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态建设

仪器信息网生态建设专题为您整合生态建设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态建设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态建设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态建设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态建设话题讨论。

生态建设相关的资讯

  •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9日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本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深刻把握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十二五”期间,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环保协调推进机制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污染减排等工作平台,按照率先引领和底线思维的要求,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青草沙、东风西沙水源地相继建成运行,两江并举水源地格局初步形成。污水厂网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完成白龙港二期等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10.9个百分点,达到92.8%。全市16家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实现全覆盖。“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运行、在建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达到27000吨/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大力推进郊区林地和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全市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03%。  2.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河道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黄标车淘汰等治理工作,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4200余项,吴泾、南大、桃浦等工业区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金山、合庆、青东农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成效,区域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88家,累计500多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近33万户。桃浦、南大等地区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试点顺利启动。  3.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2项地方性法规和10余项配套文件,制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项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等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逐步加强。  4.城市环境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的同时,主要污染物削减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削减25.1%、18.4%、33.1%和32.1%,超额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目标。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步改善。2015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2010年提高10.0%,水环境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9%、19%,劣Ⅴ类水体比例减少7.8%。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呈改善趋势。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41.4%、8.0%和12.7%,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14.5%。    3.指“十二五”期间的2个国控断面,扣除上游来水影响。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环保部核定数据。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我市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打好污染治理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层面上,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宜居已成为全球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新环保法和大气、水、土壤专项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党政同责、终身追究、环保督查等要求更加明确,污染治理标准更加严化,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在本市层面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作为本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三个导向”和“四个底线”,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减量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等重大举措。此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上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本市环保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和短板。一是环境质量总体与国家标准和市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市民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2015年,本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能源消费总量达1.1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约485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通过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规模投入,本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已上了很大台阶,但仍不足以完全消化人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量。三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增大,更加取决于转方式、调结构。“十三五”期间,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在调结构、转方式等源头防控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四是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瓶颈约束亟待破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须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加凸现,重点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完善基层环保责任体系、环保考核奖惩机制、生态损害追究赔偿制度、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栏2 PM2.5来源和监测评价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一次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及粉尘、扬尘。二次转化是指由二氧化硫、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人为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道路与建筑扬尘、民用分散燃烧等。自然过程也会产生少量PM2.5,如沙尘暴、火山灰、森林火灾、花粉、海盐等。PM2.5也是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和导致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上海发布的PM2.5指标的监测数据采集,来自本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普陀监测站、卢湾师专附小、虹口凉城、杨浦四漂、静安监测站、徐汇上师大、浦东川沙、浦东张江、浦东监测站、青浦淀山湖。其中,青浦淀山湖为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的评价。  二、确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围绕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良的生态环境产品。  (二)基本原则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力度,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底线思维”。在转型发展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导向,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以环保倒逼引导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  ——更加注重“接轨国际”和“率先引领”。在环境质量上,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宜居标准,逐步提高要求,水、大气等主要指标在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要力争取得更大改善 在环保标准上,按照国内最严、接轨国际的标准推进污染治理,体现率先引领 在环保措施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实施。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依法严管”。坚持依法治理和改革创新并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保责任和法制体系,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市场化治污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和“创新驱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和精准施策水平,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形成产业新高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2.主要指标  ——环境质量方面。到2020年,全市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保持稳步改善趋势。PM2.5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重污染天气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达到75.1%以上,力争达到80%左右。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优良率(按水量计)高于90%,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完成20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或提升要求。  备注:1.以国家最终考核要求为准 2.指20个地表水水质国家考核断面完成水质达标或改善要求,其中,13个断面保持水质现状,3个断面水质需提升一个等级,4个断面水质需消除劣五类 3.根据国家要求,在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个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增加挥发性有机物和总氮两个污染物。  ——环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  ——生态空间方面,到2020年,全市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人,湿地保有量37.7万公顷,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  ——总量控制方面,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相关要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35亿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1.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完善水源地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格局,着力解决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开放性问题,2017年,建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及相关配套工程。积极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深化研究长江口水源地联通体系,完善多源联动的原水系统布局。全面实现郊区供水集约化。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  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落实国家有关水源地规定和《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完成新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警示标志设立和围栏建设等保护工作,落实污染源关停、整治措施。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项目的清拆整治,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率先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并转化为生态用地。按照要求完成全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关闭调整或截污纳管。  严格控制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运输船舶等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在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高污染风险货物或剧毒品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严格监管各类装卸码头。全面落实太浦河危险品船舶禁运,并持续减少太浦河的船舶航运量。完善并严格实施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应急处置、保障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跨界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联防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全面提升饮用水供水水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启动以长江原水为水源的中心城区水厂深度处理,2020年底前,完成建设杨树浦、月浦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提升饮用水质量。深入推进小口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市改造管网2050公里。市、区两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2.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按不同功能区域的水环境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虹桥、泰和及郊区南翔、松东、奉贤西部等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到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  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加强老镇区、城郊结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195”区域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配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一、二级配套管网,加强截污纳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积极推进非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纳管,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195”区域开发地区污水全部纳管,其他直排污染源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全面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和臭气治理。以中心城三大污水片区为重点,加快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同步开展污水厂臭气治理。新建石洞口、竹园以及白龙港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 郊区新建松江、嘉定、奉贤、浦东、金山、青浦、崇明等区污泥处理工程 新增闵行、杨浦、浦东等区通沟污泥处理设施。到2020年,全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的格局,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  3.加大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全面启动城市地表径流和市政排水设施污染控制。开展中心城初期雨水治理,深化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系统工程前期研究并加快建设试验段工程。实施市政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重点完成中心城区21座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 制定并完善市政泵站调度运行制度,控制泵站放江污染。新建或完善中心城排水系统,全面消除中心城建成区排水系统空白区,新建泵站同步设置旱流截污设施。开展全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大排查,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到2020年,基本解决市政管道雨污管网混接问题。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和管控体系,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域、重点转型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和郊野公园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注重水田保护修复 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等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各区和有关管委会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港地区、普陀桃浦地区、松江南部新城、徐汇滨江等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建设。专栏4 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部署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该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4.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不断深化河道综合整治。以重污染河道和中小河道为重点,坚持治本为先,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关停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和排放要求的违法企业和违章建筑,采取岸边整治、轮疏、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加强断头河打通和水系沟通,增加水动力。加快推进56条段以上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以国考断面和市考断面为重点,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将水质达标治理与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合力推进水质改善,按期完成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达标断面力争提升水质类别。对超标控制单元实行严于排放标准的差异化要求,必要时采取限批等措施。到2020年,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继续推进镇村级河道疏浚,实现全市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  持续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继续落实《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编)》相关任务,推进青西三镇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计划,完成淀山湖、汪洋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强主要水体水葫芦、浮萍等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生产使用情况调查。重点监控评估水源地、水产品集中养殖区等重点区域风险,实施相关控制措施。持续实施河湖水生态监测,推进河湖生态健康状况的跟踪评估。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以实施污染源防控为重点,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持续削减本市陆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负荷。研究实施长江口、杭州湾等重点河口海湾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环境监管。  加强海上溢油、危化品泄漏等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划定并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确保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功能区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海岸、海域生态修复,实施浦东、奉贤、金山等海岸生态修复工程和金山三岛物种多样性保护及整治修复工程等项目,逐步修复本市近岸海域典型受损的生态系统。