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血液培养

仪器信息网血液培养专题为您整合血液培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血液培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血液培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血液培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血液培养话题讨论。

血液培养相关的论坛

  • 培养基的分类

    (一)按培养基用途分 1.营养培养基。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常用以牛肉浸粉、蛋白胨、氯化钠为基础,也可增加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如血液等。琼脂是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以支撑细菌的生长形态形成菌落,它对细菌无营养价值。 2.增菌运送培养基。将可疑标本接种于运送培养基中。增菌培养基为液体,是扩大培养的手段,也是细菌生化反应的主要培养方法。 3.选择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或化学物质,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或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分离鉴别细菌。 4.特殊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及其他(抗生素效价测定和药敏试验)培养基。 (二)按培养基物理性状分 1.液体培养基。将营养物质溶解于液体中,调整pH灭菌后即为液体培养基。常用于细菌增菌或观察细菌的生化反应。 2.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3~15g/L琼脂,溶化后凝固成固体培养基。制成平皿,用于分离培养、活菌计数、选择培养、药敏试验。固体培养基可在试管中制成斜面用于菌种传代和短期保存。 3.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5g/L琼脂。用于细菌动力观察和菌种保存

  • 真菌培养基

    真菌培养基培养基真菌培养基的成分有碳源、氮源和其他营养物质。葡萄糖提供碳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尿素、氨基酸和其他化合物提供氮源。1.普通培养基(1)改良沙氏琼脂、多选择沙氏琼脂(Sabouraud dextrose agar , SDA): 含有放线菌酮和氯霉素,放线菌酮可抑制腐生性真菌(多数可能为条件致病菌),氯霉素可抑制大多数细菌(并非所有细菌) 。放线菌酮也抑制新型隐球菌、一些念珠菌、烟曲霉等。(2)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 PDA) : 天然培养基。(3)脑心浸膏琼脂 临床常用脑心浸膏琼脂(brain-heart infusion agar , BHI) 分离深部真菌、双相真菌如皮炎芽生菌等,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抗生素和血液制品。(4) 抑制性霉菌琼脂(inhibitory mold agar , IMA ) : 含有氯毒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是用于临床真菌培养标本初次增菌的理想培养基,常用于筛选放线菌酣敏感的真菌,如隐球菌、组织胞浆菌和接合菌等。2. 选择培养基(1)咖啡酸琼脂(CAA) : 用于鉴定新型隐球菌。由于该菌含有靛酚氧化酶,在CAA 培养基中菌落呈黑色。CAA 培养基对光敏感,应避光保存。(2) 鸟食琼脂(BA) : 用于从痰等标本中分离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在培养基上产生棕黑色色素,但是其他隐球菌在延长培养时也可产生色素。其他真菌也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但不产生色素。(3) KT 培养基:由吐温、蛋白、烟酸和0.3 %水解酪蛋白氨基酸组成,用于皮炎芽生菌转相(为酵母相)培养时使用。(4) Kelley 琼脂:用于皮炎芽生菌( B. dermatitidis) 转相(为酵母相)时使用。(5) CHROM 琼脂: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是一种用于鉴定培养念珠菌的培养基,不同念珠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显不同颜色。

  • 实验室对血培养污染的评估方案

    近年来,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充分地认识到血培养的重要性,血培养成为诊断严重系统感染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方法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血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家也清楚,近年来的血培养污染问题十分普遍,它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使实验室付出大量的额外工作,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试验和药敏测试,也经常误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可能增加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并影响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虽然确定血培养分离菌有无致病性较困难,但是如果能准确地区分致病菌和污染菌,将减少实验室和医院的浪费,并为病人节约医疗支出。目前关于菌血症的各种临床研究,已经为区别病原微生物和污染菌提供了一些指导性方案,但是,还没有一个区别病原微生物和污染细菌的金标准。对于血培养的分离菌的致病性的认识,近年来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内,总是认为是血液污染菌,但是目前认为它经常是病原菌。因此对于这些细菌在血液中的临床意义的判断,是一棘手的问题。本文章的焦点是如何判断病原菌和污染菌。我们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评估血培养污染的方案,并通过病例的回顾性调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 仪器: 阿克苏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120)2.菌株:从1999年10月到2003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共进行血培养和其它无菌部位的体液培养9139次(接种阿克苏需氧瓶和厌氧瓶),分离出的细菌总数为1995株。其中对近一年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89株,革兰阳性棒状杆菌15株,细球菌23株,芽胞杆菌10株,绿色溶血链球菌(VGS)12株,按我室拟定的方案进行致病菌与污染菌的分析,并用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进行临床符合性判断。

  • 培养基配制后的质量控制

    配制后质量控制(1)培养基外观情况:包括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和凝固。如发现培养基表面有裂纹或与培养皿的边缘分离,说明培养基有脱水现象,必须丢弃。(2)无菌试验:每一批配好的培养基均须进行无菌试验。先灭菌后分装的培养基,可采用抽样方法试验,少于100个样本通常选取5%~10%的量,如果配制大量培养基,则任意选取10 个培养基;无菌分装培养基则需全部做无菌试验。样本在35 ℃ 或其他适宜的温度下隔夜培养,如培养基含有血液,则需再置于室温1天,以检查嗜冷菌。选择性培养基因含有抑制物质,能抑制许多微生物,因此,可加入10倍量的无菌液体培养基,稀释抑制物质,以利于检出污染菌。即使做过无菌试验,接种时,也要检查每个平板上的可见菌落。(3)性能测试:每一批新制或新购的培养基,使用前均须取已知性质的库存菌种进行性能测试。培养基按目的不同可分为增菌培养基、分离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①增菌培养基:接种少量难以生长的细菌,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增菌情况,细菌能生长的最小接种浓度越小,说明增菌培养基性能愈好。②分离培养基:要求目的菌生长良好,非目的菌被抑制。一般要求生长的目的菌接种量不可过多,较好的方法是将测试菌调成0.5麦氏浊度的菌悬液,再用0.001ml的标准接种环涂划在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生长。③鉴定培养基:应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作性能试验。如三糖铁琼脂,须用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福氏志贺菌及铜绿假单胞菌3种菌分别接种3支培养基,若反应结果为斜面产酸/高层产酸、硫化氢阳性,斜面产碱/高层产酸,斜面产碱/高层产碱,质量才算合格。

