困扰放射诊断医生的冠状动脉钙化与支架的硬化伪影问题,可显著提高诊断成功率,同时还可降低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放射剂量。此外,它还可实现目前最高的图象空间与密度分辨率,临床常规扫描能显示支气管的五至七级分支,清晰显示毫米级血管。
  •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医疗影像设备是指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已使“影像信息”不再是初期阶段时单纯意义上的“影像”涵义,它可以携带有人体机能、生化成分等生物学信息,形态学分析只是其基本内容,新概念的“影像”已成了综合信息的代名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都相继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下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等八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PART 1 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范和引导集团化经营的医疗影像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同质化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 高端医疗影像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本土企业创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国产医疗影像设备进口替代潜力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医疗器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和医疗器械尽快在境内上市。目前,各大省市十四五规划均提及医疗器械。政策支持下,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可期。PART 2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 医疗影像设备使用X射线、电磁场和超声波来提供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影像。由于医疗影像技术的非侵入性和相对安全性,其得到广泛使用。医疗影像往往是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首选的诊断方法。 医疗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CT)、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影像设备、医用X线机、超声成像设备。PART 3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PART 4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2%。PART 5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下游分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189亿元,同比增长12.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2953亿元。PART 6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 迈瑞医疗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提供更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世界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效率。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排行榜位列第42,股票代码:300760。PART 7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PART 8 附录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共计79页,完整报告请下载:《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张人禾院士:碳中和对气候和经济的影响亟待研究
    张人禾 复旦大学供图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种极端天气频发,碳中和问题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碳中和问题因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而起。这些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包括少量甲烷和氧化亚氮等。研究大气与陆地、海洋间的碳循环及其介面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及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深入认识地球系统科学的关键,也是碳中和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挑战。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还造成高温、恶劣天气、空气污染等问题,造成人们产生过敏反应,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了解实现碳中和过程对气候变化、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实现碳中和的四个科学问题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中,位列第一的风险是气候行动失败,第二是传染病,第三是生计危机……这些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的风险和危机并非孤立存在。比如,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而气候行动失败会关联所有其他危机。人类活动的碳排放最终会储存到大气、陆地或海洋系统中,但碳在各系统中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大气、陆地、海洋三个系统之间存在碳交换过程,大气里的碳可以进入海洋或陆地中,同样,海陆之间的碳也能相互交换。因此,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有四个和大气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需要关注。一是要理解碳中和过程,知道大气中到底有多少碳,要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碳的变化,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碳循环过程;二是建立数值模型,建立海、陆、气耦合的大气温室气体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测模型系统。由于观测站点有限,仅靠观测无法知道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精确分布、碳循环过程及其时间变化,因此需要建立数值模拟系统,实现海—陆—气过程与温室气体排放源、吸收汇、区域和全球温室气体变化、以及区域之间传输的准确测算并预测未来变化;三是建立大气、陆地、海洋界面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一体化观测系统,认识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四是建立社会经济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认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中实现双向耦合。碳中和不仅是自然系统的问题,和人类活动也密切关联。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金融、保险、水资源、食品、农业、交通、运输、旅游、健康等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因此要通过动力学模型来刻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和风险须弄清楚能源转型(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之一。清洁能源中风能、太阳能都和大气状态有关,风能的产生取决于大气的状态(风速、风向等),太阳辐射也受大气中云和气溶胶等影响。因此,要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需要建立精细化大气数值模式,开展太阳辐射和风场预报。大气状况还涉及能源安全,比如,水利发电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气温高低又影响能源消耗。此外,与大气科学有关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对能源生产和供应产生重大影响。2022年夏季,中国东南部极端高温事件对电力供应造成极大考验;2008年1月,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几乎使电力设施被毁;2021年2月美国东部的极冷天气让一些地区的电力、能源系统崩溃。因此,加强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和影响研究、提升预报预防能力,是保证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全球变暖不仅是气温变化问题,还涉及海洋温度、极端降水、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对自然环境产生一系列冲击。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能的影响有清晰认识,要考虑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自然环境变化,这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都至关重要。德国经济问题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在《气候经济学》中指出,天气在全球4/5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在《斯特恩报告》中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但碳中和过程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有哪些风险,这些问题我们仍不清楚。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上,实际上,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密切联系,碳中和过程导致的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亟待研究。以科学研究推动实现碳中和大气与陆地、海洋之间碳循环及,其介面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是深入认识地球系统科学的关键,也是涉及碳中和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挑战。对这些挑战,目前我们还给不出比较好的答案。但建立自然和社会经济耦合模型,不仅是科学制定和评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字设施。现在,数字地球建设已提上日程,上海也在建设数字化城市。自然和社会经济耦合模型将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模型,将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数字化,这会成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家都在进行减排和能源替代探索,因此我们更要知道这一过程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有什么潜在风险,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在“瞰见未来”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的演讲整理)
  • 气候变化对南极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原文以Biology Researchers Studying Climate Change' s Effect on Plants and Soil Microbes in Antarctica为标题发表于2019年1月22日的https://today.ttu.edu/上原文作者:Glenys Young翻译:毅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在南极的学术研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Alton Wade领导的地质研究组就在南极考察。当时他们试图回答:数百万年前,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最近关于南极的研究并不着眼于我们这个星球的历史,这是它的未来。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Natasja van Gestel正在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那里的植物和微生物活动。 ? 确实,目前南极只有不到1%的土地是无冰的,但是,这个数字正在增长。van Gestel博士正在研究的区域在1960年前后还被冰川所覆盖,但是现在,冰川已经消退了大约500m。随着冰川退缩,植物开始在这一地区生长。?图1 van Gestel博士在这里安装了美国METER公司制造的EM50数据采集器和气象土壤测量传感器图2 美国METER制造的6通道数据采集器ZL6和一体式集成气象站ATMOS41首次安装在南极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时间序列,来研究植被覆盖与距离冰川远近的关系。”van Gestel说。“自1950年以来,南极洲的244个冰川中有近90%已经退缩,并且这一过程仍在持续。因此,时间顺序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他区域(冰川未消退区)会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图3 冰川消退进程记录(1963~2018) 与研究生Kelly McMillen一起,van Gestel正在研究冰川消退区的整个环境梯度:从裸地到完全被植被覆盖的区域。 “我们发现了大约有100种苔藓以及两种维管束植物,南极发草和珍珠草(Antarctic hairgrass and Pearlwort)。”van Gestel说,“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位于利奇菲尔德岛(Litchfield Island),这是一个需要特殊许可才能进入的保护区。生产力最低的区域距离冰川的边缘只有几米。虽然那里没有可见的植物,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这些微生物是碳通量的重要贡献者。” 图4 生产力最高的利奇菲尔德岛(Litchfield Island)所在位置图5 冰川消退后岩石上开始着生地衣和苔藓? 碳通量测量是van Gestel博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了解植物生产力梯度格局以及植物和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图6 van Gestel博士使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800测量地表碳通量(1) “我们预计碳通量会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van Gestel说,“而且,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增多。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它们的代谢活动会更高。同时,我们预期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也会发生改变。” “相当多的微生物目前并不活跃,它们可能从其他地方被风吹来,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打破休眠。”图7 van Gestel博士使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800测量地表碳通量(2) 与此同时,van Gestel博士还开展了野外增温实验。这一实验用于确认微生物响应发生的速度。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Alicia Purcell将使用一种称为定量稳定同位素探测(qSIP)的技术,这是由van Gestel的合作者——北亚利桑那大学Bruce Hungate发明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哪些微生物正在积极生长,以及生长的速度。 van Gestel和McMillen使用可以在阳光下捕获热量的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加热小面积的土壤和植被。这种方法的优势是,除温度以外的其他变量可基本保持和自然环境一致。 图8 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制作与效果评估 Van Gestel的研究团队沿生产力梯度,选取了四个研究站点,在每个站点上采集完整的土壤苔藓样本土核四个,然后向样本土核中添加水并放置在敞口加热室内。两个样品土核添加纯水,另外两个样品土核添加氧18重水。 图9 野外安置的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 “微生物活跃后将会吸收水,”van Gestel说,“那些重氧将被整合到他们的DNA中,从而使他们的DNA变得更重。我们可以根据DNA的重量变化来计算其生长速度。” 最终,这些研究将能回答: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南极洲的植物和微生物?这些改变又如何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温暖的条件可能会使某些微生物受益,但不会使所有微生物受益。对植物来说也是如此。”van Gestel说。“我们预期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改变。由于植物生长非常缓慢,因此短时间内较难确定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为此,我们需要对植被覆盖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相对于对照地块,温暖地块的碳通量会更大。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速率都会有所增加,但哪一个组分增加的更多呢?因为这最终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净碳通量对气候变暖的反馈。” ? “由于南极生态系统比地球上的其他生态系统更简单”,van Gestel说,“在这里的发现可以为生态系统的碳储存提供更多机制信息,进而对气候模型完善做出贡献。” “例如,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温度敏感性如何?微生物利用一部分碳构建生命体,其余部分则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那问题来了,温度变暖会使微生物更加浪费碳吗?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是气候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微生物的碳利用效率下降,那么更强的呼吸损失会导致更多的碳从土壤迁移到大气中,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 新冠病毒研究用水系列四:测序仪用水对结果的影响
