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石化产品

仪器信息网石化产品专题为您整合石化产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石化产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石化产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石化产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石化产品话题讨论。

石化产品相关的资讯

  • 国家石化产品质检中心(钦州)通过验收
    9月7日-8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钦州)进行了能力建设现场评审。   专家组听取了区质监局、钦州市政府、区质检院和钦州市质监局对该中心筹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后,依据《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与评估指南》、《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验收实施细则》、《加强质检系统国家质检中心规划与能力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文件和程序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和报告、交流座谈、盲样检测、实地查验考核等方式,对国家石化产品质检中心的技术能力、团队建设、科研能力、运行情况、影响力和权威性、地方政府支持等6个方面,逐项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评审检查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该中心综合能力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意向国家质检总局推荐通过现场验收。   国家石化质检中心(钦州)作为“中国石油化工(钦州)产业园”的配套设施之一,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为产业园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提高石油石化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 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广东)在惠州成立
    近日,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惠州正式成立。这是惠州质监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打造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推进惠州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该中心的建设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政府、省质监局和惠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目标,建设水平高、标准高,建设速度快,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检测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中心建成新检测大楼6800平方米,购置检测仪器设备160台套,可检测的产品166种,检测参数418项,可按国外先进标准进行检测的参数102项。引进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博士1名、硕士3名,建成为可为社会提供集检验、建标、技术研发、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   该中心的正式成立,既为质监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推进惠州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也为落实省质监局“五个转变”要求,实现技术机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提供了重要抓手。该中心将立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为石化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 华南首家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挂牌
    3月22日,华南区首家国家级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以下简称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在广东惠州市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将对服务石油石化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广东沿海石油产业带,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据悉,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作为国内仅有的2家国家级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华南区首家国家级石油石化产品质检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拥有仪器设备160多台套,价值2700多万元,拥有辛烷值机、十六烷值机等一批高、精、尖检测设备以及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可检测8大类19小类166种产品400多个参数,其中能按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检测的参数有100多个。   该质检中心主任吕玉平介绍,该中心目前已具有较强的石油石化产品的检测和科研开发能力,能为石化企业提供从原材料验货把关、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到终端产品质量检验的全方位技术服务。早在2008年,已有部分马来西亚润滑油企业将产品送来检验。   中海壳牌实验室主任马万国表示,由于该质检中心检测的数据结果为国际互认,因此能为出口认证检测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有效减少各中小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认证费用,缩短认证周期,将实现“当地生产、当地检测、当地认证”的一条龙服务。   石化产业是广东惠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中海油两大项目龙头带动下,当地石化产业逐步实现炼化一体化。当前,该市正极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2010年生产达到22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成为华南地区主要成品油供应基地。
  • 投资6千万元 国家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开工
    9月17日上午,作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献礼的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钦州)、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在钦州港银龙路正式开工启动。国家石化质检中心建成后,将对促进北部湾区域石油化工产业以及产业链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广西北部湾特检中心建成后,将为广西及西南地区各大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的技术支持。这两个项目的开工,标志着钦州石化产业向着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这次开工启动的两大中心共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12415.5平方米,总投资6263万元,包括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及综合检测实验楼、标准化情报研究所等配套措施。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人才、检验设备等方面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建设,建成投用后,将承担国家对石化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具备开展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等六大类成品油及上百种成品油、石化产品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可覆盖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西南地区、东盟各国的主流石化产品及国内外绝大部分石油产品,同时可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的起草、修订,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将获得57个国家的互认,有利于促进产品出口和促进有关企业做强做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届时,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钦州)将成为我国4个国家级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随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投产及其下游石化产品产业链的开工建设、广西石化二期第二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筹建,钦州市特种设备的检验资源发展前景可观,预计到2011年广西北部湾地区的特种设备数量将超过2万台。   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出口,对于钦州工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升钦州工业化产品、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钦州乃至广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中石化启动仪器仪表产品信息化工程
    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获悉,中石化成为启动仪器仪表产品信息化工程的第一家企业。   仪器仪表在石化行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中石化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最大的用户之一。中石化在采购仪器仪表产品时,面对众多的企业和产品,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正确选型,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对比选择。   近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开始实施仪器仪表产品信息电子监管、仪器仪表产品电子防伪等产品信息化工程。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信息电子监管码将针对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每一个产品进行技术监管,分别赋予注册企业的产品的唯一身份编码,使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拥有唯一的产品身份标识 仪器仪表产品电子防伪码则点对点地把企业生产的每个产品按批次、数量赋予唯一的防伪编码,有效解决了在流通领域中产品被仿冒的现象。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自控设计技术中心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石化通过应用仪器仪表产品信息化工程,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仪器仪表产品的质量、型号、价格及其生产企业的信息,有效提高了采购环节的效率,降低了风险。对于在中石化重点工程、项目中提高仪器仪表产品的国产化使用率,杜绝技术含量低的“洋”品牌产品价格虚高,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 【石化半月刊】2022年即将实施的石油产品标准
    2021年,仪器信息网共推出了6期石化半月刊(点击此处可查看该话题),涉及到石油化工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应用,“双碳”目标下石化领域的未来发展等内容。2022年,我们继续出发!请大家锁定【石化半月刊】话题,仪器信息网将持续推出更多、更精彩的石油化工相关内容。2022年的第一期,小编盘点了那些在2021年已经发布,将于2022年实施的部分标准(与分析仪器较相关),具体见表1。本文主要对标准的测定范围及提到分析仪器的部分进行简单梳理,点击红色字体即可进入该仪器专场。表1 2022年即将实施的石油化工相关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GB/T 40496-2021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1/8/202022/3/1GB/T 40500-2021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1/8/202022/3/1GB/T 386-2021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2021/10/112022/5/1GB/T 4985-2021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2021/10/112022/5/1GB/T 17144-2021石油产品 残炭的测定 微量法2021/10/112022/5/1GB/T 23799-2021车用甲醇汽油(M85)2021/10/112022/5/1GB/T 40701-2021动车组驱动齿轮箱润滑油2021/10/112022/5/1GB/T 40704-2021天然气 加臭剂四氢噻吩含量的测定 在线取样气相色谱法2021/10/112022/5/1GB/T 40496-2021 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标准GB/T 40496-2021中,共有两种方法测定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分别是方法A: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适用于加氢裂化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方法B:液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加氢裂化及加氢精制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测定物质及测定范围如下表所示:表2 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测定范围测定方法测定物质测定范围方法A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4.0mg/L~40.0 mg/L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5.0mg/L~40.0 mg/L方法B液相色谱质谱法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3.5mg/L~50.0 mg/L方法A中,对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要求是配置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样品阀系统最大允许进样量200μL。其中,要求紫外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足够高,确保在特定操作条件下0.1 mg/L的抗氧剂能被准确检测。方法B中,采用的是单四级杆质谱仪,离子化方式选择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ESI),质谱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IM=219.2)。GB/T 40500-2021 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该标准适用于终馏点300℃以下的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测定,芳烃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测定范围为0.5%~35%,不适用于测定各烃族中的单体烃组分含量。对气相色谱仪的要求:应至少包括进样系统、汽化室、色谱柱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工作站和气体流量控制系统。GB/T 386-2021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该标准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燃料十六烷值的定量测定,也适用于非常规燃料,如合成燃料、植物油及类似产品十六烷值的定量测定。其中,十六烷值的范围为0~100,但典型的测试范围为30~65。标准中描述了用十六烷值试验机测定柴油十六烷值的试验方法:样品在特定操作条件下,由一个标准的单缸、四冲程、可连续改变压缩比、间歇喷射柴油发动机进行测试。GB/T 4985-2021 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该标准适用于针入度值不大于250 1/10mm的石油蜡,也可用于测定费托蜡、合成蜡和生物蜡。其中,涉及到的仪器是针入度计。GB/T 17144-2021 石油产品 残炭的测定 微量法该标准采用微量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其测定残炭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10%~30.0%。(残炭质量分数0.10%的石油产品也可测定,但精密度尚未确定)GB/T 23799-2021 车用甲醇汽油(M85)标准GB/T 23799-2021是对车用甲醇汽油(M85)的各类性质,如车用甲醇汽油(M85)的外观、蒸气压、铅/硫/钠/锰含量、有机氯/无机氯、水分等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的汇总,如图1所示。标准中大部分质量指标的试验方法均以标准号形式呈现(标准名称将在文末以文字形式展出),仅外观性质为目测;甲醇(体积分数)的测定是采用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TCD)或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均可使用;无机氯含量的测定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还特别提到了型号为809 Titrando Metrohm;分辨率0.1mV;精度0.2%。图1 车用甲醇汽油(M85)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40701-2021 动车组驱动齿轮箱润滑油标准规定了以合成型油品为基础油,加入多种类型功能添加剂调制而成的动车组驱动齿轮箱润滑油的产品牌号和标记、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需检测动车组驱动齿轮箱润滑油的性质,如运动黏度(100℃)、运动黏度(40℃)、黏度指数、倾点、表观黏度(-40℃)、水分、泡沫性、铜片腐蚀、机械杂质、闪点(开口)等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如图2所示,质量指标的试验方法均以标准号形式呈现(标准名称将在文末以文字形式展出)。图2 动车组驱动齿轮箱润滑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40704-2021 天然气 加臭剂四氢噻吩含量的测定 在线取样气相色谱法该标准可测定的天然气中加臭剂四氢噻吩含量范围为5mg/m3~200mg/m3,采用热导检测器(TCD)-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线测定的方法。附:GB/T 23799-2021中提到的标准名称如下: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GB/T 8020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341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ASTM D1613 色漆, 清漆, 喷漆和有关产品用挥发性溶剂和化学介质中酸度的标准试验方法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GB/T 18612 原油有机氯含量的测定 GB/T 17476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ASTM E203 用卡尔费休试剂检验水的标准试验方法NB/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40701-2021中提到的标准名称如下:GB/T 260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 蒸馏法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511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B/T 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 2541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算表GB/T 3142润滑剂承载能力的测定 四球法GB/T 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11145润滑剂低温黏度的测定勃罗克费尔特黏度计法GB/T 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 17477汽车齿轮润滑剂黏度分类GB/T 30515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及动力黏度计算法NB/SH/T 0164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NB/SH/T 0306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NB/SH/T 0845传动润滑剂黏度剪切安定性的测定 圆锥滚子轴承试验机法NB/SH/T 0944.1 润滑剂抗磨损性能的测定FE8滚动轴承磨损试验机法 第1部分:润滑油NB/SH/T 0967润滑剂包装标识通则TB/T 3134 动车组用驱动齿轮箱
  • 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广西北部湾特检中心落成
