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王浚院士

仪器信息网王浚院士专题为您整合王浚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王浚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王浚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王浚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王浚院士话题讨论。

王浚院士相关的资讯

  • 王浚院士:海尔-160℃斯特林深低温冰箱等三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
    p strong & nbsp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在海尔集团召开了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低温冷链科技成果国家级技术鉴定会。 /p p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资深低温制冷、医疗科研行业专家听取了技术报告,审阅资料,考察样机,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鉴定: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的“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开发及应用”、 “智能自动化存储机械手在低温冷库的应用、“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技术研究及在疫苗冰箱上的应用”、三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83ed221-fc85-40f5-aaa1-7afd3fdcb1ba.jpg" title=" 1.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会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c4d7b53-ae6a-4455-8f5f-c85743bd09b8.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海尔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会现场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坚持自主创新 “中国自信“鼓舞 /strong /span /p p   王浚院士盛赞海尔生物医疗10年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攻坚克难,成功创造了斯特林制冷深低温冰箱等产品,具备全球视野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期望海尔生物医疗早日实现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的愿景目标。并用实践诠释了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十九大采访中提到的“中国自信”,今天通过鉴定的三项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正是在“中国自信”精神鼓舞下的创造。 /p p   他同时指出目前行业内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技术的模仿上,而海尔已先行达到了尖端技术的创新鉴定,感到非常振奋和欣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6c949aa-8a8c-487b-9e12-223ff7af837d.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专家组现场鉴定海尔国家级科技成果技术 /strong /span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项全球领先技术 为科学家创造价值 /strong /span /p p   三项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全球领先技术包括:颠覆传统制冷方式的-160度斯特林深低温冰箱项目;颠覆传统人工存取的大规模、自动化深冷存储冷库项目;完全太阳能源驱动、不用蓄电池的疫苗冰箱项目。 /p p strong 1、-160℃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应用 /strong /p p   一方面,传统压缩机制冷的深低温冰箱存在噪音大,耗电量大,制冷效率慢等业内甚至国际上近半个世纪无法攻克的难题;另一方面,目前斯特林制冷技术在小体积制冷设备上广泛应用,还很难应用在大容积的深低温冰箱上。海尔创造了不可能,创造了-160度斯特林深低温冰箱产品,高效换热带来的制冷效率高,制冷快;运行更稳定,同时温度均匀性更好;整体噪音同时大大降低。将为全球医疗科研用户,创造更节能、更高效、更舒适的产品体验和科研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1866284-f9a9-4475-ab47-cece82dfe7f9.jpg" title=" 4.png" / /p p strong 2、-30~-80度自动化冷库技术应用 /strong /p p   目前普通冷库存在如下问题:人员频繁进出对库温波动造成影响;对人身安全存在影响;同时大规模海量样本和物品存储的管理繁琐。通过机械臂实现自动化存储势在必行。通过自动化存储,保护了人员安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存储效率。是大规模、集中化、海量样本和物品存储的必然趋势。 /p p   海尔自动化冷库最大的两点领先性在于: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及实际测量结果分析,提高机械手定位精度高:通过机械手伺服电机的振动抑制功能,解决启停运动冲击,大大缩短存取时间,用同行业2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完成取放货物。 /p p   海尔自动化冷库的诞生,将大大提高中国医疗科研、血站用户海量样本和物品的存储效率,解放科研时间,让科学家更专注科研创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6bfc987-7c39-42ba-996e-115a2ab6824c.jpg" title=" 5.png" / /p p strong 3、完全太阳能源驱动、不用蓄电池的疫苗冰箱项目。 /strong /p p   一直以来,非洲国家因为贫穷落后,战乱频繁,基础医疗设施匮乏,非洲儿童疫苗接种覆盖率只有20%,饱受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每年有500万非洲儿童因为无法及时接种安全的疫苗而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同时非洲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地区缺电或无电更是常态,因此传统电力驱动的疫苗冰箱无法正常使用,成为制约儿童疫苗接种的瓶颈。对完全太阳能驱动的疫苗冰箱的需求迫在眉睫。 /p p   海尔太阳能直接驱动疫苗冰箱能够通过太阳能光伏板离网独立运行,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23项严苛检验,国内唯一全冷链获得WHO/PQS权威认证,入选WHO采购目录。完全太阳能,不用蓄电池,同时一次使用,保温长达7天。并可以在5~43℃宽泛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专为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疫苗、药品存储保障。目前已经率先应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埃塞尔比亚儿童免疫项目3000台。此举有力提升了世界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护全球儿童健康,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912c948c-93f6-4a19-a20d-59f705358f5c.jpg" title=" 6.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9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079d947-576e-41cb-a5c2-0d7c1ce5d230.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迈向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 /strong /span /p p   从自主创新超低温冰箱,提速中国医疗科研行业,为国家节约外汇资金;到航天冰箱、空间站冰箱,助力中国空间探索,创造全球冰箱应用“最高度”;再到今天的新型斯特林制冷深低温冰箱等产品的诞生......海尔生物医疗,永远创造不满足,在创业创新道路上,永无止境。 /p p   海尔生物医疗,通过“人单合一、引爆引领”的战略指导,通过对低温制冷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更是在全球医疗科研用户的期盼和鼓励下,一定能引领全球低温冷链行业走向更广阔、更高远的未来,早日创造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感谢和回馈所有用户的期待。 /p
  • 王中林院士获2014年材料领域“世界技术奖”
    11月14日,世界科技联席组织(World Technology Network,简称WTN)宣布,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当选2014年度材料领域&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World Technology Awards in Materials)的唯一获奖人。这一奖项专门奖励那些在科技领域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工作的领军科学家和组织。 王中林院士在&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演讲   颁奖典礼于2014年度世界技术峰会期间在美国纽约时代会议中心举行,王中林院士被授予此奖项并发表了获奖演讲。这一奖项反映了王中林院士多年致力于材料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与肯定。本年度材料领域&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由最后的五位候选人中选出:美国能源部前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的发现人Andre Geim教授、材料领域的精英科学家&mdash &mdash 加州理工大学物理系Harry Atwate教授,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系Sharon Glotzer教授和王中林教授。   &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是涵盖材料、生物、通讯、环境、信息等20个领域的世界级奖项。其材料领域奖项的历届获奖名单包括多位材料科学领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或化学奖得主,他们为材料学科的奠定和重大研究突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材料领域的&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自创立以来的获奖者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与材料系Alan J. Heeger教授(2013年) 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s教授 美国能源部国立橡树岭实验室的科学家Amit Goyal博士(2012年) 在量子点多节薄膜电池制备方面做出革命性贡献的美国莱斯大学Andrew Barron教授(2011年) 著名光电化学家、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明人Michael Graetzel、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凝聚态物理的领军科学家Paul Chaikin教授(2009年)等多位卓越的材料科学家。   王中林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在一维氧化物纳米结构制备、表征及其在能源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应用方面均作出了原创性重大贡献。他发明了纳米发电机,为纳米能源和未来蓝色能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并提出了自充电纳米结构系统,为微纳电子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他开创了纳米结构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先河,对纳米机器人、人-电界面、纳米传感器、医学诊断及光伏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中林院士数十年来在新材料领域的累累硕果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一致的认可并获得一系列重量级奖项:王中林院士荣获了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美国)﹐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Purdy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 2012年美国陶瓷学会Edward Orton Memorial奖,2013年度美国化学学会(ACS)Nano Lectureship Awards,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14年度&ldquo 杰出教授奖(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ward)&rdquo , 2014年度表面、涂层和纳米结构材料国际会议奖(2014 NANOSMAT PRIZE)。   王中林院士个人主页链接: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   2014年度材料领域 &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链接:http://www.wtn.net/summit-2014/2014-world-technology-awards-winners   世界科技联席组织(WTN, www.wtn.net)是一个以倡导新发现、新思维并促进科技交流为宗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很强的影响力的非赢利性国际科技组织。世界科技联席组织是由《时代》周刊和《财富》期刊共同参与的一个发展世界重大技术联盟的国家组织。其设立的世界技术奖涵盖材料、生物、通讯、环境、信息等20个领域,其中10个领域还设有集体奖。每年评奖时,首先在各领域提出约15个被提名者,然后筛选出4至6个入围者,最后再评出唯一的获奖者。
  • 袁钧瑛——从上海女孩到美国院士
    p   “您还记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您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那天,您在忙什么吗?” /p p   问起这事,袁钧瑛院士笑了起来,“那天,美国科学院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我,因为我把手机关了。后来他们电话打到我家里,是我先生俞强接的电话。但他也没法打通我的电话,只能在微信中留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uepic/377f187d-4e93-4155-b819-c0355b1be84d.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袁钧瑛在中科院实验室 /strong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span /p p   这一天是今年的5月2日,作为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的袁钧瑛正在匹兹堡大学做学术报告。按惯例,报告者要在大会报告前与主办方的多位同行学术交流,为此她关了手机。 /p p   “您事先没有得到任何今年可能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信息?” /p p   “没有,绝对没有。美国科学院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今年新院士名单公布后,参加院士投票的丘成桐院士才对我说,他看到我在新院士候选人名单上的排名很靠前,他非常高兴。” /p p   “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后,美国科学院或者哈佛大学给院士什么福利吗?” /p p   她想了想:“什么福利和待遇都没有啊。美国科学院祝贺信中通知我要交400美元的院士会费。” /p p   袁钧瑛,1958年出生于上海,是今年美国科学院当选的院士中唯一出生于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她是世界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细胞凋亡基因的发现者。 /p p   当她第一次从空中俯瞰纽约哈德逊湾时,纽约、以及后来毁于“9· 11”事件的双子塔,这些和她后来研究了三十多年的细胞一样,都是陌生而神秘的。那是1982年的5月。 /p p   那时,美国选拔国外留学生的GRE和TOFEL考试,还未获准在中国大陆进行。中美联合培养生物化学类研究生计划(CUSBEA)项目为中美学子架起了跨越大洋的桥梁。该计划的发起人吴瑞先生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就建立了DNA测序技术,曾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当他得知李政道教授发起了为中国培养物理类研究生的项目(CUSPEA)后,也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为中国培养生物化学类研究生的这一计划,并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决心奋起直追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p p   袁钧瑛就是首届CUSBEA的博士生。 /p p   科学研究要从经典、原始的文献开始 /p p   尽管哈佛大学还在放假,但袁钧瑛的博士生导师保罗· 帕德森教授仍亲自去波士顿车站接她,并开车将她送到宿舍,还给她买了一盘盛着香蕉、苹果的水果盘和一份蔬菜沙拉作午餐。 /p p   “那个时候的波士顿正在放暑假,帕德森教授走了以后,我看着蔬菜沙拉吃不下去,心想美国人怎么跟兔子一样的,吃生的菜叶子? 因为那时听说美国有多危险,我也不敢一个人出去,结果只能一个人在房间里吃水果。”袁钧瑛笑着回忆刚到美国时的种种不适。 /p p   她就靠那一盘水果撑了三天。到了第三天晚上,她忽然想起,来之前妈妈给了她一张纸条,让她把一包东西带给一位朋友。于是,她就赶紧跑到拐角的电话亭里面给妈妈的朋友打电话。对方一接到电话就问:“你吃了吗?”一听这句话,她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这时才体会到,中国人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这句问候语,真的是最亲切最实在不过了。这家人听说袁钧瑛竟然饿了三天,立即开车来接她到家里吃饭。 /p p   比蔬菜沙拉的挑战要严峻得多的,无疑是美国博士生的课程。袁钧瑛记得她在复旦大学生物系读本科的时候,最苦恼的是看不到国外最新出版的科技文献。 /p p   但在哈佛读博就完全不一样了:教授每天给学生发一大堆科技文献回去看,然后第二天上课讨论。 /p p   “那时我们读的都是研究领域最经典、最原创的文献。就是看它最原始的发现是怎么开始的,后来的研究又是怎么一点一点深入的。科学家最重要的本领,就是能做到最原创性的发现。现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如何才能在高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去了。要知道科学上的很多重要的原创性的发现,最初不一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他最初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几篇研究论文,都不是发表在很重要的核心期刊上。”袁钧瑛说。 /p p   在研究原创性文献的过程中,袁钧瑛注意到,此前的学者只是观察到了细胞死亡。比如,在人体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胎儿最初的手掌如同一个圆盘,尚未分出5个手指。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手指间的细胞渐渐死亡,最初的“圆盘”才出现了5个手指。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遗传基因的突变,有的应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会出现两个手指连在一起的“并指”现象。但她发现,并没有人对此进行研究:细胞死亡本身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在疾病中有的应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而有的不应该死亡的细胞却死亡了? /p p   促使袁钧瑛把“细胞死亡的机理”作为科研主攻方向的,还有一件事:教授在讲述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等神经退化性疾病时,将几位病人带到课堂上,这让袁钧瑛的触动很大。这些病人有的竟然像非洲饥民一样瘦得皮包骨,还有的患了“舞蹈症”,坐在轮椅上完全不受自己神经控制地舞动。这些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共性都是因为不同的神经细胞死亡了。上完这节课,袁钧瑛不禁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在这些病人中不同的神经细胞会选择死亡呢? /p p   她从神经生物学课上获悉,在完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大约50%的神经细胞会死亡。当时学界对神经细胞死亡原因的解释是:“这些细胞是饿死的。”袁钧瑛认为这个解释不合逻辑,因为发育是一个很程序化的过程,被动地饿死和发育的程序性之间有矛盾。 /p p   为此,袁钧瑛特地去请教一位有名的教授。这个教授回答说:“细胞死亡是因为它们不重要才饿死的。” /p p   多年后,俩人再次笑谈起当初的问答。那位教授坦诚说:“我错了。”如今,他也在研究细胞死亡。 /p p   在哈佛读博的第二年需要选实验室了。袁钧瑛找了半天,也没有在哈佛找到一个专门研究细胞死亡的实验室。于是,她去找研究生部主任说:“我找不到一个感兴趣的实验室。” /p p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初说这话的胆子也真是够大的。