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血源筛查

仪器信息网血源筛查专题为您整合血源筛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血源筛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血源筛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血源筛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血源筛查话题讨论。

血源筛查相关的资讯

  • 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连续5 年批检合格率达100%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7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了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该年报分别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批签发工作作了详细报告。其中, 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批签发概况如下: /p p    strong (一)2016 年度血源筛查试剂签发概况 /strong /p p   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按照生物制品管理,并且实施批签发,每批制品在上市前均需经过中检院的批批检。经过多年对生产企业的严格规范和监管,近年来生产企业整体稳定,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较好,连续5 年批批检合格率达100%。2016 年中检院共签发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836 批约计8.78 亿人份,涉及9 个品种,24 家生产企业。其中,进口制品64 批(占总签发批数的8%)约计0.3 亿人份(占总签发人份数的3.5%),涉及6 个品种,5 家进口生产企业。具体数据见表1 和图1。与2015 年比较,两年各品种签发批次差别不大(图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1. 2016 年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情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cf97533d-0f72-4008-a601-470edf689f6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4a49ae8-b046-4590-940d-70d02d3954b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2016 年国产和进口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dc1f7e0-3bc0-4696-9f3c-8c6747c4bf7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2015 年与2016 年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签发批次比较 /strong /p p    strong (二)对HBV/HCV/HIV 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 /strong /p p   总局于2016 年2 月23 日召开“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工作会议”,拟对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总局会议精神,我院生物制品检定所于2016 年3 月21 日召开了“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实施批签发沟通会”,就相关工作与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生产企业沟通,听取各企业意见,为确保核酸检测血源筛查试剂批签发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p
  • 南科大环境学院郑国贸团队在室内新污染物筛查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国贸团队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发题为“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Screening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 in Dust from Homes and Various Microenvironments in South China”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当期 Supplementary Cover。该研究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靶向和疑似靶向的方法,对家庭和多种不同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中的季铵盐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进行了全面筛查,定量了该类物质在疫情期间室内环境中的浓度水平,并且比较了其组成特征,为了解这一新污染物在室内不同微环境的污染情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季铵盐化合物(QACs)是一类阳离子型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抗菌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抗静电剂、织物柔软剂和分散剂中。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季铵盐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抗菌剂被大量用于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中的病毒消杀,造成了这一类物质在室内环境的严重污染。图 1. 室内环境中新型季铵盐化合物(QACs)的筛查策略、色谱和高分辨质谱图。在先前的报道中,全球范围内针对这类物质在室内环境的研究仅限于北美和欧洲,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此外,以往的研究仅限于家庭室内环境,并且监测的季铵盐化合物种类有限。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 PubChem, EPA N List 等数据库中可疑的季铵盐化合物,构建了高分辨质谱 Personal Compound Database and Library (PCDL) 数据库(图 1)。随后,采用迭代数据依赖的采集模式(Iterative DDA),对超过 200 种季铵盐化合物在多种不同的室内环境中进行了全面筛查,包括医院、火车站、商场、电影院、酒店、办公室以及家庭,并成功鉴定出 46 种季铵盐化合物,其中 15 种为首次在环境中报道。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电影院的室内环境中季铵盐化合物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中位数浓度达到 65.9 μg/g, 其次是家庭(58.3 μg/g)、办公室(44.2 μg/g)、商场(34.2 μg/g)、医院(34.1 μg/g)、火车站(28.4 μg/g)和酒店(23.7 μg/g)(图 2)。图 2. 不同室内环境灰尘中 QACs 浓度水平和差异比较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比了不同室内环境中季铵盐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图 3),发现在所有室内环境中,季铵盐化合物的组分相差不大。对于传统的季铵盐化合物而言,均以 BAC 类季铵盐化合物为主,这一现象在家庭的室内环境中尤为明显;而对于新型的季铵盐化合物而言,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均以 DADMAC 类物质为主,且在不同室内环境中没有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在办公室的室内环境中发现了较高比例的新型季铵盐化合物,表明办公室室内环境有其他的季铵盐化合物的污染来源。图 3. 不同室内环境灰尘中 QACs 组分特征和差异比较。此外,研究团队在含有纺织品(如地毯和窗帘)的室内环境中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季铵盐化合物 (65.6 μg/g),显著高于不含纺织品的室内环境中的季铵盐化合物浓度水平 (32.6 μg/g),这表明纺织品的使用可能是室内季铵盐污染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来源,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科研助理程瑶(现为暨南大学在读博士),目前已在 ES&T 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2 篇。课题组成员刘成琳、吕中、梁宇戈、谢懿春、万盛、冷馨蕊以及胡敏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琛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作者,郑国贸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的第一单位。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6071)和深圳市城市环境健康风险精准测量与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ZDSYS20220606100604008)的联合资助。在研究过程中,季铵盐化合物全面筛查及定量分析在本研究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本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的是安捷伦 1290 超高效液相 - 6546 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系统 (Q-TOF) 联用,并基于安捷伦高分辨质谱 PCDL 数据库的强大功能进行靶向和疑似靶向数据分析,采用 MassHunter 等数据处理软件对不同室内环境中的季铵盐化合物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赛默飞与暨南大学环境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效应导向新污染物筛查合作实验室
    车金水 董丹赛默飞 ×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2022年12月8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专注于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等研究方向的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左至右:张龙钊 暨南大学设备处科长,游静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永平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沈严 赛默飞色谱质谱中国区商务副总裁,赵素丽 赛默飞色谱质谱应用总监,周昕 赛默飞色谱质谱高级商务总监本次战略合作,立足新污染筛查与监测,依托赛默飞全球领先的质谱创新技术优势和新污染物领域的服务能力,以及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特色学科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力量,携手共同打造效应导向新污染物筛查合作实验室,助力我国打好新污染防治攻坚战!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曾永平(左)与赛默飞色谱质谱中国区商务副总裁 沈严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合影留念赛默飞色谱质谱中国区商务副总裁 沈严致辞赛默飞色谱和质谱业务中国区商务副总裁沈严先生表示:赛默飞在新污染物领域顺应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创新的色谱质谱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价值。此次与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紧密合作,加大对学校科研平台的支持,以更好的产品、服务支持特色学科建设,赋能环境科学研究,促进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践行赛默飞人的使命:携手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曾永平致辞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永平院长表示:在国务院发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规划下,学校也承担着攻克新污染难题的重任。希望借此合作实验室的成立,暨南大学环境学院能够加强新污染相关研究,在新污染物非靶向筛查和微塑料定性定量等方向借助赛默飞高端色谱质谱仪攻克技术难关,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暨南大学暨南大学设备处科长 张龙钊致辞暨南大学设备处张龙钊科长代表暨南大学对本次战略合作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期待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和赛默飞能够强强联合,攀登科研高峰!结语2022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在2022年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公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十大任务中重点强调了新污染物的分析监测、毒性测试和暴露评估等方向。赛默飞持续关注环境行业新污染物筛查和监测,借由本次合作,赛默飞丰富的色谱质谱平台将能够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中国的环境事业,在广东地区逐步形成一个依托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新污染物攻坚战的胜利。往期推荐_● 新污染物分析无从下手?我们为您准备好了一整套的GCMS工具 ► 点击阅读 _● 双剑合璧,一锤定音——赛默飞微塑料分析全面解决方案 ► 点击阅读 _● 警惕“氟”污染-赛默飞CIC燃烧离子色谱助力PFAS分析 ► 点击阅读 _● PFAS检测新方案 GCMS大有可为 ► 点击阅读 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理邦仪器举办女性健康公益筛查活动
    中国深圳2021年3月10日 -- 3月4日至3月20日,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邦仪器”)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等全国12家医院举办“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女性健康公益筛查活动,献礼38妇女节。截至目前,本次“两癌一筛”公益活动预约检查人数已超过1500人。  早在2009年,国家已将两癌筛查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十余年已过,中国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依然不到30% 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42万例,仍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至今宫颈癌检查近1亿人次,乳腺癌检查超过3千万人次。  除了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阴道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外,本次“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公益活动还加入了“一筛” -- 盆底肌筛查。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曾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退休的时候能看到中国女性盆底疾病的流行病调查数据能明显下降。”但目前,中国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还是居高不下,仍高达30.9%。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上市企业,理邦仪器在妇幼健康领域已深耕二十余年,在全国超500家三甲医院都能看到理邦妇幼产品的身影。如今,理邦仪器以自身产品优势和多产品线联动优势,积极响应国家行动目标,回馈社会,向全国多家医院免费提供包含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阴道镜、超声等设备,捐赠检查试剂耗材,助力现场医护人员的筛查工作。  盆底肌筛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护士长芦沁蕊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使更多的女性朋友,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吕婷婷更是呼吁大家关注自己身体比较重要的部分,积极参与到早期治疗。  女性健康公益问诊  在此次参与的12家医院中,诸多专家医生接受广大女性同胞的现场咨询,更有医院举办现场“两癌一筛”科普宣教活动,前往现场体验的用户也是好评如潮,并表示希望医院以后多做点这种活动,这对妇女也是一种最好的保障。  理邦仪器献礼妇女节,全国联动举办“两癌一筛”公益义诊活动  自2017年成立并发起“点亮繁星”公益项目以来,理邦仪器已组织数百场公益活动。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常态化后,理邦仪器还陆续组织了全国两癌防治大型公益活动及医疗设备捐赠等活动。凭借在公益服务领域的长期坚守,就在刚过去的2020第十届中国公益节上,理邦仪器荣获“2020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奖”。这不仅是社会对理邦仪器的认可,更是成为诸多企业公益之行的激励。  理邦仪器“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  借助此次“两癌一筛”公益活动,理邦仪器和全国医院联动,希望能为推动中国女性健康发展作出一份努力,正如理邦仪器董事长、“点亮繁星”项目发起人张浩所倡导般:让公益之爱像繁星一样照亮天际,让医疗创新成果惠及每个人。
  •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8532626e-bdcd-43e9-a33b-0f60e44a849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e211e0f-7f8c-4f70-895b-53ef887a41b5.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编者按: /span /strong /p p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p p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p p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这16个字被写进了时任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两癌筛查”(乳腺癌与宫颈癌)频繁出现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政府服务项目等。 /p p   其实,除了宫颈癌与乳腺癌,以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占所有肿瘤的40%以上,仅胃癌就造成每年50万人死亡。而目前,一些消化道肿瘤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也应尽早地纳入国家癌症防治行动计划中。 /p p   为此,《中国科学报》特别邀请医药领域的两院院士围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这一主题,呼吁癌症防控早筛、早诊、早治刻不容缓,以期共同推动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的制定与执行。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算一笔恶性肿瘤防治的“经济账” /strong /p p   调查显示,我国全社会发生的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男性占比58%,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防治费用主要花在3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迅速增长,在51~55岁组达到峰值。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占总人口不到20%,却消耗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的47%,说明恶性肿瘤已对劳动力人群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肿瘤防治费用的功能分布来看,96%用于治疗性服务,其中40%用于门诊治疗服务,56%用于住院治疗服务,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 /p p   恶性肿瘤诊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院因缺乏技术和合格的专业人员,很难及时诊断和发现早期患者 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治疗的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 用于发现和治疗早期病人的资源很有限。 /p p   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是最根本的对策,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和效益最高的措施。