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刊编辑

仪器信息网学刊编辑专题为您整合学刊编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刊编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刊编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刊编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刊编辑话题讨论。

学刊编辑相关的资讯

  • 天美公司参加《检验检疫学刊》首届理事会
    2012年8月29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验检疫学刊》首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宁波召开,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夏亦生副总裁作为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大会。 《检验检疫学刊》作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主办的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我国检验检疫领域的公益性国家级学术期刊。以传播检验检疫科学理论,介绍检测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科研成果,反映我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进展和水平,搭建检验检疫学术平台,推动检验检疫科学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 该刊理事会理事有包括姚建年院士、庞国芳院士、李新实书记、李莉院长的全国各主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家和相关负责人,及多家重点检测检疫设备提供商负责人组成。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先生是理事会成员。 会议中,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李怀林致开幕词,并介绍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规划;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李莉做理事会工作报告,向大家介绍了理事会工作的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代表们在会议中相互交流,并共同前往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参观学习。 公司介绍: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dquo 天美(中国)&rdquo )是天美(控股)有限公司(&ldquo 天美(控股)&rdquo )的全资子公司,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天美(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城市均设立办事处,为各地的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天美(控股)是一家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和分销的科学仪器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 和美国IXRF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天美(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techcomp.cn
  •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来自编辑的十条建议
    对于母语并非英语的我们,在写论文投稿英文期刊时,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BioTechniques杂志的编辑们介绍了一系列英文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帮大家把稿件写得更好。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处理好关键一步&mdash &mdash 投稿。   本文基于投稿中的常见问题,以编辑视角给出了十条宝贵的建议。以下这些窍门虽然不能保证你的稿件一定被采用,但至少能让你的投稿对编辑和审稿人更有吸引力。   1. 了解想要投稿的刊物   每一份杂志都有自己的宗旨和覆盖领域,这样的信息在它们的网站上都有介绍。近年来,新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电子投稿又逐渐成为主流,作者们很容易忽视不同杂志的投稿指南,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说实话,再没什么比这样的事更令编辑心烦了,了解杂志是投稿之前的必修课。   2. 了解投稿程序和格式要求   所有杂志对稿件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稿件应采取什么格式,投稿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等等。有些杂志甚至对不同类型的稿件会提出不同的要求,BioTechniques杂志就是这样。如果你忽视这些要求,编辑们可能就不会认真对待你的来稿。   3. 使用主动语态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实际上,使用主动语态是一种表达技巧。主动语态对于投稿而言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呢?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例1:被动语态   &ldquo Here we have demonstrated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when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are added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the final product yield can often times be increased.&rdquo   例2:主动语态   &ldquo Here we show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adding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often increases the final product yield. &rdquo   看到了吧,使用主动语态的句子要容易理解得多,这样的表述还提升了语句的影响力。   4. 避免冗长的表述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句子作进一步的修改,去掉含义模糊的表述(例如&ldquo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rdquo )让句子说服力更强。   例3:浓缩   &ldquo Here we show that adding three amplification cycles increases final product yield. &rdquo   我们可以看到,句子越简练就越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5. 进行仔细的核查   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的论文稿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毁在几个错别字上。不过,语法和格式漏洞百出的论文,很难博得编辑和审稿人的好感。我们在投稿前应该仔细检查整篇文章,甚至请&ldquo 外援&rdquo 来帮忙校对。因为对文章越熟悉的人,越容易忽略掉其中的问题。在使用特殊术语或缩写时,检查用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很重要,尤其是论文不同部分由不同作者完成的时候。   6. 好好写投稿信   写投稿信是投稿的一个关键步骤,这封信往往是杂志编辑对你的第一印象。投稿信应当用1-2句话直截了当地概括你的研究和关键发现。这句话最好不要直接从摘要中复制,应该写的更简短但不那么正式。此外你还应当说明,这篇文章符合这个杂志的宗旨和范畴。   7. 全面了解参考资料   当编辑给你的研究定位时,简介部分用到的参考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前文已经说过,现在的期刊比十年前多得多,因此彻底的文献检索和适当的引用很有必要,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正确理解这项研究在整个领域中的地位。此外,彻底的文献检索也能增强你对相关领域现状的理解,有助于写出更有影响力的投稿信。   8. 注意图片和说明的格式   对于图片和说明,所有杂志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然而这样的规定很容易被作者们忽视,尤其是我们被拒稿后再投给另一份杂志时。这样的疏忽只会毫无疑义地拖长整个审稿过程,而你的论文会因为格式问题被打回来。   9. 别怕向编辑提问   编辑和审稿人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有时也会犯错误,在回信时给出不清晰的修改意见。这时你不必埋头苦想修改要求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实验。更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直接联系编辑问一问他需要些什么,以及他提出修改意见的原因。编辑们是非常乐意进行解释的,这往往是缩短审稿时间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10. 如何有效地进行反驳   在收到拒稿或者修改建议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对此进行反驳,这时应当采取恭敬有礼的态度。一般来说,这样的回复都是两三个编辑和几个审稿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因此,email里简单说一句&ldquo 你们错了,重新考虑下&rdquo ,是不能让编辑们改变决定的。成功的反驳,需要解决编辑或审稿人所担心的问题。这一阶段不要发送修改后的论文稿,如果编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去看。此外,就算你成功反驳了编辑们的意见,他们通常还是会要求你做出特定修改然后再提交稿件。   原文检索:   Special Series: Manuscript Tips
  • 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任国际顶级药物分析学期刊JPBA编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1261010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4fc3160-6b1c-4d4c-a7e6-e97f48058b59.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澳门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绍平,获世界最大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爱思唯尔邀请,从2018年1月起担任该公司旗下期刊《药物和生物医学分析》(Journal & nbsp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编辑,是该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首位或任编辑的中国学者。 /p p   附原文:澳门大学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紹平,獲世界最大的醫學與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邀請,從2018年1月起擔任該公司旗下權威的國際藥物分析領域學刊《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編輯,成為該學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首位獲任編輯的中國學者。 /p p   由愛思唯爾出版的國際學刊《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專門刊登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內容亦涉及藥物、生物醫學和臨床科學相關的分析技術,包括方法、儀器和數據處理等各個層面,是生物化學家、分析化學家、微生物學家、藥物製劑學家,以及制藥企業、臨床化學實驗室、學術機構和政府部門相關管理者的重要參考資料。《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影響因數居分析化學領域76種《科學引文索引》(SCI)雜誌第18位(Q1區)。該學刊編輯均為世界分析化學或藥物分析領域的傑出學者,是次李紹平獲任編輯再次顯示了澳大中醫藥質量評價研究水平獲國際高度認可。 /p p   自2002年加入澳大以來,李紹平一直致力於中藥質量評價研究,多個項目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和澳門大學研究基金資助,三七系列6個標準獲《美國藥典》收載,發表SCI論文等300多篇,是國際上在中藥/藥用植物品質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對美國市場靈芝保健品的質量評價更是引起美國業界的關注。同時,李紹平是《美國草藥典》顧問、《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以及SCI雜誌《分離科學》、《中醫藥學報》和《國際分析化學》的副主編。此外,他也是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藥協會中藥品質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p
  • Nature编辑集体罢工?涉及60本期刊——创刊155年首次面临"开天窗"?
    “八年的高等教育花费了我数万英镑,但这还不够。我的薪水现在还不如一些博士后,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以赚得和一个众所周知低收入且不受重视的职业一样多为目标。我离开学术界,就是希望我所掌握的技能可以得到尊重,并可以养活自己。但在这家公司并非如此。””——Nature期刊编辑联合王国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NUJ)近日发布信息,隶属于该工会的 Nature Portfolio 旗下数百位编辑将于本月(6 月)20 日起采取一系列的罢工行动,以为他们自己获得合理的薪资争取权益。科研圈熟知的Springer Nature(施普林格自然)公司旗下多家期刊将发生大规模罢工,其中也包括名声显赫的 Nature。早在2023年秋季,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及其工作人员启动了新一轮的工资谈判。然而,这些谈判很快就陷入了停滞状态。随后,英国的专业调解组织——咨询、调解和仲裁服务处(ACAS)介入尝试解决争议,但未能取得成功。到了今年4月,经过多番尝试,双方依然未能达成一致,谈判宣告失败。员工们拒绝了出版社提出的5.8%的工资增幅,他们表示这样的增加并不能抵御不断上升的通胀导致的生活成本提高,同时认为他们辛勤劳动的价值并未得到合理的体现。员工们表达了对当前薪酬状况的不满,指出他们的收入甚至低于一些博士后水平,另外强调他们面临的工作压力极大,经常需要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应对频繁的出差、深夜加班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挑战。盈利强劲的Springer 出版商Springer Nature 2022年全年营收约 20 亿美元,实现利润 5.3 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实现首次IPO。根据其近期人事招聘动态,拟定以每人每年 25 万美元的年薪招募两名副总裁。Nature Portfolio 包括了国际著名期刊Nature以及其“子刊”在内的 60 个顶级期刊。这次罢工危机预计波及NUJ近 400 名职员,其中包括期刊学术编辑,记者,美术编辑,以及生产部门的职员。隶属于 NUJ 的成员以压倒性多数(93% 赞成)同意了罢工计划,将在 6 月至 7 月间实施数天的罢工和“按章工作”(working to rule)。关于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NUJ)是一个代表新闻工作者如记者、摄影师、编辑和设计师等职业的工会,起源于英国,并在爱尔兰和一些其他地方也有成员。该工会成立于1907年,致力于为其成员在职业发展、工作条件和权益上提供支持。NUJ通常会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职业发展的培训、法律咨询、协助解决与雇主的纠纷、提供各种保险(如职业责任保险和疾病保险等)等。工会也会通过谈判和集体行动来维护其成员的利益,并在政策制定和立法中代表新闻工作者的观点。
  •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赵宇亮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辑
    最近,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纳米中心赵宇亮研究员接到英国《纳米医学》(Nanomedicine)主编的邀请,提名他为该刊物的编辑。赵宇亮已回函接受了邀请。   《纳米医学》是英国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主要刊登例如纳米药物基础研究、纳米医学发展等学术文章,影响因子5.44。赵宇亮研究员是973计划重大项目“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及解决方案探索”首席科学家,该项目主要围绕纳米颗粒的负面影响、纳米表面化学修饰及其性质、纳米生物效应及其对健康的安全性等开展研究,包括对纳米颗粒进入身体的生物反应研究,通过表面化学修饰——改变纳米颗粒表面的性能,即通过改变纳米表面性质来控制纳米药物的性能、减少纳米颗粒的毒性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开发未来的人体纳米药物、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研究,化学和毒理学分析等有重要意义。赵宇亮同时还担任了美国SCI杂志《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的副主编。   近几年来,已经有一批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研究骨干担任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编辑、编委、主审等重要职务,这说明我国的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特别是欧美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 杨学明被聘为《科学》杂志新子刊副主编
    9月27日,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科学)宣布出版自己的数字化开放获取杂志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该杂志是一个涵盖所有学术领域包括计算机、工程、环境、生命、数学、物理以及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刊物,旨在提供一个顶级的科学研究出版平台,快速发表在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且在相关领域有重要进展的研究工作。Science杂志主编Marcia McNutt亲自担任Science Advances的主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院士获邀担任该杂志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负责审阅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光谱、动力学、表面光催化等相关领域的稿件。   据了解,对于副主编人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本人在其研究领域应具有足够的国际声望,另一方面要在推动跨学科国际合作交流上得到广泛认可。 杨学明主要从事气相及表面化学动力学研究。过去二十年,他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与理论学家合作,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反应过渡态动力学以及非绝热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性的、备受国际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解决了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些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于2006、2007连续两年被选为&ldquo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rdquo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ence 10篇,Nature 1篇。曾获多项国际奖项及荣誉,如自由基会议Broida 奖,海外华人物理协会亚洲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2006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此外,杨学明与国际上多名顶尖科学家有密切的学术合作交流,如曾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和英国牛津大学David C. Clary教授作为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访问我所,曾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F.Fleming Crim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niel M. Neumark教授分别来所做所庆60周年学术报告和张大煜讲座,还邀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Rex T. Skodje教授和美国蒙塔纳州立大学Timothy Karl Minton教授作为中科院外籍专家特聘研究员与我所长期合作,现已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含1篇Science和3篇JACS文章。此外,杨学明还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Alec M. Wodtke教授联合申请&ldquo 电子化学及其在界面上的催化作用&rdquo 的国际科学研究与研究生交流的计划(即PIRE-ECCI),以及与荷兰皇家文理学院联合申请&ldquo Imaging of Molecular Dynamics Processes driven by vacuum ultraviolet radiation&rdquo 项目。今年,杨学明还邀请国际著名的表面化学动力学专家、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Daniel Auerbach教授来所为物理化学II的博士生教授&ldquo 表面动力学&rdquo 课程。
  • Life Tech“探知”电子期刊帮助您随时了解最新论文
    您今天找到了几篇新的论文? 我们都知道活在当今世界,生活有多忙碌。随着全世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突破创新,数量远超以往,然而您似乎很少有时间了解所有这些信息。正因如此,我们开发了“探知”搜索工具。数以千计的科学家选择使用“探知”: 轻松掌握科学领域的最新消息 减少花在搜索最新研究成果与论文上的时间 探索宝贵的新资源 我们监测300多家著名的生命科学刊物以及博主,让您省时省力。 立即尝试 Life Technologies 中国区办事处销售服务信箱:sales-cn@lifetech.com技术服务信箱:cntechsupport@lifetech.com客户服务热线:800-820-8982400-820-8982www.lifetechnologies.com FOR RESEARCH USE ONLY. NOT INTENDED FOR ANY ANIMAL OR HUMAN THERAPEUTIC OR DIAGNOSTIC USE.© 2011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trademarks mentioned herein are the property of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In compliance with federal regulations, we hereby disclose that this email communication is for commercial purposes.View the Life Technologies privacy policy.Follow Life Technologies
  • 精准基因编辑时代到来!华人科学家重排原子精准编辑基因!
