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术调查

仪器信息网学术调查专题为您整合学术调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术调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术调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术调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术调查话题讨论。

学术调查相关的论坛

  • 韩启德:对学术不端举报抓紧调查及时处理

    6月5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和中国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会议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违反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损害了学术界、教育界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韩启德认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关键是要抓好教育、自律和监督三个环节。一是要广泛开展科研诚信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课程,也缺乏适合的教材和读本,许多年轻人甚至有一定研究经历的科研人员对科研规范不甚了解,不清楚“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很容易犯错误。去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实现了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各省属高校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覆盖,今年将争取拓展到所有高校以及中科院、社科院所属的188个科研院所、中心。二是要把严格自律作为终身要求。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自律机制和自我纠错机制的重要作用,引导科研人员坚决抵制一切违反科学道德与伦理的科研行为,自觉遵守科学家的基本行为准则,三是要把监督惩处作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必要举措。必须坚持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韩启德表示,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许多单位和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规章和要求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需要作出严肃处理时却失之于软、失之于轻。必须抓紧建立完善合理有效、公正公开的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对通过合理渠道递交的举报材料要抓紧调查,坚决处理,并及时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

  • 【转帖】学术也应该要求纯洁----复旦大学通报学术剽窃抄袭事件处罚3名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02:05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凯  12月14日,复旦大学官方网站上的“校内公告”贴出了一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通告”。短短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2000多次。这则在2007年底贴出的“2007年第1号”通告,向全校师生通报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三起学术违规举报的调查审议结论和处理建议。  “通告”称,三起举报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学术规范委员会建议对举报涉及的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有关教师、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招收研究生、开除学籍等不同的处理。  据记者了解,校方以这种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公开通报本校的学术违规情况,在国内高校尚不多见。而这则通告也迅速被转贴到新语丝、天涯、西祠胡同等著名网络论坛上。  根据通告中的信息,此次调查的三起学术违规举报共涉及复旦大学3个学院(附属医院)的9名师生,包括博导、年轻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进行调查的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4月,该委员会是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调查、处理学术规范问题,首届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  外文学院博导与青年教师所编教材存在严重抄袭  “通告”称,今年5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一教师举报,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L教授(“通告”里标明了3起学术违规事件的主要责任人的姓名,但考虑到复旦大学的通告是面向本校师生的,因此本报报道时隐去了相关责任人的名字——编者注)主编,数位青年教师参编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存在严重抄袭现象。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接到举报后对此事件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举报内容基本属实,该书确实存在着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规范的情况。  2007年9月30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后认为:L教授与几位青年教师在所编教材中严重抄袭国外公开出版的书籍的事实已调查清楚,他们所犯抄袭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对此,L教授应负主要责任,其他几位教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建议对L、C、H、X、F等的错误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L教授已到退休年龄,建议外文学院不再续聘。同时将此事通报研究生院和出版社,建议出版社将存书全部销毁,已经发行的也尽可能收回处理;建议研究生院撤销该教材,并对L教授申报的课题(包括资助的经费)追加处理。  对C、H、X和F等四人,建议外文学院根据他们所犯错误和认识的程度作出必要的处理。对他们之中正在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应会同研究生院作出相应处理。  记者了解到,L是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而C、H和F则是外文学院的年轻教师。记者还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网站上看到,今年5月22日,外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免除L外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外文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职务。   博士后剽窃他人图片指导教师两年不准再招生  第二起学术违规事件则来自于网络举报。2007年7月14日,在“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首先出现了一篇题为“发生在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的‘黄禹锡造假事件’”的匿名信(简称“事件”,下同),举报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C教授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2月第41卷第2期第132页一文中,实验结果中的图片”涉及造假、剽窃。  记者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即五官科医院,记者注)的网站上看到,现任该院副院长的C,也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同时还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7本学术期刊的编委。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此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经查,信中涉及的“造假、剽窃”文章的第一作者是L,于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期间在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做博士后,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正是C,当时是刘的博士后工作指导教师。  L承认,被举报文章的设计和实验是他在郑州读博士生期间的部分工作,到五官科医院做博士后以后,为了便于将这部分工作作为成果发表,他窃用了他人的部分图片来说明观点,文章的其他作者(包括C教授)对其剽窃行为并不知道。  2007年9月5日,五官科医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对该事件的处理。与会委员认为,该论文的抄袭是L个人行为,但C教授负有把关不严的责任;会上,C做了检讨。  9月14日,医院学术委员会作出对此事件的处理意见:1.此篇论文属抄袭;2.取消并收回L博士后出站证书;3.C教授停止招收博士后两年;4.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导师C教授检讨;5.各科室予以传达、重申纪律,加强科研道德教育。  9月30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全体会议对此事件进行了审议,同意医院学术委员会对此事件的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并建议在全校博士后流动站会议上对L论文抄袭行为进行通报。

  • 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范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中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中国教育部在2009年3月19日《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其中一至六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当前学术论文写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但破坏了学术研究的公平和公正,严重阻碍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研究者自身,一旦学术不端行为被揭露,也必将身败名裂,在学界难以立足。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种企图不劳而获而蓄意造假、剽窃的恶意行为,但许多时候,许多初出茅庐的研究者尤其是在学的研究生,由于对学术规范的不熟悉,或者是对学术规范认识的偏差,常常不自觉地陷入学术不端的污淖,让自己的事业和名声受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学术规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论文署名规范--必须是做出了实质贡献的人才能成为论文的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研究中做出最直接的、最主要的贡献者,通讯作者一般是课题的领导者和课题研究理论和技术的指导者,遗漏了做出实质贡献的人的署名,或是没有实质贡献的人的挂名,都有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之嫌;论文投稿规范--不能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中文论文,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一般可再在国际期刊发表同一内容的英文论文,但已经发表的英文论文,则不宜再译为中文重复发表,等等。而实验数据处理和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则是学术论文写作尤其注意遵守的地方。对实验数据处理最容易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伪造和篡改,或是虚构部分甚至全部的实验数据或照片,或是将不完整的实验数据修改得更完整,或是保留符合期望的数据而舍去不合期望的的数据,等等。而根据调查,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由于时间紧迫,为了能及时拿到学位,修改实验数据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学术研究的结果是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的,这一基础就是对实验、观察、调查的原始数据的忠实记录和使用,对原始实验数据任何些微的修改,都有可能动摇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因此,要避免实验数据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重要的是对学术事业要心存敬畏,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戒除功利和侥幸心理;尤其是作为科研后备军的研究生,来日方长,绝不可因一时的私念而弄虚作假,玷污自己的道德名声,葬送自己的学术前程。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是抄袭和剽窃。抄袭和剽窃虽然在语义上存在程度轻重的区别,但在实际中,二者很难有清晰的界限,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抄袭和剽窃被规定为同一性质的侵权行为。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学术论文作者手册》的“剽窃”(或“抄袭”)定义:“剽窃是指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这包括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于你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因此,一般认为,使用别人的文字或引用别人的观点如没有注明出处,就是抄袭和剽窃。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不端行为除了故意的抄袭和剽窃之外,还经常由于作者对参考文献引用规范的不了解、不熟悉所致,这种“无心”之失在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中尤为常见。在学界,参考文献的使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引用规范。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并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如作者、题名(书名)、刊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卷期、页次等。在文献引用的行文中,哪些是自己的思想,哪些是原文献的资料,要显示清楚,不要混淆。而为了让自己的思想与引用的内容表述清晰,不致混淆,一般应在引用时使用提示语告诉读者引语的作者(出处)及内容,不要不作任何的提示就大段地转述或引用别人的话。参考文献的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形式。直接引用必须一字不差地保持原状并用引号引起,原文即使有文字或语法错误也不能修改,可在相关字句后用括号注明“原文如此”字样;间接引用必须用自己的话对文献资料进行复述或概括,复述时,必须改变原文的行文和句法结构,否则就会有抄袭剽窃之嫌。

