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仪器校准

仪器信息网仪器校准专题为您整合仪器校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仪器校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仪器校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仪器校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仪器校准话题讨论。

仪器校准相关的论坛

  • 仪器校准周期从哪里开始计算?是仪器校准的日期,还是校准报告发布的日期

    问:仪器校准周期从哪里开始计算?是仪器校准的日期,还是校准报告发布的日期引出子问题:实例某次评审,时间是2019年7月29日,评审员在检查实验室仪器校准证书时发现,仪器校准实施日期是2018年7月24日,仪器校准证书发布日期是2018年7月30日,校准周期为一年。评审员据此认为在评审当天仪器校准过期了,而实验室认为按照证书发布日期计算,实验室仪器校准并没有过期?对此,你怎么看?校准证书上的3个日期新准则在7.8.2.1款“每份报告应至少的信息”中要求包括:(1)“物品的接收日期”;(2)“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3)“报告的发布日期”。校准报告(证书)上也有这三个日期,那么,实验室计算仪器的校准日期要从哪个时间开始计算呢?解析(1)物品的接收日期:指校准机构接收的实验室设备, 并签订校准合同的日期。(2)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指校准机构开始对设备进行校准活动的日期。(3)报告的发布日期:指校准机构出具对设备校准结果证明性文件的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依次是:物品的接收日期、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报告的发布日期。如何确定设备的校准日期,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对校准日期确定有影响只有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和报告的发布日期。(a) 校准机构完成对设备的校准后, 设备按照规定的条件存储, 其校准状态相对得到了固定,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理解为设备自“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后开始获得了新的校准状态。(b) 校准机构完成对设备的校准后, 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经过审核后, 报告测量结果, 同时出具校准结果证明性文件,因此报告的发布日期是指校准结果证明性文件生效的日期。结论由于校准的目的是为了使设备校准状态得到保持,在确定校准日期时应以校准证书中“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为准。在即将到达该日期前将设备送至校准机构进行校准。写在后面:如果您不认可该结论,欢迎留言讨论。

  • 仪器的校准区分

    我是一第三方实验室 近期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是所有的仪器都需要校准还是有区分呢 ?依据或者相关规定是什么? 例如离心机,振荡器,混匀仪是否需要去校准 求大佬帮帮忙!答疑解惑一下!

  • 仪器校准自校准

    化学实验室认可时,仪器校准要量值溯源,玻璃仪器想自己校准的话,需要考计量校准员证书吗,一般什么机构考核的可以认可呢

  •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align=center][b]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b][/align][font=宋体][size=12px][color=#868686]来源:[/color][/size][/font]中国计量测控网[font=宋体][size=12px][color=#333333]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x][color=#333333] 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受其使用频繁程度、准确度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确定校准周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b] 一、标准文件中关于校准周期如何解释?[/b]  CNAS-CL01中3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校准周期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第一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第一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先说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  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到达时,就该立即校准。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b]二、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b]  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最小 二是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最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绝对正确确定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  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b]三、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b]  校准周期的确定需要各种专业知识,考虑多种因素。若超过一个周期,可能引起质量特性的恶化,那是由于机械磨损、灰尘、性能和实验频次等所致。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类型。质量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小一些 质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大一些。因此,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种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是:  (1)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缩短校准周期来解决。当然,提高测量仪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质、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2)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要求准确度高的单位,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就选择什么等级。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准确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精度过低,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给工作带来损失,也是不可取的。  (3)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如果单位的维护保养比较好,则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反之,则长一些。  (4)测量仪器的性能,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类型的测量仪器,稳定性、可靠性差的,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5)对产品质量关系较大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其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 反之,则长一些。[/color][/size][/font]

  • 仪器校准周期4

    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绝对正确确定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哦: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 广东仪器校准:确定计量仪器标准所复现的量值