  • 【分享】微生物实验室常见培养基的用途

    1、 1、血琼脂平板:适用于各类细菌的生长,一般细菌检验标本的分离都应接种到血平板上。其中肉浸液琼脂中加兔血(对嗜血杆菌生长更好)或羊血均可。用血量为5%--7%.在血平板上除可以观察菌落的形态外,还可判断溶血情况,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内红细胞完全破坏为β-溶血环,菌落周围呈绿色为α-溶血。2、巧克力平板:该平板是用马血、羊血或兔血制备,因其含有X和V因子,嗜血杆菌、奈瑟菌等生长良好,血液标本培养增菌后有细菌生长,若移种该平板上有利于分离出更多的细菌。3、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兰平板: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是较好的弱选择性培养基,有选择性促进革兰氏阴性菌生长。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此种平板上的菌落颜色不同,便于鉴别菌种。该培养基不含胆盐,与SS平板配对用于大便中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最为理想。4、麦康凯平板:该培养基中含有胆盐,为中等程度选择性,抑菌力略强,有少数阴性菌不生长。在麦康凯平板能否生长是非发酵菌鉴定的一个依据,如果用麦康凯平板作为原始标本分离的培养基时,应注意观察该标本在血平板上的细菌分离情况,以免遗漏部分被抑制生长细菌。5、SS平板:因含胆盐较高,有较强的抑菌力,用于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在目前商品培养基中,不同厂家的产品抑菌力不同,使用时应注意,选择性过强可影响检出率,所以最好是加上一种弱选择性平板同时培养。6、碱性琼脂或TCBS或庆大霉素琼脂或4号琼脂:用于分离培养霍乱弧菌及其他弧菌。选择其中1-2种作为常规检验用就行了,这几种培养基对肠道非致病菌的抑制力各不相同,使用时应有所了解。7、M-H琼脂平板(水解酪蛋白琼脂):专用于抗菌药物敏感试验。8、营养琼脂平板:用于纯化菌种和保存菌种,以及卫生细菌学方面的细菌总数测定培养基。9、营养肉汤:用于标本及各类细菌的增菌。10、TTC沙氏培养基:(氯化三苯四氮唑培养基)用于检测酵母菌和酵母样真菌分离。11、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用于空肠弯曲杆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保存运送培养基,但在该采样管中的标本只能保存72小时。12、S.F培菌液(亚硒酸盐培菌液):用于肠道致病菌的增菌培养。注意该培养基灭菌后PH为7.1,有棕黄色沉淀物出现,不宜高压蒸汽灭菌,增菌培养时标本约占培养液体积的10%,培养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此培养基储存时不超过两个星期。

  • 液体培养基

    药典中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微生物计数法中的培养基适用性检查1,液体培养基要怎么与对照培养基比较生长情况2,例要对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是否要取表格中左列5个菌种均进行接种培养

  • 【金秋计划】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font=宋体, SimSun]培养基配制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步骤,但这个过程总是问题频发,本文对收集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答.[/font] [font=宋体,SimSun][b]培养基颜色不正确的原因分析[/b][/font] [font=宋体,SimSun][b]01[/b][/font] [font=宋体,SimSun]含有酸碱指示剂的培养基,若颜色不正确,通常是由于pH不正确导致的,加热过度、错误的灭菌方式等都会导致此项问题。[/font] [font=宋体,SimSun][b]02[/b][/font] [font=宋体,SimSun]加热过度导致某些成分分解或糖焦化,如SC培养基加热过度会变红,含糖量高的培养基,加热过度通常会出现颜色加深,呈焦糖色或棕褐色。[/font] [font=宋体,SimSun][b]03[/b][/font] [font=宋体,SimSun]某些成分变质,如血液久置易变黑,制成的平板颜色偏棕黑色。[/font] [font=宋体,SimSun][b]二[/b][/font] [font=宋体,SimSun][b]培养基不凝固或凝固性差原因分析[/b][/font] [font=宋体,SimSun]1)称量错误[/font] [font=宋体,SimSun]2)琼脂分布不均匀[/font] [font=宋体,SimSun]3)培养基pH不正确[/font] [font=宋体,SimSun]4)加热过度[/font] [font=宋体,SimSun]5)琼脂量不足[/font] [font=宋体,SimSun][b]三[/b][/font] [font=宋体,SimSun][b]培养基产生沉淀的原因分析[/b][/font] [font=宋体,SimSun][b]01[/b][/font] [font=宋体,SimSun]某些培养基原本就含有不溶性沉淀,如TTB,MC培养基等,配方中含有大量不溶性碳酸钙。[/font] [font=宋体,SimSun]灭菌前未充分溶解,如Fraser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磷酸盐,若灭菌前溶解不充足,灭菌后就会出现大量沉淀。[/font] [font=宋体,SimSun][b]02[/b][/font] [font=宋体,SimSun]pH不正确,偏酸或偏碱都有可能使培养基中的部分金属离子产生沉淀。[/font] [font=宋体,SimSun]水的纯度不够,天然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盐离子,若未除净,则易与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沉淀。[/font] [font=宋体,SimSun][b]03[/b][/font] [font=宋体,SimSun]添加剂加入温度不正确,卵黄、血液等对温度敏感的添加成分,若加入时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易出现凝块。[/font] [font=宋体,SimSun]称量错误。或是试剂加入顺序不正确导致。[/font] [font=宋体,SimSun][b]四[/b][/font] [font=宋体,SimSun][b]导致培养基污染的原因分析[/b][/font] [font=宋体,SimSun]1)灭菌方式不正确,导致灭菌不彻底[/font] [font=宋体,SimSun]2)灭菌锅的灭菌效力不达标[/font] [font=宋体,SimSun]3)灭菌量过多,灭菌前未加热溶解[/font] [font=宋体,SimSun]4)培养基本身含耐热菌较多[/font] [font=宋体,SimSun]5)灭菌过程中,灭菌锅内冷空气未排干净[/font] [font=宋体,SimSun]6)灭菌锅放置过满[/font] [font=宋体,SimSun]7)操作过程发生污染[/font] [font=宋体,SimSun]8)分装培养基器皿灭菌不充分[/font] [font=宋体,SimSun]9)滤膜破损[/font]

