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药物代谢

仪器信息网药物代谢专题为您整合药物代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药物代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药物代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药物代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药物代谢话题讨论。

药物代谢相关的论坛

  • 药物代谢概念

    药物代谢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药物经代谢后可能增强或者减弱药理作用,增加或减弱毒副作用,药物代谢对与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药物代谢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下面介绍一些药物代谢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

  • 【转帖】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size=4](一)药物代谢的遗传多态性[/size][size=4]由于肝脏药酶系特别是P450的遗传多态性,以致造成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这影响了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致癌的易感性等。对某些药代谢的缺陷者称为:弱代谢者(poor metabolizer)或PM-表型1,而强代谢者(extensive metabolizer)称为EM-表型。在第一相中的药物代谢多态性以异喹胍和乙妥英为例,分别为P450UD6和P4502C的变异。对异喹胍的羟化作用有遗传性缺陷的个体,在应用β-受体拮抗剂、三环类抗郁剂、某些膜抑制抗心律紊乱药、抗高血压药和钙离子拮抗剂等,由于药物代谢的异常,使药效增强、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在第二相反应的药物代谢多态性,以异烟肼和磺胺二甲嘧啶为例,可区分为乙酰化快型和慢型两种,慢型乙酰化个体长期服用肼苯达嗪和普鲁卡因酰胺后可产生红斑狼疮综合征,服异烟肼后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表2-4)。P4501A1,P4501A2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激活某些致癌原,其遗传变异与某些癌的易患性有关。[/size][align=center][size=4]表2-4 遗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size][/align][table][tr][td=1,1,126][size=4]代谢途径[/size][/td][td=1,1,158][size=4]药物举例[/size][/td][td=1,1,142][size=4]人群中的频率(%)[/size][/td][td=1,1,142][size=4]酶[/size][/td][/tr][tr][td=1,1,126][size=4]C-氧化[/size][/td][td=1,1,158][size=4]异喹胍,金雀花碱,右旋甲吗喃,阿片类[/size][/td][td=1,1,142][size=4]白种人5-10[/size][/td][td=1,1,142][size=4]CYP4502D6[/size][/td][/tr][tr][td=1,1,126][size=4]C-氧化[/size][/td][td=1,1,158][size=4]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乙妥英,甲苯巴比士[/size][/td][td=1,1,142][size=4]白种人4[/size][/td][td=1,1,142][size=4]CYP4502C[/size][/td][/tr][tr][td=1,1,126][size=4]乙酰化[/size][/td][td=1,1,158][size=4]环已巴比土,异烟肼,磺胺二甲嘧啶,咖啡因[/size][/td][td=1,1,142][size=4]日本人10[/size][/td][td=1,1,142][size=4]N-乙酰基转移酶白种人30-70[/size][/td][/tr][/table]

