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态化工

仪器信息网生态化工专题为您整合生态化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态化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态化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态化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态化工话题讨论。

生态化工相关的论坛

  • 【建设新闻】“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落户青科大

    [color=#fe2419][size=4]“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落户青科大[/size][/color] 4月13日,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建设的“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蓝色经济办公室等领导参加揭牌仪式 依托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教育科技领域创新的一项重大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历经校级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实验条件极大改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实验室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将为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搭建新的平台。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排污单位自行监测采样记录电子化工作的通知

    各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落实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本市将依托“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https://www.shemss.cn:10006/,以下简称“监管系统”)组织开展自行监测采样记录电子化工作。2024年6月1日起,所有排污单位均应对自行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进行电子化记录。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落实主体责任,明确管理要求(一)自主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应根据国家及本市要求建立自行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利用自有人员、场所和设备开展自行监测,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并参照本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管理要求,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监管系统。监管系统操作说明见附件。(二)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应按照《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和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签订服务合同,约定自行监测的参数项目、周期频次、样品获取方式、监测依据、报告形式、分包信息、权利义务、计费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并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现场采样工作进行监督,督促其上传采样信息,在其离场前通过监管系统确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受委托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开展现场采样工作前,应通过监管系统排污单位名录库选择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自行监测方案。在开展现场采样工作时,应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将仪器设备直接输出的数据和谱图,以纸质打印的形式完整保存,并通过监管系统微信端拍照签到,将采样时间、点位布设、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工况记录等信息上传至监管系统。接受排污单位送样进行监测分析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来样样品的完整性、采集运输时效性、保存条件和识别信息进行检查并记录,拍照后将样品照片上传至监管系统。二、强化监督帮扶,提升监管效能(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园区管委会(以下统称“管理部门”)应做好对排污单位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帮扶指导,督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按时如实上传、确认自行监测采样电子记录。(二)管理部门应依托监管系统,结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抽查等工作,重点对现场采样不规范的排污单位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现场检查,提高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严厉打击自行监测弄虚作假行为。联系人:市生态环境局监测处 王大为电 话:23117310电子邮箱:wangdawei30@126.com联系人:市环境监测中心 宋 钊电 话:24011718电子邮箱:zsong@sthj.shanghai.gov.cn附件: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操作说明[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4年4月2日[/align]附件[align=center][b]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操作说明[/b][/align]一、排污单位1.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操作要求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通过“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在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离场前完成对其监测活动内容的确认,具体操作如下。1.1账户绑定排污单位关注公众号后,可使用现有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账户在“我的信息”中“账户信息”菜单下进行账户绑定。1.2现场采样工作确认排污单位账户绑定成功后,可在“业务管理”里“采样任务”菜单下查看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交的本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的现场采样相关信息,并进行确认。2.自主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操作要求自主开展自行监测任务的排污单位应参照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操作要求,通过“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监管系统”)和公众号进行注册、填报任务信息及上传资料,具体操作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操作要求。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通过监管系统和公众号填报信息及上传资料,相关要求及说明如下。1.系统登录1.1监管系统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使用法人一证通通过监管系统(登录网址:https://www.shemss.cn:10006/)完成备案和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成功后,在监管系统可进行备案信息更新、二审和监测任务信息的填报。自主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注册时,机构类型分组应选择“自主检测排污企业”或者“自主检测&运维排污企业”。1.2微信公众号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可使用监管系统账户在“我的信息”中“账户信息”菜单下进行账户绑定。绑定成功后,可在“业务管理”里“采样任务”菜单下完成绑定账户相关监测任务的现场签到和信息填报。2.备案管理2.1机构自主备案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可进行人员、设备、监测能力信息填报,以及更新备案基本信息,提交并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监测任务。2.2机构信息更新备案和二审通过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在本模块中进行备案信息更新。3.任务管理3.1合同管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进行相关的合同的管理操作,包括新建、保存和提交。合同提交后方能在后续的监测任务中关联绑定。自主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无需新建合同,直接进入3.2监测任务管理操作步骤。3.2监测任务管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填报监测任务信息,监测任务流程主要分为:委托任务申请、方案编制、采样计划、现场采样(公众号中填报)、采样管理、数据报告。监测任务流程根据委托任务申请中“是否采样”的选择而不同,整体流程步骤略有差异。3.2.1 委托任务申请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新增委托任务,填写相关任务信息,包括任务名称、类别、地址和被测对象等。任务必须关联合同(排污单位自主开展自行监测的任务除外),自行监测任务被测对象应从排污单位名录库中选择。任务提交后进入方案编制环节。3.2.2方案编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编制监测任务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位、采样任务、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采样频次等信息。方案提交后进入采样计划环节。自行监测任务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应从排污单位名录库关联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列表选择,仅当列表中无可选择的监测点位时,可另外新增点位。3.2.3采样计划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中完成监测任务采样时间计划分配,同时可添加采样人员和采样设备。提交后进入现场采样环节。3.2.4 现场采样(公众号中填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公众号中“业务管理”模块 “采样任务”计划时间开展现场采样。新建采样行程,完成进场签到、现场采样、采样工况和离场签到环节等相关采样信息填报,包括采样人员、仪器、时间、地理位置信息和照片等。离场签到后,本次采样行程将提交至排污单位确认,自主开展自行监测采样的排污单位,后续无排污单位确认流程。3.2.5采样管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通过本模块查看现场采样上传的照片等记录信息。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完成所有现场采样,并经由排污单位确认后可提交,监测任务进入数据报告环节。自主开展自行监测采样的排污单位可直接提交进入后续数据报告环节,无分析任务的项目可直接完结。3.2.6 数据报告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本模块生成报告系统编号,并上传监测报告。接受委托方采送样的仅分析任务,需上传现场采样的相关信息和记录后才可生成报告系统编号。4.帮助中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以在本模块获取系统操作相关帮助信息,包括咨询联系方式、操作指南、常见问题查询、日常问题反馈等。相关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4/07/140838151514921.pdf]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排污单位自行监测采样记录电子化工作的通知(沪环监测〔2024〕59 号).pdf[/url]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征求《关于保障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环境效益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加强人工湿地监管,规范人工湿地建设运维,充分释放人工湿地在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效能,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关于保障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环境效益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8日。联系人:邓杰,51798175、51798164(传真)邮箱:sdshbtlyc@shandong.cn附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保障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环境效益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align=right]?????????山东省生态环境厅[/align][align=right]???2023年6月28日[/align][align=right][/align][align=center][b]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保障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环境效益的指导意见[/b][/align][align=center](征求意见稿)[/align]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强人工湿地监管,规范人工湿地建设运维,充分释放人工湿地在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效能,制定指导意见如下。[b]一、规范人工湿地建设管理[/b]人工湿地应严格按照基本程序进行建设,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遵守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原则上,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设计过程应符合《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环办水体函〔2021〕173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等国家有关标准,充分考虑进水水质状况,衔接受纳水体水质目标;施工单位资质、技术、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水利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原则上不低于10年)的人工湿地,建设单位可对其承担的水质净化任务进行论证。仍存在重要水质净化任务但出现功能退化的人工湿地,经进一步论证具备修复可行性的,应及时开展修复改造;确无法修复以及无需承担水质净化任务的,可不再作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管理,由建设单位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对原人工湿地建设用地进行处置。[b]二、加强人工湿地日常运维[/b]人工湿地,应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由建设单位负责其日常运行维护保障,或委托、指定专业机构实施,确保人工湿地充分发挥水质净化效果,实现多方面综合效益。具体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工湿地系统检查。采用周期性分区方式检查人工湿地引排水系统,重点检查引水系统沿线是否存在明漏或地面塌陷情况,井盖、标志装置、阀门、设施井等管网附件是否缺损,以及管道周围环境是否发生变化,或存在其他影响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活动,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定期检查人工湿地集布水系统,对系统内的杂物和积泥进行清理,保障布水均匀;检查管道、渠道等是否存在破损、腐蚀情况,做好管道阀门的除锈、除垢、润滑及防腐工作,确保管道通畅,阀门、闸门运行正常,避免出现漏水现象;采用分区定期排空方式排出潜流人工湿地脱落的生物膜及淤泥,并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2011)中有关规定,对排空淤泥进行妥善处理。定期检查人工湿地主体构筑物、围护结构和跌水堰等,对发现的裂缝、沉降、漏水和腐蚀等问题进行修复。二是潜流湿地填料维护。定期查看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若出现表面漫流现象,应在分析确定原因后,参照《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视情采取加大进水流量、分区间歇排空、干湿交替运行、翻松或更换填料等整治措施;其中,更换填料施工,应注意防止对湿地管道设施造成损坏,更换下来的填料应优先考虑交由资源回收公司处置,或按照一般固废进行处理。若出现填料沉降现象,应视必要性及时补充填料至设计高程,确保人工湿地正常运转。三是人工湿地植物管护。参照《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中有关规定,定期检查人工湿地植物长势,做好记录分析,视需开展补植;按照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优先采取物理、生物办法防治植物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组织对湿地内泛滥水绵进行清理,视情通过抬高水位、人工拔除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结合生长状况和时段需求,开展植物修剪或收割,并对收割下来的植物予以妥善处置,严禁在湿地内进行焚烧;做好秋冬季节植物防冻及消防应对措施,及时清理枯枝落叶,防止腐烂后影响出水水质。四是低温条件下运行保障。冬季低温期间,在保障消防安全、不造成水质恶化的前提下,应科学采取将收割下来的植物就地覆盖、抬高水位形成冰盖、覆盖塑料薄膜或搭建塑料温室大棚等保温措施,确保人工湿地床内水温不低于4℃,有效维持水质净化效果。五是人工湿地水质监测。定期开展人工湿地进水、出水口水质监测,条件允许的,可在相应位置建设在线监测设施,并鼓励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在线监测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已安装在线监测设施的人工湿地,应保障其稳定运行,并每日记录监测数据;未安装的,每月应至少组织开展2次人工监测,监测结果纳入人工湿地管理档案。[b]三、完善人工湿地运维监管机制[/b]人工湿地运维单位要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编制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修订;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加强对人工湿地运行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处理工艺,了解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电气、仪表和机械设备的管护台帐,定期填写生产运行记录,如实反映人工湿地设施、设备、工艺及生产运行情况和进出水水质状况。人工湿地建设单位可采取实施EOD模式、纳入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进行水资源交易、争取列入市县政府财政预算等方式,筹措落实人工湿地建设、运维资金。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对辖区内人工湿地运行状况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现场核查。[b]四、开展人工湿地效益评价[/b]各市应高度重视人工湿地环境效益转化,尽快制定出台本辖区人工湿地环境效益评价的具体办法。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每半年组织对辖区内人工湿地环境效益开展一次评价,评价要点包括出水达标率、主要污染物(COD、总磷、总氮、氨氮等)削减负荷等水质净化效益,植被覆盖率、固碳性能等生态效益,科教示范、社会公众满意度等社会效益,中水回用率、湿地产品、休闲旅游、周边土地增值率等附加效益;当年度2次评价结果应于次年1月31日前汇总报省生态环境厅。省生态环境厅将大力宣传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人工湿地运维监管经验做法,指导各地提升人工湿地环境效益,带动发挥综合效能。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记录电子化工作的通知

    各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各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帮扶指导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工作,提高自动监控数据质量,本市将组织开展运维记录电子化工作,纸质运维记录台账可不再留存。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排污单位确认运维记录真实准确(一)排污单位应在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10.101.59.207:8080/SHZXSSO/Login.aspx,以下简称“污染源监管系统”)中补充填报各排口的自动监控设施信息(操作说明见附件1),于10月31日前完成填报并保持动态更新;自动监控设施情况发生变化,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更新。(二)排污单位应加强对委托运维机构的管理,督促运维机构由填写纸质运维记录改为填报电子化运维记录,并通过“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微信公众号于当天线上完成对运维活动内容的确认(操作说明见附件2),确保运维机构在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https://www.shemss.cn:10006/,以下简称“机构监管系统”)中运维记录的具体内容真实准确。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的排污单位应参照运维机构管理要求,对运维活动进行电子化记录填报。(三)排污单位应自行或者委托运维机构,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污染源监管系统上如实标记设备、数据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生态环境部门数据审核机构提交数据异常原因分析报告。二、运维机构规范提供技术服务(一)运维机构应在机构监管系统中做好机构自身备案信息的维护工作。相关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信息更新。(二)运维机构应于2023年12月底前全面实现运维记录台账的电子化管理,2024年起不再以纸质方式提供运维记录台账。每次开展现场运维活动时,都应在机构监管系统移动端签到,并在对应的运维活动电子记录表中填报服务活动信息;开展实际水样比对、烟气定期校验和废气正确度核查等监测活动时,应在比对报告出具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比对报告信息上传机构监管系统。三、管理部门持续强化监督管理(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园区管委会(以下统称“管理部门”)应做好对排污单位和运维机构的帮扶指导,督促运维机构、排污单位如实填报、确认电子化运维记录,对于未如实报送备案登记信息,或者未按要求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运维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二)管理部门应依托污染源监管系统和机构监管系统,结合自动监控数据日常审核等工作,梳理运维机构运维记录不规范、运维频次不合规、运维内容不到位等行为,强化对辖区内提供服务的运维机构运维活动的非现场检查。(三)管理部门应及时核实、处理各监管系统分类推送的异常情况警告信息,对涉及浓度长期无明显波动、数据长期处于低位、相关参数发生突变等异常数据的排污单位和未按相关标准规范运维的运维机构,结合年度监测和执法工作计划,重点开展现场检查,提高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将依托机构监管系统构建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固定源运维类)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机构监管系统中的电子化运维记录将作为本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综合运用系统核查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适时通报或发布评价结果。联系人:市生态环境监测处 王大为电 话:23117310电子邮箱:wangdawei30@126.com联系人:市环境监测中心 裴 冰电 话:24011908电子邮箱:peibing@sheemc.cn附件:1. 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说明2. 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操作说明[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10月11日[/align]相关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10/24/101639391514921.pdf]167附件1-2.pdf[/url]PDF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10/24/101646301514921.pdf]167.pdf[/url]