  •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pH0.2.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著的升高。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6.培养基的过滤澄清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一般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滤纸应拆叠成折扇成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压不均匀而引起滤纸破裂。琼脂培养基可用清洁的白色薄绒布趁热过滤。亦可用中间夹有薄层吸水棉的双层纱布过滤。新制肉、肝、血和土豆等浸液时、则须先用绒布将碎渣滤去,再用滤纸反复过滤。如过滤法不能达到澄清要求、则须用蛋清澄清法。即将冷却至55-60℃ 的培养基放入大的三角烧瓶内,装入量不得超过烧瓶容量的1/ 2 ,每1000ml 培养基加入1-2个鸡蛋的蛋白.强力振摇3-5 分钟,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加热20分钟、取出趁热以绒布过滤即可。若能自行沉淀者,亦可静置冰箱中1-2日、吸取其上清液即可。7.培养基的分装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2/ 3 。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双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分装时最好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分装琼脂抖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 / 3 底层和1/ 3 斜面的量为恰当。分装容器应予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 培养基于一小玻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最终pH之用。8.培养基的灭菌一般培养基可采用121℃ 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的方法。在各种培养基制备方法中,如无特殊规定,即可用此法灭菌。某些畏热成分,如糖类,应另行配成20% 如或更高的浓液,以过滤或间歇灭菌法消毒,以后再用无菌操作技术、定量加于培养基。明胶培养基亦应用较低温度灭菌。血液、体液和抗生素等则应从无菌操作技术抽取和加入于经冷却约50℃ 左右的培养基中。琼脂斜面培养基应在灭菌后立即取出、待冷至55-60℃时,摆置成适当斜面、待其自然凝固。9. 培养基的质量测试每批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 恒温箱培养过夜,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用有关的标准菌株接种1-2 管或瓶培养基,培养24- 48 小时,如无菌生长或生长不好。应追查原因并重复接种一次,如结果仍同前,则该批培养基即应弃去,不能使用。10.培养基的保存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倾注的平板培养基不宜超过3天。每批培养基均必须附有该批培养基制各记录副页或明显标签。

  • 生化培养箱和恒温培养箱的区别

    [color=#333333]使用生化培养箱是不是要做生化试验的呢?其实不然,关键要看环境温度是多少,如果培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一般培养箱就可以了,如果培养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必须要用生化培养箱,因为它有制冷功能,比如一般霉菌酵母的培养温度是27度左右,我们就可以用生化培养箱。[/color][color=#333333]zui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生化培养箱可以代替普通的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而一般的恒温培养箱只可以制热。[/color][color=#333333]还有控温精度不一样,生化培养箱精度要求很高,大约正负0.1度,恒温培养箱正负1度!恒温也只是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就是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处波动(如设定为25度,它会在24.5-25.5之间波动,当然其波动范围也是通过调节设定的,可以设为1度、2度或0.5度等)。[/color][color=#333333]常州高德仪器制造的智能型生化培养箱采用LCD大屏幕背光液晶显示屏显示各设定参数和实测参数,可用于植物的发芽、育苗、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其他用途的恒温试验,组合式生化培养箱每一工作仓有独立的门可开关,上下工作仓采用蜂巢式保温层,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仓与工作仓之间串温问题,控温更精准。多个温区可同时运行,也可其中一个或二个工作,便于节约能源;当一个工作区工作有障碍时,可将此工作区关闭而不妨碍其他实验,提高可靠性。[/color]