也许人家会想:你一个中国学生,英文都不怎么好,敢说哈佛没有一个实验室让你感兴趣?但哈佛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特别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生部主任就说,那你可以到剑桥、到麻省理工去找啊。听了这话,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知道麻省理工有个实验室正在做细胞研究。” /p p   直到她当教授多年后才知道,当时哈佛的研究生部内部对此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因为如果她作为哈佛的博士生去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哈佛必须出一笔钱给麻省理工。哈佛研究生部主任爱德华· 克尔维茲后来对她说:“事实证明,我们哈佛这么做也没有吃亏:因为我们还是把你要回来做教授了!” /p p   她的发现证明了导师的猜想 /p p   袁钧瑛在麻省理工的导师鲍勃· 霍维茨教授,是一个研究小线虫发育的专家。小线虫通体透明,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变化。一条线虫有900多个细胞,其中131个会在发育过程中死亡。有趣的是,这131个细胞死亡的时间在不同的小线虫的发育过程中是相同的,这说明这131个细胞的死亡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 /p p   细胞不为人知的生死,蕴含了生命无穷的奥秘。 /p p   袁钧瑛也由此进入细胞死亡研究领域,在哈佛和麻省理工这两所世界一流的大学里,她得到了最严格的科学训练。“我们那时很拼命,每天总是要把可以做的实验全部做完才回去,”袁钧瑛说。在鲍勃领导的实验室中,袁钧瑛发现了线虫细胞的死亡基因,这是在所有的生物中发现的第一个控制细胞死亡的基因。 /p p   1989年,袁钧瑛哈佛博士毕业。博士毕业后的袁钧瑛,曾打算申请做博士后,以继续研究细胞凋亡在人类、老鼠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因为当时科学界对线虫细胞死亡基因的发现有严重的争议:线虫只有900多个细胞,而哺乳动物、人的细胞要多得多,线虫细胞死亡机理的发现,对哺乳动物和人来说究竟有没有价值? /p p   这时,正巧麻省总医院要建一个心脏研究中心,研究包括“减少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死亡”等课题,听说袁钧瑛有志于人的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于是聘请她成立一个实验室。没有做过博士后,就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这在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p p   3年后,袁钧瑛领导的实验室就发表了两篇重要的研究论文,其中一篇是《线虫的细胞死亡同源基因在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这一发现证明了她在导师鲍勃领导的实验室中完成的博士论文关于发现线虫细胞死亡机理的广泛意义。这一研究成果也引起了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的关注。当时,年仅35岁的她应邀去诺贝尔基金委员的论坛作学术报告。 /p p   1996年,她成为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2000年升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哈佛升正教授的程序是极为严格的:首先,本系的所有教授要讨论通过:再要征询全世界同一领域的10多名顶级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专家学者必须书面回信充分肯定被推荐人的工作价值以及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听取10多位哈佛大学外系教授的意见,最后才提交校董会批准。这一评审办法,确实保证了哈佛教授鲜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p p   仅仅8年,袁钧瑛就从一名助理教授升为终身教职的正教授,并且成了哈佛医学院第一位亚裔的女性正教授。 /p p   从细胞分子层面上攻克阿尔茨海默病 /p p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病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的早老性痴呆症 另一种是人真的进入老年期后患上的老年痴呆症。统计显示,不同种族的人在年过85岁以后,都会有三分之一的人患老年痴呆症。”袁钧瑛告诉记者,“过去,医药界认为这两种老年痴呆症是一样的,但至今未能成功研制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药。我认为这两种老年痴呆症的细胞凋亡机理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正在研制新药。” /p p   希望能从细胞分子的最基本的层面上,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有所突破,是袁钧瑛现在全力攻克的科研难关。二十多年来,袁钧瑛以化学生物学的方法,首次发现了调控细胞坏死的关键蛋白RIPK1及其小分子抑制剂,并在国际上首次为程序性细胞坏死命名。这一发现颠覆了坏死作为被动型死亡的传统观念,其命名得到了国际生物学界的广泛认同。迄今为止,她在国际科技顶级期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的引用超过7万次,引用指数为106,即每篇论文至少被106篇文章引用,这是国际顶级科学家的引用数。 /p p   2012年,袁钧瑛接受中组部邀请以“顶尖千人”身份,领衔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上月,记者采访她时,正赶上交叉中心举办新招聘的研究生夏令营。“我希望能把我们当初哈佛神经生物系的学习研究氛围带到这里来,让这些从世界上顶级实验室来的年轻人能思维碰撞,激发出发明的火花。”她说。 /p p   让中国的年轻学子尽快地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是袁钧瑛的一大心愿。 /p p   “在我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就受惠于很多人的帮助。中学时期陆载阳老师就是其中一个,”袁钧瑛说。1977年,她从上海五十四中学毕业后分到上海一家纺织机械厂当工人,陆载阳认定她要上大学,不仅提前4个月告诉她国家要恢复高考,而且从贴着封条的学校图书馆为她“偷”出数理化教科书来学习。全凭自学,她4个月里做了教科书上所有的习题,成为1977年高考上海理科状元。 /p p   复旦毕业后,她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研究生。 /p p   袁钧瑛的母亲是一医的中药植物分类教授,她父亲是一医的解剖学教授,而她爷爷是一医的二级教授。做个医生,曾是她母亲对女儿最大的心愿。 /p p   袁钧瑛10岁那年,正是“文革”动乱时期。一天,学校要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她的爷爷,还勒令她的父亲去批斗会上发言。结果,她父亲走到半路,因过度紧张而晕厥在地。送到中山医院病房,又正赶上所有的医生被打成“牛鬼蛇神”,只能打扫卫生,由原来的护士“造反”给病人看病,结果把她父亲的药配错了。 /p p   “我父亲躺在病床上,看见中山医院院长拿着扫帚簸箕进病房,父亲已经感觉人很不好,就求院长说:‘你给我看看病吧’。中山医院当时是一医的附属医院,两人都认识,但院长是‘靠边站’的‘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怎么敢当着押解他的‘造反派’再为他看病? 只能摇摇头一言不发地走了。” /p p   两周后,年仅40岁的父亲就因医院用错药而不幸辞世。 /p p   今天,她愿意为中科院培养青年才俊,从情感深处来说,就是不希望悲剧重演。 /p p   “如果要让我重新选择一遍学术生涯,我还是会选择研究生物医学。因为做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实在太有趣了:你要发现一个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有趣的问题,然后自己来寻找最合理的答案。就像大自然在森林里为人类预设了很多谜语,你先要在森林里找到谜语,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寻求谜底。当你历尽千辛万苦走出森林时,谜底就在前方闪耀,而这个谜底可以帮助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人。”袁钧瑛说。 /p p   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比什么都重要 /p p   对话院士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优先泊车? /p p   文汇报:美国科学院通知您新晋院士这个好消息的同时,还让您交了400美元的会费? /p p   袁钧瑛:前几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会费好像是每年200美元,现在也“涨价”了,每年400美元。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主要分为三类:院士、荣誉院士和外籍院士。院士拥有推荐和选举新院士的选举权,以及被推举担任美国科学院公职的被选举权。如果院士3年没有缴纳会费的,就会被自动转为荣誉退休院士。而在美国国家工程院,只要拖欠会费4个月以上,理事会就会将其转为非活动院士,在其将拖欠的会费缴清后可以转回活跃院士 而连续缴纳会费10年以上的活跃院士,在年龄达到75岁以上的,可以申请转为荣誉退休院士。 /p p   文汇报:作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有什么待遇吗? 今后拿项目或者申请科研经费是不是更容易了? /p p   袁钧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我记得最经典的例子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故事,他是197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1986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之后,加州伯克利大学在学校停车场给他立了一块牌子“此车位由李远哲教授优先使用”,并不是给他一个车位,仅仅是“优先使用”而已,车位的产权还是学校的。科学院院士在美国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但它和拿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并没有关系。申请科研基金,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你项目本身的质量如何。在成为院士之前,我申请经费也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当然,如果你是院士,说明你过去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学术界较为广泛的承认,也许别人可能会比较尊重你的意见。 /p p   高分成绩单,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科学理想 /p p   文汇报:5年前,您就回国领衔组建了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您对国内科研的发展有何评价和建议? /p p   袁钧瑛:这几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得非常快。我相信再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二三十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尤其是基础科学一定会有很大的飞跃。但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与世界上科技领先的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哈佛为例,在哈佛医学研究中心为圆心的1-2平方公里之内,有5家大医院,汇聚了大约1-2万名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这样的规模,我们国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p p   文汇报: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中国科学家的团队? /p p   袁钧瑛:我们的大学要培养年轻人的科学理想,他必须真的热爱科学,这是最重要的。据我所知,哈佛生物医学专业大约每年在中国顶级的大学招2-3名博士生,二十多年来至少也招了四五十名了吧。但他们现在留在哈佛做生物教授的只剩两三个人。这几十个生物学博士去哪里了? 除了去制药公司以外,很大一部分去了华尔街。华尔街的收入可能是在哈佛做教授的两三倍啊。一个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理想,学校给的成绩单是未必能反映出来的。但学校最重要的,恰恰是要培养一个人献身科学的理想、有强烈的科学发现的兴趣,但这无疑比教会学生背公式、背定理要难多了。 /p p   其次,还应加大对科学家团队的投入。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规定科学基金用于人力成本的比例是10%,也就是一个投入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用于科学家的收入只能100万元,其余的只能用于购买设备、开会等等。收入太低了,怎么可能把一流的科学人才吸引回来呢? 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是科学家啊! /p
  • 王贻芳院士:未来10年应增加大科学装置投入
    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提出,大科学装置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科学装置本身也是科技强国必备的科技基础设施,但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存在投入经费占基础研究经费比例偏低的问题,未来十年我国应增加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投入,下好先手棋。在接受采访时,王贻芳算了一笔账:“过去十年,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投资基本稳定在每五年160亿元,平均每年32亿元左右,没有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即使加上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地方政府的研究经费、人员费、配套经费等,我国大科学装置相关经费每年也不会超过60亿元。”“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只占研发经费的6%,而欧美日等国的这个比例均超过15%。假设所有的大科学装置都属于基础研究,我国大科学装置占全国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为4%,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约10%的水平。这样我国大科学装置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不到欧美日等国的1/6。这个比例与大科学装置的作用、意义和成果并不相配。”王贻芳说。为推动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应对未来十年科技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他提出国家应该增加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费投入,并协调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将其贡献的比例从目前的平均20%左右提高到30%~50%。由于大科学装置建设一般需要5~10年的酝酿期,王贻芳认为,必须提早规划准备,开展前瞻性的设计和技术预研。王贻芳说:“在选择建设大科学装置时,既要保证一定程度的领域覆盖面,确保重要方向有机会从填补空白逐渐发展到国际并跑,也要有亮点,确保装置国际领先,取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基础科学重大成果。”同时,在建设中要统筹考虑大科学装置建设规划,确保大科学装置中基础研究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用于基础研究的大科学装置一定要有充分的国际合作,要积极争取国外的参与和实物贡献,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做到国际评审,项目的运行效益要有国际评估。”王贻芳说。
  • 杜祥琬院士追忆王大珩院士
    “他是一位少有的战略科学家”   王大珩走了。正在外地出差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比悲痛。“王老不仅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而且是一位少有的战略科学家。”杜祥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杜祥琬很早就知道王大珩。新中国光学事业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王大珩任所长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后来成立的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成都光电所等都是从长春光机所分出来的人根据不同的目标组建的。他们都认同王老是‘祖师爷’。”杜祥琬回忆说。   杜祥琬与王大珩比较多的接触是从863计划开始的。王大珩是863计划的4位发起人之一。1987年2月,863计划启动,杜祥琬是其中激光技术专家组的成员,到第二届专家组成立时,杜祥琬又成为首席科学家。“王老本人最关注的就是激光技术这一领域。激光技术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走哪条技术路线,他几乎每次都来参加我们的会议,与我们一同讨论。”   除了具体技术问题之外,让杜祥琬印象极深的是,王大珩还特别关注如何组织全国有技术优势的单位“组成一个国家队共同攻关”。“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跨部门、跨单位考虑问题,着眼于国际的竞争,这给我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也成为我们重要的指导思想。”   还有一个细节,也能体现出王大珩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的作用。在实施863计划过程中,王大珩多次告诉杜祥琬等专家组成员,对于激光技术不能光追求功利、能量的大小,要高度重视光束质量。“后来我们的体会越来越深。”杜祥琬说,光束质量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我们在这诸多因素方面努力攻关,突破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后来的许多成绩都和他的这个思想分不开。   据杜祥琬回忆,王大珩对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也十分重视,并做了许多的推动工作。后来他还提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问题。“他的一些建议超脱了专业领域,是一个在很高的视野上看问题的科学家。他对国家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王中林院士获潘文渊文教基金会2017年度研究杰出奖
    p   2017年7月4日,潘文渊文教基金会将2017年度“研究杰出奖”授予王中林院士,以表彰他开创纳米发电机和压电电子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成就。 /p p   潘文渊文教基金会自1997年起颁发研究杰出奖,表彰对台湾地区、大陆及国际科技产业开拓或推展有卓越贡献者。该奖项是为了纪念台湾半导体工业的奠基人潘文渊博士而设立的最高奖项,评选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创新、实验技术发展、生产制程改善或仪器制作等,具有国际水准 二是领导大型或整合性计划,卓有成效。 /p p   王中林教授现为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Hightower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教授是纳米能源与系统集成领域的翘楚,其前瞻研究和研发成果兼具学术与实用价值,受到国际高度重视和肯定。他在一维氧化物纳米结构制备、表征及其在能源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应用方面均做出了原创性重大贡献。王教授长期投入纳米发电技术研发工作且成就卓著,发明了压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并首先提出了自驱动系统的概念,为微纳电子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创了纳米结构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先河,对纳米机器人、人-机界面、纳米传感器、医学诊断及光伏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p p   纳米能源,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新技术和微纳米材料高效收集和储存环境中的能量,来实现微纳系统的可持续运转,被誉为新时代的能源。在过去的十年里,王中林教授利用压电效应和摩擦起电效应成功收集了小型机械能,实现了从单个器件到系统集成、从一种新能源技术到自驱动传感网络的构建。通过王中林教授和其带领的纳米能源所科研团队持之以恒的科研攻关,纳米发电机正在使电子器件逐渐摆脱外部供能的桎梏,并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微小集成化、无线移动化和功能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引领技术革新全面进入自驱动化时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00" title=" W020170705523750382102.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ab54bc1e-4358-498e-9640-59494bbf464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p
