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提升计划

仪器信息网提升计划专题为您整合提升计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提升计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提升计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提升计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提升计划话题讨论。

提升计划相关的资讯

  • 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
    关于启动“2012年度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企业研发机构:   为进一步加大对我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活动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现启动“2012年度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12年8月1日至8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支持范围   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企业类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三、专项支持方向   围绕企业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支持一批面向产业化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一批面向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开发能力强的企业研发机构。   四、专项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作为引导性科技经费,采取“点面结合、择优支持”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五、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依据自身研发和创新情况,可选择A类或B类任一类进行申报。   A类:面向产业化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机构   申报单位是指将原始创新或战略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集于一体,从产业技术源头创新起步,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创新机制,具有高科研投入、高强度研发、高水平创新,掌握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话语权的领军型新兴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   具体申报条件:   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取得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原创精神和源头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   其中表征“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并不限于:上年度获得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 近三年参与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或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专项(如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973计划等) 近三年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国际奖项,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入选2009-2011年度中关村示范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及示范项目等。   申报单位符合以上条件即可申报专项。   B类: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开发的企业研发机构   1. 申报单位上年度有自主创新成果产出,包括:国家技术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动植物新品种、国家一类新药、国家秘密技术等成果   2. 独立法人研发机构2011年度总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20%,经济效益良好 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其母公司2011年度总收入在1亿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5%,经济效益良好(研发投入强度为2011年度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须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出具相关证明)。   申报单位必须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条件方可申报专项。   六、申报材料   1. 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   2.申报书附件清单   注:以上申报材料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分支机构须加盖母公司公章)。   七、申报流程   1. 网上填报。登陆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网站(http://124.207.102.86:8080/identify/)首页“北京市科技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网上填写《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并下载打印。   2. 报送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使用A4纸张打印并签字盖章(分支机构须加盖母公司公章),一式六套,胶粘装订,同时将所有原件一并提交至受理机构查验。   八、受理机构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联系人:房晓丽 徐亮   咨询电话:62611720/62619925-809/811 13681034379   E-mail:yfjg2011@126.com   地址:海淀区苏州街甲49号(北京市工商局对面)   附件   1.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A类).doc   2. 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B类).doc   3.申报书附件清单.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年7月31日
  • 海能大学“飞鹰计划”领导力提升工作坊进行中
    历经12年的快速发展,海能团队规模日渐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海能家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团队的骨干与管理者,令人兴奋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近日,海能大学“飞鹰计划”领导力提升工作坊首期于山东海能科学仪器产业园开班。“飞鹰计划”旨在助力管理者领导能力的提升,促进个人能力发展、团队不断进步,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本期“飞鹰计划”将会持续6周时间,学员包括公司各个区域,不同部门的骨干人员,大家聚在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课堂上,大家抱着求知进取的心态,认真汲取知识。导师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大家正确进行角色转换,从客户角度换位思考,使大家在体验式学习中掌握相关技巧,以便今后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追求客户极致体验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通过此次“飞鹰计划”的锤炼,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扎得深,落得实,走得稳,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为行业和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通知   工信部节[2014]4号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加强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我们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1月3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制定本提升计划,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   一、区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也是污染物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之一。据测算,201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638万吨、氮氧化物685万吨、烟(粉)尘421万吨,均占全国相应总排放量的30%左右。其中,工业排放二氧化硫577万吨、氮氧化物502万吨、烟(粉)尘354万吨,分别占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0%、73%和84%,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区域内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分别占工业排放的24%、22%和49%,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   近年来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但仍有大批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装备未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大气十条》“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要求,编制并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对实现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目标,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末端排放量,全面提升区域内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增强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思路   坚持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原则,以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和控制排放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广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全面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确保完成行业排污强度下降目标,促进区域环境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可实现年削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25万吨、氮氧化物24万吨、工业烟(粉)尘11万吨、挥发性有机物7万吨。具体分解指标如表:   三、主要任务   在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焦化、石化、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推广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实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一)钢铁行业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镁法、循环流化床等技术,主要实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改造,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   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覆膜滤料)、电袋复合除尘器、移动极板除尘器等技术装备,实施高效除尘技术改造。   (二)有色金属行业   采用动力波(或高效)湿法脱硫、有机溶液循环吸收脱硫、活性焦脱硫、金属氧化物脱硫等技术,实现制酸尾气等烟气脱硫技术改造。   采用铝电解槽上部多段式烟气捕集、新型电解铝干法净化、重有色金属冶炼湿法改干法等高效除尘技术措施,实施除尘技术改造。   (三)水泥行业   采用水泥炉窑低氮燃烧、分级燃烧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等技术,实施脱硝技术改造。   采用高效低阻袋式除尘技术,实施除尘系统改造。   (四)焦化行业(含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   采用HPF工艺、栲胶工艺(TV)、真空碳酸钾工艺、FRC工艺等焦炉煤气高效脱硫净化技术,实施焦炉煤气脱硫改造。   采用袋式除尘器(覆膜滤料)等高效除尘技术装备,实施除尘地面站改造。   (五)石化和化工行业   采用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油罐区、加油站密闭油气回收利用技术、吸附吸收技术、高温焚烧技术等,实施有机工艺尾气治理技术改造。   采用高效密封存储技术、冷凝回收技术、吸附吸收技术、高温焚烧高效脱硫除尘技术等,实施化工含VOC废气净化技术改造。   (六)装备制造业   调整燃料结构,采用高温低氧燃烧等先进燃烧技术,减少锻造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 使用高效混砂机配合袋式除尘器,从源头控制铸造粉尘排放 采用整体通风空调式、集中式、固定式、移动式等烟尘净化措施,对焊接、切割烟尘进行综合治理。   (七)工业锅炉   实施高效节能锅炉系统改造,推广高效煤粉技术,鼓励建立集中式锅炉专用煤加工中心,改善工业燃煤品质,对燃煤工业锅炉实施湿式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高效除尘技术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区域内中央企业,一是要根据本提升计划,2014年6月底前完成本辖区和本企业集团实施计划制定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是要加强指导和考核,督促有关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三是要每年年底前报告计划落实情况。   (二)做好技术支持和信息咨询服务。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咨询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技术引导、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交流研讨等工作,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促进区域工业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文章转载自:工业和信息化部
  • 战略地位提升 “新上药”启动中药业务新计划
    “新上药” 将充分利用优势,在中药产业发展上大展拳脚。昨日,该公司与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签署了有关服务中医和服务社区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实质性启动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医学术传承工程建设、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等事项。此举被业界视为“新上药”在其未来三年中药业务发展策略初步明朗的前提下已开始有所动作。   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而整合了上实系旗下主要医药资产的“新上药”,其中药产品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拥有包括“雷氏”、“神象”等在内的富有历史价值的品牌产品,但其年产值目前仅占了“新上药”总产值的10%强,面临着需要进一步壮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上海地区具有良好的中医药发展基础,既拥有包括与中科院共建的上海市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级与上海市级的重点研究室,又有一批孕育高级人才摇篮的院所,如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中心之一的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还有包括曙光、龙华、岳阳等以中医治疗为主的三级甲等医院,它们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重要地位。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对此表示,我们要充分用足这样的社会资源优势,根据现已明确的中药与西药兼顾发展的战略构架,把中药业务提升到“新上药”产业发展重要一翼的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   据了解,“新上药”现已大体确定了未来三年中药业务发展的行动计划,主要思路是在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而提高营运质量的同时,将突出特色,坚持服务中医、服务社区,在中药材基地建设、饮片质量提升和传统经典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并将“雷氏”、“神象”等品牌的中药健康产品通过渠道建设,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据吕明方介绍,“新上药”今后将有一系列加强与上海中医界的密切合作的举措,包括启动实施“中医学术传承工程”,加强中医学术流派的临床研究,积极拯救和保护近现代具有海派特色的优秀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等,加强经典验方的筛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中成药的研制上台阶。
