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外国专家

仪器信息网外国专家专题为您整合外国专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外国专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外国专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外国专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外国专家话题讨论。

外国专家相关的资讯

  • 我国“外专千人计划”已引进外国专家94名
    我国“外专千人计划”实施以来,目前已完成三批申报评审工作,共有94名专家入选。   记者1月15日从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外专千人计划”全称是“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于2011年8月开始实施,目标是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高层次外国专家,每年引进50至100名。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介绍,“外专千人计划”引进外国专家主要集中在工程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是我国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他还介绍说,去年我国审批各类专家项目1万多项,聘请外国专家3.5万多人次。   张建国表示,今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将继续统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引智工程,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同时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与世界上更多的高层次专家组织、国际猎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利用国外高层次智力资源。
  • 哈工大7项研究获“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立项
    2012年度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审批结果日前公布。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受资助资金额度和项目数目均居全国前三位。   该校报送的10个项目中有7个获批立项。它们是:   《飞行模态参数识别的基础问题研究》   《基于可调谐波长/多波长半导体激光干涉的超精密跨尺度绝对距离测量方法》   《Si60的表征》   《超高分辨率反射式立体层析共焦显微镜研制》   《航空航天特种环境下金属橡胶材料的使用及贮存可靠性研究》   《哈尔滨-奥胡斯多尺度界面化学与工程国际中心》   《基于无人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围绕“十二五”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落实中央人才战略,配合“外专千人计划”的实施,加快建设高层次外国专家队伍设立的高端人才引智项目。项目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国际著名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外专千人计划”配套项目,该项目重点资助具有“千人计划”水平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1至3个月,资助额度在4至9万元/月。
  • 8位外国科学家获201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五大国家级科技奖项一一揭晓并颁奖,3位日本科学家和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各1位科学家,被授予201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刘延东会见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专家   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会见获得201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德国数学家德乐思、日本冶金专家江见俊彦、法国医学专家戴宇阁、英国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质研究专家约翰巴士威、日本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发专家栗原博、日本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岩本爱吉、澳大利亚纳米材料专家逯高清,并向他们颁发奖章。 获得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代表   荣获国际科技合作奖的8位外国科学家分别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德乐思、日本著名冶金专家江见俊彦、法国医学专家戴宇阁、英国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质研究专家约翰巴士威、日本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发专家栗原博、美国地质学家斯蒂芬波特、日本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亚洲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岩本爱吉、澳大利亚纳米材料专家逯高清。
  •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热点:不能以外国标准为标准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人们的热议,让人充满了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向往。然而,去年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仿佛又给人们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霾。从年初的螺旋藻、明胶到年中的荧光增白剂、硼砂,再到岁尾的白酒塑化剂,使消费者不知如何是好。   前不久,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发布的“2012年公众关注的12个食品安全热点点评”,12位知名专家对12个热点进行了逐一解读。   针对去年4月老酸奶、果冻的“明胶门”事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孙颖解读说:“老酸奶、果冻添加工业明胶一事没有依据,属于非食品安全事件。如果以工业明胶冒充药用明胶制成药用胶囊,造成严重铬污染,则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也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而去年4月,媒体报道披露,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公司9个批次价值约500万元左右的12万箱可乐产品中,部分产品已被当作合格产品销往市场。随后,山西省质监局发布一则通知,认定媒体报道情况属实。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解读说:“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过程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这表明即使知名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严重疏漏,生产过程监督严重缺位。”   去年7月,河南省工商部门在对方便面食品的例行抽查中,发现今麦郎公司生产的“一元王香辣牛肉面”、“今野拉面”方便面均被检测为酸价超标。时隔不久,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声明,承认其自身方便面酸价指标检测资质认证不全,此前对今麦郎方便面的三份检测报告予以收回并声明无效,同时对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表示道歉。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元晓梅评价说:“检验机构必须依法从事食品检验活动。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随着专家们逐一解读,一个个案例抽丝剥茧地揭开。其中12个热点问题,只有两个是真正意义上的食品安全事件。很多问题是消费者、媒体和业界专家对于热点的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的。诸多热点问题分别存在标准引用有误、判定依据不足、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不到位、执法不当、企业超范围使用新资源食品配料、外源性迁移污染等。   “其实,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机是消费者对食品工业的信任危机。企业界、科技界和媒体都应承担重要责任,科学认知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中国食品科学学会孟素荷理事长强调说。她认为,透明产生信任,这需要食品企业要让自己的生产过程透明 政府的管理要透明 媒体的透明是把食品安全的问题回归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身,而不能成为一个炒作的课题。   孙宝国院士说:“对‘量效关系’的理解才是当前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中最为紧迫、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需要让消费者建立‘检出不代表违规,检出不代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科学认知”。孙宝国院士还说,不是所有外国的标准都比我们高,如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而美国的瘦肉精标准是10ppb,欧盟是2ppb 日本饮用水含铅的标准是35微克/升,我国是20微克/升。我们不能以外国的标准为标准,而是应该以安全为标准。
  • 向质谱分析领域专家学者们致敬
    他们在质谱分析领域兢兢业业,掌握最前沿的应用技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都应向他们学习讨教。下面看看都有哪几位质谱分析领域的专家,以及他们的著作:  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研究员,中国最早从事质谱研究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国内多项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培训教学经验。  代表著作: 《有机质谱解析》  苏焕华: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70年代初开始有机质谱应用研究,参与了国内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组织过多种质谱应用技术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代表著作:《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李重九: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农残分析领域著名质谱专家,在大学主讲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课程。  代表著作:《有机质谱应用:在环境、农业和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他们的在学术上的深度、钻研的态度值得我们追仿。  本月,大家有机会跟这三位资深的专家学者面对面,探寻质谱在分析领域有何最新进展,快速提升自己现有谱图解析水平,从掌握到精通... 课程题目:第十四期有机质谱谱图解析专题技术培训班时间:2016年5月24-27日地点:北京外国专家大厦授课大纲:
  • 农业部外籍专家团莅临安杰科技参观考察
    5月12日上午,由来自9个国家的各级官员、学者、农业领域专家等组成的农业部外籍专家团莅临安杰科技参观考察。来访的农业部外籍专家团分别来自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巴西、孟加拉国、南非、苏丹、泰国、亚美尼亚九个国家。安杰科技总经理郝俊向来访的专家团成员介绍公司概况、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器的部件和工作流程,专家团成员认真交流记录安杰科技工程师向专家团成员介绍和演示仪器 工程师向专家团成员演示了AJ-3000 Plus型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专家团成员认真聆听了工程师的讲解,向工程师咨询了仪器如何解决样品交叉污染、以及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类比等问题。专家团成员向安杰科技工程师询问了解产品的技术和应用细节,现场气氛热烈多位专家团成员认为安杰科技的AJ-3000Plus型仪器的功能非常先进,向安杰科技咨询仪器的出口事宜。专家团成员兴致盎然的与安杰科技员工进行了乒乓球友谊赛安杰科技是国际首创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 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前迈进,不断努力的改进产品的性能和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期望给客户带来更便捷更实用的产品。此次外国专家团的来访,让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这一中国制造的分析仪器迈出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希望能有更多的外国学者能了解并使用中国制造的仪器。安杰科技也将不懈努力,把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推向世界。
  • 国际顶尖专家探讨重大新药创制支撑体系
    第八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在京召开 国际顶尖专家齐聚 探讨重大新药创制支撑体系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10月23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大连分会支持的“2010第八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IDDST-2010) ”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五洲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为期4天。本届大会的主题为“重大新药创制的支撑体系”。逾千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现场   大会由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暨外部科研副总裁Ming-Qiang Zhang博士主持。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教授Erwin Neher博士在会上作了“Signals and Signalling Molecul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大会报告。此外,大会还邀请了法国总统科学顾问、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Christian Amatore博士,日本阿斯利康临床发展全球副总裁Bertil Lindmark博士,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亚太区副主席兼研发部主管Steve Yang博士分别作大会报告。   据悉,除大会报告外,本届年会还设置了八十多个专题论坛,主要有:临床前药物基础性研究、药物化学、药物创制的新方法新工具、转化医学、癌症、神经、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药物发现、新特临床药物里程碑、全球技术转换、CMO和CRO外包新机遇以及国际项目的合作对接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高管将就上述主题分别作精彩报告。报告中,他们将详细阐述重大新药创制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国际新药研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促如何进行产业化合作等方面内容。   会议同期举办了仪器设备展览会,美国培安公司、香港力扬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科学仪器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厂商参加的展会。部分参展商如下:
  •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名单公布
