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态工程

仪器信息网生态工程专题为您整合生态工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态工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态工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态工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态工程话题讨论。

生态工程相关的资讯

  • 我国首个煤矿生态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9月26日,我国首个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举行。此举对我国煤矿生态环境保护、煤炭工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占我国一次能源的76%。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引发地表沉陷、水系破坏、环境污染、居民迁建和环境、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煤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相关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据悉,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依托淮南矿业集团现有的研发资源,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将综合运用“3S”技术、土地科学、土壤学、生态学、采矿工程学等理论与方法,重点围绕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等重大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和突破。
  • 钟寰平:推动“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
    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总结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进展,安排部署“十四五”后半程工作及2024年重点任务,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工程的建设。从2022年生态环境部成立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到如今第四次召开专门会议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彰显了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在“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实施的5项重大工程,涵盖了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置、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诸多具体任务。经过几轮推进,5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其他需生态环境系统配合支持的重大项目环评保障工作也高质量完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不仅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以及核与辐射安全领域重大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源节约利用以及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方面的诸多重大工程等,也都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且很多都关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重大工程如同保障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坚实地基,不仅重要,而且需要各领域各部门强化责任分工、密切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实施。值得重视的是,如今“十四五”已进程过半,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地方存在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通报的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就聚焦污水处理问题,指出被督察的5省多个地方均不同程度存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推进不力,反映出背后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任务的完成。着眼当前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统领下,合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高质量落地,才能更好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要加快工作节奏,进一步夯实重大工程实施主体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对地方实施重大工程任务的指导帮扶,加强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解决。要始终将系统谋划和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协调落实资金保障。明确项目建设周期,以更强的紧迫感倒排时间节点。严把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不打折扣。2024年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承前启后谋划“十五五”思路举措的关键一年。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有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9年5月10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十二站: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景文教授向专家介绍实验室情况   2009年5月10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http://hjhx.dlut.edu.cn/)”在大连召开。会议主办方——“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ttp://ieee.dlut.edu.cn/)”邀请部分专家参观了实验室。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于2008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现由教育部管理,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   据陈景文教授介绍,实验室的定位很鲜明,主要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需求,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工业污染控制技术与理论、工业废物——二次资源利用、工业生态系统原理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等三个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实验室重点建设了“环境分析与测试”和“工业污染防治模拟” 两个公共平台,为各研究室的科研工作提供条件支持,同时也为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及开展开放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验室用房面积50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3300余万元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万元以上价值仪器165余台套,如: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TOC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蛋白分析仪(瑞典阿玛西亚公司AKTA 100)等,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部分仪器: Shimadzu 2010A 液质联用仪 Agilent 6890/5975 气质联用仪 Waters 2695 液相色谱仪 Shimadzu TOC-VCPH 总有机碳分析仪 Agilent 1100 液相色谱仪 Milipore ELIX 纯水系统 Waters Delta 600 液相色谱仪   据了解,近年来该实验室承担各类国家级科技项目(含973和863课题16项)51项,纵向科研经费4598万元。发表论文SCI检索273篇(包括在环境领域最高国际影响力期刊ES&T上发表论文9篇)。2007年SCI论文数同学科全国排名第9。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7项。获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二等奖3项。   实验室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研究队伍。目前固定人员50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9人,讲师13人,技术人员5人。固定人员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8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68%,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力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方针,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均对外开放,加强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的管理手段,使科研仪器真正为科研服务,为实验室做出有特色和创新性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生态环境部:22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p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简称水站)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指出,22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近6成水站具备设备安装和验收交接条件。 /p p   截至2018年5月31日,959个需地方新建的水站中,886个站房主体工程已建成,占92.4%(扣除因封冻期较长开工较晚的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完工率达99.3%) 568个水站已完成内外装修和辅助设施建设,具备设备安装和验收交接条件,占59.2%。530个地方投资的已(在)建水站中,364个水站已完成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占68.7%。14个国家投资地方建设的水站中,10个水站已建成,2个水站主体完工,2个水站在建。 /p p   其中,江西、天津、宁夏、山东、北京、云南、河北等7省、市新建水站站房和配套设施、采水系统全部建成,具备验收交接条件。浙江、河南、安徽、陕西、重庆、广东、青海、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甘肃、山西(除个别封冻期较长的断面外)等15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p p   据悉,受连续降雨、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还有7个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尚未完工(不含封冻期较长开工较晚的水站)。 /p
  • 聚光科技两项申报项目获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奖项!
    日前,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加快先进适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公示稿)》正式公示!此次评选工作历时半年,经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价,共评选出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50项、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70项编制成册。其中,聚光科技申报的“基于活体荧光藻分类的水华预警技术”、“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分别荣获环境监测类别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奖项!
  • 第二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丨院士专家共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丨院士专家共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哈希公司 Today2020年12月2日-4日,由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工程论坛在清华大学主会场及线上分会场召开。哈希中国区总经理兼全球副总裁秦晓培受邀出席本届论坛并做了“打造跨界人才培养高地,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蓄能”的主题演讲。本届论坛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汇集全球工程教育、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杰出领袖,共同研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促进世界工程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与会嘉宾围绕水环境与水资源、气候变化与蓝天行动、可持续化工与未来、气候环境与健康、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欧敏行开幕致辞,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Arthur P.J.MOL就世界环境问题及工程教育远景规划进行主旨演讲,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锋、威立雅环境集团副总裁黄晓军作为行业代表发言,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长 李晓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 欧敏行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哈希应邀参与“水环境与水资源”论坛代表行业发声,秦晓培表示非常荣幸与四位工程院院士共同探讨未来行业人才培养大计,树立起完备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同时,完善工程教育模式及跨界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这一理念在刚刚发布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再次强调体现。秦总强调,哈希始终坚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充分考虑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从而满足相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就生态环境监测而言,其模式相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监测从点位/断面向网格化、立体空间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来源也从较为单一的环境实验室分析/现场在线分析发展成为卫星遥感数据、非标快速网格化数据、气象数据、水利数据、模型推演数据的等综合数据的有机结合,监测目标基于水/气/辐射向流域/大气/土壤/海洋/生物/生态等多领域铺开。在整体人才培养的战略中,我们兼顾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支持双线并行,在丹纳赫集团内部,我们致力于通过总经理培养项目(GMDP)形成高端人才蓄水池,为丹纳赫的领导力蓄能。外部与清华等诸多高校持续展开了多项人才培养合作项目。通过支持环境科技竞赛、设立环境奖学金、提供暑期社会实践机会等,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力求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环保体系,以促进环保行业高端科创人才的培养。未来哈希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中国工程领域环境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技术与产品加速迭代和创新,助力中国环保项目东风再起。丹纳赫集团作为财富美国500强企业,是全球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者,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全球各地应对复杂的挑战和改善生活品质。丹纳赫总计完成了超过400次的并购整合项目,成功把自己从一家投资公司转型成为年营收近180亿美元,市值高达1100亿美元的制造管理业巨头。在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致力于以独特的丹纳赫商业系统DBS对收购企业持续改善赋能,创造附加价值,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丹纳赫水平台旗下支柱品牌,哈希70多年来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完整的水质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及实时在线监测解决方案。END
