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双展联盟

仪器信息网双展联盟专题为您整合双展联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双展联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双展联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双展联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双展联盟话题讨论。

双展联盟相关的资讯

  • 南京林业大学组建双碳服务战略联盟
    6月2日,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两山双碳”“党建+”服务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启动仪式,共有中共江苏省林业局党组等5家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参加联盟。据了解,联盟以突出服务“两山双碳”和“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为主要任务,将围绕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林草产业体系、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项目共建。联盟还将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提升“两山双碳”领域“政产学研用”整体效能为宗旨,发挥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优势资源,抓机制建设、抓要素集聚、抓沟通联络、抓示范典型,不断提升联盟引领力度、稳定程度、融合深度和服务强度。近期,联盟工作目标是围绕“两山双碳”调查研究实施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确定共建项目和需求,形成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提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围绕科研创新难点和任务需求,开展“两山双碳”领域重大科技任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下一步,联盟将明确共建内容,压实共建责任,调研商定“需求、资源、项目”3张清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共建合作机制。南林大党委书记、“两山双碳”“党建+”服务战略联盟领导小组组长赵茂程表示,南林大根植“两山理论”,南林人不断传承“绿色”基因、践行“绿色”使命,聚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持续深化国家“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联盟将探索形成“两山双碳”领域“政产学研用”融合协同的党建工作机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剑指“双碳”,提供长三角解决方案!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成立
    长三角要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势在必行。今天上午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现场,来自三省一市的与会嘉宾共同见证“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的成立,联盟旨在凝聚长三角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集团及国内外科技界的智慧和力量,从能源全生命周期,形成切实可行的长三角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体制机制、产业转型与创新技术发展路线,为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长三角解决方案。 图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之江南圩田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摄科技赋能“革命” “回顾近代三次产业革命,都与能源革命连在一起。”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要把资源的资源属性变成制造属性,能源的未来不能完全靠资源,要靠制造,而这就不离开科技赋能。 包信和坦言,“双碳”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一场硬仗。怎么做?“同等的能量能源消耗,要创造更高的产值,产业结构一定要有很大的变化,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就一定要改变能源结构。”结合长三角的发展实际,他提出增加可再生来源、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流程工业碳排放等建议。 “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氢能是关键。”包信和说,可再生能源的更好利用、转化,能源网络之间更好互动,都要依靠科技赋能,“希望长三角利用好国家的技术创新平台,利用好高水平的产业平台,做一些建制化、体系化的碳中和研究,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碳中和先锋队提供技术支撑。”做好顶层设计 “我们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这就要加快新能源替代,加快储能建设,加快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董事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深入分析了长三角能源现状,他说,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缺乏,且新能源资源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落实好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重大战略,是我们要研究、规划的主要内容。” 罗必雄说,作为联盟成员,中电工程将在三大领域发力:一个是规划开发好西部丰富的低碳、零碳清洁能源,以及输送通道,即西电东送;二是要开发建设好长三角地区海上风电、光伏等能源资源,海电陆送;三是要积极参与规划开发长三角国土空间资源。 “长三角的发展建设要一体化,沪苏浙皖要发挥各自优势。”以国土空间资源为例,罗必雄说,相对沪苏浙来说,安徽的国土空间资源比较广阔,且更靠近西部,“是不是可以发挥安徽土地资源优势,把安徽作为西电的长三角接收点,一个能源基地,把储能建设起来,再往沪苏浙送,让一体化融合发展更高效。”能源互济互保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中,联盟发起成员之一、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迪南呼吁,建立能源互济互保的长三角一体化机制,从能源供给上保障长三角经济民生。“事实上,我们在这个机制下,已经有所动作。比如天然气的供应商,浙江和上海、江苏和上海,连接线已经在推进建设,和安徽之间的连通也在协调推进。”他说,依托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长三角能源互给互保的一体化机制,未来申能集团将推出更多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氢能的布局。 说到“双碳”目标,黄迪南说,作为能源企业,申能集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如何在原来的传统能源基础上,找到新的赛道,用更清洁的能源来保障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在氢能的全产业链上做了一些布局,借助长三角的科技优势、高校优势,各方面新技术都能得到很好发展,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够更好落地。” 近年来,尤其是“双碳”目标提出后,氢能领域飞速发展,黄迪南说,申能集团和长三角各地的能源企业都保持联系沟通,除了业务合作,还会定期召开战略论坛,使长三角能源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上能保持同步,在碳中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 中科院发起成立科技“双创”联盟 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p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科技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座谈会,协同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人才机构、企业、科技孵化器和投资机构,发起了科技“双创”联盟,共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在座谈会上签署相关科技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上海市市长杨雄、山东省省长郭树清、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出席了座谈会,并见证了联盟的签约。 /p p   “双创”联盟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宗旨,着力发挥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人才和科技平台优势,联合各类专业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科技、产业与资本联动、融合的机制和环境,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p p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会上介绍:“今年中国科学院为适应新的改革形势和发展要求,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对办院方针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方针,力争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也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p p   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想之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科院科技创新孵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作为联盟发起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协议签约活动。 /p p br/ /p
  • 超站联盟会议 ▏听大师们谈超级站技术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
    2017年12月1日,中国大气超站联盟技术交流会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讨会在山东德州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环保部环境监测司环境质量监测处处长肖建军、中国21世纪议程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张远航等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就大气重污染过程的立体探测与气象影像判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综合观测实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来源分析、超级站综合观测实验质控与数据共享、超级站运行和数据分析的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做了专项报告。中科光电激光雷达为多位专家学者的报告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张远航院士主持开幕式开幕式致辞柏仇勇站长在开幕式致辞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认为:1.要通过超站联盟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联共享,要实现已建超站的联合,专家资源的共享。2.各级监测站要积极参与到超站联盟中去。3.加强国产仪器的研发投入,总理基金两个方面,观测与数据共享。4.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应参与到污染成因、机理及来源解析中去。柏站长还表示,十九大有两个号召,一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打赢蓝天保卫展。要说的清,说的准,说的明。大会主旨报告在大会主旨报告中,众多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现阶段的研究项目。中科光电激光雷达以精准的监测结果,为多个研究项目提供了理想的数据。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光所”)刘文清院士在会上报告了《大气污染立体探测与超站联网监测》,着重提出了超站的区域质控中心建设问题。目前,全国超站点位众多,仪器设备众多,数据种类多样且数据量大,未来需要通过平台进行数据集成共享、组网联动。