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机化学

仪器信息网无机化学专题为您整合无机化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无机化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无机化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无机化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无机化学话题讨论。

无机化学相关的资讯

  • 屹尧科技成功参加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会
    p “豫章城上滕王阁,不见鸣銮佩玉声。惟有当时帘外月,夜深依旧照江城。”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南昌这座历史名城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丹成云锦,龙虎得道”,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无机化学领域盛会。会议邀请了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0多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特聘教授、千人计划获得者以及近2000名代表参加;组织了7个大会报告、77个主题报告、168个邀请报告、85个口头报告,并首次采用多媒体(PPT) 循环播放和点播的形式展示会议墙报。 /p p 屹尧科技连续两届积极参与全国无机化学会议,愿意为全国无机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和仪器。屹尧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无机化学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仪器研究与开发,并积极与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积极探讨无机化学领域的新课题、新方向。屹尧科技愿意倾听来自科研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研究生及相关人员的真实需求,积极研发、设计、改进仪器,最大限度满足无机化学领域发展所需要的新思路、新创意和新趋势,为中国的无机化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p p img style=" FLOAT: left" title=" 全国无机,花学会,第九届,屹尧,微波消解,合成,高校"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uepic/5de77fa3-2ca6-4c18-a92a-1b05cc725bb7.jpg" / /p
  •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游效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游效曾先生,因病于11月19日17时16分在南京辞世。享年83岁。  游效曾院士,原籍江西吉安,1934年1月出生于南昌市。195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7月在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62年9月至1964年9月在吉林大学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物质结构讨论班”学习。1978年12月任讲师,1979年7月任副教授,1980年6月至1982年7月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进修,1984年1月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11月任教授,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游效曾院士毕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性质和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他综合运用现代物理方法和理论阐明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在我国开拓了光电功能配合物这一新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卓越成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化学联合会基础研究报告奖,原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秋加叶夫奖及部委级奖励2项。他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配位化学研究所”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长期指导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曾两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牛奖”,为我国配位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游效曾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先后担任“物质结构”、“结晶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课和“结构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著《结构分析导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材料——光电功能化合物》等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2004年获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他长期倾心投入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无机化学杰出人才,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邀请函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ldquo 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rdquo 于2015年7月20-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ldquo 生物无机化学:交叉和合作&rdquo 为主题,设立6个分会场和若干卫星会,会议规模将达1500人,参会人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化学、生物及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届时国内外数十位两院院士将受邀莅临指导,国际知名生物无机化学学者和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组织亦将组团与会。   为了积极推动中国生物无机化学的蓬勃发展,大力促进仪器、试剂厂商与化学工作者的相互联系和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会议期间将举办与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有关的仪器、试剂和图书展览会。鉴于贵公司在有关领域的卓越的成就和广泛的影响,大会组委会荣幸地向您发出正式邀请信,热情欢迎贵公司光临本届大会和参加展览,特此致函。   此次活动是专业厂商宣传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极好机会,欢迎各公司、代理商、厂家踊跃参加。为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现将该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招商说明   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自1983年在意大利首次举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际生物无机化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科研成果最集中和生物、化学工作者层次最高的盛会,被誉为生物无机化学届的&ldquo 奥林匹克&rdquo 。   二、日程安排   1. 会议日程:   报到时间:2015年7月19日   会议时间:2015年7月20日- 24日   2. 展览日程   布展时间:2015年7月19日   展出时间:2015年7月20日- 24日   撤展时间:2015年7月24日 16:00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协办单位:北京雄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执行单位:北京远航雷素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四、展出地点:   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五、会议报告日程安排敬请登录大会官方网站下载   会议赞助   1. 首席赞助商(限1家):20万元人民币(或3.5万美元)   2. 特邀论坛赞助(限6家):8万元人民币(或1.5万美元)   3. 特邀墙报赞助(限4家):8万元人民币(或1.5万美元)   4. 特邀餐饮赞助(限4家):8万元人民币(或1.5万美元)   5. 大会用包或资料袋赞助(限1家):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   6. 大会胸卡及证件挂绳赞助(限1家):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   7. 大会论文集(U盘或CD)赞助(限4家):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   8. 大会文具赞助(限1家):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   9. 大会志愿服务赞助(限1家):5万元人民币(或1万美元)   10. 茶歇赞助:3万元人民币(或0.5万美元)   11. 其它项目如纸袋、参会指南另议   注: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秘书处针对以上各种赞助方案拟定了详细的回报条款和增值服务。会议赞助正在征集之中,如有意参与赞助,请与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中国秘书处联系,秘书处将为您提供参会方案(包括收费标准及回报方案)。   六、有关费用标准   1. 标准展位(3m× 3m):人民币18000元/个(或3000美元/个),角标加收10%。   2. 费用包含:三面围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背板和灯光 四天展示时间、参展公司名字列在会议材料中和会议网站上 参会人员按优惠价(人民币3700元/人或600美元/人)注册。   3. 大会论文集:封二30000元 封三20000元 封底40000元 彩色内页6000元/版。   4. 欢迎企事业单位自愿赞助出版《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集》以及其他文件,将在显著位置予以说明和致谢。   七、报名方法   1. 参展单位请详细填写《参展合同表》并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办公室。   2. 报名后,请参展单位务必在10日内将全款汇入大会组委会委托财务管理单位指定的银行帐户。   3. 对于展位及赞助安排,将本着&ldquo 先报名、先交款,先安排&rdquo 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本次会议展厅面积有限,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在与参展单位充分协商后进行调整。   4. 参展单位代表住宿及展品运输,组委会将另行通知。   八、相关服务   1. 协作安排境外企业展品运输、报关   2. 为参展代表提供便捷服务,协助参展代表订宾馆、返程车票、机票   3. 协助参展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会、产品项目推介会、专题报告会和技术讲座   4. 安排相关参展单位与国外参观代表团洽谈活动。。   九、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新龙大厦B1-1118室 邮编:100096   电 话:86-10-82967481 82967491   传 真:86-10-82967471   手 机:13910227598   邮 箱:lanneret@lanneret.com.cn   联系人:曹林辉
  • 北大教授何川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奖
    日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川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会(The Society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的Early Career Award。该奖项设立于2007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一名,以表彰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何川教授是该奖项的第四位获得者,将受邀参加于2011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15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大会(ICBIC15),出席颁奖仪式并作大会主题报告。 附录:何川博士简介   联系方式:chuanhe(AT)uchicago.edu   芝加哥大学主页:http://chemistry.uchicago.edu/fac/he.shtml   2009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2008-至今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 (终身)副教授   2002-2008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 助理教授   2000-2002 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5-200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理学博士   研究领域   通过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和证明多种临床感染性病原体中的全局性调控蛋白的调控机理. 并研究和开发针对各种临床感染性病原体的小分子药物。   发展和使用新型活性位点化学偶联技术,表征和研究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DNA去甲基修复酶的结构及性质,并将这些手段进一步拓展到RNA修复蛋白的研究当中。   金属蛋白调控机理研究与金属蛋白进化   金属催化反应   奖励与荣誉   2008 Burroughs Wellcome Investiga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 Award   2007 CACPA Distinguished Junior Faculty Award   2006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2005 CAREER Award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5 Arnold and Mabel Beckman Foundation Young Investigator   2005 Cottrell Scholar by the Research Corporation   2005 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2004 W. M. Keck Foundation Distinguished Young   2004 G&P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Young Investigator   2003 Research Corpor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Award   2003 Searle Scholar Award   2001 Davison Prize for The Best Thesi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MIT   2000-2002 Damon Runyon-Walter Winchell Cancer Research Fund Postdoctoral Fellow, Harvard University   1997-1999 Merck/MITGraduate Fellowship
  • 岛津亮相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黑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承办的&ldquo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rdquo 于2011年7月25日-2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国化学会&ldquo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rdquo 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千名国内外无机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近年来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展示了四年来无机化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并展望无机化学未来发展趋势。 图1 参会者千人合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不再局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还要对物质的状态、结构、微区、薄层和表面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化学行为和生物活性等到做出瞬时的追踪、无损的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甚至是要求直接观察原子或分子形态和排列。 因此,化学分析的手段也由最初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等发展成为多种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发射光谱法、色谱法、吸收光谱法、质谱分析法、其它仪器分析法等。 岛津集团的总公司日本岛津制作所自1875年创业以来,始终继承创始人岛津源藏的创业宗旨&ldquo 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rdquo ,并以此为公司宗旨,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为社会开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岛津公司就先后研制出光电式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X射线分析仪等仪器。特别是在分析测试仪器、医疗仪器、航空产业机械等领域,以光技术、X 射线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更加广泛的市场需求,使岛津的高科技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如今,二十一世纪风云变幻,岛津又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里不断钻研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用户不断提供更多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图2 岛津公司展台前咨询 作为专业的分析仪器公司,岛津公司产品线齐全,从通用分析及生命科学产品(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热分析仪、激光粒度仪)、X射线/表面分析产品(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直读光谱仪),试验机产品、非破坏检测产品、半导体产业机械产品、电子天平产品到医学影像产品,简单说来,如果您有任何分析需求,都可以到网站http://www.shimadzu.com.cn/product/index.html 来看看,或者拨打电话400 650 0439,相信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 沉痛悼念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先生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0f21b38-5e98-4a49-ad7f-e45039aff00d.jpg" title=" 111.jpg" / /p p   他是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逾40年,编写和翻译化学专著多种。他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为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奠定了基础。他就是学生们最最敬爱的申泮文先生。2017年7月4日凌晨,申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在天津病逝,享年101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5d7206f-e330-4280-a398-4e5d4f9f0989.jpg" title=" 222.jpg" / /p p   申泮文先生在无机化学领域和金属氰化物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讲师、副教授 第一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山西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一生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以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成为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p p   申老是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之一,他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吸收无机化学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撰写和翻译出版了计60余卷册、1500余万字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和专著。他总是着眼于全国,着眼于专业建设和无机化学新发展,扎扎实实地搞好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的建设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无机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除无机化学研究外,申老还在国内率先开展金属氢化物的科学研究,成果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好评,部分成果已成为863高技术的基础,得到开发应用。申老经常说,科学研究不应该满足于发表论文和取得实验室技术成果,应一杆子插到底,转化成生产力。他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正是这样做的,取得了又开花又结果的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7cf61c0-3520-4867-b7c8-cce4d6ea73fb.jpg" title=" 333.jpg" / /p p   申老的一生同南开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指引下,他认为学生应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自1980年以来,他以政协提案和发言、接见记者、写建议和文章等形式论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学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张伯苓培育“南开精神”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财富,不应任其湮没,而要予以发扬,并以自己的勤奋和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播着南开精神。 /p p   在同事、学生眼中,申先生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80高龄开始学电脑,并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科研和教学,85岁时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1月,年过九旬的申泮文老院士追赶时代的步伐,在网上开设了个人博客。这位耄耋之年的网络写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经常更新博客的内容。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理想,这位著名的化学家将博客取名为“申泮文教育家博客”,通过互联网宣传南开大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p p   先生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永垂千古,指引与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p p   哀悼!致敬!祝先生一路走好! /p
