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湿地监测

仪器信息网湿地监测专题为您整合湿地监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湿地监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湿地监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湿地监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湿地监测话题讨论。

湿地监测相关的资讯

  • 翠湖湿地水质实时监测纪实
    2005年10月4日,安恒公司总经理万众华随同有关领导同志一同参观考察了北京翠湖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并对翠湖湿地规划原则自然为本、以水为本、原生为本中的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专项考察,回答了有关领导同志关于水质监测方面的问题,并就安恒公司致力于以水质监测分析为核心的水环境监测评价和供水水质安全的公司业务,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湿地公约》是历时8年之久的酝酿和多边谈判,终于在1971年2月2日于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简称《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中对湿地是这样定义的: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蓄洪抗旱的功能;湖泊、江河、水库等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水体的热量调节和蒸发作用可以使设置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防止和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湖岸的侵蚀,使植物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稳固基地、海浪和水流的冲力削弱、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速度是裸地的3-5倍;在地热较低的沿海地区,下层基底是可以渗透的,淡水一般位于较深的咸水层上面,通常由沿海的淡水湿地所保持,因此,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民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使之得以保存和即时补充;湿地生态系统大量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积累及水体净化,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湿地还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全球湿地面积达5.73亿公顷。中国首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将在2010年以前投资3。36亿元建设12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5万公顷,到时将增加约百亿立方米雨洪的调蓄和地下水源的补给来源,约占北京降水的总量的1/4,大大缓解北京地区的缺水状况。依据世界湿地公约、1992年里约环保公约、21世纪议程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通过对湿地的标本采集的科学调查研究手段,对湿地中生态多样性和环境质量指示性动物群落完好性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湿地修复工程和保护性开发。 翠湖湿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的上庄镇,因南口的冲积、洪积成为海淀翠湖扇,使北京温榆河的上游,是首都的后花园,是北京的江南水乡,是北京近郊仅有的一片湿地,翠湖万亩湿地修复工程是保护和开发湿地,合理调控水资源的必然要求。在翠湖湿地修复工程中应用了美国HACH公司的Hydrolab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对湿地修复工程的水质常年实时监测,以一个树立在湿地旁边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公示给社会公众,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和生态系统修复,建立城市湖泊湿地对郊区生活污水自然净化模型,为解决郊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样板;建立水利、生物、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水模型,构成养水、用水、循环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通过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经济多样性的循环,形成都市农业经济、生态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模型,实现城乡在环境互衬、经济互补、资源净化循环的互动,实现十六大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和谐社会。 万亩翠湖湿地正在逐步成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北京都市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产业带和休闲光旅游产业带,成为上风上水上海淀的核心区域南沙河风景休闲旅游服务区的中心 HACH的hydrolab水质多参数探头和野鸭嬉戏,与环境和谐相处,奇妙无比!
  • 环境监测的下一个风口?湿地环境领域各地投入资金知多少
    11月6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透露: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数量居世界第一。湿地生态可调节气候,维护物种多样性,于整个地球的生态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湿地同时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湿地进行实时的环境监测,是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战略与手段之一。湿地监测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对湿地生态系统,尤其是人工干预(如新建、修复、运营中)的湿地公园进行前后监测指标的对比、长期连续动态监测,以实时掌握现状,分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调控至关重要。《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 年)》明确指出,要结合年度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构建湿地动态监测体系。重点开展国家重要湿地动态监测,并对其生态状况进行评估,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开展省级重要湿地动态监测,加强一般湿地的监测。此外,局级重点实验室、局级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林业和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均有新增目标。(来源:《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 年)》)依靠先进的科学设施、观测和分析仪器,建设完备的湿地生态站,有关仪器的需求更是在《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708)》中被完善。该要求中明确提出,分析实验室涉及离子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多项仪器均有配备需求。(来源:《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708)》部分节选)11月10日,《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包括我国的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江苏盐城在内的13个城市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城市湿地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2018年,我国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等首次获此殊荣,再加上此次通过认证的7个城市,我国已有13个国际湿地城市,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各地对于湿地保护投入资金情况如何?这是否会成为环境监测下一个市场机遇?仪器信息网同步盘点,我国各地湿地资金投入情况及环境监测仪器分布——武汉:累计投入修复资金9.65亿元,湿地智慧监测系统持续升级据新华社报道,从2017到2021年,武汉市累计投入湿地保护修复资金9.65亿元,共计退渔还湿9.5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沉湖湿地,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长江北岸,有“鸟类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之称,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庞大的物种数据库离不开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的“加持”。2021年7月,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声纹识别、图像识别、多模态计算、数字孪生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全天候、系统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这是武汉市首个“智慧湿地”建设项目,智能监管领跑全国。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具备环境指标监测、物种实时监测和精准调度预警等功能。其中,物种实时监测可立体感知保护区内栖息生存的鸟类物种,为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手数据。江西: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3000万余元南昌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湖畔唯一的省会城市,而且南昌坐拥的还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抚河及赣江入湖水系形成了南昌湿地的“核心”和“骨架”,全市天然水域及湿地总面积12.6万公顷,湿地率17.5%。去年以来,南昌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3000万余元,在沿湖县区候鸟栖息区域开展了湿地生态修复和受损农作物生态补偿工作,补偿农田面积达3.4万余亩,补偿农户3000余户。此外,南昌于2021年,争取到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补助资金750万元、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国家资金5000万余元,用于加强小微湿地建设。南昌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相继出台《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南昌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形成“一河一策、一湖一法”的保护管理模式。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岚湖等鄱阳湖重要湿地区域,南昌市设立监测监控站点,提升重要湿地全天候监测能力,以“人工巡护+智能监测”全力保护湿地生态。浙江:聚焦西溪湿地生态质量,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浙江省、杭州市近年不断提升西溪湿地数字化保护管理能力,推动湿地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杭州市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生态补水、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治理等三大项目,目前西溪湿地水质总体已达Ⅲ类、核心区域Ⅱ类的标准。另一方面,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开展朱鹮回归试验研究,带动全省珍稀濒危鸟类野外种群重建工作,每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与2005年相比,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此外,水是湿地的灵魂。杭州市近两年开展了珊瑚沙引水清水入城和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等工程,监测显示,西溪水质从2012年在三类、四类水之间徘徊,到如今常年总体达到三类,核心区域稳定在二类。西溪湿地今年投资525万元启动数字化建设,依托物联网传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湿地大脑”,整合分析各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资源,构建生态“驾驶舱”。另外,整合分散在省、市两级林业、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中的监测设施、数据,优化提升西溪湿地生态信息展示平台,形成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水质等实时展示和科普研学系统,进一步丰富了西溪湿地数字化保护管理方式。广东:曾经一次性投入45.85亿元征地资金,修复面积3800公顷广东广州河流水系发达,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近年来,广州推进红树林、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修复面积3800公顷。根据近期的调查,广州市湿地总面积约7万公顷,湿地范围内维管束植物由2012年的294种提升至835种,动物由334种提升至1208种,其中鸟类由76种提升至187种。南沙湿地位于广州最南端,总面积约1万亩,是珠三角地区生态较为良好的滨海河口湿地。2012年初,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海珠湿地,争取到国家“只征不转”征地政策,一次性投入45.85亿元征地资金,将这块地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保护起来,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截至去年底,北大港湿地观测到的鸟类共281种,比2017年增加了32种,每年过境候鸟超100万只。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比2017年增加了25种,总规模达70种。
  • “十二五”滨海湿地工程启动 拟建立滨海监测网络
    日前&ldquo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海洋实施工作会议&rdquo 在大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全国11个沿海省、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ldquo 十二五&rdquo 全国滨海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对切实加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中确定将建立国家湿地中心及滨海湿地监测网络体系。   相关阅读   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东亚&mdash 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重要的鱼类洄游廊道,同时还是我国经济活动最强、受人类干扰和威胁最大的区域。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确定了包括滨海湿地区在内的8个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以及湿地保护体系、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和能力建设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明确规划期内,将选取我国最为典型的黄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长江口,闽江口湿地以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林集中分布区,共5个区域开展面积达28130公顷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面积2063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面积6300公顷,外来入侵物种防治面积1200公顷。