    基因测序技术是一种基因检测技术,也被称为DNA测序技术,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改造的基础,也是解锁人类生命奥秘的重要方式之一。基因测序技术发展了40余年,已在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生物的基因组图谱绘制、物种进化演替过程、表观遗传学、疾病相关基因的确定和诊断等等。近年来,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为我们理解人类生物学特征和疾病,评估遗传疾病提供了关键性信息,所以说基因测序技术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毫不为过。 在新冠疫情期间,这项技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疫情爆发初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新冠病毒(COVID-19)的基因组序列被公布,为分析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致病机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少国家也发起了COVID-19患者基因测序计划,以了解个人基因对病毒感染反应的影响,这项研究的数据将为患者护理及药物处方提供信息,未来还可以帮助疫苗设计,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整个测序环节中,从样品收集到上机测序,水贯穿了包括测序仪的日常清洗维护和试剂配制在内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试剂,水的品质对最终测序结果会产生显著影响。水中的杂质,如无机盐、有机物、核酸酶、颗粒物等,不仅会污染设备,缩短测序仪毛细管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降低DNA聚合酶的活性,最终干扰测序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这些基因测序经常遇到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使用的水有问题,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Q1:DNA测序样品用什么溶剂溶解比较好?溶解DNA测序样品,使用超纯水溶解最好。原因: DNA的测序反应的原理其实就是Taq酶的聚合反应,需要一个最佳的酶反应条件。如果溶解DNA样品的溶液含有过多的盐,会影响测序反应体系,造成Taq酶的聚合性能下降,干扰测序反应甚至无法产生信号。纯水应用Tips: 超纯水机采用基因测序专用超纯化柱,RephiLe独创配方填料的低镁型纯化柱,可以特异性去除水中的镁离子,降低空白本底对测序反应体系的影响。Q2:测序结果怎么没有峰图呢?原因:模板被降解,罪魁祸首可能是测序使用的水中含有核酸酶。纯水应用Tips: 制备超纯水的超纯水机需要带有终端滤器,如乐枫生物的RephiBio终端滤器,可以去除DNA酶和RNA酶。Q3:为什么测序峰图出现了“瀑布效应”?“瀑布效应”是基线突然从高处下降的现象。原因:样品被有机物污染,有机物会被激发产生荧光,抬高基线。纯水应用Tips: 使用带有TOC检测系统的超纯水机,如乐枫Genie系列智能超纯水系统,有机物含量低于5 ppb,采用全氧化法设计的TOC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TOC含量,符合ISPE制药工程指南 / 美国药典USP等标准对于TOC检测的要求。Q4:“钉子峰”如何避免?“钉子峰”是A、T、C、G四个颜色的峰都被突然拔起,形成的尖锐峰形。原因: 溶液中可能存在气泡或者颗粒,气泡和颗粒对激光全反射,形成“钉子峰”。纯水应用Tips: 纯水机取水口配备0.22μm的终端滤器,测序之前使用超声波对超纯水进行脱气可以有效地防止“钉子峰”。 乐枫生物Genie系列智能纯水系统以稳定的水质、智能的操作系统充分满足基因测序用水需求,在诸多应用到测序仪的实验室常常会看到乐枫生物Genie系列智能超纯水系统的身影。华大基因海外“火眼实验室”采用的超纯水机是Genie 系列的超纯水系统。关于乐枫生物 乐枫生物(Rephile Bioscience,Ltd.) 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水纯化和实验室分离纯化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企业,为高科技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用户服务。乐枫公司着眼于全球发展,在中国、美国、法国、印度、南非等近2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机构,同时也为国际大型公司提供OEM和ODM,产品销往包括欧美的近100个国家。成立十余年,乐枫持续投入研发,创立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RephiLe(瑞枫),推出了多个新概念产品- 无线连接的Genie系列纯水系统和智能型大流量纯水工作站Super-Genie等。目前乐枫纯化柱填料配方齐全,也提供多款密理博纯水系统的兼容耗材。关键词:纯水,超纯水,实验室,Genie纯水机,基因测序,测序峰图,乐枫关注RephiLe 企业微信:乐枫纯水,关注乐枫动态!
  • 干货|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尽在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网络会iSAI2024
    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医学成像设备外,开发多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针是实现分子成像的先决条件。分子探针作为分子影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分子成像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关键。分子影像探针包括多种纳米材料,根据成像设备的不同,分子探针分为光学、核医学、磁学、声学、光声材料等不同种类。目前,基于纳米材料开发的分子影像探针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对肿瘤进行成像的同时,又实现了精准的癌症治疗和疗效评估。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6日举办“第一届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与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iSAI2024),全日程现已公布(点击查看)。本文为【成像探针篇】,大会当天将由首都师范大学周晶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朱幸俊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副研究员李萝园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熊丽琴博士、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罗宗化博士、东华大学副教授魏鹏博士共6位嘉宾,围绕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开发及应用展开分享,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在线直播!会议链接/扫码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ai240606.html ——02分子影像探针篇——关键词: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微循环系统成像探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探针、活性氧探针。周晶 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个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他引6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400余次,5 篇为 ESI 高被引论文。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入选全球学者库公布的“全球学者库顶尖前10万科学家”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单。担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稀土》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大会报告:稀土纳米近红外二区发光材料实现疾病精准成像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4f电子能级结构,基于稀土元素构建的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荧光探针。值得一提的是,以特定的稀土元素作为发光中心,可实现波长大于1000 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鉴于此,我们设计开发了系列近红外二区稀土纳米荧光成像探针,基于该类材料实现了体外和活体内重大疾病标志物的精准检测。朱幸俊 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个人简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师从李富友教授。之后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纳米递送系统与治疗探针、医学影像造影剂、神经调控材料与器件等。目前课题组致力于发展适用于生物医学的新型纳米材料和技术,通过构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选择性、低侵入性的生物成像、疾病治疗和生理功能调控。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Nano Letters, 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他引3000余次,多项研究成果入选科睿唯安ESI化学和材料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大会报告:发光纳米功能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病变的动态观测、药物的选择性递送和治疗措施的有效调控在提升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诊疗方式在生物体内应用时仍然存在侵入性高、检测精度不足和时空可控性差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光、热、声等刺激源响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光学纳米探针、纳米治疗剂和纳米递药系统),并通过生物相容性和仿生化修饰,实现疾病生物微环境变化的精确诊断、非侵入性可控治疗和早期疗效监测,为未来的疾病诊疗技术提供新的思路。李萝园 副研究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个人简介:李萝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并获得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杰出博士后资助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Adv. Mater.、Adv.Sci.、ACS Nano等发表论文15篇(影响因子大于10.0的11篇),课题组长期刺激响应水凝胶、多功能给药系统和近红外光学成像探针的开发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大会报告:动态光响应近红外二窗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刺激响应水凝胶与稀土近红外二窗(NIR-II)成像探针构建局部动态光学成像(LDDI)技术用来诊断炎症进展状态。纳米探针可以通过原位NIR-II光激活监测炎症因子的波动,并随着波动产生信号的变化,提高靶向治疗的准确性。熊丽琴 长聘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个人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导。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引用共计超过5000次(Google Scholar),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讲本科生课程《分子影像学与疾病早期诊断》、研究生课程《分子影像学技术与探针》,主编教材《分子影像探针》。曾获上海市浦江人才(A类),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蒋大宗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获上海交通大学“李兰馨青年教师奖”,获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竞赛青年教师组二等奖,获80103班奖教基金,获“双一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大会报告:微循环系统的分子影像学研究微循环主要包括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间的微血管循环和淋巴循环。如何构建性能稳定,与管壁作用力强,不易渗漏的探针,实现对小尺寸管道的高分辨成像是一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科学问题,我们建立了淋巴管及组织微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成像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分子影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罗宗化 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个人简介:罗宗化,任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上海科技大学分子影像与核素药物实验室主任。在中山大学药学院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及担任该校回旋加速器中心核心研发科学家。主要致力于神经炎症和肿瘤相关疾病的 PET 分子影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分子探针开发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摘要50余篇。入选上海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多项企业研发项目,担任Fronti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iRadiology, View Medicine等期刊副主编或青年编委。大会报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影像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评估PET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潜力,并探讨其对疾病机制和诊断效果的评估。通过开发合适的PET分子探针,利用PET分子影像技术实现对动物模型中生物学过程的定量测量,如受体结合、蛋白质表达等,为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魏鹏 副教授东华大学个人简介:魏鹏,2019年1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随后进入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至今。近年来聚焦于活性氧激活型控释体系的构建。截止2024年4月底,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25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Int. Ed.(4篇)、Adv. Mater.、Chem. Sci.(2篇)、Adv. Sci. (2篇)、Anal. Chem.等。同时,授权发明专利7项,包括美国专利、PCT专利各一项。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大会报告:特定类型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检测活性氧已被明确与多种类型的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因此,可以借助对特定疾病区域活性氧的原位监测,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或研判疾病的进展。但是,如何使探针只在特定的疾病区域工作,以实现与特定类型的疾病相关联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报告人开通过引入靶向基团或调控探针关联疾病微环境等方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仅在特定类型疾病区域工作的活性氧探针,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分子工具。点击获取稿件提纲为帮助广大实验室用户及时了解小动物活体成像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业内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策划“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主题约稿活动。欢迎投稿,投稿文章一经采纳,将收录至【小动物成像技术】专题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刘编辑liuld@instrument.com.cn电话联系:13683372576(同微信)。SkyView小动物活体CT多模态融合成像系统品牌:博鹭腾型号:SkyView勤翔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Scope8500品牌:CLINX型号:IVScope纽迈分析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NM42-040H-I品牌:纽迈分析型号:NM42-040H-I
  • 珀金埃尔默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共建 “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服务与研发中心”
    2014年8月27日,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Inc.)公司(NYSE:PKI)宣布,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合作组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珀金埃尔默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服务与研发中心”正式挂牌,并举行揭幕仪式。 开幕式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开幕式。上午8时45分开幕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揭幕仪式的有野战输血研究所所长王东根、副所长周虹、科技处副处长贾向志、PerkinElmer公司大中华区总监郭求真先生以及PerkinElmer公司大中华区影像事业部经理冯起先生。野战输血研究所所长王东根、政委隋炳山、副所长周虹在共建中心主任詹林盛研究员的陪同下,视察了共建中心并高度赞扬了中心的内部设置。揭幕仪式后,开展了“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交流会”。交流会上,共建中心主任詹林盛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就基因及细胞治疗分子成像、肿瘤体内增殖和转移分子成像、病原感染与炎症反应分子成像、药物及疫苗临床前评价分子成像、肝脏疾病分子成像、输血及创伤分子成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旨在推进小动物活体影响平台建设,强化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产品研发优势,提高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能力。 共建中心坐落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内,配备了国际顶尖的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双方将在活体成像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课题合作及应用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以带动国内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开发,成为辐射全国的活体动物影像技术服务平台。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 Inc.)公司是致力于改善人类及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2012年,该公司收入约为21亿美元,拥有约7,500名员工,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同时该公司还是标准普尔(S&P)500指数的成员。欲知详情,请致电800-820-5046 或登录我们的网站:www.perkinelmer.com.cn。共建中心联系方式: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珀金埃尔默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服务与研发中心,联系人:周老师;联系电话010-66931292;E-mail: amms91@126.com.