    2月18日,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钦州)、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落成仪式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郭元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邓于仁、钦州市市委书记张晓钦、钦州市市长肖莺子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竣工剪彩。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谢瑾瑜、钦州市市长肖莺子在仪式上讲话,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邓于仁宣布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钦州)、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落成启用。   肖莺子在致词中说,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在钦州市正式竣工启用,标志着钦州的石化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必将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石化产业、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能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国4个国家级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是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石化产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划总投入2000多万元,具备开展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等六大类成品油及上百种成品油、石化产品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其中按国家先进标准检测的项目达102项,可履盖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西南地区、东盟各国的主流石化产品及国内外绝大部分石油产品。同时可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的起草、修订,达到国际互认水平。该中心拥有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20人,博士一名,硕士及研究生10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6名,学术带头人1人。   随着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投产及其下游石化产品产业链的开工建设、广西石化二期第二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筹建,钦州市特种设备的检验资源发展前景可观,目前北部湾地区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资源11864台。广西北部湾特种设备检验中心的建成,将为北部湾经济区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检测保障。   据了解,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对广西北部湾的战略地位和石化产业的发展优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投资额达153亿元的中国石油广西石化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炼油发展规划项目,成为中国石油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信息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
    2021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为提升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安全环保水平,经地方及相关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对外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第一批)予以印发。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大宣传推广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加快推动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共32个技术/产品:1、新型微通道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2、超重力偶氮化反应器装备新技术3、反应精馏成套技术4、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5、高效高可靠多级化工离心泵关键技术6、智能乘用胎半钢一次法成型系统7、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液化及其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与关键装备技术8、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9、对苯二胺类防老剂新型过程强化技术10、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工艺技术等11、绿色高效催化防脱氯连续加氢技术12、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化行业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系统13、Robust-IC 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14、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15、基于界面调控和粒径优化的分散稳定技术16、面向石化行业的危化品存储运输监控系统17、管道完整性管理及智能分析决策技术18、石化企业水务智能技术19、石化储罐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20、基于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的液体空分设备21、双氧水本质安全化技术22、周期性扩缩流动强化传热减阻节能技术23、满足国VI 升级的 FCC 汽油关键组分定向分离技术24、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工程技术25、PX 氧化催化剂绿色制备关键技术26、大规模低阶煤管式间接干燥工艺技术与装备27、三峰级配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成套技术28、高性能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成套关键技术29、高性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产业化新技术30、焦炉气制甲醇绿色技术31、高纯度(≥95%)过氧化氢异丙苯生产工艺及产品32、红矾钠有机还原制备氧化铬绿和铬酸酐联产清洁技术
  • 低碳发展重要突破!东明石化发布两项新产品、新技术
    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技术、鲁昌2.0高效燃油”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专家指出,这两项新产品、新技术具备产业化条件,将成为炼化、炼油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鲁昌2.0高效燃油是东明石化在符合国家标准国VIB(GB17930-2016)基础上,与德国巴斯夫共同研发的具有清洁、低碳、耐烧特点的高效燃油产品,并获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称号,获油品类“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保护。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属合资试验机构权威数据显示,该燃油较传统国标燃油每升可多跑1.6公里以上,按照北京市2023年汽油表观消费量(约477万吨)计算,全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35万吨,相当于约24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产生的减碳量;按照2023年全国汽油表观消费量约1.49亿吨计算,减碳量约为4200万吨,相当于735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产生的减碳量 。UPC技术由东明石化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院士团队对“5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实验”进行了专业技术鉴定,3名院士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水平国际领先。UPC技术其先进性可以用“四高四少”来概括,即技术水平高、催化活性高、化学品收率高、经济效益高,工艺流程短、投资成本少、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少。有关专家指出,该技术的成功研发,是石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对像中国这样的能源进口大国,成品油过剩、化工品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也标志着我国原油直接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抢占了原油直接生产烯烃等化学品的技术制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指出,UPC技术能够大幅减少原油和能源消耗,鲁昌2.0高效燃油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促进我国碳减排的重要助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孙伟善表示,目前石化行业中,炼油、乙烯、芳烃等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到炼化板块碳排放总量的近50%,这就要求石化行业围绕“双碳”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及工业绿色现代化转型,推动炼化项目向更高水平的炼化一体化转型。“本次发布的UPC技术将为我国炼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鲁昌2.0高效燃油则使原油效率明显提升,更好地满足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将对炼油行业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孙伟善说。菏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臧伟表示,多年来,东明石化毫不动摇实施“三步走”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端化工转型,行业地位不断跃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机遇与挑战,希望东明石化坚定不移走高端绿色低碳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快实施炼化一体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当好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火车头”。菏泽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东明石化的发展,用心用情做好涉企服务,用力用功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全力助推东明石化早日实现进军“世界500强”的宏伟“强企梦”。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指出,未来5年,东明石化将加快项目投资建设、实施高端化工转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计划建设世界首套EPOE工业化装置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装置。届时,将形成上、中、下游相互衔接,产、学、研、用互为促进的新型“工业生态链”,2000万吨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基地,实现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利税过6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百亿元、社会贡献过千亿元的目标,为促进区域经济和带动关联配套产业集群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资源基础。
  • 工信部: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公示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公示,新型微通道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超重力偶氮化反应器装备新技术、反应精馏成套技术、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高效高可靠多级化工离心泵关键技术等32项技术和产品在列。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序号技术/产品名称技术/产品简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推广应用情况适用领域推荐单位1新型微通道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以新型连续流微通道反应系统为核心,可应用于多系列精细化学品的连续高效合成和规模化生产,尤其是放热剧烈、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物料配比严格、高温高压等危险化学反应。反应器总时空转化率STC≥20 mol⋅m-3⋅h-1;反应器温度T适用范围-100℃≤T≤350 ℃;反应器压力P适用范围≤10MPa;反应器单套处理量≥ 2000 t/a。该技术已应用于硝化、氯化、氧化、重氮化、烷基化等工艺中。精细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超重力偶氮化反应器装备新技术针对传统间歇反应器生产效率低、人工强度大等问题,开发了超重力偶氮化连续反应新工艺,可大幅降低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存量,实现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和连续化生产,提升生产过程安全水平。主反应器体积较釜式反应器降低98%;原料转化率由98.5%提高到99.8%,产品收率提高2%;生产过程物料存量下降了9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60%;高COD废水量减少20%,能耗降低30%以上。该技术已应用于染料和颜料的偶氮化反应。精细化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3反应精馏成套技术该技术创建了普适性反应精馏过程概念设计方法,实现了催化填料结构尺寸的优化和调控,发明出高性能的催化填料,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的反应精馏成套技术,相比于反应与分离各自独立的过程,该反应精馏技术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好、能耗低等优点,在酯化、水解、酯交换、叠合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反应转化率提高30-50%;催化剂利用率提高80-110%;选择性提高10-40%;能耗降低20-50%;产能提高20-40 %。该技术已在多家石化企业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4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采用高效、抗堵的FGVT塔板精馏关键技术,高效率、大通量的BH型填料精馏关键技术,以及精馏全流程节能的四层面响应曲面优化技术(4D-RSM)等,提高了精馏效率,实现了塔内、塔间、工段间、装置间全流程节能优化。FGVT塔板的分离效率提高30%以上,操作弹性提高33%;BH 型填料的分离能力提高50%以上,压降降低37%;能耗降低30%以上。该技术已在化工企业应用。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5高效高可靠多级化工离心泵关键技术开发了高效高可靠典型多级化工离心泵系列产品,改进了多级化工离心泵效率低、轴向力过大的问题,可提升多级离心泵总体节能降耗水平。关键技术提高了整泵效率和流体动力学稳定性,效率可提高9.8个百分点,轴向力可减小50%以上,可解决多级化工离心泵扬程和效率低、轴向力过大的难题;零部件节材15%-20%,机组成本降低10-15%。该系列产品已应用于石油开采、油气集输、石油炼制、化纤化肥、煤化工等行业。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6智能乘用胎半钢一次法成型系统以轮胎成型过程的智能化为核心,通过开发智能成型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控制软件、突破非接触检测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视觉感知技术、攻关自适应控制算法等核心关键环节,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智能感知和故障诊断、半部件自动定中及实时纠偏等功能,并采用模块化的产品研发理念,实现了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定制,有效提升了轮胎成型装备的智能化水平。系统单循环时间低于40s,日产量可达1400套;同寸级的规格调整时间小于5min,跨寸级规格调整时间小于40min;每72小时设备有效运行时间高于97%。该技术已在多家轮胎企业应用,可在橡胶轮胎行业的推广应用。轮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7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液化及其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与关键装备技术首创了农林废弃物自混合下行床快速热解制腐植酸新工艺及成套装备,可以生物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生产高值靶向腐植酸环境材料,实现了铬污染土壤可持续修复的工业化,技术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和盐碱地改良。液体收率提高15%以上,含灰降至不高于0.1%;生物腐植酸纯度不低于96%,活性官能团提高3倍以上,成本降低80%。该技术已应用于污染和退化土壤修复。生物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8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开发了深度延迟焦化技术,解决了炉管结焦过快等问题,具有结焦速率低、停留时间长、处理量大、轻油收率高等特点。与目前先进技术相比:焦化炉单程处理量提高至60万吨/年,提高50%;注汽量降低至1000kg/hr,降低50%;清焦周期延长1倍左右;焦炭产率系数降低至1.4左右;石油焦产率平均降幅10%。该技术已在炼油企业实现应用。石油炼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9对苯二胺类防老剂新型过程强化技术采用贵金属催化氢化合成橡胶防老剂6PPD,可简化流程,实现连续化生产,提升安全性、降低能耗物耗。结晶点≥45.5℃;加热减量(70±2℃) ≤0.5%;灰分(750±25℃)≤0.1% ;纯度(GC法)≥97%。消耗下降30%,能耗下降20%,原料单耗下降5%,吨产品成本下降了10%以上。该技术已在多家橡胶企业实现应用。橡胶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10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工艺技术采用全冷凝反应器的尿素合成高压圈、两段式工艺流程,设置简捷中压系统,降低了高压汽提塔负荷和中压蒸汽消耗,工艺能耗低于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和CO2汽提法尿素装置。吨尿素消耗原料液氨568kg,CO2 735kg,循环水(10℃温差)65t,耗电25kWh,吨尿素耗蒸汽(2.4MPa饱和蒸汽)700kg;与传统CO2气提法尿素工艺比,吨尿素2.4MPa饱和蒸汽消耗可降低300kg,电耗增加2kw.h,循环水耗降低10t,原料液氨和CO2消耗相当;尿素主装置吨产品综合能耗折标煤107.8kg,比传统CO2气提法尿素装置低25-30%。该技术已在氮肥生产企业实现应用。化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1绿色高效催化防脱氯连续加氢技术结合不同催化剂的特性,采用磁分离、膜分离等技术实现万吨级邻苯二胺、2,5-二氯苯胺连续化生产,具有工艺清洁,安全风险小,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设备腐蚀程度低,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硝基物加氢原料转化率大于99.95%,选择性大于99%,其中氯代硝基苯加氢脱氯副反应产物选择性小于0.1%,吨产品的催化剂消耗小于1kg,产品含量大于99.95%;生产1t邻苯二胺产生的废水量较硫化碱还原法减少95%;连续化加氢反应风险为“1级”,氢气消耗下降15%。该技术已在精细化工行业实现应用。精细化工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12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化行业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系统根据石化行业风险分析及安全需求,开发了生产企业、油气田、油库、长输管道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化行业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系统,并在大型石化企业、油气储运设施成功应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可视化、集成式、智能化水平。研发基于红外特征吸收光谱及多波长激光光谱分析的泄露检测技术,通过3μm以下H2S、CO、CH4和C2H4特征吸收光谱抗干扰测量及计算机层析技术的多线吸收光谱水平场快速反演,实现ppb级1公里范围水平场泄露准确识别和早期预警。该技术已在石化生产和储运企业、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3Robust-IC 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深度融合,解决了石化生产装置中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纯滞后、间歇式和连续式控制并存、多约束和多目标调控等技术难题,提高石化生产装置智能化水平。智能控制率达98%以上,平稳率达100%;控制回路均方差降低20-90%;收率提高0.2-3.0%;能耗降低0.5-10%。该系统已在多套石化炼油生产装置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4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气流床气化从原料形态分为水煤浆、干煤粉两种,水煤浆气化技术将煤粉制成煤浆,气化炉气化温度1350~1500℃;粉煤气化技术是用气化剂将煤粉夹带入气化炉,在1500~1900℃高温下气化,残渣以熔渣形式排出。