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形成机制

仪器信息网形成机制专题为您整合形成机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形成机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形成机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形成机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形成机制话题讨论。

形成机制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大提出全新内嵌金属富勒烯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上峰课题组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基于过渡金属钒的内嵌金属富勒烯,结合这两种分子结构上的关联性,提出一种全新的内嵌金属富勒烯形成机制——自驱动单原子碳注入机制,在内嵌金属富勒烯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审稿人认为,“这两种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很新颖”。  内嵌金属富勒烯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在近20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50种金属团簇被报道嵌入到富勒烯碳笼中,然而它们的形成机理却是长期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难题。揭示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富勒烯结构的稳定性,还对于实现金属富勒烯材料的可控、高产率合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报道的三种内嵌金属富勒烯形成机制(碳团簇插入、脱去机制,以及Stone-Wales机制)都侧重于外部碳笼骨架的转变,然而对于内嵌金属团簇之间的转变机制则从未被报道过。因此,对内嵌金属富勒烯中内嵌金属团簇的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是富勒烯领域极其重要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杨上峰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合成并分离出两种新型的基于过渡金属钒的内嵌金属富勒烯。并与中国科大李群祥教授课题组、厦门大学谢素原院士团队合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精确表征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结合DFT理论计算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这两种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存在极大的相似性。  在此基础上,杨上峰课题组提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全新的内嵌金属富勒烯形成机制——自驱动单原子碳注入机制。该机制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包括:独碳团簇金属富勒烯对单原子碳的吸附;单原子碳注入到碳笼形成双碳团簇金属富勒烯。所内嵌的过渡金属钒上存在的单电子对于促进单原子碳吸附到碳笼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于之前通过高压法或离子注入法实现将非金属原子(如氮)嵌入到中性富勒烯碳笼的报道,通过单原子碳注入机制可以实现将非金属原子原位嵌入到带负电的碳笼中,而且由于内嵌钒原子的存在,该过程可以认为是自驱动的,相比于以往的合成方法大大降低了反应能耗。  因此,该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以及合成新结构内嵌金属富勒烯具有重要意义。
  • Nature:触发早期胚胎形成的初始分子机制
    Nature:触发早期胚胎形成的初始分子机制 2013-11-21 来源:生物360 作者:koo 61 0 .collect_btn a{float:right margin:0 background:#A90C11 height:25px line-height:25px padding:0 10px color:#FFF} .collect_btn a:hover{ background:#292627 height:25px line-height:25px padding:0 10px color:#FFF} 收藏(0) 添加到书签 -- 任何一名高中生物学新生对于怀孕的基本特征来说都是熟悉的,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尚未发现触发发育中的胚胎形成的一连串事件的初始分子机制。 现在,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的遗传学家们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鉴定出这样的一种生命触发器,就好比是&ldquo 推倒第一个多米诺骨牌让其他的骨牌也跟着倒下的手指,从而启动胚胎产生&rdquo 。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母体提供一套遗传指令来驱动早期胚胎发生。这一套临时的母体指令有助引导胚胎如何读取它的基因组。然而,让母体停止对发育初期的胚胎发育进行控制的指令仍然未被发现。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在这些指令中,从受精时到对胚胎发育的控制转移到胚胎时这一段时间(就斑马鱼而言,大约3小时;就人而言,大约为24小时)内哪些指令被最频繁地读取。 他们发现,三种蛋白因子--- Nanog、Pou5f1(也被称作 Oct4)和 SoxB1 具有最高的活性,确实是推动生命多米诺骨牌运转起来所必需的。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这些因子与让人成体细胞经历重编程过程而转化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所需的蛋白因子相同。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因子是成体细胞的青春之源,有助人们理解生命形成中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是如何被&ldquo 推倒&rdquo 的。
  • 复旦揭示沪大气污染粒子形成化学机制
    p   污染城市大气中的纳米微细粒子是怎样从不可胜数的空气分子形成的?最近,这件听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的事情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琳和他的科研团队做成了。四年筹备,三年半实验与数据分析,两年持续观测,他们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揭示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污染纳米微细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谓大气新粒子形成的化学机制,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p p   在此之前,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对于他们的发现,王琳给出了一个比喻:“这相当于我们从133倍于地球人口数的气体分子中找出了最关键的那2个,一个是硫酸分子,另一个是二甲胺分子,他们碰到一起,就可能发生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了。”7月20日,研究结果以《中国典型超大城市的硫酸-二甲胺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Atmospheric New Particle Formation from Sulfuric Acid and Amines in a Chinese Megacity”)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姚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生奥尔加· 加尔马什(Olga Garmash)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琳为通讯作者。 /p p   攻坚克难:挑战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世界未解之谜” /p p   大气PM2.5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在大众观念中,工厂和汽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PM2.5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人类活动或者自然活动所带来的大气颗粒物直接排放,我们的‘术语’称之为‘一次排放’。”王琳介绍说,除了“一次排放”,在空气当中,时常发生着的,还有颗粒物的“二次形成”。 /p p   相较于“一次排放”,“二次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过程指空气中的挥发性气体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饱和蒸气压较低的反应产物,这类物种会凝降在已有颗粒物的表面上,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而另一种过程则会大幅增加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大气中部分气体分子随机碰撞,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化学键而生成分子团簇,分子团簇的进一步生长则形成了纳米微细粒子,也就是大气新粒子,期间发生从气体到凝聚态的相变 这些纳米微细粒子的继续生长,则可以造成大气PM2.5污染。“‘二次形成’让大气中的颗粒物变得更‘重’、更‘多’,我们课题组目前主要关注变‘多’的过程,研究城市空气中的大气新粒子是怎么形成的。”王琳说。 /p p   近年来,相对洁净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大气化学机制被逐渐建立。然而,城市大气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特征与洁净大气中的该类事件有着显著区别。在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从小于1纳米的气态前体物分子到1-2纳米左右的分子团簇再到几个纳米的纳米微细粒子,质量和粒径都十分微小,其大气混合比更是在兆分之一以下,这给科研人员开展原位、实时的测量提出了极大的实验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d331b5ae-e3db-4a6d-a4d9-06b481330ee8.jpg" title=" 图1.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应用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所识别的大气痕量物种的质量亏损图。 /p p   “通过测量3纳米以下颗粒物的浓度来判断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是否发生已经很难了,还要想办法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气态前体物和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测出来,再识别其中哪些分子和分子团簇对这一事件有着比较直接相关的贡献。”从测量到识别再到形成机制的推导,每一个步骤的推进都是一次“难上加难”的“拓荒”,因此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 /p p   利用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纳米颗粒物粒径放大技术,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王琳团队针对这一难题在上海开展了长达两年的连续大气观测。“我们就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四教学楼的楼顶做(实验),那里有一个环境系的大气超级观测站。”但这一技术还远远未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的“黑箱”阶段,只有使用者对仪器有深入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p p   进行大气外场观测、成功捕获信息是研究“攻坚克难”的关键性“播种”环节,要想让种子“生根”“发芽”到最终“结果”,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浇灌”。 /p p   “我们做了两年观测,其中在2015-2016年冬季还使用了包括飞行时间质谱在内的更多仪器设备,进行了加强观测,积累下来的数据少说也有几百个G了。”王琳说,数据分析、现象识别和信息甄别也是一项大工程。从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他们和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合作者一起,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了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 /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半的时间,王琳团队终于收获累累硕果:他们测得了上海城市大气中1-700 纳米区间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浓度,获得了大气新粒子的形成速率和成长速率 并应用大气常压界面-飞行时间质谱和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量了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期间大气中性和带电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 /p p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气体硫酸分子和一个二甲胺分子随机碰撞,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分子簇,分子簇通过与其他硫酸分子、二甲胺分子或其他硫酸-二甲胺团簇的碰撞继续生长 一定尺寸以后,其他物种(例如极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开始加入这个过程,并最终形成大气新粒子。 /p p   研究中还观测到了世界各地大气外场观测中最高的硫酸二聚体质谱信号,并识别了多个关键硫酸-二甲胺分子团簇,所得的上海大气中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中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模拟实验所得的新粒子形成速率具有一致性。这是首次在外场观测中发现并证实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机制可以用于解释我国典型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fb72a874-82a6-4501-aedb-5e1a5ec581db.jpg" title=" 图2.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外场观测所测得的大气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模拟的对比。 /p p   七年磨剑:坚守孕育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希望 /p p   据介绍,这一研究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琳团队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马库· 库马拉(Markku Kulmala)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美国飞行器公司(Aerodyne)合作完成。研究成果有望解释高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从而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尤其是大气颗粒物的二次形成提供潜在的防治措施,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的雾霾污染和更大尺度上的全球气候变化。 /p p   “对我们的研究来说,环境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环境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从2014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17年7月成果初显,王琳和他的团队一个项目做了三年半,实际上,这个项目花的时间远不止这么多。 /p p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展相关的课题了,那时候也预感到仪器设备的发展可能在近期会有一次突破,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2011年1月,王琳作为第一批“青年千人”扎根复旦,但在回复旦以前,他就开始为了这个项目四处忙碌。联系厂家、购置仪器、熟悉仪器的性能、熟练相关操作等准备工作并不简单,王琳说,相较于直接花在做实验上的时间,前期准备时间更长。 /p p   在复旦的前七年时间里,王琳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投在了这个项目上,但前几年的研究几乎看不到任何回报,很少有直接可见的文章产出。“我心里着急的很,但幸好复旦的科研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系里的前辈也都很支持我做这件事情,没有人掰着手指头数我发了几篇文章,催着我一定要出成果。”王琳很感激这种理解和支持: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启动资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连续滚动支持、上海市各方同仁的通力合作、依托复旦大学而建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五十多位同事共同打造的研究平台,让他做成了这件“拖得很久”又“很难做”的事情。 /p p   “我们做环境研究的,讲究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在真实环境中有应用,是在真正的环境中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只会在实验室中发生的科学实验。”这也是王琳及其团队坚持在成分复杂多样的城市大气中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p p   王琳认为,在中国典型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加强对污染物一次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染物的二次形成也应予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得益于此项研究中提出的化学机制,参与大气新粒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化学物种将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控制,从而有望有效地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减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另外,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将这一机制运用于全球气候模式中,能够更好地模拟全球大气颗粒物乃至云凝结核的数目,更好地理解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趋势。 /p p   谈及项目之后的发展,王琳说:“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这个项目之后还会继续。”他希望,在现有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化学机制框架下,能进一步明确我国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中的前体物主控因素,理解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与雾霾形成的关系,从而助力国家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 /p
