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利枢纽

仪器信息网水利枢纽专题为您整合水利枢纽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水利枢纽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水利枢纽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水利枢纽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水利枢纽话题讨论。

水利枢纽相关的资讯

  • 15000亿!全面掀起水利工程热潮!
    2024年,水利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15000亿。近日,水利部通报2024年第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第一季度,全国水利项目在建规模4.7万亿元,落实投资7787亿元,同比增长93%。新开工水利项目投资规模4733亿元,同比增长47.6%。发1万亿国债中5700亿元将用于水利,落实到水利领域有7800多个项目。水利工程在新一轮基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季度全力冲刺水利部消息,2023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近12000亿元,增长10%。2024年,实施10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改造升级。第一季度,全国实施水利项目2.35万个、在建规模4.7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8%、12.3%。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投资规模4733亿元,同比增长47.6%。特别是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水利项目新开工68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94.6%。第一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广东、河北、浙江、福建、四川、山东等6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有效发挥了拉动经济作用。第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四个特点,一是实施项目数量超去年同期。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实施水利项目2.35万个、在建规模4.7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8%和12.3%。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9683个、投资规模473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8%和47.6%。特别是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水利项目新开工68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4.6%。二是完成投资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一季度,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为历史同期最多。其中,广东、河北、浙江、福建、四川、山东等6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了100亿元,有效发挥了拉动经济作用。目前,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实施4753个,完成投资767.5亿元,总体进展顺利。三是水利建设稳就业作用凸显。水利项目开工数量多、吸纳就业能力强,大规模水利建设直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一季度,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7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农村劳动力57.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四是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太湖吴淞江整治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实施。今年已开工长江干流铜陵河段治理、江西乐平水利枢纽、黄河宁夏段治理、北京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陕西蒋家窑则水库、江西峡江灌区、湖南梅山灌区等13项重大工程。2023年国家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将水利作为重点支持领域。目前,增发国债资金已分三批全部下达,其中落实到水利领域有四大类78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新建及加固堤防长度1万公里、整治河道长度2.8万公里,新增及改善水库库容255亿立方米,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600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为1.5万座水库安装安全监测设施设备,新建改建水文站点3500座,大幅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目前,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实施4753个,完成投资767.5亿元,总体进展比较顺利。部分省市水利投资计划省市投资计划北京开工100个防洪排涝项目上海水网规划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广东重大项目计划投资近3000亿河北力争全年水利投资超过1000亿元四川力争突破800亿元浙江计划完成水利投资750亿元以上、力争800亿元山东投资计划完成700亿元以上湖北力争全年落实水利投资650亿元以上福建完成水利投资超580亿元
  • 17省水利投资超2700亿 水环境治理成热点
    据记者统计,目前已有17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的水利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为2717亿元,比去年增长7.04%。其中,云南省以300亿元水利投资居首,四川、湖北、福建、江西、贵州等省市水利投资金额超200亿元。   多省水利投资再创新高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刘伟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将保持较大增加,2014年水利建设总投资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今年年初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表示,2013年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39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08亿元,地方投资2989亿元,投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将努力稳定增加公共财政投资,并启动一批重大水利项目。   据统计,目前已有17个省份在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14年的水利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为2717亿元,比去年增长7.04%。2013年,地方水利建设资金落实2989亿元,较2012年增长50.7%,是2011年的1.67倍,年均增幅接近30%。   其中,内蒙古今年计划全社会水利投入突破180亿元,实现全年市场融资70亿元以上,相较于去年内蒙古完成水利投资130亿元,增长38.46%。贵州、吉林、天津今年水利投资相较于2013年增长15%以上。   云南省今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300亿元以上,新开工40项以上骨干水源工程,解决250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江西力争全社会水利投资超过220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水利资金100亿元,省级配套资金40亿元确保足额到位,市、县配套资金确保落实80亿元。   四川省将围绕&ldquo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rdquo 核心目标,完成水利投资279亿元,其中,大中型水利工程117亿元,民生水利100亿元,防洪减灾工程45亿元。湖北2014年度计划完成水利总投资240亿元 广西计划完成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以上,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水利投入不低于70亿元。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ldquo 水利&rdquo 后,水利投资迎来了高峰期。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ldquo 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rdquo 的目标,到2020年水利总投入要达到4万亿元,平均每年应安排投资4000亿元。   水环境治理成投资新热点   梳理17个省份水利工作会议内容,农田水利、水环境治理、骨干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是2014年各省水利投资重点。   农田水利一直是水利投资的一个重点,今年也不例外。内蒙古力争全年全社会水利投入突破180亿元,完成2014年&ldquo 节水增粮行动&rdquo 项目210万亩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突出抓好牧区节水灌溉饲草地建设,实现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安徽省计划完成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投资130亿元,完成面上农田水利投资100亿元以上,全年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100万亩。河南省今年水利建设将投入130亿元,将着重解决好农田灌溉&ldquo 最后一公里&rdquo 问题。   水环境治理也成为了今年水利投资的一个新焦点。天津今年计划斥资105亿元投入民生水务工程建设,大力推动清水河道行动、引滦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全年计划治理污水直排工业企业529家,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23座、配套管网476公里,治理青龙湾减河等一、二级河道12条,清淤疏浚农村排沥河道329公里。今年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将投资125亿元,继续推进新沟河、新孟河等太湖治理骨干工程,并对水库、湖泊加强保护治理,不但为城市发展备用水源,还要成为生态功能区和休闲旅游区。   新疆今年计划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60亿元,将重点推进&ldquo 三河&rdquo 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重点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民生水利等工程建设。贵州省将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水利建设&ldquo 三大会战&rdquo 的实施,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全面实施 &ldquo 美丽乡村&rdquo 小康水行动计划。
  • 广州市黄埔水务局、水利规划设计院考察团一行参观东深电子群控自动化项目
    2017年7月23日,广州市黄埔水务局和广州市水利规划设计院领导一行,到顺德区勒流镇参观考察了由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深圳市东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深电子”)承建的顺德区勒流闸(站)群控自动化项目。  参观团对顺德区勒流闸(站)群控自动化项目进行了全面了解,同时高度肯定了东深电子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成果。参观团表示,此次参观顺德区勒流闸(站)群控项目有很大的收获,为后续黄埔区水利水务自动化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考察团一行参观东深电子群控自动化项目仪器讲解  东深电子在闸(泵)站联合调度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先后承建过中顺大围闸泵站集中监控与调度系统、广州市市桥河水系闸站群联合优化调度与监控系统建设等项目,现今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闸(泵)站群联合调度系统  服务对象:防办、水利枢纽、县、镇级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等部门。  系统简介:系统以水闸、泵站为监控对象,在采集各水闸、电排站的运行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区域内各种水情信息、水质信息、调度目标和调度原则,做出调度方案,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水闸、泵站的远程集中监控和联合调度,达到区域内防洪排涝,水环境调度、水量分配等水资源统一管理目标。  系统特点:  1.构建同一时间序列上分区表达水位、流量、降雨、风情、咸情、水闸泵站工情等多元水文信息的综合数据服务,方便用户对信息的统一把握。  2.综合考虑区域内闸泵站,通过优化调度模型,实现闸站群联合调度模型,为用户提供调度决策支持,提高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采用分层分布的架构,即使单个节点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4.将声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集成到监控平台,便于用户在计算机控制时实现视频联动。调度中心监控系统闸门自动控制中控室模拟屏
  • 大科学装置铸就“中国枢纽”
    实验装置是科学家的“枪”,随着知识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实验装置的需求也向着大型、复杂、综合的方向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级实验室里,人们都可以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者在一起工作 而在一些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的建立中,对资金、技术和人力的需求往往超过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国际合作由此日渐成为各国科研机构的不二选择。   实验室里的国旗墙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谱仪III(BESIII)狭长的地下实验室尽头,有一面特殊的墙,墙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   “墙上的国旗代表着现在参与北京谱仪III的合作单位。”高能物理所常务副所长、BESI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现在搞高能物理研究的人,都知道北京谱仪。”   截至今年6月,BESIII合作组国内外成员单位已扩大到49个,其中外国单位20家,中国香港2家,合作组专家达300多人。   用王贻芳的话说,在北京谱仪之前,中国对高能物理的贡献度“几乎为零”。直到1988年,BESIII的前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建成并投入运行后,这样的局面才得以扭转。   基于北京谱仪,高能物理所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表科学论文达150多篇,跻身于世界八大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高能物理界的一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力量。”提起这几十年的变化,王贻芳感到自己和合作组同事的努力全都值了。   中国的,世界的   坐落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2004年开工不久,上海光源工程经理部就发现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根据当时的测算,上海光源工程建设期间需要约380人的骨干队伍,但开工时却只有130人左右。因此,工程经理部开始注意从国外引进或短期聘请工程建设特别需要的专家,不久就收到了明显效果,工程在编人员很快超过了200 人。   为了保证上海光源建成时仍居国际先进水平,工程经理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工作,与国外各主要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人员和技术的交流,及时了解国际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国际上的帮助与支持。   上海光源开工一年内,就已有外宾来访47人次,涉及11个国家 出访40人次,涉及8个国家。   安装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的ECR离子源,也离不开以“ECR离子源之父”、法国格勒诺布尔技术研究所物理学家Richard Geller为代表的国际同行们的鼎力帮助。   Richard Geller曾几次到近代物理所介绍有关技术。经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近代物理所离子源组在过去十几年间,先后自主研制了4台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2008年,该所副研究员孙良亭获得了首届Richard Geller奖。近代物理所离子源组也在两年内获得了国际离子源领域两项最重要的国际奖项,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活跃和最具创新能力的离子源小组之一。   像Geller这样“无私奉献”的老外,在中科院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中还有很多。科学家们明白,大科学装置是技术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只有大家通力配合,才能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为人类共同的科学事业争取时间和节省经费。   始于装置 瞄准未来   不管是中科院大科学装置里的“老大哥”北京谱仪,还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上海光源和合肥强磁场,这些大科学装置都不约而同地冠上了中国的地名。它们在各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让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对我国的“冷战”思维迅速转变。   这些大科学装置的落户,让中国终于有条件作为东道国,组织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大规模科学实验,推进以我国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   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通电时,托卡马克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因此,托卡马克被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国外同行研究的基础之上,1994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通过国际合作,研制出HT-7超导托卡马克,使我国成为继俄、日、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该类装置的国家,中国聚变事业从此走上了国际舞台。   2007年,该所独立设计制造的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通过验收,进入实验阶段后,“东方超环”面向全世界聚变领域的专家开放。2010年,近百人次的国内外同行参加了实验,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尚未全部完工,主持建设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外考察团队,一些世界知名的学者也陆续被聘为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研究员。   而上海光源的用户则几乎“挤破头”。从2009年5月6日试运行以来,上海光源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中外用户的数量就上升到了4位数。   承担上海光源建设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也因此受益。通过上海光源项目,应用物理所与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同步辐射光源及其研究机构建立了全面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美国五大实验室保持着密切的人员交流与技术合作。   2007年,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我国启动,它不仅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也是中美两国历史上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截至2010年底,中科院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院级合作协议200多个,所级合作协议1000多个,每年在研国际合作项目800余项。   2009年、2010年两年间,有近500名国外高水平专家来华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研究。而2010年6月30日中科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签署的《引进国外智力为大科学装置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则标志着我国大科学装置引智工作进入了新的层面。   相识系于缘,相交系于诚。透过这些扎根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国际合作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凑份子”的阶段。中外科研人员互访、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越来越丰富的手段,让中国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枢纽。
  • 共242项!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清单公布
    据水利部1月28日消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强水利科技攻关,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提供支撑,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水国科〔2022〕122号)相关要求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水利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立项工作,结合前期已下达的任务类项目和通过评审公示的申报类项目,形成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清单。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将统一纳入水利科技成果信息平台,面向社会发布;对于解决水利重大科技问题或产生重大效益的项目成果,主管部门择优通过多种方式继续支持或给予补助。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清单任务类项目(一)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1国家水网工程框架设计前期研究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原园2水资源计量及监测数据质量保证关键技术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雷四华3分散面源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研发与应用河海大学邵孝候4基于生态价值理论的黄河流域生态调度评估技术研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曹永涛5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优化与开发利用管控分区研究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云玲6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布局匹配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何 君7全球变化对黄河流域水土资源的影响及水平衡优化对策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金君良8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空间均衡多维系统调控技术与再平衡策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银堂9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区域农业节水水平动态监测与评估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豪杰10虚拟水战略推进节水优先的关键技术研究河海大学田贵良11“节水优先”理论框架及节水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长江科学院叶 松12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性态快速判别方法技术和标准化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昭升13天地一体化的水利工程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技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吕 娟14水库大坝病害检测及险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何 宁15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长江科学院朱勇辉16复杂条件下的堤坝深埋渗漏通道的精准测量技术河海大学陈 亮17全国典型地区河湖健康主成因子分区特征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晓刚18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河湖健康评价与监管应用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杨 畅19水土保持措施与固碳的关系和机理研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王志慧20基于多源遥感的区域水土流失变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长江科学院向大享21黄土高原淤地坝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于 沭22黄土高原砒砂岩区沟壑产沙控制技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申震洲23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黄河水沙预报模型研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夏润亮24流域水土流失自然全坡面观测与小流域控制站嵌套布设技术研究长江科学院许文盛25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时元智26寒冷地区农村供水工程防冻技术研究长江科学院李亚龙27内陆干旱区农业节水抑盐关键技术与灌排协同调控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王军涛28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的新型水处理装置研发及应用河海大学郑 源29水文水资源实时分析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仇亚琴30泥沙自动监测技术应用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王 龙31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影响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重大技术问题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彭文启32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研究长江科学院许继军3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点及可调水量研究长江科学院沙志贵34南水北调综合效益发挥及风险管控研究长江科学院霍军军35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长江流域可调水量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雷 静36“空间均衡”理论框架及重大调水工程刚性约束研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 煜37调水工程多维多级水系连通及生态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赵进勇38河道冲刷模拟技术研究长江科学院姚仕明39黄河流域泥沙动态调控理论与技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王远见40鱼道过鱼效果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长江科学院陈 端41河道整治工程水上无人化探测技术与装备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文龙42基于加速碳化技术的河湖污染淤泥固化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曹智国(二)流域水治理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1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影响及对策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毛文耀2长江流域水工程生态效应研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李德旺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输水隧洞建设关键技术及装备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金良4黄河洪水泥沙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继祥5淮河流域智能洪水预报调度技术研究及应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徐时进6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研究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王立明7海河平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海(咸)水入侵效应分析和地下水回灌措施研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科技咨询中心宋秋波8珠江河口水沙变异及治理保护关键技术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何 用9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要素“空-天-地”立体观测关键技术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扶卿华10松辽流域河湖岸线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站范永玉11太湖流域圩区管控措施研究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刘克强12太湖特征水位研究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姜桂花(三)水利专业模型研究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1全国土壤侵蚀模型研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文洪2水土保持碳汇作用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文洪3全国地下水通用模型研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陆垂裕4地下水通用模型构建技术与软件平台研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林 锦5黄河泥沙通用模型及软件研发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赵连军6泥沙通用数学模型及软件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郭庆超7长江流域智慧化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官学文8黄河中游典型区域洪水智能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王春青9淮河流域智慧化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钱名开10海河流域智慧化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研究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杨 邦11珠江流域智慧化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研究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钱 燕12松辽流域专用洪水预报模型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宁方贵13太湖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完善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林荷娟14智慧化流域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软件研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贾仰文15智慧化流域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研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宗志16智慧化流域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研究河海大学张行南17水资源调配模型研究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原园18水资源调配模型软件研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蒋云钟19水资源调配通用模型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吴永祥20水工程调度模型标准化构建技术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丁 毅21通用性水利工程调度专业模型研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施 勇22防洪工程联合调度通用模型研发河海大学钟平安其他有关研究1国际河流有关研究(名称另行下达)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金 海申报类项目(一)水旱灾害防御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基于高精度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的洪旱灾害预警预报与风险评估技术河海大学段青云2极端天气城市特大暴雨洪涝形成机制及灾害级联效应研究天津大学苑希民3变化环境下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协同应对策略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要 威4大型河道型水库精细化洪水预报与数字化模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三峡水库为例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鲍正风5极端干旱下珠江口咸潮风险识别关键技术与防控策略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杨 芳6气候变化条件下福建旱情监测预警与水资源适应性调控研究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曲丽英7GPU(图像处理器)异构并行框架下洪水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大伟8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万昌9丹江口库区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董林垚10鄱阳湖圩堤系统超标准洪水联合运用研究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温天福11变化环境下黄河下游洪水风险发生机制与预测技术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李军华12城市洪涝灾情探测雷达装备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高旭13小型水库洪水快速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王 凯14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效能提升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王殿常15基于气象要素驱动的嫩江流域水旱灾害智慧“四预”系统研究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栾宇东16基于流域尺度的雄安新区洪水演变规律与精准四预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赵 