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协作平台

仪器信息网协作平台专题为您整合协作平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协作平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协作平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协作平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协作平台话题讨论。

协作平台相关的资讯

  • 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建成
    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由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研究课题验收会,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课题是福建省科技厅为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购置,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而安排的专项课题。专家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审核资料、比对合同、现场测验后,高度评价课题组的工作。自平台建设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在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领导小组支持帮助下,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根据平台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按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的协作共用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了大型仪器资源数据库和门户网站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省内部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并实现了本省与泛珠三角以及全国大型仪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运行后,已收录福建省470余台大型仪器信息,35家单位入网,网站累计点击超过50万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   根据省科技厅领导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服务于社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将在已建成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分析测试专家库,实现高水平分析测试人员以及应用专家等人才共享,逐步建立利用入网大型仪器开展测试、研发的机制,引导各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 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建成
    12月24日,由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组成的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在北京成立。   据介绍,建立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是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在年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16个特种设备科学发展任务目标之一,是在特种设备局和中国特检院精心组织和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该平台由多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自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参与组成。特种设备局对平台实施业务领导和管理,中国特检院担任理事长单位,其他6家地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担任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整合特检行业科研资源,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的整体科研水平,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任务包括构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大科技平台的资金、人才和实验设备保障模式、提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科研项目指南、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推广应用机制、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化科研人才队伍等。   特种设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的成立,是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果的具体体现。它既能解决国家级检验机构有课题、有人才但科研资金相对不足的难题,又能解决地方检验机构缺乏高水平课题和人才的难题,是创新科研体制的一种尝试。平台将在质检总局统一协调和规划下,组织国家与地方检验机构、地方与地方检验机构之间的联合科研攻关,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实现资源整合和成果共享,最终形成全国特种设备大科研的体系格局,实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总体目标,对提高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和科研水平、探索创新科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成员单位当天还签署了《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共建承诺书》,承诺投入平台所需的科研资金、科研人才以及试验装备,为今后平台的运行提供了经费、人员及试验条件保障。   参加会议的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对平台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平台建设,把工作重点从重检验、轻科研,逐步转变到检验与科研并重,以科研提升检验,以检验促进科研,不断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技术创新水平,为打造“中国特检”品牌贡献力量。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印发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海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简称“大仪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仪平台是根据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为有效盘活现有科研条件存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全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设立的基础性公共科技条件平台。   第三条 大仪平台遵循“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资源统筹、分类管理、开放共享、促进创新”的建设原则,旨在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基础条件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我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支持。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参加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单位及其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运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简称“协作共用网”)。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预约、服务、使用效益评价、后补助申报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条 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管理,为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提供组织保障。   第七条 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和业务交流、培训和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等活动,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服务水平。   第八条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区域的互联互通。与国家及其他区域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平台对接,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海南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大仪平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海南省政府制定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政策。   (二)制定大仪平台开放共享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三)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管理机制。   (四)审定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事项。   (五)指导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   第十条 设立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简称“大仪办”),作为大仪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大仪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大仪办日常工作由省科技厅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大仪办的主要职责:   (一)受理并组织审核加入协作共用网的单位及其科研设施与仪器名单,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的采集和日常数据上传,发布协作共用开放共享信息,清理不再满足共享条件的已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保障共享设备的有效性。   (二)对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协助组织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运行绩效评价,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   (三)受理并审核后补助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审议后补助分配方案。   (四)负责为成员单位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大仪平台宣传推介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业务或技术培训等活动。   (五)受理用户对大仪平台有关业务的咨询及对成员单位检测服务的投诉,投诉处理结果报省科技厅备案,重大问题处理报省科技厅审议。   (六)负责协作共用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持续建设与维护升级。   (七)负责大仪平台相关文件资料的分类保管和存档。   (八)协助修订大仪平台相关管理制度。   (九)贯彻执行省科技厅相关决议,每年第一个季度向海南省科技厅报告上年度大仪平台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十)完成省科技厅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成立“大仪共享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由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成员单位专家、相关大仪开放共享管理或检测技术服务专家组成,专家库由大仪办负责管理。专家库成员的主要职责:   (一)审议申请加入协作共用网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   (二)评价成员单位和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绩效,对相关后补助费用提出安排建议。   (三)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方面的学术、测试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指导和咨询建议。   (四)根据本省产业发展需求,对大仪平台建设提出规划建议。   (五)协助大仪办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培训以及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开发等活动。   第四章 加入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加入大仪平台的单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达到大仪平台要求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及场所(限于本省区域内),具有相应的专业人员。   (三)具有保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相关条件、资质及能力,开放管理制度健全。   第十三条 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2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采取管理单位自愿申报、大仪办择优加入的方式。   公共财政投入的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必须加入大仪平台,且自仪器完成安装使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科研设施与仪器名称、规格、功能等信息和开放制度提交大仪办;支持国防科研单位在不涉密条件下加入大仪平台,强化军民科研设施与仪器统筹共享,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鼓励非公有制单位加入大仪平台,实现资源统筹、互通有无、开放共享。   第十四条 加入大仪平台的程序。申请单位填写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信息相关表格,报送大仪办,必要时提交设备原值证明材料。大仪办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进行审议,申报单位须得到评审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经省科技厅批准后,成为大仪平台成员单位及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   第五章 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五条 成员单位享有的权利:   (一)申请后补助。根据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申请协作共用补助经费的后补助,包括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运行后补助和优秀机组评估等。   (二)优先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宣传、展览、考察、咨询等活动,优先获取相关技术或服务信息。   (三)通过协作共用网站,向社会发布典型服务事例。   (四)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还可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统一管理,用于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的更新维护、运行补助及人员绩效支出。   (五)对大仪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十六条 成员单位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及海南省大仪平台的有关规定。   (二)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级关于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相关制度。   (三)积极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凡成员单位均须参加年度评估,接受大仪办和专家组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和机组人员的评估。   (五)及时上报不再满足开放共享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并向大仪办提出该科研设施与仪器退出大仪平台的申请。   (六)成员单位须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大仪办联络沟通相关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管理、维护和开放共享,保证为用户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服务。   (八)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成员单位可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规范建立本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并与省级管理平台对接,定期报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信息,亦可直接通过省级管理平台进行报送。   (十)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发布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公布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建立开放和服务情况记录,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十一)核定相应的服务成本,制定相应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坚持诚信和优质服务的原则,做到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十二)开放共享服务一般须与用户签订协议,按照服务协议完成检测服务;根据具体服务内容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保密要求、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等事项。   (十三)妥善保管测试服务获得的实验数据和相关资料,遵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为用户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   第六章 补助经费与开支   第十七条 对大仪平台按照入网共享、先用后补的原则实施共享服务后补助和奖励。   第十八条 补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公正、合理、有效的原则。主要用于协作共用网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成员单位运行后补助、年度优秀机组评估以及平台建设维护等。   (一)使用后补助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技术改进时使用到非本单位的协作共用网内大型仪器,可申请使用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申请单位实际缴纳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二)运行后补助   1.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开放共享服务,可申请运行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该成员单位机组上年度开放共享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成员单位开具发票的单位名称与入网单位名称不一致的,不得申请后补助。   2.对新入网仪器,第一年按照入网仪器总价值5‰比例一次性给予奖励,第二年起按照后补贴方式进行申请。   3.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进行法定认证、执法检查、商业验货、承担政府招标或强检任务等活动不属于本补助经费支持范围。   (三)优秀机组评估   对协作共用网内仪器,大仪平台每年进行一次机组评估。大仪办组织专家对仪器使用效率、运行状况、服务机时数、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议,提出表彰奖励方案报省科技厅审批。每个单位推荐的名额按不超过本单位入网仪器的35%进行推荐,最多不超过8个名额。
  • 中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说起“世界标准”,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但“ISO”三个字母,可谓无人不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组成世界上主要的三大标准化国际组织。由各国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可用来检测、比对,以提高效率,减少损耗。从格式一致的各所大学毕业证书,到世界通用的电器规格、衣服鞋帽尺寸,“标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钢表示,每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方面,我国已取得长足进步:   陈钢:(质检)总局、标准委与科技部正密切合作,在建立标准与科技互动机制和模式上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制定的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不久也将发布实施。今天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增强标准化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 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启动
    5月12日,以“合作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在南宁启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出席启动仪式。当天也是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10周年。大会为此表彰了2007年度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先进单位和个人。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能力赖以提升的前提基础,在整个科技资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以科技资源共享和信息的通畅传递,促进科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21世纪发展的潮流和特征。2007年11月22日国家科技部开通了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旨在以建立大型仪器资源共享为核心,通过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建立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东北、华中、西北、西南7个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和信息平台。这标志着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在全国全面展开。   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的启动,秉承“合作共享,创新发展”的思路,标志着广西协作共用网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我区与国家、泛珠三角区域的有效链接,构建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根基,为泛珠四省大型科学仪器用户共享资源、提供服务开通了便捷的渠道,对加强我区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的资源,促进中国-东盟科技信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天美公司受邀参加2021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光谱分析技术学术研讨会
    2021年07月06日,由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主办,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21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光谱分析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 天美集团作为国际知名荧光品牌爱丁堡厂家受邀参加了此次平台光谱分析技术研讨会。同时会议邀请到了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南开大学化学信息学实验室邵学广教授、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周群教授。来自海南各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以及大仪平台入网成员单位的约130名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现场 会议由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冯玉红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做了题为“拉曼光谱在材料研究领域的若干应用”的报告。他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纳米材料、碳材料、医学和环境、聚合物分子链的扩散现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 法与应用”的报告,邵学广教授从具体的红外光谱应用案例出发,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他在近红外光谱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大数据的应用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南开大学化学信息学实验室邵学广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周群教授做了题为“红外光谱法在复杂混合物体系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周群教授从红外光谱在食品、中药成分以及新冠生物样本分析的应用事例进行生动阐述。 天美集团工程师刘冉就光谱分析主题进行了“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新发展”的报告,她从稳态瞬态荧光基本原理;荧光技术在三个典型热点应用太阳能电池、TADF材料、生物成像探针等;到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最新发展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天美集团刘冉工程师做主题报告 天美公司也将始终秉承助力科研领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仪器和更专业的技术服务。旗下爱丁堡仪器公司旨在开发和寻找更多更新的应用方向和解决方案,推动荧光光谱技术在科研中更广泛地应用,更好地帮助研究者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 日本学术振兴会 R053 设计、测量、分析协作平台委员会第1次公开讲座召开
