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医药安全

仪器信息网医药安全专题为您整合医药安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药安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药安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药安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药安全话题讨论。

医药安全相关的论坛

  • 生物安全柜的中国医药行业YY0569-2005标准和欧美标准的比较1

    生物安全柜的中国医药行业YY0569-2005标准和欧美标准的比较李敬华,章保平 力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正式实施,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于2005年7月18日发布的医药行业关于生物安全柜的强制性标准,不同于2005年6月1日实施的由建设部编制的《生物安全柜》JG170-2005的建设工业行业标准,医药行业的YY0569-2005标准的编制是参照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颁布的生物安全柜欧洲标准EN12469:2000和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官方认可的美国NSF49生物安全柜标准。我们国家的YY0569-2005的行业标准积极吸收采纳了EN12469和NSF49这两个生物安全柜标准中的重要部分,并将这两个标准中相对薄弱的部分作出了提高修改,使中国的YY0569-2005标准成为世界上生物安全柜领域最权威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力康(Heal Force)生物医疗科技控股集团凭借10多年的生物安全柜生产制造经验和对中国生物安全做出的显著贡献,于2005年应邀参加了中国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并且成为该标准的主要参编单位之一。鉴于此,在以下文章里我们会着重介绍和讨论中国医药行业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标准和欧美标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中国YY0569标准优于欧美标准的地方加以对比。一.安全柜型号方面,中国YY0569-2005采取了和美国NSF49-2002相同的规定:对二级安全柜进行细分首先,这三个标准对生物安全柜的大分类以及性能要求方面都有相同的规定: 一级生物安全柜只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而不保护样品。气流原理和实验室通风橱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排气口安装有HEPA(高效空气粒子过滤器)过滤器。由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负压气流保护人员的安全,而排出的气流须经HEPA过滤来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一级生物安全柜由于不能保护柜内产品,目前已较少使用。 二级生物安全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柜型,是有前窗操作口的安全柜,操造者可以通过前窗操作口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对操作过程中的人员、产品及环境进行保护。 三级生物安全柜是为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而设计的,柜体完全气密,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在柜体的手套进行操作,俗称手套箱,试验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柜以确保不受污染,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试验。 对于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分类标准方面,中国YY0569-2005标准和美国NSF49标准一样,不同于欧洲EN12469标准: 目前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生物安全柜都是二级的,而“欧洲EN12469标准”和“中国YY0569-2005标准” 及“美国NSF49标准”是不同的: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说,三种类型安全柜都可以提供对操作人员、试验品和工作环境的保护;工作原理也相同。最大的区别是EN12469只对“二级生物安全柜”有一个基本的定义,而YY0569同NSF49一样,将二级生物安全柜依照前窗操作口流入气流风速、排气方式和循环方式等分为4个类型:A1型,A2型(原B3型),B1型和B2型。A1型安全柜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40m/s(美标为0.38m/s)。70%气体通过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出。A2型安全柜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70%气体通过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除。此类型安全柜使用量比较大。二级B型生物安全柜均为连接到实验室排气系统的安全柜。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其中B1型70%气体通过排气口HEPA过滤器排除,30%的气体通过供气口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B2型为100%全排型安全柜,无内部循环气流,可同时提供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安全防护,此类型安全柜的使用量也比较大。 A1型和B1型二级生物安全柜目前在市场上的使用量很少;B2二级生物安全柜在中国和美国的生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但在欧洲几乎没有使用。而在欧洲市场上符合EN12469的二级生物安全柜在结构要求方面基本等同于中国和美国的A2型生物安全柜(除了一些小的区别),这两种类型的生物安全柜(A2,B2)是目前世界上各类生物安全柜中最普遍使用的。二.对于安全柜的柜体结构、性能和测试方面,中国标准充分吸收了欧美标准的优点,采用的是两者中最严格的测试标准。 对于柜体结构,EN12469和NSF49都是以规范性能为基础,不是通过细节规格要求去规定生产商如何制作安全柜;相反,生产商拥有很大的自由去设计自己的安全柜,只要能符合性能测试标准就可以。而中国的YY0569则明确规定了安全柜的柜体结构的设计标准:II级A2、 B1 、B2 型安全柜的工作区均应该采用四面(左右两面、后部、底部)双层结构。三个类型安全柜的所有污染部位均应处于负压状态或被负压通道和负压通风系统包围。II、III级安全柜裸露工作区内三面侧壁板应为一体成型结构,内表面的拼接处必须做密封处理等等。可以看出中国的YY0569标准相比欧美的标准更加明确规范了安全柜的柜体结构设计,更符合现在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实验要求。(Heal Force安全柜的工作区采用了三面不锈钢一体化的双层结构,在交界处采用了8毫米的大圆角过渡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安全柜工作区的所有污染部位均没有藏匿危险因子的可能,所有试验产生的气溶胶粒子都会被负压气流吸进负压通风系统最后被过滤掉,也十分便于对柜体进行清洁和消毒。)

  • 【转帖】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证实中国产两款饼干含三聚氰胺

    [size=5][b]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证实中国产两款饼干含三聚氰胺[/b][/size]  9月26日,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简称“食药厅”)24日表示,已证实在中国以委托生产(OEM)方式生产的HAITAI制果公司的“米之爱乳蛋饼”和从香港进口的(株)JNJ International的“Milk Rusk”等含奶油成分的两种饼干中含有三聚氰胺。据悉,“米之爱乳蛋饼”是从2005年5、6月份开始在中国生产,然后进口国内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市场销售额约为30亿韩元,仅在今年就约销售了1万多箱。食药厅从本月22日开始收回含有中国产液态奶和奶粉以及乳清粉末等乳制品的所有428批产品(进口申报1845件,1.8195万吨),并进行检测。食药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米之爱乳蛋饼是在中国的天津嘉年华国际有限公司以OEM方式生产的,其中检测出了高达137PPM的不能使用于食品的三聚氰胺。”而且在2008年8月13日进口、流通期限为2010年1月2日的“Milk Rusk”中检测出了7PPM三聚氰胺。(来源:朝鲜日报)

  • 医药人才需求大涨 基层医疗缺口加剧

    有热度,没人气,是基层医疗事业的普遍现状。政策在号召,媒体在报道,可是想要投身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少之又少。无论是医药英才网后台数据显示,还是现场招聘会情况反映,基层医疗单位岗位空缺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医药英才网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广大医学专业的求职者不要一心只想进大医院,在基层医院工作,同样会让你的社会价值不减。 质量监管前景看涨 近来,医药企业质量问题频现,公众质疑不断。根据医药英才网年中盘点数据显示,上半年,质量管理人才招聘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上涨40%。其中北京招聘需求最大,占招聘总需求的29%。预计未来医学类质量监管人才将会受到更多企业的追捧。 制药研发热度不减 在我国医药产业中,中成药一直以其中西结合的卖点,吸引着消费者。但是,近来中成药风波不断,屡遭质疑。这无疑推动了我国医药研发走向更加安全,更加高端的道路。研发人才在医药行业中举足轻重,需求数量较多,根据医药英才网数据显示,医药研发类人才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8%,该类人才的主要去向多为研究所、医学类院校、制药公司、医疗机构等,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 【分享】做医药招商需要专业人士

    如果说做医药招商的就更需要专业人士,专业企业去做了,防止将一些不正规的药品企业和一些虚假的药品信息公布给社会,进而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医药代表直接关系整个医药市场的整体形象,专业的医药代表能够对其他的人群产生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引领行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医药招商模式的转轨,亟待呼吁专业化的医药代表,在面临国际化经济的挑战,中国制药企业当前存在着营销模式上的重大改革同题即如何从非专业化模式走向专业化的模式。   非专业化模式是指以往国内医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销售驱动型营销模式,其特点为不注重研究市场策略,运用特殊销售政策,通过销售代表的社交性拜访,满足客户的低层次需求,获得短期销售业绩的增长。   但是,由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处于低水平竞争,缺乏高度的专业形象,以及宏观的竞争力,产品定位普遍停留于医生串名的二线,甚至保守选择,很难实现首选的地位,市场占有率难于提升,专业化营销模式则是国际化制药企业普遍采用的市场驱动型模式。   其特点是通过运用市场策略,通过医药招商代表的专业拜访,确立产品在医生心目中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学理论与销售策略结合的方法,深入发掘市场潜力,实现药品持续增长的销售目环。   这样做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招商企业在对制药公司进行招商时,不至于出现二级代理商的身份,从事医药招商的人都经历过当应招企业有招商意向时。   我们发现其实这个所谓的“应招商”实际什么都不懂,他的目的只是为自己转资金而已,并非是专业医药人士,这就很有可能由于对医药不专业造成一些事故。   过去几年中国医药招商市场的发展,事实也在证明非专业化“药企”,销售并未帮助企业取得良好的业绩,相反很多企业越来越深的陷入了财务状况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国家对医药制度改革的今天,对医药市场整顿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企业开始寻求企业健康发展的营销管理策略,以期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 【资料】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魅力初显

    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正式启动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魅力初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投产。未来3年,滨海高新区还将吸引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200名,支持重大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项目100项,带动形成5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   据介绍,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坐落于滨海高新区,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本市共同筹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要求,该产业区共包括技术支撑区、企业孵化区、产业发展区、展示交易区、仓储物流区、商业配套区6大功能区。目前已完成6大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区内还将建设形成生物技术制药、化学药、中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5大产业化基地。   目前,入驻该产业区的主要项目进展顺利: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日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后可为全国各地的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全方位的新药安全评价服务;以卫生装备、健康与环境研究、新功能食品、新药开发为基础,为企业中试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服务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滨海新区科研与成果转化基地即将开建;总投资26.3亿元的7个产业化入驻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起将陆续投产,涉及动物保健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70亿元。   按照创新园的长远规划,到2020年,将力争平均每年取得5个一类新药证书、20个新药进入临床研究,促进形成一批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新药物孵化基地,培育和引进1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大企业。届时,创新园将带动滨海新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基地,并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记者张檬)

