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信息产业

仪器信息网信息产业专题为您整合信息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信息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信息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信息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信息产业话题讨论。

信息产业相关的资讯

  • 工信部公布2012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为鼓励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应用,工信部开展了2012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单位申报项目基础上,经过初审、专家预选、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阶段,《低温共烧陶瓷(LTCC)关键材料、工艺技术、及器件设计》、《重掺磷直拉硅单晶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硅衬底氮化镓基LED材料及大功率芯片技术》、《血液透析机及其关键控制技术》等7个项目被评为2012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据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是推进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二届。该活动激励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重点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进了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2年第十二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1 低温共烧陶瓷(LTCC)关键材料、工艺技术及器件设计 清华大学,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 重掺磷直拉硅单晶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浙江大学,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硅衬底氮化镓基LED材料及大功率芯片技术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4 血液透析机及其关键控制技术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5 虎符TePA网络安全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西安邮电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所、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检测中心   6 下一代互联网 4over6过渡技术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7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优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视网络有限公司
  • 上海市: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2月30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聚焦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培育,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上海,部分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集成电路14纳米先进工艺实现规模量产,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CPU、5G芯片等技术产品打破垄断,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等完善技术布局、形成特色优势。《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规划》在重点领域中的电子信息制造部分提出,一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特别提到要突破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湿法设备、量测检测设备等集成电路前道核心工艺设备。提升12英寸硅片、高端掩膜版、光刻胶、湿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和工艺材料产能和技术水平。支持针对新型封装需求的先进封装材料研制;二是优先发展基础支撑领域,特别提到加快上游核心装备、材料、驱动芯片技术突破,推动应用于高世代线平板显示光刻机、新型线性蒸发源、离子注入机等等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柔性基板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国内配套比例;三是大力推动终端创新,特别提到推进光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硅麦克风向高精度、高集成、高性能方向演进,实现规模应用和推进新型诊断/治疗设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可改善疾病治疗、手术装备性能的核心部件及电子监测等核心技术。全文如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是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性基础行业,是上海着力打造的六大高端产业集群之一。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五个中心”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本规划。一、现实基础(一)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上海全面落实国家战略,有力克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压力,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融合赋能,着力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水平能级和产业链韧性,着力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平台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2020年,上海全面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统筹布局、项目落地、动能转换,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实现稳步增长,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达28.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2.7%,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44.4%。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聚焦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培育,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上海,部分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集成电路14纳米先进工艺实现规模量产,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CPU、5G芯片等技术产品打破垄断,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等完善技术布局、形成特色优势。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创新基础软件产品形成体系,钢铁冶金等领域工业软件、多领域行业软件发展领先全国,打造了一批网络安全创新应用标杆。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和疫情下剧增的线上服务需求,发力在线新经济建设,创新业态模式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文娱、生活服务等领域跨界融合,聚焦培育领军企业,全力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表现突出,其中第三方支付超50%、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超70%、网络文学领域超90%。产业载体加快布局。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加速壮大。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布局建设张江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嘉定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临港国家级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金桥、徐汇滨江、漕河泾、G60科创走廊、金山等区域集聚发展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等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品牌软件信息园加快建设提升,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启动建设,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扩至35家。产业环境不断优化。制定实施软件和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5G、在线新经济、人才引育等一批产业政策,从税收、投融资、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有力支持中小及高成长型领军企业成长。实施引领性人才工程,推进技能人才多元评价,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沟通服务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创新工作机制,营造高效率、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二)形势判断站在中华民族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从单点突破向融合突破演进,从单个应用向集成化应用延伸,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环节、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需要更好发挥支撑和赋能作用。二是发展空间不断扩展。新发展格局下,更高层次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国际数字之都,要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供给、高水平赋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对系统、数据和软硬件的自主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落实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打开新空间。三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短板亟待突破。产业链基础和关键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人才仍存缺口,产业生态竞争力亦有待提升。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把握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趋势,把握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及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活高品质提升等发展需求,以自主创新、高端引领、规模发展、融合赋能为主线,以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为依托,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业态与模式,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增强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关键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能力、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应用软实力,在提升基础软件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工业软件行业应用与行业软件发展,拓展在线新经济应用边界,支持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融合联动,增强从硬件到软件和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产业全链聚合发展能力,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二)发展目标上海与长三角各地产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过2.2万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5万亿元;产业基本具备自主发展能力,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打造35家年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5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制造企业,330家上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产业链稳定性和韧性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电子信息产业对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赋能作用显著增强。三、重点领域(一)电子信息制造1.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着力推动集成电路自主创新与规模发展,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先进制造工艺研发、生产能力升级,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能级,形成国际一流、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芯片设计环节,加快推进高端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等研发设计,提升设计能力,推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建设,提升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制造环节,加快先进工艺研发,做强特色工艺,力争产能倍增。封装测试环节,加快先进封测技术布局和产能提升,推动制造封测一体化发展。装备材料环节,加强装备材料创新发展,突破集成电路核心工艺设备,提升基础材料和工艺材料产能和技术水平,支持先进封装材料研制,强化本地配套能力。产业链环节发展重点芯片设计加快突破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新一代通信、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高端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微处理器芯片、图像处理器芯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FPGA)、领域专用架构芯片(DSA)、5G/6G核心芯片等。推动骨干企业芯片设计能力进入3纳米及以下,打造国家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支持新型指令集、关键核心IP等形成市场竞争力。制造封测支持12英寸先进工艺生产线建设和特色工艺产线建设,加快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发展。发展晶圆级封装、2.5D/3D封装、柔性基板封装、系统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装备材料突破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湿法设备、量测检测设备等集成电路前道核心工艺设备。提升12英寸硅片、高端掩膜版、光刻胶、湿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和工艺材料产能和技术水平。支持针对新型封装需求的先进封装材料研制。2.优先发展基础支撑领域聚焦下一代通信设备、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基础支撑领域,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技术引领性突出、产业化能力显著、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优势。下一代通信设备领域,强化在5G核心技术和高性能网络通信产品方面的发展优势,拓展5G应用,跟踪后续技术演进。新型显示领域,以中游面板制造企业为龙头,推动上游核心技术瓶颈攻关和下游终端应用发展联动。汽车电子领域,全面布局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系统、测试等环节,加强应用支撑和规范引领,促进“研、产、测、用”一体化发展。