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一流专业

仪器信息网一流专业专题为您整合一流专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一流专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一流专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一流专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一流专业话题讨论。

一流专业相关的资讯

  • 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高厅函〔2019〕18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p p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主要任务 /strong /p p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span /p p    strong 二、建设原则 /strong /p p   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p p   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p p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p p   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 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p p   “两步走”实施。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p p   strong  三、建设方式 /strong /p p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p p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p p   3.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p p   4.根据2019、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p p    strong 四、报送条件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报送高校需具备的条件 /span /p p   1.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p p   2.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p p   3.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p p   4.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将对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报送专业需具备的条件 /span /p p   1.专业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p p   2.专业管理规范。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未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p p   3.改革成效突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p p   4.师资力量雄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 /p p   5.培养质量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p p    strong 五、报送办法 /strong /p p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送。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教育部 地方高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教育部。各地各高校报送专业点数(比例)分年度下达。 /p p    strong 六、组织保障 /strong /p p   (一)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等14个“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负责部委(单位)统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各地、各高校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动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实施体系。 /p p   (二)完善经费保障。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当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各地应当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p p   (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针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对于建设质量不达标、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专业建设点予以撤销。 /p p    strong 七、关于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 /strong /p p   1.报送数量。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度报送的专业点数不超过本校本科专业布点数25%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19年度报送专业点数量不超过本地所属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5%。 /p p   2.在线登录账号和密码。高校使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登录账号及密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须明确工作联系人,于2019年4月15日前将姓名、单位、座机、手机、电子邮件、传真号码报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处,获取报送系统登录账号及密码。 /p p   3.在线报送时间和网址。在线报送时间为2019年4月20日—6月30日,请登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送系统”(网址:http://udb.heec.edu.cn),按照系统提示填报。 /p p   4.在线审核和提交。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须在2019年6月30日前,登录报送系统,严格按照限额,完成所属高校报送信息的在线审核和提交工作。 /p p   5.纸质材料报送。高校在线报送完成后,请导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汇总表》,加盖本校公章。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材料直接报教育部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材料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教育部 地方高校材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教育部。请于2019年7月1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将材料寄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处,邮编:100816。 /p p   联系人及电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朱蓓蓓、徐健,010-66097823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郭栋、南方,010-82213390、82213395。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c0aa342c-383c-4150-8849-8fc2e3726d5f.docx" title="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docx"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docx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633b38d5-3557-45f5-9319-abeba1c0efc5.docx" title="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docx"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docx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9年4月2日 /p
  • 山东7.3亿“红包”奖补32个一流学科,化学专业有几个?
    3月27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了解到,近日山东省财政下达2017年高校“双一流”建设奖补资金7.3亿元,按自然科学类2500万元、人文社科类1100万元的奖补标准,对山东省遴选出的32个一流学科给予奖补支持。资金用于学科平台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合作及日常费用等方面。奖补资金纳入学校部门预算批复,提高年初预算批复率,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统筹,多渠道筹集资金50亿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发展为着力点,支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学科保持领先水平、争创一流,推动若干所大学达到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增强我省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据山东省教育厅2016年11月29日消息显示,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要求,经商山东省财政厅同意,启动了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申报的一流学科进行了审核认定,共认定立项建设一流学科32个,现将认定结果予以公示。  山东省一流学科审核认定通过名单:  青岛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  山东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学  山东理工大学  农业工程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园艺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山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  曲阜师范大学  工程学、中国史、数学  山东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学  聊城大学  化学
  • 教育部“双万计划”建设2万个一流本科专业点 国家级仪器类专业56个
    p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2019—2021年,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其中化学类148个,生物科学类158个,环境科学与工程类158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类106个、仪器类56个,药学类80个,中药学类30个、生物医学工程类31个。 /p p   本次“双万计划”原则如下: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 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两步走”实施。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p p   从建设方式上来说: /p p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p p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p p   3.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p p   4.根据2019、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p p   在报送数量方面,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度报送的专业点数不超过本校本科专业布点数25%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19年度报送专业点数量不超过本地所属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 /strong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605" align=" center"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strong 专业类代码 /strong /p /td td width=" 23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strong 专业类 /strong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strong 拟建设数量 /strong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1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align=" center" valign=" middle"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哲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2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经济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2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财政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2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金融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0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2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经济与贸易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法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政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社会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民族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3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公安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4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教育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8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4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体育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5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国语言文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2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5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外国语言文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0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5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新闻传播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3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6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历史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数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9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物理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化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天文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理科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1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大气科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海洋科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球物理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0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质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10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生物科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5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1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心理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71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统计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力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机械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0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class=" selectTdClass"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仪器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class=" selectTdClass"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材料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4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能源动力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电气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电子信息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3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动化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0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计算机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7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0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土木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水利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测绘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化工与制药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地质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矿业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纺织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轻工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交通运输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1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海洋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0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航空航天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兵器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核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农业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林业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5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生物医学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建筑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2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30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生物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2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83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公安技术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植物生产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动物生产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动物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林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水产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090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草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基础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临床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口腔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西医结合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药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中药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法医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10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医学技术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5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1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护理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6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工商管理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7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农业经济管理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公共管理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4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6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7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工业工程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8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电子商务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00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9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旅游管理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3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01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艺术学理论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02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音乐与舞蹈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98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03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戏剧与影视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16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04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美术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57 /p /td /tr tr td width=" 152"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05 /p /td td width=" 236"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设计学类 /p /td td width=" 151" nowrap=" nowra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74 /p /td /tr /tbody /table p br/ /p
  • 请注意,“双一流”高校并不等于已经是“一流”