  •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总药物分析

    了解不同时间药物在血浆或血清中的浓度,对于计算一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很有必要;反之,药物动力学也是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一部分。准确了解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便于精确地计算所需药物剂量,既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避免用药过量致毒。预先对多屏深孔Solvinert(MultiScreen Deep Well Solvinert )和多屏Solvinert滤板进行了验证,进行血浆或血清中蛋白质的板内沉淀,以便展开总药物分析。在滤板上可以快速、细致并完整地转移滤液,这样就可以在进行总药物分析之前为样品制备提供一个自动化兼容的平台。Solvinert滤板过滤的滤液中不含蛋白质,这与质谱分析法和紫外线分析法的结果一致。使用多屏深孔和多屏Solvinert滤板可产生有复验性的结果,它是一个稳定且可靠的平台。血清中的蛋白质被这些滤板过滤并沉淀之后,得到的样本中基本上不含蛋白质,回收率很高,便于萃取。药物动力学特性可以让新药开发商更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这在新药的注册审批中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候选药物的代谢动力,金斯瑞( GenScript)建议用动物来做药物分布及其代谢的研究,分析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组织或血清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情况。金斯瑞进行精确的药物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涉及两个主要方面:药物分布及其代谢动力研究和抗体药物的代谢动力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个体之间药物浓度变异来源及其相关性,这些个体是指按临床上相关剂量接受候选药物的目标患者人群。患者的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病理生理特征以及治疗方面的特征,比如体重、排泄和代谢功能、以及接受其他治疗,都能够有规律地改变药物剂量-浓度关系。例如,主要由肾脏排除的药物,在接受同样剂量的情况下,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稳态浓度,通常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体内的稳态浓度。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找出那些使剂量-浓度关系发生变化的、可测定的病理生理因素,确定剂量-浓度关系变化的程度,当这些变化与临床上有意义的治疗指数改变相关的情况下,能够恰当地调整剂量。在药品开发中使用群体PK方法,使获得完整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有了可能,不但能从来自研究受试者的相对稀疏的数据中获取资料,而且还能从相对密集的数据或从稀疏数据和密集数据的组合中获取资料。群体PK方法能够分析来自各种不均衡设计的数据,也能分析因为不能按常用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式分析而通常被排除的研究数据,比如从儿科患者和老年患者获取的浓度数据,或在评价剂量或浓度与疗效或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时所获取的数据。传统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受试者通常是健康的志愿者或特别挑选的患者,一组成员的平均情况(即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一直是关注的主要焦点。许多研究将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的变异作为一个需要降到最低的因素进行观察,通常是通过复杂的研究设计和对照方案,或通过有严格限制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将其降到最低。事实上,这些资料对在临床应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变异至关重要,但是却被这些限制所掩盖。而且,传统药代动力学研究只关注单个变量(例如肾功能)的作法,还使其难以研究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 [推荐]:核磁共振技术与新药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组学与代谢物组学)

    1.前言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新药研发的速度正在日益加快,使得新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因为安全性问题而被淘汰的候选药物占相当大的比例。一旦潜在的药物分子通过了初步的生物学筛选过程,就应该尽量减少这些候选药物分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流失,以免造成巨大的资金和时间的浪费。因此,人们努力寻找新的分析方法,以便从功效和安全性两方面使得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更有效,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这种浪费。目前的生物分析手段主要利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方法,分别从基因水平和细胞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测量生物体系对药物的反应。这两种方法都较昂贵,且劳动强度较大,然而却可能是研究在不同水平上对生物异源物质的生物应答的有力工具。但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都不能提供可以了解生物体中整体细胞功能的信息,因为两者都忽略了整体器官中动态的代谢状态。因此,Nicholson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新方法,叫做metabonomics,我们暂且称之为代谢组学,以便与由代谢物组(metabolome)衍生而来的metabolomics相区别。Metabolomics研究的是一个细胞或细胞类型中所有的小分子成分,而metabonomics则是通过分析生物体液和组织来对完整的生物体(而不是单个细胞)中随时间改变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确定、定量和分类;然后将这些***代谢轨迹与病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事件关联起。从药物研究和毒理学评价的角度来看,基因组学方法是观察给药后基因表达的改变,主要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然而,基因调节/表达与系统的整体功能之间的关系在目前还很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决大部分DNA是非编码的,而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需要与其邻近的基因和非编码DNA一起才能发挥其功能。正式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发展了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对由给药或其它病生理过程引起的细胞蛋白质组成变化进行半定量的测量。蛋白质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与基因组方法相比,蛋白质组方法较慢,且劳动强度较大。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毒理学机理,并且给出与疾病相关的新的生物标记物,却很难将这些发现与经典的毒理学指标相关联。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对给药后反应的整个进程进行测量,也不能对生物整体的应答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方法来实时给出多器官生物整体的在体信息。基于NMR的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方法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2.Metabonomics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的目的是要扩展和补充由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得到的对生物异源物质应答的信息。其任务是定量测量生物体对病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的动态多参数代谢反应,是研究药物毒性和基因功能的技术平台。这个概念是根据Nicholson小组近二十年来利用1H NMR技术研究生物体液、细胞和组织中多组分代谢组成的工作而提出的。在这些研究中,还利用了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在许多情况下,药物通过与遗传物质直接作用而产生毒性,或通过诱导系统合成与药物代谢有关的酶,从而产生有毒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来评价毒性是有用的。然而,在生物异源物质有可能只在药理学水平上产生作用,因而可能不会影响基因的调节和表达。再者,显著的毒理学效应可能与基因的改变和蛋白质的合成完全不相关。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角度考虑到的反应可能不能预测药物毒性。但是,所有的由药物引起的病生理紊乱都会由于直接的化学反应,或通过与控制代谢的酶或核酸相结合而引起内源生化物质在比例、浓度、代谢通量等方面的失调。如果这种变化足够大的话,就会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功能。生物体液中的代谢物是与细胞和组织中的代谢物处于动态平衡,因此,生物体中由于中毒或代谢损害而引起的细胞功能异常一定会反映在生物体液成分的变化中。要检测血浆、尿液、胆汁等生物基质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微量物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致关重要。高分辨1H NMR波谱就非常适合用来检测生物体液中的成分异常,因为该方法可以同时对所有的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而且不需要样品前期准备,对任何成分一样灵敏。虽然也可以采用如质谱等其它方法,但对不同成分离子化程度的差别会影响定量和检测的可靠性。NMR方法还可以有效地用来从组织萃取物或细胞悬液中找出异常的代谢物。还可以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HR-MAS)探头来检测完整组织中的代谢物组成。由1H NMR谱检测到的生物体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模式完全依赖于动物体内的毒素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毒物都会在生物体液中产生特征的内源代谢物浓度和模式变化,这种特征给我们提供了毒性作用的机理和毒性位置的信息。右图所示为一系列尿样的1H NMR谱图,是大鼠经不同的毒物处理后得到的。每一张谱图只需几分钟的时间,是非常有效的。可以看出,不同毒素引起的代谢物变化是有特征性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代谢物都有其特征的NMR谱,因而可以作为毒物引起的代谢变化的指纹图谱。利用NMR方法,人们已经成功地发现了许多新的器官特异相关毒性的代谢标记物。作为分析生物化学技术,NMR正是在这种探索性的工作上具有优势。