逊17黑龙江上游冰凌生消演变机理及预报系统开发研究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肖兴涛18气候变化背景下特大干旱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粟晓玲19淮河流域高分辨率陆气耦合模式研发及旱涝预报精细化应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袁 星20中小流域防洪态势感知预警关键技术与装备武汉大学陈 华21面向“四预”要求的长三角通用水利专业模型研发及应用示范河海大学高 成22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浦江韧性防洪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季永兴23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防洪治理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杨燕伟24河道风浪过程及堤防设计应用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黄世昌25变化环境下海堤韧性提升关键技术河海大学郑金海26堤防漏洞全场景感知与逐级封堵技术装备研发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李书霞27“励智”智能高精度根石探测无人艇研制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南黄河河务局杜加雷28基于人工智能的防洪堤坝险情自动巡查监测技术装备研究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刘 昊29基于数字孪生及VR/AR的洪涝灾害应急抢险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雪梅30基于阵列火箭锚的江河堤防溃口抢险新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为术31基于一体化关节设计的堤坝巡检仿生机器人研究北京理工大学赵杰亮(二)水资源优化配置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2面向碳中和碳达峰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3气候变化下长江源区径流成因和预测方法研究水利部信息中心胡健伟4基于“两手发力”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关键技术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王冠军5长江流域农业、工业用水效率目标研究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张继群6澜湄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及其适应策略联合研究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郝 钊7河流生态水文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熊 明8长江源区水循环要素演变及适应性对策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徐 平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节水及废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王 孟10河湖生态补水下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修复机理及智能化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王 哲1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下水演化规律与智慧管理河海大学王锦国12区域地下水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旭升13典型超采区地下水涵养与运动时空演变研究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李炳华14冰期河道流量在线自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陈 智15地下水分布式多点自动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研究 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邱致刚(三)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黑土地农田水蚀系统阻控与模拟评价技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秦 伟2数字灌区“空天地”一体化作物需水感知及灌溉决策优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玉璞3现代灌区水量精准调控数字赋能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谢崇宝4天津市滨海平原智慧灌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刘春来5地埋式渗灌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系统开发及示范推广水发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韩其华6设施农业绿色高效雨水集蓄利用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黄 乾7面向水稻规模化种植的高效灌排装备及数字孪生灌排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项 春8南疆绿洲灌区现代农业节水关键技术与用水安全研究与示范新疆农垦科学院周建伟9基于全过程模拟的灌区管道安全输水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贾艳辉10贵州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水处理设备研发与应用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和喜11高原山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关键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云南农业大学李 靖(四)河湖治理与生态环境复苏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总磷对库区上下游及输水干渠水质的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对策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吴文强2强人类活动流域河湖水生态结构与功能复苏关键技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吴时强3太湖地区江河湖水系连通实施效果及联合调度与水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陆 彦4黄河游荡性河道嫩滩生境复苏目标及水沙调控指标体系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张晓华5内陆湖生态补水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响应机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万伟锋6大藤峡水利枢纽敏感河段生态复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翁士创7粤港澳大湾区河道底泥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吴 琼8太湖流域浅水湖泊适宜生态水位关键技术研究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吴东浩9引江济淮输水线路多节点多边界水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王振龙10陆基高光谱水质遥感智能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11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背景的太浦河生态廊道复苏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瑞方12强化微生物修复污染河流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陈 明13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张云富14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与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汤德勤15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AI智能识别及预判预警技术研究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王冬梅16南方花岗岩崩岗生态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福建农林大学黄炎和17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演变及对洪枯调控影响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姚仕明18三峡水库细颗粒泥沙淤积驱动机制与绿色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金中武19三峡水库重要次级河流水工程生态调度技术体系重庆交通大学李 霞20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水华预报预警及生态调度预案研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曹光荣21三峡库区植物篱-草沟系统调控水沙迁移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西南大学何丙辉22洞庭湖生态疏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徐 贵23太湖流域河湖湿地碳汇潜力评估方法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范子武24长江重要湖库碳通量核算及增汇对策研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潘晓洁25三峡库区河流湿地“碳汇”潜力评价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王云琦26南方红壤区典型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措施碳汇效应与计量技术研究与示范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吴 娟27湖荡浮泥水力收集与低碳化处置成套技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和龙28南方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控及碳汇潜力评价研究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江世雄29黄河水沙变化的趋势性研判与新水沙条件下河道中水河槽维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晓明30河口海岸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及数模平台研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罗小峰31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库延缓泥沙淤积关键措施研究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王振凡32基于光幕成像技术的细微泥沙粒度在线分析系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王艳红33量子点光谱法自动测水沙设备研发及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应用研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乔殿新34湖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监管关键技术研究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 璐35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土壤侵蚀研究及预测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党维勤36流域错峰减洪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韩剑桥37黄河中游大型煤炭基地水土保持率提升关键术研究与示范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 义38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士军(五)国家水网等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复杂环境水工建筑物水下检测与修补加固集成示范与应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向 衍2大中型水库深孔泄水设施改造与除险加固关键技术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唐云清3长距离输水建筑物表面防护与快速修复技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钱文勋4堤坝渗漏险情无损快速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张建清5雅下水电开发场址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艳红6强震区沥青混凝土面板坝抗震安全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大连理工大学邹德高7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多因素作用下性能演化特性及其提升研究三峡大学田 斌8长大深埋水工隧洞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机制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颜天佑9长大引水隧洞复杂地层敞开式+单护盾双模式TBM创新研制与工程示范应用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吕海明10定向靶区取心钻探及多参数全方位测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希章11水工高压隧洞精细复合灌浆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邵晓妹12重大水利工程硅质岩活性骨料混凝土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刘鲁强13水工岩土工程连续-非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河海大学赵兰浩14复杂大坝施工环境下无人碾压机群智能压实理论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王晓玲15北方引黄大型灌区现浇钢丝网片混凝土与保温一体化渠道衬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姚 彬16新疆高盐渍复杂侵蚀环境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耐久性研究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罗纬邦17引调水工程PCCP全生命结构性态实时诊测技术装备与智能管控平台吉林省瑞洋中西部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永泉18多泥沙水流大型水泵抗磨蚀/空蚀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陈小明19智能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方国材20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生态友好型贯流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江苏大学张德胜21河口区超大跨度挡潮闸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王政平22水工程智能调度控制技术装备与仿真测试平台研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雷晓辉23梯级水库风险孕育机制及安全调控理论研究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杜效鹄24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水量调度实施风险与对策研究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平章25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梯级水电通用预报调度平台构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姚华明26大渡河流域梯级运行生态环境风险实时评估与预警四川大学安瑞冬2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标准化研究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蔡 奇28丹江口水库入库水质风险应急调度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龙雪峰2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智慧化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马东亮30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影响水质类别关键指标溯源及防治措施示范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张同颖31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回顾性评价及后续工程研究论证相关制约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彭 祥(六)智慧水利领域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1数字孪生流域模拟仿真引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水利部信息中心钱 峰2数字孪生长江水工程智能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黄 艳3面向数字孪生流域的卫星“通导遥”综合应用研究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尹浩琼4小浪底工程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孙长安5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利部信息中心付 静6数字孪生流域关键技术研究河海大学朱跃龙7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泵站群运行管控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温续余8水利特色河海小卫星星座建设河海大学许 峰9云河地球水利数字孪生仿真引擎研发及应用示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新代10国家洪水预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水利部信息中心侯爱中11数字孪生大藤峡建设和工程综合调度“四预”创新关键技术研究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温 鹏12基于数字孪生的小型水库安全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 毅13水利大数据与智能模型驱动的数字孪生淮河原型系统应用研究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李凤生14水联网现代化灌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清华大学王忠静15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技术与智能化管理平台研发河海大学叶保留16水工程闸门和启闭机数字孪生与智慧运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聂相田17基于知识图谱的防洪抗旱“四预”智慧支撑平台研究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范光伟18基于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海河流域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控系统类)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通讯中心黄 锐19基于北斗时空信息及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利端到端系统应用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杜建凤20基于数字孪生的隧洞智能感知与安全管控技术研究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陈永灿21水利工程勘测全过程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及应用示范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高玉生22高性能无人船平台关键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研究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杜俭业23面向大水域的水面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开发南昌工程学院卢全国24长三角示范区数字孪生水网多场景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蔡 梅25非接触式多维感知水利巡检与监测智能机器人研发福建省水利管理中心黄院生26安全智能研判与预警技术在数字孪生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李恒义27贵州地区库坝工程的综合风险分级与数字孪生模型开发研究贵州省大坝安全监测中心余再康28基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数据基础上的方案智慧决策系统研究与实现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张文聪29数字孪生塔河试点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张 强30数字孪生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武汉大学刘炳义31数字孪生流域-水利知识平台研究与建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王 丽32基于数字孪生的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综合技术中心王 康33数字孪生流域国产化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北京飞渡科技有限公司宋 彬34松辽流域水循环多源数据融合与孪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孔庆辉35数字孪生平台模型装配与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王 敏36江苏省数字孪生流域智能中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王 俊37基于低轨卫星的融合通信一体化遥测产品中海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朱耀明38水利卫星星座运控与应用关键技术武汉大学张艳军39多维水利信息数字映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金有杰40黄河上游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数字孪生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董建华
  • 立足“十快” | 百泰克助力构建环交通枢纽1小时核酸检测圈
    据统计2021年全国卫生费用支出逾7.55万亿,相比疫情前增加近2万亿,尤其核酸检测逾百亿次,频繁的大规模筛查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更使得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倍增。如何在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的前提下,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成为科学防疫的重中之重。核酸检测新要求——“十快”8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当前疫情形势、奥密克戎新变异株特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会议提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因此所有防控措施就是要与病毒赛跑,以快制快,把速度作为疫情处置全流程的工作要求。会议还提出把快字当头分解到工作的各个关键流程和环节当中,总结了“十快”,就是快采样、快送样、快检测、快追阳、快流调、快排查、快转运、快隔离、快诊断、快报告。“快”字当头——又快又好,才是真的快疫情处置中首要关键要素是“早发现”,以快制快狙击病毒已成为防控共识。根据流行病学的观点,防控核心内容即是要发现病毒感染者。短时间内检测发现感染者是在这几次疫情当中的一个重要经验,而后续的流调排查、隔离转运等,只有在检测快的基础上并联推进,才能够同步突出“快”字。“早发现”是核心,不应当以牺牲检测灵敏度为代价。疫情之初,国家就快速检测技术曾发起过紧急技术攻关,技术方案的实现方法多数采用等温扩增与检测一体机设备。例如美国曾宣称的某品牌快速检测产品,能够5min获得阳性结果,15min确认阴性结果,但其等温扩增技术与传统变温PCR技术相比,存在严重假阴性即漏检问题,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对此皆有报道。另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依托于检测一体机,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此类产品,采样管加样、核酸提取,反应体系配置和扩增均在同一设备中完成,该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实验员工作量,但单轮检测速度与人工检测速度相当,所有操作在一个腔体完成,可能会有假阳性问题。另外检测需要P2+或者P3的实验室,才能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生物安全,因此检测成本会有提升。以上检测方案若要适配“十快”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快”之“三快方案”(快速核酸检测站)铁路、航空、高速是跨省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也是造成国内各省疫情的源头。目前无论乘坐高铁、飞机还是汽车,进出站均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这是目前防控的普遍共识,但可惜的是,这并不能实时准确的反映出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诚然最严格的防疫是缩短检测间隔时间,并在达到城市第一时间进行检测,拿到检测结果后再安排是否放行或隔离,由此一旦发现病毒携带者,可在其未扩散影响前,直接控制传染源,避免后续繁重的流调、隔离和全民筛查的工作。但这样的极端措施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一则交通枢纽人流量巨大,所有人共处一室采样,等待结果也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而且现在的检测技术手段,也无法达到随检随出的速度。所以,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检测速度,缩短人员从出站到拿到检测结果的时间,在其没有造成大规模影响前,及时控制传染源,避免疫情升级。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疫情之初,便致力于SARS-CoV-2快速核酸筛查项目研发,目前已成功突破变温PCR技术壁垒,推出了快速荧光定量PCR仪,其核心参数升降温速率可高达12℃/s,将传统荧光PCR检测时间从2小时,缩减至20~30分钟,并且提速不是以牺牲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为代价的,可以达到传统检测方法同等检测能力。__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TK-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依托关键核心PCR设备的性能突破,无锡百泰克生物又设计开发了快速核酸检测站,旨在快从核酸采样到取得报告在1小时之内完成。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503.01亿元采购仪器专用电源/高压电源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2-03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 2023-02-03 03:32:47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TLWZ202302030054-01WZ-02WZ 1.招标条件 本项目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工程已由《中国铁路总公司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8]351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8]524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江苏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江苏省政府及银行贷款,建设资金已落实。招标人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本项目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述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线路自南京南(不含)至太仓(含)段,正线278.53公里。全线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8个车站,设置高新园、陆渡2个线路所。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km/h;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350km/h地段5m,250km/h地段4.6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50km/h路段一般7000m、困难5500m;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3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3;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最小行车间隔:闭塞分区3分钟,供电能力按照初近期运输需要配置。 本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总概算503.01亿元,其中静态投资483.46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9.1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45亿元。 本项目批复建设工期4年,2019年4月开工,计划2023年3月建成。 2.2招标内容:详见招标公告附表。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3.1.1营业范围: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生产商,投标项目符合其经营范围。 3.1.2 许可认证:投标人须提供有效的 ISO9000 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1.3 财务能力: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约记录。投标人须提供近 3 年(2019年~2021年)财务审计报告(投标人的公司成立时间在2019年以后的,应提供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审计报告)。 3.1.4 质量保证能力:投标物资须具有通过 CAL 或 CNAS 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投标人须具有完备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3.1.5供货能力及供货业绩:投标物资须具有铁路客运专线近三年内(含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的销售业绩,并提供由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或铁路设备运营维护管理单位出具的运行业绩证明文件(主管业务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与合同业绩相对应的合同文件(扫描件)。 3.1.6 履约信用: (1)投标人财产未被接管或冻结,企业未处于禁止或取消投标状态; (2)投标人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①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因存在不良行为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制参与物资采购活动的; 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投标物资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禁止或暂停在铁路上使用的; ③自投标文件递交之日起前1年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认定的行贿犯罪记录的。 3.1.7其他要求: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 2 个及 2 个以上委托代理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都不得在同一包件中同时投标。 3.1.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及代理商投标。 3.1.9不接受通过 信用中国 网站查询相关主体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投标人。 3.2电力电缆 3.2.1 营业范围: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生产商,投标项目符合其经营范围。 3.2.2 许可认证:投标物资须具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3.2.3 财务能力: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约记录。投标人须提供近 3 年(2019年~2021年)财务审计报告(投标人的公司成立时间在2019年以后的,应提供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审计报告)。 3.2.4 质量保证能力:须具有通过CAL或CNAS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投标物资(最高电压相同、同类防护形式、同种导体材质)近三年的产品合格质量检验报告。 3.2.5供货业绩:三芯电缆须具有铁路或国内电力电网近5年内供货业绩,在铁路或国内电力电网项目应用数量不少于200公里,且稳定可靠开通运行一年(含)以上,并提供由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或电力公司运营主管部门出具的运行业绩证明文件(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业务处处长或电力公司运营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相应的合同文件。 3.2.6 履约信用: (1)投标人财产未被接管或冻结,企业未处于禁止或取消投标状态; (2)投标人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①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因存在不良行为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制参与物资采购活动的; 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投标物资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禁止或暂停在铁路上使用的; ③自投标文件递交之日起前1年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认定的行贿犯罪记录的。 3.2.7其他要求: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 2 个及 2 个以上委托代理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都不得在同一包件中同时投标。 3.2.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及代理商投标。 3.2.9不接受通过 信用中国 网站查询相关主体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投标人。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10日,每日上午09:00时至11:30时,下午14:00时至17:00时(北京时间,下同),按照附件1格式填写《关于购买招标文件的函》,法人授权书、企业营业执照、标书款汇款凭证、开票信息表(详见附件2)等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成PDF格式后发送至招标代理机构邮箱(1723525272@qq.com),再联系招标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售价详见招标公告附表,采用银行汇款方式,不接受现金和个人汇款及其他形式的付款方式,售后不退。投标人应确保在领取招标文件前将标书款汇至指定账户,汇款必须注明招标编号和包件号。 标书款汇款信息: 账户名:中铁物总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账号:7005012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西单支行 4.2凡有意参加本次项目的投标人须在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http://www.shggzy.com)通过CA登录系统并通过网上进行投标信息填报(CA办理方式https://www.shggzy.com/jyznczzn/386968);投标人系统操作详见铁路建设项目投标人操作手册https://www.shggzy.com/jyznczzn/380971;系统技术支持联系方式:详见https://www.shggzy.com/gywmlxfs。 