    p   刚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据悉,本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p p   对于这份名单,舆论高度关注,有媒体这样报道:刚刚,“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和专业!而河南的媒体则不无骄傲地突出报道的重点:河南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738b217f-3b73-4df8-b161-ec25f9313155.jpg" / /p p   也许很多关注这份名单的舆论没有注意到,国家有关部门在公布这一名单时,做出重要说明,提醒公众,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p p   不要认为入选“双一流”名单,就已经成为“双一流”,更不能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这是关注“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否则,“双一流”建设就可能重蹈之前985、211工程建设的问题,导致学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问题。 /p p   我国之所以要在985、211工程基础之上,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因为985、211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身份固化的问题。本来国家是希望通过重点投入少数学校、学科,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结果却变为入围的学校,把入围本身作为了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将其作为学校的荣誉,进而,社会也把我国高校等级化,随之出现用人评价中的学历歧视,非985、211学校毕业的不用,以及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学生都希望能考进985高校、211院校。 /p p   国家在推出“双一流”时,就反复强调,“双一流”不搞终身制,要引入竞争机制。可是,社会舆论还是特别关注入围名单,而在名单一公布后,相关学校就把其作为荣誉来宣传。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继续985、211工程的思路,把入围作为学校的身份、等级 二是双一流建设,确实还存在行政主导评审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行政评审思路,学校是会把入围作为上级部门对高校办学的认可的。这和其他行政评价一样,存在重立项,把立项作为荣誉、政绩,而轻建设的问题。 /p p   为了让“双一流”建设取得实效,我国应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进一步进行改革。首先,应该认真考虑985、211工程的存废问题。 /p p   目前看来,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是准备继续长期保留985、211的。国家有关部门指出: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而且明确“双一流”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8" height=" 407"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04px height: 29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18fb31b0-dbb6-4a0f-886f-9042f14b1dbf.jpg" / /p p   (兰州大学举行建校108周年“双一流”建设讲述会。图为校长王乘致辞。来源:中新网 ) /p p   可问题是,如果985、211保留终身制,双一流就是不搞终身制,怎么改变985、211身份固化问题?对于985、211高校来说,有“双一流”是锦上添花,没有“双一流”也关系不大,何况,所有的985高校,都在“双一流”之列(只有3所在B类)。只有彻底取消985、211的学校身份,才能做到高校平等竞争。否则,不管“双一流”建设怎么强调是公平公正的评价所有学校的办学,都难以扭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等级化评价。 /p p   其次,“双一流”建设必须明确要求不能将这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不能把入围“双一流”的学校,用“双一流”概念加以强化,学校在招生宣传时,也不能用所谓“双一流概念”进行宣传,这会在985、211基础上又给学校弄一个身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从建设一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就是后来做到不搞终身制,曾经入围的学校还是会把其作为身份。就如长江学者,就不是终身制,可过了聘期后,仍被称为长江学者,这就是在乎身份的结果。 /p p   重建设,而不要重身份,这是“双一流”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舆论期待高校能建设成真正的一流的大学,那么,就应该关注大学的具体办学,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有哪些具体的突破性改革措施。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在竞争中产生,政府部门所应该做的,也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促进所有大学平等竞争。固化学校身份,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利于竞争,反而会刺激大学追名逐利,欲速而不达。 /p p & nbsp /p
  • 一流仪器却产不出一流数据!科研怪象如何解?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一个怪现象:不少世界一流的科研仪器,产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数据。”3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一上来就说起了自己多年的困惑。徐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我国缺少使用这些仪器的一流的技术支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数据的质量,即便有最好的科研仪器,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技术支撑人员,也可能产出三流的科学数据。”徐星解释道。令徐星困惑的怪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也深有感触。他说,“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员队伍,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代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科研数据采集的部分,不仅需要依赖先进的科研设备,而且还需要有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支撑人员。“科研工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技术支撑人员的素质。”徐星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对我国科技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工资待遇、成果体现、职称评审等原因,很多人在职业选择时不愿意去从事技术支撑工作。”童金南直言。童金南举例说,科研人员可以申报的科学基金有很多,但相对而言,针对技术支撑人员的研究项目要少得多;同时,在职称评审时,技术支撑人员更多的是考核其在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其运行科研设备,产生高质量科学数据进而发表论文的情况,只能做参考。更重要的是,“目前,许多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政策更多惠及一线科研人员,较少涉及技术支撑人员。”徐星说,相对于科研人员队伍的壮大速度,技术支撑人员数量增长明显滞后。“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徐星建议,国家要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水平和地位,鼓励优秀科研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类科研设备,产出更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有关方面要健全技术支撑人员评价体系,不仅要认定他们在实验技术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还要重视在他们手里产生实验数据所发表的论文质量,从而充分调动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童金南表示。此外,徐星还建议,补齐我国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增加技术支撑人员的数量;加强技术支撑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素质,进而推动科研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 从“双一流”看科研人才之乱象
    p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近几年已经有两位‘杰青’去了北京的高校。”电话中传来老院士的无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郑兰荪说,他理解他们离开厦大的理由,“在北京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机会更大”。 /p p   但理解并不意味着能坦然接受。 /p p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人才是除高楼、设备等硬件条件外最关键的“软实力”,也成为各大高校竞争的资源。“挖来挖去”的人才乱象,让很多高校不堪其扰。现在,更有部分代表委员担心,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建设会让人才竞争的池水越搅越浑。 /p p strong   遍地开花 何处留香 /strong /p p   在去年两会期间,郑兰荪就十分关注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他在会上表达了人才流动有可能会像“足球队员转会”的观点,引起当时在场委员的一致认同。 /p p   一年过去,郑兰荪从自身观察和与科教界同仁的沟通来看,上述情况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他还担心,这样的趋势可能会在“双一流”建设中愈演愈烈。 /p p   “‘双一流’建设过几年是要考核的。如果引进的优秀人才多一些,考核结果自然更有保障。”郑兰荪说。 /p p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厦门大学入选,该校化学学科也入选一流学科。不过,郑兰荪目前还没看到国内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流入。他坦言,同样是“双一流”高校,厦大的魅力目前还很难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一些高校相媲美。 /p p   “人才流动是好事,但如今高校竞相引进人才导致待遇不断提高。这种待遇不仅指收入,还包括住房、子女就学等条件,不利于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各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郑兰荪认为。 /p p   事实上,此类现象已非个案。过去一年间,高校吸引人才的办法花样翻新:上海某高校给领军人才开出百万元年薪,并配套80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某高校和天津某高校为吸引院士开出了500万元年薪的价码;河北某高校为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p p   然而,无论是收入待遇、周边配套,乃至科研环境,欠发达地区高校相较于发达地区高校都是缺乏竞争力的。这也导致在这一轮人才大战中,更需要人才支撑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p p strong   一所高校 两种光景 /strong /p p   身处中西部地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未进入教育部的一流高校名单。然而,其在人才流入与流出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均衡现象,同样值得思考。 /p p   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这在校内形成了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的鲜明对比。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入相对较多,而未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失却有些严重。甚至,有未进入一流学科的学院院长,在“双一流”名单公布后,经过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离开。 /p p   人才流动“不平衡、不协调”,让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郝跃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 /p p   “双一流”对于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而为了应对“一流”几年后的考查,进入一流学科名单的,学校在资源投入上也会有所倾斜。“国家、学校等资源的多重叠加,带来的是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郝跃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这对那些未进入一流学科的院系打击较大,恐怕并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p p   如今,“双一流”这根指挥棒,正在引导优秀人才流向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其中包含了多大程度的功利因素,又有多少是现行规则下人才的自然选择,估计很难一一甄别。 /p p   然而,“双一流”建设有可能加剧人才恶性竞争的问题,或许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p p strong   追溯本源 教育回归 /strong /p p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经费、工作环境、子女教育等配套的欠缺,中西部高校吸引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海外高端人才比较困难。这种唯“待遇”论的人才引进模式,让当下的人才流动陷入“越有钱越集聚人才,越没钱越留不住人才”的死循环。 /p p   “我们不应当把高校分成两极,而应当强调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使命。”高岭建议,对于中西部高校而言,不妨探讨柔性引进,也就是人才共享的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此缓解当下的人才窘局。 /p p   事实上,为防止高校人才两极分化,教育部于2017年1月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p p   但这样的行政举措,不仅实施起来存在困难,也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引导人才健康流动的作用。 /p p   郝跃提醒,该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行政手段对高校发展干预过多,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将发展权交回高校自身,让高校回归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消除当下人才流动的乱象,助力中国高校真正走向世界一流。 /p
  • 一流仪器却产不出一流数据!这个科研怪现象怎么治?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一个怪现象:不少世界一流的科研仪器,产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数据。”3月9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一上来就说起了自己多年的困惑。徐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我国缺少使用这些仪器的一流的技术支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数据的质量,即便有最好的科研仪器,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技术支撑人员,也可能产出三流的科学数据。”徐星解释道。令徐星困惑的怪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也深有感触。他说,“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员队伍,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代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科研数据采集的部分,不仅需要依赖先进的科研设备,而且还需要有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支撑人员。“科研工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技术支撑人员的素质。”徐星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对我国科技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工资待遇、成果体现、职称评审等原因,很多人在职业选择时不愿意去从事技术支撑工作。”童金南直言。童金南举例说,科研人员可以申报的科学基金有很多,但相对而言,针对技术支撑人员的研究项目要少得多;同时,在职称评审时,技术支撑人员更多的是考核其在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其运行科研设备,产生高质量科学数据进而发表论文的情况,只能做参考。更重要的是,“目前,许多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政策更多惠及一线科研人员,较少涉及技术支撑人员。”徐星说,相对于科研人员队伍的壮大速度,技术支撑人员数量增长明显滞后。“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徐星建议,国家要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水平和地位,鼓励优秀科研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类科研设备,产出更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有关方面要健全技术支撑人员评价体系,不仅要认定他们在实验技术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还要重视在他们手里产生实验数据所发表的论文质量,从而充分调动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童金南表示。此外,徐星还建议,补齐我国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增加技术支撑人员的数量;加强技术支撑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素质,进而推动科研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 重磅: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出炉!
    p   今年6月,教育部负责人在回应国家“双一流”建设相关传言时表示,“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现在离9月份仅有1周时间,备受瞩目的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能否在8月底正式公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p p   尽管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尚未揭晓,但全国很多省份都公布各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包括河北、山东、贵州、甘肃等。从8月21日开始,重庆市也公示了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40个学科入选。 /p p   重庆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p p   今年初,重庆市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p p   具体目标包括: 到2020年,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市级重点学科,15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22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3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高校综合排名有所提升 到2030年,20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3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若干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有高校和一批学科、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世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目标。 /p p   重庆市也提出,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专业,努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包括一流学科专项建设和一流专业专项建设。 /p p   根据《意见》,重庆的“双一流”工作将从2017年启动实施,第一个周期为4年,2020年后每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制定标准、遴选认定、建设实施、绩效评价4个阶段,按照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和动态筛选原则开展遴选和评价管理。 /p p   40个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p p   从昨天(8月21日)开始,重庆市教委官网正式公示了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入选。 /p p   从入选学校来看,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各有8个学科入选,并列第一。不过重庆大学入选学科绝大多数都为工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而西南大学入选学科主要为人文社科和理科。重庆医科大学入选4个学科,仅次于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位居第三。此外,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各有3个学科入选。其余高校入选学科在2个以下。 /p p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市教委官网从今天下午开始,将公示内容从“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变成了“重庆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原名单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后勤工程学院四所部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出现在名单中,其他省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发生变化。重庆市昨天公示的40个一流学科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d08817e-52ac-4910-a38b-471bbb343b3e.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87156bb-3253-40d5-8f54-892d3f718015.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0272e-e905-440e-b2d8-af4427ac9fc2.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d72df067-652f-4051-b913-856ed997e283.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f2d47ab-f242-4e81-91b0-f0b864b231f7.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 壕气!20余省豪掷400多亿建“双一流”
    去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多份“双一流大学名单”在网上流传,但均被官方否认。那么,哪些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计划内?“双一流”计划是什么样的?一文为你解析“最全榜单”!  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陆续公布了本省升级高等教育的“施工蓝图”,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内百强高校的相关量化指标。  加大对“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成为各地方案的关键词。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份中,有11个省提出了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左右,不可不谓“大手笔”。  100亿经费:北京、广东最“壕”气!  投入经费最高的当属北京。  北京市预计投入100亿,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现已认定两批共19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附后)。以五年为一周期,北京市财政每年将给予每个中心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清华大学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强有力支持大学建设。2016年全年,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每所高校直接补助和财政奖励均超过3亿元。  2016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又再安排2亿元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山大学  河南省以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为人所“诟病”。为改变此局面,河南省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豪砸31亿打造“一流学科”,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宁夏,将从2017年到2020年,增加高等教育专项资金2亿元。宁夏还将对高校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每年给予1000万元支持。  山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筹集50亿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并对每个立项建设的一流学科,按自然科学类2000万元左右、人文社科类1000万元左右的标准拨付支持经费。河北从2016年起,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连续五年,总计25亿元。山东大学  上海市亦砸下重金推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在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阶段,上海市级财政预计投入36亿元 2017-2020年第二个建设阶段,市级财政继续加大投入,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特色大学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竞争?浙江:分类评价!  在此前的大学评价体系中,由于学科数量少,一些小而精的特色大学往往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竞争,排名处于靠后的位置。去年,浙江省率先求变。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通过两个维度将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划分成六类,从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今后浙江,将不再用一把尺子考核本科院校:学校明确自身定位,就可以一心一意发展自身优势学科,避免和其他大学的同质化竞争。  此举也被外界视为浙江为“双一流”建设发力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整个浙江,只有浙江大学一所“985、211”大学,数量远少于北上广,淡化985、211恰好给浙江省高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更多的地方院校能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一些专业型的大学完全可凭借优势学科和专业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从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浙江大学  四川雄心最大:将打造30个世界一流学科  根据相关文件,四川将分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力争建设30个左右世界一流学科、100个左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100个左右特色学科。西南交通大学  上海也提出了20个世界一流学科、180个左右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大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到2020年,上海高校将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18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复旦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出炉!  山东  山西  海南  甘肃  四川  四川省政府于2016年10月8日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这6所高校是目前唯一由官方披露的四川“双一流”大学。  河北  根据河北政府去年颁布的相关文件,一流大学建设分为两个层次,一流学科建设分为世界一流学科、国家一流学科、省内一流学科三个层次。具体入选名单如下:  陕西  据青年人网报道,2017年1月10日下午,陕西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在陕的6所部属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工作。6所部属高校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吉林  据央广网消息,在2016年2月26日召开的吉林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表示“支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4-5所省属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  宁夏  内蒙古  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争取早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达到国内、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辽宁  安徽  天津  在2017年新闻通气会中,天津市教委表示,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一批市属本科高校和共建高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  另外,尽管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未公布“双一流”高校名单,但其均有相应的高规格、高投入项目计划。  北京  在2015年,北京市推出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在过去两年,北京市教委先后认定两批共19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上海  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大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峰学科具体分为4类,“入选”门槛最高的Ⅰ类高峰学科共包括来自以下12所高校的21个一级学科:  广东  2015年4月以来,广东启动高校“双高”建设,被视作率先启动的“双一流”。高校入选名单如下:
