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验血查癌

仪器信息网验血查癌专题为您整合验血查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验血查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验血查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验血查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验血查癌话题讨论。

验血查癌相关的资讯

  • 以色列研发出新型验血查癌技术
    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生物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验血检测癌症的新方法,不仅能区分出不同种类的癌症和其他疾病,还能为医生们提供大量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   负责这项研究的阿德蒙教授表示,当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病变或停止发挥作用时,会分解为构成它们的基本单元——氨基酸,以产生新的蛋白质。在这一过程中,有些蛋白质并未完全分解,而是变成了称为缩氨酸的较短蛋白质,其中一些缩氨酸在人体白细胞抗原蛋白作用下附着在细胞表面。当人体免疫系统得到由这些病变蛋白质形成的缩氨酸发出的信息时,免疫系统就会把病变细胞杀死,以防疾病扩散。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不仅能在白细胞抗原蛋白的帮助下“捕获”缩氨酸,还会将部分这种含特定缩氨酸的蛋白质分子释放进血液中。而癌细胞为迷惑免疫系统,会将更多含缩氨酸的白细胞抗原蛋白释放进血液。只要将血液中的人体白细胞抗原蛋白与其他蛋白质区别开,从中提取出相关的缩氨酸,然后用质谱仪判断出缩氨酸种类,即可诊断癌症和其他疾病。   研究人员称,他们在血样中发现了数千种不同的缩氨酸,为诊断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了关键信息。有些缩氨酸通常不存在于健康人体内,所以,一旦发现它们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 既然验血那么重要,还能检测很多癌症指标,为什么还有很多癌症未能及时发现?
    血液,这个维系我们生命的红色液体,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还承载着身体的健康密码。医学界一直在努力破译这些密码,希望通过简单的验血就能发现潜伏在体内的健康隐患,包括可怕的癌症。然而,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为何仍有许多癌症病例像隐形的刺客一样,直到病情严重时才被发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验血与癌症早期发现的微妙关系,揭开这背后的科学奥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癌症指标。简单来说,癌症指标就是一些特定的物质,比如蛋白质、DNA片段或者是细胞本身,它们在癌症患者体内往往异常增多或减少。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这里有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产生明显的指标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意味着癌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广阔的森林,那么癌症就像是其中的一棵病变的树。在森林的早期阶段,这棵树可能并不显眼,它的变化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这就是许多癌症在早期难以被发现的原因。而验血就像是在森林上空飞过的一架飞机,虽然可以从高空俯瞰,但要想看清楚每一棵树的状况,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即使血液中的某些指标异常,也可能是由其他非癌症因素引起的,比如炎症、感染甚至是生活习惯的影响。这就给诊断带来了挑战,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以及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的准确率。例如,液体活检技术就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游离DNA来寻找癌症的迹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侵入性操作,且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肿瘤信息。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对于身体异常信号的敏感性,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就像森林中的巡逻队,虽然不能立刻发现每一棵病变的树,但至少可以在树木开始枯萎时及时采取措施。在这场与癌症的较量中,验血无疑是一位重要的盟友,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验血在肿瘤筛查和治疗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验血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患者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且可以作为常规健康检查的一部分。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的可能性。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某些类型的白血病,验血可以直接诊断。早期发现某些类型的癌症,对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验血也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癌症复发情况。
  • 验血查癌”神话破裂 “女乔布斯”认罚下台
    p   创立血液检测企业“西拉诺斯”的美国硅谷新贵伊丽莎白· 霍姆斯14日同意交出企业控制权,了结监管机构对她“大规模欺诈”的指控,由她主导的“抽指血查癌症”神话正式破裂。 /p p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西拉诺斯公司及其执行总监霍姆斯、总裁拉梅什· 巴尔瓦尼以虚假血液检测技术骗取逾7亿美元融资。 /p p   美联社报道,霍姆斯当天同意与SEC和解,放弃对西拉诺斯的控制权,返还1890万公司股份,支付50万美元罚金。她同时被罚10年内不得出任上市企业高级主管或董事。 /p p   SEC说,将向联邦法庭另案起诉巴尔瓦尼。 /p p   现年34岁的霍姆斯从斯坦福大学辍学后,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创建西拉诺斯公司,宣称掌握一项廉价技术:利用一款专利分析仪“爱迪生”,仅需采集指尖数滴血,便能检测出癌症和高胆固醇等多种疾病。 /p p   西拉诺斯获得大笔投资,霍姆斯获称“美国最年轻女富豪”。声名大噪时,她模仿苹果公司已故创始人史蒂夫· 乔布斯装扮,常以黑色套头毛衣形象示人,一度得名“女乔布斯”。 /p p   《华尔街日报》2015年报道,所谓颠覆性血检技术可能是骗局,西拉诺斯大部分检测都使用传统血检设备完成。SEC介入调查。2016年,美国医疗保健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禁止霍姆斯运营血检实验室,同时吊销西拉诺斯的血检执照。《福布斯》把对霍姆斯的财富估值从45亿美元直降为零。 /p p   SEC说,西拉诺斯公司、霍姆斯和巴尔瓦尼向投资人兜售血检技术时,多次发表虚假或误导性言论,如“美国国防部曾在阿富汗战场使用西拉诺斯产品”“企业2014年有望创收超过1亿美元”。事实是,美国国防部从未用过这家企业的产品,企业2014年收入刚超过10万美元。 /p p   西拉诺斯眼下艰难度日,濒临破产。SEC说,如果破产清算,霍姆斯必须归还诈骗所得的至少7.5亿美元。 /p
  • 被罚后再出大招:Theranos高调发布新验血仪器
    医疗科技公司Theranos CEO Elizabeth Holmes出席了由美国临床化学协会举办的年度大会,并且看起来她完全没有受到联邦刑事与民事调查影响,因为她在这场大会上宣布了又一款新的验血产品,叫Theranos Sample Processing Unit(血样处理单元)或miniLab(迷你实验室)--因为它的大小就跟一台计算机打印机一样。Theranos CEO Elizabeth Holmes(资料图)  新产品为Edison的继任者,而Edison却饱受争议。  据悉,miniLab仅需160微升的血样就能进行测试。Holmes在展示过程中公布了miniLab临床数据。该数据展示了miniLab对同一血样展开的11种测试结果,其中包括寨卡病毒。Holmes还表示,这一设备对某血样最多可进行40种血样测试。然而有消息人士指出,同样的血样无法进行那么多种测试,而且它还需要病人提供3到4份的血样才行。  这次,Theranos改变了产品发布方法,它在产品正式问世之前公布了其临床数据。虽然这看起来好像透明了很多,但由于该数据未受到来自第三方独立机构的认证并且也没有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那里获得批准,所以它的真实性仍有待商榷。目前,Theranos只有一款验血产品获得FDA批准--疱疹测试。  华盛顿大学副教授Geoffrey Baird则表示,虽然Theranos新产品还只是一款原型产品,但它的技术却已经为医生和科学家长时间使用。  Holmes表示,不同于Edison的是,miniLab将不会在商店内展示,相反,它将在医院投入使用,而它的到来将为Theranos开启一个新的阶段。
  • 福布斯最年轻女富豪走下神坛:验血技术遭质疑
    p   华尔街日报的“十亿美元俱乐部”的全球创新企业排行榜上,Theranos以90亿美元的估值,稳稳地坐在美国第九的位子上;给Theranos撑腰的投资人包括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这样的传奇大佬 帮Theranos决策的董事会里有基辛格这样的外交高人;Theranos还在2013年被Healthline评为10大医疗科技创新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50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c080de82-d969-4309-ad77-657e51149d9c.jpg" / /p p   而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成长经历更像是一个传奇,精通中文的她,最早做过销售C++编译器到中国大学的生意 大学进了常春藤名校斯坦福的化学工程系;19岁辍学,用自己的学费创业,建立了Theranos;到2014年为止,全球有84项专利,联合参入上百个发明;2015年,以45亿美元的身价,成为福布斯财富榜上最年轻的女富豪;今年成为奥巴马总统的创业者大使。 /p p   所有的这一切,可能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牛逼! /p p   strong  真“牛逼”,还是会忽悠? /strong /p p   而面对如此“NB”的公司和创业者,我们最想知道可能就是Theranos这家公司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产品有多好?这些问题这两天在美国媒体中,不但只是疑问,而是成为质疑?甚至怀疑。到底背后发生了什么? /p p   首先,还是简单得说一下Theranos的“发家史”,创建于2003年,Theranos在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的带领下,利用行业里成为“微流体”(把微量液体变成微小的液态流)的远离进行的血液测试新技术的开发。他们声称自己的发明比传统方式:更快,更准,更便宜,而且更少痛苦。害怕针头的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最早就是不想为了验血手疼,而有了发明用手指尖扎的几滴血的测试技术,而且Theranos声称他们可以用这滴血完成的检查项目超过200个。如果如Theranos所说的那样,可以颠覆的可是整个的医疗测试产业,这个在美国,年收入730以美元的行业中70%的业务将被他们轻松取代,并可以推动很多病的实验和治疗。谈到自己的心血,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说“重要的是我们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做得到底有多好,这是我工作的原因,也是工作的动力。”也因此,Theranos被称做医药界的“苹果”,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更因为她喜欢的黑衣造型,把比作新一代的乔布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53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16f9a9a3-d6dd-44ce-ac7c-9d8a3b0a3fbc.jpg" / /p p   而这样宏伟的颠覆性发明,本该让整个医疗界为之振奋。但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却是各种各样的。美国临床化学协会的主席,埃默里大学的教授Dave Koch提到Theranos说,“不可能去评论它到底怎么样,可能超级好,可能很糟。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看,可以读,可以测试的情况下,我实在没有明确答案。” /p p   strong  神秘公司到底在保守什么秘密? /strong /p p   当然Theranos十几年的发展不是没有业绩可循,Theranos从2013年开始提供一些测试服务,已经和walgreens有了合作,并在42个药房尝试建立了实验室,同时还开始帮助辉瑞等大型药厂进行测试工作,并在美国军方获得了业务。但是学界的疑问集中在Theranos到目前没有公布过任何自己产品和同类产品的比较性实验结果,除了一个6个病人的单项测试结果,他们没有发表过和自己技术相关的学术性研究,同时也没有给予独立的研究人与进入他们实验室的机会。而创始人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也是难开金口,很少面对媒体的她,说到自己公司的技术都表示这是“商业机密”而避而不谈,而整个公司的态度也是一样,沉默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对手拿走。Theranos认为美国食品医药安全委员会,FDA的检验才是最重要。到现在为止,FDA只批准了他们在疱疹方面的测试。当然,证明Theranos的技术在一项测试上是有用的。但是喜欢质疑的学界,还是对剩下的200多项其他测试抱有问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6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69763b1a-dbe8-453d-a54c-65a8213d8588.jpg" / /p p   如果说学界因为Theranos的沉默,还只是抱有疑虑,那华尔街日报15号的一篇文章就直接把这个疑虑变成了指责。文章中表示,Theranos的前员工反应,公司现在只有15项测试是通过少数体液在自己开发的Edison机器上测试,其他190项测试都是用传统方式在进行,还有前员工对Theranos检验的准确性有质疑,认为操作上有不合法的地方,并向相关监管部门已经举报。另外还提到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在2005年雇佣的英国生物化学家Ian Gibbons,并共同开发了很多Theranos的专利。Gibbons已经在2013年自杀,而她的的遗孀表示,Gibbons说进展很缓慢,甚至提到“什么都无效”。同时还拿出了一些,实际发生的测试不准确的案例。 /p p   而16日,又有了新消息,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Theranos除了一种测试外,停止用手指取样。FDA对Theranos有过匿名检查,认为他们使用的存放血液的迷你管没有被批准过。之后他们开始接受医疗保险和补助服务中心的审计。 /p p   纽约没有测试站,我没法马上有机会去自己试试看。不过点评网站Yelp上,Theranos在Palo Alto的试验站得了3.5颗星(5星满分),9个留言中看到,一人抱怨不准确,一人抱怨还和原来抽血一样,两人抱怨有疼痛和创伤。 /p p    strong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答案? /strong /p p   Theranos很快回应,认为舆论证据不准确,只是用个别非核心人员的观点,同时记者本人没有做过Theranos的实验,同时公司已经提供了上千页的资料。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也在通过媒体回击,表示这是行业竞争对手在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用没有全面证据的舆论对她和Theranos做打击。但是依然没人出来说,他们到底能做多少测试,有多少显示证据,对准确性做解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63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41d6a736-237b-4855-8dd6-241e10d2f250.jpg" / /p p   可能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说的有道理,但可能对于公众,更大问题是,今天的企业,难道透明度不是一个同样重要的生存指标?特别在医药行业,给出科学证据,保护和证明患者的安全和结果准确,更是核心。Elon Musk等科技界的巨头都接二连三公布自己专利技术的今天,越来越多人相信,对自己商业机密的保护的最好方法不是保密,而是公开,证明自己对技术的先一步控制,也让自己有行业标准的制定权。所以在这个时候,除了科学证据可能其他都是废话。 /p p   当然这项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绝对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行业里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也不只是Theranos他们一家, 包括IBM在瑞士的实验室都多个机构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医疗科学没有一夜成功的童话,从班廷和贝斯特发现胰岛素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些里程碑的成就都是靠无数的钻研和失败换来的,我也相信测试的革命需要时间和心血去换取。同样好的公司也需要千锤百炼,如果Theranos是真金,而现在的质疑风波就应该只是他们改变我们医疗检验路上的小小插曲。 /p
  • 癌症监测新突破:试纸验癌
