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术造假

仪器信息网学术造假专题为您整合学术造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术造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术造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术造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术造假话题讨论。

学术造假相关的资讯

  • 致敬315: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
    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专家深陷“造假门”,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而种种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钟一样告诫后来者——科研没有捷径。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  学术女神STAP细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干细胞学界的关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细胞再造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小保方晴子,在论文中她表示发现了一种能更简便培养多能干细胞(STAP)的方法,这预示着未来像更换零件一样简单的器官移植成为可能,一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日本媒体的炒作下,小保方晴子被视为“国宝”,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日本居里夫人”。  但是很快,有科学家指出论文有造假嫌疑,4月1日,调查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论文确实存在数据造假问题,论文的共同作者也纷纷表态支持撤回论文。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论文造假的同时,小保方晴子仍然坚称STAP制取方法真的存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同意小保方晴子自证清白,从7月1日起在实验室24小时监控下进行验证实验。同时,委托另一名科学家在另一间实验室独立验证。  8月5日,小保方晴子的导师、也是论文的共同作者笹井芳树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自缢身亡。11月30日,STAP验证实验提前结束。12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声明:“验证未能确认STAP现象,所以验证计划终止。”同一天,小保方晴子辞职,这桩萦绕了2014将近一年的科学丑闻终于尘埃落定。  在这之后,小保方晴子便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今年,她在访谈中透露,已经收到美国和德国的邀请,可以出国继续研究。  布朗洛和N射线闹剧  继伦琴发现X射线后,190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N射线。法国科学院公布了这一“惊人发现”之后,兴起了一股研究N射线热潮,仅法国科学院院刊在1904年上半年就发表了54篇有关N射线的论文,这些论文煞有介事地介绍N射线可以穿透纸、木头、薄铁、石英等光线穿不透的物质,只有水和岩盐能阻挡这种射线的穿透力,还有论文指出人的肌肉、神经和脑也可以发出N射线。为了表彰布朗洛的“开创性”研究,法国科学院在1904年向布朗洛颁发了5万法郎的奖金。  然而,按照布朗洛所提供的实验,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发现N射线。英国物理学家伍德为了弄清真相,亲自跑到法国,请布朗洛为他当面做实验。伍德就像着“皇帝新衣”的孩子,直言不讳地讲他看不见N射线,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观点。  但是人们迷信布朗洛的权威,不相信他会蒙骗大众。在伍德的建议下,《科学评论》编辑部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两个同样的木盒中,一个装有发射N射线的回火钢片,一个装有不会发射N射线的铅片。两盒外观一样,完全封闭。他们让布朗洛判断哪一个盒子会发射N射线。结果这难住了布朗洛,因为他根本不曾观测到N射线。所谓的发现N射线不过是他的想像。这一发现N射线的闹剧,成为科学史上一桩著名的伪造案例。  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风波  2004年和2005年,时任首尔大学教授的黄禹锡,领导研究团队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细胞。  但是,2005年底,有关黄禹锡干细胞学术造假的丑闻逐步被揭露,在世界学术界引起震动。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新闻节目《PD手册》报道黄禹锡在研究过程中“取用研究员的卵子”的丑闻。首尔大学随后的调查证实,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黄禹锡本人也被首尔大学解除职务,并因涉嫌侵吞经费、违反伦理、通过非道德手段获得人类卵子等等题遭到起诉,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在韩国失败后,他转移到了中国,继续他的相关研究。  舍恩事件  德国科学家舍恩1998年加入美国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先后与20 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口气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2002年,他通过伪造数据,用所谓的“分子晶体管”糊弄了包括权威期刊编辑在内的许多人,过于嚣张的他甚至在不同的学术论文中使用一样的数据。  他的实验结果,在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研究时却根本无法重复,因而遭到一些同行的质疑。 贝尔实验室组建了针对他实验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在为期3个月的调查中,委员会发现舍恩至少有9篇论文存在数据问题,舍恩在被指控的24处地方至少存在16处学术行为不检。舍恩的学术造假事件震撼了整个科学界,成为了物理学史上最大的丑闻。  之后,贝尔实验室解雇了舍恩,他带着耻辱回了德国。他在德国的单位——马普研究所也撤销了给他的聘书。康斯坦茨大学则收回了他的博士学位,而各大期刊也将他的论文整批整批地撤销。他的名字在学术界销声匿迹,除了在提及丑闻之时。  “汉芯”事件  2003年2月,当时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的陈进,从美国一家公司买来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借助“汉芯一号”,陈进接连当选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第八届科技精英、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等称号,并出任上海市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还获得了过亿的科研基金。  2006年1月17日,有人在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上,公开指责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后来经过多方介入、追索和求证,终于在2006年得出汉芯造假的结论。随后,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国家有关部委与其解除科研合同,并追缴各项费用。一夜之间,四年来头顶光环的陈进,如流星般一闪而过又迅速坠入谷底。  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两起精心制造的化石骗局  考古史上,有一个时期,“辟尔唐人”被认为是类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过渡性生物。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骗局,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段耻辱。  1911年,英国的陶逊律师声称,他在辟尔唐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的破片和半个下颌骨,他把这两样东西送给了当时有名的人类史学家、大英博物馆博士伍德华进行考证。伍德华接到陶逊的报告,来到辟尔唐,和陶逊一起在砾石坑中进行挖掘。1913年,他们又在那里发现了动物化石、石器以及人类的犬齿化石。如果他们如实地报告发掘结果,也许在考古和人类学史上不失为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他们被利欲所驱使,竟然宣布他们发掘出了一种半猿半人的生物头盖骨,并说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50万年以前。由于伍德华的权威地位,他的宣布就成为一时定论,他们的发现在人类学上被命名为“辟尔唐人”。而这种“发现”又被当作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一个有力证据。一时陶逊由一个不出名的律师而成为闻名遐迩的伟大发现者。  科学必须经得住推敲。有的科学家对”辟尔唐人”那似近代人的头骨、似猩猩的下颌表示了怀疑。这场争论一直多年不休。1928年科学家采取了用含氟量测定古化石年代的办法,从而查出“辟尔唐人”的头盖骨不早于新石器时代,下颌骨乃是属于一个未成年的黑猩猩的,他们还发现头盖骨、下颌骨全经过了染色处理。一场精心制造的骗局终于真相大白。  密立根的“辉煌”与小动作  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进行了一项世界知名的“滴油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氢比一个电子重1836倍。与此同时,比他更有名望的物理学家埃伦菲尔德也在进行相同的实验,但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密立根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实在太漂亮了,任何一个从事过物理学实验的人都有体会,理论上计算出的数据和实验中测量出的数据,一般不会那样近似。为此,埃伦菲尔德曾提出疑议,并由此而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论战。 密立根在论战中获胜了, 还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赏---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隔60年后,一个偶然的发现揭穿了密立根所谓的实验结果,这个结果来自密立根的笔记和手稿,是一位史学家发现后公之于众的。密立根发表的58次观测结果,并非如他信誓旦旦所说的那样是“没有经过选择的”,而是从 140次观测中挑选出来的!他将实验的数据大动干戈,只采集那些对他有利的漂亮数据为“我”所用,对于不利的数据则一概删去,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发现震动了物理学界,密立根的小动作和他给出的实验结果一样漂亮。  科学家由于受骗而成了大骗子  有些欺骗、作伪事件并不是科学家本人有意造成的,匈牙利的尤斯特博士就曾上了助手一当。1916年5月,尤斯特向世界宣布他发明了铁碳极干电池。这种干电池是分别以铁和碳为两个电极,以有机物为电解物。当电解物用尽后,可用空气中的氧进行更新,所以可常用不衰。尤斯特声称此电池将带来电学的一场新革命。尤斯特为当时有名的电学化学家,人们对他的宣告深信不疑。于是投资者想购买专利权,准备大量生产这种干电池。一家公司派人与尤斯特洽谈。尤斯特很高兴,他叫助手领客商到实验设备前参观。客商十分赞赏,并要求*近观察,尤斯特欣然同意。客商好奇地用手撩开电极旁的土,突然发现铁碳两极连接着许多个干电池。他再取小电池匣,发现底层为空室,也装有若干电池。客商发现大科学家的发现竟是个骗局,便不辞而别。而尤斯特几乎比客商更吃惊,他也是第一次才发现这种情况。原来他过分相信了助手,竟没有像那个客商那样亲自动手检查一下助手的工作,结果竟被助手愚弄,而自己也成了一场大骗局的宣布者。  权威的包庇——作弊者的保护伞  科学研究中欺骗作假行为是违背科学道德的,应受到公众尤其是科学界的谴责,然而遗憾的是,一些科学家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却对这种作弊行为进行包庇,这从另一方面助长了作假的风气。巴尔的摩事件则是著名的一例。  1986年4月,美国学术刊物《细胞》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论文所阐述的新发现令许多生物学家感到不可思议。论文的作者之一,是大名鼎鼎的大卫巴尔的摩---1982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然而这一次,巴尔的摩却翻了船。原来论文所依据的实验是巴尔的摩最信任的合作者特里萨嘉丽一手制造的骗局,而巴尔的摩完全被蒙在鼓里。可悲的是,在长达 5年的调查过程中,巴尔的摩始终利用自己的声望公开威胁调查者,反对外界的干预。巴尔的摩和嘉丽的所作所为在美国公众面前造成极坏的影响,动摇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赖。可惜在美国科学界不止一个巴尔的摩。  著名美国科学院院士雷默奇尼有一个学生叫约翰朗,负责对试管中的霍奇金氏病的肿瘤细胞进行培养。别人培养都未能成功,他却一下子搞出了 4个永久性细胞系,成为了唯一成功地培养出永久性霍奇金细胞系的人。这是1970年的事,10年以后他的作假才被揭露出来。原来他的 4个细胞系全和霍奇金病的肿瘤细胞无关。那么为何10年后才发现约翰作假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老师是他的保护伞。雷默奇尼虽然没有像巴尔的摩那样明显地为自己的学生辩护,但是他对学生利用自己的声望不严肃对待科学研究,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而20世纪最具影响的包庇作伪案,莫过于持续 8年之久的争夺艾滋病发现权风波。艾滋病是当今最令人恐怖的不治之症,谁能在征服病魔的征途上取得重要性进展,无疑将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蒙特尼尔教授从一名患淋巴结病变的同性恋患者身上提取了一种病毒,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事隔一年,1984年5月,《科学》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研究员盖洛的文章。文章称盖洛等人首次从48名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出了大量的病毒,并强调他们是独立发现的。蒙特尼尔马上发表声明,认为盖洛研究艾滋病病毒的血样是他寄给盖洛的,并指责盖洛剽窃他的科研成果。由此一场争夺艾滋病发现权之战拉开了序幕。到了1987年,法美两国科学家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地步,两国领导人也亲自出马参加斡旋。经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理希拉克双边调停,达成两国共享优先发现人体艾滋病毒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论坛报》进行了 3年的调查,证实盖洛所发表的论文依据是法国送的血样,但是盖洛的作假行为却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庇护。1991年 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和美国科学院联合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调查,但调查结果却秘而不宣。最终,《科学》杂志不再保持沉默,宣布盖洛论文中照片显然是法国蒙特尼尔所拍的照片。1991年,法国几个研究所的联合调查结果公布:盖洛的病毒样品品种与蒙特尼尔送给盖洛的病毒样品是一模一样的。盖洛最终不得不向世人承认:他分离的文滋病病毒来自蒙特尼尔送给他进行辨认的病毒样品。至此,艾滋病病毒的发现权所属才最终有了结果。两会代表委员:让学术造假变得无处遁形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科研诚信是从事科研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自2015年3月起,英国现代生物(BMC)、斯普林格(Springer)等国际出版集团4批集中撤稿,涉及到中国作者论文117篇,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一年多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对其中涉及科学基金资助的28篇论文开展了详细而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第三方中介机构论文代写服务的“灰色产业链”已形成,其制造的新型造假难以被人发现。  2017年两会期间,学术造假依然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让学术造假变得不明智、不可能,捍卫科学道德的初心始终不移”,成为代表、委员们共同的心愿。  杨卫代表:科学基金率先垂范  调查中,基金委发现这些被撤论文都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 更有甚者,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论文买卖,请人捉刀代为撰写和投稿。第三方中介机构论文代写服务的“灰色产业链”已形成,其中以“幽灵评审(ghostreviewing)”为代表的新型造假手段难以被人发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卫院士表示:“针对当前科研诚信问题所呈现的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  杨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基金委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多年来始终坚定捍卫科学道德的态度,一直将严肃查处科研不端行为作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  未来,基金委将从自然科学基金监督的角度率先垂范,做好常态化、制度化、信息化及国际化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在项目申请、评审与绩效考核等过程中,科学基金将加大科研不端行为和相似度检查力度,实行科研诚信问题“一票否决”。  在制度化方面,科学基金将加强科研伦理研究和制度建设,注重从被动式接受投诉举报转向主动式体系设计与实践。在信息化方面则将建立科研诚信举报网站和数据分析系统,积累结构化案例库,为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和警示教育提供参照。  “维护科研诚信,优化学术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杨卫强调。  李鸿委员:评价人才应多样化  对于新型学术造假的现象,委员们认为,究其根本,仍然应该追溯到追求论文、成果数量的“指挥棒”。“评职称需要发论文在核心期刊,而一线工作者没有时间写论文,这样的需求催生了第三方灰色产业。”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某部工程师李鸿说,“这就是我们说的‘学术界的GDP’。”  多年来,全国政协会议科技组讨论会上,“学术界GDP”已经饱受诟病。不过,在委员们看来,近十几年来,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李鸿看到,现在哪个单位来汇报依然是说有什么学者多少名、获了多少国家奖、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科研一旦趋利,必定会掺杂行为不端”。  促进人才评价的多样性也许能够成为解决“学术界GDP”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委员们看来,既然科学研究的类型有很多,就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来制定标准。例如,实践性较强的工作的评价,对人的评价应当依据科学家在项目中作出了什么创新性的贡献。而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则应注重其探索性,容许其失败。  苏国萃委员:期待多管齐下树新风  在委员、代表们看来,学术不端并非仅仅是科技界的事儿,而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气——诚信。因此,要让学术不端行为得到遏止,离不开社会共治的多管齐下。  提到学术不端,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苏国萃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申报材料“注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申请职称、项目、奖励,甚至院士评选时,许多人都会任意把自己研究水平抬高。”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起初大家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全社会诚信的缺失,竟然让大家对此持有习以为常的态度。”  “现在有些学者太浮躁,真解决起来很难。”苏国萃指出。由于学术界出现这种现象时间比较长,要转变大家“见怪不怪”的观念及氛围,提倡坚持职业操守,形成诚信的风气。  对此,在历年政协会议中,委员们都认为,首先,除了评价体系外,政府应出台政策、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事前、事后的监督和惩罚力度。同时,媒体也应在重建诚信上有所作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宣传倡导全社会形成重视诚信的风气。此外,针对学术不端立法也是委员们经常呼吁的主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讲话中指出,弘扬学术道德和伦理道德,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 全球学术造假增长趋势引发广泛关注
    10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日本科学界造假风波暂告一段落。日本东京大学宣布,对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临床应用的东大医学部附属医院特任研究员森口尚史予以惩戒解雇的处分。   无独有偶,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自然》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也发表了一篇关于科技期刊稿件的研究报告,不过他们研究的是期刊撤稿问题,研究的结果却同样令人扼腕。   学术打假,一时间似乎突然成了科技界乃至公众无法不关注的话题。然而,公众如果了解了学术造假近年在全球迅猛增长之势,就会理解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近期为什么在学术打假上会不谋而合,以及科技界近年来为净化学术空气所做的不懈努力了。   《自然》杂志的思考   2011年10月6日,《自然》杂志发表一篇长篇专题报道,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分析。   《自然》杂志的论文库是全球著名信息提供商汤姆森路透集团旗下的大型科学出版物在线数据库,2011年每周约收录27000篇论文。按照《自然》杂志的估计,这些论文中的大部分将原封不动地一直收录在文库中,但有一小部分,约200篇左右的论文,后来会增加一个注脚,表示论文有所改动。还有极小部分,约五、六篇论文,未来一天将受到《自然》杂志最严厉的处罚:从论文库中撤稿。撤稿标志着论文有重大缺陷,必须从文献库中删除。   《自然》杂志对论文撤稿数量的估计并不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凭空想象的数字,而是建立在对过去10年撤稿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的。《自然》杂志论文库2011年收录的论文量比2000年增加了44%,而在2000年,《自然》论文库中只有约30篇论文后来被撤稿,到了2011年,撤稿的论文猛增到300多篇。   虽然撤稿数量的增长速度令《自然》杂志吃惊,但比撤稿数量更令《自然》忧心忡忡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只是问题论文的一小部分。根据2009年的一份调查,1%到2%的科学家承认至少有过一次编造或修正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的情况,但在过去10年中,出版的论文被撤稿的情况只从0.001%增加到0.02%,说明发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那不是一次不小心   为什么科学论文会出现那么多错误?论文被撤稿的原因多种多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绝大部分问题是科学家们的无心之失,是“诚实下的失误”,一些人甚至认为论文上的一些错误是科学家们追求完美的结果。   问题是这样吗?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去年《自然》杂志文章的启发,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今年10月初,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对人们以往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对上千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被撤稿的论文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因学术行为不端造成的撤稿现象比人们通常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3位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科技文献“公众医学”数据库,检索到1997年至2012年5月前有2047稿撤稿论文,并对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论文被撤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查阅了所有被撤稿论文的撤稿说明。同时,他们还研究了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的相关报告,查阅了报刊上对学术欺诈行为的报道,并参考了著名反学术行为不端网站“撤稿观察”上的信息。此外,他们还利用了工作中积累的相关信息。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位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四分之三的论文被撤稿是由于学术行为不端造成的,其中存在伪造或操纵实验数据这样严重欺诈行为的占41%,其他还有剽窃和一稿多投等现象。研究同时发现,论文撤稿情况在2000年后迅猛增加。   为学术打假造就一双火眼金睛   面对大有汹涌而来之势的学术造假现象,科技界一直没有停止打假的努力。   意识的提高为学术打假提供了基础。政府部门在对科研机构进行资助和扶植时越来越重视对诚信的要求,科技期刊对论文学术诚信的审查更加严格。更重要的是,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敏感,反学术欺诈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英国几名医学杂志编辑在1997年建立了维护学术诚信组织“公共道德委员会”,此后组织成员迅速增加,现在全世界已有7000多名会员。该组织不但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反学术不端行为的专业指导,还为相关调查研究提供资助。   反学术不端行为机构的建立为学术打假提供了制度保证。美国在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下面建立了专门的“科研诚信办公室”,人们如果对某一学术行为有疑问,就可以向该办公室举报。“科研诚信办公室”一旦查证了学术不端行为,就将进行相应处罚,比如相关人员不能接受政府部门资助、不得在政府相关部门任职等。办公室每年都通报数十例的学术行为不端现象,并定期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析总结。   技术为学术打假提供了有力武器。现在许多国外知名的科研论文数据库和权威学术期刊都有专门反学术造假的计算机软件,如反剽窃软件可以帮助编辑发现内容相似的论文。人们还利用互联网开通了“撤稿观察”这样的学术打假网站。技术还为学术打假带来了溢出效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能够接触学术论文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学术造假行为暴露的机会大为增加。   虽然有了以上一些措施,但一些科学家认为要抑制学术不端行为,根本在于学术文化的改变。现在以论文数量论高低、“赢者通吃”已成为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更何况,如果一篇存在造假行为但成果“非凡”的文章发表了,就能跃升为本机构乃至世界该领域的中心人物,又怎么避免个别研究人员会为之铤而走险呢?
