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天赋基因

仪器信息网天赋基因专题为您整合天赋基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天赋基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天赋基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天赋基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天赋基因话题讨论。

天赋基因相关的资讯

  • 被神化的天赋基因检测:是科技还是算命?
    一些检测机构宣传的基因检测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可以预测早恋、网瘾倾向,还可以检测出孩子的天赋,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基因测试真有这么神奇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历史问题在基因检测公司的网站上,答案几乎都是“yes”。  近日,部分开展基因测序业务的公司连续投放广告,称通过采集DNA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自身的天赋特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年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通知,紧急叫停基因检测,要求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  两年后,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基因测试却换了个马甲,悄悄回归。最近风生水起的天赋基因检测,是否真的像广告说的那么神奇?面对五花八门的广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又该怎么选择?  两极反应  二胡班已经是刘帆给女儿报的第三个兴趣班,尽管每次女儿上课前都特别不情愿,但是刘玲坚信女儿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刘玲是北京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在教育女儿方面,她认为自己比其他职业的家长更有优势。  在女儿没有出生前,她就开始给女儿听莫扎特小夜曲做胎教,她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对艺术感兴趣,然而事与愿违,女儿对西洋乐器没有任何兴趣。  女儿三岁半的时候,刘玲又带女儿去报芭蕾班,被告知:“您的孩子并不适合练舞蹈。”备受打击的刘帆并不气馁,过了几天又带女儿去报了击剑班。  身材修长的女儿在教练眼里是个击剑的好苗子,尽管仅一套装备下来就要几千元,刘玲还是当即就买了一套,并开启了女儿的击剑之路。  这一次,女儿坚持了半年,再也不去上课了。  体育不行,刘玲又回头想到了音乐,西洋乐器不行就民族乐器,她带女儿报了二胡班,可女儿依旧提不起来任何兴趣。  刘玲有点着急,她不知道孩子该学点什么,总不能看着女儿就这么一天天长大,除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其他没有任何特长。“学什么呢?”这成了刘玲的心病。  正在这个当口,偶然间得知可以进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刘玲一下子动了心思。  只需要一根棉棒、一个基因检测采样盒提取口腔黏膜细胞或指尖血,再把标本送去检测,就会知道孩子到底是在美术、音乐还是在体育等项目上“天赋异禀”,从而对孩子有目标地进行培养。  如果真的像广告词听起来那么神奇,刘玲就再也不用苦恼该往哪个方向培养女儿了。  刘玲迅速联系了北京市位于中关村(7.990, -0.05, -0.62%)附近的一家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公司,该公司推出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分为智商类、情商类、音乐类、绘画类、舞蹈类、体育类六大项,每个大项里又包括十几项到四十多项不等的小项。  比如,智商类项目中可以检测孩子的操作智商、逻辑智商等,体育类项目可检测孩子的空间能力、无氧运动能力等。  整套检测下来,费用大概在15000元到20000元不等。  待基因检测结果出炉后,再由资深育儿专家结合结果综合评定,向家长给出天赋专项培养的建议。  但究竟是什么资质的专家、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定,在基因检测公司的宣传单上并没有说明。  法治周末记者分别联系了北京、上海、深圳的3家基因检测公司,当问到专家资质以及比对数据库时,3家公司的回答都是语焉不详。  这并不影响刘玲的热情,她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准备等女儿这一期的二胡班结课就带女儿去做检测。  “比起没有方向的摸索,我更愿意去尝试。”刘玲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她认为,如果能提前知道孩子未来的身高、肌肉爆发、乐感、色感、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就能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更多的家长对于天赋基因检测还是持怀疑态度。在一个教育群里,很多妈妈表示不会做这样的检测。  “我怕会形成误导和心理暗示,这个结果不是百分百准确,如果将来孩子没有在这方面变优秀,那是因为测试不准还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啊?”一位网名叫“兔子妈”的家长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是科技还是算命  自2006年科学家绘制出人体所有23对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序列图后,国内外一些生命技术企业开始进入这一蕴藏巨大潜力的市场。  一些检测机构的宣传宣称基因检测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可以预测早恋、网瘾倾向,还可以检测出孩子的天赋,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开展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  深圳市南山区的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孩子出生到18岁,都可以进行检测,但这样的检测还是孩子越早测越好。  关于天赋基因检测的科学原理,客服人员表示,是通过提取白细胞里面的细胞核信息进行测序,然后把孩子的基因信息与基因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基因突变位点是否一致。比如,如果检测孩子的乳酸代谢能力强,就说明孩子的体育比较好。  而对于该公司的资质,该公司表示自己是由华曦医学检验所来检测的,是正规的医疗机构,审批机构是省级主管单位(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厅)。  专门搞基因研究的医学专家、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分子遗传室主任高媛介绍,目前卫计委对基因检测的医疗机构的规定是,必须有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资质,市场上的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亦需有此认可资质,但目前开展基因检测的公司很多,检测水平参差不齐。  “我觉得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不靠谱。”高媛表示,任何一项基因检测,其科学性都是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调查以及循证研究数据上的。对于天赋基因来讲,还没有证据证明哪个基因与天赋有关。  数据库缺乏是最大障碍  当前遗传学研究成果显示,有30亿个DNA碱基对分布于人类23对染色体上。由碱基对组成、具有遗传效应功能的片段,才称得上是基因。不同基因功能各异、相互影响,还有基因自身的突变性与多态性。人类成长生活的具体环境,又加剧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一位长期从事基因测序工作的专业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测试儿童的天赋基因,主要依靠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样本与公司的样本数据库进行比对。  如果孩子某个基因表现优良的话,就认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长、有天赋。  而问题恰恰是,公司的样本数据库全面吗?  “目前来说我国并没有这样全面的数据库,而这也是最大的障碍。”上述专业人士说。  法治周末记者在咨询上述深圳市基因公司客服有关数据库的问题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  “针对小孩的兴趣爱好,我们有自己的数据库,准确率高达百分之百。”该公司客服表示。  而“这样的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判断准确率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  有专家表示,基因测序对人才要求极高,既要有生物医学方向的专业素养,又要对基因测序有深度了解。  在美国,基因检测市场相对成熟,每个大型城市都有有资质的基因检测中心,有专门的基因检测医师培养、训练、考试、执照颁发等机构,特别是对于人员、管理、硬件水平、具体操作项目等都分别有相关的资质认证。  而我国专门负责测序报告解读的遗传咨询师这一职业群体,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市场需求。  “而且,基因测序行业自身存在发展短板,比如,有的基因测序企业,直接套用国外基因数据库,或自有数据库样本量偏少,将降低测序结果解读的针对性。”上述专家表示。
  •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 基因检测忽悠了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217" title=" e7b35254f97133b786c2d1f9589deaad.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21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noimg/feb6bdeb-673d-4a60-8f2a-d7164473cf3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不用尝试那么多的兴趣班来挖掘特长”“准确预测癌症肿瘤,准确率近100%”…… /p p   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基因检测”,类似的广告语不时可见。基因检测成了可以预测未来发展以及旦夕福祸的利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p p   strong  天赋基因检测尚处于“忽悠”阶段 /strong /p p   近年来,消费级基因检测受到关注,其中儿童的天赋基因检测尤其受到追捧。 /p p   去年9月,著名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给儿子轩轩测了天赋基因,便引发了不少“宝妈”的跟风。冉莹颖晒出轩轩的天赋基因分析图,显示轩轩的天赋是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并笑称“别浪费天赋,培养他成为主持人吧”。 /p p   这个由国内首家上市的基因检测公司所做的基因检测价格不菲,高达6800元。据称,这一产品能通过监测约30个关联基因位点,科学分析少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梳理、音乐、空间、身体动觉、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八大先天智能水平。“能提前看见孩子天赋,让孩子的成才不走弯路”戳中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的心。 /p p   尽管市场火热,但对于天赋基因检测,不少业内人士明确持反对意见。“中国的家长极其关注小孩教育,基因的作用在小孩身上会被无限放大,家长基于这样不科学的结果去决定小孩的发展方向,干预他的兴趣和发展,真的非常不合适。”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表示,他们不提供也不支持提供天赋基因检测。 /p p   陈钢以目前不少机构所提供的音乐天赋基因检测为例说,绝对音高是指人们具有对声音实际不同音高的感受判断能力,可通过关联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否,来判断被检测者拥有绝对音高的概率大小。但一些检测机构却将音乐天赋直接等同于绝对音高。实际上,音乐天赋的构成因素非常复杂,比如唱得好、弹得好,或者曲子写得好,这些都属于音乐天赋领域,认为有绝对音高就是有音乐天赋,显然是错误的。 /p p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科博士更是表示,孩子是否聪明、以后适合做什么,这些事情从目前研究的水平和角度来看还不那么实际,“还处于一个粗浅的、忽悠的阶段”。 /p p strong   科学性受限 /strong /p p   不仅是天赋基因检测,对于所有与“预测”功能相关的科技手段,人们最关心的都是“科不科学”和“准不准”。 /p p   “TA不喜欢看恐怖片,也会很难享受在过山车上直冲云霄的感觉。感官的刺激难以带给TA快感,TA会更多体验到恐惧和危险。”北京各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各色科技)提供给用户的检测报告中的部分语言,看起来颇像一些常常出现在星座运程中的表述。 /p p   对此,各色科技CEO郭婷婷回应说, “看起来像是星座算命,但其实每句话所对应的都有科学依据。”她们为检测者出具的10万字报告是导入数据后,由后台自动生成的。通过几百个标签分别将用户的结果标准化,“每个标签下的分析,一部分是根据研究文献得来,一部分是根据数据分析,最后该标签下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也往往来自该特质的心理学表现研究和问卷”。 /p p   根据郭婷婷的解释,一个标签的解读,是结合这一人格特质所对应的权威研究文献,将研究结论运用算法,设置位点间的不同权重,最终自动生成的结果。 /p p   但对于文献的依赖,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恰恰表明了基因检测分析的局限性。 业界和学界的共识是,在祖源、心理、运动等这些偏娱乐应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方面,中国与美国相比,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在研究样本数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美国的基因检测样本量在数百万级,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检测样本量加起来仅有几万个。据了解,截至目前,各色科技的用户量约近2000人,而WeGene的用户量为近3万人。 /p p   陈科指出,国内非临床基因检测样本数据的匮乏,导致目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结论,并没有那么准确。陈钢认为,基因检测科学性的高低取决于累积检测人群的规模、所依据研究中的人群是否与检测人群相一致、数据质量是否经过多次独立验证等。 /p p   美国的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往往在解读报告中指出,在某几个基因位点上跟被测者相同的人,有百分之多少。“比如有80%的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等,这就比较科学,因为这个结果的背后,有庞大的用户数据作支撑。”陈钢说,“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包括WeGene,都只能告诉你,你的体重比一般人高,却给不出像23andMe一样精确的百分比数据。” /p p   陈钢认为,理想状态下,所有的解读背后的关键因素都应该是数据——有多少中国人数据,和中国人的这些数据相对应的表型信息来支持解读。 /p p   他说,由于国内检测公司的数据积累不足,只能结合研究文献进行解读。但这其中有很多主观因素影响结果,因为论文的质量并无判断标准。哪些论文是最权威、最适合的?分析者往往是根据自身主观经验和眼光进行选择,主观因素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分析者在对论文结论进行整合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进而得出一个带有较多主观因素的解读结果。“相比于这种形式,23andMe依托大数据的分析方式显然更好、更精确”。 /p p   郭婷婷也表示, “现有的检测结果是根据国际上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最新、最权威文献得出的。但科学的特点是变化,所以我们会去追踪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变动的研究所涉及的基因位点影响到我们的检测结果,我们也会追踪更新。” /p p   陈钢和郭婷婷都强调,WeGene和各色科技所作的基因解读报告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不提供纸质报告,而是电子版报告”。 /p p   在WeGene提供给51岁的科技爱好者程明(化名)的第一版检测报告中,他被检测出运动能力表现突出,比如爆发力、耐力等指标,属于前10%的范围。但第二版检测报告更新后,他的运动能力变成了前20%的范围。 /p p   陈钢表示,WeGene正在不断减少那些科学性不够高、主观影响较多的检测项目,尤其是一些涉及健康风险的项目,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最有用、可靠的信息。 /p p   strong  亟待规范的国内市场 /strong /p p   事实上,对天赋基因检测的迷信与追捧,只是揭开了基因检测问题的冰山一角。目前这一领域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p p   据《中国青年报》去年8月曾刊出一篇报道《藏在基因里的野心与欺骗:基因不是“生命说明书”》,江苏一位老人投入毕生积攒的30多万元积蓄,换来的是6大本根本看不懂的基因检测报告,因此投河自尽。近300页全彩色印刷的报告,除了用他根本看不懂的表情符号标注各种癌症的易感性以外,唯一“说人话”的地方就是建议老人购买各种保健品。 /p p   在政策管理方面,国内目前仅有针对临床基因检测运用的政策约束。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禁令,要求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引起较大争议,到了2015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又先后公布了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试点名单。 /p p   但在非临床领域,尤其是在天赋检测、健康风险等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国内的监管始终处于缺位状态。 /p p   早在2013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出于无法确定检测准确性的考虑,向23andMe发布禁令,该公司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检测分析都被停止,仅提供祖源等分析和解读服务。 /p p   禁令持续两年后,逐渐放开。由于23andMe通过学术研究等方式证明了相应检测的准确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其进行部分遗传性疾病基因携带状况的分析和解读,但不允许告知具体的风险几率。如今,23andMe早已成为该领域的巨头。 /p p   陈钢认为,没有监管和规范的行业只会野蛮发展,鱼龙混杂。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真正对人们有用,就必须要有合适、明确的监管政策出台。他呼吁监管政策尽快出台,并指出,“如果时间拖太久,市场没有监管,很容易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p p   郭婷婷表示,针对消费级基因检测,消费者目前很难从一个产品的价格和包装来判断该检测是否可靠。“国内没有相关标准,也没有严格审核,所以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真正判断出一个基因检测产品的可靠程度”。 /p p   而对如何甄别一项基因检测产品是否相对可靠和科学,郭婷婷给出了她的建议。“提供了基因原始数据的相对更靠谱,从算法的复杂程度也可以判断,如果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一个基因位点,那显然可靠性较差,如果提供了多个位点,且每个位点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从这些要素上,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产品是否靠谱、有诚意。” /p p strong   人类基因的“冰山一角” /strong /p p   如今,做一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花费已经从2001年的1亿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 /p p   据陈科介绍,包括WeGene和各色科技等公司在内,目前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所应用的基本都是基因检测芯片或检测范围更小的Panel,这些芯片最多可以检测出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检测成本远低于全基因组测序。 /p p   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是个什么概念?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曾在2013年做过两次基因检测,其中一次基因检测利用芯片检测80万个位点,他所拿到的结果是一个多达14M的TXT文档,甚至由于文件过大,打开过程中造成电脑死机。该文档中只有一个个的位点序列号,整整80万行。为了知道各个位点所代表的性状和意义,黄章晋利用朋友所提供的200个有对应意义的位点序列号,依次检索了100多个位点。“太费劲了,而且一个性状往往是由好几个位点决定的,在算法中各个位点的权重还不一样,我自己看是看不出来的”。 /p p   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的基因检测芯片得出的信息还相当有限。“基因组测序所得到的是你的基因全貌,而芯片测出的只是一部分。即便是90万个位点,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人类基因组碱基数是3.2乘以10的9次方,而90万个是5次方,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陈科表示,在生物医疗领域做研究,研究层次呈现为三个同心圆,最外层的是疾病的描述,即何时发病、发病的状态等 第二圈是关联性,不是因果关系 第三圈才是研究真正的核心,即机制研究,搞清楚病因。他指出,目前很多基因检测分析都还处于关联的层面,很多公式或推断只是一种关联,却把这种关联性当成了因果关系来宣传,夸大了效果。 /p p   而人类基因组计划自1990年开始,至今仍未完成。2000年时,参与这项工作计划的6国科学家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而“人类基因组精图”的绘制工作仍在进行中。 /p p   因此,比起单纯的提供基因检测服务,郭婷婷表示,各色科技更希望通过提供有质量的数据解读内容,对用户进行市场教育,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基因检测是怎么回事”,“如何看待自己的基因数据”,最关键的,是积累更多中国人的数据,挖掘更大的数据科研价值。而这也正是陈钢所提出的WeGene的最终目标——建立起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基因数据库,为基因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p p   陈科也指出,建立起国内这样的基因数据库很有必要,但需要打破各机构、各公司各自为战的局面,共享基因数据,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 /p
  • 天赋基因检测科学性存疑 专家呼吁加大新技术领域监管力度