  • 如何使昆虫细胞适应新的培养液

    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培养液的配方非常接近,这使得细胞很容易适应新的培养液。这里我将详细介绍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保守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删减一些步骤。最简单最节省时间的情况是把细胞直接分装到新的培养液中,观察几代以保证细胞的生长参数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方法适于悬浮细胞,不过也很容易扩展到贴壁细胞。细胞的生长参数1. 翻倍时间( Doubling Time )细胞的翻倍时间在评价昆虫细胞健康程度的参数中是最容易测量的。翻倍时间应该在细胞处于对数期复制时测量,对于 Sf9 和 Sf21 细胞来说通常是介于 16-24 小时之间,不过大多数在 20-22 小时。dt=t × ln2/ln(Ct/Co) ,其中 dt 为翻倍时间, Co 为起始细胞数目, Ct 为经过时间 t 后的细胞数目, t 为 Co 和Ct 两次计数之间的间隔时间,所有的时间都以小时为单位。2. 细胞大小( Cell Size )细胞的大小是监测细胞健康程度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参数。如果细胞是健康的,细胞的大小均一,都处于该细胞株体积正常变化范围的下限。细胞的大小在不同的细胞株变化是很大的。对于我用过的 Sf9 和 Sf21 ,典型的直径是 16-18 m m ,不过我知道有些细胞株小至 14 m m 或者大至 19 m m 仍然很健康。3. 滞后期( Duration of Lag )当细胞的密度较低时,会有一个滞后期,其长短取决于分装或者传代后细胞的密度。一般说来,该密度越低,滞后期越长。对于一个特定的细胞株来说,当这个密度高出一个阈值时,滞后期的长短与密度无关;而低于一个阈值时,滞后期无限长,细胞不再增殖。4. 低密度分装极限( Low Density Split Tolerance )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滞后期(小于 12 小时)复苏的细胞形状较好。不过这是细胞株的特性,需要进行实验来确定你的细胞株的密度极限。我的细胞株有些在分装成密度为 5 × 104 细胞 /ml 时仍然可以很好复苏,有些细胞株分装成 5 × 105 细胞 /ml 就不能复苏了。5. 高密度极限( High Density Maximum )这是你的细胞能生长的最大密度,高于这个密度你的细胞将进入平台期。这个指标既和细胞株有关,又和使用的培养液有关。我建议先把你的细胞株培养至平台期,然后把一些分装到新鲜的培养液中以后,使剩下的继续生长至平台期,同时密切监测细胞状况。一般来说,细胞的培养要避免密度超过高密度极限的 80% 。对于我培养的细胞,这个极限值从 2 × 106 至 12 × 106 细胞 /ml 不等。实验步骤第一阶段:1. 准备合适体积的由 25% 体积新培养液和 75% 旧培养液(即细胞原先适应的培养液)组成的混合培养液 I。2. 将细胞以通常分装时使用的最低分装密度的两倍分装到混合培养液 I 中。3. 使细胞生长到通常培养时的较高密度,监测细胞生长参数。4. 继续以步骤 2 中的密度分装细胞到新鲜的混合培养液 I 中,直到生长参数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有时候分装一次就可达到要求。5. 一旦细胞稳定下来,以通常使用的最低分装密度分装细胞至新鲜的混合培养液 I 中,同样监测细胞参数。6. 细胞达到较高密度后,继续以步骤 5 中的分装密度把细胞分装到新鲜的混合培养液 I 中,直到细胞的生长参数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7. 如果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8. 如果细胞不能达到正常状态,新培养液可能不适于培养这种细胞。9. 如果细胞在新培养液中的生长参数达到平衡状态,虽然与正常状态不同,但是可以为实验接受,也可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第二阶段:1. 准备适量的由 50% 新培养液和 50% 旧培养液组成的混合培养液 II 。2. 将细胞以两倍最低分装密度分装至混合培养液 II 中。3. 如第一阶段一样,监测细胞生长指数,使细胞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将分装密度降到最低分装密度,再使细胞达到稳定状态。第三阶段:步骤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使细胞适应混合培养液 III ( 75% 新培养液和 25% 旧培养液)。第四阶段:1. 步骤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使细胞适应新培养液。2 . 当细胞在新培养液中达到稳定后,监测细胞的生长指数,看是否波动过大。

  • 关于微好氧/低氧培养(微生物)和三气培养(细胞)

    对于微生物培养,大家常用的是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震荡培养箱、恒温水浴箱、发酵罐等,满足了日常工作需要;当然,这都是针对好氧菌而言。 而对于厌氧菌和兼性好氧菌,则需要考虑选用合适的厌氧、微好氧/低氧培养装置(如厌氧培养盒/袋、厌氧罐以及专业的厌氧培养箱、厌氧工作站、微好氧/低氧培养箱、厌氧发酵罐/反应池等)。 常规的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选用CO2培养箱、滚瓶培养装置、悬浮培养装置、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罐等。为更接近或模拟体内微环境,三气培养箱(即CO2培养箱加配O2传感器)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当然,更专业的Biospherix 系列O2/CO2控制器加培养盒、H35微好氧/低氧细胞培养箱、X vivo 一体化细胞工作站等三气培养装置也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培养基结核杆菌的固体培养基

    培养结核杆菌的培养基,从性状上分主要有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流体培养基、固液双相培养基等类型,这些培养基各有特点。  1.1 固体培养基 最常用的是罗氏(Lownstein-Jenson,L-J)培养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他的还有小川辰次(Tatsujiogawa)鸡蛋培养基和Middle brook 7H10、7H11等琼脂培养基等。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可以直接观察菌落的形态并可做鉴别用,因此常用于临床标本的分离培养、鉴别、保存菌种及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等方面,缺点是结核菌生长缓慢。  1.2 液体培养基 常用的有苏通(Sauton)培养基、Middle brook 7H9等液体培养基。结核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够更广泛的接触营养成分,因此在液体中生长相对较快,主要在液体表面生长,搅动时下沉至管底,可获得大量的结核杆菌。主要缺点是:在对临床标本的收集、采样、运输方面有不利的一面;不能根据肉眼观察菌落形态;培养基污染机会多,影响结核杆菌的生长,污染时不易与结核杆菌鉴别,需涂片染色镜检判断结核杆菌是否生长。  1.3 半流体培养基 改良苏通半流体琼脂培养基是一种人工综合培养基,基质透明,呈半流体状态,生长的结核杆菌形成白色颗粒状菌落悬浮于培养基中段,便于观察。  1.4 固液双向培养基 Septi-Check AFB双相培养基是国外应用较早的一种培养基,采用BD专利式封闭式固液双相一体化培养基设计。液相为Middle brook 7H9分枝杆菌专用增菌培养基,可迅速繁殖分枝杆菌,固相为3种固体培养基平面:Middle brook 7H11和改良的L-J培养基用于及时将增菌肉汤内分枝杆菌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单个菌落,巧克力琼脂用于早期发现污染菌,避免时间浪费。由于有液相作为基础,因此结核杆菌生长较快,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基。国内有用平菇制备的平菇双相培养基是利用平菇浸出液为基础,加小牛血清、琼脂等成分而配制的一种培养基,根据琼脂的量不同制成液相、固相培养基。在国内应用较少,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制备简单,适合于基层使用,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微生物培养方式