  •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2011年7月25-29日,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黑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承办。本次会议着重展示四年来无机化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加强无机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无机化学领域研究的自主创新,展望无机化学未来发展趋势。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无机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近年来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参与学术交流,是2011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主题学术活动之一,是我国无机化学学科的一次学术盛会。 安捷伦公司作为会议的主要赞助商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领域的重要方案供应商,在本届会议上为广大用户展示了SuperNova双微焦斑单晶衍射仪的众多应用。针对变温衍射实验,安捷伦公司提供了强大且易用的变温软件模块,使得变温衍射实验全自动化。 Agilent SuperNova单晶衍射仪简介 SuperNova是安捷伦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双光源系统,该系统起源于世界上首款双光源系统Gemini平台,是非常成功的产品。SuperNova可同时配备安捷伦独特设计的高强度微焦斑Mo光源&mdash Mova和最受欢迎的高强度微焦斑Cu光源&mdash Nova。SuperNova的双微焦斑光源结合最快、最高性能的CCD检测器,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到高质量的Cu光源或Mo光源衍射数据。 最快和最先进的SuperNova系统简便易用,可全自动化完成数据采集、还原和处理,并通过AutoChem软件进行自动结构解析和精修。 SuperNova适合于小分子和蛋白质晶体学应用和专业研究,是现代晶体学研究团队和一流分析测试实验室的理想选择。 有关安捷伦单晶衍射仪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Products/instruments/x-raycrystallography/Pages/default.aspx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NYSE: 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18,500名员工为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安捷伦2010财政年度的业务净收入为54亿美元。了解有关安捷伦科技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桃李满天下此生已无憾
    p   从一名皮革厂学徒工起步,计亮年磨砺前行,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计亮年因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轰动国际,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在中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以金属酶为对象,系统而创新地使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酶和修饰天然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中取得国际上重大突破,推动了中国生物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生命等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6岁丧母、9岁丧父……经历过战火岁月,童年的颠沛流离,为计亮年的一生注入了传奇色彩。耄耋之年,回顾一生,在他拥有的多重身份中,计亮年最看重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想起毕生亲自培育的10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如今遍布全球,科研后继有人,他坦言此生已无遗憾。 /p p    strong 命运急转:从少爷到孤儿到皮革厂学徒 /strong /p p   1934年,计亮年出生在上海市马当路普庆里10号,父亲计竹卿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职员,母亲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计竹卿夫妇育有六女两子,计亮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p p   计亮年的童年岁月,家境还算殷实,有保姆照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随后上海沦陷,父亲的工作失去保障,家道中落。六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去世,三年后,父亲也因患肺结核病辞世。 /p p   从少爷到孤儿,计亮年尝尽了命运跌宕起伏的滋味。14岁那年,为了生计,他前往上海一个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获得了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为了补上此前落下的课程,计亮年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种分毫必争的狠劲,让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初中、高中课程补完,1952年9月,他以全班100名录取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p p    strong 学术生涯:勤奋坚韧终大放异彩 /strong /p p   进入大学后,计亮年并没有忘记过去三年背着皮革四处送货时翻书复习的经历。他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勤奋、坚韧的品格也贯穿了他的科研学术生涯。 /p p   在山东大学的四年里,他未曾离开过学校。每个寒暑假,计亮年都在图书馆里苦读。毕业后,他先后被选拔到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师从国内、国际学术大师。1975年,计亮年到中山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计亮年被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师从有“无机化学之父”、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索罗。 /p p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成果。 /p p   天道酬勤,凭借悟性和拼劲,计亮年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这些成果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轰动国际。在美国的一年间,他在著名国际优秀刊物上发表“茚基动力效应”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 /p p    strong 回报祖国:筹建实验室当“孺子牛” /strong /p p   虽然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计亮年仍然心系祖国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自1975年被中山大学引进至今,他扎根中大40多年,白手起家,与无机化学教研室众多老师一起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见证了中大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p p   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开始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时,计亮年坦言,可以用“一无所有”形容。最困难的时候,课题组甚至添置不起做普通实验的仪器设备,他要骑单车去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借玻璃分液漏斗做萃取研究。如今,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来自全球的学科人才经常来中大的实验室做实验交流。 /p p   除了推动学科发展,计亮年也是甘愿俯身的“孺子牛”。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无机化学等十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团队老师的协助下,他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包括博士后5名、博士生62名、硕士生39名),学生遍布海内外,大多担任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p p   如今,耄耋之年的计亮年仍然活跃在讲台上,讲授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生,而是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传授人生经验。他生活节俭,平日出行经常乘地铁和坐公交车,不愿意麻烦其他人开专车接送。14岁那年,计亮年用双腿跑遍上海送货,练就了好脚力,因此他笑言,如今还是行走自如。 /p p    strong 广州印记:城市暖意融融 学校关怀备至 /strong /p p   计亮年对广州、中山大学充满感恩。在广州,他本是一个异乡人,然而这里的开放包容给予了他成长的空间,也让他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每当他和夫人乘坐地铁和公交车时,均会遇到好心的市民热情让座,让他和老伴内心暖意融融。走在校道上,本系和其他系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礼貌地向他打招呼,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 /p p   谈及中大,计亮年心情激动。他表示,这里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发展学术,专心科研。更可贵的是,四十多年来,中大的领导和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予他非常多的关心,解决了不少困难,感情早已如亲人般浓郁。 /p p    strong 心系科研: /strong /p p strong   三大酶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strong /p p   从美国回来后,计亮年回到中山大学,带领团队在金属酶(包括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之间规律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重大突破。 /p p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亮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为人工核酸酶研究,建立和发展了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其研究成果为治疗抗癌药物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DNA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DNA 的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领域,计亮年带领团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p p   由于贡献突出,计亮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被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0年至2002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五次授予他个人研究基金,该基金每年仅从全球选出30人。他先后代表中国十多次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国际会议担任秘书长、组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p p    strong 院士小传 /strong /p p   计亮年,1934年4月出生上海市,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主要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计亮年研究生物无机化学30余年,在推动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国际间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除了1978年协作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外(中山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教学成果奖4项 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2年因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首届孺子牛金球奖 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国家和省部级个人荣誉奖12项 还曾获得“广东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p p    strong 记者手记 /strong /p p strong   大师风范 如沐春风 /strong /p p   好事多磨。由于计亮年院士工作繁忙,采访在一个多月后才终于确定。这位拥有成功人生的83岁科学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经历,记录他所走过的时代。 /p p   一诺千金,答应接受访谈后,计亮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做事十分严谨,仔细梳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精确到月份,写满了一页页的草稿。每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走过,计亮年记得一清二楚,每个人生阶段也充满了反思和自省。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p p   计亮年一生获奖无数,科研硕果累累。回顾一生,令他动容的不是名与利,而是想到他的学生已遍布全球,在中山大学三个金属酶的研究方向已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不用担心科学研究“人去楼空”。不但他的学生遍布全球成为新一代科学家,学生的子女也正在大放光彩,谈到此,计亮年快乐一笑,坦言:“人生梦想已经实现,此生无憾。” /p p br/ /p
  • 亚洲科学家首次:北大陈鹏教授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
    p   近日,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Society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SBIC)将2017年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SBIC Early Career Award)授予北京大学教授陈鹏,以表彰他在金属离子生物信号转导和过渡金属催化的生物正交反应等方面的出色工作,颁奖仪式将在下一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上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9a9deb9-9f51-4a68-be13-3b91e19710c1.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268px height: 402px " width=" 268"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3, 54, 93) " strong 北大教授 陈鹏 /strong /span /p p   在由SBIC主席Michael J. Hannon签署的获奖通知中,评奖委员会给予陈鹏的获奖理由是:“研究工作横跨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发展了创新而有趣的研究策略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他的工作揭示了金属铜离子是一种生物信号转导分子。该发现不仅在细菌信号转导领域,而且在整个生物无机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突破。除了在细菌抗药性和抗击胃酸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外,他还发展了利用过渡金属催化的生物正交反应新工具。他发表的工作在细致性、学术性和完整性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The award panel was extremely impressed with the work you have undertaken and noted: & quot His body of work spans chemical biology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and shows creative and interesting approaches to important problems. His work on Cu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was a major breakthrough not only in bacterial signaling but also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 In addition to his mechanistic research on MarR and E. coli acid sensor work, he has developed new tools using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bioorthogonal reactions. His papers are detailed, scholarly and complete pieces of work.”)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3, 54, 93) " 个人简介 /span /strong br/ /p p   陈鹏,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1998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br/ /p p   本科毕业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深造,导师为生物有机化学家何川教授,2003年取得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和诺华制药圣地亚哥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导师为Peter Schultz。 /p p   2009年归国,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2011年入选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2014年8月晋升新体制教授(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 。 /p p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与北大青年共度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陈鹏教授作为唯一青年教师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p p   201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以“海外学成毅然回国,5年时间成长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教授——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为题,对陈鹏教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p p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他的科学研究集中在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开发了“活细胞化学工具箱”,实现了活体环境下的蛋白质特异标记、交联与调控,发展了基于化学键断裂的生物正交剪切反应,提出了利用“化学脱笼”的策略实现蛋白质功能的原位激活。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陈鹏课题组与生命学科科学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细菌抗药性和抵御胃酸的分子机制、磷酸激酶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组蛋白动态化学修饰的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工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他是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16)、Chem Soc Rev Emergi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2014)等荣誉。 /p p   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青年科学奖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于2007年设立,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奖项,每年授予一位独立开展工作15年以内的杰出科学家,用以奖励其在化学(尤其是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原创性成就。今年是该奖项首次授予来自亚洲的科学家。 /p
  • 青海盐湖所举行大型仪器讲座和无机化学分析基本技能培训
    8月19日至27日,在2010年新研究生入所之际,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化学测试部结合工作特点,举行了大型仪器讲座和无机化学分析基本技能培训。 培训现场   8月19日,盐湖化学测试部大型仪器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所长马海州向同学们讲述了测试数据、结果对科研的重要性,强调了此次大型仪器讲座意义之所在,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件事做起,扎扎实实做好学业。同时希望测试部完满完成此项工作,把大型仪器讲座和无机化学分析基本技能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新生在大型仪器设备现场学习   测试部对盐湖化学测试部的发展历史、当前规模、工作展望等全方位进行了介绍,并通过PPT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测试部现有各台大型仪器的原理、功能、优缺点及送样要求等内容。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各机组,机组人员演示了各仪器的工作过程,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新生在培训过程中现场动手亲自操作   根据部分同学的要求,测试部在8月23日至27日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无机化学分析现场培训。培训着重从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出发,进行单独上机操作,通过同学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再加上此次具有学科特色的现场培训,使新生对仪器设备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对各类仪器加深了认识和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强化了测试样品的基本操作。同时,他们对所内各台大型仪器的原理及功能特点有了一个系统化的认识,为今后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霍尼韦尔推出全系列高性能溶剂和无机化学产品,支持分析和化学实验室应用
    p   2016年10月10日,霍尼韦尔(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ON)在上海宣布,旗下新成立的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部全面推出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的全系列高性能溶剂和无机化学产品线。 /p p   新成立的研究化学品业务部门整合了霍尼韦尔Burdick & amp Jackson® 品牌下的现有研究化学产品线以及于去年12月份从Sigma-Aldrich公司收购的溶剂和无机化学产品线。购进的产品线中包括了全球范围内的Fluka品牌溶剂和无机化学产品系列以及欧洲经济区(EEA)内的 Sigma-Aldrich 品牌溶剂和无机化学品产品系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d0fdcb14-e56f-4a54-a499-3432f2ec2c5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部总经理阿诺· 维哈格Arnaud Verhaeghe /strong /p p   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部总经理阿诺· 维哈格(Arnaud Verhaeghe)表示:“通过对收购品牌以及原有的Riedel-de Haёn和 Burdick & amp Jackson 两大品牌旗下产品系列的整合,霍尼韦尔进一步扩大了其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分析应用、生物合成、实验室用材料、卡尔· 费休滴定剂和溶剂。霍尼韦尔致力于以此在分析化学领域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以满足全球用户的要求。”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霍尼韦尔全球领先的研究化学产品系列包括: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霍尼韦尔 Fluka:适用于分析应用的无机化学品和试剂,包括Hydranal卡尔· 费休滴定剂和TraceSELECT痕量分析无机物。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霍尼韦尔 Riedel-de Haёn:适用于特定分析应用的高纯度溶剂,包括Chromasolv色谱溶剂和TraceSELECT痕量分析溶剂。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霍尼韦尔 Burdick & amp Jackson:适用于高纯度溶剂和试剂的合成,包括Anhydrous产品线。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Honeywell 品牌:适用于通用实验室用途的高性能溶剂与无机物。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维哈格表示:“霍尼韦尔代表着‘完美的化学方程式’。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布局,我们能够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我们相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客户将从霍尼韦尔所提供的高纯度解决方案中受益。” /p p   霍尼韦尔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全新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将可通过此渠道购买霍尼韦尔全系列的产品。从2016年12月15日开始,用户可正式通过霍尼韦尔订购所有从Sigma-Aldrich公司收购的产品并获得技术支持及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4cf1bd25-a2ba-41ba-ad7b-1353ba3bb229.jpg" / /p p   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部为化学和医药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化学品、特殊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两个多世纪以来,凭借卓越的Riedel-de Haёn品牌,霍尼韦尔始终保持在无机物、溶剂和其他重要化学品领域的行业先驱地位。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部旗下化学产品用于各类实验室、消费品和工业应用,拥有分别位于德国塞尔策和美国密歇根州马斯基根的两处生产基地。更多关于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研究化学品官网。 /p p    strong 关于霍尼韦尔 /strong /p p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100强之一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企业,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霍尼韦尔在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霍尼韦尔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经销机构。目前,霍尼韦尔三大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也都已迁至中国,并在中国的20多个城市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合资企业。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员工人数现约12,000名。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 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 br/ /p