地基遥感设备的质控及数据分析是超站良好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颗粒物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等。中科光电依托安光所,以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持续为地基遥感提供核心技术,在立体监测设备层面追求不断更新。 刘文清院士汇报中提及立体监测新设备——双镜微脉冲激光雷达在新设备的研发层面,中科光电与刘院士团队联合研发出一款立体监测新设备——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双镜微脉冲激光雷达)。雷达集所有功能为一体,机身小巧轻便,双望远镜光路结构设计更是真正实现激光雷达零盲区探测。该雷达以集成化、零盲区、便携性、多参数、可视化等优势获得了众多关注。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陆克定、郭松在汇报中也以激光雷达为实验设备。郭松在《德州超级站综合观测进展》的报告中,用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为京津冀的大气污染提供了强力观测。中科光电与安光所作为现阶段臭氧激光雷达技术研发最为成熟的团队,已领先将臭氧激光雷达推向了国内市场。 左图陆克定报告,右图郭松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研究员做了《区域组分网建设进展与污染过程分析》的报告,其中展示了国家区域站和组分网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监测结果(含中科光电产品),对典型污染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宫正宇认为,组分网固定站点和污染带输送通道区域站激光雷达监测较好地组成了颗粒物的立体空间监测网络。此外,总站程麟均博士在报告中提出了激光雷达数据统一标准的需求,认为这是大范围区域组网分析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左图宫正宇报告,右图程麟均报告 安光所研究员张天舒在大会上提到,利用模式结合组网分析、走航追踪等监测方法,能够更好的研究污染过程,有利于掌握京津冀的气溶胶区域污染分布。这两种监测方法已熟练应用于中科光电的监测业务中。同时,安光所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展开课题合作。在课题研究中,激光雷达消光系数为研究异常逆温下的气溶胶垂直分布污染及边界层层结结构提供了优质的监测数据,有效支撑了污染扩散趋势研究。 左图张天舒报告,右图张小曳报告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胡非,在《边界层结构和湍流过程对大气重污染的影响》报告中提出了物质边界层的概念,并用激光雷达的反演来计算边界层高度的差别,以此进行了讨论。聚光科技工程师唐静玥在会上介绍了仪器国产化的公关研制现状,她认为,目前大多数国产仪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中科光电依托中科院安光所进行的产业化之路。 左图胡非报告,右图唐静玥报告中科光电技术总监郑龙飞也在此次大会分享了《超站平台在厦门金砖保障的应用》,给大家展示了安光所、中科光电在金砖保障期间的超站数据平台的功能应用。保障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诚为厦门超站提供了大力支持。刘诚团队通过将卫星反演数据实时推送进平台,直观了解到厦门地区污染物时空分布,掌握了大气层污染物变化趋势,与地基遥感监测数据相互佐证。金砖保障期间刘诚团队的卫星遥感监测凭借着严格的数据质控、数据分析及报告系统核心模块,安光所、中科光电不负众望,满足了专家们的会商需求,得到了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高度肯定。中科光电技术总监向大家展示金砖保障期间超站数据平台的功能应用院士互动会议期间,中科光电业务总监盛世杰就超站建设、质控等向张远航院士进行了请教。张院士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推动超站建设规范落地,加强提升设备质控和数据共享能力。除此之外,将超站运作建设形成指南且尽快形成草案,通过京津冀大气重污染公关项目推动超站的联网监测,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机制。张院士呼吁欢迎更多的像中科光电这样的企业能够加入到超站联盟中来,为总站及全国的超站业务出力。中科光电一直以来热忱的参与了众多超级站大型观测项目,如15年福建青奥会,17年厦门金砖会晤等,并踊跃参与高校、科研院课题合作研究,积极响应十九大“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两个号召,共同推进超级站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国标建立,全力支持我国的环境事业。
  • 百若仪器加盟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及其他部委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将“新材料”作为十个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制造2025》要求组织实施核电装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将先进核电设备列为十五个主要任务之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已明确提出在核电等领域,依托龙头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建立20家左右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上述文件充分说明国家对核能材料产业自主化发展和应用的重视。为了顺应我国核能材料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电投集团在工信部的关心支持下,发起成立了联盟。 8月22日,在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宣布成立。 这是核能材料产业发展乃至核能发展的一件大事。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秦志军、北京昌平区政府副区长周金星、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孟振平、副总经理魏锁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共同揭牌。 据孟振平介绍,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核能产业在材料领域为落实国家战略任务迈出了重要一步。联盟的建立对于我国核能材料完全自主化,汇聚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及优势,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创新系统,全面提升我国核电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辛国斌从建立新材料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聚焦产业发展重点、解决应用瓶颈、搭建新型载体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总体思路。着重强调要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实施一批应用示范项目,搭建一批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形成新材料推广应用新模式。要高度重视新材料在应用端集成化、系统化,以及材料不断替代更新的特点,坚持需求牵引,创新发展,解决用户不敢用、不愿用、不好用的问题。 辛国斌对联盟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联盟要发挥行业桥梁作用,为核能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支撑。二是加强体系建设,形成研发、生产、设计、装备、应用、推广环节的高效快速工作机制,提升我国核能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水平。三是大胆创新,探索材料应用新模式。联盟要制定工作计划和推进步骤,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其他领域联盟提供参考。 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包括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应用和检测、验证等104家单位,大会审议通过了《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章程》和《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其中,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为理事长单位,宝钢特钢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为副理事长单位。 由于核材料决定了核反应堆的成熟度,核能材料在强辐照、高温、高压、高温度梯度、腐蚀环境下服役。所以,材料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反应堆发展的成熟度。核能材料是反应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核能材料是制约核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核能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能材料的国产化与自主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的实施,目前已经掌握了三代核电主要设备和材料的制造技术,基本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 联盟的宗旨是成为材料研发和用户信息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三代、四代堆及聚变堆等核能材料发展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弥补核能材料研发、中试及工程化试验、新材料应用中的短板,实现产业发展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实现研发设计单位、制造加工企业与最终用户的需求对接、项目对接;构建科技创新资金池,为核能材料创新和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制定、修订核能材料的试制、测试、验证、服役安全评估等相关标准,依托生产应用示范平台,解决生产应用衔接不够的问题;制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利益分配等相关管理制度,实现研发、生产、应用等环节的合作共赢。 核能材料产业联盟成员主要由: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交通大学、苏州热工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等;材料生产单位,如:宝钢特钢、鞍钢等;材料应用,如:山东核电等;上海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作为联盟唯一的材料应力腐蚀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单位。 上海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目前已经为联盟成员单位供货多种应力腐蚀疲劳试验机,将继续为中国的核能材料发展做出贡献。
  • 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托普云农首次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参会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黄建发参加。大会同期举行浙江省农业农村“三农九方”科技联盟和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成立仪式,托普云农首次作为浙江省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受邀参加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农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国之大者”。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尽心尽力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郑栅洁指出,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举,是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工作协同、政策保障、“赛马”争先,加快把农产品的品质提上去、成本降下来,让农业有竞争力、让农民有钱赚,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郑栅洁强调,要大力实施机械强农行动,立足浙江农耕条件,研发推广应用适应丘陵地形、适应设施大棚、适应家庭农场的微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农机装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品种、关键环节,研发应用推广农机具,推进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加强社会化服务,让农民用起来省钱、省力、省心。 