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术评价

仪器信息网学术评价专题为您整合学术评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术评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术评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术评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术评价话题讨论。

学术评价相关的论坛

  • 学术评价有新招

    ·方舟子· 今年元旦期间笔者路过加州大学厄文分校拜访在物理系当教授的中学同学,遇到该系著名等离子物理学家陈骝教授。陈教授来自台湾,但与大陆学术界交流频繁,近来也很关注大陆学术腐败的状况。我们谈到目前大陆只重论文数量不重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陈教授建议我向国内介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不久前提出的,但已开始在美国应用的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一、片面强调SCI论文数产生的弊端 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最基本的方法是同行评议。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比较花时间,与具体评价人的水平有关,外行不容易理解,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等等。因此人们一直在试图找一种简易、简明、客观的定量评价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将SCI论文数做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这是美国科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61年创建的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该数据库不断扩大,到现在收录了约90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在国内被简称为“SCI论文”。 强调“SCI论文”有助于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SCI论文数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用发表一篇SCI论文奖励数千、一万元的物质刺激来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便很快被滥用了。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 因此近几年来一直有人在批评把SCI论文数做为评价指标的弊端。这种批评在去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当时有人向新语丝网站发来一篇稿件,批评宁波大学理学院执行院长郑岳青教授在2002-2004的3年间就发表了82篇SCI论文,数量惊人,而且每篇论文可获得7000元奖金(后来宁波大学表示为每篇4000元),但是这些论文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学术含量的简单的实验结果,发表在影响力很低、来稿不拒的所谓“垃圾期刊”上。这篇文章登出后在网上引起了大讨[/

  • 赛默飞生物等效性评价解决方案亮相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

    [align=center] [/align]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和化 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于 2018 年 10 月 12-14 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盛大召开。会上,400余位专家学者就有关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赛默飞市场经理范超在DMPK与新药成药性分会场给到场学者介绍 生物等效性评价 赛默飞整理解决方案,突出展示赛默飞领先技术是如何简化临床试验工作流程,诠释“新一代BE/DMPK 加速器”这一定位的。[align=center][img]http://img49.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2915084132968.jpg[/img][/align][align=center]大会现场[/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187600616425.jpg[/img][/align][align=center]赛默飞展位[/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50.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369587075898.jpg[/img][/align][align=center]赛默飞市场经理范超 报告现场[/align] 范超报告中提到:“有医无药医无用,有药无医药不灵”。药物自古以来便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每年都有新的药物被制药公司研发出来,但这些从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物质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药物,在其正式上市前需经过严谨、科学的药物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未来药物分析中大分子及小分子等不同性质,不同属性的基质,为分析研究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525812144171.jpg[/img][/align]而赛默飞生物分析解决方案——包括样品前处理产品、HPLC系统、质谱检测器,以及各类软件,为您提供最灵敏、最稳健、重现性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中国市场如火如荼进行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众多的制药企业及技术外包部门都遇到种种问题,企业仍然为高昂的测试费用,生物等效性评价(BE)项目一次成功率低,非常耗时等问题所困扰。而赛默飞在2017年ASMS发布的高性价比的三重四极杆质谱TSQ Altis™ 及TSQ Quantis™ ,为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BE)提供灵活性、稳定性及合规性的智能解决方案。[align=center][img]http://img47.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3780058550530.jpg[/img][/align][align=center]全新一代三重四极杆TSQ Altis[/align] BE/DMPK的研究和申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专题从样品前处理、小分子药物生物分析,并领先提出大分子药物生物分析的方法,及代谢物鉴定,为您整理了赛默飞新一代BE/DMPK相关解决方案。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赛默飞全行业解决方案,或关注“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align=center][img]http://img49.chem17.com/9/20181015/636752144017147371797.jpg[/img][/align]

  • 【求助】技术和学术有何不同,技术交流和学术探讨呢?

    在一个帖子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826/2743849/里的8楼看到有热心板油提建议,认为本版块“我觉得技术交流是做到了,但学术还欠缺~~~~~~~~” 首先我们感谢板油对我们版块的关注和评价。 其次土豆也想弄清几个学术界里的名词蕴含的意味,如题,技术和学术有何不同?经常看到一些会议或者新闻里讲到技术交流,学术探讨。是不是比较具体的操作就属于技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就属于学术这样啊? 呵呵,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如果连名词定义都搞不清,还怎么写论文呢?所以这个话题应该跟论文写作版块有关的吧。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2.gif汗——终于憋出个话题来了。

  • 喻海良:免费审稿是一种学术态度更是一种学术荣誉

    学术论文,通常被用来评定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能力。一篇学术论文,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检测、分析、理论探讨,经过草稿撰写和反复修改,最少也需要小半年。然后,论文投到某期刊,能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编辑和评阅人的意见。每投出一篇学术论文,都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公正对待,并给出改进意见。如果里面存在致命错误,也希望被审稿人看出,免得将来白纸黑字后贻笑大方。正因为了解一篇学术论文撰写不易,但凡是让我评审的稿件,都会尽可能的给出恰当建议。虽然,大部分的时候,为国际期刊进行论文评审都是一种免费义工,但我也认为,免费审稿应该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更是个人的学术荣誉。因此,如果不是真的看不懂的,统统接受邀请。很多人认为,审理一篇国际期刊的论文,有时候五六十页长,仔细通读一遍就需要好几个小时,这种又费时间又费力又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值得做。当然,我的意见是相反的。为什么要接受学术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1)能被学术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说明已经被期刊编辑部认为有学术能力在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特别是连续几十次被同一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更有甚者,某些国际期刊,通过综合评价所有审稿意见的公正性和学术评价能力,可能将来有一天邀请担任刊物编委。(2)接受编辑部邀请后,通常会有一个月左右的相关数据库使用权限。这时,不仅可以利用它检索该论文是否已经被发表过和作者的发文记录,也可以利用它免费下载或者检索自己需要的论文。(3)提前了解相关领域国际研究的最新动态发展。在今天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科研比赛中,能提前几个月、半年掌握相关信息,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机遇。(4)扩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被审论文很多并非完全是自己的研究领域。为了审阅好一篇学术论文,需要先下载阅读若干篇相关学术论文,这样,不仅有能力评价这篇论文的情况,另外也扩充了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知识。所谓,“视野有多大,事业有多大”。(5)提交完论文的评审意见后,可以看到另一个或几个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通过对照其它审稿专家的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有时候,当自己意见给的不合理时,还能获得作者的辩驳意见,这些都是一般的作者无法知道的。而这些注意事项,也会应用到自己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至于为什么愿意做免费义工?只能说国外都讲究做义工。而且,有机会被邀请做义工,也是一种荣誉。当然,为国际期刊免费审稿似乎是一个国际惯例。值得说出来的是,给国内期刊审稿,虽然会得到几十元人民币的回报。但是,审理完稿件后,有很多期刊无法给出其它专家给稿件的评审建议。这限制了审稿人审稿水平的提高,如果能放开这些信息,可能会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

  • 利用网络提高学术影响力

    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不仅有最新科学进展的介绍,也有各类科普活动,科学进家庭活动,也有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学术交流模式的探讨。其中有个关于如何通过网络资源提高学术曝光率的讨论班,也是不错的主题。科学家现在比过去有更多手段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建立和其他学者的联系。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的一个讨论班咱们探讨这个问题,并总结了一些具体方法。加州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图书管理员Julia Gelfand和Laura Bowering Mullen在这个讨论班上分享了他们的想法。一、开放自己的著作现在大量的学术机构鼓励他们的学者将学术成果公开。对学者来说,开放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加快学术传播的速度,扩大读者群,提高学术的影响力。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已经吸收网络引用和阅读的因素,因此,这对于提高学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有2种方法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公开,一种是直接发表在开放杂志上,或者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在自己的学术机构或公众学术网络上公开。当然,公开自己的学术成果必须有版权的因素。二、分享研究资料Gelfand和Mullen鼓励学者能参与自由网络数据分享运动。现在有许多分享研究数据的网络工具。三、建立个人网络简介Scopus、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等都有这样的服务,建议大家积极使用。当然,要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尽量把错误和重复信息去掉。这可以让其他学者方便准确了解你的信息。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资料也十分重要。这些都是你的学术脸面。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让其他学者了解你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情况以及你的合作者等信息。这也可以方便你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四、申请一个ORCID ID这个ID是唯一的学者身份证号码,会自动将你在不同单位从事的研究按照你个人进行汇总。五、掌握新的学术评价方法熟悉并自己评估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对自己的学术地位,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利于你计划自己的学术方向。现在和将来的学术影响力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传统的论文目录和学术引用情况,而且包括网络点击数量、书签标记数、下载数、被推次、博客转发等等方式。一种专门统计这类数据的网络工具ImpactStory已经建立,建议大家使用。

  • 【转贴】学术期刊该不该收取版面费?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资料中心公布了“200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榜单,《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等一批学术质量较高的刊物榜上有名。这反映出我国学术刊物专业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我与很多同学发现,有不少刊物并没有集中精力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而是专注于如何收取版面费、广开财路等。那么,学术期刊到底该不该收取版面费? 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术界逐渐出现的一种反常现象。作为一些学术期刊在出版发行方面的一种“生存之道”,它已成为学术界几乎人尽皆知却并不合理的学术“潜规则”。 从根本上说,产生学术期刊版面费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不够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当前,随着社会对学术研究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参与到单位科研实力的竞争之中,并出台了大量的科研奖励制度或考评制度。例如,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读书期间,须在公开的指定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否则将不授予学位;助教晋升讲师,讲师晋升副教授,副教授晋升教授,或者副教授、教授晋升硕导、博导,必须在学术成果的所谓“质”或“量”上达到指定的要求,否则将不予以晋升;科研津贴与奖金的发放与科研成果的情况直接挂钩,成果多,则津贴多、奖金足,反之则景况惨淡……这种学术评价机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但其只重视结果并以结果论英雄的导向机制,也造成了学界功利化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氛围的日渐浓厚。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学术期刊版面费应运而生,并成了部分缺乏职业素养的学者和学术期刊谋求各自诉求的桥梁与纽带。