  •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苏锵院士因病逝世 享年86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苏锵院士1931年6月出生于广东广州,1948-1950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1950-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1952-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稀土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转入中山大学化学系从事稀土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和终身名誉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第二届国际稀土光谱学术会议主席。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先后指导建成提取钍和混合稀土以及钒的中间工厂。1958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出除钪和放射性元素钷以外的15种纯稀土,总结了稀土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几种类型和钇在镧系元素中位置变化,提出工业用铈的湿法空气氧化法和利用钇的位置变化来分离钇的原理和萃取法。1970年以后,组织和参加稀土激光、磁性和发光材料等稀土固体化学和变价稀土化学的基础研究,以及其研制、应用和推广工作 提出采用可在空气下安全制备含二价铕、钐等低价稀土材料的离子不等价取代的新方法,研制出新型掺稀土的长余辉材料和测量高能射线的固体剂量材料 提出三价和四价镧系离子的光学电负性的计算方法。  21世纪以来,致力于新型稀土光电材料的探索,在发展环境友好半导体光源、平板显示、高能射线探测和上转换等领域的稀土发光材料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苏锵院士研究成果丰硕,1989年主持召开了第二届稀土光谱国际会议,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稀土化学》、院士科普书系科普读物《稀土元素——您身边的大家族》等,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数十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集体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苏锵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与人为善、淡泊名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为我国的稀土化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苏锵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化学界、教育界和中山大学的重大损失。苏锵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对苏锵院士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月30日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公布了开放课题实施细则。   实验室主要从事无机合成方法学、无机合成相关理论和无机新材料的开发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通过开放课题的实施,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和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   实验室将采取多种形式接纳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来本室工作。   1、国内外研究人员均可依据实验室研究方向申请开放课题基金,特别鼓励与无机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申请。   2、鼓励国内外自带课题及经费来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测试或进修,经申请并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在规定时间到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将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和补贴。   3、开放课题申请者原则上应有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合作者,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4、开放课题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的资助额度为8-10万元,一般项目为3-5万元。其他短期研究课题,可适具体情况而定。开放基金资助的期限一般为2年(申请年的次年1月起),不能按期结题的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1年。
  • 中国化学会2009年国内学术会议计划
    ● 第四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会   时间:3月20日-22 日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500人   主题: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教材使用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及经验交流   内容及范围:1.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研讨 2.高中化学新课程高考研讨 3.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示范课观摩及专家现场评课 4.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   承办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2.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3.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会议主席:王磊(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负责人:王磊(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联系人:孙红保(单位: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通讯地址: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邮编:450052   传真:0371-66971049 电子信箱:redkeeper2@163.com   ● 第十七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   时间:4月19日-22 日 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预计参加人数: 500人   主题:色谱及其相关技术的新进展   内容及范围:我国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色谱及其相关技术分离分析领域的研究发展成就,包括多维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微流孔芯片等: 1、色谱基础 包括新固定相 新检测方法 样品制备 联用技术 多维分离 分离机制 制备色谱 快速和超快分离 手性分离 电驱动分离 小型化、微型化色谱 痕量分析 自动化 化学计量学。2、色谱应用 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药物代谢 生命科学、生物分析 生物技术工业中的分离科学 HPLC 柱表征 环境和有毒物分析 生物医学和药物应用 天然产物和食品分析 石油和工业应用 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   会议主席:张玉奎(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许国旺(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侯晓莉(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邮编:116023   联系电话:0411-84379520 传真:0411-84379559 电子信箱:hxl8110@126.com   ●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2009)   时间:5月9日-12 日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 预计参加人数: 600人   主题:环境化学 —— 机遇与挑战   内容及范围:1.大气污染化学与控制技术 2.水污染化学与控制技术 3.土壤污染与修复、固体废物处理 4.生态毒理与健康效应 5.理论环境化学、环境模型 6. 环境分析方法与标准 7.污染控制化学、环境友好过程与绿色化学 8. 环境管理与政策。   承办单位:1.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2. 大连理工大学   会议主席:江桂斌(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会议负责人:全夑(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郑明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会议联系人:陈景文(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通讯地址:大连市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 邮编:116024   联系电话:0411-84706269 传真:0411-84706269 电子信箱:jwchen@dlut.edu.cn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时间:5月17日-19 日 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POPs公约》新增受控物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内容及范围:POPs分析方法、POPs环境存在、POPs毒理效应、POPs控制技术、履行POPs公约对策、新POPs物质筛选、POPs宣传与教育。   承办单位:1: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 2: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会议主席:余刚(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会议负责人:余刚(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会议联系人:刘曼(单位:清华大学POPs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95556 传真:010-62795556 电子信箱:popspc@mail.tsinghua.edu.cn   ● 第八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   时间:7月15日-18日 地点:内蒙古通辽市 预计参加人数: 120人左右   主题:ML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ML与创新教育, ML的新进展   内容及范围:   具有推广价值的微型实验新方案、新仪器(含无机、有机、高分子、分析、物化和中小学自然科学的新ML的软硬件) 微型实验在科学研究与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采用ML经验总结与问题探讨 境外微型实验的新进展 深化ML的研究和加快ML推广应用步伐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参加人员:大、中、小学和教研、教仪、环保部门关心与从事ML的领导、教师与研究人员,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科技人员。   承办单位:1. 内蒙古民族大学 2. 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   会议主席:刘宗瑞(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会议负责人:周宁怀(单位:杭州师大)   会议联系人:许良(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学院)   通讯地址: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学院 邮编:028043   联系电话:0475-8314842 电子信箱:liangxu@imun.edu.cn   ● 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   时间:7月18日-21日 地点:上海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1.研讨化学类专业(有机、无机、分析、物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等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 2.研讨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学与改革 3.研讨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材的使用与编写   内容及范围:   此次研讨会邀请“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学与应用化学丛书》的13本研究生教材的主编(或编写顾问、专家)与化学类专业各方向讲授研究生课程的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共同研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研究生教学与改革、研究生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内容。   承办单位:1.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3.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会议主席:郑兰荪、张玉奎、徐宏   会议负责人:张辉、周永斌(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会议联系人:刘强、胡景、陈新征(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通讯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研究生楼12层华东理工大学 邮编:200237   联系电话:021-64251837(刘),64252174(胡),64252344(陈) 传真:021-64250090 电子信箱:liuqiang928@163.com   ● 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时间:7月27日-29日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人   主题:催化剂制备的科学基础与自主创新   内容及范围: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及工程放大)、表征与应用 负载催化剂及载体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催化新材料与催化材料制备新技术 有机-无机杂化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能源、环境领域催化剂及环境友好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有关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的其他领域。   承办单位:山西大学   会议主席:赵永祥(单位: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会议负责人:赵永祥(单位: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会议联系人:张越(单位: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8371 传真:0351-7011688 电子信箱:zyue@sxu.edu.cn   ●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   时间:8月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交流近两年来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内容及范围:  1. 界面基本问题 2. 溶液中两亲分子聚集体的构筑与调控 3. 分散体系与微纳米材料 4. 软物质 5. 两亲分子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6. 胶体与界面化学在工农业各领域中的应用。   承办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会议主席:候万国(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会议负责人:候万国(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会议联系人:李东祥(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通讯地址:青岛市郑州路53号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 邮编:266042   联系电话:0532-84023654 传真:0532-84023927 电子信箱:lidx@qust.edu.cn   ● 2009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   时间:8月9日-14日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人   主题:交流最新科学技术和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内容及范围:   展示在无机化学、化工各个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无机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发展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   承办单位:1. 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2. 贵阳学院   会议主席:张朝平(单位:贵州大学)   会议负责人:朱建国(单位: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申德君(单位:贵阳学院)   会议联系人:彭钟山(单位:贵阳学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龙洞堡见龙洞路103号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邮编:550005   联系电话:0851-52319457 传真:0851-52319457 电子信箱:pzsgy@126.com   ● 全国第五次医用化学教育研讨会   时间:8月11日-14日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100人   主题:探讨和交流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育及教改实践   内容及范围:   1.交流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数少的处理方法、手段和效果 2.探讨医用化学教学如何为后续的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服务 3.研探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二本、三本、高职和中专)学生对化学的最基本教学要求 4.交流医学化学实验改革和化学课件。   承办单位:1.绍兴文理学院 2.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   会议主席:张友楚(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会议负责人:施成良(单位: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   会议联系人:赖国华(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地址: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滨文路481号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310053   联系电话:0571-87692674 电子信箱:laigh6836@sina.com   ●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时间:8月12日-16日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预计参加人数: 1300人   主题:自然、环境和化学协调发展   内容及范围:   通过学术交流,搭建中国有机化学学科交流的平台,有机化学和相关工业的交流平台,有机化学人才交流和工作机会的平台,化学企业展示的平台。内容范围主要涉及:有机合成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元素与金属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 有机分析化学 药物与制药化学 不对称催化 化学教育 其它相关领域。   承办单位:1. 西北大学 2. 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主席:姜标(单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史真/魏俊发(单位: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联系人:李剑利(单位:西北大学化学系)   通讯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化学系 邮编:710069   联系电话:029-88303805 传真:029-88302601 电子信箱:lijianli@nwu.edu.cn   ● 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和环境材料学术会议   时间:8月17日-19日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环境催化和环境材料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内容及范围:   我国在环境催化和环境友好材料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和进展。1. 气态污染物的催化消除 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与催化转化 3. 清洁能源中的催化脱硫、 脱氮、 脱氯等技术 4. 资源转化中的催化科学与技术 5. 绿色有机合成 6. 绿色反应介质与绿色过程工程研究 7. 生物催化及其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中的作用 8. 光、电、磁、微波等条件下的催化技术与环境保护 9. 环境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主席:陈耀强、胡常伟(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负责人:陈耀强(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联系人:史忠华(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通讯地址:成都市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邮编:610064   联系电话:028-85418451 传真:028-85418451 电子信箱:nic7501@email.scu.edu.cn   ● 2009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时间:8月20日-24 日 地点:天津市 预计参加人数: 1200人   主题: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功能及其加工   内容及范围:1.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2.高分子凝聚结构和性能 3.功能高分子及生物医用高分子 4.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复合及共混 5.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方法、新工艺和新制品。   