    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换届暨成立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教技司[2012]66号   各有关高校:   200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并成立了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十一五”期间,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对推进实施“111计划”、提升引智基地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目前,第一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并已到届。为进一步推进“111计划”“十二五”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组织进行了专家委员会换届。经研究,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共聘请生命、化学、工材、信息、地球等领域26位专家为“111计划”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附后)。第二届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十二五”期间对“111计划”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引智基地的评审和检查等工作,对引智基地的建设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议。   请各高校支持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同时,请有专家的高校将通知转发至专家本人。   教育部科技司联系人:张进、李渝红   联 系 电 话:010-66096298   电 子 邮 箱:jihuachu@moe.edu.cn   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联系人:胡晨、王嵩   联 系 电 话:010-68944761   电 子 邮 箱:dp@safea.gov.cn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学科领域 1 主任 钟 掘 院士 中南大学 机械制造 2 副主任 张礼和 院士 北京大学 有机药物化学 3 副主任 史培军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 4 委员 岑可法 院士 浙江大学 洁净煤 5 委员 程耿东 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6 委员 高 松 院士 北京大学 配位化学 7 委员 管华诗 院士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 8 委员 过增元 院士 清华大学 工程热物理学 9 委员 怀进鹏 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软件 10 委员 金国藩 院士 清华大学 仪器科学 11 委员 柯 杨 教授 北京大学 细胞生物学 12 委员 李德仁 院士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 13 委员 梅良模 教授 山东大学 磁学材料 14 委员 孙优贤 院士 浙江大学 自动化 15 委员 王静康 院士 天津大学 化工结晶 16 委员 王 越 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讯 17 委员 吴常信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育种 18 委员 谢和平 院士 四川大学 矿山工程力学 19 委员 杨雄里 院士 复旦大学 神经生物学 20 委员 张恭庆 院士 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21 委员 张兴栋 院士 四川大学 生物材料 22 委员 周炳琨 院士 清华大学 光电子信息 23 委员 周绪红 院士 兰州大学 土木结构工程 24委员 朱 静 院士 清华大学 结构材料 25 委员 朱英国 院士 武汉大学 植物育种 26 委员 朱有勇 院士 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   教育部科技司 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 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人良博士受聘为国际颗粒光散射会议专家委员
    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光散射知名学者许人良博士近日被有着悠久历史的,2014年在法国马赛举行的国际颗粒光散射专业会议聘请为专家委员,并将作为四个大会发言者之一作光散射在当代颗粒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的专题报告。 国际颗粒光散射专业会议首次召开在1987年,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该会议推动先进的理论和模型的发展,提供粒子光散射理论的最新进展,为颗粒光散射行业提供交流的平台,是迄今为止颗粒光散射行业最著名的会议。鉴于许人良博士在光散射领域的突出贡献,该会务组力邀许人良博士担任此次会议的专家委员,并陈恳地要求许人良博士在大会发言,与大家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许人良博士简介: 许人良博士现任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颗粒特性研究和检测技术30多年,是该领域国际资深著名专家。他于1987年和1988年在美国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美国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的MBA学位。 他发表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科技文章100余篇;获得2项美国专利;研究成果在科学检索引用超过2000多次;在美国各大学和世界各地进行过学术讲座100多次;并著有颗粒表征中的权威著作《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Light Scattering Methods》。现在担任5个专业期刊(Macromolecules, Langmuir, J. Coll. Inter. Sci.,等期刊)的评委;ISO, ASTM, IAB of PERC的委员会成员;多项国际标准的起草者;被列为美国和世界名人榜。许人良博士经常活跃在中国国内学术领域,在多所大学进行科技讲座。现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沈阳科学技术学会特邀外国专家。他是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员、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会员、美国检测和材料学会(ASTM)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会员。 他曾获得的荣誉和奖励有:美国荣誉协会Sigma Beta Delta奖;A Certificate of Appreciation by Mayor of Metropolitan Dade County, FL;The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warded by National Science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A Certificate for the Sherwin-Williams Award b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The World Bank Fellowship by the United Nation等。
  •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开始申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strong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直属机构、集团公司引智归口管理部门: /p p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组通字〔2017〕9号)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组厅字〔2017〕24号)精神,结合前七批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评审情况,现就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第八批)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总体要求 /strong /p p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按照“坚持标准、优化结构、宁缺毋滥”要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及《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考目录》确定的重点领域方向,加大引才力度,提高引才精准程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引进和遴选支持从事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的人才,加大力度引进青年人才、企业和金融机构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完善柔性引才用才机制,鼓励支持用人单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p p    strong 二、申报要求 /strong /p p   (一)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长期项目)。引进主体为国内非外资各类项目单位。申报人应为非华裔外国专家,引进后须全职来华工作3年以上。申报人应符合“千人计划”引才标准。考虑到外国专家的实际情况,申报人年龄可放宽到65周岁。申报人在申报“千人计划”外专项目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来华)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p p   (二)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短期项目)。引进主体为国内非外资各类项目单位。申报人应为非华裔外国专家,引进后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考虑到外国专家的实际情况,申报人年龄可放宽到65周岁。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p p   (三)申报人选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其他资格条件,未作特别说明的,与此前批次要求相同。计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1日。对业绩特别突出或者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职务要求,破格引进的申报人选应附破格说明材料。 /p p   (四)项目暂不涉及人文社科领域。 /p p   (五)申报人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 /p p   strong  三、申报程序 /strong /p p   用人单位与申报人达成初步意向后,应由学术(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后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协议(须有外文合同),再填写申报书按程序报送。 /p p   申报人按要求填写《 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书》及相关申报材料。中央在京单位,由该单位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其他用人单位,按属地原则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国专家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同意后,联合行文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p p   strong  四、申报材料 /strong /p p   (一)纸质申报材料包括: /p p   1.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申报书中除“用人单位简介”及“用人单位意见”用中文填写外,其余部分均用中英文填写。 /p p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①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附中文翻译) ②护照复印件 ③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必须提供双方签署、中方盖章的外文意向性工作合同复印件。如合同另有中文版本,也可一同上报) ④海外任职证明材料(附中文翻译) ⑤主要成果(代表性论文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⑥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⑦奖励证书复印件 ⑧如申报单位为企业,请提交企业注册资本证明和出资比例证明(申报单位性质为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出资比例须大于50%)。另请提供企业网站地址。 /p p   2.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情况的报告(地方外专局撰写)、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地方外专局撰写,请务必保证汇总表信息准确性)。 /p p   (二)电子版申报材料包括: /p p   1.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情况的报告、上述纸质申报材料电子版文件(申报书及附件材料)、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 /p p   2.2寸蓝底证件照电子版。 /p p   3.申请人个人陈述视频资料。申请人个人陈述视频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播放时间为5分钟左右 文件格式须为“FLV”格式 应有中文字幕。申请人应重点陈述来华工作设想,包括工作目标、预期贡献等。 /p p    strong 五、报送方式 /strong /p p   请报送纸质申报材料、电子文档各1份,电子文档内容需与纸质材料一致。 /p p   (一)纸质材料报送方式:申报书和附件材料应合并装订,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和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另附。请将每位申报人的纸质材料装入独立文件袋,在文件袋封面标明申报单位、申报人英文全名、申报长期或短期项目、专业领域。 /p p   (二)电子版材料报送方式:各省外专局等引智归口管理部门将本地区或本系统所有申报材料及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统一刻入光盘(勿用U盘)。每位申报人的材料放入一个独立文件夹内。文件夹及电子照片均以“申报人英文全名+申报单位名称”的方式命名(英文全名请以名在前、姓大写在后的形式填写,如:Anthony Jefferson HILL)。 /p p   (三)申报材料报送渠道: /p p   1. strong 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 /strong 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综合业务处。联系人:杨军科,电话010-68944624。 /p p   2. strong 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福建省、广东省外国专家局 /strong 将申报材料报送至专家联络处。联系人:唐荷月、林瑶,电话010-68468005。 /p p   3. strong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直属机构、集团公司引智归口管理部门 /strong 将申报材料报送至重大专项处。联系人:张开阳、曾超,电话010-68940605。 /p p    strong 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10日。 /strong /p p    strong 六、其他事项 /strong /p p   (一)申报人应客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不得空项、漏项,不得弄虚作假。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项目单位下一年度的申报资格。 /p p   (二)各用人单位要增强人才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推荐人选学术道德、职业品德等方面的考察,做好引进人才过程中的法律、商业等各类风险的评估、预防和处置工作。 /p p   (三)前几批入选专家到岗率不理想、专家在华工作时间不符要求的用人单位,应务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p p   (四)从国家外国专家局网站(www.safea.gov.cn)下载申报材料。 /p p   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长期项目:①《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长期项目)申报书》及中英文填写说明 ②《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及中英文填写说明 ③《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长期项目)》。 /p p   国家“千人计划”外专短期项目:①《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短期项目)申报书》及中英文填写说明 ②《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及中英文填写说明 ③《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短期项目)》 /p p   (五)进度安排:7月上旬完成申报工作,8、9月集中安排平台评审工作,10月底前各平台上报建议人选名单。 /p p   请认真阅读相关表格填表说明,勿改动电子表格格式。如有疑问,请垂询国家外国专家局专项办。 /p p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号友谊宾馆5号楼“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专项办公室 /p p   邮编:100873 /p p   邮箱:wz1000plan@safea.gov.cn /p p   附件: /p p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rar.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45acc400-8bf3-4d17-bf90-534dddeecd64.zi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短期项目)申报材料.zip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rar.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5c140f03-fc50-4afd-a5cf-285ff313a950.zip"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长期项目)申报材料.zip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外国专家局办公室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6月 /p p br/ /p
