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医学文饰

仪器信息网医学文饰专题为您整合医学文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学文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学文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学文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学文饰话题讨论。

医学文饰相关的资讯

  • 首部医学文饰行业规范指南发布:涉仪器标准规范
    9月13日,由国家卫计委主管的一级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京发布我国首部《医学文饰行业规范化指南》。《指南》涵盖了国内文饰行业所涉及的文饰机构、从业人员、仪器设备、色料耗材、操作流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将对规范文饰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据介绍,自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第19号令,明确将文饰操作纳入医学美容范畴以来,我国的文饰行业进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大量的非医疗从业人员,另一方面文饰行业却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与规范,从业人员无纪可遵、无章可循。为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文饰分会本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宗旨,专门组建“医学文饰行业规范化指南起草委员会”,经过数十位专家参与制定,历经了11次修改,最终于2016年7月8日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正式通过了《医学文饰行业规范化指南》,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首部医学文饰指南”,这一“指南”的发布,将为我国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文饰行业树立标准和规范,使从业者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 香山科学会议研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化学问题”
    以“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化学问题”为主题的第357次香山科学会议10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王夔教授、全国民建中央马培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吴毓林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基础学科,已渗透到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且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等重大问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关于资源、能源、环境、健康等关键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学。因此深入研究其中的化学问题,是制定国家战略、缓解未来能源紧缺、保护环境及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现代社会中人口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类对地球无限度的需求,使全球都面临来自资源、能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威胁,包括:①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的浪费严重 资源的耗竭比我们预期来得迅速 ②开采和利用矿物释放了某些本来处于结合状态的有害元素,增加了生物的暴露 ③违背自然规律地加速农业发展使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改变,地下水污染 ④超自然负荷的工业化改变了地球面貌和人类生存环境 ⑤围绕最后资源和最佳环境的争夺导致政治不稳定,战争危险增加 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造成疾病谱改变,人类健康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其中都包含化学和化工的根本问题。   来自多学科跨领域的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我国特有战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 缓解未来能源紧缺的重要化学问题 绿色化工与环境化学 与人类生存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等中心议题开展深入讨论。从国家需求的战略高度和化学全局的角度,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和思路,以期对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并提出若干建议。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原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
  • 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首个英文期刊创刊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科学上,科研诚信重于一切,没有诚信就没有科学。不管是对待科研上的想法、科研过程还是科研结果,科研工作者必须诚实,因为科学始终建立在诚信之上。”《科学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以下简称《科学文化》)期刊联合主编、魁北克大学伯纳德· 席勒(Bernard Schiele)教授强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主编,伯纳德· 席勒的任务是保证各项程序有效落实,推动期刊按计划发展。他表示,希望《科学文化》将来能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9月15日,《科学文化》期刊创刊号发布会在京举行,这是中国科学文化领域第一本英文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524/G,每年出版四期(季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及中国科协等8家单位6个国家的期刊编委以及特邀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发布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发出中国学者声音 填补国内空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英文水平受限或发表英文论文时遇到困难,很多杰出的中国学者难以被世界所认识。”伯纳德· 席勒对记者称,《科学文化》期刊旨在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尽管期刊是用英语出版,但投稿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中文。如果中文来稿最终被采纳,会有专人负责把中文论文译成英文,还有文字编辑对文章进行润色,确保语言地道。目的在于为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中外学者搭建沟通的桥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外有很多探讨科学与文化的英文期刊,但是都基于西方国家,《科学文化》则产生于中国的土壤。此外,相比较西方已出版的期刊,这本新刊囊括的话题更为广泛。”伯纳德· 席勒表示,这本期刊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创刊号特邀主编、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这本期刊的理想是让人们发现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声音。“我们希望入选论文符合期刊宗旨:表达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科学文化的思考和探索,特别是非英语国家非西方国家对科学文化的思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在期刊发布会上强调,《科学文化》的创办填补了国内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非英语国家创办的科学文化专业性学术刊物的诞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严格评议程序 确保刊物质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伯纳德· 席勒指出,《科学文化》编委会前两年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在接下来的两年,期刊的论文主要来源于约稿。在工作机制成熟之后,《科学文化》期刊将开始接受投稿,通过双盲评审和同行评审的方式对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双盲评审就是评委不知道作者是谁,作者不知道评委是谁,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这是国际通行的审核方式。”据伯纳德· 席勒称,审核论文需要4至6个月的时间,程序复杂。因而,刊物发行初期,每一本收录论文5篇左右,确保每篇论文都经过严格评审程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确保科研诚信方面,编委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作者需要签署原创声明,此外编委会有专门编辑负责审核数据的真实性。李正风指出,国内科学文化方面的专门期刊有10来本,但权威性期刊占比相对较少。在质量方面,《科学文化》编辑部会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对文章进行评议,通过评议之后,才能纳入文章入选范围。备选文章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最终才能被刊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伯纳德· 席勒认为,确保学术论文诚信的做法非常简单:在做好同行评审、双盲评审的基础上,让科研成果向公众开放。“公众监督评判科研成果是确保科研诚信的核心”,伯纳德· 席勒称。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
    我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大科学工程——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3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竣工。未来将对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地描绘与精确测量,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助力全景式研究和解析生物医学重大科学问题。11月3日,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仪式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举行该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7.17亿元,建设用地100亩,新增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项目预计2023年试运行,2024年验收。成像设施在科研、医疗、教育和产业等方面具有广泛需求。在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早”的重大生物医学问题的研究中,多模态跨尺度成像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视频来源:北京大学11月3日,参观者观看介绍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的图文展览及设备展示。“如果无法看清发病过程中分子、蛋白、细胞、器官等的变化过程,就无法精准治疗疾病。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可以多层次、全景式、可视化‘看见’疾病发生的动态过程,便于更好地筛选药物、对症下药。”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陈良怡说。据悉,成像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以及模式动物等辅助平台和配套设施等。未来将聚集相关领域优秀团队,建立完备的核心成像设施,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11月3日拍摄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建筑群(无人机照片)。“成像设施将多层次、全景式揭示生命的奥秘。”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程和平院士说,成像设施建成后将对中国生物医学成像的研发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
    2月14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确定面向国内外科技共同体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从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2年4月20日止。二、征集内容和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等问题,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产业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方式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等(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鼓励领军企业科协参与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或国际专家共同推荐,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四、组织推荐程序1. 制定推荐方案(2022年2月13日前)。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 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2022年2月13日前)。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3. 广泛征集问题难题(2022年3月31日前)。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重点面向学会负责人、企业科技工作负责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征集。4. 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2022年4月20日前)。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并将所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5. 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五、工作要求1. 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2. 实行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负责制,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学会联合体或企业科协负责推荐,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3. 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4. 鼓励学会发布本学科本领域科学问题难题,建立发布问题难题机制。联系人:刘豫颖 严雯羽 联系电话:010-62126641 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附件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附件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附件4.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doc
  • 科协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重点涉及10个科技领域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征集时间截止2021年3月28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企业科协: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28日止二、征集领域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内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四、征集方式面向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应联合相对应的国外组织共同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也可自行组织推荐;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五、工作要求(一)加大国外科技组织参与力度各推荐单位要充分认识问题难题征集发布对于科技共同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建立联合国外学术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对联合相应国外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的全国学会给予经费支持。(二)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相关全国学会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负责推荐,由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三)把握界定问题难题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四)严格组织推荐程序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3.确定推荐题目。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4.格式要求。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六、其他事项(一)2021年3月28日前,各单位将所推荐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二)中国科协将组建重大科技问题难题专门委员会及有关领域学术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学术组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三)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联 系 人:李先鹏 严雯羽联系电话:010-68515738 010-62126641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2.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表.docx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中国科协办公厅2021年2月4日
  •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南京大学问世
    2016年9月15日,《Genome Biology》报道了一种基于SGN的基因编辑新技术,以结构引导的内切酶(SGN,Structure-guided nuclease)实现体内外DNA任意序列的靶向和切割。论文一作为Shu Xu,论文通信作者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周国华(Guohua Zhou)研究员、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赵庆顺(Qingshun Zhao)教授和朱敏生(Minsheng Zhu)教授。做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从业者,读后很有感触,应BioArt主编之邀请,以半学术的方式、以随笔的形式写出,与各位分享,不严谨之处请大家各自消毒。  感触之一:构思巧妙,略有瑕疵,瑕不掩瑜。  论文中,作者巧妙地融合FEN1(Flap endonuclease-1,是一种可以特异性识别flap结构的核酸内切酶,参与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过程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双链DNA特异的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已经被成功用于ZFN和TALEN的DNA剪切结构域Fok I,结合标准化的linker(GS repeats),设计了一个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可编程的基因编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短链ssDNA导向的基因组特定位置 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可以大于2.6kb) 可以在斑马鱼胚胎中成功编辑内源基因。这个构思,看得出包含ZNF以及TALEN的影子,其实这三者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其创新点在于靶向元件的选择十分巧妙,切割元件直接me too。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原创性工作出自我们中国科学家团队,略有遗憾的是,论文中体内靶点做的偏少,也没有以CRISPR或者TALEN为对照,导致尚不能够评估其相对低的编辑效率是来自位点特异性障碍还是来自技术本身(znf703基因编辑效率1/96≅ 1% cyp26b1基因编辑效率是3/29≅ 10%、这个位点还真不低)。另外一点,如果SGN系统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那么后期的同源重组做起来要相对困难(冒昧的揣测一下:FEN-1外切酶活性是否可以dead?貌似大片段的deletion应该是5' -3'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引起的)。  感触之二:表述质朴谦逊,留下很大的优化空间。  通篇论文读下来,科学之外,还感觉到一种相对质朴的文风,措辞之间充盈着谦逊。这么讲,可能超出了学术范畴,所以称之为随笔,既然自己给自己开了这么一个后门,所以,干脆就谈出来,好在笔者与南京大学与作者没有关联,也就没有了套磁之嫌疑。例如,在基本术语上作者没有跟风:“SGN”而不是“ssDNA guided Nuclease”,“DNA editing”而不是“genome editing”,这些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立性”。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目前看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没有更多地报道相关的条件优化工作,例如效率瓶颈是存在于guide DNA与靶向区域的结合效率?还是存在于SGN的识别效率?整个生物学场景之中,目标区域的DNA melting究竟有多重要?是转录相关事件还是复制相关事件?(冒昧的揣测一下:是不是质粒编辑实验中采用可诱导启动子即可帮助判断?)当然,不应该要求一篇论文解决和回答这么多的科学或技术问题,但是可以预计,这个新工具可能还有较大优化空间,期待着他们更多的进一步报道。  感触之三:就是要挑战CRISPR,尽管它似乎难以逾越!  众所周知,今年5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博士“一鸣惊人”的论文,报告了一种NgAgo-gDNA基因编辑新工具,尽管因不可重复而使韩春雨“一波三折”地陷入学术诚信危机,但是,此文也算是高调地揭开了挑战CRISPR暗中竞赛的盖子。尽管CRISPR如日中天,甚至有“long live CRISPR”之类的戏言,但是,CRISPR并不完美,这种“不完美”不仅仅来自Off-target、PAM的限制性、难以实现单碱基精确编辑之类的技术瑕疵,更是来自人类对新技术的“天然贪婪”,来自根深蒂固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远”,来自我们骨子里的征服欲。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所言:新技术都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取代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Prashant Mali 说的更直白“我们需要的不止这些”。所以,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看,CRISPR是大自然和几位先锋科学家送来的珍贵礼物,在欣然拥抱它的同时、当然也期待着更好的技术出现 从技术开发者的角度看,大红大紫般火热的CRISPR又是新的竞赛标杆,它令人嫉妒地、高傲地立在那里,挑逗和激发着人们超越它的冲动。  感触之四:源自天然、超越天然,从基因编辑技术演化史看“工程化”在技术工具开发中的重要性。  有人把基因编辑技术做了“断代工程”,给技术划代,很形象、也利于普及,但是有时候也比较困难。一般地,理论上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近乎任意位点切割并引发编辑的ZFN、TALEN以及CRISPR,它们在时间节点上依次出现、而且效率和便利性也越来越好,所以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1G、2G、3G)。笔者愿意把他们称之为大众基因编辑工具,因为对应着的还有一些小众工具,鉴于其自身的技术局限和缺陷,并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今天,先聊一聊大众工具,随后加一些小花边,再聊聊那些正在被淘汰和被遗忘的小众工具,补充这些小众工具的演化史,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技术发展脉络,或许从中获得另外的灵感和启发。  从大众工具看,“工程化”贯穿始终。现代中文语境中,一直有一种混淆科学与技术的“语义学”困境。科学与技术相关但不相同,有人形象地这样区分科学与技术:know what,know why是科学,know how是技术。基因编辑总体上是一种技术,其相关工具的开发,起步于科学发现,但是不止步于科学发现。例如,从现有公开文献看,CRISPR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节点是2011年卡彭蒂艾(Emmanuelle Charpentier)对tracrRNA的生物学功能的阐明。但是,有时候,造物主很懒,他开辟了这个世界之随后可能置之不理了。所以,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礼物,有时候配不上我们征服的野心,因此,就人类目标而言,我们从来都不吝啬和迟疑于改进和再造。