  • 中医药检测分析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3348.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微谱在生物医药领域,将高品质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与系统化管理思维相结合,致力于为医药领域提供研发注册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在医疗器械领域,微谱聚焦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为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一系列研究支持服务。拥有丰富的项目服务经验,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厂商达成战略或长期合作协议,助力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与全球申报。[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主要业务-药品分析配方分析:分析药物配方,实现模仿生产或协助药品研发成分分析:指定成分分析、成分对比分析、定性定量分析、成分列表分析、异物分析等杂质研究:分析生产出现未知物质;解决产品纯度不达标的问题等;解决药品不稳定,会出现杂质的问题方法开发与验证:含量分析、药物杂质定性定量、溶剂残留、元素检测等不同项目没有对应分析方法和验证手段药品检测 质量安全:检测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有副作用的成分价值药效:检测是否含有相对应的药效成分、判定价值检测报告:产品进行国内外市场销售、资质认定等,通过检测解决由改产品导致的各种纠纷问题备案申报:判断中药材,原料药是否掺假重点服务项目 化学药:鼻炎药品、皮肤病药膏、眼睛养护类、贴剂药物类、降压药、降血糖药、止渴糖药等中药:减肥类中药、鼻炎类中药、中药美白类、补气血类中药、暖胃类中药、冬虫夏草鉴别、人参鉴别、灵芝品质等保健品:减肥药、抗风湿类、人体润滑油、丰胸药、外用精油等包材 :安瓿瓶、西林瓶、卡式瓶、预灌装、聚酯瓶、原料罐、丁基胶塞等制剂:吸入气雾器、注射液、透皮贴剂、口服溶液、口服胶囊,透皮软膏等[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药品检测分析[/td][td]常规理化:pH值、溶解度、熔点、衍生物熔点、比旋度、干燥失重、炽灼残渣、灰分、吸收系数、折光率、相对密度、黏度、凝点、碘值、碱值、羟值等 微生物检测:细菌、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内毒素、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无菌度检查、初始污染菌等 重金属:铅、铬、汞、砷、铜等 各种辅料:β-环糊精、交联聚维酮等[/td][td]中国药典[/td][/tr][/table]

  • ISO再添中医药国际标准

    从国家标准委官网获悉,7月21日,ISO 18664:2015《中医药--中草药重金属限量》由ISO正式发布。这是继《中医药--人参种子种苗--第一部分:亚洲人参》后,中药领域第二个国际标准,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发布的第三个中医药国际标准。 近年来, 我国中药材受到有害重金属元素污染时有报道,重金属超标事件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热门话题,严重损害了中药的形象,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国际标准对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最高限额进行规范,造成了在中药材领域重金属含量的争议。ISO 18664:2015国际标准针对上述问题和需求,规定了中草药中铅、砷、镉和汞含量的三种仪器检测方法及三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并在附录中提供了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的最高限额参考,以及适用于作为食品补充剂、功能性食品或天然药物进行国际贸易的非矿物类中药材和饮片。该国际标准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危险评价提供参考。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项目负责人郭兰萍教授及其团队历时三年,顺利完成ISO国际标准各阶段论证。此标准对于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产业规范化、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打破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中药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ISO/TC249名称确定为“中医药”之后发布的第一个国际标准,预示着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讨论】两会医药问题备受关注

    [align=left][b]两会医药问题备受关注 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b]来源:医药经济报在新医改这个事关所有国民切身健康保障利益的关口,医药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外界所瞩目,在两会会场自然也不例外。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在京开幕。对于医药行业而言,今年的“两会”格外有意义。就在前夕,讨论许久的新医改方案掀开了面纱,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国家宣布将在2009~2011的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界无限遐想。但有关新医改的实施细则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医疗机构运作模式、医疗保障制度投入等问题都牵动着所有医药界人士的神经。有关新医改细则在“两会”定调的传闻,更是给“两会”提前埋下了最大的伏笔。[/align]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医药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方向和办法,产业界也因此将更多地希望给予了今年的“两会”。[b]  医药问题备受关注[/b]  医药领域历来都是“两会”的热点。有关医药行业的提案和议案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外界代表对医药领域的提案,另一类是医药界代表提出的观点。  其中,外界代表的提案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如: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检察厅副厅长储亚平为治理药价虚高开出了“建立药品专卖,实行药品零售价统一定价”的“药方”,即引起业界一片热议。无独有偶,今年此话题又被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遂宁市政府市长胡昌升也提出了此观点。  2008年“两会”期间,针对药品购销领域的弊端,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建议用“药品直供”推动“药品直降”,也引起热议。  今年的“两会”上,业外代表对于医药领域的关注热情也丝毫不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模具厂抛光班班长杨梅认为,医改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和从业人员的培养,只有把基层看病的平台搭好了,百姓才能放心选择到社区医院看病,从而缓解“看病难”问题。就连上海市市长韩正,也趁“两会”的时机向基层代表请教如何降低药价。  “两会”医药界委员的提案虽然没有非医药代表那么有噱头,但却具有现实意义。这些委员代表基本覆盖了医疗界的各个领域,他们的提案能集中反映出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b] 业内人士捕捉新医改动态[/b]  毫无疑问,新医改是今年“两会”期间最热的话题之一,医药界人士都期盼从“两会”中读出新医改的最新动态。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再次明确了对医药领域的投入决心,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  报告指出:将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可以预见,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促进医药市场扩容的主要推力。  报告力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出了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并提出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对于制约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次报告也予以明确,重点强调了政府补偿机制。报告指出,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b]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b]  去年接连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使得原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中药注射剂近期再次成为焦点。本届“两会”上,医药界代表对于挽救中药注射剂的呼声不断。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应当予以重视和扶持。对于中药注射剂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忽视,不放任,不炒作,不责难,客观公正,具体分析,正确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  全国政协委员、盘龙云海董事局主席焦家良本次“两会”上一共提交了9个提案,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促进中药注射剂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没有国际成熟技术可借鉴,国家应坚持监督、规范、扶持并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中药注射剂技术革新方面的投入,在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同时规范临床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液相关药害事件的发生。对中药注射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严谨地来对待;要用发展的观点与办法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因认识误区和处理不当而导致中药注射剂“消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也认为,中药注射剂还是要支持、保护和发扬,而且要提高,要开发出更好的中药注射剂,国家在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都要加大。

  • InnoPack China为医药包装企业带来机遇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处长李宏表示,作为重要子规划之一,《医药包装“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望随《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在近期一同出台。《规划》含有五项重点内容,包装材料相容性将是监管部门2012年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  《规划》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医药包装业将重点发展新型、环保可降解、使用便捷的药用包装材料和容器。包括I级耐水药用玻璃制品、预灌封注射器、多室袋输液包装等自带给药装置的包装形式、适合中药材及饮片质量要求的包装材料、PVC替代产品和技术、具有温度记忆功能的药用包装材料、药品儿童安全包装和方便老人及残障人使用的包装形式和材料等八种包材。文章来源:制药在线www.cphi.cn

  • 简述高纯水设备在医药行业的地位及应用

    高纯水设备在医药行业的地位及应用  目前来讲,一般医药用的高纯水设备是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反渗透除盐技术来制备高纯水,是一种纯物理过程的制备技术。反渗透纯水机组具有能长期进行不间断的工作,当设备自动运行不需要进行人工来管理,操作流程简单快捷,而且产水的水质长期稳定,没有大量污染物香水中排放,用来制取高纯水所投入的成本是比较低的。  该设备的核心元件反渗透膜采用原产进口著名品牌卷式复合膜,高压泵亦采用著名品牌的进口产品。系统配置了前级处理系统,如活性炭吸附过滤器和精密保安过滤器,在电控和自控方面,装备了压力自动保护系统和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表系统,使设备操控系统一目了然,并且有前级进水增压,后级水箱液位联动接口。医药用水设备适用于制药用水、化工工艺用水、中压锅炉补水、生物化工工艺用水、医疗卫生用水、电子行业用纯水、机械行业清洗冷却用水、冶炼用水、民用纯净水。主要配置有原水箱、原水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加药装置、一级反渗透主机泵、一级反渗透主机、清洗装置、二级加药装置、二级反渗透主机泵、二级反渗透主机、淡水箱、淡水泵、纯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等。  医药用纯水对水质要求相对来说更加严格,更加高。常要求超纯水的电阻值应高于15兆以上。为保证医药用超纯水的用水安全,超纯水的处理设备整个系统也都由全不锈钢材质组合而成,而且在用水点之前都必须装备杀菌装置。从整个医药行业用超纯水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用户对高纯水的不同要求,采用反渗透,EDI等最新工艺,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成套高纯水处理设备工艺,以满足药厂、医院的纯化水制取、输液、血液透晰等制取的用水要求。

  •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形势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市场总量迅速增长;忧的是影响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以药养医”的体制尚未改变。尽管如此,我们展望未来,已经看到了促进医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  一、内需增长强劲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自1978年至今的近30年是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最辉煌的30年,平均销售收入递增幅度超过17%,远远高于全球医药市场平均增速8%~10%的水平。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国医药产品的销售市场目前仍以内需为主。以2006年为例,医药产品出口交货值仅占全部医药产品销售收入的12.65%,而且其中1/2是化学原料药与中间体,真正的制剂与制成品极少。所以,内需市场的发展主宰着国内的医药生产。  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指出,他们对9个国家的185位制药企业高管进行了访谈,这些高管普遍认为,全球医药中心正在转变,中国内地将成为外资药企扩张业务的首选市场。  二、研发外包与跨国药企转移生产为我国医药企业增加活力  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医药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跨国药企的转移生产和委托加工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原料药产品转移给中国企业生产,如美国辉瑞公司把多个激素产品转让给上海医药集团生产;阿斯利康公司已停止生产原料药,转而向中、印采购;默克公司、日本第一制药等也纷纷与中国医药企业进行相关合作。转移生产给中国医药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国际规则、先进的仪器设备、环保、安全和质量理念以及专利保护意识等,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  近年来,医药研发外包业务在我国方兴未艾。在北京中关村、成都高新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地区,已涌现出一大批医药研发公司,如上海药明康德公司、睿智化学公司、北京智元公司、本原正阳公司等。这些承接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公司发展迅速,他们在国内医药行业带头实践和推广了国际标准的GLP 和GCP,并为中国制药由仿制向创新的转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他们让世界医药业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  同时,世界医药科研的主力军也纷纷来中国落户。继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来中国建立医药研发中心后,阿斯利康、礼来、罗氏、拜耳、诺华、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公司也纷纷来华设立研发中心或扩大研发投资,他们一致看好中国的医药研发环境及巨大的市场空间。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必然会给我国医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和面对面的学习机会,并增加成果转让机会,同时也会给国内企业开发创新药带来巨大支持。比如上海张江就有4个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的一类新药和20多项接近后期的项目得到合资或注资;某外资企业还拟出资3700万美元购买上海一医药企业的科研成果。与外资协作开发、共享成果的合作一定会加快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进程。 三、国际资本青睐中国药业  近年来,国际资本日趋关注中国医药产业。在已获得外商风险投资注入的29家医药企业中,有12家是2006年完成的注资,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包括许多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如高盛、美林、软银、鼎晖和兰山投资等。自去年初开始,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医药企业出现明显加速的迹象。这些国际财团帮助我国医药企业成功打通了通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并募集了大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资本国际化将带动中国资本走出去,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资本在美、欧、日市场购并当地医药企业的案例一定会出现。当中国资本在海外成功投资医药企业时,中国医药行业“走出去”战略就进入了更高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内地医药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有上海医学之星、深圳迈瑞医疗、斯达制药和中生北控4家公司,共募集资金近5亿美元。而2007年仅仅到4月末,就有5家医药企业在海外上市,分别是贵州同济堂(中药)、武夷药业(中药)、四环控股、先声药业和沈阳三生制药。这5家企业募集的资金超过7亿美元。预计到今年末,在海外上市的我国医药企业的数量至少会比2006年翻一番。  这些情况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国际资本高度关注有潜能、有价值的我国医药企业,而获得国际资本支持的企业,其技术和专长将迅速转换成生产力走向市场,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本的国际化是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高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契机。  四、中国制剂“走出去”的时机已成熟  中国制剂走进欧、美、日国际主流市场,一直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共同梦想。而今天,中国制药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改革开放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制药先进水平的差距;研发创新和GMP、GCP、GLP、GSP等质量规范的推行以及EHS体系的建设,让中国医药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批批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海归”的加盟,加快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步伐,一部分医药企业已经达到国际认证水平——中国制剂“走出去”的时机成熟了。  浙江华海药业是我国第一个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深圳立健药业是第一个把头孢菌素制剂大批量销往欧洲的企业;海正药业、复星药业、西安千禾药业、大连美罗等都是固体制剂出口成功的先行者。过去一直被认为出口难度较大的大输液产品,也已有石家庄四药、四川科伦集团成功出口,并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美国市场。  中国制剂走向欧、美、日国际主流市场,将带动中国医药行业实现大的跨越。 五、科学发展观促进政策日趋完善  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医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契机。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医、中药的现代化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用包括“生物制药”和“中医药”在内的“九大专项”来推动规划的落实;“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新农合”、社区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等政策相继出台,都为医药行业“十一五”以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当然,目前一些影响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比如“以药养医”的体制尚未改变,一些政策性因素也影响了产业的发展,相信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随着新的医改方案的出台,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 医药包材生物相容性检测,国联质检安全评价

