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遥感检测

仪器信息网遥感检测专题为您整合遥感检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遥感检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遥感检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遥感检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遥感检测话题讨论。

遥感检测相关的资讯

  • 遥感监测已经成为全国环境监测的“常规军”
    &ldquo 通过长期遥感监测,我们发现,在秋冬交际的10月份是极易发生灰霾的季节,京津冀以及安徽、东北等地都有灰霾出现。&rdquo 在日前召开的环境空气质量遥 感监测技术研讨会上,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厉青表示,遥感监测不仅可以监测灰霾,还可以研究各地灰霾的动态发展规律。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重污染天频发,环境空气质量遥感监测得到了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为及时交流遥感监测技术的新进 展,提高空气质量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能力与水平,由环境保护部监测司指导,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办、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环境空气质量 遥感监测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对遥感监测的技术前沿、监测方法、应用情况、能力建设等进行研讨与交流。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环境保护部直属单位、全国将近20个省级和40个市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记者了解到,遥感监测如今不仅在&ldquo 特殊时期&rdquo 发挥作用,而且已经成为全国环境监测的&ldquo 常规军&rdquo ,在秸秆焚烧、沙尘预警预测、颗粒物监测、雾霾监测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有地方实践将卫星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相配合,形成了立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   ■满足多种环境监测需求 实现污染物趋势判断   可以对颗粒物浓度、污染气体、秸秆焚烧、沙尘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有助于灰霾的预警预测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无不流露出一致的观点,即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城市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监管、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近两年,雾霾已成为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成为各级环保部门监测的重点。现实情况是,仅靠地面监测已不能满足空气质量监测的需求,而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实时、大范围动态监测,获取区域大气污染物分布情况。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中挺介绍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灰霾,相当于每一平方公里就能收集到一组监测数据,这样的监测密度是 普通地面监测站点不能覆盖的。不仅如此,遥感监测还可以实现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颗粒物浓度(PM10、PM2.5),污染气体(SO2、NO2、 O3、CO等)柱浓度的监测,而这些都是雾霾形成的前体物,对于灰霾预测预警有着极大的作用。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旭文通过实验表明了遥感监测的作用,通过对11张江苏省太湖流域影像中区域能见度信息进行提取,并与30个地面空气 自动监测站采集的PM10和1个能见度自动监测站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稳定的天气系统和晴朗无云、少云条件下,卫星遥感与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 有很好的一致性,&ldquo 说明遥感监测具有很高的业务化应用价值,遥感技术可以在区域灰霾问题的大尺度监测预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dquo 李旭文说。   &ldquo APEC期间区域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PM2.5浓度同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地空气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M2.5日均浓度平均值降低了30%以上。&rdquo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遥感室主任李令军介绍说。   除此之外,遥感监测在秸秆焚烧、扬尘、沙尘暴、大气环境污染事故等大气环境监管方面也大有可为。比如在秸秆焚烧监测上,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 中心主任王桥介绍说,目前秸秆焚烧遥感监测已经形成业务化产品,每天都会对全国秸秆焚烧的数量、点位进行监测,从而形成秸秆焚烧的日报。根据卫星遥感监测 数据统计结果和各地报告的现场巡查检查结果总结的日报,将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对外发布。   遥感监测除了发挥基本的监测、预警作用之外,通过长时间的遥感监测,还可以对长期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比如以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遥感监测为 重点,对全球变化敏感区温室气体进行遥感监测,可以预测气候变化趋势。江苏省2005年~2010年平均臭氧柱浓度时空分析显示,全省臭氧表现出明显的纬 向分布特征,从北至南逐渐增加。从年际变化变化来看,臭氧的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应用产品逐步升温 遥感数据可视化增强   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和平台层出不穷,其自动生成图表、统计结果、监测报告等功能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   随着卫星遥感监测的升温,相应的卫星遥感监测应用平台和模块也逐步得到应用和开发。   据李旭文介绍,江苏省环境遥感业务化平台在遥感监测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的环境遥感业务化平台主要包括水环境遥感监测应用、大气环境遥 感监测应用和生态遥感监测应用。其中水环境遥感监测中针对监测太湖蓝藻开发的蓝藻水华自动解译系统和海量数据遥感管理平台,可以满足大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存 储和解译工作,自动将原始的遥感监测数据直接生成蓝藻遥感监测数据报告,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而针对灰霾开发的灰霾遥感监测软件则可以实时监测整个江苏省的灰霾指数,有助于宏观地、大范围地反映灰霾发生面积和严重程度。   中科宇图环境质量研究院副院长谢涛则介绍了中科宇图推出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   据了解,系统具有数据获取的功能,可以实现数据自动和半自动批量下载,减少用户重复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在数据下载完毕后,可实现大气颗粒物、秸秆焚烧、沙尘的自动化监测,无须人工干预,降低了系统使用的技术门槛。   记者了解到,数据产品有多种呈现方式,系统可自动生成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数据的统计制图及监测报告。针对某种环境要素,用户可以选择柱状专题图、 空间柱状分析图(可以统计环境要素分布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或者根据地理要素进行输出,也就是在地图上用颜色表示浓度变化。除此之外,用 户还可以选择动态播放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   为了便于直观理解,系统还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点)、遥感监测数据(面)、激光雷达监测数据(垂直)的三维直观展示,使得枯燥的数据可视化,满足了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双重需求。   &ldquo 相比于传统站点监测,系统可以获取颗粒物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区域分布,掌握污染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趋势和规律,为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提供支持。&rdquo 谢涛说。   ■加强环境分区管理 构建遥感监测网络   卫星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会打破行政区划,强化区域管理与合作,进而构建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在谈到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时,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大气环境区域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要发挥卫星遥感监测大范围、大区域的监测作用,未来的环境管理应当转变为以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大气环境管理应打破行政边界的限制,进行科学大气环境管理分区,比如将我国东部污染较重且传输活跃的省份统一纳入一个分区。   他认为,未来以区域进行联防联控应该成为常态,APEC期间经过6省市的联防联控,PM2.5日均浓度值下降30%以上,硫酸盐下降50%左右,有机物、硝酸盐也有大幅下降,减排效果明显。   厉青也从目前一项关于&ldquo 中东部地区卫星关键技术研究&rdquo 中,提出分区管理监控的理念。&ldquo 我国中东部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域,但各地区气溶胶分布不同,成分也不一样,有的以硫酸盐为主,有的以硝酸盐为主,所以对中东部地区进行合理分类,是遥感监测技术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关键。&rdquo   除此之外,遥感数据与地面监测数据结合,形成立体化监测数据,也成为未来遥感监测研究的方向。谢涛提出,未来将要研究多源数据实时同化技术,也就是说把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直接和间接的观测数据与模型模拟结果集成具有时间一致性、空间一致性和物理一致性的数据集。   中科宇图环境研究院院长刘锐则进一步提出建立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系统。他认为未来应大力发展我国的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监测网点和常规监测方法,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我国的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厉青也补充到,未来应在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加强灰霾颗粒物监测能力,各地打破行政区划积极推进合作,形成区域甚至全国的灰霾颗粒物监测网络。
  • 探究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p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直观重要作用,随着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大气、水质、固体污染监测等方面,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了许多优势。本文对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 p    strong 一、前 言 /strong /p p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生态系统失调、荒漠化速度加快、生物多样化骤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为环境监测,其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地面环境监测网点分布不集中,仅依靠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及监测台站无法准确及时的做出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预报。为了满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的需求,环境监测技术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优化改进。由此,遥感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环境监测当中。 /p p    strong 二、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strong /p p   遥感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具体是指基于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进行探测与分析,以此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利用遥感探测仪器,在不和探测目标直接进行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体的电磁波谱,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大面积进行同步观测,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区域进行动态的重复监测,具有综合性、可比性和经济型。 /p p   当前此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仍旧以多空间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图像等优势帮助人们分析环境自然资源等的时空变化规律,推动着人类和谐进步和发展。 /p p   遥感技术在环境中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测出水体的叶绿色含量、泥沙含量、水色和水温,还能够监测到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分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堆放情况和影响范围。除此以外,还能够追踪调查环境污染现象,并对污染源、扩散程度、分布面积进行预报,对污染损失进行估算。全球环境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遥感技术具备的全球覆盖、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使其成为当前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 /p p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可利用的波段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 /p p    strong 1、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此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每个物体的反射率的差异性,通过记录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辐射能,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关键变量是大气的纯洁度、地物波谱特性和太阳辐射强度。因此这类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各种污染,目前发展已经成熟。 /p p    strong 2、热红外遥感技术 /strong /p p   热红外遥感技术原理是一切物体辐射和其自身的温度及种类是相对应的电磁波,针对的是地面电磁波的辐射源,主要探测其辐射性能,包括发射率和温度。此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地表的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重复观测。 /p p    strong 3、微波遥感技术 /strong /p p   微波遥感不仅具备全天候和全天时的观测能力,还具有信号丰富、包含幅度相位极化等信息的特点,且对地球覆盖层的穿透力也较强。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介质的不稳定使目标预期会产生反射、散射、投射等现象,因此该技术基于经验建立公式或模型,使信号和目标物体能够有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推导出相应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提高辨认和识别目标的能力。 /p p    strong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1、水环境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对水环境的遥感监测是基于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清洁水体的反射率要低于污染水的反射率,而在遥感影像中,水体表现为暗色色调,可以明显地在红外频谱段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作为水质遥感监测的指标。海洋在地球表面占面积约为70%,海洋可以缓冲太阳辐射引起的大气自然温度变化,可以调整极端的气候变化。因此其中的污染也是需要重视的。目前对于海洋的污染观测主要是海水的颜色、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坡度。遥感技术对海洋监测体现在能够提供天气数据 实现长时间的重复探测 进行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能够探测到遥远区域的数据。通过遥感监测海洋表面温度而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绘制分析得到海洋的近况和风力强度。 /p p    strong 2、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大气遥感原理是大气中不同气体中有微量成分,尤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无法被直接的遥感识别,而其中的微量成分有着固定的辐射和吸收光谱,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这些成分的光谱而监测大气结构、状态以及变化。大气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的温度及水蒸气进行定期的检测,主要的电磁波谱是近紫外线到红外线的范围和微波范围。大气遥感监测是一项高新技术,灵敏度和分辨度都较高,还具有多组分、实时和快速监测等特点。 /p p    strong 3、土地和地面中的应用 /strong /p p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的不断严重,要求数据可以描述大范围土地的覆盖特性,因此,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可以依据多光谱扫描仪通过区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光谱进行分类。地面发生污染后,污染区内的植物的光谱和正常区域内植物的光谱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定期对地面的植物进行分辨。对于建筑物,可以基于其高反射率和形状的规则性进行检测。地面的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可靠地对城市扩大的规模及速度进行跟踪,还能够对隔热性差的建筑物造成的热损失进行监测。 /p p    strong 四、结 语 /strong /p p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今后会随着高性能传感器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遥感数据精度要求的增加,会朝着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有所发展,也将会在环境检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也会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 /p