    天赋基因检测科学性存疑 贩卖教育焦虑忽悠成分大 专家呼吁加大新技术领域监管力度  只需取一点口腔黏膜细胞或唾液,便能通过基因检测知晓孩子天赋所在,并以此作为“培养说明书”,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近段时间,一个名为“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在各地悄然流行。尽管价格不菲,仍不乏一些家长“一掷千金”,只为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  相比各大商家打出的高质量宣传语,不少为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的家长却表示“忽悠成分较大”。也有专业人士直言,所谓天赋基因检测,扩大了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更多是一种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概念炒作,目前市面上天赋基因检测产品的预测准确度仍有待验证。  “从教育角度而言,这种所谓通过基因检测便能测出孩子天赋的检测项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很大疑问,家长应警惕消费陷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市面上的众多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大多利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相比通过这种所谓“科学”手段,家长更应通过与学校沟通、多陪伴孩子等方式,真正发现并了解孩子的兴趣,因材施教进行培养。  基因检测五花八门  在一份长达14页的报告里,列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内容……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位家长花费近2000元为4岁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过程很简单,仅需利用检测机构寄来的采样工具,并按照说明书采集孩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并寄送给检测机构即可。  这则新闻不禁让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武博勋联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当时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也为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只不过那项检测是皮纹检测,检测机构通过采集孩子的指纹和掌纹后,分析得出了孩子的性格倾向、天赋特长等报告,检测报告还附有饮食建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内容。  谈及报告的准确性,武博勋笑着表示,“只能说因人而异”。他记得当时通过检测得知孩子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有天赋,为此给孩子报了演讲口才类的兴趣班,但后来发现孩子对篮球更有兴趣,且现在学习发展得很好,但当时的检测报告中并未提及孩子在运动方面有任何天赋。  在武博勋看来,相比听信这些“科学”检测结果,家长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更为重要。但记者注意到,在实际中,选择用这种“科学”手段来了解孩子天赋的家长不在少数。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天赋基因检测,个性化培养孩子的金钥匙”……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天赋基因检测”关键字,出现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相关检测项目,其中多款产品月销量在百件以上。价格差异主要因检测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有些价格高的检测项目宣称包含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逻辑思维、抗压能力、人际社交等各类天赋基因检测。  “有研究表明,人的成功32%至62%是由基因决定的。目前科学研究出已有的特长基因可检测93个基因共121个位点,可预测孩子在情商、智商、体育、特长等方面的潜能……”在某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商家的产品宣传页面,商家援引了多种数据来证明天赋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还有些商家在天赋基因检测宣传上牢牢抓住家长最为关心的“点”。比如,某家生物科技公司在介绍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意义时提到,从基因角度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认知潜能,提高孩子智力总体水平和学业成绩。  但记者发现,这些商家援引的不少数据并未标明具体出处。此外,对于机构的检测人员资质、检测项目资质等证明文件,商家也并未进行明示。  对于天赋基因检测的结果,有的家长感觉比较准,和自己平日对孩子的观察很相近;有的家长则表示检测报告晦涩难懂,感觉放在哪个孩子身上都适用,妥妥“智商税”。  尚无科学理论支持  “基因检测是一项科学检测手段,当前主要应用于疾病诊断方面,比如遗传疾病诊断与筛查、肿瘤诊断等。”北京市东城区某三甲医院医师王蕊表示,就她个人了解,目前并没有什么权威数据和理论可以支持天赋基因检测,毕竟性格和能力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法量化基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难证明它们与基因之间的确切关系。因此,这类检测如果作为科学理论研究无可厚非,但将尚无定论的内容作为一种商业项目向家长出售,值得商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生李元媛指出,当前对基因的了解还相当浅显,远达不到应用它评估个人能力的水平,而且基因和能力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基因可能和多种能力有关,不同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作用也可能是相反的。对于基因与能力之间庞杂的关系,科学目前还没有确切定论。  记者注意到,一些儿童基因检测机构也对天赋基因检测结果持谨慎态度。比如,某基因检测机构就在其基因检测说明中提到,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的先天条件,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一定程度帮助了解孩子独特个性,但基因检测并不是孩子的“宣判书”,每个人都有无限成长可能。  “科学指引孩子成长”“培养不走弯路”是很多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机构打出的宣传口号。但在储朝晖看来,如果家长完全依照这种科学尚无定论的检测结果来培养孩子,很可能影响对孩子的正常判断,忽视孩子的正常需求,窄化成长路径,反而在培养中走了弯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有的检测机构甚至没有合法资质,由这些机构进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想而知。此外,为了吸引消费者,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通常会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家长若听之信之,并按照商家的误导建议对孩子进行培养,恰恰可能浪费孩子天赋。  加大审核监管力度  “从培养孩子的角度而言,确实需要了解孩子在哪方面具有天赋和潜能,但这些显然不是靠机器能检测出来的。”在储朝晖看来,这类天赋检测之所以有市场,很大原因还是利用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心理。  储朝晖指出,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基因检测也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赋,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家长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才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和资源,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家长发现并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熊丙奇认为,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要通过在陪伴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为其规划适合的道路,这样也有利于摆脱教育焦虑。  天赋基因检测对很多人来说属于陌生领域,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相关企业在开展此类项目时必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只宣传其积极功效,更应把临床数据、检测机构资质、相关检测人员资质以及检测项目资质等必要信息向消费者真实准确地进行明示。对于一些机构援引的统计数据,必须标明权威出处,否则有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之嫌,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电商平台应对此类天赋基因检测加大审核力度,要求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确保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的合法性。一旦发现无资质开展相关业务等情况,要及时下架相关产品并联系相关部门,对非法机构予以惩处。”针对当前天赋基因检测并不鲜见的情况,陈音江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技术领域的监管力度,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对类似天赋基因检测这种尚未有明确科学定论的检测项目应严格限制,避免误导消费者。
  • 查几滴血便知孩子擅长啥 天赋基因检测靠谱吗?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肿瘤靶向药物研制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就在这项新技术由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一种叫作“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成为商业机构拓展开发的“新领域”。这种检测项目靠谱吗?如何正确看待基因检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全能”检测价格不菲  只需抽取几毫升血液,或者用一根棉签刮取口腔黏膜细胞,就可以检测到孩子的天赋潜质,从而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未来的“比尔盖茨”?这就是当下“天赋基因检测”宣传的“神奇”之处。  8月22日,记者来到郑州市二七区的一家健康信息咨询公司。恰逢郑州市民申女士来该公司领取孩子的检测报告单。记者看到,这份“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报告单”厚达14页,检测项目包含艺术特长、智商、情商、体育特长、五大性格倾向等类别,并附有健康饮食、未来职业方向建议等内容。如此“全能”的基因检测,也开出了不菲的价格。记者了解到,申女士选择的“全套”天赋基因检测,花费5700元,每个单项的检测价格最低也要1500元。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3家提供基因检测的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检测项目几乎无所不能。除了常见的亲子鉴定、癌症易感基因检测之外,测天赋、测性格、测婚恋都是备受欢迎的检测项目。  优秀基因潜能≠ 能够顺利释放  自从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并向全世界公布之后,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让人们认识到基因对于“生命解码”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一点,加上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才使基因检测被一些商业机构包装得无所不能,高科技反倒增添了几分‘算命味’。”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中心主任廖世秀说。  据科学研究显示,有30亿个DNA碱基对主要分布于人类23对染色体上,而不同基因的功能各异、相互影响,人类成长生活环境又加剧了这一复杂性。“因此,所谓天赋基因的检测,是不靠谱的。”廖世秀认为,天赋的确存在,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证实哪些基因与天赋有关,只能说孩子身上可以具备父母优秀基因的潜能,但这并不等于这些“潜能”能够顺利表达出来。  相关领域监管存在“空白”  由于行业缺乏统一规范,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于2014年2月叫停高通量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2015年初,国家卫计委审批通过了109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试点,我省纳入试点的有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3家医疗机构。  既然如此,为何还有开展基因检测业务的公司?业内多位专家表示,这是一些公司在打“擦边球”,“天赋基因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并无权威文件的指示说明,监管存在空白。廖世秀说,基因检测涉及生物学、遗传学、伦理学等多个层面,目前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机构还比较少,消费者应保持一颗理性的心,切勿盲目追捧。
  • 瀚辰光翼亮相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助力“藏粮于技”战略,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天府之国稻花香,金秋蓉城谷满仓。9月9-10日,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召开,院士大咖齐聚,为种业界奉上一场思想盛宴。大会以“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天府粮仓”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孙宝国、陈学庚、李培武,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出席,来自中央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等上千人莅临现场,共谋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见证举行系列重磅活动。 开幕式两大挑战中国种业如何持续突围? 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目前我国已育成30000余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现5~6次更新换代。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等生产用种均实现自主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7%,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达45%。 “但目前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依旧缺乏重大原创性新品种,二是科技创新平台与支撑服务能力尚需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指出,生物技术是推动种业发展新引擎,是提升种业竞争力战略利器,要依靠生物技术创新驱动,培育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作《夯实种业根基,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主旨报告,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言献策。 李培武建议,未来种业发展要在强基础、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上实施五大发展战路。在创新引领战略上,保持水稻等育种国际领先优势;在抢占制高点战略上,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突破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前沿关键技术;在品种提升战略上,加强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节水小麦等重大品种选育,大幅度提升自主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家品牌战略上,培育拥有核心品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种业集团农作物种业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在种业支撑战略上,强化基地平台建设,培养引领未来种业发展的青年科技人才。种子企业是市场主体。经数十年发展,我国部分农作物种企已形成优势集群,目前我国拥有先正达、隆平高科两个世界十强种业企业。2012~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企业净资产超1亿元的企业数量由106家增加到282家。 但目前种业市值已进入徘徊调整期。2016年至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值徘徊在1200亿元左右,但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市值不变,企业数量增加,竞争更加激烈,突破瓶颈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张延秋指出,一是提升种子价值空间。转基因、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增加品种功能,提高种子价值。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空间。以种子为抓手,为种植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生物技术应用也要求种企向生产服务延伸。三是种业“走出去”开拓国际空间。利用我国育种优势、资源、技术优势,发展出口,到国外建立科研生产基地。开幕式上,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作全国种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全面剖析种业行业现状。 张延秋指出,未来种业企业发展将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强者更强,二是优者更优,三是资源优配。“种业企业将从抢品种、抢人才全面转向抢技术、抢资源,经过新一轮资源优配后,种业优势资源配置将基本完成。不久的将来,科企合作将由目前的新品种选育合作,转移到新技术、种质资源的合作。”五大聚焦夯实“天府粮仓”种业根基 天府粮仓,种业为本。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川视察,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表示,四川将牢记嘱托,树牢产业化思维,提升标准化生产,健全社会化服务,夯实科技化支撑,聚焦聚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力构建“一库多圃”保护体系,发掘培育本地优良品种,持续筑牢川种振兴的种源基础;聚焦聚力种业科技创新攻关,加快组建天府种业实验室,提升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当家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努力缩小大田生产水平和品种试验产量的差距;聚焦聚力种业基地提档升级,实施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力建设国省种业园区和集群,不断提升供种保障能力;聚焦聚力种业市场主体培育,积极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加快提升四川种业集团整合资源和创新创造能力,切实发挥好龙头企业‘主板’集成作用;聚焦聚力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突破品种后补助和重大推广品种奖励,强化种业执法监管,着力为川种振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成都种业集团正式揭牌成立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都种业集团正式成立瀚辰光翼亮相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助力“藏粮于技”战略,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瀚辰光翼携旗下重磅产品亮相天府种业博览会种业是粮食产业的源头,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一系列举措彰显中央推进种业振兴的坚定决心。瀚辰光翼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生物育种设备研发,成功打破进口设备垄断,推出了基于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主流分子检测技术的全自主知识产权全栈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业内领先的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全自动多功能基因检测系统及全自动核酸浓度检测和均一化工作站等,并成功交付了多个无人值守智慧实验室产线,为强化科研力量,提高种业创新水平提供牢固的技术支撑。文章部分来源于:农财网种业宝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成立,聚焦10个方向展开技术攻关
    3月23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揭牌暨“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启动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种业实验室(以下简称“天府种业实验室”)揭牌成立,旨在建设全国一流种业创新平台。天府种业实验室依托省农科院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学观察站、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等66个技术支撑平台组建,下设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和实验室部门4个机构,将围绕4个方向设立功能实验室,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生物育种技术开发、优异基因挖掘利用和抗逆生理生化研究,实现分子育种从2.0到4.0的跨越,选育一批绿色新品种。会上还举行了省农科院“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任务签约仪式,10位领衔首席科学家签下任务书,标志着“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正式启动。“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任务共设置10个攻关方向,包括1个主攻方向和9个平行攻关方向。1个主攻方向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挖掘及其精准鉴定与利用前沿技术;9个平行攻关方向分别为主要粮油作物优质抗逆突破性新品种、重要特色经济作物优质突破性新品种、水产(蚕)畜禽突破性新品种、耕地质量提升及环境治理重大技术、生物安全前沿技术、功能食品核心技术、综合种养核心技术及智能农机装备、天府农科发展战略研究基础理论和支撑技术、绿色丰产突破性栽培技术。各攻关方向的任务期为10年。力争通过10年攻关,全面建成10个一流创新团队,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高效科技支撑。
