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研发投入

仪器信息网研发投入专题为您整合研发投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研发投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研发投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研发投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研发投入话题讨论。

研发投入相关的资讯

  • 科技经费投入解读 2015我国研发投入达1.4万亿
    p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对此进行了解读。 /p p    strong 一、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保持双增长 /strong /p p   《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迈上1.4万亿新台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7%,研发投入规模和投入水平双双实现新的突破。 /p p   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增幅虽较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8.9%的较快增长速度,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保持2%以上的水平,呈现稳定提升的态势。 /p p   研发投入的较快增长得益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国家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2015年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达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1.1%,成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引领者。2015年,国家加大了对“十二五”科研课题(项目)的执行力度,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支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2136.5亿元和99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1.2%,增幅分别提高2.8和6.4个百分点。 /p p    strong 二、研发投入结构得到优化 /strong /p p   一是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高。按活动类型分,研发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其中基础研究由于体现了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其投入规模和水平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比研发经费平均增速高7.8个百分点 基础研究占研发费用的比重为5.1%,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改变了2007年以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一直在4.7%左右徘徊的局面。2015年应用研究经费为1528.7亿元,增长9.3%,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0.8%,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2015年,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为2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p p   二是政府资金占比提高。2015年,国家财政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出,支出规模首次超7千亿元,增速达8.5%,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为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5年中央财政动用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用于科技支出,虽然当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增长较上年有所回落,但实际用于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中,政府资金达3013.2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是近三年增长最快的一年 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21.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研发活动执行主体看,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政府资金分别为1802.7亿元、637.3亿元和46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8.8%和9.7%。 /p p   strong  三、研发投入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 /strong /p p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保持增长,研发经费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但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也有不小距离,研发投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并确保相关政策的生根落地,引导和鼓励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二是要加快对基础研究和一些重要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加强原始创新和战略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三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投入的有效性,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p p & nbsp /p p & nbsp 延伸阅读: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1116/206426.s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 /strong /a /p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p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9日联合发布《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 amp D)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R& amp 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3%,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p p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介绍,我国R& amp D经费投入增速保持世界领先,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研发投入结构向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进一步提升。 /p p   公报还显示,2017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8%;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13%,保持了上年水平。 /p p   “我国研发投入的总量逐年加大,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夯实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张鹏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如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15%至20%)相比有较大差距,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型国家(2.5%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p p   张鹏认为,未来几年,我国应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前瞻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领域;进一步优化我国研发资源配置,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政府对研发的管理优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p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7%意味着什么——解读《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规模达到14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较2011年翻了一番,支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这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达到2.0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累计提升了0.3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玄兆辉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报》显示,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到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5.1%,提高0.4个百分点,这是近9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5%。  玄兆辉介绍,随着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兴起,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更加稳固,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1.1%。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比重为76.8%,是世界上少数超过75%的国家之一。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比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总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基础研究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钰认为,虽然我国研发经费再创新高,成绩可喜,但不能忽视的是,无论是研发投入规模还是投入结构,相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相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陈钰说,我国研发经费规模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与美国相比,尚不足其50%,整体上仍与日本共同处于第二梯队。我国2.07%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2%发展目标低0.13个百分点,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更大。2014年,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一比值分别为2.74%、2.84%和3.59%,韩国更是达到了4.29%。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5%的发展目标,但从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增长态势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巨大挑战。  “从研发经费结构来看,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5%左右的比例远远低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水平(10%以上)。” 玄兆辉特别指出,企业是研发活动执行主体,但其基础研究经费仅占企业研发经费总额的0.1%左右,而主要创新型国家通常在5%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增加国家原始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专家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胜阶段,要如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持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
  • 2010年全球十大药企研发投入与研发状况简析
    据近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13届美国生物工业技术组织(BIO)CEO与投资者大会上的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和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研究公司BioMed Tracker通过对2003~2010年新药研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整体成功率不足 1/10,远低于以前1/6~1/5的水平。新药研发生产力呈现的下降趋势严重。   候选药物失败率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近年来,管理部门提高了新药批准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门槛 公司内部收益下降 市场销售竞争加剧和药物试验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研究还发现:新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7,扩展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30。同时,扩展适应证药物的临床试验成功率远低于平均水平,大分子药物获得批准的机会是小分子药物的两倍。   在全球新药整体研发生产力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仍旧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达674.1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前10名的制药公司占整个制药行业总研发投入的10%以上。分析师认为,近年来药物研发投入居高不下,主要是受药物专利期满、行业并购等因素影响。其中,辉瑞通过对公司研发结构的调整使药物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位居制药企业首位。与2009年的研发投入相比,2010年除罗氏、强生、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略有下降之外,辉瑞、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的增长比例都较大,其中默沙东的增幅达45%。   以下,本文将对2010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名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药物研发状况进行简析。   NO.1 辉瑞   辉瑞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比2009年的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   辉瑞公司寄予厚望的新药包括今年年末有望被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肾癌药物阿西替尼(axitinib)和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药物伯舒替尼(bosutinib)。   