领 域发展重点下一代通信设备聚焦5G通信基带、射频和系统级芯片(SoC),推动射频核心器件以及测试仪器、测试方案研发。支持5G小型、微型基站设备等泛终端设备规模应用,推进5G与低轨卫星通信测控、Wi-Fi6产品的融合应用。加速布局城市智能感知终端和网络,提升数据中台、智能网关、智能终端的产品供给和系统集成保障能力。支持企业参与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试验和规模试验。新型显示扩大中小尺寸显示屏产能,不断提升面板制造技术水平,攻克折叠、卷曲等柔性显示屏的产业化技术难题,实现超高清微显示器件技术突破。加快上游核心装备、材料、驱动芯片技术突破,推动应用于高世代线平板显示光刻机、新型线性蒸发源、离子注入机等等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柔性基板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国内配套比例。在车载显示屏、笔记本显示屏、智能终端等领域培育AM-OLED技术应用新增长点,鼓励Mini-LED、Micro-LED、Micro-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支持巨量转移、磊晶、电源驱动等技术难点攻关。鼓励量子点显示、激光全息、印刷显示等新技术的前瞻布局。汽车电子推动自主车规芯片应用,突破智能计算平台、总线通信、开发工具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扩大国内配套市场份额。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领域,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复杂环境感知、车辆规划决策与控制执行、车联网等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高精度智能驾驶传感器、芯片和控制器的开发与转化。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推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管理控制器等核心器件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突破高功率密度产品系统集成与高安全性、可靠性关键技术,开发动力总成一体化电桥系统。传统汽车电子领域,推进动力、底盘、车身与车载等领域控制器和集成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配套,支持智能座舱等舱内系统和车载智能终端一体化发展,强化品牌打造,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3.大力推动终端创新聚焦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传感、超高清视频、智慧健康养老等领域,加强终端产品创新突破、软硬件协同、产品迭代和应用示范,不断完善行业发展生态。物联网领域,聚焦应用场景,推动数据与服务、硬件与系统的融合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培育平台型和核心技术企业,形成数据传输与控制、项目建设与运营、数据标准与安全等相关技术规范。智能终端领域,聚焦终端产品,推动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视听设备、行业终端等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形态、功能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终端品牌和产业生态,推动试点示范应用。智能传感领域,重点解决微机电系统(MEMS)及先进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形成智能传感器的“感存算”一体化技术能力,推进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超高清视频领域,夯实超高清视频技术和产业基础,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大幅扩展网络传输承载能力,促进行业智能化应用,建成国内领先的4K生态体系,不断完善8K产业链。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推进物联网、5G、智能传感等技术赋能,推动医疗影像、医疗救治及医疗检测领域核心部件性能优化升级,提升配套技术研发水平,支撑产品供给和迭代。领 域发展重点智能终端推进传感器、控制芯片、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发展,推进产品创新和迭代,培育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应用领域的产品需求。支持智能终端企业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形成远程诊断、电子健康档案等新应用模式,支持在远程教育、智能教室等领域拓展应用。加快智能传感器、智能网关等技术在制造过程的集成应用。物联网重点支持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技术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制定。加强物联网架构安全、异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防护制度,开展物联网产品和系统安全测评与评估。加快物联网与垂直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物联网应用创新。智能传感器加强MEMS芯片产业链建设,补齐MEMS芯片中试、量产制造环节,增强MEMS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能力,支持打造虚拟集成设计制造(Virtual IDM)及集成设计制造(IDM)模式。突破硅基MEMS加工技术、MEMS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非硅模块化集成等工艺技术,持续提升工艺的一致性、稳定性水平。完善高端汽车智能传感器布局,支持开展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消费电子智能传感器一体化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推进光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硅麦克风向高精度、高集成、高性能方向演进,实现规模应用。进一步支持服务工业互联网场景的高端、高精度传感器研发和应用。超高清视频推进面向超高清视频的处理器芯片、编解码芯片、存储芯片、图像传感芯片、驱动芯片等核心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高动态、广色域、三维声等音视频处理技术以及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算法研究。鼓励内容的智能采集、编解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在消费电子、医疗、工业等领域发展超高频视频显示终端产品。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开展基于5G的传输关键技术研发,推动5G在超高清视频领域的先试先行及深度应用。拓展优质超高清视频内容的生产储备,支持内容原创,推进内容消费并进一步应用于城市数字化、工业制造信息化等场景。智慧健康养老重点发展无感化、注重隐私保护、利用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的安全监测设备,对人体生理参数和睡眠、健康状态信息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的健康监测设备,融合语音交互、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生活辅助设备,支撑老年人就餐、出行、就医、运动健康等需求的智能硬件产品。支持数字化医疗影像诊断设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影响系统性能和智能化程度的核心部件及图像处理软件;推进新型诊断/治疗设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可改善疾病治疗、手术装备性能的核心部件及电子监测等核心技术。(二)软件和信息服务1.提升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软件、平台软件,继续巩固软件产业的优势地位,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一批国内空白,推出一批打破国际垄断的高端产品,推广一批规模化应用,全面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基础软件,加大在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提升通用算法簇等新兴基础软件的供给能力,完善基础软件产业生态。重点发展工业软件,面向工控领域、智能工厂等需求,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辅助分析(CAE)等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增强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融合带动效应。鼓励发展行业软件,强化银行、保险等关键核心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智慧医疗等行业软件研发,强化系统集成,完善行业软件供给体系。加快发展平台软件,推进云原生、云中台等前沿技术攻关,推动轻量化平台软件融合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推广。领 域发展重点基础软件发展指令集、新型计算架构、内核架构等关键技术,提升基础软件的产品力。以开源开放汇聚创新资源,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终端、新计算场景,提升新型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新兴基础软件供给能力。加快基础软件在金融、能源、电力、交通等重点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工业软件发展面向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车载操作系统等,推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辅助分析(CAE)等关键技术突破。关注基本功能组件和设备状态监测分析诊断系统,提高智能仪表、工业机器人等的智能水平,强化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等的融合应用。行业软件增强银行、证券等领域关键核心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支持智慧医疗、分布式能源等行业软件研发,形成面向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层架构的行业软件新供给。平台软件加快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平台软件的研发与应用,聚焦云原生、云中台、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大规模并行数据库、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攻关,发展低代码、小程序、轻应用等轻量化平台软件。2.推进信息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融合应用,激发在线新经济赋能带动活力,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办公领域,发展无边界协同、全场景协作的云上办公新模式。数字文娱领域,加速发展各类音视频载体,推进新兴技术助力内容创作。金融科技领域,支持移动云服务技术、虚拟化技术攻关,加快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商贸流通领域,支持发展数字商业新模式,推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两网贯通”以及消费力和生产力双向转化。生活服务领域,推进信息技术在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等领域应用,增强数字家居体验。领 域发展重点协同办公开发全场景办公协作云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鼓励研发改善在线沟通、协作效率的云应用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发展全球资源协作和共享服务平台。数字文娱推动音视频大数据处理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游戏等线上娱乐健康发展;培育有海外影响力的原创IP,拓展数字内容发行推广渠道,发展数字外包服务,加快数字产品出海步伐;鼓励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生态完善、规范发展,做强线上职业学习服务。金融科技丰富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应用场景,支持大数据征信等新业态发展,创新在线金融服务。培育集聚一批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创新一批金融信息服务品牌。商贸流通支持优选生鲜、数字供应链等新模式发展,增强信息技术在商业场景的深度应用,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赋能。生活服务推进医疗、教育等生活服务线下线上互通互认,培育远程医疗、空中课堂等在线新模式。加快北斗导航、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应用。推动无人配送应用,在零售、医疗等行业实现冷链物流、限时速送、夜间配送。3.壮大网络安全产业坚持关键保障和市场服务两手抓,推进技术攻关和制度创新双突破,聚焦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应用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能级水平。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从系统、网络、数据等方面加强安全技术和基础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适配,推动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升级。促进服务创新,倡: 2em "加强政企联动。完善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健全产业运行监测及统计分析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服务模式,强化部门联合网上办公,推广公共服务平台跨区域合作等通用服务,以信用为基础探索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增强市场变化适应性,提升通关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强化平台支撑。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建立多类型、多载体的新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专业咨询服务。
  • “互联网+环保”市场扩容 信息产业化迎黄金期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环保”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和国家将“互联网+”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为环境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周期缩短,如果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互联网+环保”市场扩容 信息产业化迎黄金期      2015年是“互联网+”元年,各行各业纷纷着手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环境信息化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作为环境信息化市场的供应方,环境信息化产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中科宇图天下有限公司总裁姚新,从自身发展经验和对环境信息化的研究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名词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云计算、大数据与“互联网+”之间关系?      姚新认为结合多年来在环保信息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来看,“互联网+”包含了“空、云、大、物、移、智”六大技术。“空”指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技术,“云”指云计算技术,“大”指大数据,“物”指物联网,“移”指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指智能化。      这六大技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      “互联网+”是对这六大技术的抽象性概述,源于六大技术,又高于六大技术,是目前信息化领域的最高版本。正如德国宣称进入了工业4.0时代一样,我们国家把目前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定义为“互联网+”,它是我国后IT时代新的里程碑。      环境信息化产业如何适应“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信息化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姚新认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新布局。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环保”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陈吉宁部长指出,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党和国家将“互联网+”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为环境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来说,近年来,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移动互联网为公众参与环保提供了新入口,人人参与环保的局面逐渐形成。