    不久前,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发出一种可检测出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试纸。在家中,只要用一张小小的试纸便可知道自己是否带有癌症突变基因。   用一张小小的试纸,滴两滴血即可知道待检人是否带有遗传病相关基因、耐药性突变或肿瘤突变基因。这种试纸的“学名”叫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组研发完成的。   通过验血来诊断癌症的说法由来已久。新西兰惠灵顿一家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提出过验血诊断癌症的说法。据报道,他们用验血法诊断结肠癌、肺癌和肝癌已经取得成功。这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贝里奇博士说,他们是通过检测因癌细胞迅速增殖而在人体血清中所留下的指纹印的方法来诊断癌症的。   临床应用有待探索   “取两滴血,经过核酸提取后,与检测试剂室温反应半小时,再滴到试纸上5分钟后就可观察到结果,如果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引起的遗传病、肿瘤疾病的易感基因存在或病原微生物,检测就会显现出来,没有则不显示。”曾令文介绍说,例如胰腺癌中的K—ras基因突变。   曾令文表示,这项研究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一个原理,而是运用多个原理整合而成。利用了四大技术:发夹结构探针技术、核酸信号转移放大技术、纳米晶金粒的可视化技术和试纸条简单、快速、方便的技术优点的结合,开发出该核酸生物传感器。   如果“试纸验癌”成功运用于临床,将会是广大家庭的福音。“我们就是想开发一些简单、快速,并且便宜的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方法,让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走进家庭。”曾令文说,“如此一来,人们便不需要到医院里使用很昂贵的仪器去检测了。”   针对此项研究成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治医师李宝兰表示,从目前该领域进展情况看,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至于能否应用临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治医师安广宇认为,“试纸验癌”并不尽可靠。安广宇解释说:“癌症只能检测出易感基因,并且测定的费用很高,即便有基因异常度也不代表就是患上了肿瘤。”   然而一滴血验癌的方法也并非完全是纸上谈兵,近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的癌症专题讲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内科肿瘤学专家孙燕表示,一滴血查某些癌症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所有癌症都能查到。比如肝癌患者的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会很高,所以可以通过血液查出。还比如血液中PRC高,可能有前列腺癌,但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查出。   市场需求或前景广阔   “这种传感器一经研发并且走向家庭,它的市场需求应该是很大的。”在谈及此项研究应用于临床的需求前景时,曾令文表示说,“现在大家吃、穿、住、行都不愁了,健康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大家都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癌基因的突变,而且这种方法做起来很方便快速。”   曾令文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耐药性,从而实现“个体化医疗”。这里所谓的“个体化医疗”便是一种医疗的人性化体现。“比如说肿瘤,在肿瘤治疗的时候有一些药物非常昂贵,这些药物可能只对一部分人有作用,这一部分人基因的突变决定了其对这种药物是不是敏感。”曾令文补充说,“此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从而得知患者是否适合用这种药。否则,花钱买对自己没用的药物就得不偿失了,而且还会贻误治疗时机。”   “我们的目标是要走向家庭。但目前该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刚刚结束阶段,我们做过了一些临床的样品实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优化这个技术。”曾令文说:“该项研究在实践阶段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核酸提取的装置仍需进一步完善。装置完善之后,就可以形成很完整的产品,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走向家庭。”   曾令文介绍说:“核酸提取装置研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别人开发的核酸提取装置直接和核酸传感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走向家庭的产品。另一种是我们自己正在研发的核酸提取装置,这个装置研发出来之后与核酸生物传感器进行结合。”   此外,曾令文提醒说:“并不是一个传感器就能检测所有的癌症,我们会针对某一种癌症进行专门设计,开发一系列针对不同癌症的传感器。虽然它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但基本可以检测出患某种癌症的几率有多大。此时,患者便可以进一步的做些体检,检查有无这方面的癌症。”   预防癌症需日常注意   据孙燕介绍,肿瘤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中国次之,非洲、拉丁美洲发病率相对较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全球因肿瘤死亡人数会超过1000万。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病率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癌症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预防的。对于预防癌症,美国国家科学会有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议:   1.饮食上少吃油和脂肪、糖和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   2.保持乐观愉快的生活态度,心情不愉快会影响身体的各种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   孙燕提醒人们,远离致癌因素,要定期连续有效的健康查体,妥善处理癌前病变,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 癌症检测新方法:验血可测出癌细胞
    导读:美国研究人员找到检验癌症的新方法,让医生通过探测血液中是否有癌细胞,确定病人的情况。此法能在十亿个健康血细胞中探测到单个“离群”的癌细胞。   找出新方法的波士顿研究组将同药剂公司强生(Johnson & Johnson)合作,推广此新的癌症诊断方法。美国四所大规模的癌症中心将在今年开始试用这个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法。此法广为应用后,将彻底改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参与研发此项检验方法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中心主任哈伯说:“这如同是液态的切片检查(biopsy)”,用此法既可避免疼痛的切片检查,又较定期的成像扫描(imaging scan)检查,更方便医生监控病患的状况。   目前,好些病人是通过针刺切片,确定细胞是否出现癌病变,但此法无法让医疗人员掌握足够的样本,确认肿瘤是何种基因所诱发,生长途径为何。通常,医生是让病人接受药物或放射线治疗,等待两个月后,再作断层电脑扫描(CT scan),看肿瘤是否缩小。可是,有些病人可能等不及医生确定下一个疗法。   哈伯解释道:“若你能迅速地把它找出来,‘确定药物有效’,就能继续使用,‘确定药物无效’,就试别的疗法。”   研究组在报告说,检验人员是使用布满7万8000个细点的微型晶片,进行检验,这些有如实验室玻片(lab slide)的晶片上的细点,就有如牙刷刷毛尖端的细点一般。细点上有能同癌细胞结合的抗体(antibody),当血液流过晶片时,癌细胞就会粘在细点上。   参与晶片设计工作的哈佛大学生物工程师托纳说,此检验方式,能在十亿个以上的细胞当中,找出一个单一的癌细胞。他补充道,研究组之所以能确实此比例,是因为他们把癌细胞混入健康的细胞中,再用晶片去找出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等20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现发布《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等20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编号1.WS/T 225—2024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WS/T 225—20022.WS/T 227—2024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要求WS/T 227—20023.WS/T 229—2024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WS/T 229—20024.WS/T 230—2024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临床实验室应用指南WS/T 230—20025.WS/T 348—2024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WS/T 348—20116.WS/T 356—2024参考物质互换性评估指南WS/T 356—20117.WS/T 359—2024血栓与止血检验常用项目的标本采集与处理WS/T 359—20118.WS/T 402—2024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 402—20129.WS/T 403—2024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WS/T 403—201210.WS/T 406—2024临床血液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WS/T 406—201211.WS/T 408—2024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WS/T 408—2012WS/T 416—2013WS/T 420—2013WS/T 492—201612.WS/T 409—2024临床定量检测方法分析总误差的评估WS/T 409—201313.WS/T 413—2024血清肌酐参考测量程序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WS/T 413—201314.WS/T 414—2024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原因分析WS/T 414—201315.WS/T 415—2024无室间质量评价时的临床检验质量评价WS/T 415—201316.WS/T 418—2024受委托医学实验室选择指南WS/T 418—201317.WS/T 461—2024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南WS/T 461—201518.WS/T 478—2024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和D3检测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WS/T 478—201519.WS/T 489—2024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WS/T 489—201620.WS/T 491—2024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WS/T 491—2016上述标准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被代替标准同时废止。特此通告。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5月9日附件:国卫通〔2024〕8 号 20项标准文本.zip
  • 一代传奇变世纪骗局 滴血验癌的“硅谷宠儿”黄粱梦碎
    只要在手指尖取几滴血,就可以透过一部小型仪器进行一系列测试,以检测是否患病… … 听起来,这确实很神奇,也相当有诱惑力。1月3日,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曾估值90亿美元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es)四项欺诈罪名成立,其可能面临长达20年的监禁。这位曾因“滴血验癌”而名噪一时的“硅谷宠儿”黄粱梦碎。不是所有斯坦福辍学生都能创业成功,穿黑色套头衫的也不都是乔布斯。纪录片《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剧照Holmes的创业故事始于2003年,当时19岁的她从斯坦福大学辍学并创立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经过数年发展,该公司的设备号称能通过仅仅几滴血就能检测出数百个指标,筛查出包括癌症、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这项“革命性的突破”使得Theranos公司和Holmes本人声名鹊起。2015年,Theranos公司的巅峰估值达到90亿美元,Holmes也入选了福布斯的全美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单。Theranos公司癌症检测设备然而,泡沫的破灭只在一瞬之间。2015年10月,外媒的一篇报道揭露了Theranos公司的一系列欺骗行为,指出“新设备”的血检结果实则多由传统设备完成。随着为期半年的调查结果出炉,Holmes从明星企业家一夜之间沦为商业骗子。随之而来的是Theranos公司的倒闭以及Holmes接下来的监狱生活。对于科学家来说,癌症的液体活检的确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滴血验癌”是通过对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分析判断有无肿瘤。其实,这项技术只是临床实验室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单纯的“验血”并不能准确地判定是否患有肿瘤。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目前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生物化学法、免疫学法、分子生物学法、芯片技术等。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是辅助临床医生对肿瘤诊断、治疗评价、疗后监测复发转移的手段之一。仅凭借“验血”的结果,不能做最后诊断确诊依据。因为,肿瘤标志物对癌细胞早期检测的敏感性低、特异性不强。另外,某些肿瘤标志物只能定位于人体内某一系统,而不能确定具体脏器。所以,对于癌症的诊断还需采用综合手段:实验室血液及其他体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病理检查等,但最后的确诊还是以病理诊断为主。“滴血验癌”其实是一种蛋白芯片技术。该技术如针对单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已证实有一定意义。但要想准确诊断有无肿瘤,不能仅以单项肿瘤标志物为标准,而应多指标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比如,AFP(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公认的指标之一。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为49%;如果联合检测,再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肝癌检出率。就“滴血验癌”而言,如何应用多指标联合检测,或将哪几种检测指标联合在一起的效果好,医学界还在不断研究中。
  • 美研制出新仪器15分钟测出艾滋病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种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验血装置日前问世,它能在15分钟内检测出艾滋病,准确率几乎是100%。这种由塑料制成的验血装置名叫mChip,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发,其生产成本只有1美元,远低于目前任何一种检测艾滋病的验血设备。   mChip包含10个感应区域,只需针刺微量血样就可以在15分钟内诊断出是否感染了HIV病毒或梅毒。和验孕棒相似,该验血装置也是用颜色来识别呈阴性还是阳性。mChip主要研发者萨缪尔博士表示,使用这种装置非常方便,“不需要到诊所去验血,也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等待结果”。
  • 川籍博士研制三代基因测序仪 100美元测基因 唾液快速查癌症
    作为今年海科会的重磅项目之一,首次举办的“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众多人关注。9月25日,从省长魏宏手中接过奖牌,川籍博士雷明说,这个奖牌是此行最大的惊喜。从川大毕业到留校任教,再到公派出国,雷明博士已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且从事基因测序研究十多年。这次打飞的回国参加比赛,他带来的正是自己的最新研究:第三代快速廉价高通量高精度的DNA测序仪。作为当今最火爆、最前沿的基因检测技术,目前,雷明说,该项技术在国内还算一片空白。这次来参加比赛,他希望能在国内寻找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目前,他已决定能回川创业。  国内富豪打飞的做检测 最贵可达十万美金或许你不知道基因测序,但是你肯定听说过这个新闻。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预防乳腺癌的困扰,预防性地切除了自己的乳腺。而之所以切除乳腺,原因就是她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提前预知到了体内乳腺病变的先兆。这次从美国飞到成都参加比赛,雷明带来的就是目前最火的基因测试技术——第三代快速廉价高通量高精度的DNA测序仪。“每个人体内的基因都是不一样的,譬如某一种药物,有人吃了过敏,也有人吃了完全没问题。”雷明说,这就是体内基因构成不一样。这项技术,通过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可以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如癌症或白血病,运动天赋、酒量等,从而进行靶向治疗。利用这项技术,糖尿病患者不必等到发现胰岛素缺失才开始治疗,如提前预知,一开始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补充的药物或者食物,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就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目前,哈佛的专家正在利用基因测序仪,进行一项名为复活猛犸象的实验。通过提取猛犸象的基因,在试管里培养,植入亚洲象体内,复活猛犸象。而业界普遍认为,基因测序仪未来将和计算机一样普及,成为科研机构、医院等场所的“标配”。雷明说,基因测序用处非常广,目前主要是健康检查,很多国内富豪甚至打飞的到美国做基因检测。目前,这项检测的成本约是3000美金。如果检测的项目很多,花费最高可达到十万美金。  国内已开始临床试点 未来市场可达千亿美金作为四川乐山夹江人,雷明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四川大学度过的。1982年,原本本科学习土木工程的他,成功跨学科,研究生读了生命医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我们那个年代工作包分配,专业无法自己选择。”雷明说,自己一直喜欢生命医学,上本科的时候,就看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所以,这个专业一 开始招硕士,他就立马决定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雷明在川大留校任教,并且参与了国内最早的人工心脏瓣膜研究。后来,他辗转到欧洲、美国,如今雷明所在的机构拥有基因测序方面顶尖的科研实力,并曾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基因测序仪。但目前,这项技术在推广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基因测序还主要用于健康检查,极少进入临床领域。在国内基因测序广为人知的是针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只需要孕妇5毫升血,就可以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指数。不过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发生,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批准109家医疗机构开展NIPT高通量测序临床试点。“这是一个好现象。”雷明说,临床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市场前景有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产值。另一个阻碍推广的原因是,价格偏贵。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第二代测试仪,价格很贵,普遍售价在75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而且检测的精度不够,容易导致误诊。雷明说,他研制的三代测试仪已经取得美国专利,将精度大大提高,而且可将售价降至5万至10万美金之间。未来在体检机构,普通市民花上100美元,就可像验血一样检测自己的基因情况了。“作为一个四川人,此次来参加海科会,我希望能寻找到投资者,让自己的技术在四川落地生根。”雷明说,他希望将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生产基地落在四川。