研究设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二)大气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强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严格控制能源总量,实施全市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双总量控制,进一步压减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用煤总量,合理控制发电用煤总量。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准煤以内,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增加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2%。  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到2020年,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3%左右。安全合理有序利用外来电,“十三五”期间,市外来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  继续深化燃煤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完成漕泾电厂1#机组等全市所有30万千瓦以上公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上大压小,鼓励污染物超量削减。推进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宝钢自备电厂燃煤机组清洁化改造,所有燃煤机组实现地方标准排放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剩余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取消分散燃煤。  2.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推进石化、化工、涂料、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污染治理全覆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化工区、华谊集团、金山二工区、宝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实施VOCs综合治理 有机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品原药制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等6个行业实施LDAR,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化工区、华谊集团、金山二工区、宝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实施VOCs综合治理等。  7.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南大、桃浦等地区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试点以及吴淞、高化、金山卫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等工程。  8.工业污染防治与转型升级工程。主要包括全市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高桥、吴泾地区适时启动功能转型,杭州湾北岸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桃浦、南大、吴淞等地区产业转型,外环线以内、郊区新城、大型居住区、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本岛)等六个重点区域内污染企业关停调整等重点工程。  9.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分批明确区域清单和整治计划,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0.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养殖总量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内、规模化养殖场总数控制在300家以内,完成保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以及2720家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调整等。  11.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及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规划保留地区村庄改造等工程。  1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主要包括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和奉贤、松江、嘉定郊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区级中转站和环卫综合基地新建改造工程,老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二期工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深度处理项目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医疗废物第四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等工程。  13.绿地林地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绿地6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新增林地30万亩以上。重点推进沿江、沿海、沿路、沿河生态廊道建设,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工程,郊野公园及郊区休闲林地建设,隔离林带、防护林带等公益林和绿地建设工程。  14.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制定本市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以及制定一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完善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土壤(地下水)环境、声环境污染源监测网络建设,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完善辐射预警在线监测体系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 推进智慧监测、智慧监管、智慧门户三大应用平台建设等工程。
  • 怀进鹏主持召开高端仪器研发生态建设专题研讨会
    7月19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高端仪器研发生态建设专题座谈会,围绕提升我国高端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院士主持会议,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等13位有关专家参加研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出席会议。与会专家立足我国仪器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高端仪器研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一致认为目前我国仪器设备产业较为薄弱,亟需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物质基础。为有效推动仪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专家重点从生态营造、产学融合、人才培养、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怀进鹏指出,高端仪器是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仪器设备,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将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列为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仪器行业也在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但高端仪器产业领域仍然存在产学研用链条不畅、高端人才缺乏等系列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协同合作,整合政策、资源,从最紧迫的、最实际的事情做起,尽快有所作为,推动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坚持不懈地共同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管理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中国科协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全国学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 华谱科仪:合作共赢 助力国产色谱产业生态建设
    随着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的深入推进,国产替代已经成为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内科学仪器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华谱科仪,成立于2015年,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深耕液相色谱领域,致力于打造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品牌和完整产业生态链。在此背景下,华谱科仪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完成两轮亿元级融资,受到业界关注。日前,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华谱科仪首席运营官于笑然、联合创始人白源、市场总监陈静等多位高管,就公司创立的背景、当下焦点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探寻这家科学仪器企业的发展之道。华谱科仪的创建初衷就是要做中国自己的液相色谱品牌,实现国产化。疫情期间,华谱科仪加大投入,在管理、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提升。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从硬件、软件、耗材到服务的完整产品生态链。这使华谱科仪能够面向制药、食品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研发团队可以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定制化设计产品。软件一直是国产色谱仪器面临的大挑战,用户对现有国外软件有较高依赖性,对国产软件普遍信任不足。为此,华谱科仪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规软件Chromloong,这也让公司得以打开制药等要求高标准合规性的市场。未来华谱科仪仍会持续加大软件研发投入,以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为进一步听取客户需求、共同提高水平,华谱科仪近期还推出“共创卓越”市场策略。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有利于公司产品与服务的持续改进,也让客户参与到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之中。展望未来,华谱科仪的目标是深耕中国市场,助力本土用户实现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同时也将与更多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共同完善产业链体系。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创新,为全球客户带去中国的科研仪器解决方案。
  • 赛默飞与威高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加强本土合作生态建设,加速创新技术中国落地
    2020年6月10日,上海——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赛默飞在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威高集团丰富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经验,加速新兴技术在国内的落地,提高创新技术在基层的可及性。通过强强联合,将进一步惠及更多患者,最终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达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国内的体外诊断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其中以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为代表的分支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对于体外诊断的需求正逐渐凸显,基层医院检测能力的提升也被纳入了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近期,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提到2020年下半年卫生健康工作任务重点要:“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赛默飞与威高集团签约仪式合影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表示:“此次与威高集团携手合作,赛默飞将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推动国际领先技术在中国落地,赋能医疗产业腾飞。同时,随着‘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成为百姓和政府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赛默飞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强基层’进程,提升高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可及性,助力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以实现赛默飞‘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此次合作将依托赛默飞的相关产品平台,为威高集团提供全流程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携手共同打造涵盖分子诊断、免疫诊断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全方位的精准医疗示范实验室。通过与本土实力企业的强强联合,赛默飞将进一步推进构建本地产业生态圈。未来,赛默飞还将加码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加快创新技术在中国落地。威高控股党委书记、威高集团副董事长陈林表示:“此次非常高兴与赛默飞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体外诊断领域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威高集团将借助赛默飞先进技术和高端平台,加速产业转化,深入基层医疗体系,提升基层医院检测能力,在共同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全力服务中国医疗健康事业,惠及更多患者,开创健康未来。”威高集团作为本土医疗器械行业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专注研发创新与市场的紧密结合。根据此次战略合作,威高集团将充分发挥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强强联合,提升威高集团的产品服务方案竞争力,力求在高精尖技术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同时助力提升赛默飞高新技术的转化能力,进一步扩大临床体外诊断领域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秉承“携手客户让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企业使命,赛默飞将与威高集团一起积极寻求双方契合点,谋求多元化合作,期待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 # 赛默飞世尔科技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50亿美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我们全球超过75,000名赛默飞员工将借助于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和Patheon,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拥有10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7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针对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8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 丹纳赫四十周年创新再出发,加码本土创新生态建设
    2024年3月17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期间,以“创新再出发”为主题的丹纳赫四十周年纪念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从1984年到2024年,历经四十年,秉承持续改善的精神,丹纳赫已成为一家真正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的公司。“创新再出发”丹纳赫四十周年活动启动仪式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表示:“丹纳赫品牌焕新后,我们以‘Innovation at the speed of life’为品牌宣言,作为一家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通过DBS加速影响,通过收购并购推动丹纳赫产品组合发展,致力于加速科技进步,改善人类健康。”启动仪式上,丹纳赫商业系统DBS的全新视觉系统重磅发布,新的图示更清楚地传达了DBS的重要意义——DBS是丹纳赫持续改善的体系,让丹纳赫不断实现显著优于市场水平的结果。丹纳赫商业系统DBS体系升级焕新深耕中国市场,以本土制造智创未来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为本土医疗机构带来更快速的响应和定制化的服务,丹纳赫在两年前启动了“创升中国”本土化战略,时经两年丹纳赫在本土制造和供应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丹纳赫中国医学诊断平台总裁,贝克曼库尔特临床诊断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小穗表示:“在本土制造与供应链方面,我们提出80/80目标,即实现丹纳赫中国营收的80%由本土工厂生产;本土工厂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有80%在国内采购完成。成为一家真正本土化的跨国企业。”近年来,通过在中国生产和研发领域的不断投入,丹纳赫的本土化生产能力不断深化,丹纳赫诊断平台中国研发制造基地2023年投产的丹纳赫诊断平台中国研发制造基地能在完成更多产品本土生产的同时,承接全球的研发需求。丹纳赫上海金桥创新制造中心的扩容也将完成以徕卡生物为代表的集团内同类产品全球产能的近50%,徕卡生物系统的在华销售产品的60%将实现国产化。此外,贝克曼库尔特临床诊断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国产化新品。在此届CACLP上,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DxA 5000 Fit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 700 AU重磅发布,这是贝克曼库尔特更好更快地服务广阔市场不同客户需求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贝克曼库尔特在中国本土化更进一步的绝佳体现,未来将进一步赋能实验室卓越运营,助力中国检验医学事业发展。双创新加速引擎,打造本土创新生态圈为更好地融入需求持续增长的中国医疗市场,2023年11月进博会期间,丹纳赫发布本土创新战略——“双创新加速引擎”,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推进执行。“双创新加速引擎”围绕医疗机构创新策源、高校和园区转化赋能,深度链接政府、医院、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资本,打通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生态链。丹纳赫中国首席科学官方焯分享了丹纳赫“双创新加速引擎”战略,她表示:“我们将中国市场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中国的创新成果转化,通过丹纳赫自身独特的产品组合、文化、并购和赋能的优势,让世界共享中国创新的成果,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源泉。”丹纳赫集团最新成员Abcam的全球经销商市场总监孙逸介绍了Abcam的全球布局和成长足迹。作为全球领先的抗体解决方案提供者,Abcam拥有32,000+ 高性能重组抗体,是市面上最全面的重组抗体产品库,包括无载体抗体、偶联抗体、重组多克隆抗体和嵌合抗体。孙逸表示:“Abcam通过AI赋能创新研发能力,关注新兴的未能满足需求的靶点和疾病,并搭建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世界级的团队提供专业的科学支持,见证您的每一次突破。”在第十一届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大会(CIIDC)上,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以“并购对企业发展成长的重要价值”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介绍了丹纳赫通过收购并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增强产品组合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以及丹纳赫携手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加速科技创新的合作项目。他表示,在中国市场,丹纳赫也在积极加速寻求全产业链、生态链的合作机会,推进全球医疗技术的发展。此报告受到全场听众的热烈反馈。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以“并购对企业发展成长的重要价值”为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关于丹纳赫在丹纳赫,我们汇集科学、技术和运营的能力,让未来科技对今日生活的影响得以加速实现。我们携手全球客户,构建方案,解决他们最为复杂的挑战,将科学的力量变为现实。我们的全球团队正在创造生命科学、医学诊断、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anaher.com.cn。