    日本学术振兴会 R053 设计、测量、分析协作平台委员会第1次公开讲座2023年9月6日星期三 13:00~16:30幕张展览馆国际会议室采访者:株式会社堀场冈本第1部分 测量分析数据通用格式开发现状通用格式开发计划:利用测量和分析设备促进DX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重藤知夫先生介绍了为什么需要通用格式以及通用格式以及它是否会被广泛接受。 实现测量分析大数据的方法有两种:“数据工厂法”和“数据共享法”。 未来还需要考虑系统迁移、数据库功能替换、硬件等问题。 数据创建和转换的常见格式和指南概述九州工业大学安永卓夫先生他介绍了MaiML(测量分析仪器标记语言),这是一种表达测量分析、预处理和后处理等过程并保证数据独立可用性的数据格式,并解释了条件、材料、输出和操作的重要性用于测量分析.. 通过模式检查器对常见格式进行结构验证JEOL 高杉健二先生、中野一宏先生他解释了 XML 和 XML 架构之间的区别以及 MailML 标准的示例,并展示了在实际屏幕上使用 LINQ Pad 的架构检查器示例。*XML是一种标记语言,可以扩展用于各种目的*XML Schema 描述了 XML 文档的可能结构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达2084台套
    5月31日,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下简称大仪网)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旨在统一管理省内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设施仪器使用效率。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牵头将“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委托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管理。截至2022年4月,大仪网入网成员单位85家,入网仪器数2084台套、仪器原值19.7亿元。据海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平台改造升级,尽快实现申请、评审线上流程的畅通,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县建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服务体系。
  • 沪苏浙皖联手 8543台科学仪器联网协作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手打造的长三角区域大型协作网,目前共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8543台套,使得区域内丰富的科学仪器资源实现“联网协奏”,可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检测、测试、加工等专业技术服务。   协作网去年对外服务开机超过373.2万小时,测试样品达到442.58万个,测试服务收入6.07亿元。协作网的开通实现了区域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对促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 山东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工作会议召开
    山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交流大会召开暨联络员培训会议   为推进大型山东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更广范围内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服务水平,山东省科技厅于7月16日下午在青岛蓝海酒店召开“山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交流大会召开暨联络员培训会议”。来自山东省内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交流会现场   山东省科技厅陈光明先生主持了此次会议。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开放服务,根据专家建议,会议上对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20个先进单位,以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液质联用仪”等40个优秀机组给予了通报表彰和奖励。之后,会议进行了各科技条件平台联络员的专业培训。 山东省科技厅陈光明主持会议   据了解,自山东省初步建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新机制以来,实现了全省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和服务,省协作网已经成为山东省克服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提高有限资源使用率的有效载体。山东省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入网仪器设备共分为12个大类,82个中类,涵盖多学科,多领域。截至到2008年底,入网仪器设备2847台(套),购置原值为19.99亿元。其中原值30万以上仪器设备2206台(套),50万以上仪器设备766台(套),仪器完好率为97.91%,进口仪器设备1470台(套),占66.64%,已通过计量认证或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的仪器1028台(套),占46.6%。入网单位595个,分布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涵盖了山东省主要的检测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中央驻鲁单位29家、省属单位264家、市属单位281家。用户通过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进行网上预约,也可以通过协作网提供的共享仪器设备信息,实现点对点的沟通联系,完成检测任务。   附录:   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 福建省开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在福州举办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以下简称服务热线)开通仪式。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丛林出席开通仪式,宣布4008965086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并与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发改委林锡能副主任共同启动了开通按钮。省教育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部分入网成员单位代表也出席了开通仪式。   开通仪式上,丛林副厅长指出,服务热线的正式开通,是省科技厅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热线的开通将有力提升福建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方便全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大型科学仪器条件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福建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008965086服务热线是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的重要服务平台。服务热线将利用协作共用网庞大的专家和仪器资源,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咨询、大型仪器应用、培训等专业问题和疑难问题咨询、信息查询、协作共用政策咨询、入网咨询和受理、大型仪器设备升级改造和维修咨询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将成为全省各中小型企业、高校、各检测机构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载体。服务热线将采用“客服坐席+专家坐席”模式运行,实行来电统一接驳,事项统一受理,并与网络在线服务衔接的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 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工作会召开
    5月5日,“全国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条财司、计划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教育部科技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总项目负责人吴澄院士及项目总体组,各区域协作共用网及各子项目负责人和部分参建人员共近5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由总项目负责人吴澄院士主持。科技部条财司吴学梯副巡视员在讲话中指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在取得成就与进展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他强调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要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出贡献,同时还要认真探讨平台将来的运行服务模式,为平台转入运行服务阶段做好准备。   会议在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部署。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支撑建设,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整合相关资源,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服务企业、服务自主创新,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出贡献。
  • 陕西“双向补贴”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
    陕西省科技厅近日正式出台&ldquo 双向补贴&rdquo 政策,即为提供大型科学仪器的单位和使用大型科学仪器的单位同时补贴。以此加快促进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避免省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仪器利用率,为国家节省能源,减轻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陕西省科技厅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从2000年起开始此项工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八家单位联合共建八个公共检测实验室,总占地面积近4500平米,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0多台套,为广大用户提供快速制造与检测、能源化工产品、水资源、金属材料、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资源矿业与环境、养生产品及特种食品、DNA分型等领域专业而又便捷的分析检测服务。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累计注册企业和机构已达7000余家,其中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代表的核心网员单位达80多家,入网仪器设备5236台(套),总价值约33亿元。汇集80余家核心网员单位、32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凝聚了900多名科学仪器设备领域科技精英,共同搭建了陕西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了800平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综合服务区、仪器示范展示区、仪器维修维护区和专家远程咨询室等,致力于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公共检测服务、国产仪器示范推广等领域,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已广泛覆盖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产业领域。   《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省内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单位,按照其服务收入给予30%的奖励,同一服务单位每年获得专项资金总额不超过30万元。对省内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委托单位,按其年实际支出给予20%补贴,同一委托单位每年获得专项资金总额不超过20万元。对此项工作中积极优秀的单位及个人同时给予奖励。
