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首席专家

仪器信息网首席专家专题为您整合首席专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首席专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首席专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首席专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首席专家话题讨论。

首席专家相关的资讯

  • 金少鸿、林瑞超等被聘任为中检所首席专家
    为实施“人才兴检”战略,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检验检定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作用,根据中检所《首席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决定聘任俞永新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检定首席专家,金少鸿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王军志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物制品检定首席专家,林瑞超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检定首席专家。聘期三年。   在所庆庆典仪式上,李云龙所长向四位首席专家颁发了聘书。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首席专家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国家级社会公益非盈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   一、招聘岗位   1、河流与河口海岸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1人。   二、招聘条件   1、熟悉国际上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情况,有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   2、对本学科建设有创新性思想,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3、英语水平较高,能独立参加国际会议,具有与国际上同行建立学术联系的交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6、目前在海外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成绩,或在国内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优先考虑。   三、应聘材料   1、申请表(在我院官站下载,网址:www.craes.cn)。   2、本人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和任职资格证明。   3、5篇代表性论著。   4、两位同行专家推荐信。   四、报名时间:2013年7月31日&mdash &mdash 2013年8月10日,外埠竞聘人员以正式申报材料寄出的邮戳时间为准。   五、工作支持条件及生活待遇   1、提供该领域先进实验室设备和办公场所   2、安排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经费100&mdash 200万元人民币   3、提供相应的科研团队,并配备科研助手   4、薪金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部分构成   5、为外聘首席专家提供院内公寓一套(平价租金)。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100012   联 系 人:孙文春   联系电话:010&mdash 84915156   传 真:010&mdash 84915149   E - mail: sunwenchun-010@163.com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申请表.doc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知识创新基地首席专家评审同行专家推荐意见书.doc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病去世,享年60岁
    知名公共卫生专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病于2023年10月27日,不幸去世,享年60岁。图片来源于经济观察报数位吴尊友的同事、生前好友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6月,吴尊友出生于安徽黄山。1980年,参加高考,考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吴尊友毕业后,进入安徽省防疫站工作。1991年至1992年,吴尊友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吴尊友回国开始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2003年,又参与“非典”(SARS)防治工作。2005年,吴尊友任中国疾控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2017年4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吴尊友即参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为公众所熟悉。2023年1月,吴尊友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CDC首席专家: 应全面了解疫苗相关知识
    p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近期,有关疫苗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甚至有很多误解,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接种。 /p p   为此,11月5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给读者提供权威观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谣言止于智者 /strong /span /p p   每次疫苗风波都会给公众带来很大恐慌,甚至导致有些人对疫苗失去信心,这很有可能导致传染病暴发。曾光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公众对疫苗的理解不如普通药品,原因有很多,包括:疫苗大多数是健康人预防接种,不像普通药品是治病救急所需,所以对接种疫苗缺乏紧迫感 疫苗接种对象一般是脆弱的婴幼儿,家长十分关心,难以容忍些许闪失 虽然目前疫苗种类很多,但只是针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不能覆盖所有病原微生物 接种疫苗后,接种者自身难以判断疫苗效果是否产生 疫苗只是降低了接种者患某种疾病的概率,并不意味完全杜绝该疾病的发生。曾光教授表示,平时对疫苗的理解不到位,是疫苗风波产生的根源。 /p p   疫苗安全问题高度敏感,容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曾光教授认为,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情绪不能成为盲目抵制疫苗的理由,不接受疫苗接种只会影响新生儿健康,产生更多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他希望公众能够全面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不要人云亦云,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谣言止于智者”。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疫苗价值无可替代 /strong /span /p p   据曾光教授介绍,有文字记载,我国在公元10世纪就采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进入20世纪后,全球疫苗研发进入快车道,取得了很多辉煌成果。如1909年卡介苗问世,1923年白喉类毒素疫苗问世,1926年破伤风类毒素疫苗问世,1932年首次使用黄热病疫苗,1936年在鸡胚中研制灭活流感疫苗成功,上世纪50年代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1950~1970年研制出了减毒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水痘疫苗,1986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问世,1990年多糖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问世,1991年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问世。 /p p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共有40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0多种疫苗,预防30多种传染病,国产疫苗约占全国实际接种量的95%。疫苗产品的使用,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对保障公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传染病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曾光教授介绍,全球曾在公元6世纪、14世纪和19世纪末,暴发过3次鼠疫大流行,死亡1.4亿人,大大超过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在18世纪,欧洲天花蔓延,死亡人数高达1.5亿人以上。正是由于疫苗的出现,发挥了预防作用,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可能发生的病例得到预防。1980年天花被消灭之前,全世界有60%的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 在天花患者中,超过1/4的人因病死亡。1988年以后,全球脊髓灰质炎感染下降99%,据估计,约500万人免于瘫痪。2000~2007年,全世界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4%。 /p p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没有一种预防性卫生干预措施比免疫更具成本效益。国际社会一次又一次认可疫苗和免疫接种的价值,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大量传染病,而且越来越多地用于防控由传染性因子引起的若干慢性病。疫苗接种不仅可以预防与腹泻、麻疹、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传染病有关的痛苦和死亡,还有助于巩固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等优先事项。 /p p   除挽救了无数生命外,疫苗还节约了医疗开支,因为免疫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投资之一。在美国,根据一项成本效益分析,在疫苗上每投入1美元将节约2美元~27美元的医疗支出。在11个西欧国家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个麻疹病例的治疗成本为209欧元~480欧元,而麻疹疫苗接种的成本则仅为每人0.17欧元~0.97欧元。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效价降低不增加安全风险 /span /strong /p p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的简称,指由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疫苗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3种疫苗混合而成的多联疫苗制剂,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疾病。我国百白破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近40年,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p p   曾光教授表示,和其他药品一样,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疫苗的两大基础。据了解,疫苗效价指标代表疫苗的有效性,无菌等指标代表疫苗的安全性。效价指标不合格是指疫苗中有效抗原成分的含量低于标准范围,表明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够,与安全性是不同的两个方面。效价指标不合格不会增加安全性风险。 /p p   专家表示,疫苗效价降低,不意味着就失去保护作用。每个人对疫苗抗原的反应并不一致,有些人即使对少量的疫苗效价也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此外,由于百白破联合疫苗每人需在不同时间连续接种4剂,1次疫苗效价不足并不代表保护作用丧失。 /p p   据了解,我国的百白破疫苗质量标准是在WHO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不断完善更新。自2010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实施,与发达国家同类疫苗对比,我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质量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专家指出,相关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对质量安全常抓不懈,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p p br/ /p
  • 863环境监测设备项目启动 刘文清为首席专家
    6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牵头承担的国家&ldquo 863&rdquo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先进环境监测技术设备重大项目在安徽合肥召开启动会。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望为我国提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关键技术和设备,提升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制水平,促进和带动环境监测仪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总体部署和13个课题的实施计划方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发言,表示将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工作。项目首席专家刘文清院士对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希望各课题任务承担单位以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为重点,努力做到&ldquo 政产学研用&rdquo 紧密结合。   项目汇集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地湖所、遥感所、大气所、地理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三十多家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联合研究,以综合、立体环境监测技术和自动、在线、现场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为核心,围绕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原位、现场监测技术和设备、环境监测专用传感器、水源水质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和系统、环境污染时空分布监测技术和设备、支持环境变化和环境安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等,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 通过示范和技术验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以便为培育环境监测仪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工程化科技成果,并为制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 我国食品安全首席专家陈君石: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8月17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食品安全首席专家陈君石畅谈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而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以炭烤食品为例,烤制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这是响当当的人类致癌物。”一开始,陈君石就用新疆特色小吃烤羊肉串为例,向参会专家们解释了食品安全风险可控的含义。“可由于烧烤类的食物中致癌物质含量低,人们的食用量又远远小于主食,不会影响到生命安全,所以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个不安全的食品”。而所谓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陈君石表示,15年前中国食品的合格率仅为50%-60%,如今已经达到了90%,在一些发达城市,甚至已经高于95%。“食品安全的发展总体趋势是好的,根本不用谈吃色变”。   同时,陈君石也表示,我国的食品安全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猪的饲料里添加瘦肉精、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方便面里有塑化剂等事件见诸报道后,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一直处于高热化。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全国各地也一直在从各方面加大监督、检测力度。   早在7月26日举行的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组长杜秦瑞曾提到“应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和民心问题”。   就此问题陈君石认为,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对重点食品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发现我区部分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负责人的意识不强、违法生产加工和经营伪劣食品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尤其是城乡个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店等存在规模小、设施差、流动性大、管理不规范、诚信自律意识较弱等一系列问题,这已成为新疆食品安全事故高发领域。   而全疆基层食品检验人员严重匮乏,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大部分地、州、县检测机构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导致新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等工作基础薄弱,这些成为我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真正的食品安全不是监督、检测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陈君石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50万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包含餐饮行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食品企业,存在食品生产分散、生产流程不规范等众多原因,导致食品行业缺乏诚信,公信力降低。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陈君石说,任何一种检测方式都有针对性,“如果不知道添加了什么东西,就很难检测出来”。所以,真正的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   “现在就要求我们所有食品的菌落指数都不能超标、所有的防腐剂都是按照规定使用,是不可能实现也不现实的。”陈君石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变化、社会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会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 邹明强:我做科研就是为了产业化——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