    p   当我们在谈论生命时,我们谈论的都是化学分子。DNA也好,蛋白质也罢,正是这些生物大分子发生的原子重排,才催生出无数生化反应,为地球带来生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0bbe2b5-3415-4594-bc51-72b794f474d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本研究的主要负责人David Liu教授(图片来源:Broad研究所) /strong /p p   今日,Broad研究所的华人学者David Liu教授公布了一项了不起的研究!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碱基编辑器”,能在细胞内用简单的化学反应,使DNA的一种碱基进行原子重排,让它变成另一种碱基。与CRISPR-Cas9等流行的基因编辑手段不同,这种技术无需使DNA断裂,就能完成基因的精准编辑。这项研究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5395cd0-f659-4486-b95c-07cbee1c729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将近一半的致病变异来源于C-G组合到A-T组合的改变(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要看懂这项研究,我们先来看看DNA本身。我们知道,DNA的双螺旋结构由4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组成。它们A和T配对,C和G配对,就像字母一样,编写了人类的遗传信息。然而由于化学结构的问题,C这个字母不大稳定,容易出现自发的脱氨突变,把原本的好好的C-G组合,变成A-T组合。据估计,每天人类的每个细胞里都会出现100-500次这样的突变。而人类已知的致病单碱基变异,高达一半属于这种突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079c9ad-aff8-4c2e-b7ab-54dc17de1cb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合适的脱氨反应能将腺嘌呤转变为结构类似于鸟嘌呤的肌苷(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定点修复这些基因突变,把A-T变回C-G,就有望从根源上纠正人类的许多遗传疾病。这正是Liu教授团队的研究思路。在实验室中,他们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腺嘌呤(A)在出现脱氨反应后,会变成一种叫做肌苷的分子,而它与鸟嘌呤(G)的结构非常接近,也能成功骗过细胞里的DNA聚合酶。简单的几轮DNA复制后,A-T组合就能变回C-G。 /p p   但科学家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自然界中并没有能够在DNA中催化腺嘌呤进行脱氨反应的酶。 /p p   如果没有现成的道路,那就开辟一条!在人体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TadA的酶,它能催化转运RNA上的腺嘌呤(A),使它脱氨。尽管催化的对象不同,但Liu教授的团队认为它有足够的应用潜力。于是,利用演化的力量,科学家们对TadA进行了改造。他们将编码TadA的基因引入大肠杆菌内,并寄希望于这种酶能在大肠杆菌快速的繁衍中,突变出催化DNA腺嘌呤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7d2e2cb-4181-4432-b16c-f701f36c851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本研究中,碱基编辑器的作用机理(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同时,科学家们也想到,DNA上的腺嘌呤特别多,总不能把他们全都转化为鸟嘌呤吧。因此,特异性地对某个碱基进行催化,是这套系统迈入实际应用的关键。Liu教授想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邻居张锋教授,这名华人学者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而闻名于世。如果我们借助CRISPR-Cas9系统的精准,但不让它切开双链DNA,或许就能定点对腺嘌呤进行原子重排,让它变成另一种碱基。为此,科学家们在筛选TadA酶的过程中,也同样引入了一套切不动DNA的特殊CRISPR-Cas9系统,用于精准定位。 /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系统虽然极为复杂,但在经历了漫长的7代筛选后,Liu教授团队终于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碱基编辑器”,其核心正是能有效针对DNA的TadA酶。无论是在细菌里,还是在人类细胞中,这款编辑器都能顺利发挥作用。在人类细胞里,它的编辑效率超过了50%!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1500d56-ca99-4809-932c-2bd6c898751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这套系统能有效用于人类细胞(图片来源:《自然》) /strong /p p   尽管这套系统利用了CRISPR-Cas9系统,但科学家们在这篇论文里指出,他们开发的技术与CRISPR-Cas9系统各有千秋。在矫正单碱基突变方面,它比CRISPR-Cas9系统更为有效,也更“干净”。它几乎没有引起任何随机插入和删除等突变,在全基因组里的脱靶效应也要好于CRISPR-Cas9技术。要知道,这可是人们对CRISPR-Cas9技术安全性的最大担忧之一。 /p p   先前,研究人员们也同样开发了编辑其他碱基的方法。目前,Liu教授的团队已经有了把C变成T,把A变成G,把T变成C,以及把G变成A的工具。诚然,这些工具目前距离人类临床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要知道,它只涉及碱基的原子重排,无需让DNA双链断裂,从而降低了基因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此外,许多遗传病都是单基因突变,用这些工具进行治疗也显得更为有的放矢。 /p p   我们感谢Liu教授的团队为我们带来如此令人兴奋的基因编辑新工具。毫无疑问,基因编辑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准备好迎接冲击了吗? /p p   参考资料:[1] 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 /p p & nbsp /p
  • 基因编辑巨头Horizon Discovery与罗格斯大学合作开发碱基编辑技术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Horizon Discovery Group 基因编辑和基因调控技术的全球领军者,宣布和新泽西州立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建立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一种称为碱基编辑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使之商业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获悉,2019年1月28日, Horizon Discovery Group plc(LSE:HZD),基因编辑和基因调控技术的全球领军者,宣布和新泽西州立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建立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一种称为碱基编辑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使之商业化。该技术将应用于新细胞疗法的开发,同时也将丰富Horizon集团的现有技术,帮助拓展其服务范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本次合作将进一步开发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Shengkan Jin博士实验室的新型碱基编辑平台。作为协议的一部分,Horizon已向Rutgers提供了独家许可的碱基编辑技术,以用于所有治疗应用。此外,该集团还将在罗格斯大学进行基础编辑的进一步研究,并在集团内部继续进行评估和概念证明研究。&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碱基编辑是一种新颖的技术平台,用于在细胞中设计DNA或基因,并通过使用酶修饰基因,纠正DNA中的错误或突变。与目前可用的基因编辑方法(例如CRISPR / Cas9)相比,这种新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基因编辑,同时减少意外的基因组变化,避免在基因中产生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切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技术将对通过临床开发和商业化促进细胞疗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Horizon集团首席执行官Terry Pizzie说:“碱基编辑对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来说就像一场潜在的革新,极有可能实现靶向治疗众多迄今无法医治的疾病的目标。此次Horizon集团与Jin博士和罗格斯大学的合作将帮助我们在研究与应用市场扩展科学和知识产权能力。作为我们五年投资战略的一部分,Horizon将致力于投资保持市场领导地位的高价值技术,碱基编辑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罗格斯大学的Shengkan Jin博士表示:“单独使用该技术的胞苷脱氨酶可用于开发离体疗法,如用于镰状细胞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修饰细胞、用于艾滋病的HIV抗性细胞,用于白血病的现成CAR-T细胞以及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可谓潜力巨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罗格斯大学研究与经济发展部的临时高级副总裁David Kimball博士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真正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思考如何在疾病治疗方面寻求更好结果的方法。我们期待通过与Horizon合作,发展这一新型碱基编辑平台以改善人类健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国早在2018年1月就宣布将在未来6年出资1.9亿美元支持体细胞基因编辑研究,以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治疗更多人类疾病。显然,美国政府也对基因编辑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最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达到1050亿美元,而基因编辑技术将是撬动千亿级大市场的一把钥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关于Horizon Discovery Group plc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Horizon Discovery Group plc(LSE:HZD)是基因编辑和基因调控技术的全球领军者,总部位于英国剑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Horizon集团提供广泛的技术产品和相关研究服务,以支持医学界和生物学界更好地了解所有物种的基因功能、人类疾病的遗传驱动因素以及个性化分子、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发展。这些技术和产品已经被全球10000多家学术机构、药物研发机构、药物制造商和临床诊断公司所采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关于罗格斯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罗格斯大学,全称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简称罗大(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是美国新泽西州的最大高等学府,也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罗格斯大学的主要校园位于新布朗斯维克和皮斯卡特维,另有两所分校在纽瓦克和肯顿。 /p
  • 安捷伦公司积极参加2013年第五届全国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
    安捷伦公司积极参加2013年第五届全国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 由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与皇后镇会议机构主办的 2013年皇后镇分子生物学(上海)会议 皇后信号传导与药物发现暨第五届全国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于2013年3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浦东博雅酒店隆重召开。女皇镇会议(Queenstown Meeting)作为国际著名品牌论坛,长期以来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学生和创业人士的参加,第一次在国内举行的&ldquo 信号转导与药物发现&rdquo 国际论坛,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西兰莫里斯&bull 威尔金斯中心和著名学刊《生物化学》等的支持,邀请了一批著名科学家参会演讲,与之同步进行的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将为国内从事信号转导与新药发现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动态信息和广泛的交流平台。 (图为:第五届全国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现场) 作为世界领先的制药行业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捷伦公司积极参加本次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3月11日,来自安捷伦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的液质联用工程师宋越博士做了题为&ldquo 安捷伦高通量Rapidfire 系统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rdquo 的演讲,详细介绍了安捷伦公司独具特色的的高通量Rapidfire质谱系统如何大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及减少研发费用, 博得在场专家和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好评。 (图为:安捷伦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的液质联用工程师宋越博士演讲现场) 另外,安捷伦公司在大会召开期间还设立了展台,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安捷伦公司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液质联用系统及质谱产品,并为与会专家和代表提供咨询和服务。 (图为:安捷伦公司展位)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有关安捷伦自动化解决方案,请登录: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Products/Instruments/automation/Pages/default.aspx 有关安捷伦制药解决方案,请登录: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solutions/pharmaceuticals/pages/default.aspx 有关安捷伦质谱产品介绍,请登录: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Products/instruments/ms/Pages/default.aspx 订阅Access Agilent电子刊物,请登录: www.agilent.com/chem/accessagilent:cn
