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术科研

仪器信息网学术科研专题为您整合学术科研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术科研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术科研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术科研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术科研话题讨论。

学术科研相关的资讯

  • 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学术科研百花齐放
    p   2017年10月23-24日,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百迈客研究院主办,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设基因与大数据、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三个分会场。大会有近七十位学术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引起现场嘉宾的广泛共鸣。六百余名生命科学及医学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最新科研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因技术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25a0027-4419-4014-93f2-a2a71fa2a9f6.jpg" title=" 1.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百迈客总裁郑洪坤致辞 /p p   开幕式,百迈客总裁郑洪坤先生会上指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国家在基因研究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基因大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全球累计花费数百亿,产出近20Pb的海量基因数据。在海量测序结果面前,数据深度挖掘和解读方面存在的严峻挑战日益明显,这对我们的科学家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基因大数据时代利用好这些数据资源成为生物科研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也意味着我们百迈客所提出的以基因大数据挖掘为特点的“基因科技服务2.0新时代”已经到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ee3651d-7de8-498d-8b53-624d33bfef56.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陈润生院士做报告 /p p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院士以开拓者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精准医疗与基因大数据。陈润生院士介绍:精准医疗作为划时代的产业,已被各国列入战略规划。它有着直接解决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诸多困难的潜力,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会到达2238亿美元。 /p p   陈院士指出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目标是以我国常见高发重大疾病及若干罕见病为切入点,构建百万人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特定疾病队列、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突破新一代生命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创新性的大规模研发疾病预警、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陈院士也指出了目前基因大数据所面临的问题:快速积累的数据并未得到高效的解读 高度异质化数据之间的整合尚处于起步阶段 样品端的挑战直接威胁数据的质量。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大量未解读的数据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创新的可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海量数据开启基因大数据时代 /strong /p p   测序技术的发展让基因数据以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在积累,海量的数据在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机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章张在会议上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在基因大数据管理领域的现状与短板,并带来的他的解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命组学数据产量约占全球40%,但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却交给他人管理,主要由于我国长期缺乏涵盖多组学数据资源的生物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精准医学和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组学数据,建立海量生命组学大数据储存、整合与挖掘分析研究体系,发展组学大数据系统构建、挖掘与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已初步建成生命与健康多组学数据汇交与共享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5c88f505-0bd3-44a4-861a-bd0beb6d0f3e.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歌研究员做报告 /p p   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宝藏?北京大学的高歌研究员在会议上分享了他的研究思路。以lncRNA为例,目前约80%的基因模型尚未被收录在数据库中。高歌团队运用cutting-edge statistical learning model与现有的组学数据发现了多种人类novel lncRNAs,同时他们也给出了完整的数据挖掘应用工具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因行业的新技术介绍与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f660830-6048-49f9-8441-66c0a2fe04c5.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于军研究员做报告 /p p   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就是荟萃了基因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其应用成果。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在会上展望了三代、四代测序仪的发展前景,指出虽然二代测序仪在质量、通量、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依然在读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局限性。第三代、第四代测序仪的共同特征是不需要扩增的DNA,能够在单分子、单细胞水平完成测序。这种单细胞和单分子技术将会引领未来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5301b57-de63-49a3-8086-dd8117b0d18e.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晓武研究员做报告 /p p   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晓武研究员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来揭示多倍体的进化路线。他们用芸薹属的基因组测序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多倍体进化过程,此过程对育种学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6c1f116-d7ed-4a73-9b42-132a615dcac6.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献龙教授研究组王茂军做报告 /p p   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Asymmetric subgenome selection and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文章第一作者王茂军(张献龙教授研究组)就基因组测序助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做了报告。他们对棉花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棉花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亚基因组不对称选择过程,GWAS分析发现较多的与纤维品质有关的位点,对于分子育种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坚持10多年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20多个与重要性状形成有关的基因,将在棉花分子设计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了可能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5e624563-0815-4f6c-868f-c70d1151fe7a.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海南医学院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白玉杰做报告 /p p   海南医学院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白玉杰从外泌体的生成和分泌机制、结构和组成特征出发,介绍外泌体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概述其分离和分析方法,其中重点推荐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外泌体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b6558ca-22ab-44ad-9b53-b7334831a9fb.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简做报告 /p p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简就肺癌的手术、控制策略给出了精彩的报告。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数远大于其他癌症,李简团队另辟蹊径,经过研究得出了和主流认知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并找到了可大幅度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的新方法。 /p p   在本次峰会上,各界专家分享了其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因分析新技术的介绍、基因组学在动植物研究中的最新应用以及基因测序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本届高峰论坛在各级领导、各界专家学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丰硕的成果。百迈客人将继续不忘初心,持续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这样的深度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科学家的优秀成果能被更广泛的共享和传播。百迈客愿携手各界伙伴不遗余力,共谋发展,让基因科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p p br/ /p
  • 科研不是“突击战” 呼吁延长学者学术生命期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学者中,年龄最长的是96岁的美国阿瑟· 阿什金假,年龄最低的是59岁的加拿大唐娜。他们做出诺奖成果的年龄都相对较晚。这里关心获奖者的年龄,是想通过举例说明世界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中有中老年学者,以此来证明中老年学者同样能出色开展科学研究,取得杰出的成就。之所以强调年龄问题,是针对国内学界存在对学者学术年龄过分设限的现象而言的。目前国内大多数人才招聘、项目申报、奖项申报都对应聘者、申报者有严格年龄限制。在学界有一种观点很流行,那就是学者在45岁之前还拿不到学术头衔,其学术生涯基本就结束了。此种问题如得不到纠正,对国内广大学者和科技事业都是大损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管理者对学者学术年龄设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来认为年龄偏大的学者已过了出成果的最佳时期,体力、智力后劲不足,在其身上投入“性价比”不高;二来是希望克服论资排辈现象,给年轻学者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否认此类政策的出发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积极意义,但如被滥用,把科研条件或评价中的年龄标准绝对化,就会让热爱科学、潜心研究的学者因年龄偏大而无用武之地,也会让大多数中青年学者陷于被“年龄”快速淘汰的中国式“学术慌张”之中。如此人为设定学术年限,也是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学术造假、腐败的体制机制原因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过于在乎学者从事学术科研活动的生理年龄并无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首先,从人的生理发展规律看,现代人身体基本素质好,有的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依旧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人脑功能,爱因斯坦也只用了30%。更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仅仅开发了自身潜能的4%,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所以大多数时候,年龄不会成为科学研究的障碍。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事实上,中老年阶段科研活动卓有成效者不胜枚举,而且有一类人本身就属于大器晚成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其次,从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看,科学研究是发现真理、揭示真相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脑力劳动为主,对从业者的智力要求较高,中老年学者在这方面不存在年龄弱势。同时,因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研的目标和结果都有不确定性,有的科研项目短期内会有研究结果,也有的项目可能研究者一辈子都在寻找答案,所以设定学者的学术年限没有意义。事实上,科学研究关乎的是高深学问,从业人员注定投身的是一项艰巨、寂寞、长期的事业,要想坐得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一定是出于对问题研究的兴趣爱好,所以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其开展科学研究的权利,而这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再者,从社会角色发展规律看,在国内,大多数年轻人要在博士毕业后才能正式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此后的一段人生时期内,也正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侍奉老人的关键阶段。客观上,这些多个社会角色会耗费年轻学者们许多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并非人人都有在此阶段拿出靓丽科研成果或达到人生学术巅峰的天赋和好运,如果勉为其难,很可能是以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近来接二连三传出科技工作者因健康原因英年早逝的消息,这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其中首先要打破错过“最佳年龄”就失去学术发展机会的年龄“紧箍咒”,要为学者们创建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提倡延长学者学术生命期限,不是支持中老年学者去占有年轻人发展的学术资源。学者应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投身科学事业绝不能冲着物质名利而去。希望国家政府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分配回归科研需要本身,科学评价注重科研成果本身。相信随着科学研究和物质名利不断脱钩,学者学术年龄问题将不再是一个敏感问题。 /p
  • 盘点12起科研经费案:15名学术领军人物涉贪
    近年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件一览。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据媒体报道,李宁在&ldquo 出事&rdquo 前开办了多家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ldquo 借壳套现&rdquo ,骗取大量科研经费。   近年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曾表示,社会对高校的要求标准更高,标尺更严,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象牙塔内和科学殿堂中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行为。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12起科研经费贪腐案,共涉及15名直接责任人,最高涉腐2千余万。其中,有半数都呈现出长期、分多次腐蚀经费的特点,涉案人多为&ldquo 夫妻搭档&rdquo &ldquo 师生同伙&rdquo 等,有6起。   专家表示,科研经费在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均存在风险点。要通过完善高校经费管理体制,重罚弄虚作假的伪学者。建议取消科研提成制度,科研人员的待遇不与申请课题经费挂钩,实行年薪制。改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但需要统一规范、分类管理还需要完善立法,"编织制度之笼"加强监管。   盘点15人涉贪科研经费多为学术&ldquo 领军人物&rdquo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时特别强调,要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近日,教育部更是对75所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经费使用、外拨经费等环节分别重点抽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环节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涉及科技、财务、审计、招标等多环节。   根据公开报道及官方通报,《法制晚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涉及高校科研经费的贪污案,共计12起,涉及15名直接责任人。然而,在这条&ldquo 贪腐带&rdquo 上中饱私囊的不仅包括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仪器采购人员,还有一些是科研&ldquo 圈外人&rdquo ,例如高校会计等。   浙江大学一名教授说,学校对科研资金的管理态度,基本上是谁搞到的资金由谁负责。拿到科研资金之后,学校提取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   记者注意到,这些在科研经费上&ldquo 动脑筋&rdquo 的往往都是高校名师、业内权威。例如,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存折冒名领取劳务费68万元,其头衔为"交换机王子"。   而贪污2000余万科研经费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曾被誉为中国最年轻院士,培养出了中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贪污过千万的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不仅是水环境治理知名专家,更担任过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据中国科协调查,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总数的4成左右,这意味着大半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灰色收入的默认似乎成为了业内潜规则。