    1.分批培养(batchculture)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培养,最后一次收获,谓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中,培养基一次加入,不予补充,不再更换。由于营养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对数生长期不能长期维持。2.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在培养器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不断排出部分培养物(包括菌体和代谢产物),以保持长时间生长状态的一种培养方式。主要有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两类。恒浊连续培养通过不断调节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因而可不断提供具有一定生理状态的细胞,并可得到以最高生长速率进行生长的培养物。恒化连续培养通过控制恒定的流速使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使微生物保持恒定的生长速率。用不同浓度的限制性营养物进行恒化培养,可得到不同生长速率的培养物。3.半连续培养(semi-continuous culture)在发酵罐中的一部分发酵液保留下来作为菌种液,放出其余部分进入提练加工工序,在剩余的培养液中加满新的未接种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如此反复,谓之半连续培养。4.补料分批培养(fed-batch culture)补料分批培养又称半分批培养,是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液,但不取出培养物。待培养到适当时期,将其从反应器中放出,从中提取目的生成物(菌体或代谢产物)。若放出大部分培养物后,继续进行补料培养,如此反复进行,则称为重复补料分批培养(repeated fed-batch culture)。与传统分批发酵相比,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的基质浓度维持在低水平,这有以下优点:①可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以减轻供氧矛盾;②避免有毒代谢物的抑菌作用;③大为减少了无菌操作要求十分严格的接种的次数。与连续发酵相比,补料分批培养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故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5.同步培养 能使培养的微生物处于较一致的,生长发育在同一阶段上的培养方法叫同步培养法。利用同步培养法控制细胞的生长,使它们处于同一生长阶段,所有细胞都能同时分裂,这种生长方式叫同步生长(图3—4)。用同步培养法得到的培养物叫同步培养物(synchronous culture)。这样,群体和个体行为一致,即可用研究群体的方法来研究个体水平上的问题。由于同步群体的个体差异,同步生长往往最多维持2个~3个世代,然后又逐步变为随机生长。

  • 粪大肠菌群培养液问题

    我想问一下我配好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EC培养液灭菌后冷却后放入4度冰箱保存,下次用可不可以?下次用还需要再灭菌20分钟才可以用吗?还是不用再灭菌了直接加10ml样品到乳糖蛋白胨中直接初发酵?

  • 关于培养液提取DDT问题

    细菌培养液成分:无机盐,微量元素,DDT 3ppm测定步骤:取1mL培养液,用正己烷(1:2)进行液液萃取,涡旋振荡,离分分层,如此重复2次,收集有机相,氮气吹干,定容上机。求助:上机的回收率非常不好,小于50%,尝试增加震荡分层提取步骤,但没有效果,请大家帮帮忙,如何改进提高回收率。

  • 【原创】俺亲手培养的乳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原创】俺亲手培养的乳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color=#DC143C][size=4]酸奶中主要是乳酸菌,一般定义为分解乳糖产生乳酸的细菌称为乳酸菌。分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只产乳酸)和异性发酵乳酸菌(产乳酸,酒精,二氧化碳及氢等产物)我想这些大家也都比较了解,主要说说致病菌类。乳品中主要检测四种致病菌:分别是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1沙门氏菌• 类别: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 致病性:伤寒,食物中毒等• 生物学性状:1.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阴性杆菌,长1-3um,宽0.4-0.9um,无芽孢,无荚膜,能运动,有鞭毛,有周毛。1.2培养特性: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10oC-42 oC,最适37 oC,最适PH6.8-7.6,HE琼脂平板上形成两种形态:(1)无色透明(2)中心黑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1.3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蔗糖、水杨素、不液化溶胶;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不能利用枸胺酸盐;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氰化钾阴性;无苯丙胺酸脱胺酶。大多数沙门氏菌可以生长在没有特殊的生产因子的合成培养基上,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碳源。除了一个重要的细菌伤寒沙门氏菌从不产气外,大多数菌株都产气。牛乳中主要存在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他们都能产生耐热性内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肠炎沙门氏菌会导致胃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导致肠伤寒,而副伤寒沙门氏菌会导致副伤寒。 不过请大家放心,一般乳品中是不含有这些东西的,在杀菌的过程中能全部清除。下面是俺亲手培养的沙门氏菌,做为参考[/size][/colo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07_115126_1644065_3.jpg[/img]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08_115127_1644065_3.jpg[/img] [color=#DC143C][size=4]2 志贺氏菌志贺氏菌主要从食品和水体中分离得到,人和动物只要摄入微量的志贺氏菌就会患病。[/size][/color]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08_115128_1644065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09_115129_1644065_3.jpg[/img]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10_115130_1644065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282011_115131_1644065_3.jpg[/img] 4 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此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是大多数链球菌疾病的病原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能出现溶血环而得名。见笑,因培养条件比较高,需要人血等,俺没培养出来。