  • 顾诵芬、王大中两位院士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据了解,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航空工业集团供图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他还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大飞机专项、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多项发展建议,从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层面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直升机等多项武器装备发展建议,从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出了军事人工智能、突防型轰炸机等一些技术群的发展建议,围绕航空强国等战略提出多项发展建议,均已被采纳并付诸实践,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清华大学供图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具有深厚的为国为民情怀,矢志建堆报国。他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他领导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之路。值得关注的是,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王大中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 王大珩院士病逝 曾致信邓小平开启863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在研究工作。   记者21日从中科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因病于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生平】   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   1948年,回国。   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   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成就】   ●光学与光学工程:主持150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 主持718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   ●联合其他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 追忆   学生王家骐院士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 顽强 善良 幽默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是王大珩院士生前一手创建的研究所。从1952年到1982年,30年间,他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里。   目前担任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的王家骐院士,正是王大珩当年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现在王家骐院士也已72岁。   “王院士,敬爱的王老今中午离开我们了,他走得非常安详。”昨天下午,王家骐接到了301医院顾瑛主任医师的短信。看到短信时,作为弟子的他感到非常悲痛,“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优秀的科学家,大珩的去世是国家的损失。”   王家骐说,王大珩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缔造者之一,1963年他到长春读研究生,正是受王老影响,改学光学仪器,有机会成了他的弟子。   后来,王大珩从长春到北京工作,还经常到长春指导。“他的心一直在这里”,王家骐说,王老偏爱这个自己一手建起来的研究所。   王家骐回忆,在国际光学界最高会议首次在长春召开时,王老已90多岁高龄了,可他竟用英文讲了40分钟,来介绍中国光学的发展,在场所有的外国人都为王老竖起了大拇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王家骐说,王老思维敏锐、头脑清楚,他拥有的知识是与国际光学技术同步的。   王家骐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顽强、善良、幽默。   ■ 逝者   他为“863计划”点了根火柴   1986年3月,4名科学家写信给邓小平,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而这也促成影响中国科技界的“863计划”。王大珩便是4人之一。   昨日,这位96岁老人,在北京长辞。此时,曾给邓小平写信的4名科学家,已全都离开人世。   执着选择学习物理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父亲曾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也是对王大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王应伟其实并非真的反对儿子学习物理。王大珩回忆说,小时候,父亲看到他还有点灵气,就有意识地培养其科学知识。“比如,我常记得一件事,说来很简单。一根筷子斜放在水里面,筷子在水中弯了一段,父亲就告诉我,这叫折射效应。”王大珩说。   做实习员放弃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光学玻璃凸显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当时西方国家将此看作是保密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就在他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时,他竟然选择到一个企业去当实习员。王大珩把这件事情形容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当时工厂实践的知识很少”,王大珩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具有保密性,“我去的时候也是约法三章,我不准进他们的车间,只准在他们的实验室里。”但在当时,车间生产的问题也要通过实验室解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正是在英国的学习,为王大珩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基础。现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就是王大珩50多年前创建的中科院仪器馆。   致信邓小平开启“863”   当冷战和科技结合在一起时,那时的世界,让所有人都有了紧迫感。1986年,中国政治家和科学家携手,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   1986年3月,王大珩与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这封信得到了中央重视,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为信件的提交日期,该计划又得名“863计划”。   此前,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星球大战”的演说。对此,中国该怎么办?“我们从事科学的人,特别是从事过‘两弹一星’研制的人,就一起开了个会,在这个会上就有人提出,我们也得干点东西出来。”王大珩曾回忆说。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到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形容。   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国家为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大珩是其一。   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曾评价说,王大珩是一个大科学家、一代宗师,特别是在光学方面,为中国的光学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光学能够发展壮大,一直能够达到先进的水平,这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在王老的一生中,也有些许遗憾。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王大珩邀请了几位同事一起庆祝。席间,他说了一句当时大家谁也没听懂的话:“要是再晚半年就好了……”   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半年,他的父亲去世。
  •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享年80岁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9月20日下午,“高铁院士”王梦恕先生于今日下午离世,享年80岁。王院士的家人对记者表示,今天下午老人刚走,现在心情太糟糕了,希望过两天再说。王梦恕先生为我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其因主持和参与了中国高铁的研发建设工作而被誉为“高铁院士”。去年9月,王梦恕曾经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今年8月13日,新京报记者曾因采访需求拨打过王梦恕院士的手机,当日由其保姆代为接听的电话并表示,王院士身体有恙,无法亲自接听电话,希望记者能够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梦恕生于1938年12月24日,196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时称唐山铁道学院)。历任铁道部隧道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研所结构室主任、科技开发处总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并兼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王中林院士受聘光电国家实验室海外主任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海外主任”的受聘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王中林院士郑重地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李培根院士手中接过聘书。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近年来,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王中林院士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美在相关领域科技、教育的交流,自1992年以来不遗余力地促成中美在相关领域多方面的合作,鼎力帮助扩大中国科技界在国际科学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聘任海外主任,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以及加快实现光电国家实验室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王中林简介   王中林博士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CO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曾荣获了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5年Sigma Xi学会持续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美国),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Purdy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基金,中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教育部“长江”特聘讲席教授。   王中林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 fellow,美国材料学会fellow。王中林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610篇论文(其中十三篇发表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期刊上),43篇书章节,二十项专利,四本专著和二十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他已被邀请做过600多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三万二千次以上。他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h-index)是87。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他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技术,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机理和应用,纳米传感器和新型器件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基于光纤的三维隐蔽型太阳能电池。
  • 王大珩院士: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两院院士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研制出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在我国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他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并发展为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使之成为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国际知名的研究开发基地。他在1986年与另3位中科院院士联名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即“863”计划。1992年,他与其他5位中科院院士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成立。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了解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人都知道,王大珩早年留学英国,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工作期间,虽然不能进入生产车间,但他在实验室对玻璃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光学玻璃的关键技术有了足够的了解。 王大珩在自述中介绍,在那里,他进行了200多埚的玻璃熔炼实验,为发展新品种光学玻璃掌握了一定主动权,并发展出稀土玻璃系列,获得了两项专利。为了提高测量玻璃光性的效率和精确度,他创研了V—棱镜折光仪,而且成为商品,现已成为测量光学材料光性的经典仪器。 回国后,他受命建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在那里,他率领队伍研制出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生产骨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以及更多的“第一台”。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研究所成功研制靶场用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开创国内自主研制大型精密测试设备的先河,形成国防光学的一个重要高技术领域。 但他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为发展高技术奔波倡议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立即与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商议,并联合另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1989年,他与王淦昌、中科院院士于敏等再次共同向国家提出了开展我国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设。 1992年,他再次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和罗沛霖等5位院士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工程界的热烈拥护。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 此后,鉴于我国已进入信息科学时代,为适应时代进展的需要,他与仪器仪表界联合倡议召开了香山会议。他提出,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仪器仪表是信息工具;仪器仪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概念。 他说:“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修身育人德为先 有媒体曾问王大珩:老师给予学生什么最重要? 他说,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精神,教学生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他认为,科学界最忌讳的就是剽窃、抄袭、作假、把名利庸俗化,这些实际上等同于强盗。“不讲道德规则的卑劣行为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说明开放的社会环境容易让人往物质利益上使劲,陷到个人主义里去了”。医学上讲预防医学,不是生了病才治,而是不让人生病,教育也有同样的意义。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应该放在第一位。 “假如一个班级的孩子与别人赛足球,问他们希望谁赢,回答一定是‘我们班!’这是在一个集体中生活的人都该有的愿望和感情,如果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太可悲了。中国有高度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值得骄傲,外国人都不能不尊重。任何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天经地义!”王大珩表示。 诠释科学精神内涵 针对科学界的不良现象,王大珩于2007年12月在《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什么是科学精神》。 他在介绍“科学”这一概念后,概括出科学的六大特征,即一元性、诚实性、严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一性、科学与技术并行发展。文章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过了许多曲折,原因之一是有些做法、有些探索、有些方针政策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他认为,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如果科学化能够搞得好一点,大家的认识就容易一致,就容易团结在一起。 王大珩相信,科学化会为我们建设强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谢绝“中国光学之父”称号 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已值耄耋的王大珩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关心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他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由此可见,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处处体现。
  • 王大珩院士铜像在长春理工揭幕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铜像9月29日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揭幕。铜像矗立在该校东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铜像总体高3.15米。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说,在校园树立王大珩先生铜像,是为了表达对老校长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更是为了弘扬他的伟大精神,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激励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代表母国光、金国藩、周炳琨、庄松林及出席揭幕仪式的院士、全国光学界和仪器仪表界的科技工作者致辞说,王大珩先生从长春开始了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为新中国光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铜像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对中国光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大科学家,怀念他不朽的伟绩和高尚的人格,必将鼓励今天的人们去勇敢奋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王大珩先生的女儿王森说,希望父亲的教育理念、科学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在长春理工大学传承下去,希望能够在科研、教育、国防等重要领域看到更多长春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 高伯龙院士:王大珩先生的敬业精神使我永志不忘
