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团体标准

仪器信息网团体标准专题为您整合团体标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团体标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团体标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团体标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团体标准话题讨论。

团体标准相关的资讯

  • 带你了解团体标准
    p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标准化法在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体系中新增加了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是什么?团体标准能否随意采用?诸如此类问题,食品伙伴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p p    strong 一、团体标准的定义 /strong /p p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国质检标联[2017]536号)》第三条,对团体标准的定义为: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 /p p   团体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p p   新标准化法中并没有给出团体标准的定义。 /p p    strong 二、团体标准能否随意采用 /strong /p p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国质检标联〔2017〕536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p p   从目前部分协会公布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来看,大部分是这样明确的,如中国调味品协会公布的《中国调味品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明确:“中调协团体标准为自愿性标准,协会会员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可自愿采用。”也有少部分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不允许随便采用。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任何组织、个人在使用联合会团体标准时应取得联合会的同意;联合会各部门、分支机构依据联合会团体标准开展的认证、检测等活动须通过联合会批准授权。 /p p   由此可见,企业在采用团体标准时,需要关注该团体标准的发布机构,了解机构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里有无限制性规定,必要时需要取得授权方可采用。 /p p    strong 三、团体标准能否作为企业产品执行标准 /strong /p p   团体标准为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类标准,就食品行业而言,还没有见到有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团体标准,食品论坛里也有网友对此有些疑问,到底团体标准能不能作为产品执行标准? /p p   食品伙伴网认为,在目前国家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不要标注团体标准号,由于团体标准出现的比较晚,在现行的GB 7718-2011标准和问答修订版中均未明确其作为企业执行标准,而且有论坛网友发现部分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质量不高,甚至有些有错误。因此建议待国家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中明确可以使用再考虑执行团体标准,而且一定要对团体标准的内容进行仔细确认,确定其严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指标要求。如大家有更明确的法规标准依据能够解答该问题,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p p    strong 四、目前食品相关团体标准的发布情况 /strong /p p   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并且,推荐性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p p   截止本文完稿时,食品伙伴网筛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的2400多个团体标准,其中食品相关标准有100多个,主要发布单位为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等。 /p p    strong 五、团体标准文本公开情况 /strong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就食品伙伴网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团体标准没有公开文本,只有少部分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仅限于在线浏览,不能下载保存。 /p p    strong 六、团体标准相关法规文件 /strong /p p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部分协会也发布了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等文件。国家层面的团体标准相关法规文件还比较少。 /p p    strong 七、团体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 /strong /p p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第四点、组织实施中提到: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按照逐步调整、不断完善的方法,协同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标准化工作改革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第三阶段中提出: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发展较为成熟,更好满足市场竞争、创新发展的需求。(2020年完成)。 /p p   由此可见,团体标准未来会越来越多,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也能看出,不断的有新的团体标准发布,但是鉴于大部分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不公开,可能会影响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团体标准文本主动公开,并且供企业自愿采用,食品伙伴网将持续关注。 br/ /p p    strong 食品伙伴网建议 /strong /p p   企业关注有较大影响力的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特别是目前仍没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未来很可能这部分团体标准会转化为地方标准,甚至是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br/ br/ br/ /p
  • 团体标准专区上线 诚邀团体入驻
    团体标准专区上线 诚邀团体入驻标准是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新《标准化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最大的调整是在标准分类中,除原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外,增加了团体标准,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仪器信息网资料库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各类团体标准,特开展团体标准专区。进入资料中心首页,点“团体标准专区”即可进入团体标准列表。在团体标准专区,可以查看各组织的团体标准,资料条数等信息。进入团体标准可以看到,该组织的介绍,标准列表,标准被下载次数等信息。仪器信息网诚邀仪器、检测相关的组织加入团体标准专区,分享团体标准的动态及标准信息。如申请开通团体标准专区,请发申请信息【XXX申请开通团体标准专区】至 download@instrument.com.cn (也可直接微信联系:yiqiziliao)即可。仪器信息网资料库目前有20多万的仪器及检测行业的标准,每月几十万人访问,也诚邀您分享手头的资源。共享、共建,共同助力行业检测水平的提升!
  • 国家标准委鼓励以市场为需求的团体标准
    10月31日,国家标准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团体标准试点工作。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主持会议并对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提出要求。   田世宏指出,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有条件的专业性社会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发布产品和服务标准,既是国家标准化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解决标准缺失、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标准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推动团体标准规范有序发展。   田世宏就推进试点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团体标准试点工作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对试点工作的培育和引导工作,重在规范和激励。三是要修改完善好试点工作相关文件。制定下发试点通知,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四是要深入研究团体标准相关政策。继续加强对团体标准所涉及的专利、版权等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支撑团体标准更好发展。
  • 核酸采样工作站将有团体标准
    5月25日下午,核酸采样工作站团体标准启动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在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环境谷”举行。活动现场启动了由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的核酸采样工作站团体标准建立工作,并发布了最新研制的“核酸采样工作站”。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到,要完善常态化检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在政策导向下,市场会出现品牌与技术繁杂的核酸采样工作站、核酸采样小屋等品类的产品,“为了保障市场产品的高技术与高标准化,我们起草了‘核酸采样工作站’团体技术标准规范草稿,今天启动会就是对团体标准的技术内容、技术指标、第三方测试依据、行业通用规范等进行讨论和交流。”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刘文清院士、张远航院士、侯立安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在线上、线下参加,“经专家组讨论和建议后,我们将继续凝练内容,做到同行业产品技术一致性高,方便快捷应用。同时,将按照行业相关规定程序向主管部门进行报备,并考虑形成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市场产品技术与宣传引导,推动行业发展。”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核酸采样工作站”新产品,该“工作站”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航等科研院所进行研发,采用冷热对冲微风感送风技术与微正压动态调控技术,结合在微环境有限空间空气环境舒适度调节的积累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工作站’可以释放医护人员防护装备,仅需佩戴口罩就可以在舱内精准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在保护医护人员的的同时,让他们在舒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该“工作站”能够适应商圈、工业区、办公密集区、居民区等不同区域的需要,还能灵活移动,为政府实现采样点位的动态规划布局提供便利。
  • 中医药团体标准“组团”发布 共计109项标准
    p   11月2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在京发布了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诊疗指南》《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1.html" target=" _self" 红外 /a 热成像技术规范》等32项标准 中国中药协会发布的《中药学基本术语》、《道地药材标准通则》、《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中药机器煎药规范》等37项标准 中国针灸学会发布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等9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的第一批14项维吾尔医临床技术标准《白病(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指南》 中国药膳研究会本次发布的17个常用特色药膳品种的技术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等意义重大。 /p 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桑滨生表示,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随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推动继承创新、促进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成为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成为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依据,成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中医药成果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形式,成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战略举措。 /p p   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主任杨泽世表示:今年3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这次发布的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学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体现,对于完善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鼓励中医药技术创新,解决中医药标准缺失问题,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团体标准化是加强中医学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学才能更广泛的与现代科学相融合,也才能更快的实现现代化,也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 /p p   “针灸和中医一样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将前人的经验智慧以标准形式固化出来,显示出来,这是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当今针灸人应该很好去完成的一项重任。尤其在当前针灸在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大的形势下,针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如何通过标准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来保障临床的质量,减少临床的一些不良反应,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 /p p   目前,针灸已经不仅是中国的,而是堂堂正正地走向了世界。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在美国,西医1500多个指南当中,已经有30多个指南把针灸纳入其中。“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作为针灸的发源地,中国自己的指南和标准规范的制定,确实已经很有紧迫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针灸规则不能让别人主导去制定。”刘保延说。 /p p   标准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对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真正走向世界,并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培育和发展中医药团体标准方面,我们鼓励制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也更加鼓励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更应及时的吸纳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中医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也鼓励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探索在行政管理、产业政策、政府采购、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中引用团体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用团体标准,如果这个团体标准好,我们也在研究一种机制,看如何让它上升成国家标准。”