  • 培养基介绍

    培养基是发酵过程或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中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以合成生物化工产品所必需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的选择应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的需要,并有利于合成细胞物质和生物化工产品的生成。培养基中主要含有水、碳源(能源)、氮源、矿物质,有的还需要提供维生素等。在酶反应过程中,原料液中被转化的物质亦即酶的作用物,亦可称为底物。 培养基的选择一般尽可能要满足以下要求:①单位质量基质,应能产生最大量的生物物质或生物化工产品,并且要使所产生的生物物质或生物化工产品在发酵液中的浓度最高,产率最高,使不需要的其他代谢产物的生成,限在最低范围内。②培养基成本低、质量均一并随时保证提供使用。③培养基使用时,对通气、搅拌、后处理和三废治理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最少。 分类 按其组成成分分成三类:①天然培养基,全由天然产物组成,例如含淀粉、黄豆饼粉等天然物质;②复合培养基,由部分天然产物和部分已知成分的化合物组成,例如其中的氮源既有天然物质黄豆饼粉,又有合成化合物硫酸铵;③合成培养基,全由已知成分的化合物所组成,例如以纯的碳水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为碳源,以铵盐为氮源。天然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而合成培养基(偶尔包括复合培养基)则常用于试验。 按用途分类包括:①基础培养基,营养需求相似的一些生物其所需的营养物大体相同,因之可配制一种适合于它们共同需要的含有基本营养成分的基础培养基;②增殖培养基,又称丰富培养基,常用于菌种选育方面。它是由基础培养基,再加入特殊的营养物质,以使某种差异型微生物在其中迅速生长繁殖;③鉴别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从而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特殊反应,用以鉴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如无菌试验用的酚红肉汤培养基,就是一种鉴别培养基;④选择培养基,根据某些微生物具有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质具有抗性而设计的,例如在配方中加入某种化学药物,以限制对敏感菌的生长繁殖,而将对其不敏感的所需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如在分离酵母菌时,可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等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培养基还可根据其形态分成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例如用于无菌试验的肉汤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用于培养青霉菌孢子的小米或大米为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琼脂而形成的凝胶培养基,也称固体培养基。 成分 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以及其他必需物质。这些成分通过生物反应过程,生成生物物质、生物化工产品,并放出CO2、H2O和热量。 培养基的成分还可以由发酵过程中所需的元素出发,如C、H、O、N、S、P、Mg、K等。此外,必要时还有一些需要量很少的微量元素,如Fe、Zn、Cu、Mn、Co、Mo、B等。在发酵过程中某些生物本身不能合成的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或核苷酸等,必要时亦作为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 碳源 具有双重作用。生物在产生生物物质或生物化工产品过程中,它不仅为其提供碳源,也为其提供能源。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发酵中的主要碳源,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等。此外,植物油如豆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亦常被应用作为碳源。这类油常与表面活性剂合用,以消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甲醇可用以生产单细胞蛋白。正烷烃类可用以生产有机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甚至二氧化碳也可作为光合细菌的碳源。 氮源 包括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包括氨、铵盐及硝酸盐等,它们在被应用时应注意发酵中pH的变化;有机氮源包括氨基酸、蛋白质及尿素等,有机氮源的加入往往加快了生物的生长。因考虑到成本因素,一些有机氮源,如黄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鱼粉、酵母粉等常被选用。 培养基的组成中除了水分外,碳源和氮源的含量是最大的。碳源含量一般不超过10%,氮源含量较低,一般碳氮比应为3[

  • 培养基的性能测试

    1 外观控制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有相应的颜色,一般的培养基应澄清、无浑浊、无沉淀。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蒸发/脱水。2 污染控制 从每批制备好的培养基中选取部分进行污染测试(无菌试验),确定无微生物生长方可使用。3 性能测试3.1 测试菌株选择测试菌株是具有其代表种的稳定特性并能有效证明实验室特定培养基最佳性能的一套菌株,应来自国际/国家标准菌种保藏中心ATCC标准菌株,菌株的选择参考卫生行业标准WS/T232-2002《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3.2 定量测试方法改良Miles-Misra法测试菌株过夜培养物10倍递增稀释;测试平板和参照平板划分为4个区域并标记;从最高稀释度开始,分别滴一滴稀释液于试验平板和对照平板标记好的区域;将稀释液涂满整个1/4区域,37℃培养18小时;对易计数的区域计数,按公式计算生长率(生长率=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参考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7,该类培养基应易于目标菌生长;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1。3.3 半定量测试方法 改进的划线法接种法平板分ABCD四区,共划16条线,平行线大概相隔0.5cm,每条有菌落生长的划线记作1分,每个仅一半的线有菌落生长记作0.5分,没有菌落生长或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记作0分,分数加起来得到生长指数G。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而非目标菌的生长应部分或完全被抑制, 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大于6时,培养基可接受。3.4 定性测试方法平板接种观察法用接种环取测试菌培养物,在测试培养基表面划平行直线。按标准中规定的培养时间和温度对接种后的平板进行培养, 目标菌应呈现良好生长,并有典型的菌落外观、大小和形态,非目标菌应是微弱生长或无生长。