网上信息填报未成功的,不予售卖招标文件。 4.3据国家税务规定,本次招标标书款发票的开具,须投标人提供开票信息,投标人需要填写《开票信息表》(详见附件2)。 4.4本次招标的招标文件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发售,不再发售纸质文件。 4.5购买招标文件后未参加投标的,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供应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铁总物资(2018)171号)要求,将在物资供应商年度信用评价中扣1分/次。 5.资格审查办法 资格后审。 6.评标办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7. 投标文件的递交 7.1投标文件递交时间为:2023年2月28日上午09:00时至09:30时,递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23年2月28日上午09:30时;递交地点: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楼开标室(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689号1号楼)。 7.2逾期送达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7.3投标保证金形式等要求详见招标文件规定。 8.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国铁采购平台上发布。 开始时间为:2023年2月03日15时30分,到2023年2月10日17时00分截止。 9.其他 所有进入上海交易中心的人员须全程佩戴N95口罩,入场时请配合做好各项防疫检查。 10.联系方式 10.1招 标 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樱铁村1号 联 系 人:蒯东山 电 话:025-85838739 10.2招标代理机构: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鼎兴大厦A座11层 联 系 人:王敏 电 话:18013530201 邮 箱:1723525272@qq.com 2023年2月3日 招标公告附表 项目名称: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 招标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包件号 包件名称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标准或图号 单位 数量 交货时间 交货 地点 收货人 标书售价(元) 投标保证金(万元) 01WZ 道岔融雪 箱式变电站 1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100KVA以下(远动)(气体绝缘)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100 7 2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160KVA以下(远动)(气体绝缘) 座 2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3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250KVA以下(远动)(气体绝缘) 座 4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4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315KVA以下(远动)(气体绝缘)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5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400KVA以下(远动)(气体绝缘)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6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SCB13-160KVA 10/0.4kV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7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SCB13-400KVA 10/0.4kV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8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2xSCB13-400KVA 10/0.4kV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9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SCB13-250KVA 10/0.4kV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10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SCB13-500KVA 10/0.4kV 座 1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合计 座 14 02WZ 电力电缆 1 10kV高压电源电力电缆 YJV22-10kV 3X70 mm2 km 8.3600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100 10 2 10kV高压电源电力电缆 YJV22-10kV 3X50 mm2 km 4.7975 2023年3月至工程结束 常州市 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沿江项目部 合计 km 13.1575 附件1: 关于购买招标文件的函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我公司关注贵单位发布了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经研究,决定参与本次招标。 我公司已在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登记手续,请将招标文件发送到___________邮箱。 本次招标的联系人: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地址为:____________。我公司郑重承诺:我公司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无误,由于信息有误导致的一切后果由我公司承担。 法人或授权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盖章):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 附件2: 开票信息表 单位名称 请与营业执照名称一致 纳税人识别号 请与税务局认证系统信息一致 地址 电话 开户行 开户行账号 我公司郑重承诺:我公司所提供的开票信息真实准确无误,由于开票信息有误导致的一切后果由我公司承担。 公司名称: (盖公章或者财务专用章)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仪器专用电源/高压电源 开标时间:2023-02-28 09:30 预算金额:503.01亿元 采购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2-03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 2023-02-03 03:32:47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管甲供物资 (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TLWZ202302030054-01WZ-02WZ 1.招标条件 本项目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工程已由《中国铁路总公司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8]351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8]524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江苏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江苏省政府及银行贷款,建设资金已落实。招标人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本项目建管甲供物资(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电力电缆)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述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 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线路自南京南(不含)至太仓(含)段,正线278.53公里。全线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8个车站,设置高新园、陆渡2个线路所。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km/h;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350km/h地段5m,250km/h地段4.6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50km/h路段一般7000m、困难5500m;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3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3;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最小行车间隔:闭塞分区3分钟,供电能力按照初近期运输需要配置。 本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总概算503.01亿元,其中静态投资483.46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9.1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45亿元。 本项目批复建设工期4年,2019年4月开工,计划2023年3月建成。 2.2招标内容:详见招标公告附表。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道岔融雪箱式变电站 3.1.1营业范围: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生产商,投标项目符合其经营范围。 3.1.2 许可认证:投标人须提供有效的 ISO9000 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1.3 财务能力: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约记录。投标人须提供近 3 年(2019年~2021年)财务审计报告(投标人的公司成立时间在2019年以后的,应提供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审计报告)。 3.1.4 质量保证能力:投标物资须具有通过 CAL 或 CNAS 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投标人须具有完备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3.1.5供货能力及供货业绩:投标物资须具有铁路客运专线近三年内(含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的销售业绩,并提供由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或铁路设备运营维护管理单位出具的运行业绩证明文件(主管业务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与合同业绩相对应的合同文件(扫描件)。 3.1.6 履约信用: (1)投标人财产未被接管或冻结,企业未处于禁止或取消投标状态; (2)投标人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①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因存在不良行为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制参与物资采购活动的; 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投标物资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禁止或暂停在铁路上使用的; ③自投标文件递交之日起前1年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认定的行贿犯罪记录的。 3.1.7其他要求: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 2 个及 2 个以上委托代理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都不得在同一包件中同时投标。 3.1.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及代理商投标。 3.1.9不接受通过 信用中国 网站查询相关主体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投标人。 3.2电力电缆 3.2.1 营业范围: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生产商,投标项目符合其经营范围。 3.2.2 许可认证:投标物资须具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3.2.3 财务能力:投标人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约记录。投标人须提供近 3 年(2019年~2021年)财务审计报告(投标人的公司成立时间在2019年以后的,应提供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审计报告)。 3.2.4 质量保证能力:须具有通过CAL或CNAS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投标物资(最高电压相同、同类防护形式、同种导体材质)近三年的产品合格质量检验报告。 3.2.5供货业绩:三芯电缆须具有铁路或国内电力电网近5年内供货业绩,在铁路或国内电力电网项目应用数量不少于200公里,且稳定可靠开通运行一年(含)以上,并提供由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或电力公司运营主管部门出具的运行业绩证明文件(铁路局集团公司主管业务处处长或电力公司运营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相应的合同文件。 3.2.6 履约信用: (1)投标人财产未被接管或冻结,企业未处于禁止或取消投标状态; (2)投标人不得存在的其他情形: ①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因存在不良行为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制参与物资采购活动的; 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投标物资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 中国铁路总公司 )禁止或暂停在铁路上使用的; ③自投标文件递交之日起前1年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认定的行贿犯罪记录的。 3.2.7其他要求: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 2 个及 2 个以上委托代理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都不得在同一包件中同时投标。 3.2.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及代理商投标。 3.2.9不接受通过 信用中国 网站查询相关主体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投标人。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10日,每日上午09:00时至11:30时,下午14:00时至17:00时(北京时间,下同),按照附件1格式填写《关于购买招标文件的函》,法人授权书、企业营业执照、标书款汇款凭证、开票信息表(详见附件2)等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成PDF格式后发送至招标代理机构邮箱(1723525272@qq.com),再联系招标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售价详见招标公告附表,采用银行汇款方式,不接受现金和个人汇款及其他形式的付款方式,售后不退。投标人应确保在领取招标文件前将标书款汇至指定账户,汇款必须注明招标编号和包件号。 标书款汇款信息: 账户名:中铁物总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账号:7005012
  • 我司10-11年会成功举办
    2011年4月13-16日,一年一度的公司年会在江苏扬州圆满落幕。“烟花三月下扬州”,在美丽的江都水利枢纽迎宾,公司全体员工度过了以“创造、改变、成就、分享”为主题的2010年年会。  年会由会议和旅游组成,会上,董事长董燕兵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制度,总经理刘钟总结2010年的工作并对2011进行了展望,在对2010年工作肯定的同时激励我们大家为了更加辉煌的2011努力奋斗!总经理强调:公司追求人性化的管理,不断朝着公司、员工、客户共赢的局面努力完善!会议期间进行了游戏环节并颁发奖品,最后评选出10年度公司优秀员工,并颁发荣誉证书。  年会过程中的扬州一日游把年会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 建材领域【新型抗蚀胶凝材料】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公布。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名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武汉理工大学、广西柳州鱼峰水泥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为王发洲、杨义、杨露、陈平、邓玉莲、张日红、何永佳、刘骥、吴铁军、饶美娟。该项目立足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聚焦我国远海工程、能源工程、国防军工等场景对水泥混凝土提出的高强、高抗蚀、高抗裂、高耐磨等重大需求,依托两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以水泥中高活性铁相设计为突破口,以硅酸盐水泥多元矿相体系创新为主线,以实现规模化低钙减碳工业生产、高性能水泥材料与制品制备及其典型严苛环境工程应用为目标,持续系统研发与推进大规模重点工程应用,取得全面创新突破。项目开发的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成功应用于平陆运河、大藤峡水利枢纽以及多项国防设施、核电枢纽等重大工程,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基础和国防工程建设。项目核心成果“功能性水泥基材料设计制备及其性能调控”、“严酷环境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工程应用开发”分别获得2018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以及2021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 重磅!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布“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12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北京发布。据悉,“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实践验证有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它们分别是:“AlphaGo和AlphaFold”“、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极紫外光刻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杂交水稻”、“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学科编委会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专家联合担任评选委员会,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此次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
  • 青海省检验检测机构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检验检测是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青海省现有检验检测机构335家,涉及工业产品、食品药品、环境监测、机动车、公共卫生、司法鉴定等领域,从业人员6600余人,年出具检测报告200万余份,为该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助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全省环境监测机构在省国、省控断面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重点区域生态遥感监测等工作中,致力打造青海特色生态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青海“三个最大”省情贡献生态环境监测智慧。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新材料检测机构以集成电路高纯材料研发、检测及技术服务为核心,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打造集检测服务、标准体系、研发平台、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高纯材料综合服务平台,开展高纯硅基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研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材料检测,为全国集成电路材料生产、科研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助力“绿电”生产,为复工复产保电供应保驾护航。电力技术检测机构依托该省相关流域梯级电站、新能源发电项目,以所辖地区水、风、光等电站大坝及水工建筑物监测、资料分析、机电设备技术监督、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检测为主要任务,为黄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各水电站及海南、海西新能源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效保证,为复工复产保电保供应保驾护航,助力做好“六保六稳”。提升检验能力,服务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水利、交通检测机构坚守“科学公正、准确规范、追求卓越、服务至上”的质量方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试验室设备仪器管理信息化、环境管理智能化、布局科学化,提升了试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青海那陵格勒河水利枢纽项目、国道338线克图门源段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高质量服务工程建设全过程。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检验检测市场活力,强化机构能力建设,提升人员技能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引领作用。
  • 国内最大卧式钢丝绳拉力试验机通过客户验收,服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近日,长春机械院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国内最大的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钢丝绳拉力试验机YNS30000(3000吨)顺利完成试验测试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设备是目前国内通过客户验收的最大的钢丝绳试验设备,用于钢丝绳索具、吊具、锚链等产品等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是船舶工程、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建设、矿山开采及运输行业等安全防护产品测量的重要试验设备。 该设备是我院在五十多年研发制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进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结合客户实际需求研发制造的,在主机形式、夹持方式、标距调整、变形测量、空间调节、整机标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设备满足以下标准:1、GB/T8358-2006《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方法》;2、GB/T24191-2009《钢丝绳弹性模量实际测定方法》3、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方法》 3000吨卧式拉力试验机是长春机械院在大吨位专用设备领域的又一突破性力作,该设备的顺利验收打破了我国超大吨级试验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大力值(3000吨以上)卧式拉伸强度试验设备的空白,目前全球能研制YNS30000同级卧式拉力试验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 该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增强了我国超强度钢丝绳及相关产品性能的检测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及技术要求,对钢丝绳应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提供了测试保障,加速了重大项目关键环节的实际应用进程,对重大工程顺利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长春机械院在大吨位试验设备领域连续发力,先后为完成 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20000KN卧式宽板拉伸试验机、 中石油管道局2000kN石油管道疲劳试验机 株洲时代材料10000KN二维卧式压剪试验机 株洲时代材料3000kN卧式疲劳试验机、 华舟应急装备有限公司4000KN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 天铁轧二制钢有限公司8000kN卧式拉力试验机 中国核物理研究所2000kN高低温疲劳试验机 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大吨位结构力学拟动力动态加载装置 长春机械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不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专注于高端工程试验设备的研发制造,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产品,用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助力中国经济。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绳集团。 贵绳集团位于遵义市,全国冶金重点企业,目前国内最大的金属线材制品专业生产基地之一,行业龙头企业。致力于钢丝、钢绳、钢绞线生产和相关技术、设备、材料的研究与加工,形成了“巨龙”牌钢丝、钢丝绳和PC钢绞线三个产品系列,年生产能力40万吨,其中钢丝绳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交通运输、桥梁建设、海洋工程、港口机械以及船舶、轻工、汽车、军工、航天、水利等行业,出口到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地区, 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水利方面: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桥梁方面: 云南龙江特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湖南澧水河特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矮寨特大悬索桥、南京长江四桥、明州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广州虎门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舟山西堠门大桥等船舶方面:亚洲最大起重船---华天龙号大型打捞起重船
  • 1919万!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水文处海委祝官屯、牛角峪等施工标,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37140090012024188项目名称:海委漳卫南局水文巡测基地设备购置-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预算金额:772.05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772.05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招标共1个标段,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合同履行期限:90天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37140090012024717项目名称:海委祝官屯、牛角峪2处水位站提档升级-施工标,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文)预算金额:338.02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38.02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施工标:167.87万元仪器设备购置-水文标:170.15万元合同履行期限:90天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3.项目编号:37140090012024014项目名称:海委耿李杨水文站提档升级-施工标(建筑工程),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文),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质)预算金额:429.9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429.9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招标共分为3个标段,施工标(建筑工程):90.63万元、仪器设备购置-水文:230.27万元、仪器设备购置-水质:109万元;合同履行期限:90天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4.项目编号:37140090012024168项目名称:海委穿卫枢纽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施工标,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文),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质)预算金额:379.26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79.26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招标共分为3个标段,施工标(建筑工程):95.16万元,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文):194.1万元,其他标(仪器设备购置-水质):90万元。合同履行期限:90天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14日 至 2024年08月21日,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13:3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山东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r.shandong.gov.cn/dzzb/方式:山东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r.shandong.gov.cn/dzzb/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水文处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东风东路87号        联系方式:张先生 0534-265818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山东水发陆海立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历城区水发尚东企业公馆1号楼22楼            联系方式:李经理18888299789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经理电 话:  18888299789
  • 四川特检:打造西部一流特检服务平台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3月17日,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由原四川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所整合组建而成的省特检院,将以更强大的综合实力、更优化的资源配置、统一的管理体制、高水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保障,为我省特种设备企业、用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   作为西部的特种设备制造、使用大省,我省拥有大批的特种设备大型生产企业和大型的在用特种设备,这些企业和设备在我省的经济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众多的特种设备,如何确保安全运行?技术力量分散、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特检工作的需要,只有组建一支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级别的检验机构队伍,才能及时、有效地服务于我省经济发展。省质监局党组2008年4月研究决定筹建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主要承担我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检验检测以及科研开发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的相关技术工作,参与各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保等单位资质的技术评审工作以及开展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各类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两所整合筹建过渡期间,对分散的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承担了许多重要的检验检测工作,依法对东方锅炉、四川起重机厂等特种设备的制造企业及其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开展四川省成套进出口特种设备检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为灾区生活和生产的恢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确保质量安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09年,是两所整合后开局起步、整体推进的第一年,也是各项工作重点突破的第一年,是以蒋青院长为班长的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初战告捷的第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双重压力,面对极其繁重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任务,省特检院集中精力,奋力拼搏,打好打赢了一场保障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战。   2009年,省特检院共检验特种设备及附件19161台套件,全年未发生重大特种设备事故。省特检院开展了储气井、天然气液化项目、起重机械实验装置等课题研究,科研立项实现了零的突破,还走出国门开展了境外委托检验,拓展了电站锅炉、升船机、CNG汽车装置等检验市场新领域,得到了企业、消费者的好评和政府的信任,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雅安荥经县是我国人造水晶生产制造企业最大的集中地,企业主要设备为二手的超高温高压水晶釜,多达上千台,长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极易疲劳受损,产生爆炸。2009年7月-12月,省特检院抽调技术业务骨干40余人次赴水晶企业,克服高温高热、工作条件恶劣等困难,共检验水晶釜508台。   达州普光气田是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也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去年年初,普光气田采气厂发现进口压力容器设备存在某些安全和质量问题,得知这一情况,特检院立即派出专家组赴达州,对进口压力容器中的汇管和分酸分离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专家组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应急解决办法,为川气东送工程能按期投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承担着防洪、供水、发电和航运等重要任务,价值1.5亿元的300吨升船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特种设备。为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省特检院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实地考察了解,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监检计划,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升船机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完成制造。   加速能力建设打造西部一流检测平台   2010年是省特检院发展的上升期、重大工作推进的攻坚期、西部检测高地建设的奠基期。据省特检院院长蒋青介绍,2010年,特检院将把一切工作落脚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中来,开展好锅炉设计图纸节能审查,指导企业开发节能产品。要依托省特检院被总局批准为第一批工作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这个切入点,结合正在筹备的国家级能效测试机构,全力推进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工作,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总体取向。树立“科研为企业,成果出效益”的工作意识,开动脑筋,通过检验技术、手段革新着力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坚持为企业把好检验质量关,把检验服务工作前延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等环节上,着力为企业发展、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增添服务措施。“加快建设检验检测技术保证体系,以储气井检测和能效测试为切入点,积极申报国家级检测中心建设,深化检测技术科技攻关,力争获省部级科研立项10个,积极打造高端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用3-5年的时间把四川省特检院建成西部特检高地。”