承办单位:1:南开大学 2:天津大学 3:天津工业大学 4:河北工业大学 5:天津理工大学 6:天津科技大学   会议主席:王佛松(单位:中国科学院)   会议负责人:朱晓夏,马建标,盛京(单位:南开大学)   会议联系人:张政朴(单位: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天津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邮编:300071   联系电话:022-23501386 传真:022-23503510 电子信箱:lqshi@nankai.edu.cn   ● 第二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学术研讨会   时间:8月-9 月 地点:待定 预计参加人数: 100人   主题:化学与公共安全   内容及范围:1、公安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公安领域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警务装备中的化学问题 侦查和物证鉴定中的化学问题 禁毒中的化学问题 消防中的化学问题 重大活动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2、安保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安保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侦检炸药、毒品等危险品中的化学问题 恐怖预警与危害评估中的化学问题 食品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人身防护材料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3、防化领域中的化学问题:防化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防护技术发展中的化学问题 反化学恐怖技术中的化学问题 化学事故中的化学问题 化武履约技术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4、化学研究、生产等领域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承办单位:1.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2.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 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4.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主席:何林涛(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郑九天(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吕强(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5号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邮编: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820 传真:010-62861820 电子信箱:lvqiang73@sina.com   ●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交流会   时间:9 月 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预计参加人数: 100人   主题:化学推进剂及相关技术研究   内容及范围:化学推进剂最新研究进展专题报道及学术交流,包括各生产、应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设备生产单位等。   承办单位:1. 黎明化工研究院 2. 二炮工程学院   会议主席:李志强(单位:黎明化工研究院)   会议负责人:王化举(单位:黎明化工研究院)   会议联系人:时国珍(单位:黎明化工研究院)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大道69号黎明化工研究院 邮编:471000   联系电话:0379-62302842 传真:0379-62307056 电子信箱:lmykjb@sina.com   ● 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学术讨论会   时间: 9月26-30日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预计参加人数: 250人   主题:有机固体电子过程   内容及范围: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导电聚合物,有机铁磁体,有机光导体,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C60和碳纳米管,有机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   承办单位: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主席:朱道本(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房喻(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联系人:刘云圻, 白凤莲(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613253,62577367 传真:010-62559373 电子信箱:liuyq@iccas.ac.cn, baifl@iccas.ac.cn   ● 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时间:10月 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600人   主题:分析化学新进展   内容及范围:分析化学在光谱、电分析化学、色谱、传感器、生命分析化学、环境分析、材料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新方法的应用。   承办单位:扬州大学   会议主席:汪尔康(单位: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胡效亚(单位:扬州大学)   会议联系人:朱霞石、徐琴(单位:扬州大学)   通讯地址:扬州大学 邮编:225002   联系电话:0514-87972034     电子信箱:Email:fenxi@yzu.edu.cn   ●第八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   时间:10月11日-13日 地点:天津市 预计参加人数: 约200   主题:磷在化学、材料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应用及最新进展   内容及范围:1. 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反应 2. 无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反应 3.有机磷配体与不对称合成 4. 磷试剂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 5. 核酸及其它含磷生物活性物质的相关化学 6. 有机磷化合物的分析与应用 7. 磷化工与含磷材料。   承办单位: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主席:周其林(单位:南开大学)   会议负责人:周其林(单位:南开大学)   会议联系人:贺峥杰(单位:南开大学)   通讯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化学系 邮编:300071   联系电话:022-23501520   传真: 022-23503627   电子信箱: zhengjiehe@nankai.edu.cn   ●第二届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   时间:10月13日-15日 地点:江苏省昆山市 预计参加人数: 400   主题:小核酸及核酸化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内容及范围:siRNA理论和技术研究、miRNA及ncRNA的功能研究、小核酸制药的应用基础研究、反义核酸和核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小核酸制药的产业化相关问题。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会议主席:张礼和(单位:北京大学)   会议负责人:梁子才(单位:北京大学)   会议联系人:王晓霞(单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生物楼126室 邮编:300071   联系电话:010-62760308   传真: 010-62769862   电子信箱: wxxia@pku.edu.cn   ●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时间:10月23日-25日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300人   主题:计算(机)化学发展趋势与战略   内容及范围:1. 计算化学及其在结构与性能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2. 计算化学及其在材料与药物分子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3. 化学计量学 4. 计算机应用。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   会议主席:陈凯先、俞汝勤、徐筱杰(单位: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负责人:李浩然(单位:浙江大学)   会议联系人:吴韬、王勇(单位:浙江大学)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 邮编:310027   联系电话:0571-87952424   传真: 0571-87951895   电子信箱: tao_wu@zju.edu.cn chemwy@zju.edu.cn   ●第12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时间:10月25日-28日 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预计参加人数: 300人   主题:青年催化学术工作者近期研究工作进展交流   内容及范围:1. 新型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 反应机理探索 3. 催化反应工程进展 4. 能源中的催化反应 5. 精细化学品中的催化反应 6. 绿色催化。   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会议主席:罗孟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会议负责人:罗孟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会议联系人:鲁继青(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通讯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邮编:321004   联系电话:0579-82291426   传真:0579-82282595   电子信箱:jiqinglu@zjnu.cn   ●第三届全国多酸化学研讨会   时间:10月26日-28日 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70人   主题:多酸化学   内容及范围:会议将全面反映近年来我国在多酸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探讨多酸化学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会议主席:曹荣(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杨国昱(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康遥(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通讯地址:福建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邮编:350002   联系电话:059183715544   传真:059183715544   电子信箱: ky@fjirsm.ac.cn   ● 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时间:11月1日-4日 地点:福建省厦门市 预计参加人数:500人。   主题:中国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与未来   内容及范围:1. 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2. 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与作用 3.化学基因组学 4. 细胞为单元的化学事件 5. 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6. 其它。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会议主席:赵玉芬(单位:厦门大学)   会议负责人:黄培强(单位:厦门大学)   联系人:陈静威(单位:厦门大学)   通讯地址: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 邮编:361005   联系电话: 0592-2184085 传真: 0592-22189959 电子信箱:chembio@xmu.edu.cn   ● 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   时间:11月2日-4日 地点:上海市 预计参加人数:100人。   主题:可持续清洁催化   内容及范围:全面展示中国精细化工催化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 深入探讨精细化工催化领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   承办单位:1. 上海师范大学 2. 上海华谊化工有限公司   会议主席:李和兴(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会议负责人:李和兴(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联系人:李辉(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 中国化学会2010年国内学术会议计划发布
    一、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   时间: 6月20-23日 地点:福建省厦门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0人   主题:创新型社会与化学的责任   内容及范围:1.绿色化学 2.环境化学 3.化学生物学 4.纳米化学 5.应用化学 6.有机化学 7.聚合物科学中的理论、模拟和计算研究 8.现代无机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9.分析化学 10.电化学与能源化学 11.催化化学 12.光化学 13.胶体与界面化学 14.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 15.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 16.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 17.化学教育 18.化学研究中的新仪器、新方法 19.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 20.海峡两岸化学论坛 21.中日青年化学家论坛 22.附设“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成果展”。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会议主席:白春礼(单位:中国科学院)   会议执行主席: 朱崇实(单位:厦门大学)   会议负责人:方智(单位:中国化学会)   会议联系人:唐惠(单位:中国化学会)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邮编:100190   联系电话:010-62625584 传真:010-62568157 电子信箱:maria@iccas.ac.cn   二、无机化学(共2项):   1. 2010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时间:8月16日-20日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人   主题:加强交流,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共创辉煌   内容及范围:展示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无机材料、无机化工、应用化学、化学教学改革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联合,为中西部地区学术、科技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承办单位: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 青海省化学学会   会议主席:张彭熹(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马海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吴志坚(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邮编:810008   联系电话:0971-6307871 传真:0971-6307871 电子信箱:zjw6512@hotmail.com   2. 第十一届固体化学和无机合成化学会议   时间:11月14日-18日 地点:上海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固体化学和无机合成化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内容及范围:涉及固体化学、无机合成化学及功能材料等方面的主要研究领域。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会议将就无机合成新方法和新技术、无机功能材料、微孔和介孔材料、纳米和介观材料,及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等前沿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主席:徐如人(单位:吉林大学)   会议负责人:陈接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联系人:王开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200240   联系电话:021-34201273 电子信箱:k.wang@sjtu.edu.cn   三、有机化学(共7项):   1. 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学术讨论会   时间: 春季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预计参加人数: 250人   主题:有机固体电子过程   内容及范围: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导电聚合物,有机铁磁体,有机光导体,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C60和碳纳米管,有机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   承办单位: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主席:朱道本(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房喻(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联系人:刘云圻、白凤莲(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613253,62577367 传真:010-62559373 电子信箱:liuyq@iccas.ac.cn, baifl@iccas.ac.cn   2.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   时间:7月30日-8月1 日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预计参加人数: 50-100人   主题:分子手性的起源、合成、分离分析、识别与组装   内容及范围:分子手性的起源、合成、分离分析、识别与组装等问题的交流和研讨。   承办单位:1. 贵州大学 2. 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   会议主席:袁倬斌(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会议负责人:宋宝安(单位:贵州大学)   会议联系人:杨松(单位:贵州大学)   通讯地址:贵阳市花溪贵州大学 邮编:550025   联系电话:0851-8292171 传真:0851-3622211 电子信箱:yangsdqj@gmail.com   3. 第八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10月15日-17日 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预计参加人数: 300人   主题:天然有机化学   内容及范围:1.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颖结构的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 2.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全合成和半合成 3.天然产物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4.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技术 5.其他天然有机化学相关领域。   承办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   会议主席:姚新生(单位:暨南大学药学院)   会议负责人:娄红辉(单位:山东大学)   会议联系人:范培红(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   通讯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药学院 邮编:250012   联系电话:0531-88382012 电子信箱:fanpeihong@sdu.edu.cn   4. 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时间:10月15日-18日 地点:重庆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250人   主题: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   内容及范围:1.冠醚化学 2.环糊精化学 3.杯芳烃化学 4.卟啉与环蕃 5.大环多胺与其它大环 6.瓜环或葫环联脲 7.分子钳 8. 超分子化学药物 9.纳米超分子及其它。   承办单位:西南大学 协办单位: 四川大学   会议主席:刘育(单位:南开大学)   会议负责人:余孝其(单位:四川大学)   会议联系人:周成合(单位:西南大学)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400715   联系电话:023-68254967,023-68254165,023-68254290 传真:023-68254967,023-68254165 电子信箱:zhouch@swu.edu.cn   5. 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   时间:10月17日-20日 地点:上海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人   主题:氟化学与美好生活   内容及范围:氟化学基础理论研究,氟化学与新能源、新材料,氟化学与医药、农药及环境、氟化工技术等。   承办单位:1. 上海大学 2.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氟化学重点实验室   会议主席:赵刚(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郝健(单位:上海大学)   会议联系人:蒋海珍(单位:上海大学)   通讯地址:上海市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联系电话:021-66132190 传真:021-66133380 电子信箱:jianghaizhen01@sina.com   6. 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   时间:10月18日-21日 地点:重庆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200人   主题:有机合成创新― 产业化的新动力   内容及范围:1. 有机合成方法学 2. 复杂分子合成 3. 不对称合成 4. 药物合成 5. 有机合成与产业化。   承办单位:西南大学   协办单位:1. 第三军医大学 2. 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   会议主席:袁若(单位:西南大学)   会议负责人:周成合(单位:西南大学)   会议联系人:周成合、杨大成(单位:西南大学)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400715   联系电话:023-68254967、023-68254165 传真:023-68254967、023-68254165   电子信箱:zhouch@swu.edu.cn   7. 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   时间:10月22日-25日 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500人   主题:金属有机化学   内容及范围:1.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 2.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   3.不对称金属催化 4.金属参与的惰性化学键尤其C-H键和C-C键活化   5.新型金属有机试剂的合成与反应 6.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7.与金属有机化学相关的反应机理、理论和计算化学等 8.应用金属有机化学。   承办单位:温州大学   会议主席:蔡袁强(单位:温州大学)   会议负责人:李金恒(单位:温州大学)   会议联系人:张兴国、 张小红、 胡伯伦(单位:温州大学)   通讯地址: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0577-88689615 传真:0577-86689615 电子信箱:zxg@wzu.edu.cn   四、分析化学(2项):   1.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   时间:5月7日-11日 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医药及环境相关领域中的色谱理论与技术   内容及范围:涉及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及芯片技术等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及环境相关领域应用中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承办单位:1.色谱专业委员会 2.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   会议名誉主席:张玉奎(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主席:刘国诠(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刘国诠(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赵睿(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   联系电话:010-62557910 传真:010-62559373 电子信箱:zhaorui@iccas.ac.cn   2.