  • 福建省发布《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好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福建建设成效显著。到2030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分,美好生活品质需求基本满足,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福建目标基本实现。到2035年,生态文明全面提升,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深度脱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美好生活品质全民普惠共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美丽福建全面建成。二、加快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美丽中国先行标杆(一)念好绿色发展“山海经”。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发挥生态优先导向和倒逼作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防污染转移、落后产能反弹回潮。加大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做专做优做精做强化工行业中下游产业,重点流域上游原则上不再新增化工园区。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生态+”产业,大力培育动力电池、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产业,壮大绿色服务业,打造节约、循环、绿色低碳的供应链。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宁德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二)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坚持先立后破,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加快“电动福建”建设,提升城市公交、物流、重卡等车型电动化比例,推动重点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全覆盖,提高岸电使用率。加快福州港罗源湾、松下、三都澳等重要港区及漳州港尾铁路支线等疏港铁路建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稳步提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支持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项目开发,深化拓展厦门低碳城市、平潭低碳海岛、宁德“近零碳园区”等建设,打造一批“零碳岛”、“零碳村”、“零碳园区”,积极探索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等成为社会习惯。深化“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提升绿色出行比例。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建立和完善绿色积分等激励回馈机制,探索推广“碳普惠”、产品“碳标签”制度,推出更丰富的绿色低碳产品和绿色消费场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三、构建从山顶到海洋保护治理大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实践样板(四)筑牢东南沿海生态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拓展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等重大实践,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质量指数(EQI)保持全国领先。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进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开展重点区域林相改善行动,加强天然林与生态公益林保护修复,强化“两屏一带六江两溪”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泉州等地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全面推进矿山行业绿色转型,严防以工程建设、矿山修复、土地平整、河道整治等名义行资源开采之实,或以生态建设之名行生态毁坏之实。实施重要湿地、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保护修复,持续优化海洋开发保护格局,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巡查和保护,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加强生态敏感区保护,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五)深化山海全域污染防治。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广并创新发展“厦门实践”、福州内河整治、莆田木兰溪治理、“餐桌污染”治理等经验,大力推进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整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优级天数比例,臭氧浓度稳中有降,福州、厦门空气质量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全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继续推进工业炉窑污染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推进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推动机动车、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着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扬尘等问题。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闽江、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美丽河湖建设,持续提升地表水的优质水比例。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范鳗鱼、牛蛙等淡水养殖,分阶段依法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养殖,稳步推进九龙江等重点流域网箱养殖清退工作,加强重点湖库藻类监测和防控。严格汛期水环境监管。强化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加快重点产业园区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基本消除城市(含县城)和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深入打好碧海保卫战。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深入实施入海沟渠“除黑消劣减氮”专项行动,加快美丽海湾建设,持续提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加快清退海域超规划养殖,推进海上养殖转型升级,完成提水式海水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推进海漂垃圾清理常态化,持续开展清理海岸带“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加强无居民海岛等保护监管,严厉打击以挖代拆、变填海为围海、违法违规用海用岛等行为。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防新增污染。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行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有序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严格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加快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六)守牢美丽福建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提高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构建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强化全链条防控和系统治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和动植物疫情,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持续提升农业、健康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气候韧性,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全面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健全应急响应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上下游、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四、彰显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先发优势,争做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的美丽中国行动先锋(七)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制定修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出台闽江、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鼓励各地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机动车尾气防治等方面立法先行。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监管各领域能力标准化建设,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完善监测、监管、执法“三联动”机制,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提升执法效能。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环保信用评价、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制度,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共享共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环境学科建设,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加强重要河段、海域水质、温室气体等自动监测能力,建设武夷山生态综合监测站、闽江口生态综合观测站等,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八)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深入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三库+碳库”等重要理念,着力推进生态产业链开发、生态价值链提升,支持打造“武夷山水”、“木兰溪”、“红古田”等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南平等地创新生态产业对台合作品牌,不断增厚“绿色家底”。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产品总值统计制度。加快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逐步扩大绿电供给,鼓励企业参与绿电、碳汇交易。持续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和汀江—韩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更有获得感。(九)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各地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自身特色,高质量建设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优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财政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推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分类引导企业升级污染治理技术。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联动、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与绿色金融联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加强基层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队伍建设,畅通信息公开、信访投诉、环保听证等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渠道,有序推动环保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十)推进生态海丝融通。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福建样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加强重大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机理和控制原理研究,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臭氧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水华和赤潮防治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闽台两地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两岸碳计量技术交流,协同推进海漂垃圾治理。五、保障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把美丽福建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加强统筹部署,强化财政支持,组织落实各项措施,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过渡到美丽福建建设成效考核,保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细化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美丽福建统筹推进机制。各地分区分类扎实推进“五个美丽”建设,明确梯次推进计划,细化落实措施,着力推动实施“万里福道”、山水工程等一批“美丽”标志性工程,因地制宜绘就美丽福建市域画卷。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进美丽福建建设年度工作情况,书面送省生态环境厅,由其汇总后向省委和省政府报告。美丽福建建设主要指标
  • 盐城社会各界热议十九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绿色发展
    p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投身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p center style=" font-family: " microsoft=" " font-size:=" " white-space:=" " img src=" http://pic.xhby.net/003/005/293/00300529334_f68a5662.jpg" style="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图为位于盐城环科城的环保清华(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span /p p    strong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strong /p p strong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strong /p p   “听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时,我感到非常振奋,这更加鼓舞我们环保人放开手脚加油干。”亭湖区委副书记、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张利华说。 /p p   张利华说,报告提出的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指明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快速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张利华说,通过提高环保产业水平,将推动其他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改善优化经济结构。 /p p   10月19日,记者在盐城环保科技城看到,8辆重型卡车,满载着设备,徐徐驶进新华产业园内的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验室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俊华说:“目前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的5000万元研发设备已全部到位,凭借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预计下月初,我国首条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将在这里诞生。”李俊华说,脱硝催化剂活性一般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低于200℃时,现有低温催化剂的活性较低,会造成脱硝效率不达标,还会导致氨逃逸超标等二次污染问题,目前中低温脱硝催化剂国内市场尚未全面启动。我们这条生产线的诞生,将对包括焦化、水泥、玻璃、工业锅炉等九大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市场容量巨大。 /p p   烟气治理是盐城环保科技城一直以来的主攻方向。全国烟气治理前10强企业已有7强在此落户,带动了一批本土企业步入了全国第一方阵。15家国内外顶级研发机构的入驻,为成功建成全国10大示范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p p    strong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strong /p p strong   构建海疆绿色生态屏障 /strong /p p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建设森林公园、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等,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林业局局长符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我市正在全面实施的“一片林”战略工程,不仅是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通过增加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旅游需求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完成新造林14万亩,改造提升15.9万亩,新增城镇绿化面积3062公顷,造林总量全省第一。 /p p   千里海疆绿色屏障,构筑城乡绿色长城。符文华说,我们强力推进“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战略工程,将来“一片林”建成之后,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调节气候、抵御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同时,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60多万吨、释放氧气140多万吨,使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提升,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约80万吨。到时将有一大批森林、旅游、康养和养生文化基地在盐阜大地蓬勃兴起,构建林、景、水一体的绿色生态景观。 /p p   “通过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这条红线。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生产实践的林业工作者,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丰区林场场长储冬生表示,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省“三化”树种、市“一片林”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创建,栽好生态林,努力建成高标准的优质林果示范林基地,大力发展耐盐苗木扩繁工作,为沿海滩涂提供优质的耐盐苗木。 /p p   strong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strong /p p strong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strong /p p   “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对未来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高瞻远瞩、催人奋进,让我们对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更足,方向更明。”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俊说,“首先是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我们将主动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其次,全力以赴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第三是加快推进我市环保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追责的考评体系,努力将盐城这方水土建成生活美好、令人向往的地方。” /p p   “这几天,我们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作为工作在生态保护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尤其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命题,感受更为深刻,精神备受鼓舞。”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吕明光说,要树立底线思维,追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高效益的充分发展,真正把盐城保护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和美丽盐城的典范。 /p
  • 未来10年拟投1.38亿元 建设3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点