    [size=14px]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4988.html[/url]医药包材[font=&]生物相容性试验检测需要动物试验来完成测试,通过包材在动物身上的反应来进行医药包材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评价医药包材的质量,通常需要做生物相容性的除了医药包材生物相容性检测,以及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检测,口罩无纺布类生物相容性测试服务,测试项目有细胞毒性检测,皮肤刺激试验,热源、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容性、遗传毒性等,国联质检建立有全国仅有大型GLP安评实验室,并获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资质,不仅可以提供给生物相容性检测服务,还可从事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农药、兽药、危废等毒理检测项目,总部设立在陕西西安,检测实验室遍布200个主要市区,服务全国300地市区,覆盖范围有北京市,河南省,郑州,江苏省,南京,四川省,成都,山西省,太原,山东省,济南,广东省,广州,江西省,南昌,甘肃省,兰州,青海省,西宁,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福建,福州,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呼和浩特,宁夏,银川,广西,南宁,浙江,杭州,上海,天津,重庆,安徽,合肥,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贵州,贵阳,云南等,出具报告全国认可。[/font][/size][align=center][size=14px][font=&][img=神马logo.jpg]https://img2.17img.cn/pic/kind/20201223/20201223162154_1123.jpg[/img][/font][/size][/align][size=14px][font=&]生物相容性测试主要标准[/font][/size][size=14px]ISO10993测试也叫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目前需要做生物相容性测试的产品一般都是医疗用品,包括医疗器械以及医疗药物,测试所参照的标准主要是ISO10993和GB/T16886,两种标准的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测试项目一般保含以下几个部分:[/size][size=14px]第 1部分:评价与试验 [/size][size=14px]第 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 [/size][size=14px]第 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size][size=14px]第 4部分:与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互作用试验选择 [/size][size=14px]第 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size][size=14px]第 6部分:植人后局部反应试验 [/size][size=14px]第 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size][size=14px]第 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材料的选择与定量指南 [/size][size=14px]第 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框架 [/size][size=14px]第 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持续型)超敏反应试验 [/size][size=14px]第 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size][size=14px]第 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size][size=14px]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size][size=14px]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size][size=14px]第 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size][size=14px]第 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size][size=14px]第 17部分:可溶出物允许限量的确立 [/size][size=14px]第 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size][size=14px]测试项目比较多,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做全套的测试项目,主要是根据产品的使用方法以及产品的作用性能决定的!目前做的zui多的测试主要是第 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第 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持续型)超敏反应试验。[/size][size=14px]目前国内能做该测试机构不多,主要是一些大型外资测试机构和国内的部分研究院,而且测试周期和测试价格相差非常大,有的公司要1万多,有的公司要四五千,所以企业在选择测试机构的时候就会非常头疼,不知道哪家机构是正规的,更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费。在选择测试机构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检测报告单上必须标有CMA或CNAS标志,不然该报告是没有法律效应的。[/size][align=center][img=gl_20161012110932_61720.jpg]https://img2.17img.cn/pic/kind/20201223/20201223161822_8777.jpg[/img][/align][size=14px]国联质检专业检测试验机构,提供的价格和服务非常不错,自有检测实验室,一站式检测试验服务,实惠和贴心,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国联质检9年的检测经营具有专业技术人员非常了解试验的要求和方法,会提供给企业很多优化建议,使检测的通过率大大提高 如果企业检测的通过率偏低,那会浪费很多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影响产品的销售,从而影响公司效率和效益!企业如有需要进行测试的。请直接咨询国联质检[/size]

  • 【分享】医药招商之“一地一策”

    很多医药招商厂商在新产品上市推广时,习惯于“天下一盘棋”地制定市场政策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在区域市场水土不服。  不如“一地一策”既现实又可行,但要注意维护整体市场秩序,既保护经销商利益,又顾全企业大局。否则,新产品首次在区域市场推广失败,还得二次招商、二次开发,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医药厂商在后招商阶段有何作为?  一,针对区域市场量身制订营销策略。  二,调研摸底经销商所处区域市场。  相当多的医药招商企业都集中大部分精力忙一件事:联系打款、发货。这很可能是短期行为,做区域市场要“谋定而后动”,先做好开发区域市场的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区域市场上市的成功率,恰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打造样板市场,促进经验交流,增强招商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树立经销商信心,又可以总结市场经验,少走弯路。  四,提升经销商的素质,针对不同群体(经销商的操盘手、市场管理人员、一线代表、促销员等)提供产品、品牌、文化、服务、业务流程、市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五,医药招商企业合理确定经销商首批进货额,把关平均库存、安全库存、配送周期等指标。  六,及时向经销商输出销售宣传物料,如医药营销手册、宣传单(折页)、光盘、免费赠品、试用装产品等。  七,深入区域市场助销(与市场铺货同步),成立区域营销管理机构(如分公司、办事处等派驻机构),派出助销销售代表,设置促销员(工资由谁承担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八,召开新产品市场分析会,让经销商参与,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更重要的是经销商对区域市场认识深刻、并且直接操作产品营销,产品在区域市场上市初期,市场处于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生产商有必要和经销商经常“通气”。  九,积极兑现医药招商市场政策,体现速度(及时兑现)、足量(促销赠品兑现、实物奖励等)、足额(广告费用、销售返点等资金)三大原则。