如果不深入研究和解决好肿瘤防控的资源分配问题,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的危害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p p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科学研究结果认为,全球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肿瘤60%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国恶性肿瘤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加防控投入,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为减轻恶性肿瘤对国民健康与生命的影响作出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消化道肿瘤早筛势在必行 /strong /p p   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医生越来越累。目前,尽管我国有140余所肿瘤专科医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肿瘤科床位数约20.3万张,但还远远无法满足全国每年约380万新发肿瘤患者的需要,我国的肿瘤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p p   与此同时,美国的癌症总死亡率稳步下降,25年来下降了27%。这得益于其早期诊断、新药研发、防治策略的综合应用。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 全美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普及率达到62.4%。 /p p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例,死亡病例约100万例。事实证明,预防和筛查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预防能够控制发病率上升势头, 甚至可以降低一些癌症的远期发病率,如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适宜性筛查技术使得诊断普遍提前。鉴于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减少国家医疗支出。 /p p   肿瘤早期会有一些肿瘤“出芽”,一般只有少数肿瘤细胞组成的“小巢”出现在肿瘤浸润的最深处的前端,它的判定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易被忽视的诊断细节。规范化筛查能够诊断出早期肿瘤,及时制定治疗策略。 /p p   尽管不断涌现新的分子标记物,但几乎没有哪一种特异的分子标记物能识别所有种类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仍是亟待突破的研究热点。 /p p   此外,对于个别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由于人们对胃肠镜检查的总体依从性不高,要做普遍性的胃肠镜检查难度大。所以建议可以先对一般人群做初步筛选,筛选出高危人群,让这部分人做胃肠镜。而针对于已经有比较成熟筛查技术的肿瘤,我们应当将先进、科学的筛查经验补充到国家规范筛查的标准中。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孙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预防胜于治疗 /strong /p p   癌症是一类多病因、多阶段形成的慢性病。病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外因,也包括遗传、免疫缺损和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内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癌症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 /p p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高发区的研究表明预防和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例如河南林州市、云南个旧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下降。林州市并被WHO誉为“在基层开展癌症防治的典范”。 /p p   我们提倡的防癌四条:(1)远离可能的病因,例如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控烟和酗酒、避免肥胖、不吃发霉和含有亚硝胺的食物、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性行为等;(2)每年定期有效筛查,例如适龄人群每年进行血癌指标检查、低剂量胸部CT、乳腺、甲状腺、腹部超声及必要的胃肠镜检查等。对于有家族史的人尤其不可忽视;(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慢性食管上皮增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慢性肝炎、结肠多发性息肉、HPV和HIV感染等;(4)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适当锻炼,积极提高免疫功能等,已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p p   为了让癌症发病率早日下降,希望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大家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林东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还需找准关键点 /strong /p p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加强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迫在眉睫。 /p p   我们常说,控制恶性肿瘤、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需要在宣传教育上深入人心。 /p p   医学界普遍认为,恶性肿瘤是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经过多阶段进程最终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环境因素只是肿瘤发生的诱因,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表明,个体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造成恶性肿瘤个体易患性不同的重要原因。 /p p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罕见的家族性发生的肿瘤有特定基因的先天性突变,正是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最终导致一些人发生肿瘤,这种突变基因叫作肿瘤“易感基因”。然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并不存在这种先天性突变基因。 /p p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决定细胞生命活动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易患因素。携带某些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格外敏感,在漫长的人生中经过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而易患肿瘤。 /p p   因此,探索肿瘤遗传易患因素,有助于鉴别高危险人群和个体,这对有效预防、控制恶性肿瘤具有战略性意义。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用好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金刚钻” /strong /p p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消化疾病领域在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依旧处于全球前列。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仍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我国每年消耗治疗费用近千亿元,众多家庭“因癌致贫”甚至倾家荡产。 /p p   治疗癌症尚无特效药和医疗技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内镜是消化道癌症最得力的“神捕手”,为何我国迟迟未能全面开展?追根溯源,一是传统“插管”胃镜舒适度较差,大众对内镜的恐惧心态成为“拦路虎” 二是检查不方便,传统内镜只能在设有内镜科的医院进行 三是开展难度大,内镜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内镜技师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受限较多 四是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癌症,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p p   解决消化道癌症“早筛难”的问题,舒适化筛查势在必行。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不用插管,没有创痛也无需麻醉,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胃部精准全面的检查。该项检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解决了以往胃镜检查接受度差、检查区域受限、操作不便、内镜医师紧缺等弊端,已在全国30个省市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舒适、方便地做筛查。如果此项舒适化筛查全面纳入医保,将有助于其广泛推广与落地见效,为中国胃癌早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p p   有了这样的“金刚钻”,要物尽其用。在进一步深化科普、推进百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科学模式的、有适宜技术支持的消化道疾病及健康管理工程 制定专门政策,完善筛查体系,从医院对百姓的定期提醒和健康管理工作做起,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敦促全民主动参与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各级医院要合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诊疗能力,拓展筛查范围与深度,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开展,以专项资金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购置设备,为实现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程书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应战略前移 /strong /p p   肿瘤是什么?它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人衰老过程中一种环境压力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生命过程中以免疫为主导的宿主因素从盛到衰的结果。 /p p   其实,自肿瘤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刻起,人类对肿瘤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存在密切联系,正是在基因突变学说的启发下,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获得了重大进展。 /p p   不过,目前,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其治疗肿瘤的“软肋”。究其原因,这除了与肿瘤细胞分子网络异常复杂、高度异质性有关外,与宿主因素异常也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用基因突变学说并不能完全回答肿瘤发生的全部问题。 /p p   其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阶段做文章,就可能有效地阻止侵袭性癌症的发生。应将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为核心的战略,列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治近期及中期(5~15年)规划的重心,因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技术已被科学证明行之有效,并可以在我国逐步推广实施,将有效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也是逆转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趋势极为有效的战略措施。 /p p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单纯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 /p p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疾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许多肿瘤患者将与现在的“三高”患者一样,可以带病生存很长时间。彼时,我国的肿瘤防治也会迈上新的台阶。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 /strong /p p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其中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之首。 /p p   在过去的20年,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已经下降25%,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未见拐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对肿瘤的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大多数为中晚期,导致我国肿瘤治疗效果远不如西方国家。 /p p   对此,我有以下的倡议:首先,加强肿瘤的立体防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明90%的癌症与环境有关,且有研究证明,PM2.5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风险因素,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防控离不开环境提升与改善。 /p p   其次,重心前移、精准筛查。提高癌症治疗疗效的关键是重心前移、早诊早治。早诊早治的优点一是疗效好,例如胃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二是费用低,由于免除了后期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经济负担;三是损伤小,后期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损害也较大。 /p p   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在美国和我们的邻国日本胃和肠镜筛查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使他们的胃肠肿瘤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山东省是最早加入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省份之一,先后承担了农村、淮河流域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完成免费癌症临床筛查50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及癌症患者10000余例,其中早期患者5000余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投入和关注力度。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筛须全社会参与 /strong /p p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位居世界中位,但其癌症致死率却高居世界前列。以肝癌为例,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癌症研究和防控上增加了投入,但距离应对我国癌症严峻挑战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p p   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肝癌绝大多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有关。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近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加强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筛查,对于我国的肝癌防控至关重要。 /p p   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资助下,我们成功筛选和自主研发了新型肝癌诊断试剂,现已获国家药监局认证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肝癌是种异质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单个分子标志物无法解决肝癌早诊难题。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和企业支持下,在全国13个省份展开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该项目将全面筛查肝癌早期预警和诊断标志物,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研制试剂盒并在临床应用,以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p p   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但肿瘤预防和早筛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新的诊断技术和抗癌新药的研发却需要产学研用完整链接,医工结合共同努力。 /p
  • 火锅香料有无毒 有望“快速筛查”
    华西都市报讯 日前,经省科技厅批准,“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川大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立。该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张立实教授任实验室主任,陈君石院士为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立实介绍,实验室成立后,将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上进行研究与应用,比如研究某种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实验室还将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技术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川大华西公卫副院长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裴晓方说,现阶段实验室还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名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筛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该课题将研究水产品、农产品和香料中化学污染物或产毒真菌的快速筛查,特别是针对四川人吃火锅喜食的各种香料。
  • 无创产前筛查(NIPT)的前世今生