成立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联盟和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等,这是浙江此轮农业发展模式调整的又一大亮点——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在更大范围统筹资源实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托普云农作为一家服务于农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是立命之本,深刻理解成果转化与市场驱动协同的重要性,自主研发多种类全周期的农业智能装备,实现“机器换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普遍增产增收。近年来,更是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的技术,依据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落地“产业一件事”,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农民受益显著增加。例如,由托普云农数字赋能仙居杨梅,打造“亲农在线”服务应用和“杨梅一张图”大数据平台,推动仙居杨梅产业发展,成功入选浙江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十佳案例。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农业智能设备应用场景 作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新时代赋予新职责,托普云农将不负所托,联合其他行业同盟,共同以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农业机械化先行为目标,以提升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能力为核心,着力完善技术创新的需求导向机制和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同时支持政府职能部门农机决策,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适用农机产品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动能。 与此同时,托普云农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建设的武义寿仙谷药业深加工、“丽水山耕”品牌打造等案例也入选了浙江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优秀案例。
  • 全球首个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
    10月27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该联盟由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汇聚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俄罗斯国立南乌尔大学等国内外约30所高校,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表示,碳中和已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规模运动,而大学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应对全球挑战、引领时代发展、助力全球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倡导建立联盟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大学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世界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全面开展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并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张广军介绍,作为联盟秘书处中方高校,东南大学将以该校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汇聚全校资源,倾力为联盟建设做好服务、搭好桥梁,努力助推联盟高质量发展。
  • 中国茶产业联盟第一届第六次理事会议召开,托普云农数字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和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引领打造低碳农产品,启动创建生态低碳茶示范区。12月22日——23日,中国茶产业联盟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中国茶产业联盟第一届第六次理事会议暨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启动会,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二级巡视员龙嘉,宜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宜宾市政府副市长周文宇等领导,以及中国茶产业联盟60多家理事单位,各省茶叶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中国茶产业联盟秘书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人员,媒体代表等出席。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茶产业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魏启文主持。中国茶产业联盟第一届第六次理事会议暨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启动会现场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农”)当选为新一轮理事单位并在会上作《数字技术赋能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托普云农副总经理吴家满作专题报告以茶为媒,共话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消费居世界第一,但面临着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系列问题,必须要从高位持续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托普云农副总经理吴家满表示,针对当下茶产业发展状态,科技赋能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托普云农探索出“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的发展新路径,打造茶产业“一张图”、“一个仓”和“一个AI能力中心”,以“一件事”的思维建设茶产业生产加工、品牌建设、营销推广、产业服务等核心场景,实现茶产业全环节数字化管理。在福鼎,托普云农打造的数字茶园,基于福鼎茶叶全产业及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人、地、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茶叶生产预警、产销分析、产量分析、品质分析、产业发展等服务,为福鼎茶叶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福鼎市数字茶园“双碳”战略,谱写绿色、生态、低碳的茶叶新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是关键。托普云农秉持绿色、安全、无害的农业发展理念,自主研发风吸式茶园杀虫灯、智能虫情测报灯、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等智能装备,自动高效采集虫情数据,低碳绿色物理防控虫害爆发,以绿色物理的防控方式取代化学品投入,大大减少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切实保障茶园生态环境安全,实现茶叶质量安全。托普云农副总经理吴家满表示,托普云农为西湖龙井打造的智慧生态茶园,通过对茶区内物联设备的可视化展示和操控、植保人员的有序划分和科学管理、农户的管理与区域划分、飞防公司的标准管理、无人机工作智能监管、数据分析可视化、数据对接规范和标准化七个方面,有效提升西湖龙井生产茶区的智能监管、安全防控、数据分析水平,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西湖龙井智慧生态防治平台未来,托普云农将继续深入茶产业领域,围绕茶产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应用,为推动茶产业生产全链条绿色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 2023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电镜技术联盟第二届学术与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3年12月22-24日,2023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电镜技术联盟第二届学术与技术研讨会在东莞召开。12月22日下午,马秀良研究员主持召开了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决定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担任联盟的首届理事长单位,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常务理事单位,松山湖管委会为指导单位。会上各理事单位成员发言积极,讨论热烈,纷纷提出了针对联盟发展的宝贵意见。12月23日上午,2023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电镜技术联盟第二届学术与技术研讨会正式开幕。松山湖科创局局长任耀新,中国科学院电镜联盟理事长白雪冬,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电镜联盟理事单位、大湾区电镜联盟理事单位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电镜中心负责人暨大湾区电镜联盟理事长马秀良研究员主持。松山湖科创局局长任耀新表示,电镜技术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发展十分迅速,且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先进应用研究。松山湖科学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驱动的源头。大湾区电镜联盟的成立,使粤港澳大湾区一带关于电镜技术的交流愈加频繁和密切,有利于大湾区电镜设备共享与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深入发展。中国科学院电镜联盟理事长白雪冬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学院电镜联盟于2018年成立,成立缘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了共同热爱的电镜技术而走到一起。用好电镜、技术研发、传播电镜先进知识及技术是电镜联盟一直以来在坚持做的三件事。相信大湾区电镜联盟的成立一定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电镜技术的传播贡献出巨大的力量。同时,作为兄弟单位,中国科学院电镜联盟未来一定会对大湾区电镜联盟全力支持,共同加强双联盟的合作及交流。马秀良研究员介绍了大湾区电镜联盟的成立背景和意义。在他看来,联盟不仅仅是粤港澳交叉开放的一个新窗口,更是深入探索一国两制条件下科教融合及创新发展的新范式,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领域资源的共享,推进大湾区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显微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和显微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本届研讨会上,共有来自高校、研究所及电镜厂商的19位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报告。20余家电子显微学的相关厂商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产品和技术推介。本次会议旨在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促进自主创新与技术推广,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电镜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本次会议报告精彩、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在与专家及知名学者的直接交流中夯实了电子显微学专业知识技术,开阔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品位。会议于2023年12月24日圆满闭幕。
  • 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 2023年度成员大会暨“质量提升与标准化发展” 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