先进气流床气化工艺具有气化压力高、处理能力大、碳转化率高、煤种适应范围较宽等特点,还可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水煤浆气化技术:气化压力1.5-8.7MPa,碳转化率>98.5%,冷煤气效率70%,有效气(CO+H2)含量80%;与固定床气化工艺相比,能耗降低10%以上。粉煤气化技术:气化压力2.0-4MPa,碳转化率≥99%,冷煤气效率80%,有效气(CO+H2)含量90%;与固定床气化工艺相比,能耗降低10%以上。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煤化工等行业。煤化工、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5基于界面调控和粒径优化的分散稳定技术基于可有效调控固液界面张力三元共聚物(NDF)和动态优化固体粒径及其分布技术(NDJ),解决了固液体系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界面不容、性能劣化、体系不稳的问题。在煤化工领域,煤浆浓度提高62%,稳定在1000mPa/s时存放45天无沉淀;在材料领域,熔体流动速率提高至33%;在农药领域,载药量提高50%。该技术已应用于化工、材料和农药领域。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6面向石化行业的危化品存储运输监控系统针对危化品存储、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监控信息不全面、监控数据不准确、调度信息不科学等问题,将卫星导航、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感知等技术应用于危化品车辆运输管理,提高了危化品车辆运输的生产管控水平。支持30万台终端接入位置服务平台;支持不少于1万的管理用户数,并可平滑扩展;满足信息安全三级要求;车载终端温度、压力、液位、胎压等常用传感器可配置兼容接口;支持3G/4G/5G移动通信;支持视频传输,最高可达720P;定位精度高于10m,速度精度优于0.2m/s。该技术已在多家石化企业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7管道完整性管理及智能分析决策技术围绕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及智能分析决策业务需求,开发多种技术的管道完整性管理及智能分析决策成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管道不同批次检测数据对齐覆盖率100%;有效提高管道维修决策可靠性,降低检维修费用15%以上;提高管道数据关联性和利用率。该技术已在部分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集输管道及厂际管道得到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8石化企业水务智能技术以智能传感器为基础,对工业水系统的实时信息实现无线自动采集,实现从工业水生产运行中心到生产装置的各个层次的系统监控、统计分析及智能预警,通过工业水多水源分配优化、循环水系统全流程优化、污水系统整体优化。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满足系统要求;系统整体功能完备,界面友好、互动性强,接口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系统安装配置灵活方便,支持快速部署与应用,易维护;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大于1000人;系统优化模型计算稳定收敛,计算误差小于5%;模型计算响应时间小于5秒,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小于2秒,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小于3秒,数据查询响应时间小于3秒,系统能支持7×24小时的业务访问。该技术适用于流程行业的工业水系统(新鲜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已在石化企业应用。化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19石化储罐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针对石化储罐(群)安全管理需求,开发形成了“检测+评价+决策+系统”的储罐完整性管理成套技术,可实现储罐结构形变和基础沉降的全面、精确、快速检测与评价。储罐结构形变识别精度±3mm以内;储罐腐蚀检测可靠性85%以上,风险因素辨识率90%以上;基于全面检查评价、风险评价和腐蚀预测的完整性综合分析与决策方法,有效提高开罐检维修修计划可靠性,降低检维修费用20%以上;储罐(群)完整性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数据利用率和罐区管理水平。该技术已应用于多个石油储备库。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基于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的液体空分设备利用高压LNG气化过程的冷量,以较低的水电消耗生产液氧、液氮和液氩等产品,减少常规LNG气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先进的空分流程工艺和制造技术,比常规空分设备节电50%;采用乙二醇闭式循环,取消了常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以及冷冻机组,节省水消耗70%。该设备已应用于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石化装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1双氧水本质安全化技术针对双氧水生产中的安全环保问题,优化了气相燃爆高风险环节的工艺设计,降低了双氧水装置的废气排放,形成了包含工艺、控制、设备等内容的双氧水装置安全保障系列技术,提升了双氧水装置的自动化监控水平。尾气排放量降低80%以上;总磷含量平均降低50%以上;关键安全参数实现在线软测量分析,误差小于8%。该技术已用于多家石化企业双氧水装置。精细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2周期性扩缩流动强化传热减阻节能技术开发了流道间距可调的连续扩缩错/逆流翅片板换热器以及组合式梅花瓣型/多向波纹型超长内翅片管换热器,可在流程工业严苛工况下实现余热资源高效利用。开发的扩缩变流冷凝式余热回收换热装置比传统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提高2倍,内翅片管比传统光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提高1.5倍;换热装备寿命提高30%,实现了高效低能耗。该技术已在化工行业实现应用。石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3满足国VI升级的FCC汽油关键组分定向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蒸馏切割将FCC汽油分离为轻、中和重三个汽油馏分,对中汽油馏分进行溶剂双向萃取,实现了“烷烃/环烷烃/大分子烯烃”、“小分子烯烃”和“芳烃和硫化物”三组关键组分的同时分离。芳烃和硫化物与重汽油馏分可直接选择性加氢脱硫,减少辛烷值损失;其余组分可作为高辛烷值调和组分或生产高辛烷值组分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原料。催化汽油精制后总硫小于10mg/kg;50%以上的高烯烃催化汽油不进行加氢脱硫;氢耗较加氢技术减少1/2~2/3,RON损失少1~2个单位。该技术已在多家炼油企业应用。石油炼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4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工程技术该技术以合成气为原料,以亚硝酸甲酯为中间循环物质,经草酸二甲酯制备乙二醇产品,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草酸二甲酯选择性95%以上,时空产率600g/(kgcath)以上;草酸二甲酯转化率99.9%,乙二醇选择性95.0%以上,乙二醇的时空产率400g/(kgcath)以上;酯化羰化尾气经处理后的NOx≤80mg/m3;产品乙二醇纯度稳定达到99.9%以上,220nm下的紫外透过率85%以上,满足国标优等品要求;酯化羰化工段有效避免传统技术采用亚硝酸钠引发产生的废盐。该技术已经在多家煤化工企业实现应用。煤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5PX氧化催化剂绿色制备关键技术该技术开发了醋酸钴水溶液、醋酸锰水溶液、醋酸钴锰水溶液和钴锰溴水溶液四种PX氧化催化剂及绿色制造技术。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产和应用环境。与传统技术相比,吨醋酸钴节约27kg钴、511kg醋酸及1t硝酸;吨醋酸锰节约73kg锰和602kg醋酸;醋酸钴能耗低于传统工艺的2%;醋酸锰和溴化锰可基本实现零外供能耗;产品中主要杂质含量降低90%。该技术在多家石化企业应用。石化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6大规模低阶煤管式间接干燥工艺技术与装备采用间接换热低温干燥技术,以低压过热蒸汽作为干燥介质,通过与壳程内水蒸气间接换热实现干燥,煤中水分除尘、冷却后回收可作为项目补充用水,大幅降低废水产生量,适用于高水分低阶煤的提质和加工利用。褐煤水分由35-45%降低到10-12%;无固体或液体废弃物排放,干燥尾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200mg/m3(标况)以下;干燥机蒸发的水蒸气回收率可达94%;与现行通用技术相比,废水产生、处理量下降90%。该技术已在煤化工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煤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7三峰级配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成套技术基于煤浆复合流理论的三峰级配制备高浓度气化煤浆技术,配套研制了大型细磨机与超细磨机系列关键设备和专用添加剂,可在大幅度降低气化能耗的同时将细化/超细化改性污泥形成的均质浆液作为液相填充载体,实现了高掺量污泥与煤协同制浆。在单棒磨制浆基础上将煤浆浓度提高3-6个百分点,高掺量污泥与煤协同制浆技术可达到污泥(含水95%)/干煤≥5%; 水煤浆浓度每提高 1 个百分点,1000Nm3合成气煤耗降低7.51kg,氧耗降低8.61Nm3;与现有单棒磨技术相比,生产单位产品可节约标煤7%、水资源19%、无污泥排放。该技术已在煤化工企业实现应用。煤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8高性能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成套关键技术针对煤或石油焦等制氢亟需的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净化剂存在抗水合性能差、易粉化、变换系统易“飞温”等技术难题,开发了高性能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成套关键技术,解决了催化剂床层在高浓度CO条件下易“飞温”的问题,实现了过程安全可控、高效脱除杂质气体和可控变换。催化剂在200℃水热处理4小时物相不发生变化;镁铝尖晶石载体强度不低于150N/cm,比表面积不低于180m2/g;催化剂强度不低于150N/cm,比表面积不低于150m2/g,催化剂CO转化率可在40-95%之间调整;与传统技术生产镁铝尖晶石载体相比,载体生产过程实现无废水排放,焙烧温度从约700℃降至550℃,每吨载体节省电耗15%以上;与传统催化剂生产技术相比,催化剂生产过程减少废水排放60%以上;降低活性金属氧化物用量20%以上。该技术已在煤化工领域实现应用。煤化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9高性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产业化新技术设计开发了新型反应装置,实现反应体系的高效分散性、粒径分布均匀性以及聚合体系稳定性,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的压缩比。针对现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生产废水中含有全氟辛酸的问题,开发了靶向捕获污水处理技术,可回收废水中98%以上的全氟辛酸或含量降至ppb级。废水中全氟辛酸回收率达到98%以上(或降至ppb级);乳液输送稳定性提升,破乳料减少90%。该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化工新材料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30焦炉气制甲醇绿色技术该技术以焦炉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开发了废水汽提及热量回收、锅炉排污水回收等节能、节水绿色工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该技术还可用于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领域,利用中低温热解煤气生产甲醇产品,发挥热解煤气潜在价值,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该技术适用于17000~125000Nm3/h焦炉气制甲醇;30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运行能耗1272.4kgce/t。该技术已在焦炉气制甲醇领域实现应用。煤化工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1高纯度(≥95%)过氧化氢异丙苯生产工艺及产品采用空气替代氧气制备过氧化氢异丙苯(CHP)新工艺,工艺简单安全,污染物零排放,生产周期短,产品产出率高,一次精镏可达到95%含量的优质产品。外观无色透明,纯度不低于95%; 活性氧含量不低于9.98%;密度不低于1.04g/ml;PH值4-8;色相(Gardner)不大于1。该产品已在医药生产行业应用。精细化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32红矾钠有机还原制备氧化铬绿和铬酸酐联产清洁技术利用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为还原剂,低温加压高效还原红矾钠,并与铬酸酐生产过程耦合,实现清洁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全流程削减了污染物排放。红矾钠的液相还原转化率和含铬硫酸氢钠中六价铬的还原转化率均接近100%;可同时制备冶金级氧化铬和颜料级氧化铬,颜料级氧化铬绿符合国家标准;能耗降低约12%。该技术已应用于铬盐行业。无机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在其主要工厂翻新中,选用获奖产品SERVOTOUGH Oxy
    2009-7-20, Shanghai, China - 仕富梅获奖产品SERVOTOUGH Oxy氧气分析仪首次在中国使用,将安装到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的一家大型苯酚丙酮厂。   按照在上海建成20万吨苯酚丙酮厂的翻新计划,将由四台SERVOTOUGH Oxy分析仪代替自2004年一直使用的现有分析仪。这四台分析仪将对氧化反应堆的废气残留02级进行监控,这也是提炼过程中的关键性测量,提炼过程需高度精确可靠,确保严格的安全等级。   选择仕富梅的SERVOTOUGH Oxy是基于其世界领先的顺磁氧气测量池技术,该技术具有行业领先的线性、精确度及可靠性,其先进的功能性和安全理念使其在本年度全球金气体奖中获得了享誉盛名的金奖。同时,仕富梅亚太区商务中心的本部就在上海,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和支持。   Oxy产品可提供广泛的工业标准选项且新开发了至少三项独一无二的功能,因此取代了曾倍受赞誉的仕富梅1900,以其一体化、经济的装置设立了新的性能标准。它还可根据应用进行不同的配置,比如过程控制,安全临界氧化,火炬气分析,产品提纯,原料清洁及惰化/氮封等。   Oxy作为一个新产品,在全球有如此高的接受程度,我们对此兴奋不已。我们将密切留意中石化上海高桥项目的进展以及我们产品的性能。”
  • 26项石化领域仪器入选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
    为贯彻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据《关于征集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的函》(工通装函〔2023〕538号)并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委托,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组织专家对征集产品进行了遴选,形成122项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其中包括26项石化领域仪器设备。据了解,所征集的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涵盖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技术就绪度等级不限,近三年开发完成的、目前正在开发的,以及未来三年计划开发或建议开发的创新产品均属于征集范围。经第三方机构遴选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建立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项目库,为后续分类施策提供依据。对于技术就绪度较高,达到工程样机、小批量生产、推广应用阶段的创新产品,优先推荐纳入到首台(套)保险补偿。
  • 培安公司宣布EraFlash闪点测试-获ASTM正式认证为——以下四种石化产品标准测试仪器
    培安公司石化部 2013/12/26 培安公司宣布旗下产品——全自动闪点仪EraFlash已被ASTM正式认证,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完全取代采用原始测试标准D93的宾斯基-马丁法仪器。此项重要测试标准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培安公司闪点仪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稳定性,可以和国内外广大的用户分享其独具的优势,并能真切感受到ERAFLASH带来的巨大收益。 在2013年12月的ASTM年度会议上, ASTM正式在以下产品标准中接受ASTMD7094方法标准,从方法标准升级为产品标准,可用于以下燃料的产品规格闪点测试标准: 燃料油(ASTM D396) 柴油(ASTM D975) 燃气轮机燃料油(ASTM D2880) 煤油(ASTM D3699) ASTM D7094该方法具有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诸多优点,从现在起,ASTM D7094可正式取代已沿用100多年的ASTM D93宾马法,作为燃料闪点测试的官方标准。这一项重要的决定,将大幅节省分析人员的时间,同时消除手动带来的误差,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再现重复性,并享受以此带来的实验分析安全保障。 更值得一提的是, Andreas Schwarzmann先生 和Roland Aschauer博士,均为我们的闪点仪专家代表,在ASTM D7094测试标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成就,二位一直以来都是担任ASTM D02.08挥发和易燃组的专家成员。过去,中石化标准SH/T0768-2005也是由培安公司与中石化共同合作制订的。 创新的EraFlash模拟真正工况密闭条件,可测试高挥发性样品。无明火操作,给全世界燃料闪点测试实验室带来100%安全且绿色环保,而传统的宾马检测方法D93,使用开放的火焰点燃70毫升高度易燃液体的蒸气,这无疑带来了安全的隐患。而且相比D93,只需2毫升样品的闪点仪ERAFLASH具有更快的测量时间、更高的精度以及更高的再现性重复性。培安连续闭杯闪点测试仪ERAFLASH显著特征:1)ERAFLASH是全球第一台全量程温度-25至420°C(-13至788°F)的闪点仪。其Peltier智能半导体控温系统使得在0°C以下和2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检测只需一台仪器,而且0°C测量不需要额外的外部冷却。2)ERAFLASH是全球最安全的闪点仪。无明火,100%安全,只需2毫升样品,连续闭杯闪点检测3)ERAFLASH是全球最精确的闪点仪。最新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相比其他ASTM D7094闪点仪,ERALASH有着更高的重复性(r = 2.3 vs 4.1°C)和再现性(R = 3.3 vs5.5°C)。4)ERAFLASH是全球最快速的闪点仪。 专利的Peltier智能半导体控温系统,造就了ERAFLASH无法比拟的加热和冷却速率,搭配方便的小样品杯,这种新的设计使得ERAFLASH比其他任何闪点仪有着更快的转换时间。 *)我们新的改进将会发表在ASTM的下一个版本中公布。 更多详情,请联系培安公司:电话:北京:010-65528800 上海:021-51086600 成都:028-85127107 广州:020-89609288 Email:sales@pynnco.com 网站:www.pynnco.com
  • 【石化半月刊】从研究机构建设看石化未来发展方向(附石化相关国家质检中心名录)