  • 西南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平台边会(以下简称“边会”)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本次边会以“高水平创新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成渝两地知名生物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约120人现场参会,旨在汇聚成渝两地优势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展示生物产业合作发展新成效,共谋医药产业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会上,成都高新区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都海关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面向西南区域的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将聚集国产医疗设备资源,抢抓国内大循环国产替代机遇,赋能成渝地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外贸保稳提质。共建西南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赋能成渝地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合作协议签订后,成都高新区、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都海关三方将充分发挥各方各自优势,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双向展示平台,以及举办行业会议、论坛等方式,加强国产设备仪器替代、科研成果转化、海关检验检测业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加速国产设备仪器研发成果转化,扩大国产设备仪器影响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和成都海关共同打造面向企业的互联网通关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高企业通关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还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搭建首个国产优质设备仪器展厅,作为行业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同时,依托西南首个设备仪器应用示范基地,合作三方将积极探索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医疗器械保税维修等“保税+”新模式,助力成都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的业务拓展、管理创新,推动成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向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授牌──“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认证平台成员单位”。成渝医药企业合作频频发力推动两地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成渝两地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天活动现场,欧林生物与中国融通,柏奥特克与重庆美莱德生物,长睿生物与重庆爱永星辰分别进行合作项目签约。在美莱德副总经理王涛看来,此次签约将是一次契机,“我们期待与成都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合和合作,从技术到产业链上下游建设,互通有无,助力成渝两地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落到实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在会上对《创新券管理办法》进行了推介。据悉,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券已拓展至重庆使用。不久前,成都柏奥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支付重庆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疫苗药理毒理学检测服务时,使用了14万元科技创新券资金,实现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券首次跨区域兑付。据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有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券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支持域内企业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购买服务而发放的凭证,类似于生活中的“消费券”,可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各环节的科技服务。目前创新券的认定范围除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外,还纳入重庆的平台11个,成都温江区的平台20个,以及眉山的平台2个。王涛告诉记者,公司知晓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这一政策后,经过两地生物城的牵线搭桥,完成了研发成都柏奥特克的委托,并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优质的服务下,很快兑现了创新券,成为这一优惠政策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由于这一优惠政策的影响很大,已经有新的成都企业联系我们公司,准备进行新药研发试验,并且计划使用创新券进行相关费用的支付。”王涛说。据悉,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围绕高质量协同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与重庆从园区、平台、项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与合作。下一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持续抢抓成渝地区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最适宜产业发展的环境,持续打造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生物医药及投融资领域的优秀企业来此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努力构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物产业增长极与动力源。
  • 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正式挂牌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四川成都正式揭牌,由此进入从谋划布局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这成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西部(成都)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聚焦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策源地的目标定位,将积极构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一核”为成都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专业领域实验室集群,打造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为主体的重要科学中心。“四区”为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点承接“一核”原始创新成果,着力壮大数字经济、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功能突出、创新服务完善、主导产业领先的“二次创新”承载地。  而作为四川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天府实验室,目前正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据了解,天府实验室是提升四川省源头创新能力、引领产业与社会发展、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综合创新类科研基地,也是四川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
  • 启星基因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专注儿童基因检测领域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07f7ce5e-375d-493f-87fc-9541a11e69bd.jpg" title=" mp54511939_1452766401376_1_th.jpeg" / /p p   2006年5月18日,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测序的完成,为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此之后,基因检测与诊断在医学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7年,卫生部已明确医疗机构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遗传、癌症、基因突变等筛查检测。近十年,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成熟。除了疾病方面,它在药物敏感性、营养代谢状况、个体特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p p   目前人们所关注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正是对个体特性进行基因检测的手段。现在的孩子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一方面很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未来也诸多期盼。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既让家长为难,也让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约束。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能够帮助家长从基因本源上预知孩子天赋潜能,解决盲目教育的困扰。 /p p   来自瑞典的启星基因一直致力于研究最适合亚洲儿童的基因测序技术,专注发展儿童天赋、儿童营养、儿童健康等领域。基因检测在国外是一件非常普通平常的事情,而在中国普及率却很低,同时国内儿童教育市场具有无限潜力,因此启星基因选择了中国作为亚洲市场的突破口。 /p p   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为了让检测结果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基因特性并保证检测的准确率,启星基因做了大量针对国人的基因数据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中国儿童天赋基因研究,能够精准地为儿童教育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p p   启星基因的中国办事处位于北京,研发中心坐落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与著名的Karolinska Institutet(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合作进行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除世界一流学府外,启星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国内外各大知名生物企业,包括美国的 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和Sequenom公司等,国内亦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支持基因芯片的实验检测。 /p p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和接受,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入这个市场。专家提醒家长,为确保基因检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选择权威机构进行相关检测。值得一提的是,启星基因使用的是国际知名的MassARRAY DNA质谱分析系统,该系统由美国 SEQUENOM公司推出并通过美国FDA认证, 是国际公认SNP基因型分析黄金标准,可保证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率高达99.7%。 /p p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市场磨合,启星基因终于要跟中国的父母见面了,预计今年3月份将登陆国内市场进行第一轮预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c5056941-2dd8-41b6-83fd-9b41e3dd19da.jpg" title=" mp54511939_1452766401376_2.jpeg" / /p
  • 基因检测!儿童健康成才教育迈入新纪元
    &ldquo 基因检测&rdquo :开启儿童健康成才教育新纪元   爱因斯坦说&ldquo 每个孩子生下都是天才,但是在他们求知的过程中,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赋。&rdquo 今天,令人难过的是中国传统千人一面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不知道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赋?   专家表示,根据每一个孩子的&ldquo 天赋基因&rdquo 的不同有针对性开展&ldquo 因材施教&rdquo 、&ldquo 因人调养&rdquo 才是当代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正确道路。只是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每个孩子所特有的天赋,由此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引导?随着基因技术在应用领域上的突破,这一困扰被彻底解决。   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在保健教育上的广泛应用,将形成优生、胎教、优育、保健、长寿等产业群,以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第五次技术革命迎面扑来。将遗传基因检测应用到优生优育优教工作中,开启了儿童健康成才教育的新纪元。   青少年时期是大脑结构及所有功能发育、开发的关键期,家长根据检测的结果了解孩子的基因,了解孩子的天赋,把握孩子成才及天赋开发的最佳时效窗,为孩子提供合适成长的教育环境,发挥孩子独特优势。根据孩子对营养素及有害物质等的代谢情况,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饮食习惯,及时发现不良倾向提前进行干预引导,让孩子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扬长避短,从容面对挑战,找准属于孩子自己的道路,成就孩子非凡的人生。   典型故事   &ldquo 发现天赋、科学神奇、成就孩子、世代受益&rdquo   8岁的圆圆(化名)前不久刚接受了基因检测项目,她的父母激动地表示,基因检测项目&ldquo 发现天赋、科学神奇、成就孩子,世代受益&rdquo 。   据了解,3年前圆圆在幼儿园检测出铅微量元素含量24.4毫克为超出标准范围10毫克一倍多的中度铅中毒。检测医院分析家长工作环境、圆圆生活及学习环境等都未能找到导致铅中毒的根源。通过这次基因检测发现原来圆圆具有铅中毒易发基因,医院和家长终于找到了孩子铅超标的答案。   检测还发现圆圆具有画画天赋,原来圆圆2008年9月通过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速写等级专业2级水平考试,期间表现出深厚的画画爱好,2009年3月跳过3-4级直接通过5级考试,基因检测证实了她的本身具备画画天赋。   检测前孩子存在不喜欢吃青菜、爱吃糖及喝可乐等不良偏食习惯,现在父母只要让孩子自己看基因检测报告,自己了解自己基因所需要的健康生活方式,&ldquo 减少吃糖、杜绝喝碳酸饮料、要多吃十字花蔬菜&rdquo 等是基因检测提出的科学建议,现在孩子心甘情愿积极主动按报告建议去做。另外,检测还发现孩子一定程度上缺乏钙及锌等微量元素,家长就让专家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暴利!基因检测毛利超70% 有代理商可拿90%利润
    p   达安基因子公司达安达瑞一位招商经理称,3000元左右基因检测套餐,给代理商价格两三百;中源协和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华大基因代理模式毛利率74%。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7/1122594626_15221080237931n.jpg" height=" 267" width=" 400" / /center p   2017年6月,云南一家基因检测医学检验服务机构开业运营。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7/1122594626_15221080238441n.jpg" height=" 279" width=" 400" / /center p   3月份,美国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特定的癌症基因检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基因检测行业监管进一步放宽。同一天,立足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国内公司23魔方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1亿元人民币。 /p p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基因检测复合增速在35%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300亿,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过千亿。不过,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基因检测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市场上的基因检测产品,费用从几百到上万,还有不少检测公司号称可以检测出儿童未来的歌舞绘画“天赋潜能”。 /p p   “由于基因检测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未知的领域,造成了有些检测公司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而对于宣称可以测出绘画跳舞等‘艺术天赋’的基因检测产品,更多是一种噱头,并没有足够多的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些天赋和基因有绝对的关系。”微基因CEO郑强告诉新京报记者。 /p p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招揽代理商,代理商利润可以到70%-80%,甚至更高。达安达瑞一位招商经理称,公司单个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市场价在3000元左右,给代理商的价格只要两三百元。工商信息显示,达安达瑞由新三板公司达瑞生物100%控股,达瑞生物的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达安基因。 /p p    strong 基因检测价格悬殊,定价脱离成本 /strong /p p   基因检测产品价格从几百到上万皆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产品定价明显脱离实际成本。 /p p   “把唾液放进一根试管内,寄给基因检测公司,之后你可以得到关于自己基因的一份详细报告,包括祖源分析,是否携带遗传性致病基因等。”2017年,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做了一个799元的基因检测,内容包括祖源、情绪、社交等十项分析。“给出的结果包括我容易眩晕、乳糖不耐、酒瘾一般等”。 /p p   “这种属于消费级检测。”微基因CEO郑强告诉记者,目前基因检测市场包括疾病、产前孕前、司法领域和面向消费者的消费级检测。其中疾病检测特别是肿瘤探测应用最为广泛,而消费级检测还在培养市场的阶段,因此也出现很多良莠不齐的企业。 /p p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可以进行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公司数量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深圳就有华大基因、微基因、康昕瑞等近30家公司,检测产品和检测价格也五花八门。 /p p   例如,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以“基因检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价格最低的基因检测产品为“酒精代谢能力检测”,标价298元 价格最高的产品是标价69800元的“全面儿童DNA唾液基因检测套餐”。 /p p   一名基因检测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单纯从成本看,这样的定价并不合理。“无论你检测的是酒精代谢、乳腺癌还是其他相关的基因位点,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哪个位点的成本都是一样的。所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比较方法是比较这些产品平均检测一个基因点位用了多少钱。” /p p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基因检测分低通量和高通量两种检测方法,其成本计算也不一样。“低通量检测就是一个基因位点一个基因位点去检测,检测的基因位点越多,成本就越高 而高通量检测一般是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多少位点都是一个价,但需要消耗基因芯片。”投资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朱清(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 /p p   “以单个基因位点的价格计算,低通量基因检测的成本一般要十元到二十元 但如果使用PCR方法、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可能一个位点平摊下来只有几毛钱、几分钱甚至更低。”郑强表示,“当然,不能单独拿位点数来定义检测成本,因为做一个位点,也是一个实验,做一千万个位点,也是一个实验。主要的成本还是在于技术方面,一张基因芯片的成本就远高于PCR。还要再加上人力、设备、对应的耗材以及时间和管理成本。” /p p   新京报记者根据市面上一些基因检测产品来计算单个位点的价格。如京东合康谱官方旗舰店销售的“儿童记忆基因检测”售价599元,其在宣传页中明确表示检测包括BNDF、DRD3和KIBRA三个基因位点 而天猫博奥颐和旗舰店销售的“肥胖基因检测”售价1780元,宣传页中表示检测位点有FTO、 ADRB2、APOA5、PPARG四个基因位点。照此计算,前者检测每一基因位点的销售价格约为200元,后者检测每一基因位点的销售价格为445元。 /p p   如果不计算物流成本和研发成本等,按照一个位点二十元的检测成本计算,上述两项基因检测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0%和95.5%。 /p p   高通量的检测产品单一位点的价格则非常便宜。如微基因的WeGene检测套件在宣传页中表示,其可以提供超过1000万的基因位点数据下载,价格为 499元。微基因采用的测序技术为基因芯片,采取类似技术的还有23魔方和国外公司23andMe,前者价格也为499元,后者价格则为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27元。照此计算,高通量检测产品每一基因位点的销售价格只有0.00005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p p   “目前,一张基因芯片的实验成本在200元左右,但还要加上研发、推广以及寄送唾液样本的物流成本,499元的价格基本上不赚钱。”朱清表示。 /p p   郑强表示,“目前我们出售的产品其实几乎是没有毛利的,更关注的是用户的价值以及DNA数据的收集。” /p p   那么,高价格的基因检测产品有多暴利呢?3月18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了一家名为“炎帝生物”公司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该项目人员表示,一项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价格为35500元,可以检测儿童的学习天赋、艺术天赋等,“还附赠价值6889元的基因报告解读和定向培养课程。”而对于这项检测究竟检测了哪些基因位点,该员工仅举例称,绘画天赋包括两个基因位点。 /p p   “目前市面上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最多也就检测10个位点左右,这样他一个位点的销售价格就高达3550元,这个定价明显脱离基因检测技术的实际成本。”朱清表示,“只能说,对于不少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基因检测,加上现在也没有行业标准和规范,基因检测公司可以自主定价,只要有人买单就可以。” /p p   在郑强看来,实际上,基因检测的检测成本在行业内都比较透明,但对大众来说还很陌生,这也导致很多人借此赚信息不对称的钱。 /p p    strong 儿童产品“一折”,代理商可得90%利润 /strong /p p   据记者调查,目前不少基因检测公司采取“加盟代理”的模式,将基因检测产品包装销售,给代理人的利润空间可以达到售价的七八成甚至更多。 /p p   3月8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了康昕瑞基因的一名李姓招商经理。据介绍,康昕瑞基因有九款系列产品,包括防癌系列、减肥美容系列等。“其中单项基因检测的价格是500元,比如我只检测肺部有没有可能患癌症,就是500,而全套检测的价格则在两万多。” /p p   据其介绍,代理商的责任主要是找当地的医院等“谈合作”,销售产品。具体的基因检测工作只需要把基因采样盒寄到公司总部就可以了,“给代理商的利润可以到70%-80%。” /p p   3月17日,记者通过一则“基因、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上市企业面向全国诚招代理”的广告联系到了达安达瑞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的一位陈姓招商经理。陈经理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公司产品宣传资料显示,达安达瑞“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公司间接控股”。 /p p   根据工商资料,达安达瑞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是新三板公司达瑞生物的全资子公司,而达瑞生物的大股东正是A股上市公司达安基因。