  • 王光辉、苏焕华、李重九、张颖等质谱界知名专家邀你来听课
    p   信立方培训中心(仪器信息网旗下培训中心)致力于质谱应用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质谱更好地为科研、生产工作服务,适应当前从事质谱应用技术科技人员的迫切需求,自2009 年起,先后开设了近四十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质谱技术培训班,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和好评。 br/   为适应广大分析技术工作人员的需求,信立方培训中心将于2017年6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办2017年GC-MS气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诚邀有志提高气质联用应用技术水平的分析人员前来报名 br/ strong   授业解惑: br/ /strong   1、讲授气质联用仪(GC-MS)结构、性能评价及离子源,真空系统,质量分析器等核心部件功能,系统、深入掌握气质联用技术; br/   2、讲授气质联用定性& amp 定量分析方法,谱库检索及结果判断,为石化,农残等日常应用分析方法开发,定性定量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br/   3、讲授仪器离子源等关键部件日常维护要求,提高仪器的实际操作水平 br/ strong   课程内容: /strong br/   一、GC-MS仪器结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br/   1、仪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GC系统(进样器、柱箱、色谱柱气路系统)、MS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真空机组、真空测量、连接件)、数据系统(硬件、软件)。 br/   2、仪器主要性能指标: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扫描速度。 br/   二、GC-MS离子化方法及质量分析器 br/   1、离子化方法: EI离子化方法、CI离子化方法。 br/   2、质量分析器:四极质量分析器、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br/   三、GC-MS联用技术的定性、定量方法及应用 br/   1、GC-MS联用定性分析:GC和MS定性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GC-MS联用技术定性重要依据及优势 br/   2、GC-MS联用定量分析:GC-MS联用技术定量方法的建立、GC-MS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br/   3、定量分析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br/   四、GC-MS联用操作技术和常规维护 br/   1、真空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br/   2、联用中GC需要注意的问题 br/   3、仪器调谐参数及调谐结果判断 br/   4、GC-M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br/   5、谱库检索的前提和检索结果的判断 br/   6、维持仪器正常运行需要的常规维护培训 br/   strong  授课专家: /strong br/   1、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研究员,中国最早从事质谱研究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国内多项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培训教学经验。代表著作:《有机质谱解析》; br/   2、苏焕华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70年代初开始有机质谱应用研究,参与了国内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组织过多种质谱应用技术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代表著作:《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br/   3、李重九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农残分析领域著名质谱专家,在大学主讲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课程。代表著作《有机质谱应用:在环境、农业和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br/   4、张颖& nbsp 所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质谱、色谱分析;研究方向:聚烯烃催化剂等固体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机理研究;聚合物及加工助剂、VOC的分析方法研究;化工产品中痕量杂质的分析方法研究等。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次,申请授权专利发明20余件,发表文章40余篇。 br/   strong  举办时间/地点 /strong : br/   2017年6月21日-6月23日 北京-外国专家大厦 br/ strong   颁发证书: /strong br/   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学员,可以获得: br/   由信立方培训中心颁发并有授课老师签字的结业证书。该证书可作为有关单位专业 br/   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考核和任职的重要依据。 br/    strong 培训费用: /strong br/   每人3500元,2人以上组团报名可每人优惠100元(含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资料费、培训期间每日午餐费)。晚餐、住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br/   报名咨询 br/   联系人:李老师 15910410867 br/   电 话:010-51654077-8119 br/   传 真:010-82051730 br/   E_mail:liru@instrument.com.cn /p
  • 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2019年外国专家与国际科技合作伙伴迎春招待会在京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招待会并致辞。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夏鸣九出席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志刚介绍,目前,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114项,人才交流协议346项,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积极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2018年累计发放外国人才工作许可证33.6万份,目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超过95万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志刚强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加强创新能力合作,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良好的环境,欢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中国将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台,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中国将继续尊重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中国热切欢迎外国的优秀人才和领军企业来华创新创业,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实现创新的梦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50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在京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部分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代表,共400余人出席招待会,共贺新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招待会开始前,王志刚会见了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和外国专家代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招待会期间,王志刚向《国际人才交流杂志》评选的15位“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代表颁发奖牌并合影。 /p
  • 国家发布选派中青年参加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外国专家局办公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参加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的要求,国家外国专家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联合组织实施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总体目标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需求牵引和战略导向,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急需的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 /p p   二、重点领域 /p p   围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深入学习并掌握基础研究方法、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工艺技术等。 /p p   三、培训对象 /p p   (一)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和技术骨干,外语需达到BFT高级或具有同等外语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 /p p   (二)优先考虑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和重要技术攻关的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申报。 /p p   四、培训方式 /p p   计划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和技术骨干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包括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进行培训、交流和观摩学习。培训时间原则上在一个月以上一年以内(重点支持中长期培训项目)。培训采取两种方式: /p p   (一)由学员(学员单位)自行对口联系国外的相关大学、机构进行培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审批后给予经费资助。 /p p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举办培训班,选拔人员参加。2018年拟举办的培训项目如下: /p p   1.德国福特新材料研究院“金属材料及轻量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时间30天,全英文授课,不配备翻译)。 /p p   2.德国福特新材料研究院“先进功能性材料开发与应用” (时间30天,全英文授课,不配备翻译)。 /p p   具体课程内容和报名事宜请咨询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p p   五、培训费用 /p p   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的培训项目,将按照必要性和可行性分为不同资助档次,由国家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按规定标准资助境外全部或部分费用。资助经费以外不足部分以及国际旅费、签证费等其它费用由学员单位承担,除此之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p p   六、其它事宜 /p p   (一)学员采取单位申报、上级业务主管机关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组织专家评审选拔的方式确定。中央单位由集团总部统一推荐,地方单位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出具征求意见函及收集复函,办理报批手续 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项目审批及下发出国任务批件和通知书。 /p p   (二)请各单位按照培训对象条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开展学员选拔推荐工作,并于2018年3月30日前将以下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p p   1.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填报并打印《出国(境)培训项目申请表》纸质文件。网址:www.safea.gov.cn,用户名和密码请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索取。 /p p   2.《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学员推荐表》(见附件)。 /p p   3.学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p p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p p   5.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或曾在国外有过半年以上工作学习 经历的证明材料)。 /p p   6.参与相关重大科研项目证明材料。 /p p   7.获得相关奖项证书复印件。 /p p   8.国外培训机构同意接收证明材料复印件。 /p p   (三)总结与成果报送 /p p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国(境)培训成果总结、跟踪和推广工作的意见》(外专发﹝2010﹞5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培训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外专办发﹝2018﹞54号)要求,培训学员需在回国后一个月内向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分别报送培训总结(纸质版及电子光盘)各一份,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收集由培训收获转化成的培训成果,及时向工信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报送成果。 /p p   (四)联系人及电话 /p p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邵 昕 /p p   电话:010-68205906 /p p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胡思宇 /p p   电话:010-68207867 /p p   传真:010-68207863 /p p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邮编:100846 ) /p p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 王 意 /p p   电话:010-68948899 转 50523 /p p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友谊宾馆5号楼 /p p   (邮编:100873) /p p   附件: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学员推荐表 /p p   国家外国专家局办公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p p   2018年2月13日 /p p br/ /p
  • 创建国际前沿——访我国著名激光技术专家许祖彦院士
