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麸食品

仪器信息网无麸食品专题为您整合无麸食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无麸食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无麸食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无麸食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无麸食品话题讨论。

无麸食品相关的论坛

  • 食品无添加忽悠人 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

    食品无添加忽悠人 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全国食品安全周近日举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聘请专家通过展览演示、科普座谈等形式,向公众讲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知识,针对公众提出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必要”等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专家刘兆平说,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添加剂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而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它作为“润滑剂”必不可少。  专家表示,如果没有防腐剂,很多食物会在短时间内腐败变质,无法实现长途运输,人们就没有丰富多样的食品可选择。当前,市场上很多食品宣称自己“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敬而远之,认为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食品都会危害健康,因此,消费者宁可花高价购买那些所谓的“无添加食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解释,声称“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的产品,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说法,让消费者产生错觉。其实,防腐剂主要是用来控制微生物传染,有些食品中如果不含防腐剂,食品的保质期将非常短,而且更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致病性微生物代谢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经过安全性评价的防腐剂则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这些防腐剂本身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可以说,食品防腐剂不但不会使我们的食品变得“不安全”,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更是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捍卫者。  专家强调,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使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比如没有防腐剂的酱油会发霉,没有抗氧化剂的食用油会产生哈喇味,而真菌毒素、油脂酸败带来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防腐剂本身。  整合强制执行的标准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000多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对此表示,标准数量多并不一定是好事。  王竹天解释说,食品标准过多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重复交叉和矛盾,二是过度管理。标准的重复交叉和矛盾,会对标准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不仅让生产者无法找到应当遵循的标准,还会在监管中出现“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现象。甚至有时还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导致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  王竹天表示,严格的食品标准未必是科学的食品标准。当前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就是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将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建立唯一强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力图解决这一混乱局面。  王竹天强调:“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仅能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还能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食品安全标准要符合国情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在标准制定的程序、原则、框架方面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标准与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照搬国际标准。  据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部主任樊永祥介绍,国际标准对于各国没有强制的法律效力,一般仅供参考,仅在特定的场合,需要协调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或纠纷时发挥作用。各国应当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以相关国际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为参考,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制定适应本国国情的国家标准。  针对各界对食品安全标准缺失、落后的质疑,樊永祥说,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的大前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门槛。食品安全标准是在这一前提下,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二道门槛。所以,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如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掺杂使假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无需以食品安全标准作为监管依据,更不能以没有标准为理由逃避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监管责任。他举例说:“现在出现的 混合肉 本身就是违法的,如果为 混合肉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那是非常荒谬的事情。”  链接  宣传“无污染”并不科学  据食品专家介绍,声称“无污染”等是不科学的,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众所周知,微生物、一些化学污染物等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用作食品原料的粮食、肉等从一开始就很难“零污染”,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在真空过程中完成,因此,我们吃的食品都可能存在这些污染,“无污染”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能做到的是控制这些污染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些声称,它们很可能只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宣传自己产品的一种手段。  食品添加剂的违法添加包括超范围使用、非法添加等形式,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也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因此,无论添加多少,均是违法行为。前段时间出现的染色馒头使用的添加剂“柠檬黄”,是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但不能超量。一些企业为了食品的卖相,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就属于超范围使用。

  • 儿童食品尚无食品标准

    最近,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吸引眼球,打出了“儿童食品”或儿童词的标注,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中国协会明确表示,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消费长期大。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对孩子成为父母的追求。但在我国,目前,除三岁的年龄,没有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的儿童食品。即使明确标注“儿童”或印有孩子的头的话(卡通)的食物,只能用普通的食品标准管理。中国协会还指出,高热高糖,目前的数量,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长期食用的零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在配料中的成分的产品包装或说明书,标明食品的营养和能量值,等等。如果食品生产主要针对儿童,建议标签,如实反映食品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利用营养成分,能量值,敏感材料,提醒,最好根据每公斤体重标签推荐有限的日常消费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要知道回避和选择,让孩子们享受一个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食物。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儿童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和鼓励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和开发更适合儿童食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健康饮食,食品购买前仔细检查食品包装说明,引导他们远离“山寨”和“三不”的食物。

  • 儿童食品尚无食品标准

    最近,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吸引眼球,打出了“儿童食品”或儿童词的标注,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中国协会明确表示,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消费长期大。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对孩子成为父母的追求。但在我国,目前,除三岁的年龄,没有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的儿童食品。即使明确标注“儿童”或印有孩子的头的话(卡通)的食物,只能用普通的食品标准管理。中国协会还指出,高热高糖,目前的数量,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长期食用的零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在配料中的成分的产品包装或说明书,标明食品的营养和能量值,等等。如果食品生产主要针对儿童,建议标签,如实反映食品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利用营养成分,能量值,敏感材料,提醒,最好根据每公斤体重标签推荐有限的日常消费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要知道回避和选择,让孩子们享受一个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食物。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儿童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和鼓励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和开发更适合儿童食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健康饮食,食品购买前仔细检查食品包装说明,引导他们远离“山寨”和“三不”的食物。

  • 【原创大赛】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中氟化物含量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中氟化物含量摘要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来测定食品中氟化物含量,探讨了该法中不同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及不同的TISAB中柠檬酸钠浓度和pH值对食品中氟含量测定过程中它们消除Fe3+和Al3+干扰的能力。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作为TISAB中的络合剂对消除食品样液中Fe3+和Al3+的干扰消除能力最强,当TISAB中柠檬酸钠浓度达68g·L-1时,对其样液中低于25mg·L-1的Al3+干扰消除最好;实际样液测定时TISAB消除Al3+干扰的最合适的pH为5.0。选取优化的TISABⅢ作为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所用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进行食品中氟化物含量测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定量准确的测定食品中氟化物的方法。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化物含量测定;TISAB; 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收稿:2012.3.19Fluorid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luoride Content in food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luorid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fluoride content of food,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 and different sodium citrate and pH in the A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luorine content in foodthe TISAB elimination of Fe3 + and Al3 + interference in the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ss than 25mg L-1sodium citrate as complexing agent in the TISAB The strongest ability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ample solution of Fe3 + and Al3 + TISAB in sodium citrate concentration of 68g L-1 in the sample solution Al3 + interfere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the b