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的科研经费涉及部委、企业等,因此具有多元性。而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85%认为个人工资收入不能维持生活。这就意味着他们一定有额外收入。   此外,在监管方面,钱一旦打到学校就由校方代管。在报账方面,假飞机票、假发票均可拿来报账,而不通过司法部门很难把真实情况搞清楚。程方平坦言,如今高校评估多是走走形式。许多制度的建设、制度的监督,包括审计等,若不能保证充分监督,则形同虚设。   特征半数为&ldquo 夫妻搭档、师生同伙&rdquo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在这12起高校科研经费贪污案中,有近半数都呈现出&ldquo 长期、多次&rdquo 的特点,隐藏深、不易察觉,可谓"蚂蚁搬家"式贪腐。   例如,北京某高校财务部驻派化学学院会计赵静在9年内,伪造他人印章和签名,开虚假发票,报销个人费用,贪污科研经费达97万余元。起初贪污金额较小,大约一年1万左右,而最多一年达20万,共计106笔。   而另一贪污主角高校教师肖某,因业务能力突出拿到了一家部级单位的翻译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其在2008年5月至12月,以学生名义,分7次领取劳务费。为了避税和不引人怀疑,他每笔仅领取800元,从未有人提出质疑。   同时记者注意到,在这12起高校科研经费贪腐案中,有6起都有同伙&ldquo 打掩护&rdquo 共同犯罪。其中,3起案件中&ldquo 同伙&rdquo 都是犯罪嫌疑人配偶。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被称为&ldquo 学术伉俪&rdquo ,但在负责项目期间虚假采购耗材,共同犯罪贪污了264万元科研经费,成为了&ldquo 贪腐搭档&rdquo 。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科研经费腐败依靠&ldquo 外协公司&rdquo ,例如陈英旭将其博士生杨尚源、王云龙所开的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合同套取经费。然而,目前并未有规定要求课题项目回避与课题负责人有关的公司。   程方平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很多财政经费是利用教授、院士的名头,通过课题要到拨款,而大量的钱投过去后长年无人检查,必要的监管一度缺失。&ldquo 搞科研一定需要经费,然而多少是用于报酬、多少是用于工作,界限并没有划分清楚。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不透明、监督不力,导致很多贪污科研经费的个人可以潜伏很久。&rdquo   &ldquo 我曾经问过国外,包括美国,他们对科研经费有严格的规定,牵头人或者项目负责人,可以有两个月的工资从里面拿,或者是其中10%作为报酬。因此国外的科研人员连打个车都会非常谨慎。"但在我国科研经费使用体系却很模糊,"才使得这些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钻空子。&rdquo 程方平表示。   结果最高涉腐2000余万6人已判刑   记者盘点发现,这12起高校科研经费贪污案中,涉案总金额超过了4000万,其中超过百万的有5起,最高涉腐甚至过2千余万。   今年6月,吉林省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犯罪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经初步查明,李宁利用职务便利,以虚假发票和事项套取科研经费转入本人控制公司方式,先后涉嫌贪污公款2000余万元。   此外,记者根据公开通报整理,目前已有6人被判刑,其中有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13年。同时,另有2人受到行政处罚并退还赃款。   记者注意到,尽管陈英旭贪污金额高达1000万,但由于其主动招认自首,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然而,贪污300余万的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兼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却被判处13年刑罚。   程方平认为,目前一些教授和科研人员水平测评都需要看发表的文章,&ldquo 而有些学术杂志发一篇论文就要好几万,导致一些学者动了歪脑筋。&rdquo 而在高校科研经费方面,获利的条件隐蔽便捷,而相对风险要小的多,&ldquo 这就相当于对犯罪的鼓励。   高校科研经费应如何管理,才能既避免报假账目的骗钱行为,又能保障真实学术科研?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应加强科研经费的严格监控。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很有必要,学者的收入和研究经费应分离开来,学者按事先的聘用合同约定,享有规定的年薪,不得从科研经费中提成作为自己的收入,&ldquo 现在的情况是,学者的收入和研究经费混在一起,也就说不清道不明了。&rdquo
  • 赛默飞科研平台解决方案,开启微观奥秘
    p   300多年前,当列文虎克(Leeuwenhoek)架起全球第一台显微镜,人类第一次进入了肉眼不可及的微观世界。 /p p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中的波粒二重性,这一理论基础助力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微观世界变得更加清晰。 /p p   而今,我们对微观奥秘的探知仍在继续。“科学之眼”——电镜技术将亚纳米的微观世界呈现于世透过它,Dan Shechtman看到了准晶体, Richard Henderson看到了膜蛋白结构,这些发现都推动了各自学科的发展。古往今来,科学技术衍生的一流仪器设备引领着每一次科研突破。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每年投入高达10亿美金用于自身产品的研发,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稳定可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关试剂。我们深知学术科研作为产业孵化起点的重要性,因此搭建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服务于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农业科学上,赛默飞MicroArray技术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育种 在生命科学领域,赛默飞PCR分析仪和CE技术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平台的搭建添砖加瓦,冷冻电镜技术为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增速 在分析化学领域,赛默飞色谱质谱技术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常用工具。 /p p   赛默飞科研平台解决方案,与您一同开启微观世界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来了解赛默飞和学术科研的不解之缘!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87C59BB133DC6665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br/ /p p br/ /p
  • 限时免费下载教学 PPT | 科研其实可以变得轻松一些
    科研这条道路从来不是一番风顺的,从仪器小白到技术大拿,这条道路崎岖、荆棘丛生。无数个日日夜夜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废寝忘食的潜心钻研、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才成就了最终的辉煌。科研人的生活就注定如此辛苦吗?别忘了,还有安捷伦科技的陪伴!长久以来,安捷伦科技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学术界的各项研究工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各种安捷伦学术资料。本次,安捷伦将分三期发放科研福利帖—学术科研项目素材(下期内容将在 3 月 8 日发布,敬请关注“安捷伦视界”公众号,文末有二维码),以协助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大好青年和希望拓宽领域的教授,克服困难、减轻负担、寻求突破,最终达成科研事业的大成就。科研生活变轻松,工作休闲达平衡访问 https://www.agilent.com/en/promotions/teaching-presentations,快速获取基本知识教学PPT。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安捷伦视界”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通用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明年落成
    2011年12月19日,通用汽车在上海宣布,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将于2012年下半年落成。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ATC(Advanced Technical Center)乃是目前国内汽车业最具综合性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表示,通用中国研发团队将以中心为依托,协同全球各地专业人士为中国及全世界开发可持续性汽车解决方案。   该中心毗邻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及通用汽车中国总部,占地面积为6.5万平方米。科研中心二期项目将着眼于前瞻设计、车辆工程、先进动力总成、城市交通及汽车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二期工程始于夏末,目前已完成四分之一。   二期工程将对一期“先进材料实验大楼”建设工程形成补充。一期工程落成于9月,致力于研发电池及轻型材料。通用汽车中国的电池测试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营,调试及相关实验均已完成。该测试系统一直在对部分中国电池供应商提供的不同电池进行测试,测试预计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随后,电池将经过通用汽车严格的全球电池质量认证审查。本文相关推荐中国经济明年如何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待遇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图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通用技术试验设计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明年中国经济会倒退。
  • 迅数科技出席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
    四年一度的盛会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于10月11日-13日在蓉城成都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生素杂志》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主办,成都药学会和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协办。来自国内各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会议以新药创制、结合药物研发工作和临床应用为主线,邀请活跃在抗生素研究领域的多名院士、专家、学者及优秀论文获奖者,针对 4 年来我国在新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重大生产工艺革新、药物质量控制研究,超级细菌、抗生素耐药问题和临床上抗生素合理应用,以及抗生素在农牧业方面合理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的学术交流,多方位多层次地报告目前抗生素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迅数科技作为赞助商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展示了其新品&mdash &mdash 第四代菌落计数-抑菌圈测量-菌种筛选联用仪,受到了众多参会代表与嘉宾的广泛咨询、肯定与认可。
  • 涉嫌学术不端 多篇中国学术论文再遭撤稿
    p   继撤销107篇医学论文后,国际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销若干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 /p p   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细胞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连续刊登多篇论文撤稿声明。据撤稿声明,来自中国的数个科研团队,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窃用他人学术科研成果或关键资料、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p p   其中一篇涉及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的撤稿声明链接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802-9。侵权论文题目是“乌龙茶饮料有助于预防绝经后汉族妇女的骨质疏松”(Oolong Tea Drinking Could Help Prevent Bone Loss in Postmenopausal Han Chinese Women)。该侵权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赵焕利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是该院放射科王贵宾主任医师。其撤稿声明内容是:根据作者团队的请求,期刊总编辑撤回了本文及其勘误,作者团队确认他们使用了未获得所需授权和许可的资料。 /p p   另一篇涉及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撤稿声明链接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803-8。侵权论文题目是“中国北京市温湿度相互作用对呼吸科疾病急诊就医的影响”(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Emergency Room Visits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Beijing, China )。该侵权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赵晓东主任,第一作者是该院急救部苏琴主任医师。其撤稿声明内容是:期刊总编辑和出版社根据论著出版道德委员会的指导原则调查后将本文撤稿。调查确认该文章的作者署名权和论文数据存在问题。调查结论认定该论文作者在未获得所需授权和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并发表了另一科研团队的论文手稿。 /p p   第三篇涉及陕西省西安市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撤稿声明链接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794-5。论文题目是“VEGF沉默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VEGF Silencing Inhibits Human Osteosarcoma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s Cell Apoptosis via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该一稿多投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范清宇教授,第一作者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健主治医师。该论文于2015年重复发表于《国际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p p   今年4月份施普林格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共牵涉国内524名医生、125家医院,这也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p p   区别于107篇论文撤稿事件中科研团队使用虚假审稿人身份,此次论文撤稿事件中的部分科研团队是在未经原作者允许或相关资料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发表或使用了他人的论文手稿或关键资料。 /p p   5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在谈及“施普林格撤稿107篇论文事件”时也明确表达了科技界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尚勇表示,这次撤稿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科技界的声誉,甚至对国家声誉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查实结果之后,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绝不护短,结果会向社会再进行公布。 /p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ldquo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rdquo (以下简称&ldquo POPs论坛2014&rdquo )将于2014年5月17-19日在昆明市隆重召开,由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消减POPs,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将跟进POPs最近研究动态、POPs污染防治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热点问题,汇集各方资源深入交流与探讨。预计将有来自国内外各高等院校、学术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400多名代表参会。   &ldquo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rdquo 是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发起,并与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主办的系列年会 是一次POPs领域的学术界、管理界和产业界集思广益、共谋对策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和年度盛会。历年召开盛况及详情可浏览大会网站:http://forum.china-pops.net   论坛议题 1. POPs履约需求与应对策略 2. POPs科学研究与决策支持 3. POPs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践 POPs控制战略与技术对策 POPs分析方法与样品处理 POPs监测分析与最新仪器 POPs管理框架与政策法规 POPs迁移转化与环境归趋 POPs处置修复与示范工程 POPs资金需求与融资机制POPs危害效应与生态毒理 POPs替代产品与技术方案 POPs公众意识和宣传教育 POPs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 POPs减排技术与企业实践   重要日期   2014年01月17日:发布会议通知   2014年04月14 日:论文提交截止   2014年04月20日:优惠缴费截止   2014年04月27日:住宿及考察回执截止   2014年05月12日:会议日程通知   2014年05月17日:论坛开幕   更多信息请登录大会网站: http://forum.china-pops.net   或关注论坛微信公众平台   会议通知下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504室 100084   咨询电话:010-62794006/71637   联系人:张丹 段云方   电话&传真:010-62794006   网址:http://forum.china-pops.net   E-mail: pops@tsinghua.edu.cn pops-d@tsinghua.edu.cn
  • 岛津上半年中国市场实现10%稳健增长,低碳、科研行业前景可期
