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一流学者

仪器信息网一流学者专题为您整合一流学者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一流学者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一流学者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一流学者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一流学者话题讨论。

一流学者相关的资讯

  • 请注意,“双一流”高校并不等于已经是“一流”
    p   刚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据悉,本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p p   对于这份名单,舆论高度关注,有媒体这样报道:刚刚,“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和专业!而河南的媒体则不无骄傲地突出报道的重点:河南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738b217f-3b73-4df8-b161-ec25f9313155.jpg" / /p p   也许很多关注这份名单的舆论没有注意到,国家有关部门在公布这一名单时,做出重要说明,提醒公众,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p p   不要认为入选“双一流”名单,就已经成为“双一流”,更不能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这是关注“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否则,“双一流”建设就可能重蹈之前985、211工程建设的问题,导致学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问题。 /p p   我国之所以要在985、211工程基础之上,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因为985、211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身份固化的问题。本来国家是希望通过重点投入少数学校、学科,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结果却变为入围的学校,把入围本身作为了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将其作为学校的荣誉,进而,社会也把我国高校等级化,随之出现用人评价中的学历歧视,非985、211学校毕业的不用,以及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学生都希望能考进985高校、211院校。 /p p   国家在推出“双一流”时,就反复强调,“双一流”不搞终身制,要引入竞争机制。可是,社会舆论还是特别关注入围名单,而在名单一公布后,相关学校就把其作为荣誉来宣传。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继续985、211工程的思路,把入围作为学校的身份、等级 二是双一流建设,确实还存在行政主导评审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行政评审思路,学校是会把入围作为上级部门对高校办学的认可的。这和其他行政评价一样,存在重立项,把立项作为荣誉、政绩,而轻建设的问题。 /p p   为了让“双一流”建设取得实效,我国应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进一步进行改革。首先,应该认真考虑985、211工程的存废问题。 /p p   目前看来,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是准备继续长期保留985、211的。国家有关部门指出: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而且明确“双一流”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8" height=" 407"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04px height: 29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18fb31b0-dbb6-4a0f-886f-9042f14b1dbf.jpg" / /p p   (兰州大学举行建校108周年“双一流”建设讲述会。图为校长王乘致辞。来源:中新网 ) /p p   可问题是,如果985、211保留终身制,双一流就是不搞终身制,怎么改变985、211身份固化问题?对于985、211高校来说,有“双一流”是锦上添花,没有“双一流”也关系不大,何况,所有的985高校,都在“双一流”之列(只有3所在B类)。只有彻底取消985、211的学校身份,才能做到高校平等竞争。否则,不管“双一流”建设怎么强调是公平公正的评价所有学校的办学,都难以扭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等级化评价。 /p p   其次,“双一流”建设必须明确要求不能将这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不能把入围“双一流”的学校,用“双一流”概念加以强化,学校在招生宣传时,也不能用所谓“双一流概念”进行宣传,这会在985、211基础上又给学校弄一个身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从建设一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就是后来做到不搞终身制,曾经入围的学校还是会把其作为身份。就如长江学者,就不是终身制,可过了聘期后,仍被称为长江学者,这就是在乎身份的结果。 /p p   重建设,而不要重身份,这是“双一流”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舆论期待高校能建设成真正的一流的大学,那么,就应该关注大学的具体办学,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有哪些具体的突破性改革措施。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在竞争中产生,政府部门所应该做的,也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促进所有大学平等竞争。固化学校身份,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利于竞争,反而会刺激大学追名逐利,欲速而不达。 /p p & nbsp /p
  • “双一流”入选名单6月公布 各高校如坐针毡
    一份新出炉的学者榜单搅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界。记者发现,近日有多所中国大学在官方渠道晒出“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宣传校内学者入选情况。  这份榜单由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于2月26日发布,统计了中国38个学科领域科研成果高被引的学者名单。榜单显示,中国共有1776名学者入选,涉及科研院校单位227所。  其中,中国科学院居于榜首,有279人入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接其后,分别有112、90、88和79名学者上榜。  在“生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清华大学有著名学者施一公入榜。而伉俪院士陈赛娟和陈竺也双双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榜单,陈竺曾以无党派人士身份担任卫生部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领域位居第四。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榜单上,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也位居其中。此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生教授(决策科学)、霍宝锋教授(商业、管理和会计)和周宏庚教授(商业、管理和会计)教授连续三年登上该榜单。  此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发展报告》,依据“优势学科数量达到15个以上”等指标,得出结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有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该榜单,也有多家媒体进行解读,指其反映了中国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指标”,并担忧其会引发高校间新一轮“精准挖人”大战。  一份榜单何以搅动“一池春水”?多位教育学者告诉财新记者,其背后或指向中国大学的“双一流”之争。  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双一流”实施办法。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幕。  这一新轮大学重点建设工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注重学科发展,“以绩效为杠杆”,并将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中国的大学重点建设牌局或将迎来改变。  哪些高校和学校可以入选“双一流”,备受中国各大学关注。  根据三部委的“实施办法”,将由专家委员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学科水平等情况,论证确定认定标准。  何为“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分析,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或将成为重要依据。  一位熟悉相关决策制定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自2016年5月启动,或因与“双一流”评选关涉太多,至今未公布结果。“但最迟也不应晚于今年6月”,该学者预测,根据“双一流”政策的日程安排,预计4月将组建专家委员会,6月即确定入选高校名单。  “双一流”名单公布前夕,中国各高校如坐针毡。  “双一流”评选将参照国际相关评价因素。“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或被高校认为是相关参照标准之一。  “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已成为一所大学综合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据《文汇报》报道,这份榜单“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  名列这份榜单的学者并非都来自老牌名校。例如,作为非985高校的苏州大学有15位高被引学者上榜,相比不少传统985高校,这一数字成绩称佳。这也被解读为与“双一流”建设重视学科的导向一致。  “用什么标准评价世界一流学科,让很多学校无所适从”。周光礼告诉财新记者,原因在于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和国外不同,例如美国的ESI学科分类“逻辑是归纳式的”,依据的是“学者在哪些知识领域从事研究”。而中国110个一级学科的分类是规范性的,“是有价值判断的指导性”,依据的是教育部制定的学科目录。  周光礼认为,若按国际标准建设中国的“双一流”,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学科口径不同”“也可能导致中国大学都去追捧ESI”。中国官方最近出台的上述“实施办法”对此做了折中考虑。  此前,另一国际出版巨头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发布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者)名单”。其以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为依据,在21个学科领域对被收入论文进行统计,排名在前1%的论文被认为是高被引论文。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告诉记者,这份名单遵循严格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遴选引文桂冠奖获奖人选,“但缺点是人数规模很小”“没办法用于大学和学科的评价”。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则意在为中国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张端鸿认为,这份榜单摒弃了功利性的“行政指定”、“帽子圈定”等人为因素,“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于2015年开始发布。其由爱思唯尔和软科(即专务高校数据研究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每年定期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榜单)合作,研究数据来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采用的则是软科开发的方法和标准”。  据软科介绍,其主要采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手段的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学者发表的所有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设计指标,来测算该学者的影响力大小。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被中国高校青睐的原因还在于它比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者)名单”在学科领域上进行了拓展。张端鸿认为,这份榜单“针对中国学术界做了更细的领域划分”“让更多工程、社科领域的人能脱颖而出”。  此外,爱思唯尔在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统计时只计入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样的限定更“尊重中国科研评价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也表示,如此限定,“就有‘挤水分’的保证”。  张端鸿告诉记者,“双一流”评选办法中所说的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可以理解为各种单项评价数据,例如“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国际专利数据”“国际出版数据”等等。  张端鸿认为,在中国未来对“双一流”的建设中,若有些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在单项国际数据上有支配性表现,同时又在本土的国际人才培养上表现出色,“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但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也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不可能成为(双一流)主要评价依据。”
  • 争创“双一流”:高校“抢人”背后的作茧自缚
    一所大学,只顾门面和指标,只能是地基浅浅。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单靠指标、计划,挖不来真正的大师。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12月5日,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类消息。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元+1套房子+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这位校长的吐槽极具代表性,可是往往他们的极力挽留在不断增高的价码前轻如鸿毛。  校长们的苦恼这些年一直没有间断。最早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中西部高校的有实力教师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被掠夺的高校当然奋起自我保护,比如签订合约、要求经济补偿,甚至拒不放人、不给办理人事调动等等,但这些在抢人高校给出的科研经费、安家费、一线城市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条件面前成不了障碍,教授“裸奔”出走不是个别现象,接收学校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可以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调动手续。  对于这种无序、恶性流动,教育部2013年年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禁止“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聘期内主动提出离职或有其他违约行为的,当事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可以说,这是对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必要、合理保护。  但是,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这类问题再次突出。推动力不仅在高校,也在地方政府,很多省市列出了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配套大量扶持资金,高校为了确保能当“一流”,到处“挖”人。  与之相伴的是各种“人才计划”。各省市大都以当地名山大川命名,气势如虹,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许多高校还相应地有自己的人才计划。  有多少计划里的“人才”,成为各个高校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也是各种排名、对比的硬杠杠,甚至有地方政府给高校下指标一年要引进几个。当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一举成名之后,学校马上推荐其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并进行了公示,可惜,评选结果刚刚出来,他榜上无名。由此可见高校对这些“计划”的孜孜以求。这些各类人才计划的背后是大笔的经费拨款、高度的经费集中,而过于集中势必会产生新的浪费。  今年11月在太原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特意举行了一场名为“‘双一流’能否推动我国计算机学科进入世界前列”的论坛。嘉宾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过分强调这些标签和“帽子”,会在两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具有这些头衔的学者应该说是出类拔萃,但也不能说1分之差就是差生,没当成“一流”就不是人才。过分强调头衔,会打击一部分人的科研热情。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各类奖项和“计划”,会使有潜力的年轻学者投入过多精力时间去参评,而忘了追求科学和学术真理的初心,这样会使学术界、个体浮躁、短视,不愿投身长期的、有深远影响的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伤仲永的例子不是个别。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一流的学科,必须要包含一流的研究方向、一流的学术大师,除此之外,还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与国外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比,中国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我们则落后得更多,而这恰恰是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受重视的。  一座城市,如果只重光鲜的地面建筑,而不顾基础设施建设,当大雨来临,势必会遭受灾害。同理,一所大学,只顾门面和指标,只能是地基浅浅。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单靠指标、计划,挖不来真正的大师。  不过,当一所高校的校长在因人才无序拼抢而头痛叫苦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高校是不是也曾热衷于引进人才,是不是也将各类“计划”的人数、获奖者放在学校网站的首页?