  •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真有点难

    来源:科学网 作者:刘 庆生以前看到一些博文介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境况。大家出谋划策,希望我国也能办出一流水准的学术刊物,那样就不会让我国学者将优秀成果趋之若鹜地涌向国际刊物。据我所知,我国一些主流学术刊物办刊历史也有60多年,比一些国际专业刊物的历史还要长,但影响力却差强人意。要说办好一个学术刊物难也不难,有的学者已经举出创办历史很短IF值国内最高的Cell Research杂志(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创办)为例,说明要办好我国学术刊物似乎并不是“难以上青天”。从相关报道看到,Cell Research得到国内的一些牛海龟们的支持。但是其它刊物要像这个刊物那样得到一些牛人物的支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有的海归们功成名就,支持国内学术刊物上水平应该是他们分内之事。其实办好一个学术刊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科学网博主任胜利和赵大良是专家,他们很清楚里面的问题。我只是作为一个“过去时”的科学工作者,以自己亲身体会谈点感想而已。我始终坚持认为,不管我们的成果发表在哪儿,成果的归属总是属于国家(这儿指成果第一署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如果我们的优秀成果能够发表在自己国家创办的刊物不是更好吗,也可以让我们的“期刊人”在国际出版界扬眉吐气。我当了多年“地球科学”杂志编委,总习惯向着那些辛苦的“期刊人”说话。我们“地球科学”主编多年来真可以用“抛家舍业”“呕心沥血”来形容她对这个刊物发展做出的贡献。还有那些编辑们多数原来都是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习或研究,基本上没有受到过“期刊学和编辑学”的训练,主要是边干边学,到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本人自认为在对待学术刊物方面从一开始就是将国内优秀刊物放在优先地位。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内心希望国家各方面都好,况且这是与我自身密切相关的学术出版界,而且也是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国内地球物理学的学术刊物,例如早年的“中国科学(B)”“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和“地球科学”。有数据为证:我早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以中文为主。更早期的刊物不说,仅在1991-1998年间在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发表单篇论文6篇,在地球物理学报1996 -2005发表4篇。在1990- 2002年间在地球科学中文版发表7篇。但是为什么后来我的重要成果多数发表在我研究领域国际专业主流刊物呢,我试图来探讨这个问题。1、首先是评价体系问题。这是我国学术界一致谴责和声讨的问题,可是冷静分析一下不是那么简单,感情用事于事无补。说归说,声讨归声讨,在当下我国现实情况下,谁能提出一个摈弃论文评价的好办法。代表作不还是要论文嘛,况且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与高质量论文之间虽然不能画等号,至少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况且重视发表学术论文是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我批评的是在我国有的地方和单位做的太过头。个别人的简介中竟然出现:本人“发表SCI论文IF值总计多少”?这实在是仍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将全世界的学术刊物,只依据影响因子IF值分成区,所谓1区,2区,3区。地球人都知道,学科之间期刊的IF值差异很大。有的大学人为列出一些“学术榜刊物”,或者学校认定的“重点刊物”。这些刊物几乎全都属于国际专业主流刊物,将国内刊物撇在一边,而且在确定这些刊物时也主要由少数行政官员和教授说了算,有时还会产生很不合理现象。这样利用行政力量人为地将学术刊物分成三六九等实在不妥。难道我们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不清楚那些刊物重要吗?这样结果就更使得我国的学术刊物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因为,一个优秀期刊是要靠优秀的成果论文说话。这种畸形的科学评价在发达的欧美学术界也是十分可笑的事。在它们哪儿,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发表所谓“顶尖”杂志论文,申请教职时一定从助理教授开始,而在我们这儿可能很快成为一个“荣誉等身”的“通吃”人物。儿子说过一个有趣的事情,来自英国的一位学术牛人,希望到新加坡南洋理工(NTU)谋求一个正教授教职。这个人确实属于“学术达人”,其学术成果已经列入诺贝尔奖候选范围。但是NTU明确表示最多只能给副教授。这位学术达人不干回到英国,第二年获得诺贝尔奖。2、学术交流方面的影响。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即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也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当中文还不可能成为国际学术交流语言时,就会促使我们的优秀成果流向国际刊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也是我后来将主要成果发表到国际专业刊物的主要动机。难道让国际同行看到更多我国学者的优秀成果有什么不对吗?况且与国际同行交流互动过程也对我们自身科学研究思维方法提高很有帮助,这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应该是一个很正面的事情。3、国内刊物评审问题。按照我以前所知道的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个“国刊”基本原则是先接收中文手稿送审,当中文手稿通过评审后,才通知提交英文手稿。而且两刊规定:不能只发中文不发英文,但可以只发英文不发中文(我1998年中国科学英文版论文属于此例)。因此,中文论文评审就决定了英文论文的命运。国内学术圈子的不良“游戏规则”对论文评审有时也会阻碍优秀成果发表,打击“革命群众”的积极性。有的学术刊物也会变相成为一些学术达人“出口转内销”的场所,当然尽管可能是少数人,但影响不好。此外,我们不少人遇到过不负责任的评审专家,他们的评审意见过于简单,有的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有时两位评审人的意见相左,使得作者左右为难。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承认这个现实,目前对策只有:1、呼请国家层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尽快到来。2、完善国内重点学术刊物论文的评审,让那些学术水平高,学风正派的学术专家评审手稿。3、同时请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中-青年海龟们主动承担起将自己的好成果优先提交到国内学术刊物,而不是将那些“出口转内销”成果拿来“烂以充数”。对于办学术刊物我是一个真正门外汉,以上分析不一定正确,供参考。

  • [转载]职称制度改革将对学术期刊带来哪些影响?专家提及了以下六个方面

    [color=#7f7f7f] [/color][color=#999999]张泽青 [/color][color=#7f7f7f]本文整理自《编辑之友》2017年第10期[/color]2017年1月8日,新华社发出通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文件”)。“文件”提到,职称改革重点改革“唯论文、唯资历、唯学历”的职称评定制度。在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施行多年之后,有关部门发现了这一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病。自2015年以来,陆续有一些中央和地方的主管部门出台了政策,调整了本行业、本地区职称评定的条件。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省份和一些评定职称的“重灾区”仍没有动静。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这个文件,是落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有力举措。“文件”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提出了对现行职称制度进行改革的具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目前在职称评定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将会对前几十年职称评定中不合理因素导致的下游产业链之一的学术期刊的诸多问题产生影响。 学术期刊将会对所发论文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 “文件”指出:“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这是对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的严格要求,也同样是对学术期刊的要求。试想,如果一本期刊所发学术论文被发现有相当数量质量不高,或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这本期刊的稿源就会越来越少、质量会越来越差。所以,学术期刊对论文的内容须严格把关审核,尽量保证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出现上述问题。目前很多学术期刊都使用“知网”“万方数据”等开发的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收到的稿件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广大读者也对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检测,这些年已有不少名校、名人的抄袭、造假论文被曝光,有的由被抄袭的作者发现,有的被认真研究学问的读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职称制度的改革,更多被收录在各种学术论文数据库中的造假论文将会被发现,通过论文造假而获得学位、职称的人将会被追究,并依法依规撤销其学位和职称,而发表大量造假论文的期刊也将面临不断撤稿、诚信度下降、来稿量不断减少的困境。所以,从现在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稿件的审核与严格把关,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某些行业的学术期刊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文件”指出:“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也就是说,过去一些要评初级、中级职称的有发表论文要求的专业,今后只要参加全国性的统考并取得合格的成绩,不必发表论文就可获得相应职称。这样一来,这类专业的学术期刊收到的稿件基本上就是要参评高级职称的作者的论文了,来稿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当然质量会有所提高。过去为了满足本行业从业人员和高校师生评职称、拿学位必须发表论文的需求,各行各业的学术期刊总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现在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某些行业的学术期刊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一些发表低端论文的期刊必须未雨绸缪,或尽快提高学术水平,尽量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及时调整期刊的业务范围,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相信随着国家职称改革步伐的加快,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采取“以考代评”的方式来解决初级、中级职称的评定问题。所以,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应当早做准备。其实,初级、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并非产生科研成果的主力,要求在校学生和各行业初级、中级职称的人必须发表论文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低水平“学术论文”充斥在大量的学术期刊上,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期刊资源,也降低了国家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以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以及社会上灰色的论文产业链等败坏学术风气、跌破道德底线等非正常现象。 论文甄别、评价机构将逐步取代期刊评价机构 与“核心期刊”概念被异化的原因相同,不管职称评定制度如何改革,具体工作还是要各单位的人事部门来操作,要求人事部门干部具备评价学术论文的水平和质量的能力,明显是不现实的。过去职称评定部门依靠“核心期刊”“SCI”之类的名单,只要发表在其认可的期刊名单上的论文,就是优秀的论文,作者就可获得职称。听起来很荒诞,但这么多年许多单位的人事部门就是这么操作的,毕竟这种办法要比请本单位或外单位的几位专家坐在一起评审论文要公平可靠一些,于是他们放心地把评价工作转移给了“核心期刊”的编辑。职称评定制度改革之后,过去唯论文、唯论文数量的局面将大大改观,转变为要求论文质量,即要求申请评职称的人员提供自己的代表作,此时可能每个人提交给评审委员会的论文都是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SCI”期刊上的了。于是,对于论文的评价也就无法老调重弹,为对评审工作负责,对参评人员负责,保证评职称的工作公正、公平,必须对参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核,给予公正的评价。社会的需求必然导致相应的产业服务机构产生,在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术论文进行查重辨伪、质量评估的机构将应运而生。前者如知网、万方等机构已有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只要将服务对象由期刊编辑部变更为职称评审单位即可。后者实际上也已有一些单位在操作了,通过设计一些计量化的指标,确定一些评价论文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对论文进行评价。这种论文评价的优势在于评价标准一致,由第三方操作,所有指标公开透明,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可信。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于一些冷僻专业的论文,用他们的标准可能不好评价。总而言之,可能在几年之后,时下炙手可热的期刊评价机构和期刊评价活动会降温,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论文查重辨伪机构和评价机构则会应运而生。这种机构须以强大的、海量的学术论文数据库为背景,有各行业权威人士的支持与肯定,须有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论文评价标准,最好能够被政府部门认可(是认可,不是指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提供有偿服务。这是一项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国外似乎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学术期刊的页码将会大大增加 “文件”指出:“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代表作制度可以说是“文件”的一大亮点,是人才评价机制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的明智举措。可以想象,今后科研人员不必为满足单位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去粗制滥造论文,不必把一篇论文分拆为几篇发表,也不必去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等,而是转变为认真扎实地做好科研工作,精雕细刻地撰写自己的代表作。代表作制度可导致科研方式、论文写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真正回归其本来面目。既是“代表作”,就要保证质量,作者会精心写作,认真打磨,直到自己(包括导师)满意为止。而且代表作如果只有一两页纸的话,似乎也拿不出手,一定要尽量厚重、有质量、有分量,这样一来,投到学术期刊的代表作就会是比较长的文章、是重头稿件。作为应对措施,学术期刊也要及时增加页码,以适应这种变化。当然,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物也应当与时俱进,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说,目前学术期刊出版数字版已不成问题,如果职称评定单位认可发表在期刊数字版上的论文可参评职称的话,传统学术期刊不但不必增加页码,甚至不必出版纸质期刊。实际上,这些年纸质学术期刊的发行量一直在下降,不是读者减少了,而是大家都到网上去搜索、阅读数字期刊了。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除了一些单位订购,就是提供给作者样刊,供他们参评职称之用。  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受惠于代表作制度者,应是高质量的学术期刊。首先,作者的代表作如果能够发表在国内外公认的一流水平的学术期刊上,顺利通过职称评审就没什么问题了。可以预见,这个制度一旦开始实施,优秀学术期刊的来稿量必然会成倍地增长,刊物可优中选优,期刊的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其次,“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将通过具体的制度逐步得到落实,大量的优秀论文将不再发表到外国的学术期刊上,而是发表在国内的刊物上,对于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再次,代表作制度实施后,粗制滥造、质量不高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倒逼现有的学术期刊必须规范编辑流程,严格选稿、审稿,努力提高刊物的质量,否则不但过去敞开口袋收取的版面费没有人缴纳了,连像样的稿件都可能收不到了。  职称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优化学术期刊的结构 职称制度的改革、代表作制度的实施,不但有利于优秀的学术期刊不断提高质量,更有利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现有的五六千种学术期刊进行洗牌,淘汰一批质量不高、定位不够准确、低水平重复的学术期刊,逐步优化学术期刊的结构。实施代表作制度,显然更有利于定位精准的专业学术期刊,而不利于刊发多学科文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毕竟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在审核多学科专业文章来稿的能力方面不如定位精准的专业学术期刊有优势。为了生存发展,一部分综合性的学术期刊也将会重新定位,转型为精准定位的刊物。