    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2023年度成员大会暨“质量提升与标准化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各联盟成员单位:  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传承、创新、合作、分享”工作理念,积极构建产业行业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各成员作为国内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服务政府质量监管、保障民生消费、促进企业质量提升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联盟本年度工作安排,计划于2023年5月18日-19日在北京怀柔召开联盟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质量提升与标准化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探讨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增强贵金属及珠宝企业质量竞争力,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贵金属及珠宝检验检测行业自身的规范、自律、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将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莅临指导,以及贵金属珠宝行业专家做主题报告,从宏观政策、检验检测、标准、认证、培训、知识产权等多维度开展深度剖析,旨在联合推动贵金属珠宝行业多元化、标准化、合规化发展。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2、 会议时间 2023年5月18日报到注册,2023年5月19日上午专题报告会,下午技术报告会和互动讨论。3、 会议交通 会议地点定于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西路16号),请各位代表自行前往,交通费自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40公里52分钟约130元北京南站74公里96分钟约250元北京站64公里84分钟约210元4、 会议住宿 会务组为代表们统一预定酒店客房,注册时代表自行办理登记入住手续,费用自理,会务组提供往返会场专车。会务协议酒店及价格如下:酒店名称星级酒店地址交通距会场距离参考价格(单间/标间)山水时尚酒店(北京怀柔雁栖店)四星怀柔区雁栖大街栖美园小区内53 号J 楼班车3.5 公里500/500(含早)5、 联系方式联盟秘书处联系人:蔡薇、黄文清、钱沙沙手机:13815885404(蔡)、13851667469(黄)、 13905194118(钱)电子邮箱:67019822@qq.com 传真:025-854164256、 ACCSI会议  与会同期举行2023年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简称ACCSI)。ACCSI定位于科学仪器行业和检验检测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6年的发展,单届参会人数已突破1000人,被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大会聚焦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热点和痛点问题,以及科学仪器新技术新应用、相关政策标准等方面做深入探讨,欢迎各单位积极参与。如参加科学仪器年会,请各位代表于5月17日前注册参会,详情请查阅大会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3/ 。附件1:参会回执附件2:会议议程安排国家贵金属及珠宝质检中心技术联盟秘书处 2023年4月15日附件1:参会回执姓名性别职务工作单位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手机)入住日期时间退房日期时间入住酒店单/双间住宿标准预定:标间()间/单间()间是否需要安排拼房是()/否()注:请参会代表务必于2023年4月28号前将参会回执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至会议秘书处,以便安排住宿。附件2日程时间会议内容5月19日9:00-9:20嘉宾致辞 联盟机构倡议书签订特邀报告 主持:李安平9:20-9:40报告题目:贵金属及珠宝检验检测行业自律及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 李文龙二级巡视员9:40-10:00报告题目:首饰领域标准化工作进展报告人:国家首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李素青主任 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56)10:00-10:20报告题目:标准化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人: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张钧总工程师 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98)10:20-10:40茶歇10:40-11:00报告题目:标准化助推黄金产业转型升级报告人:国家金银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长春)/ 芦新根副主任 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9)11:00-11:20报告题目:检测科技与标准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机构竞争力报告人: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曹小勇执行副主任 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饰工作组(TC374/WG28) 11:20-11:40报告题目:新时代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的创新发展报告人:中国黄金报社/ 陶明浩 党委书记、社长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11:40-12:00全体嘉宾成员合影12:00-14:00午餐技术报告 主持:蔡薇14:00-14:20报告题目:“缺陷”在钻石检验检测与研究中的应用报告人: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黄文清博士14:20-14:40报告题目:宝玉石产地溯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报告人:同济大学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 周征宇主任、副教授14:40-15:00报告题目:原子光谱和无机质谱在贵金属检测行业的应用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叶润 高级应用工程师15:00-15:30茶歇(佳谱仪器、江苏天瑞等设备厂商介绍最新技术应用方向)15:30-16:00报告题目:新形势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思考报告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许应成主任、研究员16:00-16:30报告题目:“C TO B”个性化订制重构贵金属“质量&品质&品牌”新发展模式报告人:北京标研科技发展中心 谭晓东主任互动讨论 16:30-17:00检验检测机构如何行业自律,如何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服务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近日在柳州市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西)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工作,服务构建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会议现场会议指出,联盟成立一年来,积极推动制度研究、标准研制、科研攻关、合作发展、能力提升等五大方面工作,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课题研究,强化标准引领和科研攻关赋能,系统收集、整理、研究东盟国家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信息800多项,建设完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三电”系统的全项检测能力,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强调,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但出口仍面临标准、认证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诸多难题。联盟作为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的创新发展平台,肩负着面向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将致力于通过开展国际化、一体化、市场化检测认证采信互认活动,帮助企业减轻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会议要求,2024年,联盟要在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与东盟国家在标准协商、检测认证结果采信互认方面的务实合作,深入调研和梳理东盟重点国家的汽车准入政策和法规标准要求,服务广西新能源汽车“一二五”工程,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检测能力,推动联盟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联盟专家结合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做法,围绕新能源汽车在面向东盟开展国际贸易时,遇到的标准、技术法规、检验检测以及认证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并就整合利用联盟成员以及中国车企在海外驻点优势,进一步推动联盟面向东盟开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大力度的合作达成共识。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各成员单位副理事长、副秘书长,以及理事单位及联盟秘书处联络员共22人参加会议。
  • 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7月16日,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浙江省集成电路战略布局又迈出坚实一步。联盟由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联合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杭州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等150余家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和企业发起成立。“联盟的成立将助力打通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到市场应用全链条。”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表示。据介绍,联盟将联动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资源,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产教脱节难题,打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联动投融资机构资源,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联动上下游产业资源,吸引市场科技中介参与共建转化推广体系,协同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及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值得关注的是,联盟将依托位于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建设区块的“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共同建设全国唯一的12英寸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公共创新平台。今年6月,平台超净间大楼和中央动力站结构已封顶,预计2021年11月设备搬入。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领域首席科学家、联盟理事长吴汉明等院士,以及来自产业界、教育界和投资界等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活动。李儒新院士表示,联盟的成立将发挥“大兵团作战”组织优势和长三角区域优势,对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国内芯片自主可控有重要意义。省经信厅副厅长吴君青表示,联盟的成立是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迈上新发展征程的需要,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需要,更是支撑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链协同创新论坛环节在大会后举行。吴汉明院士、杨德仁院士、毛军发院士分别围绕“后摩尔时代催生高端产教融合平台”“硅基光电子发光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异质集成电路”等作主题报告。圆桌论坛围绕“深化产学研用联动,助推产业创新发展”主题,邀请来自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交流讨论,分享精彩观点。