  • 【讨论】任何食品,不论什么环境下,不加防腐剂的食品,是最好的食品?(奖励以发)

    [size=4][font=新宋体]至今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食物防腐保鲜的错误看法,认为纯天然食物就不应添加任何防腐抗氧剂。    例如:罐头食品是经过高温杀菌、抽空密封保存的食品,当然不需要加任何防腐剂;又如用糖腌制的蜜饯和盐腌制盐干菜,由于高浓度的糖和盐,使微生物细胞脱水,而不可能在这类食物上繁殖;牛奶经乳酸菌发酵生成的酸奶,含有防腐作用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所以不需添加防腐剂;以上食品均不需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不必在包装上去注明“本产品不含防腐剂”。  有些消费者,每天喝着国际名牌可乐饮料,但可能不知道:全世界的可乐,均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  有些食品营养丰富,水份又高,容易腐败变质,并且包装后要在货架上需仃留一段时间,为了保证在保质期内不受微生物的破坏,就必须加入适量的防腐剂,这正是为了对消费者负责任。[/size][/font][em0910][em0910]

  • 【金秋计划】植物精油--多功能用途、天然安全的食品防腐保鲜材料

    [font=&]精油是生物活性物质的丰富来源,具有公认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是食品领域具有吸引力的添加剂,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列为GRAS(公认安全)。由于其强大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它们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它们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初始微生物数量和/或利用活性包装来防止后处理应用(如制造和储存)中任何腐败和致病菌的生长。[/font] [font=&]例如,由于肉桂精油作为调味和香味成分以及抗菌的众多用途,它被认为是食品和化妆品领域使用的最相关的精油。Simionato等人声称,将肉桂精油掺入环糊精纳米海绵中可以用作抗菌食品包装溶液。大蒜精油纳米磷脂复合物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通过酸奶作为食品应用模型,成功显示出合适的物理化学特性,证明其作为潜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潜力。精油对食源性微生物具有优越的抗菌活性,食品工业可以将其用作防腐剂或食品包装中的抗菌成分。精油可与水果和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互作用,含有天然抗氧化活性的精油食用涂层可以提高肉制品的稳定性,因此在食品领域有应用前景。农产品的感官质量和营养成分损失很多时候是微生物和酶引起,为了保持和提高储存质量和保质期,创造有效的储存技术和替代技术至关重要。利用精油及其活性成分作为天然抗菌剂,抑制食品中致病菌和腐败病菌的生长,具有巨大的潜力,许多植物精油已被发现具有抗菌活性。[/font] [font=&]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数亿例食源性疾病(全世界近十分之一的人),数十万例死亡与这些疾病有关。食物腐烂导致感官、营养变化以及食源性疾病,使食物不适合人类食用而导致损失。通过减少收获后损失,确保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形势下保障食品的一个主要问题,最终确保食品安全和新鲜健康产品的供应。食品防腐剂主要用于保护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也会对儿童产生过敏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负面影响。以天然、少加工为特点的食品消费越来越受欢迎。从植物中提取特定化合物是另一种形式的安全食品的替代和良好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精油的提取和利用是最好的方法。同时,由于其抗抑郁、激活、排毒、抗菌、抗病毒和舒缓等方面的作用,精油作为一种天然、安全、负担得起的治疗各种健康问题的方法,目前越来越受欢迎。所以说,植物精油是一类多功能用途、天然安全的食品防腐保鲜材料。[/font]

  • 【讨论】七嘴八舌话食品安全第二十期-------辐照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1984年卫生部公布了我国花生、马铃薯、大米等6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允许使用辐照食品。所谓辐照食品,是将食品经一定量的放射线(通常用的为钴60所产生的γ-射线)照射,以抑制食品的发芽(如马铃薯、洋葱),杀灭食物中的害虫和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辐照食品安全吗  对于任何食品来说,人们食用时考虑的是食品的营养性、品质等问题,尤其是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有人不禁要问:辐照食品是否有放射性残留、对人是否有害?  专家解释说,食品在接受照射时,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只接触由r射线、x射线或电子束带来的能量对食品进行处理,因此不存在食品带有放射性的问题。通过对辐照食品的化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营养学研究、微生物学研究,事实已经证明辐照食品是安全的。食品辐照技术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食品不会被污染、不存在残留,极大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而且,节约了大量热能、电能,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由于担心经放射线照射后的食品对人体有危害,尤其是对原子弹的恐惧心理,人们对辅照食品持怀疑态度。经国内外2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这种辐照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对人体完全无害,而且还是很有前途的一种食品防腐的保藏方法。经过照射的食品,不会产生放射线,对营养素的破坏也很少,也不产生任何有毒物质,也没有残留的有害物质。大量的动物试验证明,辐照食品无致癌、致畸的作用。  辐照食品现状  食品辐照是WTO认可的一项技术,我们的技术研究程度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没有强制性要求实施,许多企业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一技术。同时,受资金、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市场上的食品并没有都经过辐照,目前,我国每年只有8-10万吨食品经过辐照。推动食品辐照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国家应加大推广力度,企业要提高对这一新技术的认识。  国外从70年代开始用辐照杀菌、保存食品。美国“阿婆罗”号上宇航员所吃的各种食物都是经过辐照处理的。我国四川生产的辐照香肠,其色、香、味都很好,经辐照的鲜肉,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后,仍然和新鲜肉近似,比冻肉咸肉的色、香、味都要好。预计今后辐照食品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食品保存方法,也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color=#DC143C][size=4]本期话题请大家就辐照食品相关问题展开讨论:1.你印象中的辐照食品是什么样的?2.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哪些辐照食品?你会优先选择辐照食品吗?3.你认为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如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size][/color]