  •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上路 多位专家认为不靠谱
    固定式遥感检测仪、遥感监测车最近纷纷上路,扮演起揪&ldquo 墨斗鱼&rdquo (尾气超标车)的角色。   但业内多位专家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检测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推行,并不利于大气污染防治。   &ldquo 大气污染防治要做到防、控、治,遥感检测技术既不能分析出机动车污染量,也无法控制污染量,更不可能是治理技术。&rdquo 11月10日下午,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颜梓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遥感检测准确性存疑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是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雾霾频发的重要成因。   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占城市总污染物的60%~70%、40%~50%、30%~40%,并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其中超过一半来源于占机动车总量不到20%的高污染车的排放。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的《加强&ldquo 车、油、路&rdquo 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下称《方案》)提出,&ldquo 2015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行遥感检测法&rdquo 。   按照《方案》设计的思路,通过遥感检测法,将排放不达标车辆信息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查询服务。同时,建立环保、公安等部门信息定期交换机制,环保部门通过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车主,要求其尽快通过维修等方式确保车辆排放达标,并于2个月内进行环保检验,对3次被检测到不合格而未参加环保检验的,以及连续3次不能通过环保检验的车辆不予核发环保合格标志。   在有关部门助推下,最近一段时间,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开始在各地一窝蜂地出现。   北京市计划在2017年以前,新投入150套固定式遥感检测设备,新增20辆遥感监测车,对上路行驶车辆排放实施24小时监控 天津市去年引进1辆遥感监测车,最近又增加了8辆,并多次对超标排放、冒黑烟大型车辆(含过境外埠车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银川、合肥、青岛、杭州、西安等城市也纷纷添置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   &ldquo 《方案》带有误导性。&rdquo 颜梓清对本报记者说,《方案》似乎将遥感检测法作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的唯一手段了。   &ldquo 更重要的,遥感检测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rdquo 颜梓清说,依目前的技术水平,遥感检测最多告诉你,&ldquo 你可能有病了&rdquo ,但到底有没有生病、是什么病、怎么治,遥感检测没法正确告诉你。&ldquo 像天津那样,冒黑烟大型车辆连肉眼都看得出来,遥感检测不是多余吗&rdquo ?   遥测法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检测行驶中的在用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方法。遥感检测设备厂商号称&ldquo 只需0.7秒的时间,就能鉴别出高污染、高排放车辆,检测出一辆车所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烟度等污染指标&rdquo 。   但在颜梓清等专家看来,&ldquo 影响遥感检测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rdquo 她举例说,汽车尾气排出后,立即在空气中扩散和稀释,稀释浓度的变化受空气扰动和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直接测量排气烟羽中的各污染物浓度不能有效地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   某遥感检测设备厂商有关专家也承认,&ldquo 遥感检测有效数据不高,高污染排放车辆的识别率不理想,车型的差别如排气管高度的不一致也会带来测量误差。&rdquo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加油或踩刹车时,其操作性能和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就会发生明显变化,排放状况也将发生明显变化。此外,道路条件、太阳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遥感检测结果有影响。   &ldquo 用遥感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开过去是一个数据,再开回来又是另一个数据。你说应该相信哪一个?&rdquo 颜梓清说。   遥测不应成执法工具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已出台了有关机动车遥感检测的地方标准,不仅具体指标差别较大,甚至连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公式都没有。  &ldquo 如果没有计算公式,采集到各种污染物数据后,又是如何最终得出结论的?&rdquo 颜梓清说。   北京市《在用柴油汽车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测法)》介绍,该遥测法要求的环境条件是测量地点的风速每小时不得持续超过5米 测量地点环境温度应当在5℃~45℃的范围内 测量地点相对湿度小于80%。条件非常苛刻。   而广东省《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规定,检测地点的风速每小时不得持续超过10米 检测地点环境温度应当在5℃~45℃的范围内 检测地点相对湿度小于80%。   广东省这一地方标准也承认,会出现&ldquo 多次检测数据不一的情况&rdquo ,解决的办法是&ldquo 对于同一辆汽车的多次有效检测,检测结果取多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rdquo 。   对于遥感检测能够检测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说法,颜梓清等多位专家也表示质疑。   10日,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给本报记者提供的《新车型式认证与在用车检测能力差异分析表》显示,目前机动车检测所采用的简易瞬态工况法可检测新车国Ⅳ标准项目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种污染物质量(克/公里),而稳态工况法、双怠速法和遥测法均检测不出这些污染物质量。   车辆尾气遥感检测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目前已在北美、欧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但这一检测技术主要还是用于高排放车识别、清洁车豁免、I/M项目评估、车队排放特征调查、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过境高排放车辆限行。更多的是用于排放特征研究,并没有作为执法工具。   遥感检测与检测站检测互为配合   我国主要通过机动车尾气年检、日常的路检和巡检来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ldquo 机动车定期送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方法,是检测方面的主力军。&rdquo 10日下午,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韩应健表示,遥感检测如果是作为粗线条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普查,把那些可疑的超标车抓出来,送到检测站检查,这是可行的。   从2014年开始,公安部和质监总局改变了非营运性机动车年检制度,为每六年1次。现行的机动车尾气强制性检测模式还没有改变,而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在线排放监控几近空白,给环保部门开展高排放车和黄标车污染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上述专家表示,采用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对道路行驶中车辆进行尾气监测,确实可以快速地发现行驶中的高排放车辆,但遥感检测法只能代替目测,在特定路段对小部分车辆进行污染识别,但会增加监测路段交通阻碍。   《方案》中也要求在2015年全面采用电子标志,其实新信息化物联网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就可解决超标车和高污染车上路执法的问题,而且可对每辆车排污量进行跟踪,控污效果会比遥测好得多。   &ldquo 由于数据准确性差等问题,遥感检测法不能作为检测车辆尾气排放是否超标的计量仲裁执法工具。&rdquo 韩应健说,遥感检测与检测站检测,是相互配合的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颜梓清对本报记者说:&ldquo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时多年,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不能不反思治理手段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决策部门如果从大气污染防控防治的效果出发,选择的技术措施就不会一错再错。&rdquo   &ldquo 遥感检测数据有效性差,只能作为尾气检测的辅助手段。&rdquo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刘昭度建议,相关领域的专家近期共同起草了一份《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问题与建议》的报告,并尽快呈交给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
  • 北京将装150套固定遥感监测设备
    &ldquo 尾气遥测,合格&rdquo ,随着车辆正常驶过,黄色和绿色的字体在黑屏幕上跳动,白色的遥感车旁,工作人员正记录着数据。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厉凛楠介绍,北京将加强整治机动车污染,增加遥感车的数量,在全市重要路段安装150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   采用激光遥感监测技术检测机动车排放,是指利用遥感设备发出的部分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照射机动车尾气,对尾气中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检测出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的浓度。   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50余万辆,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分别占空气污染总量的86%、32%、56%。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占本地排放源的31.1%。   厉凛楠介绍,遥感车能够在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对机动车的动态排放进行实时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0.7秒检测一辆车)、效率高、监测范围广、节省人力的特点,已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   &ldquo 遥感监测,填补了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的监管空白&rdquo ,厉凛楠说。他指出,遥感检测车是执法的重要方式,为北京机动车排放监管增添了新手段,增加了执法检查的科技含量。   他介绍,数据将自动进入数据库,对于检测超标的车辆,将通过发送短信、书面信件等通知车主进行维修,罚款300元。他说,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机动车年检场尾气检测工作情况,可有针对地加强机动车检测场的管理 也可筛选出排放水平较高的机动车类型,加强对车辆的治理。   他介绍,目前北京各区县环保部门积极协调交管部门,在全市85个遥感监测点位开展执法检查,市环保局购置了19辆激光遥感检测车配发给全市各区县及亦庄经济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大规模动态监测。   2014年前9个月里,北京市遥感监测597万余辆,处罚超标车4168辆。   &ldquo 将不断扩大应用范围&rdquo ,厉凛楠说。他称,在充分发挥现有移动式遥感监测车灵活特性的基础上,北京将补充20辆搭载新型汽柴一体化遥测设备的监测车,并在全市重要路段安装150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ldquo 搭建全市的遥感监测网络信息平台。&rdquo
  • 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标准即将发布
    p   我国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自2000年左右开始,设备生产企业目前生产有固定式遥测设备和移动式遥测车辆。固定式遥测设备分为水平式固定尾气遥感检测设备和垂直式固定尾气遥感检测设备。 /p p   截至2016 年底,全国约有70 余个城市应用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开展道路车辆尾气检测 全国已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400余台(套),其中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50 余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50 余台(套)。京津冀地区已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共计82 台(套),其中北京市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0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2 台(套) 天津市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8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19 台(套) 河北省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2 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11 台(套)。 /p p   市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法规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多项法规都对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进行了规定。 /p p   最新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 /p p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提出加快区域内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建设,重点治理重型柴油车和高排放车辆。 /p p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文件的《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发改环资[2014]2368号)明确要求:“2015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行遥感检测法,将排放不达标车辆信息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查询服务。” /p p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公安交管部门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要支持配合环保部门采取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进行监督抽测。 /p p   要想仪器能规范使用,得到可对比的有效数据,检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p p   目前,工信部发布了行业标准《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 通用技术要求》(JB/T 11996-2014),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发布了遥感检测地方标准并实施。但是从全国性或者行业性的设备和检测标准还处于缺失状态,日前环保部发布了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征求意见稿),以期弥补这一空白。 /p p   标准规定了利用遥感检测法实时检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测量方法、仪器安装和结果判定原则。 /p p   标准适用于固定式遥感检测和移动式遥感检测。 /p p   标准适用于GB/T 15089 规定的M类和N类的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包括燃用汽油、气体燃料、两用燃料及双燃料车辆)以及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p p   标准所称汽车包括 GB7258 规定的低速汽车。 /p p   据了解,遥感检测技术起源于美国。1988年美国丹佛大学应用非扩散红外线检测技术(NDIR)开发了能同时检测CO2、CO、HC 的设备 之后于20  世纪90年代应用非扩散紫外线检测技术(NDUV)开发了能检测NOx 的设备 2001 年美国丹佛大学和沙漠研究所分别应用透射光不透明度技术和紫外线反射光探测技术(LIDAR)开发了能检测排气烟度的设备。 /p p   1995 年新西兰首先启用用于路面检测在用汽车排放的遥感检测系统,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p p    strong 目前,遥感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strong /p p   (1)审计检查:利用遥感检测技术可以经济地审查目前采取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政策的效果,例如核查当前采用的检查维修计划(I/M 制度)是否有效,检查 I/M 制度以外的车辆(过境车和未登记车)是否是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与汽车排气排放的相关关系。 /p p   (2)筛选高排放车辆:实验表明当汽车工况已知,遥感检测可用于判断高排放车。高排放车一般只占车辆总数的10%,排放的污染物却占到全部车辆排放污染物的80%。筛选高排放车并加以治理或淘汰,是防治机动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p p   (3)筛选清洁车辆:筛选清洁车辆用于鼓励人们选用低排放车辆,并经常保养检修车辆,使汽车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况下。清洁车辆的车主可以主动驾车至有排气遥感检测的地方,检测通过后可免除进行例行的年检。 /p p   (4)入境检查:排气自动遥感检测设备可安置在城市道路入口处收费站,通过检测禁止高污染车辆进入城市。 /p p   (5)检查汽车的环保装置:遥感检测设备中具有检查汽车是否安装并使用环保装置的功能。 /p p    strong 遥感检测技术优点主要包括: /strong /p p   (1)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1 小时可检测上千辆车,省时省力。 /p p   (2)能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可以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完成检测,检测时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更具代表性,比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汽车排气排放的实际情况。 /p p   (3)避免人为造假。录入的数据信息被记录在电脑程序里,只有被授权者才能打开,数据不容易被更改 可在驾驶员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检测,避免个别驾驶员采取某些人为手段影响检测结果。 /p p   (4)可实时监控。环保定期检测仅能保证检测时尾气排放达标,而遥感检测可起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p p   (5)对道路交通影响小。遥感检测设备安置在单行道两侧,不会妨碍道路交通。 /p p    strong 遥感检测技术缺点主要包括: /strong /p p   (1)测量环境要求高。遥感检测是基于光吸收原理完成尾气排放测试,其使用气候、环境等的限制。如雨雪天、雾天、扬尘、环境温度、适度、气压、风速等对检测数据有影响。 /p p   (2)对测试工况有一定要求。车辆通过测量点的实际工况是影响遥测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标准中通常会使用VSP 限定实际工况范围。 /p p   (3)单车重复性差。受冷启动、工况、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其排放测试结果差异大。 /p p   (4)不能测量蒸发排放HC。 /p p   (5)存在无效数据。包括被测车辆牌照识别不准确、VSP不在稳定的范围内、环境条件超出设备适用范围等。 /p p   附件: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3/ueattachment/1173e987-1232-4ab7-afdc-a61d7726ee4e.pdf" 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征求意见稿).pdf /a br/ /p
  • 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地球诸多水环境要素进行动态监测成为现实。我国环境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的环境监测发展到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研究等。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城市水污染监测   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下图是利用 SPOT5 卫星影像得到的某城市污水企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水情况。 图 1 城市水环境污染监测   如图1所示, 从图片中可以清晰的监测出排污管道的精确位置, 同时,可监测出河水表面积累的厚厚的油污和浮游物体。   湖泊水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能迅速、同步地监测大范围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水环境的遥感监测是基于污水的光谱效应。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现在已可测出水体的叶绿素、泥沙含量、水温、水色等信息,还可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遥感跟踪调查、预报事故发生点、污染面积、扩散程度及方向,估算污染造成的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方案基于 TM 影像,应用 GIS 平台,提取某区域湖泊信息,利用空间建模工具计算出温度植被指数 TNDVI,研究湖泊水域内部水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图 2 研究区湖泊污染监测   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进而提取湖泊水体信息。 图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   本方案主要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情况, 考虑到水体温度和叶绿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计算温度植被指数(TNDVI)再分类提取。   温度植被指数(TNDVI)可利用空间建模获取,计算函数为:   TNDVI=Sqrt[(Band4-Band3/Band4+Band3)+0.5]   TNDVI 计算后,根据经验和野外验证(实测数据)对 TNDVI 指数分为四级指标,即:   0.41&le TNDVI 图 4 水污染空间分布图   基于水污染空间分布图,可定性与定量评价水污染程度、污染面积及主要分布区域。   海洋环境监测   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 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 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在现代海洋渔业中, 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利用海洋遥感产品制作中国近海等温线分布,分布如下。 图 5 海洋等温线分布
  •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遥感技术被有效地利用监测环境污染。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地面污染、 固体废物堆场污染和热污染,进行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时间、空间和光谱的广域覆盖能力,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已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p p & nbsp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主要应用于:   /p p 1.大气环境监测   /p p & nbsp 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可分析工厂的烟尘污染,如在陆地卫星相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厂的黑烟尘。卫星遥感可在瞬间获取区域地表的大气信息,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避免大气污染时空易变性所产生的误差,并便于动态监测。 /p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20947.jpg" width=" 567" height=" 395" /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2.水环境监测   /center cente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以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 /center p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451810.jpg" width=" 390" height=" 387"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湖泊污染监测   /p p 3.海洋环境监测   /p p & nbsp 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在现代海洋渔业中,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利用海洋遥感产品制作中国近海等温线分布,分布如下。 /p center img alt=" 遥感技术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src=" 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7/0824/20170824101622930.jpg" width=" 466" height=" 363"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洋等温线分布   /p p 4.土壤环境监测   /p p & nbsp 土壤污染物包括:1无机物(重金属、酸、盐、碱等) 2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 3有机废弃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废物) 4化学肥料 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 6放射性物质 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城市周边、工矿区、交通线附近的As、Cd、Pb、Hg等重金属污染,已使土地不堪重负。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从而了解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对敏感地区、沙化扩展地区、沙尘暴多发地区和重点治理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和跟踪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本区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p
  • 我国碳汇监测将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在太空中进行在轨测试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下简称“碳星”),以模型形式与公众见面。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碳星”,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它将使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的‘碳星’,就是森林碳汇监测的一把好手,通过监测森林的固碳能力,来监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完成情况,服务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为了将碳汇监测系统搬上太空,五院研制团队历经10年攻关,实现多项创新。紧扣时代脉搏造“碳星”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曹海翊陷入了思考:“如果我们能研制一颗观测绿水青山的卫星,那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了。”正巧那一年五院拿到“星载激光雷达总体技术”课题。激光雷达是卫星用来测量与地面物体距离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团队决定攻克激光雷达测量森林高度难题,为中国研制首颗林业遥感卫星。为了做足功课,曹海翊带着项目团队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学习研究林业知识。一番“求学”下来,她发现,林业遥感的需求不仅仅是给大树量身高那么简单。当时,碳汇概念已经流行,这是衡量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碳汇监测需要森林调查员跋山涉水,深入山林中实地进行树高和树木胸径测量,耗时耗力不说,还受到各种环境限制。曹海翊认为,可以用天基遥感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近两年深入研究,研制团队提出“激光器+相机”的主被动联合观测方案雏形,计划将光学遥感卫星的影像特长与激光雷达测高技术相结合,帮助我国林业部门实现碳汇监测跨越升级。2015年,“美丽中国建设”被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同年,“碳星”正式启动研制。“这颗卫星的研制是紧扣着时代脉搏跳动的。”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指挥王祥说。用匠心打造精品对星载激光雷达,研制团队有一定技术经验。在曹海翊作为总设计师、当时正在研制的资源三号02星和高分七号卫星上,均搭载了激光测高仪载荷。但“碳星”多波束激光雷达的配置指标面临着更高要求。五院“碳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举例说:“激光脉冲的发射频次,在其他卫星上是每秒钟打几个点。而森林树高参差不齐,测点密度越高,测量数据就越全面精确。”研制团队通过计算不同测点密度下的数据反演精度,经过近半年仿真分析,确定了5波束40赫兹重频的激光雷达方案。也就是说,“碳星”的激光雷达载荷共有5个测距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发射频次达每秒40次,共具备每秒发射测量激光200次的能力。“这相当于把我国星载激光雷达的指标提升了一代。”黄缙说。如何让相机在碳汇监测中最大化发挥作用,也是新问题。“如果用传统卫星遥感方式去俯视,只能看到一棵树的面积。而如果沿着卫星运行轨迹从不同角度观测,则可以看出这棵树的体积、冠幅的几何形态,并探测它的反射特性,推算其茂密程度。”曹海翊说。因此,研制团队将相机方案定为“多角度、多光谱”遥感相机,并通过近一年的成像仿真实验,确定了0°、±19°、±41°共5个角度,能够使大气对于观测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满足现阶段林业遥感观测需求。此后,研制团队又从总体设计上提出新增超光谱探测仪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用于探测叶绿素荧光和大气气溶胶。曹海翊介绍说,“碳星”集多种载荷于一身,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开展观测,数据相互的耦合度更好,观测结果更真实准确,这样的效果是多颗单一载荷卫星难以比拟的。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2017年,“碳星”的研制终于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卫星正式批复立项。进入工程化研制阶段的“碳星”,面临的首要问题却是“减肥”。4种载荷虽然让它拥有强大的功能,但也使它“超重”了100公斤,超出了火箭运载能力。卫星上每个零件都有用,怎么减?研制团队用了“狠招”。黄缙说,当时大家把载荷全部拆散,变成零部件逐一称重,列出长长的清单,然后跟同类零件对比,看更换零件或采用轻量化材料能减轻多少。在结构方面,研制团队对卫星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一些附属结构能共用就共用、能省掉就省掉。终于,他们在确保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帮助“碳星”顺利通过“体重关”,甚至在发射时,火箭还能顺便搭载2颗小卫星。复杂的载荷也给卫星热控设计带来了麻烦。“碳星”的多波束激光雷达是目前功耗最大的星载激光器组合体,最大功率达1600多瓦,但需要维持在20℃左右的工作环境,常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同时,“碳星”围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约90分钟飞一圈,其中有60分钟在“阳照区”、30分钟在“阴影区”,这使其表面在一个半小时内最大温差达到±90℃。而在它内部,载荷要发挥最佳性能,温度变化需控制在0.5℃以内。既要给“碳星”“穿棉袄”,又要为它“装空调”,研制团队为此煞费苦心。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他们终于攻克了这些难题。如果说,此前我国遥感卫星是“看”地面、描述地面,“碳星”则实现了更深刻地描述物体物理属性。“这是遥感卫星从几何特性定量化探测向辐射特性定量化探测的跨越。”谈起“碳星”的意义,曹海翊自豪地说,“它不仅能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还将为我国在‘双碳’战略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支撑!”