  • 医学界那些“草菅人命”的学术造假
    一些科学家的造假只是为了名和利,其结果会导致大量学术经费的浪费,并使得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误入歧途;另一些科学家的造假或失误所带来的伤害却要大得多,大到或许只有政治领导人的错误才能相提并论。 “高效率”的化学家 2016年4月12日,美国麻省弗拉明翰监狱,一位身材小巧、戴着厚厚眼镜的女子被释放出狱。这个消息引起了很多美国媒体的关注,科学界也议论纷纷。 这位女子的名字叫安妮杜汗,2013年入狱。她在入狱前是麻省州立犯罪实验室的化学家,在该实验室工作了10年。杜汗看起来工作极其出色,不但速度快,而且效率极高,一个人能干三四个人的工作。但是在2011年她的同事无意中发现她伪造同事的签名,于是上报。 之后的调查爆出惊天丑闻。经她手的案子大约多达4万例,而据可信的调查,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检测根本就没有做过,要么是她随意捏造,要么就是篡改数据。为了维持高效准确的名声,她常常在检测出现第二次跟第一次结果不符的情况下,添加化学物(比如大麻成分),以便两次检测结果相符,而更多的时候干脆不经检测随意编造检测数据。经她的数据被定罪或者被无罪释放的人不计其数,据估计成千上万。 2012年底,她被以26项罪名起诉,最终于2013年1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今年4月因表现良好被提前假释。她检测的案子现在由州政府一件件重新检测审查。三年过去了,才审查了不到十分之一,耗资几百万美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重新检测和审查,也许永无可能了。 一个不起眼的实验室化学工作者为了个人虚荣而造成的损害就已经如此惊人,而探索未知开发新知的科学家的造假造成的损失有时更是难以估量。 医学界的造假这些年时有耳闻。比如十年前被肿瘤学界盛赞为“伟大的突破,将拯救无数人性命”的美国杜克大学的明星科学家安尼儿珀替(Anil Potti)连续在《柳叶刀》《美国医学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杂志上面发表数篇文章,风光一时。但很快就被查出来他的研究全是伪造,很多实验根本就没有做,学界一时哗然。前两年日本的干细胞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的造假丑闻导致她的导师笹井芳树黯然自杀更是轰动全球。 医疗指南草菅人命 现代医学的发展早就远离了某个医生使用祖传秘方或者独门秘籍治病的时代。临床上医生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比如术后用药、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是严格遵循各大医学专业机构定期发布的权威指南进行的。如果偏离临床实践指南而任意而为,是要负医疗差错甚至刑事责任的。 这些权威机构的医疗指南从哪里来的呢?通常的指南都是通过组织业内的权威专家定期聚会讨论和评估最新的临床研究的结果,权衡利弊,修订以前的不足,补充最新的进展,最后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权威指南。现代医学也即循证医学,是要循证据而行的。这个证据就是来自临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而医学研究是持续进行,不断推陈出新的,这就是为什么临床指南通常过个几年就会出一版新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前有的指南进行少量的修订和补充,但也有时候会出现大的修改甚至颠覆。 既然这些指南指导着临床医生的每日医疗实践,事关患者的生死,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显然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临床指南所依赖的临床研究本身出了问题,比如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在最恶劣的情形下研究人员无心或故意造假,可想而知导致的会是怎样的灾难。 2014年1月,世界最为著名的医学学术杂志之一《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篇质疑文章,轰动了医学界以及世界各大媒体。文章来自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国立心肺研究所的两位医生科尔(Graham D. Cole)和弗朗西斯(Darrel P. Francis),题目非常有冲击力:“研究的失误会致命:临床研究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危险的专业吗?” 文章很短,只有三页纸,结论却惊天动地,现摘译如下: “2011年,欧洲新版心脏病指南推荐对于大多数进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在术前给予β 受体阻滞剂(作者注: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药物)。然而,这个指南是基于一组现被发现有数据造假和学术不端的临床研究文章的结论而做出的。该研究的作者所属的大学所进行的调查发现该研究的领头人涉及一系列不正确或前后矛盾的声明,所涉数据有伪造以及不可信的成分。2012年该大学的后续调查确认了其中一个被此临床指南直接引用的文章数据不严谨,有严重的偏差。欧洲心脏学会的临床指南非常倚重于此系列相关研究,因为这些研究提示在前述情况下给予患者β 受体阻滞剂能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然而,如果剔除这个小组的系列研究结果,剩下来的大样本大研究数据则得出相反的结论: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β 受体阻滞剂可能提高围手术期死亡率达27%。” 两位医生接着指出: “根据此版指南,整个欧洲每年进行非心脏手术后而死亡的病人数达76万之多。使用该指南小组推荐的计算方法则可推算出大约有16万不必要(因为错误指南而导致)的死亡。基于此计算,则可以估计在该指南的5年有效期间内会有80万欧洲人因错误的指南而丧命。讽刺的是,也许有很多医生因未能严格遵循指南而无意地救了很多个生命。” 科尔和弗朗西斯认为: “如果是临床医生出现失误,哪怕没有人死亡,英国的医学委员会也会进行调查。然而如果研究有误,它所带来的伤害会大得多得多,大到只有政治领导人的错误才能相提并论。过去50年世界各国因政治领导人的错误决定所导致的8个最大的人口死亡平均数是50万。也就是说,据以上估计,临床研究的错误导致的不必要死亡甚至(比政治动荡)更为严重。” 这篇文章引发了惊天巨浪,很多知名媒体争相转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医学还是大屠杀?” 难以估计的损失 两天后,《欧洲心脏杂志》非常罕见地悄悄撤下了这篇文章,却没有公示撤下的理由,也没有贴出公告。当被问及原因时,杂志主编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该文章作为学术文章在本杂志发表,也是需要通过同行评议的。最初部门主编忽视了这个必要性而将该文章轻易发表。我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现已经通知该文原作者,同时将该文送出进行同行评议。” 科尔和弗朗西斯博士在文中没有点名,但学术界都知道被他们形容为导致比大屠杀更严重的原系列文章的作者是谁——荷兰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堂珀德曼(Don Poldermans)。 珀德曼是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的心血管专家,长期而深刻地影响着临床医生们对于围手术期的用药选择。 珀德曼是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的心血管专家,领导着一个围手术期心脏监护室,是世界知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科学家,同时是欧洲心血管疾病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成员,以及欧洲心脏病协会任务组主席。他多年来致力于围手术期的心脏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发表了多达五百多篇论文。他的研究文章被广泛引用,很多研究团队的课题都是基于他们发表的研究成果,所以欧洲心血管委员会才会采用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来更新临床指南。 但2011年11月,伊拉斯谟医学中心发布公告,解雇了珀德曼。公告中列出的理由主要有这样几点:1.未能适当地保留和管理研究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导致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成为不可能;2.在临床研究中未能记录实际所用药物的数据;3.未能取得研究参与患者的知情同意书;4.最严重的指控是他的多项研究中出现伪造或者篡改的数据。 一篇被引用超过150次的关于围手术期心脏预防和治疗的文章认为,“研究过程的书面材料极端缺乏。涉及最终研究结论的多名研究人员的记忆出现很大的差别。比如一位成员说研究的最终结论的推导手段是基于研究大纲中预先定好的方法,但副作用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却不能证实这一点;再比如关于提前终止初步研究的决策过程,调查委员会发现此决定不是由独立的安全委员会所做出的,而是由执行团队的三个成员自己决定的。” 最为严重的指控是,“珀德曼所领导的研究未能遵循现有科学标准。珀德曼在收集数据时非常草率混乱。在一个研究中,他使用了病人的数据,却未能事前获取知情同意书。他还被发现使用捏造的数据,其中两个提交到学会的研究报告含有不可靠的数据。” 珀德曼被解雇的消息一传出,全世界尤其欧洲的临床医生们除了错愕就是迷惑。珀德曼的研究文章达五百多篇,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治疗和预防,长期而深刻地影响了临床医生们对于围手术期的用药选择,几乎左右了欧洲心脏协会的临床指南的内容,甚至影响了欧洲各国对于临床医药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他的学术不端不但损害了无数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导致大量经费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无数患者的健康可能因此受损。 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或者学术造假,不仅仅是损害了科学的诚信,浪费研究经费,更严重的是错误地引导了科学技术的正确进程,使得科学进展偏离正确的轨道,以及因此带来的难以估计的损失。事发至今,珀德曼被解雇,却仍然在从事临床工作,他的文章也还没有一篇被撤稿,欧洲心脏协会也还没有出台更新的临床指南。很多事情仍然是一个谜团,比如珀德曼是故意造假,还是只是因为对手下的研究人员监管不足而导致数据出现非故意的偏差,或者如他所说只是因为太忙不够严谨而致,至今难下结论。 撤稿数量急剧上升 实际上,科研工作者们在科研过程中操纵数据、隐瞒不利的结果,或者为了期待的结论而修改原始数据等等这样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常见和严重。 比如2009年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0%的科研人员承认自己捏造过数据,多达三分之一的科研人员承认有过其他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隐瞒或剔除对最终结论不利的数据,或者为了得出更好看的结论而回过头去修改实验设计的细节,使用不适宜的研究方法,甚至为了应付研究出资机构的评估或者同行的竞争压力而修改结果。 与此同时,近些年很多著名的学术杂志在发现论文的问题后撤稿数量也急剧上升。根据2011年发表在医学伦理杂志上的一项调查文章统计,2000年学术杂志的论文撤稿的数量还仅只是个位数,而到了2010年就达到了近两百篇之多,10年间仅医学杂志数据库pubmed上能查到的撤稿数就达到了742篇。其中73.5%是因为数据的错误或者未公示的原因,26.6%是因为伪造或修改数据。另外,撤稿数与杂志的知名度成正比,杂志的知名度越高,撤稿数就越多。 虽然有些科研论文的错误的确是无意失误造成的,也的确有一些学者是抱着良好善意的目的修改数据,但科学研究最重要一点应该是:追求真实,且只追求真实。只要是人,就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失误,但科研的前提条件应该是这些错误不能是故意的,不能是刻意欺骗。因为科研的造假或者错误,不仅仅是事关学术声誉,有时也事关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
  • 新华社三问韩春雨事件:撤稿是否等同于学术造假
    p   在身陷学术争论,被质疑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一年后,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韩春雨称,撤稿是出于“科研记录的完整性”的主动行为,并表示“实验还需继续论证和完善”。 /p p   “新华视点”记者就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权威专家。 /p p    strong 焦点一:撤稿是否等同于学术造假? /strong /p p   按国际惯例,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结论必须是可重复的。“主动撤稿表明韩春雨团队也意识到他们文章有不能重复的问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能够主动撤稿需要勇气,很多重复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动撤稿。实验不能重复可能有多种原因,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韩春雨团队是造假。一般被动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为。希望韩春雨团队能够公布实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记录一步步重复,看是否能够重复出来。” /p p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认为,撤稿是“重要一步”,让他对科学共同体有了些信心。他同时也期待下一步动作。“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到底是造假还是单纯的试验错误。” /p p   据了解,学者对于已发表的论文,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主动撤稿。例如,认为论文的证据不充分,试验数据还不能得出文中结论,或是认为数据处理不妥,暂不适合发表论文等。 /p p   一些受访者认为,撤稿不等于造假。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员感到“疑惑”:如果数据真实可靠,面对如此压力,韩春雨团队为何始终都不愿公布实验记录?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评论认为,韩春雨的技术在去年遭到大面积质疑后,一些业内人士其实心里都已下了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靠的研究结果。“我自己后来也仔细研究过相关知识和文献,发现NgAgo理论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编辑功能。” /p p   几位生物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表示:“我们几位同行讨论过也认真分析过韩春雨的论文,并且在2016年7月份意识到,这应该是学术造假。”“通俗点说,就是说这个蛋白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打开DNA进行剪切”“仔细阅读论文就能够知道,实验不可能成功”。 /p p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说:“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以及同行的重复和验证。” /p p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副主任刘承波认为,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允许试错 另一方面,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鉴别是真科研还是假科研。这必须依靠我们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去解决,要做到“既鼓励创新,又杜绝造假”。 /p p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认为:如果是故意为之,旨在沽名钓誉,就构成学术造假。但如果这种结果非其主观为之,而是属于纯粹的方法或者技术问题,则不宜认定为学术欺诈。 /p p    strong 焦点二: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 /strong /p p   韩春雨从“一鸣惊人”到同行质疑纷至沓来,到撤稿,过程跌宕起伏。 /p p   那么,撤稿之后该何去何从?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 /p p   专家们表示,国外对于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调查都比较严格,遇到类似实验无法重复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会启动调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学术造假的话,意味着研究者将身败名裂。论文的通讯作者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整个研究团队也须对此负责。而研究团队所在高校,作为学术诚信监管主体也应该承担一定后果。 /p p   例如,美国的政策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调查程序、各部门的职责、如何处理等都做出规定,相应的处罚包括辞退、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职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生不得再申请项目,也有因情节恶劣的学术造假锒铛入狱的例子。 /p p   楼振昆说,对于类似事件,国外会邀请独立调查组,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调查。一经查实是学术造假,会遭到重罚,基本意味着学者的学术生涯结束。 /p p    strong 焦点三:相关调查是否会启动? /strong /p p   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集中被撤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坚持眼睛向内,坚决打击学术不端”。 /p p   科技部门表示对韩春雨学术争议高度关注。 /p p   河北科技大学3日在官网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p p   楼振昆认为,学校和河北省有关部门以及第三方调查组都应该组织调查。事实上,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这一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也许因此学校没有进行调查的动力。不少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介入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p p   还有多位专家提出,在调查的过程中,韩春雨本人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披露他所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河北科大应予积极配合。但河北科大作为利益相关方,应当适度回避,由第三方评测机构予以认定。 /p p   “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期刊发表不一定代表正确。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p p   也有专家特别提出,搞科研还是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科学的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才是常态,实事求是与宽容失败应并重。 /p
  • Nature:学术造假者的噩梦!论文图像查重软件研发成功,造假图片,无处可藏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近日,Nature 杂志新闻版发布了一篇重磅消息:论文图片查重软件研发成功,软件开发人员在对 3500 篇预印版论文进行的检测中,找出 24 张涉嫌重复 / 造假的图像。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e828b3e2-aa1a-4b23-9d41-1f96e65b833e.jpg" title=" 111.png" alt=" 1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这对于论文造假无疑是一记重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疯狂的论文造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由于存在巨大的利益,论文造假一直屡见不鲜,甚至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形成了造假论文产业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有造假、就有打假;但与庞大的造假数量相比,靠几个志愿者打假,显然是杯水车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是重灾区之一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美国& nbsp Healsan Consulting LLC& nbsp 对全球撤稿数据库的分析显示,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1、中国 SCI 论文撤稿占到所有撤稿的 44.0%。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截止到 2020 年 6 月 22 日,世界范围内共有 23,425 篇 SCI 撤稿,其中中国有 10,303 篇,远远高于第二位的美国 4,125 篇。中国论文撤稿占 4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74c00db5-e13b-40ae-bf47-e25956a5e77e.jpg" title=" 33.png" alt=" 33.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图 1. Credit:Healsanconsulting LLC, USA)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2、剽窃仍然是中国 SCI 论文撤稿的首要原因。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近三年中国 SCI 论文共有 1397 篇 SCI 论文撤稿,其中因为剽窃所致的撤稿有 547 篇(39%),另外错误所致的撤稿有 330 篇(2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310337e-e9c3-434d-95e1-7eff5a182f14.jpg" title=" 44.png" alt=" 44.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图 2. Credit:Healsanconsulting LLC, USA)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图片查重软件应运而生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上面数据中提到的占撤稿原因 39% 的 「抄袭」,主要是指文字抄袭。因为目前的查重系统只能查文字,不能查图片。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而撤稿第二常见原因 「错误」 部分,则主要是图片 「错误」。在目前靠人工检查的情况下,就已经发现了大量伪造的图片,可知实际情况多么严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所以当论文图像查重软件的研发者,美国纽约 Syracuse 大学的机器学习研究人员 Daniel Acuna,递交了其第一批图片查重结果时,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1、识别原理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其基本原理是,将提取图片放大以获得特征性图片数字 「指纹」,从而即使图片做了旋转、大小调整、截取、改变对比度或颜色,该软件仍然能够识别出其相似度。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根据 Acuna 研究团队之前的检测结果,他们推测数据库中 1.5% 论文包含有可疑的图像,而 0.6% 论文包含有欺诈性图像。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2、小试牛刀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这款软件从 2015 年开始研发,历经 5 年反复测试、并经过小范围试用终获成功。首次正式应用于新冠病毒病(COVID-19)领域预印版论文的识别。因为这个领域论文的爆发程度不亚于病毒传播,低质量、甚至造假论文也屡见不鲜。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Acuna 研究团队从 bioRxiv 和 medRxiv 服务器上下载了 3500 篇论文,总共有 21,000 张图片。在 4 个小时内,该软件就找到约 400 张可能重复的图像。经过人工鉴定后,Acuna 团队认为,其中的 24 张包含有重复图片,并在 7 月份将之公布在其网站上。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3、优势和不足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Acuna 团队的检测结果立即引起轰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因为是通过软件自动检测,可以大规模发现重复的图像 另外可以发现人工不能识别的图像。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收到 email 通知后一些论文作者立即回应,承认该软件找到的是重复图片,并表示将纠正错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病毒学家 Giuseppe Ballistreri 更是建议在 PubMed 数据库中应用该软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著名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赞许之余,也建议在正式公布软件识别的造假图片之前,由她做鉴定。因为该软件识别出的 「嫌疑图片」 仍然需要人工确认。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但也有一些收到通知的学者说,Acuna 的软件搞错了,标记出来并不匹配的图像。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学者则要求 Acuna 删除其网站公示,因为 Acuna 软件对其论文图片做了错误识别。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4、进一步处理方法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基于上述反馈,Acuna 已经将其识别出来的 「造假图片」 由网站公示改为私下访问。只有从他的 email 通知的学者,才能凭借给予的密码进行访问和回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所以设置的 「嫌疑造假图片」 处理流程也变为:先通知作者,如果作者不回复则将公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在初尝战果后,Acuna 也计划扩大软件筛查范围。Acuna 特别告诫说:「我希望作者意识到,有人正在对所有的论文图片进行识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br/ /p
  • 117篇撤稿论文,61份学术不端通报:“无赖性论文造假”太荒唐
    要点速读  “无赖性论文造假”是一道奇观,手段无赖、方式无赖、处罚结果无赖,没有下限。  大家都知道现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论文造假。然而,却缺乏严惩手段。别说什么单位的名誉受损,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么教训。  明明自己是科研人员,却找造假中介代笔、评议,这是无赖之一  科研论文的发表是需要“同行评议”的,也就是评审向期刊和出版社审稿平台提供评审意见。然而,117篇科研论文,统统都找了“幽灵”评审——第三方机构虚构出来的评委。不仅找,还扎堆找,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有关系的28篇中,13篇与一个名为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虚拟“同行评议”只是小菜一碟,更不要脸的行为是自己不写,找人来写。结果就很可笑了。造假的公司是批量操作,同样的图片与数据能够在多篇论文里出现。今年9月,美国知名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网站PlagiarismWatch发表报告《科学论文代笔公司与掠夺欺诈型期刊合谋中国学者》。报告发现,多篇论文使用了相同图表、相同研究对象、得出了相同实验结果。同样的图表,你用我也用  为了申请资格,在材料中篡改和伪造论文信息,甚至凭空生造,这是无赖之二  找第三方中介来帮忙造假,好歹还要花钱,花时间,有人干脆自己动手,在申请资助的时候,虚构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细细读来,有些行为大胆地令人瞠目结舌。来看安徽某大学一位叫郭传友的申请者的问题(【】内为编者的总结,引号内是通报原文):  1.【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顺序+篡改论文语言】“第1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郭传友将期刊名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SCI影响因子5.694) 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 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2.【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顺序+篡改论文语言】“第2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郭传友将期刊名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 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3.【篡改作者顺序+篡改发表年限】 “第3篇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王正加,黄有军,郭传友,黄坚钦,王华芳’,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且将论文发表年度由2006年篡改为2011年。”  4.【伪造并不存在的论文】“ 第4篇论文根本就没有发表,属于伪造。”  5.【篡改作者顺序】 “第5篇论文通讯作者为张兴旺,郭传友排名第4,郭传友将通讯作者篡改为自己,且删除了论文的第三作者。”  在申请书中,五篇基础论文做了这样的造假,然而却顺利地得到80万元的资助经费。通过查询,可以发现,论文造假的申请人拿到了80万元的经费  本以为上面这个案例已经算是多种形态、超乎想象了,然而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四川某大学吴国玉在申请书中报了13篇基础论文,一查竟然发现有12篇署名都不是他,也就是说把别人的论文说是自己的。  以上种种行为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实在是显示出没有下限。  造假人明目张胆,却能够突破防线,论文验收、查证机制形同虚设,这是无赖之三  这里所指的论文验收、查证不是指接收论文的国际期刊,而是说以论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的评奖、评职称、评项目。  客观而言,正是因为这些深度捆绑的存在,才会出现大量的论文造假。例如医学论文是一个造假的重灾区,因为临床、教学、科研这三个纬度是晋升职称的考察对象。但是,一边有大量的病人要看,一边又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中间就矛盾了。到底论文被运用到一个什么疯狂的程度,来看《人民日报》的报道:“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论文导向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单位内部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津贴奖金,国家相关部门的项目申报和结题、奖励评审、人才评价、院士评选、学科评估,以及五花八门的单位排序中,论文都成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要求这么多的论文数量,一方面验收者和考评者可能根本就看不过来,另一方面,也许还存在默许造假的情况。“丁香园”针对三甲医院医生的调查问卷,论文真是职称的敲门砖  最无赖的是,处罚轻描淡写、丝毫不重,行为不端不断重复  论文造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中公开的秘密,亦或者流行的“潜规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一篇访谈中提及,2013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总共发出36000份调查问卷,收回33000余份。从中可以发现,近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一直存在,分别有50.1%、43.7%、42.3%和36.7%的被调查者认为,虚假署名(没有参与研究却在科研论文署名的行为)、论文剽窃、研究结果报告过程中捏造和弄虚作假,以及一稿多投等现象较为普遍。  大家都知道现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论文造假。然而,却缺乏严惩手段。别说什么单位的名誉受损,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么教训。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经通报过一次造假问题,抄袭他人成果、谎报个人信息、冒名侵占他人成果等也都列在其中。例如,北京某研究所刘志华(男)2011年度获得一项青年基金项目,在其研究背景中列了1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刘志华,标注的单位为哈佛医学院,但此刘志华为女性,非彼刘志华(男)。实际上,在这期间,两位刘志华都在哈佛大学做研究,刘志华(男)正好利用了这一点。然而,处罚是,撤销刘志华相关项目,追回已拨经费 取消刘志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4年 给予刘志华通报批评。这个案例也可以放在今天。3年间,智能手机都从3G变成4G了,可造假及其处罚依然如故,还是通报通报再通报,批评批评再批评。  这些通报批评能有什么用呢?反正被发现处罚也不严重。算一算,造假的得失利弊,冒个险还是划算的。曾经被认为是超级学术新星的德国人肖恩,因为论文造假名誉扫地,不仅失去了在美国的工作,其博士学位也被吊销  结语:论文造假,不管是在中国科研界还是在普通大众的认知里,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也都深恶痛绝。然而,却一直这么无赖,没有下限,这道“奇观”实在是有辱中国学术界斯文,也浪费纳税人的钱。