  • 生化培养箱和一般培养箱有什么不同

    问:生化培养箱和一般培养箱有什么不同?答:1.最简单的说法就是:生化培养箱可以代替普通的恒温培养箱!它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而一般的恒温培养箱只可以制热。2.一般的食品企业用不上生化的培养箱对不对? 3.一般做生化的时候就要用到的!具体看你们要检测什么了?如果就做细菌和大肠菌群,一般恒温培养箱就可以了!4.关键要看环境温度是多少,如果培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一般培养箱就可以了,如果培养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必须要用生化培养箱,因为它有制冷功能,比如一般霉菌酵母的培养温度是27度左右,我们就可以用生化培养箱。5.我们这一般夏天有30多度,如果你处的地方长年低于25度……那么一般食品企业用普通的培养箱比生化培养箱用起来更不容易坏。6.我用的生化培养箱制冷功能坏了,做霉菌酵母的培养温度是27度左右,温度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培养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我用空调来保证温度。 7.做霉菌酵母培养要求用恒温恒湿培养箱。8.生化培养箱的“恒湿”是如何实现的。我们的生化培养箱没有“恒湿”这功能的。有可以“恒湿”的生化培养箱吗?9.恒温也只是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就是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处波动(如设定为25度,它会在24.5-25.5之间波动,当然其波动范围也是通过调节设定的,可以设为1度、2度或0.5度等)。以前我用的老式恒温培养箱是用夹层中通入自来水或恒温循环水实现的 。10.恒湿是可以有的,不过那就是不是生化箱了,而是人工气候箱。具体的原理就是:1。湿度高时,需要除湿,是通过压缩机来作用的。2。干燥时,需要加湿,是通过外接的家用加湿机,就可以实现了。11.做霉菌培养时,由于压缩机的作用,培养箱内会比较干燥,这样不利于霉菌的培养。可以在培养箱内放置一只装满水的烧杯就可以了!12.正在郁闷这个问题呢。我们做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也是用的普通的霉菌培养箱,没有湿度控制的,不知道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箱体内部湿度只有20%,但是实际用平皿培养的时候,三天内应该说里面都有冷凝水的,是否说明里面的适度依然保持在90%以上,满足检查需要呢? 13.还有控温精度不一样,生化培养箱精度要求很高,大约正负0.1度,恒温培养箱正负1度!14.霉菌培养时,培养皿内冷凝水比较多,应该不会很干燥的吧。15.学习了,一直在用,但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的,以后要多多观察了。还以为生化培养箱是要做生化试验的呢,呵呵16.霉菌和菌落总数放在一个培养箱培养行的通吗?我们霉菌培养放在霉菌培养箱里的。

  • 霉菌的培养

    之前也在培养箱做过测试,各倒一组空白套不套保鲜袋培养,发现结果均是不套保鲜袋的长了霉菌,培养箱的话试过了紫外线消毒、75%酒精擦拭、次氯酸钠擦拭、乙酸熏蒸、季铵盐擦拭都没有作用,现在只能套保鲜袋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我之前的一位审厂的老师说这个方法是可以防止培养基里面的霉菌孢子污染培养箱可以使用的,现在就想问一下这样子会不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 用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培养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colony)。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lawn)。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1. 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  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2. 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  由于将含菌材料先加到还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3. 平板划线法(streak plate method)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4. 稀释摇管法(dilution shake culture method)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严格厌氧菌有它特殊的地方。如果该微生物暴露于空气中不立即死亡,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制备平板,然后置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培养,容器中的氧气可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对于那些对氧气更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则可采用稀释摇管培养法进行,它是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 。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进行单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只灭菌针将液体石蜡--石蜡盖取出,再用一只毛细管插入琼脂和管壁之间,吹入无菌无氧气体,将琼脂柱吸出,置放在培养皿中,用无菌刀将琼脂柱切成薄片进行观察和菌落的移植。

  • 【金秋计划】干粉培养基配制后出现沉淀原因总结

    [font=黑体, SimHei]自己购买干粉培养基配制后,总是会出现沉淀的现象。现总结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一、称量错误[/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天平称量不准确、计算称量错误导致配制培养基的浓度不正确,都有可能导致岀现部分沉淀。[/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二、水质不佳[/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多数培养基的制备需要使用纯化水、去离子水配制,而天然水中含有含有较多的矿物盐离子,若错误的使用了自来水,矿泉水配制,或使用的纯化水离子未除净,都有可能导致培养基灭菌后岀现浑浊现象或沉淀(磷酸盐含量高的培养基更易出现此类问题。[/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三、培养基pH不正确[/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偏酸或偏碱的pH有可能使培养基中的部分金属离子产生沉淀。[/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四、容器不干净[/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新开封的容器或容器清洗不干净,内壁留有杂质,都会导致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有杂质出现。[/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五、培养基本身有沉淀[/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培养基配方中无机盐成分较多,或培养基本身含有不溶性成分,灭菌后会有沉淀存在,此为正常现象,不影响使用。例如MC、TTB、BS等,配方中含有不溶物,灭菌后有沉淀。[/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六、溶解不充分[/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培养基灭菌前应充分搅拌热至完全溶解,方可进行灭菌。若灭菌前未将培养基溶解完全就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易出现絮状或团块状沉淀,如Fraser培养基含有大量磷酸盐,若灭菌前未进行充分溶解,灭菌过程中磷酸盐易结成块灭菌后不溶解。[/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七、灭菌方式不正确或灭菌过度[/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含有不耐热成分的培养基,若灭菌过度或加热过度,都有可能导致灭菌后的培养基颜色不正确或岀现沉淀。如亚shai酸氢钠胱氨酸増菌液(SC),正常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澄凊无沉淀,若加热过度则培养基中亚shai酸氢钠分最终制备的培养基会出现红色沉淀。[/font] [font=黑体, SimHei][color=#c00000] 八、添加剂加入时温度不正确[/color][/font] [font=黑体, SimHei] 卵黄、血液等对温度敏感的添加成分,若加入时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易岀现凝块或絮状沉淀。[/font]