  • “双一流”建设: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2016
    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2016年,“双一流”建设成为了高教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  近20年前的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有关的话题曾经炙手可热。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故事上演更多的是关于环境、医疗、房地产的故事,高教事业的舞台被冷落已久。“双一流”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再一次打开了想象的大门。2016年,“双一流”建设在公众的热议和想象中开幕并落幕,翘首企盼了一年的教育部的那只靴子——拟于年内发布的“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最终没有落下。  数量有了,质量还会远吗?  一流大学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个世纪末“985工程”建设的命题里,一流大学建设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但如今国务院“重提”一流大学建设,同一语句已经有了不同语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定量指标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和成就。  2016年4月,教育部首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达到3700万人,占全球大学生总数的1/5,位居世界第一 各类高校2852所,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大学生毛入学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55%提高到40%,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经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增长了3.6倍,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了2倍多,而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2/3,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从我国的科技产出来看,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发布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6年我国高校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晋升一位,排在世界第三。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二,十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十。显然,目前我国的科研产出已经从单纯的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变成了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如果单拼SCI论文数量的话,我国早在2010年就超过英国排在了世界第二。  教育部也已经认识到我国科教事业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在评价导向上开始向质量类指标倾斜。2016年4月再次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中,对于指标体系进行了诸多层面的改革,包括以专家对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果和国际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取代之前的学术头衔评价方法,采用 A 类期刊指标(人文社科领域)中国版 ESI 高被引论文(自然科学领域)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等。  政策导向已经表明,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下一个十年目标已经从发展数量转变成提升质量,从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转变成拔尖阶段。  双一流建设 ≠ 双一流名单  坊间对“双一流”建设的议论,大部分关心的其实是“双一流”名单。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公告,持续了20余年的“985工程”和“211工程”正式成为历史。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被解读为大学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进入新的“双一流”名单,决定了将来能否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上占据有利地位。  教育部对这种声音进行了辟谣。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指出,“双一流”建设中不会像“211工程”和“985工程”那样固化身份,会采取一种开放的支持机制,对支持高校、支持学科和支持力度进行动态调整。然而,这并不妨碍坊间的竞猜和热议。  此外,各省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建设目标相继出炉。例如,山东省选择了32个一流学科和13所高校进入立项建设名单 广东省教育厅拨款2亿元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江苏省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河北省将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列为该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然而,受第四届学科评估和教育部部长换届所累,教育部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并没有如期在年内出炉。在其去年年底发布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虽有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描述,但是并无新意。  “双一流”离不开一流学者  近十年来,国内膨胀最快的除了房地产,可能就是人才了。  这些年,我国在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很大。200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中组部“千人计划”已经实施了8年,引进了6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服务。2012年,中组部又推出了“千人计划”的姊妹篇“万人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于这些引进人才,中组部给予50万元或100万元的补助,而引进单位和所在地区另外给予的支持力度更是以百万计。例如,深圳大学的招聘信息中明确了广东省资助25万元个人补贴,深圳市资助个人补贴更是高达200万元等。  中组部的人才计划推动了人才从国外流向国内,而密集出台的各地人才计划则加剧人才在地区间的流动。近年来,各省市推出的各种人才计划多达近百个。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各地区对于一流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广东省2016年度“珠江人才计划”,将资助金额最高提高到8000万元。四川省则提出向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倾斜,同时新增了顶尖人才项目,重点引进“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临近启动,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正进一步白热化。2016年,各高校校长最头疼的不是顶级人才引进不来,就是自家的一流学者被别人挖走。很多致力于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高校不惜重金揽才,给出的优惠条件令人很难抗拒。  今天,每个头上“戴帽”的人才几乎都是待价而沽的凤凰,随时可能另栖高枝。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双一流”建设沦落成对一流人才的抢夺,那么怎么保证“双一流”建设不会变成又一个零和游戏?(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胡志刚)
  • 观点: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7f4f403-15c8-4dc1-a9ae-a1ca13e0de37.jpg" title=" 093556yfqmfodcstc1mqkd.jpg" / /p p   前不久,一位学术大牛跟老文扯淡,扯到他暑假期间受邀去一所大学访问的观感。像国内其他大多数大学一样,那所大学也雄心勃勃,口号喊得震天响,要建成“世界一流”。大牛说,他所访问的学院的硬件设施的确算得上世界一流甚至超一流了,但那所大学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一流”。 /p p   大牛的依据很另类:暑假期间,那个学院办公楼的大门是常闭的,人都从楼栋的一处不起眼的狗洞样的小门进出,楼内空荡荡的,所有的高精尖设备也全部跟着放假。他自问自答,暑假闭楼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是中小学和幼儿园!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模式能建成“一流”而且是世界“一流”大学?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一流”或能否成为“一流”,没那么复杂,只看这所大学有多少老师暑假不给自己放假就够了。 /p p   仔细琢磨大牛的判据,感觉它不仅不无道理,而且比基于形形色色指标的形形色色学科评估或大学排名靠谱一万倍。指标看似客观,实则不靠谱,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指标可造,可买,可借鸡生蛋,可互通有无,……总之,只要想有,办法多的是,而一所大学有多少老师暑假不放假,猫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搞科研(包括带领学生搞科研),反映出大学的价值取向、学术氛围、精神面貌,特别是有多少老师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甚至痴迷于教育和科研,而这些,是一所大学最内在、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想有就有的。 /p p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是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说,一所大学要想跻身“一流”,除了一流教育,更靠一流研究。一流研究靠谁做出?毫无疑问,靠老师,靠学生,但首先靠老师。几年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调查了一批学者暑假在做什么,绝大多数学者的回答在研究、写作和管理之间,享受传统度假方式的学者很少,即使有,也很短暂,而且并没有完全脱离学术。可见,暑假不放假而投身学术的大学老师很普遍。那些“一流”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老师们都在悠闲地度暑假的大学,如果真能成为“一流”,算是开辟了一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捷径。 /p p   一流科学家的共同体会是,一流研究需要时间(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而且需要的是大块连续时间(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科研不像搬砖,搬一块少一块,所以搬一阵歇一阵没关系。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而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新想法,从申请项目,到开展研究,直至撰写论文,都需要大把时间。新想法往往娇贵而脆弱,每次打断都像一阵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风。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中断片刻后重新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约23分钟。如果中断时间更长,一个想法可能就随风而去了。打个比方说,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即使烧到99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前功尽弃。 /p p   对大学老师来说,暑假没了教学,少了大会小会,正是一年当中最满足“学须静也”条件、最适合连续作战的“战略机遇期”。暑假之于大学老师,正如“双抢”(抢种抢收)之于种田农民,所以大学能否取得、能取得多少一流成果,有多少老师暑假在潜心科研很关键。(I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want us to conduct world-class research, then they need to make time for it and preserving the summer for research is key.) /p p   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大学里追求最佳教学或一流研究的老师,大多是热爱并享受教学或科研的自主动机 (autonomous motivation)型老师,而其他类型的动机,如追求外部奖励、满足自尊或避免羞愧、过失或惩罚,与最佳教学或一流科研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以金钱奖励为例,实践证明,重奖的确可激励多上课、多出成果,但很难激励上好课、出好成果。暑假相当于大学老师的“八小时之外”,而且是最长的“八小时之外”,最容易区分出老师们对教学和科研的动机类型。 /p p   诚然,对教学或科研有自主动机的教师最终不一定成为一流教师,正如你痴迷于麻将但不一定成得了麻将高手,但一流教师,很少有不打内心热爱并享受教学或科研的。这样的老师,除了本身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主要贡献者,更可贵的是,他们就像强大的磁铁,构建了一所大学的精神磁场,吸引着众多其他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学子。 /p p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类推到大学,大学的差异在于寒暑假,寒暑假分出了大学是几流或可能成为几流。 /p
  • “985”直接转?双一流建设没这么简单
    最近各地的教育新闻大多与“双一流”相关。《湖南2020年力争3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 河南高校不能再缺席了》??一时间,各省的高校都掀起了争创“双一流”的高潮,套用网友在留言中常用的一句话,“不想创双一流的大学不是好大学”。  这一切都源自2017年新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印发。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机制。“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双一流”怎么选  实际上,此次《实施办法》是对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细化。对于关注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是“等了很多年的一只靴子落地了”。  《实施办法》指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办法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动态调整和组织实施作了明确。  外界对哪些高校能入选“双一流”一直多有猜测,此次公布的《实施办法》对遴选程序进行了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有专家委员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老牌高校依然是支持重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  业内人士评价说,实施多年的“211工程”“985工程”是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集结号”,而“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是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刺国际前沿的“冲锋号”。  洪文表示,“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对未来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上,“双一流”与“211工程”“985工程”有很大的关联。“老牌知名高校及传统优势学科依然是各地重点支持的对象。从各省市已经公布的建设名单看,‘双一流’高校及重点、优势学科名单与传统的‘211’‘985’高校高度吻合,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是‘211’‘985’工程的延伸。”他强调。  安徽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山东的积极支持对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就目前来看,各省份公布的“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确实很多都是原来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校。  发挥自身特色是王道  在各省区市的实施方案中,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需求,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成为一大亮点。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因地制宜正是“双一流”比“211工程”和“985工程”最大的进步,这让各个高校在发展中能更好寻找自己的位置。  根据目前各省的方案,海南省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重点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热带海洋、热带医药、岛屿生态、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甘肃将立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建设,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将学科建设与产业振兴全面对接,调整学科布局,建立电力装备、石化冶金、矿山机械、生物制药等若干个支撑学科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  洪文表示,《实施办法》鼓励各地区突出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特色学科。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的高校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地方化的特点。各高校建设将尽量避免贪多求全、盲目跟风和同质化竞争等原有弊端,而是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高校生态环境。  人才成“争夺”关键  《实施办法》充分肯定人才的重要性,在各省区市出台的建设方案中,“人才引进和培养”都是重中之重。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他对《实施办法》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成了香饽饽”,他说, “双一流”建设计划的进军号角尚未吹响,各地、各高校的人才抢夺战已然“一触即发”。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人才,一方面要保卫本地人才。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一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在听说评上了长江学者就有点紧张,“因为《实施办法》提出了‘创一流’过程当中人才的重要,所以挖人的要来了”。  洪文认为,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力量,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的中心工作,优秀人才和团队将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当然与之配套的人才流动政策也是必要的,主要是要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他说。
  • 哈工大“双一流”建设获20亿元资金支持
    p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通知,通知显示,“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用于哈工大“双一流”项目建设。 br/ /p p   意见显示,该批资金主要用于哈工大教育教学、人才、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及专业化等方面建设。详细意见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 /strong /span /p p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p p   按照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总体要求,根据《黑龙江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p p   一、总体安排和支持领域 /p p   “十三五”期间,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在教育教学、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哈工大打造一流学科,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哈工大在全省高校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全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实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p p   二、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p p   (一)将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纳入黑龙江人才强省和高教强省战略,按照“汇聚一流、形成高峰,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创新机制、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引领发展”的思路予以重点推进。 /p p   (二)发挥哈工大“双一流”建设的示范效应,以一流的学科平台多种方式吸纳省属高校高端人才共同参与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全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高黑龙江省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p p   三、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p p   (一)支持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配套资金、建设用地及配建、审批等方面提供相应资源和政策支持,推动建成我国首个进行航天技术研发和空间科学研究的大型科学装置平台,形成国际领先的研究条件和能力,支撑我国空间基础科学研究和航天技术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 /p p   (二)支持哈工大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类平台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服务科技成果工程化的创新平台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p p   四、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p p   (一)支持哈工大高科技产业公司、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给予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更多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有力促进地方产业改造升级。 /p p   (二)支持哈尔滨市与哈工大共同发起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哈工大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以哈工大为核心的“一圈一带”创新创业园区。以深圳市与哈尔滨市对口合作为契机,依托哈工大建设哈尔滨—深圳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深圳市的创新资源服务我省市经济社会发展。 /p p   (三)依托哈工大特色和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和国防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加快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p p   五、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p p   (一)将哈工大纳入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在人才生活保障、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发挥哈工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平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落地型”高层次创新人才。 /p p   (二)将哈工大纳入省级各类人才计划、评奖评优等推荐范围,在龙江学者支持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人才计划、项目申报中,为哈工大单独划拨指标并给予政策倾斜。 /p p   (三)支持哈工大与省市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接受哈工大优秀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省市企业留下优秀毕业生做储备。 /p p   (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培训基地的作用,在办学条件和政策上给予支持,重点开展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培训,全面促进我省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使哈工大成为黑龙江省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p p   (五)支持哈工大优秀人才到省市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挂职任职,促进人才流动,优化干部结构。 /p p   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p p   (一)加快推进哈工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创建中俄联合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办学条件和政策支持,围绕主校区周边建设国际化、开放式校园。 /p p   (二)发挥哈工大作为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的优势,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人才与技术引进、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方面合作,加快建立高端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p p   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p p   (一)支持哈工大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重点围绕教化校区和黄河路校区周边提供建设用地,解决学校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p p   (二)支持哈工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将校区周边可调配的办公场所、学生宿舍、体育场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优先配置给哈工大办学使用。优化校区周边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保障。 /p p   哈尔滨市及有关市地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主动帮助研究解决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障碍和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共同推进落实哈工大各项改革和建设任务。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10月24日 /p p br/ /p