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学术研讨会   时间:9月 地点:待定 预计参加人数: 100人   主题:各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与仪器分析   内容及范围:1.样品制备技术(如:常规溶样、高压溶样、微波制样) 2.样品预处理技术(如: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膜分离、电化学分离) 3.在线样品预处理技术(如:在线预浓缩、在线渗析、在线固相微萃取、在线基体置换) 4.仪器分析新技术。   承办单位:1. 解放军防化研究院 2. 清华大学   会议主席:黄启斌(单位:解放军防化研究院)   会议负责人:丁明玉(单位:清华大学化学系)   会议联系人:吴珍珠、李玉珍(单位:中国化学会、钢研总院)   通讯地址: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62625583、62409635 传真:010-62568157 电子信箱:wzz@iccas.ac.cn   五、物理化学(共3项):   1.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   时间:7月5日-7 日 地点:北京市 预计参加人数: 150人   主题:生物物理化学的机遇   内容及范围:生物物理化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主席:赵新生(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负责人:赵新生(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会议联系人:孙荣华(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5154 传真:010-62751708 电子信箱:sunrh@pku.edu.cn   2.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   时间:8月20日-23日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预计参加人数: 300人   主题:展现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内容及范围:1. 溶液化学 2. 化学、化工热力学与热力学教育 3. POPs热化学及其应用 4. 热分析及其应用 5. 材料热力学 6. 生物热力学 7. 表面和胶体热力学 8. 相平衡和分离技术 9. 统计热力学和计算机模拟 10. 仪器和方法 11. 其他。   承办单位:西北大学   会议主席:高胜利(单位: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会议负责人:高胜利(单位: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会议联系人:高胜利(单位: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通讯地址: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邮编:710069   联系电话:029-88302604 传真:029-88303798 电子信箱:gaoshli@nwu.edu.cn   3.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大会   时间:11月29日-12月2日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1200人   内容及范围:催化剂设计与催化反应机理、能源催化、化学品合成催化、绿色催化、催化反应工程等催化学科的核心问题与当前催化研究的最新发展。   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会议主席:廖世军(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会议负责人:李雪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会议联系人:李雪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通讯地址: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邮编:510641   联系电话:020-87114707 传真:020-87114707 电子信箱:k.wang@sjtu.edu.cn   六、高分子化学(共3项):   1.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时间:8月21日-23 日 地点:山东省烟台市 预计参加人数: 120人   主题:提高反应性高分子学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内容及范围:总结交流14届会议以来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科研、生产和应用的状况探讨目前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动态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承办单位:1.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 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3.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社   会议主席:张全兴(单位: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会议负责人:曲荣君(单位:鲁东大学科技处)   会议联系人:徐家毅(单位:《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社)   通讯地址:天津• 南开大学《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社 邮编:300071   联系电话:022-23503511 传真:022-23503511 电子信箱:lzjhyxf@nankai.edu.cn   2.第十一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   时间:8月23日-26 日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160人   主题:液晶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高分子有序结构及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   内容及范围:1. 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分子设计 2. 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与分子识别 3. 高分子有序结构的构筑与表征 4. 液晶高分子的电-光-磁效应、器件以及应用 5. 液晶高分子与新型超分子的生物模拟与仿生。   承办单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主席:周其凤、沈家骢(单位: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会议负责人:申长雨(单位:郑州大学)   会议联系人:郑世军(单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450001   联系电话:0371-67766167 传真:0371-67763561 电子信箱:zsj316@zzu.edu.cn   3.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时间:10月 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预计参加人数: 350人   主题:高分子材料合成、结构、性能、功能及其加工的新发展   内容及范围:1.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反应 2. 高分子材料凝聚结构和性能 3. 功能高分子与高分子新材料 4. 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复合及共混 5. 高分子材料成型装备及新技术应用 6. 高分子材料科学发展展望与新仪器应用技术。   承办单位:1. 南昌大学化学系 2. 清华大学化工系   会议主席:王佛松(单位:中国科学院)、徐僖(单位:四川大学)   会议负责人:谢续明(单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所)   会议联系人:谢续明(单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所)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所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73607 传真:010-62770304 电子信箱:xxm-dce@tsinghua.edu.cn   七、应用化学(1项):   1.第二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学术研讨会   时间:3月8-12日 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预计参加人数: 90人   主题:化学与公共安全   内容及范围:1、公安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公安领域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警务装备中的化学问题 侦查和物证鉴定中的化学问题 禁毒中的化学问题 消防中的化学问题 重大活动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2、安保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安保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侦检炸药、毒品等危险品中的化学问题 恐怖预警与危害评估中的化学问题 食品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人身防护材料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3、防化领域中的化学问题:防化中的新概念化学问题 防护技术发展中的化学问题 反化学恐怖技术中的化学问题 化学事故中的化学问题 化武履约技术中的化学问题 其他。   4、化学研究、生产等领域安全中的化学问题。   承办单位:1.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2.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 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4.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主席:何林涛(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郑九天(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会议联系人:吕强(单位: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5号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邮编: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820 传真:010-62861820 电子信箱:lvqiang73@sina.com   八、环境化学(1项):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时间:5月17日-19日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预计参加人数: 350人   主题:垃圾处置与POPs污染:问题与对策   内容及范围:1. POPs分析方法 2. POPs污染源识别 3. POPs环境存在 4. POPs毒理效应 5. POPs处置技术 6. POPs减排技术 POPs履约对策 7. POPs物质筛选 8. POPs宣传教育。   承办单位:1.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会议主席:余刚(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会议负责人:黄俊(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会议联系人:郑慧婷(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71637 传真:010-62794006 电子信箱:zhenght@tsinghua.edu.cn   九、流变学(共2项):   1.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   时间:10月20日-23日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预计参加人数:100人   主题:交流近年来液体和软物质研究进展和成果   内容及范围:1.液态物理:液态结构、性质,液-固及玻璃化转变 2.受限液体,界面及微流   3.软物质中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 4.软物质中的自组织(装)   5.胶体、聚合物和软纳米体系的结构、性质和流变学 6.生命体系有关的软物质   7.颗粒物质 8.液态和软物质研究方法及其他。   承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会议主席:陆坤权(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会议负责人:赵晓鹏(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会议联系人:赵晓鹏、尹剑波(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通讯地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邮编:710072   电子信箱:ermrlab@nwpu.edu.cn   2.第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时间:11月13日-16日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预计参加人数: 200人   主题:1. 本构模型与本构理论 2. 多相/多组分体系流变学 3. 工业流变学 4. 电磁流变学 5. 岩土、地质与石油流变学 6.食品、医药与生物流变学 7. 天然材料及其加工流变学 8. 聚合物及其加工流变学 9. 流变学与教育   内容及范围:会议内容涉及流变学学科各研究领域,除交流我国流变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外,还将评选和颁发第二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及第六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同时相关流变仪厂商产品展示。   承办单位:1.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会议主席:赵晓鹏(单位:西北大学)   会议负责人:郑强(单位:浙江大学)   会议联系人:杨红梅(单位:浙江大学)   通讯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邮编:310027   联系电话:0571-87953075 传真:0571-87953075 电子信箱:zhengqiang@zju.edu.cn   十、第五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会   时间:4月1日-3日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预计参加人数: 500人   主题: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教材使用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及经验交流   内容及范围:1.高中化学新授课教学观摩与研讨 2.高考复习课观摩与研讨 3.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   承办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2.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3.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会议主席:王磊(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负责人:王磊(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联系人:赵玉玲(单位: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通讯地址: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青岛市延安一路4号丁 邮编:266023   联系电话:0532-88876888 传真:0532-82734223 电子信箱:zhaoyl@qdedu.net   附:中国化学会2010年国际及地区学术会议计划
  • 鉴有机辨无机,岛津EDXIR开创跨界融合
    导读 对未知物的定性是分析工作者的棘手问题之一,尤其当样品信息极度缺乏而且不能破坏时,更是让人挠破头。而现有的分析技术由于分析原理的限制,每种方法只能提供无机或有机类的信息,而不能给出综合分析结论。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岛津发挥自身产品线广、机种丰富的优势,在已有的成熟机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之间,以EDXIR架起有机界与无机界间的桥梁,让未知物的定性分析更轻松。有机无机掺杂材料的定性分析问题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等。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等。在分析化学中,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发展出各种定性分析技术。例如,通过分子中不同化学键或官能团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来鉴别化合物成分的FTIR;将化合物电离为不同质荷比的带电离子后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进入质量分析器,以质荷比来推断原化合物组成的有机质谱仪;以及根据强磁场中原子核分裂产生的NMR现象解析化合物结构的核磁共振技术等。无机物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含碳的碳氧化物、碳酸盐、氰化物、碳化物、金属的有机配体配合物等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种。对无机物的定性分析一般先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确定元素,再结合X射线衍射或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样品中无机化合物的种类。然而,实际测试中,并非单一的有机或无机物,材料科学的突飞猛进使得分析工作者面对的样品材质越来越复杂。有机无机掺杂类的复合材料自不必说,即使普通的塑胶中也会加入各种添加剂或功能助剂,其中不乏无机物,例如油漆中的填料等。这些材料的全面成分分析仅使用有机类或无机类的分析技术显然不够全面,而需要综合两类技术进行分析。岛津EDXIR软件跨界融合有机与无机分析岛津成立近150年来,立足以分析仪器为社会做贡献,拥有宽广的产品线,其中FTIR与EDX产品分别为有机和无机定性分析领域的佼佼者。为了解决单一类型仪器所得信息有限的问题,开发出FTIR与EDX的联用技术,通过EDXIR软件,可以实现同时对FTIR和EDX结果进行分析比对,从而得出同时包含有机与无机信息的定性结果。岛津EDXIR综合分析案例分享图1. EDXIR综合筛选结果在上图的EDXIR综合筛选结果中,FTIR谱图显示样品存在聚氯乙烯、碳酸盐等成分,再综合EDX结果中Cl和Ca元素的检出,确认了样品为含有碳酸钙填料的聚氯乙烯,这类材料常用于电线外皮,因此综合分析中软件给出排序第一的可能材料为“电线外皮”。这样的结果既不同于FTIR所给出“PVC+碳酸盐”仅提供化合物成份,更不同于EDX只给出元素含量的形式,而是结合测试结果和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材料使用场景信息,直接匹配给使用者样品的可能来源,将纯技术性的仪器测试结果直接推进到了场景分析层面,相当于为客户提供了材料分析经验。而实现这一功能也离不开EDXIR数据库中收录的近五百种材料的FTIR与EDX谱图,是综合分析结果的重要支撑。岛津EDXIR量化鉴别混杂材料案例分享EDXIR不仅在未知物的鉴别上可以结合FTIR与EDX进行分析,对于识别材料替换更有一手。通过在软件数据库中建立目标材料的EDX和FTIR谱库,在使用FTIR和EDX检测待测物后,EDXIR会给出待测物与目标物的匹配因子,达到阈值即可判定为符合要求。该项功能可以辅助企业识别原材料的性能是否稳定,以及是否被替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图2. 测试样品图片图2为某大型生产企业质量事故中涉及的两种材料。怀疑供应商为了节省成本,未按客户要求使用指定的橡胶制品,而是选用了价格更便宜的仿冒品。为了确证这一点,对指定采购品和疑似仿冒品进行取样,将正品的谱图和数据注册到数据库中,再对疑似仿冒品进行匹配,得到结果如图。图3. 正品和疑似仿冒品红外光谱和EDX重叠谱图通过与正品的多次取样相比,疑似仿冒品的各项匹配度均未达到用户要求,确认质量事故为原材料被替换所导致。表1. EDXIR匹配分析结果结语通过EDXIR将FTIR与EDX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者能够获得数据库中收录的近五百种材料经验的加持,得到的分析结果不再是简单的元素或化合物组成,而是更直接的“电线外皮”、“密封圈”、“不锈钢”等更为熟悉的材料名称。感谢EDXIR,不仅融合了有机界的FTIR与EDX的无机分析,更拉近了分析化学与材料分析的距离,让未知物分析更便捷!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经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审议、遴选,中国化学会决定授予以下十位科研人员为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荣誉称号。获奖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1.郑南峰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系   2.刘磊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化学系   3.郭雪峰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焦宁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5.万 颖 工业催化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6.石峰 催化化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王亚韡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彭慧胜 高分子化学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9.孔德明 分析化学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10.王栋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专业学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编辑部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与《结构化学》创刊四十周年编委会于 2023年3月31至4月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本届会议以“新时代的结构化学:交叉融合创新”为主题,为全国结构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提供学术讨论和交流平台。会议将通过大会报告(报告时间:30分钟)、主题报告(报告时间:20分钟)、邀请报告(报告时间:15分钟)、青年学者论坛(报告时间:15分钟)、墙报展讲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六年来结构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共同探讨结构化学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编辑部协办单位: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宁德师范学院会议时间:2023年3月31日-4月3日会议地点: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会堂会议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1号中教金源所在分会场:第八分会 能源与环境催化结构化学
  •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卢嘉锡化学奖
    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颁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举行。基金会理事长洪茂椿院士,理事吴新涛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共同为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获得了两年一度的卢嘉锡化学奖,基金会向他赠送了卢嘉锡纪念铜像。   用基金的形式来激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是卢老的夙愿。卢老逝世以后,2003年,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卢嘉锡先生的亲属发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成立,隶属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5年由福建物构所和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了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第一次颁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6年,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每两年评一次卢嘉锡化学奖,每年评一次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项目,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基金会共评出优秀化学奖3名、优秀导师奖近50名和优秀研究生奖100余名。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获奖名单如下:   卢嘉锡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梁敬魁 院士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1、左景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2、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3、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4、房贞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5、齐忠权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6、卢昌义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 最新:2017全国大学化学学科排名前15强公布