  •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隆重举行揭牌仪式
    9月26日上午9点,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淮南煤矿宾馆会堂隆重举行。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吟,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等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目前我国首个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也是继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第三个落户在淮南矿业集团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它的设立将为我国煤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有力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安全和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修复,万亿级生态蓝海—访美丽国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总经理李云飞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最关注焦点话题之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旨思想,我国在环境上的工作从未停歇。随着近些年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策略的转变,其重点从对污染的治理,转变为对环境的修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可见国家对环境修复的重视。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而且中国环境修复市场需求广泛、态势良好,国务院发布的 “水十条”中,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强调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其中,工业污染防治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是重点,到2020年完成其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5万亿元。除此之外,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待修复的工业污染场地有近几十万块,按照约300万元/块的修复价格,仅场地修复的市场空间就将达到约2万亿元。除此之外还有约二百多万公顷的矿山污染地块和约4亿亩的污染耕地,若要完成目前全部污染地块的修复,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超过7万亿元。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山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看到了环境修复领域所蕴藏的市场前景,并于2017年11月与中信建设等企业共同创立了美丽国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称“美丽国土”)。美丽国土的总经理李云飞是技术出身,曾先后就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所所长、总工等职务,被中央一级企业集团评为杰出复合型专家,拥有二十余年的环境从业经历。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美丽国土总经理李云飞,请他为我们分享一些环境修复的实例,以及环境修复领域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73px height: 38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8f398df2-1c31-48ea-a96a-87bd4fbe4f92.jpg" title=" 李云飞.jpg" alt=" 李云飞.jpg" width=" 573" height=" 382" /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center " 美丽国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总经理 李云飞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科研优势助力发展& nbsp 独揽众多修复项目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李云飞介绍,美丽国土由杰出的院士、教授、博士等近2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带领,与国内外多家领先公司及研究机构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申报了130多项专利,承接多个环境修复项目。包括北京翠湖人工湿地项目、颐和园生态环境保护及检测项目、厦门翔安新区城市雨洪管理及生态水系专项规划水体治理项目、北京奥林匹克湿地公园项目、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打造、山东临沂小皇山遗址公园垃圾山治理项目、河北黄骅新城博海公园盐渍化修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布特哈公园生态景观打造项目、新乡市凤泉区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河南省南阳新区水系规划项目等多项环境治理项目。& nbsp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李云飞特别介绍了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土壤修复项目。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独立工业区,位于新乡市城区北部。该地块土地检出重金属超标,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块村营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试点项目是美丽国土首个中标的土壤修复类项目,同时也是新乡地区首个污染农田治理的试点项目,并列为2017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项目,该项目的成功中标意味着美丽国土已成功迈进土壤修复领域。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丽国土首先对项目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调查采样,在实验室中,使用多种仪器对土壤进行检测,对土地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和修复方案。通过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使用特殊配方的土壤改良剂、钝化剂,对项目划定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区进行修复整治。除此之外,李云飞还着重提到,美丽国土计划使用一种独特的植物富集提取技术,通过种植特殊的富集植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的富集和提取出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通过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将被逐年消减,逐步恢复生态功能,保障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完善技术体系 合作共建细分方案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李云飞表示,美丽国土在检测研发方面的投入很大,不仅与很多高校和实验室合作,还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日常项目的工作开展,更是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持,因此美丽国土的实验室配备了种类丰富的仪器,常用的有总有机碳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等。“风险管控是土壤修复领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风险管控涉及前期调查和评估,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和调查就是评估的基础,因此,通过搭建完善可靠的仪器设备,对公司业务的拓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李云飞说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35px height: 35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c25d571c-e848-4e7f-a23b-db976e3821c9.jpg" title=" 新33434.jpg" alt=" 新33434.jpg" width=" 535" height=" 356" /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center " 实验室概况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丽国土重视实验室建设,对仪器采购方面自然有其独特的侧重点,李云飞表示,在选择仪器时,考虑到“术业有专攻”,而耶拿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分析仪器公司,多年来始终深耕在无机元素分析领域,在农业和环境领域拥有很多用户,其仪器质量和售后服务在业内也有很好的口碑。其次,仪器的使用及售后服务也是其重点考虑的因素,耶拿公司的仪器性能可靠,培训工作安排到位,不仅如此,李云飞提到耶拿公司为了满足其实验室的工期安排,大大提前了货期,并分数次安装、调试及培训,这为企业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谈到仪器公司与大型用户单位之间未来合作的发展方向,“用户单位在业务拓展的细分领域可以与仪器公司共同推出特定的解决方案,推动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李云飞说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12px height: 34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2f2d9971-da13-40f5-a7f4-2dcb1e1a2416.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12" height=" 34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9px height: 3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8327122b-1f0e-41ec-baac-a8c288ef5529.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509" height=" 33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8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0b8c372d-b418-482b-bb76-7fb3290e6a75.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508" height=" 338" /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center " 实验室配备的部分仪器掠影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修复领域难题亟待解决 完善生态系统构建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李云飞表示,中国在环境修复领域的技术尚不成熟,未来有待突破的难题有很多,他举例说了修复工作的难题:如何在低成本、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农田土壤修复技术与食品安全相结合,在对农田土壤进行风险管控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这将是一个挑战;除此之外,国内环境综合治理的案例有很多,且在污染源治理上已经取得很大的突破,但对生态系统的构建技术并不完善,除了对环境治理,还需要对整个环境内的物种进行保护,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仍然是个难题;北方农村有焚烧秸秆的习惯,但焚烧过后会使PM2.5增高,如何低成本的将秸秆资源化形成长效的肥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的与有关部门玩猫鼠游戏,都将是未来有待突破的问题。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国内环境治理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李云飞说,国外在环境修复领域的技术积累比国内要多得多,无论是对污染物的资源综合利用,还是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都要领先国内很多。但国内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远远超出国外,国内生态环境复杂,需要的系统性修复技术已经超过了国外现有的技术储备。例如:国外没有山水林田系统性问题;PM2.5的规模及复杂性远不及国内;土壤修复的面积远小于中国;中国的污泥沉降量也远大于国外;长江黄河沿岸的水土保持问题等。这些系统型的问题对国内外都是难题。谈到国内环境修复市场,李云飞表示,环境修复领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到近三年时间,已有一些单位在领域内有所突破,包括在土壤修复以及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系统的解决方案。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政策法规驱动 环境修复蓝海市场& nbsp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到未来环境修复领域的发展,李云飞指出,这个领域受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很大,早些年,“气十条”的出台,大气治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就有公司推出针对PM2.5 的解决方案;对水环境治理最早主要是针对点源治理,随着“水十条”的推出,就转变为对流域大环境的治理;土壤治理的项目原本数量很少,“土十条”出台后,土壤治理近年开始出现井喷式的爆发。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关于具体的发展方向,“荒漠生态治理和矿山修复方向还有待开发,中国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地区,大面积的沙地需要治理,但是如何与产业经济平衡还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过去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过度开采矿藏而且没有做好相应的环保工作,对周边的水土破坏严重,这些欠下的“债”,迟早是要还的。未来肯定会形成合理化的环境修复产业,这也是解决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环境修复市场未来将是一片蓝海。”李云飞说到。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后记: /span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美丽国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在小编看来是很有意义的,“先开发后治理”的情况,大部分国家都经历过。但事实证明,欠下的债,早晚是要还的。但破坏容易,修复难,中国在环境修复要走的路还有很远,需要这类企业的不断涌现和蓬勃发展。 /span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中国环境的复杂情况要远超国外,如果可以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势必可以引领全球环境修复技术的突破。