  • 推动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成立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中山大学科技园… … 全国近7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29日齐聚中国大学科技园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议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学科技园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学科技园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科技科学孵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旦指出,大学科技园脱胎于高校,与高校紧密相连,能够推动大学周边的创新发展。  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看来,中国大学科技园从90年代起步探索,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大学科技园的新一轮有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恰逢其时。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指出,闵行区已发展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功能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未来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上海大局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把牢大学科技园发展目标定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核心功能,助力上海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相关大学科技园负责人作为发起方,成立了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该联盟是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相关大学科技园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机制的标志性举措。  同时,作为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重要的功能配套项目,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同期揭牌启用。科创大厦将整合上海市闵行区现有政府体系科创服务、人才服务资源,并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引入国内外优质科技服务、人才服务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旨在为在地企业和人才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  本次研讨会由科技部、教育部指导,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闵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承办,全国近7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参加。
  • 牛津仪器宣布加入量子经济发展联盟
    牛津仪器公司宣布加入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并立即生效。牛津仪器纳米科学董事总经理Stuart Woods评论称,“QED-C所做的工作对于推进量子的应用和使用,特别是在促进美国和英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方面至关重要。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成为QED-C的首批国际成员之一。我们有很多机会进行行业合作以及盟友之间的共享教育,我们很高兴能够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做出贡献。”该联盟的使命是支持和发展一个强大的基于量子的商业产业和相关供应链。QED-C由SRI International管理,在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是美国推进量子信息科学的联邦战略的一部分。如今,它拥有200多名成员,其中包括150多家公司。“我很高兴并欢迎牛津仪器成为国际QED-C成员。我们正在寻求扩大我们所做的全球量子社区和跨行业协作工作,而今天的公告证明了这一点。”QED-C执行董事Celia Merzbacher表示。作为QED-C与其成员共同工作的一部分,该联盟举行全体会议,并设有多个委员会,专注于包括量子技术的用例、支持技术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路线图、标准和基准以及劳动力发展在内的主题。
  • 广西组建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10月29日正式组建。广西中药研发力量较分散,产学研结合不紧,产业链较松散,高层次创新人才紧缺等制约着广西中药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瓶颈问题,有望通过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而被打破。   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拥有种类数量的第二大省区,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而且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目前,广西已形成大中型中成药工业企业带动一批新兴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批中成药产品在全国驰名。三金片、金嗓子喉宝、西瓜霜系列、花红片等药品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   但从整体上看,广西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效果不明显,“战略性”产业尚未形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问题日趋严重,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效果不尽人意,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广西中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广西中医研究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药用植物园等16家机构共同发起,由广西4家高等院校、10家科研院所和20家中医药企业联合组成。联盟成立后将瞄准中药产业领域国际先进水平,联合组织中药行业专家与联盟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结合,开展中药产业战略研究,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对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全面实施,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提升广西的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引导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健康发展,广西科技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营造有利于战略联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战略联盟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政策,同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联盟健康发展 二是创新科技计划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支持和鼓励联盟成员协同攻关,集成创新资源,突出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构建自治区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争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三是支持联盟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四是加大对联盟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 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1月15日,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及涉农高校、技术推广单位和科技创新企业等94家单位组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冯忠武,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孙法军等出席联盟成立大会。 该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旨在通过加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合作、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的,立足农业农村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低碳农业标准和技术装备、农产品碳标识研发认证及农业碳交易项目开发等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研发力量和行业资源,构建政府支持、任务牵引、资源共享、市场主导的新型产学研创新机制,促进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推动减排、固碳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推广落地,实现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目标。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联盟章程,投票选举出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为联盟理事长单位,10家副理事长单位以及23家常务理事单位,选举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担任联盟理事长。 冯忠武指出,农业农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是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更有力地加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协同创新。 围绕联盟发展,冯忠武提出三点建议:聚焦“三个目标”,即瞄准一个产业问题、凝练一个科学命题、打造一个创新团队,围绕双碳领域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组成整体作战、协同攻关的“集团军”,形成联盟创新合力。 搭建“三大平台”,即多学科协同平台、科企合作平台、产业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引导农业农村双碳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改变单一化、碎片化的科技创新和供给方式,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和企业需求脱节、碳氮减排创新中基础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相割裂等问题。 发挥“三个优势”,即联盟的制度优势、集聚优势、协同优势,促进联盟成果的有效应用。 赵立欣介绍了该联盟成立背景、职责任务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她说,该联盟的职责定位是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平台。该联盟的具体任务包括承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工作任务、重大问题政策咨询、承接竞争性科技研发项目、开发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交易方法学、研发农产品碳标识和技术示范应用。下一步,联盟将围绕“五个一”开展工作,即成立一个实体公司,建立一个基金,构建一套标准,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形成一套机制。 孙法军指出,成立“双碳”联盟恰逢其时、机遇难得,必将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做出应有的贡献,围绕如何建设好、运行好“双碳”联盟,他提出四点建议:树立一个共识,农业是减排固碳的重要贡献者;形成一个系统,把科研单位、推广部门、企业主体拧成一股绳,系统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一条主线,积极推进农产品碳认证,制定标准规范、建立核算方法、集成技术模式、开展试点示范;构建一套机制,强化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准入退出,实现联盟工作长效化运行。
  • 关注丨一计量检测认证发展促进联盟成立!