  • 中科院PLOS发表RNA编辑新成果
    7月28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轩研究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组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王红兵教授,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合作研究,题为“The Landscape of A-to-I RNA Editome Is Shaped by Both Positive and Purifying Selection”。这项研究通过对多生物物种RNA编辑事件的系统发现和分析,首次揭示了RNA编辑表观遗传学位点的系统进化规律,以及其在动物神经功能和神经发育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自从20年前第一次被发现以来,RNA编辑已经成为多种生命形式的遗传编码变异的重要来源。RNA编辑的一个突出机制是,前体mRNA分子中腺苷的去氨基。脱氨基的事件,即A-to-I编辑,将特殊的腺苷(A)转换为肌苷(I)。在翻译中,肌苷被解码为鸟苷(G),从而导致密码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蛋白质产物中的氨基酸替换。除了遗传再编码,A-to-I编辑已知也影响可变剪接,修改microRNA,和改变microRNA靶位点。A-to-I RNA编辑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作用于RNA(ADAR)家族酶的所谓的腺苷脱氨酶,ADAR酶作用于底物分子内的双链RNA(dsRNA)。关于底物靶向和编辑活性调节的细节,还是较少的;但是,有证据表明A-to-I编辑是共转录的,并且ADAR靶位点倾向于某些非随机的序列模式,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链RNA的三级结构。 A-to-I RNA编辑生成的遗传变异,可扩展转录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机制可帮助支持关键的生物学功能。由于ADAR突变而缺乏A-to-I RNA编辑的动物模型,可导致小鼠胚胎或出生后致死,或在果蝇中显示神经缺陷。以前的研究在人类、小鼠、猴和果蝇中记录了许多A-to-I编辑靶基因。报道的编辑靶标情况,包括神经受体、离子转运蛋白和免疫反应受体。虽然多年来,科学家们都知道某些关键基因上A-to-I RNA编辑的例子,但是从进化的角度看,A-to-I编辑如何使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化,以及到了何种程度,还是完全没有表征的。我们对于RNA编辑本身在进化中如何受到选择性力量的限制,还知之甚少。关于A-to-I RNA编辑提供的适应潜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新一代测序技术和Model Organism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modENCODE)项目,成为模式生物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资源,像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多基因组规模分析,以比较进化中的RNA编辑模式。 为了探讨RNA编辑的全景以及表征进化过程中施加在A-to-I编辑上的选择性限制,该研究小组基于modENCODE资源构建了一项研究,涉及这七种果蝇,它们有相应的参考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可用。该研究还补充了来自其他资源的数据,包括NCBI Sequence Read Archive (SRA)、NCBI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FlyBase和FlySNPdb数据库。 利用果蝇属作为一个模型系统——其代表了大约4500万年的进化时间,研究人员共确定了9281个A-to-I RNA编辑事件。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来自果蝇组织/发育样本或ADAR突变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大规模阵列为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研究人员验证了这些事件。 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人员基于编辑位点的保守性,将A-to-I RNA编辑事件归类为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类位点发生在单基因家族基因上 第二类发生在多基因家族基因上,但位点不保守 第三类发生在多基因家族基因上,且位点保守。对这三类位点及其基因进行选择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类位点均受到纯化选择(负选择)影响,而只有第三类位点受到正选择压力。重要的是,发现第三类位点高度富集于神经系统的元件和功能中。通过对这三类编辑位点进行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动物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分布及变化分析,第一次发现了A-to-I RNA编辑在动物发育、交配(mating)等生理过程中动态变化的证据,进一步支持了三类不同编辑位点的重要功能。这些结果都指向神经系统功能,说明了RNA编辑表观遗传作用的适应性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功能实现。神经系统功能是检验有益RNA编辑位点主要标准。以上发现,揭示了由RNA编辑表观遗传机制引入的编码可塑性,而产生一类新的二分变异。在二倍体有性生殖系统中,它是维持基因表达杂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对克服等位杂合子分离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美国科学院院士谈科学论文署名:让实至者名归
    p   随着文献计量学方面的统计数据,如引文数量、H指数等日益受到关注,关于文章作者数量及署名顺序的争论亦趋攀升。人们高度期望文章的署名能合理和公平地反映作者的贡献,但这却并非易事,特别是学科不同时,情形会大相径庭。事实上,对于作者的评判标准,似乎值得进一步讨论。常有人对研究本身只作了一些外围的贡献,但是对于文章架构的搭建和语句的描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能作为“作者”吗?在极端情况下, 所有对文章有贡献的参与者如果都能算成作者的话,那么作者名单就会变得非常冗长,可能里面会有诸如牛顿、爱因斯坦、高斯、欧拉等科学巨匠的名字。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荒唐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界定“作者”呢? /p p   “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用来识别工作与否的标签。整个科学事业的诚信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因为公众对科学及其从业者的崇拜之情是建立在科学刊物的出版过程是可靠的并且值得信任的基础上的。任何有助于增强公众对科学刊物更有信心的行为都值得鼓励。科学的繁荣并不仅限于在实验室里作研究,还必须得到公众的支持,这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p p   “作者”应该如何定义?关于这点,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ICMJE)提供了一些很有帮助的指导建议。这些建议的基本主旨是:“作者”必须至少负责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并且能够确认其他每个组成部分的负责人,同时能够确保合作者的能力和诚信。ICMJE提出,如果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可以确定为“作者”地位: /p p   一、对研究工作的概念和设计有实质性贡献,或者在采集、分析、解释数据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二、起草或修改其中重要的知识内容 三、最终版本的确定 四、对研究工作提出的任何准确性和诚信方面的问题,确保通过这些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进行调查并给予解决。 /p p   那些有所贡献,但是没有满足上述四个标准的参与者们,其成果或贡献应列于引用文献注释,或文章的致谢词中。对于作者们而言,最好的方法是在将参与者们的姓名列入致谢词前,先取得那些在世参与者的许可。或是发布一份免责声明,指出虽然参与者们的姓名出现在致谢词中,但并不代表他们支持该项研究的结果或结论。 /p p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论文由于错误而被撤回,但是很多作者却声称对其他某位合作者的错误概不负责。如果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所推荐的方法,类似这种除了一个作者,其他均可以免责的辩护举措将会大大减少。 /p p   也许有人会问,正确解决著作权方面的问题有那么重要吗?如果一些值得肯定的贡献被忽略了,那么做出这些贡献的人显然会受到伤害。在学术领域,一个人的声誉就像硬通货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发表的文章的记录。但它伤害到很多作者了吗?作者资格是基于什么?是基金的申请?是研究小组的管理?还是能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抑或是写作方面的帮助?这些活动本身并不符合前文ICMJE提到的4种评判标准,进而会产生令人不安的道德方面的问题。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太多,会减少那些原本应该得到更多认可的关键研究人员的声誉。此外,不恰当地给无关人员署名会使这些人背负无法承担的义务,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对研究中的成果作出解释或者辩护。署名权能够带来荣誉,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p p   另外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关于作者的署名顺序。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顺序并不重要,只要按照字母顺序把作者列出就可以了。还有人说,真正重要的是第一作者,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而言,还有通讯作者。这种说法严重阻碍了合作。一些人尝试通过在注脚中标注某几位作者做出了平等的贡献来解决这种两难的困境,但是关于如何定义“平等”,往往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在此情形下,我们如何对其他作者所作的努力进行评判?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在那儿?我们应该期望谁为原稿的哪一方面内容特别负责? /p p   我建议,所有的期刊都可以考虑采用美国国家科学院PNAS杂志所采取的方法。PNAS会刊发一个简短的说明用以描述每位作者所承担的角色。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既能够给予那些作出真正贡献的人以应得的认可和荣誉,又能够纠正只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才值得被肯定的错误观点。随着需要多位不同学科作者通力合作才能发表的文章日益增多,为了让读者清楚地明白每位作者都做了什么,这种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同时,这将有益于促进跨学科之间的合作,减少那些关于第一作者归属权的令人头疼的争吵,并给那些对某方面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以清晰的提示,清晰哪方面问题应该联系谁。这样一种鼓励合作者们能够分辨自己各自贡献的政策能够提高文章的可靠性,帮助其他人更好地评价各部分工作。对于很多终身职位的授予,升职或是聘用决定,了解某个研究人员对学术文章发表所作出的真正贡献是至关重要的。 /p p   (作者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翻译:韦佳 审校:郑永和) /p
  • 2015技术展望之基因组编辑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原本是细菌抵御病毒的重要武器,现在这一组合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基因组编辑利器。   2014年基因组编辑热潮在持续发酵,CRISPR/Cas9仍旧是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相关论文被大量下载和引用。纵观CRISPR/Cas9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仍在追求最理想的基因组工程技术,而2015很有可能会成为基因组工程年。   这里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明年基因组工程领域会起那些波澜:   1. 大规模CRISPR/Cas9。2013年,麻省理工的CRISPR技术先驱张锋(Feng Zhang)和同事为我们展示了CRISPR/Cas9进行多重基因组编辑的能力。相信在2015年大规模CRISPR/Cas9全基因组操作将越来越多,同时新多重基因组编辑法会大量涌现,还很可能会出现大型的引导RNA数据库。在这样的趋势下,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基因组工程研究中用上CRISPR/Cas9。   2. CRISPR对簿公堂。2015年将有更多公司提供以CRISPR为基础的实验工具,基于CRISPR的药物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这种情况下,基础研究领域可能会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专利诉讼。目前有三个团队都宣称自己享有CRISPR/Cas9技术的部分专利权,他们很可能最终会对簿公堂,而专利权的归属将决定CRISPR/Cas9日后的命运。   3.用细胞来记录生命。假如细胞能将自己发生的所有事情记录下来,我们将会读到些什么呢?2014年Timothy K. Lu和Fahim Farzadfard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将细胞事件的模拟记忆编码在活细胞DNA中。虽然这类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研究者们不断突破细胞工程的极限,我们期待在2015年看到更多的进展和应用。   当然了以上都只是我们的推测,基因组工程领域其实是很难预测的,因为相关技术发展得非常之快。你看,短短两三年CRISPR/Cas9系统就走了这么远。这些基因工程领域的预测是否过于保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专家认为韩春雨基因编辑“不能重复不意味着是假的”