果然,随后的2012年,卡彭蒂艾就会同詹妮弗刀娜(Jennifer A. Doudna)联合发表了划时代论文,把tracrRNA和guide RNA合二为一,做成了工程化的“chimeric single guide”,sgRNA由此诞生。而在CRISPR-Cas工程化、模块化方面贡献最大的,应该首推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除CRISPRi、 CRISPRa之外,早在2013年的综述中,张锋教授就展望了包括把Cas设计为光控模式在内的各类工程化方案。而就是在本月,又推出了两项以遥控sgRNA的方式对CRISPR实施即时控制的技术方案。哈佛和神户大学的团队先后发表了利用“工程化”措施将AID与dCas9做成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单碱基编辑。就在本月初,MIT的团队创建了光敏感的sgRNA技术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的科学家团队报告了“化学控制”的sgRNA的控制技术。  让我们把视野再回望到ZFN和TALEN,更是工程化的杰出案例,直至今天讨论的SGN,其“动作模块”甚至“毫不动摇”地使用FokⅠ,所变换进化的是“GPS定位模块”。这堪称技术演化之中还留下了历史痕迹,好似“保守序列”一样,让人惊叹“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异曲同工之奇妙。  所以,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工程化的基本方程式是: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话分两头说。  先聊“执行模块”。FokⅠ屡战屡胜,但是,一定还有其它选择,毕竟,造物主应该是慷慨的,地球生命演化了四十亿年,留下的自然遗产极为丰富。  再聊聊GPS定位模块。这个模块工作效率及操作便利性如何,是基因编辑工具“好不好使”的关键。ZFN和TALEN的主要特点是:以蛋白质特定结构域来完成靶向定位,其主要缺陷是:定位模块体外准备麻烦,工作量大成本高 相比之下,CRISPR-Cas却方便的多,所以在总体竞争中胜出。但是CRISPR-Cas还是或多或少存在Off-target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定位精准性,已有报道以dcas9为定位器,融合上FokⅠ,实现正义链和反义链双向定位、并形成FokⅠ二聚体造成DNA双链断裂(DSB)、引发编辑。本次讨论的南京大学的这篇文章,再一次创新了GPS定位模块,首次采用FEN-1(flap endonuclease-1)来执行定位功能,将定位指令转化为方便人工编程的guide-ssDNA,做的很巧妙。  聊到这里,下一个创新近似于呼之欲出:尽管NgAgo似乎失败了,但是它工程化改造的前景呢?pAgo做为基因组“GPS定位模块”的可能性,怎能不令工具开发者怦然心动,就连我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都已经于几个月前就开始努力了,万一大牛们漏掉了某些创意呢?  总之,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基因编辑工具,两个模块的重点是定位模块。设计灵感源自天然存在的自然遗产、但不止步于天然存在。自然界留给我们很多的提示和启发,例如:位点特异重组酶(site specific recombinase)如何?整合酶(integrases)如何?转座酶(transpotase)如何?其它未知的recombinase如何?这个领域的干法和湿法挖掘竞赛应该一直在进行。张锋曾说到:“通过对多种酶进行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强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箱。我们必须继续探索未知。”  最后的花边:从G0谈起,回顾一下“沦落”为小众的基因编辑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实现了质粒体外重组,标志着第一代基因工程的诞生。随后,基于同源重组的体内染色体水平的基因工程成为现实,但是由于重组率极低,必须使用抗生素抗性或营养缺陷等标记加以筛选,做不到无痕编辑。之后,尽管发展了反向筛选标记、cre位点预埋及抗性回收等技术措施,但是,还是繁琐和低效。业界对无标记的无痕基因编辑技术是十分期待的,无标记无痕的关键在于编辑效率,只要效率达到百分之一以上的数量级别,就有希望。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两个小众工具,作为“绿叶”来衬托一下广为人知的大众工具。  其一,G0代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上世纪90年代末,基于λ 噬菌体的Red重组酶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出现了,这个领域中,中国科学家于代冠(Daiguan Yu)跟随NIH的Donald L . Curt,做出了不少贡献,于代冠博士后来回到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基于Red系统,哈佛大学George Church于2008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改进版的MAGE,可以自动化地在数天内引发十亿计的突变 至2013年,Church又把基于ss-oligo的的重组工程从大肠杆菌扩展到酿酒酵母,这个过程还与rad51/rad54相关,被Church发展成YOGE技术,之所以特别强调Church,是因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早期CRISPR的推进者之一,他采用Cas9编辑高等细胞基因组的论文,与张锋“同框”于2013年1月的Science。但是,重组工程最终没有能够再扩展到其它物种,特别是没有实现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大肠杆菌的Red/ET系统,也是重组工程的重要实现工具,也是目前仍在普遍使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工具,这个系统源自中国科学家张友明在欧洲留学工作期间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张友明博士后来回到山东大学工作。总体上,基于寡核苷酸入侵的重组工程可扩展性不够好(局限于原核的细菌、真核最多跨到酿酒酵母),效率相对低下(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难以大幅度优化。  其二,G2.5代的Targetron。这个来自原核微生物防御机制的Targetron技术,笔者更愿意把它称之为2.5代技术,不是因为它的效率,而是因为它的GPS定位模块的工作方式,其方式是结合了“个别DNA位点的蛋白质识别”和“其它位点的RNA识别”,而且识别序列是可编辑的、可以“reprogrammable”的。这个编辑工具的大本营首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他们有对外开放的设计软件及一些技术服务,但是,它编辑复杂、使用困难、物种可扩展性不高,梭状芽孢杆菌是可以用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组和上海的杨晟组都有相关工作。总之,仍然是一个小众工具。  SGN将会如何?是小众工具还是能够发展成大众工具呢?pAgo能不能进一步W为NgAgo“正名”?能不能正名之后再发展成大众工具呢?前提是solid、可重复,并且用户友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源于天然而超越天然,正道也!再次祝贺南京大学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这项重大突破!
  •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明确12项任务:成像、太赫兹等需求明显
    p   6月19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时间为2017年6月19日至2017年6月23日,修改意见请于6月23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p p   变革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或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已有传统或主流的技术、工艺流程等进行一种另辟蹊径的革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如材料素化、碳基资源催化、超构材料、太赫兹科学技术等方向)。 /p p   建议中提到,在5类科技计划中已有布局的研究内容不在本专项重复支持。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计划于2017年启动12项左右任务,包括:电-热偶合催化能源小分子化学键的精准重构 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 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 完整器官三维结构与功能信息的精准介观测量 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 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 界面调控与构筑实现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验证 下一代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方法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新型太赫兹辐射源 类生物体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 等组合特征复杂曲面光学元件纳米精度制造基础。 /p p   值的注意的是,在以上的12项任务中,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完整器官三维结构与功能信息的精准介观测量》任务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全器官(厘米级生物大样本)的原位稳态成像检测方法,具有微米量级的体素分辨和空间定位能力,实现多尺度测量范围(单个细胞、组织微环境、结构功能区等)和多参数(形态、表型、转录组或蛋白组等)并行测量与精准匹配 建立活体瞬态的超高灵敏原位活体成像检测方法,具有生物组织中重要分子纳摩尔(nM)量级的检测能力。 /p p   在《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任务中,也强调要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甚至系统的多个层次,建立具有多参数、多维度、多模态的高分辨率在线精准检测手段,具体来说,发展在毫米量级的三维空间视场下空间分辨率达到亚细胞量级的快速成像技术 发展成像范围在毫米量级的高分辨率多模态检测,空间分辨率亚微米水平 发展复杂环境下分子水平的超高时空分辨率检测新技术,实现对人体芯片中生物表界面的介观测量 发展三维智能仿生支架材料,原位构建人体芯片在线检测技术,检测指标不少于5个。 /p p   而在《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新型太赫兹辐射源》任务中,要面向太赫兹波生物效应及检测等生物医学应用,突破传统太赫兹辐射源物理机理,探索变革性新型太赫兹辐射机制,利用自由电子与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及新型结构互作用,产生宽频带可调谐、大功率、连续波小型化相干太赫兹辐射。 /p p   详细内容见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654192bd-73b6-421a-9daf-83c267e81b4f.docx"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docx /a /p p & nbsp /p
  • 科协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重点涉及12个科技领域
    p   日前,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止。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可联合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荐或自行组织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 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 /p p   通知内容显示,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空天海洋、医学健康等12个科技领域. /p p   在内容方面,征集对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问题的征集,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描述(含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 /p p   据悉,中国科协将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及有关学科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专家复选、学术评议委员会终选三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 /p p   详细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 /strong /p p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 /p p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征集时间 /p p   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止。 /p p   二、征集领域 /p p   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空天海洋、医学健康等12个科技领域。 /p p   三、征集内容 /p p   征集对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问题的征集,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描述(含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为2000个汉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p p   四、征集方式 /p p   面向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可联合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荐或自行组织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 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 /p p   五、工作要求 /p p   推荐单位应按如下程序组织推荐工作: /p p   1.制定推荐方案。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鼓励在方案中加大相应国际组织的参与力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联系人,负责推荐工作推进落实。 /p p   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际组织推荐的,应有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 /p p   3.推荐题目确定。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应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 /p p   4.理事长负责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相关全国学会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负责推荐,由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 /p p   5.问题难题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 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 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p p   六、其他事项 /p p   (一)2020年4月25日前,各单位将所推荐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cast.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 /p p   (二)中国科协将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及有关学科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专家复选、学术评议委员会终选三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 /p p   1.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拟于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中国科协将邀请相关问题、难题撰写者以及推荐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负责人、联系人作为嘉宾出席发布仪式。 /p p   2.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将与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结集出版为《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p p   3.围绕征集、遴选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研讨问题难题的机遇挑战、重要进展、主要问题、应用前景与政策建议等内容,形成建议报告。中国科协将选取其中部分问题,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等渠道,呈送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p p   4.对联合相应国际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的全国学会给予经费支持。支持入选问题难题的全国学会,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高层次研讨会并形成建议报告。 /p p   联 系 人:杨 梓 /p p   联系电话:010-62539197 010-68524993 /p p   电子邮箱:chinakx@mail.las.ac.cn /p p   附件: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e9ecdc2a7a6540a9a7a42f086c32e11d.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 /a /p p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257af876d8974a16ad4eaf5d5de2f278.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2: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表.docx /a /p p    a href=" http://www.cast.org.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 filename=aae05e4c12514f6697c010b1a5e2d223.docx" target=" _blank" 附件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协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3月6日 /p p br/ /p
  •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一行赴力合科技滇池水质自动监测站参观调研
    2017年8月3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一行在昆明市副市长吴涛、省水利厅及昆明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到滇池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来到了力合科技承建的滇池水质自动监测站,吴涛副市长向周学文部长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情况;力合科技项目负责人为调研组详细介绍了水质自动站的运行方式、测试周期、数据保障方案及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学文部长就水站取水方式、测试频次、超标数据判别、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密切交流。参观结束后,周学文部长对力合科技水站监测工作表示了肯定。学文部长说道,采用自动监测站进行水质监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倒逼治理,有效提高了滇池的治理力度。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各相关机构及科技工作者:  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10日   中国科协上报时间:2021年3月28日。  二、征集领域  科协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集范围覆盖以上领域的检测、测量、测试方法及技术等。  三、征集内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  四、征集方式  面向学科及行业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会士、分会理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国外科技组织参与力度  充分认识问题难题征集发布对于科技共同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建立联合国外学术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  (二)把握界定问题难题要求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 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 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六、组织推荐程序  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  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学会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  3.确定推荐题目。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  4.格式要求。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联系人:王黎明  e-mail:member@cis.org.cn  电话:010-82800757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关于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pdf附件: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推荐撰写格式要求.docx
  • 中国科协启动征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有关企业科协: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国内外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4月20日止。二、征集内容和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特别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方式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和国际专家共同推荐。高校、科研机构等需联系有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问题难题。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四、推荐程序及要求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对问题的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进行把关,对问题的方向、表述方式、颗粒度等提出优化意见,审定推荐问题难题并审核推荐文稿。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3.广泛征集问题难题。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定向邀请本领域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才提出问题,动员邀请历年入选过问题难题的作者和推荐专家提出问题,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等方式研讨提出问题。4.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征集的问题难题应经专家推荐委员会充分研讨筛选,把关审定后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材料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五、遴选与发布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初选、复选、终选等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入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将汇编出版。围绕入选的问题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编写科普文章并结集出版。六、工作要求1.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2.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3.推荐单位应把问题难题遴选发布作为学术引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常态化的问题难题征集、评选、发布机制,在此基础上择优遴选向中国科协推荐。4.推荐单位应对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及时了解问题难题解决情况、国家围绕相关问题的布局情况、以及科技工作者对解决问题难题的意见建议等,推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协同攻关。联 系 人:马睿乾 闫 爽联系电话:010-62131371,62106811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 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x 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 中国科协办公厅2023年1月29日
  • 谈实验室分析工作对科学仪器售后服务的需求——访东莞新科材料科学实验室表面分析实验室主任陈学文