  • 刘庆生:我国发表学术论文“不多”

    作者:刘 庆生 前二天一位教授在我办公室对我说,一位国家领导人在这次院士会议期间发问:我们发表SCI论文的总数世界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呢?这位教授进一步诠释说:你看领导都说嘛,发表这么多论文有什么用?我回答他,第一,我没有亲自聆听国家领导的这个即席讲话,他的具体表述怎样不得而知。此外,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从来不把领导的即席讲话当成金口玉言;第二,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是天经地义,是硬道理,国内外大学(至少是研究型或我国的研教型大学)概莫能外。对于学术论文的意义,我引用两个表述:1、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前主编D.Kennedy博士说: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在撰写论文之前,就什么也不算;在学术领域,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出版物就像硬通货,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引自“科学时报”2007年8月10日A4版。2、国际著名生态学家Ricgard Karban在他的著作“如何做生态学”的(王德华教授翻译,2010年出版)内封(?)上一句话“学术论文是学术界的硬通货”。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科学意义及其在单位及个人科学评价中的作用,我在两篇博文中进行了适当阐述,这些博文是:发表论文究竟是为什么?,也谈科学评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533767.html )。因此,本文不去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结合我的学科,谈谈我国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以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固体地球(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GR)-Solid Earth)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JGR隶属于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AGU不一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机构,但它每年秋季在旧金山(基本上是固定时间、固体地点-双固)召开的学术会议(Fall Meeting)恐怕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了。最近几年每年出席会议的人数超万人,我们学校每年组团参加。会议专题几乎涵盖地球科学所有领域,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同行盛大聚会,会上大家交流当年最新研究成果。AGU目前公开出版约有13种学术刊物,其中最富盛名的首当JGR。该刊首创于1899年,开始以固体地球和大气科学成果为主,后来逐渐扩充为一个拥有7个子刊的系列刊物:Atmospheres, Biogeosciences, Earth Surface, Ocean, Planets, Solid Earth, Space Physics。美国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是我们领域同行公认的领头学术刊物。我曾经统计过这个刊物2006-2009期间我国作者(包括合作者)发表论文情况,平均每年发表论文数占该刊的比例低于5%。前些日子,有博友提供2001-2011年10年间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SCI刊物发表数据,我国学者(包括共同作者)在JGR-Soli Earth发表论文数只占所有刊物发表论文总数的3.039%,而中国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为SCI收录)则占34.209%。

  • 【讨论】“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的中国大学

    又见大学排行榜。日前,上海交大将公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在该排行榜上,中国内地大学共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北大清华进入前200。当记者问及为何中国大学有如此进步时,制作该排行榜的负责人程莹认为:主要还在于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有的学校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如果仅看论文一项的排名,内地高校进入前50名的就有4所。但综合评价下来,都在150名之后。对于中外大学的差距,程莹认为国内高校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较少,“美国一个高校多的有100多人,而国内高校的总数才几个”。 这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众所周知,论文是学术的载体,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还是通过发表论文,论文得到认可来实现。既然中国内地高校论文数量增长非常快,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应该相应地“增长非常快”。但为何仍然 “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较少”呢? 原因不言自明,数量并不意味着质量。没错,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论文大国,论文发表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且我相信在当前的学术体制驱使下,超越美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如此大的数量中,有质量的论文却寥寥无几,因此并不能够产生相应的学术影响力,也就无法产生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是有质量的,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看是否能够对别人的研究有所帮助。一篇优秀的论文,必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他研究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继续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国际惯例通常以引用率作为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即以此为考虑。可惜的是,中国生产的论文其数量与引用率极不成比例。尽管我国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多,但被他人引用的次数普遍较低。美国一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若按全部学科论文的每篇平均引用次数来排名,则排在所统计的1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名之后。大部分论文发表之后,就在数据库中沉睡,对别人的研究毫无用处,如此,又如何产生影响力、产生有影响力的学者呢? 由此可见,中国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只是目前中国大学不合理的评价体制催生的伪繁荣,只是一种表象,并不能表明中国大学的学术在进步。但上海交大的这个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对此却熟视无睹,仍然用这样一个不科学、不客观的标准进行大学排名,硬生生地造就了清华、北大进入世界前200强,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好局面。不过仔细想来也正常,这只不过是中国大学体制之弊在大学排行榜的体现罢了。反过来,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排行榜又会加深体制之弊。

  • 人民日报:学术期刊大国的尴尬与梦想

    人民日报:学术期刊大国的尴尬与梦想2012-03-06 16:3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 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2/03/06/1331013420_small.jpg某图书馆中的学术期刊阅览室不久前在网络上流传着一则消息:中国科技论文的年发表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科技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人民日报记者在向有关部门求证后发现,这一消息并不准确——从“论文大国”到“期刊大国”进步与差距同样明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说:“我们看到这条消息后也很吃惊,但一直没找到最初的来源。实际上,根据我们的统计,无论是发表数量,还是被引用次数,我国科技论文都在快速增长,但离美国仍有很大差距,短期内是撵不上的。”根据该所2011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发表SCI论文39.01万篇,排在世界第一位,中国发表SCI论文14.84万篇(含港澳地区),排在第二位。美国论文数是中国的2.63倍,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在短期内不可能超过美国。就引用情况而言,2011年,我国论文被引用总量排在世界第七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比上年度的5.87次提高了5.8%。相形之下,世界平均每篇论文被引值为10.71次,比上一年提高了1.3%。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武夷山指出,篇均被引次数这个指标要谨慎使用:该指标值最大的往往是很小的国家或地区,如百慕大,但不说明其科学水平高;日本的这个指标也低于世界平均值,但不说明日本科学水平低。然而,与我国科研论文的进步相比,我国学术期刊尤其是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显薄弱。在SCI(科学引文索引)发布的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中,我国被收录的期刊只有138种,居第九位,仅占总数8005种的1.7%,远远落后于美国(2697种)。我国这138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用次数分别为0.904和898次,远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2.014和4294。这说明我国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品牌。不过,武夷山认为,对于SCI收录中国期刊数量较少的现象要客观地分析,不能因此就否定中国学术期刊的进步。他说,“2001年,我们只有67种期刊被SCI收录,而2010年有138种,翻了一番,进步非常明显。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国家里,中国被SCI收录的期刊数量是最多的。”武夷山说,除了总体科研水平离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之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科技期刊主要是为国内的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进入SCI这样的国际检索系统的期刊数量就比较少。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俄罗斯、法国等非英语科技强国身上。“版面费”为何“变了味”现有学术期刊消化不掉论文需求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其中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5000多种。仅就数量而言,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但是,与发表论文的需求相比,数量如此庞大的学术期刊仍不敷使用。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5000多种学术期刊每年刊发的论文数量约为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学位授予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为480万篇,“供需之间这种严重的不平衡,是造成‘非法办刊’、‘版面买卖’、‘论文中介’等现象的深层原因。”在2011年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件中,海南海口“2·16”非法出版期刊案名列第二。经查,自2008年1月至案发,该团伙非法出版《中国教育研究》等假学术期刊诈骗钱款,共收取投稿人“版面费”22486笔,诈骗金额高达1060多万元,案件涉及20多个省区市。为了遏制期刊刊发质量低劣学术论文、收取版面费牟利行为,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撤销了4种学术期刊的出版许可证。“我们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考核标准很成问题,把发论文当成了唯一的指标。为什么非得发论文才能毕业、评职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认为,这种不合理评价考核标准逼着本来不需要写论文、也写不出论文的人去买论文、去抄袭,个别不负责任的学术期刊借机以“收取版面费”为由大肆敛财,“结果学术期刊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名为学术期刊,其实毫无学术可言。”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且收费相当昂贵。比如,《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刊》10页之内每页论文收75美元,超过10页每页收150美元,彩图每幅收300美元;《欧洲分子生物协会会刊》每页收费242美元。“但是,国外学术期刊的版面费和国内‘给钱就发’的版面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国外许多严肃的学术期刊实行严格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高价聘请相关专家对准备采用的来稿进行审核,版面费很大部分是审稿费;而我们的一些学术期刊只管收取版面费,根本不管内容质量,成了生钱的工具。现在一些期刊不断出增刊、扩版、压缩字号,为什么呢?每一页都是钱。”陈力说。“如果学术期刊都市场化了,这种‘给钱就发’的期刊必然会因质量低劣而被市场淘汰。”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宏说,国际大牌学术期刊,几乎都是市场化运作的,都要参与市场竞争,“我们的一些学术期刊即便质量再差也能活下去,因为总能从主管部门得到补贴。”孔雀为何东南飞稿源外流凸显学术评价导向不合理现在,很多国内科研人员更愿意把研究成果首先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稿源外流现象非常严重。例如,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机构每年收到的中国投稿量为3000多篇,是来自英、法、德三国的投稿量的总和。“一般来说,作者肯定希望发表在影响大、便于同行交流、发表周期也短的期刊上,这也正是国际期刊相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长处和优势。中国科技期刊自身对重要科技论文的吸引力与国际期刊相比,整体上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作者首先会选择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就很容易理解了。”武夷山说,“这就好比一部电视剧,你是愿意在中央电视台上首播,还是在地方台上首播?道理是一样的。”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是稿源外流的重要原因。”肖宏说,很多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规定,凡是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无论是评职称,还是获奖金,都比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优厚。这种导向自然促使论文外流。稿源外流不但导致国内学术期刊难以获得高水平论文而提升质量,也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损耗。“用中国纳税人的钱做出的科研成果发在外国的期刊上,我们要搞研究,离不开这些期刊,还要再花钱买回来。”肖宏建议,国家可以出台规定,要求那些利用国家科研经费的研究项目,在发表论文时,有一定比例的论文要优先发在国内的期刊上。向市场要质量、要效益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启动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目前,《关于非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正在制定中,不久即会出台。作为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转企已经2年了,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科技期刊为主营业务的出版企业,旗下现有学术期刊260多种。总经理肖宏说:“这两年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的市场化并不可怕。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办刊质量,有利于办出大刊、名刊。”肖宏说,改制前,编辑们只关注把刊物办出来,至于读者买不买、看不看,根本不关心,也不在乎。有一次,他给主编们做培训,要求统计一下近三五年内期刊上零引用率的论文的数量,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零引用率论文所占比重平均都在50%以上,多的甚至达70%至80%。“也就是说,这么长时间,连作者自己都没有引用过。这样的论文在知识创新上的价值就是零。”肖宏说。转企后,刊物最大的变化就是贴近市场、注重市场。为了抓住一流稿源,肖宏要求编辑加强和科学家的联系,深入到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一线,为科学家们做好服务工作。有了好稿源,刊物质量自然就上去了。以《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系列期刊为例,改制前,两家期刊合计每年只收到4000多篇论文,逐步陷入缺少优秀稿源的尴尬境地。经过改革,两刊连续两年收稿量超万篇,稿件平均录用率为24%;海外稿件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国际作者发文240篇,占9.6%。选题上的创新也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创刊不到一年的《亚洲两栖动物》只出版了4期,就被SCI收录。这本期刊不但内容独特、学术质量高超,而且装帧设计极富美感,封面是手绘的动物图像。不过,在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由于我国期刊实行的是审批制,刊号成为稀缺资源,各研究所、大学、学会、协会、医院等不管有无条件都争相主办期刊。结果,我国科技期刊目前形成了小而全、条块分割、星罗棋布的

