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万泰认证

仪器信息网万泰认证专题为您整合万泰认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万泰认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万泰认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万泰认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万泰认证话题讨论。

万泰认证相关的资讯

  • 两岸质检中心联手搭建检测认证平台
    7月7日,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与财团法人台湾电子检验中心于新落成的国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的能力,为海西经济建设的发展搭建起便捷快速的检测认证平台。   据了解,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与财团法人台湾电子检验中心合作始于2010年,目前双方在专业交流、业务合作、高层互动等方面日益密切。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承担中国强制性产品(CCC)认证检测的检测机构,台湾电子检验中心为台湾强制性认证的指定发证机构,双方合作优势明显。一方面能够帮助台湾电子电器、玩具等生产企业获得大陆CCC认证,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大陆电子电器企业获取进入台湾市场的BSMI认证。   据悉,目前双方合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已经帮助台湾的低压电器、电机企业获取了CCC认证证书,顺利实现了闽台两岸产业的对接。
  • 重罚!一认证机构被罚20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国市监处罚〔2022〕2号当事人:北京中兴华程认证有限公司处罚决定书内容: 根据相关线索, 本机关依法对当事人涉嫌出具虚假认证结论及減少程序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并依法开展案件查办工作。经查,当事人成立于2017年6月,主营业务是为各类企业进行服务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2020年下半年当事人开始与杭州安然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安然信)开展业务合作,当事人负责审核申请办理认证企业(以下简称申证企业)材料,制作认证档案,制作打印认证证书,按照1000元/张证书的价格收取费用。当事人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对兰州万建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万建)等申证企业开展认证审核工作时,在未对相关认证审核人员派遣审核任务,无审核人员实施审核(包括现场审核和远程审核),以及未编制审核资料的情况下, 对兰州万建等申证企业出具认证证书, 并由他人代替审核人员在兰州万建等申证企业的认证审核档案中履行签名程序。另查, 当事人在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 为成都轩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轩鲜)等27家申证企业开展认证服务,发放认证证书37张,依照发放认证证书数量收取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为每张证书收费1000元,共计37000元。 而成都轩鲜等上述申证企业的初次认证档案显示, 当事人在发放认证证书前未做认证决定, 《认证决定表》中认证决定意见、批准意见栏中的认证决定人员签名、中心主任/管理者代表签名处均为空白。减少了当事人编制的《认证决定管理程序》(ZX-R-04) 4.4.3条款规定的要求,减少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4.6.1 条款规定的要求。以上事实, 有当事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认证批准证书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人身份证件复印件,现场笔录、现场照片、询问笔录、当事人与杭州安然信之间的资金往来凭证、当事人收入明细账、收费发票等,成都轩鲜等主体与当事人之间的认证服务合同, 相关认证审核员未参与认证审核项目清单及不在审核现场证明,与成都轩鲜等主体认证档案相关的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实确认表,成都轩鲜等主体认证档案复印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情况及回函, 《认证决定管理程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等证据证明。2022年2月11日,本机关向当事人直接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稽查罚告【2022】2号),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以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也未要求听证。本机关认为, 当事人上述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的行为,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二条、《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和第(三)项的规定 上述减少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行为, 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一条、《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鉴于当事人违法行为时间长, 涉及地域广,涉及申证企业数量多, 予以从重处罚。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20版)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十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减少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行为, 并作出如下处罚决定:1.撤销当事人批准文件, 并予公布 2.处罚款20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37000元,罚没款共计237000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 —4—人应当自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根据本行政处罚决定书,携电子缴款书(附后)到15家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代理银行(工、农、中、建、交、中信、光大、招商、邮储、华夏、平安、兴业、民生、广发、浙商)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本局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如不服本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六个月内,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3月
  • 这一地方出台政策:支持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发展 最高奖100 万
    区各部委,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区直属企业: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关于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政策》已经管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委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委2023年3月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关于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政策为全面落实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区战略,推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自贸片区”)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结合青岛自贸片区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1.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山东省100强”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奖励。2.培育接续发展的企业梯队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品牌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倍增计划”,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00亿元、150亿元、80亿元、30亿元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奖励。3.支持企业倍增发展列入倍增计划的企业,对上一年度产值在1亿元(含)到5亿元,3年内产值年均增幅不低于25%的企业,按照区内制造业产值口径增量的2‰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对上一年度产值在5亿元(含)以上,3年内产值实现年均增幅不低于25%的企业,按照区内制造业产值口径增量的3‰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建立倍增企业动态培育库,企业诉求可“一事一议”。4.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对新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2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5万元一次性奖励。5.推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2亿元、6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20万元、60万元、4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CMMI、ITSS、DCMM、DSMM等资质认证的企业,按照最高不超过申报项目平均认证成本的9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6.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按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通过年度青岛市“购置工业机器人”项目审核的,按照不超过设备购置款的5%给予企业补助,每家企业最高60万元。企业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生产装备智能化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等信息化建设,按照不超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每个项目最高200万元。对青岛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数字化车间或自动化生产线、5G或人工智能“十佳场景示范”项目的企业,按照市级奖励标准的50%给予配套支持。7.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按设备实际投资额的16%给予支持,其中对属于重点鼓励产业的技改项目,按1.2倍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最高1000万元;对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重大技改项目,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上年度技改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且当年度增幅超过100%、50%、30%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奖励。8.强化技术源头创新支持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的源头创新、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每个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扶持。聚焦主导产业,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或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实行“揭榜挂帅”,对完成榜单任务、解决技术攻关难题、促成成果转化的项目,按照重点项目攻关和一般项目攻关分别给予最高400万元和100万元扶持。9.加强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对注册为企业独立法人并获准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依托企业为主体建设,新认定或获准组建的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4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奖励。对备案建设的市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中心,择优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推动科技孵化器上水平,对新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其运营机构最高100万元、30万元奖励;对绩效评价成绩优秀的给予最高10万元运营补助。10.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对经核定当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度新增200万元以上,增量排序居区内前200位及综合保税区前5位的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当年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给予最高5%奖励,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每家企业最高30万元。企业新获得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认定的,按照不超过青岛市奖励标准的60%给予配套支持,成套装备给予最高90万元奖励、单台设备(关键核心零部件)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对列入山东省、青岛市创新产品目录的,分别给予最高5万元、2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对获得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奖项及山东省“省长杯”、青岛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奖项、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的国家工业设计奖及国际iF奖、红点奖、IDEA奖的企业,单项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11.活跃技术市场交易鼓励青岛自贸片区企业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按照不超过上年度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给予企业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30万元。技术经纪人促成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签订技术合作、技术转让协议,且完成实际支付的,每项给予技术经纪人最高1000元补贴,每家机构每年奖励总额最高10万元。12.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青岛自贸片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对企业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的,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偿订制研发科技成果和共性技术并实施产业化的,按照不超过交易额的3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最高100万元。13.实施企业家队伍培训联合国内高等院校、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分批次组织企业培训班、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等活动,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立体化教育培养体系,加快提升企业家管理服务企业水平。14.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支持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亿元、1亿元、8000万元、5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且同比增速超过35%的,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10亿元且同比增速超过50%的,分别再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附则1.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至本政策实施前符合本政策条款的自贸片区范围内企业可被纳入本政策支持范围。2.现行区级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按照本政策执行。本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青岛自贸片区经济发展部负责解释。
  • 最高3000万!政府对检测认证产业进行资金扶持
    日前,顺德区政府在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上再出实招——未来五年内,将大手笔投入5.19亿元,启动全区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全力推动企业、技术机构在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六大领域实现新突破。加上原本每年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的扶持资金2500万,顺德区五年内将累计投入近6.5亿元,平均每年投入资金1.3亿元,惠及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4500家次,预计撬动相关社会投入、增加经济效益超过21亿元,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助力顺德落实全市“一号工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此次顺德全面启动产业质量提升工程,真金白银、真心实意支持企业、机构等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力度五区最大。扶持项目将覆盖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6大类、32项,受惠的中小企业将占比八成。目前,顺德区市场监管局正在加快推进扶持政策配套,通过制定《佛山市顺德区推进产业质量提升扶持办法》,一方面给予实打实的激励,有效引导全社会持续加强对质量关键元素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激发企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认识和思考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工作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形成系统性质量思维,为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建设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目前,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将全力打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国家级示范区。按照即将出台的扶持政策,将对新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以及获批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创新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省计量产业测试中心等项目实施精准扶持,单个项目扶持金额最高达3000万元。未来五年,顺德计划筹建国家质检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创新中心4个、省质检站3个,扶持总额将达到9500万元,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树标杆、做示范,推动质量关键技术资源优化升级。以集聚区建设为契机,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启动顺德区推进产业质量提升工程,整合多方资源,在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标准化、认证等方面精准持续发力。质量品牌类方面,顺德未来五年每年最高投入3200万元,主要包括对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质量管理成熟度、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质量成果大赛的扶持,旨在激励顺德企业和组织加强经营管理,树立质量标杆,推动产业质量水平提升,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力促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顺德新增对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和通过广东省或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知识产权(专利)联盟进行扶持,促进知识产权运营,盘活无形资产,引领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每年最高扶持1830万元。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顺德新增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佛山标准”产品和对标达标的扶持,发挥标准引领与示范作用,扶持资金高达2000万/年。通过认证手段积极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新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的企业、机构,每年扶持500万元,鼓励企业走绿色发展、和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认证机构被罚没18万