  • 北京采用激光遥感检测机动车排放
    6月26日,北京市东四环辅路一个检测点实时显示经过车辆的尾气排放检测结果(上图) 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在监控实时检测数据(下图,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6月26日,工作人员在北京市东四环辅路一个检测点架设遥感检测设备。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当日,为进一步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启动全市范围内的机动车排放激光遥感检测专项执法活动。激光遥感检测是利用遥感设备对机动车尾气中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尾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值。它能够在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对机动车的动态排放进行实时检测。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30万辆,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特别是机动车排放产生的PM2.5约占北京市全部PM2.5来源的22.2%。
  • 我国构建全新全球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体系
    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承担的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ldquo 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rdquo 重大项目&ldquo 全球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关键技术&rdquo 课题已完成95%的专用信息产品反演方法及产品生产,构建了全新的全球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体系,并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双语《全球农情遥感速报》,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粮食生产形势信息获取途径。该课题2013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的中期检查。   据介绍,在充分利用国产气象卫星(FY-2/3)与环境卫星(HJ-1)遥感数据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作物遥感监测指标与评估方法,其中部分指标首次用于全球农情评估,构建了全新的多层次、多指标的全球大宗作物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已纳入科技部推动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体系,并于2013年11月20日面向全球发布了中英文版本的《全球农情遥感速报》。英文版《全球农情遥感速报》是中国首次面向全球发布的全球农情监测信息。   该课题是863计划重大项目&ldquo 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rdquo 课题之一,在项目整体攻克星地协同观测与卫星组网、多尺度时空遥感数据快速定量流程化处理以及综合定量遥感产品生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专用信息产品研发和面向全球尺度的作物种植面积、产量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形成独立、快速的全球大宗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定量遥感监测技术体系,满足面向粮食等战略资源的全球监测和粮食安全战略需求。
  • 南京地理所研发陆基高光谱遥感监测仪及原位高频在线监测系统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藻类水华频发且呈现全球加剧态势,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由于藻类水华生消过程快,实时精准的监测是藻类水华预测、预警和有效管控的关键。   目前藻类水华监测主要包括现场观测、水下自动监测和卫星遥感反演等三种方式。现场观测费时费力,且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监测;水下自动监测探头易受到水中物质侵蚀,且维护费用高昂;卫星遥感的时间分辨率低且受大气影响较大。   对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团队等基于水色遥感原理,研发了一款陆基高光谱遥感监测仪及原位高频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藻类水华连续、精准、实时监测,有效弥补了现有方法的不足。   该系统主要由高光谱测量仪器、数据处理平台和远程访问控制、显示和存储平台等三部分组成(图1)。高光谱测量仪测定的水体光谱反射率信号,通过嵌入AI芯片处理器(数据处理平台)的反演算法,转化为叶绿素a信息。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a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设备进行远程访问控制、显示和存储。研究人员通过系统评估近几十年来应用最广泛的三种叶绿素a遥感反演的经验算法、半分析算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等,遴选了建模和验证精度最高的反演模型作为陆基遥感系统叶绿素a提取的主要模型(图2)。   架设在太湖的陆基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清晰捕捉到2021年8月发生的两次藻类水华形成过程(图3)。除了藻类水华以外,陆基遥感系统亦可同步监测水体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营养状态指数、藻密度等多个水生态环境参数,可为藻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提供精细化观测和科学证据。   该观测系统主要有以下优势:低成本、环保的方式实时、连续地提供藻类水华的高频数据;水体信号不受大气影响,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大气校正;适用于中小型河流、湖泊的藻类水华动态监测;嵌入的AI芯片支持算法快速替换和升级以及远程控制和数据访问。目前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北京等数十个重要水体的水质监测。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科院科学仪器研发项目、南京地理所青年科学家小组等项目的联合资助。图1 陆基遥感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示意图图2 陆基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机器学习算法检验与校正精度结果图3 陆基遥感系统捕捉到的两次浮游植物水华和对应的现场照片
  • 农业生产情况的遥感监测:机遇与挑战
    利用遥感方法,可以对地面上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分析。所获得的作物信息有助于粮食安全早期预警,为作物种植管理和贸易决策提供有效支撑。然而在技术层面上,如何用定量和客观的方法来提升农情监测信息的可靠性,仍然极富挑战。在近期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综述文章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对地观测组织全球农业监测旗舰计划(GEOGLAM)联合主席吴炳方研究员团队(以下简称CropWatch团队),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的相关研究人员系统总结了遥感农情监测中作物长势、面积、产量等信息的监测方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提升农情信息定量化的实现途径和解决地面数据制约农情监测的众源数据方案,并主张发布农情信息需要避免利益冲突。监测作物长势在现有的农情监测系统中,常使用植被指数来评价大区域尺度下作物的综合生长活力,并通过对植被指数当前值与历史值的差异比较,来评价作物长势的好坏。然而,年际间的物候变化、作物轮作休耕现象,以及植被指数饱和等问题,均会导致作物长势监测信息的偏差。因此,作者指出,在作物长势监测时,需要结合物候差异、轮作和休耕等信息对作物长势信息进行订正,以降低作物长势监测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如何将遥感监测得到的长势信息转化为作物的苗情等级,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作物长势评估的定量化方法也尚待建立。监测胁迫信息干旱、病虫害等胁迫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及时发出预警和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在旱情监测领域,目前用于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监测的指标不胜枚举,但是部分旱情指数混淆了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表征意义——事实上,通过适当的农田管理措施,如灌溉等,可有效缓解气象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将二者混淆不利于对真实旱情的把握。因此,对于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需要研制不同的监测指标。另一方面,干旱指标划分的旱情严重程度与作物实际受旱程度存在偏差,如何将干旱指数反映的旱情转化为作物的实际受旱程度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在病虫害监测方面,虽然已有众多遥感指标用于对病虫害的胁迫程度进行表征,但是这些指标都依赖先验知识来确定病虫害的类型。高光谱数据可以反映叶片生化成分及其变化,是养分胁迫和病虫害胁迫监测的有效数据源。然而当前高光谱卫星时间分辨率低、幅宽窄,在大区域业务化监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需要发展高时间分频率、专注于养分胁迫和病虫害敏感谱段的传感器,以提升养分胁迫和病虫害遥感监测的能力。监测作物产量作物产量预测是农情遥感监测的核心内容,也是用户最关注的农情信息。要完成这一预测,需要通过遥感监测掌握两类信息:特定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及该种作物的单产。要了解某种作物的种植面积,首先需要在遥感数据中实现作物分类。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自动分类方法的逐渐应用,作物分类方法也日臻完善,为全球尺度的作物分类制图提供了可能。然而当前方法都高度依赖地面调查样本,当样本量不足时,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未来,还需要发展不依赖样本的结构化作物精准识别方法,如CropWatch团队研制的水稻“淹水期-移栽期”光学植被指数和微波后向散射系数显著变化相耦合的方法,实现了南亚和东南亚10m水田的精准提取。此外,还应当发展完善分类模型中的时间和空间迁移学习方法,以减少作物分类模型对地面数据的依赖性。融合水稻关键物候期光学植被指数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强度变化的东南亚和南亚的10m分辨率水稻分布图在种植结构复杂的区域,作物精准识别仍面临挑战,不可能一味通过提高卫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来实现大范围作物分布的提取。而将遥感监测获得的耕地种植成数与众源数据监测的作物分类成数相结合,可以更为高效可行地解决农田破碎区、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的作物种植面积监测难题,可以满足全球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时效性高等运行化的需求。作物单产监测则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难点。当前的作物单产预测方法可以归纳为:①基于农气信息、关键植被指数和微波特性的统计回归方法;②基于作物生长过程的物理模型法;③生物量和收获系数结合的半经验法;④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主的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作物单产预测模型(a.统计回归法,b.生物量与收获指数法,c.作物生长模型,d.数据驱动方法)然而,由于影响作物单产的要素众多,且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产量的形成和波动涉及复杂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导致作物单产预测仍然是当前农情监测的最薄弱环节,原因是目前所使用的参数、指标和方法并不能完全解释作物单产的决定因素。未来,还需要发展新的传感器来预测作物单产,特别是在光学、微波、热红外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作物几何结构的观测,发展新的作物单产预测方法。农情监测:挑战与机遇在农情监测领域,实地观测数据和区域专家知识的缺乏,会显著降低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导致相关决策的误判。实地观测数据因费时、费力、可获得性差,一直制约着农情监测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内嵌的传感器越来越丰富,众源大数据有望弥补地面调查数据不足的问题。CropWatch团队基于智能手机开发的GVG众源信息采集APP,通过耦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带有位置标签的作物类型、灌溉类型信息的高效感知;同时通过融合计算机视觉方法,发展了可用于作物单产快速采集的技术,通过计算穗数、每穗的籽粒数和千粒重等参数,实现了小麦/水稻单产的无损化精确观测,显著提升了地面调查数据的采集效率。基于智能手机、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小麦单产无损获取此外,虽然卫星观测数据美丽又客观,但是通过专家分析得到的信息往往包含利益导向。因此,综述作者明确主张发布农情信息需要避免利益冲突,用户也需要使用不同的信息源以避免无意识地被误导。为了减少农情监测的主观影响,CropWatch团队允许用户参与到农情监测信息分析的全过程,最大程度的确保了结果的客观性和透明度,避免了信息的偏差对决策的干扰。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用户有自己的农情监测系统。但受开发和维护成本以及技术的限制,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都很难实现。为此CropWatch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方式开放了所有组件和功能供用户调用。莫桑比克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通过调用相关功能,实现了整个国家的农情监测。这一实践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评为2020年最佳农村解决方案之一,也是2022年联合国“南南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上述成果得到了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EOGLAM框架下的先进农情监测方法”和中科院地球大数据A类先导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资源调查与评估”等项目的支持。
  • 京津冀环境监测交流会召开 VOC和遥感监测成热点