  • 多国科学家揭雾霾形成机制 中国治霾需增控NO2、NH3
    近期,一个由中国、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文章,宣称找到1952年伦敦大雾及当前中国雾霾形成的主要化学机制。(来自网络)  人们知道由二氧化硫转化产生的硫酸盐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原因,而具体转化机制并不清楚。该团队研究证实伦敦大雾是在多云的大气环境下,由二氧化氮促使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从而形成危害性大雾。而中国当前雾霾的形成机制稍有不同,除了二氧化氮外,还有氨的参与,才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促进了对雾霾形成机制的正确理解,将为中国制定更加有效的雾霾监管行动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的排放管控,而该研究提示出要同时减少二氧化氮和氨的排放将会产生更好的雾霾防控效果。  中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由发电厂排放,二氧化氮主要由发电厂和汽车产生,而氮主要由肥料和汽车的使用产生。
  • 丹麦研究揭示二维材料中量子发射体的形成机制
    据丹麦技术大学官网信息,量子计算和保密通信都是基于单光子发射体,有关量子发射体的研究是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的基石,将对通信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二维材料六边形氮化硼一直是最有吸引力的候选材料,但是科学界对六边形氮化硼中如何形成量子发射体的机理知之甚少。丹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原子轰击与原子计算相结合的新方法,轰击二维材料六边形氮化硼中的单个氧原子,产生了量子发射体。在这一新的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调整击中目标的速度和氧原子数,并可以控制局部发光中心(localized luminescent centres) 的缺陷数量。此外,调节氧原子的速度和数量可以帮助了解这些发光中心的形成机理,并提供它们最可能的微观起源。这一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新方法,展示了量子发射体如何形成的机制,为深入认识量子发射体最可能的微观起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丹麦技术大学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下一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在六边形氮化硼中定点生成量子发射体。实现了“位点选择(site-selectivity)”,就能够有效地将量子发射体集成到光学电路中(optical circuits)。
  • “检测”促进高质量发展,广州推动南沙区加快形成面向粤港澳的检验检测行业对话交流机制
    4月12日上午,广州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暨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峰会在黄埔区举行。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广州检测”已经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龙头效应、品牌效应,接下来,广州将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要求,加强部门合作,持续推动“检产融合”“链金合作”,瞄准短板抓紧强链补链,指导南沙区加快形成面向粤港澳的检验检测行业对话交流机制、黄埔区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全力推动广州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国盛表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为检验检测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市场主体众多,经济活动活跃,为检验检测需求提供了强劲动力。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要用好本地资源,用足中央、省赋予的政策,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方向,扩大优质检验检测服务供给,构建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水平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贡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军明在致辞中介绍了广州布局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印发全省首个检验检测服务业领域《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以“政府+市场”“链长+链主”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筑基”“强链”“提质”3大工程等情况。他表示,“广州检测”已经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龙头效应、品牌效应,有基础、也有能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国际国内、各行各业提供更坚实高效的服务支撑,为制造业当家、为产业创新全面赋能。接下来,广州将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要求,加强部门合作,持续推动“检产融合”“链金合作”,瞄准短板抓紧强链补链,指导南沙区加快形成面向粤港澳的检验检测行业对话交流机制、黄埔区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全力推动广州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晓斌介绍了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情况,广州市检验检测产业链“总链主”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广州市检验检测服务业产业情况,中国赛宝试验室、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智能家电、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医学检验、食品、现代测量体系”等领域,在关键技术创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高端检测供给、集成化服务等方面发表演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峰会最后,发起了广州市检验检测机构诚信从业倡议活动。
  • 广州地化所等揭示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分,对空气质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有机前体物在云雾滴和含水气溶胶中的液相化学转化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重要途径。由于植物排放前体物(如植物挥发、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源(如燃煤、机动车排放)前体物的极性更强、更亲水,过去的研究多聚焦于植物排放前体物转化生成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aqSOA)的过程,缺乏对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中人为化石燃料源贡献的精准量化。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日本中部大学合作,通过测定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单体分子的碳十四(14C)同位素,给出了化石源碳对中国大气中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巨大贡献的关键科学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以Large contribution of fossil-derived components to aqueous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in China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14C同位素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经过漫长地质演化,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14C已完全衰变,而生物质的14C丰度,却和当前大气基本保持一致。因此,14C可以准确量化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分子中生物碳源和化石碳源的相对占比。研究团队在位于珠三角西南部的鹤山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采集了一整年的大气细颗粒物(图1),以大气颗粒物中草酸为主的一系列小分子有机酸作为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示踪物。14C分析显示,当鹤山站的气团起源于内陆时,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标志性化合物的化石来源碳占比达到了55%到70%(图2)。相反,当气团起源于南海沿岸时,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分子中的生物来源碳占比可达近70%,这与内陆气团形成了鲜明对比(图2)。在我国几个重点城市群,研究人员同样观测到化石来源碳在冬季对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巨大贡献。   过去基于整体气溶胶组分的14C分析结果,大多认为有机气溶胶主要由生物质来源碳贡献。该研究表明,在中国典型城市,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分子可大量来源于化石燃料。这一认识对更好地模拟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评价其气候和环境效应,以及更精准地控制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科学组织联合研究专项项目等的支持。图1 研究区位置及采样活动中的后向气流轨迹、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和气溶胶基础表征参数。图2 沿海背景和大陆气团中草酸的二维双碳同位素(δ13C、Δ14C/Fm)特征。
  • 揭开历史名画保存之谜丨从纳米尺度揭示19世纪绘画(Corot)中锌金属皂的形成机制
    背景简介 油画中的油漆颜料虽可以保存几个世纪,但其不是化学惰性的。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油漆成分会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其劣化并产生有害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存在在油画中的有害化学反应,例如金属皂的形成。金属皂通常是由油画艺术品中的高活性颜料铅白(水白蜡)和锌白(氧化锌)形成的。除此之外,Al、K、Ca、Cu、Cd 和 Mn等元素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周围环境中的众多因素(例如,水、挥发性酸、温度、颜料溶解等)也会引发并促进颜料中金属皂的形成。并且在随后复杂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能够破坏油画画质的金属皂聚集体。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并了解哪些因素促进了金属皂的形成和聚集,有必要在多个尺度上研究油画颜料中化学物质的分布。但分析油画中的详细组分是非常有难度的,这是因为各种颜料通常会在微米和纳米的尺度上缓慢相互混合,使得识别这些成分变得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图1 (a)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Gypsy Woman with Mandolin, c. 1870(由华盛顿特区美术馆提供) (b) 使用暗场反射可见光照明获得的横截面(样品1)的光学显微镜图像;(c) 图(b)中白色矩形区域内的背散射电子(BSE)图像。 光学光热红外O-PTIR技术支持 对油画中的详细组分的分析,通常需要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µFTIR)显微光谱技术,以区分原始颜料组分和有害产物,并确定反应区域和扩散区域。但µFTIR通常受到空间分辨率的限制(约3-15 μm,且依赖于入射红外波长),不足以在微米及纳米尺度上检测和分析低平均浓度的物质,从而阻碍了了解金属皂形成的根本原因。然而,新型的光学光热红外(O-PTIR)光谱技术克服了传统µFTIR光谱分辨率决定于红外光衍射限的限制,其空间分辨率可达到 ~ 500 nm。O-PTIR是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基于热膨胀的红外技术,其使用红外激光照射样品引发热膨胀,然后用可见探针激光进行红外测量。因此,其空间分辨率由可见激光的光斑大小决定,使其不依赖红外光波长。另外,O-PTIR测量不需要与样品直接接触,避免了表面脱落粒子的干扰或对待分析绘画品片段的可能损害,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历史绘画品的分析方法,并有可能拓展到其他具有多彩表面的文化遗产样品。图2 (a) 样品1(约6 µm厚)的横截面标记位置处的µFTIR光谱;对应的µFTIR强度分布图:(b) 1530和1558 cm-1和 (c) 1580和1630 cm-1。 研究概述 近期,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Andrea Centrone团队通过O-PTIR光谱技术研究了19世纪法国油画(Gypsy Woman with Mandolin by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层薄片中化学组分分布(图1)。结果显示,油漆样品是由颜料(钴绿、铅白)、固化油和大量相互混合的小的锌皂域(通常小于 0.1 μm3)组成。同时,该课题组也鉴定出锌皂域中含有硬脂酸锌和油酸锌结晶皂(具有窄的 IR 特征峰 (≈1530–1558 cm–1 )),以及非均质、无序、可透水的四面体锌皂(具有中心在 ≈1596 cm–1处的特征宽峰)。和传统的µFTIR结果相比较,O-PTIR技术提供的高信噪比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谱图结果,非常适合识别油画中具有低平均浓度的相分离(或局部浓缩)组分物质。O-PTIR技术对纳米成分信息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油画保存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了解,以及提高艺术绘画品的保护。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2022, 94, 7, 3103–3110上。 具体结果展示 图2a展示了油画样品横截面(含有钴绿颗粒)上不同标记位置的µFTIR光谱图。这些谱图几乎一样。并且结晶羧酸锌相(1530-1558 cm-1,图2b)和 dt-Zn-soap相(1580-1630 cm-1,图2c)的吸收强度图也具有相似的分布。这是因为µFTIR的空间分辨率不够高,钴绿颗粒(~ 2到 ~5 µm)小于样品厚度(~6 µm)和µFTIR分辨率(~ 6 µm)。因此,分析这些样品中金属皂的分布需要更高的IR空间分辨率。与µFTIR(图2)相比,O-PTIR光谱(图3)在 ~500 nm尺度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不同化学成分的分布。对于此处研究的薄片样品,O-PTIR探测的是整个样品厚度的组成。因此,观察到的异质性并不局限于界面边界或表面。由于O-PTIR探测的样品体积(~0.5 x 0.5 x 0.4 µm3)比µFTIR探测的体积(~6 x 6 x 6 µm3)小约2000倍,因此O-PTIR光谱能够揭示更详细丰富的成分信息。这对于鉴定识别在微米及纳米尺度进行相分离的金属皂特别有用。这些金属皂通常具有不同但接近的IR吸收频率,使用µFTIR光谱无法区分。在0.1 µm3探测体积内,O-PTIR光谱显示了结晶羧酸锌相(1530-1558 cm-1,峰)和无序的Zn-soap相(1550-1660 cm-1,宽峰)共存。同时还观察到硬脂酸锌(1539 cm-1, ZnSt2)、油酸锌(1550, 1527 cm-1, ZnOl2)和可能的壬二酸锌(1550, 1532 cm-1, ZnAz2)的特征峰。ZnSt2在1539 cm-1处的特征峰通常是结晶羧酸盐相中主要特征峰。硬脂酸镁(≈ 1572 cm-1, MgSt2)的特征峰不存在。以 1590 cm-1为中心的宽峰,通常与Zn羧酸盐或离聚物相相关,并会在中心频率、形状和半峰全宽上显示出巨大变化,表明它与化学异质性相关。图3a中的光谱显示了在该范围内是一个宽峰,并在 1654、1623、1587和1554 cm-1处有可轻微分辨出来的峰。归因于四面体Zn皂相,峰形的光谱偏移和差异可能是由于局部配位环境和/或水含量的变化引起的。重要的是,结晶羧酸锌相(基于1530和1558 cm-1之间的峰)和无序的四面体锌皂相(在1550和 1660 cm-1之间具有宽峰)的分类与CH2拉伸频率密切相关(图3b)。众所周知,脂肪链的CH2对称和反对称拉伸的频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链的分子内构象。当结晶Zn皂的特征峰在光谱中突出时,νas(CH2)的频率低(~2918 cm-1);但当在光谱中仅观察到无序Zn皂的峰时,νas(CH2)的频率显著增加(高达~2932 cm-1)。当有序和无序金属皂相的特征峰在光谱中共存时,低频和高频νas(CH2)的特征峰都可以观察到。在1741 cm-1和1541 cm-1(Zn(St)2)处测量吸收强度图,并进行比率测量(图3d)。考虑到100 nm步长、~500 nm横向分辨率和 ~0.1 µm3探测体积,样品中金属皂物质的IR相对强度突然变化,表明样品中的相分离发生在小于500 nm的尺度上。图3 (a, b) 图c中的数字编码位置获得的O-PTIR光谱;(c) 光学显微镜图像;(d) 通过将1741 cm-1(油)处的强度除以1541 cm-1(Zn(St)2)处的强度得到的O-PTIR强度比图。结论 在这项工作中,高空间分辨率的O-PTIR光谱技术用于研究19世纪法国绘画油漆层中化学物质和金属皂的分布。O-PTIR的探测体积比传统µFTIR探测的体积小~2000 倍,从而可以获得纳米尺度上的成分信息,以提高我们对油漆颜料中发生的化学过程的了解。O-PTIR光谱技术能够快速识别样品中微米和纳米尺度上的不均匀性,并在空间分辨率、扫描速度和信息内容之间取得出色的平衡。这项工作将促进在纳米尺度分析油画颜料的成分并促进艺术保存技术的发展。 研究利器 上述研究中的新型光学光热红外(O-PTIR)光谱技术是由美国PSC(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公司研发的一款应用广泛的非接触式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lRage。基于的光热诱导共振技术,mlRage产品突破了传统红外的光学衍射限,其空间分辨率高达500 nm,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亚微米尺度下样品表面微小区域的化学信息。 光学光热红外(O-PTIR)光谱技术可实现:☛ 亚微米(〜500nm)红外空间分辨率☛ 无需样品制备或对样品制备要求低,厚度从100 nm到 10 mm,对粗糙/光滑表面均友好☛ 无荧光干扰,与激光波长或样品无关☛ 约1秒内出色的光谱灵敏度☛ 无光毒性(激光功率100 mW具有良好的信噪比)☛ 能够同时进行亚微米红外+拉曼显微镜(同位点+同时间+相同分辨率)☛ 水中的活细胞成像☛ 便于操作且适用性广的反射测量模式(非接触式),谱图质量媲美透射FTIR数据