    随着科学仪器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蓬勃发展,相关用户数量激增,对应售后服务市场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售后市场又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大量增加的业务和客户量对仪器厂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售后服务质量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越来越关注的因素。为促进产业交流,优化仪器售后服务市场,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仪器信息网特邀请用户代表为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现状与未来发声。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SAE)材料科学实验室(MSL)表面分析实验室主任陈学文。访谈中,陈学文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内容,并高度评价了牛津仪器客户服务及时响应,其值得信赖的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为科研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陈学文陈学文,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SAE)材料科学实验室(MSL)表面分析实验室主任。主要工作领域为半导体材料和元件,特别是磁记录元件的微观形貌、元素成分和组织性能分析及设备管理。凭借超25年在半导体材料及元器件方面的工作与分析经验积累,成功引领公司磁记录产品在微纳镀层结构设计、形貌分析及成分分析方面保持保持在先进行列。仪器信息网:请您简要介绍您所在行业领域?您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以及其意义?陈学文:我的工作领域聚焦于半导体行业,尤其是专注于磁记录产品的检测与分析。工作重点在剖析磁记录元件的微观形貌特征、测定其元素成分,并全面评估其组织性能。这一系列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日益增长需求。仪器信息网:您主要使用牛津仪器的哪些仪器设备?采购这一品类设备的过程中,您综合考量了哪些因素?陈学文:实验室以牛津仪器的能谱分析仪为主。从最早期(1995年左右)装配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液氮制冷型的牛津分析能谱仪,加液氮都需要搭梯子。到现在装配在热场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众多型号电子制冷型牛津能谱仪:XMAX80, UltimMAX100等等。目前,仍保有8套正在使用的牛津能谱分析仪,主要为电子制冷型。此外,实验室还积极评估FEI Verios4、Verios5及FIB G4、G5等设备是否增配牛津能谱分析仪以进一步强化其分析能力。在采购决策中,首要考量的是设备功能能否精准契合我们的测试需求,维护响应速度是否满足生产需求。此外,设备的操作便捷性以及未来技术升级与换代的兼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仪器信息网:您使用过牛津仪器哪些形式的售后服务?您如何评价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陈学文:主要以现场服务为主,辅以少量的网络支持服务。总体来说,回顾近三十年的合作历程,我们对牛津仪器提供的售后服务表示高度满意,特别是其卓越的响应速度与维护技术能力,完全契合我们生产的高标准要求。作为牛津仪器的长期金牌客户,我们对其服务的信赖与认可始终如一。仪器信息网:对于牛津仪器在线商城、仪器培训、应用支持、维护保养、升级服务、设备搬家、远程在线智能支持等提供的售后服务,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案例分享?陈学文:我们尤为重视服务的快速响应速度及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牛津仪器在售后服务方面,如仪器培训、应用支持、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搬家等各个环节均展现出高水准,我们对此深感满意并期望能继续保持。仪器信息网:您对牛津仪器售后服务工程师有着怎样的印象?在与牛津仪器售后工程师的交流中有着怎样的收获?陈学文: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工程师们不仅态度亲切,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在问题解决及后续跟进处理上均表现出色。仪器信息网:针对您当下或者潜在的需求,您希望未来牛津仪器能够提供或进一步改善哪些售后服务?陈学文:希望牛津仪器在新设备及升级设备的推出时,能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产品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的应用培训与分析能力指导,以助力客户更好地发挥设备潜能。
  •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更名为《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为适应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更名为《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刊号CN 11—6005/O6)是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办的无机分析化学专业科技学术期刊。本刊包括岩矿分析、冶金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分析、化工分析、生物医药分析、食品分析、仪器研制、综述评论、技术交流、信息之窗等栏目。   作为全国性的专业科技学术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将本着“读者第一、作者至上、以人为本、以质为根”的办刊理念,主要报道无机分析化学领域科研成果、最新发展方向,服务无机分析化学新技术的推广,促进无机分析化学工作人员科研素质提升,推动无机分析化学技术行业发展和进步, 全方位为从事无机分析化学及相关技术的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   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和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精心呵护下,在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无机分析化学》一定会成为无机分析化学界技术交流的平台以及企业和同行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将越办越好!   2011-3-10
  • 基金委发布碳中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资助指南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需求,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在需求。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和基于技术变革的增汇目标,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满足国家实施碳中和战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优势,促进地球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融合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联合启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拟针对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开展专项资助工作。一、科学目标  围绕“减排”和“增汇”这两条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根本路径,本专项项目旨在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过程机制、演化趋势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阐明地质碳封存过程机制、固碳功效、增汇潜力、技术风险与管理模式,剖析经济转型、路径优化、气候治理、国际合作等碳中和管理与政策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凝练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本专项项目鼓励自然科学与管理政策研究团队联合攻关,突破学科间屏障,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解决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中国海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系统评估中国海生态系统主要碳库时空变化,揭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主要中国近海系统的碳源汇格局,降低其评估的不确定性,提供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碳收支清单。  (二)中国海生态系统固碳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分析历史观测数据,深入研究我国邻近海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碳汇功能的关系,揭示海水碳酸盐体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群落净生产和浮游动物传递等关键碳汇过程的调控机制,甄别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影响,厘清暖化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  (三)海洋微型生物驱动与耦合的综合负排放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通过学科交叉同步研究微型生物代谢驱动的碳、氮、硫循环过程,从分子、基因水平到种群、生态系统水平上阐释微型生物碳泵与无机碳汇的协同作用机理,探究微型生物碳泵驱动与耦合的有机碳-自生碳酸盐联合负排放路径,从实验观测到数值模拟建立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硫循环与碳汇耦合关系,实现海洋负排放机理上的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海洋负排放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储备。  (四)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现存量及其不确定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系统地评估2010-202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全组分碳库的现存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量化地上植被、地下植被、土壤、凋落物碳库组分及其关系 评估碳库的现存量与容量,揭示碳库的稳定性以及估算的不确定性,凝练提出碳储量评估及其不确定性量化的方法体系。  (五)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其不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基于长期调查样地、通量观测、多模型比对、多源数据整合等途径,定量分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以及以县、市、省等行政区划为主体的固碳速率,分析不同体系下固碳速率的不确定性 定量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异特征、影响因素和调控途径 评估碳汇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与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关键属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解析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内陆水体等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与稳定机制 研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碳库关键属性和土壤碳转化的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物与非生物机制 探究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及风险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沉降情景,结合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及各类人为管理措施等,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排放情境下的增汇潜力,量化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各分量对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的贡献,在充分考虑固碳速率(动态特征)、稳定性、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出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系统管理优化方案。  (八)中国区域岩溶碳汇机理、清单及增汇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分析岩溶系统监测数据,发展新型融合观测系统,研究其中的碳循环过程与机理,建立岩溶碳汇算法,量化我国岩溶碳汇清单,评估岩溶碳汇速率与稳定性 研究微生物、碳酸苷酶、土地利用形式等对岩溶形成及碳汇的影响,探索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岩溶碳汇的方法与途径,并评估其潜力。  (九)CO2封存的地质体结构透明化表征方法与埋存场地选址(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多尺度地质结构观测,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物理化学力学性质测试,建立多尺度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结构精细化模型,开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建立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十)深地CO2封存多相流体与地质体的长时耦合作用(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建立真三向应力状态下CO2注入-运移-封存全周期过程中储层孔隙率-渗透率演化机制 揭示CO2-咸水-岩层耦合作用下储层孔隙力学长期变形规律以及时效致裂机理 建立渗透-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盖层岩体的真三向破坏准则及强度理论,揭示CO2聚集压力下盖层岩体时效损伤变形规律以及渐进式破坏机理。  (十一)去碳目标导向的CO2驱油与埋存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究适应不同类型地质封存需求的烟气净化和CO2捕集原理,分析高含水油藏开发历程对渗流、封存效率和封存安全性的影响规律,阐明高含水油藏中CO2-水-油-岩的微观相互作用,揭示高含水油藏封存CO2后流体重新分布及长期封存机制。  (十二)CO2地质封存潜力与资源协同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构建区域尺度地质结构时空数据,量化不同区域的潜在碳封存储层及能力,探讨不同区域工业CO2排放源与区域碳封存能力的匹配性问题,揭示不同区域生物质能源、水资源、清洁能源等资源与碳封存的协同性。  (十三)地质碳封存安全与风险(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开展CO2-咸水物理化学作用下盖层渗漏破坏试验与模拟研究,揭示非纯CO2-咸水作用下盖层密闭性与力学特性演化机理,建立考虑储层密闭性及盖层突破性的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 开展物理和化学两种捕获方式下多尺度地质结构劣化试验,建立断层活化判据,建立封存CO2后的监测方法,评价封存CO2后的长期封存机制、泄露风险和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十四)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格局、清单及潜力(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结合长期样地、通量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构建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的评估体系,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碳储量与碳通量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演化特征,揭示碳汇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提供碳收支清单及不确定性,评估碳库稳定性、碳汇可持续性及潜力。  (十五)中国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碳交换与循环(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结合长期观测、遥感分析与模型模拟,厘清中国主要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的多界面碳传输通量特征,揭示碳传输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河流-河口-近海碳交换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洋与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十六)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构建和发展陆海统筹下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基础理论,研发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增汇措施与关键技术,探索兼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的协同增效途径,评估不同增汇措施与技术实施的潜在风险,提出面向碳中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最优化管理方案。  (十七)区域碳循环过程与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发或优化包含碳循环过程的区域海陆气耦合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发展适用于中国区域海陆气耦合的区域地球系统模式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东亚区域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作用,阐明海陆气耦合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  (十八)中国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充分融合观察数据与数值模式,研究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开展中国区域碳中和行动有效性监测评估,支撑碳收支盘点工作 开发碳同化系统、甄别自然与人为碳排放等关键措施与技术,评价不同碳中和路径的不确定性。  (十九)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区域气候系统动力学(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从气候系统对温室气体强迫的快慢响应、反馈过程和气候敏感度等方面,揭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区域气候系统的变化、不确定性以及关键的动力过程 研发能够有效减少模式预估不确定性的“涌现约束”方法,提高碳中和目标下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可靠性,量化气候均态和极端事件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评估碳中和政策在减缓增温、减轻气候灾害等方面的有效性 评估我国生态工程的碳汇作用及其气候影响。  (二十)面向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集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探讨中国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动态路径和技术途径,核算不同人为生态工程及管理措施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潜力,基于不同的碳中和路径评价不同的管理体系对自然生态系统增汇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提出自然生态系统增汇新技术方法和政策理论体系。  (二十一)面向碳中和的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经济结构形态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 碳中和愿景下的经济转型成本 碳中和愿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研究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 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经济学理论。  (二十二)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革命路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颠覆性能源系统技术与结构特征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系统形态动态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管理理论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系统复杂性建模方法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理论与方法 颠覆性能源技术和碳移除(CDR)技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和发展路线图。  (二十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等关键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障碍、技术措施、转型成本和优化路径 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 从物质流动和供给-需求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主要行业和领域低碳发展的系统路径。  (二十四)碳达峰、碳中和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国分区域碳中和路径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分区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和驱动机制 全国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对于区域和全国碳中和路径的影响机制 建立省级尺度的全国能源经济综合评估模型体系,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区域协同优化路径 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西部等区域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案例研究。  (二十五)面向碳中和的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的模式与机制 研究不同区域碳中和路径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机制 研究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的空气质量空间格局特征、人群暴露风险特征和协同效益 研究碳中和与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的协同路径 研究碳中和路径下的中国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研究碳排放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的协同路径。  (二十六)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研究面向碳中和愿景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行业、地方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安排和协调机制 研究碳中和愿景下不同政策的交互影响 面向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创新和评估方法研究 碳汇体系建设与低碳消费模式对碳中和的贡献与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碳中和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研究 建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转型监测与战略决策支撑系统。  (二十七)面向碳中和的国际气候合作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开展世界主要国家碳中和愿景比较和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面向全球碳中和的市场和非市场合作机制研究 研究基于算法的全球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算理论和方法 研究国际碳定价机制链接和合作对我国和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和影响 提出我国深入参与并引领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战略和策略。  (二十八)碳中和路径与对策综合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G下属代码)  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由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的碳中和路径决策系统,识别和探索在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情景下的最优行动方案,支撑国家形成并实施碳中和综合战略和对策。三、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除撰写提纲要求外,申请书内容还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申请项目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 (2)针对本项目指南中研究方向拟重点突破的科学问题、达到的研究目标或技术指标 (3)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和满足多学科集成需要,申请人应承诺在研究材料、基础数据和实验平台上的项目集群共享。四、资助计划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在每个研究方向资助1项,共资助2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其中,研究方向(二十)和(二十八)的集成项目资助强度可略高于平均资助强度。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申请时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接收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2021年5月3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专项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专项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1应按照拟资助研究方向后标明的申请代码要求选择地球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名称可以不同于拟资助研究方向下列出的研究内容名称,但应属该内容所辖之内的研究领域。  其中,管理科学部不受理如下申请人的项目申请:(i)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16年1月1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但在本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若已获得《结项证书》,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书后附《结项证书》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ii)2021年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  (5)每个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3个 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人应当按照专项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请在申请书正文开头注明“2021年度专项项目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之研究方向:***(按照上述28个拟资助研究方向之一填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8)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必须应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1年5月31日16时)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3.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1)申请代码1属于地球科学部的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联系电话:010-62327157  (2)申请代码1属于管理科学部的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联系电话:010-62326898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专项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专项项目集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本专项项目集群将设专项项目指导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上述学术交流活动,并认真开展学术交流。