  • 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关键举措,标准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通知》,进一步提升能源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结合能源领域做好碳达峰工作有关实施方案,突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能效提升和产业链碳减排等重点方向,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完善有关能源技术标准规范,加大新兴领域标准供给,加快标准更新升级,不断提升标准质量,为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二)工作原则需求牵引、重点推进。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支撑能源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突出重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能效提升和产业链碳减排等直接相关领域标准化。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减排相关共性基础标准制修订,抓紧完善能源碳达峰急需标准,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标准要求和标准质量,有效满足能源转型标准需求。协同联动,务求实效。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坚持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切实发挥标准在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引领、支撑和规范作用。系统布局,协调一致。系统谋划布局涵盖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统筹推进能源行业标准与国家、团体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的新型标准体系建设。(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建立完善以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标准体系,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分布式能源等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和消纳利用。——制定一批新兴技术和产业链碳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健全相关标准组织体系,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产业链相关环节标准全覆盖。——修订一批常规能源生产转化和输送利用能效相关标准,提升标准要求和水平,助推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能效提升。到2030年,建立起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紧密协同发展,能源标准化有力支撑和保障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二、重点任务(一)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加快完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标准。抓紧完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加快制定海上风电开发及多种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等就近开发利用相关标准制修订,建立完善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标准体系。制定风电机组、光伏组件退役回收与再利用相关标准。完善水电和抽水蓄能相关标准体系。围绕重大水电工程进一步完善升级相关技术标准,加快推进高水头、大容量水电开发相关技术标准储备,持续完善水电智能建造、信息化和数字化、水电机组设备更新改造、增效节能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加快推动流域梯级综合调度与安全应急、水电可持续发展后评估相关标准制定。完善抽水蓄能及水电梯级融合改造技术标准。结合水风光综合能源开发利用需求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继续推动生物质能源(含生物质发电、生物制气、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成型燃料等)转化利用、地热能开发利用、海洋能开发利用等技术标准制修订,开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热泵、清洁炉具等清洁供暖标准研制。进一步完善核电标准体系。打造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标准体系并推进自主标准应用实施,开展高温气冷堆、快堆等具有四代特征核电技术以及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等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重点提升核安全相关技术标准水平。专栏1 非化石能源标准化专项行动1. 风电光伏标准体系完善行动。依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及海上风电基地、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设立标准化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国家新能源实证实验平台的作用,抓紧补充完善一批标准,形成完善的风电光伏技术标准体系。2. 水风光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标准示范行动。依托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结合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开发, 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并开展示范。3. 抽水蓄能专项标准完善和示范行动。结合抽水蓄能电站大规模建设以及各种新形式抽水蓄能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完善抽水蓄能标准体系,加快相关标准制修订并开展示范。4. 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标准应用实施行动。依托后续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项目建设及在运核电厂,组织自主核电标准应用实施和采标率检查。(二)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标准需求和现有标准的适应性研究,持续完善涵盖新型电力系统分析认知、规划设计、运行控制、故障防御、网源协调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强新能源发电涉网安全标准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特高压交、直流标准体系建设,为主干网架和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提供标准支撑。大力推进智能配电网标准化,完善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与多元化负荷灵活接入等标准,提升配电网智能调控和双向互动能力。加紧完善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标准,加强多能互补、多能转化及综合利用、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标准制定。推动构网型柔性直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构网型直流性能及检测等方面核心标准研制。持续推动电力需求侧资源开发、应用等配套标准研制,有效拓展电力系统调节资源。建立和完善虚拟电厂标准体系,推进虚拟电厂领域重点标准制修订。推动电动汽车、换电站等可控充电负荷纳入电网优化控制,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等灵活性调节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能源消费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推动用能侧电气化标准制定,助推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协同发展。推进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基础及通用标准、市场接入技术标准、电力市场业务技术标准、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标准等重点标准制定。专栏2 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专项行动5. 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专项研究和示范行动。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和建设,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研究,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输配电网、微电网、构网型柔性直流、需求侧响应、电气化提升、电力市场等领域制定一批标准,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开展标准化示范。(三)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根据新能源发电并网配置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需要,抓紧建立涵盖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全流程以及安全环保、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内容的标准体系。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等标准。加快推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储能电站安全等新型储能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及时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全面推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标准制定协同发展。专栏3 新型储能标准化专项行动6.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行动。完善储能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印发《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结合产业试点示范项目经验,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四)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氢耦合、燃料电池及系统等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氢能质量、氢能检测评价等基础标准。专栏4 氢能标准化专项行动7. 全产业链绿氢标准完善行动。完善氢能标准管理体系,开展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和标准化顶层设计,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开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安全标准研究,结合产业试点示范项目经验,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五)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组织推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绿色高效生产转化和利用相关标准制修订。重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生产、利用和石油炼化等领域节能降碳相关标准提升,进一步提升煤电、煤炭深加工能效相关标准,完善和提升石油炼化能效相关标准。进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气相关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水平,完善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加强煤炭和油气开发、转化、储运等环节余热、余压和冷能等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标准要求。推动完善煤炭和油气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电力输送能效标准,结合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研究,推动一批新型节能环保电力设备和材料相关标准制修订,进一步提升电力输送关键设备的能效标准。推动负荷侧再电气化能效标准提升。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基础性标准研制,重点推动综合能源服务规划设计、能源综合利用、能源服务、能效监测与诊断、能源托管与运营、系统运行质量、服务质量评价及能源与多领域融合等标准研制。专栏5 能效标准提升专项行动8.煤电能效标准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煤电机组能效和灵活性等标准,明确考核约束和关键配套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结合煤电“三改联动”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9.煤炭深加工能效标准提升行动。依托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煤炭深加工能效标准,结合煤化工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10.石油炼化能效标准提升行动。依托炼油行业“能效领跑者”行动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化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炼化产业技术改造标准,持续推进炼油行业能效提升。11.电力输送能效标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电力输送有关能效标准,依托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展示范,助推电网线损率进一步降低。12. 综合能源服务标准提升行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结合试点示范项目,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六)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与国家标准协调加快构建能源领域碳减排标准化管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能源分行业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完善能源领域碳排放核算核查、碳减排量化评估、减污降碳控制监测等标准,研究开展能源装备重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研制。服务建立国家碳市场机制需求,加快能源企业碳交易、抵消机制等关键标准研制。围绕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有关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需求,加快推进相关标准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推进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封存监测、泄漏预警、驱油等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加快完善能源产业链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推进能源各领域数字孪生、能源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标准制修订。专栏6 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专项行动13. 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开展能源产业链分行业碳减排标准体系研究和标准化顶层设计,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一批碳减排标准。14. CCUS标准体系完善和示范行动。依托重点CCUS项目,有序开展CCUS、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循环降碳等技术标准研制和示范。15. 能源装备碳足迹标准体系完善和试点示范行动。开展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体系研究,有序制定分行业典型装备碳足迹核算、评价标准,针对典型能源装备开展试点示范。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实施。设立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准确把握和科学高效推进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针对涉及面较广的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由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跨标委会的标准工作组,切实加强相关标委会间的沟通协调。各能源标准化管理机构根据分工职责,组织相关标委会制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落实方案,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鼓励并充分吸纳能源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依托能源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等参与标准制修订和示范。(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供给,年度标准立项数量向相关领域标准重点倾斜。各领域标准化相关行业、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标准化经费支持力度,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列支标准化经费,统筹政府标准工作经费,加大相关领域标准经费支持力度。加快重点标准制修订,有关标准制修订周期缩短至18个月以内。对能源领域“双碳”优秀标准和人才表彰奖励。(三)开展标准示范。围绕各专项行动任务,依托有关工程项目设立示范,采用“揭榜挂帅”形式,组织项目业主、研发制造单位和标准化机构联合,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根据实际情况,经报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有关示范项目享受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有关支持政策。切实加强工程策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全阶段与相关标准制修订的紧密协同,推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标准化联动发展。(四)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与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的衔接协调,推动形成国标、行标、团标有机衔接的新型标准体系。深化能源领域标准国际合作,拓宽标准国际化渠道,提高与国际相关标准体系的对接与兼容度,推动重点标准走出去,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五)加强监督评估。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加强能源领域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开展动态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复审。加强标准有关示范项目过程监管和验收,有关示范项目需制定明确工作计划,并在投运1年后组织验收。
  • 山西省水环境质量再提升2022—2023年行动计划出台
    日前出台的《山西省水环境质量再提升2022—2023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推动汾河太原段“九河”生态复流,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杨兴河、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生态廊道。《计划》提出,2023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要达到76.6%,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作为沿黄、沿汾城市,包括古交市在内的8个县级城市,在2023年底前,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被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全省设区市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开展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市,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明确管网排查改造、工业废水和工程疏干排水清退、溯源执法等措施,提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清水可用于城市绿化、市政杂用及河流补水等。我省将开展冬春浇期间农业灌溉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雨污分流改造专项行动、汛期水质管控专项行动,实现水环境质量再提升。
  • 海能仪器重大决议:推出“3+2”计划,提升用户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产仪器与优秀进口产品的差距大大缩短,在一些细分领域和产品类别上甚至已经优于进口品牌。但由于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用户长期以来对国产仪器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仍然心存顾虑,作为“后起之秀”的国产仪器,很难真正走进用户心里。 海能想让用户看到国产仪器的真实进步,所以试验性的推出“3+2”计划,希望用行动提升用户对中国科学仪器的信心。 海能仪器“3+2”计划:海能将部分主打产品保修期由1年免费延长至3年,且仅需少量费用即可再延长2年(仅限中国内)。保修期内为用户提供保养、检修、升级、培训等综合性服务,且不收取额外费用(人为及不可抗力造成的仪器损坏除外),同时更有其他增值服务赠与用户。 计划首批机型为: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1124自动进样器TANK PLUS微波消解仪 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K1124自动进样器 TANK PLUS微波消解仪 凡是2018年1月1日后购买以上产品的用户,即日起均可享受本政策。海能仪器对自己的产品品质有信心,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有信心。请您检验! 详情请咨询海能各区域销售经理及售后工程师
  • 海能仪器重大决议:推出“3+2”计划,提升用户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产仪器与优秀进口产品的差距大大缩短,在一些细分领域和产品类别上甚至已经优于进口品牌。但由于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用户长期以来对国产仪器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仍然心存顾虑,作为“后起之秀”的国产仪器,很难真正走进用户心里。 海能想让用户看到国产仪器的真实进步,所以试验性的推出“3+2”计划,希望用行动提升用户对中国科学仪器的信心。 海能仪器“3+2”计划:海能将部分主打产品保修期由1年免费延长至3年,且仅需少量费用即可再延长2年(仅限中国内)。保修期内为用户提供保养、检修、升级、培训等综合性服务,且不收取额外费用(人为及不可抗力造成的仪器损坏除外),同时更有其他增值服务赠与用户。 计划首批机型为:?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1124自动进样器?TANK PLUS微波消解仪 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K1124自动进样器 TANK PLUS微波消解仪 凡是2018年1月1日后购买以上产品的用户,即日起均可享受本政策。海能仪器对自己的产品品质有信心,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有信心。请您检验!