  • Nature Nano! O-PTIR光热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揭示微塑料颗粒新来源及形成机制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泛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充斥于从海洋到陆地的所有环境里。科学家再次发现塑料会在机械作用、生物降解、光降解、光氧化降解等过程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被分解成碎片,形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随着生物链,造成更广泛的危害。如硅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因其优良的耐热性,常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例如消毒、蒸煮)的产品,例如婴儿奶嘴、烘焙模具和密封圈等。但这些产品在反复高温水热作用下的老化情况以及微塑料颗粒的释放情况,目前尚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目前微塑料的常规检测是光谱分析法对样本的种类和组成进行鉴定,由于它们具有无破坏性、低样品量测试、高通量筛选以及所获取的结构信息互补等特点,成为检测和鉴别微塑料的主要分析技术。如傅里叶红外显微红外(μFTIR)或显微拉曼光谱(μRM),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复杂的样本处理,如浮选,多过滤等,而且因其自身的技术限制,如μFTIR分辨率取决于红外波长,仅为10−20 μm,μRM易受荧光干扰,分辨率低为1 μm,无法表征亚微米尺度下塑料表面的化学变化,也不能识别单个纳米塑料(图1. 根据O-PTIR红外显微成像技术估算硅橡胶奶嘴蒸汽消毒过程中两种微纳塑料颗粒的生成、婴儿暴露及环境排放量O-PTIR光热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短波长可见激光探测样品IR吸收区域的光热效应,即可见激光与脉冲式中红外激光共轴照在样品表面,IR吸收区域的温度上升、折射率改变,并据此获得样品特定区域的IR光谱。它突破了传统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局限,空间分辨率提高了几十倍,达到500 nm,并且测量更简单,更快速,无需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结合液体检测模式和同步拉曼技术,可直观判断亚微米尺度下(微)塑料表面是否发生降解,并可识别和统计出小尺寸微米塑料(1−10 μm)和纳米塑料(400−1000 nm)的粒径分布和数量。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季荣教授和苏宇副研究员团队与美国麻省大学邢宝山教授等合作,利用先进的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 公司生产的mIRage O-PTIR显微光谱仪,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塑料表面亚微米尺度化学变化表征方法。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分析四个国际主流品牌奶嘴产品在蒸汽消毒前后表面形貌及分子结构的变化,先证实了蒸汽消毒引起硅橡胶老化具有普遍性。研究发现,硅橡胶婴儿奶嘴的主要成分为聚二基硅氧烷(PDMS)及树脂添加剂聚酰胺(PA)(图2b和2c),在经过蒸汽消毒(100 °C)时表面发生降解并释放出微纳塑料颗粒(图2a)。另外借助O-PTIR特有的单一波长大范围成像技术,作者统计了奶嘴消毒过程中PDMS降解产生的1.5 μm以上塑料颗粒数量,并估算出正常奶瓶喂养一年进入婴儿体内的该类微塑料总量约为66万颗,比此前文献报道的儿童从空气、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热塑性微塑料数量之和高出一个数量;假如这些微塑料全部被排入环境,全球平均排放量可能高达5.2万亿个/年。上述结果表明硅橡胶奶嘴消毒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儿童体内和环境中微纳塑料的重要来源。图2. 使用水热分解法对硅橡胶试样表面进行蒸汽腐蚀;(a) 实验装置及O-PTIR工作原理示意图 (b)样品蒸煮60 × 10 min表面前后的光学图像 (c) 图(b)中位置1-16的归一化O-PTIR光谱如图3所示,作者通过对代表性产品蒸汽处理不同时间后(图3a),采集其表面的光学显微图像(图3a和3b)、红外吸收光谱(图3c)和单一特定波长下的大范围的红外成像(图3d),实现了硅橡胶表面同一微区两类聚合物(PDMS和PA)降解过程可视化。在消毒开始后10 h内,蒸汽从硅橡胶表面缺陷位置渗入,使得表层PDMS聚合物膨胀鼓出(高度5 μm)形成侵蚀面;伴随PDMS分子水解、氧化,侵蚀面开裂、凹陷(深度5 μm),部分脱落;同时,伴随PA分子断裂、氧化,树脂颗粒发生迁移、脱落和缩小。图3. 试样表面蚀刻演变的可视化研究. (a,b) 1号样品表面在蒸煮10、60和600分钟前后的光学图像;(c)b中位置1-13的归一化O-PTIR光谱 (d)b中S1-S4区域的部分区域的可见光图像以及在C=O (1655 cm−1)和Si−CH3 (1263 cm−1)的O- PTIR红外成像) 除此之外,作者根据消毒后奶嘴清洗液中单个颗粒物的显微图像和红外吸收光谱,作者揭示了硅橡胶表面聚合物(PDMS和PA)降解生成两类微纳塑料的结构特征,并在单颗粒水平上表征了微塑料的降解转化动态过程。PDMS和PA水热降解后分别生成了薄片状、含聚硅氧烷的塑料颗粒(0.6−332 μm;其中【文末小故事】 本文作者苏宇副研究员在2019年便有了此实验想法,但受限于常规FTIR分析手段无法测量。在几经周折后,了解到Quantum Design中国的mIRage O-PTIR显微光谱仪具有亚微米分辨、无需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结合液体检测模式和同步拉曼技术,可直观判断亚微米尺度下(微)塑料表面是否发生降解等技术优势,可完全解决现有的测试难题,终在QD中国(北京)样机实验室,利用mIRage O-PTIR显微光谱仪顺利完成了样品的红外测试部分。 Quantum Design中国能够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QD中国一直以来的信念和企业文化,也是我们的荣幸,期待mIRage O-PTIR显微光谱仪及我们的其他先进技术设备能够助力相关科研工作者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1]. Su, Y., Hu, X., Tang, H. et al. Steam disinfection releases micro(nano)plastics from silicone-rubber baby teats as examined by optical photothermal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 Nat. Nanotechnol. (2021).
  • 河南大学科研团队揭示光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
    10月1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长文刊登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成果是由我省科研团队主导并发表在《Science》上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该领域在国际上的重大突破。2019年10月,在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支撑下,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同年12月,王学路教授加盟河南大学。“河南省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以及河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是我们团队选择河南大学的重要原因”,王学路说。在谈到对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感受时,他说:“随着我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卡脖子’问题要从根儿上解决,必须从基础研究着手。基础研究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它解决的其实是社会未来20年或30年后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做的是提前谋划和战略布局,所以,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有前瞻的眼光,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预测和精准把脉我们社会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要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重大突破,这也是楼阳生书记提出的发展要前瞻30年在科学研究上的体现。”王学路说:“我们将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和黄淮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一流课题为牵引,吸引汇聚优秀人才,建成一支在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领域,创新活力旺盛、引领学术前沿、奋力拼搏、满足地方需求的卓越创新团队,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Bioactive Materials:血管生成的重大突破——基质硬度通过 p-PXN-Rac1-YAP 信号轴调节尖端细胞形成
    【研究背景】血管生成是指从现有血管中内皮细胞生长而生成新的血管,一旦血管开始生成,被称为细胞的特殊内皮细胞就会开始发芽过程。由此,血管芽内皮细胞的长出标志着血管生成的开始,这一过程在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然而,细胞外基质(ECM)的机械特性如何调节细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细胞的特性是血管生成和组织工程的关键,它可以定向迁移到无血管区域,对终形成的血管形态起决定作用。迄今为止,各种生化信号分子因素如 MST1-FOXO1等多见报道,然而功能血管的建立需要生化和生物力学信号线索的结合,后者取决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的特性。近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郭亚茹博士以作者在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tip cell formation through the p-PXN-Rac1-YAP signaling axis的研究文章。文章报道了基质硬度通过p-PXN-Rac1-YAP信号轴调节细胞形成,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寻找佳材料,也为肿瘤治疗和病理性血管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在生物材料设计和治疗一些病理情况方面具有特殊意义。邓旭亮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概述】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研究了基质硬度对细胞形成的影响,并探索了基础机制。在肝癌细胞的外层发现CD31表达更高,组织硬度也更高。基质的硬度增加可以显著增加血管的生成和细胞富集基因的表达。硬度较大的基质增加了FAK和p-PXN的局灶黏附,提高了活性Rac1的水平,进而导致细胞骨架组织和细胞刚度增加。随后,YAP作为下游的力效应因子被激活并易位入核,上调靶基因的表达,终促进细胞的形成。p-PXN还可以减少细胞间的连接,从而促进细胞的形成。由此表明:基质硬度可通过p-PXN-Rac1-YAP信号轴调节细胞的形成。 【研究结果】硬度的增加还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图1D),从三维(3D)EC球体(图1E)的芽入侵距离增加可证明这一点。与GM60和GM30凝胶(图1F)相比,硬凝胶(GM90)中球体的芽数量增加了2倍。qPCR分析表明,细胞富集基因,包括CD34、VEGFR2、DLL4、CXCR4、EFNB2和IGF2,在GM90基质(图1G)中显著上升。同时,更硬的凝胶中芽的宽度更厚,矩阵中含有更多和长的纤维状体(图1H和I)。由此数据表明,基质硬度增加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的形成。图1. 基质硬度增强血管生成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形成。 在EC球形发芽模型中,从球体中产生的外层细胞和以下细胞分别被定义为细胞和茎细胞。未爬出球体的细胞被定义为密集细胞(图2A)。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我们检测到每个细胞的16个位置,并制作了典型的力学热图(图2B)。细胞的刚度在数量上是茎细胞的两倍,是咽细胞的四倍(图2C)。此外,免疫荧光染色表明,细胞显示长应力纤维的增强组装,而在茎和密集细胞作用捆绑是相对较短的,并限制在细胞外围(图2D)。研究人员发现细胞中的YAT显示出明显的核定位,而YAT在咽细胞(图2D和E)中成为细胞质。通过免疫荧光、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发现细胞扩散区域增加(图3A),粘附力(图3B和C)和细胞硬度(图3D),这表明 EC-ECM 连接增加,并通过 ECM 硬化提升细胞机械特性。另外,VP(YEP抑制剂)治疗显著降低了EC球体的延伸次数和芽入侵距离(图2F和G)。细胞富集基因也被VP(图2H)抑制。因此,可以推断基质硬度调节了ECs的细胞机械感知和机械传输,促进了YAC活化,终增强了细胞的形成。图2. 细胞、茎细胞和密集细胞的机械特性差异。图3. FluidFM粘附力检测过程示意图。 在确定了血管生成和细胞形成中EC亚型之间的机械差异后,作者探讨了ECM刚度通过PXN磷化调节细胞的形成,验证了 p-PXN 在硬 ECM 诱导细胞规范中的参与程度,进而推断,通过基质硬化强加的细胞形成需要PXN磷酸化。随后,作者验证了p-PXN-Rac1-YAP激活在ECM僵硬诱导细胞形成和血管生成体内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在裸鼠体内皮下注射 HepG2 细胞创建肿瘤模型,并从 8 天起每天使用 VP 治疗一次(图4F)。4周后,在肿瘤胶囊(图4G)上发现发芽较少的血管,CD31、CD34和VEGF强度(图4H,图4I )。VP治疗减少肿瘤体积(图4J)。这些数据表明p-PXN-Rac1-YAP信号轴与ECM硬化促进的细胞形成和血管生成有很大关系。图4. p-PXN-Rac1 通过激活 YAP 促进细胞的形成和血管生成。 图5. 发芽血管生成受ECM硬度影响的潜在机制的示意图。 综上,基质的硬度增加可以显著增加血管的生长、发芽和细胞富集基因的表达。硬度较大的基质增加了FAK和p-PXN在局灶黏附,提高了活性Rac1的水平,进而导致细胞骨架组织和细胞刚度增加。随后,YAP作为下游的力效应因子被激活并易位入核,上调靶基因的表达,终促进细胞的形成。 【研究意义】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细胞形成和血管生成机理的理解,有助于优化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生物材料设计,为一些病理情况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无论是组织工程还是血管再生,都应考虑机械特性,如针对细胞形成的刚度,以设计佳功能生物材料。此外,ECM可以在许多病理状态下变硬,如癌症的发展过程,随着变硬癌周围细胞数量的增加,迫切需要靶向p-PXN、Rac1或YAP的药物来有效防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研究利器】——FluidFM技术在生物活性材料领域的创新应用本实验研究人员采用了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技术,实现了单个细胞的分离,单个细胞粘附力的测量。瑞士Cytosurge公司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是集原子力系统、微流控系统、细胞培养系统为一体的单细胞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单细胞注射、单细胞提取、单细胞分离、单细胞粘附力的测定、生物3D打印等。实验中FluidFM探针以3 μm/s靠近细胞,设定力为100 nN。当探针连接到到达设定点的细胞时,在探针中施加-650 mbar 的力,并保持5 s,以确保细胞被探针完全抓取。然后,在保持-650 mbar的压力,以1 μm/s的速度将探针抬高至100 μm的高度,从而将细胞从基板上完全分离。FluidFM系统完全记录了每个单细胞的Z轴高度和力距离曲线,并分析其粘附强度。每个条件下至少测量并获得20个力距离曲线。所有细胞粘附测量实验过程都是在 37 °C在5% CO2细胞培养环境下进行。图6. FluidFM进行单细胞分离示意图。 图7. FluidFM进行单细胞力谱测定示意图。 【文末小视频】 本研究实际DEMO视频【联系方式】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也为大家提供样品测试、样机体验机会,还在等什么?赶快联系我们吧! 电话:010-85120277/78 邮箱:info@qd-china.com,期待与您的合作!【参考文献】[1] Y. Guo, F. Mei, Y. Huang, S. Ma, Y. Wei, X. Zhang, M. Xu, Y. He, B.C. Heng, L. Chen & X. Deng. 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tip cell formation through the p-PXN-Rac1-YAP signaling axis. (2021) Bioactive Materials.