    近日,岛津发布2023财年半年报(2023.4.1-9.30),2023财年上半年岛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9%至2395.14亿日元(约合16.7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2.4%至325.05亿日元(约合2.27亿美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26.55亿日元 (约合1.85亿美元)。(*本文汇率转换时间为2023年12月19日)岛津H1连续3年突破2000亿日元营收创历史新高,主要增长领域为:分析计测、工业仪器和航天仪器;岛津H1对外投资增长68亿日元,但由于销售增加,产品结构改善,营业利润等连续9年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加12%;分析计测业务部重点品类(LC、MS、GC)销售量同比增10%,从2022财年Q4(即23年1-3月)开始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可以看出,上半年岛津各业务收入情况分布,分析计测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66.26%,为1587亿日元(约合11.06亿美元),其次是医疗仪器,占比13.95%为334亿日元(约2.33亿美元)。分析计测业务部门营收情况分析计测业务部半年营业收入1587亿日元(约合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6%至266亿日元(约合1.85亿美元)。财报分析,分析计测业务部日本及海外市场销售额均有所增加。分析仪器中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气相色谱仪、试验机分别在医疗保健、绿色低碳、材料领域销售有所增加。 从上图可以看出,岛津2023财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的营收增长中表现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3%至179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这一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液相色谱仪在制药领域的增长以及气相色谱在新能源领域的增长。日本市场是岛津集团的主战场,2023财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至542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关键增长点在医疗保健和绿色相关领域,尤其是在Q2(23年7-9月),制药领域的液相色谱和材料领域的试验机也为公司的营收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上半年中国市场稳步增长10%至397亿日元(2.8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长放缓主要由于制药和CRO行业的持续低迷。在本次财报中,还介绍了岛津在中国市场未来的举措:①学术科研领域,岛津将通过广泛的产品阵容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②临床领域,将与中国试剂制造商合作,通过OEM供应提供LC-MS。并在罕见病应用领域试剂制造商深入合作;③绿色低碳领域,岛津将参考电动汽车在北美的推广方案,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制造商提供解决方案。④制药和CRO领域,岛津将推出更全面的中药分析解决方案,用于2025年药典修订,同时加强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销售。
  • 新芝生物 | 学无止境,深入打造学习型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与展会
    新芝生物多年来一直坚定以新致心,凭着“发展生物科学技术,振兴民族高新产业”的理念,坚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创新让我们走的更远,致心让我们的心更贴近用户。学无止境,新芝生物从打造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与展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行业领先技术,让“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人类文明”的新芝梦渐变现实。01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7月16日-18日,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委会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承办。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和校长李小年出席大会。陈芬儿、陈坚、彭孝军、郑裕国、任其龙、蒋建东、马光辉、应汉杰和13位业内专家围绕医药生物化工、医药有机化工、医药材料化工、医药过程装备与控制、医药分析与检验检测等主题作特邀和大会报告,共谋“十四五”时期中国医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路径,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本次活动是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委会成立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届会议更是意义深远。大会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以“医药化工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凝聚医药化工领域的优势力量,有力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术科研领域更加系统地开展医药化工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开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全方位振兴与突破。▲新芝生物在本次会议上进行参展展示客户面对面交流学习02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2年度学术会议7月28日-30日,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2年度学术会议在衢州君澜江山国际度假酒店召开。大会为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专家提供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就生物化学在疾病与健康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新芝生物作为协会理事,相伴十年,赞助“新芝”青年学者论坛,助力科学研究。▲理事换届合影▲新芝生物在本次会议上登台介绍进行交流学习03第十一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CFAS)8月3-4日,由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北京中仪雄鹰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简称CFAS2022)”在苏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办。▲现场照片大会继承发扬前九届的专业特色和学术风格,围绕“交流、促进、安全、健康、营养”的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活动。▲新芝生物在本次论坛上进行参展展示进行交流学习04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8月4-6日,第57届中国高等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本次展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着眼于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芝生物作为高博会的老朋友,一路既往参与▲新芝生物在本次展会上进行参展展示进行交流学习05第三届东北检测大会暨2022检测技术交流及展览会8月4-5日,为了切实在东北地区推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乃至国防安全,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分析技术发展和人才建设,提高检测分析能力,东北检测联盟联合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举办2022年第三届东北检测大会。在环境、食品、生命科学以及绿色实验室发展等领域深度交流,特别涉及新冠疫情下的微生物检测、第三次国家土壤普查、低碳生物基材料等课题上邀请东北及京津冀地区知名专家现场座谈,分享交流。▲新芝生物在本次大会上进行参展展示进行交流学习之后新芝将有四场已报名学术会议与展会期待您的莅临!012022年(第三届)中国石油化工设备检维技术大会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日地点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02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时间2022年9月7日-9日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032022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BTE)时间2022年9月15日-17日地点广州广交会展馆C区042022中国(南京)国际教育装备及科教技术展览会时间2022年9月15日-17日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通过集中学习、充分交流,新芝生物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与宝贵经验。未来,新芝生物将继续秉承“以新致心”的理念,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与展会,深入打造学习型企业,坚持业界前沿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行业解决方案。
  • 会议回顾!上海新诺恭祝2023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展会规模 2023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于10月26-28在山东烟台举行。上海新诺仪器作为压片机、热压机、等静压机及冷热压模具的研发定制专家受邀参加会议,为促进我国粉末冶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会议将进一步聚焦粉末冶金学术科技前沿,邀请知名院士、专家与青年才俊就科技发展热点、行业转型升级等专题研讨与交流。 上海新诺作为粉末成型解决方案领域的研发定制专家在27日举办的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上重磅亮相,携压片机新品设备参加会议,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莅临参观指导。产品展示 上海新诺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勇于创新,信守承诺,服务至上”的经营宗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诺仪器主营产品:粉末压片机、红外压片机、荧光压片机、等静压片机、热压机、纽扣电池封口机及相关配套冷热压模具附件耗材等实验室产品,将继续发展高品质的团队,进一步强化产品管理,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仪器品牌而不懈努力,共同携手服务于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展会现场 参加会议的是全国材料科学和粉末冶金工程科技的顶级专家学者和许多业内从事粉末冶金技术的企业。会议展示了粉末冶金技术成果,带来了粉末冶金流变成形技术的新工艺、新思路、新应用,并且专家学者和企业分享了他们在粉末冶金方面的经验。 上海新诺在本次会议中收获了粉末冶金方面专业知识与概念,与参会的行业精英沟通交流,此次会议让新诺深入了解粉末冶金行业趋势和最新发展。展会期间,现场精彩纷呈,观展人员络绎不绝,展会产品吸引了诸多参展观众驻足观摩,咨询洽谈。展会结束 为期3天的2023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已经圆满结束,感谢各位院士、专家与业内青年才俊的热情参与和付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经验。展会总结展会进行,精彩不停衷心地感谢每一位莅临现场的朋友蓄力而动,扬帆起航精彩不停,行而不止精彩继续,硕果累累
  • 持续引进、加速国产,赛默飞本土化实践助力科研和医疗技术创新
    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持续践行其 “创领共生” 的在华发展承诺,继上半年带来十余款新品后,又重点引进了多款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沿新品,也同步推出了数款国产的实验室仪器。近年来,中国始终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科学分析技术和仪器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在科研及医疗技术创新的每一步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赛默飞深入中国市场40余年,始终致力于通过在制药与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学术科研与应用市场等垂直领域不断创新,赋能本土科研,增进民生福祉。全球新品为分析测试带来高效突破在细胞分析过程中,将感兴趣的目的细胞分离纯化出来,一直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流式细胞分选更是具备分选参数多、群体多、纯度高、灵活性强等优势。分选后细胞可做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如荧光定量PCR、WB、细胞培养等。今年赛默飞将其全球首款全光谱、超高速、高性能的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引进中国市场,通过其高性能、高通量,以及整合了II类生物安全柜的产品特性,在免疫学、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等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细胞分选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免疫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开发领域的强有力工具。赛默飞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系统创新为新型疗法开发保驾护航近年来,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全面创新,各种新型疗法不断涌现,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及合规性成为了法规监管以及保障医患安全的重中之重。其中对于涉及细胞培养的生物制品及其工艺过程,必须确保没有支原体污染。自赛默飞2009 年推出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以来,今年将全新的Applied Biosystems MycoSEQ Plus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引入中国,覆盖超过 200 种支原体及螺原体,助力中国本土生物医药开发和生产的过程控制和放行检测。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MycoSEQ Plus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与此同时,该试剂盒与赛默飞在中国生产的,具有国产化系统和卓越仪器性能的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搭配使用可以快速的得到可靠的支原体检测实验结果,该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30分钟内完成实验,同时通过精准的数码温控,助力实验获得金标准结果。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多维应用为本土科学研究提速增效在电路板、显示屏、其他电子器件的微小异物分析时,在文物保护和真伪鉴定时,在材料研究及药物质量检测控制时,研究人员往往需在几分钟内获得微米级样品相关信息。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定位和鉴别微量物质,以出色的清晰度和精准度确定样品内物质的分布。赛默飞2023年下半年引进的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RaptIR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帮助科研人员应对常规到微米级各种尺寸、固态/液态/气态等各种类型的样品检测,科研人员可以在短短 90 秒内找到并分析较小的样品。赛默飞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RaptIR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此外,赛默飞首款国产梯度PCR仪——MiniAmp Plus PCR仪于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该仪器为实验室基础的分子实验——PCR扩增带来了国产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这个只有19厘米宽,操作简单、控温精确,性能稳定的PCR仪器,可以为包括基因组研究、物种分类、进化及亲缘关系、疾病研究、生物制药、农业检测等多种研究带来出色的便利性,大大提升实验效率。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MiniAmp Plus PCR仪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Hann Pang)表示,“赛默飞多款创新产品在中国的加速落地,再度体现了我们对于本土科研需求的悉心洞察与快速响应。未来,赛默飞将继续秉持‘创领共生’的本土化承诺,以前沿的创新科技与解决方案提升本土科技创新力量,携手本土伙伴共筑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未来。”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是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逾400亿美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提高实验室生产力、通过提供诊断以及研发制造各类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我们全球的员工将借助于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Patheon和PPD,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的制药服务。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自1982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销售办事处至今,赛默飞世尔科技已正式进入中国40余年。我们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设立了17个商业办公室,员工人数超过7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9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和苏州的2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9个服务中心以及2800余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
  • 从北上广深2000+重大项目,看科学仪器企业如何掘金2024?
    2023年12月,中国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围绕2024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9项重点任务,位居首位的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重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各省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工程计划就是落实“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从中筛选、识别具体的商业机会,帮助科学仪器企业掘金2024。因此,仪器信息网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了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4大一线城市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清单,收录2155条项目信息,并按照科学仪器主要的应用领域 - 学术科研、工业、制药、临床、环境、食品农业进行分类和分析。一、项目金额大,项目数量多:54105亿元项目资金、2155个项目仪器信息网研究表明,北上广深4所城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合计2155个,计划投入项目资金合计54105亿元。二、37%项目涉及科学仪器产业,项目机遇多多仪器信息网研究表明,在2155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91个与科学仪器产业相关,占比达37%。典型项目,如上海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建设项目;广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京生物医药基地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深圳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项目;深圳市滨河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建工程项目;深圳市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设备购置等项目。每一项项目的实施,都会带来大量的科学仪器采购需求。三、工业类项目数量遥遥领先,占比达高达45%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从中筛选了与科学仪器相关的项目,共计791个,进一步按照学术科研、工业、制药、临床、环境、食品农业等领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与工业相关的项目数量占比最高,达到45%;其次为科研与临床方面,占比均为18%左右;最后为环境、制药与食品农业,占比分别为10%、6%与2%。四、大湾区机遇多多,广州深圳与科学仪器相关的项目合计582项从区域来看,涉及科学仪器的791个重点项目中,广州与深圳发布的重点项目中与科学仪器相关的项目数量最多,合计数量为582项,其次为上海与北京,分别为111项与98项。从广州发布的844个重点项目中可以看到,产业建设项目数量最多,共计有365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项目达212个,占据六成。其中很大一部分为与科学仪器产业相关的项目,比如中国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项目、顺科智连新能源连接器及新能源核心部件产业园项目、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等。同时今年深圳859个重大项目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三大领域。其中,现代产业类重大项目261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084.8亿元,占比约36%。今年将聚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重点推进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业基地、迈瑞医疗供应链科技园、拉普拉斯光伏高端装备研发生产总部基地,这些项目的推进都将带来科学仪器设备的采购需求。以上为北上广深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的简单分析。如果您是科学仪器厂商的市场人员/行业分析人员,正在做2024年业务规划,欢迎联系我们,领取《北上广深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如果您需要动态监测科学仪器商业机会,欢迎订阅由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打造的《仪器行业洞察》。《仪器行业洞察》旨在为科学仪器厂商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行业动态,覆盖学术科研、制药/生物制药、食品/农业、环境、临床/诊断、工业等6大细分市场,覆盖多维度信息包含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经费、新建实验室、工业企业龙头动向、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动向等。【服务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服务热线】:400-637-7886【电子邮箱】:linsp@instrument.com.cn【特别福利】:扫码添加下方微信,可免费领取由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整理《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清单(北上广深)》