    p & nbsp & nbs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10月20日,第二届京津冀环境监测技术交流会暨仪器展示会在天津顺利召开。天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秦宝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陈文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副主任孙杨研究员、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遥感监测室主任李令军、天津大学李奇峰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思祥教授等来自研究机构、环境监测站以及仪器厂商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15edae5c-c844-4510-b2ea-343bec1d3b01.jpg" title=" mmexport1476975949011.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的会议主题是“京津冀环境监测”,谈到当前的热点我们首先会想到比如,超低排放、源解析、挥发性有机物、土壤监测等等都是令人期待的话题,但此次会议报告人的报告主题较集中,多位报告人的报告主题为挥发性有机物和遥感监测。 /p p & nbsp & nbsp & nbsp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张丽娜部长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的进展,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金伟、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隋宗斌均对自己企业的VOC系统进行了介绍。 /p p & nbsp & nbsp & nbsp 从监测对象来划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分为污染源监测和环境空气监测;从监测方式来划分,分为实验室监测和在线监测。 /p p & nbsp & nbsp & nbsp 按照国家标准,污染源VOC的实验室监测采样方式可选择气袋法和吸附法,目前吸附法的采样方式应用比较普遍,主要原因在于气袋法采样样品的保存时间仅8小时,否则就会造成回收率降低。污染源VOC实验室监测的分析方法比较统一,采用气质联用方法。污染源VOCs连续监测仪器采用的原理有FID、PID、NDIR、GC-FID/PID/MS、FITR、DOAS、IMS等,监测的指标有总碳氢化合物、非甲烷总烃、TVOC、VOC组分、苯系物等。在实际应用中,GC-FID成为主要的使用手段,非甲烷总烃、苯系物以及行业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是最常见的监测指标。据统计,目前15个省份发布的VOC排污收费文件中的VOC的衡量指标均为非甲烷总烃。 /p p & nbsp & nbsp & nbsp 环境空气VOC监测的采样方式按照国家标准可选用吸附法和罐采样,吸附法采样的优势在于采样装置简单,可重复利用,但易受臭氧和湿度的干扰;罐采样的优势在于可避免吸附剂的穿透、分解及解析,能够保持样品的完整性,但费用是吸附法的2-3倍。环境空气VOC监测的分析方法按照国家标准为气质联用法,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等。环境空气VOC在线监测仪器采用的原理有GC-FID、GC-MS和PTR-MS。 /p p & nbsp & nbsp & nbsp 除此之外,LDAR检测系统、工业园区边界监测系统、排污费自动计算系统等配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等在大家的报告中也均有涉及。 /p p & nbsp & nbsp & nbsp 遥感监测因时间分辨率高、监测范围广、使用方式灵活等而被越来越多的监测机构所采用,此次会议中将报告主题定位为遥感监测的有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遥感监测室主任李令军、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李时政、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亚太区产品经理王霆。 /p p & nbsp & nbsp & nbsp 目前遥感监测分为卫星遥感监测和地基遥感监测。卫星遥感监测自上而下,可分析大气污染成分(如气溶胶、灰霾、PM2.5等),监测污染过程(如重污染、秸秆焚烧等),识别污染来源(如燃煤散烧、交通扬尘、混凝土搅拌站等)。地基遥感监测自下而上,可监测污染垂直分布,监测污染过程等,涉及的仪器包括激光雷达、浊度计、太阳辐射仪、温湿廓线仪、云高仪、能见度仪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李令军介绍了北京市利用多元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污染过程与应急监测、污染来源监测和开展决策支持与公众服务的工作。李时政介绍了中科光电最新型号的基于振镜的扫描激光雷达,其外置的震镜可实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360度旋转,从而实现激光雷达的垂直扫描和水平扫描,而不需激光雷达自身的旋转,提高了时间分辨率。王霆介绍了布鲁克推出的市场上唯一一款扫描式红外气体成像系统,可检测气体种类达400多种,能定性、定量给出气体的组成、浓度和飘散方向等信息。 /p p & nbsp & nbsp & nbsp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专家和厂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和最新产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杨研究员介绍了大气所在京津冀地区大气PM2.5的来源、生成以及污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德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专员李婷婷介绍了两款样品前处理设备-美国EST的全自动吹扫捕集仪和德国Gerstel的多功能样品前处理平台;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吕建霞全面介绍了赛默飞环境污染物分析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样品前处理、金属污染物、离子型化合物、有机污染物和数据分析等;赛默飞业务拓展经理周华介绍了赛默飞与IBM合作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空气质量监测、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河北工业大学张思祥教授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在环境监测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广州市臻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平介绍了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原理的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此款仪器主要解决了低浓度采样时的采样损失以及气体间互相干扰的问题;天津大学李奇峰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在FTIR仪器研发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5e50d299-b2a5-42fa-bfd8-a80724b52360.jpg" title=" mmexport1476975899034.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此外,还有多家厂商现场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包括珀金埃尔默、美国TSI、江苏天瑞等。(编辑:李学雷) /p
  • 偏振遥感:让石油污染监测更简约快捷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建立探测系统,对油田区进行监测和管理,特别是对石油污染所发生的位置、溢油量和扩散趋势等的监测尤为重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的资助下,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盛连喜带领的课题组以偏振度作为偏振光遥感的定量指标,在近红外波段对不同含水量和含油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量,为今后利用偏振光遥感监测土壤石油污染的应用打下基础。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08年第23期上。   难以避免的石油土壤污染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破坏土壤的结构和透水性。石油污染物还会与土壤中有效的氮、磷、钾发生反应,破坏土壤的肥力。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石油的生产、加工、运输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泄漏溢出事故,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难以避免。   “石油开采时可能产生的泄漏或溢油现象造成的落地油污染,可使土壤的环境容量逐年减少 在气田开发时,钻井过程中产生废弃泥浆,如果没有泥浆坑,废弃的钻井泥浆就会被排放到土壤中,造成污染。”盛连喜说。   盛连喜解释说,如果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发生井喷等事故,可能使大量石油烃类直接进入土壤。另外,石油管线和采油井的井口设备如果发生跑冒滴漏,也有一些石油泄漏到地面。石油及其产品在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渗漏、溢油现象时有发生,会造成石油烃类直接进入土壤。而石油及其产品在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渗漏、溢油现象同样会对土壤造成危害。   “当石油渗透进入土壤后,如果植物吸收了石油,会破坏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或阻断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从而使植物死亡,植被遭到破坏。而且被石油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会丧失农耕和畜牧的功能。石油还可能通过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另外,油气会从地表挥发至大气,表现为油气挥发物,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可能与其他有害气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盛连喜说。   既然污染难以杜绝,作为及时了解石油开采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发现油气田生产中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就变得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关系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盛连喜说。   大有可为的偏振遥感   目前,在石油开采区域最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是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也有些地方开展了航空和遥感监测。   盛连喜指出,常规的土壤石油污染监测方法是从野外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由于事前对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的了解有局限性,监测过程不仅费时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只能对采样点局部进行评价和估量。如何对土壤石油污染范围及程度进行定量定位的测量,有效节省工作时间和经费,提高环境污染监测的准确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征——偏振,引起了盛连喜的关注。   偏振在微波谱段称为极化。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即偏振特性中蕴涵着目标的各种信息。   “偏振遥感正是利用这一特征为遥感目标提供新的、潜在的信息。”盛连喜说,“与其他遥感技术比较,偏振光的特性使其在遥感中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使用偏振信息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土壤石油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并可反演相应地物目标的结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等多方面信息,甚至了解造成污染油井的年龄,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盛连喜课题组对污染土壤偏振光遥感的监测主要研究方向是在不同湿度条件下鉴别石油种类,并进一步确定湿度条件影响的曲线临界值。重点研究土壤中受到石油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为研究土壤的石油环境容量、控制石油污染提供依据。   该课题组以吉林省松原油田原油和当地典型表层土壤为实验原料,在实验室内对4个水平的含油量、3个水平的含水量土壤样品在近红外波段进行了多角度探测模拟实验。又在室外实地测量了各种条件下的石油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的偏振度值。他们发现,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壤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度会随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度会随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事实上,盛连喜所在的偏振实验室已经通过几年的工作,对黄土、黑土、红土等土壤类型的基础偏振反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接下来的工作是通过多因素的模拟正交实验,为更广泛地应用偏振特性进行石油的土壤污染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盛连喜指出,不同土壤类型的临界值会因土壤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对偏振光的测量带来难度。这也是他们今后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 北京10月起实施尾气遥感检测法新标准(可下载)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修订发布地方标准《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DB11/ 318-2022)。点击下载PDF文件。新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自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旧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DB11/ 318-2005)。新标准规定了采用遥感检测法实时快速检测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方法。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各类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M类、N类和G类汽车(包括汽油车、天 然气车、两用燃料车及双燃料车等)。遥感检测法是指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测量行驶中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适应性强、可动态监测,且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等特点。标准中提到了3类遥感检测设备,水平固定式、垂直固定式和移动式遥感检测设备。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增加检测污染物种类及加严排放限值。增加了碳氢(HC)和一氧化氮(NO)作为标准排放限值,并进一步加严了原有的CO排放限值。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CO(体积浓度,%)2.0NO(体积浓度,10-6)1400HCa(体积浓度,10-6)400aHC浓度按正己烷当量计算。附件:《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DB11 318-2022).pdf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就新标准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原文如下:新标准什么时候实施?责任单位是哪里?  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如果使用遥感检测机动车尾气?  遥感检测是利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测量行驶中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物的方法,能够在1秒内对通过遥感检测地点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具有快速、高效且不影响车辆通行的特点。在遥感检测助力下,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动车排放的监管执法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新标准与旧标准有什么区别?  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增加检测污染物种类及加严限值。在综合考虑北京市汽油车排放现状,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增加了碳氢(HC)和一氧化氮(NO)作为标准排放限值,并进一步加严了原有的CO排放限值。  新标准规定,在一个机动车检测周期的6个自然月内,连续两次及以上同种污染物超标作为不合格的结果判定方法,与国家遥感检测标准结果判定保持一致。检测尾气不符合标准如何处罚?  根据《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上路车辆如被生态环境部门遥感设备检测发现“在一个机动车检测周期的6个自然月内,连续两次及以上同种污染物超标”判定为不符合标准,将推送公安交管部门进行处罚。目前处罚200元不扣分。
  • 荆门启用尾气遥感监测车实时监测 尾气是否达标结果秒出