  • 2016全球大学化学研究影响力排名:中国21所高校入围150强
    近日,2016年全球大学化学研究影响力排名 (Research Ranking of Global Universities in Chemistry, RRGUC) 揭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居榜首,西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紧随其后。美国仍占据较大优势,共27所高校列席前50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也名列前茅。中国则有清华、浙大、北大、复旦、南大、中科大、南开、香港科技、华东理工9所高校跻身世界前50强。 与综合研究影响力排名相似,全球大学化学研究影响力排名基于客观数据而排除主观印象,注重学术产出而忽略其他因素,强调研究影响和质量而不仅仅依靠体量,因而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反映各个学校的化学研究实力和影响力。 第1-50名 排名51至75位的大学中,美国10所大学上榜,韩国则有三所大学加入。中国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入围。另外9所高校均来自欧洲。 第51-75名 排名76至100位的大学中,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国立台湾大学入围。以色列和澳大利亚各有两所机构上榜。 第76-100名 排名101至150位的院校中,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香港大学、苏州大学以及国立清华大学入选。至此,共计21所中国高校入围世界150强。 第101-150名 2016全球大学化学研究影响力排名基于四个核心量化指标:(1) 研究总产出;(2) 研究总影响力;(3) 研究平均影响力;和 (4) 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各个学校所有数据指标均来自相关数据库,并根据重质轻量的原则做了一定的加权平均。从上榜情况看,中国在化学领域上的研究影响虽不及美国,但在全球居领先水平。 地区分布统计 (前150名)
  • 时间和测量技术不停步----- RGM手表公司影像测量系统案例研究
    RGM手表公司是由美国手表制造商罗兰墨菲创立的。他的职业生涯和对钟表(计时设备的艺术或科学)的兴趣始于十几岁时在一家钟表公司做兼职工作时。后来,他进入了鲍曼制表技术学校,1986年他被WOSTEP(瑞士制表师培训和教育计划)录取。完成WOSTEP后,他在汉密尔顿手表公司的产品开发工作,直到他创建了RGM手表。RGM手表销售是在个人一对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参观该公司的客户和潜在客户经常会受到罗兰• 墨菲本人的欢迎。他在谈到客户经常要求的定制设计功能时,分享了自己对经典手表设计、创新和工艺的热情。RGM拥有一支11人的团队,每年生产“几百块”手表,根据设计和材料的不同,手表的价格从3500美元到9.5万美元不等。 进入RGM工厂,您会立即被多个经典的钟表匠长椅和一些古董玫瑰发动机车床包围。这些百年的车床可以生产复杂和华丽的金属图案使用切削雕刻技术。RGM表的这种水平的装饰细节对客户是非常诱惑的。 在开始时,由于缺乏合适的金属加工机械来生产非常小的零件,也没有精密的非接触测量手段,RGM产品的开发往往非常缓慢。瑞士的公司有这些设备,但对与一家没有经验的初创公司合作没有特别的兴趣——尤其是这样一家来自美国的公司。凭借进取的决心,在当地一家机械修理店和一批二手金属加工机械的帮助下,墨菲于2007年推出了Caliber 801机械运动系统。“在我们能够依赖可靠准确的零部件之前,我们会制造小于名义尺寸孔的零件,然后制表师会修正夹具镗床上的孔… … 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 … ” 在一台老式的光学比较仪上对Caliber 801的小零件进行检查和测量。这样的检查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定位和测量,并且不是非常自动化,但对于处理最初几个低等级的系列手表零组件已经足够了。今天,有七个版本的Caliber 801,需要对一系列复杂的零组件进行测量。这时,使组成零件始终精确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这意味着制表师在组装过程中通过使小孔变大来单独制造太耗费时间。墨菲解释说。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生产和检测的问题的呢? 2016年6月,RGM购买了QVI® StarLite150影像测量系统,用于完成之前由光学投影仪测量的尺寸和检查任务。“StarLite 150很快就展示了优势所在,这个系统可以在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持续测量小而复杂的手表部件,”微机械设计总监Benoit Barbe说。近年来,生产和机型需求增加,StarLite 150通过其与公司的3D CAD系统和数控铣床的兼容性,已经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的一部分。一旦CAD模型完成,它可以下载到影像测量系统,在几秒钟内完成测量。“我们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很高的信心,而在使用光学比较仪时是存有疑虑的,”Barbe评论道。 “我们对StarLite 150测量系统了解得越多,我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StarLite150特别受到RGM制造团队赞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VectorLightTMLED可编程环形灯。Barbe说:“高亮度的光源使得在两个盲孔之间检查尺寸变得非常快速和简单“。”定制手表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独特的,复杂的设计与数控机床生产运行的数量越多。“我们现在定期测量和检查定制的微型机蚀刻,用小到0.02毫米的立铣刀。用了StarLite以后,测量变得从来没有这么简单,也没有这么准确。
  • 环境对食品安全影响列入环保部“十三五”研究课题
    环境对食品安全影响列入环保部"十三五"研究课题 环保责任或将终身追究   8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部分重点问题研究课题》(以下简称《研究课题》),其在"课题研究内容与成果要求"中列出了21个研究课题,除了涉及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传统污染问题的研究,环境对食品安全形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也列入其中。   业内专家透露,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最直接的是土壤,相比于今年密集出台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十三五"时期,土壤污染将是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   ●环境对食品安全影响受重视   "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一些食品市场宣传的砝码,但是,与是否"绿色食品"相比,公众更关心的是食品安全。然而,在土壤、水频频被曝受到污染的当下,食品安全面临着较大挑战。   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违规排污,造成部分农田土壤受到污染,从而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例并不少见,"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等事件一次次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2013年5月,针对媒体曝光的湖南毒大米事件,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广州市餐饮环节监督抽检情况。抽检中,有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之后广州披露了"毒大米"产地,多数来自湖南。   虽然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影响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相关政策法规颁布出台,但环保部门一直在做相关领域的研究。   根据《研究课题》的社会公开选聘的课题研究,"环境对食品安全形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位于第6个课题,拟支持经费10万元。   其研究内容包括:收集近年来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主要案例,分析环境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及其变化趋势 结合环境污染来源、污染分布特征、环境行为以及膳食溯源等,开展典型区域环境影响与食品安全相互影响分析 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出发点的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主任王凤春说:"这一块进入规划课题,是考虑到现实的影响,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大家都感觉到了。"   ●设计中长期土壤保护目标   大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环保领域的重点工作,多位业内专家均如是说。   《研究课题》对于这些方面将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要求。王凤春表示,与近年来大气、水污染较严重相比,土壤污染的潜伏期比较长,但是,肯定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治理领域。   根据《研究课题》,将开展"' 十三五'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研究",成果产出为:国际土壤环境保护指标体系与实施效果分析报告 我国"十三五"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体系建议。   土壤污染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焦点,在环保部未能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的前提下,此次关于土壤环境保护的研究课题的价值存在质疑。   知情人士却认为没有担忧的必要,他称,环保部内部是掌握相当多关于土壤污染的信息的。   ●研究环保责任终身追究   每一次大的污染事件背后,都有企业违规排污的"黑手",所以通过更加严厉的政策法规,以提高企业违规成本的方式,规范企业的排放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企业违规排放难以遏制,部分地区环境问题突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降低入罪门槛等手段,遏制环境污染。   今年8月,全国人大公布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提出了"按日连续处罚"的修改要求。   虽然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在对企业违规排放问题上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对于环保责任的追究依旧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就曾明确指出,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环保责任终身追究机制的建立,肯定是一个好事,知情人认为,关键是这些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一些发达国家司法追责成本太大的问题。
  • CMOS SPAD阵列:爱丁堡大学团队与STMicroelectronics影像部门研究
    如今,LiDAR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无人机、测距、人脸识别、数字相机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的一项重要研究。在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合作研究中,爱丁堡大学的Robert K. Henderson教授与STMicroelectronics影像部门合作,推动了基于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的激光雷达(LiDAR)系统的发展,并在汽车应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专注于优化SPAD的配置,以提升汽车LiDAR接收器的设计,并对该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Henderson教授的领导下,该团队进行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重新定义了基于SPAD的LiDAR技术的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题为《用于LiDAR接收器验证的可重配置40纳米CMOS SPAD阵列》的关键论文中,对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使用40纳米CMOS技术实现的可重配置SPAD阵列为核心,提供了像素配置的灵活性。该合作开发的测试芯片利用了Xilinx Kintex-7 FPGA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实现了同时读取128个SPAD数字输出。这种能力可记录大量SPAD事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关键数据。Henderson教授团队的关键突破之一是同步总和技术(SST),旨在优化基于SPAD的LiDAR系统的动态范围。通过有效地组合多个SPAD脉冲,SST技术相较于现有方法实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7.5倍的增强。这一突破为长距离汽车LiDAR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解决了死时间瘫痪等问题,提高了对近距离高反射目标的检测能力。为了补充硬件开发,该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强大的MATLAB模拟模型。该复杂模型通过考虑光子检测概率、像素配置、传感器吞吐量和偏置条件等多种参数,准确模拟了传感器的性能。利用模拟结果,研究人员能够确定不同像素配置下的最大成像距离,为传感器设计提供明智决策。2019年Henderson教授团队的合作研究是基于SPAD的汽车LiDAR系统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他们的工作提升了LiDAR技术的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增强的动态范围和更大的像素配置灵活性。随着对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自动驾驶系统需求的持续增长,这项研究的影响力不可低估。Henderson教授的团队与STMicroelectronics的合作为基于SPAD的LiDAR系统的未来突破铺平了道路。他们的发现为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了宝贵见解,指导更高效和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这种合作研究的持久影响凸显了合作和创新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力量。通过结合学术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Henderson教授的团队与STMicroelectronics在基于SPAD的LiDAR系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可重配置的SPAD阵列,搭配SST技术和MATLAB模拟模型的支持,代表了实现更安全和更高效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一步。展望未来,这项合作研究的影响将继续塑造LiDAR系统的未来。这些具有变革性的发现将激发基于SPAD技术的更多进步,推动实现全自动驾驶车辆,并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 溶解有机物影响抗生素光降解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岸海域中,常常会产生抗生素的残留,这些残留对海洋生物甚至人类健康产生了威胁。光降解是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重要的非生物降解途径,包括直接光降解和间接光降解,其中,间接光降解是表层水体中抗生素的重要转化途径。溶解有机物可通过光照作用产生活性中间体参与间接光降解反应,是影响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溶解有机物结构组成的复杂性,目前国际上关于溶解有机物对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多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优化与循环水处理技术创新团队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溶解有机物结构组成在磺胺类抗生素间接光降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海水中关键环境因子对间接光降解的影响机理。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和《环境污染》上。溶解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对磺胺类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影响机制 黄海水产研究所供图据了解,该研究以溶解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环境中pH、盐度、硝酸根、碳酸氢根等关键因子为影响因素,首次系统阐明了近海海水中溶解有机物对磺胺类抗生素光降解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溶解有机物通过产生活性中间体,有效促进了磺胺类抗生素的间接光降解;溶解有机物中陆源类腐殖质组分对磺胺类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影响要显著强于海源类腐殖质组分;pH、盐度、硝酸根和碳酸氢根均可通过改变活性中间体的稳态浓度影响磺胺类抗生素的间接光降解。团队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具有高的芳香性,陆源类腐殖质组分能够较好促进磺胺类抗生素的间接光降解;低分子量的溶解有机物比高分子量的溶解有机物对磺胺类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由于具有较高的芳香性和陆源类腐殖质物质,亲水性酸、亲水性碱和疏水性酸是影响磺胺类抗生素间接光降解的主要组分。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磺胺类抗生素在我国近岸渔业水域光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及降解机理,为准确掌握近岸海域环境中抗生素的归趋和评估其生态环境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崂山实验室项目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等项目的支持。