  • “双一流”名单发布 段子手们坐不住了
    p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几家欢喜几家愁,段子手们也坐不住了,来看大家的吐槽! /p p    strong 段子一: /strong /p p   1.一流大学重庆大学,是一所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 /p p   2.东北师范大学有六个一流学科,却不是一流大学。 /p p   3.武汉大学的一流学科矿业,在武汉大学并不存在,然而武大王牌水利不是一流学科。 /p p   4.复旦这样一个文科强校拥有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的一流学科,而著名的航空航天类大学西工大却没有这个一流学科,居然复旦新闻不是一流学科。 /p p   5.以文史哲见长的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所有的双一流学科均为理工类学科。 /p p   6.中央民族大学的一流学科,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民族学专业。 /p p   7.以临床见长的医科大学基本全军覆没,甚至包括医学龙头老大协和(这个可能是响应号召,发展民族医学吧)。 /p p   8.暨南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是药学,而暨南大学的医学院基本属于边缘单位。 /p p   9.电子科大的电子并不是一流学科。 /p p   10.更可笑的是大连理工一流学科有一个叫工程 /p p   11.有些大学的一些学科都不是一级学科的名字,比如机械与航空制造等学科,原来教育部决策时参考了QS榜,错误照抄了学科名,迷之尴尬。国内有哪些学科,教育部心里没点数? /p p    strong 段子二: /strong /p p   双一流出来后,各家高校的反应: /p p   1、北大:非常满意,老子又是第一。气死隔壁那学校。 /p p   2、清华:街对面的那学校除了规模大,还有什么比老子强的。 /p p   3、浙大:幸好2000年那波合并潮抓住了,这次全靠农学、工学打头啊。 /p p   4、复旦:我靠!老子的新闻学专业竟然落选,那个航空航天专业竟然进了,这专业是我的? /p p   5、南大:我没有合并过哦,但我的很多学科都被扣下来了,没入选的数学、历史、软件、声学,老子比哪家差了? /p p   6、上海交大:我不说话,我基本满意。 /p p   7、东南大学:呵呵,我也不说话,反正我进全国前八了。 /p p   8、中国人民大学:你们别再骂我入选学科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的虚东西了! /p p   9、中国科技大学:老子想打人! /p p   10、中山大学:一般般啦! /p p   11、北师大:比预想的好啊! /p p   12、武大:妈蛋!2000年合并大潮,我抓住了啊,还是没什么优势。 /p p   13、川大:靠!就给我6个啊,还他妈有3个都是华西医学院的。老子真变成“双流大学”了。 /p p   14、南开、天大:老子想打人! /p p   15、厦大、华科大:就这样吧,不好说什么。 /p p   16、哈工大:我的航空航天专业被复旦抢了?瞬间搞不懂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啥了。 /p p   17、西安交大:上海那兄弟真他妈猛! /p p   18、同济:妈的,这次比东南大学差太多了。 /p p   19、中南大学:虽然进了,可就4个啊。 /p p   20、湖南大学、东北大学:我靠!我怎么就变B了?哪个2B评的! /p p   21、重大:靠!进了3个,还都是“自定”,感觉像开小灶给的。 /p p   22、郑大、疆大、云大、昌大:进了!进了!总算进了! /p p   -- /p p    strong 段子三: /strong /p p   川大:mmp老子临床医学没上? /p p   中南:你不要说了我的医科一个都没上。 /p p   吉大:我不仅医科一个没上,法学也没上啊。 /p p   —————————— /p p   南开:我理论经济学都没上。 /p p   上财:好了我一个财经院校只上了统计学。 /p p   厦大:人文社科一个都没上,艹! /p p   —————————— /p p   同济:除了土建啥也没… /p p   天大:我连土建都没… /p p   重大:我自己都没上报… /p p   华工:虽然我没建筑,但我有农学啊 /p p   ——————————— /p p   西政:我TM法学居然没上!原来华政也没上,哦,那好吧。 /p p   华政:我TM法学居然没上!原来西政也没上,哦,那好吧。 /p p   总结一下: /p p   非常满意:清北 /p p   比较满意:东南上交南大科大 /p p   内心平静:人大武大中大西交 /p p   有点想打人:复旦同济浙大哈工华科 /p p   十分想打人:南开天大厦大中南 /p p   打自己:湖大东北 /p p   直接跳楼:苏州大学,各个排行杀入985队列,结果给了一个自定学科安抚奖 /p
  • 辽宁省22所高校65学科入选“双一流”
    日前,辽宁省《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确定22所“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65个重点建设“一流学科”。  大连理工、东北大学成“最大赢家”  通过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来看,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成为“最大赢家”。  这两所高校均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一流学科数也分别达到13个和9个。  除了这两所原“985工程”高校外,其余20所省内高校入选了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而入选一流学科数方面,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5所高校各入选4个。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则入选3个。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入选2个。其余的高校入选一流学科数均为1个。  2030年两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根据辽宁省双一流方案,将分层次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国内外一流行列,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整合省属高校资源,建设若干所全国一流大学。调整结构布局,建设一批优势特色突出,全面对接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全国一流学科。  到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5所省属高校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行列,5所进入行业领先研究应用型大学行列,5所成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5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30个左右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50个左右学科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起到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学科。到 2030年,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所省属高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  在学科布局方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的工科优势,充分发挥省属农林医药业类、现代服务业类、社会事业类高校的主干学科特色,大力提升省属工业类高校的工科办学水平。调整学科布局,建立电力装备、石化冶金、矿山机械、生物制药等若干个支撑学科群。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  研究型高校、研究应用型高校要提高科研类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应用型高校要提高教学类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适度提高教学实践类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研究型高校在生源选拔和培养目标中要突出研究导向,在教学改革中要加强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和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研究应用型高校在教学改革中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探索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要侧重实践技能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习实践类教学比重,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培养、校产合一的深度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名称及学科名称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商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  力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数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软件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矿业工程  公共管理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名称及学科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  园艺学  作物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兽医学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  中国医科大学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  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  中药学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辽宁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业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学  城乡规划学  土木工程  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  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  公共管理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法学  工商管理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学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鲁迅美术学院  美术学  设计学
  • 哈工大“双一流”建设获20亿元资金支持
    p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通知,通知显示,“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用于哈工大“双一流”项目建设。 br/ /p p   意见显示,该批资金主要用于哈工大教育教学、人才、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及专业化等方面建设。详细意见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 /strong /span /p p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p p   按照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总体要求,根据《黑龙江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p p   一、总体安排和支持领域 /p p   “十三五”期间,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在教育教学、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哈工大打造一流学科,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哈工大在全省高校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全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实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p p   二、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p p   (一)将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纳入黑龙江人才强省和高教强省战略,按照“汇聚一流、形成高峰,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创新机制、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引领发展”的思路予以重点推进。 /p p   (二)发挥哈工大“双一流”建设的示范效应,以一流的学科平台多种方式吸纳省属高校高端人才共同参与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全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高黑龙江省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p p   三、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p p   (一)支持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配套资金、建设用地及配建、审批等方面提供相应资源和政策支持,推动建成我国首个进行航天技术研发和空间科学研究的大型科学装置平台,形成国际领先的研究条件和能力,支撑我国空间基础科学研究和航天技术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 /p p   (二)支持哈工大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类平台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服务科技成果工程化的创新平台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p p   四、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p p   (一)支持哈工大高科技产业公司、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给予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更多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有力促进地方产业改造升级。 /p p   (二)支持哈尔滨市与哈工大共同发起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哈工大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以哈工大为核心的“一圈一带”创新创业园区。以深圳市与哈尔滨市对口合作为契机,依托哈工大建设哈尔滨—深圳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深圳市的创新资源服务我省市经济社会发展。 /p p   (三)依托哈工大特色和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和国防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加快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p p   五、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p p   (一)将哈工大纳入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在人才生活保障、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发挥哈工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平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落地型”高层次创新人才。 /p p   (二)将哈工大纳入省级各类人才计划、评奖评优等推荐范围,在龙江学者支持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人才计划、项目申报中,为哈工大单独划拨指标并给予政策倾斜。 /p p   (三)支持哈工大与省市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接受哈工大优秀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省市企业留下优秀毕业生做储备。 /p p   (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培训基地的作用,在办学条件和政策上给予支持,重点开展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培训,全面促进我省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使哈工大成为黑龙江省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p p   (五)支持哈工大优秀人才到省市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挂职任职,促进人才流动,优化干部结构。 /p p   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p p   (一)加快推进哈工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创建中俄联合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办学条件和政策支持,围绕主校区周边建设国际化、开放式校园。 /p p   (二)发挥哈工大作为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的优势,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人才与技术引进、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方面合作,加快建立高端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p p   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p p   (一)支持哈工大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重点围绕教化校区和黄河路校区周边提供建设用地,解决学校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p p   (二)支持哈工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将校区周边可调配的办公场所、学生宿舍、体育场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优先配置给哈工大办学使用。优化校区周边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保障。 /p p   哈尔滨市及有关市地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主动帮助研究解决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障碍和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共同推进落实哈工大各项改革和建设任务。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10月24日 /p p br/ /p
  • 教育部就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 制定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6年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双一流”建设作出系统阐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加快“双一流”建设,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指导意见》是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 《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和总体考虑是什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加快“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特色一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驱动、坚持高校主体。特别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既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整体建设,也要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还要加快推进协同与组织保障,健全“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大地方区域统筹,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加强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协同推进的建设格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3. “双一流”建设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践行“四个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坚定对外开放步伐,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可比较领域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上形成全球引导力。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科布局和高校整体建设上,突出育人为本、质量先行。三是对接需求、服务需求,要认识到没有需求,发展就没有方向,改革就没有目标,评价就没有标准。建设高校应主动研究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需求,找准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在服务需求中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发力重点改革,探索高校内部办学模式的重构、各种办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4. 如何通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学校不论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来开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推进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更加突出教学一线要求。三是强化育人的制度保障,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改革,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学体系、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四是突出学科育人功能,强调科教融合产学结合育人、学术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五是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5. 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建设高校要践行“四个服务”,不断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的能力。一是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三是要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四是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6. 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加快“双一流”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只有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才能办好办出一流学科。一是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必须突出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和影响力的核心任务,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需求相融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二是学科建设必须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一流是基础与前沿、优势与特色的有机统一,不能把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或中国传统特有的学科特色,注重实现差异化创新性发展。三是拓展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强化科研育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四是强调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的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五是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内在联系组建学科群,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7. 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建设高校要聚焦建设学科,整合各类资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将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地方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8. 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有何考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建设成效评价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各校各地各方都很关心。根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成效评价将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有关部门将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并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目前还在研究制定当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9. 下一步有哪些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答:“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将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一是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建设合力。二是加强纵向协同,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机制协同,推进完善部内协同、部际协调以及部省共建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督导。 /p p br/ /p
  • 教育部官宣:新一轮“双一流”,有重大变化!