    p   2012年卫生部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我国的出生缺陷率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数约90万例,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以21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T21)、18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T18)、13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T13)为代表的染色体疾病,为出生缺陷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 /p p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围产保健领域的热点,众多学者也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网络体系,不过作为主要模式的中孕期血清型产前筛查模式检出率在70%左右,且有5%以上的假阳性率问题,总体筛查效能尚不能满意,因此,现有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体系急需一种更安全、更快速、更准确、更易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出现,并在实践中探讨这种新检测方法如何纳入到现有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体系。 /p p   而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就可以通过检测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来帮助进行更加安全、准确的孕妇产前筛查。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几年NIPT技术的进展情况。 /p p    strong 【1】JAMA子刊:无创产前检测的意外收获 /strong /p p   无创产前检测(NIPT)是为了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但偶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根据《JAMA Oncology》杂志6月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这项检测也能发现准妈妈体内的恶性肿瘤。 /p p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在他们开展的4000例无创产前检测中,3例产生了异常的基因组结果,后被证实是母体肿瘤。这种检测“可以实现怀孕期间母体肿瘤的准确检测和治疗,”作者写道。 /p p   目前,无创产前检测正迅速成为一项主要的产前检测内容。它通过扫描母体血浆中的无细胞胎儿DNA来检测胎儿的非整倍体。与胎盘DNA相似,无细胞肿瘤DNA也出现在血浆中,有可能被意外检测到。 /p p   之前的研究表明,假阳性或不明确的NIPT结果有时是由于母体肿瘤。例如,研究人员曾在《Prenatal Diagnosis》上发表了一个典型病例,NIPT显示胎儿第13和18号染色体存在非整倍体,但羊膜穿刺和超声波检查都无法确认此结果。直到孕妇诞下婴儿,才发现是妈妈患了癌症。 /p p    strong 【2】唐氏综合症基因无创筛查 /strong /p p   科学研究表明,从孕5周开始,孕妇外周血中即可检测到胎儿的游离DNA(可能由于母儿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引起),胎儿游离DNA含量随孕周增大而增加,孕12周时,即可通过超灵敏的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胎儿游离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然后利用专门生物信息软件海量深度测序分析,由此判断胎儿的遗传状态,可以准确检测患染色体疾病的胎儿。 /p p   该技术在未来有望取代目前16周后孕妇羊水穿刺检查等传统的侵入性诊断方法,有效规避感染和流产带来的风险,并可极大地降低孕妇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代表了当前产前诊断和防止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的最新发展方向。 /p p strong   【3】Nature:DNA无创检测扩充检测范围让更多家庭面临艰难选择 /strong /p p   当 22 号染色体上与 DiGeorge 综合症有关的一小部分发生缺失时,会造成多种发育异常,例如语言发育迟缓、腭裂、免疫系统缺陷和心脏缺陷。不过出现这种问题的婴儿,也有可能是健康的。 /p p   随着非侵入性基因筛查技术的发展,各家公司正在争先恐后的将更多染色体异常添加到自己的检测列表中去, DiGeorge 综合症的相关异常就是其中之一。但这种异常的影响有时并不确定,而这样的检测结果会令许多家庭面临艰难的抉择。 /p p   非营利性基金会 PHG 的 Philippa Brice 表示:“DNA 产前筛查扩容无疑是令人欣喜的进步,但也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拿到检测结果的孕早期女性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鉴于基因检测公司在不断展示测试的准确性,这样的情况将越来越常见。 /p p   2 月 26 日,基因组测序公司 Illumina 公布了基因检测与常规生化筛查的比较结果。基因测试直接检测经胎盘进入母亲血液的胎儿 DNA ,而生化筛查是检测母亲血液中的高风险蛋白和激素,间接评估胎儿的患病风险。如果这两种筛查发现了缺陷,往往需要通过侵入性检测进行验证,例如羊膜穿刺。 /p p strong   【4】解读未来全球无创产前(NIPT)基因检测情况 /strong /p p   目前,提供市场化NIPT服务的公司主要有:美国的Sequenom,Natera,Verinata,Ariosa,欧洲的LifeCodexx以及中国的华大医学,贝瑞和康。随着研究的深入,无创检测的条件和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延伸至包括微缺失/重复综合征和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等。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市场规模稳步增加。NIPT在2011年底引入美国和西欧,并迅速商业化应用到中东,南美,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 /p p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所限,传统的产前遗传检测方法只能采用诸如血清蛋白筛查和侵入性的检测(如羊水穿刺)等手段。前者精确性不如NIPT。而后者由于存在流产的风险,要求医务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性。由于NIPT仅仅要求简单的抽血操作,使得依靠这一技术的遗传检测在医务人员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更易普及。 /p p   早期的染色体和其他遗传性异常检测为更好的孕期护理创造了条件,同时可以更为合理的调动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于有遗传异常的新生儿的健康管理成为可能。在部分国家,早期的检测为更早和更安全的终止妊娠包括使用药物终止妊娠创造了可能性。 /p p    strong 【5】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起源和应用概述 /strong /p p   卫生部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的出生缺陷率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数约90万例,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p p   1997年Dennis Lo(卢煜明)等通过怀有男性胎儿的孕妇外周血血浆Y染色体PCR扩增的方法证明了孕妇外周血循环中存在胎儿游离DNA(cell free fetal deoxyribonucleic acid, cffDNA),开启了基于cffDNA的无创产前检测的新思路。 /p p   2008年Dennis Lo又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报道其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PS)在妊娠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孕妇的外周血中发现了超量的21号染色体。同时,另一研究团队也与同一时期报道了相近的研究成果。 /p p   随后,多家独立的研究中心相继发表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再次验证NIPT对于T21、T18和T13的检测能力。早期临床研究主要关注NIPT对于高危妊娠的检测效果,包括产妇年龄、家族病史,血清学筛查高危和超声筛查高危。Palomaki等人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NIPT对于高危妊娠人群的T21的检测灵敏度为98.6%,特异性为99.8%。随后该小组又于2012年公布了其对T18和T13的临床研究,取得了T18检测灵敏度100%,特异性99.7% T13灵敏度91.7%,特异性99.1%的检测结果。 /p p    strong 【6】解读未来全球无创产前(NIPT)基因检测情况 /strong /p p   目前,提供市场化NIPT服务的公司主要有:美国的Sequenom,Natera,Verinata,Ariosa,欧洲的LifeCodexx以及中国的华大医学,贝瑞和康。随着研究的深入,无创检测的条件和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延伸至包括微缺失/重复综合征和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等。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市场规模稳步增加。NIPT在2011年底引入美国和西欧,并迅速商业化应用到中东,南美,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 /p p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所限,传统的产前遗传检测方法只能采用诸如血清蛋白筛查和侵入性的检测(如羊水穿刺)等手段。前者精确性不如NIPT。而后者由于存在流产的风险,要求医务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性。由于NIPT仅仅要求简单的抽血操作,使得依靠这一技术的遗传检测在医务人员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更易普及。 /p p   早期的染色体和其他遗传性异常检测为更好的孕期护理创造了条件,同时可以更为合理的调动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于有遗传异常的新生儿的健康管理成为可能。在部分国家,早期的检测为更早和更安全的终止妊娠包括使用药物终止妊娠创造了可能性。 /p p    strong 【7】无创产前检测扩展筛查,赚钱还是进步? /strong /p p   近年来,无创产前检测(NIPT)正变得越来越流行,高危甚至一般风险的孕妇都会采用这种检测。同时,由于利润的驱动和技术的发展,一些公司正在扩展筛查检测。然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上的一篇报道,一些医生和遗传咨询师在质疑这种检测是否能让患者受益。 /p p   这篇文章特别聚焦了Sequenom最近推出的MaterniT Genome NIPT。除了21、18和13三体,这种检测也开始检查胎儿23组染色体中一些比较小的缺失和错误,它们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生缺陷。Sequenom称,这种检测是目前唯一一种分析胎儿每条染色体的产前血液检测。 /p p   文章指出,MaterniT Genome检测会告知医生“任何大于7 Mb的缺失、重复或易位的DNA ? 大约是染色体大小的1/20”。Sequenom表示,它目前正在向专家推广这种3000美元的扩展检测,之前的检测是2700美元。他们预计这种扩展检测将成为标准,而大部分的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p p    strong 【8】医学检测商业化:从无创产前筛查到肿瘤检测 /strong /p p   “目前无创产前筛查的市场渗透只有百分之二到三,而正常情况下,一款成熟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应当在20%~30%,这也就是说,它还有十倍的市场空间,从这个角度看,无创检测才刚刚起步。”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高特佳投资集团董事长蔡达建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p p   中国版“精准医疗”正在加速兑现落地。 /p p   从前几日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到正在酝酿编制完成的医疗服务行业“十三五”规划,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等各类精准医学项目再次被提上议程,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版的“精准医学”有望再次迎来“政策红包雨”。 /p p   新技术来了不代表老的技术就得走 /p p   但在业界,基因检测相关企业的突然爆发却让市场产生了怀疑:在很多公司,仿佛只要买台机器,就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业务,成本、进入门槛似乎都很低,而且,正在面临恶性竞争。 /p p    strong 【9】无创产前DNA检测可对胎儿进行大数据分析 /strong /p p   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缺陷儿大约有90万,为此凤凰山东就如何确保胎儿健康,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病率等问题对话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基因研发部主任李保伟。 /p p   目前,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病率是多少? /p p   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病率相当高,平均大约有5.6%,每年出生的缺陷儿大约有90万,明显肉眼看到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大约有25万左右,仅唐氏综合症的新生儿每年大约有2.7万-3万,所以说发病率非常的高。 /p p    strong 【10】PNAS:新型无创产前及疾病诊断新方法 /strong /p p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人体血液中循环的一些微小DNA片段可让科学家们监测癌症的生长,甚至窥视到发育胎儿的基因序列。然而分离并测序这些少量的遗传物质却很少能够了解到DNA如何被利用来生成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胞、组织以及生物过程,由此定义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相关的信息。 /p p   现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超越血液中DNA序列所传递的静态信息,通过监测血液中另一种遗传物质——RNA的水平改变生成了更为动态的图像。 /p p   生物工程系和应用物理学教授Stephen Quake博士说:“我们将这一技术视作是一种‘分子听诊器’。它广泛适用于对任何的组织进行分析。并且具有许多潜在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发现妊娠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先兆子痫或早产迹象。我们还希望利用它来追踪各种器官一般的健康问题。” /p p   Quake和同事们结合高通量微阵列方法及下一代测序,分析了孕妇、健康志愿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血液中的RNA序列及相对水平。通过将焦点放在某些RNA信息上——编码出了已知只在某些组织中生成的蛋白质,他们追踪了全身一些特定器官的发育或健康状况。相关研究发表在在5月5日的PNAS杂志上。 /p
  • 新方法实现血清中1210种农、兽药等高覆盖筛查
    数以万计的外源性暴露物在人体中蓄积和代谢,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化学性质各异,难以实现人体中暴露物的高覆盖筛查。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血清中外源暴露物的高覆盖筛查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二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血清中1210种农药、兽药(部分人畜共用药物)、其他化学污染物及其代谢物的高覆盖筛查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污染》上。目前,一维色谱—质谱是暴露组学分析的主流方法,但是面临着单根色谱柱的分离性能有限、单次分析只能局限于某几类暴露物等挑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多次分析才能实现人体中上千种暴露物的筛查。因此,需要发展高覆盖筛查的新技术。针对上述难题,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的非靶向筛查策略。研究人员通过预分离色谱柱,将目标分析物切割为具有不同极性的两组馏分,每组馏分再通过相应的定制极性的色谱系统进行分离检测,该方法将暴露物中的油水分配系数范围扩大到了-8至12。并且,结合自建数据库中的一级母离子、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和保留时间,实现了对血清中1210种农、兽药(部分人畜共用药物)、其他化学污染物及代谢物的高覆盖筛查。研究证实,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大规模血液样本的暴露组筛查。
  • 红外热成像入校园!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在国科大四校区全面启用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进一步加强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的通知》。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在党委视频会上提出,要尽快部署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和人员车辆管控。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文华聚信向国科大捐赠了一批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相比此前的额温计、腕温计等常规测温工具,更能在室外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其准确、快速的体温筛查优势。 /p p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为非接触式人体温度监测设备,通过接收人体热辐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各部位温度分布,可记录分析人体热场,监测显示额面温度。按“新冠肺炎”体温筛查要求设置后,当监测到进出人员体温超过37.3° C时,该系统会自动报警,能实现多人员、多层叠的体温监测功能,同时快速筛查10至20人的体表温度。 /p p   截至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及雁栖湖四个校区校园入口的体温筛查工作全面“升级”。据悉,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京文华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赠的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将替代常规测温工具,更准确、便捷、快速地对各校区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排查。 /p p    /p p    /p p br/ /p
  •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新污染物筛查技术与方法分会”邀请函
    为了推动我国分析科学与仪器领域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学研用联合协作,促进分析科学基础研究和仪器研发,提升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水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决定于2024年11月8-11月11日在成都召开“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 NCASI 2024)”。此次大会由四川大学承办,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协办。会议主题是分析科学,创造未来。会议主席: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汪劲松(四川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张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研究所 所长)刘买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分会场24:新污染物筛查技术与方法召集人:郑明辉(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执行院长)余 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 院长)傅建捷(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副院长)张海燕(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副院长)秘书:李灵香玉(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lingxiangyu.li@ucas.ac.cn)朱娜丽(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zhunali@ucas.ac.cn)分会简介:如何筛查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高风险新污染,进而提出优先管控新污染物名录是国家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的重大需求。本分会聚焦新污染物筛查的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新污染物非靶标筛查、新污染物仪器分析新技术、新污染结构鉴定数据库与模型构建、新污染物筛查技术标准研究等。会议已邀请到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分会以及作报告,与会人员将交流关于新污染物筛查技术与方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同促进新污染物筛查研究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为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理效应、健康危害以及控制治理提供技术和方法的全方位支撑。热诚欢迎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投稿参会!投稿须知:参会论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10日,投稿模板见附件1。投稿请访问:https://19200.scimeeting.cn/cn/web/index/19200_1561965_会议时间:2024.11.8-11.11(8日报到)会议地点: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都,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宾客。诗人李白曾赞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座城市既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又焕发着现代化的活力。11月的成都,气候宜人,正是探访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城市的最佳时节。在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悠久的巴蜀文化,还能体验到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都江堰、青城山,还是充满活力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的每一处景点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故事。会议注册与缴费会议网站http://ncasi.caia.org.cn/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网站https://www.caia.org.cn/v9/main/view/index.aspx附件1:NCASI2024论文摘要模板.docx
  • 蒋士强:适合国情的食品快速筛查技术进展