    2021年年底,有很多实验室、研究中心悄然成立: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高洁净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牵头)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第一个新材料研究机构)都纷纷在本月下旬举行揭牌/建成仪式!涉及到电子化学品和特气技术、新能源氢能、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的研发以及医用高分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新材料的创新,这些都是石油化工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原“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日更名为“国家石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已完成所有检测资质的更新工作。这是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国家质检中心管理的意见中要求的,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名称统一调整为“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借此机会,小编在本文末盘点了石化相关的国家质检中心,可供读者查看。电子化学品和特气技术研发12月24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举行高洁净实验室建成交接仪式。该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针对电子化学品和特气技术的研发。而电子化学品与石化行业紧密相关,是电子技术与化工产品相结合的创新产物,具有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产品更新快等特点。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和特气国产化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市场发展空间很大。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3150亿元,而我国仅有326亿,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工艺技术全套均从国外引进,开展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光刻胶、电子封装材料等产品研发十分紧迫。新能源氢能12月24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举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取绿氢示范工程并网仪式,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何盛宝指出,该项工程是炼化氢能领域试验示范工程,也是光伏制氢与储能技术实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并网投用是落实集团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标志着石油化工研究院在新能源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助力新能源氢能、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12月28日,石化联合会成立石油和化工行业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并举办授牌仪式,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为牵头单位。该创新中心致力于以废塑料为代表的有机废物化学回收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废弃塑料化学循环、废弃橡塑化学循环、餐余垃圾化学回收、循环经济及碳排放等技术领域。未来,创新中心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打造适用于不同塑料种类、不同来源的废塑料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废塑料定向转化技术,进行废塑料化学回收新工艺及不同技术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使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优先示范并举,努力促进有机废物化学回收技术的应用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发展循环经济作出积极贡献。医用高分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新材料12月28日下午,中国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揭牌,中国石油第一个新材料研究机构正式成立运行。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何盛宝发言中强调,要聚焦国家战略新兴行业发展需要,充分依托当地发展定位和政策优势,围绕医用高分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新材料需求,打造先行先试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特区,力争成为我国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高地。近日,国资委公布了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和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榜单。详细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 。三桶油也入选了榜单:中国海油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被列入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我国最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全,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附:石化相关国家质检中心名录机构名称证书号法律责任承担单位地址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6001724137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160014112300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监督检验院)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61号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庆)180014113254大庆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发展路182号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庆)170014113274皖西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龙珠路118号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180014113588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000号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延安)190017244266延安油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延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延安)主楼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60017112496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兴茂街16号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19001711217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河北东路188号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180014113094广东省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惠州市江北文明二路33号国家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180014113289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纤维检验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港银龙路3号(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科新路5号)国家精细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80000113059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市华苑产业区开华道26号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8001424082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凤凰亭路15号国家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80008113236通化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吉林省通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环路36号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160008113411东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微山路1号国家石油炼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160017113880东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大渡河路231号国家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170008113958建湖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新技术经济区金钻大厦国家石油钻采炼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60008220197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干巷汇丰东大街588号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6002124246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锦业二路89号国家石油燃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180017112470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河南省郑州市东明路北17号(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024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石化爆出多项黑科技
    2024年3月25日~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圆满举办。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中国石化多款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闪亮登场。▲中国石化装备展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院)聚焦“深地、深海”工程建设、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井工程等油气和新能源等领域重大技术需求,携各种钻完井工具、测控仪器和油田化学剂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隆重亮相。▲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本次展会,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深地工程建设以来,工程院大陆架公司持续为中国石化顺北油气田、川渝天然气基地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提供包括各类尾管悬挂器、分级注水泥器、回接固井工具、插入固井全套井下工具与技术支撑,在跃进3-3XC井和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等深地工程建设方面大放异彩。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主打“高端、智能、绿色”,在服务能源安全中展现了硬核实力。展区分为高端装备、高端钻完井工具、数智化服务和绿色能源4个模块。▲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金奖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专家评审,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从2000家参展商近万种展品中脱颖而出,获“cippe展品创新金奖”。▲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展示的智能控制系统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配有装备控制系统、SOFElink数据平台、600型柱塞泵PCM控制箱。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着力优化装备结构,大力推进装备电动化自动化发展,强化装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快向油藏综合一体化服务、高端仪器仪表制造等延伸业务、新业务拓展。石化油服自主研发的系列装备产品先后为“深地工程”、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展示“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智能坐岗、智汇盒、装备MRO等数智化产品首次亮相石油装备展,现场展示的“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技术人员前来交流。▲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展示的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本次展览工具十三支,包含SSC-JMR可回收式机械封隔器、SSC-SHLR可回收式液压封隔器等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最高指标达232摄氏度、105兆帕、V0等级,达到行业第一,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国石化“深地工程”跃进3-3XC井成功应用。▲经纬公司展示的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公司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视界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经纬刚毅大功率牵引器等仪器装备亮相展会,仪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自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有力支撑勘探开发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石化将不断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石化半月刊】“双碳”战略与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中提到,要加大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推进石化产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了石化行业很多领域拥有全新的发展。本期石化半月刊将重点关注化工行业功能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在循环经济新模式方面取得最新成果,此外,还将梳理近年来石化领域的创新技术。化工功能新材料12月1日,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宣布涵盖至2025财年末的新经营方针:退出石化和煤化工业务,该项业务将在2023财年之前被彻底拆分出去;未来,将电子、健康与生命科学定位为战略重点,同时进一步提高在化学品、聚合物、薄膜和成型材料等功能材料领域的竞争力。企业的经营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了高端合成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电子化学品和高性能膜材料等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化工功能新材料的研发正成为热点,炼化生产高端材料也是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十四五”期间,高性能沥青原料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国家发改委交通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张江宇指出,全国公路建设规模将持续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总规模将达到6.61万千米。到2025年,全国高速公路累计建成通车总规模将达到20.96万千米,这将为我国沥青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循环经济新模式废塑料循环利用兼具减污与减碳的协同效应,是减少塑料污染、助力炼化行业迈向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日,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发布,保守估计化学回收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并预计2030年化学回收占全球废塑料处置市场17%,同时也是环卫固废和石化行业在碳中和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石化认为废塑料化学循环具有较强的碳减排竞争力,并制定了废塑料化学再生综合技术方案,通过废塑料预处理及热解制油的方法,经过炼厂深加工再形成石化产品。中石油石化研究院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DNA可持续生物塑料也是一项创新性成果,对于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石化领域技术创新石油化工的技术水平是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石化产业的创新、石化企业的创新、化学合成与化学工程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领域当前的技术创新究竟有哪些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傅向升副会长提出以下7点:1.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新工艺2. 甲烷直接制烯烃3. 电热炉裂解代替传统的蒸汽裂解制乙烯4. 碳氢化合物经薄膜反应器制聚合物5. 煤炭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直接制化学品6. 二氧化碳合成燃料7. 天然气制油示范工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科学研究院李明丰院长提出,要从组分层面认识石油及其炼制规律,对石化企业在低成本、低排放前提下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打造高新材料供应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提出了7项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技术:1. 低碳生产化工原料的技术2. 能耗更低的分离技术3. 废塑料等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4. 电解水技术5. 电催化技术6. 生物质气化加工形式的费托合成7. CO2化工技术热门还是冷门?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也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研发和规划建设生产的热点,甚至出现了过热状况,而这种过热的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首先,原料在技术和经济性上并不过关;其次,产业化也同样受到技术与创新的制约;再者,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研发基础和政策性的补贴与支持,恐怕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平稳可持续发展;最后,这类材料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能适合所有领域和场景,商品的出口具有局限性。2021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你还想看到石化领域的什么内容呢?可以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也许你期待的内容下期就会出现哦~
  • 【石化半月刊】近期政策解读与石化单位仪器招标信息汇总
    2022年开年已一月有余,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石油需求强劲超过了市场观察人士的预期。实际上,不仅仅是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下,煤炭和原油价格2021年内涨幅较大、高位运行时间较长,带动煤炭、石油和化工等行业实现高速增长。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陆续发布了关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的政策(指南等),相关领域专家也对其进行了解读。要想实现节能降碳,自然少不了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和科学仪器的高精度检测。本文就近期发布的政策解读与石化相关单位的仪器招标进行了整理归纳,其中招标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如硫化氢、总烃、总氮等含量检测仪器和废气爆炸限检测仪;石油产品专用仪器,如闪点仪、柴油润滑性测定仪、凝点仪等;电化学仪器,如卡尔费休水分仪和电导率、pH分析仪;还有工业在线的气相色谱仪等。与石油化工相关的政策解读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以来,国家各方力量不断就如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等,而对于高耗能的(石油)化工行业,更是被频频提名。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于石化行业的行动方案内容如下: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表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点击此处可查看全文),其中涉及到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是(二十四)完善油气清洁高效利用机制:提升油气田清洁高效开采能力,推动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加大减污降碳协同力度;加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广示范,扩大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油气开采形成地下空间封存二氧化碳。对于《意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这是要在兼顾非化石能源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同时,努力实现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发展。《意见》的重点一是强调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及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二是强调在能源转型跟能源安全之间要达到动态平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也对《意见》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这就是构建了一套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制度为指引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是一个系统勾划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走向的导向性文件。《意见》中强调先立后破,“立”的是新能源或者说非化石能源的供应体系,要“破”的是旧有的能源结构。但在新体系还没立起来的时候,存量部分的化石能源仍要保留,否则整个能源体系就要发生问题,无法实现稳定供应。而对于保留的化石能源,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展节能降碳,这就涉及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油气的高效利用。李永亮同时还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2022年2月1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点击此处可查看全文)对外公布。其中,涉及了17个行业,包括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焦化共11个化工子行业。除炼油、乙烯、磷铵外,其余八个化工子行业均要求到2025年,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近期石化单位招标信息汇总小编盘点了近期石油化工单位招标信息中涉及分析仪器的内容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的招标中,要求品牌是米歇尔、西门子、横河、teledyne、爱默生这几种之一,在线仪器与实验室仪器的差别由此可见。而对电导率/pH分析仪的要求中也提到了品牌名称,但未限定其范围,只要求了电导率和pH分析仪是同品牌即可。另外,请各仪器厂商注意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尽早提供所要求的相关资料。招标单位招标仪器招标数量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开标时间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硫化氢气体分析仪\0-100ppm2%(便携式)1台2022/2/162022/2/21中石油长庆石化公司便携式总烃分析仪6台2022/2/22便携式甲烷总烃分析仪1台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废气爆炸限检测仪\VOC 0-100%LEL 隔爆型 4-20mA+HART+RS485+声光报警+现场显示2台2022/2/24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卡尔费休水分仪1台2022/2/182022/2/23石油产品开口闪点测定仪2 台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仪2 台自动数字式密度计5 台总氮分析仪2台2022/3/4紫外荧光硫分析仪2台离子色谱仪4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品牌要求:米歇尔、西门子、横河、teledyne、爱默生2台2022/3/3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8台2022/3/4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柴油润滑性测定仪\1.0±0.02mm 50±1Hz 1μm1台2022/3/4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VOCs气体红外热像仪分析仪2台2022/3/7大连中石化物资装备有限公司气相色谱仪\双FID+TCD2台2022/3/8气相色谱仪\FID+双TCD1台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在线硅酸根分析仪\0-5000μg/L 1.0级 柜式4台2022/2/192022/2/25潍柴石油石油产品自动凝点仪1台2022/3/7上海石化炼油部电导率/pH分析仪\0-14pH 0.2-200μS/cm 0.1pH 隔爆型 分析仪柜+预处理系统采用梅特勒-托利多、ABB、横河、哈希或同等品牌产品11套2022/3/4