  • 【“仪”起享奥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table=100%][tr][td][font=FZXiaoBiaoSong-B05S][size=29px][color=#244fa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color][/size][/font][/td][/tr][tr][td][font=KaiTi][size=27px][color=#800000][/color][/size][/font][/td][/tr][tr][td][color=#a0a0a0]时间:2024-07-31 10:00:09[/color][/td][/tr][tr][td] [/td][/tr][/table][table=100%][tr][td]国中医药法监函〔2024〕116号[/td][/tr][tr][td][font=fangsong_GB2312][size=21px][/size][/fon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局机关各部门,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社会团体: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文件精神,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我局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align=right]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17日[/align][align=center][size=24px][font=黑体]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font][/size][/align]  标准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font=黑体]一、总体要求[/font]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契机,立足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发挥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作用,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力,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b]坚持统筹协调。[/b]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组织体系统筹协调作用,明确中医药标准化功能定位,统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国际标准及区域标准的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短板弱项,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b]坚持需求导向。[/b]以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中医药标准体系布局,合理确定标准重点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不断适应标准需求的变化。  [b]坚持质量优先。[/b]充分运用前沿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标准质量提高,推动标准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优化结构,提高制定效率,实现标准数量、质量、结构、效率相统一。  [b]坚持应用为本。[/b]坚持标准制定与实施并重,健全标准推广实施反馈机制,强化标准推广应用,加大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力度,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引领作用。  到2026年底,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中医药标准质量进一步提高,标准应用推广和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增强,培养450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能力显著提升,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font=黑体]二、重点任务[/font]  [b][font=楷体_gb2312](一)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font]  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b]动态研究分析中医药标准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合理界定各层级、各领域标准的制定范围,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系统配套、规模适度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药标准供给效率,加快中医药标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中医药标准质量。  [b]2.强化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b]提高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行业起引领作用的国家标准以及中医药行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中医药发展需求,提高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  [b]3.鼓励发展中医药区域标准和地方标准。[/b]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推进区域标准化工作探索与创新,共商联合制定标准、实施标准。鼓励推进中医药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的地方标准供给质量和水平。  [b]4.有序发展中医药团体标准。[/b]充分发挥中医药领域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引导中医药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满足技术创新和市场的需求。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对中医药团体标准的引导和监督作用。[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1 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font][/td][/tr][tr][td][b]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b]围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少数民族医、器械设备、信息等,制定与颁布《中医药标准体系表》,建立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库,明确中医药标准制定的优先级。[b]2.制定中医药标准发展报告。[/b]总结年度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分析标准制定、推广、实施、评价现状,编制中医药标准发展报告。[b]3.推进中医药标准转化。[/b]遴选一批标准质量高、实施效果好的中医药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二)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font]  1.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b]围绕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制修订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研究建立中医医疗技术命名标准体系,发布一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规范,完善不同人群的治未病指南、食养药膳指南等。完善少数民族医药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医药病证分类与代码、名词术语等标准的制定。探索制定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监督评价标准体系。制定中药药事服务规范,完善中药饮片调剂、煎煮规范,建立中药临床应用标准体系。  [b]2.完善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b]健全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以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综合考虑中药材道地性、生长年份、炮制工艺等方面因素,研究制定中药材等级标准,推动优质优价。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涵盖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评价、生产标准规范性评价等多维度的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  [b]3.加快推动中医药信息标准的制修订。[/b]健全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加强中医药信息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大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深度融合应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推进中医药数据获取、处理、储存、交换、共享、管理、应用、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多形式开展信息标准应用落地见效。  [b]4.加快中医药智能化装备标准制定。[/b]研制中医特色诊断、治疗、治未病智能化装备标准,开展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炮制、中成药制造等器械装备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应用的标准研制。推进中医药器械装备共性标准等可度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促进中医器械装备规范安全使用标准制定。[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2 中医药标准制定[/font][/td][/tr][tr][td][b]1.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b]完成50项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修订一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修订20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20项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健康干预指南。完成中医医疗服务相关管理标准5项。制定3-5项中药药事服务规范。[b]2.中药相关标准。[/b]完成30项中药材种子种苗、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生态种植技术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及道地药材质量规范,制定中成药综合评价标准。[b]3.中医药信息标准[/b]。制修订中医药信息标准20-30项,包括中医药分类编码、技术规范、功能指引、建设指南以及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安全等。[b]4.中医药器械装备标准。[/b]制定3-5项中医、中药、针灸器械装备核心技术、工艺及应用标准。[b]5.少数民族医药标准[/b]。完成20项藏、蒙、维等少数民族医药名词术语、常见病诊疗指南及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研究制定藏、蒙、维等少数民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三)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font]  1.深化中医药标准化理论、方法、技术研究。[/b]夯实中医药标准科研基础,利用科技创新助推标准水平提升,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方法、原理创新,开展中医药标准全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研究,围绕中医标准制定的关键技术环节,形成系列共性关键技术通则,显著提升共性关键技术标准数量。  [b]2.推动中医药标准数字化。[/b]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研究,加快中医药标准与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互动发展,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建立中医药标准数据库,开展标准数字化试点,不断提升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程度。[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3 中医药标准科技创新[/font][/td][/tr][tr][td][b]1.中医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b]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数字化中医医疗服务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等多领域标准制修订技术方法及关键技术,形成系列通则不少于5项。[b]2.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研究。[/b]利用数字技术对中医药标准承载的诊疗规则进行读取、传输与使用,探索标准制定、推广、宣贯和实施的新方法。[/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font]  1.深化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b]落实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积极践行开放包容、共同合作的国际标准化理念,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我国承担ISO/TC249秘书处工作优势,加强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加强中医药国际技术交流中的标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行业性国际组织和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活动,贡献中国智慧。  [b]2.推动中国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应用。[/b]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产学研联动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以中医药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强化中医药标准外文版的编译。 [b] 3.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相互促进转化。[/b]加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动态跟踪、评估力度,发展和推动满足国际应用需求的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积极采纳引用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开展中医药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评价。[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4 中医药标准国际化[/font][/td][/tr][tr][td][b]1.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b]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及重大问题研究,动态分析及研判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趋势,形成中医药国际标准政策研究报告。[b]2.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b]建设中方后备项目库,形成一批中方储备项目,提出ISO新工作项目提案,并推动8-10项国际标准立项和制定。[b]3.中医药标准外文版。[/b]编译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文版20项。[b]4.优化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b]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藏、蒙、维等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推动1-2项少数民族医药国际标准在ISO立项,建设少数民族医药ISO国际标准中方后备项目库。[b]5.ISO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广应用评估。[/b]对中方主导发布满5年的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开展评估,完成5项国际标准的推广应用评估工作。[/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 (五)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font]  1.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b]推进中医药标准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标准全周期管理,持续优化标准化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标准复审管理机制,完善标准制修订信息平台,全面提升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管理水平。建立与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协同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探索行业融合发展标准制定的新路径。调动行业积极性,对已发布的中医药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依据。鼓励将中医药标准纳入各级奖项评选范围。  [b]2.创新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模式。[/b]规范、引导、监督中医药团体标准有序发展,搭建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平台,鼓励社会团体公开团体标准信息,减少团体标准交叉重复。组织对团体标准开展评价,遴选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进行转化。建立以团体自律和主管部门必要规范为主要形式的团体标准监督机制。  [b]3.打造中医药标准化智库。[/b]建立450人左右的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标准化工作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充分发挥专家在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和重大决策、落实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制修订与实施等方面的重要咨询和指导作用。  [b]4.强化中医药标准实施与评估。[/b]公开共享中医药标准信息,通过标准数字化、新媒体等途径开展标准解读宣贯。推动将中医药标准制修订及推广应用情况纳入各级各类考核评审指标。建立中医药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常态化开展重点标准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构建中医药标准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开展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情况评估。鼓励并接受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标准制定活动、技术委员会工作和标准审评工作的监督。[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5 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font][/td][/tr][tr][td][b]1.建立中医药标准管理平台。[/b]配套中医药标准管理有关文件,顺畅中医药标准管理程序,搭建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平台、中医药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中医药标准实施反馈平台等。[b]2.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建设。[/b]建立450人左右的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涵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民族医药、方法学等领域,搭建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管理系统。[b]3.中医药标准宣贯。[/b]完成100个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宣传推广,编印出版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手册。[b]4.中医药标准实施应用项目。[/b]试点开展100项中医药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推进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评估。[b]5.中医药标准评价项目。[/b]形成中医名词术语、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系列标准评价指南,示范性完成100项中医药标准的评价工作。[/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六)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font]  1.加强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b]加强对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强化各专业领域标准的衔接。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围绕考核评估指标统筹谋划各项工作,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加大标准宣贯实施力度,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的技术支撑作用。  [b]2.加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机构建设。[/b]遴选若干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标准化理论和基础研究,推动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应用实践。鼓励建立省级标准化研究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在标准发布前测试、标准发布后宣传推广的作用。  [b]3.实施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育计划。[/b]积极推动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列入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分类分梯度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不同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管理、科研、应用、教育人才以及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鼓励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参与科学技术进步奖、标准创新贡献奖等相关评选表彰。鼓励有关高校开展“专业+标准化教育”的融合教育,将标准化内容纳入培养全过程。[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6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建设[/font][/td][/tr][tr][td][b]1.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建设。[/b]围绕中医药标准制定、应用、评价等领域,建设3-5个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及协同创新网络。[b]2.深化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b]对已建立的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明确定位,优化运行,持续开展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评价。[b]3.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b]支持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医药临床人才标准化培训不少于50次。[b]4.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训指导用书。[/b]支持编纂满足中医药行业标准化人才需求的中医药标准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教材、中医药标准化从业人员培训指导用书等,不少于5部。[b]5.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b]培养20名中医药标准化领军人才,100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50名中医药标准化科研人才,50名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人才,100名中医药标准化应用人才,20名中医药标准化教育人才以及50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人才。[/td][/tr][/table]  [font=黑体]三、保障措施[/font]  [b][font=楷体_gb2312](一)强化组织保障[/font][/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局相关业务部门、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社会团体分工负责,组织和动员行业力量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合理统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确保落到实处。积极与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有关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b][font=楷体_gb2312](二)加大经费投入[/font][/b]  各有关部门要合理安排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经费,通过政府投入、单位自筹、社会支持等多渠道筹措,加大对中医药标准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入中医药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应用实施评价,推进中医药标准高质量发展。强化标准化经费管理,加强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b][font=楷体_gb2312](三)开展实施评估[/font][/b]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评估,开展行动计划实施的动态监测,针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确保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按时完成。[/td][/tr][/table]

  • 国人为何抢购日本医药品原因透析

    为何日本的医药品令赴日游客趋之若鹜?答案很简单,日本的医药品既便宜还安全。以儿童退烧贴为例,国内一盒退烧贴动辄二三十元,里面的数量却仅三至四片。但是,日本的退烧贴不仅价格比国内便宜,而且12至16片的量足够秒杀国内退烧贴。中日药品价格的差距性显然打破了纯粹的民族主义色彩。中国医药品价格究竟有多高?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直指,中国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不存问题。由于日本医药品管理实行分类限制政策,第一类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第二类则需要和药店专驻药剂师商量,第三类则可以任意购买。因此,即便国内高价医药品从而倒逼消费者去购买日本医药品,也因药品种类限制而无济于事。也正是医药行业的无可选择性,进而造成了比制造业更悲哀的画面。医药不分并非药价高的唯一理由 提及国内药品价格高,很多人会将矛头对准备受诟病的医药不分制度。的确,医药不分制度是医药腐败、药品价格层层加码的病源所在,但医药不分并非就是药价高高在上的唯一的理由。 日本从1991年开始施行医药分离(医师和药师的分离)后,日本药品价格增速成为全球主要药品市场中是增长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即便如此,也不尽然就是分离制度导致日本药品价格走低。换句话理解,医药分离并非就是医药价格降低的充分必要条件。日本医药分离并未杜绝医药行业的腐败现象。具体表现在,日本药企为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主要通过向临床试验机构、临床医疗单位和各医学专业学会提供学术研究费用,举办各专业学科的最新医疗动态以及新药研发动向和研究成果说明会,并向讲师支付高额讲课费等形式,增强医药企业对医学研究和医疗机构的影响力。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医药权威人士跑场而言不由衷的褒奖药品现象。这与我国医生吃回扣现象并未有多大实质性区别。只不过,日本医药行业的潜规则似乎更隐蔽些。 而之所以日本药企的潜规则并未造成医药价格居高不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对药品价格采取了动态的监管方法。日本政府一旦发现其定价和市场销售价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日本政府将会在下次政府定价时加以调整。例如,与国外的药品价格水平比较,当国内销售价格高于国外销价的两倍或低于国外销价的一半时,将对国内销售价格进行调整。拉低药品价格离不开创新 其实,我国药企和医生之间的利益输送行为,说到底还是中国药品市场竞争激烈。我们以仿制药为例,仿制药顾名思义,是根据原研药复制具有相同生物等效功能的特殊药品。它与原研药的区别在于原研药被写上了专利保护。 但是,在仿制药政策上,日本政府和我国政府却有着迥异的区别。日本的做法是,给予首先仿制成功的药企一定的价格优惠,二仿则享受的优惠要差一些,以此类推,往往到了四仿五仿利润就低到几乎赚不到钱,如此一来,自然而然没人愿意去模仿了。而我国则因地方管理部门政绩冲动,政策相对被烙上浓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表现在,小药厂也能在保护伞下生存。这就是为何中国会出现一种原研药有上百家竞相模仿的怪现象。 贴着五花八门的仿制药品牌,在市场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如何销售出去?自然而然,在医药体制不分的制度下,贿赂医院、医生就成了销售的唯一途径。因此,政策迥异的结果就是无形中助长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模仿能力,但却扼制了药品的创新能力。更甚的是,缺乏实力的制药厂要么弄虚作假,生产劣质的仿制药,要么沦为原料供应商。下 游的原料供应商不仅将原料供应给生产劣质的仿制药厂,而且还大量低价出口国外。中国已变成了印度制药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就是例证。但是,原料生产的过程亦是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如此一来,中国相当于不仅把环境污染留在了国内,把利润让给了国外,而且公众还要花高价买药品。与此同时,国内劣质的仿制药历经上市后,公众不仅花高价,而且还将承受着质量差所引发的副作用。