  • 2012年同位素地质新技术新方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同位素地质新技术新方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与四月份在厦门召开的虽然没有参加过会议,但最近看到其论文摘要集,和大家分享。会议由三个单位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 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01.8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87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 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 赵大良:规避学术不端的建议

    这是我给作者的建议,在此分享并求教!学术不端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宣传和指引的多是“要怎样”而很少指出“不要怎么样”,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行为“容易被界定为学术不端”?多是正面宣传,很少对不端行为进行罗列和界定——画出“红线”。我近来参与一个全国性的业内“不端行为界定标准”的起草,就是希望尽量多地罗列出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尽管目的是为不断检测软件识别提供依据,而不是为“委员会”裁定提供规范,但我感觉有利于人们“理清行为的界限”。在研讨过程之中,就有人明确表示:这样以后就没有办法写文章了?!这尽管是有些言过其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说,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作法,不敢深究,深究下来问题很多,至少是存在争议——一旦被高标准要求就会十分被动!比方说,除了传统的剽窃、伪造和篡改以外,自我剽窃、过度引用、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等也都有新的理解和界定,需要警惕和小心。端与不端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违法是另外一回事),是与社会道德环境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是变化的——原来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不一定以后不认为是问题。今天,我在录用一篇稿件的时候,发现文章与作者以前发表文章的文字复制在10%左右(不包括图表)。编辑与编委是从文章的创新程度的角度对文章给与了评价,并认为可以录用。尽管重复的是自己的文章,但我有以下几点需要提醒作者。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 中国鸣网

    在期刊国际化过程中,载体语言是不可忽略的要素,诚如很多主编所言,虽然以英文出版不是国际化的唯一选择,但不可否认,英文仍然是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基于此,“调查一”仍以我国大陆地区的英文学术期刊作为分析主体,以了解其状况。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国家中心资料显示,自1950年以来,我国外文学术期刊创刊近380种,基本上都以英文出版,其中自然科学类329种,社会科学类近50种。其中,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进入1980年以来迅速发展。创刊数量在1990—1999年间达到高峰,10年间创刊125种。目前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也已创刊80余种。    随着文化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英文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也在缩短。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中,190种2002年有统计的期刊,在2002—2010年间出版周期发生了变化,从半年刊、季刊分别变为季刊、双月刊、月刊,这一比率约占36.8%。现存的英文学术期刊,在自然科学类中,季刊占了一半以上,约51%,双月刊约占四分之一,合计以双月刊、季刊以及半年刊、年刊等形式出版的期刊达到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的83%。    由于中国学术市场的良好潜力,大型外国出版商近年来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向中国的英文学术期刊发出良好的信号,事实证明,国内的英文学术期刊与外国出版商合作意愿强烈。统计数据显示,仅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三家出版商就收拢了超过110种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与其合作。而在40余种人文社科类英文学术期刊中,超过16种期刊与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等出版商合作,约占总数的36%。    几家期刊都表示,期刊的影响力仍然是吸引稿件的最重要因素,能不能吸引一流学者的文章,期刊的学术声誉至关重要。本文中受访的几家期刊,有的来自大学,有的来自研究机构,还有的则是期刊社、出版社办刊,办刊模式也各有特色。Frontiers系列期刊由高教出版社主办,该系列期刊多创办于2006—2007年间。高教出版社与专业学院合作编辑刊物内容,并以专业学院为主,外国出版商具体负责刊物在国外的出版、发行。    如何定义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一向是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不同版本定义的标准远远超出本文中所提及的几个方面,然而,这几家期刊的实践给出了略显不同的答案,即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比如语言载体不一定限制为英语,不一定要与外国出版商合作,被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也不一定适宜评价国际化成功与否。回归到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本质,即学术期刊一定要能够展现中国学术研究的进展,在国际范围内发行,为国际学术界接受,具有国际影响力,而其实现路径可以是多样、多元的。

  • 中国的学术前沿在哪里?(英学术出版商撤销43篇科学论文 41篇为中国作者)

    北京时间3月27日,《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主要出版社撤回43篇科学论文剑指大面积“同行评审”造假丑闻》的文章中称,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撤销了43篇生物医学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单位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高校附属医院,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多家部队所属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在对部分被撤销文章的作者单位进行核实过程中,一位暂时不愿透露信息来源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么大规模公开拒绝中国学术界论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对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生物学和医学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强调说,涉及其单位的文章第一作者都是导师级通讯作者,属于业内“大腕”,声誉明显受损。“同行评审”出大事了  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在撤回每篇文章时,附带了一小段解释:“我们很遗憾地撤回了这篇论文,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当影响和危害。因此,这篇论文的科学诚信无法保证。系统而详细的调查表明,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为大量论文提供潜在同行评审人的造假细节。”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许多国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重要一环,出版方通过让同领域专家阅读论文,从而判断是否录取投送的稿件,以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  “同行评审造假的问题正在影响整个学术期刊出版,我们也深受其害。”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吉基莎·帕特尔(Jigisha Patel)去年11月写道,“这种造假行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论文作者提前让朋友们提供正面评价,精心设计同行评审圈,圈子里的评审人相互评价各自的论文,以及模仿真实的评审人,甚至捏造完全不存在的评审人。”  匿名业内人士称,“目前,我们正处在自查自纠阶段,尚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具体有了明确消息,会主动跟媒体沟通并披露详情”。  “第三方机构”若隐若现  去年学术出版界就曾发生一件大丑闻。声学领域杂志《振动与控制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一次性撤回了60篇论文,因为这些论文的多数同行评审人来自中国台湾,而其中有不少人使用了假名。  多年来,“撤稿观察”博客一直跟踪论文的诚信问题,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的此次撤稿事件就是由该博客曝光的。博客两位编辑伊凡·欧兰斯基(Ivan Oransky)和亚当·马库斯(Adam Marcus)统计,近年来他们发现了170起论文撤回事件,全部是因为同行评审造假。  去年12月,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意识到当下“同行评审造假”已自成体系,这一不当行为似乎是由大量第三方机构主导而成。  帕特尔表示,“从我们期刊上被发现的论文来看,造假的水平比想象更复杂。作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但是推荐评审人很相似,这表明复杂的造假机制背后,可能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操纵一切”。  接受本报采访的匿名业内人士也推测,“杂志会由为投稿文章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评审专家进行公开评审,但如果因为安全漏洞名单被泄露,一些作者可能有机会与评审专家私下取得联系”。他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学术伦理和道德问题,“公开被拒”说明“我们自身一定是有问题的”,但具体细节还需要调查清楚后公布。  目前重点是“挽回损失”  帕特尔表示,此次事件“不能代表中国普遍的问题,我们发表过很多有公信力的中国科研论文”。  匿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已经核实本单位被撤回的文章自身并不涉及数据造假问题。“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尽快挽回损失”。  他认为,首先是挽回论文本身的损失,如果问题只出现在第三方评审程序上,单位应出面帮助作者与该出版集团沟通协调,由杂志选择一家有良好信誉记录的另一家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重审”;其次是国家“一定要有相关部门出面协调此次大规模论文被撤事件造成的中国学术界声誉受损影响”。  当记者追问是否有过先例时,该人士表示并不知晓具体应该由谁来协调,“因为这种事情实属罕见”。  当科技日报记者联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采访事宜时,被明确告知“我们医院不接受采访了”。本报联系的另一当事机构宣传部门主管表示“要上报领导后再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尚未获得任何消息。(原标题:“同行评审”造假再曝学术丑闻)我们再来回顾下nini大姐大的几个帖子1、好开心,有人跟我一样犯乌龙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50204/5659009/2、偶然看到之前看文献时的标记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50321/5718198/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术研究的?目前中国的学术前沿和研究方向在哪里?也许你也是其中一员之一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 【讨论】科研评价:扔掉SCI?