  • 中石油油管泄漏污染黄河 三省联动水源保卫战
    中石油油管泄漏,污染黄河!泄漏的150立方米柴油,让黄河沿岸的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如临大敌。从石油泄漏污染黄河,到环境保护部宣布“三门峡库区水质好转”,整整6昼夜,沿黄用水各省各部门及时联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黄河水源保卫战。今报记者和各路抢险人员也从第一时间开始一直坚守在“最前线”。   ■现场吸油船在库区来回作业   1月7日上午,三门峡黄河大桥下,一条由吸油毡和吸油泵组成的拦油带,坚守在冰封的黄河水面上。与1月4日相比,这里安静了许多,黄河水位也明显上涨。   岸边一堆篝火在燃烧,中石油管道西部应急抢险中心的两位工人,注视着火焰。何时撤离?他们摇头,“没接到通知”。但令他们欣慰的是,6日8时,三门峡大坝开始小流量放水发电。   三门峡大坝下游500米处,已坚守5昼夜的三门峡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的孟璞,却不敢掉以轻心。从6日开始,孟璞取送水样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一次,改为现在的4小时一次。   当日15时,三门峡库区渡口码头附近水域,一艘奇特的红色小船,在3位工人的操作下,来回作业于库区南北之间。“这叫自航式吸油机,俗名叫吸油船,目前国内也不会超过3艘。”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的职工辛大鹏介绍,他和20名工友都来自延安。“三天来,我们两次清理排污舱,都没发现油污。”辛大鹏说,每隔一小时,他们的吸油船会在水面上作业一次。   随时巡逻防吸油垄冲毁   距吸油船作业区域200米处,就是三门峡大坝。走在上面,能清晰地听见嗡嗡的机器声。此时,三门峡大坝已开启近30小时。向大坝下游方向约500米望去,几位工作人员在黄河岸边忙碌着,乱石中,一道道麻绳捆绑着一袋袋活性炭组成的吸油垄,延伸到整个河面。此时,中石油管道西部应急救援中心副经理姜勇,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注视着奔涌的河水。   “这种麻绳越在水里泡越结实,再说打了那么多结,中间有石头挡着,应该不会有问题。”姜勇说,他最担心吸油垄会被水流冲毁,虽然看到横贯黄河两岸的那根绳索一切正常,但他仍命令现场值班工作人员加强巡逻,防止意外发生。   早上得到环保专家监测水质好转的数据后,姜勇和现场的同事都觉得欣慰,“总算有了好转”。   为了这一天,这些天他们始终忙碌在现场。   “风特别大,到处都是冰块,很多同事的鞋里都有碎冰块。”姜勇说,5日下午,接到设置活性炭吸油垄的通知后,他和40多名工友为赶进度,架上照明灯连夜将20吨活性炭,一包包地捆绑在一起,固定在碎石中,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5点半。1月6日6时,三门峡大坝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调度指令,轻启闸门放水,当近1米的水浪冲击着活性炭堤坝仍安然无恙时,40多名工人才放心吃下早饭。   ■六天亲历【布控】严防污染物进入下游   几天来,来自三门峡北方游船公司的王三省,感受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1月3日上午,他接到通知后,从三门峡大坝附近随破冰船西上,因为一路上水面封冻,一直到当天20时多才赶到指定水域。   同日上午,远在延安的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的职工辛大鹏接到上级指令后,用货车将该公司仅有的一艘吸油船运送到三门峡……   此时,现场专家称,污染源随时可能进入三门峡库区。   1月3日22时,西安增援的40余名中石油西北抢险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与三门峡当地救援小组配合展开工作。夜里,寒风刺骨,在冰封的黄河水面,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架设临时照明装置,加班加点投入铺设阻油带的工作。   1月4日凌晨5时,经过一夜奋战,三门峡境内的第一道防线铺设成功,随后,在三门峡黄河大桥上游两公里处,又一条阻油带开始架设。与此同时,我省环境监测部门在黄河干流多个监测点位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部分断面水质中,石油类浓度超过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   4日晚,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库区水质已处于四至五类之间,水中含石油类仍超标。   【决战】污染水体被装进三门峡库区   1月4日上午,一辆带有“环境监测”字样的依维柯,停靠在三门峡大桥北侧。此时,三门峡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孟璞,通过一艘快艇来往于黄河水中央和岸边,他的任务是负责取水样,这已是第三天了。“每两个小时取一次水样,仅三门峡区域就设4个断面监测点”。   与此同时,黄河水利委员会就渭河油污染事件再次紧急会商,提出强化三道防线,确保黄河下游水质不受污染。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当时一份会议纪要指出,当务之急是全力防止污染物进入黄河下游。   黄委会主任李国英要求三门峡水利枢纽无条件关死泄流闸门,争取将污染团封堵在这道防线内。当日下午,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任组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水利部、中石油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联合组成的陕西柴油泄漏污染事件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到三门峡黄河大桥等断面现场查看处置情况。“从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上游水质已基本趋于正常,由此可判断,目前主要污染带已进入库区。”现场工作人员拿着写有“三门峡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报告,向在场领导介绍情况。   【成果】大坝上下6道屏障防污染扩散   在此事件中,国内一流的环境科学方面专家也赶到现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导张晓健,被任命为污染事故处置专家组组长,得知“污染的黄河水体被控制在三门峡库区”的结论后,他认为,要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把污染物基本消除在水体进入小浪底水库以前。   与此同时,1月5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在三门峡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在三门峡水库以下、小浪底水库以上区域增设三道拦截装置,并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三门峡水库小流量放水方案。   国务院工作组成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张迅表示,处置工作责任主体是中石油,陕西和河南两省给予支持。   张迅说,渭河污染防控是确保三门峡库区水质处理的关键,渭河进入黄河干流的断面水质必须达到事故发生前的水质要求,渭河上的处置措施不能减少,还要根据需要增设……   1月5日15时许,三门峡渑池县境内南村黄河大桥下,三门峡境内第三道防控带架设正加紧施工,20时,架设成功。到此,确保被污染水体不进入三门峡以下黄河城市用水的目标基本实现。   1月7日下午,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的活性炭吸油垄现场,一位防控专家说,在三门峡大坝之上,有两道拦油带,加上大坝,共3道屏障。在三门峡大坝之下,则有活性炭和两道拦油带三道屏障,保证污染不再向下游扩散。   【水中油污“杀手”亮相】   1.吸油船   相关专家解释,这种船是国内较先进的吸油设备,船体下设有油品探头,即使是在经过水域发现一滴油污,机器也会发出警报。   特长:特别适合寒冷天气下除油污,因为此时的油污会发生结蜡现象,如遇到油沫,机器下有履带式真空泵,随时将它们吸入囊中。   2.由吸油毡和吸油泵组成的拦油带。   局限:因为三门峡水库部分地方结冰,铺在冰块上的吸油毡无法吸附漂浮的油花。   3.活性炭组成的吸附带。   4.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门峡水库中柴油向大气挥发。   5.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   ■治污记录   虽说这次治污行动还没结束,但一个个让人欣慰的数据,无疑使我省沿黄主要用水城市如释重负。   ●2009年12月30日凌晨   中石油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在分输投产过程中发生柴油泄漏,泄漏量为150立方米。此次泄漏点位于华县赤水镇赤水村,距赤水河岸约40米,地面下6米,泄漏柴油经赤水河流入渭河。陕西省在赤水河与渭河上设立了18道隔油栅。   国务院迅速成立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水污染事件工作组。   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时间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实施水质监测。   ●2010年1月2日   污染水体由渭河流入黄河。   零时,监测人员测得干流潼关断面石油类0.4毫克每升,超出地表水三类标准7倍,证明渭河油污已进入黄河干流。   下午开始,三门峡水库大坝落闸停止发电,截留受污染的黄河水,为处置油污赢得时间。河南沿黄各市增设新监测点,监测频次升至每小时一次。   ●1月3日   接到应急通报后,我省启动污染应急预案,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做出批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沿黄城市饮用水源。   三门峡市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沿黄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和相关企业立即停止饮用黄河水。   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三门峡水库召开现场会:一是在三门峡至平陆大桥、三门峡库区内及渑池南村大桥前设置三道设施拦截吸附,将污染控制在三门峡境内 二是成立应急指挥处置指挥部,统一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安排沿黄各市做好监测防范及应对措施,及时将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   ●1月4日   黄河水利委员会再次紧急会商,提出设置三门峡、小浪底和邙山饮水提灌站三道防线,争取将油污染堵截在第一道防线内。   同日下午,副省长张大卫陪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赶到三门峡库区现场。   18时黄河干流入境水质已逐渐恢复正常,主要污染带已进入库区,小浪底水库及其下游的黄河水体未受污染。   ●1月5日   国务院工作组成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张迅在三门峡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三门峡库区水质好转。并对污染物处置工作提出六条措施。其中关于黄河河南段的治污措施有:中石油立即调运吸油船,在三门峡水库适合区域投入作业 立即在三门峡水库以下、小浪底水库以上区域,新建三道拦截装置 请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制订三门峡水库小水量放水发电方案。   20时许,三门峡渑池县境内南村黄河大桥下第三道防控带架设成功。到此,确保被污染水体不进入三门峡以下黄河城市用水的目标基本实现。   ●1月6日   上午8时,三门峡水库开始小流量放水。   12时监测数据表明,三门峡库区下排水质石油类浓度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黄河闸坝逐步恢复正常调度。   下午2时30分,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水污染事件国务院工作组召开第三次会议。   ●1月7日   各项工作仍在继续,工作人员仍在24小时守护黄河,努力把污染物基本消除在水体进入小浪底水库以前。
  • 《厦门市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p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8〕218号,2018年11月23日)现已主动公开,内容如下: /p p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p p   《厦门市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厦门市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三年行动方案 /p p   提升城市供水水质,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全面提升我市饮用水水质,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p p   一、总体目标 /p p   (一)水源水质。到2020年底,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Ⅱ类水比例进一步提高。湖泊、水库型水源不出现水华现象。 /p p   (二)饮用水水质。到2020年底,市、区饮用水综合合格率达98%以上,出厂水浑浊度控制在0.3NTU以下,管网水浑浊度控制在0.5NTU以下,城市用户终端水浑浊度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色度控制在10度以下,出厂水游离氯控制在0.3-2mg/L范围内。确保饮用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力争全国领先。 /p p   (三)供水能力。构建安全可靠、供应充裕、水质优良、水压达标、调度灵活、经济合理、远近结合,并能适应各类不同用户供水要求的城市供水系统。到2020年,全市供水能力达228.7万吨/日,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 /p p   二、主要任务 /p p   (一)饮用水水源建设管理 /p p   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环保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划定、立标定界,加大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和水源地污染排查力度,建立整治台账,制定整治方案和监管措施。2019年底前,完成区级以上城市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风险全面评估,编制风险源名录。(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执法局、集美区政府、同安区政府) /p p   2.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和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物资储备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发生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事件时,环保、水利部门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供水单位。(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执法局、集美区政府、同安区政府) /p p   3.加快水源工程建设。2020年底前,各区具备双水源供水或者应急备用水源,暂不具备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条件的供水区域,需具备跨区域清水调度能力。在保证连通区域水量、水质及水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汀溪水库群至翔安原水输水工程、石兜-莲花-汀溪水源连通工程、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推进九龙江北溪雨洪利用工程前期工作,提升全市水资源调配、供水保障和防御水旱灾害能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市政园林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4. 加强自备水源管理。水利部门要依法关停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源,严禁自备水与城市供水混用,确需保留且水质满足标准要求的,需报经市政府、所在地区政府同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再批准新建地下水自备水源,逐步取消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取水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可将原地下水源调整为应急水源。(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区政府) /p p   5.加强移动风险源管控。环保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合理精准划定移动风险源管控区域,及时通报公安、交通等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合理划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禁行路段,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管控。(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集美区政府、同安区政府) /p p   (二)城市供水厂规划建设 /p p   1.编制供水专项规划。根据新一轮厦门市城市发展定位和目标,供水专项规划着眼构建安全可靠、供应充裕、水质优良、水压达标、调度灵活、经济合理、远近结合,并能适应各类不同用户供水要求的城市供水系统。水厂用地指标要充裕,为深度处理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规划、市政、供水企业要及时跟进供水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全市供水能力按照远期服务800万人口基础上,做到适度超前、有所富余,做好规划与建设的衔接。(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规划委、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2.加快推进水厂新建扩建进度。加快推进杏林水厂扩建工程、西山水厂一期工程施工进度,确保杏林水厂扩建工程与西山水厂一期工程在2019年建成通水。加快推进翔安水厂二期工程、海沧水厂三期工程、舫山水厂三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确保翔安水厂二期工程在2020年建成通水。鼓励应用臭氧活性炭、膜处理等深度处理技术。(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集美区政府、海沧区政府、同安区政府、翔安区政府、市政集团、舫山水司) /p p   (三)市政供水管网改造 /p p   1.全面排查全市市政供水管道。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组织供水企业加快开展供水管网排查,各区应积极配合,全面摸清管径、管材、标高、使用年限等信息,在2019年6月底前建立管网电子信息档案。(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2.有序实施供水管网新建改造。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2018-2020年,每年下达我市供水管网新建、改造任务为80公里。供水企业要按照年度计划,明确具体项目清单、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有序推进供水管网建设,务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四)二次供水建设管理 /p p   1.完善二次供水管理机制。一是各区对辖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做好建档工作,日常考评工作做到每年100%全覆盖,督促二次供水设施产权人每季度对水箱(池)进行清洗消毒。二是各区对无人管理的二次供水单位要落实属地街道、社区的责任,补齐管理短板,做好水箱清洗消毒及日常管理工作。三是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区负责物业管理的部门应配合将市政部门对物业企业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的检查情况记入物业企业信用档案。四是卫计部门在现有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加密检测频次,严格监督水质不达标的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并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五是执法部门依法对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未按照规定管理导致水质不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进行处罚,督促其完成整改。(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卫计委、市建设局、市执法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2.加大政府统筹实施力度。成立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政府作为实施主体,负责辖区内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年度计划的制订并组织实施,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任务。鉴于二次供水改造项目的特殊性、专业性,各区政府可委托供水企业承担具体的改造任务。在二次供水改造实施过程中,区、街道、社区及供水企业应会同物业、居民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迅速妥善地解决现场难题和各种突发情况。(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执法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3.明确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机制。根据投融资主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建设机制。一是财政投融资项目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积极试行委托供水单位进行建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供水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供水设施建设合同,建设资金以财政部门审核为准。二是社会出资项目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提倡按照市场定价的机制委托供水单位进行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由建设单位或产权人自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其设计方案应当征求供水单位意见,采用符合标准的产品、材料和设备,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竣工后经供水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接入公共供水管网系统。为确保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质量,新建、在建项目二次供水设施应严格执行《厦门市居住建筑二次供水技术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对二次供水设施方案设计、审图、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管控,杜绝不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同时,按要求配备人防力量及物防、技防设备。(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卫计委、市政集团) /p p   (五)城市供水信息化 /p p   1.强化水源地水质在线检测。环保、水利部门要完善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2019年底前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实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依托省水环境统一监测平台实现互联共享。(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集美区政府、同安区政府、湖里区政府) /p p   2.建立供水水质在线监测。2019年底前完成城市供水厂出厂水、管网水在线监测和生产过程的视频监控,2020年底前完成区级供水厂出厂水、管网水在线监测和生产过程的视频监控。实现供水全过程监督管理,接入省级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环保、水利、市政、海洋渔业等部门从水源到供水全过程的监测数据共享。(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湖里区政府、同安区政府、翔安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3.加快管网信息化建设。2020年底前,按照省里统一标准,城市供水企业要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其他区级供水企业逐步推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水量、水压、水质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融合各类相关数字化信息,推进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政集团) /p p   (六)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督 /p p   环保、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源水质监测,确保市级水源地水质一旬一测、区级水源地水质一月一测。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督促供水企业每年开展两次出厂水、管网水全分析检测,没有全分析检测能力的水厂要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卫计部门要对市区集中供水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检查,每年制定全市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方案,抽查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情况。相关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要定期向社会相应公开水源水质状况、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市政园林局、市卫计委、市政集团) /p p   (七)推广优质管材设备 /p p   制定供水产品、材料、设备性能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建立对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考评和黑名单制度,保证供水设施材料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推广优质管材,DN75以上的管道材质优先选用钢管、球墨铸铁管等管材 DN75及以下的管道优先选用不锈钢管。逐步推广与直饮水标准相适应的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薄壁不锈钢管等优质管材。(责任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市建设局、各区政府、市政集团) /p p   三、保障措施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区政府是提升城市供水水质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作为促进全民健康、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大任务来抓,要把提升城市供水水质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2018年底前各区政府要制定提升城市供水水质三年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报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建立由市政、水利、卫计、环保、发改、财政、建设等部门参与的城市供水水质提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指导、统筹、督促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水源保护、供水设施工程建设改造、资金投入、二次供水管理等各项工作。 /p p   (二)明确部门职责。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取用地下水的监督管理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城市供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卫计部门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发改部门负责城市供水价格制定。公安、交通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控。财政、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和联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p p   (三)建立水价调整机制。市价格、城市供水等主管部门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分类定价、促进节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建立并实施供水终端价格与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联动机制,完善供水价格调整机制,适时启动水价调整,以促进供水企业生产经营和安全保障的良性循环。 /p p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区政府要加大对提升城市供水水质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大管网更新改造和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扶持力度。市、区政府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资、一事一议等方式筹措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提升城市供水水质资金。 /p p   (五)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城市供水水质提升工作应纳入区级政府绩效考评内容,饮用水水源水、出厂水、龙头水水质合格率要纳入食品安全考核内容。各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评估,强力推进供水水质提升各项工作。各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每半年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由市政部门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市政、卫计、环保、水利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供水水质提升工作专项督查,对贯彻不力、行动缓慢、实施效果差、未及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将进行重点督查、通报、约谈,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p
  • 回眸2022: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为未来规划蓝图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落实落地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中,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站在这一节点回眸,越发可以看到那一条条清晰的脉络……污染防治向纵深、精准扩展“十四五”期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11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解释说,两字之差,意味着攻坚战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2022年,一系列深化措施不断出台。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在延续了“十三五”期间黑臭水体治理行之有效做法的同时,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新特点,进一步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文件提出治理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到县级城市,强化流域统筹治理,防止黑臭水体返黑返臭,加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力度,并强调要“补短板”、不盲目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新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在大气方面,随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逐渐告别了以PM2.5为主的阶段,迎来了同时关注臭氧、移动源等新阶段。1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要求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在解读时,相关负责人指出,三个标志性战役在区域、领域、措施上互相协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政策制定上,努力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精准,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科学有效。新污染物治理提上议事日程2022年也被称为是中国新污染物治理起步的“元年”。新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5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是继雾霾、黑臭水体之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啃的“硬骨头”,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新的目标靶向,承担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防控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11月4日,新污染物治理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正式启动。近日,四川、山西、河北等省(区、市)也纷纷出台省级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将开展相关调查和监测,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措施。“先立后破 稳中求进”推进能源转型“双碳”目标对能源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同时,2022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提出“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新节奏,坚决抑制“运动式”“一刀切”的减碳模式。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实行全国煤炭产量日调度的机制和价格、库存的监测机制,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我国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多项重大能源工程取得进展,不断夯实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基础。7月1日,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12月7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泰安—泰兴段正式建成投产,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保障增强“底气”。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亿千瓦,同比增长8.3%。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约3.5亿千瓦和3.6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和29.2%,保持快速增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的同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也成为2022年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我国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在减污中降碳、在降碳中减污。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指出,该方案强化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近日,吉林、湖北、浙江、陕西等省(区、市)均发布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举措,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园区、企业等不同层级开展试点,形成一批示范性标杆。