杨泽世说。 /p p   国家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姜黎滨认为,在标准化的战略上,中国的企业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未来在国际贸易上才有话语权。多年来从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姜黎滨有一个很深的感触,“美国政府的标准制定原则是先抢占国际标准,然后把国际标准变成国家标准和国内其他标准,而其他国家,包括我们国家,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做企业标准,大家做来做去,实际上我们和别人的竞争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p p   11月6日,国际标准组织(ISO)中央秘书处通知,《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ISO 18665:2015)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医诊疗设备领域的第二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医药领域发布的第四个国际标准。姜黎滨是该标准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从2009年向ISO提交《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草案至标准出版发行,经过了6年的时间。“我国的煎药机销售量在世界上占到50%,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拿到了煎药机国际标准主导权,这个标准的颁布实施,让中国的煎药机可以免费打上ISO标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要经过ISO的审批。这就是标准真正的意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团体标准的制定,满足于团体标准,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把我们的团体标准变成国际标准,中国未来要走向世界,和发达国家竞争,实际上最后就落在国际标准的竞争上。”与此同时,姜黎滨团队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第二个国际标准提案——《中药煎药机操作规范的国际标准》,该提案也已经列入到了2015年的ISO发展计划。 br/ /p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入选工信部2018年度“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p   2019年1月14日,工业通信业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总结了近年工业通信业团体标准化工作,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胡燕司长宣读了罗副部长的书面讲话。罗副部长强调,标准是实现工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尺和标杆。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扣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要求,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建设全局,找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标准化短板和弱项,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把标准化改革与创新推向纵深,将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作为构建新型标准体系的主攻方向,推动工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p p   会议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度“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名单,45家社会团体发布的102项团体标准成功入选,涵盖了机器人、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由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三个单位起草、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T/CAIA/SH002-2014 饮用水 氟化物的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锆分光光度法》 成功入选。该标准可应用于市政工程中城市自来水的日常监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可应用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检测,提高执法效率 可应用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以及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监测。该标准的应用可减轻供水企业实验室自检压力,使其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而有效保障水源区水质质量 也可作为一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潜在饮水危险因素的技术规范,提高了卫生监督的工作效率和力度,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该标准作为饮水监管的强有力手段和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p p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发布了208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的发布,对扩大工业通信业团体标准的市场影响力、打造团体标准高品质形象、引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 p   协会的吴淑琪研究员代表协会出席了会议,领取了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度“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的荣誉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18日 /p
  • 总局回复 | 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范围/团体标准的执行标准如何
    近期,有网友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众留言系统咨询, 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强制性如何体现、团体标准的执行标准如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了哪些最新消息,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关于团体标准的执行问题总局领导,您好!近期,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和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颁布了《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等团体标准,这些标准在安全技术规范中未做引用,那么,作为检验机构在检验工作中是否可以不执行这些团体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根据《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由社会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委托检验报告是否支撑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尊敬的国家局领导:在现实实践中,存在部分未办理使用的登记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例如储气罐,在安装后未办理使用登记、压力管道例如蒸汽管道在安装及监督检验完成后未办理使用登记。因办理使用登记时,需要企业提供定期/首次检验报告,但检验机构出具的是委托检验报告。委托检验的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及要求与定期检验报告一致。问题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办理使用登记时,委托检验报告能否支撑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请查阅《质检特函〔2016〕1号》。定期检验属于法定检验,不属于委托检验。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 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第四条 规定:医疗器械标准按照其效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对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为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行业标准。目前医疗器械存在大量的强制性行业标准,而且陆续在发布新的强制性行业标准,明显与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的规定想违背。企业如何认定,执行?是否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照推荐性标准自愿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根据《标准化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 团标奖励|全国团体标准补助奖励汇总!
    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社会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近年来,我国团体标准呈迅猛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累计公布77904项团体标准。随着国家对团体标准不断的重视,团体标准在各地的重视度正逐步加码。2023年11月1日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的系统已经正式启动,为团体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提供了快速渠道。小编针对各省市团体标准的补贴政策,整理更新了2024年团体标准奖励政策,供读者查阅。地域发布单位文件名称资助内容有效期限省级城市北京市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团体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 20 万元。2020 年 2 月 25 日印发,现行有效。上海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以及被政府采信的团体标准的项目)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 100 万元。有效期至 2027 年12月 31 日。广东省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细则》每主导制定(修订)一项地方标准或有较大影响的联盟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 10 万元。2020 年 3 月 12 日印发,现行有效。江苏省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民政标准化建设经费支持与奖励办法》承担国家级标准化(团体标准)试点示范项目,经费奖励 6 万元;承担省级标准化(团体标准)试点示范项目,经费奖励 4 万元。2020 年 12 月 2 日印发,现行有效。湖北省 /《省质监局关于 2018 年标准研制资助的通知》团体标准资助项目不超过 5 个,每项资助 5 万元。现行有效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制定补助实施细则》三是对团体标准制定水平高、覆盖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的团体标准主导制定单位,给予一次性 8 万元的补助。对达到“领跑者”标准的团体标准,给予一次性 10 万元的补助。现行有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重要技术标准评选管理办法》获选为广西重要技术标准的标准项目,奖励金额分别为:国际标准 30万元、国家标准 20 万元、行业标准 15 万元、地方标准 10 万元、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5 万元。2022年5月9日实施,现行有效。计划单列市深圳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标准领域专项资金资助奖励操作规程》的通知对发布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按项目给予不超过 10 万元的资助。2019 年 10 月 15 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大连市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征求意见)对于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 标准、市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奖励 50 万元、2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5 万元、5 万元。自 2024 年 XX月 XX 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青岛市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一)主导、主持团体标准(联盟标准)制定的,给予不高于 10 万元一次性资助奖励。 (二)参与山东省制造业团体标准建设试点项目涉及的团体标准制定、修订的,按照参与的程度确定资助奖励额度,分别为主持同类标准制定、修订资助奖励标准的 10-30%。2017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地级市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导制定东莞市团体标准(联盟标准),给予不超过3万元资助,每年对每个团体(联盟)资助不超过5个项目,总额不超过15万元,由发布团体(联盟秘书处)进行申请。。2022年 2月 8 日起,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技术标准战略资金管理办法》每制定一项联盟标准(团体标准),奖励总额度不超过 10 万元。2018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财政局《清远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主导制定 1 项联盟(团体)标准,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 5 万元。2025 年 8 月 19 日废止。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主导制定一项地方标准或联盟标准(团体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5 万元。2018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惠州市财政局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的通知》每主导制定 1 项联盟标准(团体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 10 万元。2016 年 11 月 15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山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我市社会团体每承担组织制定一项市级团体标准,给予10 万元以内的资助;我市单位每承担组织制定一项全国性团体标准,给予 10 万元以内的资助;我市单位每承担组织制定一项省级团体标准,给予 5 万元以内的资助。(二)每承担组织制定一项产业集群联盟标准,实施产业集群联盟标准的我市单位不少于 10 家或产业覆盖面不低于 50%的给予 10 万元以内的资助。2020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3 年。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汕头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细则》每主导制定(修订)1 项有较大影响的团体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 6万元。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止。临沂市(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沂市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办法》主导、主持团体标准制定的,给予不高于 5 万元一次性奖励。自 2019 年 11 月 15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4 年 11 月 14 日。北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北海市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主持团体标准制定的,给予不高于 3 万元一次性奖励。现行有效随州市(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随州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主导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团体标准制定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资助奖励自2022年7月19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系列团体标准研讨会召开!