  • 教育部解答:”双一流”建设成效如何评价?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双一流”建设成效如何评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评价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成效评价事关建设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这为“双一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建设期末,要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相关文件要求,2018年6月,教育部成立专门工作组,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学者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负责同志等,统筹推进研制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精神、对建设高校开展全覆盖式调研、征询“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意见,以及征求建设高校、相关部委、部内司局意见建议等方式,经反复研究论证、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评价办法》。  二、成效评价的基本定位和特征是什么?  成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评价,其设计与大学排名、学科评估及绩效评价等有显著不同。其基本定位和特征是:  第一,注重体系性。在评价内容上,涵盖“双一流”建设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考察期末建设达成度、发展度和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呈现高校和学科的总体建设成效。在评价手段上,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探索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第二,注重诊断性。成效评价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聚焦内涵建设,突出服务贡献,强化诊断功能和以评促建,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不是简单的水平评估。  第三,注重集成性。成效评价依托专家,根据监测数据、部内司局数据、第三方数据,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估、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把建设情况综合呈现出来,督促高校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  第四,注重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项世界级、历史性和实践性课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调整完善。  三、成效评价在“破五唯”方面有哪些举措?  成效评价将“破五唯”要求贯穿全方位、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体现“双一流”建设本质要求,充分体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改革导向。  一是开展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坚持评价视角多元、评价内容多维,统筹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  二是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坚决摒弃数论文、数帽子的做法,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评价中,突出学生代表作、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结果。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中,重点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投入、社会服务贡献等。  三是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指标数据,也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既考察现有实力,也衡量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性及发展潜力,建设周期内尽量减少评价对学校的干扰,综合考察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  四是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影响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立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与学科在发展中突出优势,注重特色建设。  四、成效评价考察内容的框架是什么?  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均按“前置维度+核心维度+评价视角”方式布局考核内容。  前置维度考察建设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贯穿成效评价各个方面,反映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表现。  核心性维度是“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集中综合反映。大学整体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学科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评价视角分为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分别考察达成水平、建设周期内水平变化、发展潜力,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五、成效评价的程序设置是怎样的?  成效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是建设高校根据各自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进行中期和期末自评   二是教育部根据《评价办法》制定成效评价工作方案,委托相关机构分别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议、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有关机构分别提出初步评价结果   三是“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相关机构初步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四是“双一流”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价意见,综合研究,确定评价结果,上报国务院。  六、成效评价的结果如何运用?  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 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少支持力度,切实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凝练特色、内涵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高校自评、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结果,还是综合评价的结果,都不是高校或学科建成一流与否的评判。对“双一流”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坚持久久为功,把精力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放在建设项目上,踏踏实实开展建设,用服务贡献的实绩体现特色、增强实力、展现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
  • “挖”人才创一流的隐忧: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透视
    “双一流”大幕开启,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  “双一流”大幕开启,历数各地高校人才引进计划,“挖”人才的决心可谓不惜血本,其中尤以“资金实力雄厚的东部理工类高校”为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轮的“挖人大战”和“双一流”的“速成法”,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在近日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而此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那么,“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中西部人才流失加剧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告诉记者:“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  不仅东部名校云集的富集作用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高水平的同事、高质量的学生、灵敏的学术信息等也是学者流动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些显然也对东部高校有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刘进博士分析指出。  “中西部高校教师比东部的流动意向高8%~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由由2014年开展的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研究结果显示。  正是凭借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部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  事实上,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由来已久。  早在12年前,时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的王利民就表示:“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对此,时任兰州大学校长的李发伸说,曾经有一所著名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到兰大考察时明确告诉他,“我们这次就是来选人的”。  此外,西北农林2000年至2003年间共调出125人,连当时仅有的1名“长江学者”也离开了 新疆医科大学2004至2014年10年间共流失197人 华中师范大学近5年来已被挖走各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早就见怪不怪了。”中部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我每次来北京开会,都会和那些挖走我们人才的学校领导开玩笑,‘你再这么挖我们的人才,我就和你绝交’。”  据了解,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人才流动。一次是大众化初期,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导致教师需求增大,教师流动以规模与数量为主,并在2002年前后达到顶峰 另一次是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对优质师资的竞争成为关键目标,教师流动以质量与声望为主,并一直持续至今。  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短缺也是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方成统计,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0人,仅占全国总数507人的11.8%,差距非常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同时面临着高端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  “头衔”是引进重点  “全国高校都在竞争影响力,试问哪所高校会押宝在嗷嗷待哺的年轻人身上?”一位青年教师坦言。  “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失,当前主要指代的是‘明星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流失。”刘进分析指出。  记者梳理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后也发现,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是高校竞相引进的重点人选,包括:  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的杰出科学家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特支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 “青年千人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青年杰出人才 地方性人才振兴计划入选者,如山东“泰山学者”、湖北“楚天学者”、陕西“三秦学者”等等。  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按“头衔”引进人才,缘于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应,高校会依据人才层级的不同,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平台搭建、团队组建、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不菲的引进条件。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房价地区,动辄几百万的安家费或百余平的住房,以及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几乎成人才引进的“标配”。  重金引才的背后,是各地对“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投资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 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 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一位被引进上海的年轻学者直言,高校这是通过“短平快”的人才政策,“多快好省地建设‘双一流’”。  对这种按“头衔”引进的方式,陈鹏认为:“过度偏重对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的考察,混淆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概念,缺乏个性化遴选条件,造成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近日,爱思唯尔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再次刷爆网络。不少人担心,进入榜单的这1776名学者或将成为新一轮“精准挖人”的目标。  “大学里急需两种人才:一是大家都在抢的学术大师,一是潜力无限的年轻学者。前者可以出高价购买,后者则只能自己培育——这点全世界都一样。目前国内各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非‘育才’,我认为这是一个偏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这个观点。  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我当然希望引进到更好的人才,但如果我的人被挖走了,我也很难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赵蓉晖直言心中的矛盾,“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首先,适度的高校人才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路径,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繁荣。“因为挖人的学校要把平台做好、声誉维护好、条件保障好,才能吸引人才 有被挖可能的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把人留住。”赵蓉晖说。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项基于27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教师平均流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  然而,在我国相对不高的流动性背后,却隐含着流动集中、恶性挖人、急功近利等问题。  比如,广东某高校将西北某高校的骨干“连锅端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都引起公愤了”。  “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本极高,一旦流失则成本付诸东流,这会导致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刘进表示。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也公开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对西部高校不公平,而且把人才价格和办学成本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军心涣散,长期下去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学术有团队和地区的因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些高校花高价聘来的教师,并没有创新的学术成果。在记者近期开展的网络调查中,一位北京某高校的人事工作者留言说,该校“引进的人才在海内外各个高校兼职,就是空中飞人,一年都没在岗位连续工作半个月,对国家学科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巨大”。  现在,随着“双一流”的推进,高校对人才争夺逐渐白热化,部分人才为获取个人利益,频繁跳槽不同单位。上海某高校引进的一位专家,在个人补贴和启动经费到位、学校投资5000万元建立起软件平台后不久,就又受聘到另一所高校任职,以获得高额的安家费和启动经费。  对此,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表示:“引进人才的非正常跳槽,不仅没有发挥在科学研究方面应有的作用,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科研和教学秩序,对学生和年轻学者产生了恶劣影响,更造成了科研经费和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更进一步来看,高等教育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是国家区域安全与边疆稳定的稳压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陈鹏担忧:“如果听任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  构建科学的流动秩序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教育部在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中,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高校要尽量做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加法,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内部厮杀’。”刘进建议,未来,中国学术人才流动的格局要面向全球视野。东部高校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东亚学术市场,这些国家学术人才培养渐趋饱和,恰是吸引人才的绝佳时机 西部高校则可以重点考虑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人才。  陈鹏认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要承认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还要强调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责任与担当。“高校人才流动既要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顾及市场的需求。既不能按照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将人才终身绑定,也不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无视高等学校公共职能和责任担当。”  “仅仅靠劝说、靠号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方精云认为,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导体系,确立相对规范的待遇标准,探索同一地区同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制度。  马敏建议,“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补偿机制,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根据市场规律给予高层次人才外流的高校一定的经济补偿。”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高校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管齐下,但其中事业平台还是最重要的,“西部也要反思,自己如何搭建独一无二的平台吸引高端人才”。  陈宝生明确要求中西部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和优势,加快形成办学特色优势,并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广西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引领本地区实现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而刘进课题组2016年的研究成果也认为,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动的“拐点”已经出现:即西部向东部的大范围学术人才流动很少再发生,反而东部由于学术竞争加剧,且实行了“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出现“反哺”西部的情况。  2017最新发布的《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级科研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日益均衡发展趋势。  “双一流”建设除建设一流大学外,也不拘一格发展地方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从这个层面来看,由由认为:“这是相关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动的一个很好契机。”  “十三五”期间,高招增量、长江学者、经费投入都将向中西部倾斜,如何引才与育才并举,既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政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不断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 “双一流”大幕开启 :各大高校纷纷开出“史上最高待遇”抢夺人才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  “双一流”大幕开启,历数各地高校人才引进计划,“挖”人才的决心可谓不惜血本,其中尤以“资金实力雄厚的东部理工类高校”为最。  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  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轮的“挖人大战”和“双一流”的“速成法”,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在近日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而此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高校人才竞争答记者问  中西部人才流失加剧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告诉记者:“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  不仅东部名校云集的富集作用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高水平的同事、高质量的学生、灵敏的学术信息等也是学者流动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些显然也对东部高校有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刘进博士分析指出。  “中西部高校教师比东部的流动意向高8%~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由由2014年开展的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研究结果显示。  正是凭借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部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     事实上,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由来已久。  西北农林2000年至2003年间共调出125人,连当时仅有的1名“长江学者”也离开了 新疆医科大学2004至2014年10年间共流失197人 华中师范大学近5年来已被挖走各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早就见怪不怪了。”中部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我每次来北京开会,都会和那些挖走我们人才的学校领导开玩笑,‘你再这么挖我们的人才,我就和你绝交’。”  高层次人才短缺是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方成统计,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0人,仅占全国总数507人的11.8%,差距非常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同时面临着高端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  “头衔”是引进重点  “全国高校都在竞争影响力,试问哪所高校会押宝在嗷嗷待哺的年轻人身上?”一位青年教师坦言。  “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失,当前主要指代的是‘明星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流失。”刘进分析指出。  记者梳理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后也发现,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是高校竞相引进的重点人选,包括:  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的杰出科学家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特支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 “青年千人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青年杰出人才 地方性人才振兴计划入选者,如山东“泰山学者”、湖北“楚天学者”、陕西“三秦学者”等等。  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按“头衔”引进人才,缘于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应,高校会依据人才层级的不同,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平台搭建、团队组建、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不菲的引进条件。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房价地区,动辄几百万的安家费或百余平的住房,以及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几乎成人才引进的“标配”。  重金引才的背后,是各地对“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投资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 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 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一位被引进上海的年轻学者直言,高校这是通过“短平快”的人才政策,“多快好省地建设‘双一流’”。  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我当然希望引进到更好的人才,但如果我的人被挖走了,我也很难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赵蓉晖直言心中的矛盾,“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首先,适度的高校人才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路径,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繁荣。“因为挖人的学校要把平台做好、声誉维护好、条件保障好,才能吸引人才 有被挖可能的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把人留住。”赵蓉晖说。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项基于27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教师平均流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  然而,在我国相对不高的流动性背后,却隐含着流动集中、恶性挖人、急功近利等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也公开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对西部高校不公平,而且把人才价格和办学成本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军心涣散,长期下去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陈鹏担忧:“如果听任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  构建科学的流动秩序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教育部在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中,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高校要尽量做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加法,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内部厮杀’。”刘进建议,未来,中国学术人才流动的格局要面向全球视野。东部高校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东亚学术市场,这些国家学术人才培养渐趋饱和,恰是吸引人才的绝佳时机 西部高校则可以重点考虑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人才。  陈鹏认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要承认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还要强调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责任与担当。“高校人才流动既要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顾及市场的需求。既不能按照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将人才终身绑定,也不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无视高等学校公共职能和责任担当。”  据了解,自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广西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引领本地区实现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2017最新发布的《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级科研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日益均衡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高招增量、长江学者、经费投入都将向中西部倾斜,如何引才与育才并举,既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政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不断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 重磅|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覆盖生命科学等54个学科
    (2022年7月19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 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2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5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关于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具体排名方法:排名对象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对象是2016至2020年间在特定学科发表论文达到一定数量的大学。不同学科的发文数阈值如下。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文献数据来自于Web o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排名指标与权重不同学科的指标权重系数有所不同,见下表。计分方式首先计算大学在每项指标上的得分,具体为大学在一项指标上的数值除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后开根号再乘以100。然后各指标得分除以100再乘以相应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校总分。CNCI为相对指标,论文数量较少时CNCI不够稳定。因此在计算该指标的得分时,一个学科的CNCI最大值设置为该学科所有大学的CNCI平均值的2倍或者该学科所有大学中CNCI的实际最大值,取二者中较低者,令其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CNCI与该最大值的比例得分,CNCI超过该最大值的大学,均得100分。指标定义与统计方法各学科权威奖项“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采用“学术卓越调查(Academic Excellence Survey)”得到的36项权威学术奖项、180本学科顶尖期刊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31种顶尖学术会议作为测量高校学术表现的重要维度。“学术卓越调查”的对象是世界百强大学的院长、系主任、团队负责人和正教授,即全球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有别于常见的声誉调查,软科“学术卓越调查”邀请学者推荐提名其所在学科的顶尖刊物和权威奖项等内容。为保证调查的透明度和质量,所有参加调查的学者都需要同意公开姓名和单位。多位中国知名学者也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学术卓越调查”的详细信息可参见软科英文官网。中文官网: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英文官网:https://www.shanghairanking.com/
  • “双一流”VS“111计划”,有何不同?