采访中,李云飞也表示,希望美丽国土可以成为国际上的领先单位,国际的知名品牌,带动国家的环保产业。同时,他也希望中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能为国家的生态环境尽到一份社会责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br/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附录: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关于李云飞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丽国土总经理李云飞,先后就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所所长、总工、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作为央企事业部总经理运营设计研究院,多年担任设计院总工程师/大型项目负责人,被中央一级企业集团评为杰出复合型专家,其拥有二十余年的环境从业经历,并参与过多项国家课题。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关于美丽国土 /strong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丽国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1月,由中信建设、山水环境等企业共同创立,是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美丽国土虽然成立只有不到两年,但其已经申报了130多项专利,数个软件著作权,申报了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也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重点支持。美丽国土是由生态环境各领域杰出的院士、教授、博士等近2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带领,现有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包括了水环境修复、土壤修复、矿山修复、污泥固废资源化、荒漠化生态修复、植物技术研发等6大研发中心板块。同时国内外多家领先公司或研究机构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专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围绕国土空间(水域、陆域、空域)生态修复及环境工程(水、固、气)治理。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万鑫) /p
  • 1462万!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SXWHZZ-2023-20项目名称: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标段二)预算金额:1462.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462.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生物显微镜(正置)1台、生物显微镜(倒置)1台、体视显微镜2台、显微摄影系统1台、体式解剖镜2台、鱼探仪2台、超声波探鱼器1台、水生生物传感器1台、电捕鱼机1套、藻类分类检测仪1套、藻类自动分类鉴定与计数系统1套、便携式藻类测定仪1套、浮游生物流式细胞成像仪1套、手持式叶绿素荧光仪1套、超纯水制备系统1套、冷藏柜2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测仪2台、低温冷藏箱1台、高压灭菌器1台、便携式野外气象站2台、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多通道沉积物捕集器1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激光颗分粒度仪1台、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1台、便携式毒性测定仪1台,共计32台(套)。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至验收合格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22日 至 2023年09月26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三信工程管理(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9号北辰光谷里8栋A座23楼)方式:现场获取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雄楚大街578号        联系方式:王女士 027-8292658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三信工程管理(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9 号北辰光谷里8栋A座23楼            联系方式:何女士027-65026449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何女士电 话:  19972082240
  •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监测和效益评估项目征集水质快速检测方法及仪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水利部水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接的"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监测和效益评估项目水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标段"科研项目,诚邀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厂商参与南水北调工程适用的水质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及速检测仪器设备推荐。相关内容重点包括地表水24项基本参数的快速检测、重金属高通量快速筛查、藻类的快速检测、放射性物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未知污染物的快速筛查等。若通过科学评价及适用性分析,相关仪器设备将作为采购清单推荐给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以供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野外应急检测使用(如若进入候选名录,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欢迎广大仪器设备厂商积极参与并推荐适宜、先进的仪器或技术,并完成附件中两个评价表,7月10日之前将附件表格及仪器设备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如有疑问可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附件1:评价信息表.xlsx联系人:吴文强、倪洁电话:010-68781820/1893邮箱:wwqemail@126.com/nijie@iwhr.com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动重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生态
    近日,重庆市两江新区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在市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信用平台上报一起记录信息:某机构检测人员在钢筋弯曲试验中,未按照标准进行检测,被记录一次信用不良。看到这个结果,该名检测人员有些紧张:“今后一定要严格按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了。”  根据新修订的《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信用管理办法》,检测机构和人员在一年内不良信用信息累计记分结果为12分及以上的,将会被列入黑名单。“严格实施检测信用管理制度,规范行业管理,让违规者无处遁形,守信者加分奖励,从而推动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生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质量总站相关负责人说。  动真碰硬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从业者的监管,是加强行业治理的一项举措。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质量检测是建筑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检测作假,将为建筑质量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重庆市纪委监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挖彻查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贯通办案、警示、整改、治理,把查办案件与深化改革、堵塞漏洞、强化监督、加强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市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生态全面重塑。  揪住个案不放,顺藤摸瓜查办系统腐败  在重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问题的暴露,源于一个案件的查处。  重庆市纪委监委在指导荣昌区纪委监委查办荣昌高新区发展促进中心安全与质量科原科长王某案件时,发现其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相关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好处费,主动为相关公司介绍工程检测业务的同时,大开工程质量检测“绿灯”。  在对行贿人进行谈话的过程中,谈话对象无意间说了一句话:“你们搞快点,下午我还要去协调其他项目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要去协调其他项目,有没有可能又是去‘送人情’?这是不是意味着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可能普遍存在行贿问题?”市纪委监委案件指导室工作人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并深入分析研判认为:该领域一旦滋生腐败,将造成严重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迅速查清查透。  顺藤摸瓜,精准出击。市纪委监委统一指挥调度,统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动态起底排查问题线索200余件,并多次召开会议研判处置,分批向区县纪委监委交办问题线索,抽调精兵强将集团作战。  最终,重庆市全市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共依法留置50人,其中工程质量检测系统公职人员23人、项目业主单位11人、检测机构8人、掮客中介4人,其他涉案人员4人,移送司法机关41人。包括严肃查处市质量总站原副站长付某某、市建筑科学院第一分院原院长杜某某、南川区质监站原站长夏某等典型案件。  集团作战之下,市纪委监委发挥指挥“中枢”作用,对零星的、散布于各个案件中的情况进行同类合并、逻辑溯源,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行业性、领域性问题。“我们坚持透过个案看行业、透过一域看全局、透过一地看全市,及时查找发现问题,把准行业系统腐败规律特点。”市纪委监委案件指导室负责同志说,“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的优势,锁定关键人、关键点、关键案,形成了从行贿人到受贿人再到行贿人的循环深挖模式。”  穿透式审查调查之下,重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存在的红包礼金盛行、主体资质良莠不齐、检测价格无序、监管不力惩处不严等问题浮出水面。案件背后的违纪违法特点也被精准透析——  权力寻租贯穿行业准入、获取业务、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等流程。市质量总站检测管理科原科长彭某某帮助他人获取或变更检测资质,收取多家检测机构好处费,房屋安全科原科长袁某某给检测机构介绍业务收取“提成”;  质监系统公职人员内外勾连,以权谋私现象较为普遍。市质量总站原副站长付某某身边长期簇拥着“一拨人”,不仅收取相关企业好处费,还违规投资入股检测机构获取利益;  有的表面勤下基层接地气,实际精打算盘心怀鬼胎,走到哪红包收到哪,到处“传播”歪风邪气。市质量总站市政二科原科长龚某,平均每月18天跑工地,8年累计收受320万元,甚至计划“退休前再收500万”。  以案促改促治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刨根问底推动行业治理  腐败问题背后,凸显的是当地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诸多乱象。  重庆市纪委监委贯通办案、警示、整改、治理,从查办案件一开始就树立“改”和“治”的理念和意识,把“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促治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推动完善行业治理体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  一场“地毯式”集中排查由此展开。  针对查办案件发现,有的检测机构替换送检样品、篡改数据,长期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甚至未检测就出报告,给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埋下了风险隐患。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报告,督促全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集中排查,将轨道交通、跨江大桥、桥梁隧道、机场、市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作为重点,采取建设单位自查自纠和主管部门专项督查相结合方式,对全市10000多个在建和近3年完工的项目逐一核查。特别是压实主体责任,要求市属国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倒查15年,对2008年以来承建的5000多个重大工程检测情况,全面追溯排查检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压实驻在部门监管责任,督促项目主体采取复样送检、实体检测、返工重修等方式,清除安全隐患。项目主体对排查中发现的非主体结构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和安全隐患常态化督查整治,严防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针对暴露出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风腐同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指导驻市住建委纪检监察组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经不起“检测”的代价》,督促案发单位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会,检视问题、剖析原因;由点及面,做实类案警示教育,指导驻市住建委纪检监察组从违纪违法干部、国企管理人员、不法商人、掮客4个方面,选取5个典型案例,把表现形式、问题根源、突出危害及惨痛代价说清说透,先后在全市住建系统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会300多场次,并组织市住建委机关、市质量总站、市安管总站等干部职工旁听付某某、彭某某等涉案人员庭审,将庭审现场变成“零距离”警示课堂。一系列举措之下,相关公职人员34人主动说明问题,主动上交红包礼金。  对于行业存在的问题,市纪委监委逐一调研督导,通报问题、提出要求,督促指导开展收送红包礼金、规范市场行为等专项整治。对查处的腐败问题,督促优化市质量总站班子配备和机构设置,督促开展住建部门与检测机构“脱钩清零”行动,有效打破行业“壁垒”。  把查办的案件放到政治生态及行业治理中去看,梳理系列案件暴露的共性问题,推动系统施治。督促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部署全行业以案促改工作,推动迅速开展行业专项治理,对全市所有检测机构资质重新核查并限期整改,实施行政处罚76起,通报批评61起,约谈85起,依法撤销11家检测机构资质,形成强烈震慑。  “我们紧盯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三个责任’贯通,加强协作配合,多次会商解决整改难题,既同频共振抓实整改,又着眼发展鼓劲,推动重塑形象、重整行装,切实推动清廉工程建设走深走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数字赋能监管,堵塞漏洞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  点开重庆市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平台,通过远程监控,建设单位和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和事后追溯建筑相关样品的取样送检全过程。  “针对工程质量检测领域系列案件暴露出的我市这一行业信用缺失问题,我们以清廉工程建设为契机,督促市住建委以数字住建建设为主体平台,构建‘一库、两端、三级、四防、五方’科技治检平台,建立全市检测行业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兼顾政府监管和企业应用‘两端’,夯实市、区县和企业‘三级’责任。”驻市住建委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通过二维码防伪、人脸识别、远程监控、智能采集等技术,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已实现了防超资质超能力检测、防样品作假、防检测过程数据造假、防检测报告篡改的“四防”效果,实现涵盖监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检测机构的五方责任主体全流程全链条的闭环技防监管。据统计,2022年至今,该平台实现了对全市所有检测机构594万余份检测报告的信息化管控。  以科技化手段加强行业监管只是其中一方面。市纪委监委全面复盘案件流程,督促有关部门聚焦质量检测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全链条倒查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效压缩权力任性空间。  如今检测资质审批职能已从市质量总站调整到市审批服务中心,实现审、监分离。检测机构要审批准入检测资质,只需要把材料备齐,到市审批服务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具体事项通过哪个人办理,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规定时限内会及时办理,再也不用去跑关系,省心多了。”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感受最明显。  一方面,科技治检平台实现监管过程透明化,管住监管人员伸手“吃拿卡要”的“冲动”;另一方面,新修订的工程质量检测信用管理办法明确计分标准,将违规的检测机构纳入黑名单目录,让“劣币”无处遁形。  此外,还新建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工程质量飞行检查、强化现场实作等10项制度机制,修订质量安全现场监督、违法违规案件查处议事决策等4项制度机制,有效堵塞了监管制度漏洞。  一系列行业管理措施得到住建部认可,其中由重庆首创的现场实作制度等措施写入了新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57号)。
