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苏试试验

仪器信息网苏试试验专题为您整合苏试试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苏试试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苏试试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苏试试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苏试试验话题讨论。

苏试试验相关的论坛

  • 苏试试验2023年度营收21.17亿,试验设备和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双增长

    近日,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试试验)发布2023年度报告。数据显示,[b]苏试试验2023年度实现总营业收入21.17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3.14亿元,同比增16.44%;[/b]截至2023年末,苏试试验资产总额48.5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3.34%。[b]从各产品来看[/b],试验设备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23%;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19.45%;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2.57亿元, 同比增长2.34%。[align=center][img=图片3.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fead390-6022-46e3-b826-aa68df8f2d51.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图片4.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b09460e9-54a4-4dd2-9fd1-fe8e0df8769b.jpg[/img][/align] 苏试试验提到,[b]2023年度[/b],[b]技术与设备研发方面[/b],完成了双台6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双台40吨三综合试验系统等重点项目,开展了50吨高速液压振动试验系统、多立柱车辆道路模拟试验系统等液压类新产品研发,完全具备数字通信,集中控制能力,可满足风电、核能、储能、汽车等行业大型整机和部件的相关测试技术要求;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助推公司试验设备在新领域的产品销售,新能源、第三方检测机构类客户增长明显。[b]应用领域拓展方面[/b],持续加大环境与可靠性、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电磁兼容等试验能力建设,不断补充实验室专项测试需求,加快拓展新能源、储能、航空航天、通讯、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步伐;通过建设绵阳、贵州等专项实验室,并开启了走出去的战略,筹建泰国实验室。[b]募投项目建设方面[/b],完善在新能源、无线通信行业试验服务布局。基本完成了产能的优先布局,前期募投项目均已实现目标经济效益,实验室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中心扩建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性能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进度,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苏试试验表示,[b]2024年[/b],将继续加大力度集成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环试+性能综合测试系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取在新能源、光伏、电力通讯、航空航天、储能设备等行业有更大作为。将继续深入细分行业,加大新生产领域探索力度,如集成电路、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移动通信等领域,精准匹配各行业客户需求;丰富实验室专业测试能力,如EMC、无线通信认证、金属材料防腐、金属材料探伤及理化、新能源能效测试等专业拓展。[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分享】DL/T 474.1~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537]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url]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压试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538]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压试验[/url]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539]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url]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541]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url]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避雷器试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542]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避雷器试验[/url]以上标准均于2006-05-06发布,2006-10-01实施,分别代替对应的1992年版标准,现行有效。

  • 淋雨试验机实施了人性化操作方式

    淋雨试验机实施了人性化操作方式

    [b][url=http://www.linpin.com.cn/product_show-230.html][color=blue]淋雨试验机[/color][/url][/b]主要适用各种防水、防漏有特别需求的试验产品,比如外部照明、汽车灯具外壳及信号装置防护,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试验要求制造符合其它标准试验的设备。下面小编会好好给大家介绍该设备:[align=center][img=,348,34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160911468160_7167_1037_3.jpg!w348x348.jpg[/img][/align]  这款试验设备内外箱使用的是SUS304不锈钢制作,还有大型观测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工作室内样品情况。使用流量计算调压阀进行压力调节,配有水过滤器。在试验机的底部使用高品质固定式PU活动轮方便日后搬移。淋雨试验机有着270°摆管以及360°旋杆喷水装置,主要用来检测产品外壳密封件在水里试验以后或者在试验过程中是否能确保设备及元器件良好的工作情况。  林频的淋雨试验机适用的是PLC模块控制、全自动式首先设置,直观的操作界面,同时温度曲线能够实时显示,该设备的台面是PVC板硬质材料电机会带动涡轮减速旋转,通过变频器调节从而调整合适的转速。

  • [书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原理、技术与实施指南》主编 王群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本书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关于LIMS原理、技术与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解释,使读者充分了解和认识LIMSde外部轮廓和内在技术,在此基础上正确选择LIMS产品,更好地把握成功实施LIMS项目时所应当注意的重要方面。本书着重介绍LIMS概念、原理与功能,考察LIMS的各项基础技术,并剖析LIMS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这本书,我这边有一些库存,大家有兴趣阅读的,可以与我联系。