  • 【分享】药物代谢动力学2005年版 中国药科大学 王广基

    药物代谢动力学 pdf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药科大学 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主编:王广基副主编:刘晓东,柳晓泉编者(姓氏笔画为序)王广基、刘晓东、陈西敬、杨劲、柳晓泉内容提要: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内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内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目 录第一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药物体内转运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一、生物膜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第三节 药物的吸收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三、药物在特殊屏障中转运第五节 药物的排泄一、肾排泄三、 粪排泄四、其它途径第六节 多药耐药与外排转运载体一、多药耐药现象二、P-糖蛋白2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四、乳腺癌耐药蛋白第三章 药物的代谢研究第一节 药物代谢方式及代谢后的活性变化一.药物代谢方式二.药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活性变化第二节 药物代谢部位和代谢酶一.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及其代谢酶二.药物的肝外代谢及其代谢酶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一.代谢相互作用二.种属差异性三. 年龄和性别差异四. 遗传变异性五.病理状态第四节 药物代谢研究常用的方法一.药物体内代谢研究法二.药物体外谢研究第四节 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一.药物的代谢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开发和筛选二.药物代谢与药物的毒性评价三.药物代谢研究与药物的代谢相互作用第四章 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第一节 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一.房室模型及其动力学特征二. 拉普拉氏变换三. 房室模型的判别和选择四. 药动学参数的生理及临床意义第二节 一房室模型一. 单剂量给药动力学3二. 多剂量给药动力学第三节 多室模型一. 单剂量给药动力学二. 多剂量给药动力学第五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第一节 非线性药物消除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表达方法二、动力学特征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鉴别方法四、t1/2和AUC与C0间的关系第二节 米氏参数的估算方法第三节 非线性药物消除的个体化给药第四节 非线性药物吸收一、对抗癫痫药Gabapentin的非线性吸收研究[1]二、对头孢呋辛酯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消除研究[2]第五节 非线性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一、最近新发现的一些非线性消除的药物二、其它因素引起的药物非线性消除现象三、新技术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四、药物的非线性结合研究第六章 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一、各阶统计矩定义以及计算公式二、生物利用度三、清除率四、MRT和半衰期的相互关系五、吸收动力学六、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七、代谢分数求算八、稳态浓度的计算九、预估到达稳态浓度的时间

