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文物检测

仪器信息网文物检测专题为您整合文物检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文物检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文物检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文物检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文物检测话题讨论。

文物检测相关的资讯

  • 检测文物必先演练:台北故宫谈文物检测
    台北故宫所有接触文物的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基本功培训。图为今年5月,工作人员在对《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进行点交查验(电视截图)。   无论是面对公众、接待媒体,还是文物收藏保管,台北故宫奉行专业规范的处置方式,有据可查、有据可证。   盛夏8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门庭若市似乎令它总与身后幽静的阳明山无关。慕名赶来的游客在展览室前排起长龙,只为一睹名宝重器的真容。   这里现藏有文物60余万件,覆含商周及历代的器皿、典籍,仿若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宝库。一直以来,无论是作为景点还是文物机构,这里都是两岸瞩目的焦点。   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因经营和收入分配方式时传争议,但大多数情况下,这家博物院所体现出的专业姿态,是其赢得岛内外民众信任的重要原因。   每年不定期抽点文物   作为一个文博单位,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里的典藏维护。从年报中可以得知,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总数超过68万件。为检视收藏,该院每年分四季进行不定期抽点各类文物,去年共不定期抽点器物、书画及文献等各类文物共472件。同时还列出当年文物购买及受赠情况一览表,如在201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购藏镜匣、漆器、书画等共651件。   这样做的目的,既为取信于公众,也体现了收藏单位的严谨作风。2001年,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已故)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自豪地表示:“1989年,台北故宫对其馆藏文物进行了一次总清点,结果共清得藏品64万多件,其中除《老满文档》原已失落半页外,结果与上世纪40年代的点检记录完全相符,并无任何阙失。”   据了解,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文物总清点,预计于明年完成。   科研人员不能直接接触文物   谈及“动”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一再向记者强调专业性和规范:“检测文物有一定之规,且要事先进行演练。”   她表示,在馆藏文物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拿来检测。“一般而言,须先制定研究计划,然后根据需要视是否要动用完整文物。在可替代情形下,通常会有破片进行检测。”   如果科研人员需直接对珍贵文物进行测试,通常是由该院器物处的典藏保管人员去“动”文物,科研人员是不能直接接触的。在具体的检测中,如果文物很大,会拿小型的移动式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如果文物体积小,典藏单位可送至科技单位的检测室。   特别强调的是,“动”文物的时候,必须有起码4人在场,共同面对文物。4人中,提取文物需两人负责,一名科研人员最少要带一个助理。所有接触文物的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基本功培训。“都应当知道,文物该怎么拿。”   她介绍,对文物进行检测时,有一个原则是:机器必须迁就文物,而不是文物迁就机器。在做水平转动和位移的时候,基本要求是“动作必须慢,要非常慢才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正式检测或拍摄文物之前,须用替身去测试焦距,角度等。而在检测台面上下升降移动时,更需要用替代品将焦距等数据等测试出来。为以防万一,在操作台周围会要求布上专门棉垫。这些保护工作事先都要准备好。   对于书画类文物,由于纸面墨色脆弱易坏,需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保存,光照更成大敌。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何传鑫介绍,为保护出展的各类书画类作品,展室里的温湿度均有严格要求,比如馆内温度就须常年控制在23摄氏度左右。   但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珍贵的书画,一般不会常年放在展室内展出。他介绍说:“对于馆藏的70件国宝级书画,出展时对其照度损坏均有测算。一般而言,出展时间不超过30天。如展出30天,则需让文物‘休息’3年以上。”   馆藏文物不投保   周功鑫院长向记者透露,馆藏的文物虽价值连城,但并未给它们上保险。道理很简单,“因为虽然你保了险,但是坏掉还是坏掉了,只是赔你这个钱而已。很多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要了这个钱又有什么用?”   她介绍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会对文物进行保险。因为文物保险的费用非常之高,不如把这个钱拿来做安全措施和人员的培训。   她说:“世界上大型博物馆,收藏品又多又贵,保险费用很高。如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博物馆,据我所知,都没有保险,情愿把这笔钱用来做安全措施。”   文物万一在检测中出现破损时如何处理?周功鑫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基本未遇过类似情形,但一旦发生了事故,那就只能尽量修理。   周功鑫还介绍了处置文物损坏的紧急措施:如果检测或养护时发现有问题,首先是送修,保管人员需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同科研人员一同来做修复。“只要不是粉碎性的破坏,研究的价值还会在。当然,观赏的价值会有点损失。”   危机处理认真准备“说帖”   和许多单位一样,要采访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先须和他们的公关部门进行协调。但记者手边并没有联络方式,怎么办?很简单,登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很容易就能查到公关事务室的联络人电话。   这位联络人是该室助理研究员刘君祺女士,她在听完记者的相关问题后,进行了耐心解答。但她同时也提醒道:她只是负责联络的公关人员,并非新闻发言人。所提供的仅是相关参考背景,刊载时不能具其姓名。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她会进一步联络相关专业人员解答。一分钟后,记者便接到她的电话,告知已同书画处负责人约好。当天下午,记者便顺利完成了采访。   在谈到危机处理时,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曾这样表示,一般而言,院方会准备一个“说帖”,用最正确的语句和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去沟通。她认为,这需要耐性、谨慎,还要有气度。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沟通的不止是公关部门。每逢新闻发布会,院方高层均会出席应询媒体提问。据记者观察,只要时间允许,院方负责人如院长周功鑫、副院长冯明珠都会乐于接受媒体的面对面专访。   每3个月,台北故宫都会有一次新展亮相。展览之前,除召开发布会外,院方会派遣或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由分管副院长亲自出马,为记者和志愿者进行详尽的导览和解说。周功鑫对此一再强调,展览是教育的工具,教育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显然,教育功能的实现,台北故宫需要发动媒体的深入参与。   财务年报清晰可查   对周功鑫而言,她的一个理念便是要让藏品“活起来”,以期更深入人心。出身于艺术史及考古学博士的周功鑫,对全球博物馆将馆藏“产业化”的趋势了如指掌。2008年她出掌台北故宫,正好将商业营运观念,注入当时被民进党“去中国化”后的故宫。“懂得怎样行销,你的博物馆才会受大众喜爱,人们才会常来。常来的话,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她说。   近年来,台北故宫出售版权图像、授权厂商制作商品等,在经济收益上的确取得佳绩。其每年门票收入达3亿新台币,纪念品销售金额更高达6亿元。此外,台北故宫有时也被申请包场来办活动,如公司的周年庆、年尾聚餐、酒会等,收入同样不菲。   整体上看,逾7亿元的营收金额实在可观,而其对收入的利用和处理方式,更值得借鉴。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个相当全面而详尽的网站。这个网站上既有新近开设的展览资讯,也有典藏资源和行政管理事宜。网站上并列有2007年至2010年的全部年报。在年报中,以中英两种文字,设有文物展览、学术研究、保存修护、安全管理、营缮建设、预算分配等15个条目。大到门票收入多少、每笔钱的用途,小到雇用了几位驾驶员,一应俱全。   目前,包括纪念品销售在内的休闲消费项目,均由台北故宫员工消费合作社负责。在年报中,就专门列出包括餐饮、礼品等合作社各部门营收情况。比如,2010年的礼品销售总收入达6.47亿元,餐饮收入近6000万元,其它项650多万元元,合计逾7.1亿元。具体支出情况也有详细表项可供查询,共分为缴交之营业金、公积金、公益金三项。“(扣掉成本的利润)还会有一两亿的收入,大部分进入公共财政,还有一部分进入艺术基金。”据熟悉台北故宫经济模式的岛内记者介绍,现阶段围绕台北故宫的争议主要源于对其纪念品收入的分配方式的质疑,“因为每年100多名员工,每人年终6万元新台币的奖金,也由员工消费合作社分发,但这部分盈余是否可以自行分配?”   对此,根据台湾媒体的消息,台北故宫接下来的举措将是在2012年前,把经营餐饮与纪念品销售部分,公开招标委外经营。
  • 西安文物防雷现状堪忧 133处重点文物仅9处检测
    对于大雁塔这样的知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师傅每年都要和同事分批检查,但一些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文物单位就没有这么幸运。   “西安那么多的文物,但主动到防雷部门申请检测防雷设施的却极少,这些年我们只对9处文物做过防雷检测,所以也不清楚文物防雷的现状究竟如何。”从事防雷检测多年的陕西省防雷中心杜师傅告诉记者。   据陕西省防雷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陕西雷电天气要比往年频繁很多,仅5月份西安共发生闪电797次,几乎是去年同期的12倍(去年西安5月份闪电仅68次)。进入7月的第一天,榆林、延安大部分地区更是出现了强雷电天气,短短4小时内全省接连出现了6866次闪电,与往年相比实属罕见。   古代技术沿用至今   每年从3月开始,杜师傅就格外的繁忙,因为他要赶在雷电多发季节来临之前,对西安市范围的文物进行防雷检测。   “很多人都以为避雷针是外国人的发明,其实在富兰克林之前,中国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防雷的技术,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杜师傅向记者介绍,“古人在建筑顶部安装接闪器(类似避雷针作用),在雷电天气里将空气中释放的电吸过来,再通过引下线接地,将电流扩散出去,从而保护了建筑。”   只是一座古建筑究竟需要多少条引下线,每一条引下线是否畅通,如何检测评估防雷的效果……古人更多的凭借经验来判断,而杜师傅的工作则是通过各种仪器,对避雷设施进行测算和评估,为文物防雷增加一道保险。   “其实文物防雷的技术并不复杂,但对于文物来说这样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真要是被闪电击中了,这样的保护是可以‘救命’的,我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文物单位能够主动找我们来做防雷监测,为后人多留点文物遗产。”杜师傅本身对于文物很是喜爱,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文物做点事。   文物防雷存在隐患   相对于现代建筑,文物特别是古建筑,由于多为木结构,经过千百年变得十分干燥,在雨天潮湿,电阻率变小,且内部年久积满灰尘,易积蓄净电,带有电荷容易引来雷电流,所以在防雷方面更需要保护。   所以国家重点一级文保单位和一些易燃易爆的单位一样,防雷要求是最高的一级,即便是省级文保单位,防雷要求也在二级以上,它们都远高于民宅的三级防雷要求。   西安市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但据陕西省防雷中心的数据显示,做过防雷测试的仅有9处。   “像钟楼大雁塔重要的文物,我们会定期做防雷检测,但更多的文物,我们不是专业人士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像09年太白山上的一座古庙,就因为雷劈而焚毁,如果我们知道它,并且做过检测,损失或许就可以避免。”对于那座古庙,杜师傅至今都很惋惜。   去年底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文物局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强调要持续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墓葬、古遗址等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进一步增强雷电灾害防范能力,在杜师傅看来这或许可以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 探访故宫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
    故宫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设计方案 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人员在工作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到2020年,紫禁城就满600岁了,&ldquo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rdquo 是所有故宫人的心愿。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科技无疑是一支重 要的推动力量。无论是安全保护、文物修复,还是观众服务,科技之手正在让古老的故宫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天,让我们走进故宫博物院来探访&ldquo 故宫里的科技&rdquo 。   故宫东北部,景仁宫的东面,有一排红墙黄瓦的建筑,远远望去似乎与其他宫殿别无二致,这就是延禧宫旧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故宫文保科技部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的所在地,也是故宫中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之一。   给文物做&ldquo 全身体检&rdquo   每天早上八点,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的康葆强都会打开实验室外面的玻璃门,换上拖鞋,再穿上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所在的房间就位于实验室一层玻璃门的旁边,透过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一栋俗称&ldquo 水晶宫&rdquo 的白色西洋建筑。   在康葆强实验室的桌子上和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大小不一的透明袋子,袋子里面装着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粉末,袋子上写着这些粉末的材质以及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康葆强每天的工作就围绕着这些透明袋子中的样本展开。   &ldquo 这就是门前那栋水晶宫外墙掉下来的锈粉。&rdquo 康葆强拿起其中一个袋子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道。用他所负责的X射线衍射仪,可以分析出这些样本 材料中的矿物组成信息。&ldquo 应用这些设备可以在文物修复前进行前期检测,并在修复后进行效果研究和评价。&rdquo 康葆强解释说,&ldquo 比如,我们要用一种材料修复陶 瓷,首先可以用这些设备看看这个材料的成分。又比如,我们想用现代的玉石材料修复古代文物上的镶嵌部分,用这些设备就可以帮助分析这个材料是否与古代的相 一致。文物保护修复部门在进行文物的实际修复时,可以参考我们对材料的分析结果,去比较或者寻找可以用来修复文物的现代材料。&rdquo   X射线衍射仪只适用于取样分析手段,也就是进行测试的样品必须是研磨好的粉末或者很平整的平面,面对一些无法取样的珍贵文物就无能为力了。赵兰 负责的激光拉曼光谱仪则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激光拉曼光谱仪装备包括一个水平显微镜,一个拐角镜头,还有光纤,可以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ldquo 这个设备不需要接 触到文物,文物只需要一个支撑,有光源打到文物表面,反射出来的信号收集起来就可以进行分析。&rdquo 赵兰说道。   与分析矿物成分的X射线衍射仪不同,赵兰负责的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的是文物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物相。&ldquo 我们实验室还有一个能做元素分析的大样品室 X射线荧光能谱仪。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能谱仪能检测出一个文物材料含有铁元素的话,那么我这里如果能做出物相,就能告诉你这个材料是三氧化二铁,还是氧化 亚铁,或者是其他。&rdquo 赵兰进一步介绍道。   &ldquo 实际上,大量的文物在修复之前,如果对材质有疑问或者有其他问题,都会取一点样本拿到这个实验室来作分析。当然,像赵兰负责的那台激光拉曼设备,如果样本具有耐激光,就是耐热效应的话,就可以进行无损或微损分析。&rdquo 故宫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ldquo 就像我们宋纪蓉副院长说的,你可以把这里想象成一个"文物医院"。&rdquo 康葆强说,&ldquo 所有的设备都是对文物材料和工艺结构的不同维度进行检测分析,就像对文物进行一个"全身体检",把文物材料分析清楚,为具体修复提供参考。&rdquo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成立于2005年的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一开始只做古陶瓷的检测和研究,现在检测材料的范围逐步扩大,砖瓦、玉石等修复材料都可以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中心的专家认为文物修复不能只依靠机器,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故宫博物院在书画装裱、木器、漆器、镶嵌、青铜器、陶瓷、钟表修复等传统文物修复工艺上有着强劲的实力,雷勇相信,通过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修复。   &ldquo 我们现在正在形成一个机制,就是修复人员与实验室人员的互动,实验室的人要经常到修复工作室去讨论调查。&rdquo 雷勇说,&ldquo 实际上,很多文物的修复 都需要经过采样、分析、再采样、再讨论这样一系列程序。除了内部的交流,我们还会与其他科研机构和院校进行合作,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发的 同步辐射光源等新技术,对文物作相应的无损分析。&rdquo   &ldquo 科技故宫是未来的宝藏&rdquo   雷勇表示,今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将向着&ldquo 现场、原位、无损&rdquo 的方向发展。&ldquo 在故宫博物院,很多文物没有办法挪进实验室,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些 简单、便携的设备。有时,我们也可以将台式设备的一些光纤导出来,或者把操作台撤掉,使文物可以被推进来进行非取样分析。文物检测设备不一定是准确率越 高、灵敏度越高、检测限越低就越好,有时精度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了,这时市场上一些便携设备就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rdquo   到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有两个重大工程要完成,一是故宫整体修缮工程,另一个是&ldquo 平安故宫&rdquo 工程。这两个工程的顺利 完成,是实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的&ldquo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rdquo 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故宫博物院已经把现代科技作为了重要的推动 力。   单霁翔曾经去过埃及博物馆,那里的文物保护中心让他直言&ldquo 特别羡慕&rdquo ,&ldquo 那里的文物保护中心一共有八个车间,每个车间都有几个篮球场大,来自全世界的埃及文物保护专家都云集于此&rdquo 。单霁翔坦言,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中国文物也能有一个这样的现代化文物保护中心。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单霁翔的想法就能得以实现。大约明年,在故宫的西河沿,将会有一排长达360 多米、专门用于文物修复的建筑拔地而起,将现在分散在故宫各处的文物保护设备和人员集中起来。在新建的故宫北院区,文物修复中心的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 米,并且设有文物修复展厅,展示文物修复的整个过程。   单霁翔曾经提出过&ldquo 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十大关系&rdquo ,其中有一项是&ldquo 古&rdquo 与&ldquo 新&rdquo 的关系。&ldquo 所谓的"古"就是指经过合理修缮、传统技艺的传承等使古建筑保持历史沧桑感和健康的状态,而"新"就是指安全防范高科技。科技故宫是我们未来真正的宝藏。&rdquo 单霁翔说。
  • 昆明新添文物荧光检测所
    日前,“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投入运行了,昆明新添一所以高科技荧光检测仪进行疑似文物甄别的专业机构,将为云南省市民间群众性收藏活动提供长期服务。   由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昆明高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近日在昆明西苑路正式开放。经过两个月的精心调试和一个月的免费上机检测试运行,当前检测中心的全套设施运行情况良好,现正式向社会商家、藏家开放有偿检测服务。   据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专家介绍,云南科技检测中心投资引进的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专业化学元素分析仪器。这种改进型的X荧光光谱仪专业标称为“EDX—3600L型X荧光能量色散仪”,能专门针对古陶瓷(胎、釉)、青铜器、贵金属等疑似文物进行无损检测。除了硬件设施外,中心还新引进了目前国内较完整的古陶瓷数据库、青铜器数据库等软件系统,在弥补专家目鉴传统极限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科学检测疑似文物的可靠性。   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隶属上海社会经济研究发展中心,是一家从事中华民间疑似文物甄别及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也向民间群众性收藏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这次引进的X荧光光谱仪,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等部门使用的科学检测设备相一致。
  • 文物无损检测不能因“瓷器门”事件而停止
    事件背景:2011年7月4日约10时,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   经过实验室科研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对发生事故的设备进行检测,反复模拟实验过程,多次集体讨论,并请院外相关专家参与论证,分析事故原因,于7月 21日形成了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初稿。报告初步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仪器操作时存在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报告中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近日故宫“瓷器门”事件发生后,无损检测是否安全可靠,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中科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昌燧表示,无损检测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作为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不应因噎废食,停止文物真品的检测工作。   “对于瓷器的无损检测,主要是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来测定其化学成分,经过相应的数据分析,来进行文物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古陶瓷数据库的建设。”王昌燧介绍说,“故宫从2005年引进无损检测技术,上海博物馆和其他单位开展得更早,但从未听说有类似事故发生。”   此前有媒体称,用于无损检测的仪器十分昂贵,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才买得起。除了“买得起”,“用得来”其实也是一道门槛。经求证,记者了解到,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都在使用这种仪器,设备本身自动化程度较高,经过正规培训后,对操作人员并无极特殊要求。   “事故的发生与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有很大关系,但设备本身也确实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自动保护和自动报警功能。”王昌燧强调,“这在技术上其实不难实现,但是由于此前没有类似事故发生,相关人员,包括我自己,在这方面都未足够重视。”   据悉,今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将开展文物科技评估工作。作为负责人,王昌燧表示,文物科技评估工作是不允许犯错误的。这里所指的错误,主要指文物评估的结论。但现在看来,测试过程中,文物的损坏同样是必须避免的。故宫的“瓷器门”事件,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 我国将制定4项文物检测鉴定新国标