  • 燕山石化邀瑞士万通分享石化领域解决方案
    6月24日,应燕山石化邀请,瑞士万通与“2017年中石化炼化企业分析骨干培训班”学员分享了瑞士万通在石化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瑞士万通资深产品经理龚雁女士经验分享中 原油为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混合物。经过脱盐,蒸馏和转化处理后,其成为较高品质碳氢化合物。将这些组分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燃料和润滑剂。在混合过程和精炼过程中,都需要对原料和成品进行精确和稳定的分析,以达到最佳的效果。1943年成立的瑞士万通,在全球石化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温度滴定法测定原油和石油产品的酸值,其具有分析速度快、电极免维护、重复性高、可节省近70%溶剂等优点,完全符合2016年最新标准ASTM D8045。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与卡氏炉样品处理器联用,样品中的水分被加热分离,经由干燥的载气传输至滴定池中进行测量,完美解决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与卡尔费休试剂反应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问题。 燃烧炉离子色谱(cic)具有样品通量大,测量范围广泛和分析结果准确等特点。无论石油产品是液态的,固态的还是气态的,燃烧炉离子色谱都可对其中的各种卤素和硫含量进行全自动分析。 瑞士万通英蓝超滤样品前处理技术、瑞士万通英蓝渗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瑞士万通英蓝萃取技术等瑞士英蓝样品前处理技术(misp)终结了离子色谱手工处理样品的时代。 把原油和天然气精炼成不同的石化产品,需要非常复杂的过程。通过近红外光谱(nirs)对上述过程所产生的石化产品的性质和组成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各个过程的监控,优化炼油过程。同时,近红外光谱(nirs)也是分析润滑油中芳烃、氮、油脂、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利器。 除以上特色的解决方案外,瑞士万通不需要沸腾回流或者其他样品前处理步骤,可以按照astm e 1899 和 din 53240标准对羟基数进行全自动检测的滴定系统;针对特殊气体样品(如丁二烯)分析的气体水分测定仪;无需任何样品前处理测定纯乙醇或乙醇-汽油混合物中的铜的伏安极谱法等技术也引起了学员们的广泛关注。学员就培训中所讲的技术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龚雁女士进行交流 “与您同行”是所有瑞士万通人的追求,我们一直专注于开发先进产品及最新应用,满足各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您可以通过登录瑞士万通中国官方网站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如果您有相关培训、讲座、交流、合作需求也可直接发邮件给我们marketing@metrohm.com.cn;更可拨打400-604-0088联系用声音传递价值的瑞士万通客户服务热线。 瑞士品质,与您同行,我们在瑞士万通中国等您。
  • 岛津走进武汉石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武汉奋力追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走在前列的沿海城市,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东西湖的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这些举措为武汉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增进武石化及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市场推广,岛津公司分析技术交流于2011年11月25日在在武汉市湖滨花园酒店观湖楼举办了化工行业分析技术交流会,旨在回馈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多仪器使用咨讯。 岛津公司石化及新能源推进部、市场部、岛津技迩及天平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联合举办此次交流会,会议就石化行业客户关注的热点课题做了深入交流。来自武石化,武钢以及各中小化工企业的70余位石化行业专家及客户,参与此次交流会。 会议开始后,岛津公司湖北区域化工及石化行业营业担当陈美达先生致欢迎词,随后,岛津公司石化部肖骁先生、市场部司晶小姐、吴国华博士、朱天强先生、岛津技迩沈智星先生、岛津天平部束有祥先生分别做了专场发表。 岛津公司陈美达先生致欢迎词 交流会现场 岛津石化及新能源推进部肖骁先生发表《岛津石化化工行业专用GC的发展及现状》 肖骁先生对客户关注的专用GC技术做了深入讲解,岛津先进的Advanced Flow Technology 技术及应用、石化行业复杂样品阀技术应用实例、岛津专用GC发展现状及特殊检测器应用等内容,使化工行业分析工作者对岛津公司陆续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的应用有了更深了解及认可。 岛津公司市场部吴国华博士发表《岛津MDGC&GCMS产品及应用技术介绍》后,与现场的专家进行问题讨论 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沈智星老师介绍岛津技迩产品 岛津市场部 朱天强先生讲解《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及应用》 岛津公司市场部司晶小姐做ICP产品及应用介绍 岛津天平部束有祥老师介绍岛津天平产品及新型联用技术 有奖问答环节,与会者发言踊跃 会议结束后,多位石化及化工行业的客户意犹未尽,在场下就分析仪器热点应用、仪器维护使用、未来行业动态等继续与岛津公司的各位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沟通,并纷纷表示期望参与更多的岛津专场技术交流。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石化半月刊】石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近期,最热门的事件当属院士增选了,有5位来自石油化工相关单位的专家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就近半月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些事件进行了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了实时监测仪器的购买需求;2.在科研方向上,更关注于对电催化、塑料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材料的研究;3.从技术层面上,对石油产品的工艺,如烯烃催化裂化、分子炼油上也在不断地创新。2021年石油化工领域新增5位院士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石油化工相关单位共有5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杨为民、孙焕泉、张来斌、程杰成、谢玉洪。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杨为民1966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催化新材料及反应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及C1化工孙焕泉1965年1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油气田开发理论、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稠油和高温高盐等复杂油藏开发张来斌1961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装备疲劳损伤检测和故障诊断,解决油气钻采装备及系统的安全生产难题程杰成1962年9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创新三元复合驱驱油理论,创建三元复合驱工业应用技术体系谢玉洪1961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边际复杂断块、高温高压、深水和深层等领域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制造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当今世界已经逐步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和制造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制造业仍在不断追求“智能制造”。从生产过程数字化的不断迈进,到智能工厂的理念实现,正是石油化工等流程制造行业的建设之路。1.中石油集团公司首支数字化转型试点队——川庆钻探工程公司80025队,承钻位于四川德阳中江县的德探1井作为试点现场。自7月份试运行至今,已完成智能生产组织、工程作业、井控、装备和QHSE管理等八方面24个工作点的数字化建设,目前运行良好。共有500余个数据传感器,15台智能手持终端,可实现80%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共享。配备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可实时监测顶驱、泥浆泵、刹车系统等钻机运行关键参数,自动报警、预警的同时,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监控;智能维护保养系统,实时监控现场装备配件、润滑油等易损材料的检测更换,依托大数据智能推送更换、维护信息,降低设备故障的损工时间。2.西南石油局元坝净化厂是我国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净化厂,通过安全防护和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创新,开发了安全生产应急指挥系统,极大提高了智能化安全防护的水平,是一项重大创新成果。通过墙上的电子沙盘及大屏,炉内火焰燃烧、净化装置运行、硫黄生产运输等工厂所有的运行情况尽收眼底。“净化厂所有的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数据都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一目了然,全部数字化。”整个净化车间仅100余人,便能完成年处理能力40亿方原料气的四套联合装置的操控运行。在处理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四套联合装置中,共使用了近500台自动控制阀门,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保障了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此外,还有许多个“安全卫士”,如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一旦发生硫化氢泄露将迅速发出警报,时刻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小编说:智能工厂将会是石化领域的重点建设方向,对于实时监测气体含量的仪器,如硫化氢检测仪、报警仪,这类仪器的需求量将会非常大,并且设备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科研方向:电催化、塑料循环利用、可持续材料1.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应邀为石科院科研人员作题为“Electrocatalytic Refinery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可持续生产燃料与化学品的电催化炼厂)的线上学术报告,与石科院40余名一线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本次学术交流过程中,乔世璋教授向石科院科研人员介绍了电催化过程相对于传统炼化工艺在能耗、排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出电催化是燃料和化学品生产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一种更具吸引力的途径。同时,乔世璋教授还向石科院科研人员介绍了其团队在一系列关键电催化反应(OER、HER、CRR、NRR、ORR等)的机理理解和材料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原子级材料工程取得的进展,着重强调了新型二维材料和单原子催化剂的探索。2.今年5月21日,国家再生塑料系列标准(通则、PE、PP)正式发布。10月11日,国家再生塑料系列标准(ABS、PS-I、PC、PA、PET)也正式发布。此前,再生塑料国家标准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我在这个行业工作15年了,今年我真切地感受到行业的黄金时代来了!”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上,一位参会企业代表说道。根据某咨询公司的报告呈现,到2030年全世界的塑料回收率将达到50%,为石化和塑料行业带来高达600亿美元的利润增长,占同期利润增长的近2/3。业内人士认为,回收的塑料将会成为石化生产的下一个低成本原料优势,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的突破,塑料循环利用行业空间未来或将得到大幅拓展。3.11月15日,巴斯夫携手中国科学院在吉林长春成立可持续材料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发创新项目,并深化知识交流,促进生物基、生物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对材料合成、结晶、降解和可回收性的基本机理展开研究,从而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为众多行业提供全新的产品。共同探索先进材料和系统、化学工艺和工程以及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推动联合科研的数字化进程。小编说: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对于原始材料的不断创新,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回收塑料的循环再利用以及可持续材料的研究,都是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而对于科学研究的探寻,自然少不了分析仪器的加持。技术创新:烯烃催化裂化、分子炼油研究1.近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作自主开发的高收率烯烃催化裂解技术,获2021年度美国《烃加工》杂志最佳石油化工技术奖。这是我国石化技术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奖项,标志着这项技术受到全球石油化工领域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详情可点击此处查看。2.11月17日,中国石化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旗下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可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即“油转化”),实现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化学品收率近50%,并大幅缩短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减排二氧化碳。经测算,应用该技术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化学品近50万吨,其中乙烯、丙烯、轻芳烃和氢气等高价值产品近40万吨,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经济价值巨大。3.11月18日下午,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组建炼化技术联合开发与培训中心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华东设计大厦举行。双方人员围绕连续式不溶性硫磺生产、分子炼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绿色能源化工等相关新技术,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设备选型、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同时就下一步拟合作开发技术方向进行了研讨。小编说:石油化工行业仍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分析技术大有可为。