  • 仅需十分钟鉴别 检测癌细胞的新技术面世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科技日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 通讯》杂志5日发表的医学研究报告,一项能在10分钟内完成的癌细胞检测技术问世。这项检测通过识别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差异,快速完成初步诊断。 /span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甲基基团附着到DNA上的过程被称为甲基化,这一过程受到遗传操控。DNA甲基化作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在所有“成熟”的人类细胞中,DNA都携带这些修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而癌细胞与健康细胞的基因组信息具有显著差异。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它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是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的特点。基因组的差异也导致在大多数类型的癌细胞中,甲基化水平和模式都存在差异。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此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马特· 特劳及其同事发现,癌细胞中不同的甲基化情况,会影响DN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些特性中,研究人员发现DNA与金纳米粒子的连接尤为紧密,他们利用这一特性开发出了一种癌症检测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新方法只需极少量来自患者的纯化的基因组DNA,就能在10分钟内完成检测,且检测结果仅靠肉眼就能辨别。研究团队已经在代表不同癌症类型的100多个人类样本——72名癌症患者和31名健康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测试了这一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研究人员表示,在目前的阶段,此方法只能检测是否有癌细胞存在,暂时还无法识别其类型或疾病进展。今后应对更多样本进行测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更详细的分析研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总编辑圈点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0分钟凭肉眼就能辨别癌症检测结果,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癌症检测就跟化验血型一样简单?检测手段越便捷直接、检测结果越清楚明了,越能为患者接下来的治疗阶段争取宝贵时间。毕竟癌患猛于虎,每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若都能多争一分、多夺一秒,或许就能拯救宝贵生命于凶险之境。科技改变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p p br/ /p
  • 20岁防传染30岁查血糖每个年龄段有重点检查项目
    年近尾声,各大医疗机构迎来了学生和企事业员工体检高峰。面对繁杂的体检项目,小编建议大家在各年龄段应该重点检查的项目。 20岁前重心理 对学龄前以及上小学儿童来说,多动症是需筛查的心理健康检查项目。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但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难与他人相处。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宋崇生说,家长有必要对儿童多动症的筛查引起重视,这有利于阻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扩大化,避免给孩子贴上“笨”标签,否则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处于重新整合阶段,加上学业压力大,易出现强迫症等情绪障碍。 宋崇生介绍,如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反复洗手、反复关门、反复为不必要的事情焦虑等行为,这可能是强迫症的征兆,应及时去医院咨询。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初中、高中都开设了心理课程和心理评估测验,这种评估可以起到筛查作用,能够将潜在的心理问题患者筛查出来。 20岁防传染 20来岁是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时期,是不是就不用注意体检了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黄晶否认了这种说法。 “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黄晶说。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机会也就大了。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把疾病及时扼杀。 30岁查血糖 30岁就关注血糖是不是有点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袁尚华指出,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我们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袁尚华指出,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大部分年轻人体检是跟随单位团体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人也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 40岁关爱心脏 “以前人们认为到了五六十岁再关注心脏健康也来得及,现在40岁开始关注心脏也不早。”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宏涛表示,40岁的人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无论是工作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虽然我们说40岁的人是青壮年,心脏功能理应处于巅峰状态,但现在心脑血管病年轻化,40来岁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闻。”孙宏涛指出,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 50岁护好骨和肠“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海鹰指出,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患有骨质疏松症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袁尚华建议,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 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60岁以上全面查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袁尚华表示,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 “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袁尚华指出,老年人易发的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如果早期发现,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疗。 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但是再精密的仪器也难以检测到某些极细小血管的情况。因此袁尚华建议老人在进行常规西医体检的同时,也应同时进行“防患未然”的中医体检,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偏颇、经络瘀滞所致。“上医治未病”,通过中医体检发现体质及经络异常情况,进行调理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和一些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智力、记忆力下降和衰退的情况。当老年人出现爱忘事、不会算账、出门迷路的情况时,就表明其智力和记忆力已经受损,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这时家人要引起警惕,带老人去医院进行智力、记忆力测验,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大型医院都专门设有老年记忆门诊。
  • 从“创业神话”到“医疗骗局” 美女CEO跌下神坛
    在Theranos公司Twitter账号中,自我介绍一栏是这样写的:“我们的使命是: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让信息触手可得。”  你也许并不了解这家公司,但是你也许在朋友圈看到过以下几个标题:《女版乔布斯成为人生赢家的20个秘密》《她都身家40亿了,就不能不相亲?》《伊丽莎白霍尔姆斯:硅谷最新的一个现象级人物》。  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es)是Theranos公司的创始人。这位被《财富》(Fortune)称为“下一个乔布斯”的美女CEO 19岁从斯坦福辍学从而创办了名为 Theranos 的血液测试公司。2013年,该公司募集到4亿美金的风投资金,紧接着,在美国境内设立 8100 家连锁药店,全美最大的药品零售店 Walgreens 决定在其药店内成立 Theranos 健康中心。Theranos的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达90亿美金。2015年,霍尔姆斯登上了《福布斯》(Forbes)杂志的封面,成为“全美最杰出人士”奖最年轻获得者。2015年12月,霍尔姆斯以女性创业者代表的身份出席“克林顿全球倡议年会”时,还曾与坐在旁边的马云谈笑风生。仅仅半年过后,在“哪家公司将改变世界”评选中仅次于特斯拉名列第二的Theranos和它的创始人一道跌下神坛,成为诉讼者口中的“医疗骗子”。6月1日,福布斯最新公布的“财富报告”表示,去年曾经高居美国白手起家女富豪首位的霍尔姆斯的个人估值从45亿美金调整至“0”。福布斯方面表示,通过各种调查和咨询后,福布斯认为目前Theranos的估值已经降为了8亿美元。与此同时,Theranos还面临着超过7.2亿美金对投资者的偿还债务,以此来计算,霍尔姆斯50%的股份,可谓“一文不值。”  白手起家女富豪的“发家史”  2003年,年仅19岁的霍尔姆斯在结束了大一的暑假之后,拿着自己的专利申请找到导师并告知其自己要退学的决定。霍尔姆斯表示,自己找到了一种比传统血液检测方法更加低廉、方便并且快速的方法。同年秋天,带着自己的学费和父母的退休金,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就此成立。  有别于传统的抽血检测方式,Theranos主打的检测方法不再需要从静脉取血,号称只需要在指尖取“几滴血”即可完成200多种检测,既减少了血液储存运输成本,也对鼓励“针头恐惧症”患者定期验血有积极作用。同时Theranos表示,血液检测的时间也大幅度提升,由过去的十几个小时缩短到4 小时,在生死攸关中为患者节省了时间。不仅如此,Theranos还压缩了验血成本,在其官网公布的价格栏中,单次验血收费只有2.99美元,还不到传统验血价格的一半。  该项技术的推出马上在美国医药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数据表示,美国血液检测市场估值约760亿美元,基本上掌握在几家大型传统血液检测医疗公司手中。如果Theranos的技术真的可行,那么无疑会对目前的美国血液检测市场带来颠覆。事实上,这也正是霍尔姆斯的愿景。她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希望通过Theranos的技术,大幅降低实验室检测的成本和难度,同时让公众可以绕过医生和成熟的实验室,在街边的药店就能预订、接受他们负担得起的诊断检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2015年春天,Theranos曾经在亚利桑那州一级的法律系统发起并赢得了一场游说行动,允许消费者无须医生的处方就可以预约实验室检测。  与其他寻找资金投资的项目责任人不同,霍尔姆斯在寻找投资中并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技术,她声称这属于“商业机密”。在家族关系的帮助下,霍尔姆斯很快从自己的邻居——知名风险投资人蒂莫西德瑞普(Timothy Draper)处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紧接着, 霍尔姆斯又通过自己父亲校友的介绍,从甲骨文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wrence Ellison)那里拿到了另一笔投资。这两笔投资为霍尔姆斯奠定了基础。接下来,Theranos声称,其专有的验血系统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并很快获得了超过7亿美金的投资。  家族关系不仅为霍尔姆斯带来了资金,同时也为其引来了不少名人背书。在Theranos的董事会名单上,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退役海军陆战队将军詹姆斯马蒂斯、退役海军上将加里拉夫黑德、前佐治亚州参议员萨姆纳恩都名列其中。除此之外,包括两位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乔治舒尔茨都曾为这家公司站台。一时,穿着黑色高领衫和阔腿裤的霍尔姆斯在美国成为新的传奇人物。  就在不久前,霍尔姆斯在接受NBC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自己 “颠覆”了血液检测领域。霍尔姆斯没有想到,Theranos能否颠覆血液检测领域还是未知,但是她接下来的生活却天翻地覆。  媒体曝光:检测准确性竟是靠传统检测得出  2015年10月16日,曾两获普利策奖的记者John Carreyrou 撰写报道揭露Theranos 公司主打的“爱迪生”验血仪器检验结果有严重偏差。报道显示出,“爱迪生”检测仪在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前列腺癌等项目上与传统血液检测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差异巨大。部分接受了“爱迪生”验血检测的患者在医院重新抽血检测后,得到了不同的检测结果。  该报道同时指出,Theranos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进入市场销售前的血液检测设备必须通过FDA的审批。Therano迄今从来没有销售过一台检验设备,一直在自己旗下的检测中心使用从而绕开了FDA的审批,导致10年来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其检测的非法性。  尽管Theranos避开了FDA的审批,但是其仍然需要接受美国医保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MS)每年的例行检测。Theranos一位匿名员工曝光的内部邮件揭露了Theranos成功通过检测的秘密:尽管Theranos号称所有的检测都由“爱迪生”独立完成,但是事实上, “爱迪生”只处理了Theranos 200项检测项目中不到15项项目。2014年,该机器全年检测数不到总检测数的10%,剩下的90%检测使用了传统仪器。通过这种方法,“爱迪生”成功维持了其表面的高准确度。  报道曝光后,面对外界的质疑,Theranos开始在各种场合高调否认报道的真实性,试图挽回声望。霍尔姆斯甚至亲自上电视台表达对这个传闻的震惊和不解。她表示:“当你的工作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首先他们会认为你很疯狂,然后会打击你,接着你就会改变这个世界。”她强调,这家公司正在做一些看上去很不一样的事情,人们对此提出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  紧接着,Theranos官网登出了一份澄清声明,谴责这种“来自前员工和竞争对手的攻击”无耻,并声称已在申请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可是就在这份声明刊出后的一个星期,FDA发布了两份文件代号为483的报告,指出Theranos公司在多次检查中被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公司停止使用“爱迪生”设备进行检测。  对霍尔姆斯来说,接下来的6个月也许是人生中最难熬的6个月。  或将面临巨额赔偿诉讼  2016年1月底,CMS开始对“爱迪生”的检测结果进行重新调查,调查后CMS宣布,Theranos实验室在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中都存在大量缺陷,“直接危害患者安全”。  随后,CMS开始对Theranos进行内部调查。针对此前传出的Theranos以传统检测方法来混淆检测结果的传闻,CMS于2016年3月宣布调查结果,认定Theranos公司没有以合适方式来校对机器以保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计划吊销Theranos加州实验室的执照。不仅如此,包括霍尔姆斯在内的多名Theranos高层将面临时效两年的从业禁令。此后Theranos的上诉申请也被驳回。  2016年4月,联邦监管局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介入调查,同时FDA也宣布,Theranos的设备和每一项检测今后都必须通过监管流程,获得批准。据称,FDA将调查Theranos赖以生存的专利技术到底是否真实存在。截至目前,FDA只批准了这家公司的一项检测,而且是一项相当简单的疱疹检测。现在,这家公司未来的命运取决于部门是否会批准它的设备以及其他120项检测。  霍尔姆斯至今不愿说明Theranos的血液检测技术是否真实存在。面对质疑,她以不能泄露技术秘密为拒绝公布任何技术数据。如果证实造假,霍尔姆斯或将被联邦监管机构吊销公司行政权两年。  目前,Theranos 已将验血仪器“爱迪生”过去两年的检测结果作废,并发出数以万计的更正医疗检验报告给医生和病人。但是这并没有熄掉曾经使用“爱迪生”仪器客户的怒火。最新消息称,部分客户已经向Theranos发起了涉嫌欺诈的集体诉讼,原告指控Theranos所有的血检测试仪器“爱迪生”并没有起作用,且测试结果是不准确的,这导致许多人进行了不必要或有害的治疗,甚至该治疗却未被及时告知。如果成功,Theranos将面临上亿美金的赔偿金额。  Theranos的时间轴  2003年 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成立,名称由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is)两个单词组合而成,创始人是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Holmes),这一年她只有19岁。  2013年 Theranos公司开始向公众开放检测,其在美国开设了45家血液采集“健康中心”,其中42家位于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地区(Phoenix),另有2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1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多数“健康中心”位于连锁品牌Walgreens的药房内。  2014年 根据当年股价核算,Theranos公司市值90亿美元。根据这一估值,持有其50%股权的霍尔姆斯拥有45亿美元资产。  2015年10月 Theranos在《北大西洋月刊》举办的一次“哪家公司会改变世界”投票中位居第二名,仅次于埃隆马斯克创办的特斯拉。同月,有媒体曝光称Theranos的检验仪器“爱迪生”检验结果有严重偏差。  2016年1月 美国医保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MS)宣布对Theranos的检测仪器“爱迪生”重新调查,结果显示Theranos公司的实验室在操作过程和化验结果中都存在大量缺陷 此后,Theranos遭到索赔数额达上亿美元的诉讼。  资料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