    行政处罚决定书穗天市监处罚〔2023〕46号当事人名称: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MA1FL2950D法定代表人:侯恂住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4号1908房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而给其他公司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月2日,我局执法人员依法前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4号1908房的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案件调查期间,当事人向我局提交了相关资料,接受了询问调查。调查认定的事实:经查明,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证照分离”改革的公告》(2022年第28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属于经批准方可从事的认证活动。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提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收取认证费用134100元。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退回了104100元,确认违法所得为30000元。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1.案件来源登记表及材料,证明线索来源。2.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证明当事人合法商事主体资格。3.2022年9月2日现场检查笔录,证明当事人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附件上的认证业务范围不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4.询问笔录,证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5.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证机构批准书(批准号:CNCA-R-2018-403)以及其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的机构信息详情,证明当事人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6.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发放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服务协议、审核计划以及审核报告,证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7.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给江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公司发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收取的费用明细,以及收款凭证、退款凭证,证明当事人的违法所得。我局于2023年1月31日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穗天市监罚告〔2023〕林和01号)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间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未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申辩称:一、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收取费费用,故不存在违法所得3万元。二、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罚过严过重,当事人正在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备案,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混淆了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和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目前已与投诉举报人协商和解,加之属于初犯且违法情节轻微,已经积极整改,要求免予处罚。经复核,我局认为:一、当事人违法为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认证服务,虽然认证费用由皇冠认证检验(湖南)有限公司收取,但由此就认定涉及的违法认证活动没有违法所得理据不足,不予采信。二、其他申辩理由我局在自由裁量时已考量,免予处罚的要求不予支持。本局认为皇冠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未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2013)认证资质而从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并发放证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九条以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属于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违法行为。由于当事人无从轻减轻处罚或从重处罚情节,符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第七条规定,决定给予一般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九条“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的”的规定,现决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如下:没收违法所得30000元,并处150000元罚款。罚没款总计180000元。请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没款缴到缴款通知书所列银行。逾期不缴纳罚没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一、四项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并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不服本决定,可自接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112号;电话:85590146)或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龙口东路210号;电话:38896350)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有关事项的通告》(粤府函〔2021〕99号)的规定,自2021年6月1日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建议向天河区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02月14日
  • 三德科技(含盈泰环保)顺利通过2022年ISO “三标体系”再认证&监督审核
    7月25日-29日,杭州万泰认证专家组对三德科技及其子公司三德盈泰环保进行了2022年度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再认证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审,对实现质量目标,满足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评价,三德科技及三德盈泰环保顺利通过审核与认证。三德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企业规范化建设。2011年首次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获ISO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认证,迄今已连续十余年每年定期进行专业认证并顺利通过。这既是对三德科技管理体系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公司管理水平的鞭策。未来,公司将根据审核组提出的专业建议,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三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深入推进"三体系"管理和运行,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更加标准化和专业化,不断完善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助力公司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 一认证公司被罚9万元
    去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发现,通州一家认证公司在2021年1月至5月提供的多项质量认证服务中,初期审核本应依次进行两个阶段的审核程序,但却并未进行第一阶段的审核,直接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审核,减少、遗漏了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第一阶段审核应在被认证单位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现场进行且需形成书面文件,只有当第一阶段的审核全部通过后,才能提请第二阶段的审核。”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张肖表示, 在进行案件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该公司在进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合规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认证服务时,也存在减少、遗漏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违法行为。因质量认证“缺斤短两”,日前,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62587元,罚款9万元的行政处罚。
  • 我国10年颁发认证证书65万张
    记者从第一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上获悉,中国集中统一认可制度自2002年8月开始实施10年来,我国认可发展已经位居国际同行前列。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世界上认证证书和获证组织数量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作为我国唯一的合格评定国家认可机构,截止到2012年8月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30家,这些认证机构共颁发认可范围内有效认证证书近65万张,累计获证组织约40万家,10年来,CNAS累计认可实验室近5000家,我国实验室认可数量约占互认协议范围内世界认可实验室总量的八分之一,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认成员认可实验室数量最多的国家。
  • 食品检测认证九龙治水 中国出台新政破解难题
    一直打绿色、健康、生态农产品之牌的中国海南省,最近闹出“毒豇豆事件”。让消费者高看一眼的有机食品被媒体揭穿名不副实,百姓的期望为何一再落空?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食品检测认证“短腿”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食品质量的一大隐患。   今年1月以来,海南豇豆在武汉连续三次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上海、广州等地也相继查出“有毒豇豆”,造成海南豇豆大量滞销,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海南豇豆不能吃、甚至豇豆不能吃的恐慌心理。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解释说,海南农产品一直是以绿色、健康、生态的产品为主,海南出口欧美的海产品很多都是免检的,但金无足赤,难免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记者对“毒豇豆”事件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原产地英州镇是陵水县的豇豆集散地,但目前全镇只有1个检测服务站、3名检测员,不可能做到定点定人检测,只能是抽样检测。   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邢诒铁说,更主要的是,在整个出岛环节中并没有要求对豇豆一一进行检测。豇豆平均两天一摘,又值购销旺季,个别收购商直接到田间收购,容易出现漏检情况。此外,由于检测部门没有处罚权,就算检测出不合格产品,也不能采取就地销毁措施。   一些人大代表认为,食品检测是进、出市场的最后一关,可是在一些地方或有或无,形同虚设,暴露了食品检测存在“短腿”。   “同样让百姓寄予厚望的有机食品,也时常让人大跌眼镜。”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市副市长丁万明说,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物质,因此被认为是非常安全、高档次的食品。但现实中,有机食品出现了一些问题。   丁万明代表说,问题主要有:在生产环节,一些单位并未完全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进行生产,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 在认证环节,缺乏按有关规范严格把关,有的认证单位不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认证,而是做表面文章,只是收钱发证了事 在流通环节,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不规范,认证机构、使用单位、有效期限等关键信息标注不全的问题比较普遍。   有机食品是如何通过检测认证打上标签的?丁万明代表说,当前中国有27家有机食品检测认证机构,由于其在成立之初隶属于不同的设立部门和管理主体,近些年虽然随着体制理顺都应隶属于国家认监委管理,但实际上处于各方面软约束的状态。目前由于中国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各级政府还没有管理有机食品的体系和人员。   对于如何提高有机食品的“含金量”,丁万明代表说,中国政府有必要尽快修订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管理办法,从法律上明确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认证资质、认证程序、标志使用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完善对认证机构的监管措施和行业自律制度,依法取缔不负责任的认证机构。   防堵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说,目前中国虽然建立了由质检、工商、食药监、医疗卫生等部门组成的食品监督体系,但上述部门的工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程式化,检查之前事先通知,或者让商家主动送检,这种做法难以检出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症结在于“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这一痼疾已见解决的希望:前不久,由3位副总理和15位部长组成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设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得到极大凸显。   恰在8日,中国政府网播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今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将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框架下,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该安排说,今年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食品中农药残留、有毒有害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吕薇代表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国务院的安排事实上也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表明了政府决心。“可以预见,一场整治风暴即将展开。”
  • 泰钢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国家CNAS审核认证
    近日,国家实验室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组经过两天的对泰钢检测中心所申请的合金、铁矿石化学检测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等检测项目进行全要素全过程评审,顺利达到国家级实验室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的标准。   此次审核认证严格依据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三项审核标准对泰钢理化检测中心进行认证审核。
  • 中国颁发认证证书逾百万 居世界第一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刘长忠)今天是世界认可日,记者9日上午从中国国家认监委举行的纪念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30日,中国认证机构累计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达到100.5万张,获证组织约40万家,证书数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9日上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国家认监委在北京举行大会,纪念第5个世界认可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在大会上说,中国认证认可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遵循国际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中国在认证认可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他说,中国在认证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认证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认证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目前,中国已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产品、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安全认证、节能环保认证等适应经济社会新需求的认证服务迅速增长,为提升中国质量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诚信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表示,中国将加强对认证认可活动的监督管理,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模式进行动态更新,用2—3年时间对自愿性认证开展认证有效性评价,对虚假认证、假冒证书标志等行为从严查处,确保认证认可的公信力。同时,加快在认证认可制度、科技和监管等方面的创新,积极开发低碳、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型认证,提升中国在相关国际标准、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据悉,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国际上引入认证认可制度。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认证认可定为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 国家《质量发展纲要》也提出,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 一认证公司涉嫌违法认证行为被罚9.5万
