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物理化学

仪器信息网物理化学专题为您整合物理化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物理化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物理化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物理化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物理化学话题讨论。

物理化学相关的资讯

  •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
    值中科院化学所建所55周年到来之际,国际著名刊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于2011年2月为化学所出版了一期专刊,报道了化学所在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领域及与环境、能源及材料科学交叉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化学化学物理》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组织发行的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交叉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4.12)。   专刊选用醒目的中科院化学所所徽为封面图案,收录化学所论文15篇,包括4篇综述和11篇研究性论文,集中报道了化学所在一些重要基元化学反应过程、瞬态物种结构、绿色溶剂催化加氢反应、锂离子电池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相变微胶囊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新型富勒烯受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可见光降解有毒污染物、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团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化学所长期以来在相关领域形成的研究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显示了化学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研究能力。   该专辑也是继2008年《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之后,又一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为中科院化学所出版学术专刊。
  • 美析仪器助力第五届生物物理化学会议
    7.22日由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第五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ncbpc5,the fif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physical chemistry)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包括:(1) 生命现象的物理化学机制,(2) 物理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3) 生物物理化学新技术和新方法;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山西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会议交流校企互动 美析仪器应邀参会,美析主营光谱类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药、环保、冶金、石油、农业等领域。
  • 岛津赞助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2-5日,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侯建国院士、万立骏院士、包信和院士等为顾问,吴凯教授、潘明虎教授为会议主席。 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是两年一次聚焦讨论表面物理化学研究的全国性系列学术会议,前三届分别在合肥、大连和苏州举行。主要邀请国内外从事表面物理化学的专家和处于一线研究的学者参加,以邀请报告和专题讨论为主,并配部分墙报展讲,旨在交流和讨论目前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加强我国从事表面物理化学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凝练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在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吴凯教授主持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 表面化学研究正从传统的表面结构、表面吸附与催化,外延到许多新兴领域和方向,例如自旋电子学、量子材料、离子化学、低维材料、能源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并且亟待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和生物等学科的通力合作与交叉融合。 参会人员约100人,来自高校、中科院及其他研究院所的物理学院、化学院、材料学院、物理化学院、纳米研究中心、原子力显微学研究所等,会议共有32篇专家发表,讨论环节占近四分之一时间,在大会最后环节展开了近2个小时的“表面物理化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讨论,再次凸显了大会的主旨,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凝练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促进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迟力峰教授做“有机-金属共价结构的形成及转换”报告 本次会议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分子/固体表界面研究”、“外场(光、电等)增强的表面物理化学过程”、“表面物理化学的理论发展”、“表面物理化学表征技术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表征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元化,并在表面化学中得以应用,如单分子光谱技术、近常压原位表征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真空互联技术、扫描探针技术、扫描探针技术与光谱技术结合、高温高压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岛津展示了原子力显微镜 SPM-8100FM、SPM-9700 HT、全自动、成像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AXIS SUPRA、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相关资料,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岛津展台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代表合影 更多科技前沿,敬请关注“岛津科技资讯通”微信公众号。
  • HORIBA Scientific大力支持“第一届物理化学研究生前沿论坛”
    2013年5月17日-18日,&ldquo 届物理化学研究生前沿论坛&rdquo 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该论坛由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组织,旨在建立一个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前沿物理化学研究为讨论对象的平台,以增进高校院所间研究生的学术交流。 HORIBA Scientific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与来自全国35个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参会者分享了物理化学前沿的发展动态。现场还展示了参会者的墙报,并举行了学术交流的报告竞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终评选出10位优秀墙报奖、4位优秀口头报告奖。 HORIBA Scientific工程师席倩女士与&ldquo 优秀墙板&rdquo 获奖者 HORIBA Scientific欧美产线总经理濮玉梅女士与&ldquo 优秀口头报告&rdquo 获奖者 自2010年起,HORIBA Scientific就决定与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合作,专门设立奖项用来支持在物理化学科研领域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在本次论坛闭幕式上,HORIBA Scientific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ldquo 北大物化奖学金&rdquo 的获奖名单,共有6名同学获奖。 HORIBA Scientific总经理Ramdane Benferhat先生与&ldquo 北大物化奖学金&rdquo 获得者 HORIBA Scientific除了致力于科学仪器的研发工作,也非常关注各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迄今为止,已和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展开了紧密的合作。HORIBA Scientific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从而促进各应用领域的发展。
  • 热烈庆祝我公司在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参展
    热烈庆祝我公司在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参展 热烈庆祝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在合肥成功召开,在会议召开的三天时间里,来自50所高校,200多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很荣幸我们公司成为其中的参展商之一。 在会议上作为参展代表,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对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以及荧光技术在生物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值得推荐的是我们公司的工程师对 TCSPC FLIM 细致讲解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公司会越来越好的服务广大高校和师生。
  •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2024年技术规范审定会在长春成功举办