    1月12日,《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系列团体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对《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预制菜 分类准则》《预制菜 分级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的结构框架和具体内容提出完善建议。国内食品加工、标准化及管理领域近20名专家参与研讨会,对现阶段我国预制菜领域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本次讨论的3项团体标准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归口管理,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和重庆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并牵头起草。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指出,作为新兴万亿级别产业,预制菜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标准化工作的支撑。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认为,该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对新形势下我国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表示,我国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相关标准规范陆续出台但仍显局限,难以有效指导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难题。预制菜市场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趋势,预制菜产品的标准化将成为必然要求。本次会议研讨的3项团体标准,有助于完善我国预制菜领域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建设,深化预制菜产业的全流程、全链条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研讨的三个标准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具有可定向、可识别、可监管特征的预制菜分类标准体系,以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识别性、可操作性特征的预制菜分级标准体系,对引领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从“田头”到“餐桌”,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既顺应了消费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和便捷性餐饮的多元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拓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新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社会关注度高,但总体来看,无论从政府、行业宏观管理层面,还是企业、消费者微观应用和识别层面,都缺乏相应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的预制菜标准。
  •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印发 多项规定利好团标发展
    p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 /p p   规定中明确指出,制定团体标准应当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 /p p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 鼓励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 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团体标准国际化 鼓励社会团体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其团体标准信息鼓励社会团体之间开展团体标准化合作,共同研制或发布标准 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团体开展标准研制、标准化人员培训、标准化技术咨询等服务。 /p p   在团体标准的实施方面,对团体标准实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找地方标准制定要求的,团体标准发布机构可以申请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同时鼓励各部门、个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管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招投标等工作中应用团体标准 鼓励各部门、各地方讲团体标准纳入各级奖项评选范围。 /p p   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1/attachment/a491c576-7022-4bac-a8b4-11ee4a88186d.pdf" title="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pdf" style=" line-height: 16px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pdf /a /p
  • 最新 | 我国团体标准行业、产业分布情况
    图1 团体标准行业分布情况图2 团体标准产业分布情况 2021年10月份,共有281家社会团体在平台上声明公开了844项团体标准。其中,制造业数量最多,共有104家社会团体声明公开了294项团体标准,占比34.83%;其次为农、林、牧、渔业,共有65家社会团体声明公开了160项团体标准,占比18.96%;第三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有21家社会团体,声明公开了54项团体标准,占比6.40%。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共有5516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声明公开团体标准30376项。图1 声明公开执行标准行业分布情况图2 声明公开执行标准地域分布情况 2021年10月份,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新增注册3167家企业,新增声明公开执行标准31635项,涉及产品54585种。 截至2021年10月31日,344144家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声明公开执行标准信息2065485项,涉及产品共计3504663种。
  • 我国已发布团体标准55项 累计研制230项
    p   12月22日,由国家标准委主办、中国标准化协会承办的“2016年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殷明汉出席会议并讲话。 /p p   宋军指出,团体标准已经成为我国新型标准体系中的一类重要标准,《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将“技术标准研制”作为学会“承能”工作的四个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国家标准委批准中国科协遴选推荐的13个学会全部纳入试点,占试点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一,在3D打印、物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中医药等14个领域开展团体标准研制试点,累计研制230项,已发布55项。学(协)会制定团体标准优势明显,一是快速响应市场前沿交叉急需 二是体现前沿交叉技术创新成果 三是国际深度合作方面呈现突出优势。下一步,中国科协将按照国家标准委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协作,持续鼓励支持,强化评价监督,推动所属学会有序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工作。 /p p   殷明汉指出,团体标准发展势头良好,团体标准化工作推进步伐在逐渐加快,团体标准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满足创新发展、制定灵活高效等优势逐渐显现。他要求团体标准工作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进一步加大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工作的力度。 /p p   此次推进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试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创新点,分享了典型案例和做法、认识,并将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政策建议直接向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反馈,为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使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并获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制度建议。 /p p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在内的14家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代表作典型发言,首批39家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和国家标准委、中国科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p p br/ /p
  • 国务院:清理评估强制性标准 开展团体标准试点
    p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要求开展强制性标准清理评估、开展推荐性标准复审和修订、优化推荐性标准制修订程序、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改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加强标准化法治建设、建立国务院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 /p p    strong 全文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国办发〔2015〕67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p p   《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国务院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5年8月30日 /p p   (此件公开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 /p p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协同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确保第一阶段(2015-2016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定本行动计划。 /p p    strong 一、开展强制性标准清理评估。 /strong 研究制定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按照强制性标准制定范围和原则,对现行强制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制修订计划开展全面清理、评估,不再适用的予以废止 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确需强制的,提出继续有效或整合修订的工作建议。在工业领域先行开展整合修订试点,制定发布覆盖面广、通用性强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各部门、各地区不再下达新的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计划。依法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加快清理修订涉及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规章制度。(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以及《改革方案》已明确按或暂按现有模式管理的领域,依据现有管理职责,按照《改革方案》精神,分别开展强制性标准的清理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二、开展推荐性标准复审和修订。 /strong 对现行推荐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开展集中复审,不再适用的予以废止 不同层级间存在矛盾交叉的,根据复审结果进行整合修订 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滞后于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分批次开展修订工作。(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三、优化推荐性标准制修订程序。 /strong 简化推荐性标准制修订程序,缩短制修订周期,提高标准质量和制修订效率。加强标准立项评估,从源头上确保标准质量和协调性。加强对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环节的监督。改进行业和地方标准备案管理,加强各级推荐性标准立项、批准发布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协调性。(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四、开展团体标准试点。 /strong 研究制定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开展标准制定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做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试点工作,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先行先试,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加快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和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委、民政部、中国科协牵头负责) /p p    strong 五、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 /strong 建立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定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指南,鼓励企业进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strong 六、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 /strong 加大科技研发对标准研制的支持,增强标准适用性。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探索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标准的培训、解读、咨询、技术服务,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推动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加大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七、改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strong 修订《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提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的代表性,完善广泛参与、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管理科学的工作机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加强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常运行的监督管理,严格委员投票表决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国家标准委、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八、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strong 加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管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政策和规则的制定。