    近日,有关NgAgo基因编辑技术首篇论文实验的可重复性受到相关研究者质疑,该论文作者、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各类报告上回应这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该领域专家时了解到,所谓“高超的实验技巧”实为实验“标准化”,目前多个实验室的重复实验结果即将出炉。  最近一个月,许多研究者在网络平台上声称无法重复韩春雨发表论文中的实验。科学网上,多名博主转发研究者的评论,参与了对此事的关注。  截至发稿前,韩春雨本人并未就此事细节向媒体进行回应。不过,据《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世界范围内有几家实验室正在对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几项实验进行重复,并且已有从未与韩春雨联系过的研究者独立完成了重复实验,即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公布结果。  “韩春雨所说的‘高超的实验技巧’并不准确。”国内一名从事基因技术研究的院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推测,无法重复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出了问题,“在细胞生物学的历史上,不能重复的实验时有发生,甚至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实验室地点,也得不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该院士曾亲历,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也会影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而当年基因克隆时,法国科学家一直无法复制加拿大科学家的实验,最终查明原因竟源于两家实验室使用的水的区别。  因此,上述院士表示:“韩春雨的实验其他人不能重复不能代表这一结果是假的。”  目前,已有研究者正在逐步发现“诀窍”。在专门讨论NgAgo的谷歌讨论小组中,一名无法证实身份的研究者“Jan Winter”表示,他因为替换了一项实验材料,取得了重复实验的成功。韩春雨的实验显示,NgAgo能够识别5’磷酸化的ssDNA并利用其作为向导,完成后续的编辑过程,而获得磷酸化的小段DNA是前提。  这名研究者则是在实验室用激酶磷酸化替代了从厂家直接订购,而取得了重复实验的成功。业内人士分析,磷酸化可能是实验中的技术要点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课题组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证实,他带领的研究组正在重复这项实验。“结果还要再等一等。”他表示。  根据《中国科学报》记者调查,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集中在论文中的第四部分结果上,即证明NgAgo能否编辑内源人类基因组。  今天下午,一位来自印度基因与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Debojyoti Chakraborty博士向媒体确认“this system works”(这一系统奏效了)。Chakraborty博士表示,他们使用了NgAgo技术剪辑了海拉细胞中的相关序列,并观测到了细胞中的GFP减少的现象,这初步确认了剪辑技术发生了作用。他同时强调:“要判定韩教授的方法的可重复性,必须要等到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以后才能下结论。”  对此,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韩春雨早在论文发表之初,便意识到,这一新技术目前并不稳定,他也一直致力于优化和改进该技术,并曾表示“很有信心”。目前,韩春雨已向相关研究者发放了质粒,用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 种业基因编辑技术引发创投机构关注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而粮食安全的前提之一是种业安全。种业,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其发展的关键是种质资源的创制和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当前,基因编辑技术正助力我国种业更具竞争力。  近年来,得益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测序成本不断降低,测序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业内人士表示,在畜牧业、农业等生物技术领域中,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用来改良动植物品种,提供高产、优质、安全的食品。全基因组重测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的进步,解决了许多重要的植物科学问题,并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使得生物育种成为现实。  在此背景下,境内外资本市场颇为关注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许可、新型工具的开发迭代、种质资源产品创制的创业公司,相关融资事件不断发生。  基因编辑生物育种赛道受到资本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生物育种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和推广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和新产业。当前,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孕育着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根本路径。  近年来,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许可、新型工具的开发迭代、种质资源产品创制的创业公司受到国际投资机构关注,融资事件不断发生:例如,美国某种子科技初创公司于2021年完成D轮2.08亿美元融资;总部位于美国的某农业基因编辑创业公司于2021年完成B轮9000万美元融资;此外,还有数家基因编辑公司相继获得超百万美元规模的融资,且部分公司已在资本市场上市。  国内方面,今年3月,基因编辑公司齐禾生科宣布完成了由杏泽资本领投的逾亿元种子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等各产业方向的应用。据了解,齐禾生科的联合创始人高彩霞,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官网显示,高彩霞主要从事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生物安全新型育种技术以及基因组编辑定向设计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推动基因组编辑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2013年,高彩霞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世界首篇CRISPR基因编辑植物研究论文,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植物研究。此后,高彩霞实验室陆续发表了数十篇基因编辑相关研究论文。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实现对基因组自身序列修改的同时,不会引入任何外源(其它非本物种)基因片段,具有商用领域广、安全性强、精准性高等特点,成为当下种业行业的发展焦点。私募投资机构正意识到,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前提下,我国农业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且拥有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种业“芯片”、减少粮食方面的进口依赖。  种业赛道投资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曾公开表示,在生物育种技术中,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转基因育种都是“2.0”或“3.0”版本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才是当前最高的技术水平,也是全球育种业正在竞争的制高点,应该称为现代育种技术的“4.0”版本。  当前,生物育种发展得到了政策有力支持。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我国农作物基因编辑研发、应用有了更明确的规范,强化了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制度保障,这对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基因编辑应用于种业优势明显,具有研发周期短、成本较低、稳定性强、可以同时编辑多个性状等特点。在产品端,在保证高产、优质、多抗的前提下,更能兼顾各类营养物质的含量,实现产品订制化服务。可为产业链增效,如延长销售时间、产后保鲜和害病治理;为生产者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并获得新收益。  尽管在行业利好与需求增长的双重影响下,种业引发私募投资机构涌入,但投资人对种业赛道需要有更清晰的思考: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低,种业赛道具有周期长、投入高等特点,与资本的耐心可能形成错位,因此更需要资本与企业有共同抵抗风险的准备和耐心。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是推动基因编辑育种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强静表示,杏泽资本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将全力支持齐禾生科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解决基因编辑“卡脖子”难题的生物技术公司。“相信在国家对生物经济领域政策引领下,在我国科学家团队联合攻关的创新研发支持下,在以创新型生物企业为主体的投资产业化运营保障下,未来,我国生物经济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中国基因编辑技术一定会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强静称。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加“第五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
  • 新型安全高效的单碱基编辑系统—TaC9-CBE
    近十年来,以 CRISPR 系统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迅猛发展,在包括农业、畜牧业和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科研和应用中不断涌现出耀眼成果。2020年 CRISPR 技术因其强大的功能和影响力摘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引起的 DNA 双链断裂和高脱靶效应等一系列副反应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CRISPR 技术的安全性开始备受关注。单碱基编辑技术以其高效和精确的基因编辑能力,成为目前最有希望治愈各种遗传疾病的明星工具。由 gRNA 与 Cas9-脱氨酶形成 RNP 复合物,gRNA 引导复合物结合在基因组目标位点,Cas9 负责解开 DNA 双链,并将靶向链切断,脱氨酶对非靶向单链 DNA(ssDNA)上的碱基进行脱氨,细胞修复过程中实现碱基转换。然而,单碱基编辑工具被发现具有明显的脱靶编辑效应,主要包括 Cas9 非依赖的 DNA 和 RNA 脱靶效应和 Cas9 依赖的 DNA 脱靶效应。通过对脱氨酶的修饰可大大降低蛋白对核酸链的非特异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 Cas9 非依赖的脱靶效应。但由于 Cas9 蛋白本身存在的 Cas9 依赖性脱靶,人们依然对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无法在保持目标效率的同时解决 Cas9 依赖性脱靶问题。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研究员与五邑大学邹庆剑副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将腺苷脱氨酶与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TALE)融合,开发了一种新型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TaC9-ABE。该新型碱基编辑系统可以完全消除Cas9依赖性脱靶,而不影响任何靶向编辑效率。相关成果以:Elimination of Cas9-dependent off-targeting of adenine base editor by using TALE to separately guide deaminase to the target site 为题在线发表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上。TaC9-ABE单碱基编辑技术原理近日,该团队再次证实将 TALE 技术与 Cas9 技术结合起来,同样可以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的胞嘧啶碱基编辑系统——TaC9-CBE。相关成果以:Eliminating predictable DNA off-target effects of cytosine base editor by using dual guiders including sgRNA and TALE 为题于在线发表在 Molecular Therapy 期刊上。TaC9-CBE单碱基编辑技术原理在 TaC9-ABE 和 TaC9-CBE 碱基编辑系统中,研究人员将脱氨酶与 nCas9 分离,脱氨酶与 TALE 连接,nCas9 与 gRNA 结合,由 TALE 和 gRNA 分别将两个效应器引导到 DNA 靶位点,同时发挥作用,实现靶位点的 A to G 或 C to T 的突变。如果 nCas9 被 gRNA 带到错误的位点,由于没有脱氨酶的存在,碱基转换就不能发生;同理,如果脱氨酶被 TALE 引导至错误的位点,由于没有 nCas9 的存在,不能形成单链 DNA,脱氨酶发挥不了作用,碱基转换也不能发生,这样就彻底地排除了发生 Cas9 依赖性脱靶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证实,TaC9-碱基编辑系统在保证高效但碱基编辑的同时,对 gRNA 依赖的脱靶位点以及 TALE 依赖的脱靶位点进行深度测序均未检测到脱靶现象。图3.各种CBE编辑器的Cas9依赖脱靶测试这项研究为基因编辑动植物的培育和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单碱基编辑工具。TaC9-ABE 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洋和蓝婷、五邑大学周小青博士和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周继曾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研究员和五邑大学邹庆剑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TaC9-CBE 论文中,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周继曾、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生刘洋、硕士生魏愈惠和五邑大学硕士生郑淑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研究员、五邑大学张焜教授和邹庆剑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2-00384-4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2.04.010
  • 基因编辑小牛表现出抗病毒能力