  • 构建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推动全国科研进程——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
    9月19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开幕典礼在京召开。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为共建实验室揭幕,来自业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勳 (Nam-Hoon Kim)先生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分别致大会欢迎辞。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勳 (Nam-Hoon Kim)先生致辞金南勳先生表示“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链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缩短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起这一具有多种现代化设备的共建实验室。我们希望为在座的各位,以及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为良好的用户体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光辉主任表示:“此次共建实验室初衷在于构建系统化的标准检测流程,实现从细胞筛选到组织分析以及活体检测过程标准化与系统化。为了使相关专业人员享受同种服务以及更好的推广试用这种新型模式,共建实验室的仪器将依托现有生化公众仪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全部对外共享,让相关的兄弟单位也可享受到一站式专业的检测分析服务。”该实验室由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珀金埃尔默公司共同创建, 实验室拥有Vectra® PolarisTM 全自动病理成像与分析系统,Operetta CLSTM 高内涵分析系统,IVIS Spectrum和microCT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EnVision® 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等近十台代表业内领先技术的转化医学影像和检测仪器,是国内目前技术领先的转化医学影像和检测开发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为全国广大科研、药企、医院等科研工作者提供从分子、细胞、病理切片到小动物水平的全套转化医学技术和实验服务。合作双方除共同投资了一流的科学工具用于相关研究之外,还安排了专职人员用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项目开发,确保实验室有序且高效的运作,并实现基于转化医学研究方向的项目对接。当天与会代表参观实验室“创新是发展的基础。珀金埃尔默作为致力于创建更健康的世界的全球性技术创新领导者,不断探索新的技术热点和产业方向以帮助产业链中的相关利益者找到下一个突破口。”珀金埃尔默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总监严洁敏表示,“转化医学和环境健康一直是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重点关注的领域。而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同时,珀金埃尔默也在不懈努力帮助广大科研学者和专家突破研究瓶颈,实现科研产业化。 此外,合作双方共同邀请了国内该领域中的顶尖专家组成转化医学工程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将在各自专长领域运用多年积累的经验,有效帮助未来在实验室孵育的转化医学方向的项目运行。关于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公司作为全球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为一个更健康的世界而不断创新。全球拥有约9,000名员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帮助客户解决关键问题,特别是在诊断,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这两大市场。我们在检测、成像、信息学和实验室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力,结合深厚市场积累和专业知识,帮助客户获得更超前和更准确的研究,以改善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公司2016年收入约为21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成员。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官网www.perkinelmer.com.cn。 关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五十多年来,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研究所现拥有中关村本部、廊坊分部和郑州分所三个园区,以及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四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于1992年建成并试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并正式运行,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的四次评估。实验室聚焦于生物技术产业化中的工程科学问题,将化工理论和经验应用于生物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安全、高效、高品质;实验室同时也将生物技术引入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20余年来,实验室始终将国家重大需求放在首位,为我国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媒体垂询,请联络: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邮箱:LST.China@PERKINELMER.COM
  • 2018-2021年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清单一览
    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科技重大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协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研判趋势、识别重大问题,2018年以来,组织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等,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中国科协发布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如下:(一)前沿科学问题清单序号领域年份题 目1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2021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22021“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32020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42020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52019大地震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62018空间天气的及时准确预报72018岩石圈构造应力场及其作用过程82018川藏铁路建设难点9空天科技2021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10农业科技(含食品)2021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112020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122018绿色农药创新研究和原创性靶标的发现13生命健康(含医学)2021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142020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152020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162019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172019情绪意识的产生根源182019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新途径与新方法192018遗传信息的结构编码——纳米尺度遗传信息动态结构解析202018植物工厂人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212018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研究222018人类智能的基因调控机理232018全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及应对242018植物对逆境的记忆功能与进化252018意识读取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262018瘤转移机制与抗肿瘤转移新药研发272018老年性痴呆的机制解析及诊治难点282018精神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29数理化基础科学2021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302021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312020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322019暗物质是种能探测到的基本粒子吗332019对激光核聚变新途径的探索342019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352018记忆的物理化学基础362018单分子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可视化372018超临界场强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382018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392018极端条件下的可控燃烧40先进材料2021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412018高性能热电材料422018核能系统高安全结构材料432018高活性可见光催化材料442018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的深度融合45信息科技2020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462019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生成机理472018类脑计算482018新一代认知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492018抗量子密码算法技术502018人与机器的情感交互51制造科技2021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522020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232018人机共融关键技术542018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技术552018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56生态环境2020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572018脆弱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58资源能源2021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592020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602019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12019可再生合成燃料622018绿色安全高效的低成本制氢技术632018高效长寿命低成本电化学电力储能技术642018海洋生态系统储碳与全球变化(二)工程技术难题清单序号领域年份题 目1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2021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22021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32020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42020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52019近地小天体调查、防御与开发问题62018超高精度量子惯性导航技术72018基于北斗卫星和5G通信技术的新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82018高原高寒冻土地区高速铁路与公路修建关键技术92018时速1000公里及以上低真空管道运输高速磁悬浮铁路建造关键技术102018跨深大海峡通道(悬浮隧道)关键技术112018面向未来交通的路网全感知技术122018未来城市地下交通及物流系统13空天科技2020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142019绿色超声速民机设计技术152019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设计与评估技术162018航天运输技术难题172018飞机级系统架构设计及仿真技术182018面向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动态测量19农业科技(含食品)2021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202020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212018固态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及其资源梯级利用22生命健康(含医学)2021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232020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242019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252019废弃物资源生态安全利用技术集成262019全智能化植物工厂关键技术难题272019单细胞多组学技术282018基于核酸物质的基因精准调控与医药技术292018DNA存储技术302018免疫微环境分子分型及免疫治疗耐药机制31先进材料2021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322020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332018纳米纤维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34信息科技2021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352020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362018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方法与技术372018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运营技术382018工程结构安全的长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392018大规模共享无人载运工具的协同智动管控仿真402018工业互联网中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技术41制造科技2021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422020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432018微腔中的力光电子传感?442018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大型复杂系统健康状态监测与评估452018先进微纳机器人技术462018人工智能在智能驾驶工程技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47数理化基础科学
  • 全球首台宽幅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仪样机完成研制
    图说:天基碳监测突击队的科研人员利用积分球模拟太阳光谱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看清”更多温室气体碳达峰,深入人心。可做得怎么样,得用科学数据来说话。“从天上往地面看气候变化”,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走在了前面,从2008年就率先开展天基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预先研究。天上飞着的碳卫星,有好几位不同国家的“前辈”了。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又“炼就”了哪些不一样的绝活?以我国2016年12月发射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为例,它通过看“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仪器主任设计师丁雷说,温室气体可不止二氧化碳,还有水汽、甲烷、氧化亚氮等。“看”水是“基本功”,“看”二氧化碳是“进阶本领”各有千秋,而“看”甲烷可是“头一遭”,自然难得多。“要利用宽谱段高光谱方式来对地观测,这就要求监测仪能‘看到’的色彩更丰富、有更多细节,同时还要看得更远。”丁雷介绍。国际上同类仪器的视场幅宽普遍为10多公里,天基碳监测突击队却直接添了个零,要“看”100公里,“能有效缩短对全球和敏感地区的探测周期。”看得广还看得远,数据量随之增多,信息处理难度也陡增。记者了解到,全球首台宽幅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仪样机已完成研制。相比国际上同类载荷性能指标,其光学总视场角增加7.3倍左右,光谱分辨率提升一倍,光谱采样率提升50%,信噪比提升30%。图说:团队对载荷主光轴进行配准讨论技术迭代 队伍传承和照相机定格山川河流不一样,探测仪“看到”的是“虚”的,太阳高度角、风速、阴天晴天,都会对“所见”造成变化。科研人员获取的数据,得和大气成分做物理上的反演,建立起稳定的数学关系。“我们要把温室气体反演精度提高至1ppm,通俗讲就是,当大气中某一温室气体含量变化超过百万分之一时,监测仪就能发现。”丁雷解释。天基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接力棒已在四届博士生手中传递过。这支数十人组成的攻关团队,年龄跨度覆盖了“60后”到“00后”,载荷亦不知更新迭代了多少回。光学副主任设计师成龙从攻读博士学位就开始瞄准这项技术,不知不觉已在所里奋斗快十年了,“很幸运参与到国家需要的前沿项目研究中去。”拿探测仪的“体重”来说,为满足科研需求,最初的设计直奔600公斤,可卫星上天也有“承重量”,对探测仪来说是个“既要又要”的难题——得轻些,稳定性还不能降低要求,这可是个无先例可循的创新活儿。机械副主任设计师雷松涛费尽心思,不同零件用上满足各自要求的复合材料,总算“减重”到了300公斤,“不同温度、重力环境下,载荷的结构形变不能超过微米级。”“根据科研任务的安排,研发的温室气体监测仪马上迎来阶段验收。春节期间,恰好是要在真空环境中联合测试。”综合电子学主任设计师张冬冬没觉得假期工作有什么大不了的,“测试需要24小时有人盯着,大家轮流过节,设备不歇。家住甘肃、贵州的科研人员,过了年初三也都陆续回来了。”图说:科研团队在进行真空光校测试准备“小考” “上马”新载荷一边紧锣密鼓地开展宽幅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仪的装校和定标实验,为三月到来的“小考”做好准备;另一头,一台新的载荷也在春节期间“上马”。团队也要“两条腿走路”,还得走得快而稳。“甲烷在平流层和对流层,可能会和不同成分发生反应。若将之作为一个科学问题看待,有很多环节缠绕在一起,以目前的技术手段,较难全面探测。”丁雷展望道,“未来天基温室气体监测必然朝着更多要素、更广范围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柱状浓度,今后希望能像CT一样,得到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信息。”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生命的艺术》——首届年度显微图片展提名作品公布
    本文中所有显微摄影作品皆使用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制片-前 言-医学与艺术的交集,实际上是生命的馈赠。医学是人学,性命相托,仁心仁术。艺术也是人学,明心见性,直指生命。因此二者在求真和求美的探索中,自然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诉求。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优秀杰出人才聚集的重要学术“社区”,其学术年会已成为我国口腔医学各专业从事生物医学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医师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科学文化发展,活跃专委会的科技人文氛围,培养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和兴趣,本次年会特别增加了一项“生命的艺术——首届年度显微图片展”活动。在专委会发出征稿通知之后,来自全国近20 所院校的师生积极响应,共投稿显微摄影作品125 幅。经以王松灵院士为主席的九位审读专家组成员在线上线下的认真审阅和讨论,从图片的原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年度图片1 幅,年度提名图片20 幅。在此汇集成册,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这些作品几乎均为创作者在日常科研工作中以不同的技术手段捕捉到的微观生命瞬间,科学的“透镜”似乎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艺术的“魔幻”,一边是细胞、分子层面的微观抵达,另一边好似一块既陌生又熟悉的“优诗美地”。这里,本是科学严谨的领地,因为其关乎生灵,便开启人们自由逸放的审美思绪。在此,我们惊叹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天道规律。原来早于现代科学,这种“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宇宙观便已根植于我们生存的大地。感谢各位作者以他们现代技术的视野,为我们定格生命律动的瞬间,张扬蓬勃的艺术活力。换一个视角,生命的风景便呈现“天地人”的和谐和统一,换一种思路,生命的哲学便更能诠释苦难与幸福的非凡境遇。现代医学巨匠奥斯勒曾断言:“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可能性的艺术。”医学与艺术的对话,可以互相汲取生命的感悟、培育生命的灵感与技术的创造力。德国后现代艺术大师波依斯也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感动,去感动别人,这不仅是艺术的追求,也是医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意义。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2021 年10 月23 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生命的艺术 首届年度显微图片展-年 度 图 片--作品审读现场花絮--其他投稿作品名录-