  • 光学科学与技术前沿技术科学论坛召开
    3月24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技术科学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第35次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光学科学与技术前沿”为主题,由山西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的30余位院士,与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百余位青年专家和学子,对光学学科领域的量子信息、光学器件研制、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等领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中科院物理所魏志义研究员、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黄永箴研究员、浙江大学刘旭教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刘立人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张学军研究员、吉林大学孙洪波教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李宁研究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研究员、山西大学张天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大禾教授、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张雨东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教授、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等先后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论坛召集人母国光、刘盛纲和彭堃墀等院士表示,通过论坛的学术交流,院士们了解了年轻专家在光学有关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年轻专家也受到了互相启发,论坛也为学部对我国光学领域的发展战略的咨询工作起到了收集了资料的作用,同时对地方的科学教育和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次论坛得到了山西省领导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 网络研讨会:InsightMR NMR在线监控化学反应过程的解决方案
    A Fre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ducational WebinarAugust 23-24, 2016第一期 8月23日 - 北京时间下午3点第二期 8月24日 - 北京时间下午3点注册方式将以下连接复制粘贴到浏览器https://www.bruker.com/cn/service/education-training/webinars/nmr-webinars/insightmr-nmr.htmlSeminar OverviewNMR以其特有的定性和定量优势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化学反应监测工具,工业和学术科研人员可以通过NMR谱图所提供的信息增加对反应机制的理解并提出优化反应过程的解决方案。InsightMR软件将Topspin、IconNMR和Dynamics Center三个强大且完善的软件程序整合到一个平台,兼顾其各自的功能并结合相应的硬件,可实现在线NMR化学反应过程分析。该产品特性如下:1.自动采样控制、交互式处理和分析的单一界面,可完成实时动力学轮廓。2.支持对一系列采用不同核和隔行扫描的1D NMR谱图进行采样和实时分析。3.提供默认的动力学参数设置,能够容易地设置实验来观测在氘代溶剂和非氘代溶剂中的反应过程。4.运用平行采样和分析功能在同一时间对多个采样进行同步监控。5.基于实时数据处理和动力学轮廓计算,可以进行即时采样调整。6.与Bruker谱仪的无缝整合实现即时数据分析。What you will discoverwebinar将对insightMR软件的工作流程和关键功能进行概述,并对使用该软件需要的硬件进行说明。Who should attend工业和学术科研领域参与合成有机化学和过程开发的管理者、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 过程化学家分析化学家合成有机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化学和制药学科学生监管部门
  • 天津发力杰出人才培养:经费200万起 可自行采购仪器
    p   天津市杰出人才是市级最高学术技术称号。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0人左右 /p p   一次性给予每人200万元专项支持经费,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及团队建设等 每年资助每人2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学术科研活动 每人每月发放3000元生活津贴 /p p   优先支持杰出人才参评国家级科技奖项和荣誉称号,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工程 /p p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选拔杰出人才,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日前,天津市出台《天津市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p p   据了解,天津市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是本市设立的顶尖人才培养计划,天津市杰出人才是市级最高学术技术称号。杰出人才应取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系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有重大发明创造,能够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办法》对杰出人才近5年来取得的业绩成果设置了严格条件。 /p p   《办法》规定,杰出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0人左右。包括推荐、初选、审核、评选、决定等严格的选拔程序。 /p p   为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更加精准地引才聚才,《办法》规定了八项对杰出人才的支持政策。一是一次性给予杰出人才每人200万元专项支持经费,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及团队建设等 每年资助杰出人才每人2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学术科研活动 每人每月发放3000元生活津贴。二是优先支持杰出人才参评国家级科技奖项和荣誉称号,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工程。三是杰出人才聘请来津进行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的外省市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可直接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四是杰出人才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来津参加高水平学术论坛、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的,给予活动经费50%的支持。五是杰出人才科研项目本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年使用。 strong 经市政府同意,科研仪器设备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 /strong 。六是杰出人才承担科研项目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三项支出可以调剂使用,但不得突破三项支出的预算总额。七是杰出人才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其因公出国(境)批次数、人数、在外停留时间根据实际需要审批。八是杰出人才享受医疗保健待遇。每年与院士专家一起参加学术休假活动。 /p p   本市还将建立杰出人才信息库,搭建服务共享平台,实行杰出人才一人一策、一人一档,明确主管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对杰出人才进行跟踪服务。 /p
  • 高校导师指挥学生造假捞科研经费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这些细节时,李蒙即将研究生毕业,3年来为导师老板的“打工”经历让他对科研经费尤为敏感——有科研项目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就有经费是非。但是,他从未想过学生的科研经费还能出什么问题,毕竟,这块蛋糕实在太小。   然而,就是这块不甚引人注目的“小蛋糕”,也难以避免地染上了高校科研管理的种种弊病。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科研经费出现了“拼发票”、“ 凑预算”乃至“攒项目”的怪现象,而其背后暴露出来的一些导师“指挥”造假从中捞取经费,以及学生经费“九龙治水”式的管理问题则更令人咋舌。   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拼发票”   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已是众所周知的问题,高校教师由此有了“大牛”、“学霸”以及很难申请到经费的“青椒”之分,大学生享受的科研经费也同样因为学校牌子的差异存在“绿肥红瘦”。   浙江大学一份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报告就提到: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985”、“211” 研究型或综合性高校经费较为充裕,开展SRTP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并设有专项经费。相比之下,地方或非部属院校资金来源有限,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在单个项目的经费资助上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差距较大者可达两个数量级。于是,有人将地方院校学生科研经费之少戏称为“撒胡椒粉”。   然而,即便是具体到一个研究型或综合性院校,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学生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竟一半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凑发票。   一个研究辜鸿铭保守主义的题目给了5000元的科研经费。“怎么花啊?”北京一所高校中文系学生王小青说。   当她和小组成员将网上有关的论文打印出来后——事实上,她知道这些论文本不必打印出来,平时看电子版已比较习惯,但有了钱打出来也就更方便些——又买了些相关研究的书籍,加上预计的版面费,整个加起来,才花了2000元出头,还不到一半。   于是,她在网上找卖家买发票,充当“差旅”一项。实际上,此前,她在填报预算时就写下了实地调研一项,目的是为“还原史实”,但她并未去实施。因为在她看来,小组在内容分析方面已做得十分扎实。   令她没想到的是,教务处在审核时只问了句:“是北京的票还是外地的?”这时,她才意识到,所谓项目申请注意上缩写的“实报实销”真的成了一个“原则”上的说法。   在他的身边,仍有不少同学希望通过科研项目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在这位教授的博文中,有一段他学生的话:“我感觉批下来的经费一点不够用,为什么那么多‘天马行空’的好点子不让做,就是没钱吧。给我们学生的科研经费要么是面子工程,要么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报假账!”   记者翻阅多所高校有关学生科研项目的审批表发现,批复下来的经费基本都是整额,很难看到带有零头的经费投入,即便有,也只在小项中出现。   根据受访人的说法和最终的审批表对比,不管学生的经费怎么报,经费审议的专家又如何“砍”、“截”,最终落到经费管理部门,所有的零头都会被“整齐划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冠以某某项目名的“经费支持”。   原因在于,学生经费批复多采用项目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想到一个点子,预估出经费来,接着提交报告”。换句话说,学生报什么项目是活的,但项目放到哪个筐子里,从哪个筐子里拿到多少钱则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这位教授说,毕竟,上头拨下的钱是给学生做课题锻炼的,而非一点点抠出钱来求个“物有所值”。   “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部分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在对不少高校教师的采访中都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之中,“凑预算”、“攒项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部分导师甚至“指挥”这种造假,并从中捞取一定的经费。   与王小青同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杨宁因为手里常握着两三个课题,被同学戏称为“科研暴发户”。他本人却常常感慨身不由己:“说是学生自己的项目,却难掌大权。”   他对记者讲起一个“凑预算”的事。做一个船体测验的课题,需要购买螺旋桨、电路板等实验器材,但作为“超过500元的设备”,就需要“导师批复”才能通过。被问及有价高和价低的选哪种,导师答道,“做实验,质量一般的就可以了,”还没等杨宁开口,导师继续说,“还是拣贵的报,到时候可以买些便宜的。”   正当杨宁诧异之际,一旁的同学拉着他往门外走,这时老师补充说,“不买贵的怎么把预算拼上去,拼不上去就拿不到那么多钱。”这个意思杨宁明白,好比一个上限5万元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预算也是5万元,那么,你很难拿到这么多经费,除非你的申请是7万元,有的甚至达到9万元,“管这块的评委老师别的都不看,就看钱多少,但不管多少,都会往下砍。”   杨宁没明白的是,为何导师让他在实际购置时“买便宜的”。经费申请表上,制作船体写的是5000元,但做个普通的花上2000~3000元就够了 GSM和GPS设备,申报的是4000元,但他最终在市场上买的,只花了500多元。   第一次做科研训练,他是在大二,以为项目指导老师是让他节约成本,但一个电话让他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小杨,发票填的时候要写预算上的数,他们如果不愿意,就提我的名字。”   此外,有关大型即超过1000元的设备是不能让学生经手的。至于“发票”与经费预算上的差价去向,则成了一个“谜”。“一定不是给国家省材料,更不是给学生做课题了。”杨宁说。   更为严重还在于“攒项目”。李蒙后来得知那篇文章以及实验的确是一份翻新作品,而“鼓励”师弟翻新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师弟还告诉李蒙,当时以为还能拿个省级奖项,但导师嫌他“功力不到家”,便没敢申报。   事实上,导师拿到的并非只有项目上的钱,如果学生的项目获了奖,则又多了一笔收入。不少学校十分支持学术科技类的比赛。在一些学校的比赛动员会上,校领导公开表示,如果学生能得全国性比赛一等奖,就奖励老师2万元。   一些导师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翻新”学长或是研究生的获奖项目,被李蒙他们称作“刷奖”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生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九龙治水”为作假提供便利   和项目“翻新”不同,另一种“攒项目”的方式则是将一个原封不动的项目拿到不同的部门去申请,“多头拿钱” 或是到不同的比赛中去参评,如果获奖,则多次获奖。   李蒙的同学马文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那年他大三,用一个有关船体结构的题目分别在学校教务处、团委和科技处申请了3个项目。从论文来看,项目名只差几个字,而内容则无甚差异。结果是,在教务处项目的基础上,马文不花一分钱就做出另外两个3万元的项目来。   当然,另外两个“空壳”的项目卡,他都交予项目指导老师“补贴家用”。   如果经费审批和项目监管这两关足够严苛,也难以出现上述的乱象。但就目前来看,“九龙治水”式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却为此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中除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RTP之外,还有诸多学校自己的“自选动作”。而这些则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教务处,校团委或者科技处,有的高校连就业指导中心也会承担一些科研项目的竞赛。   一些接受采访的同学介绍,以经费审批为例,审批科研项目一般是项目管理部门邀请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来做评审,对外称专家委员会。他们的“工作”通常是,考虑到院系平衡,给各个院系分配名额,接着再由各个院系的主管教学或者科研的副院长来把关。最为关键的就是“裁减”预算金额。   尽管这些老专家眼睛很“尖”,一般虚报太多都会被狠骂一顿并砍下一些。但这里暗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教务处今年邀请A、B、C三位老师,明年邀请D、E、F三位老师,校团委今年则邀请Q、W、R三位老师,明年邀请I、O、P三位老师。一来,他们不知道去年做了什么,二来,他们也很难全面地了解某一个项目在其他部门有否申请。   一旦信息不通,那些“翻新”的、“攒”的项目则都成了漏网之鱼。当然,如果遇到同一批的老教授,那马文就只能“自认倒霉”。   同样的,对“刷奖”而言,如火如荼、“五花八门”的科技比赛是不可或缺的土壤。“不同赛事邀请的评委总不会是同一位。”马文说。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2010年内,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就有18个。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没有一项是重复的,但细看其项目内容会发现,不少项目涉及交叉乃至重合的领域。   换句话说,同一个项目,更名换姓之后,换个项目申请部门或者比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另一份科研经费,而这份经费又将流向哪里,则又成了一个“谜”。(文内所涉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 事关阿尔兹海默症!饶毅实名举报我国三位科学家学术造假