    邹明强,1986年进入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从事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2004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成立后不久,以&ldquo 特殊引进人才&rdquo 调入中国检科院,组建并率领&ldquo 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rdquo 团队 2009年成为中国检科院首批首席专家 2012年,邹明强主持制定的两项纳米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hellip &hellip   邹明强说,&ldquo 我最擅长、最酷爱的是在实验室做研究。晚饭后,我通常会回单位加班,&rdquo 邹明强笑着说,&ldquo 带个团队,白天事务性事情较多 晚上,实验室安静,仪器也更稳定,这时我才能静下心来,思路也较清晰,有灵感,容易出成果。如果工作没完成好,我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我夫人曾开玩笑说,&lsquo 真后悔家离工作单位这么近&rsquo 。&rdquo   在同事们的眼里,邹明强是一个&ldquo 工作狂&rdquo ,半夜两点钟离开办公室是常有的事。&ldquo 其实,我也有很多的爱好,也知道娱乐、消遣好,但是想要做点事情出来,不投入是不可能成功的,真正想做事就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可能别人会觉得我过得很苦,但是,对于我来说,研究工作中的每一点收获带给我的欣慰、成就感都是别的东西比拟不了的。我的快乐是融于工作中的。&rdquo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邹明强,详细了解了他做过的、正在做的、计划要做的事情,希望能将一个全面的邹明强呈现给大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   &ldquo 食品安全快检&rdquo 是邹明强一直以来最亮眼的标签   说到与快检技术研究结缘,邹明强介绍,其2002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快检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的,论文研究成果在2003年由长春吉大· 小天鹅公司转化为了产品&mdash &mdash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检测仪及稳定化酶试剂关键技术。10多年过去了,相关快检产品一直销售的不错。&ldquo 我是做准确检测技术出身的,一开始还觉得快检技术不严谨、缺乏可靠性,但是没想到实际需求造就了快检技术有这么大的市场。&rdquo   邹明强从事快检研究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对于为何&ldquo 钟情&rdquo 于快检,邹明强说道,&ldquo 近年来,快检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由市场需求所牵引的。我们检科院的实验室仪器非常全面,但解决不了口岸、现场检测的问题,例如原料乳的保质期只有4个小时,需要现场检测、快速出结果。另外,我国农业不同于国外集约化生产,而实行的是分散式经营体制,所以在生产源头乃至流通环节,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就更大了。&rdquo   近几年来,邹明强出了不少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让我们进而认识、关注到他的是,2008年中国爆发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全国范围内征集快速检测方法,邹明强当即着手开展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便携拉曼光谱仪及表面增强试剂研制,时间紧、要求高,尽管团队成员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实验研究,但方法检测限曾一度总也达不到要求,只能达到10ppm,离国家最大限量要求2.5ppm还有较大差距。这时候,邹明强充分发挥自己缜密的科研思维和智慧,基于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亲自动手做实验,终于发现了SERS效应增敏的新途径,摸索到了最佳试剂配方,找到了提高检测灵敏度的解决方案,方法检出限达1ppm。随即参加全国范围的三聚氰胺盲样测试比武遴选,第一次测试中就脱颖而出,接下来的盲样测试结果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一次的定量检测结果竟达到正确率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只有3%。   之后,邹明强团队还实现了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仪的国产化,开发了液相纳米表面增强试剂,可提高检测灵敏度10万倍以上,比当时美国密苏里大学报道的类似方法高三个数量级以上。该技术在蒙牛、伊利等乳业,及北京、辽宁、山西、宁夏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等进行了示范应用,并成功在西藏全区质监系统得以应用,在极端环境下仪器性能稳定、可靠。   据邹明强说,其团队开展的研究方向较广泛,重点以应用为导向 也包括部分前沿性、储备性研究,但所占比例不大。&ldquo 其实,真正能经得住推敲的快检技术并不多,但是在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时,目前这种相对成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快检技术,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使快检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成熟。&rdquo   &ldquo 纳米标准&rdquo 是邹明强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标签   其实,早在2004年,邹明强就开始涉猎纳米技术领域研究。鉴于纳米材料及产品的微观结构复杂、概念容易被炒作,&ldquo 什么是&rdquo 、&ldquo 怎么检&rdquo 和&ldquo 批量制备&rdquo 的问题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技术&ldquo 瓶颈&rdquo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邹明强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纳米技术标准化上。   当时,邹明强意识到纳米材料评价、表征的重要性,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份3万多字的《中国国家纳米材料与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规划,该报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讨论论证,2007年&ldquo 国家质检总局纳米材料与产品检测中心&rdquo 正式成立了。   2005年,邹明强主持制定了纳米材料的检验规程4项,首次提出以微结构、晶体结构、横截面结构等特征要素为核心评价参数进行纳米材料表征,所提出的纳米材料多维度表征的概念,比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ISO/TC229)发布的《纳米技术术语及定义》中引入多维度的概念还早。   后续研究中,以我国产业发展前景好的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为突破口开展国际ISO标准制定研究。历经近4年的时间,2012年12月,由邹明强作为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的两项国际标准&mdash &mdash ISO/TS11931《纳米碳酸钙属性与测量》和ISO/TS11937《纳米二氧化钛属性与测量》终于正式发布。这也是邹明强的纳米技术研究生涯中,目前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我国在纳米材料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对于我国纳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邹明强说,&ldquo ISO标准制定中,各国都极力争取在纳米技术这一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不单单涉及技术层面的辩论,还是关乎到各国之间纳米产业及贸易等利益的博弈。&rdquo   谈及期间所遇到的困难和经历的辛苦,邹明强说,&ldquo 比做一个大的科研项目还耗神费力。100nm以下的物质被称为纳米材料,其微观特性与常态不同,如何正确选择其特征参数进行评价,研究制定科学的表征方法并将其标准化,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技术难点有多大。&rdquo   &ldquo 在ISO/TC229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共解答欧日美等国际纳米技术及产业强国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累计达600多条 而且面对个别国家的有意&lsquo 搅局&rsquo ,我方基于充分的研究及调研准备,采取邮件沟通、会间沟通、辩论等合理方式,有力挫败了其&lsquo 阴谋&rsquo 。   纳米标准化研究中,邹明强也一直秉持着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据其介绍,项目合作单位&mdash &mdash 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积极按照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其产品生产,近三年,年新增销售额一直以接近30%的比例增长,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光学镀膜、航天航空、芯片制造等新兴高科技领域 特别是在2013年,也就是标准正式发布后的一年间,出口的国家范围、企业数量等也得到了扩展。   后记   自1986年毕业后就进入了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乃至后来调入中国检科院,邹明强在检验检疫行业工作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可能是由于检验检疫系统的特殊性以及邹明强所在的研究部门&mdash &mdash 装备技术研究所的特点,邹明强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都围绕着满足国家实际需求、以应用为导向而展开。邹明强说,&ldquo 研究成果为产业服务才有意义。&rdquo   文中就已经提到,邹明强研制的农残快检仪系统、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仪等已实现了产业化,且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主持制定的纳米国际标准,对规范全球范围相关纳米材料市场、促进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邹明强团队作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ldquo 微膜泵驱动核酸维全分析仪&rdquo 在2013年已经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也是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研项目,邹明强及他的同事们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着。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邹明强简介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质检总局首届中青年专家。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博导,研究员。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就职于吉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2004年10月以&ldquo 特殊引进人才&rdquo 调入中国检科院。   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及装备工程化等交叉学科前沿分析科学领域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拉曼光谱、微纳生物传感、免疫化学及核酸等温扩增(LAMP)等检测仪器、试剂(卡、盒、条)及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器应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委员、全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委员、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食品科学学科领域)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谱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常务编委。   主持制定发布2项纳米材料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标准物质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部级奖20余项,所主持的&ldquo 便携拉曼光谱仪及免疫快检产品研发与乳品安全速测应用&rdquo 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ldquo 拉曼光谱快检技术与SERS基底/探针制备及机理研究&rdquo 获2012年度分析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 &ldquo 嵌入式拉曼光谱仪与纳米表面增强试剂研发及Raman技术应用研究&rdquo 获2012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创新奖。
  • 追随初心|电镜“手艺人”与电镜技术——访日本电子中国电镜技术首席专家苗澍
    师承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朱静院士,苗澍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后,于2011年初入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教,继续聚焦材料微观结构及电子显微学研究。2019年全职加入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从 “电镜科研大学”到“电镜技术大学”,不断追随着自己对电镜技术热爱的那份初心。仪器信息网近期有幸采访了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电镜技术首席专家、副总经理苗澍,围绕职业转变的故事、与电镜技术的结缘、对电镜行业的理解感悟等进行了访谈。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电镜技术首席专家、副总经理苗澍缘起:从“手艺活儿”到“投缘”1994年,苗澍迈进清华大学,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启其大学求学之旅。在本科第三年分专业之际,面对专业的选择、未来的规划,当时获取信息相对闭塞的苗澍显得些许彷徨。此时,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朱静院士加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并新开设了一个微结构专业,在当时,微结构专业虽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方向,规模也不大,但就是在这里,苗澍与电子显微学的结缘拉开了帷幕。第一次去电镜实验室参观,苗澍就被透射电镜雄伟的外观所震撼,而且发现电镜这种仪器与使用人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如同一个巨大的玩具,天天和它打交道应该很有趣,基于这些很简单的想法,苗澍选择了这个新开设的微结构专业。真正进入电镜实验室后,随着对电镜进一步的了解,逐渐发现电镜与自己兴趣和特长的更多契合点,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首先,电镜强调人的作用,无论是仪器操作、数据收集、还是数据分析,人员的参与度都相当高,这可以发挥自己善于动手实践的特长,并且能很好地培养活跃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其次,电镜实验工作环境安静,通常要在黑暗的实验室里连续工作几个钟头甚至一天,这需要冷静、专注的工作作风,和自己的性格很匹配。选对了专业,学习有一种如鱼得水般的快乐。 问及学习电子显微学有哪些重要的经历,苗澍不假思索提及了其在学生时代两年多的实验室电镜助管时光。两年的经验积累成为其后续从容应对相关科研工作的一个宝贵财富。电镜助管那段时间里,其需要面对一个很大的客户群体,有机会接触到自己课题之外的更多材料体系,并使用到更多的电镜技术,面临并解决各种各样的挑战。虽然当时一周里加起来只有一天多的助管时间,但两年多的积累,已经帮助其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材料样品,一方面对各类材料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方面在电镜操作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一段令自己终身受益的经历。缘续:从“科研大学”到“技术大学”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后,苗澍2007年于加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2011年在法国CEMES-CNRS研究所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作博士后。2011年1月回国入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这期间,苗澍的职业路线按照科研方向不断前行。2019年,其职业方向发生重大转变,全职加入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本电子),任电镜技术首席专家、副总经理。追随初心,转向“电镜技术大学”关于职业方向的转变,苗澍表示,自己的学科专业是材料学,但实际上从本科设计就开始接触电镜,所以无论是科研经历,还是专业训练,都是围绕电镜来开展的。包括在科研单位做的也是电镜相关工作,如建立电镜实验室,用电镜解析材料结构问题,探索实验技术及分析方法等。在科研单位工作了一些年之后,审视自己,认为自己的主要兴趣点还是在电镜技术的发展上,而不是用电镜解决材料问题。那么如果想在电镜技术研究上有进一步的深造,进入顶级的电镜公司便成为更合适的选择,那里更像是电镜技术的大学。同时,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如果再不做出改变,这一生可能将失去转变的机会,所以,追随初心,选择了转变。希望在剩下的职业生涯的时间里,能把精力更集中一些,聚焦在电镜技术中。加入日本电子,一切朝着预期发展选择职业转变,并在电镜企业中选择日本电子并非偶然,背后与日本电子也有许多渊源。首先,日本电子的电镜产品已经成为其多年的科研或工作“伴侣”。苗澍回忆道,自己用到的第一台电镜,就是日本电子非常经典的JEM-200CX透射电镜,在这台电镜上受到了很好的启蒙训练。随后,从国内国外求学到再回国工作,在各电镜品牌产品中,与日本电子电镜的接触是最多的,所以对其技术特点及开发思路了解更多。JEM-200CX透射电镜其次,日本电子的企业文化也与自己追随电镜技术的方向十分吻合。1949年,日本电子起步于一个光学实验室(日本电子光学实验室有限公司),七十余年来,传承了对于技术发展的不断追寻与探索,积累了海量的特色技术和工业经验。同时,日本电子对于技术人员十分重视,对技术人员在公司发展中提出的建议也十分看重,这也保证了公司始终追求技术进步的初衷。这里是最好的电镜技术大学,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必然收获良多。关于加入日本电子后工作内容的变化,苗澍表示,工作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变化都在朝着自己当初对新工作的预期不断展开。