针对公众需求,各类空气质量App、环境监测App风靡各大应用超市,为环保信息化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周期缩短,如果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在环境信息化领域,环境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应用系统,导致一些企业的发展陷入误区,如果不断地复制和模仿大企业技术,只注重环境应用系统的研发,往往不到两三年便销声匿迹了。      依靠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起家的中科宇图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他们开始主动探索“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成立中关村大地图联盟,开展大地图整合与服务,建立一套地图、一类服务、一种机制的“大地图”运营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的多元化采集、主体化汇聚和知识化应用,在环境监测、评价和预测预警等多个方面深化大数据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信息化产业需做哪些转变?    ●了解环境管理真实需求    姚新认为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上看,相比以前,环境信息化服务商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将更加深化。因此,企业也要因地制宜,摸清楚环保部门的真实需求,避免“一刀切”,切忌对系统进行复制。    环保部门不但是环境信息化产业的主要需求方,也是环境信息化领域PPP模式的主要推动者。这种情况下,环境信息化企业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将会不断地深入。我国环境问题复杂,不同地区环保部门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企业在提供信息化服务时,要与环保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当地环境管理的真实需求,从技术层面对环保部门的需求进行梳理,切忌将应用系统在不同地方进行复制。    ●逐渐转向服务公众    从服务对象来说,环境信息化最终要走向市场、服务公众,环境信息化服务商要充分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为公众广泛参与环保提供了条件。环境信息化企业的定位,应从单纯服务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渐转向服务公众,开发针对公众的环保产品,将服务公众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注重研发和创新    从服务商自身来说,环境信息化企业要注重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研发体系的建设。“互联网+”是以技术发展为基础,而技术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如果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只注重应用的研发,忽视整体的研发,将无法持续发展。当然企业也不能盲目创新,而是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在环境信息化领域,企业创新和研发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两天打造的,而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以研发为主线的不断积累。    中科宇图在研发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成立了资源环境研究院、大地图研究院、大研发中心等机构。此外,他们还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寻求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公司为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提供转化平台;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公司了解一线市场的需求,优化科研成果,更好地为政府和社会服务。通过合作便可以取得双赢。    如何促进环境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环境信息化产业需求方和服务商应避开哪些误区?    ●避免追求高达上    姚新认为,对于环境信息化产业的需求方,很多人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技术。其实在美国、日本很多系统用的都是老旧机器,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然而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运行的也很好。所以需求方提出需求时,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跳出过度追求高大上技术和设备的误区。    ●避免追求短期效益    期望依靠短期的投入快速、高效地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投入和维护,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需求方在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通过多种资源不断地投入,环境信息化才能在环境管理工作中逐渐迸发出火花,助推环境管理工作。    ●“+互联网”≠“互联网+”    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分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跨界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更多的传统企业其实是“+互联网”,将互联网因素融入到传统的环保领域。姚新认为,传统企业在“ 互联网”过程中,不能盲目追随潮流,而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完成转型。    姚新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更多地是要求互联网公司主动与产业跨界融合,主动地“ 环保”,寻求环保领域的契机,为环保部门提供服务。以中科宇图为代表的一些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环保部门形成紧密合作,这就是真正的“互联网+环保”。    ■环境信息化产业发展还需国家提供哪些条件?    ●国家用标准规范产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环境信息化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各地智慧环保工程逐渐进入建设和应用阶段,这就要求国家需要逐步更新原有的标准,建立新的配套标准,规范环境信息化的制度建设。    ●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国家应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智慧环保PPP的发展模式,为环保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搭建合作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信息化建设。国家在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项目引进的方式,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走出技术研究成果只在科研院所“转圈”的现状。    国家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也为环境信息化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添加新的动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11年1月14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六十二站: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原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工办批准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原信息产业部电子46所)扩建的材料检验中心,1988年由机电部批复成立,1990年12月通过机电部工程竣工验收,自此,中心成为电子材料研究、检测的专业机构,并且是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材料和光纤研究开发的单位之一。1991年,中心分别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认证验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实验室认证,2010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成为国际互认实验室。   并且,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电子材料质量监督认证与仲裁资质的机构、国际SIMS组织飞行试验室、联合国和国家环保总局资助的ODS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资质证书   中心主任董慧莪高级工程师介绍到,中心主要任务是对电子专用材料及其应用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检测、认证与仲裁,监督促进企业贯彻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具体任务包括:电子专用材料的质量认证、认定、鉴定与仲裁 同时承担行业监督、行业抽查、电子材料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商检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标准的验证工作,研究制定有关的试验和检测方法 开展材料结构、工艺及缺陷分析研究,积累数据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新产品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对本专业的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交流经验统一方法,培训检测人员。   中心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到2009年底中心仪器设备的投资总额达到了6000万元。中心的检测设备齐备,业务覆盖面广,是国内材料检测实验室规模最大、检测设备最齐全的实验室之一。中心分为四个室:物理分析室、结构与表面分析室、成分分析室和业务室。兼备了质量管理、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中心现已建成可开展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包括框架材料、引线材料、合金材料等)、焊接材料、清洗材料、绝缘材料、以及矿石、化工、轻纺、建材、化学试剂等材料的理化检测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材料和器件失效分析的综合性实验室。 二次离子质谱仪 IMS 4f-E7   二次离子质谱仪是材料和器件分析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半导体工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IMS-4F是法国CAMECA公司的产品,具有高灵敏度和深度分析等特点,主要用于固体材料表面/界面元素成份及杂质(可针对全元素)的深度分布及平面分布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720-ES、原子吸收光谱仪 3110   720-ES是美国VARIAN公司的产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低的检测限,基体和共存元素的干扰小;样品好量小,能对70余种元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3110是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的产品,其灵敏度高,一般为μg/g级到ng/g级;抗干扰能力强;空气-乙炔火焰可以测定约30种元素;操作简便。   本中心利用这两种检测器仪器可以对绝大多数的化学元素能做到精确快捷的检测。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Zeiss Supra 55VP   Zeiss Supra 55VP是德国蔡司公司(原英国剑桥公司)的产品,其低真空模式可以减轻荷电,不导电样品可不必喷镀导电层而直接观测;可对较大样品做无损检测;配备X射线能谱仪附件,可同时对样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线扫描、面扫描以及成分像。   在本中心,Zeiss Supra 55VP主要用于固体材料表面形貌及成份微区分析,材料镀层厚度及薄膜厚度等分析。 X光电子能谱 PHI 5000 Versa Probe、俄歇电子能谱仪 PHI 670   上述两台仪器都是日本PHI公司的产品,PHI 5000 Versa Probe主要用于材料表面/界面元素组成分析及化学价态分析,PHI 670主要用于材料表面/界面微区元素组成分析、元素深度分布及面分布分析。 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CSS-44300、WDW-50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的CSS-44300型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的WDW-50电子式万能试验机主要用来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 Quadrasorb SI   该仪器是美国康塔仪器公司新近推出的一款全自动4站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径。据介绍,该仪器具有4 组独立的样品分析系统,各分析系统独立运行,可选择不同的分析和测量条件,非常适合像本中心这样的多样品、大批量分析需要的实验室。 可焊性测试仪 SAT-5100   随着全球无铅化焊接,电子产品小型化,高密度的表面贴装等技术的推进,焊接工艺会比从前更困难,焊接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因此在焊接之前对电子产品的镀层部份、焊料、助焊剂等的综合参数做一个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可焊性测试仪在半导体及电子封装领域被广泛使用。日本力世科公司的SAT-5100型可焊性测试仪正是运用润湿平衡的测试方法,使焊接过程得到形象的再现性,利用SAT-5100能得到各种各样润湿信息,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焊接质量。   在本中心,SAT-5100主要用于助焊剂和焊锡等焊接材料的的润湿力、润湿时间、润湿角及张力等润湿性参数的测试,以及评价电子器件、线路板对焊接材料的附着性。 激光粒度仪 ADA20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TENSOR 27   ADA2000是英国马尔文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材料粒度分析。   TENSOR 27是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对电子材料的杂质、缺陷及有机物的成份进行分析。 超高温综合同步热分析仪 STA 449F3、热膨胀仪 DIL 402C   上述两台仪器都是德国耐驰公司的产品,其中,STA 449F3覆盖-150至2000℃的宽广的温度范围,可以快速而深入地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分解行为、组分分析、相转变、熔融过程等进行表征。在本中心,STA 449F3主要用于测定样品的熔点、玻璃化温度。   DIL 402C用于测量线膨胀系数。DIL 402C的炉体可以自行更换、操作简便 装载样品简便,即使非理想尺寸的样品都可以很轻松的放进管状样品支架的凹槽中。 布氏硬度计 HB-3000B-I、电动洛氏硬度计 500MRA   HB-3000B-I是济南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的产品,测量样品的布氏硬度;500MRA是沃伯特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用来测样品的洛氏硬度。   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5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2名,工程师14名,大本以上学历的占90%。中心拥有一批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研究与检测人员,专业结构和年龄层次分布也较合理。   在为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支持的同时,中心还多次承担了国家“八五”到“十一五”的多项材料科技攻关、材料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和质量认证任务,承担了数十项国防科技攻关和材料检测和失效分析项目,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负责并参与了上百项材料检测标准的制定。 合影   通过近二十年的运行和完善,中心不但为电子材料质量监督和行业归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为国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质量控制、质量分析、质量认证和仲裁工作,为企事业单位扩项目上规模起到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作用。得到了国家部委和广大用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附录: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从七大新兴产业看化工发展新机会之二:信息产业携功能材料互动发展