    p   继近期中国免疫学界相关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达60多篇学术科研论文出现造假嫌疑之后,今天,微信圈流传我国著名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截图信息。 /p p   饶毅校长向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国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p p   以下是截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704c151-c33c-4b45-9b03-f1e2d6d57063.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770bbe6-9aba-4bae-9404-1f1bcf43db89.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41ef008b-f724-40dd-93a9-108279035946.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b0ef760-1c17-4b9f-beab-943824c161df.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饶毅,男,1962年出生。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p p   饶毅于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 ,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3年9月卸任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51737bd-75ce-4318-9818-2011f95c82e8.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李红良,男,1974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p p   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动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A3实验室主任、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br/ 2018年开始,饶毅教授作为主编的《知识分子》先后发布近十篇文章,质疑李红良多篇研究论文造假,其中包括 Nature Medicine 等顶级论文,以及硕士论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ebadb7c-916e-4715-b43e-e1e7c1376e4d.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裴钢,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产最高水平学术期刊 Cell Research 杂志主编,曾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 /p p   裴钢于1978年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国,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8月—2016年9月,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5e4ff44-6212-488a-9d56-79c58e45c740.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耿美玉,女,1963年出生,山东青岛人,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 主要从事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是首款抗艾兹海默症药物G971的研发者。 /p p 1986年耿美玉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药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p p br/ /p
  • 会议通知 | 第二十二届中国材料大会2022 (CMC) 暨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
    第二十二届中国材料大会2022 (CMC)暨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会议举办日期:2022年12月2日-5日 展览会举办日期:2022年12月2-5日 展出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区) 展览周期:一年一届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支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招商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展览部展会简介:“中国材料大会””(简称:CMC)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最重要的系列会议,也是我国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每年国内城市巡回举办一次,已在北京、重庆、青岛、长沙、成都、太原、贵阳、银川、厦门等地成功举办了21届。大会宗旨是为我国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参会人员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材料界的品牌会议。“中国材料大会2022”定于2022年12月2-5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起并主办。本届大会已征集53个分会场、7个国际论坛,8个青年材料论坛,1个教育论坛。主题涵盖了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核材料、高温合金、超硬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预计参会代表15000人。此外,还同期举行国际材料论坛、前沿热点青年论坛、大湾区特色材料论坛、材料教育论坛以及 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参展商数量预计将超过300家,展览面积逾20000平米,专业观众将达30000余人。2022年展会全新改版:1. “中国材料大会2022展览会”直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展览部组织实施;2. 展览会更名为更名为年中国材料大会2022暨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3. 打造“会议-展览-餐饮-学术墙报-人才招聘”集中一体化重商展览平台;4. 参展企业作为学会免费团体会员,享受学会全年制各种对接活动;5. 参展代表可作为学会免费个人会员,凭证畅通无阻参加大会期间各分会场活动。往届回顾:2021年7月8-12日,中国材料大会在厦门落下帷幕,大会共有237家展商, 注册参会代表突破12000人,规模创历史新高。 目标客户群体:高校、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科研院所,统方案供应商,新材料企业,政府、行业协会,贸易、流通,媒体上一届知名展商:为何参展:1、参会代表超过12,000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材料学术会议同期举办2、超过13年连续成功举办,积累的行业数据库保证参加者收益3、超过200家稳定的国内外行业参展商4、为您提供业界最新、最具权威的专业学术科研报告会超过50场5、极具前瞻性预测行业发展动向的企业高层论坛6、良好的品牌效应,是材料届人士了解国内外新材料技术及市场动态的最佳途径 聚焦材料科研领域领先的材质分析与实验室技术展示 聚焦热点话题-全方位分析测试领域趋势:2022年展会将汇集材质分析与实验室技术设备领域知名品牌,为中国材料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从技术、设备、仪器、实验室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 高效商务机会-全方位满足您的业务需求:来自材料科研及其应用行业各界的高管、买家、采购经理、供应链经理和技术专家建立商务联系,与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交流想法,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展开业务。  多渠道会议赞助方式:您可以参加一个或多个系列会议赞助,向专业人士和潜在客户展示您的技术和产品。 社交机会 :我们为赞助商营造一个轻松、高端的社交氛围。展品范围:新材料检测分析仪器,新材料加工装备,新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应用软件,新材料期刊科技出版物,实验室设备,最新新材料展示,全国新材料人才招聘会物理测试:试验机,无损检测、无损探伤仪器,测厚仪,环境试验箱,热分析仪器,粒度、颗粒、粉末分析仪器,表界面物性测试,流变仪、粘度仪,燃烧测定,其他物性测试仪器分析仪器;色谱,光谱,质谱,X射线仪,波谱,水分测定,电化学分析,数据管理和技术服务,其他分析仪器技术光学仪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样品制备,光学测量,光学加工,光学成像设备,激光产品,其他光学设备测量、计量仪器:天平、衡器,温度计量仪器,长度计量仪器,表面计量仪器,其他测量、计量仪器核心零部件:光谱、光学仪器备件,色谱、质谱备件,专用泵,其他零部件实验室设备: 清晰、消毒设备,制样、消解设备,分离、萃取设备,浓缩、纯化设备,混合、分散设备,恒温、加热、干燥设备,粉碎设备,合成、反应设备,制冷设备,泵,液体处理设备,气体处理,废气(固)回收系统,实验室家具,其他实验室用设施专用设施和仪器仪表:3D打印系统,原子层沉积系统(ALD),激光脉冲沉积(PLD),四探针测试仪,量子效率测试系统,IV测试仪,太阳光模拟器,雾化仪,半导体检测仪,沼气分析仪,物理气相沉积,霍尔效应测试,探针台,快速退火炉,分子束外延(MBE),小型成型设备,专用模具,其他专用设施与仪器实验室耗材:实验用金属材料,实验用实验用非金材料,陶瓷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实验器材,纸类制品,橡胶制品,玻璃器皿,其他实验室耗材实验室技术、外包服务:实验室规划与设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搬迁服务,技术咨询及服务,数据处理,仪器租赁, LIMS、软件, 产品培训,可靠性测试,专业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和保养,认证校准,其它服务行业技术服务:行业期刊,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联盟,行业网站,投融资机构,第三方检测平台,其他市场分析: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出台及实施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曙光和难得的机遇。参展费用:(赞助方案、展馆现场广告及赞助详细方案请来电索取)标准展位(3m×3m)角标准展(3m×3m)光地(36 m²起订)12800元/个/展期13800元/个/展期1280元/ m²/展期展位说明:A、 标准展位配置:中英文楣板、日光灯两盏、隔板(高度250cm,可用高度246cm)、洽谈桌一张、椅子两把、可容400W/220V电源插座一个及地毯;B、订光地的展商自行负责展位布置的所需费用,详见参展商手册。开户名称: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 银行帐号: 0200 2355 1920 1069 811 联系人:王文亮 电话:15611013638(同微信)邮箱:wang230201@163.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2号院4101室
  • 雷达界的"裁判长",中国雷达技术科学家保铮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保铮:雷达界的“裁判长”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e7ae0a17-5f41-4c7a-9cf1-3852a1ecc1e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保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保铮把自己的科学救国思想融于60多年的雷达技术科教历程中,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身上有着脚踏实地的精神,严谨科学的作风,热心育人的风范,体现出了铮铮爱国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fd963c1c-938a-43f8-8095-91760a1c220f.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求真务实的学术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保铮,1927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师从毕德显先生,是中国第一届雷达毕业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保铮在雷达研究领域取得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大量雷达武器装备中,为中国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1958年,作为技术骨干,保铮与其他几位教师共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气象雷达,经测试证明其主要技术性能与当时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据西电的雷达专业老教授讲,上世纪70年代初期,部队雷达出现故障,打电话找到在“五七”干校劳动的保铮,要求他帮助解决故障问题,而保铮往往只需对方讲述一下设备的运行情况,就能在电话中告诉指战员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指战员按照电话里的指导进行操作,故障就真的排除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1973年10月,正在陕西眉县“五七”干校劳动的保铮,突然接到去南京参加四机部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的通知。因当时我国民航部门从法国进口了一部航管雷达,虽然对方将雷达卖给我们,但不卖信号处理机,我国只有通过自己研制解决。参加会议的保铮看过国外的方案,认为其设计过于复杂,决定自己设计一台数字动目标显示器,而且要比国外进口的便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1974年末,保铮在几年不搞科研、缺少研究设备的情况下,带领研究小组,悄悄地开始数字动目标显示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攻关,研制出颇具特色的0.5微秒数字动目标显示器,不久又研制出0.2微秒的数字动目标显示器,推动了我国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他与研究组于1982年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动目标检测器和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系统,1986年研制出可编程动目标检测器。这两项成果当时属于国内首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作为中国雷达界的专家,保铮参与了大量重要雷达装备的技术咨询、方案论证和技术把关工作,他始终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和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回避问题,对国家雷达研究或装备方面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雷达界同行的高度赞誉,被称为最值得尊敬和信赖的“裁判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六十余载育人生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保铮在六十余载的科教生涯中,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1984~1992年,保铮出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他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狠抓学科建设,调整和拓宽专业结构,加强高层次办学基础,倡导从细微之处体现精神,提出“管理从严,学术搞活”的治校方针,强调科研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调整科研体制,建立了一系列专职科研机构。他根据雷达信号处理发展的新动向,先后选定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为雷达信号领域培养了一百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他总是放手让学生工作,又亲自作细致指导并严格要求。在保铮的博士生中,有3位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4位曾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2017年增选的两院院士中,西电78级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五号’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电2000级(博士)校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范国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现在,西电的院士校友数量已经增加到20位,这些人才的成长是保铮等老前辈、老专家当年潜心培育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郑晓静介绍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期望将雷达创新推向新高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西电校长杨宗凯认为,保铮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深刻诠释着“西电精神”。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能有机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社会作贡献,这种满足感是平常人难以体验的。’保铮这句话激励着我在西电努力前行,也激励着西电人在加快建设一流高校的奋进之路上,开拓创新,在新时代作出西电人的新贡献,继续打造‘西军电’传奇!”郑晓静如是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希望我们的师生能够真正做到‘顶天立地’!”保铮话语笃定,“近来学校发展势头强劲,西电人共同努力,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前天我们开学术委员会,保院士还坐着轮椅参加了会议,保院士说他很想去实验室看一看。”谈及保铮与雷达的不解情缘,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宏伟教授感动地说,“在保院士的带领下,几代西电人不懈努力,让这个专门从事新体制雷达和雷达信号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的实验室,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跻身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这些都有赖于保院士当年提出的‘顶天立地’思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保铮把自己的科学救国思想融于60多年的雷达技术科教历程中,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身上有着脚踏实地的精神,严谨科学的作风,热心育人的风范,体现出了铮铮爱国心。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来源:《中国科学报》& nbsp 2018年1月19日3版& nbsp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记者:张行勇& nbsp 通讯员:吴华 /strong /span b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讣& nbsp 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br/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雷达技术领域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保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21日18时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 br/ br/ & nbsp & nbsp & nbsp 保铮同志,江苏南通人,1927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并留校任教,历任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1984年10月至1992年2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雷达信号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员会顾问、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顾问、空军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顾问。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电子部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br/ br/ & nbsp & nbsp & nbsp 保铮同志丧事从简,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0年10月25日上午9点在西安殡仪馆咸宁厅举行。 /p p b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铮院士治丧工作小组 br/ br/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一日 br/ br/ 联系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 nbsp 710126 br/ br/ 联系电话:029—81891820,联系人:李明 /span /p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全国学术会议招商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第一轮招商会议通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10月20-23日在浙江省杭州召开。会议主题为“整体生物化学”。此次会议将是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会议拟邀请百位来自国内外知名学者做报告,预计将有来自国内各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约2000-2500人参加。本次大会诚邀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赞助协办。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大会让更多的生命科学工作者了解贵公司的最新产品及技术,共同为促进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努力。具体内容详见大会第一轮通知或登录网站:http://www.csbmb.org.cn/2016/ (稍后上线)。一、会议地点: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杭州萧山区风情大道2555号)二、大会主办、承办单位 大会主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大会承办: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浙江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三、赞助内容:赞助项目1.钻石赞助(1名,T1展位,30万元人民币/名)1) 主会场冠名;2) 1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各项活动,并就座于贵宾席;3) 在《大会论文集》、《会议指南》和大会宣传广告中显要位置标明;4) 20分钟主会场专业学术报告;5) 提供一个最佳位置的6×5米的展位;6) 1位主要负责人受邀参加会议VIP招待晚宴;7) 在论文集封底提供一个版面的彩色广告;8) 大会网站和会场背景板放置赞助商Logo和公司名称并提供链接;9) 大会胸卡印制赞助商Logo;10) 提供六名免费参会名额;11) 赠送大会参会代表名录一份(包括代表姓名、单位及电子邮箱地址);12) 可根据企业需求,特制回报方案。2.金牌赞助(2名,T2-3展位,20万元人民币/名)1) 分会场冠名;2) 20分钟新产品、新技术专场推介会报告;3) 1位主要负责人受邀参加会议VIP招待晚宴;4) 优越位置提供一个6×4米的展位;5) 大会论文集中封二或封三(先到先选)提供一个版面的彩色插页广告;6) 大会网站和会场背景板放置赞助商Logo和公司名称并提供链接;7) 大会胸卡印制赞助商Logo;8) 提供四个免费参会名额;9) 赠送大会参会代表名录一份(包括代表姓名、单位及电子邮箱地址);10) 可根据企业需求,特制回报方案。3.银牌赞助(8名,T4-11展位, 10万元人民币/名)1) 显要位置一个4×4米或5×3米的展位(根据预定顺序,先到先选);2) 10分钟新产品、新技术专场推介会报告3) 在论文集中提供一个版面的彩色插页广告(具**置由主办方确定);4) 大会网站和会场背景板放置赞助商Logo和公司名称并提供链接;5) 企业名称在大会对外文字资料及大会论文集中列出6) 提供两个免费参会名额;7) 赠送两套会刊和论文集。4.展位赞助 (46名,展位5万元/名)1) 每个展位为3×2米独立展示区;2) 获得“赞助商”称号,企业名称大会对外文字资料及大会会刊中列出;3) 大会提供每家参展商两个免费参会名额。5.其他赞助1) 晚宴独家赞助(15万元)(宴请范围:新老理事、报告人,约250人)? ?获得“晚宴独家赞助商”称号,并冠名晚宴邀请函、背景板;? ?主要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参加reception,并在晚宴上致辞;? ?企业名称或标识出现在现场宣传广告位及文字资料上;? ?现场配置一个展示位(4×4平米),进行企业宣传;? ?晚宴现场广告宣传彩色标板1块,安放在现场醒目位置(大小尺寸由组委会统一规定,企业自行提供菲林);? ?现场滚动播放企业宣传短片(晚宴开始前),由企业自行提供短片资料;? ?《大会论文集》或《会议指南》中内页整版彩色广告(企业自行提供菲林);? ?大会网站上发布企业名称、标识并提供链接;? ?获得大会免费注册的参会代表名额3名;2) 会议资料包广告(10万元)? ?获得“资料袋赞助商”称号;在大会对外文字资料(指南、论文集等)中注明;? ?会议资料袋的一边印有企业标志,另一边印有CSBMB的标志;? ?会议资料袋数量至少需保证参会代表人手一份;? ?获得大会免费注册的参会代表名额3名。3) 会议笔及笔记本广告(5万元)? ?获得“笔记本/会议用笔专项赞助商”称号,并在大会对外文字资料(指南、论文集等)中注明;? ?笔记本/会议用笔的一边印有企业标识;? ?笔记本/签字笔数量至少需保证参会代表人手一份;? ?获得大会免费注册的参会代表名额1名。4) 青年科学家论坛/博士生论坛奖冠名(5万元/论坛)? ?获得“青年科学家/博士生论坛奖独家赞助商”称号,在颁奖时予以宣布并 在大会对外文字资料(指南、论文集等)中注明;? ?奖项名称为:公司简称生物化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博士生论坛奖;? ?证书由公司设计,提交学会审核后制作;? ?企业代表作为颁奖嘉宾之一出席在闭幕式上;? ?获得大会免费注册的参会代表名额1名。5) 墙报奖冠名(5万元)? ?获得“优秀墙报奖独家赞助商”称号,在颁奖时予以宣布并在大会对外文字资料(指南、论文集等)中注明;? ?奖项名称为:公司简称生物化学优秀墙报奖;? ? 证书由公司设计,提交学会审核后制作;? ?获得大会免费注册的参会代表名额1名。若有特殊要求,我们亦可定制,欢迎致电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进行咨询和商洽。备注:为满足各单位招聘及学生就业需求,本次大会期间特设求职就业公告栏。有此需求的企业可自行准备相关材料,在公告栏进行张贴。6) 会刊广告(广告内容需经主办方审核)类 别 封 二 封 三 封 底 目录对应页 插 页 (每一个版面) 彩 色 8000 元 6000 元 10000 元 5000 元 4000 元 ? 实际尺寸(出血尺寸):216×291mm,净尺寸为210×285mm。? ? 提供广告截至时间:2016年8月20日。? ? 请将电子版本发送至csbmb@sibs.ac.cn,广告精度不得低于300dpi。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分析仪、暗箱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紫外分析仪、手提式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检测仪、部分收集器、恒流泵、蠕动泵、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光化学反应仪、旋涡混合器、漩涡混合器、玻璃层析柱、梯度混合器、梯度混合仪、核酸蛋白检测仪、玻璃层析柱、荧光增白剂测定仪、馏分收集器、切胶仪、蓝光切胶仪、层析系统等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 【设备更新】 赛默飞本土化实践助力科研和医疗技术创新
    【设备更新】持续引进、加速国产, 赛默飞本土化实践助力科研和医疗技术创新 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持续践行其 “创领共生” 的在华发展承诺,继上半年带来十余款新品后,又重点引进了多款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沿新品,也同步推出了数款国产的实验室仪器。近年来,中国始终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科学分析技术和仪器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在科研及医疗技术创新的每一步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赛默飞深入中国市场40余年,始终致力于通过在制药与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学术科研与应用市场等垂直领域不断创新,赋能本土科研,增进民生福祉。全球新品为分析测试带来高效突破在细胞分析过程中,将感兴趣的目的细胞分离纯化出来,一直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流式细胞分选更是具备分选参数多、群体多、纯度高、灵活性强等优势。分选后细胞可做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如荧光定量PCR、WB、细胞培养等。今年赛默飞将其全球首款全光谱、超高速、高性能的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引进中国市场,通过其高性能、高通量,以及整合了II类生物安全柜的产品特性,在免疫学、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等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细胞分选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免疫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开发领域的强有力工具。赛默飞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 系统创新为新型疗法开发保驾护航近年来,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全面创新,各种新型疗法不断涌现,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及合规性成为了法规监管以及保障医患安全的重中之重。其中对于涉及细胞培养的生物制品及其工艺过程,必须确保没有支原体污染。自赛默飞2009 年推出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以来,今年将全新的Applied Biosystems MycoSEQ Plus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引入中国,覆盖超过 200 种支原体及螺原体,助力中国本土生物医药开发和生产的过程控制和放行检测。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MycoSEQ Plus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与此同时,该试剂盒与赛默飞在中国生产的,具有国产化系统和卓越仪器性能的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搭配使用可以快速的得到可靠的支原体检测实验结果,该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30分钟内完成实验,同时通过精准的数码温控,助力实验获得金标准结果。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多维应用为本土科学研究提速增效 在电路板、显示屏、其他电子器件的微小异物分析时,在文物保护和真伪鉴定时,在材料研究及药物质量检测控制时,研究人员往往需在几分钟内获得微米级样品相关信息。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定位和鉴别微量物质,以出色的清晰度和精准度确定样品内物质的分布。赛默飞2023年下半年引进的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RaptIR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帮助科研人员应对常规到微米级各种尺寸、固态/液态/气态等各种类型的样品检测,科研人员可以在短短 90 秒内找到并分析较小的样品。赛默飞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RaptIR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 此外,赛默飞首款国产梯度PCR仪——MiniAmp Plus PCR仪于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该仪器为实验室基础的分子实验——PCR扩增带来了国产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这个只有19厘米宽,操作简单、控温精确,性能稳定的PCR仪器,可以为包括基因组研究、物种分类、进化及亲缘关系、疾病研究、生物制药、农业检测等多种研究带来出色的便利性,大大提升实验效率。赛默飞Applied Biosystems MiniAmp Plus PCR仪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Hann Pang)表示,“赛默飞多款创新产品在中国的加速落地,再度体现了我们对于本土科研需求的悉心洞察与快速响应。未来,赛默飞将继续秉持‘创领共生’的本土化承诺,以前沿的创新科技与解决方案提升本土科技创新力量,携手本土伙伴共筑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未来。”# #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是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逾400亿美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提高实验室生产力、通过提供诊断以及研发制造各类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我们全球的员工将借助于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Patheon和PPD,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的制药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自1982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销售办事处至今,赛默飞世尔科技已正式进入中国40余年。我们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设立了17个商业办公室,员工人数超过7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9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和苏州的2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9个服务中心以及2800余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赛默飞即将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深化中国市场投入与合作,推动本土产业创新与升级 2020年10月20日,上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即将亮相于2020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作为连续第三年参展的企业,赛默飞今年将首次以双展台形式同时亮相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以及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中展示超过75款核心产品。其中,将有20余款是2020年上市的新品,更有部分重磅产品将在本届进博会完成中国首秀。围绕 “创领探索,携手前行”的主题,赛默飞将重点展示其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实力以及疫情之下的企业担当,并在现场举办一系列新品发布及合作签约仪式,同时结合混合现实技术(MR)、线上直播等方式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数字化互动体验。主展台——深耕垂直市场,以前沿科技赋能本土产业在位于8.1馆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赛默飞将建成一个约400平米的展台,通过三大核心展示区域全方位展示其在学术科研、制药与生物制药、公共安全防护方面的世界级领先科技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学术科研领域,赛默飞将展示其为多学科交叉创新与发展所提供的有力技术支持,并在现场首次发布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6/7 Pro智能实时定量PCR系统、 Thermo Scientific™ Krios™ G4冷冻透射电镜等明星产品。 在制药与生物制药领域,赛默飞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帮助客户加速抗体药物及疫苗的创新速度并提高生产力,覆盖从药物发现与创新、过程分析与优化、临床试验与生产、到药物生产和商业化的每一个环节。此次即将亮相的新品包括Thermo scientific™ KingFisher™ Apex自动磁珠纯化系统、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 Core HPLC 高效液相色谱等。此外,赛默飞还将现场演示借助混合现实技术为科学家们打造的数字化“未来实验室”,提供沉浸式3D培训体验与全息影像远程技术支持。 在公共安全防护领域,赛默飞将展示多维度的前沿科技和发展战略。在后疫情时代,助力客户时刻防卫医疗、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风险。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赛默飞展台 公卫展台——助力疫情防控,持续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卫生防疫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赛默飞将借助这一世界级的平台,在本届进博会重点打造的首个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中展示其病毒检测及预防管控解决方案, 以更好地助力政府及科研机构进行持久的抗疫之战。 赛默飞将在现场搭建起配备完整的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参观者可在现场体验相当于国内P2、P3级建设标准的实验室。这种小规模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将帮助国家大规模筛查计划的执行和落地,加速县区级以上疾控机构以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助力疫情防控。 同时,该展台也将展示赛默飞完整的病毒检测解决方案,更不乏Ion Torrent™ Genexus™ 高通量测序系统、Applied Biosystems™ TaqMan™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Amplitude Solution高通量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案、Thermo Scientific™ B.R.A.H.M.S KRYPTOR Compact PLUS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等新品。从核酸提取到病毒检测,监测及鉴别继发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再到实验室管理和安全防控,全面助力用户以优化和安全的流程完成病毒的精准检测。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赛默飞展台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表示:“过去两届进博会都为赛默飞提供了展示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与多方合作交流与沟通的绝佳平台,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本土行业的发展方向。本届进博会,我们也希望继续借此平台,助力中国政府进行长期疫情防控,并深化在本土市场的投入与合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持续注入发展动能。”# # #
  • 赛默飞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全面深化本土布局