    惊闻王大珩先生不幸去世,感到非常沉痛,许多往事涌向心头。1950年北京解放不久,我还是一名学生,聆听过王先生的科技报告。60年来多次得到王先生的教导,现在只举出我最后一次接触王老的经过。   1999年11月,中国工程院第二轮院士评选报到时,机关工作同志说王老的卢秘书在等着我。到房间坐下不久,卢秘书就来了。他是我同时代的大学毕业生,一直跟随王老工作。他说:“王老病了,住在人民医院,等着你去见面,这里是他的亲笔信。”信不短,是在病床上写的,字迹很难认清,旁边有卢秘书对王老信的翻译稿。   信中说的是神舟一号上面的光学仪器问题,希望我协助解决。要在高速运行的400公里高空拍下分辨率是0.5米的照片,需要对光学仪器进行高频稳定控制。“神舟”的原总师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长春光机所赶紧干了一个回合,没有成功。王老要我设法解决。当时我感觉很意外,因为在这方面毫无所知,不敢前往。便对卢秘书说:我先作点调查研究,考虑一下,再去见王老。   当时,我白天看材料、开会,中午和晚上就拜访参加会议的有关院士以及由他们介绍的航天部的专家,询问我国在卫星上拍照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达到王老要求的难点。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难题,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虽然得到的回答并不太积极,但我还是向这些院士、专家学到了不少有关方面的知识,不那么心虚了。工程院最后一次投票结束后,第二天清早我借了会上总装备部一位院士的专车,直奔人民医院。   在路上司机听说去找王老,滔滔不绝谈了王老的不少情况。他谈到王老艰苦朴素,没有配备专车。到达医院后,卢秘书把我引入病房。病房只有一个房间,王师母也在。王老在病床上昏昏沉沉,听说我到了,猛然惊醒坐起来,开始跟我谈话。他说:“害的是昏眩症,睡在床上感觉天翻地覆。但是一清醒过来就想到载人航天光学仪器的事情。今早神舟一号已经发射上天,将于晚上回收,但光学仪器不在上面。”他告诉我,光学望远镜由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控制稳定性没有解决,不能随神舟一号上天。他查询了国际上的相关资料,包括哈勃望远镜在内,光学系统都应该增加另外的高频稳定控制。他坐在床上用笔在草稿纸上跟我比比划划一个多小时,详细说明了神舟一号飞船的情况、对光学仪器高频稳定系统的技术要求。最后说:“你是否立项拿点经费回去干?”我回答说:“我们先试干,如有一定眉目再向您报告,申请立项。”王老点点头,他叫我以后跟长春光机所王家骐先生联系。尔后我告辞出来。   卢秘书送我出来的路上,谈了很多。他说王老在病床上老在想载人航天的事情,每天向他问怎么我还不来。他给我挂了多次电话。由于缺乏通讯工具,开始时是用病房医护办公室的电话挂的,后来由于担心耽误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不好意思用。所以他到外面的电话站挂电话。但电话站离医院比较远,他每次给我挂电话要走很长的路,所以不能天天挂电话。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明摆着王老跟卢秘书都没有手机。当年手机还比较普遍,我感觉王老跟卢秘书应该有一台手机,但是没好意思开口。当然,我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当时也没有手机。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会见,但是王老的敬业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使我深受感动。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完成王老的重托。从医院回到宾馆后我即挂长途电话回长沙,请年轻教师罗晖同志跟我一起负责此项工作。叮嘱立刻开始进行。   回到长沙,我和罗晖连续不断地工作。在本校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沈振康的研究室协助下,从1999年11月中旬一直干到2000年4月底。虽然克服了好几道难题,但最后遇到一道难关,是激光陀螺的量子噪声极限问题,不得不向王老和王家骐先生报告我们已无能为力,甚至在三五年内可能也力所不及,辜负了他们的委托,请他们另找别人试干。   头两年长春光机所对我们没有放弃,每年都给我发贺卡,邀请我参加长春光机所年会。我无颜参加,婉言谢绝。此事的了结是2005年神舟四号上天时把光学仪器带上去了。王家骐先生也于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我跟王老的最后一次接触,很遗憾没能完成他的委托,但他的敬业精神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使我永志不忘。   王老千古!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 解决实际问题是科研的最高境界——访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院士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药代动力学提供药物代谢的理论基础并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具体过程,其地位逐渐走高,已经渗透至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药代动力学通过综合多学科间的信息反馈及系统研究方法,能够深刻地阐述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从而给临床合理用药等具体应用带来有效指导。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nbsp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国内最早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单位之一。该实验室在王广基院士的带领下,在创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细胞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仪器信息网编辑近期在中国药科大学采访到了王广基院士,王广基院士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本质及最终应用、药代动力学的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img title=" 王院士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0a4dbed-3853-44ba-bc39-c2fd8586d6e7.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院士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24px COLOR: #0070c0" - 药代动力学研究立足基础理论,在支持终端应用中体现真正价值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药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物研发初期,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用于观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到了研发末期,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则能够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药物服用或注射以后在体内的动态变化情况如何?不同临床病人在不一样的阶段需要服用什么剂量的药物?这些问题都能够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来解决。”王院士说。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该实验室的研究在支持新药的研发的同时,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也给医院提供理论支持及应用方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对于新药研发,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其所有“管道线”上的研究都提供支持,特别是新药的临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床前研究。王院士说:“新药从起初的药效研究到它走向临床的每一步都由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路伴随。”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新药在用到临床之前需要经过综合复杂的研究过程,也包括药物吸收/代谢体内外模型、药动/药效结合研究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等。据王院士介绍,目前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多家药企合作,为药企提供创新药物研发的理论及方案支持。王院士说:“我们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高端科研实验室,而是一个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近些年,特别是“精准医疗”概念深入人心以后,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相关研究单位非常重视“给药方案个体化”与“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并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进展。王院士认为个体用药差异是普遍存在并需要发现的,科研工作者能够以药代动力学为工具,探索这一问题。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每个人对于药物的代谢水平各不相同。所以,不同个体需要不同的给药方案。认识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内的ADME过程是解决个性化用药的关键科学问题。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临床用药的结合是做到精准用药的前提,也能够更好的推动“精准医疗”进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在平时积累了很多理论研究基础,而这些理论以及由理论发展而来的新技术需要在实践中证明是否可行。所有的研究最终都是要围绕实际需求转化为落地的应用方案。”对于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王院士表示:“做科研的不是发表几篇文章就算高水平了,将技术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是研发的最终目的和研究人员的最高境界。对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更是如此,只有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了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的疗效才是我们做科研的真谛。”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font-size: 24px color: rgb(0, 112, 192) " - 从血浆组织到细胞靶点、从西药到复杂中药 药代动力学研究在前进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在早期新药研发过程中,药代动力学研究并没有得到药物研发界的关注。大家更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药物在临床上表现出药代动力学行为的不合适,其中40%的候选药物因药代动力学原因终止研发。大家逐渐开始重视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最近十年,药代动力学研究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知名制药公司都在大力发展和研究药代动力学。“这期间,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有了质的提高,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我们中国人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被国际知名制药公司所接受和认可。我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谈到我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水平时,王院士表示引以为傲,同时也相信我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走得更远。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很长一段时期药代动力学研究都是以血浆为研究载体,而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细胞甚至亚细胞内微观的药物代谢情况。”王院士介绍说。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是世界上率先提出细胞药代动力学概念的团队,在王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团队进行了细胞药代动力学相关的深入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范围已经从血浆组织发展到细胞内药物作用靶点,能通过分析技术更精确的了解药物浓度与作用情况。这对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个大跨越。”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该实验室的另一大特色。中药成分比西药复杂,即使是一味中药也会包含多个有效成分,进入体内有可能代谢成为更多组分,且在体内外的浓度较西药更低。团队围绕中药药物代谢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一些对于中药药代基础研究具有推动性作用的技术策略。“诊断离子桥联网络技术”即为其中一项,采用多级质谱对复杂组分进行碎裂分析,通过得到的多级碎片离子,进行各组分的桥接,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快速归属鉴定。这一技术对复杂中药组分,尤其是未知成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给国内、国际同样做中药成分鉴定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王院士指导学生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34eba98-4fea-493e-bd7a-f9cd3342c65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王广基院士在中国药科大学-SCIEX合作实验室指导学生 /strong /p p & nbsp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24px COLOR: #0070c0" - 既能测得准又能看得到,让专家和外行都信服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测定药物及代谢物浓度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很低,中药成分或进入细胞后的药物浓度则更低,在ng/mL、pg/mL的水平。所以需要一双精准的“眼睛”来发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在上个世纪,科学家们普遍采用HPLC-UV技术进行药物浓度分析。但随着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入发展期,UV检测器的灵敏度无法满足准确分析,也无法分析元素组成进行物质结构推断。质谱技术逐渐在药代研究中投入使用,并在2000年以后得到快速发展。串联液质能满足包括细胞药代动力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等在内的药代动力学的高灵敏度分析需求。目前,串联液质已经是该实验室最为重要、最为常用的分析技术。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不论是小分子化合物还是多肽、蛋白等生物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都离不开液质联用。到现在,我们已经采用串联质谱和高分辨质谱完成了上百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指引参观实验室时,王院士在说。实验室里SCIEX QTRAP 5500和Triple TOF5600正在运行中,“正是由于目标物质的浓度普遍很低,操作差异、温度变化等带来的微小误差都会影响测得的药物浓度。质谱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重现性是得到可靠数据关键的条件。SCIEX 质谱在这方面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可靠保障”。SCIEX 的离子源温度能够达到750度,即使是1mL/min的流速也能雾化完全,打破了方法开发中色谱柱选择的局限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质谱技术让我们能测定的药物浓度更宽、更准确,让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清楚地了解想要得到的药物及代谢物水平。而除此之外,该实验室还通过荧光检测的方式,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更直观的药物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拿到一目了然的视觉图像,让不懂得分析技术的外行人也能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王院士说,“质谱检测与显微镜观测相互验证,使我们的结果更确凿,也令更多人信服。”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不仅是说服科学家,王院士认为药代动力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百姓民生,通过分析仪器和检测技术让更多非专业人士了解这个学科研究的成果与进程,这对于整个药代动力学的发展更加有意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采访编辑:郭浩楠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____________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strong 后记: /strong 药代动力学看似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研究,而事实上却是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相关度极大。这门学科研究给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不断提供理论基础,也在改变着我们认识自身的程度,甚至也在颠覆着一些传统的观念。例如,过去大家都认为蛋白质的必须降解成肽段或氨基酸才能被人体消化系统吸收,一些蛋白类药物不能口服只能通过注射才能得到疗效。最近王院士的团队对蛋白类药物的吸收路径做了深入研究,发现一些蛋白药物在没有降解为氨基酸的时候以蛋白质和多肽形式被胃黏膜部分吸收,通过细胞旁路进入体内。诸如此类,科研正一步一步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如王院士所示,希望科研平台能将更多的研究付诸于终端应用,让药物代谢机理更明晰,药物精准用药成为可能,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span /p
  • 程京院士、葛均波院士获首届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5月18日,2018年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大会暨首届转化医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举行。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发表重要讲话。解放军总医院任国荃院长、国家卫健委科教司杨青司长、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司令员、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陈景元局长致辞,陈赛娟院士、陈香美院士、魏于全院士、葛均波院士、程京院士、宁光院士、张学敏院士、杨宝峰院士、TAK WAH MAK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分享了各个科学大设施的建设进展及学术成果。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期间,举行了首届转化医学奖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汪敏主持,陈赛娟院士致颁奖词,她对此次评选活动中认真严格参与遴选付出心血的评审专家团队表示感谢,并向首届转化医学奖获得者们表示祝贺。陈赛娟强调:转化医学奖与其他奖项不同,它更突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今天在国家转化医学联盟的大会上颁发首届转化医学奖,对于突破转化医学瓶颈、推动转化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她希望通过这一奖项不断发掘,孵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和国际高水平的将才、帅才,进而加速转化医学进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经过为期半年的提名与评审,首届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授予了程京院士和葛均波院士,他们分别在生物芯片领域及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转化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两位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17px !important height: 297px !important " src=" https://www.360zhyx.com/Public/pa/2018-05-23/1527052574764059649.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60, 160, 160) font-size: 14px " 陈竺副委员长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程京院士、葛均波院士颁奖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首届转化医学创新奖授予了在转化医学领域卓有成就的黄金艳、汤富酬、田梅、解慧琪、张锋教授。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陈赛娟院士、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香美院士、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宁光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78px !important height: 273px !important " src=" https://www.360zhyx.com/Public/pa/2018-05-23/15270525741272953257.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60, 160, 160) font-size: 14px " 陈赛娟院士、陈香美院士、宁光院士为五位创新奖获得者颁奖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78px !important height: 266px !important " src=" https://www.360zhyx.com/Public/pa/2018-05-23/15270525742016005682.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60, 160, 160) font-size: 14px " 2018年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会议合影 /span br/ /p p strong 相关链接: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转化医学奖全称为“转化医学奖励计划”,是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为发起单位,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为指导单位,上海荻硕贝肯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机构。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转化医学奖设立目的是对在转化医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激励和培养转化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适用转化医学领域各级各类人才的提名、评审、授奖等活动,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年度的遴选重点。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奖的提名、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提名、初审、初评、复评、公示、颁奖等程序进行,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预。每年进行一次,评出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和转化医学创新奖。 /p