  • 【原创大赛】论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实施

    论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实施【摘 要】管理评审工作是实验室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文中从评审时机选择、评审准备、评审实施及改进验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主题词】管理评审、评审准备、评审实施、改进验证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检验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充分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以保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由此看来管理评审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好此项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 评审时机选择实验室管理评审时机由实验室主任确定。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应每年组织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工作,一般安排在内部审核之后进行;每两次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例如,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客户的重大投诉等,实验室应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2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包含与实验室有关的管理体系和检验活动的当前业绩和改进的机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内、外部审核结果;客户的反馈,包括客户的期望、满意程度和需求及服务质量分析比对结果,包括实验室间比对和实验室内部比对的结果分析;检验报告质量分析、检验结果质量保证中所用方法效果分析;投诉的接收和处置情况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及效果分析;以前评审采取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内外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法规标准方法的变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工作量和业务范围的变化;人员素质及培训情况;供应商控制情况; 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修改和补充情况;对改进的建议、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日常管理会议中有关议题的研究。3 评审准备质量负责人按照实验室要求,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计划中要明确评审时间、评审目的、评审范围及内容、参加人员和评审的具体输入要求,并报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执行;资料员负责将管理评审计划发送给参加评审的部门和人员,质量管理部主任协调组织各相关岗位提供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4 管理评审的实施实验室主任主持评审工作,确定主题报告人,报告人应简明地说明主要观点、结论及建议。各责任人员根据评审输入的背景材料、主题报告和本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管理体系和检验活动现状进行评价。实验室主任针对主要存在问题提出结论性意见,并做总结性发言。评审时间一般为一个工作日。5 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管理体系运行及检验活动开展的总体概述评价;管理体系及检验活动过程的改进;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资源的需求。根据评审意见,质量负责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报实验室主任批准。管理评审报告对管理体系予以分析评价,需明确对管理体系和检验服务活动的有关改进措施具体实施要求。6 改进措施实施和监督质量负责人组织各相关岗位落实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责任岗位或者责任人填写管理评审验证记录表,按实施纠正措施程序规定执行。监督员负责改进措施实施的监督,质量负责人负责跟踪验证。质量负责人协调解决落实改进措施中的问题,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在实验室规定的时间内实施,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 【分享】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9号公告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12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附 件: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赋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第三条 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认监委依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 第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 第六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建立并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相关记录,包括: (一)实施能力验证的有关文件; (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质证明; (三)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确认记录; (四)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名单; (五)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 (六)能力验证结果和后续处理文件。 第七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于每年年底向国家认监委报告下一年度的能力验证计划,包括:名称、目的、能力验证的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素设计、组织单位、实施时间、拟参加实验室的范围和数量、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资质证明和审核材料等。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经批准的能力验证计划。 第八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和关键技术要素方面领先,并具备可持续性。 第九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认可机构等有关方面,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国家认监委确定其作为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国家认监委鼓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利用经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 第十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应当向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能力验证结果离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一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向国家认监委通报年度能力验证计划的完成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后续处理措施等有关事项。 第十二条 组织实验室参加境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组织的能力验证的,境内的组织者应当事前将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包括:组织能力验证的境外机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能力验证内容和时间、参加实验室范围和数量(境内、外的数量)、能力验证结果的使用计划、交纳的费用、能力验证技术报告(可事后补报)等。承担境外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能力验证提供者,也应当将上述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 第十三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在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后向有关方面通报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同时向国家认监委报告能力验证结果,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名单。 第十四条 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评审时,可以免于该项目的现场试验。鼓励各有关方面利用能力验证的结果,优先推荐或者选择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承担政府委托、授权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 第十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和能力验证的实施过程实施有效管理。 第十六条 对于能力验证的结果可疑或者离群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也可视情况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关项目的资质认定或者认可,暂停其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直到完成纠正活动并经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确认后,方可恢复或者重新获得认可以及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 第十七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者泄露机密的,国家认监委或者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取消其承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格。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弄虚作假、进行串通,经查属实的,能力验证组织者视其结果为不满意。情节恶劣的,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当报告国家认监委,由国家认监委取消其相应项目的检测资质资格。 第十八条 国家认监委可以采取组织专家评议、向实验室征求意见、抽查档案、要求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报告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等方式,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进行申诉;对违规行为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或者国家认监委进行投诉。 第二十条 下列用语的含义: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指从事能力验证的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室。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参加者,是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校准或者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本办法所称的结果可疑,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能力验证结果界于标准认可值(或者中位值)之间的结果。本办法所称的离群(即结果离群),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明显偏离标准值(或者中位值)的结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 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广东)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实验分析工程师职位,坐标江苏,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实验分析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职责1、负责项目的实施,协调各相关方顺利完成项目任务;2、负责项目评估报告的撰写和数据分析,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负责与客户的业务沟通和技术交流。岗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环境、化学相关专业;2、熟练操作[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仪[/color][/url];3、熟悉ISO/IEC 17025、RB/T 214-2017管理体系,熟悉质量控制的要求及方式,有独立编制SOP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薪酬福利1工资+年底奖金2五险一金3商业保险4出差补贴5餐补6节日福利(生日+节日+下午茶等)[b]公司介绍:[/b] 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公司是依托北京大学科研成果而成立的高科技企业。在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和海淀区重大科技成果孵育基金的资金支持下,于2016年初在北京成立。2017年在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和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持下,在江苏常熟成立了分公司,建立华东分析测试中心。2017年与中山市公安局联合建立了环境法医学实验室。2018年在佛山市政府支持下,在广东佛山成立了分公司,建成华南分析测试中心。...[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7565]查看全部[/url]

  •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1) 实验对象。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 实验因素。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 实验效应。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二、实验设计的“六原则”   1)随机原则: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 尽量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减少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2)对照原则:空白对照组的设立——只有通过对照的设立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实验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当某些处理本身夹杂着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时,还需设立仅含该非处理因素的实验组为实验对照组;历史或中外对照组的设立一一这种对照形式应慎用,其对比的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多种对照形式同时并存。  3)重复原则: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实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 平衡原则:一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好坏,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应充分发挥具有各种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人的作用,群策群力,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上的分配,只有在时间上分配好了,才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特别忙而一段时间特别闲的情况。 5) 弹性原则:所谓空格,指的是在时间分配图上留有空缺。适当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富有弹性的实施实验计划,并不断地调整好自己的实验进度。 6) 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时间的损耗上,必要时可以预测一下自己实验的产出和投入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越好,当然是以你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作基础的。

  •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1) 实验对象。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 实验因素。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 实验效应。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二、实验设计的“六原则”   1)随机原则: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 尽量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减少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2)对照原则:空白对照组的设立——只有通过对照的设立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实验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当某些处理本身夹杂着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时,还需设立仅含该非处理因素的实验组为实验对照组;历史或中外对照组的设立一一这种对照形式应慎用, 其对比的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多种对照形式同时并存。   3)重复原则: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实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 平衡原则:一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好坏,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应充分发挥具有各种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人的作用, 群策群力,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上的分配,只有在时间上分配好了,才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特别忙而一段时间特别闲的情况。 5) 弹性原则:所谓空格,指的是在时间分配图上留有空缺。适当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富有弹性的实施实验计划,并不断地调整好自己的实验进度。 6) 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时间的损耗上,必要时可以预测一下自己实验的产出和投入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越好,当然是以你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作基础的。