  • 美国启动拉丁美洲芯片封装能力提升计划
    为了加强整个西半球的半导体生产能力,美国政府与泛美开发银行(IDB)合作,推出了《芯片法案》ITSI西半球半导体计划。这项开创性的倡议得到了《芯片法案》国际技术安全与创新(ITSI)基金的支持,旨在提高主要伙伴国家/地区的半导体组装、测试和封装(ATP)能力,合作首先从墨西哥、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开始。作为该倡议的一部分,泛美开发银行将支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并实施经合组织的建议,以改善目标国家/地区的半导体生态系统。该倡议还将建立在泛美开发银行与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正在进行的努力之上,以加强区域半导体供应链的竞争力。《芯片法案》ITSI西半球半导体计划将于2024年启动,一直持续到2026年。预计该计划将增强地区能力,为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全球技术进步开创先例。为了推进这些目标,ITSI基金还支持了一个以半导体为重点的多边平台,以推进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的目标。主要芯片制造商承诺在拉美国家设厂此前英特尔CEO基辛格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弹性的供应链。通过这些努力,英特尔将建立一条美国供应链,包括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封装组装测试业务,以及目前在哥斯达黎加的业务。今年早些时候,美光科技透露了在墨西哥建立新工厂的计划。新的工程和运营中心将设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首府瓜达拉哈拉。在美光发表声明的几周前,美国与墨西哥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半导体供应链机会。2024年3月,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与墨西哥政府合作,通过2022年《芯片法案》设立的ITSI基金,研究扩大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并使其多样化的潜力。这项合作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有弹性、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全球半导体价值链。
  • 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管理办法出台,建立“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
    p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对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实施工作作出进一步规范,完善统分结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br/ /p p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实施以来,按照“边实施、边完善”思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实施机制,优化项目结构,完善支持政策。为及时总结经验,整合政策资源,巩固调整优化后的新机制,中央组织部会同计划实施部门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专家人才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两个《管理办法》。 /p p   制定《管理办法》的基本考虑是: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厘清主体责任,覆盖两个计划遴选支持管理全链条,明确各环节参与主体责任。体现有规依规、无规补缺,对退出、资格条件等已有明确规定并行之有效的予以保留,对不适宜的内容加以修订完善,对无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已有成熟做法、各方认可的内容加以补充完善。突出整合集成、简明易用,通过制定办法完善已出台的文件内容,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说明书”。注意弹性表述、留有余地,对后续支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等探索性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并注意做好与各方面改革文件的衔接。 /p p   《管理办法》重点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项目体系、资格条件、遴选程序、服务管理、组织实施等内容作出规范,以适应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需要。具体有几个方面的创新: /p p   一是巩固了机制调整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组织实施机制进行调整,将申报评审工作交由平台部门负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宏观政策上,进一步理顺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管理办法》以制度形式将机制调整成果明确固定下来。 /p p   二是完善了项目结构。计划实施以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项目结构,突出工作重点,有保有抑,有增有减。“千人计划”由2个项目拓展为目前8个项目。“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纳入其他项目统筹实施。《管理办法》对此予以明确。 /p p   三是修订了支持政策。《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后,各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对科研经费、人员出国、兼职兼薪、任职管理等作出调整,体现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鲜明政策导向。两个计划原有规定有些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规定,以充分体现中央最新指示精神。 /p p   四是规范了管理服务。随着入选人数增多,人才支持、使用、流动等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协调小组建立“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依规对部分专家实施退出处理 出台评审工作巡察办法,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管理办法》对这些措施予以强调。 /p p   五是加强了工作统筹。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对两个计划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在资格条件、遴选办法、支持政策等方面统一标准、加强协同,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p p   据悉,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遴选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p p br/ /p
  • 世卫组织计划将猪流感警戒提升至第五级
    中新网4月29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8日说,从墨西哥回来的猪流感病患,可能已经将这一病毒传给其他美国人。在美国,有一些学校停课,好些人开始戴上口罩,不过,大体而言,美国人的生活没有多大改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欧洲医疗专家也担心,同猪流感病患接触的一些欧洲人可能已经受感染,这些人可能在未来几天显现出猪流感的症状来。   根据世卫定义,第四级的情况是:动物流感病毒或动物与人类流感重组病毒造成的人与人间传染,足以造成社区传染。   28日晚些时候,世卫发言人哈特尔在日内瓦记者会上说,如果美国证实猪流感病毒已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这也就是该病毒已经在两个国家的人群中传染,那么世卫就会进一步将全球流感疫情警戒等级提高到第五级。   在这同时,俄罗斯科学院病毒学院院长利沃夫和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异口同声的警告,这次的猪流感疫情演变成全球大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利沃夫说,这股疫情可能在一个星期内袭击俄罗斯。
  • 仪器情报,科学家揭示在纳米尺度下提升核磁共振极化的100倍!
    【科学背景】动态核极化(DNP)是核磁共振(NMR)领域的重要进展,因其显著提升了核自旋极化和检测灵敏度,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将高效DNP应用于纳米尺度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NMR方法在纳米尺度下的信号检测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因为在小体积的纳米尺度样品中,自旋极化的统计波动远大于热极化。特别是,当涉及到单一生物分子、病毒颗粒及凝聚态系统等纳米尺度样品时,这种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探索了将DNP与纳米尺度力检测磁共振结合的方法。有鉴于此,滑铁卢大学Sahand Tabatabaei、Raffi Budakian教授成功将脉冲DNP应用于纳米尺度力检测磁共振实验,实现了在6开尔文和0.33特斯拉条件下,质子自旋玻尔兹曼极化的100倍增强。这种增强不仅提升了纳米尺度样品的检测灵敏度,还使信号采集时间缩短了200倍,相较于依赖统计波动的传统方法,这一结果大大扩展了纳米尺度磁共振成像的实用性。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力检测磁共振在纳米尺度成像中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科学亮点】1. 实验首次将动态核极化(DNP)应用于纳米尺度的力检测磁共振测量,成功实现了在纳米尺度糖滴中质子自旋的玻尔兹曼极化的100倍增强。2. 实验通过将脉冲DNP与纳米尺度的力检测磁共振相结合,在6开尔文和0.33特斯拉的条件下进行测量,获得了显著的结果:&bull 极化增强:通过DNP技术,质子自旋的玻尔兹曼极化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00倍。&bull 时间缩短:这种极化增强相当于将信号平均时间缩短了200倍,与依赖于检测统计波动的测量相比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bull 应用前景:这些结果大幅提升了力检测磁共振在纳米尺度成像中的实用能力,展示了DNP技术在研究纳米尺度核自旋集合体的潜力,如单个生物分子和病毒颗粒。【科学图文】图 1. 纳米尺度自旋集合中热极化、统计极化和DNP增强分数极化的比较。图 2. 实验设置和极化剂。图 3. RANOVEL协议。图 4. 纳米尺度DNP。图 5. DNP增强极化与统计极化的SNR比较。【科学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动态核极化(DNP)和纳米尺度磁共振成像领域具有深远的科学启迪。通过将高效的脉冲DNP与纳米尺度力检测磁共振相结合,我们展示了在极低温度和磁场条件下,质子自旋的玻尔兹曼极化可以提高100倍。这一显著的极化增强不仅扩展了DNP的应用范围,还大幅度缩短了相较于传统统计波动测量所需的平均时间,提高了成像效率。这种提升相当于信号采集时间减少了200倍,标志着力检测磁共振在纳米尺度成像中的实际应用潜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结果证明了将DNP技术应用于纳米尺度自旋系统的可行性,并为未来在单分子、病毒颗粒及其他纳米尺度物质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在生物医学研究、材料科学以及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将能够实现更高分辨率和更快速的核磁共振成像,为揭示纳米尺度下的复杂现象和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参考文献:Sahand Tabatabaei et al. ,Largeenhancement nanoscale 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 near a silicon nanowire surface.Sci. Adv.10,eado9059(2024).DOI:10.1126/sciadv.ado9059
  • 863计划2014年度计划咨询审议会在京召开
    8月26日至27日,863计划2014年度计划咨询审议会在北京召开,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对各领域经论证提出的年度计划项目进行咨询审议。   本次会议采用听取领域汇报与专家审议项目建议相结合的方式,按领域划分单元进行,对73项年度计划项目建议进行了咨询审议。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依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863计划&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纲要》以及863计划定位,对2014年新上项目建议进行总体把关,从项目的战略性、前沿性和项目可行性两方面对提出咨询建议。其中,&ldquo 战略性和前沿性&rdquo 方面咨询审议的重点包括:项目是否对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或解决技术瓶颈制约起到重要作用,是否属于本领域&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纲要重点任务 &ldquo 可行性&rdquo 方面咨询审议的重点是对项目建议的可行性论证结果进行把关。   根据咨询审议会的意见,863联办将会同领域办对2014年度计划建议做出修改完善,按程序启动实施。
  • 新疆设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近日,2011年新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下达,首批项目启动标志着新疆新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正式实施。   新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经费额度为每年1000万元。“十二五”期间,将在现代农牧业、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新疆自主创新水平和层次。   本年度新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共安排项目24个,投资4801万元,其中新疆财政科技拨款131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3351万元。24个项目中,科技成果和技术输出项目4项,技术成果引进和联合研究项目20项 农业领域项目13个、拨款685万元,化工领域项目7个、拨款395万元,制造业领域项目2个、拨款80万元,医学领域项目1个、拨款100万元,信息领域项目1个、拨款50万元,包括“滴灌水稻新品种现代栽培技术在塔吉克斯坦的试验示范”、“用于新疆煤直接液化的纳米氧化铁催化剂的研究”、“光催化在石油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新疆亚欧国际物资交易平台建设”、“四爪陆龟种群数量调查、栖息地环境及人工圈养技术研究”等。合作对象涉及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中国台北、法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   目前,新疆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承担了许多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的任务,建立了双边、多边的科技会商、成果推介、人员培训等长效合作交流机制。同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已纳入了“上合组织”框架,使新疆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进行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头堡。新疆设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适应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疆国际科技经济合作,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 1500万!2023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仪器设备购置)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GZJK-2023HW-07项目名称:2023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5,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正置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2,204,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显微镜正置荧光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780,000.00-1-2其他分析仪器核酸提取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生物样品均质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1-4显微镜体视荧光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550,000.00-1-5其他仪器仪表智能试剂安全柜1(台)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0-1-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凝胶电泳及成像系统1(套)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0-1-7其他分析仪器常规PCR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28,000.00-1-8其他试验机掌上离心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16,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2(荧光定量PCR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2,206,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其他计量仪器荧光定量PCR1(台)详见采购文件888,000.00-2-2其他仪器仪表内循环生物安全柜1(台)详见采购文件160,000.00-2-3其他分析仪器纯水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2-4其他分析仪器流式细胞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0-2-5其他试验机高速冷冻大容量离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0-2-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八连排加液器2(台)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7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微量加液器(套)4(套)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3(测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合同包预算金额:1,03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3-1其他计量仪器测汞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80,000.00-3-2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65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4(低速普通离心机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492,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4-1其他试验机低速普通离心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4-2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万分之一天平1(台)详见采购文件22,000.00-4-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冷冻干燥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8,000.00-4-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土壤研磨器与筛分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0-4-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土壤风干柜2(台)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4-6其他试验机超纯水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0-4-7其他光学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2(台)详见采购文件17,000.00-4-8其他光学