    前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技术、行业领域都长期处于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被动境地。我们实施的许多科学技术研究定位于瞄准、跟踪或赶超国际前沿,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促进了我国高技术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在国际高技术舞台占有一席之地。而“创建国际前沿”,使科学技术走在国际科学研究最前沿,则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访了中科院物理所许祖彦院士,“创建国际前沿”这句令全体中国科研工作者为之振奋的话,正是我国这位著名激光技术专家许院士与我们讨论最多的,许院士和他的同事们在国际激光研究领域,也确实身体力行地不断为“创建国际前沿”而奋斗。   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研制的成功,不仅使得我国激光科技研究突破了200nm以短的深紫外壁垒,实现了实用化、精密化,还极大推进了我国科研人员在激光科技研究领域继续深入,促进了我国前沿科学、光电子产业发展,为这一技术研究领域在国际上持续保持优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核心技术之一的KBBF晶体棱镜耦合装置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我国独有并暂时不对外国出售,以保护我们国家先进科研装备的研制,这是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第一次对发达国家说“不”。   世界首台大色域140英寸大屏幕激光显示样机研制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激光彩色显示技术开发的先进行列,以及我国在激光显示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关键技术优势。 我国著名激光技术专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许祖彦院士 我国科学仪器现状与发展任务   谈到仪器,许院士表示:“科学仪器能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科学水平、技术水平和促进国防建设的发展,有人曾经统计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获得者1/3与科学仪器发明有关,而发明的科学仪器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讲到我国仪器现状,许院士无奈地说:“现在我国使用的大型科学仪器,包括激光仪器在内,“八五”的时候,只有9.98%是国产的,到“十五”的时候,不到15%,也就是说,现在我国的大型科学仪器85%还是依赖从国外进口。这样事情就非常严重了,从进行科技前沿方面的研究来说,外国的先进科学仪器,先他们自己用,待他们把‘第一桶金’都淘完了,再把仪器高价卖给我们,回收成本 另一方面,涉及到高、精、尖的仪器,国外往往对我国禁运。”   “从‘八五’到‘十五’近10年间才增长5%左右,增长速度好像有点缓慢?”笔者吃惊地表示。“从‘八五’到‘十五’近10年间才增长5%左右,增长速度的确有点缓慢,其实我们有很多科研技术不一定比国外落后,也做了很多科学研究,发表了很多文章,就是做不成仪器,这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关。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将信息产业部与工业部连在一起,这将会很好的促进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而激光很大程度应用在信息仪器上,应用在分析仪器上也比较多,所以我比较关心国家的‘两化融合’。希望此项举措能推进国家科学仪器的发展,让我们国家的国产大型科学仪器不到15%的比例能够尽快增加。”   针对目前我国国产仪器现状,许院士进一步道出了心中所想,并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要想将国产仪器做强,首先要提高仪器质量,将15%的比例提高上去,增进我国仪器的国产化,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仪器创新,在世界上有中国自己的品牌,所以说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也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研究仪器人的心理话,希望中国仪器产业能有具体目标和历史使命感,也希望仪器信息网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激光技术在仪器方面的应用   激光技术属战略支撑技术,在仪器创新上有广泛应用   “我国的激光技术起步比国外稍晚一些,60年开始起步,但现在差距比较大,这跟当初的国际关系背景、国民经济水平、人才素质背景有关。改革开放后,各方面都有所改观。03-04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将激光技术定义为战略支撑技术,即激光是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前沿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支撑技术。在后来的国家纲要中,进一步将激光定位为国家八大前沿技术之一。”谈到激光技术,许院士首先向笔者介绍了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背景及目前现状。   “什么是‘支撑技术’?”笔者问到。   “所谓支撑技术,是指技术本身不一定值很多钱,但它支撑着这个产业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讲到这里,许院士形象的举例道,“支撑技术就像盖大楼时刚开始建的支柱,看似简单,没有太大的用处,但一旦把它移开,整栋大楼也就不存在了 DVD里面的半导体激光器很简单、很便宜,但不代表不重要,如果将其去除,那么DVD连概念都产生不了。”   “那激光技术的发展方向呢?”笔者进一步问到。   “其主要发展方向为:半导体激光、全固态激光、自由电子激光和光纤激光。”许院士笑着说道,“我从毕业到现在干了近40年,一直是课题组组长,近20年主要是做全固态激光,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包括产业工艺、科技前沿和军工。”   谈到全固态激光在仪器上的应用,许院士表示:“全固态激光技术在仪器方面也有很多用途。由于激光本身是一个定向光源,方向性好,单色性好,亮度高,首先在通讯仪器方面,其可以用来做信息载体,如在光纤通讯等方面,具有很宽的带宽,传输性非常好 第二,作为计量仪器,如激光刚发明的时候,就用来探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现在发展到用飞秒频率梳作为长度和时间的标准,是一种很前沿、很重要的仪器技术 第三,在分析仪器上,用途也很广泛,如用在激光谱仪、能谱仪上 第四,主要是借助激光的定向性好、光能量密度大、能量高等特性,作为加工的仪器,如用来金属打孔、焊接等。”   KBBF晶体和它的棱镜耦合装置研究成功,使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得以精密化和实用化   “当前,国家建设要提倡做强、做大,国产仪器也要做强、做大,国家财政部、产业部、科技部、基金委对此一直很重视,深紫外激光仪器就是由此研究开发出来的。”终于,这个令笔者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本次采访的核心话题终于出现了。为了不打断许院士的思路,笔者决定采取静静聆听的方式,让许院士将这个话题阐述完毕。   为了让笔者有所了解深紫外激光仪器,许院士先给笔者“科普”了一下:“深紫外波段光指波长在150~200nm左右的那一段光。从光的受激发射来讲,其泵浦速率与波长倒数的3次方成比例,波长越短,要求泵浦速率就越高,深紫外激光波长很短,直接用受激发射产生技术就非常困难。”   “科普”完毕,许院士继续讲到:“我们要研制的大型科学仪器,应既要实用化,又要精密化。现在的设备产生的深紫外激光,距离实用化和精密化比较远,因而深紫外波段的激光仪器,长期以来在世界上一直发展不起来。当前既实用化又精密化的激光器当数全固态激光器。”   “用固态激光直接产生深紫外波段激光,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非线性谐波技术,将激光一次次的倍频,这就要依靠非线性光学晶体,而中科院陈创天院士和他的研究群体研制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世界上公认做得最好的。之所以说是世界上公认做得最好的,是因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四种非线性光学晶体中,中国四占其三。(目前世界上能够工业化使用的非线性晶体只有四种:从近红外到可见光使用的KDP晶体——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 从可见、紫外到深紫外3个波段使用的BBO、LBO、KBBF晶体——都是由中科院陈创天他们发明的。)   外国专家曾预言,200nm波长激光是一个发展壁垒,突破200nm波长这个瓶颈可能要靠中国专家来完成。早在九十年代,陈创天院士课题组就找到了KBBF晶体,用来做倍频,将激光波长缩短至186nm,突破了200nm波长的限制,但是由于其比较笨重,还不能达到实用化。   由于KBBF晶体层状特性很严重,长不厚,要做到深紫外倍频需要切割,但其又不易切割。直到2002-2003年的时候,陈创天院士课题组与我的课题组共同发明了KBBF晶体的棱镜耦合装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064nm激光的6倍频输出,将全固态激光波长缩短至177.3nm,首次将深紫外激光技术实用化、精密化,并申请到了中国、日本、美国的专利。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科院的专利已垄断了深紫外全固态激光研究的全部领域。”   相对于同步辐射而言,在体积方面,配有KBBF晶体棱镜耦合装置的全固态激光器体积变得很小 在能量分辨率方面,比同步辐射提高5-10倍以上 在光子流密度方面,提高了3-5个量级 同步辐射在纳秒、皮秒条件下工作,而KBBF晶体的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在纳秒、皮秒、飞秒条件下都能工作 同步辐射只能探测到1-2nm,而全固态激光器能探测到10个nm的深度。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成功问世,令世界瞩目   许院士继续说道:“光电子能谱仪是当今研究凝聚态物质电子行为的先进仪器,目前都使用同步辐射光源,如改用深紫外激光源,其性能将获得全面的突破。1.773nm深紫外全固态激光研制成功后,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用于光电子能谱仪(积分式)。2004年周兴江博士回国研制深紫外激光高能量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在中科院创新工程计划支持下,研制计划顺利进行,06年获得成功,并应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这立即引起国际科仪界的强烈关注,许多国际著名实验室慕名前来,要求购买深紫外全固态激光相关技术。中科院和上级领导部门经慎重考虑,认为这一自主创新的原创性“敏感技术”首先应服务于国内前沿科学研究,推动我国创建学科研究国际前沿。 周兴江研究员向许祖彦院士和仪器信息网采访人员介绍仪器及取得的成果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7台深紫外激光器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领域,开发7台国际首创的大型科学仪器   现在,中国科学院、基金委、科技部、财政部对此都很重视,许院士在报告中也曾指出:这个研究在中国是完整的研发链:KBBF晶体材料是中国人把它长出来的,外国人没有 激光器是中国人的,外国人没有 用这个激光器研制的角分辨能谱仪也是中国人的,外国人也没有 再往下进一步研究,将由中科仪公司将这种仪器商品化,推向国内、外市场 仪器商品化之后,搞前沿科学研究的人就可以利用这种仪器进行发现新现象、阐明新理论、找到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出来后,许院士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紫外拉曼光谱研究的李灿院士打了一个电话,李灿院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受振奋,立即要求尽快提供一台深紫外激光器。根据李灿院士的要求,我们正量身制作一台全新的深紫外激光器,对此,李灿院士表示:“这种深紫外拉曼光谱仪将属于新一代的谱仪”。   现在我们正在加紧研制5类7台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提供给物理、化学和材料学家,帮助他们研制7台新的应用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际首创的大型科学仪器,例如周兴江博士研发深紫外激光同时具有自旋分辨和角分辨的光电子能谱仪、光子能量可调谐深紫外激光光电子能谱仪用来将电子参数测全,包括电子能量、动量、自旋等。   李灿院士研发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当初新型拉曼光谱仪将光谱波长检测范围最低限从205nm降低到193nm时,拉曼光谱就大大的增加了,如今采用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再将检测范围最低限降至177.3nm,可想而知,拉曼光谱会增加多少……   包信和研究员研发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其精确度最高能达到20nm的水平,而采用全固态激光器后,其精确度将能提高到5nm。   王占国院士研发深紫外光致发光光谱仪,用于超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它将使这类新材料的基础参数检测成为可能。   佟振合院士研发深紫外光化学反应仪,现在有3000万个有机化合物,90%的吸收光谱在深紫外区,而现有的技术只能采用双光子效应来检测,效率非常低,采用深紫外激光器后,就可以用单光子激发的方式检测,探测到很多的化合物以及观察到化合物更深层次的反应。   王恩哥院士等研发深紫外激光原位时间分辨隧道电子谱仪,用于表面物理方面的研究,将使10nm左右小量子系统方面的研究成为可能。   这仅仅是深紫外波段仪器应用的第一期,主要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方面,已不再是瞄准、跟踪或追赶国际前沿,而是在创建国际前沿 第二期将应用在信息、资环、生命等领域,这将为各大学科提供全新研究手段,对科研活动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激光全色显示样机研究成功   有人问许院士:“您近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许院士幽默地回答道:“近10年做了3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深紫外激光器,‘坐了10多年的冷板凳’,但有它自己的好处,没人和你竞争,能够踏踏实实的自己搞研究 第二件事情,在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和变频全固态激光产生和应用方面 第三件事情,就是激光显示,从八五开始到现在。”   信息链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显示几大步骤,显示作为信息链的最终环节。许院士认为:显示技术目前走过了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码显示三个过程,但在这三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就是:色域覆盖率低。如果以人眼可识别自然界的色彩范围为100%,现在显示器的色域覆盖率只在33%左右,采用激光显示器,其理论色域覆盖率可达到90%以上。激光显示也被许院士称为显示技术发展的第四个过程或平面显示的终端过程。   十五期间,许院士和中科院五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合作已用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做出了一台原理样机,色域覆盖率达到了73%,这个覆盖率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样机做出来以后请显示专家及一般群众来观看鉴定,这给鉴定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觉享受与冲击,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许与认可。   当前,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此项技术推向产业化。“一台200多英寸的样机,其成本就100多万,这是中国许多用户所承担不起的,这是将激光显示技术推向产业化遇到的问题之一 一旦激光显示技术推向产业化,电视台传输带宽、标准等方面也需要重新制定。如果将上述问题全部解决,从而将激光显示技术彻底推向产业化,需要巨大的投资,仅靠现在的几千万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制约将此项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关键所在。”许院士感慨地说道,“数十上百亿元人民币的费用,对国家、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对于此项技术每年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而言,这些投入带来的效益回报也是巨大的!”   至此,笔者希望中国本土企业能够联合起来,对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技术予以积极的支持,开创我国显示技术领跑世界的新局面。否则,中国显示行业企业又将形成在标准上受制于人、在市场上为外国人打工的尴尬局面。打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将成为一代人的一个壮志未酬的遗憾。许祖彦院士与仪器信息网采访人员合影   编者后记:   采访结束后,笔者一行又在许院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周兴江研究组的实验室,亲眼看到了这台令世界瞩目的深紫外激光光电子能谱仪,亲耳听到了周兴江研究员对这台光电子能谱仪如数家珍的介绍。作为炎黄子孙,切身感受到了“创建国际前沿”给我们带来的骄傲。   回来的路上,笔者的情绪久久不能自已,遂作小诗一首: 追梦依稀四十载, 白发皓首燕归来。 艰苦钻研终不辍, 硕果丰存桃李开。   *许祖彦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最近已调到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继续从事激光物理和技术研究。