  • 事关阿尔兹海默症!饶毅实名举报我国三位科学家学术造假
    p   继近期中国免疫学界相关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达60多篇学术科研论文出现造假嫌疑之后,今天,微信圈流传我国著名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截图信息。 /p p   饶毅校长向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国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p p   以下是截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704c151-c33c-4b45-9b03-f1e2d6d57063.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770bbe6-9aba-4bae-9404-1f1bcf43db89.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41ef008b-f724-40dd-93a9-108279035946.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b0ef760-1c17-4b9f-beab-943824c161df.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饶毅,男,1962年出生。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p p   饶毅于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 ,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3年9月卸任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51737bd-75ce-4318-9818-2011f95c82e8.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李红良,男,1974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p p   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动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A3实验室主任、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br/ 2018年开始,饶毅教授作为主编的《知识分子》先后发布近十篇文章,质疑李红良多篇研究论文造假,其中包括 Nature Medicine 等顶级论文,以及硕士论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ebadb7c-916e-4715-b43e-e1e7c1376e4d.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裴钢,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产最高水平学术期刊 Cell Research 杂志主编,曾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 /p p   裴钢于1978年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国,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8月—2016年9月,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5e4ff44-6212-488a-9d56-79c58e45c740.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耿美玉,女,1963年出生,山东青岛人,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 主要从事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是首款抗艾兹海默症药物G971的研发者。 /p p 1986年耿美玉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药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p p br/ /p
  • 出走普林斯顿的颜宁院士如何评价国内学术“造假”风波:事在人为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2017年,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以下内容截取自其微博:我一直在琢磨学术圈到底有没有自净功能?从比较超脱的角度、很长的时间维度而言是有的,那就是假的错的滥竽充数的工作早晚会被淘汰掉,所以我总是用【大浪淘沙】来形容科研成果,真正能记入科学史的工作毕竟凤毛麟角。对于个体科技工作者而言,如果追求的是自己的工作能被记入科学史,或者能够转化造福人类,那必然是不屑于造假或蝇营狗苟的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也肯定是实打实的成果才汇聚成真正的科技实力。在任何环境下,都会有人坚守底线,这个我毫不怀疑。但是,风气越好,真正热爱科研、有实力的人获得的资助才会更多,实打实的进展才会更多,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才会更强。道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道理,但是事在人为。我给那些有追求的年轻人的求职建议就是:要一大笔启动经费,保证你至少前几年哪怕不在外面申请经费也能奠定基础强势崛起,最好强到别人没法打压住你回头想想,我真是很感激在清华那十年,也很幸运活在象牙塔里!
  • 天大学术造假再发酵 购买“成果”企业搞上法庭
    p   天津仲裁委员会日前决定,河北卡布尔碳素制品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布尔公司”)诉天津大学案将于9月15日开庭。 /p p   卡布尔公司是河北省邯郸市的一家民营企业,王增良曾任法定代表人。2012年,经人介绍,王增良了解到天津大学教授张卫江的硼同位素分离技术。经过多次考察,卡布尔公司与天津大学签订了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技术转让合作意向书》,双方约定:卡布尔公司负责硼同位素分离技术项目的投资,天津大学负责提供项目产业化技术 卡布尔公司指定王增良为项目联系人,天津大学指定张卫江教授、徐姣博士为项目联系人,负责实现技术产业化、技术交底。研究转让经费和报酬3000万元。 /p p   合同签订后,中邯硼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邯硼业”)在河北邯郸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卡布尔持股51%(后变更为40%),徐姣代表技术团队持股40%(后变为张卫江持股15%)。 /p p   银行汇款凭证证实,王增良代卡布尔公司向天津大学有关方面支付620万元、张卫江代天津大学有关方面收180万元、徐姣个人账户2600万元,共计3400万元。其中,2012年9月24日,给天津大学有关方面的第一笔600万元用途为“天津大学合同约定付款”。 /p p   此后,卡布尔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厂房、买设备。因为一个意外卷入的官司,卡布尔公司偶然得知,天津大学张卫江的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根本不能工业化生产。 /p p   王增良得知后,多次与天津大学交涉,但始终未得到合理解释。(见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27日报道《学术造假 技术骗人 一场发人深省的高科技骗局》) /p p   卡布尔公司的《仲裁申请书》称,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天津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卡布尔公司在高度信赖天津大学的前提下才与之签署技术转让协议 但没想到学校并未实际拥有诉争中试技术,导致卡布尔公司惨遭巨额损失,实属恶意欺诈。 /p p   卡布尔公司的仲裁申请包括3项:一是依法请求天津仲裁委员会撤销合同 二是由天津大学依法赔偿其因履行合同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两亿元(鉴于投资尚有部分市场残值,确切损失待评估后依法确定,现暂主张损失为两亿元) 三是因本案产生的仲裁费用、评估、鉴定相关费用由天津大学承担。 /p p   天津大学在《答辩状》中表示,卡布尔公司所述理由与事实完全不符,提出的申请事项缺乏法律依据,应依法驳回其全部申请仲裁事项。 /p p   天津大学认为,卡布尔公司与其签订的与硼同位素分离技术相关的合同关系早已终止,天津大学与中邯硼业之间也不存在与硼同位素分离技术相关的合同,在此情况下,卡布尔公司继续从事硼同位素分离相关技术开发的行为及其损失,与天津大学无关。 /p p   天津大学的依据是,2012年7月31日,卡布尔公司与天津大学签订了硼同位素工业化生产及产业化设计项目签订《技术转让合作意向书》。2013年4月28日,中邯硼业与天津大学签署《中子防护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设计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的同时,另行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上述的技术开发合同生效后,前述《意向书》不再履行。《意向书》终止后,天津大学并未参与卡布尔公司所称的硼同位素分离项目的技术开发合同,仅为硼同位素分离产品的进一步应用。 /p p   2017年6月,卡布尔公司、王增良就天津大学在科研经费领域存在重大廉洁风险问题向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实名举报。2017年8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书面答复称,已将举报信转到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检察院处理。2017年9月,南开区检察院答复称,该案因被举报人不属检察机关查办主体范围,本案“不属检察机关管辖”。 /p p   2017年9月8日,就天津科委、天津大学在科研经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卡布尔公司通过中纪委网站向天津市纪检部门进行了实名举报。 /p p   【原标题:天津大学科技成果案将开庭】 /p p /p
  • 123页PDF!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44px height: 28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551656c-1988-4652-b6c3-7d216058985f.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37.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37.png" width=" 544" height=" 284"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1月19日,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硕士研究生以一篇长达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原导师张裕卿学术造假。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举报后者在2011年到2020年间,所做的实验、发表的论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帮助其女儿发表论文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XX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和其女张XX学术造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目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章:简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章:张XX和其女张XX论文造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三章:张XX教授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造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四章:在关于我的论文写作中,张XX如何指导造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五章:简要介绍张XX发表的学术论文造假现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六章:张XX如何一稿多投(互相抄袭)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七章:结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考文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8px height: 29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c7e01d2-2533-417e-bc5e-c8b08d80b5d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4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47.jpg" width=" 458" height=" 292"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下面我们从原文中摘选几段,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4 年秋,研一上学期,我主要任务是上课,偶尔去实验室开个组会,但我发现开组会的时候都是张老师一个人在说话,学生们一个个一句话都没有,而且感觉大家都很不耐烦听他说话,更有甚者开完会出门就对张老师破口大骂的,骂这个孙子,混蛋,有好几次我都想找他们理论,怎么可以这样骂老师?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尊师重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4 年冬,快放寒假时,我到实验室帮着做实验,在实验记录时,我发现存在可多弄虚作假的行为,不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而是人为地调整,我当时就想怎么可以这样啊,这不是造假吗?我也想弄明白,可没人能告诉我,好像实验室的同学都有事瞒着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5 年春,研一下学期,除了上课之外,要看文章,写我们的期 刊小论文了,一般情况下期刊小论文都是自己做完实验有数据了再写,但我们不是。张老师让我们把上上届的硕士毕业大论文写成自己的期刊小论文,而我们自己的毕业大论文到时候让下下届的来写小论文,这是张XX实验室的传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5 年秋,我研二上学期,我的小论文已经写完,可以投了,另外开始准备开题报告了。在准备开题报告时才发现, strong 我们实验室这些年来基本就是弄个粒子往聚合物一掺,然后说它处理水性能提高了,唯一不同就是换着粒子掺,就这样掺来掺去,反正每次掺完之后性能都提高了,最后我的课题也是换一种粒子掺。 /strong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前的可多实验数据都是错的,无论我怎么做都达不到他们那样的效果,前界毕业学生的实验完全都不能重复。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在开组会的时候我给张老师说,我重复了几次实验都不行,都达不到以前实验室同学做的效果,要不您做一次试试,张老师顿时勃然大怒,说“我要是做实验,要你这研究生干啥,你会不会说人话?”而且当着那么多学生的面,从此以后我的心都凉透了,我想,难道老师就不做实验了吗?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我刚来实验室的时候大家都不真实地记录实验,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无论我们掺杂什么粒子,效果都会比上次好,因为只有比上次好,张老师才会高兴,你才能毕业,我要是诚实认真地做实验就在这个实验室生存不下去。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个实验室的氛围就是这样,认真做试验被骂,造假被夸,因为你要是认真做实验,你的实验结果不仅不会比前届的好,而且还能把前届的实验结果推翻,所以学生们就这样被张XX逼着造假!师兄师姐给我说只要进了张XX实验室的门,你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跳青年湖解脱,二是退学回家,三是造假毕业,我不敢跳湖也不敢退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9faec51-8f5e-4a0f-a464-795f41f716c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52.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5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实验的深入和对张XX教授的进一步了解,发现了更多的秘密。原来我们实验室从 2011 年到 2016 年基本不做表征,也几乎没有预约过表征,大家可以从天大仪器预约平台上查询到这个信息,最多是去别的实验室测一下红外或亲水角,一是因为预约表征花钱;二是因为张XX教授不主张预约,而且预约的密码他一般也不告诉别人;三是天大仪器预约本来就不是很方便;四是即便你最后预约到了,要是做出来的表征结果和张XX想要的不一样,就只能等着挨骂了,大家都知道实验性的东西,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张XX就不明白。那问题来了?我们实验室毕业大论文和期刊小论文的 SEM, EDX, TEM, BET, XRD, FT-IR 和亲水角等这些图是从哪里来的呢? strong 自己造,你没有看错,就是自己造! /strong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些年来,我实验室的 SEM 和 TEM 基本都是像别的同学要,或者网上截图, BET,XRD 和红外就更简单了,随便找别人借组数据,找到你想要的峰的位置,然后用 origin 直接调就可以了,虽然红外有上千个点,但你只要调十来个点的位置就行了,亲水角也很简单,大家知道水在物体上停留时间越长,亲水角越小,所以你想让亲水角变小就多停留一会,就这样你想要多小的角就有多小的角。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只要张老师看到他想看到的图,然后再要点 origin 数据,他就会很开心,他也不关心这些图从哪里来,甚至有时候他提示你去造假。 strong 但他还有特别狠毒的一招,因为他知道这些数据都是假的,所以当学生毕业时他会逼学生签一份声明,声明这些实验数据都是真的,要不签他就不让你顺利毕业。他这样做一是万一以后有人举报他造假,他就会说都是学生干的,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二是警告学生不要把造假的事情说出去,要不然和学生自己也脱不了关系。多么阴险狡诈的人啊!这也是为什么一届又一届被他坑害的学生忍气吞声,不敢举报他的原因。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一.张裕卿和其女张丝萌论文造假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张裕卿教授给他女儿张丝萌造假的文章,一共7篇,其中一作4篇,三作3篇,其女儿从来没有来过举报者实验室。在这里,我们只举例3篇文章的部分图片涉嫌学术不端的行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21px height: 38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71a1108-b88a-4478-ac79-74a1b33e5e0f.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5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358.jpg" width=" 621" height=" 388" /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张裕卿2013年为其女张丝萌发表的小论文,下面是这篇小论文所对应的张裕卿教授硕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为张裕卿教授学生单星2012年的硕士毕业论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47dd275-0373-4aec-9b13-a3cced640ca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06.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82px height: 36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866f640-0bb8-4d23-acfa-2f066461e6d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40.jpg" width=" 582" height=" 36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66px height: 33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cbbbdc5-002e-4020-8edf-426055657ca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44.jpg" width=" 466" height=" 332" /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张裕卿为其女张丝萌2014年发表的另一篇小论文,所有的作者和第一篇一样,对应的大论文也和上一篇一样,即是单星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91px height: 31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5f9685da-1b08-423c-b2b5-6a72c939a7e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49.jpg" width=" 691" height=" 31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80px height: 34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33fca33-e2f7-4210-bec1-6cd02511bf4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457.jpg" width=" 580" height=" 348"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张裕卿教授为其女张丝萌2015年发表的小论文,甚至把他女儿当成通讯作者,下面是这篇小论文所对应的大论文,为张裕卿教授学生曹志普2014年的硕士毕业论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7fe5bd3-d4c7-40a6-ac4b-f8ce3f0cf7d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fad2728-a46d-4fd4-860b-00babcbe1c3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2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46px height: 34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fbfda3a-bc1b-41fb-8c52-77cf75264a2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320.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320.png" width=" 546" height=" 34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2px height: 31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4753cf6-33ec-435b-a4e2-e8b27837fd9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226.jpg" width=" 502" height=" 310" /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外,张裕卿还为其女儿准备了三作论文三篇,三篇文章的投稿日期分别为2011年9月,2011年11月,和2012年1月,他女儿是2011年9月进的河北工业大学。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a329b67-38eb-43c0-91e8-00b4e914ba4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25.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2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5年春天,张丝萌被保送为天津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2016年张丝萌被保送到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直博生,2017年夏张丝萌被保送到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直博生。是否由于相关的文章发表,而得到相关的利益,不是很清楚。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二.张裕卿教授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造假(数量过多,只是少量举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c126fd9-0822-495f-bc9b-fb9a455bb57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7f25725-1eca-4562-8ca1-dbb824ece70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44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60d8fa1-0ae7-4978-a480-94a5167f5c8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57px height: 34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34e25f9-2e54-4baf-8983-acb07965a97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46.jpg" width=" 557" height=" 343" /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三.在关于我的论文写作中,张裕卿如何指导造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1fbb265-ef69-413f-b7ad-e23afd9d0be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5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05735b6-ce22-4895-8fe7-b419d83460b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49.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从计算的到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pKa不仅不是定值,而且在表1里有三个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因为这个值超出数学界的定义了,根本算不出来。下面是第1和2行的pKa值:& nbsp br/ ????a=?14.7?lg(?0.40) br/ 大家看到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数学问题,lg指数居然出现了负数指数(-0.4 和-0.18),这在数学界是不存在的。 br/ br/ br/ 四.简要介绍张裕卿发表的学术论文造假现象(数量过多,只是少量举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310b226-7f2c-4f26-9954-d02bb73a1de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5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503f1682-59e9-425d-89ce-39d63f1f3ae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64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ea46ed3-8ce1-4d43-a1c6-bfdbdfd1db8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6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2951929-69de-4b30-a517-1278710d2fb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64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f5dbfa6-f757-4616-9261-715e158f7b5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265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大家看看前面五篇文章的EDX图,有没有发现特别像,就像是一个,前面四个峰的形状和强度还有Ti都是一模一样。加Fe的时候把铁的峰加上,加Y元素的时候把Y的峰加上,就是这样。有EDX经验的人知道就是同一个样品,测试不同点的时候,峰值就很可能不一样,别说不同的样品了。没错,这些图都是自己加工的。得到的答案是EDX这样的图和我们的元素数差不多的网上太难找了,SEM和TEM网上好找很多,所以不得已不在这一个EDX图像上自己加工,实验里加了什么元素就把那个元素的峰加上就行了,这也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情况!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19日消息,收到有关张裕卿教授的实名举报后,学院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依规开展调查。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68px height: 48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9f79970-4492-4c8e-ab05-9eae3bccb0e1.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60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20121601.jpg" width=" 568" height=" 484"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 /p p br/ /p
  • 新话题:Photoshop是学术造假的元凶吗?