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4-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氟离子测定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7,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5(超级微波):合同包预算金额:1,59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5-1其他仪器仪表超级微波1(台)详见采购文件1,59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6(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隧道式笼盒清洗机):合同包预算金额:2,321,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6-1色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721,000.00-6-2其他试验机隧道式笼盒清洗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7(自动式吸入染毒柜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801,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7-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自动式吸入染毒柜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0-7-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培养箱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7-3其他试验机洗板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7-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静脉可视小鼠尾注固定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7-5其他试验机扫频超声波清洗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43,000.00-7-6其他试验机96孔板瞬时离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7-7其他试验机小型掌上离心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7-8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千分之一天平1(台)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7-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振荡器2(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7-10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多样品涡旋混合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32,000.00-7-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64位浓缩灌支架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8(背负式蓄电池超低容量喷雾机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394,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8-1其他试验机背负式蓄电池超低容量喷雾机5(台)详见采购文件125,000.00-8-2其他试验机手提式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插电)4(台)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8-3其他试验机手压式常量喷雾器20(台)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8-4其他试验机全域地形车杀虫喷雾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235,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9(微电极拉制仪等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1,662,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9-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微电极拉制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60,000.00-9-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磨针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9-3显微镜显微操作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90,000.00-9-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微量自动注射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60,000.00-9-5显微镜通用显微镜适配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9-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常规PCR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9-7其他光学仪器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170,000.00-9-8其他试验机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0-9-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凝胶成像系统1(套)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0-9-10其他试验机迷你型离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9-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多功能电泳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9-12其他分析仪器便携式比色计余氯检测仪2(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9-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普通冰箱2(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9-1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超低温冰箱1(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9-15其他光学仪器紫外线照度计2(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合同包10(环境模拟舱):合同包预算金额:2,3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0-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环境模拟舱1(套)详见采购文件2,3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年04月28日 至 2023年05月08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18:00:00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启德路1号联系方式: 36052333转5204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东省华粤采购科技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大厦B塔603-611房联系方式:020-62313760-80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黄小姐电 话:020-62313760-805
  • 全国两会:“973计划”拟重启?
    p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自1997年设立以来,曾缔造过载人航天、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水稻、深海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2015年初,科技部对科技计划进行整合,将包括“973计划”在内的多个计划整合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随着“973计划”的陆续验收,“973计划”也将成为历史名称。 /p p   但3月3日全国两会上,科技部承办十二届政协交办的提案1277件,其中重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提案被列为2017年一号重点提案,经过香山科学会议的探讨后,已经在2018年初形成重要政策文件。 /p p   据悉,去年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前校长饶子和等99位委员提出了以上提案,具体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均衡支持各个领域的重大科学设施等。两会后,科技部于2017年6月召开以“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邀请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60多位专家参加,就制定基础研究发展的新战略、新举措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p p   这一会议的成果对2017年科技领域的重大政策都有显著影响,例如“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编制论证中,对量子科技、脑科学研究的系统布局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对纳米、干细胞、蛋白质等重大科学演技项目进行稳定支持。 /p p   此后,科技部牵头研制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目前已经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于2018年1月31日正式发布。这一文件着眼我国未来长远发展、全方位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并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 凝练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等。 /p p   该文件同时指出,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打造成为融通创新的重要载体。 /p p   同时,由82位委员提出的加强推进文物科技创新的提案,科技部也正在积极组织编制专项实施方案。 /p
  • 教育部发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
    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内容如下: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建设模式、科研组织、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推进机制创新、改革试点,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声誉,加速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实施意义   (一)实施联合实验室计划,是加快教育改革开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行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创新、对外开放是提升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联合实验室计划积极吸引汇聚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形成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立体支撑,将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引领发展方向。   (二)实施联合实验室计划,是促进和深化高校科技国际合作的有力举措。实现创新驱动、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校迫切需要集成国际资源、借鉴先进管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以联合实验室为合作载体,以法人共建协议为机制保障,旨在建立机构对机构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将极大促进高校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   二、总体目标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到2020年,选择高校优势学科和领域,依托国家级或水平相当的科技创新平台,择优整合提升和认定一批有一定规模、代表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使之成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学术中心,聚集一流学者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创新基地。   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一是支撑形成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交叉发展方向,学科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二是承担国际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务,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进入国际一流。三是汇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领军人才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手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一流。五是执行国际化运行机制、人才评聘、学术评价和支撑服务,实验室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一流。   三、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机构对机构的对等合作为培育前提   中外合作双方应已签订法人间实质性合作协议,共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发展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可行,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中方申请单位(高校)相关学科应是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外方合作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应在相关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或先进水平,并落实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承担共建任务。   (二)坚持以国际化学术机制和环境为建设重点   联合实验室应瞄准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问题,汇聚全球优质科技资源,营造宽松学术氛围,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互换和联合培养,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选拔聘用机制,延揽世界水平优秀人才和团队,汇聚国际化研究队伍。鼓励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运行模式,营造开放、互动、稳定的国际化管理机制。   (三)坚持以汇聚资源和创新机制为保障手段   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联合实验室建设水平。以评聘、考核、薪酬制度创新保障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资源配置方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保障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坚持以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为认定标准   坚持把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作为联合实验室评审认定的核心,按照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有实效的认定标准,以宁缺毋滥为原则严控通过认定的数量。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认定不设批次,不限时间,不定名额,&ldquo 成熟一个认定一个&rdquo 。经国内外专家现场论证,达到相关要求的即予立项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   结合科学前沿、重大需求和各自学科优势,确定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共同设立种子基金,支持青年学者原创性研究。积极发起、申请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的科研项目、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吸引和利用全球教育科技资源与社会资源支持联合实验室发展,营造稳定、宽松的科学研究氛围。   (二)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建立定期本科生访问、互换机制,遴选合作双方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团队。实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双方机构联合培养,联合授予学位。设立奖学金,接受国际学生申请学位教育,扩大留学生规模。设立青年创新基金,鼓励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来实验室开展创新研究。各方成员每年应有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在对方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三)汇聚国际化学术队伍   组建以合作双方高水平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其他国家学者到联合实验室长期工作。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际流动研究人员。以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为牵引,招聘高水平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注重青年学者、研究生等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联合实验室。   (四)探索国际化运行和管理   深化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实行国际一流实验室运行和管理机制,环境宽松、经费稳定。成立国际学术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聘请国际一流科学家担任实验室负责人。逐步实行准聘&mdash &mdash 长聘制和年薪制。注重技术支撑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支撑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   五、建设认定程序   联合实验室计划的实施分为培育组建、立项建设、验收认定三个步骤。   (一)培育组建   中方申请单位(高校)依据联合实验室建设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求国外优势力量,签订法人间的合作协议,落实建设任务,建立管理机构,制订整体实施方案,明晰各方&ldquo 责权利&rdquo ,确定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要扩大联合实验室改革和运行的自主权,提供更加切实、有力的保障措施,并确保相关支持和政策及时、准确地落实到位。建立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使之成为本校优先发展试验区和国际化人才特区。   (二)立项建设   在培育组建2年以上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中方申请单位(高校)对照立项评审指标体系进行自评,经学校或省级主管部门正式向教育部推荐并提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教育部对照有关申报条件对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考察对象,重点考察合作协议、组建基础、培育进展情况和未来3年发展规划。按照&ldquo 一事一议&rdquo 原则组织国内外专家现场考察情况确定立项建设单位,实验室建设期为3年。   (三)验收认定   立项建设期间,依托单位(高校)要加强对联合实验室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统筹政策指导、经费支持和制度创新。建设期满达到验收标准的,可向教育部提出验收认定申请,由教育部组织国际同行评估,重点考察建设期间实验室的学科发展、科研成果、队伍汇聚、人才培养和管理运行等方面能力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在通过验收后正式开放运行。   六、支持方式   为确保本计划的落实,教育部将集成各方支持措施和配套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充分整合,助推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建设任务的完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高校是联合实验室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改革意愿,为联合实验室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措施,确保运行资金、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等运行保障资源投入到位。在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与条件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会的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支持,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益,增强联合实验室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将根据联合实验室建设情况,研究给予支持。