  • 质检总局: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的部署,提高质检系统推动全社会参与质量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要达到5大目标,即不断提升质检工作水平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履行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 促进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形成紧密衔接、协调配合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 促进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提升质量和保障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促进全社会不断提高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方案》要求各地质检部门要从4方面着手,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   第一,要依靠地方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质量兴省、质量兴市活动 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 研究建立宏观质量评价指标 推动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 推动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第二,要联合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加强对质量工作的指导 加强对外贸易质量安全应对合作 加强具体工作的合作。   第三,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发挥提升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认真履行质量安全责任 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加强企业和产品质量监管 推动企业提升技术和标准水平 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水平 推动企业建立严格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 充分利用质检系统技术资源,在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或中小企业密集区,搭建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水平 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促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第四,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工作。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氛围 鼓励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积极参与质量工作,为提高质量建言献策 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协会、学会和专家学者的作用 积极推动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
  • 973计划启动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研究
    畜禽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畜禽在养殖过程中摄入体内,并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后残留在肉、蛋等初级产品中的外源化合物(例如兽药、饲料污染物等)和代谢物,它们对消费者的健康极其有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质量。 12月6日,973计划重大项目“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在华中农业大学启动,该项目以养殖业中大量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如喹恶啉类抗生素)为代表化合物,以消费量最大的猪、鸡为代表动物,研究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化学本质和形成机制、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及作用机理、有害物质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规律等。研究将阐明有害物质在畜禽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毒害研究、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消长规律研究等,为今后畜禽产品质量控制、安全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在畜禽产品安全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华中农业大学在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毒作用和监测方面曾组织过多项研究,开展过受试动物的系统毒理研究、毒代动力学研究和遗传研究等,并取得了多项成果。今年科技部批准的973计划重大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袁宗辉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科技部基础司、教育部科技司、湖北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参加了该项目的启动会议。
  • 食品监管“大部制”长效机制仍需多方配套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最受民生关切的领域。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是什么,新的监管体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政府监管之外如何更大地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监管作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政协委员认为,要真正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此次机构改革或许仅是开始。   多头管理存弊端大部制浮出水面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新的格局将有望形成: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   事实上,此前食品安全监管格局被认为是“九龙治水”,往往陷入“都管又都不管”的制度困局。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委主委施耀忠认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一个主要原因是职能交叉,监管漏洞多。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有13个,具有行政执法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有5个,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监管的交叉或者空白,难于做到食品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邵明立10日下午在分组讨论会上说,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药监局还只是卫生部下面的副部级单位,综合协调的难度非常大。这次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整合在一起,跟国际惯例接近了一大步,相比之前的“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部门的相关监管职能此次并没有并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方案中提出,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上述方案还提出,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后,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主要是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单独拿出来放在卫生委,把立法和执法分开,这是目前很多国家的做法。另外,将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监管全部放在一个部门里面,实现更为集中的监管效果,这种做法曾经也被考虑过,同样是可行的。   技术、法律、标准支撑一个都不能少   “多个部门管不好一个餐桌”一直被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之一,通过此次“大部制”改革的推进,能否真正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各方对此寄予了较高期望。   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到的委员以及学者普遍认为,食品安全不会一劳永逸,机构调整之外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套,将来随着新问题的出现,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机构调整和提高效率,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次的改革不能和上一轮一样仅对职能进行简单的划分,要有一个整体的眼光,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监管的效率,不能绝对地说部门“少就是好”,关键是要明确谁来决策、谁来执行、谁来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如果没有很好的配套,监管很难做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焦红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着重提到了技术支撑的问题。焦红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成立后,在协调任务和落实监管责任的情况下,下一步要加强相关技术队伍的建设和整合检测机构,从而加强技术支撑,真正做到对食品安全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各大民主党派对于食品安全体制的提案中,不少也提到了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配套。   九三学社中央提案称,基础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配套法律规章不完善,衔接不顺畅,惩处力度不足,违法违规成本低。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仍存在缺失、滞后、重复以及相互矛盾等问题,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影响了监管执法效率。   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要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修订,将现有食品卫生、质量、农产品、行业标准清理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接轨、满足保障人民健康和贸易需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加强市场和社会监管形成“热炉效应”   在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机构改革的同时,上述方案还提出要与市场和社会监管机制进行对接。根据该方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企业因此被认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然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多企业却参与造假或者推卸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在日美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要像“热炉”一样,企业一碰就会烫到,再也不敢碰了。但中国企业在食品安全上的违法成本很低,还没有形成“热炉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说“如何落实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机制,不是机构调整就能解决的,关键是要不断加强认识和管理。”   民革中央提案建议,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同时,要加强行业内龙头企业、大型企业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要加强产品的监控力度,采取更加严格的抽检政策 二是惩罚措施更加严格,要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对于龙头企业违法,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提高发 生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企 业 的 赔 偿 金额,防止部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不正当保护。三是大力推动龙头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中国有2亿多家小农户和几十万家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只依靠政府监督并不现实。像美国的食品安全主要不是靠政府监管,而是依靠各种消费者组织的第三方监管。一旦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组织就发起各种抵制活动,对企业有很大的威慑力。   民建中央提案建议,引入食品工业食品安全的第三部门监督机制。建立第三部门体系结构,包括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机构、食品安全的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机构、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机构、食品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机构等,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完备的组织架构体系。
  • 团队通过自主研制方法揭示大气污染物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江凌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纳米气溶胶质谱实验方法,研究了蒎烯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的气溶胶生长过程,揭示了大气污染物NO2和SO2对β-蒎烯光氧化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作用机制,为理解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在城市上空形成气溶胶的成核机理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学报》上。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污染分子(VOC,SO2等)可以与大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各种气溶胶颗粒。在高污染强氧化性背景下,气溶胶颗粒发生爆发式增长,形成雾霾。而雾霾成核的关键步骤是分子形成气溶胶过程,所以精确测量气溶胶新粒子的化学成分和成核机制对理解雾霾的形成和生长机理具有指导意义。生物源排放的β-蒎烯的全球年释放量为18.9Tg,与人为源排放的污染物(NO2、SO2等)光氧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太阳辐射、降雨、人类生命健康等有着重要影响。江凌团队近年来自主研发了基于大连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大连相干光源)的纳米气溶胶质谱实验方法,实现了气溶胶新粒子生成过程中成核前驱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的高灵敏探测,为研究污染物分子如何一步步成长为雾霾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本工作中,江凌团队利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人为源污染物对生物源污染物(β-蒎烯)光氧化产生SOA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β-蒎烯低浓度和高浓度情况下,NO2对SOA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均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随着NO2光解产生的O3浓度增加,有助于产生更多的O3氧化反应产物,从而加快了SOA的成核和生长。而SO2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了SOA的质量浓度,这可能是由于氧化过程早期形成的粒子对新形成的气溶胶有凝并和清除作用。该项研究揭示了蒎烯的光氧化反应机制,为深入研究各种生物源污染物和人为源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策略。
  • Nature:干细胞的端粒保护机制与众不同
    众所周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弗朗西斯• 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成果,突出了干细胞与众不同的端粒保护机制。在健康细胞中,端粒的保护作用非常有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逐渐缩短,最终失去了某些保护功能。这会导致我们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过,端粒缩短也能够避免肿瘤发展。癌细胞必须突破这层障碍,才能实现无限增殖。在体细胞内,端粒结合蛋白TRF2发挥着端粒保护作用。它结合并稳定端粒末端的t环(t-loop)结构,从而阻止染色体末端被识别为DNA损伤。在去除TRF2蛋白后,t环无法形成,染色体末端融合在一起,形成意大利面状的染色体,最终杀死细胞。然而,在这项最新的干细胞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TRF2的端粒保护作用是可有可无的。从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去除TRF2蛋白后,t环继续形成,染色体末端仍然受到保护。这也就是说,即使TRF2不存在,干细胞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影响。随着胚胎干细胞分化成体细胞,这种独特的末端保护机制却消失了。t环和染色体末端保护都依赖于TRF2。这表明体细胞和干细胞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保护染色体末端。文章第一作者、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实验室的Philip Ruis表示:“现在,我们知道干细胞中t环的形成并不需要TRF2,我们推断肯定有其他因素在起到相同的作用,或这些细胞采用不同的机制来稳定t环。我们也想深入了解。”研究人员发现,胚胎干细胞中t环的形成不依赖于TRF2,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多能性阶段TRF2的保护作用是可有可无的。“从根本上说,我们证明了干细胞以与众不同的方式保护其染色体末端,但仍需要t环,”通讯作者Simon Boulton说。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t环本身是否在保护染色体末端上起作用。此次研究有助于平息这场争论。研究人员发现,在带有t环但缺乏TRF2的干细胞中,端粒仍受到保护,这表明t环结构本身具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表示,更好地了解端粒如何工作,以及它们如何保护染色体末端,这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早衰和癌症等过程。未来,他们将继续这项研究工作,深入解析体细胞和干细胞的端粒保护机制。
  • 打击假药机制初步建立
    邵明立说,当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药品的现象依然存在。明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联合打击行动,挂牌督办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对涉案企业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绝不迁就。ELISA试剂盒 他说,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药的,将一律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对存在故意制假情节的,一律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对药品经营企业出租转让证照票据经营假药、明知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购销假药的,一律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邵明立指出,目前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呈现智能化、网络化、隐蔽化特点,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售假现象日益增多,高科技手段造假不断出现。企业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确切的假药线索和先进的假药鉴别技术支持,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收集、固定证据,依法查处假药。部分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与国际知名企业签订了联合打假备忘录,结成打假“战略伙伴”,共享最新的国际药品打假信息和打假培训资源等。打击假药机制初步建立。ELISA试剂盒  边振甲说,在企业参与打假的同时,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协调配合,全国形成了7 1华东8省市、华北5省市、泛珠三角、广东石龙打假论坛等多个区域打假协作机制。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企业关心药品打假等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更多领域保护医药知识产权的合作。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6(CDK6)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DK5)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Rattus norvegicus (Rat)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DK5)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ELISA试剂盒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Rattus norvegicus (Rat)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CDK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重肽铁蛋白(FTH)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
