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医药

仪器信息网生物医药专题为您整合生物医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医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医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医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医药话题讨论。

生物医药相关的资讯

  • 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暨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论坛
    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暨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论坛2022年3月23-24日 中国深圳尊敬的各业界同仁: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受新冠疫情和全球大批“重磅药物"的专利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将超过十万亿,位居全球第二。借助国家“蓝色经济”战略,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是近年来海洋产业中增长较快的领域。据自然资源部数据,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实现增加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8.0%。预计2021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增加值将达486亿元。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深圳市近年来瞄准生物医药领域世界先进水平,聚焦生物医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强化创新引领,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布局走在国内前列。因此,由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广州正和会展联合组织的“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大会暨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于2022年3月23-24日在深圳隆重举行,同期举办第三届国际细胞治疗与抗衰老大会,将邀请100+权威领袖、1000+行业专家,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诚邀您三月相聚鹏城,共襄盛会!注:会议详情请查阅下文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组委会2021年12月1、 组织架构1)主办单位: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2)支持单位: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上海市室内和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上海实验室装备协会、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二、大会议题将涵盖政策研讨、产业投资 、临床研究&应用、 抗体药物、靶点筛选、医药创新、海洋生物医药、新型疫苗、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抗体药物等三、大会议题规划(实际议程以主办方最后公布为准)专题一、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mRNA:从基因到产品的结构要素、如何生产高品质mRNA药物原料、mRNA药物的新型开发模式及其优势、突破mRNA技术壁垒与疫苗药物创新、mRNA疫苗及药物CMC与质控产业链建设、重组疫苗与佐剂创新与产业化、腺病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创新与产业化、圆桌讨论:中国如何快速推进新型疫苗技术产业化与国际接轨。专题二、新型抗体药物开发与靶点筛选新型生物技术药临床分析的挑战和重要考量、ADC药物 ARX788的临床研究进展、抗体药物偶联物研发平台与项目申报经验、生物药工艺开发及商业化生产探索/高表达细胞株构建与无血清培养基开发、QbD在抗体工艺开发中的应用、抗体药物生产质量管理经验分享、新一代抗体药物质量研究与控制。专题三、领跑者聚集,探索中国医药创新的新赛道如何加速新药创制与新药可及性、新药引进和监管政策上如何与国际接轨、临床价值导向与新药研发的关系、资本机构对创新药企的投资逻辑和洞察、本土创新药企发展、小分子创新药发现的一些新趋势、针对乳腺癌脑转移搭建的创新药专题四、海洋生物医药的发展机遇和对策海洋药物活性及构效关系、深海生物资源要用潜力探索、液质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海藻精深加工与高值化产业技术发展、海洋糖类的成药特性和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从药源供应到精准应用、GBTS靶向测序技术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专题五、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基因编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基因治疗载体开发与质量控制、溶瘤病毒在实体瘤的治疗应用、快速支原体检测系统在基因疗法开发中的应用、基因治疗与溶溜病毒药学与工艺开发、溶溜病毒疗法的瓶颈及突破策略、基因治疗产业投资机会和如何破局4、 演讲嘉宾(历届,排名不分先后)韩忠朝—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黄 海—复星凯特CEO;张 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刘保池—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细胞治疗产业与临床研究分会会长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普外科;姜 丹—深圳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主任:刘 韬—罗湖医院集团:周光前—深圳大学;陈俊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介入与细胞治疗中心主任;于 力—深大总医院副院长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华国强—丹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CTO;李 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李星南;上海昊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CTO;刘默芳—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长(PI)、研究员倪;毛 化—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等等五、参展范围1、生物技术与实验室设备:各类与技术制药,机械和包装设备,医药包装材料,实验室耗材和仪器,合同定制,环境监测,无菌隔离系统,无菌检测,微生物检测,感控产品细胞培养基,储存,冷冻,培养,冷链运输、净化与消毒等 2、生物医药公司:药物制剂、各类疫苗、药物研发机构及生产销售机构, CMO/CDMO/CRO等服务 3、其他相关:临床试验机构、医院、投资公司、政府园区及科研院校、咨询/媒体等 六、参会参展请联系公司: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网址:www.ctae.cn 联系人:廖小姐电话:18023374070(微信同号)
  • 生物医药“航母”明年试水
    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的西部最大规模生物医药科技园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已于上月正式开工。昨日,记者在位于高新区中和片区一期工程现场看到,基建前的场平已完成,正在进行临时道路建设,即将开始基坑挖掘工程。&ldquo 一期项目投资近6亿,今年底主体落成,部分具备交付使用能力,明年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入园。&rdquo 项目投资运营方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华君告诉记者。   项目规模   规划面积为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余平方米   项目进展   一期项目投资近6亿,今年底主体落成,明年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入园。   总体规划   5年后园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10年内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   场平建设完成   下月开挖基坑   走进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远远就可以看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机械声轰鸣,十几台施工车辆川流不息,&ldquo 一期占地约64亩,海拔513米的龙灯山也在规划面积内,前期场平目前已基本完成,下月就要开始地基挖掘工作。&rdquo 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经理许景刚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工地旁边已有道路建设完成,&ldquo 中和二线离一期工程最近,已经形成通车能力,另外一边还有一条中和E线正在规划中。&rdquo 许景刚指着不远处的成自泸高速告诉记者,这是一条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的边界道路,目前已经通车。底层道路成仁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不久之后也将通车。   孵化800家企业   打造成都生物医药产业   黄华君告诉记者,预计主体在年底落成,一期项目明年就将部分具备交付使用能力。明年天河生物医药项目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5年后,科技园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约800家,从业人员5万人,形成1&mdash 3个规模过5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集群,培育5&mdash 10个规模过10亿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或项目,培育2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10家以上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潜力企业、孵化培育30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项目(新产品)。   &ldquo 生物医药科技园建成之后将是一个集科技研发、中试生产、产业化服务、生产性综合服务、生活及综合配套为一体的专业科技园,也是西部最大的生物医药科技园。&rdquo 黄华君说。   联手美国药物信息协会   与近20家生物医药企业洽谈   去年6月,该项目与美国药物信息协会(DIA)确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美国药物信息协会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涉及药物发现、药物开发、药事法规、监管及药品或相关药物产品市场开拓等领域的专业协会,来自80多个国家的1万多个全球医药产业翘楚都是美国药物信息协会会员。&ldquo 目前美国药物信息协会已与天河生物医药敲定项目,美国药物信息协会将在该园区内建立培训基地,实现从大项目招引、创新企业落户、科技人才实训、全球医药产业翘楚入园等全方位的产业协同。&rdquo 黄华君说。   数据   生物医药&ldquo 航母&rdquo   生物医药企业约800家   从业人员5万人   形成1&mdash 3个规模过5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集群   培育5&mdash 10个规模过10亿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或项目   培育2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10家以上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潜力企业   孵化培育30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项目(新产品)   一期工程   三栋创新研发楼、一栋配套服务楼   地上总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专访   &ldquo 吸引全球生物医药巨头西进&rdquo   今年50岁的黄华君是广东客家人,毕业于广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在母校当过老师,谈到加盟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他表示&ldquo 看好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景,希望打造一个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平台。