  • 生态环境部印发《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p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中指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芬顿氧化法废水治理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生态环境部决定制定《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p p   芬顿氧化法作为废水深度处理及可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预处理工艺,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实践中,发现国内现有的芬顿氧化工程存在对废水的成分、污染物性质及浓度针对性、适应性较差,对芬顿氧化法设备各个环节的目标要求、水力条件、反应效果理解上随意性、主观性较大,工程设计的偏差大,部分设施实际运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诸多问题。因缺乏芬顿氧化法工艺的设计指导标准,具体的技术要求细节并没有明确,工艺设计主要参考实际工程经验,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水污染治理效果。制定本标准对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进行规范十分必要和及时。 /p p   现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如有意见相关单位可于2019年8月1日前将书面意见及电子版反馈至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   /p p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p p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岳子明 /p p   电话:(010)66556134 /p p   传真:(010)66556127 /p p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尚光旭 /p p   电话:(010)5155 5002转803 /p p   电子邮箱:shangguangxu@caepi.org.cn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7/attachment/ad0e991a-8824-4ba1-8360-47293b312055.pdf" target=" _self" title=" 1.pdf" textvalue=" 1.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span /a /p p   本标准规定了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p p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芬顿氧化法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 /p p   本标准适用于传统的芬顿氧化法,不涉及各类变形芬顿氧化法的工艺设计和运行。 /p p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7/attachment/80f015c9-d31c-414f-98fc-7d9e668ed186.pdf" target=" _self" title=" 2.pdf" textvalue=" 2.《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2.《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a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7c813dd-3c82-4671-9fad-608fdb06b758.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 /span br/ /p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2项地方生态环境标准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作,我厅组织起草了《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等2项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公开征求意见,有关意见建议请于2024年9月9日之前反馈至联系邮箱。电&ensp 话:0531-51798263邮&ensp 箱:sthjttrc@shandong.cn附件: 1. 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 《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绿色低碳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绿色低碳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8月7日 附件1 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附件2《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附件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绿色低碳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附件4《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绿色低碳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1375万!湖南工业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BHGJ20240820002项目名称:仪器设备采购(十七)预算金额: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标的标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本包预算金额(单位:万元)01二代超高通量长读长测序系统(本项目允许进口)1详见公开招标文件900.00 合同履行期限:①若投进口产品(境外供货):合同签订且货物免表办理完毕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供货安装,并通过验收。 ②若投进口产品(国内供货)或国产产品:接到采购人通知之日起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并通过验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23日 至 2024年08月29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优质采云采购平台(https://www.youzhicai.com/)网上下载方式:①供应商在优质采云采购平台(https://www.youzhicai.com/)免费注册账号(本项目无需办理CA锁),注册成功后登陆优质采云采购平台,找到对应项目后上传企业资料(企业合法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法定代表人针对本项目的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等,以上资料原件扫描件或复印件且加盖供应商公章)。本次采购实行资格后审,供应商在线提交的申请资料查验,不代表资格审查的最终通过或合格;②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供应商通过在线扫码缴纳招标文件工本费,下载招标文件。售价:¥3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城市之光西座        联系方式:0531-8178960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山东滨海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117号科汇大厦            联系方式:侯经理、孙经理16653179701、1665317976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侯经理电 话:  16653179701二、项目二(一)采购项目基本信息1、采购项目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型精密仪器实验室建设项目(第三次)2、政府采购计划编号:湘财采计[2024]000468号3、委托代理编号:1073886-20240729-3364、采购项目预算:4,750,000元支持预付款,预付比例: %5、本项目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6、评标方法: 最低价法 综合评分法7、合同定价方式: 固定总价 固定单价 成本补偿 绩效激励8、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24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9、本项目分阶段要求投标人提供以下保证:投标保证金:采购项目预算的 %;履约保证金:中标金额的 %;质量保证金:合同金额的 %;(二)采购人的采购需求包名称最高限价(元)标的名称简要技术要求数量标的预算(元)节能产品进口产品包12,350,000二维x射线衍射仪详见招标文件12,350,000包22,400,000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建设详见招标文件12,400,000说明:1.节能产品实行强制采购的,需提供国家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内的节能产品证书。2.同意购买进口产品的,不限制满足采购需求的国内产品参与投标。(三)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期限、地点及方式有意参加投标者,于2024年08月22日 至2024年08月29日, 全天24小时, 在 http://www.hnsggzy.com 获取招标文件 本项目实行电子交易,有意参加投标者,在 http://www.hnsggzy.com获取电子版招标文件。本项目进行资格预审,招标文件将向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提供。(四)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法1、采购人信息(1)名 称:湖南工业大学(2)地 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3)联系人:聂向前(4)邮 编:/(5)电 话:0731-22183171(6)电子邮箱:/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1)名 称:湖南建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地 址:长沙市雨花区美林路35号华雅花园1栋32楼(3)联系人:徐闻泽、牙敏、黄鸿麒、宋敏玲(4)邮 编:410000(5)电 话:0731-85410131(6)电子邮箱:251600540@qq.com3、电子交易平台服务机构信息(1)名 称: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2)联系人:交易平台技术支持(3)电 话:4009980000/0731-84121592(4)电子邮箱:/
  • 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钢铁工业烧结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有关要求,指导钢铁企业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并规范化运维,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钢铁工业烧结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现公开征求意见(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征求意见截止时间2023年12月29日。2022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 2022 年度第二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环办法规函 (2022) 205 号),下达了编制《钢铁工业(烧结)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任务,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担,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为协作单位,依托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泽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了标准编制技术支撑团队。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工业烧结工序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工程的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中提到, 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 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烧结工序作为钢铁企业产排污强度最大的节点,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可占到全厂总量的 45%、65%与 60%,是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的关键环节。本标准按政策相符、综合防治、全面覆盖、客观公正和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制订。本标准将规范钢铁工业烧结废气治理技术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技术路线附件:征求意见单位名单.pdf钢铁工业烧结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钢铁工业烧结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1337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原位XRD和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BIECC-24ZB0180项目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原位XRD采购预算金额:837.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837.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名称数量预算金额(万元)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投标01高温原位XRD1套837.00是1.交货期:自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10个月内。2.交货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用户指定地点。3.