  • 【转帖】复旦大学通报学术剽窃抄袭事件处罚3名教授

    12月14日,复旦大学官方网站上的“校内公告”贴出了一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通告”。短短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2000多次。这则在2007年底贴出的“2007年第1号”通告,向全校师生通报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三起学术违规举报的调查审议结论和处理建议。  “通告”称,三起举报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学术规范委员会建议对举报涉及的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有关教师、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招收研究生、开除学籍等不同的处理。  据记者了解,校方以这种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公开通报本校的学术违规情况,在国内高校尚不多见。而这则通告也迅速被转贴到新语丝、天涯、西祠胡同等著名网络论坛上。  根据通告中的信息,此次调查的三起学术违规举报共涉及复旦大学3个学院(附属医院)的9名师生,包括博导、年轻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进行调查的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4月,该委员会是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调查、处理学术规范问题,首届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

  • 张月红:全球期刊编辑难以容忍学术抄袭

    这是一份有趣的、全球期刊编辑对学术抄袭容忍度的调查报告,这是中国编辑在国际学术出 版界的亮眼表现——作为非欧美国家的期刊编辑首次荣获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 tion Ethics,COPE)的研究资助项目,《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申报的“对不同学科典型抄袭 案例的分析指南”(Crosscheck CrossCheck Guidance: An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of Plagiarism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项目,受到了国际学术出版界的一致关注。2012年10月期的《学术出版》(Learned Publishing)以当期最长的篇幅(17页)刊登了该研究项 目的前期结果。该刊主编艾伦·希格莱顿(Alan Singleton)评述:“该文并不是简单阐述我们过去所 谈及的常规检测,而是论及不同学科、不同语言背景的学术期刊编辑们,对周围所发生的各种典 型抄袭现象的态度。”而对我国编辑出版界而言,此一项目和前期成果表明,中国编辑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业学 术伦理标准的讨论和研究,正积极提升在国际出版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近期,应《中国出版》编辑之邀,张月红教授把COPE的研究论文诠释为中文发表在贵刊:《全球期刊编辑对学术抄袭容忍度调查》。0http://img.dxycdn.com/upload/2013/01/02/56/45098106.snap.jpg

  • Strauer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研究存在学术不端证据

    作者:孙 学军字体大小: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6/A1393332106_small.jpgBodo-Eckehard Strauer 教授出生于1943年1月16日,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心脏病学家,他最著名的学术成就是关于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在研究中,他采集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然后注射到患者冠状动脉,这种治疗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2001年他最早发表了该类文章,奠定了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贡献开创了自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新领域,先后有数10家大学和医院迅速跟进这一研究领域,许多相关商业产品相继问世。他的实验室也先后报道干细胞可以各种心脏疾病都具有理想治疗效果,发表了大量相关学术论文,一直在这个领域领跑,极大地推动了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快速发展。不过,德国学术界一直对Strauer教授干细胞的研究表示怀疑。最典型是《国际心脏病学杂志》上一篇文章,文章详细分析了Strauer团队的 48 篇论文,提出了系列疑问,包括统计学错误以及论文中描述不同数量的患者却得出相同答案等问题。文章还系统地罗列了这些论文中众多自相矛盾的信息,文章说在一组组的自相矛盾的结果中,肯定存在不真实的。例如有些论文中,有的论文说这些病人是随机选择,然而在另一批患者不是随机分组,却也得出完全相同治疗效果的结论。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心脏病专家 Darrel Francis告诉《自然》杂志:“分析这些对照组实验结果时,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Francis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表面上全面而确定的证据逐渐露出破绽,对这一研究了解越多,越觉得不可思议。对这些研究是否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甚至患者的具体数量都表示怀疑。2009年Strauer从杜塞尔多夫大学退休,针对学术界对Strauer研究的质疑,2012年杜塞尔多夫大学成立的专门的调查委员会。根据《自然》杂志最近报道,经过历时将近2年的调查,该委员会2014年2月24日提交了调查报告,据透漏调查发现Strauer在他发表的众多临床研究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证据,但目前仍没有公开详细信息,对参与该研究的537名患者是否经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德国药品法的规定伦理审查等相关质疑也无法了解。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CEO Benedikt Pannen说,临床研究调查报告已上交给城市公共检察官。

  • The Scientist公布2013年度生命科学薪酬调查结果

    薪水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近期《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最新的生命科学行业薪水调查结果,向大家展示了北美、欧洲等多处薪水水平的差异。总体来说,美国从事生命科学行业的科学家收入最高,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工作的科学家们的收入每年几乎可达到 96000 美元的平均报酬总额,其中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其他收入,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66700 美元。加拿大地区的研究人员薪水水平则介于其间,为 78200 美元,而印度的则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仅为 11200 美元。这些工资差距其实并不出乎人意料,因此造成了生命科学行业所谓的 “人才外流”,也就是说外国的研究人员涌向美国寻找更好的工作和丰厚的报酬。然而过去几年间,由于预算大幅削减,使得美国这一学术界天堂的名声受到了影响,甚至引起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冒险进入薪水更高的行业寻找就业机会。另外,研究人员也转向一些高薪职位,如药理学和生理学,就比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报酬更高,而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博士后薪水水平虽然说欧洲的博士后薪水水平大约为全职教授的一半,但是美国的博士后只能赚到全职教授的三分之一。而且在欧洲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后,薪水水平也高于美国同样职位的博士后:欧洲博士后的薪水报酬约为每年 55000 美元,美国的平均总收入则为 47000 美元。五十年前,《同工同酬法案》禁止男人和女人同工不同酬。但工资差距仍然存在,即便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是如此。在今年的调查中,在美国,男性研究人员平均总收入为每年 111000 美元,而他们的女同行平均仅为 77000 美元。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高级别职位男性数目多于女性。哪些专业薪水高今日生命科学的热门专业往往会造成明日的人才拥堵,比如说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的对比。基因组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数学和计算机建模。但是很少有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具有这些技能,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要求的薪水比遗传学专业的更高,而后者正是几十年前的一个热门专业,但目前已经成为了供大于求的一个饱和专业。据这一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每年的收入超过 92000 美元,而遗传学专业的薪酬则为 77600 美元。另一个曾经的朝阳专业:分子生物学,薪水水平为 71000 美元,是此次调查中薪水最低的专业之一。 “这反映了一个巨大的供求关系。”其它薪水高专业包括药理学和生理学,薪水总额约 116000 美元,其原因可能在于大多数这些专业的科学家受聘于医学院,学术研究的薪水本来就比基础研究部门高。学术界VS. 产业界今年的调查还突出了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薪金差异。据有关数据显示,产业界的研究人员每年的薪水大约 136000 美元,而学术界则为 85000 美元。尽管两者差距明显,学术界仍然是许多年轻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部分是因为在学术界,可自由选择和发表自己的研究。产业界较高的工资可以帮助补偿其学术声誉较为“隐秘”的事实。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 中国鸣网