去年12月,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tasocitinib的Ⅲ期结果公布,该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机体功能。由于tasocitinib在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有望成为辉瑞晚期新药中的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另外,辉瑞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的apixiban在卒中预防研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辉瑞与Elan和强生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bapineuzumab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   先前辉瑞计划于2012年将药物研发投入削减至80~85亿美元,最近又决定降至65~70亿美元。届时,辉瑞的药物研发投入将会位列罗氏、默沙东、诺华和强生之后的第五位。辉瑞研发投入的消减主要涉及到位于英国桑威治市的研发中心和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全球研发中心的泌尿、变态反应和RNA 干涉(RNAi)研究方面的1000名研发职位裁减。不过,辉瑞将会加强公司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和英国研究中心的研发能力。另外,辉瑞更加依赖外部合作资源,会加强与研发外包(CRO)公司的合作。   NO.2 罗氏   罗氏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2亿美元,比2009年的97亿美元下降了约5%。   罗氏一直在追逐“重磅炸弹”级新药,公司在以近470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之后,迅速赢得了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荣誉,而且罗氏不存在像辉瑞和其他大型制药公司所面临的药物专利期满的问题。不过,罗氏的新药研发在去年年底也遭遇了挫折。罗氏的糖尿病药物他司鲁泰(taspoglutide)由于副作用而遭遇研发失败。   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一样,罗氏也重新对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调整。罗氏削减了RNAi的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去年年底,罗氏还分别与Ligand公司在丙型肝炎项目上和Transgene公司终止了合作协议。   去年12月,罗氏宣布裁减600名研发人员。但是,罗氏在通过各种途径削减研发投入的同时,还具有一些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曲妥珠单抗 -DM1(T-DM1)虽然已经被FDA延期批准,但仍旧是罗氏很有希望的产品,该公司一直寻求T-DM1治疗乳腺癌适应证的批准机会。另外,罗氏与 Plexxikon公司合作开发的转移性黑素瘤药物PLX4032(又称RG7204)也具有较好的表现。研究者对罗氏的癌症药物RG3616和 pertuzumab在今年提交新药申请寄予厚望。   与辉瑞和诺华一样,罗氏准备在中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医药市场,将会为像罗氏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NO.3 默沙东   默沙东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81.2亿美元,比2009年的56亿美元增长了约45%。   默沙东CEO肯尼斯弗雷泽表示:“默沙东要想完成2013年的研发预算就需要进一步降低短期内的成本开支。另外,我们还决定对未来长期战略进行投资。”默沙东公司的执行副总裁、默沙东研究所及实验室的负责人彼得金称,公司研发投入急剧增长将会有助于把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达到56亿美元,不过公司却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因抗凝剂Vorapaxar研发失败损失了17亿美元。不过去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终于有了回报,其口服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获得美国和欧盟批准进行快速审查,有望能用于治疗慢性丙肝 另一个产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胆固醇新药anacetrapib,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40%,极具“重磅炸弹”级潜力 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idaforolimus也可能具有治疗多种癌症的适应证。默沙东还与Ariad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球共同对癌症药物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去年底,默沙东以5亿美元收购了糖尿病药物开发商SmartCells。默沙东还计划把公司打造成生物仿制药领域的领跑者。   NO.4 诺华   诺华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80.8亿美元,比2009年的72.8亿美元增长了约11%。   当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计划削减研发投入之时,至少诺华不会做此考虑。2010年诺华的研发投入位于研发投入急剧增长的默沙东之后,随着辉瑞研发投入的下降,诺华将会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前三名。   去年年底,诺华计划再招收200~300名研究人员,使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研究基地人员翻倍,该公司将会为此花费6亿美元。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总裁马克费什曼博士称:“当然,削减投入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不过我们更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诺华的研发战略更倾向于依靠公司内部的研究,而不是像其他大型制药公司那样追逐具有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产品。另外,该公司非常重视个体化用药和那些治疗较小患者群而又具有治疗多种疾病适应证药物的开发。诺华目前有147项临床开发项目,包括最受关注的晚期罕见病药物——库欣综合征治疗新药 SOM230 (pasireotide)。   2010年,诺华具有“重磅炸弹”级潜力的新型多发性硬化症口服药物芬戈莫德(Gilenya)获FDA批准上市。今年诺华的脑膜炎球菌疫苗Bexsero有望在英国获得批准上市,公司还将会向FDA提交炎性疾病新药ACZ885 (canakinumab)的申请。   NO.5 强生   强生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8.4亿美元,比2009年的69.8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强生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在后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这为其通向美国和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 1月,拜耳与强生联合递交了每天一次口服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Xarelto)的新药申请。去年12月公布的Xarelto对14000余名患者的 Ⅲ期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每日一次服用Xarelto可使血栓发生率降低20%,而且在预防卒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预防颅内出血的安全性。分析师认为 Xarelto具有“巨型重磅炸弹级”(年销量达30亿美元)药物的潜力。   强生的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TMC435目前进入了Ⅲ期研究阶段,是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用于以前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复发的丙型肝炎1型患者。另外,强生的抗SGLT2糖尿病药物Canagliflozin,目前也正在对1万名患者进行Ⅲ期研究。   NO.6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0.9亿美元,比2009年的56.1亿美元增长了近8%。该公司今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会增长14%。   去年,葛兰素史克决定对公司的研发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产能。1998年~2007年,葛兰素史克年均投入30亿美元以上,却没有获得一个新分子实体。面对投资者的指责,葛兰素史克以裁员并出售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研究中心作为回应。   当前,葛兰素史克对罕见病药物领域越来越感兴趣了。该公司还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和疫苗领域的投资。同时,葛兰素史克还缩减了收购力度,2010年收购投入为3.54亿欧元,远低于2009年的28亿欧元。   今年2月份,葛兰素史克公布了30项Ⅲ期或者注册研究项目。从2010年起,该公司有10个新分子实体和新疫苗陆续进入Ⅲ期研究。目前,葛兰素史克有7个新药正在等待审评,到2012年底将会增加到15个(包括1型或者2型糖尿病药物、罕见病药物和癌症药物等)。   最近,葛兰素史克与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斑狼疮药Benlysta获得FDA批准上市。葛兰素史克已经向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俄罗斯提交了该药的上市申请,而且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向更多的国家提交申请。该公司估计Benlysta的销售额在50亿美元。   NO.7 赛诺菲-安万特   赛诺菲-安万特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59.4亿美元,比2009年的61.8亿美元下降了约4%。   赛诺菲-安万特对公司的研发战略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收购方面也屡有大手笔。如去年夏天,赛诺菲-安万特以5.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TargeGen,以涉足恶性血液疾病研究领域。早在2009年,赛诺菲-安万特以5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BiPar Sciences,从而获得了中期阶段的癌症药物iniparib(目前处于Ⅲ期研究阶段)。今年年初,赛诺菲-安万特以超过20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健赞。这项交易是生物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交易,从而为该公司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奠定了基础。赛诺菲-安万特在进行大量收购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以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赛诺菲-安万特在新的研发战略调整中表示将会重视外部资源的作用。从今年2月份开始,赛诺菲-安万特有55项临床开发项目,13项Ⅲ期研究或者批准申请项目需要外包。   该公司目前开发的具有较好疗效的Ⅲ期阶段新药有糖尿病药物利西拉来(lixisenatide),每天一次口服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赛诺菲-安万特其他极具希望的Ⅲ期阶段新药还有抵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实验药物奥瑞布林(ombrabulin)。另外,赛诺菲-安万特还与Regeneron公司联合对癌症药物阿柏西普(aflibercept)进行开发,最终的研究结果有望在今年中期公布。该公司还在对登革热疫苗进行开发。   另外,赛诺菲-安万特对健赞的收购为其带来2013年年底前有望获得批准的3种新药:多发性硬化症药物Lemtrada (alemtuzumab)、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药物mipomersen和1型戈谢病(家族性脾性贫血)药物eliglustat tartrate。   NO.8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3亿美元,比2009年的44亿美元增长了近20%。   去年继辉瑞的tanezumab和强生的fulranumab两个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止痛药因副作用而停止研究之后,阿斯利康也主动停止了公司的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medi578的研究,而分析师认为,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在年均110亿美元左右。   另外,阿斯利康还相续遭遇了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motavizumab、前列腺癌药物zibotentan和结肠癌药物Recentin的Ⅲ期研究失败。去年,阿斯利康抗血小板疗法新药Brilinta被FDA推迟批准,并被要求提供附加资料。阿斯利康的vandetanib虽遭遇肺癌研究失败,不过却赢得了专家委员会推荐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2010年6月,阿斯利康和Targacept宣布共同对严重抑郁症新药TC-5214进行Ⅲ期临床开发。另外,阿斯利康一直在寻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阿斯利康同意向Rigel公司支付12.4亿美元(先期支付1亿美元)获得fostamatinib (R788)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协议。   NO.9 礼来   礼来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48.8亿美元,比2009年的43.2亿美元增长了约13%。礼来称,今年该公司还将会维持较高的新药研发投入增长速度。不过,去年礼来却关闭了新加坡的研发中心,裁员130人。   去年8月份,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emagacestat因不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患者病情还出现了恶化而遭遇失败。   如今,礼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糖尿病药物Bydureon(糖尿病特效药百泌达的长效一周一次的版本)上。去年秋季,FDA要求礼来补充Bydureon对QT(心电图QT间期)的研究资料。而礼来的黑素瘤药物tasisulam因有参加试验的患者死亡而终止研究。   虽然礼来在药物研发中屡遭失败,不过该公司目前还有多项药物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及一些待评估项目。   NO.10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35.6亿美元,比2009年的36.4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8.3%,预计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   百时美施贵宝在去年开发的多种新药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包括极具发展前景的皮肤癌药物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癌症药物XL- 184、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和抗凝血剂阿哌沙班(apixaban)。另外,百时美施贵宝还有达沙替尼(Sprycel)、阿达木单抗(Orencia)和沙格列汀(Onglyza)获批了扩展适应证。预计到2012年,百时美施贵宝的后期研究阶段的产品中将会有5个产品获准上市。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共同开发的用于高危风险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新药apixaban,在去年秋天因研究者发现可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症状患者的出血倾向而被叫停。去年9月份,百时美施贵宝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药物dapagliflozin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改善糖基化血红蛋白的疗效和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的疗效相当,并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体重。百时美施贵宝与礼来合作开发的晚期阶段癌症药物 necitumumab最近遭遇了注册挫折,不过此药的另一项Ⅲ期研究仍将持续进行。另外,百时美施贵宝与Exelixis公司的甲状腺髓样癌药物 XL184正在联合开发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田制药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5亿美元,依据现在的汇率,武田制药实际研发投入与百时美施贵宝相当,成为亚洲制药公司中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 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研发投入:近7成过亿 持续加码研发