    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对2022年“双一流”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发布、高校设置与独立学院转设等多方面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小编摘录了文件中关于“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发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和学科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较差的单位予以督导。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布实施新一版学科专业目录及管理办法。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加强部部共建合作,启动省部共建2.0。统筹开展高校设置工作与独立学院转设。加强高校异地办学等机构规范管理。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支持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众多工作要点中,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关于“双一流”建设,教育部官方首次明确提出: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全文: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教育工作要聚焦这条主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2022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出台《直属机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开展高校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汇聚形成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巩固拓展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重大专项,深化“四史”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启动实施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布局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专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推进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建设。2.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要件,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部党组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持续开展直属机关“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分类指导推进直属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指导推动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举办全国高校书记校长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实现全国公办本科高校书记校长全覆盖轮训。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实施院(系)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计划,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调研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民办学校章程建设,推动党建有关要求进章程。进一步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能力和效果。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组织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40周年纪念活动。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3.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直属机关和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指导高校筑牢“三微一端”等阵地。强化保密宣传教育。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效。优化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流程机制。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4.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坚持严的主基调,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按照“当下改、长久立、系统治”要求,健全中央巡视整改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抓好直属机关、直属高校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规范直属机关“三评一赛”,清理规范直属单位对外合作,从严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强化教育警示作用。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健全巡视整改促进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树立新风,推动形成严的氛围,优化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5.深入实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通过编写辅导读本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解读。召开部署工作会议,推动各地将规划落实到本地区教育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制定实施分工方案,强化年度工作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深入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导向作用,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十四五”规划纲要教育领域工程项目台账,逐项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定期跟踪调度。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印发实施《关于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导意见》。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加强战略思考和系统谋划,开展有组织的重大教育科研。6.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不低于4%”,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坚持优化增效、补短扬长,新增教育投入更多用于薄弱环节,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出台国家层面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推动地方提高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指导各省(区、市)适时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保教费)、住宿费标准。推动各地严格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探索职业教育按专业大类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完善教育经费统计体系,加强财政教育投入和预算支出进度监测监督。完善教育行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全面加强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加强精准资助,推进资助育人,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严肃财经纪律。7.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直属系统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正职和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直属系统领导班子。加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做实做细管理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深入推进直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二、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8.深入推进“双减”。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完善部际专门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导培训机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坚决关停。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针对一些监管盲点,开展系统调研,指导各地规范管理。指导各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抓紧明确主管部门,体现公益属性,实现常态化监管,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指导各地落实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政策要求。建立全国校外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管并广泛支持校外培训治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利用“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持续跟踪监测相关指标数据。9.全面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召开“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实施“大思政课”建设方案。重点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建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研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统筹推进本硕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支持建设一批思政课一体化基地,研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会同中央宣传部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水平。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计划,“一校一策”推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研修基地建设,办好“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帮扶机制。分专业大类深入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举办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继续开展各类示范培训,提高中小学德育队伍专业能力。10.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国家—省级—高校”三级网络思政体系运行机制。推进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对1000所左右高校有效覆盖。持续推动各地各高校落实高校辅导员配备需求,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精准赋能平台建设。开展“青春使命”“技能成才强国有我”“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系统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五老”优势,继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读懂中国”活动。1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实施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筹备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办好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晋江第18届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启动实施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健康中国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强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个百分点。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和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计划。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美育名师工作室。举办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启动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改革。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指导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监测。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
  • 谭天伟院士:“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
    p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要分层次、有梯队,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原则来划分层次和梯队:一流学科团队应该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解决特定领域或方向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一流教学团队则应该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而一流科学家群体则应该以面向基础性研究,产生基础性创新成果为导向。通过层次和梯队的划分让每一位教师在各自的群体中都能“人尽其用”,成为相应领域的“领跑者”,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br/ /p p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引进”与“培养”并重。“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采取超常规举措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又要注重“引进”与“培养”并重,且以“培养”为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熟悉中国国情、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学缘的教师交流融合。 /p p   一流师资队伍要有“国际视野、本土意识、中国情怀”。只有熟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与趋势、熟悉本专业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与水平,才能站在发展的制高点,找准提高的切入点,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同时,我们的“双一流”是“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这就要求我们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本土意识”,即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与塑造教师的“中国情怀”,即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敬畏意识与传承意识。只有这三种素质同时具备的人才才是“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p p br/ /p
  • 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 做强“双一流”地方版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已有一年。“双一流”建设方案,使得名单内的高校获得发展助力,而更多名单外的高校又将何去何从,能在“双一流”建设中获得发展吗?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上海正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做强“双一流”地方版,激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双一流”建设没有“主演”与“看客”之分,每所高校都是参与者、践行者,都能实现“各美其美”的理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沪上各大高校都展现出生机勃勃、活力奔腾的全新气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动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上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进步明显,两所左右大学和2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意见》明确,上海将加大“双一流”建设经费保障力度,持续支持部市共建驻沪高校、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业内人士看来,值得关注的是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上海地方高校在发展水平上与在沪部属高校差距较大,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地方高校发展,上海推出“双一流”建设地方版可谓是一大创举,释放出“支持不同高校在各自领域和类型中争创一流”的积极信号。市教委主任陆靖介绍,上海已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以“一校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通过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走向高水平。目前,已有八所地方高校纳入试点范围。同时,还将启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重点支持若干所应用型地方高校加快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也就是说,上海通过设立两个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分类支持研究型和应用型地方高校争创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理工大学是最新一批跻身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试点的院校之一。以光学工程学科为例,上海理工大学重点聚焦太赫兹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早在2015年就入选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在太赫兹技术研发领域,上海理工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促进学科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龙头”,上海从2014年开始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目前,本市共有30所高校的121个学科点被纳入建设范围。经过三年一轮持续投入,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上海高校均属于“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校,在建的52个高峰学科中,有38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类学科,占比73.1%;23个I类高峰学科全部为A类学科。同时,26个“A+”学科中,有20个为在建高峰高原学科,占80%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近年上海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看,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是一以贯之的思路。目前,上海把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坚持对不同类别高校实施不同标准,由此形成“分类规划、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据悉,今年已出台高校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已完成首次分类评价。知情人士介绍,做实分类评价“指挥棒”,将有力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服务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上海高校积极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牵头承建了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活细胞功能成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鲜明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是所有高校的立身之本。坚持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从2014年起,上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激励计划,要求高校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每位教师都必须安排为学生坐班答疑时间,刚留校的青年教师要先担任2-3年助教后才能独立开课。跟踪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激励计划对个人学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p
  • 从“双一流”名单看高校中的三对“欢喜冤家”
    p   & nbsp 近日,为媒体炒作很久的“双一流”名单终于尘埃落定,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p p   细读公布的名单,大多数人的目光可能会更多地投向北京、上海、江苏等知名高校云集的地区,不过笔者却是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省份,尤其是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因为这三个省份可以说是均有一对“欢喜冤家”(每一对中均有一所以省份名称命名的大学),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三所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均各自面临着一所同省兄弟学校的有力挑战。 /p p    strong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e27fb04-19d4-40d9-9ef9-778640ceb47b.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jpg" / /p p   在本次正式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河北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而河北大学则未能入选。河北工业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的最前身是“北洋工艺学堂”,诞生于天津,此后就在该市发展壮大起来,这也是这所河北的大学坐落于天津的最初原因。河北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而河北大学的优势学科则集中在历史、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等方面。 /p p    strong 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cf8ea66-6154-4d1f-9fe5-97fae20a2b0c.jpg" title=" 66899881.jpg" / /p p   山西省跟河北省的情况非常类似,也有两所实力非常接近的学校,山大和太原理工。作为山西省唯一的“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它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这次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太原理工大学理工科优势明显,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而山西大学则较为遗憾未进入“双一流”名单。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山西大学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以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见长。 /p p    strong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3b5f0ca-9b01-4d88-a1fb-1e580886078c.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0_meitu_1.jpg" / /p p   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此次分别出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对于河南省而言,应当是收获颇丰。郑州大学入选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该校的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而以省份命名的河南大学(坐落在古都开封)可能大家更为熟悉,央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教授即工作于该校。不过本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是河南大学的生物学而非历史学。据了解,河南大学的生物学学科也确实不容小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就已经起步,且在当时取得了很大成就。 /p
  • 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快“双一流”建设!