  •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印发
    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根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工作将紧紧围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一任务展开,努力营造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良好环境。《推进计划》由《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任务分解表》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项目表》组成,具体包含了16项任务和44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计划任务。依据《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2012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和《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中我部任务分工,分解为16项任务。   二是实施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原则,开展关键技术领域专利分析和风险评估,研究提出产业风险与预警评估指标,分类开展重点产业和重要贸易活动知识产权信息的跟踪、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培育工程。按“稳妥推进,逐步推广”的工作部署,紧密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提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要求和评估规范,探索部省合力推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工作模式,面向企业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训。   四是行业知识产权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工业行业知识产权综合数据支撑公共服务平台、部知识产权网络宣传平台。建立和完善部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规章文件,为开展部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条件支持。   五是重要政策与共性问题研究。针对工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涉及与知识产权制度相关的重要政策和共性问题,组织开展分析研究,厘清对策思路,提出措施建议,为行业管理、产业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支撑和依据。
  • 赛莱默水印计划南京项目落成
    (2013年1月16日,南京)全球领先水企赛莱默(Xylem)发起的全球慈善行动——“水印计划”在南京竹镇希望小学的捐建项目顺利竣工,这标志着赛莱默在中国持续履行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的征程上取得了新进展。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女士、赛莱默公司中国副总裁,中国区总监吕淑萍女士以及南京市六合区的区政府领导出席了“水印计划南京项目落成典礼”并发言。   “水印计划”是赛莱默公司于200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期间向外界公布的全球慈善计划。 在中国,赛莱默自2009年起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启动“水印计划”之中国行动,为偏远的学校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并推广卫生教育。   南京竹镇希望小学坐落在南京市的西北山区。此前,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学校的饮用水设施、卫生设施有待改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赛莱默水印计划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选择了这所小学,着手改进用水和卫生设施,一起为学校建锅炉房、进行了洗手房、厕所、管道的改造,令师生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水。此外,赛莱默的志愿者们还对学校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倡导广大师生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赛莱默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水科技带到最急需的地方,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公司将保护环境、社区和自然资源,以及支持可持续发展植入我们的基因,利用我们在水行业的专长和知识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是我们的长期承诺和核心价值。”赛莱默中国副总裁,中国区总监吕淑萍女士说。“南京是赛莱默在中国的最重要的制造和研发基地之一。我们很高兴能够在南京兴业发展的同时,为南京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我们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见证赛莱默水印计划南京项目落成。6年来,妇基会与赛莱默一直紧密合作,共同将水印计划项目在中国开展起来,也感谢赛莱默公司多年来对妇基会信任,以及对于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再度加强双方的深入合作,把2013年各地的合作项目切实落实好,让洁净的生命之水惠泽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女士表示。   “水印计划”之重要意义在于赛莱默公司摆脱了单纯救济的传统慈善模式,而是将自身擅长的专业知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当中,同时与专业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实现效果的最大化,此外,员工志愿者的参与也是该计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为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赛莱默“水印计划”全球投入1050万美元,其中国项目已经为在河北、云南、内蒙, 新疆,贵州和江苏等省份中的34个学校提供卫生厕所,安全饮水和盥洗设施以及展开普及卫生和健康教育活动。到2013年,“水印计划”计划在中国总投入145万美元,惠及50所学校。   南京是赛莱默在中国的最重要的制造和研发基地之一。目前我们在六合区设有两家机构,一家是赛莱默(南京)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水与污水处理以及住宅与商业用水等方面的设备和系统。另一机构是公司于2009年成立的赛莱默中国技术研发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在全球产品本地化,自主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本地研发为中国客户提供其所需的增值服务, 并以此推动中国的产业化升级和实现赛莱默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关于赛莱默公司   Xylem(XYL)是全球领先的水技术供应商,专注于水输送、水处理和水测试领域,帮助市政、民宅和商业建筑业、工业及农业等行业客户实现科学用水。该公司目前在全球 150 多个国家开展业务,运用其多项名牌产品和员工的专业应用知识和经验,提供各种本地化解决方案,致力解决世界最大的用水及污水处理问题。2011年该公司从原来的 ITT 公司剥离,继承了其与水业务相关的所有部门,组成现在的 Xylem 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白滩市,2011年业务收益为 38 亿美元,在全球拥有 12,500 名员工。2012年,Xylem凭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和推动可持续业务活动及解决方案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   公司名称 Xylem 取自古希腊语,原义是植物中输送水份的组织,寓意此公司对水事业的追求,表现我们运用堪与大自然造化能力媲美的世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实现水的输送。www.xyleminc.com
  • 14年,这项大科学计划干了哪些事儿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全球每年约有70万例左右的新发肝癌病人,其中35万例以上在中国。中国是肝病大国,同时也是肝癌大国。一直以来,人类和肝病的斗争不曾停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得了肝癌不可怕,怕的是其复发转移,要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需要对其表达的标志蛋白分子进行监测和预警。如果执行肝脏基本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蛋白质表达量降低,而与肿瘤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质分子群的表达量增高,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是术后的重点监测对象。”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姜颖说,在完成计划“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后, 研究团队正在做的是对肝癌等疾病进行蛋白质组分子分型和个性化临床诊疗及干预方案的制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而姜颖所说的“计划”,是始于2004年由我国领衔主导的,美、英、法等17个国家顶尖科学家团队参与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将以论文形式刊发于国际知名期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10月27—29日召开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亮相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展示区。计划目前进展如何?我国又为何能牵头实施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科技日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解密基因组,绕不开蛋白质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说到蛋白质组计划,就不得不提到人类基因组。2003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关系,好比词典与文章、元素表与化工厂的关系。”时任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执委、中科院院士贺福初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想要解密基因组,必须先系统认识蛋白质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02年,师从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贺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并提出建立蛋白质组“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响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国牵头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作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首批计划之一被优先启动,美国牵头的是人类血浆蛋白质组计划。”姜颖自2003年博士毕业后就投身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如今已是团队核心人物。她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染色体进行国际分工,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则以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划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之所以我国科学家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首个目标聚焦于肝脏,是因为中国有1.5亿以上的肝炎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病毒性肝炎及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人数占世界总数半数以上,每年医疗费用逾千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上),控制肝病的发生发展和提高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该计划通过对肝脏蛋白质全景式、高通量和规模化的研究,解析肝脏蛋白质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功能意义,发现一批肝脏疾病的新型诊断标志物、药物作用靶标和创新药物,为全面提高疾病预防诊治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提供有效手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1%跨越到30%,从参与走向引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开发疾病预防诊治药物和技术的直接靶体库,人类蛋白质组已成国际生物科技研发的战略制高点。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863”“973”计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都对蛋白质组学研究予以持续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中国承担其中30%的工作量。而此前,中国参与由美国领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承担其中1%的工作任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1%到30%的跨越,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大科学计划中从参与走向了引领,背后是中国蛋白质组学的厚积薄发。贺福初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中国蛋白质组学很快建立起比较完善和先进的技术体系,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蛋白质组学科技人才,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较早地在国际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话语权,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贺福初院士敏锐意识到蛋白质组成为国际战略资源竞争点,如果不从源头进行创新占领制高点,别人也不会跟着你的科学目标和技术策略走。”姜颖告诉记者,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贺福初院士一再强调要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原始创新,是中国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就在2010年,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初步实现。我国科学家历时5年多的艰辛探索,完成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和修饰谱,绘制了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和定位图。“三库”则是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肝脏标本库、发展规模化抗体制备技术并建立肝脏蛋白质抗体库和建立完整的肝脏蛋白质组数据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数据资源共享,驱动精准医疗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着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开展,我们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论文、专著形式发表,计划中所构建的数据资源全部开放、资源共享。”谈及计划的目前进展,姜颖以“两谱、两图”为例表示,2010—2015年间,研究人员将解析肝脏蛋白质组的分辨率加深、覆盖率扩大,可以鉴定更多以前“抓不到”的蛋白。“以前仅能鉴定六千多个蛋白质,现在我们可以鉴定到肝脏中一万多种蛋白质。而2015年以后,随着蛋白质组鉴定技术的通量化和微量化,我们有能力开展大规模、微量临床样本的蛋白质组鉴定了,与精准医疗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姜颖亲历了中国蛋白质组计划从无到有、从跟着人家干到牵头引领的全过程。让她自豪的是,中国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可以应用于我国重大疾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这是作为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最为欣慰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126例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数据产出后,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上认为的早期肝癌患者,其蛋白质组构成有很大不同,可以据此分成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患者,术后应该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姜颖说,科研人员监测发现,早期肝癌病人在进行手术切除后,约3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系数非常大,蛋白质组数据会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候选靶向治疗方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十多年间,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绩单:成功构建国际上质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人类第一个器官——肝脏蛋白质组的表达谱、修饰谱、连锁图及其综合数据库;首次实现人类组织/器官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全面对接;发现一批针对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潜在药靶和蛋白质药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4年,经过多年论证的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在京启动,将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全面揭示肝癌、肺癌、白血病、肾病等十大疾病所涉及的主要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了解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组的主要异常改变,进而研制诊断试剂、筛选药物,力争2018年底完成;第二阶段,争取覆盖中国人的其他常见疾病,提升中国人群疾病的防治水平;第三阶段,实现人类更多疾病的覆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没有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这一大科学计划的开展,就没有现在蛋白质组学的蓬勃发展和后续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也就没有我国在该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贺福初表示,十多年间科研团队积累的技术、经验、人才等,都是如今开展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p