在达安基因的2016年年报中,“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中包含泰州达安达瑞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p p   陈经理表示,目前其公司进行单个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市场价大概在3000元左右,给代理商的价格只要200到300元,“如果您有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的资源就很好做。” /p p   陈经理还展示了一个名为“达安基因A+动力天赋基因检测”的产品样本,产品说明显示,全国统一零售价3650元/盒,对9个基因位点进行排序检测。照此计算,该产品检测单个基因位点的销售价格为405.56元。 /p p   如果按照售价3650元,代理商拿货成本300元计算,代理达安达瑞基因这款检测产品,毛利率高达91.78%。 /p p   陈经理表示,儿童检测产品给到代理商可以打一折,而其他产品可能要三折左右,其中成人易感基因检测还要加收50元的报告费。“资质方面,你也不需要担心,我们公司从2015年开始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证件,所以帮我们去做推广的代理商也不需要再申请资质了,不过需要先预存20万元的检测费用,以及2万元的保证金。” /p p    strong 华大基因、中源协和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 /strong /p p   中源协和近年基因检测业务的毛利率超过70%。2017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类业务毛利率为75.94%。按不同销售模式来看,代理的毛利率最高。 /p p   达瑞生物2016年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为“二代测序”。二代测序正是基因检测采用的技术之一。201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06.59%,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了销售渠道及产品线建设,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p p   达瑞生物在财报中称,公司已有十余年行业营销经验,长期采取代理、经销为主的混合销售模式,目前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省市的经销网络和技术支持网络,经销商数量近 300 家,终端客户超过 600 家,均建立了3-5 年长期合作关系。 /p p   达瑞生物控股公司达安基因的主营产品并非基因检测项目,而是“处于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体外诊断试剂”。据了解,试剂是基因检测最主要的耗材之一,达安基因也是达瑞生物最主要的供货商。达瑞生物财报显示,2016年,达瑞生物向达安基因采购产品的金额为1.32亿元,占年度采购金额的41.16%。 /p p   达安基因此前发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比例为16.24%,主要原因是控股子公司达瑞生物、中山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p p   A股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和中源协和的主营业务中包括基因检测业务。据公告,华大基因2016年生育健康基因检测业务的毛利率为76.41%,中源协和2016年基因检测业务的毛利率为70.91%。 /p p   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按销售渠道和客户类型的不同特点,实行直销、代理、政府合作的销售模式。其中,由于临床应用服务的国内终端客户主要为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机构,数量众多、需求各异,公司借助代理机构的现有渠道和资源快速开展业务。 /p p   2014年到2016年,华大基因最主要的生育健康类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54%、69.97%、76.41%,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类业务毛利率为75.94%。按不同销售模式来看,直销、代理、政府合作中,代理的毛利率最高,为74.35%。 /p p   华大基因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2.39%。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18.86%。 /p p   中源协和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基因检测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8.52%、70.91%、73.21%。 /p p   根据前瞻研究院2017年11月的统计,国内已有超过230家从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70%左右的企业主要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基因检测复合增速在35%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300亿,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过千亿。 /p p    strong ■ 相关 /strong /p p    strong “天赋基因”无关天赋 商家涉嫌夸大宣传 /strong /p p   “虽然不懂得有什么依据,但我觉得挺有趣的,就当科学算命了。”此前做了祖源分析的张女士表示。另一位曾花2000多元进行7项疾病检测的徐女士则表示,她被检查出有糖尿病、冠心病和老年痴呆症的高发风险,虽然冠心病方面她不了解,但家族里确实有糖尿病史,所以对基因检测的结果还比较相信。 /p p    strong 一些用户则认为基因检测存在夸大宣传的嫌疑。 /strong /p p   “去年我抱孩子上幼儿园,就有人向我推荐可以给孩子做天赋基因检测,但我觉得仅凭片面之词就相信孩子未来能当画家还是能当舞蹈家不是很靠谱。”武汉的陈先生告诉记者。 /p p   在陈先生向记者提供的这份宣传单中,一家名为“学霸真经”的天赋基因检测项目以“基因主宰着生命的基本特征,决定着人的天赋,而决定天赋潜能的基因被称为天赋基因”等用语宣传其基因检测项目。 /p p   但当记者联系到该项目负责人询问科学依据时,其表示“没有哪个基因是专门管绘画基因,而是国家天赋基因检测中心通过对基因大数据的解读,将那些绘画大师、音乐大师、运动天才的基因进行一个排序,择优解读的结果。” /p p   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孙英丽看来,并不存在真正的“天赋基因”,那些所谓的“天赋基因”是指和智商相关的一些基因,将其命名为“天赋基因”只是个噱头,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夸大的成分过多。 /p p   她强调,智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不仅只受单基因控制,并不是某一个基因就能决定智商高低,它是受多基因共同调控的。就算有了所谓的“天赋基因”,也只是具备了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只能说明没有智力障碍或某方面缺陷。 /p p   而在另一些商家的宣传语中,则直接给出了“天赋基因”的名称。有不少公司在宣传语中引用“哈佛教授”或者“剑桥教授”的言论称,SNAP25与空间构图能力有关,HTR5A与创新能力有关,可以测出孩子的绘画天赋。GATA2与音乐能力有关,可以测出孩子的音乐天赋。 /p p   3月19日,在某知名基因检测公司研究院工作的王宏(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根据数据库资料,SNAP25关联疾病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18型 RT- PCR分析表明HTR5A仅在大脑中表达,且成人水平高于婴儿,未检测到任何外周组织有该基因表达 GATA2则关联免疫缺陷21型等四种疾病。 /p p   “目前没有任何研究确凿地表明有哪些基因直接控制绘画、舞蹈等天赋能力,一些研究方法可能是将数百名具有绘画天赋的人的基因进行比对,然后将他们都具有的某些基因作为所谓的天赋基因,但这种方法很难说具有说服力。一是一段基因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根据文献资料,上述被宣传的基因实际上与疾病相关,至于是否还与空间构图、音乐等能力相关,我们尚未可知,而且即使存在与绘画能力相关的基因,也不能说只由单个基因控制,可能是多组基因共同影响的结果。”王宏表示。 /p p   在他看来,目前只有酒精耐受度等被证明和基因的联系较强,其他诸如天赋、潜能等即便和基因存在联系,关系也相对较弱。 /p p   “绘画和舞蹈能力无法量化,很难找到。我认为这些天赋潜能测试主要就是营销的噱头居多。”微基因CEO郑强说。 /p p   在投资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朱清看来,作为新兴行业,无论是监管还是定价,基因检测在我国的发展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食药监总局曾经联合叫停过基因检测服务,给出的理由是,这个技术的临床使用标准缺失,有待规范技术、价格、质量监管、伦理隐私保护等。但随后又公布了多轮试点机构,监管逐渐放开,目前总体来说国内基因检测市场的监管相比美国较松。” /p p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职责是审查和规范基因检测机构的资质,国家食药监总局则对基因检测链上的仪器、试剂、分析软件进行监管。基因检测涉及的伦理、隐私、遗传信息保护和生物安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明确和统一的监管。 /p p   郑强表示,如果从事疾病检测或者产前检测,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会要求一些许可和相应的证书。但对于消费者领域检测来说,目前的监管要求是基因样本和数据不能与境外的机构合作,其他的许可目前在国内暂时没有。 /p p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传染病类的基因检测试剂有明确的监管政策,但对于涉及遗传类或肿瘤相关的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尚未有明确的统一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一些基因检测产品定价混乱,消费者不知内情的原因之一。”朱清说。 /p p   “不论是监管、定价还是对基因的了解,我们都还处在初创时期,基因检测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宏表示。(新京报记者罗亦丹) /p
  • 会议邀请 I 瀚辰光翼邀您参加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
    2023年9月8日至10日,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将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举办。本届大会以“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天府粮仓”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傅廷栋、孙宝国、陈学庚、韩斌、荣廷昭、向仲怀等受邀出席。会上将举行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揭牌仪式。聚焦三大展示。大会设置3250平方米“场馆展示”,垦丰种业、荃银高科等全国40余家种业产业链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集中展示种业成果、智慧农业、企业品牌等内容;同步设置1700亩“田间展示”,展示四川省农科院、先正达、大北农等158家单位1560个新优品种,涵盖水稻、蔬菜、玉米、高粱;“资源展示”将展示四川近年来收集的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3.6万余份,其中米易梯田红米、凉山黑绵羊等9个资源入选国家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瀚辰光翼参与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 ,携旗下MatrixArrayer移液工作站...等重磅产品亮相,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行业伙伴莅临展位交流指导!会议信息 大会时间:2023年9月8-10日 主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承办单位: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邛崃市人民政府指导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大会地点: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 瀚辰展位展位号:B2-B3大会日程聚焦五大论坛。大会期间将举行第四届“藏粮于技”院士讲堂、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西南五省种业发展论坛、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酿酒作物专用品种产业化研讨会等五大论坛。数十位政府领导、业界专家、企业家作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助力推动四川种业高质量发展。
  • 天府锦城实验室在生物传感与蛋白质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获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检验医学研究中心与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耿佳教授和华西第二医院陈路教授联合团队在生物传感与蛋白质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耿佳教授、陈路教授(左四、左五)与主要作者合影(左至右:陈山川、张丹、张明、王紫纯、唐超)。摄影:谢忱据了解,每个人体内都有超过百万种蛋白质,与水、脂肪和无机物等共同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控制血糖高低;视紫质能够感应光子,对于正常视觉功能必不可少。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蛋白质的异常直接相关,例如缺乏凝血因子会引起血友病;异常淀粉样蛋白斑可损害神经元,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诱因。破译蛋白质信息是探索生命现象、促进人类健康的关键一环。该研究成果阐明了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新策略,实现了对全部20种天然氨基酸的直接区分,提出并验证了纳米孔外切酶实时多肽测序(Nanopore Exopeptidase Real-time Peptide Sequencing, NEPS)方法,为实现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提供了可行途径,展示出生物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的优异潜力。NEPS技术为最终破译“生命天书”、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更快的药物开发提供有力工具,同时代表我国生物传感技术与蛋白组学工具的原始创新能力进入全球前沿方阵。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近年来,成都未来医学城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时代主题,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以临床医学转化为创新原点,专注创新成果转化、孵化。2023年7月,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耿佳教授团队联合卢克锋教授、戚世乾教授、李绘绘教授等团队共同在世界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学术文章,半年后,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耿佳教授团队再传喜报,提出并验证了纳米孔外切酶实时多肽测序(Nanopore Exopeptidase Real-time Peptide Sequencing, NEPS)方法,研发领域成果喜人。截至目前,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成功导入高能级科研团队14支,其中院士级团队3支,聚集研发人才200人;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7篇,注册企业19家。成都未来医学城下一步,成都未来医学城将充分发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及区位优势,搭建集技术开发、概念验证、小中试等功能为一体的成果创新转化平台,打通基础创新源头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护航科技创新策源转化,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助力成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成立!天府新区高校朋友圈再添重磅新朋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b4071951-34fe-4e8d-b338-dc50e7b3f1a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3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33.jpg" width=" 60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0月27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与天津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至此,天府新区已与41所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出席签约仪式。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陈冠松,省教育厅厅长李江,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涛,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参加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d751be29-6ed2-4fea-a27e-65e6fc0607e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44.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介绍,此次签约旨在落实四川省政府与天津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关精神,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和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深化校院地合作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合作互惠、校地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设天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72571aac-e320-4600-8c95-747b27c7988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5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5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天津大学四川创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新研究院将依托天津大学优势学科的科技成果,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为技术与人才核心来源,以科技产业化、科技创新体制为牵引,开展“政、产、学、研、用、金、媒”的深度合作,在成都科学城建设新型技术研发和转化示范基地的创新研究院。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0c9802ff-0e0b-48de-87af-ea7a0d59f62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5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4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cd6fb543-c787-4d87-bb75-1c1fd12534cf.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503.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alt=" 微信图片_202010291035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天津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天津大学领导雷鸣、赵美蓉、贾启君,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省商务厅副厅长乔方,绵阳市游仙区区委书记江彬,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王军,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林锐,天津大学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市、新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天津大学是党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 “985工程”等重点大学建设计划的首批重点建设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万名,教职工5066名,其中院士14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引聚高等院校41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初步形成以中科院系、高校为主体的原始创新集群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天府新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校院地协同创新作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要支撑,聚焦模式创新、能级提升、配套服务、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精准发力,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引聚院校41所,总投资达226亿元,初步形成以中科院系、高校为主体的原始创新集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聚焦模式创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提升协同创新“加速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天府新区坚持高校主导、政府参与、专业机构运营,灵活合作模式,加速项目集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是整体搬迁(新建)落地。积极促进中科系、中核系等9个高水平创新平台整体搬迁新区,其中中科院在蓉单位整体迁建至成都科学城,新建国科大成都学院,实现中科系项目连片成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二是共建新型研究机构。会同高校合作设立事业单位,引入先进管理体系和高层次研究团队,缩减校院地合作磨合期、提升项目运行效率,目前已与清华、上交等高校共建新型研究机构19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三是成立校企合资公司。授权国有平台公司,分别与北航、电子科大等高校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重大事项和日常事务分权分级负责,实现高校优势资源同新区发展需求协同耦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四是研究机构投资设立新公司。鼓励研究机构投资设立新公司,有效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同济大学等11家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在新区投资设立新公司,加挂分院(分所)牌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聚焦能级提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增强协同创新“硬实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加快推动创新资源链式聚集,提升资源要素融合浓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是建设重大平台。