  • 未来10年拟投1.38亿元 建设3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点
    云南省林业厅消息,目前已出台《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2015&mdash 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10年,将拟投资13806.84 万元,建设32个湿地生态建设站(点)覆盖六大湿地生态区辐射16个州市,掌握全省湿地资源消长变化、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演变过程,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今后,想知道湿地里有多少鱼问问监测站(点)就知道了。   &emsp &emsp 湿地生态监测数据缺失 影响湿地资源有效管理   &emsp &emsp Why   &emsp &emsp 规划:掌握全省湿地资源消长变化、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演变过程,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emsp &emsp 云南湿地地处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具有巨大的储水功能,是&ldquo 中华水塔&rdquo 和&ldquo 亚洲水塔&rdquo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基因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南的湿地的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倍受国内外的关注。   &emsp &emsp 通过湿地生态监测,客观掌握人为干扰下湿地资源消长特征,科学评估湿地生态承载力及其演变途径、规律,能为湿地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模式。   &emsp &emsp 云南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分布地域性突出,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导致当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对湿地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难度大。当前制约湿地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全省湿地资源动态掌握不足,多数关键湿地区域生态监测数据缺失,缺乏关键性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湿地资源有效管理与保护决策。   &emsp &emsp 目前,已建成能基本满足湿地生态监测需求的监测站仅有大山包、拉市海、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3处 滇池生态定位站、洱源西湖和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站正在建设中。对于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众多重要湿地,特别是沼泽、沼泽化草甸、湖泊等生态监测尚空缺,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 监测结果不能反映全省情况。   &emsp &emsp 另外,已建成的监测站、点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相对滞后&mdash &mdash 除4个国际重要湿地、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一定的监测基础设施、设备外,其他相关湿地生态区未建立湿地生态监测基础设施,未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适应不了监测工作要求。   &emsp &emsp 六大湿地生态区 辐射16个州市   &emsp &emsp How   &emsp &emsp 规划: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 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   &emsp &emsp 《规划》提出,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其中,2015&mdash 2020 年,依托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基础,完成滇池、丘北普者黑等1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建设,以及纳帕海、泸沽湖、会泽黑颈鹤栖息区湿地等3个湿地生态监测点的建设。   &emsp &emsp 2021&mdash 2025年,完成17个新建湿地生态监测点建设。通过科学布局,形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监测站为主,监测点为辅的湿地生态监测网络。   &emsp &emsp 《规划》提出,将构建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区域监测站点的全省湿地监测网络,优先布局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和滇东区域。建立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负责全省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各监测站点数据汇总与评估、指导和规范全省湿地生态监测等。   &emsp &emsp 此外,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建设,监测站则依托碧塔海、拉市海、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沾益海峰、腾冲北海自然保护区,洱源西湖、普者黑、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滇池、抚仙湖、洱海区域范围内,普洱市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建设 1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   &emsp &emsp 监测点则是依托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白马雪山、高黎贡山(保山和怒江)、哀牢山(楚雄)、云龙天池、会泽黑颈鹤、剑湖、泸沽湖、巧家马树、勐梭龙潭、寻甸黑颈鹤等各级自然保护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长桥海、鹤庆草海、异龙湖、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建设监测点。   &emsp &emsp 《规划》指出,监测站、点首先需覆盖全省六大湿地生态区,各区应选取具有区域特点的代表性湿地开展建设。监测站、点辐射全省16个州市,基本满足对全省不同空间区域和不同海拔、经济社会条件下湿地生态状况的监测,了解掌握全省湿地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   &emsp &emsp 以六大湿地生态区   &emsp &emsp 特色为监测重点   &emsp &emsp What   &emsp &emsp 规划:滇西滇西北湿地生态监测站点辐射行政区域包括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迪庆州,是国际重要湿地集中分布区,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emsp &emsp 《规划》明确,滇西滇西北湿地生态监测站点辐射行政区域包括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迪庆州,是国际重要湿地集中分布区,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保护的热点区域。该区湿地水禽种类和数量居全省之首,黑鹳、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斑头雁、紫水鸡等水禽备受社会关注。   &emsp &emsp 此外,特有种集中,高寒水韭、茈碧莲等野生植物分布于该区域,海菜花分布集中。因此,在滇西滇西北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站4个、监测点8个,重点监测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和特有物种(优先区域)。   &emsp &emsp 云南湿地概貌   &emsp &emsp 1.47%   &emsp &emsp 目前,云南8公顷以上的湿地面积总和约56.35 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1.47%。   &emsp &emsp 6   &emsp &emsp 由于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受地形、地貌、气候等综合影响,全省形成了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和滇东、滇东南、滇南、滇西南等六大湿地生态区。   &emsp &emsp 20个   &emsp &emsp 《规划》提出,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 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   &emsp &emsp 云南省   &emsp &emsp 湿地监测   &emsp &emsp 网络体系布局   &emsp &emsp 滇东北   &emsp &emsp 辐射:昭通市、曲靖市   &emsp &emsp 检测站:大山包、沾益海峰   &emsp &emsp 检测点:会泽黑颈鹤栖息区、巧家马树   &emsp &emsp 滇中和滇东   &emsp &emsp 辐射: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   &emsp &emsp 检测站:滇池、抚仙湖   &emsp &emsp 监测点:哀牢山、杞麓湖、寻甸黑颈鹤栖息区   &emsp &emsp 滇东南   &emsp &emsp 辐射:红河州、文山州   &emsp &emsp 监测站:丘北普者黑、哈尼梯田   &emsp &emsp 监测点:长桥海、异龙湖   &emsp &emsp 滇南   &emsp &emsp 辐射: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   &emsp &emsp 监测站:普洱市   &emsp &emsp 监测点:勐梭龙潭、西双版纳州、临沧市   &emsp &emsp 滇西南   &emsp &emsp 辐射:德宏州、保山市   &emsp &emsp 监测站:腾冲北海   &emsp &emsp 监测点:高黎贡山、德宏州   &emsp &emsp 滇西滇西北   &emsp &emsp 辐射: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   &emsp &emsp 检测站:碧塔海、拉市海、洱海、洱源西湖  &emsp &emsp 检测点:纳帕海、白马雪山、高黎贡山、泸沽湖、云龙天池、剑湖、丽江老君山、鹤庆草海
  •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揭幕 首次公开湿地资源分布图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部级高级别会议上,《武汉宣言》正式通过!同日,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主会场的重要活动——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在武汉开幕。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互动体验等形式,对中国履约30周年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首次公开展示了中国5635万公顷湿地资源分布图。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说,中国将把加强湿地保护和履约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沿着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轨道,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湖北省省长王忠林说,湖北湿地资源禀赋天成、生态楚楚动人、发展生机蓬勃,是中国湿地保护的生动缩影。湖北将乘势而上、聚势而进,扛起环境治理之责,聚力保护湿地作出湖北贡献,奋力谱写中国履约故事湖北新篇章,加强与缔约方和兄弟省市交流合作,为全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前,大会执委办在全国64处国际重要湿地中,选择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云南大山包、西藏玛旁雍错、辽宁辽河口、青海扎陵湖、湖北大九湖、四川若尔盖、浙江西溪、黑龙江南瓮河、上海长江口中华鲟、山东黄河三角洲等12处有地域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湿地采集来了水样。开幕式上,12位武汉青少年作为“湿地小卫士”,与自然资源部、外交部、国家林草局、湖北省、武汉市有关负责人,阿联酋、毛里塔尼亚、刚果(金)、委内瑞拉等国驻华大使等,共同将取来的水汇入武汉东湖,表达汇聚全球湿地保护力量、凝聚生态保护共识的寓意。展馆总面积860平方米,是由废旧水厂改造而成。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互动体验等形式,对中国履约30周年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展现中国湿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彰显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展览揭幕当日,国家林草局和武汉市政府联合发布《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纪录片,讲述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深度参与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历程。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力度,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为全球湿地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据了解,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