    华品计量小编为你介绍仪器校准的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 的一组操作。[img]https://p1-tt.byteimg.com/large/pgc-image/4c06970bd50a446da49687b49523efd0[/img]含义:1.从定义看,仪器校准首先是一组操作。2.其次这个操作有2个定语,一是规定的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或者其它规定的条件;二是这个操作的内容,为了确定仪器与标准所显示的示值之间关系的动作。注解:1.仪器校准是个比较正式的说法,还有一些大家叫惯了但是含义大体一致的说法如:仪器校验,仪器计量,计量检测,计量校准,仪器校正等等。2.仪器校准的结果显示一般是以给定测量值来表达或者给定相关参数的修正值来表达。3.仪器校准不光可以确定仪器的参数显示值准确与否,还可以去确认该仪器的其它计量特性。4.仪器校准的结果一般用校准证书来体现,呈现给使用者。5. 仪器校准与仪器检定不同。

  • 【求助】仪器校准的问题

    请教:我公司有多台耐压、绝缘、功率测试仪,平时客户审核比较多,对于这些仪器的校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操作:每种仪器选送几台委外校准,其它的仪器参照委外校准的数据进行比对校准,请问这样做可以吗?

  • 你的仪器是如何做质量校准的?

    质量校准可能每家仪器叫法有所不同,有的叫调机,有的叫调谐,质量校准的方法及所使用的试剂、标准溶液也大不相同,一家仪器不同型号所用的校准溶液浓度也有差别,大家来分享一下您的仪器是如何做质量校准的:仪器型号:方法(自动&手动):使用的标准溶液及浓度(正模式及负模式):

  • 【讨论】仪器校准的“合格证”和“校准证”

    最近实验室的一批到期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了,我发现发给我们贴在一起上的标签不一样,例如水浴锅、烘箱上面贴的是“校准证”,而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上贴的是“合格证”,请问两者有什么区别?不应该都是“校准证”吗?是根据不同仪器来区分的,还是什么?

  • 实验室仪器校准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CNAS要求不一样),对于非强检的仪器设备,有校准或检定规范,能否实验室自己校准??(具备校准的条件,无资质),有人说人员必须有相关校准的资质才行,换句话说,目前也只能是相关的计量检定部门才能做另外,还有很多仪器,没有相关的规范,只有仪器厂家提供的校准方法,如果按上面有的人的说法,任何部门或人都无法来校准了(计量检定部门肯定也不具备资质)当然检定费用低肯定不存在任何问题,有感一仪器检定费用12000,而仪器总价值才12万左右,电子天平价值4-5000,检定费用2600,而且检定过程基本上都是很简单的操作,如果按收费换算成小时的话,每小时收费都是上万了检定很多情况下,实际上反而是对检测仪器的一种破坏,有些仪器检定后我们就反而正常使用了

  • 仪器计量校准的周期是多久?

    世通检测校准中心-CNAS实验室认可庄经理,134.2782-6932一般设备仪器校准后证书上都会推荐一年一仪器校准,有人说一些设备事完全不用每年都仪器校准的。设备的仪器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如果按自己规定的周期仪器校准的话评审组认可吗?最好是自己规定仪器校准周期,因为仪器校准周期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相关的。仪器校准周期可以自己确定,但同时还要参照国内的计量法要求(如果你们申请的是CNAS认可)。其实在标准(ISO/IEC 17025)5.10.4.4中明确指明,仪器校准证书不应该包含仪器校准间隔的建议,但是如果与客户有协议,或被法律明确规定的除外。 所以,可以调整设备仪器校准周期,但前提是你们必须给出调整后的合理依据,否则,审核时仍然不会被接受。

  • 仪器校准结果验证规程

    仪器校准结果验证规程仪器校准结果验证规程2015/1/12 20:47:52企业仪器在取得相应的《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时,应按下列规则进行符合性评定。一、根据工作需求,可以缩简一些仪器校准的过程,也能达到一定的校准的结果二、测量设备U95 ≤1/3MPEV(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若出具校准证书机构评定的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小于或等于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的1/3 (即U95 ≤1/3MPEV) ,则可不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校准人员根据《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内页中“校准结果”栏内的数据,对给出最大示值误差的,可直接与测量设备说明书或原技术指标相比较;若无误差值的,则要使用证书/报告中校准数据计算最大误差值(可采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引用误差等表达) ,将计算结果与测量设备说明书或原技术指标相比较, 若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Δ)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即(Δ≤MPEV)满足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后,则该测量设备可判为满足技术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 仪器校准结果