  • 《时代》评出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
    北京时间12月8日消息,近日《时代》杂志网站发布了2011年的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这些研究涵盖了从干细胞克隆研究到对抗疟疾和艾滋病的广泛医学分支领域,纪录着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人类在了解自身奥秘和对抗最可怕疾病的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1 运用克隆技术制造干细胞 运用克隆技术制造干细胞   这并非人体克隆,但已经非常接近了。科学家们报告他们利用“体细胞核转移”(SCNT),即当年克隆出小羊“多利”的相同技术,在人体细胞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用一个成熟体细胞,如皮肤细胞中的DNA加以代替。随后卵细胞将开始分裂,如果一切顺利,最终它将产生一个和提供成熟体细胞的动物个体拥有完全相同遗传基因的克隆体。   在一项发布于10月份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纽约干细胞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改进,将成年人的细胞DNA与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进行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替换。最初对人体细胞进行的“体细胞核转移”(SCNT)尝试失败了,但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适当保留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似乎将有助于帮助细胞顺利分裂并进而产生干细胞。不过这种干细胞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干细胞,因为很显然其内部还含有来自卵细胞的保留下来的染色体。接下来科学家们将要尝试抑制那些多余染色体的作用或者干脆从干细胞中剔除它们。   这项研究是很有前景的,因为它将有望获得干细胞,这将有朝一日帮助人类最终治愈脊椎神经损伤或者帕金森病。   2 制成第一种疟疾疫苗   制成第一种疟疾疫苗   疟疾每年在全球感染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现在人类终于有了一种对抗它的利器——第一种针对疟疾的疫苗今年已经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儿童中试验成功。结果显示这种新型疫苗能将疟疾感染率降低一半左右,考虑到这是人类开发的第一种此类疫苗,这一成果已经相当不易。   这项政府和民间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的大型医学项目由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PATH疟疾疫苗研发倡议组织以及盖茨-梅琳达慈善基金会共同参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11处地点为当地儿童接种疫苗。结果显示,这种名为RTS,S的抗疟疾疫苗对年龄在5~17个月的婴儿的有效率约为56%,他们在接种后的一年内没有受到疟疾的感染。这种疫苗对于防止出现严重感染案例的有效性也达到了约47%。   但是目前的试验是不全面的。研究人员们正在计划继续对年龄在6~12周的婴儿展开跟踪调查,他们此次也进行了疫苗接种。这些婴儿是这一疫苗开发的主要目标人群,一旦确证这种疫苗的有效性,它将被立即投入大规模的公共健康工作中。所有年龄段的接种儿童都将在未来三年内被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疫苗对他们身体的保护可以持续多久 研究人员们还在这一过程中收集有关疫苗对婴儿使用安全性方面的相关数据。这项实验涵盖15460名儿童,计划将于2014年完成。   尽管目前看来初步的实验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卫生官员们必须判断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去坚决遏止在这一地区肆虐的这种可怕疾病。因为相比较而言,一般儿童感染,如针对麻疹和轮状病毒(导致儿童腹泻致死的病原体)的疫苗有效性能够达到70%,甚至超过90%。  3 找到抵御艾滋病侵袭的新途径   找到抵御艾滋病侵袭的新途径   由于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的研制成功,人类在对抗艾滋病的道路上取得长足进展。这种药物能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让身体保持健康并降低HIV人际传染的可能性。而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这种药物不但能帮助病人对抗艾滋病,它还能帮助未受感染的健康人预防HIV病毒的感染。   2011年,医学界在这方面取得了两项突破,首先是发现健康的异性恋人群如果每天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Truvada,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一项美国华盛顿大学领导的研究对4758对异性恋伴侣展开跟踪调查,这些伴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中的一名是艾滋病感染阳性,而另一名则是健康人。在测试进行3年后,结果显示相对安慰剂参照组,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让感染的发生几率降低超过73%。另一项有1200名健康的,性生活活跃的成年人参与的研究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结果显示Truvada对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抑制率约为63%。   这些结果显示,适当运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将能有效遏制在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的艾滋病发展势头。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公众还很难获得足够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但是如果能够做到足量充分地药物供应,相信将可以帮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效遏制住艾滋病的蔓延趋势。   4 新的饮食营养均衡指导方案   新的饮食营养均衡指导方案   每隔5年,美国联邦农业部以及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都会按照惯例发布一份《美国人饮食指导意见》(DGA)。2011年的版本于1月份发布,这份意见呼吁美国人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并建议减少食盐,糖和脂肪的添加,并注意保持卡路里的摄入和消耗平衡。报告鼓励人们多吃蔬菜和植物性食品,以及海产品。同时它还建议民众采纳联邦政府提出的适量运动建议,即每名成年人每周应保证大约150分钟的适度运动。   指导中建议美国的中年人士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2300毫克。但是这一建议值立即遭到了美国心脏病联合会的指责,他们建议所有的美国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低于1500毫克,以便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风险。   6月份,联邦政府还照例发布了根据最新指导意见制作的居民饮食指导方案:“我的餐盘”。这张颜色鲜艳的餐盘中放置着政府建议民众遵循的科学饮食配比方案。整个餐盘被分成了4等份,分别放置水果,蔬菜,谷类和蛋白质类食物,用这样一份简单明了的餐盘图画替代了之前的“食品金字塔”图示方案。尽管金字塔示意图同样是科学严谨的,但是不够直观易懂,而此番推出的“我的餐盘”则一目了然:餐盘的一半被水果和蔬菜占据,另外一般则是谷物类食品和肉类等提供人体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政府健康部门的官员们希望这样简单明了的“餐盘”将帮助引导美国民众逐渐采纳更加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   5 在实验室中培育人体身体器官   在实验室中培育人体身体器官   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在实验室中人工培育可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并且这一项目已经开始取得切实的进展。2011年3月份,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安东尼阿塔拉(Anthony Atala)博士成功制造出了人的尿道。   人体的尿道是负责体内尿液运输的管道。由于疾病,它可能会被损坏或者变窄。为了重建一个尿道,阿塔拉博士首先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了一个管状支架,随后将病人本身的膀胱细胞移植上去,让它们沿着支架生长。当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器官”时,阿塔拉博士将其植入回病人体内。令人惊叹的是,这根体外培育的尿道真的开始正常工作了!   不过在目前的阶段,这种技术的花费太过昂贵,因而还无法为大部分患者提供服务。其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费用高达5000美元。但是它对于再生医学而言无疑将是一个福音。   6 细菌和结肠癌之间的神秘关联   细菌和结肠癌之间的神秘关联   结肠癌是由细菌引发的吗?2011年10月份,两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几乎相同的报告,指出一种名为“梭杆菌”(Fusobacteria)的细菌很不寻常,它们平常很少出现在人体肠道内,但是研究发现它们在结肠癌细胞中却异常活跃,并且似乎显示它们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将健康的结肠组织和癌变组织进行对比,科学家们注意到这种细菌明显地集中并活跃于癌变细胞中,在一部分样本中,这种差异甚至达到了上百倍。   这是人们首次开始注意到这种细菌与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但在此前,医学界已经留意到这种细菌似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存在关联。   7 新型减肥药   新型减肥药   如果说在减肥领域有永恒真理的话,那就是:世上没有神奇减肥药能一下子让你减肥成功。至少,现在还没有。   不过,今年一种名为“Qnexa”的实验性药物显示它能让服用者在大约1年的时间内降低10%的体重。这种药物其实是两种现有药物的配制品,即减肥药物“芬特明”和抗癫痫药物“托吡酯”的混合物。这种混合药剂主要通过两方面入手来对抗肥胖问题,首先其中的芬特明成分是安非他明,即苯丙胺的近似药物,这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尽管其长期使用的潜在副作用尚不明确,但是它的确能抑制人体的饥饿感 而另一方面,托吡酯作为一种对抗医学上对抗癫痫的药物,能够帮助平衡人体大脑内的神经电信号联系,这同样能抑制人的食欲。   服用这种药物的患者的血压水平也出现改善迹象,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同样如此。这都将降低他们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不过医生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这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少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就拒绝了这种新药的上市请求,而要求生产商提供更多的安全数据,尤其是在心脏病和婴儿出生缺陷方面的潜在风险。   2011年出现的另一种可能有希望的减肥药物是美国休斯顿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在癌症研究中制成的一种注射药剂,它能在一个月内让患者体重下降11%。   8 狗能嗅出肺癌   狗能嗅出肺癌   人类长久以来最好的伙伴——狗,看来也即将变成医生们最好的助手。众所周知,狗拥有极度灵敏的嗅觉,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狗的嗅觉甚至敏锐到能够从人的呼吸中嗅出此人是否患有癌症。德国研究人员花费9个月时间对狗加以训练,让它们尝试区分取自肺癌患者的呼气样本和健康人的呼气样本。结果测试显示,一只狗能够对100份样本中的71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可以准确地从混合的样本群中找出93%的健康样本。   那么狗是通过什么来识别癌症的呢?科学家们认为狗是通过辨别人的呼吸气体中的某种极微量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获知癌症信息的,当我们的身体内部发生癌变时,这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将发生变化。未来我们或许将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呼气成分来筛选癌症患者,但是目前还无法确认这一点。一名研究者幽默地说:“很不幸的是,狗狗们不能说话,没办法告诉我们它们究竟是通过哪一种生物化学技术探查到癌症的存在的!”   9 利用唾液分析鉴定死者年龄   利用唾液分析鉴定死者年龄   尽管现代科技提供了先进的法医学手段,但是人们却仍然无法准确判定一名死者在死亡时的具体年龄。DNA似乎并没有办法给出死者的年龄信息。   但是今年的情况似乎开始有了转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对唾液开展研究,他们发现对唾液遗传成分的分析或许将能够帮助法医获得死者去世时的年龄信息。   研究人员搜集唾液样本,并对其中DNA上所发生的外因变化进行观察。所谓的外因变化就是指由于外界因素对DNA造成的影响痕迹,如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压力状况,晒日光的时间,接触致癌物质甚至有毒物质的程度等等。这些“暴露”经历并不会导致DNA本身发生变化,但是它们都会在染色体表面留下痕迹,影响基因的开启和关闭。在染色体的某些特定位置上,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痕迹会呈现几乎像是年轮般的叠加或削减,这一特征将有望帮助专家以误差不超过5年的精度判断死者的年龄。   但是也别指望这种唾液检查能很快应用于罪案现场调查。科学家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破案选择的检验手段。   10 验血可以预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   验血可以预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今年8月份报告称只要进行一次简单的验血,医生们或许就能够判断哪个人最有可能死于心脏病或癌症。这是一项历时12年,对超过2000名志愿者进行的研究。他们发现人体内拥有较高水平组织蛋白酶S的人比那些体内这种酶的水平较低的人死亡的概率要高得多。这种催化酶的作用是帮助分解某些蛋白质,当人们体内存在心脏疾病或癌症时,其在体内的含量会出现上升,这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研究人员们得出结论,体内这种酶的含量水平较高的人群将拥有更高的心脏病或癌症风险。组织蛋白酶S在脂肪组织中含量也较高,这和人们通常认识中肥胖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的说法是相符合的。   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搞清这种酶究竟是如何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早期起作用的,不过各大制药公司可不会坐等结果,他们现在已经开足马力,全力试图找出抑制这种酶的方法了。
  •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8532626e-bdcd-43e9-a33b-0f60e44a849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e211e0f-7f8c-4f70-895b-53ef887a41b5.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编者按: /span /strong /p p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p p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p p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这16个字被写进了时任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两癌筛查”(乳腺癌与宫颈癌)频繁出现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政府服务项目等。 /p p   其实,除了宫颈癌与乳腺癌,以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占所有肿瘤的40%以上,仅胃癌就造成每年50万人死亡。而目前,一些消化道肿瘤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也应尽早地纳入国家癌症防治行动计划中。 /p p   为此,《中国科学报》特别邀请医药领域的两院院士围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这一主题,呼吁癌症防控早筛、早诊、早治刻不容缓,以期共同推动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的制定与执行。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算一笔恶性肿瘤防治的“经济账” /strong /p p   调查显示,我国全社会发生的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男性占比58%,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防治费用主要花在3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迅速增长,在51~55岁组达到峰值。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占总人口不到20%,却消耗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的47%,说明恶性肿瘤已对劳动力人群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肿瘤防治费用的功能分布来看,96%用于治疗性服务,其中40%用于门诊治疗服务,56%用于住院治疗服务,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 /p p   恶性肿瘤诊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院因缺乏技术和合格的专业人员,很难及时诊断和发现早期患者 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治疗的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 用于发现和治疗早期病人的资源很有限。 /p p   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是最根本的对策,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和效益最高的措施。