    仪器信息网讯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将制定四项针对古陶瓷鉴定的新国标。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其中陶瓷类文物占比重很大,陶瓷类文物的流通也较频繁,并且也是文物鉴定中的热门。近年来,基于对不同窑口、不同年代古陶瓷标本大量数据的综合研究,形成了一种利用化学组成测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古陶瓷进行间接断源断代的方法。   目前能够适用于古陶瓷无损检测而且较为成熟的分析手段有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两种。   制定《古陶瓷化学组成无损检测 EDXRF 分析技术规范》和《古陶瓷化学组成无损检测PIXE分析技术规范》,主要是针对目前进出境文物鉴别急需的测试分析技术方法要求,拟定古陶瓷化学组成无损检测技术规范,这将有助于规范国内目前新兴的、较为混乱的文物科技检测市场,有助于保证科学检测中文物的安全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为陶瓷类文物的综合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尚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参考,国内热释光实验室都有各自的测定古陶瓷年代的方法。但由于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于取样、制样以及测试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那么所测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准确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因此,制定《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规范》一方面可规范实验室热释光测定古陶瓷年代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可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使得各个实验室之间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 该标准主要对热释光测定陶器古剂量、瓷器古剂量、古陶瓷年剂量、实验室放射源标定、热释光测定古陶瓷年代的误差和装置要求、以及检测报告等作出规定。   此外,《古陶瓷中子活化分析技术规范》的制定将提高古陶瓷科学分析技术水平和分析数据可比性,促进系统地挖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该标准规定了在中子活化分析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古陶瓷类文物标本的微量元素含量测量过程中的样品制备、样品辐照和实验测量、数据处理等实验过程。
  • 仪器检测技术在文物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用高科技仪器检测古陶瓷标本 研究人员用高科技仪器检测“科窑作坊”制作的古陶瓷器具   面对真伪难辨的古代陶瓷,传统的“眼学”常常会出现看走眼的情况。那么,能否将更为客观的科技检测手段引入古陶瓷鉴定呢?   在日前举行的“数字化技术在古代文物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和发展”交叉学科论坛上,上海大学校长、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罗宏杰教授透露,他带领团队近日完成了《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的制订工作,并已提交给国家文物局,有望成为一项行业标准。有了这套标准,全国多家单位的数据库就能实现共享,为陶瓷文物的断源断代提供清晰的数字化方案。   数据库信息比对“验明”身份   在交叉学科论坛上,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研究员表示,所谓“眼学”,是文物鉴定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之学。一个人眼学水平的高低,与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但也与悟性有关。不过,经验和悟性不是绝对的,鉴定专家水平再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文博界如今很重视引入科技检测方法和仪器,如电子显微镜、硬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   罗宏杰教授表示,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已建成了“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库里有大量器型结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博物馆可以进行古陶瓷的3D展示,将器物的内部结构也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器型的数字化信息,不但能用于展示,还可以用作古陶瓷断源断代的辅助依据。   化学组分也是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中的一类重要数据,科研人员对历朝历代知名窑口的瓷器的胎和釉进行检测,采集到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信息。这些信息好比是各种瓷器的“化学身份证”,对于一件“身份不明”的瓷器,可以先对它的胎和釉作无损检测,随后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里的各种“化学身份证”进行比对,这样就有助于判别这件瓷器的产地和年代。“当然,化学组分检测是鉴定古陶瓷的辅助手段,我们还要通过器型结构等综合数据分析,并结合眼学,才能对古陶瓷进行比较准确的断源断代。 ”罗宏杰说。   高科技让陶瓷釉显示奇妙结构   古陶瓷的高科技研究到底是如何进行的?昨天,记者走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采访了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李伟东研究员。   让记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在这里检测的古陶瓷不是形态完整的器物,而是残片,科研人员把它们叫作“标本”。李伟东解释说,这些标本都来自考古发掘现场,有明确的地层和年代信息,来源可靠。而私人藏品或在文物市场上流转的瓷器,真伪不确定,其信息是不能入库的。检测标本所得的信息要输入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所以首先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这样才能把它们作为古陶瓷鉴定的参考。   在拿到一个标本后,科研人员要称重,拍照,测量尺寸,用色度仪测量它的颜色,用X射线荧光仪检测胎和釉的化学组成,这些步骤都是无损检测,随后还要进行有损检测。在实验室,记者看到,古陶瓷残片被切割成一块块1厘米见方的小标本,它们被成批地放入各种仪器。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古陶瓷的釉被放大5万倍,于是各种奇妙的显微结构出现了,有的结构像一颗颗鹅卵石,有的像花园里绽开着一朵朵鲜花。在微量元素ppm级检测中,各个标本所带有的微量元素,会透露其出自哪个窑口的秘密。   李伟东告诉记者,虽然高科技检测能获取古陶瓷的大量身份信息,但很多属于有损检测,所以在对完整器物进行无损鉴定时,高科技不是万能的,只有与眼学结合在一起综合判断,才能给出科学的结论。   如今,该科研基地的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已录入各类信息齐全的数据15000余条,包含各类有代表性窑口的瓷器标本6000余件、陶器标本1500余件。在我国,这样的古陶瓷数据库不止一个。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征求20多家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的最后一稿,并提交给国家文物局。今后,各个数据库有望合成一个大库,在网络上发布,成为业内人士研究、鉴定古陶瓷的重要工具。   “透影白瓷”工艺失传千年终破解   在对古陶瓷测试分析过程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专家破解了许多困扰文博界多年的 “谜案”。   白瓷的起源和特殊工艺就是一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出白瓷的国家,雪白莹润的釉面,让它们显得与众不同。与青瓷、黑瓷相比,白瓷较晚才出现。从2008年起到2011年,古陶瓷科研基地的专家对古代白瓷进行了历时四年的研究。在白瓷的发源地——河南巩义的白河窑,他们对该窑口的青瓷和白瓷进行了检测,发现白瓷胎和青瓷胎的化学组分很接近,而在釉的化学组分中,白瓷比青瓷少了氧化铁、氧化钛这两种着色成分。这些发现,证明了白瓷源于青瓷。   白瓷在北魏时期诞生后,经历代原料改进和工艺变革,在晚唐“终成大器”,达到现代高级日用细瓷器的白度标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土于河北邢窑隋代灰坑的 “透影白瓷”,可谓异峰突起,让专家大为惊叹。顾名思义,这些瓷器具有透影性能,它们的胎体厚度小于1毫米,属于细白瓷。如此精湛的工艺包含哪些“秘方”?文博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邢窑出土的隋代粗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白瓷标本做了系统测试,在分析了它们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烧成温度以及白度后,最终还原了透影白瓷的配方工艺。他们发现,可以将细白瓷样品划分为两类,第一类细白瓷的胎中,氧化铝的含量非常高,而釉的组成处于粗白瓷和透影白瓷的过渡阶段 第二类细白瓷已基本具备透影白瓷的胎釉原料特征,如氧化钾含量高,只不过由于胎体较厚,没有达到透光的效果。对配方的计算表明,隋代制瓷工匠以第一类细白瓷胎釉的原料为基础,在胎中加入了大量长石,在釉中除加入长石外还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石英,作为第二类细白瓷和透影白瓷的原料配方。透影白瓷与第二类细白瓷的原料特征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隋代陶工对器物的胎体进行了刻意的减薄加工,使其达到了透光的效果。   就这样,早在唐代就已失传的透影白瓷工艺在现代科技的 “火眼金睛”下,终于展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科窑作坊”仿制出精美古陶瓷   北宋皇帝钟爱的建窑黑釉盏为何能形成“兔毫釉”和“油滴釉”?在明代大量销往欧洲的德化窑 “猪油白”瓷为何釉色温润如脂?在上海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多种中华名瓷的烧制秘方得到了破解。   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古陶瓷科研基地还开设了“科窑作坊”,烧制仿古瓷器。“这是实验考古学的一种方法,用来检验我们发现的科学规律是否正确。 ”李伟东解释说。   走进科窑作坊,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器物,与在检测实验室所见的残片标本截然不同。仿南宋官窑的青瓷觚、鱼耳炉、弦纹瓶,堪称科窑的代表作,它们造型雅致,泛着古朴的青色,釉上的开片裂纹给瓷器带来了独特的美感。李伟东指着一个口大、脖细、底小的瓷器介绍说,这是仿南宋修内司官窑的青瓷觚,觚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修内司官窑烧制技艺本已失传,如今科研人员弄清了它的胎、釉的原料和烧制工艺,就能把它仿制出来。当然,专家也告诉记者,他们不可能完全复原古代的工艺,比如古人用土窑烧瓷,而如今他们用的是燃气炉。设备的不同使得工艺必然有所差异。   仿古瓷器会不会“以假乱真”呢?对于记者的疑问,李伟东说,“不会的,因为每个瓷器的底部都有‘科窑’印记,以示其真实身份。 ”据了解,在科窑诞生的许多瓷器已作为高级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各方贵宾,它们的问世,体现出了我国古陶瓷科学研究的水平。
  • 仪器检测居然鉴假成真 文物鉴定局面混乱
    一件在收藏品市场上以不到500元价格出售的瓷器,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鉴定机构经仪器分析检测后认定为“西晋真品”。而这家鉴定机构从2009年以来已经鉴定出三四千件“真品”。   ■“科学检测”居然“鉴假成真”   杭州市民邱先生涉足瓷器收藏一年有余,最近却和藏友们起了争议。他慕名找到了当地一家可为文物机检的鉴定机构,有18件瓷器经机检后均为真品。但是几位藏友觉得并不靠谱。   记者一行近日也前往该鉴定机构。它位于杭州市定安路46号五楼,楼梯口挂着多张企业标牌,其中有两张格外显眼:“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杭州科学检测室”。   利国公司负责人余绍尹先对众人带来的6件器物作目鉴:1件瓷器和1件玉器“都不好”,余下4件均为真品。取自杭州收藏品市场、报价不到500元的一件“渣斗”仿品瓷器,他认为产于西晋,一名收藏者带来的仿古青铜观音像,他也认定系宋朝古物。   依照大家的请求,利国公司对“西晋渣斗”和“宋青铜观音像”进行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无损成分分析”,约半小时后出具了两份《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分析报告》。其间,大家希望能见识一下仪器,被工作人员婉言谢绝。   两份报告各分析了瓷器的16种和青铜器的13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结论是:“器秞成分与西晋越窑瓷器釉面成分资料相符合”、“器金属成分与宋代青铜器金属成分相符合”,而依据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余绍尹表示,这些数据资料是“400个科学家60年积累所得”,而所用的“德国‘KETEK’牌7600型X射线荧光频谱仪”是“和‘嫦娥二号’上使用的一样的”。   每份报告收费800元,当记者询问“能否再优惠”时,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800元很便宜了,北京要2500元,而且先收费再检测,对的出证书,不对的不出证书,但钱照收。我们机检通不过是免费检测的。”   而对于报告的权威性,余绍尹也相当自信:“到哪里我们都认同的!”而当众人请教两件器物价格时,他起初表示“只证不卖”,最后还是分别估出了2万和20万的价格。   ■漏洞百出的“科学鉴定”   记者几天后又赴利国公司采访。余绍尹仍坚持认为两份报告真实可靠,也认为两件器物确系古物,同时还否认“器物可以按数据仿制”。他同时表示,所用的X射线荧光频谱仪使用充氦气检测,比抽真空检测更为进步。   记者发现,鉴定报告上的元素数据没有单位,而《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中则分别有7组器胎和5组器釉的10种元素含量百分比数据,若按百分比来对比共有的10种器釉元素含量数据,也有6种相差甚远。而《矿冶卷》中仅有青铜镜、梵钟、青铜鼓等部分青铜器的三四种元素含量数据。   浙江大学文物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博系硕士生导师周少华告诉记者,《陶瓷卷》其中的数据并非全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所得,只能作元素分析和化学组成分析,故适宜于为瓷器断源,不可以直接用来断代。   “这16种元素都属于瓷器中的常量元素,现代制瓷技术完全可以仿制。就目前国内的检测技术水平,还没有某种技术或设备可以直接用来对古陶瓷作精确的绝对的真伪辨识。”周少华说。   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认为,仪器检测确实是科学鉴定文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宋代青铜器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科学检测,离建立数据库尚远,《矿冶卷》中并没有全面的宋代青铜器数据,那些“检测”出的数据何以能证明就是宋代的青铜器?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罗立强研究员主编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教材,他告诉记者,抽真空和充氦气这两种检测方式难分高下。德国KETEK公司的中国代理商北京高分达公司负责人杨银祥表示,KETEK只生产X射线能谱仪,它是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重要部件,后者也仅是文物鉴定的一种方式。   ■文物鉴定局面混乱   余绍尹出具的两份分析测试报告都钤有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的印章。记者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余绍尹确系该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委员,但另一份公告则显示:科学检测实验室已从2010年11月5日起停止检测工作。   文物鉴定的混乱局面引起了文物界专家学者的担忧。谭德睿说:“文物鉴定是一门涉及知识面相当广的学问,像青铜器鉴定就需要对其历史背景、器形、纹饰、铭文、制作技术等有系统认知。我研究青铜器30多年,只能从技术层面辨认青铜器,还称不上青铜器鉴定专家,但是现在有些人学识不足却以专家自居,甚至跨专业越俎代庖。一些所谓鉴定机构也随意开具证书,从中牟利。”而周少华也表示,现在利用科学仪器行欺骗之术近几年时有耳闻,这既败坏了科学技术之良好名声,又给鉴定界增添了混乱。   这种混乱局面的根源是长期以来这一行业无法可依。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主任柴眩华说,现在许多文物和艺术品鉴定机构只是在工商或者民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国家《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对这些机构的鉴定资质都没有要求,因此,其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就难以保障。根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文物所有权人或持有人可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   不但成立、注册无法可依,文物和艺术品鉴定机构的运作同样也得不到法律规范。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田宇原说,目前只有《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对美术品经营机构有所规范,而其他文物和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运营始终无法可依。他认为,要端正文物鉴定市场的风气,既要靠行业自律,也要靠包括媒体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同时也需要法制建设。“过去文物鉴定是文人圈里的雅事,现在是‘全民收藏’时代,如果无法可依,文物鉴定行业就无法健康发展。”
  • 杭州某实验室违规检测文物 获利超24万
    该检测实验室鉴定并开具证书的“宋青铜观音像”其实是以500元购得的仿品   “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检测杭州实验室”负责人坚称送检地摊仿品为真   日前媒体披露的《花800元 假文物被“专家”鉴定为真》稿件,在沪浙收藏界引起一定反响。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昨天就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将仿品鉴定为晋宋文物的“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杭州实验室”与他们并无关联,“我们协会再次提醒公众,不要上当受骗。”7月13日,记者与其他媒体再次来到余绍尹提供“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鉴定证书的利国文化公司,让人意外的是,余绍尹依然坚称记者手中的假文物是真品。   将地摊仿品鉴定为文物的是杭州利国文化公司,而其给早报记者开具的鉴定书所盖公章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然而在鉴定书的左下方则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杭州实验室”(下简称“杭州实验室”),地址为杭州市定安路46号5楼。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处副主任周咏梅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是在你采访提及时才第一次听说‘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杭州实验室’。”   杭州实验室负责人为余绍尹,昨天记者来到余绍尹所在的利国文化公司,拿出上次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鉴定并开具证书的“西晋越窑渣斗”、“宋青铜观音像”2件器物,并明确告知余绍尹,手中的两件器物是记者在杭州收藏品市场上,向某摊位老板提出购买价格低廉的仿制品的要求后,分别以200元和500元购得。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的鉴定,明确认为2件器物是假文物。   但是,余绍尹拿过器物观察后仍坚称这两件器物是真的,“有时候你去问这些老板买假货,他卖给你的也可能是真的。你这次买到的几件,很幸运就是真的。比如这件‘宋青铜观音像’检测出来含有稀有金属,这是因为古代用‘溶解法’把稀有金属融进去,现在是用‘电解法’,都没有稀有金属。这种技术从目前来看绝无可能造假。”   “我们这里这几年的检测中,真品的比率比较高。随着藏家收藏知识的提高,现在拿过来80%的器物鉴定后显示为到代真品。”余绍尹还称,他可以陪记者去上海的古玩市场走一走,他敢保证市场上农民所带来的器物80%以上都是对的,而且其中精品率也是不低。   “盖章机构”是花钱所购 “每年交给协会数万元的管理费和检测费用”   记者拿到的分析检测报告中,发现盖有“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的公章。余绍尹表示,他们跟“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 签署过一份协议,明确了“杭州实验室”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的派出机构。并且他们每年交给协会数万元的管理费和检测费用。   为此,余绍尹还给记者出示了这份协议,协议中甲方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乙方为“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大致内容为“为了用科学手段鉴定文物,进行有偿服务。甲方收到款2个月,提供给乙方‘KETEK’品牌的‘X-荧光屏谱仪’一套交由乙方使用,平时探索发现及时通报,有利于工作水平提高。乙方应每年向协会交纳3万元的管理费以及检测费用的20%”。协议的签署方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签字人“朱震”。   随后,记者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官方网站的公告栏中发现,一条名为《科学检测实验室停止检测工作》的公告,内容为“自2010年11月5日 起,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停止检测工作,朱震先生不再担任本协会科学研究部副主任兼科学检测实验室主任职务”。   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处副主任周咏梅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是在你采访提及时才第一次听说‘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杭州实验 室’,不过可以明确该机构肯定跟我们协会无任何关系。协会下属确有‘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实验室’,但协会并未授权该机构在异地建分支机构,并从事营利活动。况且协会已经在去年的11月发公告,停止该机构的一切检测工作,试问在此之后开具盖有该机构公章的证书能信么?因此我们协会再次提醒公众,不要上当受骗。”   当记者向余绍尹谈及“科学检测实验室停止检测工作”一事,他称不知情,并表示,协议是与朱震签订的,当时没有说有效期,况且今年还交了钱。   “与‘利国’的协议是我代表‘科学检测实验室’签的,当时签这个协议的目的是为更多民间藏家进行文物鉴定,今年我还收了‘利国’2万元的管理费。”原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研究部副主任兼科学检测实验室主任朱震表示,他与利国签订的协议在此后有些变动,管理费降为每年1万,检测费用的20%也从来没有收过。至于“杭州实验室”被停止检测,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提出将该机构的管理费从以前的3万提高到10万,他不同意导致的。“目前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本来谈好管理费降到6万,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谈成”。   两年对3000-4000件真品进行鉴定 获利至少在24万元以上   耐人寻味的是,记者的文章刊发后,一些知名艺术网站的多个论坛上还出现了署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务中心副主任姜俊杰”所写的文章,称 “现在一些利益受损者,仇视民间收藏的一小撮人设套陷害,前有《南方周末》的小记者陷害收藏界的汶川捐赠,现在上海东方早报的小记者来趟这浑水,他们意在何为?”   事实上,该帖所说“陷害收藏界的汶川捐赠” 一事,讲述发生在2009年5月由部分民间文物藏家组织的“国宝献汶川”文物捐赠活动。当时主办方号称接收了共66件总值数亿元的藏品等待拍卖。这些藏品都采用一种名为“X-荧光屏谱仪”进行无损性检测,其中至少8件被检后证明是“真品”。而其中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和直径超过1米的“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大盘”在内的多件“国宝”,收藏界普遍指认为“假得离谱”的“赝品”。由此,南方周末采写的 《“国宝献汶川”还是“洗白”赝品?》一文中对该事件进行详细报道。   “国宝献汶川”活动的组织者许明此前表示,杭州就有一台由藏友购买价值30余万元的“X-荧光屏谱仪”,属于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同时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科学检测杭州实验室,该公司每年要向该协会上交数万管理费。而捐赠中受到争议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此前便为利国公司总经理余绍尹持有。“该实验室的一个原则是检测结果年代不符合不收钱,真品证书的市场价格是每张800元。”   记者从各种公开渠道了解到, “国宝献汶川”活动是余绍尹的名字首次与文物相关联,此后余频频以专家身份出现在浙江某电视台“鉴宝”栏目, 在此之前记者没有查到任何余绍尹与文物有关的公开文章。与此同时,早报记者从网上查到一家名为“杭州绿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 等销售的公司,法人代表为余绍尹,该公司于2004年成立、2009年6月1日注销。虽然早报记者无法确认同为一人,但在“利国”所在办公地点的茶几下, 发现大量与医药有关的书籍和资料。   “我搞文物收藏已有30多年。”余绍尹说,在“国宝献汶川”的66件文物中,有15件是他这里鉴定的,当时15件器物中有3件器物不对,他就从自己的私人珍藏中挑了3件珍品捐了出去凑到15件。“我开设的‘利国’从2009年开始对外开展文物鉴定工作,在两年多时间内共对3000-4000件真品进行了鉴定,为国家保护了一大批文物。”   根据余绍尹所说两年对3000-4000件真品进行鉴定,每件证书800元计算,这两年余绍尹依靠仪器对文物鉴定,获利至少在24万元以上。