  • 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或威胁全球减排目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并可能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威胁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团队领衔完成的这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利用陆面过程模型结合多个模拟实验,定量分析了2000-2021年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的变化,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张臻介绍说,湿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是地球上最大的甲烷天然来源之一。甲烷是全球气候变化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强效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甲烷微生物活动增加,释放出更多甲烷,这种现象被称为“湿地甲烷反馈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中重要的自然反馈过程,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联合团队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过去20年中,湿地甲烷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30万-140万吨。自2007年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开始快速增加,在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分别增加了1400万-2600万吨和1300万-2300万吨。张臻指出,此次研究表明,湿地甲烷排放的增加趋势,大大高于此前在未来严峻气候变化情景下平均每年增加90万吨的估算。已有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中的甲烷碳13稳定同位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大气甲烷来源的成分中,湿地等自然排放源可能是主导因素。结合陆面过程模型模拟实验,研究团队认为,在20年尺度上,甲烷排放这种高增长仅有不足5%的概率发生,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在一些地区,如非洲南部一些湿地,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甲烷排放量异常增高。张臻表示,为更深入了解全球湿地甲烷上升的原因,联合研究团队这次还通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再分析数据,估算出全球各大洲的湿地甲烷排放量。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南美洲是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最大贡献者,而卫星数据表明,南亚和东南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团队研究认为,热带非洲湿地、亚马逊流域及周围湿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湿地及泥炭地可能成为贡献大气甲烷上升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尚缺乏足够的观测资料,未来应利用卫星观测和多种观测方法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测。针对这一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定量分析成果,《自然-气候变化》同期发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尤恩尼斯比特(Euan Nisbet)教授的评论文章称,该研究中模型模拟结果与卫星遥感观测结果一致,表明湿地甲烷加剧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 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等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归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共同起草的《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经编制组会议、专家咨询、专家研讨会等对标准内容研讨论证,现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认真审阅标准文本,对两项标准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并于2024年5月24日前以邮件的形式将《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反馈至编制组秘书处,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请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和联合会官网(http://www.acef.com.cn)下载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等方面信息。 联 系 人:姚雷 18800002545联系电话:010-51230020电子邮箱:13718003807@163.com传 真:010-51230020 附件:1、《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4、《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5、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 中华环保联合会2024年4月18日关于《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等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函.pdf附件1 - 《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 - 《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附件3 - 《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附件4 - 《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附件5 - 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doc
  • 加入《湿地公约》30年,中国表现如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介绍我国湿地保护情况湿地大会执委会供图《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视频回答记者提问。湿地大会执委会供图11月6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透露: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数量居世界第一。当下,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世界第一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此间中国成绩如何?谭光明表示,目前中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他透露: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已达到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在瑞士日内瓦通过视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履约30年取得很多历史成就,世界已经目睹了中国湿地保护方面的智慧和展现出的领导力。中国有64个国际重要湿地,其数量无疑是惊人的。我们还看到,超过55%的中国湿地都以不同形式受到了很好的法律保护,这是非常喜人的成就。未来,将把湿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谭光明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将湿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将根据《湿地公约》和《武汉宣言》,以新部署新举措,在推动全球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他列出五条具体措施。其一科学有序推进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建设。按照《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规划部署有序推进三江源、黄河口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积极建设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有效保护途经中国的4条候鸟迁飞路线,为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园。其二科学绘就湿地保护发展新蓝图。实施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其三科学实施湿地保护重大工程。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优先布局,组织实施30个左右湿地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实现综合整治和系统修复,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万公顷。实施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将治理任务分解到省,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其四科学构建湿地保护法律和制度体系。完善以《湿地保护法》为核心的法规制度体系,制修订省级湿地保护法规,为湿地保护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总量管控、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修复、科学利用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挥河湖长制、林长制的重要作用,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定《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办法》《国家重要湿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其五科学建设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指导深圳市打造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全面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为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中国制定了非常宏大的目标,其他的缔约方也可以学习和分享中国的方案,这也是很重要的。”穆松达蒙巴呼吁其他缔约方学习中国的做法,共同促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形成合力。
  • 中华环保联合会立项《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 等五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标委及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在有关方面申报项目的基础上,我会组织专家对《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河湖底泥氮磷污染评价规范》《河湖底泥有机质污染评价规范》《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规范》五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经审查,上述五项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并将项目名称、主要起草单位等项目信息(见附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网站(http://www.ttbz.org.cn)予以公示。请起草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抓紧组织实施,严把质量关,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同时,欢迎有关单位积极申报五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公示期间如有任何建议和要求,请与秘书处联系。特此公告。联 系 人:刘彬 罗春辉联系电话:010-51230041,010-51230020,13910752920邮 箱:lhhzlhzb@126.com附 件:团体标准立项公告列表团体标准立项公告列表项目名称制修订项目周期(月)主要起草单位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制定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制定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河湖底泥氮磷污染评价规范制定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湖底泥有机质污染评价规范制定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规范制定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华环保联合会2023年7月21日关于《沉积物湿地土壤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法采样与检测技术规程》 等五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ABB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亮相直播节目湿地“碳”究
    文章来源:观沧海9月16日,作为全国科普日联合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场活动,其中直播节目《湿地“碳”究》格外引人注目。滨海湿地对于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滨海湿地的碳主要分布在植物、土壤和水域中,但这些碳也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俗称为碳在“水-土-气-生”多圈层中的循环过程。那么,这些过程是如何观测?又有哪些因素控制着碳在各圈层分布?气候变暖是如何影响碳汇过程的?这些都是科研工作者重点攻关的科学问题。直播节目中,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滨海湿地野外站)站长叶思源带领观众走进滨海湿地野外站位于江苏盐城的观测站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介绍了该团队野外作业相关情况,展示了在滨海湿地碳汇调查和研究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深化了公众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理解,推广了关爱湿地、保护湿地的理念。滨海湿地野外站一角科研人员野外调查现场地上植物能固碳研究滨海湿地碳汇奥秘,离不开调查装备的“硬件”支撑。 “芦苇是盐沼湿地的典型植物,植物体中45%的成分是碳。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仪器观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植物的固碳过程。”在江苏盐城湿地的芦苇地,叶思源首先向观众展示了调查常用仪器——新一代光合仪。“显示屏上的这条曲线反映了测量时间段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如果曲线下降,表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植物正在吸收二氧化碳。” 那么,科研人员是如何得知这些地上植物的碳储量的呢?“最直接的办法是将其割了、晒干、再称重,从而估算出它的碳储量。”叶思源介绍,由于湿地调查范围较大,科研人员通常采用样方调查方法,了解湿地植物的种群、数量和生长状况,并进行生物量的测算,从而对湿地的固碳能力作出评估。 目前,滨海湿地野外站根据芦苇的生长特征,设置了50厘米×50厘米样方。科研人员对样方范围内每一株植物进行体检,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等,计算每个样方的生物量,并根据区域植被分布面积,评估湿地的生物量,再根据碳转换系数,得出区域内植被圈层的碳储量。地下的巨大碳库除了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湿地的地下也存在一个巨大的碳库,而且地下碳的库存量远大于植被圈层的库存量。直播节目中,叶思源拿起一个刚从芦苇湿地取出的土壤柱状样品说:“由于湿地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水水淹状态,缺氧的环境使得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碳的能力变得非常弱,再加上滨海地区河流较多,带来的泥沙快速埋藏植物残骸,形成长期稳定的碳库。