  • 生物医药被列入科技界重点发展领域

    第四届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18日在京召开,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精神,多部委首次宣布,将在“十二五”联合推进民生科技产业。记者在会议期间独家获悉,除了其他尚未明确产值目标的规划,仅蓝天科技工程、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海水淡化、生物制造等多个技术规划已显示,“十二五”期间民生科技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被列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重点的生物医药和生态环境两大技术领域,总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据了解,本届会议从当初的科技部内部的司局级会议变成跨部委会议。在科技部万钢部长的主持下,住建部、卫生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工信部等六部委的副部长或司局长出席,国土部、水利部、文化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十余个部门的科技官员及解放军代表参会。根据当天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民生科技是指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科技部长万钢指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工作重点包括四方面: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透露,包括民生科技在内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占科技总投入超过30%的仅有5个省份,不到10%的多达8个省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人口健康领域涉及现代医学、药物创制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领域涉及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相对于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更高“十二五”将拥有更大产能挖潜空间。据了解,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实施所需总经费将达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300亿元、单位自筹资金700亿元。该规划设立了预期目标: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到2015年底,生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产值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生物技术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培育生物和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0个以上,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该规划称,未来五年,国家将培育一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重点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疫苗与抗体产品研究开发、生物能源产品开发等13个方面。规划指出,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生物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要实施首购政策。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医药创新研发能力、新技术转化的效率、产品效益等都有待提高。新药品、医药器械等上市之后难以形成规模、利润率偏低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另据科技部匿名人士透露,在鼓励医药行业创新方面,财政支持力度会逐年加大,而且正在探索新的组织、管理模式以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长江证券的医药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国家政策对中成药的大品种改造、西药化学制剂改进、鼓励生物医药创新等领域的全覆盖,医药整体行业都将受益。而其中创新能力更强的公司表现将更夺人眼目。另据《“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透露,在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研制的生物医药材料发展方面,国家将扶持10-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建立8-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助推医疗器械产业以15%-2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而在《“十二五”先进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十二五”的发展目标被表述为带动新增工业产值1000亿元,其中生物能源、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生物溶剂等产业新增产值达到150亿元,重大化学品产业新增产值250亿元,生物纺织、生物造纸、生物造革以及大宗发酵产品的产业新增产值达到600亿元。此外,继环保部此前宣布“十二五”期间在环保科技方面投入220亿元(远高于“十一五”期间60亿元的投资预算)之后,记者从科技部和环保部获悉《“十二五”蓝天科技工程专项规划》正在业内征求意见,该规划将培育一批专业化大型骨干企业,建立15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实现减排主要大气污染物1000万吨,预期经济效益1000亿元。作为民生科技的重要领域,致力于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排放控制的“蓝天工程”将实施“十城千套”蓝天科技示范工程,针对特大城市、新兴城市、能源资源型城市等,开展火电、机动车、重点工业源、室内空气等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的规模化集成示范。规划指出,将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空气产业的投资,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梁嘉琳 路茜文)

  • 把中医药特色优势 转化为国家优势

    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决定了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要求,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关系公共卫生安全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生态环境恶化,抗生素滥用,病源微生物耐药,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与此同时新的传染病种不断出现。虽然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疫病在中医典籍中没有记载,但是依据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基本理论,以及在防治SARS、甲流等方面所积累的新的临床经验,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医药在未来各种疫病的防治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中医药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公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医药费用也在快速增长。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简便低价的优势,在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关系我国的医药竞争力 众所周知,我国的化学药制药企业绝大多数走的是仿制路线,创新不足。而在西方,传统的药品研发路线也越走越窄。这不仅是投入的问题,更是药物创新思路和医药哲学的问题。西方医学界已开始关注中医药独特的理论思维和药物制取方法。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宝贵财富,也是进行医药创新的沃土。中医药的很多奥秘还有待破解,而这正是我们进行创新的大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中我们占据了知识产权的制高点,也因此掌握了和国外医药巨头平等对话的话语权。中医药关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虽然中医药是医学科学,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她已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药在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上的功效,应当成为中医药文化飞向世界并被世界接纳的翅膀。正如瑜伽是印度养生保健文化的符号一样,中医药也是中华民族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文化符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也就是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那么,如何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上升为国家优势呢?首先,要正确看待中医药,加强对公众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陌生,一些人甚至否定或妖魔化中医药。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医药的普及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公众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医药、看待中医药。同时,对那些打着中医药牌子的江湖骗子,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其次,结合中医药特点,为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创新创造条件。为了和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满足大规模的用药需求,中药在剂型、生产工艺等方面吸收了很多西药的成果,中药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发挥,如过分强调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没有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过分强调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而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被忽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药现代化绝不是“中药汉方化”、“中药西药化”,离开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指导,中药的价值和作用就无法真正体现。当前,中医和中药正在被逐渐割裂,很多医生不懂中医,而中药剂师不懂中医理论、不会看病的情况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药理论连继承都成了问题,何谈创新?因此,应该从体制上、管理上认识中医药的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为中医药的传承,为中医药的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空间。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系统促进中药现代化。当前,中药在标准提高、有效成分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中药现代化还需要系统思考、通盘考虑。除了中医药理论创新需要加强外,在临床研究上还应该解决适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诊疗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问题;在中药产业化方面,应解决适应中药复方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问题。总的来说,中医药基础设施薄弱,多学科交叉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第四,应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中药企业积极参与中药材从野生走向“家养”的孵化过程,尽早保证药材的储备和供应。第五,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中成药进行价格政策扶持、科学研发政策扶持、再评价政策扶持,做出中国自有的中成药GMP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让中药企业有和国外大型医药企业一样的利润机制,并鼓励和支持中药企业走出去。

  • 香山会议专家探讨中医药科学内涵 组分中药:创新的突破口?

    当前,医学界面临着疾病谱改变带来的巨大挑战,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病为代表的多因素复杂疾病成为了主流,这使得研发复方药物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方向。于是,以复方及综合干预见长的中医药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如何利用有着几千年临床实践验证了疗效的中药来研发新药,如何藉着这个契机成全了中药创新,成为了中医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第418次香山科学会议以“组分中药”为主题,希望可以集各方智慧,为中药创新、中药现代化找到突破口。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认为:“解析中药复方中蕴涵的‘药物信息’是目前中药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组分中药正是创新中药研究的途径之一。” 力求质量可控、机理清楚 张伯礼介绍说,方剂作为连接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传统方剂多由饮片配伍而成,其成分繁杂,质量难以控制,疗效机理很难说清,而方剂作用的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系统,面对双重复杂系统,必须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降维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认为,必须借鉴现代药学的研究方法,发挥中医药理论优势,保持中药方剂的配伍特点,研制创新中药,同时探寻方剂这个复杂体系的科学奥秘。 据介绍,组分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吸收现代药物研制方法和技术,由有效组分或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是创新中药研究的一种途径。 1999年,以王永炎、张伯礼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在中医药行业的第一个973计划中开拓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研究。迄今,关于组分中药的第三个973计划进展顺利,并形成了组分中药研发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了“标准组分、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的技术路线。 张伯礼认为,组分中药的特点是“两个基本清楚”: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相对清楚;还具有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性、有效性证据较充分的特征。组分中药的作用模式是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整合调节,既保持了中医配伍的优势,又提高了中药制剂质控水平和临床疗效。 增效减毒是关键 王永炎指出,中医药传统的方剂配伍是根据“天人相应”等原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体现了整体调控药物相互作用以达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平衡。虽然当今物质分离与分析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组学资源也不断丰富和融合,但仍不足以全面阐释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的复杂关系。组分中药不能完全代表饮片方剂。 他认为,目前组分中药研发中涉及的标准组分、组效关系和组分配伍等等,核心是平衡疗效与毒性的关系,寻求最大可能的增效减毒,也就是不能忽视组分中药向化合物趋同中可能带来的毒性以及丢弃成分可能包含的药效物质,保持与提升组分配伍疗效而不增加用药风险是组分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组分中药研发的技术路径,首先应从经典方、大品种出发,也就是对靶标清楚、效应可客观评价的现代中药和疗效确切的小复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 据介绍,目前针对现代中药大品种群进行系统开发已取得可喜成果。例如,2011年天津市销售过亿的中药大品种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10个,30个中成药品种合计年销售额达31.5亿元,比2006年提高了2.5倍以上。 阐明重要方剂作用机理是巨大挑战 会议执行主席之一、暨南大学药学院姚新生院士认为,传统中药多系组方使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一定规则配伍组成,讲究君臣佐使,辨证施治。组方配伍不同,不仅作用强度不同,甚至作用性质也随之发生质的改变。故方剂功效不能简单看成是几个单味中药作用的简单相加。目前方剂数量有据可查者约为6万余首,约为传统中药材数量的10倍。因此,阐明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研究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但应当是中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他认为,正常、健康的人体拥有极其复杂的自身功能调节系统,可以比喻成一个暗箱。中药方剂也是如此。要将两个复杂系统联系起来,全面阐明中药方剂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物质基础是个极其复杂的课题。 只有在中医千百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及中医方剂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才可能真正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 姚新生强调,中药研究应把握中医的精髓,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组分中药研究。作为一种药物,组分中药必须符合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他建议,现阶段研究应从功效相关的活性成分群出发,建立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控制指标来实现传统药物的质量监控。 与会专家指出,开展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揭示方剂科学内涵是推进中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前提,是中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家对此应当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做好长期规划与顶层设计,有计划、分步骤积极推进。(记者 游雪晴) 《科技日报》(2012-04-26 一版)

  • 医药行业用超纯水设备工艺及特点简析

    医药行业用超纯水设备的出水质量是十分严格的,要求出水的电阻值应高于15兆。为了达到绝对安全卫生的目的,超纯水设备整体结构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而且在出水点之前装备杀菌装置。从整个医药行业用超纯水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用户对高纯水的不同要求,采用反渗透,EDI等最新工艺,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成套高纯水处理工艺,以满足药厂、医院的纯化水制取、大输液制取的用水要求。  医用超纯水的水质标准  2000版药典标准。  GMP标准。  电阻率:≥15MΩ.CM。  电导率:≤0.5μS。  氨≤0.3μg/ml。  硝酸盐≤0.06μg/ml。  重金属≤0.5μg/ml。  制备医药行业用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医药行业制备超水的工艺大致分成以下几种:  1、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 设备→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离子交换器→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2、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 →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 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3、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三种制备医药行业用超纯水的工艺比较  目前制备电子工业用超纯水的工艺基本上是以上三种,其余的工艺流程大都是在以上三种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组合搭配衍生而来。现将他们的优缺点分别列于下面:  1、第一种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其优点在于初投资少,占用的地方少,但缺点就是需要经常进行离子再生,耗费大量酸碱,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  2、第二种采用反渗透作为预处理再配上离子交换设备,其特点为初投次比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方式要高,但离子设备再生周期相对要长,耗费的酸碱比单纯采用离子树脂的方式要少很多。但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破坏性。  3、第三种采用反渗透作预处理再配上电去离子(EDI)装置,这是目前制取超纯水最经济,最环保用来制取超纯水的工艺,不需要用酸碱进行再生便可连续制取超纯水,对环境没什么破坏性。其缺点在于初投资相对以上两种方式过于昂贵。  我们公司生产的医用超纯水设备特点  ·产水符合2000版药典纯化水标准,可符合GMP标准。  ·直接用自来水制成土无菌超纯水,能完全替代蒸馏水及双蒸水。  ·采用进口泵、反渗膜等优质部件。  ·全自动操作系统,高效自动冲洗  ·采用进口仪表,能对水质准确、连续分析、显示。  ·应用于制药工业用纯水,医用大输液制剂及医用无菌水纯化。  应用提示:  1、 医药业无菌、无热源纯化水制取。  2、 生物医药用水。  3、 医疗血液透析用水。  4、 饮用纯净水、饮料用水的制取。  5、 电子工业用高纯水的前处理系统。  6、 锅炉补给水的制取。  7、 化装品配料用水。  8、 白酒勾兑用纯水、啤酒制取用纯水。