  • 我国石化产业如何走好"双碳"之路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石化产业从事能源加工转换和石化产品生产,同时又是高耗能产业,既要实现自身的绿色发展,又承担着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保障国民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新目标、新形势下,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发生深刻变革。低碳转型发展趋势对石化产业影响几何新挑战石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既关系到工业和交通运输生产安全,又要满足人民日常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我国当前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当前我国部分石化产品需求的自给率并不高,供应安全难以完全保障,并且从全球供需形势看,国内新增需求通过大规模进口来满足并不实际,因而国内产能建设和产量提升仍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在产能及产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成为石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新竞争从生产端看,低碳约束下我国石化产品生产成本将增加。低碳发展的目标要求,务必要通过源头减量来实现,因而对于石化产业现有燃料和原料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势在必行。煤炭、石油焦等高碳排因子的化石能源,将从燃料和原料端进行大规模替代,通过煤改气、低碳电力替代化石能源、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等方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在此过程中,近中期内石化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无可避免。增加的产品成本将会传导至产业链下游,由下游用户共同分担碳减排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下游需求和产业活力。从消费端看,我国石化制品出口竞争力将减弱。石化产品既是我国重要的直接出口产品,又是纺织服装、家电、玩具、电子数码等我国重要外贸行业的原材料之一。当前,欧盟、美国等部分重要消费市场正不同程度地推进碳边境调节税,对于未达到其要求的商品征收碳关税。商品碳关税的征收在未来一个阶段可能将会基于商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因而对于直接出口的石化产品及基于石化产品为原材料的下游商品,都将受到石化产业产品成本变化及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如果石化产品成本大幅增加,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石化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和我国的外贸水平。新方向石化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之一,且工艺流程复杂、能源消费类型多样,化石能源被广泛用于燃烧、制氢等过程,碳排放来源多、强度大。在石化产业仍处于增长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务必要通过提升能效水平来降低能耗强度,同时通过化石能源的有序减量替代,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石化产业转型发展道路。我国石化产业能耗及碳排放现状能耗现状石油化工产业链长、工艺流程复杂、产品结构多样,导致生产加工过程的能耗类型多样。从品种看,能耗主要包括用作燃料动力的煤炭、石油焦、燃料油、天然气、炼厂干气、外购电力和热力等,以及用作原料的制氢用煤炭和天然气。从消费量看,2019年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能耗总量约为1.7亿吨标准煤,其中炼厂干气、制氢用煤、燃烧用煤、天然气等是主要能耗类型,四者合计占石化产业总能耗约70%。排放现状石化产业的碳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类,其中直接排放又包括各类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催化烧焦等工艺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化石能源作为原料制氢产生的碳排放三类,间接排放则主要为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对应的碳排放。2019年,我国石化产业碳排放总量约为4.71亿吨,其中炼油业务碳排放2.42亿吨、石化业务碳排放2.29亿吨。由于石化产业各环节存在多装置间物料和能源连续性强、数据统计切分性差的问题,难以针对各产品的碳排放进行拆分统计,按照产品平均能耗原则计算,化工业务中,烯烃、芳烃、三大合成材料的碳排放分别为5874万、1762万和3675万吨。从排放来源看,石化产业2019年燃料燃烧排放2.12亿吨,占总排放量的45%;过程排放约1.52亿吨,主要包括催化烧焦碳排放0.43亿吨,占总排放量的9.1%,制氢排放1.09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3.2%;间接排放1.07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3%。石化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哪些政策机制保障◆做好全社会及石化产业顶层设计,有序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是统筹考虑各行业投入产出效率、发展迫切度、国计民生需求度、产业国际竞争力、各行业减碳难度成本等多因素,制定最经济有效可行的降碳顺序与路径。二是按照“3060”目标节点,科学制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既要避免层层加码确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又要注重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有机联系,避免高位达峰。三是完善石化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加强石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控制石化工业总量规模,防止产能过剩。◆加快推进改革,构建与目标匹配的强制、约束、鼓励、支持相结合的新机制一是建立完善我国石化产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及其他相关标准制度、监管机制,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一视同仁,在统一标准和有效的监管下推进落实降碳减排工作,在降碳规划中实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将区域或企业的能耗控制制度转为碳排放控制制度。以碳排放控制制度替代能耗控制制度将为地区或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有利于同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三是合理拓展能源化工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将新能源、电力等利于能源转型的业务纳入能源化工企业主业范畴。◆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是加速出台完善碳排放相关税收政策。持续完善税收相关的激励措施,可考虑减免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及设备引进中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加大碳减排工作先进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二是将石化企业的重大节能减排攻关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计划。加大对石化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新技术工业化及节能减排等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重大创新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新兴、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四是营造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和利用气候投融资工具,降低企业低碳投资风险。◆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为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根本动力一是完善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保护和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对于新技术给予税收抵免等财税支持政策,激励企业加速低碳转型,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培育多领域多层次人才队伍梯队。石化产业如何开展碳减排?实现石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大力节能、提高能效,应用先进绿色工艺技术,采用低碳原料,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废旧石化产品回收利用力度,建成绿色高效的石化产业。加大能效提升力度 推进生产过程减碳我国炼油产业规模中短期内仍有一定增长,已在实施或纳入产能建设规划的重大炼油项目仍将推动我国的原油加工量向峰值水平攀升,预计年原油加工量将从当前的6.73亿吨增至2027年的峰值约8亿吨。我国的石化产品消费量则更是处于快速增长期,乙烯、PX、合成树脂等主要石化产品当前的自给率仍相对较低,2020年分别约为50%、60%和70%。降低单位能耗水平,是在石化产业仍有一定规模增长需求的情况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未来需要降低石化产业的单位能耗水平和排放强度。一是要提高新增产能的能效标准,加快先进产能淘汰和置换落后产能的步伐,提升产业整体能效水平;二是要持续开展装置节能升级改造、流程优化、新节能技术的应用、热回收利用等,挖掘节能潜力;三是要加快研发和推广新型绿色高效石化工艺技术,包括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电气化乙烯裂解炉、高效芳烃生产和分离工艺、炼油向化工转型相关技术等。大力调整用能结构 推进产业源头减碳化石燃料燃烧和制氢是石化产业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以低碳电力替代高碳电力和化石燃料,以绿氢替代灰氢,是源头减碳的重要手段。要统筹安全运行和经济可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加热炉等装置用低碳电力替代,减少煤炭、燃料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用,增加绿电绿热使用。同时,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用氢绿色化,替代化石能源制氢,减少碳排放,建设绿氢炼化产业。加大循环利用力度 推进市场消费减碳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看,成品油进入消费环节后,仍将产生大量碳排放,而化工产品则可以较高比例将碳固定,并不会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在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情况下,推进石化产业“减油增化”既是市场发展需要,又是绿色目标要求,对于行业及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注重化工产品的循环利用,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加快构建石化产品循环利用体系。在供给端,要加大可回收石化产品供应比例,以科学供应引导合理需求。在消费端,要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民众对可回收石化产品的认可度、需求度。加大综合利用力度 推进产业末端减碳一方面,要结合油气田等矿区资源,加快研究和推广CCS(碳捕集与封存)和EOR(强化采油)技术,既提升油气开发利用水平,又实现减碳降碳固碳。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及工业应用力度,推进二氧化碳和绿氢制甲醇、烯烃、芳烃、油品,二氧化碳制甲酸,二氧化碳制可降解塑料等高价值化学品,以及攻关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和生物利用技术,从末端出口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石化产业怎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石化产业未来发展,应坚持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坚持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坚持创新驱动智能提升。统筹发展与碳减排、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系,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30年前石化产业碳达峰目标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提高能效、加大使用绿色低碳能源力度,实现从高碳排模式向低碳排模式转变,控制石化产业碳排放增长和峰值,碳排放峰值为6亿~6.5亿吨。◆ 2060年前石化产业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通过发展新能源与节能提高能效耦合集成,利用CCUS和增加碳汇等技术手段,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先进的石化工业体系,推动石化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2060年碳排放1亿~1.5亿吨,较峰值降低约80%,通过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实现碳中和。石化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第一阶段 碳达峰阶段主要是控制新增炼油产能、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出口量,抑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改造力度、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业整体能效水平;示范推进电气化和绿氢、蓝氢利用,以及CCUS。第二阶段 快速减碳阶段这一阶段,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快速发展,原油加工量逐步降低,石化产品产量先升后降。通过持续深挖节能潜力,加快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各类节能降碳技术逐步成熟并实现工业化、多元化,化石燃料和化石能源制氢的绿色替代比例快速提升,CCUS规模明显增长,碳排放量快速降低。至2050年,碳排放总量将比峰值水平降低65%~70%。第三阶段 碳中和阶段这一阶段,各类化石燃料和化石能源制氢的绿色替代比例将达到较高水平,但催化烧焦等工艺排放及炼厂干气燃烧等排放压减难度大,到2060年仍有1亿~1.5亿吨的碳排放难以完全消除。随着二氧化碳化学转化技术成熟,CCUS在该阶段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和难消除的碳排放。到2060年,石化产业总体实现碳中和,建成零碳产业。
  • 【石化半月刊】从标准计划看石化行业未来的“仪器红人”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能源行业标准计划将立项1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涉及能源领域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具体涉及的立项重点方向,请查看文末附录1)指南中提出,相关行业标准计划的制定重点在于:1.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实施相配套;2.能够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3.要显著提升能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4.对标国外、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公信力、影响力等。通过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可以看出,对传统能源行业,主要关注在智能化和绿色化两个方面,在维持原有能源供应的基础上,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主动开发设备、仪器的智能制造,节省人力物力,降本增效。对于新型能源,做好前期设计、准备工作,保障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对于仪器行业来说,依然要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1.分析仪器,在仪器的研发初期,应更加关注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在仪器的研发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仪器联用的情况,对于接口的处理要更加通用化;2.环境监测类仪器,如大气中含碳气体排放量的气体监测装置,固废、液废等排放物质的检测类仪器等,在“碳达峰 碳中和”政策下,市场对环境监测类仪器的需求将会持续不断增长。石化团体标准的“红人”:润滑油和氢气检测1月24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1年第二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团体标准项目计划表,请查看文末附录2)其中,与仪器分析较为相关的是润滑油(脂)类石油产品的检测以及气体分析的标准。对于润滑油(脂)的相关标准,吉诺润滑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和石化联合会政策法制工作委员会分别牵头两项团标制定。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共牵头了3个气体分析的团标,分别是《微量水分含量的测定 电容法》、《燃料电池用氢气取样方法》以及《燃料电池用氢气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另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牵头制定了《气体分析氢气中总卤化物含量的测定氧化燃烧—离子色谱法》。附录1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专业方向领域重点方向电力新型电力系统输配电关键技术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密集输电通道安全,智能配电设备电力灵活性资源和节能低碳技术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火电机组运行状态评估与延寿,电力碳排放监测核算及减碳电力系统建设“风光水储”基地规划设计,“源网荷储”设计及应用电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智慧电厂建设与运维,配售电企业服务,虚拟电厂,电力市场运营监管,电力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分布式电源上网核算煤炭煤矿智能化、数字化煤矿智能装备,智能化煤矿大数据建设,矿用通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煤矿生态环保和节能减碳煤矿区生态修复,煤矿沉陷区综合治理利用,煤化工领域企业碳排放测算,煤矿区碳汇提升、减损、计算,煤炭开采废物治理及利用,煤炭资源节约型开采技术,煤矿节能降耗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层气钻井作业下泵排采,煤储层测试实验,地震处理解释,煤层气田信息化建设煤矿瓦斯治理煤矿区瓦斯地面预抽,关闭矿井瓦斯抽采,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瓦斯高效利用油气油气勘探开发、储运深水、深层、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及基础能力设施建设、核算、评价标准,油气田设备的绿色化、数字化制造油气节能低碳技术储运、管道运输等节能低碳生产技术,油气田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油气田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炼油、煤制特种燃料项目的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及碳足迹核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运行维护,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色智能设计、节能降碳、安全施工,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技术,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安全水电(含抽水蓄能)水电工程智能化设计与建造,流域梯级水电站群风险防控,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化太阳能分布式光伏设计、建设和接入,光伏能耗与能效限额,太阳能热利用风电风电节能降碳与安全管理,风电场改造升级,风电设备退役循环利用,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生物质利用生物质与垃圾发电站安全管理与运维检修,生物液体燃料工程设计核电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标准化示范成果转化“核电重大专项中国先进核电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和“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的成果转化应用其他方向核电消防,核能供热,核岛机械设备,小型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选址设计新型储能、氢能新型储能新型储能系统建设、运维、安全监督,电化学储能的安全设计、制造与测评,用户侧储能的安装、运行、维护,能源储能配置规模测算,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及并网性能要求氢能关键技术电解质制氢及综合应用,氢电耦合技术,氢燃料电池发电站,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 附录2 2021年第二批石化联合会团体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牵头单位1集成电路用电子级N-甲基甲酰胺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2L-丙交酯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聚碳酸酯粉料4高黏度开式齿轮润滑油吉诺润滑技术(苏州)有限公司5辊压机轴承润滑脂62-叔戊基蒽醌宜昌苏鹏科技有限公司7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副产多元醇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8环氧树脂副产丙三醇(甘油)石化联合会环氧树脂及应用专委会9聚硫醇环氧树脂固化剂10酚醛环氧树脂副产苯基缩水甘油醚11草铵膦副产氯化铵中国化工环保协会12轧辊油膜轴承油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有机醇类载冷剂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14取排水工程用聚乙烯(PE)缠绕结构壁管材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乙烯基聚乙二醇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16季铵碱类分子筛模板剂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17水溶肥料中岩藻多糖的测定青岛藻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18离子交换分子筛静态氧气吸附量的测定容量法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19沸石分子筛静态氮气吸附量的测定容量法20轮胎动态臭氧老化评价方法国家橡胶轮胎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1气体分析微量水分含量的测定电容法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22气体分析 燃料电池用氢气取样方法23气体分析 燃料电池用氢气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24气体分析氢气中总卤化物含量的测定氧化燃烧—离子色谱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25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碳管理体系要求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6产品碳足迹 生物基润滑油石化联合会政策法制工作委员会27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生物基润滑油生产企业28产品碳足迹 生物柴油29生物柴油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30化工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北京国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31氯碱行业无预处理盐水一次精制技术规范32智慧化工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要求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33化工园区5G网络部署建设指南34化工园区公共管廊信息化系统建设指南35智慧化工园区支撑平台建设指南36化工园区大气污染立体监测体系建设指南浙江工业大学37石油和化工生产装置开停工安全风险管控指南石化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38石油和化工行业HSE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39化工研发中试HSE风险管控指南40石油和化工企业设备维护保养HSE风险管控指南41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评价指南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42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价指南43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价值评估指南石化联合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44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45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硫酸钾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46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现场分析检测技术验证评价指南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47飞灰资源化处置技术规范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8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测试规范天津大学49油气田压裂液配液用水水质要求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50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处置技术规范51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亚洲石化工业格局生变