  • 第三届全国化工VOCS减排、治理 与监测技术发展论坛 9月12-14日 山东济南

    u我国生态环境政策与工业绿色发展思考——生态环境部 有关领导u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化工行业VOCs排放管控要求——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宁 淼 研究员u2+26城市污染防治—如何错峰生产新形势与企业如何应对——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牛 皓 博士u环境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要求——中国石化发展计划部化工规划处 张彩丽 处长u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企业环境管理最新要求与应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李晓亮 研究员uVOCs控制与油气回收技术综述——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李家强 研究员u挥发性有机物净化工艺安全设计要点与案例分析——江苏齐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李建军 总工程师u化工行业废气生物净化技术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王家德 教授u制药与化工行业VOCs治理技术现状与评估 ——河北科技大学 郭斌 教授,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u化工污水污泥处理厂的恶臭异味VOC废气收集净化工艺——青岛金海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王永仪 博士u旋转式RTO在VOCs治理方面的技术应用——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陈锐 总监uRTO组合工艺系统在石化及有机化工企业的运用——山东省环科院大气室 杨新民 主任u热力氧化技术在化工行业中应用——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代 强 总经理特助u环保督察与执法—企业VOCs如何做到合规——专家邀请中uVOCs全过程控制治理、回收利用技术与应用uVOCs泄露检测和修复(LDAR)技术经验u化工园区VOCs监测、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地点: 山东济南.颐正大厦 时间:2018年9月12日报到,9月13日(全天)-14日(半天),共一天半会议。参会联系人:钱海龙 手机/微信:18600422520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两江新区管委会、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联系人:何清清;联系电话:88521840。[align=right]重庆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4年3月19日[/align](此件公开发布)[align=center][b]重庆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2023年)[/b][/align]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结合“十四五”相关规划要求,实施我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调整,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建立与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一、调整原则(一)坚持底线约束。坚持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的底线,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硬约束。(二)强化空间管控。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管理目标,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突出分类准入。聚焦生态环境特征、目标和问题,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维度,差异化调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二、调整结果(一)环境管控单元调整结果。依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调整情况,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际,调整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分区分类实施精细化管控。优先保护单元突出系统性保护,保持空间格局基本稳定,部分单元对生态保护红线予以整合;重点管控单元突出精细化管理,空间格局与环境治理格局相匹配,部分单元根据产业园区和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细分;一般管控单元保持基本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预留空间。调整后,全市国土空间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划分为818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392个,面积占比37.4%;重点管控单元305个,面积占比17.3%;一般管控单元121个,面积占比45.3%。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占比分别为21.3%、44.7%、48.3%,重点管控单元面积占比分别为39.4%、6.8%、3.1%,一般管控单元面积占比分别为39.3%、48.5%、48.6%。(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调整结果。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保持一定的延续性,维持“市级总体管控要求—区县总体管控要求—单元管控要求”三个层级框架,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为核心,实施差异化管理。主城都市区梯次推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及同城化发展,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突出秦巴山区、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水土流失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突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和生态修复,加强石漠化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控。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两江新区管委会、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20〕11号)和本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结果,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充分应用在服务国家和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应用在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治理的各方面,应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工业园区管理、用地审批、项目建设等重要领域,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底线约束和决策支持作用,保障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附件:1.重庆市环境管控单元调整结果分布图(2023年)2.重庆市环境管控单元调整结果统计表(2023年)3.重庆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市级总体管控要求(2023年)附件1[align=center][img=,588,422]http://yun2.foodvip.net/file/upload/202403/25/14281573269.png[/img][/align]附件2[align=center][b]重庆市环境管控单元调整结果统计表[/b][/align][align=center][b](2023年) [/b][/align][table][tr][td=1,2]序号[/td][td=1,2]区 县[/td][td=2,1]优先保护单元[/td][td=2,1]重点管控单元[/td][td=2,1]一般管控单元[/td][/tr][tr][td]个数[/td][td]面积占比(%)[/td][td]个数[/td][td]面积占比(%)[/td][td]个数[/td][td]面积占比(%)[/td][/tr][tr][td]1[/td][td]万州区[/td][td]13[/td][td]42.3[/td][td]13[/td][td]19.2[/td][td]7[/td][td]38.5[/td][/tr][tr][td]2[/td][td]涪陵区[/td][td]15[/td][td]18.2[/td][td]10[/td][td]29.0[/td][td]7[/td][td]52.8[/td][/tr][tr][td]3[/td][td]渝中区[/td][td]1[/td][td]2.7[/td][td]1[/td][td]97.3[/td][td]0[/td][td]0.0[/td][/tr][tr][td]4[/td][td]大渡口区[/td][td]4[/td][td]18.1[/td][td]4[/td][td]81.9[/td][td]0[/td][td]0.0[/td][/tr][tr][td]5[/td][td]江北区[/td][td]7[/td][td]16.1[/td][td]10[/td][td]83.9[/td][td]0[/td][td]0.0[/td][/tr][tr][td]6[/td][td]沙坪坝区[/td][td]8[/td][td]29.2[/td][td]7[/td][td]70.8[/td][td]0[/td][td]0.0[/td][/tr][tr][td]7[/td][td]九龙坡区[/td][td]10[/td][td]19.6[/td][td]6[/td][td]80.4[/td][td]0[/td][td]0.0[/td][/tr][tr][td]8[/td][td]南岸区[/td][td]7[/td][td]24.1[/td][td]5[/td][td]75.9[/td][td]0[/td][td]0.0[/td][/tr][tr][td]9[/td][td]北碚区[/td][td]9[/td][td]31.0[/td][td]9[/td][td]36.0[/td][td]3[/td][td]33.0[/td][/tr][tr][td]10[/td][td]綦江区[/td][td]11[/td][td]21.1[/td][td]10[/td][td]25.3[/td][td]5[/td][td]53.6[/td][/tr][tr][td]11[/td][td]大足区(含双桥经开区)[/td][td]11[/td][td]17.4[/td][td]9[/td][td]46.0[/td][td]4[/td][td]36.6[/td][/tr][tr][td]12[/td][td]渝北区[/td][td]9[/td][td]35.0[/td][td]15[/td][td]50.8[/td][td]2[/td][td]14.2[/td][/tr][tr][td]13[/td][td]巴南区[/td][td]8[/td][td]20.7[/td][td]10[/td][td]38.2[/td][td]2[/td][td]41.1[/td][/tr][tr][td]14[/td][td]黔江区[/td][td]12[/td][td]53.7[/td][td]4[/td][td]1.8[/td][td]2[/td][td]44.5[/td][/tr][tr][td]15[/td][td]长寿区[/td][td]6[/td][td]30.2[/td][td]16[/td][td]32.4[/td][td]3[/td][td]37.4[/td][/tr][tr][td]16[/td][td]江津区[/td][td]16[/td][td]29.4[/td][td]13[/td][td]23.0[/td][td]7[/td][td]47.6[/td][/tr][tr][td]17[/td][td]合川区[/td][td]8[/td][td]9.7[/td][td]14[/td][td]14.8[/td][td]6[/td][td]75.5[/td][/tr][tr][td]18[/td][td]永川区[/td][td]9[/td][td]18.4[/td][td]11[/td][td]64.2[/td][td]2[/td][td]17.4[/td][/tr][tr][td]19[/td][td]南川区[/td][td]15[/td][td]27.2[/td][td]10[/td][td]48.7[/td][td]4[/td][td]24.1[/td][/tr][tr][td]20[/td][td]璧山区[/td][td]10[/td][td]24.9[/td][td]10[/td][td]59.1[/td][td]1[/td][td]16.0[/td][/tr][tr][td]21[/td][td]铜梁区[/td][td]8[/td][td]15.7[/td][td]6[/td][td]48.5[/td][td]3[/td][td]35.8[/td][/tr][tr][td]22[/td][td]潼南区[/td][td]7[/td][td]5.1[/td][td]10[/td][td]48.1[/td][td]4[/td][td]46.8[/td][/tr][tr][td]23[/td][td]荣昌区[/td][td]6[/td][td]13.2[/td][td]9[/td][td]33.5[/td][td]6[/td][td]53.3[/td][/tr][tr][td]24[/td][td]开州区[/td][td]13[/td][td]46.6[/td][td]10[/td][td]13.7[/td][td]3[/td][td]39.7[/td][/tr][tr][td]25[/td][td]梁平区[/td][td]9[/td][td]19.9[/td][td]4[/td][td]6.5[/td][td]5[/td][td]73.6[/td][/tr][tr][td]26[/td][td]武隆区[/td][td]16[/td][td]42.0[/td][td]7[/td][td]8.3[/td][td]5[/td][td]49.7[/td][/tr][tr][td]27[/td][td]万盛经开区[/td][td]7[/td][td]26.3[/td][td]7[/td][td]50.4[/td][td]2[/td][td]23.3[/td][/tr][tr][td]28[/td][td]城口县[/td][td]7[/td][td]68.2[/td][td]6[/td][td]0.4[/td][td]3[/td][td]31.4[/td][/tr][tr][td]29[/td][td]丰都县[/td][td]14[/td][td]35.7[/td][td]9[/td][td]18.3[/td][td]3[/td][td]46.0[/td][/tr][tr][td]30[/td][td]垫江县[/td][td]10[/td][td]17.9[/td][td]7[/td][td]16.0[/td][td]1[/td][td]66.1[/td][/tr][tr][td]31[/td][td]忠 县[/td][td]14[/td][td]17.9[/td][td]5[/td][td]2.1[/td][td]5[/td][td]80.0[/td][/tr][tr][td]32[/td][td]云阳县[/td][td]14[/td][td]43.3[/td][td]3[/td][td]1.3[/td][td]3[/td][td]55.4[/td][/tr][tr][td]33[/td][td]奉节县[/td][td]11[/td][td]51.5[/td][td]6[/td][td]1.5[/td][td]3[/td][td]47.0[/td][/tr][tr][td]34[/td][td]巫山县[/td][td]13[/td][td]50.7[/td][td]3[/td][td]0.9[/td][td]2[/td][td]48.4[/td][/tr][tr][td]35[/td][td]巫溪县[/td][td]10[/td][td]58.4[/td][td]4[/td][td]0.5[/td][td]3[/td][td]41.1[/td][/tr][tr][td]36[/td][td]石柱县[/td][td]11[/td][td]44.3[/td][td]5[/td][td]7.2[/td][td]3[/td][td]48.5[/td][/tr][tr][td]37[/td][td]秀山县[/td][td]9[/td][td]40.3[/td][td]6[/td][td]1.8[/td][td]2[/td][td]57.9[/td][/tr][tr][td]38[/td][td]酉阳县[/td][td]14[/td][td]50.9[/td][td]7[/td][td]0.8[/td][td]5[/td][td]48.3[/td][/tr][tr][td]39[/td][td]彭水县[/td][td]10[/td][td]54.6[/td][td]4[/td][td]0.8[/td][td]5[/td][td]44.6[/td][/tr][tr][td=2,1]全市合计[/td][td]392[/td][td]37.4[/td][td]305[/td][td]17.3[/td][td]121[/td][td]45.3[/td][/tr][/table]注:1.全市环境管控单元总数为818个。 2.区县顺序按照行政区代码排序。附件3[align=center][b]重庆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市级总体管控要求[/b][/align][align=center][b](2023年)[/b][/align]表1 优先保护单元市级总体管控要求表[table][tr][td]类 别[/td][td]管控类型[/td][td]管 控 要 求[/td][/tr][tr][td]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自然保护区[/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森林公园[/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湿地公园[/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重庆市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地质公园[/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地质公园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生态保护红线[/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风景名胜区[/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重庆市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td][/tr][tr][td]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功能区、水土保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水土流失敏感区、石漠化敏感区)[/td][td]空间布局约束[/td][td]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范围和强度,落实生态修复相关要求,确保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生态功能不退化。[/td][/tr][/table]*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新要求的,具体管控要求依照新规定执行。表2 重点管控单元市级总体管控要求表[table][tr][td]管控类型[/td][td]管 控 要 求[/td][/tr][tr][td=1,7]空间布局约束[/td][td]第一条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重点区域、流域、产业的空间布局。[/td][/tr][tr][td]第二条 禁止在长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冶炼渣库、磷石膏库,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禁止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td][/tr][tr][td]第三条 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浆造纸等高污染项目(高污染项目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综合名录》“高污染”产品名录执行)。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td][/tr][tr][td]第四条 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坚决不予准入。除在安全或者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应当进入工业集聚区。新建化工项目应当进入全市统一布局的化工产业集聚区。鼓励现有工业项目、化工项目分别搬入工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td][/tr][tr][td]第五条 新建、扩建有色金属冶炼、电镀、铅蓄电池等企业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过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td][/tr][tr][td]第六条 涉及环境防护距离的工业企业或项目应通过选址或调整布局原则上将环境防护距离控制在园区边界或用地红线内,提前合理规划项目地块布置、预防环境风险。[/td][/tr][tr][td]第七条 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切实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奠定坚实基础。[/td][/tr][tr][td=1,6]污染物排放管控[/td][td]第八条 新建石化、煤化工、燃煤发电(含热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制浆造纸行业依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严格按照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对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新建、扩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国家或地方已出台超低排放要求的“两高”行业建设项目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加强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差别化管理,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满足能效标杆水平、环保绩效A级指标要求。[/td][/tr][tr][td]第九条 严格落实国家及我市大气污染防控相关要求,对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地区,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严格落实区域削减要求,所在区域、流域控制单元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需提出有效的区域削减方案,主要污染物实行区域倍量削减。[/td][/tr][tr][td]第十条 在重点行业(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推动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推动纳入政府绿色采购名录。有条件的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配备高效治污设施,替代企业独立喷涂工序,对涉及喷漆、喷粉、印刷等废气进行集中处理。[/td][/tr][tr][td]第十一条 工业集聚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工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工业废水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td][/tr][tr][td]第十二条 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改造。新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按照一级A标及以上排放标准设计、施工、验收,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不得低于一级B标排放标准;对现有截留制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针对无法彻底雨污分流的老城区,尊重现实合理保留截留制区域,合理提高截留倍数;对新建的排水管网,全部按照雨污分流模式实施建设。[/td][/tr][tr][td]第十三条 新、改、扩建重点行业〔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矿采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冶炼)、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鞣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石法聚氯乙烯制造、铬盐制造、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锌无机化合物工业等)、电镀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执行“等量替代”原则。[/td][/tr][tr][td=1,2]污染物排放管控[/td][td]第十四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td][/tr][tr][td]第十五条 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完善分类运输系统,加快补齐分类收集转运设施能力短板。强化“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全民行动“五大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td][/tr][tr][td=1,2]环境风险防控[/td][td]第十六条 深入开展行政区域、重点流域、重点饮用水源、化工园区等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建立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数据信息获取与动态更新机制。落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度,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类分级管理,严格监管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td][/tr][tr][td]第十七条 强化化工园区涉水突发环境事件四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体系和水质生物毒性预警体系。[/td][/tr][tr][td=1,5]资源利用效率[/td][td]第十八条 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科学有序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加强产业布局和能耗“双控”政策衔接,促进重点用能领域用能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td][/tr][tr][td]第十九条 鼓励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快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压缩机、泵、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动现有企业、园区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精准提升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水平,引导绿色园区低碳发展。[/td][/tr][tr][td]第二十条 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td][/tr][tr][td]第二十一条 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开展火电、石化、有色金属、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根据区域水资源禀赋和行业特点,结合用水总量控制措施,引导区域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加快淘汰落后用水工艺和技术。[/td][/tr][tr][td]第二十二条 加快推进节水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td][/tr][/table] 表3 一般管控单元市级总体管控要求表[table][tr][td]管控类型[/td][td]管 控 要 求[/td][/tr][tr][td]空间布局约束[/td][td]第一条 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td][/tr][tr][td]污染物排放管控[/td][td]第二条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推动长江沿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装备提档升级,推进畜禽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推行畜禽粪肥低成本、机械化、就地就近还田,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强化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管理。[/td][/tr][/table]