&rdquo   &ldquo 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化&rdquo   黄华君说,除了招商和园区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是软件建设的重要方向,&ldquo 包括新药研发、分析检测、信息服务、投资融资、成果转换、法律工商税务等综合服务体系,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这些服务体系将帮助创业型企业快速实现成果转化,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化。&rdquo   &ldquo 5年形成产业特色集群&rdquo   &ldquo 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内,将实现集群化发展。&rdquo 黄华君告诉记者,在产业规模上,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设计了两步总体规划,第一步是5年后园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第二步的时限为10年,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ldquo 这里将是天府新区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西进的产业核心承载地。&rdquo   时间表   2011年10月20日 高新区管委会与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12年3月 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正式立项   2012年11月 项目正式打围   2013年3月 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破土动工
  • 博雅生命获评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供应商TOP10”
    8月4日至5日,2022年第六届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暨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颁奖盛典在苏州盛大召开,聚焦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博雅生命副总裁肖海蓉受邀出席大会,同与会专家交流探讨了当下生物医药前沿创新技术与产业链集群创新发展等话题。同时,博雅生命也在8月4日晚举行的颁奖盛典上被获评为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的“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供应商TOP10”奖项,一同评上这个奖项的还有美天旎、百因诺等生物技术企业。本次大会由万怡医学、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 由江苏省创业投资协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单位支持。 “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在现场发布了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创新疗法、服务供应商等9大子榜单,评选主要聚焦生物医药企业的价值要素、商业化要素、战略要素、产品要素等,从行业、产业及企业深度多维度测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博雅生命经过在细胞科技研发与细胞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多年布局,在全产业链优势及细胞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等方向上输出了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逐渐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经过大会组委会及第三方评审,最终获评“生物医药产业优秀服务商TOP10”的奖项。博雅生命旗下的博雅感知医疗、博雅干细胞、博雅感知药业三大业务品牌板块,分别在在高技术壁垒的细胞自动化设备及医疗器械、符合国际AABB质量标准的细胞存储服务,以及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等领域积聚了广泛的影响力。至今,博雅已经在在自动化设备与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应用、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细胞提取及制备、细胞药物研发、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转化等多个领域累积了过百项国际国内创新专利,为细胞治疗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提供创新服务方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再加上利好政策的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一系列新产品及新服务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从基础研发到生产制造需要很长的链条,对创新能力及产业链的把控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经过13年的发展,博雅生命以产品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积累了发展的巨大动能,打通了全链条产业服务创新体系,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秉承“最佳产品策略”,面向行业提供创新的“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细胞存储-临床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细胞治疗及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各国发展的竞争新高地。数据显示,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潜力无穷,有望在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以27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未来,博雅生命也将以持续的创新力量为生物医药产业量级提升持续赋能,为健康科技的进步贡献力量。
  • 生物医药:单个新药研发项目可获上亿资金支持
    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实现中国医药产业的升级,未来生物医药将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流。而发展生物医药并不意味着抛弃化学药品和中药等传统医药产业,但传统医药产业必须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发展生物医药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将整体提升中国医药产业的档次,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相比传统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对环境污染较少,对资源依赖性较小,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利润增长也高于整个行业。在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治疗肿瘤、类风湿等疾病的新药,治疗效果非常好,需求增长巨大,发展生物医药,就是要抓住技术的制高点。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后,在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的支持下,在功能基因组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研究等技术领域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根据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统计,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   但是相比国际水平,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产品少,企业规模小仍是普遍现象。在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方面,国外在华申请中78%为企业申请,我国企业申请只有25%,高校和个人申请量都高于企业。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国家对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有利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快速扩张,更重要的是将使中国医药融入到国际市场中。   由于认证问题,中国医药出口一直以原料药出口为主,药品制剂出口十分薄弱。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出口额为8717.5万美元,且近9成为生物疫苗。同时期的进口额却达8亿美元,相差十分悬殊。   据于明德透露,中国政府正在创造条件加快制剂走出去的速度,特别是走向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主要消费市场。生物药和化学药都将是重点支持对象之一。   受政策积极影响,不少企业已经将目标瞄准了产品出口,记者采访的多家药企表示未来都有产品出口计划。   新药创新将进入新一轮高潮   长期以来,我国生物医药是 “以仿为主”,中国部分医药企业虽然在研发上面有投入,但是从整体来看,投入并不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生物、生化医药制造中的研发经费占产业总产值的比例,美国、日本分别为22%和15%,中国只有1.7% 世界500强中,医药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在15%~20%,中国相对应的比例还不到2%。   企业研发热情不高是主要原因。新药研发有风险,将会影响到企业的销售。大药企因为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不愿意投入 中小药企是没有实力进行研发,所以中国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不足。   不过这种情况有望改变,“中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将引来新一轮新药创新的高潮。”于明德表示,战略新兴产业决定是长期的发展目标,经过5年、10年的发展后,估计中国有25个左右的原创新药批量问世。   中美生物医药协会(CABA)会长王义汉博士刚刚完成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调研,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 各省市如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不断进行的招商,都在吸引优秀的生物医药人才回到中国。   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生物医药发展的金融政策,去年6月份,国家直接拿出60多亿元资金对重大新药的创制进行了支持。据媒体报道,正在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国家还将投入100多亿元对新药创制进行支持,单个新药研发项目可获得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支持。   新药的监管方面也将迎来新规。据王义汉透露,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近期他们刚刚提交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其中新药创新方面的监管是主要内容之一。   在新药审批上,中美生物协会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对新药的审批速度,同时提高新药创制的门槛,让真正的创新药获得审批,并获得相应的价格优势,保证企业的巨额研发投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这些都会体现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   王义汉还建议政府采取一定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对生物医药进行投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效益大,而且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具有抗周期性。唯一制约就是周期长,不像其他产业见效那么快,这时候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税收和价格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对生物医药的投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物医药新药研发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仅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而有中国自主产权的产品,价格相对要便宜得多。   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不少内资的创新药都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中国是肝病大国,而干扰素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沈阳三生在研发生产成功后,不断降价,使价格降到了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国外进口产品的五分之一,引发了业内的价格革命。百泰生物研制的新药上市后,其价格也是外资品牌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俨然已驶入“快车道” 盘点2021上半年国内获批的生物医药创新产品