工作内容方面,以往工作重心更多是以材料研究为主,利用电镜技术解决一些材料学上的问题,而现在则更加关注仪器技术的开发。工作形式方面,以往主要是实验室内容多一些,现在除去一定量的实验室工作外还会与电镜用户打很多交道,通过与用户的接触,深化技术应用,了解潜在需求,激发创新点,并最终体现在产品上。谈电子显微学:电镜与飞速发展的电镜技术提到电子显微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微观世界,那么电子显微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苗澍表示,电子显微学是用电镜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成分和组织方式的一门科学,可以帮助探索材料宏观性能的微观起源,建立起工艺-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从而指导人们对材料的研发、制备或使役过程性能控制。电镜的特长是看局部,但是要保证结果具有代表性在电子显微学研究中,人和电镜一起创造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讲直白一些,电镜就是要看局部、找缺陷、找不同,如果一个材料非常均匀,获得的实验数据可以很漂亮,但实际意义往往不大。对于此类均匀体系,往往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色谱等手段获得一些宏观的平均测量结果更好,而电镜的优势则在于观察微观尺度上的局部变化。抓住偶发现象和找出普遍规律一直是科学发现的两种常用手段。电镜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细致入微地在微观尺度研究材料问题,但这一特长也同时成为它的一个局限,数据量偏少,有可能过度强化偶发现象。有人曾估算,从电镜发明到目前,全球所有电镜累计观测到的样品总量,可能仅有一个立方厘米左右的体积。这个说法或许不那么精确,但大致的量级偏差不大,而这立方厘米级的样品所代表的宏观材料体量却极其庞大。从这个角度来看,电镜是一种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技术。我们在利用电镜研究材料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个,在看到特异性的同时更要注意实验结果在所研究的体系中是否具有代表性,切忌以偏概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起到很大作用。操作者需要判断找到的局部不同是否是偶发情况,是否与当前课题有关联,是否需要抓住继续做下去等,随后还需要进一步反复进行验证,获得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与此同时也要保持对特异性的敏感,毕竟科学研究是无法完全事先预见的,当真理通过意外的火花显现时也要及时抓住。总之,电子显微学有自身技术特点,但与其它学科没有本质区别,要勇于探索,更要实事求是。向三个维度不断发展的电镜技术目前,电镜技术面临的根本的技术难点,依旧是电镜本身那些基本技术条件的限制。高电压、电子束、强磁场、真空环境等基本技术条件成就了电镜的应用,但同时也限制了电镜的应用场景。例如信号的激发源自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但这也可能会对样品造成破坏。即便没有发生常规意义上的破坏,所获得的数据也是在高能电子束影响下产生的,是否反映样品的原始信息需要审慎对待;电磁透镜的磁场对样品的磁学状态肯定有干扰,这是阻碍电子显微镜应用于磁性材料研究的主要原因;电子光学成像需要真空环境,但是材料的使役状态往往是有气氛存在的,这种矛盾给气态原位实验以及表面结构相关的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这些根本性的限制将是电镜技术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而我们不断取得的那些进展,都成为长期挑战征程中的阶段性胜利。对于电子束辐照损伤的问题,一个主要的解决手段就是发展高效探测技术,包括提高探测器灵敏度,提高信号收集效率,开发更高效的成像技术及数据处理算法等等,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获得足够好的信号质量的前提下持续降低电子剂量。无磁场成像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一直是电镜中研究磁学问题的主要手段。这个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分辨率的提升,利用辅助透镜,特殊极靴,以及像差矫正器,无磁场成像的分辨率从微米、纳米提升到了原子级别。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从此以后磁结构的局部微观研究进入原子时代,会带来很多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气态原位实验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领域。现在已经可以将少量的反应气体,甚至液体,引入到电镜内部,并且同时施加电、热等外场作用,在原子分辨率下观察样品的动态行为……当然,终点永远不会出现。仪器技术的进步为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材料科学的进步又会产生很多新的课题,向仪器技术提出更苛刻的需求。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将一直持续。趋向于零点的三维坐标轴:蓝框是时间轴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在毫秒,甚至更短时间内纳米粒子的受热熔合过程);黄框是空间尺度轴的应用实例(在静态图像上可以区分间隔小于50皮米的原子柱);红框是能量轴的应用实例(利用毫电子伏级别的能量分辨率研究材料表面的声子振动)关于电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苗澍给出一个坐标轴的概念进行解释。 这可以概括为趋向于零点的三维坐标轴。第一维度是空间分辨率,对应电镜的静态成像能力,向着越来越小接近零点方向发展。目前此维度水平已经相当高,达到皮米级别。第二个维度是能量轴,对应电镜的谱学(成分/电子结构)分析能力,目前可以做到毫电子伏meV级别,在某些情况下其数据已经可以和宏观光谱数据相比较。但是从效率角度,电镜的谱学能力还需要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会给电镜的应用场景带来多方面的拓展。实时的原子级化学成分/键合成像,极低电子剂量化学分析,微量元素探测,高分辨振动谱成像等等都有可能实现。因此,谱学分析能力将是电镜未来一个大力发展的方向。第三个维度则是时间轴,对应电镜的时间分辨率,也是逐渐向着趋于零的方向发展。时间序列数据源于原位实验的需求,在电镜技术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存在。近几年这一领域出现了飞跃式发展,时间分辨率进入飞秒时代,电镜具备了解析超快过程的能力。这是原位实验的新阶段,可以揭示那些瞬间完成,或者看似毫无变化的反应过程所包含的丰富动态细节。我们应该从数量级的角度看待微观探测技术的进步,每一步向零点的逼近都开拓了新的创新空间。当这些技术相互交叉的时候,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无法估量的新机遇。透射电镜与快速发展的像差校正技术苗澍以往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透射电镜技术展开,关于当前透射电镜的技术热点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便是低剂量成像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以往电镜很难观察的沸石、MOF等辐照敏感材料的微观结构解析又呈现复兴需求,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力推动了这一类材料的科学研究。第二个热点便是原位技术。随着近些年原位样品杆技术的快速发展,力、热、光、电、磁、液、气等环境全都得以在电镜中实现,在模拟使役环境下研究材料微观动态行为的原位电镜实验快速成为研究热点。另外,化学分析能力依旧是技术革新的重点领域。相比十多年前刚进入中国市场,作为高端电镜代表的像差校正透射电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的产品不仅分辨率有很大提升,操作性也大大改观,稳定性提高,需要人工干预的频次减少,甚至不少操作步骤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完成。苗澍表示,高端电镜比常规电镜增加了更多快捷精准的自动调节功能,所以现在使用高端电镜的技术门槛可能得比常规电镜还要低。高级用户可以做非常个性化的设定和调试,而初阶的用户选择自动模式,设备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当好的状态。这样的设计大幅度降低了仪器操作的难度,让更多人能直接使用仪器,不必在实验技术方面耗费太多精力。基于日本电子像差校正电镜的成果案例:三种技术显示GaN [211]方向的原子结构。轻元素(ABF),重元素(HAADF),成分分布(EDS)都达到皮米精度关于现阶段像差校正电镜的技术进展,苗澍认为:首先,在分辨率方面虽仍有提升,但已呈现趋缓态势。其次,在化学分析能力方面,由于是整个系统的短板,有很大的提升需求,将会是重点开发领域。另外,低电压成像分辨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强化综合表征能力,尽可能多地增加新维度的数据(表面结构,电/磁结构,化学键合,纵向分辨,瞬态变化,等等)是大趋势,并且所有这些都要在“微区-高分辨”这一体现电子显微镜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实现。谈感悟:“用好”是电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科研大学”到“技术大学”,对电镜产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访谈最后苗澍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悟。首先,更加深刻体会到,仪器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厂商,而是来自用户。许多案例印证了新想法的产生不是完全靠厂商,甚至说大部分都不是靠厂商。技术革新的雏形或者新颖的应用需求往往在客户端发生,客户提出新想法,然后做出初步尝试,并证明其发展前景。随后,厂商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利用其系统整合、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帮助把新的技术商品化,将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市场,使更多人受益。这种情况在电子显微学研究活跃的国家很典型,有相当比例的用户从事电镜硬件技术以及新实验方法的开发方面的探索,一直在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这对我们是一个启示。中国目前仪器设备的采购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国产尖端仪器近来有所进步,但是显示度还不够高,需要加速提升。在用户群的构成上,主要是常规使用,做仪器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学者还不够多。材料研究当然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发展仪器技术的基本目的。但是如果做技术开发的科研群体规模不够,技术发展就缺乏持续的动力,我们很难把自己的仪器行业做强。另外,现阶段电镜在使用和管理方面对技术人员的依赖仍然比较强,但国内很多单位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的现象,这样很难保证充分发挥这些昂贵设备的性能。创造发明往往是从物尽其用开始,了如指掌才能洞察其不足,继而推陈出新。中国毫无疑问是仪器大国,希望进一步成为仪器强国。
  • 小质谱创新应用 |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发表3项创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及其团队基于清谱科技小型化质谱仪Mini β(B1001)完成的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陆续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 、Green Chemistry(IF=9.8)发表。2024年2月28日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题为《In-capillary aptamer-functionalized dispersiv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dynamic transfer enrichment and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创新的磁驱动捕获释放方法,用于在毛细管内循环转移富集靶向分析物。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聚合物修饰磁性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分散磁性固相微萃取方案,能够在毛细管内对目标分析物进行特异性识别、快速转运和动态富集。通过原位电离的方式,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生物体液中痕量目标物的现场化、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该研究成果对生物体液的现场即时诊断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1月12日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题为《Integrating aptasensor with an explosive mass-tag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ultrasensitive and multiplexed analysis using a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的重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集成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与质量标签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质谱探针,通过对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将其转化为探针上多个质谱响应良好的质量标签信号,结合纳升电喷雾电离和小型质谱仪,开发了适用于小体积微量样品的质谱分析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微量样本中多种雌激素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质谱分析。相较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方法在样品体积、溶剂用量、能量消耗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2023年12月13日发表在Green Chemistry(IF=9.8),题为《Enhancing sensitivity in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via dicationic ionic liquid-based matrix-assisted ionization and charge inversion reaction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项创新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秉持绿色分析化学的理念,融合了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基质辅助离子化和电荷反转反应,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对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绿色分析检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响应增强了2个数量级,显著提升了检测灵敏度。质谱技术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金标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消费品、医学等多领域的分析实验室。随着小型化质谱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成熟,各领域科学家们正基于小型化质谱技术积极发展现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案,为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控制、精准医疗、床旁诊断等提供即时检测方案。清谱科技于2017年成功推出第一代商品化小型质谱分析系统Mini β,2021年推出新一代产品便携式质谱分析系统Cell,进一步实现了高性能,更轻便的技术突破,为发展现场快速检测方案提供了优异的质谱仪器和技术开发平台。清谱科技小型质谱产品已经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
  •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在小型便携式质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在小型便携式质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将小型便携式质谱与毛细管内微萃取、功能化核酸适配体探针、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原位电离等技术集成融合,实现了目标待测物的原位识别、高效萃取、亲和富集和快速检测。相关研究工作已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Green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毛细管内动态转移富集和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性分析策略,集成了毛细管内核酸适配体功能化分散磁性固相微萃取、纳升电喷雾电离以及小型便携式质谱等技术,通过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对目标待测物进行高选择性捕获,并利用磁力驱动在毛细管内不同溶液相间实现动态转移富集,同时借助电荷反转反应,实现了对目标待测物的高灵敏度质谱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4, 485: 149997;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3)和《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170: 117424;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3.1)。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李林森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2.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与质量标签信号放大策略的超灵敏多重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利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和质量标签技术,构建了一种由核酸适配体修饰、有机小分子标记的新型质谱探针,实现了对目标待测物的特异性识别、高效标记及信号放大功能。结合纳升电喷雾电离和小型便携式质谱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小体积微量样品的质谱分析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方法在样品体积、溶剂用量、能量消耗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24, 249: 116010;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2.6)和《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170: 117412;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3.1)。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张莹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3.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基质辅助离子化与电荷反转反应的绿色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秉持绿色分析化学理念,集成了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基质辅助离子化和电荷反转反应等技术,采用小型便携式质谱实现了对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绿色分析检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响应增强了2个数量级,显著提升了检测灵敏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reen Chemistry》(2024, 26: 1542-1550;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8)。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郭项雨副研究员,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4.基于差分离子淌度“后离子化分离”和实时直接分析质谱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研究团队将差分离子淌度“后离子化分离”与实时直接分析质谱集成融合,并应用于玩具质量安全快速筛查检测。这一技术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对目标待测物分离能力上的不足,在1分钟内实现了布绒玩具、儿童泡泡水、手指画颜料等玩具产品中11种初级芳香胺同分异构体的快速分离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96: 265-271;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4)。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闫萌萌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