推动我国企业、产业技术联盟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区域标准化组织和国际国外先进产业技术联盟的标准化活动。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标准化活动,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的标准化工作环境。制定实施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规划,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拓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领域范围,以新兴产业和我国特色优势领域为重点,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领导职务和秘书处,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逐步提高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比例。加大对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不断提高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一致性程度。(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strong 九、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strong 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战略,研究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方案,推动铁路、电力、钢铁、航天、核等重点领域标准“走出去”。研究制定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开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国别分析和大宗商品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的比对分析研究。加强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加大与主要贸易国标准互认力度,推动农业标准化海外示范区建设。开展面向俄罗斯、中亚、东盟和非洲的标准化专家交流和人才培训项目。(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strong 十、加强信息化建设。 /strong 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规划建设统一规范的全国标准信息网站,为社会提供服务。建立标准公开制度,推动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信息公开、透明和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开标准制修订过程信息,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标准全文,研究推动逐步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一、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strong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的宣传解读,组织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宣传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共享机制建设,加强对标准化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的普及性宣传,加大重要标准宣传贯彻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strong 十二、加强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 /strong 各级财政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统筹安排标准化工作经费。制定强制性标准和公益类推荐性标准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投入。(财政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三、加强标准化法治建设。 /strong 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法律修正案,推动实现立法与改革决策的有效衔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法制办牵头负责) /p p   开展对现行标准化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评估,明确立改废的重点。开展标准化法配套法规、规章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strong 十四、建立国务院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 /strong 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召集人、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地方参照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牵头负责) /p p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结合实际,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 /p
  • 全国首个外卖餐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p   近日,上海市外卖餐盒团体标准发布新闻通气会在上海市质监局召开,标志着全国首个外卖餐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推行后,外卖行业将采用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的淋膜纸碗代替塑料送餐盒,在保证送餐盒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约可减少75%以上的塑料垃圾。 /p p   外卖行业的兴起,为广大市民吃饭就餐提供了便利。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平均每天外卖订餐量高达165万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外卖餐盒质量的良莠不齐和塑料垃圾猛增等问题日益突出。据测算,上海一年的废弃塑料送餐盒超过12亿个,约4.5万吨,对上海垃圾减量造成了压力。 /p p   为缓解城市环境压力,促进绿色环保,上海质监局组织有关部门,指导行业协会联合饿了么、百度、美团外卖送餐平台共同制定外卖餐盒团体标准。6月份起,饿了么、百度、美团外卖送餐平台将在长宁、浦东、普陀3个区开展先行先试,并逐步推广到全市。上海市质监局将跟踪团体标准发布后的实施情况,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动态,适时启动团体标准2.0版起草工作,将成熟、环保的产品纳入标准替代范围,持续改进优化产品指标体系。 /p p   上海市质监局将制定相关监管指导意见,督促网络送餐企业积极使用按团体标准生产的外卖餐盒,并不断扩大使用范围。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将跟踪做好外卖送餐盒对本市垃圾源头投放管理和末端处理的各项工作。 /p p /p
  •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团体标准
    经项目征集、审核、发布审议等程序,氟硅协会拟于2024年1月发布《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团体标准,为保障项目立项的公正性,现对本项氟硅团体标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1月19日至1月28日,共计10日。如任何单位、个人对拟发布标准持有异议,请以正式发函方式向协会提出意见和建议。氟硅协会标委会邮箱:fsibwh@163.com。附件:1、《有机硅污水中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报批稿.pdf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2024年1月19日
  • 工信部公布2022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2〕130号)要求,经自愿申报、地方或行业推荐、专家审查和社会公示等环节,我部遴选出102项2022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特此通告。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12月8日
  • 关于批准《胶原蛋白三肽》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公告
    关于批准《胶原蛋白三肽》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公告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经过对团体标准公开征集、自愿申报及立项论证等程序,我会决定批准《胶原蛋白三肽》团体标准项目立项(具体内容见附件)。  请制标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严把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欢迎与上述标准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单位加入团体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有意参与标准起草工作的,可与我会联系。  特此公告。  联系人:孙 莉 电话:010-68944085 13439472188  邮 箱:foodhealth@163.com   李 妍 电话:010-59817415 13601222762  邮 箱:ly@chc.org.cn  附件:团标项目牵头起草单位相关信息表中国保健协会 2023年5月22日
  • 标准化法修订草案二审 社会团体制定标准有这些规定
    p   8月28日,标准化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订草案二审稿对于一些关注度高的内容作出修改,回应了社会关切。在此之前,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标准化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此次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又对草案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修改。 /p p   一审稿规定,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对此,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部门、企业提出,上述标准分类依据不统一,标准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建议进一步明确。为此, strong 二审稿将其修改为: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strong /p p   修订草案第十三条第一款对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作了规定。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专家提出,应当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增加标准供给,并对制定团体标准予以必要规范。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修订草案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 strong 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strong /p p   修订草案同时增加一款,对制定团体标准应遵循的原则、程序要求等作出规定。 /p p   此外,修订草案第十四条第一款中增加规定: strong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strong /p p   修订草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企业应当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其企业标准,并对未在平台公开企业标准的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专家提出,要求所有企业通过统一的平台公开其企业标准,没有必要,也与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关于取消企业标准备案的精神不相符。有的意见提出,团体标准也应当实行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修订草案的上述规定修改为: strong 国家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国家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综合自法制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网等) /p p & nbsp /p
  • 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甘蔗蔗汁重力纯度测定方法》等8项团体标准
    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团体标准《甘蔗蔗汁重力纯度测定方法》等8项团体标准, 现予以公告。附件: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批准发布表广西标准化协会2023年4月24日
  • 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六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夹、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 6号)》等文件精神, 制定 一批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原创性、 高质量团体标准,优化标 准供给结构,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广西标准化协会研究论证,决定 下达2023年第六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见附件), 本批计划 共计3项, 计划下达12个月内完成, 不能按期完成的经申请同意最多可延期3个月,超期不能完成的项目自行终止。 请你单位 按照《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要求抓紧落实和实施计划,在标准起草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 按时完成团体标准制定任务。请起草单位将标准起草编写方案及时间进度表于2023年3月28日之前报送广西标准化协会邮箱(guangx i bi aox i erul 6 3. com)。联系人,电话:谭爱,18260939351附件:2023年第六批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汇总表广西标准化协会2023年2月28日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六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pdf
  • 人类表型测量领域3项团体标准通过技术审查