  • 【新闻视点】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上午审议 政府不作为要担责

    【新闻视点】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上午审议 政府不作为要担责

    [font=黑体]食品安全条例上午审议 监管部门抽检食品要付费经营者不召回罚款30万元[/font][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1/200711292229_71437_1603372_3.jpg[/img]图表:食品安全认定体系拒绝菜篮子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检应当对样品付费;公众可以免费查阅新制定、修订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餐馆、单位食堂禁止存放和使用亚硝酸盐……今天上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作出了上述规定。

  • 【讨论】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市民可能还不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生姜、大蒜、方便面、泡凤爪等食物,都是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针对“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我市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昨日表示,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   所谓辐照食品,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就是利用钴60技术,对容易腐败变质或者不容易保存的食品进行杀菌灭菌处理,抑制萌芽与生根,并消毒、杀虫、灭菌及防止霉变,利于食品的长期保鲜,延长保质期。  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市营养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糜漫天透露,食品辐照与牛奶业常用的巴斯德灭菌法以及罐装食品工业的加压灭菌法类似,美国航天局宇航员在太空中所吃的食品也经过辐照处理,且辐照剂量略高于地面允许的辐照剂量,以避免宇航员在太空中患食源性疾病。  研究表明,遵照相关规程对食品辐照之后,其中的致病菌数量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被辐照的食品并不具有辐射性,且不含危险物质,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糜漫天表示,我国目前已经批准了24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允许辐照食品名录及剂量标准。国内的辐照食品都低于规定剂量标准,市民完全不用担心食物会因接受过辐照而产生放射性。

  • 【分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推行新食品安全规定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正着手推行《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各项规定。这套最近制订的法例大举修订了监管本产与进口食品的美国安全规例。新规定应会在数年内分阶段实施,进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将视乎国会决定拨予FDA在2011及2012财政年度各项活动的经费款额。当《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全面实施后,对外国食品生产商、出口商以及美国生产商和进口商势必影响重大。FDA于3月底召开公开听证会,就《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各项规定征询意见,以及探讨有助确保输美食品及动物饲料安全的新措施。该局亦欢迎公众人士于4月29日前,就《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包含的下列进口安全规定提出意见。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1条规定,进口商须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第402条,进行外国供应商核实工作,以核实进口食品没有掺假,或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第403(w)条(关于致敏原的条文),进行核实工作,确保进口食品没有被错误标签,而食品的生产方式亦符合FDA的防范措施规定和生产安全标准。符合FDA海产食品、果汁或弱酸罐头食品规定的生产设施,可豁免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的部分或全部规定。根据法例,对于把小量食品输入美国作研究用途或仅供个人食用的进口商,FDA可于联邦纪事刊登通告,予以豁免。法例并指示FDA就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公布执行规例和指引。 合格进口商自愿计划。《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2条规定,FDA须推行一项自愿计划,经费来自用家支付的费用,让合资格进口商的进口产品能更快进入美国。要参与这项计划,进口商所进口的食品必须来自持有认可第三方所发证书的厂房。FDA会考虑风险因素,允许合资格进口商参加这项自愿计划。法例指示FDA就如何参加及遵守计划规定发出指引。 进口认证。《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3条授权FDA,根据风险上的考虑因素,要求某种拟输入美国的食品附上证书或其他证明,显示食品符合《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有关规定。证书可以由指定的外国政府或认可第三方发出。 第三方委任制度。《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7条指示FDA建立认证机构委任制度,以委任第三方审计机构就食品进口认证和合格进口商自愿计划发出证书。外国政府、外国合作社和任何其他第三方(包括私人机构)均可获考虑委任为第三方审计机构。法例指示FDA公布执行规例,包括关于利益冲突、财务关系和突击审计的规定。

  • 食品中天然含有的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篇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人为添加的,有些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在食品中的天然来源   苯甲酸作为防腐剂被广泛用于食品的保鲜,有显著的抑制微生物增长的作用,GB 2760-2014中对各类食品中苯甲酸的使用限量有明确的规定。   苯甲酸的天然来源较多,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本身也存在苯甲酸。研究表明:食品中苯甲酸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1)由苯甲醛直接氧化成苯甲酸;(2)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苯丙氨酸的代谢降解生成苯甲酸;(3)马尿酸在乳酸菌作用下水解生成苯甲酸。   苯甲酸可以自然产生于多种食品中,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大部分成熟的浆果(如李、红梅、肉桂、青梅等)约含0.05%的苯甲酸;此外,土豆、黄豆、谷物、坚果、蜂蜜、牛奶、酸奶、枣等食品中均有苯甲酸检出。研究发现:在非人为添加情况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也有不同含量的苯甲酸被检出,豆豉中苯甲酸的生成主要发生在前发酵阶段,主要生成途径是苯丙氨酸降解和苯甲醛氧化产生。天然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防治病虫害入侵、调节植物生长和代谢的作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在食品中的天然来源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磷酸盐的保水、助渗透、杀菌等作用几乎不可替代。不过,某些食品中也天然含有磷酸盐。   动物性食品磷酸盐本底含量与养殖环境、饲料含磷量、种类等有关。肉中所含磷酸盐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结合磷酸盐和游离磷酸盐,这两种磷酸盐的总和称为总磷。结合磷酸盐的含量与肉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因此变化较小;游离磷酸盐则影响肉中总磷的变化。有研究人员对1353个生肉样品及121个副产品的磷酸盐本底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料肉中磷酸盐天然本底含量在1.49~16.5g/kg之间;副产品中生猪肝的磷酸盐含量最高(10.97g/kg),生猪肠、肺中磷酸盐含量最低(4.88g/kg)。  植物性食品磷酸盐本底含量与生长环境、肥料的施用有较大关系。研究人员对小麦粉的磷酸盐本底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小麦粉中磷酸盐本底值含量在2.55~3.59g/kg之间。   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应正确认识食品中天然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不必谈添加剂色变;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也应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本底值数据库,杜绝“苯甲酸牛奶”等事件的发生。