作为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2022年也释放出减排的新动能。截至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2022年,中国举办了多场主场外交活动。通过这些“窗口”,在感受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同时,也让世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全新理解。年初,“绿色冬奥”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从首次实现奥运场馆全部由绿色电力供应,到场馆采取可持续利用模式;从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到氢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应用;再到通过林业碳汇、企业捐赠等方式实现碳补偿……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交出一份精彩答卷。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这是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首次承办该会议。大会通过了“武汉宣言”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为当前及未来的全球湿地保护修复指引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在大会期间提出,将建设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对1/5的湿地实行最严格保护,设立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等。中国的武汉、合肥、济宁等七个城市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这一全球湿地保护成就的最高荣誉。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世界第一。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经过数年艰辛工作和最后近两周“冲刺”,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这些成绩和案例,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集中展现了人类在探索与自然相处之道上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发国际社会共鸣与思考。唱响新时代黄河保护“大合唱”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和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空间,黄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如果说“十三五”期间,我国流域治理的重点主要是长江;“十四五”全面开启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作出了整体部署。《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要达到81.9%、基本消除地表水劣Ⅴ类水体、黄河干流上中游(花园口以上)水质达到Ⅱ类、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不低于90%、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90%以上。这份文件,加上此前6月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共同构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这是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流域系统保护与治理’法治化的又一生动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评价说。同时,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8月,财政部印发《中央财政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方案》;10月,科技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12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沿黄省区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关政策……一曲新时代黄河保护“大合唱”正在唱响。以法治力量守护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是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也是引导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制度保障。2022年,一系列生态环保领域的法律颁布实施。作为地球之肾,湿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6月1日起,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开始施行。该法律立足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修复,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全面、体系协调、功能完备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这是该法实施2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修订,紧密结合了当前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形势,科学总结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规律和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该法完善了源头预防的有关规定,加大了噪声传输管控力度,并新增了工业噪声排污许可制度、宁静区域创建等制度,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在法律中,不仅包括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一般性规定,还针对黑土资源调查和监测、科技支撑、数量保护措施、质量提升措施等方面作了规定,希望通过制度设计更好地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今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三周年之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黄河保护法,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安澜无害、促进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针对性规定,有许多制度创新和务实管用的举措。首批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取得新进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近年来中国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优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的关键举措。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一年来,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介绍: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三江源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以提升。目前,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恢复,特别是旗舰物种藏羚羊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7万只左右,藏野驴增加到3.6万只左右。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这里整合、撤并原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管理的73个自然保护地,大熊猫局域种群的栖息地联通和基因交流逐步恢复,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的72%得到了有效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畅通了虎豹跨境迁徙通道,实现了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从跨境游走觅食到境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转变,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分别达到50只以上、60只以上,“虎啸山林”得以重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公园建设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创新。此前的试点以及设立一年来的运行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与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今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国家水网加快构建。截至10月底,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达到45项,创历史新高;1-10月,全国累计新开工水利项目2.4万个,新增投资规模1.1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开工5200余项工程项目、多增加投资规模7235亿元。这些水利工程都有什么作用?人们也许还记得,4月,随着位于山东德州市境内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和天津市九宣闸闸门缓缓开启泄水,千年京杭大运河迎来了世纪复苏。6月,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通航。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了通水8周年的日子。据统计,8年来已累计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超53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达8500万人。除了供应沿线生活、生产用水,丹江口水库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下降后实现止跌回升。近日,作为目前我国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在经历了5年的施工建设后,主体工程也即将实现试通水试通航。未来,它将惠及皖北豫东5000多万人口并形成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正如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介绍,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建设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全国一盘棋制度优势的生动写照。
  • 总投资4.28万亿元!福建省2024年重点项目1593个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1593个总投资4.2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07亿元!经仪器信息网搜索关键词“实验室”检索,厦门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实验室、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一期)在本年度的重点项目计划中。完整名单如下:附件: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1593个)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2月4日附件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1593个)一、省在建重点项目(1355个)(一)农林水利(110个)1 福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 福清市龙江中下游(南门闸至滨海大通道)综合治理项目3 福州江北城区山洪防洪及生态补水工程4 罗源霍口水库工程5 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福州段)6 福州市长乐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7 福州闽调龙高支线改扩建项目8 厦门市马銮湾新城雨洪生态补水工程(田边水闸至过芸溪段)9 漳州市东南部沿海地区九龙江调水工程10 龙海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1 漳浦县朝阳水库工程12 平和县官峰水库工程13 南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14 龙海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工程15 漳浦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中部万安水厂(一期)工程16 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17 泉州市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18 南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9 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20 泉州市北高干渠功能调整输水工程21 晋江晋南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2 永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23 永春县马跳水库及供水工程24 洛江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25 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一期26 “十四五”福建省山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泉州市)27 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明段)28 永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29 建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30 泰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31 将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32 大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33 大田县下岩水库工程项目34 明溪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35 清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二期36 泰宁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37 闽江防洪工程三明段(二期)建宁段38 宁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心城区片供水工程及数字水务建设工程39 仙游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40 莆田西音水库工程41 莆田市城区排涝(张镇)泵站工程42 武夷山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43 建瓯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44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45 延平区城乡供水管网及设施改造提升项目46 南平市建阳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47 政和县城乡供水巩固提升一体化建设项目48 顺昌县城乡供水一体化49 福建省邵武市周源水库工程50 松溪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51 光泽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52 邵武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城区总水厂及管网)项目53 闽江防洪工程南平段三期(建瓯)54 闽江建溪流域防洪提升工程政和县护田至西津段55 光泽县北溪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56 闽江流域建溪防洪工程建瓯东游段项目57 松溪县饮用水引调工程58 闽江流域富屯溪防洪工程顺昌段一期59 政和县城区供水引调水工程60 龙岩万安溪引水工程61 武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62 永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63 连城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64 漳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项目65 新罗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66 连城县永丰水库工程67 龙岩市富溪一级水库工程68 武平县百把寨水库项目69 长汀县濯田镇桐睦水库工程70 宁德市中心城区湖库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71 古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72 霞浦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73 福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74 福鼎市管阳溪跨流域引水工程溪头水库75 霞浦县田螺岗水库工程76 福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77 寿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项目78 福安市穆阳溪引水一期工程79 福安市溪尾水库工程80 周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81 屏南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82 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83 福安市城区供水工程84 平潭综合实验区防洪防潮工程85 平潭综合实验区水库引水工程86 闽清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一期)87 建瓯市小桥茶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88 上杭县和康年产2000吨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89 浦城县圣农新建年产9000万羽肉鸡工程及配套项目90 光泽县圣农种肉鸡场及孵化厂改扩建项目91 福建省深海装备养殖试点项目(一期)92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粗芦岛核心区工程项目93 福清市东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94 东山海天阅海洋牧场建设项目95 福建省漳浦六鳌中心渔港工程96 宁德三都澳海上牧场开发建设项目97 福建罗源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区填海工程项目98 厦门大小嶝造地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工程项目99 厦门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100 长泰吴田山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101 漳州高新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项目—生态治理类项目102 莆田市木兰溪南岸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工程103 莆田市木兰溪绶溪片区综合治理及品质提升项目104 莆田市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105 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生态修复及配套工程106 莆田市湄洲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07 武夷山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08 崇阳溪建阳段生态巡护绿道和流域周边生态修复项目109 永定区全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10 2023年福建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交通(93个)111 新建漳州至汕头高速铁路(福建段)112 新建龙岩至龙川铁路武平至梅州段(福建段)113 福州市港口后方铁路通道项目(杜坞至樟林至透堡段)114 泉州-厦门-漳州城际轨道(R1线)115 莆田--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2线)福州段116 宁德--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3线)福州段117 城际铁路R1线机场段土建预留二期工程118 G7013沙县至南平国家高速公路南平段工程119 G7021宁德至武汉国家高速公路福建省宁德至古田段120 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工程项目121 大田广平至安溪官桥高速公路三明段122 政和杨源至永定高速公路德化段123 G1514宁德至上饶国家高速公路福建省霞浦至福安段124 明溪胡坊至三元岩前高速公路125 沈海线漳州龙海至诏安段(角美福井至龙海北溪头)扩容工程126 沈海高速公路福厦段、罗宁段综合提升改造工程127 福州滨海新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128 G7013沙县至南平国家高速公路三明段工程129 秀永高速改扩建新增莆田站互通及连接线工程130 古雷疏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131 沈海高速罗宁段新增车里湾互通工程132 G1534厦金高速厦门本岛至大嶝岛段(厦门第三东通道)133 福厦高速公路晋江至石狮支线(彭田连接线)134 2024年度乡镇便捷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135 2024年度“四好农村路”工程包136 2024年度普通公路提质增效补短板项目137 福清滨海大道(国道G228线)138 G324国道福清段139 国道G228连江浦口官岭至琯头东边段公路工程140 连江县丹阳至贵安公路(港城大道贵安至周溪段)工程141 连江县丹阳至贵安(港城大道周溪至义洋段及丹阳支线)公路工程142 国道G228线长乐松下至福清元洪公路工程143 国道G228线长乐鹏程至仙岐段公路工程144 新324国道(灌新路-凤南七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坂头立交以西段项目145 新324国道(翔安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146 国道324(纵二线)厦漳界至凤山段工程147 国道324线(官路至小盈岭段)工程148 新324国道(灌新路-凤南七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坂头立交以东段项目149 国省干线联十五线东山生态环岛公路工程150 国省干线联十一线漳州长泰段公路工程151 国道G324线龙海角美大碑头至龙文朝阳漳滨段改线工程152 省道219线龙海雩林至翠林段提升改造工程153 国道G324线漳浦城关过境段公路工程154 漳州高新区国道G319线漳州靖城田边至牛崎头段公路工程155 漳州高新区国道G324线漳州九龙岭段公路二期工程项目156 漳州台商区至龙文区过境段公路附属配套工程(龙文区段)157 国道324改线南安洪濑至水头段工程158 国道G228线泉港区界山东张至山腰普安段公路159 惠安国道G324线紫山官溪(泉港界)至黄塘后店段160 国道G358线安溪城厢至官桥段公路工程161 国道G358线安溪虎邱至龙涓段公路工程162 国省干线横七线(G356)永春石鼓卿园至达埔前峰段公路工程163 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联十一线(莆田境)涵江江口至仙游枫亭段工程164 国道G228线莆田境内新建路段165 国道G237线武夷山市桐源至七马槽段公路工程166 国道G316线邵武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公路工程167 国道G237线建瓯柳坑至北津段公路工程168 国省干线横十线新罗区龙门至大池(上杭界)段(龙门朝前至大池北溪)公路169 国道G205线武平十方高梧至丘坑段公路工程170 国道G205上杭县背头岭至湖洋段公路工程171 国道G534线长汀新桥任屋至策武南坑段公路工程172 国道G235线永定高陂大水坑至坎市文秀段公路工程173 国道G228线宁德段公路工程174 国道G237线宁东高速八都互通至衢宁铁路蕉城站段公路工程175 国道G104线福安罗江大留至甘棠观里段公路提升改造工程176 福州港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6号和7号泊位扩能工程177 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178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6#、7#泊位工程179 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180 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1#、2#泊位工程181 福州港松下港区牛头湾作业区4号泊位工程182 厦门港翔安港区1#-5#集装箱泊位工程183 厦门港海沧港区11#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工程184 厦门港古雷港区将军澳作业区185 厦门港古雷港区古雷作业区北1#、2#泊位工程186 泉州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16~19#码头187 湄洲湾港秀屿港区石门澳作业区6号、9号、11号泊位工程188 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8号泊位工程189 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1号12号泊位工程190 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8~20号泊位工程191 福州港白马港区坪岗作业区4#、5#泊位工程192 平潭综合实验区离岛应急救援码头提升工程193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194 厦门翔安新机场195 厦航翔安新生产基地196 厦门太古新机场维修基地项目197 厦门新机场空管工程198 厦门新机场工程-航站区陆侧交通工程199 厦门新机场供油工程200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工程201 厦福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202 闽赣省际(建宁)交通运输产业园建设项目(二期)203 政和县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三)能源(47个)204 漳州核电1-4号机组205 宁德霞浦核电基地206 华能霞浦核电基地厂外综合配套工程207 福建华电可门电厂三期项目208 华夏电力一期机组1×600MW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209 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二期(2×660MW)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210 泉惠石化工业区2×660MW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211 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二期项目212 福建省永安抽水蓄能电站213 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214 福建华安抽水蓄能电站215 福建省仙游木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216 厦门抽水蓄能电站217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218 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219 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B区项目220 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项目221 连江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222 连江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223 福建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224 漳州LNG联络线及外输管道延伸段项目225 中国石油福建LNG接收站及配套工程项目226 核能供汽管道项目(福清核电至蓝园及江阴工业区)工程227 西气东输三线闽粤支干线(福建段)管道工程228 西三线闽粤支干线与漳州LNG外输管道联通工程229 漳州常山开发区20万方日处理量天然气液化项目230 泉州市西三线天然气高压管网利用工程231 哈纳斯莆田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232 国网福建电力2024年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33 国网福建电力2024年35-110千伏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34 国网福建电力2024年220千伏电网项目235 国网福建电力2024年500千伏电网项目236 三峡集团福清江阴300MW海上光伏电站项目237 华电集团连江可门开发区滞洪水域200MW海上光伏电站238 福建华电东山陈城12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239 华电光能平潭金井50MW海上光伏电站240 华电集团连江可门港#10~14码头海域50MW海上光伏电站241 华能漳州、泉州21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42 2023年漳州市集中式光伏电站(试点项目)243 福建华电南靖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发电建设项目244 福建晋江储能电站120MWh级建设项目二期245 莆田创能涵江兴化湾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246 国投电力北岸经济开发区东乌垞A区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247 永定区全区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248 中广核宁德核电温排区200MW海上光伏项目249 国网时代福建吉瓦级宁德霞浦储能工程250 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178个)251 福州轨道交通项目252 厦门轨道交通项目253 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254 福州马尾大桥255 福州前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56 福州长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257 福清环城路外延伸线258 马尾区港口路下穿及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59 福州三江口片区纵二路、纵三路道路工程(含区间桥梁)260 福州市东西向快速通道(金山大道提升改造及绿化配套)工程261 福清东部新城核心区(一期)综合开发项目262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高港大道北段道路工程263 福州市下洋北片区道路工程264 福州临空经济区网龙二路及连接线道路工程265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基础配套工程266 闽江北岸全线贯通提升工程(闽江北岸滨江带文旅运营项目)267 福州市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268 福州尤溪洲南立交改造及景观绿化工程269 厦门市马銮湾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270 厦门新机场片区市政配套道路工程271 厦门海沧鳌冠大道工程272厦门马青路(石塘立交-翁厝立交段)提升改造工程273 厦门海沧南大道(马青路-沧江路段)提升改造工程274 泉州台商投资区海山大道建设工程275 泉州百崎通道276 泉州金屿大桥277 晋江市世纪大道南延伸一期工程278 泉州晋江市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工程279 德化县城区大外环路盖德至英山段(含大坂连接线)工程280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西大道延伸段工程281 泉州新华路北拓及纬三路工程(一期)282 洛江区万虹路(新庵岭-罗溪客运站)道路改造提升工程283 莆田市木兰大道三期建设工程284 莆田市八二一街南伸工程285 莆田市木兰大道二期(城港大道至迎宾路)建设工程286 莆炎高速萩芦出口至兴化湾涵江港作业区进港道路(南环路至芳山互通段)工程287 武夷新区月亮湾片区市政路网及配套设施工程288 武夷新区闽越大道北延段道路工程289 南平南福路快速通道工程(一期)290 建阳区水东片区城市主干道建设项目291 建瓯市高速口至高铁绕城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改造项目292 翔安北水厂一期工程293 莆田市第二水厂迁建工程294 柘荣县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295 古田县乡镇排水工程296 古雷开发区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297 长乐区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包(一期)298 福州市污水管网完善提升一期工程299 福州滨海新城空港污水处理厂300 思明区筼筜湖南北片区污水“两高”建设工程301 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金宝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02 漳浦县城区污水收集与水环境整治项目303 云霄县中心城区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工程304 诏安县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整治)项目305 芗城区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程306 龙海区乡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一期)307 漳州高新区农村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308 南安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工程309 南安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310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311 清流县乡镇及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工程312 尤溪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313 清流县城区污水管网新建改造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314 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及其配套管网工程315 浦城县城区污水处理项目316 武夷山市主城区、度假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一期)317 武夷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318 龙岩市永定区城乡污水建设项目319 宁德市蕉城、东侨片区污水提质增效工程(一、二期)320 寿宁县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321 寿宁县新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322 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水务一体化全区污水巩固提升工程323 福清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324 晋江市污泥处置中心325 永春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26 永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327 宁化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一期)328 沙县区垃圾分类一体化项目329 尤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30 长汀县固态物消纳场及配套路网项目331 宁德市中心城区环卫综合处置项目332 霞浦县垃圾焚烧发电配套设施项目333 南平市荣华山和洁环保合成革DMF回收集中处理循环利用项目334 漳州台商投资区厂网河湖一体化生态综合整治项目335 福州市江北片区综合管廊建设及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336 福州江阴东西部片区高压线路通道配套架空管廊工程337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东、西部公用管廊工程338 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土建工程339 厦门东山变进出线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二期340 闽清梅溪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1 福州台江区上海西棚改安置房项目(望熙雅筑)342 福州滨海新城保障安置房(租赁房三期、安置房六、七、八期)343 闽清县南山片区改造项目344 福州长乐区首占镇上洋片区安置房一期345 福州滨海新城保障安置房(松下镇安置房、西关安置房)346 2023年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47 闽清县南山片区老旧小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48 厦门思明区湖滨片区城市更新综合配套项目349 厦门何厝岭兜片区综合配套工程项目350 厦门市马銮湾陈井浦边潮瑶安置房(JA2-6地块)项目351 厦门市马銮湾新城海沧芸尾后柯鼎美安置房352 厦门湖里区蔡塘安置房(G22、G19地块)353 厦门钟宅北苑安置房二期工程(C11、C13、C20、C23地块)354 厦门新浦嘉园安置房355 厦门市马銮湾新城集美西滨安置房356 厦门湖里区美仑花园安置房(二期)357 厦门美峰花园安置房358 厦门海沧新阳居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祥露小区359 厦门旗山雅苑安置房360 同安区旧城旧村改造项目361 厦门保障性住房龙泉公寓362 厦门湖里区西潘安置房363 厦门西亭人才公寓364 厦门市碧海嘉园安置房365 厦门杏滨内茂安置房地块一项目366 漳州高新区圆山新城诗墩棚户区改造项目367 长泰区金里片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金里花园)二期建设工程368 芗城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69 泉州西华洋片区改造项目370 泉州鲤城繁荣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71 泉州鲤城站前大道西侧棚户区(石结构房屋)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2 安溪县解放路西片区改造项目373 惠安县惠泉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安置房)项目374 泉州台商投资区白沙安置小区四期(金韵花苑)375 三明市沙县区东门片老旧小区及基础配套设施改造项目376 莆田市秀屿区高铁南片区工程377 城厢区文献北片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378 城厢区木兰铁岭片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项目379 涵江区梧塘沁后片区改造项目一期、二期、三期380 城厢区万达南片区改造安置房项目381 城厢区坂头西片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382 城厢区月塘南片区改造项目383 涵江区白塘湖片区项目384 秀屿区城东棚户区改造项目385 涵江区国欢镇澄峰片区改造项目安置区工程386秀屿区高铁片区刘厝棚户区改造387 莆田市秀屿区四新棚户区改造项目388 荔城区白塘路安置区及其配套道路工程389 莆田市秀屿区兴秀棚户区改造项目390 浦城县南浦片区安置房建设项目(二期)391 武夷山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92 浦城县南浦片区和方井片区安置房建设项目393 延平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94 松溪县红旗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95 南平市建阳区油化厂安置房小区项目(01-A-43地块)396 光泽县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397 松溪县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设施提升项目398 南平市建阳区大潭映象棚户区改造提升项目399 光泽县城北安置房小区项目400 顺昌县老旧小区改造(二期)401 龙岩大道南段二期及安置房工程402 永定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工程403 龙岩曹溪浮蔡片区棚户区改造404 龙岩市浮蔡安置小区项目405 宁德六都片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406 宁德东侨租赁住房407 宁德北部新区产业园配套服务中心408 宁德车里湾蚶岐安居工程409 福州滨海新城CBD核心区输配环区域工程地下空间项目410 福州长乐区滨海新城滨江滨海路景观提升改造与防护林(海螺塔)工程411 福州北站南广场综合改造工程中间及东侧地块(含地下停车场)项目412 福山郊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413 长乐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4 厦门同翔高新城产业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项目