    5月中旬,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称中国“巨人”已经醒来,其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  无论是市场体量方面还是问世新药的数量,近年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都令人惊叹。  在本土企业腾飞的同时,越来越多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截至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57万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研发热情的高涨,近年来我国获批的创新药数量也十分可观,2018年由16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在2019年及2020年分别有14款及15款产品获批,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同年的11款和14款创新药批准数据。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工作动态,2021年刚刚过半,便已批准了16款创新药上市,超过了2020年全年批准创新药的总量,其中,由本土生物医药企业自研的产品逾十款。  从具体的治疗领域来看,癌症为国内创新药集中爆发领域,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以及血液癌症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这一领域便迎来了3款治疗药物。从市场需求而言,这些趋势也是必然。  过去5年内,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全球和美国同期水平,2018年国内新发癌症患者人数达到了 428.5 万,预计 2023 年中国将会有 486.5 万名新发癌症患者。其中肺癌发病率最高,2018年新发病例数超过86万,预计2023年新发病例数将突破100万。  在癌症治疗市场方面,我国肿瘤药物产品近年来的销售一直稳定增长,2019年的总销售额为人民币1,827亿元,以批发价计算,预计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总收益于2024年将达到人民币3,672亿元,5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0%。  从获批时间来看,6月可谓是新药集中爆发期,当月便有10款创新药问世,其中,不乏极具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如国内首款CAR-T疗法产品、国内首个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首款MET抑制剂。若以当前的获批量计算,2021年国内获批的创新药数量或有望创下历史新高,突破30款。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近年来生物医药产品的问世速度也凸显了我国对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大力支持,审评审批环境不断改善。根据近日药审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20年我国审结注册申请任务整体按时限完成率为94.48%,创历史新高。同时审评资源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和急需药品倾斜,特别审批、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四个药品加快上市程序。  不断向好的政策环境促成了国内生物医药创新氛围的逐渐形成。据悉,2020年,药审中心受理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共1062件(597个品种),较2019年增长51.71%。其中,受理IND申请1008件,较2019年增长49.78% 受理NDA 54件,较2019年增长100.00%。  而在创新药之外,今年上半年NMPA还批准了3款新冠疫苗及13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俨然已驶入“快车道”。  附2021上半年NMPA批准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新冠疫苗名单:
  • 德祥邀您共赴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
    整整2天的学术饕餮盛宴,200+行业领袖、10+专题论坛分享,引领国内医药人对医药产业认知再上新台阶。6月29日-30日,由万怡医学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BIO-PHARM2023)将于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酒店正式召开。届时德祥科技将携旗下SP、Genevac、Biopharma等多个品牌,与1800+位专家观众现场共话行业发展,全方位展示全球先进技术与国际水准产品。本次大会除专业论坛外,万怡医学还将公布联合华医研究院制作的“华医榜202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榜单将结合商业化要素、价值要素等多维度来评估行业、产业、企业。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留下你的信息,我们将从中抽取2名幸运儿送出精美小礼品。截止时间:6月27日23:59现场指引(点击查看大图) 德祥科技展位号:1楼展区A27创新生物医药解决方案德祥科技将于本次大会分享:与多家国际知名厂商合作引进的全球先进技术与设备、创新生物医药整体解决方案等。 SP Hull Lyostar&trade 4.0 SmartTW自动工艺摸索技术 CortrotyoH控制同步成核技术 TDLAST在线实时蒸汽通量监测 EZ-2 4.0真空离心浓缩仪 药物合成与纯化 高通重自动浓浓缩 轻松除去复杂溶剂 Lyostar5冻干显微镜 模拟样品的冷冻干燥过程 确立塌陷温度 直接测量冷冻室真空度 Lyotherm3冷冻状态分析 结合电气、热分析技术 确定冻干关键温度 提供阻抗分析和热数据专属报名通道 扫描上方二维码,推荐机构备注“德祥”或“Tegent”,报名免审核!大会安排(点击查看大图)大会信息大会名称 | 第九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BIO-PHARM2023)暨华医榜202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榜颁奖盛典大会时间 | 2023年6月29-30日大会地点 |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酒店主办单位 | 万怡医学 联合主办 | 医耘科技指导单位 | 苏州大学药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公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领衔协办单位 | 太仓市招商局协办单位 | Tadpole Bio 蝌蚪生物支持单位 |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澳生物医药创新中心、BioBAY、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江苏省药物研究与开发协会、上海市药理学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广东医谷、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药渡、MSQ、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上海南大 温度生物工程产业园、南京新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经纬、国盛产投 宝山药谷、AUGRANTS、高锐律师事务所 Gunderson Dettmer专题策划单位 | 高特佳投资、天超资本、广东医谷、倚锋资本、BioBAY、瑞鸥公益基金会、药渡
  • ​纳微科技入选科创生物医药指数!
    日前,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以下简称“科创生物医药指数”),江苏8家企业入选科创生物医药指数,苏州占3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的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上市公司作为优质标的成功入选。科创生物医药指数是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其他生物业等领域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纳微科技纳微科技由国家级人才江必旺博士于2007年创办,是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精度、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微球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去年6月23日,纳微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即涨十余倍,创下当时科创板首日涨幅纪录。借着入选科创生物医药指数的“东风”,纳微科技正在着手收购赛谱仪器,整合上下游产品链,向仪器设备领域拓展。博瑞医药博瑞医药是一家研发驱动、持续创新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原创性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研发生产,积极为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寻找解决方案。2010年获评“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2019年11月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4.00%,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3.60%。科创生物医药指数发布 彰显了“硬科技”的示范效应上交所指出,生物医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科创板支持的核心领域之一,更是科创板中整体营利能力最为突出的行业主题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科创板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业绩保持较快增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剔除亏损后),其中61家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中位数分别为73%和24%,位居各行业首位。这也意味着,在生物医药板块日益受到市场青睐的当下,以博瑞医药、纳微科技为代表的优质标的或将获得愈来愈多的价值认同和资金流入。