简要说明:拟采购高温原位XRD,完成多晶样品的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包括无标样定量分析,结构精修,粉末衍射解结构;纳米级薄膜材料的物相分析,用于测量层多晶薄膜的成份;薄膜材料的反射率分析,用于测量多层薄膜的密度、厚度以及粗糙度;单晶薄膜材料的结构及相关参数的表征,用于物相(晶格常数)、晶格失配度、应变与弛豫、倒易空间图、摇摆曲线等高分辨精确测量;本体材料的织构/应力/微区分析。可实现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相、晶胞参数、原子位置占有率以及微观应力等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可实现低至纳米级区域的样品局部结构信息分析即对分布函数PDF测试等……具体要求详见“第六章 项目需求说明”。 合同履行期限:按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8月19日 至 2024年08月26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B座1703室(北四环学院桥东北角)方式:现场购买或汇款购买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联系方式:尚老师,010-8233817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A座6层            联系方式:孙恺宁 010-82376725、18519927126, jowenazb@vip.163.com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孙恺宁电 话:  010-82376725、18519927126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350582]HMGC[GK]2024005项目名称: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5,000,000.00元采购包1(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采购包预算金额:5,000,000.00元采购包最高限价: 4,920,499.00元投标保证金: 0元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品目号品目编码及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允许进口简要需求或要求品目预算(元)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1-1A02360500-环保监测设备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1(批)否1、主要功能或目标:对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实验室进行提升,新增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废气排放系统、实验室循环风设备系统、实验室集中供气设备系统等。 2、需满足的要求:满足环境监测实验室条件。5,000,000.00工业本采购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内安装、调试完成并交付使用(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4-08-19 至 2024-08-26 ,(提供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招标文件随同本项目招标公告一并发布;投标人应先在福建省政府采购网(zfcg.czt.fujian.gov.cn)免费申请账号在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按项目下载招标文件(请根据项目所在地,登录对应的(省本级/市级/区县))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操作),否则投标将被拒绝。方式:在线获取售价:免费(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迎宾路33号联系方式:18759596766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名称:福建环闽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华园南路99号海归E谷E5B号楼3层联系方式:13505063262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坤电话:13505063262网址: zfcg.czt.fujian.gov.cn开户名:福建环闽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 1068万!哈尔滨工程大学太赫兹微纳器件测试平台和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固废基多孔材料CO2吸附及催化应用探索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024-GFCG-194项目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太赫兹微纳器件测试平台采购项目预算金额:82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82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名称单位数量简要需求太赫兹微纳器件测试平台套1网络测试系统:①扩展频率范围:50GHz~110GHz,扩展后可实现500Hz~110GHz连续测试 ②最大输出功率:≥+5dBm(50GHz~75GHz),≥+5dBm(75GHz~110GHz) ③系统动态范围(中频带宽10Hz):≥100dB(50GHz~75GHz),≥100dB(75GHz~110GHz) 太赫兹天线测试系统:①频率范围:8GHz~110GHz ②反射面尺寸:≥1.2m 静区尺寸:≥0.5m(整个频段) ③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静区中心) 暗室尺寸:≥8mx4mx4m ④实现无源天线和有源天线测量功能,可实现包括增益、幅相方向图、轴比、波束宽度、波束指向等测量功能 太赫兹材料测试系统:①实现射频超材料和器件的电测特性和隐身特性测试,频率范围:2GHz~110GHz:②扩展自由空间法测试频率范围:8GHz~110GHz。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8个月内完成定制、交货、安装、调试并具备验收条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18日 至 2024年07月24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2: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按本公告第三部分规定方式方式:按本公告第三部分规定方式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哈尔滨工程大学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联系方式:0451-5567121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宜国发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第四大道399号汇智广场中楼401            联系方式:佟龙、王金丹、朱国凤、郑天琪0451-55671212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佟龙、王金丹、朱国凤、郑天琪电 话:  0451-55671212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440SUMEC/ZWGG2158项目名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固废基多孔材料CO2吸附及催化应用探索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248.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固废基多孔材料CO2吸附及催化应用探索仪器设备购置,具体如下表:包号品目号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合同履行期限预算(万元人民币)11-1专业级生物3D打印机1套详见招标文件第四章 招标技术规格及要求合同签订后30天内281-2高性能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1套521-3多组分竞争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核心产品)1套1161-4多通道光催化反应系统平台1套451-5双恒电位工作站1套7报价超过对应的预算金额作无效投标处理。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17日 至 2024年07月24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江苏苏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市长江路198号14楼方式:具体要求详见其他补充事宜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地址:薛老师 025-58965821         联系方式: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江苏苏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地 址:南京市长江路198号            联系方式:文件发售:李婧怡025-84532580,技术咨询:谭一凡025-84532547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谭一凡电 话:  025-84532547
  • 生态环境部: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月17日结束。生态环境部表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十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下降57%。地级及以上城市2020、2021和2022连续三年PM2.5浓度值全都降到世卫组织所确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阶段过渡值以下,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2022年,北京PM2.5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创近十年最低;河北省所有城市已退出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后十”行列。全国地表水I—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了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17.6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2023蓝天保卫战怎么打?根据安排,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天然气管网、电网、热力管网、铁路专用线、廊道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矿山、港口码头、大宗货物运输企业推动电动重卡等清洁运输方式广泛运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稳妥推进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清零。高质量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加强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及成品油全链条监管。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等。2023碧水保卫战怎么打?生态环境部表示,2023年,将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研究制定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强化长江流域磷污染综合治理,深化长江经济带和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实施入黄支流整治,推进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组织开展2023年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整治行动。研究出台入河和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技术规范,规范排污口设置审批。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深入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一河一策”的沿海城市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开展重点海湾专项清漂。加强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和海洋倾废、海洋垃圾监管。强化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与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联合开展“碧海202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2023净土保卫战怎么打?2023年,生态环境部将推进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应查尽查、分阶段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成效。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加强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强化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继续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实施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工程与修复试点。新增完成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对不正常运行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强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监测评估。
  • 生态环境部: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等
    3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最新进展。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各项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其中,推动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推进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署,研究制定重点专项管理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等。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3个重点专项,并正式启动2024年指南编制工作。组织开展核与辐射安全、减污降碳、新污染物治理等方向重大科技需求征集凝练。2023年以来,建成环境感官应激与健康等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等工程技术中心3个,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等部级科学观测研究站7个。王志斌在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从4个方面对以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安排,分别为:一是加强美丽中国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围绕破解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难题,在理论方法、成因机理、过程路径等方面解决一批基础性重大问题。比如,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开展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全生命周期阻控等理论方法研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一步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等。二是强化美丽中国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扩绿增汇、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展跨区域、多尺度、多介质的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的溯源、调控和协同治理等技术攻关,强化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科技支撑,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比如,在蓝天保卫战方面,聚焦PM2.5和O3协同防控,加强精细化模拟及多污染物近零排放治理技术等研究,支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三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重大项目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重大科技需求凝练,并向中央科技办报送相关科技需求建议书。