  • 【转帖】欧盟发布食品“不含麸质”标签新规

    2009年1月22日,欧盟出台了利于麸质不耐症患者的食品标签和成分新规定。根据新的欧盟条例,要求将“不含麸质”或“含微量麸质”注明于食品成分标签中,规定只有含低于20ppm麸质的食品才允许在其预包装上标注“不含麸质”,而之前食品中“不含麸质”标注的含量可能为目前的10倍或更高;此外,“含微量麸质”标签适用于已经进行特殊处理及去除大量麸质,但食品成分中仍存在低于100ppm麸质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某些主食替代物,如面包。上述两种食品中麸质标示方式旨在确保所有食品的麸质成分使用统一标语,便于麸质不耐受的消费者选购及确保安全使用的知情权。制造商可以立即使用新的标签制度,但为了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以适应新规则并对产品或包装进行重新更改,法规允许制造商在2012年1月1日之前对其产品进行调整。来源:flex-news刘亚力编辑

  • 【分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推行新食品安全规定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正着手推行《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各项规定。这套最近制订的法例大举修订了监管本产与进口食品的美国安全规例。新规定应会在数年内分阶段实施,进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将视乎国会决定拨予FDA在2011及2012财政年度各项活动的经费款额。当《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全面实施后,对外国食品生产商、出口商以及美国生产商和进口商势必影响重大。FDA于3月底召开公开听证会,就《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各项规定征询意见,以及探讨有助确保输美食品及动物饲料安全的新措施。该局亦欢迎公众人士于4月29日前,就《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包含的下列进口安全规定提出意见。 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1条规定,进口商须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第402条,进行外国供应商核实工作,以核实进口食品没有掺假,或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第403(w)条(关于致敏原的条文),进行核实工作,确保进口食品没有被错误标签,而食品的生产方式亦符合FDA的防范措施规定和生产安全标准。符合FDA海产食品、果汁或弱酸罐头食品规定的生产设施,可豁免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的部分或全部规定。根据法例,对于把小量食品输入美国作研究用途或仅供个人食用的进口商,FDA可于联邦纪事刊登通告,予以豁免。法例并指示FDA就外国供应商核实计划公布执行规例和指引。 合格进口商自愿计划。《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2条规定,FDA须推行一项自愿计划,经费来自用家支付的费用,让合资格进口商的进口产品能更快进入美国。要参与这项计划,进口商所进口的食品必须来自持有认可第三方所发证书的厂房。FDA会考虑风险因素,允许合资格进口商参加这项自愿计划。法例指示FDA就如何参加及遵守计划规定发出指引。 进口认证。《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3条授权FDA,根据风险上的考虑因素,要求某种拟输入美国的食品附上证书或其他证明,显示食品符合《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有关规定。证书可以由指定的外国政府或认可第三方发出。 第三方委任制度。《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307条指示FDA建立认证机构委任制度,以委任第三方审计机构就食品进口认证和合格进口商自愿计划发出证书。外国政府、外国合作社和任何其他第三方(包括私人机构)均可获考虑委任为第三方审计机构。法例指示FDA公布执行规例,包括关于利益冲突、财务关系和突击审计的规定。 FDA并于3月底召开听证会,让业者讨论该局可如何使用国际可比性评估,作为提高进口食品和动物饲料安全的机制。 根据FDA的建议模式,若该局根据全面的评估,认为某个外国食品安全制度(1)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和美国食品安全制度十分相似;(2)包含的元素类似美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元素;及(3)保障公众健康的程度跟美国食品安全制度的一样,则该外国食品安全制度会被视为可与美国同类制度相比。FDA欢迎业者就制度的比较事宜提出意见,例如建议模式的利弊、如何鼓励外国参加比较评估、外国要达到可相比水平所需的成本、撤销可相比地位的理由等。 FDA有意进一步了解外国监管机构用以确保食品和动物饲料安全的政策、措施和计划,包括进出口认证计划,未来数月会直接和外国监管机构联络,以了解他们的工作。FDA也有兴趣知道外国如何衡量进口管制和出口认证工作的成效。 公众人士可对3月30至31日听证会上讨论的事项提交书面意见,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 食品用香精不加辅料是不是就是食品用香料

    [font=SimSun, STSong, &]GB30616写的食品用香精是由食品用香料与食品用香精辅料组成的混合物。还说食品用香精可以含有或不含食品用香精辅料。那是不是等于食品用香精在不加辅料的情况下,与食品用香料是等同的?或者说有时候食品用香精就是食品用香料?[/font][font=SimSun, STSong, &]GB2760里出现的天然和合成食品用香料也可以归在食品用香精的类别里?[/font]

  • 无糖食品功效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甚至从广义来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以称为“糖类物质”。  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 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植物中提取的抗氧化剂