  • 王涌天委员:别让国家科研成果再被外国无偿使用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王涌天委员:“我们的科研成果不能再被外国人无偿使用了”   “很多国家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因为没有申请国际专利,只能无奈地看着成果被外国人无偿使用,这太让人痛心了。”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信息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涌天委员透露,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加强保护国家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国际知识产权的提案。   王涌天委员日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评审专家,今年年初他听取了一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的结题汇报。有项目负责人反映,由于没有申请国际专利,其研究成果用论文发表后被美国公司拿去产业化,自己的成果被外国人无偿使用。   王涌天委员介绍,发生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国际专利申请费用高昂、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国家研究计划项目在立项和结题阶段也没有提出相关指标要求,致使我国科研院所在国际上保护自己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淡漠。   为此,王涌天委员建议从两个方面加强保护我国政府计划研究项目产生的创新成果在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一是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在相关国家计划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结题环节,加强对创新研究成果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明确国际专利申请等指标 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对PCT专利申请的审理速度,同时加强对专利申请内容创新性的审查,避免个别项目负责人为完成项目指标“凑数”申报。
  • 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开始
    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做好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理念,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按照“坚持标准、优化结构、宁缺勿滥”的要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断提高引才精准程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和我国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不断优化引才结构,向“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新兴和战略性产业、核心技术倾斜,重点引进从事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的人才,加大力度引进青年人才、企业和金融机构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完善对业绩突出、影响大的全职回国“千人计划”专家的后续支持机制。探索建立柔性引用人才机制,坚持以用为本,鼓励支持用人单位不唯地域、不唯肤色引进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不拘形式用好人才。  二、申报项目及基本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 已在国内工作的,时间应在一年以内。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累计申报次数不超过2次。其中,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单位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重点引进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关系、外交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急需紧缺人才。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人才)。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不超过2次。引进后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三)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人回国时间不超过6年,创办的公司成立2年以上5年以下。  (四)外专项目。申报人应为非华裔外国专家,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华工作,已经在华工作的,时间应在一年以内。引进后应在华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不超过2次。  (五)青年项目。引进主体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部分金融机构。申报人应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并有3年以上连续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引进后要求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继续试点金融机构申报青年项目,引进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引进主体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大中型金融机构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除上述条件外,申报人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金融机构全职工作经历 属金融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业绩突出,在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有成为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六)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应为自然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 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顶尖人才。引进后要求全职在国内工作至少5年。  (七)新疆项目、西藏项目。引进主体为在新疆、西藏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用人单位。创新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从事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研究 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在海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人员需在国外连续工作3年以上 为所在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优秀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引进后全职在新疆或西藏工作至少3年。在新疆、西藏创业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八)文化艺术人才项目。引进主体为国有文化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内有影响力的非公有制文化单位。引进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从事研究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周岁。从事舞台艺术和创意设计的申报人,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时间应在一年以内。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 申报短期项目的,应在国内连续工作至少3年、每年不少于2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以上项目申报人选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其他资格条件,未作特别说明的,与此前批次要求相同。计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1日。对有突出成绩或国家特需的人选,可突破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等资格条件限制破格引进,应附破格申报材料。  三、申报程序  除创业人才外,用人单位与申报人达成初步意向后,应由学术(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后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或书面意向协议,再分别填写申报书按程序报送。创业人才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对申报人创办的企业实地核查后再报送有关申报材料。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短期项目。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的,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及相关材料,依托其他平台引进的,填写相应申报书及相关材料。国家科技计划引才按程序报科技部。中央部门所属各类用人单位报所属部门,经所属部门审核后分别报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国专家局等平台牵头组织单位。地方所属各类用人单位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统筹报上述平台牵头组织单位。  非华裔外国专家申报短期项目的,可比照外专项目,按规定程序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二)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创业人才)》及相关材料,按程序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对申报人创办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后,统筹报平台牵头组织单位。  (三)外专项目。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外专项目)》及相关材料。中央在京单位,由单位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报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其他用人单位,按属地原则报所在省(区、市)外国专家局,经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同意后,报国家外国专家局。  (四)青年项目。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的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青年项目)》及相关材料。中央部门所属高等院校报教育部汇总,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报中国科学院汇总,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报科技部汇总,中央企业报国务院国资委汇总,之后报自然科学基金会。省(区、市)所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按程序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报自然科学基金会。同时,用人单位通过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相关材料。详见国家“千人计划”网站(www.1000plan.org)发布的申报须知。  金融机构的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青年项目)》及相关材料。中央管理或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的金融机构报行业主管部门汇总审核,之后报中国人民银行。省(区、市)所属金融机构按程序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报行业主管部门汇总审核,之后报中国人民银行。  (五)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及相关材料,经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后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中央部门所属高等院校报教育部汇总,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报中国科学院汇总,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报科技部汇总,中央企业报国务院国资委汇总,省(区、市)所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按程序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汇总。  (六)新疆项目、西藏项目。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新疆项目、西藏项目)》及相关材料,按隶属关系报党委组织部,经审核后报专项办。  (七)文化艺术人才项目。申报人按要求填写《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书(文化艺术项目)》及相关材料。中央部门所属国有文化单位、高等院校向所属部门申报,由部门报文化部。省(区、市)所属国有文化单位、高等院校及非公有制文化单位,按属地原则向所在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申报,经省(区、市)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同意后,报文化部。  四、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关于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情况的报告、申报书及附件、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和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另附。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1份和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 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 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7.奖励证书复印件   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对创业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股权构成材料等)、公司章程、商业计划书、经第三方审计的上年度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由税务部门出具的最近3年完税证明。对文化艺术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相关影像资料。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其他项目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15日。  五、其他事项  (一)各用人单位、各地组织部门和平台牵头组织单位要各负其责,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  (二)各用人单位要增强人才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引进人才过程中法律、商业等各类风险的评估、预防和处置工作。  (三)申报材料文本在国家“千人计划”网站下载。  (四)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关于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情况的报告及汇总表报专项办,并抄报平台牵头组织单位。申报书及相关附件直接报平台牵头组织单位。  (五)总体时间安排:7月中旬完成申报工作,9月中旬各平台部门完成评审工作,10月底前完成综合评议把关工作,11月份上报引进人员名单。  2016年“千人计划”申报材料下载: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rar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rar  3.创业人才项目.rar  4.外专长期项目.rar  5.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rar  6.新疆项目、西藏项目.rar  7.文化艺术类人才项目.rar  8.青年项目2016年客户端.rar   2016年“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工作须知  为便于各用人单位做好2016年“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具体通知如下。  一、引进主体  青年项目引进主体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部分金融机构。其中,金融机构申报人选暂不通过网上申报,按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报送。