    p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Garvan医学研究所艺术与设计系3D可视化与美学实验室研究员Kate Patterson撰文讨论了这个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33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aa748c56-7aaa-4a4d-9aed-2577e7ea5d30.jpg" width=" 450" height=" 13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建立多个图层——创建免疫荧光检测的细胞的复合图像,Photoshop必不可少 /strong /span /p p   “应该禁止任何科研机构使用Photoshop。”一位热情的科研人员曾这样慷慨激昂、直言不讳地评论我的教程《如何利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处理可发表的图片》。 /p p   她的评论引起在场的众多科研人员相当激烈的辩论。我发现无论用怎样解释自己的道德立场,都会显得对别人不屑一顾。于是我停止参与讨论,同时坚定了一个想法:我应该更加致力于说明研究人员“为什么”应该使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而不是“如何”使用它们。 /p p   问题在于,“Photoshop”已经成为图像处理的代名词,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对科学图像进行处理是不道德的,但真是这样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14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0cc7e5e4-a758-46d6-9f9e-746790f9b1ce.jpg" width=" 450" height=" 21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动画截图:标记DNA展示的是对癌症DNA的艺术化表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禁用Photoshop会改变现实吗? /strong /span /p p   Photoshop具有“时间旅行”、“灵活克隆和塑形”的超能力,因此这个梦幻工具十分危险,足以破坏科学数据的纯洁性? /p p   在如今的出版流程中,“司法图像分析”(Forensic image analysis)已经成为常见步骤。毫无疑问,借助Photoshop能实现不恰当的图像处理,导致严重的学术不端。但Photoshop真的是学术造假的元凶吗? /p p   在这些情况下禁用Photoshop就能改变现实吗? /p p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已发表的研究,读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辨认结果,比如艰难地确认图像想要传达的信息。而恰当的图像处理让图片简洁、清晰,更好地讲述科学故事。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图像处理的准则 /strong /span /p p   科研工作者依靠大量的技术来获取、测量、检验、展示和交流他们的研究。从大功率的荧光显微镜到新一代测序和质谱分析,原始的科学数据往往需要在采集后被转换或者处理成可以理解的形式。 /p p   科研工作者必须考虑道德规范、良好的实验设计和技术准则,其中技术准则规定应当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p p   关于“何为恰当或不恰当的图像处理技术”也有类似的详细准则,其中包括线性和非线性调整,图像拼接的惯例,以及公开图像处理过程的技巧(这一方面刚刚起步)。 /p p   这些准则是专门为同行评议设计。当处理的图像面向更广泛的受众时,是否应该使用相同的准则?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面向大众的科学图像 /strong /span /p p   形象地讲述生物医学研究时,常常涉及到创造分子的图像和动画。事实上我们不能看到这些分子,那是个比可见光波长还要小的世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78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e25eac97-fc1b-4590-9f91-2e026a536d1c.jpg" width=" 450" height=" 37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p53分子的动画截图:癌症不是一种疾病。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图中对 p53 的描绘展示出X射线结晶学解析出的蛋白质结构域以及对连接关系的更加动态艺术表现。 /strong /span /p p   借助X射线结晶学、先进的显微镜学和纳米技术,研究人员已经对分子世界有了较好的认识,但远不能获得完整图像。科学美术工作者依靠Photoshop等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补全了这些图片,创作出吸引公众的图像。 /p p   这意味着Photoshop这类软件对于深刻理解科学至关重要,它使得不完整的和不确定的科学数据可以联接在一起,变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p p   加州理工学院红外处理和分析中心天文学家和可视化科学家Robert Hurt面对相同的挑战,只不过是另一个极端尺度。Robert结合他的天文学知识与先进的图像编辑技能,将海量的宇宙观测数据转变为激动人心的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09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a8aeb8dc-caca-4366-828d-424a532736d0.jpg" width=" 450" height=" 40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NASA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卫星扫描图像中突出显示的猎户座大星云 /strong /span /p p   创作宇宙或者分子世界的合成图像依据的是来源于各处的原始科学数据和复杂概念。这一工作的挑战性在于在整合这些多层次资源时,需要保持其中的科学内容不被歪曲,并且能被公众接受,有时候这些图像需要经过处理、润色和加工。 /p p   对于“纯粹主义者”,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科学图像。例如,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灰度照片由NASA的科学美术工作者人工上色。类似地,在微观尺度,比可见光波长还要小的分子也没有颜色。&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29px " title="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b1a21e5e-b8f1-4a02-9eee-a6ef45b4fb7c.jpg" width=" 450" height=" 42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扭曲的船底座& amp #951 星云 /strong /span /p p   然而,这些修改“润色”过的图像被反复用于代表相应的科学发现,它们尽可能地还原人类所知的真相。作为科学美术工作者,我们既有责任也有机会完善从分子到宇宙世界的图景。 /p p   在科学诚信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处,科学美术工作者或者科学家和艺术家团队务必要小心翼翼、准确无误地航行于可视化科学传播领域。 /p
  • 韩春雨造假? 可以质疑 但质疑也有规矩
    一直默默无闻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恐怕不会想到,自己会在2016年成为舆论焦点。从被部分媒体捧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到陷入国际性的学术造假争议,虽然韩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调,但围绕他及其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风暴却越演越烈。  从 5月2日韩春雨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尚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地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现在已有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 Gaetan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结论。  而到7月31日上午,较早将这一学术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当方舟子出现的时候,媒体便无比兴奋:传说中的“诺奖级研究”,很可能“造假了”!   韩春雨副教授最终能否重复实验结果,又能否给科学界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这需要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再次通过实验来验证。然而,即使这一实验结果并没有再次被重复完成,就能判定韩春雨团队在主观性地故意造假?  科学的实验和验证向来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科学的问题需要科学来解决。在此之前,韩春雨事件倒是给我们进行了一场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压根不懂什么是NgAgo技术时,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的“猜想与反驳”?当我们质疑科学结论时,怎样才是保持科学对话态度的质疑?  首先,科学需要对研究本身建设性的质疑,而不是对研究人员的怀疑。  韩春雨被媒体称之为“三无”副教授,即无名校身份(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无名气(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没有行政职位)。一个没有一流学术背景出身的青年学者,何以能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做出麻省理工、斯坦福实验室科学家都没做出来的实验?而既然世界上尚没有哪个实验室公开表示能够重复这一实验,怎能不让人怀疑结果是造假的?  然而,科学研究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证明或证伪,而不是针对研究者本人履历的怀疑和猜测。过分聚焦科学家的履历和头衔,恰恰反映了媒体的浮躁和公众对我国科学界的不自信——即使是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也总喜欢放大其所谓“三无”科学家的身份。  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成见,对于正确的科学报道并无任何专业知识上的帮助,相反,容易使公众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和讨论转移到非科学的话题上。  其次,科学质疑应针对事实,而不是进行简单定性。  目前有关基因学家的质疑,主要是质疑其实验数据是否完全公开,是否有所遗漏,并没有对其定性为“造假”。这样的科学讨论和对话,在科学研究中是再通常不过的现象。  事实上,也有生物科学领域专家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研究人员声称不可复制,可能是因为其披露的信息不够,也可能这只是他研究过程中一个偶然的发现,还可能是其他人的操作有问题,当然,也可能存在数据造假。  基于科学研究的长时性,应当给科学家更多时间。就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生物科学领域专家对《科技日报》所言,“学术论文本身带有很强的探索性,有很多不确定性,韩春雨可以发表重复实验的论文,也可以邀请别人来他的实验室重复”。  韩春雨是否真的伪造了实验,或对实验关键数据进行了造假,这只有通过实验和数据来还原真相。但在缺乏直接的主观造假证据之前,媒体不应该随便冠以学术造假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再次,质疑应当是一种反思性的研究对话,它应该基于严谨的调查和实验基础之上。质疑不是科学审判,而应当是一种学术对话。  正如7月29日发长文质疑NgAgo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GaetanBurgio 所认为,他并非是在指责韩春雨造假,他所持的态度是具有建设性的,即与其追逐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并且神神秘秘,不如“开放和分享我们的结果,以帮助每个人都避免在不可重复和没有意义的实验上浪费时间。在我看来,科学应该以这种方式进行”。  韩春雨则在接受采访时称,科学的事情要由科学来解决,他会静待重复性实验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此之前无意跟任何人论战。  一般来说,除非有直接证据证明了研究中存在造假,否则,科学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科学的争论还是应该在学术圈解决,任何实验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  质疑并不可怕,科学进步正是通过不断的质疑而发展前进的。但在质疑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按照科学的规则和程序,韩春雨事件最终会水落石出,失误还是造假也迟早会有定论。如果事实证明了韩春雨的发现,那么有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好事 如果证明了是失误和造假,公众也可以通过这起事件学习和反思科学精神、质疑精神和对话精神。  而后者,恰恰是当今社会更稀缺的。
  • “论文涉嫌造假”耽搁AD领域16年,关键是AD药物开发公司也在造假
    AD领域的药物研发失败率极高。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或许能折射出其中的缘由:不仅学术界的AD领域开山之作在造假、制药领域也在“图片误用”。日前,一起“图像篡改”事件震惊了整个学术界,《科学》发布一篇长文调查,发现这篇论文被引用2300多次,目前这篇“图像篡改”的论文造假事件带给学术界的地震还在持续。该事件发酵后,美国制药公司Cassava Sciences也因涉嫌AD药物的数据欺诈面临控告。两起事件无不让AD领域的药物开发雪上加霜。近日,一则关于阿尔茨海默症(AD)药物欺诈的消息,登上了福克斯商业快讯的新闻头条,而这则新闻的主角,正是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imufilam背后的制药公司——Cassava Sciences。此前,AD领域刚经历被引2300余次的开创性论文,涉嫌“图片误用”,误导AD领域长达16年。因数据造假,AD领域上市公司即将面临起诉2022年7月27日,美国司法部门已经对Cassava Sciences公司展开了刑事调查,因为他们怀疑该公司伪造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Simufilam的药物测试不仅如此,Cassava Sciences还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理由是有人指控该公司操纵了与Simufilam药物相关的数据。一时间,Cassava Sciences就因“图像数据造假”问题,被送上了风口浪尖。但面对相关指控,Cassava Sciences一直都矢口否认,其律师Kate Watson Moss表示,“公司从未被指控犯罪,而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Cassava Sciences从来没有参加过犯罪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真如Watson Moss律师所说,那这家公司又为何会因为“欺诈”罪名被卷入刑事风波呢?Cassava Sciences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据路透社的报道称,Cassava Sciences之所以会被刑事调查,主要是因为两名医生的举报。这两名医生分别是 “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前雇员、神经科学家大卫布雷特(David Bredt)和威尔康奈尔医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心脏病专家杰弗里皮特(Geoffrey Pitt)。他们表示,Cassava Sciences在已经发表的研究当中,相关数据和试验照片有被处理过的痕迹。 左:David Bredt 右:Geoffrey Pitt面对业内两位权威人士的实名指控,Cassava Sciences的“图像数据造假”问题,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Cassava Sciences涉嫌造假一事,也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早在2021年就已经被媒体广泛曝光。数据图像造假,充斥着AD领域说起来,这已经不是阿尔茨海默症领域爆出的第一个“大瓜”了。2022年7月21日,《科学》杂志就已经发文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副教授、著名神经科学家Sylvain Lesné,被指控多篇论文中的数据图像造假(涉及2006年的Nature论文,将Aβ*56确定为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的有毒低聚物)。作为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方面的专家,Sylvain Lesné的“图像造假事件”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着实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而Cassava Sciences此次的“图像数据造假”问题,与Sylvain Lesné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如果说Sylvain Lesné的“翻车”是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的一场“大地震”,那么近日爆出的Cassava Sciences涉嫌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欺诈”的消息,便是那场大地震之后的“强烈余震”,同样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Cassava Sciences此次造假问题的爆出,Sylvain Lesné的“图像造假事件”可以说是再一次被推向舆论中心。Ashe对《科学》一文的回应:“这是毁灭性的”学术界内对Aβ*56的相关研究众说纷纭,Lesné则完全保持沉默,最近在接受调查,而他的导师、明尼苏达大学教授Karen Hsiao Ashe也对此事做出了正面回应。接下来,我们看看Ashe是如何回应此事的,这篇文章由Ashe在alzforum.org网站上发布。明尼苏达大学教授Karen Hsiao Ashe关于查尔斯皮勒(Charles Piller)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我无法去评价有关我的前同事西尔万莱斯内(Sylvain Lesné)博士被指控不恰当地更改图像这件事,因为他现在正在明尼苏达大学接受正式调查。但我将评论皮勒先生的科学陈述,因为他对我的科学论文的描述是不准确的。这篇科学文章,暗示了我的工作通过鼓励开发针对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疗法,来误导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Aβ组成的,但事实上,20 多年来,我一直担心靶向该斑块的药物可能会无效。根据我发表的工作(Liu et al., 2015 Ashe, 2020),很显然Aβ是有两种一般形式的,分别是1型和2型。1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们的论文中称它为Aβ*56,我和实验室的其他同事在《科学》文章中将其称为“有毒低聚物”)会损害小鼠的记忆功能。而2型Aβ是在淀粉样斑块中发现的一种。药物开发人员反复针对的正是后一种形式,但均未成功。目前还没有针对1型Aβ的临床试验,我的研究表明1型Aβ与痴呆症相关性更强。皮勒先生却错误地将Aβ的两种形式混为一谈。皮勒先生的文章给了读者一种强烈的“暗示”,2006 年《自然》的这篇论文以某种方式点燃或者说推动了科学家们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Aβ靶向疗法的追求。我同意这种疗法的高失败率是令人沮丧的,并且AD的药物研发的确很昂贵。但读者必须知道的是,完全否认这一切是完全不真实的,几十年来,来自许多实验室的人类遗传学和小鼠模型已使许多药物开发人员得出结论,Aβ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靶标。皮勒先生的文章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a)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开发困难的挫败感;b) 对科学不端行为的具体指控,涉及一系列关于Aβ假说某一特定方面的论文。皮勒先生的这篇文章混淆上述a和b,给读者的印象是——让学术不端的具体行为,为整个阿尔兹海默病药物开发的失败率买单,这是具有误导性的。几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探寻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以便为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但近期发现一位同事可能通过篡改图像误导了我和科学界,这是毁灭性的。然而,更令人痛苦的是,发现一家主流的科学期刊公然歪曲了我工作的含义。学术界对《科学》一文的回应:争议颇大对于这一起震惊学术界的“造假门”事件,其他业内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加州大学查尔斯格拉布(Charles Glabe)作出了回应,在实验中,格拉布等人提供了一种称为A11的抗体,并提供了验证它的标准,“可悲的是,这并不是我们领域中第一篇或最后一篇无法复制的高关注度的论文。”格拉布表示。格拉布认为,Aβ*56对低聚物毒性领域没有长期影响,因为它的主要新颖主张是SDS PAGE上特定的56K低聚物条带。在此期间,还有很多其他实验室聚焦于低聚物的研究,每种类型的低聚物具有不同的大小、形态和名称。因此,除了Aβ*56工作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关于低聚物的研究在进行。“我认为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淀粉样蛋白低聚物(Aβ,tau,突触核蛋白,Htt低聚物等)参与神经元内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病变在整个大脑中的传递,摄取和播种,导致淀粉样蛋白的神经元内积累和细胞死亡。”格拉布介绍道。根据格拉布的观点,他与Ashe都认为Aβ*56的图像篡改事件与整个淀粉样蛋白低聚物的研究不能混为一谈,除了Aβ*56外,还有许多可以被研究的对象。布莱根妇女医院安罗姆尼神经系统疾病中心联合主任丹尼斯塞尔科(Dennis Selkoe)也和格拉布观点相似,他此前接受了调查记者的采访,看到了一些对篡改图像的专业分析。“在2006年,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一种受欢迎的低聚物引起突触毒性。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的科学公信度来说,是最不幸的。这根本不是科学上的挫折,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关于可溶性低聚物引起AD特征的令人信服的论文。”塞尔科在评论区表示。德国蒂宾根大学的(Mathias Jucker)对此也表示赞同。“Aβ * 56研究只是声称Aβ寡聚体是A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有毒物质,这只是相关的众多论文中的一篇。我认为如果没有Lesné的工作,该领域的发展不会有所不同,”他表示。当然,也有专家表示Lesné的研究已经在AD研究领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最直接的,最明显的损害是浪费了NIH的资金和该领域的思维浪费,因为人们正在利用这些结果作为自己实验的起点”,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Thomas Südhof表示。简而言之,Lesné此次图像造假事件已发酵到引起了大量学术界专家的注视,而,Cassava Sciences公司的造假事件则是折射出AD领域药物研发乱象以及困境。这两起事件对科学研究的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连带到相关的药物研究遭受信任危机。参考资料1.Sylvain Lesné, Who Found Aβ*56, Accused of Image Manipulation.ALZFORUM.https://www.alzforum.org/news/community-news/sylvain-lesne-who-found-av56-accused-image-manipulation2.Us opens criminal probe pharma company potential alzheimers drug fraud:report.Foxbusiness.https://www.foxbusiness.com/economy/us-opens-criminal-probe-pharma-company-potential-alzheimers-drug-fraud-report.