    p   临近年底,各项新规大有停不下来的感觉,近日,又一个事关各高校的新政发布,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初看这个通知并不起眼,但是当看到这个计划的代号,相信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111计划”比“双一流”还多一个“1”,那么,这个计划到底有多牛呢? /p p    strong 没有名单的 “双一流”已经让各大学暗自较劲 /strong /p p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项工作被高教界简称为“双一流”建设。 /p p   围绕备受关注的“双一流”建设,舆论和业界一度出现了各种猜测、预言,网络上甚至流传出“‘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对于这一热点话题,今年10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回应:“教育部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公众勿轻信谣言。目前教育部正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争取尽早出台。 /p p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表示, “双一流”是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整合和继承性推进。众所周知,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随后,在“211”工程基础上,国家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即“985”工程。 /p p    strong 双一流战略下的高校标准的标准有四类: /strong /p p   第一类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因为要求学校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已经进入985工程的北大、清华之类的综合性大学,和已经进入985工程建设高校的部分覆盖领域较宽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二类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冲击“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如果说第一类主要是对综合型大学说的,这一类就是对综合实力较强的特色型大学说的。目前已经进入985工程的部分综合型大学、大部分特色型大学,以及一部分211工程大学,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三类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主要覆盖的是办学特色明显、总体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特色学科集群的大学。个别985高校(冲击不上第二类的)、很多211高校,以及一些在以前的211工程建设中的因为地域平衡等原因没能进入的较高水平的特色型高校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没有提到的第四类全国两千多所高校,是否都能够对应到这三类里面呢?当然不是。因为还有很多高校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办学而已,根本没有“某一高水平学科”。这类高校,其实就是国务院《方案》里没有提的第四类。 /p p   理智的说,并不能让全国所有高校都去争创世界一流,认清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办学领域、办学地域,有所作为,力所能及地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发展需要的人才,这类学校的办学使命也就大致达到了。 /p p    strong 有名单的“111计划”入选的对象多是“211” /strong /p p   从通知中,不难看到,所谓“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其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p p   “111基地”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 /p p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遴选范围都是已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府以及部分相对有实力的“211重点建设高校”。 这一点从2017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名单就可以看出,能在“111基地 ”立项的多出身不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d5ef00e8-5171-4f1c-8b8c-0735cb8a2f0c.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2c4447d6-2464-43e8-90cd-4721edcc3d8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rong “双一流”的经费跟“111计划”的钱来源不同 /strong /p p   前几天,动源君曾转发一条信息《75所部属高校“晒账单”,哪些高校更会赚钱?》,综合2015年收入和年初结转结余、事业基金弥补差额的收支决算总额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高校的收支决算总额超百亿元,其中清华大学首次超过200亿元,远远领先其他高校。 /p p   高校的钱从哪儿来?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下涵盖了捐赠收入。 /p p   财政补助收入即高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事业收入指的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这两者是各高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高校中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0%。 /p p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财务决算情况也反映出“211工程”、“985工程”与 “双一流”建设的变化,部分学校已获得“双一流”专项财政资金投入。 /p p   如北京大学决算报告显示,2013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985”工程专项资金较2012年减少6.3亿元。2014年,学校的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了4.6亿元。2015年,该项资金又增加了6.2亿元。 /p p   对“111计划”的经费来源,从通知我们可以看到,“111基地”建设期间同样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p p   而且,通知明确规定,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建设“双一流”大学,必须先在学科建设上下工夫,对于第一类大学而言,就是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 对于二类大学而言,就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 对于第三类而言,就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p p   而“111计划”正是着眼于学科建设,以此说来,虽有差异,但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strong /p p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境界。根据形势需要,为加大力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智力,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在2006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基础上,我们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11月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实施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和智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p p   第二条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p p   第三条 “1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需求,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世界一流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名海外顶级学术大师以及一大批学术骨干,与国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相互融合,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建设100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p p   第四条 “111计划”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能职责 /p p   第五条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由两部门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111计划”的整体规划、战略布局 /p p   2. 审核确定“111基地”建设名单和资助经费等。 /p p   第六条 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联合组成“111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并发布“111计划”年度实施方案 /p p   2. 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111专委会”),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委员会成员实行聘任制,5年一个聘期,可连续聘任 /p p   3. 对计划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111专委会”对项目进行评审 /p p   4. 负责“111基地”建设立项 /p p   5. 负责推进项目的执行和检查经费的落实 /p p   6. 组织对“111基地”的验收和评估。 /p p   第七条 “111专委会”受“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委托,主要行使以下职能: /p p   1. 对“111计划”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p p   2. 负责计划项目的评审 /p p   3. 对各“111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与验收评估。 /p p   第八条 高等学校是“111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获得“111计划”资助的高校应加强学科创新引智工作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三章 支持范围与条件 /p p   第九条 “111计划”遴选范围包括中央高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具体申报资格与申报数量由年度实施方案确定。 /p p   第十条 申请本计划的“111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1. 学科基础: /p p   依托学科应为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 /p p   2. 人员构成: /p p   (1)应聘请10名以上海外人才团队,其中包括:1名以上国际一流学术大师,5名以上高水平学术骨干 或成建制10人以上国际一流海外团队。 /p p   (2)国内人才团队10人以上,其中包括5人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p p   3. 人员条件: /p p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学科的教学科研岗位,与本学科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p p   (2)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对中国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国际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p p   (3)国际学术大师应为外国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或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p p   (4)海外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p p   (5)国内工作时间:国际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 海外学术骨干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保持有1名以上海外学术骨干长期在基地工作。 /p p   (6)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科研骨干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p p   第十一条 两个“111基地”不得引进同一名国际学术大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四章 申报、评审及立项 /p p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按照年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不受理个人申报。 /p p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组织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申请书》、并与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至“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四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的评审工作。项目评审程序为: /p p   1.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凡审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受理 /p p   2. 组织本领域同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 /p p   3. 组织“111专委会”进行会议评审,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评审意见表 /p p   4.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年度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p p   5. 根据领导小组审批结果,公布“111计划”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和资助经费额度。 /p p   第十五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依托高校须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后的任务书和论证报告作为中期绩效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验收评估 /p p   第十六条 “111基地”一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个基地须从建设期首年度开始建立年度进展报告制度,每年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将进展报告报送“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七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须持续提升引进国外人才层次和水平,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力度,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引领和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p p   第十八条 “111基地”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基地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111基地”实行“开放、流动、协同、共享”的运行机制。 /p p   第十九条 “111基地”实行中期绩效检查制度,对立项建设后满3年的基地进行中期绩效检查。对中期绩效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要求予以整改或中止建设: /p p   1. 对明显未达到引智计划要求、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 /p p   2. 保障条件不能落实,无法按原建设方案实施的 /p p   3. 其他因人为因素严重影响基地正常建设的。 /p p   第二十条 中期绩效检查委托“111专委会”进行,采取现场检查的办法,检查包括海外人才引进、重点工作进展、学校保障措施、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形成中期绩效检查报告。 /p p   第二十一条 对基地负责人调离的,其所在高等学校应在负责人调离后3个月内向“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提交负责人调整意见,经管理办公室同意后予以调整。 /p p   第二十二条 “111基地”首个5年建设期结束后,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111基地”所在高校应按相关通知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验收申请报告》报“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二十三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111基地”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程序包括:听取基地主任和依托高校的建设汇报,审核验收材料,考察研究平台和建设成效,对照任务书确定的建设目标,重点对引进海外人才和国际化团队建设、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管理和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等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p p   第二十四条 对“111基地”建立滚动支持机制,对建设成效显著、验收结果良好的“111基地” 可继续滚动支持5年。 /p p   第二十五条 “111基地”须参加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评估工作由“111专委会”或委托第三方专家组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估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水平、国际化团队建设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管理运行和开放共享等,对通过评估的基地保留名称继续开放运行,对于未通过评估的“111基地”要求整改或淘汰。 /p p   第二十六条 “111基地”要积极探索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机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模式,积极承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世界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建设等项目,鼓励基地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p p   第二十七条 “111基地”经费支持人员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111 Project)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p p   第二十八条 “111基地”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国际化动态信息网站,营造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六章 建设经费与使用管理 /p p   第二十九条 “111基地”建设期间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 /p p   第三十条 国家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聘请外国专家经费相关办法和规定执行,依托单位应保障“111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规范使用、提高效益,接受监督检查。 /p p   第三十一条 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 /p p   1. 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p p   2.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p p   3.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七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教技〔2006〕4号)同时废止。 /p p   第三十三条 有关高等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校“111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p p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p p br/ /p
  • 河南“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通报,拟筹措助推资金40亿元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河南建设国家重点大学是1亿中原人民的期盼,2017年9月,郑州大学入选& quot 一流大学& quot 、河南大学入选& quot 一流学科& quot 大学,标志着河南抓住了高等教育的重大历史机遇。截至目前& quot 双一流& quot 大学建设情况进展如何?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书面听取了关于&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记者了解到,& quot 十三五& quot 期间河南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推进&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今后三年省财政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大、河大给予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统筹40亿建设资金& nbsp 省委省政府及有关各方协力支持推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对&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高度重视,将其纳入2018年重点民生实事和重点改革事项。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省&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河南省成为国家启动实施&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以来,首个由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出台支持&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的省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除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之外,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编办、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等多个单位各方协力,支持推进& quot 双一流& quot 建设。& quot 十三五& quot 期间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今后三年省财政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大、河大给予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郑州大学布局建设6个一流学科& nbsp 两院院士达11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显示,郑州大学强化综合性学科布局,布局建设6个一流学科,其中重点建设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临床医学)、绿色催化(化学)、资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流学科,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方向)为牵引的学科知识体系及组织体系。目前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初步形成,共有两院院士11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2人,海外院士3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quot 千人计划& quot 入选者(含青年千人)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记者获悉,一年来,郑州大学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4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前1%,前1%学科由4个达到6个。ESI全球学术机构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5位,全球排名852位,近5年ESI全球排名年均提升100位左右。此外,郑州大学新增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增1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河南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 nbs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河南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一年来,学校聘任国外高水平大学终身教职等著名专家32人为& quot 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 quot 特聘教授;5人入选& quot 万人计划& quot 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项目,13人入选中原学者、& quot 中原百人计划& quot 等省部级人才项目;聘任黄河学者、校特聘教授42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报告显示,2018年,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获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河南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生物学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重点项目2项)。以生物学为中心,组建纳米生物学中心、生物信息中心、河南大学与麦考瑞大学先进生物医学联合中心等,利用学科交叉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的前1%,共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机构学科排名的前1%。 /p