  • 2015大连医药化工工艺优化及PAT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交流会

    梅特勒-托利多自动化化学部诚邀您参加2015大连医药化工工艺优化及PAT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交流会。本次交流会将邀请医药化工工艺优化领域的资深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龚俊波教授,为我们剖析医药化工工艺优化过程中的难点并为我们分享一些经典的案例。梅特勒-托利多的技术应用工程师也将为我们介绍PAT过程分析技术以并分享国内外工艺优化的应用实例。此次交流会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专家交流和案例分析,为您今后的研发及工艺优化工作带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301117_544175_271_3.png会议内容1. 应用于医药化工工艺优化的PAT工具2. 医药化工工艺优化难点剖析3. 实时在线颗粒分析技术在结晶过程理解和工艺优化中的应用4. 全自动实验室反应器技术在工艺优化和安全放大中的应用5. 全自动取样系统介绍6. 医药化工工艺优化案例分享7. 实时在线反应分析技术在反应机理研究和工艺优化中的应用会议时间2015年5月7日 8:30 - 17:00会议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大厦A座会议费用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7.gif免费参加会议免费提供午餐和茶歇住宿差旅费请自理报名地址:http://cn.mt.com/cn/zh/home/events/seminars/product-organization/labtec/CN_AC_Dalian_Chem_Process_Optimization_PAT_process_2015.html

  • 实验室中关于医药箱管理的那些琐事

    实验室中关于医药箱管理的那些琐事

    [font=宋体]前言[/font][font=宋体]医药箱作为实验室安全方面的一个必备品,其管理的细则多之有多,为了保证医药箱的有效利用,现对医药箱的管理做一个简单描述[/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img=,197,23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7346034_405_2364146_3.jpg!w197x239.jpg[/img] [/font][/align][font=宋体]1. [/font][font=宋体]位置要明确[/font][font=宋体]当实验室发生人员伤害时,为了保证实验室受伤人员能第一时间得到处不处理,实验室所配备的医药箱的位置一定要明确且容易找到。为了便于所有人查找,实验室一般在消防应急逃生图中对医药箱的位置及标识做明确标注,这样以来不但对于实验室的内部人员还是对初到实验室的外来人员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font][font=宋体] [/font][img=,388,7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4004555_3735_2364146_3.png!w388x796.jpg[/img][font=宋体]图[/font][font=宋体]1[font=宋体]—医药箱在消防应急逃生图中的标示[/font][/font][font=宋体] [img=,337,4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4206570_605_2364146_3.png!w337x470.jpg[/img][/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2[font=宋体]—医药箱在消防应急逃生图中的位置标识[/font][/font][font=宋体]2. [/font][font=宋体]急救人员信息要全面[/font][font=宋体]急救箱是急救人员的工具,实验室不但要有完备的急救箱,还要有能够正确使用药品,对患者做出及时处理的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在实验室中可以是具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医生,也可以是经过后期培训的人员。他们能够及时处理受伤人员的病情,减少对受伤人员的伤害。为了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联系到急救人员所以其信息一定要全面,具体包括部门、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内容。[/font][img=,124,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4322231_2570_2364146_3.png!w124x71.jpg[/img][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图[/font][font=宋体]3[font=宋体]—急救人员信息包括的内容[/font][/font][font=宋体]3. [/font][font=宋体]药品清单要清晰[/font][font=宋体]药品是急救的重要物资,清单是保证危机产生时能够快速找到药品的保障,所以药品清单一定要清晰,只有这样才能才危急时刻快速发现现场是否有所需的药品,为急救争取时间。[/font][font=宋体] [img=,519,3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4438950_4327_2364146_3.png!w519x370.jpg[/img][/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4[font=宋体]—完整的药品清单应包含名称、数量、用途、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信息[/font][/font][font=宋体]4. [/font][font=宋体]药品品种要做到账物合一[/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药品品种做到账物合一的目的是放置急救时出现[/font]“狼来了!”的故事,只有做到账物合一才能在应急时现场可取。[/font][font=Calibri] [img=,431,3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4544098_6251_2364146_3.png!w431x383.jpg[/img][/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5[font=宋体]—账目上有的实物不能少[/font][/font][font=宋体]5. [/font][font=宋体]定期检查不可少[/font][font=宋体]因为某些药品是有有效期的,同时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包装或取用时密封不好而导致药品泄漏,所以只有保证药品有效治疗才能及时可行,而定期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为了达到检查的有效性,可以指派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这样才能责任到人、检查有效。[/font][font=宋体] [img=,333,30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5066349_6045_2364146_3.png!w333x306.jpg[/img][/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6[font=宋体]—定期检查少不了[/font][/font][font=宋体]6. [/font][font=宋体]使用记录要详细[/font][font=宋体]使用记录的登记是为了药品使用取向的可溯源,做到账物合一,通过使用记录的查询发现现存药品的量,有利于提前申报,减少药品箱内药品的出现空档期。而减少危险发生时的处理不及时性。[/font][font=宋体] [img=,216,1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010505173323_7454_2364146_3.png!w216x128.jpg[/img][/font][font=宋体]图[/font][font=宋体]7[font=宋体]—使用情况随时记录[/font][/font][font=宋体]结束语[/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药品箱的管理关系到实验室安全救护的效率,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形式主义,只有管理到位、分工明确,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布局合理,实验室才能真正做到[/font]“有求必应”。注:部分照片来自网[/font]

  • 专家呼吁:对待传统中医药应科学客观

    主持人:滕继濮 本报记者对待传统中医药应科学客观2013年06月07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滕继濮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606/071370515416125_change_tengjp3617_b.jpg图/CFP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嘉 宾:柳长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 房书亭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 张世臣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 沈志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 徐荣谦 中医儿科专家 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从云南白药含乌头碱到汉森制药的四磨汤含槟榔,再到同仁堂牛黄千金散、小儿至宝丸所谓的汞超标,近期国内中药制药行业可谓风声鹤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连中招的是国内中成药制药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和行业旗舰企业,被质疑的几乎都是深入百姓人心,使用了多年甚至几代人、中药企业的镇店之宝招牌药品。 目前似乎正逐渐的淡出大众的关注,但是整个中医药行业却不敢稍存侥幸心态,不敢在风波过后稍有怠懈之心;相反,从中医药行业到旗舰企业,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寻找问题根结,正视现实环境,做好分内之事,发出业界声音。 不能单以药品成分下结论 科技日报:此次风波迭起,起因都在相关药品里含有某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对人体有害甚至致癌:乌头碱或者槟榔或者汞,不一而足。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这些药品里的成分? 柳长华:是单纯的把它们作为一个化学分子看待,还是当作某种植物或矿物质的一个有机整体看待?如果单纯当成一个化学分子来看待,那药就成了毒,剧毒!而当成一个有机整体看待,它就是药,好药! 这看似一个特别不值一争的问题,就像喝水,人口渴了喝水,喝水而已,谁也也不会想喝下去的是H2和O两种分子!但是具体到中医药行业,这么简单的不值一争问题,怎么就演变成了引起行业震动,百姓疑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医药错了还是认知错位? 沈志祥:单以药品成分论,中药不但质量堪忧甚至说是毒药也不为过,但是这显然是荒谬的。有句古话形容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有中国人都听得懂的一句俗话,反映了中医药对人体认识的整体论、平衡论、和谐相处论。头痛时中医可能去医的却是脚,中国人一点不为怪。但是在西医学评价体系来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头痛割脚,那才叫庸医!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观用药观,硬生生用一种观念去套用另一种观念,它怎么也合适不了!中西医原本是两个维度,有不同的用药标准和衡量体系,用纯西医的维度来衡量中医药是不公平不客观的,更是不科学的。 中药用药到底安全吗? 科技日报:一时间百姓会发懵,这么多年来,生了病我们不是服中药却是服剧毒吗?可是为什么没中毒死,病却好了?以后这些药还能服用吗? 徐荣谦:自己从事儿科门诊几十年,从临床上没有发现过儿科中药中成药有重金属中毒现象,同时没有看到过医学杂志的相关报道。 中药的丸、散、膏、丹的配方配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各配方配伍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服用使用,从几千年的发展到逐渐的完善改进,已达到精粹。处方的改动改变是一个非常严谨严肃的问题,不能风波一起就封杀某种药材,从处方里削减甚至撤掉某种药材,这本身就是轻率的不科学不客观的行为。 张世臣:对于朱砂是否有毒,这一争论在中医界已有1000多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总结到“丹砂性寒而无毒,入火则热而有毒”。从化学角度,朱砂又名硫化汞,属于共价化合物,溶解度低,很难被人体吸收,而真正有毒的其实是游离汞。中药使用朱砂,炮制方法是“水飞法”,即球磨机磨碎朱砂过程中加水,避免温度过高而分解产生游离汞。 化学测汞采用的是原子吸收法,不论是不是游离汞,朱砂中所有汞成分就完全被测出来了。用化学药的方法来评价中药,是不合理的。 柳长华:2002年凤凰卫视记者刘海若在英国遇到火车出轨意外事件,经英国医院抢救后被判定脑死亡,西医西药无力回天,其家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转而回国求助中医,在国内医生的会诊和精心医治下,刘海若一步一步恢复了健康,并重返主播岗位。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安宫牛黄丸”等中药产品。 安宫牛黄丸含有朱砂和雄黄,这些成分在西医看来就是违禁的,可恰恰是这些在他们看来违禁的毒素医治了身体的疾病。 房书亭:治疗疾病的实质是祛除致病因素,调整人体机能。然而祛邪之法用之得当,方能除病;用之不当,反而戕害正气。因此,必须权衡所感病邪之轻重、深浅,并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亦即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决定方药的轻重、大小。攻邪不可过剂,应留有余地。药物只是在病邪炽盛时用以顿挫其势的一种手段,一旦病邪已衰,即当停止用药。特别是作用猛烈的药物,使用时更宜恰到好处,以除病而不伤正为度。在用药物攻邪的同时,还应结合食疗,随五脏所宜而进食谷肉果菜等食品,以扶助正气,尽其余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正气,消除病邪,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医药发展到现在,更是作到与时俱进,GMP流水线发展,从1995年全国只有两三个,到目前已成为中成药的常规化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技术水平,得到长足发展。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率是西药注射剂的1/10,这个数据是在多年临床验证后,中西医医学界共同认可的客观数据。从古至今,中国中医药人历来重视中药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让消费者自己作出理性判断 科技日报:如此氛围下的中药真的是一无是处吗?该如何看待此次风波? 沈志祥:经此波折,如果中国中医药行业能够真正发出自己的业界声音;真正把中药行业标准堂堂正正树立在与西医行业同一评价体系水平线上,达成平等相对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在产业政策支持,百姓科普认知等多方面得以较大提升,那么,这次风波对中国中医药行业来讲,就是塞翁失马,祸福相倚,短暂的打击赢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值得! 张世臣:这些貌似无意掀起的风波,貌似公允的评论,一次次将中国传统中医药推向百口莫辩,横竖都是错的被动地位,且不管它是国际不正当竞争的结果,还是资本市场推手的翻云覆雨,如何在被妖魔化的氛围中突围,任何不再被动挨打,如何坚持自己几千年的行业标准,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从机制方面,产业政策方面来争取和努力,如何从传统医学里发扬光大,这对中国中医药行业是个考验,龙门一跃,成龙成凤,让我们期待! 房书亭:信息社会,风波骤起时固然惊世骇俗掀起千层巨浪,风波乍去亦如风卷残云只留一地鸡毛。留下的只有消费者一知半解的迷惑,整个行业的受伤和旗舰企业的无奈。 如何努力把中药行业标准与西药行业标准二维化多元论,堂堂正正的确立于双方的竞争市场,规避再次陷入被动;如何在百姓中普及中药科普知识,提高消费者对中药中成药的认知水平,让消费者能够自己作出理性判断,不再人云亦云或者被迷惑被疑惑,这应该是整个行业和企业需要努力的方向。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 《科技日报》(2013-06-07 七版)