如果不深入研究和解决好肿瘤防控的资源分配问题,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的危害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p p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科学研究结果认为,全球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肿瘤60%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国恶性肿瘤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加防控投入,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为减轻恶性肿瘤对国民健康与生命的影响作出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消化道肿瘤早筛势在必行 /strong /p p   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医生越来越累。目前,尽管我国有140余所肿瘤专科医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肿瘤科床位数约20.3万张,但还远远无法满足全国每年约380万新发肿瘤患者的需要,我国的肿瘤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p p   与此同时,美国的癌症总死亡率稳步下降,25年来下降了27%。这得益于其早期诊断、新药研发、防治策略的综合应用。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 全美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普及率达到62.4%。 /p p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例,死亡病例约100万例。事实证明,预防和筛查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预防能够控制发病率上升势头, 甚至可以降低一些癌症的远期发病率,如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适宜性筛查技术使得诊断普遍提前。鉴于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减少国家医疗支出。 /p p   肿瘤早期会有一些肿瘤“出芽”,一般只有少数肿瘤细胞组成的“小巢”出现在肿瘤浸润的最深处的前端,它的判定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易被忽视的诊断细节。规范化筛查能够诊断出早期肿瘤,及时制定治疗策略。 /p p   尽管不断涌现新的分子标记物,但几乎没有哪一种特异的分子标记物能识别所有种类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仍是亟待突破的研究热点。 /p p   此外,对于个别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由于人们对胃肠镜检查的总体依从性不高,要做普遍性的胃肠镜检查难度大。所以建议可以先对一般人群做初步筛选,筛选出高危人群,让这部分人做胃肠镜。而针对于已经有比较成熟筛查技术的肿瘤,我们应当将先进、科学的筛查经验补充到国家规范筛查的标准中。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孙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预防胜于治疗 /strong /p p   癌症是一类多病因、多阶段形成的慢性病。病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外因,也包括遗传、免疫缺损和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内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癌症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 /p p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高发区的研究表明预防和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例如河南林州市、云南个旧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下降。林州市并被WHO誉为“在基层开展癌症防治的典范”。 /p p   我们提倡的防癌四条:(1)远离可能的病因,例如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控烟和酗酒、避免肥胖、不吃发霉和含有亚硝胺的食物、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性行为等;(2)每年定期有效筛查,例如适龄人群每年进行血癌指标检查、低剂量胸部CT、乳腺、甲状腺、腹部超声及必要的胃肠镜检查等。对于有家族史的人尤其不可忽视;(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慢性食管上皮增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慢性肝炎、结肠多发性息肉、HPV和HIV感染等;(4)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适当锻炼,积极提高免疫功能等,已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p p   为了让癌症发病率早日下降,希望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大家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林东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还需找准关键点 /strong /p p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加强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迫在眉睫。 /p p   我们常说,控制恶性肿瘤、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需要在宣传教育上深入人心。 /p p   医学界普遍认为,恶性肿瘤是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经过多阶段进程最终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环境因素只是肿瘤发生的诱因,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表明,个体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造成恶性肿瘤个体易患性不同的重要原因。 /p p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罕见的家族性发生的肿瘤有特定基因的先天性突变,正是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最终导致一些人发生肿瘤,这种突变基因叫作肿瘤“易感基因”。然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并不存在这种先天性突变基因。 /p p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决定细胞生命活动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易患因素。携带某些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格外敏感,在漫长的人生中经过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而易患肿瘤。 /p p   因此,探索肿瘤遗传易患因素,有助于鉴别高危险人群和个体,这对有效预防、控制恶性肿瘤具有战略性意义。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用好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金刚钻” /strong /p p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消化疾病领域在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依旧处于全球前列。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仍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我国每年消耗治疗费用近千亿元,众多家庭“因癌致贫”甚至倾家荡产。 /p p   治疗癌症尚无特效药和医疗技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内镜是消化道癌症最得力的“神捕手”,为何我国迟迟未能全面开展?追根溯源,一是传统“插管”胃镜舒适度较差,大众对内镜的恐惧心态成为“拦路虎” 二是检查不方便,传统内镜只能在设有内镜科的医院进行 三是开展难度大,内镜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内镜技师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受限较多 四是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癌症,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p p   解决消化道癌症“早筛难”的问题,舒适化筛查势在必行。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不用插管,没有创痛也无需麻醉,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胃部精准全面的检查。该项检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解决了以往胃镜检查接受度差、检查区域受限、操作不便、内镜医师紧缺等弊端,已在全国30个省市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舒适、方便地做筛查。如果此项舒适化筛查全面纳入医保,将有助于其广泛推广与落地见效,为中国胃癌早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p p   有了这样的“金刚钻”,要物尽其用。在进一步深化科普、推进百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科学模式的、有适宜技术支持的消化道疾病及健康管理工程 制定专门政策,完善筛查体系,从医院对百姓的定期提醒和健康管理工作做起,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敦促全民主动参与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各级医院要合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诊疗能力,拓展筛查范围与深度,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开展,以专项资金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购置设备,为实现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程书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应战略前移 /strong /p p   肿瘤是什么?它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人衰老过程中一种环境压力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生命过程中以免疫为主导的宿主因素从盛到衰的结果。 /p p   其实,自肿瘤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刻起,人类对肿瘤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存在密切联系,正是在基因突变学说的启发下,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获得了重大进展。 /p p   不过,目前,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其治疗肿瘤的“软肋”。究其原因,这除了与肿瘤细胞分子网络异常复杂、高度异质性有关外,与宿主因素异常也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用基因突变学说并不能完全回答肿瘤发生的全部问题。 /p p   其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阶段做文章,就可能有效地阻止侵袭性癌症的发生。应将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为核心的战略,列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治近期及中期(5~15年)规划的重心,因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技术已被科学证明行之有效,并可以在我国逐步推广实施,将有效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也是逆转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趋势极为有效的战略措施。 /p p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单纯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 /p p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疾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许多肿瘤患者将与现在的“三高”患者一样,可以带病生存很长时间。彼时,我国的肿瘤防治也会迈上新的台阶。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 /strong /p p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其中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之首。 /p p   在过去的20年,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已经下降25%,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未见拐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对肿瘤的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大多数为中晚期,导致我国肿瘤治疗效果远不如西方国家。 /p p   对此,我有以下的倡议:首先,加强肿瘤的立体防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明90%的癌症与环境有关,且有研究证明,PM2.5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风险因素,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防控离不开环境提升与改善。 /p p   其次,重心前移、精准筛查。提高癌症治疗疗效的关键是重心前移、早诊早治。早诊早治的优点一是疗效好,例如胃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二是费用低,由于免除了后期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经济负担;三是损伤小,后期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损害也较大。 /p p   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在美国和我们的邻国日本胃和肠镜筛查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使他们的胃肠肿瘤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山东省是最早加入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省份之一,先后承担了农村、淮河流域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完成免费癌症临床筛查50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及癌症患者10000余例,其中早期患者5000余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投入和关注力度。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筛须全社会参与 /strong /p p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位居世界中位,但其癌症致死率却高居世界前列。以肝癌为例,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癌症研究和防控上增加了投入,但距离应对我国癌症严峻挑战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p p   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肝癌绝大多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有关。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近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加强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筛查,对于我国的肝癌防控至关重要。 /p p   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资助下,我们成功筛选和自主研发了新型肝癌诊断试剂,现已获国家药监局认证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肝癌是种异质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单个分子标志物无法解决肝癌早诊难题。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和企业支持下,在全国13个省份展开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该项目将全面筛查肝癌早期预警和诊断标志物,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研制试剂盒并在临床应用,以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p p   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但肿瘤预防和早筛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新的诊断技术和抗癌新药的研发却需要产学研用完整链接,医工结合共同努力。 /p
  • 日本开发出唾液筛查癌症新技术
    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只需分析人体唾液,即可筛查口腔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等癌症,而且准确度很高。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在新闻公报中说,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增殖迅速,受其影响,唾液中的数百种物质也会出现浓度变化。他们通过比对癌症较早期患者与正常人的唾液,发现有54种氨基酸的浓度存在重大差异。   研究人员进而对这54种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利用它们准确筛查多种癌症,其中,口腔癌的筛查准确率为80%,乳腺癌为95%,胰腺癌为99%。   与血液检查筛查癌症相比,唾液检查更为便捷,且不会增加身体负担。下一步,研究人员还准备开发成本更低、更易操作的唾液分析仪器,以早日达到实用化水平。