  •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应尽早推出
    油价变化牵动着居民的钱袋子。2012年国际油价跌宕起伏,国内油价随之大起大落四涨四跌。2013年油价将走向何方?盼望中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能否顺理成章地如期而至?国际原油市场冰火仍在 在中东动荡局势和欧美债务危机交织之中,国际油价走过跌宕起伏的2012年 油价变化牵动着居民的钱袋子。2012年国际油价跌宕起伏,国内油价随之大起大落四涨四跌。2013年油价将走向何方?盼望中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能否顺理成章地如期而至?国际原油市场&ldquo 冰火&rdquo 仍在 在中东动荡局势和欧美债务危机交织之中,国际油价走过跌宕起伏的2012年。布伦特油价全年上涨3.47%,而受制于北美地区石油产量大增、需求疲软等因素,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油价全年下跌7.09%。 展望2013年,国际石油市场&ldquo 冰火&rdquo 因素仍在。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问题风险重重,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对国际油价仍将形成支撑。 国际能源署预测,2013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石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而多数发达经济体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或微降,其中日本降幅较大,预计将达3.6%。 &ldquo 在需求增长疲软的同时,原油供应仍不断增加。&rdquo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分析师刘亚琴认为,欧佩克国家石油维持高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使得非欧佩克国家产油量不断上升,2013年石油供应并不存在压力。 &ldquo 通过美元贬值增加出口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最速效的手段。&rdquo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表示,2013年美元指数将保持疲软态势。据欧佩克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价格就上涨4美元。 国内油品市场愁卖不愁买 &ldquo 2013年国际油价可能维持大震荡格局。&rdquo 刘亚琴判断,油价下跌空间不会太大。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在每桶90美元附近,这可能是国际油价的底部。如果长期低于这一价位,美国页岩油开采进程或放缓,进而对油价形成支撑。 易贸集团副总裁钟健认为,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2013年国际油价仍将处于上升通道,预计WTI最高月均价可能比2012年提高20美元,达到每桶126美元左右。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经济的表情牵动着国际油价的走势。作为对外依存度接近60%的原油进口大国,国际油价的波动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油品需求明显减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有望不断回暖,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增速约6%。但总体来看,市场将维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态,市场愁卖不愁买。 &ldquo 尽管油品供大于求,但价格却难下来。&rdquo 钟健认为,2013年国际油价仍处于上升通道,国内油价被其&ldquo 绑架&rdquo ,国内油价格可能维持高位,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仍需警惕。 当前改革时机比较合适 2012年我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经历了&ldquo 四涨四跌&rdquo ,虽然涨跌次数打了个平手,但整体算来价格比上年高。其中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560元,柴油上涨590元。 专家认为,盼望中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有可能在2013年进一步推进。这意味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的联动会更加紧密。 &ldquo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既要做到与国际价格接轨,又要实现国内油价相对稳定。&rdquo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邓郁松表示,目前定价机制存在滞后性调整的问题,进一步改革的路径是缩短调价周期、加快价格调整频率。 在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看来,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应该尽早推出,一方面,国际油价目前运行相对平稳,改革时机比较合适;另一方面,新机制推出之后,可以在实际运行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进一步推进国内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昌吉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Cell子刊:果蝇节律神经元门控记忆消退的机制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个中性刺激与具有奖赏或惩罚作用的非条件刺激进行偶联,就能成为可以单独引发奖赏或惩罚反应的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会发生”的记忆。记忆形成后,若反复发生条件刺激单独出现而不伴随非条件刺激的情况,那么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示作用就会被重新评估,甚至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不会发生”的消退型记忆(extinction memory),于是记忆消退(memory extinction)就发生了。消退型记忆会影响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测强度,对动物依据环境变化采取适应性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也被应用于“暴露疗法”来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等疾病。消退型记忆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需要多次训练以形成;第二,维持时间比原本记忆短,使得原本记忆在被抑制一段时间后发生自发性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这样的特性使得以记忆消退为基础的暴露疗法成本高昂,还无法保证长期有效。因此,理解“多次训练却只能形成短期维持的记忆消退”背后的机制,对提高暴露疗法的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饥饿的果蝇可以通过偶联气味及蔗糖来形成嗅觉奖赏性记忆,并且单次偶联即可形成能够维持24小时以上的长时程记忆。然而要形成针对24小时奖赏性记忆的消退型记忆,却需要多次给予果蝇单独的条件刺激,而且形成的消退型记忆也维持不到24小时,之后奖赏型记忆就会自发恢复。这样的发现使得利用果蝇的奖赏性长时程记忆来研究消退型记忆的形成以及维持的机制成为可能,加之消退型记忆的形成能力被发现有昼夜波动,所以可以利用果蝇相对明晰的节律神经网络以及丰富的遗传工具,通过短暂操控节律神经元的活性来研究其对记忆消退的影响。果蝇的节律神经元可以依据位置和胞体形态分为包括DN1神经元在内的若干亚群,本项研究发现这其中存在少量表达Cryptochrome的DN1神经元,发挥着门控消退型记忆形成的作用。研究者们发现,多次消退训练形成的消退型记忆依赖于DN1节律神经元的活性升高,因为如果抑制这种升高,那么即使训练多次,也无法观测到记忆消退的现象。与此同时,原本无法稳定形成消退型记忆的单次消退训练,如果伴随上果蝇DN1节律神经元的短暂激活,就能够稳定地形成足以维持3小时以上的消退型记忆,并在24小时以后消失殆尽,与多次消退训练的结果相似。研究者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来进一步证实和探索DN1节律神经元对记忆消退的门控作用:第一,功能钙成像数据显示出果蝇的每个半脑中有1~3个DN1节律神经元在特异性响应多次消退训练;第二,记忆消退所必须的DN1神经元的下游之一,SIFamide神经元,也是记忆消退所必须的。这些结果共同揭示出果蝇节律神经元参与调控记忆消退的门控机制:多次记忆消退训练首先稳定地激活了DN1神经元,这样的激活进一步使得单次消退训练能够稳定地引起消退型记忆的形成;反之,如果DN1神经元的活性被限制在低水平,那么即使多次消退训练,也无法形成消退型记忆。这个机制认为在消退型记忆的形成过程中,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不会出现”只发生了一次偶联,而果蝇的单次训练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形成短时程记忆,因此这个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多次消退训练无法形成长期维持的消退型记忆。
  • 我国将建立药企风险管理机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负责人李国庆答记者问   今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负责人李国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举行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发布会上表示,“就像开饭店,我们知道哪一个饭店是几星级的饭店,相对地来说它代表了它的信誉、代表了它的水平、代表了它的能力,我们大家在消费的时候就会有所选择,让那些风险等级高的企业,甚至是那些“无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将来,在药品安全领域方面也要建立的药企风险管理机制。”   李国庆介绍,提出的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大体上来说就是根据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会有一个详细的分析,根据这些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设定若干指标,也就是设定和风险相关的若干指标,形成若干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都会针对这个企业的特点有一定的评估,在这个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评估后会对这个企业做出一个风险等级的判断。   做出这样一个风险等级的判断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大体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用风险管理的方式更好地通过风险分析、信号发觉等等一些这样的措施和手段,来更好地发现一些安全性的、苗头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早期发现,做到药品安全风险的真正的预防为主。这些是通过风险分析的理念和手段,包括一些科学的工具来实现风险的预防,使药品安全做到预防为主。再有就是根据企业不同的风险等级,可以对不同企业采取合理的有差别化的监管,比如一些好的企业我们就没有必要经常地检查,相对来说有一些风险等级比较高,甚至说一些已经不是风险问题了,像平时所讲的有些企业风险高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些“无良”企业,对这样的企业我们一定会加大对它的监管力度,实现差别化的监管,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监管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我们的监管资源。   还有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形成社会管理的机制。应该说风险管理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们这次提得比较突出,但对我们而言也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实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们新修订的GMP,包括这些年我们进步很快的不良反应监测这些工作当中,我们实际上都是在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具体运用。以前我们只是在个别实践方面应用了这样一些领域,我们这次把它提出来就是对风险管理这样一个理念,结合当前的监管实际,实现一个理论的提升,把它制度化,这是我们这次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   同时,李国庆还特别澄清,有了风险并不等于现实危害,但是有了风险要加强监管这是对的。“我们抓风险管理更多地是抓苗头,控制了这些风险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药品安全这样一个目标。”
  • 我国构建POP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为纪念中国签署《斯德哥尔摩公约》10周年,11月11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纪念大会,提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监管,构建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POPs生产、流通、使用、排放、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 健全数据上报机制,实施POPs监测制度,将POPs污染防治纳入日常环境监管体系 开展国家重点监管排放源的监督性监测,加强POPs污染防治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工作,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了由相关部委组成的国家履约工作协调组,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履行国家实施计划》,明确了我国履约总体目标和具体行动。过去几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POPs调查,基本掌握了17个二噁英排放主要行业的情况,摸清了全国电力行业和8个省份非电力行业含多氯联苯电力设施在用及其废物数量和存放情况 查明了11个主要省份杀虫剂类POPs废物种类、数量和存放情况,以及44家曾经生产杀虫剂类企业POPs污染场地状况,对两个典型的污染场地进行了污染探测分析,从而明确了POPs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监管对象。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30多项与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相关的管理政策、标准和技术导则,初步构建了POPs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POPs削减及替代技术,促进相关行业技术升级。   中国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特别是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POPs排放重点行业监督管理。此外,在资金保障方面,要加快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充分运用税费改革、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手段,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POPs减排 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资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中国质量报》
  • 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引入后补助机制
    ●同一国家科技计划或专项内的不同项目,可结合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费资助方式   ●三种后补助资助方式,包括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和共享服务后补助   ●事前立项事后补助主要面向有科研需求并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   《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规定》已于去年11月27日起实施。为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让科研单位和广大科研人员尽快熟悉政策、理解政策,财政部、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就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后补助实行&ldquo 先实施后拨款&rdquo ,财政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挂钩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有力保障了国家科技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而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发挥引导、带动作用,促进社会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市场导向类项目应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对于政府引导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主要由企业提出需求、先行投入和组织研发,政府应主要采用&ldquo 后补助&rdquo 及间接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资金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以及企业主动项目组织实施的机制。   财政部、科技部在科技计划和专项中引入后补助机制,是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一项重要政策。后补助方式实行&ldquo 先实施,后拨款&rdquo 的资助机制,使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相挂钩,形成了一个从重过程转变为重结果、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模式,也有利于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   两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后补助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对现有前补助经费资助方式的补充。后补助的推进实施,纳入目前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不单独设置专项。同一国家科技计划或专项内的不同项目,可结合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费资助方式,而不是对某一计划或专项所有项目都采用后补助支持方式。   三种资助模式协同配合,从不同路径实现&ldquo 先有科研结果、后有财政投入&rdquo   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规定提出了三种后补助资助方式,包括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和共享服务后补助,对创新财政经费支持方式、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两部委有关负责人强调,三种资助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中各类科技活动任务目标、组织实施的特点,选择确定后补助方式。   比如,事前立项事后补助主要面向国家科技计划或专项中以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任务,具有量化考核指标的研究开发类项目,现有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应当实施后补助。   奖励性后补助的目的在于,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将取得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成果尽快应用于实际。给予经费奖励的必要条件是单位将其技术成果实际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否则补助经费予以收回。为避免财政资金的重复支持,对于已经或正在接受中央或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技术成果不再重复予以资助。   共享服务后补助主要是支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公共服务。对不参加绩效考核或连续两次绩效考核较差的平台,不再纳入共享服务后补助范围。   三种资助模式协同配合,用不同方式、路径实践了&ldquo 先有科研结果、后有财政投入&rdquo 的补助机制,单位通过验收、审查或绩效考核后,方能得到补助,有效避免科研经费挤占、挪用等现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仍采用前补助方式   很多科技企业关心,是不是企业申报的项目都要采用后补助方式?   对此,两部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并不是以企业为主申报的所有项目都会采用后补助支持方式 而是根据企业申报项目本身特点和相关科技计划及专项的管理要求,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将采取不同的经费资助方式。   对于市场导向类的科研项目,将更多地由企业提出需求、先行投入和组织研发,政府通过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 对于基础、前沿类和公益性科研项目以及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则仍采用现有前补助支持方式。   此外,对于实施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项目的企业来说,因企业需先行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且自行承担项目失败的风险,故这一资助方式主要面向有科研需求并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并非所有企业均具备实施条件。   奖励性后补助征集的技术成果面向解决国家急需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产业技术问题。如发生H7N9流感疫情时,为控制病毒传播,开展的病毒检测试剂和药品征集工作等。奖励性后补助额度,由科技部商财政部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确定。获得奖励性后补助的成果,如在后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较为成功,也可继续申请科技成果奖励经费。