  • 【分享】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赋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的职责,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第三条 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第四条 国家认监委依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 第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第六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建立并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相关记录,包括:(一)实施能力验证的有关文件;(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质证明;(三)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确认记录;(四)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名单;(五)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六)能力验证结果和后续处理文件。第七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于每年年底向国家认监委报告下一年度的能力验证计划,包括:名称、目的、能力验证的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素设计、组织单位、实施时间、拟参加实验室的范围和数量、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资质证明和审核材料等。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经批准的能力验证计划。第八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和关键技术要素方面领先,并具备可持续性。第九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认可机构等有关方面,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国家认监委确定其作为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国家认监委鼓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利用经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第十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应当向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能力验证结果离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第十一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向国家认监委通报年度能力验证计划的完成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后续处理措施等有关事项。第十二条 组织实验室参加境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组织的能力验证的,境内的组织者应当事前将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包括:组织能力验证的境外机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能力验证内容和时间、参加实验室范围和数量(境内、外的数量)、能力验证结果的使用计划、交纳的费用、能力验证技术报告(可事后补报)等。承担境外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能力验证提供者,也应当将上述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第十三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在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后向有关方面通报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同时向国家认监委报告能力验证结果,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名单。第十四条 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评审时,可以免于该项目的现场试验。鼓励各有关方面利用能力验证的结果,优先推荐或者选择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承担政府委托、授权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第十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和能力验证的实施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第十六条 对于能力验证的结果可疑或者离群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也可视情况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关项目的资质认定或者认可,暂停其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直到完成纠正活动并经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确认后,方可恢复或者重新获得认可以及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第十七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者泄露机密的,国家认监委或者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取消其承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格。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弄虚作假、进行串通,经查属实的,能力验证组织者视其结果为不满意。情节恶劣的,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当报告国家认监委,由国家认监委取消其相应项目的检测资质资格。第十八条 国家认监委可以采取组织专家评议、向实验室征求意见、抽查档案、要求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报告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等方式,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监督。第十九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进行申诉;对违规行为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或者国家认监委进行投诉。第二十条 下列用语的含义: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指从事能力验证的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室。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参加者,是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校准或者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本办法所称的结果可疑,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能力验证结果界于标准认可值(或者中位值)之间的结果。本办法所称的离群(即结果离群),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明显偏离标准值(或者中位值)的结果。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 【原创大赛】实验室监督审核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实验室的外审大多是认可委对实验室的监督审核,做好监督审核是实验室必须关注的重要工作。如何做好监督审核和审核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下来,我们作一探讨。[/align][align=left]1. 审核准备[/align]审核前的准备包括审核文件准备、仪器设备、药品试剂、人员等准备,以及与审核组长的沟通。这些准备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实验室应安排专人来进行工作对接,确认准备工作满足要求。特别是和审核组长的沟通要安排审核工作负责人直接对接,仔细认真的事前沟通对顺利实施审核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实验室应重视与审核组长的事前沟通。针对审核时间、人员操作考核等进行认真沟通。[align=left]2. 审核实施中的注意事项[/align]做好审核准备后,接下来就要按照审核计划进行实施了。实施中实验室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审核组老师的接待。在沟通阶段要详细掌握审核老师的行程时间,安排好接站。食宿要安排好,要在短短的一两天内完成审核工作,对审核老师来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上要为审核老师创造好食宿和工作环境。二是,实验室各专业的对接和配合。审核实时实验室应安排监督员、核查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员对接对应工作。在审核实时配合审核老师做好现场问题确认和解释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各自负责专业审核时的问题发现,以便日后改进和提升。三是,人员操作考核。人员操作考核是监督审核的重要一个环节,对于操作复杂的技术考核,实验室要安排技术精湛并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检验人员来完成考核操作,这个一定要事前沟通好。四是,审核发现问题沟通。在审核实时中,对于审核发现的问题,实验室的对接人应与审核老师及时沟通,提出实验室的解释,已取得审核老师的理解,对发现的问题给出准确的判级。

  • 【原创】国内实验室实施LIMS的曲折历程

    我从2005年开始研究LIMS,接触过各种不同行业的实验室,了解了各类实验室对LIMS的期待值和最终的使用情况,现在做些总结供同样在LIMS行业探索的同行们和实验室的老师们分享。 1.理化类实验室--这类实验室的特点是检验参数种类多,实验的重复性也很强。因此他们对于LIMS的要求最多的是集中在要求操作便捷,别看就是轻点鼠标的这个动作,他们也要求尽可能地能够减少,能够批量地处理一些同类的参数,自动计算、自动修约,界面友好,简洁。 2.产品类检验实验室--这类实验室通常对于产品的抽样和判定有特殊的规定。不同的产品抽样方案不同,合格的判定数也不相同。一些指标的不符合并不能直接自动判定为不合格,因此这类实验室的自动判定规则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人为参与的因素也多。 3.计量类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在出具检定或校准证书时格式复杂多样,不像常规的检验类实验室,有时会用到图表,因此对于证书的编辑要求还是很高的。同样由于批量大,对于填写同类信息时批处理要求也高。 国内雏形的LIMS系统,诞生于十几年前,现在在一些药品检验所和信息化较早的检测机构里还偶尔能见到。这类产品的供应商往往因为产品适应不了各种各样的定制化的需求,开发成本过高而先后倒闭。 之后不少软件开发商开始尝试着开发灵活性更大的平台,通过配置而不是定制去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这也和国外很多LIMS的做法不谋而合。由此可以想象国外的实验室也并非都是很规范很单一的运行模式,国外的开发商肯定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挫折。 目前,随着国内实验室的飞速发展,LIMS的市场竞争也出现白热化的状态。各种品牌的国产的、进口的LIMS都在迅速地占领自己的市场,有些新加入竞争的软件企业采用为用户免费开发,只求案例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具有风险的。LIMS产品的开发,不管对于用户还是开发商都需要做出极大的投入,研发费用相当惊人。通过一个定制开发,且不说是不是一定能成功实施,就算成功了也未必能用到下一个实验室。因此还是需要采取谨慎的投资态度。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 盐雾试验箱误差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盐雾试验箱误差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b][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7531.htm]盐雾试验箱[/url][/b]通过盐雾腐蚀检测样品,获得样品的耐腐蚀性,与其他产品进行比较。该实验可分成三种种类:中性化盐雾试验、铜加快冰醋酸盐雾试验、酸盐雾试验。不同的试验类型对应不同的需求。[align=center][img=,600,6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201710053727_8053_1760631_3.jpg!w600x600.jpg[/img][/align]  盐雾试验箱操作相对单一,是通过压缩腐蚀溶液进入空气喷雾,在样品上,全面喷雾,经过连续循环试验后,会发现样品开始逐渐腐蚀,然后写下腐蚀时间段,可以了解试验样品的耐腐蚀性,如果时间越短,就意味着样品的耐腐蚀性越差,否则。然而,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试验结果会出现误差。  盐雾试验箱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如下。  1、当测试样品不稳定时,测试数据会出现误差。测试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样品在试验过程中不稳定,发生其他变化,即使设备性能好,也无法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  2、环境或工作人员造成的误差。当实际环境条件与预规定的条件不同时,试验结果也会出现误差。如果受到电源、温度或电磁因素的干扰,测试环境将发生变化。  3、测试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当设备和设备老化,机械部件磨损时,会影响测试试验。其他辅助设备和零件也是产生误差的因素之一。  4、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每个操作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当操作不合理且采用近似计算值时,这种不严格的取值方法会导致试验误差。  后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相同的金属材料,则测试的耐腐蚀性参数不能作为长期结果。与传统的试验方法相比,盐雾试验箱在室外盐污染环境下更好地呈现腐蚀状态,数据更准确。