  • 渤海湾遭遇化工“围堵”水质堪忧

    号称海上明珠的渤海湾,在周边密集的化工企业围堵下,水质变得愈发堪忧。过去种类齐全的各色鱼像刀鱼、快鱼、鲫头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只剩下常见的梭鱼、鲶鱼、平鱼、鲈板鱼。听这里的渔民说现在去远海和深海,能否打到鱼,能打多少鱼,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现在打渔多半靠运气,如果运气差的话还要赔本。甚至有时候要跑到山东去打鱼。海洋生态的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鱼群减少的原因。沿海开发只是陆源污染的一个原因,其他行业的工业废水、生活用水、和农业面源污染,这些都是重要的陆源污染源。由于渤海湾为陆上黄骅含油凹陷的自然延伸地带,生油凹陷面积大,含油前景很大,是中国油气资源较丰富的海域之一。这一地质资源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化工企业。这些沿海的化工企业业对环境的危害,最直接的,也是最易于感知的就是气味,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而且会随着降雨融入到海水里面,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化工围港的危害并不限于此。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水,其排放的工业废水量比较大。由于化工行业范围很广,涉及到的产业链长,废水中包含的物质很复杂,大体上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部分重金属。目前,官方没有统计沿海化工企业废水排放,但从渤海湾水质情况而言,污染肯定是不低的。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为加强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管理,促进生态环境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深圳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规定,我局起草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附件1)及编制说明(附件2)。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文件草拟质量,根据《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2023年5月29日前,通过以下2种方式反馈:(一)在本征求意见栏目下方直接填写反馈意见。(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rjwfgc@meeb.sz.gov.cn。[font=&][color=#333333] [/color][/font][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doc.gif[/img][font=&][color=#333333] [/color][/font][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05/05/093606641562029.docx]附件1: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doc.gif[/img][/url][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05/05/093616271562029.docx]附件2:关于《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docx[/url][font=&][color=#333333][/color][/font][align=right]深圳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4月28日[/align]

  • 【我们不一YOUNG】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海洋油气开发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

    [b]关于印发《海洋油气开发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b]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海洋油气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7/W020240702599506391759.pdf]《海洋油气开发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url],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28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中国海警局,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检测服务

    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检测服务

    [b][color=#FF6500]实验室介绍:[/color][/b]浙江长三角化学品安全评价有限公司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出资依托于原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而建,主要从事化学品毒性评价试验,向社会提供第三方化学品毒性的评价服务,机构通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审查,获得农业部GLP认可,是我国第一批获批的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浙江长三角化学品安全评价有限公司环境生态实验室成立于2014年,现有实验室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完全符合GLP原则。环境生态实验室面向国内外企业提供生态毒理测试服务和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服务,包括中国环保部新化学物质登记生态毒理测试的简易申报和常规一级申报所有项目。[b][color=#FF6500]实验室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color][/b]目前环境生态实验室具备一支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的业务团队,共有人员12名,项目负责人3名,质量保证人员2名,具有教授级高级职称2人,高级工程师职称2人,工程师职称3人,硕士及博士学历人员占58%。团队成员专业背景涵盖环境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应用化学等。环境生态实验室现有专用仪器设备约60余套,包括[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液相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动态环境模拟流水式设备,B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光照培养箱,光学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总值500余万元。[b][color=#FF6500]测试服务:[/color][/b][color=#323232]环境生态实验室可依据OECD化学品测试方法,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GB系列标准,以及客户提出的其他标准进行如下项目测试:[/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吸附/解吸(批平衡法);[/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藻类生长抑制试验;[/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鱼类急性毒性试验;[/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蚯蚓急性毒性试验;[/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color][color=#323232]p [/color][color=#323232]快速生物降解试验。[/color][color=#323232] [/color][b][color=#FF6500]联系方式:[/color][/b][color=#323232]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387号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联系人:岑先生、谭先生联系电话:0571-85228421[/color]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推动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align=right]2021年8月31日[/align][align=center][b]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b][/align]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推动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意见。[b]一、以严格环境准入优化推动产业项目建设[/b](一)引导产业项目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在项目规划、招商、设计阶段,通过强化“三线一单”提前介入,指导项目业主避让生态保护红线,避让不利地质条件,优化选择建设用地。(二)引导产业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要求。在项目规划、招商、设计、环评阶段,指导项目业主选择国家鼓励类生产工艺、产业规模,从严把握限制类产业项目,坚决防止禁止类项目建设。鼓励支持项目业主采用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减少投资损失。(三)引导产业项目入园建设。在项目规划、招商阶段,以开发区首位产业和潜力产业为重点。除对资源、环境、地质等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指导项目业主根据开发区规划定位、产业链发展要求,到开发区集聚发展。化工、冶金、涉危涉重等环境影响较重、环境风险较大的项目必须进入合规园区。(四)引导产业项目符合环境绩效使用要求。在项目设计、环评、“三同时”阶段,指导项目单位严于国家排放标准设计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减少碳排放和污染总量指标使用,提高排污排碳产出效益,减少污染问题产生,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隐患防控能力。[b]二、以规范管理优化推动开发区发展[/b](五)优化修订开发区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开发区规划和首位产业和潜力产业定位,分批次修订开发区环境准入清单,作为开发区发展和项目引进的环境保护基本依据,对符合环境准入清单的项目,优化简化环评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程。(六)优化管理开发区项目排污总量指标。以开发区为单位,核算环境容量,开展环境承载力评估,在开发区规划环评或跟踪评价基础上确定开发区允许排污总量;以开发区规划产能规模和行业排污标准为基数,核算分配企业、项目允许排污总量指标和排放限值,作为环评审批、治污、监管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开。(七)规范一开发区一方案管理模式。对全省开发区分批次按照符合“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和符合开发区规划定位的总体要求,坚持环境风险可控和产业政策鼓励的原则,结合开发区规划环评、环境容量、区域环境特性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系统梳理开发区首位产业先进工艺、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治污要求。对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明晰的开发区形成一个规划环评(跟踪环评)、一个环境监管方案和一个高标准治污方案。(八)推行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推进第三方环保管家对开发区进行专业化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宣贯、专家巡检督查、污染源监督检查等方式,为开发区环保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b]三、以高标准治理优化支撑传统产业项目发展[/b](九)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腾出排污总量,支撑新建项目。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高标准污染治理规范,在国家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整改实践,总量和标准限值制定规范,指导服务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提高管理水平,防范突出污染问题,减少排污总量,用于新建项目排污总量替代。(十)开展排污总量绩效管理,优化倒逼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园区升级,提高排污总量产出效益。强化排污许可与“三同时”自主验收、入河排污口、环境统计、执法检查等环境管理的衔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形成链条式数据管理,推动企业依证排污和监管部门按证监管。通过严格实施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源监管制度,提升企业排污总量绩效管理。(十一)全面推行绿色创建。积极推动开发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推动企业优化升级和开发区污染源整治,优化开发区能源利用结构,不断提高能源产出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绿色企业培育,在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食品、医药等行业,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绿色工厂创建,引导企业采用全生命周期理念,优先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能源资源等的高效利用。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力度。积极配合工信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实施源头管控,建立工业固体废物防治倒逼机制,提高综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b]四、以高质量高效率优化项目审批服务[/b](十二)组建服务团队模式,以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落地为根本目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成立以省环科院、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贵州大学为主要技术支撑的“三线一单”技术服务保障团队,采取系统应用平台加团队的方式,推进“三线一单”成果支撑服务项目环评审批。依托省环科院、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立覆盖全省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有针对性专家库,建立帮企治污的技术咨询服务保障团队。(十三)实施清单管理。建立重点支持重大项目清单,实施台账制管理,按月调度项目环评审批工作进展,对完成项目环评审批的逐一销号;强化技术评估同步介入和专班专人服务,通过加强企业、环评单位、技术评单位和审批部门的联动,切实保障编制质量,确保一次受理,一次评估、一次审批,全过程做实跟踪指导服务。(十四)简化资料和程序。全面梳理生态环境准入正面清单,及时调整豁免清单。深入实施环评、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合一”行政审批制度,实行一次审批。实施“一站式服务”,做到“一窗通办”“全省通办”、“一网通办”和排污许可“全国通办”。严格落实评估时间纳入审批时间的要求,先受理后评估,评估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报告书审批时间15个工作日,报告表7个工作日的要求(不含规定的公示时间)。(十五)优化主动上门服务机制。坚持主动到发改、工信和各市(州)对接环评准入服务需求,对重大项目,采取主动到业主、开发区上门服务,实行工作专班、处级干部包保服务、周调度、技术评估同步介入工作机制,强化环评与可研的高度衔接融合,及时解决环评编制中的各项问题和困难,推行环评审批“零”工作日。(十六)优化部门和地方协同机制。积极会商发改、工信、住建、交通、文旅等部门,加强横向联动,形成各要素统筹协同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会商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实施市(州)生态环境主要领导接访制度,市(州)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定期与项目业主沟通交流、定期回访跟踪问效。省生态环境厅通过现场办公、实地检查、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市(州)生态环境部门环评管理的指导帮助。对服务不到位的市(州)实施重点督导。省生态环境厅将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开展督导,请各市(州)生态环境局每年1月将上一年度指导意见落实情况书面报我厅。

  • 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我部组织编制了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等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替代《关于规范火电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通知》(环办〔2015〕112号)和《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2015〕111号)中的“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2年12月2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年12月5日印发  [b]附件:[/b]  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212/W020221214525455774975.pdf]钢铁/焦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212/W020221214525456569121.pdf]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url]  3.[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212/W020221214525457222358.pdf]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url]  4.[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212/W020221214525457721172.pdf]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url]

  • 【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国家能源局、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  为梳理总结《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展和成效,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我们组织编制了[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6/W020240607336959617723.pdf]《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url]。现印发给你单位,供参考。[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2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关于开展《零碳城市》和《海湾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及修复后环境评估技术指南》两项团体标准立项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现对《零碳城市》项目计划编号为CI2022280和《海湾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及修复后环境评估技术指南》项目计划编号为CI2022281两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特此公告。请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质量严格把关,广泛听取意见,按计划递交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使该立项标准的制订更加科学合理,欢迎与立项标准有关的科研、使用、管理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该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如有单位或者个人对该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将意见反馈至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层F联系人:郑华林 86-10-62652520或13910851718Email :ci@ciapst.org传 真:86-10-62652068[align=right]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align][align=right]2022年10月10日[/align][url=http://file2.foodmate.net/wenku2022/wfx202209051006.zip]附件下载[/url]关于开展《零碳城市》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关于开展《海湾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及修复后环境评估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立项通知.pdf

  • 【金秋计划】生态环境部披露苏州“毒地”案最新进展,大家看了有啥想法不?