    美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具有抗性的基因编辑小牛,小牛对病毒的易感性显著降低,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exus》上。  BVDV是影响全球牛群健康的最重要病毒之一,自1940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其展开研究。这种病毒不会影响人类,但在牛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  BVDV对怀孕的奶牛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它可以感染发育中的小牛,导致自然流产和低出生率。一些受感染的小牛存活到出生并终生感染,再将大量病毒传播给其他牛。尽管已有疫苗可用,但控制传播依然是一个难题。  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发现了导致奶牛感染的主要细胞受体(CD46)以及病毒与该受体结合的区域。研究人员在最新研究中修改了病毒结合位点以阻止感染。  参与该项目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肉类动物研究中心科学家表示,新研究的目标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稍微改变CD46,这样它就不会与病毒结合,但仍会保留其所有正常的功能。  科学家们在细胞培养中看到有希望的结果后,使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了牛皮肤细胞,在CD46受体中交换了6个氨基酸,培育出携带改变基因的胚胎。这些胚胎被移植到代孕奶牛体内,以测试这种方法是否也能减少活体动物的病毒感染。  第一头CD46基因编辑小牛“金格”已于2021年7月19日健康出生。小牛被观察了几个月,然后用病毒进行“攻击”以确定它是否会被感染。它与另一头感染BVDV的小牛一起生活了一个星期,这头小牛出生时就会传播病毒。金格的细胞对BVDV的易感性显著降低,且没有观察到不良健康影响。  BVDV并非罕见病毒,只要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它均有流行,病毒性腹泻甚至已成为美国牛场中的主要传染病。如今这项概念验证研究,证明了通过基因魔剪显著降低相关疾病负担完全可行。鉴于BVDV感染也会引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因此这一成果还能减少养牛业中抗菌素和抗生素的使用,为人们提供更安全健康的乳制品或肉制品。但下一步,科学家们还要继续密切观察小牛金格在生产和抚养后代方面的能力。
  •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南京大学问世
    2016年9月15日,《Genome Biology》报道了一种基于SGN的基因编辑新技术,以结构引导的内切酶(SGN,Structure-guided nuclease)实现体内外DNA任意序列的靶向和切割。论文一作为Shu Xu,论文通信作者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周国华(Guohua Zhou)研究员、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赵庆顺(Qingshun Zhao)教授和朱敏生(Minsheng Zhu)教授。做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从业者,读后很有感触,应BioArt主编之邀请,以半学术的方式、以随笔的形式写出,与各位分享,不严谨之处请大家各自消毒。  感触之一:构思巧妙,略有瑕疵,瑕不掩瑜。  论文中,作者巧妙地融合FEN1(Flap endonuclease-1,是一种可以特异性识别flap结构的核酸内切酶,参与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过程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双链DNA特异的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已经被成功用于ZFN和TALEN的DNA剪切结构域Fok I,结合标准化的linker(GS repeats),设计了一个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可编程的基因编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短链ssDNA导向的基因组特定位置 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可以大于2.6kb) 可以在斑马鱼胚胎中成功编辑内源基因。这个构思,看得出包含ZNF以及TALEN的影子,其实这三者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其创新点在于靶向元件的选择十分巧妙,切割元件直接me too。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原创性工作出自我们中国科学家团队,略有遗憾的是,论文中体内靶点做的偏少,也没有以CRISPR或者TALEN为对照,导致尚不能够评估其相对低的编辑效率是来自位点特异性障碍还是来自技术本身(znf703基因编辑效率1/96≅ 1% cyp26b1基因编辑效率是3/29≅ 10%、这个位点还真不低)。另外一点,如果SGN系统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那么后期的同源重组做起来要相对困难(冒昧的揣测一下:FEN-1外切酶活性是否可以dead?貌似大片段的deletion应该是5' -3'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引起的)。  感触之二:表述质朴谦逊,留下很大的优化空间。  通篇论文读下来,科学之外,还感觉到一种相对质朴的文风,措辞之间充盈着谦逊。这么讲,可能超出了学术范畴,所以称之为随笔,既然自己给自己开了这么一个后门,所以,干脆就谈出来,好在笔者与南京大学与作者没有关联,也就没有了套磁之嫌疑。例如,在基本术语上作者没有跟风:“SGN”而不是“ssDNA guided Nuclease”,“DNA editing”而不是“genome editing”,这些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立性”。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目前看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没有更多地报道相关的条件优化工作,例如效率瓶颈是存在于guide DNA与靶向区域的结合效率?还是存在于SGN的识别效率?整个生物学场景之中,目标区域的DNA melting究竟有多重要?是转录相关事件还是复制相关事件?(冒昧的揣测一下:是不是质粒编辑实验中采用可诱导启动子即可帮助判断?)当然,不应该要求一篇论文解决和回答这么多的科学或技术问题,但是可以预计,这个新工具可能还有较大优化空间,期待着他们更多的进一步报道。  感触之三:就是要挑战CRISPR,尽管它似乎难以逾越!  众所周知,今年5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博士“一鸣惊人”的论文,报告了一种NgAgo-gDNA基因编辑新工具,尽管因不可重复而使韩春雨“一波三折”地陷入学术诚信危机,但是,此文也算是高调地揭开了挑战CRISPR暗中竞赛的盖子。尽管CRISPR如日中天,甚至有“long live CRISPR”之类的戏言,但是,CRISPR并不完美,这种“不完美”不仅仅来自Off-target、PAM的限制性、难以实现单碱基精确编辑之类的技术瑕疵,更是来自人类对新技术的“天然贪婪”,来自根深蒂固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远”,来自我们骨子里的征服欲。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所言:新技术都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取代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Prashant Mali 说的更直白“我们需要的不止这些”。所以,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看,CRISPR是大自然和几位先锋科学家送来的珍贵礼物,在欣然拥抱它的同时、当然也期待着更好的技术出现 从技术开发者的角度看,大红大紫般火热的CRISPR又是新的竞赛标杆,它令人嫉妒地、高傲地立在那里,挑逗和激发着人们超越它的冲动。  感触之四:源自天然、超越天然,从基因编辑技术演化史看“工程化”在技术工具开发中的重要性。  有人把基因编辑技术做了“断代工程”,给技术划代,很形象、也利于普及,但是有时候也比较困难。一般地,理论上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近乎任意位点切割并引发编辑的ZFN、TALEN以及CRISPR,它们在时间节点上依次出现、而且效率和便利性也越来越好,所以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1G、2G、3G)。笔者愿意把他们称之为大众基因编辑工具,因为对应着的还有一些小众工具,鉴于其自身的技术局限和缺陷,并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今天,先聊一聊大众工具,随后加一些小花边,再聊聊那些正在被淘汰和被遗忘的小众工具,补充这些小众工具的演化史,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技术发展脉络,或许从中获得另外的灵感和启发。  从大众工具看,“工程化”贯穿始终。现代中文语境中,一直有一种混淆科学与技术的“语义学”困境。科学与技术相关但不相同,有人形象地这样区分科学与技术:know what,know why是科学,know how是技术。基因编辑总体上是一种技术,其相关工具的开发,起步于科学发现,但是不止步于科学发现。例如,从现有公开文献看,CRISPR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节点是2011年卡彭蒂艾(Emmanuelle Charpentier)对tracrRNA的生物学功能的阐明。但是,有时候,造物主很懒,他开辟了这个世界之随后可能置之不理了。所以,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礼物,有时候配不上我们征服的野心,因此,就人类目标而言,我们从来都不吝啬和迟疑于改进和再造。果然,随后的2012年,卡彭蒂艾就会同詹妮弗刀娜(Jennifer A. Doudna)联合发表了划时代论文,把tracrRNA和guide RNA合二为一,做成了工程化的“chimeric single guide”,sgRNA由此诞生。而在CRISPR-Cas工程化、模块化方面贡献最大的,应该首推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除CRISPRi、 CRISPRa之外,早在2013年的综述中,张锋教授就展望了包括把Cas设计为光控模式在内的各类工程化方案。而就是在本月,又推出了两项以遥控sgRNA的方式对CRISPR实施即时控制的技术方案。哈佛和神户大学的团队先后发表了利用“工程化”措施将AID与dCas9做成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单碱基编辑。就在本月初,MIT的团队创建了光敏感的sgRNA技术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的科学家团队报告了“化学控制”的sgRNA的控制技术。  让我们把视野再回望到ZFN和TALEN,更是工程化的杰出案例,直至今天讨论的SGN,其“动作模块”甚至“毫不动摇”地使用FokⅠ,所变换进化的是“GPS定位模块”。这堪称技术演化之中还留下了历史痕迹,好似“保守序列”一样,让人惊叹“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异曲同工之奇妙。  所以,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工程化的基本方程式是: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话分两头说。  先聊“执行模块”。FokⅠ屡战屡胜,但是,一定还有其它选择,毕竟,造物主应该是慷慨的,地球生命演化了四十亿年,留下的自然遗产极为丰富。  再聊聊GPS定位模块。这个模块工作效率及操作便利性如何,是基因编辑工具“好不好使”的关键。ZFN和TALEN的主要特点是:以蛋白质特定结构域来完成靶向定位,其主要缺陷是:定位模块体外准备麻烦,工作量大成本高 相比之下,CRISPR-Cas却方便的多,所以在总体竞争中胜出。但是CRISPR-Cas还是或多或少存在Off-target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定位精准性,已有报道以dcas9为定位器,融合上FokⅠ,实现正义链和反义链双向定位、并形成FokⅠ二聚体造成DNA双链断裂(DSB)、引发编辑。本次讨论的南京大学的这篇文章,再一次创新了GPS定位模块,首次采用FEN-1(flap endonuclease-1)来执行定位功能,将定位指令转化为方便人工编程的guide-ssDNA,做的很巧妙。  聊到这里,下一个创新近似于呼之欲出:尽管NgAgo似乎失败了,但是它工程化改造的前景呢?pAgo做为基因组“GPS定位模块”的可能性,怎能不令工具开发者怦然心动,就连我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都已经于几个月前就开始努力了,万一大牛们漏掉了某些创意呢?  总之,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基因编辑工具,两个模块的重点是定位模块。设计灵感源自天然存在的自然遗产、但不止步于天然存在。自然界留给我们很多的提示和启发,例如:位点特异重组酶(site specific recombinase)如何?整合酶(integrases)如何?转座酶(transpotase)如何?其它未知的recombinase如何?这个领域的干法和湿法挖掘竞赛应该一直在进行。张锋曾说到:“通过对多种酶进行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强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箱。我们必须继续探索未知。”  最后的花边:从G0谈起,回顾一下“沦落”为小众的基因编辑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实现了质粒体外重组,标志着第一代基因工程的诞生。随后,基于同源重组的体内染色体水平的基因工程成为现实,但是由于重组率极低,必须使用抗生素抗性或营养缺陷等标记加以筛选,做不到无痕编辑。之后,尽管发展了反向筛选标记、cre位点预埋及抗性回收等技术措施,但是,还是繁琐和低效。业界对无标记的无痕基因编辑技术是十分期待的,无标记无痕的关键在于编辑效率,只要效率达到百分之一以上的数量级别,就有希望。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两个小众工具,作为“绿叶”来衬托一下广为人知的大众工具。  其一,G0代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上世纪90年代末,基于λ 噬菌体的Red重组酶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出现了,这个领域中,中国科学家于代冠(Daiguan Yu)跟随NIH的Donald L . Curt,做出了不少贡献,于代冠博士后来回到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基于Red系统,哈佛大学George Church于2008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改进版的MAGE,可以自动化地在数天内引发十亿计的突变 至2013年,Church又把基于ss-oligo的的重组工程从大肠杆菌扩展到酿酒酵母,这个过程还与rad51/rad54相关,被Church发展成YOGE技术,之所以特别强调Church,是因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早期CRISPR的推进者之一,他采用Cas9编辑高等细胞基因组的论文,与张锋“同框”于2013年1月的Science。但是,重组工程最终没有能够再扩展到其它物种,特别是没有实现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大肠杆菌的Red/ET系统,也是重组工程的重要实现工具,也是目前仍在普遍使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工具,这个系统源自中国科学家张友明在欧洲留学工作期间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张友明博士后来回到山东大学工作。总体上,基于寡核苷酸入侵的重组工程可扩展性不够好(局限于原核的细菌、真核最多跨到酿酒酵母),效率相对低下(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难以大幅度优化。  其二,G2.5代的Targetron。这个来自原核微生物防御机制的Targetron技术,笔者更愿意把它称之为2.5代技术,不是因为它的效率,而是因为它的GPS定位模块的工作方式,其方式是结合了“个别DNA位点的蛋白质识别”和“其它位点的RNA识别”,而且识别序列是可编辑的、可以“reprogrammable”的。这个编辑工具的大本营首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他们有对外开放的设计软件及一些技术服务,但是,它编辑复杂、使用困难、物种可扩展性不高,梭状芽孢杆菌是可以用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组和上海的杨晟组都有相关工作。总之,仍然是一个小众工具。  SGN将会如何?是小众工具还是能够发展成大众工具呢?pAgo能不能进一步W为NgAgo“正名”?能不能正名之后再发展成大众工具呢?前提是solid、可重复,并且用户友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源于天然而超越天然,正道也!再次祝贺南京大学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这项重大突破!