  • 生物医药2015年产值或突破3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珺日前表示,我国将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研发投资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以及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等四大方面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姚珺表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构成,生物医药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导向是:产业规模到2015年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 原创药物达到30个 质量安全方面,国内及国际GMP认证企业有80家以上 百强企业的集中度超过50% 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   生物技术药成重点   据介绍,我国未来五年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化学新药及通用名药、现代中药、药用辅料及包材。其中,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人源化/人源单抗、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及多肽药物、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生物诊断试剂及生物芯片、血液制品、生物仿制药。   未来5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超过7%。而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在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物达1400亿美元,占比为16.5%。目前,我国有近120种生物技术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据IMS市场预测,中国医药市场2010-2020年的递增幅度为15.5%。原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对此表示,未来生物医药重大专项立项时将“融入经济、支撑经济、引领经济”,让企业主持更多项目,解决企业难题。   落实优惠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珺指出,对于生物医药工业发展,下一步将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药品价格和招标采购政策,完善药品监管体制。   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从2011年开始一年申报一次,将重点扶持化学新药和生物技术药物创新。中央财政下发的重大新药创制资金也达100多亿元。但姚珺指出,我国此前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下一步政府将重点推动落实该优惠政策。同时,在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姚珺还介绍,我国将深化信息技术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渗透和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和医药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制药技术及医疗设备领域的再制造,优化产业集聚和空间布局。另外,在研发环节,推动企业建立新药研发的云平台,促进计算机技术辅助药物靶标筛选、药物分子设计、药物筛选、药效早期评价,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精准化和网络化 在生产环节将推动药品生产线和质量检测设施的在线化、数字化、自动化 在经营管理环节将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 在公共服务环节,将促进医药统计网和电子病历等的普及。
  • 南宁将投60亿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核心区
    3月2日,记者从南宁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科了解到,《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核心区规划》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南宁生物医药核心区总体目标是建成东盟地区世界级生物医药核心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中药及民族药(壮、瑶药)领域、国际天然药物领域等。   2015年前初步建立总部基地   根据规划,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核心区主要区域在宝塔医药产业园(位于隆安县城东北面3公里处)范围内。将立足广西、服务东盟、走向世界,打造“一中心、二园区、三平台”,一中心即是东盟生物医药中心,二园区指天然药物产学研园区和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区,三平台分别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升级换代平台。   在2015年前,南宁将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和宝塔医药产业园形成生物医药核心区雏形,初步建立核心区产业总部基地,并在宝塔园区进行产业转化,核心区内吸引10个以上大型生物制药类企业、30个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5—10个医疗器械类和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并形成30家以上相关配套服务性企业,核心区内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形成东盟区域内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制造中心。   至2020年,南宁将完善产业总部基地相关平台建设,加强与华南地区、香港地区、东南亚地区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并在宝塔园区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10—15个上市企业,年产值达4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盟生物医药核心区。   利用广西优势开发天然药物   南宁生物医药核心区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在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等领域的治疗中异军突起。   核心区将利用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现有的天然药物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科工贸一体的天然药物研发、创新机制,重点发展国家基本药物、优势出口产品、独家产品等。   在这些生物医药领域,南宁将重点开发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紫杉醇、喜树碱类产品和原料药 开发天然植物提取药物中的银杏叶制剂、三七、葛根、血竭等具有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疏通血管和加速血液循环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开发苦瓜提取物、木瓜提取物等天然治疗代谢病药品及保健品 开发针对SARS、 H1N1等病毒性疾病的莽草酸、石斛碱等。   让中药及民族药生产现代化   根据规划,南宁建设生物医药核心区,中药、民族药(壮、瑶药)现代化是其支柱之一。未来10年,南宁计划投资60亿元,用于中药、民族药现代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 150亿元左右,民族药成为医药基地最具成长潜力的支撑行业之一,让壮药、瑶药等民族药业走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南宁将让民族药大放异彩,进入现代化生产。   据悉,南宁将建立从药材保存繁育、规模化种植、药物深度开发、药品专业生产到药品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将重点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一、二类新药。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药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品牌系列和产业链:以花红片为代表的妇科用药系列、以西瓜霜为代表的清热解毒系列、以中华跌打丸为代表的跌打损伤系列和罗汉果产业链、八角产业链等。但民族药基本上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仍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   南宁将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中药、民族药(10—20种)进行二次开发改进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产品质量,多发展南方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药物。
  • 西部最大生物医药园于12月投入使用
    从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获悉,西部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园区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将于12月开始投入使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园也同时启动四川(成都)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预计明年,该平台旗下的六大子平台都将向生物医药企业敞开大门。   天府生命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核心区内,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园区斥资1300万元打造了集小试、中试等药物研发、新药成果转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入驻园区后可以免费享受到公共技术共享的专业服务。   据介绍,生命科技园核心区域囊括了7幢研发楼、1幢孵化楼以及配套服务楼等,以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的研发、孵化为主,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产业增值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12月全面开放后,生物医药企业即可“拎包入驻”。
  • 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引入珠海首台检测“神器”
    日前,珠海首台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以下简称“核磁共振波谱仪”)落户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并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及性能验收,现已正式投入使用。此次由金航公司代表金湾区政府投资购买的一台价值935万元的布鲁克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在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完成安装调试,该款机器省内只有7台,在珠海是首次引进。该仪器分罐体、柜机、控制器、液氮罐等多个部分,检测人员将需要检测的试剂插入核磁管,放置在自动接样器相应位置,在电脑上进行简单操作,仪器便可自动完成取样、检测、分析等一系列程序。据介绍,该仪器具有完整的HD NMR电子器件,完全自动化操作,配有高灵敏度液氮超低温探头、适用于超低温探头的前置放大器,准确的调谐和匹配单元,检测结果更精密。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李俊明博士称,核磁共振波谱仪就像是化学家的眼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收集不同环境下不同原子的波普信号,来对化学物质进行结构的确证。核磁共振波谱仪属于贵重的精密仪器,它用于测量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被广泛用于化学学科、材料学科、生物学分子的结构测定和表征,有极大的需求量。但鉴于国内的一些技术暂未突破,未能完全实现自主生产该台仪器,所以该仪器的采购依靠进口,价格比较昂贵。原来,珠海本地没有该设备,企业需要做相关检测都需要送到外市甚至外省进行检测,长途运输影响样本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珠海国际健康港日前,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的仪器共享平台或微信小程序已经开放了对该仪器进行检测预约,日检测量可达近百个样品。该台仪器的投入使用,标志着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正式开启综合性的精准检验技术服务。除了该仪器,研究院近期还投资近3000万元购入高配实验设备,有效弥补金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研究检验检测能力薄弱的问题,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专业精准的检测检验服务,为金湾、珠海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届华东生物医药政产学研活动顺利举行