    7月17日至19日,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MTC17)2024年技术规范审定会于吉林省长春市顺利召开。会议现场MTC17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合,MTC17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蔡冶强,MTC17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福海,MTC17副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修宏宇,以及MTC17委员会委员、协调工作组成员、规范起草组等60余人参加会议。苏福海主持会议张庆合致开幕辞会议特别安排了报告环节。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部主任傅晔向与会嘉宾们介绍了中国仪器产业发展现状,着重讲述了色谱、质谱、电镜、无损检测设备、半导体设备等细分品类市场格局;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郑清林分享了科学仪器企业的计量测试工作现状;MTC17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合详细介绍了相关国际计量组织的基本情况,我国相关技术委员会情况,以及新要求和新趋势等。傅晔作主题报告郑清林作主题报告会上,MTC17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福海对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传达了市场监管总局精神,为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委员们就规范征集范围和时间、规范评审方式、预审的必要性、委员会任务梳理、规程的宣贯与培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提升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水平等建言献策。讨论环节会议完成了《石英晶体振荡法水分仪校准规范》、《毛细管电泳仪检定规程》、《烷基汞分析仪校准规范》、《卡尔费休库仑法微量水分测定仪校准规范》、《发动机油表观黏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校准规范》、《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等6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程的审修订工作。全体委员对规范术语、校准项目、校准方法、不确定度评定等进行逐条审议,并对审定结果进行了表决。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将为我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 巨星陨落|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先生逝世,享年96岁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张存浩先生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同志,因病救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等。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报国追梦人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张存浩)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党组书记、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莫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岁。建国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 100 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张存浩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存浩先生!张存浩先生永垂不朽!张存浩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16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联系方式:自然科学基金委:陈跃,010-62328024,15605178179,传真:010-82371297大连化物所:杨彦博,0411-84379198,18342284205,传真:0411-84691570,邮箱:mianhuai@dicp.ac.cn张存浩先生治丧工作组2024年7月13日
  • 讣告|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院士逝世,享年10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起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朱起鹤,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博士学位。1951年春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1952年冬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多项激光应用项目。1978年初调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激光加速等科研项目。1981年调化学所,负责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起鹤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先后研制成6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并用这些装置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分子光解研究中,得到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 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份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等。
  • 中国科大在界面物理化学的非线性光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研究团队的副教授叶树集小组在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表征方面获新进展。该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测出界面蛋白质的酰胺III谱带信号,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表征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 2014, 136(4), 1206-1209上。   如何精确表征蛋白质,特别是界面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理解蛋白质结构演变的关键,是国内外学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针对该难题,该小组发展了界面光谱多谱带协同表征方法,首次利用和频光谱技术成功测出了常规手段无法测量的界面蛋白质酰胺III信号。虽然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的酰胺I谱带振动峰都位于1650 cm-1左右,但在酰胺III谱带区域,它们的振动峰分别位于1260 cm-1以上和1260 cm-1以下,研究发现两种结构所对应的酰胺III谱带特征峰面积比与蛋白质中无规卷曲结构含量成线性关系。将酰胺I和酰胺III信号结合起来,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蛋白质多年的难题。审稿人给予了该工作极高的评价,其中一审稿人认为该工作解决了一个蛋白质表征上的缺口,提供了新的光谱窗口 另一审稿人说该工作是一个重要突破。   此外,在手性分子理论以及非线性光谱理论的启发下,该研究组成功发展了免标记的手性与非手性界面光谱表征技术,原位、实时地表征了胆固醇分子在生物膜上的组装与运输行为:胆固醇分子以10° 左右的倾斜取向角度插入中性生物膜中,并停留在生物膜磷脂双层膜的外层,在纯水环境下没有发生翻转行为(flip-flop),胆固醇浓度较低和较高时分别以不同方式组装。该成果发表于J. Phys. Chem. Lett.。该技术将为胆固醇在真实细胞环境下的组装与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表征技术与研究思想指导。   叶树集研究小组作为国际上利用非线性和频光谱技术研究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动力学仅有的几个小组之一,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表面与界面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手段,并围绕生物界面相关物理化学问题及其新表征方法的发展开展系统研究,在JACS、Langmuir、J.Phys.Chem.C、Analys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系统性文章,研究成果被JACS、PNAS、Ann.Rev.Anal.Chem.和Chem.Rev.等介绍与引用,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由于该小组系统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2013年Elsevier出版社邀请该小组为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Biology撰写综述论文,成为该丛书1944年创刊以来,第五篇以国内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发表的文章。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央高校创新团队等资金资助。
  • 美国康塔仪器推出新一代物理化学吸附仪
    Autosorb-IQ ——气体吸附测量技术的革命性进展   Autosorb-IQ是一种全新的、高精度、多功能型气体吸附分析仪,可最多同时进行两个样品的超低压微孔物理吸附测定。   长达90小时以上的杜瓦瓶连续使用时间。分析站具有静、动态化学吸附测试功能(自带程序升温炉和强制风冷系统)。   可加装蒸汽发生装置具备蒸汽吸附功能。内置脱气站具有程序控制升温速率/持续时间/自校正功能方案,配置独立低温冷阱,可加装涡轮分子泵(选件)实现高真空脱气处理。   Autosorb-IQ的构造以及它的升级功能使它成为现今最先进的物理化学分析仪。 Autosorb-IQ的类型 1. Autosorb-IQ –AG(基本型) 基本型Autosorb-IQ适用于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物理吸附研究,可使用任何非腐蚀性气体,内含1000 torr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二阶机械真空泵。具有超低压微孔分析和化学吸附的扩展能力。 2. Autosorb-IQ-MP(微孔型) 微孔型Autosorb-IQ-MP拥有1000、10、1torr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高真空涡轮分子泵系统,具有IQ-AG的全部功能以及超低压微孔分析功能,并具备化学吸附的扩展能力,可加装第二套分析站系统。 3. Autosorb-IQ-Chemi(化学吸附型) 针对化学催化剂的特征,化学吸附型Autosorb-IQ具有IQ-AG和IQ-MP的全部分析功能,并具备静、动态化学吸附功能,可加装第二套分析站系统。
  • TA仪器在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和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会议上独领风骚