  •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1年拟拨6.37亿,围绕材料等5领域部署
    3月29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指南中明确,该重点专项2021年拟部署项目的国拨概算总经费为6.37亿元,将围绕空间、电子信息、材料、地学及生命等5个领域方向部署项目,优先支持34个指南方向。1. 月球内部圈层结构与演化过程的研究利用历史数据特别是嫦娥系列月球探测数据,以重、磁、电、震、热等几大核心要素,开展多物理场的综合研究,构建月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剖析月球内部圈层结构特性及其形成的机理,研究月球大尺度演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构建新的月球演化理论框架,实现对月球内部圈层结构和月球演化过程认知的新突破。2. 空间超冷原子奇异物理性质研究发展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制备、测量、精密调控10~100pK量级温度超冷原子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超冷原子气体的奇异物理特性。研究10~100pK温度下,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的量子相变,研究这种极端条件下产生的新物态,以及这些物态的新物理性质和动力学过程;研究物质波辐射和相干特性,并对其进行精密探测,探索异核量子少体奇异分子特性;基于空间超冷原子气体,发展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与新相互作用的新思路,研究包括轴子与类轴子粒子在内的暗物质备选 粒子的新奇量子态。为空间超冷原子相关科学实验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基础。3. 新型空间高能辐射探测的重要科学问题研究面向新一代更高性能、国际领先的空间暗物质粒子、宇宙线和伽马射线的探测需求,开展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研究大接收度、宽能量动态范围条件下,从海量杂乱信息中智能判选有效事例的科学问题和优化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探测器的能量、时间和簇射形状等信息,实现多种类粒子的高效准确获取;研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电荷重建测量算法,降低高能宇宙线碎裂效应和簇射反冲效应的影响,发展多变量分析和粒子鉴别算法,提升对电子和光子的测量能力;研究核子、电子特别是伽马光子的高精度能量和方向/径迹重建算法,最大限度地修正簇射反冲效应和不同入射角度的影响;研究利用电离效应、地磁刚度、穿越辐射等多种标定手段相结合的可靠在轨标定方法,确保测量能标的准确性;开展实验进行验证。4. 天体爆发现象的高能辐射研究利用多波段多信使天文观测设备和手段,对双致密星并合引力波电磁对应体、X射线双星、快速射电暴、高能中微子以及伽马暴和磁星进行探测研究,研究X射线中子星和黑洞双星、快速射电暴、高能中微子以及伽马暴和磁星暴发的产生机制,破解黑洞、中子星和磁星等致密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的并合机制,研究强引力场、强磁场、高密度下的物理规律, 测量引力波速度和哈勃常数等基础物理参数。5. 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理论与方法面向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探索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单平台多载荷自融合系统架构, 研究多源异构卫星数据信息相关性度量理论与方法,建立多星协作认知模型,突破单星分辨率与探测识别精度极限,开展多星协作对提升状态判读与动态过程预测准确性的理论与数值分析,研究基于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多源数据智能融合方法与低能耗硬件加速计算方案,研制多源数据融合在轨处理试验系统并进行航空 验证。6. 基础三维无源元件的单片高集成度自卷曲技术针对微型电子系统对高集成度基础无源元件的需求,研究单片自卷曲技术。研究自卷曲结构的薄膜应力生长调控机制和异质晶体薄膜集成结构的应变诱导卷曲力学机理;提出高频、高磁导率纳米颗粒磁流体芯及其毛细注入机制;研究力-电-热多物理场耦合规律,建立等效分析模型;探索零功耗的自卷曲结构可重构方法,实现基础无源元件电性能可调。 7. 电磁矢量高分辨成像理论与系统研究针对单一波束宽度范围内多目标分辨的需求,开展基于电磁矢量的高分辨成像理论与技术研究,突破多目标分辨的电磁衍射极限限制。研究非线性电磁矢量波前调制理论与技术,探索可重构矢量调制材料特性同系统非线性状态数量最大化的联系;研究基于波前非线性调制的信号处理与成像算法;研制短基线稀疏阵列三维成像雷达原理样机,开展飞行试验,为电磁矢量高分辨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奠定技术基础。8. 红外微分体制和硅基单片集成的探测芯片技术针对红外高背景辐射环境中微弱目标的红外探测跨代技术所需要的芯片技术,构建红外成像芯片的微分体制和硅基单片集成体制;研究微分物理量原位直接探测的方法,基于光-电联合调控对不同的光场要素实现原位集成式微分感知的技术;研究基于胶体量子点的硅基单片集成短波红外探测芯片,重点突破量子点的批量化合成、暗电流抑制和弱信号采集技术;建立适应微分体制和硅基单片集成体制的红外成像芯片关键技术。9. 面向宽温域功能器件的连续组分外延薄膜技术与材料以宽温域实用功能器件为牵引目标,发展水平方向化学组分连续变化的外延薄膜生长技术和匹配的水平空间跨尺度表征技术;制备连续组分铁电和热电功能材料单晶薄膜;获得居里温度和热电优值等关键参量随精细组分的定量化规律;研究连续组分外延薄膜宽温域下参量调控机制;研制基于连续组分外延薄膜的宽温域连续响应功能器件。10. 面向半导体集成的铁电调控新功能器件面向半导体集成多功能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发展需求,开展铁电氧化物薄膜和二维层状材料与第二、三代半导体相兼容的异质集成技术和可控制备工艺的研究;研究铁电-半导体界面特性及其功能器件极化调控规律,突破常规晶体管的性能瓶颈;构建铁电多功能性调控金属离子发光物理模型和技术方法,革新传统的发光触发和调制技术,研究铁电氧化物的多功能性与半导体光电特性的耦合,实现基于新机制的半导体集成的铁电功 能调控光电子器件。11. 生物过程启示的陶瓷材料室温制备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自然制造过程中生物材料组成和显微结构形成过程的典型特征;研究生物环境、类生物环境、生长因子等条件下陶瓷材料合成和显微结构形成动力学过程,开展生物合成陶瓷材料结构形成动力学的跨尺度理论模拟和计算;研究微纳尺度限域环境、外场(光、力、电)等辅助条件对物质传输、反应和组装致密化机制的影响,设计和研发陶瓷材料室温制备装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研制宏观尺寸工程陶瓷材料。12. 大尺寸异形构件的热防护材料及其制造技术面向大尺寸异形构件整体制造及热防护的需求, 研究多元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高温长时抗氧化机制,优化设计宽温域抗烧蚀多元超高温陶瓷组分;研究反应熔渗法制备大尺寸构件的多元超高温陶瓷生长机制,发展陶瓷与碳/碳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梯度复合方法;研究大尺寸构件碳基体与陶瓷相的定向引入方法、应力形成机制与变形控制方法,形成大尺寸异形构件整体制造与分区域热防护制备技术。13. 劣质地下水改良的原位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面向劣质地下水分布区安全供水的重要需求,研究原位调控含水层条件下原生劣质地下水中氟、砷、氨氮等典型有害组分的去除机理,构建水质改良原位调控理论体系;开发典型原生劣质地下水中有害组分及赋存状态的原位与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研发劣质地下水多相态条件下有害组分反应性溶质运移模型,探索强化吸附除氟、强化固定除砷和强化生物脱氮等原位改良技术,建立典型原生劣质地下水原位调控的技术方法体系。14. 中国东部深层高温地热的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和资源评价针对中国东部深层高温地热的动力背景、生成与聚集机制、分布规律等开展研究。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地化综合研究,解析地幔、岩石圈和地壳结构及其热物理参数;查明中国东部新/活动构造特别是控热构造的三维分布与时空演化特征; 开展有效热源分析,建立地热场挽近时期构造-热演化历史;结合地震、电、磁、重力等地球物理数据、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探索精细刻画浅部地壳热结构新的计算模型;开展干热岩结构力学成 因、压裂、特别是临界CO2压裂改造方法与机理研究。15. 富氦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氦资源分布预测技术研究有效氦源的评价参数及氦气释放机制,揭示控制氦源效率及潜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复杂地质介质中氦的运载机制及控制因素,揭示地质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特征对氦气运移、富集的控制;研究富氦气藏成藏过程及关键控制因素,阐明古老克拉通地台区富氦气藏、深大断裂/岩浆活动区富氦气藏、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富氦气藏的成藏条件、动态富集过程及关键控制因素;建立氦源效率、有效性及潜力评价技术、复杂地质条件氦气运载效能评价技术、富氦气藏成藏条件及富氦天然气有利分布区带及勘探目标预测技术,综合集成构建氦资源评价预测技术。16. 火星的宜居环境和生命信号探索研究基于我国和国际上已有数据,结合火星陨石、模拟样品的实验室研究,充分参考地球类火星的极端环境条件,研究火星表面水成矿物的分布、含量和形成环境,水成地貌特征和古沉积环境演化,为生命可能产生的大概率区域提供参考;研究火星表层以下水冰分布,并寻找可能的地下宜居环境;分析火星陨石中的硫等挥发性元 素的同位素组成和不同氧气含量下硫等挥发性元素的光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地球临近空间、柴达木盆地等类火星极端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和适应机制,开发地球代表性生物标志物在模拟火星环境中的检测方法,提出若干可测量的关键检测技术指标。17. 空间微重力燃烧的基础性研究面向先进能源动力和高性能发动机提高能效、燃烧源污染物的控制、地面和载人航天防火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微重力燃烧实验,得到解耦浮力效应的科学实验数据,促进对燃烧现象科学本质的认识和模型的建立,推动燃烧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具体内容包括:层流近极限燃烧特性研究;射流火焰湍流转捩及火焰结构特性研究;载人航天火灾行为及材料防火安全研究;航空航天液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微重力燃烧的碳烟生成研究,火焰合成特 种材料研究。18. 空间环境中新材料制备原理与特种成形技术基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条件,探索新材料变革性制备原理与特种成形技术。揭示超高温金属材料的液态热物理性质,探索空间快速凝固动力学规律;研究新型大块非晶与稀土磁性合金的空间制备与成形过程,优化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组织和磁性能;探索空间环境中液相分离机理,发展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特种成形技术;研究无机功能晶体的空间生长动力学及其生物医学特性,实现其结构和缺陷的主动调控;建立有机功能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空间合成新途径,发展新型凝胶润滑材料和含浸润滑剂多孔纳米复合材料。19. 空间胚胎发育和生命孕育研究研究空间微重力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殖细胞及其支持细胞协同发育的影响,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个层面,系统地探究微重力环境对生殖细胞及其支持细胞协同发育的影响;研究空间 微重力下体外培养和分化胚胎干细胞为各类功能细胞、组织及器官的特性变化及基本规律;研究空间环境低敏感小鼠品系的筛选和构建,空间小鼠培养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20. 日—地和日球层边界探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围绕理解日—地多圈层耦合过程和日球层边界的复杂系统开展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基于光谱成像观测研究日冕磁场、密 度、温度、速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快速演化;建立太阳风结构的多视角观测的反演方法,研究其在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包括磁层顶、极光区和磁尾)的成像特征;建立数据驱动的内/外日球层全链条三维多元太阳风动力学演化模型,模拟背景太阳风环境及太阳风暴大尺度结构的传播与演化;研究太阳风边际结构及动态特性,星际介质对太阳风的侵入作用;研究太阳风超 热粒子及异常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演化,银河宇宙线在太阳系边际的调制传输机制。21. 基于范德华外延—剥离转印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新方法面向未来信息系统对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需求,突破衬底对器件性能的限制,探索基于范德华外延—剥离转印的器件制作新方法,实现不依赖外延关系的衬底选择,为高效率光电器件和大功率射频器件的研制提供变革技术。22. 基于声波新原理激励小型化天线技术面向低频天线机动化和高频天线芯片化的重大应用需求,研究多频段小型化声波激励天线新机理、新材料和新工艺,突破天线尺寸数量级缩减的技术瓶颈和传统天线辐射效率与带宽的物理极限,实现天线技术在尺寸和性能上的跨越。23. 具有开放扩展架构的模块化移动终端技术针对传统移动终端更新换代导致的资源浪费,研究可持续演进的模块化终端新形态,通过软件、模块升级与按需组合,支持多频段、多体制无线接入,实现终端由封闭向开放扩展架构的转变。24. 超铺展液滴调控技术用于高效农药利用的基础研究面向农药高效利用的重大需求,研究农作物叶面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对农药液滴撞击在其表面迸溅和沉积的影响机制;构筑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农药的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超铺展剂体系,与农药活性调控技术相结合,解决农药的残留问题;与高效植保装备和精准施药技术相结合,构建能够使农药喷雾在作物和杂草间靶向喷洒、高效选择性沉积、抗风雨侵蚀的颠覆性技术,突破传统方法的极限,全面提升农药利用率;推动精准农业的实用化,完成农田农药喷洒测试。25. 高灵敏高速高温超导单光子探测材料与器件面向自由空间光通信对轻质小型、高灵敏光子探测器的迫切需求,聚焦星间激光通信等航空航天国家重大战略,开展新型结构高温超导薄膜制备过程与跨尺度物性理论研究和工艺优化设计;揭示基于量子金属态的新型超导量子效应形成机制;建立微结构与库珀对输运特性的构效关系和评价准则;发展基于高温超导体量子金属态的高灵敏、高速单光子探测原型器件。26. 稀土基新型电子相变半导体与敏感电阻器件围绕国家战略,从电子材料角度变革现有突变式敏感电阻元器件技术;发展稀土镍基氧化物等新型电子相变材料的非真空制备技术并结合理论计算优化其制备工艺;发展其金属绝缘体相变温度在宽温区范围的精准设计方法;研究其高压诱导电子相变特性与机理;研究其氢致电子相变特性、机理、与潜在器件应用;制作稀土基突变式热敏、压力敏感电阻原型器件。27. 分布式光纤地震成像与反演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针对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安全、高效开发关键需求,探索三分量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技术;基于井中与地面光纤传感记录,开展裂缝发育、流体运移成像与反演方法研究,开展地下介质结构动态成像与物性参数动态反演方法研究;开展非常规油气开发现场及周边区域野外监测示范。28. 南极冰下复杂地质环境多工艺钻探理论与方法针对南极复杂冰下地质环境研究需求,变革现有冰层钻进及冰下地质钻探取样技术,探索面向南极恶劣地表环境和暖冰、脆冰与冰岩界面等复杂冰下地质环境的多工艺钻探取样理论与方法,提高复杂冰层钻进速度和增加冰下基岩取心长度。29. 高铁地震学研究针对高铁路基安全、地震预测、智慧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监测等重大问题需求,变革性地把高铁噪声源转变为可利用的优质震源,探索以高铁震源为代表的移动组合震源激发地震波场新理论,发展基于移动组合震源的地下介质结构探测、动态监测等系列新技术。30. 高通量培养筛选鉴定健康相关微生物的关键技术建立健康相关微生物菌自动分离培养及性状分析平台,揭示重要肠道细菌及代谢产物对“微生物—代谢—免疫”轴影响的微观机理;建立多组学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揭示临床常用药、疾病与健康相关的微生物组特征以及代谢、免疫特征;建成中国健康人体微生物实体库和微生物组的健康大数据库,突破微生物组研究关键技术,发展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物组干预技术,促进新型健康药物研发。31. 空间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针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智能预报,地月空间探索等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32. 电子信息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针对碳基结构与硅基片上集成技术、语义通信理论与编码方法、多功能毫米波无源元件设计理论与实现技术、光电融合计算加速技术等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33. 材料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针对强自旋轨道耦合材料、二维量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柔性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新概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34. 地学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针对地球与生命早期协同演化的金属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原理,关键带水文生物的地球化学研究,热带、中高纬度气候系统与我国极端天气气候的关系,涡旋运动与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关系等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 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的执行与满足标准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适用于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其它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在高低温交变湿热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是各类电子、电工、电器、塑胶等原材料和器件进行耐寒、耐热、耐湿、耐干性试验及品管工程的可靠性测试设备;特别适用于光纤、LCD、晶体、电感、PCB、电池、电脑、手机等产品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潮湿循环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的结构特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设备主要由箱体、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加湿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箱体的外壳为采用冷轧钢板静电喷塑,内胆采用不锈钢板,箱门中间设大面积观察窗,并配有观察灯,使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试样的试验情况。外型整体美观大方。保温层为硬质聚氨脂发泡加上少量的超细玻璃棉,具有强度高,保温性有好等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设备主要温湿度控制仪采用智能数显温湿度控制仪,人性化设计的操作方法,易学易用,并且不同功能档次的仪表操作相互兼容。输入采用数字校正系统,内置常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非线性校正表格,测量稳定。具备位式调节和AI人工智能调节功能,0.2级精度,多种报警模式。升温、降温、加湿、去湿独立,独特的BTHC平衡调温调湿方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制冷系统采用全封闭进口压缩机组,机械式单级制冷或复迭低温回路系统,全自动控制与安全保护协调系统。加热采用不锈钢翅片加热管,加湿采用不锈钢加湿管,加湿方式为蒸汽加湿,水位自动控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执行与满足标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GB/T10589-1989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GB/T10586-1989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GB/T10592-1989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 GB2423.1-89低温试验Aa,Ab;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 GB2423.3-93(IEC68-2-3)恒定湿热试验C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6. MIL-STD810D方法502.2;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7. GB/T2423.4-93(MIL-STD810)方法507.2程序3;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 GJB150.9-8湿热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9. GB2423.34-86、MIL-STD883C方法1004.2温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0. IEC68-2-1试验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1. IEC68-2-2试验B高低温交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12. IEC68-2-14试验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br/ /p
  • 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函请重审烟草院士资格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防痨协会、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学社团与民间组织近日致函工程院,恳请重新审议“烟草院士”谢剑平的院士资格。   由致函单位5月10日向媒体公布的这封函件称,谢剑平进行的“卷烟危害性评价体系”和“减害降焦技术”研究,其研究方向、方法与结论都存在诸多错误,无法提供任何有关卷烟“减低危害”的证据。关于其院士资格的争议,已不仅是单纯的学术水平之争,而是一场科学方向与科学伦理之争、控烟和反控烟之争、要烟草还是要健康之争、要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还是要违背公约的原则之争。   函件称,烟草业投入巨资搞“低焦油卷烟”之类的改良产品,并罔顾事实吹嘘其功效,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扩大卷烟市场,其结果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使烟草继续危害人们的健康。事实表明,烟草业已经在利用这类研究的所谓“成果”,进行“低焦油、低危害”的欺骗宣传,误导公众,阻碍我国的控烟履约工作。中国工程院不能也不应该以“入选院士”的行动为烟草业的伪科学背书。   自2011年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多方质疑。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10日表示,时隔5个月,中国工程院对各界的质疑函件至今未复。我们认为,重新复议谢剑平的院士资格,符合中国工程院章程中“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精神,不能以“程序无误”来搪塞公众的质疑。   她说,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忠告:“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根本就没有安全的卷烟。”卷烟“减害降焦”是烟草业为了行业的利益,不断编织“吸烟无害”的幻梦。因此,将院士的桂冠授予“降焦减害带头人”谢剑平,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导向。
  • 聚焦生态、医疗、信息 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
    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发布了“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 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这些问题主要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发展目标,内容涉及生态、医疗、信息三大领域,“遴选并发布十大科学问题,有助于促进世界科技思想交流,凝聚全球科学家智慧和力量,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朱利安杨首先发布了生态领域的3个科学问题:如何建立以自然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使人类和地球都受益?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反馈机制是什么?如何在维持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构建陆地生态碳汇,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全球变暖和其他生态问题需要紧急和有效的应对,如何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单独实现。我们希望全球科学家能够相互信任合作,找到世界各地发展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朱利安杨说。  此外,医疗领域的3个问题包括:重大疾病病理机制、疾病间病理关联性及早期诊断策略是什么?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来帮助控制和缓解全球大流行病?远程人工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如何变革传统医疗诊断系统?  信息领域的4个问题则是:人脑信息处理机制及人类智能形成机制是什么?数字革命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高速、开放的信息传播及机器信任对未来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在一个日益被追踪和连接的世界里,人们如何确保个人隐私和安全?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10个问题,根据Scopus数据库、INSPEC数据库等相关科学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检索结果,由《科学通报》等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的主编、编委、高端战略科学家讨论提出候选问题,并在全球范围进行网络评选,参与评选的科学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生物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与微纳米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 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助力珠峰科考