  • 早期筛查技术提升助力癌症防控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全球每年约88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随着发病率的上升,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专家表示,早期筛查技术的进步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国际上以肿瘤为主要对象,覆盖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伴随诊断、精准治疗全流程的精准医疗产业在逐步形成。精准医疗也成为中国健康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每5个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癌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费用,是普通疾病5倍以上。专家指出,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癌症早期筛查不够,早癌发现率低,不能及早控制病情,癌症被发现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严峻的防控形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国家攻克癌症科技攻关计划,提升癌症防控水平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协同攻克癌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前,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技术快速兴起,为提升我国早期筛查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别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检查手段,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通过抽血检测特定肿瘤的一些标志物,可以高效判断肿瘤的出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精准预防已经成为癌症预控的新趋势。专家表示,与传统活检相比,癌症血液检测具有一些优势。用于活检的组织是取自肿瘤的某个部位,能提供的基因信息量有限,相比之下血检结果可提供更全面的肿瘤DNA信息。通过抽血检测特定肿瘤的一些标志物,包括ctDNA(肿瘤细胞循环DNA)、miRNA(小分子RNA)等,可以高效、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出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肿瘤DNA的变化往往早于肿瘤组织的生长变化,因此血检有助医生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朱兴奋表示,液体活检特别是“基于血清的miRNA”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这表明,世界医学正在由传统医学方式向精准医学转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介绍,癌症血液检测概念的提出已有相当一段时间,又被称为“液体活检”。在一项迄今最大规模有关癌症的基因组分析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对1.5万名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分析,提出这种技术成本低、易操作,并可避免传统侵入性组织活检所带来的痛苦。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促进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质子、重离子等一些新技术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探索优化适合中国人群科学有效的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p p br/ /p
  • 数据造假!留给“女首富”的时间不多了
    伊丽莎白霍尔姆斯现年31岁,被认为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女富豪之一。  2003年,19岁的霍尔姆斯从斯坦福大学辍学后,创办了名为Theranos的血液检测公司。两年前,这家公司从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等多名风险投资人处,筹集了超过 4亿美元的资金,公司估值为90亿美元,雇员超过500名,宣称已经能够提供200项检测,并且获得在全美所有州运营的执照,霍尔姆斯拥有该公司50%的股权。  怎么样?是否听起来像一个凭借技术和能力成功的典范?事实上,她甚至多次被拿出来和乔布斯进行对比,被誉为最成功的天才女性。  但如今这一切都随风而去了,现在她的血液检测被认为毫无作用。  根据爆料,Theranos推出的旗舰验血仪器“爱迪生”所宣称的高准确度,其实是由造假数据而来,这对医疗检测行业企业而言,无疑是覆灭性的打击。  从2003年这家公司成立一直到今年,霍尔姆斯用了10多年的时间,才将自己企业包装成一个具备核心技术的完美创业企业的形象,但一个神话破灭的速度,总是比它建立传奇的速度还要快。  Theranos所宣传的技术,实际上是针对了行业的痛点。传统的血检,一般需要抽一针管血,大概10CC左右,这就要求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用大量的专业设备进行检测,成本极高且独成体系。  而霍尔姆斯则声称,他们可以只以一滴血来完成检测,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掌握了一项核心技术:微流体技术。生化领域,科学家们经常需要对流体进行操作,所用流体的量会从毫升、微升级降至纳升或皮升级,如此精密的操作,就需要微流体技术的支持了。  通过这项技术,血液检测所需要的检查人员和设备将会骤然减少,甚至在连锁药房、简单门诊都可以实现血液的快速采集和检测。  但这一切终究没有成为现实。2015年10月,曾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华尔街日报》记者约翰卡瑞尤(John Carreyrou)率先发难,发表调查报告称,Theranos可能严重夸大了其技术的覆盖范围及可靠性,随后遭到Theranos方面的否认。  2015年12月2日《华盛顿邮报》报道,Theranos为了确保能与美国军方达成合作,暴露了其验血设备Edison存在的问题以及FDA发出的调查命令。随后,《福布斯》、《时代周刊》等大型媒体机构纷纷加入质疑和剖析的行列中来。  美国的四大零售业巨头之一的Safeway连锁超市,在投资3.5亿美元建立了800个杂货店采血点后,宁可遭受损失,也与Theranos解散了合伙关系。  医药行业虽然有着庞大的市场机遇和创新空间,但其技术风险是任何创业者都不能忽视的。一项成功的技术,可能意味着一整片庞大的蓝海,但每一项背后都有无数的失败者。  伊丽莎白霍尔姆斯最终会成为血检行业蓝海的拥有者,还是又一个大牌的失败者?套用一句著名的评论就是,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Illumina成立新公司GRAIL 从事癌症筛查业务
    p   近日,Illumina宣布成立了一个新公司GRAIL,从事通过简单血液测试进行癌症筛查的业务。以Illumina的测序技术为技术支持,GRAIL将通过直接测量血液中的循环核酸进行泛癌症筛查。 /p p   GRAIL已形成为一个单独的公司,Illumina拥有其多数股权。 GRAIL最初是由Illumina和ARCH Venture Partners 投资公司的1亿美元融资而成立,参与投资的还有Bezos Expeditions、Bill Gates 和Sutter Hill Ventures。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编译:刘丰秋 /p
  • 验尿能查胃癌?GC-MS助胃癌实现无创化诊断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上海瑞金医院7日披露,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朱正纲、于颖彦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尿液中可以检测到胃癌标志物。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这预示着今后通过尿液就可以筛查胃癌。该成果对于实现胃癌的“无创化”诊断、提高胃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癌症研究权威刊物《癌症靶标(Oncotarget)》发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据悉,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早期胃癌症状并不明显,而国人对胃镜检查心怀恐惧,往往被查出胃癌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瑞金医院外科研究团队关注到肿瘤研究领域长期被忽视的生物样本——尿液,并在研究中发现尿液中确实存在胃癌标志物。研究团队表示,这些新发现的尿液小分子化合物与血清传统肿瘤标志物对比,显示出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由于尿液中的代谢物是小分子物质,原有的检测设备无法分析测试小分子化合物。瑞金医院胃癌转化医学研究课题组从头摸索并建立分析方法。研究人员收集取样,利用分析化学领域的精密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暨GC-MS),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初筛和第二步的定量分析验证,最终发现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共14种小分子化合物有生物学意义,这些新发现的胃癌尿液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肿瘤标志物与血清传统肿瘤标志物对比分析,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其中有3种小分子在尿中的升高与胃癌不良预后有相关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据悉,课题组早前已有胃癌血液标志物研究成果入选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转化专利,由张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买断并进行试剂盒的制备与报批。医院方面表示,此次围绕胃癌患者尿液小分子标志物的创新性发现亦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据透露,课题组目前正着手进行尿液新型小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实用检测方法学探索,希望尽快使这项集医工、医理多学科交叉性研究成果早日实现临床转化,造福患者。 /span /p
  • 日本开发出胰脏癌检查仪器 有望在早期100%确诊
    据日本媒体11月10报道,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团队开发出一款新型胰腺癌检查仪,该检查仪仅需检查人体血液成分就能准确检查出个体是否患有胰腺癌,准确率接近100%。 据悉,该团队研究人员发现,人体患胰腺癌后,血液中一种名叫“apoA2同种型”的蛋白质浓度会下降,于是团队研究开发出了这种新型检查仪,通过测定血液中此蛋白质浓度诊断个体是否患有胰腺癌。 据了解,团队还以癌症患者和正常人共计653人为对象,对检查仪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检查仪能以97%到100%的该准确率从653名测试对象中,检查出胰腺癌早期患者。 报道称,胰腺癌是众多癌症中最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癌症之一,患胰腺癌5年后,患者的相对存活率不到10%。该团队表示,今后将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将仪器的测试对象由653人扩大至5000人,进一步认证该仪器的准确性,并在3年后,在医疗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新型胰腺癌检查仪。
  • 北京瑞多公司将参加“第21届国际肺癌筛查大会”
    由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ELCAP)组织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承办的第21届国际肺癌筛查大会暨中国肺癌筛查论坛将于2009年10月24日-25日在珠海度假村酒店千禧宫举办,我公司将携带我公司的zNose系列快速分析仪参展。zNose系列快速分析仪在国外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肺癌早期诊断中,我公司目前正积极与多方合作,努力将zNos快速分析仪推广到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使用上,为肺癌的早期筛查作出自己的贡献,开启肺癌早期诊断的新篇章,欢迎大家莅临我公司展位考察并指导。
  • 岛津联手神户大学等开发出大肠癌早期筛查方法
    岛津制作所与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以及国家癌症研究中心联手,利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通过对血液中的代谢物进行综合分析,开发出了能够在大肠癌早期阶段及时诊断的最新筛查方法。该研究结果已刊登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杂志《Oncotarget》的电子期刊上。【研究成果概况】神户大学的吉田准教授小组于2012年使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临床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对大肠癌患者和正常样品的血清进行分析,开发出4种可用于大肠癌代谢物标记以及基于这些代谢物标记的高可靠性诊断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虽然较以往的基于CEA及CA 19-9等肿瘤标记物方法有更高的实用性,但作为筛查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还不够完善。岛津制作所结合高速扫描控制技术(ASSP)和Smart MRM技术独创了高速、高灵敏度GC/MS/MS技术。岛津制作所和神户大学组成的共同研究小组使用该技术,开发出了更高精度的血浆代谢物定量分析手法。采用这种手法,对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所保存的临床信息明确的600个以上的标本进行分析,最终开发出了高性能的筛查方法。通过对患者及正常人样本血浆中的代谢物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8种多生物标记物可以用于大肠癌诊断(丙酮酸,乙醇酸,色氨酸,棕榈油酸,富马酸,鸟氨酸,赖氨酸,3-羟基异戊酸)。制作出基于这8种代谢物数据的灵敏度、特异度指标均高于96%的大肠癌诊断预测方法。并且,经确认,最新开发的诊断预测方法对于处于阶段0和阶段1的早期大肠癌患者也获得很高的灵敏度。 本研究由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的医疗领域研究成果开发事业尖端分析测试技术/仪器开发计划(开发课题名称《全自动超早期大肠癌检查诊断系统的实用化》,组长:岛津制作所分析测试仪器事业部经理尾岛典行 副组长: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副教授吉田优)协助开展。 ※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成果开发事业(尖端分析测试技术、仪器开发计划)于2013年采纳,2015年4月AMED接管。 论文信息:Shin Nishiumi*, Takashi Kobayashi*, Shuichi Kawana, Yumi Unno, Takero Sakai, Koji Okamoto, Yasuhide Yamada, Kazuki Sudo, Taiki Yamaji, Yutaka Saito, Yukihide Kanemitsu, Natsuko Tsuda Okita, Hiroshi Saito, Shoichiro Tsugane, Takeshi Azuma, Noriyuki Ojima, Masaru Yoshida: Investigations in the possibility of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gas chromatography/triple-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http://www.impactjournals.com/oncotarget/index.php?journal=oncotarget&page=article&op=view&path%5B%5D=15081&path%5B%5D=48221)Oncotarget Advanced Publications 2017 (Oncotarget网站链接)DOI :10.18632/oncotarget.15081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气相色谱筛查早期肺癌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p strong img style=" float: left " title=" 475cff65-53d8-44dd-8637-fc2eba3e49c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27374de-f4ff-4cd8-b3d4-3e066fcc7f26.jpg"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编者注: /strong /span 傅若农教授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后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58年,傅若农教授开始带领学生初步进入吸附柱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探索 1966到1976年系统地阅读并翻译了两本气相色谱启蒙书,从此进入其后半生一直从事的事业——色谱研究。傅若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色谱研究专家,见证了我国气相色谱研究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色谱研究人才。 /p p strong 1 化学泰斗鲍林把气相色谱用于医学诊断 /strong /p p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化学家鲍林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期间,就提出用气相色谱检测呼吸气、血、尿、体液等预测疾病的方法(Proc Nat Acad Sci USA,1971,68(10):2374-2376),他使用32.8m x 0.76mm的不锈钢毛细管色谱柱,固定相为SF 96 硅油,以0.5℃/min从20℃程序升温到180℃,得到图 1 的色谱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10px height: 334px " title=" 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71944687-743a-4042-8c0f-3782246a4431.jpg" width=" 625" height=" 43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1 鲍林用气相色谱分析呼吸气体的色谱 img style=" width: 440px height: 187px " title=" 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99ffa419-c9ac-419f-8ca6-c0751c069291.jpg" width=" 461" height=" 199" / /p p strong 2 早期探索GC/MS筛查肺癌 /strong /p p   用呼吸气体诊断早期肺癌具有简便、无创、安全的特点,目前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的方法是筛选肺癌病人呼吸气体中可能的特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s)。 /p p   1985年S. M. Gordon等用GC/MS检测肺癌患者呼吸气中的有机挥发性物质 (Clin Chem, 1985 ,31(8):1278-1282),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探讨了肺癌患者的呼吸气中可能含有独特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用以进行无创肺癌诊断。