    原文标题:蒋士强:适合当前国情的三种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进展   蒋士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撰写 李晨(仪器信息网)整理   就我国当前国情,当前食品农产品快速筛查的主要项目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检测、微生物以及生物毒素等。   由于发达国家生产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和自律意识强,执法力度大,所以对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和速测的技术、仪器设备关注程度低,大型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大多不生产此类仪器。虽然各个仪器公司不断地开发出新技术和仪器,如: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SPR、小型化飞行时间质谱、离子迁移谱仪、微流控仪等,但成熟的、特别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现场快速筛查、便携、价廉的仪器不多。   为应对急需,当今快速筛查仪器与技术有以下三大类,且已有较稳定和成熟产品和生产厂家。   基于经典的分子光谱法的速测仪器   分子光谱法是最经典的分析化学技术,几乎可用于所有的有机和无机物的分析,虽难以承担痕量的检测分析任务,但基于经典的分析化学的基理,可开发出各种目标的化学分析方法。近几年吉大小天鹅和华厦科创以及总后研究所等,开发出以分析化学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整合和优化不同检测目标的多种试剂盒,并采用集束式冷光源/单色器等新技术,推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模块化的便携式仪器和与其配套的样品快速提取和富集技术,构成可以快速筛查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40多种参数(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甲醛、吊白块、味素、人造色素、无机砷、金属铅、及二大类农药残留及部份兽药残留等)的多参数食品安全速测仪。这些产品的特点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检中已占据一席之地。   免疫分析方法(ELISA)与仪器   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和胶体金标免疫等。其中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曾被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列为残留检测三大支柱技术之一,具有高特异性、准确性、简便、快速等特点,可以检测兽药残留、致病菌、病毒、毒素以及转基因产品。美国EPA(美国环保局)颁布了12项筛查与农业环保相关的土壤和水中的氯丹、五氯酚、多环芳烃、聚氯双酚、汞、阿特拉津、毒杀芬等方法,均使用ELISA。我国已有多家酶联免疫仪生产厂家,该方法的关键试剂盒和纳米修饰的髙灵敏度胶体金试纸条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如北京勤邦(原望尔)的产品,性能与进口试剂盒非常接近,而价格仅为进口试剂盒的2/3-1/2,已得到食品企业,特别是出口食品企业欢迎,如在 “瘦肉精”全面检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最近又推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試剂盒,灵敏度比传统的酶联免疫技术提高1-2个级次。   生物污染速检技术与仪器   据世卫组织(WH0)报告,全球食品安全事件有60%以上是因致病菌等生物性污染造成的。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很复杂,费工时,而现代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又非常昂贵,当今快速、简便检测生物污染仪器是ATP荧光仪,即利用三磷酸腺苷与荧光素酶的发光反应,检测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程度。也有利用费希尔弧发光菌检测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黄曲霉、重金属、氰化物、毒素、硝基化合物和溴代合物等,以及利用铁氧化菌的活力与污染的灵敏关系,检测有害物质。其中后二者尚处进一步开发阶段。目前快速筛查食品生产环境洁净度、食品和原料中的微生物多用ATP仪,已应用于乳制品、糖饮料、肉类食品等行业中快速筛查微生物、霉菌、细菌等污染。   以上三类现场快速筛查检测技术和仪器的功能已基本上涵盖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检测的四大类污染物,而且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例如经典的可见光谱法适用于检测小分子化合物残留,难以胜任检测兽药残等大分子化合物残留和生物污染,而免疫学分析法,虽对小分子化合物污染灵敏度不足,但对大分子化合物残留和病毒等生物性污染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ATP为代表的技术则是对细菌等生物性污染和卫生清洁度很灵敏,所以快速筛查车起码要包涵上述三类技术与仪器,而这三类仪器对样品前处理都很简单,有的仪器本身就配有相应的简便的前处理设备。   对酶的抑制法与仪器的认识   国内曾把酶抑制法和仪器首推为速测技术。其实它早在1951年已由美国提出,1968年加拿大作了改进,我国上世纪80年代浙大等单位也着手研发过,发现有诸多不足,故未推广。但前些年,借某专业检测机构的名声,有众多企业推出十几种商品化仪器,并得到推广,事后众多应用者和专家都发现,鉴于该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二类农药,且对同类而不同种农药的抑制率差别很大,所以用统一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必然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漏检,所以我认为酶的抑制法可说是当前“不得已而采用的速测法”。仅适用于基层初检,起着警示作用,发现超标现象时,必须用标准方法复测、确证,阴性反应,也应按比例抽样,用可靠的实验室标准的仪器分析检测方法复测和确证。对快速筛查方法的应用,在《农产量质量安全法》第36条第二款有明确的界定。   综上,食品安全快速筛查、速测技术和仪器是许多成熟的技术、設备和新方法和仪器的整合、衍生和嫁接。还会有新技术待运用,也会有更新的基理、技术、工艺、材料的出现和运用,例如:纳米材料将应用到一系列速测仪的传感器、检测器中,极大地提高灵敏度、稳定性 又如具有高预定性、高识别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核心的分子印迹技术,不仅成为很好的分离手段,将它嫁接到其他速测方法和仪器中,还能大大改进现有速测方法和仪器,这方面中国农科院王静研员正在研发之中。再如北京勤邦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与高选择性的免疫分析法结合,已推出应用于食品安全速测的简便、高精度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仪器,这方面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也在探索中。总之,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速测仪器将层出不穷!   作者简介   1. 1977年以来,从事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在农业、生物技术、检验检疫和环境检测中应用研究,近十多年致力于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与检测技术研究。   2. 曾主持并完成二项部重课题,获部级科技二等奖。   3. 主要著作:《仪器与农业》,《机械工程手册》第十卷第七篇副主编、撰写了《农用仪器》。   4. 主要论文:“温室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生物工程中的仪器设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农业测试分析” 、“农业样品分析”、“现代科学仪器与分析科学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展望”、“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分析测试技术”、“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与仪器”、“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差距、产业状况和加速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建议”、“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对科学仪器和测试技术的需求”、“加强食品毒理学研究和风险性評估,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鏈”、“食品安全快速筛检技术”、“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与检测体系建设”等五十余篇。   5. 曾被聘为"农业部世行货款项目”、“发改委吉林世行贷款项目”、“日本无偿援助项目”、“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設项目”、“科技部科学仪器研发专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目专家顾问组组长或成员,以及若干企业收购事宜的技术顾问。   6. 曾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为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和检验检疫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代科学仪器”副主编,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咨询专家。享受囯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注:本文为蒋士强老师为仪器信息网独家供稿,未经作者本人及仪器信息网许可,严禁转载。
  • 赛默飞与暨南大学达成合作 共建效应导向新污染物筛查合作实验室
    2022年12月8号,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专注于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等研究方向的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立足新污染筛查与监测,依托赛默飞的质谱创新技术优势和新污染物领域的服务能力,以及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特色学科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力量,携手共同打造效应导向新污染物筛查合作实验室,助力我国打好新污染防治攻坚战!赛默飞色谱和质谱业务中国区商务副总裁沈严先生表示:赛默飞在新污染物领域顺应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创新的色谱质谱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价值。此次与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紧密合作,加大对学校科研平台的支持,以更好的产品、服务支持特色学科建设,赋能环境科学研究,促进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践行赛默飞人的使命:携手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永平院长表示:在国务院发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规划下,学校也承担着攻克新污染难题的重任。希望借此合作实验室的成立,暨南大学环境学院能够加强新污染相关研究,在新污染物非靶向筛查和微塑料定性定量等方向借助赛默飞高端色谱质谱仪攻克技术难关,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暨南大学设备处张龙钊科长代表暨南大学对本次战略合作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期待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和赛默飞能够强强联合,攀登科研高峰!2022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在2022年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公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强调了新污染物的分析监测、毒性测试和暴露评估等方向。赛默飞持续关注环境行业新污染物筛查和监测,借由本次合作,赛默飞丰富的色谱质谱平台将能够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中国的环境事业,在广东地区逐步形成一个依托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新污染物攻坚战的胜利。
  • 大连化物所提出血清中外源暴露物的高覆盖筛查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许国旺研究员团队在血清中外源暴露物的高覆盖筛查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二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血清中1210种农药、兽药(部分人畜共用药物)、其他化学污染物及其代谢物的高覆盖筛查的方法。   数以万计的外源性暴露物在人体中蓄积和代谢,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化学性质各异,难以实现人体中暴露物的高覆盖筛查。一维色谱—质谱是目前暴露组学分析的主流方法,但是仍面临单根色谱柱的分离性能有限,单次分析只能局限于分析极性范围较窄的某几类暴露物等挑战。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多次分析才能实现人体中上千种暴露物的筛查。因此,需要发展高覆盖的筛查新技术。针对上述难题,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团队通过预分离色谱柱将目标分析物切割为具有不同极性的两组馏分,每组馏分再通过相应的定制极性的色谱系统进行分离检测。该方法将可筛查暴露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范围扩大到-8至12,结合自建数据库中的一级母离子、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和保留时间,实现对血清中1210种农、兽药(部分人畜共用药物)、其他化学污染物及代谢物的高覆盖筛查。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大规模血液样本的暴露组筛查。作为应用示例,团队在各由6人血清混合的24个样品中检测到58种外源性残留物。   相关工作以“Screening strategy for 1210 exogenous chemicals in serum by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第一作者是该组的博士生王宇婷。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和安捷伦科技的技术支持。
  • 罕见病不罕见 专家呼吁重视孕前筛查、产前筛查
    p    strong 具有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罕见病种类不足5% /strong /p p strong   专家呼吁重视孕前筛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strong /p p   “生下患有罕见病孩子的家长实在是太苦了。”今天是四年一度的国际罕见病关爱日。昨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医院 /span /a 北院举行的世界罕见病日活动中,该院胎儿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敏介绍,目前已知的罕见病已超过7000种,中国的罕见病患者已达2000万人。据统计,罕见病在人群中的综合发病率超过1%。30%的罕见病患儿家长承受孩子在5岁之前去世的悲痛,罕见病长达5~8年的确诊过程也让家长备受煎熬。更残酷的是,目前,具有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罕见病种类不足5%。而中国的患者获得药物的机会更少,而且,很多罕见病的治疗药物都没有纳入医保。陈敏提醒,要降低罕见病患儿的出生,孕前筛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尤其重要。 /p p    strong 原因:没有家族史不代表不会患病 /strong /p p   “很多人以为,我的家人都很健康,没有家族遗传病史,罕见病跟我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其实,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陈敏说,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虽然,80%的罕见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这部分疾病可以称为罕见遗传病,但是,这并不排除家族中的某个个体也会罹患罕见遗传病,这是因为他的遗传物质发生了致病性变异,或者是从亲代中遗传了致病性变异。 /p p   至于遗传几率问题,陈敏解释,目前,三类最常见的遗传病分别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X连锁隐性遗传病。 /p p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要父亲或母亲患病,孩子就有50%的可能患病。对于这样的家庭,如果是自然生育而不做任何干预的话,就有可能使疾病代代相传。 /p p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亲和母亲的身体是健康的,即便通过体检也查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却生了一个遗传病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分别从父亲和母亲那里遗传了一个致病突变。如果只携带一个致病突变,通常不会发病,没有症状。如果同时携带两个致病性突变,就会发病。科学研究显示,平均每个人都携带了3~4个隐性遗传的致病突变。“看似健康”的夫妻双方,却“非常巧合地”携带了相同基因的致病突变,就可能生育患有遗传病的孩子。 /p p    strong 基因突变 /strong /p p strong   即使父母健康孩子也患病 /strong /p p   “很多人问,我们家族没有遗传病史,不用担心得遗传病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陈敏说,没有家族遗传病史,不代表不会生患遗传病的孩子。除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病可能会导致孩子患遗传病外,孩子新发的致病突变,也可能导致孩子患病。 /p p   “比如,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罕见遗传病——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大约有1/3是新发突变导致的。”他说,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的父母是健康的,是孩子自身发生了致病性基因突变。 /p p   “再比如唐氏综合征,大多数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父母是健康的,染色体也是正常的。”他说,目前比较明确的影响因素是孕妇的年龄。“这也是唐氏综合征成为怀孕期间重点筛查疾病的原因。” /p p    strong 困境:罕见病多数没有纳入医保 /strong /p p   陈敏介绍,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人们最早提出罕见病这个概念,是因为单一一种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疾病 /span /a 的患者比较少,发病率比较低。但是,罕见病种类多,目前已知的罕见病已超过7000种。如果将所有罕见病患者数量加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根据预估,中国的罕见病患者已达2000万人,美国的罕见病患者更多达3000万。据统计,罕见病在人群中的综合发病率超过1%。 /p p   “许多罕见病发病于生命早期阶段。”陈敏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估计,50%的罕见病患者为儿童。30%的罕见病患者会在5岁之前去世。另一方面,罕见病的诊断过程很漫长,平均需要5~8年时间才能确诊。 /p p   “因此,罕见病患者家长往往要带着患儿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有可能经历各种检查、花费数年时间,都无法确定孩子到底患的是什么疾病。如果不能确诊,难以进行有效治疗。”陈敏说,更残酷的是,目前,具有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罕见病种类不足5%。“这就意味着,很多罕见病患者即便确诊了,也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p p   更让患儿家长无奈的是,有的罕见病,即使有药物治疗,中国的患者也可能无法获得。“因为大多数罕见病药物,都是国外药企研制的,国内市场能够购买到的药物相对有限。再退一步讲,即使可以买到药物,患者有可能也吃不起,因为药价太昂贵了。目前,很多罕见病的治疗药物都没有纳入医保。” /p p    strong 预防:孕前筛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缺一不可 /strong /p p   “面对这些困境,更好的办法是预防罕见病患儿的出生。”陈敏认为,大多数罕见病是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要尽可能降低罕见病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策略就是三级预防,一是婚前、孕前筛查 二是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三是新生儿筛查。 /p p   比如,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平均每9个人就有1个携带了地贫致病基因。因此,新婚夫妇和计划怀孕夫妇都有必要做地贫基因筛查。对于孕前未接受地贫筛查的夫妇,务必在产前进行地贫初筛。携带相同类型地贫基因的夫妇,在生育时需进行产前地贫基因诊断。 /p p   陈敏提醒,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尤为重要。产前筛查主要是通过简便、经济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某些怀疑有先天畸形和遗传性疾病胎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临床上最为广泛应用的包括血清学筛查和超声筛查,而近年兴起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也属于一种产前筛查方法。 /p p   产前诊断又称出生前诊断或宫内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应用各种方法,检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对患病的胎儿做出诊断,而后通过选择性流产或宫内治疗,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p p   比如,唐氏综合征,怀孕之前检查往往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产前筛查是预防的关键环节。 /p
  • 磨砺以须 倍道而进|新污染物高分辨液质筛查方案就现在!