    5月4日,“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13名科考登山队员全部登顶,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之巅。 “巅峰使命2022”是2017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科考活动共有来自5支科考分队的16个科考小组、共270余名科考队员参加。据了解,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了超过6次的珠峰科考活动。过去受限于条件,对于珠峰这样一个标志性地点,科学家做的大都是海拔五六千米的研究,对于8000米以上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珠峰地区会如何响应?峰顶的冰雪会不会融化?从山脚到峰顶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是怎样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科学的观察。其中ABB LGR 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有幸参与到此次珠峰科考,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视频来源:CCTV13新闻频道特点■ 便携式箱体设计■ 体积小,重量轻■ 可直流供电,且能耗低至 60W■ 三种气体(CH4, CO2, H2O)同时测量■ 内置 Wifi,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遥控操作ABB LGR 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测量范围:CH4:0~100 ppmCH4:0~1%(需增加扩展量程选项)CO2:0~20000 ppmH2O:0~30000 ppm重复性 / 精度(1σ,1 秒 /10 秒 /100 秒)CH4:1.4 ppb / 0.5 ppb / 0.2 ppbCO2:300 ppb / 100 ppb / 30 ppbH2O:50 ppm / 20 ppm / 10 ppm此外,UGGA还可以与SF-3500 多通道土壤气体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及PS-3000 系列便携式土壤呼吸系统连用,用于土壤通量的多点长期监测或者便携式测量。部分安装案例:内蒙古农业大学 大兴安岭站UGGA+LICA PS-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UGGA+LICA SF-350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UGGA+LICA PS-3000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站 UGGA+LICA SF-3500 此次珠峰科考将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从大气、水、生态、地表过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科研人员将首次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 — 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历经十余年,理加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球更先进的仪器及技术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对未来高精尖科技的不懈追求和完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自我创新、科技创新,我们将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符合您要求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
  •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深圳)院长郭德银谈如何建设国际高水平医学院
    【编者按】2016年8月,学校正式发文成立基础医学院(深圳) 9月,中山医学院迎来临床医学专业(深圳)的第一届本科新生。根据培养方案,基础医学院(深圳)的学生前两年由中山医学院代管培养,当2018年深圳校区全面启用之时,他们再由广州校区迁至深圳校区,开启新的征程。为了揭开这个正在建设之中的学院的神秘面纱,近日我们在广州校区北校园采访了基础医学院(深圳)院长郭德银教授,请他为我们解答关于学院目标定位、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相关疑问,剖析学院建设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为迎接首届深圳论坛所做的工作以及人才引进的总体思路。   基础医学院(深圳)院长郭德银教授  郭德银,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深圳)院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主要从事冠状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免疫调控机理、病毒基因治疗与抗病毒药物筛选等发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SCI论文83篇。  记者(以下简称“记”):根据深圳校区的学科布局,学校于今年正式发文成立了基础医学院(深圳)。那么作为一所地处深圳的医学院,在学科建设上与广州校区的中山医学院有何联系,怎样实现“错位发展”,又如何凸显学院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呢?  郭德银(以下简称“郭”):从学科上来看,基础医学院(深圳)与中山医学院实际上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学院,均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前期教育教学工作,并共同承担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发展的任务。但是从组织管理上讲,两者又是彼此独立、平行发展的兄弟学院。基础医学院(深圳)的建设与发展根植于中山大学医科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文化传统,离不开中山医学院以及附属医院的参与、支持与帮助。基础医学院(深圳)将与中山医学院一起,共同传承中山医的优秀文化,坚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学术创新。但在科研大平台和学术研究方向布局方面实现适度的“错位发展”也是必然要求。  总体而言,基础医学院(深圳)将遵循“进入主流、加强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努力形成与中山医学院学科互补并进的学科布局。  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传统主流学科方向的建设,如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病原微生物学等。这些学科都是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同时考虑到深圳当地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主要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有侧重发展的学科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感染和免疫学。众所周知,广东是一个新发、突发性传染疾病较多的地区,如最早出现于广东地区的SARS病毒,流行于广东地区的登革热病毒等。正因为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更要加强感染和免疫方向的研究。第二个方向是组学和系统医学。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各种组学的技术对解决医学的各大问题很有帮助。深圳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有十分好的前期技术积累,如在国际上具有行业引领性的企业华大基因,它最早也是做组学研究的。将组学和系统医学发展为特色学科,不仅能使我们进入高水平技术研究领域,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也让我们更易与深圳的医药产业建立合作发展关系。第三个方向是结构生物医学。目前中大乃至华南地区以结构生物学为导向的研究平台相对比较薄弱,基础医学院(深圳)要将这个方向建设好。结构生物学目前主要有两大技术:一是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 二是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在深圳校区我们将配置相关设备平台,以求用结构生物学的手段解决重大医学问题。  以上三个学科方向将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与特色。但出于全面培养人才和基础医学整体发展的需要,中山医学院已有的优势学科,如肿瘤生物学、分子神经科学、代谢性疾病、组织与干细胞工程等也将是我们关注的方向。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加强这些学科方向的建设。  记:我们知道,深圳校区将重点发展交叉工科和医科。按照学校“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的发展思路,您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在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方面,基础医学院(深圳)又将做出怎样的贡献?  郭: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所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能够进行基础医学原始创新的国际高水平学院。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这在前面已经谈过,另外两方面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先说人才培养。大学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优秀的医生,这一点需要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来实现,需要与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合作。针对国家和地方的需求,我们将重点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另一方面,根据医学领域的世界前沿发展态势,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我们也要培养一批在医学领域能够进行原始创新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医生的主要职能在于临床服务,但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因此我们的医学院还要培养在重大医学问题,特别是在基础医学相关问题上,能够进行研究创新的人才。为此,基础医学院(深圳)将开设生物医学专业,培养学生既掌握比较系统的医学知识,又具备能够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从而将医学知识和基础研究能力有机结合。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将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一起,首先建设起完善的基础医学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前面提到的结构生物学平台、组学技术平台、实验动物中心、显微镜影像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电生理平台、质谱技术平台等。同时,将建设一流的感染性疾病研究与生物安全平台,包括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P2和P3)实验室,使基础医学院(深圳)成为国内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在这些学科平台基础上,我们重点发展感染与免疫、组学与系统医学、神经科学、肿瘤生物学、代谢性疾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学术领域。在国家级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将与中山医学院一道,力争将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服务地方的角度来讲,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迅猛,但是医疗卫生发展的规模、质量、水平等和整座城市的发展不太相称,所以深圳对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技术和服务一直有着巨大需求。相信深圳校区医学院培养的人才,肯定会对深圳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学院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会促进深圳市相关医药行业的发展。  记:听完您的介绍,我们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学院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必定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您能跟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另外还希望获得学校哪些政策方面的支持?  郭:这个过程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先说机遇。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部署,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将健康战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这必将对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和医学科研作为支撑,国家的战略部署也将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基础医学院(深圳)的建设正好赶上了这样的发展机遇。其次,深圳市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不仅体现在校区的建设上,而且体现在深圳市对发展医学相关学院的重视上。深圳市本身的科技创新就很有活力,而医疗卫生事业又需要大量人才与技术支持,所以深圳市对医学院的发展十分支持。第三,在学校层面上,学院作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建设单位之一,是学校优势医科布局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医科的重要力量,因此学校对基础医学院(深圳)的发展亦十分支持。总的来说,机遇良多。  当然,作为零基础建设的全新学院,学院的发展也充满挑战。2016年虽已招收首批本科生,但学院的办学场地尚在规划落实,师资队伍正在招聘建设,学院的组织架构也还在搭建之中,这些都是学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但我相信,有各方面的支持以及中山大学深厚的医科做后盾,这些困难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得到一一解决。  关于学校政策方面,我们主要是希望得到人才引进方面相关政策的支持。人才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希望学校能针对新建学院实施较为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甚至在人才引进方面设置一些“快速通道”,缩短人才引进时在审批、评审等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尽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人才引进效率。二是希望学校在管理方面能够更多地“重心下移”,将部分管理职能下移至学院。中山大学如今是三地办学,有五个校区,学校的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学校能将更多管理职能下移到学院,相信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三是作为在深圳经济特区办学的学院,我们希望学校能对深圳校区新建学院的建设给予特殊支持,比如给予新建学院更多的经费支配权,适度增加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以突显在深圳特区的办学优势。  记:本月25日,学校将举办首届“深圳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延揽人才,建业中大”。相信学院为本次论坛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筹备的情况吗?您对本届论坛还有哪些期待?  郭:深圳论坛对于我们新建学院引进人才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有利于搭建学者和学院间良好的沟通平台。此次深圳论坛,我们一共收到申请39份,确定邀请18人参加,他们都是在医学、生物学及其交叉领域有所建树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前期,我们主要是在审核材料、做会务准备和校内外宣传,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大会结束后,12月26日学院会在广州校区北校园举行面向校内师生开放的“生物医学分论坛”,邀请与会学者做学术分享和未来计划报告。分论坛也将是一场人才交流洽谈会。我对本届深圳论坛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论坛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学院,助力学院发展。  记:说到这里,也请您谈一谈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学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吸引并留住人才呢?  郭:就人才队伍建设而言,我们的总体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在五年内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对于人才引进,以从海内外引进优秀学者为主,部分教师将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从中山医学院调入。具体而言,我们希望到2020年达到专任教师110人、专职科研人员110人的师资队伍规模,其中至少引进高水平人才25人,保证前面所谈到的每个主要学科方向都有5-10名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这些学者要能从事前沿的研究,在国内本领域有较强竞争力,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这些优秀学者包括全职或双聘院士、“千人计划”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急需人才等各类人才。  学院人才的引进主要依赖学校和深圳市相关人才政策的支持,同时学院会出台相应的措施办法,以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中大在深圳特区的新建学院,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优势或吸引力。首先,学院所处的城市深圳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创新氛围浓郁、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十分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发展和健康生活 其次,新建学院提供给学者的发展机遇更多,学者在这里会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易于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 再者,届时新建好的学院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条件将为国内外一流水准,足以支持每一位学者的科学探索。另外,学校还将在深圳建设三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其中附属第八医院由福田区人民医院转并,附属第七医院就位于学院旁边,将于明年7月对外服务。中山医科的传统优势与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将会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的结合,有利于学者探索攻克重大医学问题。于此同时,学院还将充分利用学校“精准医学”大科学工程建设的契机和国家各层次“人才计划”,主动出击,通过不同渠道发布招聘广告并直接联系海内外优秀学者,力求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落户深圳,扎根中大。学院将努力培育优秀的学院文化,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一流的管理服务,为学者争取最佳的学术发展条件和优厚的个人待遇,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 国基委连续公布5个生物医学相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p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于同一天(2017年7月10日)公布了5个生物医学相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总资助金额约9370万元。具体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f8ab66c-0cf9-4c8f-8635-2a24d5612446.jpg" title=" 1.jpg" / /p p   以下为公布的5个生物医学“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详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科学目标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明确组织器官衰老及退行性变化的共性机制和器官特异性改变。聚焦于重要人体组织器官(如脑、心血管、肾脏以及血液系统等)衰老及其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早期过程,明确器官衰老和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的分子、细胞和功能变化特征,阐述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调控机制,加强对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开展一系列与衰老及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的新型技术研究,并进一步建立衰老相关疾病的应对策略。 /p p    strong 二、核心科学问题 /strong /p p   (一)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分子、细胞及功能变化过程和规律 /p p   (二)器官衰老向退行性变化演变在老年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p p   (三)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过程中的早期生物标记物及相关检测技术。 /p p   strong  三、2017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strong /p p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2017年度拟重点资助如下研究方向,鼓励研究者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注重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等领域的合作,针对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研究,提出新思路、新原理,建立新方法与新技术。 /p p   (一)建立组织器官衰老和退行性变化研究相关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p p   聚焦器官衰老和退行性变化的前沿科学问题,鼓励学科交叉,发展新技术与新方法。包括利用不同模式生物建立新的衰老研究模型、衰老和退行性变化标记物检测技术、细胞重编程技术、靶向基因编辑与示踪技术、表观遗传修饰的可视化检测技术、单细胞技术、质谱检测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纳米药物技术等。 /p p   (二)重要人体组织器官衰老和退行性变化过程中的遗传、表观遗传及分子网络机制。 /p p   针对衰老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器官衰老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早期阶段)展开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并鉴定新的组织器官衰老相关基因、非编码RNA以及蛋白质等关键分子。研究衰老不同阶段的核酸修饰、组蛋白修饰、端粒相关蛋白修饰、染色质稳定性以及非编码RNA等对器官衰老及器官退行性变化的影响。 /p p   (三)重要人体组织器官衰老和退行性变化的细胞内外环境稳态。 /p p   研究细胞内环境稳态、代谢关键信号通路、细胞内化学小分子、脂类、激素及各种免疫炎症因子引起细胞衰老的机制。通过分子生物学、分子影像、电生理及生化检测等技术研究线粒体、溶酶体等亚细胞器在衰老及器官退行性病变中作用的分子基础与分子调控机理。 /p p   (四)器官衰老及其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生物标记物及器官特异性衰老和变性评价指标体系。 /p p   寻找能在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反映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分子标记物,建立个体、器官和细胞特异性衰老和变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器官衰老过程生物调控网络与关键节点的数据库和大数据计算分析平台,为早期识别器官和个体衰老与退行性变化预警提供标准和评价依据。 /p p    strong 四、2017年度资助计划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计划安排直接费用3500万元。拟资助培育项目22-30项,直接费用的资助强度为60-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9项,直接费用的资助强度为200-25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p p    strong 五、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strong /p p   (一)申请条件。