    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计量检测认证发展促进联盟由香港品质保证局、香港测检认证协会、深圳市质量检验协会、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地市相关协会共3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夏昆山致辞表示,近年来,深圳计量检测认证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大力推进计量检测认证事业的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深圳已成为全国计量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目前,深圳市共有3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及省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21家,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近800家,其中包括3家上市公司。2020年,在非常不利的形势下,深圳检测认证行业仍然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营业收入达到130亿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现有认证机构121家,约占全省的56%、全国的10%,深圳市累计获证企业3.6万家,各类认证证书13万张,认证证书数量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一。据了解,联盟的运作设想,首先是梳理问题清单,推动湾区计量检测认证行业的融合互认,成为该行业内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其次,创新协调机制,最终实现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协调统一、计量检测认证的方法与程序的协调统一、能力验证计划及其实施的协调统一、认证及标识体系的协调统一;第三,锚定合作方向。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共建计量检测认证产业园,在质量技术服务领域内打造双城衔接枢纽,实现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以及解决方案的融合;第四,发力重点领域数字经济、大健康、可持续发展等。与会领导为联盟常任理事颁发了牌匾,举行了隆重简朴的启动仪式。
  •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加入“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
    6月30日,“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在杭成立,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以下简称“必维”)等5家企业集团作为国际检验认证机构代表加入联盟,必维认证/工业系统东区总监李文江当选为联盟副主席。  “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的前身是2014年成立的“浙江制造”认证联盟。联盟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浙江省对符合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浙江产品实行“浙江制造”认证。其建立目的是为了加快推进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浙江制造”区域品牌。成立后,省质监局与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等国际检验认证机构正式签约,合作推进“浙江制造”认证国际认同。  在今年4月,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首席执行官 Didier Michaud Daniel一行访问浙江省政府,与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会进行会见。双方就推动“浙江制造”区域品牌创建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必维建议利用自身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浙江制造”和必维的双品牌效应,提升“浙江制造”国际认可度,并加强双方标准合作,在多个产品领域制定国际化、个性化、高端化标准。朱从玖副省长指出打造“浙江制造”区域品牌,核心是要通过国际标准提升浙江制造业品质,围绕“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必维与浙江省能够深入研究推动双方检验检测认证合作。  “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可以说就是之前一系列合作洽谈的成果,也是联盟发展一年多以来升级转型的必然。联盟成立一年多来,组织联盟成员制定 “浙江制造”认证实施细则,包括衬衫、汽轮机、电除尘器、吸油烟机、汽车齿轮、旅行箱包等36个“浙江制造”产品认证实施细则已发布实施。  而目前国际认证联盟的成立,通过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等国际机构的加入,将助推“浙江制造”品牌的升级,助推“浙江制造”竞逐国际市场。  质监局负责人表示,国际企业的参与将提升“浙江制造”认证在海内外市场的接受度,浙江鼓励国内外高水平认证机构参与到“浙江制造”认证中来,支持企业申报国际认证,通过国际先进标准、认证的“引进来”推动产品“走出去”。
  • 俄罗斯仪器制造联盟将在中国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2022年4月20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与俄罗斯仪器制造与通信技术专家联盟就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开展交流研讨。俄罗斯仪器制造与通信技术专家联盟副主席波波夫、俄罗斯仪器制造与通信技术专家联盟国际合作项目处处长鲁德尼茨卡娅、俄罗斯科学院设计与技术信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韦列夏卡、G60科创走廊俄罗斯院士创新基地专家从明、我院副院长何涛、副教授杜向阳、霍元明、国际交流秘书徐之玮等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会议以线上视频形式进行。何涛副院长首先向波波夫对双方开展合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他希望双方以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在智能制造、轻质高强构件形性一体化、机器人设计等方面科研合作交流,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双方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搭建桥梁。波波夫副主席表示联盟在机械、材料、通信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多的专家和技术转化能力,他希望双方能够加强密切合作,以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为契机,通过共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联合申报中俄两国的科研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双发合作。会上韦列夏卡教授介绍了团队在金属涂层、高强构件成形制造等方面的科研现状,并表达了中俄合作的强烈意向。霍元明副教授介绍了航空紧固件制造、大型轴类件成形发展现状与趋势,杜向阳副教授介绍了学院在低压电器智能生产测试系统研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以此为依托,开展双方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徐之玮老师针对俄方感兴趣的合作方式着重介绍了校级外国专家计划。最后,双方就人才培养、建立联合科研中心、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和科研团队互访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我院与俄罗斯仪器制造与通信技术专家联盟的合作与交流,助力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
  • 四方光电当选空气净化器(中国)行业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5月20日,在空气净化器行业联盟理事单位2021年第一次会议暨联盟团体标准讨论会上,四方光电通过理事单位投票,顺利当选空气净化器(中国)行业联盟理事单位。    空气净化器(中国)行业联盟成立于2012年。联盟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行业领军企业为构架,先后有近两百家企业申请加入行业联盟成为会员。此次四方光电经专委会审议通过成为联盟理事单位,进一步体现了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及产品在空气净化行业的专业性及影响力。    四方光电是一家从事智能气体传感器和高端气体分析仪器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88665)。公司2003年成立于武汉“光谷”,形成了包括光学(红外、紫外、光散射、激光拉曼)、超声波、MEM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x)、电化学、陶瓷厚膜工艺高温固体电解质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拥有100余项国内外专利,产品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测、健康医疗、智慧计量等领域。    四方光电建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先后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工信部强基工程传感器“一条龙”、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被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列为中国气体传感器主要厂商和代表性企业,并荣获中国物联网产业联盟“最具影响力物联网传感企业奖”。    在气体传感器板块,四方光电通过提升所配套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气体感知能力,促进其安全、高效、智能运行,产品广泛用于室内、车内、室外空气品质监测以及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领域。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涌现,公司产品种类持续拓展。    四方光电大力发展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在空气净化家电市场的配套。在室内空气品质监测应用领域,基于十八年红外NDIR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国内外多家智能家电厂家的传感器配套经验,四方光电相继推出了单通道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CM1106、双通道二氧化碳传感器CM1107、双光源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CM1109,可以满足设备在各种应用工况下的使用需求;并针对新风系统及空调配套,专门开发了一款二氧化碳传感器CM1106SD,经过长期的市场沉淀,产品受到国内外广大客户的认可。还有激光型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VOC传感器和新风控制器等,可以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多种传感器的集成方案。    在室外空气品质监测应用领域,四方光电产品主要以扬尘监测与油烟监测传感器为主。其中激光扬尘传感器PM3006S系列配置了耐高温恒功率激光器、大流量涡轮风扇,搭载了智能颗粒物识别技术,满足不同尘源、不同环境下的准确测量。油烟传感器PM300BP及油烟在线监测模块OPM-6309,成功解决了传感器容易受到油烟污染、测量精度易受到采样气流变化产生偏差,水汽对易造成传感器测量值误判等难点问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车内空气净化系统中,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搭载气体传感器对车舱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可以通过内外循环换气、滤网过滤、负离子除尘、等离子杀菌等手段有效实现空气净化。四方光电从2014年立项启动车用空气品质传感器的开发,目前已有PM2.5、CO2、AQS等全系列车用空气品质检测气体传感器产品线,以及负离子及等离子发生器、香氛发生器等改善车舱空气质量及提升舒适度的产品,形成了从检测到处理的应用闭环,为OEM主机厂带来一站式解决方案。    四方光电作为中国气体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凭借长期的技术沉淀、严格的质量体系及国际化视野,已经成为诸多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的配套供应商。目前四方光电产品已经出口至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朝着传感器领域的国际品牌迈进。
  • 国产仪器示范联盟成为2012产业技术联盟试点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2012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其中包括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9个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试点期2年。 关于发布2012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科技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科发政[2009]648号)等文件精神,在联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经审核,同意抗体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9个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名单见附件),试点期2年。   各试点联盟要通过试点建设运行,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扩散,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更多联盟健康发展提供经验。   科技部将加强对试点联盟的跟踪指导,加大科技计划、创新基地和科技政策对联盟的支持力度,试点期满后组织评估考核。   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试点联盟的联系和支持,促进联盟健康发展。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科技部。   联系方式: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 010-588817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2012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共39个)   1. 抗体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 高效精密磨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 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 四方国件中间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5. 抗肿瘤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 高档重型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 滚动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8. 数控成形冲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9.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 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 光刻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2.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3. 火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4. 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5. 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6.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7. 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8. 激光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9.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 智能数字家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1. 煤炭地下气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2. 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3. 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4. 食用植物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5. 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6. 食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7. 冷链食品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8. 农作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9. 南海区海水种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0. 果蔬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1. 通用名药物品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2. 新型健身器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3. 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5. 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6. 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7. 有色金属短流程节能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8. 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9. 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首都创新大联盟在京正式揭牌成立