    2022年6月30日,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正式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本次公布的一系列国产化产品是赛默飞进入中国四十年来持续服务本土客户、坚持本土创新、助力本土生态产业发展的价值彰显。长期以来,伴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利好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机遇,赛默飞以自主科研实力、本土创新技术及“中国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本土科学服务领域发展,加速科研装备国产化进程。本次公布的多款国产化产品主要覆盖了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学术科研及应用市场等多个垂直领域,按下了赛默飞本土化的加速键。洞察需求,以本地化生产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一次性生物工艺技术在抗体、疫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工艺中广泛应用,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对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赛默飞一次性搅拌器本地化生产项目历经全体工作人员两年多不间断的努力,于2021年正式在赛默飞苏州的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生产基地上线,实现了第一个硬件设备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成为赛默飞生物工艺全球产能的重要一员。Thermo Scientific™ HyPerforma™ 一次性搅拌器(S.U.M.)的国产化生产在进一步缩短交付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提高了赛默飞生物工艺一次性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赛默飞将持续携手本土客户应对挑战,提升本土供应链及服务效率等方面的实力。另外,全新一代Thermo Scientific™ NanoDrop™ Eight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国产化,将更好地满足本土客户对于蛋白和核酸样品的高通量检测需求,通过更高效率的研发和质控生物药品促进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从左至右依次为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Thermo Scientific™ HyPerforma™ 一次性搅拌器(S.U.M.),Thermo Scientific™ NanoDrop™ Eight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不负使命,以“中国方案”全力支持本土抗疫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赛默飞持续发挥科学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升级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多平台的精准技术方案以满足一线实际需求。其中,在实验室病毒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KingFisher Flex磁珠纯化仪于2021年完成了国产化生产,该产品通过转移磁珠的方式,自动化提取核酸,从而实现样本的高效提取并获得一致的结果。国产化后,该产品将缩短样品制备时间、降低成本和增加通量来提高病毒检测的效率,助力本土疫情监测和防控。与此同时,Thermo Scientific™ STP系列超低温冰箱也在苏州下线。该产品专为高性能和样品长期储存而设计,满足单位空间储存更多样品的需求。依托于赛默飞超过80年的低温储存经验,该产品将进一步为疫苗生产商和冷链供应商提供低温储存解决方案和验证服务,协助本土客户应对COVID-19mRNA疫苗存储和运输挑战。 从左至右依次为KingFisher Flex磁珠纯化仪、Thermo Scientific™ STP系列超低温冰箱加速迭代,以“硬核科技”助力本土学术科研成果转化长期以来,赛默飞在本土学术科研领域不断优化,推陈出新,致力于帮助本土合作伙伴提升分析效率,拓展分析手段,满足用户在不同层次上的科研需求。2021年11月,随着首台国产气质联用仪在赛默飞苏州工厂的下线,赛默飞色谱质谱业务的国产仪器已多达8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Vanquish™ Core HPLC液相色谱系统自发布以来,凭借其可靠出色的“硬核科技”助力本土科研,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不断铺开。其广泛的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加快本土合作伙伴的实验进程,帮助用户在分析服务实验室获得更精准、更有效的应用解决方案。近期,赛默飞在实验室仪器领域也推出了国产化的又一力作——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该产品依托中国客户需求,由中国创新中心进行功能设计升级,并在赛默飞苏州制造工厂实现量产。在性能上,该产品具备超强的控污能力,能够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操作舒适度和便捷性,全面助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并为新冠病毒的安全检测保驾护航。同时,该款国产化生物安全柜的设计对于赛默飞在其他国家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此外,国产化Evolution™ Pro UV-Vis分光光度计同样汇集了可靠、多样的硬件设备、广泛的配件以及易于操作和学习的软件,以应对常规及复杂的研究和先进的应用,适配多样化应用场景,持续帮助本土客户提高实验室效率。 从左至右依次为Vanquish™ Core HPLC液相色谱系统、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Evolution™ Pro UV-Vis分光光度计树立标杆,以高质量解决方案提升应用市场服务标准在进入中国市场的40年来,赛默飞的创新科技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农业等诸多科学应用领域,随着一系列产品国产化进程的加速,赛默飞将持续为各领域的检测和定量树立新的标杆。作为赛默飞的明星产品之一,Thermo Scientific™ TSQ 9610 GC-MS/MS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具备高通量、可持续运行以及超快投资回报等特点,国产化后的产品将继续为中国客户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生产力,促进高通量检测环境下每个样品分析成本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及全方位解决方案持续在食品、环境、药物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在最严苛的监管方法和分析需求中保持领先。广受好评的Dionex™ ICS-6000 HPIC高压离子色谱系统专为离子分析领域研发定制,支持在高达 6000 PSI 的压力下操作,兼具极佳的灵敏度、稳定性,并能够与ICPMS、MS等多维度、强定性定量检测器实现联用。该系统在本土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完成国产化生产,日后将继续发力于广泛应用的食品、环境、医药等检测领域当中,为本土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检测结果。针对环境健康领域,全新推出的国产化新品Orion™ 8030cX二氧化硅分析仪可适用于对二氧化硅超标的生产用水的去除或回收进行自动、即时的判断,尽量降低因结垢而产生的维修及更换成本,实现安全高效的长期运行。该产品的国产化进一步响应了中国对于生态环境检测的需求,为本土环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从左至右依次为Thermo Scientific™ TSQ 9610 GC-MS/MS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Dionex™ ICS-6000 HPIC高压离子色谱系统、Orion™ 8030cX二氧化硅分析仪赛默飞国产化产品持续推出的背后离不开多年来在本土研发和生产供应链国产化的前瞻规划和持续投资。在研发方面,赛默飞位于上海和苏州的3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在生产供应链端,赛默飞持续投入并连续扩建、新建包括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产品生产基地、生命科学产业基地以及生物医药CDMO工厂在内的多个本土化项目,为不断推出国产化产品及本地化服务提供强大的供应链保障,助力中国客户与全球同步使用最新技术。“作为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始终致力于深化本土布局,以前沿科技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表示,“赛默飞系列产品的国产化新进程展示了我们与日俱增的国产化能力,是赛默飞在中国打造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的成果体现,也是我们继续推进国产化发展的动力。未来,赛默飞将进一步利用自身创新技术及全球化服务能力推动国产化产品走向全球,让中国的科学服务产业更具全球竞争力。”
  • 赛默飞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
    赛默飞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全面深化本土布局,积极赋能中国科技进步 2022年6月30日,上海——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正式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本次公布的一系列国产化产品是赛默飞进入中国四十年来持续服务本土客户、坚持本土创新、助力本土生态产业发展的价值彰显。长期以来,伴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利好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机遇,赛默飞以自主科研实力、本土创新技术及“中国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本土科学服务领域发展,加速科研装备国产化进程。本次公布的多款国产化产品主要覆盖了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学术科研及应用市场等多个垂直领域,按下了赛默飞本土化的加速键。洞察需求,以本地化生产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一次性生物工艺技术在抗体、疫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工艺中广泛应用,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对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赛默飞一次性搅拌器本地化生产项目历经全体工作人员两年多不间断的努力,于2021年正式在赛默飞苏州的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生产基地上线,实现了第一个硬件设备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成为赛默飞生物工艺全球产能的重要一员。Thermo Scientific™ HyPerforma™ 一次性搅拌器(S.U.M.)的国产化生产在进一步缩短交付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提高了赛默飞生物工艺一次性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赛默飞将持续携手本土客户应对挑战,提升本土供应链及服务效率等方面的实力。另外,全新一代Thermo Scientific™ NanoDrop™ Eight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国产化,将更好地满足本土客户对于蛋白和核酸样品的高通量检测需求,通过更高效率的研发和质控生物药品促进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不负使命,以“中国方案”全力支持本土抗疫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赛默飞持续发挥科学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升级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多平台的精准技术方案以满足一线实际需求。其中,在实验室病毒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KingFisher Flex磁珠纯化仪于2021年完成了国产化生产,该产品通过转移磁珠的方式,自动化提取核酸,从而实现样本的高效提取并获得一致的结果。国产化后,该产品将缩短样品制备时间、降低成本和增加通量来提高病毒检测的效率,助力本土疫情监测和防控。与此同时,Thermo Scientific™ STP系列超低温冰箱也在苏州下线。该产品专为高性能和样品长期储存而设计,满足单位空间储存更多样品的需求。依托于赛默飞超过80年的低温储存经验,该产品将进一步为疫苗生产商和冷链供应商提供低温储存解决方案和验证服务,协助本土客户应对COVID-19mRNA疫苗存储和运输挑战。加速迭代,以“硬核科技”助力本土学术科研成果转化长期以来,赛默飞在本土学术科研领域不断优化,推陈出新,致力于帮助本土合作伙伴提升分析效率,拓展分析手段,满足用户在不同层次上的科研需求。2021年11月,随着首台国产气质联用仪在赛默飞苏州工厂的下线,赛默飞色谱质谱业务的国产仪器已多达8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Vanquish™ Core HPLC液相色谱系统自发布以来,凭借其可靠出色的“硬核科技”助力本土科研,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不断铺开。其广泛的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加快本土合作伙伴的实验进程,帮助用户在分析服务实验室获得更精准、更有效的应用解决方案。近期,赛默飞在实验室仪器领域也推出了国产化的又一力作——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该产品依托中国客户需求,由中国创新中心进行功能设计升级,并在赛默飞苏州制造工厂实现量产。在性能上,该产品具备超强的控污能力,能够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操作舒适度和便捷性,全面助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并为新冠病毒的安全检测保驾护航。同时,该款国产化生物安全柜的设计对于赛默飞在其他国家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此外,国产化Evolution™ Pro UV-Vis分光光度计同样汇集了可靠、多样的硬件设备、广泛的配件以及易于操作和学习的软件,以应对常规及复杂的研究和先进的应用,适配多样化应用场景,持续帮助本土客户提高实验室效率。树立标杆,以高质量解决方案提升应用市场服务标准在进入中国市场的40年来,赛默飞的创新科技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农业等诸多科学应用领域,随着一系列产品国产化进程的加速,赛默飞将持续为各领域的检测和定量树立新的标杆。作为赛默飞的明星产品之一,Thermo Scientific™ TSQ 9610 GC-MS/MS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具备高通量、可持续运行以及超快投资回报等特点,国产化后的产品将继续为中国客户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生产力,促进高通量检测环境下每个样品分析成本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及全方位解决方案持续在食品、环境、药物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在最严苛的监管方法和分析需求中保持领先。广受好评的Dionex™ ICS-6000 HPIC高压离子色谱系统专为离子分析领域研发定制,支持在高达 6000 PSI 的压力下操作,兼具极佳的灵敏度、稳定性,并能够与ICPMS、MS等多维度、强定性定量检测器实现联用。该系统在本土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完成国产化生产,日后将继续发力于广泛应用的食品、环境、医药等检测领域当中,为本土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检测结果。针对环境健康领域,全新推出的国产化新品Orion™ 8030cX二氧化硅分析仪可适用于对二氧化硅超标的生产用水的去除或回收进行自动、即时的判断,尽量降低因结垢而产生的维修及更换成本,实现安全高效的长期运行。该产品的国产化进一步响应了中国对于生态环境检测的需求,为本土环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赛默飞国产化产品持续推出的背后离不开多年来在本土研发和生产供应链国产化的前瞻规划和持续投资。在研发方面,赛默飞位于上海和苏州的3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在生产供应链端,赛默飞持续投入并连续扩建、新建包括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产品生产基地、生命科学产业基地以及生物医药CDMO工厂在内的多个本土化项目,为不断推出国产化产品及本地化服务提供强大的供应链保障,助力中国客户与全球同步使用最新技术。“作为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始终致力于深化本土布局,以前沿科技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表示,“赛默飞系列产品的国产化新进程展示了我们与日俱增的国产化能力,是赛默飞在中国打造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的成果体现,也是我们继续推进国产化发展的动力。未来,赛默飞将进一步利用自身创新技术及全球化服务能力推动国产化产品走向全球,让中国的科学服务产业更具全球竞争力。”
  • 海大学子发明测量仪成本不到35元 专利已获授权
    设计者蔡维入围&ldquo 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rdquo 评选   蔡维率领的海大团队设计的便携式橡胶树皮厚度电子测量仪   从小对发明创造感兴趣的蔡维,在海南大学求学期间,参加了十几项竞赛,其团队作品《便携式橡胶树皮厚度电子测量仪的研制》曾获&ldquo 挑战杯&rdquo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海南省第一名。近日,蔡维入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蔡维(图片由本人提供)   老师眼中最勤奋的学生别人午休时他在图书馆   2010年,蔡维被海南大学机电学院录取。在辅导员何映敏老师眼中,蔡维是最勤奋的学生之一。每天夜里十点半,很多教学楼开始熄灯,别的同学收拾课本回宿舍,蔡维却奔向另一幢熄灯较晚的教学楼,为的是能多看一会儿书。   &ldquo 我要成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学习,那就只有牺牲睡眠时间了。&rdquo 蔡维说,各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大二整个学期的午休,他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平时他一般是在凌晨一点睡觉。为交论文或参加科研比赛,更是到凌晨三四点才睡。   上大学期间,蔡维带着同学们先后参加过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十余项国内的科技大赛,获得十余个奖项。被同学们打趣为&ldquo 比赛狂人&rdquo 。而在众多比赛中,能在&ldquo 挑战杯&rdquo 中夺得头筹是令他最感自豪的。&ldquo 挑战杯&rdquo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ldquo 奥林匹克&rdquo 盛会。蔡维率领的海大团队去年参加第十三届比赛,以作品《便携式橡胶树皮厚度电子测量仪的研制》夺得海南省第一名。蔡维本人也因此被海南大学评选为&ldquo 最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rdquo 。   买不到零件就亲手制作申请专利已获授权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割胶是一项极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工作。此外,橡胶树皮厚度不仅能够预测病虫危害、林木生长和遗传变异,还能预测橡胶产胶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目前国内对于树皮厚度的测量多采用凿取树皮,用卡尺直接测量的方法,这样随机性误差大、效率低,而据蔡维所知,由瑞典研发的唯一一款在国内销售的&ldquo 机械式&rdquo 树皮厚度测量器价格昂贵,读数不便。   为解决这个难题,蔡维和同学组成团队,研制了这款成本低、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效率高的电子式树皮厚度测量仪。这款仪器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下刀厚度,保证割出胶水的同时不割伤橡胶树,既能提升农民工作效率,又能降低对树木的损伤,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属国内首创。与手工测量相比,效率提高了17-19倍,精确度方面也比瑞典的仪器提高了10倍,在价格上,瑞典的仪器要2000多元,而他的测量仪成本还不到35元。   回顾发明的过程,蔡维说,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海大实验室的设备无法对特殊零件进行精确加工,为此他和队友跑遍了海口市大大小小的五金店、加工厂,却连一个合适的弹簧也没有买到。最终,他们在网上找到了弹簧批发商,但每个特殊定制的弹簧都要价不菲。蔡维不甘心,他决心自己动手亲自做。他买来了钢丝和简单器具,每日在闷热的车间里手工制作需要的零部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快速高精度高度检测仪》已获得授权。那些日以继夜为理想奋斗的时光,成了蔡维大学最美好的记忆。   目前,蔡维已经身处重庆大学的科研室,提前接触研究生的工作,研究环保与节能领域的课题。