推动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推进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部署,加快制定重点专项管理工作方案、管理实施细则,以及2024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工作方案,做好重点专项承接工作,确保“接得住、管得好”。四是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科技支撑力量。推进实施高层次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工程,培养打造高水平生态环境人才队伍。协调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评估,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推动国家级科研院所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单位加强环境学科建设,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王志斌在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有哪些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的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方面抓好《意见》的实施:一是开展宣传培训。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和特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说清楚、讲明白。同时,我们还将在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平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开设咨询窗口,及时答疑解惑,推动各地加强信息共享,分享做法和经验。二是出台配套政策。主要有三个层面,在法律方面,积极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正在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强化法律支撑。在规范性文件方面,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细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发布、实施应用、调整更新、数字化建设、跟踪评估、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要求。在技术标准方面,围绕建设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同时,结合美丽中国先行区和示范样板建设等,谋划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三是完善实施机制。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同时,我们将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出台《意见》配套措施,落实工作任务,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指导地方跟踪评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和实施、调整更新和备案、三类单元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将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提问期间,通过王志斌的回答,我们了解到,目前已建成生态工业园区73家,据2022年度统计,73家生态工业园区创造了全国7.6%的工业增加值,而COD、氨氮、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仅占全国工业排放的4.6%、2.9%、0.9%和1.4%,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全国低81%,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81%,优于全国工业园区平均水平。以全过程污染预防为核心,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筛选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和区域节能、节水、节材、减污和降碳,实现源头减量、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和综合利用。人民网记者提问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效,王志斌回答道,2018年生态环境部成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重点以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目标,以集成应用为导向,聚焦以磷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等六大专题,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驻点城市“一市一策”科技帮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成效显著。一是构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知识库”和“工具箱”。系统诊断长江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揭示问题成因及机理;研究建立全时空“诊”、全过程“控”、全方位“治”、全要素“保”的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体系,重点构建了水环境精准溯源和系统治理、水生态调查—评估—修复等技术模式,形成覆盖全链条的科技供给。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服务推动沿江省市科学数据共享。二是科技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国家科学决策。围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等攻坚战重要任务,开展关键指标内涵判定、期望值确定、监测关键技术和质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支撑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坚持需求导向,开展“风险防范—污染管控—排口管理—水源保障”管理技术研发,全力支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化工园区水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和尾矿库污染防控等攻坚战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赴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现场进行问题研判,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三是科技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地方精准施策。以联合研究成果为基础,“前店后厂”,送科技、解难题。分两批派驻66个驻点专家团队开展水环境形势分析、磷污染来源解析,以及122个水体水生态调查评估等,形成源清单、问题解决方案等700余份,帮扶地方解决治理难题。与2018年相比,驻点城市总磷浓度平均下降约30%,“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重现,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发布 构建“四区九带”生态修复格局
    近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构建全省“四区九带”生态修复格局,提出八大分区主要任务,部署十项重大工程,到2035年,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将实现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基本建成,蜀风雅韵的魅力景观系统全面呈现,“和谐、安全、高效、协同、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构建。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此,《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决扛起上游责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合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规划》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综合治理分区分类修复、改革创新完善保障机制的原则。明确,以山水本底为依托,落实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四川省重要生态安全地位为依据,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构建“四区九带”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同时,按照“气候区划—地貌分异—流域分区—生态系统类型”区划体系,以重点流域和重要山脉为基础单元,突出自然地理完整性、生态系统连通性和生态问题相似性等特征,将全省划分为8个生态修复分区。《规划》聚焦生态修复重点区域,部署了金沙江上游高原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岷山—大渡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金沙江中下游—大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修复、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成都平原人居环境提升与川中丘陵水土流失防治、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网络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10大重点工程。此外,《规划》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实施传导机制,推动横向统筹协调,构建多部门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协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部门事权,共同完成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谋划实施重大工程,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强化纵向传导约束,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修复规划纵向传导体系。同时,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规范生态保护修复行为,制定生态保护修复负面清单,强化项目管理。引导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价值转化,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功能,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将《规划》作为全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聚焦重点流域和重要区域,细化完善任务清单,建立重大项目实施推动和监督机制,确保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尽快落地落实。自然资源厅将牵头推动各级各类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上图入库,加强动态监管,实现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一张图”管理。《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pdf
  •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调查评估报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关于印发〈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2023年)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等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下简称5项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对我国生态国情开展的基础性调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开展了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形成了《调查评估报告》。《调查评估报告》综合分析了过去20年来全国生态状况变化的总体态势,重点评估2015-2020年全国和重点区域生态状况变化情况,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技术和方法均有创新,为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全国和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奠定了重要基础。下一步,要做好《调查评估报告》成果应用工作,支撑国家生态保护重大决策和综合决策。要不断完善调查评估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做深做实定期调查评估工作。   ◇会议强调 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开展调查与观测,获取科学翔实的数据,是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的基础。《技术规范》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体系,规范了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将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保护成效评估等工作夯实科学基础。下一步,要做好《技术规范》宣传贯彻,加强培训、指导和帮扶,推动各地常态化规范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工作,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会议指出 《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生态环境部开展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行政审批的主要依据。《公告》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有关要求,与执行《斯德哥尔摩公约》《鹿特丹公约》《水俣公约》关于履行化学品进出口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等规定有机结合,对《名录》进行修订更新,工作基础扎实,内容系统全面,文字精炼简明,有助于加强化学品管理、防范环境风险,有助于落实相关公约义务、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公告》印发后,要做好政策解读,及时更新相关政务服务办事指南,确保《公告》要求落实落地。   ◇会议强调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是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中的环境技术指导文件,是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重要技术性标准。5项标准提出了相关行业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为相关行业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提供有效支撑。下一步,要持续优化技术标准管理,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技术指导,切实发挥技术标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支撑作用。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核安全总工程师田为勇,总工程师刘炳江出席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理加联合参加中国生态水文论坛(第四届)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