  • 施一公:西湖大学(筹)将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
    p   6月23日,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嵖岈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400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报告。 /p p   会上,施一公教授分享了为什么参与创办西湖大学及目前大学筹办的工作进展,指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10万平米的园区已经开始启用,首批学术人才已到位,首批博士研究生将在2017年9月入学,首笔由杭州市及西湖区支持的科研经费4亿元人民币陆续到位,西湖大学(筹)申办报告预计今年将提交教育部。 /p p   施一公教授指出,中国公立大学非常优秀,出现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科大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大学,这些大学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 而民办大学绝大部分为职业技术型,还处于规模比较小、发展不够均衡和充分的阶段。施一公教授说:“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主要依靠公立大学实现,而科技的卓越则是由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共同保障,其中私立大学的贡献更大一些。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卓越主要体现在公办大学,作为具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应该有一批一流的非营利性的民办大学来共同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p p   施一公教授认为,去年11月7日全国人大修改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民办教育要分类管理,民办高等教育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大学,法律规定应和公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土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划拨,校园建设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科研经费也可以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其核心是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大力支持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施一公教授说。 /p p   “我们希望和大家共同倡议建立一所能够代表中国水平的民办大学,选址杭州市,取名西湖大学,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施一公教授介绍,作为民办大学,西湖大学的核心机制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最高决策机构是校董会。和现在公立大学不同,西湖大学(筹)所有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包括退休金、对子女教育的支持计划均来自基金会。同时,政府和社会也是支持民办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p p   在谈到西湖大学的定位时,施一公教授用了几个关键词: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聚焦科学技术。“去年12月10日先期成立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它就是西湖大学的前身,就是西湖大学的发源地,所以西湖大学的历史是从2016年12月10日开始了。我相信西湖大学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也许15年之后这个大学就将比肩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施一公教授说。 /p p   “目前,西湖高研院设立了四个研究所,分别是理学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施一公教授说,“西湖高研院已经开始面向全球招聘学术人才,截至目前,从1500多位申请者中选拔出了21名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平均水平是非常优秀的。” /p p   “西湖高研院位于云栖小镇的永久选址,未来将是西湖大学尖端研究产业转化的平台,我们希望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将在西湖高研院产生。而且,西湖大学首期761亩土地已完成划拨,三年后在杭州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将会有一所崭新的大学拔地而起,那就是西湖大学。” /p p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而人才和教育息息相关,一流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尖端的人才。我相信30年之后,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一大批足以代表中国人水平、足以为中国科技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保驾护航的一流民办大学。中国人勤劳、肯干,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愿景。”施一公教授说。 /p
  • 网传42所“双一流”大学 教育部:名单8月底公布
    p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42所双一流大学出炉,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记者从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了解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14d0b56-2f52-4454-910b-53bef3460738.jpg" style=" "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fbdc4bd-6a15-42cd-bfc6-8f964e5cefa8.jpg" style=" "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传首批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来源:网络) /p p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决策。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按照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了一批“双一流”拟建设高校。至于名单问题,该负责人回应:“目前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开文件信息,国务院于2015年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0484eb7-6945-4f06-b619-0673cd32b4af.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d9c84e7-f0af-4743-a16b-a142cd469926.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中国政府网 /p p   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研究制订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信息公示网络平台。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落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制订实施高校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组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科评估机制。持续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深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改革,启动高校专业化智库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7814feb-e83f-49fc-a645-f062c44ab7ae.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教育部官网 /p
  • 双一流之际,高校不惜百万年薪和千万经费挖人才!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昨天,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我们学校以人文社科类见长,不少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是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这类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时,抖出的包袱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一套房子+2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吴晓球继续道,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来说,科研不需要高精尖设备、不需要高大上实验室,人力资本是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就行。“重金”来了,一般人很难抵得住诱惑,“我就不断地请这些老师吃饭,做工作,但是也往往没有办法留住他们。”  吴晓球的发言引起了不少高校的共鸣。“不单单是人文社科类学科,理工类学科也是一样。”一所高校的副校长介绍,尤其是最近高校纷纷启动双一流建设后,这类现象特别突出。“比如,广东省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已经出炉,省里扶持的资金也已经下拨,高校为了确保能上,到处‘挖’人,目前开出的年薪已经超过100万。”  “不仅到外省抢人,省内高校之间,也在互相抢。”江苏一所高校的副校长透露,前不久,苏南一所高校的一个人文类的学科团队就被南京一所高校整体“挖”了过来。  吴晓球认为,国内各校间通过高薪互相挖人,是一种“恶性人才竞争”,“学校培养一个名教授不容易,花了很多精力,而这名教授通常是学科的领头人,被其他学校用高薪挖走,不仅学校的学科链会断裂,人才培养等都会受到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拔尖人才对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之所以这样不惜血本抢人,和这些人才带来的学科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是分不开的,“很多‘大牛’一来,这个学科就起来了。”  “我并不是反对人才交流,合理的人才交流对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只是这样用高薪挖人的做法,只会导致人才一切向钱看。”吴晓球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来政策,规范高校之间的行为。  “集中资源打造某个学科时,看起来没有错,但是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一味地、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地大手笔投入,从高校学术生态来看,并不健康。”上海一所高校副校长认为,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可以引入运动员俱乐部之间的“转会制度”,“挖”人可以,对原来的高校要有 “交代”,支付一定的“转会费”,“这样高校才敢放手继续培育新的人才。”
  • 官宣!“一流大学”获批国家级实验室
    据黑龙江科技厅消息,日前,科技部批准了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共同建立的“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这也是黑龙江省第三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据了解,“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近期,科技部印发了《关于批准建设第三批20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通知》,正式批准了第三批20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截止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官宣入选——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近期,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共同建立的“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低碳能源与航空动力等方面,形成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服务国家能源动力领域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哈工大建设中俄联合校园框架下,发挥哈工大作为高校的科技合作纽带与组织作用,双方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和共同挑战开展合作,推动中俄能源动力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成功获批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山大学获批的联合实验室以海水养殖技术为核心,将在农业和海洋领域与东盟国家科研机构展开联合研究。中山大学作为依托单位,牵头联合中方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和外方马来亚大学和GST水产有限公司等18家教育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建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牵头,联合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该实验室是湖北省唯一一家依托高校牵头建设的联合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依托的工程学科在USNEWS2021年工程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第10位,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是培养了邓聚龙、叶荫宇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联合实验室建设将遵循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与示范引领等原则,会同国外合作方在现代工业、医学影像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结合合作各方的共同发展需求,推进科技领域务实合作。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陕西获批的首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依托西北大学考古学国家A+学科和地质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以“立足丝路、融合发展、促进交叉、引领国际”为宗旨,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民族大学、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等中亚国家最高学府和学术机构合作,以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与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聚焦“地质构造-环境变迁-人类发展-文明传承”,揭示丝绸之路地质构造与环境协同演化机理,阐释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充分整合丝路沿线地缘、科研和人才优势,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建成集“科研、平台和人才”三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联合实验室为目标,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传承,科技繁荣,民心相通提供科学支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的“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  据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由杭电“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并联合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维也纳技术大学及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入选建设名单后,该联合实验室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成为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
  • MIT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刚教授谈"世界一流"是怎样炼成的
    p   “3”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一个特别的数字。 /p p   从2013年7月被任命为系主任到现在,陈刚教授执掌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也刚好3年时间。 /p p   “这3年我学了很多,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陈刚教授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一开始就这样表示。 /p p   MIT机械工程系是一个让人提及起来就肃然起敬的学科,它常年排名美国第一,连普林斯顿、斯坦福都只能望其项背。 /p p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正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对于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国内有很多争论。中美高校有许多不同。陈刚教授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观察和理解,对我们也许有所启示。 /p p    strong 世界一流应该是什么样? /strong /p p   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一个“世界一流”的标准,但如果有“世界一流”全球评选的话,相信无论按照哪个标准,MIT机械工程系都会荣膺桂冠。 /p p   关于“世界一流”,陈刚教授这样看。他说,对MIT机械工程系来说,两点最受重视——人的培养和原创性工作。机械工程系最骄傲的是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这里的教授很有责任感,对教育非常投入,想做最好的教学。他们会经常讨论怎么改进教学、学生需要什么、怎样给学生最好的环境等问题。从育人、过程设计到教学方法、教学设施,MIT都争取创造一个最好的环境。 /p p   陈刚表示,对于科研,MIT强调成果对科学和社会的真正贡献。很多科研人员能写很多文章,但关键是能写出产生真正影响的文章。一个科研领域,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就几个,其他都是跟随者,MIT关注是否有学科带头人,研究成果能不能推进科学进步,以及产生社会影响。MIT善于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这样研究就产生了社会影响。 /p p    strong 软环境!软环境! /strong /p p   陈刚在谈话中多次强调一个词汇——软环境。他表示,软环境对MIT的成功至关重要。 /p p   陈刚表示,MIT是很多重要现代技术的发源地。依靠出色的软环境,MIT的研究能迅速转化为产品,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里工学院和商学院学生常一起上课,学生常问教师怎样能把研究成果带到社会。一些校友会也提供各种机会,帮助研究成果转换成项目。这里还有创业导师帮助学生和教授创业。学校周围分布很多风投公司,他们经常给教师写电邮,也经常敲门拜访。学校也很鼓励教师创业,甚至可以提供种子资金,帮助教师成立公司。学校很多教师在外面办公司、做顾问。 /p p   陈刚同时强调,好的环境并不是只有扶持没有约束,MIT对教师创业也有很好的管理机制。教师开公司之前,学校会把利益冲突问题讲清楚:如教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去自己的公司工作,以避免学生去做廉价劳动力 教师的公司不能与自己的校内研究合作,这样避免难以分清项目到底是公司的还是学校的、专利应该归公司还是归学校 学校通常允许教师每周用一天时间去处理校外事务。因此,教授可以是公司创始人或董事,但很难是需要全职的公司总经理。学校不会问教师赚了多少钱,而会问所用时间是不是在规定以内。教师每年要填表,报告自己做了什么。 /p p   陈刚表示,MIT的学校行政管理、学术交流等其他软环境一样出众。有了这些软环境的共同支撑,MIT才能始终保持全球顶尖水平。 /p p    strong 中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要迈过哪些坎? /strong /p p   陈刚表示,中国高校硬件已经非常好,一些大学实验室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硬件已经超过MIT。但中国大学和学科的软环境很多地方还待改变。 /p p   他说,中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中国很多高校学科设置过细,毕业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创新是很大的障碍。现在很多创新是交叉的——交叉的领域、交叉的学科、交叉的产业。基础研究、交叉研究做不好的话,创新就缺少源泉。MIT机械工程系大致相当于中国高校的十几个系,如机械、能源、力学、精密仪器控制、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微纳米技术、汽车系等。学生毕业后不仅受到美国大公司的欢迎,很多人还具有很强的创业能力。 /p p   中国高校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改变。中国大学评职称很多时候是算分数,一篇文章第一作者多少分、通讯作者多少分,在不同杂志上分别多少分。这种办法是很机械的,工作的价值到底多大,没办法体现出。MIT考察教师最主要的标准是有没有真正的贡献。评职称时,找10到15位这个领域领先的学者去评估这个人,系里根据这些学者的评价进行评选。另外,学校教授也有很大权力,一个人如果被很多教授反对的话,也很难通过。 /p p   陈刚教授还表示,美国大学的评价系统建立在诚信基础上,而这样的环境需要全社会来培养。中国要培养这样的环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大学有非常先进的设备,充足的经费,如果软环境得到改善,非常有希望走在全球大学的前列。有了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和强国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p p /p
  • 三所“双一流”共建!这个重量级实验室来了!