  • 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王老从事科技事业,尤其是光学和仪器科学事业70余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和智慧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事业。”作为王老的学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特别谈到了王老在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和杰出贡献。   “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   王老关于仪器科学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金国藩院士指出了其中几个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论点。   王老十分强调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如,“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王老还说:“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他对仪器仪表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国家和政府应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   王老曾经指出,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和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有3次。第一次在1979年4月,他联合汪德昭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出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了《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希望国家成立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统一管理和支持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这份建议受到邓小平、方毅和余秋里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当年10月就批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95年和2000年,他又两次联合一批院士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受到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重视。   王老对仪器科学的创新发展有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仪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发展极快,而且同不少学科交叉,保持创新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到2003年最后一次主持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他建议召开或亲自主持和参加的有关仪器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达数十次之多。   在王老的建议和亲自安排下,科学仪器的学术会议几次步入了香山科学会议的殿堂,成为香山科学会议讨论的主题。   王老对举办学术会议一贯是高标准要求。他明确提出,学术会议要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选题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   期待领军人物涌现   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并常常告诫我们,要保持仪器科学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优秀科技人才,有一批领军人物。他说,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基础培养都在大学,因此他特别重视和关心大学教育。   早在1949年王老回国不久,便建议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设立应用物理系,并担任系主任主持创建工作。   1952年,王老又和龚祖同院士等共同建议并促成教育部在浙江大学设立了光学仪器系。为了争取把光学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列入高等教育的一级学科,王老多次亲自到教育部商议。王老身体力行地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亲手创建了长春光机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并担任校长。几十年来,从这几所大学走出来的几万名光学和仪器科学的科技人才,为我国仪器科学与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王老还抽身亲自主持编写了几百万字的《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一书,送给了100多所大学的图书馆。他对培养人才倾注了无限的关怀和爱心。他在实际工作中也十分注意对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与王老共过事、在王老身边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人才不计其数。一些人已成为院士和知名的科学家。他一直期待着领军人物的涌现。   重视研究成果产业化   与此同时,王老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强调研究方向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研究成果要注意向产业化转化,仪器科学也必须这样。在他担任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在他的指导下,该实验室从事原子光谱的研究,结合建设实际需要,在重金属找矿等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金国藩亲身经历和感受极深的一件事是在2000年,王老联合11位院士,其中也包括他本人,向吴邦国、温家宝和李岚清3位时任副总理提出了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份建议。3位副总理很快作出批示,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商议,提出支持仪器仪表发展的具体办法。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尽快落实副总理的批示精神,早日商议出支持仪器仪表加快发展的有效办法,在王老的带动下,杨嘉墀院士和金国藩一起走访拜会了两委一部的领导同志。最后研究确定,由两委一部委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一个专家调研组在全国开展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报告和支持仪器仪表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当时已85岁高龄的王老,为了使这次建议贯彻落实,为了仪器科学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欣然参加了调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此次调研历时3个月,走访了7个省市,调查了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几十个企事业单位,会见了几百名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   在上海,他几次听取意见到深夜 在重庆,他一天调查5个企业,累得需要人架着才能行走,调研结束回到北京便住进了医院……调研组一份两万多字的《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对策和建议》调研报告,也是在王老亲自主持和参与下完成的。
  • 王中林院士获2016美国SURA杰出科学家奖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近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东南部大学研究协会(SURA)宣布,将2016年度杰出科学家奖授予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Hightower终身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教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URA杰出科学家奖由美国东南部大学研究协会设立,从2006年开始,每年从60余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会员推荐的候选人中,评选出一位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作为获奖人。王中林教授是SURA杰出科学家奖设立以来的首位华裔获奖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校长、SURA理事会主席Gordon Gee说,“王教授代表了SURA大学成员中最优秀的研究领袖,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走在了最前沿,令人振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自从事研究以来,王中林院士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1100多篇期刊论文(其中,美国《科学》12篇,《自然》4篇;《自然》子刊15篇),拥有200项专利,5本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91,000次以上。他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h-index)是146。王中林院士的先驱性工作荣获了众多国际荣誉: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普帝(Purdy)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 2012年美国陶瓷学会埃瓦德奥顿纪念奖(Edward Orton Memorial), 美国化学学会纳米讲座奖, 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马克顾瓦迪(James C. McGroddy) 新材料奖, 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4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杰出教授终身成就奖, 2014年NANOSMAT奖,2014年材料领域世界技术奖,2015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王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成员, 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成员,美国材料学会成员,美国显微学会成员, 美国陶瓷学会成员,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成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美国东南部大学研究协会(SURA)成立于1980年,是由美国东南部和哥伦比亚特区60余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建的高校联盟,其成员包括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莱斯大学,杜克大学,休斯顿大学等众多美国一流名校,旨在促进高校间和国家层面的研究与教育合作,加强科研能力。同时,负责运营美国托马斯· 杰斐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Jefferson Lab),该国家实验室隶属于美国能源部,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SURA杰出科学家奖由美国东南部大学研究协会设立,每年颁发给一位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所做的工作满足了SURA推动卓越科学研究的使命。本次颁奖典礼将于4月13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召开的SURA董事会会议上举行。 /p p br/ /p
  • “烟草院士”谢剑平进官网院士名单
    面对控烟人士,对研究“降焦减害”等内容的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事的质疑,中国工程院曾回应“进行调查”。至今,调查结果并未公布,中国工程院也从未公开表示已授予谢剑平院士称号。   但昨日(1月14日)记者发现,谢剑平的名字已出现在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走进院士”栏目中,被介绍为“烟草化学专家”。   从网站可以发现,谢剑平位列43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名单中,同时,他被介绍为“创立了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方法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减害降焦新技术,开拓了中式卷烟减害降焦研究领域”等,并称“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国际科学界从未承认烟草“降焦减害”这一命题,也不允许任何烟草制品以“低焦油”、“低危害”欺骗误导公众。   记者昨日拨通谢剑平电话,对于“是否已正式被工程院授予‘院士’称号”的问题,谢剑平让记者“去问工程院”,然后挂断电话。直到发稿时,谢剑平也未对记者的短信进行回复。   据悉,今日,十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将与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协和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专家们,再次集中向媒体表达烟草业所谓“降焦减害”的骗局,反对“烟草院士”谢剑平成为工程院院士。   ■ 链接:工程院仍未公布“烟草院士”调查结果   2011年12月,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被列入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控烟人士、公共卫生界乃至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抗议。   去年5月,中国工程院四个学部近百位院士联名致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   直到去年8月,中国工程院回复中华预防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称:“明确反对有悖与控烟工作的一切行为 对谢剑平研究员当选院士引发的质疑,我院将按照主席团会议的决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继续进行调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并妥善处理。”今年1月8日,中国控烟协会第六次致函中国工程院,呼吁工程院就“撤销谢剑平院士资格”的社会建议与呼吁,尽快给予明确答复,至今也未得到回复。   截至昨日,中国工程院未公布调查结果。   相关链接:“烟草院士”当选遭多方质疑
  • 讣告|我国现代光学测试仪器奠基人潘君骅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应用光学专家,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君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8日15时48 分在苏州逝世,享年94岁。潘君骅长期从事光学仪器研制、光学元件及系统的加工和测试,研制国内第一台激光球面干涉仪、阶梯光栅分光仪、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等,在组织大口径光学工程项目实施、倡导非球面应用、推动光学检测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潘君骅院士潘君骅院士生平潘君骅,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52年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前身)工作。1956-1960年,接受单位安排到苏联留学,在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师从苏联著名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获副博士学位;1980-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聘到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天文仪器厂副厂长等职务。王大珩院士评价他为“最具有工程概念的光学专家”。科研成就苏联留学期间,提出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原苏联6米望远镜检验。1960-1966年,回国后,在长春光机所为我国研制大型靶场光学设备建立了一套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保证了我国大型靶场光学仪器获得优良光学质量,并对各种光学非球面的设计、精密加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解决了光学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为长春光机所建立了大口径光学仪器制造的技术基础,推进非球面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1972-1974年,研制出激光球面干涉仪,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调至南京天文仪器厂,主持完成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 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期间还开拓了不少光学系统中非球面的应用,如总参二部的战场侦察车光学系统,北京508所的资源卫星主光学系统,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步辐射用的轮胎面光学件加工,离轴非球面的单件加工等。1989年,领导完成2.16米天文望远镜及其专用附属仪器-阶梯光栅分光仪,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为航天508所、总参二部、中科大、成都光电所、上海技物所、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空间中心等单位研制了多种非球面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近年来,研制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1部。2019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国际命名公报,确定“潘君骅星”命名,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