    金秋10月, 中国化学会80周年系列活动中两项重要的学术活动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和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联袂在武汉大学召开。这两次会议汇集了国内和全球优秀的生物物理化学以及热力学和热分析领域的华人学者。在连续9天的会期中, 大家就当今国内生物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对今后相关领域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国内多名知名的学者都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   作为全球热分析和微量热领域的领导者, TA仪器此次以主赞助商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这两次会议。为了创造国内学者与国际间先进水平的交流机会, TA仪器特别邀请了热分析和微量热领域两位全球知名的华人学者-台湾中央大学特聘教授陈文逸先生和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华北电力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潘伟平教授坐镇TA仪器专门为这两次会议开设的TA Show Room, 与众多的参会学者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交流和一些小型的讨论会。所有和陈教授和潘教授进行交流的参会者均表示, 这种形式令人的确受益匪浅, 在TA Show room 里和两位大师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更是让人收获很大。两位专家也高度评价了TA仪器开创的这种交流方式,使得国内学术界有更多可能近距离接触世界和亚洲顶尖水平。   除了与大师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 TA仪器还在show room 里集中展示了其最新Discovery 系列产品,Discovery DSC, Discovery Nano ITC, Discovery Nano DSC 和TAM 系列的微量热产品。为了帮助大家运用最好的仪器进行更好的试验测量, TA仪器还通过现场播放实验技巧小影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多种热分析和微量热实验技巧,TA Showroom 里发布的技术海报展示了了国外专家利用TA仪器进行的一些研究成果。如此丰富的技术和仪器展示使得所有进入TA show room 的与会者都印象深刻。   TA仪器,不仅仅着重于自我品牌的建立和推广。我们更加重视与中国一流的学者共建实验平台,帮助更多的实验室获得最好的实验工具来进一步提高国内科研水平。如同TA仪器在全球与各大名校合作, 邀请世界级的专家作为TA仪器的顾问。在中国, 我们计划与TA仪器学术重点实验室一起为中国热分析和微量热技术的发展不懈努力。作为此次活动的高潮, 在10月16日和10月20日两个TA仪欢迎晚宴中, TA仪器与所有与会者共同回顾了TA仪器在全球学术界的合作成果与贡献, 并分别向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义教授带领的实验室团队以及由千人计划入选者潘伟平教授带领的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团队颁发了TA仪器学术重点实验室的奖杯。同时也标志着TA仪器和国内学术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TA仪器南方区经理董传波先生正在和客户讲解产品      台湾中央大学特聘教授陈文逸教授正在与客户进行一对一交流      客户正在观看TA仪器实验技巧小影片      TA仪器全球副总裁Warren Bock 先生和TA仪器亚洲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先生正在给2012年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刘义教授颁奖      TA仪器全球副总裁Warren Bock 先生和TA仪器亚洲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先生正在给千人计划入选者华北电力大学潘伟平教授颁奖
  • XRD领域巨星陨落: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逝世
    p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5a751ad-890c-49ec-a45e-a1c40654b1a9.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c59aa7a-9c74-43c6-a09c-47b28ab26821.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梁敬魁主要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功能材料的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相图和点阵常数精确测定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工作。曾著有《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上下册)》等XRD领域经典书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225435e-c604-4588-8a5b-b45337571f78.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br/ /p
  •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委会年会召开
    近日,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处长郑华欣宣读同意分委会换届的批复,同时对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扎实履行职责、主动对接需求、加强国际合作、宣贯政策规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新一届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特聘委员、协调工作组组员等近三十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计量院”)化医所林青作为委员参加了年会。会议由秘书长蔡冶强主持。会议完成了五年一次的委员会委员换届工作,并对2022年委员会工作做出了详细的总结,对2023年委员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会议审定了《在线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在线钠离子计校准规范》、《在线微量溶解氧测定仪校准规范》和《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面对国内仪器发展的新形势,委员会要求新一届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为计量事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规则和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换届、学习任务和既定的技术规范审定任务,同时各省、市计量机构、行业代表委员针对在线理化仪器的现状和计量难点进行了技术交流,对以后在线理化仪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技术规范审定为北京市计量院制定《水质硫化物在线监测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对规范的参考文件选择、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制定、及样机覆盖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 新型植物性“模拟肉”产品的研究——人造肉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结构特征分析
    目前的研究旨在用脉冲蛋白取代肉蛋白,并确定植物蛋白-肉类似物商业化的加工方法的适用性。采用碱性/等电沉淀法从青豌豆、马豌豆和豇豆中提取脉冲蛋白浓缩物(PPCs)。对PPCs进行物理化学、形态、GC–MS和热分析。将青豌豆、马豌豆与豇豆的PPCs按(20:20:20)T1、(30:15:15)T2和(15:20:15)T3的比例制备油炸肉丸。所有PPC都表现出塌陷和褶皱的表面。马豌豆蛋白浓缩物表现出最高变性温度(Td°C)89.50 ± 2.57和焓(ΔH(J g−1))(287.73 ± 9.64),与其他样品相比,迭代出更好的热稳定性。FTIR光谱表明,羊肉油炸丸子存在O–H伸缩宽带(3321.22 cm−1)和植物油炸肉丸(3288.28 cm−1),而PPC在(3275–3278)cm−1区域)。在1600–1700区域观察到两条C-H带和PPCs的主要二级结构成分,如α-螺旋、β-片状、β-转弯和无规螺旋 cm−1.酰胺N–H弯曲(1400–1500 cm−1)和C–O伸缩带(1000–1300 cm−1)。以20:20:20(T1)的比例配制的植物性油炸肉丸在感官特性(颜色、质地、多汁性和整体可接受性)、颜色特性(L*和b*)以及质地特性(如硬度、粘附性和内聚性)方面与羊肉油炸肉丸密切相关。这些发现将开辟这一领域的新研究视野,并为肉类替代品的商业化铺平道路,这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碳足迹。Penchalaraju,M,Poshadri,A,Swaroopa,G等人。利用印度脉冲蛋白制作植物性模拟肉III:肉类似物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质地特征分析。国际食品科学技术杂志2023。https://doi.org/10.1111/ijfs.16828• 文章来源:Leveraging Indian pulse proteins for plant-based mock meat III: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FTIR spectra and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of meat analogue(利用印度脉冲蛋白制作植物性模拟肉III:人造肉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质地特征分析). Wiley Online Library供稿:符 斌
  • 17位华人学者获2016年斯隆研究奖 含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美国时间2月23日,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6年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17位华人获此殊荣。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颁发给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本届获奖者共126名,虽然奖金数额并不抢眼,但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共产出了43位诺贝尔获奖者,16位菲尔茨奖获奖者,以及众多杰出人才。 化学顾臻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1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复合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获聘于北卡大学,建立“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现为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CH) 医学院、药学院,北卡州立大学 (NCSU) 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控释,智能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微纳加工技术及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效教学方法探究等。顾臻博士领导的实验室紧扣药物传递及组织工程的研究前沿,致力于癌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及诊断的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曾获“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糖尿病学会Pathway加速研究奖”、“Sigma Xi协会青年教授研究奖”及“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5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田博之 2001年和2004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期间师从于全美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查里李博 (Charle Lieber),从事新型纳米线材料合成以及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2010-201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后工作。