  • 【求助】GB/T 12584-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低温冲击试验

    求助,GB/T 12584-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低温冲击试验该标准于2008-10-01实施,代替GB/T 12584-2001《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低温冲击试验》。GB/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低温冲击试验 (已废止)[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20514]GB/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低温冲击试验 (已废止)[/url]

  •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赋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的职责,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第三条 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第四条 国家认监委依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 第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第六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建立并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相关记录,包括:(一)实施能力验证的有关文件;(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质证明;(三)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确认记录;(四)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名单;(五)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六)能力验证结果和后续处理文件。第七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于每年年底向国家认监委报告下一年度的能力验证计划,包括:名称、目的、能力验证的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素设计、组织单位、实施时间、拟参加实验室的范围和数量、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资质证明和审核材料等。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经批准的能力验证计划。第八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和关键技术要素方面领先,并具备可持续性。第九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认可机构等有关方面,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国家认监委确定其作为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国家认监委鼓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利用经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第十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应当向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能力验证结果离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第十一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向国家认监委通报年度能力验证计划的完成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后续处理措施等有关事项。第十二条 组织实验室参加境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组织的能力验证的,境内的组织者应当事前将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包括:组织能力验证的境外机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能力验证内容和时间、参加实验室范围和数量(境内、外的数量)、能力验证结果的使用计划、交纳的费用、能力验证技术报告(可事后补报)等。承担境外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能力验证提供者,也应当将上述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第十三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在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后向有关方面通报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同时向国家认监委报告能力验证结果,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名单。第十四条 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评审时,可以免于该项目的现场试验。鼓励各有关方面利用能力验证的结果,优先推荐或者选择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承担政府委托、授权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第十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和能力验证的实施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第十六条 对于能力验证的结果可疑或者离群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也可视情况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关项目的资质认定或者认可,暂停其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直到完成纠正活动并经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确认后,方可恢复或者重新获得认可以及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第十七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者泄露机密的,国家认监委或者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取消其承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格。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弄虚作假、进行串通,经查属实的,能力验证组织者视其结果为不满意。情节恶劣的,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当报告国家认监委,由国家认监委取消其相应项目的检测资质资格。第十八条 国家认监委可以采取组织专家评议、向实验室征求意见、抽查档案、要求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报告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等方式,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监督。第十九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进行申诉;对违规行为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或者国家认监委进行投诉。第二十条 下列用语的含义: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指从事能力验证的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室。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参加者,是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校准或者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本办法所称的结果可疑,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能力验证结果界于标准认可值(或者中位值)之间的结果。本办法所称的离群(即结果离群),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明显偏离标准值(或者中位值)的结果。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原理、技术和实施指南》