    p   2月28日上午,荆门环境执法人员在天鹅路西端开展机动车遥感监测行动,首次利用尾气遥感监测车对道路行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统计数据显示,当日上午对300余辆机动车进行了监测,车辆类型以小型客车为主,小型货运车辆其次,排放情况较好。 /p p   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动车驶经车道时,车牌号码以及尾气排放是否合格等信息立即在遥感监测车的LED屏上显示出来。“从车辆进入感应装置区到最后监测数据出来,整个过程不到一秒。”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p p   据了解,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是利用光谱技术对行驶车辆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可快速得到监测结果。若尾气排放不达标,车主须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对该车进行维修,并到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上路行驶。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通过检测,将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p p   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路遥感监测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是最直接、准确了解掌握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情况的重要办法。此次行动标志着我市道路机动车监管行动正式开始,监测行动将覆盖全年、全城路段,并深入机动车污染重点地区、重点路段,不定时、不定点上路监测。在监测的同时,进行道路行驶车辆的数据收集工作,从路段、时间、天气、车辆类型、排放量等多个方面建立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数据库,为下一步制订机动车污染治理方案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373c46ac-3dc7-4091-add5-41814cc4eba1.jpg" title=" 汽车尾气.jpg" / /p p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驾驶排放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处罚代码为606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3条,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p
  • 安徽省计量院顺利通过“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建标考核
    近日,安徽省考核专家对安徽省计量院新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进行了现场考核。   评审专家对此次申报建标的技术报告进行详细审阅,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现场考核。最后,专家认为此次安徽省计量院新建的“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符合《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校准规范》(JJF1835-2020)要求,给予一次性通过。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是应用遥测技术来测量由汽车排气污染物引起的长距离光度的变化。它可在路边直接测量汽车尾气浓度,不影响汽车正常行驶。   其主要目的是建设城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网络化监测体系,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监测行驶中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温湿度压力差、车速等信息,同时可以在线或者离线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源解析及尾气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为社会提供该项目的计量校准服务。安徽省是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建立该项计量标准的省份。
  • 全套高光谱航空遥感监测系统首现山西
    近日,山西省气象局成功建成了拥有高光谱成像仪PHI-1309、POS AV-510高精度定位定姿系统和Trimble R8 GPS接收系统(地面基站)组成的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该套现代化设备的气象部门。   PHI-1309高精度光谱成像仪,可在生态、环境、农业等方面提供高精度的监测和分析结果。POS AV-510是最著名的商业化的航空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系统,集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能提供每秒上百次的精确定位定向数据,为机载航空遥感数据几何校正提供了更加简捷的方法。Trimble R8 GPS接收系统可作为地面基站配合航空遥感数据采集过程中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以消除GPS系统本身的定位误差。此外,山西省气象局还完成了基于OMIS-II成像光谱仪在山西的首次试飞工作,制定了一套航空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操作流程。   按照《山西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山西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要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套高光谱航空遥感监测系统的建成,为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十二五”气象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 山东首辆尾气遥感检测车启用 测超标只需0.7秒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环境日,昨天上午,青岛市环保局启用了全省最先进的尾气检测车。该尾气检测车只需要0.7秒,也就是在瞬间就可以读出过往车辆的尾气数据,让黑烟车、无标车、黄标车无处藏身。   路边电子鼻测尾气   昨天上午,延安一路市环保局门前,南向北的车道已经被路障隔出了单车道,车辆行驶前方的地面上,有一个监控探头,正对着迎面驶来的车辆。离着探头不到3米的距离,有两个音箱样的物体。   市环境监察支队机动车处副处长王延进说,这是近红外检测装置和绿红外检测装置,用来测汽车尾气的。探头和检测装置,都通过线缆和停靠在路边停车场内的检测车相连,检测车顶部,竖立着一个电子显示屏,每当有车辆从马路上驶过,显示屏上就会用红色字体显示出车牌号和是否领取环保标志等情况。当有车辆没有申领环保标志或环保标志已过期时,一旁的交警执法人员则通过对讲机,通知在延安一路和广饶路路口的执法人员,拦车查处。   市环境监察支队机动车处处长宋敏介绍,遥感检测系统主要由一辆携带专业设备的车辆完成。此前,深圳、大连、广州、南京、苏州、淄博等城市已逐步推广使用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技术,以此快速、高效筛选高排放车辆,同时不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行驶,自动化程度高,对黄标车的淘汰和机动车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岛城的这辆检测车,昨天启用后将不定时在各区市环保部门服务,配合交警部门加大对车辆尾气排放情况的检测。   读出数据不用一秒   遥感检测系统除了车辆,还配备有几件类似小型摄像机的物品。以往,从拦截一辆车到检测完毕,整个过程至少需要5分钟。遥感检测车0.7秒钟就可以检测出尾气中多种污染物的浓度,同时抓拍到车牌号。只要有机动车通过,其车牌号码、车速、尾气排放是否合格等信息都会跃然电脑屏幕之上。在将遥感监测数据和环保检测数据库并网后,就可以对&ldquo 无环保标志&rdquo 、 &ldquo 黄色环保标志&rdquo 车辆进行鉴别,路查时,可在重点区域对这部分车辆进行筛选,一经发现,即可督促其参加环保年检。   遥感检测车具备两大功能:功能一,移动电子识别、抓拍功能是车辆一经过,移动电子抓拍仪器就会对经过车辆的车牌照与网上的环保系统中的资料进行比对,看该车辆是否参加过尾气检测,是否具有环保标志。功能二,在抓拍的同时,尾气遥测仪发出3道红外线激光,通过激光穿过尾气后的能量衰减情况,识别机动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诸多污染物的浓度。王延进说,实施了新的检测车辆,可以避免冒牌绿标蒙混过关的情况。   建环保应急指挥系统   近年来,我国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我市环境安全虽然整体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季先锋说,我市主要风险来自4个方面:一是危险化学品,我市从业单位3000多家,涉及3000多种,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泄漏等安全事故导致环境污染。许多危险化学品企业靠海建设或临近居民区,环境风险较大。二是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出现故障或非法偷排,主要风险来自重金属企业、化工企业。三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目前我市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约700家。四是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突发环境事件。   2010年至2013年全市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22起,为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2011年我市投资1887万元建成了环境应急指挥中心,2012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环境应急指挥室。青岛市环境应急指挥软件系统今年4月投入试运行,监控平台上,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的车间都安装了监控探头,执法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即可现场掌握处理过程。   应急指挥系统与省环保厅、青岛市应急办互联互通,目前正在改装应急指挥车,建成后可以将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情况传至指挥中心,视频通话指挥。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提高了我市环境风险预防能力,辅助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提高了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的水平。(记者 王磊江 通讯员 孙俊杰摄影报道)  120名&ldquo 眼线&rdquo 盯环保隐患   早报讯 通过一束射向大气的激光,就能监测到空气污染物的立体分布情况。昨天,记者从崂山环保分局得知,他们已经启用激光雷达来宏观测定大气污染物数据。   昨天,崂山环保分局技术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设在楼顶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台能监测雾霾的激光雷达。这台仪器就像是一个望远镜,上面连着一个玻璃罩,绿色的激光不时地通过玻璃罩射向天空,相连的显示器上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光谱图,实现了对雾霾 &ldquo 可视化&rdquo 监测。技术人员说,这台激光雷达是用发射的激光来击中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总称)和云时会产生散射,接收端仪器可识别出沙尘、云和局地污染物。&ldquo 这是用来测定长期数据的,结合图形、高度、气象条件,能监测到空气中颗粒物的立体分布情况、辨别颗粒物种类,为污染预警、防治提供数据支撑。&rdquo 崂山环保分局局长于文宝说。   当天,崂山环保分局还招募了120名环保监督员,他们被聘为崂山环保分局的环保&ldquo 眼线&rdquo ,主要负责监督辖区的企业是否遵守环保法规,发现有环保隐患问题后,要及时向崂山环保分局举报。崂山环保分局公布了24小时举报电话:88993215,受理居民关于乱排乱放、噪音、粉尘污染等投诉。
  • 地理国情遥感监测与分析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
    近日,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武汉大学联合共建的“地理国情遥感监测与分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在杭州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张祖勋院士等11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实验室建设可行性报告,实地考察了实验室的相关设施与建设条件,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可行性论证。   李朋德在讲话中对实验室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加强理论研究。地理国情监测是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高度重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全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将于今年全面铺开,这项工作需要地理国情监测的理论支撑。二要实现技术创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突破传统的测绘理念,实现从数据服务到信息服务最后到知识服务,地理国情监测不仅是要实现数据的获取,更要开展基于地理位置、地理单元的数据挖掘分析,这对现代测绘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三要推动测绘转型。在方法上形成成套的可供各测绘单位应用的技术和标准,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数据和基础数据的共享,为各行业提供服务。四要发挥联合开放的优势,通过地理学家、遥感学家、测绘学家、统计学家联合工作,实现理论突破,方法更新,知识表达和服务方式的优化,促进人才培养。把实验室打造成支持测绘转型的推手,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来源和知识来源。   实验室将以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武汉大学为依托,以承担地理国情监测重大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为基本任务,跟踪国际地理国情监测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并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培养具有高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引领我国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营造开放、创新、竞争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其成为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的基地。   浙江省编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人员列席了会议。
  • 郑州:遥感监测排查高污染车辆 监测过程仅需0.8秒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柴油车辆居多的物流车辆,产生污染不可小觑。昨日上午,市环保局机动车污染监察支队对市内物流企业车辆尾气排放进行抽测,以督促物流企业车辆达标排放。  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表示,物流车辆以柴油车居多,如果司机操作不当,过猛踩油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冒黑烟的现象,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日上午,市机动车污染监察支队的流动监测车,开赴河南德信通物流公司,对该公司的20辆物流车辆开展停放地排气污染监督抽测。据悉,这20辆车均为该公司2016年3月至4月的新进车辆,检测结果全部达标。  据了解,从3月份开始,郑州市交警支队抽调民警、机动车污染监察支队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四个联合执法组,在市区四个方向设立四个流动站点,对出入市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开展监督性抽检。截至目前,共抽检车辆975辆,并已对189辆尾气超标车辆下达了环保限期整改通知书。另据悉,郑州市下一步将陆续在全市多区域、多点位安装固定式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对车辆信息进行捕获、抓拍,并自动显示车辆车牌号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整个过程只需要0.8秒。未来,遥感监测将成为郑州市道路筛查高排放、高污染车辆的重要手段。  环保部门同时建议,市民如发现道路有行驶冒黑烟的车辆可以拍下车牌,拨打12369投诉热线或通过微信举报平台“12369环保举报”举报,经环保部门核实无误后,对举报人员按照一辆超标车奖励100元标准予以奖励。
  • 安光所“超光谱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5月5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超光谱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高技术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高精度大气温室气体机载、星载遥感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光谱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是基于新型超光谱分光技术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SHS)开展的针对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三种大气主要温室气体进行遥感探测的一项跟踪国际前沿的前瞻性技术研究。   项目在空间外差干涉仪核心技术的研究、空间外差探测系统的集成技术、光谱与辐射定标技术和超光谱信息反演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空间外差干涉仪设计、研制、调试、超光谱辐射定标和实验装置集成等技术瓶颈 开展了二氧化碳空间外差光谱实验装置机载探测实验验证,建立了三种主要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标定实验装置,并基于实验数据的获取,发展了基于超光谱信息的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定量反演方法和处理软件。   该项目为实用化超光谱环境大气监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立我国基于SHS技术的星载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技术指标体系提供了实验基础和设计依据,达到了国外同等技术水平。   项目验收会现场   考察实验室