目前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造细胞交互、 细胞组织纳电子研究、仿生纳米材料与设备开发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为 “2012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荣获Searle Scholars Award (2013),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Program Award (2015), Kavli Frontiers of Science Fellow (2015) 等奖项。Qiu Wang 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化学专业,2005年在埃默里大学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大学以及Broad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任杜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生物学与疾病中的生物活性分子探测、表观遗传学修饰酶治疗研究、生物分子标记和目标识别的新型化学方法研究等。Qiu Wang是美国化学学会成员,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获Boehringer-Ingelheim Scholarship (2003),Osborne R. Quayle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2004) 等奖项。许可 200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任助理教授。博士阶段主攻方向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学性质。在纳米线的超导电性、一维量子点阵列的制备及测量,以及纳米线的热电效应等多个科研方向均有突破。曾获美国材料协会优秀研究生奖 (MRS Graduate Student Award) 及加州理工学院纳米方向优秀毕业论文奖 (Demetriades-Tsafka-Kokkalis Prize in Nanotehnology or Related Fields) 等奖项。于贵华 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化学工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合理化设计与合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以及能源科学、电子学和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大规模集成策略研究等。曾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评为2014年度“新兴青年研究员”(Emerging Young Investigator),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4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张文君 2002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哈佛医学院任研究员。目前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分子工程在医学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2016年生物无机化学保罗萨特曼纪念奖 (Paul Saltman Memorial Award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 等奖项。 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李勁葦 (Gene-Wei Li) 2004年获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4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生物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从量化角度理解细胞行为,重点关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控制。获Helen Hay Whitne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1),NIH Pathway to Independence Award (2013) 等奖项。翁经科 2003年获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取得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跟随Joseph P. Noel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美国麻省理工 (MIT) 的白头生物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成员,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代谢变化、激素信号、种间化学交互、代谢工程、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草药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Tansley Medal (2013),ASPB Early Career Award (2014),Searle Scholar Award (2015) 等奖项。Chang Liu 1982年生于上海,后移居美国图森。2005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定向进化。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 (2015) 等奖项。Jian Peng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2013年获芝加哥大学丰田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于麻省理工学院Berger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学与机器学习相关领域,如基因组、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他是微软研究院2010-2012年PhD研究员,曾获CROI 2011青年学者奖。Jenny Tung 2010年获杜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野生种群基因进化。 数学马宗明 2005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自2010年至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专业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统计学推理,非参数统计,网络数据分析等。曾获2014年美国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 (NSF CAREER Award)。汪璐 2006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几何分析与几何偏微分方程,特定几何流,极小曲面,调和映射和最小-最大理论等。曾获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2-2014);Chapman Fellowship,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4-2016) 等奖项。 神经科学马登科 2002年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4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院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理性自体稳衡机制,目前重点关注动物对环境中物理化学信号变化所做的反应。曾获Charles A. King Trus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3),NIH Pathway-to-Independent Award (2014-2018) 等奖项。 物理学沈悦 2002年与2005年分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5年分别在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和卡内基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天文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星系天文学,重点关注活动星系核 (AGN) 和 超大质量黑洞 (SMBHs)。曾获Clay fellowship (2009) 和Hubble Fellowship (2012)。Jonathan Fan 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0年分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于斯坦福大学任电子工程助理教授。曾获美国国防部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15) 等奖项。Yen-Jie Lee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硕士毕业,201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2013年于欧洲核子中心 (CERN) 工作。2013年9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获2015年美国能源部新进研究人员奖 (Early Career Research Award)。
  • ​大道至简:不会物理发明的化学家不是好的科幻创造者
    无论是海洋表面、云彩表面,还是人体中肺部、眼睛和各种粘膜的表面,均为气液界面。因此气液界面化学的研究对理解气候和污染的生成,以及生命体内的关键生化过程都极为重要。  然而,气液界面仅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厚,在技术上如何采样这种极薄的界面层而不受到体相的干扰,成为了关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图丨气液界面有机单分子层采样难题  问: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气液界面是什么呢?为什么研究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张新星:气液界面有机单分子层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例如,在生命体中,眼睛表面气液界面体现在每个人眼睛的表面都有一层水,水的表面有一层有机单分子层,能把这层水盖住,防止眼睛表面水分蒸发 肺部表面也有一层气液界面,水的表面上有一层脂质分子,可以实现和空气的气体交换。因此,许多与眼睛或肺有关的疾病,也与气液界面有关。另外,在大气中,气液界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大气环境。因此,研究其化学反应动力学非常重要。  问:研究气液界面需要哪些技术?  张新星:在技术上,有选择性的研究气液界面非常困难,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选择性的采样一层单分子的同时,又不受到体相的干扰。  目前,国际上能够研究气液界面这一层薄薄的单分子技术非常有限,如非线性光学技术(和频光谱)或常压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开发新技术十分必要。我们课题组有一项自行开发的独特技术——用质谱的技术研究气液界面上的单分子层——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FIDI-MS)。  问:那么,“第一代”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FIDI-MS)的技术原理具体是什么?  