制定全国高校院所招引项目分布图,引进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交叉研究平台4个,其中有4个高能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大科学装置初评范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二是汇聚高端人才。提升“1+N”人才政策体系比较优势,吸引科研团队47个、科研人才5000余人,宫声凯、罗先刚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三是支持原始创新。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8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1项,申请发明专利367件,推出创新产品63件,航空航天关键设备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聚焦配套服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营造协同创新“软环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紧扣项目发展和人才服务需求,积极构建高效的产业生态链、专业的公共服务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是强化载体保障。高标准规划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先期启动打造天府海创园、天府5G创新生态科技园等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年内将建成110万平方米,为校院地协同创新提供坚实的载体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设立15亿元规模的天府新区新兴高端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内外知名投资基金合作设立14支专项子基金,基金规模达52亿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坚持“人城产”营城逻辑,全域布局118个“15分钟生活圈”,规划布局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等42个重大功能设施,启动建设华西天府医院、天府中心国际社区等47个重大公共配套项目,集成创新创业云服务平台,实现21项功能“一站式”办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聚焦成果转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打造协同创新“新极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彰显协同创新成果实现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是增强成果转化能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汇聚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孵化载体、技术转移等重点项目50余个,推动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二是拓展技术转移渠道。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已与以色列、克罗地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引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正在争创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三是提升成果转化质效。制定实施《促进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打通“政产学研用”创新通道,培育孵化高成长性科技企业41家,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估值超10亿元,入选《中国瞪羚企业价值榜》60强。 /p
  • 基因测序不能有“江湖味”
    &ldquo 我国应尽快出台基因测序相关实施细则,制定检测技术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检测质量,加强行业监管。&rdquo 最近,针对基因测序领域的再度升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临床专家强调,&ldquo 一些发达国家对基因测序工作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标准和规范 而我国基因测序领域存在一些乱象,有很多机构使用的进口测序设备没有获得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有些机构不具备测序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另外,东、西方人的遗传背景不同,测序工作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检测方法,而要以国人的遗传学研究为基础&rdquo 。   没有针对性的基因测序没有意义   目前,有的广告宣称&ldquo 99.99%的基因准确率&rdquo ,有的机构承诺&ldquo 一滴血知百病风险&rdquo ,有的中心夸口&ldquo 可查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rdquo ,检查费用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ldquo 这中间有不少忽悠的成分。&rdquo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说,&ldquo 实际上,基因检测过程比较简便,它采用荧光定量、基因芯片等检查技术和工具,通过检测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细胞,诊断和预测个体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等。   据陈玉辉介绍,基因测序有三大用途,一是预测遗传病风险,例如,两名聋人结婚,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基因测序预测其子女的耳聋几率 二是明确诊断,例如,有的人身患怪病,研究人员可采用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病因 三是指导用药,理论上,基因测序有助于确定更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ldquo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针对性的基因测序没有意义。临床基因测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仅检测大肠癌易感基因、家族性乳癌易感基因,以及血友病A、B基因突变等特定项目,不建议将基因测序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即使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某些基因对某种疾病存在易患性,也不能断定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rdquo 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肿瘤科欧阳学农教授指出,很多人迷信国外基因测序技术和检测产品,实际上,目前美国开展的肿瘤基因筛查和国内一些大医院的检测方法是一样的。其中,乳癌易感基因BRAC1、BRAC2突变检测在国内已开展数年。BRAC1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乳癌易感基因,该基因突变者在一生中患乳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到70岁时发生乳癌的累积风险达50%&mdash &mdash 80%,并且容易早年发病。不过,即使该基因测序结果提示患癌风险较低,也不能保证受检者不患癌,况且中国女性和欧美女性的基因突变频率等也存在差异。   基因测序领域有故弄玄虚者   &ldquo 从宝宝口腔黏膜中提取DNA样本,就能测出天赋基因、多情基因、害羞基因、酗酒基因。&rdquo 如今,有些家长受到类似不法广告的鼓动,带着孩子进行分门别类的基因检测。对此,全军儿科中心副主任、全军优生优育研究所儿童保健研究室主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明确指出,广告上说&ldquo 保证99.99%的天赋基因准确率&rdquo ,纯粹是不法机构在故弄玄虚。虽然理论上基因测序可获得个人的&ldquo 生命密码&rdquo ,但要读懂这部由密码写就的&ldquo 天书&rdquo ,为时尚早。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基因检测公司夸大宣传,误导了不少人。甚至有一些机构不具备测试条件或采用劣质芯片进行检测。   &ldquo 人类与智能有关的基因或许有几十个、上百个,只知道其中一个基因是无法说明个体智能的。孩子的天赋由多种因素决定,基因检测不能给孩子下&lsquo 判决书&rsquo 。除了一些疾病的易感基因之外,其他基因标准尚没有定论,有赖于科学界继续破解基因功能,积累足够多的、能说明问题的样本。一些新兴的基因检测,比如速度爆发力、性格特点基因检测等,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rdquo 任榕娜强调。
  • 1000万!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首期平台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N5101872023000038项目名称: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首期平台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0,000,0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历天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4月20日至2023年04月25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方式:在线获取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局地址: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大街2560号孵化园A栋3F联系方式:028-81337611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四川正汇恒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吉泰路666号1栋9层910号联系方式:028-6717186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马先生、伏女士电话:028-67171868采购需求.pdf
  • 网瘾基因检测:真事实or伪科学?(图)
    从口腔黏膜提取DNA做基因解码分析,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网瘾倾向?连日来,武汉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一个全新的检测项目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对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提出质疑,普遍认为这是“伪科学”、是“科学算命”。记者调查发现,医学上根本没有“网瘾基因”这一说,所谓“网瘾基因检测”不过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商业噱头”。      ——— 新闻缘起 ———   网民质疑“基因检测网瘾”是“跳大神”   引起网友关注的是一篇题为《神秘的网瘾基因检测:一场正在上演的敛财闹剧》的文章。文中称中南医院体检中心在湖北省首次推出网瘾基因检查,用类似牙刷形状的海绵刷在口腔内轻轻擦拭几下,便能拿到一份自己基因密码的检测报告,就能知道是否有网瘾倾向。   “网瘾基因检测”的消息受到了网友的广泛质疑。有网友说:“小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没网络啊,哪来的网瘾基因?”更有网友戏谑,“如果有网瘾基因,一定就有贪污基因了,录用公务员时测一下,没准避免录用一批有贪污倾向的人。”“有公务员基因检测吗?”“有没有买房基因检测?”还有网友直斥“科学被中国砖(专)家拿来跳大神”了。   ——— 记者调查 ———   网瘾基因检测套餐需要8980元   这个引起网友广泛质疑的项目由武汉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具体操作都是由联合基因公司负责,但是检测并不在武汉进行,武汉联合基因公司只是总部在上海的联合基因科技集团公司的授权代理公司,负责采样,寄送上海检测。公司工作人员称联合基因集团基因检测已运作了很多年,准确率一直高达 99.99%。文中称网瘾基因检测套餐需要8980元,除此之外,还提供4000多元到2万元多种价位的多项基因检测。   在武汉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资料中,基因检测分为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两大类。基因检测为人们对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人们个性化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有效避免临床误诊,为人们健康管理、科学保健提供了客观条件。   宣传册中称:“运用科学的天赋潜能检测加上专业心理测评,系统地对家庭全部成员进行心理、教育环境分析,通过各种参数测评掌握孩子(各项潜能)的实际发展情况,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准确定位孩子的天赋,出具详细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指导方案。”   在“联合基因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不少眼花缭乱的宣传口号,如“复旦大学一批教授创立”,“11年来致力于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事业,迄今资产规模已超60亿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规模人类基因数据库”“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基因技术平台”等等。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恰恰就是这家“联合基因集团”打着发现下一个“郎朗”“刘翔”“贝多芬”“比尔盖茨”的口号,推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时,人们对于其所谓音乐基因、舞蹈基因、运动基因甚至早恋基因等,就已经表示了普遍的质疑,认为这就是打着科学旗号的“算命”。   ——— 专家观点 ———   网瘾的形成不是仅靠基因检测就能断定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邹世清。他说:“网瘾基因”这一说在医学上是说不通的。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实际上是通过基因检测,综合分析儿童的行为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些容易引起上瘾倾向的先天特质,再结合孩子的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因素,来寻找相对科学的解决方案。   邹世清表示,网瘾的形成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不是仅靠基因检测就能断定,但是通过基因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是否具有执着、好动或者自闭等先天特质,以此作为判断是否易染网瘾的辅助手段。   邹世清说,基因检测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分与遗传基因相关疾病的确诊 二是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好发某些疾病,即疾病的风险预测,从而可以提前做好预防 三是对儿童基因的解读,发现孩子的行为特征和某些方面的能力,为家长的教育提供一个辅助的指引。  “网瘾基因”不过是个炒作噱头   邹世清说,体检中心的确为武汉联合基因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患者的咨询和检测。   “我们今年四月开始跟联合基因开展合作。”邹世清说,他已经让他的一些朋友先进行检测,目前做了十几起,在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确诊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可靠性。“我们还会继续观察下去,看他是否具有可靠性。”邹世清说,“我们与联合基因公司还不是正式合作,我还需要继续观察。”不过他也承认,所谓 “网瘾基因”是联合基因公司运作中的一种宣传方式,公司要寻找一种能够被大家所能接受的说法,达到吸引一部分人来咨询的目的。   很多所谓的基因检测项目纯属忽悠   北京市道培医院分子诊断室主任刘红星表示:“很多心理学行为的确和遗传有关,但大多受多种基因影响,距离研究清楚还非常遥远。网瘾这样的行为可能有易感基因存在,但要明确易感基因的指标和意义,还需要很多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即使这部分工作可做,如何提供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也是很大的难题。如果这些工作都不能做好,那就是炒作概念的忽悠了。” 刘红星表示在医院,基因检测是作为临床的重要辅助手段进行的,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另外,要诊断出病人的准确病情,还需结合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体检结果等。刘红星称,尽管自己未接触过网瘾基因检测项目,但对基因检测的“忽悠”深有体会:“有人曾到我办公室推销‘白血病易患风险基因检测’,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从提供的报告单样本来看,只检测3个多态性位点,至于具体哪三个位点,人家保密,就可以得出患白血病风险高低的结论。这个就不是夸大和忽悠的问题了,属于无知加无耻了。”   ——— 延伸阅读 ———   引人争议的基因检测   所谓基因检测,是指从血液或其他体液和细胞检测一个人的DNA的技术。早在20世纪上半叶,遗传学家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基础。特别是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创立后,进一步从本质上证实基因是决定人类生、长、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可以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是,2006年5月18日,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美国科学家发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因此,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   过去几年间,基因检测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美国,已经有十几家公司开始通过网络提供基因测试服务,检测包括乳腺癌、乳糜腹泻综合征、血色沉着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   在国内,则由数十家基因检测公司,不但检测疾病,还检测早恋、网瘾甚至“金婚配”等惊人“神奇”项目。2009年11月,联合基因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博星基因推出“金婚配”检测项目,号称花3600元测DNA就可以找到最佳伴侣,引来诸多争议。
  • 1913万!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N5101882024000013项目名称: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二批)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9,133,7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1月18日至2024年01月24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方式:在线获取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地址:天府新区正兴街道钓鱼嘴社区公卫中心联系方式:6065895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中金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晶科一号20楼联系方式:028-8446919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方先生电话:028-84469198
  • 基因测序,当跳出“包测百病”迷信
    基因测序获批重启,检测机构须避免&ldquo 包测百病&rdquo 式的误导 有关部门也该加强产品上市后质量监管,不能让&ldquo 基因决定论&rdquo 左右人们的思维,成为骗钱工具。   7月2日,国家食药总局表示,经审查批准了两款二代基因测序仪和两款检测试剂盒注册。而在2月,国家食药总局、国家卫计委曾联合将其叫停,理由是这些产品未获得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审批,属于&ldquo 违法医用&rdquo 。   国家食药总局此次批准基因测序产品注册,是对过去管理政策矫枉的再矫枉。因为对经过临床检验已经成熟的基因测序诊断,如对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的诊断,也称&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当支持采用,如此就可以让孕妇不必返回接受传统的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等不太准确和效率低的产前检测,也能避免孕妇冒生下有缺陷孩子的风险。   然而,医管部门现在只是批准基因测序产品注册,它要进入临床应用还需要有更有效的规范管理。所谓的规范管理,既包括价格理顺,也包含对&ldquo 意见误导&rdquo 的规避。   此前基因测序乱收费的现象严重,如过去有的&ldquo 基因检测&rdquo 体检套餐价格达7.6万元。而今为避免盲目叫价乱象,其价格或将维持在3500元上下。这是好事,但要避免&ldquo 隐性创收&rdquo 驱动下的巧立名目再收费。   基因测序同时还面临其他几个问题:一,它不能提供基因综合发挥作用的其他信息,如无法提供表观遗传修饰、&ldquo 垃圾基因&rdquo 的作用和后天环境作用的信息。其二,它可能为人们带来两难选择。其三,它会造成伦理问题。打个比方,如果基因测序显示一名胎儿在未来可能会患癌症,就会把孕妇和家人推入要不要孩子的两难境地。而本质上,基因测序的结果只是种预测,并非现实。   基于此,被官方认定的检测机构必须进行有序引导。基因测序在国内外都有被神化的趋势,有的人宣称它可以&ldquo 包测(治)百病&rdquo ,可以测出&ldquo 天赋基因&rdquo ,在此观念指导下,&ldquo 优势天赋基因检测&rdquo 项目和&ldquo 疾病易感基因检测&rdquo 项目就曾在国内一些医院进行。这自然是种误导。而对正规检测机构而言,当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基因测序的应有,既在收费环节遵循规范,也打消部分人的迷信&mdash &mdash 基因固然主导着人的生老病死,可其作用也只是占30%左右,决定性因素其实更在于外部环境和后天因素。即便只考虑基因的作用,致病基因也要在其他基因和分子的启动下才能发挥作用。   说到底,而今基因测序获批重启,检测机构必须循守规范,而有关部门也该加强产品上市后质量监管,不能让&ldquo 基因决定论&rdquo 左右人们的思维,成为骗钱工具。要知道,科学可造福于人们,但前提是,其使用也必须科学。
  • 国务院总理李强考察天府国际生物城,瀚辰光翼负责人作汇报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考察四川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了解生物产业创新情况,瀚辰光翼负责人作工作汇报。 新闻图片(来源:央视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重庆调研,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四川,李强总理考察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了解生物产业创新情况,勉励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瀚辰光翼创始人张晗博士向总理汇报了团队现代育种上游核心工具研发工作,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瀚辰生物育种工具平台贯穿农业分子育种各环节,实现全流程智能自动化,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上游供应链自主可控,并介绍了瀚辰光翼分子育种高通量检测系统,该设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新闻图片(来源:央视频)在重庆,李强总理察看自动驾驶、数字科技影视演示和“川渝通办”窗口,要求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工作谋划,大力推进交通联通、产业联动、创新协作、政策协同。在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和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李强详细了解研发生产情况,希望企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以先进产品引领行业潮流。 1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考察重庆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详细了解研发生产情况。 新闻图片(来源:央视频) 调研最后,李强充分肯定四川、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 测几滴唾液,提前拿到“人生剧本”?医学专家表示商业化基因检测不能作为临床参考,不可盲目相信