    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23年年末,[b][color=#2284c4]备受关注的百亿苏州“毒地”案中的受污染地块已修复完成[/color][/b]。类似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是监管重点,也牵动着老百姓的心。 2023年11月,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向将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及多家苏州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发起诉讼,[b][color=#2284c4]索赔100.44亿元[/color][/b],并称这是“因土壤污染产生的侵权纠纷”。受污染地块原是苏钢集团的生产厂区,[b][color=#2284c4]部分地块已建成住宅、学校等[/color][/b]。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赵世新也关注到这一事件,他说,[b][color=#2284c4]生态环境部已派有关人员指导土壤修复,目前污染地块已修复完成[/color][/b]。 如何防控建设用地污染,保障人民群众住得安心?在今天生态环境部的发布会上,赵世新强调,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由工业用地转变成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生态环境部始终把污染地块监管当作重点,采取系列举措,有效保障安全利用。 赵世新介绍,[b][color=#2284c4]首先是抓严“一个名录”,防止违规开发[/color][/b]。国家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名录内的地块,不得作为“一住两公”用地,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地方负责把好“两道关”,确保建设用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未满足要求的土地不得供地出让、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壤污染责任人和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责任。 [b][color=#2284c4]其次是抓实“一张清单”,降低周边影响[/color][/b]。建立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将近万个地块纳入监管,督促查明污染。同时重点关注周边存在饮用水源、居民区等敏感受体的高风险地块,推动采取清理残留污染物、设置围挡等措施阻断污染迁移,保障环境安全。 [b][color=#2284c4]再次,抓好“一批企业”,防范新增污染[/color][/b]。赵世新说,根据国际经验,土壤污染前端预防、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成本,通常呈1:10:100的指数级增长。目前,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制度建立,16000余家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生态环境部定期排查污染隐患,按照“不泄露、不扩散、早发现”的原则,推动开展地面防渗、管道可视等绿色化改造,消除隐患。 “污染地块修复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应当因地制宜,统筹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探寻最佳解决方案。”赵世新举出北京的案例,原东方化工厂纳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昔日化工厂变身“城市绿肺”。他表示,要抓成“一批试点”,推动绿色修复。 结合地方经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赵世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的总体思路,生态环境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推动防治关口前移,构建要素协同、部门联动的源头防控机制,切实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让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生态环境监测仪器的机会在这里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教育教学设备置换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升级等等冲上热搜。笔者注意到,除了以上的各个热点之外,《行动方案》还在环保领域进行了相关的布局,比如,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加快完善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优化提升大气、水污染物等排放控制水平…….具体落实到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笔者发现目前不少省市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说明,智能化升级、自动化监测成为关键词(不完全统计),值得大家关注:其中,浙江省在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环保设备更新改造:[color=red]推动全省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省控以上水质和空气自动站智能化升级,老旧实验室大型仪器、水质自动站、空气自动站等设备更新。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color]推动锅炉等特种设备除尘、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改造更新和脱氮设备安装。推进化工园区化工生产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到2027年新建或改扩建化工废水集中处理设(工业污水处理厂)26个(座)。《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强调,[color=red]加快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实施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到2027年更新提升78个断面监测水站、4500个大气站点、14个省级监测机构的仪器设备。[/color]《江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环保设备更新改造:[color=#ff0000]分级分类补齐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环境监测、辐射监管、督察执法、环境应急等设备,持续巩固拓展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color]。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依法依规推动企业不达标环保设备淘汰和更新替换,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7年,重点行业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显著提升。.........[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environment.html][img=,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5/202405221030031851_7354_6297361_3.jpg!w690x151.jpg[/img][/url][b]哪些省市更新了相关的内容?此次设备更新,对生态环境监测仪器的机会有多大?主要涉及哪些产品?更新的周期有多长?欢迎大家补充讨论![/b]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智造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

    各区生态环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本市《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推动轻生产、低噪音、环保型企业“工业上楼”,助力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我局研究制定了《上海市“智造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指引(2023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在工作中参照执行。[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12月1日[/align][align=center][b]上海市“智造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指引(2023年版)[/b][/align]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基本原则)“智造空间”项目宜优先布局于规划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社区等范围内(上述区域外的地块统称为产业区块外),引进项目应符合上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规划环评要求。“智造空间”项目应为区级(或以上)工作专班认定的优质项目。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指导本市各类“智造空间”及其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准入及环境管理。第三条(分类管理)纳入《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以下简称《细化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执行本指引有关规定;未纳入《细化规定》的建设项目,应执行本指引有关规定。第四条(环保责任)“智造空间”各排污单位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智造空间”运营主体应加强对环保基础设施的管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第五条(执行要求)建设项目应同时执行本指引中综合环境管理要求和行业环境管理要求。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涉及两个及以上行业类别时,应同时、从严执行所涉及的行业环境管理要求。第二章 “智造空间”建筑楼宇配套环保设施要求第六条 (空间布局设计)建筑楼宇设计建设阶段,应合理规划布局各楼层及区域用途,预留各类环保设施位置。第七条 (污染物排放控制)(一)实施雨污分流。建筑楼宇应配套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杜绝污水(含空调冷凝水等)进入雨水管道。(二)建筑楼宇应预留废气排放风管位置,玻璃幕墙建筑废气排放风管宜设置在建筑内。(三)建筑楼宇公辅配套宜选用低噪声设备,且尽量布置于室内。确需布置于室外的,应置于屋顶或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处,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第八条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废水收集处理、固废贮存设施应采取防漏、防渗、防腐等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第九条 (环境风险防控)鼓励建筑楼宇的开发建设主体结合拟引入产业的环境风险特征,建设事故废水截流、收集和暂存设施。第三章 产业区块外“智造空间”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第十条 (优先准入建议)优先引入在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环境风险管控、环境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设备。第十一条 (准入负面清单)生产项目(含中试)生态环境准入参照以下负面清单执行。承担国家战略任务、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的产业项目不受本负面清单限制,其准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一)禁止引入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等的项目。(二)禁止引入排放工艺废气中含《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所列大气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目录》所列剧毒物质、二噁英、苯并[α]芘、氰化物、氯气的项目。(三)禁止引入化工、化学药品原料药、提取类制药(水提除外)、发酵类制药、农药、电子化工材料、锂电池制造等项目。(四)禁止引入涉及使用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项目。(五)禁止引入恶臭(异味)物质或强挥发性酸作为生产原料的项目。第十二条 (辐射安全管控)涉及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宜建在独立建筑物内,或在无人长期居留的建筑物的一端或底层,并应设置放射性物质专用通道和管道。第四章 “智造空间”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第十三条 (综合环境管理)(一)产生大气污染物的生产研发及各类经营活动,需设立局部或整体废气收集系统和净化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二)排污单位宜优化废气收集排放系统,减少排气筒数量。废气排放口宜布置于所在建筑屋顶,且应合理选择布设位置,远离周边敏感建筑。(三)排污单位应采用合理的通风措施,不得人为稀释排放。应避免生产、实验废气通过空调系统排放。(四)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异味)气体的废水预处理设施应尽量利用建筑内空间,并设置废气收集和净化处理设施。(五)排污单位应按GB/T 16157、HJ/T 373、HJ/T 397、DB31/T310003等规范要求对废气净化处理设施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六)排污单位生产、研发实验等废水和生活污水宜通过独立管道分别收集处理,并确保达标排放。(七)排污单位应设置废水监测采样点,点位设置应符合 HJ/T 91 的规定。(八)排污单位选用低噪声设备、低噪声工艺。噪声设备优先布置于室内,确需布置于室外的,应置于屋顶或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九)排污单位应结合危险废物产生量、贮存期限等,原则上配套建设至少15天贮存能力的贮存场所(设施)。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相关要求。(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应落实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十一)禁止将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合存放,或混入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十二)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应制定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并配置环境风险防控及应对处置能力。(十三)排污单位应按规范建立环境管理制度,落实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执行报告、信息公开等环境管理要求。第十四条 (生物医药类项目环境管理)针对生物医药类项目使用化学品原辅料种类多,涉及生物安全等特点,提出以下主要环境管理要求:(一)产生药尘废气的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用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对于特殊药品生产设施排放的药尘废气,应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净化处理或采取其他等效措施。(二)高浓度废水、高盐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涉及活性物质或病原微生物的废水应采取灭活消毒措施。(三)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相关要求,其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四)涉及生物活性或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和设施应满足相应生物安全防护要求。第十五条 (集成电路类项目环境管理)针对集成电路类项目涉及新污染物、重金属、强腐蚀性物料的使用,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较大等特点,提出以下主要环境管理要求:(一)排污单位宜通过优化工艺、原料替代、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措施减少全氟化物(PFCs)的排放。(二)排放氯气、氰化氢、砷化氢、磷化氢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m。(三)高氨氮和含氟废水宜分类收集处理。(四)含一类污染物废水应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要求,分质分流收集处理。涉及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排放的排污单位,应在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和总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落实相关的维护、管理要求。(五)涉及毒害化学品、危险废物的场所,配备泄漏报警、截流等应急措施,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第十六条 (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类项目环境管理)针对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类项目涉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焊材使用等特点,提出以下主要环境管理要求:(一)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研发及各类经营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针对VOCs物料使用环节易泄漏的部件应该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泄漏检查。(二)鼓励使用不含重金属成分的焊材。(三)含油金属屑利用过程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第十七条 (先进材料类项目环境管理)针对先进材料类项目涉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物料使用等特点,提出以下主要环境管理要求:(一)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研发及各类经营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储存、装卸、废水处理等环节采取高效的有机废气收集与治理措施。(二)涉及异味物质的操作应尽量在负压空间中进行,如无法实现上述要求,可通过布设集气罩等方式进行收集,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后达标排放。(三)含一类污染物废水应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要求,分质分流收集处理。涉及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排放的排污单位,应在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和总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落实相关的维护、管理要求。第五章 其他说明第十八条(文件更新)“智造空间”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版本有更新的,按照最新要求执行。第十九条 (其他)本指引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执行。附录1[align=center][b]本指引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说明[/b][/align]1. 发酵类制药的定义按照《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310005)有关规定执行。2. 恶臭(异味)污染物指列入《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1025)中的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乙苯、丙醛、正丁醛、正戊醛、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3. 强挥发性酸包括硝酸、高氯酸、盐酸、氢氟酸、氢溴酸、氢碘酸和乙酸等。附录2[align=center][b]“智造空间”生态环境管理相关文件和标准清单(部分)[/b][/align][table][tr][td]序号[/td][td]文件名称[/td][td]文号[/td][/tr][tr][td]1[/td][t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2021年版)》[/td][td]沪环规〔2021〕11号[/td][/tr][tr][td]2[/td][td]《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td][td]沪环保评〔2017〕425号[/td][/tr][tr][td]3[/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的通知》[/td][td]沪环规〔2021〕6号[/td][/tr][tr][td]4[/td][td]《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td][td]沪环规〔2021〕9号[/td][/tr][tr][td]5[/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的通知》[/td][td]沪环规〔2021〕1号[/td][/tr][tr][td]6[/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的通知[/td][td]沪环规〔2022〕12号[/td][/tr][tr][td]7[/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优化本市重大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td][td]沪环评〔2022〕97号[/td][/tr][tr][td]8[/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td][td]沪环评〔2023〕113号[/td][/tr][tr][td]9[/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的通知》[/td][td]沪环规〔2023〕4号[/td][/tr][tr][td]10[/td][td]《上海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联网、运维和管理有关规定》[/td][td]沪环规〔2022〕4号[/td][/tr][tr][td]11[/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的通知》[/td][td]沪环水〔2022〕155号[/td][/tr][tr][td]12[/td][td]《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td][td]沪环保防〔2016〕260号[/td][/tr][tr][td]13[/td][td]《关于本市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td][td]沪环土〔2019〕206号[/td][/tr][tr][td]14[/td][td]《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td][td]沪环土〔2021〕263号[/td][/tr][tr][td]15[/td][t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td][td]DB 31/933[/td][/tr][tr][td]16[/td][t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td][td]DB31/199[/td][/tr][tr][td]17[/td][t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td][td]GB12348[/td][/tr][tr][td]18[/td][td]《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td][td]GB 37822[/td][/tr][tr][td]19[/td][td]《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DB31/1025[/td][/tr][tr][td]20[/td][td]《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DB 31/310005[/td][/tr][tr][td]21[/td][td]《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DB31/373[/td][/tr][tr][td]22[/td][td]《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DB 31/374[/td][/tr][tr][td]23[/td][td]《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GB 39731[/td][/tr][tr][td]24[/td][td]《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td][td]GB 31572[/td][/tr][tr][td]25[/td][td]《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td][td]GB18597[/td][/tr][/table]PDF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12/14/135252561514921.pdf]205.pdf[/url]

  • 国家生态工业园—环保工业的模式和方向

    这个词—生态工业园—已经喊了不知道多久了。很多人吹嘘她又多么美,多么没有污染,多么节能等。凡溢美之词,好像都能用。我个人虽然认为这个模式不是万能,但却有好处,主要体现在集中上:1.企业集中才便于管理,这是针对作坊而言,不方便环保、安监、工商、税务、公安等管理;2. 污染集中便于公共治理,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对于同一种工艺的工业,比如盐化工,每个厂都建污水厂,那就浪费了,不如一个园区建一个,大家共享!每家都交污水处理费。这样也便于专业分工。3. 集中便于监测,对园区安放一个“岗哨”监测进行连续监测,可以评价整个园区,比单个监测工厂资源利用率高;4.事故也集中,便于配置急救设备设施!(咱们不想出事,但工业园也是工业,就会有高危存在,就会有燃、爆、毒等事故,不是开启了工业园就会没有,而是可以专门为工业园预备救助)5.其它好处,比如原料大宗集中、运输专门化等,也可以节约社会成本、企业成本。因此,工业园虽然不万能,但的确是目前的一个好的模式,尤其对环保治理、监测、管理,便于集中处理、规划。