    “有的研究机构主张把SCI评价砍掉。我觉得不应该砍掉,只是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没有考核,就回到大锅饭时代了。科学家也需要考核,没有监督的社会必然会产生腐败。现在考核中出现的浮躁、虚假,不能说是考核的问题,也不能说是考核中使用了SCI的问题,科学家也有自己的责任。实际上任何评价都有缺陷,并非仅仅SCI。” [b] 不能绝对 不可或缺 [/b] 有科研人员发现,现在去科技部某些部门申报课题,不再像以往那么强调SCI论文了:我们不要求你拿出那么多SCI文章,但你要做出真正有实效的东西,对中国实际有作用的东西。 在中国科学院,一些项目或部门的评价标准也有所变化:以前都说要发表多少SCI论文,现在则问,“你最近发表的3到5篇论文是什么,最近做了什么工作,你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科学意义是什么?” 实际上,早在2003年5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五部委就联合发文,要求改进科技评价工作,其中特别指出:“SCI、EI等收录论文数量只是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定量指标之一,反对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 当年9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决定取消政府导向的科学引文索引排名,引导高校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的质量方向转变。

  • 【原创】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邀请函2007年8月20-22日,内蒙古,包头2005年8月于河北秦皇岛举办的首届全国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Electron-Backscatter-Diffraction)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成功举行并得到高度评价;随后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专刊(中国体视学及图像分析,2005年第10卷第四期)将该技术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首次较系统地正式出版。目前,EBSD设备已由两年前的60多套增加到近100套,越来越多的材料研究人员认识到该技术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在我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将在内蒙古包头召开第二届全国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我们热情邀请各位EBSD设备用户、该技术的应用人员以及对该技术感兴趣的人员参加这次会议。希望通过相互交流,提高我国使用EBSD技术的水平。分会场的主题有:1)EBSD原理及分析技术进展;2)EBSD在晶体取向(差)分析中的应用;3)EBSD在物相鉴定中的应用;4)EBSD在地质矿物分析中的应用。会上还将邀请国外EBSD厂家及专业人士介绍国际上该技术的使用现状,总结国内使用情况,介绍相关的专著和样品的制备要点。专。本次会议的特点是除学术交流外,专门开设一个学习班介绍研讨EBSD应用的经验、问题、数据处理再应用等问题,主要为研究生。

  • 学术期刊生态怪圈如何打破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9/28/649715757_small.jpg一手交钱、一手发论文,收取高额版面费;代写、代发论文“一条龙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这些发生在学术期刊间的种种乱象,早已不是新鲜事。近期多家媒体对此问题的关注,再次把这一话题带回公众视野。代写论文产业链有其形成前提,即论文沦为商品,明码标价;期刊收钱发稿,作者编辑默认。长此以往,导致高质论文出走海外,低质期刊充斥市场,形成学术生态恶性循环。版面费处于产业链前端,是万恶之源吗?代写代发行为应该如何看待?如何打破这一怪圈?“版面费”:摇摆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版面费类似称谓很多,如发表费、出版费、审稿费等。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滥收版面费成就了论文买卖市场,成为论文买卖产业化和学术界乱象丛生的始作俑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长秋关注这一领域许久。致力于学术规范法律化的他认为,期刊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是违法的。著作权法规定,报刊杂志等采用他人稿件必须支付作者稿酬。原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也规定:“期刊出版单位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但刘长秋同时表示,2011年国务院修改《出版管理条例》时,将出租版面的行为从违法行为中除去,这一修改让版面费的法律界定更加模糊。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对版面费不可简单否定。2006年,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主任赵大良曾发表文章《科技论文发表费收取的合理性及其规范》,引起学术界的争议。赵大良认为,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其出版传播也应当属于研究活动,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成果的出版传播理所应当,况且现在很多研究课题立项时,也包含“出版费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是支持者之一。“版面费并非中国独有,美国顶级期刊《科学》、《自然》等也是收取一定的图表费,第一幅彩图约收600美元。这并不是一项坏政策。”熊丙奇认为,现在之所以出现混乱,主要坏在执行。“发稿收钱”本是论文审核通过后,编辑向作者征收费用,而“收钱发稿”则以版面费为准入门槛,收费与发表挂钩,不看论文质量,把钱当作敲门砖。正是“收钱发稿”现象的盛行,学术界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怪圈在哪一环能被打破没有需求就没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记者采访发现,良莠不齐的期刊充斥市场,也是导致混乱的原因。据报道,中国每个研究所和大学都有学术期刊,但多数“学术水平不高”。据刘长秋和熊丙奇介绍,美国期刊的收费与中国不尽相同,因为双方生存模式不同。美国学术期刊大多隶属行业协会,每年定期收取会员费用。其主编、编辑多为大学教授或研究员,一般是兼职,所以期刊运营相对容易。反观国内期刊,不少是为了满足论文发表量的要求而存在,难免被利益左右。“经营状况不应成为放任收取版面费的借口。”刘长秋质疑,许多期刊难以生存归根结底是论文质量差,在学界没有口碑,这样的期刊存在价值并不大,可以允许正常的优胜劣汰。熊丙奇认为,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评价机制,政府主导学术研究,导致缺乏竞争力。他建议逐步减少学术期刊的行政色彩,然后政府成立一些公益基金来支持期刊发展。这样使得期刊资金来源多元化,也能减少对发行量和版面费的依赖。事实上,监管部门不明晰的态度,也侧面促进了收取版面费的盛行。记者调查发现,原新闻出版总署整治两起非法出版物案例后提出要求,将停办片面依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非学术期刊不得征收版面费等。表态中并未明确提出:任何学术期刊不得收取版面费。要想实现良好的学术生态循环,依法清理期刊市场是第一步骤,这当然需要监管部门更明确的态度和更有力的措施。这是刘长秋和熊丙奇的一致看法。代写代发带出的法律问题如果说版面费在道德和法律上还有待商榷,那么代写论文的性质则容易界定得多。公司化经营论文买卖的公司多数认定这块灰色市场的安全性,在网站上宣称代写属你情我愿,不涉及法律,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对此,刘长秋很无奈,“代写代发是滥收版面费的衍生现象。目前确实没有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买卖论文属违法。根据著作权法,论文作者有权处置自己撰写的文章。”代写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但这并不代表就不牵扯法律问题。刘长秋介绍说,如果代写者有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不但自己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可能被追求法律责任,委托人也不能置身事外,同样要担责。同时,委托人自论文发表之日起,就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代写者可以保护自身著作权为由,追究委托人的法律责任。期刊若有联合侵权行为,也会承担相应责任。刘长秋还指出,代写公司也涉嫌非法经营。工商部门许可的经营范围为“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这其中并不包含代写代发行为,随时可被查处。据了解,今年起实施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购买、出售论文,组织论文买卖,找人代写或替他人代写论文等行为,均属于学术论文作假,学生所为则给予开出学籍处分,教师所为则给予开除处分或解聘。这一规定,从产业链前端对论文买卖进行了打击。

  • 中美新药评价最大差异在哪

    第二届药物审评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探讨中美评价机构对“科学决策”的理解差异 中美新药评价最大差异在哪■记者 毛冬蕾 摄影报道  图为SFDA药审中心办公室。   一场关于药物审评科学决策的学术研讨会,通过数个美国FDA审评史上最具争议的药物的上市、撤市、再上市的案例分享,引发了国内业界对中美评价机构在科学决策过程中现实差距的思考。   日前,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下称“药审中心”)连同美国FDA同仁会(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lumni Association)在京召开了“第二届药物审评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这是在第一届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以科学决策为主题,重点就“科学决策之根基”、“药物风险效益评估和对安全信号的解读”、“定量药理学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等话题进行研讨。    数据和证据仍需推敲  自去年启动了系统的翻译和转化国外技术指导原则工作以来,药审中心一直积极与业界及国际药品审评机构交流互动,旨在推动我国药物审评科学决策机制建设,为药物审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有效地运用数据和证据,是确保决策科学性的基石。”美国 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审评三部前部长Florence Houn博士在会上向药审中心全体审评人员阐释美国FDA科学监管思维的核心,即采用系统方法收集事实并应用逻辑的决策技术,而不是通过经验、直觉或反复试验和摸索而形成概念。  有参会评审人员感慨,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内企业在申报品种过程中提供的数据和信息量并不足以真实反映药物研发的全过程,审评人员要全面评价一个品种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过程。  药审中心审评四部的审评员王庆利博士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就其评审经历来看,跨国企业的自律性和风险意识远比国内企业强,他们会开展各种研究来证明申报品种的安全有效性,自主发现不良反应到底由什么引起、风险有多大;而国内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可依据数据的获得较少,同时在申报过程中对评价机构过于依赖。  对于数据和证据的有效运用,药审中心管理与协调部部长冯毅认为,面对一个申报品种,往往出现在评审员眼前的数据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的全部,也并不一定真实,这需要审评者按照科学的逻辑去分析、归纳、剔除、推理、总结,以得出所追求的安全和有效性。    法规只提供方法而非事实  也有参会审评员提出,法规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决策。记者了解到,在确定一个药物的有效性时,FDA一般要做两个关键性研究,我国一般只要求做一个,而且病例数比较少。  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申请人在设计临床试验病例数的起点仍着眼于满足法规规定病例数的最低要求,即Ⅱ期不低于100例,Ⅲ期不低于300例,从病例数暴露安全性人群量来说,与发达国家药品注册要求的人群安全性暴露量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法规规定的病例数较少、安全性暴露人群量不足,都会影响到我们有效性的评价。”有相关审评人员如是认为。  对于法规局限性的理解,冯毅认为,任何与药物注册相关的法典和规章都仅能告诉一个药物安全、有效所遵循的准则,而不会给出达成这一准则定型的公式。任何技术指导原则也仅仅是提供了经过一定程度证实、带有局限性和不同偏倚程度的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所得出的数据未必是客观的事实或全部。  “这也许就是药物评价的挑战和乐趣所在。”冯毅说。    科学评价须不带偏见的“科学”  “对于公众健康,什么是最有利的?”Florence Houn说,监管当局心之所虑多得让公众无法想象,例如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设计和实施、同类产品的风险、长期使用的风险、背离标签的可能性、预期的患者依从性等等。  而企业极为关注的是,药监部门如何科学判断某种新药的上市价值。例如,什么样的药达到非劣效性试验结果即可批准上市,而什么样的药又必须达到优效性结果才可以批准?企业认为,在这一点上,药审中心始终没有明示,这为申办者包括临床研究机构造成了极大的困惑。  “我们与FDA的差异首先不是在证据或信号强度上,如一个试验还是两个试验、安慰剂对照还是优效检验等。而是在思考和设定如何获取研究的假设、获取什么样的证据、获取的方法是什么、获取过程中是否控制了偏倚、如何分析评估证据等方面。中国的新药走不出去,我们的临床试验结果不被人认同的关键也在此。”冯毅告诉记者。  “中美评价机构最大差异不在法规,而在于从事研发和审评审批的人是否真正信任科学、理解科学、掌握科学以及科学决策的方法,并愿意在科学层面讨论争辩,愿意服从科学的结果。”冯毅说。  对于科学评价,Florence Houn如是表示:“科学评价一个上市新药必须全面深入且不带偏见,必须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同时具备合乎逻辑的决策技术。”