  • 基因编辑发力!猪肾脏首次成功用于人体移植
    据外媒报道,近日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完成了一例意义重大的异种移植手术。他们成功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志愿者体内,移植后的肾脏工作了54小时,志愿者的尿液和肌酐水平正常,并且移植后的两天内未见排斥反应。这一重大进步将有助于缓解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短缺这一世界难题,同时也为异种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器官移植现场,图片源自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  异种器官移植,难在哪里?  众所周知,人类来源的器官供应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因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器官捐献率在主要大国中更是出了名的低,使得移植器官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并进一步导致了器官黑市买卖等各种社会问题。就目前的医疗现状,器官移植依然是很多恶性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异种器官移植,通俗来说就是科学家们在动物身体上培育出可供使用的器官,并将其移植到其他动物或人类体内。  1905年,法国临床人员进行了世界首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将兔肾植入肾功能衰竭儿童体内,尽管当时手术非常成功,但是在16天后患者却由于排异反应死于肺部感染。在这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逐步加入到异种移植器官研究之中。  囿于伦理及可及性等因素,猪的器官一直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结构、大小和生理功能上与人体器官相近。然而,猪器官移植最大难题是超级性排斥反应,因为猪细胞内存在一种α-1,3-半乳糖抗原,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造成移植器官的衰败。另外,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丹尼尔沙罗门等人曾于2000年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公布了一项发现,指出猪体内普遍存在的“猪内生逆转录酶病毒”能感染人体细胞。  理论上,只要人体不排斥这些外来器官,并且这些器官对人体不够成威胁,那么动物将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患病人群提供移植器官,解决当前供体器官短缺的现状。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这些外来器官是“安全的”,可被免疫系统“接纳”的呢?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基因编辑令“空中楼阁”落地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够较为有效地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一经诞生就被人们视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2020年,发现基因编辑技术的两位女性科学家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足见这一技术的影响力之大。  2015年,顶级期刊《科学》报道了基因编辑领域先驱、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George Church通过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抑制了猪体内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基因的事件。在CRISPR/Cas9技术对具体基因的广泛精确打击下,在猪基因库内复制有大量备份的病毒基因终于被全面清剿干净,几乎不再具有传染能力。这令猪来源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进程大大推进。  图片源自诺奖官网  2018年,《自然》发布的一篇报告指出,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后正常存活195天。这项试验始于2015年,历时3年时间,德国科学家选取了14只幼年猪,将它们的心脏取出进行人源化的基因修饰,最终在器官移植前血压降至与猪一致的5只狒狒手术成功,并且移植心脏生长速度比原有心脏还快,这意味着人类或许也可以接受这样的移植手术。  2020年12月,异种器官移植迎来了新的篇章,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可以同时用于人类食物消费和作为潜在疗法来源的转基因猪上市。这是由United Therapeutics公司旗下Revivicor公司的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家猪——GalSafe猪,其细胞表面表达的α-半乳糖已被消除。当然,FDA也表示,任何机构或研究所在将“GalSafe”猪用于新药、移植或人体植入之前,都必须寻求FDA的进一步批准。  GalSafe猪,图片源自Revivicor公司  此次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用于器官移植的猪,便是来自Revivicor公司。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长Robert Montgomery博士主持了这项移植手术,研究人员将猪肾脏与一名已经脑死亡、以呼吸机维持的志愿者通过大腿血管相连,最终手术效果超出预期。Montgomery博士说,“可以看到,移植后的器官功能是绝对正常的,并没有像我们所担忧的那样立刻出现排斥反应”。  国内外企业竞相逐鹿蓝海市场  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15-2018)》,2015年至2018年4年里,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18294例。前卫生部部长、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更指出,目前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却仅有约2万例。  从器官移植费用来看,每位患者的手术费用约为30万元至40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异种器官移植拥有广阔的舞台,目前一些本土企业已经率先入局了这一蓝海领域。  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培育了十余种基因修饰的人源化猪,用于异种移植研发,解决临床移植器官短缺问题。今年9月,该公司已完成4500 万元 A 轮融资,目前正在筹建超洁净级猪设施(DPF)医用级异种移植医用供体基地,为临床试验做准备。  2020年9月,由基因编辑领域先驱George Church教授和杨璐菡博士共同创立的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不仅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并且完全消除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国外市场方面,除Revivicor公司以外,致力于使用猪器官进行人体异种移植的Miromatrix Medical公司今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个上市的异种器官移植公司。预计2022 年底,该公司将开始对其生物工程肝脏进行有外部肝脏辅助系统支持下的人体临床试验。  2021年3月,启函生物姊妹公司eGenesis宣布完成1.25亿美元的C轮融资。该公司正在创造三种猪的模型,并且也在对基因工程器官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测试,预计2022年将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经过数十年研究,具有极大医疗潜力的异种器官移植正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从中获益。当然,如何在遵循科学与伦理的条件下,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异种移植器官,仍然需要科学家们不断探索。
  • JAAS负责人谈原子光谱发展——访JAAS评论编辑Norbert Jakubowski、编辑May Copsey及RSC出版人Niamh O’Connor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于1986创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原子光谱分析领域中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原子光谱基础理论和元素分析应用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3.435。   2010年是JAAS创刊25周年,同时也是ICP-MS第一篇论文发表30周年。值此之际,JAAS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JAAS 25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就原子光谱的发展及JAAS的办刊特色采访了JAAS评论编辑Norbert Jakubowski博士,JAAS编辑May Copsey博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人Niamh O'Connor博士。 JAAS评论编辑Norbert Jakubowski博士 JAAS编辑May Copsey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人Niamh O'Connor 博士   Instrument:2010是JAAS创刊25周年,您能谈谈为何选择在北京举办25周年学术研讨会吗?   May Copsey:这次学术会议是JAAS 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对于我们来说,纪念JAAS创刊25周年十分重要,不仅要回顾JAAS 25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探索未来的发展之路。随着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分析科学的快速发展,我们选择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期望同中国学者一起探讨原子光谱的发展。   Norbert Jakubowski: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许多朋友在这里,尤其是张新荣教授帮忙负责组织这次会议,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Instrument:25年来,JAAS收录的论文中,有关ICP、AAS、AFS、XRF的论文所占比例有着怎样的变化?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Norbert Jakubowski:确实这些年来,不同原子光谱技术的论文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们对于AAS的兴趣正在逐渐降低,所以JAAS收录的相关论文也越来越少。1986年,JAAS收到的稿件中50%是关于AAS,而2006年,关于AAS的论文只有10%。   相反,有关ICP以及ICP-MS的论文越来越多。自从ICP-MS问世以来,它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JAAS收录的论文中60%都是有关ICP-MS的,其中激光剥蚀与ICP-MS联用技术(LA-ICP-MS)也是热门研究领域,早在2005年JAAS中有关LA-ICP-MS的论文量几乎和AAS一样多。JAAS编委Günther博士曾预测说也许有一天所有的ICP-MS都将与LA联用。   当然,JAAS不是只有ICP-MS,我们依然会收到有关AAS的论文,但大多是有关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的。此外,关于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GD-OES)以及辉光放电质谱(GD-MS)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至于XRF,最初JAAS在XRF领域并不是特别具有优势,所以收录的有关XRF的论文量并不多。但最近几年,工业分析领域有一大批人在使用XRF仪器。据一厂商介绍,如今ICP-MS的市场容量在20000台左右,而XRF的市场容量在2000000台,所以这对于JAAS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Instrument:根据JAAS收录的论文分析,目前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在哪些研究领域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Norbert Jakubowski:谈到原子光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也发现有了许多变化。早期JAAS收录的许多论文大部分是关于地质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环境科学。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前二十年里,JAAS收录的有关环境分析的论文量占30.2%,材料分析占16.8%。但最近几年原子光谱的应用研究逐渐转向了生物医药,以及纳米材料分析等领域。预计将来,原子光谱技术将在这些新的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Instrument:从投稿情况来看,请谈谈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原子光谱技术的研究情况,各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其中,对于中国的原子光谱论文您有何看法?   May Copsey:从1986-2006年间,JAAS收到的投稿论文中,57%来自欧洲,24%来自北美,12%来自亚洲,4%来自南美,1.6%来自澳洲,1.6%来自非洲。目前,JAAS依然在欧洲能够收到许多投稿,特别是有关激光剥蚀技术的基础研究。来自亚洲的论文量正在逐年增长,预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中国的投稿量现在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地质研究和纳米分析领域。   Niamh O'Connor:事实上,目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研究热点,这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发展重点。除此之外,研究者的兴趣和工作领域也会有影响。   Instrument:请谈谈原子光谱仪器的发展?   Norbert Jakubowski:原子光谱仪器正逐渐朝着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每年,都有许多新型仪器上市,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有重要突破的新仪器。例如,如果要分析单纳米粒子,就需要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是没有生产商能解决这一问题。大家对于新兴市场的关注还较少,如医药分析市场,这个市场要比环境监测大10倍甚至百倍。我认为完全可以利用原子光谱仪器为医疗保健提供分析手段,例如癌症诊断等,这将为原子光谱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去年,加拿大一家仪器公司推出一种新型ICP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分析检测单个癌细胞。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想法,因为许多医疗工作者利用荧光检测方法同时只能检测细胞中的四个生物分子,而利用这款新型ICP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同时检测二十多个生物分子。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原子光谱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们首先得向这些领域的分析工作者证明原子光谱仪器确实能帮助他们完成检测目标。   现在,还有一些研究者在从事原子光谱仪器的基础研究,如新型质谱离子源或其他相关的激发源的开发,以拓宽原子光谱的应用范围,这对于仪器获得好的分析结果也十分重要。还有些仪器公司正在推出新的ICP-MS接口,但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等离子体是如何转入质谱仪的,所以仪器的发展还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   Instrument:请您谈谈JAAS的办刊特色?25年来,JAAS如何在保持其在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对于JAAS未来的发展,您目前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May Copsey:在JAAS刊登的论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每一篇收录的文章都会经过编辑们的仔细审查。一般,我们会选取相关领域的两位专家评审稿件的科学性,他们会返回自己的意见,并对每一处修改都给予合理的建议,然后我们会考虑是否收录这篇稿件,通常我们接收到的50%-60%的稿件都会被收录。   我们一定得感谢专家们的支持。他们花很多时间去审查稿件,对在JAAS上发表的论文都给予特别细致的审稿意见,这对于保持在JAAS的高质量十分重要。此外,研究者们选择将他们最好的研究成果在JAAS发布对提高JAAS的影响力也非常重要。   Niamh O'Connor: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的出版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不同学术团体的研究兴趣。我们出版的所有刊物,包括JAAS,和在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编委们、顾问、审稿人、作者以及读者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不同学术团体的要求,可以帮助我们设立非常高的标准。英国皇家化学会在中国也有许多会员,如高山教授、张新荣教授,他们给我们的工作很大的帮助。   Norbert Jakubowski:我们的编辑还经常去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通过交流,可以更好的与编委、作者及读者们保持紧密联系,这在一些期刊中是很少见的,我们在尽力使自己的期刊能独具特色。   May Copsey: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依然非常希望能够提高JAAS中的原子光谱基础研究。目前在JAAS收录的论文中,大多数是有关应用的,而基础研究的论文量较少,但是原子光谱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原子光谱充分发挥其潜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JAAS期望能收到更多有关基础研究的原子光谱论文。但我们也意识到现在的刊物数量越来越大,因此,在保持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内容灵活的延伸至读者和作者的研究领域,例如增加对原子光谱在地质学,生物学和其他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关注。 采访现场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在此次采访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   附录:《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http://www.rsc.org/jaas 采访编辑:秦丽娟 以下为采访稿件“英文版” Atomic Spectrometry: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new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JAAS)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the number-one journal publishing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practice and analytical application of atomic spectrophotometer techniques, the impact factor is 3.435.   2010 is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JAAS, and also is the30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published ICP-MS paper. On this occasion, JAAS has held a one-day symposium in Tsinghua University to celebrate the event. During the symposium, we interviewed Dr. Norbert Jakubowski (Reviews Editor of JAAS), Dr. May Copsey (the Editor of JAAS), and Dr. Niamh O'Connor (Publisher of RSC Publishing). They talk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tomic spectrometry, and how JAAS maintain the absolut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atomic spectrometry?   Instrument:2010 is JAAS 25th anniversary, could you please talk about the reason for holding the symposium in Beijing?   May Copsey:This symposium is a part of the celebrations of JAAS' 25th birthday.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celebrate JAAS' 25th anniversary. We not only look back the previous 25 years of JAAS, but also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look forward at the meeting, and hopefully to see what development will be coming in the fu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ket and the rapid growth on analytical sciences in China, we hold our symposium here in Beijing to look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tomic spectrometry.   Norbert Jakubowski: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we have many good friends here and we are lucky to have Professor Xinrong Zhang here as our host.   Instrument:C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pers about ICP, AAS, AFS, XRF included in JAAS? What changes had happened to the amount of the papers about ICP, AAS, AFS, XRF in the past 25 years?Which changes do you think are quite important?   Norbert Jakubowski:We have see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ll these areas. The interest in AAS is declining from year to year, so we are getting fewer and fewer papers on this topic. The number of AAS papers has decreased during 1986 to 2006 (50% to 10% of all manuscripts). The interest in ICP-MS and ICP emission spectrometry is still increasing. Since ICP-MS was launched in the market, it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Now at least 60% of all papers published in JAAS relate to ICP-MS. For example, LA-ICP-MS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JAAS. In 2005, the number of LA-ICP-MS nearly reached the number of AAS publications. Dr. Günther once predicted that there might come a day when all ICP-MS systems will be coupled to laser ablation "nebulizers". Certainly we don't only have ICP-MS, and we're still get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papers from AAS, but now we are also seeing more papers submitted on continuous source AAS. The number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tudies in GD-OES and GD-MS is growing too.   As to XRF, at the beginning, JAAS was weak for X-Ray technique, so we haven't had too many papers from XRF. Now during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in industry those people who applied XRF instrument is a big family. According to one manufacture's introduction, nowadays, we have almost 20000 ICP-MS instruments in the market, but we have more than 200 0000 XRF. So this is a much bigger opportunity.   Instrument:According to JAAS' articles, which field do atomic spectrometry analysis technologies mainly focus on at present? In which aspect will they get breakthrough?   Norbert Jakubowski: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spectrometry in various areas, we also have seen many changes. Early on, we saw many papers coming from geological sciences, material sciences and a lot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From 1986 to 2006, according to JAAS' articles, 30.2% are about environmental studies, 16.8% about material sciences. But now we see that the scope is moving into med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and to material sciences again, particularly in the direction of nano sciences. Nowadays, we se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pers focusing on applications, rather than fundamental developments. In the future, we expect that atomic spectrum analysis technology will play a bigger role in these new applications.   Instrument: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situation, c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atomic spectrometr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areas recently?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atomic spectrometry papers of China?   May Copsey:From 1986 to 2006, the manuscripts contributed to JAAS are 57% from Europe, 24% from North America, 12% from Asia, 4% from South America, 1.6% from Australia and1.6% from Africa. At the moment, we still receive lots of papers from Europe, particularly in laser ablation fundamentals. The number of papers from Asia is growing quite strongly year after year, and we expect the trend will continue. We expect that the number of papers from China will continue to grow, particularrent communities. In all of our journals, including JAAS,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maintain contact with all the editorial and advisory board members as well as authors and referees who co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work on different researches. They help us to understand what different communities want, and to make sure they set very high standard for us. RSC journals also have a lot of Board members from China, such as Prof. Shan Gao and Prof. Xinrong Zhang, that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Norbert Jakubowski:Our editors are always present at each of those important conferences to talk with people. We have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uthors, readers, editorial boards. RSC Publishing tries to really make the difference from other periodicals.   May Copsey:As to the plan for the future, we still very much like to see JAAS promoting fundamental development for atomic spectrometry, and fundamental atomic spectrometry research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for their potential. We realize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s growing rapidly, so we will maintain a good found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be flexible to respond to what our readers and authors are doing, such as increasing our focus on applications in geology, biology, and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s.