    届华东生物医药政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如期举办,苏州国际 英创业周是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资源互动平台。 届华东生物医药政产学研究合作对接活动是2019年(第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主体活动之一,着重邀请海内外新药领域专家和投资人、华东地区上市药企负责人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创业者与会。 展会主题 探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创新药知识产权保护等话题,开展专场路演和融资对接活动,推动创新药和生物技术药后期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打造共创共享共赢的医药生态圈。 会场现场 2019年是中国生物医药进入收获期的一年,一致性评价进入新的里程碑、长三角环保升级、4+7集中采购改变仿制药格局、 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物物进入后期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阶段。由长三角辐射全球的生物医药在政府园区/政策+产业/企业+高校/研究院+医疗疗技术/生物技术+资本/人才/咨询等方面的融合、合作、共创、共盈,解决企业/园区发展困境、助力人才引育、项目融资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难点。 谱质分析
  • 北京未来3年发展1000亿生物医药产业
    4月23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启动。未来3年,该产业整体规模(不含商业)将从现在的不到400亿元发展到1000亿元,确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的战略转变和跨越发展。   G20工程将分两期滚动式发展,一期工程计划2010—2012年实施,重点关注产业规模的迅速提升,实现产业规模1000亿元的跨越发展;二期工程再用5年时间,将生物医药产业对北京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提高至5%以上,推动北京医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与条件。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74.36亿元,同比增长21.06%,连续几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上亿元的规模企业2008年已达44家;医药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北京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中成药等高端领域贡献了90%以上的产业规模;第三,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每年有近1/10的一类新药在北京产生,亿元品种不断问世和提升2008年北京“亿元品种”已达60余个;第四,北京整合国内外资源的能力正在提升,2008年,北京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前20强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据9个席位,其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全北京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5.6%,占近半壁江山。   此次入围G20工程的第一批23家企业,包括17家规模企业和6家潜力企业,规模骨干企业均为年销售额亿元以上,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企业 潜力企业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具有资助知识产权或技术含量高的品种 并将在2年内进入亿元企业行列。G20企业将构成未来北京1000亿元产业规模的主体及支柱产业的核心力量。   随着“G20工程”的启动,一批知名的企业已相继签署了合作开发、海外代工、投资入驻等协议。“国家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的正式挂牌,为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建设国际制造及产业化基地,助推“G20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深刻变革中的生物医药产业
    仔细关注每年各个生物医药论坛上业内人士探讨的内容便不难发现,尽管不同论坛的主题有所不同,而“变革”却是反复被提及的主题。   近日,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向《中国科学报》阐述了他对行业变革的理解。   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成功率明显降低,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疗产品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相应地,生物医药公司正在加速转型。如何认识和适应这一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研发成功率降低的背后   整个医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便是新药研发越来越难。   陈力认为,表象的背后是新科技、新研发手段的兴起,以及研发模式的转变。   他解释道,传统医药研发是科研人员发现某些化合物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分析出其化学成分,然后逐步产业化,例如紫杉醇和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   而现在的新药研发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导致疾病产生和发展的蛋白和生物大分子,这些蛋白和生物大分子就成了药物开发的靶点,针对靶点开发靶向药物。   “从自然筛选开发出医疗产品到针对疾病来开发新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发模式,前者可以说是‘发现新药’,后者则是‘新药的研制和创新’。”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他认为,尽管研发产出降低,但生物医药界仍然获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   如何针对不同患者,将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生物医药界的新议题。   认识和要求在提高   随着医药科研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患者对医药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陈力以糖尿病为例。其传统治疗模式是:在确诊后,医生先是让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失效后再加其他药品,最后再使用胰岛素。   而目前国内外有学者认为,在糖尿病被确诊之后,应根据病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同时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而不是在一种药物失败后再用另一种。   “以前是得了癌症就吃杀灭癌细胞的药,患上糖尿病就吃降糖的药。”陈力说,“现在治疗癌症要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型,同一种肿瘤也可根据基因分成不同类型。治疗糖尿病也要根据不同阶段、种类和发病机理来使用相应的药物。”   陈力表示,随着治疗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变化,患者对医疗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用药和治疗方案。   制药巨头“瘦身求变”   上述问题给制药企业造成了愈发巨大的压力,传统制药巨头难以维持原有的研发和运营模式,纷纷“瘦身求变”,欧美疲软的经济更是加剧了这一变化。   据陈力介绍,在经济形势和医药市场较好的时候,药品开发的传统模式是:在初始阶段依靠大专院校科学家在科学上的新发现,借助天使投资,将其推进到获得专利和确定产品方向的阶段 此时,风险投资进入,将产品从临床前实验推进到临床实验阶段 随后,大型制药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接手,最终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获得巨额回报。   “这些巨额回报可以反馈到早期研究者手中,从而形成正向的反馈机制。”陈力说。   然而,目前的现实则是,随着对药品要求的提高和研发成功率的降低,此类正向反馈越来越少,药企斥资数亿元研发新药,但在临床三期功亏一篑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系列“重磅炸弹”药物纷纷到期,这对于研发经费本已吃紧的药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近些年跨国制药巨头纷纷裁减研发人员,无不面临如何穿越新药开发“死亡谷”的难题。   陈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进一步分析,传统意义上的制药巨头往往横跨多个药品领域,但如今都不约而同地剥离非主干业务,主攻优势项目。   同时,为适应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药公司开始尝试与医生联合,从单纯的制药商向集预防、诊断和治疗于一身的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的成功率明显降低,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疗产品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
  • 投资3.6亿 青岛生物医药集群建设启动
    1月22日上午,青岛高新区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荣置业有限公司在海天大酒店举行了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这项签约,标志着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集群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规划,三方将在2010年内,建设总投资3.6亿元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生物医药研发孵化中心、国际一流水准的中试平台和开放性实验室 三到五年内拟引进大中型研发机构、国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高端生物医药项目等20家~30家,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 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落户石家庄
    日前,石家庄科技中心和爱尔兰百美达公司签署了《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这一高端国际性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实验室的落户,将引导石市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接轨。   实验室主要从事医药成品与新剂型技术的检测、研发、推广等工作,引进、嫁接国外先进医药技术与产品,为医药企业提供医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服务。实验室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研发人员主要来自爱尔兰百美达公司。   爱尔兰百美达公司是一家跨国药物及保健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均已实现全球化。
  • 南京建500亿级生物医药谷
    记者日前从南京市政府主办的生物医药谷投资环境推介会获悉,完成了化工企业向南京化学工业园聚集后,“十二五”期间,该市生物医药企业也要实现向南京生物医药谷聚集,实现产值500亿元。此举标志该市新一轮产业升级大幕正式拉开。   当日,南京生物医药谷揭牌,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转化医学平台等4个协议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凯瑞博、中间体研发中心等6个项目宣布入谷发展。
  • 政府工作报告之生物医药领域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生命科学是当前和未来世界科技主阵地和前沿学科,生物医药创新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十一五”规划启动国家重大专项以来,国家针对生物医药领域设立了多个重大专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技术体系,多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幅缩小。现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要点梳理如下:回顾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的品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格食品药品疫苗监管。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高端生物医药实验室在石家庄开建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科技中心与爱尔兰百美达公司签署《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双方将联合建设这一高端国际性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实验室。   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是石家庄科技中心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双方签约合作,完成了国外先进医药技术和国内一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良好对接,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 温家宝视察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