  • 【转帖】浅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何撰写

    [size=3]首先,我想谈一下为什么要撰写学术论文?很多同学认为发文章没有用处,不现实,太虚了,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客观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工科专业的同学。其实不然:任何学科门类发展到今天,都是从零开始的,都是一个不断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础研究的成果大都以论文形式表现;第二,任何研究结果,只有发表了,他人才能重复、验证,结果才可能成为知识;第三,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提供书面材料让同行知道: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的?发现了什?发现意味了什么?第四,撰写和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第五,发表论文的质量与数量:衡量科研水平和效率的客观标准。 说到这些重要性,就必然会提到论文的要素。充分了解学术的各个因素是撰写论文的基础。那么,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很多科学家认为包含5个因素:创新性、可读性、信息量、参考文献、署名与致谢。对于创新性的描述,我水平不够,不敢妄谈,只能谈一下如何体现创新:我认为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题,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论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映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能做到这样,发表文章或者申请项目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呵呵~~ 可读性是指使读者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可读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结论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内取得了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或者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这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国内研究学者往往存在不严谨的叙述,包括一些牛人所发表的文章,很多都会出现实验结果不能完全支持所得结论的现象;而相比之下国外专家则非常谨慎,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因此,一定要保证结论的可靠。第二是构思的严密性和写作的逻辑性:要做到介绍研究背景,清楚地解释学术思想。第三是论述的生动性:因为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这一点很多人做得都很差。要做好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难。平时多看一些相关领域的本土语言为英语的大家写得综述或研究论文,专看语言,好好学学人家行文的思路及语言的描述就行了。第四点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和图表的规范性,也就是说语法时态、数据的取舍和图表的设计等等。篇幅限制,不多说了,呵呵~~最后一点是论文格式的标准性:论文写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Guide for authors,每个期刊格式不同,在投稿之前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修改。 再浅谈一下信息量。新的学术思想、实验、发现等结果决定一篇论文的信息量。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cuss(讨论)等词。比如如:“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25 mmol/L 就比“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避免或少使用“it is shown that, it is obvious that”之类的冗余词语。如果投letter或者communication类型的文章,受篇幅的严格限制可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发表在Nature,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然而就是这篇论文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参考文献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部分,因为这一块正是大部分科研初学者最忽略的地方。目前国内科研评价指标已经慢慢转向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SCI里面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位外,还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可以勾画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的学术联系。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我们在写论文时一定要将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献均应列出;撰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检索,看看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此外,编辑和审稿人根据参考文献,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科学道德,如果未能列出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参考文献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国内一些低档次期刊对参考文献极不重视。我们的研究者们也犯一些错误,比如:为了省事,转引二手文献,既不核对,自己也没有看过或浏览过;只引自己的论文,是自负又是无知的表现;阅读的是中文文献,引用的是外文文献;论文中引用近三年的文献比例少。 最后一点是署名和致谢。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论文作者和参与工作的人应区别开,这一点国内很多课题组比较混乱。致谢:国内一般是感谢基金支持。课题组的集体力量、同行的学术交流等等都应当致谢。致谢不是可有可无的,论文公开发表后,就用书面形式记载了你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记下了你的科研道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科研工作中的道德问题,或者说是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研道德问题。常见的撰写论文违规行为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表现为故意贬低前人工作而抬高自己;抑或在文中采用“国际上首次”、“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等非常得瑟的词语; 第二是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论文发表之后所有的数据要经得起后人重复,撰写论文时绝对不能伪造或篡改原始数据、抄袭、剽窃,伪造的一套数据必然会与其它真实数据互不兼容;更不能为了说明自己企图说明的问题而任意修改原始数据。前段时间井冈山大学的学者已经把此事炒得沸沸扬扬了,呵呵~~ 第三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国内很多学者都存在部分甚至是全部剽窃,有时候直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个我不用多说,新语丝等论坛上对国内科研的种种丑恶现象有很多报道,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第四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对于一稿两投或多投,我们小木虫论坛上也有很多讨论,而且曾经我自己也卷入其中。国际上的惯例是一篇论文绝不允许同时投向不同刊物,注意:是投向,而不是发表。也就是说同时向两个期刊投稿已经属于一稿两投了。再有就是变相的多投:相同的数据改头换面,或者不同的组合方式,这属于自我剽窃。还有些学者同一篇文章同时以不同语言(中文和英文)分别发表在国内、国外期刊上,这样做也是违规的。[/size]

  • 杂志影响因子与我何干?文章水平评价另类探讨

    2个的同行审稿人,而审稿人对文章水平的要求并不会随杂志的影响因子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审稿人,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特别清楚影响因子孰高孰低的这回事儿,他们只是从专业角度评判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因此,尽管文章水平与杂志的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那么强烈。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是一定时期内其所有发表论文受到关注程度的整体体现,这在统计学上用于说明杂志的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在评价单篇论文水平中,简单地用杂志的水平来代替显然是错误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现在有许多人建议,用单篇论文的引用率(引用次数)来进行评价。不得不说,这在评价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杂志影响因子高只是论文发表前的门槛,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只代表该论文具有潜在的学术水平和价值,但最后是否真的有价值,需要用实际影响力也就是论文引用率来评价。为了排除一些作者为了人为增加这个数值而疯狂自引的情况,许多评价体系中规定只统计他引的次数。在今年的杰青和优青申请书中,就明文要求填写这个数据,而且他引的规定是史上要求最严格的:论文作者中只要有一名重复就算自引。如果割裂开来其他的因素,仅仅谈引用次数,看似也并不合理,因为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这个数据。

  • 文双春: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

    文双春: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2012-04-23 13:38 来源:科学网 作者:文 双春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2/04/23/1334818499_small.jpgPhilip J. Wyatt, Commentary: 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 Phys. Today, 2012, 65(4): 9一篇学术论文,谁该署名谁不该署名?署名作者的次序应该如何排?这些问题貌视都有说法,但在学术圈子其实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可能会让更多人获益,那么这篇论文就可能有太多的共同作者,尽管实质上这篇论文的创作者并没有那么多。美国Physics Today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文章“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通过考查8份有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在过去半个世纪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情况,指出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已呈现出一个趋势:作者越来越多,而创作者越来越少。另外,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也日趋严重。文章指出,近年来,科研人员的论文清单越来越长,有些家伙的论文激增到300多篇,个别家伙甚至接近800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也在与日俱增,只有一个作者的论文已很难看到。难道爱因斯坦、费米、费因曼以及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仅仅是因为很幸运发现了简单的问题,从而只需要一个脑袋就可理解并发表论文?或者是技术创造正变得如此艰难以致必须要大团队的科学家才能认识并发展它?毫无疑问,团队方式从事科学研究是造成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教授们通常至少建立研究生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通常是专注于发表研究结果,这类论文的作者常常扩大到包括团队的所有成员,尽管有些人并没有实质性科学贡献或其贡献可忽略不计,而从前这些人充其量只在致谢部分提及。对科研团队的评价也促使一篇论文要尽量带上整个团队成员的名字,因为团队成员有共同发表的成果是表明团队是自然形成并有长期合作的最有力证据,而这一点对我国的各级各类所谓创新团队评审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科研团队为了和谐和发展,难免把学术成果福利化,也有可能把不该署名者的名字带上,典型的例子是那些仅仅在实验室从事设备管理、维护和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统统被列为所谓的原创共同作者,这样,实际上是一位或两位作者的创造变成了许多人的工作,如果这篇论文被证明是重要的,那么所有作者都可以把它突显在自己的简介中,皆大欢喜。学术论文署名太多有时也是为了争取科学资助或完成受资助项目的需要。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寻找资助的学术机构发表论文和被引用的需求日趋强烈,特别是在联邦资助削减期间;申请政府资助时,一个申请团队有许多被引用的论文,对于证明其申请课题值得持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一个邪恶的循环开始了。过去几年,一些非学术机构,特别是生命和制药行业,其研发主任经常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从他们实验室出去的每一篇论文上,一个甚至与一个项目只有些微关系的人也可能被加为一个作者。另外,如果一个教授的科研合同或基金支持了某篇论文的工作,那么这篇论文一般都载有这位教授的名字,尽管这位教授对这篇论文的科学贡献也许是零。偶而甚至会出现更离谱的情况,例如,作者名单中有可能包括项目头头的一个朋友或同事、一个非直接资助者、或一个合同方的技术代表。导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导师该不该署名?如果署名,导师的名字应摆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做法也因人而异。如,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一向鼓励个人创造和创新,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完全以他们的个人名义选题、解题和发表论文。费米也清楚一篇有名人署名的多作者论文有可能不需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审稿而立马被录用,很多博士生也因此更愿意与他们的导师合作发表论文。当然,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在研究生的论文上署名的,这不仅是一份利益,更是一份责任,前提自然必须是对论文有实质性的科学贡献。即使如此,导师的署名位置应尽量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考量,一般情况下应摆在最后,尽管那篇文章的想法可能都是导师的。理由是,“The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always have top billing so that his career can be advanced。”“从前,一位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只准备一篇完全基于其本人工作的论文,今天的趋势是他/她带着一堆论文离去,因为有一堆论文被认为是找工作或做博后的基础。”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论文作者署名的许多问题也出在杂志本身。尽管所有的杂志都有投稿指南,其中包括一些反对重复发表的警示,但只有极少数刊物要求联系作者确认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对论文有贡献。有些杂志,例如Science和Cell,的确要求已被录用论文的所有作者说明他们对该论文的贡献(state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aper),但它们并没有给出实际作者署名的任何标准,也没有规定哪些特定的贡献者应该将其名字从作者名单中降级到致谢部分。如上所述关于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的各种原因,其实归根结蒂是一条:学术功利化。越是功利化盛行的国度,这些现象就越明显、越严重。就研究人员个体来说,凭兴趣做研究者、淡泊名利者、甘为人梯者,往往很少关注论文数量,论文署名不仅不抢首位、不搭顺风车,反而甘当甚至乐当幕后英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花在发表论文上的时间通常是以牺牲对科学本身的更深刻理解为代价的。当最近一位物理学博士说二原子分子由氦组成时,我知道我们的麻烦大了。”最后提一个受物理学家费米激发的问题:今天大学里的终生教职人员有多少从来没有写过独立作者论文?

  • 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01.81GB 7713-8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reports,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1 引言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沦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 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1.3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2 定义2.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2.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沦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2.3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3 编写要求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4 编写格式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报告、论文的合成 5 前置部分5.1 封面5.1.1 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a. 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b. 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c. 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d.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e. 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f.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g,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h. 申请学位级别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i. 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j.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k. 出版项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5.1.3 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5.2 封二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 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5.3 题名页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石页。报告、论文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题名页除5.1规定封面应有的内容并取得一致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单位名称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责任者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和地址,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5.4 变异本报告、论文有时适应莱种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种变异本,如:节本、摘录本、为送请评审用的详细摘要本、为摘取所需内容的改写本等。变异本的封面上必须标明“节本、摘录本或改写本”字样,其余应注明项目,参见5.1的规定执行。5.5 题名5.5.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5.5.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报告、论文分册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5.5.3 题名在整本报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眉题可以节略。5.6 序或前言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5.7 摘要5.7.1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5.7.2 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5.7.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给沦。5.7.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5.7.5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5.7.6 报告、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5.7.7 学位论文为了评审,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5.8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

  • 学术论文发表“十必行”