  • 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法标准发布!或带动相关市场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近日,环保部发布《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的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p table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4" width=" 100%" border=" 0" uetable=" null" tbody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d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align=" center" span class=" title"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strong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ff0000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环境保护部公告 /span /strong /span b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 b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000000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公告 2017年 第34号 /span /td /tr /tbody /table table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90%" align=" center" border=" 0" uetable=" null" tbody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d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eight=" 3" br/ /td /tr t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d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bgcolor=" #ff0000" height=" 2" br/ /td /tr t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d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eight=" 3" br/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b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0,0)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strong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的公告 /strong /span br styl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在用柴油车环境监督管理,依据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1号),现批准《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a style=" TEXT-DECORATION: non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ref=" http://kjs.mep.gov.cn/hjbhbz/bzwb/dqhjbh/dqydywrwpfbz/201708/t20170802_419063.shtml" 《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HJ 845-2017)。 /a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以上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kjs.mep.gov.cn/hjbhbz/)查询。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特此公告。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right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环境保护部 /p p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BREAK: break-all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right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auto PADDING-RIGHT: 0px"   2017年7月27日 /p p   据了解,汽车尾气排出后,会迅速扩散形成“烟羽”。尾气遥感检测利用原子或分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烟羽中的CO2、CO、NO、HC污染物浓度 利用光通过烟羽前后的强度变化,测量不透光度。 /p p   遥感检测技术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p p   (1)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1 小时可检测上千辆车,省时省力。 /p p   (2)能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可以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完成检测,检测时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更具代表性,比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汽车排气排放的实际情况。 /p p   (3)避免人为造假。录入的数据信息被记录在电脑程序里,只有被授权者才能打开,数据不容易被更改 可在驾驶员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检测,避免个别驾驶员采取某些人为手段影响检测结果。 /p p   (4)可实时监控。环保定期检测仅能保证检测时尾气排放达标,而遥感检测可起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p p   (5)对道路交通影响小。遥感检测设备安置在单行道两侧,不会妨碍道路交通。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全国约有350余个地市,每个地市需要10台遥感检测设备,每台250万元。如在全国推行,设备成本合计87.5亿元。该标准目标为筛选5%左右的高排放车。按保守估计,5%高排放车对整个车队排放的贡献可达25%。实施该标准,筛选高排放车并维修治理达标后,每年将大幅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white-space:=" " word-spacing:=" " text-transform:=" " float:=" " font-weight:=" " color:=" " font-style:=" " orphans:=" " widows:=" " display:=" " inline=" " letter-spacing:=" " text-indent:=" " -webkit-text-stroke-width:=" " text-decoration-style:=" " text-decoration-color:=" " font-variant-ligatures:=" " font-variant-caps:=" " 市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法规的不断推进,这一 /span span class=" showtag" style=" FONT-SIZE: 16px BORDER-TOP: 0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white-space:=" " word-spacing:=" " text-transform:=" " font-weight:=" " color:=" " font-style:=" " orphans:=" " widows:=" " letter-spacing:=" " text-indent:=" " -webkit-text-stroke-width:=" " text-decoration-style:=" " text-decoration-color:=" " font-variant-ligatures:=" " font-variant-caps:=" " border-right:=" " border-bottom:=" " padding-bottom:=" " padding-top:=" " padding-left:=" " margin:=" " border-left:=" " padding-right:=" " 标准的出台或将带动相关市场 /span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white-space:=" " word-spacing:=" " text-transform:=" " float:=" " font-weight:=" " color:=" " font-style:=" " orphans:=" " widows:=" " display:=" " inline=" " letter-spacing:=" " text-indent:=" " -webkit-text-stroke-width:=" " text-decoration-style:=" " text-decoration-color:=" " font-variant-ligatures:=" " font-variant-caps:=" " 。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 microsoft=" " white-space:=" " word-spacing:=" " text-transform:=" " float:=" " font-weight:=" " color:=" " font-style:=" " orphans:=" " widows:=" " display:=" " inline=" " letter-spacing:=" " text-indent:=" " -webkit-text-stroke-width:=" " text-decoration-style:=" " text-decoration-color:=" " font-variant-ligatures:=" " font-variant-caps:="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附件:& nbsp & nbsp & nbsp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5d907dc3-9530-44dc-a73e-6c977342c0ea.pdf" 《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HJ 845-2017).pdf /a /p
  • 太空中多了一颗“碳星” 我国碳汇监测将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在太空中进行在轨测试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下简称“碳星”),以模型形式与公众见面。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碳星”,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它将使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的‘碳星’,就是森林碳汇监测的一把好手,通过监测森林的固碳能力,来监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完成情况,服务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为了将碳汇监测系统搬上太空,五院研制团队历经10年攻关,实现多项创新。紧扣时代脉搏造“碳星”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曹海翊陷入了思考:“如果我们能研制一颗观测绿水青山的卫星,那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了。”正巧那一年五院拿到“星载激光雷达总体技术”课题。激光雷达是卫星用来测量与地面物体距离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团队决定攻克激光雷达测量森林高度难题,为中国研制首颗林业遥感卫星。为了做足功课,曹海翊带着项目团队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学习研究林业知识。一番“求学”下来,她发现,林业遥感的需求不仅仅是给大树量身高那么简单。当时,碳汇概念已经流行,这是衡量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碳汇监测需要森林调查员跋山涉水,深入山林中实地进行树高和树木胸径测量,耗时耗力不说,还受到各种环境限制。曹海翊认为,可以用天基遥感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近两年深入研究,研制团队提出“激光器+相机”的主被动联合观测方案雏形,计划将光学遥感卫星的影像特长与激光雷达测高技术相结合,帮助我国林业部门实现碳汇监测跨越升级。2015年,“美丽中国建设”被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同年,“碳星”正式启动研制。“这颗卫星的研制是紧扣着时代脉搏跳动的。”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指挥王祥说。用匠心打造精品对星载激光雷达,研制团队有一定技术经验。在曹海翊作为总设计师、当时正在研制的资源三号02星和高分七号卫星上,均搭载了激光测高仪载荷。但“碳星”多波束激光雷达的配置指标面临着更高要求。五院“碳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举例说:“激光脉冲的发射频次,在其他卫星上是每秒钟打几个点。而森林树高参差不齐,测点密度越高,测量数据就越全面精确。”研制团队通过计算不同测点密度下的数据反演精度,经过近半年仿真分析,确定了5波束40赫兹重频的激光雷达方案。也就是说,“碳星”的激光雷达载荷共有5个测距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发射频次达每秒40次,共具备每秒发射测量激光200次的能力。“这相当于把我国星载激光雷达的指标提升了一代。”黄缙说。如何让相机在碳汇监测中最大化发挥作用,也是新问题。“如果用传统卫星遥感方式去俯视,只能看到一棵树的面积。而如果沿着卫星运行轨迹从不同角度观测,则可以看出这棵树的体积、冠幅的几何形态,并探测它的反射特性,推算其茂密程度。”曹海翊说。因此,研制团队将相机方案定为“多角度、多光谱”遥感相机,并通过近一年的成像仿真实验,确定了0°、±19°、±41°共5个角度,能够使大气对于观测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满足现阶段林业遥感观测需求。此后,研制团队又从总体设计上提出新增超光谱探测仪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用于探测叶绿素荧光和大气气溶胶。曹海翊介绍说,“碳星”集多种载荷于一身,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开展观测,数据相互的耦合度更好,观测结果更真实准确,这样的效果是多颗单一载荷卫星难以比拟的。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2017年,“碳星”的研制终于从“纸上开花”到“落地生根”——卫星正式批复立项。进入工程化研制阶段的“碳星”,面临的首要问题却是“减肥”。4种载荷虽然让它拥有强大的功能,但也使它“超重”了100公斤,超出了火箭运载能力。卫星上每个零件都有用,怎么减?研制团队用了“狠招”。黄缙说,当时大家把载荷全部拆散,变成零部件逐一称重,列出长长的清单,然后跟同类零件对比,看更换零件或采用轻量化材料能减轻多少。在结构方面,研制团队对卫星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一些附属结构能共用就共用、能省掉就省掉。终于,他们在确保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帮助“碳星”顺利通过“体重关”,甚至在发射时,火箭还能顺便搭载2颗小卫星。复杂的载荷也给卫星热控设计带来了麻烦。“碳星”的多波束激光雷达是目前功耗最大的星载激光器组合体,最大功率达1600多瓦,但需要维持在20℃左右的工作环境,常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同时,“碳星”围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约90分钟飞一圈,其中有60分钟在“阳照区”、30分钟在“阴影区”,这使其表面在一个半小时内最大温差达到±90℃。而在它内部,载荷要发挥最佳性能,温度变化需控制在0.5℃以内。既要给“碳星”“穿棉袄”,又要为它“装空调”,研制团队为此煞费苦心。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他们终于攻克了这些难题。如果说,此前我国遥感卫星是“看”地面、描述地面,“碳星”则实现了更深刻地描述物体物理属性。“这是遥感卫星从几何特性定量化探测向辐射特性定量化探测的跨越。”谈起“碳星”的意义,曹海翊自豪地说,“它不仅能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还将为我国在‘双碳’战略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支撑!”