    记者今日(11月17日)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获悉,温家宝总理1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长黄华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等领导陪同下,视察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温家宝说,生命科学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科学领域,竞争也十分激烈。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肩负起重任,在干细胞等领域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中国争光,为百姓造福。   温家宝听取了生物院院长裴端卿博士的汇报,视察了生物院实验室,接见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代表。接见时,温家宝发表即席讲话指出,生物院的研究领域是世界科学最前沿的领域,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干细胞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可能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在这个领域,中国起步晚,但是会走得比较快,因为有了一支年轻有为的科学家队伍。   在视察期间,裴端卿博士向温总理汇报了广州生物院的基本状况:有研究人员三百多人,研究生二百多人,主要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等多个主题,按照原始创新/技术产品开发/集体创业与产业化的新型创新体系与价值链来展开工作。   在原始创新方面,生物院的干细胞研究团队取得的世界关注的系列成果。生物院的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该所是建立在生物院干细胞与肿瘤研究实验室基础上,该所已经形成了诱导干细胞研究的优秀团队,率先突破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并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组织培训我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人才,为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团队的国际原创论文包括藏猪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维生素C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体细胞重编程的启动机制发现等。获得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研发方面,生物院的药物研发体系“drug discovery pipeline”是2009年集成, 得到了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该研发体系建立以来,进展迅速,目前有2个药物开发项目即将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有望在2011年进入临床研究。   生物院还以项目合作、举办国际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等各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成功与广药集团共建“广州医药工业联合研发中心”,与广州市开发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参与广东省新药创制中心的建设,牵头建立“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牵头成立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技术产业联盟等。   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生物院共累计发表论文143篇,其中SCI论文119篇 共申请专利93项,授权7项,发明人总数达200人次。   听了汇报,温家宝说,五年前,他曾经来过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当时生物院不在这个地方,科技人员也没有现在这样多。现在研究院发展壮大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壮大,研究院成果可喜。   温家宝强调,科学研究最大的实力在于人,在于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国家在制定科学规划的时候,把干细胞研究作为一个专项,给予大力支持,因为这项研究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整个民族的发展。   了解到生物院有三百多职工和两百多名研究生,温家宝表示,生物院有比较雄厚的科技实力。他相信,通过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潜心研究,一定能在生命科学、干细胞研究、医药等方面做出贡献。   温家宝还指出,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生活质量,而影响生活质量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健康。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国医药的发展责任都落在有关科学研究人员的肩膀上。因此,温家宝鼓励生物院科技研究人员,一定要肩负起重任,创造出世人瞩目的成果,为中国争光,为中国的百姓造福。   温家宝还表示,生物院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伟大的也是艰巨的,需要有献身的精神,需要付出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做出了成果,祖国和人民会记住你们,我也要感谢你们!”   现场当即响起一片掌声。生物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一定不辜负温家宝总理的期望,做出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
  •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上海生物医药中试孵化基地开工奠基
    近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上海生物医药中试孵化基地在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园正式开工奠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再上新台阶。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自2010年成立以来,充分利用上海生物医药研发优势,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市科委副主任徐祖信在奠基仪式上表示,生物医药中试孵化平台的奠基开工,是上海市科委构筑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共享平台的重要举措。平台的建成,将真正形成上海对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的全面覆盖,有效促进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的新药研发积极性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提高上海生物医药创新服务水平,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能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中试孵化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有四个符合新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一个检验中心,一个实验中心和相关配套设施,可开展蛋白原料药、冻干粉针、无菌水针、最终灭菌水针、脂肪乳注射剂、固体制剂的中试孵化服务,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生产体系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人才队伍最强、服务范围最广的中试孵化平台。将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突破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的瓶颈创造有利的条件,也是中心贯彻实施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成果本地化、产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
  • 无锡新增4家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等4家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近日正式获批落户无锡。   这4家新增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分别是“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单克隆抗体研发中心”、“无锡干细胞技术转化中心”和“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是无锡市重点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截至去年底,无锡共有生物医药企业430多家,全年实现产值约205亿元。
  • 2012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实验室建设情况
    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实验室动态”栏目共发布200多条相关新闻,为大家汇集了最新的国内外实验室筹建、实验室科研成果、实验室检测水平等信息。仪器信息网从中整理、统计出“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重点或投资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建设情况,以飨读者。   据本网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建设的市级以上生物医药检测实验室十余家,并且有多家医药巨头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以下为2012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敬请查看: 实验室名称 新闻发布时间 地点 状态 投资金额 生物工程领域 国家仓储有害生物检疫重点实验室 2012-8-1 苏州 建成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2012-7-30 广东省 建成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2012-7-23 天津 建成   潍坊华大基因检测中心 2012-7-12 潍坊市 建成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2-6-27 天津 建成   太原诊断试剂研究中心 2012-6-1 太原 建成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4-11 上海 建成   博奥生物产业化基地 2012-3-26 成都 建设中   医药/医疗领域 药明康德武汉研发中心 2012-8-7 武汉 建设中   柯惠医疗上海研发中心 2012-8-2 上海 建成 4500万美元 默沙东亚洲研发总部 2012-8-2 北京 建成   河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院士工作站 2012-6-21 河南 建成   礼来中国研发中心 2012-6-4 上海 建成   罗氏参考实验室 2012-5-10 山东 建成   海南省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 2012-5-9 海南 建成     欲了解其他领域实验室建设情况,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我们会将最新的行业资讯、市场信息及时呈现给您!