  • 深入研究微塑料对健康影响
    p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一份名为《饮用水中的微塑料》的分析报告,呼吁对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开展更多深入研究,同时还呼吁减少塑料污染。 /p p   报告指出,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海水、废水、淡水、食物、空气、瓶装水和自来水等来源中都检测到不同浓度的塑料微粒。虽然人体不大可能吸收粒径大于150微米的微塑料,估计对较小颗粒的吸收也有限,但对纳米颗粒等极小塑料微粒的吸收率可能较高,只是这方面数据目前还极其有限。 /p p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深入研究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开发检测水中微塑料的标准方法,以进一步确定淡水中塑料微粒的来源,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p p   在目前相关研究有限的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供水部门等机构优先采取措施清除那些已知有健康风险的微生物病原体和化学物质,相关措施对于清除微塑料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废水处理措施可以去除废水中90%以上的微塑料。此外,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也应采取措施,尽量更好地管理塑料和减少使用塑料。 /p p   微塑料常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但目前在科学上还缺乏严格定义。一般认为,微塑料本身含有的和吸附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可能进入人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d133a533-270f-487e-98a2-b379162a0a99.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 /span br/ /p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很可能直接对心脏DNA产生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前发布消息说,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如何对心脏产生影响,以及其与流感病毒对心脏影响的差异,这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脏损伤提供了思路。  这项由昆士兰大学领衔的研究已发表在《免疫学》月刊上。研究报告作者之一、昆士兰大学的库拉辛哈博士说:“与2009年流感大流行相比,新冠导致了更严重和长期的心血管疾病,但在分子层面上,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尚不清楚。”  据介绍,新研究使用了从7名新冠患者、2名流感患者和6名对照组患者遗体上采集的心脏组织样本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在流感患者的心脏样本上发现了较强的炎症,而在新冠患者的心脏样本中则发现了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和修复相关的组织变化。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直接对心脏的DNA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通过引发炎症带来连锁反应。  库拉辛哈说,DNA损伤和修复机制会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并且与糖尿病、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昆士兰大学教授约翰弗雷泽说,这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对心脏组织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这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并非“与流感病毒相似”。未来团队希望通过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来开展深入调查。
  • 分子影像是研究病毒的重要手段——访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丁博士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为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结构简单,可作为某些遗传性疾病治疗、肿瘤治疗、基因疫苗等药物研发的基因工程载体 此外,病毒基因简单,对病毒基因进行研究可揭开生物界细胞基因调控和表达的许多未解之谜。可以说,病毒研究对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应用覆盖生物医药、疾控、农业、畜牧业等领域。那么做病毒研究的一般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都需要用到哪些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呢?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日,仪器信息网来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丁博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3b1bca23-d97b-4cf2-b2b7-411799af38a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高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特色的分子影像技术平台 /strong /span /p p   据高丁博士介绍,分子影像是贯穿病毒研究工作的主线。“比如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病毒本身的形态、结构分析等,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每一步实验最后都要由显微成像技术来进行验证。” /p p   目前,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具备从高分辨率显微成像一直到活体动物成像的技术平台。包括: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光学显微成像系统: /span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超分辨点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组织切片成像分析系统: /span 多光谱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数字切片扫描分析系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活体成像系统: /span 2D/3D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电子显微成像系统: /span 300KV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2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1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流式细胞分析系统: /span 分选流式细胞仪、分析流式细胞仪、质谱流式细胞仪 /p p   武汉病毒所的分子影像平台是其特色的技术平台。“我们这一套东西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技术积累和传承方面都很成熟和完善,比较有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从高分辨率显微成像到动物活体影像,横跨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研究手段 /strong /span /p p   近几年来,武汉病毒所仪器平台建设在最早的以电子显微镜技术为特色的科研服务基础上,扩展了荧光显微镜方向和一些生物大分子分析仪器,先后引进了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公司的Operetta高内涵筛选系统、UltraVIEW VoX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IVIS Spectrum小动物活体三维成像系统、Vectra多光谱组织成像系统等仪器,涵盖从细胞到活体到组织的各研究对象,完成了从微观到宏观各尺度科研手段的覆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391966ef-787a-4ac0-a6d6-1878340029a2.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Operetta 高内涵筛选系统 /strong /p p   引进这些仪器是出于何种考虑呢?高丁解释说:“我们在做平台建设时,主要是考虑到从生物学的尺度上来完善仪器的使用链,包括从分子成像一直到活体动物成像,中间跨度从分子、病毒、细菌、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到小动物这样横跨纳米到厘米级尺度的成像。所以我们一直在补充完善整个平台,就是为了实现整个跨尺度的研究。研究病毒是从它的生物大分子开始,一直研究到它对活体的影响,所以这个仪器链也是必须的。” /p p   从尺度上来讲,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来研究病毒侵染、细胞内病毒与细胞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实验,观察病毒的动态。高内涵筛选系统可以在稍微宏观一点的基础上看药物对病毒侵染的影响,并且可以在细胞学水平对药物的抗病毒效果进行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14d9be3-3b5b-43e6-8a21-3b788f1a6031.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Vectra多光谱组织成像系统 /strong /span /p p   从前做药物筛选就是做一些生化试验,比如在96孔板上加各种药物、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用化学手段或者是分子生物学手段间接测得一些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时就需要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内涵筛选系统在活细胞内或者组织细胞内对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细胞做进一步可视化分析,用可视化的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借助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我们实现了在活细胞水平对病毒侵染细胞过程的实时观测 借助Opereta高内涵筛选系统,我们建立基于细胞表型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并基于我们完善的抗病毒药物评价体系,我们跟很多药企建立了横向合作关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发挥了我们所的病毒库资源优势。” /p p   做完细胞水平的研究后,就可以进入到活体小动物水平的研究了。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病毒在小动物体内的繁殖、侵染过程,以及药物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 /p p   “我们做实验就是要从体外做到细胞级,再做到动物级。这三个层级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不能互相替代,所以整个仪器链条一定要补充完整才行。”高丁博士如是说。 /p p   仪器用在工业领域往往是在做重复的工作,而科学研究则有很大差别。生物学研究涉及各种各样的实验,科研院所内不同课题组、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因此要求共享的大型仪器性能要尽可能高,功能要尽可能丰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病毒研究要求更高灵敏度、成像速度及安全性 /strong /span /p p   那么现有技术是否能完全满足病毒研究的要求呢?高丁博士表示,还需进一步提升荧光显微镜的灵敏度和成像速度。“对于病毒学来说,要做一些病毒侵染、示踪实验,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一些些动态行为,以及病毒与细胞内细胞器或蛋白的相互作用。因为病毒在细胞内运动速度非常快,这就需要荧光显微镜在很短的曝光时间内捕捉到细小的相互作用关系。病毒非常小,能染上的荧光也比较弱,现有技术的成像速度和灵敏度还是不够,这样就会丢失很多信息。所以需要提升荧光显微镜的灵敏度和成像速度来捕捉病毒的行为。” /p p   高丁博士介绍说,中心现在用的UltraVIEW VoX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实现快速成像。“UltraVIEW VoX的成像速度大概是30帧/秒,分辨率大概是250纳米左右。这个速度比以前已经提高很多了,灵敏度也得到了保证,已经初步能实现我们想拍的一些画面和视频。但是对于病毒学研究来说,对于成像的速度和灵敏度以及分辨率还有更高的要求,对仪器供应商来说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6a8c880-2f1b-4514-81c7-df7eb6bdffdf.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UltraVIEW VoX双碟片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 /strong /p p   高丁博士承担了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我们这个所比较特殊,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面摆放不了高精密的大型仪器。所以我们根据这个需求,想设计一套方案来实现P3以下的实验可以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外面做。因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场地和仪器有要求,日常消毒会破坏摆放在里面的高精密仪器。但是实验室进出非常麻烦,而且需要频繁进行过氧化氢腐蚀性消毒,价值几百万的仪器遇到腐蚀的东西很快就坏掉了。所以我们就希望能研究出满足生物安全等级的仪器,把实验带到常规实验室去做。”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高丁简历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高丁,男,博士,高级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负责人。负责研究所大型仪器平台的管理、维护、开发工作。长期从事病毒蛋白纳米自组装及其应用研究,包括SV40病毒衣壳蛋白包装纳米颗粒机制 多层级复杂杂合病毒纳米结构的构建 基于病毒衣壳蛋白的多尺度微纳米包装颗粒细胞递送系统 包装颗粒的病毒抗体检测应用等。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关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武汉病毒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由50年代电镜室发展而来,经历电镜室、分析测试中心、所级中心三个阶段,是研究所下属独立建制的技术支撑平台。中心实行“科学管理、开放共享、服务科研”的运行机制,由分管所领导担任中心主任,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下设平台管理委员会、公共技术平台管理办公室,以及五个专业技术实验室(中心),包括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BSL-3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中心作为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统一管理研究所公用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确保这些设施设备在高度共享公用的机制下运行,同时参与制定研究所公用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发展规划、购置方案,面向所内外开展各类实验技术培训。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 拥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9人。中心现有共享仪器设备228台套,设备总价值达12941万元,共享设备年有效总机时数117244小时,其中由中心集中管理的仪器设备共36台/套(5254万元),年有效机时数达53290小时 委托学科组管理的仪器设备共192台/套(7687万元),年有效总机时:63954小时,总平均共享率7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其中分析测试中心包含电子显微平台、荧光显微平台和生物大分子分析平台等。主要仪器有:300KV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2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1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双碟片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病理切片全景扫描系统、光谱型病理切片成像仪、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质谱流式细胞仪、分选流式细胞仪、分析流式细胞仪、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分析型超速离心机、冷冻超速离心机等。 /span /p