    信息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先导。以新型平板显示、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与相关材料产业进入互为促进的快速发展期。   新型平板显示   发光材料托起“明日之星”   从液晶到等离子显示、再到科研界最热门的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平板显示技术正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作为平板显示器件,OLED因面板薄、响应快,尤其是可弯曲、折叠,甚至可以像一张纸一样挂在墙上、放在口袋里,而被誉为平板显示的“明日之星”。   发光材料是OLED显示器件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着器件性能及用途,遗憾的是最尖端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近期国外发光材料发展最新动向值得业内关注。譬如,将OLED设备约30%的光提取效率提升是业内公认的难题,而日本科学家已将光提取效率提升至56.9%。该设备发光层材料是一种被称为“CBP”的主体材料,并附加了铱化合物。杜邦公司的第三代OLED有机发光材料突出了长寿命的特点,一款绿色发光材料寿命超过100万小时,相当于持续发光100年 另外一款蓝色发光材料寿命为38000小时,是目前寿命最长的蓝色OLED材料。   目前,OLED技术已由早期的研发阶段过渡到产业化初期阶段,今后发展趋势是中大尺寸产业化。这要求对金属诱导结晶化技术、高性能的底部发光技术、高效真空蒸镀和印刷成膜技术以及薄膜封装技术的开发给予高度关注。   高性能集成电路   SOI材料有望驾驭主流   我国将于2020~2025年迈入集成电路产业强国。这对发展相对滞后的我国硅及其微电子配套材料行业是一个挑战。   出于对更快信息处理能力、更大容量信息存储的需要,集成电路发展迅速。集成电路主要以硅集成电路为主,随着硅集成电路向大尺寸、窄线宽方向发展,在集成电路尺寸进入100nm以下之后,体硅材料和工艺正接近它们的物理极限。SOI(绝缘体上硅)材料具有电路速度高、高密度、抗辐射、低功耗、耐高温等特点,同时具有简化工艺流程、提高集成密度、减小软误差等优势,将成为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耗问题的关键技术,有望在45nm以下技术中取代体硅技术而成为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发展前途被看好的SOI材料主要有注氧隔离的SIMOX材料、硅片键合和反面腐蚀的BESOI材料以及将键合与注入相结合的Smart Cut SOI材料。其中,SIMOX适合制作薄膜全耗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ESOI材料适合制作部分耗尽集成电路,而Smart Cut材料最具发展前景,有望成为今后SOI材料的主流。   集成电路线宽的降低,对硅材料杂质含量,封装技术以及电路制造中所需光刻胶、超净高纯试剂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信及物联网   需信息材料全面跟进   物联网、三网融合等代表性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对信息的存储、传输等提出新要求。当前,光电信息网络和信息处理的瓶颈是光电信号间转换能力滞后和电子线路速度受限制,急需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光通信材料、信息存储材料以及显示材料等多种信息材料的支撑。   为顺应信息技术存储更多、速度更快、关联范围更广的发展趋势,半导体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发展方向是由体材料发展到薄层、超薄层微结构材料,并正向集材料、器件、电路为一体的功能系统集成芯片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有机/无机与生命体复合和纳米结构材料方向发展 材料系统还会由均匀到非均匀、由线性到非线性和由平衡态到非平衡态发展 材料生长制备的控制精度也将向单原子、单分子尺度发展。   从材料体系上看,除硅和硅基材料作为当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在21世纪中叶不会改变之外,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在高速、低功耗、低噪音器件和电路,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光电集成和光子集成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十二五”锁定新兴产业 聚焦环保信息产业
    10月18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重大决定。会后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决定》规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环保产业成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我国将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都将成为“关键词”。   此外,我国还将发展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得到重点支持,我国将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根据《决定》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受到国家在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在财政支持方面,国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重点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
  • 制造装备和检测仪器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基础
    中国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手机、彩电、数码相机、微型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产量居全齐第一,2010年手机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9%。但制造装备一直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制造装备基本依赖进口,而在中高端仪器仪表领域也还主要是国外厂商的天下。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项目和计划支持下,中国电子制造装备、测试仪器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开始取得突破。在将于11月9-1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中国电子展上,一大批国产电子制造装备、仪器仪表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国外厂商的产品则重点突出性能上的优势。   华胜科技股份公司的点胶机,单、双液点胶机、全自动点胶机、全自动真空灌注机、PU发泡机等将占据很大一片展区 广东大族粤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FLM-20P光纤激光打标机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 无锡市国邦电子设备厂的自动波峰焊接机、热风回流焊接机、半自动焊接机、切脚机、磨刀机、浸焊机、涂敷机、高精密手动印刷机、手推插件线可组成高速贴片生产线 深圳市腾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的点胶机械手,厦门诺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绕线机最高转速达24000RPM。具有低噪声、低发热、低摩擦的优点,适合在继电器、变压器、电感器和音圈等产品的生产工艺 厦门宏发的电子元件自动化生产线、低压电器自动化生产线将为国内的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适合的产品。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ED晶粒检测设备有包括点测机、挑检机、目检机,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产量。   在测试仪器和设备方面,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的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产品在技术水平上居于领先,米尼帕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的手持式数字示波器强调便携式的特点,国内企业固纬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则以产品的高性价比见长。   中国电子企业绿色制造研讨会、电容器应用与选型研讨会将缩短供应商与用户的距离。国内外厂商同场竞技,将为国内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同时也为企业之间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第78届中国电子展将于11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参展商近2000家,共包括4个展馆,设有18个专业展区,除综合元器件、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特种元器件、半导体、电源电池、连接器/继电器/开关等经典展区,CEF还充分发挥行业风向标作用,追踪时下热点,设有健康物联、RFID/传感器、3D立体视像、LED照明等热门展区。CEF还联手日本JESA、韩国KEA、中国台湾TEEMA、香港贸发局等五家亚洲顶级专业电子展主办单位,同期举办2011亚洲电子展,全面展示亚洲地区最新的数码技术研发和制造趋势 同期召开的展览还包括3D数码消费电子展、2011中国LED展• 上海、2011(上海)汽车电子与汽车新能源展,观众可以多展一起看。   附:关于第78届中国电子展(CEF):   l 时间:2011年11月9日-11日   l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l 网址:www.icef.com.cn/fall   l 主题: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电子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l 规模:2000家展商、6万买家   l 同期展览:2011年亚洲电子展 2011中国LED展• 上海 2011(上海)汽车电子与汽车新能源展   l 展区设置:   亚洲电子展(AEES),数码电子产品及3D立体视像展区(W1馆)   元器件馆:综合元器件展区、机电元件展区、电路保护与EMC展区(W2馆)   设备仪器馆:仪器仪表和工具展区、电子设备和工具展区(W3馆)   新电子馆:半导体展区、电源电池展区、变压器展区、LED展区、物联网展区、特种元器件展区(W4馆)   l 品牌展商查询:http://www.icef.com.cn/fall/list_org_drv.php   l 参观活动:   立即登录www.iCEF.com.cn预注册,   活动一:参加尊享VIP参观之旅,赢取“幸运78”数码音箱   活动二:提前预约目标供应商更有机会赢Ipad等万元大奖!   还将获得:   直接收到参观证,避免现场填表排队等候!   获赠大会会刊一本(限每天前500名)!   推荐3个以上的有效朋友注册,有机会享受免费住宿、班车、餐饮等服务!   现场与两千家优质电子行业供应商直接对接!   通过权威论坛聆听行业导向、市场趋势、技术前沿等热点话题,分享经验!
  • 第83届中国电子展:构筑覆盖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平台
    备受瞩目的第83届中国电子展将于4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电子行业展会,今年其以&ldquo 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站式选型采购平台&rdquo 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业展商和观众,构筑了一个覆盖电子全产业链的平台。   为了充分展示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发展和热点,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广大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服务,第83届中国电子展特与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2014年中国锂电新能源展同期展出,打造了一个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的平台,囊括了数字视听、移动智能终端、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锂电、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与设备、测试测量及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等行业应用领域。   另外,本届展会还将同期举行中国智能终端产业高峰论坛、2014新型采购与供应模式峰会、2014全球智能互联网博览会暨极客嘉年华、第二届中国国际平板显示产业大会、北斗应用高峰论坛、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2014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4中国锂电新能源高峰论坛、中国光伏产业峰会、第十七届电路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研讨会、2014年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发展论坛、中国创新微应用与新媒体高峰论坛、中国触摸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LED产业健康发展高峰论坛、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及创业大赛以及2014中国健康物联网高峰论坛等等,涉及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整个产业销售收入突破了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 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84619亿元,销售产值85044亿元,软件业实现收入25022亿元,增加值增长12.1%,在工业经济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手机、计算机、彩电、集成电路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1.8亿部、3.5亿台、1.3亿台和823.1亿块,同比增长4.3%、10.5%、4.8%和14.4% 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稳固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正是有了电子信息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才有了本次展会100.000平方米、2000家展商的超高规模和水准,CITE主题馆、平板显示馆、LED馆、物联网与应用电子馆、软件与互联网馆、电子仪器与设备馆、新能源馆及元器件馆内展品的玲琅满目以及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品牌影响力。   依托繁荣的电子信息行业,立足口碑相传的品牌实力,第83届中国电子展正在中国电子第一大展的基础上策马扬鞭,全力谱写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傲人传奇。   附:关于第83届中国电子展(CEF)   联手:2014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2014中国锂电新能源展   时间:2014年4月10-12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主题: 促进信息消费 引领产业转型   了解更多:立即登陆www.iCEF.com.cn   展区设置:   1号馆:数字视听展区:智能电视、音响、数字家庭、数码产品 移动智能终端展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 计算机与网络展区:台式机、笔记本、计算机外设、下一代网络   2号馆:平板显示馆 LCD展区、OLED展区、触摸屏展区、平板显示设备材料展区   3号馆:LED馆 LED芯片、设备、材料展区、LED照明显示展区   4号馆:物联网与应用电子馆 北斗应用展区、汽车电子展区、医疗电子展区、金融电子展区   6号馆:软件与互联网馆 软件产品展区、与计算与大数据展区、互联网展区   7号馆:电子仪器与设备馆 电子仪器、仪表、测试测量展区、电子工具   8号馆:新能源馆 专用设备展区、锂电新能源展区、   9号馆:元器件馆 高端元器件展区、IC、特种元器件展区   同期研讨会:1 中国智能终端产业高峰论坛 智能终端 2 2014新型采购与供应模式峰会 元器件分销 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消费电子 4 2014全球智能互联网博览会暨极客嘉年华 互联网 5 第二届中国国际平板显示产业大会 平板显示 6 北斗应用高峰论坛 北斗应用 7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 互联网金融8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信息消费 9 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 智慧城市 10 2014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车联网 11 2014中国锂电新能源高峰论坛 锂电 12 中国光伏产业峰会 光伏 13 第十七届电路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研讨会 电磁兼容 14 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及创业大赛Day 1 互联网创新 15 中国商用显示系统产业峰会 平板显示 1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Technical Session I, II 消费电子 17 2014汽车电子与高效设计研讨会 汽车电子 18 机器人论坛 机器人 19 2014年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发展论坛 移动智能终端 20 中国创新微应用与新媒体高峰论坛 互联网创新应用 21 中国触摸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平板显示 22 中国LED产业健康发展高峰论坛 LED 23 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及创业大赛 移动互联网 24 2014中国健康物联网高峰论坛 健康物联网 25 智能移动电源设计研讨会 新型元器件 26 大数据时代与家电业转型之路论坛 云计算、大数据 27 互联网千人论坛 互联网金融 28 低功耗无线技术论坛 无线技术 29 可穿戴技术沙龙 移动智能终端 30 移动保健技术沙龙 移动智能终端 31 参展商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 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 32 医疗电子 应用电子(医疗) 33 电子信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 专利发布 34 中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峰论坛 节能环保   国电子展官方微博:@中国电子展CEF   官方微信:   下届展会信息   展会名称:2014年中国(成都)电子展   时间:2014年7月10--12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了解更多请登录http://www.icef.com.cn/