    受中国和中东地区石化产能大幅增长以及中东地区廉价石化产品冲击市场的影响,亚洲石化工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亚洲石化工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中国成长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石化生产国 中东基于廉价天然气原料的石化产能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基础化学品需求巨大潜力 来自中东地区的低成本的石化产品将逼迫亚洲一些乙烯装置的关闭,尤其对日本乙烯工业产生的冲击更大。   中国将引领亚洲石脑油,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大量新建乙烯和芳烃项目的陆续投产,亚洲地区的石脑油需求又将步入快速增长的通道。2011~2015年间,中国将引领亚洲地区石脑油需求以年均4.6%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经历了连续25年的持续增长后,2008年亚洲石脑油消费量比2007年下降1.4%,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2008年四季度石化行业低迷。不过这种低迷持续时间较短,2009年亚洲石化行业出现强劲反弹,尤其是在二季度,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石脑油裂解装置满负荷运转。   2008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石脑油消费国。近年来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韩国的石脑油消费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之中,然而到2010年将出现回落。2008年韩国石脑油消费为84.4万桶/天,2009年增至87.1万桶/天,然而2010年预计将回落5%至82.5万桶/天。据Facts全球能源公司预计,2011~2015年韩国石脑油消费量将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的消费量将达到95.4万桶/天。   亚洲另一大石脑油消费大国日本的石脑油消费量正在逐年下降。2008年日本石脑油需求比2007年大幅下挫8.3%至77.9万桶/天,预计2008~2015年的年均降速为2.8%。   中国台湾石脑油需求2009年下降5%,2010年估计将进一步下挫8%。不过2011~2015年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   印度虽然不是亚洲主要的石脑油消费国,也不是主要的进口国,但却是主要的出口国。印度的石脑油需求主要用做电力和化肥生产商的替代燃料,当天然气供应短缺和液化天然气价格较为昂贵时,印度电力和化肥生产商就选择使用石脑油做替代燃料来运营装置。然而,随着印度信赖工业公司KG-D6天然气田的投产,这种使用石脑油作为替代燃料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该气田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行业。因此预计2008~2015年间印度石脑油需求将以年均1.8%的速度下滑,主要是受到天然气替代电力和化肥生产领域的石脑油需求的影响。其间,印度的石脑油出口量将以年均7.6%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印度的石脑油出口量将达到31.4万桶/天,而进口量将降至4.5万桶/天。   相反,中国将引领亚洲石脑油需求的增长。2008年中国石脑油需求为60.5万桶/天,净出口1.7万桶/天 而2009年中国石脑油需求比上年大幅增长10%达到66.5万桶/天,成为石脑油净进口国,日均净进口量约4万桶。2009~2015年中国石脑油需求将以年均14%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1年底,中国将取代韩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石脑油消费国。到2012年底,中国的石脑油净进口量将达到24万桶/天,到2015年底将进一步增加到37万桶/天。   总体而言,未来几年中国将引领亚洲石脑油进口快速增长,亚洲石脑油进口量2012年将增至约105万桶/天,2015年将增至130万桶/天。   石化产能步入快速扩张期   亚洲乙烯市场在全球乙烯市场已经起到重要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亚洲地区已拥有约438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预计到2015年前该地区仍将新增约160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200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新增了410万吨/年乙烯产能,预计2010年亚洲将新增540万吨/年乙烯产能。   2010~2015年间中国新增乙烯产能将占据亚洲地区新增乙烯产能的54%。2005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乙烯产能国。当前中国与全球第一大乙烯产能国美国的乙烯产能差距为2500万吨/年,不过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截至2009年底,中国拥有139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到2015年前中国将新增87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其中42%的新增产能将在未来两年内投产。到2015年中国的乙烯产能将超过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总和。   除了中国外,印度的乙烯产能也将出现快速增长,2015年前印度将新增400万吨/年乙烯产能。近期印度新增乙烯产能项目包括:Haldia石化公司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将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乙烯装置产能从52.3万吨/年扩大至67万吨/年 信赖工业公司在Hazira的乙烯装置改造项目将于2010年下半年完成,该扩能项目始于2006年,届时乙烯产能将从84万吨/年扩至100万吨/年 印度石油公司位于Haryana邦Panipat炼油厂内一套85.7万吨/年石脑油裂解装置将于2010年三季度试运。从中期而言,印度新增乙烯产能项目包括:信赖工业公司计划新建140万吨/年乙烯装置,与其新建58万桶/天处理量的炼油厂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炼油石化基地,该裂解装置预计在2014年建成投产 印度国家油气公司、GSPC以及一些金融机构合资组建的公司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Dahej新建一石化联合体,包括一套11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置,预计在2013年三季度建成。   亚洲芳烃的产能增速远低于乙烯产能增速。2016年前亚洲芳烃产能将增长约26%,其中中国将占据新增产能的59%。   2009年中国两大芳烃装置已经投产:福佳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开启了110万吨/年芳烃联合体 中国海油开启了惠州156万吨/年芳烃联合体。未来几年中国还将有更多的芳烃产能陆续投产。   随着裕廊芳烃公司和埃克森美孚芳烃扩能项目的完成,新加坡的芳烃产能将翻番。中国台湾国光石化科技公司计划新建145万吨/年芳烃联合体,预计在2017年完成。此外韩国现代/Cepsa和S-Oil公司也正计划扩大芳烃产能。这些项目定位于如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市场。   印度当前芳烃产能略超过360万吨/年,2015年前印度将新增260万吨/年芳烃产能。随着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纺织品、塑料、汽车和其他消费品的强劲增长将刺激印度芳烃需求的增长。   日韩石化产业加快结构调整   面对中东石化新增产能陆续投产以及中印两国大幅扩能以实现产品的自给对亚洲市场产生的新一轮冲击,日本和韩国的石化企业早已做好准备。日韩一些公司致力于重新调整产品方案和市场定位,努力开拓新市场和新领域,另一些公司则致力于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竞争力。   日本化学公司志在减少通用石化品产量,将发展的重点向功能化学品、电子材料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三菱化学公司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代表,该公司电子产品和保健品业务正不断扩大,并计划于2011年退出聚氯乙烯和苯乙烯市场,集中精力开拓双酚A、聚碳酸酯、精对苯二甲酸及高附加值聚丙烯业务。最近该公司与三菱丽阳的合并还增强了其在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纤维市场的竞争力。   受本国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日本化学公司正在加大加快新兴市场的投资。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今后将把发展重点集中在新兴市场,同时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能。2009年12月9日,三井化学公司与中国石化就苯酚、丙酮及三元乙丙橡胶的合资项目达成了协议,预计两项合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日元。三井化学公司还计划投资750万美元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新建一套1万吨/年的聚氨酯泡沫装置。该装置有望在2011年第一季度建成投产,生产的产品主要将出售给中国南方的汽车制造商和配件生产商。   日本东洋轮胎橡胶公司计划独资在中国沿海地区新建一家轮胎生产工厂,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东洋轮胎橡胶公司表示,受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的刺激,中国轮胎市场需求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在第一阶段,东洋轮胎橡胶公司将投资100亿日元,预计在2011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将生产200万个用于客车和卡车的轮胎。   2009年8月,三菱化学与中国石化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建设年产15万吨双酚A和6万吨聚碳酸酯装置,计划2010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用于汽车零部件及电器等领域的化工产品。   提供差别化产品和服务也是韩国石化战略的主旋律。与日本公司一样,韩国化学公司也同样重视石化产品的多样化,以降低风险。在液晶显示器和锂离子电池行业中,日本公司是领头羊,韩国公司正努力抢占地盘。韩国SK化学公司在几年前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并且已成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与日本宇部公司展开竞争。此外,LG化学公司的强势业务是可充电电池和电子材料,而韩华化学则瞄准太阳能电池业务。   同时,韩国化学企业还在不断扩大石化业务。在过去的3~4年中,韩国大多数主要石化生产商已将其产能扩大至世界级规模,还有几家公司正计划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产能。湖南石化公司确定投资约5亿美元将其在丽水的裂解装置从25万吨/年扩大至100万吨/年,该项目还包括新建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计划在2012年完成 现代石油公司正在进行的8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将于2013年完成 S-Oil公司正在建设第二套芳烃联合装置,建成后将年产90万吨对二甲苯和28万吨苯。
  • SGS石化部参观我要测网
    我要测网讯 2013年12月09日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石化部市场经理朱素珍女士参观了我要测网,我要测网运营经理邵强红先生接待并陪同参观,同时就SGS石化部与我要测网的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   朱女士首先表示,SGS公司很重视互联网营销,对SGS石化部与我要测网的合作给予了肯定,我要测网前期对SGS石化检测业务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还获得了有效的检测商机。我要测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要测网发展历程、2014年发展规划以及双方合作现状,并就SGS石化检测业务互联网营销提供了推广建议。双方就多个具有潜力的项目展开讨论,并表示2014年将深化合作。   关于SGS石化部   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集团在世界各地共有75,000多名员工,分布在1,5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构成了全球性的服务网络。SGS石油化工服务部致力于向石油及化工品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科学的、涵盖行业上下游的公正客观检测服务,服务涵盖上下游行业,协助上游勘探机构、生厂商、仓储公司、代理、船东、贸易商等各方优化产品质量、确保符合性、减少安全及贸易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中国,石油化工服务超过20年的发展历程,已在25个地区设立办事处,开设了近20个设备齐全的石油化工专业检测实验室,服务团队超过600人,SGS石油化工检测服务能力和网络等均领先于同行,值得企业信任。   关于我要测网   我要测网(woyaoce.com)是国内首家第三方检测专业门户网站,本着“我要测、放心测”的服务理念,收录了国内获得CNAS、CMA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为广大检测用户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检测资讯、检测求助及检测机构等专业信息交流平台。
  • 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为何频发
    从香港的士死火、河南问题乙醇汽油,到海南中石化疑似问题汽油,  前几年就已经频繁曝光的劣质汽油事件近期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过颇为意外的是,前几年的事件卷入的大多数是民营加油站,而近期频频曝光的则是国内石油巨头中石化。从今年初的香港的士死火事件,到3月份的河南93号问题乙醇汽油事件,再到近日海南中石化疑似问题汽油事件,今年短短4个多月来,消费者针对中石化问题油的投诉已见第三桩。   尽管目前还未有确切证据证明,海南中石化汽油真的出了问题,但接二连三的负面案例却着实应引起中石化有关高层的思考,为什么近期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频发?到底是油品质量、过程监管、运输渠道还是库站管理出了问题?   ■事情回放   问题汽油已送惠州国家检测中心检验   据新华社海口5月8日报道,自4月下旬以来,海口市出现多起品牌汽车由于“问题油”导致汽车损坏事件,海南省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已介入调查。   使用“问题油”导致损坏的汽车包括一汽丰田、长安铃木、别克、雪佛兰等多个品牌,其中,尤以一汽丰田车较为严重。   据海口丰正华一汽丰田特约店维修服务部技术主管邓先生称,自4月30日以来,丰正华一汽丰田已经接到19辆由于汽油质量问题导致汽车出现故障的情况。“主要由于汽油杂质过多,燃烧不完全,导致积碳过多,从而出现熄火、带速抖动、启动困难等故障。”   卷入投诉的有海南文昌一加油站、海口市永成加油站等民营油站和海口市龙华路中石化加油站。   目前海南省工商局和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介入调查,包括卷入的中石化加油站和民营加油站已进行抽检,并送往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惠州)检验。   ■专家分析   运输储存监管均可能导致质量问题   对于此次海南问题汽油事件,由于卷入的对象包括一些民营加油站和国有的中石化一加油站,公众得以对民营加油站和中石化加油站进行比较,舆论认为,民营加油站反应相对更迅速,而中石化海南分公司相对更霸气。   在问题汽油事件发生后,永成加油站已明确表示,由加油站承担车主车辆维修损失,而中石化海南分公司刚开始则坚称,自查后其油品质量没问题。   5月7日,中石化海南公司就此事声明称,公司所有油库、加油站所经营的成品油均来自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炼化产品优质,生产的成品油除供应中石化外,长期供应香港、广东等地区,均未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目前公司未接到相关投诉,“有关报道的问题油导致海口部分车辆损坏的问题与我公司无关。”口气之强硬令车主难以接受。   其实,以前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的汽油不等于现在或未来就不会出现问题。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成品油的质量安全要求很高,除了油品的质量本身,还涉及油品的运输配送、油库油站的储存、管理监管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出问题,只是通过自查就早早剔除自身需负的责任未免显得草率。   已经过去的中石化香港的士死火事件和中石化河南“问题油”事件,都说明中石化在成品油质量安全方面并未十全十美、无可挑剔。   3月16日香港机电工程署公布的“石油气车辆事件”调查结果认为,由于中石化未能提供充分合理解释,项目小组有合理“怀疑”在重点调查时段内,中石化有违规操作的行为。中石化最后也表示,关注并考虑优化加强监察气库的“扽缸”运作的有关安排。   而中石化河南“问题油”事件,刚开始也是推托责任,最后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质量事件”。   以上种种案例证实,油品质量问题不是民营油站的专利,关键是怎样对待之。有关专家表示,像今年的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危机公关事件,如何掌握对公众信息披露的尺度和艺术,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未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不妨在危机面前学习一些成功的外资企业低下高高的头颅,从国外汽车召回中获取经验,这样国有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中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暴利也是劣质汽油走俏市场根源之一   其实,劣质成品油行走市场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在2005年前后华南“油荒”之际,成品油供应紧缺,国内外油价倒挂,一些无良民营加油站为了生存,不惜在合格成品油中兑入非标油,以次充好,以低标号油充高标号油。   “这些手法是为了牟取更高的利润。”广东业内人士称,去年下半年来,国内成品油供过于求,油品资源泛滥,再度催生一些民营加油站利用非标油品以次充好便宜卖给车主,以更好地跟正规油站竞争,“今年三四月份,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差价达1000多元,本来利润就很高,以次充好销售的加油站牟取的是暴利。”该人士披露。   针对今年频繁发生的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有关专家分析,尽管现在海南中石化油品是否有问题还需更高层面的检测。但从企业监管的角度,中石化或可找到一些漏洞。业内人士都知道,中石化在各地的加油站中,只有一部分是自营油站,中石化系统外的联营油站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油站的油源是否完全由中石化提供,对联营加油站自购的油源监管是否严格到位,如果有少数联营加油站受利益驱动采购非标油销售,将会直接关系到成品油的质量安全,一旦这些方面出问题,危害的就是中石化自身的品牌,“如何加强联营加油站的监管将是摆在中石化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 新芝防除垢为石化保驾护航· 暨庆贺新芝生物再度成为石化行业优质供应商
    2018年11月15-16日,2018(第三届)中国石化化工物资采购年会在山东东营拉开帷幕,新芝生物(股票代码:430685)受邀参加,并且再度成为石化行业优质供应商。新芝生物于2012年进入超声波防除垢领域,现有超声波防除垢系列设备:超声波除垢机超声波除垢设备现场安装实例不防爆型齐鲁石化热电厂冷凝器超声波阻、除垢器现场超声波除垢防爆型石化、石油防爆设备镇海炼化超声波除垢解决方案 其中公司的超声波防除垢器是中国最新的专利产品。具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专利。与现有超声波防、除垢技术相比,我公司防垢器的优点在于:双激励超声波换能器比传统的超声波换能器其工作效率要提高一倍以上。超声波发射振源设置在管道外,而发射的工具头直接安装在冷却水管道内,直接对水作用,让水产生“空化”效应,破碎冷却水系统中的无机盐沉积物,如碳酸钙.让其成垢颗粒破碎细化,从而悬浮于管道内循环冷却水中,使其不易附着在管壁上结垢, 另外,超声波的振动而形成的微射流(以400Km/h速度传播)能抑制这些成垢颗粒的成长.一般垢的成长总是先生成小颗粒,超声波使其成垢颗粒不能长大.从而阻碍延缓这些颗粒的进一步聚结,防止它们最终的沉积成垢。故电声转换效率高,可达到60%-90%,较现有超声波防、除垢器提高30%以上。且发生损坏时便于更换,节省工时,不影响生产。使用超声波防垢、除垢设备后的对比照片: 超声波作用前照片 超声波作用后照片 超声波作用前照片 超声波作用后照片超声波作用前照片 超声波作用后照片超声波作用前照片 超声波作用后照片 新芝生物不仅为石化设备保驾护航,助力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增效。在民生领域,比如电厂的换热器结垢改造、供热设备管道结垢...等等众多需求,我们也在为此努力!