  • 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质量和国际影响明显提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和快速增长的支持下,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传统分析化学三级学科研究中保持了已有的优势,还在纳米分析、微纳流控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以及单分子单细胞分析等分析化学热点和前沿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据统计,我国2007-2011年五年间发表在本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Analytical Chemistry(ACS刊物)上的论文已达704篇,是上一个五年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247篇)的近3倍,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学者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如果从单篇论文的平均引用率看,美国学者近五年在该刊物上的单篇论文平均引用率为12.03,而我国学者发表论文的单篇平均引用率达到17.92,表明我国学者分析化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受关注程度正在快速升高。更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分析化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自2013年3月1日起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被美国ACS聘为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邹汉法研究员被聘为Analytical Chemistry编委(2013年1月1日起),彻底改变了2012年前该刊没有来自中国编委的现状,一次从美国以外的一个国家同时聘请这么多专家担任副主编、编委,这在美国化学会刊物中尚属首次。   国际同行对我国学者的研究也给与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我国学者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日益增高。在中-日-韩分析化学会议、中-加分析化学会议的基础上,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支持下,201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中-美分析化学会议,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Cooks教授承办,美国NSF分析化学负责人Kelsey D.Cook、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Murry和多数副主编都出席了这次会议。我国分析化学学者15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达成了两个重要共识,一是中-美分析化学家之间的高水平交流对国际分析化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这种交流应该形成一种2年一次的固定形式 另一个是美国学者普遍认识到美国化学会主办的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应该有中国学者参与。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美分析化学双边会议上,Analytical Chemistry新任主编Sweedler教授与中国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还顺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蛋白质研究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   虽然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在分析仪器装置原始创新研究方面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应更加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重视原创性工作,使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 欧盟RoHS II指令影响评估研究涵盖服装和玩具产品
    2011年11月30日,欧委会曾宣布着手就关于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第2011/65/EU号指令(即RoHS II指令)进行影响评估工作。欧委会计划对RoHS II 指令开展广泛研究,以期扩大其范围,涵盖RoHS I及其修订案中未包括的新产品和产品类别。   根据该项新研究,指令涵盖的产品范围(列于新指令附录I中)将被扩大,覆盖以前未包括的更新产品类别。尽管根据未来的研究和公开磋商,指令的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但欧委会还是已经公布了一份最新产品范围草案。   该草案将多个新产品类别纳入了产品范围,如:   类别7—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将“具备些许电动功能的玩具”作为一个新产品类别纳入。   在该新类别项下的产品包括“会说话的泰迪熊”和“发光鞋”。   类别11—其它电气电子—将“电子功能服装”、“电源开关”、“电子手提箱”作为新产品类别纳入。   在该新类别项下的产品包括“加热保暖服装”和“水中发光救生衣”。   类别4—消费性设备—将“电子功能家具”作为新产品类别纳入。   在该新类别项下的产品包括“卧床”和“躺椅”。   类别1—大型家用电器—将“燃气炉”、“燃气灶”、“燃气加热器”作为新产品类别纳入。   在该新类别项下的产品包括使用燃气能源的“烤架”、“热水器”等。   该影响评估研究的范围还包括如何使符合RoHS受限物质限量标准变得更可行。受限物质限量要求阈值过于严格,特别是当应用于涂层物质和细小部件时,这也引发了一些忧虑。
  • 1147万!伍连德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细胞与分子影像研究平台和柳州市人民医院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30001]LTGC-[GK]20240005项目名称:伍连德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细胞与分子影像研究平台二期仪器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7,508,5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细胞与分子影像研究平台二期仪器采购包1):合同包预算金额:3,98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仪器仪表小动物活体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3,98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90个日历日合同包2(细胞与分子影像研究平台二期仪器采购包2):合同包预算金额:3,528,5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其他仪器仪表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2,650,000.00-2-2其他仪器仪表倒置荧光成像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320,000.00-2-3其他仪器仪表双色红外激光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2-4其他仪器仪表成像型多色细胞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8,5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90个日历日(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4年08月13日 至 2024年08月20日 ,每天上午 08:3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16:30:00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公告期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http://hljcg.hlj.gov.cn/),选择“交易执行-应标-项目投标”,在“未参与项目”列表中选择需要参与的项目,确认参与后即可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联系方式:0451-86623280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第四大道1479号B3栋C单元23层1号联系方式:0451-5106076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电话:0451-51060768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LZZC2024-G1-990797-GXDD项目名称: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等一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预算金额:397.6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55.6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标项名称: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等一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数量:1预算金额(元):3976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最高限价(如有):3556000备注:本项目为全流程电子化采购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有意向参与本项目投标的潜在投标人应当做好参与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交易的充分准备。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60日内安装调试完毕,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13日 至 2024年08月20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西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s://www.gcy.zfcg.gxzf.gov.cn/)方式:在获取招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登录广西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s://www.gcy.zfcg.gxzf.gov.cn/)在线办理报名:“项目采购”→“获取采购文件”。(注意事项:1.潜在投标人应当在获取招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广西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s://www.gcy.zfcg.gxzf.gov.cn/)注册登记后再获取招标文件,未通过广西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s://www.gcy.zfcg.gxzf.gov.cn/)注册登记获取招标文件的投标人,采购代理机构将拒绝接收其投标文件。2.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不等于符合本项目的投标人资格。)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柳州市人民医院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8号        联系方式:葛瑛0772-266203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西大德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柳州市潭中东路17号华信国际B座910            联系方式:梁斌雄、余明华0772-2120191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梁斌雄、余明华电 话:  0772-2120191
  • 微反应器用于研究影响迈克加成的动力学及生产放大因素
    摘要:微反应器是一种有效的工艺开发和强化的工具,但是从实验室工艺开发到放大实际生产仍然存在挑战,因为通道尺寸的改变极大的影响了传质传热过程。本文主要演示了一个放热迈克加成的完整的工艺开发过程,综合考虑了在实验室工艺开发阶段及生产放大过程中的通道尺寸,停留时间分布,反应物混合,反应热移除等关键影响因素。图1 合成3-哌啶丙酸乙酯反的反应原理图 环戊胺和丙烯酸乙酯经迈克加成反应生成3-哌啶丙酸乙酯,反应温度30-70oC,淬灭剂:乙酸的甲醇容液(乙酸体积分数:11% )。根据微反应器内部反应体积(开始混合处和加入淬灭剂处之间的反应器体积)和反应物流速计算。 图2 用于动力学研究的微反应器设计图(a)和实际管式微反应器图(b) 反应物先通过毛细管柱预热,然后通过混合器混合后再后续的不锈钢螺旋管中进行连续流动反应,反应温度由外部热浴装置控制,最后通过T型混合器加入淬灭剂终止反应,产物收集后自动进行GC分析。表1 不同尺寸通道内径传质效果比较表2 不同尺寸通道内径传热效果比较  保持反应器MR1和MR2长度相同,泵速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反应器通道尺寸后,净流速明显下降,MR2(0.008)相比于MR1(0.10 m/s)缩小了约10倍,径向扩散相关系数Re和Dn分别减小了4倍和2倍,轴向扩散相关系是B0变大,表明混合传质效果变差,理想的活塞流混合模式只有径向扩散,没有轴向扩散。在传热方面,大尺寸的微通道反应器MR2的比表面积和传热系数相对于明显变小,散热时间延长了9倍。   图3 ESK陶瓷SiC反应器(左)和反应板(右) 为了进一步扩大反应器通道内径进行对比,本文采用了Chemtrix公司的MR260型号的连续流动反应器,该反应器由混合板(含预热, T型混合和2.9mL的反应通道)和两个反应板(反应体积分别为16.8和33.6 mL,通道尺寸2.0×2.0 mm)组成。反应板内部通道90o折行排布(图3 右),极大增强了混合效果。MR260反应板是由3M ESK代加工生产,每个反应板都是陶瓷SiC材质,由换热层和反应层或混合层无压烧结而成,传热性能极好,生产通量最高达36L/h,可用于实际生产。 图4 ESK反应器和微反应器 MR2的产率对比图 通过对比发现,在保证较高的传热传质效率的前提下,4mL ESK流动反应器由于反应体积相对过小,产率较低外,MR2及54mL的ESK流动反应器的产率均达90%。由此证明微通道流动反应器工艺参数可一步放大,直接用于实际生产。 为了便于生产工艺的直接放大,我司还代理了Chemtrix其他型号的微通道反应器(流动反应器)。其中: 图5 Protrix微反应器 图6 Labtrix Start 微反应器 Protrix也是一款无压烧结3M ESK碳硅合金材质的模块化低通量流动合成反应器,可灵活安装1-4块SiC模块,每个模块上均设计两组体积不同的独立的流体通道,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搭配,开发的生产条件可以直接放大到MR260或MR555进行实际生产。  玻璃材质的微通道反应器(芯片反应器)Labtrix系统,0.2-100 μL/min低通量,保留时间1.2 s-100min,也可用于快速筛选反应,研究反应动力学,教学演示等。尤其在教学演示方面,由于流动合成工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多所世界著名高校陆续将连续流动化学开展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如华盛顿大学,普度大学,赫尔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了便于教学,Chemtrix公司还专门为Labtrix系列配备了“Micro Reaction Technology on Organic Synthesis”教科书一本,教学方法一套及流动化学计算软件一套。  更多连续工艺设备及方案问题,请详询深圳市一正科技有限公司官网www.e-zheng.com或info@e-zheng.com参考文献:[1] Sebastian S. etc Kinetic and scale-up investigations of a Michael Addition in microreactors, Org. Process Res. Dev.,2014,18,1535-1544.