    8月12日,成都东部新区召开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议,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对方案指导、咨询和论证,为高质量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推动成都东部新区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智力支撑。  会上,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负责人介绍了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在实验室机构设置、研究方向、考核机制、人员招聘、交流合作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了极具建设意义的意见,为组建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指引。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以解决人类临床重大疾病问题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围绕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和前沿生物技术等研究方向,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的创新自主发展,制定覆盖各疾病领域的先进临床治疗方案,造福人民健康。实验室定位准确,组织架构合理,研究方向符合领域发展规律,汇聚一大批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学者,建设单位为实验室提供重要支撑,承接的工作成效显著,整体进展符合国家、省、市部署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魏于全:  人才吸引是实验室发展的第一要素,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吸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集聚创新要素,产出重大科研成果。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  中医药健康医学是中国原创科技创新资源。要加重中医药健康领域研究方向,将攻克“人无我有”的科研难题作为实验室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塑造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  推动实验室组建方案落地生效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营造鼓励科学家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实验室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晓波:  要聚焦产业细分赛道,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引导分子诊断学、育种移植、细胞移植与干细胞治疗等优势资源向实验室聚集。  省科技厅:  该方案是最全面的天府实验室组建方案之一。要协调好争创国家实验室和服务地方经济,谋划好大科学装置建设,细化完善体制机制。  市发改委:  要更好地发挥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的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大创新平台”,吸引“大团队融资”,推动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  市科技局:  该方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五个一”批示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投资计划、产业孵化转化、日常运营、政策激励等重要内容。  此次专家咨询论证会成功召开,标志着天府锦城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板块)组建方案编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命健康高能级创新平台,是赋能成都东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成都东部新区将全力推进组建方案编制工作,认真研究日常运营班子、投资计划、产业孵化转化和政策激励等重要内容,以未来医学城为物理承载,充分释放成都东部新区国家、四川省、成都市三级发展战略交汇点的潜能,通过汇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医投集团等优质主体,促成高校创新成果溢出、医院集群应用场景丰富、企业产业化应用经验充沛等各领域比较优势的充分融合、多维碰撞并衍生乘数效应,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天府锦城实验室聚集,在发挥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兼顾城市发展需要,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
  • 2018南京科学仪器暨教育装备展助力江苏高校“双一流”建设
    p   近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密集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引发各方关注。在方案中,各大学制定了一流大学建设的近、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详细的改革路径、改革任务、举措、保障机制等。有分析认为,此举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工作重心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p p   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有15所高校入选,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还有13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经过长达两年的酝酿讨论,终于进入实操阶段。中国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该怎么走?如何建设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科研质量,要向哪些关键方向发力?江苏不少高校也酝酿许久,近日公布了建设方案,譬如东南大学对外公布,计划到2020年,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到2030年一批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100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世界一流大学,学校整体水平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河海大学透露,学校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以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构建顶尖学科、高原学科、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开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征程,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南京大学更在不久前的会议上表示,2018年将从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立德树人计划、卓越研究计划上,发力“双一流”建设。 /p p   要想实现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宏伟目标,提升高校的整体科教装备水平是基础保障,完善科研一线重点实验室的装备条件是主要抓手。江苏省科教、财政等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始部署相关举措,“十三五”期间在四大专项支持力度不减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专门经费实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为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有力保障。可以说,在支撑“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同时,提升高校教育装备水平、建设一流的重点学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还将对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量子信息产业、生物大健康产业等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p p   由江苏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会、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第十五届南京科仪及实验室装备暨教育装备展览会”将于2018年4月12-14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科教专业展,南京国际科学仪器暨教育装备展览会服务于科教技术和实验室装备建设的产业链,深耕江苏科教资源、立足华东科教产业,以现代科教技术装备与实验室仪器设备为核心,涉及分析测试仪器、化学试剂、环境与工业仪器、信息技术与设备等内容,通过展览会及论坛等形式为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领域专业人士及科研院所、高校、大中型实验室、科教信息化中心提供宣传、采购、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p p   第十五届南京科仪及实验室装备暨教育装备展览会将集聚国内外科教行业知名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组织多场学术交流会议及论坛,邀请中科院院士在内的诸多全球知名的专家学者参与技术交流,为科教企业与教育院校单位提供一个高规格的科研技术设备类综合性的交流平台,积极服务于江苏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助力江苏科教发展! /p p   组委会联系电话:025-86891508 QQ:1687286900 /p p   网址:www.njky-exh.com /p p   www.eduexh.com /p p /p
  • 这些大学和学科不入流?我不服:“双一流”大学、学科遗珠榜
    p   近日发布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应该是这两天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p p   这次入选的42所一流大学,除了新晋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外,全部来自原先的985院校。一流学科建设中的95所高校,则是211院校的小额增补版。 /p p   格局有变化,但远没有外界此前猜测的那么大。这既让不少人悬着的心落了地,也让很多人期待的心碎成了渣。 /p p   所谓“沧海遗珠”,我们不妨列一列那些原本有机会闯进一流阵营的高校和学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双一流”建设大学遗珠榜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北京语言大学:强邻环伺的无奈 /strong /p p   坐落在北京,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多半是一件幸事,但对于北京语言大学这样出身正统、小而精的大学,却也是一种不幸。 /p p   尽管是在周恩来指示下建立,由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尽管拥有对外汉语、应用外语等突出学科,有着很高的生源水准和毕业生质量,但是在名校林立的北京,面对“双一流”这样的国家工程,北京语言大学也只好徒唤奈何。 /p p    strong 北京电影学院:最有“名”的大学 /strong /p p   如果能把毕业校友的名气累加起来,算作高校的声誉,那么北京电影学院无疑将是中国之冠——当然隔壁的中央戏剧学院可能会表示不服。 /p p   外行人看来,北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话题 可内行人都知道,北影始终在中国的电影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上居于绝对领先学术地位。此次“双一流大学”工程,北影没有入围,在一流学科评选中还败给了老对手中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p p    strong 燕山大学:萧瑟秋风今又是 /strong /p p   说起燕山大学的名字和所属地,很多人可能会摸不着头脑,但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它可算是无人不知。 /p p   脱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坐落在北方海滨城市秦皇岛,拥有一个听上去很综合大学的名字——燕山。无论从各个角度看,燕大都挺不错。但自从错过了211评选这班车,燕大就日渐式微了。 /p p   机械工程作为燕大的强势学科,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乃至于如今门庭冷落。好在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如今落选“双一流”,燕山大学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恐怕就真的沦为籍籍无名的普通院校了。 /p p    strong 山西大学:从第一到第一百 /strong /p p   沿着时间脉络逆流而上,公认最早的中国自办近代大学一共三所: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和太原的山西大学堂。作为维新的成果,三所学堂在变法失败后被保留,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山西大学。 /p p   身为中国高校里辈分最高的三个,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都入选了之前的985工程和此次的一流大学,而山西大学早在十几年前就把全省唯一211的名额拱手送人,本来寄望于此番“双一流”的逆袭,终究是没有上榜。 /p p   在今天众多的大学排行榜中,山西大学常常徘徊在全国一百名上下。从第一到第一百,山西大学这一百多年的路,也是以山西为代表的内陆省份在兴办高等教育时的无奈。 /p p    strong 浙江工业大学:大树底下没地方 /strong /p p   说起浙江的高校,浙江大学一家独大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经过大合并之后,浙江大学顺利跻身国内顶尖大学之列,但造成的恶果也同样明显:经济大省、自古文教兴盛的浙江,居然只有浙大这么一所211、985大学,今天也就只有这么一所一流大学。 /p p   在浙江,不是浙工大不行,连宁波大学都有一个“力学”学科入选了,以浙工大跟长三角工业的深刻联系,它的工程技术学科肯定是国内一流的水平。奈何浙工大旁边的浙江大学太强大了,其他院校无论生源、办学实力,还是声誉、影响力,和浙大相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p p   在浙江大学这棵超级一流的大树下,浙江其他院校统统都成了二流。有时候不是你不好,有浙大这样的巨无霸衬托得你矮小。 /p p    stron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直在努力,从未被想起 /strong /p p   国内的外语类高校,除了当之无愧的前两把交椅——北外和上外,也就得数广外了。 /p p   坐落在一线城市广州,身兼外语和经贸两大热门专业,广外的实力在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就业上体现得非常直观。但是在国家工程面前,它却始终鲜有地位,无论是多年前的211评选,还是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工程。 /p p   很多广外学子凭着当初的分数,能选择一大把211高校,甚至是今天的一流大学。尽管就业前途依旧广阔,学科建设稳步发展,但缺少国家工程的认可,也是广外长久以来的一项缺憾。 /p p    strong 南方科技大学:星星之火熄了吗? /strong /p p   南科大最初的改革轰轰烈烈,举世瞩目,一颗新星在深圳徐徐升起。然而短短几年间,随着朱清时卸任,改革步伐放缓,名噪一时的南方科技大学所受的关注也越来越少。近两年深圳市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名校,南科大还能不能得到原先那么多的支持,也让人捏一把汗。 /p p   这所始终游离在官方标准之外的高校不入“双一流大学”工程的法眼,并不意外。可是,校徽上依旧是一支燃烧的火炬,但当初那一点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星星之火,却明显微弱了许多。 /p p    strong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办得最好的大学 /strong /p p   绝大多数人听过广西师范大学,都是先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的。与一般高校出版社热衷于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不同,这家出版社推出的多个系列,长期以来为中国的文艺青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也让人记住了这所深居山水的大学。 /p p   广西师范大学曾是国立广西大学的一部分,坐落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桂林。作为一所学科实力不错的高校,广西师大不仅在中国语言文学等老牌专业领域多有创新,而且在旅游管理等特色领域也颇有建树,但遗憾的是却被它那太过出名的出版社抢了风头。 /p p    strong 西南政法大学:还记得西政现象吗? /strong /p p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恢复,压抑多年的法学热情爆发出来,地处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率先而动,延揽了一大批名师和优秀学生。多年之后,从这所山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遍布中国法律界,被称为“西政现象”。 /p p   然而,也就在中国大学纷纷合并,挤上211、985工程这班车的时候,西南政法大学却做出了拒绝与同城的重庆大学合并的决定,没有成为综合大学的一部分。时过境迁,在211工程中没有收获的西南政法大学同样被“双一流大学”拒之门外。 /p p   尽管法学依旧强劲,但今日中国最优秀的法学学科和就业岗位,无疑都集中在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西政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但无论如何,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学,依旧是一所被低估了的好学校。 /p p    strong 兰州交通大学:被遗忘的交通大学 /strong /p p   身处西北的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常常有大漠黄沙、英雄迟暮的悲壮,尤其对于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这样不错的高校而言,这种江河日下的悲壮感更甚。 /p p   兰州交通大学发端于当初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的部分科系合并西迁,说起来也具备纯正的交通大学血统。可就在几所交大大放异彩的今天,兰州交大却逐渐和兰州这所城市一起走向默默无闻的境地。 /p p   一流大学的遗珠或许不止以上十所,没入选的肯定各有各的不服。至于一流大学后面跟着的一流学科名单,牵连着更加复杂的关系,也留下了更大的讨论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双一流”建设学科遗珠榜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南开大学有五个学科入选,其中一个为统计学。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将统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2013年南开大学便成立了统计研究院。近几年大数据研究成了当红炸子鸡,南开大学统计学科此次入选,恐怕也占了风气之先。 /p p   然而,南开大学另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学科——经济学科,全部没有入选。南开大学是中国经济学的发源地,建校不久就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绝对有底气喊出“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口号。 /p p   根据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转载位列第1名,综合指数位列第1名。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经济学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竟然落选,到底是谁的问题? /p p    strong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 nbsp /strong strong 文艺学(二级学科) /strong /p p   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著称,但它入选“双一流”名单的学科却只有数学和化学,不知这算不算“校耻”? /p p   在大师辈出的二十世纪,山东大学在文史哲领域的实力不输于北大。