  •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300万中标文物无损检测项目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2016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交互展示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所属两课题招标结果公告 /strong /p p   2016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交互展示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所属“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招标编号:WK201501)和“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2个课题(招标编号:WK201502),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按招标程序产生的中标人为: br/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3" cellpadding=" 0" tbody tr td width=" 10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招标编号 /p /td td width=" 23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招标课题 /p /td td width=" 19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中标单位 /p /td td width=" 12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科技经费 /p /td /tr tr td width=" 10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K201501 /p /td td width=" 188"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td td width=" 19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北京清美文博国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p /td td width=" 12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30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10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K201502 /p /td td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 23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td td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 19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p /td td style="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 12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300万元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特此公告。 /p p   在此谨向参加并支持此次招标活动的所有人员表示感谢! /p p   联系人:杨鸿佼 李点睛 付晓玄 /p p   电话:010-66127010,010-66516155 /p p   传真:010-66127010 /p p   监督电话:66153445(纪检监察处) /p 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西楼6层601室 /p p   邮编:100035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5年12月28日 /p p br/ /p
  • 光谱仪器助推战国文物成功进行原位无损检测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成功进行了原位无损检测。   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利用光谱仪可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阳光中的七色光是肉眼能分的部分可见光,但若通过光谱仪将阳光分解,按波长排列,可见光只占光谱中很小的范围,其余都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光谱,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等。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这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此次光谱仪成功用于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原位无损检测。   该项研究确定了这些精美的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采用锑基、锡基化合物作为着色剂/乳浊剂,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   结合器型、纹饰的分析结果,研究认为,此次检测的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技术应该是多元化的,且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或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彼此之间有相互交流的不同制作中心。这一发现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与古代玻璃相关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证据。   鉴于便携式光学与光谱学方法的优势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目前已成功将多种分析技术应用于对中国新疆拜城克孜尔、河南淅川、湖北江陵、广西合浦等地区出土的古代玻璃化学成分、锑基、锡基乳浊剂/着色剂以及原材料残余物等的相关研究中,确定了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至唐、宋时期的钠钙玻璃与西方同类制品中锑基和锡基着色剂、乳浊剂出现的时间顺序基本一致。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在《中国科学》、Journal of Archaeomety Science、Archaeometry、Microscopy Researchand TechNIque、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Journal of X-Ray Spectrometry等多个学术期刊中公开发表。   古代玻璃、青铜和陶瓷都曾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探索古代玻璃中所蕴藏的奥秘,为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信息。该研究受上海市公共研发平台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以及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   中国是文物大国,但却并非文物保护强国。一直以来,国内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总体形势极为严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更好的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应建立物质文物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该项研究顺应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仪器装备的具体需求,对加强国内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信息交流有着重大意义。
  • 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落户重庆
    工作人员用仪器检测陶瓷古董   20分钟即可为您的宝贝验明真身,断定年代。12月24日,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重庆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检测中心正式落户北部新区,该中心由中国重庆硅酸盐研究所主办,重庆市收藏协会协办。   该中心采用全球最大真空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贵金属进行无损伤快速精准检测。中心建立有历代众多窑口,各个时期官窑、民窑数据库。   重庆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王杰表示,以前的碳14检测,需要取样,对检测器物尤其是薄胎陶瓷是很大的伤害,采用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可以完全避免。   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收藏协会会长王雍刚指出,机器科技检测还不能完全取代专家目测手试法,两者相结合,更能够得出一个完善而准确的结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件五彩龙纹大盖罐,工作人员将其放在机器中,经过20分钟18个指标仔细检测后,确定该五彩龙纹大盖罐釉胎成分与明宣德成分相符。此前,已经经过专家目测手试。两者结论一致,故得出最后的为真品鉴定结论。
  • 北京科委就“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重大项目招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6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交互展示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所属两课题的招标公告 /strong /p p   为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结合课题特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取课题承担单位。本次招标工作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 br/ /p p   本次招标活动的招标人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招标代理机构是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现请投标人就2016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交互展示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所属“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和“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2个课题进行投标。 /p p   现将有关招标事宜公告如下: /p p   一、招标课题名称及编号 /p p   招标课题1: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p   招标编号:WK201501 /p p   招标课题2: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p   招标编号:WK201502 /p p   二、课题目标 /p p   招标课题1: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p   研发基于信息墙技术的文物修复展示平台。平台包含基于自然图形图像、自然语音语义、自然交互等的信息采集接口模块 包含基于海量数据处理、同步与展示的信息墙技术,利用超大规模显示系统与超大规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的信息展示接口模块 包含基于大数据的后台处理模块等,满足国内文物修复行业整体展示需求,促进文物修复整体内容的教育、传播功能,实现文物修复知识普及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p p   招标课题2: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p   1、研制大幅面高精度文物光谱成像自动扫描系统1套,具体技术指标:最大成像幅面2m× 2m,二维自动光机扫描方式,光机扫描精度优于50& amp #956 m,探测光谱范围400-2500nm,瞬时视场分辨率优于1.5mrad,共光路集成,波段数不少于600,峰值信噪比1000:1,空间维像元个数全谱段一致,不少于360个,成像幅面范围内光照均匀。 /p p   2、文物高光谱图像分析软件1套,采用C/C++语言开发,可跨平台运行,软件提供专家模式和智能模式两种信息解译模式,具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浏览、分析结果可视化等功能,并能够一键式提取文物的线描、颜料、符号等特征,建立文物颜料光谱数据库。 /p p   三、投标人资格 /p p   1、在北京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商独资和中方股份未超过50%的中外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p p   2、资信良好,在最近2年内无不良记录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p p   3、投标人在北京市科委的信用评级为C以下(含C)的不具备投标人资格 /p p   4、承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到期应结题而未结题的单位,不具备投标人资格 /p p   5、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投标人资格条件。 /p p   四、投标须知 /p p   招标课题1: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p   投标人应具有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基础及相关硬件设施条件,并提供相关证明。 /p p   投标人如有合作,应在投标方案中明确说明合作内容、方式、技术方案等重要内容。投标时必须签订分工明确的合作协议。 /p p   招标课题2: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p   投标人应具有高光谱文物成像检测研究基础及高光谱软硬件集成开发的研究经验及相关硬件设施条件,并提供相关证明。 /p p   投标人如有合作,应在投标方案中明确说明合作内容、方式、技术方案等重要内容。投标时必须签订分工明确的合作协议。 /p p   五、招标课题研究进度要求 /p p   招标课题1: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p   完成本课题的时间为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课题任务书》之日起2年内完成。 /p p   招标课题2: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p   完成本课题的时间为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课题任务书》之日起2年内完成。 /p p   六、课题经费 /p p   招标课题1:文物修复过程交互展示系统研发 /p p   投标报价的币种采用人民币。 /p p   招标人不限定投标报价的上限 但是投标人申请招标人资助资金不能超过人民币300万元,经费的支付办法以双方签订的《课题任务书》为准。 /p p   投标人应合理报价,科技经费报价的合理性是评标的标准之一。 /p p   投标人申请招标人拨付的科技经费按照《招标文件(下)投标文件格式》中“开标一览表”规定方式报价。 /p p   招标课题2:面向文物修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发 /p p   投标报价的币种采用人民币。 /p p   招标人不限定投标报价的上限 但是投标人申请招标人资助资金不能超过人民币300万元,经费的支付办法以双方签订的《课题任务书》为准。 /p p   投标人应合理报价,科技经费报价的合理性是评标的标准之一。 /p p   投标人申请招标人拨付的科技经费按照《招标文件(下)投标文件格式》中“开标一览表”规定方式报价。 /p p   七、招标文件的获取 /p p   有意投标者,请按下述时间、地点购买招标文件(请自备U盘),招标文件售出后概不退还。 /p p   2015年11月20日起至2015年12月21日止(公休日及节假日除外),每日9时00分至16时30分。 /p p   招标文件出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科技大楼西楼6层601室(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p p   八、招标文件售价 /p p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200元。 /p p   九、投标 /p p   接受投标文件的时间: /p p   2015年12月22日9时00分至17时00分(北京时间) /p p   2015年12月23日9时00分至17时00分(北京时间)。 /p p   投标文件送达地点: /p p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科技大楼西楼6层601室。 /p p   十、开标 /p p   开标时间:2015年12月24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p p   开标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科技大楼西楼6层(618会议室)。 /p p   十一、联系方式 /p p   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p p   联系人:杨鸿佼 李点睛 付晓玄 /p p   电话:010-66127010,010-66516155 /p p   传真:010-66127010 /p 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科技大楼西楼6层601室 /p p   邮编: 100035 /p p   监督电话: 66153445(纪检监察处)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5年11月20日 /p p br/ /p
  • 安捷伦推出艺术品与文物保护无损检测解决方案
    ——安捷伦移动检测系列解决方案1   艺术品和珍贵文物的鉴定与修复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使用无损检测的科技手段也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不断寻觅和探索的方向。作为全球领先的科学检测仪器供应商,安捷伦科技公司依据最新的光谱检测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品与文物保护无损检测应用解决方案,期待能够为从事文物保护、科技考古艺术品修复与鉴定的工作者提供新的检测工具。   创新设计的无损检测应用解决方案由手持式4100 ExoScan、4200 FlexScan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 Cary 6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组成,由于结构紧凑、经济实效,这些仪器可以适合检测处于任何位置的样品并进行无损检测,而不是要求将样品放到仪器的样品池内。最关键的是这些仪器即可以适用于实验室也可以适用于野外作业,并且都可以得到与实验室用仪器相同质量的实验结果。以下是这个无损检测应用解决方案适合的应用   Ø 分析绘画作品、证件、文件、手稿、历史照片、雕塑、建筑、挂毯、砖瓦、镶嵌品、木器。   Ø 鉴定天然及合成有机与无机颜料、色素、染料、干燥剂、粘合剂、漆料、树脂、涂料、胶黏剂、纤维。   Ø 确定老化影响,包括紫外线、热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伤。   Ø 支持珍稀物品和文物的清洁与修复。   Ø 鉴别赝品或修复品。   详情请访问:http://www.chem.agilent.com/en-US/promotions/Pages/artconservation-cn.aspx?cid=7628 获取有关应用简报和产品等详细信息。
  • 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无损检测需求凸显
    2017年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指出,文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规划中第五部分特别强调要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在技术方面,要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文物保护装备建设。其中特别指出,要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专用技术、无损分析检测和多技术协同探测技术研发,构建考古现场保护体系。  此外,还将开展文物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风险处置关键技术和出水文物、土遗址、壁画、石窟寺等成套保护技术及生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发。开展书画、纺织品、陶质彩绘文物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文物保护材料性能和保护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木结构建筑和历代书画传统工艺谱系研究。以博物馆和大遗址为对象,开展智慧博物馆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深化“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发展模式,加强企业与文博科研单位、用户单位的合作,推进文物博物馆专有装备研发、推广应用、替代升级,形成文物保护装备产品系列。制定文物保护装备产品标准,建设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  另一方面,加快急需标准制定,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加强文物术语与编码等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加强文物数字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交换、服务等通用标准的制修订,加强文物价值评估、风险管理、保护技术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完善标准复审制度,完成50项以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进单位(实验室)标准、地方标准建设,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强化文物标准宣传贯彻,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工作,建设国家文物大数据库,建成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完善文物部门政务公共服务系统,实现文物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资源共享共建。  此外,《规划》中还提到,将推广文物科技成果,构建多元化科研组织。建成30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以上文物行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详细内容如下:《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 言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全社会保护文物的共识初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保护责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广泛认同。文物资源家底基本廓清,文物保护对象和范围更加拓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推进 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4138.9万件/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 世界遗产50项,跃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项。文物保存状况有效改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延安革命旧址群等文物保护修缮重点工程顺利完成,抗战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展示全面提速,水下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突破,城乡建设中文物考古和抢救保护协同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有序开展。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4013家,全国平均29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文物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文物保护法》启动修订,《博物馆条例》公布实施,文物执法督察和联合执法力度逐步加大,依法行政能力和宏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文物工作保障体系日渐完善,文物保护投入大幅递增,文物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文物博物馆机构稳步增长,文物博物馆人才培训力度持续加大。文物对外交流合作长足发展,文物进出境管理持续加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取得新成果。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全社会依法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增强。