    日前,在上海市遗传学会组织召开的人类表型测量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议上,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牵头编写的《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的结合力检测 生物膜层干涉法》《细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编写的《CDK12蛋白质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3项团体标准送审稿通过了技术审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的《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的结合力检测 生物膜层干涉法》,通过非标记实时检测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精密测定抗体药物与Fc受体亲和力,准确反映结合与解离的过程以及活性浓度的高低,对Fc受体结合力检测、药物药效、安全性、批次一致性以及类似药相似性水平评价等抗体类药物开发过程至关重要。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的《细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作为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可溯源的数字PCR快速检测方法团体标准,可应用于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畜牧养殖等领域多粘菌素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控,有助于推动我国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工程的完善。   此次通过技术审查3项团体标准,将为医疗健康、生物制药、人类表型测量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一致性、规范性的测量和操作方法,对于加快人类表型组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亦将有力支撑“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布局。   复旦大学、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上海市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核查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从生命科学、医疗卫生、生物计量、生物信息等角度对3项团体标准进行了技术审查。下一步,各标准起草组按照审查专家组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上报学会审批发布。
  • 广西标准化协会下达2023年第二十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回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 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一批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原创性、 高质量团体标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提高产品和服务竟争力,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广西标准化协会研究论证,决定下达2023年第二十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见附件),本批计划共计4项,计划下达12个月内完成,不能按期完成的经申请同意最多可延期3个月,超期不能完成的项目自行终止。请你单位按照《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要求抓紧落实和实施计划,在标准起草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按时完成团体标准制定任务。请起草单位将标准起草编写方案及时间进度表于2023年6月8日之前报送广西标准化协会邮箱(guangxibiaoxie@163.com)。联系人,电话:谭爱,18260939351附件:2023年第二十批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汇总表广西标准化协会2023年5月8日
  • 广电计量主编广东计量协会两项团体标准
    近日,广东计量协会发布了两项由广电计量主编的团体标准T/GDAM 001—2022《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校准》)和T/GDAM 002—2022《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抗滑移系数检测仪校准》。这两项标准可有效保障测试仪技术指标,助力企业提高水利工程试验检测的可靠性,已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广东计量协会成立以来发布的首批团体标准。抗滑移系数检测仪的性能直接影响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中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无论是制造商还是使用者,都对抗滑移系数检测仪的技术条件、性能测试提出迫切需求;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用于水利工程中色漆和清漆附着力的测试,其测试准确性对水利工程设施表面涂层的质量至关重要,为解决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研发生产及校准需求,迫切需要标准文件出台。两项团体标准由广东计量协会发布归口,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起草,经历了考察调研、提案、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专家评审、批准、发布等阶段。专家组评审一致认为,标准的技术指标能覆盖抗滑移系数检测仪和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的主要计量特性,校准设备的选用、校准条件的设置和校准方法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适应实际使用要求。T/GDAM 001—2022《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校准》适用于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对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测试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T/GDAM 002—2022《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抗滑移系数检测仪校准》适用于抗滑移系数检测仪在水利工程试验领域应用中主要计量性能测试,对抗滑移系数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满足了市场对拉脱法附着力仪测试仪和抗滑移系数检测仪的技术条件、全面性能测试评价的需求,可有效地指导厂家进行拉脱法附着力仪测试仪和抗滑移系数检测仪的研发及性能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为测试仪的检测或校准提供技术依据。近年来,广电计量不断加强科研开发投入,成立广电计量技术研究院,下设八个研究所,负责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构建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产生了明显经济效益,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目前,广电计量的计量能力覆盖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几何量、热学、力学、声学、光学、化学、电离辐射/医疗设备十大计量领域,配有高端计量标准设备8000多台(套),包括高精度校准源、8位半数字多用表、光学测试系统、高精度电参数测量仪、5ppm电容校准装置、200kV高压计量标准、功率传递标准(50GHz)、测量接收机(50GHz)、信号发生器(67GHz)、铯原子频率标准、GNSS导航信号模拟器、高精度光测试系统、200W激光功率校准系统、100G传输分析仪等,目前已获得认可的计量项目超1400多项,可极大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仪器计量需求。
  • 国内首个共享单车相关团体标准即将出台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质监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孟凯介绍,目前,共享单车的相关团体标准已经完成编制,三个系列团体标准由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和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牵头,包括了生产企业、运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这也是国内首个依托区域协作制订的团体标准。  孟凯说,《共享自行车技术条件》产品标准主要针对共享单车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根据共享单车特点增加了车辆维修要求和报废时限要求,实现产品质量全过程管理 而《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则包括了居民关心的设施设备维护要求、押金管理、投诉举报使用人诚信体系管理和使用者伤害赔偿等内容。“市场主体自我制定、自主承诺执行的团体标准上线后,企业未来就需要按照标准执行,标准将有助于强化市场主体自律,促进新生行业的规范发展。”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昨天(15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交通委已经约谈多家共享自行车企业并且提出考虑到中心城区停放点容量趋于饱和,要求相关企业即日起暂停投放。记者昨晚(15日)联系摩拜单车等多家相关企业,了解到目前各方都没有接到暂停投放的通知,这些企业仍在按计划继续投放车辆。  而对于相关报道,上海市交通委回应称针对共享单车的规范发展和管理问题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相关意见,条件成熟时会向社会及时公布。  截至今年2月,上海已经有超过三十家企业开展共享单车业务投放45万辆,注册用户450万,人均居全国首位。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此前表示,预计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场将拥有50多万辆共享单车,基本达到饱和。  2月底,由于乱停放等原因,近4000辆共享单车被黄浦区车辆停放管理公司扣押。这批共享单车被停放在一个露天的停车场,通知各企业认领。随后,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向共享单车企业发布了一则警示提醒通知,称“共享单车在黄浦区投放过多,请谨慎投放”。  在这个当口,拥有76年历史的上海老牌自行车厂商——永久自行车携手优拜单车在昨天(15日)宣布正式杀入战局。优拜单车于昨日(15日)开始在上海投放无桩共享单车,预计一年的投放量将达到10万至20万辆。  优拜方面表示,根据前期对用户骑行数据的调研和收集,将加大对上海非中心城区的投放。同时在今后的运营中密切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违规停放、骑行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 关于团体标准《射线底片扫描成像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及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射线底片扫描成像质量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面向协会会员单位及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征求意见。请各单位和人员于2023年4月24日前,将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或建议按标准征求意见表(见附件2)要求填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无损检测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无损检测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联系方式:联 系 人:原可义联系电话:13466554205电子邮箱:yuankeyi@outlook.com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10-59068820附件:1、《射线底片扫描成像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及编制说明2、《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2023年3月24日
  • 分析仪器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团体标准立项预评审会议
    2021年3月12日,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批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将专项开展仪器团体标准的相关工作,旨在通过标准化工作助推经济发展,推动团体标准为行业和市场服务。 经过一年的讨论与征集工作,分析仪器标准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3月11日上午组织召开了首次团体标准立项预评审会议,邀请到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参会评审。 会上,各标准申报单位首先就标准的立项背景、必要性及主要编制内容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则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及适用性,从内容规范、方向定位及应用等层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也为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团体标准的研制将成为我会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欢迎大家积极申报或推荐政策法规符合性好、市场适用性良好、具有技术先进性等的团体标准或立项建议,合力推动分析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特色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李老师 电 话:010-58851186 邮 箱:lyc@fxxh.org.cn
  •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强调支持团体标准