    p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指导,对引导高校“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 /p p   这也是继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后,又一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的重要文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noimg/b64717b8-f9a5-42b4-89c9-f5e64fb6e121.jpg" title=" 图片.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p p   总体要求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特色一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体现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p p   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统筹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p p   坚持改革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p p   坚持高校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对接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p p   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 p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p p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做贡献。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p p   (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p p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和美育提升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审美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p p   (五)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p p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材体系,加快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教材 突出服务效能,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管理体系 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体系。 /p p   (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p p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p p   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p p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p p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p p   (八)优化学科布局 /p p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学科的调整或撤销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律,力戒盲目跟风简单化。 /p p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p p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p p   (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p p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p p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p p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p p   (十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p p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力、竞争力重要源泉。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合建共建等行动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带动作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未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p p   (十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p p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 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 建立和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p p   四、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p p   (十四)明确学科建设内涵 /p p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p p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 /p p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 国内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学科高峰,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p p   (十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 /p p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p p   (十七)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p p   汇聚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 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对科研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形成与贡献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p p   (十八)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p p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攻关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 /p p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p p   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组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p p   五、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p p   (二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 /p p   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大安排部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确保“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落地。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加强督导考核,避免简单化层层分解、机械分派任务指标。 /p p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 /p p   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着力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突破,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增强高校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协同与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p p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统筹 /p p   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p p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p p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p p   强化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p p   (二十四)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 /p p   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p p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创新省部共建合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协同、分工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p
  • 中科院国际一流期刊数量翻番
    近日,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最新《期刊引证报告》(2013版)。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科院期刊国际同学科排名大幅提升,国际一流期刊数量翻了近一番。   据了解,中科院期刊中,国际同学科排名位于Q1区(前25%)的期刊数量由2012年的5种上升至9种,占全国总数11种的82% 位于Q2区(前25%~50%)的期刊有16种,与2012年持平 两者共占中科院SCI期刊总数的35%。此外,中科院期刊在学科排名呈上升状态的期刊有16种,呈持平状态的期刊有53种,两者占全院SCI期刊总数的96%。   其中,《细胞研究》影响因子提升至11.981,较2012年度显著增加 Light(《光:科学与应用》)《分子细胞生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均超过8。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由2012年的30种上升至37种,占全院SCI期刊总数的比例由43%上升至51%。   &ldquo 能获得11.981的影响因子,我们很高兴。&rdquo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期刊这几年能够稳步成长,与专业化的编辑团队有密切联系。   &ldquo 编辑自身必须了解这个学科,能够和研究人员交流,想办法与科学家达到共赢。&rdquo 程磊说。   他表示,未来《细胞研究》会进一步调整结构,逐步减少对综述论文的依赖,同时提升国际化层次。   与此同时,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中国第一本开放获取的光学期刊Light,首次获得的影响因子就为8.476,位列光学类期刊第4名。   &ldquo 这个结果非常令人振奋。为了获得今天的成果,Light做了很多工作,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办成国际一流光学期刊。&rdquo 长春光机所研究员、Light常务副主编白雨虹说,当时立下的长远目标是进入JCR光学类期刊的前3名。   白雨虹表示,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先是建立了高质量的国际化编委会 其次是邀请高质量稿件,向重点科学家约稿 第三件事是主办Light系列会议塑造品牌。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肖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对中科院期刊国际同学科排名大幅提升表示认可,&ldquo 以《细胞研究》为例,国内影响因子超过11的期刊非常少 而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185个核心期刊中,它排在第13位,处在前10%。&rdquo   &ldquo 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与国际一流期刊相比,我们的期刊在影响力上仍存在明显差距。&rdquo 肖宏认为,评价期刊好坏,不能只看影响因子,要综合考虑期刊的影响力。   他介绍,与《细胞》相比,《细胞研究》仍有明显差距。前者在2011年发文338篇,2012年发文415篇 2011年引用次数为12624次,2012年为12312次。而后者的论文数2011年是113篇,2012年是99篇,2011年引用次数为1583次,2012年为957次。   &ldquo 要办一个好的期刊,就要真正地为科学家服务,而不是为影响因子服务。如何办一个既是国际一流,又能为中国学科建设服务的期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dquo 肖宏说。
  • 上海:14所高校、57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日前上海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国最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一流本科专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截至目前,沪上共有复旦大学等14所高校、57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而对照世界通行的标价指标工具,目前上海高校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百分之一行列的91个、前千分之一的12个、前万分之一的1个,入列“百千万”的学科数量稳步提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如何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上海正抓住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着力发展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育人为本激励教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教育,育人为本。今天,来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院的闫方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贺光辉等接受上海市对青年教师的最高规格表彰。这两位代表上海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胜,在文、理、工和思政课专项4个组别中,拿下两个组别的一等奖;另两位取得国赛入场券的沪上青年教师,也分别获得两个二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交大电院副研究员,贺光辉讲授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如VLSI数字通信原理及设计、微纳电子系统综合设计、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在“双一流”建设中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4年前,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激励计划:在机制上保障高校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且要上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以此作为教授任职基本条件,每位教师都须安排为学生坐班答疑时间。如今,调研问卷显示,学生认为激励计划带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更注重指导课后学习活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激励计划对于个人学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自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80后”闫方洁就为自己设定了15字的教学理念,“融信仰于教学之中,用真情感化学生”。作为首批5个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之一,华师大马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表示,她上课的特点主要是有学术性和理论深度,能够以理服人,补上了当下思政课堂的薄弱之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高校现已形成以4+1门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6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10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近3000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之需城市之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正系祖国经济发展日益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我深信建设一个国际化的顶级基础科学研究所,定将大幅提升祖国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正好一个月前,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家,现年92岁的李政道亲笔致信,对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表示越洋祝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那天,李政道研究所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开建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超导量子计算三大实验平台。例如,其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平台将建设30吨级的液氙粒子探测基础设施,实现对暗物质和中微子研究的世界最灵敏探测,产生引领国际的科学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经诺奖得主、所长弗朗克· 维尔切克多方联络,已邀请17位国际顶尖的物理和天文学家组成李政道研究所国际咨询委员会,谋划李所建设与发展。按计划,国家、上海市与上海交大合力将“李所”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向往的顶尖科学精英集聚地、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才俊历练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双一流”高校积极参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科创中心“四梁八柱”搭建过程中贡献大学智慧与力量。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牵头承建了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活细胞功能成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承担了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包括国际人类表型组、智能分子机器、拓扑量子材料、脑与类脑智能等项目;再如,由复旦大学、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围绕集成电路关键工艺节点和系统集成开展共性技术研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几天前刚落幕的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52所沪外高校、17所在沪高校、6所境(国)外高校带来超过750个精品项目参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按照“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优势”目标,高等教育为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写好奋进一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各展所长办出特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最近,在德国汉堡,首届上海-汉堡中医研究生项目开学了。作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中医中心、汉堡大学医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合作,开办了目前全欧第一个以西医临床医学硕士为起点的中医研究生学位课程项目。首届学生2018冬季学期入学,顺利完成三年学业后,将授予其上海中医大的中医学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学历教育标准掌握最严格,且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接国家“双一流”,上海也推进着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分类支持研究型和应用型8所地方高校争创一流,做强“双一流”地方版。根据《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按照“在高原上建高峰”的思路,上海同步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目前,全市共有30所高校的121个学科点纳入建设范围;而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上海高校均属于“高峰高原计划”高校,其中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4所高校,最高档的I类高峰学科建设数量达13个,占I类高峰学科总数的6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市教育主管部门表示,“双一流”建设中没有“主演”与“看客”之分,每一所高校都是参与者、践行者,都可在各自领域和类型中特色见长、做领头羊。在热门新兴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领域,不仅复旦布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明年将正式招生、上海交大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批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正推动“智能科学与管理”的新型商科专业建设,同样华东政法大学也设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促进“人工智能+法律”研究,而上海理工大学也正依托新工科优势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基于此,上海将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四类,今年出台了高校分类管理指导意见,不同高校各归其类、执行相应标准,真正形成分类规划、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市教委等出台《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并完成了首次分类评价。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进一步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做实分类评价‘指挥棒’,有力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p
  • 这些大学和学科不入流?我不服:“双一流”大学、学科遗珠榜