    序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LIMS在过去的30年里所取得的理论和应用成就令人惊叹。采用LIMS的机构多种多样,从研究开发型实验室、生产控制型实验室到商业分析测试实验室,不一而足。它们都通过实施LIMS实现了对其信息实现更好的组织管理,从而能够进行更快速、更具数据基础的科学决策,以及按照不同的需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正从实施LIMS中获得巨大的收益。LIMS有效地降低了它们的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实现了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及所在企业/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地增强了其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竞争力。信息技术(IT)的发展推动了LIMS的变革,包括: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的升级换代、通讯方式的多样化、网络化越来越普遍等。LIMS已经由简单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演变为通过复杂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将实验室的各种信息与企业级的计算环境集成到一起,以提供整个企业/机构内的快速信息访问。读者观念上需要澄清的是LIMS决不仅仅是软件,而是采用用户输入、数据采集(仪器集成)、数据分析、用户通知、信息和报表传输来集成和涵盖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本书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关于LIMS原理、技术与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解释,使读者在充分了解和认识的LIMS的外部轮廓和内在技术,在此基础上正确选择LIMS产品、更好地把握成功实施LIMS项目时所应当注意的那些重要方面。因此,本书着重介绍LIMS的概念、原理与功能,考察LIMS的各项基础技术,并剖析LIMS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本书的第一部分按照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顺序,分为“走近LIMS”、“了解LIMS”和“深入LIMS”三个渐进的章节。第一章向读者展示了LIMS的定义、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当前的技术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接着第二章系统介绍了LIMS的概念模型、工作原理,以及LIMS的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特征。虽然LIMS随着工业部门的不同,其功能和要求可能有差异,但是所有LIMS在基本概念上是共同的。我们从考察LIMS的框架入手,讨论这些共同之处,即:不管实验室属于何种类型,其LIMS各基本单元都应当包括的那些内容。LIMS发展至今,其功能已经极为纷繁复杂,并且各种新的功能还在不断推出;其中有一些功能是对于所有LIMS都应该是必须具备的,而另外一些的应用则可能是仅局限于特定的工业部门。在第二章中对因特网(Internet)与LIMS的关系也进行了阐述,同时也讨论了许多LIMS的专门功能,例如:审核追溯功能(audit trails)、自动报告能力(automatic reporting capacities)(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者打印机)、导入/导出能力(import/export capabilities),以及数据归档功能(data warehousing)等。在此基础上,第三章简要地分析了LIMS的软硬件基础,介绍了LIMS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从而为读者提供了对于LIMS由表及里的全面认识。本书的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浓重的理论气氛中跳出,而转入对LIMS实践的介绍。第四章首先描述了整个LIMS实施过程所涉及的各个步骤,使读者能够粗线条地把握一个LIMS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前期的科学策划、正确的产品选型是决定LIMS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所在。接下来第五章就专门针对LIMS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收集来自实验室职员的基础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编制投标请求书(RFP)。由于本书的许多读者可能会负责为所在实验室编制投标请求书(RFP),因此本章专门讨论并列出了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RFP需要考虑到的关键要素。在编制好RFP后,就必须建立评价标准以使得收到标书时已经有一个评价机制。如果制订并贯彻了实际的选择标准和实施计划,选择和实施LIMS的过程就可能会相对省力。因此接下来的第六章详细介绍了对于来自厂商的RFP反馈的定量评价,以及LIMS产品的选型,其中涉及的重要的评价和选择依据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目标、LIMS产品规范、可供借鉴的专业机构的产品评测和调查报告等;本章同时还着重介绍了LIMS厂商建议书的具体评价过程。这些章节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特征的实践可操作性,包括:建立实验室要求、列出希望LIMS实现的功能并进行排序、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事项、硬件和操作系统要求,以及在选择LIMS时的其它需要考虑的事项。经过上面的评价过程,选定合适的LIMS后,接着就需要进行具体的硬件、软件安装,并进行各种仪器设备与LIMS的系统集成等。第七章讨论了这一阶段的工作及主要需要考虑的事项。接下来的核准认可过程则是LIMS实施的最后一步,它的作用是确保LIMS能够达到原定的技术要求,并符合预期的质量保证标准,第八章详细讨论了进行LIMS核准认证所涉及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作为LIMS项目的参与者,必须意识到购买和实施LIMS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过程,实施LIMS后的管理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九章就剖析了LIMS实施后的一些常见问题,介绍了科学管理程序的矩阵分析方法,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及实施