    生态水文学是人类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聚集多尺度水文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体系,在我国持续推进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三北防护林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认识生态水文过程对评估全球变化影响水安全和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定为未来20年的重要学科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未来地球”“地球关键带”等前沿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8月14日,汇聚国内500余名专家学者、261场学术报告的该领域内一次学术盛会——“第四届中国生态水文论坛”在兰开幕。此次论坛以“生态水文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兰州大学联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甘肃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旱区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及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程国栋、武汉大学夏军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3位院士莅会。在此次论坛上,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重要参会企业之一,展示了在生态水文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在此次会议中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科研设备,还与多位专家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生态水文学的关键问题达成了多项共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的参与为会议增添了实际应用和技术支持的角度,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水文学研究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此次论坛不仅为国内生态水文学研究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的积极参与,体现了企业在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合作的深入,生态水文学将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生态环境部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
    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污染物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任务。动态发布《清单》,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对新污染物实施有效管控的重要依据和有力抓手,有利于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会议强调,要强化工作协同,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清单》落地见效,确保各项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效落实。要压实地方责任,研究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和管控方案。要不断完善《清单》,将新污染物治理融入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清单》与现有污染防治制度机制的有机衔接。要加大支持保障,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要做好宣贯解读,让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要求,让企业充分了解合规要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赵英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副部长董保同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核安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部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广西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1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在环江县召开了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依托单位组建的&ldquo 广西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dquo 建设项目(桂科计字〔2013〕64号)验收评审会,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工程中心主任王克林对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现场实地考察了中心设施条件和石漠化治理技术研发等建设内容,按照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审查了工程中心验收报告。专家组表示,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已完成&ldquo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任务书&rdquo 的各项考核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专家组一致认为,经过两年的建设,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石漠化综合防控与治理工程技术、水土二元流失阻控技术、土壤养分迁移过程与阻控技术、小流域水文调节技术和喀斯特生态建设工程效应评估技术等的研发。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自筹经费到位及时,建设资金使用合理。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团结协作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规模生产、质量控制的综合性人才队伍。有较好的培训设施和教学试验、科研场所,具备了接纳国内外同行研究单位、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的条件。发表论文135篇,出版著作3部,培养研究生21名。同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健全了中心管理机构,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固定资产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形成了开放共享、联合共建运行机制。中心已具备了较强的石漠化治理技术研发能力,成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转化基地,实现了适应性生态修复技术的转化与生态衍生产业的培育,产生了显著的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力度。 王克林向专家组介绍环江喀斯特站径流观测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规律研究进展 王克林向专家组介绍干扰胁迫下石灰土养分快速流失机制研究进展   王克林汇报工程中心建设情况
  • 原生态有限公司应邀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大会
    8月25-27日,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兰州召开。应主办方邀请,原生态有限公司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大会主题为“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来自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的近20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会、学术墙报、研究生论坛等形式,探讨了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与前沿、长期生态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与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与集成研究等29个热点专题。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大会是中国生态学领域的一次盛会,我公司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由公司总经理张光辉先生亲自带队,一行多人奔赴兰州,并带来国内首台新设计的“G4301便携式CO2 CH4 H2O分析仪”,提供与会代表现场观摩试用。G4301是新一代超轻便、电池供电的温室气体分析仪,兼顾了便携性以及测量所需的高精度和灵敏度,整体设计结实耐用,重量轻至11.3Kg,稳定功率为25W;其采样系统和内部整合的气体泵,可用于土壤的气室开发式或闭路式测量,并具备其他野外使用的扩展功能。该设备采用近红外激光,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进行特定识别,用单一的时间变量进行浓度分析,测量有效路径可达5km。高精度测量腔室只有35ml,并配备高精度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确保仪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获得超高的精确度、准确性和超低的漂移。 除了G4301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我公司还展示了G2508 CO2 CH4 N2O NH3 H2O分析仪、L2140-i超高精度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G2201-i CO2 CH4同位素分析仪、CRS-1000/B土壤含水量测量系统以及CM-CRDS碳同位素分析仪等生态领域多款仪器,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在原生态有限公司(即北京普瑞亿科公司)的展台前,不断有与会专家学者领取产品资料,咨询仪器性能、操作使用等相关问题,并留下仪器使用需求和购买意向。在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分会场,工程师于扬做了题为“Picarro analyzer:Applications in Carbon, Nitrogen & Water Cycling Research”,主要介绍了Picarro系列仪器在碳氮、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并详细解答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提问。通过参加此次生态学大会,促进了我公司与科研学者们的深入交流,加强了与同领域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对接,进一步提升了我公司在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也为推动我国生态领域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产品链接:G4301 便携式CO2 CH4 H2O分析仪G2508 CO2 CH4 N2O NH3 H2O分析仪CRS-1000/B土壤含水量测量系统超高精度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L2130-i、L2140-i)G2201-i CO2 CH4同位素分析仪RhizoScan原位根系扫描仪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发表讲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今年7月,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发展,为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个重大转变”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四个重大转变”源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的视角,全面总结和系统展示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高度凝练,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必须坚定信心决心,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五个重大关系”创造性丰富发展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五个重大关系”既是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充满着精辟的道理学理哲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光芒,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创造、新发展、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必须牢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六项重大任务”系统部署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这是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也是对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的深化实化。必须认真对标对表,在全面把握、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项重大要求”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深刻把握新形势新挑战,切实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深刻把握新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建设美丽中国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作为。  从绿色高质量发展看。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当前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还不够高、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显,盲目上马“两高一低”项目的现象仍然存在。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污染防治攻坚看。十年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但是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大气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从生态保护修复看。十年来,我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人工造林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是我国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填湿地、造水景、插棍子”等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仍时有发生。必须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从制度法治看。十年来,我国制修订30余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1+N+4”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较真碰硬开展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但是调研发现,有的地方生态环境监管流于表面、监管不到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等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从全球环境治理看。十年来,我国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  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但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部分西方国家打气候牌、出台碳关税等政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责任。必须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立足实际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战略主动和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会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一是加强美丽中国建设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文件,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落实机制,加强调度推进和跟踪评估。深入谋划和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做好与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有序衔接。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  三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制定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完善环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四是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推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出台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五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建立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长效机制。加强“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推动危险废物“1+6+20”重大工程建设和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和信息化追溯。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万无一失。  六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适时启动第三轮督察。深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研究制定美丽中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亮相“第二届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交流年会暨成果展”