    20世纪50年代之前,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后随着红外探测器和电子显示元件的发展,红外热像仪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但当时由于技术壁垒较高且成本高昂,红外热像仪主要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随着热成像探测材料和光学系统的改进,红外热像仪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红外热像仪的体积和重量也得到了大幅减小,使其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已经迅速向民用、工业领域扩展。例如,在汽车防盗定位系统、智慧工业、户外观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智能驾驶、安防消防、物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红外热像仪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正,正是这些努力,使得红外热像仪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基于此,为方便业界人士了解2023年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现状,本文特对以红外热成像为主要业务的6大上市企业:睿创微纳 、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热像科技 、光智科技、久之洋2023年度的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比等数据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研发投入金额:近7成企业过亿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在六家企业中,2023年度有四家的研发投入破亿元。其中,睿创微纳的研发投入位居榜首,达6.8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企业在这一年度的研发投入均相较于2022年有所增长,且光智科技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达到了111.69%。从研发投入的维度来看,睿创微纳的投入金额最高。2023年,睿创微纳加大研发投入,从红外探测器芯片、热成像机芯模组和红外热像仪整机系统三个环节加强了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了第一个红外图像开源平台,为保持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非制冷红外成像领域,持续优化提升12μm系列产品的综合性能。推进10μm系列产品化,640×512产品转入小批量阶段,超大面阵2560×2048高灵敏度探测器完成正样研制并通过转阶段评审。8μm系列产品稳步推进,640×512及1280×1024两款产品均已进入正样阶段,1920×1080产品转入小批量阶段。车载方向,完成了车载红外热成像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布局,产品涵盖单红外、双光融合、双红外等类型,分辨率做到256、384、640、1280及1920的全覆盖,发布了国内首款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的红外热成像芯片,将广泛满足汽车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车载红外领域获得了包括比亚迪、吉利、滴滴、大运、智加、慧拓等在乘用车、智驾、商用车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定点项目。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大立科技以77.64%的占比位居榜首。报告期内,大立科技依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硅技术路线在红外测温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开拓政府采购和商业客户的测温需求,研发项目包括高分辨率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项目、车载红外目标识别系统项目、防爆巡检机器人项目等,不断巩固电力和工业监控等传统领域的优势地位,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集成度,继续重点开发电网全息感知平台和巡检机器人等产品;同时,利用新量产的氧化钒技术路线产品,深挖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新行业的应用拓展,重点投入个人消费、辅助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的产品开发。从研发投入的增减幅度来看,光智科技的增长幅度最为显著,达111.69%。累计拥有专利权共358项。报告期内,主要的研发项目包括640×512@12μm 非制冷晶圆级封装探测器、InSb探测器组件项目等数十项。在红外材料方面,公司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N锗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国外长期对超高纯锗的封锁和垄断。在红外镜头业务方面,现已完成100多款红外镜头创新设计开发,产品谱系涵盖从常规的定焦镜头、消热差镜头,到结构复杂的双视场/三视场切换镜头、大变倍比连续变焦镜头等各种类型红外光学镜头产品。在红外探测器方面,已建设8英寸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突破了红外热成像核“芯”技术;制冷探测器方面,已建设2-6英寸各种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含中波MCT、InSb 和长波二类超晶格等探测器芯片),搭配自主研发生产的制冷机和杜瓦,形成了从制冷红外材料、芯片、封装到器件完整的制冷探测器产业链。在红外整机方面,光智科技进一步聚焦红外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产业化,加快丰富产品类别,陆续推出了辐射监测仪、Nonshutter系列无挡片红外机芯、Mickey-LR/IR系列手持单目热像仪、Lucking- LR/IR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等下游终端新品,打开公司业务增长新空间。研发人员规模扩大:2家企业超千人 6家数量均实现增长在六家企业中,2023年度有两家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破千人,分别为高德红外和睿创微纳。其中,高德红外的研发人员数量位居榜首,达2088人。与研发投入一样,所有企业在这一年度的研发人员数量均相较于2022年有所增长,且光智科技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为55.10%。在研发人员数量方面,高德红外以2088人的规模位居首位。2023年因公司业务领域扩增,项目增多,加大了研发类岗位的招聘力度,多渠道进行研发岗的招聘,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校园招聘方面,选拔了具有相当潜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发人才,为后续项目推进做好研发人员储备,确保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此外,公司还适时调整和保障了对研发团队的激励,提升了公司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从而稳定现有研发岗位人员。大立科技在研发人员占比上表现出色,达47.77%。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大立科技在红外热成像领域能够独立研发、生产从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的全产业链完整产品。公司一直秉持自主研发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且核心骨干的研发团队,以确保在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从研发人员数量增减幅度看,光智科技2023 年度研发人员较 2022 年增加 55.10%,主要分布在红外光学业务板块。随着公司主要产线陆续投入生产,加快推进红外光学与激光器产业化项目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步伐,是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关键所在。公司聚焦红外器件、红外整机等光电器件领域,加深研发和布局,预期形成从材料到器件再到子系统模块的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快速增长。结语从两个榜单可见,企业日益重视研发投入,这既是创新力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关键,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些企业均表示,将持续深化技术开发、产品创新、平台升级与市场拓展,力求在新技术上不断突破、产品线持续丰富、市场领域广泛拓展。
  • 我国跻身第六研发投入大国
    国家统计局九月二十五日表示,从二00六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是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目前,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统计局在系列报告中称,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功不可没。   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二00七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超过二千亿元人民币,是一九八0年的三十二点七倍,年均增长达百分之十三点八。   据初步统计,二00八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四千五百七十亿元,是一九九一年的三十二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六 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为百分之一点五二,比一九九一年增加0点八七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   截至二00八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二千三百一十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数的五十多倍。到二00七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四百五十四点四万人,是一九九一年的二倍。
  • 2021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2629.2亿
    北京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由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均增长10.6%,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其中2021年全市基础研究经费422.5亿元,约占全国的1/4。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统计部门获悉的。2021年北京64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人才、资本要素资源加快集聚,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实现较快增长。创新人才高地进一步巩固。2021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规模达33.8万人年,是2012年的1.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4.1%,其中基础研究人员7.6万人年,是2012年的2.2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42.3万人,是2012年的2.5倍,科技人才整体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由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均增长10.6%,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5.59%提高到2021年的6.53%。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稳步提升。全市前瞻布局基础研究,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125.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22.5亿元,约占全国的1/4;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从2012年的11.8%提高到2021年的16.1%。基础研究持续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北京共有64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5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基础数学理论、人工智能算法、蛋白质科学、半导体材料等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449.4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较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投向北京企业的早期投资、VC/PE投资额2917.2亿元,是2012年的1.7倍,股权投资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截至2021年底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北京市统计部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实施研发加计扣除等鼓励研发创新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效显著。企业创新活力提升。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1.9万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较2013年提高20.4个百分点;企业共有研发人员90.9万人,是2013年的2.5倍;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4714.4亿元,是2013年的5.3倍;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比2013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成长创新主体逐步壮大。2021年,全市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比2020年增长9.7%;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2115家,是2020年的2.6倍。“专精特新”企业共投入研究开发费用350.5亿元,是2020年的1.3倍,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9%。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是2012年的5.