    原创 飞飞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收录于合集 #新污染物 15个关注我们,更多干货和惊喜好礼牛夏梦 郭藤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屡次发生,新污染物这一概念进入大家的视线,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以及政府机关开始关注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监测和筛查: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发现中国地表水环境中含有68种抗生素,另外还有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被检出[1];2016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针对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155个点位采集了164个水样,包括出厂水、用户龙头水和水源水,NDMA平均浓度分别为11ng/L和13ng/L,是美国的3.6倍[2];2019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北京城区河流和湖泊进行布点进行一年的长期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表明水中全氟化合物均有检出,总体浓度在30-70ng/L[3];2021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生态环境部,研究中国地表水 69 个,地下水 7 个,饮用水4个相关检测,监测了 432 种 PPCP(表 S2);其中,地表水中检测到 138 种 PPCP,地下水和饮用水中检测106种PPCP[4];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新污染物治理版图-国家层面(点击查看大图)从提出重视到成为攻克重点,新污染物只用了2年时间!新污染物治理版图:“筛、评、控”思路,如何针对新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筛查是实现新污染物治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01新污染物筛查的技术难点:✦ 新污染物种类较多,《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就有14类,14类下面包含更多的小项,建立相关的谱库需要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很难快速实现;新污染物中含有较多不同性质的化合物,同类别的化合物也存在相关的异构体,如何能更快更全面的分离分析又是另一大挑战;新污染物的筛查结果,影响我们对当前环境污染现状的评估,那么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检测物质的质量精度的要求更加准确,偏差越低数据可靠性越强;02解决方案:✦ 赛默飞耗时半年多,推出新污染物筛查方法包:使用标准品建立了新污染物的数据库及谱库,300多种化合物来源于《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相关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标准;优化仪器方法,实现15min的梯度,两种流动相,一根色谱柱,正负切换,300多种新污染物的筛查鉴定;全新的Thermo Scientific&trade Orbitrap&trade Exploris 平台,可以实现7天内,质量偏差小于5ppm,引入系统自带的easy IC,可以实现质量偏差1ppm以内!03TraceFinder筛查数据展示:✦ 数据库中的主要化合物种类:(点击查看大图)纯标准品建立的的二级谱库Library(左)以及相关的Database(右)(点击查看大图)(点击查看大图)滑动查看更多实际数据匹配的结果展示:(点击查看大图)匹配细节展示:(点击查看大图)(点击查看大图)(点击查看大图)滑动查看更多04Compound Discoverer未知物鉴定逻辑展示:✦ 针对目前还没有进入大家重点关注的,有待发现的物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可以帮助客户快速鉴定,其中包括同位素分布匹配搜索、同位素和加合离子自动归属、质量亏损过滤、碎片离子搜索以及mzlogic算法等。CD软件内置多种Nodes,方便自定义工作流程,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包括食品、环境、药包材浸出物以及代谢组学等领域的工作模板,帮助客户实现未知物鉴定。(点击查看大图)鉴定结果展示:(点击查看大图)全氟化合物深度解析鉴定解析:分子网络以及质量亏损[5](点击查看大图)总 结环境安全与否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污染物的筛查和检测,则是环境健康的数字化指标。赛默飞推出新污染物筛查方案致力于做好环境健康指标的指示灯,预警环境安全,以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参考文献:[1] 王丹, 隋倩, 赵文涛, 等. 中国地表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14, 59: 743–751.doi: 10.1360/972013-370.[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对全国饮用水系统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普查结果.[3] Wang, Y., Shi, Y., & Cai, Y. (2019). Spatial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 and risks of legacy and emerging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urban surface water in Beijing,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73, 177–183. doi:10.1016/j.scitotenv.2019.04.067.[4] Huang, C., Jin, B., Han, M., Yu, Y., Zhang, G., & Arp, H. P. H. (2021). The distribution of persistent, mobile and toxic (PMT)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monitored across Chinese water resourc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etters. doi:10.1016/j.hazl.2021.100026[5] Simplifying Nontargeted Analysis of PFAS in Complex Food Matrixes Get access Arrow Anton Kaufmann, Patrick Butcher, Kathryn Maden, Stephan Walker, Mirjam Widmer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Volume 105, Issue 5, September-October 2022, Pages 1280–1287, doi.org/10.1093/jaoacint/qsac071.相关阅读● 简单上手 快速落地 | 新污染物气质解决方案看这里► 点击阅读● 蓝色星球上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点击阅读● 简单上手 快速落地 | 新污染物液质解决方案看这里► 点击阅读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抗原筛查+核酸检测”模式或成抗疫“新打法”
    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抗原筛查+核酸检测”模式或将成为社会面清零的“新打法”。  今年3月,我国明确了“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的政策。在上海和吉林等疫情严峻地区,抗原检测已成为发现早期感染者或潜在病例的重要筛查手段。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我国抗原检测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未来这一筛查手段是否有可能在更多省市和更多场景里大规模推广?  抗原检测可以用在哪里?  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检测方法须动态调整。  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率先把抗原检测用于大面积筛查的是吉林省与上海市。4月3日,上海开展了一次全市抗原检测。上海为何采取抗原检测作为筛查辅助手段?  在疫情暴发时,仅凭核酸检测难以满足全面筛查的需求。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在一些大城市,如果要实现面向全员的核酸检测,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要确保人群中所有的感染者都被发现,有时候还需要进行多轮检测,检测压力大,此时抗原检测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场景不止于此。  近日,上海宣布,4月2日零时起,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在没有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市民出行要先到核酸检测点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一般需要4—6小时,时间非常紧张。这种情况下抗原检测阴性结果更像是“自证清白”,大大减少了出行的不便。  灵敏性低掣肘抗原检测推广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灵敏性较低,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状况,这一“瑕疵”是抗原检测在推广中面临的一大“硬伤”。  赵卫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敏感性在85%—99%之间,特异性也在95%—99%之间,“但是还都没有达到100%”。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专家王瑞(化名)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大样本的临床实验,验证国内不同厂家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性能,“在抗原检测性能暂时没有权威说法的时候,各地的态度会比较保守”。  “讨论是否要大规模推广抗原自检还为时过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伍绍国表示,一方面,在居民自我检测过程中,采样流程是否规范,采样拭子是否足够深入,停留时间是否足够长,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另一方面,低风险地区人群进行抗原检测存在较多假阳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抗原检测试剂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后灵敏度大大提高,但仍然显著低于核酸检测,通常只能检出强阳性样本,因此必然存在漏检的情况。  他认为,在我国现行的防疫政策下,还不适合以抗原自测结果作为就医、出行和进入公共场所的依据。  抗原检测结果与健康码同步还有多远?  3月22日,广州部分连锁药店正式上架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不少市民都对抗原检测存在好奇,但由于检测结果不能在健康码上展示,更无法作为出入场所的某种“通行证”,所以暂时没有购买需求。  各地正在不断完善抗原检测的配套工作。首先是打通抗原检测与健康码等数据平台之间的通路。  3月31日,上海明确,居民可以在“疫测达”小程序上传抗原检测结果并在“随申码”上查询。此前,吉林省在“吉事办”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上报”功能,可自行上报结果。  在广东,据媒体报道,抗原检测结果可上传至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研发的“穗康生活”小程序。但目前,粤康码和穗康码尚未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上报”功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主任杨广黔说,如果是在医院做抗原检测,可以利用原来上传核酸检测结果的接口,将结果上传至广东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再对接穗康码和粤康码平台。但“对于抗原自测,这一套流程就走不通了”。  因此,建立抗原自检管理平台势在必行。但杨广黔认为,“自测结果究竟上传到哪个平台,需要上传哪些信息,谁有采集数据的权限,都需要进一步商榷”。
  • 天津新项目采用液质联用仪开展新生儿筛查工作
    日前,天津武清开发区与北京普瑞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小分子检测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北京普瑞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分子、蛋白、代谢组学及小分子代谢物检测等技术服务外包业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  此次签约的小分子检测项目位于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总投资500万元,将购置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信息系统,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检测,拟开展新生儿筛查、维生素检测以及血药浓度检测等项目,为武清、天津以及北京的医院、体检中心等机构提供精准及时的医学检测等服务。
  • 大咖面对面丨细胞代谢组学新法 助力新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
    大咖面对面丨细胞代谢组学新法 助力新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标志着我国新污染物治理步入“快车道”。新污染物通常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它们在环境中主要以痕量/超痕量形式存在。因此,如何选择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识别新污染物的毒性效应,评估潜在环境风险,从而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和企业生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近日我们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镇华君副教授,他分享了团队开展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的研究工作,并评述了科学仪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镇华君副教授新污染物监测的挑战从留学美国到加入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镇华君持续致力于新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研究。他表示:美国的国家环境保护署是其主要化学品管理机构,负责审查在美国境内流通的化学品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并预防未知风险。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工业生产活动是新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污染物在环境中大多以痕量/超痕量水平存在,对于分析仪器的性能要求较高,通常需要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色谱-质谱联用仪甚至高分辨质谱仪。目前,大部分的新污染物仍缺乏常规监测,甚至缺少相应的监测方法标准;人们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新污染物的来源、排放途径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毒性效应的研究都尚不充分,这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细胞代谢组学技术助力新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近期,镇华君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将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环境水质安全评估。目前,大多数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数据仍有限,仅靠化学监测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污染物复合暴露产生的环境风险;而传统环境监测采用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关注致死率等传统毒理学指标或其他单一的生物学评价终点,缺乏面向环境复合污染水体的综合毒性评估技术。为此,课题组发展了联合细胞体外暴露实验和脂质组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评估污染物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肝细胞的影响,并应用于全美地表水的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联合斑马鱼肝细胞体外暴露实验和脂质组学技术评估地表水水质安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5 (2021)(点击查看大图)镇华君谈到该研究遇到的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如何采集到更丰富、更稳定的小分子代谢物的质谱信号?课题组通过优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仪器条件和参数,解决了该问题。“其次,如何处理采集到的大量质谱数据?课题组开发了基于R语言的高分辨质谱代谢组数据处理程序包。通过该程序包,可有效去除背景以及仪器波动所产生的信号干扰,从而保留有效的质谱信号信息。“第三,如何从发生变化的小分子代谢物的质谱信号中,挖掘隐藏其后的生物学信息,进而揭示环境污染暴露特征。在分析脂质组学的相关数据时,课题组通过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数据挖掘鉴定出一些和特定亚细胞器相关的脂类生物标志物。通过测定细胞中上述生物标志物的丰度变化,揭示了污染物复合暴露对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过氧化物酶体等亚细胞器产生的不良影响。结缘赛默飞 助推新污染物筛查与风险评估研究谈到和赛默飞分析仪器的结缘,得从在美国环保署国家暴露研究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时说起。那时候,镇华君所在实验室有两台赛默飞质谱,一台是早期型号的Orbitrap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另外一台是TSQ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镇华君说道“当时,我的工作是使用这两台仪器分析样品,并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我对赛默飞产品最深刻的认识就是功能先进,尤其是Orbitrap质谱仪的分辨率在当时的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赛默飞仪器给镇华君的另一个印象是稳定,俗话说就是“皮实耐用”。“有一个细节,当时我们实验室源源不断地接收到从美国各地运送来的一些环境样品以及生物样本。为了按时完成这些样品的分析,很多时候仪器需要长时间高负荷运行。”镇华君说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两台赛默飞质谱仪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偶尔的一些时间段,当仪器需要检修或维护保养的时候,赛默飞工程师都能够第一时间赶到,对仪器进行功能检测和故障排查,确保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有了这两台仪器的关键助力,镇华君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赛默飞Orbitrap Exploris 240 质谱仪回国之后,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镇华君所在的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保护化学污染物环境标准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添置了赛默飞Orbitrap Exploris 240 质谱仪,继续围绕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效应及风险开展研究。“我衷心期待与赛默飞加强合作,深入开展新污染物的筛查和风险评估研究,并共建更多新方法、新应用。”参考文献:1、Untargeted Lipidomics for Determining Cellular and Subcellular Responses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Liver Cells Following Exposure to Complex Mixtures in U.S. Strea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ume 55, Issue 12, 15 June 2021, Pages 7757-8458. 2、Multi-omic responses of fish exposed to complex chemical mixtures in the Shenandoah River watershed.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902, 1 December 2023, 165975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无创筛查前列腺癌新方法
    2014年9月2日华盛顿 癌症筛查是预防癌症死亡的极其重要的工具,越早发现病例越可及早治疗。尽管现存已有很多对不同类型的癌症的筛查方法,仍然需要更安全,廉价,和有效的筛查方法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近日,由中国广东医学院的李绍新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证实了一种无创筛查前列腺癌的新方法的潜力。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成功测试了这项方法&mdash 它结合了已存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一种新的精密的分析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如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联合物理协会(AIP)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中的新文章 所述,他们对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被临床确诊罹患前列腺癌的病人的血液样本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对癌症病例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8.1%。   如果该项技术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安全有效,那么它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工具,帮助医生和患者促进前列腺癌症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李博士说。   &ldquo 结果表明, 无标记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有很大潜力被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无创筛查,&rdquo 李博士说。&ldquo 和传统的筛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非创伤性,高敏感性和简单。&rdquo   一种常见的癌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首要癌症死因。每年有899,000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260,000,占全球范围内癌症致死人数的6%。1/6的男性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罹患这种癌症。   多年来, 尽管通过检测蛋白质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提升就可以筛查前列腺癌症的早期病例,但这种方法远不完美,因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提升可以是由很多和癌症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这样就会导致过度诊断,不舒服的组织活检和其他不必要的治疗,价格昂贵而且会有严重的副作用。 正因为如此,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目前(USPSTF)不建议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   据李博士所说,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考虑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癌症检测方面,因为这种具有表面敏感性的光谱技术已经问世好多年,其敏感性可识别低丰度关键分子,如污染物表面的杀虫剂残留。这就使得这项光谱技术可完美的应用于辨别DNA, 蛋白质和脂肪分子的细微信号, 也是李博士的团队所致力研究的方向。   李博士说,挑战在于如果有光谱信号的改变,变化往往是非常细微的。对比从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前列腺癌症病人身上抽取的血清样本,二者光谱信号的差别十分微小几乎探测不出来。为了准确地区分这些血清样本,李博士的研究组使用了强大的光谱数据处理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这样才有效地显示出了样本光谱信号的区别。   李博士说,尽管这项工作还是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血清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在无创前列腺癌症的筛查方面的潜力。李博士补充说,下一步的研究将对现有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并探索该技术是否能被用于区分癌症的分期。   该研究文章, "Noninvasive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based on serum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authored by Shaoxin Li, Yanjiao Zhang, Junfa Xu, Linfang Li, Qiuyao Zeng, Lin Lin, Zhouyi Guo, Zhiming Liu, Honglian Xiong and Songhao Liu,于2014年9月2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过此日期,可通过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journal/apl/105/9/10.1063/1.4892667在线访问。   文章的作者来自广东医学院,广东省医学分子医学诊断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师范大学。