  • 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补宣病逝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据报道,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王补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12px height: 30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47734ca5-91cd-4538-945d-c57182640d58.jpg" title=" faedab64034f78f0114bbf6879310a55b2191cec.jpg" alt=" faedab64034f78f0114bbf6879310a55b2191cec.jpg" width=" 212" height=" 30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王补宣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王补宣先生1922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科学硕士,同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学术成就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王补宣的学术研究涉及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热物性、动力机械、能源系统规划、热湿环境预示和控制以及模拟监测技术等领域。其中,他创立了高速流动膜沸腾传热理论 ,深化了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理论与应用技术,提出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规划,发展了新型测试监控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王补宣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卓越开拓者,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创始人之一。创立了高速流动膜沸腾传热理论,深化了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理论与应用技术,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他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1986年世界能源协会授予的“能源为人类服务”大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16年中国传热传质首位终身成就奖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8月已经失去8位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刚刚过去的8月,已有查全性、卓仁禧、卢永根、陈家镛、章综、王补宣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逝世。缅怀,致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none " 关注3i生仪社,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c8961f1-f1d0-4612-833c-39e7a9de8d6a.jpg" title=" 小icon.jpg" alt=" 小icon.jpg" / /p
  • 王业宁院士逝世 曾研国内首创仪器代言国际定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据人民网等媒体最新讯息,2019年2月22日18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业宁因病医治无效在宁逝世,享年93岁。根据王业宁院士生前遗愿,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活动和仪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4441d67-9835-4746-87af-9dce8f5e2464.jpg" title=" 6fe307c2cd2aac4ea16bbaae3b2034b8_3f7715a4-6c69-476e-90a0-deb7095c6b3a.jpg" alt=" 6fe307c2cd2aac4ea16bbaae3b2034b8_3f7715a4-6c69-476e-90a0-deb7095c6b3a.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业宁院士在层状化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特别是材料物理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从事固体内耗与力学谱研究工作,她早年的研究让其成为国际定律的代言人,她首次创造性地把葛氏摆应用到新的领域,用它来研究相变机理。她观察到内耗峰值随温度的升降速度和应力的增加而增高,随震动频率和含碳量的增加而减低。瞬态内耗与一个震动周期内马氏体的转变量成正比。这个结论早已被我国写进专业教科书,被称为“王氏定律”。整整10年之后,法国科学家德劳曼(Delorme)才独立发现了这一定律,国际上称之为“德劳曼定律”。鉴于这个定律是两个人各自独立发现的,后来国际上把“德劳曼定律”改为“王-德劳曼定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业宁勇于创新,不落窠臼,善于利用仪器及仪器的跨界组合进行科研工作。她首先分析了SBT中存在的五种电畴结构,并用电镜予以证实;对某些铁电存储材料SBT、BLT的优越抗疲劳性机理提出了可信的解释。在研究相变内耗与界面的定量关系过程中,王业宁将内耗仪配上显微系统,使其成为在测量内耗的同时还能观测待测试样显微结构的设备。利用此技术研究了与铁电畴有关的内耗,首先发现并确认二级相变涨落引起的低频内耗峰P1及与畴的粗(细)化过程有关的内耗峰P2,并进一步发现畴的粗(细)化具一级相变特征,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畴的粗化过程类似于一级相变”这一突破性理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她在仪器设备的研发方面也卓有建树,曾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压电组合振子离频内耗仪,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该仪器为验证南京大学提出并生长周期极化的LN晶体介电超晶格的准位相匹配非线性光学效应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也作为合作者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24aef192-9bf4-4c98-8d1c-f45029e8333e.jpg" title=" 3.png" alt=" 3.png" width=" 590" height=" 247" style=" width: 590px height: 247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业宁的一生是为祖国科学试验倾情奉献的一生,她以实验室为家寒来暑往,几乎没有休息日,为了节省时间,她每晚烧好第二天的菜,养成了常年吃剩菜的习惯。“时间总是不够用”成为了她的口头禅。几十年的科研历程,她成果斐然,著述丰富,先后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达500次以上,曾被国外评为超导领域论文被引用率最高的143位作者之一,并应国际权威刊物之邀撰写了多篇有关高温超导的评述文章。参与编写了著名教材《金属物理学》(上、下册)及《晶体缺陷和金属强度》等著作。在微博上,她的一段自述被网友们广泛摘录转发:“我没有留过洋,不很聪明,但很勤奋。如果说我做一样成一样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对待事业全身心投入和锲而不舍的长期积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待扬鞭自奋蹄,醉心科研报国恩,遗憾兮痛失民族脊梁,唯愿兮王院士一路走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下面附上王业宁院士个人简介: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9230e8ce-f2ea-4b67-9441-0a5f4441461f.jpg" title=" e83862bd30e2b2747be3b49e7b83a403_18001376977454181738_看图王.jpg" alt=" e83862bd30e2b2747be3b49e7b83a403_18001376977454181738_看图王.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基本情况:1926年10月4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原籍安徽六安,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求学及职业历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45年由中大附中保送进中央大学物理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49-1950年在南京药学院任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50年始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学会经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历任国际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委员会(ICIFUAS)委员,顾问委员;第六届欧洲国际内耗与超声衰减会议(ECIFUAS)委员;国际形状记忆材料会议委员;国际材料联合会中国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材料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委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部分荣誉概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64年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与国家科委颁发的工业新产品奖三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3年被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4年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金牛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1年再被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p
  • 重温,25年前王大珩院士对国产仪器的建议
    1997年12月《科学中国人》“院士讲坛”栏目中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在老教授老专家为科教兴国作贡献汇报会上的发言。王大珩先生在25年前的发言时至今日依然意义非凡,本篇重新将文章发出,供仪粉er学习参考。巨龙的眼睛——信息时代的仪器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亦即以物质手段扩展人的神经感知及脑力智力的时代。仪器的作用相当于人的感官和神经传输系统,它是智能行动的依据。在国民经济的工业化与机城化的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的机械正在逐步转化为“生产者”。生产过程的拟人行为必然把生产中的神经官能,包括智能化,放在比机械更为主导的地位。这就如评价一个人的能力那样,看他的头脑聪敏与否比看其手足粗壮与否更为重要。由此可知,随着信意化时代的到来和兴盛,仪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发展我国仪器科研与工业,对于腾飞的经济巨龙必然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仪器是巨龙的眼睛。仪器是一种信息工具,是一种传递事物变化信息的媒介,一般它是以量化的形式对需要测试的对象取得反映其变化的信息(利用传感器),通过对信息的转换处理,变成人们易于观察检读以及对检测对象变化进行分析的数据。在现代化过程中,有时又加上了智能化的成分,即有反馈或控制的作用,以保证生产正常有效地进行。仪器的功能可以包括:(1)敏感检测(信息源),(2)信息转换和运算机制,(3) 信息显示及反馈机制。因此,必须把仪器看做是信息化过程中基本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把它再看成是生产过程中的附属品了。在信息技术昌盛的时代,有关仪器中的信息转换和显示都分,与一般信息过程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显示技术等)越来越接近,因此,仪器的发展趋势是组件化。这样一来,仪器功能就更多地体现在敏感元件或传感器方面。仪器的后二种功能可采取标准的信息器件。根据不同测试的要求,传感器的形式和原理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求它灵敏可靠体积小、反应快、多维检测(动态)、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和携带方便。仪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比喻为“画龙点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仪器及自控手段装备生产过程,可实现现代化技术改造,保证生产的规范化,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仪器是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现代化检测手段,仪器技术的先进性代表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也标志着国家科技水平及其自主开发能力。3、在产品质量评估与评证等有关法制实施工作中,仪器起着“物质法官”的作用。4、作为信息工具的一个组成部分,仪器也是当今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5、从总体上看,仪器仪表科研与工业在实现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和贯彻两个国策(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按照我国现行工业体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仪器仪表似可分为以下几类。1、量大面广的一般技术产品。其中包括:(1)家用及生产生活用仪器仪表。如水表、气表、电表、家用电器上用的仪表,照相机、旅游望远镜,普通教学用显微镜、天平等;普通医疗卫生仪器(如血压计、体温表),一般电子测试仪器等。(2)工业连续生产体系及分离生产中的在线检测用通用仪器,工厂质量检测通用仪器,这包括一般物质分析仪器、材料试验仪器及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参数测量仪器等。(3)专门产业专用仪器,如航空航天仪器,船用仪器,军工仪器,“信息高速公路”用专门检测仪器等。(4)仪器仪表通用及专用元器件、材料。2、高档及贵重的科研或专用科学仪器。这类仪器装备用于科研中心、高等院校、大医院、计量检测中心等,一般是用量不大,但高新技术含量大。下面提出关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的几点意见和建议。1、关于应用量大面广的仪器仪表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有能力时,也应去占领国际市场。其中如高级照相机,办公设备,所要求的规范生产技术并不低,在工艺技术上也需要现代化技术改造才有竞争力。2、目前机械部主要关心的是工业用仪表类和量大面广的仪器的规模生产,地方工业又主要从事一般家用及生活用仪表和部分工业仪表。在规划仪器仪表发展时,往往忽略了各专业产业部门对仪器仪表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有的部门注意到了,如军工都门、航天部门、核工业部门,而有的部门则还注意不够,主要仪器还靠进口解决。应当强调,各专业部门都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把发展专业仪器仪表放在重要地位,争取仪器设备用于专业技术的自主权。3、鉴于仪器与信息技术的密切关系,机械部、电子部、邮电部、广电部必须密切结合,特别是在元器件、材料及其工艺上要统筹合理地规划安排,明确分工,加强协作。4、对于需求量大、面广、能形成市场的仪器仪表,应根据我国“放开一片” 的政策,采取对策,加快发展。在未解决其工业的幼稚性以前,应当适当加以扶植。5、关于高档科学仪器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科学水平。我国有一定仪器技术科研水平,鼓励不断创新,应当采取“稳住一头”的政策,培养稳定队伍,面向重要需求,增加投入,解决仪器技术的关键和基本向題。在各部门的科技发展与产品发展规划中,都应将仪器仪表及检测关键技术与高档仪器列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攻关等项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经费,用来支持仪器仪表与测试技术的课题研究。6、总之,不论是通用还是专用仪器仪表,我国生产部门,科研部门,管理部门都应将其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建议国家组成仪器仪表规划协调小组,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安排。高瞻远瞩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倾注无数心血领导仪器馆研制出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此后,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以及其他几十个“第一台”的精密光学设备。在王大珩的带领下,该馆仅用数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学科建制齐全的研究所,并成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填补了新中国在光学和仪器领域的空白。先生对仪器仪表领域的贡献绝不仅仅是这“无数个第一台”。在他对仪器行业的建议里,无论是鼓励国产仪器“出海”,还是呼吁相关部门重视仪器仪表的统筹规划,还是要求稳定仪器科研队伍,这些提议在现在看来,每一条都是我们国产仪器“必经的道路”。甚至,在25年前先生就提到了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智能化”,真可谓是高瞻远瞩。如先生所说,“我们想吃红烧肉,要从养猪做起”。国产仪器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组装一台“机器”,而是要从每一个零部件的攻关做起,从每一位研发人才的培养做起,从每一项支持、鼓励的政策做起。
  • 王贻芳院士: 建设大科学装置要有创新性和领先性
    可以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享这样的科学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称为“大科学装置”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  近年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应用捷报频传——“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应用,成为获取原创成果、突破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为了全面认识大科学装置这一“国之重器”,科技日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他多年参与设计、建设、运行和使用大科学装置,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记者: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贻芳: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的科学仪器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要想扩展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边界,就需要提升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科学仪器的复杂程度会越来越高,发展到最后自然就是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仪器设备,它的核心仪器一般通过自主研发完成。建设大科学装置可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  由于大科学装置规模大、复杂程度高,其建造成本也会很高。这种装置既不能仅供一个人用,也不能供某个实验室里的几个人用,而是要大家共享。可以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享这样的科学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记者: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装置。您觉得,这些大科学装置在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贻芳:最近几十年,我国从无到有、逐渐建造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具有鲜明的科学和工程双重属性。一方面,这些大科学装置奠定了我们整个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利用这些设施,很多科学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建设这些装置的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建设大型科学设施、科学仪器的技术和能力。  有了这些大科学装置的支撑,我们未来才可能在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地位和影响。具体来看,我们的设施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先进,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  但是,跟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独创性,还是科研人员利用大科学装置取得领先科技成果的能力,都需要逐步提高。未来,我国肯定还将继续建设大科学装置,科技事业也将因此发展得越来越好。  最核心的还是创新  记者:这些年,各地纷纷上马建设大科学装置。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贻芳:一哄而上建设大科学装置,这可能导致不少大科学装置建设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我就跟着照做,这种同质化竞争,背离了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初衷。  大科学装置建设必须强调创新性、独创性,不能一窝蜂上,也不能“撒胡椒面”,得一步一步走,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各地都上马同质化的大科学装置,都希望做同样的事情,是一个非常不科学的现象,也是浪费资源。  记者:那么,您觉得该如何优化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布局?  