  • 2021年食品所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成分含量低、风险因素多变,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面对新挑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所张峰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在食品安全可视化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液相色谱等传统检测技术可获得食品中有害物的平均含量,却无法获得其空间分布信息,无法实现可视化。光学成像和显微成像等传统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低、灵敏度低、干扰高,难以准确定量。团队应用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获得食品组织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及原位含量信息,创建新型“暴露曲线”模型,揭示了食品内源性有害物的代谢变化规律,实现了食品外源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评价。图1 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图及“暴露曲线”模型 在食品安全高灵敏检测方向,团队在检测新材料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物含量低,需要高效的富集净化材料实现高灵敏检测,但传统吸附材料制备条件苛刻、吸附容量低,难以实现有效富集与净化。团队在70 ℃温和条件下研制出新型磁性多孔有机材料Fe3O4@COF (BAPTPDA-Dt)、Fe3O4@TAPB-Tp和Fe3O4@PDA@UPOPs,键合了脲类等多种官能团,赋予其丰富的疏水性及亲水性,使其吸附能力大大提升。其中,新材料Fe3O4@TAPB-Tp用于牛奶中玉米赤霉烯酮富集净化,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定量限可达0.012 μg/kg,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 5009.209-2016)规定的方法定量限4 μg/kg相比,灵敏度提高了数百倍。这些新材料实现了制备条件温和、吸附容量高等技术突破,检测灵敏度从ppb向ppt级跨越,实现食品中多种痕量有害物的高灵敏检测。图2 Fe3O4@TAPB-Tp材料合成路线(A)和检测流程(B)图 在食品安全实时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关键元件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目前对食品安全检测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光谱技术能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结构信息少,难以满足准确定性定量要求。传统敞开式电喷雾离子源质谱可直接进样并定量分析,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其选择性不足、灵敏度低,难以应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分析。团队将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相结合,研发出一系列分离、电离一体化高选择性敞开式质谱离子源,明显提高了其选择性。其中将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集成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用于蜜蜂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检测速度≤1分钟,方法定量限可达0.3 μg/kg,与《蜂蜜中16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18932.17-2003)制定的方法定量限2.0 μg/kg相比,灵敏度提高近10倍,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十秒,检测灵敏度从ppb向sub-ppb级跨越,实现了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实时、灵敏检测。图3 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流程图图4 所研发的新型敞开式质谱离子源 在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方向,团队将食品组学拓展到未知风险判定新领域。食品安全的未知风险因子判定非常困难,几乎没有成熟技术。团队将智能质谱手术刀与组学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新型全息鉴别技术,获得反复冻融肉和过度加热肉的特征标志物,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秒钟,实现了过度加工食品中风险因子的高效判别。图5 新型全息鉴别技术流程图综上,2021年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系列突破。研发了新型富集材料3种;申请发明专利24件,其中授权6件;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3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5项;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2 个;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论文24篇,包括SCI Ⅰ区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IF = 6.986)、《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 = 8.071)、《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 = 5.279)等。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快速、智能、可视化 —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峰
    仪器信息网讯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向主要有哪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又有哪些新方向? BCEIA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张峰仪器信息网:今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高峰论坛的主题为“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请您谈谈,您心目中的“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是怎样的?在如今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张峰: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时代下,我们要严格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通过发展新技术,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体系。所谓的绿色食品安全,首先要做到源头“绿色”,即食品的种/养殖环境应保证生态友好;另外,从全产业链来讲,不管从种/养殖到加工流通,还是最后到餐桌,都要实现绿色的目标。除了生产流通环节外,监管检测方面也应达到绿色要求。检测过程应尽量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实现技术的绿色化、检测环境的友好化。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技术安全,从而真正落实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未来发展,会聚焦智慧监管、事前监管,实现食品监管的关口前移,形成全链条集约化、智能化、快速精准化的监管模式。同时,加强冷链食品储运过程风险监测和防控,完成非食用物质名录的制定,加强对特殊食品的监管。仪器信息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科学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未来,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检测技术应当朝哪些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贴近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张峰:近几年分析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基础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被应用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方面。首先,在智能化方面。目前食品生产、检测、风险分析技术已经逐渐智能化,未来食品安全检测将继续在这方面深入延伸。例如,在了解所有生产产品的基本数据基础上,可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无论是哪个产地食品,通过数据库即可判断它的基质组成、脂肪和糖等成分含量信息,这样在开发检测方法时,就可以智能推荐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等,从而实现标准化。第二个方面是可视化。目前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大部分利用各种光谱、色谱、质谱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得到的检测数据往往非常枯燥,不能直观地反映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具体分布和含量变化情况。而目前的一些成像技术,如光学成像技术、光谱成像技术等,可以得到可视化的检测数据。尤其是最近迅猛发展的质谱成像技术,可以让检测变得更直观。例如,在检测动物性产品时,通过质谱成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各个部位的成分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另外,快检和现场检测技术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采购时都希望能买到安心、放心的食品。这就需要在农贸市场、超市、田间等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第一时间把风险遏制住。因此,一些快检技术如胶体金技术、拉曼技术、小型质谱技术、各种便携光谱技术等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这些技术可能需要和一些基础数据库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的做出判定。此外,组学技术应用到食品风险分析,特别是未知风险的判定以及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也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大的发展方向。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当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相关前沿热点问题有哪些?基于此,您团队聚焦了哪些研究方向?取得了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张峰:首先是快速检测技术。目前我们团队在做一些快检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快速、高选择性的质谱离子源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并在国内外发表了文章,且申请了专利。该成果主要是将免疫、分子印迹等一些选择性技术和一些新材料集成到离子源基板上,从而提升质谱离子源的选择性。这等于将分离过程集成到离子源上,而前端不再需要色谱,从而实现质谱直接进样的快速检测。第二方面是关于未知风险的侦查工作,这也是目前很重要的命题之一。我们知道,化学性食品风险物质,仅有CAS标号的就已经超过1.4亿个,而纳入监管目录的只有2000多种,且新的化学有害物质每天都在增长,这些物质可能以各种方式污染食品,比如环境污染,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故意添加等。然而这些物质如何被发现则是个重大命题。我们团队以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为研究对象,按照结构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它们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和总结,得出同类物质质谱裂解的独特规律,并筛选出特征离子碎片作为该类化合物的标志物。以此实现对实际样品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同类新风险物质的快速精准侦查。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中。成果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第三方面主要是食品组学的研究,组学技术不仅能用于产地和品种的真伪识别,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虽然这种风险判定可能比较复杂,但利用组学技术可以尽可能多的得到产品的信息,然后通过PCA或其他化学计量学技术找到特征标志物,从而反映它在加工过程当中出现的新风险。详细内容见:
  • 2021年中国检科院食品所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成分含量低、风险因素多变,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面对新挑战,我院食品所张峰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在食品安全可视化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液相色谱等传统检测技术可获得食品中有害物的平均含量,却无法获得其空间分布信息,无法实现可视化。光学成像和显微成像等传统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低、灵敏度低、干扰高,难以准确定量。团队应用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获得食品组织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及原位含量信息,创建新型“暴露曲线”模型,揭示了食品内源性有害物的代谢变化规律,实现了食品外源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评价。图1 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图及“暴露曲线”模型  在食品安全高灵敏检测方向,团队在检测新材料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物含量低,需要高效的富集净化材料实现高灵敏检测,但传统吸附材料制备条件苛刻、吸附容量低,难以实现有效富集与净化。团队在70 ℃温和条件下研制出新型磁性多孔有机材料Fe3O4@COF(BAPTPDA-Dt),Fe3O4@TAPB-Tp和Fe3O4@PDA@UPOPs,键合了脲类等多种官能团,赋予其丰富的疏水性及亲水性,使其吸附能力大大提升。其中,新材料Fe3O4@TAPB-Tp用于牛奶中玉米赤霉烯酮富集净化,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定量限可达0.012µg/kg,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5009.209-2016)规定的方法定量限4 µg/kg相比,灵敏度提高了数百倍。这些新材料实现了制备条件温和、吸附容量高等技术突破,检测灵敏度从ppb向ppt级跨越,实现食品中多种痕量有害物的高灵敏检测。图2 Fe3O4@TAPB-Tp材料合成路线(A)和检测流程(B)图  在食品安全实时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关键元件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目前对食品安全检测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光谱技术能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结构信息少,难以满足准确定性定量要求。传统敞开式电喷雾离子源质谱可直接进样并定量分析,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其选择性不足、灵敏度低,难以应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分析。团队将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相结合,研发出一系列分离、电离一体化高选择性敞开式质谱离子源,明显提高了其选择性。其中将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集成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用于蜜蜂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检测速度≤1分钟,方法定量限可达0.3 µg/kg,与《蜂蜜中16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18932.17-2003)制定的方法定量限2.0 µg/kg相比,灵敏度提高近10倍,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十秒,检测灵敏度从ppb向sub-ppb级跨越,实现了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实时、灵敏检测。图3 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流程图图4 所研发的新型敞开式质谱离子源  在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方向,团队将食品组学拓展到未知风险判定新领域。食品安全的未知风险因子判定非常困难,几乎没有成熟技术。团队将智能质谱手术刀与组学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新型全息鉴别技术,获得反复冻融肉和过度加热肉的特征标志物,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秒钟,实现了过度加工食品中风险因子的高效判别。图5 新型全息鉴别技术流程图  2021年中国检科院食品所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系列突破。研发了新型富集材料3种 申请发明专利24件,其中授权6件 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3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5项 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2 个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论文24篇,包括SCI Ⅰ区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IF = 6.986)、《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 = 8.071)、《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Food Chemistry》(IF = 5.279)等。