  • 【资料】药物代谢研究的实践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钟大放

    【资料】药物代谢研究的实践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钟大放

    药物代谢研究的实践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钟大放第一部分 LC/MS/MS方法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部分 9-硝基喜树碱的体内代谢产物鉴定第三部分 CYP2C9 多态性对氯诺昔康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部分内容截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38_260910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39_260911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1_260912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1_260913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2_260914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2_260915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3_260916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3_260917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3_260918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3_260919_1637626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743_260920_1637626_3.jpg

  • 药物代谢检测,用气质联用检测

    [color=#444444]我做得是药物代谢,经人肝微粒体代谢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因分子量小,沸点较低决定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检测。但是出来的都是碎片或者柱流失,没有找到与药物接近的代谢产物,不明原因?请问[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出来的都是这样的碎片离子,还是由于我的条件没有设置好?[/color]

  • 电化学质谱系统用于药物代谢研究

    电化学质谱系统用于药物代谢研究

    ROXY电化学系统可以与质谱联用,用于药物代谢研究,模拟体内、体外的药物代谢,以细胞色素P450氧化药物为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51609_522044_161724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51609_522045_161724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51609_522046_161724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051609_522047_1617240_3.jpg

  • 【讨论】喹恶啉类药物标示代谢物检测

    喹恶啉类药物有喹乙醇、卡巴氧等,我国目前使用很多,但大多检测母体,样品中常检测不到。但是国内外标准均要求检测其标示代谢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做喹恶啉-2-羧酸、3-甲基-喹恶啉-2-羧酸等,我目前做了一些工作,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

  • 【分享】药物代谢的计算机模拟 (Modeling of Drug Metabolism)

    [size=4][font=Times New Roman]药物从体内消除(elimination)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代谢是大部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药物的代谢反应大致可以分为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和结合(conjugation)四种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为Ⅰ相代谢,结合反应为Ⅱ相代谢。有些药物可以同时通过几种反应类型进行代谢。[/font][/size]

  • 【第三届原创参赛】开放ODS在药物代谢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届原创参赛】开放ODS在药物代谢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维权声明:本文为xiaodu2007693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开放ODS在药物代谢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前言】 药物代谢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即药物分子被机体吸收后,在机体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也是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贯穿药物研究过程的始终。 代谢的意义就在于能把外源性的物质包括药物和毒物,进行化学处理,并使其排出体外。药物进入体内经过胃肠道,以及最后吸收进入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代谢转化,因此发挥药效的不一定是药物本身,也可能是代谢产物。 从排泄物入手研究药物体内代谢信息是研究药物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的重要研究方法。尿液为排泄物的一种,尿液中来源于药物的代谢产物的分析是药物代谢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部分】 本实验拟对某中药的一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情况进行预试研究。 SD大鼠,分为2组(空白组和样品组),每组2只,连续给药5天,收集尿液浓缩后,过0.45μm微孔滤膜,HPLC-DAD分析。 给药剂量:空白组:蒸馏水2mL灌胃;样品组:100mg/200g,样品溶于2mL蒸馏水中灌胃。 目的:主要和大家分享开放ODS对尿液样品前处理效果,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空白组和样品组的HPLC-DAD液相色谱图,体现开放ODS在样品前处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与讨论】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YMC-C18(250×4.6mm,5μm) 柱 温:28℃流 速:1 m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0-40min(20%甲醇-100%甲醇)(水相含0.05%TFA)图1. 处理前---[/f