    行政处罚决定书(粤市监深办罚〔2022〕4号)当事人:中审(深圳)认证有限公司主体资格证照名称:《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914***************住所(住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深南大道6007号安徽大厦1307-1308法定代表人:蔡 晋2021年12月3日,我局收到《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授权立案查处中审(深圳)认证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认证行为的通知》(国市监稽授函〔2021〕5号),随函转来相关证据材料。 经核查,中审(深圳)认证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为北京中社研信息科学研究院颁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49819IP01199ROS),并于2020年11月25日暂停该证书,暂停期满日期为2021年5月24日;2019年12月12日为河南途之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颁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49819IP01397ROS),2020年12月12日暂停该证书,暂停期满日期为2021年6月12日;2019年12月23日为河南康辰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颁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49819IP01526ROS),2020年12月23日暂停该证书,暂停期满日期为2021年6月23日,上述3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到期后作了暂停处置,6个月暂停期满后未作任何处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1年8月18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发现并指出当事人未及时处置认证证书后,当事人于2021年8月25日撤销北京中社研信息科学研究院持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于2021年8月27日撤销河南途之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和河南康辰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1. 当事人《营业执照》、《认证机构批准书》及法定代表人蔡晋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证明当事人是取得资质的合法认证机构。2.《授权委托书》一份,受委托人于希萌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证明当事人委托于希萌代表当事人接受执法机关调查。3.对法定代表人蔡晋制作《现场笔录》、《询问笔录》各一份,对于希萌制作《询问笔录》两份。4.当事人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对北京中社研信息科学研究院等3家企业的审核资料复印件各一份,证明当事人向北京中社研信息科学研究院等3家企业颁发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真实有效。5.《情况说明》一份,各地政府官网关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通知的截屏打印件一份。6.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撤销认证证书截屏打印件3份,证明当事人已撤销涉案到期认证证书。我局在作出本行政处罚决定前,于2022年3月29日向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粤市监深办罚告〔2022〕3号),告知其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以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利。当事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 中审(深圳)认证有限公司未及时处置暂停期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六条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 当事人在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前已撤销涉案未及时处置的3个认证证书,积极配合并主动向执法人员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第十七条第(一)项“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如实交代违法事实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第十一条第(二)项及第(四)项的规定,责令中审(深圳)认证有限公司立即改正,并对其罚款95000元。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罚没款缴至《广东省非税收入缴费通知书》所列银行。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如不服本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或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六个月内依法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4月6日
  • 认证机构各自为政 蔬菜"有机"2万就能办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日前报道,超市里销售的高价有机蔬菜存在黑幕,不少“有机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和普通蔬菜一样使用化肥和农药。记者随后调查发现,目前全国有26家认证机构从事有机蔬菜认证,市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花钱就能买到有机蔬菜认证等诸多问题。相关法律专家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精简有机蔬菜认证机构,严查有机蔬菜认证机构的不规范行为,这样才能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有机蔬菜行业的发展。   记者在天津市南开区某大型超市蔬菜专柜了解到,蔬菜价格并不一致,普通蔬菜价格最低、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价格依次提高。一颗有机大白菜标价35元,一颗有机萝卜标价18元,四个有机青椒26元。该超市蔬菜部管理人员表示,目前有机蔬菜主要由北京大兴留民营和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基地供应,都具备有机蔬菜认证证书。   北辰区蔬菜种植户王先生表示,此前通过中介机构曾找过北京一家有机蔬菜认证机构,结果中介却介绍了另一家收费更低的认证机构,5万元就能办到有机蔬菜证书,而且不需要3年过渡期,交完费第二年就可直接贴上有机蔬菜的标志。而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申请有机认证的农产品种植者在提交申请之后,认证机构将派检查员到种植基地进行检验,再经过3年左右的转换期,期间生产出的产品贴上“有机转换食品”销售。转换期过后,经过认证机构的复核,符合条件者才能贴上“有机食品”标志出售。   记者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网站查询发现,目前全国有26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且都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机认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南开区一家商务咨询机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收费不一,根据种植面积和证书年限,最低2万元即可办到有机认证。   击水律师事务所相关专家表示,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应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普通蔬菜花钱买来有机证书,属于欺诈消费者。国家主管部门应精简有机蔬菜认证机构,严查有机蔬菜认证机构的不规范行为,这样才能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有机蔬菜行业的发展。
  •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及认证机构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4000亿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典型特性,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对于消费者而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可以从供给端发挥“保底线”“拉高线”的作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同时,可以从需求端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证明,指导消费行为,增强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 截至2022年底,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36.6万张,涉及93.9万家企业和组织。其中,产品认证(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和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50.5万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80.1万张、服务认证证书6.0万张,为营造安全、放心、优质的消费环境提供了切实保障。加贴CCC认证标志的汽车产品守护安全“底线”,强化消费安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家用电器、手机、汽车、玩具、建材等16大类94种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6.1万张,引导消费者“识目录、 看标志”,选购通过CCC认证的安全产品。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覆盖支付宝、云闪付、百度地图、苏宁易购等常用APP;陆续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认证制度,在银行、电信、电商等重点行业引导网络运营者加强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相关认证证书近200张。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推出优化车检服务系列举措,简程序、降成本、提服务,每年减免检测费用200多亿元,“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燃气安全百日行动,重点对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货车、家用燃气器具等CCC产品加强监督检查,组织排查常压罐体检验机构安全风险,压紧压实机构、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行业监管责任,为保障“三品一特”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拉升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升级。适应高端消费、智能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趋势,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和生活服务领域,大力推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家电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养老、健康、金融等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放心优质消费环境。全国共有1.5万家企业获得2.6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年销售额突破900亿元,有机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近200亿元。加强“双碳”领域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将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等90种产品纳入绿色产品认证范围,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18万余张、获证企业2万余家,仅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每年就可降低碳排放6000多万吨。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引领生态绿色消费。聚焦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行商品售后良好服务认证,有效促进线上销售商品售后服务提质增效,共发放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2.8万余张,涉及获证组织2.6万余家。 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百县千品万亿”行动暨天猫“三同”产品专区上线启动仪式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消费回流。深入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鼓励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准的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把实施“三同”对标先进标准作为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搭建“三同”服务平台,推动“三同”企业和产品走进市场。网易严选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设立了“三同”专区,为“三同”产品开辟优质的销售渠道,专区开通以来,“三同”产品销售量超过113万件,销售额突破3.5亿元。 “质量认证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加强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促进消费环境全面提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优良方法,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短板,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国共出台545项激励政策,352家认证机构积极响应,累计为21万家企业免费培训超过百万人次,为37个行业2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提升行动的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加12%,年产销量平均提升13%,利润率平均提升10%,在疫情冲击和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实现效益逆势增长。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技术服务,帮扶制造企业14.4万家,推动降本增效逾10亿元。 国家认监委开展电商平台CCC认证产品“双随机”抽查工作强化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提升合格评定公信力。坚持重拳出击,注重标本兼治,严厉查处虚假认证、出具不实和虚假检测报告、买证卖证、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平台可及、数据可靠、消费者可见、产品可溯”的CCC认证证书联网核查机制,推动线上线下监管一体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CCC认证证书联网核查,实时核查平台销售CCC产品的证书状态,对无证书或者证书失效的直接拦截或者下架处理。2022年,电商平台联网核查CCC证书共计6590万次,涉及商家132万家,因无证书或者证书失效等原因拦截下架CCC产品共计103万件;会同公安部门在电动自行车上牌环节核查CCC证书6110万次,有效遏制了无证制售、改装篡改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对认证从业机构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厉打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认证走过场等违法行为;对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CCC产品、有机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发现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立刻督促认证机构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公布抽查结果。2022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认证领域违法案件3458起,罚没款1.18亿元,查处违法认证机构59家,有力规范了认证市场秩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碳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机构941家,对11家涉嫌出具虚假报告的机构开展立案调查,严厉惩治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
  • 山东青岛出台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今后3年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到2026年,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达到600家,总营收100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对外出具报告620万份/年,认证证书保有量6万张,产值过亿元机构达到15家以上。《方案》提出,围绕“四个聚力”统筹推进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工作。聚力扩大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从业主体,做优做强领军企业,加强国际互认合作;聚力培育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推进品牌高端化建设,打造“一站式”技术平台,推进数字化智能建设,引育复合型专业人才;聚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促进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聚力营造开放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实施“一码通办”综合监管,推进车检“一件事”改革,推动服务研发创新,优化行业服务扶持政策。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市不断以创新拉升服务高线,稳步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政行企校”多元合作的检验检测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立8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推行“岗课赛证”多能融通培训模式,培育拥有学历证书+X种专业资格证书+N种技能的“适销对路”多型技能人才;联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开展常态化从业人员能力提升试点和设置全国认证认可评审员考点,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能力评价等制度;推行“一平台、两清单、三纽带”检企对接前置服务模式,连续举办10场检企对接赋能重点产业链路演推介会,85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赋能12个重点产业链100余家链主、链上企业,达成81项合作协议,撬动全产业链增加值3000余万元,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并将其常态长效推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服务,打造以检验检测全产业链为主体的现代高技术服务业集聚高地,建成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崂山)、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山东)、青岛自贸片区特色检测集聚基地和青岛国际检测认证总部基地(城阳)4个集聚园区,引进入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到300家以上,引进培育年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培育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检测认证机构20家以上。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市已明确将检验检测认证确定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十大领域之一,把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扩大行业规模,支持实力雄厚、国际影响力强、国际互认度高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落户,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专业化提升和规模化整合,着力培育出一批知名检验检测认证品牌。
  •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出台 检测认证总收将达3000亿
    11月21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情况。总局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方平主持发布会,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进行了发布,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信部、国家民委、司法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体育总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气象局、铁路局、中医药局、供销总社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发布会,以下为发布的主要内容:  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的背景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支撑,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这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其系列规划首次明确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定位于现代新兴服务业,多处写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相关内容,将其列为11类生产性服务业、9类高技术服务业和8类科技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在规划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营业总收入以年均21%的速度快速增长,据统计,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由2010年的361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40亿元。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地位作用,在应用范围、服务功能、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中国制造2025》、《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等专项规划也都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作用。  基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基础定位和重要作用,急需国家从规划和政策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和有力推动,而过去仅有针对认证认可的专项规划,涉及检验检测的内容则散见在各个不同的行业规划之中,缺乏从宏观全局层面对整个行业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客观上也带来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创新活力不足、国际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制定一部覆盖整个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专项规划,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 规划的要求,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协同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发展水平。