  • 蒋士强:点评食品安全快速筛查技术与设备
    蒋士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撰写 李晨(仪器信息网)整理   原标题:蒋士强:对十种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与设备的点评   一、概述、由于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样品前处理耗时,检测仪器昂贵、复杂、通量低,并且仅靠一系列国标和行标确定的实验室检测技术,难以及时、快速从源头监控食品安全状况,所以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实际上属于定性或带半定量式的初步筛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可疑样品进行实验室定量、定性(确证)检测,因此当前我们所说的快速检测,准确地说,应该理解以快速筛查为主的速测技术。   应用目的、要求和场合的不同,所用技术和仪器设备是不同的   对于食品安全的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快速检测、在线质控、和快速筛查及现场速测技术与仪器的定义和分类,国内学界和业界有着不同理解,我建议:宜将能进行定量、定性(确证)或半定性分析的技术定义为检测 将仅能初步定性(阴、阳性)有时带有半定量的技术定义多为筛查 而将能快速实施检测和筛查的方法,冠以快速,将能大通量检测和筛查的冠以大通量,将能便携、现场实施的冠以现场,这樣分类和定义将更为明晣。据此并結合食品安全检测和筛查技术的应用要求和设备应用场合的不同,我认为可分为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已有一系列专著和标准,在本文中从略)、实验室快速检测与筛查、在线质控、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技术与设备。   实验室快速检测与筛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如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发达国家颇受重视,主要用于进出口检验和定期监测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检测分析等。显然,为此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达到更高的通量。发达国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各种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灵敏度、速度,降低检测限,当今一次进樣可以检测数百种残留物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技术与仪器在国外已经成为主流。此外,一天可以检测数千份样品、以新一代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仪(SPR)为基础,集免疫敏感芯片、微流控、納米技术、分子印迹等新技术为一体仪器,己被视为当前和未来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筛查仪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线质控技术与设备(国外常通称为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主要用于规模化食品生产现场。在发达国家,由于食品生产规模化程度高,对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有着很大的需求,所以在线质控技术与设备在发达国家非常受重视,通常将其视为建立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鍵控制点(HACCP)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其中所用的技术和設备,大多是各种通用分析测試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仪器的派生、衍生並作有针对性的有机整合。   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技术与仪器,在发达国家,由于食品企业自律意识强,法律执行力度大,法治较健全,故大型仪器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对此类技术与仪器的关注程度不如我国高。我国则不同,由于农产品、食品的生产和供给渠道多、数量大、规模小、分散、复杂,人口与消费人群众多,且法治和自律意识较弱,因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到消费众多环节中多发。除了环保和生产条件等外在因素外,大多源于农药和兽药的違规濫用、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以及生产、储运、消售等环节的卫生条件差,造成生物性污染,而更严重的是非法添加物的滥用,且禁而不至。所以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食品安全的技术与仪器,是我国国情所特需。   二、当今较成熟或有发展前途的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的技术与仪器   目前的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的技术及仪器有很多,但是很成熟的不多,在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长足的发展,且有的已实现产业化。目前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快速筛查或现场速测的技术与仪器主要有以下十大类。   1、免疫分析方法与仪器   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和胶体金标免疫等。其中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曾被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列为残留检测三大支柱技术之一,具有高特异性、准确性、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于筛查农药和兽药残留,致病菌,病毒,毒素以及转基因产品。美国EPA(美国环保局)颁布了12项筛查与农业环保相关的土壤和水中的氯丹、五氯酚、多环芳烃、聚氯双酚、汞、阿特拉津、毒杀芬等方法,均使用ELISA。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酶联免疫試剂盒和配套仪器的生产厂家,如北京勤邦巳能生产出性能与进口试剂盒相近,品种更多且价格为进口試剂盒的2/3-1/2,最近又推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試剂盒,灵敏度比传统的酶联免疫技术提高1-2个级次。今后应深入研究ELI SA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各种试剂盒,并向重组抗原、多项目标物、酶的定向改造和体外分子进化等技术方向发展。   2、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具有功能多样、微型、智能、集成、低成本、高灵敏、高识别和实用性等特点。国内外高度重视,发展快、种类很多,有代表性的有:   (1)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将SPR仪与其他许多新技术强强结合,推出一批新型的快速筛查、检测方法和仪器,其特点是:灵敏、快速、无需标记、便捷,实时。最典型的以BiacoreAB和美国TI以及Bio—RAD为代表。Biacore将SPR检测系统、生物传感芯片、微流控系统等组合为一体,配以多种试剂盒,构成用于快速筛查和检测兽药残、致病菌、毒素等。日本用于筛查二恶英。Bio—PAD称为分子相互作用仪。我国中科院电子所崔大付研究员的团队,已开发出三种SPR仪,河南农大胡建东等研发出用于检测兽药残等的SPR仪。发展方向是:快速、高通量、高灵敏,进而实现.便携、现场、小型甚至微型。   (2)最近有报导美国采用纳米技术开发出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高灵敏度地检测食品和水中极微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原体等。   (3)微生物传感器,其中尤以对毒性物质具有高灵敏发光反应的为代表的微生物传感器。在欧美很重视发光菌的研究和应用,例如IS011348,即利用费希尔弧发光菌检测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黄曲霉、重金属 、氰化物、毒素、硝基化合物、溴代合物等。另外运用ATP检测技术,即利用三磷酸腺苷与荧光素酶发光反应,快速筛查(可现场速检)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程度。此外还有利用铁氧化菌的活力与污染的灵敏关系,速检有害物质。这些方面、环境监测总站的齐文启研究员等对此很关注。   3、生物芯片、微缩芯片实验室和便携式微流控芯片系统   此类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快速等特点,因而国际上对其在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给予了极大关注。我国国家生物芯片中心已开发出用于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病毒和兽药残留等检测的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仪器和试剂盒),并将进一步向现场速测、称之为微缩芯片实验室方向发展 。与上述並列的,虽也应用芯片技术(但一般用中或低密度芯片),同时应用许多其他新技术,从而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国际上称之为”微流控”、”微全分析技术”,国内常称之为便携式微流控芯片系统或称为微全分析系统。我国过去以方肇伦院士为代表的有关学者、专家发表的论文曾在国际上名列仅次于美国,以往侧重于化学分析的“微流控”、“微全分析”,近几年的发展,凸显其在生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前景,国外正在大力产业化开发之中,如Ca1iper、Micronics&PATH、Agilent等企业,国内有中国检科院、浙大、吉大、中科院等有关单位在研发之中、其中中国检科院邹明强的团队和北京博晖创新等,一直致力于该分析系统的研发,有较显著的优势,他们已采用具有创新性的微膜泵驱动、微流控、生物芯片、膜富集等新技术,开发出微流控芯片核酸分子微全分析系统的样机,成功地应用于现场、快速筛查食品安全和检测疫病、动植物检疫、水质监测等,该技术将会进一步拓展。。   4、纳米材料修饰的微型化和智能化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小巧、灵敏、多样化、高选择性和多目称同时速测且成本低等优点,可利用特种电化学传感器构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当前研发多聚焦到有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传感器的制备和产业化上,在国内外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例如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的团队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将纳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了快速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的仪器 运用新型纳米过氧化物传感器和纳米金属/氧化物传感器,构建了快速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仪等。   5、激光拉曼光谱、深紫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仪器   据报道,美国运用激光拉曼光谱推出号称“皇冠克星”速测技术。中国检科院等单位运用国产化的高性能小型激光器和稳频技术,开发出高灵敏度的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可用于三聚氰胺的快速筛查,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可进行半定量检测。赛默飞世尔推出一款新的拉曼光谱仪,可直接穿透玻璃和塑料包装,具有高重现性和高特征性。以我国许祖彦院士首创的全固态深紫外线激光器(能量分辨率可提高5-10倍,光子流密度提高3-5分量级)为基础,高强度激光拉曼光谱仪已在研发中 王占国院士正在研究的深紫外光致发光光谱仪 佟振合院士正在研发的深紫外光化学反应仪,这些都有可能催生出一批快速、灵敏的速测仪。此外,还有采用微精细机电加工技术,推出更稳定、可靠、模块化小巧的近红外光谱仪 将近红外光谱分析与成像技术結合,构成更直观、快速且分辨力更髙的仪器 分析方法方面在运用聚类分析和模型识别的基础上,进而中国农大和中科院电子所,拟定引入仿生识别算法等技术,可对食品中品牌产品的真伪进行更清晰和快速鉴别。这些都将创造出新一代、一系列可用于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的光谱分析仪。   6、离子迁移质谱仪(lMS)和小型化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方法多是采用气相和液相色谱与各种质谱(MS)的联用、杂交,实现多残留快速分析,但是要实现小型、便携和快速的现场检测,通常的色谱仪和质谱仪都存在困难,而后者比前者更为困难。   为应对航天、国防、环境、食品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及恐怖袭击事件,国外最早致力于离子阱质谱的小型化,之后转向研究小型化的TO F-MS和IMS,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IMS依据样品中不同分子、离子,大气压下在漂移管中的特征迁移时间进行快速筛查,检测限可达微秒级。IM S不需真空系统,装置很小,造价不高,而灵敏度极高,可达到皮克(pg)级,采用最新检测器可达飞克(fg)级,可区分异构体。中国虽然一直得不到国外有关IMS技术的支持,但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中科院化物所、地化所、光机所等单位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已成为检验检测行业的热门技术,IMS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快速筛检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小型化TOF-MS分析速度快,可达微秒级,结构较简单,分辨率约为600,质量数为500,可用于环境检测,但与食品安全检测要求还有距离 不过,在保留采用真空紫外光单光子电离和膜富集的基础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拓展应用已指日可待。   7、基于经典的分子光谱法的速测仪器   分子光谱法是最经典的技术,几乎可用于所有检测任务,但是只能进行常量或微量检测,难于承担痕量分析的任务。近几年,吉大小天鹅和华厦科创等,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优化和整合分析的方法、程序、試剂,开发出一系列針对不同检测目标的多种试剂盒,并采用集束式冷光源/单色器等新技术,推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模块化的便携式仪器。此外,配合样品快速提取和富集技术,构成了可以快速筛查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40多种参数(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甲醛、吊白块、味素、人造色素、无机砷、金属铅、劣质奶、“地沟油”、“泔水油”等)的多参数食品安全速测仪。这些仪器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检中占据一席之地。   8、飞秒激光太赫兹时域光谱仪   它是近20年才开发,并逐步认识到可称为最后开发出来的一段很有用的特殊电磁波谱(0.03mm-3mm的THZ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应用性能,己成为国际上研究、开发、应用的热门。据报告,国际上有80多家高科技企业研发和销售THZ相关产品,其中因其具有特殊良好空间穿透性,成为优选强穿透性的成像技术,已为美国等用于安检、质检、防恐、反恐等领域,2011年度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中,以上海理工大学为首、已获得侧重于成像技术的立项,无疑是正确的。此外,太赫兹时域光谱不仅具有强穿透性,还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的指纹特征和很灵敏的检出限,所以成为非破坏性、非侵入式的新兴检测分析技术和THZ光谱仪,国外己不断地开发,并成为实时、现场、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药品、毒品、危险品等极有力手段,成为国际上竞争的热门。如美国Zomega和PicoMatrix及EMCOR等、英国TeraView、日本Adrantest和Nikon等、立陶宛Eksp1a等不断地开发和推出商品化产品。2004年美国政府即将THZ科技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我国政府也在2005年11月专门召开了“香山科技会议”制定我国THZ技术发展规划。我国对其机理、关键技术和部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有很多的探索和成果,其中以首都师大“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大、上海理工大等为代表,北京大恒纪元已掌握并生产飞秒激光器等关键部件和太赫兹光谱仪商品样机,正在升级换代。   9、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仪(DART-MS)和便携式质谱仪   在环境空气条件下,气体(如氮、氦或氩气)经放电产生激发态原子,瞬间解吸并离子化样品表面的化合物分子,样品可以是气、液、固态,任何几何形状,无需繁杂化学处理和色谱分离,仅需简单前处理,化合物离子以质谱或串联质谱检测。优点:不仅能满足实验室对样品高通量分析,而且适用于现场、直接、无损、快速、原位分析的需求。在食品安全检测,药品开发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前景。它属于新兴的环境离子化质谱技术,其中有DES1、DART、DBDl、ASAP、ELDl,当今只有DART和DESl已经商品化。  美国普度大学以著名的质谱大师R.Graham Cooks教授为首的团队对现场、便携、个人化质谱仪作了多年、多方便研发,例如在大气压下对樣品作无预处理的离子化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纸喷雾质谱技术以及小型化离子阱多级串联质谱技等。我国近几年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如中国計量院、清华大学、聚光科技等单位都取得可喜的成果。   10、对酶的抑制法与仪器酶的认识   国内曾把酶抑制法和仪器,首推为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其实它早在1951年由美国提出,1968年由加拿大做了改进。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浙大等单位开始研发过,发现其有诸多不足,故未推广。但前些年,借某专业检测机构的名声,有众多企业推出十几种商品化仪器,并得到推广。事后众多应用者和专家都发现,该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且对同类、不同种农药的抑制率差别很大,所以用统一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必然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漏检,所以我认为酶的抑制法是目前“不得已而采用的速测法”。该方法仅适用于基层初检,在发现超标现象时,必须用标准方法进行复测、确证,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6条第二款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阴性结果,也应按比例进行抽样,采用可靠的实验室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复测和确证。   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在线质控和现场速测技术与设备是许多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新方法的整合、衍生和嫁接。今后还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及更新的机理、技术、工艺、材料不断涌现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例如,纳米材料在一系列速测仪的传感器、检测器中的应用,将极大的提高其灵敏度、稳定性 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核心的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高预定性、高识别性、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不仅成为很好的分离富集手段,如被嫁接到其他速测技术与设备中,还可大大改进现有的技术与设备,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与高选择性的免疫分析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即可推出应用于食品安全速测的简便、高精度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仪器。总之,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将会使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速测仪不断推出、改进、翻新,并使其更符合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作者简介:   1. 1977年以来,从事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在农业、生物技术、检验检疫和环境检测中应用研究,近十多年致力于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与检测技术研究。   2. 曾主持并完成二项部重课题,获部级科技二等奖。   3. 主要著作:《仪器与农业》,《机械工程手册》第十卷第七篇副主编、撰写了《农用仪器》。   4. 主要论文:“温室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纵观农业仪器的现状与发展”、“生物工程中的仪器设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及其测试分析技术”、“仪器仪表在科技兴农中的作用与展望”等涉及农业仪器与食品快检等五十余篇。   5. 曾被聘为"农业部世行货款项目”、“发改委吉林世行贷款项目”、“日本无偿援助项目”、“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設项目”、“科技部科学仪器研发专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目专家顾问组组长或成员,以及聚光、天美等企业收购事宜技术顾问。   6. 曾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为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和检验检疫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代科学仪器”副主编,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咨询专家。享受囯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注:本文为蒋士强老师为仪器信息网独家供稿,未经作者本人及仪器信息网许可,严禁转载。
  •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那些事儿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 宝宝在出生后72小时内需要采集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不少新妈妈说为什么要这么早给宝宝做检查?新生儿足跟血筛查主要是对遗传性代谢病(IEM)进行筛查,遗传性代谢病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的一组疾病,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代谢障碍的疾病;患儿在新生儿期通常没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就表明疾病已进入晚期,身体和智力的损害已不可逆转,失去了治疗机会;遗传代谢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往往依赖实验室的特异性检查。近年来,临床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类疾病在发病前进行干预成为了可能,串联质谱法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苯丙酮尿症筛查的推荐检测方法。苯丙酮尿症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苯丙酮尿症治疗指南(2019年版)》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发病率约为1/11800,是发病率较高的遗传代谢病之一。采用串联质谱法对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该种疾病的发生,将疾病对新生儿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使用临床串联质谱一次测定还可同时筛查其他40余种遗传代谢病(见下表),此法可大大缩短筛查时间,降低筛查成本,提高筛查通量及质量。岛津公司提供业内领先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提供“即刻使用方法”,无需方法开发及方法优化,与多套试剂盒匹配;进样量仅需1 μL,减少仪器污染;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仅需60 秒,使通量最大化;提供简单操作的数据处理软件,软件内置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随时查看质控信息。 岛津临床质谱及Neonatal新筛软件 非衍生化及衍生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标准操作流程 标准化流程步骤清晰,操作简便,让您的前处理不再复杂。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前处理标准操作流程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谱图 Neonatal新筛软件提供智能结果分析软件自动进行批量数据处理,节省时间,避免差错,从而使数据处理变得轻松。Neonatal新筛软件数据处理界面 Neonatal新筛软件提供质控分析结果 自动分析质控数据,一切尽在把握。Neonatal新筛软件质控界面 一切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岛津将与您共同守候宝宝健康成长。 撰稿人:孙亮