  • 食品快检护航“舌尖上的安全”——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邹明强
    邹明强,1986年参加工作并入职于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自此与“食品安全快检”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期间,曾多次荣获北京市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制定国际标准2项、获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谈到与快检技术结缘,邹明强说,他的博士论文课题便是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中关于快检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的子课题。其研究成果农药残毒测定仪及试剂包后来得到产业化,由长春吉大小天鹅转化成产品,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2004年以“引进人才”方式调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后,快检技术研究兴趣越发浓厚,逐渐涉猎了数字微流控芯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微纳生物传感等前沿快检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食品快检不仅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补充,也可以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越发坚定了他从事食品快检研究的决心。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这位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领域首席专家邹明强,并与其探讨了食品快检在用户需求转变下的发展方向,以及他在自身研究领域的不断突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首席专家、研究员邹明强食品快检如何成为食品检测市场主力军?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快速便捷的快检市场逐渐扩大,但与法定的常规检测相比,其规模仍然较小。那么,如何推动食品快检市场的发展,使其成为食品检测市场的主力军呢?作为快检领域的一名老兵,邹明强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关注用户需求是最重要的。“在食品快检市场中,用户主要分为两大类: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为保障自身质量控制的需要,有主动进行自我产品检测的内在需求,通常是监管越严,自检的需求越旺盛。”企业最关注的是仪器准确性,由于现在快检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产品的快检准确率也有所差别。“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建立一些快检产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认证等机制,对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全程分析时间等进行实测,以此来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采购快检设备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则主要为海关、市场监管等领域有支撑官方执法的机构。邹明强介绍,快检设备在这些机构应用受限主要的因素主要是标准问题,尤其是官方能认可作为检测依据的国标或者行标。原则上,有了这两类标准,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机构就可将快检项目纳入检测能力范围。但实际上,目前即使有了这两类标准,在进行检测能力扩项评审时,也很难通过。邹明强明确指出,快检市场还需要国家和企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真正做到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民生。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快检厂商如何应对?自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肯定并支持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法律地位后,随着相关法规、产业政策支持,食品安全快检产品被大量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抽样,政府采购需求迎来增长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老牌快检仪器厂商面临着转型难题。“在早些时候,政府部门采购大量的快检产品,各地级市积极响应建立快检实验室、配备快检箱及常用快检试剂盒等。那时候许多公司把握住了政策红利,产值翻了好几番。” 邹明强认为,在我国食品加工规模化、集中度较低的背景下,快速、简单、便携的快检产品在政府监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对食品快检产品的采购有所减少,但政府监管部门对快速检测的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扩张潜力。“政府的需求也在逐渐转变,从之前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邹明强坦言,企业就像斜坡上的滚珠,不进则退,各快检厂商需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公司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仅销售快检仪器,更成为检测服务提供者,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他提到,这些公司积极承担国家、地方科研项目,并参与奥运会、峰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从他们的成功也能看到,企业需要紧跟政府的需求变化,积极转型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应用需求愈加多元化,快检产品该如何升级?随着用户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如何推动快检产品的升级,是整个食品安全快检行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邹明强强调,快检产品应不断适应应用场景需求,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检测自动化、信息化,检测仪器也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他介绍到,目前许多快检产品从提高用户体验来满足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比如很多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数据库,扫一下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检验结果自动读取、上传,以及在线数据库实时更新,真正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目标,满足食品监管和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地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并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此外,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对快检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深入的应用领域。对此,许多厂商相继开发相关产品以应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以前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快检产品,现在也逐渐被应用于大气、污水等环境领域。”邹明强谈到,近几年国内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研发投入的加大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使行业内涌现出几家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有一些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说,对于厂商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快速检测技术,以确保检测性能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增强竞争力。”仪器验证评价助力提升国产仪器质量多年来,邹明强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快检技术发展,为了推进国产快检设备质量提升、提升用户对国产仪器的认可度,邹明强和他的团队从“十二五”开始即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参与了快检仪器及其评价相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北京科委支持的《市场监管典型国产科学仪器验评与推广》项目。期间,输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干式化学分析仪性能评价通则》等系列仪器验证与评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提到仪器验评,邹明强也分享了这些年团队在快检仪器验评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他认为,制定仪器验证评价标准,首先做好标准体系,对于仪器类的标准,应该先有总体的通则类标准,再针对不同的专业仪器设备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做好这类标准,需要系统梳理好有关仪器的功能、性能等核心关键指标,就这些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再制定可操作的验证评价方法。“例如,我们在《分析仪器验证与评价通则》中,规定了分析仪器验证与评价的总则、通用要求、验证与验评方法、评分规则、验证与评价结果表述,这样才能为仪器的客观验证与公正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操规范指导。”目前,邹明强团队已经为多台优秀的国产仪器进行了验证评价,并帮助这些产品打开了市场销量。值得一提的是,邹明强团队也为仪器信息网“国产好仪器”评选工作提供了诸多助力。同时,作为“国产好仪器”支持单位,其验证评价合格的仪器更是可直接收录“国产好仪器”名录。相信未来经过双方的强强联手,将共同推动科学仪器的国产替代!后记:近日,邹明强主持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生物分解塑料检测与绿色认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立项批复。提到该项目的成功申报,邹明强笑称自己是“机缘巧合”之下冲出的一匹“黑马”。“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申报的团队一共有9家,其中不乏有院士团队和准备多年的科研院所。这个项目需要有仪器装备、实验室分析方法、多种原理的快检方法、产品认证、标准物质、标准制定、体外毒理学等等多方面的研究经验,我发现这每一块内容,我都做过。经过网评和现场答辩,也慢慢突显出我们的优势。” 所谓的“机缘巧合”不过是厚积薄发,项目的成功申报,也离不开邹明强多年在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领域的钻研。
  • 第六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公示 仪器相关专家有7位
    p   1月24日,中国科协科普部发布通知,对中国科协第六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单进行公示。 /p p   公示内容显示,根据《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2018年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科协普函综字〔2018〕64号)要求,经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推荐,中国科协认真研究,拟继续聘任戴兰宏等35名同志、新聘任陈云峰等144名同志为第六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期3年。公示期为2019年1月24日——1月30日。 /p p   值得注意的是,179名专家中,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推荐的专家有7名,包括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杨培强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64f2064b-dafb-48c9-8eb6-2795569c67fa.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853513c-4839-4794-b9d3-2016138bbed1.jpg" title=" 22.jpg" alt=" 22.jpg" / /p p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1/attachment/804218bd-47f3-4f61-a80e-e402f7c0019b.pdf" title="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单.pdf" style=" line-height: 16px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strong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单.pdf /strong /a /p p br/ /p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吹响监测科研冲锋号——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p   近日, stron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strong 会议由党委书记陈善荣同志主持,全体班子成员和全站干部职工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e0e4b86-b19d-4d8a-af74-0a486e995997.jpg" title=" 首席科学家团队.jpg" / /p p   柏仇勇站长分别与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标准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业耀、大气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健军和水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团队首席专家孙宗光签订团队聘任合同。站领导班子为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专家颁发了聘书。王业耀、李健军、孙宗光分别代表本团队介绍了团队建设方案,金小伟、嵇晓燕和朱莉莉分别代表三个团队的专家和成员做了表态发言。 strong 至此,以首席科学家团队建立为标志,再次吹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05cc1e0-ed0f-4c1a-89ab-13459e903dd7.jpg" title=" 签约仪式.jpg" / /p p   签约大会上,首先由魏复盛院士结合自己的亲身工作和科研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是选好人生路。 /span 选择了做学问就要耐得住科研的寂寞,坚守住工匠精神。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span 对待自己的事业,要像对待恋人一样,时刻惦记着、关心着它,全心全意为它付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是多干实事不吃亏。 /span 吃苦磨练是人生财富,可以增长才干和经验。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合作精神和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尤为重要。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是搞科学要讲科学, /span 坚持实事求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五是活到老、学到老 /span ,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保持终身学习。魏院士的报告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课, strong 对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并发扬总站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8cb5f91-0131-4ed2-bf58-4307a9fbc987.jpg" title=" 魏复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1ed1674-779a-4779-b76b-26449adcf4bf.jpg" title=" 科学家.jpg" width=" 444" height=" 33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44px height: 331px " / /p p   柏仇勇站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明确提出:一是本次签约会吹响了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各首席科学家团队的建设目标就是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全站干部职工做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就是成就事业发展,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监测工作。三是要努力实现科研、工作双丰收,在“抓基础、强实力、树权威、创品牌”上大见成效。 /p p   最后,柏仇勇站长首次向全站干部职工正式宣布了 strong “科学、创新、奉献、卓越”的总站精神。 /strong /p p br/ /p
  • 关于中国颗粒学会开展“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的通知