张新星:首先,我们在一个金属毛细管的一端,悬挂一个小水滴,在这个水滴的表面,事先溶解的两亲性的分子会在气液界面上形成有机单分子层。  接着,我们用自由基或其他一些化学反应物,或者也可以用光来触发该气液界面上有机单分子层的化学反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在小液滴两端施加经过特殊调制波形的瞬时高压单脉冲电场。在这种情况下,液滴会被撕扯成双纺锤状,并且从自身表面上撕扯出微液滴。这些微液滴通常只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大小。  同时,因为这些微液滴是从大液滴表面上撕扯出来的,其负载的化学信息一定与大液滴表面上的化学信息相同,因此该技术有很高的液面界面选择性。我们搭建的第一代技术装置,有高达 10 万倍的表面选择性。图丨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问:能不能搭建一个完美的气液界面,如果可以的话,需要什么技术?  张新星:在我们的第一代技术中,美中不足的是,当液滴悬挂在金属毛细管一端时,液滴和毛细管接触的地方有一个点,不属于气液界面范围。  我们想构建完美的气液界面,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水滴悬浮在空气中,让水滴只和空气接触而不和其他任何东西接触,这就叫完美的气液界面。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新的技术叫做“相控阵声学技术”。  对于相控阵技术,大家并不陌生,例如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搭载的雷达叫做相控阵雷达,我国战舰驱逐舰搭载雷达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我们则是把相控阵的技术应用在声波上。  问:您具体是如何将相控阵技术应用到了气液界面研究上的呢?  张新星:相控阵的本意就是控制了相位的阵列。我们课题组买了大约1000个扬声器,我们把扬声器设计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阵列。我们通过对阵列上每一个扬声器发出的声波的相位进行精确调控,就可以实现声音在三维空间的声场的精确调控。而在声场驻波的波节处即可实现对物体的悬浮和操控。  声悬浮与磁悬浮相比,其优势在于,声悬浮“万物皆可悬浮”,不受材料属性限制,例如可以悬浮塑料、鹅卵石、糖果、蚂蚁,等等。在使用该技术浮起小水滴时,小水滴将只与空气接触,这样的接触界面,我们可以称之为完美的气液界面。  另外,通过这种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悬浮物体,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操控物体位置,甚至操控多个物体位置。而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空气中实现液体的无需容器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利用FIDI-MS技术完成我们的气液界面化学反应研究。  问:您的团队用这种技术都做了哪些研究呢?  张新星:我们利用相控阵声学技术和FIDI-MS技术已经进行了一些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等。例如对癌症的光动力疗法微观机理研究。传统上,一般利用光致发光探针、电子自旋共振或质谱技术辨别光动力疗法中的第一类光敏反应(三线态光敏剂直接与底物反应,Type Ⅰ)和第二类光敏反应(三线态光敏剂传递能量至单线态氧氧化底物,Type Ⅱ)。这些技术均有一定的问题,其通病是过于繁琐,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两分钟内就能实现光敏反应机理的辨别。为此,我们在气液界面上构建了一个磷脂单分子层,并掺入光敏剂,而后给予光照。在光照一两分钟后,触发FIDI-MS技术,由于Type Ⅰ和Type Ⅱ光敏反应的产物不同,我们通过产物关键自由基中间体机理判断就可以快速实现光敏反应类别的辨别。  问:我们注意到,您展示的相控阵声学技术非常有趣。除了您介绍的气液界面化学反应研究外,该技术还有什么样的应用和开发场景呢?  张新星:这是一项物理技术,我认为这项技术可以在未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只有在科幻影片中才能看到的场景。  例如,全息投影可能会是一个未来的应用场景。在许多科幻片构建的未来世界中,人们都是通过光的技术实现全息成像,并进行沟通的。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光的全息成像并不存在。而对于我们的相控阵声学技术来讲,只要我们的悬浮装置做得足够大,就能浮起无数小颗粒,就可以操控这些小颗粒摆成任何样子,而这就可以通过实物,真正实现全息成像了。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场景,未来当我们晚上回到家,一进门就将钥匙、衣帽随手一扔,但我们既不想扔在地上,也不想收拾,如果这时家里安装了智能的悬浮装置,就好办了。悬浮装置完全能够将我们扔掉的钥匙、衣帽接住。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博物馆中使用这种悬浮技术,让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展品的各个方面。同时无接触传递也将会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图丨全息成像问:您的团队有哪些科研规划吗?  张新星:未来,我们想深刻理解气液界面内单分子层的物理化学本质是什么。当前,对气液界面有很多猜测,例如有人对水的气液界面酸碱性进行了猜想 有人认为气液界面上有一个非常高的天然电场,但并没有人真正测量或者模拟出该电场。而这些都将对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产生重大甚至根本的影响。  我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能够通过新装置搭建、新体系研究,去深刻理解这些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力学层面的分子、原子,甚至是电子能级结构层面的性质对化学反应到底有什么影响,进而对气液界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介绍:  2018 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开展独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液界面化学动力学和团簇分子反应动力学。已发表 SCI 论文 73 篇,含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 53 篇,包括 Nat. Commun.、JACS、PNAS、Angew. Chem.等。回国独立工作以来,以南开大学为通讯单位发表论文 29 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7 篇,JACS 2 篇,Nat. Commun. 1 篇,J. Phys. Chem. Lett. 2 篇。获得了中国化学会第二届菁青化学新锐奖(本届全国共 5 名),美国质谱学会 ASMS 新兴科学家(Emerging Investigator)称号(本届全球共 11 名,2015 年该称号设立以来唯一中国大陆获得者),以及中国物理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评选的 2021 年度质谱青年奖(全国唯一获奖人)。
  • 江苏筹建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
    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江苏省计量院日前正式获准筹建“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   获准筹建的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将负责制定和修订涉及在线理化分析仪器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秘书处设在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可以将各专业领域有技术特长的专家们组织起来,从而充分保证委员会的工作质量。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采购我公司产品
    公司全自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FINESORB-3010C成功中标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项目。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所和新疆化学所(均成立于1961年)的基础上整合成立。同年5月10日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新疆理化所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地方等项目共153项,已结题项目76项。荣获&ldquo 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rdquo 2项、二等奖2项;新疆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鉴定7项。申请国家专利1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获授权专利96项,已实施74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已实施23项;实施率分别达到77.08%和25.27%。共发表学术论文417篇,其中SCI收录55篇,EI收录73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42篇,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5篇。制定企业标准10项;软件登记2项;出版专著2本。已建立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ldquo 新疆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rdquo ;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共建了自治区&ldquo 新疆精细化工工程中心&rdquo 。 本项目在新疆理化所精细化工工程中心投入运营后,应用于研究催化剂本身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催化作用及其催化反应过程。项目围绕新疆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结合新疆的地域优势,将科技创新性与新疆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项目是浙江泛泰仪器在我国西部地区化学吸附仪销售的里程碑式项目。项目中标对公司以后推广吸附仪业务,拓宽中西部市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发布《在线糖量(含量)计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
    附件下载:在线糖量(含量)计-规范征求意见版.doc在线糖量(含量)计-编制说明 .docx在线糖量(含量)计--不确定度评定.doc在线糖量(含量)计-征求意见表.docx在线折光计实验报告 - 副本.xlsx