  • “吹口气测新冠”成为可能!中国科学家研发出快速筛查技术
    不用“捅喉咙”“戳鼻孔”,也不用等待24小时,只需在小袋子里呼气30秒,就可以在5—10分钟内得到新冠检测结果——凭借中国科学家的努力,这样的技术已经不是梦想。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呼吸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表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团队与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团队合作,集成呼出气采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和机器学习模型,研发出了新冠感染的无创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合指纹筛查系统,该系统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要茂盛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了该技术背后的原理:由于能量消耗方式的变化,新冠感染者呼出气体的化学成分会出现不同。实验表明,新冠患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出气中丙醇水平相比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而新冠患者呼出气中丙酮水平相比其他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显著降低。研究团队结合不同对照组的呼出气样品及其背景环境空气进行分析,识别出了12种关键内源性VOCs(挥发性有机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就是筛查识别新冠感染者独一无二的“指纹”,使其区别于健康人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检测中无需任何检测试剂,被试者使用一次性呼吸袋,只要呼气30秒便可完成样品采集。获得呼出气样本后,系统结合支持向量、梯度加速和随机森林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对12种关键VOCs标志物进行建模,最快能在5—10分钟内实现新冠患者快速筛查。基于现有数据模型,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达到了95%以上。相比核酸检测,这种方法不仅简便省时,还十分经济。“实验已经证明这种方法有效。检测不但快,而且足够灵敏。”要茂盛介绍说,“从实验到临床,需要的是更多的样本量。”此前参与研究的包括74例新冠患者,30例非新冠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以及87位医务工作人员和健康受试者。目前,新冠感染的无创呼出气筛查系统正计划扩大样本量,开展进一步优化与测试,以实现推广应用。要茂盛补充说,新冠核酸检测有时会出现“假阴性”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假阴性(即实际感染新冠但检测为阴性)会带来巨大隐患,特别是在核酸假阴性条件下解除隔离的漏检风险。许多场所和场景都需要快速筛查,例如高层会议、海关入境、特殊航班、隔离酒店、收治医院等。在这些地方,无创呼出气筛查系统有望发挥额外辅助作用,填补核酸检测在时间和灵敏度方面的不足,做到“双保险”,降低新冠肺炎传播风险。据国际媒体报道,2020年以来,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科研人员都曾开发“呼气测新冠”技术。对此,要茂盛指出,中国研究团队是最早取得此项成果的。“新冠疫情暴发之初,我们就在开发这种技术。2020年6月,我们就以预印版的形式发表了研究成果,在国际范围内是最早的。”要茂盛强调说。
  • PerkinElmer 成功协办“串联质谱技术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
    PerkinElmer 协上海市儿童医院成功举办【串联质谱技术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 由上海市儿童医院主办、PerkinElmer 协办的【串联质谱技术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于2010年8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王治国主任、广州市妇幼保健院江剑辉主任及浙江省儿童医院曲一平主任等专家莅临授课,逾四十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着重讲解了串联质谱技术及其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等课题。期间还组织学员赴儿童医院参观了其配备了先进设备的新生儿遗传筛查实验室,医院的田国力主任和龚振华主任为学员详细介绍了串联质谱技术实验操作的流程及管理方法,并对学员积极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讲解。 为期五天的培训不仅让学员了解国内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的进展,也为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对提高我国的串联质谱技术与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 从0到1,“厦门智造”福流生物纳米流式仪助力疾病筛查
    福流生物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测试。  福流生物分子实验室研发场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郭文晨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纳米有多小?如果将1纳米和1米比较,就好像是高尔夫球和地球作比。1纳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病毒的尺寸还要小得多。  厦门创新创业园企业福流生物自主研发的纳米流式检测仪,就好比打开了一扇通往纳米世界的窗口。比如,它可以精准识别出癌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助力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再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它可以快速鉴别致病菌,让危害人体健康的微生物无处遁形。  凭借着灵敏度高的硬核实力,福流生物的纳米流式检测仪热销海内外,成为“中国智造”高端科研仪器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梅奥诊所、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牛津大学等全球最顶尖研究机构和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武田制药等高科技生物制药公司都是它的客户。  回国创业  实现产业化“从0到1”的突破  福流生物的故事要从创始人朱少彬博士说起。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朱少彬赴海外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他回国创业,立志让研究多年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走出实验室。  起初,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纳米流式检测技术是一种流动检测的方法,流体的稳定性决定着设备的稳定性。光流体的设计我们就改了20多个方案。”这是一项艰苦且枯燥的工作,朱少彬用母校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来激励自己,一次次修正、升级方案。  针对光机电一体的研发需要,朱少彬勇攀技术高峰,努力学习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等相关知识。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仅用时一年多就研发了5代原型机。朱少彬事后总结说:“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信心,用信心支撑创业激情,这对一名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夏天,福流生物研发的第一代商品化纳米流式检测仪亮相国际流式细胞大会。起初,参会者们并不觉得这个只有微波炉大小的仪器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有专家和研发机构试用过样机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仪器居然蕴藏着“大能量”——可以对细菌、病毒、亚细胞器、细胞外囊泡、纳米药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等,在单颗粒水平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定量分析,较传统流式细胞仪的散射检测灵敏度提升4-5个数量级,粒径表征分辨率媲美透射电子显微镜,这在行业尚属首创。  2017年,随着福流生物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公司获得来自外泌体领域的国际领头羊企业Codiak Biosciences的第一张订单,至此,福流生物实现了产业化“从0到1”的突破。  解码细胞外囊泡信息  助力疾病筛查  细胞外囊泡检测是福流生物纳米流式检测仪的高频应用。“细胞外囊泡可以理解为细胞‘吐泡泡’,是细胞间物质通讯的重要介质,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可分泌更多的细胞外囊泡,且在‘吐泡泡’的过程中,会把蛋白核酸等物质带出来,进入血液、尿液等,所以我们可以借由血液、尿液等人体组织液的样本,通过使用纳米流式检测仪,快速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朱少彬说,纳米流式检测仪如同一个“解码器”,能解码人体组织液中的细胞外囊泡的信息奥秘,进而协助疾病筛查以及术前、术后的效果跟踪。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都在与时间赛跑,加强疫苗研究、病毒研究,这也为福流生物带来了新机遇。“我们的仪器可以检测病毒的信息,以及疫苗的纯度、药物承载量等。疫情期间,公司加强病毒应用方面的宣传,得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的认可,仪器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也随之走高。”朱少彬说。  随着福流生物在业界知名度的提升,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客户数量的增多,意味着需求变得多元化,技术升级的步伐得跟得上客户及行业的需求,同时还得做好精细化的服务,提升品牌价值。”朱少彬说,公司研发团队持续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丰富产品线,满足科研、临床、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客户需求,接下来还将顺应智能化趋势,打造支持自动检测的仪器,提升检测效率,实现“样品进、结果出”的目标。
  • 2019年毒品快速筛查新技术研讨会在宁波成功召开
    p   近两年,公安部陆续发布了《涉毒人员毛发样本检测规范》和《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等吸毒人员认定方法标准,如何选择测得准、覆盖毒品种类多、灵敏度高的有效检测手段支撑公安禁毒执法是各地公安禁毒部门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p p   2019年毒品快速筛查新技术研讨会暨十三五国家毒品防控重大专项项目进展成果汇报会于2019年7月27日在宁波隆重举行。来自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院以及浙江、云南、广东、福建、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公安禁毒部门的领导、技术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p p   本次会议围绕吸毒人员筛查、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如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等缉查的一线实战需要开展技术研讨,邀请了来自国家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毒品防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权威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bdca7f8f-9b7c-4e23-9bfb-b36122c2320a.jpg" title=" 会议现场.jpg" alt=" 会议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1094367e-f10b-4920-bde3-51715139f371.jpg" title=" 宁波市鄞州区公安局局长陆朝晖代表地方政府致辞.jpg" alt=" 宁波市鄞州区公安局局长陆朝晖代表地方政府致辞.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宁波市鄞州区公安局局长陆朝晖代表地方政府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50d84ff0-6867-4c07-92f1-07c27c63f529.jpg" title=" 中国药科大学徐慧教授主持会议.jpg" alt=" 中国药科大学徐慧教授主持会议.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药科大学徐慧教授主持会议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aa75b22a-94d5-4534-ac9d-b8575e935dfb.jpg" title="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出席研讨会.jpg" alt="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出席研讨会.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出席研讨会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d7dfe3c8-9d79-401a-8238-8fe4426dd28c.jpg" title="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优美出席研讨会.jpg" alt="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优美出席研讨会.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优美出席研讨会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bafa0b46-a082-497f-aab7-3107559b45b2.jpg" title=" 报告人: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周文华 主任.jpg" alt=" 报告人: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周文华 主任.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毛发中毒品快速筛查新方法及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周文华 主任 /strong /p p   周文华主任首先提出,公安部和卫生部对《吸毒成瘾认定办法》修改后,毛发样本检测在吸毒人员成瘾认定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在报告中对国内外的各种应用于毒品、唾液、尿液和毛发生物样本检测的技术和产品做了比较,指出了不同检测技术和产品的主要优势和不足。而后重点介绍了实验室与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把基于DBDI的敞开式大气压快速质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戒毒人员的毛发样本检测,大量样本检测证明,该技术可实现对吸毒人员毛发中毒品进行准确、快速和低成本分析,定性定量能力接近实验室LC-MS/MS水平,可作为吸毒人员认定的一种更有效、快速的手段,也可作为戒毒人员戒毒效果监测的方法,目前该技术装备已应用于浙江省戒毒治疗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c61bb53-c60e-4fdd-bd71-5fd0c896dc3d.jpg" title=" 报告人: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院 卓先义 主任.jpg" alt=" 报告人: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院 卓先义 主任.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毛发中毒品检测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院 卓先义 主任 /strong /p p   卓先义主任在报告中强调,毛发生长周期长,可提供长程信息,反映吸毒人员的用药频度和用药史,是吸毒认定的有效手段,有时甚至是提供证据的唯一手段。毛发中毒品检测也可为成瘾认定提供支撑,还可为戒毒康复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当前毛发毒品检测面临实验室样品数量增长、鉴定需求增长,现有手段无法有效支撑,敞开式大气压快速质谱技术是一种很适合的毛发毒品检测手段,具有快速、准确和性价比高的优势,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f98412e-cbe2-4da7-9258-48812bcca3c5.jpg" title=" 报告人: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乔宏伟 副研究员.jpg" alt=" 报告人: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乔宏伟 副研究员.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毛发检毒技术在禁毒实战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乔宏伟 副研究员 /strong /p p   乔宏伟副研究员代表标准制订机构详细解读了公安部2018年印发的《涉毒人员毛发样本检测规范》,并介绍了国家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通过毛发检毒技术在隐性吸毒群体排查、毒品滥用高危群体监控、成瘾认定、全国各区域毒情评估等四大领域应用进展和对全国禁毒工作的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c1fd84c-24b7-4b09-950b-65cc79c89801.jpg" title=" 报告人:浙江警察学院 王斌杰 博士.jpg" alt=" 报告人:浙江警察学院 王斌杰 博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免疫技术的毒品检测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浙江警察学院 王斌杰 博士 /strong /p p   王斌杰博士在分析我国毒品问题现状后,指出现有化学反应法、光谱法和免疫胶体金法等快检方式的不足。而后介绍了实验室基于SPR技术和酶联免疫Simoa技术研制的毒品快速检测装备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d2c42948-cd22-4940-b6a0-c0e4b6666ce1.jpg" title=" 报告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郭 磊 研究员.jpg" alt=" 报告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郭 磊 研究员.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高毒性化学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新技术方法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郭 磊 研究员 /strong /p p   郭磊研究员来自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重要毒物、毒品、滥用药物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次会议上她介绍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和敞开式大气压质谱技术(DBDI)在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郭磊研究员把敞开式大气压质谱技术(DBDI-MS)应用于血斑样本中的芬太尼类毒物检测,通过摸索优化检测条件和方法研究,已实现对血斑样本中的芬太尼类物质直接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ng/mL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dde94f3-9537-4ab6-aef1-1ed8db31f0ff.jpg" title=" 报告人: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闻路红 总经理教授.jpg" alt=" 报告人: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闻路红 总经理教授.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快速质谱仪研制及在公安禁毒领域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闻路红 总经理/教授 /strong /p p   闻路红教授介绍了公司依托国家毒品防控重大专项支持,基于原位电离专利技术和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研制的快速质谱仪成果。成果可用于对吸毒人员的毛发、唾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快速、准确(定性定量)筛查,也可应用于对传统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含芬太尼类物质)的现场缉查确认,能有效解决传统手段测不准、测得少、灵敏度不够、分析时间长成本高等难题,将对禁毒一线实战提供有力的武器装备。在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重大专项快速质谱仪成果将开发涵盖400多种毒品的质谱检测数据库,覆盖绝大部分毒品种类,有效支撑国家禁毒事业需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5eded5e3-bf3a-45ca-957a-03bc93a521a0.jpg" title=" 报告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狄斌 教授.jpg" alt=" 报告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狄斌 教授.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城市污水毒品及其代谢物监测方法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狄斌 教授& nbsp /strong /p p   会上,狄斌教授重点介绍了毒情监测预警的有效手段-污水毒品分析法。这种方法区别于传统的人口统计,以污水中毒品和其代谢物为检测目标,通过反算得出人均毒品消耗量,从而对某一区域或时间段的毒品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其中,他对该方法流程中引起常见毒品和其代谢物稳定性因素人口标记物的估算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基于环境样品分析的毒情监测体系在禁毒和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eef0eb9-95d1-451f-8371-a818933590f6.jpg" title="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专家李香豫博士提问.jpg" alt="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专家李香豫博士提问.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专家李香豫博士提问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7c45cc39-dc58-4f93-b37b-7e0726526bc6.jpg" title="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提问.jpg" alt="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提问.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提问 /strong /p p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门从事质谱仪等高端仪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研发了基于原位电离专利技术和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研制的快速质谱仪成果,产品可用于对吸毒人员的毛发、唾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快速、准确(定性定量)筛查,也可用于对传统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含芬太尼类物质)的现场缉查确认,能有效解决传统手段测不准、测得少、灵敏度不够、分析时间长成本高等难题,将对禁毒一线实战提供有力的武器装备。 /p p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禁毒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了华仪宁创的快速质谱仪产品,并现场观看了华仪宁创工作人员用快速质谱仪对真实毛发、唾液样本和毒品的检测全过程。大家对快速质谱仪检测的结果、操作的便捷性和检测速度高度认可,希望华仪宁创快速质谱仪成果加快在公安禁毒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撑国家禁毒事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f4f8191-b408-4552-a1d3-e09c16953d14.jpg" title=" 领导专家考察华仪宁创.jpg" alt=" 领导专家考察华仪宁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领导专家考察华仪宁创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a0f450e4-8b13-49e6-af42-ebfe1e6a33ba.jpg" title=" 向领导专家现场展示成果实测样品全过程.jpg" alt=" 向领导专家现场展示成果实测样品全过程.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向领导专家现场展示成果实测样品全过程 /strong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3A5F2AFCE2996FF5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br/ /p