    2月21日,在北京市科委的倡议下,由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23家联盟和机构发起成立了首都创新大联盟。首都创新大联盟的成立,旨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首都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创新合力。   成立大会以创新、合作、跨界、超越为主题,发布了《首都创新大联盟章程》,并选举产生了首都创新大联盟的首届理事会,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长风联盟等23家联盟当选为理事单位,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吴玲同志当选为首届理事长,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黄平同志当选为首届秘书长。首都创新大联盟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首批成员单位68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中关村纪检组长侯云、科技部高新司有关人员以及北京市相关委办局负责同志,首都创新大联盟发起单位、联盟成员等15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 理加联合参加第二十届中美碳联盟(USCCC)年会
    2024年7月15日-19日第20届中美碳联盟年会在青海理工学院举办,年会主题为“气候快速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水碳循环的影响”。中美碳联盟(US-China Carbon Consortium, USCCC)成立于2003年,是由中国和美国20多家科研机构、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团体,旨在推动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能源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前沿研究。USCCC在综合探索全球变化下受干扰生态系统过程机制及变化趋势的宗旨引导下,一直关注国际前沿问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也参与了本次盛会。会议期间理加联合与业内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气候快速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水碳循环的影响,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理加联合设立的展台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观咨询。理加联合的展台成为了众多参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详细的资料介绍和先进仪器的展示,展现了公司在环境生态监测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赢得了参观者的广泛好评。本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环保领域的企业,理加联合将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系,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碳循环和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 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项支持联盟名单
    关于公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专项拟支持联盟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依据《北京市关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的意见》,经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北京市2011年度拟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单。单位和个人对名单中联盟有异议的,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提出异议应以事实为依据,内容具体详细,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于单位和个人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异议材料请签署联系人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特此通知。   联系人:李建玲 元文芳   联系电话:66153425 66153439   传真:66153439   附件:拟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单   1、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   2、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   3、闪联产业联盟(IGRS)   4、TD-SCDMA产业联盟   5、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   6、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   7、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   8、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9、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0、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联盟(WAPI)   11、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联盟   12、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3、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14、中关村绿色产业联盟   15、首都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   16、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IPv6)产业联盟   17、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   18、中关村数字视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9、版式技术产业应用联盟   20、中国工业设计技术服务联盟   21、首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22、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联盟)   23、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24、音视频产业联盟(AVS)   25、污染场地修复科技创新联盟   26、首都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27、非晶产业创新联盟   28、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   29、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0、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   31、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2、肉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3、北京农村水环境治理创新服务联盟   34、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   35、中关村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联盟   36、机械装备工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7、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8、城市生物质燃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9、UOML(非结构化操作标记语言)联盟   40、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联盟   41、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   42、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年12月13日
  • 福建首个白酒研发中心落户建瓯 为产学研合作联盟
    16日,我省第一个白酒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位于建瓯市的福建双龙戏珠酒业公司,四川省酿酒研究所、福州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与中心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   目前,我省白酒工业以生产中低档的清香型、米香型白酒为主,产量仅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1%。在白酒业有较好基础的建瓯设立研发中心,就是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与企业结成产、学、研科技合作联盟,使中心成为集科技攻关、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产品研发、产品检测、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在沪成立 为大学科技园发展助力
    7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中山大学科技园… … 全国近7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29日齐聚中国大学科技园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议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学科技园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学科技园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科技科学孵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旦指出,大学科技园脱胎于高校,与高校紧密相连,能够推动大学周边的创新发展。  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看来,中国大学科技园从90年代起步探索,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大学科技园的新一轮有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恰逢其时。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仪式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指出,闵行区已发展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功能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未来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上海大局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把牢大学科技园发展目标定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核心功能,助力上海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相关大学科技园负责人作为发起方,成立了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该联盟是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相关大学科技园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机制的标志性举措。  同时,作为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重要的功能配套项目,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同期揭牌启用。科创大厦将整合上海市闵行区现有政府体系科创服务、人才服务资源,并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引入国内外优质科技服务、人才服务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旨在为在地企业和人才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  本次研讨会由科技部、教育部指导,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闵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承办,全国近7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参加。
  •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政产学研联盟在青岛成立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政产学研联盟在青岛成立 记者 郭薇 贾继恒 赫旭 2012-05-03   本报记者郭薇 贾继恒 赫旭 青岛报道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天地环境服务集团和青岛市环保局合作建设的国家&ldquo 城市矿产&rdquo 开发工程技术中心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签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青岛新天地实验研究基地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天地刘鸿亮院士奖学金同时签约揭牌。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刘鸿亮等6位院士和青岛市副市长王建祥等出席仪式。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贺词中表示,以城市矿产开发工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共同组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岛市环保局、新天地环境服务集团政产学研联盟,进一步创新环保科技体制机制,带动环保产业发展,符合国家环保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是值得大力倡导和积极探索的重要实践。   万本太在揭牌仪式上说,以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方式共建城市矿产工程技术中心,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ldquo 调结构、转方式&rdquo 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一项创举,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研发和转化为核心内容,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实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青岛新天地实验研究基地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天地刘鸿亮院士奖学金的设立则丰富和深化了战略联盟的内容,是实用型高水平环保科技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出席揭幕仪式的专家们表示,近年来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科技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也酝酿催生了政产学研联盟新型合作机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天地环境服务集团和青岛市环保局三方合作,成立政产学研联盟,实现市场引导&mdash &mdash 政府支持&mdash &mdash 企业需求&mdash &mdash 科技研发转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建城市矿产开发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研究基地,将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与引导职能、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企业的应用与示范平台作用,促进废物资源化与污染控制领域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推广、转化,带动环保产业的升级。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热烈祝贺|信而泰正式加入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