  •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中国化学会日前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和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的获奖人名单。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前后,按申请时间顺序排列)   1. 陆豪杰 教 授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 匡 勤 助理教授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何圣贵 研究员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黄伟新 教 授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5. 张俊良 教 授 有机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6. 丁 轶 教 授 物理化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7. 魏志祥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8. 俞 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马宏伟 研究员 生物医学工程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0. 周明华 教 授 环境化学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   王 训    教 授    纳米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系   黎书华   教 授    理论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胡文平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刘世勇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与工程系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获奖人分别是:   郑南峰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厦门大学化学系   彭慧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复旦大学   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获奖人分别是:   裴 坚   教 授  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龚流柱  教 授  天然产物及有机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   郝京诚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山东大学   余承忠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 任斌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2022年度电化学奖
    近日,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公布了2022年度电化学奖,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斌教授因在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光谱仪器方法方面的贡献成为该年度获奖人,这也是该奖项首次授给亚洲国家学者。任斌教授任斌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仪器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长期致力于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发展和仪器研制,提升电化学原位光谱方法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迄今已发表 SCI论文300余篇,包括Nat. Nanotechnol.、Nat. Rev. Phys.、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等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总被他引24000余次,h-index为76(SCI)。现任美国化学会Anal. Chem. 副主编,J. Phys. Chem.、J. Chem. Phys.、《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电化学》、《光散射学报》等学术刊物(顾问)编委;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物理电化学分会主席、国际电化学会物理电化学分会副主席,2021年入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作为负责人主办多届“厦门大学电化学暑期学校”。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奖项。关于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从1988年设立,以表彰对电化学领域做出以下突出贡献的学者:提出并实现独特和重要仪器方法,解释重要电化学现象和过程,出版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或书籍。该奖项每年评出一位获奖人,迄今共有34位优秀的电化学家获得该奖项,国际著名的电化学家Allen Bard、Fred Anson等也曾是该奖项的获奖者。据悉,本届颁奖仪式将于2022年8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ACS秋季会议上举行,获奖者将获邀在分析化学分会上做获奖报告。
  • 我国著名核燃料化学和生命化学家王文清教授逝世 享年88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8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cce69de-3833-47b5-b9fa-eef0ca83aaa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917102243.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0917102243.png" width=" 300" height=" 28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文清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我国著名核燃料化学和生命化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王文清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0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p p   王文清教授1932年10月25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6年由浙江大学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1989年任技术物理系核燃料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2-2003年任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生命起源国际会议学术委员、顾问委员。 /p p   王文清教授长期致力于核燃料化学、物理化学、生命起源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撰写了《生命科学》、《宇宙?地球生命》、《脑与意识》、《萃取化学原理》、《生命化学进化》、《脑的奥秘》、《生命的历程》、《物理化学习题解答》、《物理化学习题精解》、《统计力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习题精选与解答》等教材及专著。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王文清教授为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在北京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p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入选。  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立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科学组织。欧洲科学院每年举行一次院士选举,其程序包括同行提名、严格的学术审查、学组与学部多轮投票等,最后由欧洲科学院的理事会批准产生。  江雷院士简历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 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 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 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社会任职:  现兼任《Small》国际顾问编委会主席、《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Chemistry of Materials》、《Materials Horizons》、《Smal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与化学方面的研究:  (1)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限域空间内分子/离子/界面的作用规律、离子定向输运的调控规律等。  (2)动态超浸润界面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限域超流化学反应、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量子限域超流生物信息转换等。  (3)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应用研究:主要是开发面向环境、能源、健康、资源、信息等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器件。
  •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卢嘉锡化学奖
    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颁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举行。基金会理事长洪茂椿院士,理事吴新涛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共同为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获得了两年一度的卢嘉锡化学奖,基金会向他赠送了卢嘉锡纪念铜像。   用基金的形式来激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是卢老的夙愿。卢老逝世以后,2003年,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卢嘉锡先生的亲属发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成立,隶属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5年由福建物构所和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了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第一次颁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6年,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每两年评一次卢嘉锡化学奖,每年评一次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项目,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基金会共评出优秀化学奖3名、优秀导师奖近50名和优秀研究生奖100余名。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获奖名单如下:   卢嘉锡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梁敬魁 院士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1、左景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2、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3、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4、房贞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5、齐忠权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6、卢昌义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 国务院任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总工