    在期刊国际化过程中,载体语言是不可忽略的要素,诚如很多主编所言,虽然以英文出版不是国际化的唯一选择,但不可否认,英文仍然是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基于此,“调查一”仍以我国大陆地区的英文学术期刊作为分析主体,以了解其状况。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国家中心资料显示,自1950年以来,我国外文学术期刊创刊近380种,基本上都以英文出版,其中自然科学类329种,社会科学类近50种。其中,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进入1980年以来迅速发展。创刊数量在1990—1999年间达到高峰,10年间创刊125种。目前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也已创刊80余种。    随着文化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英文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也在缩短。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中,190种2002年有统计的期刊,在2002—2010年间出版周期发生了变化,从半年刊、季刊分别变为季刊、双月刊、月刊,这一比率约占36.8%。现存的英文学术期刊,在自然科学类中,季刊占了一半以上,约51%,双月刊约占四分之一,合计以双月刊、季刊以及半年刊、年刊等形式出版的期刊达到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的83%。    由于中国学术市场的良好潜力,大型外国出版商近年来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向中国的英文学术期刊发出良好的信号,事实证明,国内的英文学术期刊与外国出版商合作意愿强烈。统计数据显示,仅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三家出版商就收拢了超过110种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与其合作。而在40余种人文社科类英文学术期刊中,超过16种期刊与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等出版商合作,约占总数的36%。    几家期刊都表示,期刊的影响力仍然是吸引稿件的最重要因素,能不能吸引一流学者的文章,期刊的学术声誉至关重要。本文中受访的几家期刊,有的来自大学,有的来自研究机构,还有的则是期刊社、出版社办刊,办刊模式也各有特色。Frontiers系列期刊由高教出版社主办,该系列期刊多创办于2006—2007年间。高教出版社与专业学院合作编辑刊物内容,并以专业学院为主,外国出版商具体负责刊物在国外的出版、发行。    如何定义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一向是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不同版本定义的标准远远超出本文中所提及的几个方面,然而,这几家期刊的实践给出了略显不同的答案,即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比如语言载体不一定限制为英语,不一定要与外国出版商合作,被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也不一定适宜评价国际化成功与否。回归到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本质,即学术期刊一定要能够展现中国学术研究的进展,在国际范围内发行,为国际学术界接受,具有国际影响力,而其实现路径可以是多样、多元的。

  • 中国的学术前沿在哪里?(英学术出版商撤销43篇科学论文 41篇为中国作者)

    北京时间3月27日,《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主要出版社撤回43篇科学论文剑指大面积“同行评审”造假丑闻》的文章中称,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撤销了43篇生物医学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单位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高校附属医院,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多家部队所属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在对部分被撤销文章的作者单位进行核实过程中,一位暂时不愿透露信息来源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么大规模公开拒绝中国学术界论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对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生物学和医学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强调说,涉及其单位的文章第一作者都是导师级通讯作者,属于业内“大腕”,声誉明显受损。“同行评审”出大事了  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在撤回每篇文章时,附带了一小段解释:“我们很遗憾地撤回了这篇论文,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当影响和危害。因此,这篇论文的科学诚信无法保证。系统而详细的调查表明,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为大量论文提供潜在同行评审人的造假细节。”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许多国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重要一环,出版方通过让同领域专家阅读论文,从而判断是否录取投送的稿件,以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  “同行评审造假的问题正在影响整个学术期刊出版,我们也深受其害。”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吉基莎·帕特尔(Jigisha Patel)去年11月写道,“这种造假行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论文作者提前让朋友们提供正面评价,精心设计同行评审圈,圈子里的评审人相互评价各自的论文,以及模仿真实的评审人,甚至捏造完全不存在的评审人。”  匿名业内人士称,“目前,我们正处在自查自纠阶段,尚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具体有了明确消息,会主动跟媒体沟通并披露详情”。  “第三方机构”若隐若现  去年学术出版界就曾发生一件大丑闻。声学领域杂志《振动与控制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一次性撤回了60篇论文,因为这些论文的多数同行评审人来自中国台湾,而其中有不少人使用了假名。  多年来,“撤稿观察”博客一直跟踪论文的诚信问题,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的此次撤稿事件就是由该博客曝光的。博客两位编辑伊凡·欧兰斯基(Ivan Oransky)和亚当·马库斯(Adam Marcus)统计,近年来他们发现了170起论文撤回事件,全部是因为同行评审造假。  去年12月,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意识到当下“同行评审造假”已自成体系,这一不当行为似乎是由大量第三方机构主导而成。  帕特尔表示,“从我们期刊上被发现的论文来看,造假的水平比想象更复杂。作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但是推荐评审人很相似,这表明复杂的造假机制背后,可能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操纵一切”。  接受本报采访的匿名业内人士也推测,“杂志会由为投稿文章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评审专家进行公开评审,但如果因为安全漏洞名单被泄露,一些作者可能有机会与评审专家私下取得联系”。他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学术伦理和道德问题,“公开被拒”说明“我们自身一定是有问题的”,但具体细节还需要调查清楚后公布。  目前重点是“挽回损失”  帕特尔表示,此次事件“不能代表中国普遍的问题,我们发表过很多有公信力的中国科研论文”。  匿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已经核实本单位被撤回的文章自身并不涉及数据造假问题。“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尽快挽回损失”。  他认为,首先是挽回论文本身的损失,如果问题只出现在第三方评审程序上,单位应出面帮助作者与该出版集团沟通协调,由杂志选择一家有良好信誉记录的另一家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重审”;其次是国家“一定要有相关部门出面协调此次大规模论文被撤事件造成的中国学术界声誉受损影响”。  当记者追问是否有过先例时,该人士表示并不知晓具体应该由谁来协调,“因为这种事情实属罕见”。  当科技日报记者联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采访事宜时,被明确告知“我们医院不接受采访了”。本报联系的另一当事机构宣传部门主管表示“要上报领导后再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尚未获得任何消息。(原标题:“同行评审”造假再曝学术丑闻)我们再来回顾下nini大姐大的几个帖子1、好开心,有人跟我一样犯乌龙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50204/5659009/2、偶然看到之前看文献时的标记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50321/5718198/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术研究的?目前中国的学术前沿和研究方向在哪里?也许你也是其中一员之一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 学术期刊生态怪圈如何打破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9/28/649715757_small.jpg一手交钱、一手发论文,收取高额版面费;代写、代发论文“一条龙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这些发生在学术期刊间的种种乱象,早已不是新鲜事。近期多家媒体对此问题的关注,再次把这一话题带回公众视野。代写论文产业链有其形成前提,即论文沦为商品,明码标价;期刊收钱发稿,作者编辑默认。长此以往,导致高质论文出走海外,低质期刊充斥市场,形成学术生态恶性循环。版面费处于产业链前端,是万恶之源吗?代写代发行为应该如何看待?如何打破这一怪圈?“版面费”:摇摆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版面费类似称谓很多,如发表费、出版费、审稿费等。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滥收版面费成就了论文买卖市场,成为论文买卖产业化和学术界乱象丛生的始作俑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长秋关注这一领域许久。致力于学术规范法律化的他认为,期刊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是违法的。著作权法规定,报刊杂志等采用他人稿件必须支付作者稿酬。原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也规定:“期刊出版单位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但刘长秋同时表示,2011年国务院修改《出版管理条例》时,将出租版面的行为从违法行为中除去,这一修改让版面费的法律界定更加模糊。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对版面费不可简单否定。2006年,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主任赵大良曾发表文章《科技论文发表费收取的合理性及其规范》,引起学术界的争议。赵大良认为,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其出版传播也应当属于研究活动,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成果的出版传播理所应当,况且现在很多研究课题立项时,也包含“出版费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是支持者之一。“版面费并非中国独有,美国顶级期刊《科学》、《自然》等也是收取一定的图表费,第一幅彩图约收600美元。这并不是一项坏政策。”熊丙奇认为,现在之所以出现混乱,主要坏在执行。“发稿收钱”本是论文审核通过后,编辑向作者征收费用,而“收钱发稿”则以版面费为准入门槛,收费与发表挂钩,不看论文质量,把钱当作敲门砖。正是“收钱发稿”现象的盛行,学术界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怪圈在哪一环能被打破没有需求就没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记者采访发现,良莠不齐的期刊充斥市场,也是导致混乱的原因。据报道,中国每个研究所和大学都有学术期刊,但多数“学术水平不高”。据刘长秋和熊丙奇介绍,美国期刊的收费与中国不尽相同,因为双方生存模式不同。美国学术期刊大多隶属行业协会,每年定期收取会员费用。其主编、编辑多为大学教授或研究员,一般是兼职,所以期刊运营相对容易。反观国内期刊,不少是为了满足论文发表量的要求而存在,难免被利益左右。“经营状况不应成为放任收取版面费的借口。”刘长秋质疑,许多期刊难以生存归根结底是论文质量差,在学界没有口碑,这样的期刊存在价值并不大,可以允许正常的优胜劣汰。熊丙奇认为,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评价机制,政府主导学术研究,导致缺乏竞争力。他建议逐步减少学术期刊的行政色彩,然后政府成立一些公益基金来支持期刊发展。这样使得期刊资金来源多元化,也能减少对发行量和版面费的依赖。事实上,监管部门不明晰的态度,也侧面促进了收取版面费的盛行。记者调查发现,原新闻出版总署整治两起非法出版物案例后提出要求,将停办片面依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非学术期刊不得征收版面费等。表态中并未明确提出:任何学术期刊不得收取版面费。要想实现良好的学术生态循环,依法清理期刊市场是第一步骤,这当然需要监管部门更明确的态度和更有力的措施。这是刘长秋和熊丙奇的一致看法。代写代发带出的法律问题如果说版面费在道德和法律上还有待商榷,那么代写论文的性质则容易界定得多。公司化经营论文买卖的公司多数认定这块灰色市场的安全性,在网站上宣称代写属你情我愿,不涉及法律,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对此,刘长秋很无奈,“代写代发是滥收版面费的衍生现象。目前确实没有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买卖论文属违法。根据著作权法,论文作者有权处置自己撰写的文章。”代写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但这并不代表就不牵扯法律问题。刘长秋介绍说,如果代写者有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不但自己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可能被追求法律责任,委托人也不能置身事外,同样要担责。同时,委托人自论文发表之日起,就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代写者可以保护自身著作权为由,追究委托人的法律责任。期刊若有联合侵权行为,也会承担相应责任。刘长秋还指出,代写公司也涉嫌非法经营。工商部门许可的经营范围为“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这其中并不包含代写代发行为,随时可被查处。据了解,今年起实施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购买、出售论文,组织论文买卖,找人代写或替他人代写论文等行为,均属于学术论文作假,学生所为则给予开出学籍处分,教师所为则给予开除处分或解聘。这一规定,从产业链前端对论文买卖进行了打击。