  • 国办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  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针对科技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提高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解决分类评价体系不健全以及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的特点,创新成果评价方式方法,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探索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价值早发现、早实现。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科学价值重点评价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方面的独创性贡献。技术价值重点评价重大技术发明,突出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方面的成效。经济价值重点评价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险等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社会价值重点评价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方面的成效。文化价值重点评价在倡导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二)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鼓励国际“小同行”评议,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样机性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不涉及军工、国防等敏感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把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发过程回溯和阶段性评估机制,加强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验证,合理评价成果研发过程性贡献。  (三)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抓紧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科技成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按规定公开。改革国防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探索多主体参与评价的办法。完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大高质量专利转化应用绩效的评价权重,把企业专利战略布局纳入评价范围,杜绝简单以申请量、授权量为评价指标。  (四)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建立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完善技术要素交易与监管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进场交易,鼓励一定时期内未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成果进场集中发布信息并推动转化。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信息发布机制,依法推动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登记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鼓励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建立以技术经理人为主体的评价人员培养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评估、对接谈判,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水平,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五)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通过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信用评价模型等,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融资支持。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在知识产权已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改革,引导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提早介入研发活动。  (六)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化评估机构等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自律管理,健全利益关联回避制度,促进市场评价活动规范发展。制定科技成果评价通用准则,细化具体领域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标准,明确资质、专业水平等要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及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并推广科技成果创新性、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鼓励部门、地方、行业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成果评价政策、标准规范、方法工具和机构人员等信息,提高评价活动的公开透明度。推进评价诚信体系和制度建设,将科技成果评价失信行为纳入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在评价中弄虚作假、协助他人骗取评价、搞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从严惩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优化科技成果评价行业生态。  (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坚持公正性、荣誉性,重在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调整国家科技奖评奖周期。完善奖励提名制,规范提名制度、机制、流程,坚决排除人情、关系、利益等小圈子干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优化科技奖励项目,科学定位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社会力量设奖,构建结构合理、导向鲜明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强化国家科技奖励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培育高水平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品牌,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提高科技奖励整体水平。  (八)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为突破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具体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得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头衔、获奖情况、行政职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的参考依据。科学确定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坚决扭转过分重排名、争排名的不良倾向。  (九)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和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信息化评价工具,综合运用概念验证、技术预测、创新大赛、知识产权评估以及扶优式评审等方式,推广标准化评价。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成果库、需求库、案例库和评价工具方法库。发布新应用场景目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评价结果。  (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求,纳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与转化的活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流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责担当行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推动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依法依规一事一议确定相关人员的决策责任,坚决查处腐败问题。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科技部要发挥主责作用,牵头做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的组织实施、统筹指导与监督评估,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相关单位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行业、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本地区成果评价的指导推动、监督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在本意见出台半年内完成本行业本地区有关规章制度制修订工作。  (二)开展改革试点。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和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探索简便实用的制度、规范和流程,解决改革落地难问题,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做法并进行推广。  (三)落实主体责任。科技成果评价实行“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谁使用科研成果谁评价”。各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对照本意见要求在一年内完成相关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或管理办法制修订任务,提升专业能力,客观公正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活动。  (四)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严格制度执行,注重社会监督,强化评价活动的学术自律和行业自律,坚决反对“为评而评”、滥用评价结果,防止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7月16日
  •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mRNA合成、基因组复制矫正等分子机制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已造成全球1.4亿人感染和300余万人死亡。随着疫情进展,突变病毒株不断出现,对中和抗体和疫苗的防护效果提出了严重挑战,迫切需要针对各型突变株中高度保守的转录复制过程开展深入研究,阐明关键药物靶点的工作机制,发现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变株的抗病毒药物。 新冠病毒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一种病毒(约30 kb),其基因组编码了一系列非结构蛋白,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形成复杂的超分子蛋白质机器“转录复制复合体”(RTC),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核心过程,包含了众多保守的抗病毒药物设计的关键靶点。由于基因组极大,同时聚合酶复制保守性较差,新冠病毒进化出一种独特的“复制矫正”(proofreading)机制,利用转录复制复合体中关键的nsp14蛋白对复制过程进行矫正,一旦发现聚合酶合成了错误配对的碱基,立刻通过nsp14具有的外切核酸酶(ExoN)将错误碱基处理掉,保证复制的准确进行,这也是病毒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关键途径。同时,nsp14是一个独特的双功能蛋白,除负责复制矫正的外切核酸酶外,还拥有一个N7甲基化酶(N7-MTase),负责mRNA加帽过程关键的第三步催化反应。复制矫正和加帽过程如何进行,特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化过程如何在一个nsp14蛋白中协同作用,是20多年来冠状病毒研究领域中最关键的几个“未解之谜”之一。 2021年5月24日,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与上科大高岩博士合作在Cell发表研究论文Cryo-EM Structure of an Extended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 Reveals an Intermediate State in Cap Synthesis,解析了新冠病毒超分子蛋白质机器“转录复制复合体”关键状态的三维结构,揭示了病毒mRNA加帽、基因组复制矫正、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分子机制。这是该团队在新冠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研究中,继在Science、Cell等期刊上连续发表4项成果后的又一重要工作。 新冠疫情爆发后,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针对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制开展的深入研究,先后阐明了“核心转录复制复合体”(C-RTC)[1]、“延伸转录复制复合体”(E-RTC)[2]和“加帽中间态转录复制复合体”[Cap(-1)’-RTC][3]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Cap(-1)’-RTC与nsp10/nsp14形成的超级复合体Cap(0)-RTC的三维结构(图1)。 图1 新冠病毒Cap(0)-RTC的工作机制 在该复合体中,nsp9蛋白发挥了“适配器”(adaptor)的作用,通过与nsp14蛋白相互作用,将nsp10/nsp14复合体招募到Cap(-1)’-RTC中,从而利用nsp14的N7甲基化酶结构域完成mRNA加帽过程的第三步关键反应。尤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Cap(0)-RTC在溶液状态下会形成稳定的同源二聚体。在二聚体中,解旋酶nsp13通过其1B结构域的重大构象变化,引导模板核酸链反向移动,引发产物链backtracking机制,从而将产物链3’末端传输至另一Cap(0)-RTC的nsp14外切核酸酶结构域的反应中心,完成错配碱基的矫正过程(图2)。 图2新冠病毒复制矫正的in trans backtracking机制 这一发现所提出的in trans backtracking的复制矫正机制,与真核/原核细胞RNA聚合酶Pol II的复制矫正机制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表明作为基因组最复杂的RNA病毒,新冠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已与高等生物具有一定的类似性,阐明了冠状病毒研究领域2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复制矫正机制是新冠病毒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的关键机制,一旦核苷类药物被加入RNA产物链中,即会被病毒的复制矫正过程去除,从而丧失抑制活性,目前仅有NHC及其衍生物可以逃逸该过程。该成果也将对未来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提供关键的结构基础。 该成果的获得得益于研究团队在冠状病毒转录复制领域中17年多的长期积累。自新冠疫情发生后,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过程,阐明了关键药物靶点蛋白主蛋白酶Mpro和转录复制复合体多个状态三维结构,为认识病毒的生命过程、发展高效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信息,先后在Nature[4]、Science[1]、Cell上[3,5]和Nature Communications[2]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是国际上抗新冠药物靶点研究中最为系统、引用最多的工作之一。 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ChangJiang学者特聘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学的高岩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医学院和生命学院的闫利明博士、杨云翔博士,以及博士生李明宇、张盈、郑礼涛、葛基、黄雨岑、刘震宇为共同第一作者。 专家点评(一)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非典”到“新冠”,科学依靠坚守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源泉,需要科学家长期的坚守和耕耘。 自2003年“非典”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球已经出现了3次由冠状病毒导致的传染病。尤其是此次新冠疫情,在全球已经造成超过1亿多人感染,而且随着疫情发展,突变病毒不断出现,一些已有的中和抗体不能很好的中和突变病毒,部分疫苗针对突变病毒的保护效果也有一定程度下降。深入认识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变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抗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病毒转录复制过程的关键靶点蛋白,如蛋白酶和聚合酶等。针对这两个靶点的抑制剂已有相当数量的进入临床实验,例如瑞德西韦(Remdesivir)等。以瑞德西韦为代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作用于病毒的聚合酶,在被掺入产物核酸链后,阻断病毒核酸的合成,进而抑制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然而,在此类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后,其抗病毒效果与预期有一定差距。除药物代谢等问题外,冠状病毒通过特有的“复制矫正”(proofreading)机制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抑制,可能是此类抗病毒药物抑制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仅有NHC及其衍生物能够躲避病毒复制矫正机制的干扰。对这个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将为今后发展广谱、高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提供关键的科学信息。 子和教授及其团队在新冠疫情爆发后,针对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先后阐明了“核心转录复制复合体”(C-RTC)[1]、“延伸转录复制复合体”(E-RTC)[2]和“加帽中间态转录复制复合体”[Cap(-1)’-RTC][3]的工作机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又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组装成含有形式复制矫正功能的nsp14蛋白的超分子机器Cap(0)-RTC。通过结构分析,他们发现在Cap(0)-RTC形成的同源二聚体中,解旋酶通过自身构象改变,引导模板核酸链反向移动,引发产物链“回溯”(backtracking)机制,进而将产物链3’末端传输至另一Cap(0)-RTC的nsp14外切核酸酶结构域的反应中心。复制矫正机制是新冠病毒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关键机制,一旦核苷类药物被加入RNA产物链中,在其被聚合酶感知为“错配碱基”后,立刻会被病毒的复制矫正过程去除,从而丧失抑制活性。他们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生动展现了这一过程的可能机制。复制矫正的回溯机制,是从低等到高等生物细胞保证基因复制准确性的重要机制,但在病毒中以往还没有发现此类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不但发现病毒中的类似机制,是认识生命进化的重要成果,而且为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 子和教授自2003年SARS爆发后,就一直在冠状病毒转录复制机制研究领域开展工作,至今已坚持了18年。2003年SARS疫情爆发期间,我当时即已了解子和教授在SARS病毒的一系列成果,智勇教授那时才刚刚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子和教授的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SARS-CoV主蛋白酶的三维结构[6],并研发了一系列高效抑制剂[7],他们当时在转录复制复合体上的研究[8]至今仍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冠状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机制研究的“开篇之作”。这些积累,为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们在新冠病毒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阐明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和转录复制复合体多个状态的三维结构,为认识该病毒的生命过程、发展高效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信息,先后在Nature[4]、Science[1]、Cell[3,5]和Nature Communications[2]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是国际上抗新冠药物靶点研究中最为系统、引用最多的工作之一。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总结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调要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8年来,子和教授的团队中有100多人先后参与冠状病毒研究,累计发表50余篇研究论文,引用超过6000余次,均篇引用超过100次,一批早期参与的俊彦陆续成长为国家科研骨干。