    p   近日发布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应该是这两天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p p   这次入选的42所一流大学,除了新晋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外,全部来自原先的985院校。一流学科建设中的95所高校,则是211院校的小额增补版。 /p p   格局有变化,但远没有外界此前猜测的那么大。这既让不少人悬着的心落了地,也让很多人期待的心碎成了渣。 /p p   所谓“沧海遗珠”,我们不妨列一列那些原本有机会闯进一流阵营的高校和学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双一流”建设大学遗珠榜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北京语言大学:强邻环伺的无奈 /strong /p p   坐落在北京,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多半是一件幸事,但对于北京语言大学这样出身正统、小而精的大学,却也是一种不幸。 /p p   尽管是在周恩来指示下建立,由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尽管拥有对外汉语、应用外语等突出学科,有着很高的生源水准和毕业生质量,但是在名校林立的北京,面对“双一流”这样的国家工程,北京语言大学也只好徒唤奈何。 /p p    strong 北京电影学院:最有“名”的大学 /strong /p p   如果能把毕业校友的名气累加起来,算作高校的声誉,那么北京电影学院无疑将是中国之冠——当然隔壁的中央戏剧学院可能会表示不服。 /p p   外行人看来,北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话题 可内行人都知道,北影始终在中国的电影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上居于绝对领先学术地位。此次“双一流大学”工程,北影没有入围,在一流学科评选中还败给了老对手中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p p    strong 燕山大学:萧瑟秋风今又是 /strong /p p   说起燕山大学的名字和所属地,很多人可能会摸不着头脑,但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它可算是无人不知。 /p p   脱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坐落在北方海滨城市秦皇岛,拥有一个听上去很综合大学的名字——燕山。无论从各个角度看,燕大都挺不错。但自从错过了211评选这班车,燕大就日渐式微了。 /p p   机械工程作为燕大的强势学科,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乃至于如今门庭冷落。好在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如今落选“双一流”,燕山大学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恐怕就真的沦为籍籍无名的普通院校了。 /p p    strong 山西大学:从第一到第一百 /strong /p p   沿着时间脉络逆流而上,公认最早的中国自办近代大学一共三所: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和太原的山西大学堂。作为维新的成果,三所学堂在变法失败后被保留,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山西大学。 /p p   身为中国高校里辈分最高的三个,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都入选了之前的985工程和此次的一流大学,而山西大学早在十几年前就把全省唯一211的名额拱手送人,本来寄望于此番“双一流”的逆袭,终究是没有上榜。 /p p   在今天众多的大学排行榜中,山西大学常常徘徊在全国一百名上下。从第一到第一百,山西大学这一百多年的路,也是以山西为代表的内陆省份在兴办高等教育时的无奈。 /p p    strong 浙江工业大学:大树底下没地方 /strong /p p   说起浙江的高校,浙江大学一家独大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经过大合并之后,浙江大学顺利跻身国内顶尖大学之列,但造成的恶果也同样明显:经济大省、自古文教兴盛的浙江,居然只有浙大这么一所211、985大学,今天也就只有这么一所一流大学。 /p p   在浙江,不是浙工大不行,连宁波大学都有一个“力学”学科入选了,以浙工大跟长三角工业的深刻联系,它的工程技术学科肯定是国内一流的水平。奈何浙工大旁边的浙江大学太强大了,其他院校无论生源、办学实力,还是声誉、影响力,和浙大相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p p   在浙江大学这棵超级一流的大树下,浙江其他院校统统都成了二流。有时候不是你不好,有浙大这样的巨无霸衬托得你矮小。 /p p    stron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直在努力,从未被想起 /strong /p p   国内的外语类高校,除了当之无愧的前两把交椅——北外和上外,也就得数广外了。 /p p   坐落在一线城市广州,身兼外语和经贸两大热门专业,广外的实力在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就业上体现得非常直观。但是在国家工程面前,它却始终鲜有地位,无论是多年前的211评选,还是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工程。 /p p   很多广外学子凭着当初的分数,能选择一大把211高校,甚至是今天的一流大学。尽管就业前途依旧广阔,学科建设稳步发展,但缺少国家工程的认可,也是广外长久以来的一项缺憾。 /p p    strong 南方科技大学:星星之火熄了吗? /strong /p p   南科大最初的改革轰轰烈烈,举世瞩目,一颗新星在深圳徐徐升起。然而短短几年间,随着朱清时卸任,改革步伐放缓,名噪一时的南方科技大学所受的关注也越来越少。近两年深圳市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名校,南科大还能不能得到原先那么多的支持,也让人捏一把汗。 /p p   这所始终游离在官方标准之外的高校不入“双一流大学”工程的法眼,并不意外。可是,校徽上依旧是一支燃烧的火炬,但当初那一点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星星之火,却明显微弱了许多。 /p p    strong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办得最好的大学 /strong /p p   绝大多数人听过广西师范大学,都是先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的。与一般高校出版社热衷于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不同,这家出版社推出的多个系列,长期以来为中国的文艺青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也让人记住了这所深居山水的大学。 /p p   广西师范大学曾是国立广西大学的一部分,坐落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桂林。作为一所学科实力不错的高校,广西师大不仅在中国语言文学等老牌专业领域多有创新,而且在旅游管理等特色领域也颇有建树,但遗憾的是却被它那太过出名的出版社抢了风头。 /p p    strong 西南政法大学:还记得西政现象吗? /strong /p p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恢复,压抑多年的法学热情爆发出来,地处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率先而动,延揽了一大批名师和优秀学生。多年之后,从这所山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遍布中国法律界,被称为“西政现象”。 /p p   然而,也就在中国大学纷纷合并,挤上211、985工程这班车的时候,西南政法大学却做出了拒绝与同城的重庆大学合并的决定,没有成为综合大学的一部分。时过境迁,在211工程中没有收获的西南政法大学同样被“双一流大学”拒之门外。 /p p   尽管法学依旧强劲,但今日中国最优秀的法学学科和就业岗位,无疑都集中在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西政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但无论如何,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学,依旧是一所被低估了的好学校。 /p p    strong 兰州交通大学:被遗忘的交通大学 /strong /p p   身处西北的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常常有大漠黄沙、英雄迟暮的悲壮,尤其对于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这样不错的高校而言,这种江河日下的悲壮感更甚。 /p p   兰州交通大学发端于当初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的部分科系合并西迁,说起来也具备纯正的交通大学血统。可就在几所交大大放异彩的今天,兰州交大却逐渐和兰州这所城市一起走向默默无闻的境地。 /p p   一流大学的遗珠或许不止以上十所,没入选的肯定各有各的不服。至于一流大学后面跟着的一流学科名单,牵连着更加复杂的关系,也留下了更大的讨论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双一流”建设学科遗珠榜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南开大学有五个学科入选,其中一个为统计学。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将统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2013年南开大学便成立了统计研究院。近几年大数据研究成了当红炸子鸡,南开大学统计学科此次入选,恐怕也占了风气之先。 /p p   然而,南开大学另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学科——经济学科,全部没有入选。南开大学是中国经济学的发源地,建校不久就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绝对有底气喊出“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口号。 /p p   根据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转载位列第1名,综合指数位列第1名。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经济学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竟然落选,到底是谁的问题? /p p    strong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 nbsp /strong strong 文艺学(二级学科) /strong /p p   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著称,但它入选“双一流”名单的学科却只有数学和化学,不知这算不算“校耻”? /p p   在大师辈出的二十世纪,山东大学在文史哲领域的实力不输于北大。不用多提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萧涤非、赵俪生等教授的学术贡献,光是一份《文史哲》杂志,就足以证明山东大学的学术地位。几乎所有文史哲大家,都在《文史哲》杂志发表过论著。山东大学不但出学术,还提供了学术平台和学术标准。 /p p   同时,山东大学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奠基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闻一多、沈从文、洪深等学者就在山东大学开讲“近代文艺批评”课程。新世纪以来,周来祥的文艺美学、曾繁仁的西方美学、盛宁的美国文论等杰出研究,将山东大学打造成了中国文艺美学的重镇。 /p p   选“双一流”学科,既没有看到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也忽视它的特色学科在当下中国大学中的地位,如何能够说服人? /p p    strong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却没有复旦大学的份儿。其他新闻传播领域的强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顺带一提,近日在公关领域对战薛之谦大获全胜的李雨桐女士就是华中科大新闻系的毕业生)、清华大学,也统统名落孙山。 /p p   复旦的新闻传播学有多厉害?论历史,复旦大学1929年便创办了新闻学系 论学术力量,复旦大学的师资和学术成果敢说全国第二,便没有学校敢说第一 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记者摇篮”之称。 /p p   都说新闻行业衰落了,可新闻传播正在跟着互联网的膨胀而飞速发展,如果中国大学的新闻学院普遍得不到重视,那以后靠谁来做传播呢?只有人大、中传两所高校摘桂,谁说不是缺乏远见? /p p    strong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华东师大的文史哲向来是强项,在八九十年代,其中文系就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绝对中心。即使2000年后,华东师大的中文系开始衰落,它也仍然是国内最好的中文系之一。而近十年来,华东师大的中国史学科,风头之劲一如当年的中文系。 /p p   想当年,华东师大在中国史领域和华中师大势均力敌,华东师大陈旭麓和华中师大章开沅,两位史学大师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如今华东师大已经全面超越华中师大,在近现代史领域建树尤多。茅海建的近代史研究、杨奎松的现代史研究、沈志华的苏联档案研究、许纪霖的思想史研究,都是极具开拓性的学术研究。 /p p   如果没有华东师大的中国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的许多问题可能仍然迷雾重重,至少我们不会那么快就看到历史的本相。 /p p    strong 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之二级学科) /strong /p p   1998年,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老浙江大学四校合并,组成了今日的浙江大学。在这个名单中,农学学科和医学学科都有所斩获,唯独杭州大学带回来的人文学科,无一中选。无论“双一流”是根据学术还是政策来考虑,浙江大学都辜负了杭州大学当年的回归。 /p p   在诗词学和敦煌学领域,杭州大学有夏承焘、蒋伯潜、姜亮夫、蒋礼鸿、盛静霞等大学者坐镇,实力强大。如果说这一块还有很多强敌,那么起源于浙大、发扬光大于杭大的应用心理学,绝对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学科。 /p p   当其他高校的心理学专业还在搞理论研究的时候,杭大心理系在陈立教授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跟北大、北师大完全不一样的应用心理学方向——工业心理学。这个学科包括了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p p   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都上榜了,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却没有一席之地,绝对是浙江大学的一大损失。 /p p    strong 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厦门大学此次入选的学科是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总算把厦门大学的招牌专业统计学算进去了,要知道,厦门大学统计系的钱伯海教授主持开创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等宏观经济学科,我们如今看到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都有钱伯海和厦门大学统计系的功劳。 /p p   遗憾的是,厦门大学同样重要的工商管理学科,竟然漏了!工商管理学科得以入选的高校是人大、清华、中大和西安交大,如果问一问这四个学校的学科负责人,他们恐怕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连我们都入选了,厦大为什么不行? /p p   厦门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提供会计博士学位的院校。更重要的是,厦大有葛家澍这座大山。1978年,葛家澍教授率先为“借贷记账法”正名,全面介绍和引进了现代会计理论,为中国建立了一个能够和世界接轨的会计体系,对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 p   如果你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你就应该感谢葛家澍和厦门大学的会计学系。 /p p    strong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之二级学科) /strong /p p   华科最著名的当然是工科。鲜为人知的是,华科在高等教育领域,完全有资本抛开国内一大批普通师范院校。 /p p   1979年,教育学家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华科前身)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组,次年创办《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这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发行的杂志,在高校改革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时的全国高校里,除了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就只有厦门大学在潘懋元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创了高等教育学科。 /p p   有句话说,在八九十年代的高校改革中,武汉大学的刘道玉校长在实践,而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提供理论。这些前辈已经功成身退了,但他们给华科留下了全国最好的学术梯队。如今中国高校改革又走到了瓶颈阶段,亟需继续进行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怎能把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学科漏掉? /p p    strong 武汉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strong /p p   武大校园最美的地方,除了那条著名的樱花大道外,应该就数东湖边上的水利水电学院。 /p p   在水利工程领域,最厉害的高校有三所:一个是拥有张光斗、黄万里、潘家铮等水利学家的清华大学,一个是从中央大学分出来的河海大学,还有一个就是武汉大学。1952年,武汉大学将水利工程这个优势学科分离出去,无疑是武汉大学最大的遗憾之一。 /p p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并入武汉大学后,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进入了建设与环保并重的新阶段,而中国水域出现的新问题,也迫切需要水利工程学科提供解决思路。长江始终是中国水利研究的重要基地,武汉大学同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何以把“双一流”建设学科给了清华大学和河海大学,却忘了武大? /p p    strong 中山大学:人类学(二级学科) & nbsp 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 /strong /p p   中山大学太低调了,低调到很多人惊讶于中山大学竟然不是在中山,也不是在南京。 /p p   中大只有哲学一个人文学科进了大名单,它在全国高校中独领风骚的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都落选了。这些学科无疑都很冷门,但是从长远意义以及当下博物学越来越热的潮流来看,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将会越来越重要,也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p p   想彻底解决哲学上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都得从事人类学和地理学的研究。如果人类学科和地理学科能够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学科,对中国的社会建设和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p p    strong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前身华南工学院,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但此次建筑学获入选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 /p p   近十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公共建筑上的成就巨大,南派建筑学为中国建筑注入了一抹新锐的色彩。2008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工大体育馆、天津博物馆、上海钱学森图书馆、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图书馆、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等建筑或建筑群,都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作品。此番落选,别说是沧海遗珠,简直可以说是有眼无珠了。 /p p   难道不是吗?看看华南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里面竟然有“农学”,不知隔壁的华南农业大学怎么想?可怜的华南农业大学,不但没有上一流大学榜,连农学都没有评上一流学科,找谁说理去? /p
  • “双一流”仪器中标金额达4亿 谁能 “笑傲江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自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通过以来,“双一流”一词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了2016,终于在2017年初迎来实施办法的正式印发。眼下,虽然“双一流”正式名单仍未公布,但相关的建设工作已火热开展,其中就包括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 /p p   今年1月初,仪器信息网曾对 “双一流”仪器招中标情况进行过盘点,如今半年过去,项目的中标情况如何?又有哪些高校加入“双一流”采购大军?谁能“笑傲”这片采购江湖?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编辑对半年来(2017年1月5日至5月31日)的仪器相关招中标情况再次进行了统计。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中标情况统计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相关“双一流”中标项目列表(1月5日至5月31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1cdcceb-c4ef-46aa-a6ec-6b3e75514285.jpg" style=" " title=" 中标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e2283e90-1e84-45d8-8529-2f9d1984944c.jpg" style=" " title=" 中标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244c99f-4a3c-48ff-81b2-a26ecda088b0.jpg" style=" " title=" 中标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d281739-02ed-4d63-93bc-06cd7a16c969.jpg" style=" " title=" 中标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73e95ce-f9c8-49bd-90c1-259d500b4f01.jpg" style=" " title=" 中标5.jpg" / /p p    strong 河北高校为采购主力 山东大军成后起之秀 /strong /p p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5日以来,仪器相关“双一流”中标项目为19个,中标总金额达8110.68万元。上次盘点时,仪器相关“双一流”采购项目中标金额已近3亿元,据此估算,截至目前“双一流”仪器中标金额已增至4亿。不过相比之下,半年来各高校的采购规模略有减少,中标金额普遍在2000万级别以下,其中华北理工大学的单一项目的采购金额仅为15.5万元。 /p p   尽管如此,河北高校仍稳居“双一流”仪器采购主力位置。统计期内有仪器中标项目的8所高校中,6所均来自河北,中标金额达4696.65万元,总占比达57.9%。按项目数量统计,仅河北师范大学一所高校发布的仪器中标项目就有9个,按金额计算,河北工业大学单个项目的采购金额也达2031.17万元。由此可见,河北高校 “双一流”仪器采购仍未进入尾声,相关建设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p p   与此同时,山东高校也加入到“双一流”仪器采购的大军中。山东农业大学半年内完成4次仪器采购,以3345.07万元的中标金额位列 “头把交椅”。统计期内,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山东高校也发布了“双一流”相关的设备采购公告,但因采购内容与分析仪器无关,因此未列入统计范围内。具体情况见下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fda4c22-4f71-485e-8db1-a7a3b63c03b5.jpg" title=" 11.jpg" / /p p    strong 生命科学仪器数量攀升 进口设备更有优势 /strong /p p   19个中标项目中,依然涵盖了从化学分析仪器到物性测试仪器、从光学仪器到前处理设备的广泛类别分布。但与前两次相比,由于新增了多个生物学、动物科学等采购项目,生命科学仪器在统计期内的中标比例明显上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蛋白电泳仪等仪器设备在采购列表中多次出现,这也给进口仪器设备带来明显优势。 /p p   统计期内19个中标项目中,明确进口仪器的采购项目有11项,中标金额近7808万元,而明确国产仪器的采购项目仅有2项,中标金额为302万元,主要集中在液氮罐、摇床、恒温水浴槽等前处理设备领域。 /p p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5月份在“化工特色专业群双一流建设项目”中采购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77台仪器设备,其中国产仪器中标75台,但累计中标金额仅为65万元。各大厂商都想在“双一流”采购大戏中分得一杯羹,相比之下,国产仪器在预算金额和用户认可度上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特色专业群双一流建设项目”中标情况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85e1dcd-8b4b-425f-90d2-77f753fb4eb5.jpg" title=" 兰州.jpg" / /p p   仪器信息网编辑试图对半年内“双一流”仪器中标项目的供应商进行盘点,但仅河北中医学院、燕山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3个项目明确了仪器生产厂商,其余均被代理商所“垄断”,因此无法进行仪器厂商间的横向比较。不过从公布的信息看,沃特世、伯乐、Eppendorf、IKA、海能、舜宇恒平、福立在“双一流”采购项目中均有中标。代理商方面,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石家庄仪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表现不俗。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新一轮招标来袭 /strong /span /p p   5月23日,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530/220788.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青岛大学连续发布多篇“双一流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青岛大学连续发布多篇“双一流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span /a ,拟以近亿元采购73台/套仪器设备。除青岛大学外,仪器信息网编辑发现相关“双一流”招标项目还在不断更新中,如山东农业大学持续发力,聊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加入采购大军等。有消息称“双一流”入选名单将于6月公布,仪器行业也将迎来更大一轮采购风暴。仪器信息网将持续跟踪后续报道,为您带来更多仪器采购大单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近期仪器相关“双一流”招标项目详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b7bd18d9-b93f-4279-bbdd-f37f743c44dd.jpg" style=" " title=" 招标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078247d-d20f-4bc6-9f54-ced3b6675227.jpg" style=" " title=" 招标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0c1d00e-82ac-4302-a038-b89f0f92eafc.jpg" style=" " title=" 招标3.jpg" / /p