  • 【转贴】最近在美国也感受到了中国国内非常严重的学术道德危机

    期刊的NEWSFOCUS栏目上的文章“China’s Publication Bazaar”(SCIENCE,342: 1035-1039),以及EDITORIAL栏目上的文章“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 (SCIENCE, 342: 1019)。收到这种信,我开始真的不太高兴,心里嘀咕:“你这家伙(不是华裔)在群发这种丑陋之事干吗呀,有意给中国抹黑?”,后来也看到两位华裔教授给那位发信者回复的质疑信,其中一位大致说,“学术不正之风,全世界都有,你到底想给学生们传递怎样的信息呢?”另一位则说“我时常听到一些教授责备来自中国的学生不诚信,那都是对华人学生的偏见或歧视…”。显然,我们开始都有类似的感觉。但后来,那位发信教授又回信说,他正在上一门有关学术道德的课,发信是就事论事,还声称还将会转发给他认识的其他国家的学术界朋友。不过,我仔细看完所附的那两篇文章后,确实有些无话可言,因为中国的学术道德底线已经被触碰了,估计现在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在这方面比我们更严重。 巧合的是,在收到那封群发信的同一天,我收到一SCI期刊编辑的信。他说,前两周请我审稿的一篇论文,不需要我审了,但以后还需要我帮审稿,云云。信中没有给出突然中止我评审那篇论文的具体原因,但我认为,是那篇Science的文章让一些期刊编辑警惕起来,因为该论文来自中国,而我是中国人,他们为了避嫌(或者生怕我被来自中国的作者收买)而突然不让我再审那篇论文了。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愿不是这个原因。 话说“China’sPublication Bazaar”这篇文章(原文见后面附录), 估计很多朋友都看了。尽管我以前听说国内存在****、从网上购买职称论文等丑陋现象而心理有所准备,但是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还是惊呆了。这篇文章, 是Science对中国丑陋的论文销售市场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在Science所调查的从事SCI论文交易的27机构中,仅有5家机构否认代写论文和作者署名的出售中介。一些SCI论文中介机构在网上做论文出版前的销售广告。据该Science文中报导,在中国论文黑市中,网络论文经纪公司通过移花接木,把高水平论文原先的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作者的作者署名转让出售给另外的没有参与任何研究和写作的人,以获得高额收益。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一些缺乏科学道德的科学家和研究员通过用钱购买的方式来发表高水平论文,而其自身的实际学术水平却很一般。另一方面反映,那些出让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作者署名的原作者,虽然其学术水平高,但却是为了金钱而出卖学术道德灵魂的最庸俗的学者。前几年听说的****或者从网上购买职称论文等丑陋现象,也只不过是发生在工厂、机关、中学、或者普通大中专院校的职称评定当中,而这种歪门邪道现在已经渗透到更高层次的研究队伍中,这非常令人担忧。 该文还报道,中国的论文销售市场非常大,论文中介机构数量多(用百度搜索可知)。论文中介机构为了牟利,挂牌论文的文字滋润服务,但实际上主营代写业务、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作者署名权的销售(一篇Science论文的作者署名销售价高达$1600到$26,300不等)、以及把已经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再发表在SCI期刊上,等等。其代写业务使得丑陋的科学家们(虽然是极少数)能够通过花钱的办法雇佣机构为他们代写论文,或者从网络直接购买文章来发表。由于很多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通常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作者给于高额奖励,这意味着那些为论文机构付费以获得论文发表的科学家/研究者仍然得到其论文投资的回报,这又促进了恶性循环。而机构则实际上把任务承包给研究生或其他学者,并承诺在特定期刊上发表。有的机构甚至吹牛说他们能够为缺乏数据的科学家代写论文。说白了,他们实际上雇佣论文枪手(代写文章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不可靠的数据编写论文。此外,Science的那篇文章还报导,中文期刊更是论文销售者的主要渠道,中文期刊上出现售出论文的数量很多,所以中文论文的质量更令人担心。 学术黑市的兴起,涉及隐蔽的论文中介机构、**的研究生、研究员和科学家、为了私利而与中介机构进行妥协的期刊编辑(**出版)等等,这些丑陋的学术毒瘤正在中国泛滥起来,而且现在已经被全球所了解。 中国过去十年的SCI扩展论文数已经增长到4倍多,总数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中国学术界的进步与骄傲。过去十年,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导航系统等高精尖大项目表明我们具有非常强大的科学与工程创新能力,这些是学术界的正能量的代表。然而可惜的是,学术**也逐年增长:论文剽窃,论文造假、成果造假、申请项目造假、科技开发产品造假(如“汉芯”),学位造假、履历造假、利用权力组织人马为自己发表著作(如张曙光),等等,五花八门,几乎无假不有。眼下的学术道德危机如此严重,中国学术声誉日益受到影响,这代表负能量,不采取行动加以解决,不仅学术声誉无法挽回,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 归结造假的原因主要有:现行环境只重视论文数量,而不重视其质量;职称晋升的强制性指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强制性指标;浮躁、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诚信和科学道德。 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缺乏科学诚信和科学道德。做什么事,都必须诚实、必须符合道德规范,而科学诚信和科学道德实际上也属于普通所说的诚信和道德的范畴。诚信和道德行为,是合格公民的最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和道德,还谈什么科学家、研究员?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做一个诚实的、有道德的公民,然后才能努力去当科学家、研究员。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做个坚守科学诚信和科学道德规范的学者!