科学依靠坚守,子和教授团队在冠状病毒的奋斗历程,对科学家精神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专家点评(二) 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结构生物学角度认识新冠病毒的转录复制机制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的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深入研究病毒生命周期的分子机制,是认识病毒特征、研发抗病毒手段的关键所在。新冠病毒非常特殊,它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一种,其生命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也非常复杂。新冠病毒通过两个机制保证蛋白质翻译和相对准确的转录复制过程,一是要在病毒mRNA前端加上一个帽结构(cap),用于维持mRNA的稳定性和蛋白翻译的有效进行;二是通过一个独特的“复制矫正”(proofreading)机制,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实施控制,一旦发现核酸中的错配碱基,随时进行修正。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上的nsp14蛋白参与了这两个关键过程,可通过其C端的N7甲基化酶完成mRNA加帽过程的第三步催化反应,同时还可通过其N端的外切核酸酶完成复制矫正过程。这一现象在“非典”病毒(SARS-CoV)即已发现,但20年来一直无法回答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如何由一个蛋白来协同执行,是冠状病毒研究领域中多年来关注的核心基础生物学问题之一。 清华大学饶子和教授、娄智勇教授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在Cell发表的这一工作,解析了两种不同状态的“Cap(0)转录复制复合体”Cap(0)-RTC的三维结构,发现在转录复制复合体中,病毒编码的nsp9蛋白发挥了“适配器”(adaptor)的作用,将nsp10/nsp14形成的复合体招募到聚合酶上,与聚合酶上的NiRAN结构域共同形成一个“共转录加帽复合体”(Co-transcriptional Capping Complex, CCC),展示了mRNA加帽过程中,mRNA 5’端在多个关键酶分子之间的传输路径,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基因组超大的RNA病毒是如何将以聚合酶为中心的“延伸复合体”(Elongation Complex, EC)与“加帽复合体”连接起来。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中发现Cap(0)转录复制复合体在溶液状态下会形成稳定的同源二聚体,通过深入研究该二聚体的结构,提出了冠状病毒复制矫正中称之为反式回溯(in trans backtracking)的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二聚体中,一个Cap(0)转录复制复合体的聚合酶催化中心与另一个Cap(0)转录复制复合体的nsp14外切核酸酶结构域催化中心相对,使合成的产物RNA 3’末端能够通过回溯的方式传输到nsp14外切核酸酶结构域进行加工。同时,他们还发现解旋酶nsp13的1B结构域发生了重大构象变化,并通过与模板核酸链的作用,引导模板核酸链反向移动,引发产物链回溯机制。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回溯的方式进行复制矫正,在真核/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但是在病毒中还是第一次观察到此类机制。虽然该过程与真核/原核细胞Pol II转录过程的复制矫正机制具有一定类似性,但在Pol II的研究中,并未观测到蛋白具有巨大的构象变化,因而Pol II中回溯的驱动力也不是十分明确,而该工作表明解旋酶通过构象变化提供了回溯的驱动力,为深入理解这一基础生物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 晋陕豫三省检验检疫部门达成合作机制
    7月6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备忘录在山西运城正式签署,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黄河金三角区的产品进出将享受最大便捷,企业通关成本将得以有效降低,对于该区域防范质量安全风险,改善投资环境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的黄河沿岸,包括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黄河金三角处于我国中西部结合带和欧亚大陆桥重要地段,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支持黄河金三角区域加快开放,经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山西、陕西、河南三地检验检疫部门率先行动,主动作为,及时跟进,于今天正式签署&ldquo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备忘录&rdquo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三方检验检疫合作,共同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据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内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涉及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直属检验检疫局,目前在四市范围分别设立了侯马、运城、渭南、三门峡四个分支机构,具体负责金三角区域内的全部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   据介绍,合作三方将以建立黄河金三角区域检验检疫工作联动机制为核心,在区域出口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区域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项目落地服务机制、便利化通关协调共享机制、区域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支持区域外包业、旅游业发展服务机制、区域内检测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机制、跨区域企业扶助机制、出入境产品检验检疫信息互通机制、重大事项统筹协调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动机制、协同宣传机制等11个主要方面展开合作。   据了解,质检部门是第一个出台区域合作措施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发展的政府部门。备忘录的签署将对黄河金三角区协同推进改革开放产生积极意义。通过探索建立检验检疫工作区域协调机制,构建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检验检疫一体化把关服务格局,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黄河金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中科院微生物所在GITR/GITRL识别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 superfamily)相关分子是天然/获得性免疫调节和功能发挥的关键,该家族许多成员都是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炎症药物研发的药物靶标。近年来,4-1BB和GITR等激活型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备受关注的TNF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有多款抗体药物处在临床验证阶段,其配体结合机制和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团队阐明了4-1BB与其配体和激活型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对于理解4-1BB活化的分子基础及抗体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Li Y., et al., 2018. Cell Reports)。近日,该团队报道了共刺激受体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相关蛋白(GITR)与其配体GITRL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GITR是参与T细胞应答调节的免疫检查点分子,靶向GITR的激活型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药物耐受性和显著的肿瘤抑制活性。GITR及其配体GITRL是TNF/TNFR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前期研究显示,TNF/TNFR超家族中受体-配体结合模式高度保守,受体分子与三聚体配体按照1:1的比例结合形成“3+3”的复合物,TNFR分子一般与由两个相邻TNF分子形成的侧裂区域结合,三聚体配体介导的受体交联被认为是受体信号激活的基本模式。鼠源GITR/GITRL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与一系列细胞/蛋白水平实验验证显示,两个单体GITR分子与二体GITRL形成“2+2”复合物,GITR通过其CRD2结构域结合GITRL,二者之间的结合面与经典的TNF/TNFR超家族分子不同,位于GITRL的N149和位于GITR的D93-I94-V95决定受体/配体间主要的相互作用,表明GITR/GITRL不同于经典TNF/TNFR超家族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模式。GITR单个结构域介导其与配体的结合现象提示,这种独特的作用模式或是TNF/TNFR超家族进化过程中的较为古老的结合模式,而其他TNFR超家族成员分子与配体结合往往已进化为由两个不同结构域介导结合的特异性与高亲和力。研究发现,小鼠GITR中的D93-I94-V95(DIV)与人GITR中相应的K105-F106-S107(KFS)区域决定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的种属特异性。尽管鼠源与人源GITR/GITRL不能交叉识别,小鼠GITR配体结合关键位点“DIV”至“KFS”突变导致其与人GITRL交叉识别,并在NFAT-Luc-Jurkat T细胞信号模型中诱导T细胞激活信号。  该研究发现的GITR/GITRL不同于经典TNF/TNFR超家族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模式,拓展了关于TNF/TNFR超家族分子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并为基于GITR/GITRL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  近年来,该团队在免疫检查点受体分子的配体识别机制及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MBO Reports等上,这为理解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为基础的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印发
    近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等10部门发布《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京科转发〔2022〕226号)。该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而制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做好分类评价,解决好科技成果评价“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建立有利于增加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速度和效益。(二)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分类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提高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改革思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完善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评价中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问题,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持系统思维。兼顾科技项目科学立项、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强化评价成果应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过程回溯,提高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突出首都特色。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原始创新,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推动解决重大原创科学问题,加快战略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率先走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路子,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二、重点任务(一)科学把握科技成果评价的对象和内容1.科学确定科技成果评价的对象。合理界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三类科技成果边界,全面覆盖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科技成果。细化科技成果形式,涵盖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建设完善北京市科技成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按规定公开。2.明确科技成果评价的内容。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形成技术标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以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为突破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不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头衔、获奖情况、行政职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的参考依据。(二)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3.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定价模式。支持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进场交易,鼓励一定时期内未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成果集中进场发布和展示。加强技术经理(经纪)人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激励和职称评定制度,支持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市场化聘用技术经理(经纪)人,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经纪)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披露、评估、对接谈判、进场挂牌,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4.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化评估机构等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自律管理,健全利益关联回避制度,促进市场评价活动规范发展。制定科技成果评价通用准则,确定具体领域的评价规范及要求。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规范,明确相关要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并推广科技成果创新性、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加强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相关管理和服务。5.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融资支持。加快完善北京科技创新基金体系,推动中国技术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对接,探索互信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产品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融资交易。在知识产权已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6.持续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创新出题机制和项目组织方式,深化实施“揭榜挂帅”工作机制,以解决行业及区域发展需求及痛点难点问题为核心,把目标明确、应用亟需、有明确用户需求的攻关任务凝练成政府榜单和企业榜单。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用好“包干制”等政策,赋予科研人员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包干制”试点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进行评价、记录和使用。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发过程回溯和阶段性评估机制,加强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验证,合理评价成果研发过程性贡献。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三)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7.基础研究成果突出科学价值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推行代表作制度,以同行评议为主,鼓励国际“小同行”评议,主要评价是否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原创理论与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引导推动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从科学价值、原创性等维度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兼顾技术价值,统筹其它价值。科学价值评价指标包括成果解决的重要基础性科学问题、产生新学科方向的潜力、对学科发展的新贡献、支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等方面。原创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提出新方法、新论证、新表述、新解释、新洞见,获得或采集到新数据、发现新材料等方面。8.应用研究成果突出技术价值评价。应用研究成果以专业评价为主,侧重评价成果的技术价值,兼顾科学价值,统筹其它价值,主要评价是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引导更好支撑社会和经济发展,解决全球性关注问题。以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开发和应用推广中取得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按照细分专业领域制定评价指标,主要参考应用技术成果的技术指标、投入产出比和潜在市场经济价值等。9.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突出经济价值评价。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侧重评价成果的经济价值,兼顾社会价值,统筹其它价值。主要评价是否聚焦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引导技术开发,提升与市场的匹配度。从创新质量和贡献两个维度进行评价,突出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的应用效益。创新质量包括核心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实际应用效果和市场价值;创新贡献包括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行业科技进步和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10.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和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科技成果智能评价工具和模式,综合运用概念验证、技术预测、创新大赛、知识产权评估以及扶优式评审等方式,推广标准化评价。建立集成多元化评价工具和评价机构的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成果评价政策、标准规范、方法工具和机构人员等信息,提高评价活动的公开透明度。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建设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成果库、需求库、案例库和评价工具方法库。11.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引导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明确评估机构筛选、评估流程、费用分担与奖励等事项,切实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形成从研发阶段专利导航、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文本质量控制,到专利运用及保护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流程。(四)切实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果12.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结果运用。聚焦“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新首钢等重点区域,围绕智慧医疗、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布应用场景目录,布局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评价结果。13.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持续优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切实提升奖励质量,强化科技奖励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本市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完善奖励提名制,规范提名制度、机制、流程,强化提名责任,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培育高水平社会力量科技奖励品牌,构建结构合理、导向鲜明的北京科技奖励体系。科技成果奖励申报实行科研诚信承诺制,严肃查处科技成果奖励中的科研失信、学术不端等行为。14.