    今年外审,老师提出,仪器校准报告没有结果确认,请问一下大家,通过什么方式确认校准报告是合格的

  • 仪器校准周期2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先说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过后,就该立即校准。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 色彩测量仪器的校准

    市面上的色彩测量仪器众多,主要介绍一下分光光度计,印版测量仪的校准。前者自带校准白板,本身就是专业的[url=http://www.xrite.cn/categories/calibration-profiling/][color=#000000]校色仪[/color][/url],可以由仪器的配置选项进入校准界面,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参数是否已选择正确,校准白板的清洁,这会直接影响校准结果的好坏。对于印版测量仪而言,它只能借助于附带的配套白板进行,仪器自身是没有内置校准板的,直接测量白板指定位置,根据与目标值的偏差决定是否需要校准仪器。

  • 仪器的内部校准

    大家有计量院或校准单位无法校准的仪器吗,或者是没有国家JJL校准规程的,大家有做内部校准吗,这个都是如何实施的,CNAS认可时有写内部校准实验室吗?

  • 仪器校准如何区分

    在一第三方实验室工作 近期领导要求对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 如何区分哪些仪器是需要校准哪些是不需要的依据或者相关规定是什么呢? 如振荡器,离心机,混匀仪是否需要校准呢?求助各位好心人帮帮忙

  • 仪器的校准

    仪器设备并不需要每年都校准。可以按照1年-1年-2年-3年-4年-5年-5年……的时间间隔安排校准,但时间间隔最多不能超过5年。如果时间间隔超过1年,应该增加期间核查的次数。

  •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的应用:一般原理

    关键词:标准物质网站 国家标准物质网站 中国标准物质网站 标准物质中心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中国标准物质中心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具有低检测限、高专一性、高精密度以及自动进样等很多优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仪器的输出信号(峰面积、计数、毫伏等)与被分析物的测量值(克、摩尔等)之间的关系是来自于某种经验公式。一般情况下,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来精确地描述被分析物的量与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因此,测试样品中的被分析物的量无法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基本原理准确测得。大多数分析测试仪器基于实验观测,仪器信号与被分析物的量存在下列函数关系 信号强度一K×(被分析物的量)” 仪器信号强度与被分析物的量之间常常是线性关系,n=1。由于没有合适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支撑这些分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上述公式中的比例常数K通常是未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分析测量工作中就有必要通过被分析物含量准确已知的特殊样品(通常为有证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质)来校准仪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用校准物质获得的信号与测试样品获得的信号,并由下列公式计算测量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 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一蒺器×校准物中被分析物的量 当分析仪器信号随被分析物的量呈线性变化(即n一1)时,可以用该公式计算样品中被分析物含量。显然,当校准物质或样品和测试样品的n和K值都相同时,用以上公式计算测试样品中被分析物量的有效性取决于,z和K的值。换句话说,分析仪器对被分析物和校准物质的响应的程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否则校准物质所产生的的信号与测试样品所产生的信号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仍然采用上述方法计量被分析物的量,就会产生错误的分析测量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仪器的校准条件能适用于要分析测试的样品,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校准用有证标准物质(CRM)。 通常由于大多数分析测量样品的基体与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基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由校准过程导出的不确定度估算一般是不全面的。所以,还必须另外使用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匹配校准样品来测定,并最终修正由于校准中基体不匹配所引起的偏差。原则上讲,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已经用于校准实践,但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应用较多,如气体分析领域中使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由纯物质制备而得的校准溶液进行来校准分析仪器,并且使用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来研究考察基体效应引起的偏差。这种状况甚至使一些分析测量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误看法,他们认为基体标准物质不能用于校准,而只能用于质量控制。 校准是建立溯源性的最根本的过程。只有通过校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对适当参考标准的溯源性。 在使用仪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目标量即特定基体中特定(被)分析物的含量,通常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测量仪器的响应并将其转换为(被)分析物的含量。为确仪器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就需在整个量程范围内,测定(被)分析物含量已知的标准物质(校准物质或样品)的仪器响应。然后,比较测得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参考值(认定值),导H{响应曲线的参数(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包括这些参数的不确定度。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可以从测得的响应推算出未知样品中的(被)分析物含量,同时也可从所测响应的不确定度和响应曲线参数的不确定度推算出(被)分析物含量的不确定度。ISO 11095(使用标准物质的线性校准)给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设计校准实验以及在校准曲线是直线的情况下对常见个案的校准数据评价的一般描述。本文参考了国家标准物质网资料中心的相关资料!