    为加强决策咨询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集思汇智资政、高质量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根据科协办函智字〔2022〕49号文件要求,中国颗粒学会现开展“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立专家团队的工作原则(一)需求导向。聚焦国家战略重点、科技前沿以及行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凝聚专家团队,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要求,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二)突出优势。充分发挥学会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组织优势,完善决策咨询专家组织动员机制和协同交融机制,畅通集思汇智渠道,汇聚跨学科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三)以咨促建。建立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工作,坚持先试后推、稳步发展,坚持因会制宜、宁缺毋滥、发挥特色,重在发挥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作用,重在示范先导,重在提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能力水平。二、建立专家团队的基本要求(一)团队建设。学会是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主体。(二)团队名称。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的名称,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须冠以全国学会的名称、专业领域等。如,“中国xx学会xx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等。(三)专家遴选。一般采取“同行评议、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决策咨询专家。每个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可设不超过2名首席专家。每个专家团队一般为10-20名。决策咨询专家经全国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以上组织审核。其专家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备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学术水平或专业技能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首席专家应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较高威望和广泛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判断能力、跨学科领域理解能力、学科发展引领能力。3.热心和熟悉决策咨询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能够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开展决策咨询工作。4.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够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引领同行科技工作者及所在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健康状况良好,具备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四)首席专家。首席专家须经学会理事长或秘书长办公会等正式程序审核,并向中国科协推荐。中国科协复核后,将以合适方式适时颁发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聘书,聘期3年。三、专家团队的职责和任务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如下:(一)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结合学科(专业、领域、行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承担和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二)积极开展决策咨询交流活动。结合学科(专业、领域、行业)领衔举办或参与决策咨询活动,以专题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国性、创新性、示范性决策咨询交流活动。(三)发布决策咨询报告。广泛汇聚学科、领域、行业、产业、区域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以及业界思想观点,面向学科前沿、面向行业发展、面向区域发展,编制发布业界(区域)智库报告,加强专业化智库建设。(四)积极推动和拓展决策咨询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学会或相关学科决策咨询工作计划的制定,加强与专家团队成员所在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联合共建。四、关于申报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试点的有关事项2022年,中国科协将遴选一批全国学会开展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试点,拟择优稳定支持,着力打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高端科技智库。有关申报事项如下:(一)学会目前可申报建设的专家团队名额暂限不超过3个。(二)申报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项目。中国科协拟对完成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组建、并能提出决策咨询立项选题的全国学会,优先安排资助项目。须以专家团队名义填写《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项目申报书》,具体项目内容由专家团队围绕战略重点、科技前沿,或行业、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确定,每个专家团队申报项目不超过1项。中国科协将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予以资助。凡有意组建“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并申报《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项目》的牵头组建人请于4月13日前尽快与学会联系!联系人:王体壮 电 话:010-62647657 18514789180 中国颗粒学会2022年04月09日
  • 专家解读:新冠病毒疫苗,该打还是不打?
    从2020年12月15日开始,我国多地开始对九类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次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目前,已经累计接种1200多万剂次。在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要不要接种,什么疫苗更好,是不是安全、会不会产生抗体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走访了疫苗接种现场,也采访了相关专家。近期,我国疫情呈现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与之前相比,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病毒疫苗,该打还是不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目前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我们还没有看到整个疫情出现拐点。从人类历史上战胜重大传染病看到的经验,如果完全依靠自然免疫,那就是靠大量人员的死亡作为代价,从现代科学来讲真正战胜传染病最终极的武器就是疫苗。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程度分为11个等级,最低等级是0级,就是不会感染,再往下是无症状感染者,再往下是有症状,再往下就需要住院了,再往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重症,最后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死亡。接种这支疫苗如果能防止死亡,防止出现重症,防止出现住院,那这个疫苗是不是就值得去接种呢?与普通药品相比,疫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面对群体的,如果仅仅是个别人接种,作用是有限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疫苗的作用主要是建立群体性免疫屏障。没有建立免疫屏障的话,还会散在发生,或者说再流行的话,大家采取的防护措施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好比说要消除麻疹,那么人群当中免疫力要达到90%到95%,这个疾病流行就被阻断了。关于新冠现在各国都在做研究,将来如果要控制它,人群比例也得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才能阻断它流行。现在有一个大概的数据,大概是在50%到70%。50%到70%,意味着人群中50%到70%的人对病毒有免疫力,建立起免疫屏障,才可能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而免疫屏障的建立是有前提的。人群大范围都接种上了这个疫苗的话,那么这个群体免疫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之后疾病的流行可能就减缓下来,或者说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它的传播可能就会停止下来。很多人对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抗体持续多久等等问题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有的接种者甚至在接种疫苗后到医院检测抗体。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抗体问题,接种疫苗后,抗体是否是唯一的保护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抗体不是唯一保护因素,还有免疫记忆,还有细胞免疫,其实接种完疫苗之后,整个保护机制是综合的,不是单纯的抗体在起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会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会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就算抗体降低甚至消失,也不能简单地判定疫苗失去保护力。疫苗是否绝对安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我想纠正一种观点,就是认为疫苗百分之百安全。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为个体差异存在一些异常反应,特别是由于个体原因存在一些严重异常反应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在中国疾控中心,设有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报告疑似不良反应发生数、诊断数、诊断分类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根据现在对新冠病毒疫苗监测的情况来看,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六,严重的异常反应是百万分之一,从这两个指标来看,跟过去用过的上市疫苗比较,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虽然短,但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严格按照程序完成的,专家认为,因为上市快就对疫苗存有疑问,没有任何必要。疫苗需要打几针?怎么打?打完后能不能摘口罩?据了解,新冠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先接种新冠疫苗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品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等相关人员,水、电、暖、煤、气等相关人员,以及物流、养老、环卫、殡葬等相关人员。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在人群免疫屏障未建立前,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此外,新冠疫苗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 原安捷伦质谱专家加盟聚光 任首席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获悉,原安捷伦质谱专家李刚强于2013年6月加盟国内上市仪器公司聚光科技,任科学仪器首席科学家。同时李刚强还入选了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   李刚强1995年加入惠普公司(安捷伦科技前身),在安捷伦工作18年,先后任职于惠普研究院生命科学部、安捷伦研究院分子检测部,他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光学系统的理论及其在质谱仪器上的应用,高性能质谱学仪器的研制和在化学与生物分析上的应用。   李刚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1988年至1991年在西德吉森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撰稿:杨娟)
  • 会议预告:2023年2月博医康全国专家级冻干研讨会
    2023年博医康全国专家级冻干研讨会,将于2月18日在成都举行。诚邀全国制药、医疗、生物基因工程、科研领域专家、学者、资深研发人员及生产人员莅临参加。研讨会主题:冻干技术开发在医药应用领域的深入研讨研讨会主要内容:发布冻干在生物制药、IVD试剂等方面最新应用开发技术。涵盖医药领域冻干技术开发难点及对应解决措施。研讨会特色:以应用领域冻干技术开发专题进行冻干相关新技术分析。参会理由:丰富的行业冻干设计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由博医康冻干工艺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叶明徽先生携冻干实验室高级研究员陈宥霖奉献精彩纷呈的技术分享。参会单位均获赠价值八千元的冻干溶液配方开发服务包。讲师介绍:叶明徽先生是博医康冻干实验室创始人,博医康冻干工艺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拥有20年冻干工艺研究经验。叶明徽先生多次参加国家医药重大科研项目,并负责冻干技术部分,在生物医药制药及IVD冻干领域有深入研究。陈宥霖先生擅长POCT试剂开发,对多联检分子检测项目有十多年的开发经验,尤其精通LAMP试剂开发。会议内容预告:1、以实战为主、理论为辅,偏向实际案例。2、冻干开发常见问题解析,包括保护剂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3、配方筛选机制: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的科学设计如何展开。4、冻干实例专场-脂质体药物冻干技术开发与POCT冻干技术开发。参会费用:3000元/人。时间:2023年2月18号会议地点: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一段978号3栋2单元(魅城凯冠酒店)
  • 著名质谱专家王融教授加盟品生医疗担任首席科学家
    近日,品生医疗正式宣布,海归科学家、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终身教授、全球知名多组学专家王融教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将全面负责品生医疗在质谱与多组学领域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致力于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推动品生医疗继续深耕创新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及临床转化,为造福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品生医疗首席科学家王融教授  王融教授是全球著名的多组学专家,在该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研究与临床转化经验。1982年,王融教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工作,由此开启了他的质谱生涯。其后,王融教授赴美留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洛克菲勒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在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获任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终身教授,兼任结构和化学生物学系教授。曾任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主席的他在2016年12月正式回国,后任职华大基因质谱首席技术官。  王融教授深耕质谱与多组学前沿研究数十年,创新研究硕果累累,享誉国际,其代表性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Genetics、Neuron、JBC、PNA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被引用23,000余次(h-index 68)。  王融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多组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近年来,王融教授重点在心脑血管病、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领域进行多组学的研究及转化工作。基于其卓越的学术成果,王融教授一直是美国健康卫生院(NIH),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RGC)和中国科技部(973项目)的评审专家。  当前,全球已经掀起多组学研究浪潮。以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为代表的多组学能够展现病理表现背后的分子变化,从整体上揭示生物体功能,带来解答生命问题的新思路,通过质谱平台向多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发力,已经是临床质谱新途径。特别是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慢病的早诊早筛上,质谱多组学正在展现潜力。  对于此次新的职业转型,王融教授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在高校从事质谱与组学的基础研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高端技术转化为老百姓可用、易用的临床应用。品生医疗在多组学研究、质谱硬件、检测试剂和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域均有完善布局,尤其在组学研究领域,品生医疗拥有多年积累,其临床研究及转化成果领跑同行。在硬件领域,品生医疗也是唯一一家参研‘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国产质谱研发的企业。瞄准国际前沿技术、聚焦民生健康问题、追求卓越、敢为人先,这些独特的企业文化气质都深深吸引着我。我也希望贡献一份力量,未来与品生医疗一起,推动组学技术快速转化为临床可用的精准诊疗产品,真正实现品生医疗企业愿景——让每个人都受益于精准诊疗。”  品生医疗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成晓亮博士表示:“热烈欢迎王融教授加入品生医疗。王融教授是全球顶尖的质谱及多组学研究科学家,其在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上的科学精神、丰富经验与卓越领导力将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推进多组学创新应用的临床转化。在品生医疗国际化战略拓展的重要发展节点,相信王融教授的加入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助力,打造更多的造福民生健康的应用,进一步践行‘让生命更有品质’的企业使命。”仪器信息网曾专访过王融教授,详情请点击:(王融:让质谱技术服务于民生)
  • 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组织申报2021年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任务