    云南省林业厅消息,目前已出台《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2015&mdash 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10年,将拟投资13806.84 万元,建设32个湿地生态建设站(点)覆盖六大湿地生态区辐射16个州市,掌握全省湿地资源消长变化、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演变过程,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今后,想知道湿地里有多少鱼问问监测站(点)就知道了。   &emsp &emsp 湿地生态监测数据缺失 影响湿地资源有效管理   &emsp &emsp Why   &emsp &emsp 规划:掌握全省湿地资源消长变化、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演变过程,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emsp &emsp 云南湿地地处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具有巨大的储水功能,是&ldquo 中华水塔&rdquo 和&ldquo 亚洲水塔&rdquo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基因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南的湿地的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倍受国内外的关注。   &emsp &emsp 通过湿地生态监测,客观掌握人为干扰下湿地资源消长特征,科学评估湿地生态承载力及其演变途径、规律,能为湿地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模式。   &emsp &emsp 云南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分布地域性突出,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导致当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对湿地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难度大。当前制约湿地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全省湿地资源动态掌握不足,多数关键湿地区域生态监测数据缺失,缺乏关键性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湿地资源有效管理与保护决策。   &emsp &emsp 目前,已建成能基本满足湿地生态监测需求的监测站仅有大山包、拉市海、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3处 滇池生态定位站、洱源西湖和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站正在建设中。对于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众多重要湿地,特别是沼泽、沼泽化草甸、湖泊等生态监测尚空缺,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 监测结果不能反映全省情况。   &emsp &emsp 另外,已建成的监测站、点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相对滞后&mdash &mdash 除4个国际重要湿地、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一定的监测基础设施、设备外,其他相关湿地生态区未建立湿地生态监测基础设施,未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适应不了监测工作要求。   &emsp &emsp 六大湿地生态区 辐射16个州市   &emsp &emsp How   &emsp &emsp 规划: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 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   &emsp &emsp 《规划》提出,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其中,2015&mdash 2020 年,依托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基础,完成滇池、丘北普者黑等1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建设,以及纳帕海、泸沽湖、会泽黑颈鹤栖息区湿地等3个湿地生态监测点的建设。   &emsp &emsp 2021&mdash 2025年,完成17个新建湿地生态监测点建设。通过科学布局,形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监测站为主,监测点为辅的湿地生态监测网络。   &emsp &emsp 《规划》提出,将构建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区域监测站点的全省湿地监测网络,优先布局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和滇东区域。建立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负责全省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各监测站点数据汇总与评估、指导和规范全省湿地生态监测等。   &emsp &emsp 此外,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建设,监测站则依托碧塔海、拉市海、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沾益海峰、腾冲北海自然保护区,洱源西湖、普者黑、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滇池、抚仙湖、洱海区域范围内,普洱市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建设 12个湿地生态监测站。   &emsp &emsp 监测点则是依托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白马雪山、高黎贡山(保山和怒江)、哀牢山(楚雄)、云龙天池、会泽黑颈鹤、剑湖、泸沽湖、巧家马树、勐梭龙潭、寻甸黑颈鹤等各级自然保护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长桥海、鹤庆草海、异龙湖、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建设监测点。   &emsp &emsp 《规划》指出,监测站、点首先需覆盖全省六大湿地生态区,各区应选取具有区域特点的代表性湿地开展建设。监测站、点辐射全省16个州市,基本满足对全省不同空间区域和不同海拔、经济社会条件下湿地生态状况的监测,了解掌握全省湿地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   &emsp &emsp 以六大湿地生态区   &emsp &emsp 特色为监测重点   &emsp &emsp What   &emsp &emsp 规划:滇西滇西北湿地生态监测站点辐射行政区域包括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迪庆州,是国际重要湿地集中分布区,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emsp &emsp 《规划》明确,滇西滇西北湿地生态监测站点辐射行政区域包括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迪庆州,是国际重要湿地集中分布区,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保护的热点区域。该区湿地水禽种类和数量居全省之首,黑鹳、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斑头雁、紫水鸡等水禽备受社会关注。   &emsp &emsp 此外,特有种集中,高寒水韭、茈碧莲等野生植物分布于该区域,海菜花分布集中。因此,在滇西滇西北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站4个、监测点8个,重点监测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和特有物种(优先区域)。   &emsp &emsp 云南湿地概貌   &emsp &emsp 1.47%   &emsp &emsp 目前,云南8公顷以上的湿地面积总和约56.35 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1.47%。   &emsp &emsp 6   &emsp &emsp 由于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受地形、地貌、气候等综合影响,全省形成了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和滇东、滇东南、滇南、滇西南等六大湿地生态区。   &emsp &emsp 20个   &emsp &emsp 《规划》提出,科学布局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建成省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1个,湿地生态监测站 12个、湿地生态监测点20个。   &emsp &emsp 云南省   &emsp &emsp 湿地监测   &emsp &emsp 网络体系布局   &emsp &emsp 滇东北   &emsp &emsp 辐射:昭通市、曲靖市   &emsp &emsp 检测站:大山包、沾益海峰   &emsp &emsp 检测点:会泽黑颈鹤栖息区、巧家马树   &emsp &emsp 滇中和滇东   &emsp &emsp 辐射: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   &emsp &emsp 检测站:滇池、抚仙湖   &emsp &emsp 监测点:哀牢山、杞麓湖、寻甸黑颈鹤栖息区   &emsp &emsp 滇东南   &emsp &emsp 辐射:红河州、文山州   &emsp &emsp 监测站:丘北普者黑、哈尼梯田   &emsp &emsp 监测点:长桥海、异龙湖   &emsp &emsp 滇南   &emsp &emsp 辐射: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   &emsp &emsp 监测站:普洱市   &emsp &emsp 监测点:勐梭龙潭、西双版纳州、临沧市   &emsp &emsp 滇西南   &emsp &emsp 辐射:德宏州、保山市   &emsp &emsp 监测站:腾冲北海   &emsp &emsp 监测点:高黎贡山、德宏州   &emsp &emsp 滇西滇西北   &emsp &emsp 辐射: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   &emsp &emsp 检测站:碧塔海、拉市海、洱海、洱源西湖  &emsp &emsp 检测点:纳帕海、白马雪山、高黎贡山、泸沽湖、云龙天池、剑湖、丽江老君山、鹤庆草海
  • 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意见》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基础,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覆盖管辖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国家和地方四级监测机构承担着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海洋生态监测、海洋环境监督性监测和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等职责。但目前在监测网络规划布局、数据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建设、信息集成应用、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要求,现就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全面设点,全国联网、测管协同,形成国家与地方统筹协调、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各级海洋主管部门监测网络建设任务分工,强化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落实各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责任。  统一规划、综合协调。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健全规章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推进监测数据联网与共享,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加强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服务海洋综合管理,实现监测监管有效联动,为地方政府问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保障、提升能力。完善国家和地方专项财政保障机制,加大能力建设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能力。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科学布局,监测预警能力、信息化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监测数据信息互联共享、高效利用,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全面建成协调统一、信息共享、测管协同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二、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运行管理机制  (四)进一步明确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规划布局、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健全国控站位监测制度,组织实施覆盖管辖海域的环境质量监测,推进海洋生态监测,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地方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跨部门协调,依据所辖海域环保工作需求,设立与国控站位不相重复的本行政区监测站位,逐级承担辖区内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职责,强化对入海污染源、海洋开发活动、公众用海、环境高风险区等监督性监测,负责组织辖区内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  (五)依法落实用海企事业单位的监测责任  直接向海排污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污染排放自行监测的主体责任 海洋(海岸)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单位承担工程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用海企事业单位所获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应及时上报海洋主管部门。  (六)强化对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各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各级海洋主管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处理。  三、优化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布局  (七)统筹规划海洋环境质量监测  统一布设全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站位,科学设计监测时间频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分区分类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对近岸严重污染海域、环境质量退化海域、环境敏感海域关键指标的动态连续监测。  (八)拓展海洋生态监测  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布局,扩大海洋生态监控区类型和范围,开展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连续监测。加强对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重要海洋经济物种等专项监测,加大对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变化情况监测预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海洋生态红线区专项监测。  (九)强化海洋环境监督性监测  定期实施陆源入海污染源和海上污染源普查,在主要入海河流及河口区、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同步开展在线监测。构建海洋功能区环境监督性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渔业区、滨海旅游休闲区等预警性环境监测,实施海洋倾倒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用海区等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全过程跟踪监测。  (十)分类实施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监测  分区分级建设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监测体系,提高对赤潮、绿潮、溢油、核辐射、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控能力和预警水平。开展沿海工业园区、重点排污单位、海上开发活动等海洋环境污染事故风险源排查,在近岸海域高风险区加强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他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加强海洋跨界污染监测预警。  四、推进监测信息集成共享和信息公开  (十一)加快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依托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畅通国家(海区)、省、市、县等各级海洋监测机构数据传输节点。将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信息、用海企事业单位所获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统一纳入共享平台。探索建立与其他涉海部门监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促进各类监测信息的集成共享和综合应用。  (十二)落实监测信息公开制度  沿海各级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发布本辖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将社会公众关注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信息、应急环境监测信息等纳入公开范围,在年度公报基础上,定期发布各类环境信息,丰富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逐步实现重点港湾或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等区域监测信息实时公开。  五、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服务支撑效能  (十三)服务海洋综合管理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为各级政府履行海洋环保职责提供管理支撑,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信息专报、环境质量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性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监督管理等作用。开展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大数据关联分析,实施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监测预警。  (十四)加强监测与执法联动  各级海洋主管部门要加强入海排污口、海上排污行为监督性监测数据的应用,为海上执法部门掌握排污单位违法排污行为提供技术支撑。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定期开展海洋(海岸)工程用海区、海洋倾倒区、海洋生态严重退化区、海洋生态红线管控区等专项执法监测。  (十五)提供对考核问责的技术支撑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利用监测与评价结果,为沿海各级政府落实本行政区海洋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应急管理等职责任务的考核问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规范体系  (十六)加快监测新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进程  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试点应用和业务化转化,促进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实时在线等新技术在海洋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高新监测技术、先进分析检测技术、高效海洋生物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等标准化进程。  (十七)加强评价方法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海洋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研究,鼓励发展适应本辖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地方评价方法。促进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和业务应用,完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环境容量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预警、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影响和损失评估、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预警等方法体系。  七、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能力建设  (十八)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优化配置监测人员。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着力培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常态化的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开放国家监测中心、海区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平台,加强双向人才交流。健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制度,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岗位类别划分,提高艰苦岗位监测人员津贴。  (十九)统筹实施能力建设重大工程  建立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事权相适应的国家和地方财政保障机制。对全国监测机构实施分级标准化建设,建设具备近岸、近海、远海、远洋综合监测能力的专业船舶队伍,全面提升海上作业能力 构建关键生态环境要素的卫星遥感和在线监测网络,新(改、扩)建集监测观测、应急响应、预报减灾、调查研究在内的综合保障基地。  (二十)积极培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市场  探索社会化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管理和监督考核办法,有序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落实用海企事业单位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责任,鼓励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参与工程用海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等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海洋环境在线监测设施运行维护、志愿监测船队建设等。  国家海洋局  2015年12月4日
  • 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揭牌成立
    10月9日,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在京成立。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为中心揭牌。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印红,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出席成立大会。印红发表了讲话。   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强化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增强生态建设决策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今年2月,国家林业局党组批准依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成立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同时设立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4个区域中心。   印红说,我国林业建设迎来了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肩负着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职责。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强化全国生态监测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生态监测评估工作是提升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支撑能力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林业局履行行业职责、增强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战略决策的要求。   印红强调,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林业生态监测评估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期承担森林、湿地、土地荒漠化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监测以及林业碳汇计量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监测成果,为科学规划和评估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坚实的技术支撑。生态监测评估中心成立后,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优化专业技术队伍配置,组建统一的生态监测评估服务平台,提高综合监测评估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把监测评估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生态监测评估工作对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当好我国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国家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各级林业部门和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单位要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和维护全国生态监测评估体系。