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土壤里面包含湿地植物的根茎,把土壤洗掉,称量植物的根,就能获得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叶思源表示,在盐沼湿地中,土壤中的碳储量可占总碳储量的50%~98%。地上的芦苇,相当于一个加工厂,把碳生产出来,最后储存到土壤中。土壤的碳年复一年保存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碳库。水域固碳不容忽视此外,湿地中的水域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叶思源介绍,湿地水域中生长的各类浮游植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将水中游离的碳转化为有机碳,这样水里的碳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进入水体中进行补充,从而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是水域光合固碳作用。直播节目中,叶思源向观众展示了一套可以测定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实验装置。“我们通过监测发现,水质清澈的辽东湾水域比江苏近海浑浊水域初级生产力高出48倍,因此证明水的悬沙量对水域光合固碳效率影响很大。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河流的漫游路径来减少浑浊度,进而增加近海水域的光合固碳能力。”叶思源说。监测温室气体排放速率调查发现,湿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于植物、土壤和水这3个圈层的碳并不是完全稳定储存的,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和土壤矿化分解作用,以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那么,科研人员又是如何监测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呢?叶思源向观众介绍了一个形似黑箱的测量装置。“我们通过该封闭箱采集气体,用布罩住形成一个黑箱,连接仪器,可以看到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测量湿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叶思源介绍,总体来说,滨海湿地吸收的碳量远大于排放的碳量,是典型的负排放系统。滨海湿地野外站开展碳循环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碳在不同圈层中的循环过程和控制因素,试图找到好的方法,能使生态系统多储存碳。研究发现,滨海湿地温度小于18摄氏度、盐度大于18‰时,二氧化碳和甲烷基本不排放。当盐度达到15‰时,湿地系统固碳能力可达到最佳状态。因此,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调控湿地水的盐度增强其固碳能力。研究碳循环模式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碳循环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叶思源介绍了一个用于研究湿地碳汇资源对全球变暖影响的增温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形似玻璃房,“房中”安装了很多传感器,可实时监测46个环境因子。叶思源表示,类似这种装置,滨海湿地野外站已布设于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盐城3个湿地,覆盖了2种植被、3个纬度带,并与欧美国家同等的增温站联网,全球科学家共享数据,合作研究预测不同纬度、不同生境、不同地质演化阶段的滨海湿地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固碳能力的变化,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科学建议。“我们初步研究发现,增温会破坏本土植物的固碳器官,但是会增强互花米草等入侵植物的固碳能力。”叶思源说,“当前该结论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主要是增温的响应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区别。为了更科学地认识湿地碳汇功能对增温响应的规律,我们必须在观测站进行长期监测,这也是建设该观测站点的目的。”直播节目尾声,叶思源向观众发出呼吁:“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滨海湿地,保护湿地,关注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活,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链接:盐沼湿地如何固碳释氧地球上有四大碳库:岩石圈碳库、大气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海洋碳库。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每年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下大力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除了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高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比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固碳速率是陆地生态系统的15倍和海洋生态系统的50倍。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滨海湿地位于陆海交互带,是海岸带的一部分。天然的滨海湿地主要分为盐沼湿地、红树林湿地、珊瑚礁湿地、水草床湿地等类型。滨海湿地物种丰富,有很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水土保持、岸线稳定、污染物质净化、碳埋藏与温室气体吸收以及为人类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作为滨海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沼湿地基本特性是地表水呈碱性且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盐生植物,如芦苇、互花米草、柽柳和赤碱蓬等。滨海盐沼湿地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其土壤除了表层数厘米或数毫米的氧化层外,下部还储有巨大的碳库。该生态系统碳库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包括地上活生物量(灌木、禾本和草本等),地下活生物量(根系和根状茎)以及土壤碳库。盐沼湿地碳库主要由内源碳和外源碳组成。其中,外源碳是通过水系输入至盐沼系统,而内源碳主要来自盐沼湿地系统中的大型植物或藻类的光合作用,但内源碳大部分却以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形式又返回到大气中了。植物是盐沼碳汇功能实现的关键所在。盐沼中的植物光合作用,又称初级生产过程。该过程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为反应物,以光能为能源,以自身为反应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于体内,完成碳元素从无机态向有机态的转化。盐沼中的植物与藻类生长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快速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潮下带盐沼中,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这些藻类在空间上来源于海水水体、底部沉积物2个部分,海水水体固定的碳元素在潮汐水流的搬运作用下进行空间上的再分配,而底部沉积物固定的碳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稳定。在潮间带和潮上带盐沼中,大型植物类型是确定滨海湿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大型植物固碳量普遍占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固碳量的90%以上。 UGGA 采用紧凑型设计,将所有组件集成于一只小巧的野外便携箱中。大大减少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并提高了便携性。适合于各种测量载体,诸如汽车、飞机、舰船、无人机载,甚至单人人力携带。UGGA 可使用直流供电,且能耗低至 60W,内置 Wifi,可以通过多种电子终端进行遥控操作。UGGA 可以快速同时测量 CH4,CO2 和 H2O 浓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一款进行野外研究,泄漏检测,空气质量研究和土壤通量研究的理想设备。特点:● 便携式箱体设计● 体积小,重量轻 ● 可直流供电,且能耗低至 60W● 三种气体(CH4, CO2, H2O)同时测量● 内置 Wifi,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遥控操作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 CH4:0~100 ppm● CH4:0~1%(需增加扩展量程选项)● CO2:0~20000 ppm● H2O:0~30000 ppm三种气体(CH4, CO2, H2O)同时测量内置 Wifi,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遥控操作◆ 可选测量范围:● CH4:0~1000 ppm● CH4:0-1%(需增加扩展量程选项)● CO2:0~3%● H2O:< 99%RH,无冷凝◆ 重复性 / 精度(1σ,1 秒 /10 秒 /100 秒)● CH4:1.4 ppb / 0.5 ppb / 0.2 ppb● CO2:300 ppb / 100 ppb / 30 ppb● H2O:50 ppm / 20 ppm / 10 ppm◆ 测量速度:0.01-1 Hz(用户可选)◆ 环境条件:● 操作温度:5~45 ℃● 环境湿度:0~100% RH,无冷凝◆ 输出:数字(RS 232)、模拟、以太网、USB◆ 电力需求:60 W (11–30 VDC) 66 W (100–240 VAC, 50/60 Hz)◆ 尺寸与重量:18cm(H)x 47 cm(W)x 36 cm(D),16.9 kg
  • 实地探访比亚迪汽车检测实验室(图)
    &ldquo 山寨&rdquo 曾经是比亚迪汽车的代名词,但从F3速锐开始,比亚迪已经开始改变,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研发实力的提升。今年前9个月,比亚迪的销量已经突破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成,在中国品牌中仅次于长城,与吉利不相上下,实现了强势回归。   比亚迪的投入也得到了回报,2013年9月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2013年度第三批C-NCAP新车碰撞测试结果,比亚迪速锐以56.5的高分荣获五星安全评价,并一举刷新自主品牌56.3的最高记录,荣膺最安全自主轿车,超越了同批次碰撞的福特翼虎、大众新桑塔纳等众多合资车型。而早在在2011年第4批C-NCAP碰撞测试中,比亚迪S6凭借卓越的主被动安全性能,以总分46.0分获得五星安全评级,成为中国首款五星安全SUV。   速锐、S6的良好的碰撞试验成绩只是比亚迪近几年来强大技术实力的结。,&ldquo 技术、品质、责任&rdquo 是比亚迪的新口号,技术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但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其在销售领域所瞩目。 它的技术实力究竟如何了呢?15日,网通社走进了比亚迪位于深圳坪山总部,实地探测其研发实力。   汽车检测领域实验室投资超10亿元   2004年,比亚迪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正式在上海组建成立,同年,汽车产业群各事业部针对各自产品的检测实验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十年的发展,公司不遗余力地加大检测领域建设的投入。目前,比亚迪汽车检测领域总投资额已超过10个亿,建立了120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拥有2500多套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进行4000多项汽车试验 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中央研究院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均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高林表示,仅此次所参观的碰撞实验室、EMC实验室、NVH实验室三大实验室耗资约为4-5亿元,花了血本,其中,EMC实验室还处于建设中。   国内一般的实验室大多数是用来测试小型乘用车,比亚迪还要兼顾大巴,因此,其实验室的规模更大,要求更高,投入也更大。   三大实验室之碰撞实验室:&ldquo 五星&rdquo 成绩的背后   碰撞实验室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实验室,也是规模最大的实验室。尽管笔者见过不少实验室,但比亚迪庞大的规模还是让笔者大吃一惊。有了强大的碰撞实验室,比亚迪车型的碰撞成绩迅速上升,S6和速锐以超高分成绩获得了五星。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高林表示,今后比亚迪新开发的车型都要按照五星标准来设计。   比亚迪汽车安全碰撞实验室位于比亚迪深圳坪山总部,包含:整车碰撞实验室、模拟碰撞实验室、行人保护碰撞实验三个部分。其中整车碰撞实验可满足5吨以下车辆、时速120公里以内的所有碰撞测评,具备中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各种法规测试能力和新车评价测试能力,为改善车辆被动安全性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整车碰撞实验室分为三个试验区域,即正面碰撞区、中央碰撞区和室外碰撞区。正面碰撞区大厅长54米、宽30米,大厅内固定壁障质量超过1700吨,可以进行各种固定壁障的碰撞测试,包括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正面40%重叠可变形刚性壁障碰撞、正面25%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正面30度角刚性壁障碰撞、侧面刚性柱碰撞等,另外还有各种研发性固定壁障碰撞,如卡车尾部防护追尾碰撞、正面刚性柱碰撞等。            现场,几乎每天都有碰撞实验上演,但笔者参观之时,未能碰到实际碰撞实验,不过现场展示不少已经碰撞过的车辆,比亚迪也很精打细算,一辆车在正面碰撞实验后还可以侧面碰撞实验,节约成本。    翻滚实验图   但现场仅实验车辆跑道就长达250米,确实蔚为壮观,让笔者实在震撼了一番,比亚迪还是花了血本的。   车对车碰撞试验    除了单车实验外,比亚迪还进行大量车对车碰撞试验。在比亚迪看来,相对常规壁障碰撞试验而言,实车对碰能够更真实的复现交通事故场景,可为现代车辆相容性的研究积累大量有效数据。深圳的实验室共设计有七条轨道,轨道角度分别为0° 、15° 、30° 、45° 、60° 、75° 、90° ,可模拟多种试验效果。碰撞大厅设有高速摄像地坑,根据录像可观测碰撞时车辆底盘的运动情况,同时结合采集的各类传感器数据可对车辆性能进行全面分析。此试验能力对提升我司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水平有重大意义。   模拟碰撞试验   模拟碰撞试验被誉为开发乘员保护系统最有效的试验手段,碰撞实验室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加速度模拟台车系统及假人、数采、高速摄像等高性能设备,能够精确模拟碰撞试验并获取碰撞中的各种数据,有效的协助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开发,加快周期并降低成本。主要试验项目为研发性试验,类型包括乘员保护系统匹配试验、座椅鞭打试验、动态试验及破坏性碰撞模拟试验等。    比亚迪推崇垂直整合,自己能做的零部件都自己来做,以降低成本,但在更为高精尖的碰撞实验器材上,这一招却行不通了。大部分设备基本上都是外购,其中最让李高林心痛的是假人。&ldquo 70万元一个,穿在假人身上的一双皮鞋就200美元。&rdquo 他说,&ldquo 没办法,全世界就美国一家公司可以做。&rdquo     行人保护实验室   行人保护实验室是致力于研究人车碰撞时,车辆对行人造成的伤害的实验室,工程师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为发动机罩、前风挡玻璃、前舱总布置等涉及行人安全的部位提供设计参考,将行人受到伤害降到最低。