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的总体部署,质检总局、认监委牵头,会同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特邀单位共同组织制定本《规划》,对国内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发展形势、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最终由3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这一《规划》。  二、《规划》出台的重要意义  《规划》是我国首次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布局的专项规划,也是首部由各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共同实施的行业规划,对于贯彻实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面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相关任务和要求。《规划》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质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依据,与计量、标准化等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规划紧密衔接,与各行业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并为地方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利于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政策指引,完善发展环境,加快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升级提供新动能。  第二,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地位作用。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基础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规划》首次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整体来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有利于提高规划的整体效能,避免分头管理和无序发展,进一步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同时,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从业机构做强做大做优,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三,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合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国家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原则,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部门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这部规划由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特邀单位的32个部委联合制定并共同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日益增长的需求,服务行业管理与行业发展 同时有利于加强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协同管理,完善政策配套,强化多元共治,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利保障。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工作机制。归结起来,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定建设认证认可强国“一个发展目标”,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工作主线”,立足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一个战略支点”,建立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模式”。下面,我重点介绍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两个方面的情况。  关于发展目标。《规划》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认证认可大国,发证数量全球第一,在整体上处于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水平,在局部领域开始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在《规划》中提出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目标,既是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认证认可“三步走”战略既定目标的现实需要,既具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围绕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建立认证认可强国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认证认可的国际影响、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供了路径指引。预计到2020年,我国颁发有效认证证书总数将达到240万张,比“十二五”末增长64%左右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左右,比“十二五”末增长55%左右。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发挥新兴服务业态的引领作用,同时在产业结构布局、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有显著提升。  关于发展任务。《规划》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完善行业治理能力、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6大类64项发展任务以及10项主要发展指标。为了落实这些任务,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助推经济发展桥梁工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工程、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工程、“认证中国、联通世界”工程。这4大基础工程,立足于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桥梁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服务属性、国家治理体系重要治理工具的制度优势,重点满足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质量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战略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与国家“十三五”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紧密衔接。  此外,《规划》从法治建设、配套政策、工程引领、实施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贯彻实施的工作措施。  四、做好《规划》宣贯实施工作  《规划》是国家层面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进行统筹规划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为了把这部规划宣传好、落实好,我们将与各部门一起,组织开展《规划》宣贯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机制,确保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这一目标落到实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要广泛宣传动员。质检总局、认监委将会同各部门共同开展《规划》宣贯工作,通过新闻发布、权威解读、专题访谈、宣贯培训等多途径宣贯《规划》,让社会各方及时了解、加深认识、积极支持,形成推进《规划》实施的共识和合力。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多多关注,帮助我们做好宣传。  二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平台的作用,会同各部门共同实施《规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做好本《规划》与各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套,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行业管理。  三是要健全实施机制。建立《规划》任务分解和绩效评估机制,编制年度行动计划,将发展目标及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对表”和“对标”的具体措施,组织开展日常监测、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 上海检测认证业年产值百亿 从业人员5万
    6月9日,全球即将迎来第5个“世界认可日”。这一日期由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确定,旨在推动认证认可活动在全球的广泛发展。   所谓认可,系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作为国内认证认可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检测及认证产业从业人员已接近5万人,年产值超100亿元,并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门类。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一季度,上海市质监局共对可以向社会出具证明数据和结果的检测机构颁发计量认证证书638张。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环境监测业、建筑业等行业内,其中与制造业相关的检测机构数占整个检测行业机构数的近80%。   “上海现已形成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股份制形式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为主,高校和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为辅的多元机构主体市场化检验检测体系。”上海市质监局局长黄小路向记者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检验检测行业同时也被视为服务上海重大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大飞机项目为例,上海市计测院打破常规,在产品设计之初即介入了项目。”上海市质监局认证监督管理处负责人说,“前置介入,而非按照以往惯例,坐等对方送检。”   “主动在项目装备设计、组装和调试等各个环节上全程跟踪,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上海市计测院介绍,“例如根据中国商飞公司质保体系,需确保激光跟踪仪等计量器具验收合格,方能投入大飞机工程的下一制造环节中使用,并保证飞机总装过程中各段部件的定位精度等设计指标。否则,飞机对接达不到技术要求,可能影响起飞速度,加大飞行阻力,降低飞行寿命,影响飞行安全。”   尽管如此,一些影响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黄小路坦承,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检验检测能力在各行业领域的配置未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加之很多机构技术基础薄弱,缺少系统研究和规划,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基础装备水平更新不够,造成系统解决能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不够。以致检测能力配置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   此外,检测行业资源开发共享机制亟需创新,检验检测市场也需进一步规范。目前,检测市场的总体状况是市场潜力巨大、检验机构众多、机构规模不大、市场秩序混乱、检验收费较低、检测水平不高。“比方说,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有些机构为了生存而恶性竞争,可能在出具报告时超范围,更有甚者只要客户出费用,就给发审核证。”上海市质监局认证监督管理处工程师宋健透露。   “上海将采取种种措施促进认证认可市场发展。”黄小路说,“例如会加强对评审员的监督管理,加强资质认定行政审批工作的管理,不断提升实验室资质认定行政审批质量,确保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运行管理都处于提升、规范的状态。”   此外,上海市质监局还将在落实所有获证机构自查的基础上,对重点监管机构开展飞行检查 同时围绕安全、环保等项目组织开展能力验证,督促获证机构持续保持获证时能力,特别是对有投诉、举报的单位将重点开展现场抽查,严格监管。   “上海市质监局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市场的发展壮大,支持市场主体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的必要调整,就在于加强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认证、检测市场秩序,全力维护认证、检测活动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黄小路说。
  • 通过这一管理体系认证,奖励3万!
    据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官网消息,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印发《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细则提出,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可获奖励。其中,拥有有效专利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无有效专利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详情如下: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市(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现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2021年9月24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据《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黑发〔2021〕16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黑政规〔2021〕7号)中关于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发展的有关规定,以及省政府关于《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细化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的请示》的批示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规定的企业奖补政策,分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专利转化补助类。(一)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包括:国家和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奖励、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二)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包括: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补助。  (三)专利转化补助类,主要为有效转化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补助。  第三条 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按年度兑现,由省知识产权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部署,结合上年度政策绩效评价情况,在年初预算安排规模内,开展政策兑现工作。  第四条 本细则所规定的政策,其资金来源为企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第二章 奖补对象及标准  第五条 知识产权奖补对象是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具体条件及标准如下:  (一)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  1.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对新确定(认定)的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给予奖励。其中,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25万元奖励;对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培育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  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给予奖励。其中,拥有有效专利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无有效专利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  (二)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  1.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给予50万元补助。  2.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对上年度专利授权量超过10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以上)、超过5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以上)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  3.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对上年度通过PCT途径获得国外授权专利企业和获得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企业给予补助。其中,对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进入指定国国家阶段,并获得指定国专利授权,给予每项授权国外专利2万元补助,对基于同一件PCT专利申请的补助最多不超过5个指定国;对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国际商标注册,给予每项马德里注册商标1万元补助。  4.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补助:对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五年的企业给予补助。其中,对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十年的,给予每项发明专利0.5万元补助;对企业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五年且不满十年的,给予每项发明专利0.3万元补助。  (三)专利转化补助类  有效转化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补助:对企业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获得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按照其实际支付金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  (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奖励,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我省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名单确认奖励资格。  (二)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知识产权培育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3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60分。  2.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8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70分。  3.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13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80分。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项或者多项:  (1)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2)在知识产权运营、品牌建设及培育、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获得中国专利奖或黑龙江省专利奖。  (三)申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的企业应当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第七条 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  (一)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实施期原则上为两年。申报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在行业中具有较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2.已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拥有稳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有效发明专利数量50件以上,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10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  3.