  •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造纸和纸制品业(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我部组织制修订形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造纸和纸制品业(征求意见稿)》《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石化工业(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6日。   联系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全泉   电话:(010)65646215   传真:(010)65646186   邮箱:huanpingsierchu@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邮编:100006)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冉丽君   电话:(010)84757161   传真:(010)84757120   邮箱:ranlj@acee.org.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15号(邮编:100041)   附件:   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8/W020240806336502972273.pdf]征求意见单位名单[/url]   2. [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8/W020240806336503277840.pdf]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造纸和纸制品业(征求意见稿)[/url]   3.[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8/W020240806336504805848.pdf]《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造纸和纸制品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   4. [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8/W020240806336505036432.pdf]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石化工业(修订征求意见稿)[/url]   5.[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8/W020240806336506917393.pdf]《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石化工业(修订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 [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7月31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附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及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重庆市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align=right]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align][align=right]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align][align=right]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align][align=right]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财政局[/align][align=right]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align][align=right]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align][align=right]重庆市交通局 重庆市水利局[/align][align=right]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align][align=right]重庆市林业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6月28日[/align](此件公开发布)[align=center]重庆市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align]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及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增强历史担当、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目标,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工作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系统防治。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多元共治,落实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落实地方人民政府行动方案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年底,全市水质总体保持优良,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7.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无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2%;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基本可控;长江、嘉陵江、乌江(以下简称“三江”)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长江生物完整性持续改善。二、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查、测、溯、治”,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要求,系统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2023年年底,完成我市境内“三江”干流70%排污口整治工作;2024年年底,完成我市境内长江流域范围内所有排污口排查;2025年年底,基本完成我市境内“三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并建立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交通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配合。以下均需各区县政府相关部门落实,不再列出)(二)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新建或改造升级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5座,推进污水管网老旧破损、混接错接等问题排查整治,到2025年年底,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完善园区事故废水控制系统,做好事故废水的收集、暂存和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委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深化锰污染综合整治。巩固锰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成效,严防淘汰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推进秀山县、城口县、酉阳县锰矿开采企业(含选矿企业)、电解锰生产企业、锰渣场污染问题整治,落实“一矿一策”“一企一策”“一场一策”整治方案,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涉铅涉镉涉铊等重金属污染防治。深化石柱县铅锌矿区遗留废渣整治,开展其他地区涉铅涉镉涉铊等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依法依规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或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实施以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耕地途径为目标的整治措施,指导督促涉铊企业建立铊污染风险问题台账并实施整改。(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三)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和改造,到2025年年底,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20万吨/天以上,完成268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和84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5500公里以上,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按照规定对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100 mg/L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一厂一策”管网建设改造。实施主城排水系统溢流控制及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基本解决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发挥河湖长制统领作用,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巡查检查。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强化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河道垃圾清理,对已完成治理的城市黑臭水体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到2025年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配合)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持续推进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16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3座、专业无害化污泥处置点15座,加强现有垃圾填埋场监管,不断完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到2025年年底,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0400吨/日、污泥处理能力2000吨/日。(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开展江河湖泊垃圾清理行动,加快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排查整治工作,深入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全面开展江河湖泊、码头塑料污染垃圾清理行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重点技术和抗病品种、绿色防控等农药减量重点技术。加强畜禽污染防治,严格禁养区管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畜禽粪肥经无害化处理后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强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落实30亩以上专用池塘养殖场尾水治理措施,鼓励30亩以下水产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方式消纳利用废弃物。开展濑溪河、黄金河等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试点,在璧山区开展国家农业面源监测试点和农业面源智慧监测。到2025年年底,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0座、农村生活污水管网900公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改120座,基本实现农村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聚居点设施全覆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到2025年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市生态环境局、市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五)强化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完善船舶码头基础设施。加快完善400总吨以下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置装置改造。加快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同步推进码头岸电设施改造,提高港船岸电设施匹配度,进一步降低岸电使用成本,稳步提高船舶靠港岸电使用量。(市交通局、重庆海事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牵头,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国家电网等部门配合)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船舶污染物“船—港—岸”全过程衔接和协作,加强船舶“收集—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实现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持续推进船舶污染物“船上存储,交岸接收”的零排放模式。(市交通局、重庆海事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加强磷污染综合治理。编制重庆市总磷污染控制方案,明确控制目标,实施重点工程。巩固“三磷”专项整治成果,强化重点行业监管,推动涉磷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推进涉磷企业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探索磷石膏综合利用机制。统筹城镇生活、工业企业、城市和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大磷污染削减力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配合)(七)推进尾矿库综合整治。对全市不符合运行条件的尾矿库实施闭库治理并销号,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尾矿库开展整治。编制“一库一策”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建立完善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强化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尾矿库污染防治和安全长效机制,尾矿库环境和安全风险基本可控。(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重庆市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长江流域重庆段水生生物监测体系,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科学评估长江禁渔和物种保护成效,科学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涉渔工程水生生物专题影响评价,督促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减缓涉渔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影响。推动重要江河湖库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恢复,增强河流连通性。到2025年年底,长江生物完整性持续改善。(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牵头)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十年禁渔”政策。落实落细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措施,实施好长江退捕渔民“十省百县千户”跟踪帮扶方案,开展安置保障情况跟踪回访,健全就业帮扶台账,推动“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继续实施“亮江工程”,到2025年年底,禁渔水域管理秩序良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性增长。(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林地、草地及湿地保护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到2025年年底,“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累计完成营造林200万亩。(市林业局牵头,市水利局等部门配合)开展湿地、草原保护修复。实施梁平双桂湖、开州汉丰湖、丰都龙河等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天然草场、高山草甸等草原资源,促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市林业局牵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等部门配合)(三)加强自然岸线生态修复。划定河道管理范围,严格岸线功能分区管控,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制度,严禁非法侵占河道水域岸线。合理安排沿江工业和港口岸线、过江通道岸线、取排水口岸线,提高岸线利用效率。保护自然岸线,结合河道整治等工程推进实施河湖岸线修复,恢复河湖岸线生态功能,深化美丽岸线建设。深入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强长江崩岸治理。加快“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促进“两江四岸”核心区岸线及滨江区域环境整体提升。(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委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等部门配合)(四)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重点地区生态修复。推进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娄山区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及其重要支流水土流失区、坡耕(园)地集中区域、石漠化区域、疏幼林地等为重点,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快提升林地水土保持效应。到2025年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2%。(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林业局等部门配合)(五)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监管。科学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进神农架国家公园(重庆片区)创建工作。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和勘界立标,确保全市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不低于13.8%。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配合)四、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一)强化用水管控。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红线管理,建立和完善用水强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到2025年年底,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00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配合)(二)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到2025年年底,全市新增污水再生利用生产能力约89万吨/日,全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15%。(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有效保障河流生态水量。健全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制定并落实河流生态流量(水位)保障实施方案,明确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目标,加强生态流量(水位)监管,建设完善生态流量监测设施。优化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到2025年年底,生态流量(水位)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长江干流重庆段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基本健全,龙溪河等17条河流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配合)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效。按照国家要求完成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回头看;加强生态流量监督管理,逐站落实生态流量。(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四)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开展“一企一库”(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两场两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地下水环境风险。划定市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明确重点区域环境准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等环境管理要求。督促“一企一库”“两场两区”落实防渗措施,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配合)五、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一)保障饮用水安全。巩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成果,加大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基本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勘界立标,同步完善标志标牌和隔离防护设施,加强交通穿越活动管理,依法清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企业,深化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年底,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分别达到100%、93%。(市生态环境局牵头,重庆海事局、市交通局等部门配合)(二)加强化工风险防范。加强源头管控,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加强沿江1公里化工监管,鼓励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搬改关。推进化工行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加大园区外化工企业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落实沿江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安全防护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实施化工企业废水“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控”。完成全市所有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到2025年年底,沿江化工产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应急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落实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完善工业园区风险防范措施。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部门联动,健全与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跨省流域以及市内跨区县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企业主体、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支撑、社会救援”的年度应急演练制度。落实区域风险防控措施,推广以“空间换时间”的“南阳实践”经验做法。到2025年年底,累计在300条河流推广“南阳实践”经验做法。(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应急局等部门配合)(四)防范水上运输环境风险。强化水上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防范,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及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非法排放行为。加强长寿川维、涪陵泽胜洗舱基地的运维监管。到2025年年底,载运化学品船舶洗舱作业基本实现应洗尽洗。(市交通局、重庆海事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六、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管控格局(一)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印发实施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功能空间控制线。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严格用途管控,完善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同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等部门配合)(二)引导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重庆经开区等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推动全流域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三线一单”实施成效评估。研究构建水陆统筹的水功能区划体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优化调整具体水域功能定位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等部门配合)(四)完善污染源管理体系。推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组织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管理专项检查,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加强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落实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主体责任,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强化有毒有害水污染物排放管控。(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七、强化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根据职责分工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市级抓统筹、区县抓落实”的攻坚工作机制,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调度和统筹协调,加快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二)强化工作保障。加强长江保护法宣传教育,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切实追究生态环境修复和赔偿责任。加快推进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修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协调统一。落实国家水生态考核机制,推动构建系统治理的新格局,实现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三)健全资金与补偿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财政积极支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加大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支持力度。(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人行重庆营管部、开发银行市分行、农发行市分行等部门配合)健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与周边省在长江干流等重点流域磋商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等部门配合)(四)加大科技支撑。加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鼓励水生态产品研发和产品价值实现协同创新。按照“边治理、边总结、边推广、边提升”思路,因地制宜,推广典型优秀案例。完善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优势,组织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鼓励企业等创新主体先行投入并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引导有关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水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五)严格监督执法。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常态化推进“三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暗查暗访,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推动问题系统整改,严肃查处表面整改、虚假整改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应急局、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配合)积极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对污染治理不力、保护修复进展缓慢、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达不到整改进度要求甚至恶化的,视情采取通报、约谈、考核和专项督察等措施严肃处理。(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持续深化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活动。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协作,提升跨部门、跨地区执法能力。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和协助巡护队伍建设,提升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建立健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的长效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暗访检查。(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委按职责分工牵头,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等部门配合)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犯罪活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严格查处非法取水、侵占河道岸线等破坏水生态水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深化推进打击长江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和打击整治“沙霸”“矿霸”等自然资源领域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牵头,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依法审理各类涉长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完善审判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院、检察院、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长江流域检察办案跨区域协作,积极运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追究违法主体生态损害修复、赔偿责任。(市高法院、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水质监测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加强重要江河湖库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积极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监测成果共享。(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水利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配合)(六)促进全民行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教育推广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和规范生态环保非政府公益组织发展。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在水环境保护建言献策、污染源排放监督等方面积极参与。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依法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健全水生态环境信息发布机制,让全社会参与到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本方案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主送: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经济信息委、公安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规划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交通局、水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委、应急局、 林业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科创局、财政局、社保局、规划自然资源局、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改革发展局、科技创新局、财政局、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规划自然资源局、 建设局、城市建设事务中心、综合执法局,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经济信息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规划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交通局、水利局、农林局、应急局,各公安分局,各中基层人民法院,各检察院分院、区县(自治县)检察院、两江地区检察院。抄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盛经开区管委会,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重庆海事局、人行重庆营管部、开发银行市分行、农发行市分行。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3年6月30日印发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url=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209/t20220905_993227.html]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url]》(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b]问:请介绍一下《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  答:[/b]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部署。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确定为标志性战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行动方案》,聚焦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统筹补短板、防风险、强生态、提能力、抓示范,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b]问:请介绍下《行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答:[/b]《行动方案》以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了到2025年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退化天然林修复面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黄河干流上中游(花园口以上)水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等目标要求。  [b]问:请简要介绍下《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答:[/b]《行动方案》共三部分,分别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攻坚范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休养生息、还水于河,问题导向、重点攻坚,源头管控、防范风险,多元共治、协同推进的原则,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有序实施重点攻坚任务,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风险有效控制,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行动。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污染水体消劣达标,保障生态流量,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环境风险防控。二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强化固体废物协同控制与污染防治,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三是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行动。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补短板,加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四是农业农村环境治理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五是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维护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加强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强化下游及河口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尾矿库污染治理。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严格监督管理等要求,形成攻坚行动保障体系,确保各项攻坚任务措施落实见效。  [b]问:《行动方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哪些考虑?  答:[/b]《行动方案》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保护和发展,既打好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又积极服务"六稳""六保",聚焦重大工程、政策创新和试点示范,促进流域经济平稳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注重重大工程。与"十四五"规划衔接,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实施黄河源、祁连山、若尔盖—甘南、黄土高原、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沿黄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支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补齐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加强尾矿库污染治理,建设流域及地方环境应急物资库。  二是注重政策创新。在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过程中,更多采用经济、市场、法治、科技等手段。加快推进黄河保护立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建立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健全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和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减污降碳的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逐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行动,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攻关。  三是注重试点示范。通过试点带动、示范引领,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相关领域建立新机制新模式。多层次开展区域、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选择一批"无废城市"开展协同增效试点。在缺水地区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支持沿黄城市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开展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和碳监测评估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在黄河流域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b]问:《行动方案》发布后,后续有哪些工作安排?  答:[/b]为落实《行动方案》,完成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任务,切实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流域生态系统安全。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相关部委和单位、沿黄9省区加强协同联动,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形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  二是强化调度评估。压实责任,明确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任务分工,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加强重点攻坚任务实施情况调度,及时开展评估,确保按期完成攻坚战目标任务。  三是做好宣贯指导。加强宣传、解读、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相关部门、地方、企业等理解好、把握好、落实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相关要求,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近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个相关部门共14家单位印发了《[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205/t20220516_982267.html]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url]》(以下简称《规定》)。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就《规定》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b]问:请介绍一下《规定》制定的背景情况和重要意义。  答:[/b]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为基本原则,以及时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为重点,是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有效手段,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坚实制度保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吉林等7个省市开展试点。经两年试点探索后,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自2018年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改革试点和全面试行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各地方组织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完成了阶段性目标。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将改革成果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律。  目前,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工作中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联动不足、程序规则有待规范等问题,而《民法典》关于赔偿启动情形的要求与《改革方案》有所区别,还需要做好衔接,因此,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  根据中央改革部署,生态环境部牵头,在总结改革试点、试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起草形成《规定》稿。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个相关部门共14家单位印发《规定》。《规定》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和目标,针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为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b]问:《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b]《规定》共5章38条。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规定》的制定目的和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赔偿范围等内容。第二章为任务分工,分别规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任务分工、地方党委和政府职责。第三章为工作程序,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案件管辖、索赔启动、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索赔磋商、司法确认、赔偿诉讼、修复效果评估等重点工作环节作出规定。第四章为保障机制,对鉴定评估机构建设、鉴定评估技术方法、资金管理、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报告机制、考核和督办机制、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等作出规定。第五章为附则,明确了《规定》的解释权、生效时间等。  《规定》强化了地方党政责任的落实,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工作联动,统一规范了赔偿工作程序,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落地见效。  [b]问:《规定》在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见效方面提了哪些要求?  答:[/b]《规定》在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规范赔偿工作程序上提出要求,让制度长出牙齿,更加管用好用。  第一,明确部门任务分工。一是明确生态环境部牵头指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会同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负责指导生态环境损害的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业务工作;二是明确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负责指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相关业务工作。  第二,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一是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职责,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各省级、市地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汇报,建立严考核、硬约束的工作机制。二是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以及环境保护相关考核。三是要求地方对重大案件建立台账,排出时间表,加快办理进度。  第三,明确奖惩内容。《规定》明确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情形,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对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守护好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规范统一工作程序。《规定》规范统一了案件线索筛查、损害调查、赔偿磋商、修复效果评估等赔偿工作程序,细化了10个筛查线索渠道,确定了6类不启动和终止索赔的情形,明确了4个关键方面的损害调查重点。  [b]问:生态环境损害应该赔多少、怎么赔,《规定》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b]根据《改革方案》和《民法典》有关赔偿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5个方面:清污费用;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合理费用。  生态环境损害分为可以修复和无法修复两种情形。对可以修复的,应当修复至生态环境受损前的基线水平或者生态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对无法修复的,赔偿义务人应当依法赔偿相关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内的相关费用,或者在符合有关生态环境修复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前提下,开展替代修复,实现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等量恢复。  [b]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对此《规定》作了哪些方面的细化规定?  答:[/b]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的关键,就提高鉴定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规定》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明确了生态环境部牵头指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指导生态环境损害的调查、鉴定评估等业务;科技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研究工作;司法部负责指导有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指导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的计量和标准化工作。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规定》提出,国家建立健全统一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关键技术方法研究。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构建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生态环境部负责制定技术总纲和基础性技术标准,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技术规范。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完善从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活动机构的管理制度,健全信用评价、监督惩罚、准入退出等机制,提升鉴定评估工作质量。  四是强化能力建设。《规定》明确,省级、市地级党委和政府根据本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际,统筹推进本地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力量建设。  [b]问:请您谈谈如何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b]《规定》印发后,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部署工作。适时召开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会,对各地贯彻落实《规定》进行工作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和生态环境部“双微”平台等新媒体,全面介绍《规定》的制定背景、制定思路和主要任务,并开展深度报道,推动全民不仅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还要有“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法治意识,为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做好业务指导。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线索筛查、案件办理、诉讼、资金管理、鉴定评估等业务指导工作,针对性开展指导帮扶,解决地方遇到的工作困难和问题。  四是加强督察考核。根据有关督察考核和重大案件督办的要求,对工作开展缓慢、案件办理推进不力的,进行重点督办,推动改革工作落实落地。