  •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

    作者: 陈文庆 王建超 刘华杰 高飞 张韧 (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 102200 ) (《中国兽药杂志》 2010.44 ( 10 ): 37-41 )【摘要】 采用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与微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分别与相应的转瓶培养工艺生产案例对比分析,比较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分析显示,与转瓶培养工艺相比,反应器悬浮培养工艺获得的细胞密度、病毒效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生产时的能耗和劳动力需求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悬浮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转瓶培养工艺,适宜于国内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升级换代。【关键词 】 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微载体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是指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自由悬浮于培养液内生长增殖的一种培养方法。根据细胞是否贴壁,又分为全悬浮细胞培养和贴壁细胞微载体培养。国际上该项技术发展较快,已趋向成熟,是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生产的普遍生产工艺模式。与转瓶培养技术相比,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容易放大等优点,本文结合口蹄疫病毒和狂犬病毒的生产,分别对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和分析。1. 全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与转瓶培养案例对比高效、安全的病毒性疫苗是防止口蹄疫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BHK21细胞是繁殖FMDV的理想宿主,早在1962年Capstick PB等就实现FMDV的悬浮培养。1965年Telling, R.C.等实现在不锈钢发酵罐中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疫苗。目前国外(Intervet公司、Merial公司)普遍已经采用2000~5000L反应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苗。本文就本公司自主研发的650L生物反应器和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疫苗与转瓶培养工艺进行比较和分析。1.1主要材料细胞株:BHK21贴壁细胞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毒 株:FMDV-O型(某兽用疫苗企业)培养基:低血清MEM培养基(产品代号MD611)、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血 清:特级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仪 器:5 L反应器(德国贝朗),120L和650LCLAVORUS ® 生物反应器(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1.2实验方法1.2.1转瓶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将复苏的BHK21细胞在T75培养瓶中使用低血清培养基(含5%牛血清)培养,连续传代扩增接种15L转瓶,37 ℃培养48小时,传代比例为1:8-1:10,按常规方法接种病毒及维持液,细胞病变90%左右收获病毒液。1.2.2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1)贴壁细胞悬浮驯化培养:用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在恒温摇床或者方瓶中无血清驯化贴壁BHK21细胞,可采用直接驯化或者逐级降低血清驯化等方法,每代观察细胞数量和细胞活率,直至BHK21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速率正常,细胞活率达95%以上,并可连续稳定传代,说明细胞已适应无血清悬浮培养。(2)反应器用种子细胞扩增:采用反应器罐倒罐逐级放大技术,细胞从摇瓶→5 L反应器→120 L反应器→650 L反应器进行逐级放大培养。细胞培养方式为批培养,控制反应器各参数在正常范围:温度37.0 ℃、pH7.2~7.4、溶氧(DO)20~70%、搅拌转速50~150 r/min。(3)反应器培养口蹄疫病毒:待650 L反应器中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提高培养pH至7.5左右,按一定比例直接接种口蹄疫病毒进行病毒维持培养,控制温度、pH、DO、搅拌转速等参数在合适范围,在线无菌间隔取样判断细胞病变情况并检测病毒毒价(LD50,TCID50),确定收获的最佳时间。1.3 细胞培养结果对比分别对低血清培养基15 L转瓶培养的贴壁BHK21细胞进行观察和细胞计数,反应器全悬浮培养的BHK21细胞取样进行数量和活率检测。培养条件和结果对比见表1。表1 转瓶培养和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对比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0442105_small.jpg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0442106_small.jpg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0442107_small.jpg 图1 转瓶BHK21细胞低血清培养48 hr,100X 图2 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48 hr,100X 结果显示,转瓶培养的BHK21细胞,培养48小时显微镜观察成致密单层,见图1,96小时细胞开始出现脱落死亡;反应器无血清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48小时的细胞显微镜观察状态如图2,生长至96小时细胞密度可达5.4x106 cells/ml,活率维持在94%左右。从细胞数量比较,650L反应器培养一批的细胞数量相当于500~700个15 L转瓶培养的细胞总量。1.4 病毒培养效果对比两种不同培养工艺,细胞在满足活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同等条件分别接种FMDV病毒,取样测定病毒毒价,结果见表2。 表2 转瓶和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病毒毒价对比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0442112_small.jpg结果表明,无血清悬浮培养的口蹄疫病毒毒价(TCID50和LD50)检测不低于转瓶培养工艺。根据反应器低血清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146S)检测较转瓶高10倍左右的情况,应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工艺,杂蛋白含量更少,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和口蹄疫疫苗质量均提高。1.5 反应器和转瓶经济效益估算对比依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工艺过程要求,从细胞密度、病毒毒价、产品效力、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进行简单对比,借以一窥二者的经济效益差别(见表3)。 表3 反应器无血清悬浮培养与转瓶培养BHK21细胞经济效益对比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0442114_small.jpg*按照反应器无血清悬浮培养一条生产线(5L-120L-650L)、转瓶体积15 L进行对比按照目前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质量要求,对悬浮无血清培养工艺的产能进行预估,一条5L-120L-650L的反应器生产线年生产病毒量约为2.1亿毫升,生产疫苗量约为4.2亿毫升。2. 人狂犬病毒微载体培养与转瓶培养的对比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年以上,一直位居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根据有关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倡议,到2020年消除人狂犬病。我国距此倡议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国内也对人用和兽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下面就120L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效果与转瓶培养工艺和培养效果比较分析。2.1主要材料细胞株:Vero细胞株毒 株:aG株(细胞株和毒株均来自某人用疫苗企业)培养基:低血清199培养基(产品代号MD504)、 Vero细胞反应器培养用培养基(产品代号MD505), 均来自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仪 器:5 L反应器(德国贝朗)、120LCLAVORUS ® 生物反应器(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血 清:特级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微载体:Cytodex 1 (美国G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