具有良好的产学研服协同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和专利转化运用机制。  在项目实施期内,企业应当形成一批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专利组合、专利池),其中,新增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高价值发明专利15件以上,通过PCT途径提交国外发明专利申请3件以上,并同时达成以下目标3项以上:  (1)专利产品年度销售收入新增1000万元以上。  (2)专利转让许可年度收益新增1000万元以上。   (3)专利质押融资额新增500万元以上。  (4)专利作价入股新增500万元以上。  (5)组建1个专利池,且入池的专利进行交叉许可。  (6)获中国专利奖或黑龙江省专利奖1项以上。  (7)专利技术纳入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以上。  (8)专利历经无效宣告程序得以维持或专利历经侵权诉讼且胜诉。  (二)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确认补助资格。  (三)申报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的企业应当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进入指定国国家阶段,并获得指定国专利授权;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获得国际商标注册。  (四)有效发明专利补助,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确认补助资格。  第八条 专利转化补助类 申报专利转化补助的企业应当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获得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  第四章 申报审核程序  第九条 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下发年度申报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资金的通知,启动政策兑现工作。  第十条 各市(地)知识产权部门负责将申报通知及时转发至所辖县(市)和企业,并组织企业属地化申报,指导企业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并确保材料形式完整、内容符合要求。市(地)知识产权部门汇总行政区域内申报材料,并联合财政部门行文上报,连同企业申报材料报省知识产权局。  第十一条 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知识产权奖补政策申报企业条件和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初步确定奖补名单。  第十二条 省知识产权局将拟奖补名单在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拟奖补名单提报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会议审议。  第十三条 拟奖补名单审议通过后,由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呈报省政府,获批后履行资金拨付程序。  第五章 绩效评价  第十四条 省知识产权局按年度开展奖补政策惠及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各市(地)知识产权局按省知识产权局要求组织企业报送奖补政策惠及企业工作总结、评价报表等必要评价材料。  第十五条 省知识产权局负责按照绩效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奖补政策惠及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果报告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或到期政策绩效评估,并在下一年度或下一轮政策兑现资金安排予以体现。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或挪用奖补资金。在无上位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增设审查环节和门槛,增加企业获得奖补资金的负担。奖补资金由属地财政部门直接下拨到获得奖补企业,不得拨付到第三方再转付到获得奖补企业。  第十八条 对于存在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行为的企业,除追缴奖补资金外,还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 各市(地)知识产权局应及时将奖补政策惠及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变更情况报送省知识产权局。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执行期为2021年至2023年,按照跨年兑现的原则,本细则执行期至2024年12月31日。
  • 百泰克猴痘检测试剂获英国MHRA认证 | 已获法国白名单、欧盟CE认证、多国CFS
    世界卫生组织9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猴痘已经波及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确诊人员超过62000例,累计死亡人数23例。数据来源:CDC 美国疾控预防中心近几年,猴痘主要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在新冠全球大流行形势下,猴痘在非洲以外的非流行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猴痘核酸检测试剂盒,可用于定性检测从疑似感染者和其他需要诊断的患者的血清或病灶渗出物样本中提取的猴痘DNA。该试剂盒包含UDG酶,能够防止核酸污染;同时具备高灵敏度,特异性好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假阴性引起的误诊。搭载百泰克自主研发的实时荧光PCR分析仪(BTK-8),采用快速PCR扩增模式下,仅需18分钟即可对猴痘进行快速、精准、定量检测。截至目前,百泰克猴痘核酸检测试剂盒已接连拿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阿联酋自由销售证书,英国MHRA、UKCA认证、法国白名单、IVDD CE认证,获得CE注册证书,广获国外市场高度认可!产品优势1、操作高效便捷:套组试剂盒,包含所有组份,无需繁琐操作,一次性添加2、试剂稳定性强:可常温放置1个月,4℃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反复冻融性能稳定3、多平台均适用:适配市面上大部分设备,例如BTK-8、ABI7500、Bio-Rad CFX96、SLAN-96S、QuantStudio等产品性能展示500copies/mL模拟样本重复检测10次,阳性检出率100%(蓝色:FAM通道猴痘病毒,红色:CY5通道内标)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主要产品涵盖全自动高通量核酸提取仪、一次性病毒采样管、实时荧光PCR分析仪、分子体外诊断、气溶胶清除技术等多个领域。作为集试剂、仪器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百泰克生物始终坚持积极响应科技革新和迎合产业市场双线发展,数年来在IVD行业不断深耕,是获得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通过了TUV ISO13485、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近五十项授权专利。自研自产的产品获得SGS证书和认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范围内广受好评。文中产品仅供出口使用,详情请咨询百泰克生物相关人员。
  • 湖南现有认证机构46家 年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249万余份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认证机构46家,发放有效认证证书7.4万张,年均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249.11万份,全省的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工作跃上新台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世界各国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技术性措施,是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近年来,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目标,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已为101家小微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服务。免费开展的“培优兴检”服务,对20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面体检”,发现解决机构“成长中的烦恼”136个。在推动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建设方面,借助获批的“集聚区”“示范区”双平台,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产业集聚、扩容、升级。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汽车制造、北斗产品、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实施“梯度培育、检企对接”计划,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517个,降本增值7045.6万元。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认证机构46家,获证组织2.2万家,发放有效认证证书7.4万张,累计获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证书机构数2027家,建成国检中心23家,年均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249.11万份。下一步,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队伍建设,形成特色鲜明、覆盖全面、国际接轨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主体活力,为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力,努力推动长沙各项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 北京丰台: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
    6月9日是第16个“世界认可日”,今年国际主题是“认可:支持全球贸易的未来”,国内主题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 促进全球贸易”。6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共同开展 “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活动。认证、检验检测机构参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董芳忠/摄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辖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活动。董芳忠/摄丰台区120余家认证、检验检测机构经过前期线上初赛,共15支队伍晋级参加本次比赛,涵盖3C认证、有机认证、体系认证等认证领域,以及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机动车检测等检测领域。经过激烈比拼,北京市二清机动车检测场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获得前三名。本次比赛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向辖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同步展示。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获得前三名的选手颁奖。董芳忠/摄参与活动的各方代表参观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详细了解该中心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服务全国近10万家企业。在首席质量官、中小微企业帮扶、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等项目中,该中心也发挥着头部企业的担当与带动作用。各方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进行了交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贸易畅通的重要作用。通过此次比赛,进一步检验了丰台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搭建了交流平台,增强了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宣传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助力丰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一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将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为核心,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积极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质量”潜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统一大市场贡献丰台智慧。
  • 广州黄埔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
    4 月 12 日,广州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暨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峰会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来自全市近百家大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 " 智能家电、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医学检验、食品 " 等热点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途径。本次峰会活动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黄埔区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对黄埔区检验检测聚集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现场科学精准政策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简称 "CMA")证书的机构共有 217 家,2022 年 CMA 持证机构总营业收入达 154.98 亿元,占全市营收的 41.39%,位居第一。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 2022 年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中,广东省入选 6 个,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3 个案例名列其中。" 早在 2016 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率先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了面积达 1.1 平方公里的检验检测集聚区,目前已有 6 家检验检测机构入驻,预计该聚集区内项目全面运营后,营收可达到 15 亿元以上。" 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美妆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科技、集成电路八大支柱产业基础雄厚,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客户市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该区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该区从政策扶持、行业提质、产业赋能、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等各个层面提出 10 项精准的细化举措,企业可通过 " 黄埔兑现通 - 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 " 申请资助扶持。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该区 " 现代服务业 10 条 " 已累计兑现资助资金 4794 万元,惠及检验检测机构 61 家、高管超 400 人;" 质量强区" 政策对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给予奖励,其中检验检测机构获得兑现资助资金累计 1475 万元,涉及 144 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科学精准的资助政策进一步助推检验检测业发展。" 金域医学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因为这里有国内一流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集聚优势。目前,金域正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全力建设广州国际医学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中心,全面布局智慧医检产业生态,以抢抓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风口。" 金域医学检测技术总监何君表示。" 三大工程 " 加速创建国家级示范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全国最早开展检验检测集聚区建设工作的区域。目前,该区已培育出一批实力雄厚、规模效益好、具有产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服务品牌,逐步形成了检验检测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的新发展格局。目前,区内已集聚国家级、省级检验机构 45 家;国际检验检测认证(TIC)行业前十大龙头企业已有 6 家进驻,包括欧陆、SGS(通标)、ITS(天祥)、BV(必维)、T ü V(莱茵)、DEKRA(德凯)。下一步,该区将发挥领先优势,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的行业营收和服务效能,加快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在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明确提出开展 " 筑基 "" 提质 "" 强链 " 三大工程,通过联合区内科研院所、协会联盟、龙头企业等优势资源,搭建产、学、研、用、检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检验检测与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创新能力,发挥检验检测在 " 双链 " 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支持机构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建设高水平的省级、国家级检测中心,打造 " 黄埔检测 " 知名品牌,推进服务升级和产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
  • 青岛城阳区出台政策 “真金白银”促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
    对新获批或新引进的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奖励100万元城阳区近日出台《促进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对新获批或新引进的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新引进自建或购置办公用房的检验检测认证企业或组织机构实验室,建筑面积在4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按照实验室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500元的一次性装修费补贴。单个项目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对新获批或新引进的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获批或新引进企业或组织机构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批或新引进企业或组织机构通过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政策同时鼓励检验检测企业或组织机构加大检验检测设备投资和研发创新。检验检测认证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阳区近几年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12月,城阳区(含青岛高新区)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97家,全市排名第二。
  • CNAS认证机构认可业务管理平台今日正式启用
    关于CNAS认证机构认可业务管理平台上线通知各认证机构:为了增强服务效果,规范认可业务管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秘书处开发了认证机构认可业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定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上线。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自2022年11月1日起,初次认可、扩大认可领域、扩大关键场所、扩大认可业务范围、复评以及认证认可准则换版的认证机构需在平台上申请。自2022年11月1日起,不再从原认证机构认可业务系统接受申请。二、 初次申请的认证机构请登录CNAS网站www.cnas.org.cn,浏览“首页—认证机构认可业务管理平台—认证机构入口—机构注册”,根据机构情况选择适宜的标签页填写信息注册账号。注册时如提示“机构名称已存在”,请拨打电话010-67105232,或截图发送邮件至zhengj@cnas.org.cn获取账号。三、对于已获认可的认证机构,由项目管理员告知认证机构系统账号和初始密码,认证机构登录后尽快修改密码并完善基础信息。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操作问题,可点击系统首页右上角“帮助”按钮,查看《操作手册》,或拨打电话15007559889,或发送邮件至duanjiajia@cnas.org.cn。特此通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2022年10月29日
  • 认证潜规则:谁来认证认证机构?