  • 反转?河北科大回应已有机构实现韩春雨基因编辑
    针对一些国内外实验室提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技术实验结果一事,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向媒体做出回应,称已经有独立于该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但回应中没有透露机构的名称。  河北科技大学在回应说,感谢社会各界对河北科技大学的关心、支持和爱护!2016年5月2日,我校教师韩春雨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对此,学校一直给予积极关注。目前,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具体信息我们会适时向社会公布。  河北科技大学称,就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言,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验证周期,尤其是在成果的初创阶段。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这样才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长。  由于,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技术实验结果,国内外学术界对韩春雨的方法提出质疑。10月11日,13位科学家实名呼吁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启动学术调查。  今年8月,河北科技大学曾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 从“单个修改”到“全面覆盖” 我国科学家开发基因编辑新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技术,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基本实现了对基因的“单个修改”——单碱基和短序列尺度的精准编辑。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一次修改全面覆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的生物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新技术,成功实现了以核糖核酸(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为新一代创新基因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8日晚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李伟介绍,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命的蓝图,对基因组DNA实现任意尺度的精准操作代表对生命蓝图进行修改绘制的底层能力,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核心。目前,实现大片段基因尺度的DNA在基因组的高效精准整合,是整个基因工程领域急需突破的难题。针对这一重大技术挑战,多种基因写入技术已被开发,但是这些技术大多依赖于DNA模板作为基因写入的供体。在实际医学应用中,DNA供体面临免疫原性高、在体递送困难、在基因组中具有随机整合风险等诸多挑战。研究人员将视线转向RNA供体。RNA供体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可被非病毒载体有效递送、在细胞内迅速降解、无随机整合风险等特点,以RNA为供体的大片段精准写入技术,在安全性、可递送性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多次尝试后,研究团队选定R2逆转座子进行攻关。李伟介绍:“结合基因组数据挖掘和大分子工程改造等手段,我们开发了使用RNA供体进行大片段基因精准写入的R2逆转座子工具,能够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系、原代细胞中实现大片段基因高效精准的整合,最高效率超过60%。”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可以通过外源功能基因的精准写入,来干预涵盖不同位点多种突变谱的基因所导致的遗传缺陷等疾病,能够开发更为通用的基因与细胞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李伟说:“这一技术目前尚无法实现在不同基因组位点的可编程写入,且在人原代细胞中的基因写入效率较低,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优化。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 基因编辑先驱杜德纳给“基因魔剪”安“刹车”:避免伤及无辜
    p   受热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并非完美,它犹如一辆没有刹车装置的汽车,可能失控伤及无辜,即产生脱靶效应——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基因片段。从去年12月开始,科学家们争先恐后地开启为CRISPR安上“刹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自然界,找出这个“刹车”。 /p p   美国生物学家、最先提出CRISPR-Cas9可以进行基因编辑的詹妮弗· 杜德纳(Jennifer Doudna)也是其中的一员。当地时间8月24日,她与同事的相关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细胞》(Cell)杂志,揭示了两个可以为CRISPR的基因编辑画上停止键的蛋白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此外,这两个抑制蛋白具有广谱性,也就是说可以适用不同的CRISPR系统。 /p p   CRISPR系统应用于基因编辑,是科学家从细菌身上取得的“经”。为了对付“杀手”噬菌体,细菌的免疫系统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出CRISPR系统。一旦有噬菌体入侵细菌,细菌的免疫系统会抓取一段噬菌体的DNA作为备份。等到下一次噬菌体再次来袭,细菌就可以根据备份,做出识别。识别成功时,细菌的Cas9蛋白会切断噬菌体的DNA。这套系统为人类所用时,可以高效地对目标基因进行切割、添入等编辑。由于其高效,在业界有“基因魔剪”之称。 /p p   尽管CRISPR系统被广泛验证其有效性,成为全球各大生物实验室的宠儿,也有一些人体临床试验已经开展。但CRISPR的脱靶性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一旦CRISPR系统进入工作模式,科学家们此前一直没有办法干预其过程,只能任其操作至自然结束,其中可能会发生错误编辑非目标基因的情况,带来安全性隐患。 /p p   可喜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求生的本能同样让噬菌体想出对策,进化出了针对细菌CRISPR系统的抑制蛋白,用来逃避细菌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些抑制蛋白被称为ACR蛋白。 /p p   杜德纳与同事此次研究的AcrIIC1 和AcrIIC3便是其中两种。 /p p   AcrIIC1 和AcrIIC3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对付难缠的CRISPR系统呢?杜德纳和同事发现,当AcrIIC1和Cas9蛋白相遇时,AcrIIC1会紧紧结合Cas9用来抓取DNA的位置,从而使得Cas9无法捣乱。打个比方,这相当于给Cas9这把锋利的剪刀套上了外壳,无法再做出“剪”的行为。 /p p   不仅如此,AcrIIC1可以抑制多种Cas9蛋白,具有广谱性。 /p p   相比之下,AcrIIC3能发挥作用的范围要小,只能抑制一种Cas9蛋白。而且,和AcrIIC1不同,AcrIIC3不结合Cas9蛋白,而是将两个Cas9蛋白拉拢在一起,改变它们的结构,从而使得Cas9对DNA无计可施。 /p p   值得一提的是,杜德纳并不是第一个发现 CRISPR系统“关闭开关”的人。 /p p   在2016年12月,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自然界隐藏的这类“关闭开关”。但当时,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这些抑制蛋白是如何发挥“关闭开关”作用的。 /p p   数个月后,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科研小组先后通过解析蛋白结构是什么样的,来揭示抑制蛋白防守CRISPR系统的机制。其中就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的课题组。但他们所解析的和杜德纳此次解析的都为不同种类的抑制蛋白。 /p p   不久的将来,科学家或许就能找到最合适的“关闭开关”,不由CRISPR系统任性,为其安全性“保驾护航”。 /p p /p
  • 盖茨、谷歌资助的基因编辑公司Editas将进行IPO
    受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资助的基因组编辑制药公司Editas Medicine(以下简称“Editas”),已于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Editas也将成为首家采用新型技术来改写基因缺陷的上市公司。 Editas使用了名为“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计划募集1亿美元资金。不过募资规模可能属于占位符,用来计算上市手续费,未来可能会出现调整。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自2013年创办以来,这家基因组编辑初创公司已经募集到超过1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Editas的投资人希望全新、更精确的DNA编辑能力,能够量产用于临床治疗血液疾病、癌症、字体免疫系统疾病和遗传性眼科疾病。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Editas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该公司已经通过销售优先股募集到1.633亿美元资金。在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之前,风险投资公司Flagship Ventures和Polaris Partners分别持有该公司超过15%的股权。Alphabet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谷歌风投、盖茨以及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同样也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权。 另外一家基因组编辑制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的首席执行官罗杰诺瓦克(Rodger Novak)此前表示,该公司将考虑在今年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上述两家公司均表示,他们的第一次人体试验将会始于2017年。 Editas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该公司将把募集到的1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资金用于犬莱伯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即先天性视网膜失养症)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此外,2200万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与癌症治疗公司Juno Therapeutics的合作。 Editas目前尚未通过产品销售产生任何营收,而且该公司也已表示,预计在“可预期的未来”无法获得营收。通过与Juno的合作,Editas获得了83.7万美元收入。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Editas的净亏损为6030万美元。
  • “PITTCON2004”编辑奖获奖产品一览
    在本届PITTCON展会上,来自不同专业刊物的十一位编辑经无记名投票,共选出二十二台产品获得评奖提名。而最终赢得金、银、铜奖的四台产品,它们之间的得票率差距均非常微弱,竞争之激烈是近几年罕见的。 最终,布鲁克光谱公司的TPI spectra 1000 太赫(Terahertz)远红外光谱仪和沃特斯公司的ACQUITY 超效液相色谱并列荣获金奖。 来自怀雅特公司的Optilab rEX 示差折光检测器获得银奖;而第一次参加PITTCON展会的Axsun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NIR-APS 近红外分析仪因其在仪器小型化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荣获铜奖。
  • 参加SLAS2012亚洲会展,赢取SLAS2013美国年会全程免费之旅
    注册参加SLAS2012亚洲会展,您将有机会免费参加于2013年1月12~16日在美国福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办的SLAS2013年会,SLAS将承担您的全程机票与酒店费用。获奖者名单将于6月21日SLAS2012亚洲会展现场公布。SLAS2013年会是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球会展,您将有机会与4500名来自全球的卓越实验室科学和技术专家汇聚一堂,聆听涵盖30个议题、多达130场的精彩专题演讲,并与行业领袖及业界专家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届时将有全球300多家企业展示其最新科技与产品。   立刻报名SLAS 2012亚洲会展,赢取这次免费之旅!   主旨演讲嘉宾 Dean Ho教授   除了原定主旨演讲人MahendraRao博士,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医学院教授Dean Ho将加盟SLAS2012亚洲会展的主旨演讲,演讲主题为:   Diamond-Based Platforms for Nanomedicine   以钻石为基础的用于纳米药物的平台   作为SLAS科学期刊JALA的主编,Dean Ho教授还将在6月19日的短期课程 "如何吸引编辑的眼球:在学术期刊中成功发表著作的作者指南"中与您做面对面的分享。   新产品新技术展示   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2012亚洲会展将为您带来领先的药物研发与临床诊断行业的实验室技术和自动化新产品。   专业观众预先网上注册可免费参观展览展示,会场免费供应饮料和食品,供您与业内同仁轻松聚谈。   现在就注册,享受SLAS为您构建的同业交流平台。 Hot!   快和您的同事一起上线浏览SLAS网站!从现在至2012年6月29日您能够免费在线阅读SLAS JBS排名前十的专业文章,包括由Walter Stünkel和 Robert M. Campbell发表的"Sirtuin 1 (SIRT1): The Misunderstood HDAC," 由David C. Bouck et al.发表的"A High-Content Screen Identifies Inhibitors of Nuclear Export of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以及由Jonathan A. Lee发表的"Open Innovation for Phenotypic Drug Discovery: The PD2 Assay Panel,"等等。   SLAS定期出版两本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的科学刊物:Journal of Laboratory Automation (简称JALA)和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creening(简称JBS)。现在注册参加SLAS2012亚洲会展,您就能成为SLAS会员并可免费获取JBS或JALA刊物。
  • 科研快讯 | MGISEQ-200助力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特异性精准开发
    近日,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CRISPR-SaCas9 system for projection-and function-specific gene editing in the rat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CRISPR-SaCas9技术,结合腺相关病毒和细胞标记技术,以功能特异性模式实现基因编辑,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了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基因编辑靶点和潜在的脱靶位点进行扩增建库并使用基因测序仪MGISEQ-200对扩增产物进行深度测序。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潜在脱靶位点相对于基因编辑靶点在indel发生率方面至少低两个数量级(图1),同时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编辑后靶点区域的indel信息进行了验证(图2)。与以往的相关研究报道一致,SaCas9对DNA错配有较高的抗性,在体内能够保证高的靶点特异性。图1 基因编辑靶点和潜在脱靶位点序列及indel发生率图2 基因编辑靶点序列及基因编辑后测序结果展示作为一款小型化的桌面型基因测序仪,MGISEQ-200小巧、灵活,应用广泛,支持基于杂交捕获或多重PCR扩增的靶向测序、小型基因组测序、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应用。目前,通过MGISEQ-200获得测序数据并由此展开深入探讨的相关研究已陆续见刊。其中,基于MGISEQ-200深度测序的新冠病毒转录组结构研究于4月份登上了Cell杂志,为全球科学家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小贴士MGISEQ-200已发表文章(精选)[1] 一例基孔肯雅病毒和寨卡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发现.华南预防医学.DOI: 10.13217/j.scjpm.2019.0481[2] Devolopment of a CRISPR-SaCas9 system for projection and function-specific geneediting in the rat brain. 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sciadv.aay6687[3] Thearchitecture of SARS-CoV-2 transcriptome. Cell.DOI: 10.1016/j.cell.2020.04.011
  • 中国计量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
    4月16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宽,副院长房庆、陆国强、段宇宁、宋淑英及党委副书记田和平等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受聘仪式。张玉宽院长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向王力军教授颁发了聘书。   图1:张玉宽院长(右一)、王力军教授(左一)   张玉宽院长在受聘仪式上谈到,非常高兴聘请王力军教授为中国计量院第四位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院在计量科技研究方面又多了一份力量。“十一五”以来,国家对计量科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计量科技事业和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计量科技的创新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精密测量实验室在王力军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计量前沿领域的研究,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他希望,也相信王力军教授担任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之后,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能持续地取得好成绩,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能取得新成果,为中国计量院的计量事业和科技发展多出谋划策,多提好的建议和意见。   张玉宽院长表示,中国计量院将“全程绿灯”,大力支持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的发展,希望联合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多培养出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王力军教授对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能够为中国计量院在前沿计量领域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聘仪式后,张玉宽院长和王力军教授就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专题探讨和交流。    图2:院领导与王力军教授合影   2009年1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王力军教授担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测量和计量前沿技术研究,充分利用计量院的计量研究综合优势和环境条件,发挥清华大学的智力、人才和信息优势,实现计量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和原创性,为双方的科技目标和学科发展服务。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空气及组分气体折射率精密测量、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光钟、原子钟、离子钟的研究等。   王力军教授简介:   王力军,1966年 5月生。1981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6年毕业于近代物理系。同年经由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留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在杜克大学做博士后。1994年~1995年GeneralAtomics公司任Senior Scientist。1996年~2004年在NECResearchInstitute(Princeton)先后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兼部门主任。2003年~2008年 任德国马普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组建该研究所,是马普至今唯一一位中国籍所长。同时为德国爱兰根大学物理学终身讲席教授(C4),兼工程学教授。200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精仪系教授。2008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千人计划”。 多年来从事量子光学、原子物理、精密测量、光电子学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科研方向侧重于原子钟和重力精密测量。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且被广泛引用。其博士论文两次被美国著名科普杂志 《科学美国人》报道,后被写入美国大学本科物理教材。2000年在《自然》上发表的关于透明介质中反常光速的脉冲传播实验已被引用约 500次。该工作曾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评为2000年十大物理学新闻之一。拥有美国、欧盟专利3项。为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两次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工程院会议。并于 2006年、2009年两次受诺贝尔委员会邀请为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建议人选。曾是美国光学学会《光学快报》副编辑(1999年~2003年)和IEEE量子电子学学刊特刊等4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特邀编辑。