  • 一作发表7篇SCI,这位北科大博士分享科研经历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科毕业后考研至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博士转至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杨洲老师课题组继续深造学习。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凯,到底是怎样一个优秀的存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82px height: 3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8f7c834c-8076-416e-985e-d311bd4b1e0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456.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456.jpg" width=" 482" height=" 324" /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认真学习是不变的坚持 /p p br/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张凯一直保持着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始终保持着对学术求知若渴又孜孜不倦的态度。 br/ 自博士研究生入校以来,在导师的关怀与指导下,张凯很快地转换角色,迅速克服转专业的困难,刻苦学习,积极进取,认真工作,时刻以一个优秀博士研究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br/ “学术研究浩如烟海,作为一名普通的博士生研究工作者,对此最形象的比喻莫过于画圆:如果说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位于一个圆周内,那当他的知识越多,圆周也就越大,同时也就意味着其知识储备也就越多。因此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越是深入则越是感觉到自己的无知,越是对科研的神奇和浩瀚而感到谦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高深的学问,也是建立在对最基本概念理解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之上。”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47px height: 41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96c8ebd-d770-44fb-b513-bd5d940afa5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1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18.jpg" width=" 547" height=" 417"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认真学习了专业核心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利用图书馆及学校期刊文献资源库,阅读与科研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书籍、报刊、期刊、文献,经常参加各类科技、社科等方面的讲座,拓展知识面,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br/ 在博士研究生期间,经班级选举获得了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学术科研是不懈的追求 /p br/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教授们的专业指导下,张凯广泛地、认真地阅读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期刊文献,认真钻研拟定实验方案,积极开展实验,不畏困难,反复尝试。经过他的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在博士期间,在杨洲教授,董海峰教授两位老师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发表Adv. Funct. Mater(1区), Biomaterials(1区), Anal. Chem(1区), J. Electroanal, Chem(2区). Mater. Chem. Front,以共同作者在ACS Nano, Chem. Sci等发表SCI十余篇。还参与了杨洲教授和董海峰教授指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支持与资助下,张凯还参加了数项大型的学术交流会议,以睹诸多学者的风采,聆听优秀报告和论文。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0ebdb32-4977-4338-894d-dcf099a8d8e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22.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ef90ea8-4807-4b52-8b13-fdc75f000a1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2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他曾表示:“科研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一个个未知问题,而人类的科技进步本身就来源于对自然的好奇,因此,作为一名研究工作者要对科研工作中的微细环节时刻关注,对实验现象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br/ “科研中,踏实严谨,对研究课题有深入的理解,展现了良好的学术潜质。在研究领域中,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张凯的导师在“十佳学术之星”推荐语中如此评价。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前进的路上不忘初心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刻苦钻研学术的同时,张凯也牢记身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和班级各项活动,如学院举办的拔河比赛,以实际行动为同学服务。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本人通过学习、实践来提高自己,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工作中多思考多想办法。”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于自己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张凯虚心表示:“‘成功属于过去’,面对未来,我会不断地提升自己,全面发展,争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0px height: 3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21e106e-e7a2-4c2d-b118-47f44bfb11f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3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33.jpg" width=" 460" height=" 350"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最后寄语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86px height: 78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22e3717-cde8-4cff-b3ee-2bd217c535b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3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7110637.jpg" width=" 586" height=" 785"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经过两年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北科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身边有一群知识渊博的老师和可爱的师弟师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同时也有一些体会: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正直且具有正能量的人,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藏私。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是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碰撞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意,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是我们要在科研之余加强自身的锻炼,身体是革命的的本钱,身体好,一切才有可能,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为青春喝彩,为自己加油!” /p p br/ /p
  • 济南大学于京华团队获2016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p   近日,山东省无党派人士、济南大学教授于京华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结构调控和光电性能的纸芯片微流控基础研究与传感机制”项目获2016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于京华是何许人?她又做了什么?今天,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f88c8d6e-29a0-4bab-8dab-74ee3a460227.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527132312_副本.jpg" / /p p   于京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无党派人士,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p p strong   一张纸的大作用 /strong /p p   疾病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于京华教授科研团队围绕纸芯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为我国疾病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即时检测做出重要贡献。 /p p   纸基微流控是分析检测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因其可低成本广泛应用的突出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普及化的即时分析方法之一。于京华教授科研团队成功解决了纸上复杂体系化学反应,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在纸上由定性到定量分析的突破 解决纸上信号的转换问题,提出纸上高灵敏检测方法的新思想 解决纸上的化学处理方法,发现纸纤维的结构形貌调控规律及纳米材料生长方法,建立多功能的纸芯片检测系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成果 提出三维芯片的集成,推动纸微流控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推动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c38a0c72-187a-4b83-9def-1715a3bb7c2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52713233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科研团队部分成员 /p p    strong 科教育人成果丰硕 /strong /p p   于京华教授主要从事仿生传感器、新型免疫分析技术、食品安全、微流控纸芯片的研究。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累计发表SCI 收录论文200余篇,获SCI 他引4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 余项 省级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e2036388-ba38-46f0-bc7a-b64bad894a2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52713235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p p   近年来,于京华教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硕果累累。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项,省级研究生创新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指导的本科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和交叉创新三等奖1项,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p p   于京华教授作为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她任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积极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建言献策,为学院发展提供研究咨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p
  • 赛默飞中国的本土化之路:持续深化“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
    近两年贸易摩擦日益加重,由此引发的中美科技之争给世界分工带来了巨大冲击。宏观来看,“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地方政策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巨浪之下,国产仪器企业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进口品牌将如何更好地制定本地化策略?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就“外资企业本土化策略”发表观点。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仪器信息网:贵公司是从哪一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贵公司怎样定位中国市场?冯时瀚:自1982年设立中国销售办事处,正式入驻中国市场以来,赛默飞进入中国近40年。中国是赛默飞全球第二大市场,在我们的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赛默飞高度认可并长期看好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机会。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对科学技术及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点关注和积极投入给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商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对于我们科学仪器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机遇。仪器信息网:一直以来,贵公司在中国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开展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化工作,取得哪些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 投资中国,近期有哪些动作?冯时瀚:作为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始终坚守“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本地化承诺,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已经建成9家工厂,5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在华员工逾5000人,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近期,我们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包括:与政府、园区合作进行投资;在全国范围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在制药与生物制药、医疗健康、学术科研、应用市场等领域与本土企业紧密合作;加强本土研发能力,促进本地科研创新、加速人才培养、推动生态健康发展;依托全球化服务能力,助力本土企业国际化发展 。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贵公司在中国生产制造基地,以及相关产品等概况。冯时瀚:上一问题中提到,我们在中国已经建成9家工厂。就在去年和今年也有多个工厂建成,如:2020年9月,扩建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赛默飞亚太地区的首条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创新中心苏州分部,投资额1,000万美元;2020年11月,赛默飞在华开展CDMO业务——携手健新原力在华成立生物原液及无菌制剂制造工厂,该合资项目预计于2022年正式建成; 2021年7月,赛默飞投资5000万美元在苏州打造赛默飞亚太地区最大的生命科学产业基地,2022计划建成后将成为赛默飞亚太地区最大的生命科学产业基地。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情况,公司在客户服务层面做了哪些本土化的创新?冯时瀚:赛默飞一直重视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也持续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如:我们位于上海和苏州的中国创新中心,拥有10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2020年在上海张江开业的中国客户体验中心——赛默飞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客户体验中心。2021年,赛默飞在苏州投资设立赛默飞在华的首个生命科学研发中心,加快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在分子诊断等临床领域应用转化。仪器信息网:最近几年,科学仪器已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您认为当前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营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外企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又将迎来哪些利好机遇?冯时瀚:我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注重健康、环境、科学的进步,重视基础研究,对科学仪器市场及其应用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支持。同时,从疾病检测、临床诊断到精准医疗的体系建设都对医疗及检测仪器有着较高的技术能力要求,这些都为很多外企的本地化发展带来机遇。未来,赛默飞将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持续引进全球先进技术,助力本地科研及本土医疗行业发展。仪器信息网: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发展趋势,贵公司会有哪些具体的本土化计划?冯时瀚:关于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主要从政策、技术与市场等方面谈起。首先在政策方面,今年是中国“十四五”开端之年,国家将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支持政策修订和出台,都在积极营创新的环境,鼓励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在技术方面,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医疗行业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基础设备和技术能力,接下来应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基础设施的作用。至于市场方面,国际关系较为复杂,贸易摩擦日益加重。针对这些发展方向或这种大的环境下,赛默飞仍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前景。例如,随着临床对个体化和精准化医疗需求的增加,临床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面对这个刚刚起步的市场,赛默飞希望携手国内业务伙伴促进国内市场蓬勃发展。此外,中国本土化生物医药创新蓬勃发展,多个本土创新药企的产品开始走向国际,赛默飞将通过先进的产品、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持续助力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赛默飞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在在制药与生物制药、医疗健康、学术科研及应用市场等垂直领域的合作,依托全球化优势助力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积极走向海外市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做出贡献。未来赛默飞将不断深化本地合作、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助推本土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以创新技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愿景。  仪器信息网正面向广大外企征稿,详情请点击:  仪器信息网“外资企业本土化”活动——主题约稿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