同时该实验室还可完成汽车内饰、顶棚、座椅和转向管柱等相关冲击试验。   行人保护试验设备通过更换发射端装置,可分别完成头型、上腿型和下腿型的行人保护试验。设备的控制系统具有记录冲击点坐标、定位和重力补偿功能,并可在X、Y、Z 三个方向上进行调节,保证试验定位的精确性 通过调节油压得到需要的发射速度,并使用外部激光测速仪进行监测,以确保速度的准确性。   三大实验室之NVH实验室&mdash &mdash 享受宁静生活   在参观完比亚迪整车碰撞实验室之后,我们就来到NVH实验室,位于深圳坪山工业园一厂二期,计划分两期工程建设,业务领域涉及:整车NVH性能开发 基于客户需求的NVH性能优化 声学包设计与开发 基于相关标准法规的车外加速噪声降噪设计等。   NVH实验室总耗资也超过1亿元,规模巨大一期工程设有整车四驱半消声室(pass-by)、整车两驱半消声室、整车半消声室(无转鼓)、零部件吸隔声实验室、听音室、模态实验室等。NVH实验室建设工艺复杂,工序较多,由于从设计到施工均无较为成熟的经验,因此边设计边施工,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群策群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整车四驱半消声室、整车两驱半消声室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站在实验室里,周围都是特制的吸引材料,李高林笑称,要是在室内工作人都会发疯,幸亏是在室外办公。   比亚迪的新车型,这两年静音功能进步神速,我想和NVH实验室不无关系。   三大实验室之EMC实验室&mdash &mdash 让智慧的汽车更安全更和谐   10万元的速锐配合遥控驾驶技术,15万元的思锐装有豪华车才有的夜视系统,充分显示了比亚迪的电子技术的先进性,这也和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实验室不无关系。    比亚迪于2004年在上海开始筹建EMC实验室,是国内汽车行业较早开展EMC测试的企业。目前,EMC实验室具备完善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的电磁骚扰和抗干扰测试能力,满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可开展燃油车及电动车零部件的EMC研发试验和认证试验。    整车EMC实验室2013年建成,具备公司研发车型(包括M1类乘用车、电动大巴)的整车EMC试验能力,以及电动车充电系统的EMC试验能力,实验室设计参数及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目前仍然在建设中。    EMC实验室立足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专注于电磁兼容的试验研究和设计分析,服务于产品研发和出口认证,助力于公司电动化电子化战略。电子,让汽车更智慧 EMC,让智慧的汽车更安全更和谐。
  • 研究表明:全球增温会使自然湿地的温室气体“汇”功能减弱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后包韬与合作导师贾根锁研究员及徐希燕研究员,以1990年到2022年间在167个独立自然湿地站点开展的人为增温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对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对增温的响应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湿地是温室气体的“汇”。如果全球升温幅度在1.5℃到2℃,湿地的温室气体“汇”功能减弱将超过一半(减弱约57%)。也就是说,即使《巴黎协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能够实现,湿地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仍然会大幅减弱。这项研究成果北京时间3月21日0时发表于学术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的“汇”是指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一种温室气体移出大气,到达地面或逃逸到外部空间(如大气二氧化碳被地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或者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经化学过程转化,成为其他物质成分。统计显示,全球湿地覆盖地表面积约6%,但储存着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壤有机碳。湿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在湿地土壤中积累。此外,湿地的厌氧环境使得有机碳的分解速度较慢,所以湿地是碳素积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正在显著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大的空间尺度上,湿地优势植物功能群的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升温模拟实验中,湿地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不确定性。增温后,在灌木类、禾草类等维管植物占优势的湿地,二氧化碳净吸收增加;苔藓、地衣等隐花植物占优势的湿地,二氧化碳净排放显著增加。不管湿地优势植物功能群如何,增温都促进了湿地甲烷的净排放,因为与低亲和力的甲烷氧化菌相比,产甲烷菌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外,本研究还量化了湿地氧化亚氮排放对增温的响应。虽然湿地氧化亚氮排放通量较低,但气候变暖显著增强了禾草类植物占优势的湿地氧化亚氮的净排放。考虑到百年尺度上氧化亚氮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98倍,即使少量的氧化亚氮排放增加也可能对全球升温产生不可忽视的贡献。本研究还发现,在维管植物占优势的多年冻土湿地,气候变暖会更加显著地促进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净排放,从而对气候变暖产生正反馈作用。政府间的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6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特别指出,《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下,未来碳排放空间估算不确定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湿地等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不确定。本研究揭示了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对增温响应的特征以及不确定的主要来源,也为湿地-气候反馈机制的模拟研究提供了新启示。
  • 理加参加第一届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培训班
    2013年10月28日-29日,第一届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培训班在北京新兴宾馆举办,培训班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共同主办,北京湿地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各省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代表和湿地学校成绩突出的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总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培训班,围绕&ldquo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rdquo 的主题,以努力搭建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服务的&ldquo 政、产、学、研、用&rdquo 合作发展平台为目标。理加联合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展出了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4野外地物光谱仪、美国LGR公司的超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以及理加联合自主研发的土壤呼吸仪,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青睐,纷纷驻足理加联合展台。 10月28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授予理加联合为&ldquo 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rdquo ,并聘请理加联合总经理李晓波先生为中心&ldquo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ldquo 、市场总监朱湘宁先生为中心&rdquo 理事&ldquo 。这代表着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对理加联合工作的肯定,标志着理加联合为科学工作者的服务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10月29日,理加联合销售工程师赵晓军先生针对&ldquo 科研监测中的新型仪器与新技术的应用成果&rdquo ,和与会代表做了深入的培训与交流。 本次培训班不但为湿地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来自保护区、湿地公园一线干部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为理加联合与湿地研究用户的交流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与会的专家学者也对理加联合表示了肯定,理加联合会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 《多功能自然型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标准讨论会即将召开
    p   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与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合立项的《多功能自然型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标准,定于2020年8月18日召开第一次讨论会。 /p p   标准由中国水科院、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水科院雄安分院、珠江委珠江水科院主编,涵盖了湿地调查、工程选址、湿地设计、控制指标、监测评估、管理维护等多个方向,结合多功能自然型湿地的不同建设类型、规模、运行情况开展研究,将为多功能自然型湿地的运行维护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方法。 /p p   据悉,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载体之一,多功能自然型湿地能够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已成为城乡污水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p p   发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65px height: 78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a583c0d-e881-4f89-b4cd-ea2463d04dc3.jpg" title=" 1.jpg" width=" 565" height=" 78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15px height: 8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dcd5c89a-7b3e-4e49-9a72-e01af0ff2ce6.jpg" title=" 2.jpg" width=" 615" height=" 85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6px height: 8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348b6515-a613-46ab-960d-b0b54d2249e1.jpg" title=" 3.jpg" width=" 606" height=" 839" / /p p br/ /p
  • 《自然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标准第二次讨论会圆满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256464cc-0b75-4286-bd3d-151f1b294df5.jpg" title=" image001.jpg" alt=" image001.jpg" / /p p   9月25日,《自然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标准第二次讨论会在河北雄安成功召开。此项标准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与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合立项,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组织编制,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雄安分院、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联合技术支持。来自协会、江南大学、中科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业内相关科研单位领导、专家以及企业的技术骨干三十余人参与了本次讨论会。 /p p   上午的会议由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工程建筑研究所所长朱永涛主持。首先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瑞德发表讲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23.634px height: 2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c51a311-743b-48d7-8b9f-023b0cc07854.jpg" title=" image003.jpg" alt=" image003.jpg" width=" 323" height=" 237"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瑞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45px height: 26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8add0ba-d97a-4ccd-8d7f-0f2ce11ec43a.jpg" title=" image005.jpg" alt=" image005.jpg" width=" 345" height=" 26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工程建筑研究所所长朱永涛 /p p   邓瑞德理事长指出,保护湿地,是在座每位水行业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千秋大计。国家从水资源调配等各方面对白洋淀的修复与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与技术支持,雄安作为湿地治理实践的最前沿,此次来到雄安,是一次对于湿地治理前沿技术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希望参会代表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湿地治理工作提出技术指导,提出管理意见,提出实施方法,将实践经验代入标准编制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在建的及已完工的湿地修复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制定出合用、好用的标准,有效地对湿地资源进行科学保护。 /p p   之后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崔晓宇作报告,题目为《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水统筹实现路径及实践案例初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50px height: 25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78210d8-d4e0-41e8-b5c3-73fb4d192c35.jpg" title=" image007.jpg" alt=" image007.jpg" width=" 350" height=" 25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崔晓宇作报告 /p p   随后由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工程建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雄安分院院长朱永涛作报告,题目为《千年古淀,水润雄安——白洋淀湿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71px height: 2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c32fb09a-43b6-4805-b137-51fccface041.jpg" title=" image009.jpg" alt=" image009.jpg" width=" 371" height=" 26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工程建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雄安分院院长朱永涛作报告 /p p   随后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魏俊作报告,题目为《尾水人工湿地景观化设计与实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5px height: 32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cb683cc1-5d2e-432a-94d2-d32443e95965.jpg" title=" image011.jpg" alt=" image011.jpg" width=" 405" height=" 327"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魏俊作报告 /p p   之后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苑萍作标准组织工作汇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15px height: 30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b0789909-4232-4e6c-8d2a-38599706430c.jpg" title=" image013.jpg" alt=" image013.jpg" width=" 415" height=" 304" / /p p   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青岛中质脱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苑萍 /p p   之后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文翔宣布标准编制单位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3px height: 29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1fe5b337-d491-4b9a-af09-b66cbaf7cd45.jpg" title=" image015.jpg" alt=" image015.jpg" width=" 403" height=" 29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文翔 /p p   《自然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标准讨论环节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高工崔晓宇主持。崔晓宇高工首先代表标准主笔团队对标准的编制工作及标准修改意见进行了汇报,并对标准制定的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安排和确认。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由场景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对标准的格式、条款的设置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及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85px height: 31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dca9d6f9-9697-4498-a22d-b0c2c4af65ec.jpg" title=" image017.jpg" alt=" image017.jpg" width=" 385" height=" 31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高工崔晓宇 /p p   最后,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瑞德进行总结。邓瑞德理事长对本次讨论会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任务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希望编制组多多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积极沟通交流,提高标准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二是加快工作进度。参会专家及时提交修改意见,编制组抓紧修改完善,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希望各编制单位积极配合,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齐心协力打造高质量、受欢迎、管用又好用的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30px height: 33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dfc1bb4-1ae8-4cb4-9a0a-6884eaee4e62.jpg" title=" image019.jpg" alt=" image019.jpg" width=" 430" height=" 331" / /p p   图:讨论会现场 /p p   下午,与会代表集体前往白洋淀湿地在建项目府河河口湿地参观。与会代表听取了建设单位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双方就湿地的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参观了项目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31px height: 33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ea48d5e2-a3d9-4687-a771-608f05b487bd.jpg" title=" image021.jpg" width=" 431" height=" 33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35px height: 3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c30c3b4-5e2d-43a3-84bd-f6302b97ff40.jpg" title=" image023.jpg" width=" 435" height=" 32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40px height: 35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bd7e2fd8-440f-4bb7-94fd-e10f3dfdcc0a.jpg" title=" image025.jpg" width=" 440" height=" 356" / /p p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湿地项目建设 /p p   标准制定工作联系人: /p p   苑萍 18366226266 lyndayuan@vip.163.com /p p   刘庆彬、许汉平 010-63203549/3604 /p p   文翔 13661041954 /p p br/ /p
  • LI-2100 | 干旱区河岸湿地优势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
    近日,强冷空气在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凶猛登陆,带来了降温降雪的天气。没有冤情的四月飞雪,大自然再一次向人类展现了它的深邃。除了突如其来的降雪,大自然赋予的特殊天气,还有极端而持续的干旱。在干旱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受到严重胁迫,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应对干旱气候,治理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数不胜数。基于干旱区河岸湿地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篇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论文。干旱区河岸湿地优势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植物水分循环是研究陆地生态水文学的关键环节。在干旱区,由于有限降水和强烈蒸发,水资源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植被恢复可持续性的重要限制因素。近年来,由于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土地退化加剧,使河岸湿地生态系统面临降水减少、不同程度水位下降等干旱问题。极端干旱会降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植被生产力,并给植物带来不可逆转的死亡风险。因此,了解植物水分利用模式可以揭示植物的生存策略和对不断变化的水文气候条件的反应,这是良好的生态管理和植被恢复的先决条件。湿地是连接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过渡区,其生态功能非常突出。因此,定量研究河岸湿地水分来源、补给途径及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是了解湿地生态水文循环的前提条件,将为干旱区湿地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干旱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岸湿地具有水源供给、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等生态功能。研究人员选取干旱区典型河岸湿地的优势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降水、土壤水、木质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利用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木质部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拟解决以下问题:(1)阐明优势种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季节变化;(2)明确两种优势种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差异。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河岸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水关系的机制,旨在为干旱区河岸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撑。图1 (a)和(b)代表研究区域及采样点空间分布。(c)为东滩湿地,(d)为旱柳,(e)为紫翅猪毛菜。【结果】图2 紫翅猪毛菜(a)和旱柳(b)0-100 cm土壤水中δD和δ18O值的季节变化。垂直虚线表示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组成。误差条表示标准误差。图3 潜在水源对猪毛菜(a)和旱柳(b)贡献百分比的月变化。图4 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图中还显示了全球大气水线(GMWL,红色虚线)、局地大气水线(LMWL,黑色虚线)和土壤水线(SWL,黑色虚线)。(a)、(b)为紫翅猪毛菜,(c)、(d)为旱柳。图5 潜在水源对紫翅猪毛菜和旱柳水分来源贡献。【结论】水分来源及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是决定湿地植物区系组成、种群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已成为干旱区受损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探究不同水分来源对河岸湿地植物水分利用的贡献率。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都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降水对各水源均有补给作用,但并不显著。在该研究区,草地土壤蒸发强度大于林地。地表蒸发影响0-60cm土壤水,大于80cm的土壤水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Iso-Source结果表明,紫翅猪毛菜主要利用0-60 cm土壤水,对地下水利用率较低,平均值仅为7.14%。降水对紫翅猪毛菜的贡献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3%-46.5%)。9月份降水对紫翅猪毛菜吸水贡献率最大,这与9月份的降水高峰有关。持续从浅层土壤获取水分的紫翅猪毛菜可能难以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生存。旱柳表现出明显的吸水模式,主要利用20-100cm土壤水和地下水。随着季节的推移,其水源逐渐从浅层转变为深层,表明旱柳对于水分利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然而,由于旱柳能够持续从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中获取水分,因此可能减弱湿地水土保持能力,造成生态负面影响。建议减少种植密度,进行适量灌溉,有利于旱柳在干旱环境中的最佳生长。今后在干旱地区进行人工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中,应选择根系分布不一致的树种进行混交栽植,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被恢复计划(人工林地和天然草地)对干旱区河岸湿地水文过程的影响,并为植物物种选择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聚光科技牵头14亿元生态湿地PPP项目