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5件,是2012的5.4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7.1万件,是2012年的5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8253.0亿元,是2012年的2.5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2年的19.6%提高到2021年的29.3%。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十年年均增长14.5%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积极打造创新高地,主阵地、主平台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中关村“主阵地”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增强。中关村示范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速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是2012年的3.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4.5%;实现技术收入2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的24.2%,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三城一区”主平台创新要素集聚。2021年,“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三城一区”企业研发人员共53.8万人,是2018年的1.5倍;研发费用2791.7亿元,是2018年的2.1倍,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流向天津和河北技术合同成交额350.4亿元北京市统计部门表示,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超大城市,着力推动“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强劲。经济发展效率快速提升。2021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接近35万元/人的水平,是2012年的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182吨标准煤,比2012年下降37.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10.5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34.7%,技术进步推动城市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较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万亿元,是2013年的2.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实现增加值0.9万亿元,是2018年的1.4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5%,较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创新辐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9.4万项,是2012年的1.6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005.7亿元,是2012年的2.8倍,技术转移转化加速推进。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347.7亿元,是2012年的6.8倍;其中,流向天津和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50.4亿元,是2012年的4.5倍。
  • 2010年我国研发投入7062.6亿元
    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0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   一、R&D经费情况   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 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其中代表原创性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17.2%,连续三年保持稳定。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 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 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0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114.4亿元,比上年增加889.5亿元,增长27.6%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58%。 2010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财政科技支出额 比上年增长 占财政科技支出 (亿元) (%) 总额的比重(%) 合 计 4114.4 27.6 — 其中:科学技术 3250.2 18.4 79.0 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864.2 79.9 21.0 其中:中央 2046.4 24.1 49.7 地方 2068.0 31.250.3   注:2006年及以前年度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后,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和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前后年度财政科技支出涵盖范围基本一致。 附表 2010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地 区 R&D经费(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全 国 7062.6 1.76 北 京 821.8 5.82 天 津 229.6 2.49 河 北155.4 0.76 山 西 89.9 0.98 内蒙古 63.7 0.55 辽 宁 287.5 1.56 吉 林 75.8 0.87 黑龙江 123.0 1.19 上 海 481.7 2.81 江 苏 857.9 2.07 浙 江 494.2 1.78 安 徽 163.7 1.32 福 建 170.9 1.16 江 西 87.2 0.92 山 东 672.0 1.72 河 南 211.2 0.91 湖 北 264.1 1.65 湖 南 186.6 1.16 广 东 808.7 1.76 广 西 62.9 0.66 海 南 7.0 0.34 重 庆 100.3 1.27 四 川 264.3 1.54 贵 州 30.0 0.65 云 南 44.2 0.61 西 藏 1.5 0.29 陕 西 217.5 2.15 甘 肃 41.9 1.02 青 海 9.9 0.74 宁 夏
  • 从研发投入排行榜看国内上市仪器公司的向“新”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发展,将其视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此前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转型升级。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尽管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叠加,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总额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0%。在此背景下,国产仪器企业对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愈发重视,不断引入创新,提高自身技术先进性以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从而在这场发展机遇中占据有利地位。为方便业内人士深入了解我国仪器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仪器信息网特对国内50家上市仪器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比等数据进行了梳理,并制出排行榜单,与君共享。 研发投入金额TOP 5: 迈瑞医疗、舜宇光学、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安图生物 本文统计的50家国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光学仪器、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环境监测仪器、物性测试仪器等,研发总金额达162.74亿元。其中,近八成研发投入金额提升,25家研发投入金额过亿元,30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10%。迈瑞医疗、舜宇光学、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安图生物的研发投入金额居榜单前五,分别为37.79亿元、25.67亿元、18.19亿元、9.10亿元、6.56亿元;三英精密、多浦乐、日联科技、纳微科技、高德红外的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分别较上年度增长72%、49%、48%、38%、38%。 研发人员数量TOP5: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高德红外、安图生物、聚光科技 截至2023年底,50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的研发人员总量近3万(舜宇光学研发人员数量未披露),其中约六成研发人员数量增加,7家研发人员过千,39家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超20%。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高德红外、安图生物、聚光科技的研发人员数量居榜单前五,分别为4,425人、2,956人、2088人、1,823人、1,305人;皖仪科技、高德红外、联影医疗、理工能科、东华测试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领先,分别为43%、42%、40%、39%、37%。随着政府对仪器设备的支持政策持续发力,仪器企业对自身能力的不断建设,国产仪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已见成效,电镜、质谱、成像等各类仪器成果涌现,如慧炬科技推出国产首台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太行TH-F120,禾信仪器发布国内首台套自主研发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 7000,华萃仪器推出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x2等。我们能看到国产仪器已基本完成“人有我有”阶段,正向着“人有我优”方向发展,并开始迈进“原始创新”和“高端领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产仪器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因素,如需求出现低迷、成本上升、内卷严重、进口产品本土化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码研发投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国产仪器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以上研发投入金额排行榜和研发人员数量排行榜来看,国内上市仪器公司的研发投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相比国外仪器厂家仍显不足,国产仪器仍存在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希望国产仪器企业能“积极研发、持续创新”,抢抓产业升级、换道、“以旧换新”等机遇,在站稳已有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市场,以加速提升国产替代水平。附表:
  • 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以下简称研发经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较快提升,达到2.55%。据介绍,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社会研发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加力,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拉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不变价计算,研发经费增长8.0%,高于“十四五”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投入总量上规模,投入强度也较快提升。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再创新高,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十三五”以来年均增幅,实现了较快提升。此外,去年基础研究经费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近9千亿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10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力度继续加大,投入强度即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再创新高。   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高于上年的1.76%。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028.4亿元,增长15.1%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46.8亿元,增长24%。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306.7亿元,增长10.1%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688.9亿元,增长15.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辽宁和湖北8个省(市)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山东和浙江8个省(市)。   此外,201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49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9%。   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副司长贾楠介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力度和强度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2006年以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投入强度从2006年的1.39%持续提高到2011年的1.84%。(原标题: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
  • 2014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仪器仪表企业研发投入169亿