    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   认证怪圈:谁来认证认证机构   中国的认证市场正在怪圈中徘徊。   “有机”、“绿色”、“纯天然”,各种夹杂着英文缩写的认证标志铺天盖地,认证体系名目繁多,却真伪难辨 认证咨询、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各类身份不明的认证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有钱就能买认证仿佛不再是黑幕,而是最普通的常识。   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围绕认证,仿佛正上演着一场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   苹果四代VS四袋苹果   乔布斯的苹果四代卖到中国,从不需要打上“质量经某权威部门认证”的字样。即使有一天,这只苹果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有了办理某种中国认证的需要,凭借其企业实力,甚至不用自己动手,也可以方便快捷地“搞定”一切。   山东省沂源县的四袋苹果,却迫切需要那张“有机认证”证书来实现身价的倍增。然而,要想最终进入有机市场,等待它们的则是相当漫长的认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追踪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冗长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   苹果四代从不需要认证来提升竞争力,四袋苹果却只能把附加值押宝在认证身上。同样的认证规则,从不会成为苹果四代的门槛,但对于四袋苹果,无论时间还是金钱上,却都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中国认证领域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认证市场的大客户,其实正是产业链上的弱势者 认证的利润,更多地来自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有需求之处,自然是商机。当众多企业迫切地将附加值的来源寄托在一张认证证书之上,围绕认证及其相关服务,正形成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 有竞争之处,自然有内幕。当众多认证服务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客户“各显神通”,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得本该成为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演化为一场近乎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   从CCC到ISO9000,从绿色到有机,从“市场”到“市长”,各种名目繁多的认证,给了急于取信于市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条“提升身价”的捷径。以效果为导向,繁荣昌盛的认证市场,的确创造出了庞大的价值体系。   作为一种无形的合格性评定,认证怎样成为一种产品?其价值从哪里来,为何会成为一座丰厚的“金矿”?   名叫认证的金矿   你不知道的那些认证   2011年11月初,河北石家庄某家具制造商刘琪几经考虑,终于接受了一家咨询公司找上门来推荐的“安全健康家具”认证服务,虽然在这之前,他从未听过这个认证的名字。   在家具领域,最权威的认证无疑是以“十环”为标识的“中国环境标志”。然而,其认证标准无疑是刘琪这样的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两年前,他曾经试图通过一些代理机构代办“十环认证”。就在与对方签订服务协议之前,随着一个名为“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GEP)”的假认证被曝光,掀起了家具环保认证的打假潮,“十环认证”的办理变得格外严格,代理机构以“风声紧”为由终止了合作。   这场打假,反而炒热了环保家具的认证行情。当竞争对手们一个个相继打出类似“环保原料无毒无害权威认证”的宣传语,贴上“环保产品”、“安全产品”等绿色家具的相关标识,即使明知这样的认证并不规范,刘琪也只能选择办一个。   “填写申请表,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和样品检测报告,缴纳认证的相关费用,100%通过……”花了3.5万元,十天后,刘琪拿到了一份证书和标识使用许可文件。   中国市场上到底存在多少种认证?   普通消费者很难想象,光是以ISO打头的认证,除了ISO9000,还有ISO9001、 ISO14001、ISO22000、ISO14064……而ISO体系下的认证,还仅仅是整个质量体系认证中的一个小成员。至于TL9000、 WRAP、ICTI、BSCI、SGS、FSC、ROHS、ITS……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认证,到最后都会变身为同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经权威机构认证!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位唐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经官方许可的有28种认证,每一种认证下面又细分成诸多小类,几乎涵盖了所有企业从生产到管理到销售的所有环节。   如果具体到一家养鸡场,可供选择的除了有机产品认证之外,还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良好农业规范、无公害农产品 (11.04,0.07,0.64%)、绿色食品、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等近十种认证。当然,这还不包括认监委许可之外的其他地方性、行业性或是纯粹只是一个名称的各种认证。   在这些认证中,除了以最基础的安全认证CCC为代表的少量强制性认证之外,大多数是可以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自愿性认证。正是这些认证,给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操作空间。   “GMP可以办,但没有几十万拿不下来,而且需要近一年时间,成本高,时间长。如果不走药店,只是为了打个品牌,或是网络销售,不如办‘卫生安全产品’。”当记者以中药饮片加工方的身份向郑州某企业管理公司咨询是否能代办药品GMP(即“良好生产规范”)认证时,咨询师在电话中向记者建议。   当消费者看到一个认证标识时,很难注意到背后的认证机构。因此认证市场上便出现了以“安全健康家具”代替“十环”,以“卫生安全产品”代替GMP的乱相。   认证出生证明   无论“环保”、“安全”、“绿色”还是“有机”,各种认证名称在伴随产品进入市场时,总会冠之以“权威”的出身字样。然而这些认证都是从哪里来?其出身真能保证其含金量吗?   1983年,一个名为IECQ即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的标准,被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认证委员会引入中国,成为国内质量认证的开端。   IECQ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现行认证体系的成长路径:成立国家代表机构——引入国外现成体系——扩大体系的认证适用范围。   大众所熟知的ISO9000、CCC、CE、API等知名认证均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产业的健全、认证市场的扩大,一批在政府主导下自行研发的认证体系开始出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26条,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标志,并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标志备案成功后,认证机构即享有该标志的授予权。   国内某咖啡馆经理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自行研发一套关于咖啡冲泡流程规范的认证:“只要自己能拿出一套标准,接下来的事只是报批问题。”   无论是国外引入还是自行开发,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监督部门批准备案的认证,仅从体系上而言,都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它们的审核权和授予权属于经过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这样的认证可以说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可以作为鉴定认证出身是否正规合法的一个标准。   而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认证,其来源远在这些官方认证之外。   除了全国范围内的认证之外,各地方政府往往也都有一些地方性的认证,以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在当地实施。   而随着认证之风的兴起,一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组织也开始自行制定认证名称。   通过一家制造企业,记者了解到一项名为CCECS的中国信用企业认证。作为商业领域最重要,却又最抽象的元素,对企业的信用作出“权威”考评的,竟然是一家名为“中国供应商”的网站。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看似与信用全无关联的“国字号”主管单位,使得该网站在“中国信用企业”的宣传资料中,公然冠以“唯一由中国政府推出的针对企业的认证”的字样。   机构本身不具备认证资格,认证体系自然也无需经过谁来批准,认证能否通过、怎样通过,完全由机构说了算,更无从规范和监管。借认证之名,行“卖名”之实,这些“认证擦边球”,正成为一座巨大的灰色金矿。   认证需要多少钱   尽管各种认证名目繁多,真伪难辩,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却不得不将认证纳入自己的经营成本。在一个个纷繁复杂、价码不一的认证项目背后,要想获取这些认证,企业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企业申请CCC认证,包括申请费、产品检测费、工厂审查费、批准与注册费、监督复查费和年金在内的所有单项收费,总额大概在7000元左右。   这代表的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收费基准。   而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一份收费说明上,记者了解到了机构审核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整个收费构成:初审费用+监督审核费+预审费+复评费。由此计算,在正常申请且一次通过认证的前提下,企业需要花费的费用大概在25000元左右,之后每年都需要重复缴纳标志使用费及复审费用。   以上仅仅是申报认证本身的费用。而对于企业,想要通过某项认证,往往还有很多前期投入。   认证咨询便是绝大部分企业无可避免的一项前期服务。正规的认证对于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以申请ISO9000认证为例,企业需要按认证体系的要求,在内部进行管理系列标准培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写质量体系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这些专业化的程序都必须由具备认监委批准的具有认证咨询资质的机构来介入完成。按照国家标准,为期52天的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服务费用约为5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21条规定,所有认证机构应当公开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收费标准等信息。但这里显然忽略掉了那些未经批准却又真实存在的诸多认证服务组织。   “有机认证4.5万元,ISO9000认证5万元,CCC认证10万元……”这是上海一家“认证代理”机构给记者的报价单。其咨询师一再向记者强调: “时间短,包通过。”同样是申请正规认证,这些非正规渠道的价格,往往反而低于官方认可机构。对于急需认证又饱受成本压力的中小企业,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价格上的优势为这些灰色认证服务组织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至于那些不具有正规出身的认证,收费标准则更多取决于机构的包装水平与市场人员的业务能力。刘琪总结他这几年接触到的此类认证:“同样是关于环保家具的认证,多的五六万元,少的几千元,价格大多‘有商量’。”   被标价的公信力   当认证成为明码实价的商品,其所贩卖的究竟是什么?   “规范市场”、“保障产品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追问任何一个认证项目在中国诞生的初衷,我们都可以听到同样的字眼。然而认证机构本身的性质,似乎正与认证的初衷产生某种错位。   中国的正规认证机构,是经认监委批准的法人组织。既然是企业,利润必然是离不开的主题。   曾经轰动一时的“全国牙防组”事件,让认证行业与他们的客户同时看到了认证的另一种价值。   2002年起,全国牙防组开始作为“权威机构”在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频频露脸。直到2005年,才被揭露其整个机构只有两个人、两张办公桌,其所谓的权威认证全部出自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准和标志。就是这样一个不具备授予任何认证资格和条件的组织,不但轻而易举地骗过了13亿消费者,还使其认证一度成为产品 “身价倍增”的秘密武器。   当“全国牙防组权威认证”可以变成现实的销量,认证开始对企业有了真实而强大的吸引力。   看起来,这似乎满足双赢的合作基础。认证机构需要依靠企业的认证业务获取利润,企业也需要依靠机构的认证来增强竞争力,而站在市场的终端,广大消费者更需要认证——除了认证,他们还能相信什么?   认证的根基,是第三方所产生的公信力。然而这样的利益共生关系,却使得认证的公信力注定要大打折扣。   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合法认证机构名单上,记者查询到的具备有机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有17家。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而大量的认证证书并非出自这17家机构。   “李鬼”公司们在整个认证市场上扮演着制假售假抑或是中介的角色,他们与正牌认证机构一同炒热市场。只要具备足够的利润空间,哪怕像“有机人种”一般匪疑所思的认证,都有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产品质量、科学管理、企业公信力……这些本需要认证来证明的结果,却被重新包装成为认证交易的核心价值。看似无中生有,却又真实存在。   办认证?买认证?   2011年11月,一场曝光有机食品行业炒作概念的风暴中,花钱购买认证的黑色交易频频被从台面下拖出,引爆了公众关于整个中国认证市场的质疑。   除企业与认证监管部门之间的直接权力寻租行为之外,目前的认证市场上,企业究竟能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获取认证?需要花费多大成本?在这条认证产业链上的各个利益方,遵循的又是怎样的利益分配方案?   一、直接申请   企业怎样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2011年10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该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委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家级认证机构。   