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p p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p p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p p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p p   (二)限项规定。 /p p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200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应急管理项目。 /p p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 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资助后,计入限项。 /p p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p p   (三)申请注意事项。 /p p   1.申请书报送日期为2017年8月21日-25日16时。 /p p   2.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p p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p p   (2)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p p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p p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的机制”,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strong 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strong /p p    strong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strong /p p   (5)申请人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p p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p p   由于医学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请申请人注意在项目申请及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纸质证明(电子版申请书应附扫描件)。 /p p   (6)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预算编报须知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p p   (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并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p p   (8)申请人应及时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以及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等附件。 /p p   3.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 对申请人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体要求如下: /p p   (1)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17年8月25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p p   (2)提交电子版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 /p p   (3)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p p   (4)可将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送达或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材料”。 /p p   4.申请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组联系方式如下: /p p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p p   邮政编码:100085 /p p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p p   5.本重大研究计划咨询方式: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三处 /p p   联系电话:010-62327198 /p p   (四)其他注意事项。 /p p   1.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关注与本重大研究计划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p p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将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microsoft=" " strong 注:因“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该部分内容高度重复,因此后面4个“重大研究计划”该部分内容将省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span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对血管稳态与重构的机制中涉及的代谢、氧化应激、炎症、生物活性物质、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等问题的研究,深入探讨血管稳态维持及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揭示血管重构的本质,产生新的用于重大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策略和防治模式。 /p p    strong 一、科学目标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解决重大血管疾病共性的前沿科学问题为导向,以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研究为中心,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影像学、组学和生物力学、化学与材料学等学科交叉及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和策略,阐明血管结构与功能稳态和疾病过程中重构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和网络模式,以期揭示以血管功能与结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早期诊断和疾病转归的分子标志及干预靶点。 /p p    strong 二、核心科学问题 /strong /p p   血管稳态与重构的动态调控网络和关键节点。 /p p    strong 三、2017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从2013年开始,已资助21个重点支持项目、95个培育项目及4个集成项目。根据立项资助和在研项目实施的情况,2017年将进一步体现“凝聚方向和重点突破”,旨在已有资助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多原创性的突破。 /p p   2017年度在资助方向中继续鼓励以多学科交叉手段深入探讨机制 鼓励项目申请人进行优势互补的集成协作申报 鼓励利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方法构建血管稳态与重构的动态调控网络和关键节点 鼓励利用临床标本与数据资源开展研究。申请书中应突出在前期研究中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且明确体现学科交叉和转化研究的特色。 /p p   (一)主要资助方向。 /p p   1.血管稳态维持的调控网络和关键节点及其功能 /p p   2.利用临床资源或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血管损伤/修复相关疾病的机制和防治策略 /p p   3.基于生物力学、纳米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干/祖细胞定向分化、组织打印、分子影像等技术的血管重建及修复。 /p p   (二)集成的资助方向。 /p p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的需求,在原有资助项目的基础上,2017年度拟在如下两个领域进行集成。集成项目的申请要以在已有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目标,项目组主要成员须包括两位或以上承担过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负责人,组建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以实现研究方向上的重要突破。 /p p   1.巨噬细胞在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p p   2.危重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制和干预措施。 /p p    strong 四、2017年度资助计划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拟资助培育项目约10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7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2017年拟资助集成项目3项左右,直接费用总计约100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span /strong /p p   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的免疫学特性,与人体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免疫学特性存在较大区别。这些组织器官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组织微环境,含有独特的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免疫特性,而且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与所在区域的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由于对疾病高发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研究较少,影响了免疫学理论与疾病防治的整体发展。为了深入阐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推进转化医学研究,迫切需要对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进行基础性、前沿性和系统性的先导研究,以揭示区域免疫特性与重大疾病的内在联系,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将免疫学的重大基础研究(区域免疫特性)与国家的重大需求(重大疾病)结合起来。以“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研究为核心,通过与免疫器官比较,重点研究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特性,阐述这些组织器官中特有免疫细胞亚群的基本性状,揭示区域免疫特性的基本属性,发现形成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细胞调控网络和分子调控网络,深入研究与自身免疫病、炎症、感染、肿瘤、过敏、肥胖等相关的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p p    strong 一、科学目标 /strong /p p   通过与免疫器官比对,阐释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特性,并对相关疾病提出新解释和探索新的免疫干预策略。 /p p    strong 二、核心科学问题 /strong /p p   了解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基本属性、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网络调控机制以及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p p    strong 三、2016年度申请及资助概况 /strong /p p   2016年度申请及受理项目概况: 2016年度共收到重点支持项目44项,受理40项 收到培育项目139项,受理134项。来自62个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参加申报。 /p p   2016年度申请项目的特点: 申请书的研究内容基本围绕指南描述的关键科学问题所涉及的研究方向,申请项目所涉及的组织器官主要集中在肝脏、肠道、肺脏等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此外还包括肾、皮肤、血液、心血管、中枢神经、脂肪、骨、关节、子宫等多个脏器和组织,呈现出涉及面广但重点突出的特点。研究人员主要来自消化、呼吸、皮肤、生殖、风湿免疫、神经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光电子学等多个学科背景。 /p p   2016年度资助项目的特点:2016资助重点支持项目8项,培育项目20项。其中,消化系统重点支持项目2项,培育项目7项 呼吸系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2项,培育项目4项 泌尿系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1项,培育项目2项 皮肤系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1项,培育项目1项 神经系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1项 资助交叉学科研究重点支持项目1项 资助血液、内分泌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培育项目4项。其中部分研究有望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如对肠道区域免疫特性的研究等 部分研究着眼于脏器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如肠道与肝脏区域免疫特性的相互影响等 部分研究运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研究,如研究生理力学微环境对肝血窦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等 此外,部分研究能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不同组织器官间区域免疫特性的比较研究等。 /p p   2016年度申请项目存在的不足:个别项目仅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未能体现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部分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分子免疫学研究思路进行单个功能分子的研究,尚未充分利用系统生物学手段进行调控网络研究,利用免疫学大数据开展研究不足 部分项目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创新性不强 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项目总体较少。 /p p    strong 四、2017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strong /p p   2017年度本重大研究计划拟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将特别支持基础与临床联合申报的研究 支持运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 支持利用新技术和特色平台开展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研究,尤其是同步动态研究两种或多种不同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成像新技术的研究 继续支持肝脏、肠道、肺脏等疾病多发器官或淋巴组织系统的区域免疫学研究的同时,适度加强我国特发疾病的器官区域免疫学研究。 /p p    strong 五、2017年度资助计划 /strong /p p   2017年度计划安排直接费用2000万元,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3-5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2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拟资助培育项目12-1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科学目标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连接组、功能组等系统化的研究理念,结合临床情感和记忆障碍疾病特点,对情感和记忆(尤其是情感相关的记忆)的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化描述。 /p p    strong 二、核心科学问题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 /p p   (一)情感和记忆的结构环路与功能环路间的相互关系 /p p   (二)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相互作用的关键节点和调控机制 /p p   (三)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以及应激等环境因素对神经环路可塑性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p p    strong 三、2017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strong /p p   2017年度项目指南主要在前期重点支持项目和培育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情感和记忆的集成研究。同时,少量受理与本重大研究计划“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部分 “培育项目”的申请。集成项目主要以非人灵长类和/或人脑为研究对象,多学科多手段联合、研发并集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构建新平台和新系统,提出新理论新知识,在特定神经环路在情感和记忆中的结构、功能和机制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重点集中在情感和记忆障碍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建立,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技术对人脑情感和记忆障碍的神经环路进行细胞多样性研究,以及神经环路显微成像新技术研究。 /p p   重点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如下: /p p   (一)在非人灵长类中建立情感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并开展神经环路研究(集成项目)。 /p p   在非人灵长类中运用多种基因操作方法建立情感与记忆障碍如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和孤独症等的神经精神疾病模型,并利用新建立的模型开展神经环路的研究工作,包括电生理记录、在体钙成像、无线电记录、无线光纤成像等新方法。 /p p   (二)利用人脑组织标本研究情感与记忆神经环路的细胞多样性和异质性基础(集成项目)。 /p p   针对人脑情感与记忆神经环路的核心脑区,深入研究这些脑区细胞亚型组分和构成基础。鼓励联合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单细胞Hi-C测序技术,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等多个单细胞组学技术,并结合多通电生理分析,系统研究人脑情感与记忆相关脑区神经环路细胞亚型分类、功能特征及分子细胞机制。 /p p   (三)情感与记忆的神经环路显微成像新技术(集成项目)。 /p p   发展和优化基于脑组织透明等方法、适用于多种模式动物(如非人灵长类、小鼠、大鼠等)与标记策略的微米分辨率高通量荧光显微成像新技术,以及相应的样品制备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以高效绘制细胞类型特异的、基于即早基因表达和嗜神经病毒示踪等策略的全脑神经活动图谱和环路联结图谱。 /p p   (四)培育项目 /p p   联合应用光遗传学、电生理、基于工具病毒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全脑尺度神经环路重建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在体钙成像等多项技术,在分子-突触-细胞-环路等多个水平上,以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临床情感和记忆障碍疾病特点,对情感和记忆(尤其是情感相关的记忆)的神经环路结构、功能特征及分子细胞机制进行研究。 /p p    strong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strong /p p   (一)强调以科学问题为导引,紧密围绕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 /p p   (二)体现多学科多模态交叉 /p p   (三)创造新模型,开发新技术,建设新平台 /p p   (四)基础较好、条件较为成熟,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潜力。 /p p    strong 五、2017年度资助计划 /strong /p p   2017年度是本重大研究计划实施的第7年,计划安排直接费用1600万元,每个集成方向拟资助集成项目1-2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300-400万 培育项目拟资助3-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50万,资助期限均为2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span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非可控性炎症的恶性转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系统生物学整体性、信息化的研究策略和转化医学研究理念,着重研究“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网络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揭示炎症向肿瘤转化的本质,催生新的可用于临床的疾病早期诊断、预测、干预策略和防治模式。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从2010年开始资助,2013年开始进入项目的集成和整合阶段。 /p p    strong 一、科学目标 /strong /p p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我国人口健康重大需求,瞄准当今国际医药领域发展最新动态,遵循“方向明确,重点突破,基础扎实,学科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系统生物学倡导的整合性、信息化的研究策略,发展贴近临床病理特征与疾病进程的新技术、新方法 针对炎症可控性与非可控性调控网络转化这一动态事件,重点关注宿主、微环境与恶性转化之间的互动影响,揭示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与调控规律,为非可控性炎症向肿瘤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作为肿瘤的预测、诊断、治疗及药物靶标奠定基础,催生全新的、临床实用的肿瘤等复杂疾病防治模式与干预策略,为转化医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努力推动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建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造福人类健康事业。 /p p    strong 二、核心科学问题 /strong /p p   (一)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p p   (二)非可控性炎症调控网络关键节点的发现及其功能诠释 /p p   (三)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动态网络调控规律。 /p p   strong  三、2017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strong /p p   由于本重大研究计划执行时间的原因,为整合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研究的成果,2017年度将集中资助围绕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非可控性炎症调控网络关键节点的发现及其功能诠释、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动态网络调控规律三个研究方向在前期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且明确体现学科交叉和调控网络分子机制的特色、在较短时间内能取得相应成果的项目。 /p p    strong 四、2017年度资助计划 /strong /p p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的需求,在原有资助项目的基础上,2017年度计划安排直接费用570万元。拟资助5项左右的集成项目,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不超过150万元 同时资助个别有特色的培育项目,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不超过80万元。资助期限均为1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p