    23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69.0亿元,投入强度占比为2.04%,在所有行业中位居第二。  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5年11月23日  2014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0亿元,增长9.9%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1]之比)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5.1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398.5亿元,增长10.2%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003.6亿元,增长9.8%。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84.5%。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增长8.1%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  分产业部门[2]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这7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比重为61.1% 研发经费在100亿元以上且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了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的行业大类有10个(分行业情况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最多的6个省(市)为江苏(占12.7%)、广东(占12.3%)、山东(占10%)、北京(占9.7%)、浙江(占7%)和上海(占6.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8个省(市)(分地区情况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454.5亿元,比上年增加269.6亿元,增长4.4%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2899.2亿元,增长6.3%,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44.9%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3555.4亿元,增长2.9%,占比为55.1%。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工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中从事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采用全面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及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多种方法取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4年GDP初步核实数据。  [2]产业部门仅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 GE今年在华研发投入超过1亿美元
    通用电气(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今日在参加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时表示,2011年GE中国研发投入将比去年有大幅增长,超过1亿美元。   不过,这一金额在GE全球研发投入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截至2009年底,GE全球研发投入已超过50亿美元。同时,GE承诺,到2015年将新增100亿美元用于研发。   2010年11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表示,将在3年内投入超过20亿美元,拓展GE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客户支持能力。其中,5亿美元将用于在中国加强研发活动和建立多个创新中心。GE首批创新中心选在了成都、沈阳和西安三个城市。   陈向力对此表示,5亿美元将主要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投出。GE到年底预计将为这些创新中心招聘约600人。他透露,在今年年初在华设立三个创新中心之后,GE还将在中东部城市物色新的创新中心。   此前,GE中国在华投资项目主要是以设立合资公司为主,暂时还没有涉及并购。但是,陈向力表示,GE在三年前就有了在华并购的意向,公司已经设立了专门部门来研究并购事项,也在密切关注中国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   GE去年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展开合作,由通用电气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为其新的C919单通道飞机提供航空电子系统。“GE未来要成为航空电子全球供应商。”陈向力对此说到。
  • 巴斯夫2011年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
    德国巴斯夫公司日前宣布,2011年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2010年巴斯夫的研发投入增加至创纪录的约15亿欧元,比2009年的约14亿欧元增加1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了约1900个合作研发项目,并且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比重日益增加。   图为巴斯夫化学实验室技术员正在研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
  • 中国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正赶超全球市场
    中国医药公司取得了长足进步,渐渐由活性药生产商向创新药开发商转变。现在更多公司正在放眼国际市场,更加适应国际标准,幷且在美国股市建立了声誉。  “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医药公司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专注于创新和研发,”医疗行业分析师Serena Shao周二在香港举行的里昂证券投资者论坛上称,“十年前,许多中国公司仅仅是在从事低利润率、劳动密集型的活性医药成分工作。”  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研发差距正在缩小。据里昂证券统计,中国医药公司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率已经由2009年的3.9%上升至2014年的6.9%。然而从绝对数看,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度医药公司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由5%上升至8.2%,同期美国的这一比例已经由5.9%上升至7.7%。  中国生物制药、江苏恒瑞医药和上海复星医药等部分大型中国医药公司都在过去五年中加大了研发投入。  2014年中国生物医药在研发上投入了1.4亿美元,相当于2009年时期的2000万美元的7倍。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平均增速最高,增长了51.2%,去年该公司研发投入约9000万美元。  除了资金投入,海外留学人才归国也推动了中国医药技术的发展。  “现在和十多年前很不一样了,当时每个人都想要在美国找一份工作,” Serena Shao说道,“大概有200万人才回到了中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心态、逻辑和经验。”  从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人数上看,沈阳三生制药和复星医药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脱颖而出。  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以及在成本更低的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同样促进了中国医药研发的发展。“在美国临床试验的花费可能是10万美元,而在中国可能只要十分之一的代价,”Shao说道。  近期中国公司与跨国医药公司的合作包括:Boehringer Ingelheim上海分公司将为百济神州临床肿瘤试验生产生物制药。绿叶制药集团与韩国韩美医药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小分子肿瘤药物poziotinib的协议。  中国公司也在将目光瞄准进入国际市场。据悉,绿叶制药和复星医药都计划2016和2017年在美国市场获得更多批准。外国的监管标准给中国公司进军海外带来了挑战。美国和中国的药品监管非常不同,美国药品市场十分发达,有着将影响研究如何进行的详细监管规定。  尽管中国医药公司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大体上美国投资者依然对中国公司的治理和技术存疑。他们需要花时间意识到中国公司的基本面正在改变。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相比在亚洲上市的同行遭到了低估,因为本土投资者更加理解其业务性质,”Shao说道。  然而,许多中国医药公司依然计划在美国上市。它们将在美国挂牌上市作为提高其在全球市场声誉以及推广产品的一个良好机会。
  • 禾信仪器: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比近30%
    p   近日有财经媒体报道,禾信仪器拟使用募集资金1.29亿元扩建质谱产业化基地,拟使用募集资金0.76亿元建设综合服务体系,拟使用募集资金0.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247.93万元、3515.55万元、2988.63万元,研发投入占比35.42%、34.28%、22.16% /p p   另外截至6月27日,禾信仪器科创板受理状态显示为“已受理”。发稿时,公司尚未进入问询阶段。 /p p   禾信仪器自成立以来一直专业从事质谱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主要向客户提供质谱仪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 /p p   据招股书(申报稿)介绍,禾信仪器的核心产品SPAMS系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可批量生产的高端科学仪器,不仅入选了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成就展等,还曾在“雪龙号”南北极科考、东方红II号黄渤海科考、青奥会、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活动中承担空气质量监测及保障工作。 /p p   从公司的“含科量”来看,招股书(申报稿)显示,禾信仪器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单光子、离子探测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质谱仪核心技术,并坚持正向开发的企业之一。目前,禾信仪器已经打通了质谱研发、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品质控制及应用开发的整套技术创新链条。 /p p   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0.92亿元、1.03亿元以及1.35亿元。期间公司仪器销售业务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0.95%、83.79%以及79.90%。 /p p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已实现产业化销售产品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且主要针对环境监测领域。因此公司正在积极研发新产品,以期能够应用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更多领域,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化失败的风险。 /p p   与境内四家可比上市公司多维度对比来看,2014年~2018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91%,略低于天瑞仪器38.6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过,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在近三年间均远高于可比的四家上市公司,禾信仪器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9.63%。 /p p   每年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让公司保持住了较好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公司的毛利率亦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16年至2018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5.02%、72.31%以及70.41%,居于可比的四家上市公司之首。 /p
  • 今年我国研发投入有望达1万亿元
    今年研发投入有望达1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据新华社南京12月23日电 23日在江苏常州举行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2年产学研年会上,与会的560余位产学研代表共同发布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江苏宣言》提出,要进一步突出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导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大会并致辞。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介绍,今年全国研发投入有望达到1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从2002年的103万人发展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均增长12%,居世界第一位 国际论文数量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三位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2011年达到4900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1.83%,总量达8600亿元。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已超过10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达到80多个,面向经济社会和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还颁发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305个奖项。该奖项由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是我国产学研合作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奖项。
  • 李克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还不高 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只占了研发费用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5%,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技发展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让科研人员把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的搞科学研究,厚积才能薄发。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进步具有支撑作用,近年来,政府多次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中,均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研发布局,除了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外,还将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试行税收优惠,从经费、人才和政策多方面予以支持。