    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

  • 【转帖】专家提示不存在真正无糖的食品

    “核桃粉、莲子羹、藕粉——就应该是在这里了!”在北京的某超市中,几个年轻人驻足在固体饮料的货架前为家里的老人精心挑选着,无糖的、补钙的、加维生素的、含大豆蛋白的……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物可以被加工成冲制饮品,方便人们饮用。而且,越来越多的固体饮料被赋予很多如补铁、补钙的营养功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更高需求。其实,不仅是超市中固体饮料极大丰富,在近几年兴起的网络物流中,各种“粉粉”也是备受追捧。“反正都是喝,干嘛不喝有营养的、能养颜的呢?”正在选购无糖豆浆固体饮料的陈小姐这样回答记者。  几乎所有的食品 都会存在添加剂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固体饮料大概分为咖啡、奶茶、巧克力奶类,果汁速溶品类,杏仁、核桃、藕、莲子等食物磨粉类,燕麦以及相关产品类,豆浆类,茶类、花粉类等。每种产品(除茶)的成分表中,都含有不同比例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说:“几乎所有的食品都会存在添加剂,对待食品添加剂不需要谈即色变。但是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否则很难判断安全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见固体饮料的添加剂主要有增稠剂、稳定剂、植脂末、乳化剂、抗结剂、酸味调节剂、阿斯巴甜等十几种。而其中,一些添加剂的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何计国说,“增稠剂与稳定剂实际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不同厂家的叫法不同或者是出于不同添加目的,再如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也有厂家叫精制植物油。”

  • 【分享】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物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Wkzhong@21cn.com)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Wkzhong@21cn.com)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4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6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漂白剂(硫磺) 8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16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类” 安塞蜜 18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1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2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 【转帖】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物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 【讨论】家乐福在14个省市设立食品安全实验室

    【讨论】家乐福在14个省市设立食品安全实验室

    一个超市所销售的一万多种商品中,食品占了三分之二的份额。近日,记者从郑州 家乐福 超市获悉,家乐福将在郑州设立 肉制品 检测室,进一步重视 食品安全 ,多环节进行食品安全控制。  你当神秘顾客了吗?  近日,一批顾客受邀成为郑州家乐福的神秘顾客。他们都是居住在北环附近,经常到一个地方购物的市民,对超市的购物环境和食品安全有着切身体会。  家住北环附件一小区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她是资深的神秘顾客,曾经受 肯德基 邀请荣任神秘顾客,定期反馈消费意见。如今受邀成为家乐福的顾客,她以自己的购物体验给家乐福超市提了一些 可行性 意见。  家乐福超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家乐福积极有效的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在门店的采购、运营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旨在为公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良好购物环境的同时也将食品安全理念与科学的消费观与广大 消费者 做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神秘顾客们参观了家乐福郑州北环店的蔬菜检测室和面包房,实地了解食品流通的各个检测环节,参观后,家住勘测院小区的张先生说,面包房透明的操作环境,以及严格的蔬菜检测流程,让他购物更加放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9/201009201620_245689_1641058_3.jpg 在郑州家乐福北环店,卖场蔬菜检测室将对超市的蔬菜 质量安全 进行抽检

  •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应当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二)不应当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三)不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四)不应当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五)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六)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应当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去除,有规定允许残留量的除外。

  • 宠物食品微生物检测|宠物食品兽药残留检测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9260.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宠物食品是专门为宠物、小动物提供的食品,介于人类食品与传统畜禽饲料之间的高档动物食品。宠物食品检测范围宠物保健食品、宠物零食、宠物日粮、粮伴侣、处方食品等。[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宠物食品检测项目微生物: 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细菌总数、霉菌等。兽药残留: 土霉素、金霉素、硝基呋喃类、磺胺类、氯霉素、四环素等。营养及功效: 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维生素类、矿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氨基酸成分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 氰化物、游离棉酚、三聚氰胺、农药残留、孔雀石绿、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喹乙醇、多氯联苯、瘦肉精等。[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宠物食品[/td][td]出口宠物饲料检验规程[/td][td]SN/T 1019-2001[/td][/tr][tr][td]宠物食品[/td][td]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技术规范[/td][td]GB/T 22545-2008[/td][/tr][tr][td]宠物食品[/td][td]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td][td]GB 4789.2[/td][/tr][tr][td]宠物食品[/td][td]进境宠物食品检验检疫监管规程[/td][td]SN/T 3772-2014[/td][/tr][/tab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我们的优势[/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宠物食品检测流程1、沟通需求:了解待检测项目,确定检测范围;2、报价:根据检测项目及检测需求进行报价;3、签约:签订合同及保密协议,开始检测;4、完成检测:检测周期会根据样品及其检测项目/方法会有所变动,具体可咨询检测顾问;5、出具检测报告,进行后期服务;

  • 【讨论】食品中防腐剂越少越好吗?(讨论结束)