  • 微塑料对红树林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微塑料(粒径小于 5 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提高湿地固碳储碳、净化环境污染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环境富含有机质、硫酸盐和硫化物,硫循环微生物十分活跃,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主要驱动者。然而,微塑料污染对红树林湿地微生物驱动的硫元素迁移和转化、硫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却并不清楚。此外,在氧化-还原条件快速波动的红树林湿地环境中,硫还原和氧化过程同时发生,给硫循环过程和机制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贺丽在导师钟音副研究员和彭平安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微宇宙实验,利用硫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传统石油基微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0天培养,与不添加微塑料的空白组对比,石油基微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PVC)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硫酸盐的还原和硫酸根硫同位素组成(δ34SSO42-),而可生物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处理虽然没有显著降低硫酸盐的浓度,但是显著增加了硫酸根硫同位素分馏,表明PLA微塑料处理加速了硫酸盐还原过程(图1)。而硫酸盐的浓度变化较小可能与硫氧化进一步生成硫酸盐相关。图1 不同微塑料对上覆水硫酸盐浓度(A)和硫同位素组成(B)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PLA微塑料不仅促进了硫酸盐的还原,还促进了酸可挥发性硫(AVS)的生成,AVS会进一步快速转化为单质硫(S0)和铬还原态硫(CRS)(图2)。S0的浓度在第10天后开始降低,这可能与S0进一步发生歧化反应有关。硫元素质量平衡分析显示CRS是主要的硫化物,CRS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LA微塑料处理导致硫酸盐-CRS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最大,表明PLA微塑料促进了硫酸盐还原生成CRS。图2 微塑料对沉积物硫物种和硫酸盐-CRS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影响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测序分析发现PLA微塑料处理导致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的丰度增加,而且Desulfovibrio的硫酸盐还原基因(dsrAB、aprAB和sat)丰度比其它参与硫酸盐还原微生物的要高,表明PLA微塑料处理促进硫酸盐还原和硫同位素分馏过程中Desulfovibrio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图3), 这可能与PLA微塑料能被降解为可利用碳源,从而促进了Desulfovibrio的生长有关。该研究揭示了在较短的反应时间(20天)里,可降解微塑料PLA会显著促进硫酸盐还原生成AVS、S0和CRS,影响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硫循环的过程以及红树林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碳储存。该研究成果为微塑料污染影响红树林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了启示,也为微塑料污染海岸带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图3 不同微塑料处理对参与异化硫酸盐还原过程的功能基因和微生物的影响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285)、广东省科学基金 (2020B1212060053654、2022A151501192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80343)等的资助。研究成果于1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信息:Heli Wang (王贺丽), Qian Yang (杨倩), Dan Li (李丹), Junhong Wu (吴骏宏), Sen Yang (杨森), Yirong Deng (邓一荣), Chunling Luo (罗春玲), Wanglu Jia (贾望鲁), Yin Zhong (钟音)* and Ping’an Peng (彭平安). Stable Isotopic and Metagenomic Analyses Reveal Microbial-Mediated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Sulfur Cycling in Coastal Sediments. Environ. Sci. & Technol., in press, DOI: 10.1021/acs.est.2c06546.
  • 纳米纤维素表面处理对PMMA 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HS-TGA-101热重分析仪(TG、TGA)是在升温、恒温或降温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目的是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份。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药品、催化剂、无机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纳米纤维素表面处理对PMMA 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 冯婷婷】纳米纤维素表面处理对PMMA 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纳米纤维素表面处理对PMMA 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上海和晟 HS-TGA-101 热重分析仪
  • 2016年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揭晓,中国两所高等学府进入前100
    p   3月1日,2016年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 (Research Ranking of Global Universities, RRGU) 揭晓,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现在百强榜单中,排名为77和80。相比2016年,中国高校入围前300强的数量由12个增加到14个。 /p p   本次上榜高校中,南方高校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较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所高校亦在名单中。详细名单如下表。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榜中国高校名单表 /strong /p table width=" 600" border=" 1" cellpadding=" 0" cellspac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strong 高校名称 /strong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strong 排名 /strong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北京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7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清华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0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浙江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2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上海交通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1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复旦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9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国立台湾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55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香港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60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华东理工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68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南京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99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山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3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香港中文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5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科学院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36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香港科技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85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华中科技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88 /p /td /tr tr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南开大学 /p /td td width=" 284"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89 /p /td /tr /tbody /table p br/ /p p   与其他诸多的排名体系不同,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基于客观数据而排除主观印象,注重学术产出而忽略其他因素,强调研究影响和质量而不仅仅依靠体量,因而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反映各个学校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 /p p   与2016年相同,2016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基于四个核心量化指标:(1) 研究总产出 (2) 研究总影响力 (3) 研究平均影响力 和 (4) 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各个学校所有数据指标均来自相关数据库,并根据重质轻量的原则做了一定的加权平均。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3/ueattachment/ed0f5d0e-15c9-48f5-b081-b0da5dc594f3.docx" style=" line-height: 16px " 2016年全球大学研究影响力排名名单.docx /a /p p br/ /p
  • 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获评为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化学家。本次榜单被称为“Around the World in 60 Scientists”,选出来全球各大洲最具影响力的60位分析化学家,从每个大洲评选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10位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fbb9a69-910c-4d9b-b8ae-5183fce41c04.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亚洲地区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陈义研究员与其他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85ba2973-b794-4d85-b1f3-f2cde7a2eed7.jpg" title=" 1111111111.jpg" alt=" 11111111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陈义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7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理学硕士并转博,199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曾受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协会资助,于1992-1994年和1996-1997年在德国马普发育生物所访问研究;且于2002-200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访。从1984年开始毛细管电泳研究,1997年开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与成像研究,2006年开始质量测定新方法探索研究。对活细胞、活昆虫、活植物等分析问题感兴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陈义研究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香港求实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现为“Analytical Methods”& nbsp Associate Editor& nbsp 及《分析化学》、《色谱》、《分析仪器》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J.Chromatogr. A、J.Chromatogr.B、Separation Science等15个杂志执行或顾问编委;兼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色谱协会、全国色谱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和IUPAC分析化学专业Associate Member等。 /p p br/ /p
  • 科学家辐照缺陷影响热离子发电器件石墨烯电极功函数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在辐照缺陷影响热离子发电器件石墨烯电极功函数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材料薄膜领域期刊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上。   石墨烯作为微型堆热离子发电器件电极涂层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能够显著提升电极表面的电子发射能力。热离子发电器件在服役过程中,电极材料将面临高能粒子的辐照作用,早期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在石墨烯内部辐照诱导的缺陷类型主要是Stone-Wales缺陷、掺杂缺陷和碳空位等。缺陷的产生将会影响电极间隙内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质,进而改变石墨烯涂层的电子发射性能(功函数)。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人员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原子尺度上研究了缺陷石墨烯表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吸附和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石墨烯表面缺陷位点作为陷阱对金属原子具有捕获作用,Stone-Wales缺陷和碳空位缺陷附近的金属原子扩散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掺杂B或O的石墨烯表面,金属原子迁移势垒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Stone-Wales缺陷、碳空位缺陷及掺杂石墨烯的表面功函数均显著增加,电子发射能力明显降低,这主要归因于电偶极子形成概率的降低以及金属内聚能的增加。本研究工作为石墨烯涂层材料在反应堆热离子发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上述研究工作理论计算部分在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完成。图1 热离子能量转换示意图图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原始和含氧缺陷石墨烯表面的迁移行为
  • 应用案例 | 使用开路传感器系统研究温度和湿度对N2O吸收谱和浓度的影响