  • 电科思仪:勤于正道、止于至善,奋力打造世界一流
    黄海之滨,创新沃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科思仪”),是中国电科直属企业。延续五十余年砥砺奋进的光辉传承,电科思仪“仪器强国”使命,不断创造世界领先的电子测试测量技术,打造尽善尽美的产品和服务,奋力开创电子测试测量智能智慧新时代。矢志探索 追求卓越作为我国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创新的源泉,电科思仪秉承先进的创新理念,致力于电子测试测量前沿技术探索和研究,在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基础测量以及自动测试、核心元器件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不断向国际领先跨越。专业专注、创新创造。电科思仪不断刷新着我国电子测试测量技术的新高度。复杂信号模拟与分析、矢量网络参数测试、太赫兹测试、量子通信测试、5G通信测试、数字通信测试、光纤传感测试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服务客户 创造价值作为我国高端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及产业自主发展的先锋力量,电科思仪从研发、设计、生产,到试验验证,构建了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体系和完备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设计和生产,推动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产品体系。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光电测量仪器、通信测量仪器、基础测量仪器、模块化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微波部件组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舰船、通信、太赫兹、新能源、科教等领域,并在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测试测量保障作用。电科思仪以产品研发为核心,以全面服务为业态,面向全球市场不断提供先进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为国家、为社会、为行业、为用户、也为企业和员工自身创造无限价值。人尽其才 成就梦想作为我国电子测试测量领域“国家队”,电科思仪拥有一支从事电子测试测量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队伍。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电科思仪以广阔的视野和一流的干事创业平台,用人才和技术塑造科学精神、托举行业未来;电科思仪把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变思做严”工作要求融入企业血脉,聚力打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优良环境。以测试测量之力让创新创造成为无限可能,电科思仪为未来科技赋能、为美好生活添彩。厚积薄发 世界一流世界风云跌宕,科技日新月异。电科思仪将持续秉承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打造性能卓越的电子测试测量产品,充分发挥仪器仪表作为科学研究 “先行官”、工业生产“倍增器”、国防军事“战斗力”、社会活动“物化法官”的独特作用,努力建设测试测量领域世界一流企业,为支撑科技进步、服务美好生活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近年来,电科思仪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测试测量领域做强做优、让仪器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了一大批测试测量的技术突破和高端测试测量仪器的批量生产,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电科思仪将积极发挥高端测量仪器带动作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测试测量领域世界一流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 重大利好!9所双一流高校获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工局曾公布了“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名单,其中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25所地方高校获得国防科工局和地方政府共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继2016年后,国防科工局最近又新增了一批共建高校名单,包括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1所省属高校。在国家大力实施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这9所高校将迎来学校发展上的重大利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悉,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目的,在于重点开展高校国防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及军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共建高校专业优势,承担军工科研任务;鼓励和支持共建高校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共建高校开展“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 /p p 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共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日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此次新增共建的8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从入选名单来看,8所高校中6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些高校在国防领域均有所涉足,部分学科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p p br/ /p
  • 教育部与湖南签署协议,共推“双一流”建设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教育部与省政府在长沙签署《重点共建湖南“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决定共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3所在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座谈并共同见证签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省领导谢建辉、吴桂英,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参加座谈或出席签约仪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座谈中,杜家毫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教育部长期以来给予湖南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对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湘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一个地区的发展,创新是动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支持指导下,湖南大力推进科教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出湖南特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期盼。希望教育部一如既往给予湖南大力关心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宝生说,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并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希望湖南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实际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切实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教育问题,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推动部省共建湖南“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的落地落实,把“双一流”建设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许达哲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湖南将充分发挥崇文重教、办学兴学的优良传统,按照共建协议抓好工作落实,抓紧推进我省“双一流”建设,切实将共建高校的需求作为湖南的责任,切实为共建高校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为共建高校解决实际问题、竭力促进共建高校改革发展,为教育强国梦、报国梦作出湖南应有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协议,教育部将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综合改革、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在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优先考虑3所高校需求。同时大力支持湖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3所高校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支持湖南师范大学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湘潭大学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学科建设。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双一流”VS“111计划”,有何不同?
    p   临近年底,各项新规大有停不下来的感觉,近日,又一个事关各高校的新政发布,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初看这个通知并不起眼,但是当看到这个计划的代号,相信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111计划”比“双一流”还多一个“1”,那么,这个计划到底有多牛呢? /p p    strong 没有名单的 “双一流”已经让各大学暗自较劲 /strong /p p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项工作被高教界简称为“双一流”建设。 /p p   围绕备受关注的“双一流”建设,舆论和业界一度出现了各种猜测、预言,网络上甚至流传出“‘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对于这一热点话题,今年10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回应:“教育部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公众勿轻信谣言。目前教育部正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争取尽早出台。 /p p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表示, “双一流”是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整合和继承性推进。众所周知,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随后,在“211”工程基础上,国家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即“985”工程。 /p p    strong 双一流战略下的高校标准的标准有四类: /strong /p p   第一类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因为要求学校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已经进入985工程的北大、清华之类的综合性大学,和已经进入985工程建设高校的部分覆盖领域较宽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二类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冲击“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如果说第一类主要是对综合型大学说的,这一类就是对综合实力较强的特色型大学说的。目前已经进入985工程的部分综合型大学、大部分特色型大学,以及一部分211工程大学,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三类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主要覆盖的是办学特色明显、总体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特色学科集群的大学。个别985高校(冲击不上第二类的)、很多211高校,以及一些在以前的211工程建设中的因为地域平衡等原因没能进入的较高水平的特色型高校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没有提到的第四类全国两千多所高校,是否都能够对应到这三类里面呢?当然不是。因为还有很多高校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办学而已,根本没有“某一高水平学科”。这类高校,其实就是国务院《方案》里没有提的第四类。 /p p   理智的说,并不能让全国所有高校都去争创世界一流,认清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办学领域、办学地域,有所作为,力所能及地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发展需要的人才,这类学校的办学使命也就大致达到了。 /p p    strong 有名单的“111计划”入选的对象多是“211” /strong /p p   从通知中,不难看到,所谓“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其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p p   “111基地”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 /p p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遴选范围都是已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府以及部分相对有实力的“211重点建设高校”。 这一点从2017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名单就可以看出,能在“111基地 ”立项的多出身不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d5ef00e8-5171-4f1c-8b8c-0735cb8a2f0c.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2c4447d6-2464-43e8-90cd-4721edcc3d8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rong “双一流”的经费跟“111计划”的钱来源不同 /strong /p p   前几天,动源君曾转发一条信息《75所部属高校“晒账单”,哪些高校更会赚钱?》,综合2015年收入和年初结转结余、事业基金弥补差额的收支决算总额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高校的收支决算总额超百亿元,其中清华大学首次超过200亿元,远远领先其他高校。 /p p   高校的钱从哪儿来?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下涵盖了捐赠收入。 /p p   财政补助收入即高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事业收入指的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这两者是各高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高校中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0%。 /p p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财务决算情况也反映出“211工程”、“985工程”与 “双一流”建设的变化,部分学校已获得“双一流”专项财政资金投入。 /p p   如北京大学决算报告显示,2013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985”工程专项资金较2012年减少6.3亿元。2014年,学校的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了4.6亿元。2015年,该项资金又增加了6.2亿元。 /p p   对“111计划”的经费来源,从通知我们可以看到,“111基地”建设期间同样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p p   而且,通知明确规定,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建设“双一流”大学,必须先在学科建设上下工夫,对于第一类大学而言,就是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 对于二类大学而言,就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 对于第三类而言,就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p p   而“111计划”正是着眼于学科建设,以此说来,虽有差异,但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strong /p p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境界。根据形势需要,为加大力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智力,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在2006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基础上,我们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11月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实施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和智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p p   第二条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p p   第三条 “1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需求,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世界一流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名海外顶级学术大师以及一大批学术骨干,与国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相互融合,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建设100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p p   第四条 “111计划”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能职责 /p p   第五条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由两部门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111计划”的整体规划、战略布局 /p p   2. 审核确定“111基地”建设名单和资助经费等。 /p p   第六条 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联合组成“111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并发布“111计划”年度实施方案 /p p   2. 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111专委会”),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委员会成员实行聘任制,5年一个聘期,可连续聘任 /p p   3. 对计划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111专委会”对项目进行评审 /p p   4. 负责“111基地”建设立项 /p p   5. 负责推进项目的执行和检查经费的落实 /p p   6. 组织对“111基地”的验收和评估。 /p p   第七条 “111专委会”受“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委托,主要行使以下职能: /p p   1. 对“111计划”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p p   2. 负责计划项目的评审 /p p   3. 对各“111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与验收评估。 /p p   第八条 高等学校是“111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获得“111计划”资助的高校应加强学科创新引智工作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三章 支持范围与条件 /p p   第九条 “111计划”遴选范围包括中央高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具体申报资格与申报数量由年度实施方案确定。 /p p   第十条 申请本计划的“111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1. 学科基础: /p p   依托学科应为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 /p p   2. 人员构成: /p p   (1)应聘请10名以上海外人才团队,其中包括:1名以上国际一流学术大师,5名以上高水平学术骨干 或成建制10人以上国际一流海外团队。 /p p   (2)国内人才团队10人以上,其中包括5人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p p   3. 人员条件: /p p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学科的教学科研岗位,与本学科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p p   (2)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对中国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国际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p p   (3)国际学术大师应为外国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或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p p   (4)海外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p p   (5)国内工作时间:国际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 海外学术骨干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保持有1名以上海外学术骨干长期在基地工作。 /p p   (6)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科研骨干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p p   第十一条 两个“111基地”不得引进同一名国际学术大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四章 申报、评审及立项 /p p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按照年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不受理个人申报。 /p p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组织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申请书》、并与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至“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四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的评审工作。项目评审程序为: /p p   1.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凡审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受理 /p p   2. 组织本领域同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 /p p   3. 组织“111专委会”进行会议评审,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评审意见表 /p p   4.