    大家好!我是Duane Wegener,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新学者发表文章必须要做的十件事,虽然我对这十件事进行了排序,但是请注意,它们的重要性其实是不分先后的。我的建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作为社会心理学实证类期刊编辑、以及最近作为CompassJournals 之一Social Psychology andPersonality Compass编辑的经历。我明白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于发表文章有不同的运作方式,所以我不敢保证自己对其它领域及其它领域的编辑流程有专业见地。但接下来我所说并不具有任何专业限制,也与心理学领域本身无关。我希望这些建议能更广泛的适用于不同学科分支、帮到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我的学生们将这些视为我给他们文章发表和学术生涯发展的建议。文章发表和学术生涯发展有很多关联之处,你们会发现这“十必行”中的某些要点更多地是在谈论专业知识的准备与专业能力的训练,而并非文章发表过程本身(尽管,至少在我们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的是,一位学者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表的学术成果,而学术成果又取决于该学者是如何被训练的)。现在开始谈谈“十必行”。建议十:抓住每个当审稿人的机会学者如何能不局限在自己写文发文的框框中积累更多文章发表经验呢?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当审稿人,如果能成为目标发文期刊的审稿人则更好。新成员的名字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在编委名单上,但对很多期刊来说,一半以上的稿件都是由特设审稿人评审的,即那些不出现在编委名单上的审稿人。如果你曾发表过与提交文章相关主题的文章,那么期刊编辑可能会找到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邀请你做审稿人。他们也可能邀请在该领域发表过文章的你的导师或资深同事。如果你的导师或同事没时间审稿,或者愿意帮你获得审稿经验,他们可能会向编辑建议让你参与审稿。很多期刊编辑都乐于接受新的审稿人。请认真对待这些机会。我曾作为学生参与过一项研究生课程项目,在项目中,一位资深编辑告诉我们,他会特地寻找研究领域的新学者参与审稿。通过这种方式,他能了解该领域新学者们的想法,并由此评估新学者们未来的学术能力。新审稿人所写的评论将决定编辑是否去阅读他们所写的文章,以及是否请他们参加该编辑组织的小型会议。现在,一个学者完成审稿并不仅仅是要“取悦”期刊编辑,至少对于我们社会心理学领域来说,审稿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是可以在对投稿文章做出发表决定后,能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这一点对于实证文章和综述文章同样有效。阅读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可以让我们了解对于同一篇文章,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他们和我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吗?对于最重要的一些问题,我和其他人的意见相同还是相反?哪位审稿人的意见被编辑最终采用而做出了文章发表与否的决定?这些信息能帮助新学者融入研究领域——了解该研究领域特定期刊中,哪些理论被视为学术贡献,哪些论据论点被视为充分支持作者所阐述的理论。持续一段时间后,你很可能会发现,不同的学术期刊各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编辑队伍的风格也会略有不同)。我并不建议大家将其他的审稿人的意见甚至最终的发表决定视为对文章的正确评判,事实上审稿流程中也会有很多错误,但参与这一过程能帮助你更好地“雕琢”自己的科研成果。站在审稿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文章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技能,而能了解到其他审稿人所想就更好了(如果你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至少从我的角度而言,将期刊审稿的任务加入到研究生课程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跳出文章作者的思维模式,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使你的课程项目中没有大量的审稿工作,你也可以与自己的导师或其他学生合作,来增加这部分经历。建议九:像专家一样写作也许这部分建议无需言说,因为你本来就是、或本该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如果你的写作并不专业,可能最终无法成为一个专家。你应该给文章读者留下这样一种毋庸置疑的印象:你对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烂熟于心。这意味着你应该对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非常了解。如果你目前的研究重点并不在这些重要理论之上,记得在研究背景中引用它们。如果直接将这些背景理论全部置之不用,那么审稿人(尤其是站在该背景角度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你并不知道这些研究成果。相比单纯作为背景来引用,更好的做法是,如果你的研究是基于此领域早前的研究成果,请一定将这一点明确地呈现给读者。你的文章要点应该一目了然,不论它是对领域的变革性创新,还是对现有理论的延伸和扩展,该要点的特征和对应的数据支持都应清晰地提供给读者(如果这是一篇实证性文章),并且论点和论据应该在整篇文章中反复多次出现。建议八:定位“高远”,不局限于现有数据在你研究一棵特定的树的时候,不要忘记整片森林。对于一篇实证性文章,你的研究可能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组或者环境。但对绝大多数科学研究学科来说,我们找寻的是广义的、普适的研究方法和原则,这些方法和原则是超越任何一项具体研究的。我并非建议你丢弃研究目标或者做不合适的广义结论,但即便是非常具体的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类似工作过程也可能产生影响。过度泛化的危险是必须承认的,所以你可以在提醒读者这一成果的局限性的同时,指出它在类似概念的研究领域中的用途。要真正地应用,或许还需要附加测试或加入其它相关理论的验证,但别忘记提醒读者,即便你研究的是一棵具体的树,你对更广阔的理论森林也会有所贡献。

  • 学术论文发表“十必行”

    大家好!我是Duane Wegener,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新学者发表文章必须要做的十件事,虽然我对这十件事进行了排序,但是请注意,它们的重要性其实是不分先后的。我的建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作为社会心理学实证类期刊编辑、以及最近作为CompassJournals 之一Social Psychology andPersonality Compass编辑的经历。我明白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于发表文章有不同的运作方式,所以我不敢保证自己对其它领域及其它领域的编辑流程有专业见地。但接下来我所说并不具有任何专业限制,也与心理学领域本身无关。我希望这些建议能更广泛的适用于不同学科分支、帮到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我的学生们将这些视为我给他们文章发表和学术生涯发展的建议。文章发表和学术生涯发展有很多关联之处,你们会发现这“十必行”中的某些要点更多地是在谈论专业知识的准备与专业能力的训练,而并非文章发表过程本身(尽管,至少在我们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的是,一位学者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表的学术成果,而学术成果又取决于该学者是如何被训练的)。现在开始谈谈“十必行”。建议十:抓住每个当审稿人的机会学者如何能不局限在自己写文发文的框框中积累更多文章发表经验呢?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当审稿人,如果能成为目标发文期刊的审稿人则更好。新成员的名字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在编委名单上,但对很多期刊来说,一半以上的稿件都是由特设审稿人评审的,即那些不出现在编委名单上的审稿人。如果你曾发表过与提交文章相关主题的文章,那么期刊编辑可能会找到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邀请你做审稿人。他们也可能邀请在该领域发表过文章的你的导师或资深同事。如果你的导师或同事没时间审稿,或者愿意帮你获得审稿经验,他们可能会向编辑建议让你参与审稿。很多期刊编辑都乐于接受新的审稿人。请认真对待这些机会。我曾作为学生参与过一项研究生课程项目,在项目中,一位资深编辑告诉我们,他会特地寻找研究领域的新学者参与审稿。通过这种方式,他能了解该领域新学者们的想法,并由此评估新学者们未来的学术能力。新审稿人所写的评论将决定编辑是否去阅读他们所写的文章,以及是否请他们参加该编辑组织的小型会议。现在,一个学者完成审稿并不仅仅是要“取悦”期刊编辑,至少对于我们社会心理学领域来说,审稿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是可以在对投稿文章做出发表决定后,能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这一点对于实证文章和综述文章同样有效。阅读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可以让我们了解对于同一篇文章,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他们和我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吗?对于最重要的一些问题,我和其他人的意见相同还是相反?哪位审稿人的意见被编辑最终采用而做出了文章发表与否的决定?这些信息能帮助新学者融入研究领域——了解该研究领域特定期刊中,哪些理论被视为学术贡献,哪些论据论点被视为充分支持作者所阐述的理论。持续一段时间后,你很可能会发现,不同的学术期刊各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编辑队伍的风格也会略有不同)。我并不建议大家将其他的审稿人的意见甚至最终的发表决定视为对文章的正确评判,事实上审稿流程中也会有很多错误,但参与这一过程能帮助你更好地“雕琢”自己的科研成果。站在审稿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文章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技能,而能了解到其他审稿人所想就更好了(如果你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至少从我的角度而言,将期刊审稿的任务加入到研究生课程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跳出文章作者的思维模式,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使你的课程项目中没有大量的审稿工作,你也可以与自己的导师或其他学生合作,来增加这部分经历。建议九:像专家一样写作也许这部分建议无需言说,因为你本来就是、或本该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如果你的写作并不专业,可能最终无法成为一个专家。你应该给文章读者留下这样一种毋庸置疑的印象:你对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烂熟于心。这意味着你应该对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非常了解。如果你目前的研究重点并不在这些重要理论之上,记得在研究背景中引用它们。如果直接将这些背景理论全部置之不用,那么审稿人(尤其是站在该背景角度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你并不知道这些研究成果。相比单纯作为背景来引用,更好的做法是,如果你的研究是基于此领域早前的研究成果,请一定将这一点明确地呈现给读者。你的文章要点应该一目了然,不论它是对领域的变革性创新,还是对现有理论的延伸和扩展,该要点的特征和对应的数据支持都应清晰地提供给读者(如果这是一篇实证性文章),并且论点和论据应该在整篇文章中反复多次出现。建议八:定位“高远”,不局限于现有数据在你研究一棵特定的树的时候,不要忘记整片森林。对于一篇实证性文章,你的研究可能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组或者环境。但对绝大多数科学研究学科来说,我们找寻的是广义的、普适的研究方法和原则,这些方法和原则是超越任何一项具体研究的。我并非建议你丢弃研究目标或者做不合适的广义结论,但即便是非常具体的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类似工作过程也可能产生影响。过度泛化的危险是必须承认的,所以你可以在提醒读者这一成果的局限性的同时,指出它在类似概念的研究领域中的用途。要真正地应用,或许还需要附加测试或加入其它相关理论的验证,但别忘记提醒读者,即便你研究的是一棵具体的树,你对更广阔的理论森林也会有所贡献。