    p   日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谈到,虽然“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p p   “十三五”期间,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具体来说,有如下目标: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多次强调团体标准的重要地位: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 /p p   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详细内容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strong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引导科技、产业等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p p   一、形势与需求 /p p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制定国际标准的贡献显著增加,科技和标准化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p p   进入“十三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日益融合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竞争新优势。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这些都对增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标准战略,明确了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 /p p   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技术标准创新提出的需求,解决技术标准研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技术标准有效供给。 /p p   二、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与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破除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障碍,为技术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将创新置于技术标准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水平。 /p p   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对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创新性、引领性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 /p p   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短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统筹技术标准“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大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技术标准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标准研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p p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p p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p p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p p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p p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三、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提升 /p p   (一)加强新兴和交叉领域技术标准研制 /p p   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高效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创新活跃、技术融合度较高的领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推广,通过技术标准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重要战略领域积极组织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主导提出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p p   (二)推动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优化升级 /p p   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加大科技计划对重要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技术标准,更新标准核心技术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围绕国家基础保障和治理能力提升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开展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重要领域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健全基础通用与公益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加强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开展重要产业领域综合标准化研究,以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p p   专栏1 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 /p p   1.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 /p p   研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与环境管理、环保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 人类工效、图形符号、术语、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样品、统计方法等技术标准 消费品、特种设备、信息、交通、消防、海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通用标准 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信用、社会责任、品牌培育、质量追溯、防灾减灾等社会公益标准。 /p p   2. 产业共性技术标准 /p p   研究基础数据共享和交换、数字化协同、系统集成、过程控制、自动识别以及制造服务等智能制造标准 生态设计和评价、工艺及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 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等制造业共性标准 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标准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标准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标准服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 /p p   (三)加强技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科技支撑 /p p   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p p   四、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中研制技术标准的服务 /p p   鼓励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标准体系、国内外现状等,为研制技术标准类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的确定提供咨询意见。标准研制任务确立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应积极配合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任务的实施,组织开展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工作。 /p p   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技术标准,简化立项程序、缩短立项周期。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丰富技术标准形式,拓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推广应用的渠道。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承担单位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p p   (二)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p p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估评价机制,健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三)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 /p p   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鼓励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发展第三方标准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孵化出嵌入企业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和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 /p 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集聚标准化、科技创新及产业资源,打造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为广大企业特别是采用“四众”模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创新服务的平台。 /p p   在国家重要政策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建设一批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着眼于新兴和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打造创新技术和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及时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标准。 /p p   五、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 /p p   (一)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 /p p   加大科技计划对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加强我国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研制的前瞻布局,持续开展国际国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及其与我国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及时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化纳入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内容,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研制。 /p p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与国际、国外相关组织进行对接,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以国际标准化工作为主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市场化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企业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比重。 /p p   专栏2 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 /p p   主导或参与信息通信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冶金、机械、电工、船舶等技术基础好的传统产业,以及农林、轻纺、有色金属、家电、中医药、食品及稀土、煤炭、工程建筑等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研制一批包含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 /p p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p p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境外工程建设,开展我国优势技术标准在境外的适用性技术研究,以及我国标准与目标国家标准的互认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和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助推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牵头组织,围绕重要贸易国家、区域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需求,开展基于我国创新技术的标准研制与应用合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的海外实际应用。 /p p   专栏3 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 /p p   在钢铁、有色、铁路、公路、水运工程、石油天然气、民用核能、特色农产品等领域,配合我国海外工程服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适用性研究 在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中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综合标准化,提高全产业链标准水平,促进与国际标准整体接轨。 /p p   六、激发市场主体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一)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创制能力 /p p   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企业将技术标准工作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制,厚植企业竞争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任务。全面取消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松绑。鼓励企业将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基于第三方的企业技术标准水平、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估评价机制和技术标准领跑者制度,逐步形成第三方机构实施、社会监督、市场选择和政府采信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正循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p p   (二)增强社会团体的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七、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p p   (一)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p p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协作,对于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以技术为引领的产业和工程项目,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在科技计划、产业和工程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承担单位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的协作,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将标准化专家纳入科技专家库和行业专家库,推动标准化专家库与科技专家库、行业专家库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与标准化信息资源对接和交汇机制,推进科技与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 /p p   鼓励企业基于创新技术、专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健全技术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措施,统筹协调好专利保护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p p   (二)健全军民标准融合发展机制 /p p   建立健全军民标准通用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军民标准规划、计划的协调对接。健全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共建共管。