  • 北化陆骏造假被取消“青年千人计划”资格
    耶鲁大学Jun Lu(左)和北京化工大学陆骏 耶鲁大学Jun Lu发表论文列表 北京化工大学陆骏发表论文列表   “千人计划”网站7月27日发布公告称,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骏,其入选资格已被取消。   据悉,陆骏2004年06月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12年入选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   据北京化工大学网站介绍,陆骏是该校2011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同年11月起,任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另据查,在北京化工大学陆骏的个人简历中所列的学术论文中,包括发表在Nature、PNAS等顶级期刊的数篇论文与耶鲁大学的Jun Lu竟完全一样。而两人明显并非同一人,耶鲁大学的Jun Lu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   “打假斗士”方舟子7月27日15:16分在微博上爆料陆骏简历造假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千人计划”网站于17:22分即发布了公告,取消陆骏的“青年千人计划”资格。   北化就陆骏被取消“青年千人计划”资格发表声明   北京化工大学7月27日晚21:39就陆骏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取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资格一事发表声明,内容如下:   我校高度关注陆骏教授被取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资格的公告及有关网络评论。我们已立即开始调查其涉嫌履历造假问题,并将尽快依据事实作出严肃处理。   陆骏承认造假 北化给予其开除处分   7月28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网站刊登《北京化工大学关于给予陆骏行政纪律处分的决定》的公告,公告称,陆骏本人已承认造假事实。北化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公告全文如下:   陆骏,男,1973年生,2011年11月入职,现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经调查核实,陆骏在求职应聘及申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的过程中,盗用他人(姓名拼音字母相同)学术文章,伪造经历,属于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陆骏本人已承认上述造假事实。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教职工行政纪律处分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北京化工大学   2012年7月28日
  • 造假骗经费被罚!知名大学曾赔偿超7亿元
    通过捏造数据、篡改实验结果等行为骗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基金资助——近日,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MGH)前首席研究员Sam W. Lee,同意支付21.5万美元以解决上述指控。  而他所属的机构MGH将全额返还此前获得的项目资金约94万美元。  近年来,此类丑闻并不少见。哈佛医学院另一家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Anversa和同事曾被NIH起诉用欺诈手段骗取经费,最终以BWH赔偿1000万美元,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协议。  杜克大学也曾因面临最高6亿美元的罚款而轰动一时。2019年,这一学术造假案最终宣布以和解告终,杜克大学向美国政府支付1.125亿美元(约7.552亿元人民币)赔偿金。  10年前就曾被指控学术造假  据美国司法部网站近日公布的和解协议,Lee在2014年6月向NIH提交的一项资金项目申请中作出虚假陈述,包括捏造数据、篡改实验结果等行为。  在2015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7日期间,MGH从该项目拨款中获得了939,495.27美元的联邦资金。这笔资金如今将由MGH全额返还。  Lee的造假行为是在MGH进行内部拨款审查后发现,当时MGH选择停止提取联邦资金项目拨款并主动向美国政府披露。  MGH建立于1811年,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教学附属医院。  这不是Lee面临的唯一一次造假指控。  据撤稿观察网站报道,2011年7月,现供职于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和研究伦理学家David Vaux写信给《自然》杂志,认为Lee新发表的论文中存在几个严重缺陷。  他和多位同事都对这篇名为“通过小分子靶向ROS的应激反应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文章提出了质疑。Vaux还指出,Lee团队于2009年在《分子细胞》上发表的题为“AMT,一种p53诱导的细胞凋亡调节剂,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反应至关重要”的论文,数据也不可靠。  当时,《自然》杂志并未采取措施。Vaux又联系了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得到迅速答复后,是一年的沉默。于是,Vaux在2012年10月再次联系ORI询问进展。得到的回复是:  多年来,哈佛都在对多篇可能存在图像不当处理的论文进行审查,这个过程往往很慢,却是彻底的。  大约在同一时间,Lee威胁要起诉ScienceFraud.org的Paul Brookes,只是因为他批评了Lee的工作,该网站现已关闭。  后来,《分子细胞》于2013年撤稿被指控论文。《自然》杂志于2018年撤稿,但多年来其已经累积了不少引用。  10年后,终于等到了对Lee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尽管Vaux举报的两篇论文与Lee申请的NIH项目无关,但无疑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胜利”。  哈佛上一学术丑闻:31篇论文被撤稿、赔偿1000万美元  这不是哈佛第一次因学术丑闻赔偿高额罚款。  2018年,美国相关机构得出结论,因涉嫌伪造和篡改数据,要求撤回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简称BWH)前著名心脏病专家Piero Anversa发表的31篇研究论文。  当时,Anversa被广泛认为是心肌再生领域的开创者。他于2001年和2003年发表了两篇著名的论文,本人也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c-kit)而出名。这些c-kit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可用于治疗心脏病。  尽管多年来国际上很多实验室试图重复他的关键研究结果都未能成功,但这并不妨碍Anversa实验室继续发表论文和申请基金。  BWH从2013年1月起开始重新评估Anversa所发表的论文。尽管2015年Anversa就离开了BWH,但调查扔在继续。  其后,BWH主动向美国卫生部举报,并密切配合,最终于2017年4月达成协议:美国联盟医疗体系(合作成员包括MGH、BWH等)以及BWH向联邦政府支付1000万美元,用以了结对Anversa等涉嫌学术不端、在项目申请书中通过伪造数据和图片来获取NIH项目经费的指控。  杜克大学:向政府支付1.125亿美元罚款  美国另一所著名大学——杜克大学也曾因面临最高6亿美元的罚款而轰动一时。  2013年,该校生物学家Potts-Kant因盗刷学校公务信用卡并伪造收据,涉嫌贪污2.5万美元被捕,并被校方开除。随后,杜克大学实验室分析师Joseph Thomas举报Potts-Kant篡改实验数据,以获取大量联邦资助。  2015年,Potts-Kant收到法院传票,称其伪造的数据或帮助实验室和其他研究机构骗取政府补贴总计2亿美元,已涉嫌违反《虚假申报法案》。根据该法案,违法一方需要向联邦政府支付最高3倍的罚金,而举报者可从中分得12%~30%的奖励。  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学术造假案。根据起诉书,有实验室成员对她工作状态的描述是:Potts-Kant几乎在参与的所有实验和项目中篡改数据。  自2006年以来,Potts-Kant凭借造假数据,从NIH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等机构帮助杜克大学拿到了至少49个项目的8280万美元联邦资助,还间接帮其他研究机构申请到了15项额外经费,共计1.209亿美元。  历时4年后,2019年这一学术造假案最终宣布以和解告终,杜克大学向联邦政府支付1.125亿美元赔偿金。
  • 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的“白”与“黑”
    9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退学博士魏景亮,在网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爆料:国家转基因监测中心造假”的文章,实名举报其所在的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存在“大规模的’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等多项造假行为。  作为对举报的回应,19日下午,农科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并表示,“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日前,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公布了调查结果,并指出该中心存在违反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和人员管理规定的行为,但“不存在检测工作和检测数据造假问题”。  档案造假还是数据造假?  魏景亮在举报中称,“所有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并指出该转基因检测中心,存在“本应该定期进行的仪器维护与校准,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准物质领用,检测试剂领用等记录都根据需要凭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全部都凭空杜撰”等诸多问题。  但有专家指出,工作档案造假与实验数据造假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实验数据真实,只是存在流程上的不规范,与蓄意篡改、捏造数据并非一个层面的问题。同时,两者也是不同的管理体系,工作档案由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实验结果则由用户和同行评议。  对此,魏景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应称,检测中心“没有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也没有外来任务,实际上连实验都没有,也正因为没有过程,更不存在使用记录,造假都是服务于一个逻辑:检测中心3年一度的农业部资质认定”。“有专家认为这并非学术造假,但我想资质造假也是一种造假。”魏景亮说。  不过,对于魏景亮对该检测中心造假行为的根源和目的都是“资质造假”的判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姜韬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是不是资质造假的定性,要有关部门来判断”,而魏景亮只应当确保举报情况中的事实的准确和完整。  对于魏景亮举报的内容,姜韬认为,首先应对其真实性进行调查,假如属实,就需要做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是否非法获利两方面的判断。他表示,如果存在实验结果造假,或者编造工作量在竞争项目违背公平原则而获得不道德收益,这都是“很严重”的造假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和严厉的处理。  但他也指出,科学家对于实验数据真伪这种关乎学术不端行为高度敏感, 没人敢触及红线,除非这辈子不打算再做学术研究,并且这样的造假行为也很容易被识破。  “比如盲样测定会把一份样品分给不同的实验室来检测,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各实验室数据一比对便一目了然,如果一个检测机构的几次抽检结果总是距离平均值偏差较大,其实验室将会被评为不合格,甚至被摘牌。”姜韬称。  在实际的样品检测中,检测机构都要对自己的检测报告负责,甚至有些样品依据相关部门规定,还需要多家检测中心出具检测结果,因而实验数据的造假很容易被识别。所以,在他看来,目前的举报材料中应当并不涉及数据造假问题。  费尽周折只为保住大V身份?  在魏景亮的举报中,另一个关注焦点在于检测人员资质问题。据他介绍,在农业部的资质鉴定中,专家组会与检测中心每个人谈话,以检查其专业水平和对体系的了解程度。  而事实上,该中心并未配备足够的正式工作人员,因而便出现了学生“冒名顶替”“签订虚假合同”等行为。而魏景亮认为,让学生来担任检测人员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符合资质的检测人员操作,更容易出错。”他解释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实验经验不足,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小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一些污染、不完善导致做不出结果,所以对检测的结果影响是很大的”。  魏景亮表示,因为存在种种程序不完善,该检测中心一直对外推脱各类检测项目,“怕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他还告诉记者,由于是科研单位,该实验室要承担日常科研任务,如果要进行检测需要封实验室、清理无关材料,“成本非常高”。  然而,既然该检测中心并不承担国家重大检测任务,对外也推脱各类检测项目,那么,它费尽周折编造本不存在的检测任务、伪造检测人员身份的动机何在?  对此,魏景亮解释称,检测中心这块牌子会给实验室带来“隐形的好处”。他表示,检测中心证明“一个实验室有一定的公信力和拿项目的能力”,“就像大V身份认证、高级会员”,会在“拿项目时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对于外界对魏景亮博士肄业与他举报该检测中心间的关联,魏景亮也回应称,他是在博士肄业后进行举报,两者间并无太大关系。  作为被举报方,农科院在发布声明后并未做进一步回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具体情况需等待农业部调查后统一对外公布调查结果,在这之前不再做更多回应。  今天下午5时许,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分别就魏景亮所举报的“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问题、“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研究生顶替进行检测以及研究生签订虚假劳动合同”问题、“对外推脱检测委托以及私下出具虚假报告”问题公布了调查结果。  依据《通报》,该中心确实存在突击补充档案材料、利用“在读研究生顶替检测员开展检测试验”等违反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和人员管理规定的行为。不过《通报》也指出,该中心仅在2011年12月接受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委托的2项试验检测任务,并出具了相关报告,但该检测“有检测过程和检测数据等原始记录,不存在检测工作和检测数据造假问题”,并且该中心“至今未出具过已获安全证书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报告”。  根据《通报》,农业部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对该中心作出暂停工作,“限期6个月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将撤销机构并收回审查认可证书及印章”的处理,并责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转基因检测与安全评估是一回事?  事件一出,许多网友因举报涉及“转基因”,而转移焦点,再度对转基因安全问题产生担忧。这也是姜韬所担心的问题所在,“我们理解网友的担心,我们也很不希望出现这样发散性的效应”,但他强调“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基础并没有动摇”。  姜韬向记者强调,我们一直向公众表示转基因的安全性并不是靠事后孤注一掷的检测来保障,而是从研发的第一个步骤就开始了,在基因的克隆和鉴定、蛋白质产物性质(理化,生物、毒理)的确定、基因的转移、阳性克隆的鉴定和筛选、再生植株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安全性的筛查和保证。  “如果科学家把前面做好,即使不检测,也可以有很大把握保障整个过程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看到的最后一步的检测是一个验证过程。”姜韬表示,检测前面环节很多,并都进行了大量的保障和筛选,因而其安全性不会动摇。  姜韬强调,转基因检测实验室与转基因安全性评估机构是两回事。 转基因检测实验室是进行某种农作物或者家畜是否转基因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其结论为是否是转基因和含有多少特定的转基因成分,并不涉及安全性。  而转基因安全评估则是任何一个实验室都无法全部做到,因为安全评估要进行的项目非常多,包括动物食用安全性、目的基因产物毒理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影响实验,环境动物影响实验等等。“比如,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安全评估结果的英文材料超过1000页,参与的实验室之多,远不是大家的直观猜测的那样,所以公众完全不必担心转基因评估结论的可靠性。”姜韬说。  魏景亮也在采访中对该问题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该检测中心的工作是“检测是不是转基因,定性的问题”,与转基因安全检测并没有关系。  不过,对于该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姜韬也强调,“这件事应当引起重视”,而所涉及的实验室也必须整改,做到管理规范化、严谨化,同时要确定是不是在实验数据上造假,进行调查评估,因为“只有直接涉及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的问题,才会影响到转基因测试结果”。  他最后强调,不能片面地认为这是类似实验室的普遍现象,对于该问题社会各方面还是应当理性沟通,消除误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欢迎媒体和社会监督,同时期望各界对科学家的自觉自律保持信心,因为“科学家不是靠别人管着才把事情做好”。
  • 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涉500多所高校 要价几千到几万