  • 山东省积极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
    为整合我省行政区域内现有高校、院所、企业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推进开放共享,省科技厅自2005年始建设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展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工作,面向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征集单台套价值在1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要求加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截至2021年底,加入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科研仪器原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15507台(套),设备原值140.29亿元,仪器入网数量居全国前列;入网会员单位达到13553家,其中中小微企业11626家。 为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仪器拥有单位开放服务的积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自2015年实施创新券政策,通过创新券对中小微企业使用共享大型仪器按照合同发生额给予40-60%的补助,对开展共享服务工作表现突出的仪器拥有单位给予奖励。实行创新券补助政策以来,通过创新券共补助了5674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补助资金15383.72万元。2021年以来,省科技厅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行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推动“国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等,激励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激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潜能。虽受疫情影响,2022年1-6月,全省创新券使用企业家数、使用次数、财政补助金额较2021年同期实现“三增长”,在使用区域上实现全省各地市全覆盖,带动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投入520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潜能。同时,省科技厅依托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统筹科技资源服务疫情防控,高效征集223家单位的核酸检测仪器设备460台,对接137名专家,为一线核酸检测机构提供仪器共享和技术咨询服务,参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券政策对共享服务产生的费用予以补助。 为做好创新券工作,省科技厅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对创新券政策解读和实操培训。采取市场化手段聘请第三方协助推广创新券;编制《创新券推广使用常见问题解答》,大大便利中小微企业使用创新券,通过科技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宣传创新券政策,提升创新券政策知晓度,扩大中小企业受惠面;编制《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券工作简报》25期,面向各市分管科技市领导、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发放,从而促进全省创新券政策使用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5月14日省科技厅在聊城临清市召开全省创新券工作推进会,总结梳理了全省创新券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推进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书良出席会议并讲话。2021年12月23日又召开了创新券政策在线培训会,全省各级科技管理人员近200人参会。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采取有效措施,力争让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红利。一是会同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推动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加入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把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情况纳入到高校绩效考核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山东科技云讲堂”开设创新券培训班,面向全省各市科技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训,以切实扩大知晓范围。
  • 京津冀科学仪器资源将实现协作发展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赴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就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的运行服务模式及平台建设情况等开展交流,重点探讨了京冀区域在科技基础条件方面合作的基础与设想。   首先,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支建民主任介绍了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建设运行以及河北省的科技资源情况。该联盟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1家单位组建,建立了共享仪器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企业数据库、需求数据库等资源数据库,建设开通了联盟门户网站。   由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的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是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方共建,该中心积极挖掘资源需求,拓展资源需求领域,关注检测领域科技资源供需矛盾,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互补的检测与认证服务体系,实现检测资源与认证资源的社会共享。截至2013年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共有成员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开放,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4688.86万元。   双方在互相介绍各自工作的基础上,从环渤海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检测认证资源共享服务等多方面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在当前资源整合、协作创新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市场化机制,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环渤海核心圈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谋求多方共赢的协同创新发展局面。会后,工作组还考察了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石家庄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石药集团,就进一步的具体合作形成了意向协议。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98亿元。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入网仪器价值1.35亿万元
    日前,经专家评审,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南省药品检验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八家单位为协作共用网新成员单位,同时被批准获得入网资格的还有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的164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入网仪器原值近9000万元人民币。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www.hidyw.com)是面向广大技术创新主体和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以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开放式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该网对全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致力于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持科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截止到目前,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成员单位已达到18家,网内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量达到234台套,仪器原值共1.35亿元人民币。随着新成员单位及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加盟,协作共用网的仪器资源大大增加,进一步为海南省科技创新提供仪器设备条件保障。
  • 发布国内首款生物安全7轴协作机器人,镁伽亮相慕尼黑生化展
    11月16日,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镁伽”)在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发布了国内首款生物安全7轴协作机器人,并首次公开展示其自主研发的MegaLab机器人实验室。 相较于传统的工业制造行业,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还处于萌芽状态。随着近几年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若干重大突破,如基因编辑、iPS细胞技术、免疫治疗等,生物医药行业将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化和智能化将会极大赋能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 在推进生命科学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难题亟待解决。不同于汽车、消费电子等传统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在实验室操作一个采样管或细胞,对机器人本体有差异化的需求,机器人的体积、载重都要更小,但定位精度、生物安全防护等级和洁净度等要求更高。一款适用于生命科学等敏感应用场景下的机器人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到目前为止,这块市场国内依然是空白。发布国内首款生物安全7轴协作机器人 11月16日,在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镁伽发布了国内首款生物安全7轴协作机器人MRS-03。此款机器人以镁伽运动控制等机器人核心技术为基础,专为无菌无尘等敏感环境设计,适用于医院、检验所、实验室、洁净车间等对环境等级要求严苛的场景。MRS-03采用紧凑型轻量级设计,适用于在隔离器和生物安全柜等场景中工作。不同于传统工业型机器人,其末端电气线缆全部采用内部走线,避免外部走线带来的卫生安全问题。对于机器人核心部件编码器的电池专门设置外置式电池仓,便于维护同时减少因日常操作带来的卫生问题。 MRS-03耐受VHP灭菌,关节采用食品级润滑油。表面采用光洁无死角设计,可有效减少残液附着,整机表面无螺钉设计更便于清洁,避免卫生死角。其最大工作半径1000mm,额定负载3kg,重复定位精度±0.05mm的性能指标可满足绝大多数的生命科学行业应用需求。 MRS-03填补了国内生物安全型机器人市场的空白,为镁伽更好的服务生命科学行业客户,推进生命科学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次公开展示MegaLab机器人实验室 在此次展会上,除了新品发布,镁伽还首次公开展示MegaLab机器人实验室。镁伽MegaLab(鲲鹏实验室)是国内首家智能自动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其中,镁伽自主研发的通用型全自动机器人实验室系统,具备高度柔性的特点,可以将生物、化学等实验流程中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整合在一起,形成高度柔性的自动化实验系统。MegaLab支持市面主流仪器设备,可实现大多数生物、化学实验的全自动化操作。本次所展示的系统整合了移液工作站、培养箱、酶标仪、洗板机、开盖器等设备,通过机器人和软件系统无缝衔接,可全自动完成酶联免疫等相关实验。基于系统本身的柔性和灵活性,也可根据需求快速升级改造为其它应用平台或更高通量的应用。 