  • 如海光电:未来研发与人才投入将占营业额30%-40%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贸关系前景未明,处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商业环境不断变化,国内外科学仪器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在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中,科学仪器行业的整体表现如何,科学仪器公司又有哪些“闪光时刻”?仪器信息网特别发起“2020,与智者同行——科学仪器企业CEO征稿活动”,邀请CEO们于高处指点迷津,展现企业本年度风采。  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到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永爱,在新冠疫情冲击的2020年,在即将到来的中国科技上升“黄金十年”,谈谈他的收获与感悟。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永爱  谈行业:疫情下“两极分化”的科学仪器市场  2020年的科学仪器市场产生了明显的两级分化,部分疫情相关的仪器销售强劲,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加快,行业推动迅速。其他监管类的仪器设备由于抗疫经费抽调,仪器产值明显下降。  从仪器厂商来看,仪器品种多、品牌知名度高、具备管理优势的跨国企业明显在疫情中受益,其庞大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储备可以迅速切换方向,并能结合现有技术与当前全球卫生和安全环境变化迅速调整发展和运营方向,把握机遇借机扩大。一些技术孤立、成熟度低,资金储备和人才储备明显不占优势的仪器公司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很多不在“风口”上的仪器厂家都面临“断炊”风险。  从产品形态和市场布局来看,2020年抗疫类仪器在政采领域表现非凡,相关仪器采购活动贯穿全年。而与疫情关联度不高的仪器品类则可以把握工业用户,特别是光电显示、医药、化学分析、医疗等热门行业的痛点需求,加大投入。  谈领域:小光谱类仪器的“基本面”和市场需求在变化  与此同时,市场的基本面在2020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小光谱类仪器为例,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也就是近30年的事情,且主要集中在高校、政府主导的研究和探索方向。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国智能制造2025,产线升级改造以及科技强国等战略都引导着国内光谱仪器仪表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核心器部件逐渐迈向国产化。在这种大趋势下,科研院校、制造企业以及用户单位也需要紧紧把握“十四五”双循环大格局,加快仪器仪表研制过程中的“产学研用”合作。仪器企业也需从大的“渠道营销思维”向“原厂智造思维”转变。  市场需求也从政府采购的行业扶持行为逐渐转变为以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行为,采购对象由政府机关逐渐演化为企业用户,采购行为从参数比照演变为试用和性能评价。集中采购在消失,市场导向正成为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的行业风向标。下一个20年,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有望在工业、民用领域大放异彩。  谈专业:国内拉曼光谱仪市场“怪象”频出  最近3-5年,国内拉曼光谱市场以军用、警用和口岸为主要用户单位,均以政府集中采购为主调。但这也衍生了研究类拉曼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存在很大的操作落地困难,采购单位和用户单位脱离,仪器实际使用过程核心参数难以明确造成了很多设备买而不用、闲置难用等突出问题,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影响!  拉曼光谱仪的标准、参数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 这几年国产拉曼光谱仪的参数边际化也造成小型拉曼光谱仪发展方向迷失,给很多国产拉曼仪器厂家造成方向性误判。2020年非常典型的现象是国际大型仪器仪表厂商已逐步以工业过程控制拉曼光谱技术为中心,国产仍然围绕政府采购市场和参数控制为中心的两极分化。同时拉曼市场也诞生了“贵的卖断货,贵的参与不了,便宜的不要钱,不知道怎么办”等几个具备中国特色的怪现象。  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应用和用户,而非渠道和买家,国产拉曼光谱仪器厂家过度依赖渠道和渠道行销的代理思维在为日后国内拉曼光谱技术渐渐落后于进口设备所埋下的伏笔。我们国产仪器必须倾听用户声音,必须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立足根本。拉曼光谱技术的仪表化(作为一个检测仪器的表头、类似水表)正在成为国内拉曼光谱技术和光纤光谱技术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用户的声音也逐步在采购环节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力。  看今朝:企业实现“研发逆向扩张、市场大弯转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海在2020年初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调研后,果断采取“研发逆向扩张、市场大弯转向”的战略。新增并加强了在光纤光谱仪、拉曼光谱成套系统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将多年储备资金加速投入到公司的研发中,实施逆向研发扩增战略,加强在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和挖掘力度。循序渐进地推出了一系列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仪、785nm远距离拉曼光谱仪、1064nm拉曼光谱仪以及显微拉曼光谱系统等产品。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同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而这种开发也在2020年下半年带动了如海的产品销售产值迅速攀升。  鉴于当前拉曼光谱仪、光纤光谱仪在监管领域的疫情相关联度低特点,如海年初制定了以工业为主、政采为辅的策略,针对拉曼光谱、光纤光谱工业在线等应用开发了很多核心器部件。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海光电在2020年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国产替代的风向,加大市场推广。  营销方面,疫情使展会、拜访等线下营销变得异常困难,如海在年初快速制定了多种线上营销方案并加以实施,出奇好的效果也反映出时代与用户习惯的转变。财务方面,如海摒弃了以前的利润导向转变为市场和研发导向,考核指标不再单一量化利润,而是考虑净利润+研发投入。尽管2020年的业绩尚有增长空间,但如海在品牌建立、渠道扩张、研发投入如海都逐步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贯穿如海2020年的主色调是研发与市场。在研发端,公司快速推出了XS11071、XS11850、 XS9214、 XS14237、XSM系列的光纤光谱仪,并快速推入了科研和高校市场,取得不错的口碑和业绩,此外在拉曼光谱仪领域我们加大了工业过程控制拉曼、最简化的拉曼光谱仪RMS系列,近红外1064拉曼以及MR显微成像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并在20年实现了不错的销售和应用。 此外如海于2019年投入建设的理化实验室启动和使用,理化团队的建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推广-样品测试-方案确定-销售的应用导向性销售过程。在ISO、EHS、知识产权的体系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规划先行,坚持营销实践过程的去中心化,赋权、小团体决策贯穿营销和OEM/ODM订单过程, 让听得到炮火声的人来做决定,也为如海的下一个10年发展提供了一个练兵场。  望未来:如海设计、中国智造,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2021年于如海而言是第一个10年发展的收尾,也是新一个10年发展的元年。如海从最初的拉曼探头发展至今能够提供半导体激光器、拉曼探头、光纤跳线、光纤光谱仪等一系列光谱类仪器的关键器部件,以及以小型化拉曼光谱技术为核心的手持、便携、工业过程、显微拉曼光谱仪器和技术。技术为本,研发为先,公司在上海浦西新增投资扩建1700个平方的仪器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2021年起将在此基础上加大光谱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开始加快和加大针对理化实验室、工业现场类的仪器仪表研制。与此同时,建立如海第一个市场营销中心,加强在市场端和销售端的投入,把关键器部件、OEM/ODM的盈利都投放到仪器仪表、突破性的关键技术开发上以及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梯队的培养上。  预计接下来的3-5年如海在研发和人才培养上的投资力度将占据整体营业额的30%-40%左右,这就是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下一个十年如海将携手国内年轻有活力的研发工程师和技师围绕着“如海设计、中国智造”开展,紧紧追溯中国科技上升期的黄金十年。回顾2020展望2021, 送给如海和同行的一句话来结束:“虚尽实至,不讲故事”。  拓展阅读:  国产仪器“创新100”企业报道第10站——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专题信息,点击下方图片
  • 英美烟草新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近日,英美烟草新建的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设在英国南安普顿地区,正式启用前英美烟草为此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据介绍,截至启用前,英美烟草投入了高达17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76亿元)的巨额资金,以保证第一阶段的研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英美烟草表示,在今后的15个月里,该公司还将投入6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224.04万元)用于购买更多的仪器设备。
  • 我国将继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
    &ldquo 从现在到2017年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项目的调整期,政府应该想办法在过渡期保障对现有项目的经费支持。&rdquo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道出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2014年,科技体制改革重拳频出,特别是《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改革方案)的出台,被称为近年来科技改革的最大动作。   此次改革将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那么,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下,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否会被削弱?其经费总量和管理渠道有无变化?   针对科技界的担心和疑虑,科技部部长万钢给大家吃了一剂&ldquo 定心丸&rdquo :不仅不会削弱,还必须加强。&ldquo 基础研究作为提升国家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rdquo 在今天召开的主题为&ldquo 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rdquo 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万钢明确表示。   基础研究不能也不会放缓   &ldquo 《改革方案》提出要&lsquo 三个面向&rsquo ,首先强调的就是&lsquo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rsquo 来布局科技计划,就是要支持基础研究。&rdquo 万钢说,此次改革提出,政府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而基础研究就符合这一特点,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资助是义不容辞的。   改革还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ldquo 在全链条的创新设计中,基础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万钢说。   &ldquo 我国的基础研究在内生和外在的双重动力下,实现有加速度的发展。&rdquo 谈到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态势,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正呈现&ldquo 数量发展与质量攀升相同步、研究型大学与中科院发展相同步、国内发展与国际融合相同步&rdquo 的发展态势,中国基础研究的动力发展体现在这&ldquo 三个同步&rdquo 。   但杨卫也坦承,我国基础研究引领世界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比较而言,高技术与应用开发追赶的速度会更快。&ldquo 我国基础研究可能最晚达到引领世界。但一旦引领,将持续很长时间。我们要通过几代学术人的努力才可能迎来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跃迁。&rdquo   &ldquo 基础研究有着长期性和不确定性。&rdquo 杨卫说,在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础研究要实现&ldquo 持续动力发展&rdquo ,需要全面统筹、前瞻谋划。   新体系下,支持将更加系统   &ldquo 基础研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后,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将更加系统。&rdquo 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表示。   改革提出全链条设计,那么,链条前端的基础研究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什么关系?对此,侯建国解释说:&ldquo 改革后的五大类计划中,其一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着重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以面上部署为主,强调学科均衡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其创新成果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问题凝练的重要依据。&rdquo   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另一个渠道&mdash &mdash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侯建国说,改革之后,973、863、支撑计划等纳入其中,优化整合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更加聚焦国家目标,着重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侯建国透露,根据改革方案,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国家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将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基本思路是:对于方向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要突出科学目标,进行前瞻性布局,抢占科学制高点 对于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应更加体现国家意志,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进行战略性部署。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重大科学研究类专项,指的是2006年以来已经组织实施的纳米、干细胞、蛋白质、发育与生殖、量子调控和全球变化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其组织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较为符合改革精神,在适当完善管理机制后,可继续实施到2020年。第二类是依托大科学装置研究类专项。第三是重大科学前沿与学科交叉类专项。这类专项围绕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进行前瞻性部署,支持一批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原始性创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第四类是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研究类专项。这类专项面向未来的农业、能源、信息、资环、健康、制造等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部署,培育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坚实未来发展的科技基础。如石墨烯、肿瘤与免疫、氢能源等重要科研基础性工作,积累和丰富科技资源库。   &ldquo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保持合理比重,稳定一批长期服务于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队伍。&rdquo 侯建国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保持合理的比重,能够基本稳定原973计划的主体专家队伍。   此外,基础研究还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中有所体现。   板凳不会越坐越&ldquo 冷&rdquo 的   &ldquo 基础研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投入不足。