  •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中办发〔2024〕22号),精准科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13日。联系人: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郑诗乔电 话:(024)62788569邮 箱:lnsthjtzsq@163.com地 址:沈阳市浑南区双园路30号甲[align=right]辽宁省生态环境厅[/align][align=right]2024年5月30日[/align]附件[align=center][b]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b][/align][align=center][b](征求意见稿)[/b][/align]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中办发〔2024〕22号),精准科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辽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依法依规、精准科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聚能,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到2025年,全省初步建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到203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辽宁基本建成、辽宁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二、加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一)制定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省、市人民政府分级组织编制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报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发布实施。省级方案侧重协调性,明确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空间分布和面积比例,全省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数字化建设要求等。市级方案侧重落地性,根据省级方案,明确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目标、各管控单元边界、全市和各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二)构建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控体系。统筹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海洋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分区,衔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在陆海全域分类划定生态环境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单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系统集成现有生态环境管理规定,建立由全省、“一圈一带两区”4个重点区域、14个市和沈抚示范区、各管控单元组成的“1+4+15+N”四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因地制宜实行“一单元一策略”精细化管理。优先保护单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维护。重点管控单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风险高的区域,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般管控单元要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三)不断提升智慧决策能力。建设完善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管理底图,提供数据管理、成果查询、统计分析、智能研判等服务,推进与国家平台和省级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共用。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将全省成果数据汇交至国家平台,并将国家赋码后的成果数据载入省级平台。有关部门要做好“三区三线”、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领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数据共享,提升智慧决策效能。鼓励开发信息平台的网页端、移动端,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市级信息平台。(四)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定期调整。5年内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开展年度动态更新,按要求完成科学论证和备案发布。动态更新以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为底线,涉及优先保护单元更新的,除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法定保护区域依法依规调整的情形外,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论证;管控单元边界不变,仅涉及因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新规定,需联动更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可不开展科学论证;其他情形,由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论证。三、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五)推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一圈一带两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导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率先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施沿海经济带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沿海重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打造陆海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的示范带。助推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通过生态环境差异化管控,加快实施沙化耕地精准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生态修复、矿区生态治理等措施,改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辽东绿色经济区生态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区管理,既要保护好辽宁的“绿肺”“水塔”,又要做优做强绿色农业、特色文旅、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建成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选线的优化作用,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推动作用,实施“一园区一清单”精准管控,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优先保护单元管理,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支持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促进风电、光伏布局优化,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实施各领域能耗和排放水平过高的生产设备、治污设备等更新换代,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七)提高综合决策效能。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等过程中,加强与分区管控成果的协调性、相符性分析;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审批等过程中,将分区管控成果作为重要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前端引领和底线约束,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众查询权限,方便企业研判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四、精准科学施策,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八)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实施分区分类保护策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对全省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畅通滨海廊道、医巫闾山廊道、辽西北廊道、辽东廊道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以及候鸟迁徙通道。加强监测预警,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落实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国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部署,保育全省东西两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三北”防护林、北方防沙带,蓝色海岸带建设,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九)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环境要素管理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深化辽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精细化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区和大伙房水库等湖库生态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有针对性的强化高排放和超标河段等重点水域分区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辽河口等河口海湾湿地和岸线保护修复,提升辽河口、鸭绿江口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辽东半岛沿线海洋环境风险管控。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加强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强化中西部城市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精准编制土壤和地下水差异化准入清单,提出并落实污染风险管控要求。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构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标准等制定修订,鼓励各市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开发用途管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能源资源管理、环境要素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协同联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选择典型地区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完善基础数据、成果应用等衔接机制。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建立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结合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无废城市等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要素管理中的衔接。以产业园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重点,分步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五、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效能(十一)强化部门联动。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充分衔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推动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中的作用。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协同联动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资源和水域岸线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人力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领军梯队建设。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十二)加强监管执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通过空间信息的叠加对比和管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的筛选或预判,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管和执法联动。将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作为监管执法的重点,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依规查处。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六、组织保障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更新调整、监督落实、宣传培训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及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细化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考核机制,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应用于省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等工作中。

  • 【原创】化工行业三废痼疾 与其逃避不如迎头痛击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重工业时期,化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化工行业也同时造成了我国资源的巨大损耗、浪费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废水污染、废气污染以及固废污染是压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化工行业环保问题任重道远。化工行业的用水量比较大,原料需求量和产品产出量都相对较大,为便于取水和运输,化工企业多选在江河湖海附近。据新闻报道,我国目前沿海重要化工企业达到1444家。这些都显示化工企业水污染潜在风险大,近水的化工企业一旦风险发生,将对水体安全以及饮用水源安全产生较大威胁。如2013年江苏某化工企业为节约成本,将300多吨危险废水运到滁州多处偏僻地偷排,造成重大污染,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余万。案发后,包括化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内,共16名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近年来,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化工废气污染最严重地区是兰州西固地区,该地区烃类污染严重,这些烃类主要来自当地的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烃类是二次污染物光化学氧化剂的前体物之一。因此,在西固地区夏季经常出现O3超标现象,严重时就发生了光化学烟雾。其他地区也有不少与该地生产相关的大气污染。化工废渣是指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工业废渣。化工废渣中的主要成分为硅、铝、镁、铁、钙等化合物,同时还含有一些钾、钠、磷、硫等化合物,对于一些特定的化工废渣,如铬渣、汞渣、砷渣等则含有铬、汞、砷等有毒物质。因此,总体上化工废渣种类繁多、组分复杂、数量巨大、部分有毒。如2012年,江苏某化工公司先后四次将公司生产的化工废渣交由他人擅自掩埋,造成土壤环境严重污染,经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依法提起环保公益诉讼。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废物处置费等其他损失1517000元。纵观化工行业由三废问题引发的各类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面对三废痼疾,逃避不是解决之路,监控、检测与治理才是明智之举。寻求科学仪器与专业人士的帮助,不仅能规避由于三废问题对企业的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监控、检测与治理的重视,更能彰显企业魄力与责任心,树立企业形象。

  • 【“仪”起享奥运】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七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领域)