    近日,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联合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Concentration of N2O Using an Open-Path Sensor System的研究论文。IntroductionSince China’ s proposal of the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s of 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Nitrous oxide (N2O) isamong the six greenhouse gases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N2O content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to carbon dioxide (CO2), but its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is about 310 times that of CO2. In addition, it is destructive to ozone (O3).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n N2O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which are partly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uch as the widespread use of fertilizers i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other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as well as the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are all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N2O concentrations. At the macro leve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also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N2O gas. However, rel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N2O gas, and analysis has also been lack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2O. Moreover, some uncertainty and variability remain in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2O gas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screpancies may be regional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in observation methods, and imperfections in data, which are all important bases for measuring the N2O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ic, medical, combus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cesses. Thus,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additional field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experiments, can uncover the mechanism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N2O concentration. Consequently,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is concentration is essential for reducing N2O emissions, controlling climate change,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简介自中国提出“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N2O是《京都议定书》下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与二氧化碳(CO2)相比,N2O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全球变暖潜力约为CO2的310倍。此外,它对臭氧(O3)具有破坏性。大气中N2O浓度的变化有许多原因,部分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例如在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化肥。大气中其他气体的浓度以及风速和风向都与N2O浓度的变化相关。在宏观水平上,温度和湿度也是影响N2O气体吸收系数的因素。然而,对温度和湿度对N2O气体具体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温度和湿度对N2O吸收谱和浓度的影响分析也不足。此外,在N2O气体浓度与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观察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地区差异、观测方法差异以及数据的不完善,这些都是测量大气、医疗、燃烧和农业过程中N2O浓度的重要基础。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结合更多的现场观测和建模实验,可以揭示温度和湿度对N2O浓度的机制。因此,为减少N2O排放、控制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至关重要。Experimental DetailsSensor SetupBased on WMS technology and an open optical path, an open optical-path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N2O gas in the atmosphere was built. The schematic diagram is shown in Figure 1. The sensor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light-source module, photoelectric Remote Sens. 2023, 15, 5390 4 of 11 detection module, and data processing module. The light-source module mainly consists of signal generation, a laser drive, QCL, and an indication light source.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tu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laser emission wavelength, we designed the signal generator plate to generate a high-frequency sine wave signal with a frequency of 10 kHz to realize the modulation function and to generate a low-frequency sawtooth wave signal with a frequency of 10 Hz to realize the scanning function. The two signals are superimposed on the laser driver, controls the temperature and central emission wavelength of QCL and converts it into an injection current acting on the detection light source QCL so that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of QCL is in the tunable range of 2203.7–2204.1 cm&minus 1.实验细节传感器设置基于波长调制光谱学(WMS)技术和开路光学路径,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大气中N2O气体的开路光学路径检测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传感器系统由光源模块、光电检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光源模块主要包括信号生成、激光驱动、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指示光源。为了有效实现激光发射波长的可调特性,我们设计了信号生成器板,生成频率为10 kHz的高频正弦波信号以实现调制功能,并生成频率为10 Hz的低频锯齿波信号以实现扫描功能。这两个信号叠加在激光驱动器上,控制QCL的温度和中心发射波长,并将其转化为作用于检测光源QCL的注入电流,使QCL的发射波长处于2203.7–2204.1 cm-1的可调范围内。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N2O open optical sensor system.项目使用的激光驱动器是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QC750-TouchTM量子级联激光屏显驱动器。&bull 集成电流及温控驱动,功能完备;&bull 温度控制驱动采用非PWM式的连续电流输出控制,大大延长TEC器件的使用寿命;&bull 多种输出安全保护机制,保护QCL使用安全:可调电流钳制、输出缓启动、过压欠压保护、超温保护、继电器短路输出保护;&bull 大电流软钳制功能,避免误操作大电流损坏激光管;&bull UI界面显示便于用户操作使用及数据观测;&bull 全自主研发,集成度高,性价比高。QC750-TouchTM, Ningbo HealthyPhoton Technology, Co., Ltd.Selection of N2O TransitionsTo achieve effective detection of N2O gas molecules, we need to select the absorption line intensity and the emission central wavelength of the laser. First, combined with the HITRAN-2016 database, the wave number range of 2000–2250 cm&minus 1 was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region of the absorption spectral line intensity of N2O, and then carbon monoxide (CO), carbon dioxide (CO2), and water (H2O) molecules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as shown in Figure 2. Within this wave number range,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CO2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2000–2081 cm&minus 1 range, and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CO gas we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 2025–2200 cm&minus 1 wave number range.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N2O gas were distributed before the 2020 cm&minus 1 wave number range.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N2O gas molecul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2200–2250 cm&minus 1 wave number range, and they were far from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water vapor and other gases, reducing interference. At around 2203.7 cm&minus 1 ,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N2O gas were the strongest. Therefore, we set the position of the N2O absorption line to 2203.7333 cm&minus 1, which was used as the wave number of the QCL emission center.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line intensity was 7.903 × 10&minus 19 (cm&minus 1 .mol&minus 1 ). The central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of QCL were set at 330 mA and 36.0 ◦ C, respectively.N2O跃迁的选择为了有效检测N2O气体分子,我们需要选择吸收线强度和激光的发射中心波长。首先,结合HITRAN-2016数据库,选择了2000–2250 cm&minus 1的波数范围,以分析N2O吸收光谱线强度的区域,然后对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分子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如图2所示。在这个波数范围内,CO2的吸收光谱主要分布在2000–2081 cm&minus 1范围内,CO气体的吸收光谱分布在2025–2200 cm&minus 1波数范围内。H2O气体的吸收光谱分布在2020 cm&minus 1波数范围之前。N2O气体分子的吸收光谱主要分布在2200–2250 cm&minus 1波数范围内,远离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的吸收光谱,减少了干扰。在2203.7 cm&minus 1左右,N2O气体的吸收光谱最强。因此,我们将N2O吸收线的位置设置为2203.7333 cm&minus 1,用作QCL发射中心的波数。相应的光谱线强度为7.903 × 10&minus 19(cm&minus 1mol&minus 1)。QCL的中心电流和温度分别设置为330 mA和36.0 ℃。Figure 2.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absorption lines of N2O, CO, CO2, and H2O in the range of 2000–2250 cm&minus 1.Conclusions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2Oand its absorption spectra using an open-path sensor system.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monitoring, we first conducted monitoring of N2O in a campus environment,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its concentration and absorption spectra. We discover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N2O would increase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humidity on N2O concentration was monitor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laboratory remained unchanged. The concentration of N2O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umidity. The 2f and 1f signal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evels were extracted for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smaller the peak value ofthe 2f and the 1f signals, which accords with the trend of the Gaussian function changing with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the lower thehumidity, the larger the 2f signal peak the higher the humidity, the smaller the 2f signal.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2O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 hope that our research findings can assist environmental agencies in formulating mor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n the future, we can use QC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2O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nd gas parameters.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开路传感器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对N2O浓度及其吸收光谱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我们首先在校园环境中进行了N2O监测,分析了温度对其浓度和吸收光谱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温度升高,N2O浓度相应增加。在实验室环境中,保持环境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监测了湿度对N2O浓度的影响。N2O浓度与湿度呈负相关。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水平下提取并分析了2f和1f信号。我们发现温度越高,2f和1f信号的峰值越小,这与高斯函数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符。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湿度越低,2f信号峰值越大;湿度越高,2f信号越小。这项研究对分析N2O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协助环境机构为不同环境制定更有效的环境政策。未来,我们可以利用QCL来分析N2O与其他环境和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参考: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Concentration of N2O Using an Open-Path Sensor System, Remote Sens. 2023, 15, 5390.