    在这里,只要交一千多块钱,一篇职称论文就能代写保发,而学位论文则要贵一些。博士论文大概一篇大概五、六万元,硕士论文则是五千到一万元左右,难度大一些的比如医学类的论文则要更贵,一篇硕士论文要价大概一万七左右。  论文造假,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年来,从教授博导到普通学生,媒体曝光的论文造假事件呈高发态势。可是你知道吗,论文造假的背后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央视新闻的记者历经两个多月的调查,“潜伏”进了多家论文造假公司,为您揭开这个产业链触目惊心的黑幕。 代写代发职称、学位论文 要价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现在在网上搜索“论文发表”,随便就能找到上万个相关网站,有的甚至直接写着提供论文代写服务。但是,这些网站通常只在网上与客户联系,从不见面交易。记者通过对这些网站追踪,发现隐藏在这些网站背后的往往是一些看起来很正规的公司。记者通过应聘进入了一家名叫广州名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位于广东中山市的分公司。  该公司一位姓郑的经理介绍,公司业务主要有两大支柱,一类是职称论文,另一类是学位论文。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代写、代发,以及写发全包。在这里,只要交一千多块钱,一篇职称论文就能代写保发,而学位论文则要贵一些。博士论文大概一篇大概五、六万元,硕士论文则是五千到一万元左右,难度大一些的比如医学类的论文则要更贵,一篇硕士论文要价大概一万七左右。广州名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业务火爆 买家满意度高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该公司的业务却非常火爆。记者拿到了该公司的业务情况报告,这份文件显示:公司去年共完成了4688.5单(公司规定单笔交易在500元以下的算0.5单),相当于一天就能接十几单业务。而到了今年,仅一月份该公司就已经完成了1395.5单。郑经理介绍,目前整个论文造假行业正在处于高速增长期,现在业务员一天内接到几十单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业务火爆,他们的口碑又如何呢?记者拿到了该公司一小部分论文买家的名单,上面有几百名买家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记者通过公司的客服系统联系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买家,他们有购买职称论文的,也有购买学位论文的,其中不乏一些高校的在读博士生。而对于该公司的服务,他们竟一致表示很满意。  东北一所高校的一位在读博士生定制的博士论文。全文12万字,全款高达7万元,买家已经支付了2万多元的订金 。  造假论文生产链完备  之所以能拿下如此庞大的业务量,还能获得客户相当的满意度,是因为这些论文造假公司的背后,有着相当完备的产业链。据广州名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郑经理介绍,该公司的论文生产线由五个核心部门组成——竞价部、企划部、顾问部、财务部、创作部,这五个部门环环相扣,互相配合,流水线作业。  首先,竞价部负责在网上推广业务。和普通公司一样,要想招揽客户首先要打广告,但论文造假毕竟是违法生意,上不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常规渠道。经过几年的摸索,论文造假企业找到了一条他们能做广告的渠道——网络推广,他们在百度搜索上,通过竞价,找到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排名,给自己做广告。  在百度搜索里,想获得一个靠前的排名是需要付费的,这就叫竞价。据百度推广的工作人员介绍,竞价按点击收费,客户出价,设定每次的点击费用,越高排名就越靠前。广州名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郑经理说,搜索排名前四位都太贵,点击一次要30元,甚至是35元,该公司一般将点击费用设定在最贵的23—24 元,最便宜的13—15元左右。  企划部负责公司网站的维护,论文买家通过网络搜索广告找到公司网站之后,顾问部业务员负责接待,了解买家需要什么样的论文、想在哪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之后客户付定金,财务部查账,一旦确定到账,创作部开始接手。创作部会去找写手,写手拟个题目再发给顾问部业务员,业务员发给买家,让客户选,买家选定题目后,写手就开始进行所谓的创作。  写手更改表述方式“抄”论文 检测软件查不出  对于写手来说,一篇5000字的职称论文通常只要一天就能交稿,写手为什么能够如此高效呢?他们的秘诀就是“抄”,不过,他们需要“换汤不换药”、“改头换面”地“抄”。  国内目前学术期刊和高校鉴别论文真假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用查重软件来查文章的重复率,郑经理说,他们的论文在查重率方面绝对会过关,因为天下论文一大抄,虽然抄的内容一样,但他们的表述方式却不一样。“比如说‘我今天晚餐吃了番茄炒蛋’,他就会说‘我今天晚上食用了鸡蛋炒番茄’,或者是‘西红柿炒鸡蛋作为我的晚饭’。”  按照郑经理教授的方法,记者用期刊和高校常用的查重软件,检测了一篇已经发表的,名为《学术不端行为给期刊编辑带来的心理压力》的论文。检测结果显示:除去引用部分,重复率为81%多,这说明查重软件检测出,这是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  接下来记者对这篇论文进行了语序调整和同义词替换等简单改写,比如将原题目《学术不端行为给期刊编辑带来的心理压力》改写为《期刊编辑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心理压力研究》。随后,记者将修改过的文章再一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复率为0。这篇100%纯抄袭的论文,经过简单修改,就摇身一变成了一篇 100%纯原创论文。  渗透高校 大学生买家数量大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样的论文造假公司不在少数,而且除了广州名匠这样规模和产能比较小的公司之外,一些大公司的业务范围正在迅速扩张。  记者同样通过应聘进入了位于成都市中心的九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它对外宣称的主营业务是期刊出版服务。进了公司以后记者发现,该公司在大厦里拥有整整四层楼的办公区域,员工超过500人,每天的接单量能创造十几万的纯利润。这500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发展客户的业务员,而他们每天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QQ群。  记者了解到,公司里每个业务员基本上都加了三四百个研究生群,500多业务员几乎渗透进了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群。业务员进群后,会将每个群内的学生资料下载,然后单独询问学生是否需要买论文。  记者在这家公司得到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这种方式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记者拿到了最近几个月公司统计几个批次的成交的客户登记表,每张登记表中都有 2000到3000个客户信息,每个成交信息中都会标注客户的学校、院系以及论文用途。经记者初步统计,客户名单中涉及超过500所高校的学生。  此外,记者还拿到了11份硕士论文进度跟进表,进度表中标记了枪手为论文买家创作的进度情况。记者初步统计了一下,这11份进度表中涉及约300篇硕士论文,这意味着至少300个在读硕士研究生已经付钱买了论文骗取学位。而记者看到的只是一个小组不到半年中的业务情况,对于整个公司庞大的业务量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 从根源上抵制论文造假  今年4月,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征求意见稿,这被认为对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造假行为的一种回应。  这些论文造假公司固然可恨,理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作为论文造假事件的真正元凶与既得利益者,那些买假论文的人,拿着假论文骗职称、骗学位、骗荣誉的人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抵制与惩处。对于论文造假事件的后续调查及处理情况,央视新闻将继续跟进。
  • 科技部:大规模撤稿不负责,打击论文造假产业链
    p   科技部通报“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事件调查结果,通报中称: /p p   6月5日,万钢部长召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第六次会议,部署处理论文造假工作。科枝部牵头会同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彻查处理工作方案,在现行法律法规等的框架内提出了统一的处理规则,组织涉事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从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两条线,实事求是对论文质量、论文署名情况、撰写发表过程、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情况、论文使用情况等开展彻查,基本查清了撤稿论文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p p   同时各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科研项目(基金)、基地建设。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相关科研项目、基金等予以暂停。针对此次撤稿事件中参与造假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部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商部门,启动网上网下清理工作,打击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p p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强调,撤稿是学术期刊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机制,正常的撤稿应当是期刊针对已发表的论文,发现问题的,随时发现,随时撤稿。但对数年来的论文集中、大规模的撤稿则是不正常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负责任的,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守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绝不能因为个别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要求、违背科学精神,就否定我们整个科技人员队伍,否定广大科研人员做出的杰出贡献。 /p p   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将以此次撒稿事件为契机,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强化以品德、能力、贡献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更好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p
  • 著名海归学者被曝造假 曾是国家巨资引进人才
    图/哈尔滨医科大学网站   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近日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国“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因两篇论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记者昨晚从该研究所网站获悉,王志国确因学术不端被免去科研权利,其实验室也被关闭。   调查结果论文中图片被篡改   王志国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我国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   方舟子表示,此消息引自加拿大媒体,是经官方调查后最新公布的处理结果。   记者登录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看到,8月10日的报道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7月底已对王志国教授的学术研究展开调查,重审所有数据。   报道称,王志国本人曾承认,被撤销的论文中用以说明数据的图片在合成中出现错误,论文其余部分包括结论准确无误,实验结果也可重现。但对于图片问题,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所关心的问题是所用的图片“是如何被人为篡改”的。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博士在9月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介绍,工作人员今年6月发现,王志国两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被相关期刊撤销,经严密调查,专家委员会认定王志国违背研究所的科研伦理标准及其自身作为研究者的职责。   记者登录国际著名生物期刊《生物化学期刊》网站发现,两篇问题论文的查询结果显示“已被作者撤销”。   方舟子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已公布的调查结论有力证明,王志国相关论文确系造假。   当前处罚已被剥夺科研权利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表示,调查报告和参与调查的专家委员名单将予以保密,以继续对此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所决定,立即免去王志国的科研权利及其研究者身份,并关闭其实验室,并要求其同时撤销另外3篇已发表的论文。   据CBC 9月2日报道,王志国此前已获加拿大联邦政府、相关科研机构及协会数百万美元科研经费。调查结果公布后,相关机构已冻结经费,并永久取消其资助资格。   “这是很严厉的处罚”,方舟子说,国外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最严厉的处罚是开除,王志国目前虽未被蒙特利尔大学开除,依然保留教授身份,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没了实验室,事实上“与开除也差不多了”。   截至昨晚,王志国本人对此处理未予表态。记者联系其所供职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未能得到回复。   王志国其人   哈医大重点引进海外人才   据国内媒体此前报道,去年8月20日,黑龙江省向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9名特聘专家发放资助资金,除中央资助的每人100万元外,黑龙江省再资助每人50万元,其中就包括中组部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   黑龙江日报集团下属的《家庭保健报》去年9月14日报道称,王志国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个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医疗卫生行业创新类的“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哈尔滨医科大学网站显示,王志国为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其多年从事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资深科学家。   介绍称,王志国先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原创研究论文百余篇,是5种国际期刊杂志编委,曾先后获20余项科研奖励,1996年被授予加拿大蒙特利尔伟大公民及青年科学家称号。   说法   应当取消其引进资格   学术打假莫不了了之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认为,王志国不应入选“千人计划”。方舟子也认为,当取消其入选资格。   "千人计划’评选时,要求在国外有一定职务,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方舟子说,“既然现在已调查认定他的学术研究有问题,等于之前那些条件已不符合,无论从评选程序角度,还是从学术道德角度,都应取消资格。”   有网友认为,应学习加拿大对于科研造假的惩罚力度。   对此,方舟子表示,对资历较高的科研人员,我国基本不做调查,即使有问题被曝光也大都不了了之。他提到两个相关部门,一是教育部下属的学术建设委员会,二是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虽建立都已有时日,但“从没听说他们做过什么调查,处理过什么学术问题”。   “这件事可看出,国外学术界同样存在学术问题,但一经发现他们会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才不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方舟子说。   “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我国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2000名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业。
  • 千人王志国因论文造假被免去科研权利
    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昨天(9月4日)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国“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因两篇论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记者昨晚从该研究所网站获悉,王志国确因学术不端被免去科研权利,其实验室也被关闭。   调查结果论文中图片被篡改   王志国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我国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   方舟子表示,此消息引自加拿大媒体,是经官方调查后最新公布的处理结果。   记者登录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看到,8月10日的报道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7月底已对王志国教授的学术研究展开调查,重审所有数据。   报道称,王志国本人曾承认,被撤销的论文中用以说明数据的图片在合成中出现错误,论文其余部分包括结论准确无误,实验结果也可重现。但对于图片问题,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所关心的问题是所用的图片“是如何被人为篡改”的。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博士在9月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介绍,工作人员今年6月发现,王志国两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被相关期刊撤销,经严密调查,专家委员会认定王志国违背研究所的科研伦理标准及其自身作为研究者的职责。   记者登录国际著名生物期刊《生物化学期刊》网站发现,两篇问题论文的查询结果显示“已被作者撤销”。   方舟子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已公布的调查结论有力证明,王志国相关论文确系造假。   当前处罚已被剥夺科研权利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表示,调查报告和参与调查的专家委员名单将予以保密,以继续对此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所决定,立即免去王志国的科研权利及其研究者身份,并关闭其实验室,并要求其同时撤销另外3篇已发表的论文。   据CBC 9月2日报道,王志国此前已获加拿大联邦政府、相关科研机构及协会数百万美元科研经费。调查结果公布后,相关机构已冻结经费,并永久取消其资助资格。   “这是很严厉的处罚”,方舟子说,国外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最严厉的处罚是开除,王志国目前虽未被蒙特利尔大学开除,依然保留教授身份,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没了实验室,事实上“与开除也差不多了”。   截至昨晚,王志国本人对此处理未予表态。记者联系其所供职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未能得到回复。   ■王志国其人   哈医大重点引进海外人才   据国内媒体此前报道,去年8月20日,黑龙江省向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9名特聘专家发放资助资金,除中央资助的每人100万元外,黑龙江省再资助每人50万元,其中就包括中组部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   黑龙江日报集团下属的《家庭保健报》去年9月14日报道称,王志国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个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医疗卫生行业创新类的“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哈尔滨医科大学网站显示,王志国为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其多年从事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资深科学家。   介绍称,王志国先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原创研究论文百余篇,是5种国际期刊杂志编委,曾先后获20余项科研奖励,1996年被授予加拿大蒙特利尔伟大公民及青年科学家称号。   ■说法   应当取消其引进资格   学术打假莫不了了之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认为,王志国不应入选“千人计划”。方舟子也认为,当取消其入选资格。   “‘千人计划’评选时,要求在国外有一定职务,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方舟子说,“既然现在已调查认定他的学术研究有问题,等于之前那些条件已不符合,无论从评选程序角度,还是从学术道德角度,都应取消资格。”   有网友认为,应学习加拿大对于科研造假的惩罚力度。   对此,方舟子表示,对资历较高的科研人员,我国基本不做调查,即使有问题被曝光也大都不了了之。他提到两个相关部门,一是教育部下属的学术建设委员会,二是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虽建立都已有时日,但“从没听说他们做过什么调查,处理过什么学术问题”。   “这件事可看出,国外学术界同样存在学术问题,但一经发现他们会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才不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方舟子说。   “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我国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2000名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业。
  • 联合工作机制是如何得出裴钢论文“未发现有造假”结论的?