记者以办理ISO9000为名向工作人员咨询,得知按照正规程序,ISO9000认证申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向企业员工灌输ISO9000的基础知识、成立文件编写小组、接受质量体系培训、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标准试运行、内审等环节,最后由认证机构组织模拟审核、现场评定、颁发证书等工作。   按照认证流程,在所有项目一次性通过的前提下,办理ISO9000认证从申请到审批最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企业规模在30~99人范围内第一年费用为31000元,之后每年还需要交纳复审和标志使用费用。   时间:长   费用:按国家统一规定   难度:困难   适用对象:本身已达到认证条件、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组织才能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   二、委托咨询机构代办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认证体系要求企业进行一系列专业的培训与体系建设,而这些必须在专家的针对性指导下完成。   委托认证咨询机构代办无疑是更现实的选择。经过认监委批准的认证咨询机构虽然不具备认证资格,但其咨询服务中可以包括受企业委托,代为办理认证申请手续。   记者从一家外贸物流企业此前与认证咨询机构签订的服务项目单上看到,这张项目单上列出了专门针对ISO9000认证的培训辅导明细,整个培训周期为52 天,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全程按照通过认证所需的标准对企业进行改造,重点完全放在认证机构需要检查的项目上,咨询费用为5万元。   “咨询机构进驻之后,完全按照ISO9000需要考核的指标对企业进行逐项改造,并帮助我们补充了大量的文件说明,这成为之后一次通过申请的关键。”该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委托认证培训机构代为办理,避免了在文件制作上的频频修改,这大大缩短了认证申请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该企业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ISO9000认证,比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在时间上缩短了一半以上。   这或许更应该看成是正规渠道申请的升级版,当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条件,委托申请成为节约时间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时间:较长   费用:高,包括认证费用和认证咨询费两块   难度:较困难   适用对象:基本具备认证所需硬指标,但管理体系不完善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培训咨询费、认证申请代理费、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每年都需缴纳的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   三、认证包装方案   广东某电器零部件生产商黄品杨,在申请IECQ认证的过程中,对比IECQ需考核的各项指标,有部分是自己明显未达到的,便通过业内人士介绍,联系上一家可以提供认证服务的商务服务公司。   这些未经许可的认证服务公司大多以“咨询公司”、“商务公司”的名义开展认证服务。签订合作协议后,该商务公司便着手为黄品杨准备相关的认证材料。如认证专家组在考察黄品杨的企业质量目标的分解是否适宜时,为企业“设计”了一系列可考的证据:用与其“签订”的培训协议证明企业的员工上岗培训率100% 从有合作关系的检测机构拿到报告,证明产品最终检验一次合格率98%以上 用伪造的顾客调查表证明顾客满意率在95%以上,这就意味着企业完全达到了“确保客户满意”的质量目标。   而在认证要求的相关体系建设上,该公司也为黄品杨量身定制了全套的文件,以作为企业“达标”的证据。   这样的认证服务与正规的认证咨询相比本质的不同是:正规的认证咨询公司是帮助企业建立相关文件和体系,最终达到认证的标准,而这些非正规机构则仅是从检测报告、文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能够通过认证的证明资料,却并未改变企业不符合认证标准的真实情况。   然而,经过这种根据认证需要评测的各个指标对企业进行的全面包装和设计后,黄品杨最终一次性通过了IECQ认证。   时间:较短   费用:较高,包括认证费用和服务费   难度:较容易   适用对象:广泛,尤其是有部分指标达不到认证要求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服务费、认证申请代理费、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每年都需缴纳的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各种认证服务组织、相关检测机构及培训机构   四、包干价   无论是委托正规的认证咨询公司,还是求助于其他认证服务机构的包装,本身都还需要企业具有相应的规模与起码的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如果连这些也不具备,是否能有别的办法通过认证,市场上又是否真存在着“买认证”的情况呢?   针对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有机认证”,记者以一家养鸡场个体企业主的身份打通了北京某认证机构的电话。在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只要是在工商局注册后的企业,他们都能保证一个月左右时间拿到认证证书,整个过程所有费用为2.5万元。   面对记者的犹疑,该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打消记者顾虑,自称他们跟国内某认证机构“长期合作”,从事认证代办服务,因此能保证100%一次性通过。“现在‘有机认证’风声这么紧,没有过硬的关系也不敢继续办。”   据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在业内被称为“包干价”,这也是目前一些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最常使用的获取认证的方法。“这些提供包干服务的机构其实是代理或中介的性质,他们往往打着认证机构的名号先拉到客户,再利用关系从具备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处拿到证书。”   当然,获取证书并不意味着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旦企业委托了这样的机构,就必须一直依托该机构的服务。否则,每年一次的复审能让企业获取的证书随时被撤销。   时间:短   费用:较低   难度:容易   适用对象: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手续办理费、认证中介服务费、每年的复审服务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中介、认证代理   五、没有办不了的认证   除了认证培训与咨询之外,更有一些“神奇”的认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把企业从一穷二白打造成“符合认证要求”的“优质”企业。   企业规模十人左右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改造、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甚至还没有成熟的品牌和产品……记者以一家中药贸易企业的身份,带着这样的条件走访了位于北京的一家百度搜索关键词“认证咨询公司”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咨询是否可以办理GMP认证。咨询师开门见山地表示:这样的企业实力离认证标准还很遥远,除非“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交给他们公司全权代办。   记者表示“钱不是问题”之后,并向其咨询具体的办理流程。据该咨询师介绍,企业与他们签订服务合同并交付首期服务费之后,他们首先会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升级”,包括寻找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上报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取保健品文号及生产资格,确定产品包装,申请相关专利等。   记者故意提及自己的企业情况,表示担心难以通过这些要求。听到记者的疑虑,该咨询师笑了:“如果你自己能办,还用找我们?既然我们敢接你的业务,就一定能办得下来。”   按照GMP认证的相关要求,具备上述申请条件之后,还要对生产环境、设备等各项环节进行符合认证标准的改造。在该咨询师看来,相比上面那些“硬指标”,这都是“有投入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从他们介入服务,到最终取得认证,“所有费用不会超过100万元。”——当然,这仅是指他们的咨询服务费。   只要“不差钱”,没有办不了的认证。从一无所有,到完善的检测报告,批文、生产许可、专利、品牌……神奇的空手道式运作背后,是一张深入到检测机构、监管部门等各环节的关系网和利益网。   时间:依项目而定   费用:高   难度:容易   适用对象: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手续办理费、认证中介费、认证服务费、咨询费、各种相关环节的手续费与服务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服务机构、其他所涉及的各个组织   六、量身定做   无论各种认证服务机构如何“无所不能”,企业毕竟都还要面对规模的限制和成本的硬门槛,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去砸出一张GMP证书。   当企业必须通过认证来提升身价,又确实无法通过现有的认证体系,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些未经许可,却又的确存在着市场需求的认证项目就这样出现在企业面前。   “绿色中药认证”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该认证号称是通过国家中药部审批的一项认证,由中国医药(20.24,0.00,0.00%)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实施认证。记者伪装身份致电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  有了认证体系后,“认证机构”会对自己的“认证产品”进行市场化推广。通过媒体、互联网进行直接宣传固然是一种途径,而更有效的则是一些软件营销手段。“比如会和一些网络推广公司合作,在相关的行业论坛以及百度知道、搜搜等开放性平台上发贴、提问。”   为了使自己的认证体系更具说服力,认证机构还会特意打造成功案例,以一些企业通过该认证之后带来的实际效益,吸引更多的企业来申请该项认证。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便是,与广告公司合作,让认证的名称出现在广告语中,并对其公信力大加渲染。   为了推广某个认证体系,认证机购甚至还会主动炒作出一些行业内幕,“揭黑、曝光行业质量隐患都是常用的手段”。当行业陷入信誉危机,自然会催生出企业的认证需求。   除此之外,认证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还会有一套内部的激励机制。记者从一家认证咨询机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认证咨询师的收入一般由“底薪+企业认证咨询辅导费+业务提成+奖金”构成。以进行ISO质量认证咨询为例,咨询师可提取客户所支付费用的10%。   “ISO9000认证1万元,20天拿到证书,包通过!”   “代办QS认证16000元,通过率高!”   “代电子产品CE认证,6000元包干。”   ……   种种认证乱相背后,是疯狂而沉重的圈钱逻辑。从认证机构到灰色中介,从追逐认证的企业到迷信认证的消费者,谁又能说自己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   谁来为认证埋单?   或许我们应该追问一下,谁该对认证负责,谁又能为认证埋单?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拥有审核和授予权的认证机构,却并不对认证的结果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有法律界人士解读,如果消费者能证明自己买到的通过某种认证的产品并未达到相关标准,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追究认证机构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只能将认证机构作为第二被告,列于企业之后。   相对于认证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责任显得微不足道。权责的错位下,低廉的违规成本,成为种种怪相与潜规则得以生长的温床。   在这场认证圈钱游戏中,有着这样一些游戏参与者:   高居金字塔顶端的监管部门,把握着整个市场的走向 监管部门批准的认证机构,拥有着整个行业的利润核心 正规的认证咨询与培训机构,享受由认证附加服务创造的利润 非正式的认证服务机构,通过寻租或是包装,分享认证产业链下游的利润 种种非法认证的生产者,从行业中疯狂挖掘剩余价值 寻求认证的企业,试图将认证变为附加值、变为竞争力、变为现实的产品销量 终端的消费者,在混乱的市场上,只有通过认证来寻找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   然而,这利益链的构成,从产业的根源上便是如此脆弱。当产业链上的各方肆意挥霍着这种第三方带来的公信力,动摇的却正是认证得以存在的根基。   公信力从来不是商品,如同除了诚实的经营与优质安全的产品,从没有什么能证明企业的诚信。
  • 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建成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和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办的“汽车产品出口认证检测技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在会上,历时三年建成的国家商务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进行了成功发布。该平台建成了我国目前内容最丰富、覆盖面积最大的涵盖主要国际机动车标准法规原文、译文和研究论文的数据库,平台还投资数亿元建成了满足主要国际标准法规要求,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据平台的建设单位———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是公益性项目,将对全社会开放服务,参会企业将获得平台标准法规数据库的终生免费使用权,还将获得出口认证检测的快捷和优惠服务。   “机动车出口认证检测平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机动车出口企业不仅可以从平台数据库中获取及时更新的国家最新标准法规原文、译文和研究论文,并且不出国门即可完成国际大部分地区的出口准入认证检测,同时在避免国内外重复检测、减轻企业负担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瑞士万通MARGA获美环保署ETV认证完整报告发布