  • 宏展科技参加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
    宏展科技参加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LAB COMPANION LTD)携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等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亮相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策展单位: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展出日期:2019/07/11~07/13 共3天展出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出摊位 :NO. 4C123展出产品:高低温试验箱 快速温度循环试验箱 温度冲击试验箱 高温老化箱~欢迎您的驾临指导~西部*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盛会2019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 展会主题:芯芯向蓉,数聚成都展会时间:2019年7月11日-13日展会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会规模:33000平方米、800家展商、20000名专业观众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博览局合作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四川省电子学会、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成都高新区经发局、成都**新区经发局、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成都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成都高新移动互联网协会、重庆市电子学会、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遂宁印制电路协会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第四极潜力巨大 四川--中国的新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四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西部大开发,四川是核心,其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航天科技等产业在国内处于优越地位,也是国内重要的基础电子装备基地。十二五规划中节能、新能源、优异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西部工业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三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将对促进经济转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升级,将实现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打开了工业电子的广阔市场。
  •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办
    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1)于4月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CITE主题馆、新型显示及应用馆、智能制造馆、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馆、电子竞技馆、大数据存储馆、5G及物联网应用馆、电子元器件馆等九大展馆20个专业展区,向业界充分展示智能时代电子信息产业最新发展成果与趋势。博览会同期论坛由五大板块组成,包括5G+产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两大特色应用板块,以及显示技术、基础电子和IC技术、大数据三大技术板块,从应用和技术两个维度,结合博览会展示内容宏观描绘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图景。博览会入口九大场馆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论坛于上午举办。论坛先后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致辞。由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锡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寿发表主题演讲。开幕论坛最后颁布了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开幕论坛至此圆满结束。
  • 朗诚科技荣获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由朗诚科技与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和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基于立体观测网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真正打造了“海洋一张图”,构建了“一室、一网、一库、一平台”的海洋监测综合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立体监测网络,建成了集海洋环保、海洋观测预报、海洋经济发展等多项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能够充分满足深圳市海洋管理信息化和海陆一体化的需求,为深圳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撑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 “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是我国于2010年设立,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测绘局批准的重要奖项,目的在于推动国家地理信息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地理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开展年度评选工作,主要奖励在我国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单位和个人。
  • 贵州“新政”: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年总产值2100亿元
    近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年总产值35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年总产值21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收入1000亿元,电信业务年收入400亿元。《规划》明确了主要任务:做强三个基础产业,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建设开放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发展竞争能力;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打造国家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核心枢纽;做强数字新基建,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做强三个基础产业,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能级,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锂离子电池、新型显示设备、智能终端制造、高性能服务器以及计算机、汽车电子等产业。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年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培育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大力发展片式微波元件、智能机电组件、智能控制组件、新型连接器、继电器、接触器等新型智能电子元器件,以振华集团、航天电器等企业为重点,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领域的新型传感器件、智能终端配套元器件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培育发展电子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材料、轻量化材料、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OLED蓝宝石衬底、无线充电材料、散热膜等显示材料。推动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高性能全谱系LTCC/MLCC介质材料、高纯金属及合金溅射靶材等半导体材料。探索发展柔性材料、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激光晶体等前沿材料。培育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发展锂离子电池。支持宁德时代、贵阳比亚迪、贵航新能源等企业发展数码电池、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业,探索发展石墨烯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积极构建从电池材料、电池配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到电池回收以及检测的完整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体系,构建“碳达峰、碳中和”配套高质量发展示范产业链。发展新型显示设备。支持发展液晶显示屏和集成显示模组、4K/8K、VR/AR超高清显示屏、高精密光学镜头、电源驱动系统、3D玻璃盖板、音视频线缆等显示设备及配套产品发展,支持发展量子点显示、柔性OLED显示、无屏显示等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发展智能终端制造。大力发展新型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灯泡、智能音响、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推动中大尺寸液晶电视、裸眼3D电视、超高清视频电视等整机产品扩产上量。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积极推进浪潮服务器、鲲鹏服务器创新升级,大力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扩展性的下一代云计算服务器及配套产业,推进国产化服务器、计算机整机、外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发展。发展汽车电子。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车载通信系统、汽车控制系统等新型智能化技术及产品,积极发展MCU、高精度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辅助驾驶系统(ADAS)核心集成电路、零部件,支持研发5G网络通信、WIFI通信、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车载终端设备。培育发展高端前沿的电子制造产业。发展集成电路。支持振华集团、雅光电子等企业发展,培育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封装测试产业,探索发展人工智能芯片、5G移动通信射频一体化芯片、北斗导航芯片、智能传感芯片、LED芯片、车规级SOC汽车电子芯片等。探索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积极发展碳化硅(SiC)单晶、氮化镓(GaN)晶体等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及功率器件,拓展面向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品、5G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加速第三代半导体射频和功率器件等对传统硅器件的替代。发展北斗终端设备。围绕国家北斗数据中心贵州分中心建设和应用服务需求,重点开发高精度测绘终端、授时终端、导航终端、指挥终端等终端产品。 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产业。发展算力服务。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瞄准全国算力资源需求缺口,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算力需求,加强云算力服务、人工智能算力、区块链算力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建设面向全国的“东数西算”算力基地。发展软件开发和设计产业。发展基础软件。支持基于鲲鹏、飞腾等芯片架构的国产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着力提高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安全防护等核心基础软件性能。支持易鲸捷推动操作系统、中间件、定制化软件、金融一体机等软硬件围绕国产数据库开展迁移适配。积极推进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演进和量子信息基础软件,积极推动物联网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新型基础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工业软件。发展工业实时数据库,及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计算机辅助工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工业软件产品,探索发展汽车电子、通信产品、家电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发展应用软件。面向金融、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需求,加快突破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建筑信息建模和建筑防火模拟、智慧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办公等应用软件。 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 打造三个主导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大尺寸液晶、超高清视频电视和智能屏等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做大智能器件、传感器件、敏感元件、印制电路板等产业,支持振华集团、航天电器等加快发展。 打造数字企业矩阵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及优质企业培育计划,着力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一批“独角兽”“小巨人”“瞪羚”企业。围绕大数据赋能“四化”,培育一批融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开放平台等多种形式与中小企业开展互利合作,聚焦产业优势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精耕细作,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融通创新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 武汉成立我国首个地球空间产业联盟
    2009年3月下旬,武汉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从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研发的产业联盟。   据了解,武汉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是由相关企业和武汉大学、长江科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4个联盟成员组成。联盟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共享数据的标准、建设空间信息测试平台、建立相关产品标准和推行产品认证制度。   去年底,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已正式获批,而新成立的武汉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将通过标准、技术和产品创新,至2013年建成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 吹响产业提升号角,2017中国(成都)电子展开幕!