  • 仪器外部校准

    请小伙伴分享寻找靠谱的外部校准公司经验,先谢过了;我们是企业的研发实验室,说实话三四年了仪器没有做过外部校准,但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会在使用前后进行内部校准的;所以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找,是有专门的事业单位,还是直接委托第三方,第三方的话看他什么资质说明比较权威?仪器很多,紫外分析仪,离心机,[url=https://www.hach.com.cn/product/hmajinshu]重金属快速检测仪[/url],ph还有电导率,天平,[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好多。

  • 仪器设备校准能否超期?

    准备过年了,很多公司准备放假不在接校准项目了,但是要是碰到准备过期的需要校准的仪器时,是否能到明年来在校准呢?中间超期没有在校准时间内的仪器能否使用呢?

  • 【讨论】仪器校准问题

    实验室搬迁后,之前在机构校准的仪器还有效吗,需要重新让机构校准还是实验室内部期间核查就可以了?

  • 【讨论】仪器期间核查和内部校准

    [size=4] 各位前辈,小女刚工作,希望向各位请教和讨论下问题 仪器的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我们平时有仪器的内部校准, 我想请问下核查跟内部校准可不可以等同,可以拿内部校准来充当期间核查么? 另外,我觉得很多仪器像液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紫外、酸度计、旋光仪的验证里面的内容和内部校准都差不多,是这样的么?大家以前怎么在实验室做认证这方面的,就是仪器期间核查啊、内部校准啊、验证之类的~~~[/size]

  • 【讨论】XRF仪器校准?

    1.请问各位大侠,你们的ED-XRF仪器校准是请仪器厂商自校呢,还是请第三方计量机构校准呢?2.对于这两种校准方式,哪种校准方式更好,校准可靠度更高呢 ?[em09511]

  • 仪器购买后的校准,校准周期内的期间核查与MSA

    一般实验室新购的量具或设备后都会进行外校,已保证仪器的性能。校准回来的仪器实验室还要针对校准证书进行内部确认,确认其校准结果满足自身的需求。在校准周期内,实验室一般按照CNAS要求进行期间核查,来保证仪器持续的符合性。我想问的是:1.新购的仪器在送外校准后,实验室自身如何针对仪器以及仪器证书来进行新购仪器各项校准结果符合实验室自身需要?是否可以采用MSA?2.在量具或仪器两次校准周期内,实验室是否可以不采取“期间核查”来保证其校准周期内的性能持续符合性,是否可以采用MSA量测系统分析来代替所谓的期间核查????为什么?欢迎讨论:“你们的实验室是否采用MSA?”

  • 关于仪器校准

    我们公司内部试验准备做CNAS认证,关于仪器校准,想问下除了主检设备,配套设备需要校准吗,比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配套的空压机,空心阴极灯,乙炔等需要校准吗

  • 仪器校准证书和仪器检定证书的区别?