    p   2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人事信息变动,包括免去何颖波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职务;免去龙新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职务。任命邱勇、莫则尧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任命赖新春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其中,赖新春主要从事材料领域研究,莫则尧主要从事高性能科学计算领域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ebd689b-f0a8-42e6-9705-bf5d9e4ab227.jpg" title=" 赖新春_350.jpg" alt=" 赖新春_3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 nbsp 赖新春 /strong /p p   赖新春此前曾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主要从事了“合金的表面化学相关研究”、“金属原子团簇的电子状态研究”,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两项。 /p p   邱勇此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所长。莫则尧此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首席科学家。 /p
  • 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会主席刘芸教授逝世 享年87岁
    讣 告  清华大学化学系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原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会主席刘芸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 年3月16日22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7岁。  刘芸教授长期为本科生讲授物理化学,给研究生开设溶液化学、统计热力学在物化中的应用等课程,编写有《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等著作,翻译出版了McGlashan的《化学热力学》。他在院系调整以后的困难情况下参与建立和发展了清华大学的物理化学学科。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物理化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1979年,刘芸教授参与了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并长期担任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副主任),为推动我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中国化学会第15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授予刘芸教授“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杰出贡献奖”。刘芸教授的不幸去世是我国物理化学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宽厚的长者和老师。  刘芸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17年3月18日上午9时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告别厅举行。3月18日上午7:30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前发车前往。  欲送花圈或挽联的单位或个人,请与化学系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2785468, 62782065 传真:010-62771149,电子邮箱:shiy@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化学系办公室 2017年3月17日
  •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图)
    来自美国化学会的最新消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美国化学会通告(英文)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发展和应用了大量单分子分析技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谢晓亮教授的研究组首次证明,可以在室温下通过荧光检测的方法进行单个分子的动力学研究。有了该项技术,他的研究团队对单个酶分子介导的催化反应进行了实时观测。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阐明了单个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存在涨落的,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科学家对于生物动态过程的认识。后来人们在其他很多系统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21世纪初,谢晓亮研究组发明了一种方法,通过电子转移可以直接探测单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动力学,以揭示单分子酶学的机制。最近几年,他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因在活细胞内实时观测蛋白分子的生成而获得广泛关注。该工作为生命关键过程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根本的方法。   谢晓亮的团队还将单分子技术应用于活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DNA-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单个分子可以改变细胞的表型,从而证明单分子测量的重要性。   2012年,谢晓亮及其合作者发明了一项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单个细胞的完整基因组进行几乎完全的测序并发现单个点突变。通过将这种方法与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和产前诊断相结合,两位拥有严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病人分别顺利地获得了两位健康的婴儿。   谢晓亮教授及其合作者也被认为是在拉曼散射光谱学基础上发展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重要团队之一。这些技术描绘了细胞中的无标记的化学分布,为细胞化学及医疗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   3月底,在美国化学会的物理化学分部大会上,谢晓亮教授接受了德拜奖并发表了获奖致辞。
  • 2009化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发布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江苏省科技厅:   今年我部对25个化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组织了评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实验室3个。另外,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之前连续3次评估优秀因而此次免评。现将评估结果通报如下:   一、评估结果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8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名单见附件)。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待定。   有机氟重点实验室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我部将对上述优秀类和良好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资助   三、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问题较多,请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实验室就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明确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组织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平台、建立搣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攠的运行机制等。我部将相应核减这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整改期间的专项经费,并在两年后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四、希望各参评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认真总结经验,针对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找出实验室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促进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   附件:2009年化学领域优秀类和良好类重点实验室名单   科学技术部   二00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2009年化学领域优秀类和良好类重点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优秀类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教育部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良好类实验室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科技厅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教育部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教育部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部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教育部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教育部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教育部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教育部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教育部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教育部 注:本表按汉语拼音排序;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次评估免评。