    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连续5年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突出打击重点,紧盯大案要案,强化科技赋能,有力惩治了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河南省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尉氏分局、贵州省黔南州生态环境局长顺分局、浙江省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永康分局、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南区分局、四川省绵阳市安州生态环境局、辽宁省本溪市生态环境局查办的6个危险废物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并对上述办案部门提出表扬。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保持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加大违法线索数智化识别力度,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快速排查和锁定违法主体,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沟通配合,坚持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严防环境风险。  这些典型案例包括:  [b]一、河南省开封市裕诚化工有限公司利用暗管直排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3年8月2日19时左右,开封市生态环境局禹王台分局(下称禹王台分局)执法人员到禹王台精细化工园区利用无人机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发现开封裕诚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裕诚公司)院内有一可疑罐车在生产车间楼下,正在通过软管从车间楼顶一储罐向罐车内灌注生产废水。执法人员随即在公司附近蹲守,密切关注罐车动向。当晚22时左右,罐车从该公司院内驶出,沿途多次停车观察,并在开尉路贾鲁河大桥附近长时间停留,随后行驶至尉氏县的一处废弃养鸭厂内,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将罐车内生产废水(经鉴定为危险废物)通过提前铺设好的地下暗管直接排入河内,禹王台分局立即将该情况通报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尉氏分局(下称尉氏分局),会同当地公安机关现场控制罐车司机及随车人员。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是一起涉及河南、山东、湖北三省,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跨省排放危险废物案。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公安局成立联合专案组,专案组赴多地调取涉案车辆GPS轨迹46份、鉴定手机54部,分析银行流水、微信账单等数据信息50余万条,充分分析研判涉案人员信息资料,先后赴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广东、西藏、新疆、山东等地抓获涉案人员20余名。[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498297341652.png[/img][/align]  经查,2023年2月以来,裕诚公司等4家化工企业,因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置能力不足,为减少处置费用,通过百度贴吧、抖音、微信群等方式与尉氏县陈某旺、周某前等人联系,商定以每吨200至500元处置费用,非法处置高浓度工业废水。尉氏县王某伟、王某磊等人先期在尉氏县某河西岸一废弃养鸭场内预埋设直通河内的暗管,陈某旺、周某前等人通过网络中介联系有资质的罐车司机,由司机用正规手续罐车运载躲避检查,将高浓度工业废水运至尉氏县境内,由王某伟、王某磊等人负责接应并引路至排放地点,通过预埋暗管将高浓度工业废水排至河内,共计非法排放危险废物14车约420吨,从中获利30余万元。  [b]【查处情况】[/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五项的规定,王某伟、王某磊等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罪。  2023年8月10日,尉氏分局将案件移送至尉氏县公安局,经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调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2024年2—4月,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先后判处陈某彬等13人有期徒刑九个月至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其他案件正在审理中。  [b]二、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关某某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3年4月上旬,黔南州生态环境局长顺分局(下称长顺分局)接举报称长顺县域内有人非法收购废机油,长顺分局立即与长顺县公安局组建联合专案组。专案组通过梳理线索、查询天网信息平台,配合蹲守布控、走访摸排,精准锁定嫌疑车辆,并于2023年4月23日截获正在运货的车主关某某。现场发现货车车厢内装有铁皮箱,配套水泵和软管,箱内有5.48吨油状物。执法人员连夜对关某某在长顺县白云山镇凉水村民房内的临时加工点现场勘察,发现搅拌器、立式油罐等,经鉴定油状物质为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专案组通过调查关某某微信聊天截图、银行转账记录、微信交易明细等,结合现场调查情况,查实关某某非法收购、处置废机油的违法事实。[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499487466168.png[/img][/align]  经查,2021年以来关某某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收购废机油,通过加水稀释混合后制成脱模剂,销售给毕节市等7个市(州)多家建材企业。由于工艺简单、设备简易,关某某长期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黔南州等地的深山老林、废弃工厂、农村旧屋流窜作案。  专案组坚持“打源头、追流向、端窝点、断链条、摧网络”,对上游、下游企业实施全链条打击,查明了关某某等人家族式共同犯罪行为,查清了犯罪团伙人员情况及犯罪窝点,查办了贵阳清镇市扁坡村吴某海等人长期非法处置废机油等3件重大案件,查明涉案危险废物1000余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成功端掉了长期盘踞在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等多个地区,非法收购处置废机油的流窜犯罪团伙。  [b]【查处情况】[/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关某某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罪。  2023年5月5日,长顺分局依法将该案件移送黔南州长顺县公安局,对关某某实施刑事拘留。8月28日,长顺县人民检察院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月25日,人民法院判决关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其余3件案件均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b]三、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张某荣等23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3年6月9—30日,金华市永康市象珠、西城生态环境所先后上报5起群众举报的疑似危险废物倾倒案件线索,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永康分局(下称永康分局)执法人员立即联合属地生态环境所对倾倒点位进行现场核实并用无人机进行取证。经现场核实,初步认定5处倾倒的废油漆桶、油漆渣等废弃物均为危险废物,永康分局对倾倒点周边土壤采样检测,样品中含有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物质,且存在超标情况。  永康分局会同公安机关组建专项调查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将5起倾倒案件集中研判分析,5起案件手法和案情极其相似,调查小组打破“一案一查”的惯性思维,通过对5起案件倾倒废物种类、作案手法、倾倒时间等综合分析,确定为同一团伙作案。调查小组从倾倒现场发现的张某荣等共同嫌疑人证据入手,通过人员追踪、视频监控核查、车辆轨迹倒查、解码聊天和资金往来记录等,快速锁定涉案单位、涉案人员和犯罪事实。  经查,2020年12月以来,张某荣等6人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打着“合法处置”的幌子从永康市某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收集危险废物,交由黄某等4人非法倾倒至木渠村附近。经核实涉及产废企业16家,分布在金华市永康市、武义县和丽水市缙云县,调查组立即启动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前往武义县、缙云县开展调查取证,最终发现并核实9处危险废物倾倒点位,查处非法倾倒的废油漆桶、油漆渣、废油墨桶等危险废物共计70余吨。  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永康分局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分3次对暂存的70余吨危险废物留样处置;同时委托江西景德镇司法鉴定中心对9处危险废物倾倒点进行生态损害评估,并与相关赔偿义务人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2024年4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40余万元已如期缴纳。永康分局对该案件相关举报单位(个人)实施举报奖励,累计发放奖金5万元整。[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499823112429.png[/img][/align] [b] 【查处情况】[/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张某荣等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罪。  2023年6月26日至2024年1月5日,永康分局先后10次将16家企业和23名人员的涉案材料移交永康市公安局。2024年4月12日,永康市人民法院判处张某荣、黄某等6人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判处鲁某等4人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判处王某等企业相关责任人13人有期徒刑一年至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b]四、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金为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2年11月17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南区分局(下称海南生态环境局)值班人员接到12345平台推送的群众举报案件,称有人在西水地区闻到浓烈的化工异味,疑似偷排偷倒。西水地区地广人稀,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红外功能高空侦查,锁定河槽内几辆可疑货运汽车。为了不被偷倒者察觉,执法人员关闭光源,在无人机指引下迅速靠近,发现3辆双桥货车、1辆铲车以及驾驶人员4人,现场已经倾倒疑似废盐的物质约200吨,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当晚,在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区分局(下称海南公安分局)的协助下,执法人员带4名涉案人员前往某废弃公司大院仓库内的装车地点调查,发现仓库内堆放500吨倾倒点同类物质。执法人员随即查封仓库并问询大院管理人员段某忠,同时发现承租该仓库的乌海市金为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某壮疑似逃逸。2022年11月21日夜间,在海南公安分局的协助下,马某壮到海南生态环境局接受调查,马某壮避重就轻,藏匿证据,执法人员无法锁定倾倒物来源和运输渠道。2023年4月3日,海南生态环境局将案件上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海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联合乌海市人民检察院及乌海市公安局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判案件疑点难点。[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500247806538.png[/img][/align]  经查,2022年10月起,马某壮在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收集宁夏某公司的污水处理三效蒸发产生的“废盐”(属于危险废物),贮存于租赁的库房中,并雇佣打零工市场的货运车辆,分批次将“废盐”拉运至偏僻区域进行倾倒。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马某壮非法倾倒“废盐”期间,因无任何防渗措施,导致约310平方米土壤受到污染,土壤污染深度最深处达7.5米,受影响土方量约为2325立方米,预计治理所需费用约为人民币240万元。  [b]【查处情况】[/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乌海市金为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非法收集、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罪。  2023年9月8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将案件移送海南公安分局。2024年1月22日,海南公安分局将案件移送至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5月21日,区检察院将该案件起诉至区人民法院。  [b]五、四川省欣领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3年2月,绵阳市安州生态环境局(下称安州生态环境局)和绵阳市公安局安州区分局(下称安州公安分局)召开联席会议时,了解到辖区内时常发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装置盗窃案件,执法人员通过抖音搜索发现辖区内的某家企业存在非法处置汽车尾气废三元催化装置的情况。安州生态环境局随即开展调查,发现四川欣领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欣领晟公司)租用安州工业园区空闲厂房,以维修更换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为名,非法处置沾染有石棉和废催化剂的三元催化装置外壳和废三元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  安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安州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制定联合行动方案。2023年2月20日,专案组对欣领晟公司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厂区内堆放有大量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装置外壳和已被处置为粉末的废三元催化剂,现场有球磨机、切割机、冲压机等大型生产作业设施设备,有大量拆解处置作业痕迹。执法人员立即对涉案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涉案物品进行了查封。  经查,欣领晟公司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切割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装置外壳,并粉碎废三元催化剂后进行销售牟利。安州生态环境局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认定欣领晟公司非法处置的废三元催化剂、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装置外壳(沾染有石棉和废催化剂)、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装置内的石棉均为危险废物,共计3.9吨,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下,公安机关乘胜追击、打网断链,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斩破了一张遍布河北沧州等9省市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的犯罪网络,已查明涉案金额高达7000余万元。[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500480593914.png[/img][/align]  [b]【查处情况】[/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的相关规定,欣领晟公司涉嫌污染环境罪。  2023年3月2日,安州生态环境局将案件移送至安州公安分局,安州公安分局于3月8日立案侦查。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b] 六、辽宁省本溪市“4.12”系列非法排放危险废物案  【案情简介】[/b]  2023年4月12日,本溪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非现场执法工作,在查阅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时发现,本溪市污水处理厂(下称污水厂)在4月12日21:10起入口pH值显著降低,通过调阅历史记录,发现该污水处理厂每间隔一段时间,有规律的出现pH值下降情况(经污水厂化验分析,疑似有人向污水管网偷排废酸)。4月13日,本溪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本溪市公安局提供全市189家涉酸企业名单,专案组结合污水厂接受污水范围,确定本溪市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涉酸企业为重点排查对象。  专案组分为两个调查小组,一组会同污水厂、本溪市监测中心等部门对沿线管网开展排查,比对涉酸企业外排污水和污水厂异常污水化验结果,逐渐缩小排查范围,同时聘请专业机构运用管道机器人对可疑区域及嫌疑企业开展下水道管网走向排查;另一组对沿线企业和群众开展走访。通过技术排查和群众走访的方式,最终锁定8家企业为重点嫌疑对象。通过对8家企业开展现场检查、调阅企业危险废物转移台账和蹲守暗查相结合的方式,成功破获系列非法排放危险废物案件。[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ywgz/sthjzf/zfzdyxzcf/202407/W020240730500826297332.png[/img][/align]  4月23日,破获本溪佰汇铜业有限公司涉嫌私设暗管、利用渗坑方式排放重金属有毒物质案。4月25日,破获辽宁柏威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以逃避监管方式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危险废物案。6月11日,破获本溪市福润净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以逃避监管方式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有毒物质案,现场抓捕正在非法排放废酸的工作人员8人。  [b]【查处情况】[/b]  上述三家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五项的规定,2023年6月20日,本溪市生态环境局将上述案件移送本溪市平山公安分局和本溪市溪湖公安分局。目前,本溪市溪湖区人民检察院正在对相关案件审查起诉。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沪环大气〔2023〕38号)