他们用电脑辅助提取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和多变量统计进行分析,收集的14个肺癌患者的呼吸气样品。在化疗或放疗前收集呼吸气样品,所研究12例患者的特点总结在表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表 1 12名肺癌患者的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5d7aff44-b88a-482a-8da3-71988ff7f69a.jpg" / & nbsp /p p   a--以一天一包的卷烟消费量计算年数 /p p   b—唯一一个女性 /p p   他们还研究了对照组九例正常人17个样品呼气。对照组9人,年龄25岁至70岁,包括一个妇女。两个男性是很重的吸烟者,他们没有肺病或全身性疾病史。大部分是医院人员。 /p p   (1) 样品采集 /p p   使用一个专门设计的系统收集呼出气,用一个60 / 80目Tenax GC吸附剂管收集呼气。如图2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308px height: 255px " title=" 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36709b22-4fad-4a7d-a604-25f16745f4e2.jpg" width=" 527" height=" 41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2 专门设计的收集呼出气设备 /p p   把一个消毒过的 Rudolph呼吸阀连接到呼气多路连接器上,并把弹簧夹夹到人鼻子上,通过连接到阀上的呼气嘴,测试者吸入净化空气5 min,然后通过阀门再呼出到大气中。这样可尽量减少任何环境中污染物吸入肺部的影响。 把Rudolph阀连接到加热的呼气输送管,测试者要把测定的呼气送到40升采样袋。每进行两次这样的填充后,通过呼气计量器施加外部压力把样品袋排空,第三次填充的呼气作为测定样品。用呼气计量器测定通气速率。 /p p   (2)GC/MS呼气测定 /p p   用Tenax吸附管吸附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后进行热脱附,以一种惰性气体流洗脱吸附管中的样品,用液氮冷却被分析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p p   为了提高质谱数据的质量,他们对原始数据应用一种有效的谱图增强算法,来比较气相色谱/质谱数据,这一程序自动从数据中定位和提取谱线,得到一组有效谱线,即没有干扰物的谱图,然后进行峰面积的计算,评价各个成分的浓度。在分析前,往Tenax GC提取柱中加入内标物(全氟甲苯)。然后对谱图中的峰进行保留时间和质谱检索。他们用了三个通用的统计程序来处理数据,从肺癌患者和对照人群中得到的297化合物中进行筛查统计。 /p p   结果说明肺癌患者和对照人呼气中有区别的化合物为16个含氧化合物及4个含硫化合物。得到的总离子流图如图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322px height: 208px " title=" 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4eaf6e7-ad12-498a-8a89-b9a2e80cd617.jpg" width=" 540" height=" 396" / img style=" width: 296px height: 229px " title=" 6.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a88f424b-51a1-4421-a5c0-6a08a18ba60f.jpg" width=" 510" height=" 41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3 肺癌患者(a) 正常人(b)呼气中挥发性化合物的GC/MS图 /p p strong 3 后续的研究 /strong /p p   (1) 1988年O,Nell等也进行类似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58px height: 92px " title=" 7.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56cf9f2-651b-448c-b107-cd97bb561518.jpg" width=" 4127" height=" 613" / /p p   他们研究了8名肺癌患者,呼气收集和Gordon等用的方法一样,GC/MS分析:收集在Tenax管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经220℃热脱附,用氦气吹送到液氮冷阱中,然后被迅速加热到250℃ 直接注入到气相色谱仪进样口。使用瓦里安3700型气相色谱仪,分离用毛细管柱为CP Wax 57CB(聚乙二醇固定相)。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为:色谱柱在0℃保持5 min,然后以4℃/ min程序升温到220℃。质谱分析使用Finnigan MAT 311A 质谱仪和SpectroSystem SS-200数据系统,每2.2s扫描 m/z 20- m/z 30的谱图。 /p p   90%肺癌患者呼气中都含有下列挥发性化合物:己烷,甲基戊烷,三甲基庚烷,异戊烯,苯,甲苯,乙苯,甲基乙基苯,三甲基苯,苯乙烯,萘,甲基萘,丙醛,丙酮,2-丁酮,酚,苯甲醛,乙酰丙酮,壬醛,丙酸乙酯,异丁酸甲酯,二氯甲烷,二氯苯,三氯乙烷,三氯氟甲烷,四氯乙烯。 /p p   (2)1999年Michael Phillips 等的研究: /p p   Phillips 等 在“柳叶刀(Lancet,1999,353: 1930–33”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为后来的研究者广泛引用。他们也是把肺癌患者的呼吸气收集、浓缩、解析、冷冻富集、热脱附,用GC/MS进行分离检测,检测了108个肺癌患者,发现有22种挥发性有机物是肺癌患者的生物标记物,可用以鉴别早期肺癌。他们从1995年8月到1996年10月采集108名肺癌患者的呼气进行研究,这些患者的组织学诊断见下表2: /p p   (I) 方法:试验患者在做支气管镜检查前,禁食24 h,使用类似上一节所述的呼吸气采集设备,采集呼吸气5 min,把10 L样品富集到活性炭吸附管中,同时收集环境空气样品做空白试验。样品经热脱附以后再用两次冷阱富集后进行色谱/质谱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表 2 108名患者组织学诊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89a26cb0-b622-4bd1-9a6a-5fce7e267efb.jpg" / /p p (II) 结果:在呼吸气中发现有22种特征化合物,见表 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表 3 22种特征化合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700a23d-2918-4c7f-bc23-14d9cb38ed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这些化合物有不确定性,贡献大小由上到下降低 /p p   在2003年Michael Phillips 等又在Chest (2003, 123:2115-2123)继续发表了用GC/MS进行肺癌患者呼气中特征有机挥发物的研究。这次公布了他们所使用的呼气的装置,见图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323px height: 258px " title=" 1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8482db52-b1b3-4238-93da-70ba0344fc45.jpg" width=" 431" height=" 33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4 Phillips 等使用的呼气取样装置 /p p   他们比较了健康的志愿者与原发性肺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的差别,构建了鉴别肺癌的模型,这一模型使用刀切法(jack knife)和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交叉验证,留两个额外的测试组(没有被用来开发模型)用于验证。结果:178例肺癌患者,采用九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敏感性为89.6%。在交叉验证的敏感性为85.1%。采用九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可用于成年吸烟者的高危人群肺癌的筛查。 /p p 这9个化合物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5990f6e5-017e-45a9-9b4c-932f9a988e67.jpg" / /p p   (3) 2005年国内学者用SPME-GC进行肺癌患者呼气的研究 /p p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Hao Yu和浙江大学王平教授等于2005年在J Chromatogr B,2005,826:69–74上发表研究,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研究15个肺癌患者和15个健康人的呼气中的有机挥发物特征。他们借助前人的研究(O,Nell 和M Phillips 等),认为肺癌患者呼气中的有机物为癸烷、十一烷、苯、苯乙烯和丙基苯。用SPME-GC分析这些化合物。 /p p   他们的实验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SPME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第二,用校准气体对气相色谱法进行评价, 第三把该方法应用于30人呼吸气分析,其中15个是肺癌患者和其他15是对比的健康人。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一种潜在的非侵入性呼吸气检测肺癌筛查的方法。 /p p   他们使用岛津GC17A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DB-1毛细管柱(30m x 0.25mm id x 0.25mm膜厚),程序升温从40保持10min,再以5℃/min到150℃,最后在15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80℃,FID 温度为320℃。载气流量为1mL/min。 /p p   用SPME手动柄进行萃取,固定相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100& amp #956 m膜厚),萃取温度26℃,萃取时间20 min。萃取后置于GC进样口,进样口温度320℃,以不分流模式进行分析。图 5是呼吸气GC分析的典型色谱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e73d34f2-25af-4c50-b378-da85393482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5 呼吸气GC分析的典型色谱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乙醇,2-苯乙烯,3-癸烷,4-十一烷 /p p   (4) 2007年浙江大学的研究者用SPME-GC鉴定肺癌细胞中的有机挥发物 /p p   由于过去发表的文章中,肺癌病人呼吸物中的成分专属性不够,所以作者们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HS-SPME-GC)方法对肺癌细胞在体外进行呼吸诊断,测定在培养基中靶细胞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不同类型的肺癌细胞,如鳞状细胞癌细胞,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细胞,非小细胞癌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味蕾细胞,成骨细胞,他们获得这些细胞的气味图谱。研究表明,每一种类型的细胞具有独特色谱。 /p p   有4种特殊的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肺癌细胞的所有培养基中,这是代谢的肺癌细胞的产物,可以看作是肺癌的标志物。有11种特征生物标记物,见表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表 4 11种特征生物标记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06px height: 265px " title=" 20.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82d2f067-c391-4513-9e23-42a21c7276ea.jpg" width=" 835" height=" 550" / /p p strong 4 近几年国内院校的研究 /strong /p p   近几年国内有几座大学的研究生选择用呼吸气体诊断早期肺癌为研究课题 /p p   2008年浙江大学卢崇蓉的硕士论文 :采集了30 例肺癌患者和30 例正常健康人的呼吸气体,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呼吸气体中的VOCs 进行检测,通过将所测的各个组分,在色谱图中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与制备的n 种标准气体样本比对,进行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照分析两组受试者呼吸气体中的VOC s ,初步筛选肺癌患者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VOCs。30 例肺癌患者中28 例检测出庚醛,其中2 例I期肺癌患者均检测出庚醛 30 例正常健康人中1 例检测出庚醛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中都可以检测到庚醛,且庚醛的浓度在腺癌组和鳞癌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0 例肺癌患者中18 例检测出甲基环戊烷,30 例正常健康人中10 例检测出甲基环戊烷 两组受试者呼吸气体中检测到的甲基环戊烷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庚醛可能为肺癌患者的特征性VOCs 之一。 /p p   安徽医科大学宋耕的硕士学位论文——肺癌患者呼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检测,他们用Tedlar 采样袋收集43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1份正常人的呼气样品,经固相微萃取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外标法定量。比较肺癌患者和正常人呼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差异,结果在呼气样品中可检测出68-1 1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病例组的正丁醇和3-羟基-2-丁酮的色谱峰面积高于对照组。(安徽医科大学学,2008,43(3):323-325) /p p   暨南大学刘畅的论文,用z-Nose4300 气相色谱仪研究了肺癌患者呼出气组分,发现乙醇、丙酮可能作为肺癌及肺转移患者的特异性VOCs,苯、异丙醇、二甲硫醚、异戊二烯、甲苯、正戊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能与肺癌相关。 /p p   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胡燕婕的论文,以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正常肺组织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株作为对照,利用SPME-GC-MS研究肺癌与正常对照之间在组织细胞水平上VOCs表达的差异,用以探索肺癌特征性VOCs的产生机制。她们共检测分析1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及几种细胞株培养液顶空气体中的VOCs,结果发现:2-十五烷酮、十九烷、二十烷、癸烷等12种VOCs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中2-十五烷酮、十九烷、二十烷与肺癌细胞株结果相符,提示上述物质可能为肺癌潜在的特征性标志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3):278-284) /p p   国内有很多单位和专家从事通过人呼吸气中生物标记物检测来诊断各种疾病的研究。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近来有两篇综述文章涉及这一领域的研究。(Clinica Chimica Acta,2012, 413: 1770–1780 J Chromatogr B, 2015,1002:285–299) /p p strong 5 个人的看法 /strong /p p   用呼吸气体诊断早期肺癌具有简便、无创、安全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但是从各个研究得到结论来看,由于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在肺癌患者的呼气中得到的挥发性化合物也是十分复杂,没有几种绝对的生物标记物来进行诊断确认。显然不像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方法那样单纯。所以用呼吸气体诊断早期肺癌的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找到几种十分专一的化合物来诊断确认肺癌,或另辟新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 strong 延伸阅读: /strong /span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623/134647.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一讲:傅若农讲述气相色谱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714/136528.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二讲:傅若农:从三家公司GC产品更迭看气相技术发展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811/138629.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三讲:傅若农:从国产气相产品看国内气相发展脉络及现状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902/14037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四讲:傅若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前世今生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1009/143041.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五讲:傅若农:气-固色谱的魅力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1104/145381.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六讲:傅若农:PLOT气相色谱柱的诱惑力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1205/147891.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七讲:傅若农:酒驾判官——顶空气相色谱的前世今生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106/15040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八讲:傅若农:一扫而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的发展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211/153795.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九讲:傅若农:凌空一瞥洞察一切——神通广大的固相微萃取(SPME)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312/155171.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讲:傅若农:悬“珠”济世——单液滴微萃取(SDME)的妙用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417/15810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一讲:傅若农:扭转乾坤——神奇的反应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714/136528.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二讲:擒魔序曲——脂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处理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617/164595.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三讲:离子液体柱——脂质组学中分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柱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716/167186.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四讲: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的故事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820/170240.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五讲:吹口气,知健康——GC-MS检测呼气疾病标记物   /span /strong /a /p p a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929/173804.s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十六讲:重症早期预警——呼出气用SIFT-MS 实时快速检测 /span /strong /a /p 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111/177170.s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第十七讲:各个医院用呼出气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火”了——SIFT-MS 更简单,更快速,更实时,更普适  /strong /span strong   /strong /a /p /p /p