    各有关单位: 按照农业农村部农业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部署,2021年兽药残留、耐药性标准制修订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做好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单位 (一)申报单位须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资质,一类事业单位不能单独申报项目。 (二)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单位)应具备承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专业背景、能力和科研基础,对拟申报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确保并督促项目承担人按经费预算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标准起草并提交研究结果。 (三)如联合申报,应符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并明确各单位任务分工、首席专家、主要起草人员等,各申报单位均需在申报书中盖章。 (四)实行黑名单制度,对于近年来承担项目较多但未按期完成或完成质量差的单位将予以限制。 二、项目首席专家应具有副高级或以上职称,熟悉GB/T1.1-2020等标准制修订相关要求和标准制修订工作经验,并对项目的完成、进度、质量等负责。 三、各申报单位要围绕本通知标准制修订任务(见附件1)及其主要技术要点认真编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 四、请务必于2021年3月10日前将申报书扫描件发送至我办,以便组织集中审查、上报,过时将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玉洁 电话:010—62103930 邮箱:syclyny@163.com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3月2日(来源: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 “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专家开始推荐
    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经研究,拟建立“2011计划”评审专家库。现请各单位协助推荐评审专家,有关具体要求如下:   一、 推荐专家的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操守,学风严谨,办事公正,坚持原则,责任心强,为人公正,精力充沛。   2.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战略科学家 或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   3.在本专业有较深的造诣,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   4.具有教授或同等专业技术职称以上。   5.对协同创新有较深认识和了解,能够对自己所从事领域的情况提供独立、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二、 推荐专家的范围   国家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战略科学家、知名学术专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等。   重点推荐:两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973咨询组成员及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组成员及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专项委员或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及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委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入选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省级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省级社科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负责人,中央和地方党校负责人,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研机构负责人,科研院所负责人,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与管理负责人,行业产业协会与学会知名专家,央企所属研究、咨询机构知名专家,地方科学院、社科院负责人,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经济工作的管理专家以及海内外知名学术、管理专家等。   三、 推荐单位要求   1. 推荐专家人数不限,其中,推荐本单位专家不超过推荐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 优先推荐行业、企业等领域专家。推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应以本地区为主。   3.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专家推荐由直属高校负责组织,其他部门高校的专家推荐由主管部门教育司(局)协助组织,地方高校的专家推荐由地方教育厅(委)协助组织。   四、 推荐程序   1.请各单位协助通知专家下载并填写《2011计划评审专家推荐表》(见附件1)。   2.请各单位协助收集、整理《2011计划评审专家推荐表》,并填写《2011计划专家汇总表》(见附件2),于2012年8月24日之前发送到邮箱2011jh@moe.edu.cn。过期将视为不推荐。   3.专家推荐表的命名规范为“专家姓名-专家单位”,专家汇总表和专家推荐表压缩打包后命名为“推荐单位名称(部门、地方)”,邮件标题命名为“推荐单位名称(部门、地方)”。   4.请各单位同时将报送的专家推荐表纸质版审核盖章后,连同汇总表纸质版(加盖公章)邮寄到教育部科技司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送,其他部门高校由所属主管部门协助报送,地方高校由所属教育厅(局)协助报送。   5.上述材料可通过http://www.dost.moe.gov.cn/2011/下载。   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   邮 编:100086   联 系 人:冯海燕 明炬   联系电话:010-66096519   附件:   1.2011计划评审专家推荐表   2.专家汇总表
  • 下周,超200位重量级专家/用户将出席ACCSI2024!(附名单)
    4月17-19日,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期盼已久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4)将拉开帷幕。15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共襄科学仪器产业盛举,论剑巅峰,共谋未来发展大计!  本届年会将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共设1个大会主会场,1个高峰论坛,13个平行分论坛,聚焦质谱/光谱/无损等热门仪器技术,追踪检验检测/新材料/生命科学等热点行业应用,探讨采购/渠道/人才/投融资等行业共性问题,打造一场精彩纷呈的产业盛宴。  ACCSI2024召开在即,已有超过200位重量级专家/用户代表即将出席本次盛会,带来精彩分享与独到见解。ACCSI2024官网日程中已更新的专家/用户名单如下:确定出席ACCSI2024的专家/用户代表(按ACCSI2024官网日程排序)姓名单位/职位褚君浩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君吉林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名誉副理事长刘成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闫成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荣誉理事长徐广通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席专家周骏贵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院长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常亮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杨磊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 执行副院长范国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技术总监周鸣飞复旦大学 教授陈大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丁传凡宁波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院长陈池来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心主任/研究员国新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张益江苏艾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程恳西交利物浦大学 助理教授肖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研究员/标准四室主任张新星南开大学 化学学院杰出教授周晓煜清华大学 副教授包雷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 执行副会长程斌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员/副主任蒋复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分析表征中心经理张吉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陆宏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聂俊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董事长马富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赖李龙半导体公司 资深专家沈雪玲国联汽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事业部 副总经理尹昌娜盛虹(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科研平台部经理朱晓群北京化工大学 副教授申富强上海骐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曹元和骋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鞠晶北京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梁学正浙江优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孙俊良北京大学 教授,中国晶体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朱晓东浙江优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褚小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 院长/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杨宗银浙江大学 研究员傅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陈舟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邵学广南开大学 教授栾小丽江南大学 教授,院长黄文倩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张翼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高级工程师袁旭军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 副会长宋明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苏州国科医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方诩山东大学教授 /山东恒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奇清华大学 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蛋白质制备与鉴定平台主管/高级工程师边玮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席鹏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潘雷霆南开大学教授 /宁波纳微成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魏勋斌北京大学副院长、教授 王文会清华大学 副教授叶安培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 / 北京雅谱光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杨鹏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孙正龙深圳湾实验室 生物影像平台主管(资深技术专家)/博士徐晓雪首都医科大学 副主任技师张蕾厦门大学 实验中心副主任熊缨上海科技大学 分子细胞平台主任姜民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影像平台主任/博士王策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 研究员方三华浙江大学医学院 公共技术平台执行副主任/博士俞珺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谭莉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蔡文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高级工程师苏黎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细胞分析室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晓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子影像平台主管(资深技术专家)/博士苏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南海分部流式平台主管技师孙菲菲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健康学院 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博士吴航军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 执行副主任/博士原丽华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刘春春清华大学 细胞功能分析平台主管(资深技术专家)/博士房中则天津医科大学 教授樊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黄继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骏贵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院长陈璐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晓旻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维涛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华上海程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达虎建科股份新经济集团常安城市公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曾啸虎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副总裁,建筑工程及工业服务事业部总裁张亮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傅斌友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技术专家/博士夏波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 副总裁贾梦虹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陆欣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消费品事业部 销售运营总监于莉莉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事业部总经理朱雨田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主任/高级工程师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名誉副理事长耿旭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平建峰浙江大学 教授李远清华大学 副教授卢宝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授吴立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郭行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姚叶锋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主任/研究员朱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张通安徽理工大学 副教授徐吉钊中国矿业大学 副教授赵新礼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讲师王永奎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质量技术室主任刘伯扬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曹文明益海嘉里研发中心 主任/研究员荆春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采购部负责人韩莉妲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心主任施超欧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硕士生导师王晓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采购总监周琦CCAA科学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检测分会副会长薄昱民国家认监委原总工程师/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 原副司长( 正司级)刘鑫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刘海锋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 总工程师/副研究员周连军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电工与国际产品线 项目经理陈海苏州市计量测试院 业务拓展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高红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标准信息研究发展部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张延军上海启迪漕河泾科技园 副总经理孔维恒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邓秋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认证事业部副部长邹明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首席专家霍洪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高级总监李全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 秘书长汪曣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舒婕苏州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刘虎威北京大学 教授李曙光北京市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中试基地 主任陈斌江苏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朱坚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研究员龚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婧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副部长李照磊江苏科技大学 教授牛童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高级厂商合作经理李盼盼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经理牟景瑞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总经理张晓鸿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总行医养行业战略客户部陈丽敏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高级副总裁刘金宏苏州无损检测协会 会长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研究员李明中国广核集团 首席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潘强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测试评价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附:全日程公布|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2024年4月17-19日苏州,一场专属科学仪器人的产业峰会,等您来~官网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4/扫码抢票联系方式:报告及参会报名: 17600646530 黄女士赞助及媒体合作: 13552834693 魏先生微信添加accsi2006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 (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