文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文物工作责任更加重大,文物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文物事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文物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文物资源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良好,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得到落实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一步加强,珍贵文物较多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全部达标 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和形式实现突破 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馆藏文物展示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体系逐步形成,有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实现对外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更加彰显 文物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完备,文物保护利用理论架构基本确立,文物行业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基本形成 文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文物执法督察体系基本建立,文物行政执法力量得到加强,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文物市场活跃有序,文物收藏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物进出境监管和文物鉴定服务日趋完备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格局基本形成,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事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文物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确保文物安全。  (一)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夯实不可移动文物基础工作。建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状况评估制度,发布年度评估报告。开展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水利遗产普查和保护,加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物保护。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和遴选,落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公布和实施,推动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继续重视基本建设考古,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研究建立文物影响评估制度,推动地下文物埋藏区的认定与公布。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推动考古、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展示水平。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加强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史料的调查、征集、研究工作,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清理、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加强革命文物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完善馆藏革命文物监测调控设施,改善革命文物的藏品保管和陈列展览条件。  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加强濒危文物抢救保护,简化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加强长城保护。开展山西古建筑、江西海昏侯墓保护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效应的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开展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文物保护、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保护、西部地区石窟保护展示工程。建立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机制,实施冬奥会区域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推进京张铁路整体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常态化、标准化,出台日常养护、岁修、巡查和监测工作规范。指导古建筑密集区开展古建筑养护工程试点和古建筑保护利用综合试点。  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申报和管理制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实施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  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沿海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和水下考古发掘保护项目,划定一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推进南海I号、丹东I号等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项目,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提升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装备水平,建成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  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坚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工作原则,加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动态管理,推进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古泉州(刺桐)史迹、良渚遗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推动陆上丝绸之路其他廊道申遗。加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沿线文物保护。完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和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监测和报告制度。  (二)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  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普查数据和普查成果,实行国有可移动文物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库。  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制定文物病害程度和健康状况分析评估标准,实施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重点开展纺织品、漆木器、书画、青铜器等易损文物抢救修复工作。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平台,提升馆藏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和专业装备水平。  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出台馆藏文物日常养护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博物馆库房标准,实施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达标和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在文物收藏较为集中的博物馆,建设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环境调控系统和专有装置,实现国家一、二级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全部达标。在地震多发地区,开展馆藏文物防震设施建设。实施馆藏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改善馆藏革命文物保存环境。  (三)加强文物安全  创新文物安全监管模式。推动将文物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层层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修订文物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文物博物馆单位应急管理规范和安全保卫人员岗位职责,推动文物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  提升文物安全监管能力。制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开展文物被盗、被破坏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数据库,推广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远程监管、文物建筑消防物联网监控和文物安全监管人员田野文物智能巡检,基本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提高文物安全防范水平。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健全文物安全防护标准,推广文物博物馆单位防火防盗防破坏先进技术和专有装备,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专栏1 文物保护工程  1.长城保护计划: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惠及民生”的长城保护体系,编制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和省级长城保护规划,实施一批长城抢险加固、保护修缮、设施建设和综合展示工程,新建一批长城保护展示示范区。健全长城保护管理制度,推动组建国家级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开展长城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2.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立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旧址保护修缮三年行动计划和馆藏革命文物修复计划,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革命旧址保护展示项目,抢救修复濒危、易损馆藏革命文物 推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整体保护经验,实施鄂豫皖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展示项目,继续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展示 加强对革命文物的研究阐释,改进提升革命文物陈列展示水平,推出一批弘扬革命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革命文物专题展览,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实施“长征——红色记忆工程”,编制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展示,打造长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行动和经济社会发展。  3.“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以良渚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展现早期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以殷墟等遗址为重点,深化夏商周考古工作,揭示早期中国整体面貌 以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长江中上游文明进程、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为重点,推进区域文明化进程研究。实施良渚、殷墟、石峁、二里头、三星堆、秦始皇陵、景德镇御窑、圆明园等遗址展示提升工程,建成一批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4.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调查,基本掌握西沙海域文物遗存状况,加强明清海防设施、窑址、海岛文物调查研究,推进东海、黄海、渤海及内水重点区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实施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修缮、展示提升和环境整治项目。  5.西部地区石窟保护展示工程:加强四川、重庆、甘肃等石窟寺石刻保护展示,实施石窟稳定性评估、石窟本体及载体加固治理、窟檐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形成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石窟展示廊道。  6.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传承藏族传统营造技艺 实施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文物特别是军垦文物保护。  7.古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山西古建筑、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沈阳故宫等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推出一批精品工程。完成2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  8.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保护展示提升工程:制定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和养护规程,实施上海、广州、青岛等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保护和京张铁路、中东铁路历史建筑整体保护工程,基本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工业遗产、名人故居保护修缮项目,提升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  9.水利遗产保护工程:健全水利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制定水利遗产保护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开展水利遗产保护、监测、管理和展示、利用研究,实施一批重要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10.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完成5万件馆藏珍贵文物的病害分析与健康评估工作,完成4万件馆藏珍贵文物及重要出土文物、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建立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基础资料数据库。  11.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达标和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完成150家博物馆及重要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达标建设项目 完成10万件珍贵文物柜架囊匣配置工作 完成省级博物馆库房标准化改造,实现新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达标 完成处于全国7度抗震设防区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防震加固设施建设。  12.文物平安工程: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高风险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防盗技术设施建设,高风险古城镇、传统村落、古建筑群防火技术设施建设和高风险古建筑防雷技术设施建设。完成1000处第六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火防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体系。  三、全面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  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贯彻落实好《博物馆条例》,优化博物馆结构,丰富博物馆藏品,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水平,建设现代博物馆体系。  (一)优化博物馆建设布局  到2020年,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推动公布《博物馆建设标准》。加强标志国家及地方文明形象的重点博物馆建设,支持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完善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工作机制,推进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等改扩建和功能提升工程。加快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建设,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和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形成一批具有鲜明主题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群体。加强市县博物馆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博物馆建设,实施边疆地区博物馆建设工程。  (二)完善博物馆管理机制  完善博物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机制,健全博物馆藏品和展览备案制度,建立博物馆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公布《国有博物馆章程范本》,修订《博物馆评估办法》。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完善非国有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非国有博物馆准入退出制度,修订《非国有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实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质量提升工程。  (三)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  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机制,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估管理制度,探索对免费开放博物馆实行动态管理,将更多博物馆纳入各级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改善博物馆服务设施和接待条件,拓展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中心和研究中心作用。健全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国家一级博物馆与市县级博物馆借展、联展、巡展合作机制。加强流动博物馆建设,推动展览陈列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强化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定期开展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活动,推出一批博物馆教育精品项目和示范活动。  (四)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  完善博物馆藏品征集标准,拓展博物馆藏品征集领域和途径,充实基层博物馆藏品数量和类型。加强近现代文物征集,注重民俗文物、民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程。健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藏品信息备案系统,形成博物馆藏品资源共享和馆际交流机制,推进考古机构依法向博物馆移交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出水文物。  专栏2 博物馆建设工程  1.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工程:全国国有博物馆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10万小时以上/年,每家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4次以上/年。建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库,制作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100个以上。开展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建设,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创建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品牌。  2.边疆地区博物馆建设工程:实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级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一批反映边疆历史及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边疆博物馆,全面提高边疆地区博物馆的藏品保存和陈列展示水平。  3.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质量提升工程:将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非国有博物馆定级评估,加强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修复、公共服务和教育设施建设。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专业指导、技术扶持和人才培养。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推出100项非国有博物馆精品展览或教育活动,促进将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范围。  4.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程: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国家重点建设成就、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重要实物调查与征藏,制定入藏门类、标准和规范,重点充实基层博物馆藏品资源,新增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藏品达到10万件以上。  四、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坚持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用文明力量助推发展进步。  (一)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国家记忆工程,建设全民共识的国家精神标识。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进山东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编纂出版《中国文物志》。  (二)彰显文物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模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美丽中国建设相结合,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打造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促进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管理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定期或部分对公众开放。分类分级制定文物景区游客承载量标准,培育以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博物馆商业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开展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和经验推广。研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规范性文件。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估,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文物工作和加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 古币鉴定专家刘传友:文物要到正规第三方机构鉴定检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能是当下文物鉴定的真相  2016年12月1号下午4点多左右,中历文物鉴定中心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妇,或许热恋中的恋人,拿着一块大清银币正面。  如图重36.4克来做鉴定,我告诉他两种鉴定模式,一种认为眼学的鉴定,一种仪器分析,最后商议选择仪器分析,结果是铜78左右,锌22左右,我告诉他是仿品,年轻说是祖传的,这个我不怀疑,因为历代钱币都有人作假,之后就走了。  可是没几分钟跑回来了,手里拿着电话,正在与上海某公司通话,叫我接电话说这钱币是真的,我很诧异,大清银币除了宣统三年目前发现含银量有低于百分之七十的,还是极为个别才有,光绪大清银币按标准规则应该96-98成色,光绪元宝亦是如此,但是基本不达标也是真的,但是不低于89成色,电话那头跟我说这是那个时候的母币,是用铜做的,人家做了几十年的行业了不会错的,我真不想跟一个不懂的人讲下去,最后对方暴漏目的,他说你们检测它是不是银币,我们看的是母币,不一样的观点,我一听就乐了,最终还不是想骗客户的,因为故宫都没有子母币 ,更别说样本了,另外就算这玩意也不会流落普通人家啊,而却来我这里鉴定大部分藏家说别人跟他说是母币,据我所知,这类钱币属于机制,采取英国进口机器制造,不存在那一说,此类事件我今年一遇到很多次了。  在这里我只想跟广大藏家说:出售之前到正规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检测,千万不要相信由艺术品拍卖公司给你指定的单位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杨文武:认真做事 踏实做人