&rdquo 清华大学孟安民教授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与会人员的观点。他建议,国家层面应有个总体规划,考虑应以什么方式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一个在这次会上被反复提及的数字是,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才不到5%,与OECD国家普遍20%左右差距较大。对此,万钢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撬动地方和企业的资金。&ldquo 我们要调整财政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地方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lsquo 十三五&rsquo 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dquo   杨卫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努力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一是抓总量,力争到2020年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能够达到R&D的10%或 8% 二是调结构,增加中央民口财政经费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三是要谋效益,有所为有所不为。   没钱不行,有钱也并非万能。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应抓住改革契机,解决长期阻碍基础研究发展的&ldquo 老大难&rdquo 问题。   被提及最多的是评价机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渌说,目前&ldquo 数论文&rdquo 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基础研究发展。与此相关的是,他认为这一评价方式尤其不利于年青人的成长。   &ldquo 年青人来了三年后,如果不能建成自己的实验室,不能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你就拜拜。这非常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rdquo 于渌说。   这涉及到与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竞争与稳定支持的关系。于渌认为目前稳定支持不够:&ldquo 我知道物理所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研究组,每年的运转经费大概需要250万元,为此,他们需要向十个不同的来源争取经费,向十个不同的老板汇报。&rdquo   &ldquo 我们现在高校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其他科学研究,总体来说,投入多以竞争的方式,很难使科学家在一个领域里长期坐冷板凳。&rdquo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说,在一个领域里拉长项目周期,就是一种稳定支持,要解决当下靠不断申请竞争性经费来攒余粮、稳团队的后顾之忧,形成基础研究容错和敢于冒险的条件保障。相关专家认为,虽然要增加稳定支持,但也不能回到30年前大锅饭的状态,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万钢表示,改革方案提出,要&ldquo 优化资源配置,需求导向,分类指导,超前部署&rdquo 。基础研究就是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就需要有预测、有研判地进行超前部署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化及应用示范等科技活动是不同类别,在实践中就需要按照其规律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他最后也特别强调,要遵循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营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 通用电气两年内中国研发投入5亿美元
    3月1日,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会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11-2012年通用电气在中国的研发投入会达到5亿美元,其中2011年不少于1亿美元。   “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3个研发中心,沈阳、西安和成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还会再成立新的研发中心,可能会在中部和南部城市,今年年底会再招聘600名研发人员。”“下一步会继续加大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也不排除会选择一些并购目标。”陈向力称。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通用电气2011年1月宣布在成都筹建通用电气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并有望在年内开始运行。   他还表示,今年年初通用电气(GE)已经与中航工业在芝加哥签署了共同组建航空电子合资公司的合同。“航空电子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公司致力于成立全球领先的航空电子供应商。”   根据通用电气提供的资料,截至2009年底GE“绿色创想”全球研发投入超过50亿美元,到2015年将新增100亿美元用于研发。
  • 安捷伦:2011年继续保持2位数研发投入
    背景   2011年1月11日-13日,第29届摩根大通医疗卫生年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吸引约300家医疗卫生相关公司参与。会议上,各大公司总裁及CEO分别向投资者阐述各自公司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及上市新产品。在今年的会议上,赛默飞世尔、沃特世、安捷伦、丹纳赫、布鲁克、Bio-rad的代表也纷纷展望各自公司2011年的发展战略。   在周一(2011年1月10日)召开的摩根大通医疗保健年会上,安捷伦公司官员用“优秀”来形容整合瓦里安的进程,并且说,到2011年底公司将从这笔交易中实现约60%的节约成本协同效应。   安捷伦公司还重申了公司在生命科学方面的三个目标:驱动有机增长 继续向生命科学领域投资 继续整合瓦里安业务,特别是瓦里安在生命科学方面应用的业务。 安捷伦生命科学部门总裁Nick Roelofs   安捷伦正在努力增加几年前开始发展的其生命科学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这项业务建立在安捷伦技术组合平台上,包括质谱仪等。在质谱仪方面,公司从2007年市场份额空白到目前的两位数市场份额,”安捷伦生命科学部门总裁Nick Roelofs表示。   同时,Nick Roelofs说到,由于研发投入占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所以近年来研发投入有所萎缩,低于近年来12%的比例,今天会上Nick Roelofs表示,安捷伦打算继续两位数的研发投入。   在试图解决公司可能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时,Nick Roelofs说,安捷伦的战略是集中于公司的有机增长目标,例如下一代测序技术就是安捷伦所感兴趣的一项技术。   “安捷伦公司短期内没有计划成为诊断仪器供应商,” Nick Roelofs补充说。Nick Roelofs表示,安捷伦正在寻求FDA对其芯片用于细胞遗传学测试的许可,并在挖掘质谱和实时PCR技术联用在诊断市场的潜力。   虽然“我们打算在诊断市场竞争...但几年内不是安捷伦的主要市场,” Nick Roelofs说到。
  • 赛默飞植根中国,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4月1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3)”在京召开,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质谱产品中国区高级商务运营总监杜平、中国市场传播总监毛君玲也应邀参会。在会议间隙,仪器信息网编辑就赛默飞色谱质谱中国区2012年业绩、2013年发展战略,以及赛默飞新发布的《实验室产品目录》、售后服务等问题采访了两位。 杜平 毛君玲   增加中国研发投入,拓展常规市场   2012年赛默飞中国业务表现优异,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增长率逾20%,中国也首次成为赛默飞全球第二大市场。那色谱质谱产品中国区2012年表现如何?杜平表示:“色谱质谱的业绩是过去3年中最好的,增长率在赛默飞中国区平均增长率之上。”   提及2013年色谱质谱产品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杜平表示:“2012年底,我们对色谱质谱部门进行了一些整合和重组,原来主要以产品线划分,而现在将相关的产品和业务组成同一个团队,针对垂直市场来推广和销售。目前来看,整合逐渐产生了协同效应。2013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和提高,通过协同效应带来更大的增长。”   “与赛默飞中国发展战略相一致,2013年,色谱质谱业务将继续加强二线城市的投入、扩大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赛默飞是创新技术的领导者,其产品在高端行业有很大优势,在研究和政府市场所占份额大,但在常规市场的份额则相对小一些。”杜平说,“在过去的两年中,赛默飞中国技术中心和工厂针对中国市场做了产品改良和扩大生产,相继推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这为我们扩大整体市场份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布全新《实验室产品目录》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简化业务流程、提供更多产品组合, 2012年7月,赛默飞在中国将原实验室产品业务与原Fisher Scientific品牌下的业务进行了整合,成立新的实验室产品和服务部门,统一以Thermo Fisher品牌进行推广。今年4月,针对中国客户,全新的赛默飞《实验室产品目录》正式发布。   据毛君玲介绍,“Fisher Scientific目录在业内被誉为实验室黄页。此前,该黄页均为英文版。2008年,我们在中国发布了第一本中文目录,但当时收录的产品比较有限。此次发布的《实验室产品目录》增加了几千种适合中国的产品,包括赛默飞自产产品及来自中国战略伙伴的第三方产品,其中自产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 目录根据中国用户的应用和使用习惯分类,除了纸版外,还提供电子版,使在线阅读和掌上阅读成为可能。电子版可以进行搜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产品目录,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继续提升售后服务能力   在并购Life Tech之后,赛默飞将成为仪器行业一艘巨大的“航母”,如何能为庞大的用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杜平说:“赛默飞的售后服务还有发展和提高的空间,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赛默飞售后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缩小了与行业服务领先者的差距。公司也一直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毛君玲补充到:“近两年,赛默飞在全球其他地区人员其本保持平稳,但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一直在增加人员的投入。而在中国增加的人员主要是研发和服务工程师,这部分占到人员增加数量的60-70%,这足以见得公司对于中国研发和售后服务的重视。 2012年,中国专门建立了跨部门的中国区售后服务部。目的是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国区服务团队,目前在全国各地有超过400 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撰稿:杨娟)
  • 投资9000万美元 美孚化工第三大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埃克森美孚化工30日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为其上海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举行仪式。据悉,该中心投资9000万美元,系公司旗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   “上海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充分显示了我们对中国和本地区的承诺。” 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总裁裴力浩说。据悉,上海研发中心将在新型高端产品的开发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产品将在全球生产或销售。“我们预计高端产品将大幅度增长,而该中心将通过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支持这种增长。”   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全球技术副总裁宋长礼说,“上海研发中心使我们能够与亚洲的客户为高端产品的应用更加紧密地开展合作,定制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解决方案。”据介绍,上海研发中心共有200名员工,其中70名为技术人员,他们大都来自中国一流大学。   位于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的埃克森美孚上海研发中心占地27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分析和测试仪器以及生产规模的产品加工设备,包括吹膜和流延膜、注射成型、共混加工和包装。   另据透露,埃克森美孚位于福建省的的合资项目目前运转顺利,并正在寻找扩能扩产机会。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伯乐(Paul Theys)说,公司在福建的项目按时投产、符合预算、运行良好,“项目很成功”。他还表示,“未来一旦扩产,新建项目比并购更受青睐,因为这样更能发挥优势。”   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化、沙特阿美和福建省合资建立的中国第一家全面一体化炼油、化工和成品油营销合资企业于2009年建成投产,项目堪称世界级。
  • 富士康重庆全球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富士康在重庆市建立的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将吸引更多全球高端软件精英入渝。18日记者从第二届川渝IT高峰论坛上获悉,重庆市将打造全国软件服务外包的前沿城市,重庆市未来IT人才缺口将达70万人,目前已开始制订系列人才培养计划。   研发中心聚集高端人才   18日,富士康集团重庆信息中心负责人陈彦志在高峰论坛上介绍,重庆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已于上周投入使用,目前员工规模大概有70人,预计到明年将达到200人。据悉,富士康重庆全球软件研发中心主要包括SAP全球资源中心、商业智能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网路实验室及亚太资源中心。SAP是属于软件的高端人才团队,将高端的软件顾问人才往重庆迁移。同时,富士康重庆全球研发中心,还将从沿海引进资深人才,甚至高端顾问,带动重庆本地IT产业的升级。   重庆市经信委软件处副处长傅晓说,我市要打造成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的前沿城市。政府拟鼓励一些国有企业,把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承包出来。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到重庆来进行发包和分包,通过税收和财政补贴来吸引巨头们的目光,使重庆成为业务外包订单的集散地。   5年新增70万人才需求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重点打造以电脑、通信、信息家电、软件及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市经信委副巡视员郑秋棠介绍,今后5年内,整个IT行业将新增70万人才需求。   为此,重庆市政府已提供解决方案,首先是解决初级人才需求。如政府掏钱,对一个学生补贴1000元钱,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技术实训。同时,提出“百人深造计划”,政府出钱资助他们,送到国外深造,学完回重庆为公司服务三到五年。   对高级人才,目前靠猎头公司和渠道来引进。因为高级人才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他们还有很好的渠道,可以直接从国外拉很多订单。对这部分人才,政府和企业将花很大的代价引进,如解决他们的安家费、子女入学等。同时,我市启动“软件精英人才规划”,对有一定技能的,送到高校去深造,学到知识,拿到文凭后,回重庆服务五年到十年以上。