    [size=4][color=#DC143C]以下是转贴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就此问题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color][/size]提及食品防腐剂,人们似乎常常会联想到“有毒、有害、不健康”。那么,食品防腐剂究竟是不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祸首”呢?有专家认为,消费者对防腐剂的排斥有时陷入了误区,请关注: 前不久,健怡、可口可乐和雪碧饮料因为没有将所含的“苯甲酸钠”注明为防腐剂,被杭州两名消费者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为由告上了法庭。 他们认为虽然这两种饮料标注了“苯甲酸钠”成分,但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是防腐剂,更不清楚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杭州这两名消费者对于防腐剂的防范甚至抵制态度在广大消费者中普遍存在。“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当然会买那些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在北京家乐福中关村店购物的刘小姐这样告诉记者。“应该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吧,毕竟是化学成分,总归会对人体有些不利的影响。”正在挑选调味品的王先生也表示了他对于防腐剂的不信任。笔者采访到的消费者,不论男女老少,谈及食品中的防腐剂,几乎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些什么物质?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消费者如何科学对待食品防腐剂?揭开防腐剂的神秘面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不但追求食品的营养美味,也日益关注食品的安全健康。然而,苏丹红、孔雀绿、滤油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一次次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也使消费者对防腐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普遍的怀疑和防范心理。 到底什么是防腐剂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研究的高彦祥教授告诉笔者,“防腐剂是指能防止主要由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据高教授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种类很多,美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50余种,日本40余种。我国允许在一定量内使用的防腐剂有30多种,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钾)、丙酸钠(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脱氢醋酸等。其中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及其盐类;此外,一些天然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等,也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防腐剂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酱油中一般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剂丙酸钙,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钾,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等等。可见,防腐剂在我们日常消费的食品中广泛存在。防腐剂是否有害人体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品防腐剂在老百姓日常选购的食品中大量存在,那么防腐剂是否有害人体健康,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目前市场上有些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有“不含防腐剂”的字样,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是否比含有防腐剂的食品要更安全更健康呢? 高彦祥教授指出,只要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正确的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量内,其安全性完全能够保障。高教授还告诉笔者,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因此容易滋生微生物,引起食物变质。供消费者选购的食品往往需要长途运输、长期贮存,添加防腐剂正是为了防止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可见食品防腐剂不仅仅是对生产厂家有利,同时也是确保消费者享用到安全新鲜食品的必须手段。 食品防腐剂多数会由人体正常代谢,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至于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引起公众关注的大型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因为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没有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防腐剂本身的“罪过”。 当谈到有些食品包装上标有“不含防腐剂”的字样,高教授表示,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而“不含防腐剂”的宣传,的确有可能使消费者误认为防腐剂就是有害的,从而损害其他生产或销售含有防腐剂商品的经营者的利益。科学对待防腐剂 至于如何保障消费者在食品防腐剂方面的知情权,高彦祥教授指出,应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确保防腐剂在食品包装上的正确标识。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中若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应正确标识,使用了防腐剂应标出具体的食品防腐剂名称,但对于所标出的添加剂属于何种添加剂,国家目前没有相关规定。其次,消费者自身也应对食品配料有所了解,了解食品防腐剂的基本知识,在选购食品时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本身是件好事,说明中国老百姓已不仅仅满足于吃好吃饱,还要吃的健康。对于防腐剂,消费者应采取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通过增进对防腐剂常识的了解,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 13种食品污染物将有新限量标准

    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新国标制定了铅、镉、汞、砷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相比以往,则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记者昨天从新国标看到,很多污染物都曾引发过多起轰动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如镉大米、毒胶囊、血铅等。新国标不包括农残、辐射限量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卫生部专家指出,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新的GB2762标准不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限量指标。镉限量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据了解,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关行业标准411项,涵盖16种食品污染物。但此次新国标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专家表示,该新修订国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此前,国内曾发生大米镉超标事件,对镉含量标准,消费者普遍关注。记者昨天从新国标获悉,食品中对镉的限量标准设定为0.2毫克/千克,据悉,该标准比国际标准的0.4毫克/千克要严格。卫生部解释,铅、镉是食品当中更为主要的污染物,涉及食品种类甚多,CAC和各国对铅、镉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基于我国目前大范围铅污染仍比较严重的现状,新国标在2005年版本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涉及食品的种类,将原来的17类食品扩充到22个大类。"专家指出,对镉采取严控的主要原因是,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硒、铝、氟三种元素被删除记者发现,上述新国标中,对硒、铝、氟在食品中的限量要求被删除了。对此,卫生部专家解释称,上述三种元素均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硒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有的已无需作为食品污染物进行控制,有的适用于其它管理范围。专家举例称,CAC和多数国家、地区将硒从食品污染物中删除。我国实验室检测、全国营养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数据显示,各类地区居民硒摄入量较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极个别发生硒中毒地区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硒摄入,地方性硒中毒得到了很好控制,多年来未发现硒中毒现象。以上情况表明,硒限量标准在控制硒中毒方面的作用已经有限。对于铝,在旧国标里规定了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限量。调查研究发现面制品中铝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明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已明确规定了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残留量,因此此次新国标不再重复设置铝限量规定。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执行。"另外,随着对氟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普遍不再将氟作为食品污染物管理,新国标也取消了氟限量规定。如对个别食品需要制定氟限量的,可以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经研究论证后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予以管理。

  • 【“仪”起享奥运】食品防腐剂的主要分类

    [size=16px][b]食品防腐剂[/b] 食品防腐剂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b]1)苯甲酸及其钠盐[/b] [back=url(&]苯甲酸又称[/back][back=url(&]安息香酸[/back][back=url(&],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在pH值低的环境中,苯甲酸对广范围的微生物有效,但对产酸菌作用弱。当pH高于5.5时,对很多霉菌和酵母没有效果。苯甲酸抑菌的最适宜pH值为2.5-4,对一般微生物的完全抑制最小质量分数为0.05%~0.1%。[/back] [b]2)山梨酸及其盐类[/b] 山梨酸化学名为2,4一己二烯酸,是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 [b]3)丙酸及其盐类[/b] 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由于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丙酸对霉菌、好气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对使面包生成丝状黏质的大肠芽孢杆菌有效,并能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所以常用于面包及糕点的制作。丙酸盐具有相同的防腐效果,常用的是钙盐和钠盐。 [b]4)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b]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适宜pH值为4-8。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毒性低于苯甲酸,其水溶性较差,常用醇类先溶解后再使用,价格也较高。 [b]5)天然食品防腐剂[/b] 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优点,不但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有:那他霉素、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聚赖氨酸、壳聚糖、果胶分解物、蜂胶、茶多酚等。 [/size]