  • 【分享】医药招商之后招商谋定而后动

    签约后,相当多的医药招商企业都集中大部分精力忙一件事:联系打款、发货。这很可能是短期行为,做区域市场要“谋定而后动”,先做好开发区域市场的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区域市场上市的成功率,恰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否则,新产品首次在区域市场推广失败,还得二次招商、二次开发,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医药厂商在后招商阶段有何作为?  第一,调研摸底经销商所处区域市场。  第二,针对区域市场量身制订营销策略。  很多医药招商厂商在新产品上市推广时,习惯于“天下一盘棋”地制定市场政策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在区域市场水土不服,不如“一地一策”既现实又可行,但要注意维护整体市场秩序,既保护经销商利益,又顾全企业大局。  第三,提升经销商的素质,针对不同群体(经销商的操盘手、市场管理人员、一线代表、促销员等)提供产品、品牌、文化、服务、业务流程、市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第四,打造样板市场,促进经验交流,增强招商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树立经销商信心,又可以总结市场经验,少走弯路。  第五,合理确定经销商首批进货额,把关平均库存、安全库存、配送周期等指标。  第六,及时向经销商输出销售宣传物料,如医药营销手册、宣传单(折页)、光盘、免费赠品、试用装产品等。  第七,深入区域市场助销(与市场铺货同步),成立区域营销管理机构(如分公司、办事处等派驻机构),派出助销销售代表,设置促销员(工资由谁承担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八,积极兑现医药招商市场政策,体现速度(及时兑现)、足量(促销赠品兑现、实物奖励等)、足额(广告费用、销售返点等资金)三大原则。  第九,召开新产品市场分析会,让经销商参与,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更重要的是经销商对区域市场认识深刻、并且直接操作产品营销,产品在区域市场上市初期,市场处于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生产商有必要和经销商经常“通气”。

  • 中医药工作者:不应一棒打死“黄金大米”

    中医药工作者:不应一棒打死“黄金大米” 核心提示:虽然世界各国均有大量人群食用转基因作物,但至今没有一篇临床报告有人受害,也未提出一例食用转基因食物后发生不良后果的报告。而所有中药、西药、杂交食物及转基因食物,都存在目前无法确定的风险,且药物的风险远甚于转基因食物,不应一棒打死“黄金大米”。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期向媒体揭露,美国一科研机构利用中国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试验,引起轩然大波。日前,领导该试验的美国塔夫茨大学华裔女教授唐广文教授,通过校方发言人对此事给予了书面回应。回应承认在中国进行了该项试验。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和中医药工作者,最关心的是人群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对这项临床试验受试儿童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有风险是公认的,任何受试者都会有风险。但是食用后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几十年后甚至第二或第三代的远期影响,至今只是理论、想象、主观猜测的不良后果,至今尚无一篇临床报告证实食用后有多少人发生不良后果。我国转基因食物豆油、菜籽油、调和油等市场销售多年,有成千上万人长期食用,至今尚未发现有人发生不良后果,也无临床报告。截至2010年,世界有59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可用于食物和饲料,美国批准12种转基因作物可进行商业生产,澳洲新西兰批准55种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包括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土豆等,均经食品标准局的安全评价证实安全可食用。虽然世界各国均有大量人群食用转基因作物,但奇怪的是至今没有一篇临床报告有人受害,也未提出一例食用转基因食物后发生不良后果的报告。说明食入转基因食物后对人体的损害,至今尚无实例确证,尚停留于理论推测、主观想象阶段,转基因食物对人体的远期影响无法确证。所有中药、西药、杂交食物及转基因食物,都存在目前无法确定的风险,且药物的风险远甚于转基因食物。根据各单位披露的事实,初步认为23名受试儿童食用煮熟的黄金大米后,对健康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基本是安全的。首先,根据《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论文《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提到曾用美国成年人进行试验,然后在中国再用小学生进行试验。其次,黄金大米是煮熟后食用,经高温处理蛋白质变性,食入后又经胃蛋白酶、胃酸及肠中胰蛋白酶消化吸收后,其化学成分与普通大米基本相同,只是β-胡萝卜素含量高一些,无有害物质。正如鸭子会跑会咬人,而煮熟后的鸭子不会飞更不会咬人,煮熟后的黄金大米已失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受试儿童只在试验第16日吃一次煮熟的黄金大米,并非连续35天每日食用,不可能产生急性中毒或慢性蓄积中毒,也不可能产生基因的有害影响,因而受试儿童应该是安全的(但是不涉及种植转基因水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涉及转基因大米能否成为合法食物进入市场,更不涉及其他转基因食物),事实上这些孩子在试验期未发现不良反应,试验后1年多也无不良反应的报告。为对受试儿童的健康负责,对其家属及广大群众负责,有关部门应尽快对这项试验的全过程,特别是将关键问题查清,给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在此期间主动关心受试儿童,定期作身体检查,并长期追踪其健康状态,对其家长详细解释此试验对于受试儿童基本是安全的。消除紧张恐慌情绪,安定民心。要切实保护儿童的安全及合法权益。

  • 【分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面临“三大难题”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笔者认真研读《意见》后认为,《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推进容易有序难。实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落实医药行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但是对于正在经历“新医改”的医药行业来说,要想达到有序调整的状态,必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虽然在前期市场化主导下的医药行业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中,并存在“小”、“散”、“低”的发展状况,但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的医药生产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要整合小型以下规模的药品生产企业,必将面临企业数量众多、优化成本过高、融合区域过大和上述企业一时难以主动参与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优势”药品生产企业均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虽然中央对这些企业在重组和兼并中西部地区小型药品生产企业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优势”企业在跨地区、跨省份收购和兼并小型企业过程中,还会存在资金紧张、管理链条加长、股份配置不易达成和技术改造难以兼顾等难题。 其次,扶持容易把握难。《意见》对如何促进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技术支持甚至市场份额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同时在“优势”企业在新药开发、GMP认证、国际接轨以及资金和技术扶持等方面也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如果政府扶持的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药品生产企业,国家有关部门对该企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和资金安全等问题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政府扶持的是民营企业,一旦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些攥在企业经营者手中的药品生产、研发专利和资金投入风险必将显现出来,由此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损失该由谁来承担?笔者认为,在实施《意见》的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思考如何减小在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将直接关系到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进度甚至成败。 第三,从严容易淘汰难。淘汰落后药品生产企业,提高药品生产企业集中度是《意见》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淘汰落后企业绝非易事。目前全国有5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如果按照5年淘汰50%落后企业计算,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债权债务纠纷、从业人员下岗分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将给各级政府造成巨大压力。其实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型药品生产企业还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如果淘汰此类药品生产企业,必将遇到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方面阻力。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可以在控制小型药品生产企业建设同时,兼顾欠发达地区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在执行《意见》过程中,可以在中西部小型药品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必要时还可以选择个别小型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试点,运行比较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 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11月23日,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下称《中医药法》)即将出台。”这就意味着,《中医药法》将正式成为我国起草的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而可以预见的是,万亿市值的中医药产业将全面迎来利好。王国强是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论坛:中医药发展”上公布这一消息的,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把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最近几个月来,中医药在政策层面所享受到的“待遇”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设立“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王国强进一步透露,中医药立法中已考虑到名贵中药材的保护内容,同时还包括医疗、文化、民营医院等。目前,国家中医药法草案正在广泛征求各个省市的意见,顺利的话,将尽快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尽管对于是否会在上半年出台时间表,王国强表示目前“尚不可预见”,但他也同时表态:“我们希望越快越好”。