    p   中国大学化学学科排行榜前15强高校公布,先来一睹为快: /p p   strong  1、北京大学 /strong /p p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 5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 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防科工委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p p    strong 2、中国科学院大学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系,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基础学院之一。按照中国科学院的总体部署,化学院由化学研究所牵头承办,国家纳米中心、过程工程研究所协办,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十余个研究机构以及校部联合建设。下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化学工程、化学实验与综合等7个教学研究室。 /p p   strong  3、南开大学 /strong /p p   南开化学系成立于1921年,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邱宗岳、杨石先是主要创始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10月,是在周恩来、聂荣臻的亲自关怀下创办的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杨石先校长兼任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分别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2007年学科评估,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与北大并列第一。 /p p    strong 4、复旦大学 /strong /p p   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化学系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研究所,以及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应用化学研究所、激光化学研究所。 /p p    strong 5、南京大学 /strong /p p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后由原中央大学化学系和金陵大学化学系合并成立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下设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工系。学院化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2009、2012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分列第二、第三、第二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显示,化学学科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6和28,继续位居全球前1‰。2016年自然出版指数(Nature Index)显示,南京大学化学学科位居全球机构第9位,中国高校第2位。 /p p    strong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年7月,首任院长为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第二任院长为俞书勤教授,第三任院长为中科院院士钱逸泰教授,现任院长为中科院院士吴奇教授。 学院现由5个部分组成: 化学系、 化学物理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中心。学院以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为基地开展科学研究。 /p p   strong  7、吉林大学 /strong /p p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前身为吉林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52年,由著名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关实之教授、陶慰孙教授等创建。2001年5月,新吉林大学进行院系整合,化学学院正式成立。化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设施先进,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化学学科进入世界五十强,位列第37名,以化学学院为重要支撑力量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位列第22名。 /p p    strong 8、湖南大学 /strong /p p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1996年。目前学院共设有3个系和1个中心:即化学系、化工系、应化系、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学院在3个专业招收本科学生:即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院化学专业获评为国家优势特色专业。 化学学科2015 年Nature Index 国际排名第33位。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均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应用化学、无机化学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p p    strong 9、中山大学 /strong /p p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是中山大学二级学院,于1994年11月成立,其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化学系。学院设有4个系、8个所和5个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p p    strong 10、浙江大学 /strong /p p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是1927年由我国化工教育先驱李寿恒教授创立的我国第一个化工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著名的化工院系之一。化工学院设有化学工程、联合化学反应工程、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工机械、工业生态与环境等7个研究所,建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 /p p    strong 11、厦门大学 /strong /p p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厦门大学的二级教学单位,其源头可追溯至厦门大学创立时期开办的“化学”课。1923年,厦门大学化学系成立,为厦门大学初创时期首批建立的理学系科之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 /p p   strong  12、清华大学 /strong /p p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简称清华大学化工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始建于1946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曾进行过若干次调整,目前按照“厚基础宽专业”思想在系内设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主要学科方向包括化学工程(含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过程与系统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工、生态化工等。 /p p    strong 13、武汉大学 /strong /p p   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化学院、系之一。1953年全国进行院校调整,湖南大学化学系和南昌大学化学系并入武汉大学化学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分析化学 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有教育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有机硅化合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北省两个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 /p p    strong 14、北京化工大学 /strong /p p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之一。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含覆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p p    strong 15、北京师范大学 /strong /p p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化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3年设立的物理化学部,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1952年,我国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00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撤系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具有辉煌的历史,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例如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邢其毅院士、蒋丽金院士、董绍俊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刘若庄院士、刘伯里院士、方维海院士、陈光旭教授、杨葆昌教授、严梅和教授、鲁宝重教授和刘知新教授等。物理化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1个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量子化学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是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化学会、亚洲辐射固化协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杂志《化学教育》的挂靠单位。 /p
  •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庆祝中国化学会八十周年华诞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4月13-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会期4天,4月12日报到。2012年正值中国化学会成立八十周年,届时将举办相关庆祝活动。   本届年会设立学术分会19 个、专题论坛 5个。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PL)、分会邀请报告(I)、口头报告(O)和墙报(P)。年会面向全国广大化学工作者征集学术论文(摘要),并印制论文摘要集,欢迎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年会期间将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成果展览以及人才交流活动,欢迎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组织机构   会议主席:姚建年   执行主席:谢和平、李光宪   组织委员会:   主 任:姚建年   委 员:包信和、戴厚良、董孝利、洪茂椿、江桂斌、李新华、万立骏、张 希、周其凤、   周其林、李光宪、杨振忠、胡常伟、吴 凯、刘忠范   秘 书 长:杨振忠、胡常伟   副秘书长:安立佳、丁奎岭、方 智、何林涛、黄 维、林金明、刘维民、刘正平、帅志刚、   孙世刚、吴 凯、余孝其、傅 强、梁 斌、何有节   学术委员会:   主 任:万立骏   副主任:吴 凯、余孝其   委 员:何鸣元、江桂斌、刘忠范、安立佳、姜 标、傅 强、游效曾、陈洪渊、佟振合、郭 荣、   李象远、陈凯先、刘鸣华、刘正平、何有节、郑 强、张浩力、陈 鹏、庄 林   奖励委员会:   主 任:张 希   副主任:方 智、王玉忠   委 员:洪茂椿、寇 元、姚祝军、房 喻、邓金根、殷敬华、杨秀荣、夏兴华、杨国强、   黄建滨、方维海、徐筱杰、李梦龙、解孝林、张华炎、夏永姚   会务委员会: 主 任:郑素萍、张 林   副主任:刘 钧、余孝其、潘霜柏、袁 斌   成 员:白温路、邓春梅、焦 斌、刘素霞、吴珍珠、张 灿、赵巧芹、韩 杰、白 鹏、   王智猛、李 蓉、谢 均、邓锦琳、彭 革   学术分会   第1分会:绿色化学 分会主席:何鸣元、寇 元   主题:绿色碳科学   征文范围:   (1) 化石能源利用中的低碳转化 (2) 生物质高效转化 (3) 绿色合成、绿色介质、绿色催化。   分会联系人:刘海超 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地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邮政编码:100871   电话:010-62754031 电子信箱:hcliu@pk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陈 华, scuhchen@163.com   郑学丽, 5556666699@163.com   第2分会:环境化学 分会主席:江桂斌   主题:环境化学是环境保护的领航者   征文范围:   (1) 大气污染化学与控制原理 (2) 水污染化学与控制原理 (3) 土壤污染化学与土壤修复原理   (4) 生态毒理与健康效应 (5) 理论环境化学 (6) 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监测 (7) 化学品风险评估与环境管理。   分会联系人:郑明辉 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5   电话:010-62849172 电子信箱:zhengmh@rcees.ac.cn   承办单位协调人:肖 丹, xiaodan@scu.edu.cn   杜 娟, lxdj@vip.sina.com   第3分会:化学生物学 分会主席: 姚祝军、席 真   主题:化学是生命的语言   征文范围:   通过化学生物学研究加深对生物学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理解 学习借助生物学方法解决化学科学中的问题 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创新方法。包括:(1) 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发现及应用 (2) 化学基因组学 (3) 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4) 生命体系的分析技术 (5)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修饰及应用 (6)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及开发。   分会联系人:姚祝军 单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93   电话:025-83593732 电子信箱:yaoz@nj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余孝其, xqyu@scu.edu.cn   张 骥, jzhang@scu.edu.cn   第4分会:纳米化学 分会主席: 刘忠范、万立骏、李玉宝   主题:纳米科技中的化学问题   征文范围:   (1) 纳米材料合成方法 (2) sp2纳米碳材料 (3) SPM及单分子科学 (4) 生物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 (5) 纳米线及其应用。   分会联系人:李玉宝 单位: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地址: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邮政编码:610064   电话:028-85412847 电子信箱:nic7504@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李玉宝, nic7504@scu.edu.cn   左 奕, coze@vip.sina.com   第5分会:应用化学 分会主席: 安立佳、房 喻   主题:发展中的应用化学   征文范围:   加强应用化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 促进化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如国防科技、精细化工、能源领域、电子行业等。   (1) 材料化学与精细化学品 (2) 有机信息材料与电子化学品 (3) 功能染料与颜料化学 (4) 农副产品化学与材料 (5) 水资源利用与水处理化学 (6) 甲壳素化学 (7) 酞菁与卟啉化学 (8) 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 (9) 仿生化学与仿生材料 (10) 国防化学与反恐化学 (11) 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   分会联系人:吕世权 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邮政编码:130022   电话:0431-85262009 电子邮箱:lsq@ciac.jl.cn   承办单位协调人:胡常伟, huchangwei@scu.edu.cn   李桂英, gchem@scu.edu.cn   第6分会:有机化学 分会主席: 姜 标、邓金根   主题:化学使我们生活更美好   征文范围:   (1) 天然有机化学 (2) 有机合成化学 (3) 金属有机化学 (4) 元素有机化学 (5) 理论有机化学 (6) 有机合成工艺学 (7) 有机资源化学 (8) 药物化学与精细化工产品化学。   分会联系人:邓金根 单位:四川大学   地址: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话:028-85229689 电子信箱:jgdeng@cioc.ac.cn   承办单位协调人:冯小明, xmfeng@scu.edu.cn   刘 波, c hembliu@scu.edu.cn   第7分会:高分子科学 分会主席:傅 强、殷敬华、张立群   主题:高分子加工中的物理和化学问题   征文范围:   (1) 加工新技术与形态控制 (2) 聚合物反应性加工 (3) 加工过程形态演变与在线检测 (4) 聚合物加工流变学 (5) 聚合物加工-结构-性能关系。   分会联系人:李忠明 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成都市磨子桥 邮政编码:610065   电话:13678185482 电子信箱:zmli@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王玉忠, yzwang@scu.edu.cn   宋 飞, songfei520@gmail.com   第8分会:无机化学 分会主席:游效曾、洪茂椿、高 松   主题:无机化学最新进展   征文范围:   (1) 元素无机化学 (2) 固体无机化学 (3) 物理无机化学 (4) 理论无机化学 (5) 核化学及同位素化学 (6) 原子簇合物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 (7) 配位化学 (8) 生物无机化学 (9) 配位超分子化学 (10) 稀土化学与物理 (11) 无机合成化学 (12) 无机材料化学和纳米化学 (13) 分子基功能化合物化学 (14) 其他相关的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   分会联系人:孙为银、沈珍、沈旭杰 单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化学楼 邮政编码:210093   电话:025-83592307 电子信箱:wjhxxb@nj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周向葛, zhouxiangge@scu.edu.cn   曾红梅, zenghongmei@scu.edu.cn   第9分会:分析化学 分会主席:陈洪渊、杨秀荣   主题:分析化学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征文范围:   (1) 光谱、质谱、波谱分析 (2) 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3) 色谱分析 (4) 纳米材料及新材料、新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5) 新仪器与新装置。   分会联系人:侯贤灯 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地址:成都市望江路29号 邮政编码:610064   电话:13086622283 电子信箱:houxd@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侯贤灯, houxd@scu.edu.cn   吕 弋, lvy@scu.edu.cn   第10分会:电化学 分会主席:陈 军、夏兴华   主题:电化学为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征文范围:   (1) 分析电化学 (2) 材料电化学 (3) 纳米电化学 (4) 能源电化学 (5) 环境电化学 (6) 生物电化学 (7) 工业电化学。   分会联系人:程方益 单位: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4号 邮政编码:100080   电话:022-23504482 电子信箱:fycheng@nankai.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赵南蓉, zhaonanr@scu.edu.cn   周 歌, zhougekk@scu.edu.cn   第11分会:光化学 分会主席:佟振合、杨国强   主题: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   征文范围:   (1) 基本光化学过程及其反应 (2) 光子学和成像 (3) 光致变色材料和分子开关 (4) 单分子光谱 (5) 光诱导电子转移、电荷转移和能量传递 (6) 生物光化学 (7) 新光学方法及其应用 (8) 光敏生物分子 (9) 量子点和纳米光子学 (10) 特殊介质中的光化学 (11) 光催化 (12) 超快光谱、瞬态物种及动力学 (13) 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14) 光电转换材料和器件 (15) 环境和大气光化学 (16) 光致变色材料及相关过程 (17) 理论光化学 (18)等离子体光物理和光化学 (19) 强激光场和纳米制备 (20) 发光探针材料、技术和应用。   分会联系人:余彩兰 单位: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617315 电子信箱:Office908@iccas.ac.cn   承办单位协调人:徐定国, dgxu@scu.edu.cn   林之恩, zhienlin@scu.edu.cn   第12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 分会主席:郭 荣、黄建滨   主题:新型功能分子自组装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征文范围:   (1) 新型两亲分子的合成 (2) 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的构筑规律与调控研究 (3) 两亲分子与大分子的协同作用特性及其应用 (4) 功能材料表界面特性与应用 (5) 胶体分散体系的研究新进展 (6) 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在材料、生物医药、能源、农业食品、环境等领域中的新应用 (7) 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方法新进展。   分会联系人:丁元华、韩 杰 单位: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政编码:225002   电话:0514-87975590-9507 0514-87975590-9511   电子信箱:yhding@yzu.edu.cn hanjie@yz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孟祥光, mengxgchem@163.com   李建梅, lijianmei@scu.edu.cn   第13分会:理论及计算化学 分会主席: 李象远、方维海   主题:化学学科发展的理论支柱   征文范围:   (1) 电子结构理论、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力学 (2) 复杂体系结构和性质的计算模拟 (3) 激发态理论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4) 生命体系和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化学问题。   分会联系人:王 繁 单位:四川大学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政编码:610065   电话:028-85403537 电子信箱:wangf@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李象远, xyli@scu.edu.cn   王 繁, wangf@scu.edu.cn   第14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 分会主席:陈凯先、徐筱杰、吴海龙   主题:化学及生物体系的计算(机)化学新进展   征文范围:   (1) 基础理论、方法、算法、技术以及在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环境、能源、材料、农业及食品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2) 大规模化学结构信息处理、多来源网络化学数据库集成、化学实验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可视化 (3) 量化计算与分子模拟、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多维定量 构效关系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反应模拟与机理、过程模拟与控制 (4) 试验设计与 优化 、信息提取与挖掘、多元分辨与校正、化学图像处理、化学模式识别、多维数据分析、复杂体系分析新方法 (5) 蛋白质和核酸结构预测、核酸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代谢组学新应用、计算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数据库构建、信号传导网络模拟 (6) 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化学教育、各类软件及工具的研发等。   