  • 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专家正在对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进行评审。     解放军301医院等医疗机构的19家医学实验室是我国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一批医学实验室。图为授牌仪式。   日前,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获悉,CNAS将于近日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进行评审,如获通过,该医院的检验科将成为上海市第一家获得国认可的医学实验室。此前,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能力和安全水平,圆满完成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医疗保障任务,逐步实现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上海市卫生局与CNAS合作已经启动了上海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认可工作。   据了解,2006年底至2008年8月,CNAS与北京市卫生局合作,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点医院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共认可了19家医学实验室,为北京奥运会的医疗服务保障提供了符合国际要求的医学检验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卫生系统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者就医学实验室的范围界定、认可特点等问题采访了CNAS秘书处秘书长肖建华。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能力和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肖建华介绍说,“医学实验室”在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国际标准中的定义为: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主要包括医院检验科、保健中心、体检中心等。目前,申请CNAS医学实验室认可的机构主要是医院检验科以及独立医学实验室,其他的相关机构仍在准备过程中。   医学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认可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虽然,医学检验不是以贸易为目的,但全球化的趋势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使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需要标准统一的医疗服务,包括医学检验。随着医学及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医学实验室技术对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影响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对如何保证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据美国调查,临床医生所用辅助诊断治疗信息中的70%至80%来自医学实验室的检验。但由于检验结果不准确而进行重复检验的花费也是惊人的,德国曾经报道的数据约为每年15亿美元,美国约为每年74亿美元。如果考虑到由于检验结果不准确而带来的临床后果和社会成本,则是不可想象的。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能力和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医学实验室是疾病诊断和防治的技术平台,其对疾病防控的意义不可估量。但是,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产生实验室难以承担的责任和不可预计的损失。   我国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步入国际前列。   据了解,2005年8月,CNAS的前身机构颁发了我国第一家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获得CNAS认可的医学实验室达到38家。   就目前CNAS的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问题,肖建华解释说,CNAS从2001年起开始跟踪和研讨国际标准草案,2003年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2004年5月发布了《关于医学实验室认可政策的通告》,标志着我国依据ISO15189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制度的正式建立,我国的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步入了国际前列。   目前CNAS正在着手建立医学实验室安全认可(ISO15190)以及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ISO15195)制度,并正在医学领域开展标准物质生产者(RMP)及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PTP)的认可,以满足各医学实验室及卫生监管机构对医学领域各类实验室认可的需求,也为我国此类机构与国际接轨,提高自身水平和竞争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那么,与其他实验室认可相比,医学实验室认可有哪些特点呢?肖建华说,从结果的使用目的上看,医学检验报告的目的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在医疗领域中的切实体现。   从技术上看,来源于人体的样本存在着生物学差异、影响结果的因素多(如饮食、药物等)且不易控制、样本不稳定、缺乏量值的溯源链等多种因素,同时检验前控制和检验后的咨询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这些特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医学实验室专门发布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而不是采用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从政策上看,各国对医学实验室均有各自的法规要求,如我国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美国的《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等。此外,医学实验室还涉及安全和伦理学问题。   这些特点导致了ISO针对医学实验室发布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90《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ISO 15195《检验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的要求》等系列专用的标准。   医学实验室关乎生命安全, CNAS又是如何保证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呢?肖建华介绍,首先,CNAS始终坚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国统一的实验室认可体系的理念。从制度建立之初,CNAS就与卫生主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行业内的专家资源。可以说,国内医学实验室权威专家中的大部分都参与了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相关工作,包括老一辈的专家如朱忠勇教授、孔宪涛教授等直接参加了现场评审工作,维护了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科学性和技术权威性。   CNAS特别强调要从实验室工作第一线选择和培养评审员,保证评审员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且掌握医学实验室的国际发展动态和最先进的实验室技术。CNAS意识到,管理要上台阶,人才是关键。他们引进了具有多年医学实验室工作经历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医学实验室的研发和直接从事认可相关工作,保证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符合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CNAS设有专门的医学实验室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订、评审、培训、宣贯医学实验室认可相关的技术文件,目前已制定了包括生化、免疫等8个专业领域以及量值溯源、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实验室安全等相关的11份认可指南,在国际认可机构间属领先水平。   他们还十分注重与国际认可机构和同行专家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国际认可机构举办的培训和技术研讨活动,2007年在广州主办了医学实验室认可国际研讨会,与国际同行充分研讨和交流医学实验室认可相关的问题。CNAS对最初几家医学实验室进行认可评审时,聘请了我国香港和加拿大的医学实验室认可专家参加评审,确保CNAS的认可评审与同行认可机构的一致性。   据了解,在国际同行评审中,专家们对CNAS和CNAS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发展前景良好,但关键瓶颈亟待突破。   医学实验室认可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问题与良好的前景并存。   肖建华说,医学实验室认可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认可活动方面看存在的问题。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ISO 15189)最初是ISO于2003年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对于国际上的所有认可机构而言,均是一个新的认可制度,尚处在发展阶段。从技术上看,缺乏量值的溯源体系是认可的关键瓶颈问题,我国还存在着缺乏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标准的问题。第二,实验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当认可不能为实验室盈利时,实验室寻求认可的驱动力是什么?此外,我国的医学实验室众多,彼此之间的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现阶段,实施强制认可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当然,从近一两年国内外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发展状况看,前景良好,申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的数量大增。北京奥运定点医院实验室认可工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的刘雁飞在奥运定点医院专项认可计划的启动会上谈到,希望北京奥运定点医院实验室认可项目能给全国树立榜样、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 2017“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3.9亿元支持13个方向(附专家名单)
    p   日前,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如材料素化、碳基资源催化、超构材料、太赫兹科学技术等方向)。在5类科技计划中已有布局的研究内容不在本专项重复支持。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p p   2017年,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将围绕化学键精准重构、超构材料、精确介观测量、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等方向部署13个研究方向,国拨总经费约3.9亿元。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p p strong   13个研究方向如下: /strong /p p   1. 电-热耦合催化能源小分子化学键的精准重构 /p p   2. 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 /p p   3. 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 /p p   4. 完整器官三维结构与功能信息的精准介观测量 /p p   5. 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 /p p   6. 面向智能制造的软件自动构造 /p p   7. 界面调控与构筑实现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验证 /p p   8. 下一代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 /p p   9. 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方法 /p p   10.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新型太赫兹辐射源 /p p   11. 类生物体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 /p p   12. 多复杂曲面共体光学元件纳米精度制造基础 /p p   13. 有望培育变革性技术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p p & nbsp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10/ueattachment/d6ea5d5a-b081-43d4-a803-069b6d7c4160.doc"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名单 /strong /p table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600" border=" 1"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112" p 姓& nbsp 名 /p /td td width=" 289" p 单位 /p /td td width=" 123" p 职称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郭东明 /p /td td width=" 289" p 大连理工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包信和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方& nbsp 忠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李言荣 /p /td td width=" 289" p 电子科技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刘忠范 /p /td td width=" 289" p 北京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江& nbsp 雷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甘中学 /p /td td width=" 289" p 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 /p /td td width=" 123" p 教授级高工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骆清铭 /p /td td width=" 289" p 华中科技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许瑞明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郭& nbsp 雷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吕& nbsp 建 /p /td td width=" 289" p 南京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张广军 /p /td td width=" 289" p 东南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吴一戎 /p /td td width=" 289" p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p /td td width=" 123" p 研究员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林忠钦 /p /td td width=" 289" p 上海交通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r td width=" 112" p 陆建华 /p /td td width=" 289" p 清华大学 /p /td td width=" 123" p 教& nbsp 授 /p /td /tr /tbody /table p & nbsp /p
  • 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开始申报
    关于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将根据其定位,在“十二五”期间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突出研究目标。一方面,各领域将加强科学问题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将围绕若干重大科学目标,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经前期“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领域专家咨询组初步酝酿提出了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今年拟选择“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和物理研究”等9个方向(附件1)予以试点启动。   其中,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和物理研究、量子芯片和全量子网络、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神经基础、突破22纳米特征尺寸的集成电路新原理与新技术、替代贵金属的纳米催化材料、高效低成本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等6个重大科学问题将依托现有在研的97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行重组。具体工作另行部署。   人工合成生物体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猪与小型猪疾病模型、非编码RNA与干细胞命运调控等3个重大科学问题按照973计划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组织申报、评审。请针对相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组织提出项目申报,也可结合现有项目提出申请(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申报要求请见附件2、附件3)。   上述项目拟于今年启动,受理日期为10月25日17:00前,请各单位做好申报工作,逾期不予受理。   咨询电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附件:1. 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   2. 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3. 项目申报要求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日
  • 付学文、朱溢眉团队合作:超快透射电镜实现等离激元纳米飞秒尺度可视化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超快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付学文教授团队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Yimei Zhu教授团队等开展合作,基于自主开发的4D超快透射电镜,观测到了银膜上飞秒激光诱导表面等离激元的分布及动力学过程,为等离激元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指导。该研究于近日以“Nanoscale-Femtosecond Imaging of Evanescent Surface Plasmons on Silver Film by Photon-Induced Near-Field Electron Microscopy”为题,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no Letters》。近年来,付学文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4D超快透射电镜中发展了基于自由电子-光子强相互作用的光子诱导近场电子显微镜(PINEM)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色光子超快泵浦-探测方案,将四维超快电镜的时间分辨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达到50飞秒),在飞秒与纳米时空尺度揭示了单个Mott绝缘体VO2纳米线的绝缘体-金属相变动力学过程(Nat. Commun. 2020, 11, 5770)。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进一步用PINEM成像技术研究了银膜上表面等离激元的分布及超快动力学过程。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集体共振振荡,可以将光限制在非常小的尺寸,实现在纳米尺度操纵光场。这些独特的优点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传感器、光伏器件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银纳米结构具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范围内可调谐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因此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表面等离激元材料之一。银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特性可以通过改变其形态、大小和其他参数来调节。为了更好地设计和使用等离激元器件,理解表面等离激元的产生、传播和衰减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所有这些过程都发生在飞秒的时间尺度和纳米的空间尺度上。因此,以合适的时空分辨率直接表征和捕获不同银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团队利用配备了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4D超快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PINEM技术研究了银膜上飞秒激光(波长515 nm)诱导的表面等离激元。实验得到的电子与表面等离激元近场相互作用后的能谱呈现出典型的PINEM能谱特征:电子能谱零损失峰(ZLP)两侧出现一系列离散的峰,其间隔为入射光子能量的整数倍,意味着电子在与表面等离激元近场相互作用中吸收或放出了多个光子(图1a)。通过改变泵浦激光的能量密度并对电子能量谱中的PINEM部分积分, 他们发现PINEM强度首先随激光能量密度线性增长,在15mJ/cm2达到饱和(图1a、b)。在15mJ/cm2的入射激光能量密度下,通过改变激光的偏振研究了PINEM强度的偏振依赖性。发现与纳米线、纳米棒等结构的偏振依赖性不同,激光偏振方向的改变不会影响银膜上的PINEM强度(图1c)。图1:a、不同入射激光能量密度下的电子能谱;b、相对PINEM强度与入射激光能量密度的关系;c、PINEM强度与入射激光偏振方向的关系。通过只选择吸收光子能量的电子进行能量过滤成像,他们直接观测到了表面等离激元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改变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揭示了激光偏振方向对表面等离激元分布的影响(图2a)。表面等离激元在产生后首先沿着激光的偏振方向传播,然后在垂直于偏振方向的晶界处发生散射,在能量过滤图像中表现为偏振依赖的条纹。通过改变激光脉冲和电子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他们跟踪了光激发表面等离激元随时间的演化,实现了在纳米飞秒尺度对表面等离激元的直接可视化(图2b)。图2:a、t=-1.2 ps(左)和t=0 ps(中、右)时的能量过滤图像,激光偏振方向如绿色箭头所示;b、不同时间延迟下的能量过滤图像,其中激光脉冲的偏振方向与a(中)的偏振方向相同。棒状纳米结构的PINEM效应被广泛用于识别4D超快电镜中泵浦激光脉冲和探测电子脉冲的时空重叠。但是在这些实验中激光脉冲的偏振应该垂直于纳米结构的纵向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近场激发,这就使得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相比之下,银膜的PINEM信号不存在偏振依赖性,即入射飞秒激光的偏振可以是任意方向的,这使得银膜成为识别4D超快电镜时间零点的更好平台。此外,能量过滤PINEM图像上观察到的条纹也可能与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LIPSS)的机理有关,而LIPSS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过程,其物理机制尚不清楚。鉴于PINEM成像的高时空分辨率,未来可进一步用PINEM技术从实验上探索LIPSS的物理机制。该研究工作不仅为各种微纳结构与超材料的表面等离激元分布及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高时空分辨手段,同时对于银膜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光能量密度和偏振依赖性,以及超快动力学过程的研究结果对微纳尺度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付学文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Yimei Zhu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南开大学2020级硕士生孙泽鹏为共同一作,南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天津市科技局、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等的大力支持。(戴建芳)视频S1:通过 PINEM 成像 ( AVI )获得的飞秒激光激发下银膜上消逝表面等离激元的时间演化视频 S2:通过 PINEM 成像 ( AVI ) 获得的飞秒激光激发下银膜上消逝表面等离激元的时间演化,其中激光偏振与视频S1 中的偏振正交。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1c04774付学文,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超快电镜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四青”人才,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入选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导师:俞大鹏教授),曾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受聘于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建立了南开大学超快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和超快动力学研究团队,长期从事4D超快电子显微镜、超快阴极荧光等超高时空分辨电子成像与探测技术开发及其在低维量子功能材料的结构、载流子及自旋等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液相4D超快电镜技术、双色近场光学超快电镜技术和基于微波脉冲电子发生器的新型4D超快电镜技术。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PNAS等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6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