  • 【讨论】调查:对艾云灿事件处理的意见!!

    调查:对艾云灿事件处理的意见!!这是学校处理结果:  自网友“伤心博士”在天涯社区“天涯杂谈”版发表《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后,中山大学高度重视,组成调查小组迅速对事件展开调查。  经与艾云灿教授以及艾教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进修人员和部分转出的研究生个别谈话后,调查小组了解到,《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中所描述的情况有一定根据,但也有部分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如文中提及一位同学“要求以硕士毕业不被同意。自己要求退学”,事实是该同学因其家人要求继承产业而主动提出退学。艾教授考虑到他已有多年的科研积累,现在放弃比较可惜,因此建议其以硕士学位毕业。又如,“学生父亲下跪”一事,与事实不符。等等。)  事情发生后,调查小组从艾教授实验室的学生中了解到,艾云灿教授有较高的学术追求,对所有实验室成员包括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每天都亲自动手做实验到很晚。因为承担多个国家重大课题,艾教授科研压力非常大,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导致跟部分同学关系紧张,对个别同学采取了粗暴的对待方式。艾云灿教授本人也承认,自己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是非常错误的,他已向学生道歉,并表示愿意再次为此道歉。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引以为鉴,在严格治学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善待学生;更加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希望大家共同为大学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的治学环境。目前,已发现有人冒用艾云灿教授及其学生的名义在网上发帖。如天涯社区“天涯杂谈”版以ID“艾云灿”为名所发《致伤心博士》一帖,经向艾教授求证,此帖非他本人所发。特提醒各位网友注意。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 非常实用的学术导航站点:科学堂学术导航

    今天在网上瞎逛,发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学术导航站点:科学堂学术导航--我的学术科研主页,网址为:http://123.scienceroom.net/,网站是这样介绍的,科学堂学术导航——最专业权威的学术网址导航,提供最简单便捷的学术科研上网导航服务。及时收录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常用学术检索、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学术论坛、科技新闻、科普网站、著名大学、著名科技公司、科技论坛、科学门户、教育资源等热门学术类优秀网站,是数千万科技工作者的上网主页。个人感觉,该学术导航站点几乎收录了所有常用的学术科研网址,真的可以作为我们学术人的科研主页,呵呵!特地推荐一下!

  • 【求助】技术和学术有何不同,技术交流和学术探讨呢?

    在一个帖子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826/2743849/里的8楼看到有热心板油提建议,认为本版块“我觉得技术交流是做到了,但学术还欠缺~~~~~~~~” 首先我们感谢板油对我们版块的关注和评价。 其次土豆也想弄清几个学术界里的名词蕴含的意味,如题,技术和学术有何不同?经常看到一些会议或者新闻里讲到技术交流,学术探讨。是不是比较具体的操作就属于技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就属于学术这样啊? 呵呵,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如果连名词定义都搞不清,还怎么写论文呢?所以这个话题应该跟论文写作版块有关的吧。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2.gif汗——终于憋出个话题来了。

  • “学术平庸”现象致精英青年唾弃学术

    岁末盘点发现,在学术界,没什么比学术丑闻更能吸引眼球了,单单把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与论文抄袭、学历造假这样的词语扎堆捆在一起,其反差之大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更何况再多些跌宕起伏的情节。2012年,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不乏这样的事件:7月27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骏因论文移花接木的抄袭手段被网友称作是“史上最牛造假者”,他的老东家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随之向其关上了大门。此前一周,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的文凭造假事件,拉开了2012年学术不端丑闻的帷幕。国人渐渐发现,原来海外高端引进人才也不一定“信得过”;在西方,当罗马尼亚总理涉嫌论文抄袭、德国教育部部长被指博士论文剽窃之时,国外媒体上有关学术被政治绑架的言论也变得甚嚣尘上……事实上,有关学术本身的问题,因其专业性强、艰涩难懂,很少能触动大众阅读的兴奋点,而当其与金钱、地位等沾了边,堕落为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时,便会很容易登上公共舆论平台,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热点话题。而且,这样的丑闻不需多,只一两次就可让人“记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每当记者与那些还未被发现造假的学术界人士探讨这些旧闻时,科研人员在痛陈不良学风的同时,总会给出个案终究是个案、不能让一两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逻辑。在持这种观点的人看来,靠几个事件拎起来的“以点带面”并不全面,因为,“绝大多数的学术活动”并未到如此不堪之地步。但是,一个紧接着的问题是,刨去那一两粒老鼠屎,对那些“还未到学术不端地步的绝大多数”来说,它们对中国学术界这锅汤又意味着什么呢?来看宏观层面的最新数据。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12月23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介绍,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从2002年的103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均增长12%,居世界第一位;国际论文数量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三位。这是这锅汤的一面,敏感的圈内人士很快发现了另一面。“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二,质量却令人担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在其博客上刊文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仍较低,在中国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被引论文,也就是说,这些论文从未被引用过1次。这样的论文,加上作者本人,还有论文的评阅者,前前后后不会超过10个人看到。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执行主编Veronique Kiermer和美国《科学》杂志亚太分社主编Richard Stone在2011年访问中国期间也都不留情面地谈到,中国学者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发表量近年来呈现激增趋势,但优秀的论文凤毛麟角。Richard Stone更是给出一个爆炸性的数据,《科学》杂志对中国论文的拒稿率高达98%。更为严重的是,据Richard Stone了解,在这98%的论文中,不少文章又重新投递到中国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并予以发表,而这“98%”就构成了“还未到学术不端地步的绝大多数”——不会被人引用的“沉默的大多数”。在数量接近18万的中国专利库里,也躺着一批“沉默的大多数”。一方面,在专利类别上,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数量只占1/3左右,远远低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另一方面,对于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有意义的专利而言,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数据显示,我国专利技术转让实施率(即全国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数量与全国专利授权数量之比)仅有0.29%,这与发达国家5%左右的实施率差距巨大。论文、专利都“虚胖”了。而撑起这个身宽体胖的学术帝国的就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被一些专家怒斥为“平庸的学术”,一种身处学术不端和高水平原创研究之间的不痛不痒分子。别小看了他们的破坏力——

  • 喻海良:免费审稿是一种学术态度更是一种学术荣誉

    学术论文,通常被用来评定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能力。一篇学术论文,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检测、分析、理论探讨,经过草稿撰写和反复修改,最少也需要小半年。然后,论文投到某期刊,能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编辑和评阅人的意见。每投出一篇学术论文,都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公正对待,并给出改进意见。如果里面存在致命错误,也希望被审稿人看出,免得将来白纸黑字后贻笑大方。正因为了解一篇学术论文撰写不易,但凡是让我评审的稿件,都会尽可能的给出恰当建议。虽然,大部分的时候,为国际期刊进行论文评审都是一种免费义工,但我也认为,免费审稿应该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更是个人的学术荣誉。因此,如果不是真的看不懂的,统统接受邀请。很多人认为,审理一篇国际期刊的论文,有时候五六十页长,仔细通读一遍就需要好几个小时,这种又费时间又费力又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值得做。当然,我的意见是相反的。为什么要接受学术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1)能被学术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说明已经被期刊编辑部认为有学术能力在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特别是连续几十次被同一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更有甚者,某些国际期刊,通过综合评价所有审稿意见的公正性和学术评价能力,可能将来有一天邀请担任刊物编委。(2)接受编辑部邀请后,通常会有一个月左右的相关数据库使用权限。这时,不仅可以利用它检索该论文是否已经被发表过和作者的发文记录,也可以利用它免费下载或者检索自己需要的论文。(3)提前了解相关领域国际研究的最新动态发展。在今天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科研比赛中,能提前几个月、半年掌握相关信息,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机遇。(4)扩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被审论文很多并非完全是自己的研究领域。为了审阅好一篇学术论文,需要先下载阅读若干篇相关学术论文,这样,不仅有能力评价这篇论文的情况,另外也扩充了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知识。所谓,“视野有多大,事业有多大”。(5)提交完论文的评审意见后,可以看到另一个或几个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通过对照其它审稿专家的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有时候,当自己意见给的不合理时,还能获得作者的辩驳意见,这些都是一般的作者无法知道的。而这些注意事项,也会应用到自己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至于为什么愿意做免费义工?只能说国外都讲究做义工。而且,有机会被邀请做义工,也是一种荣誉。当然,为国际期刊免费审稿似乎是一个国际惯例。值得说出来的是,给国内期刊审稿,虽然会得到几十元人民币的回报。但是,审理完稿件后,有很多期刊无法给出其它专家给稿件的评审建议。这限制了审稿人审稿水平的提高,如果能放开这些信息,可能会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