  • 学术论文投稿很忌讳的一些事情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 德华 阅读任胜利老师的文章《从一篇投稿的三份评审意见看中外期刊的审稿差异》, 我评论道:“中文期刊审稿意见不错,就(改)投外文期刊,是(论文)作者对中文稿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劳动的非常不尊重!应该提醒注意这些事情。我作为一个刊物的负责人,心里非常讨厌这种做法!”这种情况我很早就听说过。有些中文稿件送审后,审稿意见评价很高,然后编辑部就再也等不到返修稿了。过段时间后,发现文章在外刊发表了。作为审理稿件的编辑(们),自然心里很窝火。尽管是大环境导致的这些现象,实际上还是一个个人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作为导师和研究生们都应该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否则会给自己或所在的研究组造成很多后患和不良影响。论文投稿有很多忌讳的事情,我这里列出一些,希望研究生们和年轻学者们注意。1.同时投多个刊物,广种博收。由于审稿是需要时间的,大家心里都着急,巴不得今天投出去,明天就收到回音。这样“聪明”的同学就会将同一篇稿件同时投往多个刊物,哪个刊物接受或接受的早,最后就确定在哪个刊物上发表。如果同时接受,就选择因子高的。这种投机取巧实在是要不得,这种小聪明也万万耍不得。首先导师们一定要严厉禁止,同时研究生们也要明白,这是学术界所不允许的。你可以想想,一份稿件,编辑部会耗费很大的精力来处理,审稿专家也是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审阅。你这样一折腾,浪费了多少专家的精力?这样无论对编辑部还是审稿专家都是非常得不尊重!同时你也是在糟蹋自己和自己研究组(甚至研究单位)的学术声誉。几年前,我的一个学生曾跟我商量说他能否采取这种方式投稿,时间快,我当时说得有些严厉了点,学生说他的同学中就有这样做的。我说我没有权利要求他人,但在我的研究组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还有一次,一个学生的稿件投到一个刊物上很久了(超过4个月了),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学生等不及了,想换刊物,跟我商量说是否不等了。我说:不可以!我们可以催一下编辑部,但在没有收到编辑部的正式拒稿信前,绝对不能再投其他刊物。国内投稿同样不允许这样做。我从同时收到几个刊物的审稿邀请,审阅同一篇稿件。看来作者也是想加快速度发表论文。我实在不明白,导师们怎么就允许学生这样做?如果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那问题就更大了,一旦当了导师,他(她)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不懂,导师有责任告诉他。做了导师还不懂规矩,怎么办?2.让外国审稿专家帮助改英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写起文章来肯定不顺手。有些研究生也会耍“聪明”,在稿件还需要大量修改的时候,就匆匆投稿了,有的可能也会同时投多个刊物。我们都知道国际专家审稿都比较认真,但这个优点被有些研究生利用了。这也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种表现,不符合学术道德。可以寻求国际同行的帮助,但不能采取投稿的方式让审稿专家修改(注:不是有意贬低国内审稿专家。实际上国内审稿专家审阅国内稿件和国际稿件的态度是不同的,当然稿件质量是个很重要影响因素。)3.一个刊物拒绝后,不理会修改意见,直接投另外的刊物。聪明规矩的做法是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稿意见,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后,再考虑投合适的刊物。如果一字不该,可能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和审稿意见,更可怕的是你的稿件可能会又送到曾经审阅你稿件的专家手里去了,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中,这种事例也不是没有。侥幸的心理不可取,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与此相关的还有,投国外刊物几次被拒稿后,还是没有怎么修改,就直接投国内刊物。当然一般都会发表了。4.稿件没有完善,匆匆投稿。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无论中文稿件还是英文稿件。大环境使大家心理都着急,学生急着发文章拿学位,研究人员着急课题交差、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这样许多实际上还处在草稿阶段的文章,也就匆匆投出去了,浪费了编辑部和审稿专家的精力是毫无疑问的了,同时也将自己的学术声誉“泼”出去了。我在处理稿件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英文拼写、文献格式、甚至作者自己的姓名和单位等等多处错误的文稿,这样的稿件近几年似乎还有增长的趋势。纠正和制止很容易,导师有责任,研究生们自己也要负起这个责任。5.瞧不起国内文献,故意不引用中文文章,或者不引用国内同行的文章。这一点也很严重。有些是属于作者不清楚,有些是属于作者没有认真查阅国内相关领域的进展。盲目迷信国际上的研究,忽视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有些是属于心理问题,故意不引用的。不尊重前人的工作,是有违科研人员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的。从事科学研究,我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也会是审稿人。每个方面都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作者,要做到:尊重读者,尊重编辑,尊重审稿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实验室。一定要清楚:学术声誉很重要!学术声誉是积累起来的,不是自己吹起来的,也不是单位或领导树起来的。论文一旦发表,白纸黑字,会永远流传下去的。要树立和珍惜自己和自己所在研究集体的学术声誉。

  • 学术论文投稿很忌讳的一些事情

    阅读任胜利老师的文章《从一篇投稿的三份评审意见看中外期刊的审稿差异》我评论道:“中文期刊审稿意见不错,就(改)投外文期刊,是(论文)作者对中文稿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劳动的非常不尊重!应该提醒注意这些事情。我作为一个刊物的负责人,心里非常讨厌这种做法!”这种情况我很早就听说过。有些中文稿件送审后,审稿意见评价很高,然后编辑部就再也等不到返修稿了。过段时间后,发现文章在外刊发表了。作为审理稿件的编辑(们),自然心里很窝火。尽管是大环境导致的这些现象,实际上还是一个个人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作为导师和研究生们都应该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否则会给自己或所在的研究组造成很多后患和不良影响。论文投稿有很多忌讳的事情,我这里列出一些,希望研究生们和年轻学者们注意。1.同时投多个刊物,广种博收。由于审稿是需要时间的,大家心里都着急,巴不得今天投出去,明天就收到回音。这样“聪明”的同学就会将同一篇稿件同时投往多个刊物,哪个刊物接受或接受的早,最后就确定在哪个刊物上发表。如果同时接受,就选择因子高的。这种投机取巧实在是要不得,这种小聪明也万万耍不得。首先导师们一定要严厉禁止,同时研究生们也要明白,这是学术界所不允许的。你可以想想,一份稿件,编辑部会耗费很大的精力来处理,审稿专家也是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审阅。你这样一折腾,浪费了多少专家的精力?这样无论对编辑部还是审稿专家都是非常得不尊重!同时你也是在糟蹋自己和自己研究组(甚至研究单位)的学术声誉。几年前,我的一个学生曾跟我商量说他能否采取这种方式投稿,时间快,我当时说得有些严厉了点,学生说他的同学中就有这样做的。我说我没有权利要求他人,但在我的研究组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还有一次,一个学生的稿件投到一个刊物上很久了(超过4个月了),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学生等不及了,想换刊物,跟我商量说是否不等了。我说:不可以!我们可以催一下编辑部,但在没有收到编辑部的正式拒稿信前,绝对不能再投其他刊物。 国内投稿同样不允许这样做。我从同时收到几个刊物的审稿邀请,审阅同一篇稿件。看来作者也是想加快速度发表论文。我实在不明白,导师们怎么就允许学生这样做?如果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那问题就更大了,一旦当了导师,他(她)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不懂,导师有责任告诉他。做了导师还不懂规矩,怎么办?2.让外国审稿专家帮助改英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写起文章来肯定不顺手。有些研究生也会耍“聪明”,在稿件还需要大量修改的时候,就匆匆投稿了,有的可能也会同时投多个刊物。我们都知道国际专家审稿都比较认真,但这个优点被有些研究生利用了。这也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种表现,不符合学术道德。可以寻求国际同行的帮助,但不能采取投稿的方式让审稿专家修改(注:不是有意贬低国内审稿专家。实际上国内审稿专家审阅国内稿件和国际稿件的态度是不同的,当然稿件质量是个很重要影响因素。)3.一个刊物拒绝后,不理会修改意见,直接投另外的刊物。聪明规矩的做法是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稿意见,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后,再考虑投合适的刊物。如果一字不该,可能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和审稿意见,更可怕的是你的稿件可能会又送到曾经审阅你稿件的专家手里去了,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中,这种事例也不是没有。侥幸的心理不可取,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与此相关的还有,投国外刊物几次被拒稿后,还是没有怎么修改,就直接投国内刊物。当然一般都会发表了。4.稿件没有完善,匆匆投稿。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无论中文稿件还是英文稿件。大环境使大家心理都着急,学生急着发文章拿学位,研究人员着急课题交差、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这样许多实际上还处在草稿阶段的文章,也就匆匆投出去了,浪费了编辑部和审稿专家的精力是毫无疑问的了,同时也将自己的学术声誉“泼”出去了。我在处理稿件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英文拼写、文献格式、甚至作者自己的姓名和单位等等多处错误的文稿,这样的稿件近几年似乎还有增长的趋势。纠正和制止很容易,导师有责任,研究生们自己也要负起这个责任。5.瞧不起国内文献,故意不引用中文文章,或者不引用国内同行的文章。这一点也很严重。有些是属于作者不清楚,有些是属于作者没有认真查阅国内相关领域的进展。盲目迷信国际上的研究,忽视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有些是属于心理问题,故意不引用的。不尊重前人的工作,是有违科研人员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的。从事科学研究,我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也会是审稿人。每个方面都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作者,要做到:尊重读者,尊重编辑,尊重审稿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实验室。一定要清楚:学术声誉很重要!学术声誉是积累起来的,不是自己吹起来的,也不是单位或领导树起来的。论文一旦发表,白纸黑字,会永远流传下去的。要树立和珍惜自己和自己所在研究集体的学术声誉。

  • 非常实用的学术导航站点:科学堂学术导航

    今天在网上瞎逛,发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学术导航站点:科学堂学术导航--我的学术科研主页,网址为:http://123.scienceroom.net/,网站是这样介绍的,科学堂学术导航——最专业权威的学术网址导航,提供最简单便捷的学术科研上网导航服务。及时收录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常用学术检索、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学术论坛、科技新闻、科普网站、著名大学、著名科技公司、科技论坛、科学门户、教育资源等热门学术类优秀网站,是数千万科技工作者的上网主页。个人感觉,该学术导航站点几乎收录了所有常用的学术科研网址,真的可以作为我们学术人的科研主页,呵呵!特地推荐一下!

  • 2011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总结

    2011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总结 2011年11月13日有机化学领域的权威盛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由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承办,汇集国内外2000多名专家学者,数十场高端报告会及交流研讨会,场面异常盛大隆重。 本次学术会议涵盖物理有机,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金属有机,元素有机,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有机分析,医药、农药及精细化工产品化学,超分子化学等九大方面,几乎囊括了有机化学领域的全部内容,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医科院及各大高校的院士,教授,学者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报告,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工作进展。 本次会议也邀请了国内外注明的化学仪器、试剂、消耗品相关行业企业参展,如百灵威、西格玛、安捷伦等跨国公司。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创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大陆的唯一授权单位也应邀参与展会,除展出自主研发的色谱系列产品之外,又展示了创新科技标准五路溶剂溶剂纯化系统和小型溶剂纯化系统。 在展会期间,溶剂纯化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学生驻足观望问询,很多学生是初次见到这款产品,好奇心驱使他们不断地打量着这个庞然大物,经过工作人员热情耐心的解释,使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决定会后回去跟老师推荐,为采购做初步的准备,并留下联系方式,邀请有机会去学校参观拜访;一部分老师更是带着明确的意向来展台前了解设备的具体情况,对部分细节做好记录,回去研究报计划;更有少部分可爱的老师直接进入砍价的环节;还有部分在国外使用过溶剂纯化系统的用户,对这一产品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了非常宝贵和中肯的建议,我们都一一留下这些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希望与老师保持长期的沟通交流,为这一产品能够更好服务于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本次展会收获颇多,首先让我们对市场有了一个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同时让我们对溶剂纯化系统在中国的推广信心倍增,通过与专家的沟通交流,明确了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及相对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要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满地再客户端得到实现,要做到在持续的客户需求的探索中完成产品的不断升级改造,在纵向整合中完成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不断学习中完成服务的质量提升,总之,让真正质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惠及广大用户。 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已经走过十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以一流产品,优质服务回馈用户,她的始终存在,她的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活力的存在,除了她的员工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之外,更是这个社会给予她的肯定和高度认可,现在的她正处于高速的成长期,除了大连这些老朋友,她还要结交新朋友,北京,上海,广州,她要广交国内外友人,让中国和世界都认识她,了解她,这已经成为她的员工的梦——中汇达梦,终会达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