  • 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穗举办
    峰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4月12日,第二届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本次峰会以“聚力绿美广东共做碳路先锋”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问题建言献策,“碳”寻绿美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解法。会上,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介绍了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情况。目前,广东全省林地面积1.62亿亩,森林覆盖率53.03%,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已建成14个国家森林城市、1361个自然保护地,全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红树林地面积、林业产业总值均居全国第一。陈俊光指出,广东要通过高质量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储碳作用,增强“双碳”服务功能,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储备力度,探索提高林业碳汇在广东碳交易抵消总量中的比例,加快节能降碳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等,引领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引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在《发展经济、能源植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主题演讲中表示,实施“双碳”战略有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生态建设、有助于社会进步,其中发展经济、能源植物是理性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峰会现场,涵盖汽车、日化、家电家居、食品、金融机构等领域的企业代表上台,共同发布《企业共建绿美广东行动宣言》,携手践行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此外,活动当天还开展了主题为“绿美新广东‘碳’寻新能量”的圆桌会议,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碳交易所代表等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金融创新等话题,多维度碰撞观点、建言献策。
  • 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出炉 环保监测设备或受益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行动纲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日前出台。   消息显示,《规划》提出了强化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下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海洋七大生态系统等12项建设任务。此外,《规划》提出了三方面的生态建设气象保障重点工程建设:一是生态气象观测网络建设,改扩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城市等生态气象观测站,新增生态小气候观测站、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以及生态气象灾害移动调查系统,初步建成以实时资料为主的生态气象立体监测及数据传输网络 二是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地面监测、卫星遥感数据存储及加工系统,建立生态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及信息发布和共享系统,开展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生态保护与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三是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在各重点生态区加强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气象作业指挥服务平台,健全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增加生态用水。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认为,环保监测已成为生态治理工作的先行目标。在此背景下,环保监测设备类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其次是土壤修复和生态保护类公司。
  • 宁夏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进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
    近日,宁夏组织申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在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评审工作中被科技部批准命名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宁夏在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命名“天然气转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获得此项殊荣且由科技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培育和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立足宁夏、面向西北,围绕土地退化机理与荒漠化防治,草地资源、生态与环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生态经济与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土地退化生态方面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问题,实现知识创新,为相关学科领域和行业提供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通过研究开发与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使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解决区域生态建设重大问题、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同时,通过生态学科建设,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培养一批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研究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实验室的建设将成为地方实验室的示范工程,为推进宁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西藏"十一五"期间用于生态环保的资金达101亿元
    新华社拉萨1月4日电“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资金达到10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   这是记者从4日召开的2011年西藏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永泽说,“十一五”期间,西藏新建了麦地卡湿地等8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695万元,对珠穆朗玛峰和拉鲁湿地2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 落实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保护工程资金9002万元,实施了察隅慈巴沟、芒康滇金丝猴等7个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保护区总面积达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7% 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效保护了西藏的重要生态区域和生物多样性。   西藏还积极开展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国家总投资达155亿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已落实投资25亿元,3大类10项工程得到全面实施。   为了保护西藏的蓝天碧水,西藏环保部门落实中央环保专项资金950万元,帮助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污染治理,关闭了2条落后的水泥生产线 落实中央环保专项资金715万元和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1605万元,实施了11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 LI-2100 | 内陆河下游生态输水区白刺灌丛的水分利用策略:基于稳定同位素数据
    一般说来,丘陵起伏的地形,造成河水不能外泄,常在河口低洼处停蓄起来成湖,也就是河口湖。河口湖又称为“终点湖”、“尾闾湖”。指处于内流河河口、尾闾、终点的湖泊。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加之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不少地区的尾闾湖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绿洲面积减少、沙尘暴天气增加等问题。湖泊周边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植被的多样性和数量减少,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破坏。为了改善尾闾湖的现状,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工输水成为首要选择。基于此,生态输水对湖区植被的影响成为不少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内陆河下游生态输水区白刺灌丛的水分利用策略:基于稳定同位素数据在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的尾闾湖通常是绿洲边缘阻止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其生态水文效应普遍表现为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为特征的植被水分关系。水分是尾闾湖周边沙地植被稳定的关键制约因子,植物-土壤水分关系是沙地生态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有限的水分之后通过根—茎—叶逐层向上传输,以满足植物叶片光合和蒸腾等生理活动的需求,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为适应持续干旱的生境条件,植物通过调节其生理特性等形成特定的抗旱机制。基于此,在本研究中,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19年植物生长季在中国西北石羊河流域尾闾湖青土湖区收集了0–10,10–20,20–30,30–40,40–50和50–60 cm层的土壤、植物茎部、降水、地下水和湖水。利用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植物茎中的水分。并测定了不同水体同位素数据(δ2H和δ18O)和相关水文气象数据,以揭示尾闾湖区典型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干旱内陆河流域下游人工输水背景下植物的适应机制,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研究区概况【结果】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动态2019年青土湖(a)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和(b)不同水体δ2H和δ18O的时间变化。土壤剖面中SWC、δ2H、δ18O和Lc-excess的时空动态。不同水体中δ2H与δ18O的关系青土湖周边地区不同水体中δ2H与δ18O的关系(a、c分别为不同月份土壤水的δ2H和δ18O 箱体图)。人工输水期植被水分来源不同距离的白刺灌丛潜在水源的贡献率【结论】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对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白刺灌丛的水分利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尾闾湖区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机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虽然是石羊河流域尾闾区典型植被对生态输水适应性的案例研究,但考虑到生态输水是干旱区下游常用的生态修复方式,本研究在干旱区生态建设中具有普遍意义。此外,还应考虑到终端湖区植被水源非常单一,高度依赖生态输水量和时间,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加强生态输水政策的稳定性,培育抗旱能力更强的植物,是内陆河末端湖泊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作者得到了如下结论:1. 尾闾湖区白刺灌丛用水的12.33%直接来自生态输水,77.88%来自输水形成的土壤水,只有9.79%来自降水;2. 随着样地距离湖泊集水区的距离增加,白刺灌丛逐渐由主要利用表层土壤水和湖泊水转向以利用中深层土壤水为主;3. 生态输水周期影响白刺灌丛的水分利用策略,非输水期植物利用深层土壤水、吸收降水的比例增加。
  • 鉴别全方位,固废‘零进口’│岛津齐全产品线助您守好生态之关
    导 读4月29日,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两会上审议通过后,号称史上“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诞生了。几近同时,海关总署启动“蓝天2020”专项行动,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生态前行,厉举持续。对固体废物的精准鉴别,明察秋毫仍然需要“科学之眼”。 对于环境工作者来说,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大多耳熟能详,无需赘述。但固体废物的属性鉴别却未必人人了然于胸。肉眼之不能达,假借何物?知识所不能辨,求力何法?津曰:行科学之事,依科学之法,借科学之器,慧科学之眼。 科学之眼 一图解析鉴别流程对于进口固体废物的鉴别,是以《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GB 34330-2017)为依据,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未知样品进行全面剖析,最终形成鉴别结论的过程。检验鉴别过程中,检验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其是否具有危险特性做进一步鉴别。一张流程图助您快速了解鉴别的过程。 科学之眼 EDX-FTIR明察多个维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可以在没有标样,无需制样的情况下确定固体废物的元素种类用于元素的含量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鉴别高聚物和有机化合物最成熟、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岛津独有的EDXIR-Analysis软件确保EDX-FTIR联用,可直接读取EDX、FTIR数据,结合谱库,对EDX和FTIR数据同时进行检索,得到固废的无机和有机成分信息,实现多维度分析方法的自动联合分析,为充分了解固废组成和成分提供重要信息。 科学之眼 PY+GCMS洞察分子聚集热裂解器将分子量较大的固体废物尤其是聚合物在易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生成可挥发的裂解产物,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和测定,可判断固废的组成及性质。岛津PY-GCMS结合F-Search聚合物谱库,根据裂解碎片的特征来判断样品的组成及性质,被广泛用于树脂、塑料等相对分子量大的高聚物的鉴别。 岛津PY+GCMS的特点 1.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样品,可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一般不需预处理2.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很少3.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4.四种分析方法供选择:释放气分析(EGA), 单步裂解(Single-Shot)、热脱附/裂解组合(Double-Shot)、中心切割释放气体分析(Heart-cut EGA) 科学之眼 EDXRF快察危害元素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是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一方面内容。岛津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产品EDXRF可以在无标样的条件下,使用专利的BG-FP法对固废来料的异型样品、少量样品、超薄样品直接定性定量分析。固废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可以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科学之眼 丰富机种全察固废属性鉴别固体废物属性,除了特色仪器能够提供快速甄别依据之外。岛津丰富的产品线还能为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供多个方面的辅助分析。热重分析仪产品DTG可以分析固体废物的热稳定性和组分,X射线衍射光谱仪产品XRD可以进行固体废物的物相分析,AAS/ICP-AES/ICP-MS等产品可以辅助分析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结 语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无死角的鉴别是关键。蓝天专项在行动,固废鉴别无漏洞。在最严法规即将实施,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的2020年,让岛津以丰富齐全的产品,科学实用的技术助您守好固废入境的大门,生态建设的关卡。 请识别下面二维码下载《海关进口固体废物检测应用解决方案》。 撰稿人:钟跃汉
  •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充实83处,有哪些跟生态环保相关?
    p   记者今日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了解到,根据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共修改充实83处(有的修改综合了多条意见),其中有13项修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p p   在2019年工作任务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部分,补充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污染防治重大科技攻关”“坚持源头治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 /p p   此外,将“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改为“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改为“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快递包装”,“持续抓好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改为“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等。 /p
  • 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坚持突出协同增效、强化源头防控、优化技术路径、注重机制创新、鼓励先行先试的工作原则,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等工作目标。《方案》聚焦6个主要方面提出重要任务举措。一是加强源头防控,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优化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四是开展模式创新,在区域、城市、产业园区、企业层面组织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五是强化支撑保障,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完善法规标准,加强协同管理,强化经济政策,提升基础能力。六是加强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国际合作、考核督察等要求。  《方案》发布后,生态环境部将与有关部门积极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推动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
  • 四川建设一批环保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
    5月28日下午,涉及土壤环境、噪声与振动、大气污染、农村环境保护等4个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在四川省通过验收。四川省环保厅负责人说,这将进一步为建设&ldquo 美丽四川&rdquo 及&ldquo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rdquo 奠定环保科技基础。   据介绍,四川省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大气污染治理催化剂工程技术中心、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依托四川高等院校、环保企业建设而成。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说,与之配套,四川还组织制定了《四川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并批准了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重点领域11个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将更加凸显。   姜晓亭说,四川将进一步支持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环保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更多的环保骨干企业成为环保科研的主导。力争到2020年,四川省将创建3个国家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30个省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形成以省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全省环保科研体系。