    p   杨文武是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17年来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p p   2015年天津812大爆炸发生,杨文武受省环保厅委派,作为技术专家驰援天津,核心区死伤惨重,只有防化部队才能进去。杨文武连续十多天参与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工作,共检测爆炸核心区污染样品300多个,受到环保部及省厅领导的书面表扬。由于连续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工作压力巨大,头发成片成片地掉,眉毛、胡子也掉得一根不剩。 /p p   有一年,杨文武带领同事去内蒙古鄂尔多斯进行监测工作。当时正值年底,天气特冷,有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当地气候干燥,杨文武本来就有鼻炎,去的第一天就流鼻血。工作地点在当地煤化工园区,连续7天采集空气中的二口恶英。因为园区距离市区100多公里,吃住只能在一个简陋的乡村旅馆。白天10个小时在室外,晚上还要两次到现场巡检,在旅馆里还连续加班写单位的一些材料。内蒙古的饮食又咸又辣,吃到肚子里火辣辣的难受,他还幽默地说:“天气冷,吃辣的扛寒。”在他坚韧的毅力下,坚持一个星期圆满完成工作,得到内蒙古省中心站和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两级领导的高度称赞,也为本单位赢得了荣誉。 /p p   杨文武常说:“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数据分析和判断结果关乎泰州的碧水蓝天,关乎无数家庭的幸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环境监测人就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杨文武先后获得“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br/ /p
  • 无损探测技术在文物损伤修复研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p   在故宫近日90周年庆展出的43件修复文物中,有一副静静躺在玻璃柜中的小面具,并不特别引人关注,但故宫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告诉记者,它绝对是检测修复过程中科技含金量很高的一个作品。 /p p   据雷勇介绍,这幅辽代人面纹牌饰,又名人面铜甲片,虽然出土地点未知,但应是辽代契丹族墓葬陪葬品。在修复之前的照片上,表面有锈蚀、破损、缺失,整体情况非常脆弱。 /p p   “对于准备修复、保护处理的金属文物,无损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恰当的分析工作可以取得文物成分、结构、缺陷等十分有用的信息,用以指导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及后续的修复、保护处理工作。”实验室研究人员曲亮告诉记者,在对面具的前期检测关注工作中,他们先后用到了X射线照相、紫外激发荧光照相以及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无损分析方法。 /p p   “首先我们使用了工业X射线探伤机,对面具进行X射线照片的拍摄,最终为面具拍摄了理想的X射线照片”。曲亮解释道,我们可以根据金属文物的X射线照片,来分辨器物的材质差异和结构信息,进而无损获得其内部的腐蚀程度、材质缺陷以及修补痕迹。 /p p   通过对面具X射线照片的观察和面具表面诸多细节的推测,修复团队认为,由于金属文物修复一般使用有机胶黏剂,因此可以利用有机物在紫外光照射下所产生的荧光效应来无损观察并分辨出面具上曾经修复过的区域。 /p p   接下来,他们在暗室环境下,使用365nm的长波紫外光源,对面具进行观察并照相获得了正反各个位置的紫外荧光照片,最后加以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面具正面有绿色锈蚀的位置与无绿色锈蚀的基体位置,进行无损的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点位的成分组成类似,均含有银、铜和锡三种金属元素,证明了该件面具应是银铜合金的产品。 /p p   无损分析完成后,修复人员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面具进行了外形的数字采集,并在计算机中完成了残缺部位的模拟补配修复。由于面具基体较薄,残缺部位形状复杂且弧度较大,较难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补配,修复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残缺部分精确的补块,经过多次颜色过渡、套色后,将整个面具修复部位的颜色调整到与面具整体相协调,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至此,面具的整个修复过程才告完成。 /p
  • 国内首次实施缪子成像技术对大型文物古迹开展探测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城墙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数百年的屹立使得西安古城墙出现了部分坍塌、沉陷等现象,而且很多病害的关键病灶在墙体内部,对探测勘探手段提出了重大挑战。深入了解古城墙的内部结构,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修复,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常规物探方法中,或需要对目标物进行破坏勘探,或很难穿透目标物,或精度不够,让大型目标物内部探测成为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新型、环保、安全的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缪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我们周围空间中的缪子主要来自宇宙初级射线与大气相互作用后的次级产物。近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带领团队来到古都西安,专程为西安古城墙做了一次基于宇宙射线缪子的健康“CT”体检。团队选择了城墙的58号马面区域作为探测目标,共设置了六个测量点,多角度采集缪子数据。反演结果清晰地展示了在马面墙内部分区域明显的密度异常体。与此同时,在成像结果中发现的一个低密度区域,经确认为马面的配电室(未被事先告知);缪子成像技术将其位置、形状、大小清晰地呈现出来,获得了盲测的有效验证。团队对西安古城墙的探测是国内首次实施的缪子成像技术对大型文物古迹的实验研究,研究成果对大型文物古迹考古与保护、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图:缪子成像探测仪器在西安城墙现场的实验布局。1-6号位置针对58号马面,A、B位置为空测位置。图:西安城墙内部成像成果图宇宙射线缪子存在于自然界,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在大型文物古迹考古与保护、矿藏勘探、冰川科考、滑坡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刘志毅教授团队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成功研发出宇宙射线缪子CORMIS成像系统,为有效解决特定大型目标物的内部成像难题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兰州大学、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西安城墙管理委员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目前相关成果以精选(featured)和封面(cover)文章刊发在应用物理经典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上,硕士研究生刘国睿、博士研究生罗旭佳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刘军涛副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同时,AIP科学之光(Scilight)也对该成果作为亮点工作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扩展阅读:《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https://doi.org/10.1063/5.0123337Scilight:https://doi.org/10.1063/10.0016773
  • 盘点那些可以让文物“说话”的仪器和技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文物研究不仅是对其价值的判定,更是历史的述说。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中国拥有5000多家博物馆,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年代久远、保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其复杂程度让文物鉴定研究行业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在文保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物鉴定也已经单纯的从凭眼力,发展到了科技考古时代。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揭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静默”的文物鲜活了起来!回看请点击》》》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 “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引发了关于科技考古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再一次向公众展示并普及了科技考古的信息。就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冲在央视采访中说道,仪器就相当于文保人员的另一双“眼睛”,能够更大地还原出文物原来的历史信息。  现在文物分析方法分为几大类,比如,元素分析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等;结构分析包括激光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XRD);还有做形貌分析的,如粉末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等。此外,密度计、显微硬度测定仪、表面张力仪、三维显微形貌仪、各种显微镜、色差仪、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CT扫描仪等仪器也用来检测文物的密度、孔隙率、强度、表面能、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色差、内部结构等。  每一种分析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文物界选择拉曼,正是看中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无损。而且拉曼光谱样品需求量少,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检测过程简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文物研究领域。拉曼技术能对金属艺术品上的腐蚀层、铜绿层等做出较好的鉴定,有利于认识古代各国的合金技术及处理工艺,研究其腐蚀机理,从而探讨对这些古代金属器物的保护方案;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能够帮助文保工作者快速得到青铜文物表面的化学元素组成情况,无损、快速,特别是便携式荧光仪,能够在任何场合,只需在文物表面“打一下”,几分钟之内就能给出结果;而高光谱图像是将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相结合的多维信息检测技术,它能够同时探测目标的二维几何空间与一维光谱信息,获取高光谱分辨率的连续、窄波段的图像数据。文物中消失的文字、脱落的颜料,由于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特征,而高光谱图像的特点在于极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只要其留有微弱的信号,就可以根据光谱特征将其探测出来、并标明在什么位置。  不过,每一种检测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比如XRF是较成熟的元素分析技术,但是不能用于物质的结构分析 XRD广泛应用与文物材质的定性分析,但所需样品量较大 PLM通过样品颗粒的晶体形态、颜色、杂质等对样品进行分析,但是不能进一步分析样品的结构信息… … 很多时候,多种分析手段的联合才能“讲述”文物隐藏的信息。  根据仪器信息网行业应用栏目文物检测方案专场收录的解决方案来看,各仪器厂家也在文物检测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摘录部分如下:解决方案仪器单位清代官服中结构形貌与材质特征检测方案扫描电镜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陶瓷文物中二氧化钛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陶瓷文物中Si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陶瓷文物中Al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陶瓷文物中Mg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陶瓷文物中Na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文物中重金属检测方案能散型XRF赛默飞世尔科技便携式分析仪文物中元素分析检测方案能散型XRF朗铎投资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文物中成分分析检测方案能散型XRF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文物“蜻蜓眼珠”中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检测方案波散型XRF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古代雕塑的研究分析拉曼光谱必达泰克古代艺术品中颜料成分检测方案拉曼光谱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淅川徐家岭楚墓M10出土钠钙蜻蜓眼玻璃珠中化学成分信息及着色剂类别信息检测方案拉曼光谱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化石中有机碳检测方案拉曼光谱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考古艺术品中颜料检测方案拉曼光谱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中快速无损鉴别材质检测方案近红外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便携式分析仪纺织品文物中纺织品材质检测方案近红外光谱仪析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文博考古中文物字画鉴定、文物字画修复、文物保护检测方案高光谱仪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文物中鉴定修复检测方案高光谱仪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艺术品中鉴赏和鉴定检测方案高光谱仪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文物中真伪鉴别检测方案高光谱仪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文物中考古研究检测方案高光谱仪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文物中密度、状况分析检测方案工业CT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琥珀把玩件中内部结构解析检测方案工业CT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文物中CaCuSi4O10 (埃 及蓝)检测方案分子荧光光谱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文物中颜料成分检测方案分子荧光光谱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文物中硫酸盐化合物(锰蓝)检测方案分子荧光光谱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文物中锰酸钡(VI)检测方案分子荧光光谱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文物中铜硅钙石检测方案分子荧光光谱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洛阳出土文物王作鼎残片中微区分析检测方案电子探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日本出土文物蕨手刀中夹杂物微区分析检测方案电子探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青铜器文物中年份鉴定、保护检测方案电化学工作站北京亿诚恒达科技有限公司考古文物中铜、铅、锌、铁检测方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北京京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文物中元素、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案LIBS等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贝壳化石中元素分析检测方案LIBS、高光谱等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唐卡,油画,壁画中红外反射成像检测方案CCD相机北京领宇天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唐卡,油画,壁画中红外反射成像检测方案CCD相机北京领宇天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油画,壁画,唐卡中草图底稿检测方案CCD相机北京领宇天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人像雕塑中3D扫描应用人像雕塑检测方案3D扫描仪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雕塑、文物和化石中3D扫描检测方案3D扫描仪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土文物中文物探伤检测方案(实时成像检测)文物CT检测扫描分析系统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古陶片、古瓷片中理化分析检测方案微波消解仪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古钱币中理化分析检测方案微波消解仪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树木中年轮检测方案(林业)年轮分析仪理加联合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科学仪器在文物保护及鉴定领域的应用,第十届光谱网络会议特别设置了《光谱在文物保护及鉴定领域的应用》的专场,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单位的资深专家现场揭秘光谱技术在文物科学分析中的应用。回看入口》》》  LIBS的快速、便携、原位、远程、无需制样和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及实验设备便于操作等特点使得该技术成为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元素检测手段之一,同时也吸引了考古学及文物保护相关领域人员的极大兴趣。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教授将的报告《LIBS技术在敦煌壁画分析中的应用》简要介绍LIBS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特别是LIBS技术在敦煌壁画原位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回看入口》》》  文物的科学分析需要多学科背景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解决十分复杂的难题。故宫博物院雷勇研究馆员的报告《光谱在文物科学分析中的应用》以古瓷釉着色机理研究、书画文物的科学分析、古代染料鉴别中的难点问题解决为案例,介绍科学技术如何在文物研究中发挥作用。  拉曼光谱仪一直被考古界看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先后购置了相关的仪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小林研究馆员的报告《拉曼光谱在考古艺术品无损分析应用中的研究现状》重点分享拉曼光谱在不同材质文物检测案例,并进探讨拉曼光谱在考古艺术品分析检测中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回看入口》》》  首都博物馆何秋菊副研究馆员的报告将聚焦《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文物科技认知与保护应用》,以一副未知年代的道教人物水陆画像、古代纺织品植物染料的分析鉴定、书画常用修复材料的科学化三个案例论述了显微共焦拉曼光谱(Micro-Raman)、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共振波谱(NMR)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等在文物保护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回看入口》》》  精彩内容请关注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1/
  • 文物领域的科学仪器市场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文物灿若星河。据2016年全国普查结果显示,普查统计的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全国备案博物馆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837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745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国宝级文物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抓手。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呢? 也许光靠悠久的千年文化和遗产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加深入的文物科学认知和技术保护应用。  2016年底,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对于前者,要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相关关键装备,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对于后者,则要构建针对金属、陶瓷、纺织品、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质彩绘等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和检测方法体系,并形成一批相关技术规范及方法和产品标准;要提升环境监测传感器性能,研发水盐监测传感器、霉菌监测传感器、污染物及水质监测传感器、游客数量监测装备、地形地貌监测装备及新一代物联网监测技术和相关装备。此外,为了加强相关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的建设,国家还将在古代壁画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纺织文物保护、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等方面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物检测  2017年6月,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开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进预防性保护技术创新,构建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体系,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装备升级及应用,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等内容。  以上颁布的这些相关国家政策,应当说是为文物领域的科学仪器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 潘路  而据官方媒体报道,就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潘路也表示,尽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文物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小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还是非常落后。他建议,今后在文保领域要加强应用科学仪器设备,积极引进先进仪器。
  • 文物鉴定:眼力敌不过仪器?