  • 石化行业新标准、新方法
    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石油化工产品的品质如何,就需要分析检测技术来把关。因此,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的相关标准化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在5月31日-6月1日召开的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嘉宾围绕石化行业新标准、新方法展开报告。部分报告如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钱钦报告题目:《SH/T 0713 车用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标准修订内容的解读 点击报名钱钦,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色谱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在石油产品痕量杂原子分析和炼化企业污染物溯源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报告摘要: SH/T 0713-2002《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 气相色谱法》作为GB 17930中苯含量的仲裁方法且应用广泛,但无法直接测定乙醇汽油等含醇汽油中的苯含量。另外,含有乙醇、MTBE的汽油的出现,对测定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修订SH/T 0713-2002,增加适合于含醇汽油测定的系统和方法,将有效扩大方法的应用范围,适应产品标准的不断升级。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孔翠萍报告题目:《喷气燃料中苯系和萘系烃组成的测定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行业标准解读 点击报名孔翠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专注于油品色谱分析的研究10余年。报告摘要: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喷气燃料中苯系和萘系烃组成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终馏点在315℃以下的喷气燃料中苯系和萘系烃组成的测定,属于自建的石化行业分析方法制定标准。 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为:将试样导入配有一维非极性色谱柱和二维极性色谱柱的全二维气相色谱仪,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馏出的组分。依据各烃类化合物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产生信号的一维保留时间与二维保留时间共同进行定性,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烃类组分的质量分数。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王轲报告题目:《润滑油和基础油中多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国家标准解读 点击报名王轲,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负责石油产品中元素分析工作,具有十年以上的ICP- OES、ICP-MS的分析经验,熟悉并开发了多种油品、催化剂、环境等领域的分析方法,主持或参与多项中石化课题,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或修订多项国行标。报告摘要:新标准对GB/T 17476-1998《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中关于内标的要求改为强制使用,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对标准中文字性的错误进行了修正。介绍了方法修订背景和意义,列举了部分验证数据,对一些关键步骤进行了讲解。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级工程师 刘丹报告题目:GB/T23801-2021《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标准解读 点击报名刘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红外光谱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参与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新方法开发。报告摘要:本标准是修订GB/T 23801-2019,该标准发布实施10年以来,广泛用于生物柴油和车用柴油的生产、科研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领域,对生物柴油和车用柴油的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GB/T 23801-2019是修改采用EN 14078:2003,而EN 14078:2003分别在2009和2014进行了两次的修订,测量范围由FAME体积分数1.7%~22.7%扩充到FAME体积分数0.05%~50%,并且分段建立校准曲线,且在测量方式上都有很大改进,对测量车用柴油和B5柴油在操作性和提高测量精度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进。赛莱默分析仪器(北京)有限公应用专家 杨金囤报告题目:赛莱默分析仪器助力石化行业水质检测 点击报名杨金囤,赛莱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析仪器应用专家。20多年环保领域分析仪器行业一线工作经验,熟悉环保行业标准、多种分析仪器工作原理、仪器操作和实际应用。目前专业从事仪器产品推广、用户交流培训、应用问题解决等工作。报告摘要:主要介绍可以应用于石化行业水质分析的赛莱默分析仪器,以新版TOC分析仪作为重点,关注其在冷凝水及其他水体检测中的应用。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气相色谱应用工程师 黄翠华报告题目:安捷伦气相色谱在燃料电池汽车(FCV)用氢气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点击报名黄翠华,安捷伦气相色谱应用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实验室检测分析以及气相色谱方法开发等相关工作,负责安捷伦气相色谱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和推广,在气相色谱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报告摘要:作为清洁能源,氢能是替代石油燃料发动机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氢燃料电池用氢中的痕量杂质将严重影响电池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安捷伦基于8890智能化色谱、质谱平台,参与中国石化石科院主导建设的氢能分析体系,开发助力绿色、高效、可再生清洁能源。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为促进石油、化工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推动分析检测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也给石油化工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5月31日-6月1日举行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力争把最新的政府决策、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最新的技术进展与研究成果呈现给大家。会议主办方:仪器信息网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trochemical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6月1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微信号: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石化半月刊】中俄再签油气供应协议 中石化采购在线电导/酸度仪等共118台
    近期,受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明显上涨、一度突破100美元/桶。而就在俄乌战争打响之前,在俄总统普京到访中国的首日,2022年2月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这是继2014年签署了为期30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后,中俄两国再次签订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协议。2019年12月,俄罗斯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东线管道)正式开始供气,每年可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最新的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将经由“远东路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该文件的签署成为进一步巩固俄罗斯与中国天然气领域互利合作的重要一步。在项目达到全部运力后,俄罗斯对华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总量将达到480亿立方米/年。俄石油和中石油还签署了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的协议,协议期为10年。中国西北部的工厂将对这些原油进行加工,以满足中国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延伸到了低碳发展领域,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低碳发展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低碳发展的多个领域探索合作的可能性,包括能源效率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以及智能和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也是对国内在低碳发展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和科学仪器的强有力支撑!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US),近日还有一个大新闻——中石油CCUS工作推进会于 2月25日在京召开。据悉,中石油将在CCUS技术攻关试验方面突出创新增量,聚焦CCUS发展战略规划、低成本稳定气源供给保障、二氧化碳驱油扩大波及体积、低成本高效工程配套四个技术方向,研发和攻关CCUS原创技术;中国石油组织推动300万吨CCUS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统筹公司内外部碳源,制定碳输送管网整体部署规划。近期招标信息 小编盘点了近期的石化相关单位的仪器采购信息如下所示:招标编号招标单位招标仪器招标数量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开标时间0712-224022203017齐鲁石化供排水厂在线水中油分析仪5台2022/3/22022/3/100712-224012103095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纳米红外显微系统1台2022/3/22022/3/160712-224042203011中石化大连院化学环制氢热模试验平台同步热分析-气质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DSC+MS+IR1套2022/3/32022/3/17 FSSH-WZ-CG-2022-028中石油抚顺石化洗化厂气相色谱仪 4台2022/3/32022/3/18XN-ZB-WZ-2021-048渭南城投能源有限公司在线分析仪3台2022/3/52022/3/18WZ20220321-3809-2312-B1中石化巴陵石化树脂项目在线钙镁离子分析仪\0-100ppb 2% 不防爆 预处理系统+防爆柜1套2022/3/72022/3/15中石化巴陵石化近期就“己内酰胺搬迁项目”需要采购一批仪器,有在线浓度分析仪、在线硫酸浓度仪、在线酸度仪和在线电导仪共计118台,这批仪器的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为3月7日,请相关仪器厂商及时领购招标文件。招标仪器参数数量在线浓度分析仪0-500ppm 1% 隔爆型2台0-5% 0.1% 隔爆型2台0-95wt% 0.1% 隔爆型2套0-50% 0.1% 隔爆型2套在线硫酸浓度仪93-99.5vol% 0.5级 隔爆型 流通池+保护箱2套在线酸度仪0-14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5PH 保护箱+流通池26台0-9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5PH 保护箱+流通池1台0-14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动温度补偿+预处理21台0-14PH 插入式 本安型 DC24V 0.1PH2台0-14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1台0-14PH 流通式 隔爆型 DC24V 0.01PH 保护箱+流通池11台0-12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5PH16台0-7PH 插入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1台0-7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流通池1台5-9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流通池1台0-14PH 流通式 隔爆型 DC24V 0.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流通池4台0-7PH 插入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1台0-7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流通池1台5-9PH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 0.1PH 自清洗装置+保护箱+流通池1台在线电导仪0-0.5μs/cm 流通式 隔爆型 DC24V1台0-10μS/cm 流通式 隔爆型 DC24V1台0-40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4台0-2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1台0-350000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2台0-15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6台0-20μs/cm 流通式 隔爆型 DC24V1台0-100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2台0-50μs/cm 流通式 本安型 DC24V2台
  • 石油石化央企首家!中石化北斗检验检测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
    8月3日,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检验检测实验室正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认可,成为石油石化央企首家获颁CNAS认可证书的北斗卫星导航设备检验检测实验室,标志着该中心检测分析能力、软硬件设施、实验室体系运行等获得国家级认可,具备服务内部企业、提升北斗产品质量的能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目前国内唯一有资格颁发国家认可实验室的机构,也是我国当前最具权威性的实验室评审机构,其检测数据得到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相互承认协议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相互承认协议成员国(地区)的承认。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检验检测实验室坐落于国家级高新区——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教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实验室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配置GNSS基线场、GNSS阵列导航信号模拟器、北斗三代RDSS导航信号模拟器等多套先进卫星导航设备检测仪器,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名,具备RTK测量精度、静态基线测量精度、内部噪声水平、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定位精度、速度精度、捕获灵敏度、跟踪灵敏度等技术服务能力。近年来,北斗运营服务中心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建立了长足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共同提高北斗卫星导航设备的检测能力。目前中心检验检测实验室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检测分委会成员,并被授予“石油石化行业联合实验室”。下一步,北斗运营服务中心将按照CNAS实验室体系要求持续加强实验室技术质量体系管理,为石化企业提供优质检测服务,助力石油化工行业北斗规模应用。
  • 石化行业环境分析检测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其生产工艺多属高温、高压,大多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因此,石油化工行业的监测至关重要。基于此,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大咖围绕石化行业环境分析检测技术展开报告。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宋钊报告题目:《新形势下石化企业环境监测管理技术要求与风险》点击报名宋钊,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空气和废气监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政策法规研究工作。主承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生态环境标准,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20篇,授权专利5项,著作权2项。报告摘要:主要介绍环境监测相关管理要求,自行监测技术与质控要求,以及形势与风险分析。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郭宏山报告题目:《双碳目标下石化污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点击报名郭宏山,教授级高工,现工作于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长期从事于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发、清洁生产、环评、标准等工作。具有30多年石化污水处理技术研发经历,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中石化技术发明奖2项、前瞻基础技术奖1项、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核心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近五年主持“十二五”国家水专项、纤维乙醇废水处理、城市中水回用、炼油及乙烯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石化污水提标改造、煤化工综合污水治理及近零排放等重点项目。报告摘要:结合“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布局要求,分析了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现状和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污水深度提标排放、资源化及高比例回用、零排放”三个阶段的目标指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李相贤报告题目:《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石化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点击报名李相贤,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激光与红外光谱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开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双碳目标下温室气体立体监测和工业燃烧过程高温气体遥测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总理基金)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课题、中科院战略先导“美丽中国”专项子任务、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及地方科研任务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主持研发的工业园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设备在20多个省市得到了广泛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报告摘要:介绍本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团队在一系列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的支持下,突破了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率先建立了覆盖400多种组分的污染气体超高分辨率红外光谱数据库;攻克了复杂背景、多干扰因子条件下的光谱定性识别与精准解析技术,开发了商业化的在线分析软件;研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干涉仪模块,开发了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气体分析仪、抽取式VOCs多组分气体分析仪、便携式VOCs多组分气体分析仪、傅里叶红外VOCs多组分遥测成像系统、车载VOCs排放通量遥测系统等一系列基于FTIR技术的VOCs监测设备,实现了恶劣工业环境条件下的多组分定量在线分析,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监测范围,检测下限,测量组分,反演精度,尤其是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研究团队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尤其是在石化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推广经理 陈智报告题目:《“嵌入式水厂”助力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点击报名陈智,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曾就职于国内大型石化设计院,参与过多个石化行业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工作,熟悉水与废水的物化及生化处理技术,对苏伊士在工业领域的水处理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报告摘要:分析当前化工行业污水处理面临的挑战,讲述如何打造“嵌入式污水厂”助力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介绍“嵌入式污水处理厂” 国内应用案例。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为促进石油、化工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推动分析检测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也给石油化工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5月31日-6月1日举行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力争把最新的政府决策、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最新的技术进展与研究成果呈现给大家。会议主办方:仪器信息网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trochemical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6月1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微信号: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