    [color=#ffffff]导[/color][b][color=#ffffff]读[/color]公信力是检验检测机构的生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技术是公信力的有力保障。本文作者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刘崇华研究员[/b]化学检测实验室作为产品检测服务机构,其检测结果作用越来越大,检测结果质量不仅是实验室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结果使用方(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因素。作为出具检验报告的质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ISO/IEC 17025:2017国际标准(CNAS 认可准则(CNAS-CL01:2018))7.7 条款确保结果有效性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实验室质量控制对质检机构至关重要。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可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大类。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再测、加标回收、空白实验、平行样分析、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新版本ISO/IEC 17025标准还增加了使用其他已经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和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审查报告的结果、盲样测试等方式。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称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以及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等等方式。它是发现和消除一些实验室内部不易核对的误差,特别是存在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一般由熟练掌握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的实验室或专业机构承担。  [color=#0070c0]1 室内质量控制技术[/color]  1.1 采用标准物质监控  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可以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结果核查,以判断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与证书上的给出值是否符合,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通常的做法是实验室直接用合适的标准物质作为监控样品,定期或不定期将标准物质以比对样或密码样的形式,与样品检测相同的流程和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室完成后上报检测结果给相关质量控制人员。也可由检测人员自行安排在样品检测时同时插入标准物质,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用标准样品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已知的含量相比较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此时标准样品的已知含量可作为真值,标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是测量值,由此计算出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可用来评价该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如结果差异过大,应由检测室查找原因,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仍不合格,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查到原因后立即进行纠正,必要时同批样品复测。  这种方法可靠性高,但成本高,一般用于:刚实施的新标准、新方法、新检测项目、设备的校准和核查等。当然,对于日常检测标准方法和项目,如有必要,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1.2 实验室内部比对  实验室内部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实验室内部,由两个或多个人员(也可方法、设备)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根据验条件的不同,一般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设备比对等几种方式。  这些比对的一般做法是除了需要比对的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尽量完全相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该比对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人员比对,需要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或程序,采用相同的检测设备和设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仅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人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内部比对方式多样,操作灵活。不同的比对可适于不同的目的,通过多方面的比对可全面考察实验室内部质量状况,根据比对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1.3 留样再测  留样再测指仅考虑试验时间先后的不同,用以考核上次测试结果与本次测试结果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事实上,留样再测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室内部比对,即不同时间的比对。  留样再测以密码样或复测样的方式不定期安排进行。试验结束后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若两次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室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查找原因,并对与同批检测的样品进行复测。  留样再测作为内部质量控制手段,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水平检测数据的样品或阳性样品、待检测项目相对比较稳定的样品以及当需要对留存样品特性的监控、检测结果的再现性验证等。  1.4 加标回收  由于不是任何样品都能找到标准样品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找不到相应的标准样品时,可用测定回收率的方法来评价度。  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通过测定其回收率以确定测定方法准确度,反映出本次检测过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加标回收是化学分析实验室一个重要的经常使用的质控手段。  具体的做法是:  将被测样品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已知量的欲测组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这两份样品,按下式计算回收率:[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9235e0b1-e795-4a3d-bafe-f8f68327f14f.jpg[/img][/align]  通常情况下,回收率越接近100%,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可以用回收率的大小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加标回收质量监控的适用范围:各类化学分析中,如各类产品和材料中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项目检测结果控制、化学检测方法准确度、可靠性的验证、化学检测样品前处理或仪器测定的有效性等。  [color=#0070c0]2 室外质量控制技术[/color]  2.1 参加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确定的准则来评价参加者能力的活动”。对于实验室而言,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是衡量与其他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识别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实验室最有效的外部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能力验证通常由相关检测行业权威专业机构(即能力验证提供者)组织,其评价结果可靠性较高,参加实验室较多。对于化学检测能力验证,通常的做法是,组织机构将性能良好、均匀、稳定的样品分发给所有参加实验室,各实验室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统一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把测定结果反馈给组织机构,由组织机构负责对这些测定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然后将结果和报告通知给各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不仅可检查各实验室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时发现、识别检测差异和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检测质量,促进实验室能力的提高。  2.2 参加测量审核  由于能力验证涉及的实验室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因此,可参加能力验证相对较少,而测量审核是对能力验证的补充,即:实验室对被测物品( 材料或制品) 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该方式也用于对实验室的现场评审活动中,可以认为测量审核是一种特殊的,即只有1个参加者的能力验证。相对来说,测量审核更为灵活,快速。  通常测量审核由权威检测实验室组织,由其将样品分发到测量审核申请实验室,回收其测量结果,依据参考值和允许误差对参加实验室结果进行评价,该参考值既可是有证标准物质证书值,也可是能力验证样品指定值、或者是参考实验室的测定值等。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必须在切实施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color=#0070c0]3 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color]  3.1 方案设计的主要原则  [i](1) 可靠性原则[/i]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以保证质量控制结果的可靠性是进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导致产生错误的质量控制结果,这对检测十分不利。举个简单的例子,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时,由于添加水平与加标样品含量水平差异很大,可能会得到回收率异常的结果,而这种异常不一定说明该检测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必须掌握各类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的特点,把握各自的规律,必须在满足其使用范围,符合其限定的条件下使用,以获得可靠的质量控制结果。  此外,由于质量控制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质量控制的过程、质量检测点、检测技术人员、检测相关人员、测试方法、测试样品、测试类型和数量、评价方法和指标等个方面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方案设计的可靠性。  [i](2) 灵活性原则[/i]  由于质量控制方法很多,每种质量控制方法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操作形式,只有不断符合要求的改进。也没有所谓的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标准规程、标准体系,每一种质量控制方法都只有一些原则的方法和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即使世界一流的大检测公司适合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实验室。方案的设计既要广泛参考或应用各种各样的质量控制方法,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理念和原则,又必须根据当前的主要目的,结合考虑到实验室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  质量控制过程本身是永不间断地改进过程,在每一活动中,必须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无论是检测环节,还是后勤供应保障环节,亦或是领导管理、决策执行、人事更迭、交流培训等相关方面。  此外,在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必须重点考虑人员这一因素,对人的管理必须基于服务基础上。质量控制需要的不是强制达标,而是柔性地、系统地、顺畅地达到质量最高境界。 [i] (3) 关键性原则[/i]  关键性原则是进行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重要原则。一个检测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繁多,每一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它是从检测原材料投入到检测数据出具整个检测过程等多个检测步骤,涉及诸多影响质量的要素。  具体来说,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检测人员(对标准/规程的了解深度,操作的熟练水平,是否经过培训等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态、是否定期校准等)、检测材料(试剂材料的质量情况)、方检测法(标准/规程的采用、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方法的确认等)和检验环境(检测场所、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每一要素都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但具体到每一要素,不同检测项目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各要素的影响,然而,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可能是向产品检验那样对每个产品进行全过程检验,只能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检测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也即以检测全过程为对象,以对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有关因素和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制定严格的检测监督、检验和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反馈制度,进而形成强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质量处在严格的控制状态。  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关键管理点所管理的特性或对象应尽可能用数据表示。如一个检测试验关键管理点,可以是某类商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例如钢板的硬度、拉力强度、屈服强度等,也可以是材料中的某种元素的含量,某类主成份定性 也可以是一批检测任务的关键要素,如检测用的试剂、环境变量或仪器技术参数、检定校准不确定度等 化学试验关键管理点如试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等。  [i]一般来说,在化学检测中,以下情况都应建立检测关键点:[/i]  ① 仪器的检测性能,包括:检测灵敏度、精密度、计量不确定度以及对它们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关键质量特性等。  ② 试验方法本身有特殊要求,或对下一操作步骤有影响的质量特性,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支配性操作要素。  ③ 检测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  ④ 检测过程使用的的标准物质和试剂等。  ⑤ 检测质量不稳定,出现不满意结果多的质量特性或其支配性要素。  ⑥ 实验室客户反馈来的,或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不合格的质量项目等。  ⑦ 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  ⑧ 某些关键的样品制备、样品处理步骤和操作等。 [i] (4) 经济性原则[/i]  过于追求效益的实验室不利于质量控制,但是,质量控制也必须考虑成本。质量控制的成本和效益两者必须达到一种平衡。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质量应当是“最经济的水平”与“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统一。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既要考虑质量控制的成本,更要考虑其效益。离开效益和质量成本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2 主要步骤  [i](1) 确定目的[/i]  所有质量控制的目的都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是由于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检测实验室的情况变化,明确每项质量控制措施的目的。  [i](2)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i]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归纳如表1所列:[align=center]  表1 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wycimg/f9208d0d-5e40-48e4-925f-eb8f8e9e9893.jpg[/img][/align]  实验室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实施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性评审,并研究改进措施,使其不断完善形成一个适合实验室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i](3) 制定方案[/i]  按实现的频率来考虑,质量控制包括日常质量控制和定期质量控制。对于日常质量控制,一般依据作业指导书或具体的专业检测标准规定来进行,无须针对每次质量控制操作制定方案 而对于定期质量控制,实验室一般需要提前做好质量控制的年度计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根据新开展项目、新上岗人员、重要的设备、客户的投诉和反馈等关键点来选择确定。年度计划中规定的每一项质量控制应制定相应的具体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每一质量控制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两个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应考虑选取什么样品、检测什么项目、采用什么检测标准方法、检测仪器、安排谁来做、什么时间做、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负责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处理以及其他注意的事项等。通常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填写上述内容,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关注的内容有一定差异,但都是围绕其目的,依据方法特点来确定。 [i] (4) 执行操作[/i]  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控制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制样、测试、提交结果等。作为组织者应提前与实施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和准备。作为实施者,在执行操作请应首先仔细阅读掌握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确定的要求来进行,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i] (5) 检查评价[/i]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结果如何,是否发现什么问题,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不符合情况,实验室应该及时启动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i](6) 质量改进[/i]  质量改进就是根据检查评价的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以利再干。这是总结处理阶段。  实验室应该对质量控制实施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一般至少每年1次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并依据反馈的信息对检测能力的水平做出评估,进而对技术能力控制的有效性及改进的可能性和措施做出决定。  参 考 文 献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著. 质检机构管理知识.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12.   ISO/IEC17025: 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李春萍. 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检验检疫科学,2008,2(18).   刘崇华,董夫银, 等.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3