    p   淄博市政府采购网于 2017 年 8 月 17 日发布“高青县艾李湖生态湿地及美丽乡村道路建设 PPP 项目社会资本方采购中标公告”,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社会资本方联合体牵头公司。 /p p   strong  项目建设内容 /strong /p p   项目一建设内容包括:艾李湖生态湿地、慢城公路和慢城相关区域内其他工程。 /p p   (1)、艾李湖生态湿地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湿地景观保护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湿地科普教育工程和夜景照明工程。 /p p   (2)、高青县慢城公路工程位于高青县慢城规划区,北起黄河大堤堤防路,南至广青路,依次经过刘春家村、骆家村、前胡村、说约李村,全长约 4.087km。建设内容包含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土地拆迁工程。 /p p   (3)政府指定建设慢城相关区域的其他项目。 /p p   项目二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沟等。道路总面积 1055799 平方米。其中,田镇街道办道路面积 91134 平方米 芦湖街道办道路面积 121000 平方米 青城镇道路面积 110629 平方米 高城镇道路面积 77016 平方米 常家镇道路面积 117712 平方米 唐坊镇道路面积 126602平方米 花沟镇道路面积 119887 平方米 木李镇道路面积 123060 平方米 黑里寨道路面积 168759 平方米。 /p p   上述项目一、二具体建设内容以高青县人民政府最终审定的设计文件为准。 /p p    strong 合同主体 /strong /p p   (1)政府方(甲方):高青县天鹅湖温泉湿地管理委员会 /p p   (2)政府方出资代表(乙 1方):高青元润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p p   (3)中标的社会资本方(乙 2 方):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为联合体牵头方 联合体成员包括:江苏华麒建设有限公司、北京鑫地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p p   经高青县人民政府授权高青县天鹅湖温泉湿地管理委员会(下称“甲方”)作为高青县艾李湖生态湿地及美丽乡村道路建设 PPP 项目(下称“本项目”)的实施机构,并授权高青元润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乙 1 方”)作为本项目的政府方出资代表。 /p p   甲方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下称“乙 2方”,含联合体,)作为中标人,并通过与乙方签署本合同的方式授予其在本项目项下的经营权。待乙方按照中国法律和公司章程的约定在高青县设立项目公司后,由项目公司与甲方重新签署 PPP 合同(合同内容不变)或签署关于承继 PPP 合同的补充合同,全面承继乙方在本合同下的权利和义务。 /p p    strong 合同总价 /strong /p p   本项目合同总价暂定为:人民币(大写)壹拾肆亿零伍拾万捌仟玖佰肆拾陆元整(小写¥ 1,400,508,946.00 元)。 /p p   其中,可用性服务费总额暂定为:人民币(大写)壹拾贰亿肆仟玖佰玖拾陆万叁仟肆佰元整(小写¥ 1,249,963,400.00 元) /p p   运营绩效服务费总额暂定为:人民币(大写)壹亿伍仟零伍拾肆万伍仟伍佰肆拾陆元整(小写¥ 150,545,546.00 元)。 /p p   以上均为暂定价,以政府最终审定的建设内容和决算价格等进行调整。 /p
  • 江西省新余市湿地公园水质污染严重 盼治理
    2月24日,新余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湿地公园有些内河的水遭到严重污染,里面的水呈黑色并发出浓烈臭味,希望得到治理。随后记者来到现场,对湿地公园内河水污染情况进行采访。 24日下午,尽管天下着雨,但记者走到孔目江湿地公园的一个内河旁,仍闻到刺鼻的臭味迎面扑来,走近一看,只见河里的水已经发黑,还长出了大量的青苔及褐色的泥状物体。在乌黑浑浊的水面,还漂浮着一些死鱼及大量的漂浮物,由此看来,这些内河水污染已非常严重。  据新余市园林局的管理人员介绍,湿地公园内河里的水污染源头主要原因是上游污水的不断排入。记者在内河水源头处看到一条引水渠,一股肮脏浑浊的污水正在引水渠内缓缓流动。据悉,这些污水最终注入湿地公园的内河里。  据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新余市建设第四水厂之前,引水渠内有新鲜干净的水源流过并注入内河里。但后来水厂建成后,拦坝将此水源切断了,因此导致湿地公园人内河没有活水注入,河内全部为死水,久而久之便出现水质变差现象。  记者在水渠的上游还看到,里面的水更加浑浊,不仅发黑发臭,还漂浮着大量的垃圾和粪便,令人不忍目视。  这些污水和垃圾又是哪里来的?记者看到,在水渠西南面角上有一个排污箱涵,在此之前,园林部门与住建委的技术人员曾沿水涵向上巡查过,发现有一些养猪生产企业及一些公厕的污水直接排泄后,再通过这个箱涵排下来,最后排入通向公园内河中的引水渠内。  据悉,每天源源不断有污水排到湿地公园的引水渠当中,每当下大雨时,污水排入量就更大。记者在现场看到,污水不断从箱涵中流出,并带出大量的垃圾和粪便等漂浮物,污染着引水渠的水源。来源:中国江西网
  • 聚光科技签订河南省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PPP项目
    p   2018年2月10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中标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PPP项目。2018年3月28日,聚光科技SPV公司林州市聚光生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林州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成功签订“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PPP项目”合同。 /p p   本项目总投资42,835.91万元。项目合作期限为18年(含建设期3年,运营维护期15年)。项目内容包括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淇淅大道两个子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域总面积为1592.29公顷,建设内容包括保护工程、恢复工程、科研监测等工程 淇淅大道全长9.40公里,宽17.5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中央绿化带以及其他配套工程。 /p p   本项目是林州市履行《湿地公约》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响应国家湿地保护行动的具体体现,是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构建“四区两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强力支持。同时本项目也是保障林州市水资源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林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林州市旅游资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842444ba-2139-4708-b49f-b1604540c310.jpg" title=" 效果图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cee73673-6af4-44cc-8e78-543e19e95629.jpg" title=" 效果图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835d935a-e50e-4cbd-b36c-ab5cf55afbd5.jpg" title=" 效果图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项目效果图 /strong /p p   “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PPP项目”合同的签订是聚光科技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的体现,是聚光科技在湿地公园建设领域又一新的里程。聚光科技将基于自身丰富的PPP项目实操经验,以及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领域雄厚的技术实力,全面有序开展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PPP项目各项工作,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推进及运行。同时,聚光科技将秉承企业理念,确保工程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益运行,力争将林州市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p
  •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山市地方标准《集中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报批稿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批准发布《集中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市地方标准,现将其报批稿及编制说明(见附件1)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公开之日至2024年6月5日。任何组织或个人如有意见或建议,可在公示期内填写《中山市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见附件2),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反馈至我局标准化科。联 系 人:程先生 联系电话:0760-88321625电子邮箱:zsbz1107@163.com(意见收集专用)联系地址: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48号1107室附件:附件.zip1.地方标准报批稿及编制说明.zip2.中山市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docx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5月28日
  • 《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请将意见填入“意见反馈表”中,于2023年5月6日前,以e-mail或传真的方式反馈给我局。若各单位了解到该标准内容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请将涉及专利权/商标权的相关情况一并反馈。联系人:李文峰电 话:010-64289128-7052E-mail:liwenfeng2013@yeah.net附件:《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意见反馈表1.doc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6日
  • 同位素 | 湿地土壤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
    CO2和CH4排放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2013),人类活动导致大约44%和60%的CO2和CH4排放到大气中。人类活动如拦河筑坝干扰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大量土壤CO2和CH4排放。然而,目前对湿地水库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的影响机制知之甚少。基于此,为了填补研究空白,在本研究中,来自云南大学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团队在三峡消落区原位条件下调查了4个海拔梯度(即不同淹水状态)(175 m,160–175 m,145–160 m和<147 m)饱和和排干状态下CO2和CH4排放模式及其碳同位素特征,以及相关的控制因子。他们作出了如下假设:1)由于淹水下优势植物种的转变,土壤条件(例如土壤基质质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将会改变CO2排放以及CO2的δ13C值;2)CH4排放模式及其同位素特征对淹水更敏感,反映了土壤厌氧环境的增加;3)不同淹水状态下(例如饱和和排干状态下)将会导致酶表达和微生物属性的改变,进而极大影响CO2和CH4排放。图1 重庆忠县研究区位置(a);三峡消落区采样地卫星图像及沿海拔梯度详细的静态通量室放置图(b)。作者于2017年6-8月测量了土壤/水大气界面CO2和CH4的交换率。利用ABB LGR CO2同位素分析仪分析CO2的浓度及δ13C,并利用ABB LGR甲烷碳同位素分析仪分析CH4的浓度及δ13C。【结果】高海拔地区CO2排放明显较高,饱和状态和排干状态之间差异显著。相比之下,在整个观测期,高海拔地区(41.97 μg CH4 m-2 h-1)平均CH4排放量高于低海拔地区(22.73 μg CH4 m-2 h-1)。从饱和状态到排干状态,低海拔CH4排放降低了90%,在高海拔增加了153%。与低海拔和高地相比,高海拔CH4的δ13C更富集,饱和状态比排干状态更贫化。作者发现土壤CO2和CH4排放与土壤基质质量(例如,C:N)和酶活性密切相关,而CO2和CH4的δ13C值分别主要与根呼吸和产甲烷细菌活性有关。具体而言,饱和和排干状态对土壤CO2和CH4排放的影响强于水库海拔的影响,从而为评估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同海拔下土壤CO2排放的周平均值以及整个非淹水期土壤CO2排放量。不同海拔下CH4排放的周平均值以及整个非淹水期土壤CH4排放量。非淹水期不同海拔土壤呼吸CO2的δ13C(a)和CH4的δ13C(b)。土壤饱和和排干状态下不同海拔CO2(a)和CH4平均排放量(b)。土壤饱和和排干状态下不同海拔土壤呼吸CO2的δ13C(a)和CH4的δ13C(b)平均值。【结论】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的变化受周期性淹水的强烈影响,可以确定其CO2和CH4的源/汇强度。与高地相比,消落区土壤环境适宜,酶活性较高,土壤基质质量较低,因此CO2排放量较高。土壤呼吸CO2的δ13C值进一步证实了,基质质量和酶活性变化是CO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随着高地CH4吸收,消落区CH4累积排放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增加。基于CH4的δ13C值,作者得到的初步结论是饱和状态下较高的CH4排放以较强的厌氧环境中乙酸盐裂解过程为特征。因此,结果强调了拦河筑坝引发了周期性淹水,导致土壤质量、酶表达和微生物利用C的策略,以及甲烷氧化过程的转变,潜在的改变了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点击下方链接,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1ODg2NA==&mid=2650309820&idx=2&sn=7f8a55c7547af8ca81cda8c57cc85feb&chksm=bee1a84389962155c285bd7b4ed3a8b80b75fc345cd33b8ef85851689eb50545bada7101169f&token=1524960455&lang=zh_CN#rd
  • 湿地面临的威胁和退化:水污染严重
    湿地污染是湿地退化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使许多河湖(如巢湖、滇池、太湖等)湿地及沿海水域水质恶化,加速某些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和寄生虫的流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   我国的主要湖泊中有52% 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同时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其中10% 的湖泊达到严重的富营养化程度。   我国江河水质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物。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01 亿吨。据对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监测,有63.1% 的河段水体遭到污染。长江接纳污水量最大,平均每日接纳废污水量达3569万吨。2005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低于Ⅳ类水质的水,由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已高出有关规定的指标,影响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用水。   海岸带湿地水质和底质污染主要是由陆源污染物引起的。沿海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排入海中污染物总量657 万吨。其中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占93.51%,其次是石油类、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海岸带污染引起赤潮发生频繁、生物资源质量下降、局部滩涂成了死滩。