    在口腔内取几滴唾液送至检测机构,不出几日就可以收到报告,祖先来源、性格、天赋、易患疾病,甚至代谢能力、皮肤管理方案都可以“一览无余”,还可以根据“天赋指导”为孩子“量身定制”成长计划,提前拿到“人生剧本”……近来,不少人被这样的宣传吸引,花费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进行基因检测。这样的商业化基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相关结果有没有科学价值?如果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能不能得到保护?记者进行了调查。检测项目五花八门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市面上商业化的基因检测项目五花八门,甚至还可以检测出“恋爱人格”“酒精咖啡代谢能力”等,直戳年轻人的好奇心。更有针对青少年儿童“成长天赋”的检测,踩中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此类商业化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意购买,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消费者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的人表示:“流程方便,出结果快,可以通过报告关注营养和疾病。”“大部分结果比较准,和前阵子在医院检查出的疾病结果一致。”也有消费者吐槽:“我家孩子在三甲医院检测是异卵双胎,这里出报告显示两个孩子数据一模一样,商家是不是压根没有检测?”更多消费者则带着“玩玩看”的心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玩玩,自己玩得也很开心”。市面上基因检测方法也多有不同,有的是收集唾液,有的是拍下手掌和面部照片就行。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李茹恬告诉记者,在医院,如何来进行基因检测是根据检查项目来确定的:查肿瘤相关基因,优先采集肿瘤组织;如果要测胚胎基因,则要采集胚胎组织,可以是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查患者是何种细菌感染,可以采集人体分泌物,比如痰、脓液等。商家宣传的采集唾液,也是一种方式,口腔上皮细胞作为体细胞,同样含有完整的DNA,而看面部、手掌照片就“不靠谱”了。“从科学角度来讲,某个基因可能与人的某些特征相关,如智力、运动能力等。但这并不代表某一个基因的改变,就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陈园园教授表示,基因并非一切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疾病发生过程中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具体检测了哪些基因不得而知,也许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不能作为临床参考,也不可盲目相信。李茹恬介绍,通过基因检测来测定祖先来源,有一定科学根据。例如,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佩博就是通过基因测序来探索生物和人类进化的。但这类技术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且除了检测,还需要有准确、大型的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因此,目前尚没有太大的现实应用意义。临床应用审慎严格随着科技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诊断疾病,还可以对疾病风险作出预测。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罗春玉,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已有近30年,现专注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及诊断。“我所在的遗传医学中心,做基因检测的情况,常常是生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妻准备再育、夫妻双方有遗传病或家族史准备生育、怀孕后产前筛查或胎儿超声异常提示增加遗传病风险等。”李茹恬介绍,医院内有多个科室都会涉及基因检测,目的也不尽相同。个体是否携带某些基因,可以用来判断患者适不适合使用某种药物,用药效果、副作用等,也可以帮助判断患者预后。常见的例如肺癌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胃肠道间质瘤相关的C-KIT基因突变等,已经成为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和调整用药时必须考虑的基因突变。“在医院内进行的基因检测,都是出于医疗目的,同时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即这项检查已经被临床数据证实患者可以明确获益,才有推广的价值。”商业化基因检测带来的负面效应令人忧虑,由于没有专业医疗机构和医生介入,检测结果值得怀疑,乱象丛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十分普遍。检测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有的甚至直接宣称检测准确率高达99%。陈园园表示,商业基因检测采集DNA的过程一般由消费者自行操作,实际上提取DNA过程十分严格,不能有任何污染,在提取和运送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可靠。“样本保存与运送也是一环。”李茹恬说,通常采集的样本会被保存在保存液中,保存液中含有防止DNA被破坏的物质,邮寄过程中还有可能使用冷藏技术,多项手段一起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因检测技术含量高,检测机构都需要专业的资质,普通市民很难辨别,最好通过正规医疗机构或是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来进行,以免“踩雷”。此外,陈园园提醒,基因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商业基因检测属于商业行为,我国尚无法律对检测机构的保密义务进行规范,也可能会导致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监管空白亟待填补我国对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给予了明确的鼓励,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写道:支持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慢性病防治领域推广应用。原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以及原国家食药监局办公厅于2014年6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明确标明了具体的准入标准,同时强调:“在出台管理规范之前,所有医疗机构不允许在临床中应用基因检测技术进行基因测序检查。”但该标准并没有对非临床应用的基因检测进行规定,也就意味着商业化基因检测缺乏明确严格的政策或法律规范。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商业基因检测目前尚缺乏权威统一的标准,各检测实验室根据本机构所积累的基因信息库资源,依据各自的算法对受测者基因样本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果很难有一致性。那么做“基因体检”,从基因角度预测一下是否有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看看将来患病的概率有多少,是否有价值呢?罗春玉告诉记者,一些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父母经常会问,“我们夫妻都很健康,双方家里几代都没有遗传病啊,为什么孩子得病了?”其实即使“健康”或“正常”的人,平均也都会携带2.8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而携带同一种隐性遗传病的夫妻,有四分之一概率生育遗传病患儿,为了尽量避免一些严重遗传病患儿出生,对于正常备孕的夫妻或刚怀孕的,可做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如果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或是有特殊的医疗目的,我们才会建议患者做基因检测。如果是健康人群,我们目前还不主张常规通过基因检测去做疾病的预测,意义不大,还徒增心理负担。”李茹恬表示。商业机构售卖的天赋基因检测,在医生们看来是没有明确科学依据的。“我们表现出的所有性状、功能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但不管哪一种性状或功能,都是由成千上万个基因决定,即使知道一个人的全部遗传信息,也无法预测其智力以及某个天赋。”罗春玉建议家长,一个人某方面的成功或“天赋异禀”,是多种因素决定的,遗传固然重要,但后天的环境也重要。“教育是没有捷径可言的,不管科技如何发展,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国目前仅对医疗机构实施的部分基因检测活动进行了相应规范,对商业化基因检测的立法几乎是空白。陈园园建议,希望国家出台更加细化的规范,从检测机构资质、检测标准、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更好地保护消费者。
  • 1095万!天府永兴实验室(超高分辨率表面形貌及元素表征系统)等一批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SCZZ32-FZC-2023-0157项目名称:天府永兴实验室(超高分辨率表面形貌及元素表征系统)等一批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0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0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项目为天府永兴实验室(超高分辨率表面形貌及元素表征系统)等一批设备采购项目。合同履行期限:以“第六章 二、项目详细内容”表格内的“签订合同后到货日期”内容为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23日 至 2023年03月29日,每天上午9:3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方式:供应商从“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获取招标文件(网址:http://www.sczzzb.com/)。进入“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招标公告—点击欲报名项目采购公告—点击马上报名(具体操作步骤详见《报名操作指南》)。 提示: (1)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份(售后不退,投标资格不能转让) (2)供应商只有在“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完成获取招标文件申请并下载招标文件后才视作依法参与本项目。如未在“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内完成相关流程,引起的投标无效责任自负。 (3)供应商获取招标文件时必须如实认真填写项目信息及供应商信息;若因供应商提供的错误信息,对自身投标事宜造成影响的,由供应商自行承担责任(供应商欲修改报名信息,请于报名截止时间前登陆“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官网修改报名信息)。售价:¥3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天府永兴实验室地址:四川天府新区集萃街619号天府海创园2号地块12号楼联系方式:王老师、肖老师 028-60667713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四川中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吉泰五路88号3栋7层1号(花样年香年广场)联系方式:易老师 028-65783579(报名相关事宜咨询)、028-61380227(采购项目相关事宜咨询)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易老师电话:028-61380227
  • 野蛮生长又未火先衰,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的冷思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JPE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39bac19-257c-4f5b-98f2-078fc9c7eb22.jpg" / /p p   2018年,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可能会倒下一批。 /p p   随着今年7月华大基因上市,让许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也随之迅速进入到大众视野,似乎一个消费级基因检测春天即将到来,然而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 /p p   “据我了解,市面上一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盈利状况堪忧”,一位基因行业资深人对GPLP君坦言,现在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商业模式让他看不懂。 /p p   为何他会有如此判断?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到底怎么了? /p p   消费级基因检测:不能解决痛点的生物高科技 /p p   一大批消费级基因创业者绕开艰深的医疗科研领域,把方向瞄准消费级娱乐市场,开发出了一系列童话般的基因检测产品:检测酒量、检测唱歌跑调、基因检测天赋、基因检测抗雾霾、检测情商、检测二胎智商、检测早恋、检测网瘾、祖源检测等,然后通过互联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p p   GPLP君搜索天猫上基因检测相关的服务商,发现其成交量十分惨淡:最多的月成交量也就是几十单,而大多服务商月成交量的只有零星的几单,甚至有些月成交量为0的。 /p p   为什么刚刚兴起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开局竟是如此惨淡? /p p   “不能和用户建立长期联系,挖掘用户存在的真正问题,这是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遇到的又一大弊端。对于用户来说,消费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难产生粘性。此类单纯提供娱乐加科普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自然不景气。”一位基因检测领域的创业者说。 /p p   不仅市场空间有限,实际上单纯做基因检测本身也很难挣钱。 /p p   “一个基因收集盒子成本几十元,运费几十元,再加几百元的检测、人工成本,如果收费几百元,盈利空间十分有限,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模式。”该创业者说。 /p p   多位基因检测行业专家也表示,这些早期消费级市场的基因检测产品要想实现大规模盈利,仅靠售卖检测产品这一条路非常艰难,最后只能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比如基因检测不采用外包,建立独立的实验室,但是早期依旧成本高昂,企业难以为生。 /p p   基因+模式能否成功? /p p   或许是受互联网加的启发,GPLP君了解到,现在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业开始另一种加——基因+,只要能和基因粘上关系,都成了这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商业模式。比如,保健、美容、医疗,甚至是社交、旅游、教育等等,让“传统产业”借助基因检测进行升级换代,仿佛一加上基因检测就是高科技。 /p p   然而,这种模式背后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科学性实在令人怀疑。以应用最广泛的医疗保健为例,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通过基因检测到用户可能存在的诸多疾病问题,然后基因检测公司针对性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但是,第一步基因检测统计患有该某种疾病概率就很有问题。 /p p   “检测者患有某项疾病的概率是根据统计学统计出来的,”一位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告诉GPLP君,简单的理解,比如研究癌症和人体基因的关系时,首先通过统计大量癌症患者的基因的数据,然后进行比对,筛选出相似的基因,即选定为可能致癌的基因。 /p p   然而,现实情况是,致癌的相关因素有很多,目前人们还无法完全详尽的了解。检测者患癌症概率统计数据是通过以往不断累积数据统计的结果。而随着癌症统计样本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发现更多相似基因位点,患有癌症的概率统计也会发生变化。 /p p   目前,市面上消费级基因检测有两种测序方式:一类是对基因上部分位点进行检测,另外一种是对全部位点进行检测,即全基因组检测。GPLP君发现,目前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大多采用价格在千元左右的部分基因位点检测,基因检测位点越多,往往意味着价格也越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f5059a6-e458-40af-83d3-4ba6470b46d2.jpg" / /p p   前者只是检测部分基因位点,患有某项疾病的概率统计结果的准确度自然要打一个问号 而后者全基因组检测也是充满疑问,因为,目前对于全基因组检测,有多少基因位点检测数据可以作为有效数据利用还不得而知。 /p p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把全基因组检测比作全宇宙,人们目前只认识了太阳系范围。”那位生物学专家还表示,人类患有某种疾病还和环境因素有关,比如肺癌的患病就和大气污染程度有很强的关联性。 /p p   另外,当患有某种疾病检测结果靠数据靠统计逼近真实情况时,优质的数据库变得非常重要。但对于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来说,缺乏优质的数据库是普遍的现象。 /p p   “目前一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公司很难获取优质的、最新的数据库,他们拥有的大多是旧有的数据库,所以很难获取相对准确患病概率统计数据。”一位基因检测行业人士说道。 /p p   事实上,此前就有部分专家表示,实际上医学界对消费级基因测序并不认可,不仅这个问题在中国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此前,23andMe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允许其通过自家 DNA 检测设备向美国客户透露其基因是否潜藏着 10 种疾病状况的风险时,美国人类医学遗传学会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p p   以天赋基因为例,很多检测产品中提到孩子可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但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医学遗传学科研结果证明什么样的基因位点会使得孩子在某方面更有天赋。 /p p   第一步基因检测的统计概率存在问题,而随后的基因+“传统行业”自然则更多的打着生物高科技的旗号,利用用户对生物高科技的信息不对称,当用户一旦深入了解后,或许就像眼下的莎普爱思一样,面临的不仅是商业道德问题,更可能的是商业模式的崩塌。 /p p   这也从正面解释了,缺乏科学性的依据,无法帮助用户解决真正的痛点,成为消费级基因检测难以火热的根本原因。 /p p   数据会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吗? /p p   如果有了优质的数据据,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就能够火起来吗? /p p   这是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甚至包括基因检测行业创业者的心理活动。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基因检测过程中的数据积累,认为这是又一条可行的变现道路。所以现在很多的基因检测公司呼声最高的是,把基因检测数据售卖给药厂、保险公司。但是仔细推敲一下,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变现,或许是理想大于实际。 /p p   以华大基因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的销售收入,主要由四大产品系列构成:生育健康类服务9.29亿,占54% 基础科研类服务3.29亿,占19% 复杂疾病类服务3.83亿,占22% 药物研发类服务0.59亿,占4% 其他收入1061万,不足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b3aa74d-5aec-43c3-9c8d-a69b99ddee3b.jpg" / /p p   作为基因检测数据上市龙头的华大基因,其药物研发类收入才不到6000万! /p p   这跟中国的医疗市场紧密相关——从医疗市场来讲,中国的药物研发空间十分有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统计,在2001年至2016年期间,发达国家有433种创新药上市,只有100多种在中国上市。根据药渡数据索引,自2001年到2016年,CFDA共批准上市一类化学药13个、生物药16个。国人吃的药都是绝大部分都是仿制药,一些知名药厂生产的药也是大都是仿制药,比如修正药业、仁和集团等。 /p p   另外,从数据价值上来说,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数据价值也是十分有限。目前,利用基因数据提供制药的方向主要是靶向药,即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 /p p   “在国内,真正研究靶向药的制药厂或许也就几家吧。”一位制药行业的人士表示,药厂真的需要针对靶向药的相关基因数据,他们会找一些大型医院或是疾病研究机构,他们的数据更有价值。 /p p   GPLP君在前面提到,某个基因和疾病的相关性是通过统计学完成的,但是目前的绝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并不掌握C端患病用户的实际情况,即使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获得大量数据,对于制药公司而言指导性有限。 /p p   所以,华大基因基因数据尚且如此,目前药物研发销售收入也只有不到6000万。可以想见,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数据对于药厂来说,价值到底何在? /p p   最后一个变现渠道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还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确实,基因大数据可以辅助预测疾病发生的情况,帮助商业健康险公司干预参保人的行为,降低其患病风险,提高保险控制效率,降低赔付率。 /p p   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现在基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比照数据库的数据量也远未达到具有准确参考价值的程度。 /p p   当然实际中,是否是忽悠,保险公司不管,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拓展业务还是很乐意的 而对于基因检测公司来说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海量的基因检测数据平台。不过,在这样的考量下,保险公司的一般挑选的是市场上的知名、专业的基因检测公司或机构,比如华大、达安等。原因无他,品牌做的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db54b1c2-1a48-40ef-a7d6-1ee067391521.jpg" / /p p   华大基因的经费投入上也可看出上述差异:2016年,公司投入销售费用3.28亿,占销售毛利的32.75% 投入研发费用1.77亿,占销售毛利的17.67%。研发投入只及其营销投入的一半。体量较小的消费基因检测公司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p p   不能解决痛点,数据又很难变现,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还值得投资呢? /p p   事实上,要看基因+“传统产业”如何对接优质资源,让用户产生粘性,实际的商业化还是可行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是如何进行甄别。 /p p   首先是看创业公司定位什么样的客户。对于一般的客户而言,消费级基因检测很难有持续的消费能力 如果是身体有疾病,一般的消费者大多会去医院等专业机构。而现在消费级基因检测后面的健康管理、美容、旅游等后续服务,也只是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消费。 /p p   其次是创业公司的营销服务能力。这是目前的整个基因检测行业的都面临的一个现状。GPLP君发现,不仅是华大,很多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人员结构都是以销售服务为主,科研比例则很低。高水平的营销团队是决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能否以基因+的方式,让各种优势资源成功对接上到用户。 /p p   另外,有很多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并没有的自己专属的检测实验室,大都采用外包的形式。因而,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是否和行业知名公司、机构合作是也是考察其营销服务能力时的重点。 /p