其他用人单位申报人选须通过网上申报。  此前已参加申报的用人单位,原用户名和密码仍然有效。符合条件且首次申报的,请将用人单位全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盖章、扫描后发至专用电子邮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 工作人员审核后将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用户名及密码。  二、申报材料上传时间  申报材料电子版须通过“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系统开放时间为7月1日9时——7月15日16时,逾期不再接收材料。形式审查发现申报材料不齐全或不规范需补充上传的,时间另行通知。  三、申报人条件(不含金融机构人选)  1.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2.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截至2016年6月1日,以下涉及时间、年限以此为准)。  3.申报时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并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上述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指获博士学位后全职或全时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不包括同时与国内单位保持聘用关系,且领取薪酬的海外工作经历。  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不得突破上述年限要求。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如果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或其他突出成绩,可突破年限要求,用人单位应在申报材料中附破格说明。  4.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来华)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5.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6.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四、用人单位职责  1.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以及本《申报须知》等文件要求,组织申报工作。  2.用人单应对申报人资格严格把关,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不得提交含有涉密内容的申请。对申报资格审核把关不严、出现问题较多的用人单位,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暂停申报资格、取消申报资格等惩罚措施。  五、申报材料  申报人应认真准备申报材料,评审专家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教育和科研经历、已取得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发展潜力、工作设想及国内支持情况。  1.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和附件。  (1)申报书  申报书须由最新版本的客户端生成,申报人不得修改申报格式。  (2)附件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①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②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③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 ④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 ⑤3封海外专家推荐信 ⑥主要成果(5篇以内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⑦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⑧奖励证书复印件 ⑨ 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2.须提供一致的纸质和电子申报材料。  (1)对于纸质材料,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报教育部汇总,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报中国科学院汇总,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报科技部汇总,中央企业报国务院国资委汇总,省(区、市)所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按程序报所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之后报自然科学基金会。  (2)对于电子材料,用人单位通过评审系统上传。电子材料须与纸质材料一致。  3.填写申报书的注意事项  (1)封面“联系人”处填写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填写该联系人的固定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联系邮箱”填写该联系人的常用邮箱。  (2)“工作经历”中应列出兼职经历。  (3)“代表性著作、论文情况”中的他引是指除作者及合作者以外其他人的引用。他引次数应与提供的证明材料一致。  (4)“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处须列出申报人作为负责人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4.提供附件的注意事项  (1)工作合同或协议应有单位盖章、负责人及本人签字,电子版提交扫描件。  (2)海外任职证明材料应有证明人签字,电子版提交扫描件。  (3)推荐信应有专家亲笔签名,电子版提交扫描件。  (4)应提供关于代表性论著的收录及引用检索证明材料,由具备科技查新业务资质的相关机构出具并盖章。  (5)提交纸质版材料时,申报书与附件合并装订。提交电子版材料时,附件应分类整理为以下3个pdf文件进行上传:身份证明材料(包括附件材料①-④)、专家推荐信(包括附件材料⑤)、成果证明材料(包括附件材料⑥-⑧)。如提供用人单位破格说明,请整理到身份证明材料中。  所有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15日16时。未尽事宜,请联系010-62328623,010-62329356。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评审工作小组  2016年6月1日
  • 科技部开启2018国家“千人计划”相关平台项目申报推荐工作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相关平台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国科办政〔2018〕24号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实验室、外国专家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申报条件和程序 /p p   (一)申报人选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资格条件,应符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申报人年龄、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017年6月1日后的回国人员可申报。申报人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破格引进的应附破格说明。 /p p   (二)申报人应客观、如实、完整地填写申报材料,不得空项、漏项。用人单位、主管单位要各负其责、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 /p p   (三)用人单位作为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推荐理由、支持条件(包括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以及对申报人知识产权、竞业禁止等情况的核实意见。主管部门应对申报材料提出具体审核意见。其中: /p p   1.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接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包括部门、地方科技任务)承担单位的申报(有关说明见附件1)。 /p p   2. 重点实验室作为人才引进平台,非特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说明见附件2)。 /p p   3.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分为中央在京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两个申报渠道(有关说明见附件3)。 /p p   4. 创业人才项目平台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对申报人创办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后按程序报送。 /p p   5. 青年项目平台按系统归属汇总,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报科技部汇总。 /p p   6.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 /p p   二、申报材料要求 /p p   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及附件、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及申报情况报告。其中,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附中文翻译) (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 (4)海外任职证明材料(附中文翻译) (5)主要成果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7)奖励证书复印件 (8)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 (9)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对青年项目,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三封海外专家推荐信。 /p p   (一)上传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材料文本详见国家“千人计划”网、中国人才网。请通过申报软件客户端下载申报书。 /p p   青年项目上传时间为7月1日-20日,其他项目上传时间为6月10日-30日。请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申报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除外),逾期不再接收材料。首次申报的用人单位将单位全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材料盖章、扫描后发至专用电子邮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工作人员审核后将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用户名及密码。上传材料不得有涉密信息。 /p p   (二)报送纸质申报材料要求。各推荐单位请于2018年7月20日前,报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纸质申报材料(含电子版光盘材料)1份,包括申报书和附件材料(合并装订)、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情况报告。 /p p   三、联系方式 /p p   1.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511837,68598402,58881857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401室 /p p   邮编:100045 /p p   2. 重点实验室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2336135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综合楼321 /p p   邮编:100083 /p p   3.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940605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号友谊宾馆5号楼50341室 /p p   邮编:100873 /p p   4. 青年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511837,68598402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401室 /p p   邮编:100045 /p p   5.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 /p p   联系电话:010-58881760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p p   邮编:100862 /p p   附件:1. a title=" " href="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8/201806/W020180605522373595403.doc" target=" _blank"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2. a title=" " href="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8/201806/W020180605524056877170.doc" target=" _blank" 重点实验室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3. a title=" " href="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8/201806/W020180605519742818228.doc" target=" _blank"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科技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8年6月5日 /p p /p
  • 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相关平台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窗口现已开通
    p   为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实验室、外国专家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申报条件和程序 /p p   (一)申报人选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资格条件,应符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申报人年龄、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017年6月1日后的回国人员可申报。申报人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破格引进的应附破格说明。 /p p   (二)申报人应客观、如实、完整地填写申报材料,不得空项、漏项。用人单位、主管单位要各负其责、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 /p p   (三)用人单位作为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推荐理由、支持条件(包括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以及对申报人知识产权、竞业禁止等情况的核实意见。主管部门应对申报材料提出具体审核意见。其中: /p p   1.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接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包括部门、地方科技任务)承担单位的申报(有关说明见附件1)。 /p p   2. 重点实验室作为人才引进平台,非特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说明见附件2)。 /p p   3.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分为中央在京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两个申报渠道(有关说明见附件3)。 /p p   4. 创业人才项目平台由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对申报人创办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后按程序报送。 /p p   5. 青年项目平台按系统归属汇总,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报科技部汇总。 /p p   6.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 /p p   二、申报材料要求 /p p   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及附件、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及申报情况报告。