  • 中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成立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发布公告,为提高中山市地质环境管理质量,建立一支专业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经中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中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为中山市国土资源局管理的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   中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日常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矿山、地质遗迹)监测、保护、调查评价、应急处理、宣传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据介绍,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严峻形势,地质环境脆弱、经济建设活动增加以及极端天气频发,全市由过去的1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到现在的169个,受到威胁人数达1577人。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占灾害总数的80%。   国土局称,中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成立,将对中山市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防治地质灾害和改善地质环境,确保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北京:1182个“地眼”实时监测地下水
    历时3年、总投资8476万元的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环境和重要污染源监测网建成,1182个“地眼”实时监测京城地下水。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地勘局了解到,北京率先建成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系统,将在年内开始正式运行。   北京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给水源的特大型城市。   为了从源头保护地下水源,从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地勘局建立了包括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在内,共1182眼监测井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监测网充分吸纳和利用全市原有监测井资源,整合了市域范围内监测井685眼,补充建设了137眼监测井,共建成822眼监测井,控制面积达6900平方公里,覆盖平原区(含延庆盆地)。   监测层位包括浅、中、深层的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平面控制精度达1:50000比例尺,可为市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定期发布地下水环境质量信息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分层地下水质量监测数据。   同时完成全市重点污染源监测孔360眼,监控北京市平原区重点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这些“地眼”的监控对象主要是污染指标和污染途径具有典型性且污染物排放规模较大的污染源。
  • 中国消费者协会领导实地考察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
    2014年5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组联部主任邱建国、消指部主任皮小林来到食品安全检测网消费者体验中心实地考察,由智云达公司总经理桑黎川全程陪同。两位对体验中心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桑总对此都一一解答。中国消费者协会领导实地考察消费者体验中心 随后,三人观看了多家权威媒体对智云达公司产品的报道,在了解到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后,两位给予了很大肯定并表示体验中心的食品检测工作一定要做好,并鼓励智云达研发、生产出更多、更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参观结束后,皮小林和邱建国两位领导都对体验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帮助消费者解决相关的问题,消费者体验中心应运而生。如果你也遇到或是购买到疑似的问题食品,即可以拨打4008112315热线电话咨询,在工作人员确定样品在送检范围内后,便能帮您进行免费预约,在最短的时间内帮您检测出食品的详细状况,免去您的担忧,不让食品安全问题再成为您的困扰。 另外我们还会定期组织专家给大家培训,为消费者讲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消费者体验中心的创建,能在食品安全检测网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桥梁。欢迎大家前来体验!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
    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我局组织起草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机关、科研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和个人提出意见。  请将意见填入意见反馈表(见附件4),于2023年11月19日前,以电子邮件和书面方式反馈我局。涉及修改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上必要的技术数据。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如无意见也请复函说明,逾期未复函的视为无意见。  附件:1.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北京市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10月19日   [联系人:程念亮、高喜超;联系电话:010-88420547、010-68481537(工作日:9:00-11:30;13:30-18:00);传真:010-68471038、010-88423743;E-mail:jiancechu@sthjj.beijing.gov.cn,kjchu@sthjj.beijing.gov.cn]
  • 977万!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仪器设备和山西大学超高分辨率显微镜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440SUMEC/ZWGG2161项目名称: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仪器设备购置2期项目预算金额:527.5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品目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位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投标(是/否)★合同履行期限预算(万元)11-1全自动物联网水位检测系统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231-2地下水取样泵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121-3高精度水同位素分析仪(核心产品)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16822-1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核心产品)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632-2水下调制荧光仪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5133-1脉冲式电离仓室PIC测氡仪2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203-2镭延迟重合计数器1套是合同签订后60天内303-3无人机激光雷达航测系统1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173-4草地环境监测系统1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123-5全天候植被荧光观测系统(核心产品)1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44.53-6植被生产力观测系统1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453-7植被水分利用效率观测系统5套否合同签订后30天内42其中分包1:203万元;分包2:114万元;分包3:210.5万元。超过对应的预算金额作无效投标处理。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18日 至 2024年07月25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江苏苏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市长江路198号14楼方式:具体要求详见其他补充事宜,每分包5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联系方式:李老师025-8528710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江苏苏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地 址:南京市长江路198号            联系方式:文件发售:李婧怡025-84532580,技术咨询:谭一凡025-84532547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谭一凡电 话:  025-84532547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1499002024AGK01315(SDXZYGK-24021)2.项目名称:山西大学超高分辨率显微镜采购项目3.政府采购计划文号:ZFCG-149900-2024-1-022069-001、ZFCG-149900-2024-1-022069-0024.采购方式:公开招标5.预算金额:4500000元6.最高限价:4500000元7.采购需求: 本项目共1包,参与招标的供应商提交的投标文件必须实质上响应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位用途备注1超高分辨率显微镜1台本系统满足细胞快速超微成像要求,用于研究发育中的快速运动的活细胞,器官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固定样本中的超微结构成像,广泛应用于活体发育生物学,细胞骨架及细胞器等百纳米以下的超微结构观察,动态及功能分析。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光毒性小、无需特殊荧光标记等优势,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活细胞成像中最受欢迎的技术手段。现拟采购的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利用晶格结构光照明技术,实现快速超高解析度、多通道的3D成像。其空间分辨率X-Y方向上可达60nm, Z轴分辨率可达到200nm。有利于对细胞内细胞器、亚细胞器,病毒、寄生虫等微小样品在二维及三维水平,结构的观察以及获得其精确的定位信息。总体来讲,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在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进口产品是否允许代理商参加是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详见招标文件第五部分商务、技术要求。服务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第五部分商务、技术要求。相关政策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内具体要求。注:上述表格中未特别标注为“进口产品”字样的,均必须采购国产产品。所采购的货物必须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8.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0天内,供方应向需方完成供货、安装调试、质量验收等相关交货手续。(二)获取招标文件1.获取时间:2024年07月19日00时00分00秒至2024年07月26日00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2.获取方式:在线获取凡有意参加投标的供应商,请按照以下步骤免费获取招标文件:(1)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山西分网完成注册,已完成注册的请跳过此步骤;(2)请于招标文件获取截止时间前(北京时间,下同),进入山西政府采购平台(https://login.sxzfcg.zcygov.cn/user-login/#/login)使用企业数字证书(CA)在网上获取招标文件3.售价:免费获取(三)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山西大学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联系方式:0351-70112552.招标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山西鑫众益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永利国际中心7层701室联系方式:0351-87100873.项目联系方式联系人:王湧联系电话:0351-8710087
  • 重庆市地级区县环保、卫生辐射监测产品及解决方案交流会圆满落幕
    12月4日由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年重庆市地级区县环保、卫生辐射监测产品及解决方案交流会”在重庆广场宾馆举行。 此次会议旨在为重庆市及其地级区县环保卫生等领域的用户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成果与经验,探讨所面临的问题与动态,了解最新的产品信息及国家行业标准,为用户解决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上海怡星技术总监王勇先生主持会议,并和参会嘉宾探讨了“热释光测量系统在卫生行业中的应用”。参会的领导、老师对我们代理的赛默飞及Narda的产品十分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很多产品信息。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主任带来“放射损伤与放射卫生防护”相关课题的交流。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何老师和参会嘉宾交流了“放射性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问题。 “2015年重庆市地级区县环保、卫生辐射监测产品及解决方案交流会”圆满落幕。上海怡星珍惜每一次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乐于倾听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希望以此次会议作为契机,加深与重庆区域用户的沟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京环函〔2023〕69号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我局组织起草了北京市地方标准《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机关、科研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和个人提出意见。  请将意见填入意见反馈表(见附件4),于2023年7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和书面方式反馈我局。涉及修改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上必要的技术数据。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如无意见也请复函说明,逾期未复函的视为无意见。  专此函达。  附件:1.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北京市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6月2日   [联系人:徐 硕、高喜超;联系电话:010-68726224、010-68481537(工作日:9:00-11:30;13:30-18:00);传真:010-68726224、010-88423743;E-mail:turangchu@sthjj.beijing.gov.cn,kjchu@sthjj.beijing.gov.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