  • 川籍博士研制三代基因测序仪 100美元测基因 唾液快速查癌症
    作为今年海科会的重磅项目之一,首次举办的“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众多人关注。9月25日,从省长魏宏手中接过奖牌,川籍博士雷明说,这个奖牌是此行最大的惊喜。从川大毕业到留校任教,再到公派出国,雷明博士已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且从事基因测序研究十多年。这次打飞的回国参加比赛,他带来的正是自己的最新研究:第三代快速廉价高通量高精度的DNA测序仪。作为当今最火爆、最前沿的基因检测技术,目前,雷明说,该项技术在国内还算一片空白。这次来参加比赛,他希望能在国内寻找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目前,他已决定能回川创业。  国内富豪打飞的做检测 最贵可达十万美金或许你不知道基因测序,但是你肯定听说过这个新闻。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预防乳腺癌的困扰,预防性地切除了自己的乳腺。而之所以切除乳腺,原因就是她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提前预知到了体内乳腺病变的先兆。这次从美国飞到成都参加比赛,雷明带来的就是目前最火的基因测试技术——第三代快速廉价高通量高精度的DNA测序仪。“每个人体内的基因都是不一样的,譬如某一种药物,有人吃了过敏,也有人吃了完全没问题。”雷明说,这就是体内基因构成不一样。这项技术,通过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可以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如癌症或白血病,运动天赋、酒量等,从而进行靶向治疗。利用这项技术,糖尿病患者不必等到发现胰岛素缺失才开始治疗,如提前预知,一开始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补充的药物或者食物,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就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目前,哈佛的专家正在利用基因测序仪,进行一项名为复活猛犸象的实验。通过提取猛犸象的基因,在试管里培养,植入亚洲象体内,复活猛犸象。而业界普遍认为,基因测序仪未来将和计算机一样普及,成为科研机构、医院等场所的“标配”。雷明说,基因测序用处非常广,目前主要是健康检查,很多国内富豪甚至打飞的到美国做基因检测。目前,这项检测的成本约是3000美金。如果检测的项目很多,花费最高可达到十万美金。  国内已开始临床试点 未来市场可达千亿美金作为四川乐山夹江人,雷明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四川大学度过的。1982年,原本本科学习土木工程的他,成功跨学科,研究生读了生命医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我们那个年代工作包分配,专业无法自己选择。”雷明说,自己一直喜欢生命医学,上本科的时候,就看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所以,这个专业一 开始招硕士,他就立马决定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雷明在川大留校任教,并且参与了国内最早的人工心脏瓣膜研究。后来,他辗转到欧洲、美国,如今雷明所在的机构拥有基因测序方面顶尖的科研实力,并曾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基因测序仪。但目前,这项技术在推广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基因测序还主要用于健康检查,极少进入临床领域。在国内基因测序广为人知的是针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只需要孕妇5毫升血,就可以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指数。不过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发生,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批准109家医疗机构开展NIPT高通量测序临床试点。“这是一个好现象。”雷明说,临床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市场前景有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产值。另一个阻碍推广的原因是,价格偏贵。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第二代测试仪,价格很贵,普遍售价在75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而且检测的精度不够,容易导致误诊。雷明说,他研制的三代测试仪已经取得美国专利,将精度大大提高,而且可将售价降至5万至10万美金之间。未来在体检机构,普通市民花上100美元,就可像验血一样检测自己的基因情况了。“作为一个四川人,此次来参加海科会,我希望能寻找到投资者,让自己的技术在四川落地生根。”雷明说,他希望将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生产基地落在四川。
  • 南方周末:基因测序的灰色江湖
    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27岁的李若不会去体验风靡当下的高科技检测技术&mdash &mdash 基因测序。   2014年5月,一次例行体检中,李若发现自己患乳腺疾病的风险较高。为进一步确定,医生建议她做一次肿瘤易感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通过对被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既可诊断疾病,亦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使用某些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   一个熟知的例子是,2013年,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根据基因测序结果选择手术切除双侧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在中国,更为大众熟知的应用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术。   &ldquo 基因测序是疾病鉴定的金标准,而癌症的发生和抑癌基因、致癌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rdquo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诊断副教授郭奕斌解释。   几乎没有犹豫,李若就接受了检测,她被抽了5毫升静脉血,放入最精妙的仪器解读。30亿个碱基对是她的遗传密码。如文字校对一样,测序仪器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是否有&ldquo 拼写错误&rdquo 。   但她不知道的是,自己所做的这项检测当时已被政府叫停了。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一纸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便在市场上流通开来。未经审批就做诊疗,算是非法行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但这并未浇灭人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两个月后,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掌门人杰伊· 福莱特雷(Jay Flatley)先生就急匆匆跑来中国,并高调表示:&ldquo 我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rdquo   四个月后的2014年6月30日,食药总局批准了二代基因测序产品上市。其中,华大基因的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   &ldquo 为什么包子给张三而不给李四?&rdquo   从叫停到有限放开,中间仅仅相隔4个多月。相比之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首个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审批花了11个月。   &ldquo 这是食药总局在规范市场。&rdquo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评价,但他也曾发表文章质疑总局审批速度过快,过程涉嫌违规。   争议焦点便是华大基因拿到审批的测序仪器和试剂产品都不是在国内生产的。我国规定凡进口设备必须通过原生产国审批,而这几款仪器和产品至今没有得到美国FDA审批。   国内机构也一直在进行国产测序仪的开发。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正式亮相。   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全都采购了国外的仪器和数据库。   &ldquo 包子好吃,这个是没有争议的,现在争议的是为什么给张三包子吃而不给李四?&rdquo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华东某大学教授则认为,&ldquo 这是目前中国科技界纠纷最大的一桩案子。&rdquo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是国内整个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的龙头老大。该机构曾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ldquo 中国部分&rdquo 等多项国际科研任务。   &ldquo 生物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堵是堵不住的。如果完全放开,就会形成井喷的需求。&rdquo 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振宇很理解政府这种放开。   在食药总局叫停到放开基因测序之间,卫计委亦于2014年3月下发试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通知,但对申报条件进行了一定限制。据悉,上百家机构踊跃申报,但业内估计最终获批的将不到10家。   政府的谨慎是有理由的。和中国一样,2013年11月26日,FDA叫停了谷歌参与投资的23andMe公司的基因测序服务,引起了轩然大波。   FDA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一封警告信称,这家公司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出此类声明,由于该仪器的错误判断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发生。   &ldquo FDA相信基因测序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但是,这必须要在FDA的监督下,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rdquo FDA体外诊断器械评价和安全办公室主任阿尔贝托· 古铁雷斯(Alberto Gutierrez)博士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如此说道。   无所不能的检测功能   在政府信号发出之前,这一严肃医疗行为就已经悄然走上商业化道路。一些机构打起了擦边球,原本只能用于科研的检测现在却直接接收客户的血样,自己检测或送去相关检验机构。   据了解,中国只放开了三家机构的临床检验资质,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其他机构只用于科研项目。   李若的血液由医院以科研的名义送去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这家全国规模最大的检验机构为国内30个省份的13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   在这类机构通常是,病人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或护士会告知病人现在有外包的基因测序服务可以做,由病人自愿选择。   一些没有检测能力的基因公司,则会把样品送去较大的检验机构。一方负责推广,一方负责检验。银河基因、基因检测网、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都是如此送检的。   银河基因相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会把样品送到国家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由他们给出健康风险评估报告,&ldquo 检测乳腺癌、子宫癌等易感基因,准确率可以达到99.9%&rdquo 。   另一类接受基因测序的机构则是高级的体检中心,譬如美年大健康。关于食药总局的禁令,基因测序机构自有解读:&ldquo 国家叫停的,只是临床诊疗服务,我们做的是健康咨询报告,跟那个没有关系。&rdquo   还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项目。一些自称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公司,在网页上列出形形色色的检测项目:酒精代谢能力检测、天赋基因检测、气质基因检测,甚至贴心打包出&ldquo 高管套餐&rdquo 、&ldquo 白领套餐&rdquo 。这类检测手续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将自己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或者头发放到采样盒中,快递给检测公司,检测公司会在数日后提供解读报告。   一家公司的客服小姐甚至如是诱惑南方周末记者:您想一下,现在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每个月都要几千块钱,您花一两千给孩子做个天赋基因检测,就知道孩子擅长干嘛了,可以省下好多钱呢!   &ldquo 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之所以众多公司削尖脑袋挤入基因测序市场,更多源于市场监管不完善,定价不统一,市场潜力巨大。   几年前,就有分析师估计,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超千亿。目前聚集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有几十家公司。最出名的便是华大基因,它被西方媒体称为&ldquo 基因工厂&rdquo 。   按卫计委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孕妇,如果一半的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测序,仅&ldquo 唐筛(唐氏综合征筛查)&rdquo 一项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亿~150亿元/年。   而基因相关疾病的诊断市场空间更大。目前,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及线粒体疾病有八千多种,明确与基因变异对应的遗传病有3672种。   &ldquo 中国每年新发的肿瘤病人有好几百万,患病后都需要基因诊断。&rdquo 安诺优达的CEO梁峻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因测序的竞争大幕才刚刚拉开。不管是原来研究技术的,还是资本圈,都很关注这个新兴行业。   然而,基因测序不在卫生行政部门准入的医疗技术项目之列,物价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以李若为例,她为检测20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花了5980元。   在未被叫停之前,慈铭体检公司北京奥亚医院的&ldquo 基因检测&rdquo 体检套餐价高达76000元,检测68项基因的价格为34000元。   博泰基因公司则罗列了17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21种肿瘤易感基因单项检测项目,甚至还有3项儿童天赋基因测试。收费高的近万元,低的几百元,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一项收费4800元。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给出的全项基因检测,也近三万元。   &ldquo (基因测序)的价格和成本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前述业内人士评价道。   没有基因测序解读能力?   相比昂贵的检测价格,更让消费者费解的是检测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慌。   整整30天,李若等到了测序结果。但却令她坐立难安&mdash &mdash &ldquo TP53基因杂合性突变&rdquo 。TP53属于最早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这一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脑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但检验机构的解读却让她一头雾水。&ldquo 根据1~3文献表明,这与乳腺癌风险有显著相关性 根据4~6文献,这一变异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无明显相关性。&rdquo 因此,广州金域检测中心给出的结论是&ldquo 该突变的临床意义不统一&rdquo 。   结果究竟意味着什么?检验机构人员坦陈无法做进一步解答,也无法给出建议,而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们意见也不一,甚至有医生告诉她癌症只是早晚问题。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解云涛主任医师则完全否定了检测结果。&ldquo 这个位点不能说明是突变,只能说是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中心完全是胡乱做。&rdquo   基因测序结果的解读成了目前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众多科学家不愿意推进其商业化的原因之一。   &ldquo 预防性测序还是有争议的,只有少部分基因和肿瘤的关系非常明确。更多易感基因在肿瘤发病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并不清楚。&rdquo 梁峻彬说,他们公司更多地把业务放在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上。   更重要的是,目前各家基因测序机构的测序平台、分析方法、数据库都不一样,这也对最终解读形成障碍。&ldquo 没有第三方的机构可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rdquo 北京一基因企业的总经理说。   &ldquo 在产前唐筛上,美国一般要测出3000万条序列才能下结论,而国内很少有能做过1000万条的。&rdquo 任鲁风说,&ldquo 数据量越低,可能错误率越高。&rdquo   任鲁风指出,(国内检测机构)相互之间都没有参照和评估,各家是各家的。&ldquo 策略是我最多给出风险值,不会确诊。如果真出了问题,有的机构会给检测的人保险赔偿。&rdquo   谁拥有你的基因?   &ldquo 基因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标志,如果有人告诉你或者你的家人基因突变了,你可能会坐立不安。&rdquo 美国的遗传咨询师Bonnie LeRoy会对每一个向她咨询是否需要做测序的人提醒。但这种提醒,在中国几乎没有。   &ldquo 当基因检测公司业务拓展到疾病检测,潜在的利弊都可能会被放大。现在或许还没到健康人去测序的阶段。&rdquo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个体化遗传基因测序中心副主任罗伯特· 格林(Robert Gree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虽然罗伯特· 格林领导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项目,但他一直非常谨慎推荐临床使用基因测序,认为现在对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基因测序的利弊还有相当多的猜测,但数据很少。在他看来,大多基因检测根据变异结果,提供风险评估。但评估并不会改变个人既定的风险类别,也不会改变相应的医疗建议。   另外,检测结果可能增加大众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行为。&ldquo 迄今为止,很少有证据表明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因此(基因测序)提高了。传统遗传学从业者的可贵品质之一是细心的解释和指导,但在现在的基因测序服务中很难想象。&rdquo 罗伯特· 格林说。   南方周末记者以怀疑自己有家族遗传病的风险为由向数十家医疗或体检机构咨询时,对方无一不强调检测能力的专业性,但对可能引起的心理恐慌及解读能力只字不提。   在行业规范相对较高的美国,摆在遗传学家和伦理学家面前的是:医生应该从患者基因中检测何种信息、多少信息应该被告知其家庭,以及谁应该拥有和控制数据。   &ldquo 我强烈建议父母抵制给孩子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除非是经过正式的医学评定,对测试的实用性和限制进行评估后,才可以进行。&rdquo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遗传学首席专家Louanne Hudgins告诫父母们。   &ldquo 等你知道了你的基因信息或者别人的,你是否会用基因配对来寻找配偶?等富豪的基因突变被子女知道了,他们会不会提前为财产争得头破血流?老板知道了有基因缺陷的员工,会不会想要辞退?&rdquo 朱振宇用了一连串的反问。   针对基因信息的保密,美国有很多措施,甚至有些州在出台基因保密法案。但在中国,基因测序的结果都保留在各家医疗机构里,没有成体系的规范。   &ldquo 我们的信息到处泄露,孕妇一进医院,手机号就被卖出去了。&rdquo 朱振宇并不相信基因测序机构能够守密。   寻求规范之道   显然,在基因测序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之前,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行业规范化是先决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只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产品注册的规定规范基因企业的产品注册,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机械的办法,没有考虑基因组医学和基因测序发展的特征和现状。   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正规的基因测序机构。一是以医疗器械的报批程序,通过食药总局的审批。二是申报成为卫计委批准的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这被业内视为一条以产品为主线,一条以应用为主线。   华大基因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后,正在申报更多的基因测序试点和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 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其中,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手生产的新型测序仪向食药总局申请注册 达安基因则与美国LifeTechnologies进行战略合作,以他们的IonProton测序平台申报注册 安诺优达则积极申报卫计委的试点单位。   据任鲁风介绍,美国大量的基因测序单位不是通过FDA审批,而是用一项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CLIA)来规范。目前,美国有近25万个CLIA实验室由另外一个政府机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管理。FDA只管产品,CMS监管服务质量。   &ldquo 应该通过政府的力量吸收最好的技术力量,再聚集专家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rdquo 任鲁风一直呼吁行业标准化,建议学习美国的CLIA模式。他和所在团队也承担了卫计委关于测序技术在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答。而李若仍在寻找更多的医生来解读测序结果的意义,担心着罹患癌症的风险。&ldquo 如果早知道没法解读,我宁愿不知道这个结果。&rdquo