  • 微塑料影响黄羽肉鸡产肉和肉品质性状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禽遗传育种研究团队首次在饲养的肉鸡肌肉组织中发现微塑料残留,并揭示出微塑料残留会引发转录组和代谢组变化、诱导肌肉肥大、降低鸡肉品质。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该论文第一作者是陈家辉和陈庚华,通讯作者为罗文,张细权和聂庆华为共同作者。微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相继在人类肺部和血液发现微塑料残留,引起广泛关注。禽肉是全球消费最多的肉食品之一,禽肉的安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前期研究发现家禽养殖场普遍存在微塑料污染,但尚未有研究报道微塑料会沉积到禽肉或其他组织器官中。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LDIR和PyGCMS两项先进的微塑料检测手段,首次在鸡场饲养的商品肉鸡肌肉、小肠和肝脏中发现微塑料残留。其中,残留量最高的是PA-6(尼龙),在肌肉中平均浓度达到约722.5mg/kg。进一步研究发现尼龙主要来自于饲料袋内膜,启示养殖场和饲料生产企业应提高饲料封装工艺,采用更环保安全的袋装技术,避免饲料被微塑料污染。通过系统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微塑料暴露会刺激成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长期的微塑料暴露则会引发肌肉和肝脏的慢性炎症,诱导肌肉肥大、降低肉质品质;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方法,发现长期微塑料暴露可显著改变宿主基因表达、影响组织的代谢进程。因此,微塑料残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畜禽作为人类肉食品的重要来源,应从源头处预防微塑料的污染。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肉鸡产业体系、广东特支计划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
  • 何念鹏、潘俊等研究人员揭示森林-农田长期转化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及空间变异的影响
    2018年,由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系统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Q10及其调控机制方面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解决方案,为科研人员提供室内变温培养模拟野外环境的条件,让科研可以更广、更深层次地开展。目前以PRI-8800为关键设备发表的相关文章已达27篇。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何念鹏、潘俊等研究人员在森林-农田长期转化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及空间变异的影响方面取得的进展。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PRI-8800测定土壤样品的Rs和Q10,为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所含碳量相当于大气和植被的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Rs)是重要的碳循环过程,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的碳释放。此外,全球变暖会加速土壤中碳的分解,增加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从而导致土壤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这种反馈的方向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s的温度敏感性(Temperature sensitivity, Q10)。 土地利用变化是当前生物圈碳循环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土地利用变化将促进/抑制土壤碳释放到大气中,被认为是仅次于化石燃烧的第二大人为碳源,累计约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2.5%。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全球范围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已被转化为农业生态系统。这些与农业相关的森林砍伐,不仅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改变土壤碳循环过程,还可能削弱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由于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异常敏感,土壤Q10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潜在响应(提升或压制),可能会对未来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人们关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反馈的认识,确定Q10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调控因素至关重要(图1)。图1 不同区域森林转变为农田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潜在影响 为了更好地阐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Q10的影响及其空间变异机制,研究人员收集了中国东部从热带到温带的19个“森林转变为农田”配对地块的土壤样品,采用由普瑞亿科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培养温室气体分析系统,在5~30 °C进行室内培养,并测量Rs和计算了Q10,此数据的获取为该项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图 2 中国东部土壤微生物呼吸Q10的空间变异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土壤Q10的纬度模式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驱动。类似的,农田土壤Q10随纬度而升高,气候因素、pH、粘粒和SOC共同调节了耕地土壤Q10的空间变化(图2)。总体而言,森林和耕地之间的Q10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趋于一致;DQ10从热带地区(9.23~3.58%)到亚热带地区(0.58~1.93%)和温带地区(–0.97~1.11%)显著下降。DQ10的空间变化受到气候因子、DpH、DMBC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森林转变为农田土壤Q10呈现了明显的阈值现象(约1.5),受到pH和MBC的共同调控(图3)。图3 长期的森林转化为农田导致Q10出现不同方向的偏离(阈值约1.5) 预计全球气温升高2.0 °C的情景下,与生物地理可变的Q10相比,使用固定的Q10平均值将导致土壤CO2排放量估算产生偏差:森林为–0.93%~3.66%,农田为–0.71%~2.05%,森林-农田转换的偏差范围为–5.97~2.14%(表1)。表1 中国东部不同生物群落在2.0°C升温情景下表土(0-20 cm)CO2排放预测 总的来说,相关研究结果凸显了与长期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生物地理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响应的潜在影响,并强调了将长期土地利用对土壤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纳入陆地碳循环模型以改进未来碳-气候反馈预测的重要性。 研究论文近期在线发表于土壤学著名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第一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潘俊、通讯作者为东北林业大学何念鹏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孙建新教授;其他重要的合作作者还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学刘远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李超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李明旭博士和徐丽博士。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44,42141004, 31988102)、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YSBR-037)等资助。原文链接:Pan J, He NP, Li C, Li MX, Xu L, Osbert Sun JX. 2024. The influence of forest-to-cropland conversion on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across tropical to temperate zone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doi:10.1016/j. soilbio.2024.109322. 截至目前,以PRI-8800为关键设备发表的相关文章已达26篇,分别发表在10余种影响因子较高的国际期刊上——数据来源:https://sci.justscience.cn/ 很荣幸PRI-8800可以为这些高质量学术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感谢各位老师对普瑞亿科产品的支持和信任。即日起,如果您成功发表文章,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普瑞亿科的国产仪器设备,请与我们公司联络,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以感谢您对国产设备以及普瑞亿科的信任和支持!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针对国内“双碳”行动有效性评估,普瑞亿科全新升级了PRI-8800 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结合了连续变温培养和高频土壤呼吸在线测量的优势,模式的培养与测试过程非常简单高效,这极大方便了大量样品的测试或大尺度联网的研究,可以有效服务科学研究和生态观测。PRI-8800的成功推出,为“双碳”目标研究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R)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温度敏感性参数(Q10)可以刻画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Q10是指温度每升高10℃,R所增加的倍数;Q10值越大,表明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就越敏感。Q10不仅取决于有机质分子的固有动力学属性,也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Q10能抽象地描述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在不同生态类型系统、不同研究间架起了一个规范的和可比较的参数,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 以往Q10研究通过选取较少的温度梯度(3-5个点)进行测量,从而导致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无法被克服。Robinson最近的研究(2017)指出,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为Q10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能用于测量Q10对环境变量主控温度因子的响应,也能用于测量其对土壤含水量、酶促反应、有机底物、土壤生物及时空变异等的响应。PRI-8800为Q10对关联影响因子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快捷、高效、准确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设定恒温或变温培养模式;温度控制波动优于±0.05℃;平均升降温速率不小于1°C/min;307 mL样品瓶,25位样品盘;一体化设计,内置CO2 H2O模块;可外接高精度浓度或同位素分析仪。 为了更好地助力科学研究,拓展设备应用场景,普瑞亿科重磅推出「加强版」PRI-8800——PRI-8800 Plus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 1)原状土冻融过程模拟:气候变化改变了土壤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频率和强度。这些波动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关键驱动力,即土壤水分利用率。虽然这些波动使土壤微生物结构有少许改变,但一种气候波动的影响(例如干湿交替)是否影响了对另一种气候(例如冻融交替)的反应,其温室气体排放是如何响应的?通过PRI-8800 Plus 的冻融模拟,我们可以找出清晰答案。 2)湿地淹水深度模拟:在全球尺度上湿地甲烷(CH4)排放的温度敏感性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位变化,而二氧化碳(CO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不受水位影响。复杂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水位的变化及不同温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和调控着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该如何量化不同水位的变化及不同温度的变化下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借助PRI-8800 Plus,通过淹水深度和温度变化的组合测试,可以查出真相。 3)温度依赖性的研究:既然温度的变化会极大影响土壤呼吸,基于温度变化的Q10研究成为科学家研究中重中之重。2017年Robinson提出的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曲线的建议,将纠正以往研究人员只设置3-5个温度点(大约相隔5-10℃)进行呼吸测量的做法,该建议能解决传统方法因温度梯度少而导致的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更能提升不同的理论模型或随后模型推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上述至少20个温度点的设置和对应的土壤呼吸测量,仅仅需要在PRI-8800 Plus程序中预设几个温度梯度即可完成多个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自动测量,这将极大提高科学家的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变温应用案例外,科学家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诸如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甚至年度温度变化的模拟培养,通过PRI-8800 Plus的“傻瓜式”操作测量,将极大减少科学家实验实施的周期和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PRI-8800 Plus除了具有上述变温培养的特色,还可以进行恒温培养,抑或是恒温/变温交替培养,这些组合无疑拓展了系统在不同温度组合条件下的应用场景。 4)水分依赖性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Q10很容易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水分依赖特性。PRI-8800 Plus可以通过手动调整土壤含水量的做法,并在PRI-8800 Plus快速连续测量模式下,实现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土壤呼吸的精准测量,而PRI-8800 Plus的逻辑设计,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湿度控制条件下的土壤呼吸的连续、高品质测量提供了可能。 5)底物依赖性的研究:底物物质量与Q10密切相关,这里的底物包含不限于自然态的土壤,如含碳量,含氮量,易分解/难分解的碳比例、土壤粘粒含量、酸碱盐度等;也可能包含了某些外源底物,如外源的生物质碳、微生物种群、各种肥料、呼吸促进/抑制剂、同位素试剂等。通过PRI-8800快速在线变温培养测量,能加速某些研究进程并获得可靠结果,如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过程中的土壤呼吸研究、缓释肥缓释不同阶段对土壤呼吸的持续影响、盐碱土壤不同改良措施下的土壤呼吸的变化响应等等。 6)生物依赖性的研究:土壤呼吸包含土壤微生物呼吸(90%)和土壤动物呼吸(1-10%),土壤微生物群落对Q10影响重大。通过温度响应了解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外源微生物种群的添加,或许帮助科学家找出更好的Q10对土壤生物依赖性的响应解析。1.Li C, Xiao C, Li M, et al.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OM determines the mineralization of recently added labile C and priming of native SOM in grazed grasslands[J]. Geoderma, 2023, 432: 116385.2.Ma X, Jiang S, Zhang Z, et al. Long‐term collar deployment leads to bias in soil respiration measurements[J].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 14(3): 981-990.3.He Y, Zhou X, Jia Z, et al. Apparent thermal acclimation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mainly mediated by substrate availability[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3, 29(4): 1178-1187.4.Mao X, Zheng J, Yu W, et al. Climate-induced shifts in composition and protection regul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carbon decomposition through soil profil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22, 172: 108743.5.Pan J, He N, Liu Y, et al. Growing season average temperature range is the optimal choice for Q10 incubation experiments of SOM decomposi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45: 109749.6.Li C, Xiao C, Guenet B,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labile organic C addition on soil microbial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in a temperate steppe[J]. Soil Biologyand Biochemistry, 2022, 167: 108589.7.Jiang ZX, Bian HF, Xu L, He NP. 2021. Puls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spatial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soil carbon emission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9: 673310.8.Liu Y, Xu L, Zheng S, Chen Z, Cao YQ, Wen XF, He NP. 2021.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in soils with lower substrate availability is enhanced more by labile carbon inpu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54: 108148.9.Bian HF, Zheng S, Liu Y, Xu L, Chen Z, He NP. 2020.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rate and it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long water table gradients in cold-temperate forest swamps. Catena, 194: 104684.10.Xu M, Wu SS, Jiang ZX, Xu L, Li MX, Bian HF, He NP. 2020. Effect of pulse precipitation on soil CO2 release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101: 103250.11.Liu Y, He NP, Xu L, Tian J, Gao Y, Zheng S, Wang Q, Wen XF, Xu XL, Yakov K. 2019. A new incubation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38, 107596.12.Yingqiu C, Zhen Z, Li X, et al. Temperature Affects new Carbon Input Utilization By Soil Microbes: Evidence Based on a Rapid δ13C Measurement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 10(2): 202-212.13.Cao Y, Xu L, Zhang Z, et al. Soil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s: Patterns and influence factor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9, 29: 1001-1010.14.Liu Y, He NP, Wen XF, Xu L, Sun XM, Yu GR, Liang LY, Schipper LA. 2018.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soil microbial respi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