  • 再谈食品安全五大误区

    再谈食品安全五大误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132006_541857_1751239_3.jpg对于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公众在认识上普遍地存在五大误区。误区一:  饮料营养丰富 更适合儿童饮用  饮用白开水不仅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其中,矿泉水人为添加了某种或某几种矿物质,比较适合身体缺乏该元素的人群,而纯净水则过滤掉了所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不适合作为日常饮水。儿童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对水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及体重不足。误区二:  夏季天热解暑 儿童可以多吃冷饮  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有些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另外,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好发季节。  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误区三:  吃了有毒有害物质就会致癌  食品当中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烤鸭的皮含有致癌物质,量很少,我们也不天天吃,所以烤鸭不足以构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对身体有害,要有个“量”的概念,人体摄入某种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对于这些食品,应尽量减少食用。  从消费者角度讲,肯定希望食品零风险,但这是不现实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不是消除危害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仅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不至于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误区四:  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是不安全的  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色、香、味、形以及食品防腐保鲜的主要手段。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比我国多很多,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只要食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误区五:  凡是使用农药的食品都不能食用  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农药,既可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我国对于农药在蔬菜、水果、茶叶、粮食等作物上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样在国外也是允许使用的。讨论:请问各位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欢迎拍砖,欢迎讨论!

  • 【转帖】食品安全需要杜绝“检测无门”

    [size=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食品安全需要杜绝“检测无门”[/size][table][tr][td=1,1,562][align=center][i]吴焰[/i][/align][/td][/tr][tr][td][/td][/tr][/table][size=2][/size]2010年08月11日00:00 来源:[ur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perindex.htm]人民网-《人民日报》[/url]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已经付出了不少代价,是时候认真清理“监管空白”了。  8月10日,卫生部就近期引人关注的“奶粉激素风波”,明确表态——“我国奶粉里不允许检出雌激素”,不过,因原因复杂、尚在调查,故“仍然不能断定性早熟儿童与特定食物或环境之间有联系”。  这样的回应,体现了主管部门的责任,然而尚未解除公众的真相之渴。从早期儿童家长的自行申请送检,到众多媒体的不断追问,人们迫切关注的是:被高度怀疑的某品牌奶粉,到底有没有激素?是否是致婴儿性早熟的“元凶”抑或“帮凶”?或者,婴儿性早熟另有其“凶”?  连日来,一边是无数家长的焦急等待,一边却是工商、质检、医院、药检等部门表示“此事不归我管”、“没有该检测项目”。 如果说“问题奶粉”的出现,再次给消费者带来恐慌的话,有关部门的“无关回应”和消费者的“检测无门”,则暴露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软肋:在一个激素食品如此泛滥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年代里,我们对激素的监管使用,仍处于一片空白。  应该承认,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中外食品安全都已进入高风险时期。一方面,人们的要求与标准在提高;另一方面,就算食品生产企业个个“有良”、样样“达标”,也完全可能因为一些新技术的运用、环境因素的改变、添加剂的使用,使食品成为健康凶手。这意味着,食品安全的卫士们,既应该做好“救火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严厉监管;更应该当好“指示灯”,提高预见能力,让食品安检升级,防患于未然。  回想一下,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不少食品安全事件正是因为“没列入检测项目”而拖延处置,延误了最佳防范时机。因此,把关食品安全,固然需要监管人员的尽职尽心、以人为本,更需要防范严密的标准、快速反应的利器,需要严防死守的制度设计。与这样的时代要求相比,我们的一些食品卫生标准,就显得滞后甚至缺失,不少迄今还是上世纪“食品短缺”时代制定的。即使去年《食品安全法》施行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食品安全标准依然存在数量少、指标粗、缺乏风险评估依据等问题。  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可值借鉴:监管部门尤其重视食品安全的预见性与风险评估,对食品安全的标准,往往实施动态管理,经常增设项目,调整标准。试想,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能以未雨绸缪的心态,去主动评估一些潜在食品安全风险,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筑起联防线;如果相关法规能及时地把奶粉中的激素检测列入其中,如果农业部门的激素检测手段能及时与质监、药监部门共享,奶粉事件中所出现的“检测无门”现象也就不会发生。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已经付出了不少代价,是时候认真清理“监管空白”了。