不用多提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萧涤非、赵俪生等教授的学术贡献,光是一份《文史哲》杂志,就足以证明山东大学的学术地位。几乎所有文史哲大家,都在《文史哲》杂志发表过论著。山东大学不但出学术,还提供了学术平台和学术标准。 /p p   同时,山东大学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奠基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闻一多、沈从文、洪深等学者就在山东大学开讲“近代文艺批评”课程。新世纪以来,周来祥的文艺美学、曾繁仁的西方美学、盛宁的美国文论等杰出研究,将山东大学打造成了中国文艺美学的重镇。 /p p   选“双一流”学科,既没有看到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也忽视它的特色学科在当下中国大学中的地位,如何能够说服人? /p p    strong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却没有复旦大学的份儿。其他新闻传播领域的强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顺带一提,近日在公关领域对战薛之谦大获全胜的李雨桐女士就是华中科大新闻系的毕业生)、清华大学,也统统名落孙山。 /p p   复旦的新闻传播学有多厉害?论历史,复旦大学1929年便创办了新闻学系 论学术力量,复旦大学的师资和学术成果敢说全国第二,便没有学校敢说第一 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记者摇篮”之称。 /p p   都说新闻行业衰落了,可新闻传播正在跟着互联网的膨胀而飞速发展,如果中国大学的新闻学院普遍得不到重视,那以后靠谁来做传播呢?只有人大、中传两所高校摘桂,谁说不是缺乏远见? /p p    strong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华东师大的文史哲向来是强项,在八九十年代,其中文系就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绝对中心。即使2000年后,华东师大的中文系开始衰落,它也仍然是国内最好的中文系之一。而近十年来,华东师大的中国史学科,风头之劲一如当年的中文系。 /p p   想当年,华东师大在中国史领域和华中师大势均力敌,华东师大陈旭麓和华中师大章开沅,两位史学大师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如今华东师大已经全面超越华中师大,在近现代史领域建树尤多。茅海建的近代史研究、杨奎松的现代史研究、沈志华的苏联档案研究、许纪霖的思想史研究,都是极具开拓性的学术研究。 /p p   如果没有华东师大的中国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的许多问题可能仍然迷雾重重,至少我们不会那么快就看到历史的本相。 /p p    strong 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之二级学科) /strong /p p   1998年,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老浙江大学四校合并,组成了今日的浙江大学。在这个名单中,农学学科和医学学科都有所斩获,唯独杭州大学带回来的人文学科,无一中选。无论“双一流”是根据学术还是政策来考虑,浙江大学都辜负了杭州大学当年的回归。 /p p   在诗词学和敦煌学领域,杭州大学有夏承焘、蒋伯潜、姜亮夫、蒋礼鸿、盛静霞等大学者坐镇,实力强大。如果说这一块还有很多强敌,那么起源于浙大、发扬光大于杭大的应用心理学,绝对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学科。 /p p   当其他高校的心理学专业还在搞理论研究的时候,杭大心理系在陈立教授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跟北大、北师大完全不一样的应用心理学方向——工业心理学。这个学科包括了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p p   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都上榜了,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却没有一席之地,绝对是浙江大学的一大损失。 /p p    strong 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厦门大学此次入选的学科是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总算把厦门大学的招牌专业统计学算进去了,要知道,厦门大学统计系的钱伯海教授主持开创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等宏观经济学科,我们如今看到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都有钱伯海和厦门大学统计系的功劳。 /p p   遗憾的是,厦门大学同样重要的工商管理学科,竟然漏了!工商管理学科得以入选的高校是人大、清华、中大和西安交大,如果问一问这四个学校的学科负责人,他们恐怕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连我们都入选了,厦大为什么不行? /p p   厦门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提供会计博士学位的院校。更重要的是,厦大有葛家澍这座大山。1978年,葛家澍教授率先为“借贷记账法”正名,全面介绍和引进了现代会计理论,为中国建立了一个能够和世界接轨的会计体系,对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 p   如果你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你就应该感谢葛家澍和厦门大学的会计学系。 /p p    strong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之二级学科) /strong /p p   华科最著名的当然是工科。鲜为人知的是,华科在高等教育领域,完全有资本抛开国内一大批普通师范院校。 /p p   1979年,教育学家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华科前身)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组,次年创办《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这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发行的杂志,在高校改革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时的全国高校里,除了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就只有厦门大学在潘懋元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创了高等教育学科。 /p p   有句话说,在八九十年代的高校改革中,武汉大学的刘道玉校长在实践,而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提供理论。这些前辈已经功成身退了,但他们给华科留下了全国最好的学术梯队。如今中国高校改革又走到了瓶颈阶段,亟需继续进行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怎能把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学科漏掉? /p p    strong 武汉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strong /p p   武大校园最美的地方,除了那条著名的樱花大道外,应该就数东湖边上的水利水电学院。 /p p   在水利工程领域,最厉害的高校有三所:一个是拥有张光斗、黄万里、潘家铮等水利学家的清华大学,一个是从中央大学分出来的河海大学,还有一个就是武汉大学。1952年,武汉大学将水利工程这个优势学科分离出去,无疑是武汉大学最大的遗憾之一。 /p p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并入武汉大学后,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进入了建设与环保并重的新阶段,而中国水域出现的新问题,也迫切需要水利工程学科提供解决思路。长江始终是中国水利研究的重要基地,武汉大学同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何以把“双一流”建设学科给了清华大学和河海大学,却忘了武大? /p p    strong 中山大学:人类学(二级学科) & nbsp 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 /strong /p p   中山大学太低调了,低调到很多人惊讶于中山大学竟然不是在中山,也不是在南京。 /p p   中大只有哲学一个人文学科进了大名单,它在全国高校中独领风骚的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都落选了。这些学科无疑都很冷门,但是从长远意义以及当下博物学越来越热的潮流来看,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将会越来越重要,也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p p   想彻底解决哲学上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都得从事人类学和地理学的研究。如果人类学科和地理学科能够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学科,对中国的社会建设和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p p    strong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 /strong /p p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前身华南工学院,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但此次建筑学获入选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 /p p   近十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公共建筑上的成就巨大,南派建筑学为中国建筑注入了一抹新锐的色彩。2008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工大体育馆、天津博物馆、上海钱学森图书馆、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图书馆、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等建筑或建筑群,都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作品。此番落选,别说是沧海遗珠,简直可以说是有眼无珠了。 /p p   难道不是吗?看看华南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里面竟然有“农学”,不知隔壁的华南农业大学怎么想?可怜的华南农业大学,不但没有上一流大学榜,连农学都没有评上一流学科,找谁说理去? /p
  • 院士助力,河南工业大学迈向“双一流”的重要一步
    据河南工业大学官网消息,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开幕,在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等领导见证下,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罗德平与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正式签约,全职加盟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方面介绍,罗德平教授是河南省近年来第一位全职引进的发达国家院士,是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罗德平院士团队加盟我校,将大幅度提升我校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推动我校“双一流”创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罗德平教授是世界著名化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建院院长,获新加坡总统科学奖,为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罗德平教授的研究兴趣涉及绿色化学、不对称催化、有机合成方法学、生物质转化、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有机合成化学的多个方向。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在药物合成方面的专利授权逾10项。罗德平教授还受邀担任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Asian Journal Organic Chemistry副主编以及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或顾问。  河南工业大学此次披露,经过前期积极联系,2021年4月,罗德平院士向学校伸出了橄榄枝,传达了合作意向。“六个月的沟通交流,我们用诚意和执着,终于打动了罗院士,并于2021年10月顺利签约。厚积薄发,院士引进的效应逐渐凸显,我们积极联系的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知名教授纷纷表示出合作和加盟的强烈意向。”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郑州市,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即将公布?多所高校透露重要信息!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何时公布,成为近期高教领域的热点话题。  据澎湃新闻报道,杭州市民魏先生近日向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公开申请“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于10月11日收到邮件回复称“有关名单待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公布”。  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部分高校已经透露此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变动信息。科学网进行了梳理。  高校披露:部分新增建设学科  截至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及西北大学新增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信息已在报道中有所显现。  而此前,关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及东北大学的新增学科信息也在网上引发关注。  部分高校新增“双一流”学科信息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近日公布的《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公告》中提到,该校已有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而在2017年首轮“双一流”名单中,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学科为政治学及中国语言文学。  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0月3日消息,在该学院“办学一百周年”庆典大会上,该院教授罗安院士在发言中提到“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和湖南大学的大力支持”。  西北大学:考古学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于9月10日发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中提到,“西北大学考古学等3个学科纳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省属高校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实现‘零’的突破”。  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由清华校友总会认证的微信公众号“THU航院校友会”曾在9月初发布喜报,称“此次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清华大学共有35个学科入选,与首轮34个学科相比,唯一新增学科为我院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  在东北大学9月初召开的暑期战略研讨会和科技工作会议上,校长冯夏庭指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要奋发有为,急速行军,更高质量地建设好‘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学科”。而在首轮“双一流”名单中,东北大学入选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8月,“山大中文之声”微信公号发布了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的报告《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其中提到“根据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通知,山东大学进入重点建设的学科有四个,中国语言文学是其中一个”。  除了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最新消息,还有3所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福州大学  福建省政府近日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厦门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昆明理工大学  据昆明理工大学网站报道,9月29日,云南省科技厅厅长王学勤率队到昆明理工大学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商议科技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相关事宜。  河南大学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近日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中指出“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官方信号:第二轮“双一流”重点支持这些学科和高校  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去年以来,官方也发布了一些针对“双一流”评选的政策,其中揭示了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医学类、师范类及农业学科和高校的重点支持。  以下为部分信息整理:  急需领域学科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5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双一流”建设,大力加强急需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其中提到,“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 … 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关键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同时,优先考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量子科技、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医学攻关、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设施建设。  中医药院校和学科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医学及相关学科  教育部2020年9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 。  师范院校和教育学学科  教育部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444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2020年是“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将进行成效评价并动态调整建设范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加紧研究相关办法,加强对师范院校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  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  教育部在2020年10月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继续坚持扶强扶优,聚焦高端农业装备的重大需求和急迫生产实践问题,加大对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轮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其中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即将公布的第二轮建设名单中,会有哪些高校及学科上榜?让我们拭目以待!