  • 5021万!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采购理化与毒理综合能力提升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30001]SC[GK]20220136项目名称:理化与毒理综合能力提升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50,215,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5,78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质谱仪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0-1-2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紫外检测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0-1-3色谱仪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1(台)详见采购文件98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2(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10,8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质谱仪超高效液相/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液质联用系统(有机物污染物全筛查平台)1(台)详见采购文件6,800,000.00-2-2质谱仪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3(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1,3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3-1其他分析仪器全自动测汞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0-3-2分析仪器辅助装置全自动吹扫捕集进样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3-3电化学分析仪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5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4(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6,39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4-1分析仪器辅助装置多样品定量浓缩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00-4-2分析仪器辅助装置纯水/超纯水一体化系统2(台)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0-4-3色谱仪气相色谱仪(FID-镍催化、ECD)1(台)详见采购文件750,000.00-4-4分析仪器辅助装置快速溶剂萃取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750,000.00-4-5分析仪器辅助装置旋转蒸发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4-6其他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台)详见采购文件520,000.00-4-7色谱仪气相色谱仪(ECD-FID)2(台)详见采购文件1,260,000.00-4-8其他分析仪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980,000.00-4-9其他分析仪器酶标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80,000.00-4-10其他分析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5(5):合同包预算金额:7,32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5-1质谱仪气质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550,000.00-5-2其他分析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1(台)详见采购文件850,000.00-5-3其他分析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520,000.00-5-4离心机超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0-5-5质谱仪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0-5-6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紫外检测器)1(台)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6(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8,3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6-1色谱仪全自动热解析-气相色谱仪联用仪(TCD、FID)1(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0-6-2质谱仪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800,000.00-6-3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耐氢氟酸体系)1(台)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7(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5,775,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7-1其他分析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火焰一体)2(台)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0-7-2分析仪器辅助装置微波消解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990,000.00-7-3分析仪器辅助装置马弗炉2(台)详见采购文件220,000.00-7-4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天平(十万分之一)1(台)详见采购文件145,000.00-7-5其他分析仪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7-6其他分析仪器全自动索氏提取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60,000.00-7-7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8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9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0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1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2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3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4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7-15其他分析仪器连续流动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合同包8(货物):合同包预算金额:4,5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8-1质谱仪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50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合同包1(货物)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合同包2(货物)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合同包3(货物)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合同包5(5)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合同包6(货物)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合同包8(货物)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对于国外、境外投标人,提供根据该国(地区)的法律在经营所在地注册的有关证件;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所投进口产品须具有合法来源证明文件;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11月11日 至 2022年11月17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公告期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http://hljcg.hlj.gov.cn/),选择“交易执行-应标-项目投标”,在“未参与项目”列表中选择需要参与的项目,确认参与后即可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2年12月06日 08时30分00秒 (北京时间)地点:将电子响应文件递交至“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https://hljcg.hlj.gov.cn)”。 本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模式进行开标,供应商无需到达开标现场。开标当日在响应截止时间前30分钟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选择“交易执行-开标-供应商开标大厅”进行签到;并按采购文件要求在线参加远程开标,等待并完成后续的在线响应文件解密和在线签字确认环节。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无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址:油坊街40号联系方式:55153613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130号联系方式:0451-8597568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丽阳电话:0451-85975685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2022年11月10日
  • 后摩尔时代新器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23〕8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2月10日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芯片自主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芯片的基础问题为核心,旨在发展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和计算架构,突破芯片算力瓶颈,促进我国芯片研究水平的提升,支撑我国在芯片领域的科技创新。一、科学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未来芯片算力问题,聚焦芯片领域发展前沿,拟通过信息、数理、材料、工程、生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超低能耗信息处理新机理、载流子近似弹道输运新机理、具有高迁移率与高态密度的新材料、高密度集成新方法以及非冯计算新架构等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出1fJ以下开关能耗的超低功耗器件和超越硅基CMOS载流子输运速度极限的高性能器件,实现算力提升2个数量级以上的非冯架构芯片,发展变革型基础器件、集成方法和计算架构,培养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提升我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二、核心科学问题针对后摩尔时代芯片技术的算力瓶颈,围绕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一)CMOS器件能耗边界及突破机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探寻CMOS器件进行单次信息处理的能耗边界,研究突破该边界的新机理,实现超低能耗下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传输。(二)突破硅基速度极限的器件机制。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在探索同时具备载流子长自由程和高态密度的新材料体系基础上,研究近似弹道输运的器件机理,实现突破硅基载流子速度极限的高性能器件。(三)超越经典冯?诺依曼架构能效的机制。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探寻计算与存储融合的机制与方法,并结合新型信息编码范式,实现新型计算架构,突破冯?诺依曼架构的能效瓶颈。三、2023年度资助的研究方向(一)培育项目。围绕上述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3年度拟资助探索性强、选题新颖、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1.超低功耗器件的理论、材料与集成技术。针对1fJ以下的开关能耗目标,研究超越CMOS的新原理逻辑、存储、感知器件及其核心材料与集成技术;研究极端物理条件下的极低功耗信息处理与存储机制及模型。2.高速高性能器件的理论、材料与集成技术。探究弹道输运机制,寻求超越传统硅基沟道自由程和态密度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并实现高弹道输运系数的新型场效应器件;探索有限能耗下的信息高速处理、存取与传输新机制及其器件技术。3.高能效计算与存储架构。探寻突破冯?诺伊曼能效瓶颈的新型计算架构和存储架构,研究面向存内计算新架构的设计方法学。(二)重点支持项目。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3年拟资助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好、处于当前研究热点前沿、对总体科学目标有较大贡献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1.原子级沟道P型晶体管。研制高性能低功耗原子级沟道P型晶体管,沟道厚度小于1.5nm,迁移率大于100cm2/V?s,Vds = 1V时开态电流大于600μA/μm、关态电流小于100pA/μm。2.硅基新型神经突触器件。研制硅基新型神经突触器件,探索器件在电和近红外光刺激下多电导态产生的光电协同机理,阐明影响器件及其阵列波动性、重复性的物理机制和突触行为机理,并建立相关模型。实现阵列规模不小于4kbit,单次操作能耗低于1fJ、操作速度达到纳秒量级、权重精度达到3bit以上,并实现基于神经突触阵列的神经形态视觉。3.多元编码融合的张量处理架构。研究随机数、定点数、浮点数等两种或多种新型编码共融的编码机制,以及数字域、时间域、频率域多域融合的计算范式,数据精度可配置、数模计算异步协同的新型架构,探索编码可重构、硬件可复用的电路设计技术,研制高精度的张量处理器芯片,8bit等效精度下的计算密度大于5TOPS/mm2、能效大于50TOPS/W。4.异构融合的高能效存内搜索架构。研究非易失关联存储器及其集成技术、异构融合存内搜索架构以及混合精度能效提升技术,单比特搜索能耗低于1fJ,在多模态信息检索任务验证中实现与软件相当的搜索准确率,8bit等效精度下的能效大于50TOPS/W。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一)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鼓励有价值的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二)优先资助能解决芯片中的实际难题、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三)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四)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前期积累、对总体科学目标有直接贡献的研究项目。五、2023年度资助计划2023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8项,资助直接费用约为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4项,资助直接费用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六、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条件。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二)限项申请规定。执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三)申请注意事项。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1.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3月20日16时。(1)申请人应当按照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要求在线填写和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2)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3)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4)申请人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部分,应当首先明确说明申请符合本项目指南中的资助研究方向,以及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2.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3年3月20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3月21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3.其他注意事项。(1)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关注与本重大研究计划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将每年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4.本重大研究计划咨询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四处联系电话:010-62327351
  • CNAS公布T0565能力验证计划结果
    关于CNAS T0565能力验证计划结果处理的通知   各有关实验室:   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负责实施的“CNAS T0565电子电气产品待机功耗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已经完成。现将本计划的结果报告、结果通知单及结果处理的通知发送你处,请各实验室遵照执行。   本次计划是为CNAS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质量提升年”的相关活动,是CNAS“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组成部分。   本次计划要求按照平均功率法测试样品2个模式的待机功耗。共70个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计划,每个实验室被赋予一个代码。代码为012、023、024、035、037、038、039、040、045、054、055、056、060、064、065和067的实验室的结果中出巩了不满意结果。   根据CNAS能力验证的政策和本次计划结果,CNAS作出如下决定:   1、对结果满意的实验室,希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检测水平。   2、对结果有问题的实验室,建议其自行开展纠正或预防措施。   3、对结果不满意的实验室,如不满意结果的项目已获CNAS认可,要求实验室相应项目的证书或报告暂停使用CNAS的认可标识 实验室应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开展整改活动,并于2011年7月28日前将整改报告和可维持相应能力的证明材料提交至CNAS能力验证处,经CNAS能力验证处确认后,可恢复使用认可标识。如果实验室的结果虽不满意,但仍符合认可项目依据标准所规定的判定要求,实验室可提交说明和相关资料,经CNAS确认后,可恢复使用认可标识。   逾期未提交材料的实验室,CNAS将撤销其相应能力认可资格。   相应能力的证明材料可包括:再次参加CNAS承认的能力验证计划的满意结果、与CNAS指定的测量审核机构进行测量审核的满意结果或专家现场评审时考核的满意结果等。利用专家现场评审考核的满意结果时,应同时提交考核方式及评价依据等资料。   拟以参加测量审核或参考比对方式来证明能力的实验室,可直接与本次计划的实施机构联系。其他方式的相关信息,可查阅CNAS网站(www,cnas.org.cn)“能力验证专栏”栏目。   4、对出现不满意结果的项目为非认可项目的实验室,建议其自行开展纠正措施。如不满意结果的项目拟申请CNAS认可,也须于2011年7月28日前将整改报告和可维持相应能力的证明材料提交至CNAS能力验证处。   特此通知。    附件:CNAS T0565电子电气产品待机功耗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结果报告.pdf