  • 东深电子当选水利信息化联盟秘书长委员单位
    2015年12月12日,“水利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水利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秘书长委员会成员单位承办。水利部推广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水利部农水司、水利部水资源管中心、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及多个高校、企业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此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长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理事长为王浩院士,秘书长委员会成员单位深圳市东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大会一致通过联盟秘书长委员会委员轮流执事方案,并明确2016年水利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会由聚光科技子公司东深电子主持开展。 东深电子代表林占东副总经理在大会发表讲话,表明:东深电子地处改革开放一线城市深圳,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城市人才结构多样,信息化水平领先,互联网行业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深入,有利于推动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东深电子在水利信息化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将积极整合与开拓优势资源,紧密团结联盟成员,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同时,林占东副总经理向与会代表发出诚挚邀请,希望联盟成员在2016年到东深电子指导工作,来深圳参观交流。 会上水利部各位领导向联盟代表分享了农水、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等热点动向,鼓励各企业单位应加大水利信息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化及智能化手段,构建贴切实际业务需求的水利信息化综合平台,提高水利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推动水利信息化服务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参会代表们就今后联盟发展方向积极的发言和讨论,为推动水利信息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大会在所有参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 7亿元两套振动台,MTS中标5亿:世界最大地震模拟设施!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提及天价设备,我们容易想到光刻机行业霸主ASML生产的世界上最顶尖的EUV光刻机,单台售价超1亿美元,2018年,中芯国际首次向ASML订购EUV光刻机,采购价格高达1.2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七亿人民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4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4add9eea-8f18-4022-9ae6-102ca95d41d3.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50" height=" 24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在科学仪器领域,也不乏这样的过亿天价设备,比如大阪大学两台价值约约合人民币2.72亿元的高端电镜(日立高新H3000与日本电子物质及生命科学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去年8月MTS系统公司2.14亿元中标的世界单套最大规模重载车辆道路模拟系统、以及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近日采购预算超7亿元的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采购项目。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7亿元采购两套振动台系统,MTS独中5亿元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11月28日,天津大学委托北京泛华国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7.156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4e270f62-2db7-4f85-9a34-eb4b5495787f.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500" height=" 17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月21日,MTS系统公司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共同中标,其中MTS系统中标金额超5亿元,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中标2.15亿元。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此次中标项目的“天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 /strong 此次采购项目背后是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被称作继贵州“中国天眼”、广东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等之后的又一国家大科学装置,也是地震工程领域的唯一一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 /strong 此次中标,创下MTS系统公司有史以来单一合同订单最高金额纪录,合同总计金额超过7148万美元(根据当前汇率折算人民币超5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 /strong 由于此次采购项目金额巨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单靠一个投标人的力量不能顺利完成的,所以采取了联合体投标形式,即MTS系统公司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集中各自优势,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获得中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采购项目背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依托天津大学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开放共享、揭示复杂岩土介质与水动力环境中重大工程动力损伤机理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设施总体目标为:面向地震工程领域需求,结合国内外优势力量,集中建设国际一流、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综合程度高、高度智能化、开放共享的大科学装置。设施可为解决地震工程研究中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大尺寸大载重地震模拟、多点多维地震差动激励及地震-波流耦合激励等高水平试验手段,大幅提升我国防灾减灾原始创新能力和全社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快地震工程领域人才培养,为提高我国地震灾害的防范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8cef066b-b568-4966-a779-f1d45dfde727.jpg" title=" 3.png" alt=" 3.png" width=" 450" height=" 2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大跨桥梁水下振动台台阵波流耦合试验现场效果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说,该设施建设周期为5年,主要包括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试验配套与共享系统等3大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5ad5b226-e052-4356-9baa-0388cd49c915.jpg" title=" 4.png" alt=" 4.png" width=" 450" height=" 26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大型水坝-库水-岩体大型振动台试验效果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崭新的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内将建设大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开展抗震模拟研究的有效试验平台。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地震模拟振动台或规模较小,或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其它多种灾害荷载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一旦地震时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服役的需要。天津大学将建设尺寸荷载重量更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以及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水下波流耦合作用的振动台台阵试验装置。该设施建成后,可大幅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关于中标的两套振动台系统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2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e2e24e48-cebc-4281-af7a-cf9a9a0816a1.jpg" title=" 5.png" alt=" 5.png" width=" 600" height=" 32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该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包含两套独立的试验设施,建成之后,均为最大规格的地震工程模拟试验设备。其中一套系统为六自由度(6DoF)振动台,有效工作尺寸为16mx20m,有效负载为1350吨,可以开展足尺建筑或者低缩比模型的抗震性能评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外一套系统是由两个6mx6m的六自由度(6DoF)振动台组成,每个振动台的有效负载均为150吨。两个振动台既可以独立工作,也能够联合起来组成台阵系统,并且该台振系统可以在3m深的水下工作,其中的一个振动台还能够在长度为57m的槽道中移动位置以满足不同跨度样件的抗震试验,例如各种类型的水利枢纽、桥梁、隧道、管路结构等等。水下台振系统周围将布置造浪模拟设备来模拟不同的海洋工况,可以将地震与波流组合起来实现多灾害现象的模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MTS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Dr. Jeff Grave表示,“ MTS系统公司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抗震工程以及多灾害试验模拟领域具有技术领先地位,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能力与专家团队。作为该行业的领军者,MTS系统公司是少数能够提供如此超大规模地震工程模拟设备的工程公司。这个项目包含了诸多挑战,复杂的系统集成、超大载荷与位移的控制、先进的地震仿真和模拟软件,并且将地震与波流结合起来开展试验应用。MTS能够赢得天津大学的项目,对此我们深表自豪,MTS将与天津大学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技术,为中国以及全世界基础建设,包括大型水利枢纽、建筑、桥梁、可再生能源设施等,做出贡献,一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天津大学副校长,项目执行总指挥张凤宝教授表示,“我们非常期待与MTS系统公司一同建设这套世界最大规模、最先进的地震模拟系统,这套系统是我们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的基础系统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在天津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当整个项目完成之后,所有的科研成果将与全世界的同行共享,我们的目标是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安全、可持续。天津大学欢迎全球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来参观、指导未来的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 那些“高”价的仪器设备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一套仪器设备订单成交,2.14亿元,3年分批交付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812/490962.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详情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7月29日,MTS系统公司宣布获得世界单套最大规模重载车辆道路模拟系统订单,订单总额3040万美元(约2.14亿元人民币),将为美国陆军设计、生产、制造与集成世界上最大的主轴耦合道路模拟器。该合同为长期持续投入合同,系统部件将在后续2020、2021、2022财年三个财年之中分批交付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道路模拟器将安装在美国陆军位于马里兰州的军阿伯丁测试中心。用于加速军用车辆耐久性测试,一旦投入使用,所需的测试时间将缩短75%至80%。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路面环境条件,帮助陆军快速评估和改进车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避免潜在的、耗时的现场故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除了道路模拟器,解决方案还包括MTS SWIFT EVO 50车轮力传感器,用于收集这些车辆在各种试验场地形上的实时数据。同时系统也采用了MTS最大液压动力系统,将可以提供每分钟达数千加仑的连续液压动力。该道路模拟器将能够用于测量最多五轴的载重车辆,对应车辆重量达100,000磅(约45.3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套道路模拟器离不开MTS系统公司过去五十余年在重载车辆测试技术方面的开发能力与经验积累”,MTS系统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ffrey Grave博士表示,“MTS公司很高兴能够应用商用车辆建模和仿真的知识,为陆军创建整车测试解决方案。这个新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军用车辆的可靠性,并为陆军更佳性能量身定制车辆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大阪地震,日立高新与日本电子这两台近3亿元高端电镜受损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624/466369.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详情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6月18日,日本大阪府发生里氏6.1级地震,位于大阪府茨木市的大阪大学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心也遭遇强烈晃动,每台价值约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的电子显微镜有两台受损,修复需要花费1年以上。受地震影响,一些世界顶级科研项目或出现停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1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2ae993eb-c06b-4ca5-bfe2-047f5fd579d9.jpg" title=" 6.jpg" alt=" 6.jpg" width=" 500" height=" 41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H3000 UHVEM(日立高新)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中心这两台高端显微镜,一台正是日立高新生产的H3000 UHVEM(3 MV ultra-high voltage electron microscope,300万伏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其高度为17米,使用世界最高电压对于较厚样品也能进行观察;另一台则是日本电子生产的Materials- and Bio-Science UHVEM(物质及生命科学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其高度为12米,能在一秒钟内对每一个原子的运动进行1600次拍摄。这两台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从物质及生物的微细结构到物质受到放射线损伤的情况,能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8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4b2cb873-b969-4437-a040-682fd076074b.jpg" title=" 7.jpg" alt=" 7.jpg" width=" 500" height=" 28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indent: 0em " Materials- and Bio-Science UHVEM(日本电子)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地震致使产生高压的零部件脱落,对精密度有严格要求的电子加速器严重变形等,两台显微镜都遭受致命性打击。该中心主任保田英洋无奈地表示,已经完全不能使用,将与厂家等商谈进行修理,完全修复需要花费1年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南方科技大学2.8亿冷冻电镜二期采购:赛默飞中标其中2.6亿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225/477695.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详情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12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 “冷冻电镜项目二期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揭晓,中标金额2.82亿元。中标的生产供应商中,赛默飞成最大赢家,其中4套高端冷冻电镜Krios G3i中标金额为2.18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d3dcbe57-ba9c-4c12-ad5f-93a6bc7dc12a.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indent: 0em " Krios& #8482 G3i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西湖大学冷冻电镜采购项目揭晓:赛默飞1.53亿元中标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231/478034.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详情 /span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12月27日,西湖大学“科研仪器设备(第四十一批)”采购项目结果公布,赛默飞Krios G3i等冷冻电镜系统以2225.7255万美元(根据当前汇率,约合1.53亿元人民币)中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上海交大冷冻电镜采购揭晓:赛默飞1.05亿元中标 /strong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231/478035.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详情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a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冷冻电镜系统”采购项目结果公布,赛默飞Krios G3i和Talos F200i分别以1094.8万美元(根据当前汇率,约合7527.3万元人民币)、438.5万美元(根据当前汇率,约合3014.9万元人民币)中标,总中标金额为1.05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 /strong br/ /p
  • 展会预告丨西部水利展,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
    西部盛会 重磅预告2021“中国西部国际水利科技装备展览会”(简称:西部水利展)将于2021年10月14-1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西部水利展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瑞米尔会展联合主办,中国长江电力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重点实验室协办,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提供支持,重庆瑞米尔会展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促进西部地区水利科技高质量发展。唯有专业 方被信赖连华科技届时将出席本次展会,作为深耕水质检测行业近40年的国产老牌企业,连华科技心系西部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关注西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用专业化水质检测仪器及服务方案为西部地区在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展会日程展会时间2021年10月14-16日(周四至周六)参观时间展出时间:2021年10月14-16日撤展时间:2021年10月16日 15:00展会地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大道66号
  • 人物专访丨王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56年,在西北这片广阔的黄土大地上第一所致力于土壤侵蚀过程与模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地农业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科研机构拔地而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 今天有幸邀请王兵副站长,进行专访。 王兵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副站长,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副站长,《水土保持通报》第六届编委、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长期坚守野外试验,主要从事植被恢复与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在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响应机制、土壤质量、土壤分离过程水动力学机理、土地利用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科研积累,掌握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状况、土壤侵蚀现状和存在问题均有详细的了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等13项,参与课题5项,发表论文45篇,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6)、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2016)等。 Q:王站长,您好,请问您一直都从事防旱相关工作么?答: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 插叙提起安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下文简称:安塞站)就坐落在这里。在陕西省,曾经有过很多与安塞站发展模式类似的野外试验站,但坚持发展下来,并进入国家野外台站序列的只有两个,安塞站便是其一。安塞站始建于1973年,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教育部与水利部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野外科研教学基地。 Q:您应该算是安塞站的元老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答:我是2007年来到安塞站。在这里,我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这会儿其实对于我来说有很多选择,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到安塞站。因为我觉得还是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才愿意回到这里。我的科研是从这开始的,所以我还想在这继续做下去。“厚重朴实、协力攻关、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黄土精神已成为一种“血脉传承”, 黄土精神是整个水保所的精神,是一代代水保人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应该说起源于安塞站,成长于安塞站,因此更成为安塞站的精神支柱。”刺槐林补植灌木实验千里黄河一壶收——李朴芳 稀树大草原——王百群 Q: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答:2011年7月-8月,我们在安塞站山地试验场进行原位放水冲刷试验,以探讨植被恢复近地表特征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安塞这个地方夏天太阳很毒,我们在草地上作试验,没有遮阴的地方,很容易中暑。为了赶进度,我们住在山上的工具房,清晨5点开始试验,上午11点返回,下午5点开始整理试验样品至晚上11点,期间自己想办法做饭,持续了45天,现在想着都觉得累。付出——王颖 取样——郭小谋路——徐炳成 Q:冒昧地问一下,您觉从事这一行苦不苦?答:不辛苦,我们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才能换来今天的绿色青山。 时装秀——朱兆龙时装秀2——朱兆龙希望——史新合 Q: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心得体会么?答:努力工作,保持一颗纯朴的科研之心。 专注——许明祥 温室的阳光——严翔 大学生夏令营 Q:对于生活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您想对大家说的话?答:我们站所在地区降水量多年平均505mm,水土流失严重是当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更应在植被改造、荒漠监测方面多下功夫。消失的黑土——郭胜利 退耕显效——刘普灵 为了实现“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之愿望,岛津制作所自1875年在京都创业以来,秉承创业者的先驱精神,在这个公司宗旨的指导下,拓展事业145年载。 其中分析计测仪器和产业机械产品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客户的事业,向社会提供放心和便利的帮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经常使用LC-2030、LC-30A进行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 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岛津仪器的支持大量样品的分析;模块化 LC : 扩展性好,覆盖所有LC分析;一体机 LC : 操作方便,适用于例行分析等特点,也为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注入了一份力量。 实验室的岛津仪器 注:本文中摄影素材均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人员拍摄作品。 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始终不畏挫折,不断挑战地走过来了。让我们成为遇到困难勇敢面对,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行业领跑世界的存在,让我们成为能够向客户事业和研究提供解决方案的存在。 为了实现人们的愿望,为社会做出贡献。岛津会继续挑战前行。
  • 聚光科技作为研讨会项目考察点有“来头”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水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近日在杭州举行,参会人员包括各企事业单位相关专家和领导近130余人。聚光科技承建的智慧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作为此次研讨会实地项目考察点,由水利销售部牵头,环保水站及董办技术作为支持,带领相关参会人员考察了义桥水站和华家排灌站引水预处理项目,并对滨江生态河道治理效果进行了现场交流。义桥水站现场技术讲解  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工程作为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配合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和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用优质的钱塘江河口原水改善浙东平原河网枯水期的水源缺乏、水质恶化的局面。  为加强对水质的监控,掌握饮用水取水口水质信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站房、仪表分析单元、取水单元、配水单元、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系统、辅助系统、视频监控单元、防雷设备等组成。通过先进、安全、科学、稳定、规范、可扩展和绿色环保的水质自动系统,随时了解取水口水质状况信息。站房内现场交流  华家排灌站位于滨江浦沿镇,主要用于应急排涝。区域河道发生内涝时,城区内洪水可以通过华家排灌站往钱塘江强排,减轻滨江区的防洪压力;另一方面通过适当调入钱塘江江水,进行生态补水,提高水环境质量。  华家排灌站引水预处理工程在截污控源基础上,对钱塘江原水进行预处理,并利用闸站后端的华家河作为沉淀段,处理后的清水通过新浦河、山北河引入滨江区水系,改善滨江水环境,源头实现滨江区河道水系综合治理的目的。 华家排灌站中控室现场华家排灌站交流现场  滨江区河道水系综合治理,本着“生态治水、和谐治水”的理念,采用控源与生态相结合,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分阶段逐步提高水环境质量,最终实现“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目标。 河道生态治理考察治理后的实际效果图