  • 【转帖】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size=4]为了定量地描述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常借助数学的原理和方法来阐明。  [b]一、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b]  时量关系: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用时量曲线表示: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分取血浆,用适当的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得到反映血浆中药物浓度动态变化的曲线,称其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即时量曲线。  血药浓度变化→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变化→药物的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随时间变化。  表现:药效从显效到消失的过程,药效与时间的这种关系成为药物的时效关系。  [img=359,290]http://www.med66.com/courses/yaoshi/2009/syqianghua/ylx/kcjy/images0202/020201.gif[/img]  图2—1为单次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映药物吸收、分布和消除之间的相互消长的关系。   曲线分为三相:   吸收分布相:曲线的上升段,药物自给药部位迅速吸收,迅速向组织中分布,药物吸收远大于消除。  平衡相:曲线的中间段,药物吸收速率和消除速率相当,体内药量达到暂时的动态平衡,血药浓度的变化趋于平缓。  消除相:曲线的下降段,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曲线下面积(AUC):时-量曲线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覆盖的面积,反映药物在血液中的总量。意义: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对于同一受试者,AUC大则药物吸收程度高。  曲线又可分为三期:   潜伏期:给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时间。反映药物的吸收与分布,也与药物的消除有关。  有效期:药物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率。  在此期中:   血药浓度有一峰值,称为峰浓度。对于特定的药物制剂,峰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达到峰浓度所需的时间称为达峰时间,其长短与吸收和消除的速率有关。  C [sub]max[/sub]和T[sub]max[/sub]的大小综合反映药物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剂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情况。同一受试者C[sub]max[/sub]和T[sub]max[/sub]主要与药物制剂有关。  残留期:血药浓度已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直至完全从体内消除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率。睡眠药物残留期长在体内有蓄积现象,反复用药易致蓄积中毒。[/size]

  • 51.10 创新药物丹参素钠的体内分析及其代谢研究

    51.10 创新药物丹参素钠的体内分析及其代谢研究

    【作者】魏华 【摘要】:药物代谢动力学旨在通过测定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或者代谢产物的浓度,定量描述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进而阐明药物的药效或者毒性,为新药研究的代谢筛选和临床用药的疗效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丹参素为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中提取出的单体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作为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必要对丹参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其体内过程。本文建立的LC-MS/MS法测定血浆、尿液、胆汁等多种生物样本中的丹参素钠浓度,满足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的技术要求。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丹参素钠的体内、体外代谢研究,初步建立了体外代谢筛选研究平台,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用药及剂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一、生物样品中丹参素钠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在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建立可靠、专一、灵敏、快速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才能保证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本文采用高灵敏度的LC-MS/MS方法检测生物样品中丹参素钠的浓度,生物样品以盐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其中的丹参素钠。色谱分析采用迪马Diamonsil C-18,5μm,200×4.6mm,柱温25℃;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80:20(含0.01‰甲酸),采用等梯度洗脱方式,流速0.80mL/min,3:2分流入质谱的流速为0.32mL/min,进样量20μl。质谱检测采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模式,选择MRM工作方式进行质谱分析。经完整的方法学确证,所有测定生物样品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稀释效应、稳定性等均满足生物样品的定量分析要求。该方法成功用于SD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尿液和胆汁的排泄研究。 二、丹参素钠在SD大鼠体内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本试验设计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丹参素钠15mg/kg、30mg/kg、60mg/kg三个剂量组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MS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的体内丹参素钠血药浓度。按血浆样品预处理操作,测得数据代入相应样品随行标准曲线中求得含量。经非房室模型法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大鼠单剂量静注给药丹参素钠15mg/kg、30mg/kg、60mg/kg三个剂量组药代动力学药时曲线末端相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73h、2.37h、1.95h;AUC0~∞分别为15.29μg·h/mL、34.58μg·h/mL和58.49μg·h/mL,AUC与给药剂量基本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836。 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丹参素钠30mg/kg后,于给药后收集0~96h的尿液,按尿液样品预处理操作,测得数据代入相应样品随行标准曲线中求得含量。结果表明,丹参素钠在SD大鼠体内主要经尿液排泄,96h药物累积排泄量为46.99%。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丹参素钠30mg/kg后,于给药后0~24h取其胆汁,按胆汁样品预处理操作,测得数据代入胆汁样品随行标准曲线中求得含量。结果表明,丹参素钠在SD大鼠体内经胆汁排泄量少,24h内胆汁累积排泄量为给药剂量的0.82%。综上所述,丹参素钠在SD大鼠体内主要以原型药的形式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三、丹参素钠体内外代谢的初步研究 丹参素钠给药后大鼠胆汁和尿液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其进入体内后,主要发生II相代谢反应,主要代谢物为:甲基化丹参素~-、硫酸酯结合物~-、甲基化硫酸酯结合物-、经尿液排出体外;胆汁中主要存在着甲基化丹参素。丹参素钠经在体肠灌流、原位肝灌流等实验后,主要产生甲基化代谢产物,说明这些器官组织中存在着参与其甲基化反应的酶。经过体外肝匀浆、肝微粒体、肾匀浆、肾微粒体温孵后,主要代谢产物为甲基化丹参素。丹参素钠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代谢的酶动力学结果显示,它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代谢的Vmax为185.19ng/(mL·min·mg)蛋白,Km为98940.74ng/mL,即5.0×10~(-4)mol/L,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为1.87×10~(-3)mL/(min·mg)蛋白。此外,本章还进行了丹参素钠在COMT单一酶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与肝微粒体酶相比,丹参素钠与COMT有较大的亲和力,Vm、Km与Clint均偏大:Vmax为243.90ng/(mL·min·mg)蛋白,Km为102156.1ng/mL,即5.16×10~(-4)mol/L,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为2.34×10~(-3)mL/(min·mg)蛋白。说明催化丹参素发生甲基化反应的主要酶是COMT。【关键词】:丹参素 LC-MS/MS 药代动力学 排泄 大鼠 代谢产物 肝微粒体 酶促反应动力学 COM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R9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4_384889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4_384890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4_384891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4_384892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4_384893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894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895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896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898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899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5_384900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0836_384901_2352694_3.jpg