    p   2017年7月13日,西部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展示平台——2017中国(成都)电子展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主题为“推动智能制造 促进军民融合”,在7月13日至15日举办三天,展示面积超20000平米,汇集超600家电子信息产业现场参展,展示超过2000件新产品与新技术。展会同期联手“2017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并举办超过50场涵盖电子信息产业热门话题同期活动。西部电子产业年度盛宴已经拉开帷幕! /p p    strong “推智能,促融合”展现西部电子信息全产业发展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4a79ceb-4061-496d-be5f-430a9298e214.jpg" title=" 1.jpg" / /strong /p p   中国(成都)电子展扎根于成都,致力于推动西部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根据本届展会主题,展会重点打造智能制造展区、军民融合展区、电子元器件展区、测试测量展区、智慧城市展区、创新创业展区、大数据展区及电子竞技装备展区等产业核心展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500d174a-31c6-4bb2-86d4-e7a614927f2b.jpg" title=" 2.png" / /p p   本届展会汇聚了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企业及展示内容。其中包括基础电子知名企业如太阳诱电、风华高科、宏明、永星、德清华莹、泰科、欧度、中航、贵航、君耀、雅特生、明纬、贸泽、有芯 PCB:崇达、英创力、锐宏、捷多邦、一博、博敏 测试测量:是德、横河、固纬、四十一所、普源、赛宝、天大 智能制造:德富莱、大族电机、三星 军民融合:CEC、研究所(四十三所、四十一所、四十所、五十五所)、司南导航、振芯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京东、联想、英特尔、科大讯飞 电子竞技:浙江网竞和杭州云哟科技 VR\AR: 杭州绿喵、贝立凯、成都明镜视觉、四川奇观科技、四川尖山科技、成都小微云联科技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将展示最新的产品与技术。据悉,将有超过2000个新产品与技术将会在展会现场展示与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b0ba9c7d-08ff-463e-92b9-ff3fb01d4264.jpg" title=" 3.jpg" / /p p   此外,包括“2017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在内,展会同期同地将有“2017半导体产业及其应用市场发展趋势论坛”、“2017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十三届国际电子测试测量研讨会”、“2017成都电源集成技术和高功率密度设计研讨会”、“中国(成都)军民融合发展论坛”、“IPC手工焊接大赛”等涵盖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大数据、测试测量、物联网、创新创业内容的活动同期举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630693b-e2a8-4860-b523-7a2e3ef3321b.jpg" title=" 5.jpg" / /p p   2017中国(成都)电子展吸引来自长虹集团、九洲集团、富士康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都京东方、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仁宝电脑(成都)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相关研究所及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及机构组织组成超千人的VIP参观团,并将在现场参加多场买家技术推介及采购洽谈活动。本届展会与小蓝单车及滴滴专车合作,来到现场的观众都可以获得免费单车骑行券及滴滴专车优惠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ff73c47-4783-40c6-acc2-ec20d261fcdd.jpg" title=" 6.jpg" / /p p   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为期三天的2017中国(成都)电子展作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风向标,邀请您与我们一起在火热的蓉城“观技术、品产品”,更多精彩我们期待与您在现场共同见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
    图片来源:platform.innovateda.org 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变革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无疑是生物技术企业谋划发展的重要指南。 近日,业界盼望许久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 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服务业成为国家支持的新业态跃然纸上,其中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成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对于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生物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替代作用成为诸多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生物服务新业态 在“十一五”期间还未被国家重视的生物服务业,在本次《规划》中已跃升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规划》指出:“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拥有优势专有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向国内外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单项或整合化服务。” 业内将提供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服务的公司分别称为CRO和CMO,前者承担客户的部分研发任务,后者则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部分公司则兼具这两者的功能。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创办的CRO,也是率先进入CMO领域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高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越来越多的药企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将一部分研发和生产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可有效节约成本、分担风险和提高效率。 在《规划》出台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曾对本报表示,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类似,随着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在内在需求和外力推动作用下,我国CRO企业整体规模不断膨胀,当前企业有300多家。”中投顾问研究员蒋华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现在国内CRO越来越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领域已开始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高峰对行业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亦直言不讳。 此外,国际领先CRO的运作模式或可成为国内同行的重要参照。据世界最大CRO——昆泰医药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向本报介绍,该公司正从传统收费模式转变为一种与制药公司共同平衡风险/回报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时,已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临床研发拓展至商业、咨询和资本领域,形成四大支柱。 而对于CMO,根据国内现有规定,本土企业可承担国外药企的委托制造任务,但不能为国内药企代工。高峰表示,监管部门可能是担心,若允许国内药企和CMO之间的委托制造,会影响药品质量,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逐步给这一领域“松绑”。 重中出新 从《规划》七大重点领域构成来看,医药相关部分占据其三,可谓重中之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和25.1%,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7.5%。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快速扩张,而且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 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0亿美元。 《启航2012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和医药融合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虚拟研发促使研发更加灵活高效;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多元化;药品流通监管实现信息化。 在医药产业变革过程中,另一大发展趋势便是个体化医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 它可针对不同患者独特的个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方案和一系列健康医疗服务。市场调研机构BB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个体化医疗的技术市场将从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92亿美元。 顺应上述趋势,个体化医疗和生物信息服务相关内容在本次《规划》中都有明显体现。 产业替代新机遇 在《规划》中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紧随生物医药之后,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据统计,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其中污染严重的比率达40%,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型集约化植保技术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生物防治植保技术主要是运用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增大原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病虫草害有相克作用的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故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其中,生物农药正在兴起,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正逐渐被各国政府重视。 《规划》指出:“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 在生物制造方面,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晏中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此次《规划》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体现,大部分生物制造产品用于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 “最近,许多大的传统化学品公司,包括杜邦、帝斯曼、巴斯夫等大型化学品公司,也都开始转型生物技术,就是要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传统化工品的替代。”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吴文平说。 而另一方面,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在各国都在纷纷制定规划或路线图,争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地位的局面下,我国若要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契机,则亟须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防止《规划》仅停留在原则和方向层面。
  • 山东最大专业仪器仪表产业加速器投入使用
    日前,淄博高新区投资15亿元建设的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仪器仪表产业加速器于近日投入使用,这是山东省最大的专业仪器仪表产业加速器。  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仪器仪表产业加速器占地4890亩,可容纳近110余家仪器仪表产业企业入驻,带动10000余人就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仪器仪表产业加速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集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主要功能区包括孵化器、电子信息材料与元件、仪器仪表、软件园区、软件服务外包园区、生活服务配套等。该产业加速器以标准化厂房为基础,配套科研、办公、辅助用房,通过为新创办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家队伍。
  • 我国启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
    我国启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实施意见宣传会在深圳和苏州召开   7月13日和15日,由国家认监委和工信部联合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宣传贯彻会”分别在深圳和苏州召开,标志着由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以下简称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工作正式启动。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是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环保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推污染控制认证是指由企业自愿申请,通过认证机构证明相关电子信息产品符合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由国家推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认证活动。其制度采用统一的产品目录、统一的认证技术规范、认证规则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的标志的原则。该制度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用于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检测的国际标准IEC62321已经出台,但尚未完成国家标准的转化,在其转化完成之后将有可能作为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及未来CCC强制性认证所使用的检测标准。
  • 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正式成立
    12月4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批准包括“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在内的11个国家质检中心正式成立,安徽再添“国字号”质检中心。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于2013年11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中心依托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是系统内较早从事公共安全产品检验的技术机构之一。自筹建以来,安徽省质检院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中心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投入总预算近1亿元。已建有电磁兼容(EMC)、视音频、电性能、信息安全、消音、环境试验、可靠性等实验室,拥有视音频分析仪、声频分析系统、码流分析仪、综合网络测试仪、混合域示波器、EMC等专项产品性能检测设备54台套,累计拥有相关主要设备总值4050万元,已具备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CMA、CNAS资质和检验能力,关键项目的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中心围绕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开展安全技术防范电子产品、消防电子产品、道路交通安全电子产品以及信息安全专用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的质量检验、科研、标准制定及培训咨询等工作。在电磁兼容、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安防工程等检测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与TÜVRheinland InterCertKft、上海联广认证有限公司(Nemko中国)、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等实现互认,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国家质检中心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高水平技术机构建设发展,是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要力量,是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应用的重要载体。作为市场监管系统一支重要技术力量,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专业技术保障,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持续把这一“国字号”品牌做专做精,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企业产业研发和质量提升,有效支撑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的监管,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国家质检中心发展“助推器”作用,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为政府、企业和客户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优质服务,为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德祥Pickering团队真挚邀约您参加第十届CITE电子信息博览会