  • 我国著名食品专家杨公明教授逝世
    我国著名食品专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原院长、学科带头人杨公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2月17日1时3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5岁。   杨公明教授,男,中共党员,陕西省富平县人,1950年7月6日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机设计制造专业并留校任教,1978-198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93年留学法国,1994年获法国DSER文凭,1998年在法国ENSAM获机械与材料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法国Yonne新技术中心任研究员。2000年回国后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博导。2003年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学科带头人,2007年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杨公明教授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为人表率,厚德育人,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食品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中,成绩卓著,是我国&ldquo 食品质量与安全&rdquo 本科专业创始人之一及教材编写委员会主委,曾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曾获农业部属重点高校优秀教师、两次获法国&ldquo 企业特别奖&rdquo 、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特聘教授(黄河学者),省部级引进人才。   杨公明教授一直活跃在行业第一线。曾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首席专家、国家卫生部功能性食品评审专家、中国农学会及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学会理事、国家绿色食品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部农产品加工组专家、教育部评审专家,《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食品机械》等多家杂志编委,为食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对杨公明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杨公明教授的家属和亲友表示诚挚的慰问。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014年12月17日
  • 土壤修复专家探索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
    5月31日在京举行的“2012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上,约340名中国土壤专家及环保企业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复技术方案,探讨重金属治理的评估、控制和产业政策问题。   这是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后中国首次举办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大型学术研讨会,1月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给当地15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引发公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忧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说,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尚显不足 不同于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不能降解,与土壤分离难度大 重金属不仅污染农田,还可渗入地下水和地表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料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首席专家王琪举例说,中国有70余家铬盐生产企业,半数以上采用有钙焙烧工艺,产渣量可能数倍于铬盐产量,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2011年底至少有200万吨铬渣未得到有效处置。   土壤重金属修复指通过技术手段减低或固化受污土壤所含的汞、镉、铅、砷、铬等重金属。陈同斌团队研发的神奇植物蜈蚣草具超富集能力,可有效“吮吸”土壤中的砷,通过与甘蔗、桑树间作的方法,实现了土壤原地修复作业,并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收入。   与会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研究者也提出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解决办法,他们利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孔隙大的特点,将秸秆经改良后用于吸附土壤中的镉,实现“以废治废”。   王琪认为,土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重金属处理流程的规范还未在产业领域形成统一认识。“例如固化技术可将重金属固化在土壤中,但有些企业将之视作固体废料简单填埋,这可能会造成新的污染风险。”王琪说。   此外,论坛也吸引了众多环境修复技术企业参加,企业代表均表示土地修复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为期2天的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
  • 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到智云达公司进行食安快检调研
    近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专家一行14人,到智云达公司进行调研,并与公司领导就&ldquo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监(检)测技术和产品应用现状&rdquo 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军企业的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已开发出6大系列15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卫生、工商、质监、农业、食品生产及流通、个人家庭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智云达公司对个人家庭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次被CCTV、BBC、BTV、中国消费者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此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起&ldquo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监(检)测技术和产品应用现状&rdquo 调研,调研专家组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及分会的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研究人员等,均是国内仪器仪表及检测行业的资深专家,旨在加快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建设和研发,推进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国产化,提高食品安全快速技术检测能力。智云达作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被多方推荐为调研单位,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发展献智献力。   调研过程中,公司领导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及应用情况,客户、市场对快检产品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并请各位专家参观了目前正在建设的消费者体验中心。专家们饶有兴趣地提出了很多相关问题,也向公司领导推荐了可以考虑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最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秦雄文副秘书长总结,食品质量安全快检仪器设备应用现状和需求调研,架起了学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使得产学研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的建设、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
  • 高福等三位中国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获俄罗斯Gamaleya 奖章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7b459548-e569-4acb-b873-a2235e278d44.jpg" title=" f44d305ea4821c270aa70e.jpg" / /p p   3月29日,俄罗斯Gamaleya中心作为俄罗斯联邦最高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机构,向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侯云德院士和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授予“Gamaleya奖章”,该奖项的授予是俄罗斯传染病防控领域权威机构对中国传染病防控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专家在中国以及全球传染病防控领域所做贡献的肯定。颁奖活动于3月29日在首届中俄传染病研讨会上进行。 /p p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地坛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与18位来自俄罗斯的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了交流,分享了彼此在艾滋病、结核以及流感等传染病方面的防控经验和最新科研进展。 /p p   据了解,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疾控中心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积极推进与俄罗斯卫生合作对接,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p
  • 专家为马航失联客机乘客家属合法维权提出建议
    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搜寻工作仍在千方百计进行。由于马方已宣布飞机坠海,该航班的乘客家属如何理性、合法维权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此,熟悉航空法律事务的专家围绕家属如何根据相关法律启动索赔,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提出建议。 马航客机失联未明事故原因是否影响索赔?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子勤说,在马航失联事故原因未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启动索赔。根据目前情况看,事故调查报告出来可能得几年以后。 北京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塞军指出,按国际惯例,飞机失联后马来西亚方面应该成立一个事故调查委员会,对失联事故进行调查,最终宣布事故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受害者家属就可开始启动索赔程序。 周塞军认为,“目前既然马政府总理已经宣布飞机坠入印度洋,我理解也可以算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事故结论,因此可以启动索赔。” 索赔启动后如何进行? 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起淮介绍,作为承运人的马航,需要根据关于民用航空运输造成人身伤亡索赔的《蒙特利尔公约》,即《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来进行赔偿。因中国与马来西亚都是《蒙特利尔公约》的缔约国,因此本次航空事故适用该公约。 公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两步递进方式对旅客人身伤亡赔偿引进了无限责任的保护。周塞军指出,第一步即只要发生人身死亡事故,首先就要赔偿11.3万特别提款权。第二步是如果旅客的伤亡是承运人的过错导致的,承运人承担无限责任,由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赔偿判决。 但他指出,承运人如果能够证明事故发生不是它的过失或不当行为所致,以及承运人已经穷尽所有努力避免事故发生,就将影响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大小。 朱子勤认为,不管家属接不接受索赔,马航都应该提出一个索赔方案,包括赔偿数额。她说:“我们现在需要了解马航和保险公司的合同,这样马航的赔偿数额就会有一个依据,所以很关键。” 如何选择起诉地?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失事航班的出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均可为起诉地。张起淮介绍,马航失联航班的中国乘客家属,有权选择乘客经常居住地、旅行最终目的地、机票发售地、空运商所在地和空运商主要运营地进行起诉。据此,这次马航事故中,中国乘客家属可选择中国、马来西亚,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所在地美国或飞机发动机生产地英国,还可以在飞机可能失事的地方越南、澳大利亚起诉,但如果事故发生在公海就不好说。 张起淮指出,起诉地不同,赔偿标准也不一样。在选择诉讼地时应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诉讼的时间、成本,赔偿标准和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例如在美国起诉,赔偿标准会比较高,但诉讼时间长,一般要在3年以上,加上律师代理费,来回的机票费等各种成本,算下来,获赔的数额不见得比在中国起诉高。 专家们表示,虽然在美国起诉获赔数额可能较高,但被驳回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朱子勤介绍,马航事故很可能会被美国法院以不方便管辖为由驳回,根据以往情况看,约80%的类似起诉都被美国法院以此原则驳回。 专家们建议,首先用谈判的方式解决索赔问题,这样成本相对较低,如果家属对马航的赔偿方案不满意,可再对马航提起诉讼。
  • 博晖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先生受聘为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专家委员
    2月18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成立。该技术中心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领导,依托于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其宗旨为大力促进分析仪器产业的发展,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工作。“分析仪器测评与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共同举办。   会议由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以刚主持,到场嘉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院士汪尔康、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郭中强、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张川洲、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吉林省工信厅科技处处长王新宇、省质监局科技处处长王晓东、省质检院副院长齐迹、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及业内专家学者近30人与会。   吴幼华强调,要把技术中心建设品牌化,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从会议了解到,技术中心将致力于提升国产分析仪器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技术中心将参与制、修订分析仪器产品和检验方法标准,不断完善分析仪器评价标准体系 技术中心将建设成为国产分析仪器展示平台,在验证示范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验证数据 技术中心将认真解决长期以来国产分析仪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设一个权威的、更具公信力第三方验证信息发布渠道 技术中心将为国产仪器与国际接轨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提供技术验证、产品认证、获取国际同行使用和认可的机会。为此,技术中心拟定了明确的建设规划:建立一个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管理体系 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与测试工作流程 提升能力、拓展相关测试项目,更全面和准确评价仪器性能 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开展评价活动。   博晖创新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博晖首席科学家周志恒被聘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进行该技术中心成立后的指导工作,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颁发聘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