  • 赛默飞生物等效性评价解决方案亮相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

    [align=center] [/align]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和化 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于 2018 年 10 月 12-14 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盛大召开。会上,400余位专家学者就有关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赛默飞市场经理范超在DMPK与新药成药性分会场给到场学者介绍 生物等效性评价 赛默飞整理解决方案,突出展示赛默飞领先技术是如何简化临床试验工作流程,诠释“新一代BE/DMPK 加速器”这一定位的。[align=center][img]http://img49.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2915084132968.jpg[/img][/align][align=center]大会现场[/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187600616425.jpg[/img][/align][align=center]赛默飞展位[/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50.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369587075898.jpg[/img][/align][align=center]赛默飞市场经理范超 报告现场[/align] 范超报告中提到:“有医无药医无用,有药无医药不灵”。药物自古以来便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每年都有新的药物被制药公司研发出来,但这些从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物质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药物,在其正式上市前需经过严谨、科学的药物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未来药物分析中大分子及小分子等不同性质,不同属性的基质,为分析研究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525812144171.jpg[/img][/align]而赛默飞生物分析解决方案——包括样品前处理产品、HPLC系统、质谱检测器,以及各类软件,为您提供最灵敏、最稳健、重现性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中国市场如火如荼进行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众多的制药企业及技术外包部门都遇到种种问题,企业仍然为高昂的测试费用,生物等效性评价(BE)项目一次成功率低,非常耗时等问题所困扰。而赛默飞在2017年ASMS发布的高性价比的三重四极杆质谱TSQ Altis™ 及TSQ Quantis™ ,为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BE)提供灵活性、稳定性及合规性的智能解决方案。[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780058550530.jpg[/img][/align][align=center]全新一代三重四极杆TSQ Altis[/align] BE/DMPK的研究和申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专题从样品前处理、小分子药物生物分析,并领先提出大分子药物生物分析的方法,及代谢物鉴定,为您整理了赛默飞新一代BE/DMPK相关解决方案。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赛默飞全行业解决方案,或关注“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align=center][img]http://img49.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4017147371797.jpg[/img][/alig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