  • 2012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实验室建设情况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年中,仪器信息网就“资讯”频道“实验室动态”栏目发布的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并发布了“2012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实验室建设情况”资讯,值2013年年初,仪器信息网再次将2012年7-12月期间发布的相关实验室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为大家呈现最新的国内外实验室建设动态。仪器信息网从中整理、统计的信息中发现,“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重点或投资规模依旧较大,现将有关领域的实验室建设状况分类归纳,以飨读者。   据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建设的市级以上生物医药检测实验室十余家,药明康德和柯惠医疗等医药巨头在华纷纷设立医药研发中心,2012年下半年,东芝医疗、诺和诺德等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医药巨头,而国内南开大学、中科院等也纷纷设立研究中心,总体上,医药及医疗领域实验室建设状况良好。下表为2012年下半年我国医药及医疗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总。 2012年下半年我国医药及医疗实验室建设情况 实验室名称 新闻发布时间 地点 状态 投资金额 生物及生命科学 光谷生物城武汉生物研究院联合实验室 2012-12-16 武汉 建设中 7000万元 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凤凰工程) 2012-12-3 北京 建设中 12.22亿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2-12-3 天津 建成   中国西南地区EMPA微量物证检验实验室 2012-8-8 云南 建成   医药及医疗 海峡药品检测中心 2012-12-18 厦门 建设中   东芝医疗系统研发中心 2012-12-17 北京 建成   医疗器械标准研究联合实验室 2012-12-4 上海 建成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12-3 天津 建成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2012-11-28 苏州 建成   诺和诺德研发中心 2012-10-9 北京 建设中 1亿美元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2012-9-21 菏泽 建成   津滨海新区抗癌新药创制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2012-9-19 天津 建成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2-9-19 成都 建设中   国家药监局广州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普宁) 2012-9-18 普宁 建设中   绿A检测中心 2012-9-18 云南 建成   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2012-9-14 内蒙古 建成 2132万元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青岛分中心 2012-9-5 青岛 建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 2012-8-30 烟台 建成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仁和百奥健康研究中心 2012-8-28 北京 建设中     2012年7月份,仪器信息网对2012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及医疗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总整理,如下表。 2012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及医疗实验室建设情况 实验室名称 新闻发布时间 地点 状态 投资金额 生物工程领域 国家仓储有害生物检疫重点实验室 2012-8-1 苏州 建成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2012-7-30 广东省 建成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2012-7-23 天津 建成   潍坊华大基因检测中心 2012-7-12 潍坊市 建成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2-6-27 天津 建成   太原诊断试剂研究中心 2012-6-1 太原 建成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4-11 上海 建成   博奥生物产业化基地 2012-3-26 成都 建设中   医药/医疗领域 药明康德武汉研发中心 2012-8-7 武汉 建设中   柯惠医疗上海研发中心 2012-8-2 上海 建成 4500万美元 默沙东亚洲研发总部 2012-8-2 北京 建成   河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院士工作站 2012-6-21 河南 建成   礼来中国研发中心 2012-6-4 上海 建成   罗氏参考实验室 2012-5-10 山东 建成   海南省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 2012-5-9 海南 建成
  • 生物医药或将成为北京主导产业
    新兴板块引导北京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北京市“十二五”的重要课题。   生物医药将成为主导产业   进展   在过去的5年中,年产值增长近20%、利润总额增长超过40%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正雄心勃勃地酝酿着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真正让生物医药从“战略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   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处长张婕介绍,“十一五”时期,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医药流通销售利润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而作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和医药研发中心及原始创新基地,每年全国有近1/10的新药在京产生。   目前,北京生物医药已经形成了“南北两极、分工合作”的总体产业布局。北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进一步强化研发创新功能,南部亦庄和大兴“十一五”期间各自产业均得到快速发展,并于2010年进行了行政和空间资源的整合,为“十二五”生物和医药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较充裕的产业空间保证。   前景   首都生物医药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表明,到“十二五”末,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医药流通业销售收入达1500亿元。未来5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实施4个专项,即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项、服务产业中心功能培育专项、“TOP10”企业规模壮大专项以及产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专项。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将继续推进京药品牌建设,塑造“北京药”的区域整体品牌形象 支持重点制药企业实施品牌扩张战略,以品牌整合产业资源,开展跨区域的产业扩张。在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支持一批重大品种的品牌塑造工作,扩大亿元级产品的比重。   在服务产业中心功能培育专项方面,着重打造国际化的研发外包服务中心,鼓励建立国际临床试验合作基地,使北京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产业中心。此外,“TOP10”企业规模壮大专项则要结合在京骨干生物医药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优选10家左右优势企业组成产业发展支撑的核心团队。而产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专项则要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技术团队,使北京发展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中心之一。   1500   “十二五”末,医药流通业销售收入达1500亿元。   北京已搭上新能源快车   进展   2008年1月,北京市官厅风电场一期正式并网发电,实现了风能应用零的突破。发展至今,新能源产业已是北京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市发改委统计数据表明,北京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一批优势企业集聚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对北京市406家新能源企业的统计,2009年,该产业实现销售产值307亿元,其中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76亿元。   在太阳能和风电领域,北京已拥有包括京运通、京仪世纪、华锐风电、金风科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中材叶片、中锦阳等一批知名度高、成长性好的新能源企业纷纷入驻延庆新能源基地和平谷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前景   发展新能源行业是世界趋势,也是我国重点培育的产业。去年7月,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透露,从2011-2020年,新兴能源产业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将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所以未来5年,北京无疑将凭借自身优势,搭上新能源发展的快车,未来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   以亦庄这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该区将在未来3年融资千亿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而目前,北京市已经布局北汽新能源汽车、京东方光电、京运通硅材料、LG化学、三洋太阳能电池等重点项目。其中,京运通是世界上销售数量最大的光伏产业设备制造商和世界级的光伏设备制造商。   北京市发改委高新技术处处长费翔此前曾透露,到2011年,北京将力争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500亿元。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也向记者表示,相比于风能,北京的太阳能产业空间更大。今年伊始,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据介绍,北京将重点实施“2万千瓦光伏屋顶工程”等六大金色阳光工程。而到2012年,北京市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将达到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发电系统达到70兆瓦,太阳能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500   2011年,北京将力争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5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在京起飞   进展   “十一五”期间,北京就已经瞄准节能环保这个绿色产业。作为北京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行业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此前,该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已经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节能环保企业超过1600家,实现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这些产业大多集中在中关村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等产业基地。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燕友表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去年,中国惟一一家以节能保护为主业的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也落户北京。   不过由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仍面临着体制、融资、观念等问题,该产业亟待突破瓶颈。对于这一问题,业内专家一致呼吁国家在源头政策方面落实,以便扶持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北京已率先起步且力度全国领先。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节能奖励分为国家和北京市两个标准,而两种奖励的额度分别为500元/吨标准煤和450元/吨标准煤。前者是中央240元+地方260元,后者则由北京市全额承担。   其中,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含在其他省市注册通过国家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只能申请国家奖励政策支持 本市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只能申请北京市奖励政策支持。奖励的额度分别为500元/吨标准煤和450元/吨标准煤。   前景   根据《纲要(草案)》,北京将要大幅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即新建筑节能标准为75%,并改造完成既有建筑6000万平方米 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完成2000家公共机构节能,政府机构率先全部完成 还将深度推进工业节能。   而在初步确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1.54万亿元的投资额上升121%。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此前也透露,国家将针对节能环保产业逐步出台相应的政策,最现实的就是要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从而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40%-45%,“这其中,将涉及到数万亿投资”。   目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5.5%以上。这一数字使得专业组织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在日前启动的研发项目中表达出挖掘北京相关产业节能潜力的热情。据该协会相关人士介绍,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服务主导型的经济特征,而深挖三产的节能潜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100   “十一五”期间,北京在节能环保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   北京信息技术产业全国领跑   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北部聚集区启动全面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开工。