  • 【分享】探寻2011医药招商市场发展主流

    2010年已经过去,2011年来临。在过去的一年,医药招商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药体制和政策在不断变化。面对未来,医药招商企业感到迷茫,这是因为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医药招商市场。明年的招商市场将会如何,我们不妨来简单预测一下。  医药企业优胜劣汰成市场主旋律  医药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医药企业优胜劣汰就成为了市场的主旋律。特别是最近两年,伴随国家对医药行业进行大力整顿,以往那种依靠简单投入、投机取巧甚至非法经营的招商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定位清楚、经营规范的强势企业的崛起。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现有的几千家招商企业将有一半以上不适应经营成本上升和行业监管加强的压力举步维艰,而其中1/3以上的企业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等多重压力下逐步退出市场。  当然,成功生存下来的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吃以前大发展时期留下的“老本”,若不主动求变,难免也会步其他企业后尘。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招商企业,则会成为未来医药招商行业的翘楚,以其新模式、新思维、新管理抢占市场制高点。  医药招商行业面临“洗牌”  行业大发展和社会变迁,医药招商行业面临“洗牌”,医药行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市场整合。这种整合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会产生行业内部的并购重组,通过区域优势的不断互化,真正促成业内超级企业的出现,并通过这种集团化、规模化企业的引领,推动整个行业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  客观因素和种种趋势的引导,使得未来的医药招商市场版图必将形成“大集团、强市场、小区域”这样一种三级企业并存的情况。即:在医药招商领域会形成几个具有大品种、多科室,可以和生产企业叫板,具有极强产品吞吐及市场运作能力的集团化企业;同时,一些在细分市场定位清楚或者在某一区域具有良好关系的企业,则成为某一区域或某一细分市场的强势企业,组成医药招商市场的骨干力量;同时,依然会有许多单位和个人进入医药招商市场,这些新进入者与固守医药招商传统模式的企业,在有限的区域和空间生存,起到补充整个医药招商市场产业链条的积极作用。  精细化招商成发展主流  精细化招商,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定位及行业发展趋势,确立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色优势,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招商行为和市场经营,使得这种优势得到最大化体现,进而不断提高招商精准度和经营效果的一种招商模式。  就目前来看,医药招商市场上大多数企业依然沿用电话招商的传统模式,在产品线规划、渠道规划、市场掌控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企业是无法做大做强的。值得关注的是,在医药招商领域已经有一批具有很强前瞻力的企业给自己做了精确的定位,并沿着这个定位确定了企业在某一细分市场的经营规划,并通过药交会、媒体宣传等形式实施品牌差异化传播。  而着眼未来,这种趋势必将放大,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医药招商领域的专业化细分,而市场的深度细分则是经营机会的无限提升,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大有帮助。   医药招商市场专业之路开启   追本逐源,医药行业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行业,这是由其行业的本性决定的。既然行业的本性讲究专业,那么行业的从业者也需要具备相当完备的专业知识,行业中的企业也必须具有相当专业的组织运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匹配行业特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发展水平。  作为医药招商企业,在传统的电话营销模式下,对于招商人员从药品研究到医药行业把握上,都没有细致的要求。在招商企业眼里,只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关系营造水平,就可以做好业务、做大业务。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经营思路在医药招商初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个人。但是,伴随着行业本质的回归以及民众和代理商对于药品安全等信息的关注,熟悉掌握药品特性、详细全面地进行市场研究、有精准行业把握能力的高端人才逐步得到行业认可。  与此同时,药品招商企业为了适应临床、专科、OTC等渠道的需求,不断将产品学术研究提上公司的经营日程,并且在医药招商企业内部逐渐设立临床招投标部门以及专业的产品经理等一系列企业组织机构,这都向我们表明,未来医药招商市场的专业化之路已经开启。这种以人员的专业化、组织构架的专业化、市场把握的专业化等多策并举的专业化之路,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对于市场的把握程度的,最终提升医药招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医药研发测试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9815.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1)是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与产业化应用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研发,以及小分子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为全球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规模化生产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药品研制各个阶段质量控制提供一体化服务。公司配备多种高端进口品牌大型仪器,具备专业的分析及质量研究团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药品质 量研究和分析检测等服务。曾完成艾日布林、曲贝替定、艾地骨化醇等这些高技术壁垒、高难度、复杂手性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的质量研究。[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药品研制各个阶段质量控制提供一体化服务。公司配备多种高端进口品牌大型仪器,具备专业的分析及质量研究团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药品质 量研究和分析检测等服务。曾完成艾日布林、曲贝替定、艾地骨化醇等这些高技术壁垒、高难度、复杂手性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的质量研究。[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医药[/td][td]理化测试[/td][td][url=https://www.woyaoce.cn/download/paperinfo_12316.html]GB/T 18916.10-2006 取水定额 第10部分:医药产品[/url][/td][/tr][/tab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我们的优势[/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的专业团队拥有5000+的分析实验室,200+的分析技术人员,依托200+精密的仪器设备、高水平的数据解析,借助强大的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a.完备的仪器资源 公司配备了一流的大型分析仪器,如高分辨质谱(QE)、[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MS、[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NM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IC等,可为产品全方位研究提供不同选择。 b.深厚的专业积累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实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药物开发、生产、研究,具有丰富的中外申报实战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适合的药物质量评估与研究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贯穿于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生产阶段,助力了众多药物的临床申报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高效、高质量、高性价比 核心技术成员擅长攻坚克难,凭借在医药行业扎实的专业积累,可为客户提供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以专业的QC、QA、注册团队、资深合成技术专家团队作为保障,及时响应,高效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类型的需求。 d.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针对不同的客户,参照ISO 9001管理体系和GMP体系,确保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符合法规要求。支持客户审计和配合官方核查。[font=arial, sans-serif][size=15px][color=#0096e0][/color][/size][/font]

  • 传统医药企业2014年面临的10大问题

    很多传统医药企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之路如何走?利润好的企业发愁,利润不好的企业更发愁。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总结下来,传统医药企业在2013年遭遇的核心问题有10个方面:第一:医药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在医药行业,传统营销都找不到“势”了,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你的企业商业模式还是老一套,生产、加工、产品、招商、广告,这一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医药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行活,闭着眼睛都会干。大家突然产生了疲劳感,发现兴奋不起来。无论怎样的成功学培训,也难以激发团队的斗志,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就是传统医药企业的穷途征兆。任何事物,不怕小,就怕没有势。小米雷军说,站对了风口,母猪都能飞上天,风口就是势,没有这个势,企业就是一潭死水,是非常可怕的。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是所有传统医药企业老板最大的命题。第二: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转型,这个词汇已经被2013年说烂,但这两个字的确关乎企业生死。尤其是大企业,年销售额过10个亿的企业,靠的就是传统的渠道和团队,转型谈何容易。转的动吗?很难。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但为什么消失?答案很简单,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对于企业,转型有两种。第一种,被迫转型,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倒逼企业转型,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术必须死亡。第二种转型,是预见式转型,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IBM提前完成转型,非常成功。但这种企业家在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人,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恋旧情节是人之常情,但商业不能恋旧,李嘉诚警告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行业或业务。往往动感情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第三:传统医药企业的高管年龄大了传统医药企业老板平均年龄很多在40岁以上,高管年龄在35岁以上,这些人在传统营销领域经验丰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互联网不精通。企业改革的最大障碍就在这两个人身上,底层员工都是年轻人,不存在问题。40岁以上的,在传统医药企业打工的高管,未来3年有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且是大概率事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往往因为什么成功,就往往因为什么失败。让老板换掉一批高管,然后引进一批年轻人,这种风险谁能扛住?咨询公司不能,企业自己更是发抖。所以,这就是企业转型的矛盾和痛苦。对于新崛起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没有历史包袱,他们可以轻装上阵,而传统医药企业不能,他们的肩上扛着全国数百家渠道经销商,怎么办?这是最痛苦的地方。第四:传统医药企业家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对互联网这玩意儿,传统医药企业家是拿不准的,尤其很多老板手机上都没有微信或者微博,他们对这东西感觉不到成就感。与新事物中间隔着一道墙。其实传统医药企业家感觉没错,目前为止,医药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没有诞生过5亿元的实体群体,只有个别零星的平台做到了,比如天猫医药馆。如果让哈药、步长等这种百亿级别的企业搞转型,必须告诉他百亿级别的互联网操作模式,否则小打小闹的网络营销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注,背后是新旧思维的碰撞。雷军的模式,是粉丝经济模式;格力的模式,是传统产业链模式。究竟谁输谁赢,我看没有答案。格力积累了巨量财富,光纳税就100亿,如果想转型,那是太轻松了,毕竟格力手里握着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系统,这个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所以,雷军可以卖不需要服务的手机,但卖需要售后服务的空调就有点难了。很多医药企业家,他们普遍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对不确定的东西是不敢投入的,风险是他们的第一考量。所以,企业家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对互联网心理有底,我看办法只有一个,自己下水玩玩互联网,掏点钱当学费。第五:错把网络当销售渠道之一很多传统企业高管谈互联网,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比如公牛插座,4年时间从3个亿做到30多个亿,走的就是传统分销路线。安全吗?一点都不安全,虽然“安全插座概念”创意在传统市场很管用,但今天的时代已经让公牛很危险了。比如,雷军如果发现小插座的高利润,搞出一个设计更漂亮,以出厂价作为零售价,那公牛的经销渠道会哀鸿遍野。这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销售渠道,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商业模式。就像马云说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见,然后看不起,最后来不及。很多传统医药企业正在这么做,未来的确非常凶险啊。第六:传统营销思维根深蒂固面对未来,奉劝所有传统医药企业人:不要用已知否定未知。比如传统营销,产品需要广告语,需要提炼独特销售主张,这些都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尤其平面设计理论更是行活。但我们发现,广告语在推销产品的力量越来越差,你能想起来小米手机的广告语是啥吗?你能回忆起苹果手机的广告语是什么吗?但这两个品牌都大成了。仍然有很多传统医药企业用传统思维做互联网营销,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马应龙做的一个视频广告《屁股欢乐颂》,放在互联网上,以为是网络营销,其实传统的不能再传统,创意感非常弱,典型的传统思维创意方式。其实,不一定非要在互联网上卖,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卖!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就是与目标人群打成一片的思维方式,就是C2B,最后形成粉丝经济,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粉丝帝国。第七: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大家上网查查,三只松鼠休闲食品卖的很火,包装设计的动漫化,销售语言的动漫化,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精神。其实里面的坚果和大街上卖的没啥区别。那消费者为什么趋之若鹜?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传统食品越来越不好卖,尤其很多传统历史悠久的食品企业,仍然在搞什么文化包装,这种做法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中国及中国企业再也不要贩卖过去的传统文化了,可以作为品牌故事背景,绝对不能作为第一诉求。白酒是传统文化的典型贩卖者,结果怎么样?白酒股票皆被市场腰斩,不是因为限酒令,而是传统文化的贩卖之路走到头了。江小白,搞出了时尚白酒概念,与传统文化切割,只针对年轻人说话,卖了几个亿,让传统白酒直呼看不懂。未来一定拼的是创意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产品必须充满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夸张与包装。产品必须成为消费者肚子里的蛔虫,才能成功。第八:五年战略规划失去意义凡客陈年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互联网会发生什么。他说对了,互联网时代做3-5年战略规划,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是自己骗自己的。今天你看到阿里巴巴很火,明年后年不一定,说不准就被微信替代了。腾讯曾经搞过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但失败了,今天的微信却成功了。所以,企业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1年战略,策略战术变化以周为单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与时俱进。因此,互联网时代,企业会越来越累,因为越来越快,传统医药企业时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建议传统医药企业家,未来出路有两条,第一出路,赶紧卖掉企业,就像IBM提前卖PC机一样,现在卖还能卖上价,再过3年就卖不出去了,然后把钱投给年轻人,做他们的股东;第二出路,自己冒险转型,向禇时健学习,80岁也可以搞互联网,当然前提是有好产品。第九:搞不懂商业模式创意因为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没有区域市场之分。传统时代,还可以做区域品牌老大,互联网上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存活一个企业,这就是为什么腾讯模仿阿里巴巴失败的原因,反过来阿里巴巴模仿微信搞来往,也不看好。能否直接面对消费者搞出新商业模式,这是对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考验。未来是直销时代,渠道必然消亡。三种直销模式会畅行天下,互联网直销、人联网直销、社区连锁直销。离开这三种直销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其他出路。大分销的时代未来不存在了,因为渠道的存在是因为过去物流、信息不发达造成的,今天渠道的价值没有了。消费者不会为渠道成本买单,消费者需要出厂价购买,这就是阿里巴巴存在的价值。所以,传统医药企业必须好好思考,你的产品如何能直接到达喜欢你的消费者手中,而且让他们爱不释手和广为传播。第十:2014年考验老板的一年2013年,准确的说是后半年,让中国众多传统医药企业觉醒了,开始着急了,也开始彷徨了,因为我们没有前车之鉴可参照,只有不再管用的过去经验。一个企业的成功,99%归功于老板;一个企业的失败,99%归咎于老板。2014年,考验的是老板。时代会无情的淘汰那些所谓传统企业家明星,会不断的迸发新颖甚至是新奇的商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