据了解,通过MegaLab,镁伽目前已实现全自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和表型检测平台、基因编辑平台和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并基于此服务了数十家行业的顶尖客户。例如在CRISPR实验中,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结合,MegaLab已实现每天超过5,000个单克隆细胞的自动识别与挑选,而即使是最优秀的技术人员,用传统方式每天也只能挑选近百个。接下来,镁伽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和生物学结合能力,开发自动化干细胞培养平台、细胞表型筛选等平台。 搭建生命科学「技术货架」,让自动化触手可及 本次展会上,镁伽展示的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也备受瞩目。该系统以镁伽多年研发积累的数十种成熟可靠的技术模块为基础,通过与机器人和软件系统衔接而快速搭建而成,可广泛适用于生物、医疗、化工等行业的样本前处理系统。这得益于镁伽始终坚持深耕生命科学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自动化技术模块,形成镁伽特有的「技术货架」,覆盖实验室最常见的诸多人工操作,如不同类型的开关盖、贴标、喷码、移液、分杯、检测等等。 这些技术模块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多元化配置。也可通过智能化软件系统和机器人被自由搭配和无缝连接,从而实现快速为客户量身定制稳定可靠的各种规模自动化系统。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镁伽选取高精度移液等技术模块,辅以机器人和软件系统,以极快的速度向市场推出了高通量全自动化的核酸检测前处理系统,其操作通量相比人工有近20倍的提升,是该行业目前市面上效率最高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类似需求还有很多,镁伽技术模块「货架」正在服务着数家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和CRO龙头企业,开发解决科研、诊断和生产环节中瓶颈操作的高效自动化解决方案。镁伽本次所展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现了镁伽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刻理解。据了解,作为行业领先的生命科学领域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商,镁伽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生命科学行业深度结合,积极推动生命科学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正如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所说:“镁伽是中国生命科学自动化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自动化技术与生物科技的跨行业优势。镁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将人力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生产与科研任务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从而根本性提升行业效率和竞争力”。镁伽联合创始人张琰博士表示:“未来,镁伽期待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力量,赋能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让世界更美好,更健康”。
  • 食安科技应邀出席贵州与广东东西协作产业合作对接会
    11月9日,广东与贵州东西协作产业合作对接会在广州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出席并会见广东部分企业家代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致辞。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招商推介。对接会现场,华为、宝能、比亚迪、越秀集团、立白集团、美的控股等30家500强企业,以及500多家大型国有和上市企业、优势企业的负责人等700余人出席大会。食安科技董事长石松应邀出席。  孙志刚在会见时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贵州发展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广东企业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广东企业家到贵州投资发展。他说,近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生态环境优美,投资机会很多。  马兴瑞表示,当前,粤黔两省都进入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稳步推进,粤黔两省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前景更加开阔。希望两省共同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进一步健全产业协作机制,加强产业对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互利合作。  谌贻琴在推介中说,贵州希望与广东各界一道努力,在贵州共同打造“四大产业合作基地”,推动新时代粤黔合作迈上新台阶。围绕农业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围绕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共同打造珠三角实体经济制造基地;围绕大数据产业,共同打造中国南方大数据服务基地;围绕旅游产业,共同打造广东人民休闲康养基地。立足广东,服务贵州  食安科技作为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首批成功登陆新三板的公司,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食品安全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农残及农产品安全快检系列、微生物与分子快检系列、非法添加快检系列、畜牧及水产药残系列等多种研发平台。旗下还拥有 “每周一检”、“中检达元”等多个品牌,其中“每周一检”是国内为消费者免费提供食品安全公益检测和科普的机构,“中检达元”是由广东达元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和中检科(北京)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公司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品种齐全、技术质量领先的生产厂家,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已在市场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公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监稽查、农产品批发市场、宾馆酒楼和集体食堂等多个部门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食安科技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从产业上全面支持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保障贵州省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贵州省人民的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在广东、贵州两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食安科技将参与粤黔两省的深度合作,将领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服务落地贵州省,助力贵州,打造贵州食品安全新名片。扶贫攻坚,同心同行  为更好的推进贵州省精准扶贫成效,让贵州省农民亲身并真实感受到政府工作的扶贫力度,为贵州省自主生产的农产品提供便利快捷的检测窗口,食安科技将大力推广互联网+食品安全创新服务模式,以建立全省快检筛查防控网络体系,确保贵州省食品及食用产品,保质保量的顺利走出大山,树立全国优质品牌。  广东和贵州东西协作,是共赢的战略决策,两地进行产业的深度合作,不仅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为广东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食安科技贯彻执行国家战略和广东省的统一部署,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耕广东,服务贵州,全面推进与贵州合作快速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部分图文来源丨光明日报
  • 政策:324家医院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文件显示,为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决定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进行罕见病患者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  《通知》显示,经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推荐及专家研究,先行遴选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 324 家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其中,包括 1 家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32 家省级牵头医院和 291 家协作网成员医院。  协作网医院要及时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展罕见病药品临床监测,做好短缺预警和信息报告。国家卫健委组织建立我国罕见病患者登记制度,协作网医院要及时将罕见病患者相关信息录入登记系统。  此外,《通知》要求2019 年 3 月底前各省份要出台实施方案。以下为通知原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  为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我委决定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建立畅通完善的协作机制,对罕见病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以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我国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逐步实现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的目标。  二、协作网管理  (一)协作网组成。经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推荐及专家研究,先行遴选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324家医院作为协作网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其中,包括1家国家级牵头医院、32家省级牵头医院和291家协作网成员医院(以下简称成员医院)。具体名单见附件。  (二)职责分工。国家级和省级牵头医院主要负责牵头制定完善协作网工作机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或标准,组织开展培训和学术会议,接收成员医院转诊的疑难危重罕见病患者并协调辖区内协作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进行诊疗,将诊断明确、处于恢复期或稳定期的患者转诊至成员医院,并制订随访治疗方案指导成员医院开展工作等。成员医院主要负责一般罕见病患者的诊疗和长期管理,及时将疑难危重罕见病患者转诊至牵头医院,并按照牵头医院制订的随访治疗方案做好患者的接续管理工作。  (三)管理机制。协作网实行鼓励先进、动态调整的机制。依据协作网医院的罕见病诊疗服务、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病例登记、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等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医院要求其退出协作网 视情况增补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进入协作网。协作网日常联系工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承担。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协作机制。结合分级诊疗制度要求,根据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职责分工,建立完善协作网医院之间双向转诊、专家巡诊、远程会诊的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做到协同高效,实现罕见病患者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就医全过程连续诊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罕见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全程跟踪管理。  (二)实施规范诊疗。组织制定罕见病诊疗技术性指导文件,并及时修订更新。大力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广泛培训罕见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重点提高临床医生识别、诊断、治疗罕见病的能力。协作网医院要建立完善罕见病管理制度,优化就诊流程,畅通科室间沟通机制,对疑似患者及时会诊或转诊至牵头医院,提高早诊早治率。  (三)加强质量控制。