王贻芳: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布局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重点要考虑其用户需求和国际领先性。  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非常重要的,是要保证正在规划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能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得到国际认可,要站在整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高度,来规划、选择、评价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可实施性和重要性。  记者:高能所建设运行了多个大科学装置,请您结合建设运行这些大科学装置的经验,谈谈如何才能让大科学装置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王贻芳:谈不上经验,我们在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的时候,会慎重考虑刚才我强调的那几点,也就是它的学科重要性、领先性、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需求。我们希望自己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够走在国内前列,而且要走在国际前列。  在项目选择上,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最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即使不是国际上最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先性。我们不会考虑去“复制”别人的大科学装置,也不会纯粹为了建而建。  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创新。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是大科学装置本身的技术创新,还包括它将来能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与国际同类装置相比,我国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要有创新性和领先性。要让国际同行认可并承认,咱们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跟他们的不一样,咱们的装置至少在某些方面比他们的好,不能只是跟跑。  当然,有些大科学装置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用户需求。但是在考虑用户需求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不能因为用户不够领先,我们就跟着走。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程度的提前量,刚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如果用户很快发现装置不够先进,显然是不行的。建设方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甚至建设完成之后的若干年,确保装置的领先性。  项目选择一定要精准  记者: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存在哪些不足?  王贻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投入规模不够。经费不足就无法保证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领先性、创新性。事实上,相比国外,我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总投资规模偏小,限制了装置的领先性和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进而限制了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是从单个装置来看,国际领先性不够。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在起步相对较晚、财力相对有限、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大多以跟踪、模仿和追赶发达国家为主,具备原创科学思想和科学设计、世界领先甚至独创独有的大科学装置数量还很少。  记者:既然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存在差距,那么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您有哪些建议?  王贻芳: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要优化顶层设计,做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项目选择。项目选择一定要精准,要选择真正在学科领域具有领先性的大科学装置。这个领域应该是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的,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其次,在设计大科学装置时,技术指标的设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国家要鼓励科研人员去“摸”技术的天花板,即使有些指标最后没达到,国家也要允许。不然,在定指标时,项目负责人就会留有余地,这不利于发展更先进的大科学装置。  最后,设计和建造大科学装置涉及许多研究试验和技术攻关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工程和科研双重性。建议制定适应大科学装置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建设管理制度,充分考虑这类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与需求。要根据大科学装置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论文发表、独立成果研发上的特点,考虑项目、人才的一体化资源配置方式,培养设施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复合型领军人才,重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
  • 学生王家骐院士送给王大珩八个字:敬业 顽强 善良 幽默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是王大珩院士生前一手创建的研究所。从1952年到1982年,30年间,他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里。   目前担任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的王家骐院士,正是王大珩当年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现在王家骐院士也已72岁。   “王院士,敬爱的王老今中午离开我们了,他走得非常安详。”7月21日下午,王家骐接到了301医院顾瑛主任医师的短信。看到短信时,作为弟子的他感到非常悲痛,“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优秀的科学家,大珩的去世是国家的损失。”   王家骐说,王大珩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缔造者之一,1963年他到长春读研究生,正是受王老影响,改学光学仪器,有机会成了他的弟子。   后来,王大珩从长春到北京工作,还经常到长春指导。“他的心一直在这里”,王家骐说,王老偏爱这个自己一手建起来的研究所。   王家骐回忆,在国际光学界最高会议首次在长春召开时,王老已90多岁高龄了,可他竟用英文讲了40分钟,来介绍中国光学的发展,在场所有的外国人都为王老竖起了大拇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王家骐说,王老思维敏锐、头脑清楚,他拥有的知识是与国际光学技术同步的。   王家骐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顽强、善良、幽默。
  • 中科院王志光研究员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p   5月22日,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主席黄惠良(Huey-liang Hwang)在沈阳向中国大陆2015年新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APAM Academician)的8名学者颁发了院士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光是获颁院士证的学者之一。 br/ /p p   APAM成立于1992年,成员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国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APAM是一个非政府机构,汇集了亚太地区对材料科学与技术作出显著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其使命是促进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推进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p p   APAM院士(过去称Member,现在称Academician)每两年增选一次。现有院士4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学者60余人。 (原标题:近代物理所王志光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noimg/c8f6d45c-3cdc-4b98-8137-c942ea5439ed.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Huey-liang Hwang主席向王志光颁发APAM院士证 /p p br/ /p
  •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的奋斗坐标(上)——记中科院院士汪尔康
    p   1952年,他大学毕业,怀着满腔热忱从美丽的江南来到贫瘠的东北,义无返顾地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大潮中 /p p   1959年,他谢绝了异国导师的再三挽留,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立志“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科研领域开创了我国多个“第一” /p p   如今,他已经85岁,每天待在实验室里的时间却比年轻人还要长,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丝毫不减,服务国家需求、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志向始终不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8px height: 30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68fce72f-0836-4247-a452-aec6bfa39688.jpg" title=" 1.jpg" height=" 30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8" / /p p   他,就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汪尔康。 /p p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办公室里,汪尔康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归于始终如一的科研梦——以国家需求为奋斗坐标。为了这个朴实又伟大的梦想,汪尔康为科学事业奉献了60余年,在分析化学研究领域为我国创造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我国最先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的电极过程和均相动力学,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脉冲极谱仪和新极谱仪??先后获得国家、院省部级成果奖18项、国际奖两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本领有担当的科技人才。 /p p   strong  艰苦求学,从旁听生走出来的院士 /strong /p p strong   “最贫瘠的地方就是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汪尔康 /strong /p p   汪尔康的童年正值日寇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时代。由于汪尔康的父亲誓不为日本侵略者服务,以至全家失去经济来源,家人常常食不果腹,更别提供汪尔康上学读书。 /p p   尽管家境贫寒,可汪尔康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家乡镇江立人学堂的先生被他打动,破例允许他在学堂干杂活,以此来换取旁听资格。汪尔康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拼命地干活和读书,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这让先生很满意,也让父母倍感欣慰。 /p p   学堂先生是个崇尚科学的人,常在学生面前讲“科学伟大”“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汪尔康说:“先生的引导在我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我心里种下了搞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种子。” /p p   在日寇侵略的时代,学堂里旁听生的学习生活是汪尔康快乐的源泉。这份经历不仅给了他知识启蒙,也给了他精神支撑,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树立了人生理想。在日本投降后,汪尔康凭着勤奋和天赋考入镇江新苏中学初中三年级。在不满16岁时,他又一举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p p   1952年,汪尔康大学毕业。年仅19岁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奔赴条件艰苦、满目疮痍的东北,来到中科院长春综合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踏上了他梦想中的科研之路。 /p p   1955年,汪尔康被组织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留学,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极谱创始人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当时新兴的、中国科技界还少有人问津的极谱学。 /p p   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是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可汪尔康却无暇欣赏旖旎的异域风光,他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刻苦学习,仅用3年就取得了常人要四五年时间才能拿到的副博士(哲学博士)学位,还在留学期间首次提出了“阴离子促使汞电极氧化产生出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和“与汞形成配合物和形成汞盐膜”理论。汪尔康用刻苦的钻研精神和优秀的成绩赢得了导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一向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海洛夫斯基更是对汪尔康青睐有加,甚至从汪尔康身上看到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未来:中国的科学事业将在新一代手中前途无量。 /p p   1959年,汪尔康婉拒了海洛夫斯基的再三挽留,带着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因为他明白祖国正值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期,正需要他这样的科技人才。 /p p   回国后,汪尔康仍在长春应化所工作,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海洛夫斯基的期望成了现实,创造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rong 矢志报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 /strong /p p strong   “科学工作者的价值,在于用累累硕果报效国家和人民。”  ——汪尔康 /strong /p p   汪尔康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分析化学的发展态势,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挚爱的科研事业中。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科学之路上,汪尔康勇敢而坚定,不断发现、发明、创新和开拓,标注下了一个又一个服务国家需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奋斗坐标。 /p p   20世纪70年代,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其灵敏度和稳定性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p p   80年代,他研制成功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商品水平的多功能新极谱仪,获得实际应用。当液/液界面电化学刚刚问世时,汪尔康又敏锐地预见到这一方向的发展前景,率先开展系统研究,发展了线性电流扫描法研究液/液界面的方法和仪器,系统探讨了离子转移机理,概括提出离子转移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国际同行权威所公认 /p p   从1990年起,汪尔康又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扫描探针和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学的研究,在界面电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7年,汪尔康以他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和第十届霍拉子米国际科学优秀研究奖(一等奖)两项国际奖,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p p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监测以及人民健康、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中的重大分析问题,从上世纪末,汪尔康就开展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的研发。他创新性地将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将毛细管电泳分离和电化学发光检测各自特点集为一体,研制出国际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 /p p   成绩不断累积,荣誉纷沓而至。至今,汪尔康已发表科技论文900余篇,论文被引用31000多次,连续4次跨14年获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 出版的60余篇册专著、译著和专论对发展电分析化学具有深远的意义。1991年汪尔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又获得了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和电分析化学成就奖。 /p p   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汪尔康创立1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被命名为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国际刊物上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论文多达3000余篇,一系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 2012年、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实验室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为电化学分析仪器的研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还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近年来与企业合作研制新型电化学分析仪器20余种,并全部形成样机,部分已商品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p p   “增强创新思维,深化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发展”。汪尔康不仅把“创新”的坐标竖立在自己的事业轨迹中,还把“创新”的理念深深地种在团队成员和学生们的心里,他希望一个又一个科技团队、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国家需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p
  • 王贻芳院士:要大力加强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