  • 着重开展水污染物溯源、新污染物监测!山东省发布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就《山东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开始征求意见。《规划》提出水生态环境保护总目标,即“到202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该《规划》重点强调了水质监测工作,要求各地区配合国家研究建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监测评价体系,对重要河湖库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预警,水生态环境退化地区按照要求编制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加强对南水北调调水沿线及主要河流硫酸盐的监测预警;并且,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制定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此外,《规划》要求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测,水库、闸坝等水工程管理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建设完善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并按要求接入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监控平台。建立健全部门间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推进生态流量、水生态监测数据共享;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河湖底泥重金属监测和累积性风险治理。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特别指出,要深化水环境质量监测,健全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开展水污染物溯源、新污染物监测等研究。统筹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在重点断面开展水生生物指标、物理生境指标等监测,开展河湖缓冲带、生态用水保障程度、湿地恢复与建设情况遥感监测。探索开展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污染通量监测研究。生态环境部门推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与自然资源、水利和农业等相关部门监测体系充分衔接,实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相关监测资源统筹和信息共享。详情参见:山东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落实国家水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十四五”水生态环境工作目标任务,推动全省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国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深化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83个国控断面优良(I—III类)水体比例达到73.5%,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提升至98.1%。16个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内的166个黑臭水体均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并完成县(市)级建成区内104条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达到Ⅱ类,南四湖流域水质达到Ⅲ类。探索开展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制定泗河、大汶河等生态流量试点控制方案和调度运行管理方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所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明显提升。当前,我省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美丽山东建设目标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水环境质量改善基础仍不稳固,部分断面水质容易发生波动,个别指标处于达标边缘,环境基础设施仍是突出短板。河湖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不足,水资源严重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仍将长期存在,水体自净能力、再生水资源化利用水平亟待提高。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多样性、稳定性有待提升。水生态环境风险不容忽视,风险预防设施建设、预警应急能力均需加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亟需构建水里岸上、地上地下、陆域海域协同增效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保水质、增颜值并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为实现2035年美丽山东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二)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需求,推动水生态保护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休养生息、绿色发展转变。——统筹谋划,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河湖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打通“城市农村、水里岸上、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实现从分散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问题导向,精准施治。充分研判省内各流域资源禀赋和形势特点,精准识别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任务措施。——强化协作,多元共治。以河湖为统领,强化部门间协作,推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企业责任,发动社会参与,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互动的共治格局。(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优良水体稳中有增,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黄河干流水质保持稳定,南四湖流域水质全部优良,南水北调输水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有效提升,主要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水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初见成效,重要河湖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重点河湖生态用水逐步得到基本保障。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黄河、沂河、沭河等重要河流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南四湖等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得到有效维持。到2035年,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美丽山东水生态环境目标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国控断面所在河流全部建成美丽河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加快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一)健全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完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健全“流域—省级及以上重要水体(水功能区)—控制单元—行政区域”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研究构建水陆统筹的水功能区划体系,合理确定不同水域功能定位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探索将水功能区作为依法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跨部门基础平台。将水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单元作为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流域空间载体。深化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依托控制单元,合理设置省级及以下控制断面,逐级明确责任主体。合理确定控制断面水质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对超标问题责任地区采取预警、督办、约谈、限批等方式,推动完成达标任务。实施水域和岸域综合管理。完善流域精细化管理平台,实施“水体—入河(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管理,强化监测溯源及治污责任落实。持续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2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19.01万吨、0.76万吨。(二)强化流域污染防治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保好水、治差水,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提升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巩固深化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港口等领域水污染防治,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推进要素系统治理。按流域开展标准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产业布局谋划等工作,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布局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明确流域内水域、湿地、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落实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开展重点河湖水生态调查评价,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配合国家研究建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监测评价体系,对重要河湖库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预警,水生态环境退化地区按照要求编制实施综合治理方案。(三)推进地上地下和陆域海域协同治理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协同防治。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逐步建立和实施场地、区域、流域尺度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协同治理制度。以黄旗堡-眉村-朱里等傍河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为重点,着力防范受污染河段侧渗、垂直补给以及直接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在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探索开展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污染源对地表水环境风险的管控,阻止污染扩散。强化陆域与海域统筹治理。以黄河、小清河等流域为重点,推进流域海域协同治理。加强沿海地区、入海河流流域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目标、政策制度衔接,强化区域流域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责任衔接、协调联动和统一监管。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持续开展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行动,扎实推动入海河流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努力削减入海污染物总量。四、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战略高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强化黄河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东营、德州、滨州黄河干流和泰安大汶河等水资源超载治理,制定实施水资源超载治理方案。在水资源超载地区,按水源类型暂停相应水源的新增取水许可。强化生态流量保障,按国家要求,保障黄河干流利津断面生态基流目标,确定大汶河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制定大汶河生态流量保障方案。推动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建设,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推动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按规定使用再生水,生态补水、景观环境和市政杂用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企业。(二)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强化滩区和黄河干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全流域入河排污口“一本账”“一张图”,实施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2024年6月底前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动化工企业迁入合规园区,新建化工、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等企业,应布局在符合产业定位和准入要求的合规园区,工业园区应按规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到2025年,沿黄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动黄河流域重要支流污染治理,重要入黄支流因地制宜建成“一河口一湿地”。实施黄河滩区农业面源、农村生活源等污染综合治理,到2025年,黄河干流水质保持稳定,黄河入海断面总氮浓度得到有效控制。推进东平湖高水平保护。巩固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深入实施湖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修复提升东平湖生态服务功能。开展湖内菹草综合防治,合理增加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的放流数量,减少内源污染,对游船进行清洁改造,旅游船只实现污水 “零排放”,不断提升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湖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湖区岸线生态缓冲带修复、生态绿带建设,完善湖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规划布局6个乡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启动黄河三角洲等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试点工作,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推进清水沟、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实施退耕还湿。实施河口水生生物修复、鱼类产卵场修复与重建示范工程,开展盐碱地碱蓬恢复和土壤改良、牡蛎礁生态建设、海草床修复和海堤生态化建设。完善黄河禁渔期制度,规范增殖放流活动。强化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特色植被保育区建设,重点对野大豆、罗布麻、天然柽柳等生境进行封闭式保护管理。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实施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入侵治理行动计划。专栏1:黄河流域重要水体保护要点1.黄河干流区域(1)加强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2)实施干流水利枢纽生态调度,保障生态流量。(3)支持梁山县、鄄城县、东明县等畜禽养殖大县开展整县制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落实滩区内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在东营、济宁、菏泽等市黄河宽滩敏感区域,大力推广农田绿色种植技术。(4)推进干流区域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以长清区、平阴县等县(市、区)为重点,采取沿岸污水收集处理、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等主要措施,减少北大沙河、锦水河等主要支流对黄河干流水质的影响。2.黄河河口区(1)严格保护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有害生物治理,推进湿地自然修复和河湖生态连通。(2)保障入海水量与河口基本生态用水,逐步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用水。(3)推动多流路入海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4)推进黄河刀鲚等土著鱼类洄游通道修复,建立黄河河口水生态监测评估机制。3.东平湖(1)实施湖区岸线生态缓冲带修复,强化氮磷截留。(2)提升东平县等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沿湖村镇污水收集处理,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3)遏制菹草过度生长,恢复湖区天然湿地结构与功能。(4)探索建立黄河刀鲚洄游繁殖期引黄入湖和东平湖出口闸门联合调度机制。4.大汶河(1)实施新泰市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完善老城区雨污管网建设。(2)分类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进种养结合及粪污处置资源化利用。(3)建设柴汶河等支流区域内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强化大汶河生态流量保障。(4)保护恢复干支流湿地。(5)推进采砂河道天然形态恢复。5.玉符河(1)加快实施济南市仲宫污水处理厂配套调蓄工程。(2)推进南部山区柳埠、西营、仲宫以及市中区北桥村等玉符河沿线村庄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3)开展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调查评估。(4)实施玉符河及“三川”水生态廊道建设,探索流域生态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及日常执法监管,加快推进卧虎山—锦绣川“两库”连通工程。五、推进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持续深化入湖河流水污染治理,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安全,推动实现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强化流域水环境治理深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到2023年,全流域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流域内累计4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到2025年,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网**公里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万吨/日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以上,流域内累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探索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区域连片治理”模式,鼓励将建制镇范围内规划建设的所有污水处理项目整体打包,提升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综合能力。到2025年,流域内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流域治理模式。整县制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到2023年,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养殖专业户畜禽粪污全部得到资源化利用。推进南四湖渔业绿色发展,巩固南四湖自然保护区退养成果,大力开展实验区池塘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3年,流域内133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分类防治工矿企业污染。实施流域内造纸、化工、玻璃、煤矿等行业的涉硫涉氟工矿企业特征污染物治理。对具备条件的,推动实施企业自备水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改水与整治。聚焦化工、原料药制造等工业企业,以万福河等总氮或总磷浓度较高的入湖河流为重点,加强氮磷排放控制。(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开展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境改善工程,提升野生动植物生境,建立科学高效的野生动物救护模式和体系。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投放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约3000万尾。研究南水北调调水对南四湖等调水沿线重点湖库水生生态系统影响,防范外来物种对本地湖库生态入侵。实施湖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湖区水生植物综合整治,在菹草枯萎腐烂前等关键性阶段,组织开展打捞、收割,并探索资源化利用途径。开展入湖河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构建入湖口水生植物群落,恢复入湖口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升湿地功能。开展南四湖生物多样性本底和水生态环境跟踪调查研究,摸清南四湖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三)强化流域联防联控推动生态环境部建立南四湖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构建流域4省协同治污大格局。组织省内相关地市、县(市、区)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协同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修订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统一全流域污染排放控制要求。推动济宁市与徐州市实现常态化联防联控。配合省人大制定出台和推动落实南四湖保护条例。(四)强化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谋划实施统筹现代水网建设,推进南四湖退圩还湖工程、东平湖清淤增容工程等重点调蓄工程建设。梳理提炼一批对改善调水沿线水质贡献较大的重点工程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修编,最大限度取得国家支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系统谋划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沿线(山东段)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总体思路。专栏2:南四湖及流域重要支流水体保护要点1.南四湖(1)强化涉盐涉氟企业尾水治理。(2)推进实施入湖河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3)开展济宁市等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试点,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4)推进微山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渔业池塘生态改造。(5)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2.京杭运河(南水北调东线)(1)实施济宁市等涉硫、涉氟工矿企业尾水治理,深化沿线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完善尾水资源化及截污导流工程。(2)实施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3)强化港口码头及船舶污染防治。(4)推进畜禽养殖密集区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沿岸农田污染防治。3.洙赵新河(1)补齐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短板。(2)推动流域内涉盐企业或产业园区达标治理。(3)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河道自净能力。(4)修建节制闸,防止突发污染事故污染风险。4.洙水河(1)推进工业聚集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强化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2)加强企业排放监管,对全盐量、硫酸盐超标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煤矿矿坑水进行提标改造。(3)实施水系连通,拦蓄汛期雨水,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拦蓄雨水资源,补给区域地下水。(4)推动建立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5)开展河岸缓冲带生态修复,拦截面源污染影响,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恢复河流自净能力。5.东鱼河(1)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督促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2)推动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推动污水处理厂下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与运营。(4)治理鱼台县东鱼河流域农田退水,建设东鱼河生态缓冲带。6.新万福河(1)实施城区排水管道提升改造工程、污泥处置厂扩建工程,新建成武县港航产业园污水处理厂。(2)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开展重点涉盐、涉氟企业外排水脱盐、脱氟工艺改造。(4)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恢复河流自然净化能力。(5)加快推进金乡县引黄西线工程,增加金乡县可利用水资源量。7.老万福河(1)开展煤炭开采、化工、造纸等主要行业重点涉盐、涉氟企业外排水脱盐、脱氟工艺改造。(2)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3)实施河道清淤、河流缓冲带修复等工程。(4)利用煤矿开采的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5)在污水处理厂下游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尾水水质,经过湿地净化后的尾水作为水源补给河道。8.泗河(1)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提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平。(3)科学确定泗河生态流量,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4)在污水处理厂下游重要节点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主要支流开展生态缓冲带修复。9.城郭河(1)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建。(2)实施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加强雨水管网的检查维护,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3)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乡镇污水收集管网的铺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4)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建设或升级改造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5)加大涉水企业监管力度,严格执行达标排放标准。(6)定期对城郭河河道内浮萍、绿藻、垃圾、杂物等进行打捞清理。(7)增加河道生态水量,加强中水回用工程建设。10.峄城大沙河(1)尽快补齐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短板。(2)增加河道生态水量,建立引水调水工程。(3)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建设人工湿地升级改造工程,在水质较差河段、支流入口等关键节点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4)配套建设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治理水产养殖区鱼塘退水。(5)落实河长巡河制,严禁向河道水体倾倒餐厨垃圾、污水等,及时打捞水体内垃圾杂物、清理清运河岸垃圾。11.西支河(1)扩建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网建设。(2)实施西支河流域农田退水治理。(3)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加强对南水北调调水沿线及主要河流硫酸盐的监测预警。六、加强其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沂沭河流域“十四五”期间,强化流域内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逐步提高汛期水质稳定性,有效提升流域水环境治理。开展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与修复流域水生态,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专栏3:沂沭河流域重要水体保护要点1.沂河(1)推进朱家坡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完善淄博市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推进沂源县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3)实施李公河湿地修复,建设东汶河等生态缓冲带。(4)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展生态用水调度。(5)推进沂源县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白马河等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2.沭河(1)完善临沂市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推进莒南县等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莒县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加强墨河等水生态保护。(3)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莒县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沭河生态用水调度。(4)应有力。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力度。
  • 格雷斯普水质采样器获《全国水利系统优秀产品招标重点推荐》证书
    2015-02-13格雷斯普水质采样器获《全国水利系统优秀产品招标重点推荐》证书 2014年北京市格雷斯普科技开发公司水质采样器系列产品荣获由中国水利水电颁发的《全国水利系统优秀产品招标重点推荐目录》,感谢大家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产品,做好服务。
  • 水利部:高污染背景下城市水质达标80%很不错
    昨天,环保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到2015年,我国重点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   部分城市水质低于五类标准   我国按水质标准分为五类,一、二、三类水质可以饮用,四类水是工业用水,五类水是农业用水。昨天会上,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介绍,目前,部分城市水体水质仍劣于五类水。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仍有约7%的饮用水水源地达不到功能要求,部分城市尚无备用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依然存在隐患。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介绍,2010年监测评价的390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 17.6万公里河流中,38.6%的河水水质劣于三类水 339个省界断面中,有48.7%的劣于三类,直接威胁城乡饮水安全。   2030年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   近日一则“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引发公众担忧。而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近日回应称,据2011年最新抽样检测,我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对此,昨天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介绍,通过调查和监控,目前在我国污染负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仍在80%以上。此外,175个重要水源地监测的数据,优于三类的占到87%。整体上城市水源地的状况是不错的。   赵华林介绍,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   于琪洋表示,争取到201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到2030年水质基本达标。   水污染税环境税暂无征收考虑   赵华林预计,“十二五”期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保障生态用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迫切需要统筹流域污染治理措施,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   对此,有媒体提问,水污染防治所需资金数额巨大,筹措资金是否考虑通过征收水污染税、环境税?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筹措资金中将积极邀请社会和企业参与,目前国家暂无征收上述两税的考虑。   据悉,《规划》编制中成立了由12个部委及重点流域23个省(区、市)联动的工作机制,历时两年完成,已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
  • 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200.00万元采购切片机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4-12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项目概况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5月08日 09: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青海涌康公招(货物)2024-013 项目名称: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 预算金额(元):2000000 最高限价(元):2000000 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20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购置锯骨机、切片机、绞肉机、风干肉架、真空包 装机、解冻设备、工作台、消毒柜、清洗槽、电子秤等加工及附属 设备和冷链运输车等设备、购置冷库一座、购置加工车间等。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合同签订后60个日历天 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标项1: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须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或《监狱企业证明材料》,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详见招标文件)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4年04月15日至2024年04月19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 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 售价(元):0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9:00(北京时间) 投标地点(网址):请登录政采云投标客户端投标 开标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9:00 开标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号开标室(西宁市民中心4楼)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开标室(政采)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详见招标文件。 七、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 地 址:天峻县 联系方式:0977-826648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 青海涌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宁市城西区广场路1号6号楼1-405号 联系方式:0971-5211057 项目联系人:郑先生附件信息: 招标文件 青海涌康2024-013.doc 298.5K 附件.pdf 5.0M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切片机 开标时间:2024-05-08 09:00 预算金额:200.00万元 采购单位: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青海涌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4-12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项目概况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5月08日 09: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青海涌康公招(货物)2024-013 项目名称: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 预算金额(元):2000000 最高限价(元):2000000 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 苏里乡措岗村草膘牦牛 藏系羊加工设备项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20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 购置锯骨机、切片机、绞肉机、风干肉架、真空包 装机、解冻设备、工作台、消毒柜、清洗槽、电子秤等加工及附属 设备和冷链运输车等设备、购置冷库一座、购置加工车间等。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合同签订后60个日历天 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标项1: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须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或《监狱企业证明材料》,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详见招标文件)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4年04月15日至2024年04月19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 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 售价(元):0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9:00(北京时间) 投标地点(网址):请登录政采云投标客户端投标 开标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9:00 开标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号开标室(西宁市民中心4楼)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开标室(政采)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详见招标文件。 七、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天峻县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 地 址:天峻县 联系方式:0977-826648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 青海涌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宁市城西区广场路1号6号楼1-405号 联系方式:0971-5211057 项目联系人:郑先生附件信息: 招标文件 青海涌康2024-013.doc 298.5K 附件.pdf 5.0M