省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罕见病诊疗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发挥相关专业医疗质控中心的作用,制定完善罕见病医疗质量相关指标,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开展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各协作网医院要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意识,积极探索多学科诊疗(MDT)在罕见病诊疗中的应用,开展罕见病诊疗质量控制,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  (四)保障药品供应。协作网医院要及时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展罕见病药品临床监测,按要求做好短缺预警和信息报告,努力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通过加强协作网医院罕见病药品供应目录衔接、药品院际调剂、配送物流延伸等方式,方便罕见病患者就近取药。  (五)开展病例登记。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发罕见病诊疗服务登记系统,建立我国罕见病患者登记制度。协作网医院要及时将诊治的罕见病患者相关信息录入登记系统,做好数据定期统计分析工作,为开展医疗质量及效率评价、制定有关政策等提供数据支撑。依托登记系统,逐步在协作网内实现病例信息采集汇总、远程会诊、在线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等功能。登记系统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加强临床研究。鼓励开展罕见病临床诊疗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推进罕见病相关科研项目,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应用。协作网医院可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罕见病诊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推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科融合。在信息共享、能力建设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关爱罕见病患者,把建设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纳入医疗管理工作中统筹考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2019年3月底前各省份要出台实施方案。  (二)强化考核评估。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协作网医院名单和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方便群众查询,提高公众知晓率。通过调研、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协作网工作进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及时予以表扬,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做法 对工作不力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退出协作网。  (三)形成政策合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罕见病管理机制,在药品供应保障、诊疗能力提升、科技研发促进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建立以医保基金、医疗救助、企业及社会捐助、个人支付等途径相结合的罕见病多方付费机制,减轻罕见病患者费用负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2月12日  文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 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以持续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半导体行业更好发展
    8月9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的2023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在无锡举行。  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5G+AI:创造智能互联‘芯’机遇”主题演讲。从技术发展的视角,钱堃分享了5G和AI两大基础技术带来的智能互联“芯”机遇。钱堃表示,5G+AI这套技术“组合拳”正在开启全新的创新周期,推动众多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也为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图为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在论坛作主题演讲  钱堃认为,我们正处于5G和AI两大基础科技协同发展,彼此交替推动的关键技术窗口期,5G让AI更可及,AI让5G更智慧。从原本被认为仅是单纯赋能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到如今能够深入千行百业、惠及社会的泛在技术平台,5G与AI的融合发展正在带来智能互联“芯”机遇,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谈及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钱堃说,半导体对于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对移动行业如此,对汽车、计算、工业等领域亦是如此。未来,智能手机只是各类型终端的一部分,芯片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扩展到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  钱堃举例说,在智能手机之外,XR扩展显示是具备广阔前景的新一代移动计算平台,在已面世的超过65款基于骁龙平台的XR商用设备中有很多中国厂商的身影,这一良好势头也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此外,随着汽车行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双重趋势叠加发展,汽车产业迎来关键转型机遇,智能网联汽车也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机会点之一。  钱堃认为,半导体是当今技术创新和智能互联世界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健康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对行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发展既需要持续创新,也需要通力合作。这也正是高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的理念——持续创新,产业协作,并全力支持合作伙伴发展。地处无锡的高通-全讯射频工厂正是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加强协作,共促5G产业发展的例证。  展望未来,钱堃表示,希望携手更多中国合作伙伴,在5G+AI的创新时代,以先进技术和开放合作,助力智能网联终端的扩展和普及,推动半导体行业更好发展,加速迈向智相联、万物生的美好未来。
  • 分析实验室中的协作机器人
    有用的工具还是小玩具?• 克斯汀瑟罗(Kerstin Thurow)关于协作机器人的炒作真的有道理吗?Thurows 为您提供了她对该主题的看法。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真正的协作机器人炒作。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现在提供超过 861,000 个结果。今天每个人都在谈论协作机器人,他们对实验室自动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但什么是协作机器人?它们是实验室自动化中真正有用的工具还是只是一个不错的玩具?“cobot”一词是“collaborative robot”的缩写,基本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脱离人类,而是与人类一起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在 1997 年的专利中,JE Colgate 和 MA Peshkin 对协作机器人的定义如下 [1]: “一种在人与计算机控制的通用机械手之间进行直接物理交互的装置和方法”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是经典工业机器人的重大进一步发展,它们通常完全独立于人工作。通过集成众多提高安全性的传感器(例如,在接触障碍物时关闭),协作机器人可以靠近人类工作或直接与人类一起工作。因此,可以省去昂贵的保护装置,例如外壳或光栅/光幕。标准 ISO 1028 第 1/2 部分以及 ISO / TS 15066 的当前版本也定义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2]、[3]、[4]。协作机器人将机器人的经典优势(如动力、高精度和可重复性和耐力)与人类特征(如经验、创造力或总体概况)相结合,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和应用。合作?即使“cobot”一词源自协作一词,但人与机器人之间真正的协作也只是最接近的协作形式。人类和机器人在没有庇护所的情况下近距离工作的共存是最常见的,但人类和机器人不共享工作空间。如果人类和机器人共享一个工作空间,我们就称之为合作。这可以是例如转移站,人们转移零件、工件或样品,以便机器人可以拾取它们。人类和机器人在公共空间工作,但工作时间不同。最接近的操作模式是协作,其中人类和机器人同时在零件/工件上工作(尽管两者执行不同的任务)。近年来,许多协作机器人进入市场,最初以更通用的名称“轻型机器人”命名。Kuka、Universal Robots、ABB、Rethink、Kawasaki、Yaskawa、Franka Emika 或 Denso 等公司如今提供众多系统。协作机器人在实验室自动化中有多重要?由于其轻质结构,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实验室应用通常没有传统工业领域中存在的负载能力要求。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在实验室中设计过度。这也对机器人系统的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协作机器人是功能强大的系统,其特点还在于价格适中。可能省略安全外壳和光栅也是一个优势。因此,基于协作机器人的自动化系统占用的空间更少,并且还允许更灵活地使用集成的子组件,例如光学读取器、离心机或分析测量系统(GC、LC、MS),如果它们未在机器人过程中使用的话。但是协作机器人真的可以在实验室中以协作方式使用吗?不太可能。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完成一项特定任务的流程数量可能非常少。很难想象移液、称重、摇动、提取或记录测量值等经典实验室工作将由人类和机器人一起处理。合作与共存仍然是可能的合作形式。在后者中,协作机器人用于自动化系统,其中在以前的概念中使用了经典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的总体概念没有改变。由于成本较低,样品制备和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现在可以在以前由于成本原因没有使用自动化的新领域实现。这使得实验室过程的自动化对中小型公司和研究机构来说越来越有趣和负担得起。在这里,灵活的全自动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以便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处理更多的样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机器人都配备了合适的控制软件。软件组件可以从外部公司购买或必须在内部开发。根据任务的范围,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成本。更多协作机器人——更多问题?由于协作机器人的成本低,原则上也可以设想为不同的实验室设备配备机器人。特别是在测量系统、液体处理系统、振动器、加热器和其他实验室设备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可以充当传输单元,并将人工放置的样品输送到相应的设备,或者在相应的处理时间结束后再次取出它们已到期。这对应于合作模式,将使实验室工作变得相当容易。现有的实验室环境和结构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用此方法需要考虑几件事情。如果很多实验室设备要配备机器人,需要的协作机器人数量多,投资和维护成本高。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系统的控制。需要上级控制系统,特别是如果必须在多个站点处理样品并且必须管理和控制多个机器人和实验室设备。根据所需的选项范围和灵活性,这些工作流管理系统可能很快变得非常广泛,因此也很昂贵。概括那么当前的协作机器人炒作真的有道理吗?协作机器人是经典工业机器人的合理和合乎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可能用途和使用类型(共存、合作、协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应用。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由于任务和要求,前两种可能性在未来几年肯定会盛行。在合作领域,一种特殊形式的协作机器人对不同的实验室站和站之间的运输很有意义:移动机器人。它们既可以只实现不同站点之间的传输任务,也可以接管向各个实验室设备供应样品。这可以限制所需机器人的总数。然而,对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要求仍然存在,并且因流动部分而额外增加。移动机器人目前被用于自动化领域。由于成本高(与经典工业机器人相比),它们还不是真正的替代品。参考文献:[1] Colgate, J. E. Peshkin, M. A.: Cobots. US Patent US 5952796 A. 14.09.1999 (https://www.google.com/patents/US5952796 )[2] ISO 10218-1:2011-07 Industrieroboter -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 Teil 1: Roboter2011-0[3]DIN EN ISO 10218-2:2012-06 Industrieroboter -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 Teil 2: Robotersysteme und Integration (ISO 10218-2:2011)[4]DIN ISO/TS 15066:2017-04 DIN SPEC 5306:2017-04 Roboter und Robotikgeräte - Kollaborierende Roboter (ISO/TS 15066:2016)关于作者克斯汀瑟罗(Kerstin Thurow)生命科学自动化中心,罗斯托克大学,罗斯托克,德国Kerstin Thurow 学习化学,并于 1995 年获得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博士学位。1999 年,她获得了测量和控制工程专业的资格。同年,她被任命为罗斯托克大学工程学院“实验室自动化”教授。自 2004 年以来,她一直担任罗斯托克大学“自动化技术/生命科学自动化”的主席,并且是生命科学自动化中心(罗斯托克大学)的主任。她的研究课题包括生命科学过程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移动机器人技术以及系统集成和系统工程。原载:威利分析科学 Cobots in the Analytical Laboratory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揭牌 将统一管理省内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