完善军民标准双向转化和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制度措施,推动军方采用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建立完善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军民标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p p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充分发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研究本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进行协调。加强本规划与科技创新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鼓励各行业制定实施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 /p p   充分发挥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推动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的互动支持,对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标准研制项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给予优先支持 对有技术标准需求的地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实施。 /p p   (二)加强新模式、新业态下技术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p p   开展“互联网+”标准化研究,推动技术标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快构建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架构 开展“标准化+”研究,优化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开展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制模式研究,使技术标准研制、应用更好适应产品生产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p p   (三)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机制措施 /p p   推进实施《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科技计划研制的技术标准快速立项通道。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p p   在科技计划实施中,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活动,提升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向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创新,鼓励企业专家牵头承担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项目。依托科技计划和标准研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支持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并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p p   (五)完善技术标准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p p   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主要支持具有战略意义、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对于实施效果好、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标准,以风险补偿、财政后补助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建立以研制技术标准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技术标准研制。 /p
  • CIS首次举行团体标准发布会 政研企共话标准发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5年起,中央政府连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试试& lt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gt 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等文件,大力推进国家标准化体系的改革。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启动改革国家标准体系的工作,鼓励社会团体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15年4月,首次公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12家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试点单位。 /p 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已完成2项CIS标准的制定和出版工作。2016年9月21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北京成功举行了CIS标准新闻发布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宣布首批CIS标准正式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3e17aeb6-141e-4a6b-a6f3-c66d7fd38206.jpg" title=" 朱险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 /p p   发布会上,朱险峰分享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的历程。早在几年前,学会相关负责人就已开始探索参与仪器仪表专业领域标准制修订相关工作的方法。鉴于当时标准制修订体系等多重因素,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2013年10月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各分会走进企业,调研行业对标准的需求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许多研制的新产品和开发的新技术未能及时纳入国家标准之中,在市场推广方面受到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调整工作思路,思考如何在成熟且庞大的国家标准研制、审批、发布、使用、维护等体系之外,利用学会在学术等方面的优势,拾遗补缺,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工作。201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正式成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邀请多位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工作。随着国家加大标准方面的改革力度及相关政策的发布,2015年4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为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首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试点单位。前期工作积累及时代机遇使得制定团体标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至2016年7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完成激光拉曼珠宝玉石检测仪(T/CIS 17001-2016)和船用磁罗经安全距离测试方法(T/CIS 19001-2016)2项团体标准中英文版的制定及发布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e792f06b-5bca-4689-80ed-17fc85d0e8f2.jpg" title=" 标准.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激光拉曼珠宝玉石检测仪T/CIS17001-201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船用磁罗经安全距离测试方法T/CIS 19001-2016 /p p   参加此次发布会的嘉宾有中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刘来福处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专家胡涵景研究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海事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笑风博士、仪器信息网CEO/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海霞女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专家刘峰博士、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建平教授级高工、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高级工程师、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肖爱珍高级工程师、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实验室主任蔡薇鉴定师、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主任张秀春高级工程师、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副院长范铠高级工程师、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王中光先生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SCIS)秘书长郭晓维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制定工作并对首批CIS标准进行了解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5c61b623-cd46-4906-b251-43442a99199c.jpg" title=" 郭晓维.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郭晓维 /p p   郭晓维表示,目前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已经建立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相关规范和流程文件,并将于近期开展标准宣贯和团体标准知识培训工作。 /p p   报告中指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制定的团体标准在形式上更加规范、严谨,专门设计的个性LOGO体现了CIS标准工作的特点和意义,有创新性的封底二的设计很好的保护了CIS在标准出版和发行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和利益。CIS制定的标准紧密结合市场,在内容和标准的应用上有显著优势,符合国家当前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涉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解决了市场急需。郭晓维表示,CIS标准制定充分发挥了学会“宽”的特点,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标准,不仅针对国内市场,更瞄准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中的应用。 /p p   此外,郭晓维表示,在制定团体标准过程中存在几个误区:第一,部分自然人或法人对标准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理解尚浅,不利于团体标准的发展 第二,部分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急于将新概念、新技术制定为标准,造成成本浪费及知识产权过早共享;第三,部分标准化管理人员急于将新概念、新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造成经费浪费的同时,限制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p p   发布会现场,专家演示了激光拉曼光谱测定珠宝玉石实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45a1cf07-fcd0-46d6-85c4-c8dcde28c2eb.jpg" title=" 拉曼光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演示现场 /p p   发布会现场,张秀春主任、范铠副院长及王中光先生在国家标准化改革及对产业的影响论坛上就我国标准化概况改革发展方向、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标准体系、企业参与标准工作的几点“经验”三个方面作精彩报告,并进行现场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2c4fb49d-d086-4b48-b72a-3deec96367d0.jpg" title=" 张秀春.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主任 张秀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我国标准化概况改革发展方向 /p p   报告中,张秀春介绍了我国标准化相关工作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讲述了改革的总体要求及改革措施。自1959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以来,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标准32849项,备案地方标准29916项,备案行业标准54148项,企业标准备案数量约100万;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26个,分技术委员会730个,标准化工作组11个。 /p p   张秀春在报告中谈到我国标准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及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等问题。2013年10月,我国标准化改革工作启动,至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正式开始实施。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标准存在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需求的问题,并且存在标准交叉重复或矛盾的现象,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而标准体系又不够合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亦不够完善,制约了标准化管理效能提升。张秀春指出,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发挥,即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又影响了标准化作用的发挥,也由此,标准化改革亟待进行。 /p p   对标准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改革措施,张秀春讲到,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个中心,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标准化改革工作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在总体目标上,实现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p p   报告中提到,新型的标准体系包括政府主导制定和市场主导制定两个方面。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5e8ed91f-985f-49f8-a6b2-b1eabe29fe54.jpg" title=" 范铠.