  •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在京启动
    8月29日下午,教育部、中科院在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刘延东指出,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使高校育人传统和学科门类齐全与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高水平科研队伍优势互补,这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刘延东强调,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要按照“加强统筹、试点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机制为保障,努力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教育部和中科院要加强领导、系统谋划,完善政策措施,把优质科研资源引入育人过程,充分发挥计划实施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树立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观念,着力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建立协同机制。科研人员和教师要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潜心治学从教。广大学生要以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了计划的背景和内容,并指出,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科教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争取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实际行动。   白春礼强调,该计划是教育界、科技界进一步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大有希望的事业 也是一项十分复杂、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中科院将弘扬优良传统,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与教育部的合作,与各兄弟院校一道,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带动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提升。   启动仪式现场,21所“211工程”高校和中科院31个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包含10个具体项目,首批将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家高校参加,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有1800多人次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
  • 加拿大推出食品安全加强计划
    加拿大政府近日宣布一项行动旨在提升国产、进口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于5月17日推出一项行动计划,目的是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法规提升加拿大食品安全系统,增加食品检验的有效性,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所谓的“加拿大食品安全行动计划(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ion Plan)”包含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措施,包括未来两年内CFIA将开展与消费者团体和行业的合作,以发展新法规来更好地实施加拿大食品安全法案(SFCA),该法案于2012年11月制订成为法律,将从2015年初正式生效。CFIA表示,SFCA将把目前加拿大施行的四项不同的食品检验法规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法律。这个新的法律架构将使CFIA对所有受规管的食品使用一致的监管要求和检验方法。   CFIA称,法律将同时允许该机构(一)创建一个更强大的系统通过生产链追踪产品,以保证不安全产品能更快被识别,并尽快从供应链中移除 和(二)加强行业有关记录保存和文档的要求。机构补充道,根据行动计划,将要求食品进口商建立清晰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其销售的食品与加拿大法规一致,同时建立新规则以减少病原体带来的风险,如大肠杆菌。例如,2013年7月2日之前,使用机械软化的牛肉切肉,如牛排和烤肉等的联邦注册工厂,将要求对这些产品标记为“软化过的”和并附上烹饪说明。   在检验方面,CFIA打算设计一个新的食品检验模式以提高行业对食品安全法规的符合率,给检验员提供更好的培训,改进招聘策略,提升科学能力。CFIA的检验员将在一些领域增加权利,包括可根据法律有权要求个人开始或终止一项活动,以及预防阻碍和干扰的权利。
  • 国家十二五水专项实施计划出台在即
    近日获悉,业界企盼已久的我国“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实施计划已获得通过,有望于近期出台。未来5年,突破石化、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污水达标排放整装成套技术,建设石化、化工等行业污染负荷削减工程和有机毒物控制示范工程将成为我国水务领域的工作重心。   “十二五”水专项实施计划总体目标包括重点流域水质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升产业化能力、构建两大技术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其中,计划构建的两大技术体系包括面源污染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水体生态修复和饮用水净化技术等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调控、容量总量控制、监测预警、治理技术推广等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据了解,该实施计划的重点任务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流域综合整治及水质改善,包括重点流域和典型流域整治,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 二是重点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综合技术及平台示范 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设备及产业化,城市水污染控制关键设备与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面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化,净水材料、设备及产业化,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及产业化,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为此,该实施计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务工作应遵循国务院批复的水专项实施计划,按流域系统设计具体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流域治理 坚持构建两大技术体系的总体目标 以改善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任务 有效衔接国家和地方治污规划,促进水务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稳定开展 同时,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水行业机制体制创新。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未来我国水务领域工作思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相比 “十一五”水专项实施计划,“十二五”更加强化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强化流域系统设计,强化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水专项“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作用,强化攻关重点,强化平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扶植培育环保产业。   据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专项拟立项 36个项目,总经费预算12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51.5亿元,地方财政、企业投入及其他71亿元,包括太湖流域9.9亿元、辽河流域4.35亿元、滇池流域3.40亿元、松花江流域2.45亿元、其他典型流域14.2亿元。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国家水专项,我国水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突破化工、冶金等5个重污染行业“控源减排”关键技术,为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了支撑 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深度除磷脱氮关键技术,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支撑 突破了一批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为自来水厂达标改造和饮用水监控预警提供了支撑 突破了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关键技术,为国家环境技术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支撑 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水环境监测核心技术,为环保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突破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水质改善成套技术,示范区域水质明显改善 综合集成了多项关键技术,支撑辽河等国家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初步改善 突破流域控源减排关键技术,支撑太湖流域技术示范区和小流域水质有所改善。   分析人士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水专项实施计划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大部分示范工程和配套条件得到落实,90%以上的课题按计划完成了阶段目标,尤其是在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控源减排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十二五”水环境保护工作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双一流”VS“111计划”,有何不同?
    p   临近年底,各项新规大有停不下来的感觉,近日,又一个事关各高校的新政发布,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初看这个通知并不起眼,但是当看到这个计划的代号,相信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111计划”比“双一流”还多一个“1”,那么,这个计划到底有多牛呢? /p p    strong 没有名单的 “双一流”已经让各大学暗自较劲 /strong /p p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项工作被高教界简称为“双一流”建设。 /p p   围绕备受关注的“双一流”建设,舆论和业界一度出现了各种猜测、预言,网络上甚至流传出“‘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对于这一热点话题,今年10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回应:“教育部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公众勿轻信谣言。目前教育部正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争取尽早出台。 /p p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表示, “双一流”是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整合和继承性推进。众所周知,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随后,在“211”工程基础上,国家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即“985”工程。 /p p    strong 双一流战略下的高校标准的标准有四类: /strong /p p   第一类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因为要求学校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已经进入985工程的北大、清华之类的综合性大学,和已经进入985工程建设高校的部分覆盖领域较宽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二类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冲击“特色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如果说第一类主要是对综合型大学说的,这一类就是对综合实力较强的特色型大学说的。目前已经进入985工程的部分综合型大学、大部分特色型大学,以及一部分211工程大学,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第三类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p p   这一类是定位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主要覆盖的是办学特色明显、总体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特色学科集群的大学。个别985高校(冲击不上第二类的)、很多211高校,以及一些在以前的211工程建设中的因为地域平衡等原因没能进入的较高水平的特色型高校都可以定位在这一类。 /p p   没有提到的第四类全国两千多所高校,是否都能够对应到这三类里面呢?当然不是。因为还有很多高校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办学而已,根本没有“某一高水平学科”。这类高校,其实就是国务院《方案》里没有提的第四类。 /p p   理智的说,并不能让全国所有高校都去争创世界一流,认清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办学领域、办学地域,有所作为,力所能及地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发展需要的人才,这类学校的办学使命也就大致达到了。 /p p    strong 有名单的“111计划”入选的对象多是“211” /strong /p p   从通知中,不难看到,所谓“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其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p p   “111基地”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 /p p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遴选范围都是已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府以及部分相对有实力的“211重点建设高校”。 这一点从2017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名单就可以看出,能在“111基地 ”立项的多出身不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d5ef00e8-5171-4f1c-8b8c-0735cb8a2f0c.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2c4447d6-2464-43e8-90cd-4721edcc3d8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rong “双一流”的经费跟“111计划”的钱来源不同 /strong /p p   前几天,动源君曾转发一条信息《75所部属高校“晒账单”,哪些高校更会赚钱?》,综合2015年收入和年初结转结余、事业基金弥补差额的收支决算总额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高校的收支决算总额超百亿元,其中清华大学首次超过200亿元,远远领先其他高校。 /p p   高校的钱从哪儿来?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下涵盖了捐赠收入。 /p p   财政补助收入即高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事业收入指的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这两者是各高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高校中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0%。 /p p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财务决算情况也反映出“211工程”、“985工程”与 “双一流”建设的变化,部分学校已获得“双一流”专项财政资金投入。 /p p   如北京大学决算报告显示,2013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985”工程专项资金较2012年减少6.3亿元。2014年,学校的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了4.6亿元。2015年,该项资金又增加了6.2亿元。 /p p   对“111计划”的经费来源,从通知我们可以看到,“111基地”建设期间同样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p p   而且,通知明确规定,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建设“双一流”大学,必须先在学科建设上下工夫,对于第一类大学而言,就是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 对于二类大学而言,就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 对于第三类而言,就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p p   而“111计划”正是着眼于学科建设,以此说来,虽有差异,但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strong /p p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境界。根据形势需要,为加大力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智力,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在2006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基础上,我们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11月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章 总 则 /p p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实施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和智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p p   第二条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p p   第三条 “1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需求,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世界一流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名海外顶级学术大师以及一大批学术骨干,与国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相互融合,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建设100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p p   第四条 “111计划”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下简称“111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能职责 /p p   第五条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由两部门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111计划”的整体规划、战略布局 /p p   2. 