    瑞士万通MARGA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为大气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线大气污染监测及研究手段。它采用独特的取样装置把颗粒污染物和酸性气体直接吸收到水相中,再使用离子色谱监测 其成分,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玛伽MARGA采集到的液化样品可与其他分析仪器直接联用,分析诸如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机物污染物。MARGA可以同时采集和测定PM10和PM2.5的空气样品,过程完全自动,并可进行遥控数据的监控和采集。 MARGA是由荷兰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 ECN)与Metrohm及Applikon共同研制的,是世界唯一获得美国环保署(EPA)ETV认证的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离子监测系统。目前,玛伽MARGA已经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中国、韩国等躲过安装并投入实地大气检测,获得大气环保专家的一致肯定。 日前,美国环保署(EPA)正是发布了MARGA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通过ETV认证的完整报告,详实的数据证明了MARGA在该领域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而针对目前国内空气污染监控问题,MARGA正是这方面研究的最佳利器。随着国家将PM2.5列入空气污染监控范围,玛伽MARGA将毫无疑问成为国家有关部门最可靠和最权威的技术手段。 MARGA获ETV认证的完整报告 迄今为止,多套玛伽MARGA已经在中国国内多个地点安装并进入实地空气监测: 安装在上海环保研究所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多套系统,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大海空气污染监控提供重要参数,并且继续在监控上海空气污染的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上海阴霾天气研究提供重要和可靠数据。 安装在广州和深圳的几套玛伽MARGA,用户为了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和深圳气象局,24小时连续监控广州和深圳,包括大亚湾的空气质量。 安装在香港的玛伽MARGA,为香港政府环保署,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联合空气监控。经实验证明,仪器性能稳定,数据可靠,有效数据超出用户要求,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研究和监控提供大量有力的科学依据,获得有关政府专家和环境学者的一致肯定。 资料下载:ETV简要声明:http://www.epa.gov/nrmrl/pubs/600r11106/600r11106vs.pdf ETV完整报告:http://www.epa.gov/nrmrl/pubs/600r11106/600r11106vr.pdf MARGA样本: http://www.metrohm.com.cn/UploadFiles/SupportFile/Marga_EPA.pdf 关于瑞士万通: 1950年,瑞士万通发明了第一支复合pH电极。1954年,瑞士万通设计出第一台用于痕量分析的实用自动极谱仪。1956年,瑞士万通开发出第一支活塞型滴定管。1968年,在瑞士万通诞生世界首台数字化滴定仪,第一台数字化电子滴定管。……2007年,瑞士万通研发出首台智能型离子色谱仪。2010年,瑞士万通研制出世界首台紫外离子色谱。 Metrohm - 瑞士万通,是当今世界唯一全方位涵盖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国际化分析仪器公司。
  • 上海台雄实验室水龙头喜获CSA安全认证
    CSA说明 CSA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简称它成立于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专为制定工业标准的非盈利性机构。在北美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电器等产品都需要取得安全方面的认证。目前CSA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认证机构,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 。它能对机械、建材、电器、电脑设备、办公设备、环保、医疗防火安全、运动及娱乐等方面的所有类型的产品提供安全认证。CSA已为遍布全球的数千厂商提供了认证服务,每年均有上亿个附有CSA标志的产品在北美市场销售。 上海台雄作为国内实验室水龙头认证的先行者,也是台雄公司核心产品室验室配类最重要、最核心的产品价格体现。 公司开发此产品时一直在不断改进当中,从2003年第一代白色烤漆,PP把手,第二代水龙头白色烤漆,ABS把手,到第三代专利水龙头灰色烤漆,专利PP把手。无不体现出上海台雄用心在做产品,正如这句话,孜孜以求每一个专业细节。
  • 聚势向新!正泰鑫辉与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8月3日,正泰电器(601877)控股子公司——浙江正泰鑫辉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鑫辉”)与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以下简称“无锡检研院”)在乐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产品标准研发与制订、测试仪器设备研发、正泰鑫辉产品高端品质认证及零碳工厂、绿色工厂评价、博士后工作站共建等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和科研领域进行全方位互利合作。  乐清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海坚,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东,无锡检研院副院长、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张栋兵,国信认证无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钦卫国,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光伏产品检测部部长马超,国家高端储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储能市场发展部部长王勋,正泰电器总裁、正泰鑫辉董事长张智寰,正泰低压研究院总经理何胜,正泰鑫辉副董事长吴春光,董事、总经理何爱会,董事李云桂,常务副总经理彭祁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必由之路,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正泰鑫辉质量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正泰鑫辉依托专业技术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助力其在光伏行业开启绿电连接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苏海坚代表乐清市政府对顺利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在全球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深化企业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希望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成功打造乐清市院企合作示范样板。  张栋兵为仪式致辞,他表示光伏中心是我国首个建成运行的国家级光伏产品质检机构,院所属多个国家质检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示范基地、评价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和装备评定中心,在各自服务行业领域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双方于前期已开展良好合作,未来将继续深入、再延续,合作共赢再升级,助力正泰鑫辉提炼优势技术指标,打造差异化产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随后,张智寰表示,正泰鑫辉在敏捷开发、产品研发方面思路清晰明确,未来还将积极推动产品标准研发,拓展双方合作,使正泰鑫辉真正成为优秀的绿电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次签约仪式为正泰鑫辉与无锡检研院所属的光伏中心(CPVT)、国家储能质检中心(CEST)、国信认证无锡有限公司(CBC)达成战略合作。会上,正泰鑫辉获颁国内首张接线盒连接器产品CBC碳足迹证书。  此外,双方就绿色工厂和零碳工厂、光伏储能产品认证、光伏产品海上典型气候户外实证检测、CBC“国品优选”高端品质认证等领域举行了系列合作签约。正泰鑫辉始终坚守双碳之路,助力绿电发展,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自身力量。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正泰鑫辉将依托自身技术、产业化创新方面的强大动能,与无锡检研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效、更可靠、更绿色、更可持续的产品,致力于成为光伏电力绿电连接系统解决方案的优秀提供商。  正泰鑫辉  正泰鑫辉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于2023年3月成立,是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储能连接器等绿电连接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及技术咨询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不懈的努力为国内外顾客研制更好的光伏连接器,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和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两平台作用何在?
    12月6日,在“车芯联动,创芯未来”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汽车芯片是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结合体。会上,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聚焦整车、零部件企业需求,发布了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涵盖MCU、SoC、传感器等多种类型,共计10款汽车芯片产品,拟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优势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相关整车、零部件与芯片企业围绕车规级MCU、高边驱动、隔离芯片、SoC芯片等汽车芯片产品进行了攻关项目签约。此举将充分发挥整车、零部件企业终端应用的引领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12月6日,“车芯联动,创芯未来”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2025年将培育百家汽车芯片设计企业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推进会上介绍本市汽车芯片产业发展情况时透露,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上海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103万辆,占全国14%,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约占全国25%。上海“车芯联动”有着良好基础,在终端应用牵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阶段,上海将聚焦提升技术创新硬核力、场景应用支撑力、产业竞争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芯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汽车芯片产业体系,培育2家以上汽车芯片IDM模式企业、100家以上芯片设计企业,构建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认证的车规级芯片产业完整体系,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张英表示,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将加大汽车芯片供给能力,加大车用EDA研发力度,全面提升汽车芯片设计水平,加快补齐芯片封装测试能力,积极推进IDM发展模式;推动自主芯片装车应用,发挥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终端应用牵引作用,推动相关保险机构设计汽车芯片保险产品;打造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建设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建立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平台,提升汽车芯片标准化能力,推动专业人才体系建设。两个平台的揭牌成立作用何在?本次揭牌的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将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AEC-Q检测、CNAS资质认可等服务。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副总经理苍学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汽车芯片跟传统的消费类电子芯片有很大不同,它种类特别多,应用环境又很苛刻,而且对安全的要求特别高,虽然占整车的比重价值不高,但它一旦发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是很大的。所以汽车芯片的质量安全验证非常关键,今天揭牌成立的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就是要打造一个能够对汽车芯片进行安全质量检验、检测、验证的公共服务平台。“其实,在汽车电子芯片的行业里面,大家在车规级验证过程中一直有一种误区,认为好像通过了一些车规的高低温、震动等环境检测就可以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验证,避免一些安全风险,过去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苍学俊举例说,自动驾驶感知融合的处理芯片,如果在计算过程和逻辑处理上出现一些问题,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安全后果。比如说它的一些通讯芯片,如果安全防护做得不到位,很容易被外界攻击,数据传输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完整性、有效性等都会受到损失。如果要发展自主的车规级芯片,检测验证这一关是非常关键的。澎湃新闻记者从推进会上同时了解到,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作为一个第三方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致力于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工艺协同优化、中试及小批量量产等服务,协助打造高可靠性的汽车芯片产品。上述两大平台的揭牌成立,有助于上海整个汽车芯片应用生态的形成,更好地促进供应链上下游融合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