龙芯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以上,将成为中关村信息高技术的源头 曙光信息产业公司研发中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8亿元,支持350人就业。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开工的项目覆盖了集成电路、新一代显示、软件、信息网络、核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产值将达到600亿-700亿元,将为中关村高端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的设立到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已经成为市场最关心的话题,其中射频识别(RFID)产业在2009年产值达近90亿元。三网融合原计划2010年完成省网整合,但目前仅有陕西、江苏、广西和海南等13省完成。2010年,全球TFT-LCD面板总市场规模达640亿美元左右 集成电路产业属于传统电子制造业,市场规模庞大,2010年整体销售额高达3000亿美元。   前景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安防、半导体芯片等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这些产业将保持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对于光通信方面,到2011年,光纤宽带端口将超过8000万,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超过5000万。物联网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RFID从技术上主要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而从应用上看,低频和超高频将会迎来巨量增长,RFID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三网融合后,广电系为了迎战电信系,形成区域性大网,乃至全国大网是关键。平板显示领域TFT-LCD以其绝对大的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最大的应用领域范围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基本由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公司占据,目前,中国内地相关企业的技术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产品未来的替代空间巨大。   我国作为集成电路技术的新兴国家,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达年均16%以上。全球云计算相关IT支出2012年将达4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3%,发展速度是传统IT行业的6倍以上。中国将迎来云计算发展的黄金十年。   30%   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互联网等产业将保持30%年均复合增长率。
  • 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景德镇)2010”征文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的“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景德镇)2010”定于2010年5月7日至11日在景德镇召开。   会议将就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芯片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药物包括农药、农残等领域的分离、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学术研讨。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做大会报告,并热诚欢迎全国从事生物医药色谱工作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企业与会交流。   凡未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和未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反映生物医药色谱基础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分析应用的论文或综述,均可向本次会议投稿。会议征文请在2010年3月15日前,将论文的摘要用电子邮件发送到会议学术组(三日内收到学术组的回复邮件方为发送成功),并请注明联系人、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及E-mail地址。经会议学术委员会审查录用的会议征文,将收录到大会论文集中。并推荐到核心期刊《化学通报》网络版,经审核通过后可发表。   没有论文要参加会议的各界人士,也请于2010年3月15日前与会议筹备组联系,以便继续为您寄发下一轮通知。   学术组联系方式:(投稿文章请发到此处)   联系人:赵 睿 电 话:010-62557910 Email: zhaorui@iccas.ac.cn   地 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00080)   会务组联系方式:   筹 备 组: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邮编: 100089   电子信箱: shengwuyiyaosp@163.com   电 话: 010-68731259、88517113、88517114   传 真: 010-68471169、68731259   联 系 人: 于靖琦   咨询电话: 010-88417672 桂三刚   更多信息或网上报名:www.lab.org.cn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北京色谱学会   2009年10月28日
  • 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年会召开
    p   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21届年会6月11日在马里兰州盖茨堡MedImmune会议中心举行,近500余名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济一堂,就促进中美两国生物制药领域合作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p p   本届年会主题“中美生物制药:通过合作加速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旨在强调中美通过在生物医药创新和全球广泛的合作推动现代医药和生物制药进步的重要性。围绕中美生物制药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生物制药领域的全球合作、肿瘤免疫治疗和联合用药、精准医疗,生物标记和数字医疗、癌症疗法等专题,与会代表们从法规政策、行业趋势、合作前景、药物创新等多角度对当前生物制药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期间,还颁发了2016年CBA杰出贡献奖,以表彰推动中美生物制药在全球化合作进程的个人,中国无锡药明康德公司创始人李革和阿斯利康公司执行副总裁江柏怡(Bahija Jallal)获奖。 /p p   CBA是美国最大的中美专业协会之一,创建于1995年,其首要宗旨是促进中美生物制药界专业人士间的全面交流,培育生物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成长并取得事业成功的环境。自成立以来,CBA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生物制药行业间的合作,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p p br/ /p
  • 安捷伦参加“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
    ——安捷伦热烈祝贺“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武夷山)2008 ”成功召开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的“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武夷山)2008 ”于2008年5月11日至1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刘国诠理事长致词 240多位来自全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就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芯片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药物包括农药、农残等领域的分离、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学术研讨。 安捷伦薄涛博士做大会专题报告 5月11日上午,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支持部薄涛博士作了题为“快速高分离度液相(RRLC)/芯片液相(LC-Chip)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医药和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5月11日晚,在闽越文明之乡,安捷伦冠名的古越歌舞晚宴给初夏之夜带来了清新亮丽的神韵。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刘国诠理事长和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部经理李平博士先后致辞,安捷伦科技公司团队诚挚祝酒,给全国2008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带来了热情洋溢的合作气氛。 安捷伦科技公司团队诚挚祝酒 独具武夷特色的茶艺表演,悠悠茶香,热情地道的互动歌舞;浓浓乡情,拂去了所有参会嘉宾、专家和代表的疲惫;多了轻松、多了沟通、多了交流,融会了安捷伦多年来对广大用户厚爱的诚挚谢意以及畅想与色谱届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美好未来。 独具武夷特色的茶艺表演 嘉宾品茶 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美好未来
  • 岛津参加第13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会
    2021年5月6日-5月7日,在吉林省延吉市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延边大学融合学院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岛津作为会议赞助商参与此次会议,并发表课题报告。会议报道日当晚举办了岛津之夜,90多位与会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部长为晚宴致辞。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部长 他首先感谢了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及北京色谱学会,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是两年一届的系列学术会议,为广大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厂商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得到了国内广大同行的充分认可与支持。同时也感谢广大用户对岛津的厚爱,岛津在实践“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经营理念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致辞延边大学金雄校长致辞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 崔东辉致辞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致辞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主持开幕式,延边大学金雄校长、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崔东辉、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任会议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任会议主席,延边大学教授李东浩教授任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报告题目:高峰容量色谱进展 中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报告题目:发现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理论与方法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程汉兴博士 程汉兴博士代表岛津发表了抗体药物表征与生物定量分析技术,程汉兴博士在报告中提到如何针对抗体进行表征分析,抗体相对小分子化合物较为复杂,可以使用岛津高效液相及质谱分析抗体的纯度,电荷异质性以及大小变异体,围绕聚体分析,可从不同粒径角度,分析聚体的类型,针对抗体的蛋白质序列以及二硫键修饰,利用岛津LCMS-9030高分辨Q-TOF 质可以完整覆盖分子量分析,肽图分析,二硫键分析等等,利用edman法原理分析方法的PPSQ测序仪,可以为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序和验证,从而高质量分析抗体蛋白,保证抗体产品高质量研究。未来岛津将继续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专业技术,深耕分析化学领域前沿热点,紧贴时代需求,将最尖端的科技运用于生物分析、药物分析、组学应用和环境与食品分析等科研和检测工作中,迈向生物医药色谱新时代。
  • 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教授获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青年奖
    p   9月5日,2019年中国药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吴志生获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青年奖。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83b76f2-e0db-44ac-af32-96c2679f3ea4.jpg" title=" 20190909113205632026.jpg" alt=" 20190909113205632026.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从2016年起,中国药学会与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旨在表彰奖励在我国药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取得开拓性、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医药科技工作者,以促进创新药物研究和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兴我国医药事业。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奖励在生物医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每年评审奖励一次,该奖项为终身荣誉奖,单项奖对获奖人员只授予一次。 /p p   吴志生致力于中药制药先进控制技术、中药智能制造和名医名方质量源于设计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博士点基金、国家行业专项和制药企业/基金会委托课题(100万以上级)等十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SCI 51篇,行业蓝皮书2项,著作6项,专利12项。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