  • 学术评价有新招

    ·方舟子· 今年元旦期间笔者路过加州大学厄文分校拜访在物理系当教授的中学同学,遇到该系著名等离子物理学家陈骝教授。陈教授来自台湾,但与大陆学术界交流频繁,近来也很关注大陆学术腐败的状况。我们谈到目前大陆只重论文数量不重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陈教授建议我向国内介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不久前提出的,但已开始在美国应用的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一、片面强调SCI论文数产生的弊端 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最基本的方法是同行评议。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比较花时间,与具体评价人的水平有关,外行不容易理解,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等等。因此人们一直在试图找一种简易、简明、客观的定量评价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将SCI论文数做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这是美国科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61年创建的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该数据库不断扩大,到现在收录了约90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在国内被简称为“SCI论文”。 强调“SCI论文”有助于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SCI论文数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用发表一篇SCI论文奖励数千、一万元的物质刺激来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便很快被滥用了。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 因此近几年来一直有人在批评把SCI论文数做为评价指标的弊端。这种批评在去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当时有人向新语丝网站发来一篇稿件,批评宁波大学理学院执行院长郑岳青教授在2002-2004的3年间就发表了82篇SCI论文,数量惊人,而且每篇论文可获得7000元奖金(后来宁波大学表示为每篇4000元),但是这些论文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学术含量的简单的实验结果,发表在影响力很低、来稿不拒的所谓“垃圾期刊”上。这篇文章登出后在网上引起了大讨[/

  •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 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 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 进行严谨的论证。二、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 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 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 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 价值。三、理论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 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 须符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 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 【转帖】浅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何撰写

    [size=3]首先,我想谈一下为什么要撰写学术论文?很多同学认为发文章没有用处,不现实,太虚了,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客观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工科专业的同学。其实不然:任何学科门类发展到今天,都是从零开始的,都是一个不断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础研究的成果大都以论文形式表现;第二,任何研究结果,只有发表了,他人才能重复、验证,结果才可能成为知识;第三,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提供书面材料让同行知道: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的?发现了什?发现意味了什么?第四,撰写和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第五,发表论文的质量与数量:衡量科研水平和效率的客观标准。 说到这些重要性,就必然会提到论文的要素。充分了解学术的各个因素是撰写论文的基础。那么,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很多科学家认为包含5个因素:创新性、可读性、信息量、参考文献、署名与致谢。对于创新性的描述,我水平不够,不敢妄谈,只能谈一下如何体现创新:我认为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题,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论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映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能做到这样,发表文章或者申请项目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呵呵~~ 可读性是指使读者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可读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结论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内取得了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或者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这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国内研究学者往往存在不严谨的叙述,包括一些牛人所发表的文章,很多都会出现实验结果不能完全支持所得结论的现象;而相比之下国外专家则非常谨慎,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因此,一定要保证结论的可靠。第二是构思的严密性和写作的逻辑性:要做到介绍研究背景,清楚地解释学术思想。第三是论述的生动性:因为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这一点很多人做得都很差。要做好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难。平时多看一些相关领域的本土语言为英语的大家写得综述或研究论文,专看语言,好好学学人家行文的思路及语言的描述就行了。第四点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和图表的规范性,也就是说语法时态、数据的取舍和图表的设计等等。篇幅限制,不多说了,呵呵~~最后一点是论文格式的标准性:论文写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Guide for authors,每个期刊格式不同,在投稿之前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修改。 再浅谈一下信息量。新的学术思想、实验、发现等结果决定一篇论文的信息量。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cuss(讨论)等词。比如如:“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25 mmol/L 就比“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避免或少使用“it is shown that, it is obvious that”之类的冗余词语。如果投letter或者communication类型的文章,受篇幅的严格限制可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发表在Nature,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然而就是这篇论文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参考文献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部分,因为这一块正是大部分科研初学者最忽略的地方。目前国内科研评价指标已经慢慢转向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SCI里面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位外,还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可以勾画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的学术联系。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我们在写论文时一定要将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献均应列出;撰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检索,看看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此外,编辑和审稿人根据参考文献,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科学道德,如果未能列出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参考文献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国内一些低档次期刊对参考文献极不重视。我们的研究者们也犯一些错误,比如:为了省事,转引二手文献,既不核对,自己也没有看过或浏览过;只引自己的论文,是自负又是无知的表现;阅读的是中文文献,引用的是外文文献;论文中引用近三年的文献比例少。 最后一点是署名和致谢。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论文作者和参与工作的人应区别开,这一点国内很多课题组比较混乱。致谢:国内一般是感谢基金支持。课题组的集体力量、同行的学术交流等等都应当致谢。致谢不是可有可无的,论文公开发表后,就用书面形式记载了你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记下了你的科研道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科研工作中的道德问题,或者说是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研道德问题。常见的撰写论文违规行为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表现为故意贬低前人工作而抬高自己;抑或在文中采用“国际上首次”、“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等非常得瑟的词语; 第二是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论文发表之后所有的数据要经得起后人重复,撰写论文时绝对不能伪造或篡改原始数据、抄袭、剽窃,伪造的一套数据必然会与其它真实数据互不兼容;更不能为了说明自己企图说明的问题而任意修改原始数据。前段时间井冈山大学的学者已经把此事炒得沸沸扬扬了,呵呵~~ 第三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国内很多学者都存在部分甚至是全部剽窃,有时候直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个我不用多说,新语丝等论坛上对国内科研的种种丑恶现象有很多报道,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第四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对于一稿两投或多投,我们小木虫论坛上也有很多讨论,而且曾经我自己也卷入其中。国际上的惯例是一篇论文绝不允许同时投向不同刊物,注意:是投向,而不是发表。也就是说同时向两个期刊投稿已经属于一稿两投了。再有就是变相的多投:相同的数据改头换面,或者不同的组合方式,这属于自我剽窃。还有些学者同一篇文章同时以不同语言(中文和英文)分别发表在国内、国外期刊上,这样做也是违规的。[/size]