  • 质检总局出台十项措施支持东兴试验区建设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出台《关于支持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检验检疫服务和保障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10项具体措施,支持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这10项措施具体为: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优化出入境检验检疫服务,支持边境扩大对外开放,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东兴构建国际交通枢纽,支持东兴物流、商贸、会展业发展,支持临港工业、海洋产业和出口加工等产业发展,支持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东兴发展绿色产业,防范疫病疫情传入、加强检验检疫机构和能力建设。   据悉,近年来,广西检验检疫局深入贯彻国务院促外贸保增长部署,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推进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该局局长卢厚林表示,广西检验检疫局将进一步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意见,研究细化各项措施,全力支持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一行莅临皖仪科技参观指导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一行莅临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指导。皖仪科技董事长臧牧先生、副总经理臧辉先生、研发中心产品线总监夏明先生及研发综合部部长高美丽女士等全程陪同接待。会上,皖仪科技董事长臧牧先生对江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江院士介绍了皖仪科技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江院士对皖仪科技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我司整体运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皖仪科技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鼓励皖仪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创新经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促进生态环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后,在董事长臧牧先生及领导班子的陪同下,江院士先后参观了公司研发实验室和展厅等,了解了皖仪科技最新的研发产品和创新技术,江院士对我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肯定了我司研发实力,对我司产品工艺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对如何加快技术进步、工艺升级给出建设性的指导。皖仪科技始终秉承“品质皖仪,服务皖仪”的企业精神,将全力以赴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运用先进的环境质量监测设备,打造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未来皖仪科技将砥砺前行,与您携手,以智慧园区为良好开端,共行美好生态建设!人物简介: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环境化学家。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ES&T杂志副主编兼 Asian Office主任。现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曾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等学术荣誉和奖项。
  • 上海泽铭公司的蓝绿藻监测浮标为无锡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出力
    9月25-26日,无锡市创建国家生态市接受了国家技术评估,评估组考察了无锡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情况,听取了生态市建设情况汇报,观看了生态市建设专题片,进行了现场民意调查,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评估组认为,无锡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示范模式。创建过程中,在四个方面评估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创新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二是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三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经研究,同意通过技术评估。通过生态市创建,无锡市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实现&ldquo 十一五&rdquo 减排目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名列全省前茅。评估组提出三点建议:1. 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强化农村集中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2.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长效运行机制;3.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为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从2007年起,上海泽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无锡市政府太湖治理项目上,提供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蓝绿藻监测的新手段和新方法,赢得了用户和业界的好评,也受到本次考核组的高度关注。
  • 原生态“PRI-ECO & CFERN森林生态连清监测技术野外培训大篷车”走进长白山
    如何量化的评价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是推进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及保护的首要问题。目前,森林生态连清,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森林生态状况观测与清查的关键技术。在吉林长白山举办“森林生态连清监测技术野外培训班”,其重要意义显得尤为突出。由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及PRI-ECO生态监测技术中美联合实验室主办,露水河林业局与长白森经局协办,2016年7月11日到15日,“PRI-ECO&CFERN森林生态连清监测技术野外培训大篷车”走进长白山。 来自中国林科院、中国林科院院省科技合作办公室、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吉林长白山西坡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露水河林业局、长白森经局、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林业局、上海市林业总站、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赤峰市林业局、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宁波市林业局、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林业厅生态办、黑河市林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林科院等26个单位的五十多位科技人员参加了大篷车走进长白山培训活动,现场反响热烈。 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站任军研究员,做了题为“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标准化评估”的报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任军研究员介绍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定义,进行生态评估的背景,国内外进展和现状及评估方法。依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06-2003)和《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1952-2011)等获得的数据,将吉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各项概念化的指标转化为数字化指标,以价值量的方式评估森林生态效益。 上海市林业局戴咏梅处长,做了题为“上海城市森林特点及生态监测布局与功能”的报告,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上海自然、社会经济和城市林业特点,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以上海市地势地貌指标、土壤指标、植被指标、生态功能区指标为基础分类依据,通过图层叠置分析,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提出了上海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布局及其功能。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孙拖焕副院长,做了题为“山西省森林生态监测的特点与布局”的报告,介绍了山西省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发展进程、布局方法以及划分依据。 吉林长白山西坡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杨慧主任,介绍了生态站的研究方向与定位,强调要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加快基础研究步伐,注重开放合作与交流。 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管清成副站长,介绍了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长白山地区森林调查进展,同时对完善森林保护体系的措施与可持续经营对策和与会科技工作者交换了意见。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中美联合实验室主任张光辉博士,做了题为“森林生态站标准化建设与硬件配置技术”的报告,报告以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水、土、气、生四大板块的内容为主线,分类介绍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所需的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着重就目前国内外主流观测仪器设备的技术更新、设备更替和生态监测未来所需的设备功能和性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会议期间,大篷车参会人员考察了长白山西坡站,参观了露水河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红松科技馆,科技馆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红松的起源、培育发展过程,以及露水河林业局30多年来的红松科研成果。 露水河林业局座落于长白山西北麓,素有“红松之乡”的美誉。2013年,露水河林业局建成我国首个森林生态连清技术示范地,露水河林业局森林生态连清与价值评估,是国内首次将森林连清技术应用到林业工作管理实践中,也是国内第一次紧密结合林业局尺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并与林业局二类调查成果同时发布的生态连清与价值评估。这为开展森林资源核算和绿色经济评价服务,推动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从侧重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的监测,向兼顾林木资源与生态状况、公众效益监测并重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更好地满足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需要。 “PRI-ECO & CFERN森林生态连清监测技术野外培训大篷车”,作为公益性的培训活动,通过现场面对面的传帮带方式,与多种级别和形式的生态站进行高效互动,提升生态站野外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继而提升森林生态连清标准化观测能力,使CFERN作为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最大的生态观测网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贡献。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技术规范》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是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的基础。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格局、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人类活动、自然条件与灾害等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自然保护地成效评估、监管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技术规范》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体系,规范了技术方法,明确了质量控制要求,作为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的重要配套标准,可以更加规范指导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工作,获取科学、翔实的基础数据,有效支撑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保护成效评估等业务,对提升自然保护地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问:《技术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遵循了以下4项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能够反映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特征,服务于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和科学研究。二是层次性。根据目标和对象划分层次,进行逐项细化分解,明确具体生态环境指标的量化表示和获取方法,形成层次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方法体系。三是代表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特点,根据生态环境监管需求,设置必选指标和参考性指标,可以对参考性指标进行增减,科学合理的设定调查与观测方法和频次。四是可操作性。指标在满足监管的前提下,确定调查与观测的技术方法是成熟、可行、易实施的。问:《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技术规范》规范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技术方法、质量控制要求等。在指标方面,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与灾害和人为活动等5个方面,设置12类一级指标、24类二级指标和50类三级指标。同时,分为必选指标和参考性指标,其中,必选指标有生态系统类型与面积、植被类型、植被盖度等19类,根据不同自然保护地在类型、保护对象、所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差异,可以自主选择参考性指标。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主要考虑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主要考虑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持和碳固定等;在环境质量方面,主要考虑了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声环境;在自然条件与灾害方面,主要考虑了气象、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火灾、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在人为活动方面,主要考虑了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破坏情况等。在技术方法方面,综合“天空地”各种观测技术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集“遥感监测、地面观测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与调查统计”等多种定性、定量技术方法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体系。在质量控制方面,规定了遥感监测、地面观测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与调查统计等技术方法在数据质量、指标获取和成果精度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问:如何推进《技术规范》的实施?答: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技术规范》宣传贯彻、加强培训、指导帮扶等工作。一是做好宣传解读和培训指导工作,组织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开展技术规范解读和技术培训,提高各地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组织技术单位与专业技术人员为地方在方法理论、遥感监测、实地调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强化技术交流沟通,切实推动《技术规范》落地实施,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 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电镜市场,纳克微束聚力发展推动完善产业生态
    近些年,随着我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相关产业和市场蓬勃发展,其中电子显微镜与配套使用仪器的采购量更是持续上涨。据SDI统计,2020年我国电子显微镜市场规模约为26.13亿元,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镜市场。而在电镜市场中,扫描电子显微镜一直都是国内外电镜厂商竞争的焦点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达74%左右,是其中最大的种类。虽然目前海外厂商在我国的电镜市场中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但随着我国对重大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项推动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的政策层出不穷,国产化替代趋势不断深化,以纳克微束为代表的中国扫描电子显微镜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随之提升。并且,纳克微束等国产电镜厂商也正在加紧推动我国电镜相关产业生态建设的步伐,以求促进国产扫描电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钢研纳克控股子公司,纳克微束专注于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产品的综合性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探索,致力于成为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全品类电镜制造商,实现传统电镜从分析仪器到科学仪器的板块跨越。在2022年11月发布创新研发的国内首款高分辨力(双束)扫描电镜产品FE-1050系列,是国内首款低电压高分辨扫描电镜,该机型硬件的高通量设计以及软件的集成性开发,开创了国产扫描电镜新设计、新用途、新采集模式,实现了扫描电镜变革性发展。与此同时,纳克微束还不断利用自己的行业领先优势,积极配合国家重大科研工程建设。在能快速提升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为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创造”提供战略支撑和保障的中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大科学工程、国家“十三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建设中,纳克微束携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团队创造性的将三种设备的技术优势集成到一台设备中,以此实现了“1+1+13”的有机闭环反馈,形成了更适用更智能的高通量生物组织3D重构解决方案,一举击破了“如何完整3D重构生物组织”这一行业痛点,为项目成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总而言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告别“卡脖子”是无数夙兴夜寐科研人员的梦想,也是纳克微束等科技企业奔跑的方向。未来,纳克微束将继续积极承担产业责任,聚焦全球顶尖的电子显微类相关产品研发与制造,以实际行动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彰显“中国创新”力量,助力相关产业生态加速向好向深发展。
  • 生态环境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建设指标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共包括27项约束性指标(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城乡环境治理)、5项参考性指标(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河湖岸线保护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共包括19项约束性指标(如PM2.5浓度、水环境治理、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6项参考性指标(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旨在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管理工作,促进示范创建申请、验收命名、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适用于市、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管理。市包括地级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所辖区、地区、自治州、盟等;县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已备案且规划实施 1 年及以上的创建地区,经自查近 3 年各项建设指标已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可通过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生态环境部提出验收申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山”基地创建和管理工作,促进申报、遴选命名、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县、乡镇、村、小流域、功能区等地区的县级及以下人民政府、相关管理机构或其他建设主体,按照地方自愿、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示范推广的原则开展“两山”基地建设。申报“两山”基地应具备:(一)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扎实;(二)以乡镇、村、小流域等为单元的“两山”转化典型案例成效突出;(三)“两山”转化体制、机制、经验、做法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pdf《“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pdf