分会联系人:薛 英 单位:四川大学   地址: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邮政编码:610064   电话:13688076903 电子信箱:yxue@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薛 英, yxue@scu.edu.cn   朱 华, zhuhua@scu.edu.cn   第15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 分会主席:刘鸣华、张 希、邓金根   主题:超分子组装——软物质材料的新契机   征文范围:   (1) 基于生物大分子、液晶、有序分子膜、有机凝胶、主客体化学、体相溶液等自组装体系的有序超分子聚集体或纳米结构的组装、软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的构筑、组装体理化性能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宽、组装过程动力学机制的诠释和理论模拟、构效关系的探索等物理、化学、生物学命题 (2) 自组装物理与化学、超分子物理化学、软物质材料、界面物理与化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以及相关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新现象、新发现等 (3) 各种组装过程的理论模拟与计算。   分会联系人:陈鹏磊 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615803 电子信箱:chenpl@iccas.ac.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游劲松, yjs19680401@yahoo.com.cn   袁立华, lhyuan@scu.edu.cn   第16分会:化学教育 分会主席:刘正平、李梦龙   主题:高等化学教育主题:高等化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主题:走向现代化的中学化学教学   征文范围:   (1) 研究生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2) 大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3) 中学化学教学现代化问题(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等)。   分会联系人:蒲雪梅 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地址:成都武侯区望江路29号 邮政编码:610064   电话:13980883027 电子信箱:xmpuscu@sc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李梦龙, liml@scu.edu.cn   蒲雪梅, xmpuscu@scu.edu.cn   第17分会:轻工与纺织化学 分会主席:何有节、石 碧   主题: 1. 生物质化学的前沿科学问题   2. 纺织科学与工程中的前沿化学问题   3. 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征文范围:   (1) 制革清洁技术 (2) 制革生物技术 (3) 绿色皮革化工材料 (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 跨学科前沿科学技术问题 (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7) 印染清洁化生产的前沿技术、新工艺 (8) 高技术纤维 (9) 高效、环保、节能、减排新染料和新助剂 (10) 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11) 高性能环保纺织浆料 (12) 纺织品节水、节能印染加工工艺 (13) 纳米纤维 (14) 轻工、纺织废水处理。   分会联系人:祝 蔚 单位:四川大学轻纺学院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24号 邮政编码:610065   电话:0592-2186532 电子信箱:qfscutw@163.com   承办单位协调人:何有节, heyoujie@scu.edu.cn   第 18 分会:流变学 分会主席:郑 强、解孝林   主题:流变联系物质微结构与成型加工的纽带   征文范围:   (1) 物质加工流变学 (2) 胶体流变学 (3) 溶液流变学 (4) 分子流变学与模拟 (5) 其他。   分会联系人:宋义虎 单位: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邮政编码:310027   电话:0571-87953075 电子信箱:s_yh0411@zj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杨 伟, weiyang@scu.edu.cn   第 19 分会:磷化学与化工 分会主席:赵玉芬、钟本和   主题:磷与国计民生   征文范围:   (1) 磷的基础化学研究(理论、方法、分析、新反应等) (2) 有机磷精细化学品 (3) 含磷功能能材料(结合能源、环境、生物、催化等领域) (4 )磷复肥 (5) 磷资源的开采与回收循环利用 (6) 其它与磷相关的科学与技术。   分会联系人:尹双凤 单位: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政编码:410082   电话:0731-88821310 电子信箱:sfyin73@yahoo.com.cn   承办单位协调人:李 军, lijun@scu.edu.cn   双边学术论坛   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论坛 论坛主席:万立骏、Sarah Thomas   主题: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论坛内容:   (1) Materials for photovoltaics & solar fuels (2) batteries (3) supercapacitors (4) fuel cells (5) hydrogen & gas storage (6) carbon capture (7) electricity grids.   论坛联系人:郑春晓 单位:英国皇家化学会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13693695943 电子信箱:zhengc@rsc.org   承办单位协调人:高 戈, gg2b@scu.edu.cn  兰静波, jingbolan@scu.edu.cn   中国—新加坡青年化学家论坛 论坛主席:张浩力、张 华   主题:纳米材料中的表面与界面化学   论坛内容:   (1) 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2) 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面修饰 (3) 纳米组装体系的界面控制   (4) 基于纳米材料的器件设计与应用 (5) 纳米尺度表面与界面设计与表征。   论坛联系人:张浩力 单位: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730000   电话:0931-8912365 电子信箱:Haoli.zhang@lz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卢志云, luzhiyun@scu.edu.cn   黄 艳, huangyan@scu.edu.cn   中—美10+10 化学生物学论坛 论坛主席:陈 鹏、Donald Land   主题:操纵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手段   论坛内容:   (1) 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合成与修饰 (2) 生物探针的发展 (3) 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4) 生物正交反应及应用 (5) 活细胞的化学调控。   论坛联系人:陈 鹏 单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2号 邮政编码:100871   电话:010-62755773 电子信箱:pengchen@pku.edu.cn   承办单位协调人:王 娜, wnchem@scu.edu.cn   文志宁, w_zhining@scu.edu.cn   中—日青年论坛 论坛主席:庄 林、夏永姚   主题:电化学能量转化与储存   论坛内容:   (1) 电催化与燃料电池 (2) 锂离子电池 (3)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4) 镍氢电池及其它二次电池 (5) 液流电池 (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7) 金属空气电池及其它新型电池 (8) 人工光合作用。   分会联系人:庄 林 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地址: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430072   电话:027-68753833 电子信箱:lzhuang@whu.edu.cn   aria@iccas.ac.cn   中国化学会   2011年8月
  • 徐晓白院士和她的化学人生
    徐晓白,1927年生于江苏苏州。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工作。   徐晓白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领域都有所贡献。在她科研生涯的早期,曾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原子能方面配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作出了贡献。1975年以后,则致力于发展环境 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研究。1995年,徐晓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3月27日,徐晓白在北京逝世。   曾有人称赞徐晓白为成就卓著的巾帼豪杰,她的坚强、厚德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难以忘怀。晚年的她,除了坚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学生上。她甘于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培养了许多环境化学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ldquo 一个向着目标奋进的人,世界也会给他让步!&rdquo 徐晓白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   徐晓白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徐祖藩是民国时期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还担任过台北港务管理局局长、前招商局总船长等职务,是一方名人。父亲才学横溢,因而对家里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这样便养成了徐晓白好读书、求上进的性格和习惯。   1944年,徐晓白以优异的成绩从南洋模范中学第一届女高中毕业。走出中学校门,没有多作思考,偏好理科的她选择了以化学作为毕生专业,以全校 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就读。这位性格活泼又好强的女孩和时下大多数选择科学为职业的女学生一样,自求学以来便以居里夫人为女性追求科 学、追求独立精神之偶像。青春少艾的女孩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她憧憬自己未来能和居里夫人一样,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求学期间,她按照&ldquo 以完成一日设定目标来 安排就寝&rdquo 的方法,常常通宵达旦刻苦读书。她那时候的室友笑谈:徐晓白读书特别刻苦,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夜里一觉醒来,她都会抓起书本阅读。正是因为下 了苦功夫,徐晓白的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   1948年徐晓白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从此走上了工作岗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前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担任助理员,当时吴学周所长本来让她 跟随柳大纲作研究,因为当时柳尚在美国,于是让她先跟随分析化学家梁树权。甫出校门便得遇明师,梁树权的教诲令徐晓白终身难忘。她一开始从事的是有关钨、 钼、硫等测定方法方面的研究,在梁师门下,徐晓白掌握了从事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打下了坚实的化学基础,这段经历对她后来的事业发展影响颇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化学、植物、动物和工学四个研究所,成立了上海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徐晓白在新单 位里展开了新的事业。自1950年起,她开始正式投入到了柳大纲门下,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柳大纲的引领下,徐晓白进入到了无机化学 的另一个研究层次,真正开始了自己事业的起步。跟随柳大纲的步伐,徐晓白从上海的物理化学所,调入到长春应用化学所,后来又回到北京的中科院化学所,他们 既有师生之情,也有朋友之谊。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基于国家必须迅速自主研制发光材料的需求,柳大纲带领徐晓白等青年学者,试制了以硫化锌、镉为基底的X 射线荧光料。在系统考察了荧光料发光性质对其组成和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以及荧光光谱分布与参杂锑、锰相关的规律后,该课题组首次研制出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 荧光材料,并向南京灯泡厂推广成功,后来又在北京推广,从而结束了我国生产有毒、价格昂贵的硅酸铍系日光灯荧光料的历史,为我国日光灯照明工业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这个项目的成功让徐晓白在她的科研生涯中第一次收获到了巨大的喜悦,她投入科研的决心和劲头更加足了。   在事业发展的初期,徐晓白是紧追柳大纲的脚步的。她的研究方向曾经因为国家需要而面临过多次调整,但她并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都欣然接受组织的 委派,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绝不会因为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无视国家的需求。例如,因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及保护古建筑的需要,虽然并非土建工程师,但徐晓 白毫不犹豫,毅然跟从柳大纲圆满完成了唐山林西煤矿风井流砂层和佳木斯糖厂厂房地基的土壤加固工程。1956年,徐晓白开始跟随柳大纲展开盐湖化学研究, 同时她还翻译一本俄文小册子&mdash &mdash (苏)伊凡诺夫著《天然矿物盐》出版;1957年,跟随苏联专家妮娜· 彼得罗夫娜· 鲁日娜娅开展熔盐体系研究。1958 年,为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晓白开拓了稀土元素二元高温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稀土硼化物和若干稀土硫化物等的制备、反应机理、元件成品加 工、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化学行为的研究。徐晓白等人制备出的六硼化镧电子发射性能好,曾分别为有关研究所、工厂的大功率电子管和真空电子束焊接机试生产中 用作阴极材料,获得满意结果。20世纪60年代初,她又因配合国家原子能任务的需要,研究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中的一些化学问题,例如,她负责了四氟化 铀到六氟化铀之间的中间氟化物的合成,为氟化动力学研究提供了X射线相分析的标准样品,阐明了氟化工艺的优选条件。   徐晓白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科技界的认同,1959年,她作为&ldquo 群英会&rdquo 的代表之一,荣获了&ldquo 全国三八红旗手&rdquo 的光荣称号,1978年,她又成为中国科学院重大技术成果奖的获得者之一。   从无机到有机   1975年,&ldquo 文化大革命&rdquo 余波未熄,徐晓白已人近中年。她曾经希望自己能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继续她的无机事业。此时,一纸调令,她被派往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参加工作。尽管这意味着重新开始,徐晓白还是欣然前往,并没有什么犹豫。   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决心要好好弥补这些年被耽误了的时光。但一开始她并没有得到合适的科研工作。在等待新的工作安排之际,徐晓白没有 荒废时光,她有一个计划,便是准备着手翻译A.A.Levin所著《固体量子化学》一书。她参考了这部书的英译本和俄文原著,并请教了学术界的同仁。这本 小册子的内容与徐晓白的本职工作关联并不大,很多都是物理学的知识,但徐晓白却无比投入,她沉浸于翻译的世界里,并把这件事当成了一种休闲和享受。而这部 书在1982年得以正式出版,也标志着徐晓白从此告别了从事近三十年的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研究,踏上了环境有机化学新征程。   徐晓白深知专业转换给她带来的不利,为此,她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的学习机会,希望能在有机化学中也闯出一片天地。   1980年,徐晓白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已经到知天命之年的她背上行囊,踏上了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的行程。早在青年时代,徐晓白便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赴美留学,可是一直到了中年才得以成行。   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她如鱼得水。在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打下的良好英语底子,帮助她能够顺利和美国的学者交流。   在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她首次报道了从柴油机颗粒物中检出强致癌物2-硝基芴,继而又详细报道了50 多种硝基多环芳烃以及含氧硝基多环芳烃等直接致突变物,这是关于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环境风险研究的重要突破,有关结果已被百余篇国外文章引用,它是当时美国 有关部门决策是否实施柴油机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徐晓白在环境科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此后,她在环境化学这 条路上走得更远。   结缘环境化学   徐晓白的后半生一直在和环境化学打交道,她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有很多。徐晓白敏锐的学术思考力告诉她,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 带来的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将越来越多。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徐晓白认为,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我国也将会重蹈发达国家 经历的&ldquo 先污染、后治理&rdquo 的弯路,因此环境保护在现代中国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她敏锐地察觉到:环境化学将是一门大有可为的新学科!经过数十年的 发展,环境化学从一门边缘学科渐渐发展、壮大,也证实了徐晓白的高瞻远瞩。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徐晓白主要从事的是对有毒有机化合物的环境化学行为、生态毒理与分布调查等交叉学科的研究。1991年,她作为主 要负责人开展了&ldquo 八五&rdquo 国家重大基金项目&mdash &mdash &ldquo 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rdquo ,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环境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建立 了一套综合研究污染物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的方法体系,为阻断及防治相应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国家环保决策部门、环境监理部门等带来了重要的实用价 值。这个项目在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徐晓白为获奖第一人。   1995年,徐晓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她受国家环保局委托,开展了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调查,为中国代表团参加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的国际公约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徐晓白根据多年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现状,组织业内专家,联名给 政府上书,呼吁中国尽早加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该项公约意在关注和限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问题。如果加入《斯德哥 尔摩公约》,中国便需要在《公约》生效当日起计的两年内制订国家实施方案(NIP),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以安全、有效和对环境无害化方式处置 POPs库存及废弃物,达到持续减少并最终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目的。这是徐晓白为环境发展作出的一次重要努力,并取得了成效。2001年5月23日, 中国政府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2004年8月13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书。《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4年11月11 日正式对中国生效。   不仅如此,徐晓白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防治方案,她的科研成果在推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有人称赞徐晓白为成就卓著的巾帼豪杰,她的坚强、厚德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难以忘怀。晚年的她,除了坚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 都放在了培养学生上。她甘于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培养了许多环境化学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徐晓白一直工作到了她的身体不容许自己再辛劳的那一刻,她耗尽了生命 的最后一点火花,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2014年3月27日徐晓白溘然而逝。
  • 两位化学专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当地时间11月15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科学家,多个国家的科技部长或代表、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40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人为中国大陆科学家。名单上,还有两位来自化学领域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湖南大学的谭蔚泓院士和吉林大学的于吉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谭蔚泓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13be210-28df-4457-958a-79ae14efb638.jpg" / /p p   谭蔚泓,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前沿讲座教授,佛罗里达大学Distinguished Porfessor、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室主任,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带头人,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分析化学前沿》主编。入选2014、2015、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p p   谭蔚泓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 提出多种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纳米生物传感方法,对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于吉红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1405c165-95fe-4622-8c5e-9897f1561527.jpg" / /p p   于吉红,吉林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于吉红教授入选,同时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无机微孔材料的晶化机制研究。研究无机微孔材料晶化过程中的模板效应及生成机制 微孔无机晶体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开发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定向设计与合成的方法与路线。 /p p   值得一提的是,谭蔚泓和于吉红都是去年12月同一批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rong 拓展阅读 /strong /p p strong   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strong /p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TWAS院士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候选人应是所在国家的院士(若该国家设立院士制度),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TWAS共有1000名院士和外籍院士。他们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工程科学、社会和经济学等10大领域。 /p p    strong 新当选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谁? /strong /p p   除谭蔚泓和于吉红两位院士外,本次大会新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曹晓风(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蓬(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和北京大学郑晓瑛(女)。 /p p    strong 那些年,当选TWAS院士的化学大牛们... /strong /p p    strong 1985年 /strong /p p   卢嘉锡,物理化学家,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p p   梁栋才,中科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0年 /strong /p p   陈创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strong 1992年 /strong /p p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p p   邹承鲁,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strong 1993年 /strong /p p   严东生,无机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p p   洪国藩,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p p   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分析化学家,分析化学家。 /p p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4年 /strong /p p   惠永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微泡体化学和糖化学研究。 /p p    strong 1995年 /strong /p p   师昌绪,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p p    strong 1996年 /strong /p p   田昭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 /p p    strong 1997年 /strong /p p   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 /p p    strong 1998年 /strong /p p   唐晋发,从事光学与光电子薄膜的理论设计、特性检测、淀积技术和器件的教学与研究。 /p p    strong 1999年 /strong /p p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 /p p   王志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 /p p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董绍俊,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 /p p    strong 2000年 /strong /p p   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 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合成的工作。 /p p    strong 2001年 /strong /p p   程津培,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p p   戚正武,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p p    strong 2003年 /strong /p p   徐如人,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strong 2004年 /strong /p p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p p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专家。 /p p   侯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p p    strong 2005年 /strong /p p   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催化反应和光谱表征的研究。 /p p    strong 2006年 /strong /p p   王恩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 /p p    strong 2007年 /strong /p p   支志明,港澳地区第一位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朱静,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吴妍华,台湾女性分子生物学家。 /p p   翁启惠,台湾地区科学家,专长化学生物、有机及合成化学。 /p p    strong 2010年 /strong /p p   姚孟肇,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 /p p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物理化学家。 /p p   范守善,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 /p p   唐叔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 /p p    strong 2011年 /strong /p p   包信和,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化学、金属催化材料和多孔催化材料以及相关的催化基础和应用开发工作。 /p p    strong 2012年 /strong /p p   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专家。 /p p   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稀土分离和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p p   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 /p p    strong 2013年 /strong /p p   陈小明,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田禾,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精细化工研究,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物理、光化学研究,至重点为功能染料。 /p p    strong 2014年 /strong /p p   赵进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p p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炭材料科学家。 /p p   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 /p p   李亚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p p    strong 2015年 /strong /p p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家,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 /p p   谢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固体化学、稀土化学基础性研究工作。 /p p br/ /p
  • 中国化学会公布2021年度优秀分支机构、优秀地方学会和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名单
    近日,中国化学会公布2021年度优秀分支机构(9个)、优秀地方学会(9个)和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6个)名单。具体名单如下:2021年度优秀分支机构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手性化学专业委员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2021年度优秀地方学会浙江省化学会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北京化学会河北省化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化学学会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广西化学化工学会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21年度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序号 会议名称主办单位共同主办单位1中国化学会2021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讨论会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河南大学3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4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5中国化学会第23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23rd NSEC)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武汉理工大学
  •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中国化学会日前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和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的获奖人名单。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前后,按申请时间顺序排列)   1. 陆豪杰 教 授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 匡 勤 助理教授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何圣贵 研究员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黄伟新 教 授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5. 张俊良 教 授 有机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6. 丁 轶 教 授 物理化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7. 魏志祥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8. 俞 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马宏伟 研究员 生物医学工程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0. 周明华 教 授 环境化学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   王 训    教 授    纳米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系   黎书华   教 授    理论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胡文平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刘世勇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与工程系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获奖人分别是:   郑南峰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厦门大学化学系   彭慧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复旦大学   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获奖人分别是:   裴 坚   教 授  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龚流柱  教 授  天然产物及有机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   郝京诚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山东大学   余承忠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 实验室化学试剂的质量分级,你有了解吗?
    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单元,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各个应用领域各个行业均有应用,也可以说是化学化工界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化学试剂成千上万,又是怎么分类的,大家有所了解吗?实验室中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试剂,又有多种多样的标签,该怎么去辨认呢?简单地说,按照其应用领域和范围,化学试剂可主要分为无机试剂(用于化学分析的无机化学品,如金属、非金属单质,氧化物、碱、酸、盐等试剂)、有机试剂(用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实际如醇、酮、酸等)、生化试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际如氨基酸、多肽试剂等)以及电子试剂(用于光学与电子学专用高纯化学品)等。按照其纯度进行分类,也就是现在国内试剂常用的分级标准。所谓纯度,也就是其中主要原料所占的质量分数,按照其纯度高低可将化学试剂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首先是纯度较低的工业纯(technicalgrade),主要适用于实验室漂洗、消溶等对实验要求不高的实验室操作中,含杂质较多,纯度非常低 其次是实验纯试剂(laboratoryreagent),杂质含量相对低,不可用于科研实验,仅可用于一般的实验与制备反应,标签为黄色标签。再次是化学纯试剂(chemicalpure),相对于实验纯试剂,其纯度又有所提升,主成分浓度约为99.5%,但仍无法满足科研需求,因此,可用于化学实验和制备反应,其标签为蓝色标签。然后是分析纯试剂(laboratoryreagent),即常用的ar试剂,该类试剂的纯度较高,主成分含量一般大于99.7%,属于二级纯化学试剂,多用于重要分析和一般性科学研究工作,可满足一般科研雪球,标签为红色。最-后是优级纯(guaranteedreagent),又称保证试剂,其主成分浓度大于99.9%,是一级纯化学试剂,可满足精密测试与分析需求,标签颜色为绿色。当然,除了这几种最常见的纯度试剂外,还有纯度更高、更为专用的试剂如高纯、光谱纯、色谱纯以及基准物质等。正是由这些多种多样的化学试剂,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作为一名化学人,一定要睁大双眼,认好各种试剂的纯度以及它们的衣服,不要搭错了衣服,到时候可就贻笑大方了!
  • 2018QS美国大学化学专业排名解析
    p   日前,世界大学排名机构QS公布了2018全球学科专业排名,作为QS发布的第八版世界大学学科专业排名,最新的排名在原来学科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及信息管理、古典文学及古代史两个专业,总共48个专业排名。那作为美国重要支柱产业:化学专业(Chemistry)在这次QS排名表现如何?有哪些美国大学成为世界化学专业强校? /p p    strong 国大学化学专业 /strong /p p   美国化学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国民产值的35%,化学品出口量更是高达38%,因此,美国化学工业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权威地位。现在美国大学的化学专业在传统四大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渗透发展,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以下八大类专业领域: /p p   1)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 /p p   2)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p p   3)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p p   4)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p p   5)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 /p p   6)理论化学(Theoretical Chemistry) /p p   7)材料化学(Materials Chemistry,包括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和纳米科学Nanoscience等研究领域) 核化学(Nuclear Chemistry)、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 /p p   8)大气化学(Atmospheric Chemistry)等其它交叉学科领域。 /p p    strong 2018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美国大学化学专业排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2b415473-2025-4974-9b06-9c260697a5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3b308748a3549e284b18a50386762d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b23841e-01bc-4160-9fe1-3d04bbdf3efb.jpg" / /p p   QS公布的最新美国大学化学专业排名中,美国著名的理工强校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举超越哈佛,名列榜首,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强的化学名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紧随其后,位列美国第二,世界化学专业第三 为美国硅谷形成奠定基石的斯坦福大学位列美国第三,世界第四 哈佛大学名列第五,其它美国大学的化学专业排名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8014a00d-6be5-4fd3-ae77-ac5956f4d23f.jpg" / /p p    strong 美国大学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strong /p p   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通常与一些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为伍,研发和使用一些制剂或与化学相关的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实验室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研发新产品等,另一类是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测试设计包装,物质合成,把握环境兼容性等。 /p p   而化学专业的毕业薪酬是在$59870 50%的人的薪酬在$44780-$82610之间 10%的人会低于$35480 10%的人高于$106310。 /p
  • 美析仪器助力第五届生物物理化学会议
    7.22日由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第五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ncbpc5,the fif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physical chemistry)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包括:(1) 生命现象的物理化学机制,(2) 物理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3) 生物物理化学新技术和新方法;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山西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会议交流校企互动 美析仪器应邀参会,美析主营光谱类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药、环保、冶金、石油、农业等领域。
  • 两位化学家,荣获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吉林大学徐如人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戴立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分别获前三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根据《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条例》,学会组织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推荐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候选者。经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按姓名拼音排序)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获奖者介绍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董绍俊研究员,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开启电化学界面研究从被动认识到理性设计的跃进。出版百万多字专著《化学修饰电极》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将生物燃料电池与光化学催化体系结合,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同时转化为电能。出版“Biofuel Cells”专著(2024)。创新提出原位培养微生物膜/水质多参数原位监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国际个人奖1项。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分析化学委员会电分化学终身成就奖。出版专著、专论17部/册,发明专利60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被引7万多次,H-指数129。连续10次跨20年(2002-2021)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被聘为美、法、日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6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顾问编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专题和邀请报告100多次,在26个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讲学、报告100多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优秀人才辈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徐如人吉林大学“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版了系列经典教材和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并应Elsevier的邀请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专著。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84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90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创建了教育部“水热合成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首任主任,后该实验室发展成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培养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一大批无机合成化学领域杰出人才。 2017年9月16日,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017年,徐如人经过了近十余年的思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设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的战略性设想,并一直深耕至今,成效显著。
  • 活动回顾|东西分析参加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于8月21-25日在河南郑州大学隆重举办。东西分析携GC-MS 3200气相色谱(四极)质谱参加了此次大会。 本届会议围绕“新时代的配位化学:挑战与机遇“主题展开,通过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展讲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配位化学及相关研究领域涌现出的新方向、新进展、新机遇。分析配位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促进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东西分析展台现场此次大会,东西分析携带的GC-MS 3200 气相色谱(四极)质谱展品,在有机材料及化合物的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及科研单位必不可少的分析检测设备。在展览区,东西分析展位吸引了多名学者、老师以及学生前来参观、交流。东西分析工作人员耐心回答参观者问题并不时笔记,希望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于公司,以期为高校、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前来参观者的纷纷好评。GC-MS 3200型气相色谱(四极)质谱联用仪先进的灯丝控制模块,进一步改善信噪比;高速直流补偿技术,有效地改善分辨率;可调正化学电离源(PCI)功能,拓展了应用领域;配备第Ⅲ代电子压力/流量控制模块,提高了测试重复性;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操作更智能化、便捷化。 后记东西分析作为一家拥有三十多年历史经验的分析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厂商,一直将发展提高国产仪器设备技术为己任,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分析要求为导向,安安静静,锤炼本领。我们拥有多年为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的经验,不仅可以提供经典的分析设备还可以为为用户定制机。尤其在质谱领域,经过三十四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到目前为止,东西分析是少有的可以提供QMS、PTR-QMS、MALDI-TOF MS等三大质谱技术的国产仪器厂商之一。我们愿意与您一起携手为国家的科研贡献一份力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