  • 3026万!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N5101882023000061项目名称: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0,263,1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3月30日至2023年04月07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方式:在线获取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地址: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富民路二段177号联系方式:0286065891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中金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晶科一号20楼联系方式:0288446919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方老师电话:028-84469198-853采购需求.pdf
  • 基因测序技术论坛通知
    p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论坛 /p p   由科技部批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5)将于2015年10月27—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除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之外,以“生命科学”和“科学仪器应用及检测技术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也将如期举行。 /p p   “生命科学”学术论坛中“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论坛”由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承办。 /p p   基因测序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因测序仪已发展到第三代,2013年illumina公司Miseg Dx平台,首次通过美国FDA技术认证。基因测序应用火热地展开:无创产前筛查,癌症等疾病基因检测,单基因疾病及染色体疾病检测,靶向基因检测,天赋基因检测,亲子鉴定等。国内从事基因检测机构不断增多,如雨后春笋。 /p p   为总结交流国内外基因测序技术及应用进展,促进国内基因测序技术及仪器发展和提高,兹定于2015年10月2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E232A会议室举办“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论坛”。 /p p   届时将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有关厂商作专题介绍。热烈欢迎有关厂商、应用单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参加会议,交流互动。为加速发展我国基因测序技术和仪器献言献策。 /p p   一、会议组织 /p p   主办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p p   承办单位: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p p   二、会议内容 /p p   (1)国际基因测序技术进展 /p p   (2)我国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路径及行业标准 /p p   (3)我国基因测序仪自主创新技术进展 /p p   (4)廉价、快速基因测序仪 /p p   三、会议时间、地点 /p p   1.会议时间:2015年10月29日 /p p   2.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E232A会议室 /p 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p p   四、会议费用、联系方式 /p p   本次会议参会、听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厂商报告及仪器展示、宣传等费用另行通知。 /p p   联系方式: /p p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p p   联系人:孙远芬、翟立国、林鸿凭 /p p   电 话:010-89941369/89941386/68410135/68410137 /p p   邮 箱: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p p /p
  •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但其真实价值几何?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Life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继第一篇文章《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之后,以下为柴映爽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1.水晶球只是童话——风险评估预测为何不靠谱  人类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好奇一直存在,基因测序可否用来做患病风险评估,成为一个预测未来的水晶球?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反正人生都是在各种概率中前行。但实际上能用于指导实践还是有很多疑问。首先要确定个体基因测序的结果是否偏离了正常人群,就要有一个统一、科学、标准的数据库,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是自己构建数据库,加入临床上确认的和科研上研究比较多的一些突变位点,受检者测序后和这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出现这些突变。然后根据这些突变发生的情况,给出一个患病的百分比概率。但是,问题在于:1)这个数据库是否可靠,很难证明。有相关性也不代表就是因果 2)已明确和临床疾病有关的突变实际上是相当少的,很多突变即使有了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发病 3)除了遗传病(如罕见病)以外,大部分疾病是多基因相关,并且和后天环境也很有关系,单靠基因测序并不能够完全模拟发病的所有相关因素 4)这个百分比概率是用什么软件模型算出来的,软件是否靠谱,很难说。即便说个体的患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了5个百分点,是否说该个体就有更高的患病可能,很值得商榷,对临床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概率并不能用于进入临床诊疗标准。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几乎每一家公司测出来的疾病风险都不同。目前的风险评估预测,除了影响心情以外,没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一些什么儿童性格基因和天赋基因商业检测,更加荒唐。学术界至今没有公认哪个基因跟天赋有必然联系,拿着一些发表的探索性研究文章,就说是业界证实的结果,忽悠行业外的老百姓赚钱,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2. 是否应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从科研角度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就不是了。除了遗传病以外,目前很多基因和疾病的关系都只是“可能”,还没有定论,即便是BRCA1,也只能说近乎“公认”跟遗传性的乳腺癌有关。一堆解释不清的测序结果,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没有意义,病人却因此要承担更高的检测成本,未来不会得到卫生政策部门的赞同。检测某肿瘤,是否一定要测一大群基因?和肿瘤的关系都明确相关吗?这些基因对该肿瘤的诊治意义有多大?临床诊断指标,“多”不重要,“明确”才最重要,有多个明确相关指标,则是好上加好,利于综合判断,而做多少检测,还要从临床实际判断出发。这就好像你发烧咳嗽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除了给你验血常规以外,又给你查生化全套,又给你查SARS病毒,又让你去做包括PET CT在内的所有影像学检查看看是不是癌症,末了再来个骨髓穿刺查白血病,因为癌症和白血病也可能引起发热,会不会有人接受呢?具体工作中,医生还是会结合病人主诉、流行病学资料、病人经济能力、生活行为、前期治疗观察等因素,确定首选检查手段,根据经验分步进行鉴别诊断。所以,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目前给临床带来的无所适从要多于指导意义。更不用说应该测多少倍的深度,这方面连个标准都没有。各种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库,跟大量的重要临床数据(如肿瘤大小,家族史,药物使用,其他诊断数据)没有足够关联,因此未来也不一定有用。  医生的诊疗,会包括通行的标准诊疗和标准流程之外的探索性诊疗两部分。后者是医学进步的动力,但在当前中国的医患环境下越来越少。尽管如此,对于标准诊疗无解的病人,医生会尝试非常规的诊疗寻找突破,这种极端情况下全基因组测序是有一定价值的。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例子,无法确诊或治愈的病例,通过测全基因组后发现了某个突变,根据该基因突变对应的蛋白质功能和表观性状,最终得到确诊或是找到了某种对应的药物(用于其他疾病的或是还没上市的)。但是也有测了全基因组什么办法也没找到的,比如说乔布斯同志。这种诊疗不能成为目前医疗的主体,因为不确定性太多,它没有办法替代现行的医疗模式。  3. 任重而道远——生物信息学的瓶颈  高通量测序是通过把提取的样品DNA打成小片段,在机器上进行大量平行测序,然后将读取的序列信息拼接成完整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这里需要很多的生物信息学工作。因此,在拼接的过程中难免有算法误差,另外打碎DNA片段的实验步骤也有重复性的问题。由于突变位点不是每一次测序都能测到,因此需要测很多次,有时候甚至测到上千次,这也是高通量测序会产生海量数据的原因。测到目标区域的平均次数称为测序深度,如测100次就称为100×(倍)的测序深度,专业一点来说是测到的碱基总量除以基因组碱基数量的的大小。患者得到的数据,到底是30×还是100×还是2000×测序来的,一般人不知道。而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出的突变,是真实存在还是测序产生的误差,也见仁见智。目前来说,到底要测多少倍才算比较准,都是按照业界通行的理解来进行的,在临床应用上尚没有法定的标准,也给如何统一各家公司自己的数据库出了个难题。如果这个数据库要用于治疗目的,那么是在什么临床环境下测的数据,也很少有人提及。  另一个是海量数据带来的计算机存储问题。人类基因组3.2个G,测50倍的通量就要160G,光数据存储一个小硬盘就用掉了,想发展大数据,搞云计算来比对,以现在的网络传递起来还是很慢的。做科研还好,但在临床上,基因组数据带来的效果还不足以无视这些额外产生的计算机集群负担,有点像互联网之初要用Modem等待漫长的滴答音后才能接通Internet一样,影响了公众对互联网的接受度。这方面的瓶颈也许要等到新的技术出现才会突破,如新的图形存储格式,新的算法,新的通信协议,等等。或是新的测序技术出现将现有的生物信息学过程彻底抛弃。  目前的生物信息学解读主要还是侧重于测序结果的解读,随着HTML5协议的出现,可视化的基因组学浏览器已经有了很多发展,界面更加直观,也减轻了很多后台服务器的负荷,但是还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并没有完全发展到临床信息的解读,因为这个同时需要很深的临床专业知识。仅仅是基因测序的结果拿给临床医生看,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看得懂,在临床的应用程度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医生如何向病人解释他为何根据基因测序结果要采取某种临床干预。大多数临床医生更希望把基因测序作为一种标准化操作工具,而非了解该工具本身。而目前基因测序的数据结果到临床医生工作中的直观指导,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基因组数据无法被医生搜索、共享和理解。临床客户的两个基本诉求:“安全”和“标准”,基因测序尚不能实现。数据格式标准不能统一,临床指征与基因检测结果关系的专业数据库的缺失,使得基因测序在临床应用上受到生物信息学的很大束缚。  4. 肿瘤基因测序难以大范围推广  肿瘤的基因测序是当下的一个热点。由于肿瘤和基因组有一定的关系,使得行业外产生了很高的期望值。但它有两方面的主要瓶颈:临床机理和临床操作。目前市场上肿瘤基因测序有肿瘤的靶向治疗指导和肿瘤的易感性基因检测。肿瘤的易感性基因检测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严格来说没有临床价值,因为肿瘤与基因关系的基础理论仍然不足,可临床确认为高度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基因几乎没有,单是“肿瘤易感性基因”这个有因果意味的定义就很有问题,作为肿瘤的大面积常规筛查说服力有限,即便做了,基因结果和肿瘤的确切关系也根本说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肿瘤易感性基因检测不是一个合理的方向。肿瘤的的家族史倒是跟遗传有关,但像遗传性乳腺癌检测与其说是肿瘤基因检测,不如说是广义的遗传病基因检测更好解释些。相对而言,用于靶向用药指导的意义比较明确,但这个市场会被定量PCR和常规一代测序分走一些,另外人种和地域可能会影响对同一基因的突变位点的选择,没有标准。现在的靶向药物类别不多,进入标准指南的就是肺癌的EGFR和ALK基因,转移性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和黑色素瘤的braf基因检测,其他的基因靶点检测都属于医院自行开展,测算市场刚性需求时比较容易有水分。一个与学术无关的现象是,即便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药物可能无效,病人若没有其他选择,还是可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该药物,使得基因检测的意义可有可无,导致医生做基因检测的动力下降或动机改变。  在临床操作层面,目前肿瘤基因测序没有专门的收费标准,基本上都是套用按位点做基因测试的收费标准来的,各省物价,一个位点在250-600元不等,这个价格对高通量基因测序来说不合算,但由于高通量测序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一次性测很多位点,因此一般来说是按照多个位点进行收费,限于病人经济承受能力,一般市场收费在4000-8000元不等。这方面该测多少位点,收费怎么计算,还缺少相关的政策。另外,肿瘤基因检测临床实施并不方便(血液肿瘤除外),区别正常突变和肿瘤基因突变对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肿瘤的基因组不稳定,常产生耐药突变,作为疗效检测的话,需对肿瘤病人多次肿瘤部位取样活检,无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操作难度。而且,是否要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一同测序,这部分收费是否要病人承担,政策上都没有定论。  最近液体活检受到重视,是指在外周血中寻找脱落或凋亡释放的肿瘤细胞DNA(ctDNA)进行基因测序。这种取样方式大大好于组织取样,长远来说可能适合癌症复发的早期检测,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比较遥远。循环肿瘤细胞DNA是不完整的DNA碎片,需要大量基因测序,大量的生物计算拼接,误差不好控制。还有怎样确保减少假阳性,和肿瘤目前的TNM分期如何对应,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时间。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ctDNA结果提示肿瘤,但病人去做了PET-CT也没有发现病灶,病人该怎么办。相对而言,寻找循环肿瘤细胞(CTC)辅助以基因测序验证可能是一个比较有希望的方案。CTC可以得到完整的肿瘤基因组,作为诊断指标在临床上也容易界定,不过如何保证CTC的捕获效率,目前没有最理想的方法。  总之,肿瘤的机理过于复杂,基因测序和实施临床干预还不能顺利对接,操作层面和政策层面还有很多困难,远非理想的应用状态。从远景来说,随着靶向药物的开发和肿瘤免疫的进展,基因检测的需求长期存在。但目前还受制于大数据如何积累,如何搜集标准标本,如何建立大分析平台,短期内无法解决。一部分临床需要的基因检测用更简单便宜的PCR或FISH即可解决问题,并不需要高通量测序。当下很多人热衷于用科研思路去解决临床问题,但医疗不同于科研,必须考虑很多的社会人文因素。而肿瘤这样一个热点市场,作为一个公司要长期生存的话单纯依赖这方面业务需要谨慎。等到这些瓶颈解决有希望盈利的时候可能又出现新的替代技术了,这是一个受到很多关注但技术路线变化可能性非常大的市场。  4.最大的瓶颈—全社会的认知和现行医疗体制  医学本身并不是面向大众的科学,基因科学更加小众。基因与疾病的关联的社会认识程度还不高。大部分患者、医生、政策部门、投资人,都不是很了解基因测序的知识。普通老百姓很难说清楚基因是怎么回事,有些人还以为遗传病就是精神病,大量临床医生对基因测序的理论基础也很难理解,何况这个技术还在不断更新。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基因测序在未被充分检验之前就投入了医疗这个高度监管行业的应用,某种程度上讲是危险的,对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的误读误用,会影响其本身健康发展,损害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所需要成长的空间,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全社会还需要更多参与到基因科技的普及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量的大增,今天患者越来越参与到对他们自身诊疗的决策过程中,知识程度的不对称和诊疗话语权的分配无法协调,也是今天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传统医疗体制正在变化的时代,基因测序若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实施,会被拔苗助长,最终和体制不能结合而失去发展。基因测序用于临床干预来说很多结果还很模糊,又不能带来健康行为的根本改变,相关的法规也还缺失。临床诊疗过程需要的是基因测序的临床解读而非技术解读,但目前实施医疗的主体——医院和临床医生,对这一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之外的技术还需要学习,而基因测序的检测提供者只提供技术,临床应用责任因为缺乏相应法律保护而没有承担主体,这一体制瓶颈约束了基因测序的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为了解决基因测序结果到临床应用的连接问题,2015年成立了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开始了遗传咨询师的定期培训班,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但如何应用于医疗实践,还缺少合理的制度支持。如何对临床标本的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标准化描述、评估和溯源,是当下医疗体制的瓶颈。生老病死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在相应的瓶颈没有突破之前,基因测序只适合少部分地用于医疗实践,绝不适合在全社会推广应用。  未完待续,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系列报道: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三):什么才是护城河?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四):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柴映爽,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和国家CDC病毒所基因工程学硕士。曾在欧美制药公司工作,2004年初进入Life Technologies 的前身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十年来中国基因科学和分子诊断的飞速发展。个人兴趣在于研究基因科学的最新成就,致力于推动成熟的基因科学成果进入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受益于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供职机构无关。
  • 基因检测揭示生命奥秘 各国新成果层出不穷
    p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该技术可以检测个体特征,如种族、血型、天赋、酒量等 此外,该技术还能够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遗传疾病的风险评估。有了基因检测技术,人类将可能预知未来健康与否。你想要检测一下吗? /p p   近日,日本开发出一种高性能基因检测装置,利用它对样品测定10分钟左右,就可检测出是否含有流感和诺瓦克病毒等。检测时需在样品中加入荧光物质,采用高温和低温交替的方法增加基因含量,用以检测目标病毒。普通手机电池就能驱动此装置,可随身携带,重量仅约500克,但灵敏度极高。预计这种基因检测装置会应用在感染病症的病发现场和医疗现场,以便及时确定病况,制定防止感染蔓延的对策。 /p p   未来的宝宝是否健康,是准爸妈们的心头大事。英国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此前研发的“胚胎植入前基因样本检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提前确定家族遗传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医生提取一个细胞,通过试管受精的方式,检测胚胎基因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可排除近200种遗传缺陷。这比怀孕后检测出遗传病再采取措施的方法超前许多,避免流产对家庭、夫妇双方造成伤害。目前已经有许多夫妇通过胚胎基因检测,怀上了健康的胎儿。 /p p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渐渐在社会普及,美国一家基因测序公司开发了一款“遗传学应用商店”软件。这款软件通过向广大用户收集基因,建立起庞大的基因库。之后对这些基因进行测序与分析,储存分析结果,用以解答用户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擅长长跑的基因,就可以向这个软件发出询问。随后,该公司会采集你的基因进行测序,通过与相关基因比对得出分析结果,回答你是否拥有长跑的先天性优势。 /p p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与性能,储存着人们生长、衰亡过程的全部信息。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将带领我们一同揭示生命的奥秘。目前人们不但检测基因,还在研究怎样修改基因。未来,基因编辑技术甚至可能拯救那些被绝症判了死刑的人。 /p p br/ /p
  • 天府齐聚 创新疫谈—2022疫苗创新高峰论坛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建立连通中西部的枢纽城市,也是为了推动成渝地区的生物产业发展,突破新型疫苗的技术壁垒,促进国内外疫苗企业的交流,在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的指导下,由成都市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联合佰傲谷BioValley共同举办的2022 疫苗创新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6月1-2日在成都举办。本次会议将重点邀请相关监管部门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共同参与,聚焦重组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等多种疫苗品种,从疫苗生产工艺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临床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积极推动产业上下游的交流,携手打造全链条疫苗产业,形成疫苗企业协作网络,协同解决疫苗创新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信息大会名称 | 2022 疫苗创新高峰论坛大会主题 | 天府齐聚 • 创新疫谈大会时间 | 2022年6月1-2日( 周三-周四)大会地点 | 四川 • 成都大会规模 | 500+指导单位 |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主办单位 | 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佰傲谷BioValley论坛亮点论坛参会群体大会框架精彩议题已邀嘉宾阵容合作媒体参展/学术交流/媒体合作联系:18017839520(微信同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