  • 重点关注!2021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公布,新建211项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1年全省重点项目名单,新建211项,包含西部光源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电磁驱动聚变原型装置、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科研、建设、生产项目。2021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新开工)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址总序号分序号  合计:211项 一 基础设施项目(81项) (一) 新型基础设施(9项) 11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凉山州乐山市宜宾市自贡市泸州市22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凉山州宜宾市自贡市泸州市33雅安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雅安市经开区44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产业基地(一、二期)成都市简阳市55四川移动5G三期工程全省66成都高新区中国移动科研枢纽中心工程成都市高新区77成都市智慧公交大脑项目成都市88电磁驱动聚变原型装置天府新区成都片区99西部光源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都市双流区(二) 交通基础设施(28项) Ⅰ 机场(2项) 101乐山机场乐山市五通桥区112南充高坪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南充市高坪区Ⅱ 铁路(8项) 121成都外环铁路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132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四川境内段)成都市资阳市143重庆至西安高速铁路重庆至安康段(四川境内段)达州市广安市154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泸州市内江市165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四川境内段)攀枝花市176彭白铁路改造工程成都市彭州市187城厢站新增国际集装箱功能区工程成都市青白江区198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工程  (1)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二期工程成都市 (2)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崇州动车所成都市崇州市Ⅲ 高速公路(5项) 201G7611线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凉山州212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川陕界至王坪段巴中市223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内江市资阳市234G4218线康定至新都桥高速公路甘孜州245G5京昆高速公路川陕界至广元段扩容广元市Ⅳ 国省经济干线(10项) 251达州至万州直线快速通道达州市262夹江县大件路改线工程乐山市夹江县273自贡至泸州港公路(泸州段)泸州市江阳区284国道G248线马尔康白湾至金川马奈段改建工程阿坝州马尔康市金川县295阿坝州三级公路改建工程阿坝州松潘县黑水县306省道S314线新龙皮擦至白玉阿察段公路改建工程甘孜州新龙县317省道S460线巴塘县波密乡经乡城定波乡至正斗乡公路工程甘孜州巴塘县328雅安市国省干线灾毁恢复重建工程雅安市宝兴县339国道G356线金阳丙底至土沟段工程凉山州金阳县3410国道G245线会理通安至皎平渡(云南界)段改建工程凉山州会理县Ⅴ 港口、码头、航运(3项) 351岷江航电枢纽工程(新开工)  (1)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乐山市五通桥区 (2)岷江东风岩航电枢纽工程乐山市362渠县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达州市373遂宁港大沙坝作业区(一期)遂宁市(三) 能源基础设施(2项) 381四川电网2021年500千伏新开工项目成都市甘孜州广元市乐山市凉山州眉山市遂宁市宜宾市392四川电网2021年220、110千伏新开工项目全省(四) 水利(2项) 401米市水库凉山州喜德县412青峪口水库巴中市通江县(五) 城镇基础设施(14项) 421达川亭子文旅新城基础设施达州市达川区432竹公溪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一期)乐山市市中区443苍溪县百利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广元市苍溪县454成都市公交场站项目成都市465南充市临江大道及其支线道路项目南充市顺庆区476临港—南溪滨江路及宜南快速拓宽改造项目宜宾市三江新区487川南城际铁路宜宾临港长江大桥长江以北段道路连接线及临港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宜宾市临港经开区498内江汉安湖生态文旅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内江市东兴区高新区509筠连县高铁站基础设施项目宜宾市筠连县5110达州高铁南站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达州市达川区5211南充市临江新区空港新城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南充市高坪区5312富顺县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项目自贡市富顺县5413南部县城市干道工程南充市南部县5514遂宁市渠河饮用水源取水口集中北移工程配套清水输水管线及加压泵站工程遂宁市(六) 园区基础设施(26项) 561生态智谷凤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德阳市旌阳区572绵阳科技之心片区产城融合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部分)绵阳市涪城区安州区高新区583重庆合川四川武胜共建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广安市武胜县594独角兽岛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605夹江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乐山市夹江县616内江高新区生态科技城内江市高新区627遂宁市川浙共建藏区扶贫工业产业园区项目遂宁市船山区638大邑县国际时尚运动健康城项目(一期)成都市大邑县649成都淮州湾高品质科创空间及其配套项目一期成都市金堂县6510成都简阳市临空经济创新创业高地产业集聚区及配套设施项目成都市简阳市6611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宜宾市珙县6712遂宁高新区中国电子遂宁产业园(一期)遂宁市高新区6813什邡蓉北临港(高铁)快运物流及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德阳市什邡市6914中电子(泸州)产业园(一期)泸州市江阳区7015内江高新科创产业园(一期)内江市高新区7116德阳经开区航空装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德阳市经开区7217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一期)项目内江市东兴区7318光电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绵阳市高新区7419泸县武珞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泸州市泸县经开区7520乐山高新区数字新经济创新示范园区乐山市高新区7621高发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绵阳市高新区7722屏山县浙川纺织产业园产教宜居一体化项目宜宾市屏山县7823绵阳游仙区先进材料中小微产业园项目绵阳市游仙区7924自贡航空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项目自贡市航空产业园8025马边绿色工业示范区项目乐山市马边县8126成渝电气连接器创新创业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资阳市高新区二 产业项目(99项) (一) 制造业(63项) 821南充市临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南充市高坪区经开区832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自贡市沿滩区843达州市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达州市通川区854时代吉利年产能12GWh动力电池项目宜宾市临港经开区865江苏无锡小铜人西部产业园南充市营山县876白马钒钛资源绿色、智能化持续开发利用项目攀枝花市米易县887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成都市龙泉驿区898万华化学新材料产业项目(二期)眉山市东坡区909什邡通航产业园项目德阳市什邡市9110邛崃市璞泰来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项目成都市邛崃市9211都江堰市智能旅游装备产业园及研究院项目成都市都江堰市9312成都东部新区正强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成都市东部新区9413成都天府新区国卫电子卫星应用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天府新区成都片区
  • 邀请函丨10月14日西部水利展,一起感受山城重庆的魅力
    2021西部水利展魅力山城邀您同行01诚挚邀请2021西部水利展将于2021年10月14-16日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连华科技携水质检测仪器、技术、方案等参展本次盛会,诚挚邀请您莅临N5馆579、581展位和我们一起共鉴连华的发展历程和原研新品,10月14-16日盛情邀请您的莅临.02关于我们连华科技创立于1982年,是一家创新型实体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16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公司已研发出多参数、COD、氨氮、BOD、总磷、总氮、重金属等水质分析仪二十余系列及丰富的专业化配件、试剂,可测定百余项水质指标,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解决方案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作为深耕水质检测行业近40年的国产老牌企业,连华科技心系西部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关注西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用专业化水质检测仪器及服务方案为西部地区在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03参展仪器更多参展仪器信息,欢迎莅临连华科技N5馆579、581展位现场查看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宾至如归的观展服务,同时您也可以通过连华科技官网、微信公众平台、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线上浏览产品信息或致电咨询。04展会日程⊙展会时间2021年10月14日-16日(周四至周六)⊙参观时间2021年10月14日-16日⊙撤展时间2021年10月16日14:00⊙展会地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展馆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大道66号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磅文件!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健全质量认证体系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一、规划背景(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经贸合作扎实推进,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进展显著,我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二)重大意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高效率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三)机遇和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创新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五)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际、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六)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取得明显进展。——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周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七)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八)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九)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十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十二)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创新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十三)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航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集约布局、有序推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车船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规划建设。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网建设,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引调水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补齐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短板,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等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供水、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区域间联合调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城镇周边的村庄纳入城镇供水体系。强化农村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动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优化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食品产销供的冷链全覆盖。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促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保设施。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县级医院设施条件,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医疗设备配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健全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增加普惠性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积极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机构及设施。提升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加快高品质、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建设。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十四)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千兆光网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助力相关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支持利用5G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释放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十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经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提高市民化质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鼓励东部城镇化地区县城加快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城市设施规划建设和城市更新。加强市政水、电、气、路、热、信等体系化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补齐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加强城市安全监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十六)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农房品质,严格建房安全标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职业吸引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让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安全标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十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内需新增长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协调上中下游共抓大保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培育新增长极,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六、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供给侧有效畅通可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要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十八)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强化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改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衔接,支持产学研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研发,推进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创新产品应用。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建立重要产品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制度规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十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海洋渔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推动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数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汇聚,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优化区域产业产能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优化石化化工、钢铁等重要基础性产业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价值链。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嵌入式合作。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二十)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消费品安全标准,健全旅游、养老、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分级,稳步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优质服务标识管理制度,促进品质消费。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七、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把生产和消费有机联系起来。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促进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二十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由主要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主要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的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二十二)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标准制定、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市场监管事权,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有效防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二十三)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现代商贸体系。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发展智慧商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域商业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贸流通业态融合创新,同时注意防范垄断和安全风险。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和铁路快运。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统筹协调机制,培育有机协同的物流集群。优化国际海运航线,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推动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支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能够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提供强大动力。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改革开放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的制度安排,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二十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对于电力、油气等行业中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服务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宽上下游竞争相对充分服务业准入门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二十五)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模式。协同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等投资审批创新经验,加强投资决策与规划和用地、环评的制度衔接。完善投资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健全地方配套制度体系。加强投资项目特别是备案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持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补短板领域支持力度。有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二十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和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完善生产许可制度,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升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简化普通注销程序,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和自然人破产制度。加快推动市场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商业机构数据公开使用与发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惩罚性赔偿等机制。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法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依法依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二十七)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推动国际陆运贸易规则制定。支持各地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鼓励外商投资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引资与引智更好结合,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我国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的开放高地。坚持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提升沿海开放层次。建设好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和载体,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先导示范效应,打造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合作门户。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稳步推进多双边贸易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促进我与周边国家地区农业、能源、服务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税制度。扩大重要商品和服务进口。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商品、医药产品和康复服务等进口。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推动进口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来源多元化。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内需发展后劲。(二十八)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创造更多更高质量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构建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工资激励保障作用。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等,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进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增收,培育高素质农民,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二十九)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增加社会民生领域资金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三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规范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将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文明行为等纳入积分管理,促进形成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三十一)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实现生猪基本自给、其他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地方储备体系建设,健全层级分明、运作高效的农产品储备体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持续倡导节粮减损。加强种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三十二)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增强国内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陆海油气开发。推动页岩气稳产增产,提升页岩油开发规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稳妥推进煤制油气,规划建设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持续推进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建设。(三十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与周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构建制造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产品,增强供应链灵活性可靠性。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聚焦保障煤电油气运安全稳定运行,强化关键仪器设备、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重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保证核心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产业链安全,实现极端情况下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三十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增强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灾害事故等领域应急物资保障,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升级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救援装备库,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向中西部地区和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倾斜。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区域布局,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必要的产能储备,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完善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健全应急决策支撑体系,建设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实验室。加快提升应急物流投送与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新型智能装备、航空消防大飞机、特种救援装备、特殊工程机械设备研发配备。加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救援队伍能力现代化。推进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进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生命防护,提高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能力。推进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骨干设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优化国土空间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加快构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通信体系。发展巨灾保险。十一、实施保障(三十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抓好重大任务和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十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际协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落实扩大内需各项工作;定期编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地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扩大内需战略政策措施,压实地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责任,创新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方式,发挥各方面作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十七)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着力发挥规划纲要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密切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内需形势变化,加强扩大内需政策研究储备,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成效评估,保障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三十八)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扩大内需战略的宣传和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解读扩大内需战略的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及时总结规划纲要实施成效,充分挖掘各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成功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