    2018年8月3日-5日,由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交流年会暨成果展”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召开。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环保监测领域的“领跑者”,携水质监测超级站、水质监测微型站、大气网络化综合监管系统、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大气光化学环境监测等系列代表性创新技术成果亮相本届展会,备受观展嘉宾关注与好评。  8月4日上午,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黄润秋莅临中心展位参观指导,听取了中心代表对水质、大气监测领域创新成果及工程化产业化实施经验的介绍。黄部长对中心的技术成果及产业化水平表示赞许,同时鼓励并期待中心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为全国提供绿色发展模式的技术示范和经验借鉴。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展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参观监测仪器中心展台  在同期举办的“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大气污染监测创新技术”分会场上,工程技术中心大气数据分析应用工程师马玉芳做了名为《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技术和光化学污染监测技术》报告分享。 大气数据分析应用工程师马玉芳作主题报告  马玉芳工程师针对当前大气颗粒物污染监测与治理现状,详细阐述了中心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面开拓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经验。她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中心自主研发的AMMS-100大气重金属分析仪、OCEC-100大气碳质组分分析仪、WAGA-100大气水溶性离子成分在线分析仪以及基于PMF模型的在线源解析软件和PSAS-1000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系统。PSAS-1000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系统已落户南开大学并使用,为我国颗粒物来源分析和治理工作提供持续有效的数据支撑。
  • 专家解读|为何要组建生态环境部?
    这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尘埃落定。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与公众生活环境诸多方面利益息息相关的部委——生态环境部,即将闪亮登场。 从十年前成立至今的环境保护部到即将问世的生态环境部,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但却意味深长。为何要组建生态环境部?它与此前的环境保护部在职能上有何区别?作为一个调整后的新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未来生态环境部又将发挥哪些重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突出“生态”一词,意味着未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两者缺一不可,都将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其实,此前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有相关暗示。比如,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也就是说,这三个“统一”将把相关部门分散的职责集中统一起来,实现权责明确清晰,进而更好管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经济观察网说,这次成立生态环境部,实际上是对十九大报告中相关部署的一个落实。过去多年来,生态环境方面的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职责交叉重叠、权责不清晰、部分领域权责缺失等问题,由此带来了内耗较多、效率较低、监管不到位、“公地悲剧”等后果。 他认为,为了真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必要从体制上把现有的机构理顺,真正达到高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这应该是最主要的考虑。 这一轮机构改革把现有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涉及到环境治污领域的方方面面职责全部进行了整合。 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环保部的职责,国家发改委的应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都进行了整合,统一组建成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务委员王勇表示,组建生态环境部旨在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 可以说,生态环境部的问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此前部门职能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出现监管死角和盲区,集中力量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污染整治力度。 “比如在整治农业土壤面源污染方面,依靠多部委进行多方治理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因为相关部委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人员和技术装备也有限。同时,很多污染往往是交叉重叠和相互贯通的,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很难达到整体治理效果的。”李佐军说。 他进一步提到,如果我们把这些分散的职能都统一到生态环境部上,治理全域国土上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责任就非常明确了,而且可以确保监督、管理和治理无死角,在后期进行监测、统计、考核、评价和奖惩时,也更易操作。由一个部门统一部署,而非由多个部门来协调,可以形成一个拳头发力,更有利于达到治理效果。 在李佐军看来,分散的职责统一之后,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就可更充分显现。一方面,污染治理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污染治理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另一方面,扯皮推诿的事情可以大大减少,那些污染治理的灰色空间也可明显减少,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全覆盖。 (内容源于点绿咨询)
  •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也是生态环境部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内容。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建设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等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环境部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不断深化对改革方法论的认识和把握,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扎实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改革工作,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不折不扣将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环境、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相得益彰。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应急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准备和响应体系,强化环境应急演练培训,着力提升基层环境应急管理能力。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谋划凝练重大科技需求,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要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加快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要认真总结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经验做法,谋划实施好新的改革措施,增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切实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保同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
    11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等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谋划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大治理和监管力度,着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先选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治理模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要加强对《指导意见》的培训和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指导,利用执法监测、常态化调研评估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扎实做好工作、做出成效。会议强调,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指南》从黑臭水体识别、排查与清单编制、成因分析、开展治理、成效验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利于系统、规范、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指南》印发后,要加强政策宣贯解读,多渠道做好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强化跟踪评估,督促推动地方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要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与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切实巩固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农村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会议指出,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举措。《技术规范》明确了废硫酸利用处置全过程污染控制要求,对推动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抓好《技术规范》的实施和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其对危险废物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经营许可证核发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扶,促进废硫酸资源化利用和妥善处置,推动提升企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会议强调,《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核技术利用》《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等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下简称“3项标准”)分别规定了放射性测井工作中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规范了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管理程序和内容,明确了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方法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对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3项标准”的宣贯解读,全方位做好政策培训与技术指导,进一步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保障环境设施稳定、有效、可靠运行,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会议指出,监测标准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对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无机元素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和氯化氢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水质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土壤和沉积物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以下简称“8项监测标准”)对支撑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服务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碳监测评估试点、新污染物治理与履约监测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持续优化监测标准管理,积极开展预研究工作,不断丰富监测标准供给。要加强对“8项监测标准”的宣贯工作,全面做好解读和培训,确保监测标准落地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化水平。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出席会议。 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