  • 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 做强“双一流”地方版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已有一年。“双一流”建设方案,使得名单内的高校获得发展助力,而更多名单外的高校又将何去何从,能在“双一流”建设中获得发展吗?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上海正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做强“双一流”地方版,激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双一流”建设没有“主演”与“看客”之分,每所高校都是参与者、践行者,都能实现“各美其美”的理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沪上各大高校都展现出生机勃勃、活力奔腾的全新气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动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上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进步明显,两所左右大学和2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意见》明确,上海将加大“双一流”建设经费保障力度,持续支持部市共建驻沪高校、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业内人士看来,值得关注的是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上海地方高校在发展水平上与在沪部属高校差距较大,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地方高校发展,上海推出“双一流”建设地方版可谓是一大创举,释放出“支持不同高校在各自领域和类型中争创一流”的积极信号。市教委主任陆靖介绍,上海已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以“一校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通过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走向高水平。目前,已有八所地方高校纳入试点范围。同时,还将启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重点支持若干所应用型地方高校加快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也就是说,上海通过设立两个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分类支持研究型和应用型地方高校争创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理工大学是最新一批跻身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试点的院校之一。以光学工程学科为例,上海理工大学重点聚焦太赫兹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早在2015年就入选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在太赫兹技术研发领域,上海理工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促进学科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龙头”,上海从2014年开始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目前,本市共有30所高校的121个学科点被纳入建设范围。经过三年一轮持续投入,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上海高校均属于“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校,在建的52个高峰学科中,有38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类学科,占比73.1%;23个I类高峰学科全部为A类学科。同时,26个“A+”学科中,有20个为在建高峰高原学科,占80%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近年上海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看,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是一以贯之的思路。目前,上海把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坚持对不同类别高校实施不同标准,由此形成“分类规划、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据悉,今年已出台高校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已完成首次分类评价。知情人士介绍,做实分类评价“指挥棒”,将有力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服务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上海高校积极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牵头承建了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活细胞功能成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鲜明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是所有高校的立身之本。坚持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从2014年起,上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激励计划,要求高校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每位教师都必须安排为学生坐班答疑时间,刚留校的青年教师要先担任2-3年助教后才能独立开课。跟踪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激励计划对个人学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p
  • 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快“双一流”建设!
    p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指导,对引导高校“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 /p p   这也是继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后,又一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的重要文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noimg/b64717b8-f9a5-42b4-89c9-f5e64fb6e121.jpg" title=" 图片.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p p   总体要求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坚持特色一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体现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p p   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统筹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p p   坚持改革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p p   坚持高校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对接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p p   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 p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p p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做贡献。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p p   (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p p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和美育提升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审美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p p   (五)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p p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材体系,加快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教材 突出服务效能,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管理体系 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体系。 /p p   (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p p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p p   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p p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p p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p p   (八)优化学科布局 /p p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学科的调整或撤销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律,力戒盲目跟风简单化。 /p p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p p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p p   (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p p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p p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p p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p p   (十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p p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力、竞争力重要源泉。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合建共建等行动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带动作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未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p p   (十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p p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 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 建立和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p p   四、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p p   (十四)明确学科建设内涵 /p p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p p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 /p p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 国内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学科高峰,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p p   (十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 /p p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p p   (十七)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p p   汇聚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 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对科研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形成与贡献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p p   (十八)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p p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攻关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 /p p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p p   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组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p p   五、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p p   (二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 /p p   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大安排部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确保“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落地。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加强督导考核,避免简单化层层分解、机械分派任务指标。 /p p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 /p p   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着力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突破,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增强高校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协同与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p p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统筹 /p p   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p p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p p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p p   强化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p p   (二十四)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 /p p   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p p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创新省部共建合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协同、分工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p
  • 支持双一流建设,岛津-河南材料科学高端论坛举办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落地,各地相关高校积极筹备,一图大展身手。丁酉岁末,2018年年初,岛津公司乘此东风,联合河南地区主要高校主办了“2018岛津-河南材料科学高端论坛”。本次论坛在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举办。作为双一流工程河南省唯一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材料学研究水平在省内具有领头羊的作用,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主任张书胜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陈静波教授,及邵国胜教授(千人)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此外,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三魁副院长、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米立伟院长、河南科技学院许光日处长、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学茂院长等学者教授60余人也参加了本次论坛。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陈静波院长首先致辞。陈院长表达了对论坛的肯定和支持,介绍了郑州大学材料学院的现状远景以及愿与各兄弟单位协同发展的愿景。郑州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带头人刘春太教授接着详细介绍了本学院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方向以及进展情况。邵国胜教授则着眼于显微分析技术谈了一些观点和看法。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陈静波院长致辞郑州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带头人刘春太作报告河南工业大学管学茂院长,中原工学院米立伟院长,河南科技学院许光日处长,河南工业大学徐三魁副院长也分别就本学校材料学科的优势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河南理工大学管学茂院长作报告作为主办者,岛津公司由市场部龚沿东研究员分别针对材料研究中使用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技术和应用介绍。尤其是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元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全自动化分析,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岛津公司市场部陈强则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在各类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高效率的分析操作以及调频模式带来的分辨率的突破。岛津公司市场部龚沿东研究员作报告整个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与发言人互动积极,不时进行深入探讨。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主任张书胜教授做总结发言时,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必要性和及时性。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将此论坛作为固定日程坚持下去。 岛津公司大型仪器华北地区经理黄卫平和河南负责人高志刚表示,岛津公司坚持对高校科研市场的深耕,贴近客户实验需求,不断研发高精度高效率的测试分析技术,同时通过完善的技术支持网络,免除用户的后顾之忧。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评议会召开
    p   9月2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评议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研究员,冯守华院士,李天来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丁雪梅副校长,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副校长,高等教育领域知名学者、评估机构负责人等11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对学校前一阶段“双一流”建设进行评议,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指明发展方向,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东北大学校领导,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相关学科专家代表等参加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ba9ef9a-ee1b-4b49-8bab-03e4d93d5350.jpg" title=" 图1.jpg" /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dd45cf8-d1b9-430c-9161-0799542124c8.jpg" title=" 图2.jpg" / /p p   校党委书记熊晓梅致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莅临东北大学,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把脉问诊、解疑指路。熊晓梅表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大学牢固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方向,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形成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广泛共识,制定了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详尽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自实施以来,学校坚持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发展道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将建设方案逐步落地做实,在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在优化发展路径中提升综合办学水平,在服务东北振兴发展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熊晓梅希望,各位专家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高远认识,对于教育教学规律、大学发展的深刻理解,指导帮助东北大学能够找准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聚焦发展方向,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进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f307544-d7e4-4dcc-81ed-ee711e88c1b9.jpg" title=" 图3.jpg" /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7ae2bc1-d338-4b76-9b09-7e9e78491a6c.jpg" title=" 图4.jpg" / /p p   副校长冯夏庭介绍与会评审专家组成员,专家组组长钟秉林教授主持评议会。 /p p   校长赵继从学校概况、“双一流”建设目标与任务、中期自评组织情况、主要建设成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等五个方面,作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汇报。赵继表示,东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建设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以及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赵继强调,针对建设方案设计的五大改革任务、五大建设任务,学校积极推进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在学科群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d5d3084-d178-4913-8840-33c4c6aee408.jpg" title=" 图5.jpg" / /p p   与会专家对报告内容和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针对汇报内容,专家们畅所欲言,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终,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形成了评价意见。一是 “双一流”建设任务清晰,学校整体实力有效提升 二是“双一流”建设推进有力,中期建设目标圆满达成 三是“双一流”建设成效突出,标志性成果显著。评估专家一致认为,东北大学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深度整合等方面的优势,以两大学科群为骨干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孕育了丰富的学术思想,攻克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撑和引领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迅速提升,高质量完成了“双一流”建设阶段性任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2a5997a-9b86-4e8b-bc4c-bee687f1390c.jpg" title=" 图6.jpg" / /p p   与会专家还对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以两大学科群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p p   会议开始前,专家组还参观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学院,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p
  • 揭牌!“双一流”大学成立重磅新研究院!助力碳中和技术研究
    11月28日,东北林业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300余名来自全国林业领域的院士等专家学者与黑龙江省政府、国家林草局等政府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大会。 东北林业大学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旨在发挥学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东北亚(寒区),开展森林、湿地、冻土、土壤等碳增汇、保汇和生态系统重大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开展生态碳利用前沿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话语权体系,服务龙江绿色发展和国家战略。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在成立大会上致辞。他表示,作为林业高等学校,东林在碳汇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长期研究积淀。  研究院设置六个研究中心: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心、“双碳”经济研究中心、碳中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寒区节能建筑工程与材料研究中心、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生物质资源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  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聘请了多名院士等顶尖学者,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院士担任。  成立大会上,专家咨询委员会李坚院士致辞,对研究院凝练重点研究方向、高质量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  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马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王东旭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 一流仪器却产不出一流数据!科研怪象如何解?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一个怪现象:不少世界一流的科研仪器,产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数据。”3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一上来就说起了自己多年的困惑。徐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我国缺少使用这些仪器的一流的技术支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数据的质量,即便有最好的科研仪器,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技术支撑人员,也可能产出三流的科学数据。”徐星解释道。令徐星困惑的怪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也深有感触。他说,“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员队伍,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代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科研数据采集的部分,不仅需要依赖先进的科研设备,而且还需要有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支撑人员。“科研工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技术支撑人员的素质。”徐星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对我国科技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工资待遇、成果体现、职称评审等原因,很多人在职业选择时不愿意去从事技术支撑工作。”童金南直言。童金南举例说,科研人员可以申报的科学基金有很多,但相对而言,针对技术支撑人员的研究项目要少得多;同时,在职称评审时,技术支撑人员更多的是考核其在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其运行科研设备,产生高质量科学数据进而发表论文的情况,只能做参考。更重要的是,“目前,许多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政策更多惠及一线科研人员,较少涉及技术支撑人员。”徐星说,相对于科研人员队伍的壮大速度,技术支撑人员数量增长明显滞后。“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徐星建议,国家要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水平和地位,鼓励优秀科研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类科研设备,产出更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有关方面要健全技术支撑人员评价体系,不仅要认定他们在实验技术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还要重视在他们手里产生实验数据所发表的论文质量,从而充分调动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童金南表示。此外,徐星还建议,补齐我国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增加技术支撑人员的数量;加强技术支撑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素质,进而推动科研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Waters公司共创国际一流代谢组学技术平台
    2006年2月上海-讯:作为全球领先的液相色谱、质谱、化学品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生产厂家,美国Waters公司与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就成立国际一流的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于6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正式的签约仪式。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科学项目的实施,人类研究复杂生物系统的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人类医学研究进入了系统生物学的时代。代谢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生物体系内源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官的内源性代谢物质及其所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 代谢组学利用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细胞、有机体分泌出来的体液中的代谢物的整体组成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借助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辩识和解析被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状态及其与环境因子、基因组成等的关系。“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策略,其研究策略有点类似于通过分析发动机的尾气成分,来研究发动机的运行规律和故障诊断等的“反向工程学”的技术思路。由于代谢组学着眼于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分析,也被称为“整体的系统生物学”。 通过现代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等技术分析体液中的代谢物组成谱,并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把所有代谢物的组成信息都整合到一起,为在系统和整体的层面上比较和分析生物的代谢特性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现代代谢组学技术运用到人体和动物的整体代谢与功能性研究中。 代谢组学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Jeremy Nicholson教授认为人体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应用代谢组学来理解疾病过程,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代谢组学和中医中药的哲学观相吻合,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最好的选择。研究中药这种复杂混合物的毒性,代谢组学是最好的方法,选择不同产地、不同数量、不同组分的中药,做出代谢组图,根据组成变化与毒性、药效相对应,就可把有效的成分最大化,把有毒的东西剔除。同样,代谢组学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研究手段,有利于中药的出口和国际化。 代谢组学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近的属性,它们的有机结合将可能有力地推动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代谢组学”可能成为我国传统医学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在用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肾阳虚证的分子机理、中药肾毒性的预测以及支持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登记注册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好成效,显示了代谢组学与中国传统中医药结合的强大生命力。 代谢组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新兴学科。研究代谢组学的关键是要发展大规模、并行化测定复杂混合体系中代谢物组成信息和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技术手段的发展是代谢组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强大的工程学和理学研究力量,结合深厚丰富的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经验,致力于代谢组学研究具有相当的优势。 美国Waters公司是全球分析仪器领域的先导者,在复杂体系分析领域独树一帜,具有领先的分析平台, 配套的计算软件和雄厚的技术储备。学科的发展催生学科研究工具的产生,近年来,他们根据代谢组学发展的要求,与代谢组学创始人Jeremy Nicholson教授合作,首创全球领先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与高分辨质谱技术和计算技术结合,推出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QTOF为代表的代谢组学分析系统,一次可以从尿液样品中快速获取2万多个数据点,为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人体的生理代谢状况,细致入微地刻画和反映人体的疾病过程,提供了先进可行的工具。 为了加快代谢组学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我国传统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和美国Waters公司决定成立国际一流的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并于2006年6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正式的签约仪式,双方承诺共同努力将此实验室建设成为我国发展代谢组学的研究基地,人员培训基地和生物医药新用途开发基地。联合实验室将邀请代谢组学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Jeremy Nicholson教授担任顾问,计划每年定期在上海举行代谢组学高级研修班,这将极大的促进我国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和增强及时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动向的能力,对于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