  • 101岁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仙逝!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8月8日早晨7:30左右,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柯俊教授因病在中日医院仙逝,享年101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a33a4926-7f55-4c6b-8268-aae5dabbb6cd.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柯俊院士 /strong /p p    strong 任职经历 /strong br/ /p p   柯俊,男,汉族,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原材料的验收、运输和保管工作。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1954年起,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莎瑞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原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学部常委,为资深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奖。 /p p    strong 人物生平 /strong /p p   1917年6月23日,柯俊生于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岩县。其父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法律,深知教育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依靠薪资,省吃俭用,供养七个子女均大学毕业。柯俊在长春初中毕业后,只身到沈阳念高中。 /p p   1931年,“九· 一八”事变,他来到天津,先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 /p p   1932年9月,入河北工业学院高中二科。 /p p   1934年,入河北工业学院化工系。 /p p   1937年,“七· 七”事变后,柯俊辗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得到著名文学家关文瑛、物理化学教授邬保良等的教益,奠定了他在这一学科的基础。 /p p   1938年,毕业经姚南枝介绍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 /p p   1938年7月~1944年11月,他先后在越南、缅甸、昆明和印度等地工作,深得当时经济部长翁文灏的信任。在昆明期间,他深受著名物理学家叶企荪的影响,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p p   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 /p p   1942年11月~1944年11月,柯俊任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和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驻印度代表,在此期间他曾到塔塔钢铁厂实习。 /p p   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 /p p   1944年12月,柯俊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剑桥大学晶体学系学习,并先后担任英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 /p p   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 /p p   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 /p p   1951年,柯俊获得终身讲师任命。 /p p   1953年8月,携妻挈子绕道印度,经香港返抵广州。 /p p   195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p p   1956~1959年,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及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叶企荪的副手。 /p p   1956~1979年,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1979年任副院长,1984年至今任校长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p p   1974年,开创组织并亲自参加利用现代仪器研究考古金属文物进行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p p   1976年起,柯俊与褚幼义、贺信莱、余宗森等人开始进一步开展硼钢的研制,系统研究微量硼在钢中作用的机理,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进行“硼在晶界非平衡偏聚的研究”。 br/ /p p   1978年,他被评为北京钢铁学院先进教师,特邀参加北京市、冶金部和全国科学大会。 /p p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p p   1983~1986年,柯俊、陈梦谪等人根据四川攀枝花矿产资源的特点,负责“六五”、“七五”钢中钒、钛研究攻关项目的课题。主要研究了微量的钒、钛对重轨钢、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微量钛在钢中的分布,氧化钛形成机制以及在钢中的作用等。同时,柯俊等人还完成了对纳米级析出相的萃取及鉴定方法。 /p p   1984年5月,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称号。 /p p   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他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p p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长。 /p p   1992年,亚太地区电子显微镜年会柯俊主持。 /p p   1994年,他参加起草的《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增强中国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咨询报告,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教委的高度重视。 /p p   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 /p p   1990年,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他第二届“桥本初次郎奖”。 /p p   1998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上,郭可信分别向柯俊、朱静颁发了“钱临照奖”。 br/ /p p   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柯俊指导北京科技大学的973项目组抽出人员成立了一个专题组:新一代钢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研究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主要成员有:柯俊、柳得橹、傅杰、康永林等以及研究生若干人,与广州珠江钢厂进行合作研究,实行了老中青结合、跨专业结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的研究路线。 /p p   2001年,柯俊再访英国专程去导师汉森教授墓前缅怀。 /p p   2003年,“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2004年2月10日,柯俊作为第4 完成人,项目获教育部一等奖。 /p p   2016年6月23日,柯俊百岁华诞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柯俊亲临会场,教育部、中科院等相关单位,亲朋好友、师生及校友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举行了“柯俊科技教育基金”揭牌仪式,“柯俊科技教育基金” 由柯俊个人捐资10万元,北京科技大学出资2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并募集社会资金,旨在奖励国内外在材料、科学技术史领域突出贡献的优秀学者。 /p
  • 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有祺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据北京大学网站消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晶体与结构化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唐有祺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13时34分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103岁。唐有祺先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长、国际晶体学会第十四届执委会副主席、中国晶体学会创会理事长、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学报》期刊创刊主编。唐有祺先生早年留学美国,于1950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唐先生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绕道欧洲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他自1951年9月开始执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转到北京大学任教。唐有祺先生一生崇尚科学,以推动中国科学和化学的发展为己任。他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研究,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创建了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国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多项奖励。唐有祺先生是中国科学和中国化学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为确立化学学科的基础科学定位,促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促进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担任国家教委科技委主任期间,他竭力推动我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的机制建设,多次致信国家领导人,提出“尽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促成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实施,开创了我国在科学教育领域设立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的先河。唐有祺先生长期潜心于物理化学与结构化学的教育与教学工作,著有《结晶化学》、《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对称性原理》、《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等多部经典教材,为我国化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期颐之年的唐有祺先生仍心系教育事业,以他和夫人张丽珠教授的名义捐资设立“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激励北大学子热爱科学、奋发向上。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唐有祺先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