    文物鉴定:眼力敌不过仪器?   我国应尽快建立鉴定机构准入机制   近日,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长沙窑大执壶”被疑为赝品。而据有关报道,捐赠者丁仰振透露,他手里有一个与该壶差不多,品相更好的“壶王”。几年前,他曾在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为“壶王”做过科技鉴定,结论认为该藏品应为距今一二百年内的作品。   对于这个结果,丁不相信,也没有将此结论告诉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和鉴定专家。   为何通过科学手段作出的检测报告不能得到信任或重视?科技鉴定报告与专家的传统鉴定结论为何相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古玩市场。   老藏友认为经验胜于仪器   在北京古玩市场一家文物鉴定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虽然可以做科技鉴定,但做科鉴的藏友很少,“甚至半年还不见一个” 。   洪先生收藏古玩30多年,他认为鉴定文物应以经验为主,科技为辅,要多凭自己的经验去鉴定。   藏友张先生不去做科技鉴定的原因,首先是科技鉴定的费用高,“眼测最多200元,仪器至少2000元,虽然眼测不一定准确,但价格便宜”。其次,仪器也不是最权威的,他说:“有时眼力比机器还好使,尤其对于高仿的艺术品,仪器检测的各种成分和数据可能证明是真品,但稍懂的藏家从明面上就能看出是仿制的。”   藏龄20多年的李先生认为,收藏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买每件物品都先去做鉴定,直接得出结论,也就失去了收藏本身的乐趣和意义。   北京古玩市场的一家店主王先生说,他接触的藏友中做科技鉴定的很少,大部分都很相信自己的眼力和判断,拿不准的会去找专家检测,专家更有经验。   与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藏友相比,新手们更相信科学鉴定。北京博玩雅集文物鉴定中心经理张进发称,进行科技鉴定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手,什么都不懂,害怕吃亏上当,去做个鉴定 另一种是古玩商家,做个科技鉴定、出示一份鉴定证书,物品就好卖很多。   科鉴技术可靠吗?   目前科学鉴定技术最成熟的是X射线荧光和热释光,通过检测得出文物材质的成分和元素组成信息,再依据标准数据库进行比对,原则上可确定文物的产地和年代。目前市场上的仪器和设备也多采用这两项技术。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松林认为,传统眼瞧手摸的方法,往往以现有馆藏和已经发掘的文物为基础和标准,“但大量文物还未被发掘,很多新的文物我们没有见过,所以完全从经验角度出发是不科学的”。冯松林说,自然科学对文物的鉴定是对传统鉴定方法的强有力的补充和支持。   同时,冯松林认为,高技术下的仿品,在外观上可以做得跟真品一模一样,仅仅通过眼瞧手摸很难准确判断。使用科学仪器可以精确测出它的成分,有助于辨别真伪。   不过,冯松林称,这种方法需要做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根据已有的标准样品积累,建立巨大的文物产地及年代的标准数据库,以进行成分比对,确定藏品真伪。   科鉴市场杂草丛生   随着科技鉴定技术的发展,古玩市场上成立了越来越多的文物科技鉴定公司,不过据记者调查,这些科鉴公司在技术应用、专业资质以及专家审核方面良莠不齐,甚至还存在“以金钱定真伪”的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科技鉴定公司为了迎合古玩商的需求,人为控制设备,更改、添加或删除成分数据,测出的文物70%以上都可以是真品,他说:“这种报告只要掏钱就能出,想怎么出就能怎么出。”   同时,有些藏友不熟悉科学鉴定的方法,反而会被一些打着科学鉴定幌子的人所骗。冯松林曾接触过一位藏友,他通过鉴定公司检测的文物80%都是真的,但最后经专家再次鉴定时,真品率不足10%。   冯松林认为,某些鉴定公司还存在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不够了解,导致测试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同时,他们往往缺少比对的标准数据库,即使能准确测出文物的成分数据,也很难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记者在一些科技鉴定公司看到,他们目前比对的依据是《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有专家认为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很不全面,并不能准确比对和识别现在发掘的很多文物。   中博文物鉴定公司的值班专家认为,文物鉴定一定要机器检测与审核专家相结合,经过仪器检测的文物,还要经过至少三个国家级的专家进行会诊,再确定文物的真伪。她说:“机器不应该直接为文物服务,而应该是专家判断的一种依据。”   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对文物鉴定市场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北京市文物局内部人士透露,文物局不负责管理文物的鉴定工作,这也不属于他们的行政和职权范围。   冯松林称,针对这种良莠不齐的鉴定环境,我国应尽快建立鉴定机构的准入机制。   另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王昌燧认为,文物科技鉴定急需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仅是经费投入,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文物样本来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便于科学家建立参照系。
  • 三星堆文物的“放大大大镜”
    8号坑新发现——或为现今最大日前,8号坑又有新发现,出土了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大石磬的残片,还有将近60件尺寸、形态各异的金叶,以及完整保存下来的丝绸实物残留。三星堆8号坑陆续发现石磬残片,可拼接成一件石磬,石磬长1米,宽52厘米,厚度4厘米,表面打磨平整。或为中国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件石磬。除石磬残片外,8号坑还陆续出土近60件金叶。据介绍,金叶呈脉状纹式,顶端有孔,可用于悬挂。因为8号坑出土的神树枝杈较多,有考古人员推测金叶是悬挂在枝杈上的叶子,但也有人推测,这些文物呈鱼的形状。具体是叶子还是鱼形金饰片,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应该是挂在神树上的饰物。另外,一件青铜残片上附着的丝绸实物残留,经纬组织非常明显,表层有一层类似于涂层的附着物,尺寸为1.8×0.8厘米,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最明显也是最大面积的丝绸残留物。考古队人员介绍,将会对其表面的涂层以及它的显微结构做进一步分析,利用显微CT、高光谱,对它的材质以及形貌做进一步的判断。4号坑外的应急保护室经过不断的探测、挖掘,6个三星堆祭祀坑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34件及残破文物碎片近2000件。为在考古中实现文物的保护,此次三星堆考古首创了探方工作舱,用于现场发掘工作的舱内四面“透明玻璃”看似平平无奇,里面却配备了如小型变频环境控制系统、高压微雾加湿系统、采集系统和全视频记录系统等功能各异的考古操作系统和装备。考古工作人员会利用便携式的x射线荧光仪进行现场无损检测,以获取文物的元素组成,并且通过文物的元素组成来推断大概是什么材质的文物。而在发掘现场4号坑外的左前方,还有一排充满科技元素的文保工作“小屋”。“这是应急保护平台,设有应急检测分析室、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文物应急保护室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考古工作人员李思凡说。目前三星堆的文物处在应急保护阶段。在应急监测分析室内,放置有现场检测分析的便携式小型仪器,若是考古工作人员想要了解出土文物的材质或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就会在此进行检测。此外,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会在不同的文物应急保护室里,分别进行保护处理。同时,考古工作人员还会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出土文物进行显微观察。“由于部分文物的表面不平,利用普通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后,只能聚焦到某一个高度的文物表面。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的三维合成功能,可将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文物形貌合成一个三维的模型。”考古人员这样说。
  • 现代分析技术 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仪器被引入到考古和文物鉴定与修复的工作中,技术手段及检测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仪器无疑已经成为文保工作者的“另一双眼睛”。在出土文物(艺术品)的修复和鉴定过程中,因其历史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必须以不破坏其完整性为前提,因此,文保工作者可选择的检测鉴定手段就少之又少,有效利用现代分析仪器技术,为文保人员在数字考古、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人骨考古等12个领域开展文物断代和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手段和数据支撑,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文物加以更科学的保护,挖掘文物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同时,通过文物的科学分析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 科技考古需要“人才”和“科学仪器”的双重进步,为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更好的把现代分析技术运用在文物保护中,并促进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仪器信息网将于12月6日举办“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文物科学保护中的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围绕铁器、染物、漆器、陶器等现代分析方法,为广大用户群体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会议日程:扫码或点击报名参会
  • 文物鉴定:经验和仪器之间的选择
    工作人员将鉴定物放进仪器   古语云:乱世黄金,盛世古玩。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掀起了古玩收藏热潮,引发了对文物鉴定的更多需求。   仪器直读“宋代哥窑”是赝品   昨天,记者在扬州一家艺术品中心看到,老城区王汉林先生手捧梅子青大盘来进行仪器鉴定,看看花重金淘得的大盘是不是宋代哥窑的。   工作人员首先用酒精擦拭,然后密封放入仪器中。在计算机上输入宋代哥窑后,接着就是抽真空,抽毕,计算机开始阅读大盘。过了200秒,各种数据自动生成在计算机上。数据显示:此件样品为赝品,景德镇宣德青花可信度57.35%,祭红宣德可信度26.45%,元大都青花可信度11.49%,主要锆超标,结论为器侧釉成分与明晚期成分相符。那么这件大盘应为明晚期仿品。   科学仪器鉴定文物非新鲜事   就国际上来说,用科学仪器做文物鉴定并非新鲜事物。国内虽然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高科技的鉴定技术开始应用于文物年代的断源断代和真伪识别之中。譬如“电子自旋共振谱记年法”、“同位素记年法”、“穆斯堡尔谱记年法”等,利用碳14、热释光都可以对不同的文物进行年代测定。   使用科学仪器的依据何在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吴博士说,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科学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实验室主要做古陶瓷研究和鉴定,运用的是成分分析法。   仪器检测文物就像做“DNA”   扬州古玩艺术品收藏人士张先生,曾将收藏的古代瓷器送到外地检测,5件瓷器中有3件被肯定、两件被否定。张先生谈   到,科学检测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的古代瓷器,其胎土、釉质的微量元素含量、所占比例等数据肯定是不一样的,并且有自己的规律所在。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测、采集数据库,技术人员就能建立一个对比途径,从中验出真假。“这就像做DNA亲子鉴定一样”。   “眼力”鉴别是收藏的传统   可是,科技手段检验出来的结果,却不见得令广大收藏人士都认可。   “藏家通过自己的经验、学识来辨别真伪,是古玩收藏的传统之一。”一位资深藏家谈到,收藏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要求藏家先从学习、了解历史知识开始,通过平时多接触、多观察古玩艺术品,逐渐提高鉴赏水平。也就是说,行家的经验其实就是一个数据库,他们能结合历史、人文、典故等因素对古玩艺术品作出综合评判。科技手段的检测仪器,一是难以对所有古代瓷器都一一采样,二是数据不全就难以成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有专家认为,光是凭借科学检测手段来进行古瓷器鉴定,只参照数据的相似性而忽视了器物本身是否符合同时代器物的审美、艺术性等特征,是过于片面的。
  • 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研发
    文物出土现场记录、信息提取以及脆弱文物的保护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考古发掘工作质量的重要技术内容,也直接关系到考古工作研究和文物后续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质量。在我国,由于文物出土现场保护装备缺乏、技术介入程度不足,造成考古发掘和现场保护的脱节,考古现场记录方式不规范、导致珍贵考古信息丢失和有价值的文物信息提取不全。尤为严重的是,由于一些珍贵脆弱的文物在现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常常导致现场文物一经发掘出土即遭毁损的现象发生,或者是现场虽然可进行一定的处理,然而由于方法简单、程序不全,反而对发掘出土文物的后续保护造成更大的困难。凡此种种,不仅没能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也极大地浪费了本已有限的文物保护人力和财力资源。   考古发掘具有发现文物和保护文物同时并行的特点,加大科学技术和装备的运用,是保证考古发掘工作水平和文物保护的重要前提。文物出土现场调查发掘、信息提取记录和现场保护对技术、工具、装备和方法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些技术、工具和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文物的保护成效和保护质量。建立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将有综合效能的快速的专业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派向现场,不仅可以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考古现场信息的全方位记录提供技术设备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现场第一时间便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制开发可有效地促进考古与文物科技保护在理论观念和具体实践上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多种技术建立考古发掘现场信息留存和文物保护的创新工作模式,也可提高我国文物保护与考古事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对文物出土现场突发事件的技术处理能力,为出土文物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同时使我国在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的技术装备和技术能力上,达到国际一流的先进水平。   本课题旨在针对文物出土现场保护信息采集、现场脆弱文物保护、现场文物分析与环境监测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调查技术和信息提取、分析检测、保护等专用设备的适用性研究,研发考古智能化预探测设备,开展出土文物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完成具备现场勘察、测绘、记录、环境快速分析、现场信息实时传输以及对出土脆弱文物的现场保护等功能的技术集成,制定文物出土现场保护规范与技术标准,完成移动实验室的设计,形成完整的文物出土现场技术保护体系。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应急突发事件、环境恶劣地区的文物保护提供一个便捷快速的集成系统,全面提升大遗址现场保护的整体水平。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S系统集成 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采用GPS全球卫星移动定位技术导航,对移动实验室进行全天候、不间断、高精度定位,对手持设课题主要   研究内容备进行定位跟踪和半双工语音通讯。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被跟踪对象位置轨迹的显示和监测手段。采用航空摄影(模型飞机搭载小型摄影设备)和常规测量方式(如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考古工作区域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建立空间数据库,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存储、管理。通过考古现场地理信息系统将GPS、RS和GIS技术集成,实现考古工作的信息化。建立考古现场三维模拟环境,实现考古现场的三维模拟,在计算机上实现全方位的考古现场情况察看,再现考古现场环境。   2.智能化预探测系统 设计独立的无需外部能源的智能机器人携带视频、温湿度、气体等多类型传感器,对考古遗址内部空间和环境进行预探测,有效地实现对考古遗址发掘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保障。   3.现场文物保护专用工具包 调查现场状况,分析现场需求,研究现场文物提取、保护所需的技术,筛选现场保护必需的工具和材料。   4.分析设备集成 依据文物发掘现场的需求,研究现场所需分析检测的功能和仪器指标,筛选现场分析仪器的类型,采用系统研究仪器与现场实际需求、仪器与仪器和仪器与搭载平台的技术联系和逻辑关系,研究解决多需求、多仪器与移动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   5.环境设备集成 文物分析设备和文物现场环境的监测分析设备,构成对现场文物提取和保护的两大技术基础支撑。研究现场对考古发掘和文物提取保护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筛选适于现场应用的快速、准确的环境监测、分析设备。   6.集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及控制 实现3S系统、智能探测系统、文物分析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数据传输等系统的集中控制和软件的开发设计,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距离传输,强化系统的集成功能。   7.标准和手册 研究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的相关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应用标准等标准体系,编制移动实验室各子系统的应用管理手册和使用说明书,以利有效发挥文物出土移动实验室的强大功能。   8.移动实验室系统工程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文物出土现场所需技术和技术包的准确定位和试制、适宜现场分析的仪器的选型和配套、仪器装备性能发挥与长距离作业的关系、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改进、交通、通讯、分析、保护和数据传输等设备的集成和整合等。   五大研究成果   一、文物出土现场空间信息采集研究   该专题研究选择山东寿光盐业遗址、辽宁小珠山遗址、洛阳盆地聚落考古资料等对象,完成了考古现场空间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部研究内容,包括GPS、电子全站仪、数字摄影测量、遥感考古研究等方面。其中,GIS技术是本专题研究的核心,是实现空间信息技术集成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了GIS中各种数据的特点、地形图的矢量化、遥感影像的配准、考古发掘现场GIS的建设、聚落考古中GIS数据库的建设与空间分析等等内容。由于现有的GIS软件并不适合田野考古发掘现场GIS建设的需要,所以本专题又专门开发了一套田野考古GIS数据采集的软件,并且以辽宁小珠山遗址为例进行说明。   二、文物出土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研究   已经完成的文物出土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视频探测、环境传感器和传输线缆组成。机器人以ATmega128微控制器为核心,包括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串口扩展电路、步进电机控制电路、LED亮度控制电路电源等硬件功能模块,并辅以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信号采集等软件。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的机器人设计研究。依据对考古发掘现场的实地调查,充分采纳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建议,提出并实现了分体模块化小尺寸机器人结构设计,使其可简便拆装成直筒式或组装成整体式两种结构模式,以便利用小直径探洞或大直径盗洞进入下空墓葬。通过远程监控端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各单元的遥控操作,实现对古代墓葬内部结构状况和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环境指标(依据现场情况可通过更换传感器扩展探测气体的种类)预探测。   为评价该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性能,先后对安阳、郑州、洛阳和西安等地的考古发掘现场工地调研基础上,选定陕西省西安地区三个古代墓葬遗址,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下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系统环境数据采集迅速、准确,视频采集图像清晰、可靠,整体系统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强,满足考古发掘现场对下空墓葬预探测的实际需要。   三、文物出土现场应急处置与保护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针对目前考古现场出土遗迹遗物保护处理方面急需解决的诸问题,整理制订应急处置的操作办法。已完成田野考古发掘中普通遗迹遗物的应急清理、处置方法 田野考古发掘中濒危遗迹遗物的现场加固、封护方法 田野考古发掘中重要遗迹遗物的起取、迁移方法。起草《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处理手册》。就田野考古中常见的遗迹遗物之处置方式——包括检测项目、加固封护(包括常用设备、工具、材料和方法等)、起取保存(包括常用设备、工具、材料和方法等)和记录方式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制定简便易行的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同时,完成考古现场遗迹遗物保护处理所需设备工具集成。   四、 环境设备集成与分析设备集成研究   1.环境设备集成—考古现场移动环境监测系统 为实时快速地获得考古现场特别是在遗物出土时的环境状况,为遗物保护提供必要的环境数据参考,课题组研制了能够在考古现场使用的移动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10个数据传感器和2个无线汇集器、1个数据路由器和1台数据服务器。该系统充分考虑了移动考古的需要,将系统结构简化,簇成员数据传感器可直接连接到数据汇集器,更适合于小范围的快速部署。   2.