  • 宝怡环境亮相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文数字孪生实践交流会
    6月20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文数字孪生实践交流会在沪举行。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阮仁良、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局长孟庆宇、上海市水文协会会长张嘉毅、协会会长顾问卫洪达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水文总站孔聿主任主持。宝怡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优秀会员单位受邀参会。本次会议由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上海市水文总站和上海市水文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浙江省嘉兴市水利局协办,来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各水文机构、水文协会会员单位近150人参加会议。宝怡环境受邀参加水文新产品新技术展会,展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华预报预警系统平台在会上首发亮相。 本次交流会聚焦水文水生态管理,以“生态、宜居、智慧”为宗旨,展示长三角水文领域的现代理念和最新技术,分享城乡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典型范例,交流水文数字孪生实践经验做法,共同寻探水文水生态管理新模式。上海市水文协会会长张嘉毅在致开幕词时强调,为把长三角示范区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发展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体现江南水乡生态环境治理、城乡融合、体现长三角水文行业在示范区生态绿色环境建设中,必须发挥水文人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实践中的排头兵作用。会上,由宝怡环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水华预报预警系统首度亮相,获得了领导们的高度赞赏。该系统以GIS为孪生数字基座,立足藻类生长4要素,结合3维网格化监测,耦合水质、水生态、水动力3大模型,实现了天地一体化高频监测及未来预测。系统涵盖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历史查询、统计分析、水华告警以及系统设置六大智能模块。该系统能够提前1-3天预测水华暴发的地点及规模(生物量及面积),协助生态管理者全方位监控水华相关数据信息,帮助管理者提前防范风险,保障地区水质安全。宝怡环境展位前人头涌动,技术人员与参会观众进行了愉快地交流。水文协会领导在参观了宝怡环境展台后,对宝怡环境的产品和技术给出了高度评价,期待宝怡环境加快国产化步伐,为长三角示范区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夏至已至,未来已来。宝怡环境将认真贯彻本次交流会的指示和精神,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环境监测和科学决策,助力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新方向。
  • 国产科学仪器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呼吁——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国产科学仪器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呼吁——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图为科研人员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射频技术实验室操控设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实习记者 沈 唯当前,高端科学仪器正在向高精度、高分辨、自动化、智能化、多模态等方向发展,体现出技术驱动、需求牵引、学科融合、高频正向迭代等规律,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科研装备自主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多年来,我国科学仪器研制以集成创新居多,原始创新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出创新成果。5月18日—19日,在广州实验室挂牌成立三周年之际,各领域专家齐聚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香山科学会议第S71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围绕高端科学仪器助推基础研究新范式发展、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部件、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等中心议题,共话新时期高端科学仪器发展战略。支持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介绍。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科学仪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建立了完善的科学仪器教育体系,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创新体系方面,我国初步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高端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探索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仪器合作创新新模式。此外,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科学仪器创新企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表示,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不断完善资助与管理模式,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学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经过多年实践,一批科学仪器在相关专项支持下成功研制。科学仪器在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提升、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了世界首台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这一科学仪器是研究与原子和分子过程相关的物理和化学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能够帮助环境、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揭示分子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揭示自然奥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国际上首套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实现了单核自旋量子态的探测,能够直接测量原子尺度上单个物质单元的组成、结构及动力学性质,在物理、信息、生物等多学科前沿领域获得重要应用。据介绍,研究团队采用“边研制边科研”的思路,在研制科学仪器的同时利用仪器开展科研工作,最终取得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世界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打造了科学仪器助推基础研究的新范式。亟待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大科学时代对科学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迭代也越来越快。白春礼表示,许多领域的前沿突破,都依赖于极端条件下工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对科学仪器更高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来自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提出,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亟待突破。传感器技术、激光器技术、质谱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都是高端科学仪器研制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有专家认为,科学仪器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同样具有共用性、通用性。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长,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迭代升级特性明显。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核心关键部件创新作用,并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结合体系,给予长期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指出,在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仪表行业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仍存在跟跑为主,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畅,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易用性不突出等问题。尤政特别提到,建立共性技术平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要依托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实现高端科学仪器产品国产化,普通科学仪器产品微型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要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为核心要素的质量基础设施(QI),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会专家提出,可以通过建立“QI+金融”支持模式,促进政府部门、技术机构、社会资本多方合作,建设QI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应用验证机制和标准规范,支撑科学仪器原型机进行试验、评价,直至商业化应用。将技术隐性收益和市场显性收益相结合,或能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跨越基础研究与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统筹资源推动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端科学仪器与国外先进仪器水平差距依然明显,科学仪器自主研制仍面临多重挑战。”在白春礼看来,我国科学仪器研制还未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在技术研发方面,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才队伍方面,高端技术人才长期缺乏,培养体系尚不健全;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机制不够完善,项目验收后缺乏持续合作机制,仪器技术迭代升级乏力。为完善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呼吁,要从人工智能新变革、国产科学仪器生态圈构建、应用场景挖掘等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联合国内顶尖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型医院等,实现产学研政企金全链条协同,共同推动我国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要从‘用起来’开始。”白春礼认为,只有把更多国产化仪器设备投入实际应用,才能通过反馈实现科学仪器不断迭代升级。白春礼还建议,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资源配置、分类评价机制。他提出,要重点支持技术支撑人员发展,重塑工程师文化,还要重视培养大国工匠,给予他们专门的发展空间。在加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方面,白春礼认为,政府应做好顶层谋划,突出重点,将有限的科研经费集中使用,构筑安全底线。企业作为科学仪器的创新主体,要牵头建立产学研用创新团队,筑牢科学仪器产业链和供应链,打通科学仪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渠道。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
    9月2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主要为解决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管控不一致、基础建设不统一、产业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根据规划,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打造生态优美、创新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到 2035 年,全面彰显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建成世界级湖区生态体系,全面实现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文件全文如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前 言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要求,示范区旨在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集中彰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充分探寻示范区绿色发展路径,特制定本生态环境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下简称“两区一县”)全域,面积约 2413 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规划范围包括金泽镇、朱家角镇、黎里镇、西塘镇和姚庄镇全域,面积约 660 平方公里。紧邻示范区边界的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包括虹桥商务区除青浦区以外的区域,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和油车港镇,昆山市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面积约 486 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 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一体化发展导向,着力推动形成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的发展理念,突出对生态资源服务功能的提升,对标国际先进地区保护和发展经验,探索一条区域生态引领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大生态功能重构和环境品质提升力度,积极保护增值区域生态优势,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问题导向。突出“+生态”的实施路径,聚焦示范区特征生态环境问题,重点突破水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基础设施共享和环境政策制度共建体系。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加强示范区生态资源的高效保护。共保联治、共建共享。完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加快推动形成全覆盖的污染联防联治协作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整体提升区域污染治理能级。前瞻引领、制度创新。围绕示范区建设目标要求,突出示范区核心价值,明确示范区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打破行政边界藩篱,形成一批体现融合、共治、共享的集聚政策和创新制度。(三)总体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推进“生态+”和 “+生态”发展模式,着力实施减量、增容、提质,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打造生态优美、创新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到 2035 年,全面彰显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建成世界级湖区生态体系,全面实现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二、建设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紧密围绕减量、增容、提质的污染治理基本路径,突出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逐步打造清洁、安全、美丽的河湖水系,建立功能融合、廊道联通、服务多样的生态系统,筑牢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基底。(一)提升“一河三湖”水生态功能加强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开展统一规范的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联合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法规,严格执行并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空间管控,强化太浦河两岸生态涵养功能,强化太浦河干、支流污染控制,加强流动源风险防范和面源污染治理,确保下游水源地水质安全。联合制定太浦河区域预警监测方案,建立行业、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太浦河区域生态环境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太浦河区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区域应急联动,强化联防联控,共同防范和应对跨界环境污染。建立完善的太浦河流域水资源应急调度和水质优化调度机制。建立基于水质目标的环境管理体系。针对太浦河、淀山湖、元荡和汾湖提出明确的水质目标,协调统一区域水环境功能目标。到 2025 年,太浦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淀山湖水质达到 IV 类-V 类(湖泊标准);元荡水质达到 IV 类(湖泊标准);汾湖参照太浦河干流水质目标,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参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对入湖河流的管控方式,明确入湖河流总氮、总磷控制要求和水质目标,将水质目标列入考核评估体系并探索建立淀山湖-元荡氮磷总量控制体系。编制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及生态建设实施方案。针对一河三湖分别编制水生态功能提升方案,确定水质达标和水生态改善的路径和主要措施,提出近期重点工程并明确实施效果。制定并落实太湖生态水位实施方案,先行在示范区探索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应急水源一网调度体系。联合制订并深化落实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深化落实示范区跨界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建立系统跟踪评估考核体系。在现有河湖长制的基础上明确断面水质达标职责,将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作为管理职责,通过统一的监测、管理和考核平台进行水环境质量的跟踪评估和绩效问责。至 2035 年,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国控断面优 III 类比例 100%,太浦河水质达到Ⅱ类-Ⅲ类,其他水体水环境不低于 IV 类。进一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行水平。共同推进水源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以“四大服务片区、城区组团集约、镇区适度集中”的布局为引领,截污和治污相协调,提高污水收集处理及污泥处理水平。统筹衔接两区一县污染排放标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进一步削减氮、磷等污染物,强化水、泥、气同治,加强主要污水厂互通,推进“厂-网-河(湖)”智慧协同管理,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零直排。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工作。结合城镇集中居住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新建小区建设等工程,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纳管,逐步实现示范区范围内“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村庄全治理”,并积极探索两区一县及周边地区污水、污泥处理以及中水回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优先推进太浦河、淀山湖流域等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有纳管条件的地区优先进行污水纳管工作,无纳管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分散式等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结合城镇集中居住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新建小区建设等工程,推进区域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高雨水利用率及污水处理效率。至 2035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到 100%。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可渗透铺装、生态屋顶、绿色道路、下凹式绿地等技术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充分结合社区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新建和改造计划,设置海绵设施。试点“道路雨水花园”等雨水生态处理处置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建成区地表径流总量。至 2035 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5%,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 50%(以固体悬浮物计),城镇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全面强化各类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污水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国家相关工业行业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落后产能。提高工业集聚区集中防污治污水平,持续推进工业集聚区截污纳管,工业园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并完善雨污水管网破损排查、修复和养护制度,禁止偷排漏排。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种植业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持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强化航运污染控制。