审核确定“111基地”建设名单和资助经费等。 /p p   第六条 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联合组成“111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为: /p p   1. 制订并发布“111计划”年度实施方案 /p p   2. 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111专委会”),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委员会成员实行聘任制,5年一个聘期,可连续聘任 /p p   3. 对计划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111专委会”对项目进行评审 /p p   4. 负责“111基地”建设立项 /p p   5. 负责推进项目的执行和检查经费的落实 /p p   6. 组织对“111基地”的验收和评估。 /p p   第七条 “111专委会”受“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委托,主要行使以下职能: /p p   1. 对“111计划”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p p   2. 负责计划项目的评审 /p p   3. 对各“111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与验收评估。 /p p   第八条 高等学校是“111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获得“111计划”资助的高校应加强学科创新引智工作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三章 支持范围与条件 /p p   第九条 “111计划”遴选范围包括中央高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具体申报资格与申报数量由年度实施方案确定。 /p p   第十条 申请本计划的“111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p p   1. 学科基础: /p p   依托学科应为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 /p p   2. 人员构成: /p p   (1)应聘请10名以上海外人才团队,其中包括:1名以上国际一流学术大师,5名以上高水平学术骨干 或成建制10人以上国际一流海外团队。 /p p   (2)国内人才团队10人以上,其中包括5人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p p   3. 人员条件: /p p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学科的教学科研岗位,与本学科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p p   (2)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对中国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国际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p p   (3)国际学术大师应为外国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或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p p   (4)海外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p p   (5)国内工作时间:国际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 海外学术骨干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保持有1名以上海外学术骨干长期在基地工作。 /p p   (6)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科研骨干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p p   第十一条 两个“111基地”不得引进同一名国际学术大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四章 申报、评审及立项 /p p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按照年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不受理个人申报。 /p p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组织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申请书》、并与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至“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四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的评审工作。项目评审程序为: /p p   1.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凡审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受理 /p p   2. 组织本领域同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 /p p   3. 组织“111专委会”进行会议评审,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评审意见表 /p p   4.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年度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p p   5. 根据领导小组审批结果,公布“111计划”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和资助经费额度。 /p p   第十五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依托高校须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后的任务书和论证报告作为中期绩效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验收评估 /p p   第十六条 “111基地”一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个基地须从建设期首年度开始建立年度进展报告制度,每年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将进展报告报送“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十七条 予以立项的“111基地”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须持续提升引进国外人才层次和水平,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力度,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引领和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p p   第十八条 “111基地”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基地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111基地”实行“开放、流动、协同、共享”的运行机制。 /p p   第十九条 “111基地”实行中期绩效检查制度,对立项建设后满3年的基地进行中期绩效检查。对中期绩效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要求予以整改或中止建设: /p p   1. 对明显未达到引智计划要求、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 /p p   2. 保障条件不能落实,无法按原建设方案实施的 /p p   3. 其他因人为因素严重影响基地正常建设的。 /p p   第二十条 中期绩效检查委托“111专委会”进行,采取现场检查的办法,检查包括海外人才引进、重点工作进展、学校保障措施、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形成中期绩效检查报告。 /p p   第二十一条 对基地负责人调离的,其所在高等学校应在负责人调离后3个月内向“111计划”管理办公室提交负责人调整意见,经管理办公室同意后予以调整。 /p p   第二十二条 “111基地”首个5年建设期结束后,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111基地”所在高校应按相关通知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验收申请报告》报“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p p   第二十三条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111基地”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程序包括:听取基地主任和依托高校的建设汇报,审核验收材料,考察研究平台和建设成效,对照任务书确定的建设目标,重点对引进海外人才和国际化团队建设、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管理和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等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p p   第二十四条 对“111基地”建立滚动支持机制,对建设成效显著、验收结果良好的“111基地” 可继续滚动支持5年。 /p p   第二十五条 “111基地”须参加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评估工作由“111专委会”或委托第三方专家组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估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水平、国际化团队建设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管理运行和开放共享等,对通过评估的基地保留名称继续开放运行,对于未通过评估的“111基地”要求整改或淘汰。 /p p   第二十六条 “111基地”要积极探索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机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模式,积极承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世界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建设等项目,鼓励基地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p p   第二十七条 “111基地”经费支持人员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111 Project)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p p   第二十八条 “111基地”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国际化动态信息网站,营造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六章 建设经费与使用管理 /p p   第二十九条 “111基地”建设期间可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 /p p   第三十条 国家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聘请外国专家经费相关办法和规定执行,依托单位应保障“111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规范使用、提高效益,接受监督检查。 /p p   第三十一条 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 /p p   1. 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p p   2. “111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p p   3. “111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七章 附 则 /p p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教技〔2006〕4号)同时废止。 /p p   第三十三条 有关高等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校“111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p p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111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p p br/ /p
  • 十二五生物和医药领域863计划座谈会召开
    为制定“十二五”生物和医药领域863计划的发展规划,更好地了解生物和医药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把握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大势,2010年1月18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863联办成员、生物中心主任王宏广主持,包括前任863计划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侯云德院士、强伯勤院士在内的九位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生物中心马宏建、贾丰副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王宏广主任介绍了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自“七五”以来的部署情况和主要成果,以及“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实施的主要依据。王主任提出“十二五”863计划本领域的战略定位、发展重点等问题,与会专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专家们认为,“十二五”要明确863计划的总体定位,突出前沿性、前瞻性的特点。相比于973计划注重基础性研究,重大专项注重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开发应用,863计划应注重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高技术研究,切入点为前沿高技术,同时结合重大产品的开发以及成果转化。只有明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协调各科技计划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起到引领前沿的作用。同时,要创新计划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指导,建立合理、科学的评审、评估、评价体系,利用、改造和新建一批基地,做到“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王宏广主任最后指出,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国要紧抓“十二五”、“十三五”的重要时机,通过“四个提升”,即:提升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国际的地位,提升生命科学领域在整个国家科技计划中的地位,提高项目设置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全面提升生物和医药技术的整体竞争能力,力争实现生物技术从技术积累阶段向产业崛起阶段的跨越。
  • 基金委发布四个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5月24日发布了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分别是“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单量子态的探测及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指南”、“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优先发展领域。重大研究计划以专家顶层设计引导和科技人员自由选题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通过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的支持,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实现若干重点领域或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原文请见:   关于发布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的通告   关于发布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的通告   关于发布单量子态的探测及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指南的通告   关于发布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的通告
  • 印度出台“PLI计划”,中国API如何应对?
    印度政府在三月批准了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PLI)计划,以减少印度对中国生产重要抗生素、抗HIV药物、维生素和心脏药物的原料药的依赖。该计划在未来八年内将产生价值694亿卢比的财务影响。什么是PLI计划由于冠状病毒爆发中断了供应链,引发了对印度药品短缺的担忧,从而触发了政府的该项举动。 印度制药商从东部邻国(此处指中国)进口约总需求70%原料。 为了应对短期和长期挑战,中央政府于2月成立了一个高级别委员会,以监控原料的供应情况。据ThePrint早前报道,该委员会由联合药物管制员埃斯瓦拉雷迪(Eswara Reddy)博士领导,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原料药生产商提高本地产量的激励措施。 根据ThePrint获得的指南草案,选择标准包括可以确保“更高的生产能力”并使用污染较小的最新技术(例如“绿色化学,流动化学”)进行生产的制造商。该文件还提到公司的“生产成本应该低”,并且应该具有“制造类似产品的先前经验”。 印度当局已经与600多家API和其他关键原料的制造商取得了联系,该计划正在讨论和制定对制造商的最低要求、资格标准和激励措施,最终将选定136个制造商来进行激励。 激励措施根据最终指导方针,该计划对制药企业的激励措施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涉及“四种基于发酵的关键起始原料(key starting materials, KSM) 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用于制造最畅销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克拉维酸。将选出八家企业,总激励额为360亿卢比,对每家企业奖励20%。 第二部分涉及“ 10种基于发酵的利基(补缺)KSM和API产品”,包括新霉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四环素,强力霉素和倍他米松。在这里,将选择20家企业,以获得价值100亿卢比的奖励,每家企业的奖励总额为20%。 第三部分中,“ 4种基于化学合成的KSM或API产品”吸引了960千万卢比的奖励,每种奖励将分别给予10%的奖励。 第四部分将吸引138亿卢比的奖励用于“ 23种基于化学合成的KSM和API产品”,包括心血管用药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氧氟沙星抗生素,抗HIV药物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维生素B6和阿司匹林。每位商家将获得10%的奖励。 政府还将根据该计划宣布每家制造商的强制性最低产能。例如,青霉素的最小生产能力为5,000吨,而克拉维酸的最小生产能力为15万公斤。从发布通知之日到发出邀请的申请,至少需要155天(五个月)才能获得批准,根据该计划进行注册并开始生产。 很显然,印度的PLI计划将对中国API制造企业产生影响,低质低价的时代将成为过去。 运用新技术,开发更好的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API的制造成本是每一位API制造商的迫切需求。 正如ThePrint在指南草案中提出的一样,API制造商需要选择确保“更高的生产能力”并使用污染较小的最新技术(例如“绿色化学,流动化学”)进行生产。 微通道反应器技术被认为是一项21世纪颠覆性化学合成技术,在多个领域已经实现了化学品的连续合成生产。 与传统的间歇反应釜合成工艺技术相比,微反应技术既能节省空间、人力、时间和成本,又能提升收率、纯度、产能。微反应技术反应器持液量极低,过程连续可控,自动化程度高,被公认为一项本质安全的化学品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是未来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平台技术之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