其中,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附中文翻译) (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 (4)海外任职证明材料(附中文翻译) (5)主要成果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7)奖励证书复印件 (8)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 (9)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对青年项目,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三封海外专家推荐信。 /p p   (一)上传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材料文本详见国家“千人计划”网、中国人才网。请通过申报软件客户端下载申报书。 /p p   青年项目上传时间为7月1日-20日,其他项目上传时间为6月10日-30日。请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申报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除外),逾期不再接收材料。首次申报的用人单位将单位全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材料盖章、扫描后发至专用电子邮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工作人员审核后将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用户名及密码。上传材料不得有涉密信息。 /p p   (二)报送纸质申报材料要求。各推荐单位请于2018年7月20日前,报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纸质申报材料(含电子版光盘材料)1份,包括申报书和附件材料(合并装订)、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情况报告。 /p p   三、联系方式 /p p   1.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511837,68598402,58881857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401室 /p p   邮编:100045 /p p   2. 重点实验室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2336135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综合楼321 /p p   邮编:100083 /p p   3.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940605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号友谊宾馆5号楼50341室 /p p   邮编:100873 /p p   4. 青年项目平台 /p p   联系电话:010-68511837,68598402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401室 /p p   邮编:100045 /p p   5.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 /p p   联系电话:010-58881760 /p p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p p   邮编:100862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6/ueattachment/7003710e-49df-4d6b-a8db-564c39e86a0d.doc" 1.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6/ueattachment/972250ac-2b1c-48ed-8973-f3284aa6d441.doc" 2. 重点实验室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6/ueattachment/2163d51b-9e93-4335-944f-1abb6405124e.doc" 3. 外国专家项目平台有关说明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技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6月5日 /p
  • 5位外国科学家获2010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3位德国科学家、1位美国科学家和1位法国科学家14日被授予201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大国家级科技奖项一一揭晓并颁奖。   荣获2010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5位外国科学家分别是:   德国籍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艾伯特赫尔曼格哈德伯纳。他是推动中德双方天体物理学合作的先行者。1979年以来,伯纳教授通过举办讲座、中德双边系列研讨会和接纳中国学者到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等,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为中国培养许多优秀人才。他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建立马普青年伙伴小组,目前已建立20余个伙伴小组,学科遍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基础研究领域,为中科院引进了杰出人才和新的学科方向。作为德方负责人,伯纳教授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青年伙伴小组,现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团队。   美国籍能源系统工程与智能控制专家甘中学。他带动几十名海外人才回国,创建煤基低碳能源实验室,已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甘中学博士有效促进中国民营企业与美国和俄罗斯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作为企业界的代表,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法国籍国际著名空间物理学家、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格博奈。1990年以来,博奈教授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参加欧洲空间局的星簇计划,并在中欧合作“地球空间双星计划”的立项与实施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他在担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期间,力促中国空间科学家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国空间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德国籍环境规划专家克劳斯托普弗。他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20多年来,托普弗教授积极推动中德、中非合作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把水处理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新技术引入中国,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等提供了重要建议。在其推动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同济大学共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托普弗目前出任该院首席教授。   德国籍建筑材料专家福克荷弗里德维特曼。自2002年受聘于青岛理工大学以来,维特曼教授培养博士、博士后40余名,在促进该校混凝土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青岛工作期间,他参与解决了一些重大工程的技术问题。
  • 丁洪等10人获颁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国外专家特聘研究员和外籍青年科学家工作交流研讨会议暨院情考察活动今日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颁发2011年度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各种全球问题与挑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更密切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为了解决与中国长远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基础性、战略性或前沿性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也非常渴望加强与国际科学社会的合作关系、伙伴关系以及战略联盟关系。”白春礼在发言中说。   他指出,过去10年中,平均每年有20000名外籍专家与中科院进行合作研究,取得大量重要合作成果。例如,中科院与美国能源部合作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最先发现第三种中微子震荡模式,并准确测量出其震荡几率,被国际科学界认定为物理学的一项基础性研究成果。   《中国植物志》也是中外科学家23年合作成果的结晶,是中外植物学家长期合作的里程碑。今年,《中国植物志》最后一卷即将出版,将成为世界上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英文书籍。   白春礼作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为10位首届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获得者颁奖。获奖者包括中科院物理所丁洪、Pierre Richard,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Philip Khaitovich、Mehmet Somel,地球化学所冯新斌、Thorjorn Larssen,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张福成、Corwin Sullivan,上海硅酸盐所孙静、梶浦尚志。   “这一奖项的目标是引领国际合作。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需要一批有兴趣、有一定能力和意愿从事长期合作的学者。而来华开展实质性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发挥着国际合作‘使者’的作用,正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说。   据了解,2009年,中科院启动实施“外国特聘研究员计划”与“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目前,共聘用773位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以及295位外籍青年科学家。
  • 获2011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外国科学家
    荣获2011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的8位外国科学家分别是:   德国著名数学家德乐思   德乐思(Andreas Dress),德国籍,国际著名数学家,在纯数学研究和众多应用领域作出了卓越而丰富的科学贡献。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   在职的5年时间中,德乐思与中方所长密切合作,致力于与实验科学紧密结合的计算和理论生物学研究,补充完善中科院和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科研系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造就生命科学人才。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确立了四大研究方向:生物数学、计算基因组学、计算蛋白质科学和计算系统生物学,形成了计算生物学研究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布局,对造就学科发展优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上海期间,德乐思的研究室在创立拓扑蛋白质组学、发展进化生物学组合数学方法、探索复杂网络分析与优化方法等各项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学术贡献。德乐思也非常重视科学合作与交流,5年来在研究所内组织了大量的国际学术活动,多次举办计算生物学前沿领域国际培训班,与近30个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项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日本著名冶金专家江见俊彦   江见俊彦2006年加入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任沙钢集团钢铁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营,并指导研发项目开展,先后建立科研项目101项。他还积极推动企业与中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获奖人之一、日本著名冶金专家江见俊彦,在日本钢铁研发机构有35年的工作经验,在2007年73岁高龄的时候,却选择了在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从零开始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以帮助沙钢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也可以为中国冶金行业作出贡献,从而为整个社会作出贡献。这里所有的人对我都很好,很热情。这些都是我选择沙钢的原因。”江见俊彦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张家港沙钢工作期间,他全面负责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营,并指导研发项目开展,先后建立科研项目101项,还积极推动企业与中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法国医学专家戴宇阁   戴宇阁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巴黎第七大学教授,2005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他长期积极参与和推动中法科学交流与合作,2002年和中方共同促成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成为中法两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大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2006年成立癌症研究中法国际合作实验室。   英国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质研究专家约翰巴士威   约翰巴士威2003年受聘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以来,倾力促成中国于2005年首次举办世界食用菌大会,积极推进中国重要食用菌品种香菇、草菇和灵芝等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并通过在中国建立食用菌生理生化研究队伍,提升中国食用菌行业科技水平、促产业进步。   日本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发专家栗原博   栗原博是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推动中国与日本的科技合作交流。2003年他推动建立暨南大学白兰氏基金会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科学家来华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美国地质学家斯蒂芬波特   斯蒂芬波特是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中科院院聘客座教授,他自1985年开始通过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第四纪科研事业做出突出贡献,20多年来,他对中国青年科学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与成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日本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岩本爱吉   日本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亚洲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岩本爱吉,他为促成2005年中科院与日本东京大学之间合作协议的签署做出重要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科院建立“分子免疫学与分微生物学”和“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两个联合实验室,已于2006年成为中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澳大利亚纳米材料专家逯高清   逯高清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昆士兰大学副校长,他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特别是2003年他成为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成员并任中科院金属所特聘研究员以来,与中方科研机构共同完成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中科院在太阳能光催化、储能、储氢等清洁能源用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
  • 点赞!苏州纽迈分析省级荣誉再+1!