  • 【分享】HG/T 2369-1992 橡胶塑料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

    HG/T 2369-1992 橡胶塑料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1992-09-15发布,1993-07-01实施,现行有效。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895:1985《橡胶与塑料的拉伸、曲挠及压缩试验机说明》。[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0084]HG/T 2369-1992 橡胶塑料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url]

  • 比对实验实施方案设计的方法

    实验室比对实验方案设计参与比对实验方案设计的人员包括熟悉实验室质量管理、检测方法和统计学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必要时,可以成立比对实验技术小组,负责方案的设计,实施的监督以及比对过程的指导比对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1)目的;2)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3)比对形式、检测项目、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参加人员等;4)所用样品的描述,例如均匀性、稳定性、发放形式和处置要求;5)检测技术的要求,例如重复测试次数的要求;6)记录要求;7)评价方法和判断的准则;8)出现不符合处置的要求;9)其他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比对实验对样品的要求样品要求:用于比对实验的样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样品有充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适合的条件下保存;2)样品的数量应能够满足所有测试项目的要求,必要时要留出附加测试的样品;3)样品的制备应有文件化处理程序,在使用前应对样品进行确认。样品的制备和准备:比对试验的样品可分为阴性样品和阳性样品。对于阳性样品,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自制样品 在对样品制备方式了解的情况下,实验室可以利用自有的仪器设备进行简单样品的制备,也可以合作制备。无论采用哪种制备方式,制备的样品都应经过抽样检验评价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证实其可用于比对试验。2)阳性留样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阳性样品,可以根据样品和目标检测项目的性质,选择是否将该样品留存并用于比对试验。 运用此类样品进行比对试验时,应确认此类样品在上次检测完成后一直处于符合要求的妥善保存状态,并通过专家评估或样品评价等有效的手段确证其中被分析物的成分和含量没有发生变化。3)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 有证标准物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剩余的比对样品以及实验室质控样品,通常均匀性比较好,且具有指定的参考值和测量不确定度。因此,这类样品只要确认其一直处于符合要求的妥善保存状态,均可用作比对试验样品。4)加标样 同时在一系列称取好的样品中分别添加适当浓度的标准物质。添加的过程应独立于检测过程,添加的人员应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添加的浓度应适合比对试验的目的,添加的体积应准确、少量,添加后的样品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放置。样品的处置1)样品制备或准备完毕后,应使用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方式分装样品,按比对试验方案规定的方式或实验室相关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分发样品。2)如果对样品的处置会影响试验结果,则应在比对试验计划实施方案中清楚说明,或用特殊说明的方式让检测人员加以注意。检测人员接到样品后,应按要求妥善保管。3)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实验室体系的要求。比对试验的开展1)实验室开展比对试验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时,应确认其环境条件不会对所要求的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实验室开展比对试验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时,应确认用于检测的对结果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经过校准并通过有效的期间核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3)参与比对试验的人员,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测试,如实记录试验结果及相关信息,提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4)当试验过程中出现可能影响比对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意外情况时,比对试验负责人应及时分析各种因素,与检测人员进行充分协调,并做出继续按原试验方案进行或修改原试验方案、执行新方案的决定。