  • 利用网络提高学术影响力

    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不仅有最新科学进展的介绍,也有各类科普活动,科学进家庭活动,也有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学术交流模式的探讨。其中有个关于如何通过网络资源提高学术曝光率的讨论班,也是不错的主题。科学家现在比过去有更多手段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建立和其他学者的联系。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的一个讨论班咱们探讨这个问题,并总结了一些具体方法。加州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图书管理员Julia Gelfand和Laura Bowering Mullen在这个讨论班上分享了他们的想法。一、开放自己的著作现在大量的学术机构鼓励他们的学者将学术成果公开。对学者来说,开放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加快学术传播的速度,扩大读者群,提高学术的影响力。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已经吸收网络引用和阅读的因素,因此,这对于提高学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有2种方法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公开,一种是直接发表在开放杂志上,或者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在自己的学术机构或公众学术网络上公开。当然,公开自己的学术成果必须有版权的因素。二、分享研究资料Gelfand和Mullen鼓励学者能参与自由网络数据分享运动。现在有许多分享研究数据的网络工具。三、建立个人网络简介Scopus、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等都有这样的服务,建议大家积极使用。当然,要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尽量把错误和重复信息去掉。这可以让其他学者方便准确了解你的信息。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资料也十分重要。这些都是你的学术脸面。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让其他学者了解你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情况以及你的合作者等信息。这也可以方便你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四、申请一个ORCID ID这个ID是唯一的学者身份证号码,会自动将你在不同单位从事的研究按照你个人进行汇总。五、掌握新的学术评价方法熟悉并自己评估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对自己的学术地位,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利于你计划自己的学术方向。现在和将来的学术影响力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传统的论文目录和学术引用情况,而且包括网络点击数量、书签标记数、下载数、被推次、博客转发等等方式。一种专门统计这类数据的网络工具ImpactStory已经建立,建议大家使用。

  • 谢和平院士:学术诚信是大学根本追求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彭 丽 编辑: 国兴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7/10/834832733_small.jpg谢和平“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作题为《大学的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专场报告时,寄语四川大学全体师生干部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让大学成为阳光下最纯洁、最神圣的净土。报告中,谢和平列举了地沟油、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剂、冒名顶替上大学等一系列事件。针对这些制假售假、虚报冒领等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他指出,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要强调学术诚信,用学术精神改善社会氛围。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为国家培养讲诚信、守诚信的人才。“大学是社会的精神灯塔,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学术诚信,这是大学追求的根本。”谢和平说,社会可能世俗、浮躁,但学术不能世俗,教育不能浮躁,学校不能功利。大学必须维护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纯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谢和平毫不避讳地谈及该校教授和学生论文抄袭剽窃事件。他提醒师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学术研究是一项需要终生经营的事业,学术声誉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基。“不论是学生还是科研工作者,都必须脚踏实地,讲究学术诚信,靠造假、剽窃和抄袭是绝对不会长久的。”他以笛卡尔、爱因斯坦求真务实的态度,竺可桢、师昌绪等科学家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勉励该校师生克服功利与浮躁,耐住寂寞、沉下心来做好学问。“你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首先是一个有品德、有诚信、有学术道德的人。”谢和平告诫师生,做人要有人格底线,做事要有法律底线,做学问要有学术道德底线。“这才是成才立业、实现个人追求的根本。”“现阶段,高校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出现问题,核心不是简单地专业知识技能缺失,而是修养境界、个人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滞后和不足。”谢和平指出,如果高校培养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缺少诚信、缺少社会责任感、缺乏基本的道德品质,这将成为教育最大的失败。谢和平还强调,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永无止境,但必须坚守学术道德这条底线,没有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培养一流人才,更谈不上建设一流大学。谢和平希望该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建立良好的学术诚信体系,坚守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以学术诚信夯实建设一流大学梦想的基石。

  • 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研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写作过程就是研究过程,不能像作品那样有感即发,下笔万言。简称“论文”,又叫“科学论文”。作为议论文的一类,它研究的是科学领域以内的问题,而一般议论文评论的是科学领域以外的社会生活现象。科学性是其首要的条件:表现在立论上,客观冷静,不带个人好恶;在论据上,要化大力气,力争确实、全面、新颖;在论证上,周密,严谨,不能和一般议论文一样自由展开议论甚至使用比喻论证。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一定要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可以投稿到一些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获得一些知名度。结构已经形成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标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揭示论点的标题和揭示课题的标题。第一类用判断句,第二类仅仅提出内容范围,常用《……论》或《论……》的模式。标题要求直接(不宜使用艺术加工)、具体(使读者把握基本论点或课题)、醒目(不能过长,可用副标题调节)。【序论】1.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 2.提出问题或论点。这是核心。 3.对这一课题的历史研究进行回顾。 4.说明将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5.较长论文有必要对本论部分加以概括介绍,便于阅读理解。 除“2”外,其它各点可以灵活减少。【本论】一般采用下列三种方式之一: 1.并列分论。把从属于总论点的几个小论点平列起来,一个一个论证。加上序码或小标题。 2.直线推论。即递进式,提出论点后,步步深入,层层论点之间循一逻辑线索直线移动。 3.上面两种放在一起的混合型。【结论】1.论证得到的结果--基本论点。 2.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3.感谢帮助。 “2”、“3”可以不要。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摘要) 1.引言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中文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 2.定义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3.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4.编写格式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 结尾部分(必要时)索引 封三、封底。

  • 学术界的几个选择

    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检索工具,在学术界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EI收录的论文情况作为其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学术界利用EI所收录文献量等指标作为确定学术水平、研究生学位点的评审及科技人员晋升职称等方面的考评依据。可见,认识和掌握EI十分重要,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 EI的基本情况EI是美国《工程索引》的简称,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领域的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是世界工程技术领域最负盛名的文献检索工具。从1884年10月创刊以来,EI已出版400万条文摘,每月出版月刊TheEngineeringIn-dexmonthly,全年共12期;同时每年出版年刊TheEngineeringIndexAn-nual,集中编排全年的内容。EI涵盖的学科范围EI收录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多种文字、2500多种科技期刊和2000多种会议论文辑、科技报告、科技图书、标准、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等,不包括专利文献和纯理论文献。年摘录量达20余万条。 现在国内很多老师评职称都选择国外核心了,因为质量高,一篇相当于国内核心几篇。和各位有职称在身的分享一下。EI检索_ISTP检索_CPCI检索_EI检索期刊_ISTP收录-国际EI会议索引中心http://www.eigood.com

  • 【求助】求助统计学术语标准

    小弟求助国标中统计学术语的标准:GB/T 3358.1-1993 统计学术语 第1部分 一般统计术语 GB/T 3358.2-1993 统计学术语 第2部分 统计质量控制术语 GB/T 3358.3-1993 统计学术语 第3部分 试验设计术语 谢谢大家了。

  • 曼迪匹艾(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今日正在招聘,化学,生物类英文学术期刊助理编辑(AE),坐标北京,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化学,生物类英文学术期刊助理编辑(AE)[b]职位描述/要求:[/b]1. 硕士及以上学历,理工相关专业优先);2. 英语水平CET-6及以上;3. 良好的沟通能力,思维敏捷,工作耐心细致;4. 良好的抗压能力, 热爱学术,有责任心。职位描述:1. 负责联系专家学者,组织稿件的同行评审,确保稿件的同行评审及时完成;2. 编排和处理稿件,确保稿件格式正确,及时发表;3. 与期刊主编,编委成员,作者及审稿人建立良好沟通,确保期刊正常运作,稿件顺利及时发表;4. 关注期刊学科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协助期刊责任编辑完成期刊发展目标。[b]公司介绍:[/b] 曼迪匹艾(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5月29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翠景北里21号楼22层2204.2205.2206.2207,法定代表人为林树坤。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市场调查;编辑服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技术开发;计算机技术推广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文具用品;技术进出口。(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8566]查看全部[/url]