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年度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p p   5. 根据领导小组审批结果,公布“111计划”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和资助经费额度。 /p p   第十五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依托高校须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后的任务书和论证报告作为中期绩效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验收评估 /p p   第十六条 “111基地”一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个基地须从建设期首年度开始建立年度进展报告制度,每年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将进展报告报送“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七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须持续提升引进国外人才层次和水平,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力度,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引领和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p p   第十八条 “111基地”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基地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111基地”实行“开放、流动、协同、共享”的运行机制。 /p p   第十九条 “111基地”实行中期绩效检查制度,对立项建设后满3年的基地进行中期绩效检查。对中期绩效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要求予以整改或中止建设: /p p   1. 对明显未达到引智计划要求、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 /p p   2. 保障条件不能落实,无法按原建设方案实施的 /p p   3. 其他因人为因素严重影响基地正常建设的。 /p p   第二十条 中期绩效检查委托“111专委会”进行,采取现场检查的办法,检查包括海外人才引进、重点工作进展、学校保障措施、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形成中期绩效检查报告。 /p p   第二十一条 对基地负责人调离的,其所在高等学校应在负责人调离后3个月内向“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提交负责人调整意见,经管理办公室同意后予以调整。 /p p   第二十二条 “111基地”首个5年建设期结束后,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111基地”所在高校应按相关通知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验收申请报告》报“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二十三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111基地”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程序包括:听取基地主任和依托高校的建设汇报,审核验收材料,考察研究平台和建设成效,对照任务书确定的建设目标,重点对引进海外人才和国际化团队建设、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管理和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等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p p   第二十四条 对“111基地”建立滚动支持机制,对建设成效显著、验收结果良好的“111基地” 可继续滚动支持5年。 /p p   第二十五条 “111基地”须参加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评估工作由“111专委会”或委托第三方专家组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估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水平、国际化团队建设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管理运行和开放共享等,对通过评估的基地保留名称继续开放运行,对于未通过评估的“111基地”要求整改或淘汰。 /p p   第二十六条 “111基地”要积极探索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机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模式,积极承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世界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建设等项目,鼓励基地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p p   第二十七条 “111基地”经费支持人员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111 Project)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p p   第二十八条 “111基地”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国际化动态信息网站,营造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六章 建设经费与使用管理 /p p   第二十九条 “111基地”建设期间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 /p p   第三十条 国家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聘请外国专家经费相关办法和规定执行,依托单位应保障“111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规范使用、提高效益,接受监督检查。 /p p   第三十一条 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 /p p   1. 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p p   2.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p p   3.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七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教技〔2006〕4号)同时废止。 /p p   第三十三条 有关高等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校“111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p p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p p br/ /p
  • 河北双一流揭晓:河北科技“基因编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
    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启动之际,河北省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了入选高校和学科名单。受韩春雨“诺奖级”论文重复性争议影响而成为关注焦点的河北科技大学入选二层次大学,其中生物工程(基因编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近日,根据河北部分高校的新闻报道,《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颁布实施,河北省教育厅制定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资金分配方案》,决定分类支持、重点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其中,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成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高校共有17个学科获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7个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四所高校入选第一层次  本次共有4所高校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包括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中,河北工业大学入选了国家“211”工程,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均为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方面,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各有四个学科入选,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各有三个学科入选,均有四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八所高校入选第二层次  本次共有八所高校进入河北“双一流”建设第二层次,包括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和河北中医药学院。各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如下:  入选高校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根据燕山大学新闻网的消息,2016年计划拨付燕山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将达到8000万元,“十三五”期间,持续投入,滚动建设。仅一个学校每年获得专项资金就近亿元,可见此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投入之大。  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河北省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虽然河北省各大高校近年来均有所发展,但是和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总体偏弱。在全国各省陆续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际,河北省高校要想在未来取得更快的发展,那么更需要更大力度的支持,而此次公布实施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对于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可谓是一场空前的机遇。
  • 网传42所“双一流”大学 教育部:名单8月底公布
    p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42所双一流大学出炉,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记者从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了解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14d0b56-2f52-4454-910b-53bef3460738.jpg" style=" "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fbdc4bd-6a15-42cd-bfc6-8f964e5cefa8.jpg" style=" "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传首批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来源:网络) /p p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决策。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按照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了一批“双一流”拟建设高校。至于名单问题,该负责人回应:“目前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开文件信息,国务院于2015年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0484eb7-6945-4f06-b619-0673cd32b4af.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d9c84e7-f0af-4743-a16b-a142cd469926.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中国政府网 /p p   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研究制订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信息公示网络平台。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落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制订实施高校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组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科评估机制。持续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深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改革,启动高校专业化智库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7814feb-e83f-49fc-a645-f062c44ab7ae.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教育部官网 /p
  • 斥资1亿 合肥将建国内一流家电质检中心
    5月24日,记者从安徽省质监局与合肥市政府召开的国家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建设联席会议上获悉,这个国字号的检验中心即将开建,预计明年年底建成使用。   该中心将以满足合肥市乃至全国家电产品及主要零部件产品检验、研发和检测需求为前提,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建设,并适当超前建设一些检测项目,综合能力达到国家一流。检验范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家用电器。   质监部门介绍,该中心将分两期建设,首期将设置13个专业实验室,如安全性能实验室、声学实验室、防水实验室等,建设费用1亿元左右。
  • 三部门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以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和学科争创世界一流。  第三条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对高校及其学科建设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成效的多元多维评价,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果。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1. 一流目标,关注内涵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坚持办学正确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内涵建设牵引,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贡献与机制创新,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  2. 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考察建设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基础研究取得“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情况。考察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考察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以及在开拓治国理政研究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的情况。  3. 分类评价,引导特色发展。以学科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探索建立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4. 以评促建,注重持续提升。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注重考察期中和期末建设目标达成度、高校及学科发展度,合理参考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督促高校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第二章 成效评价重点  第四条 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统筹整合《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作为评价重点,综合客观数据和主观评议,分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视角,考察和呈现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  第五条 对建设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的评价,贯穿成效评价各个方面,反映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表现,是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的统领性、决定性评价。  第六条 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分别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相对独立组织,综合呈现结果 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成效。  具体评价要求是:  1. 人才培养评价。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考察标准,以人才培养过程、结果及影响为评价对象,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投入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举措与成效。  2. 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突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综合考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建设高校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专任教师队伍水平、影响力及发展潜力的举措和成效。  3. 科学研究评价。突出原始创新与重大突破,不唯数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实行代表作评价,强调成果的创新质量和贡献,结合重大、重点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解决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主要举措,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成效。  4. 社会服务评价。突出贡献和引领,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情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特色高端智库体系建设情况、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订等方面的成效。  5. 文化传承创新评价。突出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考察建设高校传承严谨学风和科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创新,塑造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和成效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度。  6. 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突出实效与影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加强多渠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成效。  第七条 不同评价方面,相应设置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角度,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1. 整体发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学科建设的达成水平,在可比领域与国内外大学和学科进行比较。  2. 成长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质量。  3. 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发展潜力。第三章 成效评价组织  第八条 每轮建设中期,开展建设高校自我评估。  建设高校应依据本办法相关要求,对照学校建设方案,制定自评工作方案,系统整理建设成效数据,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建设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发布自评报告。  第九条 每轮建设期末,开展建设周期成效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改革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2. 教育部根据本办法制定成效评价工作方案,委托相关机构分别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议、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有关机构分别提出初步评价结果。  3.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相关机构初步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4. “双一流”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价意见,综合研究,确定评价结果,上报国务院。  第十条 成效评价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考察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基础、突破贡献、特色凝练等方面的表现。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既考核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建设成果及其对学校整体建设带动效应,也衡量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提升及发展潜力。  第十一条 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以成效评价内容为依据,建立常态化的建设监测体系,建设周期内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和结果,实现连续跟踪、监测与评估一体化,周期评价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  第十二条 成效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依据公开数据、可参考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及监测数据进行定量评价。对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定期发布的进展报告、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性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定量结果定性结论互相补充、互为印证。  第十三条 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科学合理确定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标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影响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  第十四条 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立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与学科在发展中突出优势,注重特色建设。第四章 评价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 建立成效评价结果多维多样化呈现机制。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  第十六条 综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 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少支持力度。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建设高校在动态监测、中期自评和周期评价中应确保材料和数据真实准确。凡发现造假作伪等情形的,建设主管部门将视情节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减少支持直至调整出建设范围。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