  • 国内首个宫颈癌筛查产品获批 凯普生物“抢食”百亿检测市场
    国内首个用于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产品“花落”凯普生物。6月21日,凯普生物全资子公司潮州凯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的改变)人群分流预期用途。凯普生物今天收于9.41元/股,上涨13.78%。 2023年1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共同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呼吁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在多种政策“加持”下,HPV检测市场将迎来较快增长。 新产品有利于减少细胞学漏诊 6月21日,凯普生物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潮州凯普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医疗器械变更注册(备案)文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预期用途,本次预期用途的变更属于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也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一个用于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产品。 该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除临床用于14种高危型HPV感染的辅助诊断之外,还可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有利于减少细胞学漏诊或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是乳头瘤病毒家族中的一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已知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其中14种HPV类型被列为“高风险”,因为已经证实它们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其中,两种风险最高的病毒株HPV-16型和HPV-18型可导致约70%的宫颈癌病例。 作为国内领先的分子诊断产品及服务一体化提供商,凯普生物HPV筛查领域布局多年。早在2006年,凯普生物就拿到我国首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针对宫颈癌HPV筛查,凯普生物已开发出多款HPV检测产品,在临床HPV检测及政府筛查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累计HPV筛查超5000万人次。其中,HPV21分型检测试剂盒是我国第一个取得新药证书的HPV检测试剂盒。 HPV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的目标,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 在国内,政策层面也在推进。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试点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 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以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明确推荐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按照另一家企业安必平今年3月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的观点,国内HPV筛查市场空间超过100亿元。具体来看,国内有4亿适龄女性,如果按照每三年筛查一次,渗透率达到80%,每年大约有1亿多人次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按照细胞学+HPV联检测算,市场空间大约有190亿元。 百亿市场规模,自然也吸引不少企业的参与。除凯普生物、安必平外,2019年,诺辉健康发布宫证清,成为全球首个尿液HPV检测产品,诺辉健康也借此闯入宫颈癌早筛市场。2022年服贸会期间,国内首个宫颈癌早筛检测试剂盒宫安丽亮相,诺辉健康拿到国内宫颈癌HPV初筛甲基化分流的第一证。
  • 东大学生研发早期癌症检测仪器 实现指尖采血5分钟查癌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W020171024542146201040.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ad0fd2a3-48dd-4bbf-bc39-fb62f4a6ca05.jpg" width=" 45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团队人员演示仪器 /strong /p p   “滴血验癌”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就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东南大学MxHealth团队的癌症早期精准检测系统利用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光子晶体微球技术,设计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指尖采血,只需要5—10分钟,可完成16项癌症筛检,摘得大赛“银奖”,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p p   MxHealth团队负责人常宁告诉记者,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检测仪则采用多指标联合进行检测,通过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大数据关系建立和分析,从而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俗的说,我们研发的仪器通过荧光强度来判断。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荧光度超过预警值的话,他可能身体中有了癌症病灶,后续会建议他进行详细检查。” /p p   那该检测系统与传统测癌仪器有什么区别呢?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癌症检测往往采用单一指标,针对的是某种癌症的一种标志物,而这种标志物浓度的高低会受用户的心情、饮食、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因而影响检测结果。此外,现在医院内的测癌收费基本是50元单指标,而测试几个则需叠加。“在临床试验中,我们的仪器可以控制在100元以下检测5—6项指标。”常宁告诉记者。 /p p   由于这项癌症早期检测仪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出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推广。预计正式投入市场还需2~3年甚至更久,而这期间,常宁博士等人将不断优化仪器功能,提高检测准确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早期筛查的观念能深入人心,做一次癌症早期检测和我们查血常规、血压血糖一样普遍。到那时,癌症就不那么可怕了。 /p p   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标准,只是起到一个引起警觉的作用。任何的检查都要遵循从简单、无创、廉价到复杂、有创、昂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怀疑到诊断既要有充分的检查,更要有充分的证据。我东的常宁博士等人的研究是相当有前瞻意义的,也许未来真的会有一滴血测癌症的方法。 /p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无创筛查前列腺癌新方法
    2014年9月2日华盛顿 癌症筛查是预防癌症死亡的极其重要的工具,越早发现病例越可及早治疗。尽管现存已有很多对不同类型的癌症的筛查方法,仍然需要更安全,廉价,和有效的筛查方法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近日,由中国广东医学院的李绍新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证实了一种无创筛查前列腺癌的新方法的潜力。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成功测试了这项方法&mdash 它结合了已存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一种新的精密的分析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如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联合物理协会(AIP)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中的新文章 所述,他们对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被临床确诊罹患前列腺癌的病人的血液样本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对癌症病例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8.1%。   如果该项技术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安全有效,那么它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工具,帮助医生和患者促进前列腺癌症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李博士说。   &ldquo 结果表明, 无标记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有很大潜力被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无创筛查,&rdquo 李博士说。&ldquo 和传统的筛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非创伤性,高敏感性和简单。&rdquo   一种常见的癌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首要癌症死因。每年有899,000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260,000,占全球范围内癌症致死人数的6%。1/6的男性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罹患这种癌症。   多年来, 尽管通过检测蛋白质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提升就可以筛查前列腺癌症的早期病例,但这种方法远不完美,因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提升可以是由很多和癌症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这样就会导致过度诊断,不舒服的组织活检和其他不必要的治疗,价格昂贵而且会有严重的副作用。 正因为如此,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目前(USPSTF)不建议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   据李博士所说,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考虑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癌症检测方面,因为这种具有表面敏感性的光谱技术已经问世好多年,其敏感性可识别低丰度关键分子,如污染物表面的杀虫剂残留。这就使得这项光谱技术可完美的应用于辨别DNA, 蛋白质和脂肪分子的细微信号, 也是李博士的团队所致力研究的方向。   李博士说,挑战在于如果有光谱信号的改变,变化往往是非常细微的。对比从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前列腺癌症病人身上抽取的血清样本,二者光谱信号的差别十分微小几乎探测不出来。为了准确地区分这些血清样本,李博士的研究组使用了强大的光谱数据处理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这样才有效地显示出了样本光谱信号的区别。   李博士说,尽管这项工作还是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血清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在无创前列腺癌症的筛查方面的潜力。李博士补充说,下一步的研究将对现有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并探索该技术是否能被用于区分癌症的分期。   该研究文章, "Noninvasive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based on serum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authored by Shaoxin Li, Yanjiao Zhang, Junfa Xu, Linfang Li, Qiuyao Zeng, Lin Lin, Zhouyi Guo, Zhiming Liu, Honglian Xiong and Songhao Liu,于2014年9月2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过此日期,可通过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journal/apl/105/9/10.1063/1.4892667在线访问。   文章的作者来自广东医学院,广东省医学分子医学诊断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师范大学。
  • 检测新途径!27年有望实现尿液宫颈癌HPV筛查
    在近日“第六届西湖对弈”上,诺辉健康(6606.HK)正式公布旗下宫颈癌HPV居家自取样筛查产品宫证清注册临床试验基线数据。宫证清作为首款基于尿液样本无痛无创的宫颈癌HPV筛查产品,有望在2027年实现上市。  据了解,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也是最有望实现根除的高发癌症。  当前,宫颈癌HPV筛查获批产品均为专业医务人员在医疗单位以宫颈拭子或宫颈涂片的方式完成检测和筛查。  诺辉健康自2017年启动了宫证清产品开发,该产品有望实现尿液样本自取样的宫颈癌HPV筛查,提供无痛无创居家检测的新体验。  届时,用户居家取样20-30毫升尿液,采样后将样本快递到诺辉健康中心实验室,5个工作日即可线上获取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阳性表示受检者患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高,需就诊做进一步检查。检测结果阴性表示受检者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低,未来按照常规流程定期筛查即可。  据介绍,宫证清预计于2027年取得宫颈癌筛查注册证书,规划产品开发全周期长达10年。 此前,该产品已获批欧盟CE认证。  2023年3月24日,诺辉健康携手香港最大的非医院医疗服务机构医思健康(2138.HK)在中国香港首发宫证清,官方售价1800港币。根据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宫证清在香港市场的分销和市场推广。
  • 中科院:宫颈癌筛查有望7秒快速测定 呼气即可直接测量
    p   记者10月2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医学物理中心在快速筛查宫颈癌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科研人员利用自主开发的呼气质谱仪,只需7秒就能完成对一名受试人员呼气的直接测量。 /p p   这一研究发表近日在《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上。 /p p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病例五十多万,其中中国患者约占三分之一,宫颈癌也是中国中青年女性第三大高发癌症。 /p p   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Pap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HPV检查),都需要器械侵入,并且细胞或者病毒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 /p p   呼气检测因为安全无创、简单便捷、接受度高等特点,一直是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 /p p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研制了一款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只需7秒就能完成对一名受试人员呼气的直接测量。通过对13名宫颈癌患者和34名健康人的呼气检测,统计发现区分宫颈癌的四种呼气质谱特征离子,用于判别宫颈癌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达到92.3%和88.2%。 /p 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