    大家很关心调查结果是如何出炉的、是否可靠。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走访了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多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阅研相关原始权威材料,请教相关知情专家答疑释惑,形成了对此事的初步认知。这里,特通过问答的形式予以发布,供大家参考。问:很多网友批评,无法了解此次调查的详细过程。具体情况如何?答:按照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国科发监[2019]323号,以下简称323号文)的相关规定,针对科研诚信举报的调查处理程序包括: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行政调查、进行学术评议。调查中要与被调查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谈话、调阅相关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等。一般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不向社会公布,这也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鉴于2019年底的网传饶毅举报事件涉及多个部门的科研人员,引发广泛关注,依照323号文第5条规定,由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启动联合工作机制,中科院在联合工作机制下承担裴钢受质疑论文的相关调查工作;联合工作机制依据第48条规定向社会通报了调查结果。很多网友关心,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是什么。这里详细介绍一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是2007年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建立的。此后规模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有21个部门参加。联合工作机制是在联席会议制度下为处理2019年底涉及多人的网传举报事件而专门组成的,包括了科技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6个部门。中科院对此次举报事件的调查严格按照323号文规定的流程进行。2019年12月初,中科院即部署调查工作,随后在国家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按照联合工作机制要求,依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323号文第15条第三款之规定,正式启动调查。具体来说,关于裴钢涉及论文的调查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是“现场调查”阶段。该阶段工作由中科院牵头组织。中科院制定了详尽的调查方案,并专门函请科技部推荐专家,组成的调查组于2020年1月赴裴钢所在的单位——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开展现场调查,通过核对原始记录、问询当事人、咨询同行专家意见、调查组集体研判,得出初步调查结论。第二个是“学术评议”阶段。根据323号文相关规定,中科院组成了由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和院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学术评议专家组。2020年3月,学术评议专家组听取了调查组关于调查过程的汇报,审议了相关材料和调查结果,集体进行了评议,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评议结论,并向联合工作机制报送。第三个是“复核评议”阶段。2020年6月,联合工作机制另行组织复核评议专家组,进行了现场复核和专家评议。专家组成员赴现场,再次问询当事人、查阅相关资料、复核前期调查过程。专家组在此基础上于9月初召开全体会议,对整个调查过程及相关事实进行质证和闭门评议。评议期间,中科院相关人员全部进行回避。问:如何评价整个调查工作?答:整个调查前后历时一年多,受访各方认为这次调查是规范、严谨的。以参加此次现场调查阶段的专家组成为例,依据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有关工作方案,中科院制定了调查方案并组建了以院外专家为主的调查团队。其中,80%为中科院以外专家,科技部推荐的专家占60%,院士占60%。为保证专业性,调查组还特别邀请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领域的小同行专家到场提供咨询和专业支撑。更重要的是,调查组找到了和此次事件相关的裴钢研究组20年前的部分原始实验记录,为专家组得出初步调查结论提供了直接证据。在学术评议阶段,由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和中科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联合学术评议专家组中,生命与健康领域专家占60%,院士占比80%。现场评议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了最终的评议意见。问:调查组是否拿到了实验的原始数据和记录?答:是的,拿到了。被举报的论文是1999年发表的,时间跨度很大。这20年中,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和裴钢研究组都经历了多次合并、搬迁,所幸调查组从现场还是找到了部分原始关键实验记录。国际上各实验室对原始实验记录保存时间的要求并不一致,一般要求是10年,如欧洲科学基金会(ESF)规定数据保存期为10年(2012年的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内部研究实验记录指南规定一般情况下所有与研究相关的实验记录至少保存2年。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和具体要求。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查组仍然找到了裴钢研究组当年的部分原始关键实验记录。这些原始记录包括王某、赵某、吴某、张某等学生的记录本。调查组在上面找到了被质疑论文的几张图片的实验记录。这对认定“未发现有造假”有很大的帮助。调查组在审阅这些原始实验记录后认为,未发现被举报论文存在造假的证据。这些实验记录也都已经拍照、复印、存档,提交给了后续的学术评议专家组和复核评议专家组。问:很多网友关心,为什么此前整个调查工作中未组织做重复实验。对此应该如何看待?答:针对此次网络举报事件,调查工作的核心是确认裴钢研究组有无论文造假。原始实验记录和专家评议共同构成了调查结论的关键证据。按照科研不端行为调查惯例,在已经获得原始数据记录且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没有造假的情况下,一般不启动重复实验。通常,学术质疑在引发广泛关注的情况下,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往往会自发开展重复实验,以期辨别真伪。如果大量的重复实验仍然无法得出之前的结果,可能引发学术不端指控,相关机构才会启动调查工作,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学术不端行为。20年来,针对裴钢被举报的论文,除了饶毅教授外并没有其他同行提出质疑,而且饶毅教授在举报中也未提供实质性证据。即使这样,两位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均为裴钢研究组当年的学生,其中一位为被质疑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克服了年代久远、实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困难,依然重复了部分关键工作,得出了一致的研究结论,并将相关实验记录和材料提交给了调查组。此外,国际上一些工作也佐证了裴钢研究组1999年论文的部分结论。问:饶毅教授是此次举报事件的关键当事人之一。在调查中有关方面是否联系过他,请他提供一些证据等材料?答:因为2019年底网传举报事件的对象是包括裴钢在内的多位科学家,处理该事件的相关工作均在联合工作机制的框架下进行,也包括与饶毅教授联系。事实上,联合工作机制多次与饶毅教授联系。饶毅教授也向联合工作机制发送了答复邮件,但答复邮件并未提供具体的证据。另外,裴钢所在单位——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也在2019年底与饶毅教授联系,请他提供相应的举报证据,但饶毅教授在回复中未提供具体证据。问: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如何理性地进行学术争鸣?答:事实上,围绕某个科学问题开展学术争鸣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例如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争论持续了20年,堪称君子之争的典范。学术界的惯例一般是,科学家如果打算对某项研究或者结论进行质疑,可首先联系对方实验室询问详细情况,也可请对方提供协助再现实验过程。如果得到的结果和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以撰写科研论文,经同行评议后发表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即便不能发表,也可联系此前发表相关研究结果的期刊编辑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撰写评论性文章,进行质疑。这就是学者之间通常的学术之争。需要强调的是,学术争鸣不等于否定对方的研究,更不是无端指责对方有学术不端。学术争鸣完全可以在学术共同体内部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此外,针对饶毅教授重复举报裴钢事件,联合工作机制此前作出的调查结论无疑具有最高权威性。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正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纪律处分规定(暂行)》第十条之规定,不再进行调查是有道理的。受访各方表示,既要对实验数据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也要区分好学术争鸣和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界限,鼓励理性地进行学术争鸣,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 武大回应长江学者论文造假指控: 专家鉴定不存在伪造数据行为
    p   2018开年伊始,中国学术圈又爆出大案。1月18日,知名新媒体知识分子发布一篇报告,报道同事匿名举报武汉大学长江学者李红良教授团队Nature Medicine论文涉嫌造假,立刻引起业内关注和讨论。许多人都想起了不久前才尘埃落定的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论文事件。 /p p   知识分子列举李红良教授Nature Medicine论文存在两大造假疑点:(1)猴子实验周期不足 (2)关键实验用猴数量不足。对此,武汉大学迅速做出反应。其官方认证微博在18日晚10点20分连发两条微博,对此作出说明。其中一篇微博来自校学术委员会: /p p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匿名举报李红良团队涉嫌学术造假情况,现声明如下: /p p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恪守学术诚信,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将独立对李红良团队相关论文做出严谨评价。学术委员会于2017年4月28日第一次收到相关匿名举报,随即按& lt & lt 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 gt & gt 启动内部调查。在此基础上,2017年12月18日,学术委员会责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包括三名院士在内的五名专家进行鉴定。专家组认为三个课题中关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数据不存在伪造科研数据的行为。根据今天网络文章中提出的相关质疑,学术委员会将再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和评判。学术委员会评价结论将公开发布。 /p p   这一声明显示,武大在2017年4月28日即收到匿名举报并展开调查,包括3位院士在内的五名专家鉴定认为不存在伪造科研数据的行为。声明也表示,将根据网络文章提出的质疑,再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和评判。 /p p   同时,武汉大学微博对于猴子实验为期30周和32周,也作出说明,称最初实验是3月17日开始,而非举报所称的5月6日,并断定两篇论文实验周期分别为30周(CFLAR论文)和32周(TMBIM1论文),原始记录清晰可查,与论文所述完全符合: /p p   两篇论文所涉及的猴实验是自2016年3月17日开始,2016年10月29日截止。实验20周数据为第一次投稿所用实验数据 投稿后,猴实验仍在继续进行。CFLAR文章的猴实验数据自实验正式开始至10月18日,共计30周 TMBIM1文章的猴实验数据自实验正式开始至10月29日,共计32周。30周和32周数据为两篇文章发表的最终数据。 /p p   从3月17日至26日实验正式开始至8月10日,实验进行20周,李红良课题组在9月9日和10月2日投出两篇文章时,使用了这一时间段的实验数据,并在稿件中明确表述为“20 weeks”,即第一次投稿文中明确说明使用的是AAV8第一次肝门静脉注射20周的实验数据。文章投出后,实验并没有立即停止,研究人员继续对实验猴予以高脂饮食,以期研究更远期的治疗效果。 /p p   课题组于10月18日至20日实验进行到30周时进行CFLAR(S1)治疗效果评价 10月29日实验进行到32周时进行TMBIM1治疗效果评价。期间,审稿人返回的意见建议更新更远期治疗效果的数据,李红良课题组应要求将论文中相应实验猴治疗数据更新后提交,即文章最终发表数据。 /p p   两篇文章在第一次回修中,应审稿人和杂志社要求,对相应数据进行更新。两项食蟹猴AAV病毒对照组为同一对照组,在论文中有清晰表述。 /p p   因此,两篇论文实验周期分别为30周(CFLAR论文)和32周(TMBIM1论文),原始记录清晰可查,与论文所述完全符合。 /p p   武汉大学微博也发布了李红良团队据称根据实验原始记录制作的关键时间节点流程图,回应猴子实验周期不足的指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17f6943-73d2-4337-966b-2a2a7905dbaa.jpg" title=" 图1.webp.jpg" / /p p   此外,李红良团队还对用猴数量作出说明,回应用猴数量不足的指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d063530d-8e00-49b7-b62c-2641695d2c4e.jpg" title=" 图2.webp.jpg" / /p p   武汉大学实验用猴事件也让人再一次想起NgAgo基因编辑论文,最初都由网络爆料开始。此前默默无闻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2016年5月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论文,经知识分子等新媒体宣传报道,一鸣惊人,被誉为诺奖级成果和逆袭之典型,激励了许多的青年学者。但不久后,知名学术评论家方舟子先生即在网络对该论文提出质疑,而国内外诸多实验室也不能重复其实验结果,最终导致撤稿,是近年来国内广受关注的学术事件。 /p p   此次李红良实验用猴事件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武汉大学态度迅速而明确,令人欣慰。相信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所承诺的后续进一步的专家调查鉴定会有明确的、能经受检验的结论。我们也呼吁国内学术共同体以此为契机,尽快完善学术不端调查机制。 /p
  • 韩造假科学家来华建实验室
    近日,据韩国媒体报道,曾被曝光学术造假的韩国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将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并在华建实验室。记者昨日核实,黄禹锡将与中国无锡一家科技企业,云南一家研究机构,以及美国一家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动物克隆技术,并将在山东威海新建实验室。   中韩美将在威海建克隆实验室   近日,据韩国媒体报道,黄禹锡将接受中国一家公司的经费支持,开展干细胞研究,并在中国建实验室。与黄禹锡合作的中方企业,无锡博雅干细胞集团董事长许晓椿证实了这一消息。   他表示,合作有两块,一块是中韩合作,包括黄禹锡的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所与无锡博雅,以及云南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三家合作开展灵长类动物克隆研究。另一块是中韩美合作,由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所,无锡博雅,以及美国波特兰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方面合作进行线粒体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十年前,身为韩国首尔大学教授的黄禹锡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发表论文,称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他被推选为韩国&ldquo 首席科学家&rdquo ,成为了韩国的&ldquo 民族英雄&rdquo 。但此后,黄禹锡团队被曝光论文造假,非法取得卵子来源,被法院裁定犯了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   他于2006年在私人基金会的支持下在韩国成立了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所,在过去的几年专事从事克隆宠物狗等干细胞研究,去年,黄禹锡的技术获得了美国专利。   中方企业否认黄禹锡为规避韩国法律   对于黄禹锡在中国建实验室是为规避韩国干细胞相关法律法规的质疑,许晓椿对此否认。他表示,中韩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因为黄禹锡看重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中国未来在全球的影响力,未来必定有个庞大的健康市场。许晓椿还表示,中韩合作只涉及克隆灵长类动物,没有任何意图进行人的克隆。   此外,一些科研人员也表达了选择有科学污点科学家合作的质疑。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伦理学委员会主席沈铭贤认为,黄禹锡造假的事情发生比较早,也承认了,但他后来的研究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肯定,总体上是比较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ldquo 我们主张要规范开发,应用干细胞治病救人的功用。&rdquo
  • 中科院候选院士举报同行电镜实验造假
    昨天,201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教授王牧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正式声明自己申请退出院士增选,并详细解释原因。博文中同时发布王牧此前给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称其课题组发现以闻海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   称退选旨在引发科学道德重视   昨天中午11点37分,王牧在科学网的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称,今年夏天他的课题组发现以闻海虎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Commun.刊物上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并于9月15日向中科院数理学部实名举报,&ldquo 10月13号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进行调查 10月14日科学院进行了独立调查。至此该事件调查程序正式启动。10月16日我向几位推荐人发了关于退出院士增选的信件&rdquo 。   &ldquo 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屡屡发生的今天,我觉得有必要重温一个警示:科学道德的底线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触碰。&rdquo 王牧在博文中叙述,他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   昨天,王牧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证实,博文确实为其所写,并表示因其与闻海虎同为今年的院士候选人,出于避嫌的考虑,在实名举报后提出申请退出院士增选。   举报对方实验数据涉嫌造假   王牧在博文中附上了此前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会的实名举报信,信中记述称:闻海虎在2012年8月底至王办公室商谈,要求与之合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钾铁硒材料中两相的化学成分。王随之让课题组负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级工程师M老师安排实验。此后半年中,M进行了数次电镜形貌测量 他的研究生C和H进行了样品的能谱(微区化学成分)测量。三人在分别测量后,随即将原始实验数据拷贝给了闻海虎的学生。   据介绍,2013年7月2日,王牧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报道闻海虎论文发表的消息,M、C和H分别被列为第7、8、9作者。王牧称,他随即询问了三人,三人均告知从未参加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图片制作,甚至在投稿NatureCommun.之前,没有看过该投稿稿件。&ldquo 鉴此,三人以该文违反Nature系列刊物的投稿规则要求撤销署名。NatureCommun.编辑部随后来信询问投稿细节,此时三人又从编辑来信中得知该文在投稿时留给编辑部的C和H两人的邮箱地址是伪造的。编辑同时询问是否对文章数据的真实性有疑问,M、C和H三人对比检查原始数据和已发表文章后,发现该文涉嫌造假。&rdquo   王牧称,自己并不是论文作者之一,但自己的2名学生和1个实验员是&ldquo 被作者&rdquo 了。同时,王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了4项闻论文涉嫌造假的主要事实,并表示自己有大量原始数据和证据备查。   王牧表示尚未收到调查结果   王牧在博文最后附上《关于退出院士增选的信》,信中称:&ldquo 选择实名举报,我清楚地知道这也将终止了我本人的院士增选进程,但仔细研究增选细则感觉在目前机制里没有明确的自我终止程序。&rdquo 同时,王牧在信中表达了退出院士增选的遗憾,但强调自己坚信科学道德的底线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触碰的,并表示与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作坚决斗争无怨无悔。   昨晚,王牧受访时表示,此前自己和闻海虎及参与实验的若干人员,已经接受了教育部与中科院的相关调查,但目前自己尚未得到调查结果,&ldquo 这个事情现在比较复杂,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让科学界去处理。&rdquo   中科院称调查情况不对外公布   昨天,南京大学和闻海虎方面均未对王牧的举报进行回应。   昨天记者就此询问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保密性的规定,是否已接收举报材料以及相关调查情况等均不予对外公布,且在没有核实之前,不建议过多关注。工作人员强调,增选工作的具体规定在学部网站上都能查到,每一步都按规定严格处理,按程序在走。   人物简介:   王牧,1962年12月生,1991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固体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结晶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委员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凝聚态结构与动力学委员会(C5)委员等。
  • 科技部通报饶毅等5位知名学者论文涉嫌造假的调查处理情况
    1月21日,科技部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内容如下:针对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联合工作机制,组建高层次复核专家组,依据《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体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一、对曹雪涛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63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1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1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二、对李红良教授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李红良教授的2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2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2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2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三、对耿美玉研究员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耿美玉研究员的5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科研诚信提醒谈话。四、对裴钢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裴钢院士的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五、对饶毅教授论文的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饶毅教授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2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本次调查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暴露出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保持优良作风学风,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成果管理、数据汇交、论文发表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学术不端问题严肃处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2021年1月21日
  • 东京大学公布调查结果 日本著名科学家造假坐实
    p   去年8月,日本东京大学接到匿名举报材料,举报该校6个实验室的22篇论文存在人为造假的图片和数据,该校随即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对涉嫌造假的实验室进行调查。近日,东京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终结果。长达近一年的调查证实,该校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渡边嘉典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他在发表的5篇论文中使用了造假的图片和图表。 /p p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调查还证明了该校另5个实验室的清白,它们并没有在论文中造假。由于渡边嘉典在细胞分裂领域是很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与他研究领域相同的国际同行们对这一结果表示震惊。 /p p   strong  曾在网上为自己辩解 /strong /p p   渡边嘉典被证实造假的5篇论文,发表于2008年至2015年,其中两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两篇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还有一篇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另一著名分子生物学期刊上。 /p p   今年5月,东京大学调查委员会就已经完成8个月的问询调查,当时已经得出结论,认为这5篇论文中的图片存在人为造假。为顾及渡边嘉典的名声,调查委员会并没有立即向大众公布结果,想为他留下辩解的时间。但调查报告的内容却被人泄露给日本媒体。 /p p   针对媒体的报道,渡边嘉典在网上公开发表声明称,他承认这5篇关于“细胞分裂中指导染色体分离的蛋白质”研究的论文存在问题,论文中使用的几个图示分别来自不同实验,并进行了“处理”,他还将来自不同实验条件的数据“不合时宜地用在一张图表中”。但他同时坚持认为,他的这些不恰当行为并不是故意造假,也不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 /p p    strong 科研前途受到严重影响 /strong /p p   调查发现,故意篡改图片和数据是渡边嘉典实验室的普遍行为。调查报告称,该实验室一名前成员接受调查时表示,渡边嘉典会教唆实验室成员修改数据,以让论文更加可信。该实验室另一名副教授也曾经因为论文造假离职。 /p p   对于造假行为坐实后如何处理,东京大学还没有最后决定,但会对渡边嘉典实验室的其他论文做进一步调查。校方已经建议渡边嘉典撤回或修正这5篇论文。渡边嘉典表示,他已经对其中一篇论文进行了修正,并在考虑对201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撤稿,这篇论文中的12张图表都存在数据造假。 /p p   虽然还没有公布对渡边嘉典的惩罚措施,但他的科研事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今年3月,实验室所有成员已经集体辞职 渡边嘉典的主要研究经费——日本科学部资助的3700万美元已经在3月停发。 /p p    strong 国际科技界表示震惊 /strong /p p   当5月份渡边嘉典通过网站为自己辩护时,参与其论文同行评议的一些科学家还对他的辩解表示声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细胞生物学家丹尼拉· 西米利当时公开表示:“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行为,他不会故意用假数据欺骗科技界。” /p p   但这次新闻发布会后,许多科学家对渡边嘉典的行为感到震惊。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家雷恩· 切斯曼表示:“渡边嘉典是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能被其他实验室重复、证实,并成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现在仍然是我们理解细胞分裂的重要依据。”麻省理工学院细胞生物学家安吉利卡· 阿蒙则认为,如果渡边嘉典真的在论文中对数据造假,这些研究结论的对错急需纠正,科学研究没有灰色地带,数据造假就是科学不端行为。 /p p   《自然》杂志目前还没对调查结果作出回应。《科学》杂志回应称,正在尝试与论文作者联系,并希望对造假论文快速做出处理结论。渡边嘉典本人近日在其实验室主页发表声明称,除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外,他仍然重申,他的实验基本结论并没有错。 /p