    时间:2022年8月16日-2022年8月18日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区)会议背景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风向标,已经成功举办九届,本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2022年8月16日至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拉开帷幕。博览会将集中展示包括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代表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25个专业展区充分展示了智能时代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与碰撞。德祥Pickering团队也应邀参加本次博览会,将于现场为参展人员带来最先进的人工体液产品,满足各类电子产品测试需求。德祥展位9号展厅展位号:9B321参会人员届时会有:100 000专业观众;100 000平方米展出面积;1800参展商。参展人员有来自消费电子、照明与显示、汽车电子、物联网、新能源、轨道交通、机械工程、安防、电力、航天航空、医疗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 产业升级为国内仪器行业带来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最近几年,我国本土仪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电子测量设备和汽车电子设备的研发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模块化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加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日益重视,为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   目前国内电子仪器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电子仪器开发、生产的骨干企业,研究和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产品。   目前我们国内规模以上的电子仪器企业有500多家,其中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企业130多家,电子测量仪器骨干企业几十家,针对目前的“时域”、“频域”、“数域”、“阻抗域”、“调制域”等五域的电子测量仪器,我国都开发了相应的产品,其中有几十个品种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应用到了急需的国防、科研、生产等各个领域,电子测量仪器产量和销售量近900万台,增长幅度都在14%左右,生产产值和销售额都在100亿元左右。   国内电子仪器行业和企业虽然开发了若干个品种和一定数量并达到同类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在产品结构上,在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上,在市场占有率(约占10%左右)上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有待于国内企业完善。   其实,国内测试仪器行业的市场机会早已来临,市场大门早已打开,关键是我们国内测试仪器企业要抓住机会进入市场,提供优质高水平的产品。目前我国电子仪器行业面临的机遇有:   1.最大的机会是我国产业的全面升级。包括IC在内的几十个信息产业要全面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信息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也要全面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家电下乡、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方针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2.节能、降耗、减排,为电子仪器提供了新的广阔市场。电子仪器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为节能、降耗、减排提供测试检测仪器 二是能够提供节能、降耗、减排电子仪器应用产品。   3.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市场家电产品3C技术融合等都为电子仪器提供了新的广阔市场。为了促进经济实力薄弱的电子仪器行业的发展,建议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企业,有关部门应认定其为“电子仪器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   重点关注五大技术趋势   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看,电子仪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各种高技术的综合,全方位服务于各个产业和国民经济市场,具体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电子测量仪器的普及率必须提升。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时代是社会生活与经济现代化的最新标志,关系着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如果对此重视不够,电子测量仪器将失去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将失去市场。   第二,总线技术必须跟踪国际发展水平。   VXI、PXI、LXI、USB接口、总线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国外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目前,有三个趋势在推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首先,要有系统就绪的硬件,即模块化的产品,可以很快构建一个系统。其次,要有基于标准的与PC兼容的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输入、输出驱动程序,可以基于局域网,也可以基于互联网。最后,要有灵活的软件解决方案,不论客户需要的是Excel界面还是文字界面,都可以给客户灵活的选择。国际电子测量仪器LXI(LANeXtensionforIn-strument)联盟的产生,就是为了迎合这个变化。国外企业已经开发出LXI总线电子测量仪器产品,国内一些大学已开始着手研究,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尚未开始启动,如果着手太晚,将会再一次拉大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因此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应该尽快启动LXI总线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测量仪器。   第三,软件技术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电子测量仪器“软件”是电子测量仪器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而且“软件修正测量误差”是目前修正测量误差既经济又最有效的办法 此外,特别是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测量仪器,在国外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发展。自从无线接收系统从超外差变频结构,转变成无外差变频的零中频结构之后,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简化成为数字变频、基带放大器、基带滤波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数字部件,使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测量仪器得以实现。SDR的简明定义是,采用软件对无线电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测量仪器。显然,SDR借助通用的硬件子系统,根据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标准,可以灵活快速地构成不同通信标准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及其测量仪器。总之,电子测量仪器没有软件技术,就好像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然而软件技术在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中还远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一点不解决,我们的电子测量仪器就永远不是现代化水平的电子测量仪器。   第四,模块化技术必须加紧跟上。这是国际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方向,实际上模块化技术与总线技术(接口技术)、软件技术是三位一体,我们必须尽快把三者有机地接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电子测量仪器产品。   第五,合成仪器必须尽快实施。合成仪器采用可互换的标准模块、标准电路、标准接口,实现从单元电路至系统的积木化结构。由于美国国防部门是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最大采购商,合成仪器将推动美国、欧洲、日本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开发从器件、模块、子系统至完整的自动测量系统,成为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创新的新动力。   我国电子仪器企业应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否则很难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因此,国内仪器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了解最新技术走向,不断推陈出新,提升竞争力。
  • 第四届全球半导体产业与电子技术(重庆)博览会今日开幕
    6月29日,第四届全球半导体产业与电子技术(重庆)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300家知名企业及组团单位同馆展览,规模达15000平方米。作为西部专业的半导体及电子信息行业盛会,本届博览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支持,重庆市电子学会、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重庆市电源学会、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合会、重庆市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庆市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庆市电子电路制造行业协会、重庆市软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旨在推动区域间产业链合力创新,促进我国半导体及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博览会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AI+IOT+5G、智慧电源、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测试测量、连接器及线束加工”等重点领域,涵盖展览展示、权威发布、高端论坛、技术研讨、招商推介等多维度活动内容,发布推广新产品、前沿技术成果和优秀解决方案,搭建专业高端的产业生态交流合作平台。数百家名企硬核亮相,共绘未来“芯电”图本次博览会汇聚了华为、高通、恩智浦、联合微、卡尔蔡司、中电科思仪、西南计算机、重庆经开区Qualcomm中国中科创达联合创新中心、中电科第九所、赛昉科技、神州数码、双环集团、平创、先导、威科赛乐、平伟实业、德尔科技、恒旸绿、芯准检测技术研究院、盟讯电子科技、大族粤铭、长春光华微、里阳半导体、中科新松、发那科机器人、JUKI、镭晨智能、航天新通、航天磁电、金立通、森美协尔、北斗精密、安泰天龙钨钼、汉得集团、贵研铂业、大连华邦、飞时曼、鹏城半导体、天瑞仪器、九同方微、蒙特、基恩士、谷微半导体、浙江西亚特、荣耀电子、美卓伦仪、驰耐特、福禄克、中科睿华科技、中科鑫松、海目星激光、奥克思光电、肇庆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等近300家企业及组团单位参与展览。展会现场,各企业携大批新技术新产品首次亮相,精彩不断!被誉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首FANUC带来电子产品组装系统、机器人塑封件自动化上下料系统、检测机上下料系统;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新研发成果和汽车级产品器件;大连华邦化学有限公司带来的具有纯度高、稳定性好、抗意外能力强、质量可靠的9N气体纯化器,目前已在上海格科微、中芯国际、武汉长鑫、大连英特尔、无锡海力士、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十余家国家重点项目进行配套并全部实际应用;华富(深圳)实业科技有限公司携全球第一JUKI异型插件机、供料器、接驳台和升降机进行现场实物展示;苏州飞时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带来的原子力显微镜呈现,能够在不破坏半导体样品的情况下,短周期、高效率检测半导体器件形貌。此外,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政府单位及产业园组团展出,其中肇庆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携12家基地企业以“肇庆市端州电子信息基地”隆重亮相博览会,彰显肇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力量,进一步推动肇庆市与西南地区半导体及电子产业深度交流合作。前沿技术探索,“会”聚大咖共谋发展博览会同期举办第四届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大会、GEME 2022电子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电子信息产业与新技术论坛暨重庆市电子学会学术年会、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等多场高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国内外行业精英,共同为半导体电子产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第四届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大会由重庆经开区Qualcomm中国中科创达联合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围绕“IC设计、封装测试、高性能电源和电动车技术、智能手机芯片、汽车芯片、川渝半导体产业投资”等热门话题展开专题论坛,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测分会秘书长徐冬梅、重庆市电子学会理事长徐世六、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志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张俊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中科创达、华为、联合微电子、优艾智合机器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平伟、芯准检测、上海赛昉科技、华芯金通、浙江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大咖专家齐聚,共话半导体产业未来趋势、产业热点痛点,打造产学研用一体深度互动平台,构建产业生态交流长效机制。由重庆市电子学会表面贴装与微组装技术专业委员会与重庆市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GEME 2022电子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汇聚智造精英,发那科、节卡、非夕机器人、苏州图锐智能科技、盟讯电子、海康威视、华数机器人、钦州港片区招商服务中心、等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大会还将为重庆市电子学会表面贴装与微组装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会员单位授予牌匾,汇聚行业力量,推动西南地区电子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由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联合主办“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半导体领域,交流探讨产业发展新格局、新趋势,共同分享市场发展新机遇、新成果,促进成渝地区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紧密协作,助力打造互促共兴的产业新生态。多方联动赋能,精准观众提振产业信心现场专业观众纷纷与展商进行深度洽谈,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经济合作局、宇隆光电、格力电器、海康威视、中国电信、美垦半导体、普利英、康佳光电、英业达、美的、长安汽车、海尔、金美通信、 SK海力士、万泰电力、冠思泽电子、伟京电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与会观摩并展开合作交流。大多数专业观众表示,本次赴渝观展参会有利于企业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新资源,精准对接市场用户,有助于企业开展合作攻关和市场拓展,是有效推动产业内循环和外循环共赢的盛会。上海市电子学会、天津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湖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电子学会、山东电子学会、浙江省电子学会、河南省电子学会、广西电子学会、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四川省电源学会、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大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西部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等全国各地行业组织合力召集当地重点企业组团参观采购,助推产业链供求双方精准对接。 本次博览会将持续到7月1日,参观需提前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半导体产业博览会”或“GEME 全球电子”预先登记,获取入场二维码安全观展,可至S1馆观众休息区参与活动领取精美礼品,未到场观众还可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实时观看展会,“渝”你相约,开启不一样的半导体电子观展之旅!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个博士后流动站获批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通知,批准新设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获批设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该校首个获批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学校已构建起完备的本-硕-博-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属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原北京机械学院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培养了超过1000名硕士研究生,为我国仪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该学科以国家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凝练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先进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国防安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长期以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首都重大发展战略,拥有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基地)等部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和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方向特色显著。2021年,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奠定了更为全面的学科平台基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工作,自2018年就依托北京京信科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先后有13名博士后进站,其中有6名优秀博士后期满出站并加入该校教师队伍。