  • 介绍几个学术资源论坛

    阿果资源网——搞科研必知的网站!阿果资源网立足于文献检索、文献互助、以多学科学术交流及专业资料收集(行业软件及相关教程、行业标准、专利等等)为主体,以资源共享为服务宗旨;在高效的管理下,网站成立1年多以来,注册会员就突破了10万,人气超旺,是您搞科研、做学问必去的网站!会员可免费获得超多的文献资源和专业资料,也可以任意求助国内外文献,如注册成VIP会员,还可根据自身需要制订文献检索服务及检索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享受该站所有专业资料的下载权限!网址:http://www.agpr.net/bbs/index.php思想者学术资源论坛思想者学术资源论坛是一个学术资源和学术交流论坛,提供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包括新手培训,代理搜索等检索技术, 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法律专版,经济管理等学术资源,以及专题研究报告讨论区。国内外的文献、书籍、软件、标准、专利及其他各种资源等待你去掘。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获得与专业人士交流探讨的机会!网址:http://www.readlife.com/index.php星荧论坛这里是全国硕士博士生云集地,里面还有其它好东西,相信总有你所要的东西。网址:http://ifstar.net/bbs/index.php  论坛说明: 免费代理,文献代理;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其他学习资源以及交流 龙驰学术资源网龙驰学术资源网为您提供一个崭新的免费资源检索、文献互助、专业交流的平台,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学到最新的文献检索技术,获得与专业人士交流探讨的机会!网址:http://www.longread.net 小优优医药化工资源网论坛为你提供一个资源检索、资源互助、资源交流的平台,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国内外的文献、书籍、软件、标准、专利及其他各种资源等待你去挖掘。 小优优医药化工资源网论坛力争打造成为国内科技工作者的文献学术交流的一流平台,我们本着资源共享,平等互助的宗旨,真诚欢迎你的加盟,期待你的光临!网址:http://drugfocus.net/index.php

  • 【分享】学术搜索-如何查找计算机科学类学术论文

    1 [url=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微软学术搜索[/url] 该学术搜索引擎主页建立了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的大类索引,包括理论与算法、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图形学等23个研究方向。主页上方,有“论文(Paper)”、“作者(Authors)”、“会议(Conferences)”、“期刊(journals)”四个标签。以“论文”标签为对象,点击某个大类,出现该领域的论文列表,这些论文列表是按照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列,这样就能发现这个领域内最经典和最热门的论文。同样地,分别以“作者”、“会议”、“期刊”标签为对象,就能发现你选择的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作者、权威的国际会议和核心学术期刊。如图是主页导航: [img=469,320]http://www.tuchuan.com/a/2010031610305623347.png[/img] 在作者的个人页面,有他的个人信息、发表论文总数、H/G指数、以及历年发表论文的列表,图表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研究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学术影响力。作者个人页面最近也新增了个性化功能,如作者的研究兴趣、将作者论文列表嵌入其他网页如个人主页、RSS订阅了解作者的最新信息[img=527,146]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bout/author_201003.jpg[/img] 主页实时更新最popular的作者和论文[img=482,247]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bout/frequentPaperAuthor_201003.jpg[/img] 视觉浏览页面,给出了与某个作者相关的合作者关系图,点击各个作者之间的连接线,可以浏览作者之间合作的论文信息[img=513,356]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bout/explorer_201003.jpg[/img]如果对作者的姓名不太确定,可以输入中文姓名会自动给出英文姓名的提示[img=506,128]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bout/nativeNameSuggestion_201003.jpg[/img]2 [url=http://portal.acm.org/dl.cfm][color=#000050]ACM Digital Library[/color][/url] 在研究机构或者大学里面的研究员一般都比较熟悉,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数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但是必须付费下载或者集团购买数据库,不能免费下载。3 [url=http://www.informatik.uni-trier.de/~ley/db/][color=#000050]DBLP[/color][/url]DBLP是计算机领域内对研究的成果以作者为核心的一个计算机类英文文献的集成数据库系统。按年代列出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包括国际期刊和会议等公开发表的论文。DBLP所收录的期刊和会议论文质量较高,DBLP的文献更新速度很快,很好地反应了国外学术研究的前沿方向。但是只相当于一个索引系统,提供浏览,没有下载链接。4 [url=http://citeseer.ist.psu.edu/][color=#000050]CiteSeer[/color][/url] 是NEC研究院在自动引文索引(Autonomous Citation Indexing, ACI)机制的基础上建设的一个学术论文数字图书馆。这个引文索引系统提供了一种通过引文链接的检索文献的方式,目标是从多个方面促进学术文献的传播和反馈。  CiteSeer检索WEB上的PostScript和PDF两种格式的学术论文。目前,在CiteSeer数据库中可检索超过50万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领域。这个系统能够在网上提供完全免费的服务(包括下载PostScript或PDF格式的论文的全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①检索相关文献,浏览并下载论文全文;②查看某一具体文献的“引用”与“被引”情况;③查看某一篇论文的相关文献;④图表显示某一主题文献(或某一作者、机构所发表的文献)的时间分布。5 [url=http://www.computer.org/portal/web/csdl/home][color=#000050]IEEE Computer Society Digital Library[/color][/url] 如果你跑到ieee.org,而不是computer.org,你会发现那里paper不是那么容易找。其实计算机专业的,到computer.org更容易找paper一点。这里也是需要订阅的,不是免费的。另外一方面,IEEE的会议多而杂,有好的会议,但是绝大部分会议是不如ACM的,所以在这里跟会议的proceedings一定要有针对性。 IEEE的几个magzine还是做得挺不错的,可以读读。

  • 【资料】几个学术资源网站

    子午学术论坛子午学术论坛努力创建互助共享,促进科研进步的平台。这是一个年轻的,有希望的,精英荟萃的网络平台。网址:http://www.ziwu.org/?u=102花样年华学术资源论坛一个崭新的代理、检索和学术论坛——花样年华学术论坛,最近论坛新改版,含有丰富资源,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论坛名称:花样年华学术资源互助中心网址:http://www.bloomyear.com/bbs/?u=6052思想者学术资源论坛思想者学术资源论坛全面降低威望限制!现在论坛重点开发专业板块,为丰富专业资源,奖励高质量的学术平台,对于思想者论坛各个专业大多数版块,发一个优质主题帖将增加20个金币,发五个主题即可增加一个威望。高质量帖子单独评分!望“有志之士”,与我们共同建设,打造高质量专业学术技术平台. 论坛注重专业学术的发展,对专家学者给与极大的尊重和体贴,对优秀科研博士,中高级技术人员给予种种优惠政策。“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思想者欢迎广大网虫,专业教授,网络精英前来切磋!网址:http://www.readlife.com/?u=8666零点花园零点花园是我的最爱,以其丰富的内容,海量的信息著称,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仅有大量的文献密码资源,而且拥有浓厚的学术气氛,感觉特别有朝气与活力,人气极旺。不管你需要什么资源都能提供给你。http://www.soudoc.com/bbs/?u=10752龙驰学术资源网龙驰学术资源网为您提供一个崭新的免费资源检索、文献互助、专业交流的平台,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学到最新的文献检索技术,获得与专业人士交流探讨的机会!网址:http://www.longread.net/?u=2032阿果资源网——各学科文献检索资源网站、石油技术交流平台阿果资源网是一个大型的科技论坛,采用 论坛群(主论坛、石油论坛)+下载站 的网站建设模式!!为您提供:各学科门类的学术专业技术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提供石油技术交流以及石油相关资源的共享和下载,为你在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帮助、为您的学习提供所需的资源;国内外文献检索资源、文献代理、文献互助等。文献资源一切都是免费的;阿果资源网您提供一个学习最新的文献检索技术,获得最新文献资源的平台。阿果资源网:http://www.agpr.net阿果石油论坛:http://www.agpr.net/oil/index.php〖愚愚学园〗为您提供一个崭新的资源检索、文献互助、专业交流的平台,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学到最新的文献检索技术,获得与专业人士交流探讨的机会!网址:http://www.seeus.cn/bbs/index.php博研联盟网址:http://www.bylm.net/forum/?u=3965鸭绿江学术论坛-文献检索 医学药学 生命科学 动物疫病 化学化工网址:http://forum.e2002.com/?u=12823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