分析设备集成研究 本课题既要满足考古现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要兼顾测定仪器的便携性、可移动性及其稳定性,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考古现场出土文物埋藏土壤和分析检测的系统,达到查明文物出土现状的材质和病害基本信息的目标。为此,课题组对考古现场的检测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分类。   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种类和材质繁多,有壁画、陶瓷器、纺织品、玉石器、金属、玻璃、植物纤维、生物体等,在划分两个部分的基础上,确认了不同的分析监测指标,从而也选出了为研究和监测这些指标所必需的仪器和设备。   按照以上根据考古现场分析需求建立的分析体系框架,完成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离子色谱以及近红外光谱在文物保护和现场检测应用的分析报告,并结合莫高窟遗址对各种仪器可获得的信息进行了试验,试验初步证明,以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实验室空间,实验室必要的水、电、气供给以及通风设备等,能够对各种文物进行相应的检测,在第一时间,了解文物出土时的物质结构、元素成分、光谱特征等,建立珍贵文物的出土时的科学档案,为文物的妥善处理和下一步的保护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此外,车载各种对文物赋存环境的快速监测仪器,能够准确获知文物出土时埋藏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以及酸碱度等重要参数,为实现考古现场保护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在仪器选型方面,课题组通过研究比较国内外各种同类仪器的性能测试指标,并对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指标测试分析手段进行了试验,制定了各种仪器的操作手册和各项指标的操作方法,建立了基于无损和快速两个特点的文物出土现场检测体系,在山东寿光考古现场的应用证明,在遗迹辨识、文物出土情况分析等方面对大多数考古现场提供有效帮助。山东考古现场对古代制盐工艺各种遗迹现象的检测数据表明,所取得的分析数据为考古学家解释和说明古代的制盐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充分体现了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的作用,预示着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必将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重要帮助。   五、移动实验室运载平台选型、空间设计以及装配制造研究   本研究主要为结合我国各种道路状况和移动实验室的空间需要选择了适合的搭载底盘 根据野外工作条件和移动实验室个单元功能进行室内空间功能划分,各功能区细节设计,加工材质选择,固定设备设计加工和安装,实验室水路、气路、电路的设计和安装,车内工作站的安装,实验室内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暖风系统、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实验室特殊通风柜和文物充氮保存柜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实验室储物空间的合理设计和制作安装,实验室整体VI设计、车模和动画演示制作等。本单元工作由清华大学、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大学、上海格澜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完成,最后由镇江捷城车载无线电厂制作完成,制作出我国第一台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   八项创新   本课题已申请5项专利,其中4项为发明专利。还有5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中,并已初步获得专利代理机构的认可。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已被列入国家特种新型车辆,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其创新性主要有8个方面:   1.结合考古现场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科学试验室前移现场并服务于考古发掘、信息提取和应急保护的理念,通过设备集成、装备研制、软件开发和标准研制,打造出我国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   2.以GIS为核心,整合现代测绘和数字化记录技术,首次实现了遗迹、遗址、发掘现场的图像采集、数据测量、数据处理、三维建模与数据传输的多手段并用、相互补充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   3.集成现代智能控制、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采用视频探头、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小型化、模块化分体组装式设计,满足了探测系统沿发掘探孔进入的实际需求。解决了不产生扰动情况下,探测系统进入墓葬探测空间的进入方式之难点。   4.陕西三座古代墓葬的实地探测,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首次实现了发掘前对墓葬内部结构视频、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气体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科学考古发掘预案制定、通过对古代墓葬环境规律的探测研究馆藏文物保存最佳环境成为可能。   5.依据考古发掘现场遗迹遗物的种类和特点,总结提炼现有技术,研制缺环技术,首次研发、集成现场应急保护系列工具包和使用手册。现场应急保护系列工具包,具有配套齐全、应用灵活、针对性强、专业性高、便于携带等特点,充分满足现场应急保护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现场保护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现场文物的完整提取和科学保护。   6.研发出文物出土现场温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依据考古发掘现场的特点,具有组合灵活、便于布点、数据准确、传输稳定、工作范围环境临界区间较宽的特点。   7.通过文物出土现场应用需求和国内外小型便携仪器设备的调研,筛选出一套适合考古发掘现场环境检测、材质分析、功能配套、便于携带的组合式分析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现场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的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记录。   8.整合现场保护、智能控制、传感器、现代分析、计算机、通讯、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完成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试验室的外观设计、功能划分、空间布局、设备搭载和车辆选型,首次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试验室的系统集成和研发。
  • 中国研制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2012年6月 一辆加长的白色厢式货车静静地停在陕西省高陵县院张村外的荒野上,车身上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车旁十几米外蓝色挡板围起来的,是刚发现不久正在发掘中的明代家族墓葬。不时有研究人员从车上下来,带着各种仪器设备进入发掘现场。而车内,几位年轻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监测、分析工作。   这便是被称为“文物保护航母”的我国首个用于文物保护的“移动实验室”。   从2009年起,这辆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实验室”多次出现在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等地的考古发掘现场,在“实验室前移至考古现场”的理念下,为考古工作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并在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进行应急处理和保护。   考古现场亟待“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配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铁路公路等国家重大基础建设的考古发掘任务急剧增加,每年达1000多项。这对考古发掘速度和科学性提出了巨大挑战。现场考古发掘各环节技术支撑不足、出土文物保护方法单一、信息提取量低等问题,致使许多出土文物、特别是脆弱质文物在第一时间得不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上世纪50年代,定陵墓室打开的一刹那,五彩斑斓的丝织品瞬间失色。这个惨重的教训,成为我国从此不再允许发掘帝王陵寝的重要原因。而上世纪70年代发掘闻名于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时,数量巨大、种类众多的纺织品和竹简帛书,也由于缺乏有效的现场保护技术,出土时光亮新鲜,出土后迅速氧化变色、变质、变形,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实验室前移至考古现场”的想法便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课题负责人苏伯民介绍,“移动实验室”将有综合效能的快速、专业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派向现场,不仅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考古现场信息的全方位记录提供技术设备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一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技术攻关由此展开。该“移动实验室”研发课题于2006年10月立项,由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共46人组成课题组共同研发。   创造数个考古领域第一   2008年7月,陕西西安庞留唐代墓葬发掘现场,炎炎烈日下,研究人员们紧盯着一块屏幕,上面显示温度、湿度、各种气体浓度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传回这些数据的正是研制中的“移动实验室”搭载的考古机器人,它正在未打开的古墓内部进行预先探测。   考古机器人直径10厘米,高39厘米,可根据需要像“变形金刚”一样组装成直筒式和履带式。“内部温度为17.5摄氏度、相对湿度82.3%。”当最终的数据传回,研究人员难掩激动心情,这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探明封闭墓葬文物埋藏环境的温湿度参数。机器人携带的摄像头还发现了墓葬内存在壁画等珍贵文物。这样的智能化预先探测在我国之前的考古工作中从未有过。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说:“这不仅有利于考古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对于重要文物出土后保存条件的研究,也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机器人预先探测是“移动实验室”的一大“亮点”。但“移动实验室”创造的考古领域的第一,还远不止于此。   “移动实验室”集成了一大批可用于考古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新技术。针对文物出土现场的重大技术需求,项目组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与修复、智能技术、图形图像、设计、设备制造集成等数十家科研单位,引入多学科相关高端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和联合攻关,研发了针对文物考古工地的三维信息采集与重建系统、考古辅助快速制图系统、飞行控制航拍、智能化预探测系统、考古现场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以及出土文物应急处置系统技术及装备,建立了考古现场埋藏环境和出土文物现场分析方法。   最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移动实验室”是一辆11米长、2米多宽、1.83米高的白色长方形舱体。采用了先进的移动舱体制作技术,具有隔热、保温、防水、室外照明等功能,与承载运输的卡车底板结合紧密,形成一体,能够满足野外环境下实验室工作的要求。苏伯民说:“‘移动实验室’有4项基本功能:发掘前的预探测 通过测绘等手段对遗址空间信息的记录 第一时间对各种材质的出土文物进行分析保护 监测文物埋藏环境,为后续保护提供依据。”   实验室内则另有乾坤。这是一个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厢体内分为两个区域,前半部分是图像观测与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后半部分是出土文物现场保护技术设备。车内几位研究人员正在不同区域对刚刚从墓葬中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便携式X荧光、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仪、X探伤、便携式显微镜、真空充氮保存柜等设备一应俱全。人性化的精巧设计为各项实验工作预留了适合的操作空间,让功能繁多的不同区域看上去井井有条。“在车上工作还是挺舒服的,并没有空间局促的感觉。”一位研究人员说。   参与项目验收的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这项研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及时保护出土文物提供了技术可能,将大大提高我国考古探测和出土文物现场保护能力。”   技术集成应用优于国外   近年来,“移动实验室”装备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在环境监测、疾病控制、刑事侦破等许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国际上,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等国已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考古现场调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   1972年,美国缅因州博物馆建立了“移动保护实验室”,对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以及发掘现场的文物进行测绘、保护、修复和运输。1979年,加拿大保护研究所面向全国1500多座博物馆、文物遗址和发掘现场,推出了“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计划,对544座博物馆的文物实施了保护修复,激发了众多博物馆对文物科技保护的兴趣和需求,对加拿大的文物科技保护事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欧盟“移动实验室”计划发展迅速,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   我国此次研制的用于考古现场的“移动实验室”,密切结合我国考古现场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引进相关行业高端技术开展研发,成为国内外首台装备了空间数字测绘技术、预探测技术、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现场文物监测分析技术、埋藏环境调查技术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及保存技术的综合现场考古的保护技术平台,并在现场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技术集成和应用方面已超过国外同类技术。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认为,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为文物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将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体系建设,提高考古发掘现场的多学科合作和综合研究能力。   项目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敦煌研究院 国家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清华大学   主要完成人:苏伯民 铁付德 范宇权 王学荣 刘建国 武 颢 王旭东 张文元 胥 谞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结合考古现场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科学试验室前移现场并服务于考古发掘、信息提取和应急保护的理念,通过设备集成、装备研制、软件开发和标准研制,研制完成了我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 集成现代智能控制、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 解决了不扰动情况下探测系统进入墓葬的难点,首次实现了发掘前对墓葬内部结构、温湿度、气体等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科学考古发掘预案制定、通过对古代墓葬环境规律的探测研究馆藏文物保存最佳环境成为可能 首次提出了文物出土现场的技术标准,研发、集成现场应急、保护系列工具包。该项目不断拓展,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标志我国考古现场保护科技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促进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   新的保护理念 科学实验室前移至考古现场   文物出土现场记录、信息提取以及脆弱文物的保护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考古发掘工作质量的重要技术内容,也直接关系到考古工作研究和文物后续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质量。在我国,由于文物出土现场保护装备缺乏、技术介入程度不足,造成考古发掘和现场保护的脱节,考古现场记录方式不规范、导致珍贵考古信息丢失和有价值的文物信息提取不全。尤为严重的是,由于一些珍贵脆弱的文物在现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常常导致现场文物一经发掘出土即遭毁损的现象发生,或者是现场虽然可进行一定的处理,然而由于方法简单、程序不全,反而对发掘出土文物的后续保护造成更大的困难。   考古发掘具有发现文物和保护文物同时并行的特点,加大科学技术和装备的运用,是保证考古发掘工作水平和文物保护的重要前提。“十一五”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研发”项目组基于此提出了将实验室建到文物出土现场的想法,以便将有综合效能的快速的专业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派向现场,不仅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考古现场信息的全方位记录提供技术设备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美好的想法需要科学的研究作支撑。由考古、保护、高校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经过多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针对文物出土现场保护信息采集、现场脆弱文物保护、现场文物分析与环境监测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技术路线:通过对调查技术和信息提取、分析检测、保护等专用设备的适用性研究,研发考古智能化预探测设备,开展出土文物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完成具备现场勘查、测绘、记录、环境快速分析、现场信息实时传输以及对出土脆弱文物的现场保护等功能的技术集成,制定文物出土现场保护规范与技术标准,完成移动实验室的设计,形成完整的文物出土现场技术保护体系。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应急突发事件、环境恶劣地区的文物保护提供一个便捷快速的集成系统,全面提升大遗址现场保护的整体水平。   新的技术与装备 构成实验室完整的系统工程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3年的时间,项目组完成了文物出土现场空间信息采集,智能预探测系统,应急处置与保护,环境设备集成与分析设备集成,运载平台选型、空间设计以及装配制造等专题的研究,对文物出土现场所需技术和技术包的准确定位和试制、适宜现场分析的仪器的选型和配套、仪器装备性能发挥与长距离作业的关系、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改进、交通、通讯、分析、保护和数据传输等设备的集成和整合等。   空间信息采集 是以3S集成技术为前提而实现的。GPS全球卫星移动定位技术导航,对移动实验室进行全天候、不间断、高精度定位,对手持设备进行定位跟踪和半双工语音通讯。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被跟踪对象位置轨迹的显示和监测手段。采用航空摄影(模型飞机搭载小型摄影设备)和常规测量方式(如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考古工作区域空间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进行处理,将信息存储到空间数据库中。通过考古现场地理信息系统将GPS、RS和GIS技术集成,实现考古工作的信息化。建立考古现场三维模拟环境,实现考古现场的三维模拟。在计算机上实现全方位的考古现场情况察看,再现考古现场环境。在3S系统中,GIS技术是本专题研究的核心,是实现空间信息技术集成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现有的GIS软件并不适合田野考古发掘现场GIS建设的需要,所以本专题又专门开发了一套田野考古GIS数据采集的软件。项目组选择山东寿光盐业遗址、辽宁小珠山遗址、洛阳盆地聚落考古资料等对象,完成了考古现场空间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部研究内容,并以辽宁小珠山遗址为例对所开发的软件予以说明。   智能化预探测系统 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视频探测、环境传感器和传输线缆组成。机器人以ATmega128微控制器为核心,包括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串口扩展电路、步进电机控制电路、LED亮度控制电路电源等硬件功能模块,并辅以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信号采集等软件,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的机器人设计研究。依据对考古发掘现场的实地调查,充分采纳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建议,提出并实现了分体模块化小尺寸机器人结构设计,使其可简便拆装成直筒式或组装成整体式两种结构模式,可以利用小直径探洞或大直径盗洞进入下空墓葬。通过远程监控端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各单元的遥控操作,实现对古代墓葬内部结构状况和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环境指标(依据现场情况可通过更换传感器扩展探测气体的种类)预探测。   为评价该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性能,先后对安阳、郑州、洛阳和西安等地的考古发掘现场工地调研基础上,选定陕西省西安地区三个古代墓葬遗址,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下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系统环境数据采集迅速、准确,视频采集图像清晰、可靠,整体系统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强,满足考古发掘现场对下空墓葬预探测的实际需要。   应急处置与保护 针对目前考古现场出土遗迹遗物保护处理方面急需解决的诸问题,项目组整理制订了一整套应急处置的操作办法,包括:田野考古发掘中普通遗迹遗物的应急清理、处置方法 濒危遗迹遗物的现场加固、封护方法 重要遗迹遗物的起取、迁移方法。