  • 提质降价打破垄断 “四川造”质谱筛查试剂盒逐鹿早筛赛道
    新生儿筛查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最后一关,也是罕见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国家要求,到2025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需要达到98%以上。  11月30日,2023年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金融资本对接会的医药健康专场活动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研究员包骥介绍了他所在团队在“66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质谱筛查”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规划。  以苯丙酮尿症(俗称鼠尿症)为例,如果患者在刚出生2周内能够确诊,治愈率可以达到98%。但如果不能及时筛查出来,那这种代谢物的异常积累就会导致小朋友智力发育的异常,更是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在我们国内,像这种遗传代谢病有88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早筛是关键。”包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干预时机很关键,但目前中国宝宝的筛查普及率不足30%。”  目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质谱筛查市场中,最先进、成熟的早筛试剂来自美国珀金埃尔默(PE),能筛查48种疾病,在中国国内的市占率超过75%。  面对国外产品垄断之势,国内的新筛质谱试剂却因为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的现实,而不愿投入过多研发力量,国产化的动力不足。  包骥介绍,他们团队从建立遗传代谢病专业数据库开始,创建数据挖掘工具,提高代谢物检出种类,最后使检出代谢物数量达到96个,高于PE试剂盒的68个。新生产出来的质谱检测试剂盒,不仅检测的疾病多,价格也更亲民。  目前,这个团队研发出来的产品已投向市场,超越PE公司的产品,筛查疾病种类从48增至66种,临床单次检测价格也从485元降至120元,打破了PE公司产品的国内垄断。同时,这款试剂还被国家新生儿筛查试点工程采用,已完成近30万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  包骥谈到,四川的医药健康产业很强大,这款检测试剂盒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投入市场,都能找到本地的合作力量。产品研发本身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强大的科研力量,试剂盒的上游同位素原料供应商、下游代工厂也在成都,四川的多家医院成为产品走向市场的第一站……齐全的产业链、雄厚的产业基础,给这个“四川造”的早筛试剂盒铺好了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这个“66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质谱筛查”项目有了A轮融资的需求。此次来参加对接会的专场活动,让一直待在实验室的包骥,结识到一些资方代表。  “希望得到资本的助力,让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包骥说起下一步的计划,主要分两步走,一方面依托现有团队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院,继续产品的创新研发,以质谱检测的方式筛查出更多的疾病;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国近20亿元的市场之外,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延伸,去拓展另一个更大的国际市场。
  • 岛津应用:水中异味物质的筛查方案
    近年来我国饮用水异味问题发生频繁,异味已成为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明确异味类型、识别出相应的异味物质,对于预防和控制异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一般有感官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和其他检测方法。其中GCMS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GCMS可检查出样品中含有何种成分(定性分析),以及该成分的含量(定量分析)。它在分析异味成分时,将正常品和异常品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导致异味的成分候选,确认样品中的浓度是否高于臭气阈值。   但使用GCMS分析异味成分时需进行分析条件的研究和数据的解析工作,人力消耗大,同时也需要异味成分的感官信息和臭气阈值等信息,对于在异味方面知识和经验尚浅的分析人员而言,作业存在困难。岛津异味分析系统是由数据库(Smart Database)结合GCMS单级质谱仪或GCMSMS三重四极杆串级质谱仪构成的系统,也可以同时连接Sniffer嗅辨仪。数据库登录有对导致异味的主要成分(约150种化合物)和进行分析时所需的参数和感官信息(气味特征和臭气阈值等)。因此,即使是在异味分析方面知识和经验尚浅的分析人员,也可马上开始异味成分的分析。   本文利用HS-SPME-GCMSMS结合岛津异味数据库,可实现在无标准品的情况下快速建立饮用水中150种异味物质的筛查方法,分别进行正常水样和异常水样的筛查,并将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导致异味的8种成分候选。采用数据库中生成的标准曲线进行半定量的分析,将估算出的浓度与臭气阈值进行比较,最后找到6种异味成分。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岛津异味分析系统结合GCMSMS筛查水中的异味物质》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   卫生部根据需要对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进行调整。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资源、群众需求、疾病发生率等实际情况,增加本行政区域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四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程序包括血片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筛、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第五条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六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医疗需求、技术发展状况、组织与管理的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和技术规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以下简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设置规划,指定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为本行政区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应当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或者听力筛查阳性病例确诊、治疗   (二)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转诊情况   (三)负责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   (四)承担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工作。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病例信息,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好前款工作。   第八条 诊疗科目中设有产科或者儿科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新生儿听力初筛及复筛工作。   不具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服务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及听力筛查。   第九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设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二)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   (三)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十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阳性病例时,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人进行确诊。   开展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的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疑似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确诊。   第十一条 新生儿疾病筛查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医疗机构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前,应当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签字同意。   第十二条 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保证筛查质量。   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患有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并提出治疗和随诊建议。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患有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提供治疗方面的便利条件。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治疗工作。   第十四条 卫生部组织专家定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抽查评估。经评估不合格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撤销其资格。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应当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量监测和检查。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擅自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一)违反《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   (二)未履行告知程序擅自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实验室质量监测、检查的   (四)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和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公布后6个月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考核,指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解读: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及技术规范
    《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及有关技术规范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1-09一、什么是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检测孕期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风险。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目标疾病为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二、 文件制订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1997年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问世以来,技术进展迅速,逐步从实验室研究演变为临床使用。因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属于当代前沿产品和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为保证公众使用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的安全、有效,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2014年2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我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4〕25号)。2014年3月起,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和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评估确定了一批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开展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3个专业临床应用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分别印发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医护便函〔2014〕407号)和《关于开展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妇卫便函〔2015〕4号),确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及技术规范,其中包括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107家产前诊断机构和9家医学检验所。   通过一年来的试点工作,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证实,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对象、定位和技术要求也更加成熟。各地纷纷反映,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新形势下,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需求增长迅速,希望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和流程,尽快推广应用。   三、《通知》主要内容有哪些?   为推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满足广大孕妇对产前筛查与诊断分子遗传新技术服务的需求,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2016年,我委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通知》要求,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纳入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统一管理,要求各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服务网络。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合理规划,建立以产前诊断机构为核心,以产前筛查机构为采血点,以具备能力的医学检验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为技术支撑的技术服务网络。强调产前诊断机构与产前筛查机构、医学检验所及其他医疗机构要建立合作关系,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转诊机制,满足群众需求。   二是规范技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和随访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规范提供孕期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报送信息,做好质量评估,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有序开展。主要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该技术作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校验管理。同时严厉查处非法、违规开展该技术的行为。   四、《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有哪些?   《技术规范》包括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基本要求。规定了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人员、设备试剂和工作要求。强调产前诊断机与产前筛查机构及其他具备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合作时,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   第二部分为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技术的目标疾病、适宜时间、适用人群、慎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   第三部分为临床服务流程。对检测前咨询及知情同意、检测信息采集、标本采集及运转、临床报告的出具发放、检测后咨询及处置、妊娠结局随访、标本与资料信息的保存等临床服务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部分为检测技术流程。规范了标本的接收、信息记录要求、血浆DNA的提取、文库构建、DNA序列分析、数据分析与结果判断、检测结果的出具、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安全等工作。   第五部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明确了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检测失败率等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   相关链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
  • 新型无创筛查,博瑞生物助您“肠”久健康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56万,占所有新发肿瘤的12.2%;死亡数29万,占所有死亡肿瘤的9.5%。 ▲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排名第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提高,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健康。 01 肠癌越早干预,获益越大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发展需要10-15年时间,我们可以在它癌变前通过早筛来实现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和治愈。 然而,60~70%的患者在被诊断时发现为中晚期结肠癌,而只有大约10%的患者被发现为早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健康人每年进行定期筛查,可以避免约60%的CRC死亡,平均5年生存率可从46%增加到73%。因此,一种有效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结直肠癌早期干预生存率高 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筛查和早诊早治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便潜血、肛门指检、结肠镜等传统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外,还有新型的检测方法——人类肠癌基因甲基化检测,就是一项无创结直肠癌筛查技术。 02 甲基化检测技术优势 精准:无检测盲区,特异性达95.9%,早期敏感性达76.6%;早诊:提前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无创:无需肠道准备,仅需抽血。 因此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以作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标记物以及预后评估指标,在临床肠癌筛查中具有巨大潜力。 03 博瑞生物甲基化检测,助力肠癌早筛 深圳博瑞生物提供围绕一体化数字PCR集设备、试剂及配套耗材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积极推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博瑞生物一体化数字PCR仪 DropXpert S6 博瑞生物数字PCR仪操作流程简便,结果精准且高效,提高“早发现”的能力。将数字PCR应用于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实现绝对定量。 博瑞生物DropXpert S6操作流程 04 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让肠癌早筛更精准 博瑞生物人Spetin9、SDC2、SFRP2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是一款基于一体化数字PCR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通过三个基因位点甲基化的检测,结合数字PCR定量的准确性,进而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博瑞生物人Spetin9、SDC2、SFRP2甲基化检测试剂盒 结直肠癌早筛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数字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甲基化具有定量准、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势,博瑞生物结合自身技术优点开发出的人Septin9/SDC2/SFRP2位点的甲基化试剂盒,初步验证结果良好,能够为结直肠癌的肿瘤早筛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05 重视结直肠癌的预防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提到,66%-78%的CRC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避免:● 调整饮食习惯● 改变生活习惯● 定期筛查,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博瑞生物作为数字PCR领域的领军企业,征途不止于肠癌这一个目标,始终秉承“用科技的力量,睿见生命的质量”的理念,向更多癌症的早筛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前行,致力于肿瘤筛查创新科技的研发,助力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