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副院长 范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标准体系 /p p   报告从标准概念、如何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开展。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的,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征,共同并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具有协商一致制定、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特征。鉴于企业用户所用产品数量多、标准多、难以管理以及用户以最少数量的标准覆盖领域内最大数量的产品的标准体系为好的价值观,过程控制仪表采用分层次模块化标准体系最合适。范铠指出,在仪器仪表测量控制领域,分层次模块化标准体系可以压缩领域内标准的数量,适合于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是具有很强外延性的制订产品标准的标准,为企业产品技术规范的制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08536e8c-6bef-4819-a069-b6bd538f64d9.jpg" title=" 王中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 王中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企业参与标准工作的几点“经验” /p p   王中光以瑞士万通参与制修订的标准为例,总结了参与过程、参与意义、参与企业现状、参与制修订标准的问题等经验。报告中指出,企业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意义重大:从牵头制定单位角度来讲,可以提高标准制定的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可提高标准相关试验结果的精准度、同时提升了技术水平;从参与的仪器厂商角度讲,参与相关标准制定,不仅使仪器新技术得到推广,新方法得到广发应用,而且得到了开拓新市场的机会,进而获得资本使新研发项目得到持续投入。 /p p   与此同时,王中光还表示,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也存在一定难度和问题。其表示,当前,很大部分企业无参与标准制修订的能力,即使有能力参与,但由于标准相关项目周期长,标准制修订的未知因素多、风险高等因素,而企业又多出于订单目的的“顺带参与”,再加上对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硬件、试验、人员、时间、资金的高成本的考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总体而言,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常常处于比较突然,有些被动、盲目和忙乱的状态。 /p p   本次研讨会从政、研、企三方角度共同探讨了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及如何更好的推动团体标准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团体标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未来企业与政府、社团之间合作开展团体标准建设工作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p p br/ /p
  • 《保健食品用原料 枸杞子》等20项团体标准问答
    一、团体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答: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是监管部门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系统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保健食品研发、注册、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引用或参考其他类别产品标准、使用标准与质量标准脱节、标准缺失或标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了保健食品高质量和创新发展。国家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为加强源头标准建设,填补标准空白,提升标准水平,做好国家标准制定技术储备,进一步服务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推动保健食品行业技术进步与管理规范,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以下简称中营保协会)联合检验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开展了保健食品用原料系列团体标准研究。此次发布的20项团体标准系中营保协会提出并归口,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主要起草,是首批食药物质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这一类别的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研究成果,也是中营保协会落实国家培育团体标准的具体体现。  二、团体标准如何理解和使用?  答:中营保协会依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附件1(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及附件2(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的名单),分两批共立项了191项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分为两个类别:《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编制通则(一)》团体标准(以下称《通则(一)》、《保健食品用原料枸杞子》等各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以下称《各论》)。此次发布的20项团体标准,是上述团体标准中的1项《通则(一)》和19项《各论》。  《通则(一)》仅适用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质。《通则(一)》规定了《各论》团体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检验方法等研究制定规则及要求、主要内容和制定依据,用于指导和统一《各论》团体标准的研究、起草、制修订、复核及审定等工作,是《各论》团体标准研究制定的基础和遵循的技术依据。  《各论》仅为《通则(一)》规定规范内的原料。《各论》需按《通则(一)》的要求,根据各保健食品用原料具体情况开展研究、社会调研和征求意见,最终形成规范的标准文本。《各论》可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标准直接采用,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同时,协会未来将积极沟通监管及技术审评部门,探索技术审评衔接机制及转化国家标准可行性。  三、团体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该系统团体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尊重传统与食品属性,依据保健食品原料的自身特点和监管政策,综合功能性(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行业需求,遵循严谨、科学、实用、规范及环保性原则等开展研究。考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药品标准的差异性,标准在必设检验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各品种的特性再增设安全性和功能性(有效性)检测项目,充分体现该系列标准的“食品味”和“中药味”双重属性。  (一)主要制定依据  根据保健食品相关法规文件规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6740)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及第四部等药典标准、科学文献转化而来,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形成标准文本。  (二)部分技术项目及指标说明  团体标准紧紧结合不同原料特性、围绕安全性和可控性,在《通则(一)》中提出了“必设项目+可选择项目”模式,并规定了《各论》项目选择和指标确定的原则及依据。部分项目及指标说明如下:  1.来源:根据保健食品相关规定、技术审评要求确定。  2.水分、灰分:不同检验方法可能会造成水分、灰分检测结果的差异,鉴于尚未进行依据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进行中药材水分、灰分检验研究,故《各论》中水分、灰分检验方法及指标值均按《中国药典》进行标示。  3.铅、总砷、总汞: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总汞(以Hg计)三项指标为理化指标中的必设指标(一致性指标),其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9302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中有关药材及饮片(植物类)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一致性限量指导值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6740),鉴于中药材的检验方法与食品检验方法基本相同,故《各论》中铅、总砷、总汞检验均采用GB 5009检验方法。  4.内源性成分:若有文献报道某内源性成分的毒性研究结果明确,应根据毒性研究结果、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科学依据,将该有害或有毒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并制定合理的上下限控制要求列入必设项目理化指标中。如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佩兰中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成分等。  5.标志性成分: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增加标志性成分指标,若检验方法为自行研究的,需提供方法研究及验证材料。  四、团体标准研究进展如何?  答:(一)《各论》团体标准  首批《通则(一)》及《保健食品用原料枸杞子》等共20项团体标准已发布,于2023年4月10日正式实施。  第二批《保健食品用原料人参叶》等171项《各论》团体标准正在起草过程中,拟于2023年底前完成。  (二)提取物原料团体标准  中营保协会正在积极开展保健食品用原料提取物团体标准研究相关工作,探索建立提取物原料的《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编制通则(二)》等系列团体标准。目前已立项《保健食品用原料骨碎补提取物》等6项提取物团体标准,标准研究及文本起草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其他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  保健食品原料除食药物质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及其提取物外,还包括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营养强化剂等,中营保协会将按照保健食品用原料团体标准体系规划,开展不同类别原料《通则》及《各论》团体标准的研究。另外,协会还开展保健食品辅料、产品、检测方法等相关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构建完善、系统、全面的保健食品团体标准体系。  五、团体标准查询采用渠道有哪些?  答:团体标准立项、发布及标准文本信息可通过中营保协会官方网站“法规标准”栏目进行查询。  团体标准自愿采用,鼓励相关单位积极采用并提出意见,采用团体标准或若对团体标准有任何建议,可通过协会团体标准邮箱(TB cnhfa.org.cn)与协会进行联系。
  • 202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立项指南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做好202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立项工作,推动学会团体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根据《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372号)和《关于促进团体标准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指南。一、总体要求(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团体标准转化积极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团体标准的要求,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对促进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以标准化推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促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助力科技自强自立。(二)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科创中国”活动,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团体标准作为服务“科创中国”各试点城市重点产业的公共服务产品,梳理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痛点”和“难点”,并提供指导性解决方案,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企业产品提档升级。(三)需求导向 强化质量加快团体标准的立项从追求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产业政策的需求,重视和加强团体标准制修订的前期研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努力使立项的团体标准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二、立项重点(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完善绿色标准化保障,以绿色低碳目标为牵引,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围绕机械装备碳排放核算报告、资源循环利用、节能低碳技术等制定团体标准,在系统节能技术、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控制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围绕国家重大“短板”装备需求,面向制造业“卡脖子”难题领域,重点关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交叉融合领域,以及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制定指标更优更全的团体标准满足诸如高档数控机床、特种设备等高端装备的标准化需求。(三)新兴技术领域重点围绕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机器人、纳米制造等新兴产业对标准化的需求,通过团标弥补现有标准体系的不足。在前沿交叉技术领域,尝试通过团标率先填补标准空白,引导标准化良好发展。(四)科普标准围绕《中国科协科普标准制修订计划(2021-2025年)》积极开展相关团体标准研究,建立包括科普基础通用标准、科普服务提供标准、科普资源建设标准、科普设施设备标准、科普信息化标准、科普服务评价标准等。(五)团体标准体系化各专业工作组应梳理本领域标准化现状,找准团标的定位,有条件的工作组应研究制定本领域团体标准体系,制定发布本领域团体标准年度立项指南,以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团体标准研制。三、申报要求(一)欢迎各申报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的研制,符合本指南方向的标准优先立项。(二)各专业工作组可登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平台在线提交有关材料,网址:bz.cmes.org(三)联系方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袁俊瑞 010-68799027邮箱:yuanjr@cmes.org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23年3月18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