  • 浙大重点实验室被曝评估造假
    浙大重点实验室被曝评估造假 高校有教授“一女嫁两夫”   “前不久评估获得‘优秀’,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所说的“事情”,是指2009年10月31日,网上举报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造假。一个月后,浙江大学给中国青年报记者发了一份关于“举报评估造假的情况说明”(以下简称“情况说明”)。   近日,记者在浙江杭州调查采访此事时发现,确有一些教授同时在两所高校担任专职,他们忙碌的“两栖”生活引起了争议。   网友举报与浙大回应   “浙江大学是一所以‘求是’学风著称的高等学府。但近年来,从论文、成果到学科评估、重点实验室评估等,常常靠虚假、欺骗为手段赢得‘好名声’。这次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浙大利用造假、欺骗的做法,玷污学术纯洁,令业界震惊。”笔名扬刚的作者在网上举报说。   举报者所指的实验室是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实验室。据浙大介绍,该实验室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5年通过验收。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要求,每5年参加一次评估。2009年,教育部组织对数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举报者称,在评估中,浙大存在人员虚假。杨肖娥(实验室主任)的丈夫何振立在美国已全职工作10多年,早已不是浙江大学的人员,近十年也没有在浙大实验室待过。刘维屏在2005年就到浙江工业大学工作,是浙工大“最耀眼的旗帜”。若他们作为“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成员,显然是造假。   对此,浙江大学在给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情况说明”中称,何振立教授1999年以浙江大学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4年,何教授被聘为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2008年转为副教授。根据何教授的具体情况,校人事处决定保留其公职到2011年3月。其间,何教授一直参与浙江大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并联合发表论文。   浙江大学称,评估材料中收录的有关何教授的研究工作,均在本次评估统计数据要求范围内。其中,纵向课题为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红壤质量演变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理及其调控”,资助年度为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过程及诊断技术”,资助年度是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   校方同时称,按《实验室评估申请书》有关“客座人员研究成果在署名本实验室名称前提下,视为固定人员情况填报”的要求,何教授的研究(包括合作研究)成果发表时,作者单位标注为“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9篇论文统计时列入“标注论文”,标注为“浙江大学”的10篇论文统计时列入“未标注论文”。   记者查阅了相关文件,统计评估期限确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 《实验室评估申请书》也确有上述要求。   关于刘维屏教授的情况,浙江大学回应称:他从1982年起为浙江大学教师,1995年被评聘为教授,1999年担任环资学院副院长 2005年10月经学校同意调往浙江工业大学工作 2009年5月被浙江大学聘为环资学院院长。本次评估材料中所收录的为刘教授2004年至2005年在浙江大学的研究工作。其中,纵向课题为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化学:手性农药土壤污染化学修复基础研究”,资助年限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土壤与植物中手性农药的对映体行为差异性”,资助年限是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刘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时,作者单位标注为“浙江大学”或“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的8篇论文统计时列入“未标注论文”。   另外,浙江大学称,2003年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2004年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和2005年实验室验收报告中,何振立、刘维屏教授均是该实验室人员。   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验室评估申请书中,何振立教授19篇在国外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都是冠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浙江大学多个名分。一篇论文署名常是六七个人。   据荷兰埃尔塞维尔公司出版的2006年5月第三期生态毒物学环境安全期刊证实,刘维屏发表论文同时署名“浙江大学”与“浙江工业大学”,另外6篇论文每篇的署名人数都在四五人左右。   举报人还称,申请评估过程还存在课题、经费、成果虚假。“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分别设有‘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和‘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们将以上四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分别争取到的科研项目和经费都挪到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们将设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四个省、部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归于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另外,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还回应,根据教育部教技司[2003]59号文件精神,学院以“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了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申报“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举报所指的“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为2008年农业部批准立项建设,评估材料(包括课题、经费、成果等)是该实验室51名成员在2004年到2008年科研工作的统计结果,均有证明材料。   两教授均有双重专职身份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员工基本信息显示,“何振立为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壤化学与环境、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   基本信息显示,何振立教授1990年至1993年为英国纽卡舍尔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为英国麦考莱土地利用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4年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及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及州立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8至今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客座研究员。   记者登录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官方网站发现,何振立是该校土壤和水科学部门的一名助理教授。校方对他的介绍是:“2001年以助理科学家的身份加入印度河流域研究和教育学院(IRREC),并于2004年成为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养分和污染物,养分管理和水质,土壤肥力和柑橘类植物营养等土壤生物化学研究。他现在为研究生教授‘土壤质量’课,给本科生教授‘农业和环境质量’与‘环境土壤科学实验’课等,活跃于多个组织。”   据维基百科对英美教授体制的介绍,在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有兼职的教授,即英文visiting professor(访问教授)和adjunct professor(兼职教授)。但佛罗里达大学对何振立的介绍是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显然不是前面两种情况。   关于记者提出的、已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供职的何教授是否一直享受浙大薪水及其相关福利待遇等问题,浙江大学方面拒绝回答。   关于刘维屏的情况,据记者调查,在浙江工业大学人事处的大学教授名单中,刘维屏仍名列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工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仍有刘维屏创新团队。   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9年6月9日对刘维屏的介绍为:院长,1990年以来先后在意大利Sassari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美国农业部Salinity国家实验室、日本九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UCR)环境科学系、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LSU)生物系等留学和高访。   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9月26日出具的一份说明称,“刘维屏2005年8月离开浙江大学,前往浙江工业大学任职。2009年5月,重新成为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一员”。   记者调查发现,在2009年6月浙江工业大学向教育部、财政部申请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上报材料中,刘维屏是该实验区的主要专职教师。   经对比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上报材料中,刘维屏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手性农药环境化学与污染修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作物系统手性农药的对映体行为的差异性”项目,分别名列浙工大申请书近五年重点科研项目的第5位与第16位。   近日在杭州采访时,浙工大生物与环境学院实验楼的学生对记者说:“刘维屏是我们的老师,他比较忙,你要找他最好提前几周预约。”随后,记者赶往浙工大主楼15楼生物与环境学院办公室求证。   院办的冯剑先生说:“刘维屏两边都跑,在浙大有一个行政职务。”他答应提供刘教授的联系方式,并用电话联系正在浙工大生物与环境学院办公室办公的刘维屏教授。之后冯告诉记者:“刘院长没有时间接受你采访,他马上要赶到浙大办公室去。”记者一小时后来到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刘维屏办公室,发现门由“铁将军”把守。
  • 退学博士举报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 农业部已进驻调查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公开举报具有“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资质的中国农科院实验室后,魏景亮的名字已经不可避免地和“转基因”捆绑。他的举报材料称,他曾就读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旗下的实验室,存在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问题。随后的舆论风暴,其实都在魏景亮的预料之中。 /p p   一个国家转基因检测实验室被指造假,魏景亮的枪瞄准了实验室,但沿途却在“转基因”的草地里撩起火光。魏景亮所说的“造假”,“假”在哪儿?这场始于实验室,发酵于转基因的事件,将如何收场? /p p   此刻,中国农业科学院退学博士魏景亮的实名举报信还挂在各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数万条评论,举目都是对转基因技术的谩骂。但事实上,从魏景亮4年前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到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转基因,一直与他的专业密切相关。让转基因技术成为靶子,这并非魏景亮的学术立场。他坦承,他最早发帖时所起的标题“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把“转基因”三个字放进去是经过考虑的。 /p p   魏景亮说:“如果它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室,是别的实验室,这个爆出来肯定没有多少人关注,也肯定不会出现这些热点的问题。一开始我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是有这方面考量的。我做这个事情虽然是会被‘反转’的人利用,我也看到很多反转的人转过去就直接说‘转基因就是有毒有害’。我斗争了很长时间,否则我很早就可以在网上发布了。” /p p   “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这是魏景亮所在实验室最响亮的一个头衔。根据他的举报材料,2015年5月中旬,实验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由于实验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务,因此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过程性档案都没有记录,为了通过检查,三年的档案必须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补齐。“造假”一说,由此而来。 /p p   “‘假’是怎么界定的?如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结果是假的话,这个‘假’有多大危害?” /p p   “我说的‘假’,不是实验造假,而是资质造假。三年一度的国家检查是资质认证,就是判断你有没有资格继续来做这件事。它三年的工作没有做,两个月内集中完成,就是说它本身没有资格,但是它拿这套东西出来向国家假装自己有资格,这是检测资质的造假。” /p p   “据您的朋友、同行,据您的了解,同样的问题在多大的范围内存在?” /p p   “非常大,这个问题一定非常严重。” /p p   “我们能不能简单地界定说,这个问题虽然发生在一个转基因的实验室,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转基因’,而是‘实验室’?” /p p   “对,这个我承认。出问题的肯定是实验室的管理,而不是转基因。只是因为它碰巧是转基因的实验室。” /p p   魏景亮说,自己的诉求很简单,“第一是督促国家解决制度漏洞或者有一些检测中心个人的漏洞,第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更多关于转基因的知识,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p p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报,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于今天(20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魏景亮的第一个诉求实现可期 但他向老百姓科普转基因安全性的愿望,似乎离实现越来越远。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教授罗云波看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所谓“造假”的危害,在舆论中已经被过度放大。 /p p   罗云波认为,“帽子戴得很大,叫‘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实际上这个帽子不应该这样戴,它只是‘之一’,农业部至少有四十多个,(它是)众多的中心里,有这种资质的一个,而且是运行得很少的一个中心。消费者一定不要有一种概念说我们所有的食品都是出自于这个检测中心检测出来的结果,不是这样的。它就是因为没有检测的活儿,要无中生有编一些,保持这个中心的存在。” /p p   无论是资质还是知名度,罗云波所在的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都位于全国第一序列里。对于同行实验室涉嫌造假的消息,他坦率回应,并不罕见,“实验室的运行过程中肯定是有问题的,它没有严格按照检测中心的规范来运作。我们在审核上可能也是有一些疏漏。” /p p   但如果举报属实,罗云波也并不认可“造假”的提法。“把黑的说成白的,这叫造假,关乎安全。它根本没做这个实验,就编一些工作来做,这个跟实验数据的造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者不要因为这个对转基因的安全产生质疑。” /p p   两个平行的采访中,农业转基因领域的权威之一罗云波和实验室举报者魏景亮达成了某种一致。尽管以“造假”为标题,魏景亮对实验室存在问题的本质,仍然以相当程度的坦率来承认。在他看来,“可以认为这不叫科研造假或者学术造假,但资质造假、认证造假,我认为也是造假的一种。实际上我同意,这件事情没有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我们没有接过外来的样品,也没有检测过国家给的重大任务。” /p p   实验室并未产生实际危害,是因为其根本没有承担相应的检测任务。作为科研者,从事不存在的科研工作,无疑是一种讽刺。对此,同行的罗云波是能够理解其动机的,“我估计作为科学家来讲,很多时候他可能认为自己拥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转基因检测中心或检测实验室比拿钱更重要。” /p p   如果这是实验室负责人的动机,魏景亮的动机又是什么?网上对他的攻击多集中于他经商退学的个人经历,对自己曾经有的问题,他承认,对自己与农科院的不睦,他也承认:“我都退学了,肯定是积累了很多东西,但是我的怨气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吧。我的错误我是承认的,我退学也是接受自己的错误。对于导师犯的错误,我认为他们也应该承担责任。” /p p   魏景亮昔日的实验室就像冬日里一片平静的冰面。巨石砸在冰面正中,砸出一个大窟窿。 /p p   但这个窟窿并不是圆的,整个冰面上都是裂纹和碎落的冰碴。 br/ /p
  • 日著名研究所曝出论文造假丑闻 诺奖得主公开道歉
    p   日本京都大学官网22日发布公告称,该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CiRA)研究人员去年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造假行为,CiRA负责人、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为此召开记者会致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2c62c36-fc44-4255-959a-d81fd0f7689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山中伸弥 /strong /p p   京都大学一个调查学术不端行为的委员会2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以CiRA特聘助理教授山水康平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组,在2017年3月14日发表于美国《干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中,多处捏造和篡改数据,论文中6个主要数据全部造假,而6个补充数据中有5个造假。 /p p   去年7月就有内部人员对上述论文提出疑义,CiRA随即向京都大学报告此事。京都大学科研诚信调查委员会决定于2017年8月24日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9月11日至2018年1月9日。目前,京都大学正在审议惩罚措施,山水康平本人已承认造假行为,并向期刊提出了撤回论文的要求。 /p p   CiRA是日本乃至世界iPS细胞研究的重要机构,这是研究所首次认定其研究人员有论文造假行为。据悉,日本多家媒体在23日的报道中指出,这一论文造假丑闻将损害日本iPS细胞研究这块“金字招牌”的信誉。 /p p   山中伸弥在2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他对此感到非常后悔,深刻反省,并对日本国民和支持其研究的人表示由衷道歉。但这一造假论文与现在正在开展或计划中的iPS细胞有关临床研究和治疗完全无关。他表示不排除会辞去CiRA负责人一职。 /p
  • 高校导师指挥学生造假捞科研经费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这些细节时,李蒙即将研究生毕业,3年来为导师老板的“打工”经历让他对科研经费尤为敏感——有科研项目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就有经费是非。但是,他从未想过学生的科研经费还能出什么问题,毕竟,这块蛋糕实在太小。   然而,就是这块不甚引人注目的“小蛋糕”,也难以避免地染上了高校科研管理的种种弊病。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科研经费出现了“拼发票”、“ 凑预算”乃至“攒项目”的怪现象,而其背后暴露出来的一些导师“指挥”造假从中捞取经费,以及学生经费“九龙治水”式的管理问题则更令人咋舌。   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拼发票”   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已是众所周知的问题,高校教师由此有了“大牛”、“学霸”以及很难申请到经费的“青椒”之分,大学生享受的科研经费也同样因为学校牌子的差异存在“绿肥红瘦”。   浙江大学一份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报告就提到: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985”、“211” 研究型或综合性高校经费较为充裕,开展SRTP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并设有专项经费。相比之下,地方或非部属院校资金来源有限,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在单个项目的经费资助上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差距较大者可达两个数量级。于是,有人将地方院校学生科研经费之少戏称为“撒胡椒粉”。   然而,即便是具体到一个研究型或综合性院校,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学生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竟一半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凑发票。   一个研究辜鸿铭保守主义的题目给了5000元的科研经费。“怎么花啊?”北京一所高校中文系学生王小青说。   当她和小组成员将网上有关的论文打印出来后——事实上,她知道这些论文本不必打印出来,平时看电子版已比较习惯,但有了钱打出来也就更方便些——又买了些相关研究的书籍,加上预计的版面费,整个加起来,才花了2000元出头,还不到一半。   于是,她在网上找卖家买发票,充当“差旅”一项。实际上,此前,她在填报预算时就写下了实地调研一项,目的是为“还原史实”,但她并未去实施。因为在她看来,小组在内容分析方面已做得十分扎实。   令她没想到的是,教务处在审核时只问了句:“是北京的票还是外地的?”这时,她才意识到,所谓项目申请注意上缩写的“实报实销”真的成了一个“原则”上的说法。   在他的身边,仍有不少同学希望通过科研项目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在这位教授的博文中,有一段他学生的话:“我感觉批下来的经费一点不够用,为什么那么多‘天马行空’的好点子不让做,就是没钱吧。给我们学生的科研经费要么是面子工程,要么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报假账!”   记者翻阅多所高校有关学生科研项目的审批表发现,批复下来的经费基本都是整额,很难看到带有零头的经费投入,即便有,也只在小项中出现。   根据受访人的说法和最终的审批表对比,不管学生的经费怎么报,经费审议的专家又如何“砍”、“截”,最终落到经费管理部门,所有的零头都会被“整齐划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冠以某某项目名的“经费支持”。   原因在于,学生经费批复多采用项目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想到一个点子,预估出经费来,接着提交报告”。换句话说,学生报什么项目是活的,但项目放到哪个筐子里,从哪个筐子里拿到多少钱则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这位教授说,毕竟,上头拨下的钱是给学生做课题锻炼的,而非一点点抠出钱来求个“物有所值”。   “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部分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在对不少高校教师的采访中都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之中,“凑预算”、“攒项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部分导师甚至“指挥”这种造假,并从中捞取一定的经费。   与王小青同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杨宁因为手里常握着两三个课题,被同学戏称为“科研暴发户”。他本人却常常感慨身不由己:“说是学生自己的项目,却难掌大权。”   他对记者讲起一个“凑预算”的事。做一个船体测验的课题,需要购买螺旋桨、电路板等实验器材,但作为“超过500元的设备”,就需要“导师批复”才能通过。被问及有价高和价低的选哪种,导师答道,“做实验,质量一般的就可以了,”还没等杨宁开口,导师继续说,“还是拣贵的报,到时候可以买些便宜的。”   正当杨宁诧异之际,一旁的同学拉着他往门外走,这时老师补充说,“不买贵的怎么把预算拼上去,拼不上去就拿不到那么多钱。”这个意思杨宁明白,好比一个上限5万元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预算也是5万元,那么,你很难拿到这么多经费,除非你的申请是7万元,有的甚至达到9万元,“管这块的评委老师别的都不看,就看钱多少,但不管多少,都会往下砍。”   杨宁没明白的是,为何导师让他在实际购置时“买便宜的”。经费申请表上,制作船体写的是5000元,但做个普通的花上2000~3000元就够了 GSM和GPS设备,申报的是4000元,但他最终在市场上买的,只花了500多元。   第一次做科研训练,他是在大二,以为项目指导老师是让他节约成本,但一个电话让他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小杨,发票填的时候要写预算上的数,他们如果不愿意,就提我的名字。”   此外,有关大型即超过1000元的设备是不能让学生经手的。至于“发票”与经费预算上的差价去向,则成了一个“谜”。“一定不是给国家省材料,更不是给学生做课题了。”杨宁说。   更为严重还在于“攒项目”。李蒙后来得知那篇文章以及实验的确是一份翻新作品,而“鼓励”师弟翻新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师弟还告诉李蒙,当时以为还能拿个省级奖项,但导师嫌他“功力不到家”,便没敢申报。   事实上,导师拿到的并非只有项目上的钱,如果学生的项目获了奖,则又多了一笔收入。不少学校十分支持学术科技类的比赛。在一些学校的比赛动员会上,校领导公开表示,如果学生能得全国性比赛一等奖,就奖励老师2万元。   一些导师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翻新”学长或是研究生的获奖项目,被李蒙他们称作“刷奖”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生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九龙治水”为作假提供便利   和项目“翻新”不同,另一种“攒项目”的方式则是将一个原封不动的项目拿到不同的部门去申请,“多头拿钱” 或是到不同的比赛中去参评,如果获奖,则多次获奖。   李蒙的同学马文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那年他大三,用一个有关船体结构的题目分别在学校教务处、团委和科技处申请了3个项目。从论文来看,项目名只差几个字,而内容则无甚差异。结果是,在教务处项目的基础上,马文不花一分钱就做出另外两个3万元的项目来。   当然,另外两个“空壳”的项目卡,他都交予项目指导老师“补贴家用”。   如果经费审批和项目监管这两关足够严苛,也难以出现上述的乱象。但就目前来看,“九龙治水”式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却为此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中除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RTP之外,还有诸多学校自己的“自选动作”。而这些则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教务处,校团委或者科技处,有的高校连就业指导中心也会承担一些科研项目的竞赛。   一些接受采访的同学介绍,以经费审批为例,审批科研项目一般是项目管理部门邀请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来做评审,对外称专家委员会。他们的“工作”通常是,考虑到院系平衡,给各个院系分配名额,接着再由各个院系的主管教学或者科研的副院长来把关。最为关键的就是“裁减”预算金额。   尽管这些老专家眼睛很“尖”,一般虚报太多都会被狠骂一顿并砍下一些。但这里暗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教务处今年邀请A、B、C三位老师,明年邀请D、E、F三位老师,校团委今年则邀请Q、W、R三位老师,明年邀请I、O、P三位老师。一来,他们不知道去年做了什么,二来,他们也很难全面地了解某一个项目在其他部门有否申请。   一旦信息不通,那些“翻新”的、“攒”的项目则都成了漏网之鱼。当然,如果遇到同一批的老教授,那马文就只能“自认倒霉”。   同样的,对“刷奖”而言,如火如荼、“五花八门”的科技比赛是不可或缺的土壤。“不同赛事邀请的评委总不会是同一位。”马文说。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2010年内,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就有18个。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没有一项是重复的,但细看其项目内容会发现,不少项目涉及交叉乃至重合的领域。   换句话说,同一个项目,更名换姓之后,换个项目申请部门或者比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另一份科研经费,而这份经费又将流向哪里,则又成了一个“谜”。(文内所涉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