  • 水科院:智慧水利所开展无人机高光谱水质遥感监测取得初步成效
    水科院近期在广州市从化区黄龙带水库开展了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水质调查实验,在水库坝区附近飞行一个架次,获得了水体的高光谱信息。在无人机飞行期间,同步采取5个水样当天送检,检测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α和悬浮物浓度。通过分析水质参数和高光谱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水质参数遥感反演模型,最终获得库区水域厘米级分辨率的水质空间分布图。综合水质采样和无人机高光谱反演结果,黄龙带水库整体水质在Ⅱ类以上,符合其作为水源涵养地的水质要求。本次实验证明了无人机遥感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未来可面向省内其他水源地、河道进行推广。  无人机作为新型航空遥感和测绘平台,集成遥感和GPS导航定位等先进技术,可搭载多类型高精度传感器,获取影像分辨率可达厘米级,具有进行大面积的航空摄影测量、倾斜摄影测量的能力。和传统的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全天候工作等优点,搭载高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得高时空和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利用该数据可实现河道和水库的长时间精准观测,对河湖(库)水域水污染状态的持续性监测及污染源紧急重点排查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有关部门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精密测量院参与完成《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
    1月17日,科技部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报告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其中,“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报告(以下简称“北极专题报告”),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精密测量院、武汉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京大学等国内极地研究领域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编制完成。精密测量院研究员江利明领衔的影像大地测量学团队,负责“北极专题报告”中的格陵兰冰川边缘线数据分析及相关中英文内容编写。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首次研制了2002-2021年整个格陵兰298条冰川边缘线逐季(典型冰流系统为逐月)数据产品,揭示了格陵兰冰川边缘线呈整体退缩趋势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大气、海洋驱动机制。自2018年以来,该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格陵兰“冰盖-溢出冰川-海冰”系统关键过程遥感强化观测研究”等多个国家级项目资助下,围绕南北极冰盖关键要素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开展持续、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遥感》(《Remote Sensing》)、《国际数字地球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等地学领域权威期刊上。2002—2021年格陵兰各流域平均边缘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驱动机制2002—2021年格陵兰Zachariae Isstrom冰川边缘线变化(图片来源: CCTV-13新闻频道报道截图)近20年来,由于全球增温及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北极冰雪与植被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向标。“北极专题报告”显示,2002—2021年间,北极海冰覆盖范围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占2002年最小海冰范围的近40%;格陵兰冰盖所有区域都发生过表面融化,主要集中在冰盖边缘地区,84%的格陵兰冰川出现退缩,平均退缩1.37公里;77.4%的北极陆表区域绿度增加,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亚马逊雨林的面积。该专题报告为开展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报告全文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可通过国家遥感中心网站(http://www.nrscc.most.cn/)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chinageoss.cn/geoarc)下载。报告成果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17日发布会由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吕静副主任主持,国家遥感中心赵静主任、刘志春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据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介绍,科技部自2012年起持续组织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制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 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今日(17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 自2012年起,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2022年是开展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报告显示,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夏季9月份呈现明显波动下降趋势。2002—2021年间,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占2002年最小海冰范围的近40%。2002—2021年,格陵兰冰盖所有区域都发生过表面融化,融化主要集中在冰盖边缘地区,融化范围总体上较为稳定,但同时,格陵兰冰川边缘线整体呈退缩变化。2002—2021年,77.4%的北极陆表区域绿度增加,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亚马逊雨林的面积,并在近五年呈现加速“绿化”态势。“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显示,2022年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区域性突发事件,导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产1.3%,是近十年第二大减幅,玉米产量减幅较大,水稻产量同比基本持平,小麦和大豆小幅减产。“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
  • 世界首次!“合肥造”遥感仪器助力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能力
    4月16日,长征四号火箭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就装载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自主研发的三台遥感仪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装载的五台遥感仪器中,有三台是“合肥造”。其中,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和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偏振交火”探测方案,两台遥感仪器可以互相配合,对同一个目标进行观测。其实,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还有一个兄弟卫星——去年九月升空的高光谱观测卫星。这两颗兄弟卫星之间的遥感仪器技术一脉相承,技术指标也大幅提升,像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就可以对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污染物,看得更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建国告诉记者,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高光谱观测卫星这两兄弟,还将进行组网运行,以增加我国大气环境卫星观测频次,提高全球覆盖能力。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首批启动的综合探测卫星,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还承担了多颗卫星载荷的研制任务,对我国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做出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安光所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团队荣获“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称号
    6月30日上午,中科院召开庆祝建党101周年表彰交流大会,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荣获中科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称号。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立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勇担科技“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团队围绕“国家环境安全”“美丽中国建设”对环境监测和信息获取的需求,自主研发系列大气立体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了污染成分、温室气体、气象要素高时空分辨探测激光雷达、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差分吸收光谱等系统,构建我国首个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和环境效应评估,并通过技术产业化支撑了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功研制高分5号多角度偏振成像仪、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和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等载荷并在轨运行交付,首次实现我国大气污染成分探测由地基到天基的跨越。为我国争夺环境国际话语权、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建所理念,坚持 “信念引领科研,党建促进创新”,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发扬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的光荣传统,成员们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拼搏,以自己的责任担当有效保障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2020年疫情期间,刘文清院士亲自带队逆行奔赴武汉开展大气环境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第一手的大气环境要素时分分布数据。   团队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等。 “十四五”期间,团队将继续怀揣“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做贡献”的初心,以国家“减污降碳”重大需求为导向,勇担“国家事”“国家责”,做足长板,在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刘文清院士带队逆行武汉载荷卸车出征
  • 关于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6cc0457-6486-474f-a147-12d8ef65c82a.jpg" title=" 关于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jpg" alt=" 关于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jpg" width=" 663" height=" 78"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idth: 663px height: 78px " / /p p   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局),济南市环境保护局、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p p   为落实我部统一行使生态环境监管的职责和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改革座谈会要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现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探索推动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为全国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提供示范经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试点范围 /p p   根据已有工作基础,兼顾地域性代表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确定在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等8个省(区、市)和山东济南、江苏泰州、山西运城等3个地级市开展试点工作。 /p p   二、试点时间 /p p   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 /p p   三、试点内容 /p p   (一)水环境遥感监测。包括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湖库蓝藻水华和营养状况、海洋赤潮和溢油等遥感监测。 /p p   (二)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包括秸秆焚烧、颗粒物、污染气体、大气网格等遥感监测,开展地方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遥感监测。 /p p   (三)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估。包括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生态结构等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估。 /p p   (四)土壤环境遥感监测。包括开展土壤污染源监管、未利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固体废物堆存场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面源污染等遥感监测。 /p p   (五)核安全、环评规划遥感监测。包括核电厂厂址、核电厂规划限制区、核电厂温排水等核安全遥感监测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遥感监测。 /p p   (六)生态环境执法、应急遥感监测。包括环境违法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遥感监测。 /p p   四、试点成果 /p p   (一)方法模型方面。在大气、水、土壤、生态等方面建立适用于不同区域尺度的方法模型,形成系列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 /p p   (二)专题产品方面。在生态状况、秸秆焚烧、区域灰霾、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核电站温排水、固废堆放等方面形成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专题产品。 /p p   (三)标准规范方面。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专题产品中较成熟的技术方法进行验证,推动转化形成标准规范,引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开展遥感监测与应用。 /p p   (四)能力建设方面。建立6-8个生态环境遥感应用基地,争取申报1-2个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 /p p   (五)人才培养方面。培养40-60名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骨干,探索形成人才交流机制。 /p p   (六)科学研究方面。申报2-3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相关科研项目,探索形成数据共享机制。 /p p   五、工作要求 /p p   (一)职责分工 /p p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由生态环境监测司统一组织,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各相关试点地区按照试点目的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试点方案,有侧重地选择不同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p p   (二)组织保障 /p p   各试点地区应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人员配备和资金保障,将试点工作纳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专人负责本项工作,并明确试点工作联络员,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p p   (三)信息和成果报送 /p p   各试点地区在试点工作开展1个月内将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和试点方案报送我部。试点期间,每年12月底向我部报送阶段工作进展。试点结束后,及时向我部报送工作总结和试点成果。 /p p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吴迪 /p p   电话:(010)66103173 /p p   联系人: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赵少华 /p p   电话:(010)58311525 /p p   传真:(010)58311501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3/attachment/fb050406-1939-4d24-97e5-2c74b0450a05.doc" target=" _self" title=" W020190306368618564382.doc" textvalue="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联系人信息表.doc"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联系人信息表.doc /span /a /p p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 /p p   2019年2月28日 /p p   抄送:泰州市人民政府。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