    近期,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关于命名2022年度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的通知,高新区5家企事业单位获批6个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其中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个工作室成功上榜。 省级平台“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是什么?“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是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设立的重点引才引智平台,旨在依托单位创新外国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更大力度吸引集聚一批“高精尖缺”外国专家,协同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工作。 苏州纽迈分析一直秉持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不仅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成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也在大力开展外国专家引智工作,吸引外籍人才集聚,以外籍人才智力赋能企业发展。 近年来,苏州纽迈分析通过与外国专家的战略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苏州市重点研发产业化项目等多个项目的开发,解决了诸多重要领域中短弛豫、微弱信号检测分析的高端应用需求。 除了苏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外,公司还建立了江苏省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和机构,凝聚了数名研发精英,以科技创新为公司发展原动力,以低场核磁共振为核心技术, 在短弛豫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二维谱反演技术、环境模拟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投入研发,构筑和强化技术壁垒,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苏州纽迈分析作为国内磁共振技术研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拥有了多项自有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开拓、延伸中, 未来纽迈依旧会以江苏省磁共振分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为平台,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强强联合,在岩土、石油、食品、农业等领域的磁共振应用开发上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始终以开发磁共振新产品、 新技术为重点目标,努力推广磁共振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
  • 【喜讯】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成艳华等学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57项。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顾诵芬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点击查看全文:最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在化学领域,东华大学的朱美芳、孙宾、周哲、相恒学、成艳华以及杨卫忠(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诸位学者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9F-307-2-02 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朱美芳(东华大学)孙宾(东华大学)周哲(东华大学)相恒学(东华大学)成艳华(东华大学)杨卫忠(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上海市
  • 2016长春国际质谱研讨会开幕 专家共贺吉林大学70周年庆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7月30日2016年长春国际质谱研讨会(2016 Changchun International Mass Spectrometry Workshop)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如期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气体相离子化学、离子化和离子碎裂机理等质谱基础理论,以及质谱在生物样品分析和医药学等领域的相关应用。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及国内高校、研究所的著名质谱理论和应用专家共聚长春,分享讨论近期各自在科研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959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1dfb60b3-17ee-4379-b718-14ff4fff5d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本届研讨会举办地吉林大学唐敖庆楼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img title=" Workshop 201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fc1e9da8-0f3d-4859-b5e8-5b3c25b37abf.jpg"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第一届国际质谱研讨会(2014,香港) /span /strong /p p   本次会议是国际质谱研讨会系列的第二届,第一届研讨会的举办地为香港大学(2014年12月)。深入探讨质谱机理是本届和上届会议的特色,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国新华教授表示:“今后的‘国际质谱研讨会’也将会传承这个特点,让国内外质谱科学家能在这个平台展现其研究工作。” 本届研讨会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外国专家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组织承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97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ce1a5ed1-6aa0-4cf8-a514-a3a26318322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研讨会开幕仪式主持人国新华教授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976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6f8dc97f-f98d-4ed4-b28f-33b754bd72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吉林大学副校长助理刘德斌先生致辞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98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f785c748-a2d1-4596-a570-fe2dec9ca5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刘淑莹教授致辞 /strong /span /p p   在研讨开始前,长春中医药大学刘淑莹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辞。在上个世纪70年代,质谱仪器和技术就开始在长春得到应用和发展,那时中国拥有质谱仪器的城市还非常少。40年来,大家见证了质谱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同位素化学到生命科学,质谱技术在不少重要领域中发挥着作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一所非常重要的质谱学习和应用基地,100多位质谱科学家就是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科研事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成为了当今质谱领域活跃的学术带头人。此系列的国际质谱研讨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刘淑莹教授也期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给质谱研究同仁和学生们提供交流机会。 /p p   知名质谱仪器企业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50/" target=" _self"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 和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191/?sType=1& amp Keywords=%E8%B5%9B%E9%BB%98%E9%A3%9E" target=" _self" 布鲁克(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a 作为赞助商参与支持了本届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0071_副本合.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46c5fcfe-7ea0-4fcc-bb1d-f75494103fe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质谱厂商展位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0069_合影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605157a3-07ff-43c2-9343-d4e452c762a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strong /span /p p   今年是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国新华教授表示,质谱科学家们的到来和学术的交流更给校庆增添了科技氛围。本届研讨会为期2天,17位国内外质谱专家的精彩分享报告内容将在后续报道中呈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0193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e5e7546f-07c7-455c-9c12-d3f2df198cd0.jpg" / /p 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801/197879.s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研讨会报告 /strong strong 相关新闻:2016长春国际质谱研讨会:深谈质谱基础理论 聚焦生物样本分析 /strong /a /p
  • 实现关键部件小批量生产 东华理工质谱实验室获肯定
    近日,从国家外国专家局下发文件《关于命名2015年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的通知》(外专发[2016]26号)获悉,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2015年度“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是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全国获此殊荣的共有12家单位。命名有效期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  自2011年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资助以来,质谱实验室与美国、加拿大、瑞士、俄罗斯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多名外籍专家来校短期交流及工作,并长期聘用俄罗斯及美国全职外籍教授2人从事研究、教学工作。质谱实验室以国内外科技合作为支撑,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仪关键部件(新型离子源如EESI/DAPCI离子源)的小批量生产,拓展了直接质谱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因引智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且自愿积极地开展宣传、示范工作。质谱实验室曾获得江西省外国专家局2015年度“江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
  • 赛多利斯百得参加第三届DNA和基因组活动周
    会议介绍 中国西安第三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将于4月25到28日首次在陕西西安举行,10位诺贝尔奖得主、10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1500位外国专家将齐聚古城,共论世界基因生物科技产业发展。 中国西安第三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主题为&ldquo 生物大产业的里程碑&rdquo 。它由6个关于基因产业发展的专业性国际会议、专业展览和经贸科技交流活动组成,活动议题重点聚焦在基因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生物能源及生物多样性等前沿领域,期间将举行100余场专题讨论,1000多个专业科技报告,包括诺奖大师讲坛、诺奖大师校园行、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生物产业发展论坛、六大平行国际基因产业关联会议、项目对接会和商务洽谈、生物技术产品和仪器设备展示、西安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重点投资项目洽谈会等。 赛多利斯百得即将参加本次展会。 展位号:29 欢迎各界人士莅临赛多利斯百得的展位参观和指导!
  • 上海市56项(人)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
    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市共有56项(人)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总获奖数的14.6%,上海获奖总数占全国的比重已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这些获奖成果涉及国家和本市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介绍,在上海的获奖项目中,有5项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41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3位外国专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此次奖励大会上,在2011年上海市新当选的7位两院院士中,有3位站上领奖台。其中,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领衔完成的“极化电磁散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对地观测信息理论”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世纪80年代,作为麻省理工博士,金亚秋在美国很容易找到高薪工作,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带着全家人回到国内,在复旦大学开始科研和教学,在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是一位救“心”人,此次他的获奖项目是 “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葛院士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治研究,他带队发明的国产药物支架,已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产品出口十余个国家。   此次获奖的 “新科院士”,还有上海交大的林忠钦院士,这已是他第三次摘得国家科技奖。此次,他领衔开发的“复杂薄板产品装配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装备技术”,先后在上海大众、上汽荣威、上汽通用五菱等30多个车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多个车型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汽车工业提升制造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 联合国报告:中国不久将成为研究人员最多国家
    11月6日下午在北京首发的中文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称,在人力资本趋势方面,中国不久将成为研究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份报告指出,2002-2007年,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商业研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007年,韩国开始挑战日本技术领军国家的位置,新加坡已差不多追上美国,而中国也已能与欧盟比肩。   研究人员的发展趋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关注研发投入的另一个核心领域。报告显示,中国在研究人员的绝对数量方面即将超过美国和欧盟,这3个大型经济体分别占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20%左右。如果加上日本(10%)和俄罗斯(7%),这5个最大经济体占世界人口的35%,却拥有全球研究人员的75%,可见研究人员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极度集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第18章专门对中国进行分析研究说,中国政府在过去4年里颁布一系列重要政策以保持高增长率并保证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主要机制包括激励企业在创新上投入更多、鼓励中国研究人员从海外回国。中国政府还计划在未来5至10年聘用2000名外国专家到国家实验室、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及众多大学中工作,同时提出到2020年,将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比例从1.5%提高到2.5%。   记录全球科学发展状况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每5年出版一次,2010报告中文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翻译出版。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卡隆基等出席首发式并先后致辞。王春法表示,中国科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前景,这次合作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卡隆基则对与中国科协未来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 外国学者如何申请中国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包括以下3个层次: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二)资助领域  数理科学(A)、化学科学(B)、生命科学(C)、地球科学(D)、工程与材料科学(E)、信息科学(F)、管理科学(G)、医学科学(H)、交叉科学(T)。  1. 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二级申请代码(4位数字);  2. 填写申请书时,请准确填写“研究方向”和“关键词”;  3. 交叉科学领域的申请人,请首先选择交叉科学部受理代码T01-T04,然后根据研究内容从A-H中选择不少于2个科学部的申请代码填写申请书。申请代码详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资助强度  资助资金为直接费用。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0万元/年/项;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40万元/年/项;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80万元/年/项。  (四)资助期限  1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2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实施方案》,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取得博士学位6年以内(2016年1月1日后取得);  (2)具有从事基础研究或者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  (3)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4)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取得博士学位15年以内(2007年1月1日后取得);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3)具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4)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5)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2)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  (3)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4)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三、限项申请规定  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同层次项目仅能获得1次资助。  (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人,同年申请或者正在承担合计限1项,申请当年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三)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四)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五)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六)《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 申请语言:英文或中文。  3.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pmpweb/login)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附件材料: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合同(协议)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申请人国籍,护照号码;  (2)依托单位提供申请人项目实施期间的生活待遇以及所必需的工作条件;  (3)明确申请人在依托单位的工作时间;  合同(协议)需要申请人本人签名,依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章)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申请书封皮显示的Nationality,必须与合同(协议)中申请人的国籍保持一致。  5. 填报路径: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后,选择“RFIS Application”,选择“外国学者(RFIS)”角色,在菜单栏点击“Application and Acceptance”-“RFIS Application”进入申请界面;点击“New Proposal”,首先选择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Application for Scientific Departments (A-H)”或“Application for Depart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T)”,然后点击“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或“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或“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进入申请书填写界面。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  依托单位需在提交本项目申请前完成一年一度的《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承诺书》上传工作(请参照《关于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三)项目申请接收  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2年3月1日-2022年3月20日16时(北京时间)。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曲海波,孙姝娜  电话:+86-10-62325793/5454/7219/7001  传真:+86-10-62327004  Email:fis@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174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2022年1月25日
  • 2014国家科技奖分析测试领域获奖成果部分名单
    1月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ldquo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rdquo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ldquo 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rdquo 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ldquo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rdquo 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ldquo 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rdquo 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ldquo 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rdquo 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ldquo 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rdquo 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ldquo 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rdquo 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 伊万诺维奇· 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中与分析测试相关的部分获奖成果如下: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