    2023年8月22日,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而泰”)正式加入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IDAC),以积极响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共同推动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致力于为更多用户提供全面的智能化、数字化及自动化的网络及应用安全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互联网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创新企业。自 2007 年成立以来,信而泰始终专注于通信网络测试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优服务的 IP 网络测试及应用安全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 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简称“IDAC”)是由从事产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互联网+)技术、产品研发、服务及相关业务的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社会组织。联盟基于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产业格局重塑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为产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根基。信而泰作为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网络及应用安全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加盟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为契机,积极参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应用实践。并将与其他知名企业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国产业互联网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精神,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2019年12月20日,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和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支持指导下,“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在京成立。近40位来自仪器共享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地方仪器共享平台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井巍巍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786a412e-7ca4-4afb-bc5b-b06a56f2a0eb.jpg" title=" 1_副本.jpg" alt="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成立大会 /strong /p p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北京市科委科技服务业与文化科技处李建玲处长、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主任刘瑞到会讲话。科研仪器作为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规模、质量和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和竞争力。近几年,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和管理单位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形成了开创性的工作格局。但相对于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仍存在仪器资源供给不足、用户需求对接不顺畅、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成立服务联盟,鼓励、培育一批以开放服务为核心的专业化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和手段,完善服务标准和流程,解决供需矛盾,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探索出一种仪器资源开放共享新路径、新模式,促进我国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80f9749d-3333-4a41-932a-28467487e6de.jpg" title=" 2_副本.jpg" alt="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致辞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2dc77e09-0e02-4dea-a565-b29b51b3638c.jpg" title=" 3_副本.jpg" alt="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市科委科技服务业与文化科技处李建玲处长致辞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1f3cd588-cd17-499f-a1a2-102fc6e9e3ca.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主任刘瑞致辞 /strong /p p   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秘书长梁玉敏宣读了联盟章程并介绍了联盟发展规划。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将联合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相关机构,遵循开放融合、协同赋能、创新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市场”双引擎驱动,有效整合联盟内外部各类优质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与共享机制,深度挖掘仪器的应用价值和服务潜能,构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全息生态体系,支撑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同时,探索以市场化方式配置仪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的发展路径,推动区域和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仪器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完善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差异化管理模式和交易机制,引领我国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617f9d21-ed79-449d-bdb5-247827c172c7.jpg" title=" 5_副本.jpg" alt=" 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秘书长梁玉敏讲话 /strong /p p   与会领导为联盟揭牌并为联盟首批理事长单位、副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及特别会员单位颁发了证书。这些单位中,既有来自于不同省份的地方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也有致力于科研仪器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企业。大家一致表示,联盟的成立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作为首批会员能为联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十分荣幸。同时,也希望联盟能够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润滑剂”,技术和服务间的“催化剂”,带领大家共同为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52c944de-f78c-4db4-8c0b-3a3a4c49fbe1.jpg" title=" 6_副本.jpg" alt=" 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北京市科委科技服务业与文化科技处李建玲处长和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刘瑞主任为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揭牌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c226381a-db92-4067-bcdd-38af4e118fb2.jpg" title=" 7_副本.jpg" alt=" 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为副理事长单位颁发证书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7aad85f1-7bf1-4a51-a779-00b1c00ac088.jpg" title=" 8_副本.jpg" alt=" 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和北京市科委科技服务业与文化科技处李建玲处长为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6e94c96b-08ff-478d-9930-0cb2c7294ccf.jpg" title=" 9_副本.jpg" alt=" 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晋处长和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刘瑞主任为特别会员单位颁发证书 /strong /p p   随后,还举行了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各个会员单位代表就目前的科研仪器共享现状与问题畅谈心得体会,并就仪器共享中的管理与服务数据标准化、服务的专业化、资源的合作共享、服务收费定价标准、市场化收益分配机制、技术人才共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对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65f7bfc2-01a9-4c8e-b10c-ab4f95c34848.jpg" title=" 10_副本.jpg" alt=" 10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座谈会现场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40ad22c6-7992-414a-af16-4797d90c638f.jpg" title=" 11_副本.jpg" alt=" 1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参会全体人员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附会员单位名单: /strong /p p strong   副理事长单位: /strong /p p   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 p   杭州研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 p   上海聚仪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p p   无锡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 p   人人实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strong  理事单位: /strong /p p   四川中科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p p   广州仪速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p p   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p p   沈阳共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 p   广州市科颐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p p   陕西奥普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p p   西安锐思博创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 p   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北京金码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p p    strong 特别会员单位: /strong /p p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p p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 /p p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p p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 /p p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 /p p   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p p   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 /p
  • “药品质量检测新技术研讨会”召开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成立
    2016年12月12日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开放实验室”)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以“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下简称SFC技术)及其应用”为主题的药品质量检测新技术研讨会,同期组建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国家药典会、相关省市药检所、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外制药企业专家出席活动。  会议由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教授主持,国家药典委员会业务综合处洪小栩副处长宣读了张伟秘书长的致辞。张伟秘书长指出,中国药典在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应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药品分析技术,推动国内制药行业技术水平发展,扩大了对新技术和新仪器方法的收载和使用, 希望SFC技术联盟能够成为推动药品质量检测新技术应用的“新动力”和“智慧源泉”。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的首个重要日程是成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联盟内外有效的技术分享,凝聚产业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推荐国内外在药物分析及质量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使用经验,关注前沿发展动向和应用趋势。作为推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及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中应用的“智库”机构,联盟承担着为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提高工作提供战略决策和技术咨询的重任。“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由陈凯先院士、姚新生院士担任联盟名誉主席 张伟秘书长、罗国安教授、马双成教授及钱忠直教授担任联席主席 专家委员若干名。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主席、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宣读了“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同意函”,正式接纳“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成为大会下属机构之一。陈凯先院士亲自为联席主席及专家委员颁发聘书。  陈凯先院士为钱忠直教授颁发聘书   全体联盟成员合影            联盟成立仪式结束后,陈凯先院士首先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药物研发的趋势与对策思考”为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从各疾病领域新药临床研发情况、生物制药、靶点研发、高水平期刊发表情况等方面出发,全面介绍了医药产业和新药研发的发展态势,阐述了生命科学、基因组医学、精准医学及个性化治疗等新药研发的前沿动向。  陈凯先院士做主题报告  随后,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王玉教授、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药室杨永健主任,默沙东对外化学制药分析总监徐京博士,浙江华海制药分析部朱艳总监,及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副教授分享了SFC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国内外在药品研究和质量控制的应用和案例, 并就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展开深入的讨论。  与会专家就SFC技术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从左至右依次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王玉教授、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药室杨永健主任,默沙东对外化学制药分析总监徐京博士,浙江华海制药分析部朱艳总监,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副教授)  最后,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主席罗国安教授表示,通过会议报告及案例分享看到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对提高药品检测技术水平的推动力,并预祝“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作为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开放实验室执行主任钱忠直教授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期望行业内的各位专家可以关注超临界流体色谱这种‘绿色’分析技术,逐渐应用在日常分析工作中,通过搭建‘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联盟’平台,增加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  联合开放实验室经理兼沃特世公司市场发展总监黄静表示:将凭借沃特世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领域的丰富经验,进一步通过联合实验室这一公益开放平台,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药典标准的研究工作,分享沃特世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领域的丰富经验,为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