通过起草《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处理手册》,就田野考古中常见的遗迹遗物之处置方式——包括检测项目、加固封护(包括常用设备、工具、材料和方法等)、起取保存(包括常用设备、工具、材料和方法等)和记录方式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制定简便易行的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同时,完成考古现场遗迹遗物保护处理所需设备工具集成。   现场环境与分析设备集成 文物分析设备和文物现场环境的监测分析设备,构成对现场文物提取和保护的两大技术基础支撑。为实时快速地获得考古现场特别是在遗物出土时的环境状况,为遗物保护提供必要的环境数据参考,项目组充分考虑了移动考古的需要,研制了能够在考古现场使用的移动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10个数据传感器和2个无线汇集器、1个数据路由器和1台数据服务器。该套系统在在山东寿光考古工地试验后,性能稳定,数据传输快捷,与同时在现场测试的美国迪克森公司的产品相比较,具有更加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且探头布置灵活机动,探头与车载的服务器传输顺畅,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种类和材质繁多,有壁画、陶瓷器、纺织品、玉石器、金属、玻璃、植物纤维、生物体等,为了满足考古现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要兼顾测定仪器的便携性、可移动性及其稳定性,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考古现场出土文物埋藏土壤和分析检测的系统,达到查明文物出土现状的材质和病害基本信息的目标,项目组对考古现场的检测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分类,在划分两个部分的基础上,选出了为研究和监测这些指标所必须的仪器和设备。建立了分析体系框架,完成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离子色谱以及近红外光谱在文物保护和现场检测应用的分析报告,并结合莫高窟遗址对各种仪器可获得的信息进行了试验,试验初步证明,以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实验室空间,实验室必要的水、电、气供给以及通风设备等,能够对各种文物进行相应的检测,在第一时间,了解文物出土时的物质结构、元素成分、光谱特征等,建立珍贵文物的出土时的科学档案,为文物的妥善处理和下一步的保护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此外,车载各种对文物赋存环境的快速监测仪器,能够准确获知文物出土时埋藏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以及酸碱度等重要参数,为实现考古现场保护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研究比较国内外各种同类仪器的性能测试指标,并对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指标测试分析手段进行了试验,制定了各种仪器的操作手册和各项指标的操作方法,建立了基于无损和快速两个特点的文物出土现场检测体系,在山东寿光考古现场的应用证明,在遗迹辨识、文物出土情况分析等方面对大多数考古现场提供有效帮助。山东考古现场对古代制盐工艺各种遗迹现象的检测数据表明,所取得的分析数据为考古学家解释和说明古代的制盐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充分体现了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的作用,预示着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必将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重要帮助。   运载平台选型、空间设计以及装配制造 本研究完成主要研究工作为结合我国各种道路状况和移动实验室的空间需要选择了适合的搭载底盘,并根据野外工作条件和移动实验室个单元功能进行室内空间功能划分,各功能区细节设计,加工材质选择,固定设备设计加工和安装,实验室水路、气路、电路的设计和安装,车内工作站的安装,实验室内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暖风系统、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实验室特殊通风柜和文物充氮保存柜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实验室储物空间的合理设计和制作安装,实验室整体VI设计、车模和动画演示制作等。本单元由清华大学、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大学、上海格澜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完成,最后由镇江捷城车载无线电厂制作出我国第一台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   新的成果 服务于考古现场   本项目针对我国文物出土现场调查、探测技术缺乏、装备落后、现场应急保护基础薄弱的现状,紧密结合我国目前考古现场的突出技术和装备需求,遵循将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前移现场并服务于考古发掘和现场保护的理念,开展文物出土现场信息采集、智能探测、环境监控、快速分析、应急保护等项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制定了系列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规范与技术标准,系统集成我国首台功能全面、技术先进、设备齐全、机动灵活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形成了考古发掘现场调查、探测、保护等系列技术和装备支撑平台。   (1)结合考古现场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科学试验室前移现场并服务于考古发掘、信息提取和应急保护的理念,通过设备集成、装备研制、软件开发和标准研制,打造出我国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   (2)以GIS为核心,整合现代测绘和数字化记录技术,首次实现了遗迹、遗址、发掘现场的图像采集、数据测量、数据处理、三维建模与数据传输的多手段并用、相互补充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   (3)集成现代智能控制、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采用视频探头、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小型化、模块化分体组装式设计,满足了探测系统沿发掘探孔进入的实际需求。解决了不产生扰动情况下,探测系统进入墓葬探测空间的进入方式之难点。   (4)陕西三座古代墓葬的实地探测,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首次实现了发掘前对墓葬内部结构视频、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气体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科学考古发掘预案制定、通过对古代墓葬环境规律的探测研究馆藏文物保存最佳环境成为可能。   (5)依据考古发掘现场遗迹遗物的种类和特点,总结提炼现有技术,研制缺环技术,首次研发、集成现场应急保护系列工具包和使用手册。现场应急保护系列工具包,具有配套齐全、应用灵活、针对性强、专业性高、便于携带等特点,充分满足现场应急保护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现场保护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现场文物的完整提取和科学保护。   (6)研发出文物出土现场温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依据考古发掘现场的特点,具有组合灵活、便于布点、数据准确、传输稳定、工作范围环境临界区间较宽的特点。   (7)通过文物出土现场应用需求和国内外小型便携仪器设备的调研,筛选出一套适合考古发掘现场环境检测、材质分析、功能配套、便于携带的组合式分析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现场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的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记录。   (8)整合现场保护、智能控制、传感器、现代分析、计算机、通讯、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完成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试验室的外观设计、功能划分、空间布局、设备搭载和车辆选型,首次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试验室的系统集成和研发。文物出土现场移动实验室已被列入国家特种新型车辆。
  • 刀剑探秘——岛津电子探针分析出土文物蕨手刀
    导 语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就是说古代国家有两件大事,分别是祭祀与战争。这两件事都离不开金属的使用,祭祀需要金属制成的礼器,战争更需要金属制成的兵器。分析与研究金属文物,对于认识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金属文物的分析可以采用多种仪器方法,今天我们来介绍其中的一种——电子探针(EPMA)。 图1 青铜戈 电子探针(EPMA)由于文物样品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都要求无损分析,而电子探针(EPMA)分析是无损检测中的一项有代表性的技术。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是利用聚焦加速的电子束轰击固体样品表面,根据微区内所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波长和强度进行元素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但能测试文物的精确组成成分,而且可以得到各种元素成分在样品上的分布特征图。对于刀剑等文物,由于其特殊的实战要求,如剑身要求良好的韧性以防止折断,剑刃要求较高的硬度以达到锋利效果,因此刀剑不同部位的成分分布往往是不同的。这就特别适合采用EPMA来分析。图2 岛津电子探针EPMA-1720系列和场发射EPMA-8050G 使用电子探针分析蕨手刀岛津日本公司同相关考古单位合作,使用电子探针分析一把长60cm左右的蕨手刀的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有研究表明,蕨手刀是日本刀的起源,其最初为直长细刀,到后期为方便骑兵作战,将刀身打造一定弧度,因其刀头像一把蕨菜,因此称作蕨手刀。 图3 出土的蕨手刀 通过电子图像观察,可以看出蕨手刀的夹杂物主要由3种相构成(如图4所示),表1为各相的定量测试结果,元素面分析见图5。 图4 蕨手刀局部背散射电子图像 表1 非金属夹杂物EPMA定量测试结果通过定量分析结果以及其他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综合判断,推定此蕨手刀的原料应该是铁矿砂。图5 蕨手刀局部面分析结果 通过局部面分析结果,可以清楚看出不同元素在样品表面的分布情况。 利用电子探针的微区元素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局部元素面分布分析可以较好的了解文物的结构与组成,这对于文物的保护、修复以及历史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岛津的电子探针产品在文博行业已有一些应用,如首都博物馆曾将我们的电子探针EPMA-1600用于修复2002年洛阳春秋墓出土的“王作“铜鼎。欢迎对电子探针感兴趣的业内各位老师来向我们咨询,也希望我们的产品与服务能够助力您们的研究工作。
  • 文物保护进入新纪元 先进仪器“大展身手”
    8月11日早晨,新疆的自治区博物馆还未开馆,前来参观的观众已在门前排起长队。这与10年前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颇具学者风范的刘炜副馆长向记者介绍了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博物馆近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今年是文保工作经历的一个特殊年份,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刘炜说。  在今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  新疆是文物大省,刘炜介绍说,目前,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各类标本资料10万余件,特色藏品为纺织品、纸质文书、彩绘泥塑以及古代干尸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约占全疆文物总数的60%。比之于过去文物保护资金捉襟见肘的处境,现在的文保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已增长到每年2000万元左右。  人员:从两三人到一支专业团队  自治区博物馆展馆大楼后一幢安静的四层小楼,是该馆文物修复的大本营——文物科技保护中心。1968年,这里被称为保管部修复室,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对文物的修复保护主要是靠修复师们的眼力和经验,修复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很有限。2010年,这里被正式组建为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中心下设纺织品文物保护室、纸质文物保护室、泥塑及壁画文物保护室、金属及杂项文物保护室和囊匣室,专业技术人员增至17人。2014年建成的仪器检测分析室可完成纺织品、泥塑及壁画、纸质和金属及杂项等不同器物类别的科技检测分析。  “就像好医院要有先进的仪器做技术支撑一样,我们文物保护也要有先进的仪器对文物进行健康评测,以便设计出更为科学规范的保护方案。修复一件文物,如同医治一个病人,要对其终生负责的。”刘炜说。  新疆的生土彩绘泥塑文物、纺织品文物和纸质文物,因干燥的气候条件得以大量保存,在国内外都属罕见。但对新疆的文保工作者来说,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需要借鉴参考相关领域的经验外,还需要独自摸索和探寻。例如,过去我区的泥塑文物保护修复检测分析是一个空白,在进行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泥塑彩绘文物修复时,为探明彩塑的彩绘、胎体及结构材料的主要成分,利用了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微生物培养法等科技手段,中心工作人员在大量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更为科学的保护材料及工艺。  为了寻求更多的技术支持,2011年,自治区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建立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今年7月又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建立了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另外,自治区博物馆还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联手对泥塑及壁画进行保护修复 在金属器保护项目上得到了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技术支持,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开展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现在,自治区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吸引了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80后、90后年轻人参与进来,他们在老一辈修复师传帮带的同时,还经常被派往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和培训,依托国家文物局的文物保护项目,“以干代培”,掌握了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  成绩:修复文物2000件  1959年落成并开放的自治区博物馆是新疆唯一一家一级综合性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在原址上建成,二期也即将动工。  新馆成立以来,共保护修复文物达2000件(套),制作囊匣有1000套,仿复制文物  近300件。共申请参与保护修复项目12项,获批资金已超过2500万元。其中国家文物局批准重点保护修  复项目为9项。  其中,受人瞩目的吐鲁番阿斯塔那泥塑文物保护项目  一期已结项,共有50件文  物得到了完善的保护和修复。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二期也已接近尾声,计划完成148件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现在还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于这个事业,热爱它,敬畏它。”刘炜说。
  •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科研人员使用一种名为高光谱的遥感技术,通过扫描古字画提取墨迹、识别颜料。高光谱遥感属于无损、非接触式的检测,文物古迹大多年代久远,有不可复原性,很难承受接触式测量带来的损伤和破坏,在这一点上,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不谋而合。将高光谱遥感和文物古迹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考古界的需求和呼声。1、高光谱遥感在乐山大佛保护上的应用很多的文物古迹都历经千百年时间,其表面或者内部都多少有一些损伤、风化或者腐蚀。这些文物又往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不能够随意进行接触式检测和调研,这对文物受损程度的评判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乐山大佛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大佛表面受到的磨损情况十分严重。根据相关专家的推算,现在看到的大佛,已经比最初的大佛“清瘦”了许多,也就是说,乐山大佛表面受到的风化和腐蚀情况十分严重。而大佛表面受损的情况,如果采用接触式的方法,一方面难度极大,效果不会很理想;另一方面,会对大佛表面产生伤害,进一步加强其表面的风蚀等。高光谱遥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高光谱遥感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既降低了检测成本,又保护了文物古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不同的物质对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应,这是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可以获得文物的一些内部信息,这些信息是很难通过文物表面检测而获得的。实际应用中,只要找到对大佛中的隐含信息较为敏感的波段,使用这些波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可以获取一些普通方式无法获取的特征,从而可以恢复出一些已经消失的信息。此种技术已经在实际中有过采用的先例,例如,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于2006年5月28日首次向公众披露,塞拉奇尼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这幅世界名画背后的血腥的场面。因此,如果把高光谱遥感应用在乐山大佛的保护上,将会卓有成效。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的信息,了解大佛本身的受损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更好的保护措施,避免大佛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从大佛身上获得更多信息,预测大佛表面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何处已经出现裂隙,何处已经出现凹陷,通过这些方面,可以防患于未然,在真正发生不可挽回损失之前就发现这些问题。2、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上的应用根据遥感学知识,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文物,由于其年代不同,其原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这些因素反应到成份上就造成了其光谱特征的不同。如果采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处理,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文物所含成分特征,进而可以推断出文物大致的年限。但是,使用高光谱遥感对文物进行断代,需要通过测试大量相应的同类型材料样品,进而获得大量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一个丰富的光谱指纹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就有了对比的准则,从而可以准确确定文物的年代。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数据量足够大的数据库,如何使得数据库的数据尽可能的涵盖各个方面,如何维护这个数据库,这些都是高光谱遥感在文物断代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乐山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丰富地区,拥有着大量的文物储备。但是,专家对相当一部分文物的年代仍然存在着争议。对这些年限尚不明确的文物进行断代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高光谱遥感,相较于传统的断代方式,高光谱遥感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护文物,避免断代时给文物带来的二次伤害,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更多的去采用高光谱遥感断代方法,加快建设更完善的光谱指纹数据库,从长远角度来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3、高光谱遥感数字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在文物古迹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数字博物馆。这些常见的数字博物馆,往往所涉及的都是可见光波段的图像,虽然已经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但相较于高光谱遥感,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普通的基于可见光的数字立体图像仅仅是对文物的空间信息进行了记录和再现,缺乏对文物的进一步信息的全方位立体的保存和重现,这使得在对文物做深入研究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高光谱遥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除了三维信息、颜色信息之外,还有光谱信息。光谱信息是一个很广泛的事物,通过光谱信息,我们可以了解许多隐含的信息,例如文物的材质组成、历史变化、三维结构和外观形态等。埃及考古学家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已经淹没海底的古亚历山大港进行了数字重现,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古亚历山大港已经淹没海底,接触式的测量和评估是不现实的,高光谱遥感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好的评估手段,让沉睡海底千年的古城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4、总结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了解文物古迹的受损情况、年代推算;还可以对文物进行完好度评估,以及推算出受损文物的原貌等等。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大有可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