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加强对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评引导,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推动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市科学技术部门发挥主责作用,牵头做好本市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的组织实施、统筹指导与监督评估,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和市科协等相关单位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各区人民政府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做好政策对接、工作衔接。(二)开展试点工作。按照重点任务分类选取试点单位、创新主体开展试点评价,对试点进度进行督导。各部门为试点单位做好指导和服务。(三)落实主体责任。注重社会监督,对科技成果评价失信行为在本市科技计划管理信用系统中作不良信用记录。各科技评价组织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客观公正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活动。(四)营造良好氛围。坚决反对“为评而评”、滥用评价结果,防止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各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落实《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分类任务编号任务内容责任单位一、科学确定科技成果评价的对象和内容1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时,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三类,覆盖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建设完善北京市科技成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按规定公开。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二、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2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监管局 3加强技术经理(经纪)人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三、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4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化评估机构等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促进市场评价活动规范发展。制定科技成果评价通用准则,确定具体领域的评价规范及要求。加强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相关管理和服务。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协四、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5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加快完善北京科技创新基金体系,推动中国技术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对接,探索互信机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监管局6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支持力度,促进知识产权融资交易。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五、持续推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7创新出题机制和项目组织方式,深化实施“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用好“包干制”等政策。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发过程回溯和阶段性评估机制,合理评价成果研发过程性贡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8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六、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9选取基础研究成果试点单位,突出科学价值评价,兼顾技术价值,统筹其它价值。基础研究成果推行代表作制度,以同行评议为主,主要评价是否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原创理论与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10选取应用研究成果试点单位,以专业评价为主,侧重评价成果的技术价值,兼顾科学价值,统筹其它价值,主要评价是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园林绿化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11选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试点单位,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侧重评价成果的经济价值,兼顾社会价值,统筹其它价值。12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建立集成多元化评价工具和评价机构的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13引导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知识产权局七、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结果运用。14聚焦“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新首钢等重点区域,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评价结果。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5持续优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完善奖励提名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16培育高水平社会力量科技奖励品牌。严肃查处科技成果奖励中的科研失信、学术不端等行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八、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17加强对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评引导,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18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19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推动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
  • 我国科学家揭示特殊DNA的合成机制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特征和多样性。生命的遗传信息存储在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碱基组成的DNA序列中。1977年前苏联科学家在感染蓝细菌的一株噬菌体中发现由2,6-二氨基嘌呤(Z)、G、C、T组成的DNA,该类特殊DNA中的Z完全取代了正常的A,且Z与T配对形成更稳定的三个氢键,极大地改变了DNA的物理化学特征。长期以来,特殊DNA的合成机制及存在的普遍性和生理意义一直是未解之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新天然与人工产物的定向挖掘和高效合成的平台技术”项目在该特殊DNA的合成机制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天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研究团队,解析了该特殊DNA的合成机制,其中包括关键酶参与的2,6-二氨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dZTP)的生成和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的消除,并发现这种特殊DNA遍布全球,大量能感染细菌的噬菌体都含有这种DNA。该研究还发现该特殊DNA可以规避识别位点中含有A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因此含有该种特殊DNA的噬菌体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从而具有进化优势。  该项重大发现对生命起源、物种进化、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超级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绿色无抗生素畜牧饲料和食品保存技术开发、新型纳米材料制备、DNA信息存贮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2/6541/512.full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冷冻电镜揭示RNA质量控制背后的机制
    前言细胞中的RNA质量控制,如RNA的降解及RNA总量稳定的调控,被细胞内的多种蛋白质机器精确调控,比如被称为细胞监视器的RNA外切体(exosome),RNA外切体激活子NEXT复合物(Nuclear exosome targeting complex),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NEXT在剪切体上游行使功能,招募RNA外切体对新转录出来的RNA进行降解。很长一段时间里,结构生物学手段利用晶体学手段尝试解析NEXT的结构,以期了解NEXT调控RNA质量稳定的作用机制,但由于复杂的结构组成和高度动态的特征结构解析一直未果。近日,冷冻电镜让NEXT复合物的结构得以呈现,RNA质量稳定背后的详细机制得以窥见。在生物学中,清理机体产生的“废物”与制造物质同等重要。生物体产生的不再需要的细胞、蛋白质或其他分子的聚集,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些问题。不过,生物已经进化了出多种方法来完成清理多余物质的清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RNA外切体。RNA分子在细胞中扮演许多角色。其中一些被翻译成蛋白质,一些则与细胞的蛋白质一起形成蛋白质-RNA机器。RNA外切体是一种细胞机器,可以降解有缺陷、有害或不再需要的RNA分子。如果不依靠外切体进行修剪,我们的细胞就会变成功能失调的囤积者,进而无法正常行驶功能。“RNA的监测和降解途径存在于所有形式的生命中,”斯隆凯特林研究所结构生物学项目主席Christopher Lima解释说。“从细菌到人类,所有生物都有监测RNA的状态并靶向降解RNA的机制。Lima博士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降解通路被认为像家务一样,是重复且枯燥的。但事实证明,这些降解通路受到高度调控,并控制着从胚胎发育到细胞周期的许多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路一旦发生失调,从癌症到神经系统退化的许多类型疾病便会产生。在2022年6月9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篇新论文中,Lima博士和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Puno提出了有助于解释RNA外切体如何定位需要降解的RNA的研究结果。在冷冻电镜的帮助下,科学家们解析了一种RNA降解机制的关键部分,名为细胞核外切体靶向复合物( Nuclear Exosome Targeting ,NEXT)的蛋白质组装体的结构。“我们知道NEXT将RNA靶向递送到RNA外切体,但在生物化学和结构上,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Puno 结构生物学家现在,通过冷冻电镜,科学家们首次获得了获得了NEXT与RNA结合的第一张清晰图片。这些图片及相关的生化和生物实验揭示了RNA分子被传递到RNA外切体并进行降解的过程。逐渐了解结构几年前,Puno博士开始使用当时的金标准X射线晶体学方法研究NEXT的结构。在这种方法中,蛋白质首先首先进行晶体生长,它们以相同的方式排列并形成晶体。然后,X射线穿过晶体并击中探测器,所形成的图案被用来确定蛋白质的结构。虽然Puno博士能够结晶NEXT蛋白,但由此产生的X射线衍射图像不足以看到结构的细节。“不过,随后出现了冷冻电镜革命,”他说。“冷冻电镜帮助我们可视化这种蛋白质的样子以及它如何结合其RNA底物。动态蛋白质的可视化冷冻电镜的工作原理是捕获冷冻但非结晶的蛋白质样品的许多不同图像,然后使用计算方法将它们校准成最终的清晰图像。“这几乎就像捕捉一堆飞行中的鸟的照片,”Lima博士说:“鸟在飞行过程中又多种动作,导致鸟的翅膀看起来很模糊。但是,如果我们能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图片中找到翅膀的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齐这些图片来重建鸟的翅膀的样子,并确定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从冷冻电镜图片中,科学家们能够看到NEXT蛋白形成了一个非常灵活的二聚体:这意味着NEXT蛋白的两个单体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单元。Puno博士说:“这真的非常非常令人费解”,并指出这些类型的蛋白质以前没有可视化过二聚体的形成。“这几乎就像捕捉一堆飞行中的鸟的照片”—Lima 结构生物学家“从我们进行的生化实验中,我们知道二聚化对降解很重要,”他继续说道。“但对我们来说,尚不清楚二聚体在引导RNA到RNA外切体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研究小组希望在降解的不同步骤中捕获相互作用的NEXT复合物,然后用冷冻电镜将这些构象可视化。RNA的降解与疾病RNA降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缺陷或失控的降解会引起许多疾病。最著名的例子是便是囊性纤维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负责编码离子通道或者转运体蛋白的信使RNA被RNA降解通路降,这使得肺粘膜中的一些关键蛋白质无法正常表达,从而造成粘液的堆积并导致呼吸严重受损。“这是RNA质量控制失调的一个典型例子,”Lima博士说。RNA降解途径的缺陷也在几种类型的癌症中发挥作用。事实上,MSK的基因检测平台MSK-IMPACT检测的与RNA外切体途径相关的两个突变基因,其中一个突变在NEXT蛋白上。“不仅信使RNA需要适当的质量控制,”Lima博士解释说。“现实情况是,如果你的RNA质量控制通路出现了问题,你的核糖体将不起作用,你的转移RNA将不起作用,你的剪接体也将不起作用的话,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会有很多种疾病找上门来”RNA所起的作用之广解释了为什么有缺陷的RNA降解途径会产生严重的致病作用。要理解这些效应,不仅需要对RNA外切体本身有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还需要对NEXT等“上游”蛋白质有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这些蛋白质有助于监测RNA并确定RNA何时存在缺陷或不再需要。“我们希望能在体外进行RNA降解反应,将样品放入冷冻电镜中,并捕捉到它们在工作时所有可能动态构象。”Lima博士说。“作为结构生物学家,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动态的过程,重现其工作过程。相关文献摘要RNA质量控制依赖于辅助因子和链接物来识别和准备底物,以便由核糖核酸酶(如3′到5′核糖核酸外显子)进行降解。我们解析了人源细胞核外切体靶向蛋白(nuclear exosome targeting ,NEXT)结合RNA的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为底物识别以及RNA移交给RNA外切体之前作用机制提供了见解。结构揭示了ZCCHC8作为一个支架蛋白,形成同源二聚体,和MTR4螺旋酶相互作用并介导将柔性较大的RBM7结合到解旋酶的核心位置。三个亚基协同作用以结合RNA:RBM7和ZCCHC8检查3′端上游的序列,促进MTR4捕获RNA。ZCCHC8覆盖了MTR4的表面,这对RNA的结合和释放以及MPP6依赖性的招募和对接到RNA外切体核心很重要。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协调RNA的捕获、移位和从螺旋酶中释放到外切体中,完成RNA的降解和调控。总结 RNA的质量控制是细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RNA外切体会降解有缺陷、有害或不再需要的RNA。 科学家们已经使用冷冻电镜来确定降解机制关键部分的结构,称为NEXT。 NEXT蛋白的突变可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相关文献Structural basis for RNA surveillance by the human nuclear exosome targeting (NEXT) complex
  • 单智伟团队:在金属镁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镁的塑性变形加工较困难,工艺成本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微观机制是决定宏观性能的内在因素,因此,研发高塑性镁合金需要精准认知其微观塑性变形机制,相关研究也一直是镁合金领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一般会发生加工硬化现象,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材料内部缺陷和损伤逐步累积,流变应力不断增加。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将不具备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最终发生断裂。对于金属镁而言,其沿晶体学轴压缩时加工硬化十分明显,塑性变形量一般仅在5%-10%左右。针对镁的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团队近年来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亚微米尺寸的镁单晶,当沿轴压缩时,首先发生由锥面位错滑移主导的塑性变形(详见Liu et al. Science, 365 (6448), 73-75, 2019)。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加工硬化的不断加剧,原本认为塑性已消耗殆尽的样品并没有断裂失效。当流变应力升高到1 GPa水平时,样品突然被压为扁平状,且没有裂纹产生。此外,被压扁的样品已不再是单晶,而是由多个具有共轴取向关系的小晶粒组成,小晶粒内部有大量的基面和非基面位错。图1 亚微米镁单晶柱在轴压缩下的变形过程。(a)初始样品;(b) 位错的形成和运动;(c) 在样品右下角形成的新晶粒(白色箭头);(d) 新晶粒中产生位错(白色箭头);(e)样品被压为扁平状;(f) 在扁平样品上采集的电子衍射。(g)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出变形的三个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加工硬化阶段、塑性变形-应变突跳阶段。通过系统的晶体学分析、显微学分析、原子尺度表征,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该团队提出新晶粒是通过锥面-基面转变形成的。在新晶粒形成后,原本已消耗殆尽的塑性得到了再生,继续加载时样品仍可持续发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该研究将这种由变形诱导的在基体晶粒中形成新晶粒的过程称为“deformation graining(形变转晶)”。该过程不必依赖扩散,可在室温下快速发生,所形成的新晶粒与基体晶粒具有特定的晶体学取向对应关系。在新形成的晶粒中,可以继续发生由位错和孪生协调的塑性变形,使得样品重新具有了塑性变形能力(可比拟为“返老还童”)。该研究丰富了对塑性变形机制的认识,为镁的变形加工提供了新的启发:在高应力或高应变速率下加工,可由高应力引发新的变形机制,进而提高镁的变形加工能力。图2 新晶粒在加载时长大,卸载时缩小,二次加载时再次长大,反映了晶界的高可动性图3 新晶粒及其晶界结构该成果以"金属镁塑性变形能力再生新机制"(Rejuvenation of plasticity via deformation graining in magnesium)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安交通大学刘博宇教授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张真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马恩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飞和杨楠、内华达大学李斌教授、吉林大学陈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宇教授和江苏科技大学彭金华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1计划2.0、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近年来,单智伟研究团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心和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2014年,发现了镁中不同于位错和孪晶的室温变形新机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并荣获美国TMS学会镁分会年度最佳基础研究论文奖;系统研究了镁合金中析出相形貌对孪晶行为的影响,并进而发展了一种判断镁合金强塑性的简单判据,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技术》(封面推荐,2018);发现通过活化二氧化碳,可以在室温下将镁表面的氧化层或腐蚀产物转变成一种致密的保护膜层,不仅可显著提升镁及其合金的抗腐蚀性和强韧性,而且大幅提高镁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明了一种绿色、低成本镁合金涂层新技术,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2018),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应用基于原位电镜的先进测试与表征技术,结合原子尺度成像和三维图像重构技术,揭示了镁中锥面位错的结构特征和滑移行为,首次实验证明其是镁中有效的塑性载体,指出通过促进锥面位错滑移(可通过提高应力和减小晶粒尺寸来实现)可以有效提高镁的塑性,成果发表于《科学》(2019)。针对原镁冶炼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提出并验证了原本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原镁冶炼可以在常压进行,并与华西能源公司联合攻关,开展了原镁常压生产的工业化装置的开发。针对原镁杂质元素种类多、含量高、波动大的痼疾,从原子机理出发,开发出全新的工艺流程,可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从料球直接生产出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镁,革新了此前领域内普遍认为皮江法(硅热还原法)不能直接生产高纯原镁的认知。上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望从整体上提升镁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688-9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