    5月31日上午,“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在海口正式揭牌,作为大型科学仪器的网络管理平台,其将助推省内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统一管理,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设施仪器使用效率。“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在海口正式揭牌。记者 姚皓 摄据介绍,大型科学仪器(下称“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仪器”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存在部分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以及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海南省部分大型科学仪器。资料图在此背景下,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牵头将“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下称“大仪网”)委托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管理。截至2022年4月,“大仪网”入网成员单位已达85家,入网仪器数量达2084台套、仪器原值19.7亿元。海南省部分大型科学仪器。资料图海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厅将加大气力解决“大仪网”网络平台的改造升级,尽快实现申请、评审线上流程的畅通,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省级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纳入平台管理。期间,所有管理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成各自的服务平台,明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纳入省级网络管理平台,形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服务体系。所有管理单位在省级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清单和开放信息,以便于大仪网能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发展。
  • 博奥晶典-赛默飞战略合作签约暨精准医疗协作中心挂牌仪式隆重举行
    10月10日,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携手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默飞”)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双方合作建立的精准医疗协作中心(北京)正式挂牌。此次签约,双方将在荧光定量、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以及更前沿的技术平台上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国际一流的针对精准医疗市场的临床检测产品和检测技术,共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准医疗协作中心。这标志着双方在继无创产前筛查领域的成功牵手后,又在精准医疗领域,包括肿瘤预警、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博奥晶典是博奥生物集团旗下核心企业,致力于集成医疗(包括预测、预防和个体化医疗)领域开发和提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赛默飞在科学服务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长期以来与博奥晶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博奥晶典全面、长期、深度合作的战略伙伴。十多年来,双方携手已在全球过敏源检测、HLA检测、无创产前筛查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此次合作,博奥晶典总裁许俊泉先生表示:“希望借助博奥晶典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实战经验,结合赛默飞在国际化标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标准流程,共同完成新型分子检测技术、诊断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准医疗协作中心,共同开拓国内精准医疗市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让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医疗健康事业,让新型检测产品更快地惠及大众。”赛默飞中国区基因分析业务部副总裁张焱女士提道:“精准医学虽然是新的概念,但博奥16年来在中国所从事的、所引领的和所创造的,都是为了此概念的铺垫。回顾赛默飞与博奥十多年来的合作,无论是生物芯片,HLA,测序方面的合作,都是精准医学的一部分,博奥晶典与赛默飞的合作真正引领了中国精准医学市场的开端。未来十到二十年,将是精准医疗市场爆发性增长的阶段,赛默飞将与博奥晶典在荧光定量、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以及更新的技术平台上开展深度合作,将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拓展,造福于人民。”博奥晶典与赛默飞强强联合,将使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精准医疗市场,为促进我国医疗水平发展、提升人口健康素质做出更多贡献。据悉,继“精准医疗协作中心”在北京揭牌后,博奥晶典与赛默飞的战略合作还将在上海、东莞等地陆续启动。
  • 内蒙古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 仪器总价值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下简称“协作网”)是2001年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建设的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科技条件服务网络。“协作网”采取政府扶持和择优奖励的激励机制,整合自治区范围内的各行业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以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对社会的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自治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支撑环境。   “十一五”期间,“协作网”整合了全区包括能源化工、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稀土、矿产、电力、金属材料等领域的各类分析测试实验室。截止到目前,实现全区72个网员实验室全面对社会开放服务,在打破资源壁垒、盘活资源存量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除了“协作网”的网员单位外,“协作网”实施跟踪全区范围内的其他科学仪器动态信息。截止到目前,通过调查统计工作,掌握了全区范围内的仪器信息。单台价1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1054台,总价值5亿元人民币,其中50万以上大型仪器367台。这些仪器覆盖自治区8个盟市100多个单位,为全区进一步开展科学仪器共享共用打下坚实基础。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挂牌
    10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举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与院省有关领导、院士出席,并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据悉,这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京区以外成立的第一个协作实验室。该所所长洪茂椿院士介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正式成立前依托福建物构所)共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是以中科院“创新2020”为发展契机,优势互补开展纳米科学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新举措,其目标是提升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和海西区域在纳米科技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
  •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1月7日启动
    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1月7日启动,并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协作机制的五项具体职能,以及近期要着重抓好的十个方面协作和联合行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主持会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上海市市长杨雄、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浙江省省长李强、安徽省省长王学军、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和三省一市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精神,为加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国务院同意,建立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7日的会议明确了“协商统筹、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协作原则,同时明确五项具体职能:一是协调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在长三角区域的贯彻落实 二是研究长三角区域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 三是推进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通报交流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协调解决区域突出大气环境问题 四是推动长三角区域在节能减排、污染排放、产业准入和淘汰等方面环境标准的逐步对接统一 五是推进落实长三角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预报预警、应急联动、联合执法和科研合作。建立起“会议协商、分工协作、共享联动、科技协作、跟踪评估”五个工作机制。   这次会议还讨论了《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协调和部署。近期,长三角区域将着重抓好十个方面的协作和联合行动:   一是严控燃煤消耗总量,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进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 二是严控产能过剩,加快污染企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治理 三是加强交通污染治理,加快落实油品升级,推广清洁能源车应用,全面淘汰黄标车 四是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对建设工地、道路保洁、渣土运输、堆场作业落实扬尘控制规范措施 五是通过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六是加强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联动,做好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预案的对接,建立环境、气象数据共享长效机制,加快建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预测预报体系 七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标准的逐步对接,优先推进油品标准、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重点污染源排放标准实施的对接 八是推动大气污染的第三方治理,构建开放统一的环境服务市场 九是加强科技协作,共同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的联合研究 十是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做好责任分解落实,加强跟踪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文章转载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工信部:推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等产业协作