  • 检验检测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与实施探讨

    检验检测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与实施探讨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6px][color=#333333][b]检验检测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与实施探讨[/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gray]来源:中国计量[/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color][/font][/align][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为了保持实验室特定设备、计量标准及标准物质(溶液)量值溯源状态的置信度,在两次量值溯源期间,需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和频率对其实施有效的期间核查。本文主要对检验检测实验室设备量值与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期间核查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讨。 [/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D92142]一、核查范围[/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对于使用频率较高、漂移可能性大、经常移动使用或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性能不太稳定的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及其标准储备液等,都需要按计划的方法和频率实施期间核查。[/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D92142]二、组织与实施[/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1.[/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制定期间核查计划[/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技术负责人组织设备管理员编制设备、标准物质(溶液)年度期间核查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期间核查的设备、标准物质(溶液)的名称;核查方法或所依据的实施方案;核查结果判定规则、频次和时间;组织实施的实验室及负责人等。[/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2.[/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期间核查的实施过程[/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实验室根据期间核查实施计划,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标准物质(溶液)实施期间核查,并做好相应记录。设备管理员审核期间核查实施记录,判定核查结果,编制核查结果报告,一旦发现设备、标准物质(溶液)量值溯源状态不可信,应立即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处置。[/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D92142]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判定原则[/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1.[/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设备量值的期间核查[/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1)[/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核査方法[/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主要采用核查标准进行核查;有证标准物质验证;通过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核查;通过比对留样再测结果与原测量结果比较;利用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来判断设备的置信度等方法。[/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2)[/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结果判定及处理[/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使用核查标准进行核査时,首先需选择稳定性好,量限及准确度等级均满足要求,同时本身能进行量值溯源的核查标准,并确定参考标准的参考值Xs。参考值由公式[i]X[/i][sub]s[/sub]=[i]X[/i][sub]0[/sub]-[i]δ[/i]计算得出。其中,[i]X[/i][sub]0[/sub]为经过校准或检定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回来后立即对参考标准进行多次(一般大于10次)重复测量结果的平均值;[i]δ[/i]为校准或检定证书给出的示值误差。[/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实施期间核查时,再次对参考标准进行多次(一般大于10次)的重复测量,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i]X[/i][sub]1[/sub],并求被核査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i]δ[/i][sub]1[/sub],[i]δ[/i][sub]1[/sub]=[i]X[/i][sub]1[/sub]-[i]X[/i][sub]s[/sub],然后求得判据H, [i]H[/i]=[i]δ[/i][sub]1[/sub]/[i]U[/i][sub]95[/sub]或[i]H[/i]=[i]δ[/i][sub]1[/sub]/[i]MPE[/i]。当[i]H[/i]≤1时,核查结果合格,可继续使用;当[i]H[/i]1时,核查结果不合格,采取措施后,重新进行量值溯源。[/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采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有证标准物质,并使用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i]X[/i][sub]1[/sub],不确定度为[i]U[/i][sub]1[/sub],标准物质标准值为[i]X[/i][sub]2[/sub],不确定度为[i]U[/i][sub]2[/sub],根据[i]X[/i]=[i]X[/i][sub]1[/sub]-[i]X[/i][sub]2[/sub],[i]s[/i]=[i]U[/i][sub]1[/sub][sup]2[/sup]+[i]U[/i][sub]2[/sub][sup]2[/sup],[img=,126,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00954010122_4620_1626275_3.png!w126x45.jpg[/img][/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计算[i]H[/i]值来判定核查结果。[/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通过比对留样再测结果进行核查时,需使用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对留样进行再次测量,原测量结果为[i]X[/i][sub]1[/sub],不确定度为[i]U[/i][sub]1[/sub],再次测量结果为[i]X[/i][sub]2[/sub],不确定度为[i]U[/i][sub]2[/sub],计算及判定方法同上。[/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通过比对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核查时,需使用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对某一稳定样品分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方法1的测量结果为[i]X[/i][sub]1[/sub],不确定度为[i]U[/i][sub]1[/sub],方法2的测量结果为[i]X[/i][sub]2[/sub],不确定度为[i]U[/i][sub]2[/sub],计算及判定方法同上。[/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利用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判断设备置信度时,主导实验室测量结果为[i]X[/i][sub]1[/sub],不确定度为[i]U[/i][sub]1[/sub],本实验室测量结果为[i]X[/i][sub]2[/sub],不确定度为[i]U[/i][sub]2[/sub],计算及判定方法同上。[/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2.[/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溶液是否澄清,外观颜色等是否正常;是否按有效证书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使用说明、测量方法及操作步骤是否符合要求;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是否符合要求。若均符合要求则该标准物质特性量值是准确、可靠和可溯源的,无需再进行验证。[/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color][/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1)[/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核查方法[/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稀释有证标准物质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i]C[/i][sub]1[/sub]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i]C[/i]进行比较;与此同时,稀释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同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i]C[/i][sub]2[/sub]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i]C[/i]进行比较。[/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2)[/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核查结果判定[/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比较[i]C[/i][sub]1[/sub]与[i]C[/i],若[i]C[/i][sub]1[/sub]在[i]C[/i]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i]C[/i][sub]1[/sub]不在[i]C[/i]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带入了新的污染,应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注意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i]C[/i][sub]1[/sub]与[i]C[/i]的值才有意义。[/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比较[i]C[/i][sub]2[/sub]与[i]C[/i],若[i]C[/i][sub]2[/sub]在[i]C[/i]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量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i]C[/i][sub]2[/sub]不在[i]C[/i]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核查结果的处理[/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如核查结果为合格,则该标物储备液可继续使用;如核查结果为不合格,应停止使用并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一般情况下,标物储备液配制后每隔一月应核査一次,不稳定的储备液每周应核查一次,并根据核查情况确定储备液存储时间。[/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3333] 总之,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便于及时发现实验中可能的不稳定因素,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实验室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olor][/font]

  • 实验室如何理解和实施改进?

    [font=宋体][color=#222222]在标准文本中明确了识别改进的信息来源,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人员建议、风险评估、能力验证和客户反馈等活动,都会产生需要改进的信息。[/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实验室实施改进并不像其他程序那样急于运行,即使是内外部评审,也没有作为一个主要内容摆在桌面上。现实中,机构本身看起来也没有把实施改进当一回事,并不急于对管理体系实施改进。正是由于这些误解或者认识上的盲区,使实验室失去了一次次改进的机遇,这也是许多机构管理运行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提升的原因。[/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实际上,所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均需要改进,这是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一个核心原则,尤其是成长中的实验室,随着实验室发展阶段的不同,实验室市场环境会出现变化,经营规模也会越来越大,管理运行能力会得到提升,技术操作能力也会有较大提高。为适应这些变化,有必要对管理体系做出改进和调整。[/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实验室如何实施改进?首先,建立实施改进工作的程序,明确人员的职责,提出工作要求,形成改进的工作机制。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承担改进的职责。其次,通过对各种活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会发现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问题进行逐一分析,针对问题确定改进方案。第三,实施所需改进,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用文件的形式予以固化。通过反复改进,使管理体系更加适宜检验检测活动,也就真正成为自身的管理体系。第四,对实施改进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施改进,有的会运行更简单,有的会运行更顺畅,有的相互关系更协调,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体现出改进的成效。[/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可以说,建立管理体系就是用来改进的,改进的过程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越改进会越简单,越改进规范性就越强,越改进就越好用。[/color][/font][font=&][color=#2222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222222]实验室改进和提升没有止境,改进也是实验室的一种能力,实验室应提升自身改进的能力。[/color][/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