  • 雅芳加强在华投入 新区域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雅芳产品公司18日宣布,雅芳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将落户中国上海,入驻上海金桥。新的研发中心是一座6层的独立建筑,面积近4千平方米。雅芳将视发展需要而扩充规模,使之为中国雅芳和亚太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新的研发中心将网罗产品开发、质量安全检测、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及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各类专家。与此同时,在利用和发展中国本土研发合作项目的同时,新的研发中心更将吸纳国际顶尖的研发人才加入其中。该中心预计将在2010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新中心直接向雅芳全球研发中心(位于美国纽约萨芬)汇报,除主要服务中国市场以外,也同时为亚太区的其它市场提供研发技术支持。   雅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钟彬娴女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雅芳新的研发中心将落户上海,这体现了雅芳对发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持续投入的决心。中国市场始终是雅芳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长机会。相信雅芳在中国研发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将使我们更贴近广大消费者,并充分利用雅芳强大的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务中国女性。”   雅芳全球首席科技官詹尼丝蒂尔(Janice J. Teal)博士说:“上海设施完备的新研发中心将有助于雅芳沿袭科技创新的传统,为中国女性带来更多含有时下最先进的美容科技的产品—例如我们蜚声国际的雅芳新活系列和雅芳色彩系列。此外,新的研发中心还将有助于雅芳未来在中国乃至亚太区美容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建立在肌肤美白产品研发领域的优势。”   蒂尔博士还表示 :“雅芳在上海的亚太区市场部,亚太及中国消费者研究部,以及中国雅芳市场部,都将因为新中心的启用而大大加强与研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雅芳在阿根廷、巴西、中国、日本、墨西哥、波兰和南非均设有区域研发机构。   在中国,雅芳目前在广州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美容产品和健康食品的研发工作。美容产品研发部分今后将迁入上海新的研发中心,健康食品研发则仍保留在广州。   雅芳表示,上海新研发中心内的所有会议室和实验室都将特别精心设计,以营造一种团队合作和充满创造力的工作氛围。   蒂尔博士说:“根据我们2003年启用雅芳全球萨芬研发中心的经验,设置完善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在科研工作激发创造灵感,让先进的美容技术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 专家呼吁加大癌症新药研发投入力度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2月4日是第19个“世界癌症日”。面对我国癌症防治的严峻形势,医疗专家呼吁加大癌症新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症新药的可及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根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报告,美国近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比1975年提高41%,83%的生存率延长归功于包括创新药在内的新疗法。然而,我国在2010~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我国上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0多年来没有有效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能治疗食管癌,胃癌的靶向药物只有一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在报告发布会上说,由于与西方国家癌症疾病谱不同,中国人易得的食管癌、胃癌等本身就是世界难题,其新药临床试验容易失败,导致研发投入意愿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于健康产业发展迅速,激烈竞争迫使很多企业同步开展很多研究,因而精细化程度不足,研发失败概率增加。沈琳认为,这也是癌症新药上市慢的原因之一。 近两年我国已开始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2017年,纳入医保目录的36种谈判药品中,15种西药是肿瘤治疗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将防治恶性肿瘤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纳入了优先审评审批范围。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和创新药物注册审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治疗肿瘤前沿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将与国际同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诺华肿瘤(中国)肿瘤医学部副总裁赵燕表示,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科学家之间和药企之间加强合作。沈琳认为,加大癌症新药研发力度、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需要政府、制药企业、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中国科学报/高敬 董峻 /p
  • 最高奖励5000万元,河北开展研发投入提升行动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日前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开展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其作为支撑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预计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0%以上,突破800亿元。据悉,我省瞄准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从实施奖励补助、激励各市和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今年,按照研发投入强度每增加0.01个百分点奖励50万元的标准,我省已安排科技经费1.49亿元奖励各设区市,有效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省将持续加大对设区市研发投入增长的奖励力度,“十四五”期间,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高于上年的设区市,每增加0.01个百分点,奖励100万元;对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设区市给予一次性5000万元奖励,用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十四五”期间,我省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2022年安排至少4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企业研发后补助,对企业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10%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补1000万元。此外,我省在推动研发投入增长上,还将落实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各类创新主体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去年,我省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减免税费109.71亿元,首次超过百亿元。优惠政策的落实,对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进一步减轻各类创新主体税负,促进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投入提升行动的落实,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科技厅将加强研发投入统计培训,重点针对研发经费归集、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设立、统计报表填报等内容,各级有关部门逐级开展培训。实行研发投入通报制度,增强各级各部门研发投入紧迫性和主动性。
  • 国产创新药为啥总是难产 研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聚焦国产创新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犹如坐上贼船,跳海必死无疑,只能随遇而安。全靠信心才坚持到现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兼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博生物”)董事长黄文林教授打趣形容坚持新药研发的感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5年前,黄文林开始研发抗肿瘤基因治疗新药——重组人肉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尽管该“源头创新的新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目前III期临床试验已接近完成。但多年来,他时常受资金短缺困扰,进展缓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缺乏长效投入机制,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我国新药研发举步维艰,新药产业化“难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特别希望政府能点一把“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在已投入近8000多万,除了获得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支持外,大部分都靠自己四处‘化缘’。”为了支撑研发,黄文林创办了达博生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与此同时,2017年12月,美国某公司“直接给药型”基因疗法Luxturna获批上市。该药物研发启动时间比黄文林还晚两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类型的新药,为何美国起步晚,反而比我国还早上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美国,有一套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支持新药研发。在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有企业、研究所提供各种基金支持创新性研究。一旦研发出产品,不断有投资者进入。上市后,具有产品专利及产品保护期的优势,又有制药巨头接盘。”黄文林感叹道,“而在国内,这一切还很遥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特别希望在新药快要冒出头的最后一公里,政府能点一把‘火’,引导风险投资资金进入,这样才能燃烧起来。”黄文林感叹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靠自筹无法承担巨额研发费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失败率高是新药研发的三大痛点,尤以临床试验最为“烧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新药研发是一个“综合工程”,一个1类新药,从立项到上市,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所有环节中,临床试验是历时最长、资金投入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国内一家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内部负责人表示,随着临床试验项目设计越来越复杂,临床研究费用也水涨船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创新药尤其是1类创新药,要完成全部开发,目前只有全球制药巨头才能做到。一般公司在完成前期研发、到达阶段性节点后,受制于后期研发庞大的资金压力,绝大多数会待价而沽,将项目转让给大制药企业,或者与之合作开发。”上述人员说,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制药企业的研发资金来源主要靠自筹,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总额的4%—8%,投入多的则达到20%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5年12月,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方生物”)将其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AK-107的全球独家开发和销售权授予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前者将从默沙东获得一笔前期付款,以及总价为2亿美元、涵盖开发和推广的阶段式付款。2017年,康方生物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然而,国内大多数的新药研发并没有康方生物幸运。谈及康方生物和默沙东合作的缘由,康方生物董事长兼CEO夏瑜坦言,“新药研发的投入巨大是一方面,另一重要原因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是顶尖国际制药巨头激烈竞争的领域,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败。”她透露,目前不但临床试验推进速度很快,研发进展也很顺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康方生物和默沙东的合作模式是国际上制药企业之间常用的一种合作模式。”她表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新药研发的困难需要中国制药行业在各个层面的进步和成熟,包括企业自身研发实力的提高,监管机构制度的完善,资本市场对新药研发长周期、高风险的真正理解和长期支持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投资人不专业无法长周期等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某些竞争力强的药物一旦走向市场,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超百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国内的大药企、投资人难道不为之心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企业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投资人也觉得风险太大。”黄文林说,“曾有一家国内大药企,手里握有80亿资金,问我这钱要怎么用?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不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投资角度来看,国内的投资者不成熟,很少有真正专注投资新药研发。”健金资本创始合伙人王跃飞表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应熟悉药物研发的全链条。“对新药研发行业缺乏理解,特别是产业化的环节,加上缺乏足够成熟的资金,导致国内投资人容忍不了长周期的新药投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文中提到的从事新药研发企业内部负责人也表示,投资机构要真正了解制药行业的特点,“如果简单套用投资互联网思维,可能会是双输局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跃飞在投资中接触到很多医药行业创业者,其中包括科学家。“中国的医药行业创业者大部分是有技术背景的,最大的问题是心胸不够开放,事事都要掌控。”他强调,“国外新药研发比国内成功,在于研发链条上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能够做到分工合作。”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