    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本市大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持续改善本市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和提升噪声污染管控能力,我局制定了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附件:1. 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2. 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责任分工3. 上海市重点企业2023-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表[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2月20日[/align]附件1[align=center][b]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b][/align]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推进本市大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持续改善本市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和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要点。一、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各区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优良率≥87.7%,巩固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成效,噪声管理实现新进步。二、重点工作(一)全面启动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印发实施本市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以及配套任务清单;修订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二)深入推进VOCs污染防治。持续推动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推广VOCs简易治理设施精细化管控,对无法稳定达标的继续开展清理整治;全面完成本市VOCs2.0减排量核算核查和专项补贴审核工作。(三)扎实推进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贯彻国家标准要求,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b排放标准;持续开展国三柴油车提前报废补贴,研究国四柴油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持续推进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数据应用;修订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和标志管理办法,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制度,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四)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或检查。针对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中小锅炉、加油站和储油库、企业自备油品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或检查。(五)启动实施本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上海市“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url=http://law.foodmate.net/show-214522.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url]》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方案编制,并报请市政府发布。(六)探索超大城市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新机制。对标北京等省市,聚焦移动源管理、餐饮油烟治理和扬尘管控、噪声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对标研究分析;鼓励各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治理的新机制。三、常规工作(一)固定源管理1. 持续开展储油库专项整治工作,对完成整治的储油库,做好跟踪监督检查。2. 持续强化建筑施工、市政道路、堆场码头、裸露地面及重点区域周边易扬尘等扬尘源管控;完善更新散货堆场、码头等易扬尘堆场的无组织排放管理台账,并完成治理。3. 持续推进餐饮油烟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管理应用,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4. 督促本市重点企业继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按照“一厂一策、分步实施”原则,制定并实施年度治理计划(见附件3)。5. 推进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研究制定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控制标准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规范。6. 更新2023年度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完成企业绩效评定工作。7. 开展公用电厂燃煤发电机组年度环保排序工作。8. 研究推进燃油锅炉窑炉“油改气”“油改电”相关前期工作。(二)移动源管理1. 持续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工作;研究推进车用油品提标升级、在用车检验标准提标、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划定和报废补贴政策等工作。2. 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检查、物流运输企业入户监督抽测及其使用燃油和车用尿素抽检,督促企业完善油品进出台账管理,完成加油站、储油库监督检查和企业内部加油站的监管抽测。推动加油站二阶段油气回收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启动油气处理装置试点。3. 持续开展新生产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一致性检查,严格落实高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规定,深化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属地化管理。4. 启用移动源智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挖掘移动源信息系统应用场景,推进新柴油车和国四新机械远程在线监控联网,持续提升移动源信息化管理水平。5.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加强汽油储、运、销环节的油气回收治理和监管。(三)噪声管理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宣贯培训;完成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研究;组织各区开展房屋类建筑工程夜间施工办理;继续做好绿色护考。(四)区域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长三角高污染车辆信息共享和完善数据更新机制;持续开展环杭州湾地区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三统一”协同治理,支持金山、青浦、嘉定、宝山等相关区,加强与苏浙相关地市(县)合作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水平。(五)其他1. 更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做好第六届进博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保障工作;配合做好第十九届亚运会和第四届亚残运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保障工作;支持相关区联合开展跨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协同排查管控。2. 持续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管理,组织区局开展ODS备案和监督执法检查,继续推进全国ODS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3.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六五环境日和9.16世界臭氧层日有关宣传工作。附件2[b] 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分工[/b][table=806][tr][td=1,1,56]分类[/td][td=1,1,136]具体任务[/td][td=1,1,244]主要内容[/td][td=1,1,72]时间节点[/td][td=1,1,298]责任单位[/td][/tr][tr][td=1,21,56]重点工作[/td][td=1,3,136]1. 全面启动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td][td=1,1,244]印发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td][td=1,1,72]6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印发实施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任务清单[/td][td=1,1,72]9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修订本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td][td=1,1,72]6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td][/tr][tr][td=1,3,136]2. 深入推进VOCs污染防治[/td][td=1,1,244]持续推动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推广VOCs简易治理设施精细化管控,对无法稳定达标的继续开展清理整治[/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全面完成本市VOCs2.0减排量核算核查和专项补贴审核工作[/td][td=1,1,72]8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7,136]3. 扎实推进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td][td=1,1,244]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b排放标准[/td][td=1,1,72]7月1日[/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持续开展国三柴油车提前报废补贴[/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研究实施国四柴油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td][td=1,1,72]12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持续推进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数据应用[/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修订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和标志管理办法[/td][td=1,1,72]6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制度[/td][td=1,1,72]12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4,136]4. 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或检查[/td][td=1,1,244]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或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执法处、大气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中小锅炉达标排放专项执法[/td][td=1,1,72]3月底[/td][td=1,1,298]执法处、大气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加油站和储油库专项执法或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执法处、大气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企业自备油品专项执法或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执法处、大气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2,136]5. 启动实施本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td][td=1,1,244]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方案编制,并报请市政府发布[/td][td=1,1,72]6月底[/td][td=1,1,298]大气处、法规处、环科院等[/td][/tr][tr][td=1,1,244]编制《上海市“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报请市政府发布[/td][td=1,1,72]9月底[/td][td=1,1,298]大气处、环科院等[/td][/tr][tr][td=1,2,136]6. 探索超大城市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新机制[/td][td=1,1,244]对标北京等省市,聚焦移动源管理、餐饮油烟治理和扬尘管控、噪声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对标研究分析[/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鼓励各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治理的新机制[/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44,56]常规工作[/td][td=1,2,136]7. 储油库专项整治[/td][td=1,1,244]持续开展储油库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整治任务[/td][td=1,1,72]12月底[/td][td=1,1,298]闵行区生态环境局、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崇明区生态环境局[/td][/tr][tr][td=1,1,244]对完成整治的储油库,做好跟踪监督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2,136]8. 扬尘源管控[/td][td=1,1,244]强化建筑施工、市政道路、堆场码头、裸露地面及重点区域周边易扬尘等扬尘源管控[/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完善更新散货堆场、码头等易扬尘堆场的无组织排放管理台账,并完成治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3,136]9. 餐饮油烟管控[/td][td=1,1,244]持续推进餐饮油烟第三方治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探索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管理应用[/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td][/tr][tr][td=1,1,136]10. 重点企业制定实施年度治理计划[/td][td=1,1,244]督促重点企业制定并实施年度治理计划[/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相关重点企业[/td][/tr][tr][td=1,3,136]11. 完善相关排放标准与技术规范[/td][td=1,1,244]推进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境监测中心[/td][/tr][tr][td=1,1,244]研究制定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控制标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法规处、市环科院[/td][/tr][tr][td=1,1,244]研究制定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规范[/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法规处、大气处、市环科院[/td][/tr][tr][td=1,1,136]12. 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清单编制[/td][td=1,1,244]更新2023年度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完成企业绩效评定工作[/td][td=1,1,72]9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136]13. 公用电厂燃煤发电机组年度环保排序[/td][td=1,1,244]本市公用电厂燃煤发电机组年度环保排序工作[/td][td=1,1,72]3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境监测中心[/td][/tr][tr][td=1,1,136]14. 燃油锅炉窑炉清洁改造前期工作[/td][td=1,1,244]研究推进燃油锅炉窑炉“油改气”“油改电”摸底调查等相关工作[/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境监测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2,136]15. 移动源立法及在用车政策研究[/td][td=1,1,244]进一步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工作[/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法规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研究推进车用油品提标升级、在用车检验标准提标、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划定和报废补贴政策等工作[/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法规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5,136]16. 机动车与加油站监管[/td][td=1,1,244]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在用柴油车路检执法、入户监督抽测[/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在用车辆燃油和车用尿素抽检,督促企业完善油品进出台账管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加油站、储油库监督检查和企业内部加油站的监管抽测[/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推动加油站二阶段油气回收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启动油气处理装置试点研究[/td][td=1,1,72]12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环科院[/td][/tr][tr][td=1,3,136]17. 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td][td=1,1,244]新生产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一致性检查[/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执法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严格落实高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规定[/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执法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1,244]深化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属地化管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执法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td][/tr][tr][td=1,2,136]18. 移动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td][td=1,1,244]挖掘移动源信息系统应用场景[/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环科院[/td][/tr][tr][td=1,1,244]推进新柴油车和国四新机械远程在线监控联网[/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市环科院[/td][/tr][tr][td=1,3,136]19. 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td][td=1,1,244]按标准要求推进港口、成品油装船码头泊位及直接相连的配套储罐和油船等开展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需升级改造的编制升级改造方案[/td][td=1,1,72]3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全面梳理形成油船、装船码头泊位及直接相连配套储罐油气治理情况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并上报[/td][td=1,1,72]12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加强汽油储、运、销环节的油气回收治理和监管。[/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执法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5,136]20. 噪声相关管理工作[/td][td=1,1,244]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宣贯培训[/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法规处、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完成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研究[/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环科院、相关区生态环境局[/td][/tr][tr][td=1,1,244]组织各区开展房屋类建筑工程夜间施工办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td][/tr][tr][td=1,1,244]绿色护考工作[/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各区生态环境局、市环境执法总队[/td][/tr][tr][td=1,3,136]21. 协作保护环境[/td][td=1,1,244]推进长三角高污染车辆信息共享和完善数据更新机制[/td][td=1,1,72]6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减污降碳中心[/td][/tr][tr][td=1,1,244]持续开展环杭州湾地区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三统一”协同治理[/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综合处、大气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金山区生态环境局[/td][/tr][tr][td=1,1,244]支持金山、青浦、嘉定、宝山等相关区,加强与苏浙相关地市(县)合作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水平[/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金山、青浦、嘉定、宝山等区生态环境局[/td][/tr][tr][td=1,4,136]22. 排放清单与重大活动保障等[/td][td=1,1,244]更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td][td=1,1,72]9月底[/td][td=1,1,298]大气处、市环境监测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做好第六届进博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保障[/td][td=1,1,72]11月上旬[/td][td=1,1,298]大气处、监测处、执法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配合第十九届亚运会和第四届亚残运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保障[/td][td=1,1,72]9月下旬至10月底[/td][td=1,1,298]大气处、监测处、执法处、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市减污降碳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td][/tr][tr][td=1,1,244]鼓励相关区联合开展跨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协同排查管控[/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杨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等相关区生态环境局大气处、监测处、市环境监测中心[/td][/tr][tr][td=1,2,136]23.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管理[/td][td=1,1,244]ODS备案和监督执法检查工作[/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固化管理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市环境执法总队[/td][/tr][tr][td=1,1,244]推进全国ODS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td][td=1,1,72]全年推进[/td][td=1,1,298]大气处、市固化管理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td][/tr][tr][td=1,1,136]24. 加大宣传力度[/td][td=1,1,244]国际保护臭氧日有关宣传[/td][td=1,1,72]9月中旬[/td][td=1,1,298]大气处、市固化管理中心、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td][/tr][/table][b]附件3 上海市重点企业2023-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表[/b][table=743][tr][td=1,1,72]序号[/td][td=2,1,144]企业名称[/td][td=1,1,110]项目类别[/td][td=1,1,209]项目名称[/td][td=1,1,90]2023年治理进度[/td][td=1,1,118]计划完成时间[/td][/tr][tr][td=1,3,72]1[/td][td=1,3,72]宝武集团[/td][td=1,2,72]宝钢股份[/td][td=1,1,110]污染治理[/td][td=1,1,209]焦炉新增备用烟气净化装置[/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9月[/td][/tr][tr][td=1,1,110]污染治理[/td][td=1,1,209]焦炉新增上升管自动点火系统[/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1,72]宝武碳业[/td][td=1,1,110]源头工艺改进[/td][td=1,1,209]宝山基地焦油萘装置升级改造项目[/td][td=1,1,90]完成前期准备,启动改造[/td][td=1,1,118]2025年10月[/td][/tr][tr][td=1,1,72]2[/td][td=2,1,144]上海石化[/td][td=1,1,110]VOCs治理[/td][td=1,1,209]储运部六车间VOCs深度治理项目[/td][td=1,1,90]完成治理[/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2,72]3[/td][td=2,2,144]高桥石化[/td][td=1,1,110]VOCs治理[/td][td=1,1,209]高效环保呼吸阀和紧急泄压人孔改造[/td][td=1,1,90]完成设备采购[/td][td=1,1,118]2025年12月[/td][/tr][tr][td=1,1,110]环境监测[/td][td=1,1,209]炼油区域增加不可达点在线监测[/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6月[/td][/tr][tr][td=1,4,72]4[/td][td=2,4,144]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td][td=1,1,110]粉尘治理[/td][td=1,1,209]F跨全室除尘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1月[/td][/tr][tr][td=1,1,110]VOCs治理[/td][td=1,1,209]二区危废仓库废气治理设施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1月[/td][/tr][tr][td=1,2,110]能源与环境[/td][td=1,2,209]船舶涂装工艺低碳化重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td][td=1,1,90]完成样机建造和协同[/td][td=1,2,118]2025年6月[/td][/tr][tr][td=1,1,90]处理研究[/td][/tr][tr][td=1,1,72]5[/td][td=2,1,144]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td][td=1,1,110]粉尘治理[/td][td=1,1,209]切割机烟尘治理设备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1,72]6[/td][td=2,1,14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td][td=1,1,110]VOCs治理[/td][td=1,1,209]新建2条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及VOCs处理设备和3套涂装间及VOCs处理设备[/td][td=1,1,90]启动施工建设[/td][td=1,1,118]2024年6月[/td][/tr][tr][td=1,2,72]7[/td][td=2,2,144]上汽集团[/td][td=1,1,110]源头减排[/td][td=1,1,209]上汽通用南厂油漆车间清洗剂半水基升级全水基项目[/td][td=1,1,90]完成小批量验证[/td][td=1,1,118]2024年12月[/td][/tr][tr][td=1,1,110]末端治理[/td][td=1,1,209]上汽通用固废仓库废气治理项目[/td][td=1,1,90]完成治理[/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1,72]8[/td][td=2,1,144]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td][td=1,1,110]污染治理[/td][td=1,1,209]丙烯酸装置尾气吸收[/td][td=1,1,90]完成环评[/td][td=1,1,118]2024年6月[/td][/tr][tr][td=1,1,72]9[/td][td=2,1,144]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td][td=1,1,110]NOx治理[/td][td=1,1,209]乙烯裂解炉低氮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1,72]10[/td][td=2,1,144]西萨化工(上海)有限公司[/td][td=1,1,110]NOx治理[/td][td=1,1,209]导热油炉低氮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1,72]11[/td][td=2,1,144]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td][td=1,1,110]污染治理[/td][td=1,1,209]CPD装置治理设施升级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12月[/td][/tr][tr][td=1,2,72]12[/td][td=2,2,144]振华重工[/td][td=1,1,110]VOCs治理[/td][td=1,1,209]长兴智能港口装备一期建设项目(涂装车间)[/td][td=1,1,90]启动施工建设[/td][td=1,1,118]2024年6月[/td][/tr][tr][td=1,1,110]粉尘治理[/td][td=1,1,209]长兴分公司1#码头冲砂车间、港通公司冲砂车间除尘设备更新改造[/td][td=1,1,90]完成改造[/td][td=1,1,118]2023年6月[/td][/tr][/table]

  • 关于征求《关于严格控制第二批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为切实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起草了《关于严格控制第二批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印送给你们,请研究提出意见,于2024年2月23日前反馈我部,电子版请发至联系人邮箱。  感谢支持。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邢雪彬  电话:(010)65645595  邮箱:zsc@mee.gov.cn  附件:  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2/W020240204707005745168.pdf]关于严格控制第二批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2/W020240204707005959396.pdf]《关于严格控制第二批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1月29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严格控制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切实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起草了《关于严格控制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于2024年4月12日前将意见和建议书面反馈我部,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邢雪彬  电话:(010)65645595  邮箱:ods@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4/W020240402359923080725.pdf]关于严格控制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4/W020240402359923714146.pdf]《关于严格控制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3月30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答记者问

    近日,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印发《[url=https://www.mee.gov.cn/ywgz/zcghtjdd/ghxx/202206/t20220628_987021.shtml]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url]》(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背景、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b]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  答:[/b]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多次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提出明确要求,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202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部署。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纲要》“1+N+X”要求,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黄河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实施相关规划方案、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b]问:《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b]《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严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准入要求,系统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河湖水体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与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守住黄河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分区施策。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差别化的分区分类保护和治理措施,以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保护修复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着力推进工业、农业、城乡生活、矿区等协同治理。  三是坚持三水统筹、还水于河。坚持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污染排放总量,优化用水结构,保障生态用水,推进还水于河,维护黄河生态健康。  四是责任落实、协同推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主体责任。深化黄河流域跨区域合作,完善省际会商机制,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b]问:《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目标?  答:[/b]《规划》分别提出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初步构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35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本世纪中叶,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形成,重现生机盎然、人水和谐的景象,幸福黄河目标全面实现,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b]问:《规划》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答:[/b]《规划》立足黄河流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7方面任务。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绿色发展,包括细化落实“四水四定”、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等。  二是推进三水统筹,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包括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推进美丽河湖水生态保护、实施水体差异化保护治理等。  三是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包括保障重点区域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达标、推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  四是加强管控修复,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包括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等。  五是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系统保护修复,包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修复重要生态系统、治理生态脆弱区域、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等。  六是强化源头管控,有效防范重大环境风险,包括加强环境风险源头防控、提升环境风险预警应急水平、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  七是构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包括健全生态环境法治、完善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深化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升现代环境治理水平、倡导全民共建绿色生活等。  [b]问:如何保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答:[/b]为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规划》从组织领导、工程实施和投资支持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沿黄河9省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完善省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跨省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政府间联席会议制度与调度协调和重大工程推进机制。建立机制,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调度和评估。  二是部署重点工程。从水、气、土、生态、固废等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方面,部署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移动源污染治理工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工程8类重点工程,推进《规划》任务落地。  三是推进多元投资。把《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重大工程纳入各省区相关规划和投资计划,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储备,加大《规划》工程项目资金倾斜和要素保障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  [b]问:《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b]一是远近结合,提出中长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纲要》确定的近期目标要求,又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幸福黄河的远景目标,提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  二是以水而定,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制定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产业结构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是聚焦重点,着力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城乡生活、矿区等协同治理,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满足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青山、净土的迫切需求。  四是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系统有机整体,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五是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调度和评估,各省区把《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重大工程纳入本地区相关规划和投资计划,加大项目储备和资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形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的格局。[list][*][/list]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本市碳排放交易企业开展2022年度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本市碳排放管理工作的安排,我局已确定了承担2022年度碳排放核查任务的相关第三方机构(以下简称核查机构,具体任务分工见附件)。核查机构将于近日赴现场开展核查,请各单位配合做好以下工作:一、请安排专人负责此次核查的协调和联系工作,加强与核查机构的沟通协调。二、请提供一定的场地和复印、打印等办公条件,并提前准备好与碳排放相关的台账、凭证等材料(材料具体要求由各核查机构明确)。三、请对核查人员的核查行为实施监督。若发现核查人员在核查工作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请及时反馈至我局。(纪律监督电话:62123126)联系人:市生态环境局气候处 林 立电 话:23115641附件: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核查任务分工[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9月8日[/align]附件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核查任务分工[table][tr][td]序号[/td][td]行业领域[/td][td]核查机构[/td][/tr][tr][td]1[/td][td]钢铁、航空等[/td][td]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td][/tr][tr][td]2[/td][td]交通、电气等[/td][td]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td][/tr][tr][td]3[/td][td]石化、化工等[/td][td]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td][/tr][tr][td]4[/td][td]化工、造纸等[/td][td]上海环科环境认证有限公司[/td][/tr][tr][td]5[/td][td]化工、玻璃、橡胶、纺织、水生产[/td][td]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td][/tr][tr][td]6[/td][td]建筑、食品、医药等[/td][td]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td][/tr][tr][td]7[/td][td]设备制造、电气、热力、汽车等[/td][td]中国质量认证中心[/td][/tr][tr][td]8[/td][td]建材、数据中心等[/td][td]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td][/tr][tr][td]9[/td][td]电子、有色等[/td][td]上海同际碳资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d][/tr][tr][td]10[/td][td]化工、制造业等[/td][td]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td][/tr][tr][td]11[/td][td]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制造业等[/td][td]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td][/tr][/table]PDF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09/13/104329711514921.pdf]152.pdf[/ur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