  • 安徽皖仪携气密性测试方案亮相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4月9日,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1)以“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深圳会展中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展览展示面积达到10万平米,设置CITE主题馆、新型显示及应用馆、智能制造馆、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馆、电子竞技馆、大数据存储馆、物联网与5G应用馆、智能驾驶及汽车技术馆、基础电子馆等九大展馆20多个专业展区,为业界充分展示包括智慧家庭、5G+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信产业、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存储、基础电子元器件等代表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1安徽皖仪展位作为一家以国际化视野、按国际化标准运营的全球分析仪器专业供应商,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涵盖色谱、光谱、质谱类分析仪器。本次展会,安徽皖仪携其气密性测试方案亮相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气密性检漏仪安徽皖仪展出的这款气密性检漏仪属于压差式气密性检漏仪,其具有7寸触摸屏显示,操作方便;中英文双语切换,通用性强;具有串口RS232电平输出及通信功能,可连接PC、PLC等;RJ45网络接口可集成到MES系统中实现生产中的数据收集及分析;USB数据输出功能可连接U盘、打印机等;此外还具有大容量、误差修正,零点校准等功能。
  • 抢占智能传感器产业制高点 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
    9月1日,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传感谷举行。该项目开工是郑州市、郑州高新区锚定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抢占智能传感器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据介绍,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61.83亩,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是高水平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必要支撑,能够加快企业创新集聚,有利于我省抢占传感器产业制高点。该项目将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等产业集群,建设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智能传感器孵化器、产品展示等综合服务平台,着力集聚智能传感器上中下游企业,形成高端产品制造为产业基础、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软件算法和示范应用为推动的生态体系。该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产业链发展更加延展、稳固、健全,标志着我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占领关键环、迈向中高端,也标志着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的建设辐射更广泛、品牌更凸显。截至目前,郑州市智能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约300亿元,占全省90%,占全国约10%,关联及应用企业约4000家。主要分布在气体、仪器仪表、电力电网、环境监测等领域,在国内细分行业具备一定优势,培育了以汉威科技、炜盛电子为龙头的气体传感器,以新天科技、光力科技、天迈科技为龙头的仪器仪表传感器,以日立信、三晖电气为龙头的电力电网传感器,以驰诚电气、安然测控为龙头的环境监测传感器。2022年10月,郑州高新区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中位列第四。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印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印发 2015年行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   工信部近日印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确定了10项发展重点和8项重大工程。而据业界预计,到2015年,我国软件行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出口突破600亿美元。   行业研究员认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对于促进国内软件业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规划更加注重培育龙头企业,这将有利于东软、用友软件等主流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龙头企业   规划提出,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同时,以国家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为抓手,扎实提升技术能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效的产业创新体系。   此外,规划还提出梳理重点行业,确定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同时,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等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此外,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施大企业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华宝证券研究员认为,从2000年的老18号文到今年年初的新18号文,政府的扶持力度和范围都在增强,在新18号文的带动下,软件业高增长依然可期,将再造信息服务业的辉煌10年。在此背景下,软件和服务业领域将出现数十个业务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数百个业务规模数十亿元的公司。   多项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日前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而随着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预计多项软件产业扶持细则将密集出台。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后,各部分、地方先后出台了多达110项配套措施,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今年10月,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法定17%的税率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款项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行业研究员测算,该政策对高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较大的软件类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对净利润影响平均在5%左右,包括启明星辰、广联达、用友软件等公司将直接获益。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4970亿元,同比增长32.9%,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增速呈现逐月上升态势。   此外,前10个月我国软件业实现出口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软件外包服务前10月出口47.5亿美元,同比增长45%。   从细分行业来看,软件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487亿元和2260亿元,同比增速均超过40%。而系统集成服务和IC设计则增速有所放缓,分别实现收入3176亿元、468亿元,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 新兴产业省部共建实验室获批
    科技部刚刚公布了新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实验室”位列其中。   据了解,该实验室主要瞄准国际有机电子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整合依托单位学科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国家及江苏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加大光电信息材料开发、原型器件研究、器件集成工艺研发,推动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产业化。
  • 上海一恒携试验机产品亮相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4月9日,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1)以“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深圳会展中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展览展示面积达到10万平米,设置CITE主题馆、新型显示及应用馆、智能制造馆、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馆、电子竞技馆、大数据存储馆、物联网与5G应用馆、智能驾驶及汽车技术馆、基础电子馆等九大展馆20多个专业展区,为业界充分展示包括智慧家庭、5G+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信产业、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存储、基础电子元器件等代表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上海一恒科学仪器展位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实验仪器、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也携其试验机产品亮相本次展会。氙灯耐气候试验箱氙灯耐气候试验箱是采用能模拟全阳光光谱的氙弧灯来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的仪器。本次一恒仪器展出的这款氙灯耐气候试验箱,其氙灯光源符合国际标准,更真实的模拟了全光谱的太阳光;采用9.7寸的触摸屏更便于显示与操作;配置的辐照度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减少了由于灯管老化造成的复杂度衰减和实验误差;配备自主研发的辐照度校准仪,可以简单且快速的校准。 真空干燥箱BV-50(左)和鼓风干燥箱BO-50F(右)干燥箱/鼓风干燥箱采用4.3英寸触摸屏,智能触摸控制,参数实时显示,操作简单方便;采用的节能设计有效防止热量损失和延长加热元件寿命,与传统设备相比热功率降低25%;还具有自动干燥等功能。BO-F系列干燥箱还配置了循环风扇、风门调节技术等功能。
  • 北京设立2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据相关报道,2023年12月28号,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有限合伙)在昌平设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据悉,2023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2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北京市医药基金是四只基金中规模最大,是全市首支设立的基金,重点投向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据报道,2023年1至11月,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37010户,全市排名第一。
  • 领拓聚焦 | 2024惠州电子信息&新能源制造技术研讨会
    3月28日,2024惠州电子信息&新能源制造技术研讨会在惠州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紧扣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主题,采用“以会带展、会展同步”的形式,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交流平台。 本届会议以1个主会场,和2个分论坛的形式举办,共同探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领域未来的行业发展新趋势。 本届会议,领拓仪器携带了徕卡超景深视频显微镜DVM6、标乐EcoMet&trade 30磨抛机、形创三维扫描仪等相关设备亮相现场,吸引众多参会人员的驻足观看,咨询交流。领拓团队就现场参会人员咨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及操作演示。 参展设备01 徕卡超景深视频显微镜 DVM6 一款多功能视频显微镜,可以用在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失效分析,研发产品等领域的测量分析。集成的照明和复消色差物镜确保了高品质的图像。徕卡多年的光学显微镜制备经验,赋予了超景深视频显微镜DVM6更真实的色彩还原度,图像与眼镜所见之物保持一致。02 标乐Ecomet30磨抛机 标乐 EcoMet30磨抛机为日常磨抛提供了简便的自动操作。友好的触摸屏界面屏幕上以显示所有经常使用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省因复杂操作所浪费的时间。EcoMet30的一键清洗功能为每步都需要更换磨抛工艺的客户节省了时间。03 形创SILVER 系列3D激光扫描仪SILVER 系列是便携式计量级 3D 扫描仪的行业典范,该技术产品成熟可靠,能够在任何地点对任何复杂表面进行准确和可重复的 3D 测量。
  • 山东淄博打造千亿MEMS产业园 突围国外专利封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8月25日下午,在淄博高新区MEMS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正在建设的各类建筑旁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忙碌的景象。“这个项目的带动作用非常大,现在二期的区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管委会项目部负责人崔长新介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这个大的园区是围绕着MEMS芯片展开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MEMS是一项革命性新技术,它将微型机构、控制电路、接口和电源等集成于一块或多块芯片上,不仅可以提高传感器性能,还能降低成本,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基于MEMS技术生产出来的MEMS传感器,有着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成本低、效能高、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现已逐步取代传统机械传感器的主导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物联网、航空航天、医药化工等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MEMS传感器市场已被以博世为首的国外厂商垄断,并因MEMS传感器的高研发难度及其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形成了行业壁垒,加上国外MEMS传感器大厂具有产品线广、技术领先、客户众多的优势,所以国内MEMS传感器厂商一时难以突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正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与相对薄弱的产业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反而促使我国MEMS传感器企业加速发展,寻求突破,减少进口依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淄博高新区MEMS产业基地,中国MEMS产业打出了一个个突破点:清华大学研究员周斌研发的MEMS陀螺真空钎焊封装芯片,从设计到封装共有20多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真空钎焊封装打破了国外垄断;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崔波教授研发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精度达到原子级,实现了国产化,产品价格只有国外的三分之一& #8230 & #823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MEMS产业基地是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448亩,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其中,二期占地298亩,建筑面积33.5万平米,现已全面开工,共建设6栋厂房,1、2号厂房7月底竣工,剩余厂房今年年底前竣工。园区围绕MEMS芯片、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化合物等产业链上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企业,以产业组织理念,精准开展项目招引,目前已签约新科实业(TDK)、绿能芯创、宏荣电子、深圳麦姆斯、思科莱斯、航天四十四所等6个高端产业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32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园区将依托“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聚集MEMS产业资源,建设国家级MEMS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化MEMS产业示范基地和千亿级产业园区。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