  • 婴幼儿辅食品配方急待行业标准

    相关专家指出,在宝宝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喂食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健康成长,这一科学概念也催生了婴幼儿辅食市场。然而,当前婴幼儿辅食问题屡现,其中,网售婴幼儿辅食问题更为严重,这些不合格产品极易通过海淘、代购等网络渠道进入国内市场,造成消费者维权困难,且目前国家针对婴幼儿辅食“配方”尚无明确标准。专家建议,家长在网购时切勿盲目购买,可在经过医学检查后有针对性地为宝宝补充营养素。婴幼儿辅食品市场过百亿大关根据第三方数据,2006年至2013年,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从11亿元增长至60亿元,在2015年迈过了100亿元的交易大关。与国内高增速市场相对应的,是“洋品牌”辅食品的走热。据了解,不少消费者认为,“洋品牌”辅食,比国产辅食中盐、糖等添加剂的管理严格,口味清淡,更加适合宝宝食用。不仅方便快捷,量也很好掌握,热一下就可以直接喂食,一次一小罐。虽然价格偏高,但不少年轻妈妈觉得物有所值。不过现实中购买品类繁多的“洋辅食”也非易事,本刊笔者走访城区大宗型超市发现,“洋辅食”品种非常有限。其中婴儿营养米粉只有我国台湾地区品牌的胚芽米粉和西班牙进口婴幼儿米粉,果蔬泥、肉泥和果汁只有韩国某品牌产品。价格却要比本土辅食贵将近一半。实体店购买不易,不少妈妈转而将目光投向电商代购。在近期几轮电商活动中,婴幼儿辅食品再次引发了购买热潮。其中,海购作为当下的热门渠道再次成为中国妈妈血拼的“主战场”。就目前来看,在各平台搜索“婴幼儿辅食”,其类别主要为米粉、面条、饼干三大品类,几乎所有商家都在搜索关键字中打上了“婴儿”、“辅食”、“宝宝”等字样。国产、进口产品均有问题与庞大的需求相反的是,网络进口婴幼儿辅食品成为重灾区。梳理发现,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2016年1月至9月间,共有18批次进口婴幼儿辅食被检出不合格,主要品类包括鸡肉泥、米粉、蛋白饮料等,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不同产地,在检出不合格后被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予以退货、销毁处理。其中,标签不合格、维生素及钙含量不达标、菌落总数超标成为主要原因。在进出口婴幼儿辅食的“问题名单”上,一些知名品牌也赫然在列。如2015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一批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中,美国著名婴幼儿营养食品生产商嘉宝旗下嘉宝混合蔬菜泥、嘉宝苹果蓝莓泥,因被检测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被销毁。今年10月26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布食物警报称,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商德国喜宝旗下的4批次婴幼儿谷类早点,怀疑含有金属线。此外,进口商品缺乏中文标签的情况也大量存在,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第97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如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据悉,某电商平台搜索引擎输入“进口辅食”,出现4520个在售店铺,在售“宝贝”达3.2万多件。更有许多打着“海外代购”的名号,声称店主在境外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代购,但真假很难保证。一位从事跨境食品贸易的人士称,目前国家规定对于一般贸易进口的食品需要加贴中文标签,但对于跨境直邮、个人海淘形式入关的食品,海关、国检并未要求加贴中文标签,“现在对于进口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有严格规定,但对于辅食所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仍处于模糊状态。”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目前国内辅食的进口种类接近上万种,并且在以每年30%-40%的幅度增长,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也必然存在问题,如营养元素含量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政府监管部门对进口婴幼儿食品要慎之又慎,加强科学监管手段、建立跨国追溯体系以保障食品安全。”“配方”杂乱有效成分少与近年来备受诟病的配方奶粉无二,辅食品也面临着各类“配方”的乱象。根据国标《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的定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是以一种或多种谷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营养强化剂或其他辅料,经加工制成的适于6月龄以上婴儿和幼儿食用的辅助食品。据报道上述国标除对谷类辅食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及钙、铁、锌、钠成分有强制要求外,对于烟酸、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均表述为“可选择”,在营养素的种类要求上较婴幼儿配方奶粉“宽松”许多,且无年龄分段要求。尽管如此,不少网售婴幼儿米粉品牌均模仿婴幼儿配方奶粉推出了“1段、2段、3段”及“全段”产品,而不同品牌的“配方”可谓五花八门。英吉利在某电商旗舰店所售450g罐装小米粉在包装外形上酷似婴幼儿奶粉,分为1-3段及全段,营养成分多达27种。不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其各段产品仅在钙、水苏糖、DHA等成分上有少量差异,其余营养物质含量几乎相同。而同样分段的“泸州肥儿粉”,其1-3段罐装婴幼儿谷物辅食仅含有14种营养素;英氏天猫官方旗舰店则显示其钙铁锌米粉有18种营养素……各家辅食几乎均以添加各种营养素或食材为卖点,部分消费者表示难以鉴别。食药监部门称,企业生产标称“婴幼儿辅食”的产品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生产许可。不过市场情况显示,一些普通米粉、面条常蒙混在婴幼儿辅食中销售,由于网售平台往往不能展示全部产品包装细节,消费者难以判断,使得“冒充”现象更为严重。此外,将“高糖”零食推荐给婴幼儿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在电商平台搜索“婴幼儿辅食”时发现,饼干、小馒头、雪饼等零食也会混入其中,其产品单位糖含量、钠含量均不低。而这些产品通常标榜“易消化、易分解”等功能。据调查发现,部分产品存在着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超标的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2岁以内婴幼儿食物中不应该额外添加糖、香精等,否则容易培养其对香甜味道的喜好,进而影响对其他食物的摄取。此外,6个月到1岁的婴幼儿每天钠摄入量只需350毫克,而蔬菜、肉里的天然钠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盐。行业标准亟待推出针对婴幼儿辅食品乱象丛生的状况,不少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或标准加以约束。据了解,食药监执法中查的是其必备营养元素是否达标,菌落等指标参数是否超标,以及是否存在外包装标签问题等,而夸大宣传、冒充婴幼儿辅食的现象不在其执法范围。笔者从工商部门也未查到关于“普通食品冒充辅食产品”的执法信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该行业细则已经有了眉目。今年4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不过此后一直未见此份意见稿“转正”的消息。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辅食行业目前没有执行准入标准,也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是一个监管盲区。辅食行业利润高、门槛低,整个辅食市场还处在良莠不齐的初期阶段,行业亟待洗牌走向正规。食药监部门公开披露的婴幼儿辅食问题中,进口产品占了多数。据统计,2016年1月至9月,共有18批次进口婴幼儿辅食被检出不合格,标签不合格、维生素及钙含量不达标、菌落总数超标成为主要原因,甚至还有汞、镉超标现象,不乏知名品牌。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对跨境商品的市场监管应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质检、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进口商品从国外到国内流通不同环节的监管责任要落实到各部门主体,做到市场监管全程无断点。(来源: 北京青年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