    仪器校准证书和仪器检定证书有什么区别?关于这个问题,世通仪器会经常接到客户的疑问请求解答,这次,我们专门整理出来二者的区别,供大家参考!1.检定证书必须到国家计量单位检测,强检类仪器 2.校准证书,可以找第三方检测机构 庄经理(wx134推荐世通检测-24826932)主要审核是否获得实验室认可资质,校准范围认可,所出具的校准证书同样符合审厂验厂要求,证书通用,价格优势,下厂快!普通常规仪器一般做校准就可以了,ISO、3C客户审厂都没问题1、采用的技术依据不同《计量法》明确规定,开展仪器计量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仪器计量检定规程,并按照国家仪器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开展仪器计量校准工作,应当使用与校准项目对应的、现行有效的国家仪器计量校准规范或参考相应的仪器计量检定规程,当无国家仪器计量校准规范或相应的仪器计量检定规程时,可以使用根据国际、区域、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编制的满足校准需要的校准方法作为校准依据。2、对测量结果的判定结论不同对仪器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时,[b]仪器检定[/b]结果要明确给出符合性判断,即“合格”或“不合格”;而[url=http://www.stl-china.com/][b]仪器校准[/b][/url]的证书给出的只是完整的校准数据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至于被校准计量器具是否能用,则需计量人员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再确认。3、仪器校准证书和仪器检定证书有效周期不同仪器计量检定应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而检定规程对相应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也会有明显的有效期标识。而仪器校准证书中给出的则是“建议下次送校”日期,对证书的有效期没有明确规定。4、仪器校准证书和仪器检定证书法律效力不同《计量法》规定,列入国家强制计量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纳入计量标准考核范畴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其他计量器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送检或送校。这就要求仪器计量人员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计量器具,否则应该对送检的计量器具出具检定证书的,拿回来的却是校准证书,这将对计量器具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5、仪器校准证书和仪器检定证书测量结果的给出方式不同在检定工作中,按照JJF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的规定,作为参考标准的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之比要小于1∶3,只要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在评定被检仪器时,可以不考虑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的影响,因而,在检定证书中出现的是测量结果直接与规定的限值比较,而未对测量结果作出不确定度评定。但是,校准证书给出的只是校准结果,并不作符合性声明,仪器是否满足计量性能要求,要由用户依据校准结果和使用目的确定,这就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必须随校准结果在校准证书中一并给出。事实上,这也是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对校准结果所要求的。世通仪器为大家提供专业的仪器校准和仪器检定服务,并可提供专业的证书及报告,欢迎咨询13427826932

  •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在使用仪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目标量即特定基体中特定(被)分析物的含量,通常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测量仪器的响应并将其转换为(被)分析物的含量。为确定仪器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就需在整个量程范围内,测定(被)分析物含量已知的 标准物质 (校准物质或样品)的仪器响应。然后,比较测得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参考值(认定值),导H{响应曲线的参数(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包括这些参数的不确定度。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可以从测得的响应推算出未知样品中的(被)分析物含量,同时也可从所测响应的不确定度和响应曲线参数的不确定度推算出(被)分析物含量的不确定度。ISO 11095(使用标准物质的线性校准)给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设计校准实验以及在校准曲线是直线的情况下对常见个案的校准数据评价的一般描述。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具有低检测限、高专一性、高精密度以及自动进样等很多优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仪器的输出信号(峰面积、计数、毫伏等)与被分析物的测量值(克、摩尔等)之间的关系是来自于某种经验公式。一般情况下,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来精确地描述被分析物的量与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因此,测试样品中的被分析物的量无法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基本原理准确测得。大多数分析测试仪器基于实验观测,仪器信号与被分析物的量存在下列函数关系 信号强度一K×(被分析物的量)” 仪器信号强度与被分析物的量之间常常是线性关系,n=1。由于没有合适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支撑这些分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上述公式中的比例常数K通常是未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分析测量工作中就有必要通过被分析物含量准确已知的特殊样品(通常为有证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质)来校准仪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用校准物质获得的信号与测试样品获得的信号,并由下列公式计算测量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 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一蒺器×校准物中被分析物的量 当分析仪器信号随被分析物的量呈线性变化(即n一1)时,可以用该公式计算样品中被分析物含量。显然,当校准物质或样品和测试样品的n和K值都相同时,用以上公式计算测试样品中被分析物量的有效性取决于,z和K的值。换句话说,分析仪器对被分析物和校准物质的响应的程度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否则校准物质所产生的的信号与测试样品所产生的信号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仍然采用上述方法计量被分析物的量,就会产生错误的分析测量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仪器的校准条件能适用于要分析测试的样品,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校准用有证标准物质(CRM)。 通常由于大多数分析测量样品的基体与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基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由校准过程导出的不确定度估算一般是不全面的。所以,还必须另外使用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匹配校准样品来测定,并最终修正由于校准中基体不匹配所引起的偏差。原则上讲,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已经用于校准实践,但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应用较多,如气体分析领域中使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由纯物质制备而得的校准溶液进行来校准分析仪器,并且使用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来研究考察基体效应引起的偏差。这种状况甚至使一些分析测量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误看法,他们认为基体标准物质不能用于校准,而只能用于质量控制。 校准是建立溯源性的最根本的过程。只有通过校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对适当参考标准的溯源性。 本文参考了国家标准物质网资料中心的相关资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