  • 20位学者联名在 Protein Cell 发文否定 NgAgo 基因编辑
    双11晚上 Cell Research 那篇在斑马鱼里否定 NgAgo 基因编辑功能的文章发表才四天,国内另一份期刊 Protein & Cell(该杂志由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创办,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院士担任主编,副主编包括北京生科院院长康乐院士、副院长高福院士、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许瑞明研究员,2010年创刊,最新 IF:3.817)又迅速以 Letter 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质疑文章,与 Cell Research 不同的是,这篇 Protein & Cell 文章联合了国内外20名学者共同署名,他们分别是:  美国 NIH 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Shawn Burges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程临钊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谷峰教授   中山大学黄军就教授、松阳洲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伟教授   UCLA 林硕教授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李劲松研究员、周斌研究员   中科院北京动物所李伟研究员、王皓毅研究员   北大深圳研究院秦伟教授   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孙育杰研究员、魏文胜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吴强教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晓群研究员   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熊敬维研究员   北大工学院席建忠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杨辉研究员   北京大学生科院张博教授(见下图)。  本文通讯作者为:程临钊、林硕、魏文胜和王皓毅。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的具体参与者名单列在文后的 Footnotes 部分。  Cell Research 的文章事实上并不是直接针对韩春雨 NBT 的文章进行反驳,该文并没有按照 NBT 文章里面的实验方法去重复。而 Protein & Cell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直接有针对性的对 NBT 里面的部分实验进行的重复,即选用韩春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针对相同的基因设计 gDNA 在293T进行实验。该文也针对韩春雨提到的“superb experimental skills”、NgAgo 对支原体污染敏感(Han addedthat the activity of NgAgo is very sensitive to mycoplasma or bacteria in theculture)和 NBT 图3中对外源转入的 GFP 抑制的实验做出了相应回应,实验结果也表明外源转入的 GFP 表达确实在共转 NgAgo 和 gDNA 后表达有下降,但是通过测序没有检测到任何 DNA 有被编辑(Indeed, plasmid GFP expression reduction by cotransfection of NgAgo and its targeting DNA oligo is reproducible in our hands. However, we cannot demonstrate by sequencing this reduction is a result of DNA mutation),当然也提到这么多独立实验室进行重复实验细胞都被支原体污染是不现实的(However, it seems unlikely that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would all have their cells contaminated, resulting in consistently negative results for DNA editing activity. In fact, several of the signees of this letter have made sure that our cells are free of mycoplasma by first testing them before performing replication experiments)。  为了弄清楚所谓的“superb experimental skills”,这些联名署名的部分作者还派了一些学生亲自前往河北科大韩春雨的实验室参观学习,然而这些学生并没有被允许在韩的实验室操作相关实验(“superb experimental skills”. To gain insights into NgAgo’s utility,some of us have even sent visiting researchers to Han’s laboratory but they were not allowed to perform genome editing experiments involving mammalian cells when they were there)。  文章最后还提到了韩春雨引述 Nature 杂志8月9号 David Cyranoski 所写的一篇报道声称 NgAgo 的基因编辑功能被证实。然而,这所谓的证实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争论,而是应该用学术界通行的办法发表论文去说明。  总的来说,这篇 Protein & Cell 的论文才是最具针对性的文章,直接驳斥了 NgAgo 的基因编辑功能,而且回应了很多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如果说 Cell Research 的论文只是在本不平静的水面掀起了一阵波澜,那么这篇 Protein & Cell 文章有如齐天大圣在东海龙宫取走了定海神针。随着质疑的学术文章慢慢发表出来,相信 NgAgo 的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 《自然-生物技术》首声明否定韩春雨基因编辑,明年1月完成调查
    北京时间11月29日日凌晨, 在围绕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上争论达半年之久后, 发表该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NBT)终于发布声明称,其于今日发表的Toni Cathomen及同事(编注:美德韩三国的研究团队)的通信文章,可能会否定韩春雨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NBT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其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对韩春雨NgAgo实验的调查。以下是“声明”全文。  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的“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一文的声明  《自然-生物技术》今天就此前发表的韩春雨及同事所著论文“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发表了“编辑部关注”,并发表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题为“利用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NgAgo)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  《自然-生物技术》已审慎考虑过所有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原著论文的评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我们都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此次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不仅发表了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这可能会否定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 而且我们还连同原论文一起发表了“编辑部关注”,以确保读者知晓Cathomen及同事的论文,以及另外一篇在别处发表的论文(doi:10.1007/s13238-016-0343-9)所提出的担忧。目前,原论文的作者中有两位,即韩春雨和沈啸,已同意我们的发表这一“编辑部关注”,而高峰、姜峰和Yongqiang Wu则认为这并不合适。  《自然-生物技术》认为,让原作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对上述通信文章所提出的担忧展开调查,并补充信息和证据来给原论文提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我们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编辑部关注: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  《自然-生物技术》的编辑就上述论文发表“编辑部关注”,以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次,我们发表三个团队的实验结果(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图4的结果,这一关键图表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这些团队无一能在任何位点,或在任何高于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条件下观察到NgAgo所诱发的变异。另外一组作者在《蛋白质与细胞》期刊也报告了类似结果(doi:10.1007/s13238-016-0343-9)。  我们和论文作者进行了沟通,他们正在调查造成可重复性缺乏的潜在原因。我们向其告知了这一声明。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韩春雨和沈啸同意我们的发布这一编辑部关注,高峰、姜峰和Yongqiang Wu则认为目前并不合适。这些调查一旦完成,我们会向读者提供最新信息。  以下为英文原文  Statement regarding“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by Han Chunyu and colleagues, published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is today publishing an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alongside a Correspondence entitled “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by Toni Cathomen and colleagues, in relation to a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by Chunyu Han and colleagues.  Nature Biotechnology has carefully considered all comments relating to the original paper by Han and colleagues. As in all cases where apaper encounters criticisms after publication, we have undertaken a careful and thorough evaluation of these criticisms. Today, we are publishing not only a Correspondence by Cathomen and colleagues that may refute the main finding of efficient editing of an endogenous gene claimed in the original paper, but alsoan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alongside the original paper to ensure that readers are aware of the concerns raised by the paper by Cathomen and colleagues and a report published elsewhere in the literature(doi:10.1007/s13238-016-0343-9). At this time, two authors of the original paper, Chunyu Han and Xiao Shen, agree with this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whereas Feng Gao, Feng Jiang and Yongqiang Wu do not feel that it is appropriate.  Nature Biotechnology believes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authors to be abl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rns raised by the Correspondence and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paper if they are able to do so. Thus, we will continue to liaise with the authors of the original paper to provide them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do that by January 2017. An update will be provided to the community at that time.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The editors of Nature Biotechnology are issuing an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regarding this article to alert our readers to concerns regard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original results. At this time, we are publishing 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 that have tried to reproduce the results in the critical Figure 4 in the original paper by Han and colleagues, which demonstrates editing of endogenous genomic loci in mammalian cells. None of the groups observed any induction of mutations by NgAgo at any of the loci or underany of the conditions tested ab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s used.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recently reported by a different group of authors in Protein& Cell(doi:10.1007/s13238-016-0343-9).  We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authors, who are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causes for the lack of reproducibility. The authors have been informed of this statement. While the investigations are ongoing, Chunyu Han and Xiao Shen agree with this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Feng Gao, Feng Jiang and Yongqiang Wu do not feel that it is appropriate at this time. We will update our readers once these investigations are complete.    三国科学家表示使用NgAgo无法检测到基因组编辑效果  《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的10位学者的来信显示,三个独立的实验小组利用NgAgo未能发现基因组编辑的迹象。  “三个小组都合成了5’磷酸化的gDNA序列,使用高峰等人在Addgege提供的NgAgo质粒去转染相同的细胞系,并分析了基因组DNA寻找基因编辑的迹象。”  “尽管在报道的三种细胞系中做优化NgAgo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的不同尝试,但未能检测到成功编辑靶向序列的证据。”这十位科学家在来信中说。  “我们认为,在设计用于复制Gao等人的条件下,同时转染编码NgAgo的质粒DNA和单独的5'磷酸化单链gDNA不足以诱导在原始研究中报道的培养的人细胞中的indel,实现基因编辑。”  10位署名作者名单  Seung Hwan Lee,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   Giandomenico Turchiano,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   Hirotaka Ata,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研究生院   Somaira Nowsheen,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研究生院   Marianna Romito,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生物研究院   Zhenkun Lou,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肿瘤研究部   Seuk-Min Ryu,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国立首尔大学化学系   Stephen C Ekker,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部   Toni Cathomen,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部   Jin-Soo Kim,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国立首尔大学化学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