    9月20日,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在会上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十年来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7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2021年利润总额达828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2021年利润总额达1.2万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乔跃山表示,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先进计算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不断加快,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从2012年的14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228万件,年均增长率达36%。同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乔跃山介绍,2021年,14家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比重达78.4%,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长,内需升级趋势明显。如4K电视机加快普及,2021年我国4K电视机出货占比达到72%。国内多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全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批量出货,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多款创新产品全球首发。此外,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码、远程办公、协同研发等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乔跃山说。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乔跃山表示,近年来,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芯片产品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需要以及行业应用需求。不过,他坦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面临产业基础薄弱、高端芯片供给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工作,坚持融合创新,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坚持政策协同,协调落实现有支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国际合作层次与水平,共同抢抓市场发展机遇,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集成电路,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电子元器件则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乔跃山介绍,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每台智能手机平均使用数量超过1000只、每辆新能源汽车使用量超过10000只。他表示,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已经形成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体系,我国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元件、光电线缆等多个门类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全球第一,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并与“十四五”制造业有关规划政策加强衔接,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提升高端供给能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快攻关突破,面向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此外,推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等加强协作,引导基础电子产业升级。工业软件供给能力提升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情况备受市场关注。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有关国产操作系统问题时,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在桌面操作系统方面,推动桌面操作系统与国际主流芯片架构和应用软件的兼容适配,加快提升产品功能性能,深化推广应用;在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推动服务器操作系统与主流CPU、数据库、中间件等软硬件的兼容适配,加快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欧拉操作系统终端部署量超170万套;在移动操作系统方面,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移动操作系统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鸿蒙操作系统装机量已超3亿台。王建伟称,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操作系统的支持力度,顺应开源发展趋势,强化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壮大应用生态,更大力度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动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工业软件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建伟介绍,近三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稳步壮大,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全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由2019年的17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今年1-7月份,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1219亿元,同比增长8.7%,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 通微公司正式加入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联盟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于5月正式成为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联盟会员, 该联盟旨在帮助提高国产分析仪器研发实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沟通等方面,由上海市科委支持,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和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所成立。成为联盟会员后,通微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联盟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更先进性能和更高质量的分析仪器技术和产品。
  • 山东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2008新春联谊会即将举行
    由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山东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山东省测试分析学会联合举办的“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新春联谊会”将于1月12日在济南良友富临大酒店隆重举行。山东省科技厅领导、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会员、省测试分析学会会员、省协作网会员、仪器厂商代表等分析测试界人士400余人将联袂出席,欢聚一堂,畅叙交流。 会议邀请函及回执.rar
  • 湘鄂赣豫四省加强检验检测区域协作
    5月22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在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座谈会期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签署检验检测合作备忘录,从七个方面加强检验检测区域协作,共享区域资源优势,共促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检验检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中部四省之间检验检测工作的通报与联络,推动中部四省资质认定许可标准和行政监管基准基本一致,共同推行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证书“一体化管理”。促进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资源共享。定期将区域内检验检测相关监管信息相互通报,建立中部四省通用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评审员制度,建立中部四省检验检测监管人员信息库,互派人员开展检查工作,推动中部四省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协同发展。推进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监管联动。共同开展检验检测“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跨区域推进“一计划”统筹、“一标准”制定、“一体化”实施。加强工作交流,促进监管能力提升。共同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联合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比对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提高技术能力,共同促进中部地区检测能力提升。加强检验检测监管和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检验检测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和检验检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共同组织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监管尺度一致性。共同举办检验检测技能大赛、交流论坛等活动,营造中部地区检验检测技能人才“比、学、赶、超”的氛围。共谋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检验检测围绕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技术协同攻关,推进产学研测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检验检测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建成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体系。加大检验检测服务效能宣传。联合开展检验检测主题宣传活动,共同举办检验检测技能大赛、检验检测交流论坛等大型赛事活动,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扩大检验检测工作影响力。四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建立中部地区检验检测合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四省资源共享,加强检验检测业务联动,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中部四省在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的指导下签署检验检测合作备忘录,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深化检验检测监管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服务中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