进一步完善船舶污染物(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处置体系,持续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全区域水体实行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二)建设协调共生的生态格局打造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基于示范区生态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系统性保护,识别生态关键节点并实施重点保护,统筹示范区水系连通,建立以河网水系为基质、以林地绿地为斑块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点-线-面-基”一体的区域景观自然格局,凸显江南水乡传统生态特征;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城镇与湖荡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的生态空间结构,形成城镇和产业生态防护体系。在集建区尺度上,重点考虑人居生活保障功能,推进公园绿地、沿湖沿河绿道建设。构建“一心三区,三廊三链”的先行启动区生态格局,协调景观游憩、调节小气候、栖息地营造等多重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一心两廊、三链四区”建设。打造淀山湖、元荡生态绿心,强化生态要素保护与修复,保障蓝绿空间完整性和贯通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两条清水绿廊,聚焦水体优化提质、土地功能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公共空间连通、环境景观塑造等方面,依法依规清退两侧污染源,打造集聚防洪、排涝、航运、生态等功能的综合绿色生态廊道;构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条连通主要湖荡的蓝色珠链,促进水体有序流动,提升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根据水乡基底特征,构建大湖区、溇港区、湖荡区、河网区四片以不同水形态为特色的生态片区。结合古镇保护和美丽村庄建设,利用生态廊道将风貌各异的森林、农田、草地与古镇、乡村有机连接,充分体现生态绿色人文风貌。推动水生态涵养区划定和保护,通过实施河湖岸线治理修复、水景观塑造、水系连通、生态清淤等综合措施,打造生态河湖群。统筹推进示范区湿地保护和修复。建立示范区重要湿地清单和示范区湿地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对示范区不同类型的湿地开展主导生态功能和重要性评价,提出不同类型、功能和重要性湿地的分级保护与建设要求,对示范区湿地实施统一保护与管理,力争湿地面积在 2020 年现状基础上不再减少。推动湿地保护政策体系一体化,统一湿地保护管理政策法规、湿地修复规范、湿地生态补偿补贴和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政策等制度体系。保持湿地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和保护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地标和城市湿地保护示范区域,积极推动青浦区先行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在水流速度较慢的支流与主干河道交汇处、大湖荡、绿廊、水源地周边恢复自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重点推进太浦河两岸支流及其连通湖荡水系的湿地建设,加强对东太湖、汾湖及周边湖荡、金泽水源地-长白荡水源地、淀山湖-元荡等重要自然湿地的保护力度,综合开展滨岸带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工作,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至 2035 年,骨干河道和主要湖泊生态生活岸线比例不低于 90%。(三)强化示范区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针对化工、工业涂装、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行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或升级改造。先行启动区上述行业优先完成升级改造。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杜绝污染回潮现象。依法依规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加大不达标工业炉窑淘汰力度。实施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小型燃煤(重油)和生物质锅炉,实施燃油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对区域内每小时 65 蒸吨及以上燃煤(重油)锅炉和生物质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水平。区域内禁止高VOCs 含量有机溶剂涂料、油墨、胶黏剂生产的新、改、扩建项目。逐步推进区域内家具、集装箱、船舶制造、汽修、印刷等行业实施源头低VOCs 替代和推行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先行启动区 2025 年底前全面完成。全面加强含 VOCs 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 VOCs 管控。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和道路扬尘监管,推广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强化施工扬尘监管,推广运用车载光散射、走航监测车等技术,检测评定道路扬尘污染状况。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突出预防为主、强化风险防范,整合示范区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土壤和地下水统一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加快推进示范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共享,统筹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协同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方案,优化融合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预警网络。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包装物以及灌溉用水等质量控制,积极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至 2035 年,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建设用地治理领域,建立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整合集成示范区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逐步形成优先管控名录和污染地块清单,研究完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管控相关制度体系,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建立示范区统一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实行动态更新,向社会公布,并落实相应环境管理要求;注重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土地用途变更引起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统筹完善的固废治理体系。加强区域内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积极建设无废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补齐城市污泥与工业固体废物终端处理处置短板,完成青浦区生活垃圾焚烧(天马焚烧厂二期)及干化污泥处理设施、吴江区生活垃圾发电扩容等项目建设,并实现稳定运行。通过共享示范区周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设施,兜底消纳农林废弃残余物、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水体污泥等生物质资源。提升示范区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规范发展,形成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上下游行业联动格局。生活垃圾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模式。鼓励湿垃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以可回收物为重点,建立两网融合的回收体系;以城市包装废物减量化为突破口,在快递行业推广逆向物流,减少城市快递包装废物;党政机关带头践行绿色生活,通过与市民贴近的“衣食住行”开展生活类固体废物减量及资源化行动。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探索邻避设施共建共用机制。建筑垃圾方面,建立建筑垃圾属地化分类处理消纳体系,建立统一的建筑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建筑垃圾产生、收集、中转、运输、分拣、处理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发布长三角再生产品目录,并普及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与产品循环化利用。工业固废方面,通过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实现工业生产减废。鼓励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园区消废。合理布局资源化网点,引领循环无废。互联网+挖掘废物市场价值,实现供需匹配零废。深入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再制造业态,实现产业体系低废。完善固体废物消纳应急机制,兜底紧急情况清废。监管体系方面,依托国家信息平台,全过程严格监管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行为。三、构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围绕示范区低碳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核心定位,聚焦绿色创新发展和生态优势转化,重点推进清洁生产、生态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最终形成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完整链条,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积极探索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示范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增长、污染整治和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适时构建包括亩均产出、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和能耗水平等重点指标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绿色发展评估考核机制,更加全面地衡量示范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效益和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到 2030 年前,整体率先实现高质量达峰并稳步下降。基于示范区空气质量达标目标和碳排放达峰目标,有效降低煤炭使用增量及占比,鼓励清洁能源、尤其是零碳能源的增长。在先行启动区率先开展“近零碳”或“净零碳”试点研究,编制实施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协同推进区域源头降碳。加强绿色发展源头管控,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变,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措施。以低碳技术推广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率和效能。强化温室气体与传统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加强绿化碳汇建设。通过小型绿地、立体绿化、蓝绿复合等方式,提高绿色开放空间碳汇效率,构建蓝绿融合、林田复合的生态碳汇空间。打造绿色低碳多元共治体系。基于现有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及政策体系,探索整合节能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管理要求,推动形成横向统筹、纵向协调、区域联动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各领域绿色低碳试点工作,深化全社会低碳实践,逐步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共治转型,逐步构建区域碳普惠制度。(二)建立一体化绿色产业架构积极发展绿色创新产业。结合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打造以数字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湖区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创新经济体系。集中科技、资金和地缘优势,大力扶植示范区内高新科技研发、测试和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发展。融合科技、人文等元素,培育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第三方服务及绿色金融、绿色新能源(如氢能)等产业,培育绿色新动能。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创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创新“科学+技术+工程”的组织实施模式,针对太湖蓝藻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和难点,研究建立示范区生态环境领域的联合科技攻关机制。创建绿色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绿色技术银行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中心,提供“技术+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推进长三角示范区供应链环境服务建设。以绿色供应链带动企业协同发展,针对目前企业供应链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服务平台,为示范区内的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有关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以及环境法律、标准、环境风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资讯。全面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开发区生态园区创建工程,逐步实现全覆盖。以园区减排降耗指标为引领,通过系统规划、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重点项目落地,着力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化、循环化改造行动,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促进园区工业生态化,构建产业间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推动新建、改扩建工业厂房按照绿色工厂标准建造和管理。统一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以推进清洁生产为抓手,推动示范区内企业定期开展清洁生产,依托绿色制造体系,建立企业减废责任制,鼓励从产品设计与原辅材料选择形成废物减量化思维,从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产生,推进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以低废工艺提升物质循环效率,推动企业形成自愿减废机制,实现企业主动向减废低废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三)打造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低碳绿色交通体系。加强示范区轨交联通、公交优化、慢行友好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至 2035 年,包括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水上交通等在内的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80%。加快推进内河水运航道网络建设和提升,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结合区域航道规划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分流太浦河航运量。研究推进示范区码头、铁路等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集疏港实现由水路或铁路运输。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推进船舶更新升级,全面实施新生产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鼓励具备条件的可采用对发动机升级改造(包括更换)或加装船舶尾气处理装置等方式进行深度治理。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控制要求,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加强日常排放监督管理,大力淘汰老旧工程机械。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机械禁止在控制区内使用。以公共领域为重点,推进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新能源化。实现移动源全过程监管。依托国家信息平台,实现示范区柴油车和非道路柴油机械排放信息共享,实施移动源全过程监管。
  • 林草局印发《全国林业工作站“十四五”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组织保障
    近日,国家林草局印发了《全国林业工作站“十四五”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指导纲领。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林草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基础《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林业站建设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以职能立站、质量建站、能力强站、服务兴站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站所布局,稳固体系队伍,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管好用好乡村生态护林员队伍,为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实施方案》立足全国林业站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及松材线虫病防治等林草重点工作相衔接,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能力建设”的要求,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国林业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建设目标,创新提出分区布局、分类指导的建设思路,确定继续完善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管理能力、切实加强人员力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等四方面建设任务,提出强化组织保障、加强行业管理、加大科技支撑、争取资金支持等四方面保障措施。坚持系统治理,分区分类加强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优化分区布局,围绕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突出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三区四带”、松材线虫病疫区、森林火灾高发区和高风险区林业站建设和工作特点,形成“重点倾斜、示范引领、各具特色”的林业站建设和发展新格局。实行分类建设,采取中央扶持、地方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式开展林业站建设,林草重点区域尽量设立独立站,中央资金优先支持重点区域的独立站开展标准化建设;其他地区结合林草工作需要及难易程度,设立综合站、兼顾站、岗位站,保障必要的履职条件。推广“三定向”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三支一扶”岗位,加强站长能力测试和职工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林业站制度和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效规范履职。强化行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优化服务;加强行业宣传,凝聚更多共识,争取更大支持。突出资源管护,规范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统一规范管理乡村生态护林员队伍,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护林网络。强化林业站对乡村生态护林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规范压实岗位职责。林业站要配合乡镇政府划定乡村生态护林员管护责任区,用好乡村生态护林员队伍,确保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落地。争取稳定并扩大乡村生态护林员人身意外保险覆盖面,降低巡护风险;努力加大队伍建设投入,强化巡护装备配备,丰富巡护手段。聚焦生态民生,努力提升林业站服务本领《实施方案》明确林业站继续推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逐步实现服务信息化。助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建立科技推广示范点(户)和示范基地,指导扶持林草专业合作社,鼓励乡村生态护林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林、林下经济、现代草业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推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深化拓展工作职能,服务林长制改革;强化林政执法职能,总结推广林业站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做法和经验;监管、指导造林绿化后期管护、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安全生产、调查评估等林业社会化组织;加大对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指导扶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鼓励林业站开展造林绿化落地上图、森林草原调查评估等工作。多方合力施策,全方位推动行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地方政府要落实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加强林业站能力建设,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林业站建设重点任务,并纳入林长制、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地方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要创新林业站建设思路和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各类林业站;各地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防控能力;要多措并举,着力培养和留住林业站技术人才;要推动林业站职工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争取将林业站纳入享受艰苦岗位、野外工作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范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