    “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结构失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仅分别占4%和8%。”23日,在2021未来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透露一组数据并呼吁,要大力加强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 王贻芳表示,基础研究能带来重大发现,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体现的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国内曾生产过小光电倍增管,后被日本滨松垄断。为了满足江门中微子实验“世界最高探测效率”要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兵器北方夜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联合体,研制20英寸光电倍增管。经过6年努力,国产光电倍增管成功达到要求,并实现批量生产。王贻芳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合作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但是,由于产业偏重实用主义和解决短期问题,导致企业的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供给能力不足、原创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而企业研究力量薄弱,又会影响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王贻芳认为,应当大力加强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 王贻芳提出,企业可以内部设立基础研究机构,支持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所的联合研究,或支持大学教授开展独立专题研究,或是成立公益基金奖励有贡献的研究人员等。他表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第三次分配将起重要作用,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是最佳方式之一,“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需要有人去开拓支持方式、操作方法、政策支持等”。 王贻芳建议设立专注于基础研究的私人基金会,引入更加国际化的规范评审机制和操作方式,弥补政府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不足,在项目内容和支持方式上更加灵活、敏锐。他认为,社会力量可以选择一些社会影响力大、成果可能会比较突出、国内人力基础较强但设备基础薄弱的领域,支持建设一些关键设备和核心研究单位。
  • 褚君浩院士:光伏产业须加强核心设备研发
    中国赫然成为光伏电池生产大国。不过与此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却是应用小国。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表示,光伏电池产业未来的发展,第一代至第三代光伏电池都有发展空间,当前须加强研发核心设备。   生产“大”应用“小”   我国光伏电池产业大约在2000年开始起步。褚君浩介绍,2007年,我国电池产量达到1.088GW,占全球总量的29%,居世界首位。2008年则超过了2.6GW,2009年更是超过了4.0GW,占世界总产量的40%,2010年则达到65%。   不过与生产大国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光伏应用市场依然很小。由于我国光伏电力的成本比化石发电高很多倍,光伏电站的建设不多,而且储能技术和智能化并网等配套建设也准备不够。尽管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国家计划,但仅局限于工程示范,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2009年,国家发改委开始部署“金太阳示范工程”,我国国内光伏应用产业才有了比较大的增长。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量约380MW,占全球总量的3%。2011年由于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装机3GW,占全球12%,但和电池组件产量相比还是很小。   电池效率须提高   褚君浩说,各类电池的效率在不断提高,而大面积产业化的效率仍低于实验室效率。   光伏电池从技术上可以分三类,褚君浩说,第一代硅基光伏电池约占据光伏电池总量的90%,目前正在着力突破20%的效率。此外,要进一步降低硅材料的成本。   第二代薄膜光伏电池,在实现产业化中还面临较多技术问题。不同的工艺路线、设备问题以及材料器件物理问题都需要研究和发展。褚君浩表示,目前对硅基薄膜电池的研究非常热。   第三代电池是新材料、新概念、新结构、新工艺的新型光伏电池。例如,燃料敏化电池方面,当前正在制备更加稳定的电池。另一类是宽光谱光伏电池,目前正在寻找各种对不同颜色的太阳光敏感的材料,通过不同组合的材料,做成多结电池。   核心设备落后国外   褚君浩强调,在技术方面,我国在P-N结、红外探测器等方面都很强。目前,需要加强研究核心设备,我国大部分生产设备是进口的。   “不过,主要进展都集中在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投入的力度还不够。”褚君浩说。   他说,光伏产业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在科研、技术、资金投入、市场推广等方面扎实努力。晶硅光伏电池方面,企业要继续研发,薄膜光伏电池政府要投入,新型光伏电池要抓紧布局。   褚君浩预期,在未来发展中,第二代薄膜电池会逐渐扩大比例,晶硅光伏电池会从90%的比例逐步下降70%左右。不过光伏电池的应用是多种并存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电池是互存的局面,每一代光伏电池都有发展空间。
  • 热烈祝贺陈洪渊院士、王洪学博士当选2017年ACS Fellow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ACS Fellows 简介 /strong /span br/ /p p   ACS Fellows 是美国化学会所设立的极高荣誉,用于认可和表彰会员在科学和专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支持学会工作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4696ab27-451b-4797-9eb7-43db9a4e1f2c.jpg" title=" 1.jpg" / /p p   ACS Fellows 遵循提名推选制,对提名人/组织和被提名人均有严格的规定。选举工作由美国化学会前任理事长所推荐的选举委员会负责,最终由专业与会员关系委员会(P& amp MR)进行任命,同时P& amp MR通过ACS Fellows监督委员会对整个过程予以监督,以保证选举的公平与公正。由于选举标准很高,通常每年只有几十位科学家当选。 /p p   2016年共选举出57位ACS Fellow,仅有一位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张希院士获此殊荣。 /p p   6月19日美国化学会通过旗下 C& amp EN 杂志公布了2017年新增 ACS Fellow 名单。2017年共有65位科学家当选 ACS Fellow,其中两位科学家来自中国:陈洪渊院士(南京大学)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洪学博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他们除了在专业领域拥有巨大成就外,也为化学科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让我们来了解陈洪渊院士的卓越建树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74554586-d734-4caf-b7e3-5f226c4c0e7b.jpg" title=" 2.jpg" style=" width: 260px height: 333px " width=" 26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3"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美国化学会新晋会士之陈洪渊院士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长期兼任国家、部、省级科教社会团体和高校学术机构的各种职务,为国家科教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效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专业建树 /strong /span /p p   陈洪渊院士是一位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的科研和教学50多年,在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微电极理论和应用方面,解决了一系列复杂体系电流的求解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稳态反应-扩散层”概念,解决了电化学基础理论中复杂体系数理方程求解繁琐,或无法求解的困难,研究论文被国际著名电化学家AJ Bard引用在其所著的《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经典教科书中,影响广泛。阵列微带电极的理论成果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采用,纳入总结自1976年提出微电极概念至2000年期间,该技术发展的官方“技术报告”中 开创了在场效应管绝缘栅界面的纳米组装,研制成国际上第一支纳米粒子桥联的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在生命分析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核酸、蛋白质(酶)、辅酶等生物分子高灵敏、高选择的分析方法 发明的芯片电泳安培法既检测电活性物质又检测非电活性物质,拓宽了芯片实验室的应用范围。迄今,已在Chem. Rev. 、PNAS、Nat. Biomed. Eng.、JACS、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SCI他引25500余次,H-index 81 合著编译书8册,授权专利15项 大会报告400余次 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7, Elsevier)。 /p p   在分析化学学科面临发展瓶颈和严重挑战的年代,率先提出“生命分析化学”新理念,拓宽并开创了新的分析领域 建成创新群体,创建了“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动国内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引领国际分析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7)、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6)、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 项 (2001, 2006) 荣获: 全国模范教师(2004)、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2005)、《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2015)、第五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2016)等。他也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主持和参与国家、部委等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制定,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评定 多年担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及重大项目的评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学会贡献 /strong /span /p p   陈洪渊院士是美国化学会现(曾)任Analytical Chemistry和ACS Sensors期刊的顾问编委。多次组织和主持了多个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全分析系统(μ-TAS)等方面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并担任大会的主席、名誉主席,或学术委员会主席。特别是在他任全国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期间,为推动中国BCEIA机构与美国PITTCON 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化学工作者积极参加PITTCON会议及其它学术会议和中美学者双边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cd42922-d94c-46d7-8a3c-124a4627c9b7.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美国化学会新晋会士王洪学博士 /strong /p p   王洪学博士同时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p p   王博士是国际高分子材料领域富有成就的创新专家和科学家,已经获得了350多项授权国际专利包括116项授权美国专利,在高分子领域国际领先,并发表了130多篇学术论文和国际会议报告。发明的创新产品应用于北美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市场,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又促进了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为表彰其对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王博士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当选为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会士(PMSE Fellow)和高分子化学会士(POLY Fellow),是全球工业界首位当选ACS Fellow、PMSE Fellow和POLY Fellow的 “三会士”。 /p p   1991年王博士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美国雪佛龙化学公司发明和工业化了多个系列的合成材料产品。1994年至2014年在美国金佰利公司中央研究院工作,回国前担任公司战略科学家,领导该跨国公司的环境可持续高分子材料研发,发明和工业化了多项绿色低碳新材料技术,成功地应用于3个“十亿美元级”著名国际品牌的创新产品,获得了终生成就奖、发明奖、最佳论文奖等数十个奖项。王博士在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致力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过原始创新解决了一系列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多种新型材料及绿色化学技术,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及生物基聚合物、高分子改性技术、反应挤出技术、聚合物加工技术、水溶性高分子、纳米结构材料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的著名专家。 /p p   王博士自2014年7月加入中国石化以来,围绕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总体目标,确定和建立了高分子改性、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三个研发方向的技术平台,启动了多个研发项目,开发高附加值高分子材料产品以支撑中国石化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作为负责人,王博士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示范方面协同攻关,开发先进的下一代高功能性新材料,提升中国基础材料工业的技术水平。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历年华人当选 /strong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08ce7d2-d853-4639-aec0-202dd1b35e87.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0年美国化学会会士宋春山教授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br/ /p p  在美国化学会2010年秋季年会上,在美国化学会主席主持的第二届会士(ACS Fellow)颁奖大会上,由于宋春山博士在化学科学和美国化学会的杰出贡献,当选为2010年美国化学会会士(Fellow)。 /p p   宋春山博士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能源与矿物工程系燃料学科终身教授,同时还是化学工程系教授和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2月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为该校杰出教授。 /p p   宋春山教授由于在清洁燃料、催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方面的原创性工作而闻名国际学术界。他设计了由萘出发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的择形烷基化催化剂,开发了纳米级超高表面积硫化物催化剂水热合成新方法。对于超洁净燃料和燃料电池,设计了在固体表面从烃类燃料中脱除硫的选择吸附新方法,不使用氢气。他的研究组最近发明了由纳米孔基质和功能聚合物组成的分子筐吸附剂捕集二氧化碳新方法,容量大,选择性高。此外,他的研究组还开创了利用二氧化碳的三重整制造合成气的催化转化新工艺,用于液体燃料的低温水蒸气重整的耐硫和抗积炭的多金属催化剂,氧辅助的水汽变换反应的双金属催化剂,煤的低温催化加氢液化,及由煤炭制取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以及合成航空燃料的新研究方向。最近,他又提出了用于低温加氢处理和脱芳烃的耐硫贵金属催化剂新概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db6fe9a-9e37-4c35-8bc4-1298d4233e0e.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6年美国化学会会士周宏才教授 /strong /p p   周宏才教授于200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A& amp M大学(导师F. A. Cotton)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导师R. H. Holm)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在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研究,仅用6年时间即晋升为教授。2008年起加盟美国德克萨斯A& amp M大学;2014年晋升为Davidson科学讲席教授;2015年晋升为Robert A. Welch首席化学家;2016年当选为美国化学会会士。 /p p   周宏才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OFs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迄今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论文发表在Nat. Chem.、Nat. Commun.、JACS和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论文被引用20000余次;2014和2015连续两年被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评为高被引学者;H因子为68。出席邀请报告200余次;撰写专著章节10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257bfd5b-1630-4409-9dc6-7d76de06d898.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6年美国化学会会士张希教授 /strong /p p   美国化学会于2016年7月18日公布了美国化学会会士(ACS Fellow)的选举结果,清华大学化学系张希教授当选2016年美国化学会会士(ACS Fellow)。在今年当选的57位美国化学会会士中,张希教授是唯一一位来自非美国本土的化学家。 /p p   张希教授长期从事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研究,致力于发展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工程学,主要学术成就包括:提出了超两亲分子新概念,建立了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发展和建立一些界面超分子组装方法,并以此制备了一系列有序功能薄膜等。此外,他担任了美国化学会《Langmuir》杂志副主编,组织了多次中美化学学术研讨会,为促进中美两国的化学交流与合作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p
  • 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汪家鼎院士逝世
    著名的化学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汪家鼎先生,于2009年7月30日19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清华大学汪家鼎先生治丧办公室定于8月5日(星期三)上午9:30在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治丧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2782243,010-62784590;传真:010-62770304。   汪家鼎(1919.10.18-2009.7.30),重庆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系。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早年研究流态化技术。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核化学化工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所修正的液-液萃取脉冲筛板塔中两相流动特性的关联式,对脉冲筛板萃取柱的设计有重要作用。在液-液萃取设备的设计放大方面进行过系统研究,如液-液萃取转盘塔的特性及设计方法、将时间域最小二乘拟合法用于萃取柱中轴向混合系数的计算、由稳态浓度剖面和动态响应计算萃取柱中轴向混合系数和“真实”传质单元高度的方法等。汪家鼎先生